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陶渊明

2024-11-17

浅谈陶渊明(精选9篇)

1.浅谈陶渊明 篇一

浅谈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特色

分 校:学生姓名:学 号:指导教师:完稿日期:

目录

摘要................................................................2 关键词..............................................................2 导言................................................................2

一、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特色我认为应该可以从三个方面论述..............3

(一)、用白描的手法创造出高远超俗的意境.............................3

(二)、语言平淡自然而又具有很强的表现力.............................4

(三)、情、景、事、理的浑融........................................6

二、结论...........................................................7 参考文献...........................................................8 摘要: 陶渊明是我国东晋时代最杰出的是诗人。他的诗歌创作以田园诗成就最大。陶渊明的生活和思想发展对他的田园创作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他的田园诗艺术特色最受后人称道的 是“平淡自然”的风格,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陶渊明 田园诗 艺术特色

导言:陶渊明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成就最大的文学家之一,对后世的影响极其深远。他的艺术特色 最受后人称道的就是其“平淡自然”的艺术风格。这一风格主要受道家思想的影响。陶渊明个性倾向于自然,不喜拘束,于是在与现实官场不合后,便转而求本性的发挥,转向自然。加上自汉、魏后,儒家经学渐衰,老庄思想兴起,正配合了他爱好自然的本性,道家以宁静 淡泊为操守,冷淡世情,向往自得,其余外物,顺乎自然。觉察到了虚伪而繁烦的宗法伦理 对人性的摧残,希望能超越世俗的人际关系网,获得个人内心的平静自在。或院于山林,或 隐于阡陌,有明显的出世倾向。陶渊明正是这种思想的实践者。他不慕名利、喜爱山水,其 《归园田居》中写到“少无适俗韵,性本爱青山。”通过《桃花源记》可以看出他对美好淳朴 社会的向往,希望能找到一个如《桃花源记》中描写的理想世界。那里土地平阔,屋舍俨然; 那里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那里黄发垂髫,怡然自乐。而这和老子笔下“小国寡民,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生活图景何其 相似,于是在他 41 岁时辞去了仅任职 83 天的县令一职,并欣喜地认为“实迷途其未远,觉 今是而昨非。”归隐柴桑,真正回归了他理想中的“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的田园生活。道家思想宏通开阔,可以说陶渊明正是这种思想的实践者。

在玄言诗盛行的时代,他的出现,给沉闷的文坛带来了新的气息。他的田园诗独具田园风格,为中国诗歌发展开辟了一块新园地。“古今尊陶,统归平淡”,和同时的淡乎寡味的 玄言诗截然不同,包含了对日常生活的热爱。平淡自然不仅是陶渊明的人格修养,也是他的 审美追求,因而在陶诗渊明中出现的经常是一些日常常见的事物,没有奇特的意象,不雕章丽句。诗人的清闲感受,真切的体验,化俗为雅,化平凡为神奇,也是陶渊明田园诗隽永的原因。

一、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特色我认为应该可以从三个方面论述:

(一)用白描的手法创造出高远超俗的意境

白描手法原是中国绘画的传统技法之一,它要求画家只用白线勾描,不着颜色,不加渲 染地勾画出物体的特征。而描写景物。文学创作采用白描法,是指以简洁、质朴的语言,粗 线条地勾画景物轮廓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绘景,往往能取得以少胜多的艺术效果。白描是 陶渊明田园诗的基本创作手法,诗人要在诗歌中表现自己的人格,审美理想;反应田园风光 的文学特质,就必须采用与之相符的写作手法---白描,这也使得他的诗歌在不经意中勾画出 来事物的 形态,显得十分逼真,他的诗歌笔态清逸,意态丰满,田园的景象形象自然,真切,蕴味无穷。陶渊明的田园诗大多是用白描的手法,但是诗却并不因此而显得肤浅,没有文学 欣赏价值,田园风光景物的白描式,使陶诗读起来就像一幅写生画,所画景物的色彩、线条 都宛如实物实景。陶渊明的诗风天然本色、精练传神的语言。他善于提炼日常生活口语入诗,沾染着浓厚的生活气息,也常用比喻、象征、寄托等手法,即使使用典故也是俗语化。他的 语言很朴素、简洁,景物描写鲜明、准确,如: 《归园田居》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诗在真实的描写中创造了一种优美又超俗的意境。没有过多地堆砌词汇,没有过多地渲染,只寥寥数笔,便勾勒出景物的特征,突出景物的特色,用笔虽少,但并不显得空洞无物,既简洁,又传神,让我们感觉的有真意,无粉饰,不做作,不卖弄。我们看到的不只是榆柳、桃李中的几间草屋,村落中的几缕炊烟,听到的不只是深巷中的犬吠,树头的鸡鸣,所有这 一切都构成了一种安宁静谧、淳朴自然的境界。不讲究辞藻上的华丽,粗略几笔则勾勒出景 物的神韵,形似更神似,此种白描的功底,于平淡中透出丰富的联想,可谓极平常之景各生 趣味,无一修饰之语,而其间无穷妙味。方宅、草屋、榆柳、鸡、狗、等??无不是常见的 生活,无不是易见的事物。又如: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其二∶

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秉耒欢时务,解颜劝农人。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耕种有时息,行者无问津。日入相与归,壶浆劳新邻。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

这首诗从孔子遗训“忧道不忧贫”之不易实践叙起,夹叙田间劳动的欢娱,联想到古代 隐士长沮、桀溺的操行,而深感忧道之人的难得。或说理,或叙事,或写景,或抒情,看似散杂,不见首尾,其实散而有骨,理、事、景、情交融汇合,最后道出主旨:“聊为陇亩民。” 此诗运用白描的手法,语言朴素之至,初读甚至觉得有些枯淡,但细细寻味,就会发现其中 有生动的场景、活泼的思想、浓郁的情趣。苏轼说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不加雕饰却 又胜于雕饰的白描手法,这是一种艺术的辩证法。这中间其实经过了诗人艰苦的艺术劳动,那是一个弃绝雕饰、返朴归真的艺术追求过程,没有一番苦功是无法达到这种艺术创造境界 的。他的诗中的语言简单而又优美,精炼但不尚雕饰,通俗易懂,雅俗共赏,对于诗人来说,生活中草木皆词,云雨皆韵,那么的顺其自然,信手拈来。他的诗好像并不是为了创作而写 诗,只是作者的心中所想,我手写我心,我词抒我情。就好像我们当今的日记,有感而发,不局限于其他的外界影响。这也正是他诗歌隽永流传的原因之一,正所谓;“问君何能尔?心 远地自偏”虽然在人境,但诗人的情感可以置身世外,那么的质朴,那么的率真。用词也是 那么的简单,直取生活中的事物。他的用词还非常的精炼,用出来更是恰到好处。

(二)语言平淡自然而又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他的诗作不尚藻饰,不事雕琢,而是管用朴素自然的语言和疏淡的笔法精炼的勾勒出星 斗的形象,表达出深厚的意蕴,从而达到写意传神的艺术效果,然而事实上他的诗并不是没 有锤炼和推敲的,而是高度的提炼之后显出的平淡自然,从这一角度看他在此的提炼可以说 是达到了极高的造诣。陶渊明田园诗歌的意境美,其韵味醇厚而又自然宁静。他的诗常常取 自自然和平常的生活,但看似信手拈来的随意之笔,却又无处不透露出诗人细巧的心思:取 景,山水田园远近相依,既有草庐村舍,又不乏自然之美;记事,家长里短有情有趣,既有 田耕之乐,又充满生活气息。这是陶渊明的生活旨趣,也是其田园诗的总体艺术 特色,他作 诗不存祈誉之心,生活中的所感所悟,一切顺其自然的娓娓道来,《五柳先生传》 中写道: “常 著文章以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表现的正是他写作的初衷。他创作只是自娱,而并非 娱人,不为时论所写,颇示己志,他爱的是自然,自然也是他最高的美学理想,正如宋人黄 彻所说: “渊明所以不可及者,盖无心于非誉、巧拙之间也。”陶渊明爱的是自然,求的是自 然,自然就是他最高的美学理想。萧统《陶渊明集序》说陶诗“语时事则指而可想,论怀抱 则旷而且真。黄庭坚说陶诗 ” “不烦绳削而自合” 朱熹说:。“渊明诗所以为高,正在不待安排,胸中自然流出。这些话正道出了陶渊明田园诗的风格特点。” 他的诗诗人把所见所闻巧妙组合,呈现新的意境,给人以美感。朱熹的《朱子语类》说: “渊明诗平淡,出于自然”,就是说其 诗风的“平淡”,表现自然,毫无矫饰。这即是陶渊明是的语言特色,也是艺术风格的体现,在他的诗歌中很难找到惊人的语句,都是质朴的语言,与生活口语想接近,读起来亲切悦耳,趣味盎然,平淡中淡化了诗歌与读者的界限,使得读者在不知不觉中步入了诗歌的佳境当中,如《归园田居》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在诗中没有看到华丽夸张的词汇,没有深奥难懂的语句,到像是在跟读者对自己生活 的过程进行分享和倾诉,娓娓道来,通俗易懂,同时诗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读者的共鸣,妙 趣横生的事物,都载于笔下,仿佛就像自己在回忆一段往事,或者亲眼所见,身临其境,一 些常见的景物、工具,如“豆苗” “荷锄” “草木”在作者的笔下,此时此刻,给人的感觉异 样的强烈。又如全都是如同日常交际中的白话一般,却有着出其不意的新意表现效果。元好 问这样说;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而通过作者的描写,所有的景物也不单单 是一草一木,表现出来的更像是一种平和的心境,自得的情怀。不为得豆而去种豆是什么心 境,得之我幸,不得我命。轻松自在,顺其自然。这种隐者的境界。也只有作者这种平淡自 然的手法所能表现的出来。这种平淡自然的表现手法在陶的田园诗中处处可见,比比皆是; 像这种平淡自然语言的而又具有很强的表 现力的诗句有很多,比如: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 马喧。”“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等!

