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污染源

2024-10-06

工业污染源(共13篇)(共13篇)

1.工业污染源 篇一

工业污染源的标准化评价

一、从环境质量的新观点出发,任何物质若以不恰当的种类(如自然界原来没有的各种人工合成的新物质、农药等)、数量(大大超过自然容量)、浓度(超过本底很多倍)、形态(如有机汞比无机汞的毒性大得多)、价态(如铬、砷等不同价态的毒性相差很大)、途径(如酚、氰等易生物自净的物质,进入大气比进入水、土的危害就大得多,进入地下水就比进入地表水危害大得多)、速率(超过自净极限能力很多)、运动方式(如噪音、振动等)进入或作用于环境系统,打破环境物质的正常循环和平衡,干扰和破坏生态系统的正常循环和平衡,影响和威胁到人体和子孙后代的健康,造成国民经济的巨大损失的,就都可能成为污染物或污染因子,这些污染物或污染因子的来源便称为污染源。

按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资料《有广泛国际意义污染物的控制与鉴定》规定的污染物有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及综合的共二十八类(1),实际上按照我们前面建立的观点,污染物的种类还要多得多,几乎一切自然界的物质及全部人工合成物质都有可能成为污染物。例如,我们人人每天都要吃盐,一般并不认为它也会是一种污染物。而在北京东南郊二百多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每年从化工区排放废水中的酸、碱、盐高达三万多吨,酸、碱最后也中和成盐,占废水总排污染物的76%(2)。盐,也成了北京东南郊一项重要污染物。它污染了河道,在北京淡水河道中发现了咸水藻(初步鉴定)(3);它污染了地下水,使地下水化学类型变异(4),硬度迅速上升(5,6),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粗估达一亿元以上(6)。

人类通过工农业生产、城建、交通、生活、科学活动、军事活动等各种方式,向环境系统排放各种污染物,而从总体及发展观点看,则以工业废气、废水、废渣(三废)占有最重要的地位。工业三废中所含的污染物种类多、成分杂、数量大、毒性强、浓度高、速率快、难自然降解、连续排放,加上复杂的综合作用、累积作用、富集作用,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进入环境系统,参加了大气环流、水循环、元素的循环,进入或作用于生态系统及人体,危及生态正常平衡、人体健康以至遗传因子,造成了当代众所周知的环境污染问题、环境公害事件及环境污染疾病和潜在的所谓文明病,引起了全人类的关注。为此召开了人类环境会议,各国都形成了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管理的庞大体系。因此,环境污染源的调查、评价及控制,是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管理的最基础性工作,首先,又要抓住工业污染源的调查、评价和控制。

二、工业污染源的评价,是污染源工作三步曲的中间环节,它是在调查基础上的提高,是为控制服务的。它的主要任务是为了从千百万种复杂的污染物中查明主要污染物、主要污染源、主要排放方式、途径、特点和规律。所谓主要污染物,显然是那些数量大、毒性强、难生物分解、易生物富集、易进入或作用于人体的污染物。根据我国各地污染源调查评价工作的经验和我们自己的体会,无论哪个地区,不管污染物的种类多么复杂,经过科学评价后,总是只有上十种主要污染物,它们在总的污染物比重上却占百分之九十左右,这就为污染源的控制、环境监测、环境质量研究、环境区域规划、环境管理、环境治理、环境医学等环境保护各个方面提供了科学依据,避免了盲目性。

工业污染源的种类繁多,成分复杂,排放方式各异,人们是无法直接比较它们的关系,必需经过标准化处理,进行相对的间接的比较,就好象商品之间难于直接交换,但可以通过钱来进行彼此的交换一样。

所谓标准化,就是运用抽象思维,进行科学的抽象,实现指数化,建立指数化系统,有利于运用数学方法定量表达,也有利于应用电子计算机来解决复杂的污染源评价问题。同理,还可推广于整个环境保护科学研究及管理系统之中(如环境质量评价、环境管理、环境质量与健康相关研究等)。

马克思在研究商品价值时指出:我们应当有可能把一切商品化为一种它们所共有的表现形式,只是按照它们所含有的同一尺度的比例去区别它们(7)。根据这一思想原理,我们应当有可能将一切环境因子化为某种 P=mnqI/C0=mnMQI=mnN=mO 上述系列指数的名称和物理含义如下:

M棗等标指数(无量纲),系实测因子的浓度值Ci(浓度单位)与该因子的标准浓度值C0(浓度单位)之比值。其值大小表示等于标准的倍数。

N----等标排放量(介质的量的因次),系实测因子的浓度值Cj乘以包含该因子的载体流量Qi(量的单位)与该因子的标准浓度值C0之比值,或为该因子绝对排放量qi(绝对量单位)与C0之比值,或为M与Qi之乘积。其值大小表示将评价因子用介质(气或水)稀释或浓缩至标准浓度时的体积;亦可理解为评价因子进入环境系统后使被污染介质(气或水)达到标准浓度时的污染体积。N指数比M多包含了Qi因子,反映了绝对量qi的作用,所以比M的作用更进了一步。

累计等标排放量(量的因次),系评价因子累积排放时间n(时间单位)与等标排放量N的乘积。其值大小反映了累计等标排放量的大小。O指数比N多包含了n因子,所以比N的作用更进了一步。事实上环境污染危害往往是长期累计量起作用的,如致水俣病的有机汞、致骨痛病的镉、致癌因子及农药等。

P棗累计等标排放摄入量(量的因次),系评价因子进入人体的摄入量系数m与累计等标排放量O的乘积。其值大小可以进一步反映污染物的排放与人体健康相关关系的大小。

在开展环境保护工作之前,卫生、市政、地质等部门评价单因子污染水平时多采用等标(或超标)指数值;环保工作开展之后,考虑了绝对量,在官厅污染源评价中首次采用了等标排放量值(8);之后在北京西郊污染源评价中改用毒性标准,采用了排毒指数值(9);在污水渗

坑评价中采用了累计等标排放量值(10);国外在车间大气致癌物摄入危害评价方面,采用了累计等标排放摄入量值(11);我们在1977年成都环境质量评价学术讨论会上提出了这种方法,但尚未实际应用,因实际摄入量因子测定较难。

评价因子的选择在有条件时应尽可能完全,在条件不足时,应力求包含主要因子;评价标准的选择要依据评价目标及现有各种标准情况考虑,可分别不同情况采用背景值、本底值、国家标准、国际标准、生态指标、生化指标、经济指标等。单因子评价、多因子评价、系列评价与综合评价之间是相互补充的,不能相互代替,各有各的意义与作用。在综合评价时,必需恰当地解决统一尺度是关键,应尽可能找到客观权值转换系数,不能随意综合。

2.工业污染源 篇二

关键词:工业污染源,构成,排放强度,可持续发展

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及其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 污染源污染物的调查也变得越来越重要[1,2,3]。同时, 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和环境形势加剧了环境问题的复杂性, 给未来环境保护工作带来了更大的不确定性[4]。为了更好地对信阳市工业污染源的构成状况进行研究, 按照国务院污染源普查条例和国家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实施方案, 对信阳市的工业污染源进行了详细调查。信阳全市列入普查范围的单位共34789家, 普查对象涵盖了国民经济的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以及城镇 (城市) 生活与环境保护基础设施、机动车等生产、生活领域的各类污染活动与设施。

1. 工业源行业分布特征

工业源普查范围包括第二产业中除建筑业外32个工业行业中的所有产业活动单位, 信阳市工业源共有2661家。其中重点详查的为1084家, 一般调查的工业源有1577家。重点污染源中主要行业类别有采矿业48家、制造业1024家、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13家。我市工业总产值排名前十位的行业, 按照产值大小顺序:农副产品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饮料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皮革、毛皮、羽毛 (绒) 及其制品业、医药制造业、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纺织业, 占有全市工业总产值的86.75%。

1.1 工业企业的地域空间分布特征。

以2007年污染源普查基准期统计, 按照工业产值计算各县区工业产能, 我市工业产能主要集中分布在平桥区 (37.06%) 和潢川县 (17.74%) , 两者合计占全市的54.80%, 主要来自于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农副食品加工业;而没有这些行业和煤化工行业分布的淮滨县和新县, 其全县工业产能分别仅占全市的4.12%和2.49%。这反映出我市工业污染源的结构性特征, 以及工业化水平地域性的巨大差异。

1.2 工业源污染防治与排放特征

全市工业年总用水量为:46562.3799万吨;年总废水产生量为:4514.6516万吨;年总废水实际处理量:4073.1583万吨;废水排放量:2978.4325万吨, 废水主要类型及排水去向如表1所示。

