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科普实践报告

2024-08-17

海洋科普实践报告(10篇)

1.海洋科普实践报告 篇一

实践科普知暑假社会实践报告

20xx年7月17日上午,“情暖温州·共享文明”暑期社会队在清明桥社区办事处会议室顺利开展了一次针对外来民工子弟的青少年科普知识课堂。

此次上课是由实践队员根据本身所学的专业知识开展的水果与蔬菜的营养价值课堂和英语小课堂。课堂开展过程中气氛比较热烈,小朋友们都积极的投入到课堂中,积极回答问题。其中来的社区小朋友的年龄的层次范围也很大,从小学低年级到中学生。但由于课堂内容适宜,让在场所有听课者都能很好的融入当中。

而英语小课堂主要是为了丰富小朋友们的在平时很常用的口语知识,增强小朋友们对英语的兴趣。及那可开始时队员以最简单的口语让大家以最快的`速度融入到他的课堂。每次提问都有很多小朋友踊跃的举手,现场气氛很热烈。其中的绕口令环节更是把气氛推向了高潮。

这次开设的课堂让他们知道了在生活中饮食与健康的关系,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提供的帮助。也更加丰富小朋友们的英语知识,为他们以后学英语提供了帮助。此次活动得到了社区的大力支持,让我们的工作得以顺利的开展。这为以后我们更好的开展工作提供了信心与经验。

2.海洋动物知识科普 篇二

海洋动物的.冷知识:巨型乌贼

你很热衷于北海巨妖,而它确实是一种海洋生物。巨型乌贼可达43英尺长,重量接近1000磅。首个巨型乌贼在2012年7月被拍到,尽管它们曾经很少见。

★ 《知识的海洋》

★ 知识的海洋四年级作文

★ 书,知识的海洋作文

★ 海洋作文800字高三

★ 书是知识的海洋的作文

★ 游玩海洋世界作文800字

★ 深圳海洋世界作文800字

★ 任你翱翔的网络知识海洋

★ 知识改变命运作文800字

3.海洋科普知识手抄报 篇三

篇一:海军知识手抄报

海军知识

篇二:科普手抄报

科普手抄报 □有奖征集开始啦

篇三:大海的精灵海豚研究报告919A4科技电子小报成品模板,科学在我身边手抄报,海洋知识简报,探索创新动物模板

海豚是与鲸鱼和鼠海豚密切相关的水生哺乳动物,大约于1000万年前的中新世进化而成,广泛生活在 大陆架附近的浅海里,偶见于淡水之中。各种海豚的长度

从1.2到9.5米,重量从40千克到10吨不等,主要

以鱼类和软体动物为食。中国沿海已知有18种海

豚。海豚有着看起来友善的形态和爱嬉闹性格,在人类文化中一向十

分受欢迎。

海豚在所有海洋和部分河流都有发现,它们一般 生活在浅水或至少停留在海面附近,不像其他鲸类那 样长时间深度潜水。游速快并带有杂耍特征,主要以鱼类 和乌贼为食,虎鲸也捕食哺乳动物,比如其他鲸类、鳍足类以及鸟类和大鱼。像其他齿鲸一样,海豚依 赖回声定位进行捕食,甚至可以用高声强击晕猎 物。有些海豚是高度社会化物种,生活在大群 体中(有时超过100,000头个体组成),呈现出许多有趣的集体行为,成员间有多种合作方式,一个例子是,这些海豚群有

时会攻击鲨鱼,通过撞击杀死它们。成员间也会协作救助受伤

或生病的个体。海豚群经常追随船只逐浪前行,时而杂技般的跃水腾空,景象蔚为壮观。

海豚是小到中等尺寸的鲸类。体长约1.5-10米,体重

50-7000公斤。雌性通常比雄性大。多数海豚头部特征显著,由于透镜状脂肪的存在,喙前额头隆起,又称“额隆”,此类构造有助 于聚集回声定位和觅食发出的声音。一些海豚虽有额隆,但喙部较短,隆 起的前额仅勾画出方头外观,多数海豚的体型圆滑、流畅,有钩状弯曲的 背鳍(也存在其他形态)。某些海豚体表有醒目的彩色 图案,另一些则是一致的图案色彩。通常,鼠海豚被用于 和海豚相关的物种,它们没有形态完好的喙吻,头部近似方形、体型较短 粗。大多数海豚的 喙部形态显著,体纤细呈 流线型。海豚头骨 的面部凹陷宽阔,上颌骨后端自喙上 延伸,鳞骨颧突小,被扩大的上颌骨和

额骨遮掩。

4.海洋科普实践报告 篇四

——中国海洋大学赴韩家民俗村暑期社会实践纪实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我国是海洋大国,更是海洋文化大国,中国海洋大学赴韩家民俗村暑期社会实践报告。随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建设和发展,蓝色文化作为重要的支撑因素也日益受到重视,而海洋文化遗产对蓝色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青岛海洋文化底蕴深厚、内容丰富,如何保护独具特色的海洋文化遗产、提高海洋文化软实力是我们当今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青岛市韩家村坐落在胶州湾北部古渔场、古盐场遗址之上,千百年来形成了辉煌灿烂的胶州湾“渔、盐、耕、读”文明与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近年来,韩家村通过挖掘并恢复古胶州地区“渔、盐、耕、读”文化、生产和生活场景、民风民俗,基本保留了清末民初渔村古风貌,并成功入选为青岛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先后被评为省民俗文化研究基地、青岛文化创意十大重点项目、青岛市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基地、青岛市廉洁教育基地。

此次行程的目的在于:调查当地村民的海洋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向当地村民分发调查小组成员自制的海洋文化宣讲手册并进行讲解,加深当地群众对海洋文化的理解;走访当地村委会及街道办事处,了解韩家民俗村的发展历史、村委会为韩家民俗村所做的贡献以及当地村民对韩家民俗村建设的支持程度;回访并向相关单位和村民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在与当地相关单位取得联系后,我们一行人便开始了为期五天的实践之旅,社会实践报告《中国海洋大学赴韩家民俗村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8月12日到达目的地安顿下来之后,我们首先进行了采点,从宏观上感受当地独具特色的海洋文化与风土人情,为接下来的深入实践做好充分的准备。

8月13日我们向当地村民分发并讲解团队自制的海洋文化宣讲手册,在宣讲的同时我们也完成了200份调查问卷和相关访谈内容。在调查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村民们对韩家村的渔盐文化虽然有所了解,但只是停留在听说过的层面,并不能完全把握当地渔盐文化的内涵,同时我们也发现当地村民的海洋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普遍不强。除此之外,我们在走访的过程中发现,目前本村人口主要以中老年为主、鲜有青壮年的身影。空巢老人的增加、青少年的减少,使得文化遗产的保护后继无人。

8月14日上午我们走访了韩家村村委会,韩主任接待了我们一行。从韩主任口中我们得知,韩家民俗村是由当地企业家韩平德老先生为保护当地海洋文化遗产而专门出资建设的一个民俗村,但是现在只有他一个人在努力,不仅村民对海洋文化遗产保护的关注度不高,就连村委会也不是很清楚在保护海洋文化遗产这条道路上应该怎样做。下午我们走访了红岛街道办事处,在那里我们了解到,上级政府也为韩家民俗村的建设提供了资金支持,但由于没有一整套政策体系的支撑,很多有价值的海洋文化遗产未能处于相关政策的保护之下。

8月15日上午我们走访了韩家民俗村,韩家民俗村的相关负责人给我们讲解了当地海洋文化的历史与韩家民俗村现在的经营状况,在不同景点我们听取了解说员的介绍并做了笔录。我们发现整个民俗村融合了道教、佛教、孔教等文化,宗教气息十分浓厚,同时也保存了很多渔盐文化古迹,例如渔船、渔网等。下午我们对此次调查收集来的资料进了行整理、汇总,并大致得出了相关结论。

