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比例教学反思

2024-09-18

反比例教学反思(精选15篇)

1.反比例教学反思 篇一

今天用《反比例的意义》作为校内的研究课,这节课是上周六临时决定的,本来是要用复习单元《量的计量》来上的,但是担心毕业班后面的时间会很紧,所以临时决定提前。不过,我想不管什么的课,只要教师的素质高,一样能上出精彩,不能因为内容好上而选来作为公开课,相反,越是难上的课就越要拿出来研究研究,因为研究课就是供大家来讨论研究的,这样,以后上到同样的内容时就不会不知所措了,再者,越是难上才越能体现功底,并且这样的课上过之后,其他内容的课就会显得不是很难了,因为在信心上占有了优势。

周六决定了这节课后,我便整理了一份草案请师傅过目,在和师傅及其他几位老师研究过后,大家的意见是:这节课的内容比较多,要上好不容易,以往上到这个内容时是最麻烦的,因为这个内容十分抽象,所以,这节课的容量不宜太大。我虽然没有教过六年级,但是看过教材之后,也觉得这部分内容容量比较大,其实也不能说是容量大,就是比较抽象,如果学生学不好、说不出来其中的道理,就比较麻烦,就会影响到这节课能否上完。所以,在修改教案时,我十分注意容量问题,能精简的精简,尽量不在碎小的地方拌足。下面是我设计的思路。

首先简单回顾正比例的概念知识,然后给出单价、总价、数量,问:怎样组合才能符合正比例的要求?接着小结:“既然有正比例,那就有…”(学生说:反比例)引出课题《反比例》,引出课题后,我让学生先根据正比例的意义猜一猜什么是反比例,或者说,你认为什么是反比例。通过猜想,先初步的感知反比例,不管学生猜的对与错,最起码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质疑心理,为后面的学习先奠定一定的基础。因为,后面我们要通过学习来验证猜想的对不对,通过验证后,之前猜对的学生在情感体验上就会得到满足,同时也培养了估计的能力,这也符合《课程标准》培养估计能力和推理的要求。

在初步的猜想之后,用了一段小动画来直观的经历、感受反比例的建构过程(这个动画我做错了,后来经大家的提醒,我把这个动画作了修改),这个动画是这样的:有一堆黄沙,先用载重量大一些的货车运,然后换成载重量小一些的货车运,接着再换一辆载重量还要小的货车运,并提问:从动画中能想到什么?让学生知道,每次运的越少,运的次数就越多,每次运的越多,运的次数就越少,初步经历、感受反比例的建构过程。有了这样的一个基础,接下来出示例4和例5并按要求回答,然后把例4和例5放在一起比较,寻找这两道例题的共同点:都有两种相关联的量、都是一种量随着另一种量的变化而变化、两种量里对应数值的乘积一定。

找出共同点之后,分步出示反比例的意义,然后用反比例的意义在回去解释例4,接着要求学生用这一知识解释例5,然后学会用字母X、Y和K来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接着实际运用,做练一练第1题和练习八的第4题,到这里我都是教要用一句话来判断两个量是否成反比例的,接下来出示例6,跟学生说明,我们也可以列数量关系式来判断,如果要列数量关系式判断的话,它们的乘积就要一定。至此,课的内容已经基本上完,后面就做了两组相关的练习,一组是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其中有一题不成比例,有一题成正比例,有两题成反比例,另外一组题目是先把数量关系式填写完整,然后根据数量关系式回答问题。

最后总结本课内容,总结时,学生提到了和正比例的区别的联系,这是我备课时所没有想到的,而正好时间又多(因为担心不能上完,所以一直赶着上的),我就顺着学生的思路,要大家比较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由于前面学的比较好,学生很清楚地找出了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其中有个学生说到了它们之间的联系时是这样说的:它们相同点都是一种量随着另一种量的变化而变化,但是如果要讲具体怎么变化的就有区别了。为学生的精彩回答而感到高兴,看来他们今天学的比较好。同时,我也暗自为自己庆幸,不是庆幸上的好,而是庆幸课的内容按预计的上完了,也改掉了一直伴随我的老毛病――课堂上罗罗嗦嗦。

下午教研活动时大家发表了意见,其中那个动画大家讲的最多,我也知道动画做错了,所以已经做了修改,另外大家提的比较多的是后面的总结,大家认为这节课没有必要进行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比较,这节课的内容就是理解反比例的意义,但是我却不这样想,首先这部分内容不是我的预设生成,而是非预设生成,学生能想到为什么不趁热打铁比较一下呢?虽然这部分内容是下节课要专门讲的,在这里为什么不可提一提?学生能掌握不是更好吗?所以,在修改教案时,我决定把这个环节添上去。

另外大家还认为这节课光练习说了,没有什么写的练习,光会说,那作业怎么写?没有经历写的练习,学生会吗?我想,这的确是有必要的,所以,在修改教案时也增添了进去。这样一来,这节课的内容满满当当,不多不少了。

2.反比例教学反思 篇二

函数是在探索具体问题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基础上抽象出的重要数学概念, 是研究现实世界变化规律的重要数学模型。在初二已学习过一次函数的相关内容, 学生对函数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 在此基础上讨论反比例函数可以进一步领悟函数的概念, 为后续学习产生积极影响。本节课的反比例函数图象与性质, 旨在让学生进一步熟悉做函数图象的主要步骤。即:列表, 描点, 连线。通过对反比例函数图象的全面观察和比较, 发现函数自身的规律, 进行语言表述, 从而得出反比例函数的主要性质。在第一课时, 学生已经得到了相应的结论, 本节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对于反比例函数的增减性, 学生掌握较差, 我们可通过练习得出y=x (k≠0) 中k值的几何意义。实际上, 本节课就是一节习题课, 如何上好一节习题课, 并有效地进行师生间的互动是对我的挑战。

课堂上先复习反比例函数的概念以及它的图象, 回忆性质并列成表格的形式, 以便于学生理解记忆, 然后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例⑴:已知点A (2, y1) , B (1, y2) , C (-1, y3) , D (-2, y4) 都在反比例函数y=6/x的图象上, 比较y1, y2, y3, y4的大小。

