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生产企业安全检修现状及发展趋势论文(精选8篇)
1.电力生产企业安全检修现状及发展趋势论文 篇一
国内外养羊生产趋势及肉羊生产现状与发展前景
我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此,一切产业结构都要与国际接轨,养羊产业结构也必须进行调整,以面向市场.作为畜牧科技工作者,现对目前养羊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提出一些粗浅看法.
作 者:赵凤立 崔健 李洪伟 高玉凤 王红珊 作者单位:赵凤立,崔健,李洪伟(辽宁省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辽阳,111000)
高玉凤(辽宁省葫芦岛市畜牧管理总站)
王红珊(辽宁省辽阳市大华种鸡场)
刊 名:辽宁畜牧兽医英文刊名:LIAONING JOURNAL OF ANIMAL HUSBANDRY AND VETERINARY MEDICINE年,卷(期):“”(3)分类号:F307.3关键词:
2.电力生产企业安全检修现状及发展趋势论文 篇二
铁路货车按其用途不同, 可分为通用货车和专用货车。通用货车是装运普通货物的车辆, 货物类型多不固定, 也无特殊要求。铁路货车中这类货车占的比重较大, 一般有敞车、棚车、平车、保温车和罐车等几种。专用货车一般指只运送一种或很少几种货物的车辆。用途比较单一, 同一种车辆要求装载的货物重量或外形尺寸比较统一。专用货车一般有集装箱车、长大货物车、毒品车、家畜车、水泥车、粮食车和特种车等。
货车载重大多数是60t, 2006年按照铁路重载运输的要求推出了70t级通用敞车、平车、棚车煤专用货车和100t及以上载重的货车。
截止到2009年底, 我国拥有铁路货车622 284辆, 其中棚车108 724辆、敞车406 333辆、平车40 585辆、罐车33 864辆、保温车6 896辆、毒品车2 152辆, 其他车23 729辆。
敞车因具有很大通用性, 在货车组成中数量最多, 约占货车总数的65.3%, 主要供运送煤炭、矿石、矿建物资、木材、钢材等大宗货物用, 也可用来运送重量不大的机械设备。主型有C50、C65、C62B、C62A型通用敞车, C61、C63、C63A型运煤专用敞车和C16、CF型全钢无门专用敞车。为满足重载及其它特殊需要, 上世纪80年代末, 陆续设计制造了CX1、CX2型、C76C型、C64A、C64JC型敞车。
棚车约占货车总数的17.5%, 用于运送怕日晒、雨淋、雪侵的货物, 包括各种粮谷、日用工业品及贵重仪器设备等, 一部分棚车还可以运送人员和马匹。我国从1951年开始设计制造棚车, 先后制造有P1、P3、P50、P13、P60、P61、P62、P62N、P64、P38、P30、P31、P64、P64A、P65、P70型棚车, 现主要使用的车型为P62、P62N、P64、P64A、P65型棚车。
平车用于装运原木、钢材、建筑材料等长型货物和集装箱、机械设备等的货车, 约占货车总数的6.52%, 虽然数量不是很多, 但是在运输方面依然起到很重要的地位。
我国生产的平车种类很多, 从构造上分, 主要有平板式、带活动墙板式和双层平车3种, 车型主要有N12、N60、N16、N17和N17A型, 此外还有X6A、X6B、X1X集装箱专用平车和SQ1、SQ2、SQ3、SQ4型运输小汽车的专用平车及XN17A型两用平车。
我国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进行平车的设计制造, 陆续生产制造出N1型、N4车、N6、N60型、N12、N16型、N17型, 为适应集重、用途、速度、重载方面发展, 在上世纪80年代陆续设计制造出NI4A、NJ6A、X6B、NX17A、NX17B、NX70、NX70H型平车。
罐车用于装运液态、气态或粉状货物的车辆, 约占货车总数的5.44%, 在铁路运输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按其用途不同分为粘油、轻油、酸碱类、液化气、粉状货物罐车;从结构特点分有或无空气包罐车、底架有或无中梁式罐车、立罐式罐车和卧槽式罐车;按卸货方式不同分为上或下卸式罐车。
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开始生产制造罐车, 随着生产技术和制造工艺的发展, 罐车的载重从25t发展到63t、有效容积从30.5m3发展到110m3。我国的罐车主要车型有G16、G60A、G70、T85、GH40、GF、GLB型。在轻油类罐车中有G3型、G50型、G60型、G19型;在粘油类罐车中有G4型、G12型、G17型 (1966年) ;在酸碱类罐车中有G10型、G11型;其他类型罐车还有GL型、GQ型等。
保温车又称冷藏车, 约占货车总数的1.11%, 用于运送易腐货物。保温车按制冷方式的不同分为冰箱冷藏车、机械冷藏车和冷冻冷藏车, 此外, 还有用干冰、液态二氧化碳、液态氮等作制冷剂的冷藏车。我国铁路的冷藏车型号主要有:B11、B14、B16、B17型冰箱式冷藏车和B18、B19、B21、B23型机械冷藏车及BSY型冷冻冷藏车。
其它货车主要指专用货车, 约占货车总数的3.81%。种类有K系列的漏斗车、J系列的家畜车、U系列散装水泥车、L系列粮食漏斗车、W系列的毒品车、X系列的集装箱车以及D系列长大货车、大型凹底平车、大型落下孔车、大型双联车平车、大型钳夹式货车等。
2 现行货车检修制度简析
目前, 我国铁路实行的车辆检修制度是计划预防修理制度, 按修理内容分为日常维修和定期检修两类。
2.1 日常维修
铁路车辆日常维修又称运用维修, 其主要任务是保证车辆在运用中具有良好的技术状态, 防止事故发生, 确保行车安全。由于我国铁路货车的特点是数量多多、车型杂, 一般无固定配属, 所以流动性大, 运用条件参差不齐。如不及时对货车进行检查维修, 随机故障势必会危及行车安全。
货车日常维修的内容包括技术检查和故障修理两个方面。技术检查是对货车的技术状态进行检查, 发现故障后及时进行摘车修理或不摘车修理。货车的日常维修由列检所和站修所等单位承担。
2.2 定期检修
所谓定期检修, 是指对运用中的车辆, 每隔一定时间, 进行一次具有一定内容的检修工作。货车定期检修按照修程分为厂修、段修、辅修、轴检4种。
厂修是对车辆进行全面检查和彻底修理, 并进行必要的现代化技术改造。目的在于恢复车辆的基本技术性能, 使整个车辆修理后接近新造车辆水平。厂修一般在车辆修理工厂进行, 必要时可以在有条件的车辆段进行。
段修是对车辆进行全面检查、重点分析, 着重分解检查车辆的走行部、车钩缓冲装置和制动装置等部件。消除故障隐患, 修复损坏、磨耗的零部件;按规定更换磨损过限的零部件, 防止故障扩大。目的是保持车辆的基本性能, 延长车辆的使用寿命, 保证车辆安全运行。段修在车辆段进行。
辅修主要对车辆的制动装置和轴箱油润装置进行检修, 同时对其他部件进行辅助性修理, 以保证这些部件在运用中保持良好的状态。辅修在检修所 (线) 进行。
轴检是按辅修的要求, 对车辆的轴箱油润装置和其他部分进行检修。摘车轴检在站修线进行, 不摘车轴检在列车中进行。两种轴检均应保证在下次辅修到期前不发生轴箱油润装置故障。
2.3 现行检修制度存在的问题
2.3.1 检修周期制订不合理
目前, 铁道部对铁路货车的定检周期进行了硬性规定, 但由于车辆的使用率不一致, 造成了检修与车辆技术状态不相适应的情况。对于使用率高的车辆, 往往未等定检到期, 已经出现了较严重的技术状态不良现象;对于使用率低的车辆, 定检期到后, 其各种损伤还不大, 由于无法衡量使用率大小, 只好仍按规定进行定期检修, 造成了检修能力和检修费用的浪费。
检修周期制定的不合理导致最直接后果是:一方面由于厂修能力的不足, 破损较大、失修严重的车辆不能及时进厂得到修理, 因带病作业而加速了其破损程度;另一方面一些新造车质量较好, 可以继续运用, 但到了检修期也要进厂实施修理, 而且, 修理工厂也愿意修理这种破损较小的车辆, 因为修理起来比较容易。这样既降低了车辆的运用效率, 也造成了修理工厂的人力和物力的浪费, 使经济效益大为降低。
2.3.2 控修管理体制不合理
目前, 我国铁路车辆工业是一个又修又造的混合生产体系。具有如下特点:第一, 铁路工厂分散布局;第二, 工业系统内部组织配套按专业分工、推行定点生产, 对需要的专用配件要求自行供应;第三, 即修又造。
正是由于铁路车辆工业存在上述自身特点, 导致检修管理体制不合理, 主要表现在“配、修、造”的比例失调上。在修与造的关系上, 往往会在客观上重造轻修, 在修造与配件的关系上, 常常会满足了修造上的需要而忽视了专用配件的供应。虽然经过多方面努力调整, 通过工厂的扩建改建来提高修车和配件生产能力, 但仍不能满足运输需要, 这种修造不分的体制必然造成重制造、轻修理、忽略配件生产和供应的现象。
3 运用现代设备维修管理理论完善我国铁路货车检修制度
3.1 我国检修制度的推广
车辆检修制度的目的是从本国实际出发, 在保证车辆使用和行车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降低修车成本。从“事后维修”到“计划修”, 进而再到“状态修”, 科学性越来越强, 对技术、设备及人员素质、管理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但由于目前我国的车辆设计、制造水平还不够理想, 技术诊断手段还不够完善, 尚缺乏一些必须的工艺装备。加之我国货车车型、种类及运用条件都很复杂, 所以, 在我国铁路货车车辆检修系统全面推广和普及状态修的技术条件和组织准备尚不具备。
何况, 近年来, 我国铁路货物运输一直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 货车车辆也正处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制造的车型大面积淘汰;其之后制造的一批车辆到了厂修、段修的交替时期, 当务之急, 铁路货车检修部门不仅不应该弱化车辆的定检定修作业, 而且应加强这方面的工作, 保证厂、段修车质量, 确保铁路运输安全。
3.2 货车检修制度的制订应以提高运行可靠性为中心
目前, 我国铁路货车产品质量总体较差, 在设计、制造、运用、维修的各个环节还存在很多问题, 其中的关键是可靠性差。由于产品可靠性不高, 因而在使用中故障较多, 车辆利用率低。为了改进产品的可靠性, 只针对发生故障的零部件进行改进是远远不够的, 必须运用可靠性理论对其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首先, 铁道部可以建立可靠性数据库, 对来自全路各车辆段和修理厂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公布。特别需要重视对铁路货车故障的研究, 不但对运行中的故障, 而且对车辆段和修理厂在车辆拆卸和维修中发现的故障进行收集、处理、分析和研究。研究制定出统一的代码系统, 其中包括重要的工作代码和故障代码, 并形成统一的文件格式。各铁路单位 (车辆段、修理工厂和铁路局) 按照统一代码和文件格式收集、传输数据, 由铁道部数据中心对数据进行检验、存储, 形成数据库, 定期进行可靠性统计和计算, 得出可靠性指标, 形成报表。
然后, 铁道部再把形成的报表下发到各铁路单位, 这样, 各铁路单位可以对照统计出的可靠性指标, 通过改进设计、引进新的维修理念、采用新技术和新材料等手段来提高货车零部件及配件的可靠性指标, 力争接近或达到事先预期的可靠性指标。
3.3 建立车辆检修信息管理系统, 加强设备综合管理
我国应该建立铁道车辆维修的信息管理系统, 用计算机存储各种车辆及其零配件的履历、特征、数量、检修计划等。
现代设备维修管理的实践证明:企业用于现有固定资产维修的费用虽然逐年增加, 然而与用于设备故障修理的直接费用和设备故障停用导致的损失相比, 其在全部费用中所占的比例微乎其微, 设备故障停用损失往往百倍乃至千倍于修理。这就要求货车检修部门加强设备综合管理, 减少设备故障停机损失。在建立信息系统, 实现数据共享的同时, 还要加强对现场的管理。尤其在维修配件的存储管理上, 应该建立多级配件库, 实现中心配件、贵重精密配件、专用配件、易损配件等专库专配。在降低库存成本的同时, 缩短了故障维修时选用和取用配件的时间。加强对维修车辆的跟踪管理, 维修厂或车辆段可以对每次厂修或段修车辆采取状态跟踪, 这样可以相对准确的预测这批车辆的随机故障, 提前通知其它维修厂或车辆段做好故障检查和排除准备, 以此来降低车辆随机故障发生的概率。
