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控培训资料(精选8篇)
1.内控培训资料 篇一
一、新机构筹建期需特别注意事项
(一)注意配备必要的内控合规和反洗钱岗位人员,并按照《关于加强保险业反洗钱工作的通知》保监发„2010‟70号,在筹备期完成反洗钱制度体系、组织机构和系统设置等相关工作
第一,反洗钱工作开展情况已成为保监局对机构进行开业验收时重点关注的内容之一; 第二,反洗钱外部监管处罚金额较高,保监会《关于加强保险业反洗钱工作的通知》(保监发„2010‟70号)规定的反洗钱重大行政处罚罚款金额下限较低,即五十万元以上即可认定,该标准远远低于保监会《关于明确保险公司分支机构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保监发„2010‟49号)中对《保险公司管理规定》规定的重大行政处罚标准,即“保险机构受到其他金融监管机构作出的单次罚款金额在300万元以上的行政处罚”。
(二)注意筹备期间筹备组的主体资格问题 作为签约主体的问题?
第一,批筹后一般以筹备组名义签约;
第二,对外签订协议一律须经总公司审核。
(三)筹备期与开业初期公章管理问题
筹备期和开业初期,人少事多,但公章管理等关键环节管控不得有丝毫放松!
2008年某分公司下辖营销服务部开业初期,该营销服务部卢某用为营销服务部办理营业执照的机会,在空白纸上偷盖公司印章,擅自以公司名义向外借款。后经他人举报,公司才察觉此事。截至2010年9月7日已发现盖章借条3张,金额10万元。迄今已有1位出借人向当地法院起诉我公司还款3万元。
(四)分支机构开业初期是不规范问题的高发期
某分公司2010年自查发现的三起严重违规案件的发生时间集中在08、09年,说明该分公司在成立初期,内部管控和监督薄弱,对机构高级管理人员的选任不够严格,给一些合规意识淡薄的经营者留下了可乘之机,2010年上半年,分公司通过自查等方式发现了问题,并以严厉、坚决的态度对问题进行了处理,体现出分公司的合规经营基础有所健全,发现、查处问题的能力有所提升,但前期违规问题的暴露仍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希望各分公司引以为戒,加强对机构设立初期经营事项的监督核查,防范此类风险的发生。
(五)分支机构开业初期应避免盲目求快,而应注重“稳重有进”、“好中求快”
某分公司2008年开业后本着快速开拓市场的目的,不计成本拓展市场,产生了大量的应收保费。为应付总部应收保费清收工作要求,该分公司多家营销服务部通过以营销服务部名义对外高息借款的方式充抵应收保费,单笔最高借款额达到140万。两年后该营销服务部被起诉,公司对外还款本息合计203万。
(六)分支机构开业初期高度重视劳动用工风险
第一,筹备组应该严格按照《劳动合同法》要求及时与正式录用的工作人员签订书面劳动合同; 第二,筹备组应该严格按照公司内部人力资源等相关制度要求,严格按照规定与相关人员分别签署劳动合同、劳务派遣合同和代理合同;
第三,不能通过签订代理合同并向相关人员支付佣金方式向内勤岗位人员支付工资; 第四,在劳动合同制员工尤其是高管引进过程中,应注意审查拟录用人员与原单位是否签署了有效的“竟业禁止条款”,避免盲目挖角风险被相关同业列为共同被告的风险。
二、新机构应开展的依法合规工作
(一)迅速熟悉公司合规制度体系,完善分公司合规组织架构 第一,省级分公司合规责任人和支公司合规责任人由本级公司总经理担任,对本辖区的合规管理工作负有直接和第一位的责任。
第二,省级分公司和支公司的总经理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对公司合规风险的识别和评估,并审核下公司合规风险管理计划;发现公司有不合规的经营管理行为的,及时采取适当的补救措施,追究违规责任人的相应责任,并按规定进行报告。
第三,公司按照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设置合规管理机构。合规管理机构由各级合规管理部门的合规岗和各部门合规联系人组成。
(二)做好合规教育工作
1、合规资料库 充分利用内网资源,在总分公司OA平台上分别建立合规资料库,整理汇总重要法律、法规、监管规定和公司内部管理制度及实施细则,建立健全合规资料库。
2、合规培训
定期对员工进行有针对性的合规培训和专题讲座。
3、合规测试
拟建立合规测试系统,对员工进行定期测试和不定期测试。
(三)贯彻落实合规经营承诺制度和合规问责制度
司将组织员工签署合规承诺书,落实合规责任制。
公司正式员工,均应签署《合规承诺书》。
合规承诺书》是员工承担合规风险责任的重要依据。
据监管要求和业务发展,公司每年对《合规承诺书》进行修订更新并组织员工签署。规要求因岗位调整发生变化的,转岗员工须签署与新任职岗位合规要求相对应的《合规承诺书》。内控合规部提示其及时进行新岗位合规知识学习并安排相关的合规测试。司将员工合规测试及遵守合规承诺的情况作为其绩效考核和岗位评估的依据之一。违反合规承诺给公司造成损失或不利影响的员工,按照公司有关规定进行处理。省级分公司负责人应与总公司签订《合规经营承诺书》,承诺本人及所辖机构做到: 1.坚决杜绝交强险违规经营
2.坚决杜绝设立账外账小金库账外经营 3.坚决杜绝撕单埋单阴阳单 4.坚决杜绝制作假赔案 5.坚决杜绝经营数据造假
(四)做好合规经营检查工作
以单证管理、交强险管理、承保理赔品质管理和中介业务管理为重点。
围绕业务质量和合规经营,包括条款使用、渠道管理、单证管理、承保管理、理赔管理、承保业务品质、中介业务管理、财务管理等业务运营的各环节和各方面。 检查依据:监管规定,公司制度 1.自查自纠与重点检查相结合 2.非现场检查与现场检查相结合 3.检查问题与完善管理相结合
2.内控培训资料 篇二
一、医院内部控制整体框架构建
1. 优化内部控制环境。
医院控制环境是一个医院内部控制制度的基础, 是内部控制制度得以正常运行的环境, 直接决定内控制度实施的效果及内控目标的实现, 主要包括公立医院治理结构、医院内部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内部审计机制、人力资源政策、医院文化等。
2. 持续开展风险评估。
公立医院和其他企业一样, 同样面临着来自外部内部各种不同的风险, 目前公立医院普遍没有风险评估或者对风险评估不足, 特别是公立医院管理层, 对风险认识不够, 风险评估意识不强, 缺乏有限风险管理机制。针对以上问题, 公立医院应成立风险评估部门, 设立辨认、分析和管理相关风险的机制, 对公立医院面对的所有可能的外部内部风险进行识别、分析、罗列, 设定应对风险的目标, 制定应对措施, 将公立医院的各种风险控制在最小范围之内。建立风险定期评估机制:至少每年一次风险评估。
单位层面的风险评估应关注:内控工作的组织情况;内控机制的建设情况;内部管理制度的完善情况;内控关键岗位工作人员的管理情况;财务信息的编报情况等。
业务层面的风险评估应关注:预算业务;收支业务;招标采购;资产管理;建设项目;合同管理。
3. 规范和协调控制活动, 形成内控合力。
控制活动是内部控制的具体实施, 包括一系列的措施, 主要有会计系统控制、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财产保护控制、授权审批控制、预算控制、运营控制和绩效考评控制等。大多数公立医院都建立了不同的内部控制制度, 但落实于纸面, 实际操作性较弱, 存在很多“有章不循”、甚至是因制度过于粗放而“无章可循”的现象。公立医院的控制活动还存在单独发力, 缺乏合力的问题, 没有规范和协调控制活动。内部控制活动应该从单位层面和业务层面发力, 协调发挥各种控制活动的作用, 及时发现内控漏洞、差错和舞弊, 并予以纠正。
单位层面:组织架构, 即主要机构设置, 公立医院应当根据公立医院业务特点, 对内部机构设置进行全面梳理, 重点关注关键制点、机制、关键岗位、人员、信息技术。人力资源控制, 完善人力资源员工的聘用、培训、辞退与辞职。引进退出制度, 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激励约束机制, 制定与业绩挂钧的薪酬制度, 关键岗位员工的强制休假制度和定期岗位轮换制度。管理人员和关键岗位员工定期轮岗制度。社会责任控制, 作为公立医院, 承担的社会责任比其他任何单位都更多, 公立医院在国家法律法规允许的框架下救死扶伤, 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医疗服务需求, 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培养基层医疗技术人员, 解决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公立医院文化控制:公立医院文化在促进医院发展和内部控制实施过程起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公立医院应确立健康向上的群体价值观念、道德行为准则和风尚, 以此凝聚人心、斗志。
业务层面:预算控制。预算控制应覆盖公立医院的全部经营活动。预算管理的关键控制点:预算管理政策的制定、明确预算工作职责分工、明确预算编制要求、明确预算审核流程、预算执行情况的监控与分析、预算调整、预算执行情况的考核。收支业务:收支业务的控制是公立医院内控管理的重点。收支业务的关键控制点:为保证每一笔收费业务的准确性和全院收入的完整性, 公立医院必须做到责任分离, 相互牵制、收费票据管理、收入的是退费管理、支出标准、报销流程、授权审批、支出合法合规性审核及预算审核、按规定办理资金支付手续。采购业务控制:关键控制点:采购管理制度的制定、采购计划的预算的制定审核批准、采购方式的选择、采购的验收、采购付款的管理。资产管理控制:包括固定资产、药品、卫生材料、低值易耗品、其他材料、应收帐款、无形资产的管理。资产管理关键控制点:各管理制度流程的建立、管理岗位不相容分离、采用先进的存货管理技术和方法、存货的保管制度、发出和领用的审批制度、盘点清查制度、固定资产购置前的可行性论证、账款及账实核对、往来帐追缴核销专人负责、无形资产的管理。科研项目控制。关键控制点:科研计划的制定、科研项目的立项申请可行性研究、科研项目的审批、科研项目的资金收支管理、科研成果的验收。工程项目控制。包括公立医院的基建项目和大型维修装饰项目。
4. 确保信息安全传递, 沟通顺畅。
内控制度的一项重要任务之一就是, 确保信息的及时性和真实性, 信息沟通过程顺畅, 不失真。公立医院的信息包括医院内部各部门、环节的产生和储存的信息, 也包括医院与患者、外部监管部门的交换信息。建立起严密的内部信息流程, 保证信息传递顺畅, 对于维护医院和患者的信息安全, 保守医院机密和患者隐私, 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内控建设就是要利用信息化的手段, 将内部控制融入公立医院管理的业务流程和信息管道中, 不仅提供财务信息, 更重要的是提供与医院经营管理有关的非财务信息, 为医院经营决策提供相关、有用的信息。
5. 整合力量, 加强内部监督。
公立医院内部的监督力量主要有纪委监察、内部审计、不相容岗位等。不相容岗位在发现内部控制缺陷、发现舞弊起到很大的阀门作用, 内部审计则是对日常活动及专项业务开展全程性跟踪调查, 纪委监察则对违反财经纪律行为起到震慑作用, 快速制止和纠正不法行为。这些力量分散在不同的部门和不同岗位上, 内控制度应该要整合这些力量, 理顺它们的职责, 做好分工和协作, 从不同角度加强内部监督。
二、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全面评价
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制度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建好, 也不是一劳永逸的事。内控制度建立后, 需要持续不断的评价, 持续不断的改进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有效性评价需要内外结合, 内部评价通常由内设审计机构负责, 采取常规评价和专项评价的方式, 采用风险导向的内控审计方式, 识别和发现内控制度在设计和执行过程中存在的空白点、薄弱点, 评估存在的风险, 提出改进建议。要授予内部审计机构充分的权利, 发挥内部监督效力, 达到监督目的。外部审计就是引进独立的第三方定期对公立医院的内部控制制度开展审计工作, 全面评价内控制度的有效性, 出具独立客观的评价报告。
三、结语
内控系统的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 应该加强对公立医院内控体系理论研究, 建立实施一套科学完善的内控制度必须明确责任, 通过制定制度、实施措施和执行程序, 严格落实内控制度和控制程序。在全院形成部门之间相互分工, 相互配合, 相互制衡, 不同岗位之间相互牵制, 相互监督的局面。
摘要:随着医疗改革发展的深化, 公立医院面临的经济环境更加复杂多变, 公立医院与外界的纵向联系和内部的横向联系更加紧密, 构建和加强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制度, 有利于深化规范这种相互联系, 将相互关系纳入内控管理, 有助于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笔者运用内部控制五要素框架, 探讨如何建立公立医院内控制度。
关键词:公立医院,内部控制,框架
参考文献
[1]Vincent M.O Reilly.内部控制―整合框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8.
