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的戏剧后敢

2024-09-28

莎士比亚的戏剧后敢(共12篇)(共12篇)

1.莎士比亚的戏剧后敢 篇一

莎士比亚戏剧创作三个阶

段的特点

肖旭

威廉·莎士比亚,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诗人和戏剧家,以他杰出的创造性劳动,给后世留下丰富的精神食粮:三十七部戏剧、一百五十四首十四行诗和二首叙事长诗。他的主要成就是戏剧。根据社会和其思想的发展变化,他二十来年的戏剧创作可分为三个时期:

1590年到1600年,正值伊丽莎白统治盛年,英国一派繁盛兴旺景象,莎士比亚的创作基调也是乐观明朗的。这是他创作的早期,即历史剧、喜剧时期。他写出《理查三世》、《亨利四世》上、下篇和《亨利五世》等九部历史剧,《仲夏夜之梦》、《第十二夜》和《威尼斯商人》等十部喜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等三部悲剧。这些作品,有这样一些特点:

首先,从对待现实的态度上看,着重于讴歌赞美人文主义的新思想、新道德。喜剧尤为突出。他的喜剧突破了古希腊罗马喜剧重在社会讽刺的传统,而偏重于对理想事物的歌颂。他大多通过男女主人公在婚姻上的纠葛,来颂扬人文主义爱情自由和个性解放的思想,如《第十二夜》等。

其次,从人物形象上看,塑造了一系列理想人物。如历史剧中战功显赫、治国有术的开明君主亨利五世形象,喜剧中一大群新女性形象,例如薇奥拉,鲍西娅等。后者尤为光彩照人。通过这些形象的塑造,作者表达了他主张国家统—的政治理想和个性自由的生活理想。

再次,从戏剧冲突上看:多用误会、巧合来编织情节,表现人物。例如《错误的喜剧》,便是把整个作品的构思建立在误会和巧合上。

第四,从创作基调和风格上看,明朗乐观居主导地位。轻松的喜剧和严肃中含有诙谐的历史剧自不待说,甚至悲剧,如《罗密欧与朱丽叶》也不乏欢快的情趣。

上述特点的形式,不外乎三方面的原因: 从社会根源上看,这时期正值伊丽莎白女王统治的盛年,英国已建成一个统一的民族国家,国势强大,政局稳定,经济繁荣,举国上下陶醉在升平安乐之中。这自然在莎士比亚的创作上打上鲜明的时代印记。

从思想根源上看,他的人文主义思想这时尚未经受社会的严重考验,他坚信人文主义理想是可以在现实中实现的,因而,对现实的看法过于乐观。

从艺术规律上看,他之倾向于用历史剧的形式来反映现实,是因为他像每一个处在民族形成时期的伟大艺术家一样,出于一种用艺术形象来探索祖国历史的爱国主义热忱,而他致力于喜剧的写作,则是因为这种戏剧样式能比较自由地表现他的“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思想主题,而且喜剧多以误会和巧合来编织情节的特点,也便于他这个经验不多的青年剧作家去把握。这样,特定的生活内容找到了适当的表现形式,他在历史剧和喜剧的创作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601年到1608年,英国社会矛盾表面化、尖锐化,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使莎士比亚对现实悲观失望。这是莎土比亚创作的中期,即悲剧时期,也是他一生创作最辉煌的时期。在作品中常常表现出悲愤、阴郁的情调。他写出《哈姆雷特》等七部悲剧,《一报还一报》等四部喜剧,成就大者是悲剧。其中又以有“四大悲剧”之称的《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和《麦克白》更为著名。这些作品,与作者早期创作相比,具有截然不同的特点:

首先,不再是歌颂而是深刻揭露现实的矛盾和丑恶,着力表现人文主义者的悲剧,如《哈姆雷特》就是通过同名主人公未能完成“重整乾坤”重任的社会悲剧,来揭露社会的黑暗,批判专制暴政的罪恶。

其次,占戏剧中心舞台的,不再是理想人物,而是一系列野心家、阴谋家。例如《奥赛罗》中的伊阿古,《麦克白》中的麦克白夫妇等,通过这些形象的塑造,作者一方面深刻地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罪恶,另方面表达了人文主义者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和深切忧虑。

第三,不再依赖外部的误会和巧合来构筑戏剧冲突、描写人物,而是在尖锐的矛盾中刻画人物的性格,表现他们内心的矛盾斗争。比如《哈姆雷特》的描写中心,就是写主人公内心激烈的斗争过程,通过他内心的冲突来表现并强化外部冲突即人文主义理想与专制暴政的冲突,他既坚定又软弱、既果断又犹豫的典型性格,正足以显示“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的冲突”。

第四,创作基调由明快转变为悲愤沉郁。悲戚伤感的悲剧自不待言,就连喜剧如《一报还一报》也蒙上一层冷峻凄苦的阴影。

总之,莎士比亚这一时期的创作,从思想内容到艺术表现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关于变化的原因,同样可从三方面来探索:

从社会根源上看,这时的英国已从表面繁荣进入**时代,各种各样的社会矛盾都暴露无遗,文学是时代的晴雨表,时代风云的变化,自然影响到作者创作倾向和艺术风格的变化。

从思想基础上看,莎士比亚之所以把创作的重心放在揭露和批判上,是由于他对现实的认识深化了,他看到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深刻矛盾,看到了人文主义理想实际上是不可能实现的这一悲剧性的事实。

从艺术规律上看,他之所以完全或部分放弃历史剧和喜剧的写作,而潜心于悲剧的创作,是因为无论就表现矛盾冲突的深刻性而言,还是就展示人物内心活动的灵便而言,悲剧都明显地优于历史剧和喜剧,而且作者这时已积累了足够多的创作经验,能自如地驾驭这种难于把握的戏剧样式。悲剧创作代表了莎士比亚创作的最高成就。

1609年到1613年,理想与现实的尖锐矛盾使莎士比亚只能把希望寄托于乌托邦式的幻想。这是莎士比亚的晚期创作,即传奇剧时期。他写出《暴风雨》等三部传奇剧,《亨利八世》一部历史剧(与人合作)。传奇剧的代表作是《暴风雨》。作者这一时期的创作特点,在这部剧作中表现得十分突出:

第一,它虽然对黑暗的现实有所涉及,但中心不是揭发批判,而是鼓吹宽恕调和。

第二,主人公普洛斯彼罗被虚化成一个神话式人物。他被阴谋家窃去权柄,不图报复斗争,只求洁身自好,最后反宽恕了敌手,是一个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存在的、抽象的善的代表。

第三,推动剧情发展的不是现实生活中复杂激烈的矛盾斗争,而是一系列虚无缥缈的奇遇。冲突的最后解决,不是人物行动的逻辑结果,而是某种超自然的力量在起作用。

第四,构成戏剧基调的,是虚幻超脱。一句话,作者这一时期的创作,明显表现出倒退。至于倒退的原因,仍可从三方面加以探寻:

从社会根源上看,这时社会矛盾更加激化,不堪压迫的农民纷纷揭竿而起。面对人民的反抗,詹姆斯一世一方面野蛮镇压,另一方面则加强对舆论的控制。戏剧界于是形成一股专写迎合宫廷趣味的、情节离奇的传奇剧的逆流。莎士比亚转向传奇剧创作,显然是受到这股逆流的影响。

从思想根源上看,由于人文主义者自身的矛盾,使得莎士比亚未能正确认识人民群众的力量,因而当人民群众起来反抗暴政时,他便很自然地退到企图以宽恕来调和社会矛盾的境地。此外,作者本人此时的经济地位,也使得他这样做,因为作为一个大剧团的股东和在乡下拥有田产的富裕绅士,他个人特别需要有安定的环境而不思**。

从艺术规律上看,传奇剧往往依靠外部力量来解决矛盾冲突的特点,正好被作者用来调和矛盾服务。因而他抛开悲剧转向传奇剧的创作。从思想内容上看,传奇剧自然不是作者的上乘之作,然而,他们的艺术成就却很高。国外批评界把《暴风雨》看成是作者“诗的遗嘱”而予以高度评价,并非毫无根据。从这个意义上说,莎士比亚在传奇创作上同样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莎士比亚的现实主义特征,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上描写人物命运,对于人物性格和生活现象,往往是从多方面加以描写,有发展变化,广泛运用了对比的手法。

莎士比亚对戏剧艺术和文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对后世的影响非常大,他的创作方法也成为人们师法的标准和规范。

2.莎士比亚的戏剧后敢 篇二

下面从莎士比亚戏剧作品对英语词汇、谚语和习语三方面的影响作一浅析。

一、莎士比亚戏剧对英语词汇的影响

莎士比亚的词汇丰富广博, 已达“两万多”, 尽管与一些现实主义作家相比, 毫无疑问要少得多。但莎士比亚词汇的丰富与其说是体现在数量上, 不如说是体现在他所使用的词往往具有极为丰富的含义和各种细微的差别上。莎士比亚所用的词汇往往同时具有两种, 甚至多种含义。如垂死的国王约翰 (历史悲剧《约翰王》) 说的“用寒冷给我一些安慰。”这包含了两层意思:第一, 国王请求别人对他的痛苦稍微表示一下同情, 即便是淡漠的同情也好;第二, 他的身体需要寒冷, 因为他服了毒药, 体内烧得很厉害。现“寒冷”一词在这儿既有它的本义, 又具有譬喻义。

