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4-07-13

当前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2篇)

1.当前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一

浙江嘉兴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曹小明

(载《当代社科视野》2012.10)

内容摘要

企业文化与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本文在调查研究基础上,对嘉兴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归纳,提出了推动民营企业文化建设提升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

民营企业

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和企业员工在生产管理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具有自身特点的群体意识,是一种新型的管理理论。众多研究和大量实践表明,企业文化与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嘉兴市民营企业众多,民营经济在全市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加强民营企业文化建设显得十分迫切和重要。为进一步了解和掌握民营企业对企业文化基本问题的认识,摸清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现实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我们通过座谈会、重点走访、相关资料及有代表的优秀企业的企业文化进行个案分析等形式,对嘉兴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基本情况进行了初步调研。

一、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现状

(一)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特点

1、企业文化建设受重视程度不断提高

随着《关于开展嘉兴市企业职工文化建设示范工程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的出台,宣传、工会等部门对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要求和具体指导力度的逐步加大,企业文化建设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企业文化对企业的生存、发展尤其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认识不断提高。有的企业建立了专管企业文化建设的机构或部门。如金郑家具有限公司设立了专门的企业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和企业文化建设推进办公室,并于2008年出台了《金郑家具有限公司2008-2010企业文化发展规划》;还有的企业把文化建设或纳入企业工会组织进行管理、或纳入公司党委宣传部的工作职责,如巨石集团等;大多数企业则通过规范人事制度、劳动制度和奖惩制度等规章制度以及对员工进行质量等的管理培训,规范职工的行为,以制度文化的形成,促进企业行为文化的发展。

2、企业文化建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有的企业致力于塑造一种企业精神,使员工明白企业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并将企业精神渗透于员工的理念,使员工和企业在思想上达到认同和统一。如浙江皮意纺织有限公司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逐步确立了“爱国、创业、务实、奉献”的企业精神,“诚信、责任、创新、奉献”企业价值观和“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向导,以创新技术为主体,以质量求生存,以诚信求发展,坚持不懈、认真务实”的企业经营理念,通过倡导“抓生产经营从思想入手,抓思想从生产经营出发”的皮意特色文化,使企业文化与经营管理有机的结合起来,相互促 1 进、相互提高,通过一系列活动和有效载体,使全体员工认真领会了企业文化建设的定位和要求,理解、认同和践行企业核心价值理念,并植根到头脑里,落实到行动上,有力地推动了皮意纺织迈上科学发展的新阶段。

有的企业将文化建设融入到以人为本的管理之中,着眼于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如雪豹集团公司提倡人文化管理,注重人文关怀,让员工生活更美好。鼓励员工对“雪豹”理念进行丰富和延伸,员工之间形成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雪豹”人文环境。浙江万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围绕“责任、快乐”的企业文化,尽心为公司员工创造良好的环境,让每位员工的才华得到施展,实现员工和企业同步发展,使企业不断焕发出生机。

此外,不少企业还有意识地把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起来,通过结合实际,在员工中开展人生观、财富观和富而思进教育,培育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还有一些企业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给员工派生日礼物、捐助困难员工、组织岗位技能培训等多种形式来宣传和推广企业文化,都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3、以党建塑造企业文化成为一些规模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

在文化建设的实践中,一些规模较大的企业尝试将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作风建设等工作,融入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在实践中构建有自身特色的企业价值观念、企业经营理念、企业精神、企业行为规范和思想方法,充分发挥企业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战斗力,推动了企业的健康发展。

以天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为例,他们以精神文明系列评创活动为载体,开展“三、五、十、百、千”系列评创活动(即:争创“三星级”文明员工、“五星级”党支部和部门、“十佳”党员、“百名”党员创新示范、“千名”员工劳动竞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高素质的“天通人”。通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业已形成以企业党建文化为引领的企业理念文化、学习教育文化、文明创建文化、节日系列文化、人才工程文化以及社会示范文化等彰显我国当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天通公司特色企业文化体系。

(二)企业文化建设的成效 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内强企业素质,外塑企业形象,增强企业凝聚力,提高企业竞争力,不断增强企业文化与企业发展战略的和谐统一,企业发展与员工发展的和谐统一,企业文化优势与竞争优势的和谐统一,为民营企业的改革、发展、稳定提供了强有力的文化支撑。如:

天通公司的系列评创活动,弘扬了正气、凝聚了人心、激励了先进、助推了发展,使企业顺利度过了2008年秋冬至2009年春那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并取得了良好的企业效益。2010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27880万元,利税总额13388万元,均创企业历史新高。2011年,公司被命名为嘉兴市“发展强、党建强”先进企业和浙江省非公有制企业“双强百佳”党组织。

鸿翔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近年来一直驶在快车道上,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在业内树立了良好声誉,先后获得全国民营企业500强、浙江省文明单位、浙江省先进建筑业企业、浙江省著名商标,浙江省3A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浙江省抗震救灾集体一等功、嘉兴市“走出去”发展建筑业先进企业、嘉兴市建筑业龙头企业、嘉兴市建筑业重点企业、“书香名企、人文浙商”、文明标化工地等多项殊荣,承接的多项工程获得了省级钱江杯等多项荣誉,得到了政府及社会各界的肯定。

浙江海利得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从公司成立初期的粗放式管理,到如今作为国际化上市企业的规范运作,趋向注重形象、文化、品牌的管理,实现了企业管理总体水平的提升。

二、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综合分析调研结果,可以发现,嘉兴民营企业文化建设虽然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出现了 2 良好的发展势头,但从总体上看,仍然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还存在不少共性问题。

1、一些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对企业文化本质的认识还比较模糊 有的企业对企业文化的认识仅局限在口号、标语等形象文化上;有的企业的管理者对企业文化的理解,认识上存在较大的反差;少部份企业的管理者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认识不深,将企业文化口号化,立足于硬性规定、钢性管理,强调贡献,淡化关心,缺乏理性和人性化,难以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也达不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影响了企业的持续发展;有的企业的文化建设缺乏严格的制度保证,口号多于制度,理论多于实践,企业文化针对性、操作性不强;有的企业管理政策和企业文化相脱节,管理政策往往与企业文化的内涵和要求不一致,造成员工对企业文化产生怀疑和不信任感;多数企业没有制订企业文化发展规划,没有专项经费投入,未将企业文化建设列为企业经营者的主要工作等。

2、一些企业文化管理随意性、自发性现象比较突出 对于多数民营企业来说,现有的企业经营价值理念中,不少是在长期经营中自发积累形成的,带有浓厚的经验色彩,零碎而不稳定。

有的企业虽然提出了经营理念、经营使命、经营价值观等内容,但往往带有较明显的模仿性,甚至生搬硬套,结合自己的特色进行创新不够,造成内容上空洞化,表述上的趋同化,缺乏个性和适应性,难以实行。虽然作为一种新兴的科学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企业文化有共性,但任何优秀的企业文化都是有鲜明个性的,这是需要一些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特别关注的。

3、部分企业文化建设存在形式化和个人化的倾向

一些企业将企业文化建设等同于企业文化活动或等同于企业形象工程,他们只注重企业文化的外在形式,忽视企业文化的内涵。

还有一些企业误将企业家文化等同于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中企业家个人意志烙印明显。突出表现在有的企业仅把企业家个人创业时的事迹作为典范在职工中提倡,没有把企业创业初期的成功经历上升为企业文化。企业家文化带有浓厚的人治色彩,其价值观往往表现为家长意志,这种企业文化虽有存在的基础,但缺乏团队精神,传播能力弱,而且不能产生激励作用,因而会对企业的持续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4、企业文化建设不平衡性比较明显 总体而言,大中型企业文化建设搞得比较好,基础比较扎实,比较常态化;中小型企业,尤其是小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和发展方面相对比较薄弱,部分企业虽然已经把企业文化建设纳入到了管理层的议事日程,但大多积极性不是很高,企业文化建设上认识不到位,企业文化建设缺少相应的规划、机构、经费、阵地和活动,企业间的文化建设与发展不平衡现象还比较突出。

(二)原因分析

1、内部原因

一是民营企业的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家个人的文化素养和思想境界。如果企业主对企业文化的认识不到位,对企业文化工作认识模糊,把企业目标等同于盈利,把企业存在的目的等同于实现利润的最大化,那么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就难以被广泛认同。二是企业高层对企业文化的认识水平。企业高层是企业文化的塑造者,如果企业高层在塑造企业文化过程中既没有把企业文化中核心、本质的一面很好的传播给企业每一位员工,也没有教导员工如何去理解和认识企业文化真正的内涵,那么企业文化建设势必难以正常开展。三是企业内部小团体不良作用的发挥。在一些企业中,正是由于出现了一些由小团体的主观因素形成的一些消极或异样的团体文化,影响了整个企业文化核心精神的传播。四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机构是否健全、企业文化内容是否明确、企业文化建设方法是否恰当等。

2、外部原因

一是对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宣传指导力度不够。一些企业在文化建设中出现的目标不明,思路不清,措施不力等问题,不同程度的与此相关。二是缺乏民营企业文化宣传与交流的平台。虽然宣传部、总工会等部门也不时地开展一些诸如企业文化征文、评比之类的活动,但目前本市专门为企业之间开展企业文化的学习、借鉴和交流的平台的确相当有限,对一些企业文化建设中好的做法与成功经验的宣传、展示、推广力度不够,这也是一些民营企业即使有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的愿望,但难以有效开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民营企业文化的升级与发展

(一)不断加强企业文化的变革与重塑

企业文化属于企业经营中深层层面范畴,对企业表层的改革发展具有相辅相成的作用。企业的物质层次与企业的文化层次的差距越大,企业文化对企业经营的反作用力就越大,当这种反作用力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对企业的运营产生破坏。不但影响到企业的改革发展,甚至企业的正常运营也将受到威胁。

因此,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企业自身的不断发展,企业文化需要随之进行调整、升级,不同的时期、不同的企业战略、不同的员工队伍、不同的产品结构,都需要不同的企业文化与之相适应。同时,在进行企业文化的变革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到目前的企业文化格局,应该随着体制与制度的改革,不断地加强企业文化的变革与重塑,尤其要注重企业经营深层次的改革。

