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课题研究方法

2024-07-01

留守儿童课题研究方法(共9篇)

1.留守儿童课题研究方法 篇一

留守儿童教育的主要方法

安徽和县姥桥中心小学

傅永曙

教育部政法司孙霄兵司长在参加中国教育学会农村教育分会成立大会时,为我校编写的《论留守儿童教育》专著题词时写道:加强农村教育研究,关爱留守儿童成长。教育部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杨春茂秘书长也曾题词:关心弱势群体,加强留守儿童教育。安徽省教育厅程艺厅长在《安徽教育论坛》发表《巩固扩大学习实践活动成果,再谱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新篇章》文章,在谈到“继续巩固普及义务教育成果”时强调:“今年的重点是要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问题,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体系。”以上领导的题词和文章,给当前农村教育工作提出了具体而明确的要求。

关爱留守儿童,加强留守儿童教育,必须注意教育方法。没有正确的方法,就达不到预期的教育目的,没有正确的留守儿童教育方法,就不可能完成留守儿童教育的任务。

一、以理服人,说服教育法

说服教育,是思想教育的基本方法,更是实施留守儿童教育中,必须坚持运用的方法。以理服人就是摆事实,讲道理,耐心说服,启发教育。对出现问题的留守儿童,要坚持教育,不能以力服人,以大话压之。在教育过程中,要做到不抓辫子,不扣帽子、不打棍子。即使对于缺点多、教而不改,改不彻底的留守儿童,仍然不能采取整治的办法。留守儿童父母不在身边,心理比较脆弱、孤癖,只有用爱心疏导、感化,循循善诱,启发觉悟,方会起到作用。否则会使留守儿童产生抵触心理,甚至会使矛盾激化,铸成不堪设想的事故。

说服教育要做到①有的放矢,针对留守儿童实际情况进行说服教育;②采取民主的、讨论的方法,交流思想,加以沟通;③要讲真话、讲实话,反对讲大话、讲空话;④要掌握说理的技巧,语言要生动有趣,要有幽默感。

二、树立榜样,典型示范法

列宁说过,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是典型、是旗帜、是生动、鲜明而又具体的形象,容易引起留守儿童注意,产生思想共鸣,自觉学习、对照和仿效。榜样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感染力和号召力,有很强的示范、鼓舞、激励和推动作用。树立典型榜样是留守儿童教育的重要和有效方法。

树立留守儿童先进典型,就是要在留守儿童教育工作中,发现培养留守儿童典型,用他们的先进事迹教育其它留守儿童。在留守儿童教育工作中,不但要树立典型,而且要推广、宣传典型经验,利用学期末,组织开展评比优秀留守儿童、十佳留守儿童活动,号召全体留守儿童自觉向优秀留守儿童学习,争取人人进步,健康成长。

三、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法

留守儿童教育不但要言教,而且要身教,这是留守儿童教育的有效方法,也是留守儿童教育者的人格力量。

在实施留守儿童教育工作中,教育工作者一定要言行一致,身体力行,以身作则。教师要为人师表,严于律己,率先垂范,做出榜样,产生感召力,让留守儿童亲眼看到,亲身体验到,感觉到老师说得和做得一样,他们就会敬佩你,听从你,这样教育效果就会事半功倍。

四、培养习惯,养成教育法

人的思想和行为经过多次重复,可以形成惯性而为习惯。习惯是养成教育的产物。养成教育就是培养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

养成教育既包括留守儿童正确行为的指导也包括良好习惯的训练,及包括语言习惯、思维习惯的培养。它往往起源于看似不经意的小事,却蕴含了足以改变人类命运的巨大能量。

养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留守儿童成功的人格,就是通过组织留守儿童参与各种经常性的有意义的教育活动,逐渐形成良好品质和行为习惯,克服错误的思想和行为习惯。

留守儿童养成教育可分以下几种:一是组织参加社会实践,参加义务劳动,培养劳动观念和艰苦奋斗精神;二是遵纪守法教育。严格遵守学校规章制度,遵守小学生守则,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旷课,养成遵守组织纪律的好习惯;三是按道德规范进行养成教育,组织学习“八荣八耻”,知荣明耻,用良好的道德规范留守儿童的思想和行为,使之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

养成教育一要坚持严格要求。要求不严,实际上就不会有什么锻炼,就没有什么养成。二要坚持督促检查。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过程,时紧时松,一曝十寒,是不能培养出留守儿童的良好思想和行为习惯的。所以,在养成教育中,既要启发留守儿童的自觉性,又要严格督促检查,方可受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五、启发觉悟,自我教育法

教育有句名言:“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自我教育是指留守儿童通过认识自己,要求自己,调控自己和评价自己,自己教育自己。留守儿童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使所有留守儿童都得到主动发展,健康发展,全面发展,而如果没有留守儿童的自我教育,这些目的肯定是不能真正达到的。自我教育就是启发留守儿童觉悟,塑造留守儿童自信、自强、自立、自尊的品质。

教育工作者要帮助留守儿童树立明确的是非观念,善于区别真伪、善恶和美丑,鼓励他们追求真、善、美,反对假、恶、丑。在教育实践中,要培养受留守儿童自我认识、自我监督和自我评价的能力,善于肯定并坚持自己正确的思想言行,勇于否定并改正自己错误的思想言行;要指导留守儿童学会运用批评和自我批评这种自我教育的方法,提高思想品德的自觉性﹑积极性﹐使他们能把学校、老师的要求和家长的期望变为自己努力奋斗的目标。

留守儿童的自我教育方式有:自学或阅读活动,写思想日记,进行自我鉴定,自我批评、自我总结教训等。在教育的实践中培养自我教育的能力。①运用自我分析、自我认识、自我设计、自我控制、自我努力、自我鼓励、自我誓约、自我命令、自我禁止、自我监督等手段,激发自己的思想意识,鼓舞自己情绪,完成自我进步计划,努力实现自己奋斗目标。②树立自我教育的决心。③要有走曲折之路的思想准备,有能忍受疼苦的功夫。④培养其自我教育的自信心和毅力,在挫折失败面前从容自如,百折不挠。

实践证明,教育与自我教育两者相辅相成,方可产生最优教育效果。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既要靠教育工作者,更要靠留守儿童本身起作用。所以,做好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最重要的是启发他们觉悟,培养留守儿童自我教育的能力,引导他们采用自我教育,争取进步。

六、奖惩结合,表扬批评法

表扬和批评,对留守儿童群体正确思想的形成具有导向作用。对留守儿童的某种行为给予表扬、奖励和肯定,就会使其指导这一行为的思想保持和巩固下去;对留守儿童的某种行为给予批评、惩罚和否定,就会使其指导这一行为的思想减弱和消退。因此,表扬、奖励和批评、惩罚是留守儿童教育的不可缺少的有效方法。

在运用表扬批评法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以表扬奖励为主,批评惩罚为辅。表扬、奖励是顺向刺激,是鼓励留守儿童发扬光大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乐于接受,效果较好,不易产生消极后果。批评、惩罚是反向刺激,是阻止其错误行为的发展,使其受到挫折引起震动,展开思想斗争,克服和改正错误行为。批评、惩罚不得当,容易引起留守儿童的自卫反应,产生消极有害的后果。因此,此法采用须谨慎。

(二)表扬要适度,批评有分寸;奖励要得当,惩罚须慎重。该奖则奖,该罚须罚,坚持原则,公平准确。

(三)掌握时机,及时奖惩。表扬要及时,批评要准确。

(四)注意场合,讲究方法。表扬、批评、奖励、惩罚都要注意场合。表扬、奖励范围要大,批评、惩罚范围要小。有的批评可采用个别谈话,会议批评点事不点人,宣布处分范围要适当,更需注意场合,讲究方法。

坚持表扬与批评相结合,要讲究正确的方法,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

七、资助贫困,温暖爱心法

因为贫穷而生活窘困,称为贫困。贫困是一种社会物质生活贫乏的现象,是一种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综合现象。

家庭贫困致使农民外出打工,子女留家读书。其学习状况往往受家庭经济收入多少影响,对家庭困难的留守儿童应寻求民政部门、慈善机构、爱心人士建立留守基金,资助贫困留守儿童,改善其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状况,温暖其心,杜绝辍学现象。

八、建家筑巢,共享其乐法

投入一定资金,新建留守儿童之家,可以设置休息室、娱乐室、阅览室、心理咨询室、亲情电话房、视频见面室、展览室等,集学习、休息、娱乐于一体,让留守儿童在里面尽情活动,既能锻炼身体,又能陶冶情操;既能感受家的方便,又能得到心情享受;建立留守儿童之家,构建家庭教育模式,让留守儿童在享受家庭温暖中茁壮、健康成长。

九、帮扶结对,托管教育法

所谓“托管”,是指外出务工家长把孩子寄托在监护人家里,由监护人来照顾留守孩子的饮食起居。

在学校里,我们要求党员教师、学校领导与留守学生“结对子”,帮扶贫困家庭。要求教师把他们当作自己子女、兄弟姐妹,接回自家,从日常家事、身边小事、生活琐事、学习难事管起,培养其良好习惯,和他们多沟通、多谈心,鼓励他们坚定克服困难的信心,鼓起开拓美好生活的勇气,照顾他们的生活起居,关心辅导他们学习,履行托管教育职责,承担托管义务。