[2]王颖.浅谈医院内部控制制度[J].中国卫生资源, 2011 (6) :414.
[3]许冰.优化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系统的要素解读[J].卫生经济研究, 2011 (3) :12.
3.商业银行内控培训小组讨论案例 篇三
第一组:会计运营管理案例分析
某全国性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成立时间较短,但业务发展迅速,该行某分行营业部对公会计柜员周某是一名经验丰富的老柜员,在会计运营岗位上已经工作5年多了,熟悉会计操作的各个岗位,熟悉各项规章制度,曾获得分行“十佳员工”。周某办理的具体业务情况如下: 1、2011年x月x日下午,营业部会计经理徐某去分行开会,临时将会计经理权限在系统内转授权给了周某,由周某临时履行会计经理职责。下午三点左右,客户李某(李某是该营业部的存款大户,是当地一家知名的煤炭企业的老板,日均存款余额达1.2亿元)来到营业部办理存款业务。周某赶紧招呼支行保安从李某汽车后备箱内抬出来1袋子现金,保安直接将现金抬进了营业室现金区,李某在贵宾窗口前表示存款300万元,周某要求会计柜员石某立即给李某贵宾卡内存入款项300万元,李某转身开车离去,周某热情送到门口。下午四点半左右,临时负责人周某看客户已经不多了,关闭了两个现金窗口,这两个窗口的柜员开始清点李某存入的300万元现金,其他人也帮助一起清点现金,5点左右,现金全部清点完毕,李某存入的300万元现金清点结果为298万元。周某赶紧联系客户李某,李某表示第二天送还2万元存款,当日会计柜员未做任何账务处理。第二天早晨李某果然派人送来2万元现金,会计柜员将2万元现金直接放入尾箱。进一步了解知道李某为该支行最大的存款客户,支行为提高服务水平,减少李某到支行存入大额款项时的等候时间,与李某口头约定李某存款可以先入账、后点钞,事后多退少补。2、2011年x月x日当天业务结束后,在尾箱盘点过程中,柜员李某及沈某尾箱分别多了2分钱、5分钱。柜员李某、沈某当即表示账实相符,并将多余的分币直接存入周某提供的一个借记卡中。事后了解发现上述账实不符的原因是目前有些储户对银行柜员付出的分币直接丢弃,柜员会将其放入尾箱内造成长款。有时柜员尾箱内分币较少,柜员也会采取四舍五入的办法,直接支付角币,造成尾箱短款。为减少支行长短款账务处理带来的麻烦,会计经理以自己的名义开了一张借记卡,所有柜员当出现由于上述原因导致的较小金额的长款时存入该卡,短款时从该卡内取钱补上,检查发现该支行会计柜台很长时间内都没有长短款挂账情况,据了解上述状况已经持续很长时间了,从支行2007年开业,第1任会计经理开始做起,一直传了下来,至问题发现之日已经换了三任会计经理了。
3、由于支行业绩压力较重,营业部给每一个会计柜员都分配了储蓄存款任务,周某由于社会关系广、能力强,支行给其分配了500万元的储蓄存款任务。为完成储蓄存款任务,周某工作中主动结识一些企业财务人员及私企老板,热情为其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周某熟识的私企老板任某是一家小型房地产开发商的法人,由于房地产项目开发的周期性,任某有部分资金闲臵,任某想转移一部分资金到国外,但其不愿意通过黑市购买外汇,正规渠道又无法换取这么多的外汇,周某知道这件事情后,主动向任某提出他可以想办法帮助任某通过正常渠道购买外汇,任某非常相信周某,于是将其及妻子王某的贵宾卡及密码均交给了周某(贵宾卡内有定期存款4000万元,活期存款1000余万元),由周某代为换购外汇。周某收集了营业部16位同事的身份证,通过代办方式给每一个人办理了一张借记卡,这些借记卡均由周某保管使用,周某将任某卡内的资金转移至16张借记卡内,购买外汇完成后,再将外汇转移至任某及其妻子王某的借记卡内的外汇账户上,周某每次在柜台办理业务时,同事及任某都很少在场,周某均未以代理人的身份办理业务,而是直接用同事及任某的名字签字。由于外汇监管要求个人购汇总额不超过5万美元及单一账户当日存取外币存款不得超过5000美元或等值外币,因此周某频繁进行从多名员工借记卡账户到客户账户之间的取、存外币操作,由于周某是会计柜员,营业室员工都知道周某每日在做什么,因此没人提出异议。2009年3月1日至6月20日期间,周某利用本行员工账户及每人5万美元购汇额度,累计购汇金额728386.9英镑,共计换取外汇折合人民币700多万元,全部存入任某及其妻子王某的账户中。
周某取得任某信任后,任某将其公司对公基本账户转至该支行,并将企业印鉴交给周某保管,周某作为对公业务柜员自己买自己卖现金及转账支票,然后根据客户指令以客户的名义签字进行转账、提现等操作。运用同样的手法,周某还取得了某饰品店等三家小型私企的信任,周某曾同时保管有四家公司的企业印鉴及其自买自卖的支票等重要空白凭证12本。
4、周某作为支行的资深柜员,熟人很多,有一次某信托公司经理李某找到他,想通过周某所在的支行代卖一款信托计划,该信托计划期限短,收益高,期限3个月,年化收益率可达10%,李某向周某介绍了资金用途,并保证资金绝对安全,同时信托公司经理李某承诺每卖一笔,给周某1%的报酬,周某觉得有利可图,但他知道其所在银行代卖信托产品必须经过总行审批,总行几乎不可能审批。为此周某找到了支行理财经理马某,商议通过马某私下里向理财客户推荐该信托产品,并答应事成之后报酬对半分,马某表示同意,于是二人私自篡改理财协议5份,每份协议由周某加盖了支行会计业务公章,马某向支行5名私人银行级客户以支行名义共计出售信托计划2000万元,周某、马某每人各获得报酬10万元,5名客户将购买信托计划2000万元资金全部打入马某账户,由马某将资金转至信托公司在他行账户。信托计划到期后,信托公司经理李某表示投资遇到了困难,资金一时难以收回,多次催促无果后,周某见事情即将败露,相信信托公司经理李某能够在短时间内将资金还回来,于是趁任某出国信息不通畅之际,将任某贵宾卡内的2000万元定期存款提前支取归还了5名客户购买的信托计划。
后来周某多次催促信托公司经理李某还款,但始终没有结果。期间风险管理部门及运营管理部门组织一次理财及代销产品的专项检查,但没有发现该问题。任某回国后发现账户资金少了2000万元后报警。分行不仅赔偿了任某2000万元存款及利息,银行声誉也受到了很大影响。第二组:授权管理案例分析
某知名全国性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成立于上世纪90年代,总部设在北京,短短十几年时间,机构已遍布全国三十多个省市自治区,该行创新思维,走特色银行发展道路,业务发展非常迅猛,资产规模已达3万亿元。该行下属的长江分行是全行最有代表性的分行,各项指标在全行均名列前茅,长江分行与总行同时成立,业务发展非常迅速,是全行业务发展的标杆,但长江分行内控管理与其业务发展速度不相匹配,行领导对内部控制不够重视,对中后台管理部门资源分配不合理,导致内控管理水平不高,尤其在授权管理方面出现了一系列问题:
一、授权管理工作简介
总行各项业务办理权限均采取授权管理的模式,总行行长授权给各一级分行行长,各一级分行行长再将总行授予的权限进行分解,转授权给分行主管业务的副手或者各主要管理部门的负责人。授权管理办法规定获得一级分行行长转授的权利不得再进行转授权。
该行授权体系主要权限分为经营管理权限及管理控制权限,经营管理权限主要是资金交易、票据交易、授信提用等权利;管理控制权限主要是授信审批、法律文件签署、产品定价、人事管理、财务报账审批等权限。
长江分行领导班子分工情况为:分行行长李某主抓全面,分管人力资源部、计划财务部;副行长徐某分管办公室、机构建设及零售业务等;副行长龚某分管公司业务、会计运营、金融市场等部门,徐某与龚某互为A/B角。李某按照业务分管情况进行了相应授权,其中总行授予分行行长李某的金融市场业务权限为单笔5亿元(含5亿元),李某全权转授给主管行长龚某,所有授权均未进行备岗授权。
二、具体业务情况
1、长江分行每天办理的零售授信业务量很大,由于平时工作繁忙,出差开会很多,分行副行长徐某无法在法律文本上一一签字,为提高工作效率,徐某通过分行办公室刻制了徐某私人手签章一枚,徐某将这枚印章交由分行个贷管理中心保管,同时徐某签署了一份授权委托书,该授权书描述:“兹授权我单位个贷管理中心,代表我在各类个人授信业务中的相关合同及法律文本上加盖本人手签章,在授权范围内,该手签章与我本人签字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同时徐某审批同意由办公室刻制“长江分行零售授信业务合同专用章”一枚,该枚印章也交由个贷管理中心保管,上述两枚印章均交由个贷管理中心综合员小方保管使用,每次使用后,小方将使用情况在《印章使用登记审批表》上登记。由于业务量较大,有时一天几十笔业务,个贷管理中心负责人李某工作繁忙,不能及时审批同意使用该两枚印章,因此固定每月月底由李某在《印章使用登记审批表》上审批人一栏补审批签字,以完善相应的印章使用审批手续。这样个贷管理中心在业务办理过程中,不再经过徐某审批同意,每天使用徐某手签章及零售授信业务合同专用章对外签署零售授信合同。2、2011年9月底,长江分行总行由于资本充足率监管原因,暂停了全行公司授信放款业务,长江分行已与A企业签署贷款合同,双方约定季末长江分行为A企业发放期限3个月的流动资金贷款10亿元,A企业对用款计划已有所安排,对此长江分行将面临违约风险。主管公司业务的副行长龚某安排金融市场部负责人于某联系W银行拟办理1笔10亿元金融受益权买入返售业务,暂时解决企业融资问题,由于对方不愿意承担授信风险,要求长江分行提供担保,龚某觉得这样没有扩大风险,同时既可满足监管要求,又能够解决企业融资问题,表示同意办理。但分行行长李某及龚某均出差在外,无法在业务审批表上签字,无法对外签署担保合同等法律文本。经请示分行行长李某,李某指示徐某与龚某互为A/B角,可由徐某代为办理,徐某虽然没有出差,但其恰好也不在行内,时间紧迫,于是金融市场部负责人于某电话请示徐某,徐某表示同意办理,并让于某找个贷管理中心负责人李某办理此事。于某找到分行个贷管理中心负责人李某说明情况,并出示了《业务审批表》及《印章使用审批表》(申请使用行章及徐某的个人名章)及担保合同在内的法律文本(共计9份),个贷管理中心负责人李某立即在业务审批表、印章使用审批表及担保合同等法律文本上加盖了徐某的手签章。各项手续齐备后,金融市场部负责人当日即与W银行办理了两笔买入返售业务,每笔5亿元,期限、价格等条件完全相同,金额合计10亿元。
贷款到期后,企业无力偿还,W银行要求长江分行履行担保责任,长江分行拒绝后,W银行就此事将长江分行告上法院,长江分行败诉,偿还了10亿元资金。
总行启动问责程序,分行行长李某表示知道此事,但不清楚提供担保事宜及具体操作细节。龚某表示该业务虽是自己分管,但是自己出差期间办理的,不是自己审批,与他无关。徐某称该业务是行长李某安排做的,金融市场部负责人于某没有说清楚具体细节,且自己没在行内,没有签字,个人手签章是个贷管理中心负责人李某加盖的,李某盖章前没有电话请示,请总行考虑予以免责。
第三组:中间业务收费案例分析