摘要:目前在我国由铁路运输完成的货运量占全国货物运输的55%左右, 铁路货车的数量、品种、质量等对铁路运输能力的提高以及运输质量的保证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对我国铁路货车管理、检修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系统分析和论述, 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铁路货车,检修,现状,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陈雷.货车管理和检修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续完) [J].铁道车辆, 1998 (7) .
[2]于世明, 杨丹华, 王武建.我国铁路货车发展简述[J].铁道车辆, 2006 (3) .
[3]王莉.浅析Vb中trim函数的重要性[J].福建电脑, 2009 (2) .
3.浅谈变电检修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篇三
【关键词】变电检修;现状;发展趋势
一、引言
保障电力安全是供电企业的首要职责,在人民生活日益电气化的今天,做好电力保障有着重要的意义。变电检修随着时代的发展,经过不断的创新,形成了今天检修的现状。新时期,随着电能输送容量越来越大,电网的互联化、智能化程度日益提高,电力用户对电能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变电检修方式方法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这就要求供电企业需要对变电检修进行变革,满足电力的安全稳定运行。
二、变电检修的现状
随着科学技术和工程方面的发展,变电检修方式已经有了很大的进展,尤其是在可靠性方面有了巨大的提高,但是,由于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电能传输量的日益增大,变电检修的现状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
2.1检修的相关制度不够完善
由于历史遗留原因,在计划经济年代,我国采用定期检修的变电检修方式。在这种方式下,确实发现了设备的隐患,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事故的发生。但很明显,这种检修方式的目的性并不明确,一概按照定期来进行变电检修,有时就会使本不需要检修的设备检修过头,造成资源的浪费,经济性下降。另外,变电检修人员的交流学习机会不足,同类型设备的检修经验无法在各个供电企业之间进行交流学习,使得工作人员操作技能、检修经验无法得到较大提高。
2.2检修人员缺乏安全意识
电力作为人类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能源之一,非常重要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变电站的主要作用就是调节电流、电压。但是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会使变电站的运行产生故障。所以,才需要我们对其进行检修。我国的变电站检修人员中有些人工作态度不端正、职业素质低,没有认识到工作严谨的重要性。其次,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也不高,对现场设备不熟悉,经常凭借自己的经验进展检修工作,使日后的运行设备埋下了事故隐患。
2.3变电检修的技术水平偏低
首先,由于原有的人员结构,尤其是在一些欠发达地区的供电企业,检修人员的技术水平普遍偏低,缺乏对理论和工作的深入理解和认识,在工作总常常只是对一些零件的更换或者小修小补,增加了变电站事故的风险。另外,随着电力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电网的推进,不少地区的变电智能化程度提高,检修技术也不断升级,但总的来说仍然处于发展的起始阶段。
三、變电检修的发展趋势
3.1状态检修
状态检修是指根据设备的状态安排检修,使设备在检修期内保持运行的可靠性,并实现最优的经济性。状态检修常常是通过设备的的检查结果来决定检修时间的。近年来,电力企业开始采用了一种叫做预知性检修方式,它通过各种高新技术设备检测设备的状态,诊断设备的实时状态,将萌芽中的故障及时处理。状态检修虽然可能会因为新的设备投资增加电力企业的投资量,但它由于能够诊断设备状态,使得检修的时间和期限更加精准,减少检修的费用。另一方面,可以预见可能出现的较大故障,缩短抢修的时间。
3.2技术检修
先进的科学技术是变电站检修水平提高的重要途径之一。作为我国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保证,加强变电站的检修工作的科技水平也是正确的需求,加大科学的应用也是我国现代电力事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可以利用计算机现代技术实现对变电站运行情况的实时控制,完善变电站的智能化运行,智能化控制,从而也会提高变电站的检修效率。另一方面,人才储备也是变电检修的重要方面,做好人才引进,加强对人才的专业技术培养,提高他们的职业素质。另外,企业应该加大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拨出专项资金给检修人员提供交流学习的机会,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专业素养。
3.3状态检修
目前,检修体制改革是电网的重要课题。我国在部分设备的运行管理方面相继开展了一些。初级阶段”的状态检修工作。状态检修的周期,两年一次为最好,可节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固定的检修周期并不随现场设备的运行条件、环境和设备的换型、运行可靠性的提高而变化。而纯计划检修是在计划经济管理模式下针对我国的国情而实施的一种设备检修管理模式,已不太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
四、对变电检修的建议
4.1加强变电检修管理
对于检修人员工作期间目的性不强的问题,应该给他们发放各检修项目的技术要求及工作方向,使其有一个大局的了解。针对检修人员人浮于事的问题,应该明确责任划分,增强检修人员的责任感,将成本管理挂钩到考核上,给予其动力。对于检修人员的技术问题,应该加强对他们的培训,严格规范检修的操作过程,避免因操作失误而造成的不必要的事故。最后,要加强对后备设施的管理,工具备件的供应、外包的联系、规程的确立等。
4.2变革检修方式
随着中国城市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对电力的需求亦是在高速增长之中,扩大电网的要求是迫切的,因此大量资金不尽合理地被投入到新电厂、新线路和变电站等大量电力设备上,来满足对电力的需求。而如今我们注意到国内投资形式已经发生巨大变化,电力走向市场已势在必行,投资需要合理回报已成为共识,大家应有足够的耗费意识。对变电所的变电设备和其它电气设备实行状态检修,应该算是合理的、优化的方法之一,主要作用是减少检修费用,防止由于强迫停电所造成的损失,使运行的设备更为牢靠和耐用。
五、结语
保障电力安全是供电企业的首要职责,变电检修随着时代的发展,经过不断的创新,不断完备,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新时期,随着电能输送容量越来越大,电网的互联化、智能化程度日益提高,电力用户对电能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检修成本也越来越得到重视。传统的变电检修方式方法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这就要求供电企业需要对变电检修进行变革,满足电力安全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4.中国企业并购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篇四
摘要: 跨国并购是跨国兼并和跨国收购的合称。所谓兼并是指兼并企业将目标企业并入其中,而使后者失去法人资格。所谓收购是指收购企业购买目标企业的全部或部分资产或股权,以实现对该公司的完全或相对控制。兼并的结果是 ,兼并企业续存 ,或者在合并基础上重新成立一个企业替代兼并与被兼并企业 , 获得一个新的法人资格。
关键词 : 企业并购;现状;发展趋势
企业并购是实现企业自身发展的重要途径。自从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 , 中国的企业经历了数次并购浪潮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 ,也暴露了许多问题。本文从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现状、问题及发展趋势入手。跨国并购是跨国兼并和跨国收购的合称。所谓兼并是指兼并企业将目标企业并入其中,而使后者失去法人资格。所谓收购是指收购企业购买目标企业的全部或部分资产或股权,以实现对该公司的完全或相对控制。兼并的结果是 ,兼并企业续存 ,或者在合并基础上重新成立一个企业替代兼并与被兼并企业 , 获得一个新的法人资格。但跨国收购的目的或最终结果并不是要改变公司(即法人)的数量 ,而仅仅是改变被并购企业的产权关系和经营管理权关系。而跨国兼并在法律上却改变了法人数量 , 它使两个以上的法人最终合并成一个。要么消灭了并购企业 ,要么消灭了目标企业。改革开放以来 ,伴随着中国股票市场的发展 , 企业之间的并购 —— 尤其是跨国并购与日俱增 , 有人认为 , 2006 年 12 月 11 日入世过渡期完成之后 ,跨国公司进入中国进行并购活动将达到一个新的高潮。多样化上市公司股权收购逐渐占据主要地位 ,境外企业参与并购与国内企业境外并购现象开始出现 ,但承担目标企业债务式的并购仍占到 60%左 右;并购范围突破了所有制和地区限制 , 开始向多种所有制,跨地区方向挺进;企业并购开始由以往的“ 政治任务 ” 逐步转为以企业为主体 , 并开始向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一、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阶段 划分 自从 20 世纪 70 年代末期至今 , 伴随着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 , 中国的企业并购便由一个逐步 发育的过程而不断走向成熟和完善 , 在此期间也 经历了一次次的并购浪潮。自改革开放以来 ,跨国并购在中国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 第一阶段是 1972 ~ 1992 年的空白阶段。这一阶段中国吸收的外资 主要以国外贷款为主 , 外商直接投资方式的 FD I 仅占整个外资的 40%弱(OECD , 2000),虽然在一 些中外合资的企业中 ,外方取得了实质性控制权 ,外商直接收购国内企业的现象偶有发生 , 但并没 有发生 严 格 意 义 上 的 跨 国 并 购。第 二 阶 段 是 1992 ~1999 年的起步阶段。这一阶段外商投资 方式出现了转向并购的一些明显变化 , 即外商开 始从以往的合资合作等投资方式逐渐转向控股收购和控股联营。与此相伴随 , 收购的对象也从一 般性的企业转向效益较好的大中型企业 , 从零散选择转向行业收购。第三阶段是 2000 年以来的 涌动阶段。这一阶段的跨国并购方式尽管多种多样 ,但由于受到国内政策和法律环境的制约 ,并购时仍然更多地以通过协议并购和合资企业内通过股权转让或增资扩股稀释中方股权的方式进行。所以从整体来看 , 这一阶段的跨国并购仍然是我 国吸收外资的“ 微风细雨 ” 阶段。但涌动的跨国 并购潮已经预示着 : 在中国 ,大规模的跨国并购即 将到来。
