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新材料发展的趋势

2024-07-19

世界新材料发展的趋势(10篇)

1.世界新材料发展的趋势 篇一

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形成的原因

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要素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各国,各地区相互融合成整体的历史过程.经济全球化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发展的一种潮流和趋势,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机遇,同时又给发展国家带来了挑战.作为发展中国家,应该采取符合本国实际的开放步骤和措施,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以便于加速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关键字:经济全球化 发展中国家 利弊 对策

我们不能否认,在国际经济领域,全球化的脚步已势不可挡.在经济全球化席卷世界的浪潮中,发展中国家如何以一种积极的姿态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决定了在新的世纪里发展中国家能否产生强大的国际竞争力,能否真正地振兴并立于世界之林.我认为,对经济全球化的理解应该从生产力运动和发展的角度出发,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历史过程: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各国,各地区的经济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成统一整体,即形成“全球统一市场”;另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规范经济行为的全球规则,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经济运行的全球机制.在这个过程中,市场经济一统天下,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经济全球化是利是弊,利大还是弊大的问题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有一点已为大家所公认,即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对少数发达国家来说,肯定是利大于弊;而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利弊具有不确定性;关键取决于原有基础和现行对策.,所以,发展中国家则要趋利避害,抓住机遇,促进发展.作为发展中国家要清醒地认识到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是不可阻挡的,回避经济全球化只能带来更大程度上的落后.面对经济全球化,既要很好地把握它带来的机遇,又要趋利避害,规避它带来的风险.现在,让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利弊

(一)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有利因素

1,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和采用经济全球化的程度之间存在密切的因果 关系,参与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

在过去的十年里,发展中国家吸收的外国直接投资稳步增长,经济增长率高出发达国家近一倍.发展中国家整体在全球制造业增加值的份额已从17.4%增加到 19.8%,向工业化国家制成品出口中的份额也大为增加.在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国际竞争力提高得更加明显.毫无疑问发展中国家群体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是受益者.然而,发展中国家只是个笼统的概念,先天初始条件和后天经济政策的差异使发展中国家个体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程度有着天壤之别,在全球化面前把握机会能力迥然不同.少数新兴国家和地区抓住有利时机,借助于外部资金,技术来源,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以东亚地区为例,发展战略经历了进口替代型转向出口导向型,通过大批吸收国外直接投资,不仅有效地弥补了国内经济建设的资金缺口,提升了产业结构,带动了就业,而且充分享受到跨国公司技术转让效应,打破了本国封闭的技术平台,提高了技术水平,增加了本地区的出口.1980年该地区的出口增长率为21.2%,到1990年已上升到27.3%,到 1996年更是达到1.2%.而同期外国直接投资同出口的比率也由1.6%上升到1996年的13.4%.2, 可以充分地利用外资

大量外资的进入,有助于解决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建设过程中遇到的资本严重不足的问题,因此能够促进经济增长.以中国为例,中国外资依存度(外资投资存量与 GDP的比重)1985年仅为

1.55%,从1995年起保持在20%左右(1997年为24.4%).另据资料表明,截止到 2001年10月底,我国共批准外商投资企业384894个,合同外资7319.19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 3858.77亿美元,极大地解决了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资金瓶颈.3, 资本的进入带来了实用技术,管理经验和企业创新精神

以实用技术的进入为例,自1994年以来,加拿大北方电信,美国IBM,英特尔,太阳微,宝洁,杜邦,诺基亚,爱立信,松下等知名公司都相继在发展中国家成立研究中心,技术开发中心或实验室.4, 外资进入有助于解决发展中国家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

根据“区位优势”理论,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在全球内配置生产要素资源.发展中国家由于人口众多,存在劳动力超额供给和劳动力成本普遍偏低现象,外资进入得以安排大量的工资低廉的过剩劳动力从事有效就业,从而使发展中国家发展自己具有国际分工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和产业.5, 资本的进入有利于非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转型

资本进入带来了市场经济的博弈规则和惯例,大大缩短发展中国家从二元经济向现代化经济转型的时间,能够加快现代经济制度的形成.实践证明,一个国家越开放,其经济转型的进度越快.(二)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弊端

1, 大量外资的进入容易造成债务负担,可能引发国际债务危机

如1995年墨西哥爆发了重大的国际债务危机.墨西哥经济与美国经济联系紧密,自1994年2月以来,美国连续6次提高利率,造成了数百亿美元从墨西哥等国抽走流向美国,极大地损害了墨西哥的金融和经济稳定.2, 外资进入对民族资本和民族工业冲击较大

由于跨国资本“无国籍”和无民族认同感,它不可能完全取代民族资本的功能.因此,外资的过度进入有可能挤垮发展中国家的民族工业,因而可能损害经济的长远发展.3, 经济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矛盾日益尖锐

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多属于夕阳产业,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配置生产要素资源的同时,把夕阳产业带进了发展中国家,给发展中国家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4, 跨国资本的进入增大了金融市场的投机性和风险度,容易给短期投机资本冲击较虚弱的发展中国家国内市场造成可乘之机

最明显的例子如上个世纪末发生在东南亚的国际金融危机,使许多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汇市,股市轮番暴跌,金融系统乃至整个社会经济受到严重创伤.据估算,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因汇市,股市下跌给东南亚国家和地区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达1000亿美元以上.受汇市,股市暴跌影响,这些国家和地区出现了严重的经济衰退.5,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中国家经济转型充满了动荡和起伏

经济全球化使得世界范围内各国之间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发展中国家国内经济稳定与否,不仅取决于国内因素,还要受到国际因素的巨大影响.因此,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充满了变数.6, 经济全球化加速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这种不平衡主要表现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继续扩大.联合国有关统计资料表明,富国与穷国人均收入的比例,1960年是30:1,1990年增加到60:1,目前已扩大到74:1.全球收入最高的五分之一人口,占有全球生产总值的86%.7, 经济全球化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主权

跨国公司大量的对外直接投资已经以多种形式影响着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各个国家的经济主权.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家们因此担心,当前权力正从政治家手中转向大公司的董事会会议室.但是,由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往往不是规则的制定者,所以在国家经济主权的让与方面,发展中国家受到的损害较大.8,发展中国家受到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经济规则和秩序的制约.由于发达国家在国际投资,贸易和技术等方面占据主导地位,经济全球化总体上有利于发达国家,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导致南北经济技术不断扩大,总体上削弱了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经济地位.此外,发达国家利用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主导地位加紧推行政治,文化霸权和经济上的新殖民主义,导致南北之间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更加不平等,势必引发一系列新的矛盾,导致国际社会的动荡.因此,必须正确引导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其朝着共存,共赢,平等,公正的方向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9,它加剧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贫富差距拉大,也使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内部的贫富两极分化加剧.据联合国统计,最不发达的国家10年前是36个,5年前是42个,现在则增至48个.从这个角度

来讲,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实际上是一个财富不断集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世界的发展越来越不平衡: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差距从1983年的43倍扩大到现在的60多倍;发达国家的人口仅占世界人口的1/6,却垄断了全球近80%的收入.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信息技术差距,即“数字鸿沟”也不能不引起高度重视.由此看来,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得与失,已是一个严重失衡的不等式.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使得发达国家变得越来越富;另一方面,却使最不发达国家面临着被“边缘化”的危险,其贫困人口的生活更加艰难.在过去的10年里,全世界贫困人口的收入在全球人口收入中所占的比例由原来的2.3%降到了

1.4%.(三)发展中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对策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既可能利大于弊,又可能弊大于利.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这不是取决于发达国家的恩赐和施舍,而是取决于发展中国家自己.就各个发展中国家来说,这取决于:对什么是全球化有没有全面的和足够的认识;对全球化给本国可能带来的利弊得失有没有符合实际的估计;对本国融入全球化有没有充分的准备;有没有趋利避害的切实措施.面对经济全球化这一客观历史发展潮流,广大发展中国家必须审时度势,沉着冷静地予以应对.从目前看,广大发展中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主要采取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对策:

促进地区经济一体化,联合自强的趋势在不断加强.目前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占据主导地位,而发展中国家经济力量薄弱,单个发展中国家根本就不具备同发达国家相抗衡的能力.要想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获得本国经济健康稳定的发展,地域相同或情况相似的发展中国家必须团结起来,实行地区经济一体化,彼此开放市场,以求实现更大规模经济和强化其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贸易的能力,共同抵御经济全球化的冲击并探寻经济发展的出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展中国家日益真切认识到联合自强的重要性,亚, 非,拉广大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建立了许多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用地区经济一体化来回击发达国家的经济全球化.分重视信息产业等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加快国内经济结构的调整.一些发展中国家竞相发展经济,希望以此为契机,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浪潮,追赶西方发达国家.融监管力度,防范金融危机的冲击.为了防止外部因素对国内金融市场的冲击,一些发展中国家吸取金融风暴的教训,纷纷采取措施,促进金融宏观调控,加强金融监管和防范金融风险.4,适时进行国内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提高国际竞争力.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压力,发展中国家通过结构调整和体制创新,改进和加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机制和参与新技术竞争的条件.通过政府率先推进改革,建立和完善开放性制度,确定进入经济全球化的目标,步骤和方针政策,制定和完善必需的法律法规,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以有效地吸取外来的文明成果,同时减少风险,特别是金融风险,确保本国经济安全.