峨眉山银行是一家国内知名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成立于上世纪90年代,业务增长较快,近年来,峨眉山银行立足长远发展,不断调整业务结构,提高中间业务收入,取得良好效果,其中间业务收入占比达到xx%,远高于同业平均水平。但峨眉山银行中间业务收费管理薄弱,出现了诸多问题:
一、中间业务收费不合规
2012年峨眉山银行根据监管要求自查中间业务收费情况,涉及多笔需要退费和调账的项目。
截止2012年6月30日,峨眉山银行发生对公中间业务退费与调账共20笔,合计收费金额24066万元,退费(含调整)金额16441万元。其中:退费项目7笔,收费金额共5427万元,退费金额共3394万元。按收费项目分,涉及财务顾问费3笔,融资服务费、代理费、贷款承诺费、信用证开证手续费各1笔;账务调整13笔,收费金额共18639万元,调整金额共13407万元。按收费项目分,涉及财务顾问费12笔,监管费1笔。具体情况如下:
1、峨眉山银行2009年向客户发放5年期项目贷款2亿元,用于道路建设,基准利率上浮30%,其中8%以利率收取,22%以财务顾问费收取。周期长、笔数多,且收取时根据协议计算至角分,解释整改难度较大。
2、峨眉山银行给予客户综合授信5000万元,收取财务顾问费300万元。实际提用300万元,按照协议比例应返还195万元。
3、峨眉山银行2007年与客户签订借款合同,金额为2.8亿,收取融资服务费3000万。客户实际提用1.5亿,剩余1.3亿由于企业未达到约定条件,未进行提款。客户申请退回相应比例融资服务费。
4、峨眉山银行2011年给予客户2亿元授信,客户提用400万,收取了200万元财务顾问费。财务顾问费收取于客户提用授信之前,客户较为不满,有投诉迹象。
5、峨眉山银行与企业签订财务顾问协议,收费金额2455万元,服务期限为2011年5月10日至2013年3月30日。已收1055万元。由于企业2012年财务压力较大,收费金额变更为158万元,超收部分退回。服务及摊销期限变更为2011年5月10日至2012年5月31日,其费用需要调减2011损益。
6、峨眉山银行2008年与客户签订财务顾问协议,约定收取财务顾问费11000万元,并于2008年6月收取第一期5000万元。2009年,双方同意减免当年财务顾问费3000万。但2010年峨眉山银行已按照外审会计师事务所要求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对11000万元进行了摊销,现需调整以前损益6000万元。
7、峨眉山银行2011年与客户签订财务顾问协议,服务期限为2011年5月10日至2011年9月30日,总金额576万元。因企业经营低迷,协议服务时间延长至2012年12月31日,金额不变。截止2011年末已确认收入576万元,由于服务期限延长,截止2011年底实际应确认收入225.6万元,应调整以前损益350.4万元。
8、峨眉山银行为客户提供常年财务顾问,服务期限2010年8月31日至2012年10月31日,总金额1458万元,费用分次收取。后双方协议终止顾问协议,约定最后一期486万元不收。造成原分摊有误,未收得486万已经分摊。
9、峨眉山银行为客户提供信托融资服务,收取监管费450万,需要从监管费调整为财务顾问费。
二、银行收费处理不当 1、2010年初,峨眉山银行开始向个人收取零钞清点费,在峨眉山银行存200个硬币需缴纳5元手续费,每增加100个,加收1元。相关部门解释称,商业银行可以对零钞清点整理储蓄业务收费,实行市场调节价,收费标准由各商业银行自定。该收费虽然符合相关规定,但是否合理仍掀起了不小的波澜,并引发了广泛讨论。法津界人士认为收“数钱费”于法无据;银行界人士认为零钞清点耗时费力;经济学界人士认为应对收费进行约束。2、2010年4月,客户李某到峨眉山银行网点办理1万元的跨行汇款业务没有成功,却被收取了45元手续费,该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对此,消费者普遍表示不解。
峨眉山银行给予的解释是:(1)汇款银行只负责将钱汇到对方银行,能否按时入账就是对方银行核实信息的问题了。如果因为顾客个人操作失误导致汇款不成功,也与银行无关,手续费不退。(2)虽然不退手续费,但是汇款的资金是退回到客户的账户中的。汇款到对方账户,若对方银行核实账户号与姓名不符合,则款项无法入账,会原路退回;如果是用卡汇款,款项将自动退回卡里,如果是现金汇款,则需要与网点进行联系取回款项。
三、小额账户管理费被起诉
2010年6月,律师赵某向某区人民法院起诉称,2010年4月23日,在用自己的峨眉山银行卡取款时,发现余额少了,经查询得知,原来银行从2009年8月8日至2010年5月8日期间,每月从中扣取了账户管理费1元,共计10元。2010年5月,他向银行了解情况,被告知因属于小额账户,所以要扣取此项费用。同时,银行称是按规定扣取,但未出示相关文件,且扣取时也没有告知赵某,而且不能开具收费的正式票据,称只能打印清单。
赵某认为,银行的行为违犯了《合同法》《民法通则》等相关法律规定:不能依法提供扣取原告账户管理费的合理合法依据;没有及时告知原告而单方进行扣取;未能为原告开具所收取账户管理费的合法票据;被告工作人员态度恶劣,存在严重歧视、侮辱原告的情况,并有等级划分、嫌贫爱富的表现,对原告精神造成严重损害。
为此,赵某请求法院判令被告立即停止扣费行为;返还已扣取的10元账户管理费;赔礼道歉并赔偿精神抚慰金5000元、误工费3000元、交通费200元、通讯费200元;同时承担本案诉讼费。
据了解,法院暂未立案。赵某表示,其并不是为了那10元钱,而是要以一个消费者的身份,通过这种必要的维权,为受到的心理伤害讨回公道。第四组:公司业务案例分析
峨眉山银行是一家国内知名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地处我国中西部,公司业务发展状况较好,但其内控管理机制不健全,内部审计发现了诸多问题:
一、保理业务
T公司在峨眉山银行获批2000万元有追索权的保理授信额度,评审部门在授信审批意见中要求:按发票金额的80%给予融资;买方企业限定为某大型民营企业;要求办理应收账款转让通知书主动送达手续。
根据授信审批意见的要求,由客户经理及风险经理双人到指定的买方企业进行核保取印。客户经理及风险经理到达买方企业后,接待人表现出极高的热情,将客户经理及风险经理两人带到另外一侧豪华装修的办公室休息,边喝茶边聊家常,之后由接待方安排自己人单独取走取印单进行取印,但客户经理及风险经理未表示异议。几分钟后,接待方安排的人将已盖好章的取印单送回到豪华装修的办公室交给客户经理及风险经理,然后接待方再将两人由豪华装修的办公室带回到两人最初到达的办公室,核对了买方企业的营业执照并盖好合同章,晚上宴请款待两人后送两人回程。
三个月后,T公司法定代表人涉嫌重大诈骗案件被捕,银行业协会也组织各银行对该公司所有融资进行了清查。在清查过程中,该商业银行与买方企业进行核对,但买方企业称对于这一切完全不知情。后经原T公司法定代表人供述,当时核保取印时是由T公司安排的人假冒买方企业工作人员接待该商业银行的客户经理和风险经理,取印单上买方企业的印鉴也属伪造,所骗信贷资金已挥霍一空。至此,该商业银行的信贷资金追回希望已基本落空。
二、应收账款质押业务
成都XD电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XD公司”)是一家专门为山东SX通讯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SX公司”)生产传真机配件的小型企业,注册资本200万元,2009年末资产规模1068万元,销售收入2589万元。SX公司是一家注册资本1600万美元且资产过亿的大型企业。
2008年,SX公司对传真机配件需求量较大。XD公司为满足生产需要,拟投资200万元购臵生产设备6台,向峨眉山银行(以下简称“银行”)提出融资申请。银行了解到XD公司合法抵押物不足,但有以SX公司为债务人的400万元应收账款。因此,银行分别于2008年3月、6月、9月为XD公司办理了200万元、300万元、300万元的应收账款质押贷款,还款期限均为7个月(比应收账款还款期限延后一个月)。
由于SX公司在生产景气时期倚重XD公司及时供货,对后者的应付账款总是提前付款,上述已进行质押的三笔6个月付款期的应收账款均提前到2个月付款,导致银行贷款提前收回,贷款收益仅为9.8万元,明显低于预期的30万元左右,剔除协调、管理费用,银行实际利润仅为3万元左右。
2009年下半年,SX公司对传真机配件需求下降,且市场上传真机配件供大于求。SX公司凭借市场主动权,开始以大量的应付账款占用上游企业的资金,并且实际付款期明显延长(一般为6个月到期时支付)。XD公司在与SX公司产品交易中处于明显弱势。2009年6月末和8月末,XD公司对SX公司的应收账款分别为860万元和920万元,占销售收入的比例分别高达30%和32.1%。XD公司2009年6月和8月先后两次向银行申请应收账款质押融资。银行按规定程序通知债务人SX公司,并要求其确认应收账款的真实性和作出应付账款到期向质押专户定向付款承诺时,后者以与自身利益无关为由不予配合。
为解决问题,该商业银行提议SX公司为XD公司提供担保并收取担保费用。SX公司因有XD公司的应付账款作保证,在实际担保风险为零却仍能获得一定的担保费用的情况下,答应承诺银行条款,银行才得以将600万元的应收账款质押贷款于2009年9月顺利发放。
2010年3月,XD公司600万元应收账款质押贷款到期前3天,银行接到SX公司通知,由于XD公司供应的传真机配件质量存在问题(据调查,主要是由SX公司提高质量标准引起),不能支付全额应付账款。导致银行出现200万元贷款逾期,直到2010年5月,XD公司按要求重新交付传真机配件后,银行200万元贷款才安全收回。
三、动产质押融资业务
2008年8月27日至2009年8月28日,成都A企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与峨眉山银行(以下简称银行)签订《银行承兑协议》,申请办理2亿元银行承兑汇票业务,A公司以玉米做动产质押。玉米质物存储于成都B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B公司,A公司持有其20%的股权,为第二大股东)筒仓内,由C仓储公司成都分公司(以下简称C仓储公司)进行质押监管。
银行、A公司以及C仓储公司三方签署了133号《动产质押监管合同》。A公司向银行书面证实:B公司港筒仓内存有8.9万多吨玉米。2009年2月19日,B公司又转给A公司一部分玉米。2009年2月23日,A公司、银行向C仓储公司出具加盖B公司公章的筒仓库存明细表,表内列明货主是A公司,玉米结存额上升为9.7万多吨。
2009年2月25日,A公司将133号《动产质押监管合同》下的两亿元贷款全部还清。同日,A公司与银行又签署了新的承兑协议,银行、A公司与C仓储公司签订了新的编号为133-1号《动产质押监管合同》,监管对象为A公司名下的9.7万多吨玉米。