十、生日Party,快乐教育法

快乐是人精神上的一种愉悦,是一种心灵上的满足,它会使一个人变得开心。快乐是人的需求得到了满足,是生理.心理上表现出的一种反应。

留守儿童远离父母,平时生活已很困难,自己的生日更无法过。老师利用班会或其它时间,组织全班同学为留守儿童过生日,举办一个简单生日Party,和同学们合唱生日快乐歌,将会让其高兴一天,使其一生难忘,对老师更是感激、崇拜、敬仰,其教育效果显而易见。

十一、电话联系,快速沟通法 电话是通过电信号双向传输话音的设备。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电话通讯已为人们日常生活所用。留守儿童父母不在身边,电话可使远离家乡的家长与老师之间的距离变近,便于老师联系,快速沟通,及时交流,缩短解决问题的时间,利于教育留守儿童,更可让家长出外放心。

留守儿童是一新的群体,做好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是解除农民工的后顾之忧,提高未来劳动者的素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今后,我们会加大工作力度,积极探讨留守儿童教育的有效方法,形成体系,规范管理,为促进教育的全面、持续、均衡发展作出最大的努力。

激励教育法在留守儿童教育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汪万华 文章来源:冷水小学 点击数:1005 更新时间:2010-6-26

留守儿童是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而将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就读的这部分儿童。留守儿童由于从小父母没在身边,缺乏家庭的监管和家庭里父母亲的亲子教育,造成大部分孩子生活无所依;有话无处说,有苦不处诉;缺乏父母这第一任教师的言传身教。因而,他们当中的大部分儿童感到:孤独寂寞、忧郁烦闷、自卑感强,不愿意跟人交流,喜欢各自为阵等不良行为。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一种社会问题,广范引起社会的关注。我校在二0一0年春季,被重庆市政策室确定为“中国.重庆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模式基地学校”。自被命名为基地学校以来,我校在重庆政策研究室、县委县府、县教委的领导下,就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进行了大量的探索研究。孩子们在思想政治、行为规范、人格品质的塑造、心理情感教育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就如何巩固已有成绩,进一步对孩子进行红色、规范的教育等方面仍感迷茫。因而我们针对留守儿童的特点,尝试性地的确立了激励教育管理办法。

激励教育法,就是利用外部诱因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人产生一股内在的动力,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努力前进的过程。激励教育法的目的,是激发学生更好地学习,积极上进,发展自己;努力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使其按老师所期望的轨道和方向前进。心理学研究发现,一个人如果没有受到激励,人的能动性仅发挥其能力的20%----30%,如果受到正确而充分的激励后,人的主观能动性将发挥到80%---90%。激励教育的重要性显而易见。

老师如何激励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树立起信心,矫正自己的不良行为呢?我们学校是这样做的:

一、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激励教育留守儿童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孩子最初的表现,就是众家长的影子,留守儿童也是如此。因此,我们召开家长、留守儿童监护人会议,要求家长或者监护人充分认识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的作用和地位,在孩子面前注意自己的言行规范,尽可能地避免不良形为在孩子面前出现,在孩子面前树好第一面旗子。

教学中,老师是学生的又一面旗子,也是最主要的教育因素,老师自身的榜样激励尤其重要。所谓“身教重于言教”,就是说的这个道理。老师必须一言一行在学生面前做表率,必须身体力行,以身作则、严于律已、为人师表,为学生做出榜样。比如:我们针对学生晨跑时讲话、队形不整齐这一问题,对老师晨跑时作出了严格的要求:晨跑严禁教师在队列中讲话交头接耳,队列整齐,注意跑步姿势的规范等。教师们的队列变好了,没有人讲话了,姿势正确了,学生无人领队,也做得特别地好。

充分发挥冷水小学校园明星榜的阵地作用。其实,最好的榜样还是学生身边的同学。我们创造性地的制定了冷水小学明星评比方案,并每月由行为习惯小组、学校少先队大队部联合评出学校“勤.俭之星”、“礼.仪之星”、“诚信之星”、“才艺之星”、“运动之星”、“读书之星”、“学习之星”、“守纪之星”、“安全之星”“进步之星”、“学生内务整理小标兵”等。因为优秀学生出自学生群体,因而更有说服力,更有感召力,这样的榜样学生会觉得亲切、可信,更能催人奋进。我们还充分发挥一帮一,一扶一结对进步作用。以先进学生,带动问题学生共同进步。通过此活动的开展、交流,学校行成了你追我走赶、争创一流的好风气。

二、针对不同的学生,确立目标,激励教育留守儿童

目标作为一种诱因,具有引导和激励的作用,“伟大的目标产生巨大的动力”。人的自动诱导目标是在无意识世界中运动产生的。人设定可能达到的目标,然后在脑子里形象化地描绘目标实现后会有的满足感受,让学生从预存满足感中去汲取进步的力量。这种目标激励可以是一种思想,可以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前景瞻望。就象人走路一样,确立了自己所要到达的目的地,确立了到达目的的时间,其自身的内在动力就能很好地调动起来,就能依靠自己的内在动力克服到达目标的所有困难(包括思想、心理因素、身体因素等)。其方式是多样的:教师可以用一段话、用一段文字、还可以用深情的动手、甚至针对性特强的名言警句等。比如,我们在教育学生要学会生活时,就先让学生想象自己亲手做的几道可口的饭菜,摆在春节饭桌上时,父母亲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在开展“可怜天下父母心”活动当中,要求学生回家参与到父母种黄莲、种烟叶的超劳动强度的劳动当中;对在外务工的父母说上一句“爸爸妈妈,你们在外打工辛苦了!”,并注意聆听爸爸妈妈听到这句话后的语言有什么变化,学生深受感动。理解了父母,父母亲的教诲自然就记在了心中,并很快就落实到了自己的行动当中,为自己实现目标,汲收了动力。再比如,我们协同留守儿童教育管理领导小组在对五年级一班学生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时,最开始学生对自己的未来都很茫然。通过我们一段时间辅导后,班上的学生都为自己一生的发展确立了目标,从而该班学生的思想品质、行为习惯、人格品质等都发生了巨大的转变。由此,可以看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用目标激励教育法效果是非常明显的。

三、用表扬、期待的语言和行为,激励教育留守儿童

表扬是最好的老师。喜欢听表扬是儿童的天性。教育管理留守儿童也应该适时运用表扬激励法。老师要力求让每一个学生都体察到老师对他的进步的热切关注和殷切希望,从而唤起他们学习兴趣、改变自我的兴趣。积极地向老师的期望目标靠拢。特别是对于问题学生,作为教师更应该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之处,培养学生的自信、自立能力。我校六年级一班学生聂太奎,我走进学校就听到了有关他的传闻:最喜欢调皮捣蛋,偷拿别人的东西,跟同学打架是常有的事。不仅该班的班主任教师廖教师头痛,就是学校的陈校长、杨校长也感觉对他没有辙。自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模式研究组进入冷水小学后,我们就把他作为重点来转化。并落实了代理家长,经过三个月的努力,聂太奎已经变成了一个思想政治表现积极,行为习惯良好的好学生。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高。今年六.一儿童节,他作为进步之星代表到重庆市参加六.一庆典活动。说起聂太奎的进步,工作组金婷老师应该立了最大的功劳。原来,学校开设知心姐姐信箱的第二天,聂太奎就伙同几个同学把信箱撬开,偷取了学生投入的信件。金老师发现过后,并没有象我们平时教师的教育方式那样,大发雷霆,指责挖苦加体罚。而是轻言细语为他讲明道理,用爱心去打动聂太奎孤独的心,鼓励他也做一名好学生,并要求他明天开始保护好知心姐姐信箱。奇迹真的出现了,第二天,聂太奎真的一有空就守在知心姐姐信箱旁,像一位忠实的守候者。连续几天都如此,于是我们发现了聂太奎的闪光点,在全校集合时,大加表扬,看见聂太奎低下了头。我们跟工作组一起制定了聂太奎转化方案,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发现聂太奎真的变得听话了,学习努力了,还经常帮助同学。看来表扬、期待激励教育法对留守儿童教育是不可缺少的手段。

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由于他们亲情缺失,家庭教育错位、生存缺乏安全感等,养成了一些不良行为。因此,教育管理留守儿童,我们得有“四心”(爱心、耐心、细心、恒心)、“六要”(教师要成为学生感情上的知音;品德上的榜样;学习上的导师;生活上的朋友;心理上的医生;思想上的向导。)把每一个留守儿童看作是独立人格的生命体,既承认每个学生都是自己生命的主人,又承认他们有犯错误的权利;既给予他们改正错误的机会,又采取各种优化措施,激发他们的内在潜能。只要我们以引导留守儿童自我体验、自我感知、自我探索、自我完善为主线,正确运用激励教育理论,构建留守儿童健康、快乐教育的运行体系,那么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又一样何尝不是一片灿烂的蓝天?

2.留守儿童课题研究方法 篇二

首先, 解决问题必须先找到导致问题产生的根源。为什么缺失了父母的监护,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就会出现这一系列的问题?

