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实践课程 教学设计(共12篇)
1.小学综合实践课程 教学设计 篇一
师二中小学部2011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情况材料
一、基本情况
我校从课改开始就按照师教委要求开设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严格执行师教研室2007年有关课程设置的文件,从一至六年级均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全小学部各班每周2课时。任课教师有8人,无专职任课教师,均为兼职任教。我校实施新课改之初,曾有人提出这样一个观点:要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拉动我校的新课程改革。因为教师通过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必将自然而然地提升包括课程专业素养在内的教师整体教育教学能力,势必影响到学科课程的教学改革,同时也有利于促进教师对于新课改的适应能力。
二、我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益经验
首先,要让师生了解什么是综合实践活动课,以便于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活动项目。
综合实践课程是一门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以学生自主选择的、直接体验的、研究探索的学习为课程基本方式,以贴近学生现实的生活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践的主题为课程基本内容,以学生个性养成为课程基本任务的非学科性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指的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它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等四大领域。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学生活动课的总称,广义讲,各种类型的第二课堂,班、团队活动,社会实践、研究性学习等活动内容都是综合实践活动课。
第二、明确开设实践活动课的目标
1、加强学生与生活社会的联系,获的亲身的实践体验和经验。
2、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形成对自然、社会和自我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加深对社会、自认和人生的理解,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人生观,增强社会和人生的责任感。
3、形成从生活中主动发现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
4、培养学生表达、合作、分析、创新、在社会情境中解决问题等实践
能力。
第三、制定主要的活动内容
1、德育实践活动:升旗仪式;队形、队列比赛;诗歌朗诵会;清明节扫墓;系列主题班会等
2、兴趣实践活动:如管乐队、合唱队、舞蹈队、书法小组、素描小组、足球小组、排球小组等
3、学科实践活动:语文课本剧、历史剧、英语短剧等。形式有话剧、小品、相声等。修辞的探究、汉字的魅力、名著影视欣赏、有趣的数学史、历史服装设计等。
4、社会实践活动:各种社会调查、参观、考察、访问、勤工俭学、社区服务等。
第四、宣传和发动
综合实践活动课需要学校教师整体参与。规定每位教师指导学生搞一项实践活动,并在规定的时间内有一定的成果。
第五、在活动实施过程中制定具体的组织科室
德育实践活动:政教处、大队部,年级组、班级共同参与实施。兴趣实践活动:教务处、综合教研组,音、体、美学科组实施。学科实践活动:教务处、综合教研组,学科组,备课组实施。
社会实践活动:大队部、综合教研组,年级组、班级、备课组实施。第六、注重过程管理
1、实践活动方案由组织科室策划论证,报学校批准后,提前下发实施班级和学科组。
2、实施班级和教师将活动参与人员、活动参与情况、活动效果等如实记入实践活动记录表。
3、由组织科室整理保存实践活动原始材料,并交教研室存档。
第七、及时进行评价
1、综合实践活动分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两部分。
2、教师评价有组织科室实施,根据活动组织、活动管理、活动效果和成果材料量化评价,分出等级。
3、学生评价有具体实施班级或教师负责,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记录情况,计入学生成长记录袋。
三、存在的问题
(一)现存的系列问题
这是一门新开设的学科,运做起来是无章可寻的,只能是在摸索中实践。工作起来就困难重重,因此会遇到许多的问题,下面是任课教师在教学中的几点困惑。
困惑之一:安全问题影响课程实施。在当前安全第一的情况下,要教师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走进大自然,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是很难做到的,除了开学典礼能带学生近距离出去走走外,其余时间只好在校园里活动了。因此,安全问题束缚教师手脚,影响了课程实施。困惑之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评价问题不好操作。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很难正确完整的评价学生参加活动课的情况,因学生缺少一定的约束,所以不能保证所有的学生完整的完成每项课程内容。对过程评价,也是一个难点,特别是那些毅力较弱的学生更是虎头蛇尾。
困惑之三:培训何时到我校?综合实践课多为教师兼任,自然被视为“副科”。更要命的是综合实践课就像是个无底洞,工作时间无法科学计量、教师需要自己去开发课程、查阅各类资料、联系家长、社区各种活动场地、争取各种各样的课程资源……而这些却都与教师的职称、名师、模范等等评选工作无关。教师无论怎样干都等于白干,尽管加班加点无数,钱也不多拿一分。因此部分教师缺乏热情,因为激励机制尚不健全。近年来,各种教师培训文件频频而来,却从未对综合实践教师进行培训,使管理部门人员指导上困难,教师实施更迷惑。
困惑之四:综合实践课程只有课程说明,没有大纲、教材、教参和教具,具体教学时怎么办?
教师们针对此问题反映比较多,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教学活动,我们的体会是:综合实践课程的特点决定了综合实践课程不可能有全国统一的大纲、教材、教参和教具,只能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根据各校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农村与城市、重点校与非重点校、小学与中学、少数民族和边远山区等),选择相关的地区性教学资料,自主开发地方和校本教材,选购和自主开发相关学教具。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三无”课程——无课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标准至今没有公布)、无教材(此课程鼓励学校自主开发课程)、无专任教师(课程性质所决定,需要教师群体协同教学)。他们不知道,“三无”正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生命所在,对于综实课而言,生活即课程,社区即教室,人人皆为师,这是由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所决定的,也是它不同于传统学科课程之处。不知上级部门如何解决此问题?
困惑之五:综合实践课程对教师专业化程度要求较高,目前能胜任该门课程的教师很少甚至没有,怎么办?
我们认为,综合实践课程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包括专业知识、教学技能、思想观念等方面)以及专业化程度要求确实很高,但这是新形势对教师提出的要求,也是每个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由于广大的一线教师受职前教育(师范院校学习)、职后教育(继续教育)与考试压力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目前单个教师要单独开展综合实践教学活动将是十分困难的。对此,我们建议以年级组为单位形成教学群体开展综合实践教学活动,不同学科的教师群策群力,共同确定教学主题、设计活动方案、开展教学活动、对活动过程和成效作出评价,在综合实践教学活动中提高教师整体的专业化水平。
四、反思与建议
根据以上认识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要进一步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应该从下列几方面入手:
1、活动中的安全问题该如何解决?
只要活动,必然要考虑安全问题,安全保障是活动开展过程中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一方面,需要尽快出台有关法规,合理、恰当地规定教师的监护责任,让教师有可能同学生一起活动。同时积极创造条件,解决安全问题。例如,与保险公司合步为每一位学生买保险,等等。另一方面社会公民应该进一步理解教师的劳动,协同处理活动中出现的安全问题。只要全社会多一些理解,多一些支持,少一些过激的责怪和不合理的要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的安全问题完全可以合法、合理、合情地解决。
2、进一步加强教师培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目前最能体现新课程理念,对传统教学模式冲击力最强烈的一门新课程。它向教师提出了一项前所未有的新挑战:教师不仅要具备组织和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还必须
具备课程开发与课程评价的能力。因此,它对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具有全方位的促进作用。从我市实施情况来看,培训工作做得还是不错的,但是面还要扩展、程度还要加深,尤其是要加强对领导、督导人员、校长的培训,以切实提高他们的认识程度和行政能力。
师二中小学部教研室2011年11月13日
2.小学综合实践课程 教学设计 篇二
综合性学习是新课程理念下所特有的学习内容, 体现着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新一轮改革的观念。它倡导课程之间的整合交流, 倡导学生合作、探究、自主地掌握知识。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整体的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
1、让综合性活动作为单元教学的“先行者”
主题单元的教学是综合性活动开展的基础, 所以一般来说都安排在单元教学的最后, 作为单元学习的总结和延伸。不过在单元教学开展之前, 给学生营造一个自学的空间, 让学生在进入单元学习前就对单元内容有更深入的了解, 这对于教学而言也是可行的。这样摒弃了传统课堂中只要求一节课解决一个问题的做法, 而是着眼于一个阶段解决的问题。
2、综合活动与口语交际训练、写作相结合
当然, 综合性学习有个明显的特点, 就是它重在学科内外的联系, 重在学习的过程, 注重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能较好地整合知识和能力。因此, 我们也不应该单纯地把综合性活动单独割裂开来, 独立开展。往往可以在“巧”字上下工夫。每到一个单元开始之前, 要习惯浏览单元内容, 考虑课时的安排和内容的安排。最重要的还是要了解一下内容之间的联系, 以便于在教学中可以科学地掌控, 找准时机, 提高教学的效率。不难发现, 语文天地中的“初显身手”与“畅所欲言”、“笔下生花”等内容总是有联系的, 把握好联系, 我们可以顺水推舟, 将综合性活动与口语交际训练和写作的训练结合起来, 相辅相成, 相得益彰。
3、在综合活动中总结单元内容
在综合活动中对单元的内容进行总结和拓展、延伸, 这是新课程后教学中比较常用的策略, 有很多的教学的内容都比较适合用这一办法, 对于学生来说, 也是一个好的总结。所谓集腋成裘、聚沙成塔, 学生通过一个单元的学习、积累, 在综合活动中进行资料的归类、整理和表述、交流, 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培养都是有利的。
二、重视实践训练, 教师做到成竹在胸
新课程呼唤教学的灵活、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呼唤学生的学习方式要向自主、合作、探究发方式转变,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而综合性学习活动正是沟通课堂内外, 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良好契机。我们应该把握好这一契机, 认真地落实综合活动的组织, 为培养综合型的人才而努力。
1、目标设定联系生活
语文实践活动课程跟社会活动、现代信息密切相关, 许多语文实践活动课要组织学生走出教室, 走出校园, 跟其他人交往接触, 使学生了解社会, 增长见识。如:“考察名胜古迹”、“感受生活中的乐趣”、“地名趣事”、“世界风云”等等语文实践活动课都要求学生走向社会, 进行调查研究。在制定活动目标的时候, 要更多地考虑学生的生活实际, 密切联系生活, 让他们感受生活中的知识, 应用语文知识并形成能力。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定位密切联系生活, 学生才能从生活中受到感染。教师的教学应该是自主的, 是建立在洞察了语文的教学目标之后的策略, 这样才是个性化的。
2、教师角色—甘当“顾问”
综合实践活动中, 强调学生是主体, 是主要角色, 那么, 教师应该充当什么角色呢?回答很简单, 做“顾问”。教师只要当好“顾问”, 在一旁在必要的时候给学生必要的指导, 就足够了。学生编排话剧的时候, 会有很多的问题, 比如表情啊, 动作啊, 道具啊等等, 他们一定会找你问的, 你怎么办?不要急着告诉他答案, 不妨了解一下他们是怎么想的, 告诉他们有那些方法可以参考, 有哪些例子可以参照, 他们自然就又走到了自主学习的路上去了。教师要当好这个顾问, 也不是容易的事情, 你必须要对活动有明确的认识, 对活动的目的要有清晰的概念, 要让学生学会什么?了解什么?感受什么?活动中出现的问题的预设等, 心中都要有数。在指导学生的时候, 欲擒故纵, 《学记》中说:“道而弗牵, 强而弗抑, 开而弗达”。教师当好了“顾问”, 学生才有机会当好学习的“主人”。
三、注重学科整合, 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 语文学科提倡跨领域学习, 与其他课程相结合, 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基于这样的理念, 语文学科在编排上己经特别重视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的同步和互相交融。在语文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 更要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的知识, 综合运用各种教学资源, 大胆地把语文放到一个综合的大舞台去展现, 从而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要达到语文与其他学科方法的整合, 对教师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 不仅要有整合的意识, 而且还应具有整合的能力。教师不仅要熟悉学科的知识和特点, 还应具有更为广博的横向知识, 了解其他学科的教学特点;不仅要加强知识的更新学习, 而且要加强自身的教学理论、教学思想的学习, 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我们要积极拓展语文的教学资源, 积极开发和利用与课程相关联的资源,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九年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中关于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这样要求的:“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 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 等等。”因此, 注重学科整合, 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是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个性化教学的策略之一。
