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回乡创业先进事迹材料(精选11篇)
1.大学生回乡创业先进事迹材料 篇一
农村回乡打工女创业致富的典型事迹宣传
材料
回乡打工女创业致富
农家女出身的邹芹,今年34岁,她不安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XX年婚后不久就和丈夫一起到江浙一带打工,先后在电子厂、玩具厂打工,丈夫也为别人开过车跑过运输,但几年的打工生活使邹芹清醒地认识到,仅靠打工收入是远不能改变现状而真正致富的。于是,夫妻俩不顾工友们的劝阻,XX年10月毅然辞去了工作,回乡创业。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生命绚丽多彩,而多彩的生命是用艰辛和磨难织成的。凭借以前在玩具厂打工的经验,邹芹和丈夫开始了他们的回乡创业历程,他们租用了厂房,并向亲朋好友借款,自筹资金10万元办起了全镇第一家“巧义玩具厂”。从深圳拿订单,按照公司合同要求的规格、款式标准,主要生产“蓝精灵”系列布娃娃,憨态可掬的“动漫熊”,及一些布艺产品,远销海外。
刚建厂时,问题不断,迫切的问题就是招工,村里的剩余劳动力多向苏南等地转移,一时很难招收到熟练的缝纫工,为了解决招工难的问题,邹芹和丈夫丁富强就利用春节务工人员返乡这个机会,上门动员以前同在玩具厂打工的姐妹,承诺支付与在外打工同等的收入,在他们的多次努力下,厂子招收了20名熟练缝纫女工。厂子主要是承接来料加工的订单,生产软性毛绒玩具,邹芹不断地扩大再生产,不断改进生产技术和工艺,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已生产十多个品种,厂子越办越红火。厂子由当初刚建厂的20余人短短半年时间发展到40多人,预计年创利润15万元,年生产软性毛绒玩具3万多个。
邹芹在回乡创业过程中,深刻体会到一人富足不能改变家乡落后面貌,必须带领大家共同致富,才能真正改变家乡现状。她的厂内46名工人,均是本地留守妇女,邹芹不仅是她们的雇主还是她们的好姐妹,在工作和生活上照顾关心她们,积极帮助村里的困难户,安排人员到厂里上班。
邹芹经营的玩具厂一天比一天红火,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起来,她尝到了创业成功的喜悦,也更坚定了创业的信心,她决心与丈夫一道带领村里人积极创业,共同致富。她还计划帮助技术好、有头脑的工人在较偏远的乡村,再创办玩具分厂,让更多的留守妇女能够在家门口打工赚钱
邹芹说:“现在有创业的好政策、好环境,只要不甘于现状,不怕吃苦,敢闯敢干,谁都行。自己创业虽然风险大、压力大,但只要选的准不怕难就能成功。”
2.大学生回乡创业先进事迹材料 篇二
1985年6月出生的胡星, 是一名中共党员, 2009年6月毕业于郑州大学音乐系钢琴专业。大学毕业后到郑大升达学院做辅导员。2009年, 信阳被确定为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 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推进全民创业的实施意见》, 鼓励各类群体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究竟何去何从, 胡星困惑了, 多少个日日夜夜, 他在思索?月是故乡明, 水是故乡甜, 家乡的贫穷落后面貌时常在他眼前浮现。为改变家乡落后面貌, 实现当代青年的人生价值, 他毅然选择了回乡创业之路。当胡星的父母得知他放着教书育人的岗位不做, 要整天面向黄土背朝天后表示坚决反对。这么多年的书不是白读了?父母的心血不是白费了吗?胡星犹豫了、徘徊了, 难道就这样放弃在大城市的就业机会, 回到农村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究竟如何抉择, 是摆在胡星面前的一道难题。家乡的山, 家乡的水, 家乡的一草一木呼唤着胡星, 信阳如火如荼的新农村建设在吸引着胡星。当他坚定了回乡创业的念头, 辞职回家后3天, 父母都没有搭理他, 亲朋好友也用怪异的目光凝视着他, 80后要做钢琴王子的胡星, 究竟要回来寻找什么……
创业的艰辛
回乡创业, 谈何容易, 首先摆在他面前的是融资问题, 钱从哪里来, 土地如何流转, 流转后去种什么?他通过说服家人, 把自己结婚买房的钱, 先期投入到塑料大棚中。当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得知胡星筹资仍有缺口时, 及时为他发放财政贴息小额担保贷款5万元。有了资金他就开始实地考察本地土壤、气候、自然条件。他先后去山东寿光等地考察学习, 并对当地的土质、日照、水源等方面进行研究, 最终在隆古乡中心村余西流转土地45亩, 投入资金百余万元, 建设冬暖式反季节、无公害果蔬大棚5幢。又从山东购置大棚卷帘机8台、小型旋耕机2台、喷雾机3台及其他相关季节配套设施12台 (套) , 新建管理房3间, 机井1眼。
“吃得苦中苦, 方为人上人”, 创业也是一样, 只有把勤劳当做一种资本, 比别人在身心上付出得更多, 才会取得更大的收获。创业的艰辛只有自己能够体会, 为把握好商机, 胡星严把品种质量关, 一个人既是老板又是员工;既是会计又是出纳;既是采购员又是材料员;既是质量监督员又是施工员。为了能按时保质完成工程, 他经常和当地农民一起吃住在工地;为了确保蔬菜及时上市, 从山东寿光聘请大棚搭建和种植技术高超、经验丰富的一名农技师进行指导;在果蔬基地建设中, 为了能省钱他自己动手干活, 一干就是好几天;为了能了解果蔬的生长情况, 他有时一连几个晚上不睡觉, 拿着《农村实用技术手册》蹲在大棚里, 细心观察, 整颗心都放在果蔬种植上。创业过程的艰辛使他领略了用创业谱写青春交响曲的苦与乐。
丰收的喜悦
经过试验, 胡星的果蔬大棚去年10月底正式投入使用, 今年全部成功出产, 而且产量比较高, 主要种植和出产温室辣椒、黄瓜、番茄、苦瓜等无公害蔬菜品种。按每年种植反季节、无公害果蔬3茬计算, 年直接经济效益可达40余万元。同时, 还吸纳了100余名劳动力就业, 惠及周边4个村, 附近的父老乡亲时常来大棚交流种植技术, 打算效仿种植。目前, 正值反季节蔬菜上市季节, 胡星果蔬大棚的地点离县城仅3公里, 当地的超市和批发商直接提货络绎不绝, 时令蔬菜供不应求。今年五月, 胡星被评为“河南省新长征突击手”。丰收的喜悦让充满梦想的音乐专业毕业生胡星描绘着未来的愿景, “用创业谱写青春交响曲”只是一段序曲, 在农村这片希望的田野上, 胡星正用他的心血和汗水在谱写着青春的乐章。■
3.大学生村官创业先进事迹材料 篇三
我行