(二)学习借鉴国外企业文化管理的积极成果 我们的企业文化建设深受西方经验的影响,但目前西方的企业文化相对早期也已发生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包括:由关注企业组织行为转变到关注社会文化,由注意企业成员个体转变为注意企业成员整体,对人的看法由简单、片面、粗浅到复杂、全面、深刻,以用企业形象受单一的商品影响转变为整体的人文形象,管理从硬性方法转变为研究软硬结合的艺术等等。因此,民营企业文化的变革与发展,必须注意学习借鉴国外企业文化管理的积极成果,培养和形成积极向上的企业价值观,改变经济改革之初民营企业片面追求利润和扩大规模的企业价值观导向,代之以社会价值为导向,努力追求企业结构的物质层面与企业文化的精神层面的和谐统一,实现企业目标与手段的匹配互补。

(三)及时调整民营企业文化管理的内容

1、妥善应对自发产生的企业文化,择善而从,理性选择。把民营企业的非理性文化理念,转变为现代企业的理性文化理念。

2、大力倡导“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把以员工为本、顾客为本和社会公众为本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充分考虑企业在三者之间的位置。

3、注重企业文化发展的长期目标,改变企业文化塑造过程中的短视行为。任何企业要推行企业文化管理,都必须把企业文化的培育过程作为企业的长期战略,精心设计,长期坚持,使企业文化成为保持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动力。

四、深化、提升嘉兴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对策

(一)引导民营企业提高对企业文化内涵的认识和把握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由管理者倡导的在员工中逐渐形成的共同的价值观、行为模式、企业形象等的总和,包括价值观、行为取向、道德规范、心理状态、厂风厂貌、规章制度以及企业精神、企业目标等诸多方面,是企业的群体精神、文化素质、文化行为、人际关系等文化现象的综合反映。只有深刻认识和把握企业文化的基本内涵,才能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建设的独特效能,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准确定位企业文化建设目标

企业文化建设的科学化,必须找准其在市场中的定位,充分反映其自身的核心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品牌文化,充分体现出具体鲜明的时代特点。但任何企业都处在一定的内外环境中,所以,企业应正确分析所处的环境条件。通过分析外部环境的现在,科学预测未来;通过分析内部环境的现状,预测可能的发展趋势。在正确分析企业内外环境的基础上,结合企业的特点和环境的特点,选择适当的定位类型,以保证定位的长远性、稳定性和全局性,避免鼠目寸光、急功近利。

(三)不断提升民营企业家的综合素质

民营企业家不仅是企业文化、企业精神的塑造者、推动者和率先垂范者,也是企业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家有没有文化战略眼光,能否引导和创造文化,推动企业文化的构建、强化和变革,是民营企业能否建设优秀企业文化的决定性因素。

1、企业家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自觉地开展理念革命,为民营企业从思想层面确立“企业文化”提供必要的条件和准备。

2、企业家要努力学习企业管理相关知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使自己成为真正的具有渊博知识、辩证思维、敏锐洞察力的领导者,从而为推动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层次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注重企业文化的持续创新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民营企业将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展开竞争。这种竞争不仅表现在企业生产作业、经营能力和管理能力等物质层、制度层面,更表现在企业文化等精神层面的全方位的竞争。这就要求广大民营企业不断提高企业文化建设的水平,把企业文化建设向纵深推进,以适应全球化时代多元化竞争的市场要求。因此,民营企业要从本企业的实际出发,注重企业文化的持续创新,以企业文化的创新,带动职业价值理念的创新,进而推动企业制度和经营战略的创新。

(五)打造一批宣传、交流企业文化的内外平台

企业文化建设的本质在于企业经营理念的具体化和抽象化的无限互动,它必须经过从上到下的灌输过程或由下而上的生成过程。将企业文化及其引发的一切消息动态及时传达给每一名员工,每一个企业,这是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基本前提。同时,创造一个信息畅通,有求必应,求而有获的友好环境也是民营企业之间学习交流、共同发展的精神动力和企业传播文化、建设文化的必要途径。

五、结束语

目前,民营企业不仅要面对国内市场的竞争,同时还要面对世界市场的竞争,民营企业能否应对这场竞争,关键是企业的整体素质水平,尤其是企业文化状况。企业文化建设不仅是民营企业赢得竞争的内在需要,也是民营企业建设发展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薛伟江.加强党的建设是塑造有中国特色的民营企业文化的重要途径,《理论动态》第1898期第27页,2011年9月10日

2、朱向东.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研究,《财会研究》2009年第10期第61页

3、黄志广.合肥市民营科技企业文化建设现状及趋势分析,《华东经济管理》2006年第2期第91页

4、邵建华.稳定的职工队伍是成功的“秘密武器”,《走读企业看文化》第148页

2.当前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二

关键词:企业文化建设,问题,现状,对策

一、企业文化概述

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也是当今比较热门的一个话题。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企业要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 就必须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从定义上来说, 企业文化是企业长期生产、经营、建设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管理思想、管理理论、管理方式、群体意识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的总和。通过对企业文化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 企业文化的形成是为了解决企业生存和发展问题, 是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 对企业全体员工具有感召力和凝聚力;从内涵上来说,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和精神支柱, 代表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精神, 在具备一定的价值观的基础上, 发展以人为本, 以制度为约束的企业文化管理方式, 集经营理念、经营战略、道德规范、品牌建设、发展目标等为一体的核心力量。

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积极作用, 另一方面是消极作用。本文只讨论企业文化的积极作用, 良好的企业文化可以为企业的发展带来积极地作用:第一, 良好的企业文化有利于带动企业职工的全面发展;第二, 良好的企业文化能够更好地促进企业管理者自身的发展;第三, 良好的企业文化能够帮助企业树立品牌效应;第四, 良好的企业文化能够让企业走向良性发展的道路。

二、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在发展市场经济的同时, 也在强调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几十年来, 我国的企业文化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是, 仍然存在许多的问题,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缺乏核心价值观的引导

企业核心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 对企业文化的健康向上发展具有导向作用, 对于企业文化建设来说至关重要。但是, 目前我国许多企业的管理人员不注重树立和培养企业的核心价值观, 对企业核心价值观没有正确的认识。例如, 许多企业所谓的核心价值观就是将一些名人名言挂在企业的某个地方, 当作一种精神上的鼓励。这样一种树立核心价值观的方式是表面化和形式化的, 有时候可能仅仅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如果是这样的话, 那么这些企业所谓的核心价值观就没有任何的实际意义。企业核心价值观必须是真正影响企业运作的精神准则, 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 因此它一旦确定下来就不会轻易改变。缺乏核心价值观的引导, 很有可能导致企业寸步难行。

(二) 我国企业文化建设没有与企业管理充分融合

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管理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从企业的建设与发展进程来看, 企业管理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经验管理、制度管理和文化管理。文化管理可以说是企业管理的重头戏, 现代企业管理越来越注重对企业文化的管理。但是, 在国内很多的企业只注重企业管理中的经验管理和制度管理, 缺乏对企业文化的管理, 使得一些企业难以做大做强。例如, 近期国内出现的“毒胶囊”事件, 一些黑心的医药企业至人们的生死与不顾, 没有良好的企业文化, 管理者缺乏对企业文化的管理。

(三) 我国企业文化建设没有全面实现以人为本的目标

以人为本就是要给予企业员工人本关怀, 企业员工是为企业带来利润的生产者, 如果他们能够感受到企业管理者对他们的人本关怀, 那么他们就能够在自己的岗位上认真工作, 而且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能够使人发挥出其最大的潜能, 也能够让他的工作热情高涨。但是, 目前国内一些企业没有做到以人为本。管理者单纯为了企业的利益, 让员工超负荷的工作却又得不到相应的报酬, 有些企业的工作环境十分恶劣, 使员工的身体和精神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三、当前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中出现问题的对策分析

针对上述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可以做出如下对策:

(一) 积极树立和培养企业核心价值观

国内外许多著名的企业都有着自身的企业核心价值观, 例如, Intel的核心价值观是客户服务、员工满意、遵守纪律、质量至上、尝试风险和结果导向。所谓核心, 就是指最重要的关键理念, 数量不会太多, 通常是五到六条。树立和培养自身企业的核心价值观, 有利于企业健康向上发展。

(二) 加强对企业文化建设的管理

对企业文化建设的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最高层次, 但也是企业管理最根本的要求。国内企业想要发展壮大, 就必须要对企业文化进行科学的管理, 以良好的企业文化来带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 以良好的企业文化来带动企业大发展。

(三) 企业要以人为本

“水能载舟, 亦能覆舟”, 企业员工与企业之间就是这种水与舟的关系。所以说, 企业需要依靠员工来为其创造财富, 需要员工来帮助企业发展, 就必须要给员工更多的人本关怀, 让他们愿意为企业做出一份贡献。

四、结束语

企业文化建设在现代企业建设与发展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企业的发展壮大越来越离不开优秀企业文化的帮助。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国内许多企业的文化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 需要找准方向, 放眼未来, 全心全力的建设出适合自身发展、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

参考文献

[1]李丽, 宁凌.企业发展的核心要素[M].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6, 12, 1