(三)、情、景、事、理的浑融

在陶渊明的田园诗中,飞禽走兽,花卉草木和山山水水都有着深刻的内涵,往往将深刻的 哲理融入诗歌的形象中,让平实的素材表现出不平凡的意境,把自己对人生,对现实的深刻认 识形象化,把诗情与哲理紧密结合起来。陶渊明写景并不追求形似,叙事也不曲折,而是透过 人人可见之物,普普通通之事,表达高于世人之情,写出人所未必能够悟出之理。陶诗重在写心,写那种与景交融,对人生彻悟的心境,在南风下张开翅膀的新苗,伴随他除草归来的月亮,依依 升起的炊烟,不嫌他门庭荒芜重返旧巢的春燕,仲夏堂前林荫,床上的清琴,壶中的浊酒,以及他诗中常出现的青松秋菊孤云飞鸟,都已即是客观的又是体现诗人主观感情与个性的,即是具体的又带有隐士的理念.且看<<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闻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前四句讲了“心”与“地”,也就是主客观之间的关系,只要心远,就不会受尘俗喧嚣的干 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偶一举首,心与山悠然相会,自身已与南山融为一体,那日夕 的山气,归还的飞鸟,在心里构成天真美妙的风景,蕴藏着人生的真谛。《拟挽歌辞》其三也是情景事理四者浑融的佳作: “荒草何莽莽,白杨亦萧萧。严霜九 月中,送我出远郊。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嶕峣。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幽室一已闭,千 年不复朝。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亲戚或馀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这首诗先写亲友为自己送葬的情事,“荒草”“白杨”烘托、出悲凉的气氛。然后说人皆有死,谁也不能避免,而一个人的死去对活着的人来说并无太大 的影响,不必过于执着。最后两句以理语作结,统摄了全诗。死亡是人的一大困惑,这个困 惑被陶渊明看破了。田园诗派诗中的“理”不是抽象的哲学说教,而是在生活中亲自体 验到的,其中包涵着生活的情趣。他的田园诗 表现了他对宇宙、历史和人生的认识,是探求 其奥秘和意义的结晶,而这一切又是用格言一样既有情趣又有理趣的语言表现的,取得了言 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陶的田园诗即有情趣,又有理趣,他无意于模山范水,也不在乎什么似与不似,只是他 写出自己胸中的一片天地,他的诗发乎于事,源乎景,缘乎情,以理为统摄。如:“人生归有 道,衣食固其端”“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等这写自然平淡的诗句,就像格言一样,言 ;浅意深,发人深思,他的诗平淡中有风采,质朴中有工致,简练中有深蕴。他对宇宙人生的思考往往是景物情感相结合,诱导人的理性与悟性,吧人引向深沉高远的境界。

透过人人可见之物、普普通通之事,表达高于世人之情,写出人所未必能悟出之理。发乎事,源乎景,缘乎情,而以理为统摄。

于是“诗缘情而绚丽”陶渊明的诗的魅力在于其性情中自然流露出的语言创作出冲淡之 美的艺术境界,在于诗句充满感情力量,但同时又舒缓,和平,少有激荡与眼睛冷静的思维 相结合,创造出高远拔俗的意境,在平凡生活素材中提炼深沉的意蕴和这里,从而实现田园 诗的情景交融,天人合一的境界。总体而言,陶诗的境界都比较完整,胜在以整体为单位感 染读者,而非一字一句吸引人,创作出完整的意境也是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的重要特色。陶 渊明的诗善于白描的写作手法,勾勒景物,点染环境,不描摹舞台而以写意为主,诗中出现 了古松,秋菊,白云,归鸟,都具有象征的意义,表现诗人的自身品格和情感,陶诗还长在 抒情写景中用朴素的语音,表达两位一些人生哲理,情境理融合在一起,创作出浑厚深远的 诗歌意境。

二、小结

陶渊明田园诗从田园生活这个独特的角度抒写了他对于社会生活的种种感受。从那些白描一般的画面,质朴、平淡的生活场景中,不仅可以看到一个不同流俗、情操高洁的诗人自我形象,而且透过诗人的喜怒哀乐,还可以窥视到当时社会现实的某些侧面。所以陶渊明的 田园诗不论是在表现宁静自然、悠然自得,还是热爱生活、热爱自然,亦或是揭露仕途险恶、社会黑暗,方方面面都能不露痕迹地把事理融入情景之中,平淡自然。诗中景、情、理水乳交融,互相渗透,互相衬托,从而形成“物我的同一,理想化的诗意憧憬,情、事、景、理的交融,以及形似与神似的统一”的诗歌意境,这种深厚醇美的艺术境界,决定了陶渊明 在中国文学史上无法替代的地位。陶诗在当时并不是太受重视,他的田园诗的艺术影响在中 国诗史上也是极为广泛和深远的。从鲍照、江淹起,唐宋以来学陶诗相继成风,杜甫说:“焉 得思如陶谢手,”白居易说:“常爱涛彭泽,文思何高玄,”等等龚自珍对陶渊明的人品和诗给 予两位极其高度的评价,直到梁启超还说:“唐以前的诗人真能把他的个性端出来和我们接触 的就是陶渊明了”可见陶渊明极其创作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影响极其深远广泛,直到今他的诗深刻的意蕴,仍然是展示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十分广阔的,有待我们进一步开拓和研究的。

参考文献:

1《魏晋南北朝隋唐文学史》中山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

2《中国古代文学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年版 3《中国历代文论精选》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

4《魏晋文学与魏晋人格》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

5《陶渊明集》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3 年版

6《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册)》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年版

7《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上册)》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年版

8《陶渊明诗文常析集》巴蜀书社出版 1998 年版

2.浅谈陶渊明 篇二

一、弃官归田

诗人痛恶当时社会的政治环境, 并感到身在其中的“危险”, 于是便弃官归田, 避之而去。《归去来兮辞》中“富贵非吾愿, 帝乡不可期。”一句表达了陶渊明对仕途生活的冷漠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其二中有诗句“先师有遗训, 忧道不忧贫。瞻望邈难逮, 转欲志长勤。”本来是应该忧道的, 可是道不可行和贫不克生的窘迫处境, 使自己不能够走“济天下”的道路, 只好躬耕自给, 以解决眼前的生活问题。《拟古》其三中的“我心固匪石, 君情定何如?”也表达了作者安心隐居田园, 不愿出来做官的决心。

作为一个农业劳动的参与者, 陶渊明以怡然爱好的心情, 把农村生活如实地写入诗中, 这在我国诗歌史上是创举。《归园田居》之三写诗人参加农业劳动, 由于缺乏经验, 豆田里豆苗稀疏……诗人辞官后从事农业劳动, 但又缺乏劳作的能力和经验, 很多诗篇都表达了诗人生活贫困、境遇艰难以及志业无成的愤懑。

当然, 陶渊明的诗歌也充分反映了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如《移居》两首写了诗人迁居南村后, 农闲之余与邻里朋友登高赋诗、饮酒言笑之乐;《读山海经》其一写诗人在郁郁苍苍的树木之下, 在温馨、安雅的环境中读书, 这无疑是躬耕生活中最惬意舒畅的情景。

二、复杂的感慨

诗人壮志未酬转托田园, 企图以酒麻醉自己, 但仍旧无法逃避内心的痛苦。“日月掷人去, 有志不获骋。念此怀悲凄, 终晓不能静。”写出了诗人长夜不眠, 感叹光阴虚掷、壮志未酬与热爱自由、不愿从俗之间难以调和的内心矛盾。从《赠羊长史》一诗中还可以看到诗人关心收复中原的爱国热情。陶渊明到底不能忘怀现实, 他也不是生来要做隐士, 而是黑暗的社会现实逼迫他不得不归隐田园, 但他的心情是极为矛盾的。

三、对黑暗社会的揭露与批判

陶渊明虽有建功立业的志向, 但出身平凡, 性情孤傲, 看不惯当时官场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 最终走的是不与当权者合作, 洁身自好的道路。这种行为本身就是对当时政治的否定, 而他的诗歌作品则将否定进行到底, 揭露和批判了社会的黑暗与政治的腐朽, 如《感士不遇赋》最能代表他这种批判精神, 他列举出志士仁人受到的不公平待遇, 把批判的矛头直接指向了封建专制制度, 道出了连年战争, 生灵涂炭, 百姓朝不保夕的残酷社会现状;《桃花源记》中所描绘的理想社会与诗人所处的现实社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尽管世外桃源不存在, 但也曲折地表现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的不满。陶渊明的部分诗歌还揭示了当时虚伪之风盛行, 道德败坏, 廉洁操守丧失殆尽, 是非颠倒, 奸贤不分的社会现状。

四、对人生哲理的探索

陶渊明逃避现实归隐田园之后, 内心苦闷, 常常处于矛盾之中, 随着对封建社会的认识不断加深和其自身思想的发展, 同时也为了化解内心的矛盾, 诗人便积极绘制出了理想社会的蓝图。理想社会虽无法实现, 但却引导人们对比出封建社会的腐朽堕落, 鼓励人们为反抗黑暗的现实社会而斗争。《桃花源记》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行文流畅, 语言优美, 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诗人提出的和平、安乐的社会理想家喻户晓、童叟皆知, 千百年来激励着人们为之奋斗。文中所描绘的乌托邦式的社会, 没有战争, 没有剥削, 没有压迫, 人人劳动, 自耕自食,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广大农民的愿望。

