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学困生教育案例(精选17篇)
1.小学学困生教育案例 篇一
转化后进生案例
旧州三小杨文军
每个班级里最多的就是处于“中间层次”的孩子,他们学习成绩一般,能力一般,没有出众的表现,但也不会给老师添乱。因为“没有人注意我的存在”,他们于是成了被人忽略的“灰姑娘”。
班内有位女孩,最大的弱点就是胆小,再加上患有哮喘的毛病,说话较为吃力,因此她在平时不言不语,不惹人注意。初入学时,她几乎不与同伴玩耍,总是一人静悄悄地坐在座位上;上课时,她从不举手回答问题,更不用说是提出疑问了。为此,我特意找话题与她对话。我口干舌燥地讲了半天,她竟连气都不出一口。于是我走访了她家,她母亲说,这孩子从小就比较胆小,不爱讲话。
一段时间过去了,我在批改作业时,发现她的书写水平进步较大,就在课堂里肯定她,表扬她,并用鼓励的语气对她说:“你的字写得越来越棒了,希望你的嘴能向你的笔学习!”孩子们听后都善意地笑。我也从她的眼神中看到了一丝兴奋与信任。
秋风习习,孩子们都开始练习跳绳了,她不会跳绳。望着别人一蹦一跳的身影,望着如梭的绳影,她的眼里露出了羡慕。我摸着她的秀发,亲切地说:“想学吗?”她犹豫了一会儿,终于轻轻地点了点头。为了帮助她,我特意挑了几个活泼开朗而负责的孩子来教她……在不断地练习中,她与她的小老师们关系日趋友好。到了检测成绩那天,她拿着绳子犹犹豫豫地来到台上,这时,小伙伴们都喊了起来:“王小艳,加油!”她的脸微微地发红了,我也鼓励她说:“别怕,你行的!”一个,两个……尽管还不是很快,但的确进步非常大了。跳完之后,我带头鼓起了掌,顿时,掌声四起。我发现,这女孩白皙的脸蛋涨得通红,眼里充满了喜悦。我再一次走近她,拍着她的肩膀说:“面对
大家的鼓励,你是否该对大家尤其是你的小老师说些什么呢?”随着我的话音,41双眼睛全看着她。“谢谢大家!”她略带腼腆地说。
“万事开头难”,而开了个头,事情就容易了。王小艳同学渐渐地变了,变得爱笑,爱说了。语文课上,能见到她积极举起的小手,听到她清脆响亮的回答;班干部竞选时,她积极竞选,毫不退缩;大扫除时,她干得不亦乐乎;运动会上,她摇旗呐喊,并抢着为运动员们服务;期末考试时,她的各科成绩均有提高。她的进步不仅仅是在学习上,更可喜的是性格开朗、热情了。“鼓励犹如阳光”。获得教师的鼓励和肯定是学生的心理需要,这种需要一旦满足,便会成为一种积极向上的原动力,多种潜能和情感便会激发出来。班主任要做个有心人,要学会对学生的观察、鼓励,甚至赞美。手执爱心的金钥匙,去打开学生的心灵之门。
2.小学学困生教育案例 篇二
一、培养“学困生”健康的心理素质
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 增强心理承受能力是帮助“学困生”走出学习困境的重要前提。
1.明确学习的意义, 激发学习动机
教师要让学困生了解各学科学习的具体目的和学习知识的具体意义, 以提高对相应学科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 以积极进取的心态替代惰性心理,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2.寻找“希望点”, 重塑“学困生”的自信心
教师要引导“学困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着雄厚的学习潜力, 没有天生的“聪明”与“愚笨”之分, 只要自信、自强, 方法得当, 刻苦努力, 就一定能学好。在课堂上, 教师要设计一些简单的问题让“学困生”回答, 并及时鼓励和表扬, 引导“学困生”体验成功, 分享满足的心理感受, 久而久之就会抚平他们自信心丧失的心理创伤, 逐渐树立自信, 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教学中可根据学生实际, 充分利用各方面的有利因素, 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激发学习兴趣, 把“学困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学习上来。比如:融洽师生关系、创设教学情境、多媒体教学手段及竞赛等。
4.增强“学困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自我教育能力即主要依靠自己解决自身的心理与行为问题, 教师要引导学困生提高自我认识水平, 客观地进行自我评价, 找到自己与目标之间的差距, 产生自我激励, 形成健康向上的自我体验, 从而实现自我调控。一要努力培养“学困生”的自我悦纳情感, 使他们能勇敢地面对自己的问题, 并有信心通过自己的积极努力克服学习上的困难;二要通过学习目标的制定及有计划的实施, 培养他们保持适度的学习紧张感, 集中注意力, 排除干扰, 克服困难, 逐步提高学习成效;三要注意培养他们的自我反思意识, 将心理活动与行动效果紧密结合, 引导他们学会总结失败的教训和进步的经验, 增强自我约束、监督和调控能力, 促使学习不断进步。
二、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保障“质”的突破
环境育人是一种无声的教育, 通过教师的一言一行为“学困生”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 优化学习环境, 克服和避免各种学习困难诱因的产生是帮助“学困生”摆脱学习困境的重要条件。
1.发扬自卑心理中的“闪光点”, 坚定其学习的信念
对待学困生, 要牢记“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的古训, 既不能急功近利、急于求成, 也不能丧失信心、放任自流。要尊重、热爱学困生, 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多给他们一点关怀、一点微笑、一点鼓励, 在他们取得进步、获得成功时及时从正面肯定、衷心祝贺, 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唤起他们的学习热情, 树立“我能行”的意识, 感受到教师由衷的关怀, 从而点燃积极向上的心灵火花。
2.提供“舞台”, 让“学困生”自我表现
教师要用慈母一般的心体贴他们, 用火一般的真情感化他们, 善于发现他们的禀性、兴趣、爱好、特长和长处, 为他们提供一定的条件和机会, 发挥他们在其他方面的优势和长处, 使他们在集体生活中正面表现自己, 比如让他们出墙报、做值日、检查作业等, 使其在老师的帮助、鼓励下取得进步、看到希望、充满信心, 从长于别人的地方感受到存在的价值, 从而增强自我意识, 实现自我肯定, 反过来更好地促进学习。
3.倡导合作学习, 营造“帮学”氛围
教师应该鼓励学习优等生与“学困生”结成一帮一互助小组, 让优等生向“学困生”交流学习经验与方法, 使“学困生”在学习方法乃至具体学习上都得到帮助, 还可以使他们感受到尊重与信任, 这样他们有助于摆脱因为学习困难而产生的自卑感。我们还可以通过加强学生间的团结和集体荣誉感使其处于和谐的学习环境中, 缩小优等生与学困生学习及心理上的差距, 避免他们成为“尖子教育”的牺牲品。
4.挖掘“学困生”对抗心理中的“相融点”, 创造“和谐”环境
教师要做到把微笑带给学生, 把欣赏挂在嘴边, 形成和谐、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 多给“学困生”安慰与关怀, 创造一个友爱互助的学习环境, 帮助他们从痛苦中挣脱出来, 感受到集体和老师的真诚与关心。另外, 农村家长对孩子的关心往往不够, 学校通过举办家长学校, 定期和学困生家长交流, 让家长全面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状况和学校的教育管理方法, 认识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 积极创设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 促进孩子的健康发展。
5.善于使用激励性语言, 建立良好的师生感情
有人说:“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中, 他就学会了谴责,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 他就学会了自信,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中, 他就学会了自爱。”农村孩子从小接受的是责任教育, 很少受到家长的鼓励和表扬。有时候一句鼓励的话语, 一个赞许的眼神, 一个充满爱意的抚摸, 都可以改变一个学生;同样不经意的一言一行, 也会深深地挫伤学生的自尊, 使其一蹶不振。因此, 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多鼓励、多表扬, 以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使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教师要善于用激励性的语言和行为去感染学困生。常说“我相信你一定能……”“你肯定行”“你进步了”, 鼓励学困生大胆举手, 大声发言。
三、耐心指导学困生, 让学困生学会学习
1.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这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而且有利于自学能力的发展, 这对农村小学“学困生”来说尤为重要。教师要适时地对“学困生”进行学法指导, 教给他们提高观察、阅读、思维、记忆、动手等能力的方法, 使他们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并能恰当地运用到学习中。通过学法的指导, 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精神, 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使他们对学习产生兴趣, 增强学习的积极性。
2.强化学习技能训练
只有通过训练, 将学习方法转化为习惯或能力, 才能体现它的真正价值。对学习技能和习惯欠缺的“学困生”, 教师应有目的地进行学习技能训练。这种训练要求学生多次在教师或家长的直接帮助和监督下进行学习, 甚至需要手把手地示范、陪读、检查或另加作业项目等, 以使受到训练的学生获得学习的基本技能,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
学习目标是学生获得学习动力的源泉, “学困生”之所以成绩差, 没有奋斗目标是一个重要原因。教师要注意指导“学困生”设立学习目标, 目标设立的基本要求是适当和具体化, 因为适当的目标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内部动力, 不断提高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进取精神, 加快各方面的进步;具体化的目标可以使学生找到努力的方向, 在初始阶段就能体验获得成功的感受, 从而有信心逐步承担起更困难的学习任务和实现更高的奋斗目标。在确定目标时, 需要教师与“学困生”共同探讨、共同协商, 在全面了解、深入认识“学困生”现有学习状况的基础上, 设立既有利于他们发展提高, 又能被他们所接受的学习目标。
4.正确对待意志缺乏中的“反复点”, 锻炼学困生的持久性
对于学生行为中出现的一些反复, 不能一味指责其屡教不改, 而要从中努力挖掘、肯定其思想意识上的进步。还要用言语和行动始终让学生知道———老师永远相信你可以做到, 现在没做到, 将来还是有机会做到。在不知不觉中帮助学生磨炼意志, 在无形中增添自信。
总之, 让“学困生”健康成长、学有所成, 对学校、家庭、社会, 特别是学生本人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唯有在情感上、方法上、教育上多给予他们帮助, 才能使他们重拾信心、取得进步。相信迟开的花朵也会绚丽多彩。
参考文献
[1]赵国祥.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海燕出版社, 2001.
