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教育学毕业论文(精选10篇)
1.本科教育学毕业论文 篇一
题目:农村留守幼儿家庭教育个案研究
一、本课题研究现状及可行性分析
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1、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流动人口开始大规模出现以来,留守儿童就产生了。但作为一个面临突出问题而引起社会关注的群体,留守儿童在以后特别是进入以后才引起了广泛的注意。留守儿童问题一经提出,很快就引起了政府、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
2、家庭教育是儿童早期教育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幼儿的行为习惯性格养成通常都是以亲情体验为基础的,农村留守幼儿缺少父母的直接呵护与亲子交流,而该阶段的幼儿最需要父母的情感熏陶,残缺的结构往往使家庭教育得不到应有保证许多留守幼儿与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生活在一起,老人由于年龄偏大,文化水平偏低,教育观念和能力有限,且同时要承担家务,对于幼儿家庭的教育重视不足,对孩子放纵较多造成农村幼儿家庭教育重养轻教的现象非常普遍,另外家庭教育的条件较差,许多农村家庭的图书玩具非常少,对于幼儿的教育仅仅局限于幼儿园。
本课题研究可行性研究:
1、本课题研究主要针对农村留守幼儿个案,研究工作量相对较小。
2、研究者生长于农村,对于农村留守幼儿的情况了解较多,研究对象来源广且熟悉。
3、本研究有相关文献资料的帮助和专业教师的指导,使研究顺利完成。
二、本课题研究的关键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思路
本课题研究的关键问题:
1、留守幼儿家庭教育现状的分析
2、留守幼儿家庭教育的方式分类及影响
3、留守幼儿家长对于家庭教育的真是认识情况
4、寻找解决留守幼儿家庭教育问题的方式和途径
本课题解决问题的思路:
1、采用文献法,查阅一系列关于留守儿童和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文献资料,搜寻相关专家的`问题与看法,总结出当前留守幼儿家庭教育现状,为论文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
2、采用观察法和访谈法,对研究的对象——留守幼儿,留守幼儿的家长进行观察,记录归类其家庭教育所采用的方式以及其属于的种类;对幼儿和家长进行访谈,了解幼儿在自己的家庭教育方式下的心理感受,了解家长是否意识到自己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其对于这种现象的看法。
三、论文纲要
(一)研究个案选择的背景和理由
(二)农村留守幼儿家庭教育现状及问题分析
(三)农村留守幼儿家庭教育方式分类的个案研究
1、隔代教育---(1)溺爱型教育方式(2)放养式教育方式
2、母亲教育---(1)控制型教育方式(2)放养式教育方式
3、父亲教育---(1)溺爱型教育方式(2)放养式教育方式
(四)解决农村留守幼儿家庭教育问题的建议
四、主要参考文献
[1]马瑞娟,王秀丽.浅谈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及对策[J].警官文苑,2010,(03).
[2]周芳,张艳丽,豆艳妮.农村留守儿童情况的调查与分析[J].宝鸡社会科学,,(03).
[3]姜旭英.一位农村留守儿童的个案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4).
[4]吴霓.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研报告[J].教育研究,2004,(10).
[5]杜蕾.论农村幼儿家庭教育的缺失[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06)
2.本科教育学毕业论文 篇二
一、机械类本科生毕业设计面临的新问题
近年来, 随着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 尤其是在当前经济危机影响下, 就业形式越来越严峻, 为了解决就业问题, 各教学单位都采取各种措施, 利用各种途径, 发挥全员优势, 抓就业, 促就业, 保就业。但按正常教学计划, 毕业实习及毕业设计期间正是学生考研和找工作的时间, 学生为了考研和找工作, 主要精力和心思并不在毕业设计上, 尤其是已经考取研究生的学生, 前期复习比较辛苦, 一旦考上, 普遍都有一种放松和懈怠的情绪。况且目前很多院校对考取研究生的学生的本科毕业设计成绩并无必须是“优”或“良”的要求, 这也导致这些学生放弃了对自己的更高要求, 觉得差不多能毕业就行。对于已经找到就业单位的学生来说, 如果毕业设计题目与将要从事的工作没有关系, 学生也不会重视, 认为没有必要投入过多的精力受罪挨累, 差不多能过关及格就行。而对于那些久经招聘“沙场”却迟迟不能签约的学生, 则无暇顾及毕业设计, 只求最后能够突击过关。
以上种种现象, 都反映出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和就业 (考研) 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冲突和矛盾[1], 顾此失彼, 保就业可能就保证不了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的质量, 保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 可能就保不了就业。然而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作为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最后实践性教学环节, 如果其质量不能得到保证, 就实现不了专业培养目标, 那整个人才培养方案就是虎头蛇尾。毕业设计质量不能得到保证, 学生的四年大学生活就不能算是画上圆满句号, 也就是说我们培养的学生不合格或质量低, 而这样的学生企业也必然不愿意要, 即使接收了, 由于其能力不行, 上手慢, 很难适应企业的需要, 最终也可能被企业淘汰, 从而降低我们培养的学生的成功就业率。成功办学的根本, 或市场衡量高校办学是否成功的标尺恰恰是就业率。因此, 要想提高就业率, 就必须提高我们所培养的学生的质量, 而培养质量的高低, 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是最后的关键环节。既然在新形势下, 如果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环节人才培养质量不能得到保证, 将影响就业及就业率, 那我们就必须进行改革, 对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在时间、内容、形式上作出调整, 有必要在这方面下大力气, 研究如何在保证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质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提高就业率, 并通过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环节促进学生就业。
二、运用“三大”教育理念指导机械类本科生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
“三大”教育理念即黑龙江科技学院“大工程、大德育、大实践”教育理念, “三大”教育理念内涵是人才培养特色内涵[2]。
(一) 从毕业设计题目和毕业实习地点的选择上体现“大工程”意识
“大工程”中工程内涵是指工科院校整体性而言, 但应用于具体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环节则体现在毕业实习地点和毕业设计题目的选择上。黑龙江科技学院的前身是黑龙江矿业学院,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机械设计方向的前身是矿山机械专业, 专业改造之后, 仍然没有脱离矿山这个主体, 而这也恰恰是学院所培养出来的学生与省内其他高校相同专业学生的不同之处, 省内高校也只有黑龙江科技学院能为矿山和煤机行业培养对口人才。找到了这个切入点, 实际上也就是为学生就业找到了突破口。为了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 在选择毕业设计题目和实习地点时, 尽量结合学生的就业单位或就业志向来进行选择。对于那些已经提前找到就业单位的学生, 如2004届签约到上海创立集团的学生, 因为将来主要从事采煤机的设计, 所以我们给学生安排有关采煤机设计方面的题目并安排学生到上海创立集团去实习;而2005届签约到上海创立集团的学生, 将来主要从事掘进机的设计, 因此我们给学生安排掘进机设计方面的题目并安排学生到上海创立集团去实习;对签约到郑州四维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的学生, 因该单位主要生产液压支架, 因此给其安排液压支架设计方面的题目, 并安排其去鸡西矿业集团第一机电总厂液压支架分厂进行毕业实习;对于2005届签约到霍林河煤业集团的学生, 则分别给他们安排了有关矿山机械方面的毕业设计题目, 并安排他们到霍林河煤业集团去实习。对于那些尚未签约但有就业志向的学生则根据学生的志向安排毕业设计题目和实习地点。而对于那些既没签约又没志向的学生则根据所学专业布置矿山机械或工程机械方面的毕业设计题目, 并到黑龙江省四大矿业集团及东北相关煤机加工企业或工程机械加工企业进行实习。对于那些准备考取研究生的学生, 则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由学生自主选择毕业设计题目并选择相应地点进行实习。
通过这种合理安排毕业设计题目和实习地点, 让那些提前签约的学生提前了解企业, 提前熟悉将来的技术工作, 从工程设计的角度认识自己将要从事的工作, 为将来更好地胜任本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而对于那些尚未签约但有就业志向的学生, 有针对性的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 则为他们后续按志向成功就业创造了条件;那些既没签约又没志向的学生, 由于毕业实习地点及毕业设计题目选择恰当, 对相关企业及相关专业知识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和储备, 在后续相关企业的招聘中也都陆续成功就业。而那些考取外校研究生的学生, 由于其自身工程意识和动手能力强的优势, 同样受到导师的认可和欢迎。
(二) 在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指导过程中体现“大德育”意识
根据学院的“三大”教育理念, 我们将“德育”贯穿到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的各个环节, 有针对性的“德育”收到了很好的实际效果。在毕业实习过程中, 学生针对题目深入一线, 亲身体验到了企业文化, 或为煤矿工人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精神所感动, 为我国新的能源企业的崛起和现代化矿业的发展所震撼, 或为我国煤机企业现代化设计、制造水平和能力以及先进的管理理念所折服。这些无疑都是生动的没有说教的思想教育课, 必定会对学生产生积极的激励作用。在毕业设计过程中, 则注意在每一个细节中体现“大德育”意识。就拿毕业设计文件的规范性来说, 有很多学生并不理解, 甚至觉得教师的要求有些可笑。指导教师则耐心地开导学生:“如果到单位, 领导第一次安排你写一份材料, 而你上交的东西错字满篇, 格式也不规范, 你想想, 你给人家留下的是什么印象, 毕业设计文件的规范化要求, 就是培养大家怎么撰写技术文件, 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打好基础, 少走弯路, 尽早进入角色。”在机械制图环节, 我们则一贯坚持按最新国家机械制图标准及企业加工要求来绘制设计图纸, 以求与企业接轨, 让学生提早熟悉企业技术工作。正是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工作, 我们做到细微处, 时时用未来工作岗位要求学生。同时以学生为本, 加强对学生就业观、择业观的正确引导, 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鼓励学生要树立先做人、后做事的观念。不仅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 更要具有完善的人格和创新精神, 具有极强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三) 在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就业一体化统筹中体现“大实践”意识
“大实践”是黑龙江科技学院“三大”教育理念的核心, 直接反映了学院的办学特色, 即创新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实践”之“大”是广义的实践[3]。
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是很好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学生在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过程中可以应用所学知识为企业服务, 更重要的是通过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环节, 能够提高自身能力和综合素质, 从而提高就业能力。即通过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环节, 培养和锻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科技文献撰写能力, 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职业精神。学生在实践中锻炼, 在实践中提高, 到单位后无疑会很快适应岗位需要, 受到企业欢迎, 缩短企业用人培养周期, 降低企业用人成本, 从而达到学校、学生、企业三赢的目的。
“大德育、大工程、大实践”是体现黑龙江科技学院“一高一强” (思想道德素质高、工程实践能力强) 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的教育理念[4]。基于“三大”教育理念指导机械类本科生的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符合高等教育规律, 符合当前市场经济形势下的人才市场需求。通过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环节, 进一步加强了对学生做人素质和做事本领的培养, 使学生在大实践环境中增强自身适应企业需求的能力, 为成功就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孙政荣.大学生毕业设计与就业之间的矛盾分析[J].宁波大学学报 (理工版) , 2005, (4) .