2009年5月19日,A公司因挪用他行专用贷款被查封,银行通知C仓储公司“从即日起对质押物不得办理出库”。7月,银行拟保全质物,即以借款合同纠纷将A公司和C仓储公司诉至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法院向B公司下达《协助执行通知书》。7月13日,B公司出具证明,证实自2009年7月1日至今,B公司没有以A公司名义存储的任何粮食。后又出具《情况说明》,确认2009年2月23日和2009年2月25日,B公司指定筒仓内货主均没有A公司。
2009年8月25日,银行承兑汇票到期,A公司尚有3600多万元欠款未还,银行垫付。银行认为上述质物是在C仓储公司监管期间灭失的,根据监管合同以及合同法相关规定,C仓储公司公司应对损失负责,要求C公司对损失以及相关利息、罚息共计3700多万元进行赔偿。
法庭上,原告银行提供了2008年8月25日至2009年2月12日的查询及出质通知书回执,2009年3月10日至6月12日共6份查询及出质通知书回执,另外还有货权证明和入库结报单等,用于证明A公司已出质、而且已经过C仓储公司多次证实的事实。被告C仓储公司也出具了相关证据,包括B公司证明2008年8月23日和25日筒仓内不存在A公司粮食的证明。被告C仓储公司认为,原告银行作为质权人在没有核实质物权属的情况下,向C仓储公司出具了虚假证明,导致C仓储公司对根本与本案无关的仓储物监管至今。
4.内控培训资料 篇四
近年来,论文发表庆安团体以财务治理为中心,以预算治理为重点,积极稳妥地开展各项财务工作,特别是在健全内控制度建设方面,加大执行力度,有效控制了财务风险职称论文发表
一、加强财务监视,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公司依照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和中国一航的具体要求,先后制定了《投资治理办法》、《贷款担保治理办法》、《货币资金治理办法》等40多项基本制度和具体会计核算治理办法,作为公司内控制度和财务治理及会计核算的依据,同时关注国家新会计准则的发布实施,依据《中国航空产业第一团体公司企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治理制度》的有关规定,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对基本制度和具体会计核算治理办法进行不断修订完善。往年又制定下发了《经济合同财务治理办法》。使广大会计职员在财务工作中做到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正确履行核算滥督和控制职能。
二、加强资金治理。有效防范资金风险
公司自组建以来。在由集权到分权的变革过程中。财务资金治理方面有过不少教训,如财权分割,资金分散,财务失控,资产流失。以及多头开户、私设小金库、随意转移收进、资金账外循环等。因此,公司及时采取措施,加强资金集中治理,并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重新修改《货币资金治理办法》。该办法具体规定了公司实行货币资金业务岗位责任制,根据部分和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视。
同时规定公司财务部分负责治理货币资金,其他部分一律不能保存现金或设立银行账户。不能保存各种有价证券和票据。出纳职员不得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进、支出、用度、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严禁未经授权的单位或职员办理货币资金业务或直接接触货币资金。将银行预留印鉴分开治理,即出纳保管财务专用章。财会室主任保管预留私人印鉴,以达到互相制约、监视的目的。
2、加强财务收支审批制度。财务各级领导按规定对收、付款凭证事前签字审核。财务收支严格按照公司章程、董事会决议和公司相关制度规定进行审批。对所有的资金支出按照公司的、季度、月份资金计划执行。并规定了资金审批权限,审批人根据其职责、权限和相应程序对支付款项进行“联签”审批。
3、加强内部稽核制度。会计工作稽核采取专职复核与相互复核相结合,领导审核与室主任复核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库存现金实行每月3次定期稽核。银行存款日记账每月与银行对账单核对,并及时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4、实行财务主管委派制。加强对基层财务工作的治理和监视。公司向有经营和会计核算业务的单位、部分直接委派财务负责人和财务主管。被委派的财务职员对本单位的经济指标、财务会计和本钱治理等工作负责,并组织实施与检查考核;对该单位执行国家有关经济法规、制度、政策和内部经济核算制度等相关制度进行检查监视,并汇总分析财务计划、财务预算的执行情况;对违反国家经济法律法规及企业财务制度和可能在经济上造成重大损失和浪费等行为进行制止和纠正。
5、加强专项资金的治理。将公司基建处(国家基本建设资金)、供给处(材料采购资金)、总务处(职工住房集资款)的各项专用资金同一上收到公司财务部集中治理,对国家基本建设项目单独进行核算,做到专款专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资金治理的通知》,清理了非法人单位在银行开设的账户。将公司部分子公司、医院、中小学、幼儿园、培训中心等单位的资金结算全部集中在公司结算中心进行。严格了资金治理制度。规范了资金使用及审批程序。
6、抓好现金盘存点及治理工作。公司《货币资金治理办法》中明确规定:(1)出纳职员根据会计职员填制签署的收付款凭证,按照业务发生的顺序与当天的现金日记账逐笔核对,做到日清月结,账款相符。(2)公司财务部和各基层单位的财务部分。严格执行现金盘点制度,保证现金的安全。各单位的负责人或财务主管职员每月定期或不定期(每月至少3次)进行现金盘点,公司财务部分组织职员每年2次深进基层单位进行全面的财务检查工作,并将该项工作制度化。做到检查有记录、题目有落实,确保现金账面余额和实际库存相符。如发现不符,及时查明原因,做出处理。(3)提取现金时,向银行出具的现金支票必须由两人以上共同完成,即现金出纳员开具现金支票。银行出纳员加盖银行预留的财务专用章,最后由主管该项工作的财会室主任加盖银行预留个人印鉴,同时输进支付密码。以达到互相制约、监视的目的。
7、把好货币资金支付审批程序。公司任何部分和个人用款时,必须提交书面付款凭证,并注明用款用途、金额、支付方式等内容。财务职员严格审查货币资金支付是否按照公司的规定程序进行审批。除小额个人因公预借款等事项外:金额较大的款项支付需同时附上有效的经济合同或与此相关的证实文件,方可办理资金的支付手续。
8、加强采购合同和比价采购治理。采购合同、对外加工合同等均按规定程序审批,5万元以上经济合同须经公司法律部分审查、合同签署人须经董事长授权后方可签署合同。在物资采购方面。实行比价采购,财务部分在支付货款时须由采购职员提供有关审批单方可付款。此外,按照《团体公司重大财务经济事项报告制度》规定,实施重大事项上报制度,以减少风险并进步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
5.内控合规感想 篇五
为加强各支行内控合规操作,强化内控合规、防范风险的意识,内控合规部开展了下网点、零距离培训交流的工作。3月 XX日,内控合规部主任X X X及X X X X利用下班后的时间来到了xxxx支行,对聚集在次的xxxxxxxx支行的一线员工进行了耐心细致的指导。首先,X X X强调了内控合规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内控合规是每一个员工必须履行的职责,同时更关乎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只有内控合规工作做得好,杜绝风险的发生,我行的各项业务才能顺利的展开,才能稳步的发展。
内控合规操作涉及各网点、各部门的每一个人,覆盖业务操作的每一个环节。而每个岗位的员工有着各自的业务范围,不同的业务又有着不同的风险点。
正因为如此,内控合规工作是一件既重要又需耐致细心才能做好的工作。这同时也就提醒着每一位员工,我们每个人都要从自己做起,不断的学习钻研自己的业务流程,只有深层次的了解业务的每一个步骤,才能了解在操作过程中的风险,从而能够更有针对性的进行风险把控。
另外,X X X还给大家讲了一些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典型案例。这些本应该可以避免的损失都源于合规操作的不到位。这些真实的教训时刻提醒着我们内控合规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应该是贯穿每个人每天工作始终的一种意识,甚至可以说是一种精神状态,一种敬业精神的充分体现。它不是一个干瘪无实得口号,而是可以渗入每个人每个工作细节的真实存在。我们有着各种各样的制度规定,操作流程和操作守则,但是内控合规绝不止于这些纸面化了的约束,而其真正的存在在于每个人的执行力,每个人点点滴滴、日积月累形成的精神状态。
X X X还专门叮嘱我们刚入行的新员工,在内控合规方面要好好学习,努力的培养自己这方面的意识。
最后,X X X简明扼要的提出了几点重要的操作原则:即不为身份不明者代办业务、不替客户保管票据等重要物品、不随意将个人重要物品交予他人使用、不随意使用他人重要物品、离开办公区域,重要物品收归、不参与客户间的资金往来、不将客户信息保存在公用物品中、不经办自己的业务、对违规的操作不瞒报、不延报、不漏报。这些操作原则都是基础中的基础,但同时也是重中之重。
6.优化内控系统 篇六
今年以来, 国内经济形势复杂, 中小企业资金链紧张的现象愈发严重。为帮助企业顺利融资, 除了银行贷款、财政支持外, 鼓励企业利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也成为政府关注的重点。物流业作为国家重点支持的行业, 政府也先后多次出台政策支持其上市。去年8月9日国务院出台的物流业“国九条”中, 明确提出要加大对物流业的投入, “完善融资机制, 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 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物流企业上市和发行企业债券。”而在今年12部委共同出台的《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进入物流领域的实施意见》中, 亦重申了对民营物流企业上市和发行债券的政策支持。
