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优秀作文

2024-10-12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优秀作文(精选8篇)

1.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优秀作文 篇一

当今世界,人类文明无论在物质还是精神方面都取得了巨大进步,但也面临着许多突出的问题。要让国家在解决矛盾的同时继续发展,不仅需要运用今天发现和发展的智慧,也需要运用历史文化的积累和储备。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就是一座宝库,如何将这座宝库里的资源“古为今用”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一方面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国家文化软实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和精神动力。另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丰厚滋养,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之需。因此我们要从多方面弘扬传统文化。

一 从上而下进行传统文化弘扬。中宣部建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联席会议制度,相关部委推出中华文化资源普查、国家古籍保护、中国传统村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传统戏曲振兴、中华老字号保护发展、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等项目。

二 发挥文艺作品对传统文化的弘扬作用。文学作品方面,要推出立足学术、面向大众的中华传统文化古代典籍普及读本,从不同角度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剖析、提炼和解读,以带领我们窥见文明宝库的瑰丽。影视作品方面,要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涵养,创作无愧于时代的精品力作。开掘深厚的人文意蕴和文化品格,从人民群众中寻找源头活水,和社会热点相契合,与观众的情感相融合,讲中国故事、扬中国精神,传中国文化。

三 发挥博物馆对文化的传承推广作用。博物馆要以公共文化需求为导向,将博物馆的古籍、文物资源保护功能与人们的文化需求相结合,让文物活起来。可以系统梳理藏品、持续推进文物建筑修缮、科学规划设计参观布局、改善观众参观服务设施、加强科研交流与合作、创新文化产品开发、扩大文化传播,向世人彰显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我国的传统文化资源极为丰富,全社会对传承发展传统文化形成一种自觉,各地结合本地节日节庆、文化特色和民族风俗,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进社区、进校园。各种电视节目,以当代人喜闻乐见的方式,将优秀传统文化与电视媒介有机结合,影响广大观众。相信在全社会的上下联动,中国传统文化一定能够开花结果,我国的文化经济发展枝繁叶茂。

2.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优秀作文 篇二

一、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 在逻辑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既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又是同中国的优秀历史传统和优秀文化结合的成果,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又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中国,若想被中国人民接受,发挥作用,必须根植于中国优秀文化之中,这是在长期革命实践中得出的结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能够在中国生根发芽的重要条件,也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问题的必要途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普遍真理的指导意义,源于它只有与各国实际相结合才有生命力,离开与具体实际的结合,马克思主义便失去了它存在的价值, 这一点已经从各国实践经验及教训得到了验证。对于马克思主义如何与中国的建设和发展相结合时,邓小平同志强调“使之在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具有“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这些论述都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必须进行“中国化”的重要意义,而结合的纽带就是中国传统文化。

2. 赋予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是传统文化的特质

赋予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中国特色,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开辟自身发展道路的题中应有之义。习近平在2013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讲话中指出: “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中华民族历经沧桑,尤其是近代以来,备受帝国主义列强的欺凌和封建主义的压迫都没有压垮我们,就是因为传统文化给予我们能够战胜一切的巨大力量。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和而不同,和谐共生”,倡导世界文明的多样性; 强调“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和开放性,中国传统文化正是因为具有兼容并蓄和吐故纳新的特质,因而具有强大的同化性和顽强的生命力,这也是它一直没有出现断层的原因之所在。

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课程建设相结 合的重要意义

1. 课程建设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才有生命力

概论课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主题,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重点,全面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其理论成果,阐述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思想体系,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党建、外交、军事等方面的内容,这些理论成果都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社会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也表现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相结合过程中的独特创造,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概论课一个非常重要的使命就是帮助学生坚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在以往教学实践中,教师仅仅是以国家的政策理论为内容,单纯就理论来阐释理论,无法避免空洞和说教,使概论课陷入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的境地。

2. 课程内容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很高的契合度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都包含许多中华文化的精髓,闪耀着中华文化的光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它最早来源于东汉班固的《汉书·河间献王传》,后被唐朝的颜师古注解为“务得事实,每求真是也”。明朝王阳明在宋代朱熹“格物便是致知”、“理在事中”的基础上,提出了“知行合一”的观点,倡导“实事求是”的学风。1941年,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对它进行了哲学上的解释: “‘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1]在1945年党的七大上,“实事求是”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写入了党章,成为我们党的思想路线。对此,邓小平给予高度评价: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毛泽东同志用中国语言概括为‘实事求是’四个大字。”[2]毛泽东军事思想的运用,也是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如当年毛泽东决定撤离延安,就是道家思想“将欲取之,必故与之”的灵活运用。可见,中国选择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人民的选择,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创造性运用的结果。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一百七十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的全面回答,邓小平带领中国人民成功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这条道路的选择“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 进步要求,有着深厚 历史渊源 和广泛现 实基础”[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就“特”在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理论与中华优秀文化的深度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道路、理论体系到制度,从总依据、总布局到总任务,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中华优秀文化深厚的历史渊源[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要确立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基础地位。比如儒家的仁爱思想、对于人性的终极关怀,道家的贵生思想,与党的“以人为本”、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一致的,体现在人民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拥护不拥护作为衡量一切工作成败得失的标准上。道家的清静无为思想、自然而然休养生息的理念,与党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是一致的;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思想与党的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理论是一致的。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来阐释概论课的相关内容,学生就会明白我们党为什么会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样的讲解具有极大的说服力和真理性,帮助学生增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和学习概论课的理论自觉, 既实现了古为今用,又传播了党的政策,对于课程建设大有裨益。

