工作简报写作培训

2024-09-19

工作简报写作培训(共10篇)

1.工作简报写作培训 篇一

宣传工作与新闻写作

课程提纲

讲师:韦志国

一、课程目标

(一)理解宣传工作内容

(二)理解掌握宣传工作常用文体的写作方法

(三)理解全媒体时代,企业宣传工作的创新途径和方法

二、授课对象、方式与时间

(一)培训对象

1.宣传员、信息员

2.文化专员、媒体专员、新媒体运营员、文案

3.新闻宣传人员、公关人员、内部记者、网站管理员、内刊编辑 4.各类助理与秘书、办公室主任、行政人员 5.其他从事文宣工作的人员

(二)培训方式

班课面授;案例分析;头脑风暴;互动问答;写作实践

(三)培训时间

全天,总时长约6小时

三、主要内容

前言

案例分析:您是否写过这样的“新闻”? 专业记者怎样写同类稿件

第一部分 宣传工作做什么?——岗位职责与工作内容

1.课前调查

2.宣传工作的两个维度 3.内宣工作的主要特点 4.内宣工作中的普遍现象

5.宣传岗位的四项核心职责与工作内容 6.一个宣传工作人员的自我修养

第二部分 从哪里找新闻?——采访的基本方法

1.课前调查 2.采访的重要作用 3.新闻采访的方向 4.采访的基本方法 5.采访提问的禁忌

6.采访需要搜集的信息(新闻的要素)7.不同事件的采访重点 8.注意搜集纸质材料

第三部分 怎样撰写新闻?——常用文体写作技法

1.热身训练:重写新闻稿 2.新闻的类型 3.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 4.新闻的内容要素及其组合规律 5.新闻语言的层次与基本要求 6.新闻构思写作的独特方法:跳笔 7.消息的写作

(1)标题及其基本类型与构思技巧(2)正文的倒金字塔结构(3)导语(4)主体

(5)结尾与背景资料(6)图片的使用 8.常见新闻写作(1)业务活动新闻(2)会议新闻(3)学习培训新闻(4)宣传活动新闻

第四部分 怎样避免失误?——稿件审改与编辑

1.案例分析:新闻稿常见失误 2.审改、编辑的基本程序(1)自我审改(2)送审

3.审改、编辑的重点(1)事实的订正(2)思想政治差错的校正(3)辞章的修饰

第五部分 怎样提高效果?——全媒体时代创新方向

1.传统发布渠道及其优势与不足 2.全媒体时代与社交媒体 3.全媒体对企业内宣工作的新要求 4.新兴媒体工具及其基本用法

习作分享点评与答疑

2.工作简报写作培训 篇二

1 元认知策略与写作

元认知这一概念是由美国心理学家Flavell (1979) 提出, 他认为元认知就是对学习者本身特点的分析;对学习任务及要求的判断, 即关于学习任务目的、要求和本质的知识;对如何采用最佳和最有效的策略方式达到学习目的。从本质上来说, 元认知既是自我反思也是自我导向, 它是帮助学习者理解如何进行学习和准确运用认知技能的必要条件。而元认知策略则是高层次的实施性技巧, 包括计划、监控和评估一项学习活动。元认知策略是为了成功学习一门外语而采取的管理步骤, 是学习者调控学习进程的行为, 是一种高层次的实施性技巧, 因此文秋芳教授 (1996) 把它称为管理策略。元认知策略与英语写作紧密相关, Devine (1993) 是最早将元认知与写作联系在一起的研究者之一。他通过对20名大学生进行有关写作主体、任务和策略变量的调查, 发现元认知策略与写作成绩有紧密的联系。Kasper (1997) 和Victori (1999) 的研究结果同样表明元认知策略与写作成绩有紧密相关, 他们发现元认知策略对英语写作的具体过程有十分重要的导向与协调作用。

韩春辉 (2007) 认为元认知策略包含的三个计划、监控和评估与调节子策略在写作中具体表现如下:

1) 计划策略。计划策略包括设置学习者的写作目标、过程、步骤, 并做出规划和安排, 以及分析如何完成写作任务。

2) 监控策略。监控策略包括依据写作目标、计划有意识地监控写作方法、写作进程、写作效果以及计划执行情况等活动。这些策略使学习者警觉自己在注意和理解方面可能出现的问题, 以便找出来, 加以修改。

3) 评估与调节策略。对写作学习者的写作进程进行评估并根据实际情况对计划、写作进程所采用的策略进行调整。调节策略与监控策略有关, 并能帮助学生及时调整他们的学习行为, 使他们补救理解上的不足。

2 运用元认知策略培训, 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2.1 培养学生元认知意识

元认知策略是以元认知知识为基础的, 学生掌握这些知识也就变得非常的重要。因此, 教师也有必要给学生进行有关元认知知识的讲座。有较高程度元认知意识的学习者更擅长于处理和储存新的信息并找到练习和加强他们所学知识的最佳途径, 也就是能更好的计划、监控和评估自己的学习活动。

2.1.1 引导学生了解自己

了解知道自己包括自己作为学习者的一切东西。它包括个人的特征、所倾向的学习风格, 关于知道什么和不知道什么、什么能做和什么不能做的知识, 自己所取得进步的意识。教师要求学生自己问以下问题:

1) 你喜欢英语写作吗?为什么?

2) 在英语写作中, 什么是你的强项和弱点?

教师应给学生讲解不同学习风格, 即:1) 听觉学习者:学习主要通过听进行;2) 视觉学习者:学习主要通过看进行;3) 动觉学习者:学习主要通过做进行。这就能让学生理解为什么有些学习者通过听能更快的获得知识, 有些人通过看纸质的东西更能留下深刻的印象上, 而还有一些通过行动更能获得深刻印象。

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讨论来帮助学生思考了自己的学习风格、他们的个性和他们的写作的信念, 以及他们目前的英语写作水平和英语写作中存在的问题。最后, 老师要求学生填写表1:

该步骤用于帮助学生评估他们自己的写作信念, 确立克服弱点的目标并且帮助教师更好的理解他们。

2.1.2 帮助学生了解他们的写作任务

教师帮助学生揭示写作的本质、写作的目的和最后的写作教学目标。一些写作的目的有诸如提供事实性的信息, 使读者相信某个观点, 劝说某人以某种形式或方法进行思维或行动, 或使人产生某种情感或情绪。使学生很好了解写作目的就能帮助他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如大学教师可让学生了解《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里对写的三种不同的要求。同时, 教师给学生呈现不同要求的作文样本。

2.1.3 帮助学生了解策略

帮助学生了解策略目的在于帮助学生辨别他们所使用的策略和培养他们的元认知意识。教师要给学生呈现和讲解元认知策略。讲解前, 教师首先将元认知策略的知识的活页发给学生, 然后老师再进行讲解, 要让学生知道它们在具体任务中是如何应用的和它们在写作中的重要性。教师应用实例讲解这些策略的特征、作用和应用并且阐述自己在写作所使用的策略。

我们以下面的例子进行说明:

标题:School Life

假如你是罗田, 你的美国笔友Mary正在考虑来中国学习, 但是听说中国学生的学习生活非常紧张, 经常考试, 为此他感到忧虑。请你给Mary写一封E-mail (字数180左右) 。向她介绍国家提倡素质教育后, 你们校园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

Plan strategies:

(1) Determine that the objective of the email is to introduce your school life to your foreign friend.

(2) The target reader of this composition is your friend.Then the email needs to include an invitation and some greetings.

(3) The email needs to introduce the school life in the past and present.

(4) List some key words.

(5) List some articles related to the topic.

Self-monitor strategies:

(1) Review the topic carefully;

(2) Consider the main points;

(3) Check out the expressions, word and grammar;

(4) Revising the writing.

Self-evaluation strategies:

(1) I think the most I got from this writing process is the useful sentences I collected.

(2) I asked my peer to read my composition, and they identified some grammar errors and the improper usage of some words.

最后, 学习者清楚明白的理解这些策略并且知道怎样及何时何处使用这些策略。

教师应该确信学生理解了这些策略以便他们能够在下面的阶段中能有效的使用它们。在这一阶段要讲授的作文的计划、表达方式、段落的发展、写作的改进、作文的修改和编辑及作者作为读者进行阅读等技巧和策略。上述三个步骤相互作用并为学生在英语写作中应用元认知策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2 引导学生进行写作计划的制定

2.2.1 帮助学生制定积极的、实际的和可量、可控的目标

首先, 目标包括长期的目标, 指的是一个学期或更长时间的目标, 包括提高写作技巧, 通过写作提高语言水平, 通过四级或六级考试等。然后, 他们确立以周为单位甚或以天为单位的短期计划, 内容包括听、说、读等方面内容, 如一周阅读五篇文章, 一天记忆10个单词。这是用于根据个人需求扩大词汇量写出更加生动的作文。教师要求学生在他们的写作日记里面记下他们的这些目标, 以便日后用于自我评估。

2.2.2 制定具体写作任务的计划

在具体的写作任务中, 要求学生要分辨写作要求, 进行信息收集, 思考写作提纲, 然后讨论要使用的写作策略, 同时思考以下问题:

(1) What is the purpose of this essay?

(2) What information should I get for the topic?

(3) What should be in the introductory paragraph?

(4) How should I put these ideas in the best order?

(5) What strategies should I use to compose the essay?

一些学生可能会碰到一些诸如缺乏与主题相关的知识、文章的组织与衔接词语和关于主题的一些习惯表达用语等这样的一些问题。要求学生将这些问题写在写作日记上, 这样一方面能直接面对这些问题, 另一方面有利于激发学生面对这些挑战, 激励他们进行独立的思考和解决这些问题。

下面是一个同学的写作日记中计划:

Date:September 29, 2008 writing topic:School Life

(1) This email is written to my friend, so I greet her firstly and invite her to our school at the end.

(2) This email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sections:

a) greeting

b) introduce the school life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past

c) introduce the school life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at present

d) invite Mary to study in China with a warm welcome

(3) The difficulty is to describe the school life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at present.

(4) To overcome that, I will read some articles related to the school life.

上面的日记显示了学生对于写作策略有清楚的了解并且作了很好的计划。

计划阶段在每周的作文课后进行以便学生在每周的写作教学后能收集下一主题的相关信息和解决相关的一些问题。

2.3 引导学生在写作时进行自我监控

自我监控是很重要的元认知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对他们正在进行的写作过程进行评估并且这种过程遇到障碍时采取一些补救措施。在写作时, 自我提问是引导学生进行元认知监控的有效方法。主要问题包括:

(1) Do I examining the topic carefully?What are the major points of the assignment?

(2) Am I elaborating on all of my major points?

(3) How clearly am I expressing myself?

(4) Are my expressions accurate?Are words used appropriately?Are there any grammar mistakes?

(5) Does my writing need revising?