学生基本都能得出正确结果, 并有不同的做法, 经过总结归纳出三种方法。

方法一:分别求出y1, y2, y3, y4的值;

方法二:通过反比例函数的增减性来判断;

方法三:画草图, 通过观察图象来比较大小。

我对学生的表现进行了鼓励:大家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这个问题, 并有不同的方法, 说明大家都用心思考了这个问题, 在此基础上, 我们再来看例⑵, 大家能解决么?此时, 学生们都在积极思考下一个问题。

例⑵:已知点A (x1, y1) , B (x2, y2) 都在反比例函数y=6/x的图象上, 且x1>x2, 比较y1, y2的大小。

此题对于学生有难度, 学生受上一题的影响, 很容易根据增减性得出y1x2, 可得出y1x2>0; (2) x1>0>x2; (3) 0>x1>x2。

这样处理这道例题, 比我直接给出正确答案效果要更好, 学生的印象也更为深刻。从第二天作业的反馈中也可以看出, 学生对这类型的题掌握得不错。如果这道例题没有经过由错误到正确的过渡, 学生在今后很容易犯这样类似的错误, 这还要“归功”于**同学呢。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该建立在学生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 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向学习者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 数学思想和方法, 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 数学思想和方法, 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因此, 面对新课程, 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 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 要由管理者变为组织者, 由传授者变为协助者, 由仲裁者变为促进者。但要真正具体落实到课堂教学上, 我有时仍然感到迷惘, 甚至是无所适从。往往在课堂上还是滔滔不绝地讲, 学生死气沉沉地听;接二连三地问, 学生断断续续地答。“如何根本性地改变教师角色, 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这个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在课堂上应该让学生自主活动、合作学习。教育心理学家早已作出论断:教师讲, 学生听, 学生只能记得15%;如果学生自己看书, 可以记得其中的25%;如果既看又听, 效果不再是两者的代数和, 而是65%。这是一个很大的飞跃。如果不仅用耳听, 而且动眼看, 动手做, 动嘴讲, 特别是多动脑筋, 效果自然会更好。因此, 我们可以让学生尝试错误, 这种错误出现后, 教师应善于捕捉这种机会, 将它转化为学生学习探究的课题, 调动学生的探究积极性, 在教师的引导下, 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共同探讨等教学手段, 让学生自己纠正错误, 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 学生的印象会更深刻, 学习的效果也会更好。

在今后的教学中, 我将不断地反思自己教师角色的定位:

1.要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生自我建构知识的前提还是先有参与的意愿。“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因而教师要熟练驾驭教材及与之相关的拓展知识, 把科学性与趣味性有机地结合起来。然后为学生主动探究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并且在学生的合作探究过程中, 不断给以鼓励, 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参与探究新知的活动。

3.《反比例》教学反思 篇三

本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正比例的基础上学习反比例,由于学生有了前面学习正比例的基础,加上正比例与反比例在意义上研究的时候存在有一定的共性,因此学生在整堂课的学习上与前面学习的正比例相比有明显的提高,而且在课时的安排上,在学习正比例的安排了2个课时,这里只是安排了1个课时,紧随着课之后教材安排了一堂正反比例比较、综合的一堂课,对学生在出现正反比例有点模糊的时候就及时地加以纠正。

(2)对练习题型、题量的思考

第一堂课在教学的时候,对于课本上的练一练没有进行选择,要求学生全部解答,结果发现学生化的时间比较多,而且效果也不是特别的理想。课间的时候就对着这几个小题进行了比较,发现5、6题的数量关系的本质上与前面的1、3题雷同,而且第7小题比较简单,而第4小题倒是一个不错的习题。有了上次的经验,教师做适当的补充和引导,在第二节课的时候,学生的完成情况就比较理想,时间不多效率也高。

另外,对于课本上练一练5,由于在课始的导入环节中的未知每本页数与装订的本书的求解就已经知道求解方法,所遇课堂学生就没有刻意的去讲解,结果从课后的练习第二题来看,学生的掌握情况不是很好,虽然有些同学已经利用的了反比例的方法解答。后来想想本堂课学习的是反比例,既然已经学习了反比例,对于课后安排的这样的习题就不应该还只是利用上节课的方法去解答,应该很好的把这堂课所学习到的知识利用起来,一来是学生进一步理解反比例,二来可以为后面学生学习利用反比例解答应用题留下伏笔。

(3)对正、反比例数量关系的书写的一点思考

在课堂上讲解:长方形的面积一定,它的长和宽。这道题是,想到三角形是否学生也能正确的解答,于是就补充了: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它的底与相应的高是不是成反比例?为什么?

4.《反比例意义》教学反思 篇四

反比例函数是初中阶段所要学习的三种函数中的一种,是一类比较简单但很重要的函数,现实生活中充满了反比例函数的例子。因此反比例函数的概念与意义的教学是基础。

二、学情分析

由于之前学习过函数,学生对函数概念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能力,另外在前一章我们学习过分式的知识,因此为本节课的教学奠定的一定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反比例函数意义;能够根据已知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解决问题:能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反比例函数并确定其表达式. 情感态度:让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反比例函数模型的过程,体会反比例函数来源于实际.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反比例函数意义,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难点:反比例函数表达式的确立.