三、实现中国传统文化与课程建设相结合的 路径尝试

1. 研究新教材,开设专题讲座,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 概论课

党的十八大以来,概论课的教材改动较大,由原来的十五章改为现在的十二章,如何适应新的教材体系的变化,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进而完成由知识体系向信仰体系的转化,是从事概论课教学的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在教材内容较多、教学时数有限的情况下,我们进行了课程建设的有益尝试: 结合教材第八章第三节“文化建设”和第十二章“党的建设”,开展了两个专题讲座,分别是“弘扬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以中国传统文化视角解读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这么做是基于以下的考虑: 第一,在“文化”一节讲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就有涉及,为了避免课程内容的重复,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讲话精神,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视角来讲解,追根溯源,既讲清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与传统文化的一脉相承,历史、辩证地阐述价值观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重要性,又揭示了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内涵,赋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具体生动的内容,彰显了理论和现实的有机结合。第二,第十二章党的建设,如果单纯讲授加强党建的重要性,就会使学生感到空洞乏味,也缺乏理论的说服力。我们将传统文化与党的执政理念结合起来,从中国历史上“以人为本、民本思想”讲起,阐释“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依据,再联系当前国家反腐倡廉的现实意义,从根本上讲清楚中国共产党确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论依据和时代价值,帮助学生深刻认识坚持党的领导和改善党的领导的重要意义。

在讲解其他章节时,我们也非常注重向传统文化寻求答案。例如在讲第十章中国外交战略时,从中国传统文化和理念讲起,讲清中国自古以来就崇尚以和为贵,爱好和平,反对战争,讲明白中国当前提出的构建和谐世界的历史根源和反对“国强必霸”的错误论调。在第八章第五节讲生态文明时,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等思想来讲清楚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性。在讲第六章第三节“中国梦”的实现时,向学生讲清楚中国传统文化中小康思想的提出、天下大同、礼仪之邦的理念与实现中国梦的关系。这样的教学内容安排,从古至今,跨越了历史的时空,为学生展开了恢宏的历史画卷,又落脚到现实情境中,实现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际的两个结合,既解决了学生的思想困惑,又切近了学生的实际,故而学生喜欢,终身受益。

2. 丰富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开设中国传统文化选修课

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要求“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纲要的颁布,是对我们几年来开设传统文化选修课的做法,给予政策上的引领和实践中的支持。从2010年开始,我们在学校先后开设了“中国传统文化元典导读”、“弟子规”、“《道德经》与人生”、“《大学》的人生智慧”等选修课,在教学内容的设定上,解读中国传统文化,本着尊重经典、以经注经的原则,纳百家之长,坚持以人为本的宗旨,真实反映作者的原意。以经典入手,把文本分析和思想评判结合起来,把文化知识介绍和精神智慧挖掘结合起来; 力求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以中国传统文化赋予的人生智慧来解决现实问题,立足社会实际,实现历史与现实的有机结合,引导学生认识经典—进入经典—解读经典—掌握经典—运用经典的逻辑过程。几年来,我们开设的通识教育选修课,无论从学生的选课情况,还是学生评教的结果,都是对我们辛勤付出的最好回馈,是我们不断取长补短、继续前进的源泉。正所谓“金杯银杯不如学生的好口碑”,学生对于课程的满意度,体现在对于教师的好评,体现在作业的字里行间,体现在人生志向的坚定抉择。

3. 改变传统说教式的教学方式,实现了阅读与体悟分 享相结合

传统的思政课,以灌输为主,教师一言堂的现象比较严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切实保证。我们将传统文化引入课堂中,加强课程建设的一个突出做法就是教学方法的灵活多样: 第一,引领学生注重学习传统文化知识与感悟传统文化精神相结合,借鉴古人“学思结合、知行合一”思想,重在引导学生在学习之后的反思和实证,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开展讨论,集中领会传统文化的精神内容; 再结合个人实际,重在做的环节,利用重大节日、公祭日等契机,结合学生的实习、实训等机会,积极引导学生实践, 在做中体会知的快乐。第二,课下学生自学阅读与教师课程讲解相结合,教师列出自学经典书目,组织学生有计划地自学,先在小组分享,再在班级课堂交流,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经典的积极性和提升他们认知社会的能力,为他们将来步入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还针对部分毕业生开展跟踪调查,了解和掌握到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帮助他们顺利走入社会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这些都成为我们继续从事中国传统文化教学的巨大动力。