二、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现状
(一).中国企业并购的现状总结 为如下几点 :(1)企业并购日趋活跃 , 并购交易值 不断增加。(2)外资并购势头旺盛 , 渐成浪潮。(3)并购方式呈现多样化。
(二).与国外企业并购 的差异性比较。(1)国外强强联合成为主流 , 中国多是以强扶弱;(2)国外中介市场为并购推波 助澜 ,中国中介市场作用微弱;(3)国外发达的本市场推动了企业并购 , 而中国的资本市场则亟待发展。除上述几方面差异外 , 中国与发达国家 在并购的支付方式、交易规模、并购方向等方面也 存在着不可忽略的差距。首先 ,在投资地域上 ,企业 跨国投资的重点由以前的以港澳、北美地区为主 逐渐向亚太、欧洲、非洲和拉美地区扩展 , 分布日趋均衡。其次 ,从跨国并购的目的来看 ,正从初期的以获取国外的原材料和产品市场为主向获取国 如上所述 ,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活动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 ,迄今已有 20 多年的历史。其间跨国并购从无到有 ,从小到大 ,获得了相当程度 的发展。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 一个关于文献的综述私募基金支持的事件,均发生在 TT行 M 业中。有创投或私募基金支持的并购事件数量仅占所有TT产业并购事件总量的33%,而其并购M价值却占披露价值总额的 64%。由此可见 ,创投和私募资金在中国并购市场中的作用不容低估。
三、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多数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存 在的问题是 ,并购的决策团队和执行团队往往 是同一拨人 ,从而导致战略和执行的脱节 ,这是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失败的重要因素。具体中国企业在跨国并购中主要存 在以下问题 :
(一)对外投资管理体制不完善。由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管理体制脱胎于计划经济体制,因而弊端较多 :一 是审批程序不适应跨国并 购的要求 ,从而影响了企业迅速捕捉跨国并购的 良好机遇。二是重“ 管理 ” 促进 ” 轻“。即缺乏有 效促进和保障跨国并购正常开展的手段和方式;
(二).法律体系建设滞后。众所周知 , 由于受多种 因素的影响 ,中国至今还没有一个完整的法规是 针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和跨国并购的;
(三).资本市场改革不到位。目前中国企业普遍缺乏在国际市场上融资的经验和能力 , 金融市场不健全,如何有效地为跨国并购筹集资金已成为中国资本市场的重大课题;
(四).政治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企业(跨 国)并购的正常发展。阻碍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 政治因素主要有两个 : 一是“ 中国威胁论 ” 有抬头企业在跨趋势。二是投资主体的国有性质;国并购中还要经历磨练 , 继续努力培育自己的比较优势。在跨国并购的实践中,中国企业逐步认识到 ,要成为跨国并购的成功者 ,必然要提高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能力 ,加强企业制度建设和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同时要遵循现代市场规律 ,循序渐进地培育跨国并购的能力。
(五).中国的企业并购在并购动机、并购决策以及并购行为方面仍存在不 少问题。1.规模经济误区。规模加经济并不等 于规模经济。但是在实践中一些企业一味地追求规模 , 而把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放在了次要位置 , 最终牺牲了企业的效率和竞争力;2.多元化误 区。多元并购并不一定能降低企业的风险。实践证明 ,加强对核心业务能力的培养则是企业的制胜之道。然而从已有的实践看 , 许多企业因过度追求多元化并购 ,导致使企业的资源过度分散 ,结果适得其反 ,被多元化拖垮;3.投机并购误区。中国有些企业把并购片面地理解为“ 炒企业 ”、“ 炒资产 ”或者是修饰公司的财务报表。其结果是 ,并购后企业的综合实力并未增强 ,相反却增加 了泡沫经济的成分;4.忽视整合误区。中国企 业往往在并购谈判过程上倾注全力 , 却对更为复 杂的整合管理重视不够 , 准备不足。面对磨合过程中极易出现的企业文化冲突、员工士气低落、改革阻力巨大等问题 , 大多数企业缺乏完整的应对方案和整合计划;5.主体错位误区。在国有企业的并购过程中,企业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行为主体,政府却成为关键性的决策主张。6.缺乏适应企业并购的团队。(1)企业缺乏战略规划和战略 实施能力;(2)管理人员的眼光和胆识不足;(3)获取企业信息的渠道有限;(4)企业文化和政策差异很大
四、中国企业(跨国)并购趋势分析
洞悉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中存在的问题 , 采取有效的措施推动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快速健康发展既是提升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 也是提升中国国家全球竞争力的要求。因而 , 对于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趋势从不同的侧面加以分析,既有利于理论的深化 ,也有利于实践的发展。中国企业战略性并购将呈现出以下趋势 :
(一).国内企业跨国战 略并购将成为热点。目前中国跨国并购的交易类 型主要集中在外国公司收购中国目标资产或企 业 ,以及海外上市的中国企业收购母公司的优质 资产 ,国内企业收购国外资产或公司的案例还不 是很多 ,但随着我国企业实力的进一步增强 ,中国 企业海外战略并购的步伐必将进一步加快。
(二).从 具体行业来看 ,出于中国石油工业安全战略的延续与实施 ,以及保证未来经济增长能源需求的考 虑 ,以中石化、中海油为代表的大型国有企业还将 继续在海外油田和天然气行业迅速扩张 , 进一步加大海外战略并购的力度。另外 ,对于钢材、日用 消费品领域和高新技术领域的战略并购活动也将日益增多 ,主要考虑是基于开拓新的市场 ,利用已有生产规模优势和获取高新技术 ,因而 ,并购类型将会以横向并购为主。
(三).以优势企业为龙头的同行业并购将愈演愈烈。目前已发生的战略并购案例中 ,已经出现了以行业内优势企业为主体大规模兼并重组同行业弱势企业的现象 , 一类是在国家行业政策影响下发生的重组;另一类是优势企业的市场行为。但由于目前中国许多行业还面临行业集中度低,产业结构不合理、企业规模小、厂 家多、技术落后等问题 ,而且在外资竞争者虎视眈眈的情况下 ,以扶持、做强做大优势企业和整合竞 争力差的中小企业为主要标志的行业内整合工作将形成愈演愈烈之势。
(四)跨国并购将以战略联盟为主.在未来一段时期 ,中国企业跨国 并购将发生以下一些变化 : 1.交易活动将在更为 广阔的行业背景下增长。2.大型能源驱动型并购 仍将持续增长。3.私人资本机构在中国的对外并 购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4.国际企业与中国强强合作的趋势更加普遍。5.跨国并购以创建品牌为主6.跨国并购将更多地依托国际资本市场进行7.发展并购能力将成为决定性因素。后股权分置时代的上 市公司收购时指出 ,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将表现出 以下几个新的特点 :(1).收购方式的复合化。一般 意义上的协议收购将不复存在 ,但是 ,只要控股股 东持有巨额股份的情况存在 , 就存在该控股股东 以协议的方式出让其持有股份的可能性;(2).收购定价的市场化。协议收购中的“ 约定 价格 ”即以净资产为基础的约定收购价格 , 将为 , 二级市场上的市场价格所代替。(3).重组方式的多样化。在后股权分置时代 , 相对于上市公司的资 产重组与相对于股东股权并购的有机结合将得以充分体现 ,定向增发换股、缩股、回购等组合手段 将在市场上得以运用自如。(4).对抗手段的多重 性。股权收购与反收购、权力重组与反重组将在市场上频繁出现 , 反收购的对抗手段将出现多样 化的趋势 ,以章程设定反收购条款、白衣骑士 ” “ 战略、毒丸战术 ” “ 等将屡见不鲜。(5).中介功能的重要性越来越重要。在后股权分置时代 , 随着上 述趋势的出现 ,市场上将出现一批真正专业的并 购投行、并购律师、并购会计师和并购评估师。(6).监管理念的效率化。就监管部门而言 , 一是加强 监管的问题 ,如对外资并购中国上市公司的监管 , 如何实现法规更统一、审查更有力、反垄断更有效 等。二是效率优先的问题 , 在监管中应坚持效率优先原则、发展原则 ,在促进并购的同时实现并购行为的规范化。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进一步推进 ,再加上新公司法、新证券法的出台以及正在进行的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的修订 , 要约收购使敌意收购成为可能 ,同时也为敌意收购增添了工具。外资影响和推动的上市公司并购将增加。上市公司间 的合并将增多。全流通后 ,如果两家上市公司需、要合并 ,定价时仅考虑两家公司的流通股股东的利益即可。
(五)是“ 蛇吞象 ” 成为可能。未来衡量 公司规模的主要指标将是公司的市值(即股价与 总股本的乘积)。资产规模小、现实盈利水平不 高的公司也会由于其未来的成长前景而获得投资 者认可 ,从而获得较高的市值。这样 , 轻资产、高 市值的公司可以通过支付自身股份对价收购重资 产、低市值的公司 , 因而“ 蛇吞象 ” 将成为可能。六是未来的并购将主要通过证券市场进行。发股 收购不仅仅是支付方式的改变 ,更重要的是 ,这使 得以上市公司为收购主体的并购成为主流。尤其 在我国目前的金融制度下 , 商业银行无法为并购 提供过桥资金 ,单纯靠现金支付决不可能支持大 型的并购交易。而股票加现金的混合支付模式— 旦被市场接受 ,将促成几十亿甚至上百亿的大型 并购 , 从而加速产业整合 , 加速优势企业做大做 强。这样 ,连续几年来上市公司并购被逐渐边缘化的趋势将一去不复返。
5.电力生产企业安全检修现状及发展趋势论文 篇五
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深入发展,世界各国正愈来愈深地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中国更加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大潮之中,中国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中国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必须从出口导向战略向国际化经营战略转变。