[2]赵国刚.树立“三大”教育理念改善应用型工科人才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 2006, (23) .
3.本科教育学毕业论文 篇三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就业问题解决策略
一、问题提出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就业压力大已经成为普遍关注的社会现象,而就当下研究而言,较多的集中于大学生如何应对就业压力以及高校如何开展就业指导,关于大学生就业过程中产生的就业问题及原因关注较少,且大多数是根据经验进行主观描述,许多研究者对就业问题的研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主要从学校、政府、家长、社会等方面分析了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举措,建议毕业生要正确、客观地认识当前的就业形势,调整就业期望值,这只是一种事后补充式的研究,对于高校如何在招生、课程设置方面采用有效方式避免学生就业难问题尚未深入研究。随着政府促进就业的各种政策出台以及提高高校教育质量措施的不断深入,建立高效的选拔、培养、就业一体化系统化思路将受到更多人的重视。正因为如此,对于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相关因素及其对策研究就势在必行。之所以选择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是因为当前学前教育深受政府及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自然成为这一国计民生问题的重中之重,解决好其就业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就会使整个学前教育“破茧成蝶”。
二、学前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问题
通过问卷调查,有针对性的了解了黑龙江省学前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实际情况,发现存在着诸多问题,经过细致梳理,总结为以下几大方面:
(一)就业目标不明确
尽管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均已经历了大学四年的专业课学习和实习实践的训练,按理说通过这么长时间的磨炼,就应该方向明确,定位准确,以至于“名花有主”。但调查却发现,61.8%的毕业生面对就业岗位踌躇不前,一头雾水。在城市乡村、公办民办的选择之间异常纠结,唯恐一着不慎,终身遗憾。更有甚者,入学以来就未对学前教育产生丝毫的专业情感,一直声称学习学前教育只是现实所迫,而非自己所愿,口口声声“叫嚣”毕业之后另谋高就,这一切充其量更多的是求学期间对所处环境的一味逃避。当经历了就业市场的洗礼之后,才知道目标不明确的代价是如此的惨重,才深刻体会梦想与现实的距离是这样的遥远。
(二)就业信念不坚定
“四年专业磨一剑,今日就业露锋芒”。就信念而言,作为学前教育专业临近毕业的他们,理应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准确的评价。可通过调查发现,面对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为数不少的毕业生对就业前景持悲观态度,有研究显示,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无论是当前的状态焦虑还是一贯的特质焦虑都远远高于正常人群。[1]这大都是因为相对于其他专业而言,学前教育的专业性较强,而就业面又十分狭窄,加之社会对幼儿教师这一职业的认可度有普遍偏低。这一切无疑使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往往产生严重的自卑心理,导致就业信心严重不足,就业信念相对缺乏,就业压力自然就相对增大。
(三)就业期望有落差
本世纪以来,特别是最近五年,黑龙江省学前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的区域在逐年扩大,除了省内各个地区新增公办幼儿园大量的招考和民办幼儿园“走马灯”是的招聘之外,省外诸如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也吸纳了毕业生。问题是在省内能够选择市区就业,生活条件相对舒适,但工资待遇却普遍较低。倘若选择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就业,工资待遇相对乐观,但大都被分配到郊区,甚至县城和乡镇的幼儿园,这是好多毕业生不愿意接受的。这就使学前教育的毕业生进退维谷,异常纠结。调查发现,大多数毕业生有强烈的去经济发达地区工作的愿望,而不愿意选择农村或者偏远地区。即便是来自农村的毕业生,也只有4.2%愿意回家乡就业,而不愿意回农村就业的尽然高达45%左右。
(四)就业途径很单一
就当前而言,毕业生把人才招聘会作为就业的核心途径,也有极少数毕业生选择到网上投放简历进行求职。但由于专业所限,只有为数很少的发达地区的教育区会来学校招聘,通过举办招聘会的方式挑选毕业生。更多的毕业生则是直接前去用人单位自我推荐,这样的状况成功的几率普遍不高。原因是连用人单位自己都无法确定什么时候会缺人,对于大多没有编制的聘任制员工,根本无法左右他们的去留.加之幼儿园几乎不会亲临招聘会现场选拔所需人才,更多通过熟人的推荐确定就业关系,导致产生供需双方处在“包办”的尴尬境地。在毕业生就业单位意向的选择上,幼儿园或者早教中心任然是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就业的主要阵地,就业途径选择非常单一。
三、影响毕业生就业的相关因素
(一)编制招考有限制
随着国家对学前教育的全民共举,学前教育事业正在发生着举世瞩目的巨变。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大四毕业生,在求职的这段时间里,也亲眼目睹了现实带来的冲击。就黑龙江省而言,大多教育区对幼儿园编制的招考都有生源地的限制,导致生源地是农村的学生无法到城镇和城市从事幼儿教育工作,而农村地区学前教育尚处在“拓荒”阶段,学生即使有抱负也难有用武之地。更可怕的是竟然将招考年龄限定在26岁左右,这会十分明显的给人造成错觉,认为幼儿园老师端的是“青春饭碗”,这不但是一个非常可怕的错误导向,而且是我国颁发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格格不入的。
(二)职业认识有偏差
大学阶段正处于职业认同感关键的时期,大学的专业教育在职业认同感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一方面,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对职业与专业随着就业的临近越来与明确,显示出极高的专业认同感;另一方面,由于学前教育职业的特殊性,加之幼儿教师待遇偏低,社会地位普遍不高,这极大的影响着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对未来专业发展的期待,更为重要的是,不少幼儿园认为相对于本科生而言,大专生在幼儿园“实用又好用”。本科生技能素养不硬,理论功底又不强,一线教学不太顺手,科研方面又难扛重任,这一切都左右学前教育本科毕业生的就业走向。于是无数不少的毕业生多采取转行,或者先就业再观望的就业态度。还有的学前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从小很少接触诸如钢琴、舞蹈、美术、声乐等技能的训练,大学四年的对技能课的学习犹如杯水车薪,加之生源地所限,转行就业的机会相对欠缺,于是形成对就业持悲观的态度。其实在日本幼儿园教师中,持有硕士、博士学历的也不少。[3]我国拥有学前教育本科培养资质的高校应正视这一现实,在学苗的选择及课程设置上有必要下大力气做好调整,尤其是实习实践急需加强,方能有效化解这一矛盾。
nlc202309011910
(三)就业决策有困难
大多学生之所以选报学前教育专业是因为社会对学前教育的重视不断升温所致,加之学前教育大学本科招考技能要求不高,文化課普遍偏低,就成了高中“中游”学生热捧的热门专业之一。殊不知一入大学,突然发现自己对学前教育专业的认识并不十分清晰,随着专业学习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生觉得自己对专业兴趣的认识是不完全正确的。起初,可能有些学生认为学习学前专业对自己未来培养孩子有很大帮助,更有甚者认为选择学前专业是毕业之后自己创业开一幼儿园。但随着就业的临近,就业的残酷,这样美好的愿望化作了泡影。面对就业市场迅速抛过来的“橄榄枝”,他们却犯了难:“低不就”——不愿意从事幼儿园一线教学工作。原因是民办园无保障,公办园没有大发展,况且编制很难保证,工资又普遍偏低,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就会参照的是其他专业本科生就职后的收入,他们对部分幼儿园教师的收入不满意,因此他们将工作收入视为重要因素。[4]“高不成”——无法胜任幼儿园管理工作。大多学前教育的本科高校将培养目标设定为幼儿园管理人才的层面,并在专业学习过程中再三向学生强调这样的培养特色,尽管本科毕业生在幼儿园以属于高学历人才,但幼儿园的管理者更具要多年从事学前教育的实践经验,这恰恰是初出茅庐的毕业生所缺乏的。
四、解决策略
(一)就业观念是前提
就业观是一个社会成员在就业时产生的价值取向,使人们对就业目的和意义相对稳定地看法和态度,也是一个人在面临就业时对所处就业环境随之产生的就业问题的综合体现。作为培养学前教育专业的高校,不应一味将大四才作为学生就业指导的时间,而应该从大学生接受入学教育开始就对他们进行就业观的培养,并在整个大学四年一以贯之。应用学前教育专业理论与实践性结合密切的特点,将在校学
习的专业知识与幼儿园的教育教学进行有效的碰撞。通过这样“前店后厂”式的培养模式,不仅对学生实践能力予以加强,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在校读书期间就对未来就业有了一个清晰地认识,就业观念自然会趋于理性,等到真正就业之时当然不会过分迷茫。
(二)职业情感是根本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指出:热爱学前教育事业,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爱幼儿,尊重幼儿人格;为人师表,做幼儿健康成长的启蒙者和引路人。这些观点旗帜鲜明的标榜了幼儿教师职业情感的核心价值。由此可见,幼儿教师的道德修养应集中体现在对学前教育的忠诚和对幼儿的细心呵护之上。倘若一个幼儿教师在工作岗位只是一味的追名逐利,丝毫没有爱岗敬业、关爱儿童之情,那他不可能在工作中投入热情,增强职业责任感,也就失去了成为一个优秀教师的基本前提。这就要求高校在入学之后随即对学生加强专业兴趣的培养,把真正热爱学前教育的人才选拔到这一岗位上来。问“为什么考学前?”答“别的考不上。”问“为什么干学前?”答“别的干不了。”诸如这样的黑色幽默不要在学前教育行业当中一再上演!
