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的散文

2024-06-16

十年的散文(共8篇)(共8篇)

1.十年的散文 篇一

十年的感悟散文鉴赏

十年,在感情生活里,渐渐忘记了当年的梦想而落于生活的车轮下,当年的同窗好友以渐渐远去,脑子里是慢慢远去的脸。所有惊天动地的情感已变成墙上美丽的画图。“当我们的人生又过了十年,我们是胜利的十年,无悔的十年,成功的十年,收获的十年......”这深入的感触、真挚的内在之言,更从此中感悟到人生。散文意在笔先,情感真实,笔触细腻,赞赏。问好作者。

有一首歌《十年》,是陈奕迅演唱的,每每听来,心潮起伏,热泪盈眶。人生有几个十年,人生有多少爱和青春可以重来?十年生死,物是人非空悲切。

十年之前,我不认识你,你不认识我,你不属于我,我也不属于你,我们还是一样陪在一个陌生人左右。走过渐渐熟悉的街头,十年之后,我们成了朋友,还可以温柔地问候。只是那种温柔再也找不到拥抱的理由,情人最后沦为了朋友。成千上万个门口总有一个人要先走,怀抱既然不能逗留,何不在离开的时候,一边享受,一边泪流。如果那两个字没有颤抖,我不会发现我难受,怎么说出口也不过是分手,如果对于明天没有要求,牵牵手就像旅游。

十年的光阴,有多少次分手泪流。十年的光阴,有多少怀抱注定无法逗留。十年的光阴,有多少爱只是牵了牵手就像只是经历了一次旅游。十年光阴,有多少次颤抖着说出两个字分手。十年光阴,又有多少相爱的人离开这个大门,走进了另一扇大门。十年的光阴,有多少爱人成为了朋友。十年前的街道依然熟悉,十年前的往事依然清晰,十年之后的爱和爱人却已经远去,也许有缘还可以相见,也许还可以温柔地微笑,但是却已经找不到拥抱的理由。

失去的一切不会再拥有,拥有的并不一定能永久,也许有一天还是要失去。人生的聚散离合本有太多无奈,生离死别是人生最痛苦也是最无奈之事,爱情如此,爱人如此,亲情如此,亲人亦如此。

记得年少的时候,母亲曾经给我讲过一个故事。说的是村头住着一个富媳妇,村尾住着一个穷媳妇,富媳妇每天把穿脏的旧衣服和吃不完的馒头都扔进河里。而那个穷媳妇把河里的衣服都捞起来,洗干净晾干后收拾起来,把那些馒头都捡起来,晒成馒头干,储藏起来。若干年后,富媳妇败光了所有的嫁妆,成了个要饭的,而穷媳妇却成了收留她的富人了。这个简单的故事告诉我们生活要节约的同时,也告诉我们另外一个道理。那就是成功的意义在于日复一日的积累,今天的辛勤付出是为实现明天的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有很多人,十年之前只是一个穷光蛋,十年之后却成为了富翁。有很多人十年之前只是一介书生,平头百姓,十年之后,却成了高官,享受着厚禄。有很多人,十年之前,风光无限,财大气粗,意气奋发,十年之后,却家破人亡,穷困潦倒,生不如死。俗话说:十年风水轮流转。讲得就是这样的道理。

俗话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对于复仇者而言,并不在于时间长短,而在于能够经历一种卧薪尝胆的过程,在于一种结局的.胜利和最后的雪耻。笑到最后的人,往往才是真正的赢家,真正的胜利者。

回首十年,唏嘘感叹,得失之间,自有体会。过去的时光不会再来,明天的生活还要继续。十年之间,失去太多,十年之间,也得到太多。也许过去的十年有很多的失意和失败,我们甚至白白蹉跎了过去的十年美好时光,也许曾经输得很惨。但是我们必须总结经验教训,体会得失成败。重要的是正视眼前,规划好现在的生活,努力地定好下一个十年的目标。当我们的人生又过了十年,到另一个十字路口的时候,我们是胜利的十年,无悔的十年,成功的十年,收获的十年,赢的十年。

2.十年的散文 篇二

加入WTO十周年, 中国全面履行承诺, 内贸市场几乎对外全面开放, 而且现在对外资进入的管理权已经下放到地方, 而且可能比十年前想象的还要宽松, 外资进来还要宽松。

当然, 这十年来,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 中国商贸服务领域坚持以扩大城乡居民的服务消费需求为基本目标, 全面推进改革和创新, 对这十年来的成就, 哪些是入世带来的?哪些是我们自身的改革创新带来的?哪些是我们在城市化、工业化、国际化的大进程中带来的?我想可能要全面评估, 入世是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机遇和挑战, 推动了我们向前发展, 但是这十年实际上很大程度上也是中国自主的改革、创新、发展的主要成果。

如果历数这十年来发展变化确实很大:第一, 商贸流通规模实现了新的跨越。第二, 对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 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扩大了城乡居民消费, 满足了城乡居民的基本需求;二是拉动经济增长, 成为稳定的力量, 如果从投资、消费和出口来看, 可能出口和投资变化都大上大下, 变化很大, 但是如果从30多年轨迹和这十年轨迹看, 消费这块稳稳地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稳定力量, 而流通业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三是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 另外特别重要的是应急保供、促进经济社会平稳运行方面大大提高, 这十年来有汶川地震, 有玉树地震, 有泥石流, 有很多自然灾害, 然后有奥运会、世博会等等此类的重大事件, 但是我们商业流通业在应急保供、促进经济发展方面拉得出、跟得上、能够取得胜利, 所以是一支能战斗的队伍, 这方面也体现了我们的能力。另外创造的税收成为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 虽然我并不太赞同用税收衡量流通业, 因为商贸流通业本身就是一个利润非常薄的行业, 但是客观上, 我们这十年来的税收还是为国家作出了非常大的贡献。

商贸流通现代化迈上了新台阶, 我们的商业流通业的持续发展, 物流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新型业态加快发展, 先进的流通经营和管理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外开放呈现出新的局面。市场主体发展迈出了新的步伐, 在这十年里对推动中国流通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不仅数量进一步扩大, 而且市场组织化程度有所提高。商贸主体经济成分更加多元化, 相对充分竞争领域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共同发展的格局非常明显。

行政管理机制有了新的改观, 这十年来, 我们的国内贸易通过法律法规的建设, 基本搭建了国内贸易领域法律框架, 另外加强了规划的指导, 市场运行监测体系建立, 并且逐步完善, 初步建立了中央、省、市、县四级监测网络体系, 而且建立了覆盖非常大的监测信息直报系统, 还有商业信用体系等等, 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从这个角度上看, 政府职能的转变和行政对商贸服务业的管理体制也有很大变化。

历史地看这十年, 有入世给我们带来的机遇, 特别是倒逼机制促使我们发展, 当然, 我更想强调的还是与我们自身的改革、创新和我们这十年正好处在城市化加快推进的阶段, 另外工业化从中期向后期过渡的重要十年, 这些都给我们这十年带来了新的变化, 我们既要考虑评价入世对我们发展的重要性, 也要重视其它方面对整个商贸流通业发展带来的成绩。

中国商贸业的机遇、挑战与转变

实际上总结前十年, 更重要的是未来我们怎么发展, 总结成绩的同时, 我们还要看到未来我们实际上中国商贸业的发展还任重道远。

如果说从重大机遇来看, 中国未来无疑还面临着非常重大的甚至是前所未有的机遇, 比如工业化、城市化、国际化、市场化, 虽然我们一直在说“四化”, 但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未来十年, 这几化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带动是非常强大的。我们说城市化, 到2015年大约接近14亿人口, 这个增长必然带动消费总体规模的增长, 大体上6.2亿左右的人已经进入到城市, 整体消费规模会大大增加。2015年城市化率可能达到52%左右, 城市化的过程里, 每年份都有八百到一千万人进入城市、在城市生活, 已经进入城市消费体系, 大大促进整个中国消费的增长, 所以给我们的商贸流通业带来很大机遇。

还有居民收入的增长, 我们所谓的“两个同步”, 中央在“十二五”已经确定了, 另外消费结构的升级, 社保体系的完善, 使居民没有那么大的后顾之忧以后消费会进一步增长, 这些都是给我们带来的机遇。

当然, 我们还要看到未来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中国商贸流通业的忧患意识, 我认为可能还要进一步增强, 因为我们可能会碰到前30年、前60年都没碰到的前所未有的挑战, 这些现在已经对我们产生很大影响, 比如各种要素资源到了集中的成本上升期, 这是前30年没有遇到的, 源源不断的廉价劳动力支撑了我们的发展, 到现在为止, 土地、能源、原材料、人工成本所有叫做要素的东西都在大幅度上涨, 给我们带来了非常大的挑战, 特别是劳动密集型的商贸流通业, 成本上升的可能更加明显。而且还有供给不足问题, 劳动力可能供给不足, 土地供给不足, 甚至电力、能源都有可能供给不足, 这是我们以前没有遇到或者遇到的程度不像现在这样明显的。