3.浅谈陶渊明的交友之道 篇三

关键词:陶渊明 交友 广度 深度 特殊

《宋书·隐逸传》中评价隐士为:“夫独往之人,皆禀偏介之性。”将此论放于东晋陶潜,似乎稍有偏颇。他隐于世俗之外,一身孤傲之气,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却非完全偏执,“独而无友”。他非不问世事,在血浓于水的亲情的召唤下,在诚挚的友情温暖下,他交往了很多社会人、隐逸人,以及一些特殊的友人。且不说陶渊明这一生是否有遇到过如伯牙、子期那样相知的人,仅从流传下来的诗集看,与友人相关的竟达六分之一之多,其中不乏颂友人,别友人,念友人的朗朗名篇。

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陶渊明交友之广度

纵观陶渊明的一生,交友是相当广泛的。小到隐居后“披草”相见,共道“桑麻”(《归园田居五首》 其二)的农人,再到中下层有如柴桑县令丁某、经学家周续之、佛学大师慧远、刘裕左军长史羊松龄、晋安太守殷景仁等等。大到朝廷官吏颜延之、王弘等。甚至还有许多只知其官职而不明其他重要信息的人,如庞参军、庞主薄(遵)、邓治中、戴主薄、刘柴桑、张常侍、胡西曹、顾贼曹等。我们忍不住发问,一个看淡参政生活,寻求梦想中的“乌托邦社会”的人,究竟是如何将人际关系处理地如此得心应手?从他诗中所表现来看大概可归纳为两点:一:以真与诚待人,二:君子和而不同。陶渊明是一个呼唤真情的回归的人,他追求的是一种任性随意的生命体验,即“蔽庐何必广,取足蔽床席”(《移居二首》)的满足或者说是知足感,因此交友就不论其出处和社会地位的高低。但广泛交友并不意味着交友的没有原则和底线,从上一句诗中作者隐约其中的好像是说交友也一样,何必太广,足同乐于人生足矣,所以我们所说的陶渊明交友之广,必定也是由时间等筛选下来,同时又辅助于陶的真诚宽厚,才有的结果,正如陶诗所言“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移居二首》),其诗旨在赞美农人的心地纯朴。《三国演义》中提到一个观点:“良禽择木而栖”,依陶之见,“择木”贵在“趣”“谐”相投,无论身份地位,都只愿与知音与知心的人交游。还有不得不提的是陶渊明在人际关系上处理得很好的一种观念,即第二点:他具有肯定和否定的双重力量,肯定在于他明确自己要走的路,有如“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归园田居》其三)的倔强,同时他不否定好友的追求,比如他与王弘“无忤”,但立志不出来做官;拒绝好心的田父出仕的劝告,却不妨碍欢饮。而其否定精神的至高点,便是那《归去来兮辞》了。所以用《易﹒文言》所说“忠信,所以进德也”来形容陶渊明的交友之广不失恰当。

二.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陶渊明交友之深度

黄文焕《陶诗析义》卷三指出陶渊明有“异调之饮”和“同调之饮”,所谓“异调之饮”就是与异趣的人交往。上文说到陶渊明追求的是“同趣”,如今又说“异趣之饮”是否自相矛盾?其实不然,世人都愿与同趣之人交友,而陶能够容忍异趣之友,这异同结合张弛有度的交友观,充分体现了陶渊明“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开阔,他看透了生命,所以将交友的“度”掌握地很好。陶对当官的朋友,一概以官职相称,如:丁柴桑,郭主簿,王抚军。对农友乡亲则亲切地称:故老、父老、田父、近局、比邻、邻曲、农人、素心人、主人。称呼之异体现出的是一种本我上的远近,或者说是对一方的尊重,对另一方的偏爱,陶似乎更愿意与质朴的农人们不谈政不谈史,数两小酒几碟小菜,足矣。正因为参透了这种一张一弛,他与庐山高僧慧远的故事才被世人所称道。慧远对于佛教的贡献是为名士所高度赞扬的,包括刘遗民、周续之早已佩服得五体投地。陶渊明对于慧远这个朋友也是非常敬仰的,而最终他却以“直为亲友故,未忍言索居”(《和刘柴桑》),婉言谢绝招隐庐山的请求,只因陶渊明所遵循的儒家以亲情为本。陶诗中直接表达为:“一欣侍温颜,再喜见友于”(《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而慧远所遵佛教是彻底的出世主义,所以陶渊明选择不加入,他没有陷入盲目的友情中,这就是一种交友之“度”的掌握了。另外不得不提的是陶渊明与颜延之的交往。从很多方面看,颜延之能够与陶渊明为友,是因为他们有许多相似性,都好酒,好诗文歌赋,同时也有很多不同,孔子有云:“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在陶与颜交往过程中,他完全称得上是后者的“益者三友”。颜延之为人正直,热心仕途,但性格偏激,负才傲物,好直言,且热衷权势,容易招尤遭迕。陶对他的友情包含着真诚,而绝不仅仅停留于饮酒赋诗,既然为友,且自己已“身世两相弃”,陶不吝辞令“举觞相诲”其“独正者危,至方则阂”,后陶逝世,颜延之亲自为陶撰写诔文《陶征士诔》,表彰他的“宽乐令终之美,好廉克己之操”。王国维《人间词话》中谈到境界一说:“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陶渊明对于交友之度的掌握恐怕达到了无我而容他的境界了。

三.知人未易,相知实难——陶渊明交友之特殊

“知人未易,相知实难,淡美初交,利乖岁寒”,陶渊明《读史述九章》中的《管鲍》篇表达出的是对知己的向往,对当世友情浇薄的感慨。一些社会人已经满足不了他理想化的境界了,陶广泛交友,却将交友之道完全吃透,所以他选择了一些特殊的人物做友。首先陶爱读孔子,读《山海经》,读充满初民原始思维的神话书,而非经世致用的百家宏文,于是他畅游在古代,身随心而去,所以他的境界是与古贤神交。他多次在诗文中提到长沮、桀溺,幻想自己“在耦耕”(《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途中》),不由地感叹“遥遥沮溺心,千载乃相关。”(《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此外,他追随一种崇高人格之下的古人,抒发伯牙与庄周难再得的惋惜之情。这些古者神人朋友的存在,更加深化了陶的人生追求与境界,产生一种遗世独立的羽化之境。其次陶爱酒,爱与酒为友,与人交往相知实难,唯有这醉人的酒能够陪着他度过漫漫长夜,度过无边寂寞,昭明太子作《陶渊明集序》中谈到:“疑陶渊明诗篇篇有酒。吾观其意不在酒,亦寄酒为迹者也。”纵观陶诗,几乎篇篇以酒作结,或索性以酒为主题,在诗《停云》中也畅快写道“有酒有酒,闲饮东窗”,陶渊明的骨子里其实是有一种孤独存在的,这种孤独让他对酒这个老朋友无法释怀,甚至把它当作是自己的影子。陶也将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物友”作了比较:“酒能祛百虑,菊为制颓龄”(《九日闲居》)。谈起菊,便不得不说的是陶是一个极度乐于与自然为友的人,松、竹、菊在他的笔下被赋予了比人的精神更为崇高的力量。这些沉默无言的挚友教给他的是于人世间学不到的道理,在他看来,“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崖列”这一画面正是宣告着大自然中的这些美好植物怀抱着坚贞美丽的资质,卓然成为严霜下的俊杰。于是一边饮酒一边怀想从前的隐士,自检平生情愫不得伸展,体验到了平静而微含忧郁的生命存在,这与陶渊明的生活状态是极为相似的。

四.莫愁前路无知己——陶渊明于后辈之启示

千百年来,人们用无数赞歌歌颂陶渊明的精神境界,赞其如莲如菊,而我以今人的视角来分析陶渊明交友之广度、深度、特殊,发现其有重大学习意义的同时不乏局限性。必须肯定的是,今人难有如陶潜般开阔的胸襟,能够做到容他,利他。其实,在交友方面,他的广度、深度、特殊三者是作为一个整体,互相促进的。何为广度?广即广纳,即无限;何为深度?深即深入,即有层次;何为特殊?殊即非凡,即选择。今人难以企及陶渊明,就是因为很难把矛盾的三者合一。能够做到广结好友的,大都为泛泛之交,为利益与名利所累,不愿也无法交心,所以也就不存在所谓的有度了,同时也没有能力没有想法去观察生活,去结交一些悖于常人的朋友;能够做到掌握交友深度的,往往蜷缩在自己的圈子里,孤芳自赏;能够做到交友特殊的,性情古怪,为世人所冷眼看待,如此看来,陶渊明广泛交友而能够掌握分寸,保留孤独的同时观察生活,结交另类的朋友,实在是不易啊!与此同时,陶渊明的交友反映出的一个问题就是“理想化”,这似乎是很多隐逸人都有的思想。所谓理想化,即对现实的失望,即使没有特别表现在他的交友上,但是很明显的能够从诗文中读出他希望自己所交的友都是与他心性相合的人,但是试问,世界上只有一个陶渊明,至少至今为止是这样,那么过于理想化的交友根本达不到,是不是会因此对社会,甚至人性产生一些不满感?当然了,这只是针对现实社会提出的一点看法,总体来说,陶渊明用他的生活告诉我们:以真性情面对生活,便莫愁前路无知己了。

4.浅谈陶渊明 篇四

如果说唐人还是以无意学陶为主,那么自宋苏轼以来,则掀起了一股“和陶”的热潮。苏轼为一代文坛领袖,他的口味嗜好自然会影响一大批文人。从历史上来讲,陶渊明有两大“粉丝”:第一是萧统,第二是苏轼。粉丝之间还有倾轧,苏轼因萧统非议陶渊明的《闲情赋》,则说萧统是“此乃小儿强作解事者”。他连萧统的《文选》也看不上眼,说:“舟中读《文选》,恨其编次无法,去取失当。齐、梁文章衰陋,而萧统尤为卑弱,《文选》引斯可见矣。”(《东坡题跋·题文选》)不过咱们要客观的讲,《文选》对中国文学的正面影响是非常大的.。