(三)“能力为重”是关键
社会中有一普遍观念认为,幼儿园老师不需要什么文化,简直就是小儿科,都是低学历人群,能唱也都是儿歌,画画只要画个小猫小兔、跳舞只要伸伸胳膊伸伸腿。如果这仅仅是局外人的认识,我们尚且可以理解,可是调查发现具有这种观念的学前教育专业的本科毕业生也大有人在。这就表明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在择业时忽视职业性质、职业生态环境。[5]顾明远教授有句名言,社会职业有一条铁的规律,即只有专业化才有社会地位,才能受到社会的尊重。如果一种职业是人人可以担任的,则在社会上是没有地位的。而专业化需要能力来支撑,《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指出:“把学前教育理论与保教实践相结合,突出保教实践能力;研究幼儿,遵循幼儿成长规律,提升保教工作专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只有这样,毕业生才有核心竞争力。
(四)政策落实是保障
近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非常重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并积极为此出台了一系列行之可效的相关政策。诸如农村教师特岗计划、三支一扶计划等等,目的是鼓励一批大学毕业生中的有识之士到农村去就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对长期在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教师,在工资、职务职称等方面实行倾斜政策,完善津补贴标准,改善工作和生活条件。”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是国家对于学前教育的核心举措,但当前农村幼儿教师待遇低、无编制、生活环境差等条件根本无法吸引毕业生去农村从教。这就要求政府要加大政策倾斜力度,最大限度的完善毕业生农村就业的新政策并将其落实到位,用政策保障毕业生的就业信念和学前教育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海鹰.学前教育专业高专毕业生的焦虑状况与解决对策[J].学前教育研究,2012,(2).
[2]王艳玲.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的职业认同:困境与消解.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7).
[3]周谊.日本幼儿园教师的学历[J].学前教育研究,1995,(4).
[4]谢萌,胡婷,左志宏.上海市学前教育专业准毕业生就业及职业承诺影响因素研究.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10,(7、8).
[5]许晓晖,韩佳伶,严钰.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的职业价值观特点.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08,(3).
注:本文系黑龙江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黑龙江省学前教育本科毕业生就业压力相关因素研究”(10E047)的阶段性成果;本文系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GZ201201095)的阶段性成果。
4.教育技术学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篇四
一、电视作品的创作与实践。
[内容说明] 完成电视教学片、校园DV剧等的策划、拍摄与后期编辑。
[能力要求] 对电视片的制作感兴趣,熟练摄像机、非线性编辑系统的使用,对
动画,视音频编辑有一定的基础。
[参考题目]
① 电视节目的品牌战略
② 解析信息资讯节目的受众倾向
③ 论体育类谈话节目之体育明星专访
④ 由凤凰卫视的经验看电视媒体品牌的塑造
⑤ 益智类节目的元素分析
⑥ 电视栏目包装策略初探
⑦ 电视谈话节目嘉宾选择
⑧ 频道节目编排浅论
⑨ 浅议谈话节目的话题选择
⑩ 浅论名人访谈节目中的主持人角色
⑪ 再现真实——浅谈纪录片中的搬演手法
⑫ 从谈话节目看编导意识(可用案例分析法)
⑬ 电视现场直播节目的策划
⑭ 中国电视(广播)频道专业化问题与对策研究
⑮ 论电视(广播)频道的设置与构建
⑯ 电视(广播)新闻受众需求分析与满足
⑰ 电视新闻(纪录片、专题片等)解说词的写作特点(及如何与画面组合)
⑱ DV现象研究:(平民化、传播的自由、批判、手段的革新等角度)
⑲ 电视谈话节目研究(策划、编辑手段、文化、受众等角度)
⑳ 镜头编辑的艺术电视(广播)节目对现场(音响、背景声)的运用
二、普适计算环境下教学模式的研究
[内容说明]探索普适计算环境下新的教学模式。
[能力要求]对教育技术学理论比较感兴趣。
三、普适教育环境中协作学习过程研究
[内容说明]探索普适教育环境下协作学习过程模式。
[能力要求]对普适计算技术及泛在学习比较感兴趣。
四、泛在学习环境中信息呈现方式研究
[内容说明] 泛在学习活动系统中,信息呈现是泛在学习过程的第一个环节,它直接决定了泛在学习者能否有效地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同时也影响到学习者后期对信息的进一步加工、存储和提取,并最终影响学习效果。该课题旨在探索泛在学习环境中信息呈现的方式。
[能力要求]对3G传输技术、微电子技术和网络技术及其教育应用比较感兴趣。
五、基于活动感知的泛在学习活动系统优化模型的设计与建构
[内容说明]近年来,数字化学习领域的研究者们可以普遍感受到,随着无线通信技术和传感技术的发展,数字化学习(e-learning)实现了向移动学习(m-learning)的转变,而今又由移动学习朝着泛在学习(u-learning)的方向发展。人类的学习活动将在普适计算传感系统的持续感知和上下文分析预测的环境中展开。这种基于活动感知的上下文分析技术将在准确的时间和地点为人们呈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本课题旨在探索基于活动感知的泛在学习活动系统的设计与建模。
[能力要求]对普适计算技术及泛在学习比较感兴趣。
六、中小学生基于微博的知识分享行为调查研究(限3人)
[内容说明]近期一项针对中学生的网络调查则显示,七成填写调查问卷的学生表示拥有自己的微博。对于“你使用微博主要做什么”,百分之百的被调查者选择了“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随时与朋友分享”,还有四成选了“了解他人看法”。可见,信息和知识的分享已经成为学习者使用微博工具的主要目的。微博作为基于互联网的一种新的信息发布与传播渠道,日益受到社会各界尤其是青少年学生的广泛关注,而且已经成为国内开展泛在学习知识分享活动的有效支撑平台。
[能力要求]熟悉微博工具,掌握调查研究方法,对泛在学习感兴趣。
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1、教育信息化的研究
(1)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现状的分析与研究
(2)教师信息素养及其培养模式研究
(3)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运用影响因素的分析
2、信息技术整合于学校教育研究
(1)培养师范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的有效途径
(2)社会性软件(wiki、blog、微博等)的教学应用
(3)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
(4)基于webquest的教学活动设计
(5)基于概念图的教学活动设计
3、信息技术课程的研究
(1)中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存在问题的归因分析
(2)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3)研究性学习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开发与实施研究
(4)信息技术教学中研究性学习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5)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评价的研究
(6)论新课程改革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师角色转换和素质更新
4、培养师范生教学技能研究
(1)基于MOODLE的有效教学模式设计
(2)基于MOODLE的模式与传统模式的对比研究
(3)基于cscl(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的教学模式设计
(4)师范生教学技能的评价研究
5、地区中学生网络生活方式的调查研究
(1)现状调查
(2)网络生活方式与学习情况的相关研究
(3)上网方式的影响因素研究
(4)对策研究
6、摄影技术探讨(如果一定要6个题目,就分为摄影构图探讨、摄影用光探讨、新闻摄影的拍摄技巧探讨等)
(1)摄影构图专题学习网站的开发
(2)读图时代与新闻摄影
(3)项目教学法在《多媒体画面艺术基础》课程中的应用
其它
1.移动学习网站设计研究
2.信息技术微型课程的设计与应用研究
3.参与式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4.播客教学平台的设计与开发研究
5.数字化故事叙述研究
6.技术支持的思维工具在教学中应用的实践研究
7.引领式在线学习研究
信息技术课程
1.各地的课程标准及比较
2.国内外信息技术课程比较
3.教师是怎样理解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4.校长、教师和学生对技术课程的认同程度
信息技术课程教材研究
5.信息技术课程教材的发展历程
6.教师对信息技术教材的评价
7.学生对信息技术教材的评价
8.教材与课程目标的对比
9.国内不同版本教材的对比
10.国内外教材比较
11.校本教材的发展现状
12.开发与利用与教材配套的资源和环境情况
信息技术课程的网站(资源)调查分析
①有哪些网站
②网站的制作单位是谁
③网站的目标对象
④网站有什么内容(主要板块)
⑤网站的优缺点
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研究
1.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方法的现状调查
2.不同教学方法的效果研究
3.中小学信息技术各模块教学设计与典型案例研究
4.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实录分析
5.数字故事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教学效果的评价
1.各地信息技术课程评价研究
2.不同省份信息技术课程高考模式的分析
3.国外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评价对我国的借鉴和启示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研究
1.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现状调查
2.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调查
3.基于技术的教师专业发展
4.基于技术的教师职前职后一体化发展模式研究
5.基于微型视频课的师范生教育技术技能训练研究
1.试题相似度评估
2.作业相似度评估
3.信息系统开发
4.网络课程建设与应用研究
5.区域性基础教育信息化优质教学资源平台的构建与应用研究
1.PS中立体展示效果制作
2.PS中图像材质(质感)制作方法与应用
3.PS中矢量图制作与技巧
4.PS中调整层的应用与技巧
5.PS图像制作中光艺术的应用
6.普及型圆桌会议系统的设计与选型
7.VOD网站的设计与制作
8.自助式微格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实施
在**课程中学生活动设计
网络课程的个性化设计研究
多媒体学习资源的设计原则
混合学习案例设计与分析