目前, 德邦、佳吉、荣庆、传化、申通等民营物流企业都在积极谋求上市。而在实际的市场运营中, 继大型的国有企业, 如中国远洋、中储股份等上市后, 民营的怡亚通、新宁物流、飞马国际、华鹏飞等也已相继上市。这给计划上市的民营物流企业提供了一些上市前的改制经验。飞马国际董事会秘书张健江在回复本刊记者的邮件中称:“我们公司是在2006年改制, 现已是2012年, 所面临的环境、情况等都已有了很大的不同。总体而言, 企业改制, 就是要求企业要按照更高的管理要求来规范、加强公司的内部管理, 建立、健全相关的内控制度并在实际工作中严格执行。”
树立上市目标
广东是民营上市物流企业最多的省份之一, 包括怡亚通、飞马国际、华鹏飞等。广东省物流行业协会秘书长马仁洪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 广东物流企业成功上市的原因有几个:一是广东国内国际接轨比较紧密;二是政府给予了很大的推动;三是企业起步比较早, 发展到一定程度后, 需要融资再发展;四是一些企业做大之后, 想改变家族式的运营模式, 通过上市规范企业。
马仁洪认为, 就物流企业来说, 上市之前一定要明确目的:是为了融资、更加规范的运作企业, 还是要实行全员股份制。如果是扩大再生产, 在筹备上市之前就要培育市场, 储备项目、人才、技术等。目前, 我国大多数物流企业都是一步一步慢慢地积累资金和项目, 并不像房地产、工业制造等企业一样, 有大规模的资金投入项目, 因此上市前要计划好融资的规模、投向等, 让这部分资本进行增值。而目前我国一些企业盲目上市, 上市后又没有好的发展项目。这也是我国股市不断下跌的原因。
根据已上市物流企业的经验来看, 募集资金投向的一些项目确实没有取得预期中的业绩。据公开资料, 怡亚通于2007年11月13日上市, IPO共募集资金7.7亿元, 用于六个项目的投资建设。截至2011年12月31日, 怡亚通对募集资金项目累计投入7亿元。例如, 怡亚通大连供应商库存管理服务项目募集资金承诺投资总额9501万元, 调整后投资总额为3697万元, 于2008年6月竣工。根据怡亚通上市招股书, 该项目预计年效益可达到2205万元, 而2008年~2011年实际实现的效益分别为36万元、45万元、297万元、142万元, 实现率分别只有1.7%、2.1%、13.5%和6.4%。公司解释多年均远未达预计效益时的原因是:一是实际募集资金低于原计划投资额, 项目实际投资额仅为募集前承诺投资额的38.9%;二是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持续影响, 业务规模没有达到预计水平。
在怡亚通当初募投的6个项目中, 大都变更了资金投入的金额, 而实际效益也未达到预计效益。作为怡亚通保荐机构, 国信证券投资银行部一位负责人张玉梅 (化名) 告诉本刊记者, 股份公司在挂牌阶段, 都不太重视发展战略, 这就出现了木桶的短板效应。“上市物流公司普遍出现的问题, 就是募集的资金没有找到更好的投向。上市之后, 对自己的发展战略, 没有突破性的进展。”张玉梅说, 怡亚通是最早的民营上市物流企业之一, 当初是稀缺资源, 而随着国家对IPO审查的不断严格, 现在物流企业上市的难度在增加。
而马仁洪在调研时发现, 一些企业在上市之后就开始“后悔了”。“因为规范了, 要向社会公布营收、税务、发展计划等, 一切都要在投资者的监管中进行, ”马仁洪说, 因为当初没有良好地培育市场, 且没有较好的投资项目。上市之后, 企业管理者从一个人变为一个团体, 也不能像以前一样敢于冒风险。
因此, 一些资金链不紧张的企业, 并不看重上市融资, 包括广东的宝供、顺丰等。“当然, 也有企业上市并不仅仅是为了融资, 而是想更好地规范企业运作, 能够让家族式企业长久地存活下去, 这样的企业在改制过程中更能提高自己的控制能力。只不过这样的企业为数不多。”
促进企业改制
从目前的市场情况来看, 大部分物流企业并不符合上市企业的要求。因此, 拟上市物流企业要经过改制。传统的改制侧重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而IPO中的改制, 侧重于将一个已经具备现代企业制度的企业改造成一个符合上市条件, 符合成为公众公司条件的企业, 内容集中于企业较高层面的改造。
而在企业改造之前, 首先要明确要登陆的资本市场版块。目前, 证监会对企业登陆中小板和创业板都设置了业绩门槛, 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都要比这个门槛高。登陆中小板一般要达到“报告期3年累计税后利润不低于1个亿, 最近1年税后利润不低于5千万”的条件;登陆创业板一般要满足“报告期3年税后利润增长率平均不低于30%, 最近1年营业收入不低于1个亿, 税后利润不低于3千万”这一条件。从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布的2011年中国物流企业50强的名单来看, 我国物流行业的第50名为北京福田物流有限公司, 营业额为15.4亿。按照我国物流业平均3%~5%的利润率计算, 我国物流企业第50名的利润为4600万~7700万。而在排名前50的企业中, 半数已经上市或为上市关联公司。也就是说, 我国大部分物流企业拟上市融资是登陆中小板和创业板。张玉梅介绍说, 像中邮这样的大型国有物流企业一般都是在主板上市, 但这样的企业毕竟是少数。
因此, 对于绝大部分拟上市物流企业来说, 上市前的改造主要是满足中小板和创业板的要求。新宁物流证券事务部一位负责人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 物流企业大部分是中小企业, 与其他行业中小企业一样, 都面临这样一个问题:从家族企业到上市企业的股份制改革。而新宁物流在上市之初的改制, 经历了将近三年的时间。“在整个改制流程中, 物流企业与其他行业相比并没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据本刊记者了解, 正常情况下, 企业自筹划改制到发行上市总体需要1~2年, 各阶段大致所需时间为:股份公司设立后, 保荐机构及其他中介机构进行尽职调查和制作申请文件约需3~4个月;证监局备案辅导约需3~6个月;证监会受理申请材料至取得核准批文约需4~6个月;在上交所发行上市约需2~3周。在这个过程中, 企业要确立中介机构, 在中介机构的帮助下完成组织机构的合法合规建设、业务重组剥离设计方案、资产重组剥离设计方案、设立股份有限公司等工作。
张玉梅介绍说, 物流企业基本上是家族式、“夫妻店式”企业, 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 从合伙企业到有限责任公司, 再到股份制公司, 从前期资金积累到资本运作, 需要的时间可能更长一些, 大概需要三到五年的时间。从目前我国企业上市的改制方式上来说, 一般分为四种:整体改制、部分改制、共同改制和整体变更。对于民营物流企业来说, 由于股东构成、资本结构比较简单, 大部分采用整体改制和整体变更的模式。
但是, 登陆中小板和创业板对于企业也有不同的细节要求。例如, 在创业板拟上市企业重组的过程中, 业务的重组原则和主板、中小企业版拟上市企业的业务重组原则是不同的。对于主板和中小板拟上市企业而言, 整体上市是原则, 即企业相关的业务都要注入上市主体中, 主体中存在的一些非主营业务如果对主营业务没有重大影响, 尽可能不要进行剥离。而对于创业板拟上市企业而言, 企业只能存在一种主营业务, 其他业务都要剥离出上市主体。因此, 物流企业在上市之前要确立上市的版块, 以尽可能满足政策要求。
此外, 张玉梅给记者介绍了物流企业改制中的另外一个难题。目前, 申通、德邦等企业都在积极谋求上市, 而在这些企业高管薪酬普遍过高, 在股改后, 如果高管继续拿相应的薪酬, 其管理部门就要创造相应的利润, 但是现在高管薪资与所在部门利润的增长速度并不成正比, 这就难以符合上市的要求。
提升企业“质量”
北京道可特律师事务所律师刘光超在《企业创业板上市筹备与操作指南》一书中指出, 一个完全满足创业板上市条件的企业不一定能够成功登陆创业板, 决定企业能否在创业板上市还取决于内在“质量”。创业板改制的原则就是保证除了使企业满足上市条件外, 还要使企业通过自身改制改善自身内在“质量”, 提升企业的发展潜力, 它是创业板改制的纲领。而马仁洪认为, 物流企业以家族式企业居多, 完成体制改革后, 这种由形式到内涵的改变, 难度更大。
以欧浦物流为例, 中国证监会发审委在今年5月审核了其首发申请, 公司申请获通过。欧浦物流此次拟发行3939万股, 发行后总股本1.57亿股。但是, 欧浦物流的股东构成却广受质疑。根据其招股书显示, 欧浦物流实际控制人为陈礼豪, 主要股东只有6位, 分别是中基投资、纳百川、英联投资以及田伟炽、陈燕枝和陈焕枝, 总计持股90%以上。
而上述90%以上的股份, 几乎都被陈礼豪家族所掌控。中基投资持有欧浦物流70%的股份, 英联投资持有公司6.39%股份, 欧浦物流董事长兼总经理陈礼豪通过持有中基股资90%的股权以及持有英联投资61.27%股权, 实际控制欧浦物流76.39%的股权, 为发行人实际控制人。公司另一法人股东纳百川的股东为田伟炽和金泳欣。招股资料显示, 陈燕枝和陈焕枝是陈礼豪的姐姐, 田伟炽是陈礼豪的妻弟, 金泳欣是陈焕枝的女儿。欧浦物流的股东阵容看似庞大, 实际却是陈礼豪家族控制九成以上的股份, 负面影响不容小觑。而这对于股改效果, 企业能否真正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进行运营, 都存在问号。
对此, 马仁洪认为, 物流企业多为民营企业, 在实际经营过程中, 都是“一股独大”, 而物流企业改制要大股东做出“牺牲”, 出让相应的股份, 这也是很多企业不愿意上市的原因。而如果不做出“牺牲”, 则很难达到改制的效果。为达到改制效果, 飞马国际董事会秘书张健江在回复本刊记者的邮件中称:“就风险控制方面, 可通过制定和执行各项内部控制制度, 确保公司“三会”和高管人员的职责及制衡机制能够得以有效运作, 各决策程序和议事规则民主、透明, 公司内部监督和反馈系统健全并有效运作。加强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组织控制、业务控制、信息系统控制、财务管理控制、内部审计等管理, 从而保证公司内部控制系统完整、合理及有效, 保证公司规范、安全、顺畅的运行。”
而张玉梅则告诉记者, 物流企业改制成功的体现不仅仅是管理体制的变更, 更是经营体制的优化。目前来说, 制约物流企业上市的重要瓶颈就是经营体制的弊端, 其中重要的表现之一就是客户集中度过高, 影响了企业长期的持续盈利能力。
