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爱国诗(共10篇)
1.余光中爱国诗 篇一
——苏舜钦《望太湖》
宅急便专送的水果盒
究竟,送来了什么呢?
黄橙橙,圆浑浑,十六只
排成双层,是超小南瓜么?
不,是塞尚和高更都无缘
调色写真的那种纯金
更无缘剥开来煞馋,解渴
像我的口福啊,此刻
托在手上刚好一满掌
像一球扁圆的幸运
青蒂正当北极,经线隐隐
用那样天真的弧度
抱住皮层和皮下的瓣瓢
渡也说,是橘中的贵族
名叫茂谷[3],系出东势
身家上溯到新大陆
东势果农手栽的名种
轻易不会纡尊在果摊
我却一刀直取它心脏
抵抗力不弱也不强顽
红瓢多鲜艳而又多汁
那样慷慨地迎我唇舌
沁我老饕无餍的肺腑
欲用那样的薄皮盛住
内容与形式最妙的妥贴
胜过任何豪奢的包装
难怪屈子要朗诵橘赋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受命不迁,生南国兮
难怪隔代的诗人渡也
要把这一队红衣使派来
南岛的最南端慰我渴慕
2.余光中爱国诗 篇二
关键词:宋代爱国诗,诗作量大,艺术张力,高度发展
纵观中外文学史, 爱国诗歌可谓涵盖世界、贯穿古今。“爱国”, 一般是指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 在不同时期或不同国度具有不同的具体内容, 但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始终为其基本特征。
宋代诗歌的整体发展掩于“诗必盛唐”的光芒之后, 同期又有宋词大放异彩。但赵宋王朝国难忧患的社会现实使得诗人们人生体验异常丰厚, 这为宋代爱国诗歌提供了生存发展的土壤。
宋代的爱国诗歌呈现欣欣向荣的发展之貌, 在数量和质量上的优势不仅其他朝代难以企及, 就连诗歌王朝李唐王朝也只能望洋兴叹。而宋代爱国诗之所以堪称奇葩, 值得驻足品评, 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管窥宋代爱国诗百花竞妍的发展盛状
宋代的爱国诗呈现出百花竞妍的发展状态,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爱国诗歌数量多, 俯拾即是;爱国诗歌质量较高, 有强烈的艺术张力;创作爱国诗歌的诗人众多, 风格杂陈。
(一) 超越唐代的大量诗作
宋代继唐代以后出现了又一个诗歌高潮, 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全宋诗》共七十二册, 收录诗人近九千人, 诗作二十余万首, 总量超出《全唐诗》好几倍。仅苏轼就存诗二千七百多首, 杨万里四千多首, 陆游近万首, 这充分说明宋诗繁荣的盛况。在庞大的诗歌总量中, 有很大一部分以爱国主义为题材的诗歌, 或抒发报效祖国, 血染疆场的豪情, 或描摹祖国江山, 渲染爱国情感;或关心民间疾苦, 同情赞美劳动人民等等。
宋朝是个“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生于忧患的诗人们倾注了全部热情抨击统治集团中的投降派;描写人民的悲惨生活;赞美祖国的壮丽河山;歌颂为国捐躯的民族英雄……
南宋时期除了陆游、辛弃疾光耀千古的爱国歌诗外, 还有范成大写的《宜春苑》、《州桥》、《市街》、《翠楼》、《清远店》和《会同馆》等也是爱国名篇, 读之可以听到诗人一颗炽热的爱国心在跳动。甚至在赵宋王朝这座大厦哗啦啦地倒塌下来之时, 刘克庄、戴复古等还要深情咏叹残山剩水, 充满黍离之悲。及至宋朝亡国, 以文天祥为首的一批爱国诗人如汪元量、谢翱诸人写了大量爱国歌诗, 大多凄怆婉侧, 令人落泪。
诸如此类的例子不胜枚举, 翻阅两宋诗歌, 理性的光辉扑面而来, 但其传递的爱国主义情怀同样让人驻足。
(二) 直触民族脉搏的艺术张力
宋代爱国诗歌的突出成就不仅表现在其数量之多, 更以其上乘的质量 (强烈的艺术表现力) 为后人津津乐道, 呈现百花竞妍、灿若星河的繁荣局面。宋代爱国诗歌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是由其在量的突破之上, 获得质的飞跃来完成和实现的。不论是眷念故土、魂牵黍离者, 还是励精图治、疆场气豪者, 都关注祖国命运、人民疾苦, 体现了诗人们宏大的民族情感和家国关怀, 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极强。
南宋著名诗人戴复古写了不少抒发爱国情感的作品。如《频酌黄河水》一诗通过对比手法, 表达了使人热爱黄河、眷念淮北失地的感情:
有客游濠梁, 频酌黄河水。东南水多咸, 不如此水美。春风吹绿波, 郁郁中原气。莫向北岸汲, 中有英雄泪。
又如路德章一首《盱眙旅舍》:
道旁草屋三两家, 见客擂麻旋点茶。渐近中原语音好, 不知淮水是天涯。
公元1141年, 宋金议和, 南宋对金称臣, 把东起淮水, 西到大散关以北的土地, 划归金统治。作者当时到达盱眙附近, 听到了接近中原人民的语音, 从而引起对中原乡土的眷念, 爱国情感流露无遗。
再如陆游一首《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此诗作于诗人68岁高龄, 诗人收复国土的强烈愿望, 在现实中已不可能实现, 在一个“风雨大作”的夜里, 触景生情, 由情生思, 在梦中实现了自己金戈铁马驰骋中原的愿望, 感情深沉悲壮, 凝聚了诗人的爱国主义激情。
(三) 诗人众多、风格杂陈
唐诗之众是人尽皆知的, 而宋诗则总自觉不自觉隐藏在宋词的光辉之下。事实上, 宋代诗歌也有诗人众多, 风格杂陈的特点, 宋代爱国诗常见的风格有轻快活泼、感情深沉、直抒胸臆等。
轻快活泼者如王安石的《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是一首典型的轻快风格的爱国诗歌。起句紧扣题目, 渲染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次句“春风送暖入屠苏”, 描写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 开怀畅饮屠苏酒。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 写旭日的光辉普照千家万户。结句“总把新桃换旧符”, 既是写当时的民间习俗, 又寓含除旧布新的意思。本诗就是通过新年元旦新气象的描写, 抒写自己执政变法, 除旧布新, 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绪。全诗文笔轻快, 色调明朗, 眼前景与心中情水乳交融, 爱国主义精神彰显。
感情深沉者如刘子翚《汴京纪事》 (第一首) :
帝城王气杂妖氛, 胡虏何知屡易君!又有太平遗老在, 时时洒泪向南云。
刘子翚共写了《汴京纪事》诗二十一首。多是写京都沦陷前后景象。这一首感慨京城沦陷和群众之不忘祖国, 全诗感情深沉, 爱国情思蘸满笔尖。
南宋著名诗人, 抗金名将岳飞的《青泥市寺壁》则是宋代爱国诗中直抒胸臆的代表作:
雄气堂堂贯斗牛, 誓将贞节报君仇。斩除顽恶还车驾, 不问登坛万户侯。
此诗写在作者行军途中, 抒发了忠勇爱国的崇高情感。诗作直抒胸臆, 饱含真挚、强烈、不屈不挠的爱国情感。
(四) 主题明确、内容丰富
宋代爱国诗主题无一例外都是爱家国故土爱黎民百姓。但要具体表现这些爱国主义情感, 可写的内容却是相当丰富的。故园山河、劳苦人民、沙场战事、君臣政治等等都是典型的可以引发诗人浓烈的爱国情感, 并继而经诗人妙手化为向受众内心进发的爱国主义诗歌。
苏轼的一首《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诗人第一个把西湖人格化, 此后西湖被称为“西子湖”。诗人用精湛的笔触, 出色地描绘了晴天的湖光、雨天的山色, 对祖国的锦绣河山赞美有加, 爱国之情溢于言表。
王令在《暑汗酷热》中写道:
清风无力屠得热, 落日着翅飞上山;人固已惧江海竭, 天岂不惜河汉干?