高师生信息素养评价体系的建构
网络学习中的动机策略研究
课堂实录中的布光技术
课堂实录中的画面摄影技巧
高校新闻电视节目的制作
“摄像用光”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开发
“电视画面”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开发
一、体验学习虚拟教学环境的构建
1.虚拟情景教学动画
2.虚拟实验设备
3.交互式教学课件
4.交互式教学游戏
二、移动学习动画教学资源开发
1.手机教学动画
2.手机教学游戏
1、音响(有线、无线)工程的设计
2、建声环境的技术改造
3、多媒体场所的设计与安装
4、有线电视系统的安装与调试
5.学前教育本科毕业论文题目 篇五
2 养育事件对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影响的研究
3 南京市0~3岁婴幼儿教养机构运营模式研究
4 成长的足迹
5 童谣综论
6 幼儿“我也”行为研究
7 自闭倾向儿童游戏治疗个案研究
8 3—6岁儿童气质对合作行为的影响
9 幼儿期亲子关系的类型研究
10 蒙古族传统家庭教育及其传承研究
11 基于蒙古族文化的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
12 回归生活课程理念下的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研究
13 少数民族传统游戏与文化传承
14 幼儿园社会领域教学实践考察
15 大班幼儿沉浮概念转变教学之研究
16 大班幼儿规避行为研究
17 中班幼儿角色游戏中教师指导行为研究
18 发展性教育评价理念在实践中的运用
19 5~7岁儿童沉浮概念的发展
20 论杜威的过程思想及其对幼儿教育的启示
21 从独唱走向合唱
22 幼儿歌唱音准特点研究
23 关键事件与幼儿园骨干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
24 幼儿对安全相关概念认知的研究
25 幼儿园自由游戏情境中5-6岁儿童自语研究
26 幼儿园实习教师与指导教师互动的研究
27 幼儿父母养育幸福感研究
28 基于幼儿体验的绘画欣赏教学策略研究
29 成长取向的儿童教育
30 5~6岁幼儿对“家”的理解研究
31 民主·科学·生活·创造
32 实习场与幼儿园课程研究
33 5-6岁幼儿韵律活动的教育实验研究
34 3-6岁儿童早期分数概念发展的研究
35 幼儿园活动室墙面环境创设现状研究
36 人文视界中的早期阅读教育研究
37 促进幼儿主体性发展的教师支持性教学策略的研究
38 园长课程领导的现状与策略研究
39 学龄前儿童握笔姿势的发展性研究
40 4-6岁幼儿对数学加减逆反原则理解和运用的发展研究
41 婴幼儿电视节目制作思想之个案研究
42 上海城乡结合部公办园家长对其子女教育的需求研究
43 母亲指导对婴幼儿早期阅读兴趣的影响研究
44 3-6岁儿童在合作装扮游戏中的元交际发展研究
45 幼儿园利用家庭、社区资源进行科学教育的研究
46 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47 整合性音乐教学与5-6岁幼儿音乐节奏感发展的研究
48 4-6岁儿童在Tic-Tac-Toe游戏中认知策略获得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49 沙箱游戏疗法对攻击性儿童的鉴别与干预研究
50 幼儿园玩沙游戏环境创设与幼儿行为的研究
51 上海市幼儿教师职业压力与社会支持研究
52 学前儿童对于图画作者意图的认知发展及教育启示
53 上海城乡结合部与中心城区幼儿园园本教研特点的比较研究
54 幼儿园家访的研究
55 幼儿园教师在职培训及其效益研究
56 城市居住区的学前儿童户外游戏与游戏场地的研究
57 中班幼儿依恋内部工作模式对其同伴冲突情境中表现的影响研究
58 幼儿园艺术教学活动中对幼儿评价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59 幼儿性教育目标与内容的研究
60 湘西自治州幼儿园本土艺术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61 班集体与个人
62 个人和知识
63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提问的研究
64 幼儿园分组教学研究
65 《幼儿园渗透式领域课程》研究
66 长沙市幼儿英语教师专业素质现状研究
67 湖南省农村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现状研究
68 幼儿园保育员基本素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研究
69 多媒体辅助幼儿园教育活动对幼儿认知发展影响的研究
70 幼儿园园长课程领导面临的困境及对策研究
71 幼儿合作学习活动的指导策略研究
72 幼儿同伴合作学习的影响因素研究
73 童话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应用现状研究
74 幼儿园死亡教育的价值及特点研究
75 幼儿教师专业自主权现状及原因分析
76 数学文化视野下的幼儿园数学教育策略研究
77 4-6岁儿童数学元认知的发展研究
78 学前儿童性别角色教育特点研究
79 High/scope课程理论对农村幼儿社会适应行为发展的影响
80 幼儿教师批评幼儿的研究
81 幼儿教师教学提问的研究
82 大班幼儿自我概念特点之研究
83 大班幼儿生活活动中利他行为之研究
84 幼儿教师的奖励行为研究
85 幼儿教师情绪劳动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86 男性幼儿教师职业发展研究
87 动画片语境下小班幼儿英语语音学习的研究
88 幼儿教师工作倦怠研究
89 儿童幸福观之比较研究
90 西南地区城市公立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需要现状研究
91 重庆市保育员素质状况研究与对策思考
92 幼儿园科学课程实施现状研究
93 教师介入幼儿游戏方式的研究
94 重庆幼儿教师专业能力的现状调查研究
95 幼儿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研究
96 幼儿教师继续教育认同感的研究
97 绘画中的留守儿童
98 亲子游戏中家长角色的个案研究
99 幼儿园社会课程实施的个案研究
6.本科毕业优秀论文:思想政治教育 篇六
随着高校扩招学生人数的增加,这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这项工作来说,既是有利条件,又是严峻挑战。同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由于高校逐步实施了学分制,出现了“同学不同班,同班不同学”的现象,以传统班级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逐渐淡化,而同时,寝室作为大学生课余生活的主要空间,已逐渐凸显了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最有利、最突出、最实际的重要作用。因此,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学生寝室生活,加强寝室思想政治教育,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寝室的重要意义
寝室一方面是学生生活、学习、休闲的重要场所,是学生修养身心、陶冶情操、学习沟通与合作、培养自理自立能力的实践课堂;另一方面也是高校实施教育、管理、服务的最小单位,是促进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练兵场。思想政治教育进寝室,就是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深入到大学生寝室中,让寝室既能成为大学生舒适温馨的`休息场所,又能成为大学生增长知识、提高技能、培养高尚情操,促进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一线阵地。大学生正处在其心理、生理由不成熟到成熟、由不完善到完善的重要过渡时期,寝室生活的质量会直接促进或减缓大学生德智体美的发展程度[1]。所以,将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到寝室,对当代大学生的各个方面的成长都具有重要意义。
2、大学生寝室生活现状
2.1寝室生活混乱,网络利用不当
调查发现,大学生每天在寝室的时间达到10-13个小时,除去正常的8小时睡眠之外,其他课余时间更多的是吃吃喝喝、网络聊天、看电视、看小说、打游戏[2]。特别是很多男生寝室室内空气混浊,卫生情况较差。同时手机、电脑、网络等现代交流工具的普及,虽然有利于大学生获得和学习各种知识,但更多的是使很多大学生沉迷于自己的网络空间里,迷恋网络,逃课旷课,最终影响学业完成。
2.2寝室活动单一,学生被动参加
许多高校在寝室开展活动内容单一,很多只停留于形式,极少开展形式新颖、主题深入、引人入胜的活动,学生常处于被动,参加积极性不高,且会成为学生的负担,严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寝室思想政治教育关键在于培养一种高尚的精神、严谨的态度、和谐的文化。所以寝室活动不应只停留在表面,还要包括精神层面,不应只注重效果,还要注意引导,用具有健康的理念的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来挖掘大学生的才智。
2.3寝室关系复杂,心理问题增多
寝室成员基本来自不同的地区,各自有不同的生活习惯,生活中难免会出现分歧,产生矛盾。有些学生可以理性的缓解矛盾,而有些学生则不会合理解决矛盾。这导致同学间关系僵化,寝室氛围紧张。久而久之,有些学生处理不好人际关系,性格孤僻,被同学孤立,造成个人心理负担加重,心理问题日益增多。
2.4寝室纪律淡化,安全隐患突出
为保障学生在校的人身财产安全,各高校都制定了高校学生公寓管理规章制度。大多数学生能够遵守,但也有些学生忽视这些制度,他们把这些制度看成是限制自由的条框,使他们的生活变得不方便,从而出现各种违规现象,如吸烟、使用违章电器、乱堆杂物、私拉电线等。而这些违规行为,则直接威胁到大学生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寝室的方法途径
针对目前大学生寝室出现的诸多问题,要求我们要充分利用好寝室,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途径和育人渠道,使寝室真正能够成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
3.1党团组织进公寓,为寝室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组织保障
将党团组织建在学生寝室,充分发挥党团组织引导人、团结人、凝聚人的作用,这是思想政治教育进公寓的有力组织保障。在现有学院、年级、班级党团组织的基础上,以公寓为单位设立党支部,以楼层为单位成立团支部,以寝室为单位组成团小组,在寝室设立党员示范岗和团员标兵寝,充分发挥党员和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党建带团建,通过定期评选“党员示范寝”、组织寝室民主生活会、党员与困难学生结对子等,强化党团组织在公寓中的教育、管理作用,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党员的责任意识,起到“我是党员,我模范”的旗帜作用。
3.2辅导员入住寝室,为寝室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人员保障
7.本科教育学毕业论文 篇七
关键词:教育学,本科生,社会需求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 教育学本科生就业率普遍偏低, 很多教育学本科生面临“毕业即失业”的就业窘境。北京师范大学的教育学专业是全国重点学科, 在师范学校的教育学专业中名列前茅, 该专业的录取分数线每年都是在师大所有专业里分数线最高的。然而, 那么多优秀的学生, 学习全国重点的专业, 在大四本科毕业时, 却面临着就业难的问题。很多该专业的学生从大一时就开始担心自己在毕业时无法找到适合的工作, 并且有一部分同学因此而后悔当初选择这个专业。那么社会对教育学专业本科毕业生的需求究竟如何?教育学专业本科生真的面临“毕业即失业”的窘境吗?教育学专业本科毕业生何去何从?