从社会的角度分析, 家是孩子温暖的“巢”, 孩子正是从家中获得安全感、自豪感的。由于父母均长期在外, 和社会上、学校里、班级中的其他孩子相比, 留守儿童总在内心深处存在一种潜在的不安全感。他们与人有一点小摩擦就较真, 觉得别人看不起他, 欺负他, 故而跟人相处充满警惕甚至敌意。一旦遇到一些再小不过的矛盾, 他们都会感到这是对他们的一种“侵犯”。由此而来的不安全感致使他们慢慢产生“捍卫自己”的不良心理。于是打架、思想偏激等一系列问题随之出现。

从家庭的角度分析, 在一个家庭中, 父母对孩子进行的有针对性的教育, 父母无意识间对孩子的影响等都是孩子取之不尽的教育资源。而留守儿童, 缺乏的正是父母有针对性的教育和无意识的影响。这种缺失自然形成了家庭教育上的空位。也正是家庭教育的缺失, 导致了孩子成为了无头的“苍蝇”, 是非意识的淡薄、荣辱观念的淡化等自然会影响孩子的所作所为, 行为上出现一系列的问题也就不难想象了。

从孩子成长的角度来说, 思想、心理等方面的脆弱与不成熟, 加上孩子们普遍比较差的自律意识, 以及贪玩、好动等特点, 还有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等临时监护人的文化水平不高, 造成了不能有效地辅导孩子功课的结果。学习成绩的下降, 也就导致了留守儿童进取心的下降、自尊心的变弱。这样, 缺乏直接的家庭教育、亲情关怀的这些远离父母的小学留守儿童, 在学习、生活、心理及人格的发展上就或多或少地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

其次, 要对症下药, 有针对性地解决留守儿童的思想教育问题。对于留守儿童来说, 他们是典型的弱势群体, 由于亲情和家庭教育的双重缺失, 造成他们在学习与心理发展方面的诸多问题, 这就需要学校、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在亲情的缺失方面, 采取的德育方法或策略是要给留守儿童建设像家一样温暖的“巢”。例如, 与社会爱心人士合作为留守儿童找到“爱心妈妈”, 在学校设立“留守儿童之家”“亲情热线”等, 以弥补留守儿童感情上的需求。

在家庭教育的缺失方面, 采取的德育方法或策略是像孩子的父母一样给孩子父母般的教育。例如, 学校可建立“代管家长”制度。学校可以把留守儿童按比例分配给各个授课教师, 由教师担任孩子们的“代管家长”。“代管家长”要像孩子的父母一样, 对所管孩子进行全方位的照顾, 要“管学习”“管生活”“管身体”“管心理”。孩子有了“代管家长”, 学习成绩自然可以提高, 人也就变得活泼了。再如, 可以实行“家庭寄宿”制。政府应吸引多方社会力量的介入, 支持在学校建立“家庭寄宿”制, 尽量为双亲在外地或亲友不能有效地提供完整成长环境的留守儿童提供像家庭一样的生活学习环境, 让管理员像家长一样, 宿舍像家庭一样, 让留守儿童在学校感受家庭的温暖, 以唤起其自信, 激发其学习热情, 增强其集体归属感, 增强他们的安全感。此外, 还可以给留守儿童制作成长记录袋, 定期开展针对留守儿童的讲谈活动等, “替代”他们的父母, 像父母一样有针对性地教育与影响孩子。

在孩子自身的成长方面, 采取的德育方法或策略是及时发现孩子在成长中的不良行为, 培养他们的自律性, 克服他们身上存在的弱点, 促使他们在心理上成熟起来。具体说来, 一是能够及时地发现孩子的不良行为, 给予及时的教育与引导, 使其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二是进行细心的观察与及时的沟通, 以便打开他们的心扉、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三是提高他们的自我调控能力, 让他们正确对待挫折, 认真分析挫折原因, 不盲目采取情绪化行为, 提高自己的耐挫力, 让其心理不断地成熟起来;四是加强他们的自我认知能力, 以便正确地认识自我, 看到自己优秀的地方, 正确地进行自我评价, 进行合理的自我调节, 完善自己的人格;五是改善他们对生活的自我体验, 以便激励适当的行为、抑制不适当的行为, 用道德的标准来调节自己, 增强法制、纪律观念, 学会用愉快的情感体验来驱赶不愉快的情绪, 学会自我排解、自我安慰。

总之, 对于人的一生而言, 儿童时期是各个成长阶段中至关重要的, 它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因此, 对留守儿童的德育工作极为重要。为此, 学校、教师一定要从各个方面加强对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德育工作, 不仅要为他们建设像家一样温暖的“巢”, 而且还要肩负其父母一样的“家庭式教育”以及必不可少的“成长式教育”, 这样才能有效地解决在农村小学留守儿童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3.关爱留守儿童要讲究方式方法 篇三

首先,物质关爱之外更需要心理关怀。当前,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关爱留守儿童的队伍中来,但这些关爱中出现最多的是爱心书包和生活用品,甚至有孩子一学期收到了四五个书包。孩子们说不再想要书包了,更想要的是大人的陪伴。过于单一的物质关爱在孩子心中会因轻易而不被珍惜,难以激发起感恩心和进取心,心理上的关爱才能效果持久。

其次,遵循儿童心理规律,避免以爱的名义无意伤害。留守儿童是弱势群体,但不是问题群体,不要刻意区分留守与非留守儿童,以免给他们造成过多的心理负担。同时,心理学研究还表明,不以个体意志为转移的频繁生活变动,会让个体产生习得无助感,不利于个体生活控制需要的满足和心理安全感的形成。爱心人士不期而至、频繁造访或者物质条件的意外改善会打乱孩子的正常秩序,引起心理波动,甚至会影响其心理安全。

再次,父母的关爱是不可替代的。无论是谁都无法取代父母在儿童教育中的作用。儿童对父母的依恋是天然的,而安全型依恋对于儿童的健全人格成长意义重大。父母长期在外,对于孩子最大的负面影响不是营养健康,而是安全依恋的缺失。而一旦亲子团聚后,父母的“过度补偿”又可能使孩子心理走向另一个极端。

最后,以政策理性,构建健全的关爱服务体系。对于父母关爱缺失问题,的确有家长属于“无奈”,但也确有家长是疏于尽责。为此,要通过宣传教育“力促监护人责任意识强化和素质提升”。同时,加强家、村、校、企的统一性制度保障,甚至可以通过立法等强制手段维护留守儿童合法权益。

责任编辑/李书华

4.留守儿童课题总结 篇四

随着农民进城打工的人数不断增多,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这些孩子长期不在父母身边,跟随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生活,教育上就出现了某些空白,特别是行为习惯方面的问题日渐凸显。孩子的父母一方面认为自己长年在外,对孩子照顾不够,心存愧疚,一方面是爱子心切,所以偶尔回来一次总想尽量满足孩子的要求,主要是物质方面可以说是有求必应,而对孩子的一些不良行为习惯却视而不见或不忍心责备;而爷爷奶奶们则:一是隔代亲,二是感觉孩子这么小父母就不在身边很可怜,还有农村的老年人普遍文化水平不高,他们对孩子教育的理解只限于书本知识的掌握并且认为教育是幼儿园和学校的事。至于习惯问题,他们认为“树大自然直”。因此,许多老人对孙子辈总是娇宠、溺爱,事事包办,没有原则。长期下来,这些留守儿童就养成了自私、任性、懒惰、依赖心强、自理能力差、爱撒泼等不良习惯。为此,我们本学期负责研究“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这一课题,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究。

一、紧密家园联系,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成不好,终生受其累。杰出的思想家培根则说: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应当努力求得好习惯。可见,孩子若能从小养成好的行为习惯,将会一生受益无穷。而在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过程中,家庭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培养留守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我们先从孩子的爷爷奶奶思想上着手,通过专题家长会、家园联系手册、家园直通车、每天的接送空闲、家访 等方式向他们传递正确的教育观念,使他们明白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从小养成的行为习惯对孩子一生的影响以及如何从幼儿生活的点滴、细节入手来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等。

首先,我们要求爷爷奶奶在对孩子的教育上要统一战线意见一致,不能一个管一个护,一个紧一个放,孩子很会察言观色,谁护他他就和谁好,有过分要求时就背开管他的人。我们农村有句话叫:父打母护,不得上路。如果在经常这样最终导致孩子难管、两面派等不良习惯。另外,多与老师交流、沟通,在家庭教育上遇到问题要主动请老师帮忙,共同想办法解决。老师的话在孩子心目中还是很有份量的,有时老师的一句话顶得上爷爷奶奶的十句话。还要求孩子的父母经常和孩子沟通、和孩子的老师沟通、和孩子的爷爷奶奶沟通,这样一方面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不至于在心里上产生爱的缺失,一方面也能比较全面地了解孩子。

其次,要求爷爷奶奶做孩子的榜样,常言是言教不如身教。还记得一个电视广告:一个小男孩的妈妈端着一盆水给孩子的奶奶洗脚,小男孩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他也跑过去端来一盆水说:“妈妈洗脚。”这就是榜样的作用。家长的言行时刻影响着孩子,有的爷爷奶奶不注意自己的言行,随地吐痰、说话带骂人的口头禅等。例如,我校的扬扬爱说脏话,原来他爷爷说话爱带口头禅。为此,我校开展了评比优秀家长的活动,要求家长文明、诚信、守时、讲卫生等,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如,不让孩子穿拖鞋上学校,家长也不能穿拖鞋进学校;要求孩子讲文明礼貌,家长也要处处讲文明讲礼貌,家长具备的良好行为习惯,孩子就会耳濡目染,身教重于言教,在生活中,家长要用自己的良好行为习惯熏陶孩子。

