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旅游创意

2024-06-11

茶文化旅游创意(共11篇)

1.茶文化旅游创意 篇一

挖掘民俗文化 创意乡村旅游

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专注于乡村旅游与农业休闲的规划与设计。尤其在乡村旅游规划上积累大量的经验,专家们的工作平台已经从最开始的规划与设计跳跃到了创意与创新之上,目的是让乡村旅游由大发展迈向大繁荣,从中国模式走向世界模式。

在乡村旅游标准化规划,同质化规划的今天,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的专家们从民俗文化的角度区创新旅游规划。

梳理民俗文化,是为创意乡村旅游寻找基础。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每个区县、每个乡镇、甚至每个村都有可能会犹豫中不同的民俗风情。民俗文化种类繁多,对传统服饰文化、茶文化、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民间习俗文化、中国神话故事、民间传说、围棋等内容的深入挖掘,把这些文化内涵注入农产品、注入各功能分区、融入主题旅游,是新经济时代的呼唤。继产品经济和服务经济以后,目前已经进入体验经济时代,如何创造性地位特定高端消费者量身打造独特而系列化的文化、娱乐、体验项目,丰富乡村旅游的新产品,有效延长游客的停留时间,进而刺激游客的消费欲望是非常重要的内容。

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的专家们主要从三个方面来挖掘民俗文化,以文化创意为核心为重点梳理创意途径,发展创意乡村旅游。

文化类型多种多样,都可以和乡村结合进行创意开发。而专家们对于民俗文化的深度挖掘势必为乡村旅游谱写意义诗篇,弹奏清泉之音,民俗文化的注入更是保证了现代商业性和文化传承性的共存,使乡村旅游拥有了可持续的生命。

泉想要让您的乡村旅游与众不同,独具魅力,请您去看看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的官网,那里您将体会到:创意的规划,魅力的源泉。

2.茶文化旅游创意 篇二

汕头市旅游资源非常匮乏,笔者认为,用创意产业的思维方式和发展模式整合旅游资源、创新旅游产品、锻造旅游产业链,开拓汕头旅游新空间。

1 创意旅游的概念及其特征

1.1 创意旅游

创意旅游的兴起是顺应市场潮流的,是对市场需求进行挖掘后产生的具有市场引导性的旅游产品。创意元素的融入为旅游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促进了旅游业的深层次发展。创意旅游是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它强调了用全新的思维逻辑方式融入旅游业实现价值创新,从而促进旅游业升级换代。其发展思路是充分发挥旅游产品的关联带动效应,以旅游活动和旅游吸引物为核心,拓展旅游产业链条,主动与一产、二产等产业融合,构建跨越各个产业部门的多层次旅游产业链,促进区域整体功能提升与转型。创意产业的融合性就是把技术、文化、产品和市场融为一体,既有利于产业的延伸,又极大拓展了产业的发展空间。

创意旅游这一概念是由格雷·理查德(Grey Richards)和克里斯宾·雷蒙德(Crispin Raymond)于2000年提出,他们把“创意旅游”定义为:通过旅游过程的积极参与和从其选择的度假目的地学来的经验,为游客提供发展创意潜质的机会,是游客在游览过程中学习旅游目的地国家或社区的某种文化或技巧的一种旅游产品。创意旅游者通过参加互动性工作室(interactive workshop),开发自身创意潜能,拉近与当地居民的距离,进一步体验旅游目的地的文化氛围。这一概念对创意旅游的表现形式、实现路径及目标进行了具体的叙述,着重强调互动性措施对创意旅游的重要性。[1]

创意旅游并非为创意与旅游的简单合并,并非所有添加创意元素的旅游产品均可称为创意旅游。创意旅游是顺应旅游者日益高涨的精神需求以及旅游目的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一项新的旅游产品,是用创意产业的思维方式和发展模式整合旅游资源、创新旅游产品、锻造旅游产业链。

1.2 创意旅游特征

创意旅游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强调对各类资源的多维化整合。以对传统旅游资源(自然山水、文物古迹)之外的各类社会资源的整合和转化,将有形和无形的资源通过创意的手法转化为市场认同的旅游产品。二是强调对未来文化遗产的创造。对历史遗留和现有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是传统旅游产业的主要发展模式。创意旅游则突出创造性的思维,创新出“无中生有”和“有中生优”的世界级创新旅游产品。三是强调对旅游消费潮流的引领和塑造。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百姓的旅游消费逐渐由观光型旅游向消费体验型旅游作结构转型。四是强调拓展和延伸旅游产业链。联系产业链内在内容,拓展产业链条,整合各产业,形成产业发展的“总部经济”,提升旅游经济的质量,实现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五是提升区域整体价值。创意旅游是区域与区域之间的合作、产业与产业之间的合作,是大区域各种资源合作的整合——区域间的体制整合、空间整合、主题整合、线路整合、产品整合、理念整合,是致力于建设一个把旅游产业深深镶嵌在整个区域产业链的系统。

创意旅游实现了旅游者更深度的参与过程,扩展了旅游资源的涵盖范围,也为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提供了新路径,一些不具备旅游资源特征或不便于进行开发的旅游资源均可借创意旅游进一步扩大其发展空间。创意旅游可有效解决非物质资源开发难的问题,为文化的载体提供了有效途径和方法。

2 汕头发展文化创意旅游的条件

2.1 资源条件

潮汕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化,以汕头为中心,经受历史时空的孕育,在自然和社会环境生存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精神行为的汇合。它生成于秦汉,兴盛于两宋,延绵于明清,影响古今,是独具特色、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一种文化。经过长期的发展和历史的传承,潮汕文化资源越积越厚实。在全世界越来越注重旅游文化品味的今天,这些资源就构成了汕头市潮汕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具体说来,主要包括以下七个方面:

2.1.1 潮汕文化历史名人资源

潮汕文化名人辈出,灿若繁星。宋、元、明、清四代,潮汕考取进士共有上千名。在近、现代史上,潮汕的政界要员吴南生;科技名流经济学家萧灼基;潮商的代表人物,从世界华人首富李嘉诚、马松深、张锦程、庄世平、到内地富豪翘楚黄光裕,再到“福布斯”海外华人100强中的19位潮汕商人,每一个创业故事都演绎着“潮汕人会做生意”的现代神话;体育明星金砂“三李”、孙淑伟、陶唐、谭瑞午;娱乐明星方展荣、陈楚生、陈四文、孙燕姿、万绮雯、蔡少芬;文坛巨匠、留学博士同样各领风骚。

2.1.2 汕头文化建筑遗存

汕头文化建筑遗存众多,独具特色。汕头古镇、古村、古庙、古匾、古桥、古牌坊、古宅院、古书坊、古祠堂、古对联、古雕刻随处可见,比比皆是。特别是汕头市区小公园有近代建筑群:一栋栋别具一格的骑楼,如百货大楼、海关钟楼、胡文虎楼等等;还有樟林古港遗址,郑信衣冠冢,陈慈黉故居。

2.1.3 戏曲与潮汕文化资源

汕头是戏曲之乡,潮剧,以其自身的独特风格成为全国十大剧种之一。1957年、1959年潮剧团两次晋京献演,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先后观看了演出并接见演员合影留念。潮剧为中外文化交流特别是潮汕地区同世界各地的交流作出了重大的贡献。特色乐器有二弦、唢呐和深波等。潮阳英歌舞属广场民间舞蹈。源溯明代中叶,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原先舞者108人,表现梁山泊好汉化妆打大名府的故事。表演者每人手执长约1尺4寸、直径4厘米的彩色木棒,配合锣鼓点、海螺号和吆喝声,两棒相击翻转,边走边舞。潮阳英歌舞熔戏剧、舞蹈、武术于一炉,表演独具魅力,它以刚劲、雄浑、粗犷、奔放的舞姿,构成了磅礴、威武、强壮、豪迈的气势,给人以力与美的震撼!澄海的蜈蚣舞、麒鳞舞、舞狮、舞龙、舞鲤鱼以及偏远乡村戏班形成了汕头舞台艺术的独特类型。

2.1.4 宗教文化资源

妈祖信仰,潮汕妈祖庙甚多,居民历来崇拜妈祖,特别是商民、船民、盐民尤普遍。船民船中都祀妈祖神像,每年农历三月廿三日神诞即隆重祀拜。提倡妈祖信仰,是对同舟共济、救死扶伤、见义勇为、助人为乐、忘我无私、仁爱慈祥、团结互助精神的信仰。同时,也是加强海内外同胞、侨胞联系,增强民族凝聚力的一道桥梁。对三教神祗的崇拜,也是潮汕信仰民俗的重要内容。佛教方面,主要崇拜佛祖(即如来佛)和观音菩萨。在潮汕大小各个庙宇里面,都供有佛祖法像。规模较大的寺庙是潮州城里的开元寺。汕头市区的龙泉岩、铁林寺;达濠青云岩风景区;潮阳、潮南区风光:西岩佛教丛林景区,大峰风景区都是宗教文化信仰的地方。

2.1.5 民俗文化资源

汕头民俗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古朴典雅。潮汕民俗繁多,且保留着很多中原传统文化,这也是潮汕人一直引以为荣的地方。除了传统的节日外,他们还保留着盂兰节,中秋烧塔,新年烧龙等等中原已消失的习俗。另外较有特色的还有“人节”食七样羹,澄海赛大猪,陇尾抢石榴和盐灶拖神;潮普各村的“营老爷”等习俗。

2.1.6 红色文化旅游资源

位于潮南区红场镇在艰难的革命岁月中,革命志士在红场留下了大量而又宝贵的精神财富和众多的革命遗址。丰富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大南山红场旧址;东江特委办公旧址;大南山红宫旧址;闽粤赣苏区党代会旧址;红军医院;红军修械厂;红军被服厂;彭杨军校;东江特委党校;大南山石刻革命标语;红场戏台及赤花剧社;英雄石洞;潮普惠县委、县苏维埃政府办公旧址。

2.1.7 文物出土

1974年出土“浮滨文化”文化遗址,这类遗址的年代,距今约3 400-2 900年(相当于商代中后期到西周前期)。目前,已发掘的浮滨文化遗址,分布于粤东的榕江、韩江与闽南的九龙江、晋江等四个流域。2010年出水的“南澳一号”沉船的“青花瓷器”。“浮滨文化”文化遗址及“南澳一号”沉船是很好的旅游资源

