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化学键笔记

2024-09-18

高中化学化学键笔记(精选15篇)

1.高中化学化学键笔记 篇一

化学教师读书笔记

读《化学教学论》心得

我重读了刘知新主编的《化学教学论》一书,对化学课程的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特别是对自己的教学有很大帮助,化学教师读书笔记。现对自己的一些想法与做法书写如下:

一 培养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认识或趋近的倾向,也称为“求知欲”。

化学教学要使学生做到“要学——学会——会学”,其中要学是前提,而学习兴趣是“要学”的先导。学习兴趣对于学习效果,智力发展和未来的成就都有重大影响。人们把学习兴趣看成是“人才成长的起点”。如果学生有了兴趣,那他就会自觉主动地学习,克服学习中的困难。

二 启发积极思维

让学生被动地记忆、重复、模仿来获得知识,已远远不能适应形势发展需要,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有计划、有目的地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在学生有准备的基础上(如经过预习),把教学过程变成一连串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使知识和能力发生有机联系,读书笔记大全《化学教师读书笔记》。提出问题就是给学生设疑或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这是启发思维的关键,也是培养能力的开端。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开展积极的思维,以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培养能力。

如在讲解化学计算题时,要引导学生分析题意,启发学生运用概念、原理、公式等去理解计算题的关键所在,以便掌握解题的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以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加强学科内的综合训练。

三 建构知识结构

学生有时反映,“化学不好学,学不懂,记不住,不会用”。这主要是因为他们还没有掌握化学知识结构和内在联系。化学变化的实质是物质构成的变化,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运用物质结构的理论和化学反应规律的知识,去指导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学习。教师要弄清重点、难点,进而订出规划,具体落实,使知识连贯成索链,环环相扣,先后有序。这样,在教学中就能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循序渐进,步步深入,就能从整体出发来深刻地理解局部,将局部的知识纳入有机联系的知识整体中,有的放矢,促进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有效地发展学生智能。

四 严格进行智能训练

要实现知识和能力的相互转化,关键在于实践。严格训练便是一种特殊的实践形式,它是实现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主要手段和必由之路。

训练必须讲求实效。训练的目的是为了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应该根据这一目的来确定训练的内容和方式。如果离开了这一点,任何训练便都失去了意义。因此,必须从教学实际出发,练有实效。练不在“多”而在“精”,要以少胜多。针对问题进行反复多次的训练,帮助学生提高。

2.高中化学化学键笔记 篇二

1 初中、高一化学学习特点对比

1.1 概念抽象初中和高中的化学名称有很大的不同, 我们的中

学化学多数是比较容易懂的语言表达, 因为它本身的知识内容就比较浅, 而高中化学知识就不同因为它的知识就比较深了, 比如高中化学中, 物质的量、氧化还原反应、盐类水解等概念难以理解, 同学们会觉得离生活太远, 抽象思维能力一下子还不能适应。因此这就有必要加强学生的抽象概念的理解能力, 逐步培养学生的化学概念以及让他们掌握化学的理论规律, 改变他们被打的学习习惯, 可以说高中的化学知识涉及到的知识很大一部分是属于抽象性的, 对于这些抽象的知识就要求学生们在进行抽象概念的理解上注重学习的方法, 由被动转化为主动地学习, 同时还要建立系统的思考模式。比如氧化———还原反应有关概念既抽象, 理论性又较强, 第二章摩尔概念一个接一个, 学生一时不适应, 这是学生进入高中所面临的挑战, 给教与学带来一个十分尖锐的矛盾。

1.2 知识激增, 课程进度快, 化学反应方程式复杂初中进度相

对高中较慢, 要领定律学习巩固时间较长, 在往后的学习中有较充裕的时间加以消化, 而进入高中以后, 尤其是高一化学在知识内容的“量”上急剧增加, 在进入高中以后由于它的学习内容以及广度都有所增加, 尤其是抽象性的知识增加较多, 而且学习的课程减少, 这就要求学生们加大对化学的学习动力, 及时消化所学的知识, 如高一Cl2的实验室制法, Cl2与水、碱的反应, Na Cl与浓硫酸微热与强热制氯化氢反应的不同情况等, 学生一时难以理解, 深感难掌握、难记忆, 不太适应。

1.3 内涵深、联系广由于高中的化学所涉及的只是比较抽象,

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方法出现了较大的变化, 学生的思维方法要像理智的层次跨越, 但是学生的理智思维方式不是马上就形成的, 这样就会导致学生的不适应, 从而导致新生的学习成绩下滑, 甚至出现学生厌倦化学的情绪, 所以说加强学生的推理能力及探索能力对于学生的学习非常重要, 并且为他们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定地基础。

2 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化学学习建议

2.1 教师的教法建议

2.1.1 初高中教材知识的衔接的建议作为一名高一化学老师

我们要在授课前对我们所讲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思考, 建立科学有序的授课路线, 对于旧的知识我们要在讲解新的知识时加以概括, 这样既有利有对就知识的回顾也有利于对新知识的理解。作为化学老师我们在做好课案的同时我们也要为了做好知识的衔接, 在开学以后不要急于授新课, 要对初中部分知识进行了复习, 作为老师我们首先就是大体上对全班的同学的化学知识进行一次系统的摸底, 大致了解他们的掌握水平, 只有这样我们在授课的时候才能是同学们接受。其次我们要注意我们的授课方法, 我们在进行新的学习内容时我们也要帮助学生们温习旧的知识。最后我们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动力, 作为一个新生我们要熟悉掌握它们的心理特征, 让他们学习化学的动力加强。

2.1.2 教学方法的衔接除了高中课程的难度本身比初中大之

外, 还有高中教师的教学方法与初中的有很大的区别:初中化学教学方法由于受到初中生知识水平及初中化学作为入门学科的限制, 较多采用老师讲解式, 学生听的讲解方法和实物直观教学为主;而高中以启发式、理论和抽象思维为主, 比较注重理论的指导作用和知识的灵活应运。因此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应巧妙过渡。适当保留初中化学教学的一些基本方式, 教师应了解和研究初中化学教学的程度以及学生学习的一般情况, 避免在高中教学中出现与初中生的接受能力的不协调, 从而避免学生不适应教师的教法。

2.2 对于学生的学习方法建议在初中的化学学习中由于学生

还没有接触过化学这门学科, 所以相对来说它所涉及到的知识比较少, 而且单一主要就是属于一些基础性的记忆的知识, 大多数的学生只需要背诵就可以了, 他们缺乏一定的理解, 但是这样也不影响他们的化学成绩, 而高中的化学就相对于初中的具有抽象性的难度了, 如果学生们还是采用记忆的方法就不行了, 这就要求同学们站在抽象概念的基础之上进行系统的理解与思考, 并且对于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现在, 学会知识的连贯, 深化知识的内在联系, 并且在学习中注意自己的主动式学习, 做到科学合理的学习。但我们的部分高一学生仍用初中的学习方法, 虽然下了很大的功夫, 却越学越差, 最后导致失去了学习化学的信心。

第一, 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充分发挥化学的实验作用。化学作为一门一实验为主导的学科, 相对于其他的学科来说光靠死记硬背是不行的它要求学生们要加强实验的作用, 这样有利于把抽象的概念变为实际的实验结果, 这样有利于学生的理解与加强学习效果, 更重要的就是强化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及动手能力, 实现我国的素质教育的目标。第二, 加强对知识的理解能力, 探讨时的学习。学生在初中学的知识大多是属于化学的浅层次的, 属于记忆的东西比较多, 而在高中的学习中, 由于高中的知识多而且比较的杂这就要求学生们运用灵活的方法进行学习, 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 不仅要随时体会化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建立自己的思考途径, 还要逐渐体会高中化学知识的特点和学习方法。在必要的时候多加以对知识的回顾, 巩固对知识的理解, 进而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对于化学的理解学生们要多进行探讨式的学习, 来巩固自己的知识, 在脑子里逐渐建立抽象的概念和理论。第三, 及时回顾自己以前学过的知识, 随时总结。在初中的时候由于学生们刚接触化学知识, 他们所掌握的知识大多是属于概念性的东西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性的知识, 他们的掌握程度有些不同, 但是在升入高中以后由于暑假的间隔以及新的环境这样就要求同学们时刻注意对化学知识的温习与学习思考从而强化自己的化学知识。

参考文献

[1]http://blog.fjedu.gov.cn/space/-60/viewspace-6096.

