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灾难

2024-08-15

生态灾难(共15篇)

1.生态灾难 篇一

【摘 要】从“集体失语”到“媒体盛宴”,中国新闻灾难报道完成了一个美丽的转身,有关汶川大地震的新闻报道验证了这一点。不过,转身背后依然存在许多“次生灾害”,危及着新闻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灾难报道;次生灾害;职业道德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在汶川大地震的救灾报道中,新闻传播的高度透明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巨大进步,也反映了我国新闻自由度的日益扩大。各类媒体纷纷派出记者,全方位进入抗震救灾的各个领域,没有掩埋一丝信息,从严重的伤亡惨象、受灾的范围和中央领导人的抢险指挥活动,记者无不自由报道,让观众在第一时间全面了解抗灾实况,反应之迅速、报道的信息量之大前所未有。但是,当汶川大地震渐渐离我们远去、媒体的集中报道谢幕后,无论是受众还是媒体本身,对于这次灾难报道中引发的“次生灾难”,有必要进行解剖和反思。

一、灾难报道引发的“次生灾难”

这次灾难报道中引发的“次生灾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灾难报道媚俗化。在大众传播领域,媚俗是指媒体迎合受众的传播行为,或者是为迎合广大受众的视听心理而降低文化产品的审美水准和道德水平,或者不假思索地考虑大多数媒介的做法而跟风传播。汶川地震灾难报道的媚俗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竭力展现灾难奇闻与图景。为哗众取宠残忍地找寻“闪光点”,于是,那些幸存者奄奄一息地被从废墟里救出来,却被迫要面对镜头接受采访;更有甚者,在电视直播的画面里,废墟中发现了一位中年妇女和一个老大爷,一个救援人员挡住了摄像机镜头,现场女主持对他说“你让让好不好,我们先拍。”大家都说还是救人要紧,而主持人坚持说“只要5分钟就好。”此时,幸存者身体上方正有一块残存的预制板,随时可能发生垮塌,救援人员要求先把它搬开再说,没想到主持人的回答竟然是“不用,就保持那样别动。”接着转过身来继续对着镜头播报。二是刻意寻找救灾人员或者救灾领导的悲悯情怀。客观报道领导在抗灾中的行踪是必要的,但全面报道身处灾难中的人们和救灾人员的情况同样重要,某些媒体恰恰忽视了这一点,将救灾新闻当成了会议新闻,对领导所做的抗震救灾的重大决策和组织各行各业救灾视而不见,而是将镜头对准领导,东扯一段,西扯一段,浮光掠影,仅仅关注谁掉眼泪、谁下跪。

3.灾难报道娱乐化。最典型的当数《成都商报》的一篇报道。6月23日《成都商报》报道:6月17日,四川省彭州市龙门山镇农户万兴明家的一只猪,在地震36天之后被成都军区空军某飞行学院从猪圈废墟挖出,这时猪的体重已经从此前的300斤“减肥”至不到100斤。主人推测,地震被埋废墟后,猪靠吃木炭顽强维持生命。随后,这只幸存的猪被成都建川博物馆以3000余元购得。博物馆馆长表示要为它“养老送终”,申报吉尼斯记录,并为其取小名“36娃儿”,大名“朱坚强”。在记者在这篇现场感极强报道中,详细描述了买猪的过程。在描述这头命名为“朱坚强”的猪被赶往运输车辆过程中,记者写道:“‘朱坚强’死活不肯往前走。几个人又拉又推,向来都很低调的“朱坚强”,发出了嚎叫声,挣脱人们的手,跑回了猪圈。”一句“向来都很低调”,让读者不得不以为记者笔下的“朱坚强”是与其朝夕相处多年的老友!

4.灾难报道商业化。汶川大地震发生后,许多电视台将大部分节目都停了下来,集中搞灾情报道,让人们在第一时间了解到有关地震的情况,这本是可圈可点的,但那些让人烦透了的广告却依然照播不误。即使是平时,由于广告节目的滥殇,都已经导致了许多观众的愤然离去。何况在举国悲痛之时,什么“脑白金”、“卫生巾”之类的硬广告,以及“***特约播出”等软广告充斥荧屏,让人简直无法忍受。而更人让人感到愤怒的是围绕所谓的王石“捐款门”的大肆炒作。汶川地震后,万科曾宣布捐款220万元。同时,万科董事长王石表示,“200万是个适当的数额。中国是个灾害频发的国家,赈灾慈善活动是个常态,企业的捐赠活动应该可持续,而不应成为负担。” 王石表态很快成为媒体的炒作的焦点,各媒体在报道这一表态的同时,断言“这笔捐款数额以及之后万科董事长王石的表态迅速给万科带来了近年来最大的一次公共信任危机”。但此后,一切似乎在一双“无形之手”的操纵下有条不紊地推进着:众媒体声讨――王石频频亮相――追捐一亿元――王石道歉,其结果是,“王石一边道歉一边身价暴涨”。

5.灾难报道随意化。大灾之后电视、广播等设备的瘫痪,处于灾区中群众难以全面了解方方面面的情况,因而出现的各种谣传原本也是情理之中。可悲的是,某些媒体充当了这种谣传的传播者和放大者。比如某处哄抢物资,有坏人开始假扮志愿者进入灾区偷东西,某些受灾并不严重的地区开始趁乱往家里囤积救灾物资,有人拿解放军救人当是看热闹而自己则在搓麻将„„。而在地震之初某些媒体以“正义的名义”对校舍倒塌问题的“拷问”,成为一种悲愤情绪的宣泄和群体性事件的导火索,在最需要团结一心救灾的关键时刻,“百余位家长们,手捧孩子遗像,试图沿公路向德阳市区进发,要求政府追查教学楼倒塌的真实原因。”(《南方周末》2008.5.29第一版)

二、“次生灾难”的成因探寻

或许,灾难报道引发的“次生灾难”并非媒体的初衷,但其危害却是显而易见的。其成因亦值得剖析:

1.道德与伦理的淡忘。《国际新闻道德信条》草案指出,“个人的名誉应该予以尊重,有关个人私生活的消息和评论,可能损及个人名誉时,并非有助于公共利益,而仅仅是迎合观众好奇心里者,则不应该发表。如果对个人的名誉或道德人格提出指控时,应该给予答辩的机会”[1]但在这次汶川大地震的灾难报道中,媒体无情地“挖掘”能打动受众的“闪光点”,并因此获取了独家新闻带来的某种荣耀,而后果却是以牺牲被采访者的感情或隐私为代价。正所谓是“一个人的悲剧,另一个人的奖品。”表面看,是这些新闻记者在采访中不注意尊重人性和维护人的尊 严,但从记者的行为与后果看,则折射出部分记者及其媒体对道德与伦理的淡忘。

2.社会责任感的缺失。“任何时候我们都无法想像会有这样的前景:所有人都能清清楚楚地看明白整个无形的环境,从而在全部政府事务上自发形成明确的公众舆论。[2]正因为不可能所有人都能清清楚楚看清整个无形的环境,媒体必须负起应有的社会责任,准确客观和公正平衡报道灾难。但一些媒体的报道在事情的前因后果尚未完全明晰的情况下,让带有主观意向的评价成为媒体的观点,美国“9•11”发生之后,一向有“掏粪工”之称的美国媒体,没有立即追究美国政府和美国总统的责任,也没有质疑和谩骂攻击其外交政策、安全防务、情报机构,而是空前一致地站在了美国政府一边,整个美国团结到了一起,媒体也表现出很强的包容心态。这也反映出那时的美国人民和媒体知道如何在灾难到来的时候做正确的事情,知道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因此,在危机到来之时,我们应当将斥责和埋怨挪到灾难过去之后,至少不要在当时把灾难扩大化。1947年,美国新闻自由委员会描述了一个自由的社会对于新闻自由的五点要求,其中一点是“本委员会相信对各种事件和力量的据实报道,无论这些力量是为阻碍达成社会目标还是为实现社会目标而工作的。然而,我们必须承认,大众传播机构是一种教育工具,而且也许是最强大的;它们必须在陈述和阐明本共同体应该为之奋斗的理性中,承担起教育者那样的责任。”[3]

3.经济利益的驱动。“为无权者代理正义是一个有责任感的新闻界最重要的特征。或者换句话说,长期以来,新闻职业是否在为那些处于社会经济基础之外的团体代方就是检验它是否履行了其职责的石蕊试纸。”[4]在市场竞争的大环境下,媒介受到受众、广告商、自身利益等因素的影响日益趋向商业化,使经济利益与媒介职业道德之间的天平失衡。于是,一些媒体的服务对象不再是受众,而是广告商、利益集团,记者关注的也不再是人民,而是那些“社会精英”。在所谓的王石“捐款门”事件中,受众沦落为媒体“绑架”和愚弄的对象。至于为无权者代理正义,在现实社会中似乎正成为一种奢望。甚至在发生汶川大地震这样的灾难的情况下,某些媒体首先关注的是自己的发行量、收视率,而正义、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在利益面前显得是那么的苍白无力。

4.西方新闻理念的教条式追捧。有的媒体对某些西方过时的新闻理念盲目追捧。比如新闻娱乐化问题,19世纪后期,美国两个报纸大亨赫斯特与普利策之间激烈竞争的时期掀起了新闻史上第一次也是最严重一次的新闻娱乐化浪潮,人称“黄色时期”。西方在走了这段弯路之后已开始重新找回新闻的本真价值。但近年来某些国内媒体却自甘新闻媚俗化的集体堕落,出现了新闻“泛娱乐化”倾向,甚至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也不忘“肆意娱乐”。再比如,“新新闻主义”作为西方新闻发展史上的一个流派,它主张通过场景描写、细节描写、对话描写,以及通过对某个人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的描写,把一切都展示在读者面前,使人觉得身临其境。那个人的思想似乎就是他的思想,他甚至都能进入那个人的情感世界。对此,国外已有不少学者批判其使新闻和小说的界限更加模糊不清,特别是从第三者的角度进行报道这种方法与新闻的真实性原则最不相符,而新新闻主义主张记者可以在新闻报道中描述人们的主观感受和心理活动,这在传统的新闻学中则是最为忌讳的。但国内有些媒体对此却津津乐道,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以致“那头猪的思想似乎就是他的思想,他甚至都能进入那头猪的情感世界。”

三、几点思考

媒体的灾难报道引发的“次生灾难”并非这次汶川大地震的特有产物,亦非中国媒体的特有产物。问题在于,无论是记者还是媒体,都应思考如何避免灾难报道引发的“次生灾难”或者将其消极影响降至最小值。

进一步加强社会和言论的开放。社会和言论的开放,是一个国家与政府自信的表现,也是防止灾难报道引发“次生灾难”最有效的手段。以“非典”为分水岭,近年来政府部门在处理突发事件及信息的公开透明方面显得越来越成熟和自信。特别是这次汶川大地震,国内的媒体在第一时间报道了地震灾情,同时,有关部门安排包括美联社、nhk、英国《金融时报》等几十家境外媒体的外国记者进入灾区采访,使得国内外某些不和谐音得到有效抑制。政府部门和媒体应认真总结汶川大地震新闻报道中的经验教训,对灾难性事件不捂不盖,让政府掌握的信息在第一时间得到准确传播,引导群众从错误信息中摆脱出来,维护社会稳定和政府权威。

进一步加强舆论的正确引导。正确的舆论导向具有广泛地联系群众、统一人民意志的优势,使人民群众的共同意愿和心声产生共鸣。要坚持正面报道为主,把稳定团结放在首位,2008年1月22日,胡锦涛《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宣传党的主张、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的重要作用”。要及时分析研判舆情,掌握引导社会热点的主动权。从舆论层次化、媒体分众化的实际出发,整合各种媒体资源,形成以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为主、各类媒体互补的立体引导格局。同时,要高度重视对民意的“回应”,这既是媒体倾听和对待公众的方式,也是通达社情民意的必由之路。

进一步提高媒介的公信力。媒介的公信力是媒介能够获得受众信任的能力,是在长期的发展中日积月累而形成的。公信力也是“易碎品”,片面、虚假的报道有可能使媒体通过长期努力得来的公众信任“毁于一旦”。必须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媒介必须把宣传党的主张和国家的发展目标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媒介的这种社会责任优先于媒介自身的权利和自由。要加强自律。要养成尊重科学、尊重法律的良好习惯,竭尽一切努力,确保报道的真实、全面、公正和客观,使自己的报道经得起历史的经验,防止似是而非和主观臆断的报道误导受众,影响受众的正确判断。要超越市场机制。“媒介的社会公正,实际上需要一个由公众来规范的、负责任的媒介机构和组织结构来实现,而这样的机构和组织绝不能日益集中到少数大集团的手中。”[5]新闻媒介要坚持以服务大众为宗旨,防止因利益的侵蚀堕落为少数群体甚至个人舆论的工具。