1.3. 工业源污染物种类情况

全市各类工业废水污染物产生与排放共有9种, 按照排放量大小顺序, 辖区工业废水污染物为化学需氧量 (COD) 、五日生化需氧量 (BOD5) 、氨氮 (NH3-N) 、石油类、氰化物 (CN) 、六价铬 (Cr6) 、铅 (Pb) 、挥发酚 (Ar-OH) 、砷。主要污染物种类是COD、NH3-N;主要重金属污染物是六价铬;主要有毒有害污染物为煤化工行业产生的氰化物。具体数据如表2所示。

1.4. 工业废水排放情况

工业废水排放量按照行业类别分析, 全市废水年排放量100万吨以上的行业集中在有机化学原料制造、纸浆制造、啤酒制造、氮肥制造、畜禽屠宰;我市工业废水及其污染物的产排状况伴随工业企业地域分布的不均衡性表现出较大的区域差异, 并且不同种类的废水污染物地域分布特点也各异:COD排放量主要集中在息县 (2507.277) 、平桥区 (2485.8966) 、光山县 (1367.25) 和固始县 (1219.6579) , 4个县区的工业C O D排放量合计为7580.0815t/a, 占全市工业COD总排放量的73.78%;而新县工业COD排放量仅有65.7239t/a, 只占全市工业COD总排放量的0.639%;这一分布规律反映出我市工业COD排放来源于煤草浆类化学制浆造纸行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化工合成氨 (醇) 行业。

从主要废水污染物氨氮方面:排放量主要集中在光山县 (274.59) 、平桥区 (213.8629) 、息县 (105.9) 、罗山县 (60.646) , 4个县区工业氨氮排放量合计为654.9989t/a, 占全市工业氨氮总排放量的80.73%;而新县工业氨氮排放量仅有0.72t/a, 只占全市工业氨氮总排放量的0.088%;这一分布规律充分反映出我市工业氨氮排放来源于煤化工合成氨 (醇) 行业。

我市重金属类污染物是来源于特殊行业, 六价铬主要来源于金属电镀行业, 全部集中分布在河区、平桥区;重金属水污染物铅来源于伴生多金属矿开采业 (1家) 和蓄电池生产行业 (2家) , 集中分布在商城县和罗山县。辖区工业废水排放量位列前10位的企业合计排放2273.5671万吨。

2. 工业源能源消耗与废气污染物排放特征

我市能源消耗主要为:原煤4312722.88吨, 其中用着原料量的3875794.54吨;洗精煤2450吨;其他洗煤200吨;型煤532.5吨;焦炭669128.6吨, 其中用着原料量652088吨;高炉煤气191110.88万立方米;天然气102.5万立方米;液化天然气911.8吨;液化石油气211吨;汽油101.37吨;煤油322.7吨;柴油2667.63吨, 其中用着原料量1000吨;其他燃料29828.831吨标准煤, 其中用着原料量7.8吨;热力145480百万千焦;电力178717.3623万千瓦时;综合能源消费量4236229.2248吨标准煤。

全市有工业锅炉的企业158家, 拥有工业锅炉198座, 锅炉总额定出力2313.745MW;有145家企业拥有工业窑炉169座。144家企业有废气治理设施267套:其中有除尘设施企业97家, 除尘设施162套;有脱硫设施的企业6家, 脱硫设施9套。废气治理设施的年运行费用22081.26万元, 废气治理设施设计处理能力为44388684.3立方米时, 废气治理设施实际处理废气量2591458.6265万立方米。工业废气排放量按照行业类别分析, 全市工业废气年排放量4404207.2116万立方米, 万立方米以上的行业集中在火力发电和黑色金属冶炼;辖区工业废气排放量位列前10位的企业合计排放313134.93万立方米。全市各类工业废气污染物产生与排放共有4种, 按照排放量大小顺序, 辖区工业废气污染物为工业粉尘产生量、二氧化硫、烟尘、氮氧化物。主要污染物种类是二氧化硫、烟尘。详见表3。

3. 工业固体废物主要产生源

固体废弃物是工业产业活动环境污染因素之一, 我市工业固废主要来自于钢铁冶炼废渣、火力发电粉煤灰、煤化工行业的煤渣灰及特有珍珠岩矿的开采与加工行业, 在地域分布方面, 主要产生工业固废企业集中分布在平桥区 (含上天梯工业区) , 其次是罗山县选矿区、光山县、息县煤化工企业。详见表4所示。

4. 结论

通过对第一次污染源普查数据分析, 我市工业源存在着结构性污染。化学需氧量排放主要集中在造纸及纸制品、农副食品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纺织业、饮料制造业、皮革、毛皮、羽毛 (绒) 及其制品业, 占排放量的92.49%;生化需氧量排放主要集中在:农副食品加工业、造纸及纸制品、饮料制造业, 占排放量的98.78%;氨氮排放主要集中在: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饮料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 占排放量的90.73%;石油类排放主要集中在: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皮革、毛皮、羽毛 (绒) 及其制品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占排放量的92.87%.、

结合我市同期宏观经济资料分析, 2007年全市GDP为711.02亿元, 其中, 工业产值245.11亿元, 万元GDP产值二氧化硫和工业废气污染物的排放量 (经济生产污染排放强度) 分别为6.2959和5.7728kg/万元。

按照工业增加值与工业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比较、评价, 全市万元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硫和工业废气的排放量 (工业生产污染排放强度) 分别为2.4976和2.2901kg/万元。

按照国土面积核实工业污染物排放对区域生态环境的污染贡献影响, 我市废气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和工业废气对生态环境的扰动强度的单位面积排放量分别为2366和2170kg/km2 (国土) 。

参考文献

[1]马天, 王玉杰, 郝电, 关胜, 但德忠, 王斌.生态环境监测及其在我国的发展[J].四川环境, 2003, 22, 2:19-24

[2]刘舒生, 李慧颖, 杜晓明.辽宁省工业污染源数量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J].环境科学研究, 2007, 20 (6) :142-148

[3]杨艳华, 艾昌文, 曹良坤, 杨建国.工业污染源现场在线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云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9, 31:131~135

3.腾格里沙漠遭工业严重污染 篇三

近年来,内蒙古和宁夏分别在腾格里沙漠腹地建起了内蒙古腾格里工业园和宁夏中卫工业园区,引入了大量化工企业。当地居民说,这些企业正在将未经处理的污水源源不断地排入沙漠,同时也在开采着地下水用于生产。

知情人告诉记者,在额里斯镇沙漠腹地,有大约40多口挖掘深度大约在180米的取水井,均是供应工业园区生产用水。知情人指着远处一排排伸向沙漠腹地的电线杆说,每个线路的尽头,都是这样的水井,逐年增多,井也越挖越深。

“一旦地下水被污染,千百年来牧民们生存的栖息地就将失去。更重要的是,我国的第四大沙漠—腾格里沙漠独特的生态环境可能也将面临严重威胁。”著名植物学家和草原生态学家、内蒙古师范大学生态学教授刘书潤说,沙漠地下水一旦被污染后,修复几乎是不可能的。

点评:西部大开发成为西部大破坏,是很多忧患人士一直担心发生的事情,但在很多地方还是发生了。环境污染贻害子孙后代,也是一种犯罪,因而也应像对待腐败一样—零容忍!

4.工业污染源 篇四

工业三废污染主要是指工业生产中排放的有毒、有害的废气、废渣和废水对农业环境和农产品的污染,要解决工业三废污染,就需将农业生产基地设

在远离工业生产区域的地区,使用洁净水灌溉农田。

这种污染主要是指自然状态下农田土壤和灌溉水中所含的有毒、有害物质含量超标,如一些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元素(汞、铜、钼、铅等)、非金属元素(坤、氟等)、有害生物(病害病原微生物、害虫等)、化合物(磷化物、硫化物等)等。解决这种污染的办法是按照国家有关农业生产环境选择要求的规定选择生产基地并用符合要求的灌溉水进行灌溉。

城市垃圾污染主要是指城市居民的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对农业环境和农产品的污染。这种污染现象主要存在于靠近城市的乡村。解决这种污染的办法是生产基地要远离城市居民区,禁用城市生活垃圾作肥料和使用生活污水浇灌。

农事操作中的污染是最重要、最直接的污染,所造成的危害也是最严重的。农事操作中的污染主要是指滥用、滥施或过量使用化肥、农药等,使有毒、有害物质在农业环境和农产品中的残留,造成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产品的严重污染,进而直接危害到人体健康。

避免农事操作所造成的污染的最有效办法是多施有机肥、少施化肥,科学使用化肥和科学使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草害,尤其是选用生物源性农药、植物源性农药和国家推荐的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同时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农药安全使用间隔期。

农药是指用于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或者来源于生物、其他天然物质的一种物质或者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农药使用不当或滥施农药,会对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产品造成严重污染,进而直接危害到人类健康。