每体中不佳,辄取读,不过一篇,唯恐读尽后,无以自遣耳。(苏轼《东坡题跋·书渊明羲农去我久诗》)

他身体不舒服时,就找陶渊明的诗来读,但每次只读一篇,因为陶渊明的诗很少,他怕读完了,以后就没有用来排忧遣闷的了。当然,苏轼肯定没少读陶诗,他以前也肯定通读过。但好的文学作品给人带来的那种感动,当你对文辞烂熟之后,就容易消失。我也有过这种感觉,我非常喜欢韩愈的《祭十二郎文》,真是感动得掉眼泪。但我既不背,也不常读。因为我很珍视这种感动,往往是隔了好久,才再拿出来读一遍。后来课本里选了这篇文章,没有办法,但我除了教学生时读此文,平时还是只字不看。当然,我不是对待所有的好作品都这样,这是很特殊的情况。所以我也能理解苏轼舍不得读陶诗的心理,怕失去那份感动。

对于陶诗,苏轼有很多赞美,也都说得到点上。比如他评渊明的“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两句说:“非古之耦耕植杖者,不能道此语;非余之世农,亦不能识此语之妙也。”他因为也干农活,所以能体会到渊明此语的妙处。这正是一种别有会心的共鸣,与王维的“羡闲逸”有天壤之别了。另外,他说陶渊明的诗:“所贵乎枯澹者,谓其外枯而中膏,似澹而实美。”这也是大多数人都认可的评语。他在读陶渊明“种豆南山下”一首诗后说:“览渊明此诗,相与太息。噫嘻,以夕露沾衣之故,而犯所愧者多矣!”他不但读出了陶诗的寄托,也更为陶坚守节操而叹服。王维讥讽陶渊明《乞食》,而苏轼则说:

孔子不取微生高,孟子不取于陵仲子,恶其不情也。陶渊明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饥则扣门而乞食,饱则鸡黍以延客。古今贤之,贵其真也。(《书李简夫诗集后》)

总之,他对于渊明,真是没有一句微词,没有一点批评,除了仰慕还是仰慕。他在给弟弟苏辙的信中说:

古之诗人,有拟古之作矣,未有追和古人者也;追和古人,则始于吾。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我前后和其诗凡一百有九篇,至其得意,自谓不甚愧渊明。今将集而并录之,以遗后之君子,其为我志之。然吾于渊明,岂独好其诗也哉,如其为人,实有感焉。渊明临终,疏告俨等:“吾少而穷苦,每以家弊,东西游走。性刚才拙,与物多忤,自量为己,必贻俗患,黾勉辞世,使汝等幼而饥寒。”渊明此语,盖实录也。吾真有此病,而不早知,半生出仕,以犯世患,此所以深愧渊明,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也。(苏轼《与苏辙书》)

苏轼说他和陶渊明的诗,和了一百零九篇,还说自己并不是只好陶诗,更是仰慕陶的为人。所以宋代方回在《病后夏初杂书近况十首》中说:“折腰彭泽不归去,未必东坡肯和陶。”也是有道理的。

可是苏轼和了那么多陶诗,后世还有很多人说他和的不像。比如朱熹认为苏轼和陶不够自然:“渊明诗所以为高,正在不待安排,胸中自然流出。东坡乃篇篇句句依韵而和之,虽其高才,似不费力,然已失其自然之趣矣。”(《论陶》)而刘克庄则认为天下只有苏轼一人配和陶诗:“陶公如天地间之有醴泉庆云,是惟无出,出则为祥瑞,且饶坡公一人和陶可也。”(《后村诗话》)苏轼和陶到底如何?姑选两首看看:

和陶读《山海经》

今日天始霜,众木敛以疏。幽人掩关卧,明景翻空庐。

开心无良友,寓眼得奇书。建德有遗民,道远我无车。

无粮食自足,岂谓谷与蔬。愧此稚川翁,千载与我俱。

画我与渊明,可作三士图。学道虽恨晚,赋诗岂不如。

和陶读《山海经》

东坡信畸人,涉世真散材。仇池有归路,罗浮岂徒来。

践蛇及茹蛊,心空了无猜。携手葛与陶,归哉复归哉。

其实要说,苏轼和陶还真不是很像。陶渊明是个不卖弄聪明的人,而苏轼时时还卖弄一下自己聪明。比如他说自己和陶渊明比起来“学道虽恨晚,赋诗岂不如”,就是说我虽然不如陶公悟道早,但是我写诗也不比他差啊。检渊明全集,没有一首有这样的语气。而另一首上来就说自己是“畸人”是“散材”,看似自贬,实则自矜。还说要和陶渊明携手做朋友,这个想法很可爱,也很真实。但渊明提到敬仰的古人,从不是这种语气与态度。可见东坡与陶,性格上还是有不小的区别的。对于这种区别,有人认同,有人批评。认同者如李重华《贞一斋诗说》:“至坡老和陶,好在不学状貌。”批评的则如吴觐文:“坡公才情飘逸豪放,晚年率归平淡,乃悉取渊明集中诗追和之,此是其好陶之至,不自知其言之病也。”(《陶渊明集批语》)

不过与其从苏轼和陶中寻找他与陶的相似之处,倒不如从他非刻意和陶拟陶的诗中寻找一点神似的风味:

东坡尝曰:渊明诗初看若散缓,熟看有奇句……大率才高意远,则所寓得其妙,造语精到之至,遂能如此,似大匠运斤,不见斧凿之痕,不知者困疲精力,至死不之悟,而俗人亦谓之佳。如曰:“一千里色中秋月,十万军声半夜潮。”又曰:“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又曰:“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皆如寒乞相,一览便尽,初如秀整,熟视无神气,以其字露也。东坡作对则不然,如曰“山中老宿依然在,案上《楞严》已不看”之类,更无龃龉之态,细味对甚的,而字不露,此其得渊明之遗意耳。(惠洪《冷斋夜话·东坡得陶渊明之遗意》)

苏轼的一生,贬谪占据了大半。他南迁时,还和过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他还把《归去来兮辞》檃栝到词里。因为他觉得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写得非常好,但在当时不能唱。于是他就把《归去来兮辞》的语句拆散了,填到一首当时有音乐的词牌名为《哨遍》的词中去。没事就让人唱来听听:

哨遍并序

陶渊明赋归去来,有其词而无其声。余治东坡,筑雪堂于上,人俱笑其陋。独鄱阳董毅夫过而悦之,有卜邻之意。乃取归去来词,稍加櫽括,使就声律,以遗毅夫。使家僮歌之,时相从于东坡,释耒而和之,扣牛角而为之节,不亦乐乎?

为米折腰,因酒弃家,口体交相累。归去来,谁不遣君归?觉从前皆非今是。露未晞。征夫指予归路,门前笑语喧童稚。嗟旧菊都荒,新松暗老,吾年今已如此。但小窗容膝闭柴扉。策杖看孤云暮鸿飞。云出无心,鸟倦知还,本非有意。

噫。归去来兮。我今忘我兼忘世。亲戚无浪语,琴书中有真味。步翠麓崎岖,泛溪窈窕,涓涓暗谷流春水。观草木欣荣,幽人自感,吾生行且休矣。念寓形宇内复几时?不自觉皇皇欲何之。委吾心、去留谁计。神仙知在何处,富贵非吾志。但知临水登山啸咏,自引壶觞自醉。此生天命更何疑。且乘流、遇坎还止。

对于东坡的这种作法,后人有些不以为然。如王若虚《滹南诗话》说:“东坡酷爱《归去来辞》,既次其韵,又衍为长短句,又裂为集字诗,破碎甚矣。陶文信美,亦何必尔,是亦未免近俗也。”然而王若虚对于苏轼和陶诗,看法倒是很通达,他说:

5.论文-陶渊明 篇五

张小伟

[内容摘要]:陶渊明一生受归田和出仕两种思想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条件的变化,这二种思想发生碰撞,推动了陶渊明思想的发展。他早年胸怀大志,思济苍生,壮年寄身仕宦,备尝沉浮,一直关心政治,留心现实;晚年饱经风霜雨露之苦,亲历易代忧患,由大济苍生的政治抱负转变为对“桃花源”式的社会向往。诗人在强烈、执著的追求探索理想,片面的把陶渊明理解成田园诗人或“隐逸诗人”是不公允的;从陶渊明总的政治抱负及其思想发展来看仍不失为留心现实,关心政治的杰出诗人。[关键词]:陶渊明;归隐;出仕

自梁朝钟嵘给陶渊明加了一项“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的帽子后,历代论者大多认为陶渊明是隐逸诗人。在《晋书》、《宋书》、《南史》等史书中,也均将陶渊明列在《隐逸传》里,金元好问在《论诗绝句》中曾诗云“君看陶集中,饮酒归田园,此翁岂作诗,直写胸中天。”清代《诗比兴笺》曾评论他:“唯知归园移居及田间诗十数首,景物甚玩,意趣易明,至若饮酒,贫士,便已罕寻,拟古、杂诗,意更难测。”又赋予陶公为田舍之翁,闲适之祖。因而后来许多人把陶渊明看作“篇篇有酒”、“不染尘俗”的脱离现实的田园诗人,而对陶的抒发政治情怀的诗很少问津。直到“五四”以后,鲁迅先生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一文中说:“陶潜之在晋末,是和孔融于汉末与嵇康于魏末略同,又是将近易代的时候。但他没有什么慷慨激昂的表示,于是便博得田园诗人的名称。但《陶集》里有《述酒》一篇,是说当时政治的,这样看来,可见他与世事也并没有遗忘和淡然,不过他的态度比嵇康阮籍自然得多,不至于招人注意罢了„„由此可知陶潜总不能超于尘世,也不能忘掉‘死’,这是诗文中时时提起的。用另一种看法研究来看,恐怕也会和旧说不同的人物罢了”。我们从鲁迅先生这段话中不能不受到启发,那种超脱于尘世的诗人是没有的。

