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引进的必要性

2024-11-11

技术引进的必要性(精选10篇)

1.技术引进的必要性 篇一

茶产业运用科学技术的必要性的论文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茶叶的古国,是人类饮茶、种茶、制茶的发源地。早期的加工方式是由蒸青团茶发展到蒸青散茶,再到炒青散茶;茶叶种类也由单一的绿茶类,逐渐发展为六大茶类;由小规模手工作业,发展到机械化生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意识的增强和茶文化的兴起,人们对茶叶数量和质量的需求正在逐渐增加与提高,茶叶已逐渐成为人民群众生活中的必需品。茶成为世界三大饮料中最具有生命力、最受消费者欢迎的文明健康饮料之一。茶叶的消费需求逐渐地向产品优质化、多样化等方向发展,单一的产品模式已经不能充分适应市场发展的变化。

1良种选育

品种是构成茶叶品质的重要自然因素,品种的遗传特性决定了成品茶的外形和内质。优良的茶树品种,不仅能大幅度地提高茶叶产量,而且能显著地改善茶叶品质,是茶叶生产最基本、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同时也是茶叶可持续发展和建立茶叶产业化的基础,在茶叶市场中,不仅仅是茶叶质量的竞争,同时也是茶树品种间的竞争,在现代农业生产中良种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例如:适制绿茶的良种,发芽期早,抗性、产量都较一般品种要高,且鲜叶中的氨基酸等有效成分含量也较高,较著名的有龙井43、福鼎大白茶、紫阳种、迎霜等;适制乌龙茶的品种,碳氮代谢适中,水浸出物、醚浸出物含量达到中等以上水平,糖类物质含量较丰富,有一定含量的儿茶素,且各种元素含量比例协调,比较著名的有铁观音、黄金桂、武夷水仙、凤凰单丛、白叶单丛等,每个品种都有自己独特的风味。通过科学方法,对良种进行选育,对茶区的环境条件、品种的适制性进行研究,选择早、中、晚品种搭配等措施,大力推广,结合高水平的栽培管理措施,可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

2茶园管理

我国是茶叶的原产地,也是茶叶经济发展的起源地,但是在世界茶叶市场上,我国的茶产业发展很长一段时间处于面积第一,产量和出口却是第二或第三的局面。其中存在很多原因,表现在茶园管理方面,是因为茶园管理水平不高,导致产量较低、品质较差,进一步影响了和国外同类产品的竞争能力。因此世界各产茶国都把改善茶园的生态环境,提高茶叶品质作为一项研究课题和根本性农业措施[2]。如何利用生态措施来改善茶园土壤养分状况,减少农药残留,减少病虫害发生,改善茶园生态环境,实现茶叶生产安全、优质、高产、高效和可持续发展,俨然成为茶叶研究人员倍受关注的课题。近年来,发达国家对进口农产品的卫生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欧盟也不断增加茶叶农药检测的种类和降低农药残留量允许标准,一定程度上使我国对欧盟的茶叶出口量和出口额大幅度减少,使我国多种茶叶无法大规模进入欧洲市场[3]。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需求以及国际市场对食品安全标准的提高,今后在国际市场竞争中,茶叶农药检测品种和农药残留量的允许标准将不断增加和降低,各茶叶进口国仍然会不断的要求出口的茶叶食品安全合格。因此我们要解决出口量和质量安全之间的矛盾,就必须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通过茶叶科技工作者不断的努力,研制和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找出在生长过程中不易受到污染的茶树栽培模式和茶园管理措施,有计划地发展生态型茶园,开发绿色食品茶叶、有机茶,与国际茶叶市场接轨[4],这样才能使茶园的管理既满足茶业经济发展的目的,又能改善和保护茶树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从而处理好发展茶业经济与保护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使茶业经济健康、持续、快速的发展。

3茶叶机械化生产

茶叶机械化生产主要包含机械化采茶和机械化加工,机械化可形成一定的规模和销售优势,有利于茶叶生产的有序化、清洁化进行。茶叶机械化生产具备以下优点[5]:①产品规格统一,可以形成批量优势和价格优势,从而有利于整体效益的提高和经济实力的增强,使产业化的组织系统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②有利于产品质量标准的制订和标准的贯彻实施,同时可以通过商标注册产生一定的品牌效应;③降低生产成本,有利于资金的积累,先进技术和装备的引进与应用,能够把茶叶生产不断推向新的高度,可以形成足够的综合开发实力;④打破传统的生产、加工、销售、出口存在的条块分割局面,大大缩短从生产加工到销售出口的运作周期,有利于消费者,也有利于产品市场的开拓。发展茶叶机械化生产应结合各种茶类的不同加工工艺,对茶叶品质形成的机理和工艺基础进行研究,设计开发出与其相对应的加工机械,从而提高茶叶的产量和质量。市场的竞争是产量和质量的竞争,而生产企业机械化水平的高低,则直接决定了产品的产量和质量。高水平的机械化运作能充分的体现茶叶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清洁化、产业化发展。

4夏暑茶利用

夏暑季节光照较强,气温较高,茶树体内的碳代谢水平较高,因此茶多酚类的物质积累较多;而氮代谢水平较低,氨基酸类物质含量较低,对于一些绿茶产区来说,所制成的茶叶滋味苦涩,汤色较暗,各项感官指标都不如春茶,因此没有销售市场,茶园基本上封园停采,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大量鲜叶原料的浪费。对于乌龙茶来说,夏暑茶的香气及内质也不如春茶、秋茶,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对工艺或者产品的形式进行改进,从而使鲜叶原料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目前对夏暑茶的一些研究发现:绿茶加工过程中,对鲜叶进行适当摊放过程中,鲜叶中的多酚类,尤其是酯型儿茶素部分水解成了苦涩味和收敛性均较弱的非酯型儿茶素;部分蛋白质水解为具有鲜爽味的游离氨基酸;纤维素和果胶也部分转化为水溶性糖和水溶性果胶,同时采用蒸气、微波杀青,轻度揉捻,分次干燥,这些处理都有利于增加茶叶水浸出物的含量,增进茶汤的鲜醇度和浓度,降低酚氨比,减轻夏暑茶的苦涩味和收敛性[6];对乌龙茶方面的研究则主要通过改变做青过程中温湿度条件等,使多酚类物质得到有效的转化,提高香气,改善茶叶品质。除了对工艺的改进,生产上还可以通过加入一些外源物质,如多酚氧化酶、微生物等,促进物质间的转化,达到改善茶叶品质的目的;或者根据生产的实际,研发出不同的茶类,如夏暑绿茶原料用来做乌龙茶、黑茶或饮料等,根据市场需求和生产实际,综合运用这些方式,来充分利用夏暑茶,减少浪费,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

5茶叶功能性成分利用

茶叶中的功能成分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主要功能成分,包括茶多酚、茶多糖、氨基酸、咖啡碱等,另一类是次要功能成分,包括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芳香物质、酶类等。目前,茶叶功能成分的性质及开发利用研究主要集中在茶多酚、茶多糖、茶氨酸等主要成分,其它次要的功能成分由于其含量较低或提取制备较难实现等原因,研究和开发利用相对较少。经过茶叶工作者的研究,茶叶中各主要成分的生物学功能已逐渐体现,现总结如表[7]:从表中可以看出,茶叶作为天然的饮品来说,各有效成分之间既具有独特的功能,又具有相同之处,因此利用生物学、物理学、化学等综合技术,对这些成分进行分离提取,进一步的应用到食品、药物、饮料当中,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目前的一些研究由于受到技术、设备等方面的限制,仍存在较多问题,影响了产品的开发利用,因此产品种类单一,不能满足市场需求。除了已知的功能外,各成分新的生物学功能,优质、高效、安全的提取技术,产品的质量和卫生标准控制等问题都制约了茶叶功能成分的开发利用。因此,在今后的研究过程中,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技术人员,对提取技术等进行研究,建立标准,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同时扩大生产规模,增强竞争力。

6茶叶新产品开发

6.1速溶茶

速溶茶是以成品茶或茶树鲜叶为原料通过提取、过滤、分离、浓缩和干燥等一系列工序加工而成的一种新型饮料产品。形状有粉末状、碎片状、颗粒状,该产品冲水即溶,没有余渣,故称为“速溶茶”。由于速溶茶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茶叶原本的色、香、味品质,且同时具备了营养、方便、卫生、高雅等优点而深受国外消费者的喜爱,是国外当前最为流行的一种饮料。速溶茶既有别于传统的茶叶,也不同于一般的饮料,饮用方式独特,可以直接冲泡,也可以加入其它风味物质进行调饮,因此具有较大的开发应用价值。通过运用茶叶生物化学的基本原理,吸取制茶和饮料制作技术的成熟经验,结合当代化工的基本设备,使速溶茶的加工实现连续化、自动化、自控化,能有效地推动茶叶新产品生产的.现代化进程。