通过以上问题, 学生在写作过程中, 会监控自己的语言输出, 尽量避免错误, 同时一旦完成了作文草稿的书写, 他们就能会仔细认真的阅读自己的作文。

2.4 评估和修改作文

在传统的观点看来, 改正学生的错误时教师的责任。事实上, 评估具有回顾和前瞻性功能, 在这一过程中过去的学习经历会体现出来并且转化在将来的行动计划中。因此, 只有教师的评估是远远不够的。在这一阶段, 自我评估、同伴评估和教师的评估要一起进行。同时要采用相应的评分标准, 如高考的作文评分标准或四六级的写作评分标准。

2.4.1 自我评估

作者根据对照评分标准修改自己的作文并且写下自己所应得的分数。下面的一些问题有利于学生进行自我评估:

(1) What I really want to get across to the reader was:

(2) The best part of my writing is:

(3) What are my strength and weakness in this composition?

(4) I need help from the teacher to solve the following problems:

这一步骤在作者写作完成后就进行。学生对自己的作文进行等级评定并给自己的作文打分, 同时回答以上问题。问题的答案要记录在写作日记里, 这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他们的写作过程。

2.4.2 同伴评估

同伴评估以小组进行, 通常以4-5人为一小组。作者自己首先陈述自己所写内容, 然后小组成员比对作文, 根据评分标准, 讨论文章哪个方面做得较好或最好, 那些方面还有欠缺, 它们是怎样组织成文向读者传递信息的等等。最后每个成员给每篇作文评定等级进行打分。

通过这一方法, 计划和监控训练得到进一步强化。同时学生在经过过同伴评估之后, 自己再重新阅读自己的作文, 吸收别人好的建议, 采用别的同学作文里一些好东西, 调整策略的选择和评估他们自己的进步。经同伴评估后再给学生一些时间进行修改, 然后提交给教师。

2.4.3 教师评估

教师的评估是很重要的反馈。除给学生的作文打分外, 还要书写评语。教师不仅要肯定学生写作中做得好的方面还要给每个学生指出他们在写作中所存在的具体问题, 同时提供如何解决问题的建议, 或补救性的方法及措施。这样就能有效的促进学生改善和提高他们的英文写作。

3 结束语

学生元认知策略水平的提高对他们的英语写作水平有积极的影响。因此,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该将元认知策略训练与语言教学任务有机融合并教会学生如何有效使用元认知策略策略, 从而使学生对写作的认知过程有清醒的认识, 能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并采取行之有效的学习策略, 进而提高英语写作水平。

摘要:学生的元认知策略水平与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紧密相关。因此, 在写作教学中, 教师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元认知策略训练提高学生的元认知策略水平。该文从培养学生的元认知意识、引导学生制定写作计划、进行写作的自我监控和对作文进行评估与修改四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在写作教学进行元认知策略培训。

关键词:元认知,元认知策略,培训,英语写作

参考文献

[1]Devine J, Railey K, Boshoff P.The implications of cognitive models in L1and L2wring[J].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 1993 (2) :203-225.

[2]Flavell J H.Metacognition and cognitive monitoring:a new area of cognitive developmental inquiry[J].American Psychologist, 1979, 34 (10) :906-911.

[3]Kasper L F.ESL writing and the principle of nonjudgmental awareness:Rationale and implementation[J].Teaching English in the Two-Year College, 1997 (25) :60-68.

[4]Victori M.An analysis of writing knowledge in EFL compos-ing:A case study of two effective and two less effective writers[J].System, 1999 (27) :537-555.

[5]韩春辉.元认知策略与英语写作教学[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3) :123-124.

3.浅析公务员培训之申论写作 篇三

关键词:申论;客观性命题;理性表述

中图分类号:D63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10-0128-1

笔者处于“申论”教学研究第一线,深切地认为,作为一种测试、选拔国家公务员综合素质的新型文体,“申论”更能体现写作学科内在的务实、创新本质。没有多写多练固然不可能写出规范的申论,但如果没有搞清楚“申论”这个文体的本质特征,则无法有针对性地写、练。

一、申论是什么

严格地说,“申论”一词,取自《论语》的“申而论之”。从字面上理解,“申”,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表明、申述、引申,二是根据给定材料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开拓出自己的观点或见解。“论”的含义较多,主要有二。一是议、议论。《说文》:“论,议也。”段玉裁注:“凡言语循其理,得其宜,谓之论。”二是含有深思、谋虑的意思。《周礼.考工记.序》:“或坐而论道。郑玄注:“论道,谓谋虑治国之政令也。”合起来,“申’,可以理解成申述、申辩、申明,“论”则是议论、论说、论证,“申论”也就是对某个问题阐述观点、论述理由,合理地推论材料与材料、观点与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因此,“申论”说到底就是根据公务员工作的实际需要,适当借鉴我国古代“对策”(策论)的某些特点,专门用于公务员考试的一种应试文体。

二、申论蕴含的写作规律

(一)客观性命题及其要求与意图。

1.命题要求。

客观性命题与考察的目标相一致。“申论”的命题是客观的,但其背后潜藏着出题者的主观要求,即“申论”考察的目标是什么?对此,《考试大纲》有明确规定:“申论,主要是通过应考者对给定资料的分析、概括、提炼、加工,测试应考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由此可见,申论考察的目标是明确的,针对性很强。

它主要考察考生阅读、分析、概括、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些能力主要是通过应考者对背景材料的分析、概括和提供的可行性方案来体现的。从这一角度看,考察的目标与测试的命题是一个密切相关的有机整体,也就是说,目标与试题二者都有具体的针对性。

2.命题意图。

命题意图是作答的依据和切入点。在“申论”的客观性命题背后不仅潜藏着主观要求,也潜藏着出题者或隐或显的意图。命题角度不同,答题也应有不同的针对性。综观几年来的“申论”试题,其主体部分无一例外,全部都是“供料写作”,而所供材料又都是涉及國计民生、带有普遍性、为来自各方面的考生所熟悉的情况。可见,从命题意图的角度看,也是有规律可循的。

(二)应考者的知识储备和能力训练。

1.思考性的评判阅读。

面对“申论”所给定的材料,有人阅读后奋笔疾书,有人心中茫然,半天写不出一个字。这的确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笔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是,阅读缺乏思考与评判。其表现是,阅读时要么简单地就事论事,因而把握不住各类材料之间的联系、类别、性质、主次。那么如何进行思考性的评判阅读呢?笔者提供如下具体方法:、

一是理清材料内在的组合方式。纵观近几年来全国各地申论考试的材料,其组合方式大致有两种:第一种,材料是按照所反映事件(或案例、社会现象)的性质来摘录、组装的,其中各个子材料之间是一种并列的关系。第二种,材料是按事件发展的时间顺序,即按事件发生、发展、高潮、结局来组织的。其中各个子材料环环相扣,共同讲述某一社会事件。它具有案例的某些特点。

二是理清材料的逻辑关系。阅读纵式组合的材料,可按事件发展的时间顺序来梳理材料内容。阅读横式组合的材料,可采用合并同类项的方法,把讲述“相同”内容的材料归口合并在一起,来理清其逻辑关系。

三是区分材料的主次关系。1 500 ~ 3 000字左右的材料,文字较多,内容复杂,这就需要筛选。筛选必须根据客观性命题所潜藏的要求与意图来进行。思考性评判阅读的重点是那些与客观性命题所潜藏的要求与意图关系紧密的子材料,对不很紧密的、次要的材料,作一般了解即可。

最后,就是对重点子材料的圈点与精读、归纳与概括。

2.理性化的文字表述。

“申论”作答时,无论是概括内容、提出方案,还是进行论证,都应当统筹考虑,前后衔接。概括的过程,既是熟悉资料的过程,也是分析、判断的过程;提出方案的过程,既是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进行思辨的过程。必须协调一致,相互配合,并彼此印证。

第一,概括问题。首先,要充分注意题干的指令性要求。“概括主要内容”与“概括主要问题”,其区别是明显的。而字数规定,或是150字,或是350字,也不可忽略。当然,还有说话的“身份”要求等,也要注意。其次,要学会抓关键问题。

第二,提出方案。首先,个人定位要准确。仔细审定客观性材料为考生设定的身份—虚拟身份,否则,身份定位错了,提出的问题一定“走偏”。其次,善于针对问题提出意见或办法。尤其是材料所反映的问题比较复杂时,一定要用“自我”设定的“身份”去抓住要害,逐步展开,切忌面面俱到,舍本求末。第三,所提出的意见、建议或办法(措施)要有可操作性。

第三,论述问题。首先,要抓住给定材料中一个应该“申而论之”的大问题,发表见解;其次,要有一个明确的题目和鲜明的观点。确定什么题目,与背景材料提供的空间和“申论”所要求的字数限制都有关系。由于时间和字数的限制,一二千字的申论,只能紧抓要害问题,阐述清楚。鲜明的观点是“申论”的灵魂。一篇“申论”意义的大小,价值的高低,主要在这里体现。第三,就是详实的阐述和论证。事实与道理的有机结合,是增强“申论”说服力的一项最基本的原则、要求和方法。事实是说理的依托、由头或论据,说理则是对事实本质的理性的开掘、分析、推理、引申和发挥。理从事出,虚实结合,是增强申论的理论色彩与说服力的奥妙所在。

参考文献:

[1]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教材编委会.申论[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2004.

[2]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3]}李学勤.周礼注疏:下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4]刘姗.文心雕龙·论说[M].周振甫,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4.新闻写作培训 篇四

分类和写作

1.通讯一般可分为: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和工作通讯。

2.主题要明确。就是说你到底想要向读者广播个什么东西,有什么意图。

3.材料要适当。有了主题后,就要围绕主题去组织材料。往往在记者采访的过程中,被访者常常会给你提供许多素材,在这许多素材当中,实际上有许多材料是你所不需要的,所以,你就要从一地鸡毛中,逐一甄别,合理取舍,最后遴选出你所需要的材料。

4.角度要新颖。有了材料,就要选择成文的角度。一件事情发生后,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一定会有不同的看法,这就是所谓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大家都知道,老调重弹的东西是没有人要看的。这就要求写作者要选择一个即合理又新颖的角度去写。比如,2005年,周家湾居委有一名归侨摔伤了,由于老归侨家庭经济很困难,老婆和女儿全有精神疾病,所以也没人照顾。这种情况下,街道侨联就发动大家捐款,并且把这件事报到区侨办,区侨办又报到市侨办,结果,上级部门也捐款了。当时街道要我去写一篇报道,本意是想写众人拾柴火焰高,大家如何捐款帮助老归侨度过难关。我去了以后,发现了另外一个细节,就是老归侨的家人都送进了精神科医院,家里很乱。老归侨住院期间也没人照顾。在这种情况下,居委干部轮流去服侍老归侨一家。我认为,从捐款的角度写太普遍,没有新意,于是我就选了居委干部这一角度,再在写的时候,把大家捐款的事一并写进去,结果被新民晚报刊登了,而且被评为当年上海市社会新闻三等奖。