一、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动因和条件
1.企业国际化经营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我国是发展中大国,石油、天然气以及许多重要矿产资源、森林资源、渔业资源等蕴藏量不足,即使国内拥有一定的资源量,人均占有量也比较低。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经济发展与部分自然资源短缺的矛盾逐渐显现。在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新形势下,我国必须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和做法,实行跨国配置资源,加强境外资源开发合作与综合利用。2.大规模引进外资为企业国际化经营提供了学习条件和市场机会。根据2005年《世界投资报告》,2004年中国以610亿美元的外国直接投资额,继续成为发展中国家的最大外资流入国,在全球范围内仅次于美国(960亿美元)和英国(780亿美元),居第三位。截止到2004年,中国累计实际利用外资为5621.01亿美元。随着跨国公司不断进入中国市场,将跨国公司的文化和形象带入了中国,我国一些在国内市场上发展势头不错的大中型企业,越来越倾向于认为,仅在家门口获得成功已不足以说明一个企业的竞争力;从事国际化经营,成为跨国企业,能在国际竞争环境中获胜,才是真正的优势企业。同时,跨国公司大量在华投资使中国企业增长了跨国经营的知识,提高了能力。国内企业通过与跨国公司的交流与合作,扩大了信息渠道,为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创造了更多的市场机会。此外,大量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将不同程度地导致双边关系的改善,这为中国企业跨国经营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3.企业国际化经营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趋势,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从国际投资理论中关于发展中国家海外投资的动因来看,我国企业到了有必要向海外发展的阶段。根据英国学者邓宁对发展中国家提出的投资发展周期理论,一个国家在其投资发展周期上存在四个阶段。在第一阶段,外来投资和对外投资都很少或者没有,因为没有独特的技术,对外来投资也不持欢迎态度;在第二阶段,国内经济有了发展,开始吸引外资,而对外直接投资仍然很少,并且对外直接投资的目的是为了取得外国技术或“购买”进入外国市场的权力;在第三阶段,本国企业逐渐成长,外来资本和对外直接投资都在增长,该国在直接投资领域开始参与国际分工;第四阶段,该国成为直接投资净输出国,对外投资大于外资的流入,这表明该国企业的资金、技术实力都十分雄厚。不少专家认为,目前我国对外投资水平处于第二与第三阶段之间,在今后的5—10年中,我国会进入第三阶段,对外投资会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就目前我国企业的整体实力来看,2004年,中国500强企业的销售收入为89935亿元,占当年GDP的77.04%;当年进入世界500强的中国企业达到18家,行业分布在贸易、金融和制造业等不同领域①。而且,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磨练,我国有相当一部分企业或企业集团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拥有懂经营、会管理、熟悉国际惯例的人才,有的发展成为拥有著名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竞争能力强的大公司或企业集团,具有了开展跨国经营的能力和需要。
4.国际化经营是减少贸易摩擦,避开贸易壁垒的一条有效途径。从世界各国的经验看,国际贸易摩擦和贸易壁垒的刺激往往是推动企业从事跨国经营的重要原因。目前,中国制造业生产能力和加工水平都得到了很大提高,许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相当的份额,据统计,2004年,中国纺织品出口达到950亿美元,占世界纺织品贸易的1/4;中国钢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24%;手机产量占1/3;数码相机占1/2。中国已经是世界电视机生产和出口第一大国。随着中国对外出口增长迅速上升,国际贸易摩擦和各种贸易壁垒也与日俱增。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遭受反倾销最多的国家。2004年,共有16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发起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及特保调查案件57起,涉案金额12.6亿美元②。而对外直接投资,进行跨国经营,一方面,可以帮助我国企业顺利绕开贸易壁垒,并享受东道国的诸多优惠政策,另一方面,到海外投资,建立营销网络,可及时了解当地市场信息、发展动向,更好地贴近国际市场,从而发挥各种比较优势,增强产品竞争力,并最终扩大我国企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占有率。5.国内市场竞争压力的增大和发展空间的制约使企业产生了向外拓展的内在需求。改革开放20余年后的今天,中国企业在国内的生存环境已经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市场竞争已非常激烈,发展空间的制约已使一部分企业产生了向外拓展的内在需求。在这方面,中国的家电企业走出去的需求就更为明显,到海外投资已经成为其转移过剩生产能力的重要出路。
二、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现状与特点 1.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进程
我国企业国际化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而发展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改革开放方针后,我国企业开始尝试进入国际市场。1988年国务院正式批准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为跨国经营试点单位,这标志着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进入了自觉推广阶段。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后,企业纷纷把国际化发展提高到进一步扩大开放、促进经济发展的战略角度来考虑并使其与自身的多元化发展战略相结合,从而使企业国际化进入新的发展阶段。90年代中期,随着中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的不断延续和外汇储备的不断增加,国内企业界和学术界对我国企业走出国门从事国际化经营的问题开始重视起来。当时普遍的观点是在中国国际收支处于顺差的背景下,中国企业不仅有必要走出去,而且有了走出国门,到海外投资,在全球范围从事资源的利用与生产的现实条件,这为企业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但是,在这个阶段,企业国际化经营问题尚未成为国家的发展战略,还处于理论探讨和舆论准备阶段。
(转载请注明网络来源:CSSCI学术论文网;免费下载本篇学术论文)90年代末,随着中国加入WTO进程的加快,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问题逐渐被政府有关部门提上了议事日程。1999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外经贸部、国家经贸委、财政部颁布的《关于鼓励企业开展境外带料加工装配业务的意见》,这被认为是中国企业“走出去”开放战略的前兆性标志。2000年党中央明确提出实施“走出去”战略以来,“走出去”战略成为中国经济发展和加入WTO后迎接国际竞争的重要战略措施之一。此后,党的十六大以后的历届全会、国家《十五计划纲要》和《十一五规划》都明确指出,实施“走出去”战略是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大举措,鼓励和支持有比较优势的各种所有制企业对外投资,带动商品和劳务输出,形成一批有实力的跨国企业和著名品牌,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
2.“十五”期间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基本状况与特点 “十五”期间在国家各政策的支持和鼓励下,我国企业的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实现了跨越式增长,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企业国际化步伐明显加快,各项业务总量持续增长。据商务部数据显示,截至2005年底,我国累计对外直接投资额超过500亿美元,境外中资企业超过1万家。其中,2002—2005年中国企业累计对外投资净额179亿美元,年均增长36%③。2001—2005年,对外承包工程累计完成营业额726亿美元,年均增长24%,比“九五”时期增长一倍。统计显示,“十五”期间,中国从事跨国经营的企业达3万多家,对外承包工程企业1800多家,对外劳务合作企业600多家。2004年,16家中国企业进入世界500强,49家中国企业进入世界最大225家国际承包商行列。
(2)“亚洲为主,发展非洲,拓展欧美、拉美和南太”的多元化市场格局初步形成。“十五”期间我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和其它跨国经营活动的地域市场进一步拓展。截至2005年,中国企业的对外经济合作业务已遍及全世界近200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亚洲仍是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最大市场,但所占份额有所下降,比2004年下降了近9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对北美、大洋洲、非洲和亚洲的直接投资增幅在80%以上,对非洲和拉美的承包工程与劳务合作业务增幅在60%以上,基本形成了“亚洲为主,发展非洲,拓展欧美、拉美和南太”的多元化市场格局。截至2004年底,我国企业累计对外直接投资的地区分布和累计对外直接投资净额前20位的国家地区,分别见图1和表1。
图1 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地区分布(2004年末累计额)资料来源:商务部、国家统计局:《2004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非金融部分)》
表1 截至2004年中国累计对外直接投资净额前20位的国家地区 单位:亿美元序号
国家(地区)
累计净额
01
香港
303.93 02
开曼群岛
66.60 03
英属维尔京群岛
10.89 04
美国
6.70 05
澳门
6.25 06
韩国
5.62 07
澳大利亚
4.95 08
新加坡
2.41 09