6.2茶饮料

近年来绿色、保健食品的兴起,为液态茶饮料开发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加上液态茶饮料具有方便、新型等特点,各大饮料生产厂家也加快了茶饮料的研发和生产步伐,期望在茶饮料市场取得先机。从国内外饮茶方式的发展来看,已经历了“传统的热水冲泡,固体速溶茶的冷、热水冲泡,果汁茶软饮料即饮,纯茶汁软饮料即饮”的发展阶段。其中日本、台湾以及欧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最先发展到以纯茶汁即饮为主的饮用阶段,茶饮料已占据了饮料市场的半壁江山。市场上的茶饮料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例如按口味分为调配型茶饮料(以茶水为主体,添加果汁、糖、奶、香精香料、酸、中药等配料中的一种或几种,调和而成的饮料);按国家标准分为纯茶饮料、茶汤饮料、果味型茶饮料、碳酸型茶饮料、奶味型茶饮料等;按营养角度分为:纯天然型茶饮料(绿茶饮料、红茶饮料、乌龙茶饮料)、营养型茶饮料(蜜茶饮料、茶咖啡饮料、液体奶茶)、保健型茶饮料(绿茶饮料、红茶饮料、乌龙茶饮料)。研究新产品必须根据产品的特殊要求有针对性的筛选茶叶原料、水质和风味物质,而工艺的各个环节:浸提、过滤、添加抗氧化剂或其它添加剂、包装、灭菌、贮藏等技术都直接影响了茶饮料的品质。目前对茶饮料的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浑浊沉淀(茶乳酪)的产生;其次是茶饮料色泽的褐变;最后是加工过程中香气的散发以及不良气味的产生。如何加工出适合生产茶饮料的原料用茶,及找出科学合理的饮料工艺参数以及优质的保鲜技术,对茶叶加工业、茶饮料行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6.3茶食品

近几年,在饮食界流行一种新的时尚,即从过去的“喝茶”发展到现在的“吃茶”。方法则是将各种碎茶或者速溶茶粉加入到各种食品中,通过的一定的技术手段,加工出一种新型的食品,既有食品的口感,又有茶叶的风味,味道独特,深受消费者喜欢。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的有:茶末巧克力、绿茶瓜子、茶叶月饼、绿茶口香糖、茶末豆腐、绿茶冰淇淋等,都是市场上畅销的商品。茶食品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一些中低档茶的销路问题,或者如前面所说的夏暑茶的利用问题。这些茶叶在口味和品质上不被消费者接受,没有市场,但是通过运用一定的技术手段,提取和分离出茶叶中的有效成分,通过与食品加工技术的融合,进一步提高茶食品的营养价值、保健价值等,比如茶叶中的一些不溶于水的维生素类、蛋白质等功能成分,能通过直接的食用被人体吸收。发展茶食品不仅充分利用了茶叶资源,还为人们提供了健康美味的食品,发展前景良好。目前可研究的食品有:添加维生素或儿茶素类物质的抗衰老食品,抗龋齿食品,以及降血糖、降血脂等食品。

6.4保健茶

保健茶可以使人们保持健康的身体,预防某些疾病的发生,延缓衰老,长期饮用具有一定的保健功效。我国的保健茶种类可以分为纯中草药茶和以茶叶、中草药或微量元素配制的保健茶两种。以茶叶为主的保健茶,一定程度上保持了茶叶的风味,同时具备中草药或微量元素的保健功效,目前有研究的如:金银花保健茶,荷叶茶、柿叶茶等,还有一些加入人体容易缺乏的微量元素硒、锌等,融合了茶叶和其他成分的功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的种类日渐丰富,人们的食品消费行为发生了大的变化,诸如一些高蛋白,高脂肪的食品摄入较多,从而引起了一些与营养结构改变,平衡遭到破坏等有关的疾病,间接地提高了人们对新型保健食品的需求。这些食品必须符合营养、保健、养生的功能,因此保健茶的发展前景巨大,结合茶叶科学和药学等方面的知识,开发新型的,适合市场需求的保健茶产品在未来保健品行业发展中具有很大的潜力。

7茶文化的普及与发展

广义的茶文化是指茶的自然科学和茶的人文科学,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与茶有关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茶文化,着重于茶的人文科学,主要指茶对精神文明建设的功能,我们现在所讲的茶文化,多半指的是狭义上的概念。近年来,各国学者通过应用茶学、医学、生物化学等技术,对茶叶各有效成分进行研究,发现了饮茶的各项生理保健功能,如抗癌、杀菌消炎、降血压、抗氧化等,因此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并喜欢上喝茶,并且茶文化的层次不断提高。各地也在不断的举办大型茶文化节,如上海国际茶文化节、广东省茶博会、信阳国际茶文化节等,这些活动的举行,吸引了美、韩及港澳台地区的茶叶企业参加,不仅宣传和推广了茶文化,同时也带动了地方茶叶贸易的发展。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赋予了茶文化新的内涵和活力,在这个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茶文化出现了多种表现形式,且仍在不断创新和发展,内涵也在继续扩大、延伸。新时期的茶文化将科学技术、新闻媒体进行了有机的融合,培养了大批学习茶文化的专业人才,茶艺师等,利用媒体宣传提高产品知名度等,准确把握了市场经济发展的精髓,使茶文化的价值功能得到显著体现。茶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对现代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两者相辅相成,呈现出新型化、国际化等多种发展趋势。

8茯砖茶的研究

茯茶属于黑茶类,是我国边销茶中销量最大的一个茶类,由于它独特的品质特征及对人体特殊的保健功能,成为边疆各少数民族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饮料。因茯茶能有效的降血脂、降血糖、降血压,且对胃的刺激性较小,对于一些老年人和饮食结构失去平衡的消费者来说,茯茶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因此越来越多的茯砖茶品种进入了普通消费者的生活。茯砖茶品质的形成与原料、工艺等因素有关,而独特的发花工艺是品质形成的关键,其中对冠突散囊菌的研究方面已逐渐成熟,通过分离、鉴定和培养,发现了冠突散囊菌的演变规律,保健功能等,但是如何提高发花的效率,快速检测发花的质量,提高发花的品质等问题都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茯砖茶主要是由相对较粗老的原料加工而成,其氟的含量高于一般较细嫩的茶叶,然而目前对于茯砖茶中氟的作用机理,研究还不是很清楚,同时茯砖茶有效降氟技术、其他保健功能及新产品的开发等也有待进一步研究。

9科学饮茶

饮茶要结合科学的泡茶方式,才能体现其品质的优异,体会出不同茶叶的韵味。一般从泡茶用水、用具、水温、时间等方面进行掌握。用水要求无金属离子等杂质,甘甜、清洁、新鲜,一般为山泉水较好,井水较差。不同的茶类,泡茶用具也有所差异,如绿茶和花茶,一般选用透明玻璃杯,这样可以直观的欣赏茶叶的形态、色泽,赏心悦目,又可以感受绿茶特有的香气;因绿茶原料比较细嫩,水温一般控制在在85℃左右,高温易破坏茶叶中的维生素类等物质,影响茶汤的滋味。乌龙茶一般选用紫砂壶,沸水冲泡,结合紫砂壶不走味等优点,以及烫壶、温杯、高冲、低泡的方式,充分的体现茶叶的品质。黑茶类,由于工艺的不同,冲泡时一般采用煮饮或沸水冲泡的方式,对茶具一般没有要求。不同地域和气候环境条件下,人们的饮茶习惯也有所不同,如我国北方地区多饮绿茶、花茶,南方地区多饮乌龙茶,西部地区多饮黑茶等。春季宜饮花茶类,夏季宜饮绿茶类,秋季宜饮乌龙茶类,冬季宜饮红茶,黑茶类。不同的茶类,其品质差异较大,针对不同的健康体质和生活习惯的人群来说,也要进行科学的选择。对胃酸过多的人群来说,不适宜饮较浓的茶;孕妇及儿童不宜饮茶;睡前、饭前饭后不宜饮茶;服用铁剂药物后不宜饮茶;老年人不宜饮生茶。而较适宜饮茶的有:脑力劳动者和夜间工作者,茶叶中的咖啡碱具有提神醒脑的作用;运动、演讲后,宜饮茶,可补充水分,消除疲劳;过多摄入高脂肪的食物后宜饮茶[8]。

10展望

从古至今,茶叶的发展在整个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一项“绿色产业”,而且是一项利国利民的产业,富裕了茶农,带动了农村经济发展。我国具备发展茶叶的各种优势条件,因此具有广阔的前景,但是目前和国外的发展相比,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缺乏品牌优势,规模优势,产品单一等,这些问题都直接影响了茶叶在国际贸易市场上的竞争力。在现阶段,我们应该应用新的技术,联系生产实际,提高产品的质量,加强企业标准化、清洁化、规模化发展,结合科学的生产措施、管理手段,不断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增强竞争力。同时,随着市场的发展,传统的茶叶品饮方式也在不断更新,要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就应不断创新,多元发展,通过研究开发多样化、功能化的种类,以此来应对市场变化,提高产品竞争力。茶叶的发展需走可持续化发展的道路,在社会经济、文化高速发展的21世纪,茶产业必将随着高新技术成果的不断出现和应用而得到飞速发展,不仅仅是产量的增加,同时也是质的改变和整个产业发展模式的变革。