[2]景维清.浅析化学教学中学生形象思维的培养[J].西江教育论丛, 2004, (02) .

3.高中化学化学键笔记 篇三

【关键词】课堂笔记 笔记功能 笔记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106-02

一、化学课堂笔记的功能

记课堂笔记是指对课堂上的知识由感知转化为联想、分析、综合,再转化为文字表达的思维过程。在认知心理学研究领域,外国学者认为记笔记主要存在两种功能:贮藏功能和编码功能。贮藏功能强调的是记笔记的外部贮藏作用,认为通过对笔记的复习,唤起对讲课内容的再认,巩固所学的内容,从而体现笔记的价值。编码功能的核心内容是记笔记活动本身可以引起学习中的积极活动,有利于组织记忆和形成迁移。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普遍认为课堂笔记有以下的作用:

1.课堂笔记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必要的补充,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通常会将自己多年来总结出的、很实用的内容补充进去,学生很有必要记录在笔记本上;

2.课堂笔记有助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记笔记的过程也是一个积极思考的过程,可调动眼、耳、脑、手一齐活动,促进对课堂讲授内容的理解;

3.课堂笔记有利于学生自我复习时把握重点与难点,一份亲手做的内容清晰、重点突出的笔记,常能使自己记忆犹新;

4.记课堂笔记能稳定学生注意力,要想在听课的同时记好笔记,必须要跟上教师的讲课思路,把注意力集中到学习的内容上,有利于维持课堂纪律;

5.课堂笔记的后期整理有利于学生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实现知识体系的建构,帮助学生在所呈现的信息与己有知识间建立起外在联系,有助于新信息的迁移。

高中阶段的化学知识容量大,逻辑思维要求高,知识结构包括: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有机化学、化学实验、化学计算等,需要强化记忆的内容很多,学生在化学的学习过程做好课堂笔记,可以将所学的化学知识转化为文字记录,留下思考的痕迹,促进记忆和理解,课后再对笔记进行二次加工,学生又可以对自己的认知过程和材料加工过程进行控制,有利于建立起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实现对化学知识体系的理解和建构。

二、现状分析

目前的高中化学课堂中,化学课堂笔记的重要性已经得到大部分学生的认可,但具体行为方法上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中等以下的学生由于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方面的问题,做课堂笔记时不主动也不认真,一般都是应付教师,这种情况高一年级尤为严重;

2.教师采用多媒体课件上课,内容多,速度快,学生搞不清楚到底要记什么东西,也来不及记录;

3.大多数学生只有在化学考试前才开始复习化学课堂笔记,平时将课堂笔记束之高阁;

4.学生的课堂笔记只是教师板书的复制品,在细节修饰,二次加工方面普遍做得不理想。

三、化学课堂笔记的基本方法

1.教师层面

(1)教师在高一年级或新学年的开始讲述化学课堂笔记的作用及重要性。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最淡的墨水胜过最强的记忆”,这两句话都是说笔记的重要性。美国心理学家巴纳特以大学生为对象做了一个实验,研究了做笔记与不做笔记对听课学习的影响。大学生们学习的材料为1800个词的介绍美国公路发展史的文章,以每分钟120个词的中等速度读给他们听。把大学生分成三组,每组以不同的方式进行学习。甲组为做摘要组,要求他们一边听课,一边摘出要点;乙组为看摘要组,他们在听课的同时,能看到已列好的要点,但自己不动手写;丙组为无摘要组,他们只是单纯听讲,既不动手写,也看不到有关的要点。学习之后,对所有学生进行回忆测验,检查对文章的记忆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听课的同时,自己动手写摘要组的学习成绩最好;在听课的同时看摘要,但自己不动手组的学习成绩次之;单纯听讲而不做笔记,学习成绩最差。因此在第一节课上应提出化学课程的学习要求,将笔记纳入学习成绩考核中,明确课堂笔记是学生学习过程表现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定期检查评分,展览学生的优秀笔记,这对学生既是一种肯定,又是一种鞭策,可以激励同学们把课堂笔记做得更好。在一次化学教研活动中,广州市教育局教研室化学教研员马文龙老师充分强调了化学课堂笔记的作用,认为课堂笔记可以衡量学生听课的效果。为激励中下生也积极做课堂笔记,马老师曾说过,在平时的课堂教学活动中预设一些题目,让学生记在笔记本上作课后思考,在平时测试出题时加入这些题目,当学生知道测试中有部分题目来自课堂笔记,他们就会更加主动记课堂笔记和复习课堂笔记。

(2)合理设计多媒体课件,把握课堂节奏。现在的化学教师上课一般都会使用多媒体课件,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大增,当材料呈现速度过快或信息密度过高时,记笔记活动与集中精力接受需处理的知识活动相矛盾,记笔记妨碍了有效的编码,影响对知识的理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适当给学生留下知识缓冲的时间,便于学生思考、记录与整理。同时,学生面对大量的知识,不知道哪些该记,哪些不用记,哪些是重点,因此在设计多媒体课件时,也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予正确的指导,笔者在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上有一定的经验,在设计多媒体课件时的做法可供参考:教师在上第一节课时就告诉学生根据多媒体课件上的颜色分类记笔记。例如:黑色字体为普通陈述的内容,仅供阅读,无须记录;蓝色字体为应该记录的内容,其中黄底蓝字为重点知识,红底蓝字为难点知识;红色字体为补充内容,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记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再配合语速和声调,学生就很容易把握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记课堂笔记时也能做到条件反射,不须教师反复强调哪些该记,哪些是重点了。

2.教师指导学生层面

(1)指导学生面对不同的化学课型采用不同的笔记策略。

实验课: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课是由教师组织指导并由学生独立实践的教学活动,学生只有经过认真的课前预习,了解实验的目的、要求,理解实验原理,弄清操作步骤,设计好记录格式,然后进入实验室才能有条不紊地进行各项操作。实验过程中,学生要及时记录实验现象,归纳整理后书写实验报告。

习题课:习题是一种在某一层面上的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是学与用的初级过程。教师通过对典型习题的讲解,引导学生建立推理、演绎等逻辑思维能力。学生不能只记下例题就完事了,应当再批注核心知识点,反思解题过程。通过化学习题课笔记实现自己的不断反思、总结、提升。

复习课:复习课是知识的规律化、条理化,重点、难点、考点的深度剖析。所以,复习课类型的化学笔记学生应当详细记录,并且要把自己的理解融入复习笔记之中,在提高自己总结能力的同时实现全面复习,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就拿元素化合物的知识复习来说吧,复习不能只停留在对原有知识的再认识上,而要进行认真的分析归纳等,做进一步深化处理,从中掌握元素化合物间的联系、相互转化关系,尽可能使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在头脑中形成知识网络。

(2)指导学生做好课堂笔记的二次加工。

1)修正补充法。先将笔记阅读一遍,然后对笔记的内容进行修正和补充,使之正确完整。

2)归类法。把所记的内容分门别类进行整理。例如对固体物质颜色的记忆,可以归类总结。

3)比较法。比较材料的异同的方法。如果分类集中,观察其异同,分析对比,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就容易记忆和掌握了。例如下表:

4)列表法。即用列表的形式把各种知识分门别类地放在应有的位置上,使杂乱无章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列表法常和比较法、归类法综合使用,这样做既可以使知识记得清楚,提取方便,又可以培养自己比较和归纳的能力。例如整理化学笔记时,可以把同族里不同的元素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加以比较,用列表的形式表示出来。

5)知识树法。按照知识的体系,把学习的内容用树干派生出树枝,树枝派生出分枝的形式,把知识的体系画出来,使之条理化的方法。

(3)指导学生注意书写的速度,用简单的符号代替文字。书写速度太慢,势必会影响听课的效果。指导学生要学会一些提高笔记速度的方法,不必将每个字写得工工整整,可以快速书写;指导学生简化某些字和词,建立一套适合自己的书写符号,比如用“白↓”代表“白色沉淀”,用“↑”代表“生成气体”,用“E生”代表“生成物的总能量”等等,但要注意不要过于潦草、过于简化而使自己也看不懂所记的内容是什么。

(4)指导学生采用灵活的笔记格式。在新学期开始的时候,建议学生购买版面较大的活页笔记本。版面大是为了减少记录过程翻页的次数,可以使笔记内容一目了然;活页是为了方便以后补充内容或二次加工。

(5)指导学生交流笔记。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设笔记交流的平台,学生乐于将笔记中的内容在整理和复习时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使各种有效媒体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从而带动整个班级笔记互助氛围,全面提升化学课堂笔记的利用效率。

课堂记笔记和其他学习策略一样是可以通过训练和培养得到提高的,但是要取得最佳的的学习效果,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上多为学生设想,坚持定期的检查督促,还要指导学生记课堂笔记方法、技巧,最重要的是指导学生对课堂笔记进行加工整理。

参考文献:

[1]胡进. 关于记笔记策略的研究综述[J]. 心理学动态. 2001年01期.