4. 拓展网络教育空间,师生及时互动,实现课上与课 下的有机结合

现代通信技术的日益发达,有效地缓解了课堂教学时间有限的现实问题,我们将课程教学延伸到网络,建立了QQ课程群,根据课程内容设置讨论话题,教师亲自指导, 学生积极参与,鼓励学生在群里发表自己的看法与见解。通过对传统文化的解读,来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社会现实, 帮助他们寻找安身立命的人生智慧,而通过网络也吸引了更多学生参与分享与交流。此外,通过微信形式,实现与学生的即时互动,我们将自己的教学感悟和人生体悟以日志形式分享给学生,启迪他们的人生方向,增长他们的人生智慧。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蕴含丰富的哲学思想和人生智慧,充分挖掘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赋予其新的时代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将传统文化与课程建设紧密结合,是新时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改革的有益尝试,这种结合能够从根本上改变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的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的现状,追根溯源,解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源问题,有效地提升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实效性。

3.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优秀作文 篇三

关键词:弘扬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精神

课 题:本文系河南中医学院苗圃工程项目(项目编号:MP2014-62)研究成果。

一、中国精神的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中华民族历经五千年,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在新时期,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已成为全国各族人民不断进取的强大精神力量。

民族精神指引时代精神发展方向,时代精神赋予民族精神发展活力,二者相辅相成,是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因此,培育中国精神必须传承民族精神、弘扬时代精神。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精神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辛勤劳动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维系民族团结、凝聚民族力量的源泉,需要被发扬光大。中国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孕育而成的居主导地位、起决定作用的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灵魂,它指导着中华文化的前进与发展方向。因此,培育中国精神必须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以培育中国精神为首要任务。

三、培育大学生中国精神的重要意义

1.培育中国精神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高昂的中国精神,对于确保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中国精神包含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革命传统,能使大学生以高尚的道德标准规范自己的行为、以崇高的理想展望未来、用坚定的信念参与到民族的伟大复兴中,为实现个人梦、民族梦而不懈奋斗。可见,培育中国精神是大学生全面发展、成长成才的需要。

2.培育大学生中国精神是民族复兴的需求

民族复兴是我们立足世界的前提。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当今是价值多元化、世界多极化的时代,民族的复兴绝不仅是GDP的增长,从根本上说是文化的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力量,集中体现为中国精神的力量。因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大学生中国精神是国家昌盛、民族复兴的需求。

四、培育大学生中国精神的途径

1.以“知”为前提,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中国精神

(1)设置系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精神的培育离不开对文化的理解与把握,文化多元化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以及对中外文化差异认识的不到位,会影响大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确立,削弱大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因此,应以“知”为前提,设置系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贯穿于自幼儿园到研究生教育的全过程,并使之融入各类课程中。经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统的熏陶、引导和锻造,使大学生具备较高的中华文化素养,以增强文化自信、民族认同,培育中国精神。

(2)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张力。结合时代特征及大学生身心特点,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的基础上,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诸如思想素材、价值理念等灵活运用,使之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并以校园文化为基石,创建大学生精神家园,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空语境下的魅力。让校园文化成为现代文明精华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体现,使大学生身临其境,在认知基础上,用文化智慧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彰显高校软实力、弘扬中国精神。

(3)树立文化创新意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忘本心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汲取其积极因素创新发展,使之与时代发展相协调、与大学生科学价值体系建立相统一。所以,应通过现实及虚拟环境,积极营造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接受过中西文化教育的大学生会博采众长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树立了文化创新意识,培育了中国精神。

2.以“行”为抓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国精神

(1)搭建文化传播平台,传承中国精神。高校应凭借先进的教育理念,开发线上、线下资源,发挥文以载道、文以化人的功效。开展相关的赏析、论坛、征文、故事演绎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搭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平台。使在“知”的基础上把中华文化精髓内化为自己行动指南的大学生们能有展示自我并引领朋辈的舞台,使他们身体力行,投身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工作,通过开展班风及校风建设、社团活动等,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实现文化素质与中国精神培养双提升。

(2)发挥家教作用,培育中国精神。家风、家训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体现与凝练,以孝为先、由孝而敬的家庭伦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民族担当,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魅力的体现。可见,家庭教育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中国精神的基础和支撑。家庭教育是方式、更是艺术,通过开设家长课题,创新家校沟通方式,培养新时代家教理念,来提高家庭教育实效。把“孝亲”作为“行”的起点,培养“崇德”的思想,激发“报效祖国”的志向,培养孩子具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担当与“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以提升家庭成员的综合素质。

