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人的记叙文

2024-10-01

写人的记叙文(精选14篇)

1.写人的记叙文 篇一

新年又悄悄临近了,街上卖豆腐花的摊子又要摆开阵势了。每当我听到那卖豆腐花的吆喝声,看到那忙碌的身影,就会想起他——那个可亲可敬的卖豆腐花的老人。

那是一个寒冬的傍晚,北风呼呼地刮着,人们都裹紧了衣服匆匆往家赶,忽然,外面传来了一阵响亮的吆喝声:”好吃的豆腐花,快来买呀。“我想:天这么冷,还有人出来卖豆腐花。哎!赚钱不容易啊!我站在我家楼上往外看,只见一位老爷爷挑着一副担子,在我们村里兜生意,他边走边吆喝,这时他看到一户人家的门口站着一个小伙子,便随口问了一句:”要买豆腐花吗?“小伙子脸拉长了,不耐烦地说:”走,走开,到别处去。“话还没说完,”啪“的一声,把门关上了。”唉“老爷爷叹了口气,天实在是很冷,他放下担子,在风里哈哈气,好让手暖和暖和。然后挑起担子继续走他的路。一位妇女远远看见老爷爷走来,也把门关紧了,好象老爷爷是个晦气的人似的。终于有一户人家的一个大哥哥探出了脑袋问:”豆腐花多少钱一碗?“”八角。“老爷爷高兴地回答。”这么贵,六角吧?“老人犹豫了一下,说:”好吧。要几碗?“”四碗。“老爷爷熟练地打开铝盖,一阵热气腾起,一阵清香扑来,馋得我都口水直流。大哥哥在一旁,不停地说:”多放点,多放点。“老爷爷无奈地摇摇头。也是,既要便宜,又要货多,生意难做呀。不知不觉老爷爷快到我家门口了,我决定买一碗豆腐花,让老爷爷能赚上几角钱,别在大风天里卖了半天只是白干一场。我走下楼,热情地招呼到:”老爷爷,我要买一碗豆腐花。“”好哩。“我把一元钱给了他,他却找回我四角,”爷爷,不是八角一碗吗?“”刚才我就卖六角一碗,你也一样。“”爷爷,你已经很便宜了,街上比你货少也要卖到一元。“”我是赚不了多少钱,只图你们方便些就行了。“我愣住了,老爷爷,你是这么想的,可人们又是怎样对你的。我不禁对老爷爷肃然起敬。”爷爷再见。“我端起碗往家走去,没想到一不小心碗没拿稳,半碗豆腐花掉在外面。这时老爷爷看见了,忙说:”来,孩子,我重新给你盛满,不收你钱。“我那里肯要,可老爷爷硬把我的碗抢过去,盛满了,又撒上佐料,然后笑呵呵地交给了我。见我端稳了,老爷爷挑起担子,吆喝着又继续往前走。

望着老爷爷远去的背影,我的内心像打翻了五味瓶一样:人们常常用自己狭隘的心去理解他人,殊不知他人却以一颗真诚的心对待着世界。爷爷,你是伟大的!

2.写人的记叙文 篇二

一、特定的环境营造氛围

在记叙文写作中,环境描写往往能营造一定的氛围,特定的环境描写还带有特殊的含义,使得人物在特定环境中具有鲜明的形象。在具体写作中,环境描写要注意客观、合理,有一定的寓意,针对性要强,要结合所要塑造的人物形象进行有目的、有选择地氛围营造,不能为了写环境而写环境,在佳作《别样的辉煌》一文中,作者开头这样写道:

窗外朦胧的月光照在院子里的老槐树上,干枯的老树皮记录下的种种沧桑,即使在月光下也清晰可见。顺着蓬松而又挤挤挨挨的树枝的方向,我又一次清楚地看见了年事已高的奶奶用她艰难而又平凡的一生写就的别样的辉煌。

作者在文中塑造的是奶奶这个人物形象。在文章开头,作者巧妙借助窗外的老槐树,干枯的树皮,朦胧的月光,以此来喻示奶奶的沧桑人生,为全文定下一个带有淡淡忧伤的抒情基调,暗示人物的善良与不幸。可以说,文章开头的环境描写一下子就把读者带入到作者的叙事世界,进而去探寻人物的故事。同样,在结尾,作者再次写道:

风吹过院子里的老槐树,发出沙沙的声响,月色越发纯净,越发祥和。接着四叔的越洋电话,奶奶的脸上如绽放的年轻的菊花。奶奶就如那窗外的老槐树,用她的艰难而又平凡的一生刻录下一圈圈充满爱与奉献的年轮,也在我们全家人的心里刻录下一种别样的辉煌。

作者首尾呼应,老槐树沙沙的声音,虽无语却道出心声;月色纯净、祥和,这不正是奶奶形象的物化吗?环境描写在全文中为塑造人物形象营造了氛围,预设了情感,和人物形象互相映衬。

二、特定的背景赋予内涵

除了自然环境描写外,记叙文写人要善于把人物形象放置在特定的环境中加以塑造,以特定的时代或故事背景,来赋予人物特定的内涵。在不同的时代或故事背景下,同一件事情可以有不同的内涵。在具体写作中,对人物的背景设置要科学、合理,符合逻辑。如在这篇作文中,作者将奶奶的故事放在文革中知青上山下乡的时代背景下,使得故事具有特别的意义:

楼下的电话铃响了三声停了,过了一会儿又响了起来。不用问那是四叔从大洋彼岸向奶奶问候报平安。说是四叔,却和我们家一点血缘关系都没有。听说他是文革中一个上山下乡的未婚知青被人抛弃返城无望而自杀后留下的遗孤。当一个弱小而又无助的五岁男孩的哭声打破村庄的宁静后,谁也不愿意收留这个孩子,毕竟在那样家家吃住都很艰难的日子里,多一张嘴多一份负担,更何况又是个半大的孩子,还是那样的身世!

文中几句话交代了“四叔”的来历,也就是故事发生的背景。在那样一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奶奶接下来对四叔的收养故事就截然不同于今天的收养孤儿了,为奶奶这个形象赋予了勇敢、善良的内涵。

三、特定的语言塑造人物

语言是反映人物心理和形象特质最直观的形式。记叙文写人,要善于运用特定的语言来塑造人物形象。特定的语言不仅仅是反映人物的个性化语言,还是能够反映人物品性的语言,不需要太多,但一定对于故事情节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能够鲜明深刻地表现人物的光芒或者与之相反的特质。如文中,奶奶抚养“四叔”的事件中,语言并不多,但却能够直接展现奶奶的鲜明特质:

某天早晨,“四叔”被收拾得干干净净清清爽爽的和我的伯伯叔叔走在一起时,全村人愕然了!“反正我是虱多不痒,债多不愁。”奶奶微笑着解释,“家里三个公鸡猴子,不在乎多一个了”。其实当时的奶奶已经守寡多年,独自一人拉扯三个半大的儿子,走在年代艰难的日子里。收养四叔后,奶奶比原来更辛苦了,连院子里的这棵老槐树也不时沙沙作响,似乎在诉说着奶奶内心的憔悴。

“大妈,眼看你家老大老二快上高中了,你招一个人回来,好帮你一把。”“不了,四个儿子呢!我自己苦也就罢了,何苦再连累别人!”奶奶起早贪黑侍弄七八亩责任田,隔三差五步行二十多里地赶次集,卖掉一些瓜果蔬菜、鸡蛋鸭蛋贴补家里。儿子们到了上学的日子,一个不落全都送进了学校。

文中收养“四叔”前后,奶奶的语言只有两处,第一处看似奶奶说得轻松,却足以看出奶奶的勇敢与乐观,在那个特定时代中,奶奶的行为愈发可贵。第二处奶奶拒绝再嫁,更是看出奶奶的坚忍和爱心,一方面不忍拖累人,另一方面更是怕几个孩子委屈,奶奶的形象在特定的语言中愈发光彩动人,质朴却极不平凡。

四、特定的细节刻画形象

写人记叙文中的细节描写也很重要,精彩的细节会说话,精彩的细节能传神。可以通过具体的肖像、动作、心理等特定细节来刻画人物形象,细节越具有特征性,人物形象愈加鲜明、生动、可感。如文中奶奶的一些细节即是如此:

当大伯接到一张中专录取通知书时,奶奶因长期劳累过早衰老的脸上,流下了第一滴幸福的泪。二伯、我爸也相继顺利考上了大学,奶奶的泪水变成了笑脸与幸福的哀愁,为儿子们高兴,也为学费发愁,但还是挺了过来。等到四叔最后捧回一张名牌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时,四叔的生父带着一摞钱来了,奶奶不知所措,面色灰黄。四叔最终还是拒绝了,只淡淡回了一句“我大哥工作了,能帮我妈了,以后我还能勤工俭学。”奶奶的皱纹舒展开来,“儿子真的都大了,我等着享后福了!”那是奶奶这辈子说过最高调的话。

文中,奶奶最具特征性的细节是神态描写,大儿子录取时“幸福的泪”,二儿子、三儿子考上大学的“笑脸与幸福的哀愁”,四叔考上大学和其生父拿钱时的“面色灰黄”,四叔拒绝后的“皱纹舒展”,一系列的神态描写,写出了奶奶的真实心理、喜怒哀乐,将奶奶这样一个虽然平凡,却始终善良、坚忍,充满大爱的形象,栩栩如生地描绘出来。

3.写人的作文怎样写 篇三

(小博士)

写人的作文,就是通过记叙人物的具体活动,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道德品质、精神风貌及思想感情。怎样才能写好写人的作文呢?同学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一、人物的外貌描写

外貌描写就是对人物的容貌、衣着、姿态和神情等方面的描写。写人物的外貌是为了反映人物的思想品质和性格特征,同学们要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写人物的外貌,要抓住特点,表现出人物的个性。就拿眼睛来说,千百万人就有千百万双不同的眼睛。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情况下,眼睛的神情也不同。比如,当你成绩考得好时,眼睛会闪烁出欣喜的光芒;当你受到委屈时,眼睛又会流露出哀怨的神情;当你看到不良行为时,眼睛立刻会投以鄙夷的目光。抓住了这些特征,你写的眼睛就活了。

有一次,我让同学们写《我的妈妈》。一个同学是这样描写他妈妈的外貌的——“我的妈妈长长的头发,圆圆的脸蛋,大大的眼睛,红红的嘴唇。”后来,我又让他写《我的妹妹》,结果他写道:“我的妹妹长长的头发,圆圆的脸蛋,大大的眼睛,红红的嘴唇。”我心想,他这么写也有“理由”,他的妹妹长得像妈妈,这没什么不对。过了一段时间,我又让他写《我的奶奶》。结果,他写道:“我的奶奶长长的头发,圆圆的脸蛋,大大的眼睛,红红的嘴唇。”同学们,你们说他这样写对吗?如果按照他写的样子,把人物画下来,那这三个人就是一个样子。这个例子说明,这个同学描写人物外貌的时候没有抓住人物的特点来写。

那么,怎样才能抓住人物的特点呢?其实,我们抓住这个人特有的、与众不同的外貌特征来写就可以了。比如,班里来了一个瘦瘦的男孩子,有一个同学在日记中写道:“他长着细细的胳膊,细细的腿,细细的脖子,连眼睛也是细细的。还有些害羞,像个女孩子。”看了这样的描写,一个瘦弱的、有些腼腆的男孩子的形象就活灵活现地出现在我们的眼前。再比如,有一次我让我班上的学生来写一写我。因为我的头发长长的,一个学生写道:“老师有一头浓密的、乌黑的长发,像瀑布一样,真漂亮。”这样的描写,抓住了我的外貌特点——乌黑的长发,形象地表达出我与众不同的外貌特点。

第二,写人物的外貌,要有先后顺序。外貌描写的顺序可以按照由上到下的顺序,有条不紊地进行。描写的时候,东一笔,西一笔,就没有条理了。

总之,写人物的外貌时,要细致观察人物的长相、衣着、姿态、表情等,这是整体的观察。然后再抓住人物最突出的独特之处,进行重点观察。

二、人物的动作描写

人的思想品质和性格往往通过人物的行动表现出来,要写好人物,就要写他做了什么和怎样做的。写人物的行动,既要仔细观察动作的全过程,又要观察整个动作是分几个环节进行的,分辨出动作的变化,这样才能将一连串的动作写好。同时还要使用确切的词语,特别是动词来描写人物的动作,加强文章的表现力。

三、人物的语言描写

精彩的语言会使读者闻其声而见其人。写人物的语言,要合乎人物的年龄、身份、职业、经历和性格,要有人物的个性特点,不能千人一腔。

语言描写的两个基本组成部分是引语和提示语。引语指引用的人物原话,反映到书面,就是引号之内的内容;提示语则在引号之外,交待说话者及其情态。按提示语和引语位置的不同,语言描写有以下几种基本形式。

1.提示语在前,引语在后,“说”后用冒号。如:

他们齐声说:“请看!新衣服缝好了!”

2.引语在前,提示语在后,“说”后用句号。如:

“一点也不错。”所有的骑士都说。

3.提示语在中间,前后都有引语,“说”后用逗号。如:

“现在请皇上脱下衣服,”两个骗子说,“好让我们在这个大镜子面前为您换上新衣。”

4.只有引语,没有提示语。如:

“他并没穿什么衣服!”“有一个小孩子说他并没穿什么衣服呀!”

应该注意的是,使用最后一种形式时,读者应能根据上下文完全清楚哪句话是哪个人说的,或者语境很清楚没有必要点明说话者。

以上是语言描写的四种基本形式。在写作中我们应根据实际需要,合理地选用不同的表现形式。

四、人物的心理活动描写

心理描写,是对人物的内心活动的描写,是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和思想感情的一种表现手法,是展示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

俗语说“人心隔肚皮”,写自己的心理活动还可以,写别人的心理活动,别人怎么想的,我们怎么能知道?其实,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可以直接写出人物对事物的感受,表露人物的内心活动;也可以通过语言、动作描写,暗示人物的心理状态。

人物的内心活动,往往可以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表情等反映出来。例如,人害羞的时候往往会脸红,犯错的时候往往会耷拉着脑袋不吭声,兴奋的时候往往眉飞色舞,痛苦的时候往往会满脸愁苦……这些心理活动可以借助外貌、神态的描写反映出来。

那么,我们怎样去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呢?

1.直接地描写心理活动,展示人物形象。在写作时,可以用“我想”“他心想”“心里嘀咕着”“心里盘算着”等句式表达出来。例如,下面这段文章,就是人物独白式的心理描写:

这时,我想起我们班的好班长田洋。田洋平时乐于助人,别人有困难,他总是非常热心地伸出援手。在班上,他为同学解答疑难问题;在路上,他替行动不便的同学背书包;每天放学,他还护送同学过斑马线……那我怎么能不帮助小弟弟呢?想到这里,我停住了脚步,仿佛眼前站着田洋同学,他正满腔热情地帮助这个小弟弟寻找丢失的小狗。

2.间接地描写心理活动,通过对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nlc202309021328

人物的心理描写离不开人物的动作、语言描写,因为一个人的想、做、说,总是互相关联的。请看下面这段心理活动描写:

明明最怕放鞭炮。除夕那天,屋外响起了震耳欲聋的鞭炮声。明明一听,跑到床上,钻进了被子里。过了一会儿,鞭炮声停了,被子里传出咯咯的笑声,明明慢慢地露出头来。看着他那通红的小脸蛋儿,我们都笑了。

第二天,我正在做功课,不知谁在院子里放了一个“二踢脚”,吓了我一跳,明明也吓得捂住了耳朵。可是,他看到了我的神情,马上露出顽皮的笑容,大声说:“原来哥哥也害怕鞭炮!”我回头瞪了他一眼,他立刻不出声了,还朝我吐了吐舌头。

作者抓住了能够反映人物内心状态的动作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放鞭炮时,明明钻进被子里,一阵咯咯的笑声过后,才慢慢地露出头来,这样,就把小朋友既害怕又觉得有趣好玩儿的心态形象地表现出来。见‘我’被鞭炮声吓了一跳,他“捂住耳朵”,大声笑话‘我’,还朝‘我’吐舌头。这些描写,把明明顽皮的性格惟妙惟肖地表现出来。

综上所述,我们要抓住人物的外貌特征,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描写,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展示人物的精神面貌,让人物在笔下栩栩如生,写出人物的个性来。

下面有几道写人的练习,请同学们动手练一练吧!

[挑战自我]

1.下面这段话,写了不同人物的笑:

晚上,弟弟拿着一张讽刺画跑进屋里。大家看了,都笑起来了。奶奶笑,爸爸笑,妈妈笑,姐姐笑,我也笑了。

你能将他们笑的神态写得更具体、生动吗?