2.2 区位条件

2.2.1 汕头区位优势

汕头紧靠“珠江三角洲”及“海峡西岸经济区”,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具有承东启西,沟通南北,通江达海的优势,而且是广东、福建、江西的共同腹地,已形成海陆空并进的东向交通网,同扩散地区的空间距离近,交通运输便捷,联动发展可以产生级差效益,易于接受扩散效应。汕头在粤东地区的中心地位明显,主要表现在:第一、汕头市是粤东地区最大、综合经济实力最强的城市,而且经济实力在粤东、赣南、闽西南的十三个地级市中也处于领先地位。第二、汕头市具有较完善的基础设施及较发达的物流基础。汕头在生活环境、重点学校、大型超市、商业中心对周边地区的居民都具有较大的吸引力。许多周边地区的人都喜欢到汕头买房、购物、消费。

2.2.2 汕头经济特区范围扩大到全市

2011年4月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将汕头经济特区范围扩大到汕头全市,从2011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并同意汕头经济特区发挥在改革开放中“窗口”和“试验田”作用。在汕头经济特区成立30周年这一节点上,此举无疑是赋予汕头经济特区在对外开放和改革创新中以新的定位、新的功能和新的政策。新形势下的汕头经济特区有望继续发挥先行先试作用。与此同时,汕头经济特区自身建设与发展也有望在新的起点与平台上更上层楼[2]。

2.2.3 国务院批复《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汕头正式列入海西经济区

国务院正式批复国家发改委上报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下称《规划》),首次明确了“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具体地域范围,包括福建省全境以及浙江省温州市、衢州市、丽水市,广东省汕头市、梅州市、潮州市、揭阳市,江西省上饶市、鹰潭市、抚州市、赣州市,陆域面积约27万平方公里。汕头为开发格局“五轴”之一[3]。

2.3 发展机遇

2.3.1 国家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政策支持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首次明确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定位及其特色发展方向,标志着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正式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指出,海峡西岸经济区是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先试区域。而这其中交流合作领域就包括旅游和农业这两个产业。汕头市作为连接内陆地区与海西的桥头堡,具有重要的战略区位优势,必将在国家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支持政策中大受其惠。

2.3.2 汕头市制定推动海西建设工作方案,将率先建粤台经贸合作试验区

出台一系列措施参与“海西”建设。为全力参与海西经济区的建设和发展,市政府专门成立推进海峡西岸地区建设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汕头推进海峡西岸地区建设工作方案》。汕头还利用特区立法权,出台了《汕头市鼓励台湾同胞投资若干规定》,以及一系列促进两岸经贸文化交流的鼓励措施。

率先建设粤台经贸合作试验区。目前已有600多家台资企业在汕头投资创业,台资在汕头市外商投资中仅次于港资居第二位。汕头正加快推动汕头台商投资产业园区建设,重点承接台湾光电和生物技术等新兴产业,引导台资企业参与投资能源、精细化工、造船等对区域经济发展有重大带动效益的产业。现代农业、电子信息、商贸、物流、房地产等逐渐成为台商投资的新热点。

加快融入“海西”动作频频。融入海西经济区,增创对台合作新优势,汕头各有关部门动作频频。汕头与其他地市共同签订了工业、交通、农业、工商、旅游、港口、物流等7个产业合作意见。市经信局多次组织企业参加“广货江西行”、“广货福建行”等系列市场开拓活动,共有5个合作项目列入粤赣、粤闽经贸合作成果;为促进粤东、闽西地区速递物流经济的发展,市邮政局加快物流通信网络建设,粤东速递物流邮件处理中心项目已得到中国邮政集团公司的审批。

2.3.3 汕头加强对旅游业软硬件的投入

大规模培训旅游从业人员。2011年4月4日,市旅游系统开展“十百千万”大规模教育培训从业人员启动仪式,制定“十百千万”培训规划项目,力争用两年左右时间,培养、培训一大批高素质旅游从业人员。该项工程将与“十”家省内旅游院校建立协作关系,在市旅游行业中挑选“百”家旅游企业作为重点教育培训单位,计划用两年左右时间重点培养培训“千”名旅游骨干,推动各企业,培训“万”名以上旅游一线从业人员。[4]

汕头在建大型酒店项目有6个。汕头酒店业将再添“巨头”。目前全市有6个大型的酒店项目在建,每个项目投资额均超亿元。这6家在建大型酒店中,市区两家,潮阳、潮南各一家,澄海一家,南澳一家。这些在建酒店项目投资规模大,投资商为国际国内的知名企业,均按高星级标准建设,将有效提升汕头市高星级酒店比率。近年来,7天、锦江之星、如家等国内连锁酒店品牌也纷纷进驻汕头,汕头酒店业正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

3 汕头发展文化创意旅游的建议

3.1 建博物馆、纪念馆,发展文化创意旅游景点

潮汕名人辈出,灿若繁星。汕头是全国著名侨乡之一。2001年末,汕头有华侨华裔216万人,港澳台同胞近80万人,遍布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80%侨居东南亚。海外潮人涌现出一大批企业家、工商界的巨头。散布于各地的华侨、华人热爱祖国,心系家乡,在汕头招商引资进行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给汕头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可建“华侨博物馆”,通过博物馆、纪念馆也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历史文化名城的风貌。

3.2 依照原貌创意重建建筑遗存增加景点

汕头文化建筑遗存众多,独具特色,具有很高的美学欣赏价值,可以依照原貌重建,极具旅游吸引力。

3.3 发展戏曲与潮汕文化资源

汕头是戏曲之乡,可利用潮汕戏曲文化资源进行文化创意,形成汕头舞台艺术的独特类型吸引旅游者前来观光旅游。

3.4 发展民俗文化旅游

汕头民俗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古朴典雅。汕头文化中的民俗文化资源以其浓郁的地方特色对旅游者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使前来汕头的旅游者能在欢娱中领略潮汕文化的民俗精髓,增加人们对潮汕文化久远历史的理解、敬重和猎奇,同时也是开发体验性休闲旅游产品的极好切入点。

此外,汕头市还通过举办潮剧艺术节、民俗文化节、美食节、旅游文化节、性文化节、“英歌舞节”、潮州大锣鼓文化节、荔枝节、风筝节、龙舟节及国际潮人联谊会、招商会、侨博会等方式,整合现有的潮剧、曲艺、民俗、民间工艺、饮食等有形的和无形的文化资源,发展文化旅游,提高了城市的知名度。[5]

3.5 宗教文化创意,发展国际旅游

潮汕妈祖庙甚多,居民历来崇拜妈祖,特别是商民、船民、盐民尤普遍。在潮汕大小各个庙宇里面,汕头市区的龙泉岩、铁林寺;达濠青云岩风景区;潮阳、潮南区风光:西岩佛教丛林景区,大峰风景区都是宗教文化信仰的地方。这些宗教文化信仰地方进行宗教文化创意,吸引海内外同胞、侨胞来祀拜及观光旅游。

3.6 发展红色文化创意旅游

红场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是二战时期大南山革命苏区党政军指挥机关所在地,东江地区革命根据地的领导中心之一,东江特委及其军委机关曾两次驻留于此。1931年闽粤赣三省边区第一次党代会在此召开。著名革命家彭湃、徐向前、李富春、古大存、方方、邓发等同志先后在红场点燃革命烽火,指挥武装斗争,创建革命根据地。

近年来,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提出,引发了中国文化产业的战略性升级运动。各地纷纷依托地域文化资源,以文化旅游为主线,以品牌运作为核心,推动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鲜艳夺目的红色文化,也赢得后人纷至沓来的景仰,为汕头市红场发展红色文化创意产业奠定了深厚基础。这些主要革命遗址,可以依照原貌重建;成为缅怀当年老一辈革命家和先烈们的革命精神,弘扬光荣革命传统,传播爱国主义教育的红色文化创意旅游胜地。

3.7 挖掘整理文化遗址,发展文化旅游

在挖掘整理文化遗址的过程中,注重将文化遗址的适度保护与开发利用相结合,建设好文博旅游区、专题博物馆,使之成为观赏性强的旅游项目,提高历史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如利用1974年出土“浮滨文化”的文化遗址,在本区建一个“浮滨文化”的文化遗址公园,发展文化旅游,提高了城市的知名度。2010年打捞“南澳一号”沉船时,中央电视台向全国现场直播,受到国内外游客的高度关注和追捧,可在南澳建一个“青花瓷器博物馆”,极具旅游吸引力。

3.8 引进和培养“旅游+创意”人才

创意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需要一大批即懂旅游又熟悉文化创意的复合型高级人才,这一部分人才是推动两者尽快融合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但是,目前这方面的人才十分缺乏,政府应尽快制订有利于“旅游+创意”复合型人才培养和引进的政策与计划。加大对创意教育、旅游教育的投入,整合多种学科,培养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复合型人才;引进具有现代经营理念和市场创意的文化旅游项目领军人物;加快与汕头职业技术学院的旅游职高和粤东高级技工学校的旅游中专合作组织相关的培训,建立起旅游业的创新环境,为本土旅游人才了解创意知识和创意人才涉足旅游领域做好中介,从而更好地促进两者的融合发展。

摘要:创意元素的融入为旅游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促进了旅游业的深层次发展。汕头有资源、区位、发展机遇等文化创意旅游的条件;利用这些有利条件发展文化创意旅游。

关键词:文化创意,文化创意旅游,开拓

参考文献

[1]周钧,冯学钢.创意旅游及其特征研究[J].旅游开发研究,2008(6).

[2]陈正新.汕头经济特区范围下月起扩大到全市[N].广州日报,2011-04-03.

[3]曾漫路.汕头正式列入海西经济区[EB/OL].(2011-03-17)[2011-03-20].汕头经济特区报社大华网.

[4]刘谷婷.大规模培训旅游从业人员[N].汕头日报,2011-04-04.