摘要:小学阶段是人生中最长的一个学段, 也是学生智力发展、思维发展、创新能力及基本技能发展的起步阶段, 是学生个性发展的黄金时期。语文的教学因为学科的特殊性而决定其必然凸显鲜明的个性。本文基于此, 针对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个性化教学进行了分析与阐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个性化
参考文献
[1]柳海民主编:《当代教育理论专题》,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3月版
[2]朱小蔓主编:《中小学德育专题》,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年5月版
3.小学综合实践课程 教学设计 篇三
资源整合
1.学科资源整合
这里的学科资源是指存在于如语文、数学、英语等教学科目中的可利用的课程资源。整体设计的过程中,注意从学科知识内容或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联系出发,寻求相关的、学生感兴趣的主题内容。避免活动的重复开展,提高开展的有效性。如“家庭中的我”主题活动设计运用多种形式,整体规划,将多学科课程资源综合协调,引领学生从“书本世界”到“生活世界”,真正地走进生活、回归生活,在生活中学习、发展,促进了学生整体性的发展。
三年级上学期“感受自我成长”单元之“家庭中的我”主题活动:
主题一:家庭树
主题二:在关怀下成长
主题三:生命中处处有爱
主题四:“我爱我家”音乐会
2.校内与校外资源整合
凡属学校范围之内的课程资源就是校内资源。超出学校范围的课程资源就是校外资源。无论是校内资源,还是校外资源都涵括了如物质资源、文化资源、人力资源以及信息资源等。一方面应高效使用校内资源,另一方面,筛选校外资源,结合需要与开发能力进行选择。
内容融合
1.指定领域内融合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以学生为核心,主要围绕三条线索:“探究自然世界”“关注社会生活”“感受自我成长”。其中“探究自然世界”分为“季节”“生长”两条线,“关注社会生活”分为“文化”“环保”两条线,“感受自我成长”分为“了解自我”“提高自我”两条线。主题内容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三大要素,并渗透信息技术教育,体现活动的综合性。从纵向看,不同学期或年级间采用螺旋式课程的组织方式,实现生活逻辑与学生心理逻辑的统一,做到长程主题与短程主题的有机结合。
2.指定领域与非指定领域内容融合
除了指定领域以外,综合实践活动还包括大量非指定领域,如:班团队活动、校传统活动(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学生的心理健康活动等。这些活动在开展过程中可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定领域相结合,也可以单独开设,但课程目标的指向是一致的。指定领域与非指定领域互为补充,共同构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如“校园中的我”主题的设计就体现了这一策略。
四年级上学期“感受自我成长”单元之“校园中的我”主题活动:
主题一:我们的学校
主题二:我和同桌
主题三:老师爱我,我爱她
主题四:我与敬老院
方式综合
1.对话式与探究式综合
对话式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就某一活动主题共同交流、讨论,以深入开展活动的方式。探究是基于学生的兴趣,通过教师与学生共同设定的问题情境、提出活动任务,让学生利用已有的学习能力,自主地查阅相关资料和信息,综合地运用所获取的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活动方式。在具体的活动过程中,对话式和探究式是灵活变化的。
2.动手与动脑综合
如在“关注生态平衡”主题活动中通过“绘画、资料搜集、测量、实验”等活动方式引领学生进一步深入了解身边自然环境,掌握一些保护、改善以及利用自然环境的技能。经动脑类如“调查、访谈、总结、宣传”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了人与自然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
3.活动和合
这里的“和”表示和谐,“合”代表着切合、适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整体设计研究不仅深化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及其设计的认识与研究,而且极大地促进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化与有效化,还培养了一批具有校本课程开发能力的教师,形成了一种新的教师文化。自从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整体设计”研究以来,学生态度发生了较大变化。许多教师也认为参与实验以来自己不断建构课程意识,提高了课程能力。同时,研究的需要促使教师们展开广泛的继续学习。此外,由于整体设计需要设计者们与学校内其它部门和人员、社会单位、社区以及家长的沟通、合作以及交流,这极大地促进了教师合作意识、沟通能力的提高。
4.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标准 篇四
第一节 课程的本质与定位
一、课程的本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超越了学科领域的框架,且相对独立的课程组织形态。它将儿童本位教育与社会本位教育相结合,以学生为主体,以综合体为学习对象,以“问题学习”、“履历学习”、“合作交流学习”、“柔韧学习”等为基本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自我发现课题、自主探究课题、综合解决问题的精神、资质和能力为宗旨,经过学生主体性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将教与学、内容与形式、感情与活动、个体与群体、课内与课外、自然性和社会性、科学性与人文性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积累和丰富更多的直接经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和提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的定位。
1、它与学科课程并列。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独立的课程,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它是综合程度最高的课程形态。它在学习系统结构、实践方法和手段等方面有着与学科课程质的不同。
2、它与学科课程相互补充、相得益彰,不能相互替代。
在实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时要注意防止两种错误倾向:既要防止教学活动游离于学科理性,而步入学习的经验主义误区;又要防止学科的知识和系统教学活动的束缚,而局限在简单层次上的学科教学的重复和凑合。要及时补足学科教学的缺损。
第二节 课程开发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原理
1、教育学原理 ①大教育学原理。大教育观依据社会未来发展和科学技术未来发展的趋向,坚持认为教育应该是一个多样的、开放的、综合的大系统。当今知识“爆炸”,并且“日新月异”,因此教育应当时间长、空间广、内容多、效率高。时间长,空间广。是强调实行终身教育并发展各类教育。而内容多是强调发展博才教育,让学生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通过广泛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各种专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综合思维能力。效率高则是指教育不但要为儿童未来的社会实践与文化创造作文化知识的准备,更要作学力发展的准备。强调使学生掌握具有“生成性”的各种方法性知识。这些方法性知识包括信息收集和交流的方法、调查与访问的方法、统计测量的方法、发表和讨论的方法,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的方法等等。基于以上认识,本课程努力拓展教育时空,使学习与学校外的学习和终身学习紧密地联系起来。例如,课程教材在开发时注意内容的引伸性,教育途径上想方设法与广播、电视、戏剧、报刊、图书、讲座等社会教育进行有效的链接。其次,本课程致力于实现内容性知识向方法性知识的重心转移,以及单一学习向综合学习的转变。? ②情境教学原理。情境包含主观情境和客观情境。主观情境即针对儿童特点,运用图画、音乐、表演等艺术的直观或现实生活中的典型场景,所创造的一种“亲、助、乐”的师生人际情境和“美、智、趣”的学习情境。促使儿童以最佳情绪状态,主动投入、参与到学习当中,获得主动发展。客观情境是指含有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情境。在客观情境中,由于每一个真实问题的解决不仅需要得到学习者经验背景的支持,也需要运用多种概念、原理。因此,本教材力求弱化或打破不同学科间的界限,强调学科间的相互渗透、联系、整合。其次,客观情境中的各种事件与问题是学生要完成的“真实性任务”,由于这些事件和问题本身的复杂性,以及他们永远处于一个发生、发展的变化过程中,因此,教师和学生在对事件和问题的综合探究过程中,必然会衍生出新的问题情境,即新生出许多潜在的学习机会,使自己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有意义的知识和技能。于是,教学内部和进程就变固定不变的静态的教育载体为不断变化的动态的有机的整体,这有利于学生对整体世界的理解和把握,避免了简单地按顺序复现不同科目各个方面的信息碎片,造成知识专门化。可以说,情境教学原理使本课程开发的重要理论基础。③探究教学原理。传统学校教育课程是以教师“告诉”的方式传递知识的,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我们并不否认这种教育方式对于学生发展的重要价值,但这种教育方式所能传递的只是学问知识或者说科学知识。而相对于科学知识还有一种体验知识。体验知识是由身体活动和直接体验而产生的,当学习者在以后遇到相似的对象与情景时,体验知识就会转化为经验来解决实际问题。所以探究学习特别注重直接感受和经验的积累过程,即注重知识的体验过程。教师的任务就是为学生指定探究的步骤,形成探究的环境,为学生的的探究活动提供方便,尽可能使学生达到自主地发现,从而使学生在简单层次上成为“科学家”,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可能学不到许多科学的“事实”,但他学会了探究的途径和方法,领会了一种探究精神,并体会到科学是一个不断变化的领域。因此,本课程将体验知识纳入其中,以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学问知识的能力。并且体验知识的纳入,也将弥补传统分科课程非人性化的不足,恢复学校知识的人性化特质。
④活动教学原理。人的知识结构是通过学习者与学习环境的交互作用建立起来的,而活动(外部活动和内化了的思维活动)就是学习者和学习环境的联接点。因此活动教学努力增加学生活动机会,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不断追踪社会发展和时代发展的方向,例如民族文化、人口发展、繁忙商务、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等,当活动课的选题范围不再受到传统学科体系局限的时候,它就自然而然地将课堂和学校的教育延伸到无限广阔的时空。而本课程也致力于加强教育与当代现实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开放的教育时空中享受到丰富的教育环境、教育资源和教育途径。而且“活动”作为一个综合的“工作单元”,其多样的活动方式,也使活动者的能力与个性得到全面地、健康和谐地发展。
⑤合作教学原理。本课程注尤其重结合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参与到学习“共同体”中来,使需要多种学科知识和多种技能的实践活动得以开展。因为在合作教学中,儿童在自己发展的阶段还不能完成的任务(处于最近发展区内的任务),可以在与他人的合作中得到解决。其次,师生互敬互爱、平等的合作与交流也能最大限度地激活儿童内在的机能,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激发强烈的认识、创造积极性。更为重要的是,合作性的教学方式,使教学成为一种主动学习的团体经历,从而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合作的意识与团队精神等现代社会公民所必需的基本素养。
2、心理学原心理
①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心理学认为,所谓学习是学习者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创造意义、产生知识。学习成果有赖于学习者的主动介入以及丰富的教育环境的提供。所以
(一)建构主义的教学策略是以学习者为中心,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评价的运用上引发、保护、激励儿童的学习兴趣,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扮演好组织者、引导者、帮助者、促进者的角色,以此促进学习者的主动介入,促进学习者与环境的交互作用。
(二)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是开放的。预定、分科的知识和按科目方式熟悉知识的组织型态组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学习环境,显然,这样的学习环境不能保证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相联系,不能保证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背景发生际遇,也就不能保证与学习者发生交互作用。开放的学习环境,无论是教材内容还是学习方式、组织型态等等都应具有灵活性和变通性,学习者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和取舍。开放的学习环境有除教师、教材、学生以外物质的、心理的、社会的、文化的多种因素构成,是一个不断与学习者发生交互作用的动态系统。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直接影响本课程的特色和价值取向。
②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每个人生来就具有学习的潜能和动力,并能确定自己的学习需求。因此,教师的任务不是教学生知识,也不是教学生怎样学,而是设置一种有利于自由学习的情境,让学生自己学习自己所需要的一切。本课程就致力于设置这样一种自由学习的情境,即为学生营造一种促进学习的气氛,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以及多样的学习手段。
在人本主义心理学视野中,人是整体的人,是不可分割的。因此,一次有意义的学习应该把逻辑与直觉、理智与情感、概念与经验、观念与意义等结合在一起,即在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必须从整个的人着眼,将知、情、意、行的教育贯穿其中,融会贯通。即不仅要传授知识、形成技能,更要注重学生情绪、情感、情操、态度、道德、信念、价值观的培养。在这种思想影响下,本课程的整体运作变纯粹的、工具性的灌输知识的操作活动为一种理想的、应然的对真理的追求,尊重人性,保护童心,崇尚自然,促进人的整体发展。
③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是观察学习,人类学习除直接学习以外,更重要的还在于可以通过观察进行间接的学习。当然,观察学习不是对榜样的机械模仿,它是一种更 为复杂的学习形式,观察学习,可以抽样出榜样行为的特征,形成规则,并通过对这些规则的重新组织,形成全新的行为。因为这种观察学习随时随地在人们的相互接触中潜移默化地进行着,因此本课程特别注重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使师生的行为也成为一种重要的学习资源,使他们的知识与个性得到互补。其次,社会学习理论也促使我们大胆地把不同区域内的生活内容引进教材。尽管这些内容,学生没有切身体验的机会,但社会学习理论告诉我们,通过文字的阅读,大量图片、录像的观察,以及模拟情境中的模仿,学生还是有兴趣和能力接受。这种观察与模仿对人的个性形成,生活和工作方式的养成,道德品质和社会性行为的塑造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④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理论是针对智能一元化理论提出的。智能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一)多元性。人的智能结构由七种智能要素组成,即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思维智能、肢体运作智能、音乐智能、交际智能、内省智能。这七种智能要素同等重要,在教学中应该给予同等关注。而且,这七种智能应该统和在一起作为一个整体加以培育,而不能将智力目标在不同的时间内被分段而单一地提出,并按部就班地训练、强化、巩固。
