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统筹有限责任公司(精选8篇)
1.城乡统筹有限责任公司 篇一
XXXX城乡公交有限公司创卫
目 标 责 任 书
二○一一年
XXXX城乡公交有限公司创卫目标责任书
为了继续搞好2011年本公司创卫工作,根据创卫办确定的目标任务,结合我司实际情况,签订本目标责任书。
一、工作目标
1.城乡公交车辆要做到每趟一清扫、每日一冲洗、每周一消毒,保持车辆内外整洁无污物。
2.全市公交行业在创卫检查中都能达标。
3.工作积极主动,对存在问题能及时整改,无媒体曝光和群众举报。
二、工作任务及要求
各车队(驾驶员)要根据全市创卫工作的统一要求,全面做好相应工作。主要有:
1.上岗着装不整齐,服饰(鞋)不得体。一次扣款10元,并停班整顿。
2.驾驶员对创卫不知晓及不使用文明服务用语。一次扣款50元,3.车容车貌不整洁,服务设施不齐全有效。一次扣款50元,并停班整顿。
4.在车厢内及前、后风挡违规放置与运营无关的物品,影响车容车貌的,在后风档张贴“欢迎包车”、“此车出售”的。一次扣款50元,并停班整顿。
5.不按本线路规定行驶,因不安全行车造成乘客投诉的扣款100元,并停班整顿。
6.车内卫生、座椅、玻璃、地板、司机仪表盘,车身外等不干净
— 1 — 的,驾驶员一次扣款100元,并停班整顿。
7.驾驶员在待班时间,在发班区和车厢内打牌的,一次扣款100—300元,并停班5天整顿。
8.运营中不得开车吸烟,饮食、闲谈、招手上下车、接打手机电话、查看信息、听音乐、停车购物等。一次扣款100—300元,并停班5天整顿。
9.司机有其他有碍安全行车行为,一次扣款50—500元,并停班5天整顿。
10.司机行车中违反操作规定的,一次扣款100—300元,并停班5天整顿。
11.将车交给无证驾驶员或驾驶执照不符合、酒后开车的,开带病车上路的,每次扣款500—1500元,并停班10天整顿。
12.运营服务工作中驾驶员在处理安全行车、乘务矛盾、车厢纠纷等方法不当,引起乘客投诉、发生服务纠纷、公司内部人员盲目介入扩大事态的服务纠纷(指乘客有物损人伤的;驾驶员及公司内部人员有打骂情节的)给公司造成影响,引起投诉或新闻界曝光等。一次扣款100—1000元,并永久性停班整顿。
13.有其他损害企业利益的行为和后果的。
14.凡发生影响企业在创卫期间受到行业主管部门批评和点名的,除经济处罚外,根据本人对问题的认识程度和态度,相应免除公司年终绩效工资,视情节严重程度和态度,公司将按相关制度处理,直至解除劳动合同;承包车主或所雇佣司机发生本项中的任何一项,除经济处罚外,视情节严重程度和态度,公司将收回其承包车辆和经营线路。
我市的创卫工作已进入到了迎接综合评审的关键阶段。让我们以
— 2 — 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扎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举措,团结拼搏,全力以赴,保质保量做好创卫各项工作,确保顺利通过综合评审。
本责任书的签署流程:副总经理对总经理负责,各小分队对副总经理负责,各车主(驾驶员)对小分队负责。
本责任书一式两份,公司留存一份,责任人留存一份,备查。
XXXX城乡公交有限公司
责任单位:
负责人:
负 责 人:
时间:2011年6月25日
2.城乡统筹有限责任公司 篇二
城乡统筹发展就是要把城市与农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 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统筹谋划, 通过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合理配置, 实现城乡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的共同发展[1]。在此过程中, “钱从哪里来”是必然要面对的现实问题之一, 其中, 三农和小微企业的融资问题, 更是长期困扰我们的一个难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 2005年5月31日, 中国人民银行召开了小额信贷试点工作会议, 会议确定陕西、四川、贵州、山西、内蒙古5省区为实施小额贷款公司的试点地区, 要求各试点省区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探索不同的实施模式。同时规定:小额贷款公司“只贷不存”的经营模式, 其主要资金来源方式为自有资金、捐赠资金或批发资金;小额贷款公司的利率上限 (即其贷款利率) 不得高于央行基准利率的4倍;小额贷款公司要以服务三农、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为重点的, 其用于支持三农的贷款不得低于75%;小额贷款公司不得跨 (行政) 区经营[2]。
随后, 小额贷款公司陆续在国内成立, 并不断发展壮大。截至2011年底, 已达4 282家, 贷款余额3 915亿元, 全年累计新增贷款1 935亿元。目前, 中国小额贷款公司已进入了全面推广阶段, 并且成为中国金融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 其为支持三农和小微企业的发展上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小额贷款公司的绩效分析
1. 金融供给增加, 融资困境有所缓解。
我们知道, 三农和小微企业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已经凸显, 但是由于它们普遍存在规模小, 发展资金不足, 抗风险能力弱, 盈利空间不确定等特点, 所以融资较难。为了解决这一难题, 社会各界一直在不断地努力。一方面, 各地政府通过举办银行与小微企业对接会、建立了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加大农村信用社的改革 (允许其进一步组建成农村合作银行或农村商业银行) 等措施, 积极地为银行与三农和小微企业之间搭建合作平台, 寻求融资难的解决途径。另一方面, 银行也成立了专门为小微企业融资的贷款部门, 同时还推出多种涉农和小微企业的金融产品等。然而实践证明, 这些举措虽然收到了一定的成效, 但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三农和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究其原因, 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在金融市场上借贷双方的数量、地位不对等。借方数量通常大于贷方数量, 从而借方地位通常低于贷方地位, 这使得银行在办理贷款业务时可以对其客户进行严格筛选。当然, 那些实力雄厚的大企业客户就成了其首选对象, 而三农和小微企业等弱势群体则很少会受到金融机构的青睐。