五、教学过程

(1)京沪线铁路全程为1463km,某次列车的平均速度v(单位:km/h)随此次列车的全程运行时间t(单位:h)的变化而变化;

(2)某住宅小区要种植一个面积1000m2的矩形草坪,草坪的长y(单

位:m)随宽x(单位:m)的变化而变化。

请同学们写出上述函数的表达式

14631000(2)y= tx

k可知:形如y= (k为常数,k≠0)的函数称为反比例函数,其中xx(1)v=

是自变量,y是函数。

此过程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反比例函数模型的过程,体会反比例函数来源于实际. 由于是分式,当x=0时,分式无意义,所以x≠0。

当y= 中k=0时,y=0,函数y是一个常数,通常我们把这样的函数称为常函数。此时y就不是反比例函数了。

举例:下列属于反比例函数的是

(1)y= (2)xy=10 (3)y=k-1x (4)y= -

此过程的目的是通过分析与练习让学生更加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问已知y与x成反比例,y与x-1成反比例,y+1与x成反比例,y+1与x-1成反比例,将如何设其解析式(函数关系式)

已知y与x成反比例,则可设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y=

k x?1

k已知y+1与x成反比例,则可设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y+1= xkxkxkxkx2x已知y与x-1成反比例,则可设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y=

已知y+1与x-1成反比例,则可设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y+1= k x?1此过程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深刻的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为以后在求函数解析式做好铺垫。

例:已知y与x2反比例,并且当x=3时y=4

(1)求出y和x之间的函数解析式

(2)求当x=1.5时y的值

解析:因为y与x2反比例,所以设y?k,只要将k求出即可得到yx2

和x之间的函数解析式。之后引导学生书写过程。能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反比例函数并确定其表达式最后学生练习并布置作业

通过此环节,加深对本节课所内容的认识,以达到巩固的目的。

六、评价与反思

5.《反比例函数》教学反思 篇五

关于教学设计:

备课时,我仔细研读教材,认为本节课无论是重点和难点都是让学生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概念,以及如何与一次函数及一次函数中的正比例函数的区别。所以,我在讲授新课前安排了对“函数”、“一次函数”及“正比例函数”概念及“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一般式的复习。

为了更好的引入“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并能突出重点,我采用了课本上的问题情境,同时调整了课本上提供的“思考”的问题的位置,将它放到函数概念引出之后,让学生体会在生活中有很多反比例关系。

情境设置:

汽车从南京开往上海,全程约300km,全程所用的时间t(h)随v(km/h)的变化而变化。

(1) 你能用含v的代数式来表示t吗?

设计意图:与前面复习内容相呼应,让同学们能在“做一做”和“议一仪”中感受两个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同时也能注意到与所学“一次函数”,尤其是“正比例函数”的不同。从而自然地引入“反比例函数”概念。 为帮助学生更深刻的认识和掌握反比例函数概念,我引导学生将反比例函数的一般式进行变形,并安排了相应的例题。

k 一般式变形:y=k/x ,可以变形为: (1)y=kx^-1 ,(2)xy=k (其中k均不为0)

通过对一般式的变形,让学生从“形”上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在结合“思考”的几个问题,让学生从“神”神上体验“反比例函数”。

为加深难度,我又补充了几个练习:

1、当m为何值时,函数y=(m2+2m)xm2-m-1是反比例函数.

2、(1)y与x成反比例,已知x=3时,y=-6,求当x=时,y的值。

(2)y与x-1成反比例,已知x=3时,y=-6,求当x=2时,y的值。

3、y是x的反比例函数,z是x的正比例函数,则y与z成什么关系?

关于课堂教学:

由于备课充分,我信心十足,课堂上情绪饱满,学生们也受到我的影响,精神饱满,课堂气氛相对活跃。

在复习“函数”这一概念的时候,很多学生显露出难色,显然不是忘记了就是不知到

如何表达。我举了两个简单的实例,学生们立即就回忆起函数的本质含义,为学习反比例函数做了很好的铺垫。一路走来,非常轻松。

对反比例函数一般式的变形,是课堂教学中较成功的一笔,就是因为这一探索过程,对于我补充的练习1这类属中等难度的题型,班级中成绩偏下的同学也能很好的掌握。

而对于练习3,对于初学反比例函数的学生来说,有点难度,大部分学生显露出感兴趣的神情,不少学生能很好得解答此类题。

经验感想:

1、 课前认真准备,对授课效果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2、 教师的精神状态直接影响学生的精神状态。

3、 数学教学一定要重概念,抓本质。

6.我这样教学正比例 篇六

一、创设活动情景引出新知识

屏幕上有这样一幅图:图中三组同学在同一时刻测量旗杆、竹竿、米尺影子的长度计算旗杆的高度, 这一情景图不仅为探索正比例的意义提供了素材, 更重要的是研究了正比例的现实意义, 使学生体会到正比例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重要价值。同时, 活动过程还体现了数学的重要思想——转化思想, 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虽然不能直接测量竖立的旗杆的高度, 但我们可以根据同一地点、同一时间、物高和影长成正比例的知识, 通过测量影长而计算旗杆的高度, 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实用性, 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联系生活实际, 揭示正比例意义

生活中缴水费是再普通不过的事情了。细究起来, 它与正比例密不可分。通过水的吨数和水费金额这两个量之间的关系, 发现水费随用水量的变化而变化, 并且水费和用水量的比值不变。其实这个比值是有意义的, 表示的是每吨水的单价, 学生有这样的生活经验, 知道同一个小区每吨水的价格是不变的, 与我们找到的规律不谋而合, 这样就更增加了学生学习正比例的信心。在教学中也通过生活中的例子直观地引出了正比例的意义。数学概念的教学往往是教学工作者比较头疼的事情, 死记硬背往往不好记忆, 且会导致学生丧失学习兴趣, 但数学概念往往是我们做题的依据。联系生活, 让学生自己发现、理解、掌握, 既增强了学生的信心, 又很好地掌握了所学知识, 像上面这个例子就让学生很好地理解了正比例的概念。

三、拓展探索, 知识小结

7.反比例函数复习课教学反思 篇七

公开课上完了,总的感觉有成功的地方,也有不足之处。我认为本堂课成功的做法有以下几方面:

一、定位较准,立足于本校学情。由于学生基础较差,本节复习是按知识点复习,目的是落实知识点和掌握一些基本的题型,通过教学来看目标已达成。

二、习题设计合理,立足于思维训练。本节课每个知识点都设计了针对性的变式练习,通过练习学生的解体技巧、方法、思维都得到了训练。

三、注重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在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教学时,紧紧抓住关键词语,突破难点。性质强调“在同一象限内”,而我们学生往往忽略这个问题,无论是怎样的两点,都直接用性质,对此,采用讨论的观点,结合图像观察,让学生看到理解到:在同一象限内可直接用性质,不在同一象限内,一、二象限的点的纵坐标永远大于三、四象限内点的纵坐标。这样,非常明了的让学生把最容易混淆的知识分清了,突破难点的同时及时总结出这其中体现出的数学思想方法:分类讨论和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四、大胆尝试信息技术教学。“班班通”走进了课堂,信息技术的教学正冲击着传统的数学课堂,虽然白板的功能还没完全了解,使用的也不够熟练,但也能体现出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的灵活性、直观性,对本节课“反比例函数的性质”等多处教学都起到一定的作用,提高了课堂效率。