农药是指用于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或者来源于生物、其他天然物质的一种物质或者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农药使用不当或滥施农药,会对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产品造成严重污染,进而直接危害到人类健康。

1)安全间隔期:是指最后一次施药离作物收获期的间隔天数。农药的安全间隔期可根据各种农药的毒性和残效期制定。

(2)农药的“三致作用”:动物长期服用或接触小量的某些农药后,会逐渐表现出致癌作用、致畸作用和致突变作用等慢性中毒的症状。(3)抗药性:是指生物抵抗药物作用的性能。

(4)残留:是指动物、植物体内或体外以及环境中残存的有害化学物质及其衍生物。

六六

六、滴滴涕、毒杀芬、二溴氯丙烷、杀虫脒、二溴乙烷、除草醚、艾氏剂、锹氏剂、汞制剂、砷类、铅类、敌枯双、氟乙酰氨、甘氟、毒鼠强、氟乙酸钠、毒鼠硅等18种。甲胺磷、甲基对硫磷、对硫磷、久效磷、磷胺、甲拌磷、甲基硫环磷、治螟磷、内吸磷、克百威、涕灭威、灭线磷、硫环磷、毒蝇磷、地虫硫磷、氯唑磷、苯线磷、甲基异柳磷、特丁硫磷等19种。

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构成了我国食品安全的不同质量标准体系,其构成就象一座金字塔,金字塔的最底层是无公害食品,中间是绿色食品,最上一层是有机食品。

1、无公害食品的基本定义

无公害食品是对“无污染、安全农产品”的一种形象的表述。严格地讲,无公害农产品是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政府有关机构认定的无污染、安全、优质农产品。在保护环境和保持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前提下,通过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1)、强调农产品出自良好的生态环境。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从产地的生态环境入手,通过对产地及其周围的生态环境因子严格监测,判定其是否具备生产无公害农产品的基础条件,而不是简单地禁止生产过程中化学合成物质的使用,这样既可以保证无公害农产品的质量,又有利于强化资源和环境的保护意识,最终将农业和食品工业发展建立在资源和环境可持续利用的基础上。

(2)、对农产品实行全程质量控制。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实施“从土地到餐桌”全程控制,而不是简单地对最终产品的有害成分含量和卫生指标进行测定,从而在农业和食品生产领域树立了全新的质量观。

5.《砖瓦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篇五

(GB29620-2013)

:本文通过对近几年来我国发布的各类工业企业的环保标准的分析,从大局的角度,向墙体材料行业展示了我国近期环境治理工作的一角。本文分析了本行业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处境,以便更好地适应新形势,做好本行业的环境治理工作,达到有关部门对本行业的要求,从而使本行业能够得到健康有序的发展。

随着全球及我国大气环境形势的不断严峻,我国政府加强了对大气环境的管理力度。国家环保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近几年密集发布、更新了多个行业的环境保护控制标准,如2010年9月发布了淀粉工业、酵母工业、油墨工业、陶瓷工业、铝工业、铅锌工业、铜镍钴工业、镁钛工业八类工厂的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1-2010至GB25468-2010),12月又发布了硫酸工业等三类工厂的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2011年发布了《平板玻璃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53-2011)、《稀土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6453-2011)等多项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更新了《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2012年发布了炼钢工业、炼铁工业、轧钢工业等多个工厂污染物排放标准和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更新了《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2013年发布了《电子玻璃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砖瓦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等多项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更新了2004版的《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2014年发布了《锡、锑、汞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更新了《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2015年发布了《无机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火葬场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再生铜、铝、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以及有关石油、石化的多个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由以上的介绍可以看出,经过有关部门及工作人员这几年的辛勤工作,各种环保控制标准已经对各类排污工业企业实现了一个比较全面的覆盖,一些比较陈旧的环保标准也得到了梳理。我们国家对于各种排污工业企业的管理基本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善的环保控制体系。

《砖瓦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也是近几年新发布的环保标准之一。烧结砖瓦行业之前没有专门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执行的主要是《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和《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在《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中,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中的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相对应分为一级标准、二级标准、三级标准,一类区执行一级标准、二类区执行二级标准、三类区执行三级标准,旧标准中与烧结砖瓦工业相关的规定如下:

1)规定了新建、改建、扩建的工业炉窑,烟尘和生产性粉尘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烟气黑度限值,对于陶瓷、搪瓷、砖瓦窑的限值如下:

2)规定了新建、改建、扩建的各种工业炉窑的有害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对于燃煤(油)炉窑的二氧化硫和氟及其化合物的排放限值如下:

《砖瓦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9620—2013)于2013年首次发布,该标准规定的几个关键点如下:

1)规定2016年7月1日起现有企业及2014年1月1日起所有新建企业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如下:

2)规定现有和新建企业边界大气污染物浓度限值如下:

3)基准过量空气系数1.7,实测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应换算为基准过量空气系数排放浓度。将新标准中数据与老标准中二类地区即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数据进行比较:

1、老标准中隧道窑烟(粉)尘浓度200~300mg/m3变为新标准的人工干燥及焙烧工序的车间及生产设施排气筒颗粒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30mg/m3;

2、老标准:燃煤(油)炉窑二氧化硫排放限值850~1200mg/m3,氟及其化合物排放限值6~15mg/m3; 新标准:车间及生产设施排气筒二氧化硫最高允许排放浓度300mg/m3;氟及其化合物排放限值3mg/m3;

3、老标准:对氮氧化物排放限值未作规定,新标准:人工干燥及焙烧工序的车间及生产设施排气筒氮氧化物(以NO2计)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为200mg/m3;

4、新标准还规定了现有和新建企业边界大气污染物的浓度限值。

5、新标准规定基准过量空气系数为1.7,实测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应换算为基准过量空气系数排放浓度。

在本标准规范性引用文件《固定污染物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GB/T16157)中,规定:过量空气系数α=21/(21-XO2),其中XO2为排放气体中氧的体积百分数。

由此公式推导出:过量空气系数α=1.7时,氧的体积百分数为8.65%。

《陶瓷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4—2010)于2010年发布,该标准中与《砖瓦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相类似的内容有:

1)新建企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部分)如下表: 单位:mg/m3

2)现有企业和新建企业厂界无组织排放限值如下表: 单位:mg/m3

3)喷雾干燥塔、炉窑过量空气系数为1.7 《陶瓷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4-2010)在发布后,引起了行业协会和有关企业的较大反响,在进行了多轮讨论之后,环保部对《陶瓷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4-2010)的部分条款进行了修改,并于2014年12月12日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公告(2014年第83号)》附件《陶瓷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4-2010)》修改单发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厅。

在环保部第83号公告中,对行业内争议较大的喷雾干燥塔、陶瓷窑烟气基准含氧量、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重要排放指标限值进行了调整,其中基准含氧量从原来的8.6%(基准过量空气系数为1.7),调整放宽至18%(折算为过量空气系数为7),颗粒物限值保持不变,为30mg/m3,二氧化硫限值调整为50mg/m3,氮氧化物限值调整为180mg/m3,并且不在区分燃料类型。

《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5)于2013年更新,该标准中与《砖瓦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相近似的内容有:1)现有和新建企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部分)如下表

单位:mg/m3

2)对于水泥窑及窑尾余热利用系统排气、采用独立热源的烘干设备排气应同时对排气中氧含量进行监测,实测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应按公式(1)进行换算为基准含氧量状态下的基准排放浓度,并以此作为排放是否达标的依据,其他车间或生产设施排气按实测浓度计算,但不得人为稀释排放。C基=(21-O基)×C实/(21-O实)(1)式中:C基—大气污染物基准排放浓度,mg/m3C实—实测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mg/m3 O基—基准含氧量百分率,水泥窑和窑尾余热利用系统排气为10,采用独立热源的烘干设备排气为8 O实—实测含氧量百分率 在本标准规范性引用文件《固定污染物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GB/T16157)中,规定:过量空气系数α=21/(21-XO2),其中XO2为排气中氧的体积百分数。

由此公式推导出:基准含氧量百分率为10%时,过量空气系数α=1.9。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于2014年更新,该标准中与《砖瓦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相近似的内容有:

1)新建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如下:

2)实测的锅炉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汞及其氧化物的排放浓度按公式(1)折算为基准氧含量排放浓度,各类燃烧设备的基准氧含量规定如下:

ρ=ρ’×[21-ψ(O2)]/[21-ψ’(O2)](1)式中:ρ—大气污染物基准含氧量排放浓度 ρ’—实测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 ψ’(O2)—实测的氧含量 ψ(O2)—基准氧含量 在本标准规范性引用文件《固定污染物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GB/T16157)中,规定:过量空气系数α=21/(21-XO2),其中XO2为排气中氧的体积百分数。