与大银行相比, 小额贷款公司在改善三农和小微企业融资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一方面, 小额贷款公司在获取、处理其服务对象的“软信息”方面效率较高。因为小额贷款公司主要从事地域性经营, 服务对象多为本地客户, 其管理者又是熟悉当地商业环境的本土人士, 他们人缘关系、地缘关系非常熟悉。凭借这种优势, 从而可以充分了解客户的资信情况, 低成本获取潜在客户的信息;并且在与客户长期业务往来中, 还可以全面掌握客户的真实经营情况和资信等级。这些信息的获取, 极大地减少了信息传递与交流中的各种干扰, 弱化了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信贷风险。另一方面, 小额贷款公司管理层次少、经营方式灵活。与其他正规金额机构相比, 小额贷款公司管理层级少, 信贷审批环节少, 信贷决策较快。这既可以满足三农和小微企业“短、频、快、小”的融资需求, 又可以降低贷款的交易成本, 从而为客户提供优质低价的服务。
2. 民间融资风险得到抑制, 民间资本逐步走向“阳光化”。
多年来, 中国民间蕴藏着巨额的资金, 但是由于受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影响, 这部分资金并没有形成银行的存款。由于资本逐利的本性, 它们逐利而动形成巨额游资。在股市走高时, 窜入股市, 哄抬股价从中获利;在房价走高时, 又流入房市推波助澜;更严重的是, 部分还隐藏于在地下钱庄, 从事高利贷、洗钱等非法活动。这些游资存在, 既扰乱了国家正常的经济秩序, 又使国内金融市场风险有所提高, 真可谓危害无穷。
小额贷款公司的成立为处于游离状态的民间资本提供了合法的投资平台, 使此前一直处于边缘、灰色地带的民间借贷行为开始走向规范化。小额贷款公司股东可以合法地将其闲置资金贷于资金的需求者, 资金的需求者也可以合法地从小额贷款公司获取所需资金。从而使得地下钱庄、高利贷等非法金融活动到得抑制, 国内金融市场得到净化, 民间金融风险有效降低。同时, 小额贷款公司的出现对于平抑国内金融市场利率有明显作用。虽然目前小额贷款公司尚无法与大中型银行展开竞争, 其在中国的金融市场中还处于补充的地位, 但是随着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 其规模将会进一步扩大, 资本供给数量将会进一步增加, 从而对于利率的平抑作用将会越来越明显。
3. 金融覆盖面扩大,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快。
据统计, 小额贷款公司的客户大多是那些被银行拒之门外的三农和小微企业。他们之所以被拒之门外, 是因为自身实力较弱, 缺乏有效的抵押物, 缺乏良好信用记录, 从而不符合银行规定的贷款条件。但是他们生产经营困难, 又急需融资。如果融资失败, 其损失将会惨重;如果融资成功, 其生产经营就会实现质的飞跃。不幸的是, 他们没有成为银行贷款的对象, 即是说, 三农和小微企业的融资是市场融资的空白区域。小额贷款公司的出现恰好填补了这些空白区域, 因为小额贷款公司自身贴近市场、贴近客户, 从而也了解市场, 了解客户, 能够为三农和小微企业提供资金服务。
4. 资金利用率较高, 手头闲置资本较少。
据调查, 银行金融机构贷款时间较长, 从而其资金利用率较低。客户从申请贷款到得到贷款, 少则需要十几天, 长则需要半年之久。这是因为, 一方面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利率较低, 贷款客户较多, 从而筛选信誉度高、还贷能力强的优质客户本身就需要很长时间;另一方面, 银行金融机构审批程序严格, 审批环节较多, 贷款条件较高, 从而审批过程较长。相对银行金额机构而言, 小额贷款公司审批手续简洁, 放贷灵活, 资金利用率较高。由于小额贷款公司获取客户信息的成本较低, 对潜在客户的信用情况能迅速做出判断, 并且审批环节简单, 贷款发放较快。据调查, 小额贷款公司发放一笔贷款一般只需一至二个工作日, 所以, 其手头闲置资本较少。
5. 不良贷款率较低, 收益较为稳定。
虽然法律对小额贷款公司不良贷款率没有严格的限制, 但由于小额贷款公司的放贷资金多为股东个人的资产积累, 资金所有权比较明确, 股东保本增值的意识非常强烈, 对于每一笔放贷资金都会做出慎重的考虑。另外, 小额贷款公司的层级结构简单, 人员精简, 沟通效率高, 信息透明, 运行成本较低。这两方面的原因使得小额贷款公司不良贷款率较低, 收益相对较为稳定。据报道, 江苏省自2007年部署开展农村小额贷款公司试点以来, 目前全省已经设立农村小额贷款公司370家, 但其不良贷款率控制在0.5%以下。山东省截至2010年末, 共成立了150家小额贷款公司, 累计发放贷款共238.94亿元, 但不良贷款率不足千分之一。与此同时, 2009年6月末, 中国境内商业银行 (包括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 不良贷款率为1.77%, 曾令世界惊异, 虽然近几年其不良贷款率有所回落, 但基本还维持在1%左右, 仍然较高。
6. 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发展经验初步形成。
国外经验表明, 小额信贷走商业化可持续发展之路已成为必然趋势, 但在具体实践中, 小额信贷并没有固定操作模式。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文化背景以及不同的宗教信仰等都会对其运作模式产生影响。中国小额信贷业务的发展虽然起步较晚, 但随着近年来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成功, 无疑为中国小额信贷事业探索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商业化发展之路。
三、结论
小额贷款公司在发展过程中, 尽管也面临诸多问题 (如后续资金不足, 贷款政策落实不到位、监管体系不健全等) , 但是其资金利用率较高, 不良贷款率较低, 企业效益较高;与此同时, 一定程度上也解决了三农和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 解决了城乡统筹发展中弱势群体“钱从哪里来”的问题, 降低了民间融资的风险, 促进了民间资本的“阳光化”, 促进了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 促进了资源的合理配置, 从而也产生了较大的社会效益。可以说, 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 实现了企业效益和社地的给予支持。一方面应出台相应的政策, 解决其面临的问题;另一方面, 应进一步推广小额贷款的试点范围, 让更多的小额贷款公司共同参与解决中国城乡统筹发展中的融资难问题。
参考文献
[1]熊小林.统筹城乡展:调整城乡利益格局的交点、难点及城镇化路径[J].中国农村经济, 2010, (11) .