3.文化创意与旅游业如何互动 篇三

一、文旅互动的四个层面

1.创意性的吸引物

整合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资源,围绕文化主线打造创意性旅游项目,形成旅游产业发展的生命力,实现人气聚集,引爆区域,打造对旅游市场的持续吸引力。

2.创新旅游体验方式

将地域文化与世界级品牌、科技和资本高效对接,引进高新科技,采用情境体验、动漫形象、创意理念、游戏玩法、影视场景、个性创意商品、生态建筑景观及丰富演艺将静态的文化资源活化起来,呈献给旅游者完美的深度文化体验。

3.创建大产业体系

在文化创意引领下,以旅游业为主导,复合其他相关产业,形成多种新的旅游业态、旅游产品,通过旅游搬运效应,带动旅游综合消费,提升文化产业的附加值、延伸产业链条、拓展产业空间,真正实现产业之间的互融与共荣。

4.创立多元盈利途径

实现文化产业化,通过构建销售地产产品、开发旅游经营项目、树立产品品牌、升值产品价值等多元化盈利模式,确保项目资金的快速回流。

二、文旅互动的产品形态

1.文化演出

借由文化创意产业来驱动的文化演出,对环境破坏最少,产生的效益辐射范围却最大,是旅游业与文化创意互动融合的最佳经济模式。

2.文化型主题公园

文化型主题公园注重文化展现,是以一种或数种文化内容为题材,通过设计制作逼真的景区,并加以观赏性、娱乐性、体验性极强的现场游乐项目,打造让游人身临其境、忘乎所以、尽情欢愉的旅游场所。

3.历史文化街区

历史街区是宝贵的旅游资源,通过合理的开发和严格的管理,不仅可以处理好保护和开发的关系,还可以取得更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等综合效益。而且随着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喜欢到古老的街区去体会其丰富的文化内涵。

4.文化节庆

节庆是独特的地域文化、城市文化和民俗风情最集中的表现。当节庆与现代旅游融合,便形成了新的经济和文化载体——旅游文化节庆。目前发展较典型的如哈尔滨冰灯节、青岛国际啤酒节等。

三、文旅互动的路径

文旅互动的本质是文化和创意对旅游业价值链的渗透、辐射和延伸,促使旅游产业价值链增值,以实现资源、文化、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优化资源组合,重塑产业品牌基础

对遗失于现实生活、具有旅游开发价值的资源进行抢救、整理与呈现,对已经开发利用的民族文化资源做更深层文化价值的探索、研究以及创造性整合,在此基础上,筛选出核心文化价值,开发出层次性、系列化和高品位的文化旅游产品,重塑民族文化旅游产品和产业品牌形象。

2.促使产业增值,增强核心竞争力

一是选准切入点,突出产品的层次性;二是提炼主题,突出产品的系列性;三是丰富文化内涵,突出产品的高品位性。

3.促使环境美化,提高旅游吸引力

旅游环境的打造应注重文化和人文内涵的挖掘,要有新的表现方式,要创意文化,文化创新;创新思想,创意精品。使整个旅游环境处处有创意,景景显文化,以支撑地方旅游精品,成为地方对外推广的靓丽名片。

4.增加产品渠道,拓展客源市场

一是构筑产品竞争优势,用体验的创意思维创造旅游产品;二是建立目标客源市场的品牌忠诚,用弹性的思维运用营销策略。

5.升级消费结构,增强旅游时尚

一方面,运用创意提高旅游产品消费中文化的含量,推动消费方式的转变和消费结构的升级;另一方面,创意旅游可激发旅游者的潜在消费欲望,提升消费层次,拓展消费空间。

4.茶文化旅游创意 篇四

文化创意产业是目前社会最具发展前景的产业之一,目前,桂林市旅游业与文化创意产业已进入深入融合阶段。借助科技手段对文化旅游要素加以创新,使其具有高附加值,将创意理念与当地的文化资源完美结合,使传统文化资源拓展和转化形成具有较强吸引力和竞争力的旅游新模式。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应以当地文化旅游资源为基础,全方位开发和挖掘个性化的旅游产品,增强原有产品、服务的体验性和吸引力,使旅游者获得更强的参与互动体验,充分展示文化旅游的魅力。

一、桂林旅游文化产业现状

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旅游业依靠着天然的自然风光走过了三十多年辉煌历程。作为我国首个以城市为单位建设的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桂林市具有十分丰富的旅游资源。桂林自从20世纪80年代正式将旅游作为地方重要的经济产业发展,主要以地方历史文化底蕴为依托,相继开发了三山两洞一条江、阳朔西街、世外桃源、龙脊梯田、印象刘三姐、两江四湖、灵渠古街等优势旅游项目。然而,目前的旅游市场已全面进入了大众旅游时代,全民旅游、自驾游等新局面对目的地旅游产品有的新的要求。目前,桂林大多数旅游项目主要还停留在观光阶段,虽然有些结合了当地民族特色,但差异性不明显,总体上存在雷同的现象。随着文化创意理念的深入,旅游业与文化产业融合,能够使两大产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同时能够拉长产业链,衍生出相关产品,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如阳朔《印象刘三姐》、柳州三江侗寨《坐妹》的成功,为实景演艺文化、舞台演绎文化与旅游业融合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

二、突出创意因素寻求突破

目前,游客需求的是个性化、文化性和体验性的高品质旅游,加速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是旅游业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

(一)注重山水文化资源的本质与神韵

目前,桂林旅游资源开发主要集中在“百里漓江”“三江两洞”“两江四湖”“玉龙竹排漂流”等以自然景观为主题的项目,缺乏创意思维和文化内涵。桂林山水文化的本质和神韵应该是漓江渔火、水上人家、两岸田园和炊烟袅袅,可借助民间传说、神话、寓言,构筑秀水之美、田园之乐、神仙之奇和生活之趣相结合的山水文化精神魅力。

(二)整合富有情趣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

桂林历史文化资源丰厚,但只有以靖江王府和尧山王陵为代表的明代文化遗产较为出名,其他具有丰厚历史底蕴的文化资源还未得到充分开发。如甄皮岩古人类遗址——————史前文化,兴安灵渠——————秦代文化,八路军桂林办事处纪念馆、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红色文化,桂海碑林——————石刻和书法文化,李宗仁官邸、徐悲鸿故居——————名人故居文化等。将这些旅游资源有效整合,打造出一条以人文历史为主的文化旅游专线,从而延长游客停留时间,丰富文化,同时还能带来经济效益。

(三)开发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旅游项目

桂林自古以来就是汉族、壮族、苗族、瑶族等多民族的聚集地。苗族村寨木楼群、侗族风雨桥鼓楼等都是独具特色的民族旅游景观,同时刘三姐民歌、瑶族节庆服饰等,也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这种独特的地域文化背景下,将旅游文化与渔家文化、山水文化、舞台演艺文化相结合,以增强游客的`参与互动体验感,打造风情浓厚、韵味十足的民俗文化旅游项目。

(四)建设生态自然的乡村文化旅游景观村落

以鲁家村、恭城红岩村为示范,在保留古村落形态的同时,建设具有观光、游览、餐饮、体验、娱乐、休闲、度假等功能为一体的景观村落。综合农业、林业等产业,让乡村旅游从过去单一的农家乐,衍生出食宿接待、观光体验、民俗风情、特色餐饮等多种形式的乡村旅游精品线路,让游客产生更强的归属感。

(五)打造童话动漫旅游主题项目

桂林不仅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童话动漫文化创意资源也十分丰富,如百里漓江百里画廊,青山绿水神奇变幻的传说,传唱于高山深谷的千年歌谣,内容和形式千变万化。流传于各个民族的神话、歌谣、习俗等,都带有神秘的童话色彩,都可赋予其生命力,将无形的意识化为有形的动漫形象,化虚幻为现实。同时,可引进动漫主题乐园项目,如方特主题公园。

三、结语

5.茶文化旅游创意 篇五

关于陕西武字区爱国主义教育综合示范基地运营管理方案的说明汇报(讨论稿)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推动中国社会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主旋律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国培养四有新人的基本要求。中宣部颁布的《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提出了教育的基本原则、主要内容、重点对象以及一系列具体措施。尤其对拓宽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渠道,强调通过群众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取得教育成果,并着眼于建立长远的教育机制,体现了精神文明重在建设的方针。在十四届六中全会上国家领导人也特别指出:“要通过各种生动活泼的形式,广泛、深入、持久地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宣传,提高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在全社会进一步发扬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祖国利益和尊严为最大耻辱的良好风尚”。近日发布的《文化部、— 1 —

国家旅游局关于促进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加强文化和旅游的深度结合,有助于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满足人民群众的消费需求,也有助于推动中华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提升国家软实力,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陕西中际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简称CUDI)为陕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管,陕西省民政厅批准成立。以城市规划的前期策划、园区建设规划设计、产业发展规划、城市规划、行业规划、产业项目招商引资策划、项目咨询及可研编制、项目建设投融资、项目工程建设全过程管理,城市发展、教育培训及咨询、城市营销、数字城市建设为任。其非企业的社团组织机构特殊性,可以接受政策允许范围内的各方(包括政府投资和专用支持资金)项目相关捐助、扶持、活动赞助、教育宣传收费、拥有社会性收费许可资格。广泛开展了社会事业和公益事业,成立了传统文化与爱国主义教育示范等若干业务项目部门。在陕西各界人士及革命时期陕西武字区(现三原陵前镇周边渭南、铜川、咸阳部分地域)及三原籍贯的热心人士倡议下,拟选址在三原陵前镇口外村建设陕西武字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综合示范项目。近代历史上,该地系陕西第一个红色苏维埃政权诞生地。

做为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和传统文化产业延伸以及社会事业

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的综合示范定位。其中要特别说明的产业定位文化旅游创意产业是指为了满足旅游者对精神方面的需求而策划设计的文化活动内容并形成旅游者可以体验参与的活动,以及为此而必备的制度安排和设施条件。创意主要是释放在文化活动的内容、形式和设施上。从旅游业角度看,重点在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与谋划,包括原有产业的稳定发展和深度发展,以及新型创意产业的培育。旅游创意主要包括旅游产品创意(增加文化品位)、旅游活动创意(增加深度体验)、旅游商品创意(加强设计水平)和旅游服务创意(更加人性化)等方面。旅游创意产业具有较高的连带效应。旅游创意产业不仅涵盖了传统旅游产业中的“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行业要素和创意产业中核心的科技要素,而且由于其与国际先进理念的紧密结合,将进一步带动更广泛意义上的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市场连带效应和宣传连带效应。

示范基地建设的“发展,让我为国家更自豪!”的主旨,对经济社会和精神文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乃至人类文明的进步都具有普遍的意义。实践“发展,让我为国家更自豪!”的主旨将作为示范基地的目标和理念贯穿于筹备和以后运营的全过程。成为示范基地的精神成果长期贡献于全民的精神文明健康发展。所以,示范基地市场开发总体计划不仅立足于为示范基地提供资金保障和服务支撑,而更加以爱国主义主题实践活动为

目标。对国家、城市的发展以及居民的美好生活建设具有实际结果的价值导向,更加顾及其长远利益。

示范基地会议展览经营与旅游节点形成,带动周边社会与经济发展,把目前存在的传统爱国主义教育形式形成的旅游产业经济模式扩展到以"发展,让我为国家更自豪!"为主旨的会展经济、文化创意经济、旅游产业经济、农业生产体验与农业(村)经济、三产及服务业产业经济模式。在策划中将武字区范围同咸阳、铜川、延安、渭南,四区接壌关联,争取列入国家战略中的陕甘宁边区振兴计划的陕西武字区专项规划。

发展,让我为国家更自豪!