此外, 市场竞争将进一步加剧, 而且同质化的、同构化竞争, 原来老怕“狼”来了跟我们竞争, 现在叫“与狼共舞”, 包括内贸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是同构化和同质化的, 差别不是很大, 中外之间的竞争, 还有我们内部之间的竞争, 将来可能进一步白热化。而现代化水平将加大市场开拓能力的挑战。

网络市场发展也带来了新的变革和经营、发展和行政管理上的挑战。阿里巴巴一个指令出来, 就引发了一些网络群体的攻击, 还有政府、企业管理创新能力都面临新的挑战, 消费安全特别食品安全、药品安全上升到非常高的高度, 消费者一时也增强了, 特别是系统性、连带性风险加大, 一个企业问题可能带来整个行业陷入困境, 比如双汇出了问题, 连带整个肉类行业出现大的问题, 三鹿奶粉带来整个中国奶制品行业低迷, 连带性和系统性奉献给我们商业零售业会带来很大的挑战。经营方式的变革和创新, 以及绿色低碳经营给我们带来的挑战, 商贸业绿色低碳还有很大文章可做;另外消费者维权意识不断增强, 对流通主体诚信度要求不断提高, 以及我们商贸企业的社会责任要求不断地提高, 这样的一些挑战都是前所未有的。

在这种情况下, 在我们冷静地评价和反观中国入世十年发展的时候, 我们更要强调我们还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和问题, 转变发展方式势在必行, 在这个时候更应该提出这样的战略任务, 我们现在的发展方式仍然以粗放和低水平重复建设为主, 大量地跑马圈地, 管理模式上缺乏精细化管理, 成本控制能力比较弱, 是我们普遍的问题, 比如零售业在盈利模式上多数以引场进店和联营为主, 并不是说就一定不好, 在这个阶段也有其合理的内在要求。只是我们自营比例过低, 商业竞争能力可能就弱下去了, 未来的竞争能力呢?

在营销模式上, 打折、促销的简单价格战还是我们的杀手锏, 其它的竞争呢, 差异化的竞争手段呢, 在经营模式上雷同, 同质化严重, 缺乏差异化创新, 另外产业链整合比较薄弱, 工商关系上普遍存在相互挤压、合作不足、摩擦不断, 有一度甚至比较紧张;在人才聚集方面, 信息化建设方面, 节能减排方面, 我们还面临着很多问题, 特别是在结构上, 我们流通业的主体结构规模偏小、行业零售度过高。如何将规模偏小的零售商用组织化程度组织起来, 我们在这方面做得还不够, 而且在组织结构上, 连锁经营为主的现代组织方式占的比例很小, “十一五”我们确定的目标只有一项没有完成, 是我们的连锁化率。

另外批发业发展水平能力偏低, 高质量的批发体系在我们国家并没有建立起来, 商贸物流业的物流成本仍然很高, 商贸业和物流的融合发展现在还有很大差距, 另外生产资料流通的组织效率亟待提升, 行业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和管理职能的转变仍然需要加强。

虽然我们要总结入世十年的成绩, 但是更要看到我们的问题, 冷静地思考、谋划我们未来的发展, 转变发展方式, 从数量型、外延型的扩张向效益型和高效率发展方式转变。另外, 坚持调整和优化结构作为我们整个商贸服务业调整的方向, 我们说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和科学发展是“十二五”的主题和主线。

商品市场如何和服务性市场发展结合?商贸业里商贸服务业这块相对非常薄弱, 如何提高这块的发展。以科技进步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 在“十二五”规划里已经明确提出来。另外, 加快电子商务的发展, 协调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发展方式也要提到议事日程, 进一步优化流通布局, 从国家来看, 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以及八大城市群推进战略, 都将带动整个商贸业空间布局上发生比较大的变化, 特别是以高铁为主的现代交通网络体系, 可能会对中心城市商业带来变革, 从武汉三小时到广州, 从广州很快到了香港, 对很多重要的商贸中心城市和物流节点城市都会带来非常大的变化。

当然, 还要坚持开放, 进一步坚持开放, 走出去, 过去是单边开放, 中国一下子把大门打开, 现在我们到外边去还带来很多问题, 有的大门说是开着, 但是不一定进得去, 这些年我们也在出国访问时看他们商贸业走出去的情况, 应该说是不容乐观的, 如何坚持走出去, 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竞争的同时, 我有一个观点, 中国的市场就是世界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果在中国的市场上你的竞争力很强, 已经是国际竞争的一个组成部分了, 但在这种前提下, 我们仍然要走出去, 在全球布局我们整个的商贸业的大的格局。

3.十年的进化 篇三

外观的进化

新镜头上手,最直接的还是从外观开始了解。从对比图上,可以看出无论是最短长度还是镜筒全部伸出,新镜头都比老镜头矮了约1cm,官方参数显示新镜头重量也轻了145g。虽然二代的滤镜口径从老款的77mm增加到了82mm,但仅从“腰身”上看其实也不大明显,由此可以判定新镜头的设计方向总体是符合“小型轻量化”大趋势的。考虑到新款是在加大口径、增加镜片并提高耐用性(下文将提到)的情况下还能做到这一点,确实不容易。而装上标配遮光罩后的差别就更大了,大概是因为老款镜头在24mm广角端伸出最长而70mm端反而缩回最短,同时遮光罩固定在镜身上不随镜筒伸缩变化,所以遮光罩设计得十分庞大(这也成了远距离识别老款镜头的标志),而新镜头反过来在24mm端最短70mm端最长,遮光罩又随变焦前后移动,所以新遮光罩要小得多,并且表面也从老款的“光可鉴人”改成了更耐用的亚光磨砂。当然,对于外观每人各有所爱,有人觉得高大威猛才更好看和专业,但从笔者的感受来说,老款近1kg的分量加上相机如果要在脖子上挂半天,那滋味可是谁用谁知道。而装上遮光罩后的体积在狭小空间活动时也确实受影响。

操作的进化

一目了然,新款镜头的变焦环和对焦环都加宽了很多,不用说操作时的舒适性大有提高,使用中感觉对手持拍摄的稳定性也有帮助。另外,新款在镜身一侧还加入了变焦锁定钮,防止镜头在朝下悬挂时自己伸长,这种情况应该说还是蛮多的,而很容易意外碰到身旁物体。老款镜头已经采用了防水滴防尘设计,而新镜头除又强化了镜身结构、增加了抗冲击性及抗振动性外,还在最前端和最后端镜片的外侧表面采用了拒油拒水性能优秀的防污氟镀膜,因此大大提高了镜头的耐用性,一般用镜头布擦拭即可轻松除去手印灰尘等而不伤镜片,操作使用中可以更放心。在对焦速度上,感觉同样采用超声波马达的新老镜头差别不是很大。

成像的进化

一款镜头,成像是其最重要的使命。在一些网络论坛上,新款镜头也是在成像性能上最受非议。按道理来说,新镜头从老款13组16片结构、2片非球面镜片加1片UD镜片的组合,重新设计增加到13组18片结构、3片非球面镜片加1片超级UD镜片及2片UD镜片的组合,升级可谓豪华,成像不可能变化不大。从客观的MTF曲线也可以明显看出新款镜头的素质是几乎“顶了天”的,特别是边缘画质应该比老款好很多。

对比实测

实测中使用了同一台EOS 5D MarkⅡ相机,固定在三脚架上,使用快门线并设定为反光板预升加2秒延时自拍,采用镜头手动对焦,机身实时取景放大检查调焦至最清晰。拍摄目标为固定在平面上的十字绣。

测试结果和MTF曲线基本相符,在F2.8最大光圈下,新老镜头的差别十分明显,尤其是画面边缘分辨率,老镜头的画质几乎不可用,而新镜头则清晰得多,与中心分辨率差别不太大。这也是增加镜头口径改善光线入射率带来的效果。这一状况在接近最佳光圈F8时好转不少,但新老镜头还是有肉眼可辨的差别。同时,两款镜头的色彩表现差异也非常明显,新镜头毫无疑问优势巨大,可见增加的特殊镜片不是白给的。实拍中还发现,新镜头的视角比老镜头居然还大了一圈(见新老镜头边缘画面比较),如果拍摄大场景应该更加开阔,只是暗角似乎略为明显。

Ultra Low Dispersion

UD(Ultra Low Dispersion=超低色散)镜片主要的作用是为了减少成像色差,是代替造价昂贵的萤石镜片的一种等效廉价的镜片,两块UD镜片能获得与一块萤石镜片相近的光学特性。而超级UD镜片则在UD镜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光学性能,一块超级UD镜片已经可以达到与一块萤石镜片相当的效果。

镜头镀膜对成像的影响也非常关键,同时也是技术改进的重点表现之一。对比可见,新镜头的镀膜反光更加均匀柔润,对拍摄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鬼影和眩光应该能更好地抑制。试拍采用了F16光圈,强光下老镜头产生的光晕和画面灰雾确实比新镜头要显眼。