2.技术引进的必要性 篇二

技术标准战略实施的现状

技术标准战略是我国为应对加入世贸组织所实施的“人才、专利、标准”三大战略之一。但是我国现有的技术标准整体性不强, 科研工作与标准制定缺乏有机联系, 导致标准的实用性较差。目前, 我国的标准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仍然带有计划经济色彩, 各标准之间界限不清。现行的强制性标准中, 20%不符合技术法规的要求, 按符合WTO/TBT要求衡量, 还存在着范围过宽、内容和指标不合理、操作性差等缺陷。同时, 我国对外贸易法规和技术标准的不完善, 对国内消费者造成了损害。而且与外国对手竞争时, 由于技术法规不完善, 也经常使我国处于竞争的劣势。总体来说, 我国技术标准工作与市场和产业发展的需求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标准更新速度慢。 (2) 技术标准的制定与实施缺乏技术支持。 (3) 技术标准与产业竞争力和贸易发展的需求脱节, 缺乏技术性贸易措施预警和快速反应系统。 (4) 科技成果快速转换为技术标准有很多障碍:来自渠道的障碍, 技术标准编制中的障碍, 标准化中知识产权政策的障碍等。主要的原因是标准制定与技术研发相对脱节, 标准战略制定和实施力度不强, 特别是高新技术标准化的组织管理相对落后, 实施标准战略的各个环节相对脱节。

影响技术标准战略实施的因素

1.技术方面

技术是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知识发展而形成的各种工艺方法、操作方法与技能, 其本质反映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技术, 尤其高新技术是技术标准的实体, 技术标准总是以一定的技术方案为基础, 没有技术的标准不能称之为技术标准。一般来说, 成为标准的技术都是相应行业里先进的、规则的、平台的技术, 是经过充分论证的, 对特定问题具有有效解决方案。但是成为标准的技术并不等同于最先进的技术, 这样的例子很多, 如微软的WINDOWS操作系统并不见得比U-NIX系统强, 但是前者目前在国际上成了通用的标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由技术能力 (硬件或有形部门) 和组织能力 (软件或无形部门) 2部分组成。标准化战略实施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为了自身的知识产权, 大都采用把核心技术制定为专利的方法, 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全球化是目前发展的趋势。技术制定为标准是市场经济中自然形成的产业自我发展的有效方法。当一项技术的行业利益或者产业利益高于单个企业利益的时候, 制定标准就成为了必然。比如信息技术中的接口、网络协议、以及通用的检测技术等等。这种技术标准的制定会大大促进整个产业的整体发展, 最终使单个企业也获得发展。企业如果对于这种技术不采取标准化, 那么其他竞争对手必定会把他们自己的技术作为标准, 使得企业自身处于竞争的被动态势。

一个企业的技术水平高低决定了该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一个企业除了应该做好自身的标准化以外, 还有如何参与地方标准化、国家标准化、国际标准化这些非常重要的问题需要解决。采用什么样的标准化战略对于企业自身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1) 企业为了提高效率、提高质量、降低成本, 必须要在内部实行标准化。要求企业自身的设计、制造业务过程和产品达到简单化、系列化、有序化、模块化。

(2) 企业借助标准化组织的力量, 制定协会标准、地方标准、国家标准或者国际标准。同行业的大部分企业采用相同的通用技术标准, 相同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应该采用相同的互换性标准, 从而达到产业整体的效率, 降低整体成本。

(3) 具有垄断地位的企业, 通过自己的企业标准向外扩张, 形成事实上的标准, 达到扩大市场份额的目的, 使得同行业的其他企业向其靠拢。

(4) 社会公共利益和公共安全要求的标准化, 比如信息技术里面的网络协议、汽车尾气排放标准等。这些标准有政府规定的, 也有社会推动形成的。这种标准对于企业来说也非常重要, 因此就要制定绿色技术标准。

2.市场方面

企业标准化战略是指企业从自身的发展出发, 利用标准化这一武器, 在技术竞争和市场竞争中谋求利益最大化的方略。任何标准都是市场运作的结果, 经过市场检验的标准才能成为真正的标准, 而不是由某一家企业去主导标准的形成。通过市场竞争形成标准, 是企业战略的核心内容。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 我国的产品标准逐渐向贸易型转变, 标准的市场性也应运而生。标准的市场性就是指标准的技术要求、技术水平对于市场需求的适应性和参与市场的竞争性。只有不断地适应市场的需要, 才能使标准处于领先和稳固的地位。当今世界, 经济全球化发展迅猛, 如果标准三五年不变, 就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形势, 尤其是在高技术领域更是如此。比如DVD的核心技术, 当我国在2005年年初刚刚将新一代EVD标准正式批准为国家推荐性标准不久, 上海信息家电行业协会就又确定, 将其HVD技术作为该行业的联合型企业标准。然而在国际市场上, 日本新一代DVD生产的2个企业集团———蓝光集团 (以索尼、松下电器为主) 和HD-DVD集团 (以东芝、日本电气公司为首) 却一改往日势不两立的竞争态势而握手言和, 拟共同开发第3种新一代数码光盘技术, 并力图使之成为新一代DVD的世界标准。标准化的市场竞争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所谓“得标准者得天下”并非危言耸听。

对于我国来说, 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处于标准的守势, 仅仅要求适应而已, 制定标准的立足点与观念往往停留在“适应市场需求”方面, 而没有主动地去制定标准, 这只能使我们的标准水平永远地跟在市场需求的后面奔波而难以有突破和创新。标准的制定只有在符合市场需求的前提下着力于竞争和创新, 才能在技术水平上保持领先并引导消费者潮流, 使产品做到真正的“人无我有, 人有我新, 人新我精”, 从而立于不败之地。由此可见, 标准着力于市场竞争是标准战略实施的关键, 更是标准水平不断提高的活力和源泉。

技术标准战略实施的意义

3.技术侦查措施适用的必要性分析 篇三

关键词:技术侦查措施;必要性;侦查

2012年《刑事诉讼法》的修订落下帷幕,实施至今亦有段时日。从宏觀上看,就侦查程序而言,修法过程中花费了一定的篇幅对这一程序给予了改进和完善。其中,最具表率作用的当属在第二编新增第八节,正式将“技术侦查措施”纳入刑事诉讼程序的规制范畴,标志着我国在特殊侦查措施合法化进程中迈出了重要一步,极具里程碑意义。再者,此次修法还将“隐匿身份侦查”和“控制下交付”也归入“技术侦查措施”的章节标题之下,但在笔者看来,此种立法体例设置是欠缺考量的,明显混淆了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造成了相当的误解和混淆。因此,本文所讨论和阐述的技术侦查措施是将《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一条所规定的两种特殊侦查措施排除在外的。

任何法律制度都是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的产物,目的是为了解决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是特定的社会时期经过价值衡量和价值选择后的结果。技术侦查措施的产生和适用也不例外。在我国,技术侦查措施的适用必要性,则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

一、技术侦查措施的适用是为了应对现代犯罪日益隐蔽化、智能化的需要

犯罪形势的变化发展深刻地影响着侦查措施的发展。“犯罪与侦查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侦查与犯罪相伴而生,侦查史的对立面就是犯罪史,没有犯罪就没有侦查。”[1]社会的整体发展带来的消极影响之一就是犯罪水平的不断提高。因此,为了使犯罪始终在国家权力控制和管理的范围之内,就必须不断地提升和改进侦查手段和方法。

将技术侦查措施直接运用到犯罪侦查当中去,最大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某些特殊类型的刑事案件侦破的难题。现代犯罪日益呈现出隐蔽化、智能化的特点,犯罪分子越来越多地依靠互联网、电话、手机等非传统方式传递犯罪信息、进行犯罪活动,这就使得获取证据的难度日渐加大。因此,兼具技术性和秘密性的技术侦查措施则能够较为容易地解决相关的犯罪信息和犯罪线索的获取难题,发挥其对传统侦查措施的辅助作用,从而对刑事案件的侦破进程带来最为直接的正面效果。

二、技术侦查措施的适用是为了应对犯罪率的急剧上升、解决案件侦破的需要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科学技术的水平飞速提高,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除了引进了大量国外先进的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内容。同时也传播了相关的思想文化,而由此带来的最严重的负面影响就是极其容易滋生犯罪思想、传播犯罪文化,进而导致犯罪率的不断攀升、犯罪手段的更加多样化。越来越多的外国有组织犯罪集团更将我国国内当做其新的市场进行开发或者拓展,犯罪分子的反侦查能力与日俱增、犯罪集团的组织结构精细化和严密性的特征日益显著,这些都直接导致当下我国打击各类犯罪的形势越来越严峻,对刑事犯罪侦查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使得技术侦查措施在实践中颇受侦查部门的青睐。