发扬新时期的科技与强囯的科学爱国主义精神。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产业联动的和谐爱国主义精神。坚持能源开发与节能减排环保示范的绿色爱国主义精神。团结全球华夏子孙爱祖国爱陕西爱家乡的乡情爱国主义精神。

陕西武字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综合示范园区(以下简称示范基地)。选址在三原县陵前镇口外村东坡,位于关中环线经济带,据大地原地泾阳县永乐镇35公里,它北面延安,向南通过西黄高速公路与西安对接,西靠法门寺、乾陵,东临华山、兵马俑,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是关中环线经济带的旅游产业的重要“节点”。位于关中环线经济带,在建的富平三原公路沿线,区

位优势明显。

建成后的教育基地,主题馆内部结构安静优雅,庄严肃穆、缅怀先烈,安静优雅;高科技馆、新能源馆实物示范,服务相邻。旅游商业与农家乐地方小吃部分带动周边村户,统一规划、田园风光、乡情浓郁。可带动周边农村经济,解决当地就业。这一重要旅游节点将北承革命圣地延安;南启咸阳国际机场、西安市区;东联兵马俑、华山;西接法门寺、乾陵。建成后是我省旅游产业关中地区的重要枢纽,产生不可估量的经济意义。

示范基地市场开发计划将不以盈利为目的,其全部收入将用于园区运营。所以市场开发收入目标根据完成运营任务的资金需求而定,约为1亿人民币左右(包括门票收入)。

为了提高这一新时期鲜明特色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示范园区的进程,广开合作,多元化经营,多方合作。对于运营方式也是一次动力地产在旅游版块的大胆的尝试,根据这一具有整合与变革特色的旅游多元化目标市场细分的特色拟分为以下七大部分十余个场馆具体内容如下:

1、爱国主义教育中的革命历史回顾及发展中的当代陕西杰出人物丰碑鼓舞运营模式

该项目运营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基础项目形式,是不以盈利为模式,门票免费,纯属依靠下面的联动项目收入补给与支持生存。建设资金来源于社会捐赠、赞助、主题活动收入以及尽可

能的争取一些政策支持资金。

革命历史人物主题纪念馆——(习仲勋纪念馆)

以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习仲勋及张德生、汪峰、赵伯平、黄志文、孙一君等老一辈革命同志开会和商讨革命活动的旧址为基础的革命历史人物纪念馆(又名习仲勋纪念馆,待定)。是重要的革命遗址,有史料、有事实、有传承。在三原县陵前镇口外村东坡(解放前称武子区长坳村,与习老出生地富平县淡村毗邻)习老启蒙老师郭培生(已故)先生的旧居遗址就在这里。1930年16岁的习老双亲去世后,离别年幼的弟妹只身一人来到郭培生(郭明效的大哥)家,后在郭明效的陪伴下到长武县王德修支队搞兵运工作。一九三一年两当兵变失败后,习老重返三原县武子区开展革命活动,为保护习老的安全,郭培生先生将自己居住的窑洞进行了改造,该旧址从此成为渭北革命根据地的活动据点。

陕西英才人物纪念馆

该馆与陕西英才人物组委会共同合作。陕西当代英才人物展示馆区,集中展示建国以来,在延安革命精神的鼓舞下,当代陕西的社会、人文、经济和科技发展所取得的辉煌成果,陕西及陕西籍贯的英才人物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引导下解放思想、实事求

是、加快发展、与时俱进的奋斗史。情系家乡,联络同乡,搭建平台,沟通信息,共建三秦。集中展示陕西籍贯精英业绩风采、抒发游子情怀。汇聚陕西籍和在陕长期工作生活的精英人士,在这里,你可以结识更多的陕西现代时期的精英人物。可以发布各类合作信息,互通有无,乡情文化可有力地吸引各地来陕投资。为地方招商引资,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促进陕西经济建设。

2、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与校外素质教育运营模式 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江泽民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对思想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问题作过精辟的论述,他深刻地指出:“要说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不断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素质教育的质量不仅是具体学业与学科的质量,应首先是思想品德、行为规范等方面素质及坚韧不拔的意志,开拓进取、自强自立精神以及善于合作的良好品质等。校外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事业中的一部分,是进行德育的主要途径,它通过各种动之以情、寓德于美、寓教于乐的活动促进学生优良品德的形成和发展。

“书法之乡”为主题的文化艺术交流培训中心

辛亥革命先驱、著名爱国诗人、当代书法大师于右任先生的故乡三原县被中国书协命名为“中国书法之乡”,这是陕西省第

一个获此殊荣的县区。当代提倡“笔墨当随时代”,坚持“天人合一”、以人为本、人民书法的理念的三原籍贯赵学敏,他主张的书法要紧密结合时代并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更是再现了新时期的时代精神风貌,也勘称一个代表性人物。三原县是陕西省历史文化古城,这个县的群众自古就有学习书法的兴趣和爱好。2007年9月,三原县提出争创“中国书法之乡”口号,并从多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使全县学书习艺之风盛行城乡,能写善书者日渐增多,各类书法教育培训班相继开班授课,各种书法产业应运而生,一批当代书法家脱颖而出。目前,三原县已有三原书法家协会、三原于右任书法家学会、三秦书法画院等10余家书画协会,拥有会员上千人,书画爱好者2万多人,经常参加书展、书法比赛活动的人员300余人,形成了一支力量雄厚,阵容可观,学术活跃,展事频繁,潜力较大的书法创作队伍。

校外教育培训内容是丰富多彩的,每一个舞蹈情节、每一首歌词、每一幅书画作品,每一则戏剧小品,都从某一侧面、某一角度反映一个主题,描写一个意境、抒发一种感情。培训过程中,根据少年儿童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挖掘作品的思想内容加以深化,使之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在心灵上产生共鸣、接受教育。如声乐队通过演唱革命历史或传统歌曲等让学生自然接受爱国主义和两史一情教育;舞蹈班通过民族舞蹈的观摩、教学,使少年儿童认识到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从而激发他们民族自

豪感、自信心。

文化艺术品鉴赏与青少年文化创新实验馆

随着文化产业在陕西的发展,文化艺术产品成了走向市场的重要途径。文化产品已经从人们的收藏和爱好角度逐渐进入了人们的家庭陈设和案头,所以从在追求高品位的材质的高端市场走向高品位的设计、创新工艺的生活消费市场。旅游生活逐渐进入每个家庭,旅游纪念产品开发因为更具市场潜力,与个性品质礼品青少年教育基地秉承“善思乐学,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坚持“阳光与友爱,创造与执着”的价值观,旨在传播健康的教育理念,并通过打造精彩的校外课堂,培育广大青少年的创造精神,塑造其健全人格,成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重要纽带。基地一直致力于开发寓思想性、实践性、教育性和娱乐性于一体的特色实践课程,在培养青少年热爱科学、热爱劳动、善于思考,拓宽青少年的知识面、提高观察力、强化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上均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3、会议中心配套酒店

联系行业协会开展政企合作课题发展研讨与爱国主义观摩等更广泛的会议活动对接;联系各部门对城市规划等城市发展研讨、城镇化建设发展观摩、社会和经济管理等若干发展方面所面

临的诸多课题等会议承接。

服务示范基地的游客、周边地区的接待任务、相关的酒店经营服务配套服务。

4、假日经济城乡互动综合实践与农业生产互动体验经营模式

城市和乡村在经济、社会和环境方面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农村居民通过向城市销售产品谋生,而城市的繁荣也依靠了农村腹地的资源和需求。城市的扩张对乡村土地资源和其他不可再生资源带来的巨大的压力。同时,大量农村人口的流入给城市管理提出了艰难的课题。一方面,城市社区的建设和改造将赋予城市化人口良好的生存环境,而另一方面,小城市和集镇的建设,也能有效减轻大城市所承受的人口和就业压力。良好的城乡互动能够帮助这些农民成功地转换经营、重谋生计,或者重塑农村生产结构,恢复农业的竞争力。如何协调在城乡间的人员流、资金流、商品流和信息流,关系到对城乡能否和谐同步发展。发展中国家城乡间的城乡差异促使利用农村和城市之间的互补作用和相互联系,在设法消除城市贫困的同时,努力消除农村贫困并改善农村生活条件。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与乡村之间的界限已经不那么明显,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关系,正变得越来越紧密,唇齿相依。未来的和谐城市,越来越离不开一个同样和谐宜居的乡村腹地。

生态农业旅游是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式 ,也是一种新型旅游活动项目 ,是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基础上有机地附加了生态旅游观光功能的交叉性产业 ,是当今旅游新需求的必然产物。农业生态旅游是把农业、生态和旅游业结合起来,利用田园景观、农业生产活动、农村生态环境和农业生态经营模式,吸引游客前来观赏、品尝、习作、体验、健身、科学考察、环保教育、度假、购物的一种新型的旅游开发类型。生态农业旅游是近几年才兴起的一种新型的旅游方式,人们对生态农业旅游的热爱也不断增加。农业资源占优势的特色产业带动模式(观赏+学习+参与型)。