[2]周洁. 中学生如何做好化学课堂笔记[J]. 内蒙古教育·理论研究版. 2009年08期.

[3]周全生. 做笔记的价值与意义研究[J].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年04期.

[4]曹少华. 谈新课程中的"记笔记"问题[J]. 上海教育科研. 2004年06期.

4.化学读书笔记 篇四

我这次拿到的书是《化学也疯狂》。这本书确实完全颠覆了以前我对化学的认识。虽然还未开始正式学化学,但是心中一直对它有种莫名的恐惧。那些拗口的化学式,和看也看不懂的化学符号,简直让我头晕。可是这本书告诉我:化学也可以很有趣。以前看到著名的编辑学家叶至善老先生说过一句话:只有枯燥的讲述,没有枯燥的科学。书中有趣的图片和搞笑的故事让我在不知不觉的笑声中学到了很多。真是让人爱不释手!

不管我们意识到与否,化学都是我们日常常生活的一部分,化学渗透到生活的每一方面。烹饪技术高超的家庭主妇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名化学家。怎样将食品中的化学成分调配好是一门艺术。比如,烧烤完全是化学反应,你烧烤的食物好坏在于化学成分的调配,而蔗糖受热熔化会变成焦糖。熟练地了解这些,就能简单地做出使人食欲顿开的食物。另一方面烧烤用的苏打和食物也是化学在现实生活中应用的典范。我们懂得食用油和酱油会因为氧化反应而变质同时颜色发生变化因此我们可以观察颜色而辨别食用油和酱油是否安全食用。我们用特氟龙锅来油煎食物,用铁锅来做汤……这些生活中看似普通平常的小事全都包含着化学原理。总而言之,化学在我们身边。我们呼吸的空气,我们吃的食物,我们周围的一切无一不渗透了化学的原理。了解化学就是在了解我们身边的世界。

5.生理化学笔记(四) 篇五

考纲要求

1.心脏的泵血功能:心动周期,心脏泵血的过程和原理,心脏泵血功能的评价和调节,心音。

2.心肌的生物电现象和生理特性:心肌的生物电现象及其简要原理,心肌的电生理特性,植物性神经对心肌生物电活动和收缩功能的影响。

3.血管生理:动脉血压相对稳定性及其生理意义,动脉血压的形成和影响因素。静脉血压,中心静脉压及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微循环。组织液和淋巴液的生成和回流。

4.心血管活动的调节:心脏及血管的神经支配及作用,心血管中枢,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化学感受性反射及其他反射。心脏和血管的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肌肉运动时心血管活动的调节。动脉血压的长期调节。

5.血量及其调节:血量的神经和体液调节,急性失血的生理反应。

考纲精要

一、心动周期与心率

1.概念:心脏一次收缩和舒张构成一个机械活动周期称为心动周期。由于心室在心脏泵血活动中起主要作用,所以心动周期通常是指心室活动周期。

2.心率与心动周期的关系:

心动周期时程的长短与心率有关,心率增大,心动周期缩短,收缩期和舒张期都缩短,但舒张期缩短的比例较大,心肌工作的时间相对延长,故心率过快将影响心脏泵血功能。

3.心脏泵血

(1)射血与充盈血过程(以心室为例):

①心房收缩期:在心室舒张末期,心房收缩,心房内压升高,进一步将血液挤入心室。随后心室开始收缩,进入下一个心动周期。

②等容收缩期:心室开始收缩时,室内压迅速上升,当室内压超过房内压时,房室瓣关闭,而此时主动脉瓣亦处于关闭状态,故心室处于压力不断增加的等容封闭状态。当室内压超过主动脉压时,主动脉瓣开放,进入射血期。

③快速射血期和减慢射血期:在射血期的前1/3左右时间内,心室压力上升很快,射出的血量很大,称为快速射血期;随后,心室压力开始下降,射血速度变慢,这段时间称为减慢射血期。

④等容舒张期:心室开始舒张,主动脉瓣和房室瓣处于关闭状态,故心室处于压力不断下降的等容封闭状态。当心室舒张至室内压低于房内压时,房室瓣开放,进入心室充盈期。

⑤快速充盈期和减慢充盈期:在充盈初期,由于心室与心房压力差较大,血液快速充盈心室,称为快速充盈期,随后,心室与心房压力差减小,血液充盈速度变慢,这段时间称为减慢充盈期。

(2)特点:

①血液在相应腔室之间流动的主要动力是压力梯度,心室的收缩和舒张是产生压力梯度的根本原因。

②瓣膜的单向开放对于室内压力的变化起重要作用。

③一个心动周期中,右心室内压变化的幅度比左心室的小得多,因为肺动脉压力仅为主动脉的1/6。

④左、右心室的搏出血量相等。

⑤心动周期中,左心室内压最低的时期是等容舒张期末,左心室内压最高是快速射血期。因为主动脉压高于左心房内压,所以心室从血液充盈到射血的过程,是其内压从低于左心房内压到超过主动脉压的过程,因此心室从充盈到射血这段时间内压力是不断升高的。而舒张过程中压力是逐渐降低的,左心室内压应在充盈开始之前最低即等容舒张期末最低。

二、心脏泵血功能的评价

1.每搏输出量及射血分数:

一侧心室每次收缩所输出的血量,称为每搏输出量,人体安静状态下约为60~80ml。每搏输出量与心室舒张末期容积之百分比称为射血分数,人体安静时的射血分数约为55%~65%。射血分数与心肌的收缩能力有关,心肌收缩能力越强,则每搏输出量越多,射血分数也越大。

2.每分输出量与心指数:

每分输出量=每搏输出量×心率,即每分钟由一侧心室输出的血量,约为5~6l。

心输出量不与体重而是与体表面积成正比。

心指数:以单位体表面积(m2)计算的心输出量。

3.心脏作功

心脏收缩将血液射入动脉时,是通过心脏作功释放的能量转化为血液的动能和压强能,以驱动血液循环流动。

三、心音

1.第一心音与第二心音的异同:

标志心音特点主要形成原因

第一心音心室收缩开始音调低,历时较长心室肌收缩,房室瓣关闭

第二心音心室舒张开始音调高,历时较短半月瓣关闭振动,血流冲击动脉壁的振动

2.第一心音和第二心音形成机制:

(1)第一心音是心室收缩期各种机械振动形成的,这一时期从房室瓣关闭到半月瓣关闭之前。其中心肌收缩、瓣膜启闭,血流对血管壁的加压和减压作用都引起机械振动,从而参与心音的形成。但各种活动产生的振动大小不同,以瓣膜的关闭作用最明显,因此第一心音中主要成分是房室瓣关闭。

(2)第二心音是心室舒张期各种机械振动形成的,主要成分是半月瓣关闭。

3.第三心音和第四心音:

是一种低频率振动,其形成可能与心房收缩和早期快速充盈有关。在儿童听到第三、第四心音属正常,在成人多为病理现象。

四、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

心输出量是搏出量和心率的乘积,凡影响到搏出量或心率的因素都将影响心输出量。心肌收缩的前负荷、后负荷通过异长自身调节机制影响搏出量,而心肌收缩能力通过等长自身调节机制影响搏出量。

1.前负荷对搏出量的影响:

前负荷即心室肌收缩前所承受的负荷,也就是心室舒张末期容积,与静脉回心血量有关。前负荷通过异长自身调节的方式调节心搏出量,即增加左心室的前负荷,可使每搏输出量增加或等容心室的室内峰压升高。这种调节方式又称starling机制,是通过改变心肌的初长度从而增强心肌的收缩力来调节搏出量,以适应静脉回流的变化。

正常心室功能曲线不出现降支的原因是心肌的伸展性较小。心室功能曲线反映搏功和心室舒张末期压力(或初长度)的关系,而心肌的初长度决定于前负荷和心肌的特性。心肌达最适初长度(2.0~2.2μm)之前,静息张力较小,初长度随前负荷变化,但心肌超过最适初长度后,静息张力较大,阻止其继续被拉长,初长度不再与前负荷是平行关系。表现为心肌的伸展性较小,心室功能曲线不出现降支。