历时5天的调研我们发现作为有着深厚民俗内涵的韩家文化,无疑是海洋文化遗产的珍贵财富,它的每一件文物都向我们讲述了一段遥远的历史。在感受韩家文化带给我们的心灵震撼的同时,我们更多的是为它的未来担忧,因为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太多使得这种文化遗产走向消灭的痕迹。这种担忧绝不是杞人忧天更不是危言耸听,因为作为文化保护的主体,民众意识淡漠而政府不重视、不作为···在调研过程中所有的这些时刻揪着我们的心。我们也期待这种现状能有所改变,韩家文化能摆脱销声匿迹的命运,我们为此也会不遗余力。

5.科普报告主持词 篇五

春节档火爆电影《流浪地球》让大家耳目一新,原来中国也可以拍出如此炫目和感人的科幻电影。在大家感慨和自豪的时候,我们不禁会想,如何让地球不流浪?如果迫不得已流浪,那么如何让人类更好地生存?这一切都需要科技来实现。《流量地球》中出现的运载车、地下城、空间站、发动机、主控电脑摩斯等高科技,以及当下大力推进和发展的人工智能、太空科技、量子技术等高科技,就是人类对现实发展和未来生存的探索和预设。

同学们,科技就是在人类生存危机和超越欲望所推动,科技也是第一生产力。秉持“全球视野,中国脊梁”培养目标的七中学子,身负“科技兴国”“科技救国”的使命,积极献身科技事业发展,心怀科技梦,勇做科技人,让“大国重器”掌握在中国人自己的手中,让科幻变为现实。

向徐院士致敬!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中国工程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徐xx教授为我们做《机器人和人工智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的科普报告。徐院士早年获得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士学位,之后在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工作多年,20xx年起担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首任校长。徐教授所研究的领域包括机器人和智能系统,专注于空间机器人、机器人设计与控制、服务机器人、穿戴式人机界面、智慧汽车、动态稳定系统和自学习系统,并在这些领域发表了六部专著和300多篇国际学术论文。

机器人,未来已来!徐校长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国际电机及电子工程师学会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以及香港工程科学院院士。20xx年11月14日,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将国际永久编号第59425号小行星 GJ5命名为――“徐xx星”。徐院士的研究成果,既已充分运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也将广泛运用于让地球不再流浪的科技探索中。

为徐院士报告致辞同学们,听大师名家的报告,就是与大师对话,就是反省自我。希望同学们认真聆听,主动反思,把开拓视野、丰富知识和生涯规划融合在一起,在大师身上明确成长的方向与责任,激发科创的灵感与力量,做到“听报告一小时,受益一辈子”的目标。套用《流浪地球》交通提醒语,提醒同学们“成长千万条,好学第一条;学习无动力,亲人两行泪!”

6.科普实践活动六年级日记 篇六

XX年05月10日星期二天气:晴

昨天,我们去竹西公园的科普实践基地活动。

刚进竹西公园的大门,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座镂空石碑,石碑的露洞中,呈现出一片竹林,竹叶青翠欲滴。顺着弯弯的小道向前走,左边就是一片花丛,那花雪白雪白的,花的边缘红红的,像少女的长裙。花旁是个池子。里面开满了睡莲,可爱极了。

指导老师带我们来到一个院子里,那里有许多间屋子,每个屋里都有一个有趣的小实验等待着你……其中,最让我难忘的是凌波漫步和打火机收藏这两个活动了。

先说凌波漫步,指导老师把我们带到了一座没有灯光,没有窗户的屋子里。

“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学习轻功水上飘呀?”老师神秘地笑了笑说。

“想!”同学们异口同声。我边回答边观察这屋子和别的屋子有什么区别,“奇怪了,这屋子和别的.屋子没区别,是不是老师想骗我们走地板呀?”我满肚子疑惑。接着,老师又让我们双双在屋子中间的池塘里走动。“咦?怎么和走地板一样?难道我真会水上飘了呀?”我更疑惑了,看看身后,波光粼粼,像下雨时雨点落在水面上的感觉,我更加坚信我会“轻功水上飘”了。

“同学们,祝贺你们!请大家看看自己头顶,有什么东西?”老师笑了。

“投影仪?”“传感器?”“好像还有个镜子。”……同学们七嘴八舌。

“我知道了!”徐森荣兴奋地喊道,“我们头顶上的小鱼池通过镜子反射到投影仪上,投影仪把图像反射到地上成了鱼池。我们踩在地上的信号传到传感器里,传感器再把信号传到投影仪上成了波纹。我说的对吗?”老师向他竖起了大拇指。

打火机也很有趣,它的外形五花八门,有自行车、饮水机、火箭,还有杀虫器……要不是老师告诉我们这是打火机,我们还真看不出来呢。

7.关于科普展览的实践与思考 篇七

摘 要 科普展览作为一种重要的科普方式和手段,对全民科学素质提升具有重要的价值。文章基于中国科学院在专题展、综合展方面的??践,尤其是“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巡展”的6年实践,总结了科普展览组织实施的基本程序和基本经验。

关键词 科普;展览;创新实践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8)211-0176-03

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是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一项关乎长远的战略任务。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认为,“总书记‘两翼’之喻表明,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需要协同发展,将科学普及贯穿于国家创新体系之中,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重大实践意义。”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将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根据2016年抽样调查显示,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仅为6.2%,科普工作责任重大,面临更大挑战。科技部印发了《“十三五”国家科普和创新文化建设规划》,将提高科普创作研发传播能力作为八项重点任务之一,并明确提出“促进科普展览内容和展览形式的创新,倡导快乐科普理念,增强参与、互动、体验内容。”

科普展览,作为重要的科普活动和科普产品形式,在提升全民科学素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将以“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巡展”为例,剖析科普展览的实践规律,希望为科普展览提供若干共性经验。科普展览的内涵

科普展览是科普活动的一种形式,而且是现阶段最重要的科普活动形式之一。连续举办17年的全国科技活动周、连续举办15年的全国科普日等全国性重大科普活动,历年主场活动均为科普展览,例如:2017年全国科技活动周以“科技强国 创新圆梦”为主题,在民族文化宫以科普展览的形式组织了主场活动;2016年的“国家十二五科技创新成就展”、2015年的“科技成就梦想,拥抱智慧生活”主题展,均是以科普展览的形式引起了广泛反响。

科普展览的特点在于它以科学成果科普化的展览展示为主要手段,集中向公众展示科学之美、科学之趣、科学之用……一般而言,科普展览投入大、耗时长,相应地,产出多、影响大――它能够在短时间内形成资源聚集和社会关注,发挥科普功能。

关于科普展览,在理论上似并未见明确分类。在实践中,根据不同的布展和展示需求,形成了操作层面的分类方法。例如:按规模,可以分为大型展、中型展、小型展;按时长,可以分为常设展、临时展;按内容,可以分为科普图书展、科普教具展、科学人物展、科研成果展;按特色,可以分为专题展、综合展等等。科普展览在中国科学院的实践

