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描写雾霾作文(共17篇)
1.初中生描写雾霾作文 篇一
星期四的上午,我又像以前一样早早的起床了,当我准备背包去上学的时候,爸爸说:“我宣布今天因为雾霾天气不用上课了。”我听了后半信半疑地问:“真的吗?”爸爸拿出手机给我看短信,我一看,呀,真的,有学校的短信,不上课。那雾霾是什么啊?我带着疑问,问爸爸。爸爸说,你到阳台上向外看看就知道了。我跑向阳台,向外一望,呀!外面雾蒙蒙的,黑乎乎的看不清楚。近一点的东西只能看见轮廓,远一点地方的东西就看不清楚了,远处的高楼和紫金山都看不见了。这时爸爸也走了过来,他说:“你看到的就是雾霾,走,我们外出买菜去。”我随爸爸走出家门,天不像以前一样碧蓝了,空气不像以前一样清新,汽车都开着灯行驶,小鸟们飞来飞去,像是找不到家了。整个天空就像被灰色的笼子罩住了一样。再看看人们都带起来口罩,可我没有口罩,吸了几口气,空气真难闻啊,有一种难闻的烟味,我忍不住咳嗽了好几下。我想:以前大家都不爱惜环境,吸烟,汽车尾气这些都会污染环境,现在这么差的空气会让人生病,比如:感冒、发烧、咳嗽。
我想对那些污染空气的人们说:将污染空气的不好的行为都改掉吧。以后,我们要多坐公共交通工具,少开车,过年不要放鞭爆,多多种树,整治雾霾,让我们多呼吸新鲜空气。让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文明的“环保小卫士”吧!
2.初中生描写雾霾作文 篇二
关键词:初中作文,细节描写,指导方案
作文作为能够体现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方式已经成为初中教育中的重点之一。而作文中的细节描写却是学生常见的难以克服的困难之一。在实践中, 我们发现学生对细节的描写不到位, 作文的质量难以提高。相关文献指出, 作文中的细节描写是指通过极为细腻的表达方式对作者表达的意思进行准确的描写, 并且能够实现写法的准确和生动, 具有相应的感情色彩。细节描写能够使读者准确把握作者描写时的心态和感情。因此, 细节描写成为初中作文教学的研究重点, 学生如果能熟练掌握细节描写, 就能较为准确地传达自己的心声。如上所述, 现实中学生往往无法完全掌握细节描写, 在描写的方法上容易出错, 甚至出现描写拖沓和空洞, 这都容易使得描写脱离作者的思想感情。因此, 如何对初中作文中的细节描写进行有效的指导成为当前教师研究的重点, 也是业内专家学者探讨的焦点。
一、细节描写的定义与意义
1.细节描写的定义
细节描写在不同文献中的定义不一, 总的来说, 细节描写是针对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环境以及事物的某一个特征特点或者某一个事实而进行的较为具体的、细腻的、深刻的描写。细节描写中有人物细节描写、事件细节描写和环境细节描写等, 其中刻画人物特征的细节描写是作文中事件发展和生活环境变化的主要引导线, 而作为主角的描写其在小说中的作用更为关键。因此, 在初中生创作中, 细节描写是作文成败的关键。
2.细节描写的意义
细节描写注重于细微的局部描写, 体现在作文中则是人物形象的描写、推动事件发展的环境特写, 是大多数文学创作中必须具有的基本手段。作为文学创作入门的初中作文更要从起点处加以学习和锻炼细节描写。
在人物描写中, 细节描写注重人物及周围环境的特写, 能够较为深刻地刻画人物的性格, 在人物的形象放大和感情渲染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通过对作品中人物的精神世界的描写能够体现出人物的精神状态并凸显其主要的灵魂性质。因此, 在初中作文中学生如若能够得心应手地对人物进行细节描写, 将会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再者, 细节描写也可以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突出文章的真情实感, 揭示人物内心的活动, 并且有针对性地对环境进行烘托描写。
二、指导方案与探索
1.细节描写在于准确描写对象特点
空洞是当前学生在细节描写上最为常见的问题, 其在实践中容易出现细节的描述欠缺, 无法抓住描写对象的具体特点。这要求学生必须在日常生活中多加以观察, 对事物有较强的自我认识感。而对对象的描写不同事物也不尽相同, 以人物描写为例, 大多数学生在细节描写上更多关注人物的外貌和形态, 而缺乏对其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心理描写是描述人物对象内心状态的关键所在, 而语言描写则可以通过语气以及语言内容实现对人物的立体塑造。因此, 细节描写关键在于对对象的整体把握和特征描写, 突出其与众不同的特点并对多个细节进行统一描述。这必须在长期写作过程中加以积累、观察和总结。
2.多个角度能够集中统一描写
承上所述, 细节描写在于观察总结后的多重、多方面的描写。在实际教学中, 学生必须通过思考, 将多个方面的细节进行统一描述才能实现细节描写的具体化和立体化。这种多个角度区别于上述的多个方面, 指的是在写作过程中通过作者自我的角度、描述中主人翁的角度以及其他作品中人物的角度进行描写事物。另外, 描写的手段也必须在这个过程中多样化, 通过运用视角描写、语言描写、叙述描写等多个描写手段进行细节描写的生动化。
3.抓住主要的表达方式
在实际教学工作中, 除了上述所讲的空洞和单一, 还有另外一种较为突出的细节描写通病, 就是无法把握自我的表达意思和感情色彩。虽然应用了多种描述的手段和方法, 角度也多样化, 却无法真正描述出 (以人物描写为例) 人物的具体特征, 人物形象较为模糊。例如有学生对人物描写时有以下细节描写:“姑娘身材不错、面貌姣好, 举止不失大雅, 看起来英气逼人, 而穿着更为时尚, 只见其全身盔甲, 浑身上下点缀着蓝色水晶, 细白的脖子还佩戴着闪亮的钻石项链。”该学生自认为对人物的容貌和穿戴描写都到位。而实际上人物的描写还尚为模糊, 甚至蜻蜓点水、不够深入, 形成多而不深的整体描写效果。基于上述的描述, 该生到底是想表达该女子英气奋发, 是想表达其浑身贵气, 还是想描述其是时尚界的宠儿?细节描写很多却也较为混乱, 读者无法把握作者需要描述的表达重点。
这种情况需要根据实际引导学生在细节描写上注重对重点的把握和突出。例如可以举出初中语文课本中的鲁迅作品, 作者通过描写孔乙己的特征“穷”, 又描写其读书人的“体面”, 而这两者又是相辅相成的, 孔乙己正是这两个属性的结合体。鲁迅先生在突出这两个特点的同时, 也重点描述这两个特点在人物身上的具体特征, 给读者鲜明的印象。因此, 上述例子在这种模式下可以抓住重点修改为:“别看这个女子身材不错、面色姣好, 穿着时尚而且举止优雅, 而现实中却英气逼人, 虽然细白的脖子上佩戴着闪亮的钻石项链, 一身铠甲却透着一种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的气息。”通过整理, 细节更为突出, 重点突出了女子英气逼人的气息, 同时对其时尚、优雅也有所描述, 人物立体感较强。这就是细节描写中的抓住主要描述方式, 通常在实际工作中能够更好地整合多种细节描写, 并能为我所用使读者能够准确把握作者的思想和感情色彩。因此, 在初中作文教学中, 细节突出、把握主要描述方式也是学生作文训练的基本之一。
本文浅析了初中作文细节描写的定义和意义, 并从实际出发对细节描写的指导方案进行了相关探讨, 分别提出了准确描写对象特点、多个角度集中统一描写和抓住主要的表达方式三个主要的指导方案, 并结合实际例子给予浅析, 为相关研究提供一种参考。
参考文献
[1]王桂萍.初中作文教学要抓好读、练、写[J].新课程研究 (基础教育) , 2010 (3) .
[2]黄秋.新课标下初中作文教学的实践探索[J].新课程研究 (基础教育) , 2010 (7) .
[3]王密芬.如何提高初中作文教学质量[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0 (10) .
[4]张锦伦.如何处理好初中作文教学的几个问题[J].经营管理者, 2011 (6) .
[5]杨向科.初中作文教学之我见[J].教育教学论坛, 2011 (7) .
[6]党志高.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的困惑[J].才智, 2011 (33) .