昆仑之高有积雪, 蓬莱之远常遗寒。不能手提天下往, 何忍身去游其间。
整首诗用语平实, 感情真切, 反映出诗人因上天让劳动人民备受煎熬的抑郁不平, 以及自己无力使天下人逃避酷热而不忍独自享受清凉的高尚情操, 表达了诗人对于广大劳苦人民的深切同情, 忧民爱国之心跃然纸上。
江西诗派代表作家吕本中在金兵陷汴京的次年写下《兵乱后自嘻杂诗》29首, 其一云:
晚逢戎马际, 处处聚兵时。后死翻为累, 偷生未有期, 积忧全少睡, 经劫抱长饥。欲逐范子辈, 同盟起义诗。
全诗既歌颂了“范子辈”的抗金爱国行动, 又对两宋君臣误国苟安的行径表示强烈不满。
正是这些丰富的内容使得宋代的爱国诗歌骨架丰满、情感真实, 久久传诵不息, 在爱国主义诗歌的圣坛和中华诗词的园地里都有其独特魅力。
二.宋代爱国诗的特点
(一) 承唐诗, 气势由“逸”转“怨”。
宋诗与唐诗存在着一种确切而薄弱的承继关系。而宋诗又不可能是唐诗的翻版, 因为宋代社会环境的变化, 整个朝代都散发着一股不思进取的偏安风气。宋朝许多有名的诗人、词人就生活在朝廷苟且偷安的懦弱风气之下, 揽尽了人间风雨。
唐朝王翰《凉州词》以饱满的笔触, 有声有色地写出了军中的豪情逸兴和边防战士忠勇爱国、置生死余不顾的无畏气概。同是写征战, 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却弥漫着无限悲凉之感。诗人空怀一腔报国热忱, 却无可以厮杀的战场, 命将休矣, 失地尚未收复, 诗人情感越是浓烈, 气氛越是怨怒, 前者是老而弥坚, 后者是退守偏安。宋代爱国诗较之唐代同类主题的诗歌, 少了飘逸旷达, 而多了怨怒悲凉。
(二) 启元曲, 揭露时弊, 痛陈厉害。
与唐诗和宋诗之间的“承继”关系一样, 宋代爱国诗歌在时间轴上也起到了“开启元曲”的作用。这一点尤其是在爱国主义传统的继承与发扬上尤为明显。宋代的爱国诗承接了自诗经以来的现实主义风格, 普遍关注下层劳动人民的疾苦, 注重揭露社会矛盾。有诗为证: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林升《题临安邸》)
诗人直斥南宋小朝廷偏安一隅, 官僚贵族腐败至极、歌舞升平的苟安行径, 整首诗对南宋统治集团的荒诞无耻, 揭露得淋漓尽致。
而元曲中反映现实的例子比比皆是, 某种程度上也受到了宋代爱国诗歌的影响, 关汉卿的《窦娥冤》就借窦娥的悲惨命运深刻地揭露了元代社会无情无理之黑暗现实。剧作将造成窦娥悲剧的社会原因揭示得那么深刻, 使观众、读者认识到吃人的社会现实是如何把一个善良、高尚的弱女子一步步逼向苦难的深渊。宋代爱国诗与元曲在现实主义特色上达到如此的契合, 颇有意味。
三.宋代爱国诗高度发展的原因
爱国诗歌并不是宋王朝的专利, 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诗歌传统自诗歌诞生之初就有, 只是到了积贫积弱的宋代形成了空前绝后的大势头。宋代爱国诗歌的兴盛原因是多方面的, 准确全面把握宋代爱国诗歌的发展要从内外两个方面加以剖析。
(一) 是社会现实、社会观念形态的反映
赵宋王朝正如鲁迅所说, 是个“做奴隶而不可得”的时代。“文变染乎世情, 兴废系乎时序。”如果说大气豪迈是贯穿大唐爱国诗歌的主色, 那么沉郁忧患则成了两宋爱国诗的主调。
赵宋王朝为维持统治权, 情愿把大半个江山拱手奉送别人, 以求偏安一隅, 苟延残喘。时代的沧桑, 家国的沦丧, 使素以天下为己任的宋代知识分子忧心如焚, 饱受儒学熏陶的诗人们倾尽全部的热情和毕生的心血表达自己对故土家园的热爱。不甘当奴隶者, 想改弦易张, 变法图强, 这也为爱国主义诗歌奠定了基础。
陆游亲身经受战乱的痛苦, 从小就树立了忧国忧民的思想和杀敌报国的壮志。为了实现“一身报国”、“北定中原”的政治理想, 他虽历经挫折、坎坷, 但爱国热情至死不渝, 留下了《示儿》等爱国主义名篇: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这是陆游的绝笔。他在弥留之际, 还是念念不忘中原失地和人民, 热切地盼望着祖国的重新统一, 因此他特地写这首诗作为遗嘱, 谆谆告诫自己的儿子。诗中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 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从这里我们可以领会到诗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着、深沉、热烈、真挚!
宋朝比之以往的几个统一王朝, 是中央集权最为集中的朝代。军权集中带来了军队训练不良, 战斗力削弱;政权集中带来了官僚机构庞大臃肿, 腐败无能;财权集中又刺激了统治阶级穷奢极欲, 挥霍享乐。正是在积贫积弱局势逐渐形成、社会危机急剧发展的情况下, 地主阶级中的有些改革家就出来倡导“变法”, 改革弊政, 形成了变法运动。王安石就是杰出的代表。不少爱国诗歌中反映民生疾苦、社会黑暗和统治阶级政治斗争的现实主义倾向, 都和这种社会政治情况有关。如梅尧臣《汝坟贫女》、《田家语》;欧阳修《食糟民》、《边户》;王安石《兼并》、《省兵》;苏轼《荔支叹》等。
宋诗在反映民生疾苦、揭露社会黑暗和反映统治阶级内部政治斗争方面有所扩展, 在抒发民族斗争中的爱国忧国的情绪上, 比唐诗炽热和深切。宋朝从开国之初直到灭亡, 一直处于少数民族统治者的不断侵扰和威胁之中, 统治集团中的一部分爱国将领和官员, 尤其是广大汉族人民群众表现了可歌可泣的斗争精神, 因此宋代诗歌中所反映的爱国思想也就越来越显得突出。宋初路振《伐棘篇》对国耻国难的慨叹, 苏舜钦《庆州败》对败于西夏的“羞辱中国堪伤悲”, 苏轼《祭常山回小猎》、《和子由苦寒见寄》等所表达的“与虏试周旋”的决心, 都是例证。而在北宋灭亡以后, 陆游正是在南郑戎马生活中找到了创作的生命, 为苦难的祖国歌唱了一生;在南宋灭亡前后, 文天祥、谢翱、林景熙、郑思肖、汪元量等人的爱国诗篇, 也为宋代诗坛增添了最后的光彩。
(二) 一大批爱国诗人的笔耕不辍
北、南宋时期, 宋王朝和周边的各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关系及矛盾影响了人民的生活, 也对宋代的文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深沉的忧患意识使他们创作出了大量的爱国诗篇。在积贫积弱时代, 诗人们倾注了全部热情抨击封建统治集团的投降派;描写沦陷人民的悲惨生活;赞美祖国的壮丽河山;歌颂为国捐躯的民族英雄。
宋代的爱国诗人大致可以分为专一型和复合型两类。即从诗人的角色扮演角度来讲, 有的爱国诗人是专门从事诗歌写作的, 还有一部分爱国主义诗歌出自政治家、词人或书画家之手。专一型诗人我们不用多讲, 而复合型诗人中又可以看看兼具政治家与诗人以及词人与诗人两类角色。
王安石曾作《河北民》一诗抒发爱国情感:
河北民, 生近二边长苦辛。家家养子学耕织, 输与官家事夷狄。今年大旱千里赤, 州县仍催给河役。老小相携来就南, 南人丰年自无食。悲愁白日天地昏, 路旁过者无颜色。汝生不及贞观中, 斗粟数钱无兵戎。
陆游的爱国诗歌佳作更是不胜枚举:《示儿》《病起书怀》《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李清照是词人作爱国诗歌的代表人物, 在金兵占领宋朝北部, 南宋统治者逃过长江, 偷安东南一隅之际, 看到种种丧权辱国的伤心之事, 写下了千古绝唱《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李诗气势雄健、气魄豪健, 诗人直抒胸臆, 表现出忠心爱国的英雄气节, 在当时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此外, 词人吴文英也作了一些抒发爱国情感的诗歌。
这些用血与泪写成的爱国诗或以它的激越悲愤或以它的低回凄苦的调子, 不论在任何错综复杂的和声里, 人们都能听出伟大中华民族的声音来。
(三) 诗歌自身发展的规律
诗歌本身的发展规律也是爱国主义诗歌在宋代高度发展的重要原因。“歌诗合为事而作”, 诗歌的责任就是要反映社会现实。当时的现实就是社会积贫积弱, 许多有志之士报国无门, 有志难伸。那么, 与社会现实紧密结合, 抒写爱国情怀就成了宋诗不可摆脱和拒绝的责任。
唐诗美在情采, 宋诗美在理趣。诗歌在唐代写尽了风花雪月、闺房深思。瞩目现实, 以关注国家命运、百姓疾苦等为主要内容的爱国主义诗歌可谓是应运而生。于是, 我们可以看到:“其亡国之戚, 去国之苦, 闲关愁叹之状, 备见于诗, 微而显, 隐而彰, 哀而不愁, 欷欺而悲, 甚于痛哭。” (李鹤田《湖山类稿》书跋) 宋代爱国诗这枝艺苑奇葩正是在忧患破碎的环境中发芽, 经敏感爱国的诗人精心培育, 顺应自身的客观发展规律, 愈开愈艳, 光耀千古诗坛。
参考文献
[1]宋诗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6.