2.请同学们阅读下面的话,思考一下:徐新踢足球的连贯动作是按哪三个环节叙述的?找一找描写徐新踢足球的动词,并体会这些动词为什么用得确切生动。

放学后,操场上沸腾起来了。我跑去一看,啊!一场小足球赛正在紧张地进行哩!只见徐新同学脚下生风,带球左闪右躲,直奔对方球门。突然,一个队员冲过去阻拦他。只见徐新用右脚把球一点,猛地一停,又用脚把球往左轻轻一拨,晃过了对方。然后,徐新飞起一脚,小足球飞进了对方的球门。

3.以《XX和XX的对话》为题,写一个对话片段。要求围绕一个中心来写,体现人物的感情、性格,刻画出人物说话时的神态、语气,并注意运用对话的形式,如:医生关心病人、老师教育学生、父母爱抚子女、同学之间的一场辩论、售货员对待顾客的态度等。

4.读下面这段话,用波浪线画出写人物动作的词语,想一想,这些动作反映了人物什么样的心理状态。

每当我看到那两只小兔子甜美地大口嚼着我们采来的青草时,心里美极了。我常常情不自禁地蹲在兔笼边,看个不停。有时,我甚至把兔子抱在怀里,一手喂草,一手给它捋毛,有时还把脸贴在兔子身上。

5.通过语言描写表现一个人的粗鲁。

4.写人的面孔的记叙文 篇四

从我记事起,那张脸似乎每天一睁眼就能看到;那张每天都笑眯眯的脸,每天都能带给我快乐;那张每天都准时出现在校门外的脸总是满面春风……那张慈祥和蔼的脸,是我外公的脸。

外公今年78岁,在老人中算得上高龄了。凡是到这个年龄的老人不是走路颤颤巍巍,就是每天都呆在家里享清福。可外公却一点儿都不显老,走起路来像一阵风似的,比我走得都快;每天都到市场买菜,在我回来时总有美味佳肴等着我,那张慈祥的脸总是面带笑容,并高声喊道:“吃饭啦!”

记得小时候的我非常顽皮好动,每天都有“新节目”。不是今天打沙包,就是明天跳皮筋。

没错,今天我要骑自行车,可偏偏自行车被锁在车棚里,钥匙又丢了。外公为了让我玩上,就拿来钳子为我撬锁。

“打开啦!”我飞奔过去,车锁是打开了,可外公的手却被铁丝勒破了,血淋淋的。我怕了,想哭。外公却勉强笑了笑,说:“没事,孩子,快去玩吧,我一会儿还要给你烙饼呢。”我擦擦眼泪,出去玩了。我回来的.时候,外公还在厨房里忙碌。我偷偷看了看外公的手。啊,那被铁丝勒坏的伤口像小儿的嘴一样,一张一合。外公得多疼啊,为了我,他可以不惜任何代价。

外公,您在下雨时为我送伞,雨水浸透了您的衣裳;您在我生病时陪床,血丝布满了您的眼睛。外公,我爱您!

5.怎样写好写人的记叙文作文 篇五

(1) :交待动情的原因

要使文章动人,还得交待令人动情的特殊原因。为什么同样的事,别人不能动情?又为什么相似的事情,昨天没有动情尔今天却会动情?交待了动情的原因,也等于营造了令人感动的氛围。

(2): 积累动情点

所谓动情点,就是事件中能触动人们思想感情的关键内容。要写出动人的文章,就要找触动人们思想感情的材料。材料动人,文章才有可能动人,如果材料寡情,连作者都不能感动,又怎能打动读者呢?我们虽然没有“战火纷飞”的经历,也没有“痛失亲人的感受”,但生活中一些备感温馨的细节、令人后悔内疚的事还是大量存在的。积累动情点,就要留意我们身边发身的感人的故事。要留住感情的火花,就应该随时摄录一些感情的神貌,主要是描述细微的感受和冬琴的氛围,如果能随手积累并经常翻阅,那么这些记录便是作文的源头活水,可令文似喷涌。

(3):渲染动情点

人的七情六欲的相通的,能令你动情的内容,往往也能使别人动情。然而令人动情的往往是实践的某个部位或事件的某一细节。因此不要局限于事物的轮廓,而要抓住最让人动情的内容渲染。

一般来说,在卸任的文章中,任务的精神品质、性格特点可以看作动情点。比如《小巷深处》中“为此,她从一双破棉鞋里拿出了她所有的积蓄——一百五十元”,“我母亲便翻了脸,呆在那家,足足骂了半天。这些都是别人后来告诉我的,在我印象中,母亲从来没有这样泼过。”读完这些,你不为那位艰辛养育“我”的盲目的博大无私和强烈的责任感感动吗?

如何写好写人的作文指导方法二:记叙文构思“六一”诀。

(1):一波三折的情节

“文似看山不喜平”。只有一个中心事件的文章,如能在故事情节的发展上做到张弛有合,起伏变化,则可扣人心弦。《鲁提辖全打镇关西》中,当鲁达听到金氏妇女哭诉后,“打死了那厮便来”时,情节陡起,似乎高潮即将到来,但作者巧妙地让史进、李达劝住,当鲁达送走金氏父女“径到状元桥来”,好戏似乎就要上演时,作者却笔锋一转,写鲁达到郑屠肉铺前坐了下来,三戏郑屠,又起波澜。简单的一个鲁达打死镇关西的故事,写得如此精彩,曲折的情节功不可没。

(2):一线穿珠的结构。

即全文没有贯穿全文的中心事件,而是以主要任务的活动或品质为主线,组织典型而各有侧重,统一服务于中心。这种结构避免了行文的旁逸斜出,使文章重点突出。如《我的老师》。

(3):一槌定音的开头

即开篇两三句点出记叙要点,埋下行文线索,或明确主题思想、奠定感情基调,这样的开头,简洁洗练,直截了当。《回忆我的母亲》一文的开头,堪称典范。

(4):一语反复的扣题

文章以关键语句反复口蹄,显得内容紧凑、中心突出。《谁是最可爱的人》中开头、中间、结尾“我们的战士,我感到他们是我们最可爱的人”,“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最可爱的人吗?”,“他们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语句反复出现,强化了人们的认识。

(5):一箭双雕的收尾

就是说文章的结尾既自然结束全文,又巧妙引发思考。《驿路梨花》结尾写道:“那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使人想起驿路梨花处处开“,实写自然梨花,又虚写雷锋精神,结构上照应题目,内容上深化主题。

(6):一字传神的细节

人物性格的塑造,作者感情的抒发,都离不开一字传神或一阵见血的细节。如《春》中写春花时,一个“闹”字使人联想起春天到来,百花争艳,蜜蜂在花间忙碌采蜜的情景。《孔乙己》中孔乙己被张举人打断手后再次来到酒店“摸”出四文钱,一个“摸”字,形象的写出孔乙己每况愈下的境况。怎样才能做到呢?

选用典型细节——细节描写要抓典型,才有利于突出中心。

细致观察事物——在观察的时候,要调动自己的所有感官。

精心锤炼语言——在备用词语中,选用最适合的字词。

6.记叙文中写人的文章应注意什么 篇六

⒈交代清楚他是什么人,如他的年龄、性别、外貌、职业、性情,及与自己的关系。

⒉要写出人物的特点。就是要写出这个人与其他人不同的地方。只有把特点写出来了,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文章也才能与众不同,有了新意。

⒊要通过具体的事件来表现人物,决不能象老师给你写品德评语那样来写人。所选的事件要能充分表现这人性格和品质。当你把事情写好了,人物也就写好了。如当你读完《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以及《我的战友邱少云》以后,你对这两位英雄就有了深刻的印象了。

⒋要抓住人物细微的动作及其变化,给予具体,生动的描写。即抓住细节刻画人物,使原来比较平板、模糊的形象变得栩栩如生,有血有肉。如《一夜的工作》中,周总理扶正转椅就是一个细节描写,它表现了周总理有条不紊的工作作风。

⒌在进行人物语言描写时,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和性格,因为不同的年龄、职业、性格等的人物,他们所讲的话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情况下所讲的话也是不同的。

7.“写人记叙文”的教学 篇七

·以表现人物为中心;

·通过刻画人物形象来表达作者的思想;

·通过具体的事例来塑造人物形象;

·通过人物言谈举止、细节描写来反映其精神面貌;