3.小议小学教育中学困生的转化 篇三
关键词:小学教育;学困生;转化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实施,由于个体差异和各种原因产生的学困生已经成了现今人们关注的主要对象,因此,作为小学教师,应该有效地转化小学教育中的学困生,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困生的全面发展。本文就小学教育中学困生的转化进行了相应的探讨。
一、学困生形成的原因
所谓学困生主要是指学生的智力水平正常,没有感官的障碍,但是学习成绩却低于同年级的学生,不能达到相应的学习目的,对于那些学习差、不爱学习和根本不会学习的学生我们叫做学困生。这些学生主要变现为自制能力差,学习兴趣不强,思想消极和行为自由散漫,其中有极少数是因为智力因素导致的,但是一般情况下非智力因素是导致学困生存在的主要原因。
二、小学教育中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1.实施鼓励评价,巩固学习兴趣
由于在班级活动中,学困生出现的问题较多,并且受到同学和老师的赞扬较少,所以他们存在较大的消极心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随时注意学困生的情况,当他们表现好的时候要对他们进行及时的鼓励,并且适时地对他们进行点评。由于学困生的认知能力和优秀生相比较差,如果用优秀生的评价方式来作为标准,就会使他们失去学习的自信心,所以应该针对学困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恰当的方法实施鼓励评价,只有这样才可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例如,我班××同学,全校有名的差生,让家长头疼,被老师评价为烂泥糊不上墙,可我发现这个孩子聪明,并且抗挫折心理素质特别好,在学校同学看不起,老师不喜欢,家长一提起来,就这孩子我也不知怎么办的情况下,他却活得优哉游哉的。我针对他的情况,鼓励他,说他好,小孩子说我对他太偏爱,老师说别白费劲了,可我不放弃,每天找他好的地方进行表扬,比如每天上课捣蛋的他,今天课上没捣蛋赶快表扬,经过一学期,这个聪明的孩子终于成了中等生,不再是全校有名的差生。
2.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
作为教师应该用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对于学困生来说,他们在某一方面也具备相应的优点。所以作为教师应该对他们进行细致的观察,挖掘他们的闪光点,要充分肯定他们的表现,特别是对于那些成绩落后较为严重的学生来说,教师更应该用放大镜去发现他们的优点,不断地赞扬和鼓励学生,激发他们发奋进取的勇气。
3.合作交流,架起学生的友谊桥梁
在小学教育中,学困生不仅需要教师的鼓励和帮助,还需要同学的合作互助。因此,教师可以开展相应的帮扶责任制,由优秀的学生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这样学生之间不仅可以进行有效的交流,还可以达到提高学困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并且互助帮扶活动还可以由课堂上延伸到课外,教师还可以给学生布置相应的课外作业,让优秀的学生和学习困难的学生共同来完成,并且定期通报各小组的帮扶成果,这样就可以激励学困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团结意识。例如,让我班的××同学和班上学得最好的同学一起去帮助另外一位同学复习记忆,并汇报成果,这样把他向学习的人群中引,进而提高他学习的积极性。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解决学困生的转化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想要实现小学教育中学困生的转化,作为小学教师就应该帮助学困生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端正他们学习的态度,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使他们感受到成功的乐趣,只有这样才可以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宁艳玲.学困生成因分析与对策研究初探[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99(S1).
[2]王淑君.探索学困生心理障碍 促进学困生转化[J].职业技术教育研究,2005(12).
4.学困生帮教案例 篇四
(一)对父母离异孩子的教育
学生困生张XX: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经常走神,做小动作,自控能力差。作业经常拖拉,成绩偏下。而且每次回家作业总拖拉或者不做,朋友也不多。
经过调查:
张XX的家庭是一个再婚家庭,再婚家庭主要指离异后的再组合家庭,是一种特殊的家庭模式。
该生父亲的文化程度一般,由于父亲忙于做生意,无暇管孩子,只是偶尔回家看看是否缺钱,学习不好就臭骂一顿,然后甩手就走了,几个月都不回家;母亲不在本地,听说也已经结婚了,对孩子更是不闻不问;继母想管孩子,可是孩子对她有成见,不愿与之交流。
时间一长,孩子的学习每况愈下,作业不做,试卷考得不好,就自己签名,父亲回来就说谎,称功课还可以。久而久之,孩子养成了撒谎、学习不自觉的习惯。继母在教育上也没有好的办法,于是干脆就不管。
于是,现在孩子的学习成绩下降了,学习的兴趣也就逐渐淡了,从而影响了她各方面的学习与发展。
对策:
做为班主任教师。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与家长取得联系
离异子女、家中无人管教,这样就会与社会上一些不三不四的人交往、沾染不少坏习气、经常违反校纪、经常旷课、受到处分无所谓,整天东游西逛,不肯进校读书,对这样的学生要经常与家长与相联系,做到学校、家庭相一致。
2.要注入爱
离异子女受家长训斥、打骂比较多,所以逆反心理特别强烈、他们对老师也有抵触情绪,如果我们看到他们的问题发起火儿来,往往用训斥代替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其结果必适得其反。我们以爱心去融解他们的淡漠抵触的心态,以尊重换得信任和爱戴。因为爱是沟通师生心理、缩短感情距离的桥梁,用爱生之心,爱生之情,引发出学他们进取的火花,点燃前进的火距,成为进步的力量。
3.要多与同伴交往。
为学生创造机会,班级经常开展一些活动,他们很快融入集体活动,享受与正常儿童共有的快乐,培养积极向上的情绪和活泼开朗的性格,以淡化父母离异给孩子造成的创伤。
学困生帮教案例
(二)对父母忙于做生意的孩子的教育
学生困生李XX: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经常小声与同桌说话。作业经常拖拉,成绩极差。课下经常和同学打架,有时从家里拿钱给自己的“哥们”买吃的“请客”。
调查:
李XX的父母整天忙于做买卖赚钱;为孩子提供的只是生活上的保障,而对孩子的内心世界、爱好、学业等一概不闻不问,甚至在孩子面前也不检点自己的行为。家长本着“树大自然直”的原则,对子女放任自流,不闻不问。于是,出现了孩子抽烟、打架、逃学恶习。
对策:
一、首先与家长取得联系,了解学生在家情况,以及家长从事的工作。通过家访,让家长感到事情的严重性,表示以后配合老师的工作,督促孩子用功学习,在生活上不要给他大量的零花钱。
二、课下跟他拉家常、谈心,了解他的内心世界,知道他每天都在想些什么,拉近孩子与老师之间的距离,让他感到一各无形的爱时刻在关注他,明白什么是友谊,杜绝那种吃喝朋友的不良风气。
三、每天的家庭作业,都给他留些自己在课堂上没掌握好的知识,并且在批改作业时在特别关注一下。
学困生帮教案例
(三)对独生子女的教育
学生困生孙XX:上课不认真听讲,做小动作。作业经常拖拉,成绩极差。有时作业花钱找同学替写。
调查:
孙XX是独生子女,小时候又长得非常可爱,听话,乖巧,于是全家六位大人都围着他转。他的要求,不管是正当的,还是不正当的,都会千方百计去满足他。长期如此,他养成了许多不良性格和不良习惯:比如任性,固执,惟我独尊,随心所欲,一切以我为中。
对策:
1、抓住教育契机
教师要经常从学生的行动、情绪反应来了解他们的心态及其变化,发掘“闪光点”和积极因素,把握教育的时机。一般说来,独生子女的自尊心都很强,他们觉得自己很有优越感,这就是教育的良机。如自尊心受伤害而又想自强时,自己的努力受挫而又不甘心失败时,对过失感到内疚时,等等。如教师能及时引导,就能化消极情绪为积极情绪,从而促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平衡发展。
2、密切联系家长
5.小学教育案例 篇五
评析:表面上看,孩子没有去玩游戏机了,实际上孩子的注意力并没有真正转过来,因为小毛学习时仍三心二意,成绩依然如故,从客观上讲,游戏机动感强烈,资料新奇多变,色彩鲜明,极容易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从主观上讲,小毛缺乏对学习的兴趣,缺乏对学习目的性的认识,缺乏良好的意志品质,因而他很容易将注意离开学习而指向于游戏机,这就造成了,小毛对学习三心二意,对游戏机可却是一心一意;学习时注意力分散,玩游戏机注意力可集中了!
