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饮片gmp申报材料

2024-08-17

中药饮片gmp申报材料(精选6篇)

1.中药饮片gmp申报材料 篇一

药品GMP认证申报材料要求(细化)

点击次数:223 发布时间:2014-07-15 药品GMP认证申报材料要求(细化)

1、企业的总体情况1.1 传真、联系电话(包括应急公共卫生突 发事件24小时联系人、联系电话)。

药品GMP认证申报材料要求(细化)1.2

◆简述企业获得(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生产活动,包括进口分包装、出口以及获得国外许可的药品信息;

◆营业执照、药品生产许可证,涉及出口的需附上境外机构颁发的相关证明文件的复印件; ①应同时提供生产许可证副本复印件;②如有委托(受托)生产情况,应同时提供相应批准文件

◆获得批准文号的所有品种(可分不同地址的厂区来填写,并注明是否常年生产,近三年的产量列表作为附件);

①品种表(序号、产品名称、规格(包装规格)、批准文号、执行标准、生产车间(厂区)、是否常年生产)(附表1)

②近三年产量列表(序号、产品名称、规格、批量、年产量)(附表2)

◆生产地址是否有处理高毒性、性激素类药物等高活性、高致敏性物料的操作,如有应当列出,并应在附 件中予以标注。

①无此项,应在此处写明“无此类操作”。②如有此类操作,则应在厂房设施中予以明确说明。

1.3 本次药品GMP

◆列出本次申请药品GMP认证的生产线,生产剂型、品种并附相关产品的注册批准文件的复印件;

列表写明认证品种(序号、品名、规格、剂型、批量)(附表3)

②申请认证品种注册批件、质量标准复印件

◆最近一次(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该生产线的 检查情况(包括检查日期、检查结果、缺陷及整改情 况,并附相关的药品GMP证书)。如该生产线经过境外的药品GMP检查,一并提供其检查情况。①最近一次检查缺陷项、整改报告复印件; ②相关认证车间药品GMP证书复印件。

③如有境外检查,同时提供其复印件及说明。

1.4 上次药品GMP认证以来的主要变更情况

◆简述上次认证检查后关键人员、设备设施、品种的 变更情况。

①关键人员、设施设备、产品(如车间增加或减少新的品种)

内容应包括变更内容、时间、药监批准或备案情况

②如无变更应明确写明无变更

③文件变更不必在此处描述

2.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

2.1 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描述 ◆质量管理体系的相关管理责任,包括高层管理者、生产管理负责人、质量管理负责人、质量受权人和质量保证部门的职责;

◆简要描述质量管理体系的要素,如组织机构、主要程序、过程等。

四个关键人员以及质量保证部职责。

建议参照GMP第九条“药品质量保证系统”的十项要求,对企业的实际管理体系执行情况进行简要描述。

2.2 成品放行程序

◆放行程序的总体描述以及负责放行人员的基本情况(资历等)。

①放行流程描述(流程图)‐批生产记录审核、批检验记录审核、汇总审核、批准、证书发放。

②负责产品放行的具体人员,有无转授权。

③受权人、转受权人的资历(姓名、年龄、毕业院校、专业、毕业时间、相关工作经历及年限)。(附表4)

2.3 供应商管理及委托生产、委托检验的情况

◆概述供应商管理的要求,以及在评估、考核中使用 到的质量风险管理方法;

①供应商分级情况

②供应商质量评估

③新供应商采用基本质量要求

④供应商变更管理

⑤物料(供应商)质量回顾

⑥供应商清单

◆简述委托生产的情况;(如有)

委托生产品种及组织管理情况,特别是委托生产的质量控制、产品放行、质量回顾情况。

◆简述委托检验的情况。(如有)

①如有委托检验,包括原辅料、包材委托检验,应有委托检验项目清单,并说明其管理及备案情况。

②如无委托生产或委托检验,应明确写明“无委托生产、委托检验”

2.4 企业的质量风险管理措施

◆简述企业的质量风险管理方针;

◆质量风险管理活动的范围和重点,以及在质量风险 管理体系下进行风险识别、评价、控制、沟通和审核的过程。

①是否建立风险管理程序,风险管理方针是什么?

②风险管理的应用范围如何确定,重点是什么,何时启 用风险评估措施。

③风险评估的方式有哪些?

◆企业进行产品质量回顾分析的情况以及考察的重点。

①产品质量回顾管理方式(流程图)、职责。

②质量回顾的重点(范围)、实施方式。

③与趋势分析的关联(如有)。

3.人员

3.1 包含质量保证、生产和质量控制的组织机构图(包括高层管理者),以及质量保证、生产和质量控制部 门各自的组织机构图;

①企业组织机构图

②生产、质量部门组织机构图及主要职责说明(应包括所有质量管理要素所涉及的部门)

3.2企业关键人员及从事质量保证、生产、质量控制主要技术人员的数量及资历;

①至少4名关键人员表(姓名、性别、年龄、岗位、毕业院校、专业、相关工作年限)(附表5)

② 生产、质控、质保技术人员数量及资历表(姓名、性别、年龄、岗位、毕业院校、专业、在职工作年限)(附表6)

3.3 质量保证、生产、质量控制、贮存和发运等各部门的员工数。

①员工花名册。(附表7)

②部门细分应与组织机构图划分一致。

4.厂房、设施和设备 4.1 厂房

◆简要描述建筑物的建成和使用时间、类型(包括结构以及内外表面的材质等)、场地的面积;

应包括厂房设施及生产车间建筑概况描述

◆厂区总平面布局图、生产区域的平面布局图和流向图,标明比例。应当标注出房间的洁净级别、相邻房间的压差,并且能指示房间所进行的生产活动;

申请认证剂型(产品)与车间的对应关系,当有同品种多车间生产时应特别说明。

◆仓库、贮存区域以及特殊贮存条件进行简要描述。

接发区、储存区划分、取样区布置、特殊储存条件(阴凉、低温、冷库等)

4.1.1 空调净化系统的简要描述

◆空调净化系统的工作原理、设计标准和运行情况,如进 风、温度、湿度、压差、换气次数、回风利用率等。

①系统描述

②HVAC系统数量,对应型号、控制区域(图)面积、洁净级别

③局部层流状况描述

④系统控制图

⑤确认与验证状况描述

⑥运行维护情况描述

4.1.2 水系统的简要描述

◆水系统的工作原理、设计标准和运行情况及示意图。

①系统描述(水源、制水能力、制备过程及主要参数、分配系统材质)

②制水系统控制图

③分配系统图

④确认与验证状况描述

⑤运行维护情况描述(循环方式、清洗消毒、监控)

4.1.3 其他公用设施的简要描述

◆其他的公用设施如:压缩空气、氮气等的工作原 理、设计标准以及运行情况。

①系统描述(来源、生产能力、制备过程及主要参数、分配系统材质)

②系统控制分配图 ③确认与验证状况描述

④运行维护情况描述

4.2 4.2.1 列出生产和检验用主要仪器、设备。

①主要生产设备清单

所属车间(生产线)

序号、名称、制造厂家、规格型号、生产能力、安装 位置、确认与验证时间、验证周期(附表8)

②主要检验仪器清单

所属实验室(如有多个实验室)

序号、名称、仪器编号、制造商、规格型号、精度、校验时间、校验周期、校验单位、设置位置(附表9)

4.2.2 清洗和消毒

◆简述清洗、消毒与药品直接接触设备表面使用的方法及验证情况。

①生产厂房清洁管理

②生产车间洁净区清洁与消毒管理

③主要生产设备清洁清洗与消毒(灭菌)管理(方法、周期、验证)

4.2.3 与药品生产质量相关的关键计算机化系统

◆简述与药品生产质量相关的关键的计算机化系统的设计、使用验证情况。

应写明有无计算机化管理系统(如物料管理系统、称量系统、生产控制系统等)

主要系统设计、使用情况描述(系统控制图)

主要系统验证情况描述

5.文件

◆简要描述文件的起草、修订、批准、发放、控制和存档系统。

①文件系统结构层次描述

②文件分类情况描述,文件结构图

③文件管理状况描述 6.生产

6.1 生产的产品情况

◆所生产的产品情况综述(简述);

产品与生产车间(线)对应情况、产品历史情况、批量、产量情况、产品控制情况(关键质量属性、生产控制方式)等

◆本次申请认证剂型及品种的工艺流程图,并注明主要质量控制点与项目。

工艺流程图

质量控制项目表(工序、控制项目、指标、频次)(附表10)

6.2 工艺验证

◆简要描述工艺验证的原则及总体情况;

①工艺验证管理要点描述(验证方式、组织部门、流程、周期、再验证、变更验证等)(附表11)

②认证产品工艺验证情况登记表。(品名、规格、车间、验证时间)(附表12)

◆简述返工、重新加工的原则。①如有应写明管理原则、方式

②如无应明确写明企业无返工及重新加工情况

6.3 物料管理和仓储

◆原辅料、包装材料、半成品、成品的处理,如取样、待检、放行和贮存;