中国科学院素来重视科学普及,作为科技创新的国家队,秉承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使命与担当,致力于打造科学普及的国家队。近年来,中国科学院整合全院优质科研资源和科普资源,以“服务国家、服务人民”为宗旨,倾力打造高端科研资源科普化计划和“科学与中国”科学教育计划。作为高端科研资源科普化计划重要抓手之一,中国科学院近年来打造了一系列具有影响力的科普展览。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以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系列科普主题展览为代表的常规专题展;二是,以“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巡展”及其衍生展为代表的大型综合展。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系列科普主题展览依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的公共服务场地,采取“固定场地+不同主题”的展示方式,2012年以来,相继组织了“中外重大科技创新进展”、“三峡工程展览”“脑科学专题展”“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等数十场专题科普展览。同期,结合科普展览举行的“科学人讲坛”也已举办百余场专题科普讲座。这一系列的科普展览,有力地普及了科学知识、弘扬了科学文化,实现了很好的人群覆盖和传播效果。但由于场地的固定,现场参观人数相对较少,阻碍了展览效果的进一步扩大。

创办于2012年的“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巡展”,是由中国科学院主办,科学传播局、文献情报中心承办,以更创新的形式和更清晰的定位,与常规专题展错位发展,实现更好的传播效果、产生了更广泛的社会影响,具有以下明显特征:

一是,采取“固定主题+不同场地”的展示方式。以“创新驱动发展,科技引领未来”为固定主题,已经在全国26个省区市和特别行政区成功展出近百场,受众超600万人次。

二是,内容定位于“前沿科学”。每年从中国科学院百余个科研院所数百项成果中遴选重大科技成果。例如,近年来,聚焦的科学网红“中国天眼”,实现星地一体化的“墨子”,遨游太空的“慧眼” 等。

三是,形式更创新、更丰富。以互动科普展品、科普动漫、视频为主进行实体展,已充分采用了VR、全息投影等技术手段,同时以网络、微信、微博等形式综合呈现。

四是,衍生效果更为明显,产出更为多元。以巡展展品为基础,近两年来,相继衍生出2016年全国科技活动周主场主厅的“科学重器”展、2017年“率先行动 砥砺奋进――十八大以来中国科学院创新成果展”等。

上述专题展与综合展,以立体多元的方式和科普化的手段集中展示了以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成果为主体的科学成果,很好地支撑了中国科学院“高端科研资源科普化”计划,并牵引和带动了一批科普团队的创作热情,有力支撑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深入实施。科普展览的组织实施

科普展览作为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有着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它更强调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结合。在组织实施上,一般要考虑以下“五个程序”。

3.1 前置性策划

策划是一次科普展览的发端。有没有好的策划,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科普展览的“观感”。在前置性策划方面,要充分考虑3个问题。

1)确定展览主题。展览的主题是展览的灵魂,事先确定一个紧扣时代脉搏、具有传播属性的主题非常重要。例如,“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巡展”的主题“创新驱动发展 科技引领未来”就被媒体普遍接受、传播;科技部和团结香港基金在香港举办的“创科博览”活动,则以“鉴古追今?开创未来”为主题,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2)遴选展示内容。展示内容的遴选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展览的高度和水平,体现了展览方的科普资源整合程度和科普工作策划能力。例如:“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巡展”坚持选择中国科学院最新、最前沿的创新成果,突出了“高端、前沿”特色。

3)选择合作伙伴。合作伙伴,主要指有专业能力的布展方,有没有一个高水平、具有较高审美情趣和科学素养的合作伙伴团队,将直接决定此次科普展览组织实施是“事半功倍”,还是“事倍功半”。

3.2 展项制作

展示内容一旦明确,布展方一经招投标确定,工作的重心就转移到展项的制作上来。展项制作应适用各种实践证明,并结合各种新技术的出现,不断创新。当前,科学内容普及化十分重要,要将高大上的科学概念用通俗易懂语言表达,并不失科学性、严谨性,更容易让受众理解。在形式与内容相匹配的基础上,科普展览需要形式上的创新。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科普展览形式的创新带来了更多的可能。

以中国科学院系列科普展览为例,相继采用的新展示技术有:双层互动屏、VR、全息投影、远程视频交互、虹膜识别、语音合成技术等。考虑受众主体的特征,中国科学院近年的科普展览,更强调漫画化、数字化和游戏化。

如果是巡展,在展项制作上还要考虑运输的便利性、展品的鲁棒性、展厅的普适性。单体太大、磕碰易损、需要特殊水电支持的展品,就不适合巡展。

3.3 实施与整合

布展实施与资源整合是科普展览最核心的环节,要考虑的因素很多,重点考虑3个关键问题。

展览时间地点的选择。一般而言,科普展览的预期受众以青少年和陪同家长为主体,还有部分科学技术感兴趣的公众。基于此,科普主题展览的开幕时间以青少年的寒暑假为最优,以节假日为次优。地点选择上,一般为面向公众开放的科技馆、博物馆,同时要充分考虑展品内容、展线与场地的匹配度,除整体展馆外,在整体展馆中合理区隔出适当的面积也是可行的。

交互性的设计。现代科普呈现出极强的体验性特征,而不是单纯的灌输。单一的展览,尤其是传统的平面展品,类似课堂教学,实际科普效果大打折扣。为此,除了展品本身的交互性外,还应充分利用场地设计更多的互动体验环节,例如,中国科学院在科普展览中比较成熟的包括:与展项直接相关的科普报告、现场动手小实验、拍照现场、有奖答题等。

系统性资源的整合。不同的科普展览主办方,掌握不同的优质资源,这些资源在布展实施环节应考虑加以整合,以增强科普展览本身的传播效果。中国科学院的最大优势是人才优势和智力优势,为此,中国科学院展览中一般会整合前沿科学报告,邀请院士专家莅临展览现场与受众互动;中国科学院科普展览主办单位还会组织中国科学院的各类专家资源以不同形式参观展览,为展览不断升级提供支撑。

3.4 传播?c品牌

举办主体往往具有科普职能,很多科普展览在事实上逐年举行,跨度往往达几年、十几年,乃至更长时间,因此,科普展览一般被视作一项长期工作。为此,科普展览的长期品牌塑造和短期传播推广就具有了重要的价值。

对单次科普展览而言,要学会与媒体打交道,通过与媒体合作增强科普展览的影响力。包括两方面:一是,在前置性策划环节就密切联系媒体,请媒体参与策划中来,以媒体的视角帮助策划、出主意,以便形成及时的反馈和传播;二是,用足、用好新媒体,尤其是主办方自主掌握的新媒体,通过新媒体在展前营造声势、展后拓展影响。

对科普展览长期品牌塑造而言,要充分前瞻,做到“三统一”:统一主题,必要时可设分主题;统一标识,最好统一使用主办单位的logo及logo组合;统一设计,不轻易变换基础色调、展项风格等。

3.5 总结提高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是事务不断发展、提升的基本流程,对科普展览而言,更是如此。尤其是大型综合展,需要密切追踪科普效果,及时总结、不断提高。

需要注意的是,总结不是自科普展览撤展开始的,而是从科普展览前置性策划环节开始的。在科普展览的全流程中,都需要及时总结,为下一次展览的实施积累经验。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巡展,之所以能够从单一的平面展到立体的多媒体展、从早期的电子内容传递展到实物巡回展、从一年巡展一地到一年巡展超过10个省区市特别行政区、从国内展到境外展,关键就在每年的全流程及时总结。

不断从当年的遗憾中找到来年的努力方向,得到很好的效果。科普展览组织实施的基本经验

科普展览,归根结底是一项科学传播活动。站在传播的视角和组织实施者的立场,我们对科普展览做了基本经验总结。

4.1 坚持受众导向

成功的传播,必须要考虑受众,也就是优先考虑“对谁说”的问题,受众是否接受,是考量一次传播行为的唯一指标。

对科普展览而言:首先,要原则地把握受众为何而来,受众“乘兴而来,兴尽而返,来有所获”思想要贯穿在科普展览的全流程中;其次,要粗框架地掌握目标受众范围,围绕受众论证和设计路线、内容、知识难易程度、动手可行性等;最后,要意识到在科普方面,有时软件的展示比硬件的展示要重要得多,为此,还要尽可能丰富地设计开放形式、安排充分的科普讲解。