(二)差异性。不同的环境和教育条件下个体的智力发展方向和程度有着明显的差异。本课程充分保证学生在学习目标、内容、方式、伙伴、程度上的自由选择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随时进行有意识地自我调整。其次,本课程引进了着眼于过程地多种评价方法,使教育在每个学习者身上得到最大成功。
(三)实践性。智力不是上天赐予少数幸运着一种特殊的脑内物质,而是每个人在不同方面,不同程度地拥有一系列解决现实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发现新知识、创造出有效产品地能力。因此,课程开发要注重实践性。
(四)开发性。人的多元智能的发展水平的高低关键在于开发。因此,学校教育应帮助学生发现其智能的特点和业余爱好,让其充分施展一技之长,并以此带动其它智能要素地开发,促进其全面发展。
3、文化学原理
学校教育和环境文化。文化是人类在一定时期,一定区域内,依据他们的能力,在同周围环境的斗争中,以及在他们的理论与实践中创造的成果。也就是说,文化是人与环境交互作用的产物。文化有着明显的地域特征和社会历史背景。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就是根据地理区域分成了若干个板块,这种充分吸收“文化产生于特定环境”学说的划分不影响学习者对文化的整体感悟,相反,有利于历史纵深的推进。
广义地理解,文化赖以存在的环境包括社会环境、人文环境、自然环境。要使文化健康发展,教育就应塑造、养育内心和谐、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和谐的人。其中自然环境长期被视作被征服的对象,破坏严重,使人类直接面临生存危机。我们要保护和改善环境,必须唤起人们的环保意识,增强对人类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理解,发展解决环境问题的技能,树立正确的环境价值观。而要实现这些目标,必由之路就是教育,根本途径是学校教育。于是,环境教育理所当然地成了本课程重要的教育内容。
第三节 课程编写的基本思路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课程组织形态,超越了传统单一学科的界限,体现了水平组织的原则。课程根据组织成完整的教学单元。通过学生主体性的、创造性的、实践性的学习过程,有机地将知识与经验、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结合起来,以提高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资质和能力,促进学生知情意行和谐统一的发展。
本课程的开发是一项复杂的思想和思维的统和工程。
从课程目标的视点看,本课程的开发力求“全人化”,即从课程的内容到结构的编排,从问题窗口到解决问题的材料援助,力求促进学生个性的自我张扬、学生人格的和谐发展、学生精神底蕴的充实饱满、学生只能力的全面提升。
从课程设计的视点看,本课程的开发力求“全程化”,即课程设计的动态性和发展性。对学生而言,本课程不是接受的对象,而是开发、开创的对象。学生面对的不是既定的静态的课程“支持本”,而是以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创造性为基础的,可以叠加、拆分、完善的学习体系。对于学习而言,本课程不是学习的终极目标,而是一种履历、一种经验、一种方式、一种导向。学习本课程不是为了占有它,而是为了感知它、享用它。从课程定位的视点看,本课程的开发力求“全息化”,即课程所含的信息量,以及信息量的无穷大。本课程追求一定的学问知识,但更注重体验性知识,并且力图促进两者之间的依存与融合,努力实现学科知识在应用中的沟通与活化;追求事实性知识、但更重视方法性知识,并力图体现两者之间手段与目的、基础与升华的统整性。
第四节 课程目标与内容
一、课程目标
1、总体目标
为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地形成与提高,本课程的教学设计重在为学生构建社会化、生活化、活动化、主体式、开放式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综合应用知识的实践机会。在知识目标方面,重视体验性知识、策略性知识和跨学科知识;在能力目标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认知能力、计划能力、表现能力、管理能力、创造能力和信息的搜集和处理能力;在情义目标方面,着重培育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进取心、责任心、共生心,增强学生的质量意识和效率意识,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意志,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全发展。
(1)引导学生感受祖国的地域面貌和风俗人情,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获得积极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3)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合作精神。
(4)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意识和能力。
(6)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创新的精神和能力。
(7)培养学生使用学习工具、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基本能力。
(8)对人类的起源充满好奇,关心人的生理、心理奥妙,提高学生对人类生活、生命和心理的理解力。
(9)对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三大领域中的一些现象。如神奇的中草药、海市蜃楼,循环往复的食物链等充满好奇,并具有探究的欲望。领悟到这些大自然之谜和人类对大自然之谜的不懈探求构成了大自然的永恒魅力。
(10)热爱大自然,努力拓宽渠道、创造机会领略大自然的优美风光,向往绿色生活。
(11)将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视作生命,珍爱并善待周围环境的自然事物,能领略到来自动植物的智慧、情感、幽默、思想„„
(12)初步感知各种地域风貌和民俗风情的美学特征,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13)了解并积极关注现实中的各种环境问题问题,身体力行,把保护环境的承诺付诸行动,并积极作好环保宣传。
2、阶段目标
中段(3-4年级):
(1)使学生初步了解社会关系、生活常识、健康的休闲方式和文化活动,培养学生适应现代生活的基本能力。
(2)让学生初步了解祖国的地域风情和习俗,初步感知大自然的美和人间亲情,培育学生的生活热情和爱美情趣。
(3)使学生了解基本的社会发展历史、现代生活常识、文化艺术活动和人的内心世界,引导学生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认识生活、认识人类自身
(4)培养学生勤于观察、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勇于的积极态度和情绪,提高学生的求知欲。(5)初步培养学生使用文本、超文本学习工具的意识和方法,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收集信息、分析和利用信息的方法。
(6)初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多角度、多层面地思考问题的能力。(7)使学生初步获得参与探究的学习生活体验,培育学生的学习兴趣。(8)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的理想、培养学生学习和生活的自信心和意志力。(9)培养学生初步的计划活动和组织管理能力。(5-6)年级:
(1)使学生感受祖国的地域风貌和传统习俗,体验民族风情,社会家庭生活和人间亲情。(2)使学生了解基本的发展历史、现代生活常识、文化艺术活动和人的内心世界,引导学生认识社会、认识自然、认识生活、认识人类自身。
(3)初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多角度、多层面地思考问题的能力。(4)培养学生基本的人际交往能力、合作能力和自我表现能力。
(5)使学生具有初步地活动计划能力,社会调查能力,具有初步地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6)初步培养学生地成果意识、质量意识。
(7)使学生初步理解祖国地域风貌和民俗风情的美学特征,体味社会生活、家庭生活的情趣,关心人的心理和生命的奥妙,提高学生对人类生活、生命和心理的理解力。
(8)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勇于实践、不断创新的进取精神,以及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和人格。(9)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质量意识、效率意识、服务意识。
(10)培养学生从整体上看问题,并活用知识综合性地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11)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合作能力。(12)初步培养学生获取学习资料的能力。
(13)使学生具有初步的策划学习活动、主题论证、调查取材、分析判断和活动总结的能力。(14)使学生了解基本的经营和广告知识,生活安全知识、身心保健知识,并具有初步的经济活动能力和生活美化能力。
(15)使学生关心社会历史现状,关心文化活动,关心地球和生存环境,关心民情,初步形成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二、课程内容 生命之源 人类的起源; 恐龙的足迹; 人与自然; 人与灾害; 人体的奥秘; 人口与家庭;
主题活动示例(专题与思路型;问题与材料型;窗口与例示型;板块与路径型)
自然风光 黄土高坡; 茫茫沙漠; 圣洁高原; 绿色草原; 神秘山林; 烟雨水乡; 迷人海滨;
主题活动示例(专题与思路型;问题与材料型;窗口与例示型;板块与路径型)
自然奥秘
循环往复的食物链; 取之不尽的新能源; 神奇天然的中草药;
主题活动示例(专题与思路型;问题与材料型;窗口与例示型;板块与路径型)
动物植物
动植物的语言; 动植物的智慧; 动植物的幽默; 动植物的品质; 动植物的自我保护; 动植物的情感天地;
主题活动示例(专题与思路型;问题与材料型;窗口与例示型;板块与路径型)
环境污染 暴?走?黄?沙;
“楼兰王国”失踪之谜 “渴”望未来? 天下“酸雨”
“水墨古镇”——? 还?一片洁净的天空
第六节 教学实施意见
1、关于于教学内容、形式与时间安排
(1)在教学的内容组合方面,根据本课程的特点,结合学校的地域风情和办学特色,围绕“绿色”主题,以及教师和学生的知识能力、生活经验和兴趣爱好,在落实公共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确定重点教学内容。努力使教学的内容能够掀起学生的思想浪花、矫正和完善学生的性格、拓宽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2)在教学的组织形式方面,力求多姿多彩。尽量提供学生真实体验的机会,倡导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以实践性、综合化沙龙式、研究为基本的教学形式,根据教学的内容合理匹配指导教师和教学媒体,灵活应变学习的组织结构和学习的场所,为达成教学目标创设优良的学习环境。
(3)在教学时间方面,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周课时量,中段和高段每周1---2课时。教学时间的安排一般采用集中和分散两种方式,学校课程教学的年、月,结合社区事业活动和学校的例行教育活动,确定本课程的集中教学时间和分散教学时间。集中教学时间主要用来计划、交流、展示、评价。
2、关于教学设计
本课程的教学设计要注意把握三个要点:①目标集中而明确,并具有高于学科教学的学习难度,防止课程教学的低水平徘徊,而导致教学资源的流失;②尽可能安排学生体验生活,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景;③体现教学弹性,以做一日和尚撞一天钟现场调节,确保教学活性,防止“满打满算”。
同时,本课程的教学设计要重视争取三个支持:①争取学生的信念和情感支持,以便开掘学习者的个体潜能;②争取社会、家庭的支持和学校教师群体的支持,以形成教学的合力;③注重警告学习资料的支持,充分享用教材里的学习支持库,同时,努力发掘和拓宽学生获取学习资料的途径,以丰富学习资料,提高学习的价值。
3、关于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教学的重要内容,本课程的教学评价要强化六个结合,即人文性与科学性相结合、本课程的教学与学科教学相结合、本地环境与异地环境相结合、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相结合、显性成果与隐性收获相结合、学校与社会家庭相结合。
4、关于课程教学的管理与研究 本课程是一门新的课程,为了确保课程教学的质量学校要加强教学管理:一方面要启用“精兵”来担任本课程的教学工作,主动培训教学骨干,努力使师资水平适应课程教学的需要。另一方面要有“强将”来主管本课程的教学与研究,使之成为学校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窗口。
5.小学科学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篇五
扬州市江都区实验小学孟菊
作为一线小学科学专职教师在学校学生数充足的日子里,我们没有机会任教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但是细细想来,我们小学科学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关系也是非常密切。
首先,小学科学课程强调科学与社会的联系,科学与技术的联系。这本身就蕴含了学科整合的特点。我们不能就科学原理讲科学原理,否则这样的讲解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木之本。科学的发展源于社会的需要,源于人们认知的困惑与探索。反之,科学的发展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当人类从石器时代迈向工业时代乃至信息时代,社会的每一点进步都蕴含着科学认识的加深。科学与技术相比显得更加抽象、概括,科学在社会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往往是通过技术表达,而每次的技术革新反过来也会促动科学的发展,这个现象在科学史上也是频繁出现。
总而言之,作为科学教师在平日教学中绝不能孤立地讲科学,绝对要有一个大课程的观念。
另外,作为常识课的小学科学教师,在学校虽然没有被安排显性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但是带领学生参加相关的社团活动,社团活动的范围其实就是隐性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这在实施社团活动计划的老师,我深有感触:带领学生进行与学科有关的社团活动一定要从学校传统,教师个人兴趣爱好,学生接受能力等方面全盘考虑。
我校作为有着十来年科技先进校光荣称号的单位,显然有着培养学生科技活动能力的肥沃土壤。近年来我校组织学生参加江苏省“金钥匙”杯知识竞赛、校园之间竞技比赛频频获奖,这是被挑选出来的精英学生的出色表现,更是学校科学组教师群策群力精心组织的结果。作为科学组教师的一员,当我被学校安排组织学生参加科技社团活动,我首先想到的就是怎样把所谓的精英教育普及为平民教育,让更多的学生有参加类似竞技的机会,让他们体验更多的深入思考、动手实践的快乐。
6.小学综合实践课程 教学设计 篇六
1、能通过搜集对联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悠久的民族文化,初步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2、通过丰富多彩的擂台赛活动,锻炼学生说、赏、对、写等综合能力,领悟对联中蕴藏的深刻含义,领悟祖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弘扬祖国的民族文化,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课前准备:布置学生搜集、整理数十副对联。
训练过程:
一、导入,激发兴趣“春回大地千山秀,日照神州百业兴”,大家一定还记得我们学过的那些春联吧,今年寒假期间,大街小巷留下了我们搜集的足迹,今天的课堂就是你们展示的平台,准备好了吗?