[2]柯象中.2005:农村金融改革布局谋篇[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网站, http://www.mof.gov.cn/zhuantihuigu/knqzshap/llyj/200805/t20080519_22553.html.
3.引智扶贫,统筹城乡 篇三
一、通过引进国外智力,促进农业技术革新和农业产业化调整,为广大农户找到了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
经过多年的持续引智工作,贵州省农业引智项目区基本形成了以草地畜牧业为主,特色农产品和果蔬为辅的产业格局。“贵州草地畜牧业标准化体系”、“贵州模式”、“晴隆山区扶贫模式”等典型模式的建立,促进当地政府和农户改变了传统低效的农业生产模式和技术,根据当地自然资源实际,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走出了各具特色的农业产业发展之路,带动了当地农户增收致富。目前,农业引智项目区80%以上的农户安装了电话,住进了新房。
二、通过实施引智项目,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使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贵州是世界上除南斯拉夫外最典型的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在实施引智项目之前,许多项目区农户在陡坡上种植玉米,不仅产量极低,且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使得农户的生产和生活环境进一步恶化,许多村落更被政府定为待移民对象。经过人工种草养畜、土地综合利用等技术和观念的引进,在国外专家、地方官员和技术人员以及农户共同努力下,项目区经过产业调整,在荒山上种上了既能保持水土又能饲喂牲畜的优质牧草,根据科学规划,综合利用有限的土地,不仅提高了农户收入,还有效地保护和改善了当地环境。据统计,在龙里、清镇、晴隆等地,水土流失量由1992年前的2000多吨/年,减少到现在的70多吨/年,保证了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三、通过引进专家进行“参与式”培训,改变了农户落后的生活方式,增强了他们的参与民主决策和生产决策意识。
在实施引智项目过程中,注重运用国外专家先进的“参与式”教学方法对农户进行培训。通过培训,改变了农户长期形成的一些落后思想和生活方式,如不愿意接受新鲜事物和先进技术、妇女处于绝对弱势地位、人畜共屋、村容村貌脏乱等。农户在接受“参与式”培训的同时,也增强了他们参与村级民主决策和生产决策的意识,由原来我生产什么由村里说了算的盲目服从生产,转变为通过对比选择性自主生产,有效降低了农业产风险和提高了生产效益。
四、建立长期引智规划,有针对性地搞好农业引智服务。
由于農业生产与其他产业相比,具有周期较长、见效较慢的特点,贵州在引智过程中作长远规划,针对本地区资源和生产特点,对其中具有较明显产业优势和资源优势的产业进行科学分析和计划,长期引进相关的技术、专家和产品进行开发和扶持,从而扎实提高特色产业的技术水平、生产水平和市场竞争水平,带动产业发展。贵州的“草地畜牧业标准化体系”的建立,就是20多年来与新西兰进行引智合作的结果。
五、采取请进来、派出去的方法,培养出一批专业化人才。
在引智工作的过程中,除了注重技术、专家、产品的引进外,贵州还重点对本土技术人才进行有计划、有目标的培养。通过请进来、派出去的方式,持续不断地对一些重点产业的各项技术进行集中的技术和管理培训,使参训人员能够及时掌握先进的管理和业务技能,了解国际先进农业发展动态,并将所学知识与本地生产实际相结合,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地区农业产业发展的道路。经过多年的努力,贵州共引进阳派出拢术专家1000多人次,培训基层技术人员2万余人次,形成了遍及全省的专业化人才体系。
六、逐渐加强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引智扶持力度,推进“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民”经营模式。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促进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及时收购农业产品、推广农业芝术、稳是家产品原料市场的作用。而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又能起到市场导向、信息服务和基石出技术指导的作用。因此在引智工作中,贵州始终注重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引智扶持。
目前贵州全省已形成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1家,各类农业专业经济合作互组织1446个,带动农户35万户,有效地带动了相关农业产业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
七、注重引智成果的示范和推广。
由于贵州农村人口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对新鲜事物和新技术的应用接受能力差,“眼见为实”是广大农户学习农业生产新技术的实际要求。因此,贵州在引智工作中,注重引智成果的示范和推广,通过建立相关产业的示范基地,对农户进行技术推广和成果示范,在基地技术人员的带领下,帮助农户及时掌握先进技术和生产与市场接轨的优质产品,提高其劳动效率和经济效益,促进农业增产增收和新农村建设,从而扩大引智成果受益面。
4.城乡统筹有限责任公司 篇四
翠屏区委组织部副部长、人事局局长、徐明友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确定了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总体战略,翠屏区作为宜宾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同时也是全市唯一的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发展机遇。当今时代的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实践表明,谁拥有了一支观念超前、敢闯敢拼、善打硬仗的高素质人才队伍,谁就能够赢得主动、抢占先机,实现率先发展。翠屏区要实现更好更快发展,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城乡人才资源,科学开发、优化配置,最大限度实现人才资源向发展资本转化,人才优势向竞争品牌转化,切实为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一、转变观念,从思想意识上为统筹城乡人才开发营造氛围