我成功 田园镇新城村大学生村官 杨玉岐(2011年10月11日)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我叫杨玉岐,现任田园镇新城村主任助理,很高兴能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分享我的创业经历。首先我要说明一点,现在我依然处于创业初期,今后需要面对的困难与挫折还很多,不过我坚信:今天的残酷将会换来明天的美好,我永远也不会放弃!2009年9月,我怀揣着梦想,惜别亲人,到田园镇新城村当起了村官,迈开了人生旅途的第一步。从学校到社会,从大学生到小村官,巨大的心理落差、经济落差和环境落差令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甚至有些无所适从。就在我情绪低落、一筹莫展的时候,镇党委、政府领导、村“两委”班子和同事们给予了我极大的鼓励与帮助。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适应,我很快从迷惘和彷徨中走了出来,实现了角色的转换,重新找回了激情与自信,我想:既然选择了村官,就必须在村官的岗位上有所作为。在村“两委”班子的带领下,在同事们的帮助下,我认真完成了领导交办的每一个任务,积极投身到新城村的建设当中。同时,我还抽时间进村入户与百姓谈心,这样,不仅能倾听百姓对发展经济的诉求,还能从中摸索发展致富的道—1—
路。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我发现村民发展经济和创业致富的愿望十分强烈,但是,由于思想的束缚、资金的困扰和曾经失败的例子,使他们对自主创业存在着不敢尝试、害怕失败的心理。要使新城村变为名副其实的“新城”,关键是要发展集体经济,引领村民共同创业,而自己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更是责无旁贷!2010年初,我把“干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富”作为自己的创业动力,率先带头投身创业大潮之中,希望自己能够成为成功的典范,从而通过自己的创业实践,影响一批人,带动一班人,致富一村人。经过市场调查与分析,我决定将投入成本少、经济效益高、市场风险小的汽车美容作为自己的创业项目。2010年1月,我与有汽车美容经验的大哥共同投资11.5万元创办了汽车美容中心——车保姆 创业,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创业过程中虽然有大哥的指点,但是我同样饱尝了创业的艰辛。对于我来说,汽车美容是个全新的概念,必须从头学起。为了能够更加快速地掌握汽车美容技术,除了购买专业书籍钻研学习之外,我还拜大哥为师,虚心向大哥学习美容技术。每天工作之余,我都到美容中心与工人一起干活。洗车,我与工人一起上;打扫卫生,我与工人一起干。这些,对于从未干过体力活的我来说已是不易,而冬天刺骨的冷水更令我接近窒息。一个个考验,一道道难关,我都从容面对,迎难而进,全力以赴,付出终有回报,算算帐,除去发给工人的工资以及水电费等开销,开业第一个季度美容中心净赚了6000—2—
多元。面对小小的成功,我没有浅尝辄止,自我陶醉,而是在谋划更大的创业项目,向更高的目标冲刺。2010年末,我与大哥协商,决定引进先进汽车美容设备,拓展经营项目,扩大经营规模,但苦于资金不足。当村上的领导得知这一情况后,积极将这一情况汇报给镇党委、政府领导,镇党委、政府领导也极度关心,并高度重视,并与有关部门协调,使我从信用社获得了五万元贷款,从而弥补了资金缺口,帮助汽车美容中心渡过了资金难关。成功总是垂青于有头脑的人。刚开业时,每天只有10辆左右汽车到车保姆美容,如今,平均每天都超过25辆,每个月的纯收入都在4000元以上。我与大哥合伙创业之事在新城村成为了一个自主创业比较成功的例子。2010年以来,新城村实现创业10余人,在车保姆学习汽车美容技术,实现创业2人,拓宽了发展渠道,增加了村民收入。我收获的不仅仅是钞票,更多的是汽车美容的技术、创业的经验和人生的价值。到田园镇新城村当村官的两年,是我人生价值得到体现的两年,是我整体素质迅速提升的两年,也是我理想抱负得以展现的两年。我的工作热情,我的奉献精神,我的创业实绩得到了村民们的认可。但这只是一个起点,绝不是终点,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虽然我不是大悟人,但我愿意为大悟人做事,很认真地做事,让更多的人受益,尽可能多的贡献自己的力量,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为民服务的村官,我会继续努力做到更好!—3—
4.杨波大学生回乡创业当猪倌 篇四
大学生创业网讯 在安县塔水镇,提起大学生“猪倌儿”杨波,村民们都会竖起大拇指,称赞他有思想、有胆识、有干劲。从一个地道的农村小伙儿,到一个引领几十户村民共同奔小康的带头人,杨波靠着辛勤的汗水,顽强的意志和锲而不舍、刻苦钻研的精神,叩开了财富的大门。这位从田野里走来的80后青年,正描绘着属于自己人生旅途上的一片灿烂天地。
恋人携手,当上饲料代理商
杨波出生在安县塔水镇白塔村一个农民家庭,2008年大学毕业后,与所有初出象牙塔的学生一样,打算留在大都市描绘自己的梦想,便应聘到一家调味品公司当起销售主管。
然而,“5·12”特大地震令杨波的家乡安县遭受重创,杨波与公司领导回到家乡,义务为受灾群众运送物资。看着百废待兴的家乡,杨波决定到生养自己的农村去开拓一番事业。
杨波的家在当地是养猪专业户,他从小就喜欢养殖,大学时还选修了畜牧专业。经过多方了解,杨波觉得当地养殖户很多,饲料的需求必然特别大,而亲友有很多是做贩猪生意的,有一定人脉资源,杨波决定做饲料代理商。
2009年4月,在女友陈美玲的鼓励下,杨波在塔水生产街租了一间店面,并最终确定了一种信誉度高、质量较好、价格实惠的饲料作为代理品牌。由于诚信经营,小店开张不久便赢得不少回头客。
大胆试水,兴办规模养猪场
当了一段时间的饲料代理商,眼光敏锐的杨波很快意识到,饲料代理太过单一,而农户购买饲料,归根结底还是想大力发展养殖业。“我就萌生了依托饲料代理,再搞点产业化养殖的想法。”
明确了方向,杨波与女友决定大胆试水。杨波一边开饲料销售店,一边办养猪场,依托饲料公司的专家团队帮助降低养殖成本的构想,令原本不支持他卖饲料的父亲,在心中暗暗为儿子叫好,很快转为支持杨波的想法,成为儿子的得力助手。
2010年4月,杨波在白塔村6组开辟了20亩坡地,养殖100多头肥猪和一些良种母猪,另外种植了10个品种的果树,兴建了循环沼气工程,形成了生态循环农业系统。“这样可以降低养殖成本,也可以多方增加收入。”
由于杨波通过大学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畜牧养殖知识,平时又刻苦钻研,加上父亲的悉心指点,杨波的养殖事业很快便走上了正轨。
家人肯定,奋斗路上很充实
谈到创业过程中最大的困难,杨波说有两个方面:一是资金短缺;二是家人的不理解。不过,因为敢想敢为,杨波的创业步履坚实而平稳,当创业有了起色时,这些质疑早已转换成钦佩和支持。
“我特别感谢家人对我的付出。”杨波坦言,对于跳出“农门”的他来说,父母其实并不希望他们再回农村受苦受累。但面对他的选择,父母最终选择了支持,这样他对创业之路信心百倍。
在国家大学生就业政策的扶持下,杨波的养殖场已有雇员10余人,年出栏生猪共1500余头,年营业额达500万元左右。
5.崇州85后大学生夫妻回乡创业 篇五
在道明镇升平村,有一对85后大学生夫妻,他们辞去了成都的高薪工作,毅然选择回乡种田。如今,小夫妻俩正计划着进一步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呢。
这对小夫妻丈夫叫卿迪,妻子叫谢娇,都是1988年出生的大学生。记者见到他们时,他俩正在田里忙活着。卿迪驾驶着拖拉机犁田,谢娇则在不远处指挥工人搭建放机械的房子。