(3)整合一切教育资源,培育中国精神。精神的力量源于实践的砥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国精神,就要投身于共筑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为大学生搭建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的平台,使他们步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通过社会调查,让他们认识到民族复兴进程中文化的价值、精神的力量,从而义无反顾地投身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中国精神的行列中去。通过志愿服务,接触社会正能量、进一步净化灵魂,为传承中国精神增添信心与动力。通过社会实践,大学生会把自身汲取的文化精髓弘扬到社会中,把中国精神的力量传递到实现民族复兴的队伍中。平台的搭建使社会正能量走进校园,社会的需求也会使大学生进一步完善自我;同样,高校思想传播、精神引领的作用会辐射到社会。平台的搭建使大学生真正实现了由“知”到“行”的转化,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更广泛地弘扬,中国精神得到进一步传承。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4.

[2]思宇.中国精神[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5).

[3]李大建.以文化人: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路向[J].教育研究,2011(3).

[4]吴沛好.论全球化视域下的中国传统文化[J].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2008(2).

4.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优秀作文 篇四

----盛全兴参加公益入职培训夏令营的学习心得

2011年7月,经莲友的介绍,东林慈善陕西联络处举办东林慈善公益入职培训夏令营,由东林慈善功德会总部特聘讲师范胜利老师主讲。由于我平时喜欢中国传统文化,这次确实是一次难得的机会,于是我推掉了许多事情,决定抽出七天时间参加了这次夏令营活动。

7月6日一大早,天下着雨,我早早的乘坐219车来到西安南郊雁塔区长延堡街办朱雀大街延伸段甲-2号二楼,明德门天然气公司南郊储配厂北临(水森汽修厂2楼)的东林慈善陕西联络处,一进门就被一种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所感染。经过开营仪式及自我介绍、礼仪和职业素养的训练,第一天我就产生了很浓厚的兴趣。7月7日范老师讲礼仪培训+场景模拟,幸福人生,细节决定成败几个课题,范老师融合了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从学习弟子规切入讲起,结合自己过去的工作经历,详细的讲述了现代职场的礼仪知识。讲起了当代人幸福的渊源和如何才能留住你的幸福感。最有意义的是范老师的授课和互动相结合,让大家在实践中领悟知识。这就是范老师讲课的特点重在践行。在细节决定成败一节中,范老师让大家在课堂上走路,通过观察一

1人走路,两人一块走,三个人一起走等方式,让大家观察细节决定成败,让大家自身去感受。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接下来的两天范老师讲述[弟子规]与现代生活,如何取得客户的信任,如何高效的与客户沟通交流,在高效的工作模式和打开智慧的大门,用大量的事实和经验使大家深刻感受到了现代职场中的一些规矩,为以后的工作起到了抛砖引玉的良好目的。给大家介绍了沟通的四大秘诀:真诚、自信、赞美他人、善待他人。下午应东林慈善的邀请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系的余海龙老师还从专业的角度给大家讲述了口语交流的艺术,在现代职场的应用,深入浅出,余老师将深奥的理论知识,用通俗的语言表达,进行了一次很好的入职训练。课堂上气氛和谐,老师与学生的互动,大家接受训练,从实践中学习。

7月10日范老师讲述了静心课——禅定体验,教大家打坐,用佛家的思想让大家静心禅定,修身养性。在家和万事兴和五伦关系一节中,五伦和睦是当代社会的和谐的前提,“父子有亲、兄弟有序、君臣有义、朋友有信、夫妻有别”,给我们这些生活在新中国的年轻人来说受到了很大的教育。范老师讲述夫妻关系的真相,我当天带了我妻子一块参加,现场来了四个家庭,范老师通过让大家互动,现场让大家观察每个家庭存在的问题,然后逐个点评,解决问题。我自身也找到了平时难以发现存在的问题,对家人关心不足,今后

2我要将爱心融入家庭之中,做一个对妻子、家庭、社会有责任心的人。

最有意思的是范老师讲述中国文字能量传递及应用时给大家从天下第一书—-《仓颉书》学起,由仓颉造字开始讲述了中国文字的伟大之处,他向人们传递的文字的音和型,是带有特定能量的。尤其是来自宇宙的能量“ong”“a”“hong”,介绍了文字给我们传递的能量。命运修造的定律原则更是将这次夏令营活动引向深入,佛家的心经,更是让我们感恩。

5.弘扬中国传统节日演讲稿优秀 篇五

大家都知道,每个传统节日几乎都与吃有关,比如元宵节吃汤圆、端午节吃粽子、七夕节吃巧果、中秋节吃月饼、除夕夜吃饺子,即便是清明节也要给逝者上一些贡品。民以食为天,传统使然,生存使然,吃点喝点本不为过,但放在节日里谈饮食,似乎吃的成份远远大于节日本身的文化传承意义,甚至有些人把过节当成了一种享乐生活的由头和福利,这就难免让人有些酸楚和迷茫。传统节日要延续,民俗文化也要传承,透过饮食的表象,人们更应该深刻地关注一下每个节日里的文化底蕴和地域风俗,如此,方能在欢度节日的同时,直接或间接地回顾一下中华的历史文化。