2.后负荷对搏出量的影响:

心室射血过程中,大动脉血压起着后负荷的作用。后负荷增高时,心室射血所遇阻力增大,使心室等容收缩期延长,射血期缩短,每搏输出量减少。但随后将通过异长和等长调节机制,维持适当的心输出量。

3.心肌收缩能力对搏出量的影响:

心肌收缩能力又称心肌变力状态,是一种不依赖于负荷而改变心肌力学活动的内在特性。通过改变心肌变力状态从而调节每搏输出量的方式称为等长自身调节。

心肌收缩能力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是由影响兴奋—收缩耦联的因素起作用,其中活化横桥数和肌凝蛋白atp酶活性是控制心肌收缩力的重要因素。另外,神经、体液因素起一定调节作用,儿茶酚胺、强心药,ca2+等加强心肌收缩力;乙酰胆碱、缺氧、酸中毒,心衰等降低心肌收缩力,所以儿茶酚胺使心肌长度—张力曲线向左上移位,使张力—速度曲线向右上方移位,乙酰胆碱则相反。

4.心率对心输出量的影响:

心率在40~180次/min范围内变化时,每分输出量与心率成正比;心率超过180次/min时,由于快速充盈期缩短导致搏出量明显减少,所以心输出量随心率增加而降低。

6.高中化学笔记有机物知识点 篇六

1. 为何要隔绝空气?干馏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煤的干馏和木材的干馏各可得哪些物质?

有空气氧存在,煤将燃烧.干馏是化学变化. 煤焦油 粗氨水 木焦油

煤的干馏可得焦炉气 木材的干馏可得 木煤气 焦碳木炭

2. 点燃收集到的气体,有何现象?取少许直试管中凝结的液体,滴入到紫色的石蕊试液中,有何现象,为什么?

此气体能安静地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能使石蕊试液变蓝,因为此液体是粗氨水,溶有氨,在水中电离呈碱性.

二、乙酸乙酯的制取

1. 反应方程式 CH3COOH + CH3CH2OH --浓H2SO4,加热→CH3COOCH2CH3 + H2O

2. 盛装反应液的试管为何应向上倾斜45°角? 液体受热面积最大.

3. 弯曲导管的作用如何? 导气兼冷凝回流(乙酸和乙醇)

4. 为什么导管口不能伸入Na2CO3溶液中? 为了防止溶液倒流.

5. 浓硫酸的作用如何? 催化剂和脱水剂.

6. 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如何?

①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的溶解度最小,利于分层;

②乙酸与Na2CO3反应,生成无味的CH3COONa而被除去.

7.有机化学常用化学键的聚类分析 篇七

化学键是化学物质结构的最重要部分之一, 它是化学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有机化合物的化学反应和其结构直接受到化学键的基本特性的影响。在有机化合物中, 化学键的基本的特性指标有三项, 分别是键长, 键能和电负性差。这些化学键的特性不如无机化合物的化学键分明, 弄清它们之间的基本特性的差异具有重要意义。分析这些性能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运用聚类方法是一个很简便的方式。

1 化学键的定义与分类

1.1 化学键的定义

化学键是一种粒子间的吸引力, 其中粒子可以是原子、离子或分子。化学键种类繁多, 其能量大小、键长亦有所不同;能量较高的“强化学键”包括共价键、离子键, 而分子间力、氢键等“弱化学键”能量较低。研究认为, 在分子或晶体中的原子决不是简单地堆砌在一起, 而是存在着强烈地相互作用。化学上把这种分子或晶体中原子间的强烈作用力叫做化学键。键的实质是一种力。所以有的又叫键力, 或就叫键。矿物都是由原子、分子或离子组成的, 它们之间是靠化学键联系着的.

1.2 化学键分类

化学键分为三大类: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

(1) 离子健

离子键是由电子转移 (失去电子者为阳离子, 获得电子者为阴离子) 形成的。即正离子和负离子之间由于静电引力所形成的化学键。离子既可以是单离子, 如Na+、Cl-;也可以由原子团形成;如SO42-, NO3-等。

离子键的作用力强, 无饱和性, 无方向性。离子键形成的矿物总是以离子晶体的形式存在。

(2) 共价健

共价键的形成是相邻两个原子之间自旋方向相反的电子相互配对, 此时原子轨道相互重叠, 两核间的电子云密度相对地增大, 从而增加对两核的引力。共价键的作用力很强, 有饱和性与方向性。因为只有自旋方向相反的电子才能配对成键, 所以共价键有饱和性;另外, 原子轨道互相重叠时, 必须满足对称条件和最大重叠条件, 所以共价键有方向性。共价键又可分为三种:

(1) 非极性共价键形成共价键的电子云正好位于键合的两个原子正中间, 如金刚石的C-C键。

(2) 极性共价键形成共价键的电子云偏于对电子引力较大的一个原子, 如Pb-S键, 电子云偏于S一侧, 可表示为Pb→S。

(3) 配价键共享的电子对只有一个原子单独提供。如Zn-S键, 共享的电子对由锌提供, 共价键可以形成两类晶体, 即原子晶体与分子晶体。原子晶体的晶格结点上排列着原子。原子之间有共价键联系着。在分子晶体的晶格结点上排列着分子 (极性分子或非极性分子) , 在分子之间有分子间力作用着, 在某些晶体中还存在着氢键。关于分子键与氢键后面要讲到。

(3) 金属键

由于金属晶体中存在着自由电子, 整个金属晶体的原子 (或离子) 与自由电子形成化学键。这种键可以看成由多个原子共用这些自由电子所组成, 所以有人把它叫做改性的共价健。对于这种键还有一种形象化的说法:“好象把金属原子沉浸在自由电子的海洋中”。金属键没有方向性与饱和性。

和离子晶体、原子晶体一样, 金属晶体中没有独立存在的原子或分子;金属单质的化学式 (也叫分子式) 通常用化学符号来表示。

上述三种化学健是指分子或晶体内部原子或离子间的强烈作用力。

2 聚类分析法简述

2.1 聚类分析

聚类分析是一种分类的数学方法, 其基本思想是物以类聚。做聚类分析时, 出于不同的目的和要求, 可以选择不同的统计量和聚类方法。该方法在化学物质分类、分析化学数据及结构谱图解析等方面已得到了应用。由实验数据确定化学反应级数、速率常数等动力学参数是化学动力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其实质就是对化学反应按动力学模型进行归类。事实上, 化学反应按速率方程的形式已划分为简单级数反应和复杂反应两大类, 前者又划分为零级、一级、二级等不同反应级数的反应, 后者又分为对行反应、连串反应及平行反应等。每种形式的反应构成了一个类, 同一类反应的速率方程具有相似的形式, 这种分类实际上就是一张聚类谱图, 任何一个特定的化学反应按速率方程形式总可归入这张谱图中的某一类。

例如:用聚类分析发可将数据标准化

设论域V={, , …}为被分类对象, 每个对象又由m个指标表示其性状, 即={, , …y} (j=1, 2, …m) , 得到原始矩阵。

2.2 化学键的聚类分析

上面的图表是在有机化学中常见的化学键, 及其键长、键能、电负性差的数值特, 我们运用聚类方式就可以分析他们之间的相似和差异性。

3 结语

本文所建立的聚类分析确定反应级数的方法为化学反应速率方程的建立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经计算实践表明, 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它可以克服确定反应级数的传统方法, 可靠性波动较大等不足。了解化学键的性能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问题, 会对以后在有机化学中的起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高发明, 高丽华.晶体化学键的介电理论及其应用[J].燕山大学学报, 2011, 03:189-197.

[2]任伟.知识系统性与高中化学键教学[J].中国科技信息, 2012, 08:235.

[3]乐传俊, 朱少萍, 王丽.共价键理论及其在有机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学研究, 2013, 05:68-72.

[4]鲍泽耀, 赵旭, 薛冬峰.溶液中结晶生长的动力学模拟:化学键合方法[J].人工晶体学报, 2009, 02:396-401.

[5]李明华, 刘全, 刘忠, 郗连霞.数据挖掘中聚类算法的新发展[J].计算机应用研究, 2008, 01:13-17.

[6]姜园, 张朝阳, 仇佩亮, 周东方.用于数据挖掘的聚类算法[J].电子与信息学报, 2005, 04:655-662.