不足之处:

一、预见性不够。这主要体现在知识回顾中的第二题,本来打算一点而过,结果学生的回答偏离了老师的预想,老师势必站在学生的角度给他们一一纠正,从而浪费了时间,自己对于突发事件的处理灵活性还不够,掌控课堂的能力有待提高。

二、对学生的情感关注太少。本来想营造一种和谐的课堂气氛,学生因为紧张回答问题不积极,不敢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课堂气氛死气沉沉,没有焕发出学生的激情。如果在一开始就用生动活泼激趣的语言导入课题,在教学过程中对少数同学的回答能及时给予表扬和激励,不但能消除学生的紧张情绪,也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坚定学习的信心。

三、角色转换不彻底。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围绕主题、围绕学生提问的多,给学生提问的时间和机会很少.不能大胆放心把课堂交还给学生.今后还需要改进的地方:

一、在上课过程中,要始终关注学生的情感。因为学生的学习是认知和情感的结合,只有给了他们情感上的极大满足,学生才会获得渴望成功的动力,我们的自主学习活动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

二、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论,不断更新教学观念,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注意评价的多元化,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对数学学习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四、努力学习多媒体软件设计和制作,把它作为教师备课、教学改革的工具,使电脑、网络、光盘、白板等现代媒体成为像黑板、粉笔一样的得心应手的工具,恰如其分地应用于日常课堂教学中,真正为教学服务。

8.《用反比例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篇八

复习完成后,进行例6的讲解,我先请两个学生各读一遍题,为成绩较差的一些学生提供展示他们的机会。虽然读题是完成了,但从她们较弱的声音里,我听到的还是不自信,可她们有勇气在数学课堂里主动站起来,对她们来说,已经进步了。今后我会为这样的学困生多创造属于他们的机会,希望这样的孩子能继续努力下去!

读完题后,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了合作探究,尝试解决问题。8分钟后进行了汇报展示,有的同学用的倍比法,先求出100千瓦时里有几个25千瓦时,再用结果4乘上5天,得到所求结果20天。有的同学用的归总法,先求出5天总共用了5x100=500千瓦时,再求如果每天用25千瓦时,可以用多少天。还有的同学用方程的思想,找出了相等的数量关系式,列方程求得了结果。但唯独没有用比例思想的`。我当时感到很窘迫,加上紧张点,在语言的衔接上变得生疏起来,就让学生们自己读了教科书第62页的祥解过程,没有再做讲解。现在想想,学生之所以听了方程思想的汇报后不再发言,是因为他们没有搞清楚反比例与方程的区别与联系。他们不知道应该怎么表述自己的想法,才选择了沉默。再深究原因,是我在讲反比例时,没有把反比例的形成过程讲透,没有让学生彻底体会到两个量是怎样相关联并随之变化而变化的,没有让学生深刻感知在变化中,还有不变的量是两个相关联量的乘积,

当我意识到这些,想在实践练习环节进行弥补时,我却没有了机会。因为周老已经走到了讲台上,他用亲切的话语对我说:“不要害怕,也不用担心,自家人,你看我怎么讲。”

周老得到我的同意后,与学生聊起了天,他风趣幽默的话语,逗得学生们哈哈大笑起来,一下了就缓解了课堂上紧张的气氛。他从反比例的定义入手,让学生给出了反比例的字母表达式xy=k(一定)。然后引导学生分析找出了例6中两个相关联的量,并请学生为这两个量命名。又启发学生找出不变的量是什么(5天的用电总量)。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就得到了数量关系式:每天用电量x天数=用电总量(一定)。所以每天用量与天数成反比例关系,然后解设列比例、解比例再答。周老短短8分钟的讲解,让我突然明白了很多,犹如醍醐灌顶。

我感激于周老前辈的亲自示范,也反省着自己的点点滴滴,感觉需要自己学习的实在太多太多了。今后的时间里,我一定会抓住一切可以抓住的机会,多向周老交流教学备课中的问题,学习他的精神与经验,使自己快速成长起来!

周老在书写板书时,手有一些抖,但字迹依然很工整。这一点,是我要学习的地方,今后我要认真对待板书,尽力去写好每一个字。他的解题书写过程不同于例题,他加入了简单明了的题意分析,他启发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列出数量关系式,确定变量与不变量,明确反比例关系的成立,再利用反比例思想使问题得以解决。他的语言表达是那样流畅自然,语言衔接是那样水到渠成。我真心为周老点32个赞。我希望他能再次听我的课,再多“手把手”教我几招。

最后总结几点周老给我的建议,也是给所有年轻教师的建议:

1、一定要研读《课标》,把握学段教学重点。

2、一定要多做数学题,开拓自己的解题思路。

3、一定要写一手漂亮的粉笔字,楷书。

4、一定要有自己的想法,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5、一定要保持空杯心态,虚心学习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努力按照周老提出的要求,严格要求自己,研读《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继续多做题,练好粉笔字,用心思考每堂课,保持空杯心态,虚心学习他人之长补已之短,为形成自己的独立课风努力!

9.“比例尺”课堂教学实录与评析 篇九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 认识比例尺;能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中两个量求第三个量。

2.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 通过测量、绘图、估算、计算等活动, 学会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 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比例尺的含义。

教具准备

地球仪、中国地形图、笑笑家的平面图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在生活中是不是有过这样的经历:早晨, 太阳从东方地平线上冉冉升起……告诉老师什么在动?

生:地球在动。

师:那你知道地球是什么样的吗?

师: (教师指着地球仪) 地球就是这个样子, 你同意吗?

