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农业大学专业

2024-09-23

安徽农业大学专业(精选9篇)

1.安徽农业大学专业 篇一

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安徽师范大学专业】安徽师范大学招生网站-安徽师范大学分数线

第三章 录取第六条 安徽师范大学执行“学院预录取、纪检监督、学校负责”的录取体制。在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及身体健康状况合格、统考成绩达到专业录取控制线的情况下,安徽师范大学确定各专业投档比例,由各学院提出预录取方案,对不录取考生详细说明退档理由。预录取方案报学校录取工作领导组审批。校纪检监察部门监督招生工作,处理违反国家招生政策、规定的人和事。第七条 安徽师范大学按照招生计划的120%以内的比例从生源所在地的省招生办公室提取电子档案。专业投档采取“专业清”的方式。对于第一志愿档案数超过同批次录取计划数的专业,投档比例控制在110%以内。对于第一志愿档案数不足同批次录取计划数的专业,从第二志愿中按成绩从高到低补足到学校确定的投档比例数(110%以内)后投放档案。其他专业志愿不满的,依此类推,直到足额为止。校考艺术类专业投档方式为“分数优先”。第八条 报考英语专业的考生外语语须为英语,英语口试成绩为良好及以上;英语成绩单科线由安徽师范大学招生工作领导组根据生源总体情况在录取前确定。第九条 报考旅游管理专业考生,原则上男生身高不得低于1.70米,女生身高不得低于1.60米。第十条 报考音乐学、美术类(不含摄影)、动画专业:1.安徽省考生,按文化成绩与专业成绩的综合分从高到低择优录取。综合分计算方法如下:综合分=文化成绩÷文化成绩满分×300+专业成绩÷专业成绩满分×700,其中文化成绩含政策加分。2.其他省考生,均使用我校的专业测试成绩。已通过专业测试的考生,高考文化成绩达到所在省艺术类本科最低控制线(生源省招生主管部门有其他规定的,按相应规定执行)的情况下,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根据专业成绩排名依次录取。第十一条 音乐学、美术类(不含摄影)专业的外语单科成绩原则上要求不低于50分(不含江苏省考生),具体标准由学校招生工作领导组根据生源总体情况在录取前确定。第十二条 报考摄影、工艺美术、舞蹈表演专业的考生,均使用我校的专业测试成绩。已通过专业测试的考生,高考文化成绩达到所在省艺术类本科最低控制线(生源省招生主管部门有其他规定的,按相应规定执行)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的情况下,按照专业成绩排名依次录取。第十三条 体育教育专业的外语单科成绩原则上要求不低于60分,具体标准由学校招生工作领导组根据生源总体情况在录取前确定。第十四条 报考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培养侧重体育表演)专业的考生,均须参加安徽师范大学组织的专业测试。已通过专业测试的考生,高考文化成绩达到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划定的我校该专业的文化控制线,按照综合分择优录取。综合分计算方法如下:综合分=1.2×专业课总分+0.8×{60+40×[文化课(含政策加分)-文化课分数线]÷(750-文化课分数线)}第十五条 报考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考生,均须参加安徽师范大学组织的专业测试。已通过专业测试的考生,高考文化成绩达到艺术类本科省控线(生源所在省有其他规定的按所在省规定执行)的情况下,按照文化成绩与专业成绩的综合分择优录取。综合分计算方法如下:综合分=专业成绩×60%+文化成绩÷文化成绩满分×专业成绩满分×40%。第十六条 报考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培养侧重空乘与礼仪),男生身高不低于172厘米不高于185厘米,女生身高不低于162厘米不高于173厘米,均须参加安徽师范大学组织的专业面试。已通过专业面试的考生,高考文化成绩达到艺术类本科省控线的情况下,按照文化成绩与专业成绩的综合分择优录取。综合分计算方法如下:综合分=专业成绩×70%+文化成绩÷文化成绩满分×专业成绩满分×30%。第十七条 音乐表演专业只招主项为器乐的考生。文化成绩达到线,按器乐成绩择优录取。第十八条 江苏省考生报考安徽师范大学的有关要求:报考文科类、理科类专业,学业水平测试科目等级要求为:选测2B、必测4C、技术科目合格。选测历史的按先分数后等级的方式排序,选测物理的按先等级后分数的方式排序,执行“专业清”与“分数清”并举的录取办法。报考体育类专业,七门学业水平必测科目D级(技术科目测试不合格视为D级)不得超过三门。报考艺术类专业,七门学业水平必测科目D级(技术科目测试不合格视为D级)不得超过三门,文化成绩在本批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上,按专业成绩从高到低录取。报考音乐

类、美术类的考生,外语成绩不低于40分;报考动画、摄影专业的考生,外语成绩不作要求。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安徽师范大学重点专业:

安徽师范大学全景地图:

安徽师范大学历年分数线:

安徽师范大学报考指南:

安徽师范大学招生计划:

安徽师范大学人气校友:

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2.安徽农业大学专业 篇二

历史文献学是高等院校历史学本科专业的基础课, 长期以来如何处理历史文献学专业学科建设与教学之间的关系是摆在各个高校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近年来, 安徽大学历史文献学专业通过学科建设的不断发展, 也带动了教学的不断进步, 走出了一条以学科建设带动教学进步的道路。

一目前高校历史文献学专业建设与教学的现状

历史文献学是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 说它古老, 是因为它的历史可以上溯到两千多年前的孔子时代;说它年轻, 是因为真正建立起中国历史文献学学科体系仅在20世纪20年代。而历史文献学作为一门学科独立开设自己的课程的时间则距今更近。20世纪中期, 一批国学大师们在各大学执教讲解国学时, 相关文献学科目才出现。如史学大师陈垣曾在辅仁大学讲授史源学, 著名文献学家余嘉锡亦曾于辅仁大学讲授目录学等。可谓历史文献学第一次发展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 历史文献学迎来第二次发展高峰, 张舜徽、白寿彝、吴枫等先生为历史文献学建构了理论框架, 在实践方面有号称“十全大补”等古籍整理点校工程。此外, 各大学院校纷纷设置历史文献学专业, 招收了本科生、研究生等, 并开设出配套课程。[1]其后, 随着国学热的升温及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对传统文化的不断重视, 历史文献的整理与研究也开始迈入新的历史阶段, 例如《儒藏》等各种大型古籍整理项目得以相继开展起来。

然而, 就目前而言, 影响历史文献学专业自身发展的隐患也在不断显现。首先是随着国学热的逐渐降温, 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更加理性地来看待国学问题, 甚至随着人们对国学本身概念理解的差异, 人们对于历史文献本身的关注也在逐渐下降。其次, 随着老一辈功底深厚的历史文献学家的不断凋零, 而由于社会经济发展及其他方面的一些原因, 新的历史文献学家又一时难以成长起来, 历史文献学自身的继承和发展问题开始出现危机。再次, 现代传播技术突飞猛进, 各种新型的传播手段不断涌现, 传统的纸质印刷文献为主的历史文献在传播的途径上也受到较大影响, 如何处理与新技术之间的关系是关系到历史文献学未来进一步发展的重要问题。最后, 不容忽视的是, 在目前大多数高校和机构, 历史文献的研究、整理与教学之间出现程度不同的脱节, 即专业性的研究、整理机构对于历史文献学的教学重视不够, 而一般的高校和机构, 由于研究基础的问题, 使得历史文献学的教学缺乏必要的学术支撑。

二近年来安徽大学历史文献学专业学科建设的发展

“历史文献学”是安徽大学重点建设的学科领域。该学科2000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 2003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 次年开始招收博士学位研究生。2008年, “历史文献学”成为安徽省重点学科。2009年, 经教育部批准, 设立以“历史文献学”为主的历史学科研博士后流动站。经过多年建设和长期积累, 目前在出土文献整理与研究、地方文献整理与研究、历史文献学理论与方法研究等领域形成特色和优势。[2]

在出土文献整理与研究方面, 注重新发现、新材料的前沿研究。以辨析字形、考释文义、证成史籍为特色, 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古文字、战国秦汉简帛的整理工作, 以及古文字学、简帛学的理论研究, 包括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的对比综合研究等。近年来承担国家社科一般项目3项。已出版专著17部, 发表论文180篇。其中获省级社科一等奖两项, 国家级社科二等奖一项。成果诸如《古文字谱系疏证》、《战国古文字典》、《战国文字编》、《战国文字通论》受到学术界高度重视, 《睡虎地秦简文字编》、《简帛五行解诂》、《子弹库楚墓出土文献研究》、《包山楚简解诂》等著作, 在简帛研究方面具有较大的影响。

在传世文献整理方面, 以徽州文书文献为特色, 集中整理影印出版徽州文书文献书籍。现已出版《徽州文书》3辑30册, 收录徽州归户性文书等15000件, 推出《徽州研究资料辑刊》7种13册。重视地方古籍和文献的整理与研究, 承担了《<方以智全书>辑校》等重点项目以及教育部和高校古委会项目《凌廷堪全集》、《程瑶田佚稿辑校》等20项, 在安徽明清及近代典籍、地方志等领域发表了一批有影响的成果, 出版《明实录安徽史料类编》《戴震全书》、《刘文典全集》、《新安文献志》著作90多种。在地方志方面, 出版《方志编纂系论》、《地方志综论》等专著。同时在史部文献研究, 出版《二十四史述略》、《<左传微>校注》等系列研究著作。

在文献学理论与方法方面, 注重研究历史文献学的基本范畴、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等。近年来先后承担国家和省部级项目《近代历史文献的电子技术处理与应用研究》、《<直斋书录解题>研究》等6项, 在版本学、校勘学、训诂学方面, 出版《古代刻书与古籍版本》、《说文假借字例证》、《文法训诂论集》、《校勘训诂论丛》等著作都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史部类目源流考略》、《史部目录及其价值略论》等系列研究成果, 使得在古典目录学研究薄弱的领域取得了突破。《关于中国历史文献学基本理论的几点认识》、《中国文献学学科体系刍议》等系列论文的发表以及正在撰写的《中国历史文献学概论》, 使得学科理论建设有了新的提升。