·人物都是置身于特定背景之中。

小学语文教材中,写人记叙文的篇数较多,约占14%。笔者对此类文章进行了长期的教学实践,现总结几点经验与同行分享。

一、紧扣文本特质,在语言实践中辩证认识人物

文本特质是一个文本所具有的区别于其他文本的标志性属性。只要抓住文本特质,即抓住了解读文本语言的“钥匙”。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乌塔》一文讲述了“我”在罗马旅馆里结识了特殊的“驴友”:年仅14岁的德国小姑娘乌塔,她独自游历欧洲。文章内容浅显,侧重写乌塔的旅游路线、旅游准备以及对独自旅游的观点;首次出现了“间接叙述”的方式,且“直接叙述”和“间接叙述”穿插运用,富有变化。对于乌塔的“独立”品质,由于国情不同,学生不能一味模仿,须辩证地认识。

教学时,笔者从文本特质出发,立足语言表达形式,以“旅游规划”与“旅游论坛”为平台,创设言语实践的情境,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理解语言、发现语言、运用语言,在言语实践中辩证认识人物的品质。(见下表)

教学流程学习活动教学意图

制作

“旅游规划表”默读第七自然段,提炼关键词,完成“旅游规划表”提炼主要信息,感悟国外少年的自主独立

介绍

“旅游规划”以“第一人称”乌塔的身份介绍旅游规划将文中的消极语言转化为积极语言

比较

“叙述方式”把学生介绍的语言与原文一比较,发现文中“乌塔说”后面用“逗号”,并非“冒号”,人称“我”变成了“她”通过比较,发现“间接叙述”

尝试

“间接叙述” 学生尝试着把文中的直接叙述转换为“间接叙述”在语言转换中运用“间接叙述”

开展

“旅游论坛”小组合作完成跟帖,对乌塔的做法发表看法在跟帖、辩论中辩证认识乌塔的品质

二、围绕描写方法,在语言品味中感悟人物形象

1.聚焦细节描写,感悟人物形象

细节,能够看出人物的个性,窥视人物的心理,反映作者的思想情感。而写人记叙文就是通过一个个细节(如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环境等)的描写去塑造人物形象的。

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青山处处埋忠骨》写了毛泽东接到爱子牺牲的电报后,内心痛苦难言,以及对遗体是否运回国所做的痛苦抉择。文中的细节描写细腻真实,令人动容。如突闻爱子牺牲的噩耗,文章中这样描写:“从收到这封电报起,毛泽东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又一支地吸着烟。桌子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次,还是原封不动地放在那里。”

简洁的语言富含情感内涵。其中“吸、放”两个微乎其微的动作,却凝聚着毛泽东的情感,平静的动作背后蕴藏着一个慈父心底撕心裂肺般的疼痛。

教学时,笔者安排了两次“感悟”:一是通过朗读感悟毛泽东的失子之痛;二是补充毛家此前已牺牲的五位亲人的资料,感悟毛泽东失去众亲之痛。又进行了两次“对比”:第一次,去掉细节描写后与原句比较,发现有了细节描写,句子表达更具体生动了;第二次,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想象常人失去爱子的行为表现,与毛泽东失子后“平静”的行为表现进行对比,感悟毛泽东亦父亦王复杂的人物形象,体会语言表达的准确与贴切。

2.联系环境描写,感悟人物形象

写人记叙文离不开环境描写,因为人物的活动、事件的展开,总是在特定的环境中进行的,环境描写又反过来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教学中,如能在“环境”与“人物”间寻找联系点,则事半功倍。

如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丰碑》时,为理解“丰碑”的含义与感悟老红军的形象,笔者引导学生默读课文,找出描写环境的句子,想象环境和人物的关系。

生:当时天气非常寒冷,环境非常恶劣,行军很艰难。

生:在如此寒冷的冬天,穿着如此单薄衣服的人,没想到竟是军需处长。

生:军需处长是军队里管理物资的人,应该不缺衣物,可他把衣物分给战士,自己却被冻死了。

……

把“军需处长”这个特定的人物置身于特定的环境中,学生便会发现,一个最不缺衣物的人物,却因缺少衣物被冻僵,在大雪的覆盖下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透过丰碑,感受到军需处长舍己救人的高大形象。

三、整合单元主题,在读写结合中迁移人物表达

现行教材按单元主题编排,在相同主题背景下,每篇文章既是独立的个体,又是整体观照下的部分。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以“执着的追求”为主题,表达不同的人对艺术专心致志、不懈追求的精神。其中《全神贯注》表现了罗丹全神贯注的工作态度和对艺术执着追求的精神;《鱼游到了纸上》则表现了聋哑青年做事专注、坚持不懈的品质。

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两者表达方法相似,都是通过人物的神态、举止来刻画其“忘我”,但表达的角度不同,呈现的人物形象也不同。教学时,笔者聚焦“忘我的境界”进行整合教学,做到同文中内容整合,异文间方法整合。

(1)理解想象,感悟“忘我”。学生朗读后,想象青年看鱼时的动作、神情,领悟“忘我的境界”就是长时间地专注于某一件事,忘掉了周围的一切。

(2)多篇整合,链接“忘我”。青年的“忘我”除表现在“呆呆地、静静地”神态上,还表现在很多方面。联系全文,寻找青年“忘我境界”的表现所在。

青年的忘我境界表现在忘了时间,忘了自己,忘了……而前文《全神贯注》中写罗丹雕塑时忘我的境界则是“只见罗丹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嘴里叽哩咕噜的,好像跟谁在说悄悄话;忽然眼睛闪着异样的光,似乎在跟谁激烈地争吵。他把地板踩得吱吱响,手不停地挥动……”通过对比阅读,学生发现罗丹的“忘我”表现为近乎疯狂般的自我痴迷。endprint

(3)读写结合,迁移“忘我”。不同的人沉迷不同的事,“忘我”的表现不同。联系生活,选取某个人做事时的“忘我”场景,着重观察他(她)的神态、举止,写一个片段。

围绕主题,整合方法,链接生活,让学生在阅读中发现表达方法,在习作中运用表达方法。在读写中“走了一个来回”后,学生对写人物的“忘我境界”,自然生动形象、精彩纷呈。

四、采用多种方式,在语言转换中提升学习兴趣

单一的教学方式容易令孩子厌倦。教师要依据写人记叙文的文体特性,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快乐阅读。

1.把写人记叙文转换为诗歌

有些写人记叙文通过写主人公的几个画面来表现人物形象,情节平坦,语言朴实,难以吸引学生,如把它转换为诗歌则学生兴趣高涨。如教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在金色的海滩上》,抓住小姑娘做好事的几个画面,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语言重组,最后形成一首儿童诗。既感悟了人物形象,又诗意盎然。

在金色的海滩上/拾贝的小姑娘/留下了/一串/小小的脚印

在金色的海滩上/看衣的小姑娘/坚守着/一份/淡淡的承诺

在金色的海滩上/还贝的小姑娘/给了我_____/___________

2.把写人记叙文转换为非连续性文本

有些写人记叙文通过对主人公的几个事例的呈现来表现人物立体形象,故事多,篇幅长,阅读很花时间。如借助非连续性文本辅助教学,直观简明,增强新鲜感。如教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少年闰土》,可采用“KWL图表”教学:“K”是学生已知道什么;“W”是还想学习什么;“L”是学到了什么。聚焦疑点,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对闰土形象的认识不断丰满。

3. 把写人记叙文转换为故事复述

孩子对故事有着浓厚的兴趣,从小喜欢听故事、讲故事,在故事的陪伴下成长。有些写人记叙文,年代久远,在学生的心中本身就是故事,且不少课文采用故事的表达形式娓娓道来,深深吸引了低段学生。以指导学生复述故事来教记叙文,能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徜徉于故事长廊而流连忘返。

4.把写人记叙文转换为动态表演

小学生是天生的演员,读到真情处就会自然表演。如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小珊迪》一文,可以采取演课本剧的形式,结合场景描写、人物的言行等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表演。当然,表演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品读语言,将静态的符号语言转化为动态的情境语言。

8.写人的素材 篇八

(一)第一眼看到他,我却被身上蕴藏的一种奇异的气质打动了。那是一个侧影。背有些弓,一头被岁月漂白的头发在风中随想,头微微扬着,耳朵很宁静的样子。他站在路口,他的身边有一个疯子在发狂,街道上奔跑着喧嚣。这一切好象与他都很陌生。他身着一件蓝咔叽布夹克,肩上背着一个半旧的黄包,看上去仿佛是偏僻县城来的一个探访者。那天他是等我们接他去一个便宴,然而我们迟到了。结果让一个70余岁的老人在街边足足等了一个小时。但是他没有急躁,也没有嗔怪。是的,他已习惯于这样迟到的约会了。他与历史的约会足足迟了近半个世纪,当他终于乘上最后一班从那黑洞洞的隧道里开出来的班车时,他觉得他头发里的风并没有变。