通过以上的直观对比,佳能新一代EF 24-70mm1︰2.8LⅡ镜头的实力可以不用怀疑了,十年的技术进步是有目共睹的。虽然仍有观点认为新镜头的焦外成像不如老镜头,但测试中这方面的差异并不易分辨,而且新镜头的光圈叶片还增多了一片,对焦外虚化自然更有利。相对来说,最大光圈分辨率的可用性、色彩还原的大幅提高、镀膜的抗眩光能力以及便携性的显著改进,则都具有压倒性的优势。当前,新镜头的市场售价已经迅速回落到15000元以下,趋近合理空间,消除了价格障碍,相信良好的市场反应也必然会随之而来。

4.十年的散文 篇四

大家好,今天我的演讲题目是《六十年的征程,六十年的歌》。

不要问我,我的头发为何是黑色,那是炎黄血脉五年年的遗传;不要问我,我的皮肤为何是黄色,那是滔滔黄河千万年的侵染;不要问我,我的心为何是红色,那是我对祖**亲的无限爱恋。我是一个中国人,一个中国共青团员,我深爱着生我养我的祖国。

我的祖国无山不美,无水不秀。不必说险峻的华山、雄伟的泰山;不必说美丽的西湖、宁静的天池;更不必说秀甲天下的桂林山水。单是滔滔黄河,滚滚长江就足以使每一个中国人感到骄傲。我为我的祖国山川壮丽而骄傲,更为她的历史悠久而自豪。勤劳朴实的华夏民族创造了五千年的悠久文化。多少海外游客为万里长城所惊叹;无数外国朋友被秦始皇兵马俑所倾倒;造纸的先祖、指南针的发明、印刷术的创造,都是每个华夏儿女的骄傲,轩辕子孙的自豪!

可是到了近代,祖国却蒙受了奇耻大辱。一群手执‘文明棍’的强盗,他们割我河山,抢我财宝,欺我百姓,辱我同胞!回顾历史的长河,我们这个拥有几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曾几度兴衰。从‘九一八’的战火,到卢沟桥事变;从南京大屠杀,到皖南千古奇冤;从圆明园被毁,到香港、澳门被夺。外强内患,村村遗骨,处处狼烟。‘夜漫漫,路漫漫,长夜难明赤县天’,中华民族,危在旦夕。

长梦千年何时醒,睡乡谁造警钟鸣。腥风血雨难为我,好个江山忍送人!

在这名族危亡的紧要关头,中国的人民站起来了,中国的共产党员站起来了!中国共产党领导者千万革命志士,拯救了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唤醒了四万万中国的劳苦大众,用鲜血和生命赢得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历史会永远铭记那一刻,那是1949年的10月1日;那是在北京的天安门城楼上,毛主席的那一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响彻了大江南北,震惊了整个世界,中国人民从此进入了一个当家作主的新时代。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引来了改革春风,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从此,工农业生产蒸蒸日上,人民生活普遍改善,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改革开放蓬勃发展。中国跨入新世纪后,更是焕发出勃勃生机。三峡工程的改进、西部大开发的实施、青藏铁路的开通、载人宇宙飞船的成功升空,都预示着中国有一个更广阔的前景!

我们永远都不能忘记那一个激动人心的夜晚,那是2008年8月8日8点08分,北京奥运会在国家体育场‘鸟巢’里盛大开幕了。当一个个焰火脚印从天安门广场一步一步走向‘鸟巢’时;当舞台上利用活字印刷术的艺术拼成的‘和’字展现在我们的眼前时;当体操王子李宁点燃‘鸟巢’内的奥运会主火炬时,我们的心里有一种无法抑制的激动与自豪。我想,中国真的强大了,中国真的是昂首挺胸地走向世界了!

作为**县人,作为一百多万江淮儿女中的一员,我深感自豪。60年来,我们见证了中国发生的奇迹,领略了这座小城的变化与发展。您看,古城墙上的霓虹灯光彩夺目,‘城外城’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南工北旅’的建设目标,就像一幅美丽的画卷,正逐渐展开。前不久,电视剧《我的兄弟叫顺溜》、电影《瞧这一对宝》还在**县进行了取景拍摄。当我从电视屏幕上看到我们雄伟的古城墙时,心里又是充满了自豪。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座古朴与现代交相辉映的小城将会呈现在人民眼前!让这个古老而神奇的土地,再续昔日的光辉与荣耀!

时光的车轮已经碾过了六十载,60年对于历史的长河来说,只是短暂的一瞬。但对于中华民族来说,却是翻天覆地的六十年。今天的中国,将豪情满怀地迎来建国六十周年的日子。当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当激越的《义勇军进行曲》徐徐奏响的时候,一种振奋,一种激昂,一种骄傲,一种自豪的心情便会油然而生。今天,我站在这里,心里充满了无限的感慨。六十年的征程,六十年的歌。我相信,我们心中这一曲激昂的赞歌将被永远吟唱。我们伟大的祖国也将更加灿烂,更加辉煌。

5.十年的友情随笔 篇五

我们仨,吵过闹过生气过,各有个性各有脾气,三观不合道路不同,不是姐妹却胜似姐妹。

我,脾气差嘴劲儿大,好强爱面子,但重情义心眼并不坏。仨中间我就数最霸道的那个。

娟,娇娇女,固执矫情好面子,真诚又总设身处地为我们着想的那个,一典型的性情中人。

芳,心直口快明事理,不矫不作有主见,当然是我们仨中的大姐大了。

再回首, 这是十年后的一幕,让我思绪万千。芳发过来一截图,是娟呲着小白牙开心的笑脸,附加一句我给她打电话了。窗外的天是阴了点儿,没雷声也没雨点儿,但眼水似乎就那么容易掉下来,噼里啪啦我已泪不成泣。十年前的今天,我们没说要各奔东西,我们没约定这个十一要见面,我们更没许诺我去车站送你离别。可是,这一切就算没有约定,也如约而至。

从小学到初中,初中到高中,高中到大学,悄悄话从被窝到书信,从书信到短信,从电话到一个高铁飞奔到我身边。我以为毕业了,工作了,我们会在同一座城市会用同一种心情去举杯畅谈。

还记得,那个时侯我失恋,有你们为我打抱不平,甚至和那个人反目成仇。我受委屈,电话的那头,你比我哭的更伤心。每个生日,12钟声敲响的时候,我早已睡得不省人事,俩傻妞再困也会为我守岁,不是电话就是短信一个劲儿呼我起来祝我生日快乐。我生病手术后,芳来晚了,一句话都不说却哭成个泪人。实习的`那年,手头紧,娟用她的奖学金又是买衣服又是塞钱。是啊,我霸道又无理,一路走来,我真的觉得我就是个幸运儿,身边有这么多人让我护我疼我爱我。

十年后的今天,你们各自找到了爱情,选择了和那个人过平淡生活。最应该祝福你们的那个人是我,我却狠狠地抛给娟一句,我不会祝福你。因为她为一个人择了一座城,而那个城我却望不见。这个十一她特地来看我们俩,我知道,这一年也许是你最难熬的一年,没有朋友没有亲人,只有陌生的城市,陌生的人,或许你满腹的委屈,或许你有千言万语揣着它们来诉说,伶牙俐齿的我却没给你开口的机会。难得见面的三天里,除了尴尬就是无奈。

6.工作十年的感悟 篇六

随着12月22日日历的翻过,在迎新,已走过十个年头了,从26岁到36岁,这人生的黄金十年,我在迎新度过。

十年的光阴,不知不觉已悄然从指尖溜走;十年的时间,许多的习惯成自然,习惯了每天的打卡,习惯了每天的晨会早读,习惯了走路靠右行…………

十年里,满眼望去,到处是天空的颜色。蔚蓝色的屋顶,天蓝色的设备,还有深蓝色的工装。穿着蓝色工装的青年,帅得一塌糊涂;穿着蓝色工装的女工,万丛绿中一点红。

十年里,目睹了迎新的步步成长,从入厂时的两条3、4百吨的浮法线,到先后建起14条浮法线,在背井离乡的行唐,在冰天雪地的本溪,在狂沙满天的双辽,处处留下迎新人奋斗的足迹和汗水。

十年里,我的身边,有的人来了,有的人走了,慢慢地,许多成了熟悉的同事和朋友,数数身边,并肩十年的大有人在。我们在一起乐过,一起苦过,一起累过,一起开怀畅饮过;有过欢笑,有过争吵,有过欣喜,有过烦恼,编织了这绚丽多彩的十年。

十年里,得到了许多。结识了益友,成长了心智,丰富了阅历,搬进了新家,还有,发福了腰围,嘿嘿

十年里,学会了太多。学会了感恩会让人知足,学会了凡事不能太随性,学会了成果要靠团队合作,学会了包容别人也包容自己,学会了笑一笑明天会更好……

7.十年的散文 篇七

一、会计理论研究的重新起步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的十年动乱, 给我国国民经济带来无法计量的巨大损失, 同时也使我国在建国后十几年所初步建立起来的会计核算体系与会计教育科研体系遭受了巨大的破坏, 会计理论发展停滞不前, 甚至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倒退。体现为会计体系受到严重破坏, 大学的会计专业停办, 会计专业刊物停刊, 会计理论与实务停滞并出现倒退, 因而根本就谈不上会计理论研究和会计学术探讨。1978年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开始全面、认真地纠正“文革”中及其以前的“左”倾错误, 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 提出了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上来, 接着中央正式提出“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新的八字方针, 并且提出经济工作要转移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 至此, 我国会计也开始进入了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会计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会计转轨变型的全面改革阶段。会计学术界的理论工作者们, 也由此开始了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新征程, 会计学术领域才渐趋活跃并取得了相应的成果。