据相关的数据资料显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犯罪率基本呈现出高速增长的态势。“犯罪总量从1978年的50多万起到1990年突破了200万大关,而2001年更突破400万大关,2007年犯罪总数为484万多起,是1978年犯罪总数的9倍多。犯罪总量在30年间年均增长约8%左右,而犯罪率在此间年均增长近7%。”[2]该数据直接反映出我国的犯罪总量仍旧庞大这一现实问题。与此同时,案件的侦破是有其自身内在规律的,案件的侦破率是不可能随着犯罪总量的急剧增长而急速提升的。在庞大的犯罪总量的前提下,两者是所彰显的是反比例关系。从宏观的犯罪环境出发,目前我国的案件侦破率在庞大的犯罪基数面前,显然是偏低的。当传统的侦查措施不能抑制犯罪的发生态势或是无法解决案件侦破率偏低的问题时,则必然要运用先进的侦查措施来加以弥补,从而达到维护社会整体安宁的最终目的。

三、技术侦查措施的适用是为了适应主动型侦查(pro-active investgations)模式的需要

主动型侦查模式是相对于被动型侦查模式而言的。侦查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查明事实、获取犯罪相关的证据、缉拿罪犯。这就意味着侦查在一定程度上应该具有天然的主动性,才能在犯罪扼杀在摇篮里。特别是当下恐怖活动犯罪、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日益猖獗,严重威胁着国家安全和社会的稳定,动摇着社会发展的根基。为了预防此类案件发生,在特定的情况下,技术侦查措施则能隐秘且快速有效地获取相关犯罪信息,从而在源头上遏制此类案件的恶化发展,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必要的保障。

四、技术侦查措施的适用是为了保障公共利益而作出的必要妥协

从学理的角度来分析,公民的基本权利的来源是宪法的直接赋予,受到宪法的严密保护,不得被任意侵犯。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公民的基本权利并非具有绝对性,反而具有相对性。当出于保护国家安全、维护社会基本秩序的目的时,公民的基本权利势必要作出妥协和退让,将私权利的减损部分让渡于国家公权力,从而保障公共利益的顺利实现。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清楚地知道,技术侦查措施拥有天然的侵犯性特征,在立法上在使其合法化的同时并不等于可以抹杀其与生俱来的非道德性。因此,只有在为了保障更大的法益或者公共利益的前提之下,才能允许其对公民基本权利作出一定程度上的减损,且这种为了保障公共利益而限制公民基本权利的适用条件是受到法律严格限制的。

总而言之,在未来立法完善时,必须明确和肯认技术侦查措施适用的必要性,才能为立法的完善提供基本的价值导航。

参考文献:

[1]周欣.《侦查权配置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36页.

[2]陈屹立.《收入不平等、城市化与中国的犯罪率变迁》.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10年第11期.

作者简介:

4.安全技术交底的重要性 文档 篇四

目前我们很多的施工人员,其自身的安全意识非常淡薄,安全技术知识和安全技能也很匮乏,他们只知道依令干活,甚至说抓安全是安全员的事情,施工员不太了解安全技术知识和安全技能不算怪事,不要说对操作人员如何进行安全技术知识和安全技能的教育了。有的人就连书面的安全技术交底都写不出来,或者干脆就把这道重要的程序给免了。而有的人即使写出来了却没有针对性,这种安全技术交底的作用的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出了安全事故时难逃其究的。在几次安全生产检查中,经常会发现有以下怪现象:

一些施工程序早已完成了却不见书面的安全技术交底;几个施工部位的安全技术交底内容完全一样;交底的内容没有针对性,几乎是照书本或以前人写好的东西照抄照搬;交底资料记录的部位不准确,时间和签名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个人做出来的,完全是一种应付检查后补的资料。

从事电力施工的一线操作人员的素质和文化教育的程度相对较低,造成安全防范意识淡薄,安全技能低下,从而会发生一线操作人员伤亡事故,其内容和形式往往和施工现场实际操作有着许多不相吻合之处,以至会使工人们出现消极和抵触的情绪,而我们的工作也往往难以落实、到位。

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就不同了,它是针对施工现场实际的施工部位和具体的施工内容而对一线操作人员进行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安全技能的“再培训”。

在施工作业前,我们面对在施工现场将施工项目的作业点和危险点、针对危险点的具体预防措施、应注意的安全事项和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标准以及发生事故后应及时采取的避难和急救措施等等讲述给操作人员听,比如在交底中深基坑挖有无防护、有无按规定设置警示标示、在运行中的高.低压电力设备上的施工作业防护措施是否到位等,使其脑袋中产生感觉,增强安全意识,让其意识到“关爱生命,安全发展的重要性。

安全技术交底对于我们供电所是一项不可忽视的工作,其责任重大,我们认真落实责任可以预防和杜绝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因此我们有责任、有信心落实好这项工作。

5.技术引进的必要性 篇五

作为一种研究范式, 实证研究以遵循“科学方法”, 注重量化分析或客观性的语言陈述, 体现客观性、实证性等有别于解释性研究的特征, 正在逐渐被教育研究者所接受和应用。尽管在人文学科中, 其独特的解释学方法能解决众多教育研究问题, 但是自从拉伊和梅伊曼创立实验教育学以来, 人们开始尝试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去研究教育中的问题, 并逐渐形成了教育实证研究。教育技术学是介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技术性学科, 兼具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特点。因此, 教育实证研究在教育技术中的应用显得更有意义。

1 教育实证研究的内涵

1.1 教育实证研究的概念

教育实证研究指研究者亲自收集观察资料, 为提出理论假设或检验理论假设而展开的研究, 具有鲜明的直接经验特征。

教育实证研究方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实证研究方法泛指所有经验型研究方法如:调查研究法、实地研究法、统计分析法等。狭义的教育实证研究方法是指利用统计和计量分析方法, 对教育活动中的数据信息进行数量分析, 考察影响教育活动的各有关因素的相互影响及其影响方式的研究方法。本文主要是基于狭义的教育实证研究方法的问题分析。

1.2 教育实证研究的特点

1.2.1 研究过程的科学性

教育研究过程遵循假设——检验的逻辑, 即在研究之前确定关于研究结果的假设, 依据这个假设通过观察、调查和统计等方法, 去搜集相关的数据, 并进行分析、总结和概括, 对假设进行严格地检验。而且, 有的学者还提出了非常具体的研究框架, 如香港教育学院罗厚辉博士认为:实证研究由背景 (background) 、理论 (theory) 、设计 (design) 、数据收集 (data collection) 、资料分析 (methods of analysis) 、研究发现 (findings) 、讨论 (discussion) 几部分组成。实证研究这种严谨、科学的研究过程为教育研究提供了相对明确的目标和清晰的思路。

1.2.2 研究价值的“中立”性

在实证研究中, 研究者和研究对象是分离的, 研究对象是外在于研究者的, 不受研究者的个人偏好、研究水平及对研究对象的熟悉程度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另外, 在实证研究中多用统计和计量分析法, 这些方法是建立在数据分析基础之上, 具有中立、客观的特征, 和解释学方法相比也更能保证研究价值的“中立”性。

1.2.3 定量和定性的结合

在提到实证研究中, 很多人容易把它和定量研究等同, 这其实是对实证研究的一种误解。实证研究既可使用量化的资料也可使用非量化的资料。例如, 默顿的博士论文《十七世纪英国的科学、技术与社会》作为科学社会学的经典文献, 其研究方法是实证的, 而采用的资料既有量化的也有非量化的。所以, 教育实证研究既需要对文献资料及思辨或理论研究, 也需要到“实践”中去寻找资料的研究。

2 教育技术学的学科性质

2.1 教育技术学是教育学的二级分支学科

从学科划分上看, 教育技术学是从属于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但教育技术学又不同与教育学下的其它分支学科, 教育技术学是教育研究中的技术学层次的学科, 是具有方法论性质的应用性学科, 是连接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的桥梁。

2.2 教育技术学是一门交叉学科

教育技术学被当作一门交叉学科, 已经得到很多人的认同。如:赵可云和何克抗认为:教育技术学是一门围绕“做什么”和“怎么做”展开的, 紧紧依托心理学、教育学、物理学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 研究用技术的手段优化教育教学过程规律的交叉学科。王运武和王太昌也认为:教育技术学表面上看来是属于教育科学的分支或者属于技术学的分支, 实际上它是综合了教育学、 医学……都说明了教育技术学具有交叉学科的属性, 是一门交叉学科。所以, 无论从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还是研究内容和实际应用来看, 它都具备交叉学科的特点。

3 实证研究应用于教育技术的必要性

3.1 现实要求

焦建利1977年到2001年23中2975名美国教育技术学专业博士论文研究发现:定量研究占了25.2%。胡来林等对1995年至2005年间《电化教育研究》和《中国电化教育》两种杂志的调查中发现:在所抽选的论文中仅有14%的文章采用了“定量与实证”。马红亮从1998年至2002年间《电化教育研究》和《中国电化教育》两种杂志中随机抽取了100余篇文章进行研究, 结果发现:以文献和思辨研究为核心的人文主义占研究方法的主流位置, 而科学实证主义研究处于边缘位置。朱书强等对2005年至2007教育技术学五刊的研究表明:在所调查的3175篇文章中, 实证研究的比例才占了12.57%。周跃良等对中国的《电化教育研究》、《中国电化教育》和国外的《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Education & Computer》2000年到2004年发表的文章调查研究发现:两种中文刊物中实证研究的仅占6.12%, 两种外文刊物中实证研究占64.08%。