在新一轮发展战略机遇期,谁在人才工作上快人一步,谁就能抢占发展的制高点。因此,我们要从更高的战略层面充分认识统筹城乡人才开发的重要性,牢固树立紧迫意识和忧患意识,紧密联系实际,采用各种方法培养人才、吸引人才、聚集人才,使翠屏区真正成为集才的“磁场”、创业的“乐园”、发展的“热土”。
(一)树立城乡人才一视同仁的科学观。传统的人才观,仅仅把人才限定在具有一定职称和学历的人群,而广大有一技之长的农村人才、技能型人才则被排除在外。这样的人才观,显然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统筹城乡人才开发,必须要转变观念,牢固树立“只要能为经济和社会发展作贡献的都是人才”和“人人都可以成才”的科学人才观,自觉将农村人才、技能型人才、社会工作人才和企业人才纳入人才工作范畴,实现城乡人才、体制内外人才协调发展。
(二)树立城乡人才齐头并进的发展观。传统人才工作重城市轻农村,城市人才队伍发展迅速,农村人才队伍发展滞后。统筹城乡人才,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增强城乡统筹意识,树立区域观念,转变城乡二元分割的思维模式,打破城乡人才的封闭格局,把城乡人才工作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不人为设置体制性障碍,做到思路谋划“一盘棋”,制度设计“两相益”,工作推进“两手抓”,努力实现城乡人才整体推进。
(三)树立城乡人才共促发展的开发观。要切实改变“就人才抓人才”的现象,按照“围绕发展抓人才,抓好人才促发展”的思路,把统筹城乡人才开发工作紧密融入城乡统筹发展的全过程和各环节,使城乡人才资源开发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围绕城乡统筹发展,配置基层人才,把人才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人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人才活力转化为发展活力。
二、大胆创新,从体制机制上为统筹城乡人才开发提供保障
要在全区《十一五人才规划》的基础上,立足全区实际,把乡村人才、基层人才和各类社会人才纳入人才规划范围,建立统筹城乡人才开发的政策体系,打破城乡人才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人才开发政策一体化,逐步形成城乡之间平等竞争、均衡发展的良性机制。
(一)完善人才投入机制。要健全完善以政府适当投入为引导、用人单位投入为主体、社会各方出资为补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探索设立统筹城乡人才开发的专项基金,并逐年加大投入力度,用于培养城乡人才,引进紧缺、急需人才,资助城乡人才进修学习,从事项目研究等。加大对农村人才培训、选拔、表彰力度,研究制定项目、资金等向农村优秀人才倾斜的措施办法。
(二)完善人才评价机制。要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鼓励各类人才创新、创业,弘扬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城市精神,营造人人创业的浓厚氛围。要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和正确的政绩观,人才评价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要对现有人才评价体系不断修改和完善,逐步形成党政人才重在德才兼备、群众认可,经营管理人才重在市场认可,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重在社会和业内认可的评价机制,建立以工作业绩为重点,由品德、能力、知识等要素构成的各类人才评价指标体系。
(三)完善人才保障机制。要探索建立重要人才、领军人才的政府投保制度。适应人才竞争的新情况新特点,搞好“一站式”服务,为流动人才入户、调动、档案挂靠、职称评定、出入境管理等提供多层次、多元化、全方位的服务,实现人才进入的“零障碍”。建立高级人才定期疗养、体检和学术休假制度。大力宣传各类人才的创业活动,宣传城乡优秀人才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的贡献,树立“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风尚,积极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社会氛围。
三、整合资源,从队伍建设上为统筹城乡人才开发注入活力
要紧紧围绕区域经济发展,切实掌握和严格遵循人才培养、引进、开发的客观规律,创新人才资源开发模式,努力建设一支结构合理、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的基层人才队伍。
(一)大力培育人才资源,不断提高人才素质。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充分依托党员教育中心、农广校和职业技术学校等各级各类优势资源,不断加大城乡各类人才的培训力度,实现城乡人才培训资源共享。按照依法行政、群众信赖的要求,加大公务员初任和任职培训力度,广泛开展以公共管理、公共政策、公共服务为核心内容的培训,鼓励公务员在职攻读MPA,不断提高公务员依法行政和公共服务的能力。按照业务精湛、服务“三农”的要求,聘请专家集中授课、案例分析、现场示范,不断提高基层专业技术人才业务技能。按照科技引领、示范带动的要求,开展农村人才实用技术培训,组织协调国内外农业专家、学者和科技人员有针对性地开展项目培训,建立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示范基地,采取“一帮一”结对帮扶等形式,不断提高农民致富能力。按照掌握技能、发挥所长的要求,充分利用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资源,大力开展实用技能培训,不断扩充技能型人才队伍。按照面向市场、发展经济的要求,通过外派学习、短期培训、专题培训、MBA教育和对口联系重点企业等形式,不断提高企业经管人才把握和运用市场经济规律发展经济的水平。