3.初中生描写雾霾作文 篇三
以北京高中生对雾霾的认知与态度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并据此分析发现,高中生群体普遍关注雾霾天气,但对雾霾成分、成因缺乏科学认知,不过对于雾霾危害及防护措施有基本认识,并认为应该从源头上减少雾霾产生的因素和有利条件。最后建议加强高中生雾霾科普知识教育,并提供参与雾霾治理的活动平台。
關键词:
雾霾;高中生;认知;态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6)04020803
1 引言
2015年入冬以来,我国频繁发生大面积连续重度雾霾天气,雾霾再次进入公众视野。近年来,雾霾从局部地区逐渐扩展到华北、东北、华东等集中连片区域,从偶尔发生的间歇性轻度雾霾演变为频繁发生的持续性重度雾霾,从公众视野外围进入公众视野核心,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重大环保问题。学术界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广泛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加深了人们对于雾霾物理成分、成因、危害、现状与发展趋势及治理途径等方面的认知。为了了解公众对于雾霾的认知、态度及适应性行为,部分学者也进行了相关研究。
刘婧楠等(2015)针对保定市18岁以上城市居民对于雾霾的认知和关注程度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78%的受访者知道PM2.5,不同年龄、不同受教育程度的受访者知晓率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21~30岁的受访者和大学及以上的受访者PM2.5知晓率最高,但对于PM2.5的准确定义知晓率很低(38%);同时,受访者对于机动车尾气排放、秸秆燃烧、居民燃煤是雾霾主要成因的认同度很高(≥90%),对于雾霾会引起哮喘、支气管炎、心血管病等疾病的知晓率也很高,不过防范意识很低、防范措施很少,极少有人佩戴专业口罩,大部分人尤其是老年群体仍在雾霾天在户外锻炼身体。程励等(2015)从公众对雾霾的认知对于其对旅游目的地选择的影响的角度进行了研究,发现受访者对于雾霾天气对人体健康、交通和城市形象有“严重”或“很严重”消极影响的认可度比较一致。除对雾霾对引发心血管疾病具有严重或很严重影响的认知率(49.3%)偏低外,其他测量项的严重和很严重的认知度所占比例为71.0%~97.0%。并据此认为,经过近年社会传媒的广泛报道和在社会公众中的广泛讨论,具有较高学历背景的城市居民对雾霾天气危害的认知已经达到了很高的认知状况。这与刘婧楠等(2015)的研究结论一致。但蔡美娜等(2015)针对河北大学大一到大四学生对于雾霾的认知和关注的研究得出相反的观点,认为高学历的大学生对于雾霾的认知和关注程度普遍偏低,应加强大学生对雾霾的了解,因为研究发现,认为雾霾成因之一是“冬季胶溶背景浓度高,有利于催生雾霾”的不到受访者的50%,且医学生与非医学生的认知率差异显著;认为雾霾成分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可吸入颗粒物(PM2.5)和灰尘”的高达64%,而认为雾霾成分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可吸入颗粒物(PM2.5)”只有17%。李新等(2015)针对长春小学生对雾霾相关认知情况的研究发现,虽然在长春市健康教育的干预下,小学生对于雾霾的认知率较高(86%),但是对于“基本知识”、“健康危害”等方面的认知偏低,建议加大小学生雾霾知识校园教育力度。
综上可见,已有研究表明无论是小学生、普通市民,还是高学历的大学生对于雾霾的知晓率都普遍很高,但是对于雾霾的具体成因、物理成分的正确认知率很低,即使是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大学生群体,建议加强雾霾相关知识的宣传力度。高中生具有较强的认知能力和对新鲜事物的探知兴趣,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树立的阶段,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但遗憾的是目前还没有专门的研究对其进行单独研究。本文将以北京高中生为研究对象,考察其对雾霾的认知和态度。
2 数据来源与样本分析
2.1 数据来源
本文采用随机抽样的调查方法,于2015年11月至12月对北京某高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放调查问卷87份,回收87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81份,有效率93%。调查问卷包括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年级;第二部分是认知情况,包括关注程度、雾霾成分、雾霾成因、雾霾危害、防护措施;第三部分是态度情况,包括谁最应该对雾霾负责,个人、企业、政府应采取哪些措施治理雾霾以及个人对治理雾霾的支付意愿。
2.2 样本分析
如表1所示,本文调查所得样本总计81个,其中男性43人(53.1%),女性38人(46.9%),男女比例较为均衡;年龄分布集中在15岁至17岁,占比超过了85%;年级分布比较均衡,高二略多于高一、高三。
3 受访者对雾霾的认知与态度
3.1 受访者对雾霾的关注程度
受访高中生对雾霾关注程度较高,但缺乏细致性。如表2所示,受访者中84%的人平常关注天气,并且超过92.6%的人知道关于雾霾的视频《苍穹之下》。同时,能正确回答出北京雾霾是从2011年开始严重、雾霾冬季最严重以及《苍穹之下》作者的受访者偏低,分别是27.2%、46.9%、19.8%。可见,高中生群体平常关注天气,并且在互联网时代对关于雾霾的热点有较高的知晓度,但关注不够细致深入,不够集中。
3.2 受访者对雾霾基本知识的认知情况
受访高中生对雾霾成分知之甚少。根据表3,在受访者中13.6%的人认为是二氧化硫,16.0%的人认为是氮氧化物,11.1%的人认为是灰尘,16.0%的人认为是可吸入颗粒物,19.8%的人认为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可吸入颗粒物、灰尘,仅有23.5%的人答对,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可吸入颗粒物。虽然全部受访者都知道PM2.5,但只有35.8%的人能较为准确回答PM2.5的准确定义。这说明高中生对于雾霾成分几乎没有什么了解。
关于雾霾最主要的成因,受访高中生的认知在主流认知范围内,并呈现出多元特征。如表4所示,被认为是雾霾最主要成因、排在前三的依次是汽车尾气(272%)、生活燃煤产生废气和粉尘(19.8%)、工厂排出的废气和粉尘(16.0%)。另外,还有11.1%的受访者认为是北京北部和西部山脉阻挡了空气流动,导致雾霾天气。不到10%的受访者认为是秸秆燃烧产生的烟雾、热岛效应导致粉尘从郊区进入城市。仅有8.6%的受访者认为冬季胶溶背景浓度高,有利于催生雾霾这一重要原因。这表明,高中生对雾霾最主要的成因的认知处于主流认识,即认为是汽车尾气、生活燃煤、工厂废气及粉尘所致,而没有深入进行季节性对比,因而忽视了冬季胶溶背景浓度高,有利于催生雾霾这一重要原因。
如表5所示,受访高中生对于雾霾的危害有相当警惕的认知。超过75%的受访者认为雾霾会诱发鼻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等疾病,超过50%的受访者认为雾霾还会诱发鼻癌、心血管病、肺气肿等严重疾病,将近一半的受访者认为雾霾还会诱发哮喘。另外,一部分人认为雾霾还会诱发其他疾病。对于雾霾对哪类人群危害最大这一问题,受访者的认知比较集中,认为是老年人的受访者占总受访者比例为51.9%,认为是婴幼儿的占比44.4%,仅有极少数人认为是青少年或成年人,理由是他们更为活跃,对氧气的需求更多。可见,高中生对于雾霾具有严重危害性、会诱发相关疾病以及对婴幼儿、老年人群体具有更大危害的认知程度较高。
基于对雾霾危害性的认知,受访高中生对于雾霾防护措施的认知也相当高。根据表6,79%的受访者认为佩戴普通口罩无法防范雾霾,因为佩戴普通口罩仍然会吸入微小颗粒物;90.1%的受访者认为雾霾天气不应该开窗通风,以免雾霾进入室内;92.6%的受访者不会在雾霾天气进行户外锻炼或长期在户外停留,以免吸入更多雾霾。可见,受访高中生群体对于雾霾防范措施的认知程度高且基本正确。
3.3 受访者对雾霾治理的态度
对于雾霾责任主体,受访高中生的态度相对分散。如表7所示,认为最应该对雾霾负责任的主体排在前三的依次为汽车保有者、环保部门、燃煤的居民,所占比例分别为28.4%、21.0%、19.8%。另外,有16%的受訪者认为是粉尘和废气排放的企业、12.3%的受访者认为是燃烧秸秆的农民、2.5%的人认为是每一个做饭的居民。呈现出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可能在于雾霾成因的多元性以及个人认知的局限性。
针对雾霾治理,如表8所示,受访高中生分别针对个人、企业、政府最应该采取的措施作出了回答。在个人方面,认为个人最应该选择公交出行的占到38.3%,最应该改用天然气做饭的为27.2%,最应该减少燃煤取暖的占到23.4%,而认为最应该减少秸秆燃烧以及参加植树造林的不足10%。
同时,在问到“你是否愿意为治理雾霾支付费用?”时,全部受访者表示愿意为治理雾霾支付费用。
调查结果如下,40.7%的受访者愿意支付较高的费用(150元/人),33.3%的受访者愿意支付中等的费用(100元/人),只有少数人支付最低费用或最高费用。在企业方面,53.1%的受访者认为企业最应该改进生产工艺减少废气和粉尘的排放,同时32.1%的受访者认为最应该增加废气和粉尘处理设施,只有11.1%和3.7%的人分别认为最应该缴纳雾霾治理费用和研发最有效的空气净化设备和方法。在政府方面,受访者认为最应该采取的是关停高污染企业,对雾霾制造者进行罚款,同时实现能源清洁化,并制定实施雾霾治理专项方案。而对于加强环保立法与执行、实现单双号限行以及禁止秸秆燃烧等措施认可度并不高,均为超过10%。综上可见,受访高中生总体上认为无论是个人、企业还是政府,都应该从源头上减少雾霾产生的因素或者有利条件。
4 结论与启示
本文通过对北京高中生群体的调查分析,发现高中生群体对于雾霾天气的关注程度比较高,但系统性不强,对于雾霾的成分、成因等相对专业的知识缺乏科学的认知,不过在自我保护意识以及互联网媒体的影响下,对于雾霾对人体健康及婴幼儿、老年人等特殊群体的危害和相应防护措施有基本正确的认知,可以有效保护自我。同时,也有意愿参与雾霾治理,并认为个人、企业、政府都应该行动起来,从源头上遏制雾霾产生的因素和有利条件,从而在根本上减少雾霾天气。据此,本文认为应该加强高中生群体雾霾科普知识的教育,提高其关于雾霾物理性质的认知水平,同时积极开展应对雾霾天气的环保活动,充分发挥其应对雾霾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刘婧楠,袁千里,米光明等.保定市城区居民对PM2.5认知与关注现状调查[J].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015,10,(3):161164.