以上调查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 我国的教育技术研究中实证研究还是比较缺乏的, 而且和国外相比, 差距更大。尽管研究方法的选择没有好坏, 但实证研究却在国外的教育技术研究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这不得不让我们在研究方法上产生一些反思。因此, 思考实证研究在教育技术研究中的应用是现实的要求, 也是提高教育技术研究实践性的要求。

3.2 内在要求

3.2.1 从学科性质来看

学科研究往往取决于学科性质, 从教育技术的学科性质来看, 其既具有可思辨的一面, 又具有可量化的一面, 而且思辨和量化的结合更能促进教育技术的发展。所以, 在教育技术研究过程中, 在遵循以实验方法为代表的实证主义研究的同时, 作为解决现实教育问题的教育技术学, 应当与解释主义倡导的参与性观察、个案分析、生活史考察等进行有机结合, 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实证研究中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结合刚好满足了教育技术学科性质的要求。

3.2.2 从实证研究的内涵来看

实证研究重视研究中第一手资料的获取, 即在实际情境中去做研究, 去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作为强调应用性的教育技术, 其很多呈现形式都是实际的应用情境, 这也使得可以用实证研究去更好的做教育技术研究。

4 结束语

文献和思辨研究是教育技术研究的一种方法, 但不是惟一的方法, 教育技术科学的发展和完善, 需要大量的科学实证性研究来支撑。由于在我国的教育技术研究中, 科学实证主义研究只是凤毛麟角, 所以我们不得不呼吁研究者要重视科学实证主义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方法在教育技术中的运用, 不但会开拓教育技术的研究道路, 而且能够丰富教育技术学的研究方法。总之, 不管是从现实状况还是从内在条件来看, 在教育技术研究中, 我们都有必要加强对实证研究的关注和应用。

参考文献

[1]赵可云, 何克抗.由教育技术学的学科性质谈教育技术学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 2010 (1) .

[2]涂元玲.论关于教育实证研究的几个错误认识[J].教育学报, 2007 (12) .

[3]冯向东.高等教育研究中的“思辨”与“实证”方法辨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0 (1) .

[4]王运武, 王太昌.论教育技术学的学科性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7 (3) .

[5]焦建利.教育技术学研究的历史演化与未来趋势——从2975篇博士学位论文题目看研究选题与方法的变化[J].电化教育研究, 2003 (1) .

[6]胡来林, 安玉洁.近十年来我国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的回顾与反思[J].电化教育研究, 2006 (12) .

[7]马红亮.教育技术研究中的科学实证主义和人文主义[J].电化教育研究, 2004 (3) .

[8]朱书强, 刘明祥.实证研究方法在教育技术学领域的应用情况分析——基于2005—2007年教育技术学五刊的统计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 2008 (8) .

6.技术引进的必要性 篇六

近年来,随着国家整体改革进程的推进,民营企业犹如而后春笋,蓬勃发展。但是由于民营企业先天不足,大多数员工素质都不高,都没有规范地时员工进行正规而系统的岗上继续教育,而只是进行了一些简单的岗前技术培训,仅其实力,也无法进行系统的、前瞻性沟培训,劳动者整体素质提升较慢。因此,企业也就缺乏足够的后劲,较强的竞争力。 国家在近两年内,将彻底完成对事业单位的改革。届时,国家除保留一部分依然从事公益事业的全额事业单位以外,其它将转成差额补贴和自收自支的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但无论全额还是差额的或是自收自支的,所从事的工作难度都将比现在要大,涉及当代高新科技的层面都比现在要紧密。都需要一大批文理兼通的复合型人才,以适应当代社会各种学科日渐融合交叉的特正。仅靠专业技术人员个人自学或单位送出去短期进修,是远远不够的。

二、科技进修院校独有的培训资源形成了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规范化培训的便捷优势

由于各全日制局制和各级党校、行政学院都有自己本身的教学任务要完成,目前都承担着全日制不同层次的高等学历教育和公务员的在职培训任务。实际上,前述的院校也不宜搞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因为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本身有其内在的规律性和特殊性。前述院校教材的审定,较之于日新月异的科技创新显得比较滞后。而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教材则需要紧紧跟踪日新月异的科技创新。在这方面,各级科协主管的科技进修院校却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各级科协所属的各种学会、协会、研究会就是十分可靠而丰富的新知识信息源。只要有组织、有计划地加以采集整合就可以了。而且,在中国科协还有直接同国际上数十家科研机构、学会、协会交流的便利条件,更容易实现紧紧跟踪国际科技前沿的动态。况且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国家政府职能的转变,将会有一些职能从现在的政府机构中剥离出来,进而转移给各级协会、学会、研究会。这样各级科协将会扩大现在的职责范围和工作力度。所以由市级以上科技进修校院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培训,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必要的。

7.浅谈消防科学技术的重要性 篇七

---浅谈消防科学技术的重要性 二十一世纪是全世界处在一个伟大变革的时代,在这个崭新的世纪里,中华民族必将创造一个新的辉煌,消防事业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一翼,也必将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一个现代化的文明城市,必须有安全、稳定、繁荣、方便、健康、整洁等诸种条件,其中确保公民生命财产安全,乃是至关重要的前提。

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消防事业的促进是有目共睹的,人类的生命与健康、经济的繁荣与发展,以及由此不断扩大的消防安全需求,是火灾科学和消防技术发展创新的直接向导和原始动力。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消防科学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从基础研究到应用技术的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一、中国消防科学技术发展现状

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巨大消防安全需求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推动了火灾科学和消防技术的长足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电气控制技术与水力学的发展,促进了自动洒水灭火系统的出现和灭火控制技术的应用。20世纪40年代以后,控制燃烧系统预测技术的显著进展,使得消防工程工具逐步得到应用。20世纪60~70年代,世界范围内一系列灾难性高层建筑火灾的发生极大地促进了对高层建筑中烟气运动规律的研究,使更为系统化的人身安全设计方法在建筑设计中得到应用。1985年,庄斯特教授出版的《火灾动力学导论》对此前10年间与室内火灾特性有关的消防工程基本原理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20世纪80年代后期,旨在提高消防投资效益、扩大国际贸易和促进新材料使用的性能化设计方法开始得到研究和应用口,并涌现了大量用于分析和评价火灾风险的火灾模型。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在提高火灾防控能力、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公私财产中的重要作用。半个多世纪尤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火灾科学和消防技术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填补国内空白到追赶国际先进水平、从实验科学研究到计算机模拟和理论模型研究、从单一学科研究到多学科联合研究、从国内合作研究到国际合作研究等发展阶段,基本改变了过去中国消防科研基础薄弱、消防产品技术落后和主要消防装备依赖进口的状态,研究开发出大量科技成果,建成了一支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跨行业跨部门的专业化消防科技队伍,建立了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实验设施,进行了大量火灾实体实验研究,主要研究领域与国外的差距进一步缩小,主要产品与装备的国产化水平显著提高,部分研究成果和技术已经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科学技术在火灾预防、灭火救援、消防标准化、火灾调查、产品检测、宣传教育、训练演习、消防队伍建设等各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显著增强了全社会预防和抗御火灾的整体水平。消防科学技术已成为消防事业发展的有力支撑和强大动力。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类将对消防安全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科学技术的进步也将为提高消防安全水平提供更多的先进方法和技术。与此同时,同其他学科日新月异的发展一样,消防工程学科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消防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日益突显,社会需求日益增加,人们对火灾现象及其规律的研究不断深入,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火灾过程的定量描述和分析,并由此产生了一门新兴的工程学---消防安全工程学。

二、消防安全工程学

消防安全工程学是研究火灾理论及其在工程中应用的一门工程科学。其主要研究火灾科学理论以及工程技术原理在建筑防火中的应用,产生了一种新的建筑防火设计方法---“以性能为基础的消防安全设计方法”(简称性能化设计方法),为建筑防火设计和消防安全评估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手段。从80年代开始,英国、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加拿大和北欧等发达国家纷纷开展性能化设计方法和性能化规范的研究,并大力发展消防安全工程学,消防安全工程学的发展将推动建筑防火设计观念的更新,建立一个比传统的“处方式”建筑防火设计方法更加科学合理的、“以性能为基础的”检出防火设计方法体系,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和成果。

消防安全工程学的研究与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的研究内容包括火灾现象、人在火灾中的行为、消防系统对火的反应、消防安全设计与评估等方面。目前,国外消防安全工程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火灾的发生和发展及其模化、燃烧产物的产生与传播性、火灾烟气流动特性、被动防火系统与主动防火系统对火反应的评价方法与技术、火灾中人的行为与疏散模型、建筑物的消防安全评估方法与模型(包括火灾危害评估与火灾风险评估),性能化设计的理论与方法、以及为消防安全设计和评估提供基础数据的火灾统计与分析研究等。不少国家在已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初步建立起性能化设计体系和性能化设计规范。