2.世界新材料发展的趋势 篇二

IBM半导体研发中心技术开发副总裁Percy Gilbert 2月8日在“世界半导体东京峰会2012”发表了演讲, 他说, 半导体技术的进步为社会带来了互联网的普及等变革, 今后还要继续推进该技术的发展。不过, 除了传统技术之外, 器件、制造及材料的技术革新变得不可或缺。同时, 业务模式也要革新, IBM作为研发型半导体公司称“合作”尤其重要, IBM的“共生系统”战略不仅要联手半导体厂商, 还要与设备厂商、装置及材料厂商合作, 由此来分担研发投资。

台积电代表也在会上表示, 逻辑电路尖端工艺的发展将继续受到市场欢迎。公司现行28nm工艺, 计划2012年下半年将使20nm工艺量产化, 2014年则将推进到14nm工艺量产化。同时, 对“更摩尔” (More Moore) 微细化以外追求差异化的“超摩尔” (More than Moore) 的量产器件, 也将推进微细化以降低成本。

SIA (美国半导体工业协会) 于去年底在韩国首次公布了《2011ITRS》 (2011年国际半导体技术发展路线图) , 对半导体设计和制造技术到2026年的发展作了预测。SIA总裁Brian Toohey说, 路线图的宗旨之一是遵循摩尔定律的发展速度, 不断缩小工艺尺寸、提高性能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ITRS特别指出, DRAM将加速发展以因应高端服务器、台式游戏机复杂图形的进步。广泛用于数码相机、平板电脑和手机的Flash闪存近几年内也将快速发展, 2016年将出现3D架构产品。此外, 也详细介绍了连接器、开关、有关器件、材料以及射频和模拟混合信号技术的未来革新。

3.世界新材料发展的趋势 篇三

关键词:职业教育 发展趋势 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9)04-005-01

随着社会发展对职业技能人才的需要,职业教育在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特别是在当今的新形势下,其作用更加突出,职业教育将迎来更大的发展。同时,政府支持力度的加大将是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历史性机遇。国家在宏观政策上对职业教育给予了广泛的发展空间,并且实行国家助学金政策,保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这将推动职业教育的更大发展。然而,职业教育在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也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如,高等职业院校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定位不明确;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缺乏灵活性;高等职业院校师资较为缺乏;高等职业教育中就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存在一定的矛盾等问题。这就需要高职教育找到正确的改革与发展途径。

一、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状况

近年,国家出台了《劳动合同法》、《劳动就业促进法》,国家阳光工程培训,职业学校师资培训等一系列政策保障和经济扶持。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中央财政在最近几年内要对职业教育投入100亿元,投入的资金将重点用于支持职业院校发展、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教学设备的充实、资助贫困家庭学生接受职业教育等。

由于社会总体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在理论上缺乏较为统一的认识,在实践上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借鉴。并缺乏对典型的、有全面推广意义的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教学经验的总结、交流、提高及推行。随着近几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迅速,高校规模不断扩大,考生的增多,高等职业教育中也就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虽然建立统一、协调的管理机构呼声很高,但实施中碰到许多困难;国际质量考核标准、规程等没有全面引入职业教育考核范围,普通高等教育的价值观、质量观、评价观被作为衡量标准套用于高等职业教育等。

二、国外职业教育发展启示

比如美国教育渗透着美国人的实用精神,大学结构为宝塔型,全美大中学校都特别注重直接为社会服务,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从职业教育办学框架上看,中等层次的职业教育是在公立中学实施的,大量的中学毕业生要修一定数量的职业课程,这种课程是为就业做准备的。从职教的宏观管理上来看,在各州,中等职业教育由州教育管理委员会管理,委员会是州行政机构,负责指导培训项目的实际落实。私立的以赢利为目的的职业技术学校,由各州发给执照。要想获得这个办学执照,学校必须符合办学标准,州里要对学校的基本条件如校舍、设备、师资及课程等进行评估。

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和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未来的20年中,我国的经济腾飞,将对教育和人才资源产生巨大的需求。职业教育是与社会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职业教育培养掌握现代科技的发展,精通学科之间交叉渗透的综合型人才方向发展。职业技术教育过程必须面向岗位工作的需要,针对岗位职业的实际,在做中学、在学中做,边做边学,学、做合一,手、口、脑并用,加强实践性;使教学环节面向生产建设实际,促进生产发展,应该成为今后一段时期我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旋律。要特别强调上课、实验、校外实习的比重,校外实习要强调顶班劳动和实际操作,强调真刀真枪地解决实际问题;强调职业技术教育课程设置应适应学生“应知、应会”的要求,除了开设综合课程之外,要开设技术性课程,并且技术性课程比例要加大。课程教学内容从职业需要出发来安排,基础理论教学强调实用,突出职业性。办学方式一是培养学生的教学计划请工企的工程师参与研究制订,二是工企出资帮助学校建实验室,三是教师经常到工厂去熟悉生产鳘线的情况,承担应用型研究课题;取得成果应用于生产实践。这样,不但有利于教师工农结合、与实践结合,也有利于学生进行技术训练和工企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通过改革使职业教育纷纷走出“象牙之塔”,最终“使职业教育与社会生产、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产、学、研”一体化的发展之路。

三、职业教育未来发展具体策略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高等技术教育,其任务是培养生产一线需要的管理者、组织者及技术应用型人才。中国是个人口大国,不缺乏劳动力,缺少的是经过严格培训的技术力量。就如“返乡农民工”,有一定专业技术、技能的人员所占比例非常少。职业教育在新的时代所起的作用至关重要,它将成为实现和平文化、良好环境、可持续发展、社会安定和培养国际公民等诸多目标的有效工具。发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应建立以职业教育为主,层次衔接、类别沟通的终身教育体系,应突出特色拓展思路,为社会培养高技术的人才。

高等职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当突出职业性、行业性的特点,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是高等职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内涵。我国职业教育只有更新理念,面向社会、面向世界,积极推进课程改革,所设课程应该和国际接轨;专业设置与一定的市场、职业、技术等方面有联系,使学生能更好地满足社会岗位对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张新华.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态势与展望[J].中国国情国力,2009,(1):108-109.

[2]马树超.高职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N].中国教育报,2006.9.14.

[3]刘弘玮.论国际先进的职教模式与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J].教育与职业,2007,(30):30-32.

4.世界新材料发展的趋势 篇四

1面向二十一世纪采取的一系列的教育改革措施 掀起世界性的教育改革浪潮

2表现出一些共同的趋势:a重视教育的战略地位,积极为21世纪做准备;b下放教育权限,扩打学校的办学自权 努力实现教育平等与民主加强教育与现代生产和实际生活的联系,改善职业技术教育;g以教育质量为中心,力求提高教育效果;h改善教师工资待遇

3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为 1988 年的《教育改革法》进行辩护 时“我们需要受过良好教育训练有素的富有创性的青年人”

4论述发达国家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趋势及启示: a为了确保国家的教育水平,许多国家强化了国家的宏观指导,加强对教育内容的控制;b不论是中央集权的国家还是地方分权的国家都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 c 许多国家在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的同时,还进一步促进的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密切联系,突出表现在鼓励和支持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学校的管理;d 我国也进行的教育管理体制方面的改革努力协调“统与分”的关系,对基础教育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在学校内部推行校长负责制,在高等教育管理方面,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

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于1972 年提交的《学会生存》的报告又进一步提出了学习化社会的概念 6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中,吧终身教育列为报告的“原则”部分之中 强调终身学习是打开二十一纪关明之门的钥匙

7美国国会在1976年就已经通过了《终身学习法 》1983年美国“国家教育优异委员会”的报告《国家处在危机之中:教育改革是在必行》提出“学习化社会理想 9 1988 年的《教育改革法》对继续教育的职责和定义重新给予明确的规定

10教育的机会平等和参与教育管理的平等 是二十世纪激荡全球的科学和民主思潮的产物11发达国家普及义务教育的趋势:

a b 1一方面提前实施义务教育另一方面是向后延伸2大多实施了中等教育结构的综合化和多样化改革 为了解决处境不利人群教育机会不均等的问题 许多国家的对策主要是给予补偿性教育;

c不断提高人类受教育的水平是解决人类目前的问题198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三十八届教育大会讨论使成为一种普遍的形式

各国为提高教育质量的共同措施:a面向二十一世纪提出高质量的教育目标;b要加强基础知识教育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c培养批判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d重视道德教育;e重视考试评价制度的改革

13世界教师教育改革的;c 教师教育的课程具有广博性;d教师教育具有终身性;e教师教育的机构在规格上表现出趋同性 启示:实行教师职称制, 职务聘任制, 岗位责任制, 教师的政治待遇显着提高, 经济待遇不断改善, 师范教育和实施

培训也不断得到加强,教师的业务水平不断提高

5.世界军用直升机发展趋势 篇五

世界军用直升机发展趋势

本文概述国外军用直升机装备发展现状,从新军事变革、现代化升级、无人化和新概念旋翼机四个方总结、归纳了国外军用直升机装备发展趋势,探讨、分析了国外军用直升机技术包括设计/制造、智能/复合材料、先进航空电子等技术未来的发展.