(二)他的眼睛很诗意。这是一个不小的奇迹,一个70多岁的老人的眼睛竟可以如此的明澈、清纯。那两枚饱满的眸子是两方小小的古歙砚。这双眼睛被40年代的南风读过,被60年代的东风读过,也被80年代的西风读过。然而他并没有患风泪眼。他的眼里总有水的感觉。看他的眼睛总容易想起王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三)他是美食家,恰如他是美文家。他先将到嘴的食物一抿,并不急于送入牙槽,用舌尖品一品,然后再细细地嚼。他吃得很耐心,很集中思想。这是小品式的吃法,当然不适合觥筹交错的盛宴,因此,他不打算去那一类庆功宴上勉强自己的胃。吃,是私事,如同写文章。

9.写人的随笔 篇九

但作为人性中最本质的好奇心理,总是难以控制的,生活在两个世界的我们,虽然不认识,身处在不同的生活线上,除了观望,便只剩下沉默。但内心中却又有种想要和你搭上关系的期盼,然而却并没有找得到机会。

有段时间不知为何,在中楼的你每一次都会绕到南楼的楼梯,也正好我们俩有了一次擦肩而过的机会。我管这叫做“每日必需”。虽然,我连你名字都没法叫出,却总得每日见上一面才安心似的,托这每日一次的擦肩而过的福,我也稍稍对你有些了解,每次你总会带着三五个女孩子一同下楼,有说有笑,口无遮拦的很,左耳有两个耳洞,右耳却一个没有。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能悠闲自在地踱着步进教室,如果只是观望的话,我想你应该是个无忧无虑的女孩,只是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有些歪斜,却不影响大局。

而那日,我本应该见一次面的缘分,变成了两次,不值得高兴的是,你在哭,不知所措地蹲在楼梯那儿抹眼泪,这时的你没有端着奶茶,没有成群的小伙伴,卷发有些乱。准备下楼的我在楼梯上有些尴尬,于是这样的你死死瞪了我一眼,示意我走开,那时我才回过神,匆忙逃走。

后来的几日,你再也没有出现在南楼的楼梯间里,再后来透过窗子却也再窥探不到你的身影......有些故事还没来得及展开,便被无缘无故地画上了句号,可惜你在我这场剧中连半句台词都没有,仅仅以一个动作便结束了一切,其实那日我也没有什么幸灾乐祸的成分,仅仅只是想对你说一句:“要纸么,我这有。“

10.写人的记叙文 篇十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好些年前,日本政府派了三个专家来找我。据说要向我请教日本某张钞票上古代皇太子的画像。因为服饰制度上出现了疑点,所以怀疑那位皇太子不是真的皇太子。若果这样,那钞票就可能要废止了。这是个大事情,问起我,我没有这个知识。我说幸好有位研究这方面的大专家长辈,我们可以去请教他。

在他的客厅里请他欣赏带来的图片。

他仔细地翻了又翻,然后说:“……既然这位太子在长安住过很久,人又年轻,那一定是很开心的了。青年人嘛!长安是很繁荣的,那么买点外国服饰穿戴穿戴,在迎合新潮中得到快乐那是有的;就好像现在的青年男女穿牛仔裤赶时髦一样。如果皇上接见或是盛典,他是会换上正统衣服的。敦煌壁画上有穿黑白直条窄裤子的青年,看得出是西域的进口裤子。不要因为服装某些地方不统一就否定全局,要研究那段社会历史生活、制度的‘意外’和‘偶然’。”“你们这位皇太子是个新鲜活泼的人,在长安的日子过得好,回日本后也不舍得把长安带回的这些服饰丢掉,像我们今天的人留恋旅游纪念品的爱好一样……”

问题就这样释然了,听说那钞票今天还在使用。

客人问起他的文学生活时,他也高兴地说到正在研究服饰的经过,并且说:“……那也是很‘文学’的!”并且哈哈笑了起来——“我像写小说那样写它们。”

这是真的,那是本很美的文学作品。

(选自《平常的沈从文》,有删改)

这是一篇写人记事散文,文中不乏精彩的议论。试分析选文最后一句“这是真的,那是本很美的文学作品”的作用。

解析:沈从文青年时就以小说驰名于世,由于政治运动的原因,晚年被迫放弃小说创作,转而从事服饰研究。外国客人问起他的文学生活时,他不无幽默地说起他正在进行的服饰研究:“……那也是很‘文学’的!”作者在记叙了沈从文的言行后,适时地判断并鲜明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是真的,那是本很美的文学作品”。这句议论对所叙述的事进行了总结,肯定了沈从文从事服饰研究的价值和意义,包含着对沈从文的高度评价和崇敬。

答案:对所叙之事进行总结;肯定了所叙之事的价值和意义;包含着对沈从文的高度评价和崇敬。

【技法指津】

写人记事散文中的议论,就是作者在写人记事散文中对所写所叙人与事发表的意见、主张或看法。它是对所写的人和事的理性升华,是由所写的人和事之现象挖掘出其本质的过程。总之,在写人记事散文中恰当地使用议论,可以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使感性的知识上升到理性,使文章的主题更加鲜明、深刻。

下面,我们就来深入研究写人记事散文中的议论:

一、知类别,晓形式

写人记事散文中的议论一般有三种类别:一种是作者本人直接发表的议论;一种是借文中人物之口来发表的议论;一种是借文中人物的心理活动来“发表”的议论。

写人记事散文中议论与记叙的呈现形式有三种:一种是先叙后议,可使读者提高对所叙事物的認识,增强文章的思想深度;一种是先议后叙,可使读者很快进入对将要叙述事物的思考,引起对下文的密切关注;一种是夹叙夹议,可使笔法灵活多变,生动活泼,还可以起到总起、提示、过渡和总结等作用。

二、识作用,辨明细

一般来说,写人记事散文中的议论有如下作用:

1.直接点明并阐发文章的中心思想。

2.揭示所叙事实的本质、意义、价值。

3.表明对所叙人物、事物、事件的态度和看法。

4.阐述由文中相关内容而感悟到的人生哲理或真理。

具体到相应位置而言,写人记事散文中不同位置的议论其作用也不尽相同:

1.开头中的议论,或引人注目,或总领全文,或点明中心,或引出下文,或兼而有之。

2.中间的议论,或使文章锦上添花,或穿针引线,串连衔接文章各部分内容。

3.结尾中的议论,或深化文章的主题思想,或点明和加深所叙之人和事的意义,或画龙点睛,或呼应开头,使文章结构严谨。

11.写人的周记 篇十一

小华的爸爸在一家公司上班,每天六点就起床上班,却要三更半夜才回家。

一天,小华爸爸从外带回来一个漂亮的古董花瓶。爸爸对小华说:“这个花瓶是公司寄放在我们家的,你千万别把花瓶拿去玩,小心摔破了。”小华认真地回答道:“放心吧,爸爸!”

但是没有过几天,小华的手就忍不住了。一天下午,小华趁爸爸妈妈不在时,偷偷把花瓶拿出来玩。啊!不好,小华一不小心没有拿稳,嘣的一声,花瓶摔破了。小华手忙脚乱地把花瓶的碎片藏了起来。

12.写人的好句 篇十二

2、我最后向大家隆重推荐一位小小音乐家那就是我这个小丁仔。从六岁起我开始学钢琴,迄今为止已考过了钢琴六级。坐在钢琴前,我陶醉在《致艾丽斯》那清澈柔美的乐曲中,驰骋在《草原小姐妹》广阔无垠的草原上,跳起了《四小天鹅舞曲》奶奶是川沙老年合唱团的成员,每逢演出,也还得劳驾我为她在家伴奏练唱。我们是很好的合作伙伴呢!

3、我还特别喜欢玩,班上男生敢做的事我都敢做,比如爬树玩火爬杆等等。我还和女同学薛丹诒一起在小乐园编了一套超难度动作。这些动作,我和薛丹诒都会做。什么女超人啊,擎空倒立啊,有些男同学一听到这些名字腿就直发软,几个自告奋勇的男同学也败下阵来。女同学呢那就更不要说了。比如擎空倒立,就是在高高的爬杆上,用两脚倒钩在铁杆上,手悬空,头向下,我可以坚持五六分钟。我们还可以在云梯上做各种动作,可以侧着吊过去,也可以横着过去,还可以从云梯顶端走过去你说我厉害不厉害呀!

