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把握新时期公安精神

2024-06-23

准确把握新时期公安精神(精选6篇)

1.准确把握新时期公安精神 篇一

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新时期统一战线工作的新特点和新要求

——三论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全省统战工作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一个重要论断,即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这个重要论断在统一战线工作上得到了充分验证和体现。总书记指出,我们面临的内外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统战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如何发挥好统一战线作用,扩大团结面,凝聚正能量,是必须回答好的一个重大课题。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生产力的快速发展、生产关系的巨大变革和人们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是统战工作出现新形势新情况的根本原因。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互联网技术的突飞猛进,统战工作所面临的形势和工作环境越来越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新时期统战工作的新特点和新变化,是做好统战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统战工作范围和对象更加广泛,实现大团结大联合的任务就更加艰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各层级、各方面的代表人士大量涌现,统战对象逐步从社会精英扩展到社会各阶层各界别,不仅有“高山”凸显,更有“群峰”涌现。随着经济社会结构深刻变动,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不断涌现,统战工作既要巩固已有力量,又要注意团结新出现的社会阶层和群体。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所有制结构更加多样,统战对象从公有制经济领域扩展到非公有制经济领域。湖北的非公有制经济已超过全省经济总量的半壁江山,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转型升级迎来“窗口期”,如何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尤为重要。随着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县域经济不断发展,统战对象从大中城市扩展到城镇和农村。同时,由于宗教加剧向农村和基层渗透,使我省一些乡镇和农村成为民族宗教工作的集中区域和第一线。随着我省深化改革和对外开放进程的加快,统战对象从省内扩展到省外、从海内扩展到海外,大量港澳台和海外侨胞、留学归国人员到湖北投资兴业,成为我省统战成员中的重要群体。这一系列新的变化为统战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统战对象利益诉求、思想观念更加多元,凝聚共识、求取最大公约数更加重要。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思想观念的独立性、差异性、多样性、多变性明显增强。特别是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必然带来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统战对象主体是知识分子,他们普遍视野开阔,思想活跃,在对外开放扩大的过程中,他们经常遇到观念的碰撞、思想的波动、思潮的交锋。面对思想观念多元多样化,如何做到开放包容、凝聚共识,这是统一战线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同时,由于统战对象尤其是新的社会群体,来自不同阶层、不同行业、不同领域,利益诉求差异性日益显现,有的看重经济利益,有的看重社会身份,有的追求个人精神享受,有的追求公益价值。如何正确处理一致性与多样性的关系,引导他们合理表达诉求、有序政治参与,团结引导他们充分发挥聪明才智为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这是统一战线面临的新课题。

一些传统方法与新形势新要求不相适应,加强统战工作创新的需求更加紧迫。当前,一些传统工作思维和工作方法跟不上新形势、适应不了新要求,统一战线的功能、手段和方式都需要转变和升级。一方面,要善用多种方式,从主要依靠政策工具转向政策、法律、经济、文化手段并举。随着人们的民主意识、法律意识、市场意识、公平意识的不断增强,统战工作的政策优势将有所削弱,行政手段越来越弱化,法律手段、经济手段、文化手段在统战工作中的作用将进一步凸现。比如,照顾同盟者利益是统一战线的一条基本原则和优良传统,但依法治国重在实现公平正义,因此必须处理好政策与法律、与社会公平之间的关系,在贯彻“照顾同盟者利益”这一原则的同时,首要的是依法保护同盟者的合法权益,而不能搞特殊利益,甚至违纪违法。另一方面,要善用多种力量,从主要依靠行政力量向依靠行政和社会化力量并举。社会转型期,统战工作社会化趋势愈演愈烈,单纯依靠各级统战部门、统战系统单位的力量做统战工作必然会捉襟见肘。特别是在基层和新兴社会组织,找到合适的工作载体、渠道和抓手,是当前我们需要研究的重点问题。只有深入基层、深入群团组织,主动依靠社区、社团、互联网,与统战对象充分沟通、深度交流,才是切实有效的办法。同时,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统战工作必须在做实“线下”工作的同时,重视做好“线上”的工作,充分利用好网络这个渠道和平台,加强线上交流、线下沟通双管齐下,主动占领网络阵地,争取网络舆论宣传的主动权,避免形成“真空”和“盲点”。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锐意改革创新,我们就一定能开创统一战线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价值统战是“互联网+统战”时代鲜明特征

2015-06-02 08:05 来源:光明网-理论频道 我有话说

作者: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复旦大学统战理论研究基地肖存良

习近平同志在首次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加强和改善对新媒体中的代表性人士的工作,建立经常性联系渠道,加强线上互动、线下沟通,让他们在净化网络空间、弘扬主旋律等方面展现正能量。”这就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把党的统战工作作为党的互联网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正式指出党要开展互联网领域的统战工作,标志互联网统一战线时代的来临。

与互联网领域的宣传工作相比,互联网领域的统战工作具有下述两个鲜明特征:

首先,互联网统战工作是线上与线下有机统一的统战工作。中国共产党作为统战主体,统战人士是统战对象,但是我国绝大部分统战人士都是网民,都使用网络或手机上网,互联网在连接计算机的同时,也连接了使用计算机的人,而一旦将计算机网络将使用计算机的人联接起来,人就具有双重身份:线上身份与线下身份。所以在网络社会条件下,党要有效地开展统战工作,既要关注处于线下的统战人士,也要关注处于线上的统战人士,这就毫无疑问地要进入网络领域,实行线上与线下统战工作的有机互动,所以互联网统战必定是线上线下有机统一的统战工作,忽视线上或者忽视线下都不利于统战工作的开展。