(一) 会计理论研究呈现的主要特点

主要体现在会计理论研究领域在思想上的转变、会计理论研究学术机构的系统建立、会计理论研究成果的披露窗口拓宽以及对西方会计理论与方法的引进等方面。

一是会计理论研究领域在思想上的拨乱反正。

“文革”以后, 特别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思想政治路线上的拨乱反正, 经济理论研究方面的一系列重大突破, 对会计工作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1978年开始的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 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在学术方面也逐步出现了活跃、讲真话的大好局面。随着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 中国会计学会成立前后, 我国会计理论界就以清除“文革”中造成人们对会计的种种模糊认识为重点, 逐步纠正“左”的错误思想对会计理论工作的干扰, 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有组织地对会计的本质、会计的职能、会计的地位和作用、会计学的属性、会计学科体系的改革与建设等会计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反思和讨论, 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理论成果。为了营造一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理论讨论氛围, 针对我国在政治思想领域“左”的思想干扰严重的现实, 中国会计学会在其《章程》中明确宣布, 在理论讨论中贯彻执行“双百”方针;同时在其主办的会刊《会计研究》创刊词 (1980年3月) 中提出, 在会计理论战线上, 要对极“左”路线, 在思想上、理论上拨乱反正, 正本清源。1978年, “必须替‘借贷记账法’恢复名誉”一文的公开发表 (葛家澍, 1978) , “打响了会计界‘拨乱反正’的第一枪”。通过深入的反思与讨论, 会计界基本上统一了思想认识, 带来了会计思想观念的根本性转变。最终使“经济越发展, 会计越重要”的理论观点深入人心, 并为社会公众广泛接受, 从而为会计作用的充分发挥创造了有利的舆论环境, 为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的基本目标, 奠定了必要的思想认识基础。

二是会计理论研究的各级各类学术机构系统建立。

1979年底召开的中国会计学会成立大会和1980年10月召开的全国会计工作会议, 对新时期会计工作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成立会计学会被一致认为是我国会计理论研究重新起步的重要标志。

1979年12月底至1980年1月初, 中国会计学会成立大会在广东省佛山市召开。会议期间, 就会计学的属性、会计的职能、会计管理和经济效果、经济核算制的关系等若干会计理论的根本问题进行了研讨, 并且在本次会议中第一次提出了建立我国会计理论方法体系的问题。这次会议大大推动了会计学术研究的开展,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会计学会和建材、机械、粮食、电子、铁道等全国性专业会计学会相继成立, 许多地、市、县和大型企业也成立了自己的会计学术团体, 还有各个不同区域间横向合作以及依托各大专院校所建立的民间会计学术研究组织。这些学术团体及组织所定期组织的不同专题会计学术研究活动, 成为繁荣会计理论研究的重要平台。在这些会计学术研究团体的组织和推动下, 全国会计科学研究人员、会计教学人员和会计实际工作者遵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积极开展了会计理论研究和会计实务中有关问题的探讨, 为繁荣和发展我国会计科学事业奠定了良好的组织基础。

1980年10月, 财政部召开了全国会计工作会议。这次会议第一次改变了“会计是经济管理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这一类传统提法, 提出“会计工作是经济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次会议为我国会计的改革、开放和发展, 指明了方向, 制定了工作方针, 从而使我国会计工作以崭新的面貌走上了开拓发展的道路。

三是会计理论研究成果的披露窗口大大拓宽。

20世纪80年代前后, 以不同归属的会计学会为主要依托, 创办的会计杂志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 其中既有全国性的学术性和综合性的会计杂志 (如1979年1月创刊的《财务与会计》, 1979年4月创刊的《财会通讯》, 1980年1月中国会计学会创办的全国性会计学术刊物《会计研究》等) , 也有按行业和地区命名的会计杂志。据1983年底的不完全统计, 当时全国出版发行的会计刊物已达九十多种, 每期发行量为一百七十多万份, 如果再考虑各大学学报及其他与经济相关的专业类杂志也时常刊载会计理论论文这一因素, 则会计理论研究成果的披露窗口即更加宽广。这些会计刊物为传播现代会计知识、交流学术思想、繁荣会计学术研究等方面, 发挥了重要的媒介作用。

四是开始引进西方会计理论与方法。

从20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60年代, 我国的会计以学习原苏联的经验为主。但在20世纪60年代初, 我国会计理论与实践工作者曾结合中国国情, 力求体现自己的特色, 有所创新与发展。可惜到“文革”期间, 此种努力又遭夭折。“文革”结束后, 初期主要对原引入的苏联社会主义会计学的继续学习和研究, 并与我国会计改革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 且在某些方面进一步恢复和完善“文革”前的会计理论与方法, 是这一时期引进国外会计理论的主要特点。20世纪80年代上半期, 苏联会计学仍然对我国会计研究有着一定的影响。据不完全统计, 20世纪80年代我国仍翻译了10部苏联会计著作, 有许多苏联学者的会计论文被介绍到我国, 但1990~1997年仅有2部被翻译介绍到我国。

在苏联会计模式的长期影响下, 20世纪80年代以前, 我国会计理论界对西方国家会计理论、会计学科的进步与发展了解甚少。改革开放的经济环境与政治环境则开拓了我国会计界的学术视野, 这一时期即出现了一批主张引进和借鉴西方会计理论的有影响的论文。其中主要有:“结合我国实际, 学习管理会计” (阎金锷、汪家佑, 1980) 、“现代管理会计的主要特点及其吸收利用问题” (余绪缨, 1981) 、“对会计领域中吸取国外经验的几点看法” (白肇鲁, 1981) 、“西方现代内部审计简介” (陈今池、沈小风, 1981) 、“关于借鉴国外审计经验的一些看法” (孙昌湘、陈今池, 1982) 、“论会计理论的继承性” (葛家澍, 1982) 、“立足国内、面向世界、对西方管理会计应作进一步研究” (丁平准、杨继良, 1984) 。此外, 在1980年至1981年间, 钱法仁在多期《会计研究》上连载论文介绍了西方企业财务管理, 娄尔行、石成岳、裴静之在1983年《会计研究》各期连续发表的“中美比较会计研究报告”系列文章, 较系统地引进和介绍了当时美国会计的理论和方法, 对于人们全方位认识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会计起了重要的作用。

(二) 会计理论研究的主要问题

任何理论都是由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组成的, 会计理论也不例外, 不从会计基本概念探索入手, 就不可能把会计研究引向深入。此外, 还由于改革开放, 使我国国情发生了深刻的变革, 从而促使人们必须重新审视对会计性质及其作用的传统认识。“文革”后会计理论研究的第一轮热点问题, 首先是围绕着会计基本理论问题而展开, 如经济核算、会计的科学属性、记账方法、会计的本质、会计职能、会计对象和会计理论体系等。通过探索和研究, 一方面延续了因“文化大革命”而被中断的学术争鸣, 对原有会计概念和理论的认识有所提高和发展, 进一步澄清了原有模糊认识;另一方面从新的角度、新的内涵对原有理论、概念进行新的研究和表述从而产生了新的认识, 而且有所突破和创新, 推动了我国会计理论的进步。20世纪70年代末期至20世纪80年代初, 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主要问题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经济核算的推广。

20世纪70年代初期, 我国曾有过关注经济核算制度改革的尝试。主要体现在1972年, 为了从根本上改变当时国有企业全面亏损的状况, 在由周恩来和邓小平同志主持召开的“经济核算会议”上, 制定出台了考核企业的八大经济指标, 并起草了加强企业管理的相关文件, 会后还由《人民日报》发表了“加强经济核算”的社论, 但终因“四人帮”的阻挠而使这次改革夭折。直到粉碎“四人帮”后, 经济核算问题才又重新引起学者们的重新关注。具有代表性的文献主要有吴家骏 (1977) 、吴炯 (1978) 和吴水澎 (1977) 等的论文。

二是会计的科学属性。

关于会计的科学属性, 我国会计界于20世纪50年代就已讨论过这一问题, 但在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又掀起了第二次讨论高潮, 其主题仍然是围绕着会计有无阶级性这一主题。虽然讨论并没有新的观点产生, 但论证的角度却并不相同, 而且在争论过程中又对会计的内涵和外延产生了新的认识。