4.2 学会借势传播

成功的传播,还要考虑时机问题,也就是要在“什么时候说”的问题,时机的选择将直接决定科普展览的组织效率。

争取做到事件牵引、因势利导。当前,党和政府对科普工作的重视程度日渐加强,全年有很多重大的科学相关时间节点,如“腐蚀日”“国际化学年”等国际重大科学日,“科技活动周”“科技工作者日”国家重大科普活动日等……借这些重大实践的“势”并充分发挥整合优势,能够有效降低组织难度和组织成本。同时,要坚定不移地打造个性化品牌,以利于开放前后的传播和活动的长期可持续。

4.3 加强媒体合作

成功的传播,还要考虑渠道问题,媒体是事件的“放大器”,媒体的传播力远超一般的组织和公众。科普展览的目的,在于让更多的人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媒体的介入将有助于这一目标的达成。

要与传统媒体做好合作,主要是借助传统媒体的力量,做好开放前预热和开放后宣传推广;要与新媒体做好衔接,主要是发挥新媒体优势,实现展览开放前信息充分释放、开放中信息充分流动、开放后信息充分汇聚。

4.4 强化规范管理

最后要强调的是,科普是一项公益事业,同时也是一项具有产业价值的工作。作为科普展览的组织者,必须要将规范管理置于极其重要的位置,不可懈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要在公益事业和科普产业之间找到合理的平衡,让作为事业资源的科普资源充分且有序地开放,为尽可能广泛的公众共享;另一方面,科普展览将汇聚人流,对安全要充分强调,既要在软硬件上做到用水用电安全,又要在管理上做到警示在前,全程监管。

参考文献

8.学校防震减灾科普工作报告 篇八

学校防震减灾科普工作报告1

按照洛阳市地震局【20xx】32号文件,结合我单位具体情况,今年我校认真开展了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校活动。并向地震局申报20xx年防震减灾科普示范校。现将有关情况具体汇报如下:

一、学校基本情况

洛阳市第十八中学成立于1957年,属于区属全日制中学。学校于20xx年因洛吉快速通道的修建整体拆迁,于20xx年建成新校。新址位于洛阳市邙山脚下,南临道北五路,东临经七路。校区总用地面积45113.87平方米,规划36个教学班,项目总建筑面积45253平方米,主要有教学楼、行政办公楼、综合试验楼、合班教室、学生公寓、教师公寓、学生餐厅、老城区青少年活动中心、配套的体育活动场地、景观绿化等配套设施组成,总资金近6000余万元。目前教职工34人,在校学生346人。

我校的办公大楼、教学楼、学生公寓、教师公寓、学生餐厅等都按7度抗震设计施工,均达省、市有关文件要求的抗震等级。同时,在学校空旷地都设有专门的抗震避险场所,根据规定师生每人1平方米,全校最大规模约需1440平方米应急避险场所,而学校的操场可用面积就有9500平方米,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还有1200平方米的草坪、1400平方米的篮球场,都作为应急避险的场所,并设置了明显标识,能够满足学校和基地全体师生的应急避险要求。

二、工作目标

1、我校对实施“防震减灾科普教育”高度重视,以省、市两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考核标准”为标准,不断努力,使得创建工作不断深入。把防震减灾科普宣传作为一项长期任务,列入学校工作计划,始终作为学校的一件大事来抓,为办好洛阳市第十八中学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2、加强与洛阳市地震局、科技局的合作,建立兴趣小组,培养了一批防震减灾科普尖子学生,并能在防震减灾知识中掌握扎实的知识和技能。

3、积极参加市地震局组织的各项活动,多向市局反馈我校最新进展和最近工作重点,多向兄弟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学习、取经,扬长避短,以观测基地为阵地,形成了本校特色。

4、人人争做防震减灾科普小讲解员,通过不断学习提高讲解水平、防震意识和能力。

三、具体计划和措施

1、本,继续利用校广播站、宣传栏、班级黑板报、班会等宣传防震减灾知识,并利用科学课对最新地震及灾情等予以及时介绍,联系防震减灾示范校教师来我校讲课,让学生开眼界长见识。在创建活动中,我们注意发挥课堂在“防震减灾科普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通过课堂让学生受到深入的“防震减灾科普教育”,专门安排地理老师对初一、初二各班级上“防震减灾知识教育”课,每学期不少于两节,让学生系统地了解地震的危害,地震的预报和自救互救知识。

2、本,在3月份组织师生观看了地震专题教育录像,4月份开展防震减灾知识竞赛活动,并做好总结工作。

3、“防震示范校”面向全校师生开展,扩大辐射面,努力提高全校小学生从小就有较强的“防震减灾”意识。

4、邀请市地震局专家来我校作地震科普知识科普讲座。

5、科学制定应急避险模拟演练方案和实践,架构防震减灾专用信息传播和指挥平台。针对学生在教室、宿舍、食堂等场所可能出现地震情况,组织学生如何紧急疏散。通过多次演练,使学生知道在各种情况、各种地点,应怎样疏散,应该沿着哪条线路疏散,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6、要求学生在家组织一次家庭1分钟地震应急演练。

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开展了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活动,采取了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内容丰富。学校与学生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结合起来。主要活动选择在有关重要纪念日进行,如5月科技活动周、7月28日唐山大地震纪念日、10月8日国际减灾日等。开展了防震减灾科普黑板报比赛,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等形式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活动。

五、实施保障

为保证防震减灾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行,学校目标明确、责任分工,如学校成立了创建防震科普示范校领导小组。由梅荣刚校长任组长;杨吉元、刘东来校长任副组长;成员由各有关部门负责人兼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政教处,由刘东来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防震科普工作的组织协调。加大资金投入,建立新校,提高防震减灾能力,并搞好专题宣传,配备相应设施,定期学习、交流、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开展防震减灾教育,提高师生地震灾害防御和自救互救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人员及物质损失、保障社会和谐、促进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开展,具有重大的、积极的、深远的意义和影响。回顾一年多的创建活动,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科普活动形式以传统型为主,创新型活动较少;社会化社区科普平台有待进一步扩大。我们深知这项工作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我们将不断努力,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把工作做得更实更细,将防震减灾工作引向深入,促进我校防震减灾科普工作跃上新台阶!

学校防震减灾科普工作报告2

安阳开发区第三小学位于黄河大道东段,它是一所新建的寄宿制学校,那里风景秀丽、环境优雅是成长的摇篮,育人的沃土。

我校现有18个教学班,900余名学生。自建校以来,我校长期以来,学校高度重视防震减灾教育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河南省防震减灾条例》等,坚持“以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工作方针,把防震减灾教育作为加强校园安全的重要工作来抓,并纳入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我校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把创建河南省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作为工作发展战略的核心。为了确保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深入持久地开展,更好的起到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做到思想到位、措施到位,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中层干部和各班班主任为成员的防震减灾科普教育领导小组,明确校长为第一责任人,分管安全副校长为主管,各处室紧密配合的工作责任机制,把防震减灾教育作为校园安全的一项重要内容,并提供稳定的教育活动经费,全面开展防震减灾的宣传教育工作,落实各项应急措施和工作责任,确保应急联动,发挥最大的应急合力。