每天,卿迪和谢娇都会在稻田里忙活大半天,他们并没有觉得生活枯燥,感情反而越来越好,相互体贴,相互关照,对创业事业充满了信心和希望。
大学时候,他俩读的并非农业专业,如今通过努力学习,他们对各种农业机具运用娴熟,对农业知识也是了如指掌。谈到这对小夫妻,村里的人都竖起了大拇指。
大学生不在城里好好工作,为何非要回乡种田?谢娇告诉记者,主要是受父亲影响作出的决定。谢娇的父亲谢志成早年在家带头成立了农业合作社,但随着规模的发展壮大,常常感到力不从心。
对于女儿的决定,父亲十分赞成,可母亲和丈夫一开始并不支持。
他们认为堂堂的大学生去当农民,而且种田也赚不了钱,做生意也好,上班也罢都比种地赚钱。
可最终经过实际考察,加上为了给父亲减轻负担,进一步带动村民科学种田,最终,小夫妻俩双双于辞去成都的工作回家种田。为了让女儿女婿静下心来,谢志成专门找了女儿女婿谈话,在谢志成看来,我市的农业合作社发展在全国都颇有名气,农业是一条很有前途的路子。
可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十分艰难,对于谢娇和卿迪来说,这是一条漫长而崎岖的路,对于几乎没有干过农活的他们来说,真的太难了。谢娇说,刚开始,她分不清水稻的.品种,分不清什么是稗子,不理解什么叫晒田,也不知道什么样的水稻才算长得好,一切都得从头学起。
为了让女儿女婿更加独立、更有信心,谢志成鼓励他们注册成立了崇州市童桥家庭农场。目前,农场面积有300多亩,依托谢志成的合作社以种植粮油、蔬菜为主,同时,也增加了稻田种植项目。由于资金短缺,谢娇向市人社部门申请并拿到了大学生创业补贴,下一步,她还准备申请大学生创业贷款,扩大种养面积,规范基础设施。
6.回乡创业大学生电视专题片解说词 篇六
回乡创业大学生电视专题片解说词 我们常常无时无刻地追问自己人生的意义,也许意义不在于追问,而在于行动。他只是 2008 年 559 万大学毕业生中普通的一员,在党中央号召大学生积极回乡建设新农村的大背景下,**没有豪言壮语,只有一马当先的身体力行。在大一的时候,由于父亲生意经营决策失误,亏得倾家荡产,19 岁的**撑起困境中的家庭,他学会勇敢和坚强,生活的磨练让他过早地开始收获,他由此从男孩变成了苦难打不倒的男子汉,在贫困中求学,在艰辛中自强。大学毕业后,24 岁的**,放弃掉在**外资企业令人羡慕的工作,带着自己辛苦攒下的 5 万原始资金,怀抱着带领家乡乡民致富的远大抱负毅然回乡投身养殖业,在别人质疑他的举动,他动情的说道:“我现今对社会所能发出的只是一点萤光,但我相信,如果能有更多的人来散发光芒,那么对我们的整个社会来说,就是夺目的太阳,将照亮我们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康庄大道!” 静能寒窗苦守,动能点石成金。一年的努力,**创办**市理想原始生态养殖有限公司,吸引了大批人才,招聘了 3 名大学生,13 名养殖技术人员加盟公司,采取公司 + 基地 + 农户的模式,带领茶盘洲镇 86 户农户从事养殖,找出了一条建设新农村建设,帮助农民早富快富的新路子。“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请随我一起走进现代版“青蛙王子”的世界。
7.大学生回乡创业先进事迹材料 篇七
大学毕业留在城里,意味着从此成为走在宽阔柏油马路上、住在高楼大厦里的“城里人”。这是多少农村孩子十年寒窗的梦想,也是农村父母的夙愿。可是家住高陵县的蔡兰,离开大学校园后,没有去城里闯荡一翻事业,却毅然决然选择回到家乡,种起了大棚菜,成了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颇让人不解。
日前,记者带着疑问走进了这位创业女大学生蔡兰。只见蔡兰鼻梁上架着一副近视镜,身体略显单薄,怎么看都像个坐办公室的,很难将她与栽菜、浇水、施肥等这些既脏又累的农活联到一起,但她的一席话使记者彻底否定了自己的眼睛。“找个‘铁饭碗’不是上大学的唯一目的,上大学首先是学做人,其次是学知识,并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自己,实现自身价值。”这是蔡兰经历创业艰辛后对上大学的重新认识。
2009年初,即将走出大学校园的蔡兰和其他毕业生一样,整天奔波于各种人才招聘会,看着招聘单位把自己辛苦制作的自荐书连看都不看一眼就扔下时,她心酸了,“干脆不找了”,但转念想想父母挥汗如雨操劳过的日日夜夜,她还是继续“拼搏”。历次求职受挫,最终也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但微薄的工资,几乎连自己的生活都难以维系,面对这一切,蔡兰犹豫了。2009年12月,得知高陵县利用公益性岗位吸收创业大学生,县科技局实施开发千亩农业产业示范园项目为大学生创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进行一番艰难的权衡之后,蔡兰决定回到家乡自己创业。她不顾亲朋好友相劝毅然打了头阵,在药惠农业示范园内承包了一栋大棚,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万事开头难。蔡兰在大学里学的是广告专业,虽然在农村长大,但从未接触过种菜之类的农活。从天之骄子到种菜的农民,艰辛和困难她曾想到过,但不懂作务技术,令她一筹莫展。当蔡兰正在发愁缺技术的难题时,高陵县科技局为创业的大学生们聘请了山东寿光的技术员,根据每栋大棚的农作物给大学生讲不同的栽培技术。蔡兰克服了一切困难,不会就问,不懂就学,吃住都在示范园。如今,她已经基本掌握了蔬菜的栽培、管理及销售技能,而且种植的圣女果、茄子、苦瓜也为她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当问及回乡创业值不值时,“拼搏了不一定成功,但不拼搏肯定会失败。既然已经选择了创业,就应该勇敢地走下去”蔡兰满怀信心地说。
现在蔡兰每天的生活都很忙碌,早上6点起床,和一起创业的大学生就来到示范园的大棚内干农活。育苗锄草、施肥灌溉、测温挂牌、修剪打药……吃的是粗茶淡饭,干的都是农家活,说起专业,说起示范园的前途,蔡兰信心十足。钻大棚干农活,常常搞得一身泥一身汗,她却高兴地说:“我现在和土地特别亲,一天不下地,心里就直发痒。”夏季是农作物发生病虫害的高峰期,尽管大棚里的温度都超过了40℃了,潮湿闷热,但她一点也不敢怠慢,每天来回几遍地跑,小心翼翼地呵护着这些“果实”,为了今天的效益,也为了明天的希望。
看到汗珠挂满脸颊,问起蔡兰种大棚累不累,这个文静的女孩总会浅浅的.一笑:“辛苦还好克服,身体还能承受,就是心里上的落差比较大,大学毕业之后,放弃自己曾经的理想,来到农村和土地打交道,很多亲朋好友都不理解。但是,我觉得是值得的,因为我觉得自己创业要比给别人打工强,大棚里种植的蔬菜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每天收获的果实和效益,还有关于自己人生的一份期待和理想。”
8.大学生回乡创业先进事迹材料 篇八