二、活动,掀起高潮
1、背对联浏览各种各样的对联,就像是漫游在万紫千红的百花园中。请每组推荐积累对联最多的三人参加比赛,超过十五副者就可以获得“博采星”。
2、谈对联开卷有益,读读对联,收益多多,你最喜欢哪一副对联呢?请每组推荐一人谈谈对你最喜欢的对联的理解,理由充分的将获得“智多星”。(学生1:“以文会友,以德为邻”。我对这幅对联是这样理解的:四海之内,朋友固然多,但最博学的朋友应是你最亲密的,选择一个好邻居,事关你的生活,应和一个有德行的君子为邻。
学生2:“你们听过这样一副对联吗?‘德才兼备人民公仆,品学同优国家栋梁’。当今社会呼唤着德才兼备的人民公仆,作为新世纪的我们,现在要做一个品学同优的好少年,早日成为国家栋梁。
学生3:“我最喜欢的一副对联是‘欲知千古事,须读万车书’。这副对联告诉我们读书的重要性,上下五千年的文明都浓缩在这方寸书中,多读书可以多长见识。这对联用来激励、鞭策我们与好书交朋友,拓宽我们的视野,我喜欢这副对联并把它作为我的座右铭。
„„)
3、对对联(1)请同学们给下列对联找朋友,读一读,注意内容、对仗和声律。物华天宝年年好
放歌高唱好河山
梅开万树五岳红
半含冬景半含春
柳垂千丝三江绿
人杰地灵处处春
几点雪花几点雨
举杯喜迎新岁月(2)如果老师给你一副残缺的对联,你有信心把它填完整吗?
风抚千条柳
雨()万朵花(学生自主吟诵,斟酌,纷纷说出了“打”、“滋”、“润”、“染”、“拂”、“摸”„„经过大家的比较、品析,一致认为“拂”、“润”、“染”更符合诗的意境韵律。)(3)老师出上联,学生对下联,对得工整的可以获得“智慧星”。例举:①山山水水,时时明明秀秀
②一马当先辞旧岁
③新人新事新风尚 „„(学生在四人小组内讨论切磋后争相发言,很快对第二联的下联形成了共识——“三羊开泰贺新年”。然后争相试对第一、第三句的下联,有的说:“我对第三联‘好山好水好风景’”;有的说:“好年好景好运气”;有的说:“好年好月好日子”„„第一联的挑战赛更是掀起了活动的高潮。有的说:“我的下联是这样的‘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有的说:“虽然你引用古诗词对的很工整,但是太伤感了,我来对‘团团圆圆,家家和和睦睦’”,顿时教室里掌声一片;有的说:“我认为来对‘花花草草,棵棵青青翠翠’也很贴切。”;掌声未息,又有的说:“我对的是‘来来往往,人人平平安安’”„„)
4、写对联这一次轮到我们的小小书法家大显身手了。请每组推荐一名书法特长生当堂书写对联,悬挂于教室之内,让学生争相评点,优胜者可获得“才艺星”。
三、写作,交流感受对联,就像一首诗,充满诗情画意;对联,就像一首歌,悦耳动听;对联,就像一座百花园,姹紫嫣红。刚才的活动,让我们充满了欢乐,来,拿起我们的笔,把刚才的欢乐描述下来吧!
四、评比,激励提高 同字异音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读音:海水潮,朝朝潮,朝潮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读音:浮云涨,长长涨,长涨长消)异字同音
饥鸡盗稻童桶打,暑鼠凉梁客咳惊。无山得似巫山好,何水能如河水清。贾岛醉来非假倒,刘伶饮尽不留零。回文倒顺
人过大佛寺 寺佛大过人 客上天然居 居然天上客 僧游云隐寺 寺隐云游僧 处处红花红处处 重重绿树绿重重 雪映梅花梅映雪 莺宜柳絮柳宜莺 静泉山上山泉静 清水塘里塘水清
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山东落花生花落东山。顶针联
山羊上山,山碰山羊角;水牛下水,水没水牛腰。松叶竹叶叶叶翠 秋声雁声声声寒 无锡锡山山无锡平湖湖水水平湖
开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与己何所不容。
对联故事 某生家贫,向亲友借贷,均被拒绝。中举后,亲友纷纷前来巴结,趋之若鹜。书生感慨万千,在门口贴了一副对联:回忆去岁,饥荒五、六、七月间,柴米尽焦枯,贫无一寸铁,赊不得,欠不得,虽有近亲远戚,谁肯雪中送炭; 侥幸今年,科举头、二、三场内,文章皆合适,中了五经魁,名也香,姓也香,不拘张三李四,都来锦上添花。
叠字复字
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 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 风风雨雨,年年暮暮朝朝 重重迭迭山,曲曲环环路; 丁丁冬冬泉,高高下下树 读书好,耕田好,学好便好; 创业难,守业难,知难不难 同偏旁部首联
嗟叹嚎啕哽咽喉 泪滴湘江流满海 荷花茎藕蓬莲苔 芙蓉芍药蕊芬芳 逢迎远近逍遥过 进退连还运道通 寄寓客家牢守寒窗空寂寞 迷途逝远返回达道游逍遥
琵琶琴瑟八大王 王王在上(八国联军出上联)魑魅魍魉 四小鬼鬼鬼犯边(清朝官员对下联)谐音双关
莲子心中苦 梨儿腹内酸
(金圣叹刑前自叹。“莲”谐“怜”;“梨”谐“离”。)身居宝塔,眼望孔明,怨江围实难旅步 鸟处笼中,心思槽巢,恨关羽不得张飞
(四川内江三元塔楹联。“孔明、江围、旅步、槽巢”谐“诸葛亮、姜维、吕布、曹操”;此外还有含有人名:关羽,张飞。)
二猿断木深山中,小猴子也敢对锯 一马陷足污泥内,老畜生怎能出蹄
(解缙、李调元互嘲。“锯、蹄”谐“句、题”。)塔内点灯 层层孔明诸角(葛)亮 池中栽藕 节节太白理长根(庚)(诸葛亮字孔明;李太白字长庚。)因荷而得藕?有杏不须梅!
(上联可谐音为“因何而得偶”;下联可谐音为“有幸不须媒”。)两舟竞渡,橹速不如帆快 ;百管争鸣,笛清难比萧和。(“橹速、帆快、笛清、萧和”分别谐音国人物“鲁肃、攀哙、狄青、萧何”。)
隐字联
君子之交淡如 醉翁之意不在 上联隐「水」下联隐「酒」 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
上联:缺一(衣)下联:少十(食)歇后联
乌鸦飞入鹭鸶群,雪里送炭;凤凰立在鸳鸯畔,锦上添花 稻草扎秧--父抱子 竹篮提笋--母怀儿 开花芝麻--步步高;出土甘蔗--节节甜
鸡犬过霜桥--一路竹叶梅花;牛马行雪地--两行蚌壳团鱼 谜语联
一口能吞二泉三江四海五湖水 孤胆敢入十方百姓千家万户门(谜底:热水瓶)
白蛇过江,头顶一轮红日;青龙挂壁,身披万点金星。(上联谜底:油灯 下联谜底:秤)集句联
闲吟步竹石 长醉歌芳菲(集李白诗句联)穷愁但有骨 诗兴不无神(集杜甫诗句联)林花经雨香犹在 芳草留人意自闲(集宋诗句联)身行万里半天下 眼高四海空无人(集苏轼诗句联)名胜联
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憾;大江东去,波涛洗尽古今愁。——[宋]苏轼题武昌黄鹤楼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画、天下事,事事关心。
——[明]顾宪成题东林书院 讽喻联
官大,权大,肚子大,口袋更大; 手长,舌长,裙带长,好景不长(讽某些腐败者)
民犹是也,国犹是也,无分南北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不是东西(“总统不是东西”讽贿选总统曹锟)坐,请坐,请上坐; 茶,泡茶,泡好茶(苏轼讽势利者)谐趣联
此木为柴山山出;因火成烟夕夕多。狗啃河上(和尚)骨(苏轼出上联)水流东坡诗(尸)(佛印对下联)天为棋盘,星为子,何人能下? 地作琵琶,路作弦,哪个敢弹? 风起大寒霜降屋前成小雪
日照端午清明水底见重阳(含六个节气)蔺相如,司马相如,名相如,实不相如; 魏无忌,长孙无忌,彼无忌,此亦无忌。北雁南飞双翅东西分上下,前车后辙两轮左右走高低。磨砺以须,问天下头颅有几;
及锋而试,看老夫手段如何?(理发店对联)无情对
相传,“无情对”为清代张之洞所创。这种对联形式,出句和对句各自成章,通过别解才能上下呼应。一天,张之洞在陶然亭会饮,以当时人的一句诗“树已半寻休纵斧”为上句,张对之以“果然一点不相干”。上下联中,“树”、“果”、“萧”皆草木类;“已”、“然”、“何”皆虚字;“半”、“一”、皆数字;“寻”、“点”皆转义为动词;“休”“不”皆虚字;“纵”、“相”皆虚字;“斧”、“干”则为古代兵器。张之洞的对句,以土语对诗句不拘一格。五风十雨梅黄节 二水三山李白诗 怕热最宜穿短裤 论功还欲请长缨 有酒不妨邀明月 无钱哪得食云吞 上联:围棋赌酒,一着一酌。下联:坐漏读书,五更五经。上联:李打鲤归岩,李沉鲤又出。下联:风吹蜂落地,风停蜂再飞。上联:黄黍地中走黄鼠,鼠拖黍穗。下联:白杨树下卧白羊,羊啃杨枝。吾联:花棘丛内跳花鸡,鸡穿棘梢。上联:蚂蚁树下马倚树。下联:鸡冠花前鸡观花。
上联的蚂蚁树指被白蚁蛀空的枯树。上联:老鸦踏断老桠枝,鸦飞枝落。下联:仙鹤归来仙壑涧,鹤唳涧鸣。此联为刘攽对刘敞。
上联:鹰立树梢,月照影斜鹰不斜。下联:猫伏墙角,风吹毛动猫未动。上联:鸡站箕沿上,鸡压箕,翻箕扑鸡。下联:驴系梨树下,驴挨梨,落梨打驴。上联:髻上杏花何有幸。下联:枝头梅子岂无媒。此联为某妓对赵挕�
上联:读高中,望高中,死记大学。原对:缺!