[2]陆游 (宋) ·陆游全集[M]·北京:中国书店, 1986.
[3]曾章玉.本色的田园诗人——诗中解读范成大[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4, (2) .
[4]赵翼 (清) ·瓯北诗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6.
[5]平慧善.李清照及其作品[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
[6]孙望, 常国武.宋代文学史 (下) [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6.
[7]郭必勖, 冯济泉选释.历代爱国诗词[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 1986.
3.余光中爱国诗 篇三
关键词:乡愁;回归;文化环境;文化心理;文化自觉
中图分类号:I210.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09)10—0072—03
一、以余光中为例论述台湾乡愁诗的特定性
(一)余光中的生活经历与诗歌的生成背景的关系,所反映出的文化环境以及所孕育的文化心理
1对故国亲情的精神守望:与熟悉的文化环境的告别,埋下文化乡愁的种子。20世纪中,一道海峡将中国隔离为两岸,几百万人离开大陆漂泊到了孤岛,如台湾作家白先勇所说:“流亡到台湾的第二代作家,他们成长的主要岁月在台度过,不管他们背景如何歧异,不管他们的本籍相隔多远,其内心同样被一件历史事实所塑模:他们全与乡土脱了节,被逼离乡背井,向他们的父母一样,注定寄生异地的陌生环境。”余光中的诗作抒写了一个特定历史时期漂泊台湾的无根者的悲情。这在他的代表作《乡愁》中表现的尤为淋漓尽致。“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由于长期处在封建农耕文明时代,中国人天然有着深深的恋家情结和乡土情结。家被视为生命的本源,中国人常常是安土重迁、故土难离。家乡、故乡的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根敏感神经,它如同一只无形的手始终影响着中国人的日常行为,归拢着中国传统的长幼亲情,形成整个民族共同的心理趋向。游子思归、落叶归根、衣锦还乡,正是这种恋家的情结,牵引着一代又一代游予思乡的神经。但之于漂泊到台湾的这群诗人们,这不过只是小小的阀门,乡愁,在这里还只是故园的离别,仅仅是个开始。
2对文明鸿沟的深沉凝视:因不同文化环境的文化撞击与冲突,滋生文化乡愁的情丝。余光中这一代作家有着特殊的经历与遭遇,他们从大陆到台,这是第一次放逐;许多人又求学或旅居海外,这是又一次放逐。他们离开故土越走越远了,如台湾诗人简政珍所说,是一种双重放逐。余光中写于美国的《我之固体化》中有这样的诗句:“在国际的鸡尾酒里,我仍是一块拒绝融化的冰。”《敲打乐》中,诗人反复唱到:“我们不快乐”,“仍然不快乐啊/颇不快乐极其不快乐/不快乐”。因为他们的根不在异域他国。
出门“在外”的“孤儿心态”或是边缘心态比较明显,更易体验到异域文化的陌生感和生存的痛楚感。离开故土或面临文化障碍的人,远离了一个情感上认同的“家”,从所熟悉的环境迁移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他们一方面失去与家乡、亲友的联系,失去了旧有的文化依凭和社会地位;另一方面又感觉自己在新环境里无助无望,原有的自我意识在新环境中得不到认同与赞许,就会产生语言、文化、生活习惯、空间距离等方面的疏离感和漂泊感。另外,特别是当原有的母体文化与本土的客体文化之间产生冲突时,他们往往会觉得自己置身于社会的“边缘”,是文化身份模糊的“他者”。也正如余光中所说:“那种差别提醒着我,我是中国人,我从东方来,我的文化跟美国的文化始终不同。当你不在中国的时候,你就成为全部的中国,当你走到异国之地,所有的国耻都会贴到你的脸上,中国的痛楚就是我的痛楚。”此时对故土的回忆、怀念和追寻,便成为治疗漂泊痛感的良药。
3对异国山水的文化情思:陌生文化环境带来异己孤独感,为文化乡愁营构心理之乡。对乡愁有了更深的体认后,余光中开始把诗笔“伸回那块大陆”,如他的《乡愁四韵》一给我—瓢长江水啊长江水/酒一样的长江水/醉酒的滋味/是乡愁的滋味……又如他的《当我死时》一“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枕我的头颅,白发盖着黑土……”余光中说:“乡愁对于我就是一种记忆。乡愁,如果仅仅是同乡会的乡愁那就简单,但是一个文人,一个读书人的乡愁就把时间加了上去,乘上了时间,乘上了文化的记忆。我们个人有小小的回忆,几十年而已,整个民族有几千年的记忆,大的记忆,那些记忆变成典故、变成神话、变成历史,那些历史你走到哪儿会带到哪儿,所谓的秦魂汉魄,宋魂唐魄就在你的身体里。”
相比起其他民族,中华文化自古以来就形成了强大的内聚性,海内外炎黄子孙对文化寻根的愿望非常执着。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文化身份”的确认是人的一个内在行为的基本要求,尤其是海外华人由于所处的特殊环境,这种确认就显得更为重要;文化寻根就是要确定“文化身份”,所以对他们而言,故土不仅仅是一种地域上的归属,还是一种文化归属。而这种归属正视来源于对故土文化的记忆。在异质的文化环境中,曾经与我们那么亲近的东西变得日渐远去乃至于不复存在,而新的生活却又只能从生疏开始,这种沉重的陌生化何等可怕。
(二)余光中为代表的乡愁诗所显现的文化回归——文化心理对文化环境的反出
1灵魂的惶惑与精神的释放:背负着离根落叶的痛苦,艰难地挣扎于中西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冲突中,对故土的回忆、怀念和追寻,便成为治疗惶惑痛感的良药。台湾现代乡愁诗的作者,绝大多数是大陆去台的诗人。当时有的在大陆已经小有名气,有的虽初涉文坛,却带去了大陆的童年记忆。这些诗人都怀着浓重的乡愁,都写下了一些哀婉感人的乡愁诗。因此他们的诗作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流淌着童年印记,缠绕着少年故乡情结。台湾的乡愁文学大都以回忆的形式忆念往昔的大陆生活,表达怀乡。
台湾现代表现乡愁的文学作品,基本上都体现了以孤独心态为内在特征的作者的特殊情感体念。由此引发的是一种亲近的社会群体意识,也就是说,人在孤独无依时希望寻求亲和力的依靠。这种亲和力一方面来自于家庭的温暖,因为“家”在中国文化中具有人伦相亲的特点,是渗透着传统文化精神和人文内涵的象征。另一方面,与“家”相连的往日群体生活体验。故乡风情亲朋故友是对象化的满足,随着旧情的重温给人莫大的安慰。
2放逐历程中的飘零意识:异域文化的陌生感和生存的痛楚感,所产生的语言、文化、生活习惯、空间距离等方面的疏离感,经过痛苦的挣扎后,最终找到了心灵的归宿。“离开了家,才知道家的可爱;离开国的时候,才知道国的可贵,一个人必须当一回‘浪子’,回头后才能真正明白这一切。”阔别六十八年后回到故乡永春的诗人余光中这样描述自己的人生之路,表达胸中的万千感慨。回顾自己的诗歌创作生涯,余光中说他是在五十年代末到美国读书,学习文学。留美的前
期,余光中以《万圣节》为代表。爱荷华大学的写作训练与艺术课程启迪了他对现代艺术的接触,并普遍吸收了西洋音乐,作品有抽象的趋势。之后的1960—1961属于他的虚无时期,以《天狼星》、《五陵少年》前半为代表。这个时期的余光中在西化的忧郁苍白里创造英雄的幻觉,无法向传统索取温暖。作品中时常透露末世一般的追悼,又始终无法自绝于传统,而有「真空的感觉」。《天狼星》投影的不但是个人或诗坛的无依、空虚,也是一个文化、民族对传统的怀疑和对接受外来冲击的疑惑。渐渐的,在欧风美雨的冲击下,余光中开始反省自己是谁,“发现”自己是中国人,他说,“那时,我的民族意识勃发了”,于是他重返中华大地,当了文化上的“回头浪子”。
二、以余光中为代表的台湾现代乡愁诗人所表现出的文化自觉
(一)台湾乡愁诗人文化自觉性离不开传统文化的熏染
一般来说,民族意识有两层涵义:一是指人们对自己归属于某个民族共同体的意识;二是只在国家生活中,于不同民族交往的关系中,人们对本民族生存、发展、权利、荣辱、得失、安危、利害等等的认识、关切和维护。基于第一层涵义。民族意识有时也称民族自我意识,即民族“自识性”、“属性”或“归属感”。自我意识是从感性的和知觉的世界的存在反思而来的,本质上是从他物的回归。这种“从他物的回归”,对于民族而言,就是民族成员对本民族的存在以及本民族与他民族关系的认识。中国民族理论界认为,每个民族都有对异族的“分界意识”和相对于本族的“认同意识”。这种分界意识和认同意识正是基于血缘、亲缘和地缘关系而产生的。
大诗人们总是善于从本民族的历史与现实中吸取丰富的营养,发掘素材。余光中虽然21岁就离开了大陆母体,但他的诗作总忘不了本民族的历史,在台湾、在香港,或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见山上观水,登楼驱车,哪怕是一草一木,他的诗作总忘不了从本民族的历史与现实中发掘素材,而打上鲜明的民族印记。余光中虽然青年时代就离开大陆,但他最不能忘怀的是祖国的历史文化。他在《白玉苦瓜(自序)》中说,“到了中年,忧患伤心,感慨始深,那支笔才懂得伸回去,伸回那块大陆,去蘸汩罗的悲涛,一水的寒波,去歌楚臣,哀汉将,隔着千年‘跟古代最敏感的心灵,陈子昂在幽州台上,抬一抬杠。’。怀古咏史,原是中国古典诗的一大主题。”