生:老师, 你说的不完全对。地球是这个样子, 但地球仪是按一定比例把地球缩小后制成的。

师:你说得真好!请大家在地球仪上找一找, 地球是按什么样的比例缩小成地球仪的? (生在地球仪上找比例尺)

生:是按1∶40 000 000的比例缩小而成的。

【评析】新课伊始, 教师创设学习情境, 从而引出地球仪这一学生熟知的事物, 自然地引出比例尺, 使学生结合生活经验理解了比例尺的含义, 同时也感受到比例尺的广泛应用。

二、结合经验, 探索新知

师:谁知道地球仪上的1∶40 000 000表示什么意思?

生:地球仪上的1厘米就是实际的40 000 000厘米。

师:在生活中, 你在哪儿还见过类似的表示方法。

生1:我在中国地形图上见过1∶1 200 000。 (师板书1∶1 200 000)

生2:爸爸绘制图纸时, 我见过他写在图纸上的1∶150。 (师板书1∶150)

师:老师这有笑笑绘制的她家新楼房的平面图, 上面有1∶100。 (师出示笑笑家平面图, 并板书比例尺1∶100)

师:谁知道1∶1 200 000, 1∶150, 1∶100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生汇报)

师:同学们知道的真多。老师有一处不明白, 同学汇报时都说1表示图上距离1厘米, 你怎么不说1米或1分米呢?

生1:因为画图时常用的单位是1厘米。

生2:因为用米或分米做单位画的图太大了, 不现实。

师:老师明白了。这个1通常表示1厘米。 (师指板书问) 大家看1∶40 000 000, 1∶1 200 000, 1∶150, 1∶100它们有个共同的名字叫比例尺。快看, 这1分别表示的是什么?40 000 000, 1 200 000, 150, 100分别表示的是什么?谁能用自己的话简单概括一下什么是比例尺?

生:1表示图上距离, 40 000 000, 1 200 000, 150, 100表示实际距离, 所以我认为, (师板书比例尺概念, 生读记。)

师:结合老师在黑板上写出的几个比例尺, 说说你对比例尺的理解, 大家在理解比例尺含义时应注意什么?

生1:比例尺必须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 反过来比不行。

生2:一般情况下比例尺的前项都是1。

生3:我还要提醒大家一点, 比例尺的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单位要一样, 一般都用厘米做单位, 但单位不写。

师小结:同学们理解得真好, 比例尺就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一般情况下比例尺的前项为1, 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单位要一样, 通常以厘米为单位。

【评析】教师能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在现实生活中寻找比例尺, 使学生感受到比例尺的广泛应用及学习比例尺的必要性。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用自己的话直观形象地来描述什么是比例尺, 教师适时点拨, 使学生较好地理解了比例尺的含义。

三、巧设练习, 巩固应用

1.了解笑笑家 (看笑笑家平面图) 。

师:老师想知道笑笑家卧室实际长多少米?你有办法吗?

生:先量笑笑家卧室的平面图形的长是4厘米, 因为比例尺是1∶100, 图上4厘米, 就是实际距离的400厘米, 也就是4米。

师:同学们还想了解笑笑家什么?下面就以小组为单位, 通过量一量, 算一算等方法完成。 (生小组研究学习, 然后全班交流。)

生汇报:平面图上, 笑笑卧室长4厘米, 宽3厘米;实际长4米, 宽3米, 面积是12平方米……

2.帮笑笑在平面图上标出窗户。

师:在笑笑父母卧室南墙正中设计一扇宽2米的窗户, 你能在平面图上标出来么?

生:实际距离2米=200厘米, 图上距离, 200÷100=2 (厘米) 。

师:真棒, 根据比例尺你都会解题了啊!下面小组合作, 为笑笑家进行装修设计, 并在平面图上标出来, 看哪组设计的好。 (生设计后, 展示平面图, 并说说怎么想的。)

3.帮笑笑求比例尺。

师:笑笑想画自己卧室的平面图, 用8厘米表示自己的卧室的长, 大家帮笑笑算一算, 这张平面图的比例尺是多少?

生:笑笑卧室实际长是4米, 即400厘米, 平面图上用8厘米表示, 也就是图上1厘米表示的实际距离是50厘米, 比例尺是1∶50。

4.设计旅游计划 (出示中国地形图) 。

(1) 师:小明家在北京, 他和妈妈要到上海旅游, 算算两地间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 (生独立完成后交流)

(2) 你假期想去哪旅游?先算算两地间的距离吧! (同桌合作完成)

5.算地图上的比例尺。

师:老师这有一张地图, 用3厘米表示实际距离600米, 求这张地图的比例尺。

生:用3厘米表示实际距离600米, 即60 000厘米, 那么1厘米就表示实际距离20 000厘米, 比例尺是1∶20 000。

6.了解精密零件图纸上的比例尺。

师:平时我们接触到的比例尺的前项一般都是1, 而绘制精密零件时, 图纸上的比例尺, 后项一般都是1, 表示把实际长度扩大为原来的若干倍。看书第32页的“你知道吗”, 说说你都了解到了哪些知识? (生读后交流)

【评析】练习的设计, 注意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巧设习题, 在对笑笑家进行装修的过程中, 把与所学的比例尺的知识有机地整合在一起, 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 并应用于生活。

四、回顾整理, 畅谈收获

师:同学们, 这节课就上到这里, 你觉得自己表现得怎么样啊?有什么收获呢?