对会计的科学属性, 学术界仍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 会计属于生产力范畴、会计学是经济学中的一门应用科学或会计学是一门方法性的学科, 没有阶级性 (王文龙, 1979;唐家敖, 1980;余绪缨, 1980) 。第二种观点认为, 会计具有两重性 (李天民, 1980;王晓伟, 1980;杨纪琬、阎达五, 1980) 。第三种观点认为, 会计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李宝震, 1980;何光裕, 1980;余光耀, 1981) 。经过争论, 会计具有两重性成为比较一致的观点, 大部分学者认为会计是带有阶级色彩的一门经济管理科学 (娄尔行, 1980) 。因此, 西方会计理论与方法中的科学成份, 完全可以为我所用, 但要结合我国国情, 不能生搬硬套。可以说, 第二次关于会计属性的讨论, 是对建国初期否定会计技术性的否定, 也是对会计领域中极左思潮的一次拨乱反正。

三是记账方法的选择。

记账方法也是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曾经热烈讨论过的问题。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 因为政治环境的影响, 会计记账方法的争论以增减记账法取代借贷记账法而告终。“必须替借贷记账法恢复名誉”一文的发表 (葛家澍, 1978) , 引发了关于记账方法的第四次大讨论。这次记账方法的讨论主要表现在记账方法有无阶级性、选用借贷记账法还是选用增减记账法这两个中心问题上。

通过一段时期讨论后, 会计界逐步倾向于记账方法是无阶级性的观点, 即记账方法本身只是记录经济业务的手段, 在各种社会制度中都可以通用, 借贷记账法也完全可应用于我国经济实践。但在应当采用何种记账方法的认识上, 仍然是存在增减记账法和借贷记账法之争 (葛家澍, 1978;张以宽, 1979;贾光锋, 1980) 。经过这一时期的争论, 主张借贷记账法的观点占了上风, 除了商业部门外, 许多企业基本上恢复使用了借贷记账法。

这次讨论围绕记账方法这一会计业务处理技术中最基本的问题作为切入点, 在分析记账方法本身的技术性、科学性、通用性以及应当如何选用记账方法等理论问题时, 向学界传递了会计方法及其理论发展的基本理念, 为20世纪80年代的会计实务与会计理论的发展在思想观念上扫清了障碍。

四是会计的本质。

由于对会计本质的认识是研究会计其他理论问题的基础, 因此, 这一问题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会计学术界讨论最为热烈的问题之一。在1978年以前, “会计工具论”或“方法论”作为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 成为学术界对会计本质认识的主导观点。1978年以后, 会计界仍有学者坚持“会计工具论”或“方法论” (上海财经学院工业会计教研室, 1978;顾准, 1979) 。20世纪80年代初期, 随着理论界的思想逐渐解放, 以及会计实践的不断丰富, 人们对会计本质的认识日益加深, 在我国会计理论界相继形成了“管理活动论”和“信息系统论”两种新的主流认识, 从而在我国掀起了有关会计本质的一场大讨论。这场讨论为我国会计学界的百家争鸣揭开了序幕, 不仅发展和完善了各种学术观点, 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对会计本质的全面认识, 为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可以说, 20世纪80年代上半期, 会计本质的争论、特别是“信息系统论”与“管理活动论”的论争, 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会计管理活动论”观点既否定了会计是一种应用技术的看法, 又否定了会计是管理经济的一种工具的看法, 转而强调会计具有反映和监督的双重职能。“管理活动论”将会计提到与管理科学同等重要的地位, 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一观点受到各级领导和财会人员的重视, 在促使人们重视会计工作和加强会计理论研究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是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一次重大突破。财政部于1981年印发的《全国会计工作会议纪要》中即强调指出, 会计是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是会计的职能。

对会计的职能的认识受制于对会计本质的认识, 因此对会计本质的认识与对会计职能的认识有直接联系。虽然我国会计学界早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曾有关于会计职能的讨论, 但20世纪80年代关于会计本质问题的讨论使会计职能的讨论更加热烈及深化。

这一时期关于会计职能的探讨, 出现了会计“一职能论”、“二职能论” (顾准, 1979;葛家澍、唐予华, 1983;杨纪琬, 1985) 、“三职能论” (娄尔行等, 1984) 、“四职能论” (徐政旦, 1980) 、“五职能论” (许亚湖, 1988) 、“六职能论” (李天民, 1983;黄逸峰, 1984) 等多种思想认识。会计职能的讨论可以看作会计本质问题讨论的继续, 对会计职能的认识由单一反映职能向参与经营决策等职能的升华, 比较全面地概括了现代会计客观上所能发挥的作用, 这也是由当时的经济环境和会计学术思想的发展延续所决定的。

六是会计的对象。

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 我国理论界对会计对象没有进行过太多争论, 一般认为社会主义会计的对象是社会主义再生产过程及其财产。但在改革开放以后, 学术界在会计对象上又产生了一些新的观点, 如“资金运动论”等。其主要观点有三种:第一种观点认为, 各类会计有各自的对象, 但没有共同的对象, 财产、经费收支均可成为会计的对象 (顾准, 1983) 。第二种观点认为, 会计的对象是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在社会主义再生产过程中可以用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 (赵玉珉、黄代民, 1982) 。第三种观点运用马克思主义资本循环的理论, 将社会主义会计的对象概括为资金运动 (葛家澍, 1986) 。20世纪80年代后期, 又相继出现了会计要素概念, 使得在会计对象问题上的讨论更为具体。会计对象的资金运动论, 是20世纪80年代我国会计学者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会计学的一个创新, 在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对我国会计理论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七是会计理论体系的结构。

如何建立中国的会计理论体系问题由娄尔行与石成岳 (1980) 率先提出。1980年1月, 中国会计学会成立大会也明确地提出了“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方法体系”的研究目标。此后, 会计理论界开始对如何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体系这一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围绕着会计理论体系的内容和层次结构问题, 涌现了许多有指导意义的观点和思想。具有代表性的文献主要有杨纪琬 (1980) 、杨时展 (1980) 、王文彬 (1980) 和徐政旦 (1980) 等人的论文。这一问题的讨论, 使得以创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方法体系为目标的会计理论研究, 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杨纪琬, 1983) 。中国会计学会在1983年年会上就明确提出, 20世纪内中国会计学会组织和开展学术理论研究活动的目标, 就是创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以讲求经济效益为中心的会计理论和方法体系。

二、会计理论研究的不断探索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90年代初

1984年10月,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 我国开始实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 我国也必须进行会计改革。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会计理论研究取得突破的基础上, 对“会计管理活动论”的认同, 也为我国会计改革提出了一种新的思路, 即会计改革应当着眼于发挥会计的经济管理职能。20世纪80年代, 我国的主要会计工作都是围绕这一主旨展开, 故这一时期会计理论发展亦呈现出新的特点与具有倾向性的学术观点。

(一) 会计理论研究呈现的主要特点

主要包括会计改革思路、方向和要点的逐步形成, 会计规范体系建设的理论研究得以展开, 西方会计理论的系统引进与消化吸收, 会计处理的国际协调研究以及不同学派会计理论研究著作的出现。

一是中国会计改革的思路、方向和要点在探索中逐步形成。

20世纪80年代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期,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保证了我国经济改革的稳步前进。根据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一段时间以来会计改革的实践, 会计界逐步认识到会计改革是一项较长期的工程, 需要有一个整体的设想。

1984年10月, 财政部会计司提出了《关于会计业务改革的设想 (讨论稿) 》。20世纪80年代后期,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 作为经济管理重要组成部分的会计, 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要求改革传统会计的呼声日益高涨, 关于会计改革问题的讨论也不断深入, 会计理论界一方面介绍西方国家的会计政策和惯例, 另一方面对我国会计制度改革做了大量研究和论证工作, 发表了一大批相关的学术论文和著作。1987年3月, 财政部会计司又提出了《关于深化会计改革的几点意见 (讨论稿) 》, 这份讨论稿经广泛征求意见, 逐步形成了《会计改革纲要 (讨论稿) 》。为使会计改革方案更具科学性和操作性, 中国会计学会把会计改革问题列为一个专题并成立专门的研究组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度进行研究。《会计改革纲要 (讨论稿) 》经反复修改, 并经1990年召开的第三次全国会计工作会议讨论, 由财政部于1991年7月发布试行。《会计改革纲要 (试行) 》是在深入研究我国国情、总结我国历次改革的历史经验基础上提出的, 初步明确了我国会计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主要任务以及改革过程中需要掌握的政策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明确了会计改革的目标是建立适应有计划商品经济 (1995年修改为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要求的会计模式, 对指导会计改革沿着正确的轨道推进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是围绕会计规范体系建设展开理论研究。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 我国加强了会计立法和制度建设, 会计规范体系处于逐步改革和完善的进程中, 我国会计学者围绕会计规范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进行了广泛研究并取突破性的进展。

会计要立法, 是1980年8月五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人大代表提出并正式立案的。与此同时, 根据中央关于加强法制建设和进行企业整顿的要求, 开始了20世纪80年代的会计法规和制度建设。1985年1月, 经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并于1985年5月1日开始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1985) 作为会计工作的基本大法, 其颁布施行是我国会计规范建设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标志着我国会计规范建设开始走上法制化轨道, 随后初步建立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1985) 为中心的会计法规体系, 集中体现了我国会计改革与发展研究的成果。