方法:
1、用有吸引力的刺激物吸引孩子,即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如带孩子上公园走走,踢踢足球,买些孩子喜欢的读物,把孩子的注意力从游戏机引开去,不要急着硬逼孩子学习,因为孩子本身就不爱学习,正如你“强按牛头”,牛仍然不会饮水一样。
2、引导孩子逐渐明确学习的目的和任务,开始时能够提出少量学习任务,以后逐渐提高要求,逐步让学生学会自己提出学习任务,自己完成,自己督促检查。
6.学困生帮教案例1 篇六
学困生的教育转化按例分析 我班有个学困生,他学习习惯差,经常不完成作业,纪律散漫,贪玩,比较任性。他最大的毛病就是乱花钱、说谎。由于他乱花钱怕受到父母的指责,就说谎是同学敲诈他,因而导致了他父亲与学校的一场误会。下面是他父亲写给校长的一封信: 尊敬的校长:
作为学生的家长,我有责任想您反映一个问题,望您在百忙之中过问一下这件事。
我是你校××班学困生的家长。最近一段时间他经常问我要钱,后来发展到偷拿我衣袋里的钱。问他原因,开始他不肯讲,后经多次询问,他才吞吞吐吐地讲了实情。原来是他班上有个叫Y的同学经常敲诈他的钱,如若不从就打他。有好几次T被Y用拳头猛击腹部,并被打倒在地。由于Y威胁他不准讲,他又怕挨打,于是只好从家里偷钱满足Y的要求。他也曾向班主任反映过此事,但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我今天反映这个问题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别让Y同学在歪路上走得太远,以至败坏的学校的名声;二是希望引起校方的重视,避免类似事情的发生,并以此为契机在同学中敲响警钟,防微杜渐。否则我们将向上级教委反映及让媒体暴光。
尊敬的校长,以上言语可能不中听,但我们的本意是好的,望能理解一个做家长的心情,并求得帮助。××家长
××××年×月×日
我看了这封信大吃一惊,如果这件事是真的,可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应立即着手处理。于是我首先在班级里展开调查。我从其他同学那里了解了事情的大致情况。由于他比较任性、贪玩,学习成绩已多次不及格,加上他经常违反纪律,不讲卫生,所以很多同学都不喜欢他,Y同学更是讨厌他,甚至欺负他。有一次,他弄坏了Y的文具盒,Y要求他赔偿,后来他赔了钱。事情仅此而已,断然没有“敲诈”一说。倒是据同学反映他经常去小店买东西,抽奖。于是我由此推断可能是他自己花了很多前,怕父母知道后打他,因而就对父母说谎,从而引起父母对同学的误会。
为了进一步查清此事,我又找他谈心。在我耐心地开导下,他终于向我承认了这件事是他说谎骗爸妈的。于是,当天放学后我就陪着他一起回家,进行家访,向他父母说清了的事情的原委。他的爸爸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后,立即向我表示道歉。
这件事虽暂时解决了,可我对他的教育仅仅是开了个头,仍需要继续做更深入细致的教育转化工作。通过多次家访,在与家长的交谈中,我了解了他的家庭情况。
他的父母都是当年在黑龙江插队劳动的知青,直到他8岁的时候,全家才返回杭城。到杭州后他的父母工作单位差,收入低,因为自己的不如意,就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期盼他能出人头地。但是由于他初到城市,生活上尤其是学习上不太适应,在成绩上与其他同学有明显的差距。再加上家长因整日忙于生计的奔波,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因而他的学习越来越差,他爸爸就认为孩子不争气,经常动不动就怒骂或棒打孩子,家庭气氛异常紧张,给孩子幼小的心灵造成很大的压力。为了不遭爸爸的打骂,他就经常说谎,而他爸爸一发现他在说谎就打得更厉害了。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中,他就养成了说谎的坏习惯,也形成了孤僻、自卑的消极性性格特征。
了解了他的家庭情况后,我深深地感到帮助他排除心理障碍发,使他取得进步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我首先以班集体的力量转化他。心理学告诉我们:班集体的力量对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的影响。班集体的每个成员如果都给他以关照,就一定能产生强大的影响力。于是我把他的家庭情况告诉了大家,还找了几个以前经常欺负他的同学进行谈话,要求他们今后主动关心、帮助他。我还找了个热心的与他同桌。第二天,这位男同学就送给了他一个新文具盒,表示友好和鼓励。班里的其他同学也纷纷主动与他交朋友。这些都让T感受到同学们对他的关心,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后来他终于有了进步,上课认真听讲,作业按时完成。
其次,我经常进行家访,做好家长的工作,劝导家长应尽量为他创造一个恬静、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以便他更好地学习和成长。经过多次沟通联系,耐心劝导,他的父母终于被我的真诚感动,对他的态度和教育方式大为改观。他的母亲也经常来校向老师了解孩子的情况。
7.小学学困生教育案例 篇七
小A, 五年级学生, 叛逆, 不服管教, 沉迷于电脑游戏。上课神情恍惚, 从不举手发言。作业偷工减料, 字迹潦草, 正确率极低, 成绩令人担忧。
【原因分析】
(1) 父母离异。单亲妈妈工作很忙, 没时间教育引导。出现问题后, 妈妈自责又生气, 除了斥责打骂就是自个抹泪。特殊的家庭造成了小A几近扭曲的心理。
(2) 单亲家庭、成绩落后让敏感的小A自尊又自卑。他怕别人瞧不起, 故意和老师顶撞, 与同学打架, 以显示自己的满不在乎。
(3) 学习与玩的天平失去了平衡。学习上找不到成功的快感, 干脆寄情网游, 在虚拟的世界里寻找刺激。经常一个人在家使他的网游时间得到了充分的保证。精湛的网游技艺, 成了向伙伴炫耀的资本。
【辅导策略】
1.抓住契机, 拨动心弦
通过观察, 我发现小A虽然叛逆, 但很爱妈妈, 他一方面对妈妈的打骂深深痛恨, 一方面看到妈妈流泪又后悔自责。由此, 我找到了教育的突破口。
一次, 小A犯错后我把他叫到身边, 开门见山地跟他说, 你虽然缺点比较多, 但有一个优点是老师非常欣赏的:爱自己的妈妈。我知道你讨厌老师在你犯错后向你妈妈告状, 你不是怕妈妈打你, 而是怕妈妈难过, 对吗?不等他回答, 我接着说, 其实不告诉你妈妈也可以, 不过……我故意停顿。小A抬了抬低垂的头, 斜着眼看看我, 很期待下文的样子。我却岔开话题:其实, 老师对你犯错很能理解, 古人云,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何况是孩子?老师气的是你明知故犯, 还百般抵赖, 不肯悔改。如果你今后不是有意为之, 且做错了能坦白承认, 老师就可以为你保密。你觉得怎样?小A第一次在老师面前郑重地点头。
2.发挥优势, 树立自信
当然, 仅仅靠上述的一点点交换条件指望小A彻底改变是不太现实, 要让他真正转变, 必须给他一个前进的动力。
我细细观察每一个学生, 发现他们身上总有学习语文的优势:有的记忆超强, 有的擅长表达, 有的思维独特……而小A的语文优势在于他的敏感, 写作文虽然寥寥数语, 但时常能捕捉到与众不同的细节, 或有一两句灵动的语言。于是, 我抓住它大做文章, 在班上是这么说的:你们别看小A现在语文成绩好像落后了一点, 但我相信, 在不久以后, 他一定会异军突起, 尤其是作文。理由有三:他感情细腻, 爱妈妈、爱生活, 有爱就有文章;他善于观察, 而观察是写好作文的前提;他有灵性, 对语言有天生的敏感。我看到小A嘴角轻扬。
后来每逢作文评讲, 总有小A的一段话, 一句话, 哪怕一两个词让大家欣赏。还别说, 小A的作文真就进步了, 终于有一天整篇文章作为美文在班上宣读。小A终于在学习上找到了乐趣, 树立了自信, 错误也少犯了。
3.特别优待, 维护自尊
小A的语文基本功很差, 默写词语十个要错五个, 读课文结结巴巴, 多字漏字。这对他刚刚树立起来的自信实在是沉重的打击。为了保护他自信的火苗, 我给予了他特别的优待。每逢有默写, 提前告诉他内容;课上喊他读课文, 课前给予指导。他有备而来, 表现当然不错, 同学们开始对他刮目相看。聪明的小A知道背后玄机, 高兴羞愧之余, 揣摩起老师的教学规律, 明天教新课了, 晚上认真预习, 把课文读得朗朗上口;明天该默写词语了, 他一定在家先默写一遍。这样做的结果是:小A的成绩突飞猛进。
4.多方携手, 巩固成果
任何事情都不能指望一蹴而就, 转化学困生同样如此。为了巩固已取得的成果, 我与多方携手。
(1) 家长。小A的妈妈请来了孩子的外婆, 减少孩子独处的机会, 切断网游的诱惑。遇到孩子犯错不再简单粗暴, 而是与孩子一起分析原因, 分析利弊。晚上作业尽量陪着孩子, 及时给予提醒。
(2) 科任老师。与我搭班的所有老师都给予了小A特别的关注, 让小A充分感受到来自老师的温暖。
然后是学生。我选了五个成绩优秀、耐心细致的同学成立了“小A智囊团” (其实就是帮扶小组, 但这么叫敏感如小A肯定难以接受, 换个名字好听又时尚) , 专门负责辅导小A功课, 提醒小A及时作业, 看到小A有冲动苗头及时制止。
【辅导成果】
(1) 家长的教育观念有了转变, 对孩子的教育方法及态度明显好转, 责任心增强。不但能配合督促孩子学习, 还能主动与老师联系。
(2) 小A变化明显: (1) 课堂专注了。课上能举手发言, 尽管回答不完全正确, 我还是给予热情的表扬、鼓励。“不是聪明的孩子常受到表扬, 而是表扬使孩子更聪明”。我期望以此使他摆脱心理上的阴影, 呵护他刚萌芽的自信。 (2) 学习有兴趣了。以前小A厌倦学习, 而今完成作业之余, 能主动向“智囊团”请教, 有时还读读书, 看看报。 (3) 关心集体了。以前由于自卑, 总以为同学们歧视他, 主观上把自己与同学们对立起来。如今他感受到了老师同学的关心, 心中的“冰块”消融。一次我下班前经过教室, 发现小A一个人在认真地排桌子, 很是欣慰。
【辅导后记】
8.小学学困生教育案例 篇八
一、学困生的原因分析
虽然,学困生有许多令人头疼的学习上、心理上的问题,但其形成的原因和类型有很大差异。据国内外研究者的研究结果证明,学困生中的90%是可以通过教育转化的。所以弄清楚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就显得尤为重要。
自身原因
除了智力方面的原因,如理解能力差、接受能力慢,抑或是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等方面的不足造成了学习上的困难。其它非智力因素对学困生也存在一定的影响,如小学生好动、贪玩、纪律性差等导致的不良学习态度、学习积极性低、学习很被动等等。
家庭原因
家长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才,有的家长能为孩子创设许多优越的物质条件的同时却忽略了更多促进孩子成长的因素。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稳定的家庭结构、和谐的家庭气氛、合理的管教方式对孩子的心理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反之,则会产生消极的影响。