活生生的社会现实使他无法逃脱。事实上从《陶集》现存一百三十余首诗中,田园诗约占40%,抒发政治情怀的诗园占60%。因此,笔者认为最能代表陶的性 格及反映其政治抱负的当是陶的咏怀诗。并且从中发现陶渊明无论是少年读书时代,还是青壮年时期,以及晚年归耕直到衰老,从来没有放弃对政治的关心,理想的追求。陶渊明少年青壮年时代“游好在六经”,希望在官场实现自我,因而他雄心勃勃地踏上了仕途,但现实并没有想象的那样美好。陶渊明所处的时代,正是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激烈冲突的时代,北方受异族统治,南方也处于门阀世族高压统治的时期。陶渊明出身于没落的官僚家庭,尽管涛的祖父陶侃做过晋代大司马,祖父和父亲都做过太守一类的官职,但前身寒微,被人讥笑为“小人”,[1]况且到陶渊明时,家世已经衰落,生活相当艰苦,挤身于门阀世族所垄断的“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的黑暗社会中,可以想见非门阀世族出身的陶渊明,势必会落到“有志不获聘”,“误落尘网中”的结局。致使他辞江洲祭酒归隐,后召为主簿,不应。这一时期陶渊明内心交织着出仕与归隐的矛盾,但占其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安邦治国,有所作为,这便趋势他第二次出仕官场,做了荆州和江州刺史桓玄的幕僚。桓玄独揽长江中下游军政大权,野心勃勃,准备夺取东晋大权,陶渊明已意识到一场篡位拭君丑剧将要演出,这与实现自己的理想相悖,于是又产生了归隐的念头。“诗书敦夙好,园林无世情,如何舍此去,遥遥至西荆„„商歌非吾事,依依在耦耕”。这年陶三十七岁,他母亲去世,丁忧还家,这次辞官似乎恪守规矩,合乎常理。

他带着对官场的厌恶回到了日夜思念和向往的田园。“僮仆欢迎,稚子侯门”,“有酒盈樽”。你看“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处处流荡着春天的气息。“富贵非吾愿”他再也不愿想建功立业了。他和外物融为一体。他“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更是适意。他眼中的田园更是“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生活得轻松愉快,但内心不无矛盾,这是短暂的,当重返田园的喜悦心情过后,他追求自我的实现,田园山水与和谐家庭生活再也不能够满足他的需要了。一当时机成熟,他就出仕了。“畴昔苦长饥,投来去学仕”《饮酒》只不过是其导火线而已。正当诗人“聊为陇苗民”等待行人问津之即,政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公元四零二年,桓玄举兵东下,攻陷京师建康,次年称帝。四O四年年刘裕做了镇东将军,掌握了东晋大权,给国家带来一线希望,就在这年,陶渊明做了刘裕的参军,[2]继而,又改任建威将军刘敬的参军,义熙元年八月(405),又求为彭泽令。这一期间陶渊明一方面怀着希望;另一方面又疑虑重重,唯恐“求之靡途”。在《始 2 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诗中就表现出这种心情:“我行岂不遥,登路千里余,目倦川涂异,心念山泽居„„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可见诗人只是“聊且凭化迁”,出仕思想已处被动地位,“终返班生庐”的退隐思想已逐渐上升。只因“于时**未静,心禅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便求之彭泽令。又不堪为五斗米折腰,便辞去彭泽令与官场诀别。[3]由此可见陶渊明时时有做一番事业,流芳成世的理想,但这种理想是建立在不拘形迹,逍遥自在的基础上,他人格高尚,志趣高洁,为人耿直。而当时的官场是十分腐败的:“闾阎懈谦退之节,市朝趋易进之心”、“密网裁而鱼骇,宏罗制而鸟惊„„雷同毁异,物恶其上。妙算者谓迷,直道者云妄。坦至公而无猜,卒蒙耻以受诽”(《感士不遇赋》)。这正是当时官场的真实写照。陶渊明又怎么忍受得了呢?出仕,求得建功立业与他的自由人格发生巨大分裂,使陶经过出仕—归田—再出仕—再归田的几度反复,在天下有道则仕,无道则隐的思想支配下,当清醒地认识到现实的黑暗、政治的腐败之后,为挣脱政治阶级的网罗,而彻底与官场绝裂。

由以上分析可知,陶渊明的一生受到两种思想的影响,及他性格的两重性:一方面,他“禀性寡所谐,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追求个性自由和个性独立爱好自然;另一方面,他也希望在仕途上有一番作为,实现自我,立善遗爱。这二方面思想实际上就是当时社会思潮的投影。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条件的变化,这二方面发生碰撞,推动了陶渊明思想的发展。

许多论者还认为陶渊明辞去彭泽令之后,过着贫困的物质生活,亲自参加劳动,是个甘于淡泊,甘于寂寞,甘于贫穷的真正的隐士,并且逐渐走向农民式的生活,但我却认为,陶与官场诀别,除他的性格的两重性外,另外,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是:他还拥有赖以生活的田园别墅,即使在陶几度出仕期间,时时引起陶对田园的迷恋,则是事实,从而构成了陶逃禄归耕的可能性。

最先提出陶渊明贫穷的,是南朝的沈约。他在《宋书·陶潜传》中云:“亲老家贫,远为祭酒”。后来,“家贫”说就是陈陈相因,代不乏人,而且愈演愈烈。近代梁启超竟然也说:“他不过庐山底下一位赤贫的农民„„实在穷得可怜”,“他真是穷到彻骨,常常没有饭吃”。[4]然而它们并不切合诗人的生活实际。

陶渊明的祖辈已仕宦三世,是浔阳的“洪族”,应属于官僚地主家庭。陶渊 明出生后,年幼而孤,家境中落。即便如此,也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陶家仍不失为有家产田业的官宦家庭。在《归田园五首》中写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十八亩”,“八九间”在当今的人听来,似乎是不小了,而且也与贫穷联系起来,且归田后,诗人的居地可考的就有上京闲居,园田居和南村等处;在《庚戊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这首诗中,它描写了陶潜和他的一些雇工出发到他那块离家甚远的田地去收割。这么看,他肯定是个土地拥有者,而且可能有好几处地方,拥有这种离家远的田地或农庄。还有一次,他在403年写的一首诗里提到“南亩”,这首诗写他远行察看他的田地:“在昔闻南亩,当年竟未践。屡空既有人,春兴岂自勉。夙晨装吾驾,启途情已缅”。(《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之一)而到达“南亩”以后,他显然是指挥着耕种,因为在这首诗的续篇里,我们看到:“秉来欢时务,解颜劝农人。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可见陶家虽称不上家业庞大,可也并非一般农民家庭。

至于生活状况,归田初,陶渊明在家是“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外出则“或命中车,或 孤舟”,“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息交游闲业,卧起弄书琴”。诗人饮酒赋诗,以琴书自娱,生活清闲。这时的诗人,过得是典型的地主阶级文人闲居生活。

50岁以后,陶渊明由于疾病的加剧,加上连年遭受自然灾害,再得战祸绵延,乱兵洗劫,境况确已今非昔比,生活有些闲顿。但晚年的陶渊明,除农业收入以外,另有教授生途的筹资,还受重臣的“相瞻”,显贵的遗赠。至于古人赏趣,新知相遥,给诗人的资助更是司空见惯的了。所以,鲁迅先生就断言:“纵使陶公不事生产,但有人送酒,亦尚未孤寂人也”。[5]

陶渊明确实叙说过自己的清贫景况:“短褐穿结,箪瓢屡空”。“将养不得节,冻馁固缠已”(《饮酒二十首》);“弱年逢家乏,老于更长饥”(《有会而作》)。诗人还以自己的“敝庐”、“被褐”、“瓶无储粟”而哀叹不已。究竟怎样看待陶诗中的“贫”和“寒”呢?在封建社会里,特别是六朝的地主阶级文人,在作品里经常会写到“贫”与“穷”。对此,我们且莫以今解昔,须知他们笔下的“贫”与“穷”,常常是指庶族地主及知识分子的生活状况,并用以区别于统治阶级上层及其御用文人的豪富。所以说,陶的这种写法,只是作为他这样一种出身的人,4 特别是作为他这么一位有天赋和才智的人,他觉得自己太穷了。绝对地讲,陶渊明并不贫穷。

澳大利亚学者威廉·阿克就曾指出:我想任何一个仔细读过他的诗作的人都会相信,他是一个乡间的绅士,或者是一个绅士式的农民,一个朴实的地主。[4]论断是多么明确:陶渊明是地主,并不是普通的农民。他的隐逸有一定的物质基础。

陶渊明在归隐的不同时期,写下了风格、思想不同的作品。下面就诗人不同阶段的作品,加以分析,再现陶的思想历程。

在陶渊明最初归田的时候,从他的诗句中不难发现生活还是不错的,心情是愉快的。因为他在归隐之初,对农村的了解是肤浅的,他以为只有官场是“樊笼”、“密网”,只有弃官归田,就可以超脱世事纷争。因此,他刚回到农村时的心情,就像羁鸟返囚林,池鱼还故渊一样乐 不可言。加以他有“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一年所获维持农村一般生活还颇裕:“园蔬有余滋,旧谷犹储今,营已良有极,过足非所钦。春林作美酒,酒熟吾自酌”。(《和郭主簿》)他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没有一点农作经验,但仍然“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心情非常舒畅。他和当地人士关系十分和谐:“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归田园居》),等诗句都表现了陶对生活的炽热追求。这时的陶渊明,他相信自己,相信劳动的价值:“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移居》之二),对前途满怀希望:“但愿长如此,躬耕非所叹”。(《庚戊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