◆不合格物料和产品的处理。

①仓储物料管理情况(验收、储存、待验、取样、合格、发放、退回)

②中间物料(领料、周转)、半成品(储存条件、周期、发放等)管理情况描述

③成品管理情况(待验储存位置、入库时间、发放)

④不合格品管理情况(发现与报告、批准、暂存、处理、偏差管理等)7.质量控制

◆描述企业质量控制实验室所进行的所有活动,包括检验标准、方法、验证等情况。

①质量管理组织情况(机构划分与职责、工作流程等)

②质量检验场所平面布局图

③质量标准制订批准管理

④校验方法的确认与验证

⑤持续稳定性实验管理情况 8 发运、投诉和召回 8.1 发运

◆简要描述产品在运输过程中所需的控制,如,温度/ 湿度控制;

◆确保产品可追踪性的方法。8.2 投诉和召回

◆简要描述处理投诉和召回的程序。9 自检

◆简要描述自检系统,重点说明计划检查中的区域选择标准,自检的实施和整改情况。药品GMP检查缺陷项整改

药品GMP认证(跟踪、飞行)检查缺陷项整改报告 对照新版GMP整改情况表 企业名称:(盖章)

序号 缺陷内容 整改措施 责任人/部门 完成时间 备注报告时间:

注:

1、本细则中的附表1-12主要是该项内容建议企业能以附表的形式表达,由于各企业的实际情况不同个别表格的内容会有些许不同,企业可根据自身实际制定表格。

2、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安监司关于对通过新修订药品GMP认证企业生产能力进行调查分析的通知》(食药监安便函〔2013〕8号)的要求,为做好我区药品GMP认证企业生产能力调查分析工作,自2013年1月22日起,凡提出新修订药品GMP认证申请的企业,在上报申请材料时请增报一份《新修订药品GMP认证前后生产能力变化情况表》

2.中药饮片gmp申报材料 篇二

1 中药制药过程中GMP管理体系建设

从管理学角度分析,在中药制药过程中,影响药品质量的因素可以分为五大类,分别是人、机器设备、物料、方法以及环境。这五个因素对于药品生产质量的影响作用是同等重要的,因此,在药品生产过程中,必须要对这五个因素加以控制。

1.1 GMP对五个因素的规范

从生产管理的角度上看,GMP对五个影响因素进行了明确规范,这些具体措施对于中药实际生产过程中的管理体系建设意义重大。

1.1.1 人的因素控制

GMP认为,在药品生产管理过程中,人是最关键的因素,也是最难以预防的因素。因此,要对人为因素进行控制必须从多个角度入手,进行全方位的控制体系建设:①防误和控制措施。在药品生产过程中,必须从预防和控制两个角度减少人为因素对于药品质量的影响;②建立质量责任制度,强化质量意识,提高责任心。将质量管理制度化,通过强化人员的责任意识尽量减少主观的安全隐患;③加强岗位技能培训,严格操作规程。通过规范人员的基本操作,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④加强质量监督控制。监督控制对于药品生产过程中人员的规范操作意义重大。通过加强监督,可以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的隐患,尽可能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⑤积极开展质量控制活动,加强人员的操作规范。

1.1.2 机器设备因素控制

在中药制药过程中,机器设备的影响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必须对其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控制。在GMP中,对于机器设备的控制主要从三个方面开展:①加强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要及时对药品生产过程中的各个机械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提高设备的运行周期,为药品的安全生产提供客观保障;②时时监控。与人不同,机械设备在药品生产过程中会由于自身的工作状态而影响药品的安全生产,且这种影响具有不可预知和自我调节性,因此,必须加强监控力度;③提高自动化程度。自动化程度是推动药品生产效率及质量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提高自动化程度对于保证药品的安全生产意义重大。

1.1.3 物料因素控制

物料在药品的安全生产过程中是一个主导性因素,也是影响药品功效及价值体现的核心因素。因此,在实际的中药生产过程中必须保证主料、辅料等基本物料的安全。在GMP中,对物料的因素控制主要从三个方面开展:①选择符合规定的供应商。供应商是药材的来源,也是药材质量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在实际的药品生产过程中,必须按照规定来选择合格的药材供应商;②选择符合规定的物料。在生产过程中不仅要选择合格的供应商,更重要的是要根据规范和要求选择合适的物料,保证药品源头的安全;③加强进场检验和工序中间产品检验。通过这两个方面的控制,彻底杜绝了由于材料因素造成的药品质量问题。

1.1.4 方法因素控制

制药方法是药品质量的保障性因素,合理的制药方法是药品生产的重要支撑。在GMP中,对制药方法的因素控制主要从四个方面展开:①操作规程的控制。在药品生产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开展药品加工,减少不规范操作的发生;②强化批生产、检验以及包装记录。通过对这三方面因素的强化,就能够及时发现药品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对药品的安全生产起到了重要保障和问题预防作用;③工艺规程的规范。通过规范工艺规程,可使人员在生产过程中有章可循,减少了不确定性问题的发生;④规范原始记录。

1.1.5 环境因素控制

环境是药品质量的不确定性影响因素,这是由于环境是随时变化的,因此其对药品生产质量的影响也是不确定的。针对这一特点,GMP规范了药品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境因素:①必须保证基本的药品生产的硬件条件。药品生产过程中需涉及多个生产硬件,例如各生产车间、各种设备,这些硬件条件必须符合药品生产规范的要求;②减少周围环境的影响。在选择厂址时,应当杜绝与污染源的接触,减少周围环境对药品的污染;③规范药品的生产环境。在药品生产过程中,室内空气、湿度、粉尘等必须严格检测和控制,保证生产环境的安全性。

1.2 GMP管理体系建设

针对这五个因素,在实际中药生产管理过程中,必须从多个角度出发,减少各个因素对药品安全质量的影响,为药品的安全生产提供全方位的保障[2]。

1.2.1 强化人为因素控制,杜绝主观管理漏洞

人为因素贯彻影响整个中药生产过程,并且在众多影响因素中,人为因素的不确定性最大。因此,要建立完整的管理规范体系,必须首先加强对于人为因素的控制。从GMP角度出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①规范人员的操作。在生产过程中,要将各个工序的操作规程明确化,以此为基础为操作人员提供有效的操作标准;②强化生产监督。要及时检查和监督操作人员以及管理人员的行为,尽量减少人员在生产及管理过程中的失误,从而杜绝药品质量中的主观影响;③加强人员的培训。为了提高药品生产安全意识,必须定期对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操作水平和安全意识。

1.2.2 减少环境污染,控制客观环境影响

在药品生产过程中,环境污染是经常被忽视的问题,但是环境因素对药品质量的影响非常大。因此,在实际的生产管理体系建设过程中,必须要减少环境污染及交叉污染。通过厂房的选址减少生产企业周围环境的影响,通过合理的建筑设计保障生产硬件的达标,通过厂房内部布局减少生产环境的影响。

1.2.3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保障体系正常运行

要建立规范化生产体系,必须建立严格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体系,从人员、环境、质量监督等各个方面开展有效工作。在此基础上,从GMP规范要求出发,积极探索适合企业自身安全生产的新思路。同时,在实际药品生产过程中,必须要保证质量管理方案的落实,例如及时进行管理质量反馈、阶段性的工作总结等;通过实际反馈来落实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

2 结语

中药制药质量是人们生命健康安全的重要保障,对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意义重大[3]。综上可知,GMP对影响中药生产质量的各个因素都进行了明确的规范。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的质量体系建设方法能够与GMP规范有效契合,对于保障药品生产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摘要:GMP是当前中药生产过程中的基本质量管理规范,对于保障药品生产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GMP管理规范的基础上,首先对GMP五个因素的控制内容进行了分析,随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GMP管理体系的建设方向,可为当前中药企业制药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药制药,药品生产安全,GMP管理体系,质量管理规范,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王彦桂,陈宇.基于GMP的制药企业MES系统设计及研究[J].机电工程技术,2010,39(8):23-25,91.

[2]王志强.制药企业GMP认证准备要点解析[J].化学工程与装备,2009(5):215-216.