莎士比亚对人物的创造非常鲜明, 有些人物演变成了词汇。如Hamlet (哈姆雷特) , 他是莎士比亚悲剧《哈姆雷特》 (Hamlet) 中的主人公。哈姆雷特在为父复仇的问题上, 忧虑重重, 既怕泄密, 又怕鬼魂是假, 还怕落入坏人圈套, 心烦意乱, 忧郁寡欢, 只好装疯卖傻。现在人们常将“哈姆雷特”用来喻指“优柔寡断、沉思而不能决断的人”, 同时由此派生出形容词“Hamletlike”, 意思是“优柔寡断的”。

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悲剧在莎士比亚名剧《罗密欧与朱丽叶》 (Romeo and Juliet) 问世后成为英语国家家喻户晓的故事。以后“罗密欧与朱丽叶”就成为浪漫爱情的典型代表。因而Romeos便成了“热恋的男子”。

二、莎士比亚戏剧对英语谚词的影响

正如莎士比亚自己所说的:“A proverb never stale in thrifty mind. (睿智者视谚语千古不朽。) ”他所创造的许多谚语千古不朽, 流传至今。如:

“A little fire is quickly trodden out. (星星之火, 一扑即灭) ”, 该谚语源自莎士比亚的《亨利六世》 (King Henry VI) , 告诫人们应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中。

“A rose by any other name would smell as sweet. (玫瑰花不管叫什么名字也香) ”, 语出莎士比亚的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

“Tis but thy name that is my enemy

What’s in a name?that which we call a rose

By any other name would smell as sweet.”

这条谚语的含义是:一件东西或事物如何称呼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它的本质。人也是这样。

莎士比亚所创造的谚语比比皆是, 信手拈来, 竟有几十条:

Borrowing dulls the edge of husbandry.

告贷令人忘记节俭。

Brevity is the soul of wit.

言以简洁为贵。 (语出《哈姆雷特》第2幕, 第2场。)

God sends a curst cow short horns.

恶牛角短。 (语出《无事生非》Much Ado about Nothing第2幕, 第2场。)

He jest at scars that never felt a wound.

没有伤痛的人笑伤疤。 (语出《罗密欧与朱丽叶》第2幕, 第2场。)

有时莎士比亚也对一些现成的谚语稍加变动, 写成另一条谚语, 从而给剧本增添了诙谐意味。如:他将“It is a wisechild that knows its own father.”改成“It is a wise father tha knows his own child. (只有聪明的父亲才认识自己的孩子。) ”。

莎士比亚在剧作中之所以能创造出如此多的谚语, 完全是他深入生活、了解生活的本质所致。

三、莎士比亚戏剧对英语习词的影响

莎士比亚的语言丰富广博、灵活有力、生动优美, 因此剧本中许多晶莹如玉的佳句已经成为英国语言的精华, 经常被人引用。莎士比亚是对英语习语影响最大的文学家, 其语句被后人引用者数不胜数。下面仅举数例为证。

1. applaud one to the echo (将某人赞美到回声四起)

这条习语源自莎士比亚剧本《麦克佩斯》 (Macbeth) 第5幕第3场:“I would applaud thee to the very echo, that should ap-plaud again. (我一定要使太空中充满着我对你的赞美的回声。) ”现在这条习语比喻“大声喝彩;掌声雷动”, 习语中的applaud有时也可用cheer来代替。例如:

When he had finished his speech, his audience cheered him to the echo.

他的演讲一结束, 听众就对他大声喝彩。

2. die in harness (套着马具死去)

in harness原指“套着马具”, 引申意义有“在执行公务中”, 还可进一步引申到“穿着铠甲”的意思。这条习语源自莎士比亚的《麦克佩斯》第5幕第5场:We’ll die with harness on our back. (就是死我们也要捐躯沙场。) 现在这条习语喻指“死在任上;因公殉职”。例如:

His father died in harness. (他的父亲因公殉职。)

3. green-eyed monster (绿眼妖魔)

这条习语源自莎士比亚剧本《奥赛罗》 (Othello) 第3幕第3场伊阿古 (Lago) 的话:O!beware, my lord, of jealousy:/It is the green-eyed monster which doth mock, /The meat it feeds on... (啊, 主帅, 你要留心嫉妒啊;/那是一个绿眼的妖魔, 谁做了它的牺牲品, /就要受它的玩弄……) 。现喻指“嫉妒别人的人”, 例如:

Jenny was a green-eyed monster, but tried to hide it under protestation of admiration. (詹妮是个妒忌鬼, 但总是企图用羡慕的花言巧语加以掩饰。)

4. one’s pound of flesh (某人的一磅肉)

这条习语源自莎士比亚剧本《威尼斯商人》中的故事:威尼斯商人安东尼奥 (Antonio) 向高利贷者夏洛克 (Shylock) 借了一笔钱, 并立下契约:如不能按时归还, 则由夏洛克从安东尼奥身上割下一磅肉。后来安东尼奥因故真的无法按时还钱, 夏洛克就坚持要按借贷合约割安东尼奥的一磅肉。后来这个故事的焦点“一磅肉”成为习语, 意为“分文不能缺少的债务;虽合法但不合情理的要求”。该习语多与动词claim或want连用。例如:

Their boss pays the highest wages, but he wants his pound of flesh in return and makes them work very hard.

他们的老板付给他们最高的工资, 但对他们非常苛刻, 要他们拼命干活。

此外习语还有enough to make the angles (足以使天使落泪) , flutter the dovecotes (扰乱鸽子) , hit the mark out of joint (关节脱臼) 等十几个习语, 在此就不一一展开了。

综上所述, 莎士比亚不仅创作了丰富多彩的戏剧及其角色, 也对英语语言作出了极大贡献, 在文学界乃至语言界都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

参考文献

[1]莫洛佐夫著.许海燕, 吴俊忠译.震撼世界的大师[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 1995.

[2]徐守勤.袖珍英语谚语词典[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

[3]胡文仲.英语习语与英语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4]李常磊.英美文化博览[M].上海: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1.

[5]胡文仲.英美文化词典[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3.浅析莎士比亚戏剧的语言艺术 篇三

关键词莎士比亚;戏剧;语言艺术

莎士比亚被誉为“英国戏剧之父”,他用英语为世界文坛留下了鸿篇巨著。他之所以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诗人和剧作家,除了时代的必然因素外,还在于他的戏剧语言不仅丰富、生动、形象、富有诗意,而且变化多端。莎士比亚根据人物身份与处境的不同选用不同语体的语言:文雅或粗俗,哲理或抒情,以娴熟灵巧的遣词择句勾勒出给人无尽遐思的丰富意象,使剧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舞台上。

高尔基曾说过,“剧本是最难运用的一种文学形式。其所以难,是因为剧本要求每个剧中人物用自己的语言和行动表现自己的特征,而不用作者提示。”;“剧本的登场人物的产生,特别依靠而且只有依靠他们的语言。”语言对戏剧就是一切。戏剧表演是一门综合艺术,而戏剧文学则是语言的艺术。

《哈姆雷特》作为莎士比亚的伟大代表作之一,自然体现了作者独有的风格。主人公哈姆雷特、国王克劳狄斯、王后乔特鲁德、大臣波洛涅斯等人物的鲜明性格,都是通过个性化的语言体现出来的。戏剧《哈姆雷特》的语言主要运用了丰富的人物独白。例如“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通过这段我们可以看出哈姆雷特曾经是个怀抱理想的乐观的人文主义者。在国王对哈姆雷特表示假意的关心并说到“我的孩子——”时,哈姆雷特的旁白“超乎寻常的亲族,漠不相干的路人”,一针见血地道出了他与克劳狄斯的关系和哈姆雷特对他的态度以及蕴含其中的各种情感纠葛。通过这些独自,我们可以进入这位丹麦王子的灵魂深处,理解什么使他忧郁、痛苦、矛盾。如果说对话对唱是剧中人物内心世界的彼此交流,那么独自则是剧中人物内部心理的吐露。通过人物语言,可以看到人物的内心活动、情感意向和行为动机,这是戏剧语言动作性的集中体现。

戏剧语言的动作性是戏剧冲突对人物语言的内在要求。戏剧动作主要体现在剧中人物发自内心的语言上,通过语言展现出人物的内心活动,表达人物的思想、意愿、理想和情感。戏剧语言的动作性是戏剧艺术的重要特征。那么要使剧中人物在舞台上,在演员的表演中,具有艺术价值和说服力,就必须使每个人物的语言具有严格的独特性和充分的表现力。人物语言能否充分反映此情此景中人物的动作、表情、心理和矛盾斗争不仅是给演员的艺术创造提供无限可能的空间,也为观众提供了理解和欣赏它的广阔空间。

由此可见,戏剧也是一种动作艺术,是通过语言的动作艺术来展现人物的基本特征。因此,戏剧语言还要符合人物的年龄、性别、职业、地位、情趣,要能显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在莎士比亚的戏剧中人物形象就极富个性,各具特色。