(二)合理配置人才资源,不断充实人才队伍。结合全区基层人才队伍现状,切实加大基层人才引进力度,营造一支结构合理的基层人才队伍。要坚持“凡进必考”,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地充实基层公务员队伍和基层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要进一步拓宽视野,以“海纳百川、广纳群贤”的宽广胸怀,广开门路,招贤纳才,大力引进适应我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着重为工业经济、农业产业、商贸流通、旅游服务等重点产业引进紧缺、急需人才;按照构建现代农业、促进城乡教育、卫生事业统筹发展的要求,加大涉农专业技术人才、基层教育卫生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力度;要继续大力实施“三支一扶”和“一村(社区)一名大学生”工程,并适时面向社会公开招考社区工作者,不断充实基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
(三)科学使用人才资源,不断激发人才活力。吸引人才,培养人才,说到底是为了更好地使用人才,这也是人才开发的根本目的所在。统筹城乡一体化,要打破地域、行业、身份的界限,促进城乡人才双向流动,更要以“不拘一格”的姿态,用事业、待遇、感情留住人才,充分发挥人才在统筹城乡发展中的作用。要全面推行竞争(聘)上岗,通过上挂锻炼、下派任职等形式,加大机关与基层人才的交流力度;要不断改进和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办法,探索以服务对象、受益群众参与考核的评价机制,对群众公认度高、工作能力强、工作实绩突出的人员,在政治上、待遇上、情感上适当倾斜;要通过评选和表彰农村优秀人才、大力宣传农村优秀人才等方式,加大对优秀农村实用人才的关心和扶持力度,落实相关待遇,并优先充实到村级班子;要通过开通职称评审“绿色通道”,为农村实用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社会工作人才评定职称等级,授予资格证书,有效激发创业热情;严格按照政策落实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工作相关待遇,加大从基层录用公务员力度,促进社会工作人才和谐发展。
四、转变职能,从公共服务上为统筹城乡人才开发搭建平台
要建立统筹城乡人才开发的公共服务平台,将人才信息、人才培训、人才招聘、人才就业指导等公共服务平台向农村延伸,在公共资源运用上平等开放,使人才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实现城乡人才公共服务体系一体化。
(一)建立人才信息共享平台。要加快对农村人才市场的培育发展,充分发挥农村人才市场在农村人才资源开发和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建立以省、市级人才市场为龙头,县、区级人才市场为主干,乡镇级人才服务机构为依托,辐射整个农村的人才市场体系。建立起集规划、配置、开发、培训、交流、使用、服务、推广功能为一体,上联城市、下伸农村,适合新农村建设等功能于一体,与城市人力资源市场相贯通的农村人才市场服务网络。加快建设涵盖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的人才信息管理系统,吸纳未就业的大中专毕业生进入人才库,不断提高人才服务水平。
(二)建立人才发展共享平台。要加强人才开发载体建设,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创办产学研中心、科研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加强工业园区和职业教育创业园区建设,制定和完善吸引国内外各类人才的优惠政策,把园区建设成为对各类人才具有强大吸引力和承接力的高密度平台,吸引更多的人才来创业。
积极争取上级支持,以园区为依托,以项目为载体,以整合资源、集中扶持为手段,大力推进创新型人才创业示范基地建设,建立区域共享的毕业生实习创业基地。
5.统筹城乡发展 篇五
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岛内外一体化建设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在我们对这战略深信不疑的同时,厦门启动“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岛内外一体化”建设项目,更加坚定了我们共同发展的决心。
11月6日,在教室听讲了原厦门大学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许经勇教授的一番激动人心的专题报告会,我们感受到了城乡发展的势如破竹,岛内外一体化建设的迫不及待。许教授在会上提出了厦门城市化水平较高,财力较雄厚,但经济腹地小,发展经济要扬长避短,在有限的土地和面积上提高效率的大致看法。紧接着,许教授就当前中国城乡建设存在的“三大剪刀差”问题做了深入解析。他认为,实现一体化最关键的是要破除城乡二元制结构,缩小城乡发展差距,用农业产业化推动厦门城乡一体化。一是要破除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二是要破除劳动力价格剪刀差,解决农民同工不同酬问题;三是要破除土地价格剪刀差,稳定房价和房产税。除此之外,许教授还指出要加快厦门城乡经济一体化进程,必须健全城乡医疗保障制度,发展和完善教育制度,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完善就业制度,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
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提下统筹城乡发展的主要内容:统筹城乡发展的内涵不仅仅指经济范畴,它包括城乡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三个方面都要实现城乡统筹。一是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以工业化支撑城市化,以城市化提升工业化,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促进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建立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发展机制,加快现代农业和现代农村建设,促进农村工业向城镇工业园区集中,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促进土地向规模农户集中,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促进城市社会服务事业向农村覆盖,促进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提升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二是统筹城乡规划建设。