中国的传统节日,承载着神话传说、天文地理、术数历法等人文与自然文化内容,都是祖先们经过长期的生活积淀和感情凝聚而诞生的,可以说,每一个节日都意义深远。我们在传承和光大这些传统节日时,一定要饱含深情且高度关注,切不可流于肤浅。个人认为,在每一个节日里有三个环节必不可少:一是感受亲情,亲情重于山,亲情清如水,节日里去感受亲情就显得特别浓郁和迫切其实,年轻人忙事业无可厚非,但在节日期间与父母和家人多呆一会儿,感受一下亲情,真的是一种责任和幸福;二是传承文化,现在能静下心去读书的人似乎越来越少了,即使读书也是快餐文化,中国那么多的史料典籍更是鲜有人问津。成年人对传统节日可能熟谙于胸,但未成年人却未必知根知底,每一个传统节日所传达的知识量是非常庞大的,可借节日家人聚会时机,适当地普及一下相关的逸闻趣事;三是参与活动,随着交通和通迅的飞速发展,地域文化的差异正逐渐缩小,虽然各地习俗不尽相同,但一些习俗还是一脉相承、融会贯通的。所以在节日期间,无论南方人还是北方人,多参与一些纪念性的和娱乐性的活动尤为珍贵,节日最注重是就是气氛浓烈。

6.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篇六

十七大报告指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重要支撑。一个民族的文化,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

“人必自辱而后人辱之”,只有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尊重我们的传统文化,发扬我们的传统文化,让更多的西方国家认识和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使我们的传统文化获得一种尊重。这将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应该所尽的责任和义务。摒弃对西方文化盲目崇拜,认真学习和汲取我们传统文化的营养,同时尊重西方文化,求同存异,和而不同,让我们的传统文化兼容并包,那么我们的传统文化将会走向世界,屹立于世界文化之颠。

【题目】

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论述文章。

要求:观点明确,重点突出;逻辑严密,结构完整;语言流畅,论述有力;提出的对策要具有可行性。字数在1000-1200字之间。

【范文】

传节日精髓 续民族血脉

——谈弘扬传统文化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对包括传统节日在内的传统文化更加重视,如国家将中秋、端午等节日列为法定节日。可尽管有上述措施和手段,在西方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冲击下,中国的传统节日备受青年冷落,却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越来越多中国人开始在圣诞节、情人节互赠礼物,在麦当劳、肯德基庆祝生日,很多人不知道大阿福,没划过龙舟,没听过唢呐,不识艾草、菖蒲为何物。

为什么传统节日渐渐被忽视,而“洋节受宠”?这是需要我们深刻反思的问题。有人从生活方式的角度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世界青年生活方式趋同;有人从文化的角度认为,西方传统文化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而我国传统文化缺少适合年青人的文化内涵;还有的人则把它归结为商家和媒体的炒作的错误方式,认为现在过节只注重形而下,形而上的精神全被抽空了,缺少传统文化产业去丰富、发展传统节日的内涵、外延,这样变味的节日过起来只能是空虚无聊。

这些观点都有道理,但根本问题是目前传统节日中形而上的精神内容被掏空了。传统节日里,月饼、元宵、粽子等都是商家绝不肯放过的利润点。然而,过分地强调饮食使传统节日变成了“饮食节”。春节吃一顿年夜饭、元宵节煮一锅汤圆、中秋节送几盒月饼、端午节吃几个粽子,节便过完了。传统节日给现代人留下的似乎只剩了饮食,节日中大量美好的民族文化和独特的民俗意境,则变得越来越淡了。没有繁琐仪式要求的洋节正好填补了这个空缺。圣诞节的彻夜狂欢、情人节的互赠礼物、万圣节的魔鬼面具,洋节的随意简单让都市人很容易找到情感的发泄渠道,于是它们在中国大地上传播开来。

我国不缺乏文化内涵丰富的传统节日,缺乏的是传统文化与时代交融的过节理念和过节方式。要让我国的传统文化在继承中创新,只有不断开掘传统文化的新内涵,寻找新载体,让更多的人了解节日的文化渊源,才能把传统节日的文化精髓传承下去。如在传统节庆日给出专门时间,组织大型、健康、寓教于乐的活动,不断倡导、继承、创新节日文化。

从商家的角度,应该把眼光放得再远一些、更宽一些。挖掘传统节日的情感价值,不仅仅是扩展销售规模,更重要的是建立起消费者与企业、品牌间的情感联系,这是企业的最大利益所在。节庆消费要深刻挖掘消费者的情感价值,消费者最深层需求便是情感消费,这决定了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对传统节日的情感价值挖掘得不够是厂家和商家的一种短视行为,传统节日其实有很多独特的价值,从目前来看,反倒是一些跨国企业独具慧眼,将中国的传统节日的营销做得非常到位。

我国传统文化深刻而久远,而传统节日则正是传统文化中的精粹。光大传统节日内容,传承传统节日精神,是凝聚爱国意识、民族意识的强大力量,更是弘扬民族文化的有效手段。因此,每一个炎黄子孙都有责任有义务传承传统节日之精髓、延续中华民族之血脉,让传统文化绽放出新的光芒!