其次,互联网成为了社会表达的中心和各种社会思潮聚集之地,这使得网络统一战线工作具有鲜明的价值统战工作特征,决定了网络统战工作要在价值领域寻求“最大公约数”,建立政治共识。卡斯特指出,“网络是一组内部连接的节点,而节点是曲线图形内部相交叉的点。网络是没有中心的,其包含的仅仅是节点。每个节点对于网络来说具有不同的关联性。”“因特网是一个经典的‘边界物体’,意思是说对于不同的人群来说,因特网有着不同的意义。可以说因特网是一个具有延展性的物体,甚至流动性物体。”卡斯特还指出,互联网具有灵活性、可扩展性和可存活性等特征。这些特征再加上互联网的无中心性和流动性。互联网的上述五个特征使社会交往的传统时空阻隔和社会障碍被打破,人们超越领导地域、民族、身份和文化的限制而自由交往,网络在最大程度上实现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从而形成了高度同质化和脆弱化的网络社会组织,并由此形成“网络暴民”和“舆论极端化”,推动网络成为了从极左到极右各种观点、思想和思潮交流、交融、交锋的重要平台。社会多元思潮在网络上聚集,并且会对统战人士形成各种各样的影响,党要团结引领统战人士,从多样性中寻求一致性,就需要把工作触角延伸到互联网,在互联网上建立政治共识,所以互联网统战工作与意识形态统战工作紧密联系在一起。

统战工作是做人的工作,传统的统战人士可谓是“单向度的人”,但是互联网时代统战工作所面对的人是双向度的具有线上线下双重身份的人,这就要求互联网时代的统战工作要突破传统统战工作的工作方式,既要注重线下的人,又要注重线上的人。但是由于互联网的无中心性和灵活性等特性,这就使得线上人的统战工作非传统统战工作方式方法所能及。要有效开展线上的人的统战工作,就要把对线上的人的注重转变为对线上的网络舆论结构的注重,以线上的网络舆论和网络意识形态来影响和引领线上难以直接触及的统战人士,这就意味着统战部门要协助宣传部门建构优良的网络舆论生态,并由优良的网络舆论生态来影响和教育线上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说,线上的人的统战工作的重点是建构一种有利于坚持党的领导和执政的网络政治结构和网络舆论结构。对于统战工作而言,这就要求互联网时代的统战工作是主体与结构并重,即统战代表人士与网络价值结构并重,而互联网也成为了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新领域,这是新时代对党的统一战线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从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的历史上看,不同时期的统一战线都具有双方都能够认同的共同政治价值。国民革命统一战线时期,“打倒列强、除军阀”是共同的政治价值。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土地改革与工农联盟是共同的政治价值。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时期,反对日本帝国主义是共同的政治价值。解放战争时期,反对美蒋发动内战是共同的政治价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前,社会主义总路线是共同的政治价值。改革开放之后,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社会各界之间共同的政治价值,尤以爱国主义为最。邓小平同志指出,“爱国者的范围是很宽广的,包括蒋经国在内,只要台湾归回祖国,他就做了爱国的事。”“包括旅居在国外的侨胞也有爱国的问题。他们热爱祖国,不等于热爱社会主义。”即使他们不热爱社会主义,只要热爱祖国,也在统一战线的范围之内。所以我们把爱国主义称为统一战线的两面旗帜之一。最新颁布的《中国共产党统战工作条例》也把爱国主义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联系起来。所以爱国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统一战线的“最大公约数”。

但是在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是无中心的,网络空间是流动的。与工业社会的市民不同,网络所代表的不仅仅是某一地区、某一国家的概念,在一定程度上,网民就是世界公民,是一个全球性的社会群体,他们超越了地域、民族和国家的限制,这使得爱国主义在网络世界公民面前难以避免会出现认同力量减弱的情况。其次,网络社会中的低参与成本、低组织成本和低表达成本使得从极左到极右的各种思潮和舆论充斥网络,从而在客观上削弱了爱国主义的表达空间和表达力量。而且网络社会中的同质化、脆弱化、组织化也容易把爱国主义推向极端,向民粹主义、极端民族主义、非理性爱国主义、盲目仇视外国的排外主义等方向推,实际上歪曲甚至绑架了爱国主义。所以从互联网时代的统一战线来看,我们既要高举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者两面旗帜,同时又要根据互联网的特征而在互联网上建构各方都能接受的新的政治价值,并使之与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一道来引领网民,“净化网络空间、弘扬主旋律”。

网络政治价值的“最大公约数”何在呢?经过广泛调查,我们认为理性、秩序、稳定、法治和改革是互联网统一战线时代统战人士乃至一般网民可以达成重叠共识的政治价值。因而在价值领域,互联网统一战线就是要建立以共产主义为内核、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为中层、以理性、秩序、稳定、法治和改革为外层的互联网价值结构同心圆。在这个同心圆结构中,通过共产主义、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形成同心圆的向心力与凝聚力,通过理性、秩序、稳定、法治和改革来与互联网上的多元社会思潮形成重叠共识,并把它们凝聚在共产主义、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周围。这样的互联网同心圆结构是新时代互联网统一战线的核心。

建立上述互联网统一战线的价值建构,离不开互联网统一战线的主体建设。从主体上看,互联网统一战线的主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各级党委及党的统一战线工作部门,尤其是党的统一战线工作部门要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价值推送功能,宣传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和理性、秩序、稳定、法治、改革等价值。二是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等统战人士,统战人士也是互联网价值宣传和价值建构的重要主体,我国有近100万民主党派成员,还有大量的无党派人士,是互联网统一战线的重要主体和宣传力量。三是新媒体中的代表性人士,他们人数虽然不多,但是宣传能量很大,在网络社会中的影响力大。

互联网统一战线时代的来临为新时期统一战线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指出了新的发展方向,为新时期统一战线的进一步发展开辟出了一块广阔天地。

2.准确把握新时期公安精神 篇二

准确把握哲学社会科学的科学精神,必须要尊重哲学社会科学的理性思维和科学意识,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解释力和影响力。事实上,哲学社会科学作为可以预知、预判、帮助人们获得生产生活实践可靠性的知识体系,在社会运动越剧烈、社会发展越复杂时越显重要。在近代西方,当社会生活日益结构化、大工业生产和城市化日益盛行之时,社会科学也作为越来越独立的学科体系占据了人们的上层建筑,指导并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如果没有像哲学、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学科对思想意识的引领、对社会经濟规律的解构以及对国家社会治理体系机制的建构等作用,西方国家工业化、现代化的发展进步就是不可想象的。

就我国而言,如果说在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对改革之路“摸着石头过河”是可以理解的,那么,在已经走过将近四十年历程之后,让哲学社会科学成为社会发展的先导、自觉地把哲学社会科学奉为我们生活的导师、沿着哲学社会科学指引的道路理性地向前推进改革就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在新形势下,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地位更加重要、任务更加繁重。历史表明,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一定是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的时代。