例如,我们把以果园、育种种植为主题的农业生态旅游推向市场,把果品作为核心,关联带动果园的观光休闲、科技园区果苗培育种植的科技学习、农家的果品品尝节、工厂的加工包装参观等果旅消费,这样不仅可以打通果品销售的呆滞环节,也盘活了所有资源和资产,带动了当地农副产业的快速发展。整合陕西及三原当地多元产业的丰富资源,创造性地开展以农业科普教育为主线,集环保教育、创业教育、通用技能训练、学生综合实践教育等多项教育功能为一体,并为青少年喜闻乐见的一系列体验式活动。

5、高科技、新能源与节能减排技术产品综合展览与广告中心

高新技术交流与市场行业会议暨新产品展览从内容上可分

为基地建设赞助回报部分的固定投资赞助展示和演示区和会议组织、主题策划会展活动两个组成部分,和示范基地区域内其他功能配套。广告位采取招商和专业市场化运营策略。将高科技、新能源与节能减排技术产品综合展览的广告固定赞助投资部分(即为基地建设赞助回报部分)和会议展览活动经营二者融为一体,服务于示范基地的各项工作和经营单元;会展经营也不以本身创造经济效益为目的,带动区域内交通、旅游、餐饮、住宿、广告等后三产的发展。实施恰当的市场营销组合策略。

在这个部分的第二大功能就是科研机构、企业、农业生产合作组织在此通过产品尤其是新产品展示的同时,最主要创造消费需求广告展现了。我们提出的广告中心也是广告固定赞助投资部分(即原始起步为基地建设赞助的回报方式部分)和规划区域内经营权拍卖出让与专业市场细分经营部分二者融为一体,并作出内容和方式要求:

1)、数字媒体设施及室内功能指示标志预设部位数字影音播放、电子广告、标志性循环数字媒体播出系统。广告内容要求紧扣主题、产品广告在遵循企业诉求同时必须以示范基地的“发展,让我为国家更自豪!”的爱国主义主题文化内涵为主要目的。

2)、建筑物广告、户外广告设臵和建筑物形体轮廊线和建筑的立面形象格调统一;建筑物在建筑设计同时应对户外广告设臵

的位臵、大小及形式作出广告规划、整体设计、制作。其中建筑物广告以建筑单元为单位,室外空间广告应以空间相关地段为单位进行设计,并且广告的形式、形状、尺寸和材质等应当与基地示范区空间的整体景观保持协调,尽量采用最新技术新材料制作户外广告。户外广告牌在空臵时必须及时发布爱国主义公益性广告。为示范基地新区域增色、体现“发展,让我为国家更自豪!”的爱国主义主题文化内涵为主要目的,高起点、高标准、高档次,塑造示范基地的特色景观。通过拍卖与招商广告经营者广告业主经营为经营思路。邀请专业设计公司和广告公司制作细化方案,经由专家和相关部门进行论证,建设领导小组会议决定同意后组织实施。

6、新农村建中的小城镇建设民居与产权式酒店公寓国际化托管运营模式

地理位臵远离城市、交通便利,与文化传承和革命历史旧址以及大自然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它多处于环境优美的生态敏感地带,讲究人与自然的融合,注重给予旅游者一种度假的心情与情调,达到与现实生活的短暂隔离、和自然风光亲密接触,实现自然、人文与时尚生活的完美结合,呈现独特的风格与个性。

拥有完善且独立的生活配套设施和综合性的游憩、娱乐服务设施。为游客提供多样化服务、多类型休闲及娱乐服务。不只是

单纯提供食宿的驿站,更是要为旅游者创造一种全方位的休闲生活经历。这种经历往往在度假酒店与它所处的极致自然环境产生共鸣时显得更加丰富,并容易让旅游者产生一种场所感和归属感。从居住的角度看,犹如多个设施完善且相对独立的居住单元体的集合。

多元文化的综合体。度假酒店每年接待来自五湖四海的度假型游客,同时也集中了不同地域风格和不同文化特征,再加上度假酒店所在地的民风乡情以及为符合度假酒店主题而设的特色设施和活动,度假酒店成为一个多元文化的综合体。

产权式公寓酒店作为一种新型的房产投资和消费模式,与住宅写字楼的投资、股票投资、储蓄及国债投资等相比,投入轻松、风险小、回报更丰厚,同时还获得一套真正属于自己的私家酒店。有关资料显示,近10年来,全世界产权式酒店平均每年增长15.8%。与银行储蓄和投资股票债券相比,投资风险相对较小的产权式酒店有望成为中产阶层的首选。对于投资回报率来说,其实就是出租率,只有高出租率的保证,才能提高投资回报率并降低投资风险。而出租率直接与物业的地段、稀缺性以及品质相关,因此地段好,有特色的产权式酒店才能成为投资者眼中的宠儿。

结合新农村建设中的小城镇发展,改善附近农民人居环境,建设区域内城中村改造,在示范基地的副中心区依托地方传统民居风貌、文化遗存,把附近的村民住宅区域统一规划、在宜居环

6.旅游城市创意广告词 篇六

2. 生活在于经历,而不在于平米;富裕在于感悟,而不在于别墅。

3. 只要半个平米的价格,日韩新马泰都玩了一圈;

4. 一两个平米的价格,欧美列国也回来了;

5. 南昌世界动感都市,花园英雄城市。

6. 河津古老现代,经典,时尚。

7. 重庆奇迹之城,梦想之都。

8. 新加坡尽情享受,难以忘怀!

9. 马来西亚亚洲魅力所在!

10. 泰国缤纷异放,精彩之邦!

11. 香港动感之美!

12. 乐山乐山乐水乐在其中

13. 青岛(帆船之都)心随帆动,驶向成功

14. 丽江七彩云南,梦幻丽江

15. 沈阳新沈阳,新环境

16. 日照黄金海岸,激情日照

17. 佛山和谐佛山,绿色家园

18. 北京市东方古都,长城故乡

19. 新北京,新奥运

20. 上海市上海,精彩每一天

21. 重庆市世界的重庆,永远的三峡

7.茶文化旅游创意 篇七

关键词:旅游,文化,创意,产业

在21世纪创意经济崛起以及文化强国背景下,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新的文化产业形态,已成为各国大力扶持的朝阳产业。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关键时期,从政策上、制度上大力支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正契合国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要。据统计,全世界创意经济每天制造220亿美元的价值,并以5%的速度递增[1]。在此背景下,国内许多学者根据国内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从旅游角度研究文化创意产业,提出了一些相应的理论主张和政策应对。对这些文献进行梳理和分析,以期为文化创意旅游产业、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等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应对和决策实践提供更好的参考和借鉴。

一、文化旅游创意产业与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的概念辨析

在国内众多论文文献中,对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并没有统一的界定,但在内涵与外延上却基本一致,另有部分学者提出民族文化创意旅游产业以及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的概念,因此,有必要对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定义与内涵进一步厘清。

高曾伟提出,文化旅游创意产业是制作和营销文化旅游创意产品,直接满足游客消费的企业群,主要依托本地区的文化旅游资源,通过创意而形成新的文化旅游产品,如高科技的主题公园、演艺娱乐、旅游工艺品与纪念品、大型会议展览、节庆活动等[2]。曹雪稚、王世亮认为,文化旅游创意产业是指将抽象的文化旅游资源通过各种文化创意活动形成旅游者可以体验参与的活动,并将经济属性融入文化当中,使文化转化为具有高度经济价值的“精致产业”发挥出文化的产业功能,是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上升到新的阶段的必然结果和产物[3]。诸丹等认为,文化旅游创意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旅游建设的新形态,是文化旅游产业的升级性产业,也是一种新的生产力———“文化旅游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4]。施蓓蓓、涂娜认为,在文化产业和创意产业基础上诞生的文化旅游创意产业,是以文化旅游、创意元素和知识产权为核心内容的新型产业形态,是我国新的经济形态之一,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其行业范围与文化产业大致相同,但两者的实质和内涵仍存在一定的区别[5]。

黄书生则认为,文化旅游创意产业是文化创意产业在旅游领域的传承和延伸,是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和升级,是在文化旅游的基础上加上创意元素而形成的新的产业形态,也是“在新技术与产业链分解、重组、融合、延伸背景下,文化旅游产业链与众多产业链的创意环节重构以后形成的新型的文化旅游产业”。[6,7]廖明星认为,文化旅游创意产业是指将无形的文化资源通过人的智慧、技能进行创意整合、开发和运用,最终使文化资源实现其经济价值的新型产业[8]。王兆峰则认为,文化旅游创意产业是指依靠创意人的智慧、技能和天赋,借助于各种新技术、新方法对民族文化进行创造与提升,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产生创新型的旅游产品、旅游服务,形成新智能文化产权,促进民族文化和旅游业有机融合,从而实现旅游业和文化业增值的新型产业[9]。甘莹等认为,文化创意旅游产业是倡导以人为本,鼓励人们发挥创造力,将文化与旅游融合在一起的绿色新型产业,而以文化为核心元素,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意为手段,以技术为支撑,以多元化的旅游产品为载体的产业集群是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的真正内涵,并由此形成文化旅游的产业链,带动相关产业的共同发展[10]。姚慧丽、任兰存认为,文化创意旅游产业是将文化元素融入到传统旅游业的开发当中,运用人的智慧和技能,通过科技与艺术这两大手段,对旅游资源和文化资源进行重构、融合、创造和提升并与其他产业整合,生产制作和营销具有文化艺术元素的高附加值旅游产品与服务的旅游企业群[6,11]。

通过国内学者对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及文化创意旅游产业概念的阐述,不难看出两者均是由文化创意产业、旅游产业融合创新而来的高阶段、新形态产业模式,国内学者所提倡的文化旅游创意产业与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内涵基本一致。鉴于文化旅游创意产业这一称谓在我国的普及使用,并考虑到文化旅游创意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均是作为创意产业而加以研究,本文将使用文化旅游创意产业作为统称。