百慕大群岛
1.85 10
泰国
1.82 11
苏丹
1.72 12
越南
1.60 13
赞比亚
1.48 14
日本
1.39 15
德国
1.29 16
西班牙
1.23 17
秘鲁
1.26 18
墨西哥
1.25 19
俄罗斯联邦
1.213 20
马来西亚
1.23
资料来源:商务部、国家统计局:《2004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非金融部分)》
(3)企业跨国经营的优势行业仍然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源开发、加工制造业和服务贸易成为我国对外投资的三大支柱领域。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不足问题日益突出,包含石油、天然气开发在内的采矿业,成为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重点领域。采矿业与以通信设备、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制造以及纺织、交通运输设备、医药设备、冶金等为中心的制造业的投资、商业贸易和商务服务业的投资占据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70%以上的份额,见表2。
表2 2003—2004年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净额的行业分布
2004年
2003年
总额(亿美元)比重(%)
总额(亿美元)比重(%)
采矿业
32.7
13.8
48.4 交通运输业、仓储业 8.3
15.1
-批发和零售业
14.5
3.6
12.6 制造业
7.6
13.8
6.2
21.8 商务服务业
7.5
13.6
2.8
9.8 农、林、牧、渔业
2.9
5.3
1.4 对外直接投资净额
28.5
资料来源:根据商务部、国家统计局:《2004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非金融部分)》和《2003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非金融部分)》编制
(4)跨国并购已经成为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方式。“十五”期间,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由“绿地投资”向跨国并购等方式扩展,就2005年来看,1—11月境外并购类投资占同期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54.7%,主要集中在电讯、汽车、资源开发等领域。而境外加工贸易类投资占总额的42%,主要集中在轻工、机械、建材、电子、纺织服装等行业;其他类投资占4.2%。④(5)投资主体更加多元化,国有企业所占比重下降。2004年,国有企业占整个境内投资主体的比重由上年的43%降至35%,而有限责任公司及私营企业对外投资比重则分别比2003年上升了8和2个百分点,达到了30%和12%,详见图2。
图2 2004年境内投资主体按企业登记注册类型分布情况
资料来源:《2004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非金融部分)》(6)大型和特大型项目增多,技术含量提高。单个项目的平均对外投资额不断增加,2004年达到448万美元,见图3。就2005年1—11月来看,投资金额超过1000万美元的项目投资额总计43.1亿美元,占投资总额的62.6%。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在5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有91个,累计合同金额118亿美元,占新签合同总额的47.2%,其中上亿美元的项目有39个。一批境外研发中心、工业产业集聚区逐步建立。对外承包工程向EPC总承包、BOT等更高层次发展,大型项目增多,技术含量提高。
图3 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平均规模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年鉴》(2000—2003)和《中国商务年鉴》(2004—2005)有关数据计算。
(7)企业国际化经营对促进国民经济和对外关系发展的作用日益明显。我国企业不断增加在境外从事家电、机电、纺织、服装、轻工等行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不仅配合了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带动了机电成套设备和自有技术出口,而且增进了我国与周边和发展中国家的友好关系,促进共同发展。
(8)企业“走出去”战略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加入WTO以后,针对世界经济发展变化的新形势,结合我国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广大企业自身发展壮大的需要,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支持、保障企业“走出去”的政策和便利化措施,为企业加快实施国际化经营战略营造了良好的体制环境和政策环境。2004年商务部制定下发了《关于境外投资开办企业核准事项的规定》,并与国务院港澳办联合下发了《关于内地企业赴香港、澳门投资开办企业核准事项的规定》,在全国范围内下放境外投资核准权限,简化手续,进一步体现了在市场化原则下国家投资体制改革的精神和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对推动中国企业对外投资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商务部联合外交部或单独制定发布了《对外投资国别产业导向目录
(一)》、印发了《在拉美地区开展纺织加工贸易类投资国别导向目录》、《在亚洲地区开展纺织服装加工贸易类投资国别指导目录》,旨在完善对外投资服务体系,为各种所有制企业对外投资提供国外信息服务。此外,我国还建立了《国别投资经营障碍报告制度》,通过多双边机制解除对外投资合作障碍、维护我企业合法权益。同时,建立国内有关行业组织、我驻外使领馆经商机构、境外中资企业商会、国内投资主体等共同参与的形式多样的协调机制,加强行业自律,规范企业经营行为。
三、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十五”期间,尽管我国企业国际化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由于我国企业对外投资起步较晚,目前的国际化经营总体上仍带有发展中国家企业国际化初级阶段的明显特征。具体表现在:
1.企业对外投资规模尚未达到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国际化经营的总体实力相对薄弱
据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发布的2004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2003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出)流量为6122亿美元,存量为81969亿美元,以此测算,200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分别仅占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流出)流量、存量的0.9%和0.55%。此外,有关资料表明,2000年引进外资与对外投资的比例,发达国家平均为100∶110,发展中国家平均为100∶13⑤,而我国2004年为100∶9.0,虽然较2003年(100∶5.4)有了大幅度的提高⑥,但仍未达到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就单个项目的平均对外投资额来看,虽然2004年达到448万元,但是仍低于发展中国家450万美元的平均水平,与发达国家600万美元的平均水平相差更远。由于规模偏小,导致了海外中资企业盈利能力低下。
2.企业缺乏技术优势,创新能力不强
中国企业的技术进步明显不足,不仅同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同一些新兴工业化和发展中国家相比也存在一定差距。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公布的2001年世界主要国家技术成就指数(TAL)评价体系和资料,72个参加评估的国家和地区技术成就指数平均为0.374。其中,中国技术成就指数为0.299,排名第45位,居世界中等偏下水平。3.多数企业以价格和廉价劳动力来塑造企业的竞争优势
根据牛津大学教授雷乐(Lall)对80年代新兴工业国家企业的跨国经营的研究⑦,认为发展中国家的企业竞争优势主要是与区域市场相适应的技术和能力。他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的竞争优势作了比较(见表3),与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相比,我国企业多数不具有对外直接投资的特定优势,主要是依靠价格和廉价的劳动力来塑造竞争优势。就我国的家电行业来看,优势也主要在加工制造业环节,大部分产品的核心部件仍然需要从国外进口或依靠国外技术生产。
表3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竞争优势的比较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1)企业规模
(1)企业集团(2)与资本市场的邻接程度
(2)适应本土化的技术(3)专利技术和专有技术
(3)有限的产品差别化能力(4)产品差别化的能力
(4)营销能力(5)营销资源
(5)适应本土化的管理(6)管理技术和组织资源
(6)低成本(特别是管理人才和技术人员)
(7)成本领先策略
(7)“血缘”、“地缘”等关系(8)垂直一体化
(8)投资地有优惠条件(9)投资地有优惠条件 资料来源:Sanjaya Lall, The New Multinationals, Chichester: John Wiley & Sons,1983.4.企业缺乏国际直接投资和跨国经营的经验
主要表现在,一是投资区位选择不当。如纺织品业是中国的传统产业,并具有国际比较优势,其对外直接投资应选择低于或相当于我国发展水平,资源条件适宜纺织业发展的地区,以发挥并强化中国纺织业的比较优势。但目前纺织业大量投资于纺织品同样较为发达的印度等国,以致造成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降低了对外投资效益。⑧ 二是本土化能力差。目前,中国海外投资的企业大多使用自己的员工,高的多达80%以上。这不仅提高了成本,也影响了企业的本地化经营。三是相当部分企业的海外市场开发能力不强。长期以来,受传统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大部分企业没有对外贸易经营权,必须通过专门的外贸公司以间接出口的方式来开展涉外业务,这把制造商和国际市场隔绝开来,企业无法直接接触目标市场,不能积累自己进入市场的经验,并及时了解目标市场的需求,使得我国相当一部分企业对海外市场环境认识不够,海外市场开发能力不强 5.体制障碍仍未彻底消除