进一步提高新闻从业人员的素质。首先是思想水平。思想水平决定报道的态度和水平。要熟悉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把握时代发展的脉膊,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防止 “以其昭昭、使人昏昏”的幼稚病和“记者一思考、上帝就发笑”式的故弄玄虚。二是要提升思维层次,确立唯实、动态、系统的思维方式。“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陈云语)。对事物的认识能够达到本质和事物内部联系的境界,敏锐地洞察和掌握事物内部的矛盾,从整体而不是个体与周围世界的联系上去认识把握事物,以辩证求其实;把思维过程变成多因素、多变量、多层次和多角度的统一整体,把思维的“触角”伸向各个角落,用发展的眼光发现、观察、研究新情况;善于从宏观、从全局、从整体上把握事物之间联系的多质、多变量、多层次、多向性的特点,知微知著。三是要改善知识结构。除学习新闻业务知识、媒介法律和道德知识外,还必须了解、熟悉各类知识,以使自己的报道能够经得住来自各方面的推敲。

注释:[1]李良荣:《新闻学概论》,323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2][美]沃尔特•李普曼:《公众舆论》,225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3][美]新闻自由委员会:《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15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4][美]菲利普•帕特森•李•威尔金斯:《媒介伦理学》,169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5][英]尼克•史蒂文森:《媒介的转型》,51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生态灾难 篇二

从2008年开始,中国面临了几次巨大的突发性灾难,对于灾难性报道的分析也成了热门话题,所以笔者试图用批判性话语分析,特别是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相关理论为基础,分析在中国汶川和玉树地震后国家总理温家宝在第一时间对抗震救灾的指示,以期发现中国此类报道存在的不足,如何利用话语来更好地报道突发性灾难新闻以及如何更好地做好舆论导向工作,使群众更好地了解灾情,组织一切可以组织的力量参与和奉献到灾情中。本文语料是来自光明日报的一篇新闻报道,是2008年5月13日题为“温家宝抵达四川指挥抗震救灾——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站在抗震救灾的第一线,身先士卒,带领广大群众做好抗震救灾工作”。

1 汶川灾难报道的批判性话语分析

2008年5月12号下午2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7.8级地震,伤亡人数7万左右,受灾面积达16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在地震发生后,许多新闻媒体都在第一时间报道了灾区的情况,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人也纷纷召开各抗震救灾指导会议进行会议部署,并同时发表文章,传达抗震救灾精神。

由于笔者选用的是中国报纸的新闻报道为语料,所以结合中国话语的特点和英文话语之间的区别,作者主要从“概念功能”和“人际功能”来分析语料。

1.1 概念功能分析

概念(包括“经验”和“逻辑”)功能就是向听话人传递新信息。它在所有语言使用中都存在,是一种意义潜势,因为不论一个人如何使用语言,都必须参照自己有关世界的经验的范畴(胡壮麟,2008:312)。

概念功能主要由及物性系统和语态构成。及物性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是概念功能的一部分。它不仅表明意义的选项,而且决定了结构体现的本质。

1.1.1 及物性分析

及物性即表现概念功能的一个语义系统。物质过程就是一个“做”的过程。它们表达的是某一个实体“做”某事—“对”其他实体做某事(Halliday,彭宣维等译,2010:122)。

这个过程一般用动态动词,动作者和动作目标来表示。通过分析语料1温家宝抵达四川指挥抗震救灾,按动作者不同,把其中的动词进行了分类,结果如表1所示。

通过分析语料1温家宝抵达四川指挥抗震救灾,我们发现全文一共1526个字,为了方便分析,笔者依照动作者不同分成了5类,它们分别是第一类温家宝;第二类政府、各级领导干部和部队;第三类人民群众;第四类无生命事物;第五类灾民。通过分析发现全篇新闻报道用了大量的动词,而且通过上述表格我们发现描写温家宝总理和政府各级领导人的动态词明显多于人民群众,这说明了中央领导人已经部署了抗震救灾工作,成立了一系列救灾工作组,起到了站在抗震救灾第一线的作用。除此之外,笔者还发现描述灾情发生的动词也比较少,说明此文没有过多的描述灾情发生的情况。

心理过程表示感知,反应和认知等心理活动的过程。(胡壮麟,2008:312)。通过分析,笔者发现这篇报道表示心理过程的词比较少,只有相信,想着,查看等几个,说明此语篇表示个人心理话语描写的比较少,比较注重实际描述,可以说这是个比较可取的地方,体现了新闻报道的客观性,不添加过多的主观感受。

言语过程是交流信息的过程。(胡壮麟,2008:313)。通过分析,笔者发现此语篇对言语过程的描述也不多,主要是说、强调、提出、慰问、询问、告诉等等,主要出现在温总理里的话语中,体现了作为国家总理亲历亲为的到灾区看望受灾群众,传达党和国家的问候,还一再强调有关部门必须做好灾后安置工作。保证抢险工作顺利进行。

1.1.2 语态

我们在分析这篇语料的时候,发现全文几乎用的多是主动语态,只有一处用了被动语态“学校有上百学生被埋在废墟下”。这不仅刚好体现了汉语的本体型的特点,也体现了我们国家领导人人定胜天的信念。同时,运用主动语态,还能起到很好的召唤作用,发动全体人民一起抗震救灾。

1.2 人际功能分析

人际功能包括了表达社会和个人关系的所有语言使用。(胡壮麟,2008:313)。人际功能由语气和情态来体现。

1.2.1 语气

语气表示在某个情景语境中讲话者选择了何种交际角色以及他给听话人的设定的角色。(胡壮麟,2008:314)。韩礼德认为我们最终能够确认的言语角色有很多具体类别,但最基本的只有两种:(i)给予和(ii)索取。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这篇新闻报道中主要涉及到了“陈述”和“命令”的语言功能。这是篇新闻报道,所以读者就是这篇新闻报道的听话者,“陈述”的主要“听话者”是人民群众,这里“讲话者”主要是给“听话者”陈述了灾情的信息。“命令”的主要“听话者”既包括读者,也包括各级领导干部和部队,后者体现的更加明显。例如:温总理提出的5点要求就可以看成是一种“命令”,我们必须不计一切代价保证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等等。这种“命令”的方式,使得我们各级领导干部和武警官兵可以知道自己的责任之大,我们必须坚定不移的完成任务。