10.成反比例的量教学反思 篇十

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在教学反比例的意义时,我首先通过复习,巩固学生对正比例意义的理解。

然后选择了让12位同学上台站一站,看“每行站几人,可以站几行?”这一素材组织活动,让学生从活动中发现数学问题,从而引入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这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还激起了学生自主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自主探究新知创造了现实背景并激发了积极的情感态度。因为反比例的意义这一部分的内容的编排跟正比例的意义比较相似,在教学反比例的意义时,我以学生学习的正比例的意义为基础,在学生之间创设了一种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相互帮助的关系,让学生主动、自觉地去观察、分析、概括、发现规律,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学完例4后,我并没有急于让学生概括出反比例的意义,而是让学生按照学习例4的方法学习例5,接着对例4和例5进行比较,得出它们的相同点,在此基础上来揭示反比例的意义,就显得水道渠成了。然后,再对例4和例5中两种相关联的量进行判断,以加深学生对反比例意义的理解。最后,通过学生对正反比例意义的对比,加强了知识的内在联系,通过区别不同的概念,巩固了知识。并通过练习,使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11.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的教学反思 篇十一

一.预见到的问题

1.学生可能记不清圆锥体积公式,影响教学进度,2.学生对分米厘米的换算可能会出现问题,3.使用小组会占时间长,独立完成,小组交流,个别展示,每一环节都要时间,所以可能完不成教学任务。

二.课堂效果

1.回顾思考部分占用时间较多,用了4分钟,学生在写基本公式时没有写到体积公式,没有达到为本节学生打基础的目的。评课老师意见,学生说出公式后应写在黑板上,不如老师直接给出节约时间。我的想法是,学生这样写出后互相交流提高了复习面,虽然他们提到的面积公式例题中用不着,但在练习中都会用到,所以虽占用时间较多,却不是没有效果。在后边学习中,主要困难是圆锥体积公式学生都回意不起来,通过这个小波折,学生对圆锥体积公式掌握的比老师直接给出要好。

2.例题由小组研讨后,教师没有板书,只是让学生看书对照答案写出解题过程,目的是想让学生掌握规范的解题过程,整理思维。但由于研究解题思路占用时间多,所以这部分没有专门给时间,是与尝试运用一起完成的。

3.解题思路在例1后马上给出,使学生明确了解题的过程,有助于他们条理清晰的完成下面的习题,在完成习题中感觉到了学生对解题思路的认识清楚,应用较好。

4.尝试运用环节占时太长,学生完成后,找一生板演,该生在单位换算处出现了问题,在让其他同学改题时,找了一位很聪明但学习不踏实的学生去改,结果他也没有做对,在公式变形处出现了问题。这样一来时间都耗费过去了,只好由老师草草收场。评课时,老师们指出,改错应找优秀生,才能达到示范的目的,我想确实是,由中等生板演后,优生改两种颜色的笔对比,把问题显现无遗,可成为很好的教学资源,以后要注意。另外,时间紧教师就跟着紧张了,处理两题时显得草率,这个地方是本节课出现的不该是难点的难点,应继续找学生改正题,或教师详细讲解,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三.自评

12.反比例教学反思 篇十二

一、选择恰当的英语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实施教学过程的教学思想、方法模式、技术手段这三方面动因的简单集成, 是教学思维对其三方面动因进行思维策略加工而形成的方法模式。教学策略是为实现某一教学目标而制定的, 付诸于教学过程实施的整体方案。教学策略一般有以下几种类型:产生式教学策略、替代式教学策略、合作学习策略等。

(一) 产生式教学策略

在英语教学中, 要学习英语阅读技巧中寻找主旨句, 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寻找主旨句或概括文章大意等阅读材料, 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自己制订出该节课的学习目标, 并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进行自主学习, 这种教学策略即产生式教学策略。产生式教学策略是指让学生自己产生教学目标, 学生自己对教学内容进行组织、安排学习顺序等,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主动处理教学信息的地位,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 替代式教学策略

“warming up”是每堂课的第一个环节, 教师如何在课堂开始的前几分钟内, 将学生引入到新的话题中来, 并在这个环节清楚地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与内容, 这就需要教师根据课程目标来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比如, 一篇关于“the most beautiful language in the world”的阅读课文中, 教师可以在“warming up”部分, 先用图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猜猜“the most beautiful university in the world”或者“the most beautiful flower in the world”等关于生活中的一些例子, 进而引出课文的主题, 这种教学策略即为替代式教学策略。替代式教学策略不仅能给学生提出教学目标, 组织提炼教学内容, 安排教学顺序, 指导学生学习, 还能让知识储备有限和学习策略不佳的学生获得成功的学习。

(三) 合作学习教学策略

学习英语并且能很好地运用英语需要一个良好的语言氛围。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氛围, 不仅需要教师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用英语表达, 也要鼓励学生用英语向老师和同学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这个过程中, 运用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 一方面, 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另一方面, 学生在进行合作学习的同时, 其基本的心理需要, 如归属感、影响力得到满足, 也能树立其英语表达的自信心。尤其是在英语口语的课堂中, 由于受母语环境的干扰, 学生在初始表达的时候, 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语法和用词错误, 一旦被学生或老师指出, 学生会担心被嘲笑, 而不再敢表达。由此, 很难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而通过合作学习这一教学策略, 可以有效地缓解这种气氛, 并能让学生们在共同学习的前提下体会到成功的快感, 从而提高实习的效率。当然, 合作学习并不适合课堂的各个环节, 因此需要教师树立一种意识, 能更好地发挥教学策略的作用。关于合作教学策略, 我国学者王坦曾给过一个定义:“合作学习是一种旨在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互助合作, 达成共同学习目标, 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

二、影响英语教学策略选择的因素

美国学者Eikin认为, 教学策略是依据教学任务的特点来选择适当的方法。任何教学策略的运用都是教师教学思想和理念的具体化, 只是有时教师自身并未意识到, 或者这种意识比较淡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会受各种因素影响教学策略的选择, 这些因素影很复杂, 我们可以分为外部和内部因素。

(一) 影响教师教学策略选择的外部因素

1. 学生因素。

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 蕴藏着巨大发展潜力, 教育必须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 尊重学生的主动性和个性。尤其是高职高专的学生, 教师更要了解这类学生的发展规律性, 了解他们的性格特质以及兴趣特长。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教学策略要适应他们的发展水平, 也要满足不同基础层次的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采用何种教学策略, 并意识到这种教学策略在教学过程中所占的比例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

2. 课堂因素。

教师在进入课堂之前对整体的课堂有一个预设, 也为各个教学环节选择了合适的教学策略, 但课堂的预设与课堂实际的生成是一对矛盾共同体。课堂上出现的各种突发状况会影响到教学策略的实施, 甚至与预想的教学效果完全不符。