[2]程励,张同颢,付阳.城市居民雾霾天气认知及其对城市旅游目的地选择倾向的影响[J].旅游学刊,2015,30(10):3747.
[3]蔡美娜,裴婉煜,于香锐等.河北省某高校大学生对雾霾认知调查分析[J].高等教育在线,2015,(8):153154.
4.描写雾霾的作文200字 篇四
今天早上,我打开窗户,令我大吃一惊,“啊,今天怎么回事,竟然是雾霾,就是新闻上常说的”。我走进学校,眼前白茫茫,像是走进仙境似的,只能看见几米以内的同学,风刮到我的脸上,凉飕飕的。第二节下课后,雾还没散,窗子上白花花,只见有的同学在窗户上画画、写字……上课了,老师强调我们:“尽量少出去玩……”。
雾霾与气象、污染排放等有关,事实上,雾霾天气持续,空气质量下降,并不是今年的新现象。这几年,每到秋冬特别是入冬以后,我国中东部地区不时会遇这样的情况,其中既有气象原因,也有污染排放原因。
5.初中生描写雾霾作文 篇五
早上,我发现外面雾蒙蒙的,连山都看不清楚,太阳也懒洋洋地躲在被窝里不肯起床,能见度非常低。打开电视,新闻里也都在说这个事情,原来这几天南京,安徽等地区的学校都因为雾霾天气停了课,杭州也让学生停止了所有的户外活动,大家外出还都带上了口罩呢。
我很奇怪,就跑去问妈妈,妈妈告诉我:“通常人们说的雾霾实际上是由雾和霾这两种天气组成的,雾霾天气看起来像起了大雾一样,但实际上有很大的区别。大雾是由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凝结形成的,而霾则是因为空气中极细微的灰尘颗粒,细沙颗粒,病毒颗粒等均匀地悬浮在空气中,他们交织在一起就是雾霾天气。这种天气对人体的危害非常大,我们如果吸入了这些细菌,病毒,就很容易生病,严重的话还会致死。”
6.高中生雾霾来了作文 篇六
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在全社会形成了解国情、珍爱环境、保护生态、崇尚自然、节约资源、造福后代的共识,使生态文明观念成为13亿中国人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自觉行动。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产业结构调整与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结合起来,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逐步改变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方式粗放的状况,达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坚决抓好节能减排。让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成为两根“高压线”,加快利用先进技术改造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坚决淘汰落后的生产力,坚定不移地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严格制度是保障。严肃法律制度、环境标准、执法纪律、执法手段,建立健全节能目标责任和评价考核制度,将能耗降低和污染减排完成情况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实行政绩督察制和行政问责制,杜绝一切环境违法行为,绝不允许“少数人发财、人民群众受害、全社会买单”的情况出现。
7.初中生描写雾霾作文 篇七
关键词:瑕疵,情感,意象,主旨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学习古诗词是提高学生文学素养、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径。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 学生通过诵读古代诗词, 并在有意识地积累、感悟和运用的基础上, 对提高审美情趣大有裨益。但是, 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还存在着如下误区:
一、重本义, 轻意蕴:为了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 有些教师从本本出发, 用文言文的教学方法来执教古诗词, 甚至以解释词语、逐字翻译、最后串讲整首诗词的本义为主要教学目标。如此的课堂教学, 只能使学生获得断章取义的知识, 但削弱了对古诗词意蕴的深刻理解。
二、重识记, 轻朗读:俗话说“:三分诗, 七分读”。教师对学生加强识记 (背诵) 古诗词固然重要, 但轻视情感朗读就本末倒置了。其实, 只有让学生通过情感朗读, 才能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感染。但是, 不少教师把背诵古诗词作为最重要的教学目标, 学生自主性朗读的时间少的“可怜”, 从而导致学生对学习古诗词感到乏味, 乃至厌学。
三、重解题, 轻背景:有些教师偏重对诗词题目的字词解释, 但讲述写作背景时往往停留于对作者简单的字号称谓, 而没有详细解读作者的简要经历、所处的背景以及作者的创作风格,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诗词的系统性理解。
山雨欲来风满楼, 前进道路坎坷磨。在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种种误区在所难免;在践行“15/20/10”的教学模式中, 我们务必正视现实, 着眼未来, 为提高初中古诗词教学效率探寻奥秘。
一、在品味文句中让学生体会情感美
虽然新课程改革已经实施了一段岁月, 但是有些教师还是打上传统教育的烙印, 为了追求学生的“高分”效应, 注重强行灌输字句本义的点拨, 淡化了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 不利于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音乐对人的刺激是由条件反射机制来达成的, 而音乐和人类语言的音调都来源于原始非条件反射音调, 这就是它们内在的必然联系。因此, 我们在引导学生鉴赏诗词时, 通过吟唱的办法来加深对作品的感悟。所谓“吟唱”就是采用唱歌似的音调来诵读作品, 从而使学生感受作品的主旨和韵味情调。当然, 我们可以用优美的音乐来为诗词谱曲, 让学生在反复吟唱的过程中激发学习兴趣, 真正品味诗情画意。为了提高鉴赏诗词的效率, 教师应该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吸引学生, 创造性的在教学中将内容相关的几首诗合在一起吟唱。诸如杜甫的《春望》、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和贺知章的《咏柳》三首诗可以组合吟唱, 学生从中不仅体验到作品的音乐美, 更增添了鉴赏古诗词的无比乐趣。我在执教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课时, 就大胆改变学生常态化的“读诗”, 先指导学生把握作品的平仄规律, 然后配上《阳光三叠》让大家反复吟唱, 从而使学生潜移默化中领略到了李白诗词委婉动听的音韵美。
二、在情感诵读中让学生领略诗词的意象美
常言道:“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教师引导学生找准切入点的基础上进行情感朗读是提高古诗文有效教学的关键;同时, 读出韵味、语感和情感更有利于学生领略诗词的意象美。
学生在朗读时一定要注意停顿、重读以及语调的正确处理。一般而言, 初中古诗词朗读的节奏比较简单。诸如:七言诗可以分为“二/二/三”的形式;五言诗词则可分为“二/三”或“二/一/二”形式。所谓重读是指体现在作品的关键词上, 特别是那些最能体现作者内心感慨的词语。至于语调的处理, 应该坚持抑扬顿挫的原则, 音调的高低、节奏的缓急升降都是很讲究的。学生在在领略诗词意象美的时候, 还要正确把握好深沉悲愤与恬淡自然的区别, 做到平声流连舒缓, 仄声狂野挺拔, 平仄的高低错落合理, 使客观物象的张弛和学生的主观情绪有机搭配。诸如:李商隐的《无题》中“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一句, “难”和“残”形象的表达作者凄切、沉重的离别之情, 叹惋着人生命运的无常心灵跃然纸上, 学生在朗读必须带有低沉委婉的语调。
三、在了解作者及创作背景中让学生领悟主旨美
从某种角度而言, 古诗词往往是作者经历和思想感情的外在表现, 因此, 我们在引导学生鉴赏作品时, 首先要让他们初步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及思想情感的起伏。假如不向学生介绍李白被赐金还山的故事, 那学生很难把握《行路难》的主题思想;假如学生不了解唐后主李煜从一国之君沦为阶下囚的悲惨经历, 那学生不能真正理解李煜对故国的不尽怀恋和“剪不断, 理还乱”的无限愁绪;假如不了解陶渊明的超然闲适、曹操的豪壮雄健和杜甫的沉郁顿挫, 那就不能高效达成三维教学目标。毋庸置疑, 只有让学生了解古诗词作者的人生经历和创作风格, 才能准确理解和把握作品的情感思想。当然, 我们在实践中还应鼓励学生仔细分析标题的字眼, 因为标题就是文章的眼睛:有些标题揭示了作品的线索, 有些标题概括了作品的重要内容, 有些标题奠定了作者的感情基调。可见, 学生正确的读懂标题, 既可以初步读出诗词的重要信息, 又可能产生意外的收获。譬如: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 “江城子”是词牌名, 学生很容易理解, 但对“密州出猎”四个字上理解颇费周折, “密州”一词简要不仅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 而且暗示了作者创作本词的背景:他谪居密州后还是寂寞和落魄的;“出猎”则概括了主要事件, 当学生初步感知“出猎”大意后, 就为进一步感知作者的情怀奠定了基础。