学校原因
(1)学校教育工作方向的失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的学生。关爱学困生,转变学生观、教学观的口号喊了多少年,但由于“应试教育”未能很好地向“素质教育”转轨,学校评价体系的单一性,学校过于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教师为了晋职、晋级唯分数论,无视学生发展的客观实际,对学生提出过高要求。有的教师对学困生采取歧视的态度,甚至采取驱赶、劝退的手段,以求得班级的安宁、升学率的提高。(2)教师的教育方式不当也是造成学困生的原因之一。在学校中,不尊重学生的情况依然存在,有的教师动不动骂学生笨、蠢,甚至用各种带有侮辱性的惩罚方式来对待学生,如罚抄五十、一百遍之类;有的老师教学方法简单、呆板,使学生缺乏兴趣并产生厌恶心理,尤其对成绩偏差的学生另眼相看,一旦发生不好事情,首先猜测到的就是这些学生。学生在学业负担过重的情况下,还承受着精神压力,就更容易引发种种心理问题。
社会原因
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小学学困生由于年龄比较小,心身发展尚未成熟,对变革中的社会认识比较肤浅,是非分辩能力比较弱,社会适应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也比较弱,容易上当受骗。目前,网吧、游戏厅盛行,有的学生沉迷于其中不能自拔,荒废了学业。笔者就亲身碰到了这样一个学生。去年,我所任教的四年(2)班有一个学生叫××,他性格内向,刚转学来的上学期,他各方面表现很好,能自觉上学,学习认真,成绩还算中上水平。可到了下学期,他就经常逃学、旷课,刚开始还请假,说是头痛。后来干脆不请假了,与家长联系后,才知道他把老师和家长都骗了,其实他沉迷于游戏厅已久,即使没钱打游戏,他也可以坐到半夜看别人打游戏。社会上不良因素还有很多,有时教育者苦口婆心的教育成果,一遇上社会不良因素的诱发,顷刻就会化为乌有。所以,不可忽视社会不良因素对学生的影响。
二、学困生的教育策略
学困生工作是“最难啃的骨头”之一,也是教师最感头疼的问题,同时又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不可忽视的工作之一。学困生的存在是一种客观现实,其形成的原因又很复杂,有来自社会、学校、家庭、学生本人等诸方面的因素,但不管是哪种原因造成的,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善于根据学生的性格、爱好、兴趣等特点去分析了解学生,采取有效的措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重燃学困生的自信之火。正像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的那样:“要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笔者认为,要做好学困生的教育工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为了孩子的发展”是基础教育课程的核心理念。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布卢姆说过:任何学困生只要给予适合他们自身心理特征的外界帮助,学习成绩都是可以提高的。因此只要我们重视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努力寻找合适的应对方法,那么提高学困生的素质和学习成绩是可行的,是大有希望的。只有这样的努力才会真正体现出全面教育的价值。小学生可塑性强,无论智力高低、长相美丑、脾气暴躁、成绩优劣、家庭贫富都应平等对待。但是在现实中,往往是爱“小天鹅”容易,爱“丑小鸭”难。学生正在成长。做教师的要永远记住:学生什么都懂了,什么都好了,你大概也就要失业了。所以,教师应是一位公正的法官,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要像一个无私的园丁,把爱的雨露洒入每个学生的心田。
(2)用爱心去感化学困生。教育家陶行知说:“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爱,是沟通师生之间心灵的桥梁;爱,是情感诱发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是一项特殊的工作。教师所面对的是鲜活的生命,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人,而不像工人师傅面对的是机器。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修剪的是学生的心灵,应精心呵护照料,而不能像对奴隶一样呵斥、辱骂。教师用爱心去热爱、尊重、信任自己的每一个学生,学生得到教师的爱,也自然而然地会激发出对教师的爱,反馈之后形成爱的双向交流,心理学家称之为“动情效应”。这种交流会使学生尊重教师的劳动,愿意接近教师,希望与教师合作,并把教师看成是父母般的亲人,愿意向老师倾吐心声,袒露自己的思想,真诚倾诉心里的秘密。这样,通过师生之间的心灵交流,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3)巧用赏识,开启学困生成功之门。“赏识教育”是中国陶行知研究会赏识教育研究所所长、被誉为“中国第一位觉醒的父亲”周弘用20年时间探索提出的。周弘用赏识教育使自己的聋哑女儿不仅开口说话,而且成为留美博士。由此可见,对学困生实践赏识教育,教师本着信任、尊重、激励、理解、宽容、唤醒的原则,尤其重视挖掘发现学困生的闪光点,从思想上、心灵上抹平学困生的伤痕,让这些学生也能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品尝成功的喜悦,促进学困生的转化。学生内心深处是多么需要赞美的阳光。一句积极性的评价有可能让一个孩子的一天阳光灿烂,也有可能从此就使他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4)运用发展性评价,促进学困生发展。以往的评价过于注重学生的学业成绩,而忽视了全面发展和学生的个性差异。由于应试教育的原因,许多评价只重结果,不看过程,一个孩子如果数学考了95分,但在班上已列第40名,对他的评价也只是平平。心理研究表明:在学习上长期处于失败状态的学生,今后走上社会往往会对自己缺乏信心,缺少朝气与锐气。对于一个小学生,分数能说明什么?心理健康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难道不比分数更重要吗?注重绝对评价,忽视相对评价和个人差异评价,这严重地束缚了学生的发展,对学生的心理产生巨大的压力,制约着学生的成长。因此,我们应运用发展性评价,给学生创造宽松的成长环境,使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促进学困生的发展。
9.语文学困生辅导案例 篇九
还有一位后进生叫他是个很懒的学生,对要求背诵的课文总是不想背,作业不想做,如果你叫他做的话他就只做那一天的,前面没做的他是不肯补上的,针对他的情况,我只好每天都去抓他的作业和背诵了,经过我长达一个月的追踪,他的作业差不多全做了,书也基本上有背下来。
后进生并不是没有自尊心。他们在行动上受自尊心的驱使,常常表现出截然相反的表现,一对所有人都采取回避的恶意态度,另一种是冒险行事,往往产生严重的道德过错,无论哪种情况,都表明后进生有强烈的好胜心。后进生有好胜心,这说明他有上进心的基础,但由于他们的学习基础太差,道德认识水平低下,一时取不得胜利,对于这种矛盾心理,我们要引导他们能表现自己,在这同时,加强基础知识的补习工作,使他们好胜心得到一点满足,好动而又能动,想表现自己却又能出色地完成任务。
如我班有一名叫李何杰的同学,因基础差,常常自暴自弃,又非常调皮,是一位让人讨厌的学生,同学们常常说他在班上捣乱,影响别人学习和休息,我好方相劝,并进行家访,得到家长的支持,这个同学变化很大,学习也有进步,同学们都祝贺他。
10.小学教师教育案例 篇十
“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教师,只有热爱所有的学生,才能使学生感到来自教师的真心实意,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对那些在思想、行为等方面有偏差的学生,他们往往被忽视,当他们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恰好是学生最需要爱的时候。
在我们班里,有一个学生,他叫班亚伟,长得白白胖胖,非常可爱。他给我留下了这样的印象:聪明,脑子活,反应快。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他虽然思维敏捷,但他的行为习惯却常令我担忧:争强好胜,对自己过分自信,达不到目标就哭鼻子,而且不能严格要求自己,经常需要别人帮忙收拾自己的书桌。有时上课时就独自的进入了自我情境。比如,我让把书翻到第九页,他可能就会被别的内容给吸引了,就自己看起来了。而且有时候不知是想到什么高兴的事,就会自顾自的在那里哼哼歌呢!一开始是我总会被他的行为影响我的讲课情绪。每次当他作业完成的慢或是受到一点批评时都会满头是汗,更甚的就是嚎啕大哭。我决定先观察他的一言一行,看到他那天真无邪充满稚气的小胖脸,我就想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我下定决心,用自己的爱心感染他,使它健康成长。
我发现他是一名有着上进心的孩子,而且特别懂事,就是性子慢。我就利用课余时间跟他聊天,指出在学习、生活中的不足,每次他都是积极主动的说:“老师那我改还不行吗?”他的语气憨厚但是转头又忘了,但那时我已经不生气了,因为他是个可爱的小男孩。我只能想办法去慢慢地改变他了。有一天早上正上着课,我发现他又在本上
画画,尽管他这样做不对,但画却画得相当不错,我灵机一动,我就让他展示自己的画,同学们都认为他画的不错。然后我向他提出如果在听课、行为习惯等方面也能这样出色就更好了。那段时间,他每天都认真地听讲、积极地回答问题,有时还能积极帮助其他有困难的学生解决不懂得问题呢!只要他进步了,我就及时表扬他。每次表扬他,他都会露出笑脸,十分自豪的样子,让我感到欣慰。他十分爱看书。我就让他当了我们班的图书管理员。他非常热爱自己的工作,把图书整理得井井有条,并能很好、及时地处理一些同学们借书、还书时发生的问题。平时,我爱帮他整理书包,问寒问暖,谈谈家常,交流想法。经过一段时间,我发现他做事更认真了。看到他的点滴进步,我由衷地感到高兴……由于他不断的改掉自己的小毛病,加上他原来学习成绩就好,因此在上学期被评为“三好”学生呢!