虽然近两年来,国有投资主体在对外投资中所占的比重有所下降,但仍然居第一位,这样,在目前对国有资本仍然缺乏有效监督机制的情况下,对外投资往往成为资金外逃,化公为私,损公肥私的渠道和手段,这种缺乏监督机制的海外投资必然导致失败。此外,目前中国对外投资审批制度仍然存在效率低,门槛高,不同所有制歧视等问题,也使一些企业失去海外投资的有利时机。6.宏观管理政策尚不配套
世界经验表明,企业在海外投资初期往往是依靠政府促进政策的强大力量获得成功的。目前,我国政府虽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的政策和措施,但由于我国对外投资尚处于起步阶段,与之匹配的政策支持体系尚不配套,企业在海外投资中缺乏政府财政、信贷、税收等方面的支持,往往难以应对海外竞争对手的强大压力。
四、“十一五”期间企业国际化经营发展趋势展望
1.在继续保持对发展中国家投资的基础上,逐步加大对发达国家的投资力度,增加对外投资的总体规模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和其它跨国经营活动的地域市场主要分布在发展中国家和周边地区,并且有了一定的投资基础和经验。鉴于目前的状况,从投资区位上看除保持在亚洲地区投资的优势外,应逐步扩大对拉美和非洲地区的投资。在此基础上,不断加大对发达国家的投资力度。这是由于发达国家一直是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地区。它们拥有世界先进的技术、管理,以及悠久的海外投资历史,这些都是可供发展中国家学习和借鉴的经验。日本、韩国等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通过向发达国家投资获取了先进技术,加速了本国的产业技术升级,这无疑也为中国企业提供了一个可以借鉴的重要途径。结合我国的现实情况,首先,有一定技术条件的高新技术产业应率先进入发达国家和地区。这类产业主要包括电子、通信、航空航天、生物工程等行业,虽然这些行业与国外先进技术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但是,通过加强对发达国家投资,以海外公司的区位优势为平台获取世界领先技术,有利于迅速向母国扩散,加速提升我国技术水平。其次,已经积累了较丰富的投资经验和市场经验的优秀企业如海尔、华为、联想等,应率先向发达地区投资。第三,积极鼓励企业在发达国家和地区设立研发中心。通过海外研发中心可以雇用大量当地科学家、工程师,有利于较快获得前沿的技术信息。2.鼓励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
我国是一个以中小企业为主的发展中国家,在组建大型综合性产业集团的同时,也应重视鼓励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由此形成多元推动、合力发展的“走出去”的新格局。国际经验表明,中小企业机制灵活、机动性强,容易在国际市场中寻求空缺,从而在国际化经营业务总量中赢得较大份额。当前,我国中小企业存在着内部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和规范科学的管理制度,技术创新能力低下等问题。为了保证我国中小企业能顺利地进行国际化经营,首先,中小企业自身必须进行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搭建一个有效的管理平台,建立规范、科学的现代管理制度,促进企业人力资本效用实现最大化发挥,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强化企业技术产权保护意识。其次,政府应改革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扩大中小企业的外贸自主权,简化相应的审批程序,加强管理,积极推动中小企业进行国际化经营。第三,完善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社会服务体系。从西方发达国家推动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对策可以看出,中小企业由于自身力量有限,在国际化经营中往往需要完整的社会服务体系的支持。因此,我国应建立一套完整的社会服务体系,为中小企业在人才培训、市场调查、经营管理咨询、以及可行性研究等方面提供帮助。此外,政府还要进行一定的金融改革,在进出口银行增加满足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所需的信贷项目,并采取措施鼓励商业银行向中小企业提供出口信贷,国家提供政策性出口信贷担保等等,为中小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提供信贷支持。
3.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大科技投入和研发力度,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
创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也是企业国际化的关键。国外大公司特别是跨国公司都是靠创新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与跨国公司相比,我国企业在核心竞争力、特别是创新能力上差距尤为突出。我国企业研发人员比重不足10%,而美国和日本平均超过30%,有的甚至超过50%。研发投入比重,我们平均不足销售额的3%,而一般跨国公司超过10%,微软等高新技术企业更是接近20%。国外大公司不仅在技术创新上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到中国建立合资企业时,甚至要求取消中方原有研发机构、商标和品牌,把核心技术牢牢控制在自己手里。目前,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本土化已从简单的技术转让转向研究开发。到2004年底,来华设立研发中心的跨国公司达到700多家,涉及电子、通信、化工、汽车、医药等众多领域。
面对跨国公司的先发优势,我国企业要实现国际化,绝不可把创新能力的提高寄托在人家的施舍上,必须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因此,在“十一五”期间,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大企业研发的投入,构建鼓励创新的机制,完善企业的技术创新系统,通过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技术追赶实现技术升级;增加企业产品的科技含量,使产品质量要满足国际标准化要求;此外,还要增加人力资本投资,善于引进和使用人才,特别是高级科技人才。
4.重视产品品牌建设,提高产品竞争能力,着力培育中国的世界跨国公司
品牌是企业的形象。拥有自己的品牌,一个企业才拥有进入世界市场的通行证。日本从品牌做起,进行了30余年不懈的努力,逐步使欧美发达国家和全世界接受了“日本制造”。丰田、本田、索尼、松下、东芝等,成为家喻户晓的全球品牌。韩国从20世纪80年代起倾尽国力培育大企业,现代、三星、LG等品牌不断向世界发出强有力的信息,逐步为世人所认知和接受。而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最主要的竞争优势是成本优势和产品优势,缺乏国际知名的品牌。因此,如何建立中国品牌的高品质形象,快速扭转全球消费者对“中国制造”低质低价的印象,已成为考验中国企业的难题之一。
为此,我国企业要善于学习发达国家品牌建设的经验,在品牌建设上要具有长远眼光,舍得投入资金,要有品牌建设的长远规划和具体实施步骤,要重视现有品牌的保护和培育,积极开展以品牌为中心的国际营销和服务,扩大产品市场,拓展发展空间,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逐步打造自己的国际知名品牌,提升企业的国际地位。就通过拓展全球市场实现自有品牌和企业的国际地位提升而言,海尔集团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按照国内、出口、FDI三种市场开拓方式齐头并进、大致均衡的原则,1992~2003年间,海尔家电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长76.2%;正由于全球范围潜在市场相对巨大,2003年海尔在全球范围实现主营销售收入116.9亿元。主要由于国际市场规模扩张,海尔品牌和企业地位获得了国际承认:全球著名战略调查公司Euromonitor(欧洲透视)公布,2003年海尔跃升全球第二大白色家电品牌,世界品牌实验室在2004年1月则将海尔排在“世界最具影响力的100个品牌”的第95位。
5.转变经营方式,大力推进本土化战略,与当地企业一起成长 本土化是企业国际化进程的必然阶段,是企业在人员、生产、销售和研发几个重要方面实现国际化转变的必由之路。我国企业只有顺应国际形势发展的需要,转变经营方式和经营思路,走本土化经营的道路,才有可能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为此,一是要实施“全球公民”战略,积极融入东道国经济。IBM、SONY、菲力浦等全球公司在跨国经营中都极力淡化本公司的民族身份。二是树立当地服务意识。跨国公司在海外经营中十分注意为当地服务,它们把自身利益与东道国利益有机地融为一体,这不仅为树立其全球品牌奠定了基础,也使跨国企业深深扎根在东道国的土壤中。三是积极吸引使用当地员工和管理人才。著名跨国公司沃尔玛、通用电气、摩托罗拉等企业在中国经营中,员工的本土化都在90%以上。四是尊重当地风俗习惯,融入当地企业文化,实现共同发展。
6.完善相关的政策、法律体系,为企业国际化经营创造便利条件 政府的宏观管理和政策上的支持,是发展中国家的企业进行国际化发展的一个基本条件,近20多年来,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通过制定和实施鼓励和保护政策,促进和加速了这些国家的企业国际化发展的步伐,培育了一批有实力的国际企业。我国近年来,虽然陆续出台了一些支持和鼓励企业“走出去”的政策和措施,但尚不完备。为此,政府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引导企业国际化发展的方向并规范其行为,使其符合本国的总体利益。鉴于我国目前情况,首先,应加紧制定《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法》和《境外合资经营法》等一系列既有中国特色、又符合国际惯例的法律、法规,使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做到有法可依,促进我国企业国际化发展的规模和速度,提高我国国际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其次,建立健全财政、金融、外汇、税收、保险等配套政策,对有发展潜力的行业(如高新技术产业)、对国内企业关联带动性强的企业进行扶持,提高其竞争力。
二是明确对外投资主管部门,理顺对外投资管理分工,彻底改变境外投资多头管理的问题。应将商务部和国家发改委的对外投资职责重新整合,明确分工。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单个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成功率,而且可以提高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整体协调性和规模经济效益。
6.电力企业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论文 篇六