对母体文化的归依感,是余光中乡愁诗的深层内涵。余光中常常用诗为中过文化造像,他在《隔水观音后记》中说:这类诗“是对历史和文化的探索”,“一种情不自禁的文化孺慕,一种历史的归属感。”这种强烈的民族文化归属感渗融在他的诗中。在他的那首《呼唤》中的“一盏灯”显然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象征。“五千年深的古屋”传来的呼叫是历史的呼唤,文化的呼唤。“喊我回家去”是一种归属感。在《漂给屈原》、《湘逝——杜甫殁前舟中独白》、《戏李白》、《寻李白》、《念李白》、《夜读东坡》等诗作中,余光中在为中国的大诗人造像,表达对古代大诗人的景仰、向往之情。这自然不单是对屈原、李白、杜甫、苏轼的歌颂,他们在诗中是中国文化的化身,是民族魂的象征。在他的《望边》、《布谷》、《蜀人赠扇记》等诗中都选用了“布谷”、“鹁鸪”、“鹧鹤”、“月亮”等意象,而这些原型意象都是一种特有的符码,是地道的中国式的。这都与余光中受到的中国传统文化熏陶十分不开的,这是一种积淀数千年的民族文化心理,是文化自觉的重要体现。
(二)台湾现代诗人文化自觉的独特体现之“文化乡愁”
1台湾乡愁诗人的独特生活经历及其代表作所呈现的文化自觉。朱水涌的《全球化与中国当代文学的格局研究》指出在“全球化”的缓慢进程中,中国当代文学形成了以下格局:大陆文学居于“全球化”边缘却居于民族文学的中心,以自足的姿态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性抵御“全球化”文化霸权的危险,也为“全球化”中的民族文学个性的确认奠定了基础;而台、港、澳在现代文明与“全球化”格局中位于中国与西方的文化过渡地带,其文学呈现出在“全球化”语境下不断变动的特点,它们在那时期是中国当代文学与世界文学的中介点。
台湾现代乡愁诗人大都是迁移至台湾的,对大陆会有很直接的记忆,真正的回忆和直接的经验。这是他们更深切的体会到原有的母体文化环境与台湾文化环境之间的差异,也更能体会出那种疏离与陌生,从而使他们产生一种“回归式”的文化乡愁。路晓冰、王殿斌的《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浅谈余光中作品中的思乡情结》以余光中为对象,论述了在台湾作家作品中普遍存在的乡愁问题。乡愁可以说是余光中作品最基本的主题,其原因在于海峡两岸长达半个世纪的隔绝和台湾文学独特的创作氛围。
2现在的当下年轻台湾作家及其民众“文化乡愁”的淡化。世界的目光聚焦台湾岛。我们看到台湾的政治和社会现实,也看到台湾岛的文化现实。身为是其中的一分子,身处在那样一个焦灼、躁动、狂热的环境之中,会有什么感觉?台湾人现在有乡愁的情怀吗?
保护和保持一个民族自己的文化是十分必要的。否则的话就会变成一个国际公民,国际公民也很好,但是就没有了自己的本位文化。联合国有很多国家加入,是因为有一个国籍在支撑着,有一个国家的本位才能加人联合国。随着全球化的推进,青少年的阅读习惯不可避免会受到美国的“迪士尼”,日本的漫画,韩国的电视剧等等的冲击,提倡与引导是非常必要的。应该这样看,年纪比较大的在台湾的大陆人,已经70多岁,肯定会有乡愁;年纪比较轻的一代,就是生在台湾的人,他们对大陆并没有直接的印象。当然以前他们在读教科书的时候,在地理和历史的文字中也会读到大陆,但那毕竟只是书本上的。像余光中这样,早年离开大陆到台湾的时候已经二十几岁,对大陆会有很直接的记忆。所以说台湾人的乡愁,那种真正的回忆和直接的经验现在是越来越少,就如一个人学英文很好,可是却把中文忘记了,对于中文文化是很大的伤害;如果一个人是空白,投进去,就会染上别人的颜色,没有贡献,也没有依靠。台湾年轻一代文化的乡愁是有的,比如在读小说,读中国古文,读唐诗宋词,或者看电影看到一些画面,这些都会看到一个文化的来源,或者看到文化的背景。就像日常讲的成语,得陇望蜀,朝秦暮楚,很多成语都是从这种文化的背景中来的,有一个成语就有一个成语的文化背景。
三、特殊文化环境下的文化心理所表现出的文化自觉
乡愁除了是诗人的一种感伤情怀,也是一种文化断裂的标记,不仅是地理的,也是历史的。台湾现代乡愁诗人对大陆会有很直接的记忆,真正的回忆和直接的经验。这是他们更深切的体会到原有的母体文化环境与台湾文化环境之间的差异,也更能体会出那种疏离与陌生,从而使他们产生一种“回归式”的文化乡愁。
余光中曾说过:“我现在的读者恐怕在大陆的比在台湾多,还不完全是因为大陆的人口多,就是读我书的人大陆比台湾多。我住在台湾,可是我的文章不仅是在台湾发表,也在世界所有的华人地区传播,香港、南洋,包括中国内地。虽然我住在岛上,可是我的读者,我的听众在世界的华人区,其实现在的中文也已经是世界化了,华人所分布的地区遍布世界,华人世界也形成一个国际,那些在异国的华人,他们读中文是天经地义的。”就如同费孝通先生所说,所谓文化自觉指的是“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他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旧,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
4.余光中爱国诗 篇四
余光中是台湾当代诗坛的大将,在中国当代史上有突出的地位,从题材与内容来看,乡愁诗是余光中创作的母题。诗人的诗作中数量最多,思想艺术成就最高的是他的乡愁诗,他的乡愁诗在百首以上,乡愁诗是他诗作中最为闪光的珠宝。洛夫也是台湾当代著名的诗人,与余光中被世界华文诗坛誉为双子星座,洛夫也写了不少乡愁诗,其中洛夫的《边界望乡》和余光中的《乡愁》是他们情感分量最重的诗篇之一,诚然他们的创作特点各有千秋,本文就其乡愁诗的思想意蕴和艺术特色两方面进行比较。
首先,从艺术特色方面看,余光中注重新颖奇特比喻点染
余光中的许多诗歌中运用了新颖贴切的比喻,例如《我之固体化》:“在此地,在国际的鸡尾酒里,我们是一块拒绝溶化的冰——常保持零下的冷/和固体的坚度。”在此诗中余氏用了一个精彩的比喻:把自己形容为冰块。《乡愁》中诗人把“乡愁”比喻成“船票”,“邮票”,“坟墓”,“海峡”。《当我死时》中诗人把祖国比作一张“最纵容最宽阔的床”,希望自己死时能“坦
然睡去”
二、原型意象吸纳与新意象挖掘
意象是构成诗歌的生命,余光中乡愁诗作的意象不仅追求独创新奇、丰盈力度,而且具有浓郁的传统色彩、民族神韵。尤其重视原型意象的吸纳与经营,如月亮、鸟类、莲等意象都是中国特有的原型意象。《当我死时》、《敲打乐》、《望边》、《布谷》等诗都选用了鹧鸪、布谷等意象,这类意象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反复出现,具有一种民族认同感、一种永恒的生命活力。另外余光中的诗中还注重新的意象的开发,例如《乡愁》这首诗中运用了“邮票”、“船
票”、“坟墓”、“海峡”等比喻性意象。
三、“陌生化”语言浸润
余光中在其乡愁诗中,非常注重语言的锤炼与打磨,陌生化语言的呈现,形成“张力”,产生语言美的艺术效果。首先是对日常语言的“背离”,具体体现在语言间反常、突兀的组接,如《对李白》中:“你曾是黄河之水天上来”,“而今黄河反从你的句中来”两句,自然不合通常的汉语语法,而“轰动匡庐的大瀑布……可是你倾倒的小酒壶?”更是反常而奇谲了,然而它神奇的想象所产生的活力却令人遐想联翩。其次是注重语言的变化,注重词性的活用,如《当我死时》中“最美最母亲的国度”。“母亲”一词是名词活用为形容词,凝练、贴切而又新颖。这些语言的润色,给他诗歌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和表现力,也彰显出他诗歌语言美妙、光润、文雅一面。
四、诗与歌联姻的诗美建构
余光中的诗是非常注重音乐性的,如《乡愁四韵》这首诗,全诗四接,每节句数相同,且句中字数相等,音节相同,整首诗整齐,匀称,每节换韵。每一节的中心意象多次重复,造成往复回环的声韵美。而且四节押韵平、仄相间,融古典与民歌的韵律美于一体,读来舒缓柔美。又如《大江东去》这首诗也彰显出了整齐而错综、抑扬而和谐的声韵美。余光中还善于运用其它修辞手法,如反复、双声、叠字、回环、倒装等。例如《敲打乐》中“国殇日后仍然不快乐/不快乐,不快乐,不快乐” 在洛夫的诗歌里,格律已经不再重要,而是诗歌技巧本身的巧妙运用。诗人不在关心格律,而更大程度的关心诗歌本身蕴含的情感之外的东西。作为一个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更加讲究的是大气的磅礴,直泻千里的豪迈以及情感的宣泄
洛夫早年为超现实主义诗人,表现手法近乎魔幻,因此被诗坛誉为“诗魔”。台湾出版的《中国当代十大诗人选集》如此评称:“从明朗到艰涩,又从艰涩返回明朗,洛夫在自我否定与肯定的追求中,表现出惊人的韧性,他对语言的锤炼,意象的营造,以及从现实中发掘超现实的诗情,乃得以奠定其独特的风格,其世界之广阔、思想之深致、表现手法之繁复多变,可能无出其右者。吴三连文艺奖的评语对他更为肯定:“自《魔歌》以后,风格渐渐转变,由繁复趋于简洁,由激动趋于静观,师承古典而落实生活,成熟之艺术已臻虚实相生,动静皆宜之境地。他的诗直探万物之本质,穷究生命之意义,且对中国文字锤炼有功。”