8.浅谈初中作文中的肖像描写 篇八
我观察并归纳到的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有:一是写作明显靠想象,不善于观察或观察不仔细,所以描写出来的人物形象与年龄根本就不相符合,或者写出来的人物外貌多半都是概括性的描述,没有具体详细的刻画;二是描写顺序混乱,想当然性的想到哪儿就写哪儿,比如有的同学一会儿写脸蛋,一会儿写头发,写着写着又去写脸蛋了;三是写不来人物的表情变化;四是描写语言太口语化,像记流水账一样干瘪无味。针对这些问题的症结所在,我想出了以下的应对策略:
一、一定要仔细观察,抓住不同人物外貌的典型特征。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同样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而典型的外貌特征。因此在描写中,我们一定要善于仔细观察人物,并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刻画与众不同的人物形象:
(一)选择人物外貌特征的独特之处进行细节刻画,以便鲜活人物形象,而不是面面俱到,显得罗嗦繁冗。著名作家老舍说得好:“人物的外表要处,足以烘托出一个单独的人格,不可泛泛的由帽子一直形容到鞋底,没有用的东西往往是人物的累赘。所以,写得过多过细,根本抓不住人物外貌中最独特的特征。比如《红楼梦》中对于林黛玉的描写:“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作者不是泛泛来写,而是抓住 “眉”与“目”作为切入点来细节刻画,把她最独特的“娇”“弱”的形象写活了。林黛玉外貌的其他部分,则让读者自己去补充想象。
(二)我们还可以抓住人物独特的装扮来进行描写,比如“他有三头六臂,头戴乾坤圈,臂绕混天绫,脚踏风火轮,手持火尖枪,威风八面”,这是对哪吒的描写,他手臂上缠绕的混天绫,脚下踩踏的风火轮,手上拿的火尖枪就是他最独特的装扮,这些就是区别金吒和木吒的典型之处。
(三)人物的年龄不同,在长相神态上有不同的特征。我们可以从成功的肖像描写中判断出人物的性别和年龄。例如:“她有一米高,胖墩墩的。红扑扑的小脸蛋上,有一双水灵灵的眼睛。小辫儿朝天翘着,粉红色的发带在头上一颠一颠的,像两只飞舞的彩蝶。尤其逗人喜爱的,是她那张伶俐的小嘴。”从这段描写中,我们可以猜出这是个几岁的小女孩。再比如:“这位老汉的眉毛胡子都花白了。但脸膛仍是紫红色的,显得神采奕奕。他身穿崭新的青布棉袄棉裤,头上还包着一块雪白的毛巾。老汉蹲在地上,乐滋滋地抽着旱烟。”这段描写的对象很明显是个六七十岁的老头儿。
二、要注意描写顺序,才不会使内容显得杂乱。
肖像描写往往是多方面进行的,写作时要合理安排好顺序来进行,一般从整体到局部,局部描写时从上到下。例如《老杨同志》中对老杨的描写:“他头上箍着白手巾,身上是白小布衫蓝裤,脚上穿着半旧的硬鞋,至少也有二斤半重”。这段肖像描写,突出了老杨同志的生活俭朴。作者进行肖像描写的顺序和层次非常清楚:从“头上”、“身上”到“脚上”,由上到下,有条不紊。
三、注意因人物思想感情变化而给外貌带来的变化。
肖像描写,不仅要写出特点,还要写出人物思想感情变化而给外貌带来的变化。因此,描写人物,更主要的是写好人物的外貌表情,充分体现人物的精神风貌。例如:“每逢高兴的时候,他就容光焕发,他那矮小、结实的身体像充了电似的精神十足,使他的两眼和皮肤增添了令人难以相信的光彩”。此段描写写出了人物因为高兴带来的外貌的变化。再比如:“他真的发怒了,一张原本白净的脸涨得通红,额上静脉突起,眼睛瞪得圆圆的……”这是因为生气带来的外貌变化。
四、适当地运用修辞,丰富语言。
在肖像描写中,适当的比喻和夸张等修辞能给人以想象的空间,会使描写的人物形象更生动、更传神。例如“她长着一头乌黑亮丽的头发,长长的,如小河一般,蜿蜒的披在肩上。一双明亮的大眼睛,像两颗黑宝石一样,闪着点点绚丽的光亮。再配上她那白皙如玉的皮肤和恬静的微笑。哦!她简直比蒙娜丽莎还美”!这段话,运用比喻写出了她长而顺的亮发,黑亮的大眼睛,还有白嫩的皮肤。
9.描写雾霾天气的好句 篇九
二、雾霾能使人“旧病复发”,因为雾霾里包含细菌,灰尘和病毒等污染物,再加上人为地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等,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三、薄雾缭绕什么都看不清,也不知还是雾霾。现在见个蓝天也真是不太容易了哪儿都是昏蒙蒙的,路边儿的花草树木上都落满了一层灰尘。
四、雾的存在会降低空气透明度,使能见度恶化,如果目标物的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000米以内,就将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水汽凝结物的天气现像称为雾。
五、一米开外的地方似乎什么都看不清了,看上去雾霾遮蔽下的世界那么扑朔迷离。雾霾就好像一堵墙,把你与远处的世界分开,让你不知道另一边发生了什么。
六、雾霾天走着走着,就感觉胸口很闷,看东西就像飘起来似的`,头晕晕的。天空中飘的不知是泥土还是灰尘,有一丝恐惧。天空灰暗,空气潮湿,给人一种很压抑的感觉。
七、雾霾来时,真的像《西游记》里描写的魔鬼施魔法,云郁郁,雾腾腾,天空像得了抑郁症,压抑、憋闷、扭曲。夏天的雾霾,像地沟油一样粘腻;冬天的雾霾,像盔甲一样沉重。
八、雾霾是雾中悬浮着大量的烟、灰尘等微粒而形成的混浊现象。据环保部遥感卫星监测:1月29日中国范围内有130万平方公里的地区被雾霾笼罩,空气质量严重污染。
九、觉得像打翻了一瓶白色的墨水,墨水在空气中溢散开去,周身似乎都沾满了墨水,感到裸露的皮肤有一点黏乎乎的感觉。肺里总觉得装着些什么,想呼出去却又呼不出去,全身不舒服。
十、雾霾是今年冬天的话题,最近雾霾经常在外面“游手好闲”,严重影响了我们的出行。
十一、雾霾,在中国是第一次,却不是世界的第一次。英国首都伦敦,就曾经被冠以“雾都”之名,同样是雾霭在作怪。
十二、雾是有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溶胶系统,是近地面层空气中水汽凝结的产物。
十三、那天,天热得发了狂。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着了火,一些似云非云、似雾非雾的灰气,低低地浮在空中,使人觉得憋气。
十四、霾也称灰霾,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使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并导致能见度恶化。
十五、一出门,我就看见漫天大雾,周围五米内都是像蒙着面纱的建筑物,一切都树立在朦胧的雾中,像仙境,好有诗意。
十六、雾霾的天气,我们呼吸的是混浊的气体。空气中的霾会引起肺炎、咽喉炎、气管炎、心脏衰落等疾病。
十七、雾霾,不是自然现象,而是完全由于人类亲手造成的一种极恶劣的生态环境。憎恶雾霾,讨厌雾霾,这都是不恰当的。
十八、窗外的天,是灰蒙蒙的一片,乳白色的雾把所有的物体都笼罩了起来。一切的一切,都好像浸泡在牛奶中。
十九、雾霾是一种恶性的自然现象,其内含有的大量“pm2.5”给人们带来了各种各样的困恼,健康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危害。
二十、窗外一片灰鞯摹T洞Φ目掌好像浓稠的牛奶,把世界都浸润在里面。只有不远处一点橘色的灯火透过浓浓的雾照到窗边。
二十一、早上,我发现外面雾蒙蒙的,连山都看不清楚,太阳也懒洋洋地躲在被窝里不肯起床,能见度非常低。
二十二、连日的雾霾,让紫金山模糊了身影,颀长的紫峰大厦也不见了踪影,天空像被罩了层纱帐,哪里看起来都朦朦胧胧的。
10.初中生描写除夕的作文 篇十
除夕夜是一家团圆的好日子。很幸运的,我有两个地方都可以吃到温馨幸福的团圆饭。
这一天,午后三点钟,我们全家就迫不及待的出发,前往外婆家去吃年夜饭了。因为我和妹妹从小就是外公外婆一手带大的,所以我们的感情很亲很亲,外公和外婆一定要看到我们,才有全家团聚的感觉呢!虽然现在我的外公和外婆都相继中风而失去了语言的能力,但是当他们看到我和妹妹都拿了很多奖项,有美术竞赛的,也有作文比赛的,还有期末成绩优良和模范生奖,外公和外婆都笑呵呵的,开心极了,而在他们灿烂的笑容里,我感受到了暖暖的爱,我许下了新年的新希望:愿我的外公外婆健康快乐,长命百岁,陪我们一起幸福到永远!
到了傍晚,我们向外公外婆贺年之后,又匆匆的往爷爷奶奶家“围炉”去了!我们围着一张大圆桌,映入眼帘的是满桌丰盛 的年菜,要说是“满汉全席”的话,那可一点也不为过呀!奶奶说每一样菜都有它的意义,例如吃“长年菜”会长命百岁(我真巴不得整盘带回去给外公外婆吃呢!);吃“好彩头”会喜事连连……等等,最特别的是因为要“年年有余”,所以不可以把桌上的鱼给吃光光,最好过几天再吃,真是非常有趣的年俗呀!
吃完了年夜饭,我们的口袋里都塞了满满的红包,看来又是一年“大丰收”,我下学期的才艺费、补习费可都有了着落哩!看来这顿年夜饭真的很灵验,因为才刚吃饱,我们就有好运气,赚得荷包满满,喜气洋洋呢!爷爷还为我们准备了许多“仙女棒”,我们在院子里玩得不亦乐乎,璀璨的花火中,我们的笑声回荡在宁静的乡野里,度过了一个美好的除夕夜!