三以学科建设带动教学团队建设的几点探索

正是由于学科建设的不断进步, 经过不断摸索, 近年来安徽大学历史文献学专业在教学团队建设方面也走出了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道路,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 注重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安徽自明清以来文风鼎盛, 给当代安徽留下了数量巨大的历史文献, 是名副其实的历史文献大省。由于这一原因, 不管是历史上的安徽, 还是今天的安徽省, 各个历史时期都不乏研究、整理历史文献的大家、名家。安徽大学历史文献学专业作为省内高校中历史文献学的重阵, 自建校以来也陆续涌现了一批研究、整理历史文献的专家学者。以传世文献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朴学为主要治学方法是安徽大学前辈历史文献学者的主要特色, 近年来又有了新的发展, 例如在研究对象上, 不仅注重对传世文献的研究与整理, 对于徽州文书和出土文献的研究与整理又成了一大特色, 特别是前者, 以徽州文书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徽学已成为目前国内三大地域显学之一。这一良好的学科建设使得安徽大学在历史文献学教学团队的建设上获益匪浅。从受教的层次而言, 从本科、硕士到博士, 都有比较完整的历史文献学的训练。从授课的内容来说, 不仅有传世文献, 还有出土文献、徽州文书以及历史文献学理论与方法等各方面知识的讲授。另外, 对于继承与发展的注重也使得团队的师资建设相对完善, 形成了一支老、中、青相结合的师资队伍。在平时的教学中, 老教师与青年教师在治学方法、教学方法上也得以相互学习、相互促进。

其二, 注重与相关学科之间的关系。历史文献学是门基础性的学科, 其所牵涉到的知识面非常之广。就现代学科体系而言, 广义的历史文献学牵涉到的不仅仅是历史学本身, 还有文学、哲学、艺术、图书档案、情报乃至管理等相关学科的内容。对于安徽大学历史系这样一个普通高校的历史学专业来说, 若想依靠一个系自身的力量来很好地完成这一学科的全部教学任务是有一定困难的, 因此, 安徽大学历史文献学专业也充分发挥了安徽大学作为一个综合性大学的优势, 历来十分注重与相关学科之间的关系。在历史文献学的教学团队中, 不仅有历史系的老师, 还有徽学中心、安徽省古籍整理规划办公室、档案馆、图书馆以及管理学院图书情报等相关专业的老师参与到日常的教学当中来。来自不同学科的教师组合不仅使历史文献学课程教学的内容更加丰富和完善, 而且由于不同学科教学思维、教学方式的差异, 相互碰撞、相互融合, 也使得历史文献学课程的教学思维与教学方法不断得以改进和提高。

其三, 注重与新技术之间的关系。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 古老的历史文献学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新技术的影响。近年来, 安徽大学历史文献学专业在专业建设和教学团队的建设上也十分注重与新技术之间的关系。在基本教学资料的运用上, 除了传统的纸质文献外, 一些新的大型电子类古籍图书例如《四库全书》、《古今图书集成》、《四部丛刊》、《汉籍检索》以及《中国基本古籍库》等不断运用到课堂教学中, 使得学生不出课堂就可以全面了解到我国古代历史文献的基本面貌。在教学手段的更新上, 现代网络教学技术也不断得到运用。与此同时, 在如何处理新技术与历史文献学的教研上也进行了一系列探索, 如前述《近代历史文献的电子技术处理与应用研究》课题的申报即是如此。

正是在学科建设不断坚实的基础上, 在教学团队建设上十分注重与各方面的关系, 安徽大学历史文献学专业走出了一条以学科建设带动教学进步的道路。当然, 如何建设更为高效、优质的教学团队, 其中还有很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陈晓华.历史文献学学科建设及教学的思考[J].历史教学 (高校版) , 2007 (2) .

3.安徽农业大学专业 篇三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 专业建设 现状 特点 发展对策

[作者简介]余娟(1982- ),女,安徽阜阳人,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经济与管理;曹晔(1963- ),男,内蒙古丰镇人,河北科技师范学院职业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与经济。(河北秦皇岛066004)

[中图分类号]G71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06-0014-03

近年来,安徽省经济发展迅速,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人才为安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2007年,安徽省共有中等职业学校559所(不含技工学校),共招生33.62万人,在校生约84.89万人。2008年,安徽省中等职业学校计划招收初中毕业生36.60万人(不含技工学校、不包含应历届高中毕业生),力争突破40万人。中等职业学校如何把招收进来的学生培养成将来能够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有效地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专业设置无疑至关重要。为有效了解安徽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情况,笔者收集了51所国家级和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其中农村中等职业学校22所,城市中等职业学校29所,不含技工学校)2008年的招生计划并进行了统计分析。通过对51所重点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现状进行统计分析,笔者总结出了目前安徽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所表现出的几方面特征。

一、安徽省调研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现状

1.适应社会需求,以加工制造业为首的第二产业专业招生规模“独占鳌头”。安徽省近年来加快工业化进

程,工业获得跨越式的大发展,初步形成以机械装备、家用电器等加工制造业为代表的支柱产业,2007年安徽省全年实现第二产业总产值3282.6亿元。第二产业的迅速崛起形成了对人才需求的拉动,促使中等职业学校加大招生规模。如表1所示,在调研的51所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的2008年招生计划里,第二产业专业预计招生数近23600人,约占预计招生总数的46.9%。这些学生在三年后将成为第二产业的生产力大军,为安徽经济建设添砖加瓦。

2.在专业设置上,形成了与地方支柱产业相适应的重点专业。调研表明,安徽省一些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紧密结合该地区的支柱性产业。安徽省中南部汽车制造业比较发达,如芜湖的奇瑞轿车、合肥的江淮汽车、昌河汽车以及马鞍山的星马汽车等。借助于这一区域优势,调研学校中的安徽汽车工业学校、芜湖工业学校与江淮汽车集团、合力叉车集团、星马汽车集团等大中型汽车企业建立了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并在此基础之上创建自己的优势专业。安徽南部自然风光较好,所以旅游类的专业成为该区域职业学校的重点建设对象,如黄山旅游职业学校、巢湖市第一高级职业中学、舒茶县职教中心等学校都重点建设旅游类专业。这些专业设置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功能。

3.专业数量适中,招生规模偏小。在抽样调查的51所中等职业学校中,如15页表2所示,13大类(含其他)专业设置布点数共计为361个,平均每个学校的专业设置布点数约为7个,共计划招生人数为50328人,平均每所学校计划招生人数为987人,每个专业招生人数平均为140人。专业设置数量较适中,专业招生规模也不小,但学校规模偏小,不利于提高学校的办学效益。

4.农林、资源与环境类等传统专业设置较少。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新型专业的涌现,一些传统专业逐渐失去了主导地位。调研的51所中等职业学校,没有一所学校设置资源与环境类专业;农村职业学校虽设置了农林专业,但其培养目标近80%是对口升学。农林专业比例过低,与安徽省作为农业大省的地位极不相称。

5.招生生源主体多样化。以往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多面向初中应届毕业生,近年来随着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数量的扩大,招生对象也发生了变化。从抽样调研的学校近年来的招生简章中可以看出,招生对象从以往只招收应届初中毕业生扩展到现在的初中历届生、高中毕业生及退役军人等。这表明,中等职业学校在招生上放宽了年龄、学历、区域等限制,同时也显示出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不拘一格育人才”的培养社会劳动者的初衷。

6.新型专业不断增多。将调研的51所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与教育部2000年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教职成[2000]8号)进行对照后发现,目前有许多专业难以与教育部专业目录相对应,有的是因为原有专业目录太粗,不能涵盖现有专业,有的是由于专业目录中根本没有的新型专业,如西艺面点师、动漫设计、建筑装潢等。这一方面反映了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变化较快,产生了越来越多的新兴产业和职业;另一方面,大量新专业的出现也说明安徽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能力较强。

二、城乡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比较分析

本次抽样调查的51所中等职业学校中,有农村职业学校22所、城市职业学校29所,通过对二者的比较分析可以发现城乡中等职业学校在专业建设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1.农村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的特点。第一,联合办学在农村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中占有较大比例。安徽农村经济总体来说相对不发达,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受到一定制约,因此开展联合办学成为农村职业学校的出路之一。在安徽农村,一方面,非农产业不发达,工业企业尤其是大中型企业不多,对技术工人的需求量不大,难以形成对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的需求拉动,农村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较困难;另一方面,由于农村经济发展滞后,中等职业学校缺乏实训实习等办学设备,还不能完全具备培养高质量技能型人才的条件,于是一些农村学校就与办学条件较好、实训设备充足的城市或发达地区中等职业学校开展了“1+1+1”或“2+1”等形式的联合办学。如表3所示,在所调研的22所农村中等职业学校的112个专业中,有16个专业开展了联合办学,而城市中等职业学校的241个专业中仅有2个专业实行了联合办学。联合办学日益成为农村职业学校的一种办学特色。

第二,农村职业学校专业设置少,招生规模较小。抽样调查的22所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共设置专业112个,平均每个学校设置5个专业,许多县级职教中心专业设置数仅有2~3个,个别县级职教中心达到10多个;在招生人数上,22所农村职业学校共计划招生17300人,平均每校786人。农村职业学校不管是在专业设置数量上还是招生人数上都低于抽样调研的51所职业学校的平均数,同时也低于城市中等职业学校的相关数据。因此,相对而言,农村职业学校专业设置少,招生规模不大。

第三,对口升学在农村中等职业学校中仍占有一定比重。如表4所示,在22所农村职业学校中,培养目标为对口升学的人数占计划招生总数29.26%,这一比例高于51所中等职业学校对口升学18.90%的比例和城市中等职业学校对口升学13.47%的比例。其中,农林类专业对口升学的比例位居榜首,这说明中等职业学校农林类专业主要是对口升学,直接就业的很少。

2.城市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的特点。第一,专业设置多,招生规模大。与农村职业学校相比较,城市中等职业学校在专业设置与招生规模上都大于农村中等职业学校。表2的调查数据表明,城市中等职业学校共设置专业数249个,平均每校9个专业,计划招生33028人,平均每个学校计划招生1139人。这与城市办学条件相对好、就业范围广是分不开的。第二,城市中等职业学校侧重信息技术类专业和商贸与旅游类等第三产业专业。从表2的分析可以看出,在29所城市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中,信息技术类和商贸旅游类的专业数分别为61个和22个,各自占29所调研学校专业设置总数的69%和67%。城市第三产业专业设置比例大反映了城市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比例大、就业机会多的特点。第三,城市中等职业学校创办新型专业的比例高。通过对29所城市中等职业学校的调研情况来看,城市中等职业学校开设的新专业比较多。这主要归因于城市各种信息比较灵通、就近就业市场、办学条件相对较好和学校专业设置较多、办学规模比较大、办学实力强等因素。第四,校企合作成为城市职业学校办学的一种趋势。在调研的29所城市职业学校中(如15页表3所示)开展校企合作的专业有52个,占总专业数的21%。城市中的企业、工厂比较多,城市职业学校利用它的就近优势,能够加强与企业的联系,把企业、工厂变成学生的第二课堂,加强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同时,通过校企合作和“订单培养”等方式也利于学生就业。当然,校企合作也是城市职业学校专业设置多、招生规模较大的原因之一。