最近几年,我国的电力安全问题得到了重视,电力企业加强了安全管理意识,采用了一些措施,使电力企业发生事故的数量逐渐降低,由2010年发生61起降低到2015年40起。但是,40起事故的发生造成了数十人的伤亡,暴露出我国电力企业生产中依然存在着问题,必须改善才能使电力企业更好的发展。
1我国电力企业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1.1安全生产的管理意识不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用电量逐渐增加,国家对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问题得到了一定的重视,出台了相关的规章制度来加强电力企业的安全管理意识,但是当今大大小小的电力安全事故时常发生。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企业不能根据国家规定的相关制度,企业安全管理的意识不高,对安全生产监管不严,在工作中员工工作态度不端正,常常会发生错误或者是进行违规操作,增加了电力企业工作中不安全的因素[1]。
1.2安全生产的监管不严
当前,国家对电力企业生产安全管理的意识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在当今的电力企业中,仅仅只有相对完善的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而没有完善的监管制度,使电力企业中的安全问题时有发生。国外的电力企业进行生产工作时,国家、人民以及社会中的各行各业都对其进行着有效的监管,减少电力企业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出现问题了也能很好地解决,使其能更好地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作用。例如在西方的发达国家中,电力企业内部设立了一个独立的部门,这个部门的工作只是对生产工作进行监管,同时国家的法律,社会的舆论以及其他各行各业都对其进行了有效的监督,使得电力企业在生产安全管理中做的很好,大大的降低了安全事故的发生率[2]。
1.3生产设备不足
电力企业的正常运行,需要使用大量的机械设备进行操作,这些机械设备优劣也同样能严重的影响电力企业的安全。在西方发达国家,由于其工业革命比较早,科技研发比较发达,使得电力企业在生产工作中全部实施了自动化控制,减少了工作人员,安全事故发生率很低。而在我国,工业发展比较晚,科技与西方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使得我国电力企业在生产工作中自动化程度不高,使得大量在西方国家使用自动化机械来完成的工作仍然是由工作人员来进行,由于人员自身的问题,就会增加事故的发生率,给电力企业的安全运行带来了严重的影响[3]。同时,在正常的运行过程中,机械设备往往会发生故障,使用较高的自动化机械可以快速的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而我国自动化还不完善,机械设备发生的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并解决,严重威胁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1.4人员综合素质低
在任何工作中,人员的综合素质往往起到了最重要的作用。而电力工作是一项高危险的工作,需要更高综合素质的工作人员,尤其是安全意识,如果不满足这一要求的话,会对电力企业的生产工作带来严重的后果。在国外的电力企业中,电力工作人员上岗之前,要对其进行严格的技能考核,只有合格者才能有机会进入工作中,在技能考核完成后,还需要对人员的其他素质,比如说安全意识、工作素质等进行考核,只有全部达标的人员才能进入到岗位中,如果有一项不合格就将会被拒之门外[4]。而在我国的电力企业中,尤其是在进行高危险操作的工作中,往往都是那些专业技术水平不高的人员来完成的,这样虽然降低了电力企业的投入成本,但是由于人员知识水平以及素质的问题,会增加生产工作中的安全隐患,产生大量的安全事故。
2改善我国电力企业安全管理的对策
2.1加强企业的安全管理意识
在工作中,具有良好的工作意识,才能引导行动正确。我国电力企业在工作中常常会出现一些安全事件,使得企业的经济效益降低以及对工作人员的生命造成了伤害,部分原因来源于企业的安全管理意识不强。因此,加强企业的安全管理意识,能促进企业安全生产。这就要求企业的高层人员重视国家出台的关于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制度,根据国家的相应制度,制定完善的安全生产制度,使其深入到每一个员工的心中,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企业的安全管理意识[5]。
2.2加强企业的生产设备建设
机械设备在电力企业的生产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加强电力企业的生产设备建设,使其实现全面自动化控制,才能为电力企业的正常发展提供良好的保证。因此,国家的相关部门应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加强机械设备自动化的研发力度,根据国外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自身发展的特点,创造出适合我国国情的自动化机械设备。在生产工作中尽量做到全面自动化,减少生产工作中人员的工作量,使人为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率降到最低[6]。机械设备自动化的研究要与时代相结合,使设备的更新跟上时代的步伐。在机械设备使用过程中,要经常对其进行检修,在问题出现初期就能发现,并尽快地解决问题,使机械设备能安全稳定的工作,以免问题的积累对生产造成严重影响。同时,加强操控机械人员的培训,使其对机械设备有足够的了解,以便进行安全有效地操作。这样对机械设备进行有效的管理,为电力企业的安全运行提供了保障。
2.3建立严谨的监管制度
在电力企业的运行过程中,一个完善的监管制度对企业的安全管理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就要根据我国现有不完善的制度进行改变,使其变得更加的完善,为电力企业安全管理工作提供更好的依据。国家对电力企业的安全管理问题更加的重视,才能使国家对电力企业的监管效果达到最好。在监管过程中,要对表现良好的电力企业给予奖励,比如说减免一定的税收等;对存在安全隐患较少的企业进行批评教育,而对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企业就要严惩,使其能正确的认识到自身的错误[7]。在加强国家对企业监管的同时,也要加强企业自身内部的监管。在企业的内部监管过程中,要建立相应的评估准则和惩奖措施,根据评估准则对其进行考核,分数高的要对其进行奖励,评估低的要对其进行一定的惩罚,使用强制的手段让工作人员的工作意识得到加强。
2.4加强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在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中,人员素质不高是产生问题最多的因素。因此,在电力企业安全管理工作中,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是其中最主要的内容。学习国外的用人原则,建立完善的考核标准来对专业技能、安全意识、工作意识等进行考核,只有考核达标的人员才能进入电力企业工作。同时,继续培训电力企业现有的工作人员,使其专业技术能力得到加强,在生产工作过程中减少问题的产生。工作人员的素质中安全意识最重要,因此,还要对工作人员进行相应的安全培训,使其具有较高的工作安全意识。在生产工作中工作人员要保持高度的安全意识,尽可能减少安全隐患[8]。
3总结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电力的需求不断增加,电力企业社会地位得到了加强。而电力企业的安全问题是主要问题。因此,我国电力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做得更好,才会更好地推动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长龙.浅谈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08(01):160.
[2]张殿光.电力线路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4,05(13):57.
[3]何格.基于电力企业调度运行管理的安全控制对策探析[J].科技与创新,2014,12(15):91.
[4]朱明月.新时期电力企业安全管理面临困境与对策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10(22):19.
[5]刘江.浅析加强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创造企业稳定效益[J].河南科技,2012,06(24):126.
[6]王学.建设单位在电力基本建设中加强施工承包商的外包单位安全管理对策[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0,07(05):32.
[7]章舸,杨震,余忠东.新时期我国电力企业发展之道———电力安全管理[J].电力技术,2010,04(19):91.
7.电力生产企业安全检修现状及发展趋势论文 篇七
1.1 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存在严重不足
我国涉及到的农产品范围较为广泛, 除了日常的基础农作物以外, 各种水果蔬菜都是日常消费的重点, 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以及农业发展的滞后, 很多生产中为了谋取利润, 对于质量的要求在逐渐的降低, 目前我国农业存在这样的现状, 在一些较为偏远的位置, 往往是青壮年外出务工, 这样能够创造更高的收益, 而在家留守的多为妇女, 老人和儿童, 由于劳动力的缺乏, 很难独自完成无公害的农产品生产。目前我国很多消费者已经有非常广泛的食品安全意识, 但是受到经济条件的限制, 便宜的农产品更受人们的喜爱, 因此绿色产品和有机食品虽然在我国推广了较长时间, 但是一直在市场上没有占据较高的地位。我国近些年来对于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已经放在我国改革发展的重要位置, 但是很多区域基础农业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 农药的使用依然非常广泛, 这样不仅仅对于农产品安全会造成非常大的威胁, 还会破坏土壤结构, 造成环境污染。
1.2 环境恶化以及工业污染的影响
虽然我国处于经济发展重要的时期, 但是不能否认的是, 我国目前依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 科学技术相对于发达国家比较落后, 而农村又是我国建设的弱点, 因此科学技术更加的落后。很多农村农产品的检测依然没有有效的完成, 主要表现在监测力度不够严格, 检测设备落后和检测人员的素质较低。检测人员不能完全对工作进行开展, 监督部门监督的力度不够, 另外很多农产并没有形成专职的检测机构, 这都是检测力量薄弱的具体表现。
随着我国生态环境的破坏, 工业废弃物也会对我国农产品造成污染近年来, 随着工业的发展, 导致了环境的恶化已经不是神门新鲜事情, 而农业生产地的污染, 间接的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威胁。
2 改善我国农业安全生产状况的策略
2.1 禁止高毒农药的使用