例如,在戏剧《哈姆雷特》中,大臣波洛涅斯送儿子雷欧提斯的一大段教训,几乎每一句话都出于格言。“衣服越新越好,朋友越旧越好,不要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凡事必须三思而行,留心避免和人家争吵,可是万一争端已起,就应该让对方知道你不是可以侮辱的。倾听每一个人的批评,可是保留你自己的判断。其要紧的是,你必须对自己忠实,正像有了白昼才有黑夜一样。对自己忠实,才不会被别人欺诈。”这段话可谓是他人生经验的概括是他处世哲学的结晶,也是他剥削阶级利已主义的集中体现,同时在他圆滑世故的背后,阴险狡诈到了极点。波洛涅斯的这种个性就是靠语言表现出来的。戏剧中每个人物都是用自己的语言和行动揭示他们自己的独特的精神面貌,并且随着剧情的深入发展,人物的语言就能更清晰的表现出人物的心理活动、思想状态,也就是戏剧中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

在戏剧中我们所要塑造的人物不同,那么所表现出来的人物性格也各有差异。如何塑造个性化的人物性格?语言地处理非常重要,也是直接关系到角色是否成功的关键所在,所以剧本中的人物语言应当是具体的、富有多色彩、性格化的,这样演员才能在表演中才能创造出准确、鲜明、生动、形象、富有生命力的人物性格,从而满足观众对戏剧地审美需求。

语言作为戏剧文学的一种表现形式不仅是动作的艺术,能够生动地刻画人物性格特征体现人物形象,就戏剧语言本身而言还蕴含着深刻的内涵。莎士比亚戏剧的语言是高度形象化的语言,特别善于运用比喻和隐喻等多种多样的修辞手法。如第三幕第一场中,奥菲利娅这样形容哈姆雷特:“他的高贵无上的理智,象一串美妙的银铃失去了谐和的音调,无比的青春美貌,在疯狂中凋谢!”奥菲利娅对哈姆雷特发疯一事的痛心,就好比以为音乐家听到不和谐的音乐般痛苦。又如第四幕的第六场,国王对雷欧提斯说:“爱象一盏油灯,灯芯烧枯以后,它的火焰也会由微暗而至于消灭。”爱是人世间最美好的情感,是恒古不变的。但在国王克劳狄斯心目中,它却是如此卑微,难怪他在手足之情和利益的天平上失衡,残忍地把兄长杀掉。

比喻是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在戏剧中运用比喻描写对话,可以使语言简练生动,富有个性,不仅使剧本具有了诗一样的语言,还能使演员通过更加生动、形象的语言更好的把人物的思想个性、心理特征,以及人物性格展现在舞台上,从而帮助观众理解人物语言的内涵。

4.莎士比亚戏剧读书笔记 篇四

年轻的读者将来读到这些故事所根据的原作的时候,会发现在由悲剧编写成的故事方面,莎士比亚自己的语言时常没有经过很大改动就在故事的叙述或是对话里出现了;然而在根据喜剧改编的故事方面,我们几乎没法把莎士比亚的语言改成叙述的文字,因此,对不习惯于戏剧形式的年轻读者来说,对话恐怕用得太多了些。如果这是个缺陷的话,这也是由于我们一心一意想让大家尽量读到莎士比亚自己的语言。年轻的读者念到“他说”、“她说”以及一问一答的地方要是感到厌烦的话,请他们多多谅解,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叫他们略微尝尝原作的精华。莎士比亚的戏剧是一座丰富的宝藏,他们得等年纪再大一些的时候才能去欣赏。这些故事只是从那座宝藏里抽出来的一些渺小、毫无光彩的铜钱,充其量也不过是根据莎士比亚完美无比的图画临摹下来的复制品,模模糊糊,很不完整。这些故事的确模糊、不完整,为了使它们念起来像散文,我们不得不把莎士比亚的许多绝妙词句改得远不能表达原作的含义,这样一来,就常常破坏了莎士比亚语言的美。即使有些地方我们一字不动地采用了原作的自由体诗,这样,希望利用原作的朴素简洁叫年轻的读者以为读的是散文;然而把莎士比亚的语言从它天然的土壤和野生的充满诗意的花园里移植过来,无论怎样总要损伤不少它固有的美。

我们曾经想把这些故事写得叫年纪很小的孩子读起来也容易懂。我们时时刻刻想着尽量朝这个方向去做,可是大部分故事的主题使得这个意图很难实现。把男男女女的经历用幼小的心灵所容易理解的语言写出来,可真不是件容易做到的事。

5.莎士比亚戏剧观后感 篇五

汉语言文学2009101201姚伟鸿

莎士比亚作为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人文主义作家,其戏剧既洋溢着现世的欢乐,又闪耀着理想主义的光辉;如同灯塔一般,引导着人们超越凡俗而趋于神圣,超越卑微而达于崇高。

莎士比亚一生创作了许许多多优秀的剧本,塑造了许许多多名垂青史的人物形象。如《威尼斯商人》中的犹太人夏洛克、安东尼奥。如《李尔王》中的李尔王的小女儿考狄利娅。如《麦克白》中的麦克白和麦克白夫人。如《哈姆雷特》中的哈姆雷特、王后格特鲁德、叔叔克劳迪亚斯。又如《奥瑟罗》中的伊阿古等等。

如果我们仔细分析这些人物典型的话,我们可以看到莎士比亚描写的这些人物性格都有某种优缺点被极端化,放大化。

我们在看莎士比亚的这些剧本时,我们很容易对故事中的某个人物产生同情,怜悯,喜欢,爱护或是厌恶,憎恨,不屑等情绪。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在与莎士比亚在字里行间不断地描述这个人物,通过人物对话,或是心理描写、动作描写,不断地把人物的优点或缺点无限的放大,将人物塑造得几乎完美无缺或是穷凶极恶。

例如《威尼斯商人》中的犹太商人夏洛克,莎士比亚在文章一开头就这样描写了:“犹太人夏洛克住在威尼斯。他靠放高利贷给信仰基督教的商人聚敛了大笔钱财。他还很无情,总是严格地限定还钱的数额和时间,这样所有善良的人都很讨厌他„„”事实上这一段描写我个人道是觉得夏洛克没什么坏的,借高利贷这种事,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严格地限定还钱的数额和时间又没错。不过如果你看到了下文:“因为安东尼奥常常把钱借给那些不幸的人,而且从不向他们要利息。”时,你心中想到的是什么?是不是突然觉得夏洛克贪婪、无情、刻薄?是不是觉得安东尼奥善良、慷慨、大方?

这就是莎士比亚运用对比的写作手法将两个人对同一件事的不同做法放到一块而产生的效果。

而在接下来的描写中,莎士比亚继续描写了夏洛克剥夺不听他话的女儿的继承权,在法庭上不退半步的一定要割安东尼奥一磅肉的情形。这字里行间我们可以看到莎士比亚将夏洛克无情地特点写到了极致。

而反观对于安东尼奥的描写,当巴萨尼奥在安东尼奥没钱的时候去找他借钱时,安东尼奥为了朋友的幸福考虑,无奈地去找自己的仇人夏洛克借钱,接受了夏洛克的无理条件。而在他的商船无法按时归来,无法按时还夏洛克高利贷的时候,安东尼奥又写了一封为朋友两肋插刀的信给巴萨尼奥,信中有一句是这样说的:„„歌曲一磅肉以后,我估计性命难保,我希望临死能和你见上一面,但这还要看你的行踪。如果我们之间的友谊不足以请你过来,那么你也不要因为这封信而来。在这一封信中,我们看不到一丁点对于这件事的起因巴萨尼奥的一点埋怨,没有叫巴萨尼奥负担一点责任,所有的事都由他担着。而只是想在临死面前见他一面,信中也允许了巴萨尼奥可以不去见他最后一面。这是一个多么好的朋友啊!这是一个真正具有高尚人格的人啊!

而我们知道,宽恕朋友容易,但饶恕仇人便是任何一个人都很难做到的了。偏偏莎士比亚便安排安东尼奥做到了。在庭审的最后安东尼奥说道:“如果夏洛克愿意立下字据,承诺在临死的时候把财产留给他的女儿和女婿,那么他情愿放弃夏洛克应该给他的那一半财产。”面对一个之前要取己性命的人能做出这样的决定,可以锁安东尼奥已经被描写成了一个圣人了。

在《哈姆雷特》中,莎士比亚又将哈姆雷特描写成一个极忠极孝的人,不顾一切地为付报酬,最终和仇人同归于尽。同样被莎士比亚塑造成极忠极孝的人还有《李尔王》中的考狄利娅。

而麦克白夫妇就被描写成贪婪成性,欲求不满的卑鄙人物,特别是麦克白夫人。同属于这种类型的还有哈姆雷特中的王后哥特鲁德和叔叔克劳迪亚斯。李尔王的大女儿,二女儿。

莎士比亚的喜剧中还经常出现品格高尚,单纯无私的人。如《奥瑟罗》中的苔丝狄蒙娜等等。

正所谓诗言志,大凡一个作家写一部作品总是要表明他自己对事物的看法,并希望按照他的世界观改造世界。

6.读《读莎士比亚戏剧集》有感 篇六

张秀丽

曾有人说过,一个人的作品反映的是他的灵魂。如果真的有上帝,那么他一定会妒忌一个人,他从来没有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事,生存在社会的底层,他以编故事谋生,他,就是英国诗人、戏剧家——威廉·莎士比亚。出生于沃里克郡埃文河畔的斯特拉特福镇,以剧院门前为人看马起家,后逐渐成为剧院杂役、演员并开始剧作生涯。正如本·琼生所言,“莎士比亚是时代的灵魂,戏剧元勋。他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世纪。”