另外,为了比较他们的思想意蕴,可以先了解一下诗人各自对乡愁的解读,洛夫认为,乡愁诗最初是对故乡的怀念,对父母兄弟尤其是童年时代的怀念。为什么对中国大陆自己的家乡那么怀念呢?而且特别强烈呢?”洛夫说,“因为你的童年再也找不回来了。你的过去的家乡,物事全非,完全改变了,再也无法在你的心中恢复原貌了,那么这种的乡愁啊,就是一种亲情的血脉乡愁。——而这种怀乡病是永远治不好的。”
看,“而妈妈那帧含泪的照片/拧了三十多年/仍是湿的”(《家书》);
看,“你最好把扇子搁在窗口/风来时/当可听到隔世的啁啾/那便是/柳浪闻莺”(《杭
州纸扇——题赠痖弦》);
看,“铁轨的两条瘦臂/抱不住我冰雪的昨日/又放走了/我秋云的今天”(《再别衡阳
车站》);
看,“今夜我冒雪来访/不知何处是我明日的涯岸”(《湖南大雪》)。洛夫的乡愁诗更多的是通过对故乡的具体的有血有肉的生动活泼的人,故乡经历过的历历在目的事,以及故乡特有的深刻的物的一种深切的怀念,感情真挚,使人读来倍感亲切,产生共鸣,回忆起自己的一些经历,而余光中则注重从抽象的方面来直接抒发内心的乡愁表现无根一代的悲患情怀 ,蕴含深广的民族意识 ,归依母体的文化精神 ,对大陆现实的深切关注,或者说是站在更高的角度,来抒发一种普遍的乡愁,余光中的乡愁不仅是他个人的,更多的是千千万万有着共同经历的人的乡愁的升华,超越小“我”而胸怀大“我”,把思乡提高到祖国统一的境界 ,具有
5.七言爱国诗 篇五
从军行 李白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示儿(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州桥》 【宋】范成大
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忍泪失声问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题临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示儿》 【宋】陆游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仍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出塞曲》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自题小像 诗人:鲁迅 朝代:近代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宋·文天祥 扬子江
从军行
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李白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示儿(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州桥》 【宋】范成大
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忍泪失声问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题临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示儿》 【宋】陆游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仍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出塞曲》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自题小像 诗人:鲁迅 朝代:近代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宋·文天祥 扬子江 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从军行
李白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示儿(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州桥》 【宋】范成大
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忍泪失声问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题临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示儿》 【宋】陆游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游 《石灰吟》 【明】于谦
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出塞曲》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仍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千锤万凿出深山,自题小像 诗人:鲁迅 朝代:近代
灵台风雨寄意我以无计逃神如磐暗故寒星荃不我血荐轩 矢,园。察,辕。宋·文天祥 扬子江 从军行 李白
独领残兵千骑归。
示儿(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州桥》 【宋】范成大
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忍泪失声问使者,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突营射杀呼延将,几时真有六军来。《题临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示儿》 【宋】陆游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仍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我以我血荐轩辕。《出塞曲》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6.爱国诗 篇六
1、试看天堑投鞭渡,不信中原不姓朱!――清・郑成功<<出师讨满夷自瓜州至金陵>>
2、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唐・令狐楚<<少年行>>
3、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唐・杜牧<<泊秦淮>>
4、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夜泊水村》
5、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黄遵宪《赠梁任父同年》
6、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狱中题壁》
7、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8、手持三尺定山河,四海为家共饮和。――洪秀全《吟剑诗》
9、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清・龚自珍<<漫感>>
10、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11、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立春日感怀》
12、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鲁迅
13、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清・徐锡麟<<出塞>>
1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15、契阔死生君莫问,行云流水一孤僧。――《过若松町》
16、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
17、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
18、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鲁迅
19、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明・戚继光<<马上作>>
20、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唐・李贺<<南园>>