吾联:取花种,把花种,花间春秋。吾联:同云长,观云长,云欲河图。
此联上联两‘中’字音不同意也不同,而且‘死记大学’谐音《史记》《大学》两书名。下两个下联一个指《花间集》《春秋》前‘种’指种子,后个指种植;一个指《韵语》《河图》前云长指关羽,后个通云涨。
上联:酒热不须汤盏汤。下联:厅凉无用扇车扇。
此联上联后一‘汤’读‘烫’,下联后一‘扇’读‘煽’。上联:朝官多戴朝冠。下联:宫婢常持宫被。此联为王守仁对某官。上联:移椅倚桐同赏月。下联:点灯登阁各观书。
此联相传为【宋】包拯破奇案的一联。上联:天上星,地下薪,人中心,字义各别。原对:云间雁,檐前燕,篱边鷃,物类相同。吾联:园内猿,池里鸳,海中鼋,处物亦非。上联:九曲桥下湖空,空壶下桥取酒。下联:陶宅院前酣醉,醉汉前院摘桃。上联:钟鼓楼中,终夜钟声撞不断。原对:金科场内,今日金榜才题名。新联:俚歌曲里,历朝俚语续无穷。新联:候车台后,厚情候鸟去重来。
此联为南京钟鼓楼联。新联一为刘正所对,二为王堂政所对。上联:地脉默然生麦叶。下联:天河何不种荷花。此联为【清】曾棨对师。
上联:风送钟声花里过,又响又香。下联:月映萤灯竹下眠,越凉越亮。上联:鸡蛋无盐真淡蛋。下联:猪肠未切好长肠。上联:同人同过铜驼岭。下联:今上今开金马关。
此联为【清】楼仲彝对都维明。下联指乾隆开西域一事。上联:港口撑船,因船钱而讲口。下联:窑头买瓦,为瓦价以摇头。此联为苏轼所作。‘讲’方言读(gang)。上联:密云不雨,通州无水不通舟。下联:钜野皆田,即墨有秋皆即麦。
此联嵌密云、通州、钜野、即墨四县市名,‘麦’字古音(mo)。上联:老枣靠道倒。下联:矮槐捱阶栽。
此联为【明】杨慎对杨廷和。为同韵联。上联:调琴调新调,调调调来调调新。原对:种花种好种,种种种成种种香。
此联为双音联,上联调字中一、二、六读(tiao);调整的调。三、四、五、七、八读(diao);音调的调。原对种一、二、六种读(zhong);种花的种,后个读(zhong)花种的种。上联:盛盛盛盛盛盛盛。下联:行行行行行行行。
此联为浙江绍兴一幅戏台联,上联二、四、七的盛读(SHeng),一、三、五、六读(CHeng);下联的二四七的行读(Xing),一、三、五、六读(Han)。这样上联成了演戏的声音,下联成了台下人声鼎沸的嘈杂声。
上联:朝朝朝朝朝朝汐。下联:长长长长长长消。
此联为福州罗星塔联。上联读为:朝朝潮,朝潮朝汐。下联读为:长长涨,长涨长消。
上联:乐乐乐乐乐乐乐。下联:朝朝朝朝朝朝朝。
此联为故宫太和殿联。上联读为:乐曰,乐曰,乐乐曰。下联读为:召朝,召朝,召召朝。意为朝朝朝拜。上联:朝云朝朝朝朝朝朝朝退。下联:长水长长长长长长长流。
此联为四川朝云庙联。上联读为:朝云潮,朝朝潮,朝潮朝退。下联读为:长水涨,长长涨,长涨长流。
上联:着黄衫,把黄扇,远上黄山吃黄鳝,且观那云长长长散。原对:缺!吾联:夹银盒,持银荷,飞往银河擒银鹤,自滌此浪朝朝朝合。上联:长长长长长长长。下联:长长长长长长长。横披:长长长长。
此联上联读为:长涨长涨长长涨;下联读为:涨长涨长涨涨长。横批读为:涨长长涨。
上联: 长長长長长长長。下联:長长長长長長长。
徐渭题豆芽菜店。长读(chang),長读(zhang)。上联:见见见见见见见。下联:齐齐齐齐齐齐齐。
此联为台湾台北贡寮西灵岩联。上联读为:见现见现见见现;下联读为:齐斋齐斋齐齐斋。
上联:见见见见见见神主。下联:朝朝朝朝朝朝圣驾。
此联上联读为:见现见现见现神主;下联读为:早朝早朝早朝圣驾。意为天天朝拜圣驾。
昭烈庙:
上联:一杯土,尚巍然,问他铜雀荒台,何处寻漳河疑冢? 下联:三足鼎,今安在?剩此石麟古道,令人想汉代官仪。此联为【清】人完颜崇实撰。漳河疑冢指曹操在漳河边的七十二个疑冢。
上联:合祖孙,父子,兄弟,君臣,辅翼在人纲,百代存亡争正统。
下联:历齐楚,幽燕,越吴,秦蜀,艰难留庙祀,一堂上下共千秋。
此联为【近人】刘咸荥撰。上联是说昭烈庙中合祀的诸人,体现了祖孙指刘备与刘谌;父子指关羽、张飞与其子关兴、张苞;兄弟指刘备、关羽、张飞;君臣指刘备与其文武群臣。下联是说刘备在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后,起兵与群雄争夺江山,经历了齐、楚、幽燕、越吴、秦、蜀等地,最后才在蜀称帝。
上联:使君为天下英雄,正统攸归,王气钟楼桑车盖。下联:巴蜀系汉朝终始,遗民犹在,霸图余古柏祠堂。此联为【清】完颜崇实撰书。上联‘桑车盖’指陈寿《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载刘备屋舍东南角有一株桑树高五丈余,远望如车盖,时人说他家有王气气。下联指史称刘邦创立汉朝,先从汉中还定三秦,然后统一天下,刘禅在成都降魏,汉朝才最后灭亡,所以说巴蜀关系到汉朝的始终。夷齐祠:
上联:几根傲骨头,撑拼天地。下联:两个饿肚皮,包罗古今。项羽祠:
上联:此地疑仙:蓬莱、瀛洲、方丈? 下联:不知有汉:美人、名马、英雄。上联:但以诗书教子弟。下联:莫将成败论英雄。留候张良祠: 上联:辞汉万户。下联:送秦一锥。上联:前追齐尚父。下联:下启武乡候。
上联:壮士奋挥锥,报韩已落秦皇胆。下联:大王烦借箸,兴汉终函项羽头。岳飞庙:
上联:若斯里朱仙不死,知当日金牌北如,三字含冤定击碎你这极恶滔天黑心宰相。
下联:即此邻关圣犹生,见此间铁骑南旋,万民哭留必保全我那精忠报国赤胆将军。
朱仙镇岳庙 张桓候张飞祠: 上联:翼德威明,鄙阿瞞如小儿,能视豫州同骨肉。下联:王陵忠义,弃项羽若敝履,独知刘季是英雄。此联是张飞王陵祠联。周瑜祠:
上联:大帝君臣同骨肉。下联:小乔夫婿是英雄。孙夫人祠:
上联:毕竟阿兄生负汉。下联:可怜之子死依刘。此联为芜湖临江矶。唐寅祠:
上联:身后是非,盲女村翁多乱说。下联:眼前热闹,解元才子几文钱。李白祠:
上联:我辈到此惟饮酒。下联:先生在上莫吟诗。
上联:谢宣城何许人,只凭江上五言诗,要先生低头。下联:韩荆州差解事,肯让阶前三尺地,容国士扬眉。苏轼祠:
上联:一门父子三词客。下联:千古文章八大家。
上联:其人其德其才,与历史长存不朽,斯为世仰。
下联:乃父乃兄乃弟,本家学渊源有自,故尔风高。此联为【近代】冯健吾题四川眉山三苏祠。夏禹祠:
上联:三过其门,虚度辛壬癸甲。下联:八年于外,平成河汉江淮。天后宫:
上联:补天娲神,行地母神,大哉乾,至哉坤,千古两般神女。下联:治水禹圣,济川后圣,河之清,海之晏,九州一样圣功。洞庭湖君山庙虞帝二妃祠: 上联:依旧英皇偕癸北。下联:如闻环佩响丁冬。.此联癸北是嫔滕之亚。吕祖堂:
上联:遇有缘人,不枉我望穿眼孔。下联:得无上道,只要汝立定脚跟。孟姜庙:
上联:始皇安在哉?万里长城筑怨。下联:姜女未亡也,千秋片石铭贞。漂母祠:
上联:姓氏隐同黄石远。下联:英雄识在酂候先。上联:一饭何曾思报答。下联:双眸早已识英雄。文天祥祠:
上联:南朝状元宰相。下联:西京孝子忠臣。上联:后死须知无二道。下联:先生岂愿有忠名。赵氏宗祠:
上联:以忠孝仁恕传家,无大盛亦无大衰,先世之贻谋远矣。下联:于困苦艰难行善,有厚德必有厚福,后人之继述勉旃。赵藩题云南剑川向湖村赵氏宗祠。张氏宗祠:
上联:兵书三卷桥边授。下联:忍字百篇家内藏。
此联上联讲的是【汉】张良桥上接收黄石公兵书的典故;下联讲的是张良的二十六代孙张公艺,九代同堂。【唐】高宗路过郓州垂询:“如何能够做到这样?”他在纸上写下百多个‘忍’字,作为回答。此后,有的张姓祠堂,号为『百忍堂』。
上联:国士无双双国士。下联:忠臣不二二忠臣。
此联为我祖父为张姓宗祠所题的联语。上联指的是【西汉】张良和【蜀汉】张飞,两人皆开国元勋,一文一武,一智一勇可谓双国士;下联指【唐】安史之乱时死守睢阳的张巡和【宋末】抗金英雄张世杰,两人皆为国捐躯,可谓忠臣。并取‘国士无双’和‘忠臣不二意’的歧义来叠文,加强了语气,对仗工整。不是奉承我爷爷噢!此联当属联中上品。
寺庙联: 山门:
上联:笑古笑今,笑东笑西笑南笑北,笑来笑去,笑自己原来无知无识。
下联:观事观物,观天观地观日观月,观上观下,观他人总是有高有低。
乐山凌云寺。
上联:尔来礼拜乎?须摩着心头,干过多少罪行,向此处鞠躬叩首。
下联:谁是讲经者?必破出情面,说些警赫话语,好叫人入耳悚神。宁夏同心清真大寺。
上联:念念不离心,要念而无念,无念而念,始算得打成一片。下联:佛佛原同道,知佛亦非佛,非佛亦佛,即此是坐断十方。应县净土寺。
上联:大千世界,弥勒笑来闲放眼。下联:不二法门,济颠醉去猛回头。枣庄龙泉寺。
上联:此处既非灵山,毕竟什么世界。下联:其中如无**,何用这样庄严。张大千题绍兴戒珠寺。
上联:一觉睡西天,谁知梦里乾坤大。下联:只身眠净土,只道其中日月长。张掖大佛寺。
上联:笑到几时方合口; 下联:坐来无日不开怀。济南千佛寺。
上联:峰峦或再有飞来,坐山门老等; 下联:泉水已渐生暖意,放笑脸相迎。杭州灵隐寺。大雄宝殿:
上联:净土莲花,一花一佛一世界。下联:牟尼珠献,三摩三藐三菩提。台湾台中慈善寺。观音阁: 上联:音可观乎? 下联:士何大焉。上联:问观音为何倒坐? 下联:恨众生不肯回头。
此联为日照天后祠联。祠中观音面北,人称‘倒坐观音’。上联:大慈大悲,到处寻声救苦。下联:若隐若显,随时念彼消愆。潮州开元寺观音阁联。弥勒殿:
上联: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下联:开颜便笑时间可笑之人。北京潭柘寺。
上联:笑到几时方合口。下联:坐来无日不开怀。济南千佛寺。
上联:人世大难开口笑。下联:肚皮终不合时宜。陈宝琛撰大同华严寺观音阁。上联:峰峦或再有飞来,坐山门老等。下联:泉水已渐生暖意,放笑脸相迎。杭州灵隐寺。
上联:大肚包容,了却人间多少事。下联:满腔欢喜,笑开天下古今愁。凤阳龙兴寺、台中宝觉寺。
上联:日日携空布袋,少米无钱,却剩得大肚空肠,不知众檀越,信心时将何物供奉。
下联:年年坐冷山门,接张待李,总见他欢天喜地,试问这头陀,得意处有什么来由。此联为广东南华寺。天王殿:
上联:多闻正法,以广目光。下联:增长善根,而持国土。
此联分别将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嵌入联中。
上联:莫怪和尚们这般大样。下联:请看护法者岂是小人。城隍庙:
上联:问你平生所干何事?图人财,害人命,奸淫人妇女,败坏人伦常,摸摸心头惊不惊?想从前千百诡计奸谋,那一条孰非自作。
下联:来我这里有冤必报!减尔算,荡尔产,殄灭尔子孙,降罚尔祸灾,睁睁眼睛怕不怕?看今日多少凶锋恶焰,有几个到此能逃!