【广西公务员考试网点评】

本文属于典型的评论性文章。全文围绕“弘扬传统文化”这一主题展开,评述了时下洋节受宠、传统节日被冷落的种种现象,并透过此现象进行了多方面的对比分析,从而论出了应当采取的一些策略。

全文可分为五个部分,第一段为第一部分,通过现象描述将传统节日受到冷落的话题引入;第二、三段为第二部分,分析了“洋节受宠”的具体原因,也是对此进行的深入思考;第四段为第三部分,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前缺乏的是传统文化与时代交融的过节理念和过节方式。对传统节日文化传承问题进行了实质性的分析评述;第五段为第四部分,从商家的角度论述了其应当采取的策略和秉持的态度;末段为第五部分,言明了弘扬名族文化、传承传统节日的重大意义,以及当前每个炎黄子孙的重大责任。

7.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优秀作文 篇七

关键词:孝道,文化,教育

一、何为“孝道文化”

孝百度百科做出了这样的定义:孝顺的文化, 是照顾父母和长辈历来的传统, 孝顺尊重孝顺的所谓文化, 是照顾父母和长辈文化传统, 包括尊重, 关怀父母、长辈、老年人等, 给他们精神支柱。

中国人讲孝道, 重双方维护, 但也要注意心脏保健和心脏的乐趣。在有些人看来, 父母在年老, 不能自食其力, 做孩子应该从经济实质养活他们, 使他们不用担心吃穿, 而且甚至报答出生的恩典。孔子不同意这种观点。他说, “今天谁能够保持孝顺, 作为乐趣会立即纷纷拥护, 为什么轻易造成家庭不和睦?”孔子强调“尊重”, 只有“养护”是不够的。所以, 你的父母应该努力在这两个认识和真诚。对于青少年来讲, 尊重父母包括帮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还包括尊重父母的意见和教导。把生活的日常问题都跟自己的方面汇报出去了应该回来和家里的父母问好。学习或工作在外地, 经常写信或打电话汇报情况, 或经常回家看看, 而不必焦急的父母。

二、中小学生的孝道缺失是一个普遍问题

我们现在的社会状况是这样的, 诚信缺失, 行为失范, 道德失衡的出现, 青年首当其冲思想的混乱和道德意识未成年人犯罪居高不下, 过分强调家庭和学校入学率, 还一度出现了重智轻德的现象。具体表现为:缺乏尊重旧是有意识的。尊重了很多学生现在都越来越神志淡漠, 不尊重长辈或长者和理解, 有的甚至辱骂对方;二是缺乏养老的行为。

三、弘扬孝道文化, 推进德育教育的理论依据

孝道教育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思想道德教育理论的一部分, 为我们开展孝道教育在指导直接的作用。因此, 学校应致力于运用思想道德教育和科学的方法, 让学生孝道教育, 孝心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有机结合的教育和文化的有效手段。

有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在学生的学习阶段中是一个主动的知识和经验的积累的过程, 这个过程有别于被动的听从长辈的说教过程。因此, 在推动孝文化, 推进道德教育的过程中, 我们必须创建情景, 引导学生学习感兴趣的孝道知识与对学习文化本身的欲望, 然后主动去学习和实践, 激发他们的动机参与。

根据辩证唯物主义, “外因是条件, 根据内部, 外部因素只能是因为内部因素发生作用的才起效果。”这表明, 学生在孝道教育的过程中, 教师起着主导作用, 而学生的思维理解, 感知, 主动亲自参加的最重要的行为主体, 是最深刻的, 持久的内在驱动力。作为教师, 我们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创造积极的活动, 让学生体验教育环境, 营造民主、和谐、宽松的氛围进行了交流。

四、创新主题实践活动, 弘扬孝道文化

1. 从校园和班级两个层面努力创设氛围

充分利用资源和努力营造氛围。充分利用校园网站, 杂志杂志, 校园广播, 宣传橱窗, 灯箱广告, 教室黑板, 走廊文化等促销支持, 加强孝文化的宣传工作, 大力推进孝道文化创造气候意见, 使学生在虔诚的浓郁的文化氛围影响接受, 从而有效地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让学生和家庭和社会都受益无穷。