1.2.2 能愿

情态系统表达人际功能。考察语篇的情态系统主要有两个目的:1)弄清说话者对话语命题真实性所承担的责任的程度和对未来行为做出的承诺或承担的义务;2)了解说话者对听话者和情景成分态度,说话者与听话者之间的社会距离和权力关系等。在英语里,除了情态动词,情态形容词和情态副词之外,人称代词、实义动词、时态和直接、间接引语等都可表达情态意义(辛斌,2005:75)。

笔者对所研究的语料的能愿动词进行了分类,分类结果见表2。

通过上述表格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这篇报道用的能愿动词不多,而且表达程度中和表示否定程度的能愿动词都没有,笔者分析发现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报道题材为叙述和描述为主。这篇报道主要是以叙述性为主,主要是记述了总理得知地震后,如何马上赶赴灾区,成立救援工作组,如何亲临灾区,慰问当地灾民。没有对总理的直接话语进行转述。所以都是比较客观的描述,很少有能愿动词。2)低程度的能愿动词的使用,说明了总理对地震发生后的状况也是忧心忡忡的,情况是不容乐观的。3)本文主要用了表示高程度的能愿动词“要”,在文中前前后后一共出现了14次,而且主要是出现在总理提出的5点要求中,体现了总理对于救援任务之坚决,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和武警官员必须不惜一切代价抢救人民生命和财产。这14个“要”,让读者顿感信心倍增。4)本文没有出现一个表示否定的能愿动词,说明抗震救灾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没有任何的消极意义。全体人民必须团结起来,齐心协力抗震救灾。

通过分析笔者也发现,在高程度能愿动词中除了“要”以外,都没有其他能愿动词,例如“应该”、“必须”等等,笔者认为加上这类能愿动词,能更好的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也能更好的表达党和政府做好这项工作的决心和信心。

前文中也提到,人称代词的使用也能表达一定的情态意义。许多语言里,人称代词的选择往往受到交际双方的社会地位、权力关系和亲疏程度的限制。例如,汉语里你们和我们,你和您等都有意义上的不同。英语中第一人称复数在使用上有外包和内包两种用法。前者可产生疏远对方的效果,容易使对方觉得受人摆布。而内包用法通常旨在拉近与听话者的距离,给人一种平等参与、休戚与共的感觉。不过我们也看到,这种用法经常会被权力人物用来创造一种意识形态效果,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辛斌,2005:75)。这2类用法被美国总统在其竞选中频繁使用。中文中使用人称代词也有类似的效果。

笔者通过分析发现,全篇文章一共出现了4个“我们”,而没有出现一个“你们”,这体现了总理始终都是和人民站在同一战线,没有让人产生疏远感。他认为,只有军民齐心协力,我们才能战胜灾难。这属于内包的用法。除此之外,文中要表达“你们”含义时,一般都用“人民”来替代,而代表“我们”含义时一般用“政府”来表示,这不免又给人一种距离感,这也许也要归因于中国的文化是阶级文化,人们很注重自己在社会中与他人的关系。

2 结束语

通过上述分析,笔者发现运用批判性话语来分析灾难性报道还是有可取之处。笔者首次用话语分析的理论解读中国媒体的报道。本文主要从及物性,情态,语气等方面对语料做了较为详尽的剖析,发现中国的灾难性报道分析有许多可取之处,比如通过使用动态词,就很好的表明了中央和政府已经做出了抗震救灾的指示,希望人民群众团结一致,共度难关。

参考文献

[1]辛斌.批评语言学:理论与应用[M].上海: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2005.

[2]胡壮麟.语言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2008.

3.小水坝引发更大生态灾难 篇三

小水坝之灾

两位研究者比对了中国怒江支流上已经建设的31个小型水坝的环境影响,和计划建在怒江干流上的四个大型水坝的潜在影响。他们发现,在14类影响中,小型水坝有9类影响超过大型水坝。也就是说,小型水坝可能会对生态系统和自然景观带来比大型水坝更大的威胁。

其实,不单单是国外专家关注到了小水坝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威胁。国内知名环保专家、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这些年一直在我国进行生态环境破坏情况的有关调查,其中水利工程对环境的影响是他调查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调查中他发现,在我国的很多地方,尤其是西南等河流落差较大的一些省份,盲目修建小水坝、小水电给当地带来了比较严重的生态灾难。

马军说,几十年来,我国很多地方一直鼓励发展小水电,但是很多小水电所建造的小型水坝一般都是采用“引流式”设计,它们通常需要建设数公里、甚至数十公里的引水渠,将绝大部分水流引至发电站,从而导致下游河道水量减少,大大影响河流的自净能力和生态。虽然大部分引流式水电站最终都会将大部分水回送至下游河道,但中间段水量大幅减少已经成为现实,更为严重的是,在很多水量不太大的河流,河水全部被引流到了引水渠,在大雨时节以外,剩下的只是干涸的河床。

“在这样的情况下,不仅河流中的鱼类无法幸存,整个河流的生态也被彻底破坏。”马军表示。

更为严重的是,在很多落差较大的河流,水电开发常常采取梯级开发的方式,结果是河道被分割为多段,多段河流出现长时间干涸。

凯利·凯博勒和迪斯里·图罗斯在对怒江的一些支流进行调研时看到的也是相同或者相似的现象。

小水坝危害被忽视

凯利·凯博勒指出,虽然大型水坝往往因不良的社会、环境与政治影响引发争议,但中国和很多其他国家当前的政策都鼓励发展小型水力发电行业。但小型水坝具有隐性的有害影响,尤其当这种影响通过多个坝址获得累积的时候。不过,这些影响并未被充分重视。

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姜加虎对记者表示,河流是个统一的生态系统,如果河流的水长期干涸,其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崩溃。

姜加虎认为,这些年我国小水坝泛滥并给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影响与政府的政策也有很大的关系。多年来,我国一直鼓励发展小水电,但是在科学布局、规划以及生态方面的关注并不够,因此在有的地方就造成了比较严重的后果。