21、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徐锡麟《出塞》
22、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宋・陆游<<示儿>>
23、抚剑长号归去也,千山风雨啸青锋。――康有为《出都留别诸公》
7.感悟中国古典爱国诗 篇七
黄为
我的两个教学班,每天语文课前精彩两分钟都是诵读古诗。每位同学都准备了一本《小学生必背古诗词》。虽然版本不一样,但是内容差不多,我就带着他们标顺序,按顺序每人轮流当小老师为大家领读,讲解诗句,领背。同学们为之打分,补充。坚持了一年,目前为止,七十首古诗快背完了。孩子们从中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感受到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
在一个公认的诗歌的国度,在中国古典诗歌这积淀千年的艺术瑰宝中,我们看到了那么辉煌闪耀的一朵奇葩——爱国主义诗词。它就是璀璨星空中的那颗闪耀着的北极星,发出穿越历史的光芒,走过千年的历史沧桑,展示给我们沉淀了五千年的中华民族的爱国史册。
今天的课堂,就让我们随着古典爱国诗歌的线索,去寻访和体味那延续千年而不断的高贵情感。(这是带领孩子们圈画的爱国诗)请看《小学生必背古诗词》中这几首爱国诗。
边塞诗
如王昌龄的《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表现了驰骋沙场、建立功勋的英雄壮志,抒发了慷慨从戎、抗敌御侮的爱国思想,还描写了西北边疆奇异壮丽的景色。同时也反映了战士的艰苦,歌颂这些将士的爱国英雄气概,同样表达了深刻的爱国情怀。尤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显示出强烈的英雄主义气息,字里行间也透出大国子民的一种内心强烈的自豪。
再有一种爱国诗的内容的就是,以诗歌来警告统治者不要贪图安逸享乐,林升的《题临安邸》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等都是直接表达对统治阶级的沉溺歌舞升平的不满和担忧的;再如清代龚自珍的《己亥杂诗》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直接进谏统治者。
另外一大类,就是在国家衰落,甚至国家破亡时产生的爱国诗。
应该说,当国家国力日减,面临**,甚至将要灭亡之时,人心中的爱国情感才更加的深刻,更加地真切。
李清照的《夏日绝句》就是这样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生活在不同朝代的“悲情”爱国诗人,在小学语文教材和必背古诗中比较典型的代表有杜甫,陆游,辛弃疾,文天祥等。留传至今作品最多的大诗人陆游,也有很多作品是这个主题的,如《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诗中的后两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现在读来,依然可以感受到一个终身挚爱国家的人的真挚感情和为国家破亡的深切痛苦和终生遗憾。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诗的理解和感悟应该到达什么程度呢? 课标中是这么阐述的: 第一学段
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不适合学习爱国诗)
第二学段
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适合诵读领悟爱国诗)
第三学段
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适合鉴赏,深入体味爱国诗)
所以,第二学段是诵读优秀爱国诗的关键期,要为高年级鉴赏品味爱国诗做好铺垫。
为领悟爱国诗的内涵,在小老师带领学习的基础上,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
1.注意题目
古诗词中有的题目集中而又含蓄概括诗词的内容、主旨。认真分析题目,有时能很快把握所写的内容。如《示儿》、《石灰吟》。
2.关注背景
背景资料包括时代状况、人文地理、作者思想、生活经历等,了解背景资料,以便于合理地运用于诗文中爱国情的理解之中。3.品味关键词。
古诗词中的关键词最能体现古诗词丰富的内涵,慢慢品味,诗词的爱国情顿生。如:“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中的“尽”和“望”,引发学生想象感受无数同胞生活在金人的统治之下,心中充满了心酸和悲愤。沦陷区的老百姓眼巴巴苦等盼望收复,却空空地等了一年又一年。从而体会到诗人对朝廷的不满和对沦陷区百姓的同情。
4.体会诗中的意境和意象。
意象是用来寄托诗人主观情思的客观事物。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要领会一首古诗中的意境,至少要弄明白以下两个问题: 诗中写了那些景物形象(即意象)
这些景物形象引发的作者怎样的联想?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爱国诗中常见的意象及其意义:秋——愁绪;月——思乡;三万里河、五千仞岳——祖国的大好河山
5.初步了解表现手法
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
8.余光中爱国诗 篇八
宋理宗:此天之祥,乃宋之瑞也。
王积翁:南人无如天祥者。
蒋一葵:当时有先兆曰:“擎天者,文天祥。捧日者,陆秀夫。”
于谦:呜呼文山,遭宋之季。殉国亡身,舍生取义。气吞寰宇,诚感天地。陵谷变迁,世殊事异。坐卧小阁,困于羁系。正色直词,久而愈厉。难欺者心,可畏者天。宁正而毙,弗苟而全。南向再拜,含笑九泉。孤忠大节,万古攸传。载瞻遗像,清风凛然。
陈循:天祥孤忠大节为宋臣,首按谥法;临患不忘国曰“忠”,秉德遵业曰“烈”请谥曰“忠烈”。枋得仗节死义为天祥亚。
韩雍:今斯集也,传之天下后世之人,争先快睹,皆知是君之大义,守身之大节,不宜以成败利钝而少变。以扶天常,以植人纪,以沮乱臣贼子之心,而增志士仁人只之气。其于世教,重有补焉。
胡华:昆陵忠义之名益著,忠义著而诸公之英声伟烈,震耀两间,人人知所景仰,吾辈又当以君之录达于朝行,将立庙奉祀,勒石颂功,隆一代崇褒之典,而大显扬于时,于以励髙风,激颓俗,匪直有劝于常抑有劝于天后世是録有关于忠义大矣。
杨士奇:文丞相甫冠奉廷对,即极口论国家大计。未几元兵渡江,又上书乞斩嬖近之主迁幸议者,以一人心安社稷,固已气盖天下矣。自是而断断焉,殚力竭谋,扶颠持危,以兴复为已任。虽险阻艰难,百挫千折,有进而无退,不幸国亡身执,而大义愈明。盖公志正而才广,识远而器闲,浩然之气以为之主,而卒之其志弗遂者,盖以天命去宋也。虽天命去宋,而天理在公,必不可已。故宋亡其臣之杀身成仁者不少。论者必以公为称首公。
敖英:人莫不有死也,恶之欲其死者,众人之情也。爱之欲其死者,君子之心也。夫既爱之矣,又欲其死何哉!盖所爱有重于死者,先民有言,纲常九鼎,生死一毛,是故南霁云被执而未死,张睢阳大呼男儿以速其死,文丞相被执而未死,王鼎翁作生祭文以速其死。
宋仪望:公之忠大矣,海隅荒服闻其名犹知敬慕,况过化之区乎!孺子懦夫一及当时事怒发竖指,涕洟沾襟,况冠裳之儒乎!
谢肇淛:宋之人物,若王沂公、李文正、司马温公之相业,寇莱公、赵忠定之应变,韩魏公之德量,李纲、宗泽之拨乱,狄青、曹玮、岳飞、韩世忠之将略,程明道、朱晦庵之真儒,欧阳永叔、苏子瞻之文章,洪忠宣、文信国之忠义,皆灼无可议,而且有用于时者,其它瑕瑜不掩,盖难言之矣。
王世贞:谈者悲文信公之忠,而惜其才之不称也,余以为不然夫信公非无才者也。当咸淳之末天下之事巳去而信公以一远郡守,募万余乌合之众,率以勤王而众不溃,此非有驾驭之术不能也;丹徒之役能以智窜免,间关万死,而后至闽复能合其众,以收巳失之郡邑;而所遣张汴、邹凤遇李恒悉败,既再散而再合矣。而举军皆大疫,死者过半。五坡之役,复遇张弘范以败,凡天祥之所用将,皆非恒范敌也。元起朔漠。以力雄海内外,灭国四十歼夷女直,以至宋宋自朱仙之后未有能抽一矢、发一骑,而北驰者元举太山之势以压宋卵。而信公欲以单辞羁身,鼓舞其病媍弱息,以与贲育中黄之徒抗,葢未接刃而魄先夺矣。虽有韩白未易支也。故信公之数败,而能数起吾以是知其才,其数起而数败,吾不谓其才之不称也。
乾隆帝:才德兼优者,上也;其次,则以德贵,而不论其才焉……当宋之亡也,有才如吕文焕、留梦炎、叶李辈,皆背国降元,而死君事、分国难者,皆忠诚有德之士人也。然此或出于一时之愤激,奋不顾身以死殉之,后世犹仰望其丰采。若文天祥,忠诚之心不徒出于一时之激,久而弥励,浩然之气,与日月争光。该志士仁人欲伸大义于天下者,不以成败利钝动其心。
陆以:此四人者(范仲淹、诸葛亮、陆贽、文天祥),皆经纶弥天壤,忠义贯日月。
蔡东藩:及文、张、陆三人之奔波海陆,百折不回,尤为可歌可泣,可悲可慕。六合全覆而争之一隅,城守不能而争之海岛,明知无益事,翻作有情痴,后人或笑其迂拙,不知时局至此,已万无可存之理,文、张、陆三忠,亦不过吾尽吾心已耳。读诸葛武侯《后出师表》,结末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成败利钝,非所逆睹。”千古忠臣义士,大都如此,于文、张、陆何尤乎?宋亡而纲常不亡,故胡运不及百年而又归于明,是为一代计,固足悲,而为百世计,则犹足幸也。