二、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

面对留守儿童的种种不良习惯,我们一方面要求家长以身作则,做孩子的楷模,一方面要求教师为人师表,给孩子带好头,当好孩子的表率。良好的教育氛围是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的基础,家校教育同步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学校教育对于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老师要将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融合于幼儿的一日生活和游戏中,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这一时期的孩子可塑性强、模仿性强,对一切事物都感到新鲜好奇,如果不加以正确的引导,将会影响到孩子以后的学习、能力。

三、在社会实践中检验幼儿的行为习惯

留守儿童行为习惯的培养,除了家校同步教育外,我们还积极利用社会大环境锻炼学生,从而检验孩子的行为习惯。如三八节时组织幼儿动手制作礼物送给妈妈或奶奶并说一句感谢的话,从而培养学生的感恩之情,让儿童知道要尊重妈妈、尊重奶奶等。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教育留守儿童要尊重爸爸妈妈,他们在外打工很不容易;要热爱爷爷奶奶,他们带自己很辛苦,我们要帮爷爷奶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要克服孩子以自我为中心、自私、懒惰、依赖性强的不良品质。要求家长多带孩子接触社会上多种多样的实践,使孩子明辨是非,从小培养孩子具有独立自主的能力,以提高孩子将来走上社会对社会全方位的适应能力。

5.留守儿童课题研究工作总结 篇五

府谷县碛塄中心小学课题研究组

本课题从2009年2月开始实施研究到现在有一年多的时间了,在县教研室的关心、指导下,通过课题组全体成员积极调查研究、多方收集资料、努力探索对策,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绩。现将主要工作情况汇报如下,请各位领导和专家批评指正,多给我们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特别是在研究方法上多加指导,使我们的课题研究工作进一步规范、高效,力争通过后期的努力,顺利结题。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碛塄中心小学地处府谷县城南12.5公里处,校址在碛塄乡碛塄村,属黄河沿岸纯农业地区,农民的主要收入靠种地和养殖。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不少农民进城务工,致使学校80%以上的学生是留守儿童。这些儿童由祖辈或亲友监护,父母对子女的行为品德、学业成绩、心理 健康等方面知之甚少,无力管教。由于缺乏有效的家庭教育这个重要环节,留守儿童对学习缺乏热情和自信,进取性、自觉性不够强,生活习惯不良,不讲卫生、不换衣服等。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使他们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满足,缺乏父母的关爱,亲情失落,产生孤独感,心理失衡。“留守儿童”这一系列问题给学校教育带来了新的压力,也给老师带来了新的“课题研究”。虽然有关“留守儿童”的课题在全国各地都有研究,有些早已结题,但针对我校学生中留守儿童比例大、学习成绩差和不同程度存在心理问题的实际,我们觉得还是有必要对此进行研究,于是成立了该课题课题。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1、通过活动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行为和学习情况。

2、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和勇于发表自己观点的勇气。

3、体会父母的艰辛,感恩父母自己的巨大付出,从而增强家庭责任感到增强社会责任感,激发学习自觉性。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着眼于留守学生的教育发展,反思学校教育工作,探究改进教育工作的途径与方法。

2、改进教育工作根植于留守学生的现状与需求研究,从而体现新课程理念,让教育工作服务于社会。

3、以留守学生特定群体为单位,组织实验研究,通过对比寻求有效教育途径。

四、课题研究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寻求有效的对策,帮助留守儿童减轻心理压力,提高自信心,激发他们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的激情。

2、开发留守儿童的情商,激励他们热爱社会,孝敬父母,提升亲情。

3、通过研究解决如何使留守儿童健康地成长。使留守儿童和普通儿童一样在爱的蓝天下快乐地学习成长。

五、课题研究的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09年4月-2009年7月)。

1、完成课题方案的制定、申报工作。

2、确定课题组成员分工,进行理论资料的准备。

3、通过调查分析,起草“课题实施方案及实施计划”。第二阶段:研究阶段(2009年5月-2010年7月)。

1、根据实施计划进行研究,全面实施方案。

2、定期研究、调查,搜集第一手资料,整理分析。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0年8月-2010年12月)。对课题研究的进程进行系统分析,形成课题总结报告。

六、课题研究的主要措施

1、各班建立了“留守儿童”档案。开学初,我们利用多数家长都在的机会,记录好他们的家庭背景,向家长了解“留守儿童”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学生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性格、爱好、有何病史及优缺点;父母姓名、外出务工地址、联系电话;临时监护人姓名、与儿童关系、住址联系电话等。同时认真填写《“留守儿童”情况登记表》,做到心中有数。

2、各班成立“一帮一”和“手牵手”活动小组。对班上的“留守儿童”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老师,由任课老师具体分析学生基本情况,制订学习帮助计划,明确帮助时间、内容、阶段性效果。除此之外,还在学生中广泛开展不同形式的“手牵手”活动。各班要求学生之间团结互助、共同进步,一起成长。让那些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留守儿童”真诚的帮助,无论从学习上还是生活上,让他们体会到不是兄妹胜似兄妹的同学情。

3、树立典型榜样强化正面教育。调查中发现有相当一部分留守学生自 觉性强,自立能力突出,在道德品质和学业上出类拔萃。我们发现了这些苗子后,就及时树为标兵,让留守学生学习身边的榜样。近年来,我们大力宣传优秀留守学生榜样,激发他们的自信心,鼓励更多的留守学生向他们学习。到现在为止,我校的校风和学风已有了较大的改观。

4、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我们学校专门成立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充分利用班会及课时间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其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得到及时矫正。同时要求各班充分利用好每周星期一下午第五节的班会课,开展各种形式的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思想的洗礼和灵魂的净化。把各种不良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真正做到“早预防早治疗”,防患于未然。

5、让老师充当“留守儿童”的“临时家长”。虽然“留守儿童”的父母不在他们的身边,对他们进行言传身教,但是,作为人师的应该像他们的父母一样用爱心关怀“留守儿童”,让他们感受这不是父爱和母爱却胜似父爱和母爱的师爱,并在师爱的阳光中健康成长,快乐生活。让老师把好每个“留守儿童”的脉,从学习、生活、和心理上给予无微不至的关爱。比如我校的一些老师给生病的同学买药吃,并亲自送到家中交给父母或“临时监护人”;给家庭经济困难的同学送书籍和衣服;把在教育台上看到的《心理访谈》知识应用于教育教学中;把在网上查到的科学的教学方法应用于“问题学生”身上等等。得到了学生的尊敬,家长的感激和社会的好评。

6、与家长或“临时监护人”互动。我校教师借助家访和家长会的机会,指导“临时监护人”的科学教育方法,推广那些富有经验而又行之有效的育人方法。让他们当好孩子的引路人,对“留守儿童”及其家长和整个社会负责。

7、建立留守儿童自主管理模式。

通过开展“我能行”活动,引导留守儿童逐步形成了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的习惯。

七、课题研究取得的初步成果:

1、增强了留守儿童团结合作的精神和勇于发表自己观点的勇气,学生的分析与表达能力得到锻炼。他们也更加理解父母的艰辛,感恩父母自己的巨大付出,并且学会关心身边的人,与人和睦相处,从而增强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学习的自觉性也提高了。

2、形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对自己的学习成绩有清醒的认识,能够自我约束,合理安排时间,以达到较高的学习效果。

3、家长转变了思想观念和教育方式、重视家庭教育,提高教育和监护孩子的水平。

4、教师的科研能力有了很大提高,能积极进行调查研究、撰写心得体会和相关的论文。

5、在教学方式的探索方面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一些新的课型日渐成熟。

6、建立和完善了留守儿童的档案。我们每一位教师把所观察到的留守儿童在学习进步、心理变化、体能发展、思想演变等多个方面的信息都记录在案,力求让外出务工父母更好的了解自己的留守孩子。能够安心在外工作。

八、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1、承担课题研究主要任务的教师都是一线教师,研究工作往往是利用课余时间来完成,使得研究人员在时间上和精力上得不到保障,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研究的实效性。

2、受教师研究能力的限制,在研究策略上还有许多欠缺,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题研究的进程和效果。

3、留守儿童思想复杂且隐蔽性强,不容易被老师发现,在分析其心理状态和心理变化时难免有所偏差。

4、、“留守学生”问题没有得到政府职能部门的重视;宣传力度不足,社会配合不够。

5、家长的教育观念滞后,由于监护人对孩子的学习介入很少,尤其是祖辈作为一个特殊的监护群体,这些人普遍年龄大、身体差,文盲比例高,加之他们还要承担家务劳动和田间农活,在学习上无法给留守儿童切实有效的帮助和辅导,而且由于年龄一般相差较大,与留守儿童思想观念差异极大,存在明显的沟通障碍。

6、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处于真空状态。由于留守儿童的家长都在外, 而祖辈隔代抚养大多偏于溺爱,以生活照顾为主,且知识、能力上也承担不了对孩子的品德培养、学习辅导的任务,所以造成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脱节,而学校教育只有在与社会和家庭的密切配合下才能产生良有的效果,因此教师对学生的了解不可能只凭学校的几节课,还需要向家长和社会了解学生平时的表现。由于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位,有些调皮的儿童抓住这个空挡,在校欺骗老师,在家又蒙骗父母委托的监护人,这样使学校对留守儿童的管理陷入尴尬境地。