迪斯里·图罗斯认为,中国小型水坝项目缺乏监管,各项目间也缺乏交流,这使得小水坝对环境的有害影响可通过多个坝址得以倍增和累积。他们建议,为了减轻小型水坝的有害影响,应对能源开发进行综合规划。

警惕大坝小坝叠加破坏

马军表示,小水坝数量众多,并且常常建在河流的上游,这些地方常常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有的生态环境还极为敏感和脆弱,如果从建造数量的总体来看,小水坝在很多方面对生态的破坏比大坝更为严重具有一定的道理。不过他也表示,从某些角度来看,大坝所能够造成的一些影响依旧是小水坝不能比的。

“例如大坝常常移民众多,劳民伤财的规模远远大于小水坝,另外,小水坝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常常只局限于一个支流,对整个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一般不会有毁灭性的后果,但是大坝的建设有时要影响到整个区域的物种,极有可能会造成一个地方一些物种的彻底灭绝。”因此马军表示,也不能简单地说小水坝对生态的破坏比大水坝更为严重。

“其实,不管是建设小水坝,还是大水坝,都应该合理规划,做好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充分评估,避免过度开发。”马军表示,唯有如此,才能尽量减轻水坝修建对生态环境的威胁和破坏。

在我国大水坝和小水坝对生态的影响常常是叠加的。怒江就是一个典型,起源于青藏高原的怒江流经中国、缅甸和泰国,是东南亚地区重要的国际河流之一。目前,怒江流域已被大自然保护协会和保护国际基金会认定为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怒江的部分流域还被指定为世界遗产地,保存着许多少数民族文化遗产。

迪斯里·图罗斯等人的实地调查显示,仅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就存在近100座小型水坝,这些水坝缺乏监管,相关决策由省级或者其他地区级政府做出。同时,有关方面还计划在怒江干流上建设13座大型水力发电水坝。如果不得到合理的管控,等待这些大水坝建成以后,它们和已有的小水坝对整个怒江流域的生态破坏将是灾难性的。

4.灾难片影评 篇四

《后天》:本片描绘了温室效应造成气候异变,地球陷入第二次冰河世纪的故事。丹尼斯·奎德扮演研究气候变化的科学家霍尔教授,他根据观察和研究史前气候的规律,提出严重的温室效应将造成气温剧降,地球将再次进入冰河时候的假设。结果,这个预言变成了现实,龙卷风、海啸和暴风雪接踵而至,人类陷入了一场空前的末日浩劫。哈尔教授告诉美国总统向全球宣布北纬30度以南的居民从赤道附近撤离,以北的居民要做好保暖。与此同时,哈尔得知他的儿子山姆不顾危险居然一个人前往天灾侵袭中的纽约营救女友,他也奋不顾身地前往冰雪覆盖下的北方地区进行救援„ „

觉得这部电影挺温馨。在救援与被救的过程中,电影细腻地交织了父子之间的动人情感和大灾难下人们所表达出来的真挚感情。不管是Sam救同伴,还是Jack救儿子的勇气,都令人感动。同时这对于我们也有很深的教育意义。看了《后天》,才明白如果人类肆意妄为,地球总有一天会不堪重负,像冰河世纪一样的灾难并不遥远。只有从现在开始,好好保护环境,才能同时确保人类的未来。这是看完这部片子最大的收获。

《2012》:杰克逊·柯蒂斯带着孩子去黄石公园度假游玩,却发现曾有美好回忆的湖泊已经干涸,而这个地区也成为了禁区。充满疑惑的他在黄石附近的营地偶然认识了查理。查理告诉他由于人类历史上最大一次太阳爆发的影响,地球自身的平衡系统已经面临崩溃,人类即将面临空前的自然灾害。查理说有些国家已经在联合秘密研制并建造可以躲避这个灾难的飞船。杰克逊以为他是个疯子,就一笑而过走开了。

然而第二天,灾难就发生了。强烈的地震,巨大的火山爆发让眼前熟悉的家园变成了人间炼狱。在地球的其他地方,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也以前所未有的规模爆发。杰克逊和众多家庭一样踏上了求生之路。面对全球性自然灾害不知何去何从的他突然想起查理提到过的方舟和地图,于是决定前往方舟基地寻找生存的机会„ „

《2012》带来的感觉无疑是震撼的,其中展现的人性的光芒更是令人欣慰。在大灾难面前,能够跨越个人的生死,跨越国家的界限,互帮互助,团结一心,这无疑让人在惊叹于自然的无情的同时又倍感温暖。但但这部片子过于注重特效,细微之处还不如《后天》更能打动人心,恐怕这也是美中不足之处吧。教育意义与前者倒是差不多的。

《后天》和《2012》的差异之处:

1.《后天》的灾难只是大降雨雪,冰河世纪,并不如《2012》全面地震、火山爆发、大发洪水来得严重。这也反映出我们的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以至于料想的后果越来越严重。

2.《2012》特效进步了,情节不如《后天》

3.《后天》主要是从亲情入手,刻画了父子、同伴之间生死与共的情感,《2012》是从“大爱”角度来讲的,着力刻画“救世主”的形象,但其刻画的并没有《后天》成功,而且故事的感染力也没有《后天》强。

5.灾难作文500字 篇五

在某地方的一个硬井盖下的施工人员,因吸收了井里的有害气体昏倒在洞里生死未卜。这时,这路过的一个市名发现了这情况后。马上打了119,半山中队出动了两辆消防车,到了事故出发地段后。立刻开始了营救,可是有害气体每一次都给消防员来了个下马威!

但是,这一切都是难不倒我们消防员。消防员便用发电机把强力风扇放在井口一米处的地方,把毒气吹走,然后把刚从花鸟市场那边中队送来的两百多瓶氧气,再加上自己中队的一百多瓶氧气就有三百多瓶了,就这样轮翻进攻,因为我中队没有测毒气,所以不能知道洞里有多少毒气,我中队就向大中队请求支援,说明情况后,大中队带来了所有物品,到达后,先用测毒气,再穿上防毒衣服和面具,到井下去了,因为井口很小,消防员很难转身,而且他的双臂已经在两边的壁上开始摩擦,消防员就用力把人拉了上来。

这时,已经过去一小时了,另一名施工人员在危险中,最后消防员就利用一分一秒的时间来救人,就这样一个小时又过去了,终于另一名施工人员成功获救。

6.灾难小学作文 篇六

有一天,我正玩的高兴时(玩美食大战老鼠),突然一阵光又把我吸进去了,我醒来之后,看见这里可怕极了,我简直不敢相信,美食岛居然变成一座孤岛了,而且美丽的地方都变成可怕、难看的地方了。突然有人来了,我惊讶着说:“米苏你怎么脸都是灰尘啊,还有几条伤疤呢,美岛怎么变成一座孤岛了?”