4、小毛头长得很小,头只有我的大洋娃娃那么大;脸圆圆的,红红的,像只大苹果。她睡得很甜,两只眼闭得紧紧的,像两条线;两根眉毛像两只弯弯的新月;小嘴巴经常一动一动,好像在吃奶。她浑身被小被子包住,还用绳子扎紧,一动也不动。

5、一个半跪在地面上的紫发男子。那是一个极美的男子,长眉若柳,身如玉树,上身纯白的衬衣微微有些湿,薄薄的汗透过衬衣渗出来,将原本绝好的身体更是突显的玲珑剔透。长长的紫发披在雪白颈后,简直可以用娇艳欲滴来形容。一个男子能长成这样,也是天下少有。

6、看他年纪不过二十来岁,脸色苍白,像没有睡好觉似的皮泡脸肿。他老是皱着眉头,不大说话。笑纹几乎在他的脸上是绝了迹似的。他穿着一个褪了色的蓝布大褂,好像永远是穿着这么一个一样。清瘦的下巴壳,亮耸的肩膀,显得很没生气。

7、她那张小嘴巴蕴藏着丰富的表情、高兴时,撇撇嘴,扮个鬼脸;生气时,撅起的小嘴能挂住一把小油壶。从这张嘴巴说出的话,有时能让人气得火冒三丈,抽泣不止,有时却让人忍俊不禁,大笑不已。

8、这一来,倒吓我一跳,仰头一看,一个十二三岁的女孩子,高高地坐在一枝树杈上,手里还拿着一只口琴,正准备吹哩。她穿着火红色的绒绒衣,套一条豆绿色的短裙子。两只穿着力士鞋的小脚悬空的搭拉着,怪自在的。她那梳着小辫子的脑袋歪倚在右肩头上,水灵灵的大眼睛向我玩皮地眨巴着,鼻子略显有些上翘,显露出一副淘气相。只要你一看见她,就会从心眼里喜欢她。

13.写人的散文欣赏 篇十三

写人的散文欣赏

1有一种痛,不能触摸。有一种爱,不能忘怀。有一种情,刻骨铭心!思念是一种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情与情的交融。时光记录着难忘的父爱。任岁月在思念中流淌。爸爸,在我的心中,您永远和我在一起,从未远行。

一年四季,无论在炎炎夏日还是在寒风刺骨的严冬,爸爸总是风雨无阻伴随着我,在身后给我强大的支持,给我无私的爱。您那满脸的慈祥在我的心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待我长大自立,您却悄然离我而去,爸爸离去多年,我都无法接受失去至爱亲人的现实。每当听到或是想到跟爸爸有关的话题,我都会因有太多太多的痛与遗憾,却没有机会去弥补,而伤心欲绝。

记得刚参加工作时,一位同事因朱自清《背影》中的情景而泪流满面。当时的我尚不能理解,为何作品中“爸爸”的四次“背影”就能使她泣不成声,哭得如此伤心?她说那“背影”让她想起了父亲生前的爱……如今的我完全读懂了那滔滔的泪水,那深深的痛!

在爸爸的世界里,30岁之前的我,就像一位王子,烂漫着,快乐着,无忧无虑,生活充满阳光。

自出生那天起,我就患有先天性多种疾病。营养不良,骨瘦如柴;尤其是气管炎,严重程度比《药》中的华小栓还要重十分。特别是夏天,整个人只能坐在树根下,把头埋在蛐蜷的双腿中,两手抱住。如同在和呼吸伴奏而吹响的风琴,一时不停的喘息,一刻不止的咳喘。喘的全身力竭,咳的嗓子沙哑,脸颊同红绸缎一般。

我还是胎儿时,母亲乱用药物,损伤了我的眼睛和肺。随着年纪的增长,我的眼神越来越差,体质越来越差。综合性疾病缠绕着我,多天持续高烧不退,温度在三十九度以上。气管、支气管有黄色浓痰。呼吸急促胸痛,持续咳喘,终于,晕死过去……

医院有医无药。医生手足无措,毫无办法。父母双亲相互替换着用手托着我。当我嗓中轰轰作响时,爸爸便立即撬开我的嘴,象做人工呼吸那样,用嘴吸吮我嗓子里的浓痰。为我打开呼吸的通道。

不知是爸爸的爱感动了上苍,还是爸爸的身份起了作用。医院领导利用爸爸老红军的身份和当地驻军237医院取得联系,调来了治疗我病情的药品。药品到位后,立即给肺部消炎,退了烧,接着就为烧坏的眼睛做手术。

手术进行了两个小时,很成功。最后主治大夫微笑的点点头,将我的双眼缠上绷带。留下医嘱,要我静养一周。便让护士把我送到特护病房。

我的“眼前”的世界一下子失去了光彩。“慕尼黑”取代了光明,只能在黑暗中摸索。虽然我是重患者,但我年少萌动的年龄和性格特征是“动”不是“静”。眼下情景等于给我上定了身法,我能受的了吗?怎么办呢?

病房中,为了能稳住我,让我安下心来养病。父母费尽了心机。

每次爸爸来看护我,都带着一本书。书上有会八九七十二变的齐天大圣。爸爸讲的绘声绘色:“孙悟空开始只是个石头猴子,什么本事也没有。后来苦心学艺,有了本事,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才做了齐天大圣。”……要做有本事的人,就得象齐天大圣那样,懂得他的小九九。

“什么是小九九?”我好奇的问。爸爸告诉我,书里就有齐天大圣的小九九。接着把“小九九”当儿歌来唱。爸爸豪放的嗓音,婉转的歌喉,深深的吸引着我。您将歌中的每个“音节”都牢牢的根植在我的脑海之中,要做有本事的人,让我对“小九九”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为我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讲了孙悟空,爸爸还讲《农夫与蛇》《卖火柴的小女孩》等。在小女孩点燃最后一根火柴时,您还问我:“如果蛇和小女孩这样的事出现在我们生活中,应对这样的事件我们当怎么办?”……

爸爸又用激昂的语调说:“书上说的是过去除暴安良的故事。我还是给你说说咱眼前看的见的事吧。”

爸爸说医院的墙很矮,从我们在这里就可以看到外边,外边是操场,操场那边是军营。解放军战士正在训练,有一个连……“天天踏着风雨路。急行军越山谷,个个都是下山虎。”父亲变着花样讲着军营中最可爱的人的故事,军人“虽然没有时髦的装束,青山也羡慕这翠绿的军服。”

我依偎在爸爸的怀里,和我最可爱的人爸爸一起尽情的品味着、享受着军营生活的快乐。

听到快乐处我会动情的高呼;有时我会沉思遐想,这个情节怎么就是以前听过的长征中的故事?故事生动,连串成章。军营的生活如同泡一杯奶茶,有如畅听激昂柔美的乐曲,手在琴弦上拨出一串串优美动听的音符,叙写着种种“痛”与“快”的经历,从中领悟着人生的真谛。我的心如痴如醉,盼望自己能快些病愈,快些长大,也能穿上绿军装成为真正的男子汉。

七天时光很快过去了,刀口愈合的很好。重见光明的我随即有两个让人惊讶不已的重大发现:爸爸所带的“故事书”不过是七分钱的算术本;医院后面是座光秃秃的山。

上学读书了。那时小学的学业只有语文、数学、美术、音乐与体育几门课程。因“文化人”少,再加上人们对教育不重视,教师挣的“工分”不多,当“小孩王”没出息。所以很多人不愿意当老师。每个班级的所有学科均由班主任老师一人担任。身为校长的爸爸成了我的班主任,教学上爸爸对他的学生不断地鼓励着、陶冶着、磨砺着、启迪着。催人图强,为人解惑,教人做事与做人。爸爸说:“无论做什么事,培养兴趣、掌握方法最为重要,事半功倍的方法是通向成功的捷径。”从中我们学会追求、学会努力。

爸爸所传之道并不拘限在知识的传授上,更注重人格的教育。悉心向我们讲授孟母三迁孟母近朱者赤道理,孔融让梨,尊老敬长的为人之道……在学习与生活中。一心一意为小鸟筑巣,促使小鸟茁壮成长,而自己胸怀篮天却无冤无悔的付出。

爸爸就是我心中那棵傲立在山林中默默无闻大树。

读初中时,每天每天的傍晚,在那春色如画的乡间小路上,你都远远地如期站成一棵树,我同回家的喜鹊快乐的向你飞去,定格成每天好时刻;高中住校时,每个每个的周末,在那岁月如诗的乡镇公路上,你都会高高地按时站成一座山,我若归巢的小鸟欢快的向您奔去,定调成每周的好时光。不论刮风还是下雨,你都会带着家的温馨出现在校门口,让我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上大学了,爸爸在我面前的师者的高大形象让我成了一名师范生。您身上左一个包儿右一个包儿地背着,把我一直送到宿舍。读书期间您一次次送来都是我最爱吃的香喷喷的饭菜,时不时的送来一本名著,为的是能让我及时获取营养,安心学习。学好育人的本事,爸爸一心要把我打造成“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真正师者。爸爸的行为引来了多少同学羡慕的目光。

走尽春夏秋冬,道不尽您对我的恩;演尽加减乘除,算不尽您对我的爱;吟尽诗词歌赋,颂不尽您待我的情。工作了,您的乌发悄添银丝,可您那无微不至的爱却依旧贯穿在我生活空间的每一个方位。

父爱如山,山林的无私奉献和奉献所带来的伤痕,换来我的健康发展和成长。您,让我的生活充满阳光。如梭的岁月将件件事事深深地刻在我脑海里,织在我的心中,从未忘怀……爸爸,我这个小小鸟,在您的王国里,就是位幸福的王子!