[2]张仁德, 霍洪喜.企业文化概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 2

3.当前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三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是一个民族的魂,是国家的“软实力”,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地位。把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好、发展好,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要使命。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文化建设长期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在文化建设中存在的很多问题需要加以解决。一、当前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文化建设长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由于文化建设投入多、产出慢、产程长,而这种“过多”的投入往往会一时地“累及”官员的政绩,不如上项目、工程出成绩、树形象。因此长期以来许多领导干部不愿过多涉足文化建设这一领域,个别干部甚至拿文化建设做秀,敷衍了事,把文化建设当做文化馆的建设,严重地影响了文化建设的进程。2文化创新体制亟待完善。文化事业的可持续繁荣动力来自哪里?来自深化改革,来自体制机制创新。构建一个生动活泼、优质高产、有序发展的文化体制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保障。但长期以来,文化创新缺少激励机制、竞争机制和有效的监督机制,根本不可能形成有力的创新群体,对于传统文化挖掘的力度不够,文化艺术形式创新不多,真正适合广大民众、内容积极向上的作品还很少,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群众的需要。3文化事业投入不足。由于地方财力有限,各地在文化建设方面投入相对不足是不争的事实,致使文化建设严重滞后于经济建设。特别是在农村,图书馆、阅览室等文化活动场所基本没有,即使有也多为摆设,图书馆、阅览室里很少有老百姓需要的书籍,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更是无从谈起。4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悖的作品仍然存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动力。一个经济强大而文化落后的民族是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一个没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化不仅不能让一个民族强大,反而可能会使一个民族走向灭亡。我们党在十七大确立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新时期,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就必须要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该也必须要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旋律。然而,现实中,充斥色情、暴力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作品仍随处可见,对社会主义文化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二、解决文化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对策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建设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是与我国目前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文化还不发达这一国情分不开的,这是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经济上的落后必然制约文化建设的进程,中国不可能有超越现阶段历史条件的文化建设成果。尤其是,像中国这样经历了漫长封建社会历史时期的国度,长时期受封建剥削阶级腐朽思想的浸染,一些腐朽的文化和价值观念必将在一定的历史时期长期存在。但就现阶段而言,尽可能地挖掘现有条件下的文化建设潜力,也不是不可能的。然而长期以来,个别地方的领导干部缺少科学发展观念,总是把眼睛紧紧盯在经济指标上,忽视了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忽视了文化建设对经济建设的巨大推动作用。同时,计划经济条件下,僵化的文化建设体制对文化建设发展的影响还没能从根本上消除,与市场经济条件相适应的文化建设新体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对症下药,多方着手:1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新时期文化建设工作。当前,文化建设正处于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如何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导,需要先进文化理念去引领。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新时期的理论指南和行动纲领,对指导文化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用先进文化理念去认识文化、建设文化是时代的要求,群众的需要,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文化建设中要贯彻科学发展观,就必须要着眼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光辉的事业,真正认识到文化建设在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巨大作用,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可持续发展,正确处理传统与创新、城市与农村、中国与世界等关系,做到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勇于创新、正视城乡差距,积极促进城乡文化大融合、吸收世界文化成果,注重保持中国文化特色。2建立政府投入与民间融资相结合的文化融资渠道,繁荣文化市场。长期以来文化建设面临的首要问题是投入不足,一方面是财政无暇顾及,另一方面是民间融资渠道没有畅通。繁荣文化市场,政府首先要把文化建设看作利在当今、功在千秋的伟业,大力培育文化主产业,在经济建设的同时努力造就浓厚的文化氛围,鼓励人们文化消费,不要让文化成为消费奢侈品。与此同时,把民间资本调动起来,坚持“谁投入、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让企业、广大民众参与到文化建设中来,不仅要让平民百姓成为文化的消费群体,还要让他们成为文化建设的群体,建立起以政府投入为主、民间融资为补充的多渠道、多元化的文化产业投入机制。3打造一支能够创造更多文化精品、弘扬社会主义价值核心体系的文化建设队伍。我们要建设的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织、相互激荡的复杂背景下,在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和紧迫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是实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推动力量。而要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我们就,必须要拥有一支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文化建设队伍,要采取各种措施吸引先进的文化人才进入到文化建设队伍中来。4创新文化建设新体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颁布实施是深化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意见》的实施,对于加快发展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促进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协调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意见》对文化体制改革的目标任务做了明确指示: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形成科学有效的宏观文化管理体制,富有效率的文化生产和服务的微观运行机制,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和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要形成完善的文化创新体系,形成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开放格局。我们要在《意见》的指导下大胆创新,尽快建立和健全文化建设体制,为我们的文化建设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4.当前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四

社区文化是群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区的精神内涵所在,加强其建设对提高居民素质,构建和谐社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各级政府虽然都已充分认识到了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采取了各种措施发展社区文化,社区文化也正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但受各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建设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从而制约了社区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下面笔者就从当前社区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谈起,提出几点解决对策。

一、当前社区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社区文化蓬勃发展,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继而 在发展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1、社区文化人才匮乏,制约了高质量文化活动的开展。建设一支高素质、稳定的社区文化人才队伍是搞好社区文化建设的必要条件。虽然近年来相关部门注意到了培育社区文化人才的重要性,也做了很多工作,但由于种种原因,社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速度仍然不能跟上社区文化建设的需求,专业人才还存在大量缺口。主要表现在:一是社区文化工作管理人员不足。社区文化管理人员的年龄趋于老化,文化活动带头人、组织者匮乏,不能有效地组织、协调、指导居民的文化活动;二是社区文化专业人才不足。社区文艺方面的人才专业水准落差很大且数量严重不足,制约了高质量文化活动的开展,不能满足社区居民的文化需求。

2、社区文化经费投入不足,不能满足社区文化建设的需求。经费是保证社区文化建设中各项动作正常、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之一。然而,现阶段社区文化建设中经费却未能得到保障,还存在投入不足的现象。虽然政府每年都在加大文化资金的投入,但远远不能满足社区文化建设的需求,从而制约了社区文体活动的进一步开展,极大地挫伤了社区文化工作者和文艺爱好者的积极性,影响了基层文化的健康发展。

3、基础设施不足,缺乏文化阵地。一些文化活动的开展需要特殊的场合和设施。仍而,近年来,社区文化建设中基础设施的建设却远远不能跟上社区建设发展的步伐,更有甚者一些社区虽然有充足的文化基础设施,却因各种原因而闲置,文化设施功能未能得以充分发挥,从而导致了“建”与“用”的不协调。

4、文化活动单一,居民参与热情不高。随着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居民对社区地域和人群集合的认同、喜好和依恋等心理感觉日益淡薄。尤其是目前的社区文化内容单

一、规模小,多在重大节庆举办各种活动,多是一些针对老年人的活动,日常却缺乏更大范围的高质量的文化活动,在这种情况下,居民的参与热情更是提升不起来。

二、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应采取的对策

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是提高居民的综合素质、构建和谐社区、稳定社会的重要途径之一,其重要性可想而知。虽然在发展的过程中,社区文化建设存在一些问题,但只要我们从实际出发,大胆实践,就一定能促进社区文化的繁荣发展。

1、加强培训,吸收人才,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文化队伍。队伍建设是社区文化建设的核心。社区文化工作的开展,必须依靠一支高素质的文化队伍。一方面,文化馆现有文化工作者要加大学习力度,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相关部门要多组织、开展一些培训,鼓励并要求文化工作者自觉地参与到各种培训中,从而通过培训提高自身素质。另一方面,文化馆也要采取多种方式,吸收一些人才,共建社区文化。如建立社区文化人才储备,吸收社区所属单位的文艺爱好者及离退休人员积极参与,壮大业余文化人才队伍;积极推行志愿者招募活动,与周边院校、科研机构、群众团体、企事业单位建立友好社区文化志愿者联系,以自愿、义务的方式服务社区文化活动。总而言之,文化馆要以建立一支适应城市社区文化建设需要的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社区文化工作者队伍为己任,多措并举,发挥自身作用,做好社区文化建设领头人的工作。

2、多渠道投资,共建社区文化。经费问题是当前影响和制约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因素,要想开展好社区文化活动,满足广大居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就必须抓好经费投入。笔者认为可通过以下三方面加以保障:一是予以专项投入。政府每年都要拨出专项文化经费,推动社区文化建设;二是吸引社会力量。积极探索由政府、企业、个人来共同投资、开发、运营,促使其良性互动,推进滚动发展的财力机制,解决社区文化建设经费短缺问题;三是发挥文化馆的造血功能。文化馆要处理好公益性事业与个人利益、无偿服务与低偿、有偿服务的关系,举办一些有偿的社区活动,以筹措资金,维持社区文化工作的正常开展。

3、搭建文化阵地,挖掘社区文化发展潜力。社区文化阵地是社区文化赖以生存的基础和保障,是社区文化在社区能够不断深入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一方面,要增加社区文化硬件投入,建立全民参与的原则,以文化馆(站)为纽带、以社区文化活动室为基础,加大社区文化广场、社区图书馆等公共设施建设,系统推进社区文化建设。另一方面,要整合社区文化资源。要本着互利互惠的原则,完善协调机制,密切与社会单位的联系,充分利用企业、学校、家庭的文化资源,开创共建共享、互利互惠的新局面,争取将社区内的场、馆、站、室向居民开放,以提高社区文化资源的使用效率。

4、丰富文化活动,提高社区居民的参与热情。前文已经提到居民的参与热情不高主要原因在于文化活动单

一、质量不高。为此,为了提高社区居民的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丰富社区居民的业余活动,我们一定要多举办一些内容广泛、特色鲜明、质量较高的社区文化活动。一是开展季节性活动。比如在春季开展栽树活动、风筝比赛、端午踏青等;夏季开展游泳、垂钓比赛等;秋季开展中秋赏月、送秋菜等活动;冬天开展滑冰、赏雪等活动。二是利用节日开展活动。我国传统节日众多,再加上近年来西方文化活动的渗透,一年中有几十个值得庆祝的节日。我们应将社区文化活动同这些节假日充分地融合起来,在不同的节日开展不同的文化活动,从而丰富居民的业余生活。三是开展特色文化活动。我国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各地区都有自己的本土文化,安庆也不例外。文化馆也应结合当地的传统文化,组织或者辅导社区居民开展一些特色文化活动,以打造品牌文化,提高居民的参与热情。

5.当前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五

贺兰县幼儿园郜婷婷

一、当前师德师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校以师为本,师以德为先。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师德如何,决定着教书育人的质量。长期以来,广大教师在工作中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兢兢业业,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也不断涌现出大批先进人物,可以说,当前教师队伍职业道德的主流方向是好的、素养是高的、能力是强的,大体上能够胜任和适应当前教育事业发展的需求。但是,以高标准严要求来衡量,目前教师队伍在师德师风建设方面也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教育的和谐发展。下面我从当前师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谈谈自己的认识和思考。

1、观念不新。就是我们有的教师主观臆断、骄傲自大,思想陈旧、观念落伍,工作墨守陈规、穿新鞋走老路,缺乏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其思维方式和思维方法明显滞后于科技知识时代前进的步伐和当前教育事业发展的形势。