总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既是当今社会一个热门的永恒话题,又是一个普遍的社会难题。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更是一个棘手的难题。解决好这一棘手难题,是摆在社会、学校面前的一项十分急迫的任务,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

以上就是对我们的课题研究工作的简单总结,肯定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恳请各位领导和专家给我们提出指导意见和建议,我们一定在今后的研究中不断改进和提高。

府谷县碛塄中心小学课题组

6.留守儿童课题研究方法 篇六

全国妇联课题组

《 人民网 》 2013 年 5 月 10 日

为及时准确了解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成长发展状况,掌握他们面临的突出问题及迫切需求,为有效解决留守流动儿童问题提供科学依据,2012年全国妇联儿童工作部、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共同组成课题组,国家统计局提供数据支持,开展了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

一、研究目标与方法

1、研究目标:一是全面准确把握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的数量、地域分布等基本状况;二是分析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认识他们的分层特征和需求差异;三是针对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为有效解决留守流动儿童问题,制定落实和发展完善相关政策服务。

2、对象界定:本文所指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从农村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的农村地区,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本文所指流动儿童是指随务工父母到户籍所在地以外生活学习半年以上的儿童。儿童年龄界定在18岁以下(0-17岁)。

3、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定量研究部分由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段成荣教授等承担,在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长数据中抽取126万人口样本量,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和推断,把握留守流动儿童的数量、区域分布、年龄及性别特征等。定性研究由全国妇联特聘专家王梦兰、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郑新蓉教授、湖南农业大学高志强教授等承担,主要通过文献研究以及实地调研,客观分析留守流动儿童成长发展中的主要问题,进一步提出对策建议。

二、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的总体现状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整体情况和基本特征

1、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超过六千万,总体规模扩大

根据《中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样本数据推算,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2.55万,占农村儿童37.7%,占全国儿童21.88%。与2005年全国1%抽样调查估算数据相比,五年间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增加约242万。

2、农村留守儿童年龄结构发生变化,学龄前儿童规模快速膨胀

学龄前农村留守儿童(0-5岁)达2342万,在农村留守儿童中占38.37%,比2005年的学龄前农村留守儿童增加了757万,增幅达47.73%。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规模为2948万,其中小学(6-11岁)和初中(12-14岁)学龄阶段儿童在农村留守儿童中分别占32.01%和16.30%,规模分别为1953万和995万。与2005年相比,小学和初中学龄阶段留守儿童分别减少了89万和226万,共减少315万,降幅为9.65%。大龄留守儿童(15-17岁)占农村留守儿童的比例为13.32%,规模达813万,比2005年减少了199万,降幅为19.68%。可见五年间,学龄前留守儿童规模快速膨胀,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减少,大龄留守儿童规模明显收缩。

3、农村留守儿童与城乡流动儿童性别比总体差别不大,分年龄段比较差异明显

全部农村留守儿童中,男孩占54.08%,女孩占45.92%,性别比为117.77。与农村非留守儿童和城乡流动儿童比较,总体性别比差别不大(农村非留守儿童和城乡流动儿童性别比分别为117.25和116.39),但分年龄段性别比结果存在差异。

4、农村留守儿童高度集中在中西部劳务输出大省,但广东、江苏等东部发达省份比例也很高

留守儿童在各地之间的分布很不均衡。其主要集中在四川、河南、安徽、广东、湖南等劳务输出大省。四川、河南的农村留守儿童规模大,占全国农村留守儿童比例最高,分别达到11.34%和10.73%。其次,安徽、广东、湖南的农村留守儿童规模占全国百分比也很高,分别为7.26%、7.18%和7.13%。以上五个省份留守儿童在全国留守儿童总量中占到43.64%。另外,从农村儿童中留守儿童所占比例来看,重庆、四川、安徽、江苏、江西和湖南的比例已超过50%,湖北、广西、广东、贵州的比例超过40%。可见,农村留守儿童广泛分布于中西部省份,同时也分布于江苏、广东等东部发达省份。

5、近1/3农村留守儿童与祖父母一起居住,有3.37%的农村留守儿童单独居住

调查显示,46.74%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都外出,在这些孩子中,与祖父母一起居住的比例最高,占32.67%;有10.7%的留守儿童与其他人一起居住。值得注意的是,单独居住的留守儿童占所有留守儿童的3.37%,虽然这个比例不大,但由于农村留守儿童基数大,由此对应的单独居住的农村留守儿童高达205.7万,这是要特别给予关照的留守孩子。

6、农村留守学龄儿童义务教育总体状况良好,部分中西部省份留守儿童未按规定接受义务教育的情况需引起重视

6-11岁和12-14岁的农村留守儿童在校比例分别为96.49%和96.07%,表明他们绝大部分正在学校接受义务教育,农村留守学龄儿童义务教育总体状况良好,但部分中西部地区的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状况相对较差。

7、母亲外出的留守儿童未按规定接受义务教育的比例最高,祖父母隔代照料面临诸多挑战

农村留守儿童不同的监护人对其接受教育的机会和未来发展都会产生不同影响。数据显示,母亲外出,单独与父亲一起居住的留守儿童未按规定接受义务教育的比例最高,达5.12%;父亲外出,单独与母亲,或与母亲和祖父母一起居住的,未按规定接受义务教育的比例均较低,分别为3.13%和3.11%。

所有隔代照顾留守儿童的祖父母,平均年龄为59.2岁,56%的年龄在60岁以下,绝大部分在50-59岁之间,甚至有12%的祖父母年龄在50岁以下。但是,隔代照料农村留守儿童的祖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很低,绝大部分为小学文化程度,甚至有8%的祖父和25%的祖母未上过学。由于受教育水平的限制,祖父母在抚养和教育留守儿童时面临诸多的困难和挑战。

(二)城乡流动儿童的整体情况和基本特征

1、全国流动儿童规模达到3581万,数量大幅度增长

根据《中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样本数据推算,0-17岁城乡流动儿童规模为3581万,在2005年基础上增加了41.37%,且有增长的趋势。在这些流动儿童中户口性质为农业户口的流动儿童占80.35%,据此全国有农村流动儿童达2877万。

2、各年龄段城乡流动儿童的规模都在快速增加,大龄流动儿童增速最快 流动儿童在各年龄组分布比较均匀。学龄前流动儿童(0-5周岁)规模达到981万,占流动儿童总数的27.40%,与2005年相比,增幅达38.59%。小学(6-11周岁)和初中阶段(12-14周岁)学龄儿童在流动儿童中所占比例分别为27.89%和13.21%,规模分别为999 万和473万,与2005年相比,义务教育阶段流动儿童共增加347万,增幅为30.83%。大龄流动儿童(15-17周岁)占流动儿童比例为31.51%,规模达1128万,比2005年增加429万,增幅为61.43 %。可以看出,与2005年相比,各年龄段的流动儿童规模都在快速增加,以大龄流动儿童增加的速度最快,学龄前流动儿童增加速度较快,义务教育阶段学龄儿童增幅相对较小。

3、城乡流动儿童与农村留守儿童性别比总体差别不大,分年龄段比较二者性别比呈此消彼长趋势

流动儿童总的性别比为116.39,与全国儿童、农村儿童和农村留守儿童性别比基本无差异。但是分年龄来看,性别比随年龄变化的模式非常不同,这在流动儿童和农村留守儿童两个群体之间对比明显。3-5岁学龄前和6-14岁义务教育阶段流动儿童性别比明显高于留守儿童;14岁以后流动儿童和农村留守儿童性别比差异逆转,流动儿童性别比低于留守儿童,17岁的流动儿童性别比甚至跌到100。这种对比正好与学龄阶段对应,从儿童进入幼儿园起,到进入义务教育阶段,流动儿童中男孩比例始终高于农村留守儿童男孩比例;到15岁接受完义务教育后,流动儿童中女孩的比例提高。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性别比的差异体现了流动人口在选择携带子女一起外出时存在的性别偏好。

4、流动儿童高度集中在中东部发达地区,但部分中西部地区流动儿童在当地城镇儿童中所占比例也比较突出

全国31个省区市均有一定数量的流动儿童,而且在少数几个省份高度集中。流动儿童最多的省份是广东,占全国12.13%,规模达434万,远远高于其他省份。数量较多的还有浙江、江苏两省都超过200万人,四川、山东、河南、福建流动儿童也都超过150万人。流动儿童最多的这七个省份占全国流动儿童百分比之和为45.71 %,人数之和达1637万人。部分地区流动儿童占当地儿童比例很高,上海市每10个儿童中就有4个是流动儿童,北京和浙江每10个儿童中有3个是流动儿童。值得注意的是,部分中西部地区的流动儿童在当地城镇儿童中所占比例也异常突出,如宁夏、新疆、青海和贵州分别高达41.76%、41.50%、35.79%和34.43%。

5、县内跨乡流动的儿童占全部流动儿童的比例最高,跨省流动儿童比例位居第二

跨省流动儿童占全部流动儿童的30.11%,省内跨市占18.80%,市内跨县占12.83%,县内跨乡占38.25%。具体到各个省,流动儿童的类别构成差异较大。北京、天津、上海的流动儿童以跨省流动儿童占主导,所占比例超过90%,浙江跨省流动儿童比例高达61.95%,广东和新疆的比例都超过40%。部分省份的流动儿童则是以省内流动为主,如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南、四川和贵州等省份,省内流动儿童比例占90%以上。