从小便接触莎翁的戏剧,从《罗密欧与朱丽叶》用爱的理想战胜死亡,换来了封建世仇的和解到《威尼斯商人》中反应的基督教社会中弱肉强食的阶级压迫、种族歧视,人文主义理想与残酷现实之间矛盾的不可调和,让我深深感受到属于那个时代的深刻的印记,更深深地体会到他那柔软的内心所包容的孤独的灵魂。他用悲剧讽刺人生,用戏剧感叹尘世。他大胆,用《麦克白》《李尔王》直白地批判了封建制度的黑暗和残酷;他纯真,在所有三十七个故事中,大部分都将理想主义的爱情描绘;他浪漫,给每个拥有爱的革命人物以绝对的快乐,无论他们最终是失败还是成功。他用自己绝妙的艺术手法来表现那阴郁的社会现实,他的剧本的主要情节几乎全部来自别人,然而经他加工之后,这些情节获得了新的深刻的意义。他的人物总是比当时别的剧作家笔下的人物更全面、更深刻。他善于窃取我们的心,使我们同情他着力刻画的主要人物。几百年来,哈姆莱特、奥赛罗、罗密欧、考狄利姬、苔丝狄蒙娜、鲍西姬、朱丽叶、罗瑟琳——吸引了无数世代的观众和读者。哈姆莱特在他手里从一个通常的复仇者变成一个胸襟广阔、思想深刻的人文主义者,这个变化是至今都令人惊叹不已的。激变中的社会给予了他无数的创作灵感,他将罗曼蒂克式的传奇转化成自己笔下的有血有肉的人物,又将人物化为抽象的艺术形象。四百年来,他的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给几十亿日人带来心弦上的共鸣,他的影响超越时空的限制。

莎翁的剧作中无一不是精品,但感触最深的莫过于《罗密欧和朱丽叶》。故事的发生地维洛那城实际上是英国16世纪末伊丽莎白女王鼎盛时期社会现实的艺术再现,它诗意盎然,热情充沛,洋溢着浓郁的浪漫气息和喜剧氛围,其艺术风格与作家早期创作的大多数喜剧相一致,被人们称为抒情悲剧。剧本中悲剧的冲突是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恋情与两个家族间的仇恨和对立,它表现了自由的爱情与封建势力之间的尖锐的矛盾冲突。一方面以亲王为代表,象征了王权统一的力量,它受到广大市民的拥护,另一方面是贵族蒙太古家族和凯布莱特家族世代的积仇结怨,它代表着从 中世纪延续下来的相互争夺的封建集团的势力。但时代在前进,这两大世仇的新一代人竟在一次舞会上一见钟情,彼此相爱,于是家族的怨仇与个人爱情之间便形成了尖锐、巨大的戏剧冲突。罗密欧与朱丽叶都无视于家族的仇怨,他们轻蔑地觉得,妨碍他们结合的只是枉具虚名的姓氏。朱丽叶曾说:“名字有什么? 我们叫玫瑰的那种花换成别的名字还不是一样芬芳。罗密欧要是不叫罗密欧,同样会那么可爱完美,这本来和名字没有关系。罗密欧,抛弃你的名字吧,为了换取跟你本身毫无关系的空名,把我整个儿拿去吧。”罗密欧表现的则更为激烈、率直:“你只要把我叫做爱,我就重新受洗,重新命名,从今以后,永远不再叫罗密欧。”真正的爱情,使他们变得勇敢而无畏,他们背着父母到劳伦斯神父的寺院里秘密成婚,最后他们为了反抗封建家族势力和封建的包办婚姻不惜以死殉情,谱写了一曲最为悲壮动人的爱情颂歌。

莎士比亚用诗情化的笔触,使悲怆的死闪耀着人性的灵光,回响着浪漫的旋律,大量的心理独白让人物形象更显生动。最为喜爱的当属罗密欧进入墓穴看到服药假死的朱丽叶时的长篇独白:“一个坟墓吗? 啊,不!„„这是一个灯塔,因为朱丽叶睡在这里,她的美貌使这一个墓窟变成一座充满着光明的欢宴的华堂。”——这里没有死亡的阴惨和恐怖、辉映着的却是青春和爱情的光芒,朱丽叶压抑不住的生机扫尽现实的阴霾,给黑暗的人生带来永恒的光明和无尽的欢乐。

“啊,我的爱人我的妻子!死虽然已经吸去了你呼吸中的芳蜜,却还没有力量摧残你的美貌;你还没有被他征服,你的嘴唇上、面庞上,依然显着红润的美艳,不曾让灰白的死亡进占。„„啊,亲爱的朱丽叶,你为什么仍然这样美丽? 难道那虚无的死亡,那枯瘦可憎的妖魔,也是个多情种子,所以把你藏匿在这幽暗的洞府里做他的情妇吗? 为了防止这样的爱情,我要永远陪伴着你,再不离开这漫漫长夜的幽宫。”——这是对爱情的咏叹和爱情的誓言,在罗密欧的意念中,朱丽叶虽然失去了“呼吸的芳蜜”,但却永葆着“红润的美艳”,永恒的青春以不可摧残的力量战胜了“灰白的死亡”,面对死神,相依相恋,永不分离的誓愿,既有对爱情的执著,更有对中世纪封建压抑的强烈的反叛。这里,在对青春和爱情的歌颂以及对生死不渝的爱情的追求中,涌动着的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思想浪潮和对人文主义理想的坚定不移的信念。

“来,苦味的向导,绝望的领港人,现在赶快把你的厌倦于风涛的船舶向那 岩上冲击进去吧!为了我的爱人,我干了这一杯!”——这是罗密欧义无返顾地走向死亡之前所表述的最后的心声。

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死改造了现实生活的定式,产生了摧枯拉朽的作用,使未来生活在两个世仇家庭的青年人不会再重蹈他们的命运。在维洛那,人们将从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悲惨故事中学到极为重要的一课:爱情比仇恨更有力,甚至死亡也不能把它摧毁征服。他们用年轻的生命预示了充满希望的明天,《罗密欧与朱丽叶》无愧于文艺复兴晚期一部洋溢着青春朝气的“乐观主义的悲剧”。剧作中奔放的青春和充溢的情怀,是莎士比亚早期创作的喜剧所惯常表现的。这纯粹、美好的爱情,是与理性、法度和社会责任等尘世的价值观念相对立的。男女主人公只是由于死亡才实现了尘世所不容的恋情,他们的死显示了青春和爱情的巨大力量,对现实世界投射出无限的光芒,化解了两个家族的仇恨。从这个意义上说,《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最后结局仍然是一个大团圆。所以,这部戏剧确实更接近于莎士比亚创作于同一时期的喜剧。

7.朱生豪与莎士比亚戏剧作品翻译 篇七

一、英文功底扎实深厚

1912年, 朱生豪出生于浙江嘉兴一个破落贫寒的小商人家庭, 自幼父母双亡, 生活艰苦, 由姑母抚养长大成人。朱生豪自小聪慧好学, 成绩优异, 特别酷爱国文和英文。1924年, 他高小毕业后进入嘉兴私立秀州中学, 1926年升入秀州高中, 1929年中学毕业后, 经校方推荐进入杭州之江大学主修中国文学, 辅修英语文学。在这所默默无闻、不入大人先生们巨眼的大学, 朱生豪刻苦勤奋, 嗜书如命, 阅读了大量的文学名作, 二年级时曾参加“之江诗社”, 表现出超强的文学才华、很高的英语水平和翻译素养, 尤其是写给其女友宋清如的爱情诗更见其文字功力。当时的诗社社长夏承焘老师曾评价他说:“聪明才力, 在余师友间, 不当以学生视之。闻英文甚深, 之江办学数十年, 恐无此不易之才也。”总体而言, 朱生豪在大学学习期间, 由于家境贫寒的缘故, 除个别学术活动和组织外, 他的其他社会交往活动通常较为少见, 沉默寡言, 性格内向, 不为人知, 不为人识, 把全部精力都运用到对中国文学和英国文学的深入掌握和实践运用之中, 打下了扎实深厚的英文知识基础[1]。

1933年朱生豪大学毕业后, 由于曾经的一位大学老师对他这个才华横溢的学生非常器重, 便鼎力推荐其到上海世界书局工作。朱生豪欣然前往, 在这家单位担任英文编辑并主要负责编撰《英汉四用辞典》。在此过程中, 世界书局的主编詹文浒先生发现他英语功底扎实, 文学功力出色, 便建议他翻译莎士比亚戏剧全集。当时年仅22岁的朱生豪, 初生牛犊不怕虎, 摩拳擦掌, 跃跃欲试, 以启迪思考, 磨练笔锋。

二、莎翁作品翻译介绍

1935年前后, 在中国面临日本全面侵略、国内局势极度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中, 在已知有很多先贤学者翻译了莎翁作品的情况下, 朱生豪毅然决定翻译莎翁作品, 是有着深刻的背景原因的。首先, 朱生豪对莎翁的作品非常欣赏和喜欢, 说自己“笃嗜莎剧, 尝首尾研读全集至十余遍, 于原作精神自觉颇有会心”, 他认为莎士比亚的作品取材广泛, 既借鉴了古代戏剧、英国中世纪戏剧以及欧洲新兴的文化艺术, 又深刻反映社会和时代脉搏, 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描绘了广阔的、五光十色的社会生活图景, 作品往往悲喜交融, 富于诗意想象和人生哲理, 寓统一于矛盾变化之中。其次, 当时中国国力贫弱, 受到日本帝国主义的欺压, 当时日本人认为中国是缺乏文化水准的国家, 嘲笑中国连莎翁的全译本都没有, 为了给中国人争这口气, 打破日本人的嚣张气焰和傲慢无礼, 充满爱国热忱的朱生豪立志翻译莎士比亚的优秀文学作品, 向中国普通读者推荐阅读。