2、作风不实。就是我们有的教师敬业意识和奉献精神不强,小成即满,安于现状;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贪图安逸,怕苦畏难,缺乏勤学苦练、奋发有为的精神。“手抓一把泥,脚踩西瓜皮,能和稀泥和稀泥,滑到哪里算哪里。”

3、服务不优。就是我们有的教师宗旨观念不牢、服务意识不强,对待学校交办的事情装聋作哑,对待周围同事的工作不愿配合,对待前来咨询的学生家长没有好脸色、没有好口气,对待别人提出的意见建议置若罔闻。更有甚者,厌教书、烦学生,始终“静不下心来教书、潜不下心来育人”,把自己的心思、时间和精力花在教书育人之外。

4、觉悟不高。就是我们有的教师受当今社会上流行的不正之风和拜金主义的影响,不讲奉献讲索取,不讲德性讲个性,不讲原则讲交情,不讲正气讲义气,不讲真话讲假话,不讲团结讲利益,不讲业绩讲待遇,喜欢计较个人得失,缺乏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的甚至为了一己之私利,不惜丧失党性原则,不惜丢掉人格尊严,不惜损害群众利益。

5、能力不强。就是我们有的教师平时不注意读书学习思考问题,不注重提高教学科研水平,缺乏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的理念。把自己的心思、时间和精力耗费在娱乐厅里、麻将桌上,以及迎来送往、繁琐应酬之上,满足于自己过去已有的知识和本领,不思进取,不学无术。在讲课内容上,照本宣科,书云亦云,不能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补充新的内容、发表新的见解、传授新的知识;在讲课方式上,依旧停留在“授人以鱼”的境界之中,未能“教人以渔”。如此的学识和教风,根本不能满足探奇求新渐强的当代青少年学生的学习需求。

6、自律不严。就是我们有的教师工作纪律松散、组织纪律性差,霸权主义严重、自由主义泛滥。只要自由,不要纪律,缺乏起码的职业道德意识。平时不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不注重个人的师德修养。更有甚者,置党纪国法于不顾,甚至有悖伦理道德,胡搞乱来,为所欲为。

二、关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几点建议

当前个别教师在师德师风建设上存在的上述问题,不仅直接损害了教师队伍的整体形象,而且严重影响了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作为身处基层一线的人民教师,对此务必引起高度重视并认真加以研究解决。那么,在当今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作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又应该怎样去结合创先争优活动更加自觉地加强师德修养呢?我建议应在以下六方面下功夫:

一要充满爱心。“爱”是师德中最基础的部分,没有“爱”就没有师德。鲁迅有句名言:“教育是植根于爱的。”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真正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北京师范大

学心理学教授林崇德同志认为,“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有“国宝教师”之称的霍懋征老师也曾说过:“是什么力量把一个人见人烦的孩子,变成人见人爱的孩子?是爱。爱是阳光,可以把坚冰融化;爱是春雨,能让枯萎的小草发芽;爱是神奇,可以点石成金。”可见,“爱”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是何等的重要。换句话说,当好一名人民教师,首先要是一个充满爱心的人。因此,作为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必须视学生为弟妹、如儿女,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时刻注意以诲人不倦的献身精神和严慈相济的情感教育,关心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学生全面成才,并以此作为自己人生的最大追求和奋斗目标。

二要刻苦学习。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和创造者,是否勤奋好学、精通业务,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切身利益,而且也表明教师的社会责任。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曾叹道:“要想学生学好,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可以说,“学习是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基石。”特别是在当今科技知识时代,要想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必须刻苦学习,不断充实自己,才会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当前,教师需要刻苦学习,重点掌握“三会”,即会说,有较好的口头表达能力;会写,有较高的教学科研水平;会管,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以不断提高教书育人本领和教学质量

三要务实创新。教育既是科学,也是艺术。教师从事的是创造性的工作,一是来不得半点虚假;二是必须具有创新精神。杰出教师的过人之处,就是能够在平凡的教学点滴之中,探索教育的真谛,追求事业的卓越。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一方面,必须以求真务实的态度,老老实实为人处世、踏踏实实教书育人,真诚为社会、为学生、为学生家长服务。另一方面,必须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真知、思考问题,积极投身教育改革,大胆创新教学实践,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创新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不断激发学生兴趣,努力提高教学水准,使美好的教育理想变为现实。

四要甘于奉献。老师,对教育事业的奉献,应该像小河奉献给大海、阳光奉献给大地那样纯洁无私、那样无怨无悔、那样一往情深。尤其是作为身处基层一线的中小学老师,更应牢固树立长期从事中小学教育的志向,始终坚持把追求理想、塑造心灵、传承文明当作自己人生的最大乐趣,时刻注意做好终身从教的思想准备,甘做培育人才的雨水泥土,在奉献中体现价值,在平凡中成就伟大。

6.当前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六

职工参与管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特别是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电力企业科学发展大讨论前提下,深入思考努力开拓我们电力企业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就显得尤为必要。本文试就坚持职工民主管理,确保电力企业科学发展进行粗浅的探讨。

一、当前电力企业民主管理存在的几点现状问题

通过近年来对山东、江西、福建等几个省的个别电力企业的调查了解。结合对我区部分电力企业和我局的实际情况,随着各项改革政策措施的落实,电力企业民主建设的步伐逐步加快,但是还存在以下不足:1.职工民主管理的作用不能充分发挥。根据民主管理的要求,各单位要定期召开职代会或职工大会,讨论、审议本单位、本部门的重要事宜,部分企业的职代会每年一次,而且与本企业工作会合并召开,时间不超过3个小时,而且有逐年缩短的趋势,职工代表根本没有充足的时间对企业文秘杂烩网的重要事项进行讨论。有个别单位不安排讨论,不进行表决;部分企业职代会各专门委员会形同虚设,不能发挥作用:安全生产委员会不讨论企业安全生产的重大事宜,不对安全生产、人身事故进行讨论,工资奖惩委员会不知道企业一次性奖金的发放依据,职工生活福利委员会不讨论决定企业职工的重大福利事项等等。特别是个别单位对职工代表的提案不审议、不讨论、不立案。

2、职工民主监督职能作用减弱。职代会中关于民主评议领导干部有明确的规定。对基层领导干部进行民主评议,会更加促进单位内部干群关系的团结稳定,使领导干部接受群众的监督,使员工群众的主人翁地位得到更有效的发挥。但是,个别单位仅限于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没有进一步延伸到各个基层单位的领导评议,范围小。

3.厂务公开个别内容的公开度不够。特别是在涉及到个人经济利益的劳模、专家等评选中,做文章的个别单位依然存在,部分单位甚至出现评优选先不告知的现象。

4、职工民主述求渠道不畅。在对电力系统20多家企业的网上调查后发现,2001年前后,在局域网上设立职工论坛的有18家,而且职工在本单位局域网上发表意见和建议的非常踊跃,明智的企业领导人在职工论坛中了解职工的意愿,回答、解释职工的疑虑,鼓舞职工的干劲。但是,到2003年以后,在本单位局域网上设立职工论坛拦目的逐年减少,到2004年,全系统局域网上没有一家保持职工论坛拦目,职工唯一的一个不用面对面发表意见的述求渠道彻底堵死。产生以上不足的原因,主要是在我国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十多年的今天,企业的主要领导人对企业民主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不足造成的。

二、坚持民主管理首先要提高对企业民主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职工民主管理,是职工依照法律和有关规定,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参加企业管理,行使民主权利的活动。职工民主管理体现了职工当家作主的本质要求:

1、我国国体是职工民主管理的渊源。在我国,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职工是国家的主人翁,这一国体的本质属性决定了职工享有广泛的政治民主权利、经济物质利益和精神文化权益。工人阶级是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力量,是社会主义事业的中坚,是我们党最坚实、最可靠的阶级基础,是我们国家当之无愧的领导阶级。

2、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在国有企业,企业的主人是全体人民,职工参与企业民主管理也应当没有任何理论障碍。在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起主体作用,这是由宪法规定的,而职工是国家的主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主体作用是通过其主人实现的。

3、实行职工民主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应有之义。现代企业管理理论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重视人在生产管理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最大限度地保障人的合法权益,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需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聪明才智,实现人的价值、企业效益和社会进步的协调发展。现代企业管理本身就包含着职工民主管理,企业只有实行职工民主管理,才能充分发挥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聪明才智,才能形成科学的管理决策,才能把经营者的管理意图落实到生产经营活动中,才能实现生产要素的充分利用和最大效益。

4、实行职工民主管理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七大报告就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作了专门阐述,报告提出“要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

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这既适用于全体人民,也适用于企业职工;既适用于国家宪政,也适用于企业民主。报告提出“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必须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

性工程重点推进。”明确了企业民主在整个民主建设中的地位。报告进一步强调“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推进厂务公开,支持职工参与管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这些规定为我们进一步搞好职工民主管理提供了有力的现实依据。

5、实行职工民主管理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我国的实践早就证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走向市场并没有改变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职工无论是作为国家的主人翁还是作为劳动者,都有权对企业实行民主管理; 职工有权参与企业的决策、管理和监督。此外,实行职工民主管理也是抵御“西化”的需要。职工通过市场实现就业,有权就经济待遇与用人单位平等协商,共同决定。这是市场经济中确定劳动关系的通则,也是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的体现。

6、实行职工民主管理是发展生产力的客观要求。劳动者是生产力要素中最重要的因素,重视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是生产社会化和现代化的必须趋势。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在生产领域中广泛应用,使劳动者结构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同时,社会化大生产的集约化和高技术产品质量的潜在性,使劳动者的连带责任在深度和广度上不断提高。这也要求劳动者有更大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了解生产全过程并担负起更大的责任。

7、实行职工民主管理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标志。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就是要通过建立法人财产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等制度来理顺产权关系和企业管理体制,企业在理顺产权关系和建立起法人治理结构的同时,必须建立稳定合理的劳动关系和职工参与制度。企业民主管理制度是法人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的科学管理应该是企业行政的专业管理和职工民主管理的有机统一。企业的经济民主,既是企业经济活动正常运行的保证,又是企业建设的目标。现代企业制度应该是能够调动全体职工积极性的制度,民主管理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个重要标志。