8.谈高中生物课堂笔记 篇八

一、认识到笔记的重要性。

磨刀不误砍柴工,做笔记可以帮助记忆,课堂上学到的东西很容易遗忘,因为课堂的记忆只是短暂的,记得快忘得也快,很多学生都是这样,如果笔记上不留些痕迹,那些记忆的空缺去哪里找?做笔记有助于专心听讲,思想不容易抛锚,这样就避免了开小差,增强课堂学习效率。有助于课后复习,有帮助消化和巩固的效果。学生在复习的时候,使所学的知识概括化、系统化、条理化、知识脉络不但清楚、重点也很突出,便于记忆,解题能力也会随之提高。在记笔记时,应该简明扼要,不贪多求全。提高书写速度,不苛求整洁完美,课上笔记有遗漏,课下来补齐就是。

二、形成良好的记笔记习惯,提高记笔记的水平。

对于做笔记,学生往往有两种情况:一是认为书上有,懒得做;二是想做笔记,但由于上课速度及其他因素的影响,跟不上,有些学生半学期过后仍没做任何笔记,甚至在书本上连记号都没有,这样给学习带来诸多不便,学业成绩也往往很差。因此,在绪论课上就要介绍生物学笔记的作用、方法、要求,在以后教学中更进一步指导和督促检查,促使学生形成记笔记的良好习惯。

学习记笔记不但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书写、绘图能力,而且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学科知识和提炼笔记内容的能力。刚开始学生可能跟不上,可适当放慢教学速度,提醒学生记笔记的内容,每节课可留适量时间让学生整理补充笔记。尤其要避免学生将笔记记为教师上课的流水账,不加选择地全部记下,也要避免将笔记记成教师板书的翻版。上课是紧张的脑力劳动过程,生物课是理科课程,理解思维是上课的关键所在。如果思考与记笔记发生矛盾,要先跟随老师思路思考,避免因记笔记而使后继内容无法理解,对于笔记可写标题留空课后补充。对于新课要安排学生预习,先对内容有一个粗浅、大致的了解后,就可减少上课时听课的压力,记笔记时更有针对性

三、及时整理生物课堂笔记。

整理课堂笔记其实比记录笔记更为重要。通过整理工作,一方面强化课堂知识点的落实,及时查漏补缺;另一方面若能将整理的视野投向知识的网络化、系统化,有意识地将教材中琐碎的知识点由点连成线,由线织成网,就能使学生高屋建瓴地去把握生物内在关系,从多个方向寻找问题的切入点,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效率。上完新课的当天,利用自修课,务必请学生将课堂笔记梳理一下,该完善的完善,该删除的删除。比如说有时课堂时间有限,有些内容一下来不及记,只写了一些简单符号来代,此时应在本子空白处加以说明;而有些内容明显不完整,此时应借阅其他同学的笔记来参考,取长补短。这一步非常关键,因为直接影响着笔记内容的科学性。

四、学会利用课堂笔记。

9.初中化学学习方法读书笔记 篇九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说明了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性.也许开始会觉得某一学科枯燥无味,不想去学,这时一定要战胜自己,勉励自己: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你有恒心,就一定能克服厌学心理,挖掘出它的乐趣.

二、做好课前预习

预习能使学生获得对预学知识的心理准备,能带着疑问听课,从而提高学习效率.预习不仅包括新课内容还应包括复习与新课相关的旧知识,令新的知识点有存在的依据和联系.

三、认真听讲和记笔记

听课是学习过程的核心环节,是学会和掌握知识的主要途径.听课时,不但要认真听老师的讲解,还要特别注意老师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反复强调的重点及难点.边 听课、边记笔记,要学会记要点,但不要因记笔记而影响听讲和思考,顾此失彼.遇到没有听明白或没记下来的地方要作些记号,课后及时请教老师或问同学.同 时,还要注意听同学对老师提问的回答以及老师对同学回答的评价:哪点答对了,还有哪些不全面的地方,这样也能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判断是非.

四、认真观察和动手实验

首先,在课堂上要认真观察老师所做的每一个演示实验的操作和实验现象,但若只看热闹,不思考,看完了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无助于学习的提高,所以,观察要 有明确的目的.即观察实验前,要明确观察的内容是什么,范围是什么,解决什么问题,其次,要上好学生实验课,课前必须进行预习,明确实验目的、原理和操作 步骤.进行实验时,要亲自动手,认真做好每一个实验,但一部分同学架手架脚,不能全身心投入.事实上,只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去做,不会存在安全问题.在实 验过程中要耐心细致地观察,认真思考,准确如实地记录.

五、课后及时复习

复习能加深理解,巩固知识. 复习要及时,不能拖,遇到不懂的问题及时请教老师.这样在学习上就不会留存障碍,为以后顺利学习打好基础.复习时,要重视教科书,也要读听课笔记,并且要反复读,边读边回忆老师的讲解,边理解书上的内容.

六、认真完成作业

做作业是巩固知识的重要手段之一.做作业要在复习好了以后做,才能事半功倍.一定要主动地、独立地完成每次作业,多思多问,不留疑点,并尽可能地把做过的作业都记在脑子里,因为只有用心记忆才会熟能生巧,才能在勤练的基础上“巧”起来.

七、提高记忆能力

与数学、物理相比较,“记忆”对化学显得尤为重要,它是学化学的最基本方法,离开了“记忆”谈其他就成为一句空话.这是由于:(l)化学本身有着独特 “语言系统”──化学用语.如: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对这些化学用语的熟练掌握是化学入门的首要任务,而其中大多数必须记忆;(2)一些物质 的性质、制取、用途等也必须记忆才能掌握它们的规律.怎样去记呢?常用的记忆法:㈠分析、理解记忆.如学习溶解度定义时,关键掌握四要点:①一定的温 度,② 100克 溶剂,③饱和状态,④溶解度的克数.㈡口诀记忆法.如把化合价编成:一价钾钠氯氢银,二价氧钙钡镁锌等.㈢会意记忆法.如把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分别会意成 “一变多”(分解反应)、“多变一”(化合反应)、“取而代之”(置换反应)和“相互转换”(复分解反应).㈣浓缩记忆法.如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七个步骤浓 缩为:“检、装、夹、热、收、移、熄”.

八、准备一个“备忘本”

同学们都会出现“一错再错”现象,但是优秀学生“一 错再错”的几率很低.大量的调查结果显示:优秀学生之所以能在各种考试中保持较好的成绩,一个关键的原因是他们把不会的知识真正问清楚了,真正内化为自己 的知识了.如何做到“真正”两个字呢?就是在问过之后,马上把它完整的写下来.若仍有问题马上“打破沙锅问到底”,也就不会重蹈“一错再错”的覆辙了.

10.高中化学化学键笔记 篇十

136042 周德功

一、现代化学发展特点及现状

世纪是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作为自然科学基础学科之一的化学也经历了使人眼花缭乱的100 年,基于化学过程的物质生产更是实现了飞跃性的发展, 从而深刻地影响着我们这个赖以生存的地球的方方面面。今天的高度物质文明离不开化学的发展, 化学创造了我们美好的生活。世纪化学科学发展的特点是各学科纵横交叉解决实际问题,即化学学科的自身继续发展和相关学科融合发展相结合;化学学科内部的传统分支继续发展和整体发展相结合;研究化学科学基本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然而,令人遗憾乃至不可思议的是,现今化学学科发展却面临学科声誉不佳、吸引力不强、后继相对乏人的窘境。人们总是将化学与化学灾难、环境污染、恐怖威胁等负面的东西或事件联系在一起,化学被冷落了,被边缘化了。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归根到底,化学工作者不会也不去宣传自己的学科、不注意培养学科工作继承者绝对是最主要的原因。

中学课程内容之间,既存在互不联系、彼此脱节的现象,也存在相互重复的现象。此外,课程内容相对陈旧,与现代化学脱节。真正反映现代化学内容的半导体化学、新能源化学、分子材料、分子电子学、软物质等没有得到应有的介绍。以这样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很难吸引优秀中学生继续学习化学、献身化学。当今的化学教育与教学已经严重滞后于化学学科发展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可以说,化学学科发展面临的诸多问题无不与化学教育有关。

作为化学教育工作者,职业决定了我们对学科不仅仅承担着培养学科后来者的责任,也承担着让社会各群体客观了解化学、认识化学、支持化学的责任。而通过面向不同学生群体开展的化学教育无疑是我们宣传化学,让大众了解化学的主要渠道,因此,根据化学学科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化学学科的发展现实,集广思益,做好中学化学和现代化学科学发展的顶层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二、现代化学发展趋势