米苏哭着说:“我们原来是住在美丽的美食岛的,可是自从邪恶的幽灵王复活之后,幽灵王就派来一群幽灵小兵来攻打我们,我只能让你来了。”我说:“没关系。”米苏接着说:“我送你一些铠甲,有火、冰、木、金、土、光铠甲。”我选了冰之铠甲,米苏选了光之铠甲,李松能说:“我还有一些战友,雷米和法比亚。”米苏说:“那你们要什么铠甲,有火、木、金、土铠甲。”雷米说:“我选火之铠甲”雷米说:“我……

7.灾难新闻的人文关怀 篇七

灾难新闻是新闻报道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我国灾难性事件不断, 尤其是重大的灾难性事件, 这些都考验着我国的媒体及其从业人员, 如何报道灾难, 如何在灾难中体现人文关怀。

(一) 灾难新闻的定义

灾难新闻, 就是指给人类带来灾难的事件的报道。灾难因成灾原因不同, 一般可以分为自然性灾难事件和社会性灾难事件两类。自然性灾难事件是指由自然界的人类不可抗力而导致的重大事故或灾害, 如地震、台风、水灾、火山爆发等;社会性灾难事件是指人为因素或各种社会矛盾而导致的重大突发事件, 如恐怖活动、战争、矿井瓦斯爆炸、交通事故等。

(二) 灾难新闻的特点

与一般的新闻事件相比, 灾难新闻有其独特的特点:

(1) 意外爆发, 具有突发性。灾难性事件的可怕之处就在于它的突发性, 人们往往无法预测灾难何时降临。有的事件的发生尽管有一定的事前预兆, 但也因各种原因, 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

(2) 矛盾集中, 具有冲突性。无论是哪一类突发事件, 都是各种矛盾的尖锐对立, 它的发生都表现得十分强烈和极端, 或者表现为人和自然的冲突, 或者表现为各种社会矛盾的冲突、激化。

(3) 后果严重, 具有破坏性。灾难之所以称之为灾难, 就在于灾难的严重破坏性, 灾难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和正常的社会秩序造成严重的损坏, 对社会产生极大的破坏性, 甚至对社会稳定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4) 影响广泛, 具有社会性。重大的灾难性事件尽管发生在一时一地, 但由于它的后果严重, 危害性大, 往往会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关注, 甚至牵涉各方面的利益。无论是自然灾害, 还是社会性突发事件, 它对于社会群体或个人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力, 大家都比较关注这类事件。

二、灾难新闻的人文关怀

(一) 人文关怀

新闻的人文关怀, 主要指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注, 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各种需求的肯定。它以人为本, 集中体现了对人的关心和尊重。它不仅着眼于生命关怀, 而且着眼于人性、精神、情感和道德的关怀, 把人的生存、人的作为、人的发展当作考察一切事物的价值取向。

在当代, 人文关怀的实质是确定人的主题性, 从而确立一种赋予人生以意义和价值的人文价值关怀。体现在新闻报道中, 人文关怀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注, 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和对人类的明天的思考, 它关怀的是我们人类的和谐发展, 体现了对所有生命的怜悯和新生载。在新闻报道中努力体现人文关怀, 是时代的要求, 是现代文明的要求, 是一个媒介所必须有的社会责任之一, 也是媒体文明和成熟的重要标志。

(二) 灾难新闻报道所存在的问题与人文关怀

目前, 我国传媒在灾难新闻的报道上已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但同时在灾难报道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1) 从非人性、猎奇的角度出发, 只关注灾难本身, 片面追求感官效果。例如, 那些血腥、恐怖的场面具有强烈的感官冲击力, 一些记者片面认为, 这些画面才是好新闻, 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 对这些场面不遗余力地加以夸大、渲染, 令人毛骨悚然。

(2) 单纯考虑报道任务, “为新闻而新闻”的强盗式采访。由于灾难性事件的特殊性, 灾难事件的当事人一般不愿意接受记者的采访, 但有些记者不顾当事人的感受, 硬逼迫当事人或者其亲人开口叙说不堪回首的灾难, 对当事人或者亲人造成严重心理伤害, 无异于在伤口上撒盐。

(3) 用词轻薄, 缺少人文关怀。由于灾害新闻往往现场惨烈、影响广泛, 尤其是作为新闻主体的“人”, 在灾难新闻中处于“非常态”的情景, 而这种“非常态”常常是人们不愿意示人的, 媒体对当事人“非常态”情景的公开展示将会使当事人受到进一步伤害。然而, 有些媒体在灾难新闻的报道中却极尽渲染之能事, 用词轻薄, 玩弄辞藻, 对受害 (受伤) 者缺乏起码的同情, 甚至幸灾乐祸, 浅薄、低俗。

对灾难性事件报道的种种不良表现, 使媒体公信力、美誉度下降;形成信息误导, 不利于社会稳定;侵犯公民隐私, 容易引起法律诉讼;缺少人文关怀, 对当事人及其亲人, 特别是未成年人造成难以消除的人生阴影;迎合少部分人的低级趣味, 成为违法犯罪的诱因。

三、灾难报道中如何体现人文关怀

(一) 新闻制作方面的体现。

人们常说“看书先看皮, 看报先看题”, 可以说新闻标题是一则新闻的眼睛。但灾难新闻的标题还要体现人文关怀, 用语要平实, 不可轻佻, 不能为了追求生动、抓人眼球而抛弃人文关怀。除此之外, 还可以在报道方式和报道视角中体现人文关怀。报道方式的选择要根据报道内容的需要而定, 并且灵活多样地同时采用多种报道方式。一般说来, 越是选题重要、报道规模大的报道, 越需要组合运用多种报道方式。