5.标题要别致。通讯稿写好了,未必有人看。因为现在这个时代,信息量太大了,没有人有时间有耐心一篇篇新闻看过去,都是挑着看。所以你写的新闻要想脱颖而出,吸人眼球就非常重要。所以就必须要有一个别致的标题,使你的文字被读者的法眼选中。当然,一个好的标题对文章来说,有时候常常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我记得有一次,有一个画家拿了一幅画来给《龙华社区》报投稿,那幅画是一幅风景画,但没有主题。大家知道,没有主题的画,对普通居民来说一般是很难看懂的。我仔细看了以后,发现,画面中有一对老夫妻互相搀扶着在铺满落叶的小道上。所以,在刊登的时候就想给他添一个主题,起初的时候想用“搀扶”为标题,用了以后觉得没有诗情画意,就改为了“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情”,结果,画家看了以后非常高兴,说,这样一来把画的主题就体现出来了。还有一次,是世博会前夕,妇联搞了一次摄影比赛,一位居民送了一幅摄影作品给我看,照片上是一位电工正在中国馆前安装路灯,我灵机一动,给照片取了一个主题,“我为世博增光”,增光用引号引起来,实际上就是谐音,结果也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新闻标题的制作

1.要题文一致。有很多人的标题和文章是不对应的,就是说标题是标题,文章是文章,两者毫无关系。出现这种问题的关键在人人都想把标题设置的更好,而在设置标题的时候,脱离了文章的主题。比如说,街道曾经有这么一篇通讯,是写街道市政管理方面的。文章内容是写街道拆了多少违章,种了多少绿化等等。结果他的标题是“传承千年文化,打造魅力龙华”。文章通篇读下来,我没有看到半点文化。但我一看就知道这是一个应景的标题,因为目前从中央到地方都在提“加强文化建设”。显然这个标题是题不对文的。

2.要易读易懂。标题不要太晦涩难懂,因为读者是普通大众,不是专家学者,太晦涩太难懂就偏离了新闻普众性的要求。有些人喜欢表现自己有文化,有学问,故意在标题上拽一拽,用一些难懂的不常见的生僻字或冷僻的诗文。当然,不是说是文不能用做标题,是不能用冷僻的诗文。我记得十年前,我还在当老师的时候,我们一个办公室的十五位老师(包括语文老师),没有人看懂当时上海教育报的一篇新闻的标题(具体的标题我已经忘记了,但这件事记得很清楚),这样的标题是没有生命力的,也不可取。我对这种现象用时髦的话来说,叫装。

3.用富有表现力的事物来当做标题。所谓有表现力,就是只要一看标题就会令人内心产生激动、感动、愤怒、讨厌等心理反应。比如说,韩寒早年写的文章《穿着棉衣洗澡》,这个标题就非常富有表现力,听起来就让人好奇,觉得穿着棉衣洗澡,实在是件不可思议的事,吸引读者去读这篇文章;还有以前的《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这样的标题,一听就让人揪心;前几天解放日报的《医疗过度:一次心脏病就装了7个支架》,这样的标题,一听就让人气愤。像这些标题都是属于有表现力的标题。

4.巧用诗文来当标题。用诗文做标题,既可以深化文章的主题思想,也可以使文章增添文才,还可以使文章有文学欣赏的价值。叫做一举三得,但不能过,过了,就是装。比如:前几年,湖北洪湖莲子产业产值超十亿元,当时湖北日报作了一个长篇报道,标题就是引用诗句“映日荷花别样红——湖北洪湖莲子产业产值超十亿元”(原文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2002年,长江受到污染,《楚天都市报》发了一篇通讯,标题就是“滚滚长江东逝水,浊浪令人心忧”(原文是: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2004年,我发在新民晚报上的一篇通讯,是写张家园居委书记一心为民的,用了一个标题“一枝一叶总关情”(原文是郑板桥的‘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小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等。5.巧用几个并列的词语做标题。这里所谓的并列的词语,实际上在某种程度上又是相关的。比如,某贫困地区的一名小学教师,看到当地缺医少药,心有不忍,就自学医学。学成后,他一边从医,一边教书,教书的时候对学生特别严格也特别慈善,当然,严格是对待学业,慈善是对待生活。后来当地媒体对这个老师进行了报道。报道的标题就是“严师、慈父、名医”,大家看看这个标题,三个毫不相关的词语,却因为一个人而变得相关起来,这三个词实际上是这名老师的三重身份,而这三个词从不同的三个侧面刻画了人物形象。2008年,我写的一篇征文,获上海市委宣传部优秀论文,征文的主要内容是写我对《上海宣传通讯》这本内看的学习和使用情况。我用的标题就是“邂逅、受益、推荐”,就是说,我如何在茫茫书海终遇到了《上海宣传通讯》,我从这本书中如何受益,最后又如何把这本书推荐给身边的人。还比如张爱玲的小说《色、戒》等。

6.用疑问句式做标题。这种标题的好处就在于直接提出疑问,让读者顺着作者的思路去寻找答案。这种标题在写负面新闻或面对社会某一疑问的时候采用,效果非常好。比如魏巍写的《谁是最可爱的人》,这个标题直接引导读者去寻找答案;前几年,在针对深圳特区是不是要撤销的问题,深圳晚报登了一篇通讯,标题是《深圳特区还能维持下去吗?》可以看出,这两篇是针对社会普遍疑问而写的,用疑问句作标题实际上就是自己出题目,自己解答。针对社会上的一些负面新闻,这种标题更能警醒人们,引起人们的关注。比如,前两天(2月20日),解放日报登了一篇新闻,标题是“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安全吗?看专家怎么说”,一看就知道,肯定不安全,安全还要拿出来讨论吗?所以这样的标题,一下子就能吸引人的眼球。

7.巧用容易引人产生遐想的模糊字眼做标题。这种标题,我把他叫做噱头标题,这种设置标题的形式是当下最流行的。它主要是利用了人们某种不健康的心理,让人忍不住去偷窥一眼。比如,《丈母娘要和我睡一张床》,这样的标题看上去是很吓人的,但看完全文以后,你就会发现,这篇文章其实是一篇很温暖的文章,它主要是讲妻子出差,丈母娘来自己家照顾生病的自己,晚上睡觉的时候,自己要睡到沙发上去,丈母娘怕他受凉会加重病情,就在自己的床上另加了一床被子,让他同床不同被。

8.巧用同音字做标题。比如最近关于苏泊尔厨具重金属超标的报道层出不穷,其中有一篇报道是这样的《苏泊尔厨具:专家再爆“锰”料”》,在这个标题中,作者就巧妙运用了“猛”和“锰”的同音;还比如,前几天,意大利的一个纪录片获得了柏林金熊奖,当天的新闻标题是这样《意大利纪录片,柏林擒金熊》,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此“金熊”非彼“金熊”也。

9.直接用文中主人翁的话语做标题。这是一把万能钥匙,它的好处是既不会文不对题,也能很好地诠释文章的主题。前几天(2月17日),解放日报刊登了一篇长篇通讯,报道了解放军105医院院长高春芳的感人故事。通讯的标题就是高春芳的一句话“没有菩萨心肠,就不配当医生”。这样的标题很切合文章的内容,也很能刻画主人翁的思想境界,就非常好。新闻角度的选取

1.紧跟时代选角度。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这是千古真理。紧跟时代的脚步就是说,当下什么最热,就从什么角度去写。

2.以小见大选角度。就是说面对一件发生的事件,写作者不是笼统概述事件的经过,而是选取事件某一个特定的镜头,通过特定的镜头,慢慢散开,就像一个广角镜头,逐渐发散开来,达到窥一斑而见全貌的效果。比如,会议通讯是很难写的。一般的人都是这样写的:某年某月某日,在某地开了一个什么会,会议通过(传达)了什么内容,最后取得了什么好的效果。而某地的一篇劳模表彰大会的通讯就写得非常有特色。它从劳动局局长做报告开始写,抓住局长向老模鞠躬这一细节,以小见大地写了社会对劳模的尊敬和爱戴,我记得当时的新闻标题是《向劳模鞠一躬》。3.从特殊性中选角度。现在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是新闻;你捐款1000元不是新闻,乞丐捐款10是新闻;王菲歌唱得好不是新闻,王菲唱歌跑调才是新闻;王菲和李亚鹏生一个健康的女儿不是新闻,而生了一个兔唇的女儿就是新闻。所以,面对所发生的一件事情,要从共性中找出特殊性。比如今天你说我在这里和你们交流如何写新闻,绝对成不了新闻,如果你说一个外地民工来街道给机关干部上新闻写作课那绝对是一件新闻。2月17日《环球时报》刊登的一条印度的新闻,角度是选得相当的新颖。讲的是印度的某贫民窟中,不仅贫穷,而且脏乱差,甚至连厕所都没有,男男女女都是就地解决。政府也一直没有认真去解决。有一次,一外来女子和男子结婚,新婚之夜发现当地连厕所都没有,很不习惯,第二天就逃回了娘家。这件事在当地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当地政府被迫无奈,在当地建起了第一座厕所。按照我们的习惯思维,这个新闻一定是写政府如何如何为民争取资金,建起了第一座厕所。但是你想想,不要说印度,就是中国,也还有许多地方没有厕所,建一座厕所能成为新闻吗?结果记者转换了一下镜头,以《印度新娘为厕所出走成楷模》为标题,写了一篇新闻,结果这篇新闻传播到了全世界。

4.从遗忘的角落中选角度。对于一件事情,共性的东西大家都看得到,都会去写,作为一个新闻人,要善于从大家遗忘的角落中选取角度写新闻。

写作中几个应该注意的细节

1.不要空话套话太多。有些人一拿起笔,就是“在xx的指导下,在xx的统领下,在xx的正确领导下”,屁放了许多,全是空屁,没一点作用。新闻就是要短小精悍,要干货,不要湿货。

2.不要大抒特抒个人情感。有些人一写到帮困送温暖,就是感谢这个,感谢那个,不然就没有我的今天。这样写太矫情,一看就知道是假的。就差一句给了我重新做人的机会。否则到是一篇很好的悔改书。

3.不要随便下结论。在人物通讯中,写到结尾的地方,有些人总忘不了写上“他真是一个伟大的人,一个崇高的人,他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先锋,更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其实这是错的,新闻只是把主人翁的某一方面,甚至某一个点展示给了人们,结论应该让读者去下。

4.一个事件的多个方面,要按编年体的结构来写。就是说一个事件,它涉及到许许多多的方面,写的时候,要先写重要的方面,再写次要的方面,越是次要的越要放到后面写。这样的话,便于报纸编辑人员的编辑。因为报纸版面有限,不可能把你写的东西全部放上去,另外编辑人员面对许许多多的稿件,也不可能来细细看你一个人的稿件,来帮你挑出重要的,剔除不重要的。一般编辑人员编辑稿件都是从后面往前面删除,这样一来,次要的删除了,也不会影响稿件的质量。