由于消防安全工程学呈现的巨大潜力,各国政府和科研机构纷纷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在这一领域开展研究。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一领域将出现一批具有较强实用价值的研究成果,将在消防安全设计与评估方面开发出一批实用技术和计算机应用软件,推动消防安全设计与咨询业这一高科技产业的发展。

三、消防技术发展的社会推动

消防技术的发展动力源是社会需求,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火灾损失也越来越大。因此,客观上社会对消防的需求越来越高,加上社会精神文明程度也在提高,人们更加关爱生命,“人本主义”意识越来越强。同时,它也对社会发展提出附加了人文关怀的新理念———可持续发展。消防技术在社会需求原动力的直接推动下逐步发展起来,当然其发展动力除了社会需求产生的外生动力外,还包括来自技术发展内部的自生力量。但是在相对“独立”且动态发展消防技术系统中,按技术自身逻辑展开的发展内生动力必定会受到社会需求的策动,因此消防技术的发展动力主要是外生的社会需求动力。社会对消防技术的需求,又可粗分为政治、经济和文化需求,它们都以单独或交织在一起的形式从系统入口进入系统内部,然后通过系统内部组织间一系列的相互作用,最终成为科技人员的技术创新的目标,经过技术创新后,以技术和产品的形式发展和丰富消防技术系统自身,提高后的消防技术系统再接受应对火灾结果的评价,而进入下一轮循环。显然,这里消防技术系统的发展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时间上的滞后性,因此为提高消防的综合防治能力,预测新的社会需求,必须积极总结经验教训,加强交流合作。

四、近年来所取得的科技成果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开展了火灾探测报警与灭火技术、建筑耐火性能和防火技术、火灾模化技术及性能化消防安全设计、城市消防规划与灭火救援、消防标准化、火灾动力学演化与防治基础等方面的研究,并重点进行了高层建筑火灾预防与扑救技术、地下与大空间建筑火灾预防及控制技术、城市火灾与重大化学灾害事故防范与控制技术等项目研究,在解决高层建筑、地下与大空间建筑、城市火灾的特性、预防与控制火灾新技术以及消防工程新技术的综合应用上取得了积极的成果。

1、火灾探测报警与灭火技术

火灾探测报警方面主要研究了吸气型高灵敏早期火灾探测、高可靠性能的复合式感温感烟探测、拉曼散射和光时域反射的光纤感温探测以及线性可燃气体探测等多种火灾探测报警技术。灭火技术方面开展了自动灭火抑爆系统动力学性能、灭火效能与机理、系统的集成优化以及工作可靠性等方面的研究口。开发出了SD系列强力灭火液和高层建筑火灾智能型探测报警系统、远控消防泡沫(水)炮灭火系统、消防员火场防护基本技术参数及热防护试验装置等消防系统和装备器材。

2、建筑耐火性能与防火技术

建筑耐火性能与防火技术方面的研究主要包括建筑构(配)件耐火性能和建筑结构抗火失效过程的理论计算与实验分析、建筑火灾烟气毒性和火场防排烟技术以及防火阻燃技术等方面。在火灾原因调查技术上,运用火灾动力学理论和火灾现场微量痕迹的形成规律自主开发了线性法、迎火面法和锥形法等火灾原因判定技术。

3、火灾模化技术及性能化消防安全设计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性能化消防设计作为一种新型的工程设计方法得到了迅速发展。目前,中国已对几十个超大型工程项目采用性能化方法进行了消防安全设计。在火灾烟气流动研究中,中国学者提出并发展了场一区一网模拟理论,重点研究和解决了三种模拟方式界面的处理,并建立了体现浮力影响、碳黑的生成与输运、湍流及热辐射相互作用的综合理论模型。

4、城市消防规划与灭火救援技术

“城市区域火灾风险评估与消防规划技术”的研究结果提出了中国城市消防规划的内容、技术指标要求和编制规划的流程与方法等,运用城市区域火灾风险评估技术和消防资源的优化配置方法完成了《城市消防规划技术指南》的编制。城市灭火救援力量优化布局方法与技术的研究,通过引入最不利火灾规划场景的概念,提出了区域灭火救援装备及人员需求模型,并开发了城市灭火救援力量优化布局实用软件。城市火灾与其它灾害事故等级划分方法和灭火救援力量出动方案编制技术的研究,首次对城市火灾和其他灾害事故进行了分类分级,建立了灭火救援力量等级出动概念。

五、中国消防科学技术展望

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社会事业蓬勃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GDP年均增长率达到9.5%,在信息化的推动下,中国新型工业化步伐正在加快。我们将以科技进步为动力,努力加快消防事业的发展,切实解决日益增长的社会消防安全需求与相对匮乏的消防资源之间的矛盾,不断提高社会防控火灾的能力和公共消防安全水平,使生活在中国的每一个人都享有更高水平的消防安全保障。

1、注重火灾动力学理论和火灾风险理论的研究与应用。消防安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火灾的复杂性和燃烧理论的不完善使得消防科技还处于一种有待走向成熟的状态。我们将深入开展火灾机理、火灾动力学理论和火灾风险评价方法的研究,单一房间与复杂特殊环境下火灾蔓延与烟气流动的动力学演化模型及理论研究系统化等。用研究推动对火灾科学新手段的开发,为火灾基础理论研究、复杂或常规条件下的火灾过程计算、消防指挥决策、灾害后果分析、消防队员训练、公民安全意识教育等提供先进的研究手段和技术条件。

2、推进城市区域火灾风险和消防安全保障能力评估技术研究。引入并发展火灾动力学理论和火灾风险理论,对城市区域火灾危险性、重大危险源火灾危险性、重特大火灾和化学事故进行研究和评估,并与城市消防供水、站点、人员、装备等相关因子耦合,开展城市消防规划、安全布局、消防供水、消防响应时间和消防力量等的优化配置研究,提高城市防控火灾的整体水平。

3、研制开发新型消防设施及其工程应用技术。建立城市消防重点保护单位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网络监控中心,与消防指挥中心联网,形成城市应对各类灾害事故的监测、预警和应急联动综合平台。进一步加强火灾早期的多信号感知与智能识别技术、火灾探测器响应模型、建筑消防联动优化集成及控制模型、气体灭火系统工程应用评价方法、细水雾灭火系统工程应用等。

4、进行建筑结构耐火性能评价与抗火设计技术研究。为了有效避免火灾中建筑物坍塌所造成的人员伤亡,需要开展建筑结构耐火性能评价与抗火设计技术研究。其主要包括:热与力综合作用下建筑结构受损坍塌的模拟预测、提高建筑结构耐火性能的方法和建筑结构耐火性能的评价方法;建立钢结构防火保护系统评估方法、防火涂料的安全性能评估方法,进行新型结构、构件的耐火性能研究;大跨度空间钢结构建筑火灾升温模型与抗火设计方法研究;建筑结构火灾灾难性坍塌的机理及规律研究。

5、开展消防经济学与性能化消防工程方法的研究。为了在火灾风险与消防投入之间找到一个社会可以接受的平衡点,就必须要进行消防经济学与性能化消防工程的研究。开展性能化消防工程方法的研究离不开设计指南和工程工具,需要建立并完善指导性文件、广泛接受的判据和评价方法。

8.公路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性论文 篇八

关键词:公路施工;技术管理;工程管理

引言

9.技术引进的必要性 篇九

关键词:高中教学;信息技术;实际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6-350-01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其重要性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渐显端倪,无论是在生活的各个层面都不难看到信息技术应用的缩影,因为它极大的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也促进了社会文明的发展。那么显然在教学中合理的利用信息技术,定能够方便教学的开展,也能够提高教学的效率。由此,笔者主要通过对传统教育弊端、信息技术在高中教学应用中的重要性、未来发展趋势等层面的研究,对信息技术在高中教学中的应用问题做了初步的探究。

一、高中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现状

信息技术在高中教学中的应用,已经初步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从应用伊始的辅助工具,现目前已经很好的融入到日常的教学中,和课后的交流中。并且在部分高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达到了比较先进的水平,在这些学校中信息技术基本上融入了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层面,譬如许多学校已经构建起了师生资源共享平台、考试成绩自主查询小帮手、校园网络图书馆等一系列的智能终端。久而久之,信息技术的应用开始与传统教学相接轨,也逐步的走进了师生的教学活动中。

二、信息技术应用对教学的裨益

1、优化了教学资源的配置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成绩分化是一个常见的问题。但是由于受到教学资源的限制,教师即便意识到了问题,也很难做出太大的调整,所以也难免使学生成绩的分化日益加剧。但是当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中之后,这样的窘境似乎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瓶颈的时候,就可以利用学校搭建的资源共享平台去获取一些对自己有帮助的资料。这样一来,既避免了向教师请教时的尴尬同时又高效的解决了问题。