二、对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模式与商业模式的研究

对于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模式与商业模式研究方面,国内理论界在进一步深化原有关联产业发展模式的基础上,提出应构建相应的组织协调、投资融资、知识产权保护、人才培养、居民参与、区域协作等保障机制,积极实施“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驱动、居民参与”的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模式。具体来看主要有以下一些研究成果。

夏小莉通过分析文化创意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的机理,进一步提出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的发展模式。即用创意挖掘旅游资源,以资源开发促使产业结构升级;用创意创造旅游产品,以产品创新促使产业结构升级;用创意强化旅游营销,以市场拓展促使产业结构升级;用创意引领旅游消费,以消费促使产业结构升级[12]。蒋莉莉对文化创意旅游的资源转化模式、文化旅游商品开发模式、旅游产业提升和城市功能转型模式、文化创意旅游的连锁经营模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性开发模式等国际上成功的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发展模式进行比较分析,提出了我国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模式的应对思路[13]。王欣、杨文华则通过引用国外关于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的观点,指出国外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发展模式主要有重大标志性或旗舰项目、大型事件活动、主题化产品以及遗产的开发等四类发展模式[14]。

在商业模式研究方面,王兆峰从民族文化创意产业和商业模式的概念出发,首先分析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商业模式的特性,然后以湘西发展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典型代表凤凰古城为例,对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商业模式的构成体系特征进行分析,最后提出其他民族地区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商业模式运作的具体建议[15]。秦其文、王兆峰等认为,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商业运作模式同一般产业商业模式相比,具有商业模式的依托性、价值网络性、风险性、运作高要求性等特点。营造商业模式发展环境、产品定位与开发、产业品牌营销、市场化产业运营、产业链延伸、产业集群构建等策略是凤凰古城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有效商业模式[16]。

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模式与商业模式,具体到国内特定区域,还要视当地的实际情况而定,不能一概而论,更不能盲目照搬。

三、对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对策与路径的研究

国内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较晚,各地区间差异较大。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国内各级政府纷纷重视文化创意产业,出台各项优惠政策,抢占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发展高地,全力推动该新型产业建设,形成了全国性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热潮,其中以北京市、上海市、浙江省、湖南省等最具代表性。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全国性热潮的背景下,国内理论界对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研究也逐渐增多。

8.茶文化旅游创意 篇八

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内涵

当今时代,创意产业不再是一个概念,而是一种新的产业发展模式。“旅游最核心的东西是创意”,将无限的创意融入到旅游产业中,是未来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走势。文化旅游创意产业,是在发展文化旅游的基础上融入创意元素,通过各种文化创意活動展现出来,形成旅游者可以体验参与的旅游活动,是一种新型的旅游产业发展模式。

西安市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我市接待海外旅游者在连续两年分别高于全国平均增幅2和3倍的基础上,2012年继续保持了两位数增幅并首次突破100万人次;接待国内旅游者在连续多年以两位数增幅的基础上,突破了3000万人次。通过有多达8503名报名者参加的、面向全国筛选的我市旅游形象大使的活动,我市建立了专业化的旅游推广队伍。与东航联合举办了空中文化周,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影响。行风建设得到了国家旅游局的肯定,国家旅游局在其《旅游行风》杂志上刊登了我局的经验。我局的旅游网在前年被评为全国十大优秀旅游网站之后,去年,韩文、俄文旅游网站又被选进“国内优秀”集合网站中并排名在前10位。西安连续两年在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和中国青年报社组织的有150万人参加的、对全国120个旅游城市投票中,被评为中国青年喜爱的旅游目的地之一。2012年8月份,获得亚太旅游推进组织颁发的最佳旅游广告奖。

数据表明,西安旅游业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旅游总收入占GDP的比重不断攀升,旅游业已成为西安市经济的“三大亮点”和支柱产业之一。

西安市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西安市旅游仅用四五年的时间,就走完了许多地方十年走过的历程,实现了超常规跨越式发展,被誉为西北地区旅游界的一匹“黑马”。但西北地区的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发展相对落后,存在问题。

创新意识落后。文化旅游创意产业是近年新兴的一种旅游产业发展模式,虽具有先进性但并未为大众所熟识。如何对旅游资源进行挖掘并融入创意元素,人们还停留在较低层次的认识上。西安在发展旅游业时主要依靠传统旅游发展模式,创新意识落后。

创意型人才缺乏。创新意识的落后加之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深深影响人们的创新思维,导致创意型人才缺乏,据调查,西安创意型人才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例不足1%,旅游创意型人才则更低于此比例。

政府支持力度不够。西安旅游业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相对于其他产业而言属于新兴产业,政府对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发展支持力度不够。

西安市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发展路径

基于陕西省西安市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及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本文试对其文化旅游创意产业提出发展路径。

培养旅游创新精神和文化。创新是产业源源发展的不竭动力。培养沂水旅游创新精神和文化,是保证沂水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提高全民对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认识和重视,使大众参与其中,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政府制定文化旅游创意产业促进政策。由西安市人民政府主导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发展,在相关方面予以政策倾斜。设立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基金,在优化资源配置、财政扶持、税收优惠、引进创新型人才、保护创意知识产权、研发创新等方面制定促进政策,促进沂水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发展。

引进创意型人才,培育旅游创意团队。文化旅游创意产业是智力密集型产业,人才是其根本。引进高端创意人才,为西安市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发展出谋划策,提供创意,打造西安市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品牌;培育自己的旅游创意团队,打造西安市专属的文化旅游创意梯队;加强与校企之间的合作,为创意产业的研发注入新鲜血液。

建立健全创意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具有独特性,创意旅游产品具有唯一性,这是吸引八方游客来沂水旅游,使西安市旅游业出奇制胜的关键。在信息共享高速发达的今天,为防止旅游创意的不断被“复制”,由西安市人民政府制定相关制度,建立健全创意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才能保证西安市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拓展旅游营销思路。西安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良性和持续发展离不开强大的旅游营销。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在营销方面应与时俱进,可建立西安旅游官方微博,利用时下流行的微博等新兴的传媒方式作为营销手段宣传西安市文化旅游创意品牌。不断拓展新的旅游营销思路,将助力传统的媒体营销达到良好的宣传推广效果。

9.旅游项目策划书创意文案 篇九

北京国际旅游文化节活动宗旨是为了“让世界了解北京,让北京走向世界”, 吸引更多的国际游客来京旅游,为北京市民提供一个节日狂欢、娱乐的大平台。

该活动已经成功举办了十届,今年将通过“政府搭台,政策引导,企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模式,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选择有创新能力、策划能力强的承办单位。招标的内容如下:

第届北京国际旅游文化节活动策划方案;具体包括:北京国际旅游文化节活动主题、形式、定位、内容等。

二、第届北京国际旅游文化节时间、地点、内容:

时间: 10月11日—10月18日

地点: 奥林匹克公园

内容:

1、开幕式暨盛装行进表演演出方案;

2、国内外旅游资源展览展示,现场咨询及宣传品发放;

3、国内外名牌商品、旅游纪念品及时尚用品展览展示及展卖;

4、国内外特色美食展览展示及展卖;

5、每天三场固定舞台演出;

三、招投标要求:

(一)投标人资质

1、投标人应具备4A等级的公关广告策划公司或政府机关下属的从事文化交流活动的企、事业单位、文化交流中心、文化机构等;具有较强的策划与自主创意能力,协作意识强,顾问意识强。

投标人在国内注册、办公地点设在北京的法定代表单位,主要经营与管理人员至少有十年以上(含十年)大型活动策划及大型活动组织经验。

2、策划案的创意必须具有良好的可执行和可操作性,策划理念本着思路创新、形式创新、视觉创新,创意创新,提升北京国际旅游文化节品牌的美誉度将起到积极的提升作用。投标人须具备大型活动策划能力、丰厚的国内外文艺演出团体资源、具备平面及网络煤体宣传优势、舞美设计及舞台搭建、图片展览展示、国际会议接待、国内外品牌商品及特色餐饮招商等,并举办国际、国内千人以上户外大型演出活动的成功经验。具备大型活动策划与组织实施的全面操盘机构。

3、投标人须提供三个以上承办国内外商业及政府类文化艺术演出的大型户外综合活动案例;提供专业展览展示、会议接待、国际品牌招商、宣传策划活动案例。

4、投标人有能力为招标单位北京国际旅游文化节组委会成立专门的工作组。工作组应配备大型活动组织指挥人员1名,导演1人,舞蹈编导1人,撰稿1人,音乐编辑1人,公关协调1-2人,精通英语1-2人,国内外表演团体联络及演员队伍集结等组织工作人员15名以上。另外,负责国、内外旅游资源展览、国、内外品牌商品、旅游纪念品及餐饮美食等招商工作人员15人以上,工作组人员构成要相对稳定,便于筹备及实施工作的延续性。

5、投标人须提前准备投标方案及费用预算。

(二)招标时间及联系方式

1、投标人可在20年5月8日上午9:00至17:00时前到下述地址向相关人员咨询详情和索取相关资料。

联系人:北京市旅游局促进二处邢春香

联系电话:

电邮地址:

10.绿维创景:创意乡村旅游产品 篇十

5旅游与城市规划设计专家产业地产与新型城镇化运营服务商

New Dimension Planning & Design Institute Ltd.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

官方网站:旅游运营网http://

版权声明:该报告知识产权归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所有,未经允许,不得擅自篡改、挪

用、从事盈利性宣传活动,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创意乡村旅游产品

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

从活动的多样性、发展形成过程、开发形式等不同分类方法出发,乡村旅游的类型也各不相同,本专题根据业内的一些研究以及绿维创景制作项目中的经验,从游客的角度,依据乡村旅游活动类型将乡村旅游分为如下七个类型。

一、观光型乡村旅游

根据研究,观光型乡村旅游以良田、特色蔬菜、花卉苗木、乡村农舍、溪流河岸、园艺场地、绿化地带、产业化农业园区、特种养殖业基地等自然、人文景观为主要内容,主要满足游客回归自然,感受大自然的原始美、天然美,在山清水秀的自然风光和多彩多姿的民族风情中

二、休闲型乡村旅游

根据研究,休闲型乡村旅游以乡村风景为背景,以静宁、松散的乡村氛围为依托,提供棋牌、歌舞、观光采风等休闲娱乐活动服务。也有人将乡村居民的生产、生活场景、器皿工具、房屋建筑、屋内陈设、饮食、服饰、礼仪、节庆活动、婚恋习俗以及民族歌舞和语言等方面的传统特色纳入休闲型乡村旅游中。