3.中药饮片GMP认证检查项目 篇三

1.中药饮片GMP认证检查项目共111项,其关键项目(条款号前加“*”)18项,一般项目93项。

2.结果评定:

项 ? 目结??? 果严重缺陷一般缺陷通过GMP认证0≤18019-37限期6个月整改后追踪检查≤3≤18≤3>18不通过GMP认证>3?3.各条款对应的检查内容: 条 款? ?检??? 查 内??? 容

*0301 中药饮片生产企业是否建立与质量保证体系相适应的组织机构,明确各级机构 ? 和人员的职责.0302?是否配备与中药饮片生产相适应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并具有相应的专业知 识。

0401?主管生产和质量的企业负责人是否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技术职称,具有中药专业知识。

0501 生产和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人是否具有中医药大专以上学历,3年以上实际工作经验或中医药中专学历,5年以上实际工作经验。

*0502生产管理和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人是否互相兼任。

0601 从事药材炮制操作人员是否进行中药炮制专业知识的培训,具有中药炮制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

0604 从事质量检验的人员是否具有检验理论知识,是否掌握相关质量标准和实际检验操作技能,并具有经验鉴别能力。

0605 从事毒性药材(含按麻醉药品管理的药材)等有特殊要求的生产操作人员,是否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并熟知相关的劳动保护要求。

0606?从事仓库保管、养护人员是否具有掌握中药材、中药饮片贮存养护知识与技能。0701?从事中药饮片生产的各级人员是否按照本规范要求进行培训和考核。

0801 中药饮片生产环境是否整洁,厂区地面、路面及运输等是否对生产造成污染,生产、行政、生活和辅助区总体布局是否合理,相互妨碍。

0901 厂房设施是否按工艺流程合理布局,并设置与其生产规模相适应的净制、切 制、炮炙等操作间。

0902?同一厂房内的生产操作之间和相邻厂房之间的生产操作是否相互妨碍。1001 厂房是否有防止昆虫和其它动物进入的设施(生产操作间不应使用灭鼠药)。1104?厂房地面、墙壁、天棚等内表面是否平整,易于清洁,不易产生脱落物,不易 滋生霉菌。

1105?净选是否设拣选工作台,工作台表面是否平整、不易产生脱落物。1201?生产区是否有与生产规模相适应的面积和空间。

1202?中药材、中药饮片的蒸、炒、炙、煅等厂房是否与其生产规模相适应。1204?储存区是否有与生产规模相适应的面积和空间。

1205?储存区物料、中间产品、待验品的存放是否有能够防止差错和交叉污染的措 施。

1604 直接口服的中药饮片的粉碎、过筛、内包装等生产厂房应符合洁净区要求。2302 净制、切制、炮炙等操作间是否有相应的通风、除尘、除烟、排湿、降温等设 施。

2304?筛选、切制、粉碎等易产尘的操作间是否安装捕吸尘等设施。

2305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粉尘等是否经处理后排放并符合国家环保要求。并由当地具有环境检验、监测资质的单位出具符合要求的相关证明文件。2601 仓储区是否保持清洁和干燥,是否安装照明和通风设施。仓储区的温度、湿度控制是否符合储存要求,按规定定期监测。

2801?实验室、中药标本室、留样观察室是否与生产区分开。

2901 对有特殊要求的仪器、仪表是否安放在专门的仪器室内,有防止静电、震动、潮湿或其它外界因素影响的设施。

3104?是否根据中药材、中药饮片的不同特性及炮制工艺的需要,选用能满足工艺参 数要求的设备。

3201 与中药材、中药饮片直接接触的设备、工具、容器表面是否易清洗消毒、不易产生脱落物,并不与中药材、中药饮片发生化学反应,不吸附中药材、中药饮片。3206 设备所用的润滑剂、冷却剂等是否对中药饮片或容器造成污染。

*3207 毒性药材(含按麻醉药品管理的药材)等有特殊要求的饮片生产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规定。毒性药材生产应有专用设备及生产线。

3301 与设备连接的主要固定管道是否标明管内物料名称、流向。

3501 生产和检验用仪器、仪表、量具、衡器等适用范围、精密度是否符合生产和检验要求,是否有??? 明显的合格标志,是否定期校验。3601?生产设备是否有明显的状态标志。

3602 生产设备是否定期维修、保养。设备安装、维修、保养的操作是否影响产品的 质量。

3701?生产、检验设备是否有使用、维修、保养记录,并由专人管理。3801?物料的购入、储存、发放、使用等是否制定管理制度。3802?原料、辅料是否按品种、规格、批号分别存放。

*3901物料是否符合药品标准、包装材料标准和其它有关标准,不得对中药饮片质量 产生不良影响。

*3903 进口药材是否有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证明文件。

4001 生产使用的中药材,是否按质量标准购入,其产地是否保持相对稳定。

4002 购入的中药材是否有详细的记录,包装上是否有明显标签,注明品名、规格、数量、产地、来源、采收(初加工)日期。实施批准文号的中药材是否注明药品的批准文号。4101?物料是否从符合规定的单位购进,是否按规定入库。4201?待验、合格、不合格物料是否严格管理。

*4202 不合格的物料是否专区存放,是否有易于识别的明显标志,并按有关规定及 时处理。

4301 有特殊要求的物料、中间产品和成品是否按规定条件储存。阴凉库温度是否不 高于25℃。

4302 挥发性物料是否避免污染其它物料,炮制、整理加工后是否使用清洁容器或包装,净药材是否与未加工、炮制的药材严格分开。

4303?中药材、中药饮片是否分别设库,是否按要求储存、养护。

* 4401毒性药材(含按麻醉药品管理的药材)等有特殊要求的药材是否按规定验收、储存、保管,是否设置专库或专柜。

*4411毒性药材(含按麻醉药品管理的药材)等有特殊要求的药材外包装上是否有明显 的规定标志。

4501?物料是否按规定的使用期限储存,期满后是否按规定复验;储存期内有特殊情 况是否及时复验。

4601 中药饮片是否选用能保证其贮存和运输期间质量的包装材料和容器。4602?标签是否经质量管理部门校对无误后印制、发放、使用。4603 包装是否印有或者贴有标签,注明品名、规格、产地、生产企业、产品批号、生产日期。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饮片是否注明药品批准文号。4701 标签是否由专人保管、领用。

4702 标签是否按品种、规格专柜存放,是否按照实际需要量领取。

4703?标签是否记数发放,领用人核对、签名。标签使用数、残损数及剩余数之和是 否与领用数相符。

4704?印有批号的残损标签或剩余标签是否由专人销毁,是否有记数,发放、使用、销毁记录。

4801 是否有防止污染的卫生措施和各项卫生管理制度,并由专人负责。

4904 是否制定厂房、设备、容器的清洁规程,内容是否包括:清洁方法、程序、间隔时间,使用的清洁剂或消毒剂,清洁工具的清洁方法和存放地点。

5001?生产区是否存放非生产物品和个人杂物,生产中的废弃物是否及时处理。

5201 从事对人体有毒、有害操作的人员是否按规定着装防护。其专用工作服与其他操作人员的工作服是否分别洗涤、整理,并避免交叉污染。

5402 进入生产区的人员是否按规定更衣、洗手。5601 生产人员是否有健康档案,直接接触中药饮片的生产人员是否每年至少体检一次。传染病、皮肤病患者和体表有伤口者是否从事直接接触中药饮片的生产。

5701 是否进行中药饮片生产验证,是否根据验证对象建立验证小组,提出验证项目、制定验证方案,并组织实施。

*5704生产过程中关键工序是否进行设备验证和工艺验证。5801?生产一定周期后是否进行再验证。

5901?验证工作完成后是否写出验证报告,由验证工作负责人审核、批准。

6001 验证过程中的数据和分析内容是否以文件形式归档保存,验证文件是否包括验证方案、验证报告、评价和建议、批准人等。

6401?是否建立文件的起草、修订、审查、批准、撤销、印制及保管的管理制度。

6402 分发、使用的文件是否为批准的现行文本。已撤销和过时的文件除留档备查外,是否在工作现场出现。

6501 文件的制定是否符合规定。* 6601是否有生产工艺规程、岗位操作法或标准操作规程,是否任意更改,如需更改时是否按规定程序执行。

6602 生产工艺规程内容是否包括名称、规格、炮制工艺的操作要求和技术参数,物 料、中间成品、成品的质量标准及贮存注意事项,物料平衡的计算方法,包装 规格等要求。

*6603 中药饮片是否按照国家药品标准炮制。国家药品标准没有规定的,是否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炮制规范炮制。

6701 产品是否进行物料平衡检查。物料平衡超出规定限度,应查明原因,在得出合理解释、确认无?? 潜在质量事故后,方可按正常产品处理。

6801 是否按工艺规程编写标准操作规程和批生产记录。批生产记录是否及时填写、字迹清晰、内容真实、数据完整,并由操作人及复核人签字。

6802 批生产记录是否保持整洁、不得撕毁和任意涂改。批生产记录填写错误时,是否按规定更改。批生产记录是否按批号归档,是否保存三年。

*6901中药饮片批号是否以同一批中药材在同一连续生产周期生产一定数量的相对均质的中药饮片为一批。

7001 生产前是否确认无上次生产遗留物。7003 不同产品品种、规格的生产操作在同一操作间同时进行时,是否有隔离措施或其它有效防止污染和混淆的设施。

7009?每一生产操作间或生产用设备、容器是否有所生产的产品或物料名称、批号、数量等状态标志。

7015?中药材经净选后是否直接接触地面。

7016 毒性药材(含按麻醉药品管理的药材)等有特殊要求的药材生产操作是否有防止交叉污染的特殊措施。

7017 拣选后药材的洗涤是否使用流动水,用过的水是否用于洗涤其它药材。7018 不同的中药材不得在一起洗涤。炮制后的中药饮片不可露天干燥。7021?中药材的浸润是否做到药透水尽。