二、研究方法
(一) 研究对象
毕业生、教师、招聘单位
(二)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访谈法。研究组通过对毕业生访谈了解当前就业状况, 对教师访谈了解到教师对当前教育学毕业生就业现状的看法与当前措施, 对招聘单位访谈确定当前招聘单位对教育学本科毕业生的招聘现状。
三、研究成果
(一) 总体现状分析
1. 教育学毕业生就业现状
教育学专业毕业生的去向有考研、出国、就业三个方向, 其中选择直接就业的人数偏少。以北京师范大学08级教育学就业情况为例进行分析:出国与国防生各占25%, 考研占50%。由于很多学生认为教育学专业的就业情况不容乐观, 早早地就做好读研究生和出国的准备, 而那些考不上研究生和无法出国的毕业生, 才选择了本科毕业找工作。
2. 教育学的社会需求现状
(1) 社会需求类型
教育学的“社会需求”可以分为三类, 如图所示, 社会用人单位对于教育学本科生的需求主要分为三个方面, 包括经济型需求, 事业型需求和行政型需求。经济型需求是指公司企业需求、媒体需求等, 比如一些公司招的销售人员等属于此类。事业型需求是指学校需求、出版社需求等, 如学校的学科教师、杂志社的编辑等都属于此类。行政型需求包括学校教育行政需求、政府需求等, 如教育局公职人员等都属于此类。
(2) 社会需求统计分析
我们分析了北京师范大学10月到11月份的校园宣讲会情况。统计的总招聘单位数为63个, 其中招教育学专业单位总数为9个, 明确表明不招教育学专业单位数为8个, 招聘学科教师的待定单位为46个。与此同时, 在待定的学校中80.95%表示能够接受有辅修背景的教育学毕业生, 16.67%表示完全无法接受。由此可见, 首先, 教育学专业的毕业生在社会企业中的就业前景是较为乐观的。虽然专业对口的工作数量较少, 但是由于教育学作为文科专业, 在招聘时该专业的学生仍有很大的选择空间, 很多工作都对专业没有非常明确的要求, 不会明确规定不招教育学专业的学生。其次, 有辅修或双学位证书的教育学本科毕业生由于具有一定的专业学科背景, 在就业时更具竞争力。
与此同时, 我们也对招聘岗位数目进行了分析, 大多招聘教育学的岗位对招聘人数没有具体限制, 而不招聘的岗位数为500个, 待定 (指招聘学科教师的岗位) 为1978个, 待定的岗位数中, 13%的岗位数明确表示不接受教育学专业毕业生, 余下的87%表示能接受教育学专业毕业生。因此当前社会对于教育学专业的毕业生还是有一定的需求的。
(二) 原因分析
根据研究所得出的教育学本科生就业及需求现状, 我们进行了分析并从学生个人, 学校, 用人单位三个方面总结出相关原因。
1. 教育学毕业生
教育学毕业生自身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 教育学毕业生对当前就业信息的了解不足, 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 很多毕业生在没有了解社会需求的情况下就盲目悲观, 因此在就业季的时候并没有积极去找工作;其次, 教育学专业毕业生在大学四年中所学的知识都是理论方面的, 而且大多是属于社会学范畴的, 具有抽象性, 可操作性低, 不能完全适应岗位的需要;最后, 部分教育学毕业生在四年的大学生涯中没有走到社会上进行实践, 缺乏社会需要的实践能力。
2. 用人单位
用人单位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首先是当前用人单位对教育学缺乏足够的了解, 在访谈过程中很多招聘单位负责人对于教育学存在诸多误解, 认为教育学就是培养师范教师的专业;其次, 随着高校扩招, 硕士毕业生人数越来越多, 用人单位提出更高的学历要求 (硕士及以上学位) , 一些用人单位明确表示不接受本科学历的毕业生;最后, 部分学校对专业对口要求较高, 这些学校大多是高中或者重点初中等, 为了学校发展的需要, 对于学科教师的专业素养有着很高的要求。
3. 学校
学校方面, 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 随着高校的扩招, 教育学专业的毕业生人数有了很大增长, 毕业生就业竞争比之前愈加激烈;其次, 学校当前的培养模式培养出来的理论研究型教育学毕业生既缺乏学校需要的学科知识能力, 也缺乏企业需要的实践能力。在大学四年中, 教育学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理论知识, 很少学习实用的知识, 也很少参加实践活动;最后, 学校对与就业相关的指导工作没有足够的重视, 往往是学生到了四年级才会通知参加一些重要的宣讲会, 在之前的三年很少对学生进行就业方面的相关指导。
四、结论及相关建议
我们根据以上教育学本科生就业及社会需求的现状和原因的分析, 得出了以下几个结论:用人单位对教育学本科毕业生的需求主要有三种, 包括经济型、事业型和行政型需求;教育学专业在学科教师这个领域就业前景比较乐观, 有很多学校都接受教育学的本科毕业时到其学校担任学科教师;用人单位对教育学人才有一些共性的要求, 如:具有良好的个人修养, 热爱教育, 有较高的学历 (硕士优先) ;不同需求主体对教育学人才的要求呈现明显的不一致:学校要求应聘老师的毕业生有良好的学科知识能力, 对专业对口的要求较高, 而教育相关的企业更加看重应聘者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根据以上结论, 我们提出了以下建议:
(一) 学生应注重培养自身的综合能力
1. 本科生应该提高英语应用能力以及计算机操作能力例如在校期间可以利用地处北京的优势, 提高英语听说能力。此外也要加强计算机操作方面的能力, 对于word、excel、ppt、简单的视频制作等要比较熟练;
2. 学部本科生在学有余力的前提下, 可以选择辅修或选修别的专业的双学位, 教育学的本科生在学习教育学的基础上, 再辅修一门基础学科, 能够使自己拥有学科专业背景, 在应聘学校教师时更具竞争力;
3. 在学习之外, 学生还可以积极寻找锻炼自己的机会, 比如去公司实习, 在提升自我的同时了解自己未来应聘时应该具备哪些能力;或者参加学校组织的暑期实践活动等, 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等;
4. 学生在课堂学习之外, 也可以学习其他使用的知识, 考取自己需要的证书。比如有的同学考取了心理咨询师资格证, 有的同学考取了会计证等, 这些证书都能够在应聘时为自己增加获胜的砝码。
(二) 教育学院应加强就业指导工作
1. 教育学院可以适当调整教育学本科生课程结构。在着重培养研究型人才的大背景下, 给学生更多自由选择的机会。比如, 在大一大二的时候开设实用的就业指导课程, 让学生尽早了解就业情况, 逐步发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
2. 教育学院可以给本科生积极的指导, 让同学们了解辅修以及双学位的重要性, 提醒本科毕业不读研的同学在大一时选择适合自己的辅修或双学位专业, 以增加其在就业时的竞争力;
3. 教育学院可以给学生提供多样信息。除了各种讲座论坛外, 学院的就业先锋队可以收集招聘单位宣讲会的信息, 利用飞信平台及时传达给院里所有同学, 使同学们在平时能够多了解社会需求, 从而通过有方向性的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
4. 学院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配备导师。毕业后继续读研的学生配备学术研究方向的老师, 而毕业后就参加工作的学生则配备与研究方向更具实践性的导师。通过不同导师的指导, 学生能够在其大学生活学习期间得到更适合的指导, 从而更好地发展自己的能力。
综上所述, 我们通过调查研究目前社会对教育学本科毕业生的需求现状, 为毕业生的工作提供了依据, 也为缓解教育学专业本科生就业焦虑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要实现毕业后顺利就业, 学院方面在加强指导的同时, 学生个人的努力仍然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在大学中学生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通过各种方式提升自己的能力, 从而增加自己在就业时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冯向东.学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 2002 (3) .
[2]顾明远.教育大辞典第三卷[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 1991 (26) .
[3]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9.
[4]王金燕.教育学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困境及原因探析[J].当代教育论坛, 2009 (12) .