三、安徽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的对策

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既需要考虑职业学校自身的办学条件,也要考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劳动力就业流向,同时也要考虑求学者的职业愿望等。如何做好职业学校的专业建设,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专业结构要与产业结构和劳动力就业结构相适应。中等职业学校能否有效地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能否科学合理地设置专业是一个关键问题。就一定区域来说,产业结构决定就业结构,就业结构又决定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因此,各职业学校应该了解各类产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种类、数量及产业升级和调整的趋势,使专业设置具有适应性和前瞻性。2007年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07年安徽省全年生产总值7345.7亿元,其中第一产业1214.7亿元,占年生产总值的16.54%,第二产业3282.6亿元,占年生产总值的44.67%,第三产业2848.4亿元,占年生产总值38.79%。从产业结构上来看,第二产业为主,即工业生产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据主导地位。2007年安徽省全省从业人员3818万人,其中,第一产业1639.7万人,第二业904.9万人,第三产业1273.4万人,就业结构分别是42.9∶23.7∶33.4。从就业结构上来看,就业人数主要集中在农业。而调查的51所中等职业学校中,第一、二、三产业的专业设置数是9、128、212,专业结构分别是2.6∶36.7∶60.7,专业设置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由于各产业资本有机构成与对人力资源素质要求存在一定的差异,专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不一定完全对应,但如果差异过大说明专业结构与劳动力就业结构存在一定的不适应性。安徽省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结构应该根据安徽省的产业结构和劳动力就业结构现状与发展变化趋势进行设置和调整。

2.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布局和专业结构的调整。2008年1月安徽省教育厅出台《关于加强县(区)职教中心建设的意见》中规定,2010年“学历教育在校生人数不低于2000人”。而从调查的22所农村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计划来看,平均为786人。按照招生数和在校生数大约1∶2.3的关系来换算,2008年安徽省农村中等职业学校的在校生为1830人,与目标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安徽省要加快中等职业学校,尤其是农村中等职业学校的布局结构调整,结合学校布局结构的调整,优化专业结构,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效益。

3.大力推行工学结合和校企合作。目前,安徽省城市中等职业学校校企合作已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还需要进一步总结其成功的经验和不足,切实解决好制约校企合作的一些关键因素。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办学的社会条件差,企业规模小,实力差,但也要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有效形式。当然,政府应针对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开展校企合作的难处,加大对其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投资力度,改善农村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条件,为校企合作创造有利条件。

4.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对口升学问题。从抽样调研的情况来看,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对口升学仍占有一定的比例。究其原因:一方面,我国农村高中学生升入大学的比例低于城市学生,对口升学可以圆部分农村学生升大学的梦,不失为实现教育公平的一个有效之举;另一方面,目前我国一些农村中等职业学校缺乏基本的实习实训设备,职教特色不鲜明,就业率不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开展对口升学,这些学校就很难生存。此外,对口升学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高等职业教育输送生源,是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一种重要补充形式。

5.加强城乡联合办学。由于我国存在着明显的城乡二元结构,城乡的办学条件差异较大。安徽省近年来为了促进全省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不断加强城乡合作办学。鼓励拥有良好的师资队伍、先进的职教理念及雄厚的实习实训条件和广阔的就业市场的城市中等职业学校,通过联合办学来带动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在实行联合办学的操作中,可以实行城乡分段培养的模式,第一学年在当地中等职业学校学习理论知识,第二、三学年在城市中等职业学校就读并推荐实习。同时,也可以采取对口支援的办学模式,即城市学校对口支援农村学校,城镇学校负责被援学校的一些管理活动、教师安排、教学计划等,这些都为被援学校带去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教学方法。城乡联合办学既可以在本省内进行,也可以与经济发达省份开展合作办学,后者可能是更主要的途径。

[参考文献]

[1]曹晔,冯利民.我国农村职业学校布局结构与专业结构调整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8(5).

[2]安徽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2007年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www.ahtjj.gov.cn/tjgb/080228.htm,2008-02-27.

4.安徽农业大学专业 篇四

主要课程: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财政学、国际经济学、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管理、证券投资学、保险学、商业银行业务管理、中央银行业务、投资银行理论与实务等。

就业方向:从近几年就业情况来看,金融学专业毕业生就业主要面向银行及金融系统。除了商业银行、股份制商行、外资银行驻国内分支机构以外,还有几大主要去向:中央(人民)银行、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保险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证券公司(含基金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金融控股集团等风险性很大的金融公司;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四大资产管理公司、金融租赁、担保公司等;保险公司、保险经纪公司;社保基金管理中心或社保局;上市(欲上市)股份公司证券部、财务部、证券事务代表等;国家公务员序列的政府行政机构如财政、审计、海关部门等。

2.会计学专业

共有735人认为安徽财经大学的会计学专业不错,推荐就读指数为4.8[满分5.0]。

专业介绍:会计学是商业的语言,可以通过公司的账面和会计知识来了解一个公司的整体运营状态。通常会计专业的毕业生都会在就读期间或毕业后参加注册会计师资格证的考试,美国的CPA和英国的ACCA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注册会计师协会,很多毕业生都选择考取这两个协会的资格证。

会计学专业毕业生可胜任各类工业企业、商品流通企业、服务业、金融保险机构等部门或单位的出纳、会计核算、纳税申报、内部审计、财务管理、物资管理、柜员、客户经理等工作;也可从事会计师事务所、代理记账公司、财务公司的会计师助理、代理记账、会计咨询服务等职位。

3.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共有515人认为安徽财经大学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不错,推荐就读指数为4.5[满分5.0]。

专业介绍:国际经济与贸易大学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经济学、管理学的.基本训练,具有理论分析和实务操作的基本能力,具备较强的外语能力。

就业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到政府对外贸易经济管理部门从事外贸管理工作,到外贸企业从事对外贸易业务及国际市场的营销工作,到国家机关、国民经济综合部门、商业部门、涉外企业、合资企业、大型工商贸易公司或企业从事贸易经济、市场营销、经营管理工作,到各大高等院校、科研单位从事教学及科研工作等。

4.经济学专业

共有440人认为安徽财经大学的经济学专业不错,推荐就读指数为4.3[满分5.0]。

专业介绍:经济学是现代的一个独立学科,是关于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从1776年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开始奠基,现代经济学经历了200多年的发展,已经有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等众多专业方向,并应用于各垂直领域,指导人类财富积累与创造。

就业方向:经济学毕业生就业面非常广,适合在政府机构、金融机构、高等学校、大中型企业,从事政策分析、教学研究、经济管理、营销等工作,也适合自主创业。如果具有相关的专业资格认证,则就业层次相对较高。另外,名校经济学专业有较高的升研率和出国深造率。

5.财政学专业

共有338人认为安徽财经大学的财政学专业不错,推荐就读指数为4.3[满分5.0]。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财政、税务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能在财政、税务及其他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业从事相关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货币银行学、国际经济学、财政学、国家预算、税收管理、国际税收、国有资产管理等。

就业方向:财政学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财政局和税务局的税收规划、审计、资产管理工作。财政学专业就业岗位如财务经理、会计、财务总监、财务主管、会计主管、财务会计、主管会计、出纳、主办会计、财务部经理、总账会计、财务等。

6.财务管理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和理财、金融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工商、金融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财务、金融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经济法、中级财务管理、高级财务管理、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等。

就业方向:财务管理专业毕业后大多数都是从事会计类职业,一般要花大量实践工作才能得到运用,现在中国企业主很难真正理解财务管理的作用,还是一手抓,对于资金的管理没有一整套管理来运作。

7.金融工程专业

共有196人认为安徽财经大学的金融工程专业不错,推荐就读指数为4.6[满分5.0]。

主要课程:金融工程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经济学、金融学、金融工程和金融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接受理财、投融资、以及风险管理方法与技能的基本训练。

培养目标:具有设计、开发综合运用各种金融工具创造性解决金融实务问题的基本能力,开展金融风险管理、公司理财、投资战略策划以及金融产品定价研究,能在跨国公司和金融机构从事金融财务管理、金融分析和策划的高素质复合型现代金融人才。

就业方向:金融工程专业的人才大部分都是输送到各大金融机构、大型企业和政府部门,以满足这些企事业单位对金融产品设计开发、投资和风险管理的需求。其工作流程大致是,首先是广泛地搜集金融数据、信息,然后运用相关软件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并制定出一套能规避金融风险且行之有效的方案。因为与金钱打交道,他们的薪水都不会很低,据说起薪都会在以上,当然也有区域之别,但是随着经验的增长,收入也会随之上涨。

8.审计学专业

共有146人认为安徽财经大学的审计学专业不错,推荐就读指数为4.7[满分5.0]。

培养目标:培养面向基层、面向管理一线、牢固掌握相应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扎实的财会、审计专业知识,熟练掌握企业会计手工和微机操作基本技能、审计技能,既有一定财会、审计理论水平,又有较强的动手能力的高级岗位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原理、管理信息系统、经济法、税法、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审计、财务审计、管理审计、建设项目审计、计算机审计、法务会计等。

就业方向:审计学专业毕业生可从事大中型企业和跨国公司从事内部审计工作,可在政府审计机关和司法机关从事审计检查与鉴定工作,也可在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资产评估公司等中介机构从事审计服务与咨询工作,还可以在学校和科研部门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9.统计学专业

共有100人认为安徽财经大学的统计学专业不错,推荐就读指数为4.8[满分5.0]。

专业介绍:统计学主要分为一般统计和经济统计两类专业方向。一般统计主要是对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进行研究;经济统计则是提供科学地调查、搜集经济信息,以及描述、分析经济数据并对社会经济运行过程进行预测、监督的一门科学。

主干课程:数学分析、几何代数、数学实验,常微分方程,复变函数,实变与泛函、概率论、数理统计,抽样调查,随机过程,多元统计,计算机应用基础,程序设计语言,数据分析及统计软件、回归分析,可靠性数学,实验设计与质量控制,计量经济学,经济预测与决策,金融数学,证券投资的统计分析,数值分析,数据结构与算法,数据库管理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系统分析与软件设计。

就业方向:统计学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流向有三大部分:政府部门(统计局等),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部门,市场调查公司、咨询公司、各公司的市场研究部门,工业企业的质量检测部门等企业事业单位。

10.法学专业

共有94人认为安徽财经大学的法学专业不错,推荐就读指数为4.5[满分5.0]。

培养目标:培养学生具有良好法学思维,掌握法学基本理论和系统法律专业知识;熟悉我国法律法规及有关政策,具有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能够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掌握律师实务、司法鉴定、法医等技术知识的高级法律专门人才。