——烟台大学创业教育工作一览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高校的扩招,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被直接推向了市场“自主择业、双向选择”,毕业生就业工作压力陡增。面对这种严峻的形式,我校积极贯彻十七大提出的“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策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的劳动者成为创业者”的方针,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的“高等教育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要求以及省人事厅的有关加强创业指导教育的通知,加大投入,完善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深入推进创业教育,在创业教育的软硬件建设上取得了可喜的成效,逐步形成了平台广阔、点面结合的创业教育体系。在创业教学和创业实践领域通过多种途径,使创新的意识和创业的精神在师生中得到了发扬,使学生就业力得到了提高。
一、完善学分平台,培养个性人才,提高学生素养 1.创业纳必修课程,完善知识结构
学校早在2003年就把《就业指导课》列为本专科、研究生的必修课程,制定了《烟台大学就业指导课教学大纲(试行)》,其中课程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创业教育。这是学分制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使学生的学分结构得到进一步完善。同时,学校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广阔的实践空间,使得创业教育课程灵活有效地发挥了学生的自我培养和自我发展的作用。截至到2007年,学校已经累计有超过2万名学生通过教学和实践等多种途径获得该课程学分。
2.培养创业导师,实施个性指导
针对我校实施的校院二级管理体制的特点,学校经常性地召集院系工作干部,研究和探讨创业指导教育工作,积极发挥18个院系的63名辅导员的教育引导作用,让他们人人成为创业的导师,学生成长的导师。
为了更好面向学生开展创业指导,提高广大师生的认识,提高辅导员对学生个性化指导的效果,学校于每年组织两次对辅导员的团体培训,有校内有经验的创业指导专家对其进行教学指导。访谈和座谈的情况反映出,有创业想法、有创业热情的学生能够做到,积极与辅导员沟通,而辅导员又通过寓教于乐的多种方式对学生的选课、读书、学习计划、科研活动、社会实践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指导。
二、建设创新课程,发展创业培训,提高教学效果 1.创业教育课程,普遍培养创新意识
学校以“创造、创新、创业”为主线,全年面向全校学生开设包含创业教育内容的各类课程共计5门,供学生自由选择,为学校学分制、选课制的发展丰实了课程资源。
创新课程资源的开发,普遍地培养了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对于优化学生知识结构,拓展知识视野也起到了重要作用。面向师生的问卷调查显示,创业教育选修课是符合大学生意愿的课程形式,受到了广大学生的欢迎。2.“挑战杯”创业培训,有效提高创业技能
一年一度的“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我校已经联系组织六届,每一届活动上我们都开展为期一周的主题培训,邀请校内外专家给大学生在创业项目面对技术壁垒、生产成本、市场容量等方面问题提出指导建议,使得同学们更加冷静理性的面对项目的市场化,并探索出了适合大学生的创业培训模式。形成了“培训需求分析——教学计划设计——课程推介——学员选拔——实施培训——后续支持——效果跟踪”这样一套完整的体系。
以“心忆服务公司”为例,它前身为烟台大学学生的创业团体,原名“心忆浪漫服务”,以烟台所有高等院校学生为主要业务对象,自2006年3月成立至今,校园业务开展顺利,成功完成业务多起,但由于校园市场利润较低,资金不足造成公司未能快速发展。经过专家指导后,决定向社会转型,寻求社会融资和高利润市场,后期发展得到稳步提升。
在学校共开展的各类培训中,学生报名人数达2000余人次,共有300名学生参与了培训并合格,他们不仅获得了创业的技能和知识,而且更增加了创业的信心和勇气。参与培训的学员中有一百多名学生参与创业实践活动,他们都在创办企业中体验到了创业的艰难和丰收的喜悦,同时积累了一定的创业经验,为以后真正进入社会创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学员通过培训,打破了对创业的畏惧感,增强了创业的信心和勇气,而且,在不断的学习实践、团队配合、公平竞争中,学员学会了合作,更加认识到团队精神、协作能力在个人奋斗中的重要作用。在培训效果的调查中学员反映创业培训使他们在短期、灵活的学习中对创办企业有了理性的认识,对创办企业的知识有了全面系统的掌握。
3.培训教学师资,提高创业教学质量
学校去年共选派三人参加由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与国际劳工组织联合主办的KAB创业教育(中国)项目。同时学校同国际劳工组织、团中央和中青联签署协议,就学校创业课程开设进行了合作。
三、鼓励创造创新,激励科技研究,推动校企合作 1.创新立项和评奖,激励科研活动
学校通过鼓励和组织学生参与科学研究活动,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每年开展的“挑战杯”创业设计大赛设立奖项几十个。此外学校还对其他科技创新类作品项目给予奖励。
2.学术科技竞赛,提高竞争力
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省级、国家级学术科技竞赛,成果喜人,共有57人次获省级和国家级奖项,体现了黑龙江大学学生的整体科研创新水平。省第五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我校十项参赛作品中有八项获奖。其中,曹鹏申等同学的《飞扬电子有限公司策划书》获得特等奖;徐苏涛等同学的《方鼎管理软件开发有限公司策划书》、王亮芝等同学的《精英拓展俱乐部》获得一等奖;另有四项作品获得二等奖,一项获得三等奖。同时,我校获得“优秀组织单位”,王仲训老师获得“优秀指导教师”荣誉称号。在映泰主板等其他的校园创业大赛上,烟台大学映泰毕凯谢涛创业团队获得全国奖。3.校企合作,开辟实践新领域
学校与海阳市人事局等多家政府部门签定了“创业行动”协议,并设立了“大学生创业”基地,开展“青春创业、发展经济”主题行动。协议规定,每年向当地提供该校有关专家、教授科研课题及科研成果等信息;聘请当地人事部门主要领导担任该校“青春创业行动”导师,对烟台大学学生进行创业就业指导和培训,帮助大学生树立创业意识,提高职业和应聘技巧。
与此同时,学校又与汉高乐泰(中国)有限公司等企业签订设立“创业基地”的协议,聘任其企业高管担任烟台大学“创业行动”导师。近年来,富士康集团等驻烟大企业与烟台大学不断加强合作,烟台大学还有多名本科生和研究生在该公司参加生产实习或被正式录用。基地的设立为学生提供了更全面的创业指导和培训,帮助学生树立创业意识,提高职业技巧和应聘技巧,为将来的就业与创业打下坚实基础。
四、立体全面宣传,传播创业理念,弘扬创造精神 1.多种载体,点面结合