由此公式推导出:基准含氧量百分率为9%时,过量空气系数α=1.75。

通过对以上几类企业目前执行的环保标准的分析,对几项可比性较强的排放量限值比较如下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砖瓦工业过量空气系数指标远远严于陶瓷工业,较水泥工业和锅炉也更为严格;颗粒物和氟化物指标与陶瓷工业相同,与水泥工业和燃煤锅炉相比也更为严格;氮氧化物指标略宽与陶瓷工业(前提是陶瓷工业过量空气系数远大于砖瓦工业),严于水泥工业和锅炉排放标准,因此,砖瓦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严于其他三类企业的排放标准。

从历史沿革来论,砖瓦工业工艺装备水平远远落后于其他三类企业,要实现《砖瓦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9620—2013)的目标,砖瓦行业同仁们任重而道远。

思考与建议:从目前业内执行的情况来看,如果采取在线监测的监管方式的话,相当部分砖瓦企业难于达到《砖瓦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9620—2013)的目标,这不利于该标准的彻底贯彻落实及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建议有关部门再考虑一下本行业的工艺特点及行业现状,对其中一些参数进行适当的调整。

6.工业企业环境污染管理研究论文 篇六

我国一直在大力提倡发展可持续经济,然而当前部分工业企业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却仍旧采用高消耗与高污染的发展模式,这些工业企业过于看重眼前利益,未能够充分认识到环境污染管理的重要性,从而导致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为了避免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出现崩溃局面,工业企业必须加强环境污染的治理防范工作[1]。

1.2满足社会用户的绿色消费需求

伴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人开始追求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并关注、使用绿色环保产品。因此,工业企业要想获得更多消费者的信任,就必须树立先进的绿色环保观念,自觉承担保护绿色生态环境的责任,积极开发设计绿色产品,降低工业产品生产过程中污染物的排放,以便适应人们绿色消费的发展需求。

1.3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时代要求

传统工业企业如果不顺应时代发展要求,一味坚持高投入、高消耗的发展原则,盲目追求经济效益、扩大生产规模,忽视对内部各项资源的合理利用,就会导致周遭环境污染不断加剧,进而阻碍企业的持续发展。因此,为了推动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工业企业必须加强自身的环境污染管理,利用先进节能技术不断提高内部资源利用率,从而推动自然与经济的共同协调发展。

2当前工业企业环境污染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宏观方面存在的问题

2.1.1环境法制建设环节薄弱

当前,若想提升我国工业企业的环境管理能力,首先要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完善我国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构建完善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其二,将制定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落实到具体的工作当中去。但从当前来说,我国在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方面的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未能有效建立健全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原则性条例过多,但缺乏可操作性。目前,在我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中虽然存在很多要求市场工业企业履行的社会职责,然而这些制度却缺乏与之相对应的法律责任条款,因此,即使某些工业企业违反了制度与规定,也不会受到相关环保部门的制裁和追究,环保执法部门对于这些造成环境污染的违法行为往往束手无策。另外,当前我国还缺乏高素质执法团队,相关执法人员未能在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执法力量有待进一步加强[2]。

2.1.2政府和企业都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

当前我国的排污收费制度没有将收费与企业经营者之间的利益挂钩,收费用途和目的也不明确,导致一些工业企业仍旧不重视自身的环境污染管理工作,更不愿意投入资金推进这项工作。与此同时,政府部门在生态环保投资工作上存在问题,在一些环保领域,政府既没有一定的财政资金投入,也没有通过政策对投资进行针对性引导,只依靠舆论方式调动民间资本进行环保投资。

2.2微观方面存在的问题

2.2.1工业企业高层领导对环境污染管理重视程度不够

当前,一些工业企业高层领导只关注企业的经济效益,对内部环境污染管理工作不够重视,未能树立先进的环境法制观念,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存在一定的思想误区,普遍认为加强环境污染管理工作会加大企业的费用支出,不利于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无法给企业带来利益回报。此外,还有一些中小规模工业企业盲目追求利益,在污染治理上钻国家政策漏洞,采取偷排和隐瞒真实排污数量的手段,逃避自身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3]。

2.2.2工业企业内部缺乏完善的环保管理奖惩制度

7.铅的工业污染及防治 篇七

环境中的铅主要有两个方面的来源, 一是自然原因, 二是人为原因。自然来源是指火风化岩石中的矿物, 例如铅矿, 闪锌矿等释放到环境中的铅。人为来源是指人类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工业和交通等方面的铅排放。人为原因是造成铅污染的主要原因。铅及其化合物都有毒, 会造成大气、土壤、水体的污染, 是对动植物影响较大的重金属元素之一。作为1种积蓄性毒物, 铅对人体神经、骨骼、泌尿、生殖、造血、心血管等系统均会造成伤害[1]。

我国作为世界铅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 铅污染形势比较严峻, 特别将铅作为重点防控的重金属污染物之一。仅2014年我国铅产量达到422.13万t。其中蓄电池行业是污染大户, 据推测, 未来20年铅蓄电池行业仍占主导地位。[2]但我国涉铅企业普遍存在生产技术落后、设备现代化程度低、铅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严重等现状

2 铅污染来源分析

对某市范围内主要涉铅企业, 重点涉及铅蓄电池生产、再生铅、电子及半导体制造、涂料、有色金属加工等行业进行调查。对其中铅污染的来源进行分析, 具体内容如下。

2.1 铅蓄电池行业

铅蓄电池行业的企业为铅污染的主要来源。铅污染来源于铅蓄电池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和废渣中的所含的铅。废水中的铅主要来源于酸雾净化设备和铅烟净化设备定期排放的废水。废气中铅烟主要产生于熔铅锅熔铅工序、铸板工序以及装配工序中的焊接工段, 铅尘主要产生于制粉工序、分板修板工序和装配工序。废渣中的铅主要来源于生产过程中的铅渣、铅泥、废极板、废蓄电池、回收的铅粉尘等。

2.2 再生铅行业

再生铅行业中的铅污染与铅蓄电池行业相似, 主要包括废水和废气中的铅污染。废水主要来源于废电池拆解分解系统, 废气中的铅烟主要来源于竖炉熔炼系统和合金铅熔炼铸造系统, 铅尘主要产生于无组织的逸散废气。

2.3 电子及半导体制造行业

电子及半导体制造行业主要中的铅污染主要来源于涉及铅的焊接工序和电镀工序。其中废水中的铅主要来源于在电子行业中电镀工序, 含铅废气主要来源于焊接工序。

2.4 其它行业

其它行业包括涂料制造、有色金属加工以及卫生陶瓷制品制造等行业。这类行业中的铅污染主要来源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铅蒸汽和铅尘所带来的大气污染。

3 铅污染主要来源及涉铅企业存在的问题

在此次调查企业中, 铅蓄电池行业为铅污染的主要来源, 其废气和废水排放量为所调查行业的废气排放量的56.7%和废水排放量的51.2% (图1) 。

由此可见, 加强铅污染的治理从铅蓄电池行业入手, 能大大加强铅污染治理的成效。此行业中环境管理状况差异很大。其中以小企业的环境管理问题突出, 成为了铅污染大户。大型企业虽然产量较高, 但环境管理制度相对完善, 铅污染问题相对较小。在此次调查中还发现如下问题。

3.1 整个行业生产水平落后, 环境管理水平有待加强

铅蓄电池行业中铅污染风险极高, 大部分小型涉铅企业不具备污染治理设施, 工作人员对铅污染认识不深, 部分大型企业的污染设施未能正常运转, 缺少应急环境污染措施, 存在环境安全隐患。

3.2 废旧铅酸蓄电池回收难

废旧铅酸电池也是造成铅污染的来源之一, 但大部分人对此缺乏认识, 回收旧电池成本高, 并且处置成为主要难题之一。

3.3 污染监控能力有待提高

由于技术和人力的原因, 涉铅企业管理存在很大问题。单凭定期性监督监测和不定期抽测的方式进行监管存在很大风险, 急需建立完善的在线监测设施, 能及时有效地进行控制。对小型涉铅企业进行关停并转, 以达到更有效的铅污染防治。

4 建议

4.1 加大环境监管力度, 进一步完善污染监控体系

加强涉铅企业的监督管理力度, 对环境监测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 包括采样方法、监测方法等, 并对涉铅企业周边环境开展定期监测, 制定有效的环境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办法, 有效防治铅污染事件的出现。

4.2 加强企业管理, 加大污染查处力度

加快推进涉铅企业的清洁生产, 不断提高涉铅企业的污染管理水平, 对员工进行日常培训, 保证污染治理设施持续有效的运行。针对各企业制定有效的应急管理办法, 杜绝铅污染事件的发生。

4.3 调整产业结构, 淘汰落后产业

加快调整产业布局, 严格区域准入, 提高污染治理水平。大力推广安全高效、能耗低、环保达标、资源综合利用效果好的先进生产工艺, 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并要求所有涉铅企业安装环保设施, 有效防治铅污染, 并进行跟踪检查。

4.4 规范回收渠道

从政府层面制定含铅废旧物料回收企业的严格地资格审查, 制定完善的废旧物料回收制度, 并加强监管, 使再生铅行业的铅污染控制在低水平。

摘要:通过对重点涉铅企业调查研究, 确定铅污染的来源, 分析了涉铅企业存在的问题, 从而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加大环境监管力度, 完善污染监控体系;加强企业管理, 加大污染查处力度;调整产业结构, 淘汰落后产业;规范回收渠道。

关键词:涉铅企业,工业污染,调查,建议

参考文献

[1]彭楠.铅与人类健康[J].现代预防医学, 2004, 31 (1) :91~94.