除夕
今天是除夕,上天好像也为我们高兴,特地送给了我们一个“超大”的礼物——雾凇。
昨晚,凉风吹过,家家户户都熄灯了。整个小县都沉浸在安静之中。偶尔有行人或车辆路过,就连鞋底打在地面的“咔咔”声都有回响。上天为了增添这夜晚的朦胧与安静,特地降了一场雾,白色的雾气笼罩住城市,一切都装饰上了一层白衣,树和电线都显得毛茸茸的。在不知不觉中,为全市的植被穿上了纯白色的晚礼服,参加这华丽而安静的午夜会。
清晨,雾散了,带给我们的是令人眼前一亮的惊喜,真美呀!我不禁走出家门,参加这仍未结束的舞会。
这些被邀请的“客人们”仍意犹未尽,还在尽情展示它们华丽的舞姿,婀娜美丽的枝干,为清晨增添几多生趣:它们有的像舞者,正在举起奇崛的手臂;它们有的像智者,凝望天空,真在沉思;它们有的像少女,活泼好动,正在嬉戏;有的像老人,望着天边,捋摸胡须,正在感叹时光的疾速……
看呀!这些雾凇多美呀!我真忍不住用手碰碰它们呢!真像下了一场小雪,而地上却未穿上棉衣,看过被手指碰过的地方,又觉得后悔,破坏了这美丽的服装,打碎了完美。
沿着小路,漫步到路旁,一排排松树屹立在路旁,呵,这肯真是名副其实的雾凇呢!这些松树一层一层,真像一棵棵圣诞树,雪白雪白,没有一丝杂质。那些没有被覆盖的几尖树枝头,这一块儿,那一块儿,那就是圣诞树上的小礼物了。
有的松树还微微露出点黑色,从远处望去,就是一副“水墨雾凇”了。而那些比较茂密的树们呢?一个个千姿百态,真像一只只小白兔,为大家送来新春的祝福。
再向远看,远处的花灯也带上了一条白纱巾,只是它薄薄的,不太显眼,这可真表现出它害羞呢!
天空整个是块空灵的蓝宝石,把地上的景象映得一清二楚。天上的白云,也像雾凇一样美丽,那是植被们送给上天的礼物,这就是上天的晚礼服了!
除夕的“超大”礼物——雾凇,真美!
难忘的除夕
爆竹声声辞旧岁,瑞雪纷纷迎新年。
一年结束了,在除夕夜是团圆夜,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的,庆祝一年平安结束,新的一年好的开始。
过年了,家家户户都在忙碌着打扫卫生,筹备年货,我们家也不例外。节前,我和妈妈来到超市购买年货,超市里满目琳琅,购物者人山人海,川流不息,到粗洋溢着一片节日里繁忙的景象。
过新年,贴对联,贴年画,贴窗花,都是寄托人们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今天,我也饶有兴趣地将门神贴在门上,嘴里还念着:“门神门神骑大马,贴在门上守住家;门神门 神扛大刀,小鬼大鬼快点逃。”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夜幕来临,家家户户喜气洋洋。我们家乡有一个习俗,吃年夜饭时,都要燃放鞭炮。
吃完年夜饭,天已黑了。但路上灯火通明,道路两旁五颜六色,各式各样的霓虹灯,时时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夜空中,不时传来零零散散的鞭炮声。大人小孩在空旷的广场上,兴致勃勃的燃放烟花,我 也情不自禁的加入他们的行列,沉浸在节日的快乐之中。
除夕之夜,月牙高高地挂在天空,深蓝的天空缀满了闪烁的群星。然而,早春二月的寒意依然浓浓,寒风不时地吹拂着我的脸庞。此时,我的心又飞向了一年一度的春节晚会。回到家,和亲人尽情的欣 赏晚会带来的欢乐,时时被精彩的节目所吸引,不时地激起阵阵的掌声。
当新年的钟声响起,家家户户再次燃放起爆竹。五彩缤纷的焰火此起波伏,在夜空中争奇斗艳,好似仙女散花,把夜空点缀得五彩斑斓,格外妖娆。震耳欲聋、持久不衰地爆竹祝福新年的到来,除 夕之夜人们共享节日的欢乐。
是啊!在热闹的爆竹声中,我们送走了难忘的旧岁。在温馨快乐的今天,满面笑容的人们迎来了新的一年。窗外,是不变的星空,岁月却悄然流逝,不知不觉我长大了一岁。
春节,大人小孩都尽情的享受节日的快乐。亲朋好友欢聚一堂,相互问候,相互祝福。
11.初中课文中鲁迅作品里的色彩描写 篇十一
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有有关百草园景物的描写:碧绿的菜畦,紫红的桑椹,肥胖的黄蜂,还有各色各样的菜花,鲜艳美丽的珊瑚珠样的盆子……。你简直就像进入了一个童话王国,多么美丽,多么绚烂!而这一切又都是充满了活力,充满了生机的。难怪它对儿童具有这么大的诱惑力,难怪童年鲁迅称之为自己的“乐园”了。再看三味书屋,作者是这样写的,“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请注意那个“黑”字,黑色似乎总是带给人神秘,带给人不安。这是不是也暗示了童年鲁迅即将告别自由自在玩耍的孩童生活,进入私塾读书时内心那惶恐、惴惴之情呢?因为上文中就写到孩提时的鲁迅是将家人送他进私塾读书看作是对他顽皮的一种惩罚的。难怪先生家那扇黑色的竹门对童年的他来说是个神秘莫测的未知数了。
同样是描写少年时代的生活,《社戏》中的色彩描写也是极为成功的。小说中最富有诗意,最引人入胜的地方莫过于夜间行船、船头看戏、月下归航这几个片断。而这几个片断中恰恰都有极为传神的色彩描写。如白篷的船、碧绿的豆麦、朦胧的月色、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乌油油的罗汉豆,这一切简直就是一幅清新迷人的春夜江南水墨图,真是美妙极了!而少年们的趣事便发生在这幅美丽的风景画中,景美、人美、情更美,怎不叫人心弛神往!而春夜的社戏在作者的笔下则是另外一种味道了,戏台是灯火照耀中的,是满被红霞罩着的。戏台上的人物是红红绿绿地动、有穿红衫的小丑,有套了黄布衣的跳老虎,有蒙了白布的蛇精,这一回却又变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的杨柳青年画了,热热闹闹、欢欢喜喜地表现了江南农村特有的风俗民情。短短一篇社戏中,不管是清新淡雅的春夜水墨画,还是色彩斑斓的杨柳青社戏画,都那么不着痕迹、恰到好处地镶嵌在行文当中,不知不觉地给读者以最美好的艺术享受,读来美感从心底油然而生,这样的文字怎不叫人低吟徘徊、流连忘返呢!