我国的资本市场是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而逐步成长起来的。1984年北京天桥百货首次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 标志着我国资本市场的起步。1990年11月和1991年7月, 上海、深圳分别成立了两个证券交易所。1992年, 《股份制试点企业会计制度》、《外商投资企业会计制度》、《关于股份制企业试点办法》、《股份有限公司规范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证券市场宏观管理的通知》发布, 使我国资本市场进入了一个新的重要发展阶段, 这同时也表明我国资本市场对财务会计和财务会计报告产生了需求。因此财务会计理论研究进一步成为会计讨论和研究的热点, 中国会计学会和各地、各专业分会都利用各自的刊物, 推动研究的深入。1988年, 财政部设立了会计准则课题组, 1992年11月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和相关行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 (1993) 的颁布实施成为中国会计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为今后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制定一系列具体准则和会计制度开辟了道路 (葛家澍, 1996) 。

为了适应对外开放、对内搞活以后必须加强会计查证、验证业务工作需要, 我国注册会计师制度逐步恢复并开始建立新的体系。1986年7月, 国务院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条例》 (1993年10月31日经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 。此后, 财政部又制定了《会计师事务所管理暂行办法》、《注册会计师考试考核办法》等规章, 使我国注册会计师事业逐步走上依法管理、依法执业的健康发展道路。1989年2月, 经财政部批准, 按照国际惯例成立了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与注册会计师的蓬勃发展相适应, 学术界及时对审计的定义、性质、对象、范围、职能、作用和任务等基本理论问题进行广泛的探讨, 并取得了较为一致的意见, 促进了社会审计事业的发展。与此同时, 学术界也开始着手研究审计业务的专门问题, 包括审计计划、内部控制、审计证据、审计工作底稿、审计报告和审计标准等, 在学习与借鉴西方审计理论和审计准则的基础上, 对这些审计应用科学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并为20世纪90年代独立审计准则的制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是全方位地对西方会计理论进行比较系统地引进与消化吸收。

在这一时期, 中外会计学术交流空前热烈和频繁, 我国先后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欧洲大陆国家、其他西方国家以及国际会计组织在会计学方面开展了全方位的学术交流, 有力地推动了中国会计学的发展和进步, 促使中国的会计学开始走向世界。1983年2月22日, 上海财经学院娄尔行教授作为中国代表出席了国际会计和报告标准政府间专家工作组 (The Intergovernmental Working Group of Experts on International Standards.of Accounting and Reporting, 简称ISAR) 的第一次成员国际会议。1991年10月8日, 由中国人民大学会计系与用友现代会计审计研究所等单位联合举办以“比较与发展”为主题的新中国第一次大型国际会计理论研讨会, 也使我国的会计理论研究与国外的广泛交流与合作工作跨上了一个新台阶。

自葛家澍 (1982) 系统地阐述了会计理论继承性的观点后, 会计界就此问题达成一致共识, 认为应该结合我国具体国情, 积极引进和借鉴西方先进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 由于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这种引进和介绍便构成了我国会计研究发展的主流。主要体现在以论文和论著等不同形式从不同侧面对西方会计理论进行重点传播, 既有出版的会计译著, 也有系统推出的“世界会计审计名著译丛”, 在国外会计理论介绍内容的涉及面上也逐渐拓宽, 从范围上看, 不再是像20世纪五、六十年代那样由前苏联独领风骚的局面, 而是比较全面地对西方会计理论进行介绍和引进。据不完全统计, 1980~1989年的10年间, 中国会计学术界共翻译出版国外会计著作74部, 其中从美国引进的会计著作便达到50部, 1990~1997年翻译引进的39部著作中, 有30部来自西方国家, 其中来自美国的就达20部, 这一数据还不包括翻译引进的联合国会计著作 (汤云为、薛云奎, 1998) 。与此同时, 大量翻译、介绍和评价西方会计理论的文章也占据了这一时期会计专业期刊的大部分版面。

为促进对国外会计理论的研究, 中国会计学会从第三届理事会 (1987年) 起还专门成立外国会计研究组, 并将国外会计研究作为中国会计学会“七五”科研规划的重要内容, 以促进对西方会计理论的研究。1988年, 财政部正式成立的会计准则课题组, 率先着手研究西方会计准则并制定我国的会计准则。西方会计理论的引进与吸收为20世纪90年代我国会计制度的全面改革和会计理论的飞速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同时也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四是会计处理程式与国际会计通行惯例的协调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我国的会计理论成果虽然是国际会计理论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我国真正接近以至于加入国际会计大家庭的行列则是在20世纪90年代, 其主要标志是两个事件:一是1992年11月30日《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财务通则》的正式发布;二是1997年5月8日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被全票通过接受为国际会计师联合会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正式会员。这既是世界会计历史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 也在我国会计理论发展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笔。至此, 中国的会计理论研究在内容上才真正冲破禁锢和封闭的状态, 进入了会计理论研究对会计改革实践进行具体指导的时代。

实际上,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的中国会计改革, 就已经开始注重充分借鉴吸收国外的会计理论成果。如财政部1985年发布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会计制度》和1986年发布的《外商投资企业会计制度》, 在许多方面就吸收了西方会计实务中的原则和方法, 从而与以往的会计制度形成本质的区别, 为吸引外资和扩大开放奠定了基础。而财政部在1992年颁布实施的《股份制试点企业会计制度》和《外商投资企业会计制度》, 则在更大范围内吸纳了国际会计惯例。

1992年11月, 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和相关行业会计制度。该套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体系, 规定或重申了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则, 提出的谨慎性原则突破了传统的制度禁区, 明确要求采用借贷记账法;确立了国际通行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会计平衡等式和相应的会计报表体系;实行资本保全原则;改革成本管理制度, 采用制造成本法;充分借鉴国际会计惯例, 大胆采用了为世界各国市场经济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会计理论和方法, 在许多重大方面实现了与国际会计惯例的协调与一致。

随着会计改革实践的深入, 国内所有的重大会计类学术性会议均将中国会计处理程式与国际通行会计惯例的协调列为一个中心议题, 围绕着与会计准则的制定及颁布方面的一系列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全方位研究, 从而构成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会计理论研究的一个热点。以财政部会计司组织编写的“会计准则丛书”为基础, 一批与会计准则基础理论研究相关的专著也陆续问世, 大批专题论文也相继见诸于各种会计专业期刊, 其间所形成的理论研究成果, 对我国各项具体会计准则的发布起到了积极作用, 从而也逐步缩小了我国会计理论与国际会计理论研究领域存在的差距。

五是会计理论研究领域中不同流派学术著作争奇斗妍。

会计理论研究的着眼点开始逐渐跳出就会计论会计的框框束缚, 有意识地将会计理论的发展溶于一个更加广泛地与其他学科相互对接的学术环境中去进行研究, 特别是注重与经济学、金融学和管理学学术研究的领域和成果相互对接, 从而使会计理论的发展出现了与其他学科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并向纵横发展的趋势。从横的方面看, 会计理论已经开始注重与某些自然科学、管理科学、技术性科学及其他经济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基础应用科学相互交融发展并形成为新的学科;从纵的方面看, 由于一些新的科学方法运用于会计领域, 也使各门会计学科的原有内涵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 为各门具体学科内部新观点的形成创造了条件。但由于大多数学科的基础理论与方法体系均处于创建阶段, 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与稳定的结构, 因此也使会计理论的发展在21世纪将会面临着许多新的课题。

(二) 会计理论研究的主要问题

在1980年中国会计学会的成立大会上, 就曾将中国会计理论研究目标确定为“建立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中国式的方法体系”, 到1983年的中国会计学会第二届理事会, 即明确提出中国会计理论研究的目标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会计理论、方法体系”。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是中国会计改革全方位探索的时代, 我国的会计理论研究即围绕这个主题展开的。因而, 这一时期的会计理论研究的学术倾向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会计改革目标与内容的深入研究。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展开, 关于会计改革问题的讨论也不断深入。1992年, 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和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后, 对我国会计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原来服务于计划经济体制的会计体系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必须按照市场经济规则, 借鉴国际惯例, 建立新的会计体系。特别是1992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 标志着我国会计工作由计划经济模式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的转轨, 是探索我国会计发展道路所迈出的非常重要的一步。

为推动会计改革问题的研究, 中国会计学会第三届理事会专门成立了会计改革研究组、企业财务改革研究组、会计教育改革研究组等七个专题研究组 (1990年将专题研究组改称为专业委员会) , 并把会计改革的研究、企业财务改革的研究、会计教育改革的研究作为“八五”科研规划的重要内容。这一时期主要是围绕着我国的会计制度如何全面改革这一主题, 在会计学科体系建设、会计法律规范体系建设、会计理论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研讨。具有代表性的文献有:刘德银 (1989) 关于会计改革目标的系统构思;阎达五 (1990) 和陈亚民 (1990) 关于我国会计法规的理论建设与发展问题;陈亚民 (1992) 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改革的总体思路;杨纪琬 (1992) 关于股份制下的会计改革思路;张兆国等 (1991) 关于构建会计规范体系的讨论;毛伯林和赵德武 (1992) 关于中国会计管理模式研究;杨纪琬 (1993) 关于市场经济与会计改革的问题;张文贤 (1993) 关于我国会计改革目标模式的讨论;杨时展 (1993) 关于从市场经济看我国会计改革的讨论;刘永泽等 (1993) 关于改革会计学科体系的问题;张为国 (1993) 深化会计教学改革的设想;吴水澎 (1994) 关于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有关问题;许家林 (1993, 1994) 关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的会计理论体系结构问题, 以及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企业会计改革问题;黄菊波和杨小舟 (1995) 关于会计改革的问题等。