11.学困生转化案例分析 篇十一
金志勇,男,三(1)班学生。自控能力差,上课时总是自己管不住自己,经常有小动作。作业马虎、潦草,总是拖拖拉拉,经常不做。但是一到下课,他就玩疯了,有时还特别淘气,惹来其他孩子告状。放学回家,扔下书包就去玩,只有父母在家严加管教,他才会做点作业,父母不在,他根本不会自觉地做作业。这样的学习态度,他的学习成绩可想而知。
二、成因分析
1.自身因素
(1)态度不够端正。金志勇比较好动、倔强,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空间想象力都很正常,导致成绩低下的主要原因是懒惰、散漫,对学习缺乏主动性。
(2)基础不够扎实,很多要求会读的字不会读,很多要求会写的字不会写,基础非常差。基础知识不牢固,极大地影响了新知识的学习。
2.家庭因素
家长不够关心。金志勇的父母都在外打工,父母很少去关心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平时,对孩子的学习不闻不问,等到成绩出来了,要是不理想,就对孩子一顿痛打。正因为如此,孩子从小就养成了爱撒谎、爱欺负别人的不良恶习。
另外,孩子缺乏良好的学习环境。
3.学校因素
金志勇原来的学校是民办学校,老师对其听之任之,放任自流。在一年级这个极其关键的时期,没有好好把握,好习惯没有养成,坏习惯却愈演愈烈。现在老师对他的要求似乎又有点过高。对孩子过高的要求、过高的期望,又让孩子觉得遥不可及,对学习失去了信心,有点自暴自弃。
三、转化措施
1.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1)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公平地对待班中的每一位孩子,对孩子不忽视、不歧视、不疏远,关心他的学习、生活,经常性地与他沟通交流。教师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让学生觉得老师是公平、公正的。
(2)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用放大镜去捕捉孩子的优点,用缩小镜去看待孩子的缺点。努力架起沟通师生感情的桥梁,用一点点的爱、一滴滴的情,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
2.用“偏向”去激励感化
课堂上,对他特别关注。把简单的题目留给他,让他跳一跳也能摘到“苹果”,尝到成功的喜悦。在布置作业时,对他要有所照顾,在作业的数量上适当减少,在难度上适当降低。让他通过努力,也能完成作业。随着他的不断进步,教师不断调整作业的数量和难度,直至达到与别的孩子相同的要求,最终实现转化。
3.加强课外辅导
(1)认真分析孩子原有的基础知识,查漏补缺。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辅导。重点进行拼音的辅导和识字的辅导,教给孩子必要的方法。努力提高他的基础知识水平,从而提高学习成绩。
(2)开展“结组”活动。安排学习成绩优秀、各方面表现较好的学生与他同桌,做他的榜样,让他学有榜样,当他的“老师”,必要时要提醒、督促他遵守纪律,认真完成作业。
4.与家长沟通
通过家访等形式经常性地与家长沟通交流,向家长传达现代教学理论知识以及正确的教育方式方法,改变家长以往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让家长多倾听孩子的心声,多与孩子沟通交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之处,善于发现他们的点滴进步,教育孩子要少批评、多鼓励,尽量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改掉自身不良的习惯,做孩子的榜样。
四、转化效果和反思
刚开始,该生还是不听讲,上课仍自己玩,作业能动笔但相当潦草。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上课有时能集中注意力了,作业认真多了,学习的积极性有了明显提高,成绩也有了明显进步。
教育实践告诉我们,爱是一种最有效的教育手段,教师情感可以温暖一颗冰冷的心。当学生体验到老师对自己的一片爱心和殷切期望时,他们就会“亲其师,信其道”。给学困生多一些爱,让爱的阳光温暖他们,让爱的雨露滋润他们,高效转化学困生。
(作者单位 河北省遵化市党峪镇中学)
12.小学学困生教育案例 篇十二
初接触英语时, 学生对英语充满了好奇与热情, 加之学习的内容简单, 学生基本上能够熟练地掌握并运用所学知识。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学习容量的加大, 不论怎样优秀的班级都会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 英语学习好的学生更好了, 而一部分底子薄弱的学生学习起来则越来越吃力了, 甚至个别人选择了放弃。于是, 所谓的“英语学困生”就出现了。然而英语新课程标准提出:“英语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 注重素质教育。课程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 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提高人文素养, 增强实践能力, 培养创新精神。”这就要求我们英语教师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学生, 尤其是“英语学困生”。那么, 在英语教学中, 面对“学困生”, 我们该如何去转化呢?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在转化“英语学困生”方面的体会与看法。
二、案例描述与评析
(一) 让教师的信任护航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 “学困生”同样有进取心、自尊心, 同样渴望进步, 渴望得到教师的关爱, 他们由于各种因素造成了成绩差的结果, 因此对学习失去了信心, 产生了自卑心理。教师要走进“学困生”内心深处, 让他们信任教师, 和他们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非常必要。
【案例1】鲍渭清是四 (一) 班的一位“英语学困生”, 他英语基础差, 上课从不举手发言, 并且考试总是不及格。我发现, 他不爱学英语, 经常不写家庭作业, 可是他的数学却常常考九十多分。可见, 他并不是所谓的“差生”, 而是英语学习的潜能没有被激发出来。于是, 我开始接近他, 对于他的微小进步, 我都当着全班学生的面对他进行表扬。渐渐地, 我发现他爱学英语了。他不仅能把每一课的单词都写会, 而且开始尝试背课文了。他甚至很有信心地告诉我:“我能行。”看到他的进步, 我打心底里高兴。
对学优生而言, 教师的关爱和信任不过是锦上添花, 而对“学困生”, 却能使他们产生莫大的学习动力。学生作为一个个生命体, 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知识, 教师的信任与关爱更是他们促进成长的不竭动力。因此, 对待“学困生”, 我们应多一份关爱, 多一份信任, 让他们真正感受到教师的信任与关爱, 能够与其他同学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 让同学的爱心引领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告诉我们, 学生获得的知识, 并不单是教师传授的结果, 周围的学习环境及同伴之间的经验互补也至关重要。由于他们生活的世界和对知识的认识往往比较相似, 学生之间的交流更有利于“学困生”构建学习意义。
【案例2】在做英语练习册时, 有一道翻译题, 我叫了一位刚转来的五 (二) 班学生马胜虎来回答, 他很窘地站在那里, 回答不出来。这时, 他身边的吴阳阳悄悄告诉了他答案, 帮他解了围。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 我发现吴阳阳仍在耐心地教着他读。尽管我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不会读的举手问教师, 事实上却很少有人来问我。于是, 我采用“兵教兵”策略, 让好学生当“学困生”的“小老师”, 一对一帮扶, 定期检查帮扶效果, 对表现好的组予以奖励。这一策略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学生之间的爱心互助, 让我深深体会到:兵教兵的力量远比我们所能想象的要大。通过互助小组的建立, 教师可以清楚地看到:在“学困生”不断进步的同时, 小“老师”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可见,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充分发挥学生的爱心力量, 挖掘学生的潜力, 以此促进他们的共同发展。
(三) 让愉悦的情境搭台
成功的教育理论告诉我们:每个学生都有自我实现的动机和要求, 都有成功的渴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 适时地创设学习情境, 有意识地为“学困生”铺设能力展示的平台, 让他们在学习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激起其求知欲。
【案例3】杨靓是一位漂亮又可爱的小女孩, 她很爱跳舞, 但她上课时常开小差, 手里玩东西。在上Who is the young woman on the right?这一课时, 我设计了动作教学, 我特意叫杨靓在课前精彩三分中为大家表演舞蹈《兔子舞》, 然后很自然地导入新课。这节课, 我发现杨靓听课格外认真, 在随后的活动环节里, 我又叫杨靓教全班同学《兔子舞》的动作。她显得有些激动, 但还是很顺利地一边跳, 一边带领大家说:“left, left, right, right...”结束后, 大家自觉地送她掌声, 她非常感激地冲我笑了笑。