三、电力企业实现科学发展,必须始终坚持民主管理

电力企业是资金和技术密集的国家垄断性行业,他的生产和经营的特殊性,以及社会服务的公益性决定了其发展必须坚持科学性和可持续性。而加强企业民主管理是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全心全意依靠职工群众办企业。依靠广大职工办国有企业是我们的好传统,在企业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和面临各种困难的情况下,尤其要继承和发扬这个传统。要从党和国家的性质、工人阶级的历史地位和作用的高度,充分认识全心全意依靠职工群众的重要性,切实尊重职工的主人翁地位,维护职工的经济利益,保障职工的民主权利。要进一步理顺劳动关系,依法进行平等协商,认真执行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制度。要发挥工会和职工代表大会在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中的作用。要坚持和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实行民主评议企业领导人和厂务公开。同时,要加强职工队伍建设,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武装广大职工,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艰苦创业精神,深入进行形势任务和民主法制教育,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加强职工业务技术和劳动技能培训,不断提高职工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

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合力。无数事实说明,企业党组织、行政领导、职工群众各方面团结一致,密切配合,上下拧成一股绳,企业就兴旺发达。反之,内部矛盾、摩擦不断,互相掣肘,企业面对困难就犹如雪上加霜。总结许多企业的经验,企业要形成合力,一要目标同向。无论是党的工作,还是行政工作,最终目的都是要把国有企业办好。因此,企业以生产经营为中心,把生产经营和党建工作、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项任务一起布置、一起考核检查,使之相互配合,相互促进。二是工作同心。为了共同目标,各负其责,互相支持。企业领导人要经常注意“换位思考”,从事党的工作的同志要多从行政工作的角度想想,支持行政负责人依法行使职权,当好他们的坚强后盾。企业行政负责人要多从党的工作角度想想,多从职工群众角度想想,善于依靠党组织和职工群众推进各项工作。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增强党的观念,自觉接受党组织和职工群众的监督。三是责任共担。各种组织职责和分工有所不同,但促进企业发展的目标是共同的,要形成千斤重担众人挑的局面,紧紧围绕企业生产经营这个中心任务,各负其责地做好各项工作。总之,在党和国家正确的方针政策指导下,企业各方面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发挥出来,就一定能开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新局面。

第一,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是坚持职工主人翁地位的政治保证。党的领导是坚持职工主人翁地位和搞好职工民主管理的政治保证。没有党组织在企业中的坚强领导,就不可能真正实行职工民主管理。企业党的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其在企业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确保职工的主人翁地位,促进企业民主管理。党委、工会和职工都要尊重厂长(经理)的管理权威,支持他们正确行使行政指挥权;厂长(经理)也必须尊重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地位和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增强党的观念和民主意识。

第二,坚持和完善厂长(经理)负责制,关键是要建设一个全心全意依靠职工群众推进企业改革和发展,尊重职工主人翁地位的领导班子。首先,企业领导者要摆正位置,自觉接受监督。企业领导在企业民主管理中具有双重身份。民主管理对企业具有促进和监督两个作用。企业领导作为管理者,要把民主管理摆在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抓紧抓好,以促进企业的各项工作。企业领导作为被监督者,要明确监督就是对管理者决策和执行决策的监督。领导者在接受群众的批评、评议时,要有虚心、诚恳、耐心的态度,要敢于面对质疑、正视问题,向群众作好宣传解释。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和谐信任的干群关系。其次,作为企业领导,有责任、有义务让每一位职工了解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经营状况,要积极地开展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和工资协商,推行厂务公开。企业的方针、目标和面临的形势、困难,不但要让职工知道,而且要让职工知道制定方针、目标的依据和可行性,把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讲清楚,以求得职工理解、支持与合作,真正让职工唱主角、当主人。这样,既可以增强企业职工的责任感,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又可以消除不和谐的气氛,形成良好的企业内部环境。再次,企业领导要支持和保证职工代表大会有效行使职权,让职工当家作主。企业领导的民主意识和民主作风,对职代会的成败起着关键作用。如果领导不尊重群众,固执己见,职工就不会以主人翁的姿态关心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职代会的职能就会形同虚设。企业领导要把开好职代会当成自己的主要职责,切实发挥职代会作用。凡企业的重大决策、改革方案和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方案、办法等都要交职代会有关机构讨论审议通过后才实施。企业领导还要注意加强职工培训,激励职工的主人翁精神。

第三,企业职工要以主人翁姿态,关心企业的发展,敬业爱岗作贡献。随着改革的深化,劳动关系和利益关系调整后,企业与职工形成了利益共同体,应当赋予职工主人翁地位新的内涵。从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上来认识,职工作为企业的主人具有双向性,即既有权利,也有义务,两者不可偏废。劳动者是国家的主人,既有行使各种民主权利,在企业内部参与决策,对各级干部进行监督,享受各种福利待遇,要求就业,要求社会保障,要求改善生活的一面;又有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对自己的工作高度负责,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全心全意为企业服务的一面。当前,企业已经全面推行了劳动合同制,竞争机制的引入,原本凝固不变的职工身份消失了。过去,只要进了企业,就是企业的职工,进而也就获得了“主人翁”的身份。而今,企业推行全员劳动合同制以后,企业与职工建立了责、权、利相统一的法律关系,职工由此而掌握了获得自我、实现自我的主动权。只要认真工作,履行合同,就能更真切、更具体地享受到主人的权利。职工要更好地行使主人的权利与履行主人的义务,一是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文化技术素质。如积极参加技术培训、岗位练兵、技术比赛和各种形式的自学成才活动,努力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专业技术、管理知识等,做到一专多能,增强择业与上岗的能力,使自己在激烈的优胜劣汰中立于不败之地。二是职工要增强参与意识,积极参加企业民主管理。关心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要参与到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的制定、修改过程中去;要自觉维护企业的利益,以企业为家;要积极提合理化建议,为企业的发展献计献策。三是要立足本职,敬业爱岗,多作贡献。以主人翁的姿态认真地对待领导安排的工作,尽职尽责地完成任务。

第四,企业工会要突出维护职能,发挥在劳动关系中的协调作用,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工会是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国家政权的社会支柱,是职工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工会的基本职责是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会只有充分运用《劳动法》、《工会法》赋予的各项权利,理直气壮地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才能在改革、发展、稳定中发挥作用,才能确保企业民主管理作用的发挥。

7.当前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七

一、当前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首先, 发展农村文化是经济转型的必然要求。目前, 经济体制转型已经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在这一形势下, 社会文化的进步便与物质性的发达站在了一个层面上。然而, 在当前的农村群众文化建设中, 文化资源不足, 基础设施、文化活动、文化教育贫乏, 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转型的进程。要想填补这方面的短缺, 必须加大力度发展社会主义农村的文化建设。

其次, 我国先进文化建设要求农村文化的跟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共产党要始终代表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 这就进一步明确了农村文化必须是先进文化的发展要求。而要想在广大农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必须在文化建设中突出“和”“美”的观念, 突出文明、健康、向上的社会特征。所以说, 加强群众文化建设是我国先进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二、当前农村群众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 领导和群众重视不够, 思想认识不到位

在当前的农村群众文化建设过程中, 一些干部特别是乡村干部对文化工作缺乏必要的认识, 在他们看来群众文化活动既不能当饭吃, 又不能做衣穿, 根本没有必要进行加强和完善。另外, 人民群众自身认识不到位同样是制约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不可否认, 大部分农村群众对文化建设认识不够, 他们当中一些富裕起来的人宁可花上万甚至数十万的资金修祠堂、修族谱, 也不愿对农村文化建设提供资金支持, 更不愿参与其中, 从而导致文化建设不能顺利进行, 收效甚微。

(二) 文化生活方式单一, 群众需求得不到满足

目前, 农村可供居民进行文化活动的途径、渠道非常有限, 形式也较为单一, 许多地方, 群众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的现象仍然存在。即使有时会有一些“送文化下乡”活动, 但蜻蜓点水式的特点已远远不能满足时下群众对文化的需求。另外, 有些地方的基础文化设施落后, 旧有的设施得不到及时的维护, 损坏现象严重, 现有资源尚未得到充分利用, 文化设施常被随意挤占、挪用, 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正常文化活动的有效开展。

(三) 文化人才短缺, 制约了农村文化的健康发展

纵观当前的乡村文化队伍现状, 不难发现其中存在如下问题:首先, 工资待遇低、身兼数职一直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乡村文化干部的积极性;其次, 由于缺乏专业文化人才, 舞蹈、曲艺、书画等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无法得到有效开展, 农村文化建设举步维艰, 与此同时一些民俗文化、传统文化和表演绝技正在逐步走向消亡。

三、加强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策略

(一) 加强领导, 提高认识, 纳入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

各级干部特别是农村干部, 在实际的工作中必须加强新农村建设规划, 把农村文化发展规划提升到与新农村建设规划同等的高度, 并进一步确定工作任务、工作职责、量化考核、奖惩制度, 同时还要积极鼓励创新, 把农村文化与生态农庄、庭院经济、村庄休闲旅游结合起来, 丰富内容, 打造精品, 促进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实施。另外, 广大人民群众也应摆正思想, 提高认识, 有能力的群众还可以积极捐款捐物, 为群众文化建设出钱出力, 最终形成合力, 助推农村群众文化建设。

(二) 构建农村文化服务体系, 增强文化综合承载功能

鉴于文化生活的方式单一, 群众的文化需求得不到充分满足的现状, 在实际的群众文化建设过程中, 必须有重点、分阶段地抓好相关工作。首先, 加快六大工程建设进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家书屋、村文化室建设工程以及流动文化服务车和流动文化服务工程, 这六大工程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 在文化建设中应得到进一步完善, 真正解决农民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等问题。其次, 做好基层文化设施的维护与管理。基础文化设施是群众文化活动开展的重要保证, 各乡村主管部门及领导应引起重视, 派专人或专业团队定期维护这些基础文化设施, 对陈旧、破损的及时更换, 不足的尽快补齐, 促进群众文化活动的顺利开展。再次, 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鉴于农村的群众文化活动比较落后、缺乏新意的现状, 各地应积极组织文化馆、艺术团等文化单位结合当地实际, 深入开展“文艺走进新农村”“文化进社区”“电影下基层”等活动, 将“送文化”与“种文化”有机融合, 同时各地也可以鼓励农民自己组织业余小剧团、秧歌队等民间文艺团体, 进一步扩充群众文化活动的内容与形式, 使农民群众享受到丰富的文化大餐。