1935年春, 朱生豪与世界书局正式签订翻译《莎士比亚戏剧全集》的合同, 开始进行前期准备工作, 对翻译内容和进程做详细的规划考虑。为了翻译莎翁戏剧, 朱生豪再次从头至尾反复研读了莎剧原文, 又尽自己最大可能收集了莎翁作品的不同版本、各种注释本和参考资料, 废寝忘食、如饥似渴地阅读、钻研和比较。为方便中国读者阅读, 朱生豪打破英国牛津版莎翁作品按照写作年代编排的先后次序, 而是将其按照作品内容编排划分为喜剧、悲剧、史剧、杂剧四类。在翻译计划完成后, 1936年朱生豪以“在雨声里做梦, 雨声里失眠”的奉献精神, 着手开始翻译《莎士比亚戏剧全集》。在山雨欲来的恶劣环境下, 他将自己关在小屋里推敲莎剧, 有时如困兽犹斗, 有时为了翻译一个词、一句话会苦思冥想一两个小时, 当他找到传神的汉语表达时他会欣喜若狂, 恨不得立即同朋友击掌相庆。1936年8月, 朱生豪翻译成莎翁戏剧《暴风雨》第一稿, 此后又陆续翻译出《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等九部喜剧作品。1937年8月, 日军进攻上海时, 朱生豪无奈逃离寓所, 随身仅携带牛津版莎翁全集以及部分译稿, 但先前交付给世界书局的全部译稿以及其历年来创作的诗集《古梦集》 (旧体诗词、译诗) 、《丁香集》 (新诗) 等皆遭到焚毁。随后, 朱生豪从上海避难至嘉兴、新市等地, 只要稍得安宁即埋头补充翻译毁失稿件。他忍受着译稿数次毁于日军炮火中的怆痛, 在缺乏稳定经济生活来源的辛酸景况中, 在面对极度贫穷、人世冷暖和世态炎凉的背景下, 继续传播着莎士比亚的伟大作品。1942年5月, 朱生豪与宋清如在上海结婚之后到常熟岳母家中居住, 由于晚上没有电灯, 朱生豪尽量利用白天开展工作, 至年底先后补译出《暴风雨》等九部喜剧。1943年1月, 朱生豪又携夫人回到嘉兴定居, 他宁愿忍受贫穷至死, 也不愿意为敌伪效劳, 仅靠微薄的稿费维持着极端贫困的生活。这段时间内, 他终日闭门不出, 把全部精力都置于译写工作上, 仅依靠两本字典, 就相继译出了莎士比亚几部重要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李尔王》、《哈姆莱特》等。同年秋, 在健康状况日益恶化的情况下, 他仍笔耕不辍, 先后译出莎翁全部悲剧、杂剧, 以及英国史剧四部, 这样连同当初的喜剧在内合计三十一部, 塑造着莎士比亚的辉煌。1944年初, 由于长期伏案劳作, 加之生活困苦营养不足, 在身体已经极度虚弱的情况下, 朱生豪凭借着顽强的意志, 忍受着长期的病痛, 依然带病译出《约翰王》、《理查二世》、《理查四世》等四部莎翁史剧, 四月撰写完毕《译者自序》, 统编《莎翁年谱》, 又勉强支撑译出《亨利五世》前两幕。1944年12月, 朱生豪带着无尽的遗憾英年早逝, 年仅32岁, 这是对他所说“饭可以不吃, 莎剧不能不译”、“以译莎工作之艰巨, 十年之功, 不可云久, 然毕生精力, 殆已尽注于兹矣”精神境界的最好注解[2]。

三、译本后期深远影响

朱生豪翻译态度认真严肃, 在翻译过程中, 他倡导“最大可能之范围内, 保持原作之神韵”的宗旨, 做到“苦思累日”, 再三咀嚼, 以求译著能够传达原文之意趣, 甚至连声韵抑扬也十分讲究。朱生豪译笔流畅, 笔墨吐艳, 译词华丽, 文采奕奕, 用典雅优美的汉语形式充分表达了莎士比亚戏剧的核心思想和诗魂神韵, 达到了莎士比亚作品翻译的至高境界。比较朱生豪沙翁剧本译本与其他译本之间的区别, 可以说别的译者水平匠气十足, 笨拙机械, 比如将日月之辉译为米粒之微, 将伟大朴实的莎士比亚译为怪模怪样的莎打油, 而朱生豪的翻译则灵巧贴切, 精益求精, 是用自己的整个心灵在翻译, 他把日月融入天空, 把伟大渗透历史, 让读者得以在瞻仰日月之辉和受其沐化之后, 能够欣然走进历史, 恰如其分地阅读经典与伟大。朱生豪的译笔是如此令读者感到亲切、体贴活泼以至于许多人在阅读时几乎没有感觉到任何障碍便以一种最自然的方式进入到了莎士比亚诉说的世界当中, 乃至情不自禁放声朗读莎剧, 甚至大段大段背诵莎剧中的许多经典段落, 在阅读莎剧的过程中获得了激情和快感[3]。

经由朱生豪所翻译的《莎士比亚戏剧全集》是迄今为止我国莎士比亚作品中最为完整且质量公认最好的译本。1947年秋, 朱生豪译稿由上海世界书局分喜剧、悲剧、杂剧等三辑出版, 共计27部剧本。1954年, 作家出版社出版了朱生豪翻译的《莎士比亚戏剧集》。1978年, 中国出版的第一部中文版外国作家全集中的《莎士比亚全集》, 其戏剧部分全部采用了朱生豪的译文。作为历史见证, 1987年, 夫人宋清如将朱生豪的31部莎翁戏剧译稿无偿捐献给嘉兴市政府。

参考文献

[1]李伟民.诗魂何在译笔长生辉[J].科技文萃, 1995 (8) .

[2]范泉.关于译莎及其他[J].文教资料, 2001 (5) .

8.“戏剧之王”莎士比亚 篇八

小镇上的“小戏迷”

1564年4月23日,从位于斯特拉福德小镇的一所房子的二楼,传来一声响亮的啼哭,小莎士比亚诞生了。这是一个喜欢听故事的孩子,到了四岁的时候,他第一次走进了戏剧的世界。

有一天,身为斯特拉福德镇镇长的父亲告诉四岁的小莎士比亚,伦敦的剧团要来这里演一场戏。到了看戏的时刻,小莎士比亚虽然看不懂情节,也听不懂大段大段的对白,但热闹滑稽的场面让他看得又笑又跳,好几次差点儿从爸爸的身上滚下来。在回家的路上,小莎士比亚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对爸爸妈妈说:“等我长大了,我也要自己演戏,做个演员!”

父亲一下子就生气了:“你怎么能说这么没出息的话呢?你知道人们是怎样看待戏子的吗?”—那时候,人们都认为,演戏是低贱的职业。

父母都以为小莎士比亚只是一时兴起,随口说说。他们可没想到,就是这个看戏的夜晚,一个“梦想舞台”在小莎士比亚心中牢牢扎根了。

从“故事迷”到“演说家”

七岁,小莎士比亚进了文法学校学习。可他一点儿都不喜欢枯燥的死记硬背,艰深的拉丁文也让他眼冒金星,对于老师不时的体罚,他更是战战兢兢。小莎士比亚因此对学校产生了一些抗拒,他的知名作品《罗密欧与朱丽叶》中有这样的句子—

“恋爱的人去赴他情人的约会,就像一个放学归来的儿童;可是当他和情人分别的时候,却像上学去一般满脸懊丧。”

不过,你别忘了,小莎士比亚喜欢读故事,而那时的许多经典文学作品,都是用拉丁文写成的。为了满足自己的“故事瘾”,小莎士比亚硬着头皮在拉丁文的世界里摸索着,渐渐如鱼得水,甚至还有了自己的诗歌创作!可惜在他十六岁那年,父亲破了产,莎士比亚只好退学,为家里减轻经济负担。

当时,英国有不少流浪剧团会来到斯特拉福德镇演出,只要有机会,莎士比亚就一定会去观看。当时有一出滑稽短剧叫《宰小牛》,正好莎士比亚在一家屠牛场里工作,徘徊于“哞哞”叫的牛群中间,莎士比亚就模仿剧中演员,每宰一头牛,都要来一番下手前的长篇演讲:他想象着牛临终前的思想感情,陈述自己作为一名“刽子手”的情非得已……其他的宰牛工也往往忍不住放下手中的活计,好奇地观看他的表演。屠牛场的管理一下子乱了套!老板无可奈何地对莎士比亚说:“算了吧,您还是另找地方发财吧!”