在教学工作中,我校按照科普示范学校创建的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的要求,有计划、有目的、有成效地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工作。学校教务处每学期的教学常规中明确要求各学科教师必须将防震减灾科普知识与学科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学校向各班提供地震科普教材、光盘、录像带、科普书籍、挂图等教学资料,加强地震科普与学科知识的渗透,找准切入点,拓宽残障学生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的视野,保证学生对防震减灾的认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并在平常教学常规检查中加以考核,对于一些成功的的案例进行推广。另外,少先队要求各班主任作为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教育辅导员,每学期要求做到“四个一”即:召开一次防震减灾主题班会,出版一期防震减灾科普知识板报,举行一次自救互救演练,观看一次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影片。

为营造良好的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氛围,我校聘请安阳市地震局为校外辅导员,不定期举办防震减灾科普教育讲座对全体教师进行震前、震时、震后各时间段的防震减灾和自救互救培训。由于,我校防震减灾工作着眼全局、科学筹划、精心组织,这些措施潜移默化地培养了一支具有较高应变能力和自救互救技能的师资队伍。

我校舍抗震性能好,应急避险场所广阔。我校校舍的抗震性能均达标准。其中主体办公大楼按8度抗震标准设计施工的,均达省、市有关文件要求的抗震等级。同时,在学校空旷地都设有专门的抗震避险场所,根据规定师生每人1平方米,全校约需200平方米应急避险场所,而学校的运动场可用面积就有平方米,每栋教学楼前后均有有平方米的草坪都作为应急避险的场所,并设置了明显标识,能够满足学校和基地全体师生的应急避险要求。

我校有着丰富多彩的防震减灾科普教育资源。我校专门有防震减灾科普展示室,约平方米,室内有地震知识、自救互救常识宣传画廊约米,有图书画册专栏等。四楼的多功能教室坚持每周一次30分钟以上的多形式(知识授课、讲座、观看vcd防震减灾科普教学光盘、知识竞赛等)的防震减灾教育活动,向学生开放,知识面广,互动性强,深受广大师生的欢迎。

学校图书馆专门开辟了“地震科普角”,藏有多种防震减灾科普读物。另外,我校充分地利用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橱窗、学习园地、教室前的长廊等基地,宣传地震应急、地震问答、科普长廊等相关知识,信息丰富,为师生创设一个防震知识教育的平台。

为开展丰富多彩的防震减灾科普系列活动,我校各中队科学合理地制定各项活动计划、地震演练方案和应急预案,确保在遇险应急中将损失和灾难降到最低程度。

为拓宽学生的防震减灾知识,我们通过晨会、班会、校会、团队会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学习了解《你应该了解的地震知识》等防震常识,并组织师生观看地震科普动画片,参观学校地震展览室。通过防震常识教育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了解地震是如何产生的,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危害。地震来临时,我们怎样做才能保护生命、尽量减少损失等知识,让学生广泛了解地震知识,增强防震自救意识。我校还开设了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第二课堂和课外兴趣活动小组,开展夏令营、演讲、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的防震减灾科普活动,进行地震应急避险、自救互救模拟演习。另外,兴趣小组成员坚持地震知识的宣传,利用自己动手制作防震减灾的手抄报宣传普及防震减灾知识。

我校每学期都要根据科学制定应急避险、自救互救模拟演练方案进行实践。我们针对学生在教室、宿舍、食堂等场所可能出现地震情况,组织学生如何紧急疏散。通过多次演练,使学生知道在各种情况、各种地点,应怎样疏散,应该沿着哪条线路疏散,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为强化孩子的认识,我校还要利用电视、广播、图书、宣传栏和互联网等传媒手段,开展应急避险、自救互救的基本技能的培训。之后,还要对学生的进行测试,充分了解学生掌握防震减灾知识的情况。

9.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自查报告 篇九

深入持久地全面开展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教育对于提高全民防震减灾意识和素质、实现有效减灾、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满足多震区人民群众现实需求和期盼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镇地震局高度重视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工作,切实做到了思想统一、组织健全、措施得力、保障到位,切实把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工作列入全局重要议事日程,做到有计划、年中有检查、年底有总结。特别是“5·12”汶川地震后,镇政府印发了全面加强预防和处置地震灾害能力建设的十项重大措施,镇地震局抓住公众了解掌握防震减灾知识技能的需求空前高涨的有利时机,迅速掀起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热潮,紧密结合镇地震局开展“防震减灾家喻户晓全覆盖”工程的实施,及时将相关宣传材料发放到全镇各乡镇、学校、企事业单位、农村、家庭,有力地提升了全民防震减灾素质。

一、镇政府贯彻十项措施,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工作实施情况。

镇政府关于加强预防和处置地震灾害能力10项重大措施实施以来,镇委、镇政府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强化措施,贯彻落实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镇政府先后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防震减灾工作的通知》(英政发〔〕11号)、《关于切实做好地震应急救援准备工作的通知》(英政办发〔〕75号)、《关于修订部门各类应急预案的通知》(英政办发〔〕131号),提出了做好防震减灾工作的具体要求,各级各部门积极行动,狠抓落实。7月9日,永胜县召开全县地震应急准备工作会议当晚,姚安县就发生6.0级地震,地震波及的乡镇参会领导迅速赶赴灾区调查灾情,开展应急工作;11月2日,宾川地震后,镇县各级各有关部门在第一时间赶赴灾区调查灾情、积极汇报、争取支持。充分体现了应急快、布置快、行动快、救灾快的特点,得到灾区干部群众的普遍赞誉。,镇政府以第1号文件下发了《关于全面加强预防和处置地震灾害能力建设十项重大措施工作任务分解的通知》,明确各项工作的牵头单位和相关责任,为进一步做好全镇防震减灾工作,提高预防和处置地震灾害能力,作出了具体的安排部署。明确了十项重大措施的实施牵头单位和协助单位,建立了跟踪检查、进度汇报工作制度,明确了启动问责程序和办法。镇地震局及时印发了《关于贯彻落实<云南镇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加强预防和处置地震灾害能力建设的十项重大措施>工作分解及实施意见》(英震发〔〕32号,制定了宣传工作要点计划。

《镇政府关于全面加强预防和处置地震灾害能力建设十项重大措施工作任务分解的通知》(英政发〔〕1号)对于全面开展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教育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一、目标任务是:普及防震抗震知识,进一步提高全民防震抗震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主要措施有:1.实施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全覆盖工程,组织发放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声像资料。将《云南防震应急自救互救手册》《防震避震常识》、《防震避震常识挂图》、《地震科普知识和地震紧急避险常识》等声像资料及时发放到全镇各机关、学校、幼儿园、医院、大中型企业、社区、农村等做到家喻户晓。2做好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常规宣传。结合“2·3”地震纪念日、“5·12”防灾减灾日、科技周、《防震减灾法》颁布实施纪念日、“7·28”唐山地震纪念日、科技日、“11·6”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周及三月会、七月会等有利时机,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网络、短信等媒介,采取专家讲座、上街咨询、政风行风直播热线、知识竞赛、发放宣传材料等形式,广泛开展科普宣传活动。加强《防震减灾法》等防震减灾政策法规的学习宣传活动。3.建立科普宣传长效机制。认真落实地震系统防震减灾宣传方案,使防震减灾知识进学校、进单位、进农村、进社区。中小学校结合“三生教育”,认真开展防震避险知识宣传、中小学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创建、中小学防震避险应急逃生演练等活动。组建地震科普知识宣讲队,制作宣传展板、印刷宣传材料,定期到乡镇、街道、村庄进行宣传,扩大对社区、农村的宣传面。充分发挥新闻单位舆论宣传的主力军作用,改进新闻报道形式,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精心策划,周密安排,及时、主动开展防震减灾知识宣传。4.建立应对重大地震灾害新闻发布制度。新闻单位对地震事件的报道,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严格遵守新闻纪律,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及时将信息通过正常渠道向社会公开发布,确保人心安定和社会稳定;以正面宣传为主,重点宣传报道党和政府对灾区群众的关怀、抗震救灾工作取得成效和抗震救灾中涌现出的先进事迹,动员社会各界群策群力做好抗震救灾工作。