随着人们的观念的改变, 以及人们素质的提高, 可持续发展战略已经逐渐被人们接受和认可,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意义是既要满足于这一代人们的需求, 同时不损害后代的资源和利益为前提。而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中, 对于生态环境的重视, 和经济持续性和社会持续性的发展需要做出正确的认识, 其中生态环境的持续性是最为基础的部分, 是经济持续的基础条件, 而社会持续是前两者的共同目的。因此在这样的条件下, 高毒农药的使用会逐渐被农业部重视, 高毒农药不仅会对农作物的安全生产造成非常大的威胁, 还会对土壤造成非常大的损害, 影响后代农业的继续发展。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农药必须严格按照国家《农药安全使用标准》和《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2.2 发展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是我国近些年来推行的一种新型的发展模式, 生态农业是农业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途径, 那么这种途径主要以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为前提, 充分利用现在的资源促进经济的发展, 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3者融为一体。目前我国依然并长期处于经济发展中国家水平, 而生态环境遭受到了巨大的破坏, 而农作物的安全生产也因此遭受到了非常大的威胁, 极大的阻碍了我国农业的发展。而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将在一定程度上大幅度的提高我国农业发展水平, 并且延长我国农业发展寿命, 对于我国农作物生产状况改善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在技术上, 根据生物群落学、生态学特征以及生物之间互利共存的关系组建合理的农田生态系统, 另外充分利用太阳能以及水分和矿物质元素, 使得资源的有效利用最大程度的发挥出来。
3 农作物安全生产的发展趋势
我国经济虽然在不断的发展, 工业和第3产业的经济在飞速的发展, 但是不能否认的我国农业依然处于比较落后的阶段。因此改善我国农作物安全生产现状, 是保证我国农产品安全生产不能回避的任务。随着我国对于绿色产品和有机产品的认识不断的加强, 人们对于农作物的生产要求也会提高, 在这样的背景下, 就要求加大农作物安全生产意识, 规范当前的农药使用。在农业的发展道路上不断的推广绿色无公害食品。通过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以及农产品品牌创建等相关工作来推进我国农作物生产的源头洁净化, 为我国农作物的安全生产提供坚实保障。
4 结束语
综上诉述, 本文对目前我国农作物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安全威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并提出了解决办法,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农作物的安全问题逐渐被会人们重视, 因此未来农作物会向着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发展。
参考文献
8.碳一化工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篇八
关键词 碳一化工;合成产品;关键技术;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 TQ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051-0200-01
1 基于一个碳原子化合物化学工业概述
以含一个碳原子化合物为基础的化工生产,是早在乙酸生产中提出的,简言之为“碳一化学”,即从合成气生产甲醇,通过铑络合物的催化体系进而反应生产乙酸。广义上看就是以一个碳原子化合物为生产原料的化工生产,如甲烷、一氧化碳、二氧化碳、HCN、甲醇等所参与的化学反应,都可以被定义为碳一化学。到了上个世纪的末期,日本催化学会的碳一化学委员会将碳一化工定义两个部分,即制造一氧化碳、氢或者合成气的技术和利用一氧化碳以及合成气制造化学品两个部分。近些年碳一化工体系被不断拓展,包括了合成气生产,即天然气、煤层气、煤炭、重质油等转化而获得;还有甲烷为原料合成碳数为两个或者多个的化合物的化学和工艺。这些都可以看做是以含一个碳原子化合物为基础的工业生产。
2 碳一化合物的主要产品以及生产工艺分析
2.1 甲醇羰化工艺
在20世纪70年代,碳一化工得到了各国的重视,目前采用甲醇羰化合成乙酸的工艺生产的乙酸站世界乙酸产量的六成以上。与采用钴催化剂不同的是,采用了铑催化剂的副反应很少,几乎不会因为冲入氢气而生成乙醛、乙醇等,获得的甲醇到乙酸的回收率可近似百分之百,而一氧化碳计量的乙酸收率也在90%以上。其反应的机理是通过催化剂碘甲烷在一价铑催化剂的作用下与一氧化碳进行插入反应,从而生成乙酰碘,然后从乙酰碘与水或者甲醇发生反应生成乙酸或者甲酸甲酯,同时完成碘到碘甲烷的还原。
随着技术拓展,在20世纪80年代还开发了低水乙酸工艺,成为了甲醛羰基化生成工艺的新工艺核心,其内容就是在铑催化剂中添加高浓度的碘化锂,提高催化剂的相对稳定,加入碘化锂与碘甲烷后,使得水的质量得到了调整,降低了10个百分点,同时保持了高效反应过程,达到了以甲醇计乙酸选择性近似百分百,以一氧化碳计乙酸选择性高于97%的效果。通话在工艺创新中,为了降低铑的使用量,钴催化剂已经进入到人们研究的范围内,但是最有希望替代铑的则是镍系催化工艺,通过添加助剂,如:PR3、NR3、SnI4和碱及过渡金属等,已经可以获得与铑催化剂相似的效果。
2.2 乙二醇的生产
此类生产集中在从草酸酯生产乙二醇的工艺上,其主要是指利用一氧化碳和醇类首先合成草酸二酯,然后在催化加氢生产乙二醇。这个工艺最早有美国公司提出,采用的是PdCl2-CuCl2作为催化剂的液相,合成草酸酯,反应温度为25℃,压力在7MPa。这种由醇类与一氧化碳直接反应的方法收率很低,同时含有氯的催化剂会腐蚀设备,限制了其应用。
到了20世纪80年代,美国公司推出了草酸酯加氢生产乙二醇的专利技术,其中采用了铜-铬催化剂在3 MPa的压力下,乙二醇的收率可以达到97%以上。同时还有美国公司申请了类似的专利技术,即草酸酯气相加氢生产乙二醇的技术,其采用的是Cu/SiO2作为催化剂在氢气压力1 MPa-10 MPa与180℃-240℃的高速气相条件下,乙二醇的收率为95%。
2.3 碳酸二甲酯的生产
碳一化工从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利用甲醇和一氧化碳为基础合成碳酸二甲酯,在英国某公司就利用气态、液态、固态的三相反应首先实现了甲醇的氧化羰基化生产了碳酸二甲酯,其中配合的是氯化亚铜作为生产催化剂,设置的反应温度在100℃-120℃之间,反应的压力则为2 MPa-3 MPa,按照此种方法的甲醇计碳酸二甲酯的转化率为三成左右,这个方式的回收率相对较高,但是缺点还是有氯元素的参与,造成和对设备的严重腐蚀,此外,一些国外的公司也相继研发了此种羰基合成的技术。而另一方面,其他公司利用对亚铜羰基络合物的分离压力进行了细致的测试与动力研究,进而提出了低水浓度下的氧化还原工艺,进一步推动了此类生产的发展。
3 碳一化工的发展趋势
随着能源危机的愈演愈烈,加之环保与资源压力,碳一化工的研究已经集中到了基本化工产品上,如乙烯、甲醇、二甲醚、碳酸二甲酯等等。研究的途径已经逐步分化为两个途径,直接转化与间接转化。
目前工业化的合成气生产存在一定的缺陷,即能耗高和氢碳比例失衡等,国内外的研究已经对甲烷部分氧化生产合成气、二氧化碳重整生产合成气进行了拓展,并形成了一些有价值的成果。
在碳一化工生产中欧能个合成乙烯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产品开发方向,在世界范围内曾经集中开展了甲烷氧化偶联生产乙烯的工艺研究,但是获得的乙烯收率较低,不能达到工业化标准。催化剂与反应器的改进和反应、分离配套工艺的探索、新反应技术的研究也没有获得突破性进展。从而转为其他方向,研究主要集中在利用一氧化碳加氢、甲醇转化、二甲醚脱水等几个方向上,并在开发适应催化剂的研究上取得了进展。
在碳一化工合成甲醇上,研究主要针对了合成气转化催化、二氧化碳加氢、甲酸甲酯氢解、甲烷部分氧化等方面。对于二氧化碳加氢的反应,应为采用了相对价格低的氢成为了决定其应用的主要因素。同时寻找低温适应性好且火花效果高的催化剂也成为了研究的焦点。曾经有国内的学者研究采用纳米技术生产的碳管作为催化载体,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而对于甲烷部分氧化的关键问题研究,因为其收益率始终不高,因此研究集中在突破现有收率的方向上。
在合成乙酸的生产中,研究的方向集中在甲醇羰基的反应与合成其直接转化合成乙酸、甲烷+一氧化碳等方面。这一类反应涉及了多个原子经济反应,如甲烷和二氧化碳、甲醇羰基化都是百分百的原子经济反应,所有反应都是反应前后没有改变,在理论与实践等方面都十分重要。
4 结束语
因为石油资源的不断减少,价格上升速度快,开发以煤炭资源为基础的碳一化工就成为了重要的资源开发手段,尤其是对于国家资源安全与产业结构转变等方面都十分重要,进而实现煤气、电能、化工一体化模式,并以此推动未来能源开发的新技术。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下,碳一化工的研究与拓展都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阵地。目前,我国乙二醇的生产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到但是和实际的消费预测相比还有一定的空间,从草酸酯到乙二醇的碳一化工生产技术正在进行拓展性研究;乙酸生产的能力也是如此,还没有满足国内的基本消费需求,其羰基化技术的单套生产能力已经获得了较大的提高;而碳酸二甲酯生产则被誉为新世纪的有机化工的重要基础,其研究已经得到了拓展。另外,选择相对价格较低的金属催化剂替代原有昂贵的铑金属完成乙酸合成,从草酸酯或者甲醛生产乙二醇、羰基化合成碳酸二甲酯等技术的研发也是将来碳一化工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与研究
重点。
参考文献
[1]洪定一.发展碳一化学 开发替代能源[J].石油与天然气化工,2004,S1.
[2]周正明.我国碳一化学中长期科技战略发展规划建议[J].化工生产与技术,2006,01.
[3]孙启坡,苗园.碳一化学的开发与应用[J].化工时刊,2004,04.
[4]刘延伟.碳一化工产品发展展望—Ⅱ.二甲醚、合成油、乙烯和丙烯(续完)[J].化工技术经济,2005,10.
【电力生产企业安全检修现状及发展趋势论文】推荐阅读:
泸溪县粮食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论文10-17
电力继电保护现状及发展的探究06-28
电力企业法律事务工作现状与提升建议论文11-01
和田核桃的生产现状及发展建议11-24
电力企业安全管理论文08-30
加强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的对策及建议12-11
港口安全生产现状及应对措施08-31
公司安全生产及6S管理现状分析08-01
电力安全生产及风险管理权威解读、专家评论与案例分析12-18
检修期间安全生产规定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