8.工业污染源 篇八

[关键词]工业经济;增长;环境污染;关系

工业经济与环境既相互制约又相辅相成,工业经济的增长离不开自然环境,因为工业经济的快速增长都是在一定的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基础之上进行,因此工业经济的增长既受到周围环境条件的约束,同时工业生产又会给周围环境带来很大的污染。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工业经济有了很大的增长,但是工业生产却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给我们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如何协调环境与工业经济的发展成为当今关注的焦点。因此在我国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不断深入的背景下,进一步加强我国工业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的深入细致研究,能够有效制定出协调工业经济增长与环境的措施,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证我国工业经济增长速度的同时,还能有效避免和减少环境污染。

一、工业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

(一)工业经济增长对环境的影响

在我国经济增长中工业的贡献率较高,但是工业本身都是以高耗能、高污染的粗放型行业为主, 存在资源利用率低、污染排放强度高等突出特点,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承载能力降低等严重破坏生态平衡的后果。例如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工业废水、二氧化硫、烟尘、废弃物都是环境污染的主要污染物,对我国环境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工业生产中排放大量未经处理的水、气、渣等有害废物,会严重地破坏农业的生态平衡和自然资源对农业生产的发展造成极大的危害。并且随着我国工业经济增长速度的不断加快,我国环境污染增长更快,但是相应的治理环境污染的投资太低,且效率不高,这就造成了环境污染不断累积。

(二)环境对工业经济增长的影响

环境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接受、消纳、分解工业生产中产生的污染,但是如果超过最大容量时, 就会导致污染的累积,导致生态系统的崩溃,影响到工业经济的增长。例如环境中的自然资源是作为生产必不可少的要素直接进入工业生产过程,但是随着环境污染程度的不断加深,环境中的自然资源遭到了很大的破坏,进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工业生产活动。工业“三废”对工业生产本身的危害也很严重,有毒的污染物质会腐蚀管道,损坏设备,影响厂房等的使用寿命,增大了工业生产的成本。除此之外,随着环境污染的不断加深,国家会进一步加大对环境的管制,这样就会对工业结构进行调整,但在工业结构调整期,会因为淘汰企业的关闭而短期内降低整个工业经济的增长率或引起工业产品供求的急剧缩减,而生产性质受固定要素的投入的限制,无法在短期内增加产品的供应,影响市场供求的波动,造成工业经济短期的负面影响。

二、工业经济增长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建议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因此工业生产活动必须要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之上开展,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工业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一)发挥市场作用,健全法规体系

健全法规体系是防止环境污染的有效手段之一,因此在工业经济快速增长的过程中,有关部门必须要制定健全的环境保护法规体系,对工业企业的生产活动作出严格的监督,有效提高其环境保护意识。同时有关部门还应该开征新税、调节税率、加征环境保护税,尽可能的提高工业企业排污成本大于其收益,这样可以有效防止工业企业随意的排放工业生产废物,进而有效提升环境保护的成效。

(二)积极推进工业生产结构的绿色化进程

在工业生产中会必不可免的产生工业废物,因此有关部门必须要积极推进工业生产结构的绿色化进程,推动不同行业合理延长产业链,加强对废物的循环利用。例如在冶金、电力、煤炭、建材等固体废弃物排放量较大的工业行业,鼓励利用废渣生产新型建材产品、铺路和回填等。而在造纸、酿造、印染、制革等废水排放量较大的工业行业,必须要加强废水深度处理,提高水循环利用率。与此同时,我国工业行业还应该优化升级产业结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通过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增加企业产品附加值和减少环境成本的支出,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和环境效率,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从而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的目标。

三、结束语

环境是居民生存的基础,不能为了过分追求工业经济的增长而破坏我国生活的环境,因此在我国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有关部门必须要协调好工业经济增长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尽可能的制定出保持工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政策,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国工业经济增长的同时,还能保护周围的环境,进而实现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贺俊.胡家连.袁祖怀.基于内生增长模型的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10期

[2]郭军华.李帮义.中国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协整关系研究——基于1991-2007年省际面板数据[J].数理统计与管理,2010年2期

[3]齐力.工业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关系研究[J].生态经济,2008年8期

9.工业污染源 篇九

摘要:随着城市有机更新,工业企业退役场地改变用 途成为政府储备土地,为消除场地自身或周边环境风险,杭 州市于2008年起开展退役场地污染评价和土地出让前期 环境影响初步评价,因污染调查及治理工作在我国刚起步,管理制度建设相对滞后,实际工作困难重重、本文从杭州储 备土地环境管理现状出发,分析立法、监管和市场等方面存 在的问题,提出政府储备土地前期环境管理的构想〔

关键词:储备土地;环境管理;探析 1引言

近年来,随着杭州“退二进三”“三改一拆”等工作的推进,工 业企业退役场地改变用途成为储备土地的数量迅速增加,山于自 身原因以及早期环境监管制度小健全,退役场地土壤和地下水污 染案例屡见小鲜。同时,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公众对环境越来越 关注,小仅关注空气、水的质量,更关注脚下的土地。在国家相关 政策法律的内生驱动以及来自舆论压力、百姓环保意识的外生驱 动下,退役工业场地的污染调查治理和出让前期环境评价已转化 为具体行为、做法和措施。

2008年以来,为有效避免储备土地出让后因环境问题小能开 发的被动局而,杭州在储备土地环境管理工作中进行了有益的探 索,《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政府储备经营性用地出让 前期环境管理工作的通知》(杭政办函[[2008]327号,以下简称《通 知知应运而生,《通知》明确工业企业退役场地改变用途为储备土 地的,实行土壤污染评价制度,要求原从事化工、制药、农药、重金 属生产的敏感企业在退役搬迁前山原用地单位委托第三方进行 退役场地专题评价,根据评价情况开展退役场地修复治理。同时,《通知》明确对改变为储备土地土壤本身未受污染,但出让地块周 边500m范围内有交通枢纽(火车客货运站、轻轨场站、公路客货 运中心站、客货运码头、物流基地)、公交设施(公交停保基地、公 交首末站)、加油站、变电站、垃圾中转站、污水泵站及其他废气、噪声污染源的地块,以及位于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内的地块需进 行环境影响初步分析。主要对周边声环境、空气环境、水环境、原 有污染源、周边污染源进行分析,排查周边环境风险,提出有效改 善环境影响的对策措施。

据小完全统计,2008-2013年,杭州市已调查评价改变用途后 作为储备土地的退役场地97宗,涉及土地而积8450亩,经场地调 查及风险评估,实施退役场地修复治理的近33宗,涉及土地而积 3750亩,截比目前,已完成修复治理的有9宗1080亩;共完成储备 地块环境影响初评722宗,其中周边有环境风险需完善选址论证 约70宗,周边环境风险因素未能有效消除暂小出让土地约25宗。2存在的问题

山于退役企业污染调查及治理工作在我国刚起步,管理制度 建设相对滞后,各地对环境管理的要求和标准小尽一致,从目前杭州市储备土地环境管理工作开展情况看,相关问题pJ}需深入探讨。2.1污染防治缺乏立法保障

对搬迁或停产的工作企业造成的环境污染,特别是重金属污 染等,法律层而无明确的污染责任追究依据,企业草率搬迁后,场 地污染后遗症无人问津。而退役场地闲置后要继续使用,调整用 途为政府土地储备,又而临土壤修复在法律上缺乏依据的问题。目前,储备土地涉及企业搬迁后退役土地污染调查与治理工作主 要依靠各地储备机构自接或间接通过执行搬迁协议形式子以落 实,督促和制约退役企业的主要手段是搬迁补偿资金或是拆迁补 偿资金给付,无法定监管主体和制约措施。2.2监管机制尚未完全理顺