2、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往往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但是这种模式的弊端在于,首先没有调动起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其次再教学中为了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往往不能照顾到基础较差的学生,最后在课后的答疑方面也是鞭长莫及。但是信息技术的应用便很好的解决了这一系列的问题,并且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笔者通过研究总结出了几点提高学习效率的具体表现:(1)减少了学生查阅资料所浪费的时间。学生在遇到不懂的问题时,在以往普遍只有通过查阅资料去寻求解决办法,但是在茫茫的知识点中,学生往往很难把握其重点所以难免就会浪费许多宝贵的时间。但在信息技术深入融入教学的时代,学生可以下载教师总结的资料包,然后通过智能检索很快就可以找到相应的知识点。(2)信息技术使教学内容形象易懂。信息技术与教学接轨之后,在教学中对于知识点的透析,就变得更加的生动形象了。因为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料中的影像资料更加具体的反映知识的本质,从而使学生更加清晰了理解知识的涵义及应用的范围,这样就有效的提高了学生能接受知识的效率。(3)为学生课后学习提供了平台。部分基础较弱接受能力不足的学生,在课堂往往不能及时的对知识进行吸收与总结,这就需要课后花功夫去弥补。但是一般情况下,教师下可以就会回办公室继续工作,加之许多学生羞于相教师请教,这就使得学生的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最后就像黄河泛滥一般不可收拾。而利用信息技术搭建起的师生资源共享平台上,会有在线答疑的教师,利用网络世界的虚拟性可以很好的隐匿学生的信息,从而使学生能够大胆的提问有效的解决学生的疑惑。

3、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

教学工作其实从本质上讲是教与学的综合,因此在教学改革中我们不能仅仅关注学生的利益,同时我们也应该关注人民教师切身的利益。但可喜的是,信息技术的应用是一项双赢的教学改革方案。因为其改变了以往需要教师长篇板书来完成教学任务的模式,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在轻松的进行公式演变、习题计算、思路分析等工作。这样一来就极大的解放了教师的双手,从而使教师有足够的精力高效的推进教学进程。于此同时,也减少了由于粉笔末对师生身体健康造成的危害。

4、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在传统的“师本位”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在教学中往往处于被动状态,即仅仅只能跟随某个教师的思路去学习。然而信息技术融入教学之后,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取教学资源,并加以甄别的进行知识吸纳的主动获取者。由此可见,信息技术的应用,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大有裨益的。

三、高中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趋势

1、教学应用多元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会更加普遍和多元。或许到了未来的某天,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及时的监控,当然只是一种猜想。但是毋庸置疑的是,随着教学软件的开发,信息技术会越发深入的与教学活动相融合,并且不仅是关注学生的学习,同时也会逐步关注学生身体心理健康等问题,从而保证学生全方位发展,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

2、教学模式更加开放。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会越来越广泛,同时也会使教学模式变得越来越开放。学校借助信息技术,可以构建起数字化校园、并且也有可能会实现远程教学,所谓的远程教学就是指学生可以利用智能终端,与课堂同步对接,学生学习就不再受时空的约束了。除此之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一定还会出现许多难以想象的应用来丰富现有的教学模式。

四、结言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无论是对社会文明发展,还是对教学活动的开展都具有十分重要作用的。由此观之,在教学中提升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合理的优化教学资源配置,于此同时又能后减轻师教与学的负担,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节省了学生的时间,由此就使学生有充裕的时间发展兴趣爱好,这样一来就有利于学生能的全面发展。一言以蔽之,信息技术的应用对教学活动的开展大有裨益,因此各个学校一定要把握机遇,提升信息技术的应用。

参考文献

[1] 宋燕玲.高中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模式的教学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4(18)

10.技术引进的必要性 篇十

但是,近年来,这样的言论,受到一些学者基于科学知识社会学相关知识的质疑。而且,转基因技术风险和收益由于呈现出不确定性、非共识性等特点,他们也对单一化的、封闭化的精英式评价模式提出了责难。一些学者如薛达元[3]、樊春良[4]等呼吁要加强公众的参与。

问题是: 公众参与转基因技术评价的价值何在呢? 本文试图从不确定性风险的治理和多元化利益的协商两个视角对此问题进行探讨。

一转基因技术风险的不确定性和利益的多元化

( 一) 风险不确定性: 专家知识是有限的

在库恩式的常规科学下,科技评价主要是相信科学认识,依赖专家。这是具有一定道理的。因为在常规科学中,科技评价所涉及的问题相对比较简单,较少涉及社会、政治、伦理、环境等各方面的影响,而且在常规科学阶段,科学共同体在科学事实的判断上也具有确定、统一的认识。

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对人类生活影响的深入,科技所面临的问题大多具有复杂性和较高的不确定性,“从而使决策和处理更为复杂,传统常规科学日益显露出了局限性”[5]。在有关问题上,科学不再能够获得确定性的结论,科学共同体的认识也不再统一,专家的局限性日益突出,因为他们获得的知识也是一种很片面化的知识,“专家也和其他人一样,总是从一个片面的角度观察各种现象”[6]211。例如,在对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对苏格兰农场所造成的核污染的调查中,科学家具备一定的知识,但不备全部的知识,他们用一般化的原则和模型研究当地的环境影响,忽视了局部环境的特殊性。[6]

对于转基因技术而言,在风险的发生、风险的认识、风险的评价等方面,都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科学共同体( 尤其在转基因科技专家与生态学家之间) 在转基因技术风险上存在着较大的争论,未达成一致的科学判断。[7]而且转基因技术的应用涉及面比较复杂,与环境、人体健康、社会、伦理等各方面紧密相关。因此,面对具有高度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的转基因技术评价时,专家知识呈现出局限性,专家的意见并不具有代表性、权威性和绝对的正确性。因此,在转基因技术风险评价中仅仅依据一小部分专家的意见而不广泛征询科学共同体以及广大公众的意见是不合理的,是难以应对和治理转基因技术风险的不确定性的。

( 二) 利益多元化: 精英不能代表公众

转基因技术产业化所涉及的利益主体呈现出多元化态势,其利益相关者有: 转基因技术的研发者( 生物技术公司、科研机构及其科研人员) 、转基因技术的使用者( 农民等种植者) 、转基因技术产品的食用者( 消费者) 以及政府部门、环保组织、普通公众等。而不同的利益主体具有不同的利益诉求,例如生物技术公司追求的是经济效益、种植者关注的是农业收入、消费者看重的是健康收益、环保组织关心的是环境收益、政府部门考虑的则是粮食安全、农业安全等,因此不同的利益主体在转基因技术的价值判断上具有不同的观点,呈现出非价值共识性。

如此,在转基因技术的评价中,在对某项转基因作物的风险与收益的具体考量上,“知识- 权力”精英难以代表不同公众的多元利益诉求。精英决策模式存在着缺陷,由精英主导评价而对转基因技术收益所做出的判断,往往反映的是精英的利益和偏好,而不是广大公众的意愿。“当精英的偏好不同于大众时,精英的偏好往往会占上风”[8]20,其达成的共识往往是精英集团而不是普通公众的价值共识———“政策从精英朝下流向大众,它们不是反映来自大众的需求。”[8]19

例如,我国目前具有较大规模产业化推广的作物是转基因棉花,其特性是抗虫。另外已经获取安全证书的转基因水稻,其特性主要也是抗虫。那么在转基因技术产业化上由精英做出的这些判断和决策能代表不同公众的真实意愿和利益诉求吗? 这是值得深思的。例如,转基因棉花的推广也许符合了农民的利益诉求,可以为其减少生产成本,增加农业收入,但是否会导致较大的环境风险而对其他公众的环境利益产生伤害呢? 而对于转基因水稻的产业化推广来讲,消费者是否可以接受呢? 精英的判断能代表消费者的健康诉求吗? 答案很有可能是否定的。否则,目前面对转基因技术的产业化,不可能在社会上产生这么大的争论。

二外行知识与风险共治

在面对高度不确定性的科技评价中,“科学作为善( Good) 和真( True) 的担保人的旧观念已成为历史了”[9]。对此,福特沃兹和拉维茨在20 世纪90年代就提出了相对于库恩“常规科学”的“后常规科学”的理念来试图解决高不确定性下的相关评价、决策问题,参见图1。

转基因技术评价,其不仅面临着较高的系统不确定性,而且还面临着较高的决策风险。因为一方面转基因农业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健康效益,对公众利益的维护会产生积极的正面效应,需要抢占生物技术的制高点,这是非常重要的; 另一方面,其又有着特殊的、潜在的、可能的、巨大的经济风险、环境风险、健康风险等,对公众利益的维护会产生不可忽视的负面效应。[10]因此,转基因技术评价是一种后常规科学下的科技评价,“归属于理性与科学确定性的王国的传统的科学风险评估与管理的模式已不再有效了”[11]。科学评价面临着两难的境地,具有较大的决策风险。