如果说《社戏》中的色彩给人总的感觉是清新迷人、轻松愉快的,那《故乡》中的色彩则沉重暗淡了许多,当“我”回到阔别20多年的故乡,见到的是阴晦的天气、苍黄的天空,这单调沉闷、毫无生气的色彩不正是半殖民地、半封建贫穷的旧中国的真实面孔吗?中国闰土的脸是灰黄色的,这暗淡无光的颜色不又是深受层层盘剥,苦苦挣扎着的旧中国广大农民的共同脸色吗?故乡先前也有美,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碧绿的西瓜地,少年闰土紫色的圆脸,明晃晃的银项圈,红活圆实的小手,这一切多有生机多有活力,可所有这些富有生命力的美的颜色统统被旧时代这张大嘴无情地吞噬了,剩下的只是苍黄的天、灰色的脸,灰暗的色彩几乎弥漫在读者的眼前,也弥漫到了读者的心里,故乡中的色彩描写与人物形象、人物心理配合得天衣无缝,对表现小说主题起到了非同小可的作用。
在小说《孔乙已》中,作者则借助主人公的脸色来反映主人公的不幸命运。刚出场时,孔乙己的脸色是青白色的,那是因为好吃懒做,不晒太阳却又半饥不饱的缘故、这脸偶尔也有泛红的时候,那是在遭人取笑时“涨红了脸”,因为到底是读书人,还没有修炼到厚颜无耻这一步。待被人揭到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的短处时,脸上又“笼上了一层灰色”。这灰色不正是这位就科举场上的失意者的真实精神面貌吗?等到被人打折了腿,孔乙己的脸上是“又黑又瘦,已经不成样子。”如果说以前还因为自己是读书人死要体面,脸上还能洗得干净些,现在被同是读书人的丁举人(只不过是爬上去了)摧残得以手代脚,连起码的生活自理能力都丧失了的人,他的命运便注定只剩下黑色的了, 他的脸上除了黑色,还能有其他颜色吗?他只能悄悄地死去,走完他最后的黑色的人生道路。这青、白、红、灰、黑,虽是寥寥四色,却充满了鲁迅对一个旧时代的落魄知识分子的唏嘘怜悯之情。
当然,先生在别的文章中还有许多这样的意味深长的色彩意蕴,大家不妨自己去领悟品味,在这里我就不多说了,只是想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吧。
12.初中生描写雾霾作文 篇十二
关键词:外貌描写,初中学生,特征,刻画
外貌描写也叫肖像描写,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人物的体貌特征的一种描写方式,它是文学创作中塑造人物形象、展现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精妙的外貌描写不仅可以反映人物在特定环境、特定时期的内心情绪和心理活动,还可以反 映人物所 处的社会 环境和时 代特征,使读者能“处其境”、“见其人”、“感其情”,全面、完整地把握人物形象。
一、初中学生在外貌描写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初中学生进行外貌描写的能力不够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描写公式化, 描写内容与具体人物形象、情节发展相割裂,不能反映人物特点,表现人物内心状态。2.盲目求全,不管三七 二十一,从头写到脚,把人物的眉毛、眼睛、鼻头、嘴都记上几十上百字,分裂、琐碎,不但不能使所记人物的状貌在读者心中留下深刻印象,反而令人看了就要莫名其妙甚至产生厌烦情绪。3.掺入过多的个人意愿,对于自己喜欢的人就极力描写其美好资质,对于自己厌恶的人就夸张其丑陋相 貌。4.只进行平 实的叙述,缺少艺术 美感,文章语言平淡无味,笔下的人物形象苍白无力,不够传神。
二、外貌描写的方法
果戈理说:“外貌是理解人物的 钥匙。”外貌描 写之所以如此关键,是因为它必须准确巧妙地传达人物的性格内涵,于无声处刻画人物的灵魂。那么,如何才能 让外貌描写起“钥匙”的作用 呢?笔者想谈 几点粗浅 的看法。
1.善于捕捉并精确描绘人物外貌最富特征的部分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我们得自人物的印象也各不相同。观察人,宜从他与别人不同的地 方入手。莫泊桑学习写作时福楼拜就经常教导他观察要细致,要用画家那样的手腕传达出人物全部的精神本质,并使其区别于其他任何同类的人或物。鲁迅先生也有类似的经验,他说“要极省俭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不过这只是一种比喻,它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外貌描写都得“画眼睛”,而是说外貌描写要善于捕捉并精确描绘人物外貌最富特征的部分,舍弃与表现人物性格和精神面貌无关的其他东西,任读者自己补足。
2.兼顾静态写生和动态刻画
人物的外貌会随着境遇、年龄、职业的 改变发生 变化,所以对人物外 貌的描写 倘若仅仅 停留在表 面的写生,缺少深层的刻画,人物形象就会呆板、僵硬、失去 灵魂。因此,外貌描写不仅要描绘人物静态的“形”,还要根据情节发展的需要将“形”的意义加以深化,写出人物动态的“神”,突出表现人物的精神气质,使读者能由表及里深刻地理解人物形象。
3.合理安排外貌描写的顺序
外貌描写的一般顺序是依次描写年龄、性别、身材、长相、衣着、饰品,如鲁迅写孔乙己的外貌:“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年 间没有补,也没有洗。”写闰土的外貌:“紫色的圆 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但由于知觉选择性的关系,人物外貌中有特点的地方首先会成为被注意的中心。另外,在情节发展的过程中,人物的出 场方式不同,对外貌描写的顺序也应该有所差异,或者从整体到局部,或者从上到下。总之,外貌描写要 先把握人物体貌的基本特征,然后再进一步观察其他细节,寻找最佳角度表现出来。
4.真实再现人物的外貌
写人写事,必须先下工夫去观察。经过观察我们就会发现,现实生活中人的外貌与内心并不总是一致,好人的外貌不一定都是漂亮、英俊;坏人也不全是瞎子、跛脚。在文学创作中,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代替真实感和个性表现,所以我们应当排除一切成见与偏见,平心静气地把人物的外貌以最严格的真实性再现于读者面前,使文章中的生活景象如同感动过自己一样感动读者。
5.运用修辞手法增强语言的艺术感染力
13.描写夏天的初中生作文 篇十三
夏之初
这时的夏季,是一个天真可爱的孩童,他让小草变得更加葱绿,让太阳变得更加耀眼,让杨柳更加茂盛……“日沉红有影,风定绿无波”,一切都像从前一样静谧美好,但一切又比以前更加富有生机。这时的他天真可爱,充满活力,点缀着这个美好的世界。
夏之仲
这时的夏季,是一个活泼好动的少年,充满着青春的活力,却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他好像特别爱生气,像一只好斗的公鸡,更像一头蛮横的公牛。他想要挑起人们心中的浮躁,然而人们却对他没有多大的怨恨,躲在大树下乘凉,在风扇下打扑克,在空调屋中睡觉……所有的人们看上去都那么安逸。他像是气不过,竟像一个三四岁的小娃娃大哭起来,哭闹的声音响得震天,一时间天上乌云密布,豆大的雨珠噼里啪啦的掉了下来,顿时下起了倾盆大雨,狂风把小树吹得东倒西歪,暴雨把小草打得七零八落,闪电把街上的小朋友都吓哭了,人们争相飞奔回家……他又像是被他的恶作剧给逗笑了,收住了泪水,回归了那开心的状态,又得意地将太阳的光芒射向大地。
夏之暮
这时夏天像是经历了很多的磨练,变得成熟沉稳,也安静了。他学会了掌控自己的情绪。就像即将踏入社会、进入复杂世界的大学生,眼神中透射出迷茫。天空开始变得淡蓝,似乎褪去了年少的轻狂。风也开始变得平和,也好似没有了年少的无知。太阳的光芒似乎也淡去了,或许,是学会了沉思,审视过去,思考未来,他走上了新的起点,开始了新的生活。
14.初中生描写演讲比赛的作文 篇十四
描写演讲比赛的作文一:
掌声回荡在礼堂中,我独自站立于台上,微微弯起的笑被泪水划过,我笑了,笑我获取了用汗水结成的果;我哭了,哭我母亲的辛劳。
在五月期间,教会总会举办见证分享会,许多的小孩、大人一同讲述他们背后的故事,而我也决定参加。刚开始的我如即将出征的士兵,数算着日子,期待那一日我能够用我的故事带给人们安慰,但病魔却早一步攫取了我的健康,见证会的前一个星期,我开始发高烧,几乎都烧到四十度,发烧前,每天痛苦地蜷曲于床角发抖,一股寒气从脚底直窜入颈肩,日夜纠缠着我而不愿离去,虽身体不适,我仍然要求母亲替我温习演讲稿,被时间催急的我,因痛苦而产生不耐与烦躁,我流着泪紧捏着讲稿,气自己的体弱多病,思绪如打了死结的毛线球,而母亲则在一旁安静地守护着我。
见证会的前一天晚上,我再一次发起了高烧,母亲坐在床边驼着身子替我冰敷,她担忧地望着我,眼中尽是满满的心疼,脸上写满了疲惫,但母亲仍默默守着我,每一小时便替我更换被汗濡湿的衣服,她的身影坚定而沉稳,如一座大山,给我依靠。 到了上台的那天,母亲为自己找了个最后一排的位置,在我上台前仍紧张地察看我的状况,前一晚没睡的痕迹清楚呈现在她双眸周围,杂乱的发丝只是匆忙地塞在耳后,原来红润的双颊变得消瘦,唇也显得干裂苍白,我转开目光不忍看,便走上台开始我的见证分享。当演讲结束时,掌声用力地响了起来,但我开口说:“感谢我的母亲辛苦的照顾高烧不退的我,能在此说出我的故事,都要谢谢她。”掌声再度响起,这一次又更加如雷,母亲坐在最后一排偷偷拭泪,这次的掌声,是献给母亲与我的。在掌声中,我看见自己的坚持所带来的荣耀与肯定,也使我能借由自己的努力,对我心中的那座大山,献上我的感恩。
风徐徐吹过,我看着母亲一边洗碗一边哼着歌,嘴角忍不住泛起一丝笑意,那次与母亲同得的掌声,彷彿再一次,在我心中用力响起。
描写演讲比赛的作文二:
上个星期,孔老师让我们写一篇演讲稿《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一回到家里,我放下书包,马上打开电脑。打开电脑当然不是玩啦。是上“百度”查什么是演讲稿。看了资料,我明白了演讲稿是什么,我就开始写作文了。
我先写了题目,在上网查了有关的中国历史,我再去向姐姐借了她的历史书来看,过了几分钟作文写完了。
星期四上午,孔老师先讲了规则,分为两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让我们在小组里面读自己的演讲稿,然后选出一个读的最好的。
经过一番热烈的讨论比赛中,各选出了一名最优秀的选手来。
第一组是***,她读的还不错,但唯一的缺点就是——在读的时候,不面向听众。
第二组是***,她可能是太过紧张了,读的时候有点吞吞吐吐。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第四组的选手,感觉上丝毫没有半点紧张,很有台风,感情刚刚好不会超过也不会少量,人虽然在这但心已跟随着他那故事情节当中了,称得上美轮美奂。
通过这节课,我真是受益匪浅啊。演讲稿会写了,作文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也知道了如何读作文等等一切有关作文的知识。
这节课就这样圆满的`结束了,但我还是沉浸在那里面当中,舍不得离开……
描写演讲比赛的作文三:
5月9日是母亲节,我们班在教室里举行了作文演讲比赛,这是一次难忘的比赛,更是一次让我自豪的比赛。
我参加了这次比赛,在抽签的时候,我激动极了。小心翼翼地打开纸条,我惊奇(这词用得不是很好)地发现我是最后一个。我真的不是很高兴,因为要等很久很久。不过妈妈安慰我说:“好节目不都在最后吗?”可是我说:“不可能!一定是王雨萌第一,她经常是第一的!”妈妈说要有信心,也有可能是我呢!