此联为台南城隍庙。
上联:站着!你背地做些什么?好大胆还来瞒我!下联:想下!俺这里轻饶哪个?快回头莫去害人。此联为贵阳城隍庙。
上联:只是骂个道打个僧,这这般这般,若毁圣谤贤,那还了得。
下联:不过吃口肉喝口酒,便如此如此,倘坏心毒胆,怎么样儿。.此联为安徽宿松城隍庙。.土地庙:
上联:男女平权,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下联: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上联: 善报恶报循环果报,早报晚报如何不报。下联: 名场利场无非戏场,上场下场都在当场。神仙庙:
上联:只有几文钱,你也求,他也求,给谁是好? 下联:不做半点事,朝也拜,夕也拜,教我为难。此联为财神庙。
上联:中国有圣人,是祖、是师,咄咄西来东土。下联:名山藏帝子,亦仙、亦佛,元元北镇南来。郭天民题湖南长沙真武庙。
上联:五转汞、七转铅、九转丹,万象皆清,洪炉中有真人诀。下联:一分屋、二分竹、三分水,纤尘不染,蜀国南来小洞天。李汇川题四川叙永灶神庙。斋堂联:
上联:一粒米中藏世界。下联:半边锅内煮乾坤。
上联:一屋一橼,一粥一饭,檀樾膏脂,行人血汗,尔戒不持,尔事不办,可惧可忧可嗟可叹。
下联:一时一日,一月一年,流光易渡,幻影非坚,凡心未尽,圣虹未圆,可惊可怕可悲可怜。此联为江苏镇江金山寺斋堂联。禅机联:
上联:世界微尘里。下联:人生大梦中。上联:万法一心,空不异色。下联:一心万法,色即是空。上联:诸佛洞观实相而无住。下联:众生游戏虚空而不知。上联:无所从来何有相。下联:得成于忍不生心。上联:大行绝俗忘荣辱。下联:至道无情空是非。上联:水向石边流出冷。下联:风从花里过来香。杭州云栖寺。
上联:自在自观观自在。下联:如来如见见如来。浙江慧济寺。
上联:石墨一枝春,问山僧梅子熟未。下联:梵钟数杵晓,唤世人尘梦醒来。金日修题杭州白云庵。歧意: 上联:经忏可超升,难道阎罗怕和尚? 下联:银钱能赎罪,原来菩萨是赃官。廖鹤年题醮坛。
上联:蓄长髯骑赤兔不过溜须拍马本事。下联:释曹公仗青龙却是两面三刀功夫。
关羽‘蓄长髯’自然是溜须;‘骑赤兔马’自然要拍马;‘释曹公’自然是一面蜀,一面魏;‘仗青龙’偃月刀是三刀功夫。希望关老夫子今晚可别托梦吓我啊!怕怕!哈哈哈!
上联:蜂拥瑶坛,和尚拜洞房花烛。下联:蚁行禹步,道士穿九曲名珠。嘲僧道做道场。
上联:我若有灵,也不至灰土处处堆,筋骨块块落。下联:汝休妄想,须知道勤俭般般有,懒惰件件无。上联:破除迷信:佛地天堂,养性修心,全是统治阶级欺骗鬼话。
下联:保护文物:石雕木刻,包装粉点,皆属劳动人民智慧结晶。
行业联 药店联:
上联:但愿人皆健; 下联:何妨我独贫。宁波名医范文甫自题。上联:苍天本无知,花雨焉能解结习。下联:众生徒多事,药石岂可疗贫穷。湖南衡阳花药寺联。上联:纵使有钱难买命; 下联:须知无药可通神。上联:药按韩康无二价; 下联:杏栽董奉有千株。
此联为《醒世恒言》神医李八百门联。韩康:东汉霸陵人,在长安卖药三十年,口不二价;董奉:三国吴国人,在庐山为人治病不要钱,只要病家植杏一棵。
上联:红娘子身披石榴裙,头戴银花,比牡丹芍药胜五倍,从容贯众,到天竺寺降香,跪伏神前,求云母天仙早遇宾郎;
下联:白头翁手持大戟子,脚跨海马,与草寇甘遂战百合,旋复回乡,上金銮殿伏令,拜常山侯,封车前将军立赐合欢。
此联上下联共嵌入二十八个药名。
上联:白头翁持大戟,骑海马,与木贼草寇战百合,旋复回朝,不愧将军国老。
下联:红娘子插金簪,戴银花,比牡丹芍药胜五倍,从容出阁,宛如云母天仙。
此联上下联共嵌入十八个药名。
上联:白头翁骑海马赴常山挥大戟怒战草蔻百合,不愧将军国老。下联:何首乌驾河豚入大海操仙茅逼杀木贼千年,堪称长卿仙人。
此联为山西名医傅山和其友所对。嵌十六味中药。上联:白头翁牵牛过常山,遇滑石跌断牛膝。下联:黄花女炙草堆熟地,失防风烧成草乌。上联:大将军骑海马身披穿山甲。下联:小红娘坐河东头戴金银花。上联:红花红豆红娘子。下联:白梅白果白头翁。上联:降香木香香附满店。下联:黄药白药山药齐全。上联:海马海龙通大海。下联:红花红藤映山红。上联:白头翁牵牛耕熟地。下联:天仙子相思配红娘。古对:女贞子打马过淮山。古对:红娘子相思配宾郎。上联:琥珀青黛将军府。下联:玉竹重楼国老家。
上联:熟地迎白头,益母红娘一见喜。下联:淮山送牵牛,国老使君千年健。此联是四川内江市仁和堂。上联:携老喜箱子背母过连桥。下联:扶幼白头翁拾子到常山。上联:牵牛子耕遍生地熟地。下联:白头翁采尽金花银花。上联:大黄体挂穿山甲,不畏川芎。下联:木贼身批地骨皮,何愁巴戟。上联:神州处处有亲人,不论生地熟地。下联:春风来时尽著花,但闻藿香木香。上联:苏子条芩访禅友。下联:杜仲草果宴寿客。上联:白头翁独活度残岁。下联:使君子合欢寿延年。上联:东山楂西杞果南桂北味。下联:春茵陈夏枯草秋菊冬花。上联:红娘子上重楼,连翘百步; 下联:白头翁坐常山,独活千年。
上联:天设奇方,曰雪曰霰曰霜,合来共成三白散; 下联:地生良药,名芩名连名柏,煎去都是大黄汤。上联:破故纸糊窗,防风不得; 下联:黑牵牛过岭,滑石难行。上联:刘寄奴,含羞报春花。下联:徐长卿,砒霜采腊梅。此联‘砒’谐‘披’。
上联:天王怀至宝,歌三仁,颂四君,献八仙长寿。下联:将军操巴戟,战木贼,擒乌蛇,立十大功劳。上联:红娘子恨杀槟榔,半夏无茴香消息。下联:白头翁娶得蕲艾,人参有续断姻缘。此联谐音:
上联:红娘子恨杀宾郎,半夏无回乡消息。下联:白头翁娶得新爱,人生有续断姻缘。上联:生地人参,附子当归熟地; 下联:枣仁南枣,吴萸打马茴香。此联谐音:
上联:生地人生,父子当归熟地; 下联:找人难找,毋如打马回乡。上联:帝女合欢,水仙含笑; 下联:牵牛迎辇,翠雀凌霄。
此联不仅嵌八药名,而且还嵌七夕的典故。上联:道上钩衣苍耳子; 下联:风前聒客白头翁。【清】许彬所作。
上联:史君子知母多病,常愁没药可医; 下联:密陀僧大腹游方,不畏常山难过。此联为史公谨对刘珏。上联:红娘子生天仙子,一副生化汤。下联:女贞子产刘寄奴,二包指迷散。此联为山西名医傅山和其友所对。嵌六味中药。上联:生地变熟地常望合欢。下联:望月乘夜明定来夜交。
此联为山西名医傅山和其友所对。嵌生地、熟地、合欢、望月砂、夜明砂、夜交藤六味中药。
上联:独有痴儿渐远志。下联:更无慈母望当归。
【清末】湖北明医何九香先生,母亲病故后悲思万千,遂自题一门联。以独特的构思,嵌入远志、当归两味中药名,来寄托自己对慈母的哀思和怀念,可谓情真意切。
上联:黄发女配得皂角儿; 下联:白头翁生下苍耳子。
7.小学综合实践课程 教学设计 篇七
一、活动应以学科知识为支撑, 社会生活为载体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是数学学科内的综合实践活动, 其活动过程是“做数学”的过程。数学实践活动教学研究中我们进一步认识到, 数学实践活动的“做数学”的过程不是一个独立的学习新知的过程, 而是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的基础上, 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所以这样的数学实践活动过程应由三部分组成, 即首先根据数学现实找出所要研究的对象, 其次是引导学生自己探索、合作交流, 最后对活动进行评价小结, 进行反思。所以数学实践活动的“做数学”过程是让学生体验数学、应用数学、进行数学反思的过程。
二、科学选择内容, 注重实践应用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是丰富多彩的, 要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 就要注重应用, 内容开口要小, 紧密结合学生学习的数学现实和教材的进度, 易于学生操作。这就要求教师要合理地选择内容和时机,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切实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如我曾组织的“秋游中的数学问题”, 以学生现实的秋游活动设计为题材, 让学生综合运用时间与人民币等知识去解决秋游中一系列的实际问题, 如:租车问题、租船问题、购买食品问题等, 既巩固了数学知识, 又发展了能力, 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知识在生活中有用,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三、精心组织活动, 焕发主体活力
数学实践活动的主要学习方式是研究性学习。在活动过程中, 我们逐步摸索出一般性的研究性学习的步骤:一是创设情境, 提供背景;二是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三是探索研究, 解决问题;四是汇报交流, 启发深究;五是评价激励, 收获成果。
首先做好准备工作, 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实践中我们发现一部分学生习惯于老师讲、学生练的学习模式, 一开始接触实践活动, 显得不知怎么办。这时老师首先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 让学生知道应该怎样做, 然后老师要就所研究的课题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 教给学生合作的方法, 防止出现小组内的单干户。
其次, 注重发现, 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由学生始, 才能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培养学生有一双数学的眼睛, 一颗数学的大脑;才能使学生摆脱过去依赖思想和模仿、记忆的学习方式, 使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真正“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第三, 合作交流, 展示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进行实践活动的过程中, 离不开合作交流, 在师生、生生, 小组与小组, 小组与大组等的交流中, 学生对知识或活动内容的理解更丰富, 更全面。所以在合作交流中要让学生想说、敢说、乐说, 畅所欲言。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的思想在撞击、知识在整合, 在相互启发的过程中思维会实现质的飞跃。
8.小学综合实践课程的实践性探讨 篇八
关键词:小学;综合实践课程;实践性
综合实践课程是现代教育学科中的一门新增学科,它与传统的学科不同,它以实践性为原则,并兼带着综合性、开放性和自主性等特点,本文就来探讨一下如何落实小学综合课程的原则——实践性。
一、课堂内容上,增强实践性
在小学阶段,综合实践课程往往不被重视,因而导致课堂的实践性较差,其实,综合实践课程,本来就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科目,因此,教师要在课堂内容上增加其实践创造性,以《我们的眼睛》这一课为例,在课堂开始时,以一个谜语“黑宝石,真宝贵,天下万物尽在里面(打一人体器官)”为引入,让学生猜出这个人体器官,使学生的兴趣活跃起来,然后思考和提问学生,对眼睛的认识、眼睛的构造和眼睛的作用等,最后在课堂结束之际,导入“眼睛保健操”,让学生学会爱护自己的眼睛。有序而条理清晰的课堂实践讲解,能很好地提高综合实践课堂的实践性。
二、教学形式上,增强实践性
一位教育家曾说:“教育与教学经常是一对不可分割的朋友。”在小学综合实践课堂的教学上,教师也应把握“育人”的教育原则,进行教学形式创新,增强实践性,以《节约用水,珍惜水资源》这一课为例,在教学形式设计上,设定好这一节课的活动目的、活动内容、活动过程和活动结果等,从总体上把握这一节课的流程,然后在活动过程中加强实践性的要求,如,在課堂上引出“水”之后,教师就要引导学生进行“水资源的状况调查”,让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外出进行“水资源状况调查”,实践形式多样,可以是问卷调查、人物采访和实地考察等。以实践的教学带动实践的形式创新,增强这门课的实践性。
三、学生活动中,增强实践性
学生活动是综合实践课堂的重要特点,几乎每一节综合实践课中都涉及学生活动,因此学生的实践活动的实践性显得很重要,上面第二点提到过,实践形式的多样化,其实就是学生活动,为了增强学生的实践活动,我们要选择一些实践性较强的活动,如外出实地考察和人物采
访等。
小学综合实践课程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关于实践性的探讨多种多样,上好一门综合实践课不容易,关键在于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张华,仲建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框架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2008(02).
[2]王嘉毅,杨学良,赵明仁.农村中小学开设综合实践活动价值、问题与对策[J].课程·教材·教法,2005(07).