*7101 生产用水的质量标准是否低于饮用水标准。

7202?中药饮片零头包装是否只限两个批号为一个合箱。合箱外是否标明全部批号,并建立合箱记录。

7301 中药饮片的每一生产阶段完成后是否由生产操作人员清场,填写清场记录内容。清场记录内容是否完整,是否纳入批生产记录。

7401 质量管理部门是否受企业负责人直接领导。

7402?质量管理和检验人员的数量是否与中药饮片生产规模相适应。

7403 质量管理部门是否设置与中药饮片生产规模、种类、质量检验要求相适应的仪 器设备。

7406 质量部门是否对毒性药材(含按麻醉药品管理的药材)等有特殊要求的药材炮制全过程进行有效监控。

*7501质量文件中是否有中药材、辅料、包装材料、中间产品、中药饮片的质量标准 及检验操作规程。

7502 质量管理部门是否履行制定取样和留样制度的职责。

7503 质量管理部门是否履行制定检验用设备、仪器、试剂、试液、标准品(或对照品)、滴定液等管理办法的职责。

*7504 质量管理部门是否履行决定物料和中间产品使用的职责。

*7505 中药饮片放行前是否由质量管理部门对有关记录进行审核,并由审核人员签

? 字。审核内容是否包括:配重、称重过程中的复核情况;各生产工序检查记录;清场记录;中间产品质量检验结果;偏差处理;成品检验结果等。

*7506 质量管理部门是否履行审核不合格品处理程序的职责。

*7507 质量管理部门是否履行对物料、中间产品和成品进行取样、检验、留样,出 ? 具检验报告的职责。

7511 质量管理部门是否履行制定质量管理和检验人员职责的职责。

7601 质量管理部门是否会同有关部门对主要物料供应商进行评估。7701 每批中药饮片是否有销售记录。根据销售记录能追查每批中药饮片的售出情况,必要时是否能及时全部追回。销售记录内容是否包括品名、批号、规格、数量、收货单位地址和发货日期等。

7801?销售记录是否保存三年。

7901 是否建立药品退货和收回的书面程序,并有记录。药品退货和收回记录内容是否包括品名、批号、规格、数量、退货和收回单位及地址、退货和收回原因及日期、处理意见。7902 因质量原因退货和收回的中药饮片,是否在质量管理部门监督下销毁,涉及其它批号时,是否同时处理。

4.保健食品GMP认证申报资料目录 篇四

(三)企业管理机构图

西安量维生物纳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保健食品GMP认证申报资料

(五)主要产品的配方、生产工艺和

质量标准、工艺流程图

西安量维生物纳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保健食品GMP认证申报资料

(六)企业专职技术人员情况介绍

西安量维生物纳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保健食品GMP认证申报资料

(九)检验室人员、设施、设备情况介绍

西安量维生物纳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保健食品GMP认证申报资料

(十一)洁净区域技术参数报告

西安量维生物纳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保健食品GMP认证申报资料

(八)企业总平面图及生产车间布局平面图

西安量维生物纳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保健食品GMP认证申报资料

(二)保健食品生产管理和自查情况

西安量维生物纳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保健食品GMP认证申报资料

(十)质量保证体系

西安量维生物纳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保健食品GMP认证申报资料

(四)营业执照、保健食品批准证书的复印件

西安量维生物纳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保健食品GMP认证申报资料

(一)申请报告

西安量维生物纳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保健食品GMP认证申报资料

(十二)公司领导情况介绍

西安量维生物纳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西安量维生物纳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保健食品GMP认证

申报资料

二○○四年十一月

西安量维生物纳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保健食品GMP认证申报资料

目录

申报资料一 申请报告

申报资料二 保健食品生产管理和自查情况 申报资料三 企业的管理结构图

申报资料四 营业执照、保健食品批准证书的复印件

申报资料五 各剂型主要产品的配方、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工艺流程图

申报资料六 企业专职技术人员情况介绍; 申报资料七 企业生产的产品及生产设备目录; 申报资料八 企业总平面图及各生产车间布局平面图 申报资料九 检验室人员、设施、设备情况介绍; 申报资料十 保证体系

5.中药饮片gmp申报材料 篇五

摘要 在新世纪的第一个春天熙,医药界期盼修订的《药品管理法》正式颁布。这是我国法制建设的又一重大成果,它对于加强药龋监督管理,维护人民健康和用药安全有效,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药品管理法》增加了掰的药龋监督管理制度。其中对药品GMP、GSP认证制度提出了新的要求,“药品生产企业必须按照《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艇范》组织生产”。这表明,我国政府将依照法律强制实施药品GMP,标志着将实施药品GMP推向一个新的阶段。关键词 GMP认证 意义 问题 准备 一,发展历程

GMP是英文单词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s for Drugs的缩写,GMP可以直译为“优良的生产实践”。最初是由美国坦普尔大学6名教授编写制订,20世纪60-70年代的欧美发达国家以法令形式加以颁布,要求制药企业广泛采用。我国的 GMP 全称为“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是在药品生产全过程中,用科学、合理、规范化的条件和方法来保证生产优良药品的一整套科学管理办法,是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基本准则。我国自1988年正式推广GMP标准以来,先后于1992年和1998年进行了两次修订。

随着 GMP 的发展,国际间实施了药品 GMP 认证。我国卫生部 1995 年 7 月 11 日 下达卫药发(1995)第 53 号文件“关于开展药品 GMP 认证工作的通知”。药品 GMP 认证(certification)是国家依法对药品生产企业(车间)和药品品种实施药品 GMP 监督检查并取得认可的一种制度,是国际药品贸易和药品监督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确保药品质量稳定性、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种科学的、先进的管理手段。同年,成立中国药品认证委员会。1998 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成立后,建立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认证管理中心,并于 1999 年 6 月 18 日 颁发了《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1998 年修订)》。截止 2000 年年底,我国已有 713 家药品生产企业(车间)通过 GMP 认证。

药品GMP作为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基本准则,是药品生产全面质量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药品质量,并把发生差错事故、混药、各类污染的可能性降到最低程度所规定的必要条件和最可靠的办法,现已被许多国家的政府、制药企业和专家一致公认为制药企业进行药品生产管理和管理行之有效的制度。根据国家的总体部署,我国的药品GMP认证工作是分剂型分步骤强制实施。从1995年实施认证开始,历时10年,我国的血液制品、粉针剂和大容量注射剂、小容量注射剂、普通制剂、原料药均通过药品GMP认证,标志着我国的药品质量控制能力有了飞跃性的提高,广大人民用药更安全有效。

纵观GMP的发展历史,可以总结出GMP的发展经历过两个发展高峰;一是认识、接受和实施这一新的科学的管理制度;二是在已建立起GMP制度的基础上,引入“证实”的概念。从这里我们不难得到一种结论GMP的严格实施不仅建立科学化、系统化的管理制度,而且在控制药品生产的全过程,并保证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利于全球贸易。这也是GMP自颁发以来可以顺利迅速的广泛实施下去的根本原因。

二,实施药品GMP,是中药生产企业进入世界大市场与国际接轨的必由之路

药品生产过程是一个较复杂过程,从原料到药品生产并经检验合格出厂,涉及到生产工艺及质量管理的多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会导致药品质量的降低。因此必须加强药品生产全过程的管理。才能傺证药品质量。药晶GMP是对药品生产过程中的机构与人员、厂房与设施、仪器与设备、卫生要求、物料、生产、质量、销售及使用中的不良反应等环节的管理,并对相应的文件和制度等方面都做出了要求和规定,是对药品生产全过程进行康量管理翻质量控刽的有效办法。早在196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颁布了该组织的药品GMP,并向各成员国推荐,得到许多国家和地区、国际性组织的重视。1963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率先实施药品GMP,1991年进行了修订,同时陆续发布了原料药检查等13项指南。美国政府要求,凡是向美国出口药品的制药企业以及在美国境内生产药品的制药企业,都必须执行美国药品GMP。WTO于1992年对此版本进行了修改,同年WHO还发布了关于国际贸易中药品质量证明制度的实施指南。到目前为止,已有100多个国家、地区或组织都制定发布了各自的药品GMP,分别以法规或指南形式,作为药品生产管理的共同准则,并作为实施国际药品贸易中质量证明的共同制度。从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医药工业引进药品GMP,发布了《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并在制药企业中推行。1985年实施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已经将国际上通用的药品GMP内容列入条款,并于1988年颁布了我国的药品GMP,1992年作了修订。1993年成立了中国药品认证委员会,对一部分药品GMP工作做得好的企业进行了药品GMP认证,国家药检局(SDA)成立后重新修订发布了药品GMP(1998年修订),加大了实施GMP的力度,使实施药品GMP工作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三,我国中成药工业企业实施药品GMP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中成药工业现已发展成为基础好、有实力竞争的产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药产业快速发展,年均增长17.7%,高于同期全国工业年均增长速度4.4%,是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在“十五”计划编箭中四川、云南、吉林、广西等9个省、市都把中药列为支柱产业,为中成药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1999年我国有中成药工业企业1052家,产量已达36万t,总产值385亿元,年利税近70亿元。其生产的剂型已由原来传统的丸、散、膏、丹发展成为以胶囊剂、颗粒剂、片剂、合剂为主的新4大剂型。药品GMP认证,推动中药界整体管理水平和技术翎新能力的提高,给中药产业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硬件改造成效显著近几年,尤其是“九五”以来,一批企业在厂房、环境、设备、检测手段、仓储、空调净化及水处理改造等硬件方面,不惜重金,进行GMP的改造,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其中,以大中型企业和一批新建、改建的合资、合作的企业尤为突潞。据对203家企业自“九五”以来用于药品GMP硬件改造经费的不完全统计,已达39.4亿元。相当于“八五”期间全行业技改投入(重点饮片企业改造在内)近2倍的总额。