(三) 培养人才, 加强农村文化队伍建设

首先, 配强、配齐乡镇文化站工作人员。各乡村文化站应建立“准入”机制, 既要配齐更要配强专业人员, 积极调动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其次, 加强相关培训。各级文化业务部门要以文化馆和各乡镇文化站为基地, 广泛开展相关培训, 争取以充足的文化人才充实自身, 让这些热心公益事业的文化艺人积极投身于群众文化建设中, 提升文化队伍的整体素质。再次, 选派驻村干部。选派责任感、事业心强, 有专业特长的干部常驻农村, 帮助人民群众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 丰富他们的文化生活。最后, 加强与大专院校的沟通、协作。各地可与大专院校紧密合作, 积极争取具备文艺特长的优秀大学生到农村实习, 进一步扩充农村文化建设的范围, 为文化活动的开展注入新活力。

总之, 作为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基地, 农村一直是发展我国文化事业的前沿阵地。毫不夸张地说, 农村文化建设的好坏, 直接关系着国家发展、稳定的大局。作为新时期的农村文化工作者, 我们要对群众文化建设引起足够的重视, 积极探索更多有效策略, 解决现实问题, 提升活动水平, 为农村文化建设增光添彩。

参考文献

[1]毛德华.对农村群众文化建设创新的探讨[J].才智, 2012 (23) .

[2]李成清.浅论农村基层群众文化建设[J].群文天地, 2012 (20) .

[3]陈茜茜.浅论新形势下农村群众文化建设[J].今日中国论坛, 2013 (09) .

8.当前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八

【关键词】财务;审计;存在问题;对策

一、财务审计概况

产业革命后,西方各国的财务审计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并形成了一定的科学理论体系。随着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企业管理理念的不断创新,企业财务审计能够良好地推动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的发展。企业财务审计的主要职能有:①监督职能。企业财务审计对企业经济活动的合法性进行监督;财务审计会对企业经济活动的真实性进行监督;财务审计还要对企业的经济活动的有效性进行监督。②评价职能。企业财务审计包括对其内部控制进行客观评价,对企业效益做出公正评价。通过监督和评价,保证企业活动正常有效的运行;及时发现企业财务状况,保证企业运行能够平稳、高效的进行。根据企业存在的问题,制定出相关对策,完善企业的发展。

二、当前企业财务审计存在的问题

企业财务审计作为企业管理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企业的监督和发展起着不可小觑的地位。当前,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企业管理水平的发展,企业财务审计也日益成熟,对企业发展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也越来越显成效。但是,当前企业财务审计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1.财务审计独立性不够。当前企业,财务审计一般隶属于公司内部或者聘请外部审计。内部财务审计在实施监督和评价职能上不免会受到企业管理层的约束和制约,独立性不足。对于聘请外部审计,一般都是企业自己聘请,并且付出一定报酬,那么肯定有会聘请熟悉的会计师事务所或是价格成本较低的。通常会受制于企业,难免保持中立态度!很多时候,审计处于不利地位,有什么问题均为企业解释就可以,或者双方协商达到折中得方案,不是非常能反应企业真实问题!

2.财务审计执行力度不足。一些大型企业一年的业务较多,短时间内仅仅依靠企业提供的资料是无法反映企业的真实业务的。出审计报告的时候会说依据企业提供真实合理资料,但是如果企业对资料加以粉饰的话,审计也难以发现。通常审计本身也是按照底稿填充资料,有时候不能根据企业的不同而该变底稿模板,那也就无法避免的部分不真实情况。审计有的时候会为了省事省时,部分材料将会让企业代为填写的。常常财务审计也只是在企业出了财务状况后才进行查缺补漏,制定补救措施,执行力严重落后,从而影响财务审计的有效性。

3.财务审计范围狭窄。当前,绝大多数企业财务审计的范围仅仅局限于财务会计这一方面,并且通常审计的事件往往是已经发生的。仅仅对于财务方面的审计不能完整而公正的监督和评价企业的整个运行状况,也会使财务审计处于较低的层次,不能良好的发挥财务审计的作用。

4.财务审计手段陈旧,缺乏高素质审计人才。当前,大部分企业由于缺乏专门的财务审计人才培训,审计仍使用传统而落后的方法,未能很好地将现代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化管理良好的进行结合,快速而熟练的运用于审计过程中。在财务审计系统方面,企业大多套用其他企业研发的审计系统模式,不能很好的反应本企业实际业务情况,使得财务审计得不得全面有效的执行,严重影响财务审计的效果。

三、财务审计的对策

1.完善财务审计机构,加强财务审计的独立性。企业财务审计监督和评价职能的充分发挥,离不开财务审计的独立运行。根据当前我国企业管理现状,应确立以董事会、监事会为主导的审计机构,确保财务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只有财务审计有足够的独立性,才能有效的监督企业资本的运行,确保审计的公平性、公正性以及真实性和完整性。也只有提高财务审计的独立性才能加强其权威性,更好更有效的为企业服务。

2.加大财务审计的执行力度。作为企业财务审计,无论是内部还是聘请外部审计部门,审计工作往往受到企业管理成员或者相关部门的限制或约束,使得审计工作无法有效地执行。应该加强壮大财务审计人员队伍,并逐渐完善企业财务审计机制。这样才能使得审计能快速而高效地执行下去。

3.拓宽企业财务审计的范围。要发挥企业财务审计的作用,必须拓宽财务审计的范围,不仅仅包括企业财务会计方面的审计,还应包含对管理层面经济决策的审计。不能只针对已经发生的事件进行审计,更应对将要发生的事件进行审计。同时,每次审计的时间应该尽量延长,对企业进行系统而全面、正确而客观地审计。

4.使用信息化技术,重视高素质审计人才培养。科学技术的进步极大促进了企业的管理和发展。运用信息化技术对财务审计进行管理和实施,能高效、及时的发现相关问题。同时,企业应该定期组织审计人才的学习和培训,重视审计人才的培养,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科技和社会,使得其审计水平与市场变化相适应。

四、当前企业财务审计的改制

当前我国大部分企业正在进行着体制改革,其中也包括对财务审计的改革,之前企业多采用传统审计模式,现在逐步运用信息技术,计算机分析和统计,使得审计更方便,公正。对不同类型的企业,审计报告也分别进行相应的分析和研究。

五、小结

本文从实际出发,客观地分析了当前企业财务审计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改进措施。独立性不够;执行力不强;财务审计范围太窄和缺乏专门的高素质人才是当前企业财务审计存在的不足。解决措施则是建立和完善财务审计系统,引进高素质人才,拓宽审计范围,使财务审计体系更完善更能充分发挥其作用,更好地服务于企业。

参考文献:

[1] 戴凌.关于企业财务审计问题的新思考[J].中国集体经济,2014(05):91-93

[2] 关东娜.如何开展财务会计中审计工作的探讨[J].商场现代化,2013(18):173-174

9.当前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九

我国有十几亿人口,农村人口占大多数,农业和农村发展和农民生活的改善,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的实现和国家长治久安。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业与农村经济的改革与发展成为了我国经济社会改革与发展的主旋律。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党的十七大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措施中又提到,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义不容辞。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要解决好农民问题,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只有农民有了积极性,农村和农业问题才可以迎刃而解。但是,新农村建设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还面临着许多制约因素和困难。尽管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取得了重大成果,但当前我国的新农村建设还是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新农村意义重大,任务艰巨。尤其在当前形势下,农村更是我国拉动内需,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突破口。以下仅就这些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一、当前新农村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基层党组织弱化、党员队伍老化、后继乏人。

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但是,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现状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相适应。有的党员干部“双带”作用发挥不好,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不强;有的农村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不能成为领导农村发展的核心;个别村甚至正常的办公地点都没有,成为无办公用房、无办公设施、无活动场所的“三无”支部。基层党组织的作用日益弱化,选举中存在贿选、拉票现象,在村民中缺乏威信,不能成为领导农村发展的核心;很多村的党员平均年龄在50岁以上,后备力量严重不足,村中有能力的党员青年都在外发展,留守者多为平庸之辈。没有优秀的农村基层党组织,新农村建设无从谈起。

(二)村集体经济薄弱、农民增收缓慢。

近年来,农民收入虽然逐年增长,但是农产品科技含量低,生产单一,这样农产品生产成本高,价格低,常常是增产不增收。村民除种地外,以打零工为主,增收缓慢,同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农民增收渠道不宽,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仍然是制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最为突出的矛盾。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将直接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三)农民的素质偏低、精神文明建设严重滞后。

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大多数农民文化程度相对较低,特别是一些有文化、有技能的农村青壮劳力都在外务工,留守者以老人或儿童居多,难以承担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担。村民集体观念淡薄,重私利,损人利己现象经常发生,精神文明建设亟待加强。因此培养讲道德、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已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迫切要求。

(四)农村公共设施严重投入不足、农村基础设施相对滞后,生产生活环境很差。

由于多年来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不足,导致农村基础设施脆弱,加之农村税费改革,对农村基础设施投入的渠道变窄。最明显就是农村里垃圾问题,村民历来都是随处乱倒,村庄周围垃圾成堆,污染了环境和饮用水源。近年来农村水利建设“重蓄轻疏”,很多排水设施遭到破坏,雨季很多村庄发生内涝,影响农业生产。如果农村基础设施相对滞后的矛盾不解决,发展生产,致富农民只能是一句空话。

(五)农村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依然存在。

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各项改革也在不断深化。但是城乡二元结构仍未彻底打破,土地、资金等影响农村发展的因素未能得到有效、合理的配置,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新农村建设任务相当艰巨。