震撼伦敦舞台

1587年的夏天,女王剧团来到斯特拉福德演出,正好缺少工作人员,被录用的莎士比亚就此来到了伦敦。没过多久,剧团出现了财政危机,莎士比亚最后只谋到了一个在剧场门口看马的差事。

有一天,剧院上演《多情反被无情恼》这出戏,不料扮演男主角的演员在台上不小心被道具绊了一下,摔倒在地昏了过去,演出被迫中断。剧院老板倍尔倍支的朋友亨利伯爵,一向欣赏莎士比亚的才华,就推荐他上台救场。莎士比亚虽然从未演过此剧,但他看过演员们的排练,甚至还能背诵不少台词。尽管仓促上阵,莎士比亚还是演得惟妙惟肖。演出结束后,倍尔倍支邀请莎士比亚加入了莱斯特伯爵剧团。1592年,莎士比亚的第一部戏剧作品—历史剧《亨利六世》在著名的玫瑰剧院上演,谁都没想到的是,剧收入居然达到了整个演出季节的顶峰!

不过,作为一名新人,莎士比亚的成功遭到了许多同行的嫉恨,他们赤裸裸地抨击道:“……他们中间有一只暴发户似的乌鸦,借我们的羽毛装点自己……十足打杂的,却自命为举国唯一震撼舞台的人……”最后这句话直接影射莎士比亚,因为“Shakespeare”这个姓的前半部分“Shake”有“震撼”的意思。有趣的是,事实上,日后的莎士比亚确实成了唯一能震撼英国舞台的人。

不朽的爱情经典

1594年,莎士比亚加入了“宫内大臣供奉”这个对他一生都有重大影响的剧团,迎来了创作高峰期。从1594年到1599年,莎士比亚创作了喜剧《爱的徒劳》《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历史剧《查理二世》《亨利四世》以及鼎鼎有名的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

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故事,原本是一个意大利的古老传说。莎士比亚写这出悲剧,是希望能用他们感天动地的爱情,化解当时伦敦的两大望族的世仇。谁也没想到,莎士比亚居然如此投入,脱稿以后,很长一段时间,他都无法从故事里解脱出来。好几次,他从梦中惊醒,在床上反复吟诵那些催人泪下的台词。念着、想着,又忽然感到某处字句有些不妥,便起身修改。终于,他病倒了,高烧不退,几日不进汤水。病榻之上,他还喃喃地念着剧中人的对白。

1599年春夏之交,依靠数年来的收入积累,“宫内大臣供奉”剧团建成了属于他们自己的新剧院。剧院的招牌很是特别,上面画着希腊神话中的大力士赫拉克利特肩扛地球。十分自豪的演员们想以此表明,他们在剧院上演的正是世界上发生的一切,于是剧院有了一个大气的名字—环球剧院。

说不完的《哈姆雷特》

莎士比亚的多部作品都在环球剧院上演:《哈姆雷特》《李尔王》《麦克白》……悲剧《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最出名的创作,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这个形象中,注入了自己的理想,注入了自己对世界和人类抱着的美好的希望。

《哈姆雷特》经典台词:“人是多么了不起的一件作品!理智是多么高贵!力量是多么无穷!行动多么像天使!洞察多么像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正式演出前,因为扮演剧中“鬼魂”的小伙子突然出了状况,莎士比亚便亲自扮演这一角色。令人始料未及的是,也许是他创作剧本时太投入了,莎士比亚对用声音罗织神秘、恐惧气氛的要求特别高,他居然在每次登场前都感到害怕!幸好环球剧院外有很多卖酒的小店,莎士比亚上场前都要喝上一碗酒来壮胆。

《哈姆雷特》轰动了整个伦敦,对当时的青年知识分子来说,在谈话中嵌入《哈姆雷特》的台词成了社交的流行风。当时有许多大学的学生来到剧院,边看边记台词,为的就是能够在晚宴上“活学活用”。

尾声

在莎士比亚的创作后期,正遇上伊丽莎白女王去世、詹姆士一世继任的动乱时期,新王平庸无能,社会也走向了下坡路。1610年,四十六岁的莎士比亚拖着疲倦的身心回到了斯特拉福德小镇,叶落归根。1616年4月23日,正是他五十二岁生日当天,莎士比亚去世了。

9.莎士比亚戏剧读后感1000字 篇九

莎士比亚,英国着名戏剧家和诗人,出生于沃里克郡斯特拉福镇的一个富裕市民家庭。莎士比亚是16世纪后半叶到17世纪初英国最着名的作家,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他共写有37部戏剧,154首14行诗,两首长诗和其他诗歌。马克思称莎士比亚为“人类最伟大的天才之一”,恩格斯盛赞其作品的现实主义精神与情节的生动性、丰富性。

莎士比亚在类型众多的`剧本(包括喜剧,悲剧,历史励,传奇剧)中,塑造了数以千计的各式各样的人物,丰富了戏剧艺术的人物画廊。上自高贵的国王大臣,下至普通的平民百姓,性格各殊:面貌各异。即使是同一阶层的人物,如莎氏所创造的帝王将相凯撒、理查三世、亨利四世、亨利五世、麦克佩斯、李耳王等,既有其作为统治者的共同特点,更有其不同的个性,可以说没有一个是雷同的、相似的。再以莎氏笔下的一系列鲜明生动的女性形象而言,朱丽叶、鲍西娅、考狄莉亚、黛丝德蒙娜、奥菲利娅等,也决非用善良、真挚、热情等词语所能概括的。至于一些被公认的突出的艺术典型,如汉姆莱特、奥瑟罗、夏洛克、福斯泰夫等,更是人各一面,呼之欲出。仅以《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为例,他不是单一的凶狠的吝啬鬼,旧式的 者,而是被作者赋予丰富的思想感情,复杂的性格特征。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普希金在把夏洛克同莫里哀创造的吝啬鬼形象作分析比较时指出,“莫里哀笔下的吝啬鬼只是吝啬——如此而已;莎士比亚笔下的夏洛克则是吝啬。机警、复仇心重、对女儿慈爱、机智等等”,特别是莎士比亚在剖析夏洛克疯狂的贪财欲时,兼以饱蘸同情的笔触刻画他备受教徒 而产生的复仇心。他的复杂的内心世界,不仅是由于夏洛克同安东尼奥个人之间私仇的激化而引起的,具有特定的社会原因。

“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是莎剧又一鲜明的艺术特色。莎士比亚为了刻画形形色色人物的性格,反映错综复杂的社会画面,增强浓郁的现实生活气息,遵循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打破了古希腊罗马悲喜剧的严格界限,不受古典戏剧“三一律”的束缚,往往在剧本里特意设计和安排了两个以上的故事情节(《仲夏夜之梦》中多至四条线索),或平行发展,或曲折交错,彼此对照,互相补充。悲剧《哈姆雷特》头绪纷繁,矛盾复杂,仅以复仇的线索而言,就有三条:丹麦王子哈姆莱特为父复仇而展开的同封建王权的代麦克劳狄斯之间的惊心动魄的斗争,小福丁布拉斯和雷欧提斯为泄私愤、报私仇分别所进行的复仇盲举。其中,以前者为主线,后者为副线,副线从属于主线,推动主要情节的发展。

10.莎士比亚的戏剧后敢 篇十

书中选取了一些经典的戏剧,比如《威尼斯商人》、《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罗密欧与茱丽叶》等等,叙述了一个个感人的故事,让人仿佛身临其境,跟着作者一起在书中遨游,并且在不知不觉中体会了人生的意义,学会了美好的品质。

《威尼斯商人》中,安东尼奥为朋友借了夏洛克三千块钱,因为意外,他没能按时还钱,夏洛克把安东尼奥告上法庭,让他受尽折磨,还要求按照当初约定割下他一磅肉,在千钧一发之际,好朋友巴萨尼奥的妻子鲍西娅化作一个法官,巧妙地解救了安东尼奥,使得夏洛克受到了应有的惩罚。故事中,安东尼奥为朋友两肋插刀的义气令我感动,我非常羡慕他的朋友;夏洛克的狠毒吝啬让我气愤,他不近人情、贪婪凶残,实在是令人发指;鲍西娅聪明善良,轻松地用律法打败了夏洛克,让人非常喜爱和敬佩。

这个故事非常的精彩,其中鲍西娅扮成法官拯救安东尼奥的情节非常令我敬佩,她面对夏洛克的吝啬贪婪,不仅没有害怕,还巧妙地让他陷入了自己的计划中。她不但救了安东尼奥,还没收了夏洛克的财产。鲍西娅的行为告诉我,不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要冷静下来想对策,用自己的智慧解决问题。夏洛克的行为告诉我,做人要善良,对他人残忍也是对自己残忍,坏人迟早会得到报应。

还有,《哈姆雷特》中丹麦王子哈姆雷特同叔父的黑恶势力作斗争的故事,让我体会到哈姆雷特的勇敢睿智,叔父克劳狄斯的狠毒阴险;《奥赛罗》中奥赛罗轻信坏人挑拨,杀死贤惠的妻子苔丝德蒙娜的故事让我明白了要相信亲人和朋友,不能让坏人有机可乘,酿成悲剧;《罗密欧与茱丽叶》中出生在两个有世仇的家族中的青年罗密欧和朱丽叶相爱和为了爱情奋斗的故事令我感动,而悲惨的结果让我不禁为之伤痛。

除了这些,还有很多精彩的故事,让人感受颇深。妙趣横生的故事情节、鲜活生动的人物对比、历经曲折的奇妙经历,让人手不释卷。读了这本书,我真的受益匪浅。

11.莎士比亚戏剧中决斗现象例析 篇十一

【关键词】莎士比亚 戏剧 决斗

在文学史上被视为戏剧泰斗的英国作家莎士比亚,出生于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一个富商家庭,接受过教育,这为他的戏剧打下了坚实的文字艺术功底。莎士比亚作为文艺复兴时期文学造诣极高的一名作家,他所写的戏剧充满了当时西方世界的各种社会现象与文化,其中就有决斗。在西方文化中,决斗文化总是让人津津乐道,双方争执不下或者有什么怨恨时,定好时间、地点,请好证人,展开一对一的对决,以生命为注来决定谁对谁错,这曾经是上至贵族,下至地痞使用的方式,直到现代才逐渐被社会所排斥。决斗为的是用一个简单粗暴的方式来解决争端,但也是要保证公平的,否则决斗就失去了其意义,因此其中就充满了可以挖掘的戏剧因素,在莎士比亚的戏剧中也表现得淋漓尽致。那么在莎翁的戏剧中,决斗是为什么发生的呢?