建立健全了软件管理系统 一批中药企业在藉助现代制药企业先进科学的文件管理系统基础上,结合中成药工业企业的特点,建立起了包括工艺规程、标准操作规程(SOP)、岗位操作规程,原始记录批记录等一整套较为科学的文件管理系统和管理制度。有的企业还采用了国际通用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同时按照GMP要求,调整了组织机构,明确了质量保证(QA)、质量控制(QC)的职责范围,建立健全了药品生产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体系,为实施药品GMP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人员素质普遍提高 据对225家企业的调查,法人代表98%均有中高级技术职称。企业质量、生产负责人学历具有医药或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的占调查企业的89.6%。企业生产和质量管理部门的负责人具有医药或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的占调查企业的84.8%。其中我国大型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占职工总人数平均为18%,已通过药品GMP认证的石家庄神威药业有限公司为最高,已达47%。同时,这些企业普遍重视对职工的药品GMP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对规范的讲解、软件的制定以及验证等。据225家企业的初步统计共培训14万多人次,并形成了一支强有力的实施药品GMP的骨干队伍。有些企业还利用不同的渠道招聘专业技术人才,提高了中药科技人员的素质。

已有一批企业率先通过了药品GMP认证 截止2001年3月6日,中成药企业(剂型)通过药品GMP认证的有76家,占中成药工业企业总数的6.8%。尤其是生产民族药的甘南佛阁藏药厂也通过了药品GMP认证。这说明,药品GMP认证标准虽高,但是,只要去争取去努力,药品GMP认证是可以通过的。

四,中成药工业企业实施药品GMP认证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发展不平衡 总体情况看,经济发达地区如广东、浙江、江苏、北京等地较好。从问卷调查反馈情况看,越是经济欠发达的边远地区,对认证态度越是等待观望,行动迟缓。企业对实施药品GMP的重视程度不一,大型企业(企业集团)最为重视。

硬件问题多 中药生产企业的80%建于80年代前,受当时设计、建材、施工等水平的局限,有着明显的“硬伤”和缺陷,需要对硬件进行较大的改造。另外,目前的建筑市场中,许多从事医药建筑设计的施工单位和专业技术人员不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执业资格,部分中药生产企业由于选用了这样的单位,使得硬件改造不能达到药品GMP的要求。调研中还发现,有的新建中药厂,由当地无名的建筑设计室(队)承担设计施工,厂房虽已建好,但距药品GMP要求相距甚远(包括已投产的企业);还有51家企业(占被调查企业总数的23.5%)只安装了舒适性空调而没有净化系统设施。这些不达标或半截子工程,对企业和国家财产带来的损失是巨大的。

资金不足 从中成药工业结构分析,中小型企业约有967家,占药厂总数的92%。这些企业中,以小型企业居多,经济效益较差,有的企业生产都难以维系,更谈不上硬件改造了。用企业自己的话讲,能等一天算一天,他们的想法是只要药品有市场,能维持生产就行。这些中小企业的主要产品都是传统的老品种,利润率仅占销售收入的5%~6%,且在逐年下降。这些企业普遍缺少资金,无力进行药品GMP改造,也有的企业正期盼着破产、兼并。

专业技术人才匮乏 一些中、小型企业的技术人员只占全厂职工总人数的3%左右。中药前处理因沿用了蒸、炒、炙、煅的传统工艺,受设备落后等客观条件的制约,与现代药品GMP要求差距较大,这是通过药品GMP认证的一大难点。另外,还有相当多的企业对实施药品GMP的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工作力度差。一些企业领导层对实施药品GMP认证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有的甚至对药品GMP的基本概念还不十分清楚。

五,中成药生产企业实施药品GMP认证强制性与时限要求

我国加入WTO后,传统药物的优势与全球市场一体化的结合,对中成药生产企业是良好的机遇。药品GMP已成为国际医药市场准入的先决条件,这就要求中药出口企业必须通过药品GMP认证,拿到出口的“通行证”,才有实力与日本、韩国的汉方药在世界植物药市场上竞争,才有条件扩大中药在世界医药市场上的份额。

我国政府相继出台的一系列政策表明了对实施药品GMP认证的强制性与必然性: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规定新开办药品生产企业,必须先通过药品GMP认证方可申领生产许可证、血液制品生产企渡必须通过药品GMP认证方可生产、粉针、大输液生产企业自2001年1月l曰起,不通过药品GMP认证不许生产等规定,加大了实施药品GMP工作力度。

——国家经贸委在对医药行业“总量调控淘汰落后”工作的意见中规定,在一定时期内达不到药品GMP要求的企业将被淘汰。

与此同时国家制定优惠条件,鼓励企业实施药品GMP认证: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艘定,通过药品GMP认证的企业(车间)可按受药品的异地生产和委托加工。

——国家计委在制定的医保中成药品种目录的份格调整中规定了GMP、非GMP和名优产品3种形式,采用3个价格差价,用价格的杠杆激励企业实施药品GMP。

从战略的眼光看,国家实施药品GMP认证对解决低水平重复,生产过剩以及医药市场的无序竞争,从根本上调整医药经济的产业结构,严格控制药品生产企业发展是十分有利的。据专家初步预测到2005年,若约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68。5%(剩税约占80%)的大中型企业能全部通过药品GMP认证,加上一批优秀的小型企业,总体上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80%的企娥,通过药品GMP认证是完全有可能的。

我国推行药品GMPl0余年来的历程,积累了许多宝贵的成功经验。可以说实行药品GMP认证制度,有利于推进企业的技术进步,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现代管理水平,对推动传统中药与国际医药市场接轨,其好处是多方面的。由此可见,实行有所为,有所不为,有进有退的方针,分步骤实施药品GMP认证,有实力、有条件的大型企业(集团)已示范先行,再带动一批中型企业和少数小型企业,先易后难,从而把实施药品GMP认证工作扎扎实实地搞下去是完全有可能的。

当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国中药制裁企业产品技术含量低、质量差,许多企业生产的品种几乎雷同的情况下,如何提高中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如何实现中药现代化与不断扩大中药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从根本上讲,还是要先通过药品GMP认证,拿到走出国门的通行证,才能给企业带来无限商机。

但单靠一个措施解决问题是不可能的,要多管齐下,从不同角度、不同翻面,用不同静技术帮手段,最终达裂一个共同的目标——中药质量的稳定可控。其次就是中药提取物生产的标准化和规模化同样重要。不同的中药材、不阕的成分有不同的提取工艺,这个工艺要相对稳定。如果工艺不稳定,提取出的成分和含量有很大差别。因此,中间提取物生产的标准化和规模化,作为弥补规范化种植的一个手段,又增加了一个控制环节,使中药质量更接近于稳定可控。因此,我们在推行药材标准化种植的同时,要大力推行标准化提取。

对濒危、稀缺中药材和野生资源消耗量比较大、对自然环境产生较大影响的中药材,用先进的生产技术进行生产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如紫杉醇生产要砍伐大量珍贵的红豆杉树,对于生态环境影响较大。现在可以用人工繁殖的方法在实验室的发酵罐中大量生产紫杉醇。这种发酵生产不破坏任何自然环境,如果这项技术可以大面积推广应用,红豆衫的的自然资源将得意保护。此外,铁皮石斛等人工栽培研究很有发展前途,要鼓励发展。

按照国务院有关领导的要求,由经贸委牵头召集国家科委、国家计委、卫生部、国家药品监督局、海关总署等12个部委共同研究中药现代化计划,分工合作,并围绕这五个切入点组织几个子项目,推进中药现代化进程。2001年国家经贸委将优先安排中药现代化中的技术改造项目、专门拨出技术创新资金用于中药现代化项强的实旋,并增加药材基地建设资金。总之,“十五”期间,我们要在中药材的种植、中药提取物的标准化和规模化生产、利用高薪技术改造传统中药产业,以及中成药名优产品的二次开发等几个方面多做工作,总体上达到一个目的,就是加快中药现代化进程,促进中药产业化发展。六,总结