传统的化学是研究分子的科学,它着重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能和变化规律。随着社会的物质文明飞速发展,传统的化学研究范围并不能满足当代科学家进一步了解事物、服务现代社会的要求,由此应运而生,推进了研究原子、分子片、分子、超分子、生物大分子到分子的各种不同尺度和不同复杂程度的聚集态的合成反应、分离和分析、结构形态、物理性能和生物活性及其规律和应用的现代科学。

(1)环境相容性化学-绿色化学

绿色化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绿色合成技术方法和过程、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和转化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的研究以及矿物质资源高效利用中存在的关键科学问题的研究。

(2)新材料化学科学

新材料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复合型材料、新型能源材料、可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有机物体系膜分离及膜材料的研究和生物材料化学。

(3)化学中的生命科学

包括生物超分子功能的研究、模拟生物体系的自由基化学和物理有机化学研 究和无机化合物药用的研究三个方面。

(4)化学工程技术

从液滴-反应器的尺度范围内对化学转化影响下的某些重要的物理现象进行研究就形成了化学工程。具有经济、环境优化性的化学过程集成智能方法,对化学反应的原子经济、飞秒激光控制化学反应、微系统(MEMS)的新型活性加工技术及微流量系统的研究。

(5)农业化学科学

粮食问题的解决,除了不断发展其他领域的农业(如海洋蓝色农业、微生物白色农业等)之外,化肥工业是支撑农业发展不可动摇的基石。其重要研究内容包括固氮工程、光合作用、长效缓释化肥等;当然,它还对植物激素及生长调节物质、昆虫激素及生长调节物质、昆虫信息素、生物活性发展的分离和鉴定等进行了重点领域的研究。

(6)催化化学

研究各种形式的催化过程,如化学催化、生物催化、择形催化、电催化、光催化等在绿色合成中的作用,以消除有害物质为目的的新的能源环保为特征。

(7)计算机化学科学 一方面电子信息产业需要大量的化工原料,另一方面,随着分子生物学的不断兴起和发展,人们发现在生物大分子之间遵循化学和生理规律发生相互作用过程中,能形成具有类似于计算机的信息传输和处理、甚至逻辑运算功能的“生物电路”,从而诞生了生物计算。计算机化学科学的另一领域是发展理论化学计算及微观过程模型的软件。

三、现代化学科学发展趋势对中学化学教育发展的指导

(一)基于现代化学科学发展的中学化学教学内容选取原则 1.指导生活原则

从学生生活实际经验出发,选择趣味度高的问题作为化学学习的切入点,联系有关化学知识进行讨论学习,教学内容生活气息浓厚,有一定的生活实用性。2.渗透观念、运用化学知识原则

紧密结合所讨论的生活问题,帮助学生学习或应用相关的化学知识,科学性、知识性较强。

3.价值观情感态度教育原则

引导学生从化学视角讨论与化学相关的生活问题,重视化学基本观念教育和价值观教育,教学内容富有思想性。4.与时俱进原则

在化学科学知识内容选取上,需将基础性与现代性有机结合起来。科学理论革命的发生往往会导致一些传统知识变得过时或陈旧,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对科学课程的内容进行更新。尽管对中学生的化学科学教育在内容上应当注重基础性,但是注意基础科学知识与现代科学理论的衔接,让基础教育的内容紧随时代发展步伐,也是提高化学科学教育水平的需要。

(二)中学化学课程中所涉及的科学观念及其培养途径

科学思想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理论的变革往往会导致一些传统科学观念变得过时或陈旧。这就要求我们在科学思想上,要用新的科学观念来统筹和整合科学课程内容,要让学生接受最新的科学观念,并在此背景下认识自然现象。这样才能有效地、全面地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包括化学学科在内的各门具体学科的科学概念、科学理论等知识;科学发展史;科学技术的社会化带来的新观念和新思想是中学化学课程中(1)物质是不断运动变化的(2)物质的性质是由其组成和结构决定的(3)物质不可能无缘无故消失,只可能有规律地转化(4)环境问题较多是由人类不正确使用科技成果造成的,各门科学可以继续为解决环境问题贡献力量(5)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的生存、成长和发展需要借助科学知识、遵循科学规律(6)自然是人类可利用的重要资源,也是人类的朋友(7)科学研究有方法可循,但是方法不是万能的等科学观念的来源。

科学观念的形成,是在对具体的科学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学习与实践活动过程中,通过内化、升华而逐渐形成、发展起来的,其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培养,以顺应当代化学科学发展的要求:

1.构建合理的学科知识结构 2.重视知识发生和获得的过程 3.以适当方式促进学生感悟

4.深挖课程中蕴含的科学观念,形成观念体系。

(三)中学化学科学发现能力的培养

现代化学的飞速发展,离不开中学生学习化学时的科学发现能力的培养,时刻保持对化学前沿知识的敏锐度,不断通过自我发现、自我突破来顺应现代化学发展的要求,促进新型现代化学的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中学化学教学的教育重点。

1.教师在课堂上适时适度渗透现代化学发展的最新趋势和观点,积极引导学生从自然界发现新的事实,通过新的观察工具与实验手段发现新的自然客体或自然现象;

2.教师进行积极充电,参阅现代化学科学发展的中出现的具有代表性、启发性的研究观点,在平时的课堂科学研究中适当介绍提出新的概念、原理、假设、定律,逐渐在中学生脑海中建立新的理论体系印象,为他们今后进行进一步化学科学学习奠定基础。

(四)中学化学教学中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渗透

当我们走进化学领域的时候,我们不仅要熟练的掌握化学的基本原理,也要用心的体会前人所曾遇到的问题和挑战,从前人的智慧中汲取灵感,为现代化学的飞速发展做好准备工作。

第一、找准结合点,突出教育性。中学化学教材中设计了诸多课外探究活动,其中有些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相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挖掘其中的关联,在组织课堂内外探究活动中渗透可持续发展教育内容,将化学科学教育性和可持续发展教育性妥当结合点,为中学化学服务于现代化学的发展提供可能途径。

第二、找准课堂教学的切人点。教学过程中我们非常讲究教学的时机,因此找准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切入点尤为重要,我们要学会“借题发挥”。

第四、亲身体验、感触更深。化学来源于生活,必将回归于生活.生活中的化学给了我们活生生的教学资源。善于将生活经验通过合适的教学设计展现在学生面前,将生活中前沿的化学发展渗透于生活的实际发展中,是促进中学化学和现代化学发展的有力途径之一,也是促进现代化学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手段。

11.高中化学化学键笔记 篇十一

【关键词】高中化学;绿色化学;实践探索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给环境带来沉重的压力,环境污染已经设计到人类生存的各行各业中了,问题日渐严重。其中化工污染成为环境污染的灾害之一,也是重中之重;生活化学的污染也逐渐突出,严重影响生态平衡。高中化学教程中,为学生灌输绿色化学的思想,提升学生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绿色化学是为了改善化工生产过程中所带来的有害物质的产生和传播,切断污染源,从源头上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做到从我做起,加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一、高中教材中的“绿色化学”的影响

1.教学中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环境的保护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去实现,因此对高中生环保意识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高中化学教学中使用绿色化学思想能够不断强化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潜移默化的培养了环保的意识。通过绿色化学思想在化学课堂上的体现和具体的实践,使学生能够慢慢培养良好的习惯,进而在生活中时刻考虑到环保的要求,加强对自我的约束。从而将绿色化学思想渗透在高中化学中,能够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为我国环保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绿色化学思想不仅仅是一种指导思想,更是一种人文教育的体现;应用到高中化学的教学中还能够实现素质教育和理论教育的结合,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高中化学的学习中有很多关于资源和能源的综合利用,而绿色化学思想能够引导学生对能源和资源使用现状以及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进行思考,从而探究提高能源利用率的方法,认识到节约能源和资源合理运用的重要性,进一步引发对自然和人之间相互模式的探讨。通过这个过程,不断的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和对社会、自然的关心,进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二、绿色化学的应用