[3]钟启泉.综合实践活动涵义、价值及其误区[J].教育研究,2002(06).
9.小学综合实践课程 教学设计 篇九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研工作计划
(2009—2010学第一学期)
一、指导思想
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中心,以“创新、实践、发展”为主线,采取“点上深化、面上拓展、纵深推进”的措施,深化课程研究,推进我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化和有效化实施,全面提高课程实施水平。
二、工作重点
(一)做好教研工作,带好团队,确保课程全面实施
为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必须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进一步落实课程常规。各区县教研员要加强指导,检查督促各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执行情况,保障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
各区县要做好整体规划,加强校级研讨和片区交流,营造良好氛围,为参与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教师提供学习、交流和研讨的平台,推进课程实施进程。结合实际,推行和落实“四课制度”,即市级培训班教师上好“示范课”,骨干教师上好“优质课”,青年教师上好“汇报课”,上岗教师上好“亮相课”,就各种课型以及说课活动进行研讨。
此外,教研员要组建一支骨干教师队伍,以点带面,促进教师队伍的整体提高。充分发挥市中心组成员的作用,做好各区县教研信息的上传发布工作。
(二)加强教研组建设,支持教师开展活动,有效推进课程实施
1、各区县教研员要求各校成立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配备好教研组长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教研组建设,优化师资力量,配备综合素质较高、活动能力较强的教师担任指导教师,保证教学活动的质量。
要想方设法调动起教师参与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性,组成教、研、做三结合的教研团队,将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教学活动、校本教研等方面有机结合,促进课程的有效实施。通过学习交流,专题研究等形式,借鉴成功经验。引导教师进行案例分析,按照课程的理念设计和指导教学实践活动,克服随意性和盲目性,及时反思,做好总结。在按计划组织教师开展活动的同时,还要积累相关的教学活动资料(如课题实施方案、成果总结等),为每年一次的省、市论文、课 1
例评选活动做好准备。
2、本学期各区县要进行综合实践赛课活动,为下学期市级赛课活动做好准备。(课型:启示课,借班上课)
(三)共建网络,课题带动,促进课程发展各校
1、充分发挥学科中心组成员、培训班教师的作用,为他们搭建平台,在学科教研网进行交流,发挥传帮带作用,促进教师业务素质的提升。本学期我们在网上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说课专题研讨活动,促进经验共享和教师的专业成长。(各区县把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说课好的案例及专题研讨活动,发送到我的邮箱,再登入到市教研网进行交流,本学期各区县至少1-2篇上交到市)。
2、组织部分教研员及骨干教师进行听评课研究,找一个观察点(小组合作)—--从内容、形式、方法、时间、层次、效果、活动节奏等,进行记录---观察分析。(方法:听评)
3、各区县、学校应根据当前课程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从实际出发,科学选题,扎实开展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与实验,以课题研究推动课程建设。
三、教研活动安排表 周次
日期
活动内容 9.4各县、市、区教研员会议 9、8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心组会议 9.15”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简介及案例分
析;
10.27综合实践先进教研组教研活动
展示
11.10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研讨课
听评课研究(小组合作)
各区县交1-2个综合实践活动说课好的案
活动地点 教研室203 教研室203 北京东路 小学 高淳
参加对象 教研员 中心组成员 兼综合实践教师8.31~9.4 2 3
9.7~11 14~1810.26~30 11 11.9~13 15 12.7~11 20 1.11~15 22 1.25~29
教研员及部分教师 兼综合实践教师 部分教研员和教师
待定
例及专题研讨活动,登入市教研室网
学期结束工作交流会
待定
10.小学综合实践课程 教学设计 篇十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基本原则
1、要正确处理学生的自主选择,主动探究与教师的有效指导的关系。
2、恰当的处理学校在综合实践活动的统筹规划与活动具体展开过程中的深层性目标、深层性主题的关系。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要求教师首先认识到新目标、新课题的必然性,并充分肯定其产生的价值。应该特别强调在活动具体展开过程中产生的生成性目标和生成性主题的核心地位。
3、课时的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
4、任何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要整合。
5、以融合的方式来制定三大知识领域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要求。根据地方与学校的课程资源,以总和主题或总和项目的形式将三大领域的教育融合在一起,达到总和理想状态。
6、把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内容及过程有机结合起来。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策略的研究方向
1、亲身经历、深入探究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主要形式强调让学生亲身经历、动手去做,使学生在各种活动中获得对于实际的真实感受,这种内心感受是学生形成认识、转化行为能力的原动力,也使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健康发展的基础。在实施过程中,让学生亲自参与科学探究的活动,体验科学活动的艰辛与愉悦,让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去感知各种人和事,获得丰富的人生经历和体验。
实施要点:
(1)立足于学生的生活世界,自主去选择,把学科知识加以融合并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回归于生活、回归儿童、回归自然,使学生顺利的投入到各种实践活动中去。
(2)通过各种途径让学生走出课堂,置身于广阔的大自然和丰富的社会生活中,通过亲身经历和实际操作与活动等获得丰富的体验。
(3)在活动方式中尽量采取参观、访问、调查、实验、采访、上网、设计操作获得信息,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动手与动脑相结合的方式。
2、自主发展、提供空间
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要重视学生的观点和行为,鼓励学生自主选择、独立创造。根据自己兴趣爱好确定活动内容及方式,让学生自主活动、自主学习,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合作者。
实施要点:
(1)关注学生的主体意识,建立一种真诚平等、信任的相互关
系,为学生主动发展提供一种宽松的环境和心理氛围。
(2)教师对学生的指导,要适当安排学习材料和活动情境,帮
助学生澄清自己想要学什么,想要做什么;而不是规定他们学什么,做什么。帮助学生找准自己的位置和活动方式,能够发现自己所学内容的用途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3)学生在具体活动情境中,随着问题的解决和引发的兴趣而
产生一些新的目标和新的课题,教师要鼓励学生去研究,肯定其研究价值。鼓励学生不断发现问题,获得新的感受,达到持续的自我教育的目的。这样我们的教育才有发展,科技研究领域才有所突破,研究成果才能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
(4)学生在活动中遇到困难,教师给予适当帮助,但不能急于
求成、包办代替,应导航指路,教给方法,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去解决问题,依靠自己的力量,越过障碍,知道自身的价值和自身的意义,从而更愿意深入、更持久的投入到学习中去。
(5)教师在活动中不能“授人以鱼”,而是要“教人以渔”,培
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更重要的是应传授“养鱼技术”,使之终身受益无穷。
3、探索发现、拓展提升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探索与发现,在探索
研究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围绕某一主题或一个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来展开。教师的主要任务不是给出现成的答案,而是为学生的探究发现提供机会和帮助,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和调查,解决实际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简便方法和技巧。
实施要点:
(1)通过多种方式组织学生参观、访问、考察、社会调查以及实
验,为学生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诱发探究动力。
(2)使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通过多种渠道在开放性的情
境中自觉收集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协助学生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注重启发思路,提供线索,不能把学生的探究引入一个已有的结论。
(4)对学生的探究发现进行评价时,注重探究学习过程,不能完
全看结果,结果可能是多种答案。注重知识、技能的综合应用和各种研究问题的方法的掌握,不能只看掌握知识量多少。注重在探索活动中获得的体验和感悟,不能只看别人传授知识掌握多少。注重探究过程和方式的独立性、创造性、开放性,不能只看固定程序的再现和重复。注重探究问题的深度和广度。
4、交往合作、融于社会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把教学过程视为一种交往、合作的过程。是师生在社会中进行多边的、多向的、多方面的人际交往和互相作用的过程。强调把学习活动和社会结合起来,把学术的目的和社会的目的、个人的目的和群体的目的协调起来,这种交往不限于课堂,而是要走进社会进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交流。这种交流也不限于师生、生生交往。一项研究课题、一次社会实践活动、考察与调查需要多人合作,多组配合,多方面人员的参与才能完成。这种交往合作不仅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和智力的发展,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有利于学生人格健全,正确评价认识自己,懂得尊重理解他人,学会与他人合作沟通,自主合作探究,形成民主素养和团队精神。
实施要点:
(1)由于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开放性、综合性、实践性、生成性的特点,要求教师与社会各方面人员,为学生提供多种的条件和机会,融洽合作形成合力。
(2)注重帮助学生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
认识,发展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随机调整。
11.小学综合实践课程 教学设计 篇十一
一、转变观念,加强教师培训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门新的课程,具有自身的理念、目标和价值,它不同于学科课程,内容包罗万象,多而杂,对于我校教师来说,我们不是缺乏投身课改的热情,而是缺乏理念的指导,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上什么?怎么上?大家普遍感到无从下手。为此,我校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重要的校本培训内容,通过多种形式多种途径进行学习、交流。
二、开家长会,取得家长支持
农村小学,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比较重视学科课程,许多家长甚至错误地认为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浪费孩子的学习时间,我校几次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新的人才观,做通家长的思想工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提供有力的家庭环境支持。
三、结合农村优势条件开展活动
农村是一个充满生机、富有生命力的字眼,特定的自然风光、历史风貌和文化背景为我校开展活动提供了无限的可利用资源。我们抓住农村时令特征明显的资源优势开展野外实践活动,带领学生亲近大自然,激发他们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整合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让农村学生利用农村这个大环境,广泛接触农村,如在本学期,我们开展了以“我爱剪纸”为主题的实践活动,让孩子们经历“看剪纸—学剪纸—画图案—剪一剪—比剪纸”活动。活动中,学生的眼、口、鼻、手、脑等各种器官都得到了运用,这正是把语文、音乐、美术等各学科教学目标有机地进行整合的典范。
随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我校的不断推进,各种困惑也纷至沓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需要相应的设施设备、场地空间和时间,诸如计算机教室、图书室、体育馆、运动场、各种专业器材等,没有这些物质条件作保障,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就很难得到有效落实。学生在活动中的安全问题也是我们探索的新领域。
参考文献:
柏海山.农村小学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初探.中小学教学研究,2005(12).
12.小学综合实践课程 教学设计 篇十二
一、农村小学综合实践课程的现状
1. 认识上存在许多误区。
尽管农村学校教师也能认识到综合实践课在素质教育中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但基层教师往往会不同程度地受到“考试不考综合实践课程, 怕综合实践课的开设影响学科课程”这种应试心态的制约;尽管综合实践课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中有着巨大的作用, 但其成效性远不及学科课程, 造成对综合实践课的开设流于形式而失去实质的内涵, 严重地阻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再因大多农村教师包班授课, 身兼数职, 整天应付各种形式材料与检查尚常有不及, 无精力再对综合实践课作出科学安排。结果课堂教学往往是为应付检查临时安排, 大多时间上了考试科目。活动成果多是学生在课外完成, 缺少教师指导, 质量难以获得保证。更有甚者, 有不少家长怕影响学生学业替子女去完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 乐于探究, 勤于动手, 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上述思想要求学生综合性实践活动课中自己动手, 获取新知。
2. 保安全, 怕活动, 束缚了综合实践课程的实际发展。
综合实践课程要求学生走出教室, 走向社会, 接触自然, 这就带来了社会学习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在保安全, “安全大于天”的心态下, 容易形成“少活动, 只在学校活动, 甚至不活动”的消极现象。教育部华中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郭元祥教授回答中国教育报记者提出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门怎样的课”时说:“综合实践活动课是面向学生生活而设计的一门课程, 就是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开放的空间, 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 自己去做, 在做中学。”但是由于学生安全等因素的限制, 农村小学综合性实践活动课缺乏一整套完整的体系。小学综合性实践活动课要求我们的小学教学由课堂向课外延伸, 向社会延伸。比如, 教学《春天的足迹》这一内容, 要求我们有组织有计划地带学生深入到大自然中观察, 感悟, 采访。这都要求我们带领学生走出课堂, 走出学校, 切身地体会社会和自然。然而, 学生安全成了教育的高压线。即使是“清明节”扫墓, 缅怀革命先烈, 很多学校也只能组织一部分学生参与或者干脆不组织。因而, 面对这样的教育大环境, 很多小学老师也是有心无力, 望洋兴叹。综合性实践活动课由课堂向课外延伸也就成了一句空话。学生的体验也就只能停留在教室、学校这样一个狭小的范围。更何况, 在学生在校有限的学习时间内, 学生还有其他功课的学习, 小学老师又怎能将学生的其他课程的学习时间让位于实践呢?