如今,我的世界突然没有了你,如同喜鹊没了鸟巢,鸟儿没了山林。我的阳光世界顿失色彩。爸爸,我好不习惯,好不知所措呀!

想起刚成家时,我又忙于工作,回家少,对爸爸的关心更少。您提及自己的身体大不如从前了,我没放在心上,我以为不会有事。后来您得病住院了,我以为是小病没事,也没放在心上。儿子心粗,并且是一个自以为是的人。在我的心中爸爸永远是一棵树、一座山,永远是我心理上的依靠,精神上的寄托。爸爸那宽厚结实的背,挺拔的胸膛,铁打的爸爸永远是不会离开我的。遗憾的是,爸爸住院的三个多月,我却没有照顾您一天。每次去医院看您,您都强打精神,反来安慰我说您已经好了,可我却没有察觉到您已时日不多。至到您离开时,我也没守在您面前,见您最后一面。这一切都成了我终生的痛与无法弥补的遗憾。

时间仿佛还停留在我最后一次见您的时刻。您说:“再别来看我了,教书育人,还是工作重要,要安心工作……等你做爸爸时,我去看孙子。”我又怎能想到,就是在我兴高采烈地迎来儿子的当天,您却离我而去。而我还傻傻地在盼望您的祝福。直到我的第30个生日,没有见到您的音讯,我才感到有什么不对。我的爸爸是从不会忘记我的生日的,难道真是“子欲养而亲不待”吗?我颤抖着双手不停地给爸爸打电话,却没有人接听,我的精神倒塌了,世界崩溃了……

爸爸生我、养我、爱我、痛我。却没有得到我应有的回报。爸爸!你是天底下最好的爸爸。我是个好老师,却不是好儿子。由此,我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与自责之中。问上苍,你既然给了我这么好的爸爸,却为何不让爸爸陪伴我长长久久?为何爸爸走后从未在我梦中出现过?我时常在想,如果爸爸还活着,永永远远和我在一起,一家人共享天伦之乐,那该有多好啊!我渴望着奇迹的出现,可这是怎样的一种妄想?

时间,带来了一切,又悄然地带走了一切。现在的我,虽己走出失去父爱的阴影。在平凡而简单的日常生活里,我却经常打量着跟爸爸有相似背影的人,甚至衣着相似的人,连同像您一样关爱我的人。都会让我想起您。我知道,您仍在我生活的点点滴滴里,和我如影相随,从未走远……

写人的散文欣赏

2我的父亲,已去世八年多了!

在这八年多的时间里,在细雨纷纷的清明节,在烧纸送钱、送衣御寒的农历十月一号,扪心自问,我去过几次父亲的墓地?不知道那杂草是否恣意丛生,不知道那父亲的墓地是否被雨水冲洗,不知道坟墓边当年栽种的柏树、松树是否长得很高很高了,不知道父亲墓地通往老屋的小路是不是好走……

父亲的坟址,是他生前自己选好的,就在老家屋后2000米左右的地方,那里埋着我的爷爷。延绵而上的小山脉的山额上,站在那儿,是可以看到自家屋子的,站在老屋后面,也可以看到爷爷坟旁那棵耸立的青松。父亲选那儿,是有他自己的道理,一是可以让父亲在他死后守在他父亲的跟前;二是常常能看到家,也有随时照看的意思;三是那儿坐南朝北,头枕青山,脚踏溪水,溪水的前面是连绵起伏几千米的龙腰带;四是据说祖先埋在那里,可以保佑后代人丁兴旺,长命百岁。按照风水来说,这虽然叫不上最好的宝地,也非最好的龙脉,但绝对是块好地,前有溪水,龙腰,后有翠峰山脉,前有财(活水),后有泉水。

这不是我信什么迷信,只是一种愿望与心意,而且,最重要的还是缘于那个不怪也算很怪的传说。据父亲在世时说,我爷爷去世的时候,请了风水先生给爷爷看坟地,看了几个地方,风水先生都不满意,但当我的父亲领着风水先生来到爷爷现在安葬的那块地时,风水先生顿时觉得眼前一亮,他告诉父亲就是这个地方了。风水先生告诉父亲,他说你看这个地方坐南朝北,头枕青山,脚踏溪水,溪水的前面有连绵起伏几千米的龙腰带,前有财(活水),后有泉水,老人安葬在这里可以保佑后代人丁兴旺,长命百岁,而且从老人安葬那天算起,后代是要出优秀人物的。沿着这一美好的传说父亲在世时一再告诫我,说他去世后一定要把他安葬在爷爷的跟前。

父亲一生极其不容易,在父亲四岁时我的奶奶就去世了,他从小就没有得到过母爱,我的奶奶去世后父亲先是在他舅舅家生活,可是在民国十八年,陕西遭遇天灾,据史料记载当时全省有200多万人活活饿死,200多万人流离失所,逃亡他乡,800多万人以树皮、草根、观音土苟延生命于奄奄一息、在旱灾发生的同时,又有风灾、雹灾、虫灾、瘟灾、水灾、火灾、兵匪之灾一起袭来。使全省92县尽成灾区。赤野千里,尸骨遍地。甚而人人相食,惨绝尘寰。父亲的舅舅一家在这场百年不遇的灾难中,也是全家饿死。父亲的舅舅家没有人后,父亲又到了姨家,等父亲11岁时,姨也去世了。姨去世之后,我的父亲不得不回到了自己的家,和我的爷爷相依为命。父亲告诉我那时他如果能穿上一双草鞋,都会是万分高兴地,因为他经常是没有鞋穿的。等父亲稍大一些,家里更穷了,我的爷爷由于长年辛苦劳作,饭吃不饱,有病看不起,在爷爷50岁的时候他老人家就去世了,父亲为了安葬爷爷,不得不向富人借钱借地,等安葬了我的爷爷,父亲不但是一贫如洗,而且是债台高筑。

父亲一生养育了子女四个,其辛苦不言而喻,父亲对我这个小儿子给予更大的希望与爱。记得小时侯家里面很穷,父亲就靠在生产队干活养活着一家人。整日里早出晚归的操劳着,生活还是难免拮据。但作为他的孩子我是不曾受过苦的,衣食不缺,无忧无虑的度过了少年时光。荒唐的说农村长大的我居然不会干农活,父亲交给我的任务只是好好的学习。而他自己却干了所有的农活。父亲平生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孩子们考上大学,将来有个好的前程。记得父亲经常告诫我 “儿呀!一辈子头朝黄土背朝天有出息吗?你爹我是过来人知道做庄稼人的苦呀!我那时想上学都上不了,现在条件好了,你一定要好好学习,为将来奔个好前程”。我也没有辜负父亲,在二十世纪的八十年代,终于考入了大学,开始了城里人的生活。

父亲,我可爱可敬的父亲,儿子对不起你呀,儿子心里有愧。我大学毕业以后,总是以工作忙,孩子小为理由,难得有时间回家去看望你老人家。现在儿子多想再听你老人家和我说说闲话,说说家常呀,可是你已离儿远去,儿再也听不到你的唠叨,再也不能陪你睡上一晚了。父亲,儿子想你呀。父亲,我真的很想念你。在我写这篇文章之前,我就对自己说,不要哭,父亲不希望看到我哭,但写到最后我还是哭了。父亲,请原谅我的不坚强!