即改变目前城乡规划分割、建设分治的状况,把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统一纳入政府宏观规划,协调城乡发展,促进城乡联动,实现共同繁荣。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统一编制城乡规划,促进城镇有序发展,农民梯度转移。主要包括:统筹城乡产业发展规划,科学确定产业发展布局;统筹城乡用地规划,合理布局建设、住宅、农业与生态用地;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构建完善的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尤其要在农村地区缺乏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情况下,政府要调动和引导各方面的力量着力加强对农村道路、交通运输、电力、电信、商业网点设施等基础设施的投入,使乡村联系城市的硬件设施得到尽快改善。优先发展社会共享型基础设施,扩大基础设施的服务范围、服务领域和受益对象,让农民也能分享城市基础设施。三是统筹城乡管理制度。突破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纠正体制上和政策上的城市偏向,消除计划经济体制的残留影响,保护农民利益,建立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就业制度、户籍管理制度、教育制度、土地征用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给农村居民平等的发展机会、完整的财产权利和自由的发展空间,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和资源优化配置。四是统筹城乡收入分配。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变化,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改变国民收入分配中的城市偏向,进一步完善农村税费改革,降低农业税负,创造条件尽快取消农业税,加大对“三农”的财政支持力度,加快农村公益事业建设,建立城乡一体的财政支出体制,将农村交通、环保、生态等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都列入政府财政支出范围。
6.城乡统筹调研汇报 篇六
一、贯彻落实全市城乡统筹会议精神情况
全市农村工作会议召开后,东安区围绕建设“大牡丹江、新牡丹江”的战略部署,牢牢把握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机遇,以“三个集中”为核心,力求做到“把握一个重点,推进六个统筹,实现一个目标”,即以改革创新为重点,统筹推进城乡发展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和生态建设一体化,最终实现缩小城乡差距和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发展目标,实现全区城乡经济社会提速、提档、提效发展,为农业农村和城乡区域统筹工作开好局、起好步及“十二五”时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城乡统筹工作现状
东安区唯一乡镇——兴隆镇位于牡丹江南岸,是市党政办公中心和江南开发区所在地。全镇行政区域总面积329平方公里,下辖17个行政村(2个朝鲜族村,30个自然屯)、4个社区居委会,总户数13086户(其中农业户6902户),总人口43827人(其中农业人口24056人),现有耕地79126亩。
在推进城市化建设中,“村改居”加快城乡一体化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课题。兴隆镇由于江南新城区建设,横片六村(大湾、下乜河、江南、中乜河、乜河、兴隆)坐落在 江南新城区,现已纳入新城区总体规划,村民上楼居住率已达70%,2011年可实现全部拆迁,棚户区全部实现楼房化居住。其次,农村市场经济水平低,强化市场作用是我们的首要任务。在城乡之间市场还未能真正成为配臵城乡资源的主要手段,主要表现为:农民组织化程度低,进入市场分散化,缺乏竞争力和保护力,缺乏市场分析能力,无法有效调节农产品供求关系,导致农产品商品化率低,农民收入增长困难;再次,城乡发展差距较大,从可支配收入看,2009年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7203元)比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11660元)少4457元,仅占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2%左右;从社会事业发展看,农村的教育资源、卫生资源、文化资源、公共设施等方面均与城市差距悬殊;从社会保障体系看,就业保障、医疗保障、养老保障体系的覆盖范围和保障力度仍滞后于城市。此外,由于城市化发展,农村土地减少、土地流转渠道不畅,导致剩余劳动力增加,与庞大剩余劳动力并存的是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难以满足劳动力市场需求,向非农产业转移的空间狭小,给城乡统筹带来巨大压力。
三、2011年工作安排
1、做好城市化试点,全力推进横片6个村的整体规划建设,按照“先易后难、先行先试、点上突破、以点带面”的工作思路,进一步完善农村社区化服务体系,进一步缩短农村城市化进程,积极推动城乡统筹发展。重点做好大湾新 村、下乜河村民动迁安居工程、江南民族风情小区的开工建设。
2、引入战略投资者,推进产业大项目建设,提升统筹城乡发展实力,在大湾村选址开发建设“绿色高效农业生态园”,完成“城市会客厅”和“绿色生态通道”的品牌规划,启动一期工程建设。
3、规划好园区建设,以201国道为轴线,做好土地资源整合,争取桥头、河西完成征地拆迁及平整场地工作,为开辟建设新的工业园区奠定基础。
4、抓好“中心小城镇”建设,推进同城化、城镇化和社区化,聘请专业机构,深入实地调查研究,完成兴隆镇整体规划,完成可研立项申报。
5、做好旅游开发,重点实施“一轴、两线、三区”空间架构布局建设。科学规划201国道至牡丹峰沿线“旅游轴心”,打造江南开发区——迎门山村旅游线和江南开发区——小团村旅游线,规划开发休闲渡假旅游乡镇。
6、因地制宜、多元并举,加快区域一体化进程,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实现更大幅度、更快速的跨越,继续加大新农村建设投入力度,把新农村建设与城镇规划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以大团村、小团村、新兴屯、迎门山村为建设重点,细致谋划建设内容,通过高标准建设,彻底改善农民居住环境,将这些村打造成新农村建设星级示范村,从而拉动兴隆镇整 体建设。
四、“十二五”工作打算