作 者:徐新 曹喜金 作者单位: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景德镇,333001刊 名:直升机技术英文刊名:HELICOPTER TECHNIQUE年,卷(期):“”(3)分类号:V275.1关键词:直升机 军事装备 技术发展

6.世界新材料发展的趋势 篇六

自1964年日本建成世界上第一条高速铁路东京

至大阪高速铁路, 40多年来, 高速铁路从无到有, 迅

速发展。据不完全统计, 截至2005年12月, 全世界运

营中的高速铁路营业里程总长达6 393 km, 这些线

路分布在10个国家和地区。21世纪的铁路运输业将

会出现轮轨系高速铁路的全面发展, 全球性高速铁

路网建设的时期已经到来。

根据业内学者分析研究, 高速铁路的发展可

以划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 即20世纪60年代至80

年代末的第一次建设高潮, 90年代初期形成的第二次建设高潮, 以及90年代中期以后形成的第三

次建设高潮。

铁道经济研究!“

对铁路“十一五”规划若干问题的思考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热点探踪 1 高速铁路建设的第一次高潮(60年代至80

年代末期)

1964年—1990年是世界上高速铁路发展的最初

阶段(见图1)。在这期间建设并投入运营的高速铁

路有日本的东海道、山阳、东北和上越新干线;法国的东南TGV线、大西洋TGV线;意大利的罗马—佛罗

伦萨线以及德国的汉诺威—维尔茨堡高速新线, 高

速线里程达3 198 km。这期间, 日本建成了遍布全国的新干线网的主体结构。除了北美以外, 世界上经

济和技术最发达的日本、法国、意大利和德国推动了

高速铁路的第一次建设高潮。

图1 第一次建设高潮时期世界高速铁路新建里程

日本东海道新干线和法国TGV东南线的运营,在技术、商业、财政以及政治上都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东海道新干线在财务收支上已经成为日本铁路

客运的主要支柱, TGV东南线也在运营10年的期限

里, 完全收回了投资。

第一次建设高潮时期, 高速铁路呈现出如下特征:

由于采用了新技术, 使得铁路的竞争力增强, 铁路旅

客运输在市场中所占的份额出现回升, 经济效益开

始好转;解决了运输能力紧张的问题;推动了沿线

地区经济的均衡发展, 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建设;节省

能源, 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新建项目带动了既有铁路网的技术改造, 使国

家既有设施得到整治并从中受益。日本、法国、意大

利和德国在建设高速铁路的初期, 投入了大量的开

发研究费用, 利用自主知识产权建成了本国的高速

铁路, 成为当今世界上仅有的4个高速铁路技术保

有国。高速铁路网建设的第二次高潮(80年代末

至90年代中期)

高速铁路建设在日本和法国所取得的成就影响

!”铁道经济研究

RAI LWAY

ECONOMI CS

RESEARCH

法国

图2 第二次建设高潮时期世界高速铁路新建里程

了很多国家。80年代末, 世界各国对高速铁路的关注

和研究酝酿了第二次建设的高潮(见图2)。第二次建

设高峰于90年代在欧洲形成, 所波及到的国家主要

有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比利时、荷兰、瑞典和

英国等。1991年瑞典开通了X2000摆式列车, 1992年

西班牙引进法、德两国的技术建成了471 km长的马

德里—塞维利亚高速铁路。1994年英吉利海峡隧道

把法国与英国连接在一起, 开创了第一条高速铁路

国际连接线。1997年, 从巴黎开出的“欧洲之星”又将

法国、比利时、荷兰和德国连接在一起。

在这个期间, 日本、法国、德国以及意大利对发展

高速铁路进行了全面规划。根据1987年的计划, 日本

将再修建东北新干线(盛冈—青森)、北陆新干线(高

崎—敦贺)、九州新干线(福冈—鹿儿岛)、九州新干线

(福冈—长崎)、北海道新干线(青森—札幌)等5条新

干线, 总长达到1 440 km。

1986年, 意大利政府批准了交通运输发展规划

纲要, 准备修建横连东西(都灵—米兰—威尼斯)、纵

贯南北(米兰—佛罗伦萨—罗马—那不勒斯), 长达230 km的“T”型高速铁路网。

法国于1992年由政府公布了建设全国高速铁路

网的规划。根据规划, 未来20年内高速铁路网将由700 km新线(其中1 282 km已于1997年开通投入

运营)构成, 新线建造费用预计达1 800亿法郎(以

1989年价格计)。

1991年4月, 德国联邦政府批准了联邦铁路公司

改建、新建高速铁路2 000 km的计划。

第二次建设高潮时期, 高速铁路所表现出的特

征体现在: 已建成高速铁路的国家进入了高速路

网规划和建设的年代;高速铁路的建设已经不仅

仅是铁路部门的需要, 修建高速铁路网成为地区

之间相互联系的政治需求;能源和环境的要求呼

吁发展无污染的高速铁路;出现了全国的和跨越

国境的高速铁路网。

对铁路“十一五”规划若干问题的思考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

RAI LWAY

ECONOMI CS

RESEARCH高速铁路建设的第三次高潮(90年代中期

形成至今)

高速铁路的建设与研究自90年代中期形成了第三次高潮, 这次高潮波及到亚洲、北美、大洋洲以及

整个欧洲, 形成了交通领域中铁路的一场复兴运动

(见图3)。自1992年以来, 俄罗斯、韩国、我国台湾省、图3 第三次建设高潮时期世界高速铁路新建里程

澳大利亚、英国、荷兰等国家和地区均先后开始了高

速铁路新建线的建设。据不完全统计, 为了配合欧

洲高速铁路网的建设, 东部和中部欧洲的捷克、匈牙

利、波兰、奥地利、希腊以及罗马尼亚等国家正在进

行干线铁路改造, 全面提速。此间修建高速铁路新

线的国家和地区达到12个, 修建新线总长3 509 km。

除了以上这些已经开工建设的项目, 对高速铁

图4 欧洲高速铁路网规划示意图

热点探踪

路开展前期研究工作的国家还有土耳其、中国、美

国、加拿大、印度、捷克等。

与以前所不同的是, 参与第三次高速铁路建设

高潮的各个国家所表现出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

个方面: 大多数国家在高速铁路新线建设的初期即

拟订了修建高速铁路的全国规划;虽然建设高速铁

路所需资金巨大, 但从社会效益、能源节约、治理环

境污染等诸方面分析, 修建高速

铁路对整个社会具有很好的效

益, 这一点得到各国政府的共

识;高速铁路促进地区之间的交

往和平衡发展, 欧洲国家已经将

建设高速铁路列为一项政治任

务, 各国呼吁在建设中携手打破

边界的束缚;高速铁路从国家公

益投资转向多种融资方式筹集建

设资金, 建设高速铁路出现了多种形式融资的局面;

高速铁路的技术创新正在向相关领域辐射和发展。欧洲高速铁路网规划

1991年, 欧洲议会批准了泛欧高速铁路网的规

划。1994年12月, 欧洲铁盟通过了在2020年内建成泛

欧高速铁路网的规划(见图4),(下转第41 页)

铁道经济研究!“

调整发展思路深化资源整合昆明铁路局多元经营重组与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RAI LWAY

ECONOMI CS

RESEARCH

决策、促进铁路跨越式发展的全局高度, 亲自调研,亲自部署, 亲自推动, 统一了全局干部职工的思想认 识, 形成了全局上下共同支持多经发展的良好氛围,有力地推动了昆明局多经辅业的整合重组和发展。

2)思路明确、措施落实是深化多元经营改革与 发展的关键。推动多经辅业重组与发展是一项复杂 的系统工程, 必须理清思路, 抓好落实, 才能取得事 半功倍的成效。昆明局多经辅业之所以能够在一年 多的时间取得重大进展, 关键在于他们坚决贯彻部 党组部署, 深刻吸取4·12事件的教训, 对多经辅业的 体制弊端、市场环境、政策要求、优势条件等方面进 行了全面分析, 果断地调整了多经发展与重组的思 路, 并且集中全局资源, 认真组织落实。昆明局的实 践证明, 思路决定出路。正确的、符合客观实际的、有远见的工作思路, 对于平稳有序地分离站段多经、搞好资产重组、加快企业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3)运用有效资源、发挥整体优势是多元经营持 续健康发展的保证。铁路多元经营具有得天独厚的 行业优势, 多经的发展壮大离不开运输业强有力的 支持。昆明局在合法合规的基础上, 通过运力支持、增加投入等措施, 有效促进了多元经营的快速发展。昆明局的实践表明, 正确认识和充分发挥铁路整体 优势, 坚持依托而不依附、依靠而不依赖的原则, 以 图5 截止到2005 年底世界高速铁路运营里程!!!!!!!!!!!!!!!!!!!!

(上接第37页)规划的目标是新建10 000 km、可以满 足列车以250 km/h以上速度运行的高速铁路, 改造 15 000 km 既有线, 形成25 000 km 的高速铁路网,以连接欧洲所有的主要城市。截止到2005年世界高速铁路网总规模及

在建规模

据不完全统计, 截止到2005年12月, 全世界运营 中的高速铁路营业里程总长达6 393 km, 这些线路 分布在10个国家和地区(见图5)。

据不完全统计, 截止到2005年12月, 全世界在建 的高速铁路新线3 165 km(见图6)。

(责任编辑: 赵蓓蓓)

(收稿日期: 2006-01-15)

铁道经济研究!”

陈洪年柴岳彭建华局长论坛

提高市场竞争能力为目的, 发展适应市场需求的重 点产业, 就能经受得起市场风险和改革环境变化的考验, 始终保持发展的活力和生机。

4)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奋力开拓市场是多经企 业永恒的主题。铁路多经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需 要弘扬拼搏奉献、艰苦创业的精神, 将资源优势、行 业优势转换为市场优势。昆明局地处边疆, 多经企

业注重培育“扎根边疆, 艰苦创业”、“一流企业、一流 管理、一流队伍、一流效益”等企业精神, 许多多经职 工长年远离城市和家庭, 甘于奉献, 埋头苦干, 拓展 市场, 为企业的发展、为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这 是昆明局多经重组发展取得显著成绩的重要原因。

5)强化企业管理、严控经营风险是做好各项工 作的基础。多元经营企业是面向市场、独立经营的 法人实体, 加强管理、防范风险的责任尤为突出。昆 明局在加强多经企业管理方面, 坚持转换经营机制,深化三项制度改革, 调动企业适应市场、开发市场的 积极性, 同时加强对经营风险的控制, 特别是严格监 控资金安全, 为保证多元经营健康、快速发展打下了 重要基础。

(责任编辑: 魏艳红)

(收稿日期: 2005-12-25)