5.安徽大学行政管理专业考研答疑 篇五

2012安大行管考研QQ群:108421666 行政管理考研真题 资料汇总

●安徽大学行政管理学硕士学位点简介行政管理学是公共管理学一级学科下设的二级学科。行政管理学是研究社会公共组织(主要是政府)如何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有效管理的规律的科学。本学科旨在培养具有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素养,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与道德素质,掌握扎实的现代公共管理理念、方法、技术,能够从事行政管理学的理论研究和承担行政管理工作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行政管理硕士点于2004年开始招生。学习年限为三年,前一年半以课程学习为主,后一年半以选题的研究与撰写学位论文以及开展必要的社会实践活动为主。在校期间学生不仅要系统深入领会和掌握行政管理学的理论知识和管理方法、技术,而且要紧密结合社会实际,学会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方法技术,对我国当前行政管理方面存在的重大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充分把握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新形势和对公共管理事业新要求;培养运用现代化分析手段进行公共政策分析、研究和解决公共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务实的工作态度,从而具备能够从事行政管理学理论研究和承担各级公共管理机构中工作职责的素质能力。

行政管理学硕士点目前设置的研究方向:一是行政管理的理论和实践;二是公共政策分析;三是公共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四是电子政务与政府信息化管理。研究生除参加导师或学科点的科研课题外,每人都应能进行深入调查与研究,并能写出学术论文或研究报告。

开设的专业课主要有《当代公共行政学理论与实践》、《当代政治学基本理论》、《现代社会学理论》、《公共政策分析》、《行政法学》、《公共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政府经济学》、《政府公共关系学》、《电子政务与政府信息化》、《比较行政体制》、《行政学经典原著选读》、《中国国情与国策》等。学生通过系统的课程学习和课题研究,应能理解、掌握和熟练地运用行政管理理论、方法和技术,分析研究我国行政管理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对策的能力(即能撰写研究报告或学术论文)。

开设的主要课程还有:《比较政府分析》、《行政伦理》、《社会调查的理论和方法》、《定量分析方法》、《非政府公共组织》、《中国古代官制》、《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公共管理》、《中国古代行政法制》、《社会保障理论研究》、《研究方法》等。

行政管理学硕士学位点的导师组成员有:王辉教授、王荣科教授、吴元其教授、茆邦寿教授、吴本忠教授、段华洽教授、丁先存教授、汪传雷教授、翟年祥副教授等。●考试难度这可能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在考试难度上,报名人数与录取人数最高到达15:1左右,据说09年报名人数达到了900.试卷难度不太,只要能坚持,再注意一下收集资料和信息及学习方法,一般还是能上的。2005.2006年不考管理学原理,而考政治学,现在管院统一考管理学原理。至于分数线就不好说了,卷子难度每年都差不多,分数线差别也不是很大,以往每年都在350左右。安徽大学行管硕士研究生的录取还是相当公平、公正的,基本上不存在对外校考生的歧视。不划范围、不说重点、不开辅导班。

注意:。只要你认真准备,掌握考研信息,认真复习,基本上没有什么问题。●关于考试结合网友们的提问,这里在把考试的情况说明以一下:

行政管理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实行统一考试,即:卷一是行政学,卷二是管理学原理,各150分。●关于公费和自费

从2010级开始,取消公费,实行奖学金制,根据考试成绩颁发奖学金,覆盖面35%左右,分别为12000和9000 ●关于答题方法

从07年开始,安大行管研究生入学考试的题型大致稳定为:名词比较辨析、简答、论述、案例。答题应以参考教材为准,做到:

名词比较辨析的答题应力求准确、简介。把书上的定义答上即可。简答应以“简”为要,切忌冗繁。

论述不仅要把书上条条框框的东西答上去,还要进行一定的扩展,鼓励有自己的观点。

案例:首先直接回答提问,然后写出其依据。

●关于真题、笔记等资料获取方法合肥的考生,真题可以去安徽大学研招办(本部)购买,,不过一般只能买到近1、2年的。外地的考生,可以通过安徽大学研招办邮购,也可以拖安大同学购买。笔记只能是通过安大学生购买,一些考研网卖的笔记不能相信。

2012安大行管考研QQ群:108421666 行政管理考研真题 资料汇总●关于参考书09年指定参考书初试:1.《管理学原理》杨文士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第二版;2.《管理学概论》(修订版)王荣科、吴元其编著,中国商业出版社2007年版;3.《公共行政学》张国庆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三版;4.《 新编公共行政学》王辉、段华洽、丁先存编著,安徽大学出版社2008年8月版。其中2.4.两本书是安大行管老师自己编写的,其中王荣科老师长期担任管理学概论出题,当然要有所侧重。复试:专业综合考试(公共政策分析、公共人力资源管理)《政策科学》陈振明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二版;《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赵曼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相信2010年考研参考书应该不会变化。

6.安徽农业大学专业 篇六

长得太像 姐姐进场考试后,妹妹进场被撵出,“你不是考过了吗?”

三姐妹1992年出生,分别叫李孟冉、李仲冉和李季冉,不仅长相、声音相似,兴趣、审美、爱好都极为相似。上中学时,为方便老师、同学辨认,3人还被分到不同的班级。

“我们三个一起走在街上回头率超高,最夸张的是,还会有陌生人直接上来拉着我们问是不是三胞胎。”老大李孟冉说。

“我去取洗好的照片时,老板把我们三个照片混在一起,还说‘这不是一个人的吗’。”李孟冉笑称,当她们参加中国传媒大学艺考面试时,李季冉在她之后进考场时,被主考老师赶了出来,非说她刚刚考试过。

“光听声音,有时候我也分不出来她们谁是谁。”她们的母亲李井群说。

昨天,三胞胎姐妹在妈妈的陪同下到学校报到,老大李孟冉穿着一件粉红色T恤,老二李仲冉穿着绿色条纹衣服,老三李季冉则选择了件蓝色条纹短袖。三个女孩儿都扎着马尾辫,脸上挂着淡淡的笑容,说话神态都非常像,仅从长相实在不好区分。

分数太近专业课成绩,老大、老三一样,老二只是多了一分

三姐妹不仅外表像,连高考成绩也都比较接近,今年三姐妹的成绩分别为491分、498分和464分,专业课成绩李孟冉和李季冉都考了372分,李仲冉比她俩高一分,373分。

起初,三姐妹的决定,受到家人和亲友的反对。老师也反复劝,凭文化课成绩就能考本科,她们没必要走艺考之路。

“就是喜欢,所以选了。”李季冉说,刚上初中时,一次偶然的机会,让她们现场领略了主持人的风采,从那时起她们就对主持人这个工作充满了向往。而高三之前,李孟冉学的是理科,“我不想大家走的路距离拉大,也希望和妹妹们有更多共同语言,所以就从理科转到文科”。

孝心一样 3人上大学,农家难负担,3姐妹暑期打工

三胞胎每人每年学费5700元,再加上三人的.生活费、学杂费等费用,一年下来共需花费3万~4万元,而家在农村的父母月收入只有3000多元。

姐妹三人很懂事,高考结束就去打工。“我们一个假期每人挣了1000多元,全部上交给家里了。”李孟冉说,学校得知她家的情况,也减免了一个人的学杂费,“等开学稳定下来后,我们也会看有没有勤工俭学的机会”。

三人对未来充满渴望,“以后成为优秀的主持人,或是成为老师教播音主持,我们都觉得很棒”。(大河报 记者 王灿 实习生 赵龙翱)

7.安徽农业大学专业 篇七

一、课程特点及教材使用

矿山机械课程是研究矿山机械设备的综合性课程。该课程以煤矿“采、掘、支、运”设备为重点, 主要讲授机械设备的基本结构性能、工作原理、选型和机械设计计算及电气控制原理等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及实验, 使学生对矿山机械的作用、工作原理、使用方法有比较全面、系统的了解, 掌握所学机械设备的结构, 为学生毕业后到矿山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由于本课程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实用性, 应以“机械设计”、“流体力学”、“工程制图”等专业基础课程为前置课程。

《矿山机械》一书由中国矿业大学李炳文教授主编,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出版, 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该教材全面介绍了目前我国煤矿通用的采掘机械、支护设备、运输提升设备和流体机械等矿山机械设备的工作原理、结构、性能及选型方法;同时, 还介绍了国内外先进的矿山机械设备和技术。该教材作为目前我国矿山机械较好的教材之一, 一直为本校所采用。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

1. 课堂授课内容组织上。

(1) 注重基础知识。由于采矿工程专业的学生机械知识基础较弱, 对机械工程学科知识体系没有完整的概念, 因而在授课过程中, 首先以讲述设备的结构简图为基础, 通过分析设备原动机、工作机构和传动系统, 引出机械设备的总体结构。例如, 在讲采掘机械概述时, 结合《煤矿开采学》为同学讲授采煤工艺, 讲解煤矿所用到的八大设备及其作用, 即采煤机械、支护设备、掘进机械、运输机械、提升设备、通风设备、压气设备和排水设备, 使得学生对煤矿设备具有一个总体上的把握, 深刻了解了本门课程所讲述的采掘机械在煤矿设备中的地位和作用, 对于采矿工程专业学生来说, 本课程教学目标是深刻理解和掌握这门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结构, 因而在教学内容上, 对一些难点问题和非重点章节不讲或略讲, 有些容易理解的部分可以布置学生课下自学。例如讲解泵与风机时, 重点讲解流体静力学的知识就够了, 而流体动力学可以略讲。做到重点突出。 (2) 注意前后知识点关联。将前后关联内容有机的组织成整体讲授, 注意前后内容的衔接和呼应。采煤机、液压支架、刮板输送机在内容上是相对独立的三个篇幅。作为一门课程体系, 只有综合讲述, 才能使学生全面了解综采工作面“三机配套”, 才能引导学生思考“三机”生产能力配套、“三机”性能配套、“三机”几何关系的配套和“三机”使用寿命配套等等。在讲解矿井提升设备的钢丝绳时, 笔者会引导学生回顾吊挂式带式输送机的结构特征, 通过讲述提升机磨损后的钢丝可以用做吊挂式带式输送机机架, 让同学加深矿山各机械设备虽看似相对独立, 但又是相互联系整体这一概念。通过回顾和启发, 这样就把前后知识点紧密地结合起来了。

2. 利用多媒体教学。

在选择确定高质量的教材和合理组织授课内容的同时, 还应根据《矿山机械》课程的特点和大纲要求, 形成规范的教学方案, 包括教学大纲、教学课件、教学讲义等。在课件的制作上充分发挥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的灵活新颖的优势, 使教学内容以更加直观、生动、形象的形式呈现和表述出来,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 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的目的。如在讲授部分断面掘进机时, 可利用多媒体手段, 播放坦克的设计加工过程及结构特征。从履带底盘、旋转炮塔等机构过渡到部分断面掘进机的讲解上, 这在全部都是男生的采矿工程专业学生课堂上, 收效甚佳。在讲授放顶煤支架时, 播放一段放顶开采工作过程的动画, 使学生真实、具体地感受到这一工作过程。通过以上教学手段,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 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3. 将科研引入教学, 培养学生创造性。