1.手动试验教学

在化学实验过程中,使用小剂量的实验仪器,减小试剂的使用量,采用无毒无害的环保材料,降低实验过程中污染物的排放,减小化学实验对环境所造成的各项影响。指导学生按照绿色化学的方向去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用绿色化学的方式操作实验,广泛推行绿色化学。在教学题材上,进行绿色化学的指导,不单把理论知识放在第一,更重要的是点出环保意识在实践中的渗透性。试验中做好实验记录,让学生从刚刚接触的试验中,通过动手知道化学物质的反应所带来的污染原理,对于有些高危实验则可以利用计算等方式来推演,加深学生对知识结构的理解。在实验过程中贯穿实施绿色化学的思想。教会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让学生学会使用发现性思维模式来学习绿色化学,了解物质结构和化学原理,清楚地认识到生活中化学现象出现的原因,让化学服务于生活。使学生在往后的学习和工作道路中,做到绿色出行,把环境保护放到第一位。

2.通过学习多媒体技术实现绿色化学教学

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的促进了教学方式的创新,多媒体技术在教学领域的应用不仅能提高教学的效果,也能实现教学方式的绿色化。在高中化学的实验中,有很多实验是具有危险性、污染性的,但是学生由需要了解实验过程。单纯依靠老师对实验过程的描述很难达到教学的效果,因此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播放实验过程的视频,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强对实验过程中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能实现教学的绿色化,减少因为实验造成的污染和危害。例如在做稀释浓硫酸时,中学生往往容易错误地把水倒入浓硫酸错误地操作了实验的操作步骤。由于浓硫酸的密度比水大,如果稀释时添加顺序颠倒,那么水会浮在水面上,又由于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足以使水沸腾,所以容易出现液体飞溅的情形。对此,我们可以用多媒体的形式将错误的实验步骤演示出来,既避免学生受到,又能起到让学生了解的效果,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随着科技的进步,生态环境被逐步的破坏,人类才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使得绿色化学趋向成熟。把绿色化学渗透到教育行业,提高学生环境保护意识,有效利用资源物质,深刻认识绿色化学对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鲁水军,谢林江.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绿色化学教育研究[J].新课程(中学).2014(07)

[2]马志成.高中绿色化学课程建设的初步设想[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08)

[3]罗茂华.浅谈高中绿色化学的教学策略[J].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2013(08)

作者简介:

12.化学美与化学教育 篇十二

作为人类文明产物的化学, 不但是一门应用广泛的基础科学, 也是一门充满审美情趣的艺术.

一、化学美的存在

化学美主要有教具模型、实验装置的造型美、色彩美;化学实验技能美、表演美;化学理论的科学美等.

1.化学实验、化工中的美育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中学化学教材中安排了近200个教师课堂演示实验和51个学生实验.化学变化艳丽多彩, 现象奇特, 如银白色的镁条一经点燃就发出耀眼的白光;氯化氢、氨气分别溶于水, 在一定的装置中都可以形成美丽的喷泉:过渡金属的难溶盐在水中可以形成魅力十足的水中花园;一朵白纸花在二氯化钴溶液中浸过, 干燥后就成了一朵有趣的晴雨花——天气晴朗时, 纸花显蓝色;天要下雨, 纸花成了玫瑰红色.以上这些现象都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没有见到过的, 它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和学习愿望.这种兴趣和愿望一旦保持下来, 就会形成巨大的学习动力, 对学生智能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据有关方面统计, 仅直接与人们生活有关的化工产品, 每年就有成千上万种之多, 它们既具有五光十色的图案美, 又有精致实用的造型美, 在化学教育中融合这些内容, 能使学生受到艺术教育.在化工生产的工艺管理和实验的操作技能技巧中, 蕴含着布局巧妙的工艺美和高超娴熟的表演美.现代化工厂中的厂房设计、流程安排、生产衔接、管道蜿蜒、物料吞吐、仪表控制、环境安排, 会使人感到整齐、对称、调和、匀称、节奏、和谐、舒坦的和谐美, 以及操作中表现出的清新、悦目、灵妙、机智、利索、干净等技巧美.

2.化学理论的科学美

化学理论高度的抽象性、推理的逻辑严密性和应用的广泛性特点决定了化学理论的科学美.

人们感受自然美、艺术美较为容易, 因为这些美表现较为直观和感性, 能很快地引发愉悦之情, 而对于化学理论的科学美, 由于其内容的抽象性、语言的精密性、逻辑的严密性、化学符号的奇特性、专用性, 使得人对其中美的欣赏变得较为困难.因此向学生介绍化学科学美的实质和内容, 提高其审美能力, 激发学习热情, 是化学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环.

化学理论、化学用语的科学性十分重要, 其美学意义在于它利于消除学生与知识客体之间的“阻隔感”, 使学生完整、准确地掌握知识, 满足其求知欲, 而求知欲的满足正是美的享受.难怪有的学生用化学理论解释了一个复杂的化学现象或用简捷方法解出一道难题后会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 甚至高兴地跳了起来, 并迫不及待地告诉老师、同学, 渴望别人能分享他的喜悦.

二、化学教育中的审美教育

马克思指出:“动物只是按照它们属的那个物种尺度和需要来创造, 而人则懂得按照任何物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 所以, 人也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物品.”审美情绪和修养不但影响人们对劳动, 对周围人和事的态度, 决定和影响着生活的目的、理想, 而且也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之一.因此, 我们的教育方针要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都得到发展.中学化学教育的目的有三, 一是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和化学基本技能, 初步了解它们在实际中的应用;二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三是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爱国主义教育, 陶冶学生审美情操.

学生所形成的化学认知结构, 不仅包括他们理解和掌握的化学知识以及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化学特点的思维能力, 而且还包括有学生学习化学的方法和个体非智力因素 (如对化学的兴趣和爱好、良好的学习动机以及学习化学的意志品质等) .对青少年来说, 他们在化学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甚至比知识的传授、思维训练更为重要.因此, 加强化学教学活动中的审美教育, 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在化学教育中进行审美教育, 能激发学生热爱化学, 对化学产生兴趣, 并形成乐趣进而发展成为志趣.

文章开头提到的人们对化学的种种误解, 这是因为现实生活是一个矛盾的整体, 种种事物都不是绝对单纯的, 生活美是自然美, 而不是人为的美, “其中丑存在美的旁边, 畸形接近者优美, ‘丑恶滑稽’藏在‘典雅高尚’后面, 恶与美相共, 阴影与光明相关.”而且美与丑可以相互演绎, 意味着彼此没有不可逾越的界限, 美可以演绎成丑的, 崇高可能演绎成滑稽, “由崇高到滑稽只差一步”.

只要人们严格操作规程, 掌握了它, 就可以防止化学实验、化工生产的易燃易爆易中毒事故并为人类造福.例如“TNT”是烈性炸药, 我们可以利用它的爆炸性来开山采矿;放射性元素在裂变聚变时产生的巨大能量可以制造核武器杀人, 但我们也可用它来建造核电站发电, 况且在帝国主义存在侵略野心的时代, 我们研制核武器用于抵御侵略、保卫世界和平, 也是十分必要的;利用某些化合物的毒性可以生产各种农药保证农业丰收.化学污染的原因在于生产技术落后, 综合利用水平低, 只要我们严格环保法规, 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 就能综合利用, 化害为利, 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 创造美好的劳动和生活环境, 造福于人民.至于化学实验中的伤害事故, 只要教师加强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严格按规程操作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例如, 稀释浓硫酸时容易发生硫酸外溅, 灼伤皮肤和衣物的事故, 但只要我们严格操作程序, 把浓硫酸缓慢地倒入水中并不断搅拌, 就会平安无事.

与其他学科相比, 化学更是充满奇珍和谜团的领域, 如果我们以美学角度来审视化学, 它便是一门活生生的充满情趣的学科.但审美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 正如不懂得音乐的人对于“交响乐”, 不懂绘画的人对于“抽象派”的画一样, 不了解化学的人对于其中的美也不能感受, 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是化学教育的任务之一.加强实验, 改进教学, 谆谆诱导, 使学生从一般兴趣发展到极大兴趣, 逐步形成对化学的乐趣, 进而发展成为志趣.

三、如何在化学教育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1.备课中深挖教材中的美育内涵

教师在化学教学中不但要教学生认识物质的化学属性, 还要教学生认识事物的美与丑;不但要教学生明白科学技术的规律, 还要教育学生爱美憎丑.因此教师要备好教材中化学美的内容, 注意向学生指出美的因素的存在和表现形式, 学会用化学美的标准去衡量化学问题及其结果, 使学生感受到化学不但是一门应用广泛的科学, 而且是一门艺术.教师对化学教材中的美育内涵挖掘得透彻, 必然给学生带来无穷乐趣并让学生感受到和谐之美.