6、多数流动儿童属于长期流动,平均流动时间3.74年

城乡流动儿童在户口登记地以外地区“流动”时间平均为3.74年,7-14岁流动儿童中约1/3流动时间在6年以上。0-6岁流动儿童在外流动的平均年数占他们年龄数的比例高于50%,说明这些儿童自出生以来有一半时间在现住地居住。0-14岁的流动儿童平均外出流动的时间随年龄而增长,15-17岁流动儿童的平均流动时间下滑,大龄流动儿童外出流动时间相对较短。

7、城乡流动儿童接受义务教育条件改善,学前教育和后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问题亟待解决

大部分义务教育阶段的适龄流动儿童有机会在校学习。其中低年龄的流动儿童,少数存在入学晚的问题。高年龄的流动儿童,存在完成义务教育前终止学业的情况。学前流动儿童有入园难的问题。接受完义务教育选择继续在居住地读高中和考大学的流动儿童面临着许多困难。“有异地高考需求的流动儿童”在个别省份十分集中,广东、北京、上海排在前三位。

三、本次调查的几点启示

通过此次研究我们可以看出,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各方力量的共同努力下,留守儿童面临的亲情缺失、生活抚育、教育监护、安全保护等问题,以及流动儿童面临的平等接受教育等问题得到一定缓解。但这些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有效解决,且新的问题仍在不断出现。此次研究掌握的留守流动儿童的总体状况、基本特征、变化趋势,使我们对问题有了更为清晰的了解,从中也探索出一些新的规律,获得一些新的启示。

1.农村留守流动儿童问题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紧迫性,必须高度重视留守流动儿童工作。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落后的农业国向现代化工业国转变的必由之路。目前,我国城镇化正在快速推进,2011年我国城镇人口达6.91亿,城镇化率上升到51.27%。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是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关键时期。由于长期形成的二元结构及由此衍生的制度、法规、政策、社会心理都不可能在短期内改变,因此留守流动儿童问题将长期存在。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0-17岁农村留守儿童和城乡流动儿童共有9683万,这近一亿儿童的规模,每年还以一定的速度在扩大,是一支不可忽视的群体。认清形势,坚定信心,采取更加有力措施,做好留守流动儿童工作,对于推进城镇化进程,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会发挥重要作用。

2.构建减量化机制与完善关爱服务机制相结合,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有效途径。父母监护是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因素。由于与父母长期分离,亲情缺失,家庭教育弱化,留守儿童的生活质量、生理和心理健康状况、成长环境均劣于受父母监护的儿童。调查表明,留守儿童最大心愿就是与父母团聚,使自己不成为留守儿童。因此加快新农村建设和小城镇建设,吸引外出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鼓励、支持和帮助有条件的外出农民工带着子女举家进城,使更多农村儿童能够在父母身边成长,减少农村留守儿童总量;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完善留守儿童法律保护和关爱服务长效机制,动员学校、社区构建关爱网络,落实管护与人文关怀至关重要。

3.消除制度、经济和社会文化的排斥,是流动儿童融入城市的关键。调查显示,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和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时相比,流动儿童数量大规模增加,2000-2005年五年增加了551万,增幅为27.80%;2005-2010年五年增加了1048万人,增幅为41.37%。但流动儿童在城市生活并不意味着完全融入城市,他们面临经济与福利制度、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排斥,融入城市存在多方面障碍,打破户籍制度造成的二元化体制,实现城乡一体化是消除城市隔离的关键。市民与农民工、城市儿童与流动儿童的互动交往,多种文化的包容,将会使流动儿童真正融入城市。为此,学校、社会和家庭都应为儿童城市融入与社会和谐做出贡献。4.关心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儿童的特殊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留守流动儿童工作。调查发现,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的性别有此长彼消的相关现象,这显示出了家长的“性别偏好”。学龄前和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中,留守儿童的性别比低,流动儿童的性别比高,说明家长往往带男孩进城,把女孩留在家乡,让男孩享用较好的生活和教育条件。而在16-17岁大龄儿童中,流动儿童的性别比低,留守儿童性别比高,说明家长会选择刚完成义务教育的女孩进城,让其早早就业,由此导致她们只能进入技术含金量低的、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业或传统服务业,缩小了女孩向上发展的空间。按年龄分析,留守婴幼儿有母亲哺乳、科学养育的需求。6-7岁有按期入学的问题。而大龄流动儿童有完成义务教育后继续高中学习和异地高考的需求。这些都需要我们进一步细化留守流动儿童工作,在开展工作时加入性别分析视角,考虑到不同年龄段儿童的需求。

5.强化父母的法定监护责任,完善监护制度。调查显示,接近半数的留守儿童不能和父母一起生活。近20%的务工父母在儿童1岁前外出,其中30%在儿童出生1-3个月外出,相当数量留守婴儿由于母亲外出不能得到足够时间的母乳喂养。因为和父母的长期分离,留守儿童生活照顾、安全保护和接受教育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特别是亲情缺失,会造成一生无法弥补的缺憾。还有,统计显示,有3.37%的留守儿童在父母外出后,自己单独居住和生活,这对儿童的生存状态留下了潜在的危险。为了减少因父母缺失给儿童造成的有形的和无形的伤害,首先应在法律法规和乡规民约等方面强化父母的法定监护职责,探索监督和保护父母尽职尽责的渠道和办法,切实保护留守儿童的福祉。

四、解决农村留守、城乡流动儿童问题的对策建议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工作,关心关怀他们的健康成长。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努力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各地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积极采取举措,完善工作机制,制定出台相关政策措施,积极开展关爱活动,扎实推进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建设,农村留守流动儿童成长环境不断优化。针对此次研究中发现的突出问题,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1、进一步完善法律政策体系。对《未成年人保护法》等保障儿童权益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修订,进一步完善监护制度,强化父母法定监护责任,探索有偿代理监护制度,填补留守儿童监护缺位。逐步修订建立在二元结构基础上的相关法律制度以及与户籍管理相联系的住房、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政策法规,保障农民工及其子女能够平等享有公共服务资源。加大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已有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制定并落实农民工带薪休假等制度,切实保障他们更好地履行监护责任。

2、进一步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农村留守流动儿童问题作为现阶段的重大社会问题,应纳入留守流动儿童集中地区各级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将留守流动儿童关爱服务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社会管理创新总体部署,顶层设计,统筹推进。建立有效的领导协调机制,健全工作督查考核机制,将留守流动儿童关爱服务纳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及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考核评价体系。建立共建共享的留守流动儿童动态管理信息系统,逐步将农民工家庭在经济、教育、健康等诸领域的监测评估指标纳入政府部门常规统计之中。开展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关爱服务体系试点,探索实践留守流动儿童关爱服务的有效模式。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大力发展地方特色产业,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出台免税、贴息贷款等优惠政策,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就业。

3、构建学校、家庭、社区相衔接的关爱网络。进一步加大寄宿制学校建设力度,按照适当比例配备生活及心理辅导教师,并将其纳入学校编制中。在留守儿童集中的每个村、社区建立留守儿童关爱服务阵地,为留守儿童提供生活托管、心理辅导、家庭教育指导,开展课外活动。以乡规民约的方式推行农村儿童监护人监督制度,建立邻里互助组,对法定监护人、委托监护人的监护进行监督。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安全保护预警与应急机制,确保一旦发生问题,有关方人员迅速介入并妥善处理。

4、进一步加强家庭和社区干预。家庭是促进儿童发育、保障起点公平的重要场所,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起点和基石,建议在相关国家规划和贫困地区儿童发展规划中,把儿童尤其是婴幼儿的家庭和社区支持作为重要内容,实施相关项目,以社区、村为基础建立亲子园,提供家庭教育指导和儿童早期综合发展服务。

5、进一步加快学前教育发展。学前教育对一个人成长发展至关重要,留守流动幼儿数量庞大,应特别关注这一儿童群体的成长发展。进一步加大城乡托幼机构建设,增加公立托幼机构的规模,使更多的留守流动幼儿接受学前教育。降低民办幼儿园的办园标准,同时建立多种灵活简便的托幼机构,加强对其规范管理。为农民工子女入园设定合理的收费标准,并对困难流动儿童给予入园补贴。对于接收流动学龄前儿童多的地区,中央可通过适度的转移支付,帮助流动儿童接受学前教育。

6、关注大龄留守流动儿童的需求和困境。对于大龄留守儿童,特别是无人监管的留守儿童,建立长效帮扶和管护机制,对他们成长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教育指导。针对大龄流动儿童教育需求,稳步出台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异地参加中考、高考制度的相关政策,使更多的流动儿童能够在生活城市接受高中教育。利用流入地教育资源,建立大龄流动儿童和农民工补习教育制度,帮助他们巩固基础知识,培训融入城市所需的基本技能和职业技能。

7.留守儿童与城市儿童文化融合研究 篇七

一、留守儿童与城市儿童文化存在的差异

1.生活环境的文化差异

农村的留守儿童大部分生活在条件比较艰苦的偏僻乡村, 交通和通讯设施都比较落后。相对城市儿童, 大部分的留守儿童接触不到最新的信息和现代化的通讯工具。例如, 城市里的儿童可以较早的接触到电视、电脑以及各种电子学习设备。留守儿童接触到的时间相对较晚, 甚至接触不到。城市里的儿童家庭条件相对优越, 从小就可以接触到美术、文学、体育、语言等方面的启蒙教育, 如城市儿童早在三四岁就可以接触专业的钢琴、书法、绘画等培训。这些对于儿童的启蒙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对于今后的素养培养起到了基础作用。而很多偏远山区的留守儿童甚至没有看到过钢琴, 不认识绘画的涂料。留守儿童平日里的日常起居等生活用品更是遥遥不及城市儿童用的现代、多样。