二是会计准则建设的研究。

20世纪80年代后期, 随着会计改革的深入, 会计学界认识到研究和制定我国的会计准则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方法体系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于是会计准则成为当时会计理论研究的热点之一。这一时期主要讨论了会计准则的含义、我国要不要建立会计准则、如何建立会计准则、会计准则的作用、由谁制定和发布会计准则、会计准则的层次体系、基本准则与具体准则的关系、具体准则的内容、具体准则与行业会计制度的关系等方面的基础问题与应用问题, 为我国会计准则的发布实施以及我国会计与国际会计惯例接轨奠定了重要理论基础。具有代表性的文献有:葛家澍 (1989) 、杨纪琬 (1989) 对会计准则的含义、作用等基本问题的介绍;张龙平 (1989) 、劳秦汉 (1990) 、冯学武 (1991) 、魏明海 (1992) 关于会计基本理论结构以及会计准则理论体系的论述;吴艳鹏 (1990) 关于资产计量的研究;于玉林 (1991) 和陈毓圭 (1991) 关于会计要素的研究;王春益 (1991) 关于会计环境的研究;阎达五 (1992) 关于中国会计准则模式、结构的研究;谢芳 (1995) 关于会计计量的研究;张俊瑞 (1995) 关于会计确认的研究;宋振康 (1991) 、王世定 (1994) 和孔庆林 (1995) 关于会计假设的研究;娄尔行、陈信元 (1994) 关于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完善问题;阎达五 (1995) 、葛家澍 (1995) 对基本准则与具体准则的关系、具体会计准则的含义、制定的必要性、具体会计准则的内容及其与行业会计制度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许家林 (1996) 围绕会计准则的比较与完善的研究, 以及会计制度改革的目标模式等。

但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 我国会计准则研究主要是以引进和介绍西方会计准则为主流, 通常仅是从技术层面来研究会计准则国际化与规则制定。就理论层面, 刘峰 (1992) 较早地通过科斯定理对会计准则性质及其制定层面进行了研究。对会计准则的层次体系, 主要有两个层次和三个层次两大观点。如何将会计准则划分为两个层次和三个层次, 又各有三种不同意见。在会计准则是否包括会计假设问题上, 学术界也有争论。在具体原则的应用上, 早在80年代初期开始, 我国会计界曾就是否采用稳健原则展开了热烈的论争 (徐政旦、吴诚之, 1981;杨纪琬, 1985;葛家澍等, 1988) 。有关行业会计制度与具体会计准则的关系, 有两种意见:一是用具体准则来取代行业会计制度;二是实行准则与制度并存的双轨制, 在条件成熟时再取消会计制度。

我国学术界关于会计准则的研究, 有力地推动了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进程, 在已发布的会计准则上也留有这一时期会计准则理论研究的烙印。

三是部分会计基本理论问题的重新认识。

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会计改革的不断深入, 一些学者对部分会计基本理论的既定结论与观点提出质疑并提出新的认识。

(1) 会计与财务的关系。朱宅仁 (1987) 认为财务与会计既相互交叉又相互独立;阎达五、陈亚民 (1989) 认为财务与会计的关系实际上是指财务管理与会计管理的关系, 财务管理是对现实货币的管理, 会计管理是对价值即名义货币的管理 (凌志, 1987) ;张鸣 (1991) 对会计两大并列分支提出了质疑。与此相关的问题是会计工作与财务工作是否需要和能否分开、如何划分。比较集中的有三种意见:一是财务与会计是否分开, 视管理上的需要而定;二是会计与财务应分设, 会计负责报表的编制、计划及预算的编制和账表的分析, 财务管结算、筹资、保险和有价证券的投资;三是会计与财务应分设机构, 会计负责核算, 财务负责管理。

(2) 会计的本质问题。进入20世纪90年代, “会计信息系统论”和“会计管理活动论”出现融合趋势。张新民 (1988) 从控制论的角度论述了信息系统论, 提出了会计控制问题。向德伟 (1992) 、王世定 (1993) 从哲学角度分别对会计信息系统论和会计管理活动论作了进一步论述。裘宗舜 (1993) 认为会计也是第一生产力。杨时展 (1992) 对反映论和控制论的论争以及决策论和受托责任论的论争讲行了评说, 并提出了会计控制论思想。

(3) 会计要素问题。20世纪80年代后期, 西方会计思想的引进, 对我国产生了重要影响。由于西方会计理论中很少明确地言及会计对象的研究, 而主要是展开对会计要素的讨论, 我国学者在研究吸收了这一思想后, 会计要素这一概念逐步在会计杂志和学术研讨会上出现, 并且开始替代会计对象的概念, 使得会计基本理论在会计对象问题上的探讨更为具体。到了20世纪90年代, 会计要素的概念被广泛接受, 我国会计界已很少探讨会计对象的问题。1991年, 娄尔行教授在其“关于会计要素的若干思考”一文中, 首次提出资产、负债、净权益、营业收入、费用 (成本) 和利润等会计六要素的观点。随后于玉林 (1991) 、陈毓圭 (1991) 、许亚胡 (1993) 等对会计要素的含义、基本特征、内容及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

另外, 娄尔行、张为国 (1991) 从经济生活的各个主要环节来考察会计的职能, 将会计的职能分为促进生产、节制消费、健全交换、确保合理分配四个方面。这是我国会计界从新的角度认识会计的职能, 也是对会计职能认识的深化, 而且充实了会计管理理论, 推进了对会计本质的理解。

四是中国特色责任会计理论与实践的研究。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 会计理论界不再局限于会计本质、会计职能等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 而是开始涉及许多新的话题并形成对会计的新认识。这一时期会计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新议题是责任会计。

随着1982年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的确立和西方管理会计的引进, 会计界开始对责任会计进行理论研究和总结, 我国责任会计理论和方法得到形成和发展, 如责任会计的内涵、责任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关系、责任会计与内部经济责任制的关系、责任会计与内部银行的关系、我国责任会计的模式、责任会计的基本点以及如何完善和发展责任会计等。通过研究和探讨, 以西方管理会计为借鉴, 并综合运用管理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等多种学科理论与方法, 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责任会计理论。代表性文献主要有:丁俊歧 (1986) 研究指出建立责任会计是改革的核心;龙涛 (1986) 研究了工业企业责任会计的相关基础理论;阎达五 (1987) 根据承包经营责任制的现实, 强调了责任会计在企业中的重要地位;费中新 (1988) 探讨了行为科学与责任会计的关系;刘志远 (1988) 探讨了责任会计的概念;阎达五、陈亚民 (1988) 提出了责任会计应包括内部银行的创新性认识;石新武 (1989) 认为责任会计的理论基础是行为科学、代理人假说和信息经济学;陈信元 (1993) 介绍了联邦德国的社会经济和会计;宋献中 (1993) 指出不能忽视社会成本。责任会计的研究充实了中国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内涵, 是中国特色会计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是成本核算与成本管理的深入研讨。

成本核算和成本管理问题, 是这一时期会计理论研究的第二个重要议题。但在建国后的近30年里, 成本作为会计学的重要概念, 成本管理作为重要的会计管理工作, 学术界很少对其加以研究和探索。

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 随着经济工作中强调讲求经济效益, 企业开始重视成本管理, 对成本核算和成本管理的理论研究也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声势。尤其是在1981年中国成本研究会成立后的几年里, 出现了许多有关成本核算和成本管理的论文, 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成本理论、成本预测、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等。对成本管理在企业管理中所占的地位及其同其他管理工作的关系, 存在着不同认识, 主要有成本管理中心论、质量管理中心论和利润管理中心论。有学者提出了“全面成本管理”的概念, 指出全面成本管理的整个过程包括成本预测等六个环节 (陈元燮, 1982) 。在成本核算和成本管理的研究和探讨过程中, 人们意识到成本核算是加强成本管理的基础, 财务成本、理论成本、分析成本、目标成本、质量成本、责任成本 (管理成本) 和社会成本等新的概念相应出现, 成本在商品经济中的重要作用被充分认识, 而且产生了许多加强成本管理的具体方法。代表性的文献有:孙锦华 (1983) 分析了理论成本;涵方 (1986) 研究了成本考核的指标;吴顺智 (1983) 、叶瑛材 (1986) 建议推行目标成本管理、目标成本考核;张善琛 (1983) 建议推行地区行业标准成本控制;陈元燮 (1984) 建议建立成本管理责任制;戴新民 (1984) 研究了标准成本与定额成本的区别;罗飞 (1985) 探讨了成本控制的基本原理;欧阳清 (1985) 从辽宁部分企业经验介绍了成本目标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李家贵 (1986) 、李天民 (1986) 研究了目标成本管理和质量成本管理;赵璟 (1986) 研究了质量成本的概念、内容及核算方法;梁天德 (1987) 研究了管理成本的特点与内容;刘明辉 (1986) 、蒋义宏 (1990) 讨论了全面成本控制;楼申光 (1989) 、夏鹏 (1993) 分析了作业成本法的现实基础、理论原理及决策价值;欧阳清 (1993) 探讨了当时我国成本管理的现状并提出了改革思路, 制造成本法开始受到重视。