企业从退役准备到腾退场地,缺乏企业女全退役的指导规 范。目前部分企业并小了解搬迁中关于女全退役的要求,因机器 设备“野蛮拆除”导致的“二次污染”的情况屡见小鲜。2013年4 月,浙江省环保厅等六部门印发了《关于加强工业企业污染场地 开发利用监督管理的通知》(浙环发〔2013]28号)(简称28号文),初步明确工业企业污染场地开发利用监督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但监管职责仅限于备案,但在国内没有立法基础的前提下,又当 球员又当裁判的业主,无法真正将评估修复验收等工作客观展

开,28号文的提法最终异化为仅靠企业的自觉行为,缺乏约束性。2.3修复市场无序竞争较多

首先,场地调查评估单位无资质标准,运用规则和技术标准 小同,结果小同,以杭州市某化工厂退役地块为例,首次采样与后 续采样方式小同,结果也大小相同,修复概算从200多万元增加 至4000多万元;其次,目前从事土壤修复的企业,大部分是山土 建工程、污水处理和固废处理等方而转型而来,许多企业只是把 污染土壤挖出、转移、再填埋或者十脆堆放在郊区或者农村,本质 上没有达到修复的目的。最后,调查单位选择中大部分通过专家 咨询及第三方评选产生,人为影响因素较多,针对性小足,调查单 位竞争无序性明显。

2.4历史遗留管理问题复杂

原搬迁企业或拆迁企业已灭失,改变用途作为储备土地或其 它用途使用,现土地储备机构或现地块产权人无法提供企业生产 历史及工艺相并资料,退役调查及评价难度很大,调查结果小准 确,后续修复治理操作及资金困难。如,杭州某原铬渣消纳场地,根据城市规划,现已位于大型居住区范围内,场地调查及修复,出 资方难以确定,地下水监测及处置范围难以界定。3储备土地环境管理的构想 3.1尽快出台土壤污染治理立法

土壤污染治理立法涉及国土、环保、农业、规划、财政、经信等 众多部门,涉及的利益关系众多。应充分利用各方力量,推动土壤 立法工作,利用自下而上的内生力量,为开展立法准备奠定实践 基础。制定国家层而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山司法、国土、建设、环 保等部门牵头,对企业入驻造成的土壤污染责任追究,明确各部门应该承担的责任的义务等,制定法律惩防体系,使政府在落实 追究制度或修复验收等有法可依。3.2重视前期调查和治理验收

前期土壤调查工作自接关系土壤修复方案的制定,调查若详 尽准确,修复方案则更有针对性,治理效果会越好;验收是保障土 壤修复效果的最后一关。首先各级环保部门要尽快明确统一的技 术导则和行业标准,引入中立第三方开展前期调查和评估,明确 修复范围和深度,筛选最介适的土壤修复技术、方案,保障修复效 果。在浙江省28号文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土地修复验收的技术 规程,明确修复验收的主体,验收方案的编制主体,验收的具体流 程,改变目前治理单位或业主单位又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局 而,体现治理验收的权威性。3.3理顺监管层级和机制

进一步构建政府储备土地涉及环境管理工作平台,严把退役 企业环境影响评估关。属企业搬迁的,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 则,环保部门会同经信、搬迁实施主体,通过搬迁协议明确退役场 地评价及治理进度,分期支付搬迁资金,督促企业完成退役场地 调查评估及修复治理;属拆迁企业的,采取净地收购和净地出让,严格审查出让地块环境影响评价是否到位,是否通过.若涉及退

役企业的,是否通过场地详细调查与评估,若涉及修复治理的,是否已治理到位,及时规避潜在风险。

3.4加大修复企业监控力度

一是国家和省级环保部门应明确环境污染治理修复企业的 准入制度,通过对修复企业的资质管理和指导,使真正有能力承 担修复治理的企业进入市场;二是加大监控力度,使土壤修复企 业小仅追求利润,关键是在技术上过关,通过制度设计使小满足 或未履行治理修复义务的企业退出市场;三是指导和督促地慎重

规范选择调查修复单位,根据《土地储备管理办法》的第}一九条,通过公开招标方式选择调查及修复单位;四是指导和督促责任主 体在修复工程实施过程中采用环境监理,选择环境监理单位代表 业主,落实修复施工方案,对工程质量负责。参考文献

10.工业污染源 篇十

纳米合金电镀替代电镀铬技术

根据电镀工业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指南(试行)HJ-BAT-XXX Guideline on Best Available Technologies of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for Electroplating Industry(on Trial)

文件提出替代电镀铬技术---纳米合金电镀

3.1.1.6 纳米合金电镀技术是通过电沉积的方法,在合金电镀溶液中添加经过特殊制备、分散的纳米铝粉材料,纳米碳化硅,纳米碳化物等材料,合金与纳米材料共沉积于镀层,生成纳米合金复合镀层使其性能得到改善。

纳米合金复合镀层的耐腐蚀性能、耐烧蚀性能、耐磨性能等综合指标均超过硬铬电镀,且工艺简单,可全部自动化控制。该技术不使用含铬化工原料,因此无重金属铬排放。该技术电流效率达80%,材料利用率大于95%。但原材料成本高于硬铬电镀约20%。该技术适用于功能性电镀铬工艺。该技术改进型适用于装饰铬工艺。典型的纳米合金电镀替代电镀铬技术

电沉积镍钴铁纳米合金镀层,原材料成本高于硬铬电镀约10%,现阶段提倡推广镀层 电沉积钴磷纳米合金镀层,原材料成本高于硬铬电镀约30%,最终推广镀层。

电沉积钨合金纳米镀层。原材料成本高于硬铬电镀约25%,过渡临时镀层,最终都将使用电沉积钴磷纳米合金镀层。

4.6.7 电镀工业园区最佳环境管理实践

按照清洁生产的理念,设计园区的电镀生产线;

采用多级逆流漂洗、喷淋清洗、回收清洗等节水技术;

使用高频开关电源、可控硅电源、脉冲电源,不准高耗能电源入驻;

采用无毒或低毒电镀工艺,淘汰氰化物镀锌、镀铜、镀金等工艺及六价铬电镀工艺,采用三价铬钝化,无铬钝化。采用代铬(电沉积镍钴铁纳米合金镀层,电沉积钴磷纳米合金镀层,电沉积钨合金纳米镀层)、代镉镀层,采用合金镀层等技术,;

11.工业污染源 篇十一

关键词:工业革命;环境污染;设计;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8-0070-01

一、工业革命概述

工业革命,又称产业革命,是以机器代替人力,以大规模机器化生产取代个体手工生产的一场科技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在火车、轮船、火药、照明、化学印染、合成染料、化学肥料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对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第二次工业革命科学技术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电力、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新通讯手段的发明和化学工业的建立。这一时期, 工业重心由轻纺工业转为重工业,出现了电气、化学、石油等新兴工业部门。内燃机为汽车和飞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可能,也推动了石油工业的发展。化学工业是这一时期新出现的工业部门,人们开始从煤炭中提炼氨、苯、人造燃料等化学产品,塑料、绝缘物质、人造纤维、无烟火药也相继发明并投入了生产和使用。这一时代,汽车、飞机的广泛应用无疑为以后的大气污染埋下了隐患,塑料的发明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使我们今后活在白色污染之中,同时也由于我们对资源无休止的开采和掠夺,资源面临破坏和枯竭。

二、当今社会的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是指人类活动给自然环境造成的破坏和污染。环境问题贯穿于人类发展的整个阶段。环境问题作为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已经受到了国际国内的高度关注,成为最为重视的问题之一,因为环境问题尤其是环境污染已经对人类的生存造成了巨大的威胁。例如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全球气候变化、酸雨、土地沙漠化、森林锐减、水污染、土壤侵蚀等问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各种灾害的出现和爆发使人类开始关注人类自身的生存安全

(一)大气污染。

工业革命后,世界经济飞速发展,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中国成为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之一,同时也为高速的工业发展付出了昂贵的环境代价。如今,大气污染成为了全球性问题。以中国为例,中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75%,中国大气污染主要是由燃煤造成的,属于能源结构性的煤烟型污染。同时,由于城市机动车辆迅速增加,汽车尾气污染也日趋严重。尤其是一些大城市,汽车尾气已成为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氮氧化物成为空气中的首要污染物。中国的北方城市,雾霾天数日益增高,空气污染易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吸入过多的有毒气体,将会大大增加患癌症的几率,严重威胁着我们的健康。

(二)资源短缺。

工业革命后,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人们不遵循自然规律,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了生态环境的保护。人口剧增,资源的过度消耗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尤其是水资源的短缺。从城市来看,地下水开采无度,供水设施长期不完善。众所周知,水资源是人类面临的最严重挑战之一。目前,不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的大中型城市,包括北京、上海、洛杉矶、新加坡等都将面临严重的水资源短缺。土地资源紧缺问题也是制约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的因素之一。工业革命后,钢铁业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作为重工业的钢铁业对环境的破坏相当严重,炼铁业的发展直接导致了对森林的大肆砍伐。由于对森林资源不科学的开采,使资源造成了大量的浪费,并且一些地区还出现了水土流失的情况。