由于《矿山机械》实用性强, 若采取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按部就班地“填鸭式”的教学方法, 会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厚, 缺乏对实际机械结构的分析、改造和创新的能力[3]。将教师的项目引入课堂, 主要优点是为学生提供一种真实的环境, 提供进行分析的素材和机会, 通过学习, 使学生在分析问题、进行矿山机械选型设计及工作现场“小改、小革”等方面的技能训练得到强化。例如, 讲授刮板输送机时, 先从限制长臂工作面开采长度的因素开始分析, 带着学生分析刮板链张紧方式及刮板链过松或过紧对中板和链轮的影响, 最后留下开放式问题, 如何采集刮板链张紧力, 做到刮板链实时张紧。开放式的问题可以拓展学生探究式学习的空间, 培养学生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变被动听讲为主动参与, 提高了学生理解、运用和驾驭知识的能力, 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究的创新精神[4]。

4. 充分利用仿真实验室进行现场教学。

安徽理工大学能源与安全学院建有现代化矿井仿真模型实验室、采煤工艺模型室、模拟开拓巷道, 模拟工作面, 其中的机械设备基本涵盖了《矿山机械》课程的大部分通用设备。现代化矿井仿真模型实验室包括一座完整煤矿的地下及地面生产系统和地面生活情况, 包含开拓、准备和采煤所使用的机械设备及矿井运输系统、通风系统、排水系统等矿井主要生产系统所使用的设备等。通过对该实验室的参观, 声、光、电等手段, 使学生对井下复杂的系统有了概括的了解, 并进一步了解各型设备所处的工作环境, 克服《矿山机械》课程抽象、复杂的困难。采煤工艺模型室有综合机械化采煤、普通机械化采煤、爆破采煤和综采放顶煤等工艺的模型, 使学生对不同采煤工艺是由于支护方式不同这一概念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在现场教学前, 先让学生思考, 对即将参观的模型和设备的疑问, 从而带着问题, 有目的地观看和学习, 避免走马观花。现场实践教学是《矿山机械》课程的重要环节, 提高实验室现场实践教学的效果, 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矿山机械专业知识的理解。

三、改变考核方式

合理的考核方式一方面是对学生成绩的公平评定, 另一方面也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通过“习题训练、现场实习、期末考试”三位一体的考核制度, 对每位学生的作业情况给出习题训练成绩, 以20%的比例计入课程总成绩, 对学生的在现场实践课上的表现情况和实验报告的质量给出实习成绩, 以20%的比例计入课程总成绩, 期末考试以闭卷考核的形式, 以60%的比例计入课程总成绩。在习题训练和期末考试中, 部分依据生产现场条件参数, 进行设备的选型设计来评估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 使考试的内容不再全是需要死记硬背的理论知识点。将理论与实际相联系, 充分锻炼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5]。

综上所述, 在新的历史环境下, 《矿山机械》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 它不仅要求教师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和高度的责任感, 还应有科学的教育观念和思想, 并辅以新的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这样才能从学生专业出发,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为毕业后从事相关工作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赵亮.《液压传动与采掘机械》课程教学心得与探索[J].现代企业教育, 2014, (18) .

[2]张向林.煤炭行业“黄金十年”后采矿工程本科毕业生就业对策研究[J].科技视界, 2013, (34) .

[3]胡坤.《矿山机械》课程教学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 2010, (24) .

[4]徐亚凤.高职项目化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5, (24) .

8.安徽大学管理学院李财富院长访谈 篇八

当论坛发出公告说要采访李财富老师时,桑毓域老师一句话说得好:“等着财富来论坛创造财富。”蔡总编也说:“很期望再次听到这位江南才子的妙语。”在线访谈前,我专程去了一趟合肥与李财富老师面谈。他很和蔼,作为院长,没有一点儿架子。正值管理学院MPA复试的关头,他抽出了宝贵的两小时来接受采访。其间,不时有一些进入复试的学生来询问事宜,李老师均给出相应的建议与指导,极其耐心细致。他的知识储备相当丰富,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也很健谈,谈话内容涉及方方面面,语言极具感染力。他热爱档案学,常说:“当你接触档案学并慢慢了解时,会发现它很有意思。”“我现在想做的,所能做的,就是尽自己最大努力为档案事业发展做一点贡献。”他研究档案学史,探究档案学的发展规律,对中国档案学的发展提出不少中肯的建议,而对于当前社会上不少学术造假现象则深恶痛绝……所有这些,都体现了他一颗深爱档案的赤子之心。他想踏踏实实做学问,无奈身为院长琐事缠身,不能投入更多的时间做学术研究,亦为此苦恼不已。他热爱中国传统文化,据说他最爱的书籍便是通史了。最让我感到惊异的是,他还喜欢读金庸的书。碰见李老师的一位学生,我问她关于李老师的印象。她说的并不多,但有一句话我记忆深刻:“李老师常说,要将档案进行到底!”

张翠平(以下简称“张”):前段时间,正值研究生招生的重要时期,对这些选择在档案学研究道路上继续奋斗的学子,您有什么话想说呢?

李财富(以下简称“李”):非常感谢考生们对安徽大学档案学专业的热爱、信任和支持,没有他们的支持,我们的专业就不可能永葆青春和活力。希望有志于档案学研究、热爱档案事业的学子们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一条‘黑道’走到底”。

张:“一条‘黑道’走到底”!您的学生说,您经常把“将档案进行到底”这句话挂在嘴边。能否给我们具体解释一下?

李:这句话更多的是强调一种精神、一种志向、一种追求。人生如白驹过隙,稍纵即逝。一个人除了上学读书,有效工作时间不过几十年,找到一个自己喜欢并适合自己的专业且能做出一点成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初开始接触档案学专业,迄今已近30年,可以说,我人生的黄金时期都在与档案学专业打交道,“档案”二字已浸入我的骨髓。另外,几十年来,除了档案学专业,我别无他长。因此,“将档案进行到底”既是兴趣所使然,也是“饭碗”所依托。

张:我觉得“将档案进行到底”,没有一定的底气,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说得出的,我想知道您如此自信的原因。

李:其实,这与是否自信无关。任何人都可以说“将某某进行到底”,如“将爱情进行到底”、“将婚姻进行到底”、“将革命进行到底”等,至于能否进行到底,则依各人的毅力、恒心、环境而定。

张:您个人的发展道路,可以用“顺利”两字来形容。本科毕业工作三年后,读研、读博,回校执教,30岁评副教授,35岁便成为最年轻的教授,又从系主任到副院长、院长。听说,这次在换届选举中,您又一次众望所归,继续担任院长职务。您成功的秘诀是什么?是否做任何事都有持之以恒的决心?

李:运气加努力,使我在职称晋升方面走得比较顺畅。做院长是我的另一种人生经历,“玩票”的成分较多,当然,收获也不少。我的主业是教学、科研,我无意也不可能在“仕途”上走得更远,最终还是要完全回归到学术队伍中去。我曾经多次向学校有关领导提出要“解甲归田”,但未能获准。可能大家觉得我“玩票”比较认真,颇有敬业精神,所以,这次换届选举还是都支持我再为学院服务几年。我这人比较“一根筋”,做事力求完美,以免问心有愧。

张:要做到问心无愧,的确不容易。在之前,与您的交流中,您就提到了“责任”,要负起“责任”,不仅对于个人来说是这样的,对于研究档案学的整个队伍来说,也应当如此吧?

李:是的。无论是档案学研究者个体,还是整个档案学研究队伍,都应具有为繁荣我国档案学理论研究、促进我国档案事业发展而孜孜以求、“添砖加瓦”的责任意识和创新精神。

张:正是这种责任心加上热爱,所以,您想要尽自己的努力为档案学的发展做出贡献。我手头有本您的著作——《中国档案学史论》,我想问:研究中国档案学史,对于推动档案学的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李:这一点已在拙作中提及,此处再略作赘述。“忘记历史便意味着背叛”。对于档案学研究者来说,不了解档案学的发展历史和发展规律,其专业知识结构就显得不够完整,就很难真正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和科研水平,至少不能算是合格的档案学者。研究中国档案学史,有利于提高档案学的科研水平,完善档案学理论与科学体系,丰富档案学研究内容,提高档案科学管理水平,为社会各项工作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对中国档案学发展历史进行研究,可以帮助我们全面、系统地梳理、总结我国档案学发展历程中的经验教训,扬长避短,少走弯路,提高档案学理论研究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进而更好地发挥档案学理论对档案工作实践的指导、规范作用,促进我国档案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张:目前,社会各界都在强调可持续发展,档案事业该如何实现其可持续发展?

李:科学发展观的要义有两点:一是以人为本;二是可持续发展。档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就是正确处理好档案事业内部及外部的各种关系,使其与社会其他各项事业协调发展;不断优化档案事业内部结构,逐步提高档案管理科学水平,积极而又合理地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使档案工作在满足当前需要和长远需要之间保持平衡。我认为,要实现档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要解决好档案事业与社会其他各项事业之间的协调发展问题。档案事业与其他各项事业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档案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离不开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各项事业的支持,其他各项事业的良性、科学发展也需要档案部门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其次,要解决好档案事业内部各项工作之间的协调发展问题,如档案行政管理工作与档案实体工作之间的关系问题、档案实体管理工作与档案专业教育工作、档案科研工作之间的关系问题等。

张:可持续发展要求协调。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下,档案工作与之存在着什么样的矛盾?该如何解决?

李:市场经济对档案工作的影响是积极与消极并存,机遇与挑战同在。充分利用积极影响,避免或减少消极影响,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已经十分现实地提到了各级档案部门的议事日程。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运行对传统的档案工作的确产生了很大的冲击与影响,包括档案观念、管理体制、管理手段、服务方式等,这些都应进行相应的

调整。市场经济与档案工作之间的矛盾是显而易见的,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档案工作的公益性与市场经济的逐利性之间的矛盾,二是传统档案管理的行政性与市场经济的自主性之间的矛盾,三是档案内容的滞后性与市场经济的速效性之间的矛盾。改革是解决这些矛盾的必由之路,档案部门只有改革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观念、体制、机制、方式、方法,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赢得社会各方面的理解与支持。因循守旧、抱残守缺,无异于画地为牢、坐以待毙。

张:要适应,离不开创新。创新是各项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在您看来,档案事业亦是如此?

李:创新是各项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动力源泉,也是发展的应有之义,档案事业自然不能例外。无论是档案学理论研究还是档案工作实践,唯有不断创新,才能取得突破性进展,档案学理论和档案工作实践发展史上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张:档案学该如何创新?