我们的食品工业企业,应从政府对保健食品GMP的要求和《食品安全行动计划》,警觉到执行食品GMP的紧迫感和危机感,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持续发展的需要出发,为企业的食品GMP提前做好准备。

首先要在观念上认识执行食品GMP规范的重要性,把食品GMP规范看作企业食品安全的基础,以人为本,抓好GMP的培训工作,组织有关员工学习国内外GMP规范,在熟悉的基础上,扩大培训内容和范围,作出本企业执行食品GMP规范的长期规划和安排。

其次,要在资金上作好预算,根据本企业具体情况在硬件改造上分步实施。如有技术改造项目和扩建计划,应在设计时就在建筑物和设备上充分考虑GMP和HACCP的要求,从长远考虑,一步到位。如资金有限,就按计划对各生产车间逐一进行改造。

再次,在软件上要加强现有GMP的管理,在GMP管理上与时俱进,完善现有文件、制度、表格,要将对GMP的管理与企业的SSOP和HACCP以及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联系起来。以预防为核心,用现代生产技术、现代检测技术和先进的食品安全和食品质量控制理念,加强监测、预警和快速反应网络的建设,真正做到从源头上对食源性疾病进行有效控制,以安全优质的食品满足消费者的需要。

参考文献:

6.GMP基础知识培训材料 篇六

一、我国实施GMP的发展阶段

 从1988年颁布第一部《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到现在,我国实施药品GMP已走过20余年。 先后经历了三个版本的GMP:1988年版、1992年版、1998年版。

 企业经历了普及推广、强制实施、全面提高三个阶段。从2008年1月1日起所有药品(包括中药饮片、医用氧)都在符合GMP条件下生产。 质量管理理念经历了“检验控制质量”、“生产控制质量”、“设计控制质量”三个阶段。 现颁布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版),从格式到内容基本与国际标准接轨。

二、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这是一项管理标准,技术法规,是药品生产企业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现行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为2010年版,已于2011年3月1日施行。

1、实施GMP的目的

 实施GMP的目的是防污染、防混淆、防人为差错  把影响药品质量的人为差错减少到最低程度  防止一切对药品污染现象的发生以保证药品质量  建立健全完善的生产质量管理体系

 所有法律、法规、规则和指导大纲都是为了一个目标:控制--要控制你的生产工艺--要控制你的供应商--要控制你的质量

2、了解几个概念

 污染:是指当某物与不洁净的或腐坏物接触或混合在一起使该物变得不纯净或不适用时,即受污染。简单地说,当一个产品中存在不需要的物质时,即受到了污染。

 混淆:指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其他原材料或成品与已标明品名等的原料或成品相混,俗称混药。 差错:主要是指错误或意外的变化。质量事故中人为差错占15%左右; 主要原因主要是(1)人员心理、生理疲劳、精神不够集中等引起;(2)工作责任心不够;(3)工作能力不够;(4)培训不到位

3、实施GMP的作用和意义实施原则

 实施GMP向传统的经验管理提出了挑战,向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管理迈进。 实施GMP已走向法制化轨道,成为企业进入市场的先决条件。

 实施GMP强调全员、全过程管理,保证生产出百分之百合格的药品。 实施GMP是与国际接轨的必然要求,是药品国际贸易中的质量保证。 实施原则:有章可循;照章办事;有案可查。 GMP实施的基础总结起来为三要素:

 硬件是基础,是实施GMP与药品生产的平台;软件是保障,是药品良好质量的设计与体现;人员的关键,是软硬件实施结合的主体,是工作质量的直接体现。 GMP各要素可归类为:人、机、料、法、环。

1、人(组织机构、人员、培训)

2、机(设施、设备的技术要求、安全操作、维护保养、状态标志、设备的记录)

3、料(物料管理基础、物料管理与生产、物料管理与质量)

4、法(法与文件、文件管理、如何使用文件)

5、环(污染和污染媒介、生产过程中的环境管理)

(一)人--组织机构

 GMP规定:药品生产企业应建立生产和质量管理机构。

 组织机构是我们开展GMP工作的载体,也是GMP体系存在及运行的基础。建立一个高效、合理的 组织机构是我们开展GMP的前提。

 组织机构设置应把握一个总有原则,那就是:“因事设人”,以避免出现组织机构重复设置、工作低效率。

1、人 员

 人的工作质量决定着产品质量。

 从事药品生产操作必须具有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 做为药品生产行业的一名员工,我们必须遵守药品生产行业道

德规范:提高医药质量,保证医药安全有效,实行人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

2、培 训

 对从事药品生产的各级人员应按GMP规范要求进行培训和考核。 培训对象: 

1、在岗人员 

2、新进人员

3、转岗、换岗人员 

4、企业的临时聘用人员  培训目的:

1、适应环境的变换 

2、满足市场的需求

3、满足员工自我发展的需要 

4、提高企业效益

 药品生产行业员工培训内容: 

1、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

2、岗位标准程序 

3、职业道德规范 

4、安全知识

 对于从事高生物活性、高毒性、强污染性、高致敏性及有特殊要求的药品生产操作应专业的技术培训。

 培训之后我们应对培训效果进行确认,确认的方式多种多样,比如:操作技能确认、口试、笔试。当效果确认不符合要求时,应重新进行培训、考核。

 培训档案:当每次培训结束之后,我们建立培训档案,作为我们培训的原始依据。

(二)机--设施、设备的技术要求

 洁净室(区)厂房内表面平整光滑、无裂缝、接口严密、无颗粒物脱落,便于清洁。

 厂房应按照生产工艺流程及所要求的空气洁净度级别进行合理布局。同一厂房内以及相邻厂房之间的生产操作不得相互妨碍。

 厂房应有防止昆虫和其他动物进入的设施。

 用于生产和检验的仪器、仪表、量具、衡具,其适用范围和精密度应符合生产和检验要求,有明显的合格标志,并定期校验。

洁净室GMP规范基本指标

项 目

100级 1万级 10万级 温度(℃)------18~ 26 18~ 26 相对湿度(%)

------45 ~65 45 ~65 照度(lx)

≥ 300 ≥ 300 ≥ 300 沉降菌(个/Ф 900mm· 0.5h)

≤ 1 ≤3 ≤10 静压差

(Pa)洁净区与非洁净区之间------> 10 > 10 洁净级别不同房间之间------>5 >5 尘埃粒子数(个/m3)≥ 5µ m 0 ≤2000 ≤2000 ≥ 0.5µ m ≤3500 ≤350000 ≤35000000

1、设施、设备的安全操作

 安全操作:在对设施、设备进行操作时,必须依“法”操作,确保安全。一定要按SOP进行操作,人人关心安全,事事注意安全。

 在操作岗位中一定要做到“一平、二净、三见、四无”。即:  一平:工房四周平整。

 二净:玻璃、门窗净,地面通道净。 三见:轴见光、沟见底、设备见本色。 四无:无油垢、无积水、无杂物、无垃圾。

2、设施、设备的维护保养

 所有的设施、设备应进行日常巡回检查,巡检中发现损坏要立即汇报并按维修规程组织维修,填写维修记录。

 检修前要做到“三定、四交底、五落实”。即:定项目、定时间、定人员;

工程任务交底、设计图纸交底、检修标准交底、施工及安全措施交底;组织落实、资金落实、检修方案落实、材料落实、检修技术资料及工具落实。

3、设施、设备状态标志

 与设备连接的主要管道应标明管内物料名称、流向;生产设备应有明显的状态标志。目的是做到“我不伤害自己,我不伤害别人,我不愿被别人伤害。”  设备状态标志一般分为四类。

 维修:正在或待修理的设备(红色字体)

 完好:指设备性能完好,可以正常使用的的状态(绿色字体) 运行:设备正处于使用状态(绿色字体) 封存:处于闲置的设备(红色字体)

 清洁:设备、容器等经过清洗处理,达到洁净的状态(绿色字体)。 待清洁:设备、容器等未经过清洗处理的状态(黄色字体)。

 计量器具必须要经校验合格后才能使用,并且有明显的合格状态标志。 主要管线内容物名称及规定涂色:

 状态标志一定要正确,置于设备明显位置,但不得影响设备操作。

4、设备的记录

 设备记录是追溯设备是否保持良好状态的唯一依据。 设备记录应能回答以下问题:  设备何时来自何地  设备的用途

 设备操作维护保养情况  设备清洁卫生情况  此项工作谁执行  设备的效果评估  设备累计运行时间

 切记:记录填写要及时准确

(三)料--物料管理基础

 物料管理的对象包括:物料、中间产品和成品。 物料管理的目标:

1、预防污染、混淆和差错。

2、确保储存条件,保证产品质量。

3、防止不合格物料投入使用或成品出厂。

4、控制物料及成品的:追溯性、数量、状态、效期。

1、物料管理基础--规范购入  规范购入、合理储存、控制放行与发放接收、有效追溯。

 物料的规范购入应包括:从合法的单位购进符合规定标准的物料,并规定入库。 通过以下措施保障:  供应商的选择和评估。 定点采购。

 按批验收和取样检验。

2、物料管理基础--合理储存

 物料的合理储存需要按其性质,提供规定的储存条件,并在规定使用期限内使用,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 分类储存。

 规定条件下储存。 规定期限内使用。 设施与养护。 分类储存

 常温、阴凉、冷藏及低温等分开。 固体、液体原料分开储存。 挥发性物料避免污染其他物料。

 炮制、整理加工后的净药材与未加工、炮制的药材严格分开。 特殊管理物料按相应规定储存和管理并立明显标志。

 物料储存必须确保与其相适宜的储存条件,来维持物料已形成的质量在此条件下物料相对稳定。 规定的储存条件:

 温度:冷藏2~10度,阴凉20度以下,常温0~30度。 相对湿度:一般为45%~75%,特殊要求按规定储存。 储存要求:遮光、干燥、密闭、密封、通风等。

 物料使用期限:物料经过考察,在规定储存条件下一定时间内质量能保持相对稳定,当接近或超过这个期限时,物料趋于不稳定,甚至变质。

 物料应按规定的使用期限储存,无规定使用期限的,其储存一般不超过3年,期满后应复验。 仓储设施与定期养护:

 仓库五防设施:防蝇、防虫、防鼠、防霉、防潮。 五距:垛距、墙距、行距、顶距、灯距(热源)。

3、物料管理基础--控制放行与发放接收

 物料状态与控制:

 物料的质量状态有三种:待验、合格、不合格。使用黄、绿、红进行标识区分。 待验:黄色,标识处于搁置、等待状态。 合格:绿色,标识被允许使用或被批准放行。 不合格:红色,标识不能使用或不准放行。 物料发放和使用:  要点:

 依据生产、包装指令发放。 发放领用复核,防止差错。 及时登记卡、账,便于追溯。

 物料拆零环境与生产环境相适应,防止污染。 先进先出,近期先出。 中间产品的流转

 物料加工过程中物料传递易出现的差错:  信息传递差错。

 措施:依法操作,标志清楚,发放、接收认真复核与记录(实物与记录复核)。 运输差错:  措施:采取正确运输方式,容器进行密封。 成品放行:

 成品放行规定由质量管理部门评价和批准决定,即使检验合格但未经审核批准的成品不得发放销售。

 特殊管理的物料:

 毒、麻、精、放药品要求实行专库或专柜,双人双锁管理,并有明显的规定标志。 药品标签、使用说明书应由专人保管、领用。

 标签和使用说明书均应按品种、规格有专柜或专库存放,凭批包装指令发放,按实际需要量领取。 标签要计数发放、领用人核对、签名,使用数、残损数及剩余数之和应与领用数相符,印有批号的残损或剩余标签应由专人负责计数销毁。 标签发放、使用、销毁应有记录。

4、物料管理基础--有效追溯

 物料的编码系统:

 物料、中间产品、成品均要建立系统唯一的编码,能区别于其他所有种类和批次。 包括:  物料代码。 物料批号。 产品批号。 账卡物相符:

 物料账:指同一种物料的相关信息登记,包括来源去向及结存数量。用于统计一种物料的使用情况。

 货位卡:用于标志一个货位的单批物料的产品品名、规格、批号、数量和来源去向的卡片。识别货垛的依据,并能记载和追溯该货位的来源和去向。 物料签(或实物):用于标志每一件物料或中间产品品名、批号和数量的卡片。用于识别单独一件物料或中间产品的依据和标识。

5、物料管理与生产--药品生产依据标准

 药品生产必须依据批准的工艺规程,按规定的处方、批量和制法进行。

 依据工艺规程制定批指令和生产记录,用与记载单批的生产历史和与生产质量相关信息。

 批:在规定限度内具有同一性质和质量,并在同一连续生产周期中生产出来的一定数量的药品为一批。每批药品均应编制生产批号。

 批号:识别批的一组数字,用以追溯和审查该批药品的生产历史。

 生产工艺规程:指规定为生产一定数量成品所需起始原料和包装材料的数量,以及工艺、加工说明、注意事项,包括生产过程中控制的一个或一套文件。

 标准操作规程:经批准用以指示操作的通用性文件或管理办法。

 批生产记录:一个批次的待包装品或成品的所有生产记录。批生产记录能提供该批产品的生产历史、以及与质量有关的情况。

5、物料管理与生产—生产操作

 生产前确认:

 生产前应确认无上次生产遗留物。

 工序生产前,须检查上批清场合格证明,确认操作间及设备、容器无上次生产遗留物。准备指令、记录,并确认设备清洁完好,计量器具清洁完好,计量合格效期内。 通过生产前的确认,能有效预防上次遗留及清洁的污染、混淆与差错。 操作过程控制:

 生产过程严格依法操作,按规定方法、步骤、顺序、时间和操作人严格执行,并对生产过程控制点及项目按照规定的频次和标准进行控制和复核。 清场与消毒:

 每批药品的每一生产阶段完成后必须由生产操作人员清场,填写清场记

录。清场记录内容包括:工序、品名、生产批号、清场日期、检查项目及结果、清场负责人及复核人签 名。清场记录应纳入批生产记录。

 清场时间:每批结束或一批的一个阶段完成后。

 清场内容:包括物料清理和物料平衡计算、记录填写和清理、现场清洁和消毒,清场结果需由另一人复核。

 清场作用:清场能防止本批物料遗留至下批发生混淆、避免差错。清洁消毒能避免污染。

6、物料管理与生产—物料平衡与放行

 物料平衡:产品或物料的理论产量或理论用量与实际产量或用量之间的比较,并适当考虑可允许的正常偏差。

 物料平衡是生产过程中防混淆、差错的有效工具。

 收率和物料平衡:都是药品生产的质量指标,收率属于经济指标,只计算了合格品的数量;物料平衡属于质量指标,计算合格、残损、抽样等实际量与理论量相比较,是为了防止混淆和差错。

7、物料管理与生产—关键操作

 称量投料与复核:  称量要求:  依据指令;

 核对物料(按照指令的品名与数量);

 选择计量器具(选择与物料重量与精度要求相一致的计量器具,经校准和调零);  准确称量;  经过复核;

 及时记录与标志。

■称量环境空气洁净度等级应与生产要求一致;并有捕尘和防止交叉污染的设施。 印字包装:

 首样复核,打印批号、有效期至第一个样品须经过另一人复核。

 严格清场,认真进行物料统计与衡量,对偏差超出规定必须查明原因。

8、物料管理与生产—生产过程中紧急情况处理

 处理原则:

 本着防污染、防混淆、防差错原则,情况发生前的正常物料、发生时正在操作的物料、恢复正常后生产的物料应区分标识和存放,经质量管理部门评价批准后按规定处理,以降低或避免损失。 停电或空气净化系统突然故障:  立即停止生产操作,关闭设备电源;  将正在操作物料密闭,做好标志;

 紧急情况发生前、发生时、恢复生产后的物料产品区分标志存放,等待处理通知;

 除立即向上级汇报等必要走动外,人员尽量减少起动;若时间长,接到通知后缓慢离开,所有动作幅度应尽量减小;

 避免开启层流保护和通往低级别区域的门和传递窗;恢复正常后,空气净化系统需自净一段时间,接到上级通知后方可恢复生产。 设备故障:

 立即停止运行,向上级或质量部门汇报,等待处理。 其他紧急情况:

 若遇危及安全的紧急情况,如火灾、超压等紧急情况必须立即汇报并同时做适当应急处理,避免事故扩大。

9、物料管理与质量—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建立健全药品生产文件化的质量保证体系并促进实施;对制度规程的执行进行复核;评价和决定物料、中间产品、成品的使用或发放;审核不合格品的处理;对其他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进行控制或复核。9.1物料管理与质量—验证

 验证:证明任何程序、生产过程、设备、物料、活动或系统确实能达到预期结果的有文件证明的一系列活动。 企业对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均通过验证和再验证 9.2物料管理与质量—退货和收回

药品生产企业应建立药品退货和收回的书面程序,并有记录。药品退货和收回记录内容应包括:品名、批号、规格、数量、退货和收回单位及地址、退货和收回原因及日期、处理意见。9.3物料管理与质量—投诉与不良反应报告

 建立药品不良反应监察报告制度,指定专门机构或专人负责管理。 对用户的药品质量投诉和药品不良反应做详细记录并调查处理。9.4物料管理与质量—自检

至少每年组织一次按规定的程序、对GMP全要素进行的自检。

(四)法--法与文件

 企业的法

 包括外部法和内部法两种。 外部法:如《药品管理法》、《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药品包装、标签和说明书管理规定》等。 内部法:各项规章制度、程序办法等。