三、牵头单位:各区县人民政府、镇委宣传部,四、协助单位:镇政府新闻办、地震局、民政局、文化局、教育局、科技局、镇科协、报社。

镇政府十项重大措施和《镇政府关于全面加强预防和处置地震灾害能力建设十项重大措施工作任务分解的通知》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可操作性,对于指导当前和今后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全镇防震减灾工作会议对开展好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也提出了明确要求。

二、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资料按比例配发到各县级地震部门的情况。

到目前为止,镇局为镇发放了《云南防震应急自救互救手册》100件共0本、《宾馆酒店防震避震知识卡片》7000份、《防震避震常识手册》100件共0本、《防震减灾科普知识100问》50件共10000本、《防震避震科普常识挂图(小)》800件2万套共16万张、《防震避震科普常识挂图(大)》400件1万套共8万张、《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挂图》20件共400套、《防震减灾科普宣传蝶蟾童(ⅰ、ⅱ)》5件共500张、《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蝶片-地震来了怎么办》5件共750张、《地震灾害自救常识》碟片4件共800张,《防震减灾基本知识问答》7件共658本、《云南镇四川汶川8.0级特大地震应急大行动画册》20件共200本。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科普宣传资料为我们深入全面开展好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条件。

镇地震局收到宣传资料后,及时将宣传资料按各区县人口比例分发到各区县地震局,同时将各区县地震局科普资料发放补助经费及时下达给区县地震局。各区县地震局也及时深入农村乡镇,利用集镇等时机,将宣传材料及时分发到学校师生、干部群众、来英游客手中。

三、及时向学校、乡村、政府部门、酒店等分发防震减灾科普宣传资料情况。

镇地震局重视科普资料发放工作,收到镇局配发的宣传资料后,镇地震局召开专题办公会议,研究安排强化宣传工作,并初步制定了工作计划及内容,就宣传工作专门进行安排部署,对区县地震局提出了要求,要求各区县地震局利用“2·3”地震、科技活动周、防灾减灾日等有利时机,针对性开展强化科普宣传,在全镇范围内形成科普宣传热潮,形成合力,以大规模、大声势达到大成效。

镇地震局以点带面,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导员联系乡永胜县顺州乡中学、新河村中学、小学及村民送去了《防震减灾科普知识》、《防震减灾知识100问》等科普材料共4000册,做到联系村中小学及群众人手一册,做到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为镇属大中小学校师专、实验学校、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等发放了知识挂图和宣传资料,做到人手一册。镇县党委、政府文件交换系统向镇县两级党政领导及党委、政府部门发放了新修订的《防震减灾法》、《防震避震常识手册》、《地震知识100问》及镇地震局编印的《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与抗震设防要求管理政策法规汇编》等宣传材料。

通过全镇司法系统、中小学和镇政科普宣传专栏广泛张贴《防震减灾法》及《防震避震科普常识挂图》宣传挂图。

积极协调镇旅游局,由镇旅游监理公司将镇地震局配发的酒店宾馆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插页7000份分发给全镇三星级以上酒店宾馆。由于镇酒店宾馆客房标间达5万多,镇局所发材料严重不足,将实际情况上报镇局震防处。

在镇、县、区人大、政协“两会”隆重召开之际,镇、县、区地震局为与会代表和委员发放《地震知识100问》、《防震避震知识》等防震减灾科普知识材料,面向来自全镇各个地区、各条战线、各个界别、各级领导、各种民族的代表具有广泛代表性,向他们开展专门的科普知识宣传取得了带动示范作用。

在新春佳节之际,镇地震局为全镇中小学地震兼职宏观信息员寄去了春节慰问卡和防震减灾知识挂图、dvd、《防震避震知识》、《地震知识100问》,为全镇中小学在新的一年开展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提供了条件。另外,还为镇抗震救灾指挥部成员单位及分管领导寄去了防震减灾科普知识材料及《镇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与抗震设防要求管理政策法规汇编》。共寄出防震减灾知识材料3000余份。

镇县(区)地震局以学校为重点将镇局配发的宣传资料及时发放给各学校,做到人手一册,宣传挂图做到了入班、入村。玉龙、古城、永胜、华坪、宁蒗各区县地震局还组织了科技周强化宣传、乡镇街天强化集中宣传、交流会强化宣传等活动,深受广大群众特别是农民朋友的欢迎,宣传效果极为理想。

永胜县地震局于7月10日召开全县防震减灾工作会议,向与会代表《防震避震常识》、《地震知识100问》共234本;于8月3日在永胜县大安乡召开“地震应急救援准备工作培训会”,向参会人员发放宣传资料800册、dvd光盘10盒;9月在县教育局召开全县中小学校校长会议时,向参会人员发放dvd光盘《蟾童》120盒、《地震100问》和《防震避震常识》1000份;于9月23日组织参加了永胜县“全国科普日”活动,开展地震知识咨询,摆放防震避震宣传展板,向过往群众发放宣传折页、《地震100问》和《防震避震常识》等宣传材料,近千人次观看展板,发放宣传资料多份。在民主广场的科普画廊内展出8平方米的宣传材料;11月19日,积极配合镇地震局地震科普大篷车宣传组开展科普宣传活动。组织全县乡镇分管领导、县直地震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主要领导共80人举办了科普宣传报告会。科普大篷车到十字街进行街头宣传,播放《蟾童》、《应对地震灾害自救互救常识》等防震减灾科普音像片。发放《防震避震常识》、《地震知识100问》等地震科普宣传材料近5000份;12月11日我局召集全县十五个点的宏观观测人员进行集中培训。并发给宏观观测人员宣传折页、《地震100问》和《防震避震常识》等宣传材料多份。

玉龙县地震局在纪念汶川5.12特大地震一周年之际,向全县各部委办局发放地震宣传知识手册1500余份。以全国首个防灾减灾日为契机,积极开展了地震科普知识宣传月活动,到玉龙中学、玉龙县五中、白沙中学开展了防震避震常识宣传和地震应急演练,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共发放地震知识宣传手册余份。

古城区、华坪县、宁蒗县地震局也积极开展科普宣传六进活动,及时将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材料发放到机关、企业、社区、学校、单位、家庭。

四、利用防灾减灾日、“11·6”等时机开展宣传活动情况。

在防灾减灾日、“11·6”等时机,镇地震部门都认真落实防震减灾科普宣传计划要点要求,切实做好重点时段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全镇地震系统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网络、短信等媒介,通过开展讲座、上街咨询、发放宣传材料、刊登文章、播放宣传片、张贴挂图、悬挂横幅、播放标语口号、短信宣传、知识竞赛、网络宣传、通过公共汽车发放宣传材料等方式,走入社区、乡村、机关、企业、学校,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大量的科普宣传活动。切实做到了报纸上有文章、电视上有画面、网络上有专栏。全镇中小学校结合“三生教育”,以防震避险知识宣传、中小学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创建、中小学防震避险应急逃生演练为重点等,广泛开展了防震减灾科普学习宣传活动。5月12日前后,全镇地震系统深入基层农村、小区、中小学、幼儿园、企事业单位。以中小学师生为重点,实施了科普知识全覆盖工程,发了科普宣传材料近20万份,开展知识讲座20场。在5月12日,与全镇各主要减灾职能部门一道开展了规模大、影响大、效果好的现场宣传咨询活动;全镇电视台共播放宣传片600分钟(含重播、新闻)、宣传口号共40余条。