物流行业也不乏类似的拟上市公司先例。去年底, 申请在创业板上市的深圳今天国际物流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首发未通过, 而被否的原因就是其对垄断行业的高度依赖。资料显示, 2008年~2011年上半年, 今天国际来自于烟草行业物流系统集成收入占到公司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9.68%、100%、100%和100%。A股市场所有的上市公司, 几乎没有任何一家公司能和今天国际的依赖程度相比。由于烟草行业的垄断特性, 也导致今天国际的客户高度集中。2008年~2011年上半年, 今天国际从前五名客户获得的营业收入占公司营业收入比例分别达到90.52%、93.84%、77.13%和95.73%。由于过分依赖烟草行业, 今天国际业绩经常出现大幅波动。今天国际招股书披露, 2008年公司中标5.4 9亿元, 但是合同签订金额却只有1.71亿元。2009年公司中标2.3 9亿元, 合同签订金额却达到4.79亿元。2010年, 公司新签合同金额为6338.59万元, 中标金额却为1.1 5亿元, 较前两年大幅下降。
对此, 张玉梅称, 物流企业在上市的改制期, 就要不断优化企业的经营体制, 注重企业长期的发展规划, 使企业具备持续稳定的盈利能力。而今天国际也解释称, 公司正充分利用烟草行业物流系统集成对其他行业的标杆效应, 将已经积累的实践经验积极向电力、医药等行业拓展。但拓展能否成功, 依旧需要时间检验。
企业改制的几种方式
一、整体改制
所谓整体改制, 就是将原企业的所有资产净值折合成股份, 设立股份有限公司, 原企业注销, 原企业股东成为股份有限公司股东。有时也将拟改制企业剥离非经营性资产之后进行招股募资, 原企业法人资格相应取消, 由新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予以替代。
二、部分改制
部分改制是针对整体改制而言, 部分改制是指将原企业以一定比例的资产和业务重组, 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原企业 (或企业集团) 仍保留余下部分的经营性和非经营性资产和业务。部分改制比较适合大型企业的改制, 尤其是设立股份有限公司时多采用部分改制的方式。部分改制的具体改制方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一) 分立改制模式
分立改制, 是指将被改制企业专业生产的经营管理系统与原企业的其他部门相分离, 并分别以非经营性资产为基础成立两个或多个独立的法人, 直属于原企业母公司 (成为原企业的全资子公司) , 再将经营性资产重组为股份公司, 成为原企业的控股子公司, 原企业的法人地位自动丧失。
(二) 分拆改制模式
分拆改制, 是指将一个大的企业集团拿出下属某块业务的资产进行股份制改造, 改造后集团成为该股份制公司的第一大股东。这种模式在目前的国有上市公司中比较普遍, 一般国内大型国有企业集团多选择此种模式实现下属子公司改制上市。
三、共同改制
共同改制方式也称为捆绑式改制方式, 是指多个企业以其部分资产、业务、资金或债权, 共同设立新的法人实体 (股份有限公司) 。由于目前中国证监会提倡整体上市理念, 希望拟上市主体能将产业链上下游的资产一并装进拟上市主体, 因此, 如果企业业务产业链的上下游资产分别属于不同的企业, 可以采取共同改制的模式, 将产业链上下游的资产一并注入发行主体, 实现整体上市。
四、整体变更
7.内控岗位职责 篇七
2.内控部工作职责
2.1 履行服务与监督职能,合理保证JV公司经营方针、目标的实现。
2.2 研究公司内控具体职能、工作计划与重点、工作制度,提出内控机构设置及人员配备建议。
2.3 评估公司内部控制制度设计和执行的合理性、有效性,促进内控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2.4 协助建立健全反舞弊机制,合理关注和检查可能存在的舞弊行为。
2.5 制定并实施公司内控计划,对公司经营管理中的重要问题开展专项审计调查。
2.6 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或管理层需求,提供审计建议或咨询服务,但不得替代管理层的决策职能和实施执行。
2.7 对重大违纪事项进行审计监督,提出处理建议。
2.8 检查审计发现、改进计划的落实情况。
3.内控部门岗位职责 3.1 内控经理岗位职责
3.1.1 根据公司战略、经营方针建立和完善公司内控体系。
3.1.2 领导内控部检查、评价公司内部控制的效果和效率,促进公司内控体系的建立健全。
3.1.3 协助建立健全反舞弊机制,确定反舞弊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主要内容,并在内部审计过程中合理关注和检查可能存在的舞弊行为。3.1.4 根据公司的战略计划及企业发展阶段重点,制定部门发展方向以及内控计划,报经公司总经理和审计委员会批准。
3.1.5 督导落实批准的内控计划,以及专项审计计划;审核批准审计方案、工作底稿和审计报告。
3.1.6 对内控人员进行业务指导,管理协调内控工作的开展。
3.1.7 向公司总经理汇报内控工作,听取工作指示;向审计委员会提交审计报告、内控工作月报及内控计划。
3.1.8 与管理层、业务部门沟通、讨论审计情况以及审计需求。
3.1.9 制订人员需求计划,招聘合格内审、内控人员;制定并参与部门员工的培养和发展方案,提高员工的业务技能和素质。
3.1.10 制订、完善内部审计制度、审计作业程序,报经公司总经理和审计委员会批准后贯彻实施。
3.1.11 制定部门预算,报经公司总经理批准后执行监督。3.1.12 完成总经理交办的其他工作。
3.3 内控专员岗位职责
3.3.1 协助内控主管制定内控作业计划,报经内控经理审核和公司总经理批准。3.3.2 参与公司重要经营活动,按审计作业程序开展事前审计、事中审计,发挥内控预警功能。
3.3.3 按审计作业程序实施审计跟踪,督促、协调审计发现的改进落实,降低经营管理风险。
3.3.4 参与、协助或执行内审所负责的工作项目,并按要求、作业程序完成。3.3.5 及时向内控经理报告重大审计发现。
3.3.6 协助内控主管建立健全SOP,宣导、推动SOP的贯彻落实。
3.3.7 建立维护审计沟通机制,与管理层沟通
审计需求,确立可审计对象。3.3.8 总结审计项目经验,完善审计作业系统。
3.3.9 收集、分析审计所需资料,建立完善审计信息系统。
3.3.10 及时提交审计管理报表和工作周报,以及内控部所需其他资料。
3.3.11 归档、保管审计工作底稿。
8.内控管理 篇八
收到《X银监局监管通报》(豫银监通股字[X]1号)后,分行领导高度重视,对照《公司法》、《证券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以及《XXX章程》(“《XX银行X分行公司章程》”)等内部规章制度的规定,李兴智行长就对监管通报所指出的问题,责成相关支行和分行管理部门逐条对照,详细说明情况进行认真落实整改,并通知分行各业务部门要在全行进行横向拉网式全面检查和纵向的系统自身深度自查,对于检查出的问题要严肃处理,绝不迁就姑息任何形成的违规行为,并将认真组织有关部门现场检查整改落实。现将治理专项活动的主要工作及整改情况报告如下:
一、解放思想强管理,科学谋划抓机遇。
X年,是我国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我们战胜了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汶川特大地震灾害,谱写了感天动地的英雄凯歌,给我们子孙后代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成功举办了北京第29届奥运会和北京X年残奥会,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我们圆满完成了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实现了空间技术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跨越。我们克服国际经济环境重大变化的不利影响,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X年,在XXX总行的正确领导和地方政府的关心指导下,在各兄弟部门的大力支持配合下,我们始终坚持“XXXX中心工作,在服务中发展银行信贷事业”、坚持解放思想强管理,科学谋化抓机遇,认真落实李兴智行长在X年分行工作会和李忠录副行长在X年全行信贷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抢抓机遇,谋求发展;调整思路,优化结构;强化管理,防范风险。为X年各项工作再创新高而奋斗。在信贷工作上,要求严控风险,抢抓机遇。继续稳定和优化存量信贷资产,积极培育和发展优质授信客户。X年我们信贷工作,要紧紧把握宏观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密切关注授信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严控不良率,认真做好存量信贷资产的经营工作;牢牢抓住国家“扩内需,保增长”的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契机,培育和发展一批优质授信客户;进一步强化客户经理培训和队伍建设工作,切实完善客户经理的进入和退出机制。以“为民解忧”为要事,以“适应形势”为主题,以“求真务实”为要求,以“开拓创新”为动力,以“群众满意”为标准,以“自身建设”为手段,在“新”字上做文章,在“实”字上下功夫,在“严”字上抓管理;牢固树立“以民为本,以情为民,以苦为荣,以助为乐,以实为上,以德为政”的工作宗旨,奋发努力,拼搏进取,为分行的各项业务工作取得了新进展而努力奋斗,为着眼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二、并于贷款增长乏力,市场份额持续缩小的问题。
内部因素:X年-X年,XX银行当时业务发展良好,市场份额占比较大。X年-X年XX银行引进国际战略投资者进行资产重组,业务发展受到很大影响,失去了部分原有的市场;X年重组成功后,与战略投资者的磨合有一个过程,业务发展一般;X年上半年,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影响,贷款有所萎缩;X年下半年,贷款环境有所改善,我行贷款总体规模上升很快。