(一)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深入开展农村新居建设。按照中央“以城带乡,城乡统筹”的要求,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以桥头、河西、民主屯为主,聘请专业机构,进行科学规划,建设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新型农民安居小区。具体做法是:在岭东、小桥头、河西三处重新选址,分3个建设点,将农民集中搬迁、改居上楼。同时重点做好沿街商服业建筑规划和完成配套设施建设,包括卫生院、学校、幼儿园、村民休闲广场、文化中心区、工业园区、道路景观、商贸中心区、农贸市场、农机具存放和维修区、农资销售区、家畜圈养区、给排水管网、垃圾处理厂、污水处理厂等建设。一期建设成功后,全面启动胜利安居工程和工业小区建设,同时在做好其他完善工作。
(二)坚持科学定位,统筹发展。突破以大湾集团工业园区、乜河龙滨工业园区两大园区经济竞相发展的模式,合理规划园区的发展方向,以301国道为轴线,做好土地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利用桥头村、河西村新型农村安居小区开发建设后腾出的土地开辟建设新的工业园区——兴隆工业园区,利用胜利、大团、小团、跃进等村新型农村安居小区开发建设后腾出的建设用地辟建新的工业小区和农副产品加工区,不断引进科技含量大、产品附加值高的新型企业入驻 园区,促进项目向园区集中、产业向园区集聚,同时,进一步健全园区组织管理体系,完善园区间产业错位、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园区经济多点开花。
(三)提升特色农业经济和旅游经济活力。最大限度地贴近城市新需求,盯住市民的“菜篮子”,发展“绿色农业”,扩大绿色有机无公害种植面积。扶持农事龙头企业发展,走“公司+基地+农户”的路子,做大生猪、肉鸡等产业,推广新产品、新技术,指导农户开发适销对路新品种,搞好产品包装促销,形成“一村一品一特色”格局。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和高效棚室艰涩,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品率,实现增产增收。同时发展特色农业经济,大力发展绿色无公害种植、养殖业,做好农产品标识认证,发展壮大农事龙头企业,向特色、优质、高端农业要效益。抓好蔬菜基地、生猪基地、冷冻玉米基地建设,加快合作社等各类专业化组织建设,提高农业产业化效益,争取更多的政策资金扶持。
(四)建设适合统筹城乡发展的旅游资源体系。抓住市场化开发牡丹峰森林公园契机,深入实施“百村万户山里人家乡村游示范店”工程,加快生态旅游步伐,重点实施“一轴、两线、三区”空间架构布局建设。“一轴”:就是201国道至牡丹峰森林自然保护区沿线,以牡丹峰、世外桃源、龙飞度假村、荣盛山庄一批代表特色的景色游、村屯游将其定位为“旅游轴心”,带动周边村屯按照一村一特色搞活三产,拉动新的经济增长。“两线”:从江南开发区经201国道至迎门山村旅游线,从江南开发区经201国道、绥满公路至小团村旅游线;“三区”:牡丹峰自然生态景观旅游区、特色农业观光旅游区、乡村休闲渡假旅游区。依托大湾村、牡丹峰国家森林公园的地理位臵、自然生态等优势,以大湾村和牡丹峰沿线为重点,科学规划、合理开发,积极打造绿色生态走廊;在大湾村选址开发建设“绿色高效农业生态园”,将其打造成离牡丹江市区最近的,集休闲、健身、观光、采摘、旅游、商服为一体的“城市会客厅”。牡丹峰沿线大打特色农业牌,以生态农业、棚室农业、观光农业、采摘农业等为牵动,逐步壮大特色农业规模,积极打通绿色生态走廊。
五、城乡统筹方面存在的问题
1、土地指标短缺的问题。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全区土地供需矛盾更加突出,国家对非农用地指标控制十分严格,对农保地的比例控制很严,城镇对土地存量的开发整理不到位,随着产业集聚能力的增强,迫切需要扩大园区规模,但苦于土地指标无法落实,使得园区化进程放慢,严重阻碍了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
2、城乡规划体系和产业布局缺乏统筹。城、镇、村规模梯次结构不合理,农村产业集群发展和产业升级缓慢,农村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农村服务业发展滞后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乡规划和产业布局缺乏统筹。在现有城乡规划体 系中,不仅城乡规划没有有效统筹,而且农村专项规划也没有把乡镇乃至村级规划纳入到规划体系中,在产业布局上也还没有做到城乡有效统筹。
3、资金短缺的问题。资金短缺是我区推进城市化尤其是农村的城市化过程中所面临的突出矛盾。其一兴隆镇本身财政收入总量少,不足以用来建设城镇的需要,而基础设施建设、农民的土地征用以及失地农民的安臵问题都需要政府出资解决;其二是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扶持力度不足,区或乡镇级事权与财权不相称,造成城镇建设资金严重不足。资金短缺造成了我区城市化水平的参差不齐,城市化质量不高,基础设施滞后。
六、有关建议
1、在土地方面出台相关政策。市政府能否出让区域内的土地经营权收入,将其全部或部分资金投入到项目建设中去。鼓励项目区积极开展建设用地整理工作,促进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挂钩项目落到实处。
2、加大项目争取力度。在国家、省、市各级各类项目和资金(如农业开发、产业化、科技、技术推广、基础设施建设、新能源建设、大项目建设等)上,协调市直各部门重点对项目区建设予以倾斜。同时制定充分的优惠政策,通过市场化配臵资源,引进大型企业入驻经营,以市场投资撬动资金链,形成民营产业为主导的良好发展局面。
3、加快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通过建立专户,形成个人缴纳一部分、村集体补助一部分、政府补贴一部分的机制,设立多层次的缴费标准,逐步形成与城镇社会养老保险、农民工养老保险灵活转接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7.城乡统筹有限责任公司 篇七
1 坚持科学规划, 加快基地建设
根据全县资源优势和蔬菜产业发展现状, 将全县蔬菜生产布局为“三大区域”:
1.1 建设城郊专业蔬菜生产区
以靠近县城的东河、嘉川、尚武、白水4个乡镇为中心, 新建专业蔬菜生产基地200hm2, 培育规模25~35hm2的专业蔬菜生产村4~5个, 以保障城区蔬菜供应。
1.2 建设乡镇蔬菜供应调节区
在除上述以外的乡镇, 根据当地人口状况, 在其场镇周围规划建设1个3.5~6.5hm2的蔬菜生产调节小区, 以保障当地蔬菜供应, 避免与城区争夺蔬菜。
1.3 建设高山错季节蔬菜生产区
充分利用北部山区高海拔、立体气候特点明显、蔬菜成熟期晚的独特自然条件和特点, 在天星乡建设1个万亩高山错季节蔬菜生产示范园区, 以调节全县蔬菜供应和增加当地农民收入。