8.本科教育学毕业论文 篇八
关键词:工程师教育;本土化;本科毕业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4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29-0059-02
近年来,我国逐渐重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工作。教育部已启动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一些高校也积极响应并推动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1]其中,法国工程师培养模式因其优秀的培养质量、高度的社会认可度而受到了人们较大的关注。[2]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民航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纷纷建立工程师学院,尝试学习法国工程师培养模式。[3]中山大学也在2010年与法国以格勒诺布尔国立综合理工学院为首的五所法国工程师学校合作组建了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引入法国工程师培养的培养模式,借鉴法国在核能工程师培养上的经验,为我国培养国际一流的核能工程师。[4,5]学院于2010年纳入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计划对外招生。至今第一批学生正好本科毕业,刚经历了本科毕业设计阶段。笔者作为本科毕业设计工作组织和协调的中方负责人,同时,也参与了毕业设计的具体指导,包括独立指导1个小组、与法方Bertrand Mercier教授共同指导1个小组,同时,笔者之前也完成指导了2008级和2009级两届传统中国模式下的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的本科毕业设计(共21人),所以特对法国工程师教育模式下的本科毕业设计进行了总结与思考,希望能对我国的工程师培养提供有益的启示。
一、工程师培养模式下的本科毕业生
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完整课程将分六个学年完成,分别为三年的预科教育阶段和三年的工程师教育阶段(对应着我国四年本科教育阶段和两年硕士教育阶段)。课程按照法国工程师的培养模式进行开设,预科教育阶段主要借鉴法国工程师理科精英学校预科班的课程设置,包括法语、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及实验、普通化学及实验、电子技术及实验、计算机、社会和管理科学以及英语等课程。工程师教育阶段课程设置主要包括量子物理、流体力学、材料化学、核物理与中子物理、安保概论、系统可靠性、核安全与防护、环境与社会、核电站管理等专业基础课程以及相应的专业课程。
工程师培养模式下的4年级本科毕业生完成了3年预科阶段的学习,主要掌握了语言、数学、物理和少许化学的相关知识,尚未涉及到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课程相关的内容。另外,本科四年级对应着工程师阶段的第一年,课程任务繁重,从星期一到星期五的早上到晚上,除了星期三晚上没课以外,其余时间都在上课;另外,课程安排基本上采用短期集中授课的形式,每周或者隔一周的周末都安排有考试。因此,学生在本科毕业课题的开展过程中面临着缺乏必要的基础知识和投入时间有限的双重压力。
二、毕业设计开展情况
经中、法双方的共同协商,本科毕业设计分组进行,3~5名学生组成1个小组,每个小组对应着一个大论文题目,每个题目下设3~5个子题目,对应着学校要求:每位同学的本科毕业设计题目不得相同。同时,毕业设计强调国际化和企业参与。本届学生共分为25个小组,其中8个题目来自法国原子能委员会(CEA)、4个来自格勒诺布尔综合理工学院(INP)、1个来自法国电力公司(EDF)、5个来自中国广核集团、剩下7个来自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IFCEN)。根据学生的法语水平评估,选取其中的4个小组的毕业论文用法文撰写,其余同学的毕业论文用英文撰写。最后,每组经过答辩后提交一篇总的毕业设计报告;另外,每位同学根据子题目提交1篇毕业论文。
论文开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有:
(1)认知问题:法方指导教师对工程师的培养机制较为了解,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水平针对性地给出了较为简单的题目,类似于我国传统教育模式下的课程设计,学生不需要花很多时间就可以较好地完成。而中方指导教师往往习惯于我国传统模式的本科毕业设计模式,特别是来自中广核的指导教师,由于之前对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的课程设置了解不多,完全假设这些学生和传统本科毕业生一样,具有一定的专业基础,并且最后一学期没有课程,全部时间可用来做毕业设计,所以,他们所提供的题目对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的学生来说普遍偏难,学生需要自学很多专业知识才能完成。
(2)距离问题: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的教师和学生之间可以紧密联系,随时交流,每周都召开毕业设计的进度讨论会;而校外导师来自法国和中国广核集团,较难跟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一般说来,学生基本上是通过网络工具,比如skype、Webex、Email等跟法国指导教师进行交流;而中国广核集团虽然在深圳,距离学院所在地——珠海不太远,但是由于平时学生和教师们都很忙,只能偶尔组织周末见面讨论,平时也是通过Email或者电话联系沟通的。
(3)核能行业的保密问题:由于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很多企业指导教师的资料和数据受制于严格的保密制度,无法提供给学生。这样,学生只能通过网络和一些公开的文献获取数据,完成毕业论文,论文的质量受到了一定影响。
(4)个别外方导师问题:由于是第一次开展这种形式的本科毕业设计工作,学校没有对企业导师进行严格的选拔,导致了一些不是很有经验的人员被聘为本科毕业设计的指导教师,而这些老师对学生的指导力度比较有限。另外,有些外方指导教师比较忙,责任心不是很强,从而影响到本科毕业设计的完成质量。
三、总结与建议
经过本科毕业设计工作的开展与实践以及具体指导工作的开展可以发现:如果可能,可针对中法工程师培养模式的学生,取消本科毕业设计的环节,代之以一到两门课程。目前这些学生的课程设计都是借鉴了法国工程师培养模式,距离我国传统的大学本科教育要求较远,因此,可以灵活处理,以课程设计代替毕业设计不仅仅在课程安排上比较合理,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信心,同时增强学生诚信品质的培养。倘若坚持继续开展本科毕业设计环节,笔者给出如下建议:
一是将本科毕业设计时间增加至1年以上,特别是在3年级结束的暑假前将题目落实到每位学生,这样,学生们可利用这个暑假和接下来的寒假来开展本科毕业设计的工作,以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毕业设计。
二是提高本校教师的参与度。本校教师跟学生交流比较方便,特别是学院以年轻教师为主,这些老师没课的时候一般都在办公室,可很方便地跟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加上老师们都经过本硕博的严格训练,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可以确保毕业论文的顺利开展与质量。
三是严格选拔校外导师。不能盲目向合作企业征集毕业设计课题,可通过校外合作企业的相关负责人或者专家推荐指导教师的形式;也可以鼓励校内资深教授推荐自己认识的校外专家作为本科毕业设计的指导教师,确保校外导师的指导水平。同时,可通过学校和企业的合作协议,明确校外导师的责任与义务。
课程设置方面也可将本科毕业设计作为一门重要的必修课程纳入课程安排表,从日常制度上保证学生的投入时间。
参考文献:
[1]刘建立,谭俊峰,王鸿博,等.法国工程师大学校教育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中企业培养方案制定的启示[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3,(11).
[2]王晓辉.法国工程师教育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3,(2).
[3]于黎明,陈辉,殷传涛,等.企业全过程参与工程师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3).
[4]杨佩青,杨东华.法国工程师培养模式本土化过程中学生分流淘汰的困难及对策[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1).
[5]杨东华,杨佩青.法国工程师精英教育模式本土化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2012,(6).
9.本科教育学毕业论文 篇九
论文题目:
幼儿入园适应性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院系名称:
专业名称:学前教育 学 号: 姓 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
摘 要
幼儿入园适应性问题需要得到关注。幼儿入园不适应主要由家长的和教师处理不当造成的,其原因主要从家庭教养、幼儿园管理和幼儿自身条件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幼儿要适应幼儿园的生活离不开家长的努力,同时,幼儿园也应该积极地采取措施让幼儿更快地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
关键词:入园适应性问题;解决对策;幼儿
目 录
一、入园适应性问题的提出 ………………………………………………1
二、幼儿入园适应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2
(一)幼儿入园适应存在的问题…………………………………………3
1、家长的问题…………………………………………………………………2
2、教师的问题…………………………………………………………………2
(二)幼儿入园适应性问题的原因………………………………………3
1、家庭因素……………………………………………………………………3
2、幼儿园因素…………………………………………………………………4
3、自身的特点…………………………………………………………………5
三、促进幼儿入园适应的策略 ……………………………………………5
(一)家长应该采取的措施 ………………………………………………5
1、做好入园准备………………………………………………………………5
2、对幼儿入园要有正确的态度……………………………………………6
(二)幼儿园应该采取的措施 ……………………………………………6
1、依照《纲要》的内容实施教学活动…………………………………62、为幼儿入园做好准备…………………………………………………6