作为一年一度的就业指导活动月活动的主要内容,通过多种形式和载体面向全校师生开展创业教育宣传,开展面向学生创业教育讲座,通过嘉宾访谈、讲座,互动活动,宣传创业理念,传播创业精神,提高广大师生对创业教育的认识程度和参与创业教育的积极性。出版《烟台大学2007年就业指导活动月专刊》,大幅介绍创业类教育活动,反映学校创业教育动态,追踪社会创业热点,宣传学生创业精神。开展了大学生创业调查,面向学生和教师两个群体进行了问卷、访谈等调查,对大学生创业意向、创业现状等情况做了统计分析,并形成调查报告。
2.邀请企业家,零距离交流
学校举办多期企业家论坛、面对面活动。邀请到本次活动邀请了世界500强企业美国沃尔玛、台湾富士康,世界机械行业500强日本荏原以及3家优秀民营企业HR经理等嘉宾做客企业家论坛。在2007年的就业指导活动月活动中,邀请到大明文化礼仪公司负责人、旗源服饰公司负责人等做论坛。论坛的举办给学生提供了一个了解企业,近距离接触企业的机会,企业家的经历给了学生强烈的感染和激励。
3.多种形式,立体宣传
学校面向社会通过报纸、电台、电视台、展览等载体对创业教育进行多侧面的宣传报道,一年来,国家级和省内各大媒体对创业教育的各种动态报道多篇。《中国教育报》网站刊登了烟台大学在读的大三学生颜鲁恒在本校举办的2006届毕业生招聘会上以“绿色动力俱乐部”总经理的身份招聘15名大四学生的新闻。颜鲁恒看到许多大四学生因为面临毕业没有事做,成天上网打游戏,白白浪费时间,于是就萌发了创办一个交流平台的想法,让这些师哥师姐有个锻炼自己的场所。经过学校和政府有关部门批准,2005年4月,成立了“绿色动力俱乐部”,这个俱乐部以“为大学生服务为宗旨,以环保、健康、实践、成长为理念”,经过6个多月的努力,已经拥有3000多名会员,在烟台大学、山东工商学院、滨州医学院烟台分院、烟台师范学院、烟台职业学院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学校就业指导中心也为了方便有创业意愿的学生,多方收集资料,汇总编辑成网站,发布在校园网上,这样学校足不出校,就了解了很多创业的优惠政策。
展望2008年,学校的创业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规范创业教育课程式教育教学改革为重点,以开发创业教育非课程式教育教学基地为突破口,加强创业师资队伍建设,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课程体系的不断完善,在基础层面和操作层面努力实现创业教育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的发展,使创业教育成为烟台大学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体现。
一、加强创业教育体系建设,促进学校教育改革不断深化 1.大力加强本科教学中“三创”理念的渗透。根据学校新一轮教学计划修订中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总体布局和具体要求,各学院面向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的需要,加强本科教学中创造、创新和创业理念的渗透和相关课程的开设,如科技创业等课程。
2.规范创业教育类选修课的教学与管理。创业教育类选修课程是学校教学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规范课程类别,加强对师资资格和教学质量的管理。根据在教育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对开设创业教育类选修课程方案和创业教育学分管理条例进行修订。
3.建立“大学学生知识、能力、素质拓展培训基地”。进一步加强面向全校学生的国际认证培训、国家行业资格培训、国家职业资格培训、SIYB(创办和改善你的企业)创业培训、kab、KYB(了解企业)创业培训和素质拓展培训,为学生储备知识、提高技能、完善素质、灵活就业和自主创业提供优质教学资源。
4.建立创业教育课程群建设的激励机制。对于符合创业教育课程群建设要求的课程,学校配以一定的课程建设费、资料费,对于充分体现创业教育课程群建设要求的教学成果、科研成果,学校将予以表彰奖励。
二、整合社会资源,建设大学学生创业队伍,开拓教育教学实践新领域
1.组建烟台大学学生创业发展规划与指导专家组,明确功能最主要、最重要的是孵化器功能,鼓励和支持学生以团队为单位、在教师指导下到创业园从事创造、创新和创业活动。引导学生科技研发类团队参与科技开发园区的发展,引导学生信息技术类团队参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引导商业服务类团队参与商业服务的发展。
2.充分利用社会企业资源,推进“学生实践企业合作计划”。建立专业教学、课题研究和就业相结合的实践培养模式,根据我校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型人才的要求,在工商局、私营企业协会等机构的支持下,选择一些资金雄厚、企业文化环境好的企业作为实践基地。企业从自身发展的实际出发,向学校提出需要学生帮助解决的课题和可供学生实践的机会;学生可根据所学专业知识的情况,选择课题或实践项目。努力实现学生在学校知识的学习与在社会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和能力的有机结合。3.认真安排并精心组织校级、国家级各种学术科技竞赛。规范校级各种各样学术科技竞赛活动,建立与国家级各种学术科技竞赛活动组委会的联系,有效指导学生竞赛团队参赛并取得好成绩;为校级竞赛与国家级竞赛实现接轨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三、转变观念,统一思想,不断提高创业教育与理论研究水平1.明确宣传主题,进一步营造创业教育文化氛围。确立“开拓思维、致力创新、张扬个性、关注创业”的宣传教育主题,加大对校内不同层面群体的宣传力度,提高干部、教师与学生对在新形势下开展创业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加大向社会宣传我校创业教育的力度,提升我校的社会影响力。
2.改革宣传方式,进一步扩大宣传覆盖面。继续推进阶段式、主题性宣传,进一步开展以校报专栏、画廊专板、广播专栏、网络专题、咨询站、创业通讯为宣传阵地的面式宣传,以专题活动为目标的点式宣传,进一步巩固专业教学、创业实践的线式宣传。
3.加强理论研究,积累创业教育的科研成果与工作经验。注重对创业教育的理论研究,加强与校内外创业教育专家学者间的学术交流,撰写若干篇创业教育的论文及调查报告;借鉴创业教育试点学校的有益做法,不断总结我校推进创业教育的工作经验。
创业是解决青年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加强创业教育,促进青年创业,不仅有利于带动就业,有利于青年自身的成长成才,从长远来看,更有利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学校必将在这一方针的指引下,在各级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取得更大的成绩!