李:档案学的创新是一个内涵丰富的集合概念,包括意识(观念)创新、方法创新、内容创新等各个方面。档案学不是哪一个时代的产物,而是历史积累和发展的结果,其发展是一个不间断的渐进过程,是以继承为前提的。当代档案学正是在批判地继承古今中外档案学理论和档案思想的基础上总结、升华的。

张:您在著作中提到:中国的档案学在引进国外理论时“食洋不化,囫囵吞枣”,这其中是否包括备受争议的“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对此理论,各派学者众说纷纭,各持己见。您的观点是?还有您怎样看待这样一种“百家争鸣”的现象?

李:迄今为止,还没有哪一项西方档案学理论像“文件生命周期理论”这样对中国档案学理论和档案工作实践产生如此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由此引发的学术争论更是耐人寻味,其持续时间之长、争论之激烈都是前所未有的。“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比较科学地揭示了文件(档案)的运动过程及其规律,是现代西方档案学研究中的一项标志性成果,因此,备受国外档案学界的推崇与青睐。当然,“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并非尽善尽美的绝对真理,如没有考虑电子环境下文件运动的特点及其规律等。此外,西方学者在文件运动阶段的划分上也存在着较大的分歧。这些都说明了“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尚需进一步修正、补充和完善。“文件生命周期理论能否中国化”是国内学者们争论的焦点,一时间观点迭出、

“火花”四溅,热闹非凡。我始终坚持自己的观点,即“文件生命周期理论”虽然有其合理性,并据此设立的半现行文件保管机构一一文件中心也显示出较多的优越性,但难以在我国普及推行,本人已在相关文章中比较详细地论述了支撑这一观点的理由,此处不再重复。“真理是由争论确立的”,学术争鸣是理论发展和繁荣的催化剂。近20多年来,众多国内学者在“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上的争论,极大地活跃了档案学术气氛,拓宽了学者们的视野,推动了相关档案工作实践的发展。

张:在做研究中,“学风问题”无疑会对其研究成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您怎样看待档案学术规范问题?

李:抄袭、剽窃、一稿多投等学术失范、学术不端行为屡屡被曝光,严重地损害了学术界的声誉,玷污了科学殿堂的圣洁。因此,学术规范问题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学术规范的核心是学风问题,而良好学风的养成除了依靠必要的法规、制度进行约束以外,更多、更主要的则需要学者的自律。古往今来,但凡大学问家无不强调要把做人与做学问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甚至认为做人比做学问更重要。一些大学问家自觉地探求为学、济世之精神,他们既给学术界留下了学问,留下了知识,留下了人格精神,也为后代留下了治学之道、做人之道。档案学研究者应牢固树立学者应有的道德意识和责任心,正确认识学术发展中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尊重他人的研究成果和知识产权,切实扭转无引文、无视前人研究基础、无新鲜经验和事实材料的空谈之风,尤其要自觉抵制并反对学术腐败。

张:“学术研究是一项创造性的科学劳动,来不得半点虚假,也是一件需要汗水乃至心血的苦差事,投机取巧者不能胜任”,“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仍然是当今档案学者必不可少的学术精神。”这是您在《档案学者应做道德文章的楷模》一文中所说的话,我想,这也许是对您上述观点的更好补充吧。您是一位潜心做学问的学者,从您的论文语言来看,您的文史功底特别深厚,援例用典似乎是信手拈来,想必您一定读过许多史学方面的书籍?

李:档案即历史,档案学与历史学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对于档案学专业学生来说,文史知识是其知识体系的基础,没有扎实的文史功底,无论其将来是继续深造还是从事实际工作,都会显得漂浮,底气不足。我很庆幸在本科阶段学了《中国通史》和《世界通史》,并对文学和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阅读了一些经典著作,受益匪浅。

张:您的学生们都说您是一位非常有魅力的老师,讲课生动有趣,毫不枯燥乏味。看来您的这些知识储备很有用啊。

李: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太阳底下最神圣的职业,所以,选择以教师为职业的同志一定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和知识储备,否则极易误人子弟。说实话,每次走向讲台,我都如履薄冰,诚惶诚恐。加之现在的大学生都缴费上学,从某种意义上讲,学生就是消费者,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为其提供优质服务(教书育人)。

张:学生说您“很潮”,和他们比较谈得来。和您仅有的一次交流,我也是印象比较深刻。您非常健谈,对许多问题都有着自己的看法。最让我佩服的一点是,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我似乎明白了一点,您的成功,应该在于最大限度地充实自己吧,学无止境!

李:“学然后知不足”。上世纪下半叶以来,人类的知识总量以几何级数递增,与此同时,知识老化的速度也在逐步加快,我们只有及时地汲收新的知识,不断地完成知识的新陈代谢,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环境,成为合格的“当代人”。

张:在您所接触的这些传统文化中,有没有一种比较突出的思想影响了您,或者说让您的感触比较深?

李: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历久弥醇,这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其中的很多思想至今仍然闪耀着理性的光芒。作为炎黄子孙,我们一定要珍视这份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并努力使它发扬光大,以造福于整个人类。当然,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也有不少落后于时代发展的内容,所以,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善于鉴别,吸取其精华、剔除其糟粕。此外,全球一体化的进程正在加快,中外文化的交流日益频繁,国外的先进文化大量传入我国。对于国外的这些先进文化,我们也不能简单地将其拒之门外,而应有选择地加以借鉴、吸收。

张:看来,您比较钟情于传

统文化,那么,在知识更新异常迅速,各种信息浩如烟海的今天,您怎样引导学生去阅读呢?我觉得如今的年轻人很少有读《四书》、《五经》之类的书籍了。

李:学习应该是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学习的内在动力来自学习者本人的兴趣与需求,靠别人督促去学习,往往不会有太好的效果,甚至会使学习者产生抵触情绪。当然,大学生正处在成长的关键时期,心智尚不够成熟,因此,有必要在学习方面给予其必要的引导。《四书》、《五经》是国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这些经典书籍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而且能够提高我们的文化品位,丰富我们的学养。

张:众所周知,您还是“国务院特殊津贴”的获得者,这可是一项至高无上的荣誉啊。这其中一定有许多故事可讲,我们很想听李老师娓娓道来。俗话说,“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有实力,当然就会脱颖而出”,李老师的成就再次证明了这个道理。

李:荣誉属于过去,未来更需努力。任何一个理性的人都不能利令智昏,被所谓的荣誉所累,而应以此作为继续前行的动力。

张:呵呵,李老师很谦虚啊,您的这种精神,是我们目前都应该坚守的。另外,我想替广大学子问一个问题,今年档案专业研究生的招生情况如何?

李:今年,我校档案学专业研究生的生源比较饱满,录取人数超过了计划招生人数。再一次感谢考生对我们的信任与支持。

张:就以往的情况来看,档案专业与其他专业相比较,应该算是个冷门了,那么,您怎样看待其如今的炙手可热?这属于正常现象吗?

李:我没有感受到档案学专业有多么烫手,若果真如此,我也不敢接触了。有关媒体的确有过类似的报道,标题似乎是“风景这边独好”。在我的记忆中,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档案学专业一度比较红火,档案学专业毕业生经常供不应求,此后,“盛景”不再。当然,这并不是说档案学专业人才已经饱和,社会已经不需要档案专业人才了,而是指由于我国尚未建立档案职业准入制度,许多不能胜任档案工作的人通过各种渠道占据了档案岗位,导致大批档案专业毕业生只得从事其他工作。据我分析,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档案学专业之所以就业情况较好,可能与“产量”较小、适应面较宽有关。目前,全国培养档案人才的高校只有30余所,每年的毕业生不过1000多名,因此,相对于其他“布点”多、“产量”大的专业来说,比较容易被消化。

张:您在《中国档案学的发展规律》一文中提到了“开展档案学研究,需要一支结构合理、精干高效的档案科研队伍”,上述现象,是否符合这种规律?

李:事业兴衰,关键在人,开展档案学研究自然也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科研队伍。档案学专业教育机构在为社会各行各业源源不断地输送大量优秀管理人才的同时,也为档案学研究储备了一支具有较大潜质的生力军。当今,活跃于我国档案学研究第一线的学者大多毕业于高校档案学专业,接受过系统的档案学专业教育培训,这是我国档案学得以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张:您在大学毕业之后,曾经到基层从事了三年的档案工作,那时的工作经历,是不是您在《中国档案学的发展规律》中强调“实践”的一个重要原因?

李:实践是理论产生与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也是检验理论(真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论述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时,特别强调实践对于理论的决定性作用,“社会上一旦有某种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10所大学更能将科学推向前进”(大意)。档案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管理、应用学科,档案学的一切理论归根结底都来源于档案工作实践,并要接受档案工作实践的检验;没有档案工作实践的呼唤,就不会有档案学理论。三年的基层档案工作经历,加深了我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也时刻提醒我,在研究中不能“客里空”,玩文字游戏。

张:实践既然如此重要,那么,您作为管理学院的院长以及校档案学的带头人,一定是身体力行、大力推动了全院乃至全校的档案事业吧?

李:安徽大学是全国较早创办档案学专业的高校,其档案工作理应走在高校的前列。由于种种原因,学校的档案工作一度发展迟缓。近年来,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学校的档案工作进入发展的“快车道”,硬件、软件均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本人只是一个“生产队长”,人微言轻,学校档案工作的发展与我没有直接的关系。不过,我曾在学校有关会议上多次呼吁要重视档案工作,至于是否多少影响了学校领导的决策,不得而知。“我的地盘我做主”,作为档案学专业出身的院长,如果学院的档案工作“灯下黑”,那岂不是滑天下之大稽?我院的前后几任院长所学的专业都与信息有关,都很重视档案工作,因此,在学校的各个院系中,管理学院的档案工作算是比较好的。

张:您现在身为院长,一个您称之为“奉献”的岗位。那么,您将时间、精力奉献给了院里,是否离您“将档案进行到底”的初衷远了一些?

李:没有。我现在仍然承担档案学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任务,仍然积极参加国内档案学界的各项学术活动,只不过由于琐事缠身,投入到档案学研究中的时间与精力少了许多,这一点时常让我苦恼、彷徨。

张:呵呵,李老师大可不必如此苦恼。您曾经在“亚太地区档案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作了一篇题为《社会对档案教育工作者的期待》的发言,获得全场的好评,说明您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发展档案教育方面啊。

李:我们正处在一个急剧变革的时代,社会对档案从业人员提出了愈来愈高的要求,要求他们不仅要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而且具有熟练驾驭现代高新技术的能力;不仅要继续扮演好历史事实的维护者、社会记忆的“保护神”的传统角色,而且要尽快适应档案文件的“监督者”、“审计员”的角色。

张:我今天还想要问的是:学生对于教育工作者的期待是什么?档案教育工作者真能做到像您所说的“将档案进行到底”吗?