7.世界新材料发展的趋势 篇七

世界经济格局是世界各国或国家集团间通过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形成的一种世界经济结构。传统的世界经济格局主要描述各类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及其演变, 如20世纪90年代之前, 经济实力最强, 人均生活水平最高, 对世界经济事务影响力最强的美国、欧盟和日本三“极”之间的经济权力分配关系是世界经济格局的主要内容。2 0世纪9 0年代以来, 美国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带动了全球知识经济的蓬勃发展, 由于各国或地区在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上的差距, 各国的知识经济发展水平和进度出现较大的差异。在知识经济发展水平各异的前提下, 各主要国家经济出现了不同的发展趋势, 各国之间在国际分工、贸易、金融和投资关系上也发生了较大改变, 它们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也因此发生显著变化, 世界经济正形成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新的经济格局。

二、区域集团化是经济全球化和各国国内经济发展之间矛盾运动的产物

区域集团化是在经济全球化趋势加深的情况下不断加强的, 这种现象绝非偶然。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必须结合经济全球化的背景来探求区域集团化发展的原因。二战以后, 亚、非、拉各洲落后国家纷纷独立, 曾主导世界经济发展的西欧已雄风不再。美国作为资本主义世界最强大的国家, 开始在经济活动的各个领域推动其经济自由的理念;各国也吸收战前高贸易保护、以牺牲他人利益来获取自己利益的零和竞争方式的教训, 客观上也有减少贸易壁垒, 促进经济合作的要求。这样, 经过布雷顿森林会议, 全球层次的各种经济协调组织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贸总协定等逐步建立。这些组织的一个基本宗旨就是推进全球范围的经济自由。这些组织对促进经济的全球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全球范围的经济自由和国家经济发展之间有着深刻的矛盾。幼稚产业论、保护就业论、平衡国际收支论等许多保护贸易理论为一国贸易保护提供了充分的论据。这样, 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 为了在和发达国家的政治和经济的竞争中获得优势, 落后国家纷纷联合起来, 组建各种形式的区域组织;西欧发达国家各自的经济实力有限, 同样为了共同利益, 与美国和苏联竞争, 也纷纷组建起各种形式的区域组织。于是, 在20世纪40年代末到60年代末, 第一次区域集团化浪潮就开始了。

20世纪8 0年代末至9 0年代初, 东欧剧变, 苏联解体, 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整个世界出现了市场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正是市场经济在世界范围的一体化, 才真正使世界经济出现了经济全球化趋势。经济全球化是市场经济规律在全球范围发挥作用的必然结果。这样, 经济全球化趋势第一次是在全球范围, 而不是在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展开, 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全球性经济竞争大大加剧了。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 一国要发展, 必须充分利用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的资源, 不开放是不行的, 这方面, 自由贸易理论提供了充分的论据;但在一国经济实力较弱的情况下, 这种开放又必须是有条件的, 这方面保护贸易理论提供了同样充分的论据。这样, 一国既想利用世界资源, 又不想使自己的竞争力受到损害, 和有共同文化渊源、地理位置相近、生产力发展程度相当或经济结构具有互补性的国家结盟, 在一定范围内享有更高程度的经济自由就是一个十分现实的选择。这种情况使区域集团化趋势再次得到加强, 于是, 区域集团化的第二次浪潮就开始了。由此可见, 区域集团化不过是经济全球化趋势和国家经济发展之间矛盾运动的结果。

三、中国参与国际分工延长了国际产业链, 提高了世界经济的整体效率

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深化引发了世界价值体系的组合重构和产业链的跨国延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 随着国际范围内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建立和逐步完善, 各国贸易壁垒逐渐降低, 生产国际化和资本国际化趋势不断加强, 产业链的众多环节越来越具有了空间上的可分性。处于主导地位的厂商, 出于资源优化配置的考虑, 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有利的区位进行相关产业链环节的生产布点, 使得传统的主要以产业或产品为界限的国际分工, 逐渐演变成为同一产业、同一产品内某个环节或某种工序的国际分工。产业链国际分工作为全球化经济本身发展出现的新特点, 即使没有中国的参与也会发展, 但中国的积极参与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国际产业链的延长, 从而进一步深化了国际产业链分工。中国无与伦比的廉价劳动力优势大大延长了产业链条上的劳动密集型环节, 中国相对廉价而数量增长惊人的科研人员, 进一步延长了产业链条上的技术密集型环节和产品的研发环节, 现代服务业中的一些环节也在中国国内得以延伸。可以相信, 随着中国的发展和更为深入的融入世界体系, 国际产业链会得到更大的拓展效率要求以最少投入获得最大产出, 社会分工或专业化的不断深化是效率提高的主要途径。相对传统的以不同产业或产品为对象的国际分工, 产业链国际延长降低了生产成本, 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增加了公司利润, 发挥了各国的比较优势, 因而更能够促进世界经济整体效率的提高。而中国通过对国际产业链的进一步延伸, 深化了国际分工, 为世界经济整体效率的提高做出了重要贡献。

四、总结

近几年来, 中国经济快速增长, 贸易多年持续顺差。但是客观地分析中国经济实力可以看出, 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各国要求人民币升值, 是富有的工业化经济大国不愿意为治理全球经济失衡问题承担相应的责任。全球经济是世界的, 各经济大国应通过协商和妥协, 各自承担相应的合理的责任, 不仅有利于各国经济的发展, 也有利于全球经济的发展。

摘要:本文首先讨论了区域集团化是经济全球化和各国国内经济发展之间矛盾运动的产物, 接着分析了中国参与国际分工延长了国际产业链, 提高了世界经济的整体效率, 最后做了总结。因此本文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广泛的实际应用价值。

关键词:世界经济,经济全球化,经济发展,国际分工,国际产业

参考文献

[1]邱嘉锋:论经济全球化与发展中国家的抉择[J].东北师大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1, (03)

8.世界新材料发展的趋势 篇八

1.实行种植区域化和生产专业化。根据各地的气候及土壤等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安排作物布局,实现玉米区域化种植,是目前世界先进玉米生产技术的发展趋势,以美国为例,玉米带上的玉米面积和总产量都占全国80%左右,全部实现了专业化和区域化种植。实行种植区域化和生产专业化更便于大面积实行机械化作业,提高劳动生产率;便于集中使用资金,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有利于推广应用新品种、新农药、除草剂等;有利于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验;适地种植可以更好地适合玉米的需要,充分利用当地的优越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更好地发挥玉米的增产潜力。

2.杂交品种的大面积使用。以美国为例,玉米产量的增加30-40%属于遗传因素获得。据试验遗传增益在栽培管理水平较差的土地上,每年每公顷为10kg;在中等和高水平土地上,可达到40kg—50kg。近30年来美国玉米产量的提高,50%左右应归因于杂交种的推广应用。

3.科学合理施肥保持和培肥地力。目前,美国玉米生产主要使用的肥料是复合肥料和高浓度肥料。其中,复合肥料已占化肥使用总量的80%左右。美国是世界上应用液态肥料最多的国家,主要是结合灌溉用作追肥。为减少氮素在土壤中的流失,把速效氮制成缓效肥料,这种肥料在土壤中缓慢分解,可以延长肥效,提高其利用率。美国在施氮时加入硫脲、双氰铵、五氯6吡啶等氮肥稳定剂。可以抑制土壤中亚硝化极毛杆菌的活性,从而抑制氨态氮的硝化作用,可使氮肥利用率提高15%—25%。应用氮肥稳定剂可使玉米增产4%-5%。

美国玉米带上的玉米之所以能够持续地高产稳产,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保持和培肥地力。土壤有机质含量高达3%—5%,这是世界上的高水平。美国保持和培肥地力的3项措施是合理的轮作制度,大量的秸秆还田,注意施用有机肥料和高效复合肥料。合理的轮作体系,保证了用地养地结合。

4.增加种植密度。增加种植密度是近年来美国玉米大面积高产的关键措施之一。玉米密植带来的问题是倒伏。美国每年因倒伏损失产量5%—10%。近年,已经通过培育矮秆抗倒品种解决了倒伏问题。随着高产耐密品种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施肥量的增加,各项农业技术的改进和提高,玉米的种植密度还会有所增加。

5.选择适宜的播种期。美国玉米播种期每年都要根据当地的气象预报和土壤墒情等具体情况,由当地农业试验站做出预报。一些特殊品种的最佳播期要由供种的种子公司提供。

6玉米生产实现机械化作业。高度的机械化不仅可以充分保证农时,并能保证各项农田作业的高水平和高质量,可以做到及时播种、施肥和及时防治病虫草害,保证在最佳期内收获玉米。大型农业机械的应用促进了玉米生产的集约化规模。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对杂交种、化肥、农药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美国普遍采用了高浓度的颗粒复合肥料,要求种植株高和穗位整齐一致的杂交种,便于机械化收获。

7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有效地防治病虫草害是美国玉米高产稳产的重要保证,美国在农药研制与使用上取得很大进展,特别是发展了高效低毒、低残毒的农药。采用毒土、颗粒剂、超低量喷雾等先进的植保技术防治病虫害。应用农药肥料把玉米病虫害防治、消灭杂草和施用化肥结合在一起。农药肥料在玉米的各生育时期都能施用,避免了农药被冲刷、蒸发和流失的损失,节省农药和工时。玉米除草大量采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和广谱型除草剂。微波除草和生物方法防治杂草都处于研究阶段。

8采用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由于种植密度加大,施肥量增加,致使玉米的需水量大增。美国的玉米灌溉方法主要是喷灌、滴灌和渗灌。重视研究玉米的高产需水规律。探讨玉米各生育阶段的耗水量和耗水强度、玉米田蒸发及蒸腾强度和土壤水分变化规律等。依据这些数据用电子计算机设计出灌溉模式。参照玉米的预计产量指标、种植密度、施肥数量、土壤类型及天气预报等多项资料制定出灌溉规划。