2.心理活动的文化差异

城市儿童每天在父母的关爱下成长, 大多性格开朗、活泼, 愿意与人为友, 与留守儿童心理状态大相径庭。在我国90%以上的留守儿童长期处于三种监护方式下成长:无人监护、隔代监护、委托监护。在这样的监护方式下, 孩子心理健康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自卑、性格孤僻, 沉默寡言。研究发现, 绝大多数的留守儿童由于生活中缺少大人的陪伴, 常产生落寞、不愿意与人亲近的现象。他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烦恼无处倾诉, 又不愿意向外人吐露, 更不愿意参加集体娱乐活动, 这些都造成了他们的失落、自闭和抑郁的不健康的心理状态。

3.家庭教育的文化差异

城市的家庭大都注重对孩子的关心和培养。从未出生的胎教, 到出生后的婴幼儿教育, 成长中的性格、品质教育都尤为重视。留守儿童的父母大都生活的农村, 受教育程度普遍很低, 这就造成了很多家长忽视了留守儿童的早期教育和性格品质教育。孩子从小就受到父母言行的影响, 不重视教育, 很多都为了帮助家里赚钱而舍弃学业。特别是农村当中传统的“重男轻女”的思想, 导致很多女孩早早出嫁或务工, 没有得到继续教育的机会。

4.学校教育的文化差异

留守儿童只能在当地的学校学习, 学校的教学设施和师资力量明显比不上城市里的学校。农村的学校规模较小, 只负责刻板的传授书本上的知识, 教育过程中大都不懂得去争取让学生亲身实践的机会。许多与考试无关的教学都被认为是无用的教学, 学生们学不到音乐、美术、体育等学科的良好教育, 并不能够向城市儿童那样“德、智、体”全面发展。学校对学生的管理也不科学, 留守儿童厌学、逃课现象普遍存在。

二、加强留守儿童与城市儿童文化融合的重要意义

针对上述留守儿童与城市儿童在生活环境、心理健康、家庭教育以及学校教育等的文化差异, 我们必须要缜密观察留守儿童的成长状态, 认真分析, 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做出必要的行动。因此, 加强留守儿童与城市儿童文化的融合已经成为全社会刻不容缓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加强了这两种文化的融合, 才能够让留守儿童摆脱不健康的心理状态, 积极的应对成长中的烦恼;才能让他们受到良好的教育, 在良好的社会环境下健康茁壮的成长, 成为新社会合格的接班人!

三、留守儿童与城市儿童文化融合的重要措施

1.尊重差异, 积极帮助

全社会包括学校、政府、各个家庭要尊重留守儿童, 积极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学校和家庭要积极推动留守儿童与城市儿童的互动, 让他们与城市儿童多沟通, 一起参加集体活动。摆脱长期以来积压在心底的自卑、怯懦的心理。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烦恼和困难, 并极力帮助解决。此外, 还要加强学校教育上的协作, 让留守儿童多贴近城市教育, 引进城市儿童教育方法和思想, 从小培养留守儿童乐观、坚强、积极的生活态度。

2.政府和社会要重视留守儿童管理机制

政府和社会要积极宣传对留守儿童的尊重意识, 加强留守儿童管理机制。各级政府要组织相关部门建立完整的留守儿童档案资料, 了解每个留守儿童的监护人的基本信息, 并及时地与监护人对留守儿童的生活和学习进行有效的沟通。相关部门要抓好“希望工程”“春蕾计划”以及其它的民政扶持资助基金工作, 做到专款专用, 基金一定要切实用在帮助留守儿童的生活和教育上面。社会各界要重视各项学生实践活动, 欢迎留守儿童的加入。各大媒体要积极宣传, 关注留守儿童的命运, 尽最大限度的让留守儿童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帮助。此外, 政府还要积极加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积极引进各大项目深入农村, 解决当地的就业问题, 尽量安排留守儿童的家长在当地就业。

3.加强父母的监护责任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各级政府可以对留守儿童的家长定期的展开素质教育, 帮助他们提高自身素质。家长自身也要打破重男轻女的陈腐观念, 让子女接受良好的教育。同时, 相关的村委会也要定期督促留守儿童的家长增加与孩子的沟通, 远在外地, 可以通过多打电话, 多写信等方式与孩子加强交流, 让孩子了解父母对他们的关爱。外地务工有能力的家庭可以带孩子在身边就读, 条件艰苦的家庭, 也要做到尽量留下父母一方在孩子身边照料。

4.学校要重视对留守儿童的教育

学校是最正式的教育机构, 也是可以每天对儿童实施正面教育的组织。各级教育部门一定要制定完善的教育管理体制, 教学过程中考虑到留守儿童的存在。课程安排上要纳入一些心理健康、行为规范、生活常识等针对留守儿童的课程, 让他们尽早摆脱自卑的心理, 弥补缺失的常识性知识。学校还要建立一系列住宿儿童的管理制度, 保证他们的正常休息时间, 对他们的行为加强管理, 杜绝少年儿童犯罪行为的产生。留守儿童一般厌学心理比较严重, 教师一定要耐心引导, 及时进行心理疏通, 培养留守儿童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习成绩。

四、结语

今天, 农民工到城里务工、经商已经不足为奇。无疑, 这样的变化加快了城市发展的速度, 也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 我们千万不要忘了那些留守儿童, 关注他们的健康成长。只有加强政府办事力度、尊重差异、重视家庭、学校教育, 才能为留守儿童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让留守儿童与城市儿童文化得到融合, 健康茁壮地成长!

摘要:自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加快了经济腾飞的步伐。城市人口结构不再单一, 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巨大的农村人口浪潮涌向城市。那些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和教育问题也就值得我们整个社会去关注。让留守儿童融入城市文化, 得到更好的教育和培养, 已经成为家长、学校甚至整个社会急切解决的问题。分析了留守儿童与城市儿童的文化差别, 对如何让留守儿童与城市儿童文化相互融合做出了深入研究。

关键词:留守儿童,城市儿童,农民工,务工,文化融合

参考文献

[1]范方.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策略[M].中南大学出版社, 2008.

[2]庄明.农村留守儿童安全教育[M].天地出版社, 2008.

[3]谭中长, 谭长林.留守儿童教育石柱模式[M].吉林大学出版社.

8.留守儿童课题研究方法 篇八

【关键词】留守儿童;关爱;方法

【中图分类号】G459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小学教育更加注重关爱孩子的心理健康和精神成长。另外,经济的不断发展导致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渐向城镇转移,催生出了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因为某些原因一方或者双方到外地城市工作或者打工,导致大量孩子留在老家与爷爷奶奶或者孩子其他监护人一起学习和生活。根据相关调查报告显示得知,中国目前的留守儿童数量已经超过了6000万。由此可见,留守儿童在中国是一个庞大的特殊人群,需要国家政府和学校共同努力,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与温暖,让他们与其他孩子在同一片蓝天中健康成长。

一、关爱孩子的精神成长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不仅需要担当起教书育人的重任,还需要具备良好的责任心和耐心,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和审美情趣教育。因为小学在心理上比较脆弱,归宿感较弱,特别是留守儿童。因此教师加强与孩子之间的精神和情感交流,可以弥补留守儿童亲情的缺少,让自己成为小学的精神力量和依靠。小学教师不仅仅是一名教师,更是一名有责任心和耐心的指导者和保护者,在情感教学和课堂教学中指导留守儿童如何克服胆怯,增强自信心,在生活中尽量让小学感受来自教师和同学之间的温暖,让他们不再那么孤单。关爱孩子的精神成长需要我们做到以下几点:其一,加强与留守儿童之间的情感交流。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将关爱的目光放在留守儿童身上,尽量多与他们谈心,从而弥补小学心灵的创伤。其二,开设课外体育锻炼活动或者课外教学活动,拉近与留守儿童之间的距离。比如,教师在平常教学活动中多多展开以“如何帮助他人”为主题的活动,让其他孩子明白留守儿童性格孤僻的原因所在,从而使留守儿童从生活和学习之间的某些小事感受到来自教师和其他孩子的关爱。其三,定期与留守儿童父母或者监护人之间的交流与联系。由于某些因素导致留守儿童的父母常年不在家,他们也不太清楚自己的孩子在学校的具体情况。这时候就需要教师通过家访、电话、QQ、微信或者其他联系方式定期与留守儿童父母或者监护人之间交流与沟通,将孩子的学习情况、身体情况以及心理状况及时地向留守儿童的父母或者监护人反应,并向他们提出一些改善孩子性格孤僻的方法。如果有必要,向孩子父母或者监护人表明自己态度,即提供必要的帮助。