3、幼儿园要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环境 ……………………………………7
4、家园合作……………………………………………………………………7 参考文献…………………………………………………………………………9 致 谢…………………………………………………………………………10 幼儿入园适应性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一、入园适应性问题的提出
在新学期开学之初,新入园的幼儿总是会出现哭闹的现象,幼儿从熟悉的家庭进入陌生的幼儿园,突然和朝夕相处的亲人分离,面对陌生的环境,陌生的老师和伙伴,加上活动的相对不自由和集体生活规则的约束,幼儿无论从心理还是生理上,都会产生极大的害怕感和不安全感,幼儿入园适应性的问题便随之而来。
幼儿入园适应性问题,是指幼儿刚踏入幼儿园,对新环境和生活节奏未能及时适应,对自己的行为做出调整而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其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幼儿情绪恶化。幼儿情绪激动、不稳定, 注意力分散, 情绪低落, 对集体活动兴趣不高;家长送幼儿入园时, 不愿与母亲分离, 追家长、啼哭时间长等;和其他小朋友也没有太多的交流, 喜欢独处, 只是偶尔看看别的孩子在干什么, 处于独自游戏或平行游戏水平。有什么需求, 也不敢向老师提出, 和老师也没有太多的言语交流。(2)身体状态的变化。不敢大小便, 更不敢求助老师, 或频繁地上厕所;不愿意和小朋友一起进食, 甚至不吃;入睡困难, 要求陪睡或拒睡。幼儿还会出现发烧、咳嗽等身体不适现象, 有的还会持续很长时间。如果对幼儿入园的适应性问题不加以引导,将严重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甚至对幼儿的身心造成严重的伤害。
目前,幼儿入园适应性问题受到重视,许多幼儿园也积累了很多的经验。但是,幼儿入园适应性问题还是广泛地存在,在引导幼儿入园适应上还是存在许多问题,如认为幼儿不哭闹就是幼儿适应了幼儿园;只让幼儿适应幼儿园教学方面而忽视保育方面等。非常不利于幼儿适应幼儿园。本文试图了解、分析幼儿入园适应性问题,寻找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探索解决幼儿入园适应性问题的解决对策。
二、幼儿入园适应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虽然说幼儿入园适应受到广泛的重视,但是在处理方式上还是存在许多的问题。而导致问题的原因也应该重点分析。
(一)幼儿入园适应存在的问题
我认为幼儿入园适应存在的问题应该从家长和教师两个方面分析。
1、家长的问题
有些家长过于保护孩子,怕孩子不适应幼儿园生活而“陪读”,或者很迟的时候才送幼儿入园,很早的时候来接。这样会使幼儿不重视入园;而有些家长却与此相反,在送幼儿进入班级时,不管幼儿是否哭闹,立即就走,让幼儿没有整理情绪的“缓冲”时间。
2、教师的问题
其一,在幼儿哭泣的时候只是安慰。在幼儿因为新的环境和分离焦虑而哭泣的时候,安慰只会让幼儿信任你一个人而对你产生依恋,这并不能解决问题。其二,对不停哭闹的幼儿不理睬。有些幼儿在入园时适应期会很长,在此期间会一直的哭闹,有些教师在开始还会关心,但是时间久了就会不耐烦,就会觉得只要时间长了幼儿就会自己适应,就会不哭闹,所以会对哭闹不止的幼儿“冷处理”。其三,欺骗或恐吓幼儿。有些幼儿会一直哭着要妈妈,而有些教师为了让幼儿不哭闹,就会骗幼儿说“妈妈快来接你了,只要你不哭”或者“只要你不哭,我就打电话给你妈妈,然后来接你”,这些只会见效一时,很快幼儿就会哭闹的更加厉害;有些教师直接吓唬哭闹的幼儿,“你再哭就不让你妈妈来接你了”,“你再哭就叫老狼把你叼走”等等。这类行为可能会让幼儿暂时的停止哭闹,但是会对幼儿的伤害是很大的。
(二)幼儿入园适应性问题的原因
导致幼儿入园不适应的原因有很多,但是我觉得家庭、幼儿园还有幼儿自身条件者三个方面是主要原因。
1、家庭因素
其一,家庭环境。家庭社交环境较为封闭,幼儿在大部分是成人的世界里成长,家长又较少的让幼儿与同龄人相处,在与同龄人相处中可能会出现很多的问题,生活自理能力也会很差。而且幼儿明显的更依赖成人,在入园的时候他们的分离焦虑现象会表现更加激烈。其二,家庭教养方式。一种是家长过于宠溺孩子,事事顺着幼儿,导致幼儿严重的以自我为中心,合作能力较差,而且这类幼儿往往生活自理能力差。另一种是家长对幼儿太过专制,什么事都要过问,可能导 致幼儿软弱或具有攻击性,这类幼儿都不能很好的适应幼儿园的规章制度。还有的家长对孩子放任或忽视。这类幼儿对于规章制度的适应会很差,人际交往能力往往也很差。其三,家长接送幼儿的态度。家长往往会因为幼儿的哭闹而不舍,有的长时间呆在幼儿园,有的家长直接把孩子带回家。而与此情况相反,在幼儿入园大声哭闹的时候,有些家长选择把幼儿送到教室,然后赶紧离开。这会导致幼儿更加哭闹。
2、幼儿园因素
其一,幼儿园每个班级的人数超标。现在幼儿园的标准时两教一保,而有些幼儿园的班级人数严重超标,教师没有更多的精力照顾每一位幼儿。其二,教师的素质。教师不能很好地引导新入园幼儿,往往会运用恐吓使幼儿安静、不哭闹。而在判断幼儿是否适应幼儿园上也有很多的错误,认为幼儿不哭闹,安静就是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还有的教师会使用骗和恐吓的方式来使幼儿不哭闹,如“你不哭了,我就让妈妈来接你回家”“你再哭,就不让你妈妈来接你”。其三,幼儿园作息制度不合理与缺少人性化。且不说小班幼儿,就是中班和大班的幼儿也未必适应所在幼儿园的作息制度,孩子在家中自由自在惯了,在幼儿园则要按照统一的作息制度上课、下课、吃饭、午睡、玩耍等一系列学习、生活环节,可以说这个按照幼儿园作息制度学习和生活的过程就是不断去适应的过程,如果是缺少人性化的安排,如不准孩子随便上厕所等都会使孩子无所适从。
3、自身的特点
一方面,幼儿自身的性格。如果幼儿性格内向, 不能与别的幼儿进行友好交往, 甚至躲避其他幼儿, 依赖性较强, 很少单独活动, 也会使得适应需要更长时间才能完成。另一方面,幼儿的自理能力差。由于自身的自理能力较差,幼儿会比其他幼儿更加的被动,幼儿会出现更多的适应性问题。
三、促进幼儿入园适应的策略
为了促进幼儿更好的适应幼儿园的生活,笔者认为应从家庭和幼儿园两大方面采取措施。
(一)家长应该采取的措施
1、做好入园准备
其一,环境的准备。家长可以在幼儿入园前可以带着幼儿在幼儿园玩,熟悉幼儿园的环境,也可以多和园中的幼儿接触,激发对幼儿园的兴趣,也让幼儿更加了解和适应与同龄人的相处模式。也可以到已定的幼儿园去熟悉幼儿园及班级的环境,然后尽可能地在家里装饰的像班级的环境,或者把幼儿的活动室装扮成幼儿园的样式,以便让幼儿熟悉和适应幼儿园。其二,家庭教养方式的准备。家长可以到已定的幼儿园去了解幼儿日常活动,在家里的时候尽可能地复原幼儿园的日常活动,以便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如休息时间,逐渐的让幼儿适应早起,尽可能地让幼儿有午睡的习惯;学会自己脱裤子上厕所;学会用汤匙吃饭等等。
2、对幼儿入园要有正确的态度
家长要坚持每天按时的接送幼儿,这能让幼儿养成良好的入园习惯。如果连家长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那么幼儿会更加不重视幼儿园。而嫌麻烦把孩子一送进班级就走的家长更应该反省,你这样做会使幼儿认为自己的父母不够爱自己,而且会让幼儿更加恐惧幼儿园,这样的家长应该耐心的陪幼儿一小段时间,当幼儿知道他必须要在幼儿园但是并不是回家的时候,即使他还会继续哭闹,但是他会有一定的安全感。
(二)幼儿园应该采取的措施
1、依照《纲要》的内容实施教学活动。
要以《纲要》里倡导的先进教育理念真正贯彻落实,用先进的幼儿教育理念来引领教育实践。其一,教师一定要熟读纲要内容,应以纲要中五大领域的目标和内容为基准,结合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和特点制定教学计划。其二,《纲要》的第三部分组织和实施部分教师更应该熟悉,这样在教学过程中就能够更好的掌握课堂和按照计划实施。其三,《纲要》最后部分的教育评价,对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教师在教育的同时也应对照纲要对自己的教学进行评价,这也是教师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
2、为幼儿入园做好准备。
其一,在正式入园前,幼儿园可以让家长与幼儿一起体验幼儿园生活,共同参与幼儿园活动,使家长对孩子的适应情况有一个初步的 了解,以便做出相应的物质和心理准备。可以通过家长会等形式向家长介绍科学的育儿方法,介绍如何让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经验。其二,有条件的幼儿园可以在入园前做适当的家访,耐心倾听家长的介绍,详细了解每个孩子的生活环境和个性特征,以便用不同的方式消除不同性格幼儿的焦虑。
3、幼儿园要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环境。
其一,物质环境。幼儿园为了吸引幼儿应该把活动室装扮的漂亮。如装扮一些童话人物、色彩协调,特别强调,为了吸引幼儿不一定要装扮的五颜六色,这样可能会导致幼儿的注意力分散,教师应该尽可能地把活动室装扮的温馨可亲;区角设置的更加吸引幼儿,使幼儿有玩的欲望。其二,精神环境。幼儿园应该创设一个轻松、欢快的环境,使幼儿远离害怕、焦虑的心情。第一教师要有一定的耐心,和幼儿建立师生情感,让幼儿有安全感。第二教师可以多开设户外活动和亲子活动,户外活动能让幼儿有不被拘束的感觉,而亲子活动恰好可以缓解幼儿的分离焦虑。第三,活动更加人性化。在生活活动上,尽可能地让幼儿的需求得到满足,教师不能依照集体进行活动。
4、家园合作。
幼儿适应幼儿园,离不开家长的配合。在与家长的谈话中,教师可以了解到幼儿的性格、生活习惯等,以便对症下药。而家长也一定要与幼儿园密切联系,在幼儿入园初期,几乎所有的幼儿都会出现哭闹的状况,有些家长因为幼儿的哭闹而经常请假,或因此不信任教师,这更加不利于幼儿适应幼儿园,家长可以在与教师的交流中知道幼儿在幼儿园的一天表现,从而了解幼儿在各个方面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姜永杰.心理学视野中的幼儿入园适应探析 [J].幼儿教育,2006-06-07 P22-P23.[2] 史文秀.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视野下的新入园小班幼儿分离焦虑及其缓解 [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 P61-P63.[3] 陈晋颖.浅谈小班幼儿入园焦虑对策 [J].学前课程,2007-7 P46-P48.[4] 张承宇.异地幼儿入园适应性问题浅析 [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P36-P37.[5] 徐 英.从焦虑到安全、信赖--加快幼儿入园适应的实践 [J].科技创新导报,2003-2 P23.[6] 祈海芹.儿童入园“分离焦虑”问题矫治 [J].教育科学,2003-1-9 P56-57.[7] 徐立平.幼儿入园适应工作中的误区 [J].幼儿教育,2004-7-8 P55.致 谢
行文至此,我的这篇论文已接近尾声;岁月如梭,我四年的大学时光也即将敲响结束的钟声。离别在即,站在人生的又一个转折点上,心中难免思绪万千,一种感恩之情油然而生。生我者父母。感谢生我养我,含辛茹苦的父母。是你们,为我的学习创造了条件;是你们,一如既往的站在我的身后默默的支持着我。没有你们就不会有我的今天。谢谢你们,我的父亲母亲!