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 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兴趣是求知的催化剂, 是医治厌烦心理的良药, 在课堂上, 我们要积极为“学困生”搭建学习的平台, 只有将学生置于“听起来有味, 学起来有趣, 做起来有劲”的学习氛围中, 才能激起他们想学、乐学的求知欲望。
(四) 让有效的评价辅佐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在课堂教学评价中, 教师应注重评价的层次性, 激励性。
【案例4】学生刚开始书写英语之后, 一些学生, 特别是平时不太认真的学生对英语作业持“完成任务”的态度, 写错了也不订正。虽然我在班里再三强调, 但效果甚微。平时我对作业写得清楚、正确的学生给予的是A加笑脸的奖励, 而对其他学生则只写一个日期和A, 即使订正了也只打一个“√”, 久而久之, 学生也就失去了兴趣。于是, 我便调整策略, 在班里宣布, 作业有错, 订正之后正确的加一个五星, 等积累到五个五角星之后就可以换一张“心愿卡” (学生可以在“心愿卡”上写上自己想要实现的愿望, 由教师或家长帮助他们完成心愿) 。“一石激起千层浪”, 学生个个争先恐后, 争夺“心愿卡”, 就连平时作业不交的学生也加入了竞争的行列。
可见, 其实, “学困生”也十分关心和在意教师给自己的作业评价, 一个笑脸, 一句评语, 都能反映出教师对自己的肯定和赞赏, 激励性的评价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进而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13.小学生教育案例 篇十三
以往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小孩有段时间上学总迟到,教师为此找其母亲谈话。母亲明白后,没有打骂孩子。在临睡觉前,她问儿子:“告诉我,为什么你那么早出去,却总迟到?”孩子先是愣了愣,见母亲没有责怪的意思,就说:“我在河边看日出,太美了!看着看着,就忘了时间。”母亲听后笑了。第二天一早,母亲跟儿子一齐去了河边看日出,应对眼前的景色,她感慨万分:“真是太美了,儿子,你真棒!”这一天,儿子没有迟到。放学回家,儿子发现书桌上放着一块精致的手表,下头压着一张纸条:“因为日出太美了,所以我们更要珍惜时间和学习的机会,你说是吗?爱你的妈妈!”
分析:我不禁被故事中的那位深深懂得爱的母亲所打动。爱孩子,没有粗暴的责问、无情的惩罚,而是选择了倾听。倾听之中,融入了对孩子的爱、宽容、耐心和激励,给孩子创设了幸福、温暖的成长环境。试想,如果这位母亲听了教师的话后,不问青红皂白地将孩子打骂一顿,结果会是怎样呢?我想,那颗热爱生活,发现美、欣赏美的稚嫩的心可能再也找不到了吧。
反思我们的教育教学,很容易找到能说会道的教师,但却很难找到善于倾听的教师。我们把很多的时间用来训练自我的说话和演说本事,却忽略了倾听本事的培养。教育的目标是为了培养人,教师能否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能否用心聆听学生的心声,是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
14.英语学困生的转化案例 篇十四
转化对象:初一二班 魏欣
学生个案情况:魏欣,女,11岁。班上年龄最小的女生。小学在长垣县上学。入校英语摸底考试,全年级最低分(仅6分)。每次听写基本上全错,单词和课文也不会读。了解之后得知小学在县城上,学校不重视英语再加上家长也没有让其进行相应的学习和训练所致。而班上其他学生大多数来自城市,家长也重视英语,因此在英语上课堂表现出了很大的优势。这使魏同学更加的自卑,甚至在英语上产生畏学和恐惧心理。具体表现在上课无精打采,目光呆滞,注意力不集中。转化措施:
基于这种特殊情况,我对她开始采取了宽容了态度。因为我觉得她起步上已经明显落后于其他同学,如果采取同样的标准会更加加重其心理负担,是情况变得更加糟糕。英语学习不仅取决于学习者的智力因素,还取决于他们情绪,态度,学习动力等因素。所以我经常主动找她谈心,用积极的态度,真诚的微笑去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她感受到老师并没有因为她的成绩不好而放弃或鄙视她。差生往往更敏感老师对自己的态度。爱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老师只有对学生发自内心真挚的爱,才给他们以鼓舞,才能使他们感到无比的温暖,才能点燃学生追求上进。当学生体验到老师对自己的一片爱心和殷切期望时,就会变得“亲其师而信其道”。
思想问题解决了,接下来是如何提高学习成绩,这个工作一定要做好,否者学生的上进心会减弱。欲速则不达,如果制定的过高,学生会觉得遥不可及,丧失信心。因此我从她的实际出发,分层要求,一步一个台阶。利用课下时间从单词和音标入手,一个音一个音的教,随着她的进步逐渐增加要求和记忆量。我把以前学过的内容归纳整理,让她练习,加深巩固和理解。我把作业分为比做和选做。必做题要求她必须做,不懂的立刻问老师或同学。选做题可以学有余力再做。每天的作业我都及时批改并反馈给她。课堂上,我一贯保持创造轻松愉快的良好氛围,由于该生羞怯心理较重,害怕开口答题,我就尽量选择难度不大的问题提问他,有时事先告诉她我会叫她上黑板听写单词,让她提前做好准备。每次当她答对问题时,我总是面带笑容地说“I’m proud of you ”并给予肯定和赞许的目光,有时还会给她一个大大的拥抱,她也因此在课堂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转化效果:
经过一年的努力,魏欣同学的英语成绩有了翻天覆地变化,由班级倒数第一名跻身于班上中上等,而且其他科目也有很大的进步。现在的她是一个自信,阳光快乐的女生。在英语课堂上也是读书声音最大的女生之一。心得体会:
15.小学学困生教育案例 篇十五
从当教师开始, 我就与公开课结下了不解之缘, 公开课促进了我的成长, 我对它也有了鲜活的认识。随着教学技能的日趋成熟, 我在思考:“学困生”在公开课中到底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呢?是局外人、旁观者还是……?三次公开课的经历, 让我慢慢地体会与明白, 公开课不仅仅是教师教研的机会, 更是转化“学困生”的契机, “hold住”学困生, 也能创造一种精彩。
二、案例描述
公开课1:“你到班主任那儿写作业” (2004年6月)
工作伊始, 学校安排上区级公开课。领导说:“这是给你锻炼的机会!”老教师说“这是你崭露头角的时候。”带着这样的想法, 我积极努力着。最后在选择班级上犹豫了, 一位老师说:“用××班吧, 几个拖后腿的不要让他们上了……”这句话对当时的我来说好比是“东风”。上课前, 我直接到班里, 点着名字:“××、×××, 你们到班主任那儿写作业, 下课再回来。”那几个学生磨磨蹭蹭, 而我像甩掉沉重的包袱, 看着他们在剩下学生的嬉笑声中走出了教室……
带着大家的期待, 我顺利地上完了公开课, 得到了教研员与同行老师的肯定, 回到班级把学生们大肆表扬了一番。言语中, 我看到了那几个“差生”的眼神, 不知是遗憾还是失落, 突然觉得自己心里没那么热了:我上课到底为了什么?假如我换位思考一下, 如果我就是这些“差生”群体中的一员, 我会怎么想呢?……“差生”不应是公开课上被撵的群体。
公开课2:“你们要表现好一点, 不能给我们班丢脸” (2007年5月)
三年后, 我再一次承担区级公开课。几年前我对待“学困生”的做法已让我懊悔不已, 我不想让自己的学生, 尤其是那些“学困生”, 认为我是一个有所偏袒的老师。当有学生提议不让那些学困生上这节课, 我明显发觉那几个学生坐不住了。课后他们围上我, 带着哽咽的声音哀求道:“老师, 让我上吧, 我一定会认真听课的。”“老师, 求求你了, 给我次机会吧。”当时的我, 认为自己目的已经达到, 就装着很为难地说:“好吧, 但你们要表现好一点, 不能给我们班丢脸, 不然下次就没有这样的机会了。”
公开课如期进行着, 在课上, 看到那几名学生端端正正地坐在那儿, 我心里不禁沾沾自喜, 看来公开课也有好处, 至少可让他们比平日上课更认真了。也许是真的用心听课了, 当我提出问题时, 有几位学困生也举手了 (或许这是他们获得肯定的时候, 或许这是对老师保证的最好证明……) 。如果换作平时, 我一定会请他们起来发言。而此时, 我犹豫了, 公开课毕竟不同平日的课, 万一他们的回答不尽如人意, 那是很尴尬的事。为了不出错, 为了不影响课堂气氛乃至我所认为的声誉, 我在内心挣扎一番后, 还是放弃了……
可是, 就在我第一次选择放弃之后, 我的思绪就有点乱了。我总是在想:那几个学生会想什么?他们对我的这一举动会有何想法?他们一次又一次地鼓起勇气, 一次又一次地举手, 机会却总与自己擦肩而过。我越来越不能平静, 看着活跃的课堂也喜悦不起来, 只觉得因为自己的利益而伤害了无辜的孩子们, 我是那么的不道德。
公开课3:“你对我们也很重要” (2010年4月)
工作的磨砺让我已慢慢认识到公开课的真正意义, 我在努力研究课堂教学的同时, 也把更多的目光投向了那一些被称为“学困生”的孩子们。
当我在班级宣布要上汇报课, 几个“学困生”所在的小组开始抱怨了。我不想看到学生之间的这种嘲讽, 于是我示意学生安静下来:“公开课也是一堂课, 我希望在课上展现的是我们团结合作的一面。刚才我看见几个小组在埋怨一些同学 (班上好多学生都会意地看了看那几名“学困生”) , 其实他们并没有你们讲的那样, 他们平日比其他的一些同学更努力、付出得更多。他们也有着自己的优点, 比如××很关心集体, ×××……”
可能是我的表扬触动了他们, 一位“学困生”突然站起来, 打断了我的话:“老师, 我不想害他们 (小组成员) , 我到你办公室去。”这是工作以来, 学生第一次“主动”地回避。如果换做几年前, 我会欣然同意, 更会表扬学生的善解师意、善解班意。可是我深深地明白那些“学困生”是同其他学生一样的, 我没有任何理由剥夺他们上课的权利。更重要的是, 一旦我在这节公开课上放弃了他们, 也就是放弃了他们的以后。我停了下来, 看着班上很多学生在点头, 似乎在等我的“一锤定音”。
“为什么你要去办公室?你能明白这节公开课的意义吗?那么多的老师来听课, 就是来看看我们这个团结合作的班级。因此, 你对我们也很重要啊!老师相信你的能力, 相信你的表现, 难道你没有这个信心?没有吗?”