2.诱发美感, 激发求知欲

为了消除人们对化学的误解, 从学生步入化学世界的第一天起, 教师就采用一切可行的手段 (实验、幻灯、投影、录像) 体现化学美, 使学生在化学美的陶冶之中, 唤起探索化学美的兴趣, 强化好奇心, 激发求知欲.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在化学教学中占有很大比重.教师可以通过五光十色、千变万化的实验现象使学生对化学产生好奇心, 对化学产生直觉兴趣, 同时教师更要以科学方法论把学生由好奇、好玩引导到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正确操作和思维方法上来, 进而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和亲自动手做实验, 学生才能感受到物质在发生变化时产生的物理化学现象的事实, 从而有助于学生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的提高.

3.以美促思, 启迪思维

富有美感的教学内容和外部学习环境能够吸引学生集中注意, 活跃思维, 展开想象.富有美感的化学实验演示和电化教学手段可以促进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转化.

4.运用语言艺术培养学生的审美创美能力

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通过自己端庄的教态、严谨的教风、规范鲜明的实验、精美的挂图、工整流利的板书、生动有趣的语言、精辟的分析、形象的讲解、巧妙的启发等等, 充分发挥教师的艺术示范作用, 让学生在其中得到美的享受.

课堂教学如果结构完美、布局合理, 会给学生带来快乐, 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知识, 提高能力, 也得到美的享受.课堂教学的结构美包括开头要引人入胜, 实验和讲练要排得恰当并有层次, 结尾要收住并留给悬念, 促使学生孜孜以求等.

教学语言是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分析和情感向外传达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 是教师传授知识, 传递信息和进行思想教育最主要的手段.因此, 从教学的美学角度来看, 教学语言能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听一堂优秀教师的公开课犹如欣赏一首名曲余音在耳、袅袅不绝.成有色的声音;举例恰当, 比喻新颖, 头绪清楚, 条例分明, 严密周详, 无懈可击.

例如, 讲“原子结构”, 学生虽然能记住组成原子的微粒是原子核和电子, 但原子核究竟是什么东西?原子是实心还是空心的?……这些抽象的问题学生就很难理解, 有位教师打了个比方:“假如原子是万人体育馆, 那么原子核就相当于悬挂在馆中央的一粒玻璃弹子, 可见原子内部的绝大部分是空的, 电子就在这个空间里不停地运动.”抽象的道理顿时形象化, 学生豁然开朗.这样把抽象化为具体, 学生自然喜闻乐见.教师要善于把学生引入瑰丽无比的知识世界, 让知识的火光在学生眼前放射出诱人的光辉, 这样学生就会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13.高中化学化学键笔记 篇十三

我的童年,更加无忧无虑,更加幸福。

小时候的我对待身边的一切都充满着好奇。看到有什么新鲜的事物都喜欢摸一摸,看一看。就是我的这点好奇心,惹出了一个个笑话。

记得五岁那年,有一天,爸爸新买了个剃须刀回家。看着爸爸在自己的脸上抹上泡沫,然后照着镜子前剃须刀刮胡子,我也一下子来劲了,也想试一试这个新奇的玩意儿。我盼星星盼月亮得,终于等到了机会。

吃完饭后,爸爸说他要出去一趟,我想,诶~这是个好机会。于是——

爸爸前脚刚踏出家门,后脚我就溜上了楼,跑到爸爸妈妈房间去。我小心翼翼地从第一个抽屉里取出了剃须刀,可怎么也找不到爸爸用过的那个泡沫。“算了算了。”我自言自语道,“少个泡沫应该没什么大不了的。”说罢,便开工了。我从盒子里拿出剃须刀,亲亲在脸上一刮。咦?怎么什么都没有刮下来?可能是我的力气太小了吧。于是,我用力一刮,终于看见剃须刀上有一块小小的东西。我心满意足,又在脸上刮了几下,每次都成功了。就在我刚准备放下剃须刀时,就感觉脸上有刺痛,照了照镜子,呀,脸上被刮破了,还流血了。“呜呜……”我坐在地上哭了起来。妈妈一听到我的哭声,立马跑了上来,看见我脸上破了好几个地方,就一边安慰着我,一边从柜子里拿出了ok绷,往我的伤口处粘。妈妈把我扶了起来,我照了照镜子,发现自己的脸上有四个ok绷,和小花猫一样,不禁笑了起来。妈妈问我脸上怎么弄的,我把事情的经过一五一十的告诉了她,妈妈不禁笑了起来,还说我是小傻瓜,而我却一脸茫然地看着妈妈,还没反应过来,闹了一个大笑话……

童年像一锅粥,酸甜苦辣竟在其中;童年像一幅画,五颜六色绚丽多彩。

14.高中化学化学键知识点 篇十四

(1)离子化合物:由阳离子和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大部分盐(包括所有铵盐),强碱,大部分金属氧化物,金属氢化物。

活泼的金属元素与活泼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不一定都是以离子键结合的,如AICI3不是通过离子键结合的。非金属元素之间也可形成离子化合物,如铵盐都是离子化合物。

(2)共价化合物:主要以共价键结合形成的化合物,叫做共价化合物。

非金属氧化物,酸,弱碱,少部分盐,非金属氢化物。

15.高中化学化学键笔记 篇十五

一、注重知识教学的生活化

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首先应当以生活化的教学模式为切入点,教师要让学生有较好的知识联结与迁移能力,使他们能够利用课堂上学到的化学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这才是学生获取的更有价值的收获。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一些生活化的素材来辅助知识教学,可以通过生活范例的列举来帮助学生更有效地理解与吸收理论知识。同时,教师也可以列举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或者现象,让学生理性地分析这些问题,并利用学过的化学知识来解答这些问题。

很多生活现象中都包含着值得挖掘的化学教学题材,教师要善于灵活地利用这些教学资源,这样不仅能够丰富课堂,也会为学生化学素养的培养提供有价值的教学素材。比如,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几乎到处都可以看到或者用到电池,比如用于照明的普通干电池,电动车使用的蓄电池;小电子产品使用的纽扣电池;笔记本、平板电脑等使用的锂电池;户外宿营使用的蓄电池;等等。化学教师可以通过PPT向学生展示各种电池,并且让学生对各种电池的正极、负极以及电解液等进行分析,同时还应该向学生介绍无汞电池与碱性电池的区别以及各自的优缺点,以及废旧电池对我们生活的危害等。这些内容都是课本中涉及的知识要点,教师如果能够通过捕捉这些生活中的素材,并用这类资源来辅助理论知识的讲授,不仅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加深对于这些知识的理解与吸收,也能够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化学知识处处可见,进而促进学生化学素养的逐渐形成。

二、注重知识教学的实用性

课本中学生学到的大多为理论知识,如果化学教学一直不跳出课本,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与实践能力将会很难得到锻炼,学生也难以充分体会到化学知识的实用性。因此,在培养学生化学素养的过程中,教师很有必要拓宽课堂教学的范畴,要让学生在对于课本知识有了较好的吸收后引入一些实用的教学素材,让学生能够充分体会到化学知识的实用性,并且在这一过程中锻炼自身的知识应用能力。生活中体现化学知识的例子有很多,而且很多化学知识还可以和其他方面的内容进行融合。教师可以在知识要点讲授结束后引入一些和教学内容相关的生活实例,或者是设计一些生活化的思考问题,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知识的应用与实践能力,并且能够让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

教师可以举一些实用性非常强的例子来引导学生思考和学习。例如,从2011年5月1日开始,我国加强了对酒驾、醉驾行为的处罚,那么,相关部门是怎样检验司机体内的酒精含量的呢?课本就对这部分内容就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化学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教材中的检测方法及图案,向学生简单地介绍一下呼气式酒精检测仪。这样,学生就更能够理解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之广泛了。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在教学中,教师要挖掘这些很有价值的教学素材,要借助这些内容的引入来充分锻炼学生的知识实践能力。这样才能够慢慢实现对于学生化学素养的培养,并且能够让学生在知识应用中深化对于所学内容的体验。

三、注重环保意识的渗透

在化学课程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同样是学生化学素养的一种体现。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随之产生的代价就是环境的严重污染,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化学课程的教学中有很多和环境有关的知识,不仅非常系统地给学生分析了很多工业生产行为之所以会造成环境问题的原因,也给学生讲授了处理这些问题、治理环境污染的一些策略。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对于这部分知识有更深入的领会,并保障学生能从理论层面充分吸收相关知识,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最终提升学生的化学综合素养。

上一篇:友情高三年级话题作文500字下一篇:写在字楼处理可回收垃圾温馨提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