2月3日,在大地震14周年之际,镇、古城区、玉龙县地震局联合开展了纪念1996年“2·3”大地震现场科普知识宣传教育活动。镇、区、县地震局全体干部职工到红太阳广场、束河古镇等地向行人发放《地震知识100问》、《防震避震常识》、《科协网络通讯“5·12”专辑》等地震科普知识宣传材料,回答行人有关防震避震方面的问题,讲解介绍防灾减灾法规。本次活动共发放地震科普知识材料5000余份,圆满完成了宣传任务,对进一步提高了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起到了积极作用。按照镇地震局的要求,永胜、华坪、宁蒗县地震局也在2月3日当天开展了科普知识宣传教育活动。在县城镇政广场和主要街道开展现场宣传,县挂宣传标语条幅3幅,发放科普知识读本共6000份、开展现场咨询780人次。

在每年的“11·6”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周,全镇地震部门都认真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成效果显著的科普宣传教育活动。

五、各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建设情况

镇高度重视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创建工作,并把此项工作作为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教育的重要内容。强调创建工作要以“加强校舍安全建设”为基础,以“普及防震减灾科学知识、倡导科学防震避震方法、提高应急避险能力为宗旨”,以“学校科普宣传教育和紧急避震逃生演练”为重点,以“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确保一方平安”为目标,开展了经常性培训宣传和演练工作,通过全镇各级教育、地震部门的共同努力,全镇中小学校防震减灾科普意识普遍增强、应急避险能力有力提高。

到目前为止,古城、玉龙、永胜、华坪、宁蒗各县地震局都建立了两所县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古城区祥和办事处白龙潭小学、永胜县第四中学两所学校被评为云南镇首批科普示范学校。永胜县“红石崖·天坑”地震遗址于被中国地震局评为国家级典型地震遗址。全镇初步形成以学校为重点的防震减灾科普示范教育网络,正在发挥示范、带动、影响的作用。

六、其他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工作情况

积极争取镇局支持,《镇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专题dvd蝶片制作项目得到镇局支持。投入15万元,将立足实际,强化人对本镇多地震的镇情了解,切实增强忧患感、责任感,并从思想根源重视防震工作、做好应急工作、全面提高防震意识,融合现实性、观赏性、教育性、艺术性于一体,为实施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全覆盖工程提供较好的教育素材。dvd宣传片已进入制作后期。

积极组织代表队参加了全镇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竞赛,并取得了全镇第二名的好成绩。认真组织全镇师生收看镇电视台少儿频道每月一期的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片《地震百科》和全镇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大赛电视录相。

积极配合镇地震局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大篷车”活动,11月18-19日,在古城区、永胜县开展了大规模的科普宣传活动,通过举办讲座、巡回宣传、发放材料等方式向镇民及游客宣传防震减灾科普知识。

加强对镇防震减灾网的管理、更新、维护工作,按照把网站建设成为信息公开、政务公开、接受监督、强化宣传的重要平台的目标,充分利用网络新兴媒体优势,强化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利用广播电视覆盖面和影响面广的优势,协调镇电视台不定期播放科普知识宣传片,广泛开展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教育。电视台综合频道分别于5月12日、综合频道于1月31日黄金时间晚8:05分播放了《汶川地震启示》、《蟾童》(ⅰ、ⅱ)及《应对地震灾害—公众自救互救常识》等宣传片,并于次日在公共频道重播,效果显著。积极开展每年的政风行风直播热线活动,向广大听众介绍了镇防震减灾事业成就,就感兴趣的科普常识问题回答了听众提问,广泛宣传了地震工作和科普知识。在召开全镇防震减灾工作会议、全镇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和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座谈会、科普示范学校创建、利用纪念日开展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活动、组织学校科普知识讲座及紧急避震逃生演练、全镇地震系统工作会议召开、防震减为重要活动、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和校舍安全工程积极推进情况,镇广播电视台、日报都及时进行定传报道,有力地宣传了防震减灾工作和科普知识宣传教育工作。在新修订的《防震减灾法》颁布、地震纪念日之时,各级党委、人大、政府分管领导都在《日报》及网等媒体上刊登署名文章,宣传,县挂宣传标语条幅3幅,发放科普知识读本共6000份、开展现场咨询780人次。

在每年的“11·6”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周,全镇地震部门都认真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成效果显著的科普宣传教育活动。

五、各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建设情况

镇高度重视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创建工作,并把此项工作作为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教育的重要内容。强调创建工作要以“加强校舍安全建设”为基础,以“普及防震减灾科学知识、倡导科学防震避震方法、提高应急避险能力为宗旨”,以“学校科普宣传教育和紧急避震逃生演练”为重点,以“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确保一方平安”为目标,开展了经常性培训宣传和演练工作,通过全镇各级教育、地震部门的共同努力,全镇中小学校防震减灾科普意识普遍增强、应急避险能力有力提高。

到目前为止,古城、玉龙、永胜、华坪、宁蒗各县地震局都建立了两所县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古城区祥和办事处白龙潭小学、永胜县第四中学两所学校被评为云南镇首批科普示范学校。永胜县“红石崖·天坑”地震遗址于被中国地震局评为国家级典型地震遗址。全镇初步形成以学校为重点的防震减灾科普示范教育网络,正在发挥示范、带动、影响的作用。

六、其他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工作情况

积极争取镇局支持,《镇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专题dvd蝶片制作项目得到镇局支持。投入15万元,将立足实际,强化人对本镇多地震的镇情了解,切实增强忧患感、责任感,并从思想根源重视防震工作、做好应急工作、全面提高防震意识,融合现实性、观赏性、教育性、艺术性于一体,为实施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全覆盖工程提供较好的教育素材。dvd宣传片已进入制作后期。

积极组织代表队参加了全镇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竞赛,并取得了全镇第二名的好成绩。认真组织全镇师生收看镇电视台少儿频道每月一期的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片《地震百科》和全镇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大赛电视录相。

积极配合镇地震局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大篷车”活动,11月18-19日,在古城区、永胜县开展了大规模的科普宣传活动,通过举办讲座、巡回宣传、发放材料等方式向镇民及游客宣传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加强对镇防震减灾网的管理、更新、维护工作,按照把网站建设成为信息公开、政务公开、接受监督、强化宣传的重要平台的目标,充分利用网络新兴媒体优势,强化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10.科普经费申请报告 篇十

尊敬的福清市新厝镇科协:

硋灶中心各小学在上级领导、关心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尤其注重对广大学生进行科普教育。

为了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科学意识,提升他们的科技创新精神,硋灶中心利用新厝镇科技节之机,与新厝镇科协联合举办“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科普演讲等活动。

活动需费用(包括教师和学生的比赛奖励和校园科普环境布置等)叁仟元。由于学校经费紧张,特具文上呈,恳望领导洞察实情,给予拨款支持。不胜感激!