3.准确把握新时期公安精神 篇三

近日,部消防局党委鲜明提出并大力倡导弘扬“忠诚可靠,赴汤蹈火,服务人民”的新时期公安消防精神。这一精神是对公安消防部队优良传统的高度概括和本质特征的深刻揭示,也是我们履职尽责、攻艰克难、奋勇前进的制胜法宝。倡导和弘扬新时期公安消防精神,重在实践,贵在行动。作为战斗在灭火救援一线的基层消防官兵,更是要坚定不移地做新时期公安消防精神的忠实践行者,深刻领会公安精神的深刻内涵,踏踏实实地开展工作。

一、加强思想教育,培养“忠诚可靠”的军人本质。践行新时期的公安消防精神,加强教育是根本。一是坚持抓好理论教育。经常对官兵进行政治理论教育,坚持用“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武装官兵,不断增强官兵拥护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意识,自觉发扬与时俱进的精神,始终站在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前列。二是坚持抓好爱国奉献和革命人生观教育。教育官兵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强化祖国至上,无私奉献的意识,结合日常教育,在重大节日等时机,广泛宣传凸显中华民族脊梁的抗震救灾精神、攻坚克难的拼搏精神,激发官兵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不断培育官兵完成急难险重任务所需要的战斗意志、战斗精神、战斗品质和战斗作风。;三是进行军人职业道德教育。通过教育,使官兵掌握军人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理解其精神实质,正确对待和处理苦乐、奉献、荣辱、美丑,不断强化军人奉献意识,全面提高军人职业道德素质,不断强化献身消防事业的信念;四是抓好优良传统教育。通过教育,使官兵牢记我军性质、宗旨和优良传统,牢记军人的根本职责,自觉发扬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为社会风气和党风的根本好转做出表率。

二、加强实战锤炼,培养“赴汤蹈火”的战斗品质。培育“赴汤蹈火”的战斗精神,实践是课堂。今年是奥运之年,各种不安定、不和谐的因素显有突出,我们要以新时期公安消防精神教育激励部队,不断培养官兵敢打必胜的过硬战斗作风。在严格训练中锤炼官兵志强如钢,百折不挠的战斗精神。加大训练的难度和强度,克服为保安全而少训、随意降低训练标准的现象,做到越是险难课目越要严密组织,越是课目难练越要强化训练,让官兵在困难的训练环境中感悟“赴汤蹈火”的战斗精神内涵;在复杂困难环境中锤炼官兵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战斗精神。倡导新时期公安消防精神作为锤炼官兵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战斗精神,引导官兵锤炼勇于战斗、善于战斗的战斗精神。锤炼官兵吃苦耐劳、坚持到底的吃苦精神。当前消防部队承担着灭火抢险救援等多种任务,面对各种复杂情况和不利因素,官兵要树立敢打必胜的信心;面对

极其危险、复杂的灾害现场,要有不怕流血牺牲,培养压倒一切困难的勇气;面对突发情况,要有临危不惧的心理素质和机智灵活的战略战术;要在重大任务、重大活动中经受考验,磨练意志;要敢于在处置各种急难险重任务中、冲锋陷阵、反复摔打,真正做到从容自如。

三、加强信念引导,培养“服务人民”的崇高信念。

我们消防部队是“人民的队伍”,我们的名字始终是同“人民”联系在一起的。我们的职业是“人民消防”,我们的荣誉是“人民消防卫士”,我们每一位官兵都是“人民的子弟”,我们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于的。因此,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宗旨,要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确保我们的工作符合人民的意愿,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

(一)是要增强卫士意识,把爱民为民、维护群众利益作为消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特别是在当前的新形势下,消防保卫工作繁重,迫切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专门机关与群众相结合的原则”必须一切为了群众,事事依靠群众,放手发动群众,想人民群众之所想,急人民群众之所急,把自己摆在人民勤务员的位置上,勤勤恳恳地为人民办事。

(二)是牢记宗旨、不辱使命,切实履行消防职责。我们消防官兵要更加牢记党、国家和人民对我们的关怀和重托,永远不忘记自己肩负的神圣使命和社会责任;我们将充满快乐、自信、团结、坚定不移、永远热爱消防、继承党的消防部队的优良传统,努力克服弱点不足,完善社会主义的消防职业道德。当前,由于科学现代化的发展,火灾形势更加严峻。当大火、洪水、干旱、地震和暴雪肆虐,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时候,我们消防战士和人民群众并肩战斗,这就是我们当代的消防战士,不辱党和人民的使命。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无愧于先烈、无愧于党和人民的厚爱和重托。

4.准确把握新时期公安精神 篇四

何克亮 中共山东省委讲师团副团长、教授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是一次具有特殊意义的会议。它是我们党历史上第一次专门研究和全面部署文化建设的中央全会。此前,曾有两次中央全会研究过与文化相关的精神文明建设问题。一次是1986年的十二届六中全会,一次是1996年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那两次全会主要是着眼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通过了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文件。这次全会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出发,基于高度的文化自觉,全面研究和部署文化改革发展。全会总结了我国文化建设的实践和经验,强调了树立中华民族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出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奋斗目标,部署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任务,向全党全国发出了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号召。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是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推进文化建设、繁荣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纲领性文件,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指导意义。

中央对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高度重视。中央办公厅专门下发了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的文件。中央专门成立了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宣讲团。中宣部专门举办了学习宣传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研讨班。李长春同志专程到中央宣讲团动员会暨研讨班开班式上做了重要讲话。10月28日上午,中央宣讲团成员、中宣部常务副部长雒树刚同志在人民大会堂做了首场宣讲报告。中央宣讲团从10月28日到11月5日到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宣讲。中央宣讲团成员、国家新闻出版署署长柳斌杰同志于11月2日上午在山东做了宣讲报告。

省委高度重视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把它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首要政治任务。最近,省委召开了九届十三次全委会。这是我省第一次以全委会的形式专题研究和部署文化建设的会议。全委会审议通过了《中共山东省委关于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意见》。这个《意见》是指导我省文化建设的纲领性文件。为搞好全会精神的学习宣传,省委专门成立了宣讲团,到全省十七市和四大企业宣讲。

一、关于《决定》的基本精神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文件上,一个是全会通过的《决定》,一个是胡锦涛同志在全会上的重要讲话,一个是李长春同志关于《决定》的说明报告。学习宣传六中全会精神的重点,就是结合胡锦涛和李长春的讲话精神,认认真真地学习《决定》,全面准确地领会和把握《决定》的基本精神。