近来,美国正在把许多新兴技术应用到玉米生产中。如农田管理逐步实现自动化,农业机械采用电子遥控技术;玉米播种、施肥、喷药、灌溉、收获全部实现电子遥控;应用电子计算机模拟玉米生长进程,建立高产生长模型;根据当地的光照、热量和降水资源,按程序设计实现玉米生产管理科学化和规范化;应用计算机、雷达预测病虫害发生趋势;在大面积生产中通过地球资源卫星遥感技术普查气候和土壤资源,监视各种自然灾害,调查玉米生育状况和预报产量等。

二、国内外玉米加工技术发展趋势

1.玉米葡萄糖质量的提高。旋转真空过滤装置和离子交换技术的应用,使玉米糖浆的质量大为提高。α淀粉酶在葡萄糖生产中得到应用,使葡萄糖的产量提高,并易于结晶。

2高果糖玉米糖浆。色谱技术的应用使葡萄糖转化为果糖能力提高到90%以上。在美国饮料工业广泛应用。

3葡萄糖氢化产品。利用色谱分离技术与酶技术相结合生产糖醇类物质,在美国的化学工业中占有重要位置。

4.有机酸产品。以葡萄糖为原料通过酶技术生产各种有机酸,在美国过去十年的化学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5.环状糊精。80年代后期,应用环状糊精糖基转移酶,生产出大量环状糊精,在美国是用途非常广的产品之一。

6开发代替石油制品的玉米深加工产品,如用于生产可降解的包装材料。

我国大规模开展工业化玉米加工的历史并不很长。目前,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业的发展,我国已发展起了规模很大的现代玉米工业,发展方向:一是对玉米进行精炼提纯,其产品是玉米淀粉、甜味品、玉米油和酒精;二是蒸馏提炼,获得的产品是饮料和工业酒精,加工后的副产品为畜牧业提供饲料原料。

三、世界蔬果玉米技术发展趋势

1糯质玉米。糯质玉米起源于中国的西南地区。20世纪初期,中国糯质玉米引起世界玉米育种家的注意,竞相引种作为珍贵的种质资源。1908年引进美国。目前,美国是世界上糯质玉米种植面积最多的国家,种植面积约25万公顷,总产量2000多万吨。其中65%-70%为供销商与农场主预约生产。为此,美国发展起了颇具规模的糯质玉米淀粉工业和罐头工业,有400多种食品利用糯质玉米的支链淀粉,倍增食品风味。美国的部分糯质玉米及加工产品还出口到日本、巴西、加拿大等国。

糯质玉米是现代工业的重要原料,可酿制风味独特的优质黄酒;加工生产含95%-100%的纯天然支链淀粉,经过一定的化学修饰作用,加工成为各种变性淀粉,提高其黏滞性、透明性、稳定性以及耐酸碱、耐冷冻和抗切割、抗震动性能。糯玉米支链淀粉广泛应用于食品、纺织、造纸、粘合剂、铸造、建筑和石油钻井等工业部门,并已发展成为重要的高分子原料,其价格比普通淀粉高出2-8倍。经过深加工后在食品、酿造、医药、纺织、航空、钻探等工业上有很多用途,可以供作增稠剂、浆黏剂、稳定剂,等等。

2甜质玉米。甜质玉米起源于美洲大陆。在欧洲人进入美洲大陆以后,甜玉米迅速发展成为庭院植物,17世纪以后逐步扩展为大田作物。20世纪初期,甜玉米开始商品化。1924年美国康涅狄格州农业试验站培育出第一个甜玉米杂交种,取名为“矮脚金鸡”。30年代开始用甜玉米加工制做罐头,20世纪40年代以来美国以每5年增长1倍的速度扩大甜玉米种植面积,并逐步发展起颇具规模的甜玉米加工业,包括玉米罐头、速冻玉米、干制玉米、玉米笋和玉米浆等。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甜玉米生产国和出口国。据报道,1999年全世界甜玉米种植面积超过66.7万公顷,其中美国种植面积31.4万公顷,7%供作鲜食,有1/3的加工产品进入国际市场。

3.爆裂玉米。爆裂玉米又称爆炸玉米或爆花玉米,以其独具的膨爆特性而著称,膨爆倍数达25-40,是一种专门供作爆玉米花及其加工食用的专用玉米。20世纪40年代以后,爆裂玉米在美国作为一种甜食加工原料受到重视,特别是简易小型膨爆电器的问世,使爆裂玉米进入千家万户。20世纪五六十年代爆裂玉米产业发展迅速。60年代美国开始培育爆裂玉米杂交种,80年代爆裂玉米种植面积约8万公顷,90年代发展到20万公顷,1999年为22.7万公顷。

四、对策与建议

根据当前世界玉米种植、加工技术的发展趋势,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内蒙古在发展玉米产业的同时,应采取如下对策:

1、大力发展现代玉米工业,加速玉米的转化增值。目前玉米综合利用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供作畜禽饲料以发展畜牧业,称为“过腹”转化;二是按玉米所含成分加工工业产品,称为“过机”转化。应用现代科学技术,通过深加工是改进和提高农产品品质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农村产业结构向高级化发展、产品多层次利用和增产增收的阶梯。①大力发展配合饲料工业是玉米加工转化的重点。世界畜牧业比较发达的国家,都与发展玉米配合饲料工业有密切的关系。我区畜牧业发展有广阔的空间,在玉米集中产区,大力发展畜牧业就地转化玉米,使“粮仓”变为“肉库”。要多渠道投资,多形式办厂,实行种、加、养结合,产、供、销一体化经营。②要积极发展食品加工业。玉米在我国具有使用上的双重性:丰年可作饲(料),欠年可转粮(食)。特别是发挥玉米蛋白质生物效价较高的特点,逐步改变玉米是“粗粮”的旧观念,在玉米食品中加入各类必需的营养成分,使一部分玉米重新返回餐桌。重点发展膨化食品和发酵食品,逐步加工从低档产品转向中高档产品,改善形、色、香、味,增强适口性。③要稳步发展现代玉米工业主要产品有玉米淀粉、高果糖浆、玉米油、玉米酒精以及其他深加工产品。发达国家初级产品与加工产品在消费比重中已达2∶8,而我国还达不到8∶2,我区的比例则更低。发达国家的食品加工业产值一般为农业总产值的1-2倍,而我国仅为农业总产值的15%-20%。发展现代玉米工业要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和技术,要鼓励外企和民企投资玉米工业。发展现代玉米工业要分类排队,提高质量,特别是要与深度加工密切配合,保证原料供应,拉长产业链条,实现多层次增值。

2、加快科研和种业体制改革,加速种子产业化进程。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玉米育种和种子行业有一定积极的促进作用。一是丰富玉米育种的种质资源。从国外引进玉米种质为中国玉米育种发展和增加产量起着重要作用。随着贸易自由和资源引进,跨国种业集团公司和外资的进入,将对我国种质创新和培育新种创造条件。二是促进玉米育种科研体制改革。我区玉米科研长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运行,机构臃肿,工作重复,依靠国家拨款,度日艰辛。今后科研体制改革必须突破所有制形式,并与种子行业改革同步进行。鼓励民营企业收购、兼并玉米育种科研院所或玉米种子公司,也鼓励科研院所或育种家带技术、带成果进入股份制种子企业。要以优惠政策鼓励外资或跨国种业集团合作开发内蒙古玉米种业,加速种业技术、经营管理和企业制度的现代化进程。三是加快内蒙古种子产业现代化建设进程。跨国种业集团公司和外资的进入,将加剧内蒙古种业市场的竞争,客观上将促进种业体制改革和技术革新。

3、不断提高玉米综合品质,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玉米的优质化问题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它有三个涵义:一是营养品质。泛指玉米籽粒中所含的营养成分,如蛋白质、脂肪、淀粉以及各种维生素、矿质元素、微量元素等,进一步说,则是指蛋白质中所含的人畜必需的赖氨酸和色氨酸,脂肪中所含的亚油酸,淀粉中所含的支链淀粉等。二是商业品质。指的是产品形态、色泽、整齐度、容量以及化学物质的污染程度。三是加工品质,或称食用品质或适口性。我区玉米资源丰富,种质多样,养分齐全,特别是蛋白质和淀粉含量高,其中赖氨酸和色氨酸也含有一定数量,很适于加工配合饲料和综合利用。但我区玉米加工品质跟不上去,商业品质较差,特别是东部地区生产的玉米籽粒灌浆不足,含水量偏高,待干燥后成为瘪粒,容重降低,在市场中缺乏竞争力。因此,要加强科学研究,提高玉米综合品质:一是通过育种途径不断提高养分含量。二是通过发展食品加工业制成各种形、色、香味俱佳的食品,增强玉米的适口性。三是通过发展高科技检测技术,提高玉米的商业品质,扩大出口,适应国际市场竞争的新形势。

9.世界新材料发展的趋势 篇九

摘 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对中国体育文化与西方体育文化的异同进行了分析,剖析两种体育文化的对立统一面,并加以探讨世界体育文化的发展趋势。关键词 文化体育文化中国传统体育西方

前言

文化指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及其创造过程。文化具有非遗传性和超个人性、复合性、象征性、继承性、时代性、民族性、世界性和阶段性。文化有三个层次构成,及外层的物质层次,核心部的心理层次,中间的心和物相结合的层次(体质的层次)。体育文化是关于人类体育活动的物质、制度、精神文化的总和,大体包括体育知识、体育情感、体育价值、体育理解、体育道德、体育制度和体育的物质条件等。它包括四层含义:第一,体育活动当作一种文化现象;第二,研究体育活动的文化背景,观察体育运动与文化的关系;第三,考察体育运动的文化意义,确定体育在人类文化大系统中的地位;第四,研究如何自觉地塑造具有独立形态价值的体育文化等。随着历史的不断演变、体育文化的不断交流与传播,我们发现,源于古希腊、古罗马的西方竞技体育文化与中国体育文化既有差异又有着互补。两者虽然形成的体系、内涵不同,但都是人类的财富。