二、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

根据教学实践表明,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和精神问题是留守儿童身上的两大核心问题。因此,教师需要着重加强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和精神问题。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性格因素。由于留守儿童年龄较小,对父母的依赖性加强。尽管父母外出工作之后交由奶奶爷爷或者其他监护人监管,但是毕竟与父母给的爱和教育不一样,与父母的亲疏关系也不同。一旦遇见些麻烦事或者复杂事情,爷爷奶奶辈监护人就会显得力不从心。孩子的事情没有得到及时解决,时间已久,他们就会变得不愿意与他人交流。最终导致他们性格孤僻,不愿意与同学或者家长沟通。第二,自卑心理情绪波动较大。虽然小学年龄小,但是他们也有攀比心理,毕竟心理和思维都不够成熟,没有自己正确的想法和观念。留守儿童也一样。因为父母不在身边,他们缺乏归宿感和安全感,时常感觉自己没有依靠和坚强的保护。因此相较于同龄父母在身边的孩子而言,他们更容易产生自卑心理障碍问题。第三,抵抗情绪严重。由于留守儿童缺乏归宿感和安全感,他们往往要比同龄人更加敏感、脆弱、自尊心过于强烈。如果留守儿童与同龄孩子之间发生一点小摩擦或者小隔阂,就会触动他们的敏感神经,从而导致小学在与他人交流时带着一丝敌意或者警惕感。对于教师、监护人或者亲朋好友的教育与批评,会产生强烈的抵触心理或者叛逆心理。最后导致小学在做事情时容易激动或者性格暴躁,甚至会做出一些后果很严重的事情。

针对以上三点问题,我们需要从生活上和学习上做好相应的工作。首先,在生活方面对待留守儿童,不宜“特殊化”。留守儿童相较于其他孩子而言,需要教师的关爱更多。但是他们又比较敏感和没有安全感。因此教师对留守儿童在生活方面的关爱最好不留痕迹。比如每年儿童节的时候,教师就带孩子们去游乐园玩,并表示不能带家长,只是班级活动。这样就可以让留守儿童觉得自己跟其他伙伴一样,享受同一片蓝天,做着自己喜欢的游戏,感受着来自教师的温暖,从而让他们感受社会对他们是一视同仁、没有特殊化的。其次,在学习方面,教师需要学会因材施教。根据每个孩子的不同情况和教学内容制定有针对性和详细化的教学方案,对症下药。严禁小学教师采取简单粗暴方式打压孩子的自信心,比如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孩子。由此可见,正确引导孩子健康成长就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当教师怀疑孩子是在说谎之时,应该先与孩子加强沟通与交流,让所有当事人讲出事情发生的经过,从而作为教师评判谁是谁非的依据。然后教师在私底下展开相关调查工作,评判谁在说谎。最后教师应该承担起管理失责的重任。潜意识中让孩子萌发团结友爱、小组合作的思想。当孩子取得进步时,教师需要以鼓励态度鼓励孩子,并适当给予他们一些精神上或者物质上的奖励。

三、结语

留守儿童在中国作为一个庞大的特殊人群,教育难度很大。因此国家政府需要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保障留守儿童的利益。另外,教育部门与小学教师需要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与温暖,帮助留守儿童消除抵触心理,并加强与留守儿童父母或者孩子其他监护人之间的沟通与联系,要走进孩子的心灵,与孩子交朋友,让那些暂时失去父爱母爱的孩子在“家”的温暖中茁壮成长,这样才能使社会更加和谐。

9.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 篇九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越来越多的农村父母涌向城市打工,将未成年子女留在户籍所在地,产生了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群体。重庆市作为劳动力主要输出城市,留守儿童问题非常严重。据市妇联调研统计,全市有0-16岁农村未成年人440万,其中留守儿童235万,占农村未成年人总数的53.41%,占全市16岁以下未成年人总数的43.3%,留守儿童已经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政府,学校等相关单位已经为解决留守儿童问题提出许多对策及建议,并取得一定成果。笔者将主要从社会工作专业角度,利用其独特的小组工作方法,为解决留守儿童提出新视角。

一、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

儿童时期是人类成长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受到的教育对我们的心理有着及其重要的影响。由于父母过早的外出务工, 留守儿童缺乏来自父母和完整家庭的亲情呵护,留守儿童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心理问题,一是家庭的缺失及家庭价值的瓦解产生的强烈孤独感和无助感,内心缺少安全感,主要表现为感情脆弱,自卑。二是亲情缺失,父母没有给予孩子足够的关怀,儿童表现出逆反心理,主要表现为易激动,走极端等心理。三是由于农村文化,周围人群对留守儿童的嘲笑,使得他们缺乏自信心,性格孤僻,焦虑自闭,主要表现为不愿与别人交流,不愿与外界沟通。这些情绪得不到有效释放将影响孩子的性格,一定程度上造成这些儿童在思想道德、心里健康尤其是家庭教育等方面的严重断层或缺位。

二、小组工作介入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可行性

社会小组工作从西方引入我国后,主要是应用于帮助青少年成长及解决青少年成长中所遇到的问题。结合我国实际,小组工作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对组员而言,小组有助于个人学习群体经验;对整个小组而言,小组工作有助于建立合作的团队精神和和谐的人际关系,使组员在健康的团队氛围中获得美好的情感体验。小组工作具有的独特方法和理念更能有效的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首先,小组工作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自己专业的工作方法,运用团体的力量使成员获得成长;其次,小组工作具有明确的工作目标__助人自助。小组工作并不仅是帮助留守儿童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通过引导,使其自身发现存在的问题,学会自己解决问题。这与心理咨询有着本质的区别;再次,小组工作的工作模式多样化,包括社会目标模式、社会治疗模式、社会互动模式、社会发展模式,可以根据不同组员特征运用不同模式解决问题。

三、小组工作对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介入视角

舒茨的人际需要理论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三种基本需要,即包容需要、支配需要和感情需要。他发现相同类型者在一起大都能较好的相容,尤其是相同需要的主动者和被动者常常能够互补。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围绕着个人的需要而产生的。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正是感情需要不能得到满足,在行为上的反映。小组工作者的责任就是找出留守儿童的共同需要,根据这一需要开展小组工作,有意识的运用小组特有的人际互动给感到孤独、自卑、抑郁的留守儿童提供帮助、重树自信和回归真实生活的互动机会。但是小组工作的方法和技巧多种多样,工作者只有掌握了技巧,才能有效的解决问题。

(一)小组工作者应该掌握的技巧。

1、引导。留守儿童由于自身所存在的心理问题,在小组工作过程中表现为沉默,不喜欢和其

他成员交流,此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适当的引导,帮助成员表达内心的想法。工作人员可以扫视整个小组并且和特定的组员进行目光接触,或者用眼睛发出发言的邀请。在小组活动开始刚开始的时候,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自我流露与组员进行交流。适当的自我流露可以帮助领导者与成员的互动。因为领导者的行为、沟通风格、倾听能力、对他人的鼓励和他(她)的真实自在都会成为其他组员学习并超越的典范。

2、倾听。倾听包括能够专注于小组成员所说的语言和非语言信息。儿童的心理十分脆弱,他们希望自己能够得到重视,所以在他们发言的时候工作者应该积极倾听,让成员了解你的关注。领导者可以用点头、共情式的回应等方式让谈话者了解你在倾听。在倾听的过程中,领导者应该注意收集信息,观察他们的语言和非语言信息,将你听到和观察到的内容深度挖掘,并且适度的表达出来,让全体成员知道。

3、鼓励和支持。作为一个小组的领导者,这项技巧十分重要。尤其在小组成立之初,成员经常会犯错误或做出某些愚蠢的行为,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很容易陷入自卑的情绪。留守儿童的心理敏感而脆弱,处理不当便会使他们感到受伤,封闭自己,从而影响和其他组员的沟通交流。领导者需要用温暖的话语和愉快的面部表情以及开放、放松的姿态来表达对成员的支持,用及时回应传达对成员的鼓励。

(二)留守儿童小组工作的重点

1、正确的认识和分析自我。要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首先必须使其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留守儿童的心理尚未成熟,生活阅历简单,再加上没有父母的教导,因而对自己缺乏全面客观的认识,主要表现在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不了解自己应当如何面对父母离开。所以,在小组活动中,我们首先应当教会留守儿童进行自我分析,全面了解自己的情况。库利的镜中自我理论认为,我们可以通过感知他人对我们的反映和评价,从而建立起我们的自我意识、自我评价和自我形象。小组活动应注重分享经验,以及彼此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形成准确的自我定位。

2、身心健康的指导。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经常受到周围人群的嘲笑,心理变得十分脆弱,如果缺乏正确引导,很容易受到影响。我们在小组工作中可以为成员讲解一些关于留守儿童坚强成长的案例,帮助成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介绍一些关于疏导心理的知识,帮助成员学会正确处理自己的情绪以及正确面对外界的看法。培养他们应对挫折的能力,建立自信心,完善其人格。

3、社会交往的指导。通过社会交往可以满足留守儿童物质和精神的需要。马斯诺的需要层次理论指出人的需要可以分为五个等级: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是指一个人要求与其他人建立感情的联系或关系,如结交朋友、参加一个小组并在其中获得某种地位等。然而对于留守儿童来说,父母不在身边给他们带来的自卑感,使得他们不敢与人正常交往,表现在行为羞涩,性格内向等方面。因此需要对留守儿童进行社会交往实践指导,提高他们的社交技巧,培养他们的良好社交动机和交往品质。

小组工作在中国内地发展只有十年左右的时间,将其运用到留守儿童心里问题中更是处在试验阶段。无论是从理论上、知识结构上、还是活动经验和技巧上,都不太成熟。但是我们相

上一篇:自费留学服务协议书下一篇:水资源调查问卷(吕霄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