全会通过的《决定》有两万多字,内容非常丰富,涉及文化改革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从总体逻辑结构看,除了引言和结束语外,《决定》的九个部分可以分为四大板块。第一部分是第一板块,主要阐述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和重大意义。第二部分是第二板块,主要阐述了推动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重要方针。《决定》的第三、四、五、六、七、八这六个部分构成第三板块,分别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人们提供更好更多精神食粮、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深化文化改革开放、建设宏大文化人才队伍六个方面,部署了文化改革发展的重点任务。第九部分是第四板块,强调了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问题。

(一)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发展的背景和重大意义

《决定》第一部分就新形势下加强文化建设的背景和意义,讲了五个层次的内容。

第一,我们党一贯重视文化建设。早在1940年,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我们不但为中国的政治革命和经济革命而奋斗,而且为中国的文化革命而奋斗”。“在这个新社会和新国家中,不但有新政治、新经济,而且要有新文化”。新中国成立后,我们一直致力于改造和扬弃旧文化,建立新文化,兴起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高潮。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之初就强调,“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他提出了两个文明全面发展,两手抓、两手硬的战略方针。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始终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并且提出了新的治国方略,即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形成了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共同发展的文化改革发展新思路。

第二,总结概括了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文化建设取得的五个新成就。一是形成了一个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二是形成了一个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三是形成了一个繁荣局面——优秀文化产品大量涌现。四是形成了一个发展理念——创新文化发展思路。五是形成了一个开放格局——引进来、走出去,加大了对外文化交流。

第三,阐述了当今时代文化建设的突出地位和作用,要求全党全国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把文化建设摆在更加重要的战略地位。这一点下边会专门讲。

第四,文化建设面临的突出矛盾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决定》指出了文化建设存在的八个突出问题。这些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对文化建设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重视不够。重经济、轻文化,把经济建设看成“硬任务”,把文化建设看成“软任务”。二是一些人信仰失落、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人生观、价值观扭曲。三是舆论引导能力不足,主流意识形态对社会的影响力、吸引力、凝聚力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下降。四是文化发展存在一些弱项,如有影响的精品力作还不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健全、不平衡,文化产业规模不大,文化体制跟不上形势的发展,文化人才队伍不足等等。五是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不够,文化走出去较为薄弱。

第五,阐明了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决定》强调了“五个观点”、“三个关系”。“五个观点”是:(1)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旗帜;(2)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3)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4)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5)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就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三个关系”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关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关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二)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决定》第二部分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是全会精神的灵魂和精髓,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总纲,是给文化建设定思路、定方向、定目标、定原则的。

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包括四个层次的内容。一是文化改革发展的根本指针。这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这段话鲜明地回答了我国文化建设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向什么方向前进的问题。与十七大的表述相比,这里增加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因为它们是社会主义文化的本源和灵魂。离开它们,社会主义文化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二是文化改革发展的基本要求。这就是“四个以”。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三是文化建设的总任务。“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三个面向”是上世纪80年代邓小平给北京景山学校的题词中提出来的。它说明,当代中国文化是一种开放的、包容的、发展的文化。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是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首次提出的。它确定了我国文化的性质和特点。它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是体现科学精神的文化,是为大众服务的文化,是社会主义的文化。四是文化建设的总目标。“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在我党历史上是第一次,是六中全会的一大亮点。文化强国的提法,是一种有中国特色的语言表达方式。因为国际上一般不使用“强国”这个概念,而是使用“大国”这个概念。中央提出建设文化强国还有一个背景,就是迄今已有20多个省市自治区提出了建设文化强省、文化强市、文化强区的任务和目标。在这个基础上,中央提出建设文化强国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做两点说明。第一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是一个长远的奋斗目标。中央并没有定出时间表。因为经济强国可以通过数量指标来衡量,而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很难确定数量标准。文化产业强不强,可以用它占GDp的比重和文化产品的出口数量、顺差来衡量。但是信仰、理想、道德等精神文化现象,是无法用数量标准衡量的。我们可以说经过一两代人的努力建成经济强国,恐怕很难确定需要多长时间能建成文化强国。第二点,文化强国是一个相对概念,是与其他文化强国相比较而言的。是不是文化强国,不是我们自己说了算的,需要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公认才行。只有当中华文化在世界上有强大的影响力和吸引力、成为世界强势文化的时候,才能算是建成文化强国。

《决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任务。一是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二是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三是不断开创全民族文化创新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的新局面。四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五是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更大贡献。

山东省文化发展目标的提出经历过两个阶段。党的十六大以后曾提出,要把我省从文化资源大省建设成为文化大省。2008年,省委提出了建设经济文化强省的目标。从此,建设文化强省就成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目标。这次省委九届十三次全委会对建设文化强省做了新的概括和阐述。提出了我省文化建设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而且确定把我省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区域文化中心,在全省开展创建文化强市、文化强县活动。但是,与建设文化强国一样,建设文化强省也很难确定标准,很难定一个时间表。

《决定》第二部分提出了到2020年文化改革发展的奋斗目标。这个目标是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相匹配的,是一个阶段性目标。它包括公民素质提高、文化产品丰富、文化服务体系建立、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等六个方面。这些目标大多数是定性的目标。其中有两个目标是可以定量的。一个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能覆盖全社会,而且要努力实现城乡、地区的均等化。一个是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按照国际通行标准,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到国内生产总值5%以上,就算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能占到10%以上,就算是主导产业。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目标是,到2016年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5%,到2020年达到8%。

(三)推动文化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

《决定》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第八部分,属于工作部署。根据到2020年文化建设六个方面的奋斗目标,相应提出了六项主要任务。一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二是为人民提供更多的优秀文化产品。三是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四是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五是建设宏大的文化人才队伍。六是深化文化改革开放。这些任务涉及的范围很广,内容特别多,特别细。除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还要专门讲以外,我想重点讲两点。

第一、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共同发展。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文化分为公益性文化和经营性文化,提出了文化建设要“两条腿”走路,即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并举,并按照这一思路设计和推动文化改革发展。这既是一个理论上的创新,又是一个政策上的创举。它厘清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和市场在文化建设上的不同职能,指明了文化发展改革的路径,也符合国际文化发展的大趋势。