3. 重视活动结果, 忽视活动过程。
重结果还是重过程, 是以知识为重点还是以能力培养为重点的分界线。许多教师在长期的学科课程教学实践中, 自觉地逐步形成了一套适应学科教学需要的思维定势和教学模式, 一时很难适应实践课教学的要求, 加之综合实践课尚处于实验、摸索阶段, 这样就形成了一种形式上走捷径的综合实践课教学, 即“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 把形成结论的主动过程变成了单调刻板的条文背诵, 从源头上剥离了知识与智力的内在联系, 排斥了学生的思考和个性, 是对学生智慧的扼杀和对学生个性的摧残。综合实践课强调的是过程, 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取新知的体验。这就意味着师生要面临问题和困惑、挫折和失败, 当然同时也意味着可能花很多时间和精力结果表面上却一无所获。这却是一个人的学习、生存、发展、创造所经历的过程, 是一个人能力、智慧的内在要求, 是一种不可量化的“长效”, 一种难以言说的丰厚回报。另外, 在实际操作中常常出现重视“结果评价”, 轻视“过程评价”的情况。具体表现为强调学生活动结果的科学性、合理性, 以成人化的标准评价学生活动结果的价值, 以“档案袋”中纸质化内容的多少、真实、科学、合理等评价学生的表现, 更有甚者, 简单地给出“分数”, 以示优劣。“档案袋”记录着学生在活动中的一系列“故事”, 是活动结果的物化, 能够一目了然看到学生的“成长轨迹”。但是, 它终归是静态的感性的, 是无法准确再现活动过程的, 更难以触摸到学生内心世界的。因此, 我们应当关注实施过程中学生的具体表现, 关注他们在活动中获得的知识、技能和形成的兴趣、情感、能力及方法等, 努力把“档案袋”的“结果评价”与学生、师长、各参与人之间的交流、研讨、互评结合起来, 创造多元化的、多角度的评价方式, 从不同的侧面展现活动过程, 以求全面、科学、真实。
4. 用学科的教学方式实施综合实践活动。
因教师配备不足、素质较低及认识上的偏差, 农村学校存在着大量以“教”代实践活动的授课方式。如:采用“复习铺垫—引入新课题—教师传授—学生讨论—课堂练习总结”等环节进行授课, 呈现出重视“校内组织”, 轻视“校外管理”。具体表现为教师仍将目光停留在课堂、兴趣小组、中队活动等传统的校内组织形式中, 更有甚者, 把实践活动纳入学科教学式的“一节课”中, 下课铃响就意味着活动的结束。事实上, 绝大多数的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 需要学校、家庭、基地、社区等各方面通力合作、资源共享。我们常常看到, 一方面, 出现灌输式教学现象。综合实践活动不仅仅是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 更重要的是在知识探寻中孕育一种问题意识, 亲自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引发学习方式的变革。现实中, 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往往只重视其知识的获得, 忽视其推动学习方式变革的功能。另一方面, 活动方式单一, 缺乏多种活动方式的引领, 如调查、采访的方法较为普遍, 而观察、设计、实验、探究的活动方式容易被忽略。实践中, 研究的过程不完整, 缺乏必要的研究周期。活动方式单一, 不能保证学生对研究主题或问题有一定的深度分析与体验。例如, 三年级下册中《巧用压岁钱》, 教材中给出了存款的一般步骤的文字说明。与其让学生记忆这些文字内容, 还不如鼓励、组织学生亲自走进银行或邮局, 亲手填一填存款单或取款单。这就需要学校与银行、邮局等密切联系与合作。所以, 我们应当打开校门, 把综合实践活动放飞到整个身边环境中, 加强校内外合作与管理, 指导学生到家庭、社区、基地中去参观、访问、实践探究, 从身边人、身边事中思考、内化、进步、发展, 为此, 教师、家长、各社区、各基地等, 都必须携起手来, 共同管理, 共同服务。
5. 师资力量贫乏, 教师认识不到位。
综合实践活动课每周三节, 仅比一般数学课少一节, 这样的课程设置方案恰恰说明了开设这门课的重要性。但农村小学师资力量十分薄弱, 学校普遍存在教师包班、教师担任双班教学、教师兼任几门课程等任课现状。再者, 大部分教师思想上并不一定接受这样的设置, 因学校成绩看“主科” (指语、数、英) , 教学常规查“主科”, 综合实践活动“不考不测”, 导致了综合实践活动课成了“主科”的练习课, 成了课外活动———“玩”的课。“放羊式上”“随意上”“挪着上”等现象普遍存在, 导致这门课程基本处于“三无”状态:无大纲———只有指导理念, 没有课程标准;无教材———教学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无教师———课程高度综合, 单一学科教师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另外, 许多学校只是做到了重视“资源使用”, 轻视“资源开发”。具体表现为实施活动中, 局限于现在的人力、物力、经验、文化等唾手可得的课程资源, 以资源来选择活动, 把那些缺乏资源供给的活动束之高阁、排斥在外。综合实践活动虽然只有探索自然、亲近社会、发展自我三大主题, 而实际包含的具体内容或选题却是异常丰富的。没有丰富的课程资源支持, 是难以想象的。如果说课程资源的使用是保证活动质量的措施的话, 那么课程资源的开发则是实践活动可持续性发展的首要条件, 缺乏资源的开发, 实践活动则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最终难以向广度、深度进军。课程资源的开发首先要加强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的开发。在加强校本培训, 发展教师专业能力的同时, 要注重校外人才资源的利用。加强学校活动场地的开发时, 也要注重社区活动资源的开发。实践证明, 许多校本课程特色鲜明, 获得成功, 正是得益于课程资源的开发。例如, 宝应县的“荷文化”校本课程成功建设与实践, 离不开众多学校、社区、基地, 从文化、经验、传统等各方面有步骤、有计划的资源开发。
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既有观念方面的, 又有课程本身的;既有评价方面的, 又有条件方面的……因此, 正确认识农村综合实践课实施过程的现状及困难, 对有效开展综合实践课具有重要意义。
二、关于农村小学综合课程的几点思考
为了建构新型的学习模式, 着眼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 培养与发展学生的各种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走向社会, 了解社会的人与事, 关注我们感官所能及的任何事物, 使我们学生的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与生活实践相融合, 为了真正落实新课改的指导思想, 落实素质教育行动纲要, 我们必须重视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 真正达到“课程”化。
1. 开足、开好综合实践活动, 还学生一片明亮天空。
开好综合实践活动课, 首先要解决的是认识问题。即使难以操作, 也应该让老师、校长们了解这类课程的作用;即使开展得不好、不像, 也总好过没有开展过, 让所有的老师都能知晓活动的本质与意义。更应该让教育工作者明确,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规定的课程, 不是可有可无的一种摆设。因而, 把综合课程的开展作为“一把手工程”, 所有学校必须强力、全面开展此类活动。
2. 抓好培训工作, 提高“执教”能力。
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 一支好的教师队伍, 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前提要素。加强师资力量建设, 刻不容缓, 加大培训力度, 使教师进一步提高“执教”能力。抓实培训、教研、交流, 实现综合实践课的优质高效。
加强综合实践课教师 (农村学校最好是全员参与) 培训, 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明晰课程理念, 找准角色定位, 培养创新实践能力, 让教师解放手脚定主题, 搞研究, 走出课堂, 走进生活做“学问”;组织好城乡学校间的结对帮扶, 加强相互间的学习与交流, 发挥好城镇优势教学资源的辐射作用, 提高乡村优势自然资源的利用率, 通过教研、开放教学、送教下乡等形式的研讨活动, 实现资源共享, 促进共同提高。
3. 深入挖掘农村地方课程资源。
与城市学校相比, 农村有着秀丽的自然风光, 有着丰富的生产实践基地, 这都可成为学校所利用的教育资源。因此, 农村小学可以避虚就实、因地制宜, 充分挖掘用好这本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活教材, 充分利用农村的自然美景、劳动精神、文化生活、风土人情不断开发新的课程资源, 组织开展主题活动。比如, “水稻的栽培与管理”、“大棚蔬菜的种植”、“果树的栽培与管理”、“新农村建设绿化与保护”、“生活废水垃圾排放与处置现状调查”, 等等。这些主题活动让学生从农村经济发展、地理考察、村落服务等角度切入活动主题, 培养学生参与农村生活、关注农村发展、自觉服务社会的意识。同时, 学校可与当地政府部门或工厂协商, 开辟“红领巾实践活动基地”。如“敬老院敬老爱老教育基地”“林厂种植实践基地”“圩镇卫生整理实践基地”等多处实践活动基地。这些基地类别不同, 内涵丰富, 课程资源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 教学的价值不可限量。
4. 开发农村独特的家庭教育的宝库———陶冶美好情操。
农村除了自然环境的优势外, 还有农民的勤劳节俭、善良能干、憨厚纯朴、不怕吃苦, 生活经验丰富, 生存能力强。我们非常注重对这一课程资源的开发, 注重“家长示范学校”的作用。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 取得家长的支持后, 有计划、有目的地安排学生在家长指导下, 学做各种家务活和简单农活, 知道许多生活小窍门, 掌握一些生存能力、急救能力和逃生能力。学生从小受到家庭的熏陶, 还学会了孝顺老人, 体贴父母。这种对父母的爱, 对长辈、对祖先的亲情, 生出了对乡土的爱, 对祖国的爱。有效开发农村家庭教育的宝库, 不仅能使学生开阔眼界, 增长见识, 还能使学生从多方面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5. 接受农村传统民间艺术的熏陶———提高审美情趣。
我国民间艺术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在清油的这片热土上, 也有着丰厚的底蕴, 其中剪纸和闹花灯的民间文化活动远近闻名。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培养审美情趣, 并让清油的民间艺术得以传承, 我们鼓励学生去向老人了解剪纸这一文化特色, 学习剪纸方法, 亲自动手, 精雕细作, 并收集民间工艺品, 掌握相关知识。寒假期间, 让学生积极参加民间组织的花灯表演活动, 一招一式, 惟妙惟肖。学生从动手实践中, 领悟了家乡的民风习俗和传统文化, 在幼小的心灵中, 埋下一颗种子:家乡, 我那富有魅力、永远可爱的家乡。
农村条件的落后, 使该课程课本中有很多内容不适合我们, 离我们似乎还很遥远。不过, 这反而成为鞭策农村孩子的一股动力, 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 促使他们养成省钱买书、热爱读书的好习惯, 从书的海洋中去探索原来只属于城市孩子那一片天空。总之, 只要充分发挥农村的各种环境优势, 开展好农村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 就可以把孩子带入充满诗意、充满智慧、充满人文关怀的世界。在这世界里, 会留下孩子们成长历程中最坚定最清晰的足迹。
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种开放的实践性课程向我们走来。它是基于学生的经验, 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 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它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等领域, 并渗透信息技术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课程的亮点, 也成为新课程的焦点。当前由于各学校实际情况的差异性及不同层次的教育主管部门的解读、贯彻、落实的差异性, 不同程度上导致了各基层学校, 尤其是许多偏远农村学校在综合实践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实际效果相差甚远。如何从农村学校实际出发, 确定主题,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让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 轻轻松松地学习、快快乐乐地成长、扎扎实实地掌握相关实践能力, 已悄然成为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点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难点。
关键词:综合实践,思考,难点,策略,农村小学
参考文献
[1]李春芳.当前农村初中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现状及对策.新课程研究 (基础教育) , 2008 (3) .
[2]赵桂霞.农村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现状与建议.新课程学习, 2012 (5) .
[3]张俊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现状与反思.中小学教师培训, 2004 (9) .
[4]农村校综合实践课可以这样开.中国教育报, 2012.2.3.
[5]郭元祥.当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现状与问题.基础教育杂志, 2006 (08) .
[6]郭晓琴.农村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难的原因及其对策.文史博览 (理论) , 2010 (03) .
[7]毕迎春, 李雪梅.农村小学综合实践课的现状及教学策略.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1 (06) .
【小学综合实践课程 教学设计】推荐阅读:
小学综合实践课程评价10-29
小学六年级综合实践课程教案07-22
小学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计划06-09
觅渡桥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制度10-14
关于中宁五小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情况的调研报告08-15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10-25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10-14
谈如何进行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07-31
如何搞好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工作08-03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方式研究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