三、度假型乡村旅游

根据研究,度假型乡村旅游利用乡村“蓝色的”天空、“清新的”空气,让游客乘着习习凉风、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听着泉水韵律、望着流星明月,感受“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乡间散步、爬山、滑雪、骑马、划船、漂流等乡村度假健身、娱乐活动也属于这一类型。

四、体验型(参与型)乡村旅游

根据研究,体验型(参与型)乡村旅游主要与当地的民俗文化、农业生产和农副产品相结合,通过参与民俗活动、种花栽树、修剪花草、除草施肥、挖地种菜、采摘瓜果蔬菜、捕鱼捞虾、放养动物、水磨磨米面、水车灌溉、石臼舂米、学做乡村风味小吃、木机织布、手工刺绣、简单农具制作、陶制品制作等体验乡村生活的质朴淡雅,体验耕种收获的喜悦,是一种“房归你住,田归你种,牛归你放,鱼归你养,帮你山野安个家”的整体体验方式。还包括花卉食品、花粉食品、野生植物食品、水果食品、特色风味小吃、珍稀禽畜水产佳肴等乡村丰富的土特产品尝。

五、求知型乡村旅游

根据研究,求知型乡村旅游一方面以长期生活在城市的人们,特别是少年儿童为对象,普及农业、农科知识,使他们了解乡村的民风与民俗,如广州市郊和番禺一带的科技农场,沈阳新市民的中小学生实践基地,它们或是企业投资建成,成为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或是教育系统自行投资建设,作为中小学生农业和自然实习基地。另一方面,以特殊兴趣的人为对象,以考察研究先进农业、特色农业或农业文化、学习农业技艺为主,通过农村留学、参观考察、教育培训等多种形式,开展农业文化考察、特色农业考察、农业技术培训、花木栽培装饰培

六、购物型乡村旅游

根据研究,购物型乡村旅游是以洁净新鲜的特色蔬菜瓜果、稀有的珍稀禽畜和名贵水产、美丽花卉、别致的盆景、风味独特的土特产、工艺精湛的手工艺品、古朴雅致的农民书画、设计独特的旅游纪念品为资源而开展的旅游活动。

七、综合型乡村旅游

是指将上述几类乡村旅游集中于一体的旅游产品。

(有关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策划、规划设计的更多研究,详见)或拨400-068-8099咨询热线在线进行咨询。

11.茶文化旅游创意 篇十一

【关键词】文化创意 城市旅游业 发展模式 演化机理

一、引言

近些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城市在经济建设、基础设施、产业升级等方面不断优化结构,完善功能,给周边地区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了强大的吸引力和辐射力。伴随着城市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旅游资源不断开发和丰富,满足旅游消费者“食、住、行、游、购、娱、休闲”需求的各种旅游配套设施逐渐完善,城市本身作为旅游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的综合体,使旅游产业在城市经济的地位不断凸显和增强。据统计,2011年我国主要城市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已占到全国国际旅游外汇总量的87. 5%,城市旅游产业正迅速发展为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核心和依托。

随着现代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改善,闲暇时间和收入大幅增加,传统的吃喝玩乐不再是大众旅游消费需求的重点,人们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与特立独行的生活方式,使得文化创意资源成为旅游市场上的稀缺品,也因此独特的文化创意旅游受到了时下愈来愈多人的青睐。城市作为当今世界人类居住最集中的地方,一个城市的发展历程实质上就是其文明不断演化、进步的历史,它凝聚着巨大的创新力和深厚的文化精神,对充满好奇心渴望探索的旅游者存在着极大的吸引力。城市旅游作为城市经济体系中的一个子系统,发展旅游业是扩大城市内需,促进城市就业、优化产业结构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从旅游业与城市文化内在关系来看,旅游业的兴荣可以促进文化的生产与再生产,发展文化创意旅游的目标就是培育城市文化再生的土壤,最终实现城市的文化产业与旅游业间的良性生态循环。本文针对新工业化进程中我国城市发展的现状,通过整合城市区域内独特文化资源优势和创意文化产业,研究文化创意产业与城市旅游业的协同演化机理,使文化的经济价值得到最大限度的挖掘和实现,建设具有个性特色的创意城市和文化旅游发展新模式,形成城市独特的人文内涵,最后成为宣传城市形象的最佳名片。

二、文化创意旅游的理论内涵

文化创意旅游是随着现代文化创意产业在全球范围的蓬勃兴起而流行的一种旅游方式,其相近概念最早来源于文化旅游一词,第一次出现是在1977年美国学者罗伯特一麦金托什、夏希肯特·格波特在其合作出版的《旅游学要素·实践·基本原理》一书中,作者认为文化旅游概括了旅游的各个方面,人们可以借助文化旅游来了解彼此之间的生活和思想。此后,1991年欧盟跨国旅游文化研究小组认识到了发展文化旅游与文化产品之间相互促进的作用,将文化旅游定义为:旅游者通过旅游体验追寻真实感和自身意义的一种活动过程和相应形成的文化消费,文化旅游是一种由旅游消费而带动的文化产品,同时它又是由文化动机带动而参与旅游活动的文化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而言,文化旅游既是一种文化体验活动,也是一种文化生产过程,它强调通过文化资源的表达、展现和传播,满足旅游者的文化需求、互动交往需求及多重文化体验,体现旅游者与旅游地之间的文化互动交往关系,精神文化性、审美性等是文化旅游突出的特征。

目前,由于创意理论的引入及创意产业的发展在我国还处于初级阶段,故文化创意旅游研究还是一个比较新颖的问题,有关的正面研究与深入探讨还不是很多,学界对文化创意旅游的探讨大多围绕文化创意产业展开,针对文化创意旅游的概念界定尚不明确,多将文化创意旅游等同于文化旅游,从文化创意产业的视角对其进行定义。厉无畏等从产业融合的视角出发,认为文化创意旅游是指用创意产业的思维方式和发展模式整合旅游资源、创新旅游产品、锻造旅游产业链“强调对传统产业发展模式进行创新和改造,用创意产业的思维方式和发展模式重塑旅游产业体系”;杨力民注重策划与创意对旅游业发展的核心作用,认为旅游产业属于文化产业的一种,策划和创意是其本质特点,实现未来旅游产业的价值体系的升值和产业结构的升级,需要从创意的视角去构建新的旅游产业发展模式。方澜在阐释文化创意旅游的本质特征的基础上,指出精心策划、文化内涵、互动参与、个性服务、品牌形象、资源整合是实现创意旅游良性发展的途径。赵玉宗等学者通过对国内外文化创意旅游概念的系统分析,总结了创意旅游的核心要素和特征,从生产和消费两个角度构建了创意旅游研究的基本分析框架。王慧敏从城市发展转型的视角出发,认为文化个性是当今创意城市的新特征,而文化创意旅游则是城市实现特色化的有效载体。发展文化创意旅游不仅能够破解产业融合联动的难题,而且能够促进传统产业升级,最终形成城市的特色产业体系。从上述文献中可看到,不同学者从产业发展的不同视角分析了文化创意旅游的理论、核心要素、基本特征及现实意义,就本文而言,笔者结合前面各个学者的定义的基础上,综合分析认为文化创意旅游是一种与传统的自然山水观光旅游不同的旅游发展模式,它是以文化为核心,以创意为手段,用创意产业的思维方式和发展模式整合相关的旅游文化资源,创造多元化的文化创意旅游产品载体,打造文化创意旅游的产业链,最后促进城市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新型旅游业。

三、文化创意产业与城市旅游业协同演化机理

就产业性质而言,文化作为旅游的核心和灵魂,以文化引领旅游业的发展方向,发展文化的多元化是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和本质特征。同时,旅游业也是一个经济性很强的文化产业,回顾现代旅游业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它与城市经济之间密切的联系。从最初的城市食、住、行的商业接待发展到今天的食、住、行、游、购、娱的一条龙服务,旅游业的繁荣需要其他产业、行业的支撑和协调,离不开城市内商业、娱乐、休闲等配套设施的完善,反过来,旅游产业对其他行业也具有很强的关联带动性。就文化创意产业而言,各类文化创意企业主要集中在各种优势资源集聚的城市,同时,作为经济、文化、技术相互融合的产物,文化创意产业不仅具有极高的附加值,还可以与传统行业进行对接融合,最终形成具有规模化生产和市场潜力的产业。事实上,无论是从产业性质还是产业关联度而言,城市旅游业与文化创意产业间存在着天然的联系,且随着这两种产业的增长,产业间的边界正不断的收缩与消失,产业界限逐渐变得模糊,文化创意旅游正是城市旅游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后的一种产物。

nlc202309040929

1. 文化创意视角下的城市旅游业产业边界分析

从旅游的传统特征而言,旅游业大体可分为旅游资源、旅游市场和旅游产品三部分,旅游活动的经济本质就是将旅游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然后进入市场营销运作,最后获取经济收益的过程。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包括有形的自然风景资源、传统的人文古迹、地标建筑和无形的风俗民情等经济文化资源。旅游企业运用一定方法和手段对这些旅游资源加以利用开发,并参照某种技术标准提供相应的服务内容,最后形成各种特色的旅游服务产品。企业利用、开发旅游资源的手段和方法构成了相应的技术边界,旅游产品的营销渠道和传递环节构成了企业的运作边界,开发的各项旅游服务产品构成了旅游业的产品边界,而为各项旅游经济活动提供买卖交换空间的旅游市场则构成了相应的市场边界。

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种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生的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新兴产业,它强调将以创作、创造、创新为根本手段,以文化内容和创意成果为核心价值,以知识产权实现或消费为交易特征。相比传统的文化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的原创性、融合性、渗透性和高附加值大大拓展了都市旅游业的产业边界,在旅游业的技术边界上,文化创意企业通过以某种制作技术和开发手段对旅游资源进行加工,丰富旅游业开发的技术手段,赋予城市旅游资源全新的文化内涵,提高旅游文化资源的利用效率;在旅游业的产品边界上,文化创意的原创性内容造就旅游产品的不可复制性,打造出各具特色的多元化旅游服务,形成文化创意旅游的核心竞争力,以此占据旅游产业的价值链高端;在旅游业的运作边界与市场边界中,文化创意高度的融合性、渗透性使旅游业可以文化为标签迅速地融入不同的产业链条内并延伸打造不同的文化主题产品,在优化传统旅游资源的基础上整合不同产业链内的异质资源,最终实现文化创意旅游产业集聚的协同效应。