一、因为爱情

因为爱情的决斗是比较常见的,在莎士比亚的四大喜剧之一《第十二夜》中,奥莉维娅喜爱与哥哥十分相像的薇奥拉,而爱慕奥莉维娅的安德鲁·埃古契克在奥莉维娅的叔父托比·培尔契爵士怂恿之下找薇奥拉决斗,却在安东尼奥的介入下放弃了决斗,又误打误撞找到了和薇奥拉长得十分相似的西巴斯辛,并发生了实打实的争执打斗。这里的决斗其实是一场没有完全开始,也没什么意义的决斗。安德鲁在托比爵士的怂恿之下,为了出一口气,并获得奥莉维娅的芳心,才下决心向不明真相的薇奥拉发起挑战,而薇奥拉在不得已的情况也只能应战。这一次决斗更多的恐怕是在说明一个有趣的道理,爱情令人盲目,面对几句“我知道几句最有挑战性的话”的怂恿,安德鲁便为了争得奥莉维娅而想薇奥拉挑战,而在托比爵士假装被薇奥拉刺伤后继续怂恿的时候,安德鲁也失去了应有的判断力,继续选择决斗,忽略这样可能带来的后果,就算被安东尼奥船长介入中止了决斗,在街上遇到西巴斯辛时,却又怒气上头选择继续决斗,落了个被西巴斯辛反打一顿下场。这在现在看来,俨然一个年轻气盛的年轻人被人怂恿后逞强做出的事情,只看结果,不看过程,但是在当时,青年男女在教会的限制之下,严守门第约束,根本没有什么机会在爱情上拥有自由选择权,安德鲁的做法也算是为了自己的爱情敢拼敢干,即使结果并不遂其愿,然而这确实是一场确确实实为了爱情发起的决斗,后世许多的决斗同样也是出于这个原因(比如著名诗人普希金与他人的决斗,最后很遗憾他死于一场本可以避免的决斗),为爱决斗也成为各种类型的作品的重要题材。在这部喜剧中,这一段决斗的描述则是在对兄妹被错认这一矛盾的深化,而这种矛盾不是悲剧的矛盾,最后也依然能让观众从中领略到剧情的多变。

二、家族恩怨

在莎士比亚的戏剧里,家族之间的渊源描写也是一个令人赞叹的地方,《罗密欧与朱丽叶》中就有蒙太古、凯普莱特这两个世仇的家族,这部戏剧中的决斗发生在罗密欧与朱丽叶一见钟情并私自结为夫妻后的中午,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堂哥提伯尔特相遇,出于家族之间的嫌隙,提伯尔特向罗密欧提出决斗,罗密欧选择退让,提伯尔特便在决斗中杀死了罗密欧的朋友,罗密欧也一怒之下刺死提伯尔特,最后遭到城市统治者的放逐。这种决斗不是因为双方的仇恨,而是家族的世仇,但是在家族观念根深的时代,家族的意志往往高于成员的意志,所以提伯尔特便借家族的因素借机寻衅。罗密欧起初的拒绝是明智的,因为他懂得决斗的原因只不过是双方来自于不同家族罢了,却无奈朋友丧了命自己也失去了理智,违背了自己和平的原则,一剑过去仿佛顺理成章,这就是决斗的随意性。决斗和两人的私下成婚形成了鲜明对比,家族的矛盾在前一秒缓和了下来,下一秒又加深了一步,戏剧充满矛盾。

三、荣誉与正义

许多的决斗也是为了名气和声誉,不论是被挑战者还是挑战者,赢了就意味着荣誉和勇气得到彰显,而输了也就是在战斗技巧、名誉等方面都输给了对手。《哈姆雷特》中,奥菲利亚的哥哥雷欧提斯为报杀父之仇,也为了讨回自己家族丢失的声誉,加上诡计多端的克劳狄斯的煽动,他按照家族的古老传统,通过决斗来解决对哈姆雷特的不满。作为家族长子的雷欧提斯,即使牺牲自己也要把决斗完成,这就是欧洲贵族所坚持的信念。而另一个主角哈姆雷特则和雷欧提斯不同,他为的是在这场被迫参加的决斗中,做好全盘的计划在决斗上对叔父克劳狄斯国王进行复仇。正直勇敢的雷欧提斯没有发现克劳狄斯的诡计,只知道自己要为了家族的名誉而战,在这场决斗中,他是一个目的纯粹的战士,哈姆雷特则肩负杀父之仇,因此他的决斗动机更复杂。这里的决斗在整部剧中实际是把剧情推向高潮的一个重点,在这一段剧情中哈姆雷特向众人揭露克劳狄斯的恶行,并在身中剧毒的情况下果断刺死克劳狄斯,把整部悲剧的矛盾在一个相对狭窄的地点——城堡厅堂中集中地爆发出来,并以人的死亡为解决方法,使得戏剧在达到高潮后又立刻进入终结,让读者和观众在欣赏后回味无穷,也让人对哈姆雷特作为复仇王子的心情有更贴切的理解。

结语

到了近代,在手枪等热兵器发明后,决斗显得快速而血腥,因此也受到了各种法律的限制,这也是莎士比亚戏剧里的决斗和现实决斗的不同之处,莎翁戏剧里的决斗显得更加自由,这不仅是法律限制宽松的原因,也是当时文艺复兴时期对于人性和自由的追求,在现实可能实现不了的放纵,莎士比亚让自己笔下的人物获得了满足,快意恩仇,想干就干,就算会在一定程度上违反社会的公德和一些律例(所以罗密欧被放逐),莎士比亚也依然选择在自己的作品中让角色活得痛快,这和决斗跳出律令框架进行自由决断的自由本质也是相通的。

【参考文献】

[1][英]威廉·莎士比亚著,朱生豪译,《莎士比亚四大悲剧》,北京燕山出版社,2013年11月第2版

12.莎士比亚的戏剧后敢 篇十二

第一, 知识经济下对传统教育理念提出的新挑战。

当今社会, 知识进步和技术创新是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和不竭源泉, 知识经济正在给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注入更新的动力, 带来更好的机遇。同时, 它也对传统的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提出新的挑战和要求。我国曾提出“2020年我国要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这一宏伟目标的实现依赖于我国高校打破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 建立新的教育模式, 培养新型素质人才。而现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第一课堂, 但从近几年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反馈来看, 现有人才培养理念和模式效果并不理想。第一课堂并不能满足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存在一定的弊端和漏洞。这就要求全国高校打破现有的理念和模式, 开发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

第二, 素质教育体制对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提出的新要求。

素质教育是指, 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 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 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 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 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十二五”之后, 中国教改以十大改革试点作为突破口再度发力。素质教育包括思想素质、道德素质、科学素质、人文素质、身心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育和培养。“第二课堂”具有不可替代的自主性、内容的广泛性、形式的多样性、参与的实践性, 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和不可或缺的途径。其中, 人文素养的培养离不开第二课堂的辅助作用。第二课堂通过对高水平语言材料的充分接触, 提高学生对文化的深入理解程度, 提升自身的欣赏意识以及批判能力, 进而充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2 英语专业第二课堂建设普遍现状

第一, 英语专业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的先天不足。

虽然目前大多数高校开始重视科技创新活动和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 但是大多数高校的校园规划和建设中。基于外语专业本身较强的文科性, 教学活动的重心和精力更多的放在了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学生没有太多动手实践创新的机会。仅就对华北地区诸多院校的调查结果显示, 平时学生的课余时间也大多采取了读书、看美剧、看电影等传统方式来提高专业文化水平。由此一来, 长期的往复循环就在专业内部形成了一种相对沉闷单调的氛围。与此同时, 在第一课堂活动总还主要保持着老师讲学生听的类似lecture的课堂形式。学生对所修语言的兴趣和积极性最终大打折扣。主观上讲, 专业自身特点使得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没能得到很好地锻炼和提高。