父亲安葬后的第三天,我花了一天时间,在坟墓的顶上栽种了柏树,在坟墓的周围栽种了松树,忙完这些,又把墓地周围弄得光光亮亮干干净净,然后在墓地前面,把所有阻碍视线的树木杂草铲除,开辟出一片空地来,站在山坡头上,山下的老屋,全部尽收眼底。最后,又把那通往老屋的小路,修了个整整齐齐,那时真的在想:父亲,你可以常回家看看呀,我年迈的老妈,还需要你好好保佑她呀,我在外工作不在家,也许真的很少回来呀,只希望,我的父亲,您在这里,好好安息吧。

现在呀,只要有空回到老家,虽然上坟的机会很少,但是我都要修整老屋通往父亲墓地的小路,修剪父亲墓地前面的树木杂草,一是想着父亲回家走路顺顺畅畅,二是想着父亲看家看得清楚!

谨以此文怀念我厚德勤俭平凡一生的父亲。

记忆中,家里一共有过两辆自行车。第一辆是苏联式,大梁弯下去的那种,刹闸靠脚往回蹬,在我们老家叫倒蹬闸。那车子模样浑圆,结实,座子是皮的,很厚,也很硬。

我们兄妹三人,从小在姥姥家长大。母亲娘家人丁不算旺,姥爷本已是单传,到了母亲干脆就她一个人。父亲出身农村,弟兄四个,就干脆过来,做了母亲家的上门女婿。在我们老家,被叫作倒插门儿。

一个倒插门儿女婿,骑着那辆倒蹬闸自行车,一骑就是很多年。

上世纪60年代末,家里添了辆新自行车,永久牌的,还是托北京的大姨找关系买的。车子从邮局寄过来,得专门请人来安装。那是一个夜晚,一个个纸箱子被拆开,来的人一件一件精心组装着它。全家人都怀着激动的心情,在那里看着它诞生。虽然过去了很多年,到现在还记得它刚成型时的样子,黝黑锃亮,闪着不一般的光泽。

那时候,国人还都很穷。几乎在整个北方,结婚讲究三大件:缝纫机,自行车,大衣柜。

父亲在县城一完小当老师,离家有一段距离。每到周末,父亲才骑车回家,住上一天,算是团聚。家里有什么事儿,父亲就骑着那辆永久牌去办。

姥爷往下,虽然只守着母亲一个人,但他上一辈儿却有弟兄五个,都住在一个带后院的四合院里。在我的记忆里,满院子出来进去都是老人,还有几个小脚老太太,谁病了,都是父亲骑车带着去医院。

父亲生在农村,上过私塾,后来考上大专,学了师范,踢足球进过市队,写诗登过报纸,还写得一手好毛笔字,也算得上多才多艺。

可能是熟能生巧,也可能专门练过,反正印象里觉得父亲的车技很不错。

奶奶的家在另一个县的乡下,离我们生活的县城有30多华里。兄妹三人里,只有我随了父亲的姓,所以每到过年,大都是我跟父亲回老家。

那时,自行车后座上就会装得满满的,大米,白面,菜籽油,还有猪头和猪下水。面袋子垂在两旁,其他的在座位上摞起来,用绳子来回捆好几道,结结实实的。

一切准备停当,我就坐到大梁上,跟着父亲,骑行好几个小时,回到老家。现在想想,那么漫长的归程,对父亲的车技是很好的历练。

平时出门,有哥哥在的时候,坐大梁就成了他的专利。

因为两个人都小,上不了后座,哥哥就先在大梁坐好,接着,父亲手持双把,蹲下身子,让我从后面搂住他的脖子,再站起来,我就吊在他的身后。然后,他偏腿上车,我趁势站上后座,再顺着父亲的腰慢慢向下挪,出溜着坐好。下车的时候,完全是上车时的回放。

有时候,我先不坐下,就那样站着,看看四周的光景。立在自行车上,自然就有了高度,风大的时候,难免有些紧张。

有一次,我正站着,一阵风过来,将帽子吹落了。我下意识地伸出双手,捂向头顶。父亲感觉到了,惊诧地喊了一声。我赶紧收回手,重新搂紧他。

那次历险,父亲后来提起过好多次,每次说完,都开心似地轻笑几声。

如果出门时再加上母亲,我就只能一直站在自行车上,有了前次的经历,我的手再也没敢离开过父亲的脖子。

妹妹比我小5岁,有了她之后,一家人出行的难度就大大增加了,母亲要抱着她坐在后座上。现在想起来,父亲就像一个杂技演员,骑着一辆满载的自行车,行走在故乡的人流里。那时候,家乡的人还真是见多识广,我们一家人从街道上经过时,并没有引起什么人的好奇。

记得有一次,父亲骑车带着全家,去看母亲的姑姑——她们全家因为成分不好下放到十六七华里外的乡村。我们就那样一路出城,打听着,找到了地方。

那时候,父亲的确还很年轻,妹妹出生那年,他不过才37岁,比我们现在还要小不少。

等我们慢慢长大以后,全家人一辆车出行的情景,就再也没有了。也不记得是什么时候,那辆永久牌自行车,也渐渐散落了骨架。

再后来,父亲得了脑血栓,半身不遂,从那之后,就再也没骑过车子了。

我从来没有想过,那个年轻的父亲,骑在自行车上的时候,会有什么感受,兴奋?骄傲?还是幸福?而现在,即使想问,也永远不会有答案了。

14.写人的小学生记叙作文 篇十四

刚推开二伯家的院门,一个声音就冒了出来:“欢迎爷爷奶奶,欢迎小姑姑!”紧接着,一个“物体”腾地扑厂过来,我一低头,一张惹人喜爱的小脸映入眼帘。

真是百闻不如一见,小侄女弯弯的眉毛就像挂在树梢的月牙儿,黑亮的大眼睛就像晶莹剔透的水晶葡萄,嘟嘟的小嘴就像两片娇艳的花办儿,红扑扑的脸蛋儿像朝霞一般灿烂。

对我们的到来,小侄女好像不知道怎样表达心中的喜悦,一会儿跑去捧来一大把瓜子,跌跌撞撞地跑过来,东西洒了一路;一会儿又使劲儿往我嘴翠塞糖。看到二伯给我们倒茶,她也争着抢着要倒,只见她一只小手托住壶底,另外一只按住壶盖,晃晃悠悠地拿起茶壶,边倒边说:“爷爷喝茶,奶奶喝茶,小姑姑喝茶。”我忍住笑,端起几乎空着的杯子,郑重地对她说:“谢谢。”小侄女咧开嘴,傻傻地笑了。

这个小大人对我们的照顾真是无微不至i晚饭前,二伯母和妈妈在厨房甲忙着,小侄女趴在我的`面前,仰头问:“小姑姑,你想吃啥?跟我说!”说完,大眼睛一眨一眨地望着我,“你喜欢吃鱼吗?肉呢?葱头?……”好像恨不得把她知道的所有好吃的都说一遍,供我选择。然后,一阵风似的跑进厨房报信去了,“妈妈,小姑姑爱吃负、爱吃豆腐……”开饭了,小侄女顾不得自己吃.忙不迭地向我碗里夹角夹菜,边夹边说:“多吃!小姑姑,吃鱼,.”话音没落,一大块鱼肉就放在了我已经胃尖的饭碗i:。

在二伯家的那几天,我和小侄女吃住在一起,这个小侄女啊,除了睡觉,她真是一刻也安静不下来。这不,她一不小心重重地摔在了地上,眼汨在眼眶里打着转儿,我刚想哄哄她.不知道什么事情又吸引了她,转眼间,院子里又满是她的喊叫声。闲来无事,我就教她读汉语拼音,小家伙使劲地盯着我,认真地听着,“a,o,e,i,u……”别说,读得还挺标准。这个小姑娘越来越惹人喜爱了。

暑假结束了,我们不得不走了。走之前,小侄女紧紧地拽着我的衣角,一遍又一遍地嘱咐我:“小姑姑,再来和我玩0阿!”

现在,一看到二四岁的小女孩,我就会想起那可爱的小侄女,小侄女嘱咐的话就会在我耳边响起。今年暑假,我一定还要回老家去

★ 写人的记叙作文

★ 高中记叙作文写人作文800字

★ 成长写人记叙作文600字初中作文

★ 平凡写记叙作文600字

★ 初一记叙作文写同学

★ 写家乡的记叙作文

★ 写人作文

★ 作文写人

★ 优秀写人作文

上一篇:我要这样过暑假作文素材下一篇:不如怀念情感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