1中国体育文化

中国体育文化是随着中国社会的历史演变而发展的。中国体育文化经历了古代体育文化、近代体育文化和现代体育三个阶段。中国原始体育文化来自生产和生活实践的需要,在生产极其低下的社会情况下为了生存,人们学会了攀登、爬越、泅水等生产和生活技能并将其直接服务于社会形成了“体育”的雏形。随着政治经济的发展,制度的完善,医学知识的积累,养生思想的出现,为体育文化的发展和形成提供了前提条件。古代体育在原始萌芽状态的基础上发展壮大,从而脱离了生产劳动,与军事教育、祭祀、礼仪相结合,逐渐演变成具有明显社会职能的初级形态。尤其到了唐朝,当时经济的繁荣为体育文化的巨大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这一时期对军事训练的重视和武举制的推行推动了武艺的发展,促进了马球、蹴鞠等体育活动的盛行。宋代以骑射为中心的武艺训练得到了完善,民间娱乐活动十分活跃,体育组织相继出现,马球、蹴鞠由竞技性向娱乐性方向发展,文人对养生的研习、道家对导引的编著在气功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明清时期随着导引养生思想的成熟和完善,武术得到了全面发展,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体系并发展成为多种门派。中国近代体育文化是1840~1949年这段历史时期在中国流行和实施的体育,以武术为基本内容的传统体育在自然延续演变过程中逐步退出了其主导地位而流行于民间;而西方近代体育随着在中国传播范围的扩大而发展成为中国近代体育文化的主流。中国现代体育文化是70年代发展壮大起来的,党和政府在加强群众体育工作促进其更加蓬勃发展的同时,非常注重并不失时机地抓提高,集中力量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举办大规模的运动竞赛,扩大国际体育交往,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提高了竞技运动的水平,增进了同世界人民的友谊。20世纪以来经济的发展,观念的改变及生活质量的提高,竞技运动的空前发展,全民健身计划的提出,轰轰烈烈的奥运战略使中国体育文化发展发生了质的飞跃。西方体育文化

西方体育文化源于古希腊、罗马的西欧文化,带有强烈的宗教色彩,神权统治着欧洲大地。14~18世纪欧洲“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三次大的思想文化运动使欧洲中世纪强调精神摧残身体的思想向近代体育转变,揭开了欧洲近代体育文化的序幕。德国、瑞典、英国是西方体育文化的传播地,三国对现代体育文化的诞生起着非常大的推动作用。德国体操、瑞典体操、英国的户外运动是构成现代体育运动的三大基石。西方体育文化强调个性发展,英国的户外运动从17世纪资产阶级工业革命到18世纪的中产阶级变革,由于国家科学技术发达,大量向外扩张,首先在世界上建立霸权主义。经济的繁荣使资产阶级追求享乐、娱乐,于是产生大量的娱乐项目。最初兴起的是板球,后来出现足球、划船、橄榄球、田径等,英国人民走到哪里这些项目就带到哪里。户外运动对现代奥林匹克运动起着很大的推动作用。20世纪资本主义迅猛发展,帝国主义侵略,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体育产生了很大的危害。尽管存在着战争,各大洲、各国还是在各自领域内进行了各自的活动。因此,20世纪是欧洲现代体育的成熟期。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世界体育文化领域内占据了领先地位。在奥林匹克运动重新振兴后,这种体育文化便具有了世界意义,成为当代世界体育文化的主干。中国西方体育文化的比较

中、西方由于地域环境、思想意识、文化背景等诸多因素的差异,直接导致了体育思想和体育价值观的差异。从两种文化的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各自的特征。中国哲学观讲“天人合一”,认为宇宙、自然界、人都是由“气”构成的一体,而西方哲学将天人相对、天人有别。人生观方面,中国人乐长生,重节制,讲中庸之道(温、良、俭、让);西方人求价值、谋进取、趋极端(敢、强、险、异)。在认知形式上,中国人重直观感受、求整体把握;西方人重知行分析、细剖层究。思维方式上,中国人重直觉顿悟;西方重抽象思辩。由于以上原因,产生西方文化激进性、个体性、开放性、流变性为特征的“竞技体育文化”。中国封闭的农业基础、自给自足、缺少更高文化竞争等方面产生了崇尚经验、注重伦理、看重礼仪教化、稳健为特征的农耕文化,也孕育出了“养生体育文化”。

中国传统体育以养生为主,尤其重“养”。中国体育文化认为人与自然是一种和谐的关系,是自然的一部分;通过与自然的交换,从而排除浊气,五脏通达;中国传统体育强调意念的作用和内部修炼,对动作的把握靠直观顿悟,动作简单,但内涵深刻,讲究动作神韵,不仅要形似,更重要的是神似。由于对人体外在形态的淡化,因而中国很少有肌肉激烈收缩运动的活动方式。西方体育注重运动和肌肉健美,体格健壮,注重对人体外形的称颂,强调身体的外部活动;许多活动方式均要求大肌肉群参与,且肌肉活动激烈;提倡对人体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等身体素质训练,锻炼各部位的机能水平,美化人体的形象,获得精神充实感的满足。

中国传统体育以个体活动为主,讲究自我锻炼,自我修养,主要靠自身的修炼领悟来完成,不借助外力和与外界相比较,具有自娱性的特点。不提倡互相争斗,相互对抗,也不追求对自然的超越。在古人看来,那些力量、速度、灵敏、技巧等外在表现都只是低层次的,而高手之交则是较心较智,人格的高度。西方体育则追求更快、更高、更强,追求对抗和竞争,追求超越自我,超越自然。西方把竞技场上的妓皎者视为英雄、偶像。他们认为竟技场上的结果、名次成绩直接影响到做人的价值以及人本身的尊严,成绩好坏是他一生成功与否的标志,成功与失败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东西。价值取向就是胜利。

4中、西方体育文化的相互触合是世界体育文化的发展趋势

中、西方体育的互相迁移已非一日之举,从近、现代世界体育发展看,主要表现在现代体育的一些体育思想、观念被东方体育所接受。西方现代体育最典型的表现形式奥林匹克运动和奥林匹克运动会,在不同程度上为东方和全世界人民接受,从而为中、西方体育文化的交流和世界体育的和谐、统一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除此之外,中国体育中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养生思想,如中国传统养生思想中的伦理道德观、健康长寿观、自然养生观,不仅逐步为西方体育文化不同程度的融摄,而且也成为现代和未来世界体育发展新动力和宝贵财富。

全球化进程的主要动力来自于日新月异的技术革新、世界市场的扩大和各个国家对世界文化的苛求。由于技术的革新使地球日益“缩小”为地球村,文化间的阻隔,日益自由地流动。同样,由于技术层面的发展,体育文化才能借助现代传播媒介更广泛地向世界各个角落传播,身居不同地域的人群都能接触以西文为主体、以“增强体质、意志和精神并使之全面发展的一种生活哲学”为宗旨的奥林匹克,受其影响,并逐渐地将其价值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和意识。正是由于全球化的趋势使得体育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沟通与联系、交流与互动、迁移与融合的趋势更加明显。

参考文献

10.现代装饰材料的发展趋势 篇十

学号:20081053079

班级:木工08(1)班

姓名:杨培 随着现代化的进程和科学的进步,涌现出大量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并被广泛应用于建筑装饰装修中。现代室内装饰装修已从过去单纯追求美观、美化的表面装饰,逐渐发展成一门集艺术、材料、工程技术、声、光等于一身的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装饰材料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总体来看,现代装饰材料有以下发展趋势。

1、绿色环保化方向发展。

中国室内环境监测委员会今年发布“3.15”室内环境特别警示,甲醛已成为北京家庭中第一大室内污染物。在室内环境检测中心去年监测的1000多户北京新装修家庭中,甲醛超标的占到了60%,甲醛浓度平均超过国家标准4倍,最高超过国家标准6倍。这无疑给环保材料加深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健康问题成为人们关注得越来越多的问题,饮食的安全,家居的安全环保问题走进了人们的日常话题。绿色建材是指那些能够满足绿色建筑需要且自身在制造、使用过程以及废弃物处理等环节中对地球环境负荷最小和有利于人类健康的材料。含有放射性物质的建材产品,含有甲醛、芳香烃等有机挥发性物质的建材产品是构成对环境污染和危害人体健康的主要建材产品,已经引起各方面高度关注,国家对此也制定了严格的标准,许多产品都纳入“3C”认证。时下健康促进型装饰装修建材产品也将成为绿色建材的重要发展方向。主要包括:抑菌、杀菌类材料及产品,空气调节类材料及产品,这类材料及产品,常常以高科技作支撑。以涂料和壁纸为主的室内墙面装饰材料也与几十年前不可同日而语。涂料,从最早的可赛银(大白)到多彩涂料。现在已进化到乳胶漆抗菌涂料、杀菌涂料、纳米涂料,这些新型涂料不仅为墙面提供了缤纷的色彩,而且大大提高了耐擦洗防污染等等特殊功能。而壁纸则经历了印花纸、塑基壁纸到布基壁纸和天然壁纸。特别是以植物纤维和玻璃纤维为基础的天然壁纸,不仅为人们提供了美轮美奂的装饰花纹,而且具有了无毒、防火等特性,使室内环境更加美观且安全。由于装饰材料具有发展和更新速度十分迅速的特点,下面就现在出现的较为流行的绿色环保型装饰材料做简要的介绍。1.1木质装饰板