第二, 英语专业第二课堂活动后天发展有多欠缺。

首先, 所需硬件条件不足, 活动经费欠佳。由于目前外语专业活动是由学生自发组成, 缺乏先进的技术指导和方向指引。硬件设施的缺乏情况异常明显, 在实际中会给学生活动的推行带来更大的不便, 如租场地、借器材等, 严重挫败学生第二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和主体性。此外, 学校、学院对第二课堂的活动经费扶持有所缺乏, 用于第一课堂教学和第二课堂教学拨款的比例明显悬殊, 容易忽视学生中小社团的存在和力量, 无形中挫伤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其次, 制度不完善, 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有待提升。一方面, 许多学校对第二课堂的建设缺乏相应的体制制度, 第二课堂的推行在总体上缺乏一个正确的方向指引和科学的管理体系。第二课堂的体系化、制度化问题亟待解决。另一方面, 第二课堂缺乏优秀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一般来说, 很多学校只为大型学生学术科技活动配备专业指导老师, 而对普通日常的学生活动缺乏专业的技术指导;部分高校学生社团安排虽有指导老师, 但指导力度仍显不够。更明显的现象是高校教师虽然重视自己的教学和科研, 但很少有人把指导学生第二课堂活动作为自己教学和科研的内容之一, 导致了承担第二课堂指导工作任务的老师少之又少。这种局面带来的问题是, 对学生个体素质提高, 对活动细节进行专业化指导力度明显不足, 导致每个活动更多地体现为学生自发、自为的过程, 活动的整体层次难以提升, 通过活动使学生得到更多教育的作用打了折扣, 学生对第二课堂活动的整体评价受到了影响。

最后, 学生对第二课堂认识不足, 缺乏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由于学校、老师缺少对学生第二课堂的引导和重视, 学生自身对第二课堂教育的认识充分不足, 因而更加无法参与第二课堂建设, 发挥其主体作用。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的学生中一时兴趣者居多, 盲目参与型居多, 学生对于第二课堂活动对自身发展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于参与的学生来讲, 更多地也是处于旁观、辅助的角色, 真正能够实际动手参与组织的学生比例不高。学生在校园生活中主体意识不强, 个性发展受到限制, 学校教育要实现培养具有人文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学生的目标难以实现。

3 英语专业全面开展第二课堂的可行性

第一, 建立莎士比亚戏剧社是符合高校英语专业课改的时代要求和趋势。

近两年内, 全国范围内掀起了英语专业改革的大潮。各大外语高等院校纷纷展开了调整专业结构, 探索专业发展特色的变革。第一课堂的改革远远不能适应试下的英语专业发展趋势, 由此开拓全新第二课堂实践的呼声越来越高。面对目前英语专业就业困难的局面, 社会领域对于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反馈要求高校输出专业水平过硬, 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突出的英语人才。不管是为提升英语专业自身生命力还是在外界社会的驱动力的作用下, 英语专业改革是势在必行的。莎士比亚戏剧社的开展便适应了这一改革趋势, 顺应英语专业整改的趋势, 借力于有利的政策倾向, 以一种全新的剧社的方式填补英语专业学生课余生活自主学习实践的空白。

第二, 学校物质和精神上的鼓励和支持为第二课堂的开展提供了可靠保证。

为顺应趋势, 增强自身专业实力和教学质量, 英语专业积极开展英语学科调整变革活动, 从课程设置到专业结构再到就业方向等等方面逐步调整, 不遗余力的贴合素质教育的人才培养方向, 建立综合全面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在这一背景下, 越来越多的教师都开始将注意力转移到第二课堂的开拓和发展上, 通过第二课堂的教学活动和实践, 有利地弥补第一课堂所带来的不足,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积极性和创造性, 物质方面, 不管是从师资队伍的建设, 还是从基础设施以及硬件配套设施的建设, 校方都给予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和支持。河北工业大学莎士比亚戏剧社就是在河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领导的授权支持下, 由专业教师倡导筹划, 学生亲自组织组建, 按不步骤有计划地成立的。剧社建立了成员档案机制, 例会制度, 对剧社成员进行了注册入会, 以及确立了实时考评鼓励制度。精神层面, 在全学院所有英语专业教师和学生的支持下, 莎士比亚宣传工作得到了很好的推行和响应。莎士比亚戏剧社的开办创建符合了师生共建丰富课余生活, 开拓新型第二课堂的心愿和诉求。从领导到学生, 所有人都给予了莎士比亚戏剧社巨大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持。

第三, 老师和学生的强强联合使得第二课堂的开展更具生命力。

在改革大潮下开拓的英语专业第二课堂一定是师生联动, 携手共进的。实际调查显示, 学生对任课教师的认可度, 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对某一学科的兴趣。英语教师的参与能使学生得以进一步和教师沟通接触, 这是教师走下讲台, 走近学生, 言传身教的好机会。在第二课堂教学活动中, 师生关系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可以有更好的发展和协调, 可以缩短人际间距离, 这种人际关系的改善对课内英语教学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在新条件下的学生第二课堂, 学生们看到更多老师的身影, 师生间的相互反馈使得第二课堂实践开展的每一步都是在推敲探索中完善, 成长的。河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莎士比亚戏剧社的成立是有明确的师生配合机制的, 剧社配有多名指导教师, 定期为学生做讲座指导, 参与到学生的日常排练、沙龙等活动当中。从创办开始, 剧社就显现出了强大的内在驱动力, 在老师的推动下, 学生自主性得到的极大激发和发挥。

4 开拓全新第二课堂能够明显对英语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有显著的帮助

第一, 英语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得以飞跃式提高。

通过走访调查许多院校的英语专业发展历程并采访多位英语教师不难发现, 许多院校英语专业的学生基于自身文科性较强的局限性, 并没有过多的开发学生的第二课堂实践和活动。就现有的学生第二课堂活动还是集中在学生骨干和社会活动积极分子这一群体中。就活动形式来看, 无外乎诗歌朗诵, 一年一度的“世纪之星”英语演讲比赛和全国大学生英语辩论赛等英语赛事。真正学生自主自发举办的活动少之又少。河北工业大学莎士比亚戏剧社的创办开创了河北工业大学英语专业历史上学生第二课堂系统化组织化的先河。与现有的英语协会不同的是, 剧社作为载体, 本着以学生为本, 学生自主的理念, 将英语专业学生吸纳到其中来。从剧社的硬件方面, 学生自主选择敲定剧社的编制、部门设置、人员分配、活动形式、活动章程以及活动计划等事务, 完全实现百分百学生创意最大化。此外, 根据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和爱好, 莎剧社进行了明确人员组合, 在组织活动, 筛选剧本, 改编剧本, 戏剧编排等方面都充分考虑到学生自身的需要和特点, 鼓励并奖励大家自主创作, 体现出现代大学生的自由精神, 创新思维。在塑造任务过程当中, 剧社鼓励大家在呈现经典剧目过程当中加入新时代的元素, 做到让老树发新芽。

第二, 学生的综合实力日益凸显。

从专业知识层面来看, 第二课堂有着其特殊的作用。理论认为, 外语学习和外语应用能力的提高需要充分利用课外时间进行实践练习。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练习的比例至少应为1∶4。依靠课堂上有限的时间达到提高听说读写译五大基本功的目的远远不够的。据调查, 英语专业学生在听说课上平均每节课发言的情况是:50%的人在1分钟以内, 40%左右的学生在3~5分钟以内;在精读课上平均每节课发言的情况是:30%左右的学生在1分钟以内, 60%的学生在3~5分钟以内。由此来看, 无论是学生的听说能力还是读写能力, 都没法在现有的教学模式下得以很好的提高, 所以第二课堂成为学生打下扎实基本功的保障。河北工业大学莎剧社的创办, 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宽阔很大的平台。

剧社会定期组织成员进行戏剧作品交流会, 戏剧沙龙的形式, 学生相互解读共同分析作品戏剧, 既拓宽了知识面和信息量, 又实现了增强文学感知力的作用。剧本组定期进行剧本改编创作沙龙, 组员之间相互交流剧本的编排、语言的使用、以及情节的发展, 根据现代青年学生的审美理念, 在保持作品经典之处的基础上选取新的元素进行填充, 学生对语言的把握和感知力、运用能力都得到了质的提升。在日常的排练过程中, 各位演员之间的交流和碰撞激发了他们说英语的热情和动力, 在一次次的排练过程中, 每一位成员的口语都有了显著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学生爱说、敢说、会说, 从而形成里一股浓厚的外语学习氛围, 再有平时的英语配音等训练活动和表演技巧的训练学习, 使得大家从活动中寻求到一种快乐充实的方法学习。并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实实在在运用到了实际生活当中真正达到了听说读写全面发展, 在这样一种非作业性的活动中, 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也得到了很好地发挥。

就社交能力而言, 作为第二课堂的主体, 学生群体不仅仅局限在锻炼学习文化知识上。每一项活动的举办都涉及到多方协调交涉;甚至课堂内部运作, 工作开展也是需要学生发挥强大的组织、协调、沟通能力的。莎剧社的成立标志着它作为一个学生团体, 是需要协调沟通师生等多方面关系的, 例如, 同其他院校的莎剧社例如武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学校莎剧社取得联系, 相互交流学习;组织活动、戏剧排练等等日常工作;邀请老师召开讲座等等。这样一来对学生的交际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思维严谨性、大局观念都会有较高的要求, 而学生在充分发挥主人翁地位的过程中, 都自觉地进行自我修炼, 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洪波, 杨岳.拓展创新素质培养的空间[J].清华大学学报, 2001:25-28.

[2]李冰燕, 童建.第二课堂是培养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形式[J].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4:46-48.

[3]严轶伦.第二课堂对英语专业学生知识体系的影响[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05:65-67.

[4]魏志渊, 楼程富, 毛一平.高校第二课堂活动设计与探索[J].高等理科教育, 2004:73-75.

上一篇:房屋买卖合同示例下一篇:学校控辍保学工作方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