2. 城市旅游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互动机理

文化是旅游的本质属性,游客的旅游体验因为文化创意的渗透而变得更加丰富和精彩。文化创意视角下的城市旅游业以文化为核心,创意为手段,旅游为载体。旅游为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传播提供平台,文化因为旅游业的刺激拉动而生机勃勃。

从文化与旅游的关系来看,旅游资源属于文化资源中的一个子集,不少旅游资源只要略加利用开发就能成为富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文化创意视角下的城市旅游正是基于旅游资源的文化属性和开发手段的创意性,将原本平淡的旅游资源点石成金以满足游客精神消费的需要。就文化资源而言,目前我国境内的各个城市都有着各具特色的文物古迹与风俗民情等旅游文化资源,如西安、洛阳、开封、南京等古都传承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厚重悠久的历史文化,而以北京、上海、深圳、广州为代表的一线城市则充分展示着现代工业文明的繁荣。这些不同文化类型的城市对于发展文化创意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近年来城市旅游业作为成为承载文化创意的实体经济,大大加快了对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之间的相互转化。

在城市旅游产业的价值链上,一方面旅游业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巨大了市场,文化创意下的城市旅游业大大拓宽了传统旅游的产业边界,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之间的边界愈加模糊。原本开发利用文化资源的旅游企业为迎合市场口味逐步向文化创意产业靠近,而随着城市旅游业的兴起,文化创意产业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生产供游客参观、游览、鉴赏和购买的文化创意产品。另一方面文化创意的不可复制性为旅游产品和服务创造了核心价值,丰富了旅游资源的艺术性,赋予了旅游产品差异性,特别是在旅游活动的生产与消费过程中,增强了游客精神上的审美体验,同时也美化了城市自身的形象。文化是属性,旅游是功能,两者共生互融,相互依存,缺一不可。两者互动机理如图1所示:

3. 文化创意产业与城市旅游业协同演化过程分析

从产业边界的角度而言,恰如美国学者Greenstein和Khanna所指出的,产业融合的实质是产业边界的收缩与消失,它是为了适应产业增长而演化出的一种经济现象。文化创意产业与城市旅游业的协同演化正是基于两者产业边界的动态变化过程,从最初分立的产业边界逐步走向融合。传统的城市旅游业与文化创意产业属于两种不同的产业,两者的产品边界与市场边界都非常明显,企业间的竞争属于价格竞争,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用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群体的不同需要,相互之间的可替代性非常小。当代社会随着信息技术和体验经济的兴起,消费者旅游观念的转变、政府管制的放松及文化创意与旅游两者间的互补性等内外因素积极促进了城市旅游业与创意文化产业间的协同,技术边界、产品边界、市场边界以及产业经济活动的业务和运作边界逐渐模糊或消失,创意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大大拓展了传统旅游业的产业边界,旅游单元更能方便地嵌入文化创意产业链中,最终形成新的产业形态,也因此旅游的文化功能得以凸显。

在两大产业的协同演化过程中,通过区分不同产业的经济活动,如产品、技术、企业及其业务等多层次内容的边界,一些先行企业细分识别出各自产业价值链上的优势价值活动,以一定的技术手段加以创新利用,并以此延伸渗透至彼此的传统产业活动领域,再结合其内部价值活动对两大产业价值活动进行优化重组、整合与创新,最终优化整合成涵盖有两大产业核心价值活动的新价值链,实现产业的协同演化。如图2所示:

四、文化创意视角下的城市旅游业发展模式分析

实践证明,文化创意视角下的城市旅游业有利于实现当地的经济、文化、社会三者的协调发展,促进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最终从根本上推动我国旅游业与文化产业的进步。文化所特有的地域性、民族性、时代性和继承性,极大地满足了旅游者的审美性和文化体验需求,文化因素也因此为城市旅游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通过文化创意与旅游产业两者间的协同,加强对景区、景点中蕴藏的文化内涵的研究挖掘,扩展产业链、延伸空间链、打造不同特色的“文化主题链”,最终形成全新的现代城市文化创意旅游发展模式。

1. 产业延伸型融合模式

nlc202309040929

产业延伸型的融合模式是指综合利用旅游产业与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各自的特征与功能,使彼此的产业边界发生交叉融合,以文化创意创造旅游的核心价值。产业延伸型的融合模式大致分为两种:旅游产业向文化创意产业融合、文化创意产业向旅游业融合。

旅游业向文化创意产业的延伸融合主要表现在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经过总结、提炼和创作,围绕旅游者的潜在精神消费需求来构建新型产业链,构造全新的产业边界。同时以旅游消费的需求引导产品的设计和功能的优化,用旅游消费的偏好进行品牌定位、培育忠实消费群体,建立有效的销售网络。由于人类的精神需求是以审美为主,具有极大的弹性空间,故旅游消费的市场是无限广阔的,旅游产业的精神文化消费供给将衍生新型文化创意产业群。如法国的奢侈品香水、皮包因其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卓尔不群的工艺而闻名世界,游客们购买的并不是一件商品,更是对法国文化的向往与认可,这种吸引力不仅有利于打造品牌的推广和定位,还可以某一品牌为核心打造一系列相关的创意产品满足市场的偏好。

文化创意产业向城市旅游业的延伸融合模式主要表现在以文化创意为核心,以此支持和带动相关的配套产业群。从文化特点而言,文化创意本身对于游客就具有天然的吸引力,城市旅游业以文化创意元素为卖点来表现不同旅游产品的文化特色和美感。同时,文化创意产业向旅游业的拓展也延伸了产业链,推动了消费者对旅游相关联产品的需求和配套产业的发展,产业链从单一逐渐拓展为一个网络。比如房产、餐饮、酒吧、娱乐等配套产业虽然不是文化产品生产的直接支持者,但为产业的整体发展包括人才的吸引和成长、产品的推介和促销等都提供了良好环境和条件。

2. 区域扩展型融合模式

文化创意旅游并不单单局限于地理文化上的特殊性,恰恰相反,文化创意旅游注重整合不同区域内的旅游文化资源,强调区域整体的价值提升。旅游产业链通过在地理空间上的拓展,实现不同地区间旅游文化资源的优化配置,最终形成一个立体的、全方位的旅游产业链。以珠三角为例,作为一个整体的旅游目的地,各地的旅游特色不一,文化资源各有差异,因此需要对区域内的不同城市进行文化上的差异化定位,构建出一个多元化、民族化的旅游目的地体系。如潮汕旅游带、广深港旅游带、粤北旅游带等跨行政区旅游集群,最终在空间上形成合理的体系布局。同时,通过在跨地区间建立一个统一的旅游平台将大大推动区域旅游一体化的发展,从政府而言,需要提供一定的政策支持和公共设施以保障旅游文化资源的利用和维护;从企业而言,需要建立完善的旅游经营网络平台和交通集散平台以保障景点健康、持续运营。

3. 文化主题型融合模式

从旅游者的角度来说,城市不仅是自己衣食住行的家园,也是旅游者感受生活,体验生活的精神栖息地,如何将城市的过去、现在及将来的发展概念化、艺术化,不仅要表现出城市美丽的风景,更要展现出一个城市独有的风情,这才能给旅游者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因此,如何塑造城市的艺术美便成为了发展文化创意旅游的首要目的。第一,城市可通过打造不同的节庆主题,以吸引大众的注意和参与,同时推出相关的商品和产业链,将节庆活动与城市形象联系起来,展示本区域的文化特色。在国外,如法国戛纳的电影节、西班牙的斗牛士节,目前在我国各大城市兴起的音乐节,都是以商业展销为主体的经济模式;第二,城市举行的各项文体活动都可开发成为新型旅游市场的资源。针对这些活动进行加工和过滤,从中筛选出最为精彩动人的部分,积极打造旅游链相关的衍生品,在活动中进行某个文化主题营销以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典型的例子如上海动漫节、北京奥运会、武汉樱花节等等。通过举办各种文化主题活动不仅可以提升城市的旅游形象吸引更多的游客,而且可以有效地销售、传播文化创意产品,有力地推动城市旅游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

结语

本文从文化创意产业视角出发,在深入阐释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基础上,探讨了文化创意视角下城市旅游业新的产业边界,然后从价值链的角度分析了城市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互动机理,研究了文化创意产业与城市旅游业的协同演化过程,最后利用产业融合理论提出了未来文化创意旅游的三种发展模式。本文作为一项探索性课题,虽然初步搭建起了实现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发展的系统分析框架,但是考虑到文化创意产业范围的广泛性和不同创意行业固有的特征,再加上旅游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一个子集,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的边界模糊,故两者融合的发展模式还需要进一步的分析探索,今后研究不仅要总结更多的融合模式,而且对于各融合发展模式的运行机理和动力机制还需要更详尽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厉无畏, 王慧敏, 孙洁等. 创意产业导论[M]. 上海: 学林出版社, 2006.

[2] 厉无畏, 王慧敏, 孙洁. 论创意旅游--兼谈上海都市旅游发展的新思路[J]. 经济管理, 2008(1).

[3] Audrey Yue. Cultural governance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in Singapore[Jl.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ultural policy, 2006(3).

[4] 王慧敏. 文化创意旅游: 城市特色化的转型之路[J]. 学习与探索, 2010(4).

[5] 高静, 刘春济. 论创意旅游--兼谈上海都市旅游的提升战略[J]. 旅游科学, 2010(3).

[6] 赵玉宗, 潘永涛, 范英杰等. 创意转向与创意旅游[J]. 旅游学刊, 2010(3).

[7] 尹贻梅, 鲁明勇. 民族地区旅游业与创意产业耦合发展研究—以张家界为例[J]. 旅游学刊, 2009(3).

钟榴 东华大学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系2012级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环境管理、文化创意管理

上一篇:笔记本的遭遇作文下一篇:肿瘤护士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