“不是的……”
“那你就是不相信我们这个班, 不相信你们小组。”
他一下子语塞了, 看着我有点嘲笑那个小组的眼神, 小组的其他成员赶紧把他拉坐下来:“你不相信我们啊, 别丢脸了;我们一起来啊……”看到这样, 我不再多说什么。
公开课上, 我给予“学困生”更多的关注 (连优生都有点嫉妒了) 。他们真的很用心, 虽然很多问题答得不尽如人意, 但我还是给予了肯定。看见我对那几位学生的“照顾”, 在小组活动中, 那几个学生所在的小组劲头更足了……那一节课, 我收获了很多, 评课老师的一句“真实”让我颇感欣慰, 更重要的是我收获了更多孩子、尤其是那些“学困生”的心。
三、案例反思
对比这几次公开课, 带给我更多的思考。
(一) 公开课应与常态课一样要求
也许很多教师认为公开课是一种榜样。但事实上, 面对着不同的学生, 它就不是也不可能成为榜样。它应当回归常态, 挤掉其中的水分与泡沫, 尽可能少试讲或不试讲。在实际教学中, 公开课与常态课两者长期处于割裂的状态。尽管公开课很精彩, 但老师们都清楚, 公开课与自己每天面对的真实教学是不同的。所以, 教师要想改变学生、改变那些“学困生”的学习生活, 当务之急是变革常态课的教学。我要做的就是寻找一条公开课与常态课相融合的道路。回顾公开课的经历, 因为把公开课完全地与常态课割裂, 才会选择一些偏激的做法:让学生“走出”课堂、远离课堂, 等等。就算是自己认为有长足进步的第三次公开课上, 我的教学观还是没有完全放开。
让公开课贴近教师日常研究的教学状态, 我们需要原生态的课堂。在常态课上, 教学研究不能削弱:教师的反复钻研, 同事间讨论切磋, 教研员的帮助, 等等。总之, 一节课, 就应该取公开课多人合作研讨之长, 取常态课情境之真, 上课即研究, 研究是为了更好地上课。
(二) 课堂应关注每位学生素质的提升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倡导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因此我们对每个学生的关注就很重要。尤其像公开课, 把重新跃起的机遇献给那些“学困生”, 让他们真实地感受到“在集体中我很重要”。回想起第一次公开课对那几个“学困生”的“抛弃”, 在他们心里会产生什么样的阴影?行为的抛弃带来的就是他们对我情感的抛弃。现在想想为什么那几个孩子的成绩一直提不上去, 因为我失去了孩子的心, 孩子也就不再对我、甚至对这门课有信心了。
当然, 我们并不是要摒弃日常的课堂教学。更多的时候, 关注每一个学生、提升每一名“学困生”是在那一节节普通课上。教师除了要面向全体学生以外, 还要特别关注那些“学困生”, 教学重心必须下移。要特别关注那些“学困生”的思考、发言, 倾听他们对知识的想法。长此以往, 教师的努力在他们的身上肯定有所显现。
(三) 教师要加速专业化成长步伐。
没有一位学生会永远那么“差”。我们的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当前学生的状态, 要做到这点, 关键要加快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步伐, 师观、师德、师能、师智、师风等都不可或缺。
教育形式倡导“敬业爱生、明理诚信、平等合作、勤学乐教、廉洁奉献”, 在被印上时代印记的同时, 我们应该进一步地认识到走上三尺讲台, 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 为人师表。同时, 一个优秀的教师一定是充满着教育智慧的教师, 一定是能够构建起生动的、让学生流连课堂的教师。我们只有学习、实践、总结、探索, 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才能保证给予学生“一杯水”的那“一桶水”是满的。除此之外, 教师的魅力何在?有能有智还不够, 只有形成独特的风格, 才能让学生倾心。师者, 传道、授业、解惑也, 名师之所以成为名师, 有着其深厚的底蕴与展露的风格。
一节公开课, 展现的文化有很多方面, “学困生”也是其中之一。而公开课更迫切的是需要洗去浮华, 回归常态。只有关注每一位学生的爱的教育, 才会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切实的发展。正如冰心所说:“爱在左, 情在右, 在生命路的两旁, 随时撒种, 随时开花, 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
参考文献
[1]刘德华.让教育焕发生命的价值.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2]窦桂梅.为生命奠基.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3.