因为参加了别的活动,我没有很多时间准备,练习背诵的时候也总是漏这漏那,那天晚上还练哭了呢。
比赛开始了,我细心地听着前面同学的演讲。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温清华,她的作文很感人,但如果速度再放慢些,就更好了。我当时在心里暗暗地告诉自己:上台时一定要大胆,不要着急,还要有感情。
终于排到我了,我的心怦怦直跳地上了讲台,好像这个我天天上课的课室变得陌生了。观众席上坐满了家长,正准备给我打分呢。我好害怕,怕自己说错了一个字。
当听到卢老师放了一首好听的歌给我配音时,我的情绪渐渐稳定了,也不那么紧张了。在最后的那几句中,我把自己都感动得快哭了。那时我觉得我已经不是为了拿第一了,而是想在这母亲节的时候,把我的作文——《妈妈的爱在每一天》送给我的妈妈,送给全班的妈妈,送给天下的妈妈。
15.初中生描写雾霾作文 篇十五
在廊坊大气污染整治行动中, 市建设局积极行动, 对城区工地扬尘、锅炉脱硫除尘、道路清扫保洁等工作进行全面治理。市建设局出动湿扫洒水车, 对市区主次干道实施湿扫洗地洒水作业。对市区所有工地开展不间断、地毯式督导检查, 特别是对整改动作缓慢、存在问题严重的工程项目, 定时间、定任务, 多次进行专项督导。对市区所有工地开展不间断、地毯式督导检查, 特别是对整改动作缓慢、存在问题严重的工程项目, 定时间、定任务, 多次进行专项督导。另外, 廊坊市还积极重视控制汽车尾气污染。市公安交警部门将采取多种措施治理黄标车, 从源头上控制汽车尾气污染。为此, 廊坊加大燃煤污染治理力度, 努力改善冬季大气污染状况。在雾霾天气严峻时, 发布了重污染天气级预警, 并启动了应急响应措施。全市各级各部门积极行动, 周密部署, 严格执行《廊坊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有关措施要求, 积极有序应对雾霾天气。
但是治理雾霾是一个长期艰巨的过程, 在积极响应国家政策, 探索治理经验的同时, 吸取国外先进有效的治理经验, 也可以为廊坊的雾霾治理提供很大的借鉴作用。
一、伦敦治理雾霾主要经验
英国是世界上老牌的工业化国家, 工业化的高度发展的同时, 在20世界50年代, 伦敦出现了“伦敦烟雾事件”, 成为了最早出现雾霾的“雾都”。1952年, 伦敦被大范围的雾霾笼罩。据统计肺炎, 肺癌, 流行性感冒等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急剧增加。接下来的两个月之内有12000人死于雾霾。当时的伦敦市民深受其害, 空气严重污染, 建筑物也受到了腐蚀, 土壤也变得贫瘠, 水质严重恶化。随后伦敦又发生了多次严重的烟雾事件。英国政府痛下决心治理雾霾, 广纳各方资源, 伦敦逐渐摆脱了“雾霾”的阴影, 并成为了全球生态之城。
(一) 制定完善的法律制度
1956年, 英国颁布饿了世界上第一部空气污染防治法案--《清洁空气法》 (Clean Air Act) 。之后又陆续出台了《污染控制法》 (1974) 、《汽车燃料法》 (1981年) 、《空气质量标准》 (1989年) 、《环境保护法》 (1990年) 、《道路车辆监管法》 (1991年) 、《清洁空气法》 (1993年修订) 、《环境法》 (1995年) 、《大伦敦政府法案》 (1999) 、《污染预防和控制法案》 (1999年) 及《气候变化法案》 (2008) 等一系列空气污染防控法案, 对其他废气排放进行严格约束, 制定明确的处罚措施, 以控制伦敦的大气污染。欧盟要求其成员国2012年空气不达标的天数不能超过35天, 不然将面临4.5亿美元的巨额罚款。为了符合标准, 早在2003年, 伦敦市政府开始对进入市中心的私家车征收“拥堵费”, 以此来改善公交系统发展。随后英国提出《能效:政府行动计划》 (2004) 、《气候变化行动计划》 (2005) 、《英国可持续发展战略》 (2005) 、《低碳建筑计划》 (2006) 、《退税与补贴计划》 (2007) 、《英国能效行动计划2007》、《国家可再生能源计划》 (2008) 及《低碳转型计划》 (2009) 等一系列计划与政策的出台, 彰显了英国政府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态度与决心。
(二) 综合治理机动车尾气 (改善交通条件, 综合治理机动车尾气)
实行向公共交通、步行、骑自行车等节油、无污染的出行方式转变的交通发展战略, 以减少对小汽车的依赖, 从而有效降低机动车二氧化碳排放量。具体办法有:设立公交专用道, 设立1000英里长的自行车线路网, 设立林荫步道网, 投资发展新型节能、无污染的公交车辆。
为了限制轿车数量, 减少堵车和空气污染, 将从2000年起提高停车费用, 市内原有的各大公司、公共场所的免费停车场也一律改为收费停车场。英国政府注重对汽车制造业的改造, 治理生产环保型轿车。《清洁空气法案》被多次修订完善, 并增加了对机动车尾气排放的规定, 要求所有新车都必须加装精华装置以减少氮氧化物排放。从2003年起, 伦敦市政府开始征收“拥堵费”, 以缓解伦敦市中心的拥堵状况, 该政策减少了机动车排放对空气的污染, 增加了财政收入, 为推行其他交通控制措施筹集了资金。
(三) 鼓励市民积极参与, 监督治理
伦敦空气污染的防控和治理, 成绩并不全归功于政府, 英国各大高校、环保组织与媒体也在形成合力, 全民都是治理空气污染的践行者。每小时向用户免费推送伦敦空气质量, 让伦敦居民对城市空气质量有了进一步了解。英国是最早将空气治理信息向民众实时通报的国家。官方网络向市民发布伦敦地区实时空气质量数据以及各污染物每小时的浓度和一周趋势图。英国公民在环境问题的讨论、决策、监督、执行上, 有深厚的自治传统和强大的社会根基。如果政府在治理空气方面稍有疏失, 主流媒体不会替政府粉饰遮掩而是大胆抨击。政府开设的“英国空气质量档案”网站、民间组织与伦敦国王学院环保组织合作开设的“伦敦空气质量网络”均发布伦敦地区实时空气质量数据。
(四) 利用清洁能源等技术, 大力发展低碳经济
19世纪50年代, 伦敦的有关部门通过对大气污染源进行分析, 发现污染物主要来自工业及家庭燃煤, 因此, 他们除了划定“烟尘控制区”, 区内的城镇只准烧无烟燃料外, 还决定增加清洁能源比例, 推广使用无烟煤、电和天然气, 减少烟尘污染和二氧化硫排放;冬季采取集中供暖;发电厂和重工业设施被迁至郊外;政府采用补贴的办法帮助居民改造燃具, 而且要求市区和近郊区所有的工业企业都不准用煤炭和木柴作燃料, 其产生的废气也均须利用物理和化学方法加以净化, 达标后才可排出等。
2003年, 英国首次正式提出低碳经济概念, 将于2050年建立低碳社会。2008年英国颁布《气候变化法案》, 政府承诺到2020年将削减26%-32%的温室气体排放、到2050年将实现温室气体的排量降低60%的长期目标。
二、对廊坊雾霾治理的启示和建议
(一) 加强政府多层次之间的合作
雾霾污染可以传输很长的距离, 是外部污染和当地的污染共同造成的, 因此需要不同区域平行政府间联合监测。各级政府部门出台了诸多政策措施来治理雾霾天气, 北京、天津、河北达成区域合作、联防联治的高层共识。然而, 目前我国平行政府在空气治理合作的深度和广度远远是不够的。由于环境监控系统的统一管理和部门管理相结合的制度, 当地政府的环境治理职能是按照行政区划分的, 这样就使得跨区域的治理机制程度低, 稳定性和长期性缺乏。为了建立一个跨行政区划的空气污染控制权力机构”的统一标准, 统一管理, 统一行动”是协调各地雾霾治理的一种有效方式。要做到廊坊市和其它地区的区域联合, 就要能够打破行政条块分割的限制, 形成一个点面结合的强大的信息网络, 这样才能实现统一的联合治理。
(二) 推动绿色产业发展
煤炭, 汽车尾气排放, 工业企业的废气是造成雾霾的三大主要原因。短期内, 廊坊的汽车尾气排放的治理, 可通过淘汰废气严重的黄牌车, 收取交通拥堵费或提高停车费用解决。但从长远来看, 推广清洁能源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有效手段。因此, 调整能源结构, 提高对绿色产业, 绿色技术支持来改善廊坊空气质量是至关重要的。企业是绿色产业的直接实践者, 绿色技术的直接推广者。随着人们对空气质量的日益关注, 绿色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一些有远见的企业已经进入了产品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许多企业的管理也逐步接近SO014010。然而, 大多数企业仍然在追求利润最大化, 停留在传统的企业概念阶段。在这方面, 需要完善廊坊绿色产业的相关政策, 建构绿色产业链, 支持绿色产业。
(三) 提高人民环境意识
面临雾霾的灾难, 没有人能逃脱, 但每个人都有一定的责任。廊坊政府应加强对环境的保护, 促进环境意识的普及环保知识, 引导廊坊市民继续参与环境保护, 提倡公共交通, 节能减排。同时, PVC市场要严格控制, 减少白色污染, 坚决抵制非生物降解材料。在日常生活中, 可以设置“环境监察大队”雇佣下岗职工和退休人员, 开展市容环境监理工作, 并授权对垃圾, 烟头, 焚烧秸秆, 树叶不文明的轻微处罚。通过积极主动的参与, 有助于组织动员群众自我教育, 自我管理, 创造共同参与管理的社会氛围;同时, 雇佣下岗职工和退休人员, 可以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创造新的财富。只有通过政府、企业和整个社会形成强大力量, 群众积极参与, 才能真正实现的雾霾的治理, 最终我们能再次实现“蓝天白云”的美好生活。
雾霾的治理是一个持久战, 攻坚战。汲取英国伦敦治理雾霾的经验, 加强政府多层次之间的合作, 推动绿色产业发展, 发动全体民众的参与, 让廊坊永远退出全国空气重污染城市行列目标, 让全市人民真正呼吸上新鲜的空气, 再现廊坊生态宜居城市的光环。
参考文献
[1]孟力, 周涛等.根治雾霾刻不容缓.天津经济, 2013年03期.