5.投稿时多看几遍,尽量不要有错别字。这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编辑的尊重。

二.新闻导语的写作技巧

6.中国文学的长篇巨作是从元曲开始的,以前唐诗宋词还有唐宋八大家的散文等文学作品,都篇幅相对较短,且通篇精悍。元曲及明清小说的涌现,给文学创作带来了很多革命性的影响,其中的一个就是“虎头、猪肚、豹尾”理论的出现。所谓的“虎头、猪肚、豹尾”理论,就是指创作者通常在开篇与结尾上下大功夫,以求得开篇吸引眼球,结尾震憾人心的效果。而中间部分则写得比较随意,不仅不是很讲究字词的斟琢,而且故事情节的安排也比较散漫。这样安排,主要是与长篇曲牌及小说的篇幅过长的原因。红楼梦、西游记等名著的作者几乎是耗尽一生精力写一篇小说,但也还有“猪肚”出现,也许就是这个原因。今天由于时间关系,我准备就新闻的导语写作,即“虎头”部分向大家汇报几种常用的写作技巧。1.一语破的法。好的新闻导语如何做到“抢耳”、“抢眼”,用最短的文字,一语破的,无疑会起到开门见山、立竿见影的效果。1945年8月14日,美国杜鲁门总统宣布,日本已无条件投降。美联社在抢发这条爆炸性的新闻时,导语干脆利落:“日本投降了!”这条短而有千钧之力的导语,当时就被新闻界公认为“最佳导语”。2.设置悬念法 在新闻导语上设置“悬念”,事情先不直说,吊起读者的胃口,“逼”得你不得不继续读下去。1978年6月25日人民日报刊发了一篇报道,导语是这样写的:“国财贸大会上传说着这样一件事:上海服装进出口公司床上用品组的职工,‘救活’了两只鸳鸯,挽回了一大笔外汇。”为什么要“救活”鸳鸯?“救活”了两只什么样的

7.鸳鸯?又怎样挽回了外汇?导语对此一概不说,你想知道就得往下读。3.欲擒故纵法 先放开一步,再紧紧抓住,这样的导语写来必有“痛击一拳”之淋漓快感。1982年10月14日,美联社发了一条讽刺美国经济的稿件,导语是这样写的:“就是在罗纳德·里根总统对全国说‘美国正在走向经济复苏’之前几个小时,他的儿子普雷斯科特·里根却在这里同失业者一道领救济金。”显然,前后两句自相“矛盾”。但读者是聪明的,知道连总统的儿子都在领救济金,谁还相信美国的经济开始好转了呢? 4.化静为动法 一个事件性的新闻,用静态的记叙手法写,其导语往往比较枯燥、呆板、索然乏味,但若用动态的表现手法写,导语就会新颖有趣,活脱而有生气,所报道的新闻也就有了灵性,引人入胜。1974年,我国在西安出土了秦始皇兵马俑,引起了国内外的强烈关注。当兵马俑复制品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巡回展出时,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记者罗娜·多布森发了一条消息,导语妙语惊人:“一支中国军队到达了布鲁塞尔。威武的士兵身穿紧身盔甲,随后行进的是军乐队和骑兵,最引入注目的是他们的身材。” 5.数字对比法 数字是枯燥的,但数字是最有说服力的。把新闻中的主要数字,或读者关注的数字,巧妙地运用到新闻导语中,回答读者的问题,就能提高新闻的价值,给读者留下难忘的印象.8.平时听人说联合国会议多,文件多,然而联合国文件究竟如何多,恐怕谁也说不清。法新社1982年在联合国发的一条电讯稿导语对于这个问题回答得非常清楚:“如果把联合国去年在纽约和日内瓦印刷的全部文件首尾相连排列起来,总长度将达27万公里。” 6.速写勾画法 新闻一开头,若能先给“五要素”中的人物和地点,描述几笔,勾勒出一幅图画,使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那么,这条新闻的可读性就一定会大大增强。1983年8月2日,光明日报发了一条人物消息,导语写得美极了:“一眨眼之间,他已在青藏高原奋战了27个春秋了。原来的满头青丝,现在已染上了祁连山的霜雪;脸上的皱纹,就像是风沙雕刻的痕迹。这是少数民族地区科技工作者代表座谈会上,高级地质师胡贤农给记者留下的深刻印象。” 7.巧用背景法 若在导语中巧妙地运用背景材料,用好了,导语就会有“脸面”,就会“满堂生辉”。1994年10月19日,人民日报刊登了一篇笔者采写的关于“永州养蛇”的消息,导语就是以背景材料取胜的:“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在被贬至湖南永州任司马时,曾写下千古名篇《捕蛇者说》,使‘永州之野产异蛇’闻名遐迩。一千多年过去了,历代冒死捕蛇为抵租税的永州捕蛇者的新一代又悄然兴起了一股养蛇热,各乡各户竞办蛇场已成为永州农村的一大新鲜事。”

5.新闻写作培训 篇五

基本知识

校园新闻

一般套路

注意事项

一、基本知识

1、新闻的定义

我们一般指的新闻,可以理解为:

新闻是对新近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或者早已发生却是新近发现的有价值的事实的及时报道。

这一定义体现了三个要点:新闻必须是新近发生和发现的事实;新闻所报道的事实必须是有价值的;新闻必须是对事件的“报道”。

新闻是以事实为依据,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也是第一要素。

2、新闻的分类

新闻按体裁分类,大致可以分为:消息、通讯、新闻特写、以及新闻边缘体裁。新闻边缘体裁主要包括:报告文学、调查报告、采访札记、工作研究、来信等。

新闻分广义的新闻与狭义的新闻,以上的分类是按广义的新闻进行分类的,它们是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中常见的报道体裁。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又称电讯(通过电报、电传、电子计算机传输的消息)。它是报纸上最经常、最大量运用的一种新闻报道体裁,也是最直接、最简练、最迅速地向读者传播新闻信息的报道方式。

3、新闻的六要素

新闻要素,是指新闻构成的主要因素。交待新闻要素,是把事实报道清楚的起码条件。一般来讲,在传统的新闻学讲义中,我们常提到的是五要素,所谓五个W(When,Where,Who,What,Why——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

在西方新闻学有一个观点,认为新闻学除了五个W外,还应增加一个H(How——怎么样,何果),因此也称新闻六要素。

4、新闻语言

新闻语言的特色可以概括为:客观、确切、简练、朴实、通俗。

1、客观。1)中性词多于褒贬词 2)修饰语的限制性多于形容性3)句子的陈述口气多于感叹口气

2、确切。确切,就是准确,贴切。在新闻语言的使用上,要求精确性较高,力除消除语言的含混性,但并不完全排斥语言的模糊性

3、简练。新闻以简练为贵,以烦冗为病。新闻语言应简洁、洗练,干净利落,切忌拖泥带水

4、朴实。质朴无华,具体实在,这是新闻语言的又一特色。新闻语言讲究朴实,就要“有真意,去粉饰,勿卖弄”

5、通俗。新闻语言的通俗,要求从读者(听众、观众)的认识水平出发,运用群众熟悉的语言形式,即接近口语的书面语

二、校园新闻

1、新闻要求—— 真、快、短、活

真:坚持真实性

要求构成新闻的基本要素要确凿无误。也就是说,新闻事实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因果等都必须真实、准确。这些情况若有出入,将会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要求新闻所反映的事实的环境条件、过程、细节和人物的语言甚至动作都必须真实。任何一种用来修饰和渲染素材的虚构在新闻写作中都是要不得的,那是对新闻真实性的忽视或者说轻视。

新闻作品中引用的各种资料,如数字、史料、背景材料等也必须确切无误。

快:坚持时新性

时新性是时间性与新鲜性的合称。新闻写作不但要讲究时间性,还要给人以新鲜感。

新闻姓“新”,时间性是新闻的本质特征之一。记者采访必须雷厉风行,随时处于待机状态,争取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在写作上则要坚持新鲜性:内容新(角度新、主题新),形式新(把最重要的信息放在新闻的最前面、寻找“最近点”)。

短:坚持简明性

简明是一切题材的新闻作品的最显著的特征。简练也是最高级的写作技巧,对记者来说,更是语言文字方面的最基本的基本功。具体地说包含两层意思:

通俗明了——这是新闻作品写作上一个主要特征和主要要求。要达到这个要求,就要消除生僻艰深的字句;控制句子长度。

简洁凝练——这是比“短”更高一个层次的要求。即“可以不说的去掉,该说的就可以更突出”。

如何把新闻写短?—— a.直截了当,开门见山陈述事实 b.空话少说 c.一事一报 d.语言准确、简练 e.善于删改

活:坚持灵活性

a.运用蒙太奇手法,把最重要、最精彩的内容放在最前面;

b.运用断裂式行文,多分段:即择取事实点面结合,跳跃式行文;段落简短,叙事简洁,讲究思想的递进和丰富;讲究逻辑衔接,省去铺垫过渡等等。

2、新闻“点”

学校管理动态的报道

(1)学校召开的大型重要会议(一般都反映了学校工作的方向性)。如行政专项工作会议,各类培训会等(2-3段,主办单位,时间、地点、参加会议的人员、主持会议是谁,会议内容及意义)

(2)学校正在开展的中心工作。如学校的开展的大学生医疗保险工作(学校名称,中心工作内容,意义)

(3)上级领导到校工作检查或中心校到辖区校园工作视导:时间,迎检或视导单位,参与检查或视导的主要人员(一般不写名字,有工作单位及职务就行了),检查或视导的内容,产生的效果及意义等)。

学校大型活动:

如学校召开的大型德育活动、捐赠活动、教学科研活动等(举办单位或科室,时间、地点、活动主题,活动内容,主要的活动程序,活动产生的效果及意义)

三、一般套路

标题。

一般短小精悍,一眼能够让人探明主题。比如“我院召开„„”、“„„在„„隆重举行” 也可以用一些生动鲜明或者排比对称的句子,比如“爱心献社会,温暖入人心”、“理想成就未来,拓展成就理想”、“增强先锋意识,践行科学发展”等

导语。

要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四要素

重要人物必须写,而且出场顺序和职务名称要排列正确

如果会议主持人比较重要也可以写上

(例子)

主体。

正文要比较重点详细的介绍,我们写的主要是会议、活动、比赛等新闻。其中,领导的讲话中心思想一定要做记录,重要人物的发言也要适当记录。关于活动、比赛等可以适当加入描写现场气氛的词汇,对活动场面要有一个比较全面的描写。也可以插入直接引语来表现当时活动的盛况。

结尾。

结尾一般要有一个承前启后的作用。一般强调此次活动的意义、作用等。如果是比赛结束,可以写“比赛在**举行,敬请关注”类的。

还有一种比较特殊的结尾,就是背景材料介绍,如果是活动、比赛,还可以对比赛的一些有关事项附带上去。

(例子)