公益性文化事业属于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范畴,是政府应尽的职责,主要应该由政府拿钱办(辅之以社会投入)。文化服务的公益性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无偿性,即基本上不用群众花钱购买,由政府的公共财政来提供。二是普遍性,即公共文化服务要覆盖全社会,为全体社会成员服务。三是均等性,即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不同的群体之间提供公平的文化服务。四是基本性,即公共文化服务只能满足人们最基本的精神文化需求,特殊的、高层次的文化服务,要由文化产业来提供。前些年我们改革的一个失误,就是有些公共事业过度市场化,把应该由政府提供的某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不同程度地推向市场。如教育产业化、公立医院搞创收、住房过度商业化等,造成了上学难、上学贵,看病难、看病贵,住房难、住房贵三大社会问题。文化事业也受此影响,政府投入不足,出现了面向市场化搞创收的情况。现在中央正在纠正这种偏向,让文化事业重新回归它的公益性质。《决定》指出,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要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公益性文化单位为骨干,以全体人民为服务对象,完善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经营性文化产业主要是以市场为导向,为社会提供有偿的、有选择的文化服务。文化产业具有二重性。一方面它属于文化软实力的范畴;一方面它属于文化生产力的范畴。从第二个方面讲,它也是国家的硬实力,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文化产业不同于其他产业。其他产业基本上是以市场为导向的,追求的是经济效益最大化。而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承载的是精神文化,是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同时具有以文化人的教化和导向作用。因此,文化产业发展要有两个导向:社会(政治)导向和市场导向;追求的是两种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决定》对文化产业发展的要求是:“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李长春同志强调,有些时候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会有冲突、有矛盾。这时就要经济效益服从社会效益,甚至要牺牲一点经济效益。从国际经验看,我们要避免韩国出现的文化产业价值导向问题。上世纪后期,韩国提出“文化立国”的口号,但实际上走的是文化产业立国的道路。结果是文化产业发展了,却出现了核心价值的迷茫和失落,在东西方各种文化冲突中,人们在价值观上无所适从,出现了信仰危机。近些年来,韩国信天主教的人数大增,超过总人口的三分之一,成为亚洲基督教人口最多的国家。韩国文化的“魂”是什么?人们感觉已经找不到了。

第二,培养优秀文化人才和推出优秀文化产品。近些年出现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出不了文化大家,出不了有影响的传世之作。古人讲,“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现在是“江山代有名人出,各领风骚三两年。”为什么出不了大家,出不了传世之作?我看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市场经济使然。市场经济的价值取向是“自利”,即尽快地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其结果是市场导向的消费性文化迅速发展。许多人追求感官刺激,只求快感,不求美感。文化产品追求短、平、快,追求经济效益。二是社会转型使然。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了各种思潮,出现了价值取向多元化,人们的社会心理发生变化,精神上产生了迷茫、浮躁、焦虑现象。在这种环境里,出不了文化大家和传世之作并不奇怪。现在文艺界有一个新名称,叫“娱乐圈”。文艺变成了娱乐,博人一笑了之。而且有些文化产品在价值导向上有问题,媚俗、低俗、庸俗的倾向很明显。所以,《决定》特别强调文化产品生产要“两手抓”,一是抓价值导向,二是抓质量水平。但是,抓导向抓质量并不是简单的出几个获奖的“精品”,而是要注重作品的影响力、教化作用以及群众的接受和认同程度。能不能出文化大家和传世之作,也许是可遇不可求的事。我们要做的是,努力构建良好的文化氛围和社会环境,为文化繁荣发展提供必要的外部条件。

二、关于《决定》的几个亮点

(一)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十七届六中全会的一大亮点是,明确提出中华民族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文化自信,就是对中华文化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强烈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不妄自菲薄。文化自觉,就是要在全党全社会形成共识,充分认识文化在历史上和当今时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充分认识中华文化的振兴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作用,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把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化为自觉行动。

1、关于文化的含义

文化是一个非常宽泛、难以把握的概念。古今中外对它的解释和概括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国内一般把文化解释为人类的精神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精神财富的总和。从文化的表现形式看,一般分为两个层次,高层次的文化是指社会意识形态,如政治,法律,道德、文学、艺术、科学、哲学、宗教等等。低层次的文化多指社会心理,如风俗、习惯、传统、自发的民间信仰等等。从社会生活层面看,文化还包括语言、知识、思维方法和生活方式。

文化的分类很复杂。从地域划分,文化可分为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在多民族的国家,本土文化有主体民族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如中华文化,就不光是汉族的华夏文化,还有少数民族文化,是一种多元一体的文化。一个民族国家内的多元文化既相互影响、渗透,又相互冲突。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如果文化冲突达到无法调和的程度,就可能导致民族国家的分裂。如苏联、南斯拉夫等国的解体,就有文化冲突的原因。外来文化也是多元的,如西方文化、阿拉伯文化、印度文化、俄罗斯(苏联)文化等,还有基督教文化、伊斯兰教文化等宗教文化,也影响着我们的文化。从时代划分,文化可分为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文化既有历史传承性,又有时代性,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文化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从表现形式和内涵划分,文化可分为官方文化和民间文化、高雅文化和通俗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高雅文化和精英文化是“阳春白雪”,通俗文化和大众文化是“下里巴人”。从功能划分,文化可分为表达意识形态的教化性文化和不具有政治意识形态色彩的消费性、娱乐性文化。从社会属性划分,文化可分为社会主义文化、资本主义文化、封建主义文化等。还可分为先进文化、健康文化、有益无害文化、落后文化、腐朽文化等。我们党所讲的繁荣发展文化,不是指一般意义上的文化,而是特指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当然这种文化并不排斥而且包容有益的外来文化、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健康的娱乐文化。

2、当代中国的文化自觉

这里讲的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文化自觉,而是指十七大以来我们党的新文化自觉,就是从当代中国和世界的视角,对文化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的新认识。