3. 社会因素。

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必须符合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人才培养目标。了解社会对英语人才的需要必须体现在教学目标中, 教师需要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复杂的社会, 安排好自己的生活。为此, 一方面, 教学策略的选择上要注重学生对实用性知识的掌握, 另一方面, 教学策略也应注重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

(二) 影响教师教学策略选择的内部因素

1. 教师专业知识因素。

教师的专业知识包括教育科学的专业知识、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文化基础知识。教育科学知识包括心理科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理论、教学理论等方面的知识。学科专业知识包括所教学科知识结构和相关学科知识背景。教师需要有比较广泛的文化知识, 教师的文化修养影响对学生的认识和对事物的看法, 包括对教育价值、学科价值的理解。教师对教师的认知结构是影响教师教学策略选择的重要因素。

2. 教师专业能力因素。

教师的专业能力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能力。教师的专业能力结构比较复杂, 可将教师的专业能力分为基础能力、职业能力、自我完善能力。影响教学策略的选择涉及教师的思维能力 (观察能力、想象能力) 、表达能力、交往能力、反思能力、研究能力, 以及教师的创新能力。教师的专业能力是教学策略选择正确的保证。

三、树立形成英语教学策略比例感的意识

高职英语教学不论是针对专业学生还是非专业学生, 都需要教师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 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如何树立形成英语教学策略比例感的意识, 是教学目标实现的重要保证。教师应该从学生、教师自身以及学校三方面着手。

(一) 学生

高职学生普遍存在英语基础较差的现状, 水平参差不齐, 一部分学生对英语完全失去兴趣。在这种状况下, 许多教师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 只注重记忆单词和做各种语法练习题。英语和其他专业课程一样, 也是一门实践课程, 需要学生在实际运用中得到锻炼和提高。因此, 它的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教学策略的选择和各种教学策略在课堂中的比例运用, 这些教学策略的选择不仅影响学生的积极参与性, 也影响着学生对英语课堂兴趣及自主学习效果。作为教师, 应当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确定不同程度的学习要求, 树立一种教学策略比例感的意识, 从而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

(二) 教师自身

我国各高职院校的现状显示, 大部分教师角色定位不准, 还像以前一样只传授知识, 不注重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在英语教学过程中, 许多教师很少考虑到教学策略的选择及实用性, 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很难提高。由此, 提高教师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以及对英语教学实践性的领悟, 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自主形成教学策略选择的比例感, 是教学效果提高的重要手段。

(三) 学校

大部分高职英语教师还是有比较强烈的专业发展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更重视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和教学能力, 更渴望在这些方面进修学习;教师更希望通过脱产进修或减轻工作量进修的方式寻求专业发展;教师希望通过与其他教师合作开展教学研究进行在岗专业发展;教师需要加强对反思性教学的认识。因此, 学校鼓励教师参加各类培训, 并让教师们经常交流教学经验等, 不仅能提高教师的实际教学能力, 也能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树立教学策略选择的比例感的意识, 以此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晓文, 王莹编著.教学策略[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06.

[2]朱晓燕著.英语课堂教学策略如何有效选择和运用[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1.02.

[3]杨茹.高职院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建议[J].高校论坛, 2013 (4) .

[4]张凤.产生式教学策略与英语教学[J].教育艺术, 2013 (8) .

13.反比例教学反思 篇十三

二、首先简单复习了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表达式、图像、图像象限和增减性,其次利用基础训练的五个题目求反比例函数表达式和图像及增减性,复习一下代入法和待定系数法;

三、例题精讲,在例题的处理上我注重了学生解题步骤的培养;同时通过题目难度层次的推进;拓宽了学生的思路。在变式训练之后,我又补充了一个综合性题目的例题;达到在课堂中就能掌握比较大小这类题型。但在补充例题的处理上点拨不到位,导致这个问题的解决有点走弯路。

例题在本节既是知识的巩固又是知识的检测,通过这组题目的处理,发现学生对所学的一次函数坐标等方面可以有一点的复习。从整体来看,时间有点紧张,尤其是最后一个与一次函数相结合的综合性题讲解得太少,学生还不太能理解,导致小结很是仓促,而且是由老师代劳了,没有让学生来谈收获,在这点有些包办的趋势

14.《反比例的意义》教学反思 篇十四

一、猜想导课,激发探究愿望

猜想是一种创造性思维。牛顿说:“没有大胆的猜想,就没有伟大的发明和发现。”课一开始我就引导学生猜测两种量还可能成什么比例,学生很自然想到反比例,然后我问学生想学会反比例的哪些知识,再让学生猜测这些知识,对反比例的意义展开合理的猜想。这一环节设计巧妙,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也激起了学生探究问题的强烈愿望。

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这节课教材上的例题是由例一变化来的,教学正比例时,我也是自己重新编写了例题,因为我感觉利用圆柱的体积、底面积和高这三种量认识正、反比例对学生来说有些抽象,不接近生活。因此,我借鉴了学生读《安徒生童话选》这一事例,学生感觉这就是发生在学生身上的事,亲切易懂,并且愿意在这个表格中找寻规律,进而总结出反比例的意义。

★ 《反比例的意义》课堂教学反思

★ 新人教版反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

★ 比例尺意义教学反思

★ 教学反思的意义

★ 小数的意义教学反思

★ 《方程的意义》的教学反思

★ 教学反思的作用和意义

★ 比的意义教学反思

★ 分数的意义教学反思

15.反比例教学反思 篇十五

1.我校数学县级课题——如何培养高年级学生预习的习惯。学生通过预习, 对书上的例题有所了解, 初步感受了正比例。

2.正比例概念抽象难懂, 大多数学生学完后, 只是机械地模仿, 知其然, 而不知其所以然。

3.书后练习出现这样一道习题:

学生在解决问题时, 只能照葫芦画瓢, 不能理解应用。

【案例描述】

(课件出示金字塔的图片) 这是什么图片?