当时真正的田园生活是不是像诗人笔下所写的那样恬美静穆呢?事实上广大劳动人民备尝辛苦,当时的农村十分凋敝。作者对此有过零星的记述:“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徘徊丘陇间,依依昔人居。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归田园居》四),“荒涂无归人,时时见废墟。”(《和刘柴桑》)“寒草被荒蹊,地为罕人远”。(《怀古田舍

(一)》)这个现实无疑与陶笔下那个美好的田园世界存在着差异与冲突。只是作者“意”不在此,他的心理场上排除了这个现实。这个现实对陶肯定具有直接的利害关系。处在这种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中,可见他对社会并不是不闻不问,反而产生对现实既然关心又痛恨,既痛苦又缄默的矛盾心情,他的人格不能不处于分裂与对抗之中。这在他的《杂诗》中已有充分表现。《杂诗》第二首写到“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欲言无余知,挥杯劝孤影。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聘”,诗中所提的“志”,就是早年“猛志逸四海”之志。我们发现,诗人虽身处田园,而志在邦国,内心交织着进取与退隐的矛盾,以“丈夫志四海,我愿不知老”的诗句来看,陶的壮志在归田以后不但没有削弱,甚至有时表现的更加强烈,完全可以与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以及曹操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相媲美。陶渊明归田后期,正赶上晋宋之交 的战乱时代,面对政治形势的急剧变化,陶也想有一番作为,救国救民,但现实情况迫使他又一次归耕田野,这一时期陶在政治上孤独愤懑,经济上逐渐贫乏。这两个条件已成为影响和支配他思想的主要因素,反映在他晚期的《咏贫士》七首中。第一首中,把自己比喻成毫无依托的孤云,把诸臣比成趋炎附势的隼鸟。流露了诗人孤云无依,知音不存的苦闷,同时也表达了志节不移的决心。其它六首各咏古时贫士之高洁。从诗句“何以慰吾怀,赖古多此贤”中,我们得知陶渊明是以历史上的贫士为榜样,坚定的生活下来的。并以极大的热情来歌颂英雄,勉励自己。诗人写刺客荆轲“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描绘了一个赴汤蹈火,临危不惧的英雄形象。借古讽今,表现出诗人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写易水践别,“渐离击悲筑,宋意唱高声”,写壮士赴难“凌厉越万里,逶蜒过迁城”。其慷慨激昂高亢悲壮,可见陶潜之胸臆见,回荡着怎样的猛志与激情!“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读山海经十三首》其十),“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 ”(《杂诗十二首》其三)„„陶在他们的诗中反复地申述“猛志”,可见尽管陶潜到了垂暮之年,他的济世之志一直没有熄灭。鲁迅先生把这类诗称作“金刚怒目式”,他说:“除论客所佩服的‘悠然见南山’之外,也还有‘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之类的‘金刚怒目式’。在证明着他并非整天整夜的飘飘然。这‘猛志固常在’和‘悠然见南山’是一个人,倘有取舍,即非全人,再加抑扬,更离真实。”[6]我们认为,鲁迅先生的评价是中肯的,正因为陶不是整天的飘飘然,而是怀抱猛志,执著地追求人生,才使他一生的理想推进高峰,—就是他把全部理想倾注笔端所写的《桃花源记并诗》,成为我国诗文宝库中互相辉映,永放光芒的明珠,反映了陶政治理想和社会理想的最高成就。

综观陶渊明的一生,早年胸怀大志,思济苍生,壮年寄身仕宦,备尝沉浮,晚年饱经风霜雨露之苦,亲历易代忧患,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追求探索,经过了 6 读书、出仕、归隐、躬耕等几个不同的阶段,诗人最后怀着“人生实难,死如之何”的极大痛苦,结束了他的一生。无论怎样艰难,他都没有放弃“猛志”,一直关心政治,留心现实,由大济苍生的政治抱负,转变为对“桃花源”式的社会向往,诗人对理想的追求探索是那样强烈,执著。从以上分析来看,片面的把陶渊明理解成田园诗人或“隐逸诗人”是不公允的。当然,由于诗人受当代和阶级的局限,在其诗文中也流露出人生如梦,及时行乐,遗世独善等消极因素,在一千五百多年后的今天,我们不能苛求古人,以陶渊明总的政治抱负及其思想发展来看仍不失为留心现实,关心政治的杰出诗人。注释:

[1]《晋书·陶侃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769页。

[2]朱自清:《古典文学论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473页。

[3]逯钦立:《读陶管见·归隐与躬耕自资》(原载《吉林师大学报》1964年第一期)吴云整理,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出版,第28页。

[4]梁启超:《陶渊明之文艺及其品格》,商务印书馆,1923年版,第7页。

[5]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358页。[6]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

(六)》,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336页。参考文献:

1、梁启超:《陶渊明》,商务印书馆,1923年版。

2、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见《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3、徐公持:《魏晋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

4、朱光潜:《诗论》第十三章,《朱光潜全集》第3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5、朱自清:《古典文学论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6、袁行霈:《魏晋南北朝文学与思想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1年出版。

6.走近陶渊明 篇六

有一个故事:曾有个人他有几只小画眉,一天几只大画眉飞到了小画眉前给小画眉喂食,他本以为是大画眉在照顾小画眉,就没有在意,后来,小画眉死了,查明原因是,大画眉毒死了小画眉。后来一位鸟类专家说,人类虽然能让画鸟不愁吃喝,但是对于画鸟它们宁愿死亡也不想要失去自由。这个故事不禁让我眺望了历史的长河,想起了他,陶渊明。

每天起早摸黑的去做耕,到晚归。陶渊明先生难道这就是你所追求的生活嘛?你怀着“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决心来到了田里,隐居了你的生活,放弃了做官。

先生你曾说过,你讨厌官场的生活,可是如今呀,先生你睁大眼睛看看我们现在的生活,有多少的人为了当官不顾仁义,竟做出违法的事,然而他们还是像猛虎似的奔向“目标”。还有有多少人竟为了五斗米而折腰,甚至芝麻点的利益都不放过。一个路人正走在路上,啊的一生,他忽的消失了,他人到哪里去了呢?难道他会“瞬间移动”?走近一看,原来他掉进下水道了。那这个井盖到哪里去了呢?难道还会自己走不成?人们要好好的思考了这个井盖飞到哪里去了!

先生你才是真正的懂生活,真正知道幸福是什么意思。你能平平淡淡的生活,不被官场所侵腐,我很是羡慕你。现在的人认为生活没有幸福,依我看那时因为他们把小图小利看得过于太重了。并不是现在的人的生活不幸福,而是现在的人能有几个能真正懂得怎么生活。当我们抛开一切世俗,不争名利益,到那时你会觉得生活原来这么简单,是这样幸福的。

“鸟为食亡,人为财死”,但是画眉都能不被诱惑,不被食物所动,向往自由,渴望大自然。更何况我们人类呢!我们是不是也该放弃为财活一生,去接近大自然,像陶渊明一样“不为五斗米折腰”。

在梦中,你的身影,在桃花林中穿梭,没有留下任何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多么整齐;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多么和谐;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多么安宁o

从此,你那梦的田园,成了后人追逐的天地o每个人心中,开始孕育一片理想的世界o而我,开始慢慢的走近你

你,随心所欲

你,率真旷达

轻轻迈入你的屋舍,空空荡荡,而你却“晏如也”o一阵酒香扑鼻而来,那么醇厚,让人陶醉o“衔觞赋诗”,以酒助兴,你的生活俭朴而快乐o 初中作文网,

缓缓翻开你的笔录,你,是多么享受自己的生活啊!“好读书,不求甚解”,你在乎的是和作者情感的共鸣,也许,在你的书中能看到自己的影子吧!

你的一生,“忘怀得失”,你只是,轻轻点缀了生活的涟漪,荡漾开来……

南山之下,你辛勤地劳作,累了,擦擦汗,倚在树边小憩一会儿,继续劳动,淡雅的菊花在风中摇曳o夜晚,你荷锄走在回家的路上o月光如水,轻轻点染了路边的稻田,多么美妙!这是一首永恒的歌,是用爱与感动描绘出的画卷

这是你想要的生活吗?别人都认为你是远离官场,过着平凡的日子,又有谁看到

这时他又受到老庄哲学的影响。因为他有过以往文人多不曾有过田园生活,并且亲自参加了劳动,与劳动人民有了接触,思想上不可避免地得到一些新的感受和启发,因而在崇尚骈俪陈 旧文风的晋代,能创造出有独物风格的田园诗的新形式,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他从少年时的“猛志逸四海”,到老年时的“猛志固常在”,始终对世事没有淡忘。他传世的名篇《桃花源记》,正是他对如同上古原始时代的那种人们自食其力、友好相处、没有种种现实中的纷扰与贫困的“怡然有余乐”社会的憧憬。就是他的隐居与饮酒,放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加以分析,也含有对当时黑暗统治表示一定程 度的不满和反抗的意义在内。

当然,陶渊明毕竟是一个生活在一千多年前封建社会的士大夫,在他的思想和诗文中不可能不存在许多安贫乐命、及时行乐、避世消极的东西。但后世历代的文学评论家和选家出于自己的阶级偏爱,多着重欣赏和赞扬他这方面的特点,认为这才是陶诗的精华所在。

苏东坡曾这样评价陶渊明:“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饥则扣门而乞食;饱则鸡黍以迎客。古今贤之,贵其真也。”人贵真,诗亦贵真,诗真乃由人真而来,这就是陶诗具有经久不衰魅力的主要原因。