党的十七大对文化的新定位是“三个越来越成为”。即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对文化的定位有了新发展。《决定》从当代国际、国内两个方面阐述了文化的重要地位作用。从国际上看,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调整时期。在这个背景下,文化的重要性表现为“四个更加”。一是各种思想文化交融交锋更加频繁。二是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三是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四是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突出。从国内看,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在这个背景下,文化的重要性表现为“四个越来越成为”。在十七大提出的“三个越来越成为”基础上,十七届六中全会又增加了一点,即文化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这“四个更加”和“四个越来越成为”涉及的范围很广。我认为,核心内容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强调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显示着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显示着一个国家的进步程度,因而是世界大国的重要标志。中国的崛起,不仅仅是经济上崛起,而且要有文化上的崛起,使中华文化再次成为一种强势文化。英国前首相撒切尔说过,中国还不是一个真正的世界大国,因为它只能出口物质产品,而不能输出价值观。二是强调文化的民族凝聚力。这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命运和前途。一个民族国家的凝聚力,最根本的是文化认同,包括主体民族的文化认同和少数民族对国家主流文化的认同。具体地说,就是社会的绝大多数成员要认同和接受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或核心价值体系。从这个意义上讲,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增强民族的文化认同,是多民族国家的立国之本,是共产党的执政之基,是民族复兴的力量之源。三是强调文化需求已成为人们的重要诉求。在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中,特别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在生产力有了较大发展、物质需求得到一定程度满足之后,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就日益显现出来。我国明年就能达到人均GDp5000美元。按国际通行的测算,在这个经济发展水平上,中国13亿人口的文化消费总量应该达到6万亿元人民币。而我们现在的文化产出和消费才1万多亿元人民币。这说明,文化生产和文化服务还远远满足不了人们的精神需求。因此,发展和繁荣文化,就显得特别迫切。四是强调发展文化生产力。文化是国家的软实力,但文化产业所代表的文化生产力却是硬实力。文化产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现在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增加值,一般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0%左右,美国则占到20%多,而中国2010年只占3.75%。发展文化产业,不但是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项重要内容。

3、对文化建设的新定位

基于文化自觉的要求,必须把文化建设摆在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决定》指出,“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自觉把文化繁荣发展作为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重要内容,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基本要求”。我们在历史上曾经对文化建设的认识和定位出现过偏差,总是把它放在从属地位。有的人把这种现象叫做“一仆二主”。毛泽东时代是“政治挂帅”,政治是“主人”,文化是“仆人”,文化完全等同于意识形态,为政治服务,成了政治的工具。改革开放以后是“经济挂帅”,经济成了“主人”,文化仍然是“仆人”,文化成了经济的工具。人们熟悉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就是一个例子。这次六中全会对发展思路的调整,就是强调文化发展和经济发展一样,也是硬道理。它既服务于经济、政治建设,又和其他建设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决定》的最大亮点是,第一次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回答了中国文化发展走什么路、向什么方向前进的根本问题。

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理论创新的一个重大成果。党的十七大在理论上的一个重要贡献,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了新概括,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胡锦涛同志在庆祝建党9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又增加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形成了道路、理论、制度“三位一体”的完整体系。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来讲,我们党在经济建设方面提出过三条道路: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在政治建设方面,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标志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更加全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内涵很丰富,主要体现在《决定》提出的指导思想当中,同时也体现在重要方针、目标任务和政策举措之中。胡锦涛同志在六中全会的讲话中,对如何坚持这条道路,提出了“四个必须”。

第一,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这就明确回答了我们发展的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先进文化。其指导思想和灵魂是马克思主义,而不是西方鼓吹的所谓“普世价值”,也不是传统的儒家思想。在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条件下,我国社会思想更加多样、社会价值更加多元、社会思潮更加多变。因此,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的重要性、紧迫性更加凸显。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确立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在全社会的主导地位。

第二,必须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体现了我们党以人为本的理念,回答了文化发展为了谁,依靠谁这一根本问题,明确了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方向。这里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是,人民是分为不同阶层和群体的,他们的诉求和需求是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怎样去反映多阶层、多群体的诉求,去满足他们的不同需求,是文化发展遇到一个重大问题。我们必须强调,文化大众化,为绝大多数中下层百姓服务。同时要处理好高雅文化和通俗文化,精英文化和草根文化的关系。

第三,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吸收外来有益文化,大力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这些年来,我们在对待外来文化和传统文化方面都出现过误区。如上世纪80年代后期中央电视台播放的专题片《河殇》,把中华文化比作“黄色文化”,西方文化比作“蓝色文化”,认为以农业文明为基础的“黄色文化”,必然要被以工业文明为基础的“蓝色文化”所战胜、所取代。另一个误区是把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简单地等同于振兴国学,恢复儒家传统。我们的传统文化包括两个系统。一个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形成的文化传统。一个是五四运动以来形成的文化传统。中国传统历史文化并不仅仅是儒家文化,而是以儒家为主,包括法家、道家、佛学等等多种思想。对待它的态度,应该是批判地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其为当代服务。这就是毛泽东讲的“古为今用”。不加分析、不加批判的一味继承和弘扬是不行的。“五四”以来的传统文化,主体是革命传统文化,也叫红色文化。这种文化传统当然要继承和发扬,但也要与时代要求相结合。对外来文化更有一个甄别、筛选的问题,先进的、有益的文化要吸收、借鉴,腐朽的、有害的要批判、抵制。这就是毛泽东讲的“洋为中用”。

我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有四个来源或者四种成份,一是传统革命文化。二是优秀传统历史文化。三是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新文化。四是外来有益文化。这些文化可以相互渗透、包容,又可能相互矛盾、排斥。只能用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来统领、来整合,并赋予新的时代内容。

第四,必须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是为了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实现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发展文化产业,一是为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断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的需求。二是利用市场机制激发文化创造活力。三是发展文化生产力,提高国家竞争力。坚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两手抓、两条腿走路,是党在文化建设上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

(三)努力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1、建设民族精神家园的重要性

《决定》指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传承和精神家园”。所谓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就是一个民族(指民族国家)有基本的文化认同,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如信仰、理想、道德观念等。在一个时代里,一个民族必然有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有一个大多数社会成员认同的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核心价值体系,就是文化的灵魂和精髓,就是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决定》强调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这一论述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文化建设特别是建设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的灵魂作用、导向作用。从精神生产的特有属性和内在规律看,任何文化都是所包含的精神价值与承载这些精神价值的物质基础和传播形态之间的有机统一。文化的精神价值是文化的“魂”,决定着文化的性质和方向;承载文化精神价值的物质基础和传播形式是文化的“体”,是实现教育功能、以文化人的途径和手段。“魂”和“体”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离开了“魂”,“体”就没有精神价值的支撑,就会“失魂落魄”,失去文化的教化、导向功能。离开了“体”,“魂”就无所依附,就会“魂不附体”,文化的精神价值就难以传播。当代中国文化的“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因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根本途径。