在福特沃兹和拉维茨看来,当“应用科学”面对的系统不确定性和决策风险两个因素都比较低时,库恩所谓的解谜是适用的,在科技评价中不需要进行广泛的讨论; 但当其中的一个因素( 系统不确定性或决策风险) 处于中等大小时,需要进入第二种解决问题的对策类型———“专业咨询”; 而在后常规科学中,系统不确定性和决策风险两个要素都很高,在此种科技评价中,为了减少或控制不确定性,降低决策风险,就需要进行广泛的科学讨论,以此来扩大参与主体和知识库,以便实行“扩大的贵族共同体”( expended peer communities) 和实现“扩展的事实”( extended facts) 。

因此,对于转基因技术评价来说,就需要允许公众进行广泛的参与,使得他们能与科技专家、技术官僚一起对转基因技术风险进行民主的治理,从而以便更好地应对不确定性。在具体的实践中,丹麦、德国、英国在转基因技术评价中所倡导的PTA( participatory technology assessment ) 模式就是一种较为有效的、可行的模式,此种模式要求政府采取各种措施确保公众能在安全评价中具有话语权,以发挥好专家知识和外行知识的各自优势。[12]

公众的广泛参与不仅可以使得评价主体成为“扩大的贵族共同体”,而且还可以为评价带来“扩展的事实”。因为在转基因技术风险评价上,专家知识本身是存在局限性的。例如在环境风险的评价上,专家是在实验室中开展研究的,会忽视开放性的环境的特殊性; 他们往往使用的是普适性的评价模型,会忽视局部环境的差异性; 他们经常是针对理想化的作物耕作体系来研究,会忽视农民具体农事操作的随意性; 他们往往只会考查短期的、当前的影响,会忽视长期的、未来的影响。在此情况下,推行广泛的公众参与就显得极为必要。因为“当技术扩展到实验室外部,并涉及复杂的环境问题,当科学家负载了委托和承诺,技术便敏感于所在的社会语境了”[13]。如此,仅仅关注科学语境是不够的,还需要扩展到社会语境。公众是来自于实际的社会中,对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后果具有切身的感受。因此,他们的参与“能够帮助提供和分析相关联的当地条件和实践的关键性知识”[14]。例如,具体生态环境中耕耘的农民是转基因作物所导致的环境风险的直接感受者,他们对风险有一种直观的、经验性的、具体化的感知,而此种关于环境风险的地方性的、实践性的知识,可以弥补科学知识和实验室知识的不足,即它们只是在一个有限的生态环境中和时间维度中以及在未完全开放的试验环境中,获得的对转基因技术的特定的、部分的、有限的环境风险的认识。而来自不同地区的公众,不同年龄段、性别、生理特质的公众,带着他们对转基因食品健康风险的广泛的、差异化的、具体的、实践性的、直接的感知,参与到转基因技术的风险评价中,可以弥补现在科技专家在转基因食品健康风险上所获得的局部的、片面的、实验室的、间接的认识的不足之处。因此在转基因技术的风险评价上,“以一种多元的观点,进行广泛的社会对话,可以使科学能够很好地应付未来的不确定性”[15]。

当然,在转基因技术风险评价中,我们强调公众参与,重视外行知识的价值,不是要否定专家知识的价值。“不是对传统的科学实践的挑战,也不与可靠的知识或专门的技能在它们的合理渊源方面可以被当作科学典范的主张相抵触”[16],而是想指出,“现代科学不是唯一的知识,应在这种知识与其他知识体系和途径之间建立更密切的联系,以使它们相得益彰”[17],目的是为了在转基因技术的安全性上能有一个“正确”的评价。

三利益协商与共识形成

美国著名政治学家卡罗尔·佩特曼构建了“参与民主”( participatory democracy) 理论。[18]协商民主( deliberative democracy) 理论则是在参与式民主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协商民主理论的核心理念是公共协商。[19]因此,可以说,协商民主摆脱了传统代议制民主下的精英决策模式,从而走向了一种多元参与、共同协商、开放式的决策模式,其试图解决多元主义、不平等、复杂性等问题。

对于转基因技术产业化来说,由于其涉及多方的利益,不同的利益主体具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因此在转基因技术的发展方向上,各方利益主体远没有达成统一的价值共识,呈现出复杂性、多元化等特征。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促使公众的观点能在转基因技术收益评价中得到体现,公众的有关利益能够得到维护,必须进行公共协商。如此,作为转基因技术风险的承担者和利益的分享者———公众———就可以在评价中发出他们的心声,带来他们的建议,而不是利益诉求和意见表达“被代表”,这对于确保制定一个利于不同群体利益维护的转基因技术产业化政策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种植者( 农民) 的经济收益的维护来讲,农民自身具有最为真实的发言权,而如果仅仅是依靠经济学家根据个别的特定的调查数据或访谈,或者基于数学模型来计算,那么在转基因作物推广所带来的经济收益上所得出的结论往往是存在一定缺陷的。因为此种结论更多的是体现出特殊性而不是普遍性,更多的是体现出理想性而不具有现实性,实际的情况往往比想象的要复杂很多。

对于消费者的健康收益的维护来讲,公众的意愿往往是精英所不知道的或不完全知道的,公众和精英的食品消费观念和习惯的不同、知识结构的不同、实际处境的不同,都会导致他们在有关价值判断上的不同。因此,只有在具体的评价中让公众自身去表达他们的意愿、关切,尤其是一些弱势群体或少数族群的诉求,才能维护好不同消费群体的各自利益。

对于转基因技术在保证粮食安全、维护环境安全等方面的影响来讲,都需要不同利益群体进行广泛的讨论,要听取他们的不同的观点和利益诉求,即需要科技专家、人文学者、政府官员、农民、消费者、环保人士、普通公众等不同群体进行公共协商,而不是仅仅由少数精英根据自己所获得的有限的认识,根据自己对形势的主观性判断而做出相关评价。

需要强调的是,在转基因技术收益评价中,公众参与利益的公共协商,要确保其实际效果,以便能对转基因技术产业化政策的走向发挥实际的影响力,对此,就需要真正“充权于公众”[20],保证不同利益群体的集体行动力( collective action capacity) 。托马斯·伯纳尔曾指出,哪种利益集团将在转基因技术评价中占据更大的话语权和产生更大的影响力,关键在于其集体行动能力,他指出在欧洲由于环保和消费者集团的集体行动力较强,所以欧盟在转基因技术政策的制定上更多的是以公众的环境收益和消费者的健康收益维护作为决策的基点; 在美国由于生产者集团的集体行动力较强,所以美国在制定转基因技术政策上较少顾及其可能产生的环境风险和健康风险,而比较注重其所到来的经济效益。[21]

不可否认,在当前我国的转基因技术评价中,不同利益群体( 集团) 的集体行动力也是有差异的。例如,政府官员、转基因技术共同体、生物技术公司等利益群体的集体行动力较强,他们对政策的影响力较大,而消费者、农民、环保人士、非政府组织等利益群体的集体行动力较弱,他们对政策的影响力就较小。因此,为了在转基因技术评价中进行充分的、平等的利益协商,防止出现假协商,一方面需要提升消费者、农民等利益群体的行动力,使得他们在公共协商中能真正实现自身利益的表达,而且要使得他们的利益表达在政策制定中能得到同等的考量; 另一方面要遏制某些强势利益群体( 如转基因技术共同体) 在评价中其集体行动力和影响力过大的情况,以防止他们控制政策的走向。

总之,在转基因技术评价中,推行广泛的公众参与以进行利益的公共协商是至关重要的,这可以“有助于打破政策制定过程中的政策垄断———垄断者热衷于把政策制定封闭起来,限制外界的参与,通过各种形式对政策进行控制”[22],如此就可以使得公众能够实现自身利益的明确表达,以便制定出一个利于不同群体利益维护的“善”的评价,“这种普遍的善是要超越任何一个群体、利益集团的善,是要考虑任何一个群体、利益集团的利益和观点”[23]。

四结语

转基因技术风险评价面临着较大的不确定性,是一种后常规科学下的评价。公众参与评价可以对风险进行民主的治理,可以发挥其所掌握的地方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的优势,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科学知识和实验室知识的局限性,利于应对不确定性,这将有助于做出“正确”的评价。转基因技术收益评价面临着利益多元化态势,公众参与评价可以对利益进行公共协商,公众自身而不是“被代表”去直接表达他们的观点和利益诉求,利于协调各方利益,实现价值共识,这将有助于做出“善”的评价。有了“正确”和“善”,就为形成公信力创造了条件,如此,就可以达成共识,消除争议,从而推动转基因技术的演进和产业化发展。对此,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政府部门应该看到公众参与转基因技术评价的必要性,在研究和借鉴国外的理论和实践,并结合我们实际的基础上,探索可行的、有意义的参与机制和模式,以对公众参与的意愿和呼声做出回应。

第二,政府部门也需要防范公众参与转基因技术评价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如高成本、低效率、非理性等,但不能否定公众参与的价值,更不能阻挡公众的参与,而是应该采取积极的措施,如加强科学传播,提高公众的素养,以防止参与中的无知与非理性。

上一篇:高校文库研究论文成果综述下一篇:认识人民币参考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