二〇〇八年一月二十二日 个人事迹材料之一:陶刚——立足基层,岗位创业
陶刚,男,1974年8月17日出生,1995年7月毕业于烟台大学土木系。在校期间各方面表现突出,学习成绩优异,95年1月10日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时被评为优秀毕业生。毕业后到威海工作,现任威海市鸿安建筑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该公司是一个集建筑安装、房地产开发、铝塑门窗制作安装、预制板件及商品砼、水产养殖、商业贸易于一体的集团化企业。
陶刚在毕业短短不到十年的时间里,从一个普通大学生走上了大型建筑集团公司的领导岗位,走出了一条大学生艰苦创业的成功之路。陶刚的履历非常简单,可以概括为“就业于企业,脱颖于企业,发展成功于企业”,但是仔细研究陶刚的创业事迹,就会发现在这简单的三步曲当中,无不闪现着他刻苦钻研的求知精神,大胆改革的创新精神,严格管理的科学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正是这一系列的精神支撑着陶刚这位年青的创业者挑起了一个大型建筑集团公司的领导重任。
就业于企业。陶刚做为一名优秀大学毕业生,在毕业的时候完全有机会到条件相对较好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但是他认为自己是学建筑专业的,首先应该到建筑企业一线去实践自己的知识,发挥自己的专长,正是这种学以致用的务实精神,使他选择了威海市成京国际建设有限公司,从事施工现场技术管理工作。在该公司工作的两年时间,他一心扑在工地上,从图纸会审、内业资料整理到定位放线、质量检查与验收,直到峻工收尾等施工现场的技术管理工作,他都能够认真完成,先后参与完成17000多平方米的建筑工程全部被评为市优,为公司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自己的专业知识也得到了实践的检验,个人的综合技术素质得到了快速提高。
脱颖于企业。正是由于陶刚在成京国际建设公司的优异表现,1997年1月他被调入威海市建筑工程管理处工作,从企业中脱颖而出,走上了威海建筑行业行政管理岗位。但是他没有满足于端上铁饭碗,而是相反,一方面他继续发扬刻苦钻研的求知精神,抓住一切机会丰富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积极参加省建工局举办的脚手架、安全技术资料、起重机械拆装、施工安全技术新标准等研讨班和培训班,获得了多个安全技术专项管理省级培训师资质,并结合当地实际编写相关教材,开展培训班进行推广培训,为提高威海市建筑行业从业人员安全技术素质做出了贡献。2001年陶刚又到北京大学进修企业管理研究生课程,对建筑企业管理知识进行学习,为他以后走上企业管理领导岗位打下了丰厚的知识基础。另一方面他利用职业优势,把视角扩大到整个威海地区建筑行业,对建筑市场的发展趋势、改革措施、创新手段、管理理念进行学习和研究,使自己逐步由一个纯粹的技术业务人员向管理决策人员过渡,逐步具备了在建筑商海拼搏的基本素质。俗话说,成功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正是在此时,他毅然离开了建筑工程管理处,重新进入企业,开始了他真正艰苦创业的历程。2001年8月,陶刚进入了威海市鸿安建筑集团有限公司工作。
发展成功于企业。2001年8月陶刚到威海市鸿安建筑集团有限公司负责该公司经营处工作,后来又担任了负责经营的副总经理。在此期间,在经营理念上,他发扬大胆改革的创新精神,改革经营理念,发展多种经营,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了脚跟,赢得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公司现已成为威海市第二大规模的施工企业。在企业管理上,他发扬严格管理的科学精神,秉承公司的“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信誉、以质量求效益、以质量求发展”的管理理念,推出了“
五、五”管理模式,即抓现场管理机制,以改革为本;抓现场管理落实,以人为本;抓现场促市场,以质量为本;抓现场“严细”管理,以成本为本;抓现场管理工作,以“实”为本,实现了管理的规范化。近几年该公司的工程合格率持续保持在100%,获省级以上奖项达24项之多,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企业发展上,他发扬永不满足的进取精神,致力于企业管理的现代化、规范化。在他倡导下,企业内部逐步实行了微机信息化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成本,效益明显增加。在此基础上,他倡导并推动企业进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使企业质量管理规范化程度有了显著提高。随着市场法制化进程的加快,他敏感地意识到合同是企业生存的重要保障,大力加强合同法培训,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合同文本,聘请法律顾问,用法律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在人才使用上,他发扬人尽其才的竞争精神,在公司建立了引进人才的相关制度,实行人才内部流动机制,鼓励竞争,加强考核,尽量发挥每个人的潜能,防止人才外流,为企业发展增强了后劲。企业去年完成社会总产值已达到1.3亿元,先后获得了全国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山东省经济效益金杯奖、山东省现场管理示范企业、山东省建筑系统先进集体、山东省安全生产先进企业、威海市建设系统明星企业、威海市百佳诚信经营企业等一系列的荣誉称号。个人事迹材料之二:颜鲁恒——善于创新,校园创业
颜鲁恒是我们学院外国语学院的本科毕业生,曾经担任过外国语学院学生会主席,家来甘肃兰州,父母以卖菜为生,现在还有一个弟弟在读大学。在烟台大学,提起他,就是颜鲁恒和他的绿色动力俱乐部的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的传奇经历。
绿色动力俱乐部成立于2005年4月,是一个年轻、积极向上的学生创业公司,以为大学生服务为宗旨,在大学生与商家之间搭建平台,让大学生得到最切实的利益。在创业之初,他就明确了公司发展的五个方向:商家联盟、社会实践及兼职、培训代理、校园讲座、商品团购等。在此基础上,他带领自己的团队与各个高校的学生会、社团、协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每年为近千名高校学生提供社会实践机会,在驻烟高校以及社会上均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是专业为大学生提供服务的特色企业。从2005年到2006年,经过近两年的发展,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拥有会员14000多名,在烟大、工商、滨医、鲁东大学等高校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学生公司,2006年2月业务发展至威海,并且成立了绿色动力威海分部。为了扩大自己的影响力,2006年11月27日,在读的大三学生颜鲁恒在本校举办的2006届毕业生招聘会上,以“绿色动力俱乐部”总经理的身份,招聘15名大四学生进入他的企业就职,月薪500元,这在烟台大学历史上还是史无前例的。
提起他的创业经验,他指出创业成功的秘诀就是创新、执著、吃苦、目标不移。很快,绿色动力俱乐部以大学生的利益、需求为出发点,立足于大学校园,以“环保、健康、实践、成长”为理念,真正的做到为大学生服务这一宗旨,成为一支的优秀团体。当时,绿色动力俱乐部作为一种崭新的公司模式在全国尚属首家,之所以取得了这样的成功,是因为颜鲁恒和他的绿色动力俱乐部给会员提供了很多人性化的服务:给学生免费提供环保充电电池;给学生提供知名专家的专场讲座;给学生与著名企业家面对面学习的机会;提供社会实践的机会以及勤工俭学的岗位;定期举行如集体春游等积极健康的活动。
9.创业能手先进事迹材料 篇九
王锐旭这个名字,可能很多人都知道。这个90后大学生创办的‘兼职猫’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大学生兼职平台,前不久他更是得到了的接见,成为90后成功创业者的榜样。不过,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这个电影《中国合伙人》中‘不要和自己最好的朋友开公司’理念盛行的时代,王锐旭却和自己女朋友甄蔼仪一起创业。
王锐旭和甄蔼仪在大学里认识,还是同一个专业,在一起半年之后,他们发现对方对于创业都有着浓厚的兴趣,为何不试着一起创业呢?