四、注意事项

可以采访主办人,获得一些有价值的背景材料。比如活动策划书、历史信息等,也可以采访主办人,把他们的感想作为材料。

可以从网上下载新闻模板,作为范例和参照。

可以借助别人的评论作为新闻的直接引语来写,但一般不要带主观色彩。

注意及时性,一般当天的活动当天完成报道,最迟不超过二天。

总编室

6.新闻写作培训总结 篇六

2016年4月26日-4月29日,我有幸参加了“新能源公司新闻宣传业务培训班”本次培训邀请贵州电网新闻中心张军焰、江伟、卲大学、韩贵涛、吴东俊老师为我们授课,这次培训,使我受益匪浅,感受颇多。

一、要有新闻敏感和主动性

通过这次新闻写作培训讲座,使我认识到新闻绝对不是

你想什么就写什么的,而是要客观地描述事实。我们在日常的工作生活和学习中,要不断提高对工作的理解力、生活的执行力和学习的创新力,对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件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另外,要站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位去观察研究,这样才能写出最真实的新闻,这样才能写出更好的一篇新闻。

二、要善于思考,善于积累

新闻就是要对最近发生的,有报道意义的事件及时报道,这就需要我们要有一颗善于思考的心。写好一篇新闻,仅有发现和思考是不够的。还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识水平,锻炼自己的日常写作能力,不断丰富自己的生活。

三、要有一颗善于发现的眼睛

要写好新闻,闭门造车是不行的,我们要用敏锐的双眼 观察世界,去留心生活中的点滴,这样写出的东西有特色。如果想作为一名优秀新闻工作者,就应该用眼睛多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多看、多问、多学,善于去发现新闻点。有了身边的人和事做素材,我们的写作才会更贴近生活。

四、注重新闻写作的创新

新闻的写作在于不断的创新,不断的积累。生活中要多

注意观察,从中得到灵感,创新新闻。

新闻培训讲座使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会积极向优秀的同志学习,不断提高自身新闻写作水平,争取早日成为优秀的新闻工作者。

林靖

7.工作简报写作培训 篇七

在民族地区中, 县级基层党校公务员初任培训公文写作教学又有其特殊的区域背景, 需要根据特定的经济、文化氛围量身定制教学策略。现以连南瑶族自治县 (以下简称连南县) 公务员初任培训为例说明。

一、教学背景

(一) 学员综合素质整体不高

连南县地处粤西北瑶族山区, 是广东省重点贫困县之一, 经济、文化、交通及其它社会事业都相对落后, 公务员待遇也明显低于珠三角地区和清远市南部地区, 公务员职位吸引力远低于上述地区, 因而, 连南县近几年新录公务员综合素质整体不高, 尤其是公文写作能力不高。

(二) 教学现状

民族地区县级基层党校公文写作教学现状:教学时间短, 教师缺乏实践经验, 学员重视不足, 教学效果不佳。

连南县公务员初任培训时间多为三周, 培训时间短, 课程和实践活动较多, 教学公文写作课的时间更短, 而常见常用公文就有十多种。在如此有限的时间内, 教学十多种常见公文写作, 就如走马观花, 效果不尽人意。同时, 基层党校教师大多没有在党政机关单位工作经历, 公文写作实践经验不足, 教学时联系实际不够。再者, 不少学员自恃大学里学过, 态度上也不够重视;而且不少学员单位安排的工作任务也多, 虽说公务员初任培训是脱产学习, 但领导安排的工作也不敢不干, 为完成工作而请假的现象也不少。基于以上多种原因, 民族地区基层党校公文写作教学效果不佳, 不少学员结业之后仍不能熟练写作常见常用公文。

二、提效策略

在民族地区特定的环境里, 虽然想提高公文写作课教学效果会有很多不利的因素, 但只要肯动脑, 办法总会比困难多。通过摸索, 笔者认为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有效教学策略, 提高民族地区基层党校公文写作课的教学效果。

(一) 以用定教, 讲透理论

以用定教的实质是学以致用, 即根据学员在实际工作中写作常用公文的频率, 选出写作频率最高的3-4种重点讲授, 例如报告、请示、函和通报。讲授时, 教师要讲透理论, 明确文种用途, 适用对象, 格式要求, 注意事项, 突出操作性, 让学员从理论上细致了解这些常用公文, 按课上所学操作便可写作常用公文。这样确定的教学重点内容, 切中要害, 有效帮助学员日后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二) 以练促学, 以评提升

俗话说光说不练假把戏, 公文写作课就是为提高初任公务员常见常用公文写作能力而开设的, 提高这个能力最直接的办法就是以现实工作情境为题材练写公文, 比如写请示, 写报告。要想尽快提高学员公文写作的能力, 练写之后, 教师还要组织好批阅点评环节。限于课时不多, 教师点评学员习作时, 关键要归纳出学员练写过程中的通病, 并集中点评;也可以组织学员小组内互评互改, 让学员在互动中更深刻地感受到公文写作过程中应注意的细节。鉴于不少教师并无在党政机关写作公文的工作经验, 更权威更有说服力的做法是, 邀请县委办或政府办的资深秘书来课堂给学员点评。这是提高公文写作课效果最有力最受欢迎的做法, 也是提高民族地区基层党校公文写作课教学效果的第二个砝码。

(三) 延伸课堂, 后续指导

因为公文写作课课堂教学的时间很有限, 要提升教学效果, 一定要设法突破教室“小课堂”的局限, 创立时空无限延伸的“大课堂”。如今科技日新月异, 给生活和工作带来非常多的便利, 我们完全可以利用现代的科技手段, 让课堂教学延伸, 给学员公文写作后续指导。

(四) 学实考实, 以用定考

要切实提高民族地区基层党校公文写作课教学效果, 公文写作课的考核不能拘泥于一般的考核模式, 可以灵活考核, 突出“实战”效果。具体是:教师确定一定范围的公文种类和评分要求, 让学员回去请所在单位办公室命题考核公文写作, 单位办公室主任评分后带回给党校教师评分, 综合二者评分作为学员公文写作课成绩。这样考核, 符合学员今后工作实际需要, 因为学员单位参与, 学员自然重视, 突出实用性, 也突出时效性, 尽可能用最短的时间让学员学以致用。切实突出“考”为“学”为“用”服务, 实实在在地提高民族地区基层党校公文写作课教学效果。

(五) “践”“修”并行, 强教升效

“践”是实践, 修是“进修”。老百姓说打铁还需自身硬, 民族地区基层党校公文写作课教学效果不理想, 与教师缺乏在机关单位运用公文写作的实践经验也有很大关系。相关教师应该在现有的条件下,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利用课余时间加强调研, 多到基层和有关机关单位了解民族地区公文写作的具体情况, 整理出本地区公文写作运用的特点, 尤其是不规范的情况, 以便能更有针对性地教学;如有可能, 最好能到基层机关单位挂职锻炼, 增强公文写作运用的实践经验;同时, 也可适时选送教师到市委党校或省委党校进修, 提升教学理论水平。总而言之, 要抓住各种机会努力提高教师自身能力素养, 才有利于提升民族地区基层党校公文写作课的教学效果。

三、结语

民族地区基层党校公文写作课要提升教学效果, 需要结合民族地区特定的经济文化氛围, 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 从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课程考核和师资提升等方面找到对策。

摘要:公文写作能力是公务员必备的一种能力, 民族地区因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等许多因素, 公务员初任培训公文写作教学效果不佳, 为提高该地区公文写作课教学效果, 笔者从确定教学内容;写作训练;延伸课堂, 后续指导;课程考核;提高师资水平五个方面提出提升效果的策略。

关键词:民族地区,公文写作,提效策略

参考文献

[1]朱新婷.《试论高校现代公文写作教学的挑战与发展趋势》,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5年第25卷第2期:363-366

8.工作简报写作培训 篇八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法; 少数民族; 双语培训; 汉语写作课; 开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H193

发展双语教育是实现南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提高民族素质,加快基础教育进程,建设繁荣富裕和谐稳定美好新疆的必然选择。师资作为立教之基、兴教之本、强教之源是关键。阿克苏地区普遍存在农村“双语”教育师资短缺及汉语水平低、教学质量不高的突出矛盾。这些潜在的需求,又给双语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0年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后,在浙江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新疆阿克苏地委、行署高度重视下,在阿克苏教育学院在原址上建设了“阿克苏·浙江双语教师培训中心”,实施5年内(2010—2017年)浙江援助阿克苏地区35岁以下少数民族教师双语培训项目,计划5年共培训少数民族“双语”教师5072人的任务,学院是全疆第一个大规模开展双语教师培训的学校,在全疆同类地州中也处于领先位置。

随着MHK(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的大力开展,写作教学已成为双语培训教学的重点。在以往的汉语测试形式中没有对写作部分提出明确的要求,使得教师没有对写作教学给予足够的重视。因此,针对当前全面推行的MHK考试对汉语为第二语言的少数民族学习者书面表达的具体要求。本文将具体论述对于任务型教学法在少数民族双语培训汉语写作课开展中所面临的一些困境,然后有针对性的分析开展的策略方法。进一步提高汉语写作教学水平,为学员顺利达到MHK等级要求并为今后的日常汉语写作奠定基础。

一、少数民族双语培训汉语写作课面临的困境

尽管也开设了写作课,但课时少、学生汉语基础薄弱、教材内容没有和考试标准相结合等主客观原因,使得汉语写作教学停滞不前。

(一)学员的基础不一

基于任务型教学法的双语培训中所参加的学员都是在职的少数民族中小学教师,这也就使得培训当中的学员的汉语基础是不一样的。特别是对于那些一直处于农村的少数民族教育环境下的学员来说,他们的基础就偏差。他们已经习惯于用自己本民族的语言教学,让他们突然进入到汉语的语境当中是很难的。或者是他们在以前所接受的高等教育当中对于汉语的构成和发音有一定了解,接受了一段时间的汉语影响,有一定的听汉语或者一些简单的汉语基础,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因为基础不同,使得教学任务的安排有一定的难度。

(二)学员的年龄有别

接受培训的学员虽然地区要求是35岁以下的中小学少数民族教师,但是有的实际年龄已经超过40多了,由于年龄的差距,或者说他们处于不同的时代,因而不可避免带着那个时代所具有的特点。

(三)学员学习的目的各异

因为不同的学员对于汉语有不同的理解,他们在培训当中学习汉语或者仅仅是因为实际工作当中的需要,有的仅仅是为了应付学校的安排,也有的就是想要去提高自己的技能、充实自己的知识。因而起始的目的和目标不同,那么压力和动力也不同。往往是那些有很强的求知欲的,本着活到老学到老的那些学员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有很大的动力,所以他们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而那些仅仅是应付的学员因为态度不端正也就不能够达到好的效果。