(六)部分村依赖思想严重。

有些地方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落后于农村改革发展客观形势的需要,党员干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较弱,对新农村建设认识不够,对上级的依赖思想较为严重。有一些干部就像是风车的轮子,推一推就转一转,上级财政给多少钱就干多少事,不给钱不干事。有的试点村就像个独生子女,而上级就像他们的家长,过于溺爱,要求各相关的部门支持试点村各项工作,都要给试点村做一份贡献,相关部门有的给树苗、有的给电脑、有的负责修路、有的负责改水等等。如公路局参与修路,什么时候修完、质量怎么样,村里不用操心。上级的参与以及政策、资金的扶持,使有些村级班子有不思进取、过度依赖的思想。

(七)缺乏科学的规划。

有的村干部对新农村建设知识了解甚少,对新农村建设实质认识模糊。他们往往错误地认为新农村建设就只是改善本村的村容村貌,不考虑本村的经济实力和农民的意愿,盲目地、一味地搞建设,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规划,急于求成。有的村甚至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以前很好的绿化铲掉了重新绿化;本来应该先改水后修路,有的村修好了路再刨开;为了追求速度、抢工期、抢成绩,已经进入冬季了还修路,结果第二年路面就开裂了。这些行为劳民伤财,有的村因此欠下了很多债,给农民增加了负担。

(八)农民参与少。

有的地方在搞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忽视了农民这一主体,广大农民不能参与进来,他们的意愿也就不能得到体现。有的村新农村规划,包括施工方案,完全是规划部门做出来的,没有征求农民的意见,没有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这种做法严重挫伤了一部分农民的积极性,甚至有些农民唱反调。有些农民认为新农村建设跟自己没关系,村里建啥样是啥样,没能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紧紧围绕党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20 字方针,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紧密结合中央一号文件,以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

(一)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持续较快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努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积极探索成立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首先是稳定粮食收入,国家应继续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并提高农机具购买补贴、良种补贴,广大农村应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增加粮食产量提高农民收入。其次针对农村存在大量富余劳动力以及许多有技术、有能力农民工返乡的情况,积极引导和扶持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有效地消化本地富余劳动力,在致富自己的同时实现共同富裕。与此同时,利用本地有利条件,发展精品农业,特色农业,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二)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条件

尽快改变农村基础设施的滞后状况,是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任务,同时也是国家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增长的有力手段。首先应大力加强农田水利建设。要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农村重点水利工程建设的实施力度,组织实施好中、高产田的改造,加强大江大河和重点中小河流的治理,并建成一批大型水利骨干工程;其次是全面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在加大

中央财政投资力度的同时,吸纳社会资金,以切实解决农村公路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同时应扩大电网供电人口覆盖率,增加农村油气工程建设投资。与此同时,在当前国家大幅度增加农机具购置补贴的情况下,应当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提高生产力。

(三)培养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综合素质

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会管理的新型农民,是将农村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的根本途径。一是加快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应大力普及和巩年义务教育,改善农村办学条件,稳定农村教师队伍。二是加强技能培训。尤其在目前国家引导鼓励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的情,有针对性的开展就业技能培训,效果更好,作用更大。三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文化建设。要认真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提倡易俗,反对封建迷信;要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办好农民图、老年活动室等、满足农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的文化需求。

(四)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发挥农村基层组织的模范带头作用

一是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聚力和战斗力。二是加强农村党员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提升农员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三是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健全村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自治机制。实现农民群众的自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四是充分利用“大学生村官”头脑灵活、眼界开阔,知识面广,思维活跃的特点,使其在科技致富,科技兴农挥更大的作用。

10.当前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十

随着我国企业化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企业工会政工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关系着企业的整体发展状况,尤其是在能源企业,工会政工工作的开展尤为重要。一般而言,能源企业工会政工工作队伍的主要职能是由企业内部员工,主要职能是对劳资双方信息进行传递,加强企业与员工之间的沟通与交流,维护职工权益。新形势下,企业只有加强对工会政工工作的重视,充分发挥政工工作对企业发展的积极作用,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才能使企业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随着企业改革进入关键时期,工会政工工作的开展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但同时也对政工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日常工作中,企业工会政工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不断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更好地兼顾劳资双方的利益,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但是现阶段的企业工会政工工作还存在着明显的不足,无法满足当今时代的发展需要。因此,本文以企业工会政工工作为主题,对当前企业政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以期推动企业的建设与发展。

一、当前企业工会政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工会政工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对工会政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阶段,在日常的工作过程中,企业工会政工人员必须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提高自身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才能更好地促进企业的全面发展。但从现阶段企业发展情况来看,部分企业座政工工作的员工一般都是从别的部门调入或者年龄比较大的员工,受传统思维模式的影响较为明显,难以满足新形势下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并且其专业能力、业务素质等方面都有待加强和提升,工作质量也难以得到保证,从而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工会政工工作的正常进行。此外,能源企业工会政工工作的主要目的是实现劳资双方的有效沟通,涉及到劳资双方的利益诉求。因此,企业工会政工人员必须具备清晰的思维能力和活跃的应变能力。但当前部分员工的思想觉悟还不够深刻,缺乏前瞻性,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二)企业工会政工工作方式有待改善

正确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模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企业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水平。当前,在企业开展政工工作的过程中,多数员工缺乏对自身工作职能的正确认识,认为政工工作只是做一些简单的上令下达的传达工作,开展一些关于会议精神传述的讲座和活动,脱离企业实际发展情况,理论和实际无法充分结合,工作方式没有及时创新,职能履行不到位,未能体现政工思想工作的重要性,导致员工积极性不高。与此同时,部分企业在开展工会政工活动中,仍局限于于演讲和座谈会等,政工工作形式化问题严重,导致政工人员的自身能力难以得到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工会政工工作的效率。除此之外,企业工会政工工作缺乏多元化。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必需通过转型提升竞争力。但在转型过程中,工作的各方面都会发生一定的转变,如岗位调动、工作任务和薪资不匹配以及工作方式转变等都会造成员工和企业管理层之间的矛盾。如果得不到妥善解决,就会产生严重的问题,不利于公司长远发展。而这些问题都需要企业工会政工工作来协调和解决,采取多样化的措施,转变原有的工作方式,避免矛盾更加激化。

(三)工会政工工作管理机制有待加强

管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政工工作的效率,同时其也能够推动企业工会政工工作的有序开展。首先,工会内部人员在权责的分配上不够明确,分工不清晰,导致出现重复工作的问题,影响工作效率。其次,薪酬结构不合理以及人员结构不科学。大多数人工作的主要目标是实现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由于企业管理人员对工会政工工作重视程度不高,导致政工工作人员在资金福利等方面与其他部门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别,从而对员工参与政工工作的积极性造成一定影响,导致工作效率不高,无法保证企业政工工作的顺利进行。最后,工会人员结构不科学,导致工会管理质量难以提高,对员工内部矛盾的解决和维护员工的切身利益都会产生不利影响,科学合理的人员结构会提高政工工作效率,促进企业人才队伍建设。但如果政工工作员工或领导在企业内部职位较低,那么在维护员工的过程中话语权不足,也会对工作产生不利影响。此外,如果政工工作员工年龄小,经验不足,或者员工年龄大,处理方法固化,这都不利于工作效率的提升。

二、提升企业工会政工工作效率的对策建议

(一)提高工会政工人员素质,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

提升企业工会政工工作效率,应提高工会政工人员素质,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首先,应加强员工的自身素养。只有员工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专业能力,将理论知识与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及时掌握市场动态,才能充分发挥企业政工工作在企业发展中的有效性。企业工会政工工作的开展必须以员工的切身利益为基本原则,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加强员工的培训,做好员工的思想道德工作,改善培训内容,以理论知识和实践解决能力为重点,按时开展座谈会和书写心得体会等加强对企业工会政工工作的重视程度,从而形成正确的认识,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其次,应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计划。企业工会委员的工作职能是定期召开职工大会,协调好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工作,根据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工作计划,使企业工会政工工作朝科学化、规范化、合理化的方向运行。基于以上背景,企业工会政工工作的开展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员工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计划,根据员工的个性化特点,因材施教,促进员工综合素养的提升;最后,应加强对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企业工会政工工作人员,必须意识到储备政工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并将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提高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企业也可以通过开展相关实践活动加强对员工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时俱进,做到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有效结合,才能使工作更具有时效性和专业性,推动企业工会政工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转变工会政工工作方式,提升企业政工工作效率

提升企业工会政工工作效率,应转变工会政工工作方式,提升企业政工工作效率。首先,在企业发展的新形势下,要改变传统的工作方式,在以往的管理培训中加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开展一些具有思想教育意义和正能量的企业活动,不仅可以扩展员工的知识面,使其充分发挥政工工作的管理职能,还可以促进员工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更深刻地了解企业文化和企业氛围,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其次,在员工的培训过程中,加强对员工的信息化水平培训,满足新形势下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不断增强对员工的理论知识培训,提升工作效率;最后,应加强企业管理人员的重视程度,推动管理人员积极转变自身的思想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效调节员工和企业之间的矛盾,维护员工利益,从而更好地提升政工工作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促进企业实现长远发展。

(三)完善工会政工管理机制,推动企业实现长远发展

提升企业工会政工工作效率,应完善工会政工管理机制,推动企业实现长远发展。首先,应优化企业管理队伍建设。科学合理的工会内部专业队伍建设对企业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提高工会管理人员的重视程度,注重对现有团队进行系统化和专业化的培训教育,从而提高其思想觉悟和专业能力,履行好自身的岗位职责,从而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身观。同时,工会还应积极引进专业人才,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其次,应不断改进工会管理机制。在企业工会政工工作开展的实际过程中,必须结合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和经营目标,建立一个满足企业发展需求的管理制度,有效落实好各项制度的实施,不断提升工会政工工作的质量。同时,还应建立员工考核机制,对于表现良好的员工给予加薪升职等奖励,对于表现不好的员工给予相应的惩罚,如口头警告、通报批评等;最后,应健全相关法律制度。立法机关应根据工会工作的实际情况及时补足法律漏洞,保障企业员工的合法利益不受侵犯。同时企业也应加强对员工法律意识的培养,学习相关法律知识,以便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企业工会政工工作人员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员工的合法权利,从而推动企业工会政工工作朝法制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三、结语

11.当前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十一

[关键词] 思想政治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 D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06-035-1