于是,野心勃勃的两人在学校开了几间格子铺,本以为这是两人光明未来的起点,殊不知,打击很快就到来了。毫无创业经验的两人不懂经营,小铺亏损了几千块,这对于初中时家里开工厂破产的王锐旭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数字。两人交了店租之后口袋只剩下五毛钱,只好跑去潮汕同乡那里赊账吃晚饭,失败和沮丧感在王锐旭心中油然而生。
不过,甄蔼仪并没有放弃他。
“她是一个非常要强的女生,她选择了就一定不会放弃、一定会坚持到底的”,王锐旭说,女朋友坚信他虽然起点非常低,但是以后一定能成功。
而打击并没有结束。,两人创办九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组建了一个15个人的创业团队,王锐旭担任CEO,女朋友甄蔼仪担任COO。公司9月推出了兼职猫APP,但是性格低调沉稳的王锐旭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没有拿到投资。整整6个月里他们没有任何收入,这让整个兼职猫团队都陷入了迷茫的状态。
“早上起来我甚至会想,我们到底是在做些什么”,王锐旭回忆起那段时间时说。
在这个困难的时期,女朋友甄蔼仪却在团队面前表现得非常开朗。作为十大校园歌手的她,常常唱歌鼓励大家,甚至还唱‘法海不懂爱’、‘忐忑’等搞笑的歌活跃公司气氛,让大家摆脱悲观、重拾信心。而私底下,两人每天回去都讨论公司的问题,看看哪里需要提升,这对情侣搭档在创业低谷的时候从对方那里得到了心理安慰和支持。
不过,两人却并没有得到家人和朋友的支持。王锐旭家里希望他考公务员,不要走家里的老路,而甄蔼仪母亲则一直希望她嫁个好人家,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而不是去过有了上顿没下顿的创业生活。为了让甄蔼仪离开兼职猫团队,家里还打电话让她回去相亲。
然而,早已下决心的甄蔼仪没有屈服于家里的压力,她铁了心要和王锐旭一起创业下去。
“我觉得我需要更努力,让她生活变得更好”,王锐旭暗自下决心。
这对情侣的坚持终于获得了回报。,兼职猫获得了创新谷100万元的天使投资,最近又获得了300万美元的A轮融资,目前为止用户已经突破了200万,公司估值过亿。
不仅如此,年初,王锐旭还和陈道明、姚明等明星大腕一起,获得了的接见,并对大学生创业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这次的接见,让一直觉得男朋友是‘土鳖’的甄蔼仪惊讶之极。在兼职猫获得了大量关注的同时,王锐旭也开始接到各种媒体采访和讲座邀请。
“(因为)有很多女粉丝,她(甄蔼仪)私下会‘争风吃醋’,提醒我上节目的时候和女生说了话,去讲座的时候被师妹搂着拍照”,王锐旭言语中透着甜蜜。
在一起已经四年的他们也承认,作为情侣兼创业合伙人,两人的关系并不是每天都一帆风顺。王锐旭和甄蔼仪很多时候会在公司决策上产生分歧,但有着要把项目打造成第一的相同目标,两人总是会达成一致的决定。
“虽然磕磕碰碰,但是创业促进了我们的感情”,王锐旭总结道,“我们变成了互相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虽然王锐旭打趣让大家要找个女朋友一起创业,他觉得情侣是否应该一起创业是因人而异的。他告诉创业邦记者,为了创业,两个恋人放弃了很多情侣应有的生活,如周末旅游逛街。情侣是否应该一起创业取决于他们是否能够处理好工作和生活的关系。
“如果不能处理好,不要找太亲近的人一起创业”,王锐旭提醒创业者们。
兼职猫ceo王锐旭:我创业历程最困难的时候
我刚上大二,单凭着一股热情,年少无知的我和女友甄蔼仪两人就去开了一家格子店,幻想着没多久就能像facebook那样能轰动校园成为校园明星。
那段时间我们每天起早贪黑,梦里面的都是自己在讲台抖擞成功经历的情景。
学着情怀,我们每天把商品摆了又摆,只为了看上去更加舒服;学着简约,我们每天把摊位擦了擦,只为了店铺显得更干净些;为了品质,我们每天把租客挑了又挑,只为了顾客能更放心购买我们商品。
然而创业并不是过家家的看马画驴,我们理所当然失败了。为了了解这个道理,我们花光了身上所有的积蓄,包括一时心血澎湃借来的小巨额资金。
浑身的负债,再加上身上只剩五毛钱的积蓄,的春节是我最熬的一个春节。我不但没脸回家见乡亲父老,更没脸去女友家拜访作客。
家里人劈头盖脸的就是一顿批评,他们本来就不赞成我从商,女友家里更是不承认自己的女儿有这么失败的男友,回到学校仿佛身边投来的都是嘲笑的眼光。
“我们当初许下的诺言,你一定要带我去实现”。女友甄蔼仪似乎发现了我的失落,她这番看似要挟的话或许没有人会知道对我有多大影响。我仍然记得当天傍晚微红色天空中飘旋的模糊的落叶。叶。
这是我创业过程中最困难的时刻,同时也是令我最感动的时刻。
这是我创业过程中最困难的时刻,同时也是令我最感动的时刻。
以前保护不了的人,从现在开始我全部都要补偿回来。我不要再让家里为我这个做错的决定担心,我不要再让女友的母亲为我而感到汗颜,更重要的是要让我的女友感到幸福。
或许就是这么一份责任感的差别,我突然感觉以前做的事是多么孩子气。随便一个想法就赌上全副身家,随便一个点子就没头没脑的执行。
我必须尽快成熟起来,要不一切只会止于空想,我要让我梦里的画面成为现实。
我重新扬起了人生旅途的航帆。
精挑细选的项目,没日没夜的工作。顶着烈日跑业务似乎成了家常便饭,满身臭汗的衬衫总是伴随着唇干舌燥的我。这些一切慢慢的都没有了当初的兴奋感,但同时也再没有了当初的痛苦,一切都似乎都成为了我的生命的一部分,或许这就是所谓创业者的成长。
一年后的大三我赚取了15万的第一桶金,两年后大四我成立了兼职猫估值过亿。
后来的事情对于这篇文章来说已经不重要了。
10.十佳创业青年先进事迹申报材料 篇十
××*富有创业精神。××*原是中条山森林局泗交林场的一名职工,1997年林场为了解决内部职工分流,在泗交镇创办了林产品综合加工厂,当时,年仅24岁的××*同志一上任,就一头扎进市场搞调查研究,并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结构,改进生产工艺,建立和完善了严格规范的管理制度,使刚起步的企业有了生机,正当××*充满信心想把这个刚刚有了起色的小厂做大做强时,国家决定实施“天保工程”,对天然林停止采伐。眼看原材料受控,厂里快“无米下锅”,他觉睡不好,饭吃不香,考虑的全是员工们的出路。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在《科技报》上看到一则信息,用木材加工后的下角料加工细木工板装饰材料,市场非常看好。为此,XX年10月,他不顾三九严寒,三到山东找到细木工板生产厂家老板,好话说尽软缠硬磨,甚至都帮人家干家务活,硬是用真诚、人格和精神感动了厂方老板,破天荒地允许他带上三个懂行的师傅携带照相机,进车间考察拍照。几天下来,××*的身体虽然消瘦了,但他把新技术、新工艺和新知识全部装进了脑子里。他带着丰硕的收获踏上回家路程时,细木工板的生产方案已在他的心里形成了。