2、建设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紧迫性

从历史上看,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体系既是一脉相承的,又是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发展变化的。在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中,夏商以前的近两千年历史缺少严谨的文字记载,文化是口口相传的,尽管应该有核心价值体系,但缺乏考证,形不成清晰的系统的思想脉络。商周时期虽然有一些甲骨文、金文的记载,但也很难说明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一贯的意识形态和思想体系。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时期,诸子百家争鸣,形成了许多有价值有历史影响的思想文化流派,但当时并没有确立中华民族统一的核心价值体系。秦汉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中华民族。汉武帝刘彻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决定“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才正式确立了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核心价值体系。这个价值体系传承了二千多年,成为历代王朝的主流意识形态和传统华夏文化的重要标志。伴随着1911年辛亥革命终结了封建王朝,特别是1919年五四运动开展了以反传统为特征的新文化运动,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传统核心价值体系,失去了主导地位。在之后的30年里,社会处于动荡和混乱状态,各种思想流派和各种文化交锋冲突,不可能形成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体系,形不成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基础上,提出并确立了一整套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逐步形成了全民族认同的核心价值体系,并使之成为当代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们党始终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但社会转型期不可避免地出现社会成员价值取向的变动和多样化。一是出现了“去意识形态化”趋向。许多人从理想主义变为现实主义,告别崇高,追求实惠。他们不关心什么主义,不愿过问政治,不谈远大理想,主要是关心和关注如何实现自己的利益。二是失去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崇拜和敬畏感,不再把它看成是 “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许多人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对主流意识形态既谈不上认同,也谈不上反对,更谈不上信仰,而是漠不关心。有些人甚至把主流意识形态看成是“官话”,不感兴趣。社会形成了两个“话语体系”,一个是官方话语体系,一个是民间话语体系。两者之间尽管也有相互渗透和交集,但表达方式和内容差距很大,基本上是各说各话。三是出现社会思潮和价值取向多样化。应该说,思想多样化和各种思想流派的交锋、冲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但由于主流意识形态对社会的影响力、吸引力和控制力有所下降,引领社会思潮的能力不足,造成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和一定程度上的混乱,出现了对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下降,对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产生迷茫。四是有些人信仰失落、道德失范,诚信缺失。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核心是信仰、理想和道德。一个没有共同信仰和理想、共同道德观念的民族,很难会有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问题的严重性还在于,不仅普通群众的信仰和道德出了问题,而且上层精英群体中许多人也失去了信仰和道德约束,使社会很难找到精神道德上有影响力、教化力和起表率作用的阶层和群体。对于上述状况,有的人把它形容为孔子所说的“礼崩乐坏”。有人把它称作为文化价值上的“无所适从”。更有西方学者把它比喻为民族的“精神错乱”。这些带有夸张性的形容未必正确,但确实能引起人们深思。

3、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重建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根本任务

针对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状况和突出问题,党中央着眼于引领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方向和重建当代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在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正式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这个核心价值体系在继承传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基础上,根据当今时代的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要求,提出了四个层次的内容。一是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三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四是社会主义荣辱观。党的十七大提出,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地位作用作了新的评价,认为它是兴国之魂和文化精髓,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

《决定》第三部分从4个方面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做出了工作部署。这四个方面的任务是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个层次的内容相对应的。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是努力使全党全国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明确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方向。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当代中国人的最大公约数,是凝聚人心的关键所在,是理想信念的基础。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形成中华民族新的精神状态和精神力量。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要确立全体公民必须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这四个方面任务概括起来讲,就是要努力培养和塑造民族的信仰、理想,精神和道德,重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5.准确把握新时期公安精神 篇五

——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

(赵乐际)

总书记所作的党的十九大报告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立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个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鲜明主题,围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必须举全党全国之力实现的奋斗目标,着眼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不懈奋斗这个中华儿女的百年夙愿,与时俱进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我们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全面理解、准确把握、不折不扣贯彻落实这个总要求。

一、深刻领会总要求提出的新时代党的建设目的、方针、主线、总体布局、目标及相互关系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8个方面重点任务,对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顶层设计、战略部署,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进一步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历史性课题,标志着我们党对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新的高度。

2就,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政治勇气和强烈责任担当,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全方位、开创性的历史性成就,发生了深层次、根本性的历史性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事实充分证明,有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一大幸事。有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才有今天这样的辉煌成就,才以这样的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在坚持党的领导这个重大原则问题上,我们必须高度自觉、坚定不移,决不能有任何含糊和动摇。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中国近代以后到新中国成立之前一百多年历史充分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领导,就毫无出路,就会四分五裂、一盘散沙、天下大乱,民族复兴必然是空想。党兴则国强,党衰则国弱。党的十八大以来,针对党的领导被忽视、淡化、弱化的状况,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果断提出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的重大政治要求,改革和完善坚持党的领导的体制机制,着力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增强了全党思想上统一、政治上团结、行动上一致。事实告诉我们也警示我们,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是我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根本点。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确保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三、深刻领会加强新时代党的建设的主线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新时代党的建设要“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蕴含着对实现执政使命长期性、艰巨性的深远考量,揭示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本质要求。

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政治属性是政党的第一属性,政治领导力是政党第一位的能力,我们党必须始终把握政治方向、保持政治定力、善于驾驭政治局面、有效防范政治风险;指导思想是一个政党的精神旗帜,思想引领力是保证全党思想统一、步调一致的坚实基础,我们党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人民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群众组织力是我们党坚如磐石、坚不可摧的不竭源泉,我们党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生动具体的实践中带领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生活;当今社会思想多样化、利益多元化、就业方式和生活方式多样化,我们党必须保持强有力的社会号召力,用共同价值追求和奋斗目标感召鼓舞人,形成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磅礴力量。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按照党的十九大部署要求,不断

6相结合;必须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弘扬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价值观,坚决防止和反对个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本位主义、好人主义,坚决防止和反对宗派主义、圈子文化、码头文化,不断培厚良好政治生态的土壤。