鲁迅先生的话,“陶潜正因为并非„浑身是„静穆‟,所以他伟大”。

梁启超评价陶渊明时曾经说,“自然界是他爱恋的伴侣,常常对着他笑”。确如其言,陶在自然与哲理之间打开了一条通道,在生活的困苦与自然的旨趣之间达到了一种和解。连最平凡的农村生活景象在他的笔下也显示出了一种无穷的意味深长的美。

我在陶渊明的引领下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题记

那些发生在过去的事情,像褪了色的电影。荒草被时间无情地焚烧而过,只剩下照片里清涩而纯真的女孩。一切俱变,惟一不变的,是陶渊明的千古名句和我如同他一样干净透明的心境。

我一直生活在陶渊明的引领下。

五岁。

有了浅淡的记忆和不完善的意识。爸爸捧着书本教我背唐诗宋词,他念“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我也跟着念,也许下意识里存在和陶渊明一样的快乐与悠闲,我很快学会了这首诗,出于小孩子的炫耀心理,我逢人便背。不标准的发音引得众人欢笑和称赞,我就更喜欢这两句诗了。

十岁。

年岁的跨度和知识的引领。再次翻阅小时候的书时充满欣喜,随手一翻,“采菊东篱下,悠

不动。世间纷扰,诱惑却也不可避免。你当年无心而出山时,定不曾多想鸟倦飞而知还之日。可这日子来得到底是快,也使你悟得更快,放得更快。时至今日,我依然仰视着你释怀的神话,坚信着包容万物而无染的心胸的存在。还有你的文章,隐退尽了锋芒而泛着桃花源间的落英之芳与东篱黄花秋放之味的气息,一起塑起了我心中那个壶卷于手、坦然于胸、土灰掩面却神采非常的你― 陶渊明。采菊东篱下,举目眺南山。

南山不可见,唯觉香满怀。

有心云常在,倦飞鸟无从。

7.陶渊明《饮酒》诗刍议 篇七

一、借酒修德

酒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 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有其独特的地位, 在生活中也处处可见, 当然饮酒也要讲究适量、健康, 即喝酒要讲究酒德。“阮籍醒时少, 陶潜醉日多”, 陶渊明喜酒, 并不是一般的粗野匹夫的撒酒疯, 也不是高阳酒徒般的嗜酒如命, 而是其人生修炼过程中的一道风景。渊明生活于晋末乱世, 充满智慧的他不能随意展示自身特有的才华。《论语 • 公冶长篇》载孔子评价宁武子:“邦有道, 则知;邦无道, 则愚。其知可及也, 其愚不可及也。”[2](49)陶渊明借酒避世, 但他不愿意如同俗人般张皇失措, 而是借酒来增添自身的道德修为。梁萧统《陶渊明集序》:“夫自炫自媒者, 士女之丑行;不忮不求者, 明达之用心。是以圣人韬光, 贤人遁世。其故何也?含德之至, 莫逾于道;亲己之切, 无重于身。故道存而身安, 道亡而身害。处百龄之内, 居一世之中, 倏忽比之白驹, 寄遇谓之逆旅。宜乎与大块而盈虚, 随中和而任放, 岂能戚戚劳于忧畏, 汲汲役于人间!”[3](9)

无酒不成诗, 诗词里的酒最香浓。屋内的诗人, 披着粗布衣衫, 隐几兀坐, 酒杯已空, 诗情也快要积满了, 残灯下陶渊明翻动从前生涯一幕幕, 诗句也一句句跃然纸上。写好的诗越积越厚, 就这样成就了这广为流传的《饮酒诗二十首》。这组诗并不单单是酒后遣兴之作, 每首诗背后都有着诗酒话人生的真意。普通人的饮酒, 只是饮一份生活, 而先生饮酒则是饮一份自然、饮一种人生。萧统每读渊明诗文, 感叹不已:“横素波而傍流, 干青云而直上。语时事则指而可想, 论怀抱则旷而且真。加以贞志不休, 安道苦节, 不以躬耕为耻, 不以无财为病。自非大贤笃志, 与道污隆, 孰能如此乎?余爱嗜其文, 不能释手, 尚想其德, 恨不同时。”[3](9)萧统此论, 诚非虚言!

二、借酒抒情

陶渊明的一生, 注定与酒有着不解之缘。诗酒人生, 然醉翁之意不在酒, 这些饮酒诗意在托酒言志, 以示人生醒醉。《饮酒》诗二十首中, 属第五首流传最广, 在这里就详细赏析下这首诗。“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这是千年以来脍炙人口的名句。因为有了“心远地自偏”的精神境界, 才会悠闲地在篱下采菊, 抬头见山, 是那样的怡然自得, 那样的超凡脱俗!这两句以客观景物的描写衬托出诗人的闲适心情, “悠然”说明诗人所见所感, , 非有意寻求, 而是不期而遇。“见”是无意中的偶见, 南山的美景正好与采菊时悠然自得的心境相映衬, 合成物我两忘的“无我之境”。“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是诗人无意中看见的景色, 在南山那美好的黄昏景色中, 飞鸟结伴飞返山林, 万物自由自在, 适性而动, 正像诗人摆脱官场束缚, 悠然自在, 诗人在这里悟出了自然界和人生的真谛。“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真意”可以理解为人生不应该汲汲于名利, 不应该被官场的龌龊玷污了自己自然的天性, 而应该回到自然中, 去欣赏无限清新和生机勃勃!这两句哲理性的小结给读者言已尽而意无穷的想象余地, 值得慢慢品尝。全诗以平易朴素的语言写景抒情叙理, 形式和内容达到高度的统一, 无论是写南山傍晚美景, 还是或抒归隐的自然之情, 或叙田园的怡然之乐, 或道人生之真意, 都既富于情趣, 又饶有理趣。诗篇虽然自然平淡, 但有着醇香的意味。陶先生的饮酒诗, 诗意健康明朗, 质朴自然, 散发着泥土的气息, 又像醇香的陈年美酒, 让人回味无穷。萧统云:“有疑渊明之诗, 篇篇有酒。吾观其意不在酒, 亦寄酒为迹也。”[3](10)萧统确属渊明的真正知音。

三、借酒消愁

生活有甜亦有苦, 有乐亦有愁。《诗经 • 郑风 • 女曰鸡鸣》:“宜言饮酒, 与子偕老。琴瑟在御, 莫不静好。”[4](127)后有曹操把酒言说:“对酒当歌, 人生几何。”更有阮籍借酒装疯, 明哲保身。而陶渊明借酒又有另外一番情趣。他常常以酒会友, 把酒言欢, 将他与友人的美好情谊寄放在酒中完成一种精神上的相交。在现实生活中, 人际交往总是带有功利性和目的性, 酒桌上谈生意那是再自然不过。然而陶渊明的酒已然超越了功利性和目的性, 只是纯粹的友谊, 还有纯粹的酒。不仅如此, 陶渊明的朋友们知道他特别爱喝酒, 每次来拜访的时候都要带上美酒佳酿和他一同通宵欢饮, 把酒达旦, 并乐在其中。陶渊明也常常在酿新酒后邀请自己的朋友来家中品尝。在酒中, 陶渊明似乎暂时忘却了内心的惆怅, 陶醉于酒的情话中, 与好友一起诗酒人生!陶先生是一个可爱的人, 一个敢于坚持自己信念的人, 他是真隐士。他的酒品、诗品、人品, 一直为后世所敬仰。酒中诗, 诗中酒, 不管是酒成就了诗, 还是诗影响了酒, 这个爱喝酒的隐士, 在古代文学史上留下了浓笔重彩的一抹写意。可以这样说:“先生不负酒, 酒也不负先生!”

摘要:陶渊明喜欢饮酒, 也创作了大量的饮酒诗。陶渊明创作饮酒诗, 或借酒修德, 或借酒抒情, 或借酒消愁, 无不是其个人情性的真实表露。

关键词:陶渊明,饮酒诗,性情

参考文献

[1]房玄龄.晋书[M].中华书局, 1974.

[2]杨伯峻.论语译注[M].中华书局, 2009.

[3]逯钦立.陶渊明集[M].中华书局, 1979.

8.戏说陶渊明 篇八

再说陶渊明曾经做过刘宋王朝开国皇帝刘裕的手下参军,凭他俩的亲密关系,这陶渊明总该攀龙附凤似地飞黄腾达、一展宏图啊!境况贫寒、豁达大度一如刘邦的刘裕正是千载难逢、胆略卓绝的当世大英雄,他需要多少雄才大略的文臣武将呵!人家诸葛亮躬耕南阳是为了等待枭雄刘备三顾茅庐共成霸业,你既“猛志逸四海”,又有好过诸葛的机遇,该有诸葛之忠,诸葛功业,何苦自老林泉,置妻啼儿号于不顾,视民生涂炭而忍心!当年曾祖陶侃白手起家,忠勤帝室,扶危救倾,官封大司马,长沙郡公,何等荣耀!而你身逢英雄之世,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真是不肖子孙啊!

有人说先生是佐命元勋之后,身受东晋王朝恩泽,既为其官,又为其民,当如伯夷、叔齐一般死守臣节,坚不可移,先生不为刘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实属高风亮节,故人谥先生为“靖节”!但晋室自南渡之后无非苟延残喘,早已大权旁落,废立由人。何况司马政权自桓玄篡位后名存实亡,刘宋代而取之,岂非天意人心!先生于生死去就荣辱祸福何等通达,独为司马氏守节,岂非如伯夷、叔齐不知变通,不识大势!徒留高洁美名,而于民生疾苦一无所施,怎免沽名钓誉之讥!