福清市硋灶中心小学

2013.4.20篇二:地区级科普社区申请报告 关于申报地区级科普示范社区的申 请 报 告

阿克苏地区科协:

我社区自开展科普示范社区创建活动以来,得到了上级领导的高度重视,逐步形成了党政抓总、科协牵头、全社会广泛参与的科普工作的格局和有利于科普工作开展的良好社会环境。通过创建工作,在社区大力开展了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活动,有力地推动了科普工作在创建社区内全面深入地开展,促进了社区群众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促进了科普工作的群众化、社会化、制度化和科学化。

按照创建工作的标准要求,开拓创新,因地制宜地开展有实效、有特色的科普活动,形成居民自觉反对愚昧迷信和伪科学、反科学活动,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历史观,采用科学、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良好社会氛围,使居民了解和掌握科学的学习、生活方法,使其文明程度、精神生活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

目前我社区已通过自查创建地区级科普示范社区的各项指标均已达标,为进一步推动社区科普事业的发展,推进全民素质的提高,现 提出申请创建地区级科普示范社区的申请。

红旗坡社区居委会

2011年4月25日

红旗坡社区创建地区级科普

示范社区的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创建地区级科普示范活动的有关文件精神,全面实施科教兴社区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以科技为重点推动社区科普工作的深入开展。大力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普及科学知识。在开展社区科普活动中,坚持以人为本,从增强社区居委会的凝聚力、向心力入手,大力开展多种形式、内容丰富的科普活动,找准科普工作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结合点,并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为广大居民创造了科学文明的生活环境。经社区党组织研究,决定在我社区开展创建县级科普示范社区活动。

—、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认真宣传和贯彻《科普法》,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头目标和发展社区经济这个中心,面向社区、面向广大居民、面向青少年、面向全社区各族干部群众,广泛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多内容的群众性科普活动,以科普示范引路,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份额,为促进社区的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社会稳定做出贡献。

二、目标任务 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科普工作机制与运行机制,增强社区干部群众的科技意识,提高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完善科普设施,壮大科普工作队伍,狠抓科普实效,真正使科普工作落到实处,做到科普工作群众化,社会化,制度化,经常化,不断推进我社区产业化进程,将我社区建成县级科普示范社区。

三、主要任务和内容

(一)健全科普组织网络

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强化以地区、市科协为枢纽,以

社区科普小组和有关专业技术协会为基础的科普组织网络,使之左右相连,上下贯通,充分发挥科协在科普工作中的主力军作用。

1、在社区内充分发挥人才优势,积极开展科学普及和科学技术咨询服务活动,大力传播新技术,引进新品种。

2、大力发展社区基层科普服务组织。对现有的社区专业技术协会进行规范管理,同时按照我社区区域分布情况,强化酸奶生产销售等社区专业技术协会,引导和扶持其逐步发展成为龙头专业协会,从而带动我社区其它专业技术协会的发展,不断推进我社区产业化进程,社区建立科普服务小组,做到有办公地点,有规章制度,组织机构健全,技术资料齐全,规范管理。

3、大力发展科技示范户,不断壮大居民科技人员队伍。目前全

(二)加强科普设施建设,优化科普环境 1、2010年建立社区图书室。

2、结合本社区居民的文化,进一步完善党员电教室,科普活动

(三)完善科普队伍,开展多种培训

1、社区科普工作要更快地健康发展,没有健全的科普组织和队伍,要完成好科普工作的各项任务是不可能的。坚持对社区干部党员、居民开展以“科技之冬”为主要培训形式的实用技术培训。使居民利用所学技术知识在依靠科技奔小康,促进产业化发展中切实发挥作用。

2、坚持对社区居民的培训,同时社区要搞好科技人员的科技培训,制定培训计划,通过培训、进修、举办讲座等方式,积极开展技术培训。

3、继续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等活动,培养他们“爱科学,学科学,4、加大科普宣传力度。要充分利用报纸,广播,宣传栏等大众传媒,形式的大力宣传普及科学技术知识,传播科学的生产、生活方式,用科学”的兴趣。增强实践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室,增加科普活动书籍。社区有45名科技致富带头人和科技致富能手,有科普示范户36户。

(四)加强科普示范体系建设

1、大力开展“讲精神文明,比科技致富,建科普示范社区活动”。为进一步激发居民投身社区科普及文化娱乐活动的积极性,满足其日益丰富的文化生活需要,我们以开展各具特色的科普文化活动为主要手段,并初步探索形成了广场科普、楼院科普和家庭科普相结合的社区科普工作格局。

2、重点抓好社区酸奶生产销售等科普示范户建设,通过示范户带动社区经济快速发展。

3、发展和完善科普宣传体系,技术信息服务体系。

四、主要措施

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机构。社区党支部把科普工作列入了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领导机构,社区的科普工作责任人由社区党支部书记担任,技术责任人由社区负责科普工作的李德勇同志担任;对本社区的科普工作进行了及时研究,制定了社区科普工作长期规划和计划,并将科普工作纳入了社区班子任期责任目标管理考核工作中,推动社区科普事业的发展。

2、多方筹措,增加收入,确保科普示范社区创建工作的顺利进行。广泛争取驻区单位的支持并于之密切合作,共同努力,确保科普示范社区创建工作的顺利进行。

3、各部门密切配合,相互协调,为创建科普示范社区而共同努力。

4、通过开展科普宣传,科技咨询等形式充分发挥科技人才在创建工作中的作用。通过开展广泛多样的科普教育使广大居民掌握了科学知识,摒弃了封建迷信,形成促发展、保稳定的强大凝聚力。

五、工作制度

1、会议制度社区领导小组根据工作需要每年召开全体工作会议,部分成员会议。会议的主要内容和准备工作由社区领导小组负责。

2、根据社区实际情况,对涉及创建工作的重点项目,重点工作,制定创建工作制度。对于创建落实情况,由社区负责人监督检查,并将创建落实情况和科普工作情况向镇政府领导汇报。

3、建立考核制度,推动创建工作。为了推动科普示范社区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社区党支部把科普工作列入了重要议事日程,实行目标管理,把创建工作作为干部年终考核的标准,对完成计划的先进个人,先进典型给予表彰和奖励。

红旗坡社区居委会

2011年4月25日篇三:科普项目经费申请书(文化展览)(本申请表连同附件材料双面打印装订后加盖骑缝章)(装订要求:胶装,一式二份)南山区科普项目经费申请书

申报单位(盖章): 单位地址: 传真: 单位网址: 联系人(签名): 职务: 手机: 申请时间: 年 月 日

南 山 区 科 学 技 术 协 会 制

二 〇 一 四 年 八 月

项目名称: “创新科普文化 建设新型社区”科普展览活动

申请须知

1、申报材料与要求:

① 此申请书及申报材料的电子件;

② 营业执照或社团登记证明复印件及税务登记证(验原件); ③ 项目详细策划方案与资金预算开支方案。

④ 以上材料装订成册,一式二份,交南山区科协办公室(区政府大楼a1119室),咨询电话:

26565794。

2、填表说明:

(1)科普经费的申请必须符合《南山区科普经费管理办法》中对科普经费使用范围的要求,否

则不予受理。

(2)申请书各项内容须如实填写,各项栏目不得空缺,无此内容时填“无”,数字一律取整数,单位名称需填写全称。

三、项目开展进度表

四、项目预算经费表 篇四:东莞市科普项目申请书

附2 东莞市科普项目申请书 申报类别: 项目名称:

申报单位:(盖章)申报日期: 东莞市科学技术协会 二○一○年四月制

填表说明

一、凡申报科普特色学校、科普社区、科普教育基地和科普设施建设的项目,活动经费、专家和其他信息栏的内容不用填写。

三、镇街科协、市直企业科协作为活动主办单位时,因镇街科协、企业科协多无银行账号,对“财务事项”栏目内容,可填写其他协办或承办单位的财务信息,通过其帐户接收资助款的转帐。

四、“主管单位意见”栏:申报科普社区由镇街政府加意见,申报科普教育基地等项目由申请单位主管部门加意见。

报 告

尊敬的福清市科学技术协会:

硋灶中心各小学在福清市科学技术协会的领导、关心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尤其注重对广大学生进行科普教育。

为了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科学意识,提升他们的科技创新精神,硋灶中心利用新厝镇第二十七届科技节之机,与新厝镇科协联合举办“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系列科普活动:科普活动含科普演讲比赛、科幻画比赛、校园科普环境建设等。

上一篇:演讲稿做最好的自己下一篇:小马柔柔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