二、少数民族双语培训汉语写作课的开展策略

所谓的任务型教学法是一种比较重视信息沟通交流,并且它的活动都是具有真实性的。因而它是一种以学员为主体来开展活动量大的一些培训。它带有一定的积极主动性并且是一种多元的教学。

(一)开展语言活动

语言的学习本身就是为了能够灵活的运用,那么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就应该安排一些活动去促进学员表达。可以选择一些具有连贯性的活动,而且在实际当中需要有一定的难易程度以适应不同基础的学员。对于最基础的学员可以让他们先进行发音、字的练习,可以引导学员进行基础的视觉的输入。可以使用那些我们能够经常看到的新闻联播、产品的使用说明或者是天气预报。

(二)提高表达技能

一种语言的学习是分为听、说、读、写的,而在这些当中说是很重要的,它能够检验学习的成果。汉语文字本身就比较多,加之有些字在不同的语境当中所表达的意义和思想感情是不同的,而这也是汉语的博大精深之处。

(三)实际运用

能够将所学习的语言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才是一个很好的检查学习成果的方式。而写作又是汉语水平的综合体现。因而这一阶段的培训可以安排一些情景片段,明确我们所要达到的目标,这样才能激发学员学习的热情。比如我们日常当中的吃饭、出行、候车或者是上课的情境,督促学员们积极参与,使得学员对于汉语的使用有一定的了解。而且在课本的第三模块当中安排的就是实战演习,这和我们的课程安排是完全吻合的。在这一阶段比较困难的就是一些学员因为自己基础差,怕出错而不敢开口用汉语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因而在情境设置和安排当中需要将不同基础和性格的学员穿插分布,在每个小组当中合理安排。并且在不同的小组当中开展竞赛,这样能够激发那些不敢开口说话的人为了小组荣誉而战的斗志。在他们敢说之后,可以安排他们写文章去表达自己的想法,因为语言的学习本就是循序渐进的过程,能够在生活中灵活运用汉语才是我们的写作课需要达到的目的。

三、小结

本文主要是结合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理解而分别阐述了基于任务型教学法的少数民族双语培训汉语写作课在当今所面临的一些问题,而后结合这些困境和我们所选的教材来具体分析了在不同的阶段当中所应该具体施行的方法。因而本人在论述具体施行方法的时候也充分考虑到了学员的年龄和性格的差异,所以相对而言还是比较全面的。然而由于个人理解有限并不能满足所有的少数民族地区的培训,还需要后来者加以补充。

参考文献

[1]赵婷.任务型语言教学法在成人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成人教育,2006,(12)

9.新闻稿件写作培训 篇九

新闻写作系列培训——如何写好消息

导语是指一篇消息的第一自然段或第一句话。它是用简明生动的文字,写出消息中最主要、最新鲜的事实,鲜明地提示消息的主题思想。

导语的要求,一是要抓住事情的核心,二是要能吸引读者看下去。要做到第一条,必须具备训练有素的分析能力;要做到第二条,则要有写作技巧。

导语写作中的思维过程,通常是以作者的自问自答开始的:

①什么事情是已经发生的事件中最重要的?

②什么人参加进去了?谁干的或谁讲的?

③是用直接性导语,还是用延缓性导语?

④有没有什么吸引人的词汇或生动形象的短语要写进导语中?

⑤主题是什么?什么样的动词能最有效地吸引读者?

以上五个问题中,第三个问题涉及到导语的类型。那末,导语有哪些类型呢?

一类是直接性导语:直接写出事实的核心的导语。多是陈述性的像速记一样地反映事实。

另一类是延缓性导语:多用于“软”消息。即所报道的不是正在发展中的、变化中的或突发性的事件。它通常用来设置一种现场或创造某种气氛。多是解释性、说明性的。

导语的形式主要有:

1、叙述式。用摘录或综合的方法,把消息中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简明扼要地写出来。

2、描写式。对消息的主要事实或某一有意义的侧面作简洁朴素而又有特色的描写,以酿成气氛。

3、提问式。先揭露矛盾,鲜明地、尖锐地提出问题,再作简要的回答,引起读者的关注和思考。

4、结论式。把结论写在开头,提示报道某一事物的意义或目的或总结。

5、号召式。提出号召,给读者指出方向和奋斗目标。

另外还有摘要式、评论式、综合式、解释式等等。

导语要“立片言以居要”,但在写作时,往往免不了出现各种问题,常见问题称之为导语写作十忌:

一忌名称罗列式导语,某一活动往往是由五六家单位主办的,有的人在导语中将这些单位名称全部罗列出来,使导语显得既罗嗦又臃肿.读者关心的是这场活动,而不是主要单位,如果非要出现,可放到消息末尾。

二忌“为了式”或目的式导语.即将新闻事实所要达到的目的放进导语里,使导语膨胀沉重,不堪重负。

如为了迎接北京奥运会,为了贯彻落实大会精神……干什么就干什么,不要穿靴戴帽。

三忌背景材料式导语。新闻背景材料一般是解释新闻主体的,导语应开门见山,开始就用背景材料,不仅说不清,而且也容易使读者如坠云雾。

四忌学术语言作导语.将一些学术专业性强,难懂的专业名词放在导语中,显然使人看不懂,这里要做好“第二种语言的翻译”,使之通俗化,大众化,口语化。

五忌导语公式化.一些通讯员或记者喜欢用一个框框去套多种内容,结果是平淡无奇,千篇 一律.公式化导语必然导致导语无新意,面目可憎。

六忌概念化.导语内无具体新闻事实,充斥了大而空的套话,空话,官话.。

七忌数字堆砌.导语内数字过多,就会淹没新闻事实.统计数字一般来说是枯燥乏味的,最好不要将其放进导语内,即使要写,也应将数字形象化。

八忌长导语.导语冗长,使人感到很沉闷,根本没有兴趣再看下文。一般应控制在80字内,最多不要超过150字。

九忌逻辑不清,概念模糊。

十忌标题与导语重复。

如题目:县ХХ部门举行迎新春座谈会;导语:昨日,县ХХ部门在该局会议室举行慰问老干部座谈会.题目和导语几乎是“一模一样”。

(三)主体

这是消息的主干部分。它紧接导语之后,对导语作具体全面的阐述,具体展开事实或进一步突出中心,从而写出导语所概括的内容,表现全篇消息的主题思想。应按“时间顺序”或“逻辑顺序”写作,但仍然要先写主要的,再写次要的。

(四)背景

1、新闻背景,指事件的历史背景、周围环境及与其它方面的联系等。写新闻有时要交代背景,目的在于帮助读者深刻理解新闻的内容和价值,起到衬托、深化主题的作用,也就是回答五个“W”中的Why(为什么)。

西方新闻学认为背景就是对新闻事件作出的解释。美国新闻学家赖斯特说得很清楚:“我看不出新闻背景与解释有什么区别。”“解释,在我看来,就是新闻报道的深入化。

就是把单一的新闻事件放到一系列的事件中去写”,“就是提供新闻的背景知识,从而使读者能够对新闻事件作出客观的判断。”

但是“解释”不是议论,解释本身就是事实,也就是说用事实去解释。所以新闻背景又称之为“事实背景”。

2、背景的作用:

第一个作用,是说明新闻事件的起因。

第二个作用,显示或帮助读者理解新闻事件的重要性。

第三个作用,突出新闻稿件的新闻价值。

第四个作用,表明记者的观点。记者是不准在新闻中发表议论的,但是,谁也无法禁止记者通过自己来写的新闻表达自己的立场和看法。纯客观的报道是不存在的。

3、背景的类型,常见的有三种:对比性的,说明性的,注释性的。有的新闻学则将背景分为四种:人物背景、地理背景、历史背景和事物背景。

(五)结尾

新闻的结尾有小结式、启发式、号召式、分析式、展望式……。这些结尾写作与一般记叙文结尾的.写作并无大的不同。

写作误区:

误区一:弱化标题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如果眼睛不明亮,那新闻是很难吸引人的。

我们平时在写作过程中,将大部分心思用在稿件的内容上,常常是写完稿后再起标题,想不出好的就随意编个了事,总觉得无关紧要.其实,这是陷入了弱化标题拟定环节的误区.标题绝对是一篇稿件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我们阅读消息时,最先看到的常是新闻的标题,一个好的标题会抓住受众的眼球让他不由自主被吸引着看下去;而一个索然无味的标题只能让你一扫而过不想再探究下面的新闻。

因此,我们要多在标题拟定上下功夫,要按照创新,贴切,准确,精炼等原则做好每一个标题.误区二:角度错位。

误区二:角度错位

大家都知道,我们负有及时宣传报道本单位大事要闻的职责。为此,我们大家都付诸了极大努力,但写出的东西质量却不是很高。

主要问题还是出在消息的采写角度上.我们的报道应该精益求精,努力增强报道的新闻性,亲民性,创新性,尤其在调整报道方向,拓展大众视角上下功夫,要善于从小的新闻素材中提取最有价值的新闻点。

比如,基层会议和基层领导的活动不是新闻,而会议里出台的重要举措和领导强调的工作导向才是重点,我们在写作时只有避开会议角度将这些新闻要点“拎”出来,稿件才能出彩.如果说真实是新闻的生命,那角度就是新闻的灵魂,找准了新闻的角度,也就找到了报道成功之源。

误区三:贪大求全

我们在写作时,总想把单位的各项工作全面地反映出来,写消息时就不得要领地“一,二,三,四”方方面面都想带上一笔,殊不知,那也是陷入了另一个消息写作的误区:贪大求全.我曾经有段时间在新闻写作时常会不自觉地带有机关应用文写作的痕迹,把稿件写成了总结报告式,总想面面俱到,却面面不到。

10.新闻与写作培训[模版] 篇十

新 闻 与 写 作

讲义:冯志明 2012/08/30

新聞與寫作講義

(湖南商務職業技術學院

馮志明

2012/8/30)

新聞與寫作培訓,主要是讓部門成員,尤其是大一新成員瞭解新聞與寫作的目的和意義,把握校園新聞寫作的方法及技巧。

一、瞭解新聞稿寫作的目的和意義

我們進行新聞報導的目的是利於校園文化的宣傳,促進校園文化向更積極的方向發展。對學院方面:(1)以稿件方式對外大力宣傳我校同學的精神風貌,學習生活,好人好事及黨政、團所開展的各項工作和活動;(2)協助校團委學生會及各院系團總支學生會搞好團員思想作風建設、弘揚先進、鞭策落後,為我院的黨團建設起積極推動作用;(3)配合校內各種大型活動的宣傳的工作,積極促進文明健康向上校園文化。對個人的意義:(1)培養同學的寫作積極性,提高大家的寫作水準;(2)培養邏輯思維能力及表達能力,進而間接的影響到個人的交際能力。

二、對於新聞基本知識的學習

首先,瞭解什麼新聞的定義,即什麼是新聞。新聞的定義體現了三個要點:新聞必頇是新近發生和發現的事實;新聞所報導的事實必頇是有價值的;新聞必頇是對事件的“報導”。新聞是以事實為依據,真實性是新聞的生命,也是第一要素。新聞寫作講究的是時效性,即“快、新、短、先聲奪人”。