(三)河流污染。

工业革命中,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的大量集聚,也带来了河流环境的恶化。街道上到处都是垃圾,排水设施不畅,即使是有排水沟,其中流淌的污水也充斥着化学污染物的味道。城市中的河流,已经没有了以往的清澈。

(四)交通拥堵。

交通拥挤对社会生活最直接的影响是增加了居民的出行时间,而且也会抑制人们的日常活动,城市生活大打折扣,居民的生活质量下降。另外,交通拥挤也导致了交通事故的增多,交通对环境的污染也在不断增加,并且逐步成为城市环境质量恶化的主要污染源。根据有关检测报告,城市大气中74%的氮氧化物来自汽车尾气排放。它为我们的出行带来便捷的同时,也是对环境的潜在威胁。

三、用设计改变环境

城市是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象征,也是一个地区社会发展的中心和发展程度的标志。随着现代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速,我们享受着城市带给我们的舒适和便利,感受着工业革命带来的现代文明。然而在城市化的过程中,我们也感受到了现代城市带给我们的冷漠感。作为学设计的我们,要权衡好工业发展和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对工业革命后出现的塑料制品、一次性用品等不健康又损害自然资源的产品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除旧布新。作为当代设计师,我们在掌握艺术与设计的知识技能之外,也一定要牢记自己的社会责任。在污染日益严重的今天,用设计改变环境,设计出健康、实用、和谐的产品,为人类的利益而设计,提高人们的幸福感。

参考文献:

[1]刁寅霞.吕振然.中国环境问题的挑战[J].商品与质量,2011.

[2]曹琼晓.试论工业革命对传统设计走向现代设计的促进作用[J].大众文艺,2011.

[3]杨燕敏.全球化下的中国环境问题[J].中国城市经济,2010.

[4]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边荣伟(1991),女,汉族,河北人,硕士学生,设计学硕士,单位:河北大学艺术学院设计学专业,研究方向:视觉传达方向。

第二作者:田津名(1989),男,汉族,河北人,硕士学生,设计学硕士,单位:河北大学艺术学院设计学专业,研究方向:动画设计方向。

12.工业废气污染治理的相关技术 篇十二

1 工业废气污染治理的相关技术

在工业中, 排放出的工业废气主要来自石油行业以及相关的化工行业, 存在环境污染严重、排放数量大且污染物种类繁多等诸多特点, 工业废气中包括气体污染物以及固体颗粒粉尘污染物。随着我国工业的急剧发展, 为解决当前越来越严重的大气污染问题, 相关部门也采取了诸多措施来实现对工业废气污染的治理, 且经过多年实践, 逐渐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治理技术。

1.1 变压吸附技术

该技术的应用是基于气体组分在不同吸附剂上显示出不同的吸附特性差异, 以此为基本依据, 通过对不同吸附剂上气体的吸附量随着压力变化而产生变化的这一特性, 在进行废气的处理时, 借助于压力作用变换实现气体提纯或者气体分离的目的。在进行对工业废气污染的处理中, 通常来说都是以压力的涨落作为依据进行循环操作, 在给废气加压时, 促使吸附剂进行吸附, 在给废气减压时, 促使吸附剂进行解吸, 实现强吸附组分在低分压下的脱附, 继而实现吸附剂的再利用。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 基于循环周期短、吸附热还未能及时散尽、可作为解吸之用的这一原理, 在通常实际应用的情况下, 吸附热及解吸热所诱发的吸附床, 并不会在使用中产生较大的温度变化, 其温度波动范围也仅在几度左右, 可以说相当于在整个处理过程中都呈现出等温状态。现阶段我国在处理工业废气污染方面所使用的吸附剂主要为活性炭、分子筛、硅胶以及活性氧化铝等等。

1.2 纳米技术

通过对纳米技术的使用, 可以将工业废气转化为二氧化碳、水等成分, 且可有效去除氯仿、多氯联苯、有机磷化合物等顽固性的废气。在达到一定的条件下, 通过采用纳米技术, 还可彻底的将工业废气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为二氧化碳、水以及简单的无机酸等成为, 且在此处理的过程中并不会对空气带来二次污染。

1.3 微波催化氧化技术

该技术的应用特点存在诸多, 主要包括启动迅速、能耗低、解吸时间短、催化热解效率高、吸附剂损耗小以及对环境温度影响小等等。该技术在应用时, 主要依据其特点, 借助于微波吸解技术、填料吸附技术, 将废气处理中的热解吸方式转化成为微波解吸, 通过微波催化氧化技术的使用, 可以进一步控制能耗, 缩短废气处理所需的解吸时间, 同时, 经有效转变, 可能在保证吸附剂原有吸附能力的基础上提高其使用效率。

1.4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

通过该技术的应用, 可促使高能电子、正负离子、激发态粒子与氮氧化合物、硫化氢等污染物发生充分的反应, 在经过反应之后生成水、二氧化碳、氮气等简单的无机物质。该技术的应用原理为利用电厂作用, 通过高频放电产生瞬间的高能, 打开工业废气分子的化学键, 继而实现废气治理的目的。

1.5 膜分离法处理技术

该技术的应用具有能耗低、回收率高、成本低、流程简单且无二次污染等诸多特点。该技术是在借助压力驱动的基础上, 以工业废气组分分子大小、在膜结构中的扩散能力等特征的不同作为依据, 通过膜分离技术的采用, 处理工业废气与空气的分离。

1.6 微生物分解技术

该技术是指借助微生物降解的方法, 通过筛选出可降解工业废气的微生物, 将它们固定于一定的降解介质之上, 当废气通过这些介质的时候, 便被随之分解, 以此来实现对工业废气的科学治理, 当前该种技术也在被广泛推广, 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但是由于该技术还是属于试验的阶段, 还不能将其彻底的应用在工业废气污染治理的工作中。另外, 加之于微生物分解技术对所需的微生物提出了较严格的要求, 这也需要借助于生物学对满足要求的微生物加以基因改良, 以此培养出更符合实际要求的微生物。

2 促进工业废气污染治理相关技术发展的策略

2.1 强调大气污染治理的重点

加强工业废气污染治理, 采用综合举措, 严厉对大气污染违法的行为进行打击, 彻底解决工业废气污染问题。工业废气污染作为全社会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 直接关系到人们生产、生活的质量, 而将大气污染治理作为强调的重点, 可将工业废气污染治理提升到全社会的高度, 强化政府相关机关的立法与监督, 同时有利于提高社会个体对其的关注度, 通过于此, 才能确保工业废气污染治理工作的顺利展开。

2.2 革新工业废气污染治理相关技术

对于上文中提到的几种方法以及还未能总结的其他方法, 我们都应在确定好研究方法之后, 整合全社会相关技术工作者对工业废气污染治理技术进行改良, 以大气治理的实际要求作为根本出发点, 研发最新的治理技术, 进一步促进工业废气污染治理技术的优化、发展。只有发动全社会的力量, 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工业废气污染治理相关技术的不断革新, 提高治理工作效率。

2.3 相关政策及环保宣传的积极引导

做好源头控制, 积极争取到政府相关的资金支持, 借此鼓励企业投入到治污设施技术的升级改造工作中去。做好对环保法律法规的宣传, 借助于宣传平台, 强化大众的环保意识, 尤其是着重加强对排污企业及个体业主的相关宣教工作。通过加大国家财政的支持力度, 争取在有充足资金的保障下, 获得较好的工业废气污染治理结果。同时, 国家还应发挥其制约作用, 对一些排污企业加强限制与管理, 使其意识到将环境保护工作放到企业运行的首位。对存在加大工业废气污染的企业进行通报批评, 并勒令其做出整改, 若不能按期整改, 则要加大行政惩罚力度, 以此来起到规范的作用。

3 结束语

综合上述来看, 对工业废气污染治理相关技术的应用及其发展, 需进一步做深入研究, 只有借助于此, 才能实现对环境的良好治理。企业对环境的保护及发展具有重要责任, 也就此, 要求企业必须要认真履行自己保护环境的义务, 将环境保护工作放在企业日常工作的首位。除此之外, 社会全体成员也要做好监督工作, 为保护环境奉献自己的力量, 为人们健康的生活营造更好的环境氛围,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冯颖.工业废气污染治理的相关技术[J].大科技, 2015 (6) :281~282.

[2]祝洪芬.工业废气污染治理的相关技术[J].中国科技信息, 2015 (2) :58~60.

[3]朱静.工业废气污染治理技术综述[J].低碳世界, 2014 (4) :3~4.