2. 每个月积极的开展孝道的主题活动

可以通过情景的创建, 让学生介绍父母的相关职业内容, 日常工作量, 每日的学习工作进展以及父母之前的爱情亲情故事。积极的促进互动经验分享。通过亲子活动, 让家长和孩子写彼此的相互生日, 每次回答对方的喜好, 让学生知道父母对他们的关心和爱付出一切。

3. 开展孝道文化主题演讲比赛

以"我们怎样才能报答父母"为主题, 引导学生的父母辛苦赚来的钱很难深刻认识得的, 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长辈对他们的奉献和无私的关怀悄然。在演讲中, 和舞台、观众产生共鸣, 演讲比赛是感恩父母, 孝敬父母, 父母偿还到底的誓言, 许多学生听其他同学的故事感动得热泪盈眶。然后, 进一步引导学生演讲比赛铿锵誓言付诸行动, 不使自己买零食超支, 吃零食的现象大大减少, 让更多的强大的学习文化。

4. 利用传统节日组织实践活动

利用春节, 开展“过中国年, 承传美德, 孝敬父母”的自我教育活动。督促学生在春节时间说三句话:“您辛苦了、您好、新年快乐”;做三件事:“鞠躬、让食、抄三幅对联”。利用“三八国际妇女节”、“五一国际劳动节”、“九九重阳节”以及“母亲节”、“父亲节”等节假日, 组织学生要尊重和照顾老主题教育活动。通过教育, 很多学生开始主动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节假日, 为社会做一些公益劳动。许多学生还利用课余时间他们的父母曾经写了第一封信回家, 信充满了学生家长感到尊重和爱的深沉感, 表达学生的决心报答父母, 努力学习。

5. 开展为父母洗脚的主题教育活动

学校应加强家校互动, 组织练习时间给父母的脚每年。使学生在每一个活动可以被触动, 改变。虽然不同的学生可能在脚上的活动不同的感受, 但有几点是共同的:他们是第一次给父母洗脚, 我开始有点不好意思, 抱着的态度来完成这项工作做, 但与有惊喜难言的感情。当他们整天抚摸在田间对, 有的甚至覆盖了厚厚的老茧粗糙, 深深裂脚, 真正感受到养育和产妇, 父亲无私和博大, 也为之前的无知我感到内疚的艰辛。他们一边为父母洗脚, 一边暗自流泪, 一边暗自决定:好好学习, 回报父母。通过这次实践活动的众目睽睽之下学生家长的脚, 看似简单, 但在促进文化内涵的孝心非常显著, 学生的头脑是深远的, 对道德教育的结果有所巩固。

参考文献

[1]刘风云, 冯静.论《孝经》对当代教育的积极价值[J].现代教育科学, 2008年04期.

8.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优秀作文 篇八

投笔从戎

1918年,黄仁宇出生于湖南长沙。父亲黄震白曾加入同盟会,父亲对他起了决定性的影响,黄仁宇曾经说:“我的历史观来自父亲的影响。” 1936年,成绩优异的黄仁宇获得了南开大学减免学费的奖学金,入读机电工程系。但是次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国难当头,黄仁宇决心从军报国。黄仁宇先担任排长,奉命驻守云南,后随中国远征军开赴印度、缅甸作战。满腔热血,终于得到了报国的机会。

如愿上战场的黄仁宇不但在军事方面有积极的表现,也在此时展现了他的写作才能。黄仁宇一边服役一边撰写了八篇战地报道。随后,黄仁宇被任命为专职的战地观察员。日后,这促成了他的人生轨迹,即从一名职业军人过渡到一名历史学家。而在角色转变的过程中,军人的国家意识,尤其是军人对国家现状的忧虑,对国家制度的思考,也就成为了黄仁宇未来作为一名历史学家的主要课题。

黄仁宇虽然一心报国,但在人际复杂,腐化混乱的军界始终难有发展。1949年初,黄仁宇被任命为中国驻日代表团的副官助手,前往日本。1950年,黄仁宇因受到派系斗争的牵连,而被迫在日本退伍。此时,他已经38岁。 身处日本的黄仁宇,既无法返回大陆,也不愿南渡台湾。最终,他毅然决定赴美留学,抛却前半生,重新开始。

半路出家的历史学家

1952年9月,黄仁宇进入美国密西根大学,主修新闻学专业。在班里,他年纪最长,学习也最刻苦,在两年内顺利取得硕士学位。

但是,毕业对于黄仁宇而言就是失业,因为他当时还没有掌握地道的美国英语,也很难在报社规定的时间内迅速写出符合要求的稿件,所以很难在新闻界觅得一份工作。他也曾尝试向出版业发展,一次次的努力却只换来一次次被拒绝的尴尬。