文件:是指一切涉及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的书面标准和实施中的记录结果。

 文件使我们的工作有章可循、照章办事、有案可查。 文件使我们的管理和操作标准化、程序化。

 文件使企业管理由人制过渡到法制,由经验管理过滤到标准化管理。

1、文件管理

文件管理是指文件的设计、起草、修订、审核、批准、撤销、印制、分发、培训、执行、归档、保存和销毁的一系列过程的管理活动。1.1文件管理—文件的设计

 文件编制的时间要求:

 生产开工前、新产品投产前、新设备安装前;  引进新处方或新方法前;  处方或方法有重大变更时;  验证前和验证后;  组织机构职能变动时;  文件编制质量改进时;  使用中发现问题时;

 接受GMP检查认证或质量审计后。 文件系统分类与编码:

 文件编码包括三部分信息:文件分类、该类流水编号、版本号。 一份文件和一个文件编码是一对一的。

 现场同一个文件不允许有两个版本出现,否则请立即报告主管和通知文件管理人员。 文件格式内容:

 文件应有统一的格式、编码要求。应包括标题、编码、起草审查批准人签名、生效日期、责任人、适用范围、内容等。 5W1H  Who:谁做

 When:什么时间做  Where:在什么地点做  What:做什么事情  Why:什么原因做  How:做到什么程度。 标准与记录的关系:

 记录的制定依据是标准,记录必须与标准保持一致;  记录可将最终标准要求列入记录中,便于对照。 记录使用应在标准中予以规定。1.2文件管理—文件的编制与管理

 文件的起草与修订:

 起草的文件有五个要求:规范性、系统性、适宜性、可作性。

 与国家的相关法规相符合,各文件规定不重复、无空缺,规定与企业实际相适应,文件规定的可操作和可被执行。 文件的审核与批准:

 所有文件的审核人与批准人必须预先规定。

 所有正式生效的文件,均应有起草、审核、批准人签名,并注明日期。 文件的印制发放:

 文件一旦批准,应在执行之日前由文件管理员发放至相关人员或部门,文件发放必须进行记录,新文件执行之日必须收回过时文件。

 执行文件,可以提出修订申请,不可以自己复制或是销毁文件。 文件的培训:

 新文件必须在执行之日前进行培训并记录, 文件培训师通常为文件的起草者、审核者或批准者。 文件的培训必须保证文件使用者均受到培训。 文件的执行:

 新文件初始执行阶段,应特别注意监督检查执行情况。 所有文件必须定期进行复核,主人是否与现况相适宜。 对现行文件,未经变更控制,不得随意改动文字内容。 文件的归档:

 保存所有现行文件原件或样本,过时文件除留档一份外全部销毁。 记录按种类和重要性定期归档保存在主要管理部门至规定期限。 各种归档文件应建立台帐以便调用。 件的回顾:

 定期对重要的管理制度做相应的回顾,对重要的GMP活动做回顾。 产品回顾;

 供户质量管理回顾;  客户投诉回顾;  验证回顾。 件的变更控制:

 任何文件未经批准不得随意更改。 文件的任何变更必须详细进行记录。1.3如何使用文件

 如何正确使用文件:

 不使用已撤销和过时文件,必须是现行版本。 将文件放在工作时能随时查阅的地方。 保持文件的清晰和完整,不涂改。 不擅自复制和销毁文件。

 通过程序修订,不得任意修改。 照章办事:  我们需要:

 详细完整地记录操作过程。

 可以提出制定或修订意见或申请。 我们不可以:

 未经批准,不按文件执行;  随意涂改文件; 隐瞒实情,不真空记录。规范记录:

记录填写要求:及时、准确、真实、完整,按规定修改。

及时:在操作过程中及时记录。不提前、不滞后,执行到哪步,记录到哪步。准确:按实际执行情况和数据填写,填写数据精度应与工艺要求和显示一致。真实:严禁不真实、不负责地随意记录或捏造数据和记录。

按规定修改:填写错误时,将错误内容数据划掉,旁边注明正确内容并签名,修改后原内容应能辨别。 正确标志:

 物料标志:包括物料信息标志和合格状态标志。

 生产状态:操作间正在操作产品信息或是上批产品信息及清场结果。

 设备标志:包括三个部分,设备能否使用;设备是否运行中;设备是否清洁。 清洁标志:标志设备、容器或房间、工具等是否清洁可以使用。 计量标志:标识计量器具是否合格,允许使用标志,有效期限制。

(五)环

环:这里所讲的环是指药品生产所处的整个环境,它包括外部环境卫生、生产工艺卫生以及个人卫生。

1、污染和污染媒介

 污染:就是指当某物与不洁净的或腐败物接触或混合在一起使该物变的不纯净或不适用时,即受污染。

 尘粒污染:就是指产品因混入不属于它的那些尘粒而变得不纯净。 微生物污染:就是指微生物引的污染。 污染途径:空气、水、表面、人。

2、生产过程中的环境管理—外部环境

药品生产企业必须有整洁的生产环境,厂区地面、路面及运输等应不对药品产生污染,生产行政、生活和辅助区的总体布局应合理、不得相互妨碍。

3、生产过程中的环境管理—生产工艺卫生

 生产区环境卫生:

 清洁原则:清洁一定要先上后下、先里后外,先清洁、再清洁、后消毒。 物料卫生:

 使用的物料必须经检验合格,保证物料在使用过程中不得受到污染。 设备卫生:

 进入洁净区的物料必须对其外包装处理。 流转过程的物料必须密闭。

 盛装物料的容器具必须是经过无毒处理的。 清除:清除文件、器具和残余物料。 清洁:用符合要求的工艺用水进行冲洗。

 消毒:对需要用消毒液对设备需消毒的进行消毒。 生产现场卫生:

 生产前注意上批清场是否在效期内,超过有效期应重新清场且符合要求。 生产过程中应随时保持现场的卫生工作,不得出现脏乱差的场面。

4、生产过程中的环境管理—人员卫生

 GMP对药品生产人员健康要求:

 传染病患者、皮肤病患者、药物过敏者、体表有伤者不能从事直接接触药品的操作。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勤洗澡、勤洗手、勤刮胡子、勤剪指甲、勤换衣。 在药品生产时必须保持手的清洁。 以下行为不得在生产场所出现:  化妆品;         吸烟;  零食;  吐痰;  大声喧哗。

5、洁净工作人员应掌握的内容

 按规定的方法脱去个人的服装并保管起来;  按规定的方法穿洁净工作服;  按规定的方法洗手、烘干、消毒;  做不拖足行走的练习;

 做带进洁净室器材的清洗净化练习;  练习使用洁净室的消防器材;  做从洁净室内紧急疏散的练习。

6、进入洁净室的要求

 进入洁净区前应换鞋两次;

 进入洁净区必须经一更、洗手、手消毒、二更、换上专用洁净服、工作鞋、帽,对手臂消毒方可进入洁净区内工作;

 洁净区专用的洁净服、鞋、帽等,不得穿到非洁净区使用;  为防止交叉污染,生活区所用物品应与洁净区严格分开存放;

 凡进入洁净区的所有设备、器具、材料等都必须进行清扫、擦拭、除尘等处理;  按规定对洁净室进行清洁,对洁净工作服的清洗、烘干应在同级别洁净间进行。

7、对洁净室内工作人员的九项规定

 进入洁净室必须按既定的净化程序和路线进行,不得私自改变;  必须换上专用鞋进入洁净室;

 外衣和洁净服应分地分柜存放,不得未脱外衣进入更衣室;  进入缓冲室必须关好一个门再开另一个门;

 进入洁净区后,必须根据需要随时洗手,洗手后再换工作服,手消毒后再换洁净服;  洗过的手要用烘干器烘干;

 要以站立姿势穿洁净工作服,不要使工作服碰地面、工作台等可能有尘的物品;  换穿工作服后还要洗手,不能赤手操作已被净化过的物品;  不得将洁净工作服穿出洁净区域。

8、洁净室内工作的十项注意事项

 尽可能每天洗澡、换衣;  尽可能每天刮胡须;  常洗手、剪指甲;

 不接触、使用使皮肤干燥的粉剂、溶剂;  在洁净室内动作要轻;  在洁净室内不要拖足行走;

 按需要戴手套,戴后不再触及不洁物品,包括自已的身体;  在室内不要拉开衣服上的拉链;

 操作干净的事、物,注意应在气流的上风侧进行,不干净的、污染的事物尽量在回风口附近进行;  个人物品及未按规定洁净处理的物品不得带入洁净室。

10、洁净室的卫生要求

 洁净室的工作人员应严格控制在最少人数。与生产无关的人员、物料及物品不得进入洁净室。 洁净室内不得佩戴手表、首饰等物品,不得使用散发颗粒的化妆品。 洁净室区严禁吸烟、饮食。

 在洁净室内的工作人员应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经常洗澡、修指甲、刮脸、理发等)。

上一篇: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教学的有效性研究下一篇:学校网络管理员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