李:档案学专业的学生自然希望自己的老师德艺双馨,集教师、学者于一身,融理论家、实践者于一体。当今社会,文化、价值多元,任何人都有重新选择职业的权利和自由,我们不能要求每一位档案教育工作者都以档案专业教育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

张:尽管如您所说,不能要求每一位档案教育工作者都以档案专业教育作为自己的终生职业,不过您自己是做到了这一点。就像您在访谈开篇说的“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一条‘黑道’走到底”。

9.安徽农业大学专业 篇九

产业经济学(020205)电话:2311653

招生人数:10 研究方向:

01 产业组织理论与实践 02 政府管制理论与实践 03 区域经济理论与实践 04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践 考试科目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

③304数学四

④881西方经济学 参考书目:

《西方经济学》高鸿业主编,中国经济出版社; 《西方经济学》厉以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复试科目:

产业经济学 参考书目:

《现代产业经济学》杨公朴主编,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现代产业经济学》刘志彪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同等学力复试加试科目:

1、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2、统计学 参考书目: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杨瑞龙,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统计学》刘竹林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数量经济学(020209)电话:2311653

招生人数:8 研究方向:

01 数量经济技术模型及应用

02 现代公司管理决策与资本运营分析 03 现代金融理论研究 考试科目: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

③303数学三

④881西方经济学或882统计学原理 参考书目:

《西方经济学》高鸿业主编,中国经济出版社; 《西方经济学》厉以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统计学》刘竹林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复试科目:

计量经济学 参考书目:

《经济计量学》张保法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计量经济学》王围国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同等学力复试加试科目:

1、统计学(初试科目选择《西方经济学》的考生)或西方经济学(初试科目选择《统计学》的考生);

2、多元统计分析。参考书目:

1、《统计学》、《西方经济学》同上;

2、《多元统计分析》余修林主编,统计出版社。

思想政治教育(030505)电话:0555-2311241

招生人数:16 研究方向:

01 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

02 当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考试科目 ① 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

③701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

④801思想政治教育学 参考书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本书编写组,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7月第1版;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张耀灿、陈万柏,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复试科目:

1、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

2、青年学基本理论 参考书目:

《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李秀林、王于、李淮春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第5版;

《青年学通论》熊建生编著,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年12月第1版。同等学力复试加试科目:

1、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2、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史 参考书目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本书编写组,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2月第1版;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许启贤,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

应用数学(070104)电话:0555-2311492

招生人数:8 研究方向:

01 非线性微分方程的渐近分析与计算 02 应用微分方程模型研究

03 概率论极限理论与可靠性统计分析 考试科目: ① 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

③711数学分析

④811高等代数 参考书目:

《数学分析》华东师范大学或复丹大学编; 《高等代数》北京大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复试科目:实变函数 参考书目:《实变函数》程其骧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同等学力复试加试科目:

1、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2、常微分方程 参考书目: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华东师范大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常微分方程》王高雄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工程力学(080104)

电话:0555-2311545

招生人数: 6人 研究方向:

01 工程结构的多学科力学分析与优化设计 02 智能算法与高性能算法的工程应用研究

03 密集频谱校正及非线性动力系统分岔混沌问题的研究 04 冶金设备的力学行为分析与研究 05 仿生机构设计及动力学研究 考试科目: 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

③301数学一

④822材料力学或823结构力学 参考书目:

《材料力学》刘鸿文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结构力学》包世华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复试专业课考试科目:

1.机械振动(限线性系统);* 2.弹性力学基础(限平面问题);** 说明:“*”为机械类毕业生复试科目;

“**”为土木及相近专业毕业生复试科目。参考书目:

《机械振动学》

程耀东编,浙江大学出版社; 《弹性简明教材》(第三版)徐芝纶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同等学力考生复试加试科目(参考书目):

《普通物理》

程守洙等编,人民教育出版社; 《理论力学》(第六版)哈工大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080201)

电话:0555-2311545

招生人数:10人 研究方向:

01 数控技术 02 再制造技术 03 虚拟制造及装配 04 工业设计与产品造型 05 数字化设计与制造

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

③301数学一

④862机械原理或863机械工程控制基础或864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参考书目:

《机械原理》孙

恒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机械控制工程基础》王益群、钟毓宁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曾志新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年;

复试专业课考试科目:

1.机械设计;* 2.PLC控制;** 说明:“*”为机械类毕业生复试科目;

“**”为相近专业毕业生复试科目。参考书目:

《机械设计》

濮良贵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七版; 《PLC编程及应用》 廖常初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第2版;

同等学力考生复试加试科目(参考书目):

《机械设计基础》

卢玉明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测试技术》

柳昌庆、王启广编,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机械电子工程(080202)

电话:0555-2311545

招生人数:12人

研究方向:

01 数控理论及应用

02 机电液系统状态监控与故障诊断 03 机器人

04 电液伺服控制 05 物流自动化

考试科目、复试专业课考试科目、同等学力考生复试加试科目、参考书目同“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机械设计及理论(080203)

电话:0555-2311545

招生人数:15人 研究方向:

01 现代机械设计理论与方法 02 仿生机械设计理论与技术 03 机械CAD/CAE 04 轧钢机械力学行为与性能 05 机械振动、噪声及其控制技术 06 设备运行性能与状态研究 07 机械系统虚拟设计与仿真 08 机器人技术及应用

考试科目、复试专业课考试科目、同等学力考生复试加试科目、参考书目同“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材料科学与工程(080500)电话:0555-2311570

招生人数:39 研究方向:

01材料微结构与性能

02纳米晶、非晶材料的制备、结构与性能 03材料的疲劳与断裂 04现代材料计算与设计 05先进薄膜材料与技术 06材料表面化学与技术 07高性能金属结构材料 08先进金属功能材料

09材料设计、表征与模拟

10新型陶瓷、耐火材料与粉末冶金技术 11磁性材料

12纳米材料及涂层 13新型能源材料

14金属塑性成形理论与工艺 15材料加工过程模拟与仿真 16模具优化设计理论及应用 17金属板管成形研究

18金属塑性成形过程的组织性能预测与控制 19先进材料制备与加工技术 20铸造合金及凝固理论与技术 21焊接现代控制及计算机应用 22先进热处理技术 23激光材料加工

24先进表面工程与再制造

考试科目: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

③302数学二

④810物理化学或815材料科学基础或

816金属塑性成型理论 参考书目:

《物理化学》第四版,天津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材料科学基础》胡赓祥,蔡珣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版;

《金属塑性变形与轧制理论》赵志业编,冶金工业出版社,1994年第2版(塑性加工力学和塑性加工金属学部分内容)。

复试专业课考试科目:

无机化学

金属材料学

金属塑性成型工艺 参考书目:

《无机化学》

大连理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金属材料学》

吴承建,陈国良,强文江编,冶金工业出版社,2001年;

《金属塑性加工学-轧制理论与工艺》

王廷溥编,冶金工业出版社,2001年第2版。

同等学力考生复试加试科目:

1、材料分析方法

2、金属学与热处理 参考书目:

《材料分析测试技术——材料X射线衍射与电子显微分析》

周玉,武高辉编,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8年; 《金属学与热处理》

崔忠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年。

冶金工程(080600)

电话:0555-2311875

招生人数:15人 研究方向:

01冶金新工艺与新理论 02钢铁冶炼新技术 03 冶金过程模拟仿真

04 新型耐火材料技术开发与应用 05冶金环保与资源综合利用 06 冶金熔体热力学

07 冶金与材料合成物理化学 08 冶金与材料计算物理化学 09 特种外场冶金 考试科目: 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③301数学一④812金属学原理或817物理化学

参考书目: 1.《物理化学》,梁英教编,冶金工业出版社,1998年; 2.《金属学原理》,李超编,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6年2月; 复试专业课考试科目

钢铁冶金学 参考书目:《钢铁冶金学》(炼铁部分)王筱留编,冶金工业出版社,2001;

《钢铁冶金学》(炼钢部分)陈家祥编,冶金工业出版社,2001;

或冶金物理化学 参考书目:《钢铁冶金原理》,黄希祜编,冶金工业出版社,2001年(修订本)。

同等学力考生复试加试科目(A、B任选一组):

A组(选择A组则复试专业科目课考试科目为“冶金物理化学”):

1、冶金传输原理,参考书目:

《冶金传输原理》张先棹编,冶金工业出版社,1991;

2、钢铁冶金学,参考书目:

《钢铁冶金学》(炼铁部分),王筱留编,冶金工业出版社,2001;

《钢铁冶金学》(炼钢部分),陈家祥编,冶金工业出版社,2001; B组:

1.材料科学基础,参考书目:

《材料科学基础》石德珂编,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年5月; 2.金属材料学,参考书目:

《金属材料学》吴承建,陈国良,强文江编著,冶金工业出版社,2000年10月

热能工程(080702)

电话:0555-2311875

招生人数:10人

研究方向: 01热工过程系统仿真与最优化控制 02高效余热回收设备的理论及应用研究 03热工设备与冶金炉窑新材料

考试科目: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 ③301数学一 ④813传热学或814流体力学 复试专业课考试科目:

工程热力学或燃料与燃烧 同等学力考生复试加试科目:

1、流体力学或传热学

2、工程热力学 参考书目: 《传热学》(第三版)杨世铭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工程流体力学》李文科编,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年

《燃料与燃烧》韩昭全编,冶金工业出版社,1998年。

《工程热力学》沈维道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第3版)。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080804)电话:0555-2311438,2311735

招生人数:16人 研究方向:

01 优波功率变换技术及应用 02 新型变流理论及应用装置

03 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 04电力传动与运动控制 考试科目:

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③301数学一④841模拟电子技术或842自动控制原理 参考书目:

《模拟电子技术》 童诗白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三版;

《现代控制理论基础》(线性部分)王孝武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年第一版; 《自动控制原理》 夏德钤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年修订版。复试专业课考试科目:

电力电子变流技术或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 参考书目:

《电力电子变流技术》王兆安编,机械工业出版社,第四版;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陈伯时编,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年第二版。同等学力考生复试加试科目(参考书目):

1.电路理论 2.电机拖动基础 参考书目:

1.《电路》(第四版)邱关源 高等教育出版社 2.《电机与拖动基础》 顾绳谷,机械工业出版社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081101)电话:0555-2311438,2311735 招生人数:12人

01 智能控制理论及应用 02 复杂工业过程综合自动化 03 控制、决策与管理一体化技术 04 非线性系统分析、建模与控制 考试科目:

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③301数学一④842自动控制原理或843信号与系统或844常微分方程

参考书目:

《现代控制理论基础》(线性部分)王孝武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年第1版; 《自动控制原理》夏德钤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年修订版。《信号与线性系统分析》 吴大正,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3版 《常微分方程》 蔡燧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 复试专业课考试书目:

计算机控制技术或数字逻辑 参考书目:

1、《计算机控制技术》赖寿宏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2、《数字逻辑》毛法尧编,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二版。同等学力考生复试加试科目:

1、电机拖动基础

2、电路理论 参考书目:

1、《电机与拖动基础》,顾绳谷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2、《电路》(第四版)邱关源 高等教育出版社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081102)电话:0555-2311438,2311735

招生人数:15人 研究方向:

01 信号检测与智能仪表 02 光电测量与控制 03 智能信息处理与系统 考试科目:

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③301数学一④843信号与系统或851自动检测技术及仪表852微机原理

参考书目:

《过程检测技术及仪表》 杜维等编,化学工业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吴秀清、周荷琴编,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二版。《信号与线性系统分析》 吴大正,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3版 复试专业课考试科目:

过程控制系统或数字逻辑 参考书目:

1、《过程控制系统及设计》朱鳞章编,机械工业出版社,1996年。

2、《数字逻辑》毛法尧编,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二版。同等学力考生加试科目:

1、传感器原理

2、电路理论 参考书目:

1、《传感器原理、设计与应用》刘迎春编,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三版;

2、《电路》(第四版)邱关源 高等教育出版社。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081104)电话:0555-2311438,2311735

招生人数:12人 研究方向:

01 图像处理与分析 02 模式识别与机器视觉 03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 考试科目: ① 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③301数学一④842自动控制原理或843信号与系统或852微机原理 参考书目:

《自动控制原理》夏德钤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年修订版。《信号与线性系统分析》 吴大正,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3版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吴秀清、周荷琴编,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二版。复试专业课考试科目:

数字逻辑或数据结构 参考书目:

《数字逻辑》毛法尧编,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二版; 《数据结构》(C语言版)严蔚敏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同等学力考生复试加试科目:

1、电路原理

2、模拟电子技术 参考书目:

1、《电路》(第四版)邱关源 高等教育出版社。

2、《模拟电子技术》 童诗白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三版;

计算机应用技术(081203)电话:0555-2311848 招生人数:30人 研究方向

01 计算机检测与控制技术 02 嵌入式系统

03 软件开发方法与技术 04 算法及理论 05 计算机网络 06 中间件技术 07 数据库管理系统 08 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 09 人工智能与多Agent系统 10 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 11 自然语言处理 生物芯片分析技术 考试科目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

③301数学一

④861数据结构 参考书目

《数据结构》(C语言版)秦锋主编,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

《数据结构例题详解与课程设计指导》秦锋主编,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 复试专业课考试科目:

微机原理 参考书目:

1、《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周明德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同等学力考生复试加试科目:

1、C语言程序设计

2、数据库概论 参考书目:

《C语言程序设计》谭浩强,清华大学出版社; 《数据库概论》萨师煊,高等教育出版社。

分析化学(070302)

电话:0555-2311807

招生人数:8人 研究方向:

01 电分析化学 02 光谱分析 03 色谱分析

04 天然产物分离与分析

考试科目: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

③721分析化学(含仪器分析)

④825有机化学或831 物理化学

参考书目:

《分析化学》(第四版或第五版),武汉大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物理化学》(第四版),天津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仪器分析教程》,北京大学化学系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有机化学》(第二版)徐寿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复试专业课考试科目:

综合化学

同等学力考生复试加试科目:

1、有机化学 或 物理化学

2、无机化学 参考书目:

《物理化学》(第四版),天津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有机化学》(第二版),徐寿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无机化学》(第四版),大连理工大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化学工艺(081702)

电话:0555-2311807 招生人数:15人 研究方向:

01 炼焦煤资源化与环境友好研究 02 高炉焦炭质量控制研究 03 煤料预处理与转化技术 04 煤焦油化学与加工机理研究 05 化工过程控制与优化

06 新型炭材料的制备与应用研究 考试科目: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

③302数学二

④830化工原理 或 831物理化学 参考书目:

《化工原理》陈敏恒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物理化学》天津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复试专业课考试科目:

1、化工原理

2、有机化学 参考书目:

《化工原理》陈敏恒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有机化学》(第二版)徐寿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同等学力考生复试加试科目:

1、燃料化学

2、化工热力学 参考书目:

《煤化学》(第二版)虞继舜主编,冶金工业出版社; 《化工热力学》陈新志等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应用化学(081704)

电话:0555-2311807

招生人数:8人 研究方向:

01 功能配合物合成与应用 02 新型催化剂制备与应用 03 精细化学品合成与应用 04 药物化学与天然产物化学 05现代分析测试技术 考试科目: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

③302 数学二

④825有机化学或831 物理化学 参考书目:

《有机化学》(第二版)徐寿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物理化学》(第四版),天津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复试专业课考试科目:

综合化学

同等学力考生复试加试科目:

1、分析化学

2、无机化学 或 有机化学 参考书目:

《有机化学》(第二版),徐寿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分析化学》(第四版或第五版),武汉大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无机化学》(第四版),大连理工大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市政工程(081403)

电话:0555-2311862

招生人数:8人 研究方向:

01 城市污水处理及中水回用技术 02 微污染处理技术 03 城市给水管网优化 04 城市垃圾处理处置技术 05 道路工程结构

06 工程结构加固技术与耐久性研究 07 桥梁结构检测与实验研究 考试科目:

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③301数学一④823结构力学或832水力学 参考书目:

《水力学》吕文舫等编,同济大学出版社,第一版; 《结构力学》包世华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复试专业课考试科目:

给水工程或结构设计原理 参考书目:

《给水工程》严煦照等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3版;

《结构设计原理》叶见曙主编,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同等学力考生复试加试科目(A、B任选一):

A组:

1、排水工程,2、建筑给排水工程; B组:

1、材料力学,2、路基路面工程。参考书目:

《排水工程》张自杰等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3版;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王增长等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5版;

《材料力学》(上、下册)孙训方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3版;

《路基路面工程》邓学均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1990年。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081404)电话:0555-2311862

招生人数:8人 研究方向:

01 热湿交换理论与应用 02 室内空气品质与控制 03 建筑可持续系统与评价 04 工业通风、净化理论与技术 05 建筑安全技术与建筑环境安全 考试科目: ① 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③301数学一④813传热学 参考书目:

《传热学》杨世铭、陶文铨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9月第3版; 复试专业课考试科目:

暖通空调 参考书目:

《暖通空调》陆亚俊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同等学力考生复试加试科目:

1、工程热力学

2、流体力学 参考书目:

《工程热力学》沈维道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3版;

《流体力学泵与风机》周漠仁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年第3版。

环境工程(083002)

电话:0555-2311862

招生人数:12人 研究方向:

01 水处理反应动力学与虚拟设备研究 02 污水生物处理新工艺

03 环境监测规划、评价与管理技术 04 环境优化与系统节能

05 室内环境检测与控制技术 06 城市景观水体生态修复

07 清洁生产和冶金固废的资源化

考试科目:

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③302数学二④832水力学 参考书目:

《水力学》吕文舫等编,同济大学出版社,第一版 复试专业课考试科目:

环境质量评价与系统分析 参考书目:

《环境质量评价与系统分析》蔡建安等编著,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第一版 同等学力考生复试加试科目:

1、水污染控制工程

2、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参考书目:

《水污染控制工程》(上、下)高廷耀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郝吉明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

管理科学与工程(087100)电话:0555-2311851

招生人数:15人 研究方向:

01 工业工程与管理 02 物流工程与管理 03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04 知识管理与创新工程 05 管理系统工程 考试科目:

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③301数学一④871管理学或873物流工程或874计算机专业基础或864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参考书目:

《管理学》周三多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2版);

《物流工程》齐二石、方庆琯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数据库系统概论》萨师煊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第3版);

《软件工程》齐治昌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第2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曾志新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年。复试专业课考试科目:

运筹学基础或控制工程基础 参考书目:

《运筹学》清华大学出版社;

《控制工程基础》王积伟、吴振顺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同等学力考生复试加试科目:

1、管理信息系统

2、系统工程 参考书目:

《管理信息系统》黄梯云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3版);

《系统工程》汪应洛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会计学(120201)电话:0555-2311829

招生人数:20人 研究方向:

01 会计理论 02 审计理论 03 财务成本管理 04 会计信息化 考试科目: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

③304 数学四

④872 会计学综合 参考数目:

《中级财务会计》张俊民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7月(或《财务会计》,陈信元,高等教育出版社最新修订版)(或《会计》,注册会计师考试用书,2006年或2007年版);

《财务管理学》荆新、王化成、刘俊彦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第3版(或《财务成本管理》,注册会计师考试用书,2006年或2007年版)。复试专业课考试科目:

财务管理或会计学 参考书目:

《中级财务会计》张俊民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7月(或《财务会计》,陈信元,高等教育出版社最新修订版)(或《会计》,注册会计师考试用书,2006年或2007年版);

《财务管理学》荆新、王化成、刘俊彦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第3版 同等学力考生复试加试科目(或《财务成本管理》,注册会计师考试用书,2006年或2007年版):

1、中级财务会计

2、成本会计 参考书目: 《中级财务会计》张俊民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7月; 《成本会计》,罗飞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2版

企业管理(120202)电话:0555-2311829

招生人数:8人 研究方向:

01企业战略与运营机制 02人力资源开发与激励 03市场营销理论与实践 04资本运营及财务控制 考试科目: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

③303 数学三

④871管理学 参考书目:

《管理学(第二版)》,周三多、陈传明,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5月; 复试专业课考试科目:

市场营销学 或 人力资源管理学 参考书目:

《市场营销学》(第二版),吴健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2月; 《人力资源管理》,瘳泉文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7月 同等学力考生复试加试科目: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参考书目:

《西方经济学》,高鸿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

技术经济与管理(120204)电话:0555-2311829

招生人数:8 研究方向:

01 项目管理与风险分析 02 知识管理与技术创新 03 管理决策理论与方法 考试科目:

①101 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

③303 数学三

④871 管理学 参考数目:

《管理学(第二版)》,周三多、陈传明,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5月; 复试专业课考试科目:技术经济学或运筹学 参考书目:

《投资项目可行性分析与项目管理》,王维才主编,冶金工业出版社,2000年5月(第1版); 《运筹学》(第三版),《运筹学》教材编写组,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 同等学力考生复试加试科目: 生产与运作管理 参考书目:

上一篇:简易程序转为普通程序在司法实践中的变异下一篇:《吃掉黑暗的怪兽》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