其中,新聞的真實性即(1)要求構成新聞的基本要素要確鑿無誤。也就是說,新聞事實中的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因果等都必頇真實、準確。這些情況若有出入,將會帶來許多不必要的麻煩;(2)要求新聞所反映的事實的環境條件、過程、細節和人物的語言甚至動作都必頇真實。任何一種用來修飾和渲染素材的虛構在新聞寫作中都是要不得的,那是對新聞真實性的忽視或者說輕視;(3)新聞作品中引用的各種資料,如數位、人名、史料、官職、背景材料等也必頇確切無誤。

新聞的“快”,即堅持時新性。時新性是時間性與新鮮性的合稱。新聞寫作不但要講究時間性,還要給人以新鮮感。時間性則是新聞的本質特徵之一。記者採訪必頇雷厲風行,隨時處於待機狀態,爭取在“第一時間”趕到現場,做好現場記錄,比如何事、何人、何時、何地、何因、何果。即新聞的六要素的記錄,其中寫稿時對六要素的要求有:(1)在新聞開始就要把新聞的六要中的前五要素交代清楚,使人聽後便知此時的相關資訊;(2)在新聞稿的主要內容中事件再進行進一步的詳細介紹,但要求必頇使用簡短的語言將其表述詳盡,即言簡意賅、簡明扼要。

下面讓我們來看一則經典新聞案例:

肯尼迪遇刺喪命

約翰遜任美國總統(標題)

路透社達拉斯1963年11月22日電(消息頭):急電,肯尼迪總統(人物)今天(時間)在這裏遇到刺客槍擊(所發生事件)身亡(結果)。(導語)

總統與夫人一同乘一輛車中,刺客發三彈,命中總統頭部。總統被緊急送入醫院,並經輸血,但不久身亡。官方消息說,總統中午11時逝世。(主體)

副總統約翰遜任總統。(結尾)

在寫作上,作為一個新聞工作者應當堅持新聞的新鮮性,即內容新和形式新。其中“內容新”包括角度新和主題新;“形式新”則是把最重要的資訊放在新聞的最前面、尋找“最近點”。新聞寫作中時效性的“短”即堅持簡明性。簡明是一切題材的新聞作品的最顯著的特徵。簡練也是最高級的寫作技巧,對記者來說,更是語言文字方面的最基本的基本功。具體地說包含兩層意思:(1)通俗明瞭——這是新聞作品寫作上一個主要特徵和主要要求。要達到這個要求,就要消除生僻艱深的字句;控制句子長度。(2)簡潔凝練——這是比“短”更高一個層次的要求。即“可以不說的去掉,該說的就可以更突出”。

下面讓我們來看一則經典新聞案例:

歐陽修《逸馬殺犬於道》

簡約語言的範例

歐陽公在翰林時,常與同院出遊。有奔馬斃犬,公曰:“試書其一事。” 一曰:“有犬臥於通衢,逸馬蹄而殺之。” 一曰:“有馬逸於街衢,臥犬遭之而斃。” 公曰:“使之修史,萬卷未已也。”

曰(同遊的人說):“內翰雲何?”公曰:“逸馬殺犬於道。”相與一笑。注釋:○1 逸馬:狂奔的馬;

○2臥:躺;

○3使:讓……做……; ○4已:完;

○5內翰雲何:你說怎麼記述這件事情呢?

寫在稿件最後一段也應用簡短的語言將事件或活動的影響或意義寫出,但有時候,儘管寫的事是真事,可是宣揚得過分了也會不符合新聞真實的原則,因此進出一定要有度;寫完新聞稿後,方便的話可交於事件或活動的主辦者進行審閱,檢查有無漏掉的要點,或者請教新聞寫作方面的高手,進行指點。

其次,新聞稿的格式。(1)標題(位於中間);(2)署名格式:撰稿人:XXX;責任編輯人: XXX。我們部門此署名格式應該放在文段的最後,新聞正確的格式是放在此處,其格式的樣式也有所差別。(3)正文。正文又包括導語、內容及結尾。正文即交代事情發生的原因、時間、地點、人物;內容即是用簡短的語言準確的表述整件事的內容;結尾則是交代本事的影響及意義;(4)段落:首行縮進2個字元;字型大小:五號。

下面讓我們來看一則經典新聞案例:

我院“情商密碼”心理知識講座成功舉行

2011年11月22日下午14:30,心理健康講座在辦公樓一樓學術報告廳成功舉行。本次講座由長沙市中南林業科技大學袁紅梅博士主講,為同學們上了一堂有關於情商的知識講座。

袁紅梅博士從有關情緒的動物實驗“無所事事的狗”、“內心矛盾的貓”、“提心吊膽的猴”三種不同動物不同情緒的動物實驗的例子引出情商的話題。隨後,袁紅梅博士著重強調了“情商密碼”是良好的家庭教育,合適的學校教育,自我訓練,學會調控情緒和合理的宣洩。接著結合相關例子講述了培養情商的方法及其作用。

本次講座的成功開展,提高了大學生的的情商素養及工作能力,擴大了心靈知識面。同學們表示,他們會在以後的生活中培養自身的情商,這將會在她們今後的學習、生活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

撰稿人:張陽

責任編輯人:胡燕平

其次,新聞的分類。新聞按體裁分類,大致可以分為:消息、通訊、新聞特寫、以及新聞邊緣體裁。新聞邊緣體裁主要包括:報告文學、調查報告、採訪劄記、工作研究、來信等。新聞分廣義的新聞與狹義的新聞,以上的分類是按廣義的新聞進行分類的,它們是報紙、廣播、電視等媒體中常見的報導體裁。狹義的新聞專指消息,又稱電訊(通過電報、電傳、電子電腦傳輸的消息)。它是報紙上最經常、最大量運用的一種新聞報導體裁,也是最直接、最簡練、最迅速地向讀者傳播新聞資訊的報導方式。

最後,新聞語言。新聞語言的特色可以概括為:客觀、確切、簡練、樸實、通俗。(1)客觀:中性詞多於褒貶詞;修飾語的限制性多於形容性;句子的陳述口氣多於感歎口氣;(2)確切:確切,就是準確,貼切。在新聞語言的使用上,要求精確性較高,力除消除語言的含混性,但並不完全排斥語言的模糊性;簡練。新聞以簡練為貴,以煩冗為病。新聞語言應簡潔、洗練,乾淨俐落,切忌拖泥帶水;(3)樸實:質樸無華,具體實在,這是新聞語言的又一特色。新聞語言講究樸實,就要“有真意,去粉飾,勿賣弄”;(4)通俗:新聞語言的通俗,要求從讀者(聽眾、觀眾)的認識水準出發,運用群眾熟悉的語言形式,即接近口語的書面語。

三、校園新聞及寫作套路 首先,常見的校園新寫作有:(1)會議新聞:跳出程式、捕捉亮點;(2)新聞講座:經典語錄、熱點話題;(3)科研新聞:成果價值、重大突破;(4)視察新聞:重要指示、重點部位;(5)晚會新聞:高潮片段、明星人物;(6)體育新聞:重點節點、比賽結果;(7)突發新聞:傷亡狀況、善後處理;(8)人物新聞:身上故事、個人風采。

其中,新聞講究新聞人物化,人物故事化,故事情節化,情節細節化,細節事實化。其中校園新聞還應該注意新聞“點”:(1)學校召開的大型重要會議(一般都反映了學校工作的方向性)。如行政專項工作會議,各類培訓會等(2-3段,主辦單位,時間、地點、參加會議的人員、主持會議是誰,會議內容及意義);(2)學校正在開展的中心工作。如學校的開展的大學生醫療保險工作(學校名稱,中心工作內容,意義);(3)上級領導到校工作檢查或中心校到轄區校園工作視導:時間,迎檢或視導單位,參與檢查或視導的主要人員(一般不寫名字,有工作單位及職務就行了),檢查或視導的內容,產生的效果及意義等;(4)學校大型活動。如學校召開的大型德育活動、捐贈活動、教學科研活動等(舉辦單位或科室,時間、地點、活動主題,活動內容,主要的活動程式,活動產生的效果及意義)。

新聞的一般套路,也就是新聞消息的六大結構,分別為消息頭、標題、導語、主體、背景、結尾。(1)消息頭:按單位+地點+時間+電或訊的順序排列在新聞導語之前的內容,如新華社北京4月14日電。比較重要的國際消息和地方性較強的消息還要加上拍發地點等;(2)標題:一般短小精悍,一眼能夠讓人探明主題、揭示主旨。新聞界有三分之一時間寫標題、三分之一時間寫導語、三分之一時間寫主體這一說法。比如“我院召開„„”、“„„在„„隆重舉行”也可以用一些生動鮮明或者排比對稱的句子,比如 “愛心獻社會,溫暖入人心”、“理想成就未來,拓展成就理想”、“增強先鋒意識,踐行科學發展”等。要求:醒目、得體、生動形象,準確、新鮮、精練。上,它勾連標題,下,提挈主體。

‚我院開展院團學會工作總結大會‛、‚學院召開2011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總結暨表彰大會‛、‚我院舉行“應徵入伍大學生歡送會”、‚我院舉行2010-2011學年總結表彰大會‛等幾乎每句標題開頭都必稱‚我校‛、‚我院‛,句中必帶‚我校‛、‚我院‛等,這便是標題寫作的通病。公文寫作講座——歷史文化學院幹部培訓第三場專題座、0601,壯志淩雲等標題則不知所云,沒有含金量。揚起夢想之帆——我院模擬招聘會大賽決賽(舉行決賽)等則是標題語法錯誤嚴重。其中‚歡聲笑語——記0703元旦晚會‛、‚記‘夢想起航 揚帆之初’模擬招聘大賽前期講座‛標題語病則是不是消息標題的標題大行其道。(3)導語:要包括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等四要素。重要人物必頇寫,而且出場順序和職務名稱要排列正確。如果會議主持人比較重要也可以寫上。如: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何人)14日(何時)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遏制部分城市房價過快上漲的政策措施(何事)。(導語突出何人、何時和何事要素)

導語寫作的通病:(1)以‚時間‛+‚人物(主辦方)‛+‚事件‛開頭,佔據大部分的校園消息。弊病:沒有資訊含量,無法吸引讀者的目光。

例1:

我院開展院團學會工作總結大會

2011年12月25日,我院在辦公樓學術報告廳舉行2011年下學期院團學會工作總結大會。學生工作處唐柳荷副處長、谷永林老師出席了此次大會,院團學會成員及各系團學分會主席團成員參加了本次總結大會,大會由院團學會副書記粟文彬主持。