13.工业污染源 篇十三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工艺过程中气态污染物(主要为NOX和SO2、CO2)只是在生料在回转窑内烧成熟料的进程中所生成的,这是因为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工艺整个生产水泥的过程中,仅回转窑内需要燃烧燃料,对生料、煤和添加剂的烘干是利用回转窑前后位置废气所附带的热量对其进行烘干的。因此每生产单位量的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工艺中NOX、SO2和CO2的产生量和排放量与所选用的生料量和燃料量的多少有关,而且还与生料和燃料的化学组成有关,另外还与回转窑内的温度和气氛有关。

水泥的生产过程是将石灰石、铁矿石和粘土及一些别的添加剂按一定的比例进行配比、磨细、均化,然后送入回转窑内进行烧制。根据行业统计,新型干法水泥工艺每生产1t熟料,需要消耗1.228t的石灰石、0.276t的粘土、0.031t的铁粉,总共需要消耗1.520t的生料,消耗的燃煤量根据生产规模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一般生产规模越大,耗煤量越少,但一般介于130kg~160kg原煤/t熟料。为保证生产出来的水泥质量合格稳定以及生产线能正常持久的运行,根据《水泥工厂设计规范》(GB50295-2008)的规范要求,水泥生产原料和所用燃料煤应满足以下的品质要求:石灰质原料SO3<0.5%;硅铝质原料SO3<1.00%;煤中硫的含量≤2.00%;煤的低位发热量≥23000kJ/kg。下文以此数据进行气态污染物的计算。二氧化硫排放量的理论计算

水泥厂窑尾排放废气中的SO2来源于生料和燃料煤,一般按照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工艺要求,根据实际经验,不同的生产规模会影响生产单位熟料消耗的原煤量的不同,总体来说每生产1t熟料原煤的消耗量为130kg~160kg,一般原煤中硫的含量普遍认为2%,根据此计算,可知道每生产1t的熟料,原煤中会将3.2kg的硫,折算成SO3其含量就是8kg。一般回转窑内原煤中带入的SO3经过折算后不高于水泥生料的0.3%,当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产量更大时,由于煤的综合利用效率更高,则这一比例会更一步降低。水泥生料中通常有一定的碱性物质(Na2O、K2O),由于存在这些碱性物质,生料在回转窑内烧制时系统会有一定量的结皮产生,这样会对系统的持续正常运行产生不利影响,故而,在对水泥生料的配制过程中不但要其内含有的碱性物质含量小于1%,此外还要使其内SO3的摩尔数与N2O的摩尔数的比例(一般称为硫碱比)要控制在0.6~0.8的区间内。一般当生料内的碱性物质含量为1%时,要满足之前区间范围,则生料中SO3的含量需是0.77%~1.03%(这其中包含由煤中带入的那一部分)。燃料煤中含有的硫单独的话无法符合上述硫碱比,而且一般回转窑内水泥生料所带进的硫含量要大于燃料煤中所带进的含硫量。为了充分利用硫分含量较高的煤,《水泥工厂设计规范》(GB50295-2008)中规定生产原料中SO3的计算含量要不高于0.5%。

煤内硫的存在形式可归纳为四种:单质硫、硫化物内的硫、硫酸盐内的硫、含硫有机物内的硫。除了硫酸盐内的硫不能发生燃烧反应,其余三种均能发生燃烧反应,后三种称为可燃性硫,而硫酸盐硫称为非可燃性硫。当可燃性硫发生燃烧反应时,绝大部分会变成SO2,只有1%~5%会进一步转化为SO3,此过程发生的主要反应如下:

①单质硫燃烧:

②硫铁矿中硫的燃烧:

③硫醚等有机硫的燃烧:

回转窑内SO2的产生主要来源于燃料煤与生料中含有的硫铁矿等含硫物质,有一部分是这些物质在高温下分解生成的,另外的则是燃烧反应生成的。可是,水泥生产的最主要原料就是石灰石,其在回转窑内高温条件下会生成CaO,其对SO2会有吸收反应,而且在回转窑内各个位置都进行着SO2的吸收反应,比如Fe2S刚进入窑内在顶部旋风筒内燃烧生成的SO2,大概有70%会立即就被CaO吸收固定下来。当生料运送到最低级的旋风筒时,由于温度更高,CaO的活性更大,SO2与其反应速度更快,这样窑内气流中的SO2绝大部分被固定下来。由此可见,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工艺中熟料在回转窑内的煅烧过程自身就能有极高的脱硫功能,煤和原料中的硫分最终绝大部分存在于熟料中,只有很少一部分SO2没有被固定下来,随废气从窑尾烟囱排出。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工艺中所用的燃料煤无论是从窑头位置还是分解炉位置喷入,其燃烧过程中生成的SO2都要经过分解炉,而在分解炉中会含有非常多的石灰石分解而成的CaO,由于CaO量非常多,且炉内温度非常高导致其活性非常大,因此SO2绝大部分被CaO吸收并进一步氧化生成CaSO4,变成稳定物质存在于熟料中。只有生料中的FeS2产生的SO2才有可能存在于预热器的废气中,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工艺生产过程中SO2的排放量可认定主要跟原料中的SO3含量有关,故而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工艺SO2的排放量可通过下式进行推算:

如前所述,根据新标准,水泥生料中的SO3含量不高于0.5%;此外,根据普遍的水泥行业生产经验,新型干法水泥生产过程中回转窑内硫的吸收率介于92%~100%。本计算中,取生料中SO3的含量为最大的0.5%,吸收率取最低的92%,1t熟料耗生料量取为普遍的1.52t,带入上式可得:

上面计算结果即为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厂如果严格按照《水泥工厂设计规范》(GB50295-2008)要求进行水泥生产时,每生产1t熟料理论上所能排放的SO2量最多为0.49kg,小于标准规定的0.6kg SO2/t熟料限值(即水泥行业SO2排放标准:200mg/m3)。但当水泥生料中SO3的计算含量较高时,则可能会超出标准限值,不满足达标排放。

由于水泥生产过程中自身的除硫效率就非常高,而且如果窑尾废气收尘装置采用的是袋除尘装置时,废气通过袋子时,袋上附着的碱性物质能进一步吸收SO2,其去除效率会更高。一般窑尾采用电除尘除尘装置的新型干法水泥厂的SO2的排放量即为生产过程中的产生量,而窑尾采用袋除尘装置的新型干法水泥厂的SO2的排放量则略小于生产过程的产生量。综上,可知如果新型干法水泥厂按照标准规范进行生产,并采用袋除尘设施对窑尾废气进行除尘,则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SO2完全能够达标排放,无需额外吸收SO2设施。NOX排放量的测算

氮氧化物即NO和NO2等的混合物,一般写作NOX。在回转窑内发生的燃烧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机理可将生成的NOX分成三种。即前面提到的燃料型NOX、热力型NOX和激发型NOX。根据研究成果,回转窑内这三类NOX的产生量与窑内的热力条件有关,随着热力条件的变化,它们的表现也有区别。燃料性NOX和激发型NOX随温度的变化自身生成率变化不大,而热力型NOX的生成则与温度变化关系很大。当温度<150℃时,热力型NOX的生成量与燃料型NOX的生成量差不多,当温度>150℃时,热力型NOX的生成量则会随着温度的升高,生成率变大。

新型干法水泥工艺中回转窑内主要是产生NO,只产生很少量的NO2,后者质量占据不到NOX总质量的5%。由于当NO排放到自然界中后,其在光照条件下会被转化为NO2,而且排放标准中是以NO2的折算量作为限量标准,故需要将烟气中的NO也折算成NO2量进行排放量进行计算。把NO的质量去乘1.53,并把10%O2含量最为基准,进行计算。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工艺中燃料要从两个位置喷入回转窑系统,即窑头和分解铝。一般窑头最高煅烧温度能至少达到1600℃,而且烧制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在该段停留时间也很长。在分解炉内,喷入的燃料属于无焰燃烧,温度约为900℃。根据大量统计结果,对于火电行业和工业锅炉,当温度一定时,炉内的NOX生成量与炉内的燃煤量有直接的关系,当燃烧温度达到1600摄氏度时,每燃烧1t的煤将会产生大概16kg的NOX,而当温度为900℃时,煤燃烧1t的煤则只会产生大概7kg的NOX。此外,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工艺过程中一般有40%的煤是从窑头喷入回转窑的,60%的煤是从分解炉进入回转窑的,结合上面统计数据,则可利用如下计算式,对新型干法水泥生产过程中窑尾NOX的产生量做一个定性计算:

当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工艺每生产1t的熟料将要消耗160kg左右的,即B0=160kg/t熟料,此时每生产1t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中将产生的NOX量:

当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工艺每生产1t的熟料将要消耗130kg左右的,即B0=130kg/t熟料,此时每生产1t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中将产生的NOX量:

上一篇:哥哥别不疼我下一篇:高炉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