一、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

随着新形势的不断变化新问题的不断出现,当今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还是面对着一系列难题与挑战。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几大问题:

(一)企业领导班子对思想政治工作不重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氛围不浓

企业的领导班子是整个企业的领头羊,企业的领导班子即管理者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认识以及方法影响甚至决定了整个企业的思想政治建设工作。现在有不少企业,只抓效率,追求效益,却忽视了企业的思想政治建设。短时间内,企业可能获得较好的效益,可是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长期跟不上,相当于企业的精神文明发展长期落后,长此以往,思想上滞留的问题必然会影响实践的发展,从而使企业的发展越来越陷入混沌之中,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二)在思想观念上循规蹈矩

当今很多企业存在管理的思维方法过于老套,管理模式生搬硬套的现象。层层开大会却无人提出新的发展路子和解决问题的新方法。这种现象只会造成企业思想政治风气的消极发展,人人都不愿动脑,不勇于创新,最后必然会被困死在守旧的发展模式中。

(三)有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体制、制度建设不完善,在运行机制上不健全,工作流于形式,没有形成具体的责任落实到人的机制,责任互相推脱

一个健全完善的政工体制、运行机制是一个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石。现在某些企业出现不少兼职与挂虚职的现象,不仅造成了机构设置的混乱、冗杂,工作无法明确分工,也为责任的互相推诿创造了条件,对企业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

下面,我们将从几个方面探讨一下解决各个问题的对策。

(一)深化企业领导班子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认识

领导班子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者、组织者和实践者,只有充分认识其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才会齐心协力开展工作。因此,加强领导班子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视,是搞好思想政治工作的首要任务和重要突破口。一是定期组织企业领导班子进行政治理论学习,增强他们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视度,把政治理论学习,提高政策水平,做为班子的基本功,每周召开会议,坚持先学一步,学深一点,提高班子成员的政策理论水平,提高班子的决策能力和执政能力,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提高把握政治方向的能力和水平,二是,加大对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努力在企业营造浓厚而健康的思想政治工作氛围,为以后的思想政治工作打好基础。从凝聚职工力量,带领职工团结奋斗的迫切需要的角度,认识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性,引导职工积极主动进行思想政治学习,组织召开座谈会、讨论会,让职工在讨论、辩论中辨别正误,自我教育。

(二)解放思想、创新理念,调动员工积极性,鼓励员工勇于创新

一是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面对目前的机遇与挑战,要想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决克服僵化保守、教条主义、不思进取、无所作为的思想倾向,勇于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思想束缚 。二是从实际出发,实行动态管理,用先进的文化理念引导人,用浓厚的文化氛围熏陶人,用人文关怀凝聚人,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激励人,在管理者和职工之间搭起一座连心桥,对群众中出现的问题要给予疏导,对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要真诚地予以帮助解决。三是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肯定员工的价值,增强其自我认知水平,正确把握员工思想,尊重其独立自主性,积极鼓励引导,培养员工大胆质疑的批判态度,努力锻造员工敢为人先的创新开拓精神。

(三)健全政工机构、体制,完善运行机制

一是结合实际,通过改革不断优化人员结构,精简机关,充实一线,改进工作机制,提高工作效率,把有限的人力资源用好用活。二是与有关部门积极协调,把具体责任落实到个人,领导班子亲自抓,一级抓一级,责任到人,措施到位。三是建立考核评价机制,这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基础环节。四是建立奖惩机制,这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重要手段。

总而言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直接影响企业的长远利益,关系到企业的稳定与发展。所谓“行百里者半九十”,在以后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务必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路漫漫其修远兮”,面对不断变化的新形势,在这片新天地下,我们必须把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的管理结合起来,及时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寻求新的路子,推进企业的新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效芬.浅谈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与创新[J].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10,(03) .

[2]吕玉军.新形势下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J].市场周刊(研究版),2005,(2).

[3]赵延民.国有企业转型期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机制研究[J].科学社会主义,2002,(02).

12.当前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十二

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这些都增加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难度,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挑战,需要我们加快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径和新方法。笔者认为,要确保思想政治工作真正落到实处,使思想政治工作真正进入管理工作的主渠道,首先应对其“诊脉”,抓住“症结”,然后才可对症下药,从而使思想政治工作在实际工作的运行中更“给力”。

1 当前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

1.1 思想认识上的偏差导致政治思想工作的弱化

在一些企业特别是领导干部中存在着轻视思想政治工作的认识,认为只要把经济搞上去了,就可以一好百好,而一些政工人员也觉得思想政治工作是无所作为又没有地位,思想认识上的偏差导致了思想政治工作号召力和说服力的削弱,使思想政治工作没有发挥其应有的地位和作用。

1.2 多元化的思想使思想政治工作面临新的挑战

随着高科技的迅猛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便捷、广泛和多元化。它既能传播正面消息,也能传播负面消息或者消极颓废的意识和文化,加之社会上的一些行业风气、社会风气、治安状况不如人意,分配差距逐年拉大、个人就业的不稳定性,以及竞争带来的种种压力,特别是腐败现象的发生,无一不深刻地冲击和改变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使传统的社会思想体系面临着各种新思潮的质疑和冲击,人们的思想呈现多元化方向发展,这也增加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难度。

1.3 政治思想工作的方法不切合实际缺乏实效性

由于许多企业的领导存在着重经济建设、轻思想建设的倾向,不重视思想政治工作,政治思想工作往往是“空对空”,方法简单陈旧,流于形式,停留在表面,缺乏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在内容、形式、手段、机制等方面未能进行创新和改进,没有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致使思想政治工作没有卓有成效地开展。

2 存在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是认识不深,重视不够。认识不足是影响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思想多元化是基层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严峻挑战。价值多元、信仰出现缺失。社会转型、思想变异性增大。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运用对思想政治工作产生着深远的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给思想政治工作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人情淡薄,道德意识弱化,致使部分干部群众对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持消极态度。对思想政治工作的不正确认识,直接影响着当前的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质量,一些政工干部在日常工作中经常做些与本职工作无关的事情,不能够专心地开展政工工作。部分基层政工人员存在大量思想困惑,而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对其还没有真正重视起来。

二是培训不周,组织不力。手段方法陈旧使思想政治工作缺乏有效的针对性。表现在:主体薄弱,思想政治理论学习抓得不够扎实,思想政治工作方式不够有效。对政工干部阶段性的培训不仅跟不上,而且不少政工干部长期以来很少参加业务学习。工作的对象复杂,教育针对性弱,很难独立的组织各类活动,工作的内容和方式不够丰富,而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参与面又比较狭窄。

三是投入不足,管理不善。现代传媒手段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然而资金来源途径少,资金缺乏,人力与物力的缺乏使得思想政治工作者心有余而力不足。重管理轻教育倾向比较明显,思想政治工作主导性功能逐步削弱,对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不够深入。同时,社会现实关系的变化决定思想动态呈现多元化,部分领导干部没有坚持科学发展观、对思想政治工作还缺乏严格的考核。与权利意识的不断提高相比,基层干部群众依法办事意识相对不足,加之城市化进程中人员的流动性增强,使管理工作十分困难。这些都使得思想政治工作队伍面临发展瓶颈。

3 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建议

3.1 转变思想观念,加强政策指导

要转变过去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徘徊于企业的生产经营中心工作之外的局面,必须运用思想政治工作的各种手段,主动地参与企业的销售经营管理之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转变传统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自上而下的固定模式、手段,注重各个具体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特殊性,寻求符合本企业特色的新型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同时要加强政策指导,有关部门尽快研究出台新的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性意见,使企业对思想政治工作有一个准确把握,对党的机构设置、企业专职政工队伍编制比例配备、资金使用,以及与之相对应的执行原则,给予明确的政策性规定,让企业在实际工作中有一个基本依据,进一步增强操作性和可行性,切实加强和改进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

3.2 强化考核激励,健全运行机制

改进和完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机制是由当前国有企业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决定的,要建立和完善适应新时期企业要求的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如一些企业实行的书记经理一人兼、两副重担一肩挑的做法,是一种成功的实践探索,对强化思想政治工作产生了良好的工作效应。要强化考核激励。鉴于当前部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业绩所占分值过低的状况,建议适当提高其在企业经营效益考核中的比例,使其与生产、经营、管理的比例能够达到合理的尺度,使广大政工干部付出的劳动得到合理评价。省、市在企业考核工作中,适度增加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权重,形成激励导向。

3.3 加强业务培训,注重队伍建设

首先,应当选拔政治、业务素质都高的思想政治工作骨干加入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中来,使政工队伍结构形成梯次结构,避免出现断层,对特别优秀的政工干部要加以重用,对表现突出的要予以重奖,既培养人才又能留住人才。其次,加强政工干部的业务培训,重视专职政工干部与行政干部的岗位轮换、交流工作,提高政工队伍素质,培养复合型政工干部,努力营造有利于政工干部成长的良好环境。第三,关心政工干部的生活,妥善解决政工干部的工资、奖金、福利、医疗等切身利益问题,认真处理企业政工干部生活中的各种实际问题,稳定企业现有的政工干部队伍,解除政工干部的后顾之忧。

3.4 创新工作载体,增强工作实效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过去那种“一块黑板报、一根广播线、一个喇叭喊半天”的传统思想政治工作形式,已不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新时期,要调整工作思路,创新工作载体,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时效性和针对性。一是突出思想性、教育性和阶段性,搞好系列主题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二是根据企业实际状况,做好新技术、新媒介的推广应用工作,构建网络、视频、报刊等多元化的宣传教育平台;三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把文化之魂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的各个环节;四是强化企业社会责任,使思想政治工作与职工、顾客和社会有机互动,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以诚为本,服务社会,百年立业”的经营理念。

5 结语

实践证明,只有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思路明确了,指导思想正确了,才能促进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开展。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我们要积极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为企业发展提供新动力。

摘要:分析了当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以及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并提出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张复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必须加强国有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J].煤炭企业管理,1998(3).

[2]赵传海.国有企业改制后的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

[3]赵延民.国有企业转型期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机制研究[J].科学社会主义,2002(2).

[4]杨效芬.浅谈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与创新[J].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10(3).

上一篇:食堂调查下一篇: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