外部因素:X年X省股份制商业银行只有交通银行、XX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4家,XX银行当时业务发展良好,市场份额占比较大。后来随着上海浦发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民生银行等4家股份制银行入驻X,整个市场得到进一步细分,再加上后入驻的几家商业银行贷款规模增幅很快,造成前几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贷款规模在整个市场的占比进一步缩小。
三、关于个人住房按揭贷款风险不容忽视的问题。
截至X年年末,我行个贷余额14.3亿元,较年初下降0.72亿元,累计发放贷款10.65亿元,累计收回贷款11.37亿元,不良贷款余额1.01亿元,较年初下降不良贷款0.04亿元,全年累计收回不良贷款0.41亿元,通过诉讼收回现金0.14亿元。针对X年住房按揭新增不良贷款0.27亿元的现状,分析新增不良贷款形成的原因,我行采取了以下有效措施:
(一)对无实质风险的按揭逾期加大催收力度,利用电话催收,上门催收和律师函等方式,仅今年两个月已收回不良贷款260万元(含分类上调),及时化解信贷风险。
(二)对因楼盘不能按时交房,引起借款人出现断供的不良贷款,通过催收尚不能归还贷款的借款人,及时对借款人提起诉讼,运用法律手段收回贷款,目前已有多户在商议还款事项。
(三)继续执行对重点户、大户的督办制度、律师月度沟通制度,及时掌握案件进度并制定清收方案,推动案件的清收盘活进程。
四、关于小企业贷款依然偏低、加强小企业授信工作落实的问题。根据豫银监局通股字(X)1号监管通报,结合我行客户群结构中,中小企业占比较低的现状,XX银行X分行X年将以发展中小企业为重点工作,具体工作计划如下:
(一)成立以营销、服务中小企业为职责的中小企业银行部。
(二)三月份将在全省全面推广XX银行总行为中小企业量身定做的“好融通”产品,该产品非常适合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
(三)拟在洛阳、平顶山、焦作、南阳等市设立中小企业银行部驻洛阳、平顶山、焦作、南阳办事处,每处配备相应的客户经理和结算人员,专职为当地中小企业提供融资、结算服务。
(四)计划全年向全省中小企业授信10亿元,着力改善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五、关于理财产品风险显现的问题。
截至X年2月28日,我分行尚存理财产品2类,涉及客户634户,存量6538.7万元。其中“薪+薪4号B款”出现浮亏,涉及客户311户,存量3233.9万元。截至2月23日该产品平均净值已达到0.9078,较08年2月29日平均净值0.7914增加了0.1164。自08年四季度以来我行进一步完善各项理财业务管理制度和规范,增强贯彻力度,建立了投诉机制和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印发了《关于X分行建立理财产品投诉风险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的通知》、《关于成立X分行理财产品风险事件应急处理小组的通知》、《X分行证券基金代销业务危机应急处理方案(试行)》、《关于做好客户维护及防范投诉风险的紧急通知》、《“薪+薪4号B款”理财产品风险应急预案》、《关于下发〈XX银行X分行理财业务操作管理规程(暂行)〉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并及时监督执行情况,能够对各类投诉事件进行快速反应和及时处理。
加强了营销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了理财队伍的专业素质,08年X分行又有27人取得AFP资格认证,使我行持有AFP认证资格的理财人员达到了56人。
细化了产品售后服务,对现有全部理财客户造册登记,细分类型,分类落实到我行专职理财人员名下专人进行回访和一对一维护服务,及时掌握客户的心理动态,有效地控制了风险,减少投诉,获得了客户的认可。
六、关于表外业务拉动明显,存款稳定性有待加强问题。
(一)为了防范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和政策性风险,我分行已经加强了对表外业务的风险控制,在分行信贷管理部实行表外业务总额度控制,对各经营单位分配额度,月末、季末考核,同时对表外业务进行专人审核审批,严格把关,严格控制,保证表外业务的真实性、有效性、合规性。
(二)在防范风险,控制规模的前提下,分行管理部加强指导作用,鼓励各经营单位资产结构合理调整,在业绩考核中均衡调配,鼓励结算资金的留存和流转,从而监控企业资金流向,以期了解企业的真实经营情况,在防范市场风险的同时,对企业的信用风险有所控制,对“做存款”现象,坚决予以杜绝,一旦查出,严惩不怠。
七、加强个人信贷管理,尤其是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管理,保证各项措施落实到位的问题。
(一)健全个贷管理制度,规范操作流程。
自X年,总、分行相继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和优化个人信贷业务流程的通知》、《关于进一步规范消费信贷管理的紧急通知》、《关于X分行个人信贷业务档案管理办法》、《广发X分行个人信贷业务贷后管理实施细则》、《XX银行X分行二手房按揭款实施细则》、《关于个贷引入律师见证及中介服务的通知》及《X分行关于个贷诉讼若干问题的规定》等相关文件,进一步完善了我行零售贷款的管理制度,规范了零售贷款业务操作,有效防范了相关风险。一代论文网:
(二)利用征信信息,降低违约风险。
在审查、审批环节,充分利用个人征信系统,对信息记录差、有潜在风险的申请人坚决拒绝办理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有效地规避了潜在风险,防范恶意骗贷情况的发生。
(三)加大清收力度,化解存量风险。
1、强化个贷逾期的催收力度,对催收无果的借款人及时提起诉讼,及早化解风险。
2、对抵质押物的足值状况要求支行进行全面自查,分行对不良贷款的抵质押物的足值状况进行重点抽查,防范抵押物市场价值波动带来的风险。
3、强化支行与律师的沟通,要求支行对律师及不良客户施加压力,紧盯案件进展,想方设法以最快的速度化解风险;
4、对重点户、大户实行督办制度,及时掌握案件进度并制定清收方案,以推动案件的清收盘活进程。
(四)加强不良责任认定与处罚。X年我行已将零售贷款业务纳入业绩考核系统,同个人收入挂钩,强化了考核和不良责任的认定与处罚。
(五)建立个贷管理系统。
根据总行全行集中式个人业务管理系统上线工作的安排,2月份我行个贷业务已全部上线,目前该系统正在试运行中,该系统的上线将会是我行的贷后管理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
八、高度重视个人理财业务,加大宣传和正确引导,维护金融秩序安定的问题。
分行每日发布理财咨询,每周将产品收益情况以电话或短信的形式告知客户,让客户做到心中有数。
X分行严格执行监管部门和总行的规章制度,在目前市场态势不明朗的情况下,严格要求营销人员按规销售,杜绝不当营销和错误营销。
在今后的业务发展中,我行将加强个人理财业务的管理水平和制度的执行力,进一步提高理财人员的业务素质,在新发产品上注重正确宣传引导,做好客户沟通和服务,严格控制风险。
九、改善单一的存款增长模式,保证各项业务持续稳步增长。
我行一直鼓励储蓄存款的营销力度,在政策、人力、资源上予以倾斜,从而改善存款结构,科学调配资产负债结构比例,提高我行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我行X年的发展将以银监局监管建议为主导:抓机遇,谋求发展;调整思路,优化结构;强化管理,防范风险。
一、端正经营指导思想,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本行经理工作中,正确处理规模扩张与风险防范,业务拓展与风险控制,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关系,将利润最在化建立在风险可控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
二、在业务发展过程中,要保持依法合规的经营意识,严格制行国家政策、法律法规和外部监管制度,规范执行每一项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严防各类操作风险的发生,分行领导班子和分行管理部门要彻实履行起管理职责,加大对操作环节规范管理的监督和检查指导。
三、加强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建立科学的业绩考核体系,调整和优化资产负债结构。
四、要定期化、制度化、发现问题,立即采取措施,制定相应的检查监督制约机制,严格制行违规违纪责任追究制度,杜绝经营管理人员为了经营业绩违规经营的现象,保证各项制度落实到期实处,坚决禁止不符合规章制度的各种做法。
十、基于内部控制环境的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机制再造
1、组织再造:建立科学的委托代理关系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实行的是一级法人制度下的层层授权式的经营体制,从而形成了较长的委托代理链条。一方面所有者很难对各级机构乃至各级经理人员进行有效监督约束;另一方面造成信息传递迟缓、扭曲、监督效率降低、导致代理成本过高。公司化改造之后的国有商业银行将成为由国家资本、若干战略出资人和众多中小股东共同组成股份有限公司,通过组织再造,建立科学的委托代理关系,明确所有者、经营者的权、责、利并形成有效互动。由股东组成的股东大会是银行真正的最高权力机构;董事会作为股东大会的常设机构,拥有决策权,对重大方针政策进行决策;银行的高层经理人则由董事会聘任、负责日常的经营管理。在执行层面上,通过组织再造,力求各岗位管理人员和雇员各有其位、各司其职,建立扁平化组织结构和科学的委托代理关系,控制道德风险和降低代理成本。
2、制度再造:导入风险——利益分配机制 公司治理的核心是导入风险——利益分配机制,对企业为谁服务,由谁控制,风险和利益如何在各利益集团中分配等一系列问题进行制度安排。按照委托——代理理论,代理人不仅有着自己的利益,而且具有风险规避倾向。因此,在企业合约体中,经营者与所有者在利益函数方面往往是不一致的。因此必须建立起风险与收益的平衡机制,让所有者和经营者双方都承担企业经营的风险,在利益与风险的约束和平衡下,努力工作,创造价值。具体而言,对国有商业银行经营者来说,努力工作可以得到附加收入,提高经营者个人在社会市场上的声誉;对所有者来说,努力工作,不仅可以不断提高公司未来现金流折现价值,而且可以得到当期的现金流收益。
3、文化再造:构建良好的公司治理文化