装饰板是利用天然树种(如水曲柳、橡木、榉木、枫木、樱桃木等数十种)装饰单板或人造木质装饰单板通过精密创切或旋切加工方法制得的薄木片,贴在基材上,采用先进的胶粘工艺,经热压制成的一种高级装饰板材。装饰板作为一种表面装饰材料,不能单独使用,只能粘贴在一定厚度和具有一定强度的基材板上,如大芯板、多层胶合板、中密度纤维板和刨花板等,才能得到合理地利用。按材质分类装饰板可分为天然木质贴面和人造木质贴面。天然木质单板贴面天然木质花纹,纹理图案自然,变异性比较大,无规则,无人工造作,真实感和立体感强,被人们广泛使用于室内装修中。人造木质贴面的纹理基本为通直纹理,纹理图案有规则,因其表面较耐磨、耐清洗、不怕水、使用范围正在不断扩大。目前世界各国都十分关注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对森林资源进行保护的呼声日益高涨。采用天然木质贴面材料只是个时间问题,而人工合成、人造木和纸质贴面材料取而代之是必然的趋势。

人造板材通常是由小木屑、树皮、果实或亚麻、亚麻纤维,加入树脂、胶粘剂通过热压粘合而成。常见的人造板材有胶合板、纤维板、刨花板、细木工板、木丝板、饰面防火板等,它们广泛用于顶棚、隔断、踢脚线、门窗口等罩面板工程中。复合木地板是地面装饰材料之一,它是由木纤维及胶浆经高温高压压制而成的,是随化工原理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材料,由于其具有耐磨、耐冲击、强度高、含水率低、表面耐灼烧等特点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木地板、强化木地板、人造板等木装饰材料美观细腻的纹理、柔和的色泽、富于弹性、自然的色彩与光泽给人以典雅、亲切、温和之感。在室内装饰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用作室内装饰的人造板材在生产时所使用的胶粘剂是以甲醛为主要成分的脲醛树脂,板材中残留的和未参与反应的甲醛会逐渐向周围环境释放,是形成室内空气中甲醛的主体。甲醛为较高毒性的物质,在我国有毒化学品优先控制名单上高居第二位,甲醛对老人小孩影响最大,因此现在讨论最多的话题便是室内甲醛含量,势必在以后的发展当中低甲醛含量的人造板将取代现有的人造板而占据市场,在以后的发展中低化学物质含量的人造板必然成为趋势。1.2室内装饰用涂料与内墙涂料

饰装修涂料可分为木器装修漆和内、外墙涂料。在室内装修中,内墙涂料已大量取代墙纸,聚氨酯木器漆的装饰也占较大的比重。有些劣质内墙涂料甲醛含量超标,还含有一定量的甲苯、二甲苯、氨和铅等;醇酸色漆中铅铬的含量超标最甚,其次是苯、甲苯和二甲苯。溶剂型聚氨酯木器漆含有VOC、苯类溶剂和游离TDI等。

纵观装饰类涂料的发展可见:国外装饰涂料向低VOC(有机挥发物)方向发展,环境保护已成为人类共同的事业。随着现代化工业的发展,环境污染越来越受到人类的重视,各国政府都相继制定了有关法规,美国从66项法规发展到现在的1113项法规,对建筑涂料的有机挥发物的限制做出了更为明确的限制。其VOC含量从100g/L限定到50g/L。日本和欧美国家也都在环保法规上对VOC含量做出了限定标准,世界环保的要求和呼声使涂料的开发研究朝着低污染环保型的方向深化。建筑涂料在生产、使用中非放的VOC是主要的环境污染源之一。因此,减少VOC的含量已经成为国外建筑涂料发展的总趋势。

而国内的装饰涂料则向水性化、向功能化、高性能、高档次等方向发展,除了研究开发各类功能性涂料,包括防水涂料、防水涂料、防腐涂料、防霉涂料、隔热涂料、保温涂料、防碳化涂料等,还加紧研究和开发建筑装饰中出现的难题和新问题,满足各类建筑对不同功能的需求。复合化技校针是提高和满足各类功能的有效途径,可见环保类涂料业成为了现在发展的趋势。

溶剂型涂料对大气污染,对人类健康有影响。至2000年,欧美等发达国家已限制溶剂型涂料的应用。而水性涂料无污染、无毒害,符合各国的环境政策,为广大用户接受。其中,以丙烯酸酯类乳液为基础的水性涂料是综合性能最好的一种。室温交联的丙烯酸酯类乳液具有许多独特优异性能:(1)无毒、无污染,环境协调性优;(2)室温下实现高交联,大大减化涂装工艺,成膜性极佳;(3)优良的耐水性和抗污染性;(4)优良的耐老化性,使用寿命大大延长;(5)良好的硬度、强度、粘接牢度和光泽度;(6)用途广泛。室温交联的丙烯酸酯类乳液是一种全新的环保型装修用漆,它的光泽、硬度、耐水性等主要应用指标均可与目前常用的硝基清漆和聚酯清漆相媲美。将纳米粒子添加到聚合物涂料中,可以增强涂层的强度、耐划伤、附着力、耐腐蚀性能及改善憎水、憎油性等,是改善聚合物涂料性能的有效途径,在建筑、家具等多个领域应用。

环保涂料早已不是代名词,以乳胶漆为代表的水性涂料就是目前最流行的环保涂料。不过,乳胶漆主要用于墙面的涂饰,对于近年来掀起热潮的家具却不大适用,这就使非环保的溶剂型木器漆成为污染室内空气的主要元凶之一。近来,一种用于木制家具的水性木器漆应运而生,它以水为介质,无毒无味、无环境污染,而且漆膜平滑光亮.避免了传统木器漆刺鼻气味,完全符合涂料环保化的发展趋势。多功能涂料全面开花。如今,现代涂料品种繁多,其功能也越来越全面,防水、防火、防潮、防霉、防腐、防碳化,涂料俨然成了家居卫士。含防水配方的乳胶漆一大特点是可洗擦。不过,一般的乳胶漆在经过多次擦洗后,会掉粉。现在,厂家在原有的基础上更加完善和加强了防水这一特性,使乳胶漆的胶膜更硬、漆面更易清洗。一种德国盾牌陶瓷隔热涂料新品,则是近期进军隔热涂料市场的生力军。它是由极小的真空陶瓷微球和与其他相适应的环保乳液组成水性涂料,与墙体、金属、木制品等有较强的附着力,直接在基体表面涂抹0.3mm左右,即可达到隔热保温的目的。

防虫防霉涂料步入市场。防虫防霉涂料主要是在保持涂料装饰性的前提下,添加具有生物毒性的药品制成的涂料。因此,高效优良的且对人体无害的防虫防水涂料进入市场,深受消费者的欢迎。尤其是在食品工业的建筑工程上有着良好的市场。

1.3天然石材与陶瓷材料

天然石材中广泛被应用的主要是花岗石和大理石。天然石材以其强度高、硬度大、耐磨、耐酸、耐久性好以及其特有的色泽、纹理和色彩等装饰特点广泛应用于公共及民用建筑的墙面、柱面、地面及台面等部位。室内装饰用陶瓷材料主要为地面、墙面、柱面用陶瓷砖以及厨房、卫生间用卫生洁具等。其强度高、坚硬、耐磨、耐酸碱、易清洁,色彩、花纹、图案丰富,因而受到人们的青睐。但少数天然石材及陶瓷材料中含有放射性元素如:钍、铀、氡气等。天然石材中的放射性危害主要有两个方面,即体内辐射与体外辐射。氡对人体脂肪有很高的亲和力,从而影响人的神经系统,使人精神不振,昏昏欲睡。对陶瓷材料的放射性问题目前已引起人们的重视,微晶石(亦称微晶玻璃、微晶陶瓷、结晶化玻璃)是近几年来在建筑行业中崭露头角的新产品,是新型的绿色环保建筑装饰材料。它的问世,满足了现代社会对光丽亮泽、气派豪华装饰的要求,同时也顺应了典雅高贵的新型建材发展的潮流。微晶石是一种采用天然无机材料经高温烧结晶化而成的新型高档装饰材料。它既有特殊的微晶结构,又有特殊的玻璃基质结构,质地细腻,板面晶莹亮丽,对于射入光线能产生扩散慢反射效果,使人感觉柔美和谐。微晶石产品具有自然柔和的质感、丰富多彩的颜色、极低的吸水率不易受污染、耐酸碱性佳、耐候性优良、强度大、可轻量化、可弯曲成型、经济省时、不含放射性元素不损害身体等特点。1.3.1低放射性石材

我们所说的放射性对人体的危害来自两方面:一是体外辐射(外照射);另一个是人体内放射性元素所导致的内照射。在通常情况下,我们人类所受到的辐射属低剂量辐射。放射性对人体最大的危害主要是放射性元素在衰变过程中所产生的“氡”,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内照射。氡是一种放射性元素,且是气体。如果人长期生活在氡浓度过高的环境中,氡经过人的呼吸道沉积在肺部,尤其是支气管及上皮组织内,并大量放出射线,从而危害人体健康。铀矿是氡浓度较高的地区,欧洲早在1937年发现铀矿工的肺部的发病率是普通人的28.7倍。

当今也出现了绿色石材,绿色石材就应当从勘查、开采、加工等方面来考虑:勘查:首先要了解区域地质情况,是否有专业的地质队伍进行勘查。首先是普查,通过普查,应掌握石材的花色品种、荒料块度、大致开采条件、交通水电、放射性水平等。开采:石材在开采前首先应进行材料的检测与分析及放射性测试,以便为下一步的开采和应用打下基础,提高荒料的出材率也是重要内容之一。加工:加工过程中所用的设备是否先进也是石材绿色化的内容之一,如大板锯切加工设备,目前国外所用的如框架锯机,多绳式金刚石串珠锯以及装有带型或链型刀锯的石材大板加工设备都可以做到加工尺寸大,效率高,寿命长。如今,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增长,人们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石材消费国之一,纵观石材整体发展总趋势:石材生产量及贸易量将有持续的、稳定的、较大的增长。市场商机无限,发展空间广阔。