请同学们自己默读这段文字:

众所周知, 埃及金字塔是举世闻名的奇观。它建于公元前2700年左右, 大约有40层楼房那么高。金字塔建成后, 埃及有个法老想要知道大金字塔的确切高度, 当时没有先进的测量仪器, 谁也不知道该怎样测量。

一天, 一个叫泰勒斯的聪明学者对法老说, 他有办法测量出金字塔的高度……

教师:你有办法帮助法老测量出金字塔的高度吗? (学生讨论, 并汇报)

学生:爬到金字塔的顶端, 用米尺来量。

学生:金字塔有40层楼房那么高, 能爬上去吗?即使爬上去, 塔身是斜的, 也测量不出来啊?

学生:用飞机来帮忙。

学生:有没有搞错, 2700年前, 哪来的飞机?

学生:用一个长棍子, 在棍子上标上刻度, 把棍子慢慢地往上升, 升到和塔顶一样高, 然后看一看棍子有多长。

学生:有这么长的棍子吗?你知道什么时候棍子和金字塔一样高呢?

学生:把金字塔平均分成40份, 量出一份是多少, 然后再乘以40不就行了?

学生:那你怎样把它平均分成40份呢?如果用塔的高度去除以40, 塔的高度都知道了, 那还用量吗?

学生:我们可以测量金字塔影子的高度, 影子有多长, 金字塔就有多高。

学生:不对, 影子的长度和物体的高度不一定是一样的。

学生:老师能不能让我们出去做个试验?

教师:你想做一个什么试验?

学生:我想看看物体的高度和影子的长度有没有关系?

教师带全班学生走出教室, 让他们尽情地发挥。有的学生找出了不同高度的竹竿, 分别测量出竹竿的高度和对应的影子的长度。

学生:竹竿的高度和影子的长度不一样, 不能说影子的长度就是竹竿的高度。它们之间没有关系。

学生:老师我觉得, 它们之间隐隐约约有一点关系, 竹竿越高, 影子越长, 相反, 竹竿越矮, 影子越短。

那让我们一起回到2700年前的古埃及, 和古埃及的智者泰勒斯来测量金字塔的高度吧!

泰勒斯和大家一样, 做了一个实验, 在同一时间, 把很多长度不同的竹竿插在地上 (出示课件) 竹竿插在地上, 会出现什么现象?

你发现了什么? (竹竿的高度变化了, 影子的长度也随之变化。)

这样我们就可以说竿高和影长是两种相关联的量。

学生:这些我们也知道了啊!那么, 这和测量金字塔的高度又有什么关系呢?

教师:接下来, 他把竿高和影长的测量结果制作成一个表格:

观察这个表格, 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竿高是影长的2倍或影长是竿高的一半。

教师:也就是说竿高和相对应的影长的比值不变, 原来竹竿的高度和影子的长度之间还存在这样的秘密呢。也就是说无论竹竿的高度怎样变, 影子的长度也随着它变, 但是有一样东西不变?什么不变? (比值不变)

我们就说竿高和影长成正比例, 竿高和影长是成正比例的量。

突然, 一位学生恍然大悟, 发出一声惊叹:老师我知道怎样测量金字塔的高度了。只要测量出金字塔影子的长度, 然后乘以2, 就是金字塔的高度了。其他同学纷纷附和, 学生的脸上露出笑容。

就在这时, 一位同学脸上一筹莫展:老师, 我刚才测量的结果和你的不一样啊, 我测量的竿高2米, 影长1.2米啊。

这位同学的问题又一次打破了课堂的平静。学生陷入了沉思。

学生:我又想出去试验一下, 看一看无论在什么时候, 竿高和影长的比值是否是一定的。

学生又一次走出课堂。找出了不同高度的竹竿, 分别测量出竹竿的高度和对应的影子的长度。

学生:我发现, 竿高和影长的比值和泰勒斯刚才试验的比值是不一样的。

学生:竿高和影长的比值虽然和泰勒斯刚才试验的比值是不一样, 但是, 在同一时间, 竿高和影长的比值还是一定的。也就是说, 我们必须要在同一时间测量物体的高度和影长, 否则比值是变化的, 那样就无法测量出金字塔的高度了。

……

【反思一】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我认为, 在《新课程标准》和《大纲》背景下, 教师不应该将教学内容固定不变, 而应该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生活经验, 注意与学生的实际联系起来, 吸收时代的信息, 收集数学信息资料, 从而拓展或更替教材。在教学《正比例的意义》时, 书上的例题已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变例题为习题, 变书上的习题为例题, 激起了学生的探索欲望,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学习效果明显有所提高。所以, 数学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和运用可以是丰富多彩而各具特色的, 但无论如何, 教师都应该用一种时代精神去诠释它、解读它,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从而使全新的教学理念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反思二】如何把课堂推向高潮?

马克思说:“真理是由争论确立的。”争论以其独特的优势, 迅速融入课堂, 成为课堂中一道靓丽的风景。教师适度引导, 把课堂主动权还给学生, 学生提出问题, 学生进行争议、讨论, 通过动手实践, 学生达成共识——在同一时间, 物体的高度和对应影长的比值是一定的。学生不仅理解了正比例的意义, 而且能够熟练地应用正比例。这里教师虽然只是一个倾听者, 但却不影响课堂的氛围, 气氛由平静走向沸腾, 再由沸腾归于平静, 一波三折。我认为学生在找到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同时, 情感上也得到了满足感, 这种积极的情感又成为了培养他创造能力的内驱动力, 更能激发学生探究数学知识的兴趣。这样的课堂不正是教师想要的吗!

【反思三】如何让学生学会做数学?

美国数学家哈尔莫斯指出:“学习数学的唯一方法是做数学。”做数学是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探索和认识世界的有效途径, 也是发展思维能力和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通过两次让学生走出课堂并动手实践, 记录测量结果, 再通过观察, 猜想、验证, 发现并找到测量金字塔高度的方法 (在同一时间, 影长和物体的高度的比值是一定的) , 形成自我解决问题的策略。我认为学生在找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同时, 情感上也得到了满足感, 这种积极的情感又成为了培养他创造能力的内驱动力, 更能激发学生探究数学知识的兴趣。

【案例评析】

上一篇:六年级语文上册螳螂捕蝉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下一篇:不错过一本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