坚决反对搞两面派、做“两面人”。这是党的政治建设要解决的突出问题。“两面人”恶化政治生态、损害党心民心。“知恶不黜,则为祸始。”各级党组织要坚持标本兼治、多措并举,严格思想教育,严格管理监督,严格纪律执行,切实把“口言善、身行恶”的“两面人”甄别出来、清除出去。每名党员干部都要加强党性锻炼,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把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作为根本政治担当,把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作为基本做人准则,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五、深刻领会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这一根本任务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要“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加强思想建设、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党的宗旨,必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马克思说过,任何科学的理论,“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理论家的深刻洞察力、敏锐判断力和战略定力,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这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5年来,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之所以开新局谱新篇,根本的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和战略指导。

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精神实质、实践要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内涵丰富、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必须全面系统学、及时跟进学、融会贯通学。要深刻把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深刻把握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四个坚持”的基本方略,大力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坚持知行合一、学做结合,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以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为重点,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促使党员干部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六、深刻领会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的重要部署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事业

10基层党组织覆盖面;着力加强带头人队伍建设,抓好经常性教育培训,推动基层党建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有机融合,真正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让党的旗帜在每一个基层阵地高高飘扬。高度重视发挥党支部作用。党支部是党组织开展工作的基本单元,是党的基础组织。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必须牢牢抓住402万个党支部,坚持把党支部建设作为最重要的基本建设,认真落实“三会一课”等基本组织生活制度,教育督促党支部担负好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引导广大党员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

加大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力度。打赢脱贫攻坚战,未来3年让4000多万群众告别绝对贫困,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党的建设要服务这个大局,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脱贫攻坚的发展优势。要加强基层领导班子建设,选好配强一把手,脱贫攻坚期内贫困县县级党政正职要保持稳定,督促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扑下身子到村里干、同群众一起干,确保党中央脱贫攻坚各项政策掷地有声、落地见效。

6.准确把握新时期公安精神 篇六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治国理政新的实践中,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不仅内涵丰富,而且有着严密的思想逻辑,既有立论基础、根本目标,又有思想主线、重要遵循以及精神动力,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指针。

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以对当代中国国情的新认识为立论基础。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中国的国情变得越来越复杂,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提出,是立足于对当代中国的深刻认识基础之上的。什么是当代中国的国情?当代中国的国情表现为‚三个三‛:首先是‚三个没有变‛,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三个没有变‛中最根本的就是基本国情没有变。正如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所强调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当代中国的最大国情、最大实际。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这个最大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这个最大实际。‛其次是‚三个前所未有‛,我们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前所未有地具有实现这个目标的能力和信心。再次是‚三期叠加‛,中国经济正处于从高速到中高速的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经济增速换挡、结构调整阵痛、动能转换困难相互交织。‚三个三‛的新国情带来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对我们党治国理政的考验之大前所未有。

在这样的背景下,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提供了锐利思想武器。为了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提出经济发展新常态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想,使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复苏低迷的条件下在合理的区间内运行;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提出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要求,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供给质量、供给品种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引导性;为了捍卫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不会被中断,提出全面实施改革强军战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为了使中国发展有一个好的国际环境,提出维护和延长战略机遇期的思想,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根本目标。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和根本利益。今天,我们13亿多人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这一伟大目标。‛为什么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曾经是世界强国,后来在世界工业革命如火如荼、人类社会发生深刻变革的时期,由于封建统治阶级的腐败无能,再加上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残酷掠夺和战争阻挠,中国丧失了与世界同进步的历史机遇,落到了被动挨打的境地。尤其是鸦片战争之后,中华民族更是陷入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悲惨状况,陷入了风雨如晦、鸡鸣不已的境地。经过几代人努力,我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如此之近,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历史机遇,我们必须牢牢抓住,决不能同这样的历史机遇失之交臂。中国梦的本质是什么?总书记明确指出:‚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就把国家的愿景、民族的理想以及人民的生活融为一体,不仅能够产生磅礴的发展动力,而且能够带来无限的创造力。

如何实现中国梦?就是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人民新期盼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上,我们能够实现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能够使孩子们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我们还要不断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民族振兴提供不竭的精神源泉;我们要凝聚起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凝聚起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力量,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用13亿人的智慧和力量汇集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

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主线。总书记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继续把这篇大文章写下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在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指引下,中国人民正在世界历史的大舞台上,精彩地续写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宏伟巨著: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市场在配置资源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用好‚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这两只手;建设更高程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使全体人民真正能够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人民群众能够畅通表达利益要求,社会各方面能够制度化地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大力发展引领时代进步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加社会的精神文化财富,让人们的精神世界更加高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立起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体制,切实创造各民族、不同群体和谐相处的社会环境,更好地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气洁的美好家园;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通过促进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养老等领域的改革,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为战略支持和理念指引。总书记指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既有战略目标,也有战略举措,每一个‘全面’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是我们党在新形势下治国理政的总方略,是事关党和国家长远发展的总战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从我国发展现实需要中得出来的,是从我国人民群众的热切期待中得出来的,也是为推动解决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它的问题导向明确、问题意识鲜明,不仅要解决‚中等收入陷阱‛‚修昔底德陷阱‛和‚塔西佗陷阱‛等陷阱问题,还要解决诸如提供优质生态产品的能力减弱、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等短板问题,解决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等根本性问题。‚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不仅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而且深刻体现着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在实践中,我们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五大发展理念是我们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凝聚着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入思考,体现了‚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五大发展理念是针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世界经济复苏低迷开出的药方,是对我们党关于发展理论的极大丰富和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遵循。五大发展理念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强调发展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为实现人民主体地位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强调以科学的精神、科学的立场、科学的手段推进发展,为我们认识和把握可持续发展背后的自然规律、科学发展背后的经济规律、包容性发展背后的社会规律指明了方向。

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以发展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以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理论指归和精神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到今天,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后半段,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成熟定型的后半程,进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阶段。总书记指出,从形成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看,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的前半程已经走过了,前半程我们的主要历史任务是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改革,现在已经有了很好的基础。后半程,我们的主要历史任务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为人民幸福安康、为社会和谐稳定、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一整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正是在这样的历史阶段,我们党提出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正焕发出勃勃生机:既体现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和方法论、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又在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基础上推进理论创新。

上一篇:环保部宣教中心下一篇: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复习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