我国进行灾难报道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传播信息、公布事实、澄清视听、释疑解惑、总结经验教训以及警戒后人。所以必须以此为衡量的尺度, 把公众利益、受害 (受灾) 者的利益和社会效果放在首位, 选择灾难新闻报道的角度。

(二) 受众方面的体现

从受众的角度看:

一是要尊重受众的知情权, 全面报道灾难, 不夸大, 不隐瞒。媒体应该满足受众了解信息的需要, 受众对于灾难事件本身、受难者以及由灾难引发的政府行为都有知情权。在灾难发生的初期, 由于涉及个人安危和切身利益, 受众非常警觉、慌张, 要尽可能提供任何和该事件相关的真实信息, 随着事件的进展, 受众不再满足于简单的信息传递, 他们对灾难的背景、意义和影响等深度信息产生兴趣。

二是要尊重受难者及其家属, 避免造成二次伤害。灾难事件发生后, 受害者及其家属往往在一定环境下、一定时期内心理和情感非常脆弱, 有些记者在采访时全然不顾当事人及其家属的感受, 让受害者及其亲属一次次地进行痛苦的回忆和描述, 甚至冷酷地问:失去亲人后有什么感受?还有就是事后对灾难过多的、不讲方式的描述和对受难者血淋淋的不幸和血腥化的场面的细节化曝光, 这无异于在伤口上撒盐, 对受难者及其家属造成了“二次伤害”。对于其他受众来说这样的报道也同样会引起反感。

三是要加强信息服务功能, 为受众提供认识与应对灾难的科学知识。灾难的发生突如其来, 给人们的正常生活带来无法估量的影响, 人们迫切需要掌握一些有用的信息以应对突变的现实。例如, 逃生、防疫等等, 媒体应该细致入微的提供这样的信息, 以便人们采取必要的防范与应对措施。例如, 针对我国矿难事故多发的情况, 新浪网开设了相关知识的专栏如“井下发生爆炸该如何自救”, 新华网也开设了“救生常识”等栏目, 普及民众对于灾难的认识。

(三) 媒体自身方面的体现

从媒体自身的角度看:

一是媒体内部“把关人”要充分发挥职能, 严格把关, 严禁有违新闻道德伦理的字词、画面、影像和大众见面。新闻媒体作为“把关人”, 起着主体选择的作用。作为稿件见报的第一道把关人编辑, 在审稿过程中必须代表社会和受众的利益, 本着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以事实、政策、法律以及社会伦理道德等规范为依据进行把关, 才能最大限度地行使媒体把关人和社会把关人的神圣使命。

二是提高媒体从业人员的人文素养, 深化媒体自身对“人文关怀”新闻理念的认识。对于人文关怀, 当代的媒体和一些从业者已经达成了共识。能否在突发性、灾难性新闻中发出最快的最能打动人心的新闻是对媒体实力的一大考验。与记者、编辑以及媒体在新闻竞争中的成就感比起来, 更重要的是人文关怀, 这是一个媒体文明和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现在越来越多的媒体关注人文关怀, 这样的报道固然会冲击受众的固有观念, 使受众由好奇而发生同情之心和责任感。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一些媒体为展现人文关怀而进行“人文关怀”。虽然媒体在对人的关注中不断努力探索, 但并没有把人文关怀贯穿于整个新闻传播过程中。媒体从采访、选题到表现内容、表现形式的选择都存在一些非善意的因素。例如, 在对遇难者家属的采访中, 我们时常会看到这样的画面:记者伸过话筒就问, 谈谈你失去亲人的感受好吗?请问你的妻子是从哪个窗口跳下去的?……这样的方式, 这样的提问, 不仅反映出人文关怀的缺失, 更是对当事人和广大受众的伤害。

在灾难报道中, 不断强化人文关怀, 正是我们媒体和媒体人应该不懈努力和永恒追求的目标。强化灾难报道的人文关怀, 媒体就必须从人性角度审视灾难, 关注灾难中的生命, 关注灾难中人的行为、困境及精神状态, 自觉承担起关怀者的角色, 将对生命的尊重理念和富有人性、温情的表现方式, 贯穿在灾难报道的每一个环节。把握好在灾难报道中要体现人文关怀的核心。

参考文献

[1]沈正斌.解读传媒——传媒生态与新闻生态研究 (第1版) [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5.

[2]田刘, 王欢院.注意和防止灾难新闻报道中的负面影响[J].今传媒, 2007 (12) .

[3]郭小平.要以人文关怀为价值归宿[J].新闻爱好者, 2002 (9) .

[4]左中甫.灾难报道的多维思考[J].新闻爱好者, 2002 (9) :7.

8.福克式灾难 篇八

1915年2月的一天,4架德国战斗机正在执行巡逻任务,突然,一架法国战斗机迎面冲来。德国飞行员轻蔑地望着这架飞机,想等它飞到侧面再射击。不料,这架法国飞机却突然从螺旋桨里射出一条黄色的火焰,德国飞行员还没弄清是怎么回事,一架德机已被击中,拖着浓烟烈火坠向地面。

见此情景,另3架德机上的飞行员吓得目瞪口呆,慌了手脚。法国飞机直冲向另一架德国飞机,又从螺旋桨中冒出阵阵火光,打得德国飞机当即在空中爆炸。剩下的两架德国飞机见势不妙,赶紧掉头就逃。

这样的空战发生了好几次,不少德国战斗机被这种新式的法国战斗机击落。“法国新式战斗机来了,快跑!”德国飞行员只要一见这种新式飞机,就恐惧地高声叫喊。

德国派出许多情报人员,在法国千方百计地刺探有关这种新式飞机的秘密。可是,由于法国对制造这种新式飞机的技术严格保密,德国情报人员一无所获。他们只知道这种飞机名叫“莫拉纳-桑尼埃”,它的机枪确实安装在飞机的头部。机枪发射子弹的速度是每分钟600发,而双叶螺旋桨的转速是每分钟1200转,机枪子弹怎能穿过旋转的螺旋桨叶呢?德国人百思不得其解。