尽管国有商业银行已经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并开始有意识地培育自身的企业文化,但单纯靠规章制度的“硬约束”是远远不够的,国有商业银行必须根据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对文化建设进行重新定位,从借鉴和发展的角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由上至下的公司治理文化,形成“软约束”。公司治理文化是股东、董事、监事、经理人员、重要员工等公司利益相关者及其代表,在参与公司治理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有关公司治理的理念、目标、哲学、道德伦理、行为规范等及其治理实践。培育良好的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文化,构建一种公正合规、诚实守信、廉洁正直、提倡良好的职业道德的企业文化,成为国有银行加快发展的重要任务。
十一、基于外部控制环境的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机制再造
1、市场环境再造:建立和完善资本市场激励约束机制
国有商业银行通过股份制改造并最终发行上市,其经营发展的状况就能够通过资本市场有效地反映出来。市场价值的变化会对商业银行产生很大的压力,促使商业银行加强经营管理和风险控制,改善公司治理绩效。一方面,资本市场的强制性信息披露机制、法人治理要求等对国有商业银行的法人治理产生很大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国有商业银行外部市场环境再造有赖于资本市场的完善,要建立和完善资本市场激励约束机制,建立起更加灵活地进入和退出机制。
2、法律环境再造:规范风险防范和利益保障体系
公司治理涉及诸多法律问题,必须由国家通过法律加以规范,从这个意义上说,公司治理水平高低取决于国家法律法规的质量。对国有商业银行而言,法律环境的再造包括三个层面:一是明确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必须遵循的法律法规守则,以及董事和经理人员必须承担的法律责任;二是在符合法律法规框架下制定公司政策,确保经营者在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下开展经营;三是加快制定保障中小股东利益的法规。此外,还可以建立健全刑事诉讼机制和民事赔偿机制,提高商业银行的违规成本。
3、监管环境再造:实现以风险为基础的审慎监管
商业银行的金融监管包括本国央行监管和国际监管,它构成商业银行外部公司治理的核心。当前,随着金融国际化和国际金融市场的一体化,国际化银行的监管以及银行业监管的国际协调已经成为一种客观要求。根据巴塞尔委员会提出的原则,商业银行必须在股份制改造和构建科学的公司治理机制的同时,强化监管约束。目前我国银监会监管工作重心已经由合规性监管向风险监管转移,以提高银行审慎监管的有效性,这将有助于确保国有商业银行安全、稳健、高效运行,提高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能力。
十二、我们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还存在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近年来,通过商业银行自身的努力,中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和执行情况已有了较大的改善。内控优先意识明显增强,内控环境得到改善,尚未出现大面积违规的现象;按照内部控制原则和防范风险的要求,商业银行调整和完善组织结构,明确职责,新建和修改了大量的业务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目前大多数商业银行均建立了资产负债比例控制和风险管理制度、贷款质量五级分类制度和审慎的会计制度,风险控制措施逐步完善;管理信息系统不断升级,信息容量不断增大,支持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需求;银行普遍建立了相对独立的统一管理、下查一级的内部稽核体系,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不断增强,对规章制度合理性和经营活动合规性的反馈、纠正机制正在形成。
一是银行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有待进一步完善。近年来,银行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与真正市场化的货币金融企业相比仍相差甚远,主要表现在符合现代银行制度要求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尚未完全确立,与之相适应的自我约束和自我发展机制也需要进一步完善。股份制商业银行虽初步建立了现代银行制度的基本框架,但却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公司治理架构不健全、决策执行体系构造不合理、监督机制有效性不足等问题。所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银行内部控制的有效运行。
二是银行内控文化尚未得到真正的建立。内部控制是一个需要董事会、高级管理层和各级工作人员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的过程。随着银行监管力度的加大和商业银行的改革与发展,银行内部人员的风险意识得到了增强。但内控文化并未在银行从上到下真正形成,特别是基层机构的部分工作人员还未充分认识到内控和风险管理的内涵。这些都将增大银行发现和防止失误的难度,加大出现违规行为的可能性。
三是控制分散与控制不足并存。控制分散表现为规章制度数量庞大,但分散于各类文件中,缺少整合:控制不足表现为有的控制制度尚未建立或尚不健全,管理部门之间的衔接不充分。
四是部分基层机构内控制度执行情况不容乐, 观,有章不循、违规操作的现象依然存在。
五是银行分支机构内控制度的检查、评价不足。内部控制不仅要求银行机构建立内部控制政策与程序,还要检查内部控制政策与程序是否得到了遵守。目前一些银行内部审计不足,对内部控制的检查频率和深度不能与银行机构的风险程度相适应,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内部控制作用的效力。经审计的财务报告与本行参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的X年第XX季度报告相比较,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没有差异,现金流量表个别项目进行了重分类。经审计的财务报告对于本行参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的X年第XX季度报告(未经审计),就本集团现金流量表分项进行了重分类:本行X年XX月份派发XX年末期股息的现金流出人民币XX亿元,从现金流量表内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中的“其它经营负债”重分类到筹资活动现金流量中的“支付股息”。对于本行参照中国会计准则编制的X年第XX季度报告(未经审计),本行现金流量表分项进行相同的重分类:本行X年XX月份派发XX年末期股息的现金流出人民币XX亿元,从现金流量表内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中的“收到的其它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重分类到筹资活动现金流量中的“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此重分类对本行的资产、负债、利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没有影响。业务发展是我们工作的核心目标,但是一定要认识到,我们的经营业绩和业务发展必须以有效的风险控制为前提,没有扎实有效的内部控制和管理基础就不能实现健康持续的发展,监管当局是在指导、支持和帮助我们的工作,这绝不是突击性、额外的、被动的工作,而是我们健全内控提高竞争力,实现健康的内在要求,是长期日常的重要性。
六、进一步加强内控管理的措施和安排
1、提高思想认识,形成抓好内控管理工作为全行第一要务的共识。一是提高内控管理在金融业务中的促进推动作用认识,理顺业务发展与内控管理关系;二是提高内控管理对防范金融风险认识,努力杜绝违规操作而引起的金融风险;三是提高对存在问题的整改认识,在整改中规范操作行为;四是提高对制度建设、制度执行认识,在制度建设上完善自我,在制度执行中制约自我。
2、严抓制度落实到位,堵塞管理漏洞,有章有循,有法不依,内控制度落实不到位,是内控机制乏力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我们把落实各项内控制度摆上议事日程,一是要落实责任使内控制度的每条每款都有责任人、实施人,确保制度落实不留空白,责任明确不模糊。二是要加强考核评价,落实审核工作,发现问题及时通报,及时整改,奖优罚劣,大力力营造执行规章制度光荣,违反规章制度可耻的良好氛围,并通过考核评价意见反馈等方式落实整改意见,使之整改一次,提高一次。
3、抓好监督检查到位,促进内控机制不断完善。一是要加强审核监督,尤其是要加强对权力的审核监督。完善主责任人审计制度和评价考核机制,二是加强会计检查辅导工作,促进会计基本制度的执行和落实。三是实行干部交流和重要岗位轮换制度,在保持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加强对干部和重要岗位的横向交流,按照中层干部和重要岗位的任职期限,进行这期交流和岗位轮换。四是实行强制休假和临时换班实现相互监督,进行账账、账表,账实、账款、内外账的核对,达到及时发现问题的目的。五是完善职工代表大会等各种民主制度,充分发挥民主监督的作用。
4、充分发挥合规部门再监督作用。合规部门对监管中存在问题抓好职能部门督办工作,对已整改的问题进行不定期再监督,并统一登记问题台账,真正把整改工作落实到位。合规部门不定期对营业机构和职能部门内控管理工作组织检查督导,保障全行内控管理工作健康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