黄仁宇在新闻系就读期间,受系主任影响,对历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如今新闻界工作难觅,于是干脆改行,攻读历史学博士学位。黄仁宇开始了长达十年的攻读历程,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国明代历史。

当时的美国政府,对大学的文科没有足够重视,政府研究津贴很少用在文科方面。所以,大部分文科研究生都要靠业余打工来维持。黄仁宇一边打工,一边专心读书,到1964年获得历史学博士学位。

46岁,对于很多人而言已经是学术生涯的黄金时期,但对黄仁宇却还是一个全新的开始。 1967年,黄仁宇受聘于纽普兹大学,成为这所学校里教授中国历史和日本历史的老师。在此期间,黄仁宇先后与被称为“美国研究现代中国史的开山鼻祖”的费正清,以及中国科技史研究专家李约瑟博士合作,发表一系列具有影响的学术论文,在学术界的影响与日俱增。同时,他还获得了参加《剑桥中国史》明代部分撰写工作的邀请。对学者而言,这是莫大的荣誉。

但是,黄仁宇的事业并非就此一帆风顺。1979年,黄仁宇收到了纽普兹大学的解聘书:“你的教职将于1980年 8月31日中止。你的教职之所以中止 ,是由于人事缩编所致。”解聘一事给黄仁宇的身心和生活带来了沉重的打击,“这个事实会永远削弱我的尊严 ”。

黄仁宇内心的苦痛还来自另一个层面。他一直认为自己工作的最有魅力之处,在于找出西方文明是如何打破中国文明 ,让中国分崩离析,而在中国重新恢复平静之后,又是如何转而影响西方世界,让西方进行与东方相适应的调适。他认为自己的主要任务是以一己之力研究西方如何与东方交会,而东方又是如何与西方结合,直到两者融合成为一个完整的世界史。然而这次纽普兹大学却解聘了除美国史、加拿大史、西欧史以外的所有历史教授。校方这种唯西方历史独尊的做法,令黄仁宇痛心不已。

痛失工作的同时,日后成为黄仁宇代表作的《万历十五年》,在出版方面也遇到了困难。商业性的出版社认为这本书具有很强的学术性,应该交由大学出版社出版;而大学出版社则认为这本书十分通俗 ,趣味性强,应该交由商业性的出版社出版。两者相互推诿,出版也就一再搁浅。

由于英文版《万历十五年》出版困难重重,黄仁宇迅速将其翻译成中文 ,委托朋友帮忙在中国寻找出版机会。1980年,历经苦难的《万历十五年》终于由中华书局出版,首印2.75万册,很快便销售一空,成为学术界最畅销的图书。专家们也纷纷从内容、理论、写作方法等方面对该书进行探讨,一场“《万历十五年》热”席卷中国。时至今日《,万历十五年》已经重印20次,销售量超过百万册。

自成一体的 “大历史观”

黄仁宇在多年的学术研究中,提出一种新的史学研究方法——“大历史观 ”。

它主要指的是从宏观角度、以大视野的眼光、非人性论的立场和将史料高度压缩的归纳方法,将中国历史放入整个世界史,通过与西方历史的比较来分析中国的历史,从历史“何以如是”内在因果联系的技术角度来看待历史,而并不是从道德角度来看待历史。

然而,黄仁宇“大历史观”的推广之路却十分坎坷。一名华裔学者在西方学术界,希望得到西方学者对中国近现代史问题的认同,无疑是一件会事倍功半的难事。而在华人学术圈内,黄仁宇的学术研究则是受到了他昔日国民党军官身份的株连,在相当一段时期内处境十分尴尬。幸而《万历十五年》这本通俗化的明史著作大行于市,黄仁宇和他的“大历史观”才被公众认识和肯定。

黄仁宇的著作能够迅速风靡,主要因为他开创了一种新的写史风格,用清新俊朗的笔调把严谨的学识和博古通今的历史观熔于一炉,才能够使学术著作变成普通大众的精神美食。

黄仁宇能够有这样的成就,除了和文笔风格有密切关系之外,他早年的个人经历起着非常大的作用。黄仁宇是中国知名历史学家中,惟一一个在进入大学专修历史学之前有过漫长非学院的、底层的生活经验的人。而在进入大学之后,他并没有把之前的记忆作为包袱,而是作为财富点石成金。他的《我的大历史观》、《中国主要问题如何实现在数字化上的管理》等等,和他抗战时做过步兵参谋,曾在云南那种瘴气密布的丛林里作战,亲眼看见中国的西部是如何荒僻,如何的落后都有关系。

2000年1月8日,黄仁宇和夫人驾车到电影院看电影。在去往电影院的路上,他和妻子说:“我一生经历过中外各阶层的生活,不论是治世乱世,无所不闻,无所不见。现在我个人要做的事都已做了,可以死而无憾。”

上一篇:作文国庆节假期见闻下一篇:初中生差生新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