在这四年中,老师的谆谆教导、同学的互帮互助使我在专业技术和为人处事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感谢广西师范大学在我四年的大学生活当中对我的教育与培养,感谢广西师范大学的所有专业老师,没有你们的辛勤劳动,就没有我们今日的满载而归,感谢大学四年曾经帮助过我的所有同学。在编写毕业论文的过程中我曾经向老师们和同学们请教过不少的问题,老师们的热情解答和同学们的热心帮助才使我的毕业设计能较为顺利的完成。在此我向你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10.本科教育学毕业论文 篇十
一、论文写作的注意事项
(一)选择合适的论文题目
首先,要选择有浓厚研究兴趣的题目。对研究课题有浓厚的兴趣,会表现出更大的毅力和主观能动性。使人克服困难,集中精力去研究。其次,选择能够发挥自己业务特长的题目。研究者应从个人的条件、能力出发来选择和确立论题。在选题时,要考虑你对本专业领域中的哪一部分最熟悉,最有把握,就选择哪个论题。再次,选择自己占有资料较为充分的的题目。资料是研究的基础,要充分掌握在题目限定范围内的材料,尽可能搜集必要的典型的材料。最后,寻找空白点和薄弱环节。目前,教育科研的内容非常丰富,对热点问题的研究也很多,对于刚刚起步的研究者来说,最好选择那些尚未有人研究或虽然已经有人着手研究但还有许多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的论题。另外,在选择论文题目时还要注意:避免选题过大、过难和选题陈旧,(二)立论要科学,观点要创新
论文的科学性是指文章的基本观点和内容能够反映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文章的基本观点必须是从对具体材料的分析研究中产生出来,而不是主观臆想的。判断一篇论文有无价值或价值之大小,首先是看文章观点和内容的科学性如何。文章的科学性通常取决于作者在观察、分析问题时能否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科学研究中,既不容许夹杂个人的偏见,又不能人云亦云,更不能不着边际地凭空臆想,而必须从分析出发,力争做到如实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
论文的创新是其价值所在。文章的创新性,一般来说,就是要求不能简单地重复前人的观点,而必须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它可以表现为在前人没有探索过的新领域,前人没有做过的新题目上做出了成果,也可以表现为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的研究,有新的发现或提出了新的看法,形成一家之言。还可以表现为从一个新的角度,把已有的材料或观点重新加以概括和表述。
(三)论据要翔实,论证要严密
论文仅有一个好的主题和观点是不够的,还必须有充分、翔实的论据材料作为支持,旁征博引、多方佐证。作者每确立一个观点,必须考虑:用什么材料做主证,什么材料做旁证,要使自己的观点能够得到别人的承认,就必须有大量的、充分的、有说服力的理由来证实自己观点的正确。
论文的论据要充分,还须运用得当。一篇论文中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全部研究工作所得、古今中外的事实事例、精辟的论述、所有的实践数据、观察结果、调查成果等都引用进来,而是要取其必要者,舍弃可有可无者。因而在已收集的大量材料中如何选择必要的论据显得十分重要。一般来说,要注意论据的新颖性、典型性、代表性,更重要的是考虑其能否有力地阐述观点。
论文中引用的材料和数据,必须正确可靠,经得起推敲和验证,即论据的正确性。具体要求是,所引用的材料必须经过反复 证实。第一手材料要公正,要反复核实,要去掉个人的好恶和想当然的推想,保留其客观的真实。第二手材料要究根问底,查明原始出处,并深领其意,而不得断章取义。
论证是用论据证明论点的方法和过程。论证要严密、富有逻辑性,这样才能使文章具有说服力。从文章全局来说,作者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要符合客观事物的规律,从局部来说,对于某一问题的分析,某一现象的解释,要体现出较为完整的概念、判断和推理的过程。
(四)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撰写论文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在选题和观点上都必须注视教育现象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深入实际,进行社会调查研究,获得大量的感性材料,然后运用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对这些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制作,从而发现有现实意义而又适合自己研究的新课题。
二、论文写作的参考题目(以下题目只作参考,而且只是一个大的范围,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定一个小的题目)1 贵阳市各类幼儿园管理体制研究 zxc 3 灾后重建幼儿园现状调查 贵阳市乡镇中心园建设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 5 贵阳市各级各类幼教机构师资需求调查 6 幼儿园集团化发展模式研究 7 幼儿园城乡均衡发展研究 婴儿家庭游戏材料的开发与利用策略研究(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十一五课题)婴幼儿智力玩具(感统玩具、体能玩具等)开发研究 10 婴儿动作发展观察评估 11 婴儿认知行为观察评估 12 婴儿情感发展观察评估 13 婴儿语言发展观察评估 特色幼儿园研究(园级特色、班级特色、教师特色研究)15 幼儿园男性教师特色塑造研究 教师专业发展个案研究(名师、入门教师、跨行教师等)17 灾区幼教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18 灾区幼儿心理抚慰教育研究 19 灾区幼教机构环境创设研究 20 幼儿歌谣创编研究 幼儿早操研制的理论与实践 22 幼儿舞蹈编制研究 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现状调查(毕业学生的调查)24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25 传统游戏(或玩具)的教育价值探新 26 关于幼儿提问的研究 27 幼儿(小班托班)自我服务能力的调查 幼儿(大中班)自我服务及参与家庭劳动情况的调查 29 幼儿教育小学化(非正常化)倾向的调查分析 30 班级中幼儿伙伴交往情况的观察分析 31 幼儿同伴交往中混龄交往的研究 32 幼教机构儿童意外伤害事故的调查研究 33 幼儿户外活动现状研究
乡土教育资源在幼儿园教育中的运用 35 托幼机构“特色教育”的调查与思考 36 现阶段某地区幼儿教师专业素质的调查 37 现阶段某地区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调查 38 幼儿园教研活动的调查研究 39 幼儿园男教师若干个案调查研究
农村教师工作状况和工资状况的调查研究 41 某地学前教育的调查 42 某地混合班教育的调查
几例隔代教养幼儿的个案研究分析 44 某地区儿童学前教育社会需求的调查研究 45 某地区民办儿童学前机构近年来发展的调查研究 46 某地区幼儿园办园成本的调查研究
美术教学(音乐、科学、语言、数学、游戏、区域)活动中幼儿创造力的培养 48 幼儿园物质环境创设研究
论幼儿园的研究性教学
幼儿园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教师、时间、空间、物质)及对策
蒙台梭利教学思想的实践运用
关于幼儿小班游戏发展的研究
关于幼儿记忆发展的研究
幼儿一日生活(活动)的设计与研究
优秀教师自主成长影响因素研究 56 关于幼儿教师职业倦怠感的研究。
关于幼儿“告状”行为的研究及其指导策略。58 关于幼儿不良饮食习惯的教育研究。59 幼儿教师工作压力现状的研究。60 幼儿教师社会支持的现状研究。61 幼儿教师家庭支持的现状研究。
幼儿园的奖惩制度与幼儿教师工作积极性的相关研究。63 关于幼儿争抢玩具的现象及其教育策略的研究 64 关于幼儿冲突行为及其干预策略的研究。
关于幼儿欺负行为及其干预策略的研究。66 关于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取向的研究。67 关于家长选择幼儿园时的主导因素研究。68 关于家长对幼儿园教育期望的现状研究。69 关于家长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配合现状研究。70 35岁以下年轻父母的早教观念的现状研究。71 关于家长对幼儿园开展双语教育的认识研究。72 关于幼儿教师对幼儿园开展双语教育的认识研究。73 关于男幼儿与女幼儿在师幼互动中的差异因素研究。74 幼儿园各年龄班阅读材料的选择情况调研 75 幼儿园课程内容综合化情况调研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课程设置满意度的调研 77 民办幼儿园教师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78 幼儿园安全教育实施现状研究
民间游戏在幼儿园课程实施中的个案研究 80 幼儿园男教师专业认同对其专业发展的影响研究 81 学前教育专业男生的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82 幼儿园双语教学的个案研究
提高幼儿园教师队伍稳定性的对策研究 84 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及教育对策研究 85 农村儿童隔代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86 在园幼儿心理伤害问题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 87 幼儿园早期阅读教育现状分析及指导对策的研究 88 幼儿园家长工作现状的调查 89 班级中教师对幼儿个别化教育的调查 90 教师对幼儿游戏指导策略的调查
幼儿自由游戏中教师参与和指导情况的调查 92 亲子游戏的现状与问题调研 93 0-3岁婴儿家庭科学育儿情况调研 94 幼儿园区角活动开展情况调查 95 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情况调查
幼儿园活动区材料的选择、开发和利用情况调研 97 幼儿园男教师的工作现状考察 98 幼儿园体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99 幼小衔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00 主配班教师合作行为现状考察
音乐教育与学前儿童全面发展的关系与意义。102 关于幼儿园歌唱教学活动组织的思考与设想。103 关于幼儿园韵律教学活动组织的思考与设想。104 关于幼儿园打击乐教学活动组织的思考与设想。105 关于幼儿园音乐欣赏教学活动组织的思考与设想。106 关于幼儿园舞蹈教学活动组织的思考与设想。
如何根据我国国情、有效地借鉴国外儿童音乐教育体系。108 幼儿图画书在学前教育中的功能、应用及发展研究 109 民间童话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应用研究 110 幼儿园经典诵读教育活动的探索研究 111 幼儿早期阅读教育活动的探索与研究
主题教育背景下的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研究 113 整合教育观念下的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现状调查 114 儿歌教育与幼儿语言发展关系研究
学前教育专业本(专)科院校对男生的培养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语言学视野下的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对幼儿成长的影响研究
【本科教育学毕业论文】推荐阅读:
本科生教育学论文10-12
本科教育管理毕业设计11-03
小学教育(本科)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06-26
继续教育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撰写规范06-10
新闻与传播学院高等教育自考新闻学本科毕业生论文题目08-08
南京邮电大学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授予办法10-22
2022本科《音乐教育学》试卷06-25
医药专业本科成人教育11-12
学前教育本科专业个人总结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