2 健全服务体系, 强化科技推广
2.1 健全农技推广服务体系
进一步健全“县级主管部门—乡镇农业服务站—村社技术员—科技示范户”的“四位一体”科技服务体系, 为蔬菜生产重点乡镇增配专业技术人员, 通过培训种植示范户、骨干农民等措施, 为村社培育一批乡土人才, 保证产前、产中、产后的技术服务。
2.2 强化技术指导与培训
采取举办培训班、专家大院、蹲点联系、现场示范等形式多样的推广手段, 强化设施蔬菜栽培、错季节蔬菜栽培、穴盘育苗、嫁接技术、测土配方施肥等先进生产技术, 以提高菜农生产技能和种菜经济效益。
2.3 抓好良种引进与推广
按照“引种试验、示范推广”的原则, 大力开展品种试验示范, 逐步筛选出气候适宜、产销对路的优良品种, 将蔬菜良种普及率提高到95%以上。
3 出台扶持政策, 建立长效机制
3.1 建立蔬菜种植补贴制度
凡属县政府规划、认定的专业蔬菜生产基地, 县政府每年安排财政资金或项目资金给予菜农300元/667m2的种菜补贴 (补助种苗、农膜、肥料等实物或现金) , 享受补贴的农户要求一年四季种菜, 对于间歇性种菜的农户, 取消其补贴资格, 以切实调动菜农的种菜积极性。
3.2 建立专业菜地保护制度
凡属县上规划认定的专业蔬菜基地, 必须实行栽桩定界、建档备案的菜地保护制度, 若有单位或个人征用专业菜地, 应提前向农业主管部门提交占地申请和新建菜地开发方案, 经农业主管部门核实并报县“菜篮子”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审批同意后, 方可报国土部门办理征用手续, 确保菜地的占补平衡。
3.3 建立菜地基础设施配套制度
专业菜地凡需配套基础设施的, 须经县“菜篮子”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组织人员实地考察论证备案, 根据实际生产需求, 配套建设蔬菜大棚、渠系、作业便道、生产运输路、滴 (喷) 灌设施、土地整治等基础设施。基础设施竣工后, 建设单位须报请县“菜篮子”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组织农业、审计、物价等部门对其建造成本进行评估核算, 按照核算成本的50%进行补助。对大型智能日光温室或大型蔬菜展示大棚, 业主建设完工后, 须报请县“菜篮子”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组织农业、审计、物价等部门对其建造成本进行评估核算后, 按照核算成本的70%进行补助。
4 加大项目投入, 抓好业主培育
按照“政府引导为辅、民间投入为主”的原则, 整合涉农项目资金, 加大蔬菜基地建设的投入, 为蔬菜基地配套蓄水池、耕作便道、提灌站、排灌渠系等生产设施, 以营造良好的蔬菜产业投资环境, 吸引更多地社会资金注入蔬菜产业发展。同时, 积极引导蔬菜开发者采用租赁、承包等方式流转土地, 采取合伙、独资等投资手段组建企业、专业合作社等, 引导其采取“公司+基地”、“公司+农户+基地”、“专合组织+农户+基地”等模式建设蔬菜基地, 努力促进我县蔬菜生产的朝集约化、专业化、规模化的现代农业方向发展。通过发挥业主的示范带动作用, 努力推进蔬菜产业“产、加、销”一体化进程。
5 严把管理环节, 提高蔬菜质量
认真贯彻执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实施办法》, 对产地环境、生产投入品、生产过程、产品检测等关键环节进行监督管理, 建立从田间到市场的全程质量控制体系, 切实保障蔬菜质量安全。产前要重点开展蔬菜基地环境质量监测, 加强无公害操作规程标准的制定和实施, 严格按标准化组织生产;产中要重点搞好宏观监控、技术服务、产地自检和宣传培训, 加强肥、药、水控制, 严格禁止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产后要重点建立抽测制度, 加强市场标识化流通管理, 把好市场准入关。同时, 把开展无公害蔬菜、绿色蔬菜、有机蔬菜认证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通过“三品”认证提升蔬菜的质量。
6 发展营销队伍, 加强市场流通
6.1 强化营销体系建设
支持蔬菜产销专合组织建设、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的评估认定和产品认证、品牌打造、有机蔬菜专卖店建设以及蔬菜营销经纪人队伍的培育等, 为我县蔬菜产业发展积极搭建生产、销售、加工对接平台, 拓宽蔬菜销售渠道。
6.2 抓好蔬菜冷藏设施建设
采取项目补助建设的办法, 依托县内实力雄厚、事业心强的蔬菜产业开发业主, 建立适度规模的蔬菜冷藏库, 调节蔬菜产销旺淡矛盾。
6.3 强化市场管理
组建由物价、工商等部门参与的菜价预警工作小组, 调研蔬菜市场, 及时、准确分析蔬菜价格动态, 打击市场垄断、哄抬菜价等违法经销行为, 科学指导蔬菜生产和蔬菜品种结构调整。
7 加强组织领导, 落实工作责任
8.城乡统筹需产业拉动 篇八
任玉岭:一是要重视农业产业化的推进,要按照企业的管理经营模式,推进农业产业的规模化、市场化、科学化、机械化。要使农业生产通过集约化的管理,以及先进技术、先进装备的武装,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个人收益。二是要狠抓农产品的加工和运输,这项工作做好了,可以为农村增加3~10倍的收入,有利于农民就业和增收。为了使农产品加工等非农产业发展,一些大的县一定要多设几个工业聚集区。三是要大力发展农村服务业,包括物流业、旅游业,都应引起重视。为了发挥非农产业的发展,除了搞好城乡统筹规划,给非农产业留出空间外,还需要有税收政策的扶植,财政金融的支持,尤其是土地使用要向欠发达地区倾斜。
朱敏:基于市场逻辑,实现城乡统筹还有什么可行的载体或路径?
任玉岭:还有一点就是,要建立农民入股的公司制合作组织。为促进农村与市场对接,形成城乡一体的市场运行秩序,建立城乡一体的市场信息网络,就必须搭建农村的市场平台,完善维护农村运行的载体,这就是农民入股的公司制合作组织。
公司制经济组织是当代市场经济管理的重大创造,也是现代经营的最好模式。公司制经济组织不仅在工业领域得到了普及、推广,而且也在各国的农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农民入股的公司制合作组织,不仅可以把市场经济体制引进农村,实现三农与市场对接,而且利于开展种、养、加与产、供、销的一条龙,能够把农产品加工、运输、营销的效益留给农民,使农民增收。
【城乡统筹有限责任公司】推荐阅读:
城乡统筹发展问题10-08
城乡统筹协调发展10-20
统筹城乡发展 推进城乡一体化07-13
2022年城乡统筹工作思路09-26
关注民生,统筹城乡发展报告10-07
质量并举统筹推进湖北城乡建设09-21
关于农村咸阳市城乡统筹建设10-07
进一步推进我国城乡统筹发展11-10
统筹城乡与县域治理创新调研报告07-14
县委书记谈统筹城乡发展经验材料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