2、趋向于复合型材料方向发展。

新型复合型材料是利用各种化学原料、木质纤维、秸秆和稻壳、石材等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筑模,固化合成而形,从而达到了废物再利用,变废为宝,绿色生态,环保节能,符合国家提倡的生态,环保,节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概念,所以属于国家扶持项目之一又由于本产品生产的灵活性和可设计产品范围的广泛性,故而可以将产品推广到多个领域,包括新型墙板,新型门,新型文化石,新型家具类产品,古建物修复等,即产品的产业链可以延伸和扩大,增加了产品在市场上的应用范围和销售渠道,进而增加了竞争优势!2.1人造透光石

透光石一种色彩缤纷的石头制作的发光体,光线柔和、温馨.比工艺玻璃更适合在家居中使用。

人造透光石板材是一种新型的复合材料.可在家居中制作透光吊顶、透光背景墙、异型灯饰、透光艺术品、橱柜台面、窗台面、洗面台、厨卫墙面、餐桌面、茶几、门等。透光石不仅可以用来做屋内的隔断.还可以用来做墙体装饰和天花吊顶等.而比较常见的是用作电视背景墙。

人造透光石具有无毒性、无放射性、阻燃性、不粘油、不渗污、抗菌防霉、耐磨、耐冲击、易保养、拼接无缝、任意造型等优点.兼备大理石、玉石的天然质感和坚固的质地.重量仅为天然石材1/4左右,且无毛细孔、色彩丰富、易打理、加工快捷.属于绿色环保建材,并可根椐实际需求随意弯曲。

人造石透光板是一种高档饰材,该产品独具晶莹通透之特点,配上艳丽悦目多元化之色彩,将单调枯燥之平面巧妙地幻化为立体之视觉艺术,各种花纹如行云流水,优美典雅、光洁清丽,美唤美伦,恒久不变,具有透明透光的质感。该产品既具有天然大理石花纹的典雅豪华又具有现代艺术风格的品位。在国际国内建筑装璜行业中已广泛使用,安装简便施工环境整洁,比天然石材更有优势,是当今建筑行业中最时尚的装饰材料,是发展较好的一类室内产品。2.2复合型丽晶石。

复合丽晶石产品是由高强度透明玻璃作面层,高分子材料作底层,经复合而成。目前有钻石、珍珠、金龙、银龙、富贵竹、水波纹、甲骨文、树皮、浮雕面等l0个系列、100多个花色品种。丽晶石具有立体感强、装饰效果独特、不吸水、抗污、抑菌、易于清洁等特点。适用于室内墙面、地面装饰.也可用于建筑门窗及屏风。由于晶石有高透明的表面,所以在室内的装饰中更加广泛的被应用到。在公共场合的应用更加的广泛,使得其得到迅速的发展。2.3微晶玻璃(水晶玻璃)

它是石英砂、石灰石、萤石、工业废渣等位原料,在辅助剂的作用下高温熔融形成微小的玻璃结晶体,在按要求高温晶化处理后模制而成的仿石材料。它也属于玻璃-陶瓷复合材料,是玻璃相中均匀地析出大量细小的晶体后,由晶相与玻璃相共同组成的致密均匀混合体。其中的微晶体颗粒大小只有0.01微米到几微米,但可占玻璃总量的50%~90%。微晶玻璃的光析折射性很强,它可以是晶莹剔透,类似无色水晶的外观;也可以是五彩斑斓的色彩。后者经切割和表面加工后,表面可呈现出大理石或花岗岩的表面花纹,具有良好的装饰性。

微晶玻璃可具有良好的物理力学性能,能够适用于不同的环境、或满足不同的工程要求。通常微晶玻璃的机械强度较高,抗冻性和热稳定性很好,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耐候性,还有较强的耐磨性和抗冲击能力。因为微晶玻璃制品是模制而成的,可制成各种形状的产品,适于制作各种异型产品代替天然石材,是很有发展前途的仿石材料。

不同晶化处理或成分的微晶玻璃可获得不同的功能效果。可具有光敏性、热敏性、磁敏性或电敏性等。由于微晶玻璃优良的特殊性能,使其在机械、化工、航空与建筑等各种行业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目前,在土木建筑中可作为优良的装饰材料,耐酸、耐磨材料,还是发展只能建筑材料的主要方向之一。

个人观点,石材是建筑装饰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类,是由各种天然的或者人造的石材经过加工而成,在现在建筑中各种石材的不断使用,使得更多的娱乐场所得到更加的装饰效果更加的美化,也让我们的视觉的到了进一步的冲击,使得室内装潢和公共场所的装饰迈出了一个新台阶。

就家庭而言,在厨房和卫生间对石材的需求量是最大的,厨房的地板,灶台还是墙壁都要求用到石材,不仅美化还便于清扫,而且有助于健康。在卫生间使用石材的还起到了防滑防水的作用,在看公共场所,在银行的服务台使用的是人造石材,不仅美观还按安全,不容易被破坏,寿命长等等,石材之所以被广泛的应用使得石材从古到今没有被落下,也是其得到了很广泛的发展,在以后也必然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3、趋向于成品与半成品方向发展。

装饰装修中的成品、半成品材料分两大类:第一类产品中又分为2种:

1、由生产制造商根据市场需求设计开发、生产制造;消费者按需选择购买的标准化产品,进入现场后完全不需任何加工就能安装使用。如:洁具龙头、厨卫电器等。

2、由生产商制造根据市场需求设计开发、生产制造;消费者按需选择购买的标准化产品,但进入现场后还需进行加工或部分加工后才能安装使用。如:墙地砖、扣板等。第二类是由生产加工商根据装饰施工的实际需求,按现场测量的尺寸加工制作,进入现场后不需加工(或再加工后)安装使用。如:门、成品门套、壁柜(隔断)移门等。

装饰装修这一经济活动由来已久,但在装饰装修还没形成产业前,无成品、半成品装饰材料少的可怜。10多年前,随着房地产业的兴起,装饰装修也形成产业并蓬勃发展,随之装饰建材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并受到市场各方的欢迎。目前在装饰装修实践过程中,此类产品的使用率越来越高。

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成品、半成品装饰材料的使用率还没有达到市场预期的程度。但如果武断地指责这样局面是由装潢公司的保守或阻挠而产生的,那是有失公道的。应该说,在成品、半成品装饰材料的推广过程中,装潢公司功不可没。

受装饰施工实际的限制(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建筑上的不确定性,业主对个性化的要求不同等),第二大类的成品、半成品装饰材料的标准化、模块化的程度都不是很高,因此这类产品的生产加工企业规模相对较小(或者是大企业内的副业),由此而造成如下情况:

1、周期过长:测量——定样——加工制作——运输——现场(加工)安装。这样一个周期并不是每一个消费者或服务者都愿意接受的。

2、不确定性:由于整个过程中环节多,一旦有一个环节出错,进入现场后就可能无法安装使用,更可怕是因责任不明确而造成扯皮。

3、协调困难:这一点可以举例说明,如成品门套。建筑的原始门洞的精度远低于成品门套的精度要求,因此在安装前必须先对原始门洞修整。但由于成品门套的标准化程度不高,致使修整原始门洞的工作难度陡增。

4、质量不稳定:由于生产加工这类产品的企业规模都不是很大,因此,在工艺手段、质量保证措施方面会有不足,进而造成产品质量缺陷。至于为降低成本而偷工减料那就是另一个话题的范畴了。属于第一大类第2种产品的各类线条(木线条、石膏线条)也存在以上这些问题。本人感觉,成品、半成品装饰材料的使用率没有达到市场预期的程度的原因就在于此。

正是由于这些原因的存在才使得成品、半成品装饰材料的发展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但是在对红塔木业、新飞林木业的参观结果来看,半成品装饰材料也并不是没有,但是也是受到市场和个别的消费者的需求的限制。不过在不断发展的今天半成品、成品装饰材料的发展是不可忽略的,就比如说十年前和现在相比半成品、成品装饰材料的发展便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当然半成品、成品装饰材料在以后的发展中规范化、确定化,在以后的发展当中也能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更加合理的利用半成品和成品装饰材料。

当然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科技与家装肯定也会有必然的联系,就像看科幻片一样,给我们的感觉便是科技和家庭装饰总是很先进,想必在不远的将来科技业家装一定能联系在一起,使得家居更加方便。

4、材料智能化发展方向明显。

将材料和产品的加工制造同以微电子技术为主体的高科技结合,从而实现对材料及产品的各种功能的可控与可调,正在成为装饰装修材料及产品的新的发展方向。如卫生间用品从个人卫生发展到健身保健型。国外已生产出了多功能电脑坐便器,垂直式或卧式蒸汽淋浴房及按摩浴缸等,国内也出现了电脑坐便器等保健型卫生洁具。另外国家将重点扶持卫生间附件、专用防潮器、通风换气系统等项目,以装饰墙面漆为例,时下会“呼吸”的墙面漆正在走进我们的生活。当房间湿度较大时,它会吸收一些水分,干燥时又会释放水分。

这便是现代科技同家居生活的结合,也使得我们的生活更加的方便快捷,21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纳米技术在建材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新技术的应用不但提高了原有材料性能,更赋予原有材料新的使用功能,即材料的高性能化和高功能化。新型高科技产品运用于家装中使得我们的室内更加科技化,不仅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捷还为个人的健康又利,这便是当今的科技的发展,当然装饰材料的发展也将稳定得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刘书芳

郭金敏

《我国建筑装饰材料的发展趋势》 [2]百度文库

《新型建筑材料发展介绍》

[3]向仕龙等.室内装饰材料

[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 [4]何新闻.室内设计材料的变现与运用

[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5]何平.装饰材料

上一篇:舅舅的五年级作文下一篇:滁州市普通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学科带头人评选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