六是重建审计体制的基础理论研究。

这一时期会计理论的重要内容, 还体现在围绕着审计在中国的重建这一主题。在新中国成立后的30年里, 由于对西方会计和审计理论几乎持完全批判态度, 基本上仿照苏联的做法, 将其称为会计检查, 学术界也很少对审计进行专门研究。

从20世纪80年代初起, 由于中央决定成立审计机构开展审计工作, 我国开始重建社会主义审计体系。随着我国审计工作的建立和开展, 审计理论研究日益得到重视。当时, 对审计的基本理论以及审计的各个领域都进行了广泛性的基础性研究, 代表性的文献主要有:肖正乾 (1983) 探讨了审计的基本概念;周舜臣 (1983) 论述了审计的职能和性质;管锦康 (1984) 论述了审计的性质、对象、地位和作用;李宝震 (1984) 、徐政旦和谢荣 (1987) 研究了我国社会主义审计的特色和原则;张以宽 (1985) 探讨了审计的性质及其与会计的关系;张齐新 (1986) 等论述了审计的基本职能;赵丽娟 (1986) 、汤云为 (1989) 论述了审计证据体系;朱荣恩 (1987) 介绍了内部会计控制种类与符合性测试方法;阎金锷 (1989) 综合研究了审计的概念、性质、职能、对象和作用等基本理论;张杰明 (1991) 论述了审计的独立性;蔡春 (1991) 论述了审计的基本假设等。

关于审计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成果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 是关于审计的性质, 先后形成了四种代表性观点, 即:审计主要是查账;审计和查账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审计所检查的不限于会计资料;审计是一种经济监督、评价、鉴证活动;审计泛指任何第三者对会计报告、会计记录等的检查等。第二, 是关于审计职能, 也有四种认识, 即:审计只具有经济监督的职能;审计具有经济监督、评价和签证三大职能;监督是审计的基本职能, 但审计还具有制约与控制功能、促进与推动功能、信息反馈功能、签证功能;审计的职能可概括为监督、评价、保护和促进四个方面。第三, 是关于审计对象, 有三种观点, 即:审计对象是会计工作和会计报表;审计的对象是被审单位的经济活动;审计的对象是多方面的, 不能仅仅局限于微观经济活动方面, 更要上升到宏观经济行为上去分析、观察。第四, 是关于审计地位, 主要有三种认识, 即:审计处于对其他经济监督的再监督地位;审计处于国民经济管理的第三个层次;审计可对国民经济进行广泛、全面和综合的控制。

除对上述审计基本理论问题进行充分探讨外, 会计理论界还对审计理论模式、内部审计、承包经营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形成了许多观点, 如王允孚 (1985) 、娄尔行 (1985) 等研究了经营效益审计的概念、程序和方法;张以宽 (1987) 论述了厂长离任审计;李恒发 (1987) 论述了承包经营审计的概念、性质;孔祥帧 (1988) 研究了如何发挥审计在承包经营责任制中的作用;边恭甫 (1988) 论述了我国内部审计的地位、职能和作用;谢荣 (1993) 研究了民间审计职业责任;廖洪 (1994) 研究了企业审计模式。审计基本理论及相关具体审计问题的研究, 为20世纪90年代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制定独立审计准则作了很好的理论准备。

七是会计的发展历史问题。

郭道扬 (1982, 1988) 对上下五千年中国会计史的全面系统研究, 是中国会计史研究方面的开创性著作, 得到国内外学者的充分肯定, 被公认为填补了世界会计史库中的空白。其研究涉及原始计量与记录时代、夏商西周时代、春秋战国时代、秦汉时代、魏晋南北朝及隋代、唐宋时代、元明时代、清代以及中华民国时期。系统地阐明了我国会计从简单刻记、结绳记事到单式簿记、复式簿记的发展过程, 对中国会计发展历程及其规律作了系统总结, 确立了中国会计史在世界会计史中的地位。《会计发展史纲》则是我国第一部会计史教材, 分四个专题对中外会计史进行了研究, 这一著作对我国会计史教学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郭道扬, 1984) 。

此外, 还有其他会计理论问题。

这一时期除了责任会计、审计、成本核算与成本管理这些新论题外, 会计理论研究的领域还在不断拓宽, 其新的论题主要有:会计与经济效益;管理会计;社会会计;会计研究方法;物价变动会计;会计与社会环境;会计行为;会计模式;会计电算化;审计;税务会计;会计电算化;合并会计等。具有代表性的文献有:陈毓圭 (1990) 、唐国平 (1990) 关于世界会计模式划分的评介;黄寿宸 (1987) 探讨了中国会计的模式与特点;李敬辉 (1987) 研究了我国会计模式的选择问题;余绪缨 (1984) 、李天民 (1992) 探讨了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问题;刘开瑞 (1990) 、毛柏林 (1993) 探讨了会计文化问题;夏冬林探讨了会计管理中的行为科学问题;赵德武 (1990) 、彭韶兵 (1993) 对会计行为及其优化问题进行了研究;毛柏林 (1992) 、张兆国 (1993) 倡导建立会计行为管理学体系;夏冬林 (1991) 、冯淑萍 (1993) 、李平 (1993) 探讨了所得税会计的沿革、现状及与财务会计的分离等问题;苏嘉锡 (1992) 指出必须重视会计研究方法的研究, 徐兴恩 (1991) 、周忠惠 (1993) 探讨了会计理论研究的方法和方法论问题;曲晓辉 (1989) 、娄尔行 (1991) 、汤云为 (1991) 研究了物价变动会计的理论基础和模式选择;余秉坚 (1991) 强调了中国社会主义会计史研究的有关问题, 李中 (1993) 研究了中国会计史分期问题;张力学 (1984) 、郭雪亭 (1984) 探讨了电算化会计的记账方法, 唐清亮 (1985) 研究了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控制与管理, 严绍业 (1987) 进一步探讨了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内部控制方法和技术等。

由此可见, 在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 我国会计理论研究不仅在范围上拓宽, 在内容上丰富, 在理论上深化, 在实践性上增强, 而且开始与其他学科相互交叉, 产生了许多新的研究成果。在宽松的政治环境和自由活跃的学术氛围下, 会计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和探索, 会计研究出现了百花争艳的局面。

注:本文的主要参考文献为1980年~2007年各期《会计研究》 (限于篇幅, 具体目录略)

8.十年的表达方式 篇八

从二十岁到三十岁,我这十年首先得用叙述的方式来表达,参加工作,与相爱的人结婚,然后生子,认识了一些人淡忘了一些人;一些人活着一些人死了;一些人结婚了一些人离婚了;一些人升迁了一些人下岗了;一些人发财了一些人倒霉了,而我,还活着,没有离婚,没有升迁没有下岗,没富没穷。从二十岁活到三十岁,以后,还会继续活下去。

说明

然后,我要用说明这种表达方式来说明我的生活,我的职业被称为人民教师,妻子也是。十年前工资是三百多,现在涨到两千多。领导换了三个,与我发生矛盾:中突的有两个,剩下那一个,矛盾正在产生。我住的房子,十年没变。四十八平方米,由一间废弃的教室改装。很窄——招待客人留宿很困难,多放一些家具很困难,想有一间书房很困难,举行Party很困难,洗澡很困难,跟孩子捉迷藏很困难,藏私房钱很困难。我的文字,有几个人说还算通顺不过,但要把它变成钱很困难。

描写

第三种用到的表达方式就是描写。这十年,我的爱情氧化、心情钙化、理想风化。我像石头,妻子像花,女儿像树。我逐渐坚硬逐渐冰凉,妻子逐渐凋谢逐渐枯萎,女儿呢,逐渐长大逐渐参差不齐:向阳那面,枝繁叶茂;背阴那面,枝叶稀少。好在,直到现在,与我们还有质的区別,她想笑就笑,想哭就哭,又会跳舞,又会唱歌。

议论

我要用客观的语言,对这十年展开深刻的议论。这是一种最理性的表达方式,我要把所有有关哲学的词语都用上,对比自己,分析自己。再加上一些关联词,由原因得出结果,由现象得出本质,由一个推断得出另一个推断,在这个过程中,最好引用一些名言警句,再加一些思考,诸如“我是谁?世界从何而来?”、“活着的意义是什么”等等。如果这些弄不明白,下一个十年,将依旧是流水帐,和枯燥的记事本。

抒情

上一篇:感恩父母900字优秀作文下一篇:小学生:猫头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