[2]李卫军, 王亚军等.我国雾-霾成因及其治理的思考.科学通报, 2013年13期.
[3]李蔚军.美、日、英三国环境治理比较研究及其对中国的启示.复旦大学学位论文, 2008.
[4]田瑶, 李醒.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社会科学家, 2013 (10) .
16.初中生描写雾霾作文 篇十六
关键词:细节;运用;训练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2-104-02
一、什么是细节
细节指的是那些细微的环节,可以是人物的表情、动作、心理、语言等,也可以是某一事物。只要能生动地揭示人物内心,突出人物性格,推动故事情节,渲染环境气氛,有力地点化文章主题的细枝末节,就可以作为文章的细节。
二、细节描写的方法
细节的作用就在于加强真实感和形象感,使文章具有独特的感染力。精彩、传神而又有深味的细节描写,无不来源于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
1、细节描写离不开认真观察。细致的观察是细节描写的前提。教师要引导学生将平时观察到的生活素材定期进行集中归类整理,将“源”建“库”,使零碎的变为系统的,分散的变为集中的,陌生的变为熟悉的。通过归类整理,使这些素材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一个有序的网络化的认知结构,以便学生在写作时能及时提取。
引导学生观察事物时,除了要求系统地感知事物的各个方面,还要求变换观察点多层次地观察事物的各个方面和各种关系,从而抓住事物、景物和人物的特点。“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看山如此,观察一个人、一件物、一件事也如此,应做到明察秋毫。因此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留心观察,比如运动员比赛,他们先助跑,再起跳,腾空,越竿,落下等几个动做。然后要求同学一一描述。并且强调要根据中心的需要,从头,颈,腰,四肢,眼,嘴各部分中选取代表性的动作进行观察,然后进行描写。经过努力观察后同学如是写道:运动员在沙坑前做着准备活动,弯弯腰,踢踢腿,做两个开蹲,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 “下一位”,裁判叫道。那位运动员走到起跑线上,左脚在前,右脚在后,形成“弓”字步,双手托地。眼睛睁得大大的,像一只猎豺找到了猎物,准备进攻。“砰”的一声,运动员似箭般冲了出去,才开始是慢慢地,稳重的慢跑。到了中间那条红白相间的我,他的后面似乎有人在推,开始加速,脸上的笑容也不见了,换成一副严肃的表情。到了最后一条红白相间的线,用尽全力,脚上像了动翅膀,飞奔踏板。在左脚踏上踏板的时候,时间似乎凝住了,所有人都屏住呼吸,只见他用力在踏板上一蹬,随即蹦高半米,在空中划过一个漂亮的圆弧,坠入沙坑,双腿弯曲整个人蹲在那里,双手握拳在腰旁。
又如一同学观察卖饭师傅卖饭后写道:他卖的真快,手里接过同学的碗,嘴里问着要什么饭,同时还介绍菜的名字和价钱。你刚说完菜名,他就告诉你多少钱,你刚把钱点好,一转眼的工夫,饭菜已端到跟前了。一同学还没拿出来,他就笑着说:“别急,你先慢慢找,下一个先把碗给我,要什么菜?”说着,接过另一个人的饭碗,抄起菜勺,一转身,热气腾腾的饭菜盛好了。
同学们经过观察后,抓住了人物的手部,脸部等部位的动作,一一具体描写,展开了动作的全过程,生动形象,给人的印象十分深刻。
2、细节描写要紧扣中心。细节描写并不是写得越多越好,越长越好。相反,过繁过多的细节会冲淡文章的主要内容。要选择那些最能表现中心,刻画人物形象的细节写。有一个学生写《记一个勤奋学习的同学》这篇作文时,写了下面一段话:“炎热的中午,王凯一进教室就走到座位旁,用废纸轻擦去桌上的灰尘,又把凳子朝后挪了挪,然后拿出课本、纸、笔开始做作业”。上面这段描写是人物的动作细节,语句通顺。可是与表达“勤奋学习”这一中心关系不大,这样的描写不但不能给文章增色,反而使人感到杂乱,不能起到突出中心的作用。
3、细节描写力求抓住特征,力求细腻,用语精工。所谓“画眼法”、“浮雕法”、“语不惊人死不休”,就是说抓住了细节还要善于勾勒描摹。只有描绘得细致具体,才能创出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来,读者才会受到感染。
三、实战演练
俗话说得好,“一人计短,二人计长”,学生各自的观察,是按照各人的观察能力和观察习惯进行的。这样获得的观察素材有着鲜明的个性色彩,但不乏粗疏或片面。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定期进行交流,相互补充。每一次专门的细节描写练习或作文之后,教师都及时的组织学生进行这种交流。
一方面,将优秀作品展示,张贴。例如:要学生观察并描写课堂情景时学生写道:见老师直盯着自己,他一颗心咚咚地跳个不停:老师,您快转移目光吧!谁知,老师冲他微微一笑,轻轻地走下讲台,站在他面前,一招手,示意他站起来。他吓了一大跳:这下完了!要出洋相了。他抖抖索索地站起来,两只手去抓那乱糟糟的头发,抓完了头发又摸摸脸,手不知放什么地方好,脚在桌子底下胡乱搓动着,身体一刻也不闲地左右扭动。
主人公的心理活动通过人物的内心独白,心跳和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反映出来,写的生动形象逼真,别具匠心。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读,使主人公的形象再次跃然纸上。类似的描写具有很好的模范作用,使得其他同学也跃跃一试。
另一方面,将优秀作品自改,互改。教学中,尝试着学生参与作文的评改,每次要求学生把草稿读五遍,边读边按步骤修改;第一次修改错别字——第二次修改词句——第三次修改结构层次——第四次修改标点符号——第五次修改材料是否围绕中心,是否有细节。力求使学生养成先写后改,边读边改的习惯,然后再以小组互相评改,要求学生参照教师示范修改,先用不同的批示符号把作文中有毛病的地方和写得好的地方标出,写上眉批和总批,然后根据文章的主题,结构,选材,语句打分,是否运用了细节描写,这样不仅培养学生的评改作文的能力,还可以使学生从中学习别人的优点,直观借鉴好与不好之处。最后,教师再把经过自改,评改后的作文让学生互评。教师始终处于一种“导”的地位,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是作文教学中素质培养的一个有效的途径。
细节描写在文章描写中的地位看似闲笔或赘笔,信手拈来,无关紧要,可有可无,但都是作者精心的
设置和安排,不能随意取代。一篇文章,恰到好处地运用细节描写,能起到烘托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格和揭示主题思想的作用。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可以说,没有细节,文章就成了“无水之源”,缺乏精魂。细节描写,确实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郭根福.《新课程教学法》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17.初中生描写雾霾作文 篇十七
父爱是孩子们必不可少的感情,可有多少人失去了它,有人说,父爱丢了,就难以找回来,可有的人就很幸运,那就是我。
我小的时候,我的父亲因车祸而惨遭不幸。因而,我就比其它的孩子们少了一个东西,那就是父爱,我跟其他的孩子们在一起玩的时候,该到吃饭的时候都是父亲来接他们,而我只有母亲接我,我多么渴望父爱啊!上幼儿班的时候,放学了,小伙伴的父母都一起去接他们可我只有妈妈自己来接我,我很想我已去世的父亲,想起父亲对我的好,我忍不住哭了起来,我很伤心,一年后,我又有了一个新的父亲,他对我很好,对我的妈妈也很好,我的伤心也没有了。从此以后,我可以跟别的小朋友们一样,上学时,父母来接我,吃饭时父亲叫我,以前都是我羡慕别人,现在是别人羡慕我了,羡慕我有了个好爸爸,一个称职的爸爸。
原先,我的至爱亲情——父爱没有了,现在我的父爱又回来了,我觉得我的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孩子了。
经过这件事情我悟出个道理,属于我的始终是我的,丢了可以再找回来,不是我的就不是我的,及始拿到手也不会放心去用,因为这不是我的。
【初中生描写雾霾作文】推荐阅读:
初中生描写月亮的借景抒情作文10-13
描写初中生活作文06-28
描写享受生活初中作文06-09
描写枣树的初中作文06-23
描写景色的作文初中07-28
初中英语描写作文写作方法08-26
描写梦的初中作文09-21
初中描写人物满分作文为话题600字09-05
描写快乐的假期为话题初中作文600字10-12
描写一件有趣的事情的初中作文优选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