毛泽东:评语说,“命系庖厨何足惜哉”,此言不当。岳飞、文天祥、曾静、戴名世、瞿秋白、方志敏、邓演达、杨虎城、闻一多诸辈,以身殉志,不亦伟乎。
熊逸:那些理学名儒,如许衡、吴澄辈,皆俯首称臣。只有文天祥、张世杰、陆秀夫、谢叠山不肯臣元,都死了节。
★ 文天祥的爱国名言
★ 文天祥爱国作文
★ 文天祥的爱国诗句
★ 精选爱国名言
★ 文天祥说的爱国诗句
★ 爱国名言短句
★ 爱国古诗名言
★ 爱国名言名句
★ 国庆节爱国名言
9.浅论杜甫诗的爱国思想 篇九
[内容提要]:杜甫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爱国思想是杜诗的灵魂。杜诗中那沉郁顿挫的诗风,根植于现实的高度的爱国主义,洋溢着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使现实主义的诗歌创作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杜甫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有着悲天悯人的情怀;坎坷的仕途,他仍保持着和屈原一样赤诚的爱国之心;生于**的经历丰富和深化了他的爱国思想。杜甫的诗中,有着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深厚感情,战乱中对人民的深切同情,强烈的民族精神以及不同于其他诗人“爱君”、“爱河山”的爱国之情,而是根植于“忧民”即是“忧国”的更进步的爱国之情,将现实主义的诗风推到了最高点。
[关键词]:爱国思想 忧国忧民 安史之乱
爱国思想是杜诗的灵魂
一千二百多年前,那位从朱门外,叛军营,栈道旁,茅屋中提起笔的人,从广阔的角度反映了社会的离乱,“国破山河在”的悲伤,记录人民的不幸和痛苦,抒写诗人的忧伤与激愤,真实而全面地展现了安史之乱前后几十年间的历史面貌。他,就是唐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杜甫。
杜诗现存有一千四百余首,都是围绕诗人所处的时代环境和诗人自身遭遇而做的。这些诗作,有的表达对祖国的无限热爱,有的表达对人民的深切同情,有的表达自己的政治抱负,有的表达对贪官污吏的深恶痛绝,有的表达对祖国河山的赞美之情。这些诗无不体现了杜甫深切的爱国之情,赤诚的爱国之心。爱国思想是杜诗的灵魂。
杜甫屡试不第,献赋未成,使他出仕济世的幻想破灭,使他对唐王朝的统治堪优。入世无门,生活更加窘迫,使杜甫开始正视现实,唱出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千古名句。安史之乱,长安沦陷,他被叛军所俘,押至长安,亲眼看见国破家亡的惨景。写出了“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这样感人肺腑的诗句。
在那个唐王朝由盛而衰的急剧变化的时代,用卓越才华和惊人毅力建造了现实主义的诗歌艺术的丰碑。沉淀于诗中忧国忧民的涕泪,人道主义悲天悯人的情怀,铸就了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感人肺腑的民族精神。在诗中,诗人就是一个“视国家为生命”、“以民生为己任”的“忧的形象”,爱国的“民族之魂”,诗人的忧,令人感动,令人崇敬。《留花门》中“高秋马肥健”时,诗人深叹,写下“诗人厌薄伐”的诗句。《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忧端齐终南,洞不可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由一己的苦难推及广大人民的不幸,诗人的激愤和忧郁的情感也达到了顶点。
诗,为国着想,为民着想。
杜甫诗中爱国思想的内涵
(一)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歌颂
杜甫的大部分诗中歌颂了祖国山河的美,战时怀念民族存亡的命运。但它高度的概括性,内容的广阔性、深刻性、真挚性都有着后人难以企及的高度,成为后世的楷模。杜甫的诗中有很多描绘祖国美丽河山,名山大川的诗篇。从二十岁起,先是南游吴越,后又北游齐赵,过了八九年“裘马清狂“的生活,饱览了祖国的大好河山。中年寄寓京华,晚年漂泊各地,足迹所至均有诗作。岱峰的高耸,剑门的险峻、锦江的秀丽、山峡的奇峻,尽在笔下。
杜甫赞颂祖国不同于其他诗人,在赞颂祖国山河的美丽之中,结合社会现实,抒发对祖国命运的悲切之情。在《登高》一诗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悲壮景色,引述了诗人万里离乡,多年漂泊,暮年多病,国事不宁,返乡无日的忧伤。另如《秋兴》八首从孤城日暮的情景联想到长安昔日的繁华,那低沉的音调深表诗人的爱国之情。又如长安“春望”,则曰:“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如果没有对祖国执着的爱慕之情,这些诗句是写不出来的。
(二)战乱中对人民的同情
杜甫一生仕途不顺,生活在社会的低层,饱受贫困和流离之苦,他以忧郁的目光目睹了统治者的奢华无度,劳苦人民的悲惨生活,战乱中统治者的横征暴敛使人民经历了九死一生、妻离子散的痛苦。
杜甫前期诗中有很多斥责了统治者的骄奢淫逸、同情百姓疾苦的诗篇。如“黄门飞 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写出杨氏姐妹显赫的地位和繁华的宴饮(《丽人行》)。“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对统治者进行了鞭挞,对平民百姓充满了同情,客观上反映了贫富悬殊对立的社会现实。安史之乱以后,杜甫曾沦为胡虏,颠沛流离于各地,亲眼目睹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疾苦。这一时期的作品多为优秀之作,是杜诗灵魂的主体。作者路过石壕村,见证了征兵给人民带来走赴边疆、家破人亡的惨痛;新婚夫妇成婚一日之后竟成永别的悲惨,花甲老人拜别老妻的无奈,士兵们战场上九死一生的遭遇,“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中对返京的思念。杜甫是第一个如此真实地写“民”的诗人,有着一种患难与共感同身受的共鸣,同样的遭遇使他的诗中对人民有了深刻的同情。
杜甫创作的诗,大部分是反映安史战乱、军阀混战、反对外族入侵的诗篇,极为深刻的再现了战乱给诗人的家庭和广大人民所带来的深重灾难。
(三)杜诗中有着强烈的民族意识
杜甫是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有着强烈的民族意识,他主张民族团结,反对侵略、反对战争。他的诗作既反对李唐王朝对吐蕃,南诏等少数民族的侵略和压迫,又反对少数民族统治阶级对中原的侵扰和掠夺。诗人赞同民族和睦友好的这种态度,符合各民族利益和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有很大的进步性。
杜甫后期的作品多写安史之乱,或者是吐蕃、回纥之祸。这些诗中有恢复李唐江山,维护民族团结,反对外来入侵的民族精神。在《塞芦子》中,他反对军阀割据,而提出正确的军事策略。《述怀》中,杜甫表现出想以拾遗这个请要的谏官,对唐王朝讨平叛乱、恢复统一的大政有所作为。“汉运初中兴”喻唐,希望国家恢复统一,表现出诗人的爱国思想。《北征》中,诗人缅怀军家大事,终结以复兴希望。在这首诗中,杜甫“忧国忧民”的思想,军政大计的谋划,战乱中人民的苦难疾苦以及诗人本身的遭遇都真实,鲜明地反映出来了。
杜甫爱国精神的源头探究
杜甫的诗,有着如此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和人道主义精神,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诗人在动荡的社会中,诗人的生活面广,接触到下层人民,认识到社会的某些黑暗,从而在诗中予以真切的反映。此外,《诗经》和《汉乐府》中反映人民生活的作品,屈原等爱国诗人的情怀也深深影响着杜甫,熔铸成他独有的风格。
他继承前人的一切形式又有所发展。各种诗集他都能纯熟运用。他的五言古诗善于描写社会的**,民生的疾苦和个人的漂泊。他的七言古诗长于抒写情怀,申述政见;他的五律和七律感情深厚,格调精深,在唐代很少人比得上;他的绝句数量不多,质量上乘,堪与唐代绝句名家媲美。
(一)孟子的“仁爱”思想赋予他悯民的爱国之心
杜甫生在一个有着儒家思想的家学传统的家中,杜甫的祖父杜审言是初唐有名的诗人,父亲杜闲曾任奉天令,他们使儒家“仁者爱物”“饥溺关心”的思想深植于杜甫的诗中。杜甫非常崇尚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统治思想。这就铸就了杜甫“以天下为己任”的一生。