XX年10月他承租了原城关农药厂,翻修了厂房,自己动手制作热压机、涂胶机、预压机和裁边机等设备,经过调试,产品终于成功,××*憨厚的脸上挂满了甜蜜的微笑。××*木业就这样诞生了。
××*视产品质量为生命。为了提高产品质量,他经常外出考察,并和××*省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所签订了常年技术服务协议,在专家们的指导下,他改进热压工艺和制胶工艺,建起了自己的制胶车间,彻底改变了受人制约的被动网局面。
为了打造精品,用精品征服客户,用精品占领市场,他每年定期深入市场调查研究,回访客户,坚持诚信为先。他经常征求、听取客户意见,改进提高产品质量。与此同时,他不断健全和完善了各种管理制度,做到有章可循。特别在质量上,奖惩分明,哪一个质量环节出了问题。板子就打在谁的身上,从来不姑息迁就,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大家的质量意识和工作责任心。
××*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公司成立之初,就确立了“一切为了员工,为了员工一切”的管理理念。定期召开员工座谈会,面对面交流、零距离互动,多渠道收集员工反映的问题,专题会议研究,明确责任部门,限定解决期限,处理结果定期向全体员工反馈、公示。在广泛征求职工意见建议,完善企业内部管理的同时,及时解决职工的实际困难,员工食堂、员工澡塘、职工公寓焕然一新,对所有签定劳动合同的员工都按规定办理各种保险。遇有员工嫁、娶,公司会为其精心安排,遇有员工亲属病、丧,公司会派人前去探望、料理。“以心换心”赢得的必然是员工以企业为家,体现出员工对企业高度负责任的精神。在促进企业与员工和谐的同时,作为黄河“金三角”地区规模较大的林板企业,××*不忘回报社会,捐助希望工程,整修乡村道路,赞助公益事业。
××*做强做大××*木业。XX年下半年,他积极响应党委、政府招商引资的号召,组织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多次外出考察,并结合××*县木材资源比较充足和近几年速生杨发展较快的实际,制定了公司五年发展规划。目前年产4万m3的新型定向刨花板生产线和年产3.5万m3的改性建筑模板两条生产线已全部投产。公司的产品形成了细木工板、刨花板、建筑模板三足鼎立的新格局,新增产值1亿元,实现利税600余万元。向社会提供再就业岗位500个,带动农村加工户、运输户500多家,参与人员近10000余人,每年可为他们创收8000万元以上,利用当地群众栽植的速生杨更新砍伐和农家农户木材剩余物、边角料15万m3,每立方按400—500元计算,就可为他们创收8000万元以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可观。
11.有关90后大学生创业事迹材料 篇十一
雷浪声出生在广东韶光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由于家境一般,父母从小就对他严格要求,希望他能够努力学习,将来跳出农门,改变自己的命运。
然而,天意弄人。一向成功优异的雷浪声却在高考中折戟。,雷浪声以10分之差与本科大学擦肩而过。落榜的那个夏天,雷浪声心情低到低谷。他对这个世界的热情仿佛随着这场考试一下子全部消失了。从此,他整天躲在家里不敢出门,因为,他害怕世界的嘲笑。
有一天晚上,雷浪声起来上厕所,途径父母的房间时,听到房内一阵隐隐的啜泣声。原来,是母亲在委屈的哭泣。
父亲轻轻地安慰道:“你别把那些女人的话放心里去,他们都是一群大嘴巴。”
母亲哽咽地答道:“我不在意别人辱骂我,但是她们不能侮辱浪声,不管怎样,他都是我最骄傲的儿子。”
听到这里,雷浪声知道发生了什么。也在那一刻,他的眼泪默默地流了下来。他暗自告诉自己,为了爱自己的母亲,为了那些铺天盖地的嘲笑,他需要站起来,他需要重新证明自己的能力。
为了不给家里增添负担,雷浪声没有选择复读,而是选择了去一所专科学校就读。他相信,英雄不问出处。209月,他入读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习热门的游戏专业。
在大学期间,雷浪声对手机软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经常利用课余时间临摹手机桌面,上网游览最新的技术动态。有人嘲笑他:“你每天关注那破手机信息,这样就能有好前途?”对于别人的不理解,雷浪声一笑而过。
大二时,他决心与人合作做UI设计。然而,这个想法一说出来,班上的很多同学都扑哧笑出声来,说:“你真的不愧是姓雷,连说话都是这么雷人。连重点本科院校的学生至今都没有这个能力,就凭你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专科生也能搞成这么大的事,我的名字以后就倒着写。”
雷浪声微微一笑,这么多年来,他所遭遇的嘲笑不绝于耳,如今,他早已懂得放下。他决心坚定自己的信念,踏着别人的嘲知,勇往直前。
暑假,雷浪声与几个在网上结识的80后朋友来到深圳,租了一间终日不见阳光的小民房,组成一个6人团队,开始了手机软件开发之旅。那段时间,由于资金的限制,他们过的十分艰苦。每天,他们只能订一餐外卖,其他的时候,饿了只能以泡面充饥;住宿环境也十分恶劣,6个人加上所有的机器设备,活动范围不足500米,有时候连续加班30多小时,累得连眼睛都睁不开。
然而,就是凭借这样坚毅的精神,暑假还未过完,团队的第一款产品“刷机精灵”第一版本正式上线测试。当天晚上,6个人在小黑屋附近的烧烤档喝个大醉,压抑的心情释放成泪水。
不久,雷浪声的“刷机精灵”开始被外界关注,所在团队也幸运地得到百万级的天使投资基金。208月中旬,雷浪声以团队名义注册成立“深圳瓶子科技有限公司”。同年底,雷浪声的团队接受了1800万元投资入股。,百度[微博]、盛大、腾讯等互联网巨头开始插足刷机行业,其他的大小竞争对手陆续涌现出来,面对巨大行业竞争压力,团队加速产品更新迭代,持续保持在行业领先位置,赢得国内互联网巨头的青睐和关注。
208月,也就是雷浪声毕业就没到一个月,腾讯CEO马化腾亲自出马,以6000万元人民币全资收购雷浪声的公司。团队的每个成员都得到了丰厚的回报。事后,雷浪声忍不住放声大哭起来:“父母再也不用那么辛苦了,再也不用遭别人嘲笑了。”
拿到人生的第一桶金后,雷浪声并没有给自己买房买车,而是在韶关始兴县城买了一套当地最好的房子给父母。他说:“我还年轻,最需要的是沉下心来,车、房那些东西容易使人浮躁。”直到现在,他在深圳还是无房无车一族。
【大学生回乡创业先进事迹材料】推荐阅读:
大学生创业典型事迹07-31
大学生个人先进事迹材料06-23
大学生优秀事迹材料10-09
优秀贫困大学生事迹材料09-05
省三好学生事迹材料(大学)10-16
大学生省级三好学生事迹材料10-02
大学教师师德先进材料08-09
大学文明教师事迹材料09-22
大学生西部志愿者事迹材料06-22
关于最美大学生个人事迹申报材料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