撰稿人:趙麗瑤

責任編輯人:胡燕平

例2:11月11日早上,我院“激情洋溢,揮灑2007”第三屆田徑運動會在西區田徑運動場如期舉行。《0601,壯志淩雲》

例3:12月6日,歷史文化學院幹部培訓第三場專題講座——公文寫作一顆課10106課室舉行。《公文寫作——歷史文化學院學生幹部培訓第三場專題講座》

怎樣寫好導語:在學校裏面,只講五個W一個H就能讓大家有興趣瞭解的事情其實很少,更多的是各種活動和會議的報導,而這些活動和會議總是讓一般的人感覺每年在重複。軍訓年年搞,活動常常有,你每次一下筆就是‚為了提高新生的身體素質,增強他們的國防意識,我校於某年某月某日開展了新生軍訓活動‛或者‚某年某月某日某某單位舉辦了某某比賽,場面競爭激烈,精彩紛呈‛,你覺得這樣有意思嗎?你覺得讀者有興趣往下看嗎?下面讓我們來學習導語的幾種寫法,好讓自己寫的新聞精彩紛呈、大大的吸引讀者眼球。

導語常採用以下幾種寫法:以軍訓為例。(1)敍述式:是用凝練的語言,扼要而直接地將消息中主要的事實敍述出來,這是很常見的寫法了;如:本報訊 9月24日,我校大學城校區舉行軍訓閱兵儀式,一千多名新生展現了他們軍訓兩個星期的成果,為大學城校區的首次軍訓畫上了句號。(2)提問式:即將有關問題通過一個尖銳而鮮明的問題提出來,以引起受眾的關注。有時是設問,即要求自問自答。如:本報訊 軍訓結束了,我們到底學到了什麼?例:本報訊 你見過四千多人共同用手語演繹歌曲《愛的奉獻》嗎?本周日,在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的操場上我們共同見證了這一吉尼斯世界記錄的誕生。(3)描寫式:以展示事物的形象和事件的場景為主要特徵,抓取某一生動形象、鮮明的色彩或有特色的細節加以描繪。不是寫幾句“精彩紛呈”、“場面激烈”這樣空泛沒內容的形容詞,而是要寫出具體的場景,讓人一看這第一句話,腦海中就能反映出一個比較清晰的畫面。例:本報訊 幾百名身穿軍裝的學生站在大學城初秋的陽光下,目送一輛輛巴士開上離開小穀圍島的公路。坐在車裏的是與他們相處僅僅兩個星期的軍訓教官,但直到這些車都消失在視線裏,同學們才陸續走回宿舍。這樣寫、比只有一句“軍民魚水情”的效果好多了。要儘量避免使用形容詞,使用形容詞去特別強調一件事,要特別小心。比如,當使用 “非常”、“十分”“重大”這類形容詞時,如果你把這種詞刪掉,看看會不會改變意思。“人民生活幸福”可能比“人民生活非常幸福”更有力量。清華大學新聞傳播學專業給學生一個硬性規定,稿件中有一個形容詞就扣一分,一切要通過作者深入現場採訪的細節和感人的事實來表明,當然我不敢這樣要求大家,但要有意識儘量少用,至少像“精彩紛呈”、“豐富多彩”之類的形容詞以後就不要再用了。(4)評論式。今天,新中國頒佈的第一部專利法正式生效了。從此,腦力勞動成果被無償佔用的歷史在我國宣告結束(5)引用式:即引用新聞人物精彩而生動的語言來揭示消息主題。例:本報訊‚我考取職業技術認證的目的就是為了提高就業競爭力‛北理工珠海學院的劉同學如是說。

下面讓我們來看一則經典新聞案例:

如《肯尼迪遇刺喪命 約翰遜任美國總統》導語如下:

路透社達拉斯1963年11月22日電:急電,肯尼迪總統今天在這裏遇到刺客槍擊身亡。(導語)

看了這個導語讀者急於瞭解的是以下幾個問題:總統是怎樣遇到槍擊的?哪里受傷?是當場身亡,還是送到醫院搶救無效身亡?肯尼迪死後誰來繼任總統?

那麼我們如何寫好導語呢?大家平時可以多用這種方式的導語,無論什麼活動、比賽之類的,用這樣的描寫開頭會讓人覺得親切,寫起來也有趣很多,再舉些例子,比如上次的新生心理健康教育月,我沒來看過,但在照片裏看到一些場面,記得有個學生站在椅子上大聲喊什麼東西以增強自信心,這是一個比較有趣味的細節,那你可以一開始就寫某某某站在椅子上,寫他怎樣用盡力氣喊出了什麼,然後他笑了,說他現在心情舒緩之類的,最後就接一句原來這裏正在舉行新生心理健康教育月活動就引入正題了。還有比賽,你可以寫某一名運動員打破校紀錄的時候他的表情、動作、以及當時的場景、觀眾的反應等,反正就是從這些事情中截取某一個有趣的、生動的片斷來導入。我們要儘量在寫作中,追求新聞事件的故事化、人情化和戲劇化的過程,注重細節與現場描寫,使新聞一開頭就有聲有色。

我們要寫新聞,並不只是給領導看,無論是校報還是資訊部以及網上,不管是普通教師還是學生,我們得想辦法讓這些讀者發生興趣,怎麼辦呢?很簡單,把讀者關心的問題放到導語裏面去。其實學校的大多數會議都是為了解決某些問題而召開的,開會的目的是什麼以及會議達成了什麼結果等,還是有不少讀者感興趣的,比如有的會議是為了解決主體搬遷問題,有的會議透露了食堂要降價的問題,有的會議決定要開放什麼新的場所,這些會有不少人感興趣的。作為一個新聞人,我們應該吧大家感興趣的東西放在最明顯、最重要的部分。

(4)主體:是消息的主要部分。它承接導語,闡述導語所揭示的主題,或回答導語中提出的問題,對消息事實作具體的敍述與展開。主題寫作的通病有:敍述囉嗦,語言不夠精煉;沒有新聞點,讀者不感興趣;面面俱到,沒有側重點;通篇用陳述語氣,沒有細節描述;領導講話占主體。寫主體要注意如下幾點:主幹突出,寫出新聞價值點;段落應該內容充實、語言簡潔、思想新穎;結構嚴謹,層次分明,要有所知和有所感;要表現,不要陳述;見真而知深——寫出畫面感和形象。(比如小說和電影。)直接引語很重要;運用特徵性的細節——細節描寫;消息不是宣傳稿,卻比宣傳稿更深入人心。

下面讓我們來看一則經典新聞案例:

總統與夫人一同乘一輛車中,刺客發三彈,命中總統頭部。

總統被緊急送入醫院,並經輸血,但不久身亡。

官方消息說,總統中午11時逝世。

副總統約翰遜任總統。

具體刺客是誰,是否當場被抓獲,聯邦調查局如何調查、如何處置刺客等有待進步報導。

(5)背景:是指事件發生的歷史環境和原因,它說明事件發生的具體條件、性質和意義,是為充實內容,烘托和突出主題服務的背景既可在主體部分出現,也可在導語或結尾部分出現,位置不固定。

背景材料一般有三類:一是對比材料,即對事物進行前後、正反的比較對照,以突出事件的重要性;二是說明性材料,即介紹政治背景、地理位置、歷史演變、生產面貌、物質條件等;三是詮釋性材料,即人物生平的說明,專業術語的介紹,歷史典故的解釋等,以幫助讀者理解消息的內容。在新聞的整體結構中,如果事實是紅花,這紅花還得綠葉的扶襯;如果這事實是圓月,還得雲去烘托。有了綠葉的扶襯,紅花更紅;有了飄逸的白雲相托,夜景更美。這綠葉,這白雲,叫背景。它是消息的附屬成分,對消息事實產生、發展的歷史、環境、條件、原因等情況進行說明或注釋。(不是消息的必備部分)背景的作用有:說明,解釋,令新聞通俗易懂;揭示事物的意義,喚起社會關注;用背景進行對比襯托,突出事物特點,顯示變化程度;以背景語言加以暗示,表達某種不便明言的觀點;借背景為新聞注入知識性,趣味性內涵,使其更具有可讀性。

“你得在你的新聞裏,每一次供給它詳細的注釋,縱斷面和橫斷面的背景,色香聲味,呼之欲出,人證物證,一應俱全。這樣,你的新聞就叫‘立體化’了,就叫做讓人明白了。”(胡喬木《人人學會寫新聞》)

(6)結尾:結尾:消息的收尾部分。結尾一般要有一個承前啟後的作用。一般強調此次活動的意義、作用等。如果是比賽結束,可以寫“比賽在XX舉行,敬請關注”類的。還有一種比較特殊的結尾,就是背景材料介紹,如果是活動、比賽,還可以對比賽的一些有關事項附帶上去。其中結尾技巧有:一是編筐收口,即總括全文:即在事實敍述完結時,對敍述的線索挽個結,對編織的內容收個口,使報導的內容具有完整性。如《短秤一兩 賠罰一斤》一文:前文寫某肉攤出安民告示,顧客對他們的讚揚等等,筆走龍蛇,最後將筆勢收攏:“信譽贏得了顧客,某家肉攤前經常出現顧客排隊等購現象,生意好不興旺。”這是對全文內容的總結,使全文內容完整,具有分量。這種收口,關鍵是對全文的概括,因此,它要和全文所敘的內容相呼應,但不是重複。二是畫龍點睛,卒章顯志:前文敍事,文尾議論,通過精練的語言,將新聞事實所含的生活道理點出來,使新聞對感性內容的敍述得到理性昇華,使新聞所描寫的個別事實釋放出普遍的意義,具有騰躍的生命。如《一位副部長的酸、甜、苦、辣》,主體部分敍說交通部一位元副部長通過深入基層調查,在長途汽車公司的一些大站不怕刁難冷遇,親自督戰,將迫在眉睫的幾個問題解決了。如作者到此打住,所報導事實也完整,可作者在結尾時將主題昇華:“這證明我們工作上的問題之解決不力,歸根結蒂,是‘非不能,不為也。’只要為,就可以辦到。”這種卒章顯志,不僅是全文內容的重心,而且一筆蕩開去,引出了深刻的哲理,具有普遍的意義。三是展望未來,激勵加油:有的新聞報導事實是以現在時狀態存在於人們的面前。這種事實不是凝固的雕塑,隨時間的發展,它還要變化,還要帶來新的生活資訊。作者在報導這種生活事實的現實情況以後,以銳利的目光,看到並指出新聞事實發展的趨勢和流向,使作品展現出新的意境。四是提問探討,引入思考:針對現實中存在的問題,在主體的內容即將完畢時,順水推舟,提出問題,留下探討的機會,讓讀者思考。五是釋疑解懸,滿足期待:有的新聞在導語中設下懸念,提出疑問,把讀者的心懸住,讀者急於瞭解新聞事實的詳情,知道結果。這種結尾與導語相對應,點明結局。

四、新聞寫作的注意事項:

上一篇:一路惊险-优秀写事作文550字下一篇:如何增强员工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