杜甫曾说“自先君恕,预以祥,奉儒守宫,未坠素业矣。”(《进雕赋表》)。他自己也曾经有过“济业”的政治抱负。然而仕途的不顺,终其一生并未使他踏上从政的道路,而是屈沉下僚。时代的变动,仕途的不顺,生活的流利失所,贫困、饥饿使他与人民群众发生较密切的联系,与人民大众共苦难、同命运,产生了“悲天悯人”的情怀,在他的作品中深刻地反映出对人民疾苦的同情,如:“三吏”“三别”;对统治者奢侈荒淫的谴责,如:《丽人行》;对统治者能“仁者爱民”的渴望。如:《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民”乃“国家之根本”,杜甫的爱国之心不同于战场上的将军的为国献身,不同于屈原的冒死劝谏。他的爱国之心,是根植于“民本”思想的爱国。没有一个诗人的诗中有这么多的人民的形象。《石壕吏》中的老妪一家 让人心酸哀痛;《新婚别》中的新婚夫妇的生死离别让人同情;《垂老别》中花甲老人告别老妻,毅然而上战场的悲壮。这些栩栩如生、有血有肉的劳动人民,在哪位诗人的笔下有过如此清晰的形象,让读者产生悲悯之心。这些处在战乱中的不幸的人民,又表现出积极投身抗战,收复失地,重建家园,拯救李唐王朝的高度爱国主义精神。诗人有感于人民的苦难,用诗歌真实的记录这段历史,更多的地反映了诗人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
杜甫的诗中,处处呈现出对劳动人民的关怀,体现人民性的深广和真挚,正是这种“悯民”的爱国主义思想,将诗歌作品的现实性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儒教是影响杜甫一生的主导思想来源,他的忠君思想和忧国忧民情怀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对社稷和人民的关切,是他爱国思想的核心内容,他一生同情人民,坚定而真诚地为江山社稷忧愁。
(二)源于屈原的爱国魂的再现
读杜甫的诗,脑中总是浮现出一位沧桑忧郁的老人,一双悲切的眼睛看着国家的沉沦,痛悼人民的疾苦。对民族存亡的关切,在杜甫的诗中有深刻的表现,他的心中也和屈原一样:“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艰”。如《春望》中“国破山河在”的悲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沉重心情,以及“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的忧愁形象。
屈原的诗中,有着深沉的爱国情感,九死不悔的坚韧品质,劝谏君王、痛斥小人。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一心报国却因屡楚王听信谗言,虽两次遭放逐,仍为楚国的富强尽心尽力。杜甫两次落第,也同样经历了国家的动荡,一颗至死不悔的爱国之心,和屈原有些许相似。饱读诗书,欲济天下的杜甫遭遇了落第的失意,献赋求官的失败,政治上一筹莫展。安史之乱期间,深陷胡虏,九死一生。平定叛乱时,他高兴得热泪盈眶。战乱与漂泊,贫困交加的窘迫生活并未销蚀他深厚的爱国情感,祖国的统一与强盛,始终是杜甫最关心的事。
穷屈原的一生,强烈的爱国情感促使他“蜷局而不行”,最终决定“既莫足与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后楚被攻陷,屈原怀着满腔的悲愤,故国不再的怨恨投入了汨罗江,以身殉国。
杜甫晚年,长安再度沦陷,他经常捱饿受寒,日子过得很悲苦。他身在两川,心系故国,却又始终不得返京。无奈之下,他乘舟出游,漂泊在岳州,衡州、漳州等地,度着浮家泛宅的凄凉岁月。最后,这位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爱国诗人,竟然在贫病交加之中,怀着满腔遗恨,冻死在一条破旧的木船上。
类似的生活经历,同样的爱国思想,造就了中国历史上同样伟大的爱国诗人。杜甫在这方面表现得更加现实些,他的心随着那个时代的脉搏而跳动起伏,流下了那忧国忧民的涕泪。他为祖国的安危,有时失眠:“不眠忧战伐,无力正乾坤”(《宿江边阁》);有时流泪:“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登岳阳楼》),有时闻捷则悲喜交加:“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晚年留寓夔州时,《秋兴》八首从孤城落日的暮景想到长安昔日的繁华,用铿锵的音调,华丽的词藻烘托出诗人的爱国深情:“彩笔昔曾千气象,白头吟望苦低垂。”真是感慨良多。
(三)生于**的经历深化了杜甫的爱国思想
杜甫的一生大体可分为四个时期:成长及南北漫游时期——长安觅官时期——离乱为官时期——蜀相漂泊时期。第一时期,他写的诗很少。从第二时期开始,玄宗昏溃、朝臣弄权,外戚骄奢,边将骄纵……安史之乱这场国家民族的大灾难即将开始了。政治上的失意使他的生活日益窘迫、生活的不幸、仕途的挫折给了他思考,他的诗作也就从此开始了。
安史之乱后,长安两都沦陷,杜甫目睹了叛军的暴行,饱尝了国破被俘的离乱之苦,有着九死一生的人生经历。在国家的沦破、人民的疾苦中,饱读诗书的他有着济事不能的痛苦。郁结在诗人的心中,使诗人的感情更沉郁了,诗人的笔下更深刻了。为了宣泄他那生活思想上长期蕴蓄的内在矛盾及理想与现实的葛藤,他只能选择诗这一武器,来控诉和批判,进行迂回的斗争。由于他所涉及的生活面之宽广,所揭发的现实问题之深刻,所传递感染的情绪之真挚普遍,所以才形成他沉郁顿挫感情豪宕的诗风。在石壕村,在新安道,他目睹了官府抓丁的场面、聆听了新婚少妇送丈夫出征时的哭诉。他诗情澎湃,再也平静不下来,抑郁的情感在诗中得以宣泄,写下了一首首感情真挚、动人肺腑的爱国诗篇。
虽然他有过短期的“裘马清狂”的生活,但是长安十载在乞食,已面临安史之乱的前夕,民生憔悴,险象环生,两京沦陷,他的大半生就在流离颠沛中过去了。因此,**的经历使他原本“儒家”忠君济事的思想上,有了更深刻更丰富的内容,他的感情因此更沉郁,他的体验因此更深刻了。
杜甫诗的真价值,在于他能深刻地反映出“唐代社会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达到尖锐化时所爆发的连年战争中,人民所遭受的痛苦生活,喊出了当时人民的要求;同时揭露了统治阶级不顾人民死活、日夜追求享乐的腐朽生活,具有强烈的人民性和现实性。因此,杜甫诗中那个眷怀家园,低吟时事的沉郁的风格,可以说是他所处的时代错综复杂互相映发的结果。
10.陆游的爱国诗 篇十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词句注释
⑴书愤:书写自己的愤恨之情。书,写。
⑵早岁:早年,年轻时。那:即“哪”。世事艰:指抗金大业屡遭破坏。
⑶“中原”句:北望中原,收复故土的豪迈气概坚定如山。中原北望,“北望中原”的倒文。气,气概。
⑷“楼船”句:此时作者三十七岁,在镇江府任通判。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张浚以右丞相都督江淮诸路军马,亲率水兵乘楼船往来于建康、镇江之间。但不久兵败符离,收复故土的愿望化为泡影。楼船,指采石之战中宋军使用的车船,又名明轮船、车轮柯。车船内部安装有以踩踏驱动的机械连接船外的明轮,依靠一组人的脚力踩踏前行。车船在宋代盛极一时。因这种战船高大有楼,故把它称之为楼船。瓜洲:在今江苏邢江南长江边,与镇江隔江相对,是当时的江防要地。
⑸“铁马”句:孝宗乾道八年(1172),王炎以枢密使出任四川宣抚使,谋划恢复中原之事。陆游入其军幕,并任干办公事兼检法官赴南郑(今陕西汉中)。其间,他曾亲临大散关前线,研究抗敌策略。但不久王炎调回京城。收复故土的愿望又一次落空。铁马:披着铁甲的战马。大散关:在今陕西宝鸡西南,是当时宋金的西部边界。
⑹“塞上”句:意为作者徒然地自许为是“塞上长城”。塞上长城,比喻能守边的将领。《南史·檀道济传》载,宋文帝要杀大将檀道济,檀临刑前怒叱道:“乃坏汝万里长城!”
⑺衰鬓:年老而疏白的头发。斑:指黑发中夹杂了白发。
⑻出师一表:蜀汉后主建兴五年(227)三月,诸葛亮出兵伐魏前曾写了一篇《出师表》,表达了自己“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坚强决心。名世:名传后世。
⑼堪:能够。伯仲:原指兄弟间的次第。这里比喻人物不相上下,难分优劣高低。杜甫《咏怀古迹》诗之五称赞诸葛亮说:“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白话译文
年轻时就立志北伐中原, 哪想到竟然是如此艰难。我常常北望那中原大地, 热血沸腾啊怨气如山啊。
记得在瓜州渡痛击金兵, 雪夜里飞奔着楼船战舰。秋风中跨战马纵横驰骋, 收复了大散关捷报频传。
想当初我自比万里长城, 立壮志为祖国扫除边患。到如今垂垂老鬓发如霜, 盼北伐盼恢复都成空谈。
【余光中爱国诗】推荐阅读:
读余光中的诗有感08-02
余光中散文精选10-26
余光中散文的描写10-04
余光中诗歌的乡土意识09-15
余光中的民歌的赏析10-08
余光中的“李白情结”是什么08-31
余光中《月光光》原文阅读09-14
论余光中散文的语言特色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