16.从实际案例浅谈学困生转化策略 篇十六
关键词:学困生案例;学困生转化;素质教育
【案例背景】
素质教育要求面对全体学生,“面对全体”就必然要面对为数不少的学困生。学困生往往是班里令人头痛的群体,常因为在学校各方面表现较差受到家长的训斥、同学的挖苦、老师的批评,使他们出现与老师的对立情绪,不听从管教,沉默寡言等消极心理,长此以往后果是很严重的。可见搞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需要面对的严峻课题。那么如何教育他们,促进他们的转化呢?笔者就结合两个案例,谈谈自己的认识。
【案例描述】
案例1:
我带的班里有一个男生非常调皮,上课时经常和周围同学说话打闹,作业很少按时、按量完成,有时甚至在课堂上发出怪声,以引起老师和其他学生的注意。对他的教育我从一开始的严厉斥责,到促膝长谈,软硬兼施都无法让他改变。最后只得请家长,就在我准备给他母亲打电话时,他却对我说:“老师,能不能下午再给我妈打电话?”我以为他是有意拖延时间,心中不悦,但还是耐着性子说:“现在请就行了,你母亲是有什么事吗?”他说:“老师,我妈妈现在肯定在睡觉,能不能迟点再打,先让她休息。”我听后很惊讶,猛地回想起家长会时她母亲讲述一个人养育他的艰辛,在火锅店打工到深夜,晚上没时间辅导他的作业,早上又因为劳累不能给他做早餐,送他上学的情景。突然被他的体贴和孝心感动了,也改变了对他“冥顽不灵”的印象,于是我答应了他的请求,暂不请家长。也借此机会与他进行了长谈,在谈话中,我了解到他因为基础差听不懂老师讲的内容,又不想让同学瞧不起,就在课堂上搞怪来取得大家的关注。从他的谈话中我意识到以前对他教育的单一。自此以后,我在课堂上常关注他,有机会就讓他发言并适时鼓励他,现在他还会偶尔犯错,但比起刚入学时,学习状态已大有改观了。
案例2:
这个班还有一位女生,刚入学时,成绩较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她身上的毛病就显露出来,爱打扮,上课偷看小说,说话冲,喜欢和老师对着干,学习成绩也每况愈下,期中考试时全科都没有及格。但一次课堂发言让我看到了她的另一面。一次上课时,我谈到了网络作家,并对他们的作品表现出了不屑与批判,正当我侃侃而谈时,坐在讲台旁的她举手示意要发言。我点了她,没想到她一开口就说不同意我的看法,她认为网络小说并不全是垃圾,也有优秀的作家作品,还举了流潋紫、桐华等“大神级”的网络小说家,她的发言让我和同学们对她刮目相看。我以此为契机,邀请她再去我的办公室谈话,并让她给我推荐几本好的网络小说,她欣然答应。自此以后,她渐渐爱上了语文课,经常和我讨论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还主动保证期末考试语文考及格。
【案例反思】
繁重的教学工作和初为人师教育经验的缺乏往往使得我在处理犯错学生时失去了那份冷静,少了那份真诚和耐心,有时只是简单的说教和严厉的责骂,甚至用请家长对学生施以重压。其实,这些都无法从根本上达到对学困生的转化,只有用真心敲开他们紧闭的心门,用科学的方法来提升他们学习的动力,用有效的管理来规范他们学习的行为,才能“拨开乌云总能见彩虹”,达到对学困生的有效转化。
一、用真诚的心温暖学生,给他们成长的“阳光”
陶行知先生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的深处。”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教育实践告诉我们,爱是一种最有效的教育手段,爱可以温暖一颗冰冷的心,可以让浪子回头。对待学困生更要爱得深,爱得真,将严格要求渗透到爱之中,与他们建立深厚的友谊,达到心灵的沟通。教师应该特别注意保护他们的自尊心,要经常运用表扬、奖励的方法鼓励学生,对于他们的进步与错误都能公平地表扬与批评,给他们改正与进步的空间。当学生体会到老师的爱心和期望时,他们就会变得“亲其师而信其道。”转化就变得容易许多。
二、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学生,给他们提高的机会
学困生和其他学生在能力、兴趣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培养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至关重要。为每一个学困生量身制定目标是转化学困生的基础,这个目标可是短期的,也可是长期的,在实施过程中,学生一旦取得进步和成绩,教师就应及时表扬,增强其自信心,使学困生获得更大的进步。正确的学习方法为学困生提高成绩扫平了障碍,不仅要有正确的听课方法,还要指导学生总结知识的方法,在不断整合总结中,使学困生的成绩得到提高。对学困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也不能放松,尤其注意启发引导,让他们自己动脑解答问题,并随时纠正在分析解答问题中出现的错误,逐步培养他们自主思考的能力。
三、用有效的管理规范学生,给他们进步的空间
(1)对于学困生工作,除了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和学习方法的引导外,严格的管理也是必不可少的。对于学困生要提出明确要求,采取有力措施,帮助他们矫正失当行为。开展互助结对活动是比较有效的方法,将班级中优秀生和学困生结成对子,一对一地开展帮助活动,如果能让学困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弥补优秀生的缺点,互助对子的效果更佳。(2)要争取家长的配合,形成教育的合力。学困生在学校的表现不足,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家庭教育的缺失,所以要把学困生在校的表现和教师所做的工作,采取的措施通报给家长,以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那学困生的转化会事半功倍。
教育是一门精妙的艺术。学困生的教育更是牵动着教师和家长的心,然而学困生的转化工作绝不是一项一蹴而就的简单劳动,它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心血,遇到困难和挫折时绝不能气馁和后退,只要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从尊重关怀学生出发,用信任、期望的语言来激发学生的奋进精神;用谅解、宽容、引导性的语言来启发学生认识错误、树立进步的信心,用充满理性的爱来正确对待学生,使他们在真情中醒悟,在反思中进步,就能托起学困生的明天,迎来生命之新“春”。
17.学困生转化典型案例分析 篇十七
李艳【摘要】: 本文以W市A小学为研究基地,深入该小学二年级一班,通过访谈法、观察法、实物收集法和质的研究方法对该班一位语文学困生进行了跟踪研究。在研究中,研究者全力捕捉了他学习过程中的点点滴滴,真实再现了一个孩子学习的过程,并就这一学困生的语文学习困难、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力图尽自己所能,提出合理的建议。具体研究结果如下: 小明的语文学习困难有以下四个方面:
1、字、词方面的困难;表现为对《语文课标》要求掌握的字词不牢固,进行书面输出时出现困难。
2、阅读方面的困难;表现为课文朗读不连贯,阅读题不会做。
3、写话方面的困难;表现为看图写简短的话和日记等方面存在障碍。
4、口语交际方面的困难;表现为口语课上,与老师的交流不畅,回答时有吞吞吐吐的行为。导致以上困难的原因有:
1、自身的原因;包括小明智力结构方面的差异、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不高、对待语文态度的不积极、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选择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自身归因的不恰当。
2、教师方面的原因;包括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当和教师情感关怀的缺失
3、家庭方面的原因;包括家长过于严格的要求和缺乏与孩子的沟通。为此,通过对小明语文学习困难的分析,笔者对转化学困生提出了建议。
1、对教师来说;与学生建立亲密的师生关系并通过多种方式与学生进行沟通。教学方法的改善来激发学困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实施因材施教。改善学困生的人际关系,引导学困生正确归因。
2、对家长来说;树立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经常与孩子进行交流与沟通。
4、对学困生自身来说;应该努力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且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以期能对小明语文学习困难的转化贡献自己一份微薄的力量,并且为更多小学低年级阶段语文学困生的转化、为教师和家长对类似的语文学困生的转化,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一、基本情况
曹某:女,五(1)班学生。父母长期不在身边,自幼跟随年过花甲的爷爷、奶奶居住。平时做作业马虎对待,敷衍了事。学习自觉性差,为人懒散、任性。一年级时曾转学两次。拼音知识不过关,要求背诵的内容不过关,家庭作业经常不按时按质完成。据家长反映其在家爱看电视,爱发脾气,有时在外玩耍还不按时回家。由于学习基础差,加上家长管教不严,懒散等原因,导致她的学习成绩跟不上去。
二、成因分析
(一)自身因素
曹某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空间想象力都是正常的,导致成绩低下的主要原因是懒散,对学习缺乏主动性。
(二)家庭因素
曹某的父母长期在外打工,父母很少去关心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她自幼跟随年过花甲的爷爷、奶奶居住。其爷爷本身行动不便,奶奶在家身兼数职,对曹某的教导有心无力,放任自流。因此,自觉性不强的曹某慢慢染上很多坏习惯:懒散、无节制地看电视,不按时完成作业,撒谎等。
(三)基础因素
她拼读音节的能力很差,很多要求会读的字不会读,很多要求会写的字不会写,基础非常差。基础知识的不巩固,极大地影响了她对新知识的学习。
在一年级这个极其关键的时期,曹某曾转学两次,转学后数周又转回来学习。在学习拼音知识时,她也因为学习环境的不安定而掌握不了。因此,她的学习成绩也一直没起色。
三、转化措施
1、万丈高楼平地起
拼音知识对于曹某来说,就如学习途中的拦路虎一样,又如一座山般,阻挡着她前进的脚步。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我想:是啊,要打好基础才能起万丈高楼啊。同样,曹某要想提高学习成绩,也要打好基础啊,扫掉拦路虎才行啊。因此,我在课余时间帮曹某补习拼音三表:认读,听写,拼读等。另外,还教她认识笔画、部首、基本字等。经过补习,曹某能拼读音节,能根据拼音识字了。
2、用爱心去评价
评价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学生在学习中有了自信,才会有学习的恒动力。谁都喜欢受到他人的尊重与认同,学生自然不例外。若常着一颗爱心去评价学生就更是锦上添
花了。
曹某,四年级第一学期她的语文成绩只有五十分左右。我刚开始教她时,心想:这个女孩子看样子不至于考试不及格啊?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调查了解,我知道了她的家庭状况,以及她的学习成绩差的原因。由于基础差,她对学习几乎是失去了信心。为了帮助她重新树立她学习的信心,我经常找她谈心,肯定她的长处,经常鼓励她“能学会多少就学多少,尽了力就是最大的成功”。平时,只要她取得一点儿进步,我都会在班上表扬她,课外鼓励她。同时教育其他的学生不要歧视她,而要多帮助她,让她重新树立信心。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我们的鼓励和帮助下,她越来越爱学语文,她的成绩也越来越好了。平时测验,她的成绩有时候能拿八十分以上。
由此可见,教师的态度直接影响着学生学困生学习的兴趣。所以我们平时应以鼓励为主,用心中的“放大镜”放大学困生的闪光点,多抓住他们的闪光点给予表扬、鼓励,让学困生相信“我能行”,使学生在体验成功的乐趣中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3、持之以恒,勤抓不懈
对待学困生,我们要持之以恒,勤抓不懈,因势利导,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促使自我反省,做到心悦诚服,乐意改正。
因此,我首先是结合实际给曹某提出适当的学习目标,使之做到不断地向着学习目标前进。不同的时期提出不同地学习目标,发现进步及时表扬,使其享受成功感,促使她积极向上。对其的关注持之以恒,勤抓不懈。
附成绩:
姓名 期中成绩 期末成绩
【小学学困生教育案例】推荐阅读:
小学学困生帮扶制度06-25
小学学困生培养计划07-05
学困生小学学生评语09-05
小学科学学困生辅导计划07-03
小学语文学困生及其转化策略研究10-19
学困生转化成功案例07-25
小学贫困生认定办法08-14
小学贫困生申请材料09-27
小学贫困生受助感言发言稿06-30
我与学困生教育叙事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