陶渊明好好的官不做,身当盛年却自动辞官,做起衣食不足的隐士,这又让我不由想到东晋的另一位名士,就是王羲之。说王羲之是隐士,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不认同。但王羲之也是遭遇不平,愤激之下辞官而去,这一点和陶渊明真是太惊人地相似了。王羲之不仅是书法家,而且是很有政治头脑的中层官员,他在会稽内史任上得罪了前任王述。这王述可是绝不简单的人物,偏偏王羲之非常轻视他。被王羲之冷落侮辱而怀恨在心的王述竟东山再起做了扬州刺史,成了王羲之的顶头上司。顶头上司一来巡查,就弄得王羲之疲于应命,灰头土脸,深以为耻。只得辞官告老,优游山林,并且在父母坟头发下毒誓,从此永不为官。

陶渊明辞官的故事更是妇孺皆知了,一句“吾不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儿”,说得多么感慨,多么悲凉,又多么潇洒!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官场太污浊,官场太凶险,从此不为官,甘受躬耕苦!骨子里的高傲何异于羲之,愤激之情何异于羲之,一篇《归去来兮辞》何异于羲之坟头之毒誓!虽九死其犹未悔,亦余心之所善!两个同样风流的东晋名士“大济天下苍生”的美梦醒了,长歌当哭慨而慷!好在一个成就了至高无上令唐太宗都心慕手追的书圣地位,一个做了超然傲然独迈古今的田园诗鼻祖。

由上可知,陶渊明辞官归隐实非发自本心,而是残酷现实逼迫之下的愤激之举,可谓偶然。

那陶渊明的辞官归隐有没有必然因素呢?有的,当然有的,那就是当时政治黑暗与玄风扇炽两者共同作用使然。

汉末党锢之祸、魏晋禅代之际,无数志士名流如陈蕃、蔡邕、祢衡、孔融、何晏、嵇康无不死于血腥的政治倾轧,给士这个阶层笼上了浓重的阴影。加上后来的八王之乱、五胡乱华、军阀火并,不仅给人民造成了灾难,而且给社会上层造成了严重的不安全感。政治上的极度动荡暴戾,加之当时森严的门阀制度,使政权几乎把持在高门大族手里,寒门素士很难有所作为,正是“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魏晋时代成为历史上“最苦痛的时代”,士人对政治的态度由忧患热心变为冷漠疏远。

严酷的政治杀戮和深刻的心理危机,使得崇尚自然、乐天知命、避祸全身的老庄思想大为流行。“对生死存亡的重视、哀伤,对人生短促的感慨喟叹,从建安直至晋宋,从中下层直到皇家贵族,在相当一段时间中和空间内弥漫开来,成为整个时代的典型音调”(李泽厚《美的历程》)。“晋人向外发现了自然,向内发现了自己的深情。”(宗白华)于是他们退隐林泉,悦山娱水适性任情乐志,或锻铁洛邑,或灌园山阳,或纵酒啸咏,或携妓东山,或清谈终日,或渔弋山水,或宴乐唱和,以期远离尘世痛苦,“借山水以化其郁结”。

魏晋士族文人这种普遍羡慕隐逸、崇尚精神自由的风气,不能不对陶渊明产生重大影响,甚至成为内在的精神支柱。因此,他归田后顿觉极度的喜悦和满足、宁静和安适,领悟到了人生的真趣——淳朴本真、平淡自然。

隐居的生活起初固然是自由洒脱的,但二十多年躬耕自食的滋味更多的是“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艰辛寂寞,甚至“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造夕思鸡鸣,及晨愿乌迁”的煎熬凄苦。文革中多少知识分子视下乡务农为梦魇,比起陶渊明的死不改悔、坚执不移,思想境界又在哪里?陶渊明的伟大,正在于始终如一,表里如一,与屈原一样“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因为正是这位深陷窘境,景况比范进还惨淡的可怜人儿,居然坚决拒绝朝廷征召他为著作郎!他放弃了这种坐拿国家俸禄、安逸自在、最多也就是写几篇粉饰太平的游戏文字的好差事,怎不让李白、杜甫愧煞?想李白为了做官,不惜对韩朝宗之流摇尾乞怜,给杨贵妃、唐玄宗这种狗眼看人低的骄妇昏君做香艳诗人。杜甫也一样,不知花了多少心血,白了多少头发,满怀壮志地向唐玄宗献上歌功颂德、阿谀奉承的三大礼赋!结果一个被赐金还山,一个终生落魄!

还有当时威名赫赫的托孤大臣、江州刺史檀道济,亲自拜访,赠他粱肉,劝他出仕,他又“麾而去之”。怎么能如此对待这位求贤若渴的权贵!难道是你有先见之明?正是这位以塞上长城自许的股肱大臣竟因威望太高而死于一次朝会,而且累及他颇有才气的十一个儿子和忠诚的属下,一如生则使刘裕的北伐大业势如破竹,亡则使中原故土瞬间沦失的王镇恶(王猛之孙)死于卑污的猜忌阴谋。

明哲者保身,务实者求真。渊明,渊——明!看得深切,做得实在,英明通达,陶然无求!

陶渊明是大诗人、大作家,其实他留下的作品并不多,《归园田居》、《饮酒》、《读山海经》等数十首诗,《归去来兮辞》等数篇散文而已。但高就高在独抒性灵,景真事真情真意真,胸次浩然,真气盘旋。“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苏轼)质朴中见华彩,平淡中见醇厚,萧疏省净中蕴含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和隽永的风华旨趣。高标卓绝,如“孤鹤之展翮于晴空,朗月之静挂于夜天”(郑振铎)。

9.陶渊明饮酒 篇九

【饮酒二十首】陶渊明

余闲居寡欢,兼比夜已长,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忽焉复醉。

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纸墨遂多,辞无诠次。聊命故人书之,以为欢笑尔。

其一∶

衰荣无定在,彼此更共之。

邵生瓜田中,宁似东陵时!

寒暑有代谢,人道每如兹。

达人解其会,逝将不复疑;

忽与一樽酒,日夕欢相持。

其二∶

积善云有报,夷叔在西山。

善恶苟不应,何事空立言!

九十行带索,饥寒况当年。

不赖固穷节,百世当谁传。

其三∶

道丧向千载,人人惜其情。

有酒不肯饮,但顾世间名。

所以贵我身,岂不在一生?

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

鼎鼎百年内,持此欲何成!

其四∶

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

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

厉响思清远,去来何依依。

因值孤生松,敛翮遥来归。

劲风无荣木,此荫独不衰。

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

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其六∶

行止千万端,谁知非与是。

是非苟相形,雷同共誉毁。

三季多此事,达士似不尔。

咄咄俗中愚,且当从黄绮。

其七∶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一觞虽独进,杯尽壶自倾。

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

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其八∶

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

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

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

提壶抚寒柯,远望时复为。

吾生梦幻间,何事绁尘羁。

其九∶

清晨闻叩门,倒裳往自开。

问子为谁与?田父有好怀。

壶浆远见候,疑我与时乖。

褴缕茅檐下,未足为高栖。

一世皆尚同,愿君汩其泥。

深感父老言,禀气寡所谐。

纡辔诚可学,违己讵非迷。

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

其十∶

在昔曾远游,直至东海隅。

道路迥且长,**阻中途。

此行谁使然?似为饥所驱。

倾身营一饱,少许便有馀。

恐此非名计,息驾归闲居。

十一∶

颜生称为仁,荣公言有道。

屡空不获年,长饥至于老,

虽留身后名,一生亦枯槁,

死去何所知,称心固为好,

客养千金躯,临化消其宝,

裸葬何必恶,人当解意表。

十二∶

长公曾一仕,壮节忽失时;

杜门不复出,终身与世辞。

仲理归大泽,高风始在兹。

一往便当已,何为复狐疑!

去去当奚道,世俗久相欺。

摆落悠悠谈,请从余所之。

十三∶

有客常同止,取舍邈异境。

一士常独醉,一夫终年醒,

醒醉还相笑,发言各不领。

规规一何愚,兀傲差若颖。

寄言酣中客,日没烛当秉。

十四∶

故人赏我趣,挈壶相与至。

班荆坐松下,数斟已复醉,

父老杂乱言,觞酌失行次,

不觉知有我,安知物为贵,

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

十五∶

贫居乏人工,灌木荒余宅。

班班有翔鸟,寂寂无行迹。

宇宙一何悠,人生少至百。

岁月相催逼,鬓边早已白。

若不委穷达,素抱深可惜。

十六∶

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

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

竟抱固穷节,饥寒饱所更。

敝庐交悲风,荒草没前庭。

披褐守长夜,晨鸡不肯鸣。

孟公不在兹,终以翳吾情。

十七∶

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

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

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

觉悟当念迁,鸟尽废良弓。

十八∶

子云性嗜酒,家贫无由得,

时赖好事人,载醪祛所惑。

觞来为之尽,是谘无不塞。

有时不肯言,岂不在伐国。

仁者用其心,何尝失显默。

十九∶

畴昔苦长饥,投耒去学仕。

将养不得节,冻馁固缠己。

是时向立年,志意多所耻。

遂尽介然分,拂衣归田里,

冉冉星气流,亭亭复一纪。

世路廓悠悠,杨朱所以止。

虽无挥金事,浊酒聊可恃。

二十∶

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

汲汲鲁中叟,弥缝使其淳。

凤鸟虽不至,礼乐暂得新,

洙泗辍微响,漂流逮狂秦。

诗书复何罪?一朝成灰尘。

区区诸老翁,为事诚殷勤。

如何绝世下,六籍无一亲。

终日驰车走,不见所问津。

若复不快饮,空负头上巾。

但恨多谬误,君当恕醉人。

【解析】

上一篇:关于一位名校长的思考下一篇:质量员(市政方向)基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