1915年4月28日,法国飞行员加罗斯驾驶的一架新式战斗机在空战中被德军地面炮火击伤,飞机迫降在德国境内。当加罗斯准备把飞机烧毁时,德国兵冲上来将他捉住。

德军缴获了飞机,如获至宝,立即派重兵护卫,把飞机送到德国福克飞机公司进行研究。“法国飞机的机枪上装了射速调节器,怪不得子弹打不着螺旋桨。”飞机设计师福克研究了这架法国飞机后,茅塞顿开地说。福克经过精心设计,制成了性能更优良的同步机枪,将它装在德国“福克”式战斗机的正前方。

9.轻谈灾难作文 篇九

“最初,没有人在意这场灾难,这不过是一场灾火,一次旱灾,一个物种的灭绝,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这场灾难和每个人息息相关。”

不愿去轻谈灾难,因为这个词的背后满是泪水和疮痍。人类历史上几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夺走了成千上万的生命,霍乱,鼠疫,埃博拉病毒,大地震......直到离我们最近的新冠肺炎。灾难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折磨,更将恐惧的影子洒在每个人身边,让生离死别的种种人间悲剧给一个民族以阴霾。灾难面前,我们被迫承受生命无法承受之重,接受命运的玩弄。当清早打开手机,红色的数据不断增加,一种窒息的无力感几近将我们压垮。

灾难让一些东西变得微不足道,比如金钱和娱乐,却也让一些美好的东西更加闪光,比如爱。

当我们努力从一个个废墟中爬起,去重建秩序,拨开阴霾。当阳光久违地恩赐大地,人们逐渐从恐惧和震悚中脱离,不禁想起,灾难到底带给了我们什么?

从的澳大利亚山火到的新冠肺炎,无不为傲慢的人类敲响了警钟。山火持续数月,正是人类无节制地破坏自然,导致极端天气急剧增多,才招致了这样的恶果,而一只野味引发的肺炎更是警醒我们应该与动物和谐相处,保护自然生物。灾难让我们感受到了自然的.愤怒和强大的威力,推动着人类敬畏自然,珍惜自然。

“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作为补偿的。”灾难的幸存者们,以历史为书,重新建构着更加完善的世界。的非典,为这次中国重新面临冠状病毒,快速做出决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无疑也对医疗系统的完善起到了促进作用。

灾难似巨大的蒸笼,蒸出了血与泪,蒸出了一些人面对生死的丑恶自私,也蒸出了血浓于水的同胞情,蒸出了人类直面死亡的勇气。无疑,社会矛盾在短时间激化,各类言论暗流涌动,暴露了许多社会的“病根”。有人在超市疯抢必需物资,有人贴出告示不让医护人员回家,有人不分地清白砸鄂牌车辆,有人在国家接留学生回家时冷言嘲讽......我惊叹于各色的言论和疫情暴露出来的真实的人心。然而医护人员不分黑夜与死神作战,将个人得失置之度外;志愿者们冒着巨大的风险运输物资;方舱的建设者们夜以继日,突破体能的极限;社会各界凝成一股绳,用爱铸成桥梁......山川异域,风月同天,这场灾难让我们懂得,没有人,没有民族可以独善其身。无数同胞的勇气和无私为我们赢来了救赎,正是他们,诠释了生命的珍贵。

春暖花开不是真正的春暖花开,只有当每一个人都不去选择遗忘,而是去铭记灾难之于我们的意义,数月的努力和汗水才没有白费。我们需要歌颂,需要英雄,但更需要切实的改变。医师的待遇能否得到更好保障?医疗系统的应急能力是否能趋于完善?我们是否对每一位同胞都保有善意?我们是否将对医者的敬意刻于心底,而非只是在需要的时候叫他们白衣天使?我们是否不再会盲从于纷杂的信息而保有理智的判断......

10.灾难的英语作文 篇十

There are many natural disasters, such as floods, droughts, earthquakes, storms and some new disasters, such as earthquakes. On May 5, an earthquake occurred in Sichuan Province, killing many people. This is our pain.

More and more people realize that those natural disasters have a great relationship with what we do to nature, such as cutting down trees and polluting our living environment. What we have done has changed some things. Natural disasters are happening.

We urgently need to stop destroying them and do our best to protect them, so as to make them a lovely and livable place Place, because we have no place to go and survive except now.

11.增长灵灾难 篇十一

“斑点!”贾铃高兴地喊,斑点立刻扔下瓶子摇着尾巴跑过来。

“咦,这是什么?”丁奇捡起瓶子看着上面的字:增长灵。

“什么是增长灵?它有什么用?”贾铃也好奇地凑过来。

“让我看看说明。”丁奇念着瓶上的字,“将本品滴在植物根部,可以让植物超速生长。”

丁奇跑到一棵小树前,将瓶子里的液体滴在小树根部,真不可思议!小树迅速地长出了茂盛的枝叶,连树干都长粗长高啦!

“太好了!有了这瓶增长灵,我们可以为幻想城的绿化出大力了!”丁奇兴奋地说。

“我们给更多小树滴上增长灵吧!”贾铃迫不及待地说。说干就干,他们把路沩和学校的小树伞滴了个谝。

“瞧这记号,说明这棵树是我种的。”贾铃指着学校里一棵小树说,“可增长灵用完了,怎么办?”

丁奇把瓶子倒扣在树下说:“瓶子里剩下的药水,会流到小树根部的。”说完,他俩高兴地回家了。

第二天早晨,丁奇背着书包打开门,却发现门外漆黑一片,他奇怪地问:“妈妈,天怎么还没亮呀?”

妈妈伸头朝窗外望了望,摇摇头说:“不知道!你干脆打着手电筒上学吧。”

丁奇打着手电筒出门了,他四处照了照,路上不知什么时候出现了许多参天大树,密不透风的树叶把天空遮得严严实实,树干粗得惊人,要十几个人才能合抱住!

“难道我家搬到了原始森林?”丁奇摸不着头脑。

因为树太大,大街上拥挤不堪,枝叶严重堵塞了交通,只有公路正中间可以勉强通车,司机们急得直按喇叭。

突然,一根树藤将丁奇绊倒在地。于是,丁奇干脆像《人猿泰山》里的泰山一样,荡着树藤来到了学校。教室里没几个同学,连一向准时上早自习的林老师也不在,大家一定都被突如其来的树林困住了。

贾铃向丁奇诉苦:“今天上学就像玩冒险游戏……”

这时,陶校长匆匆走进教室,表情严肃地说:“同学们,这节课你们自习吧,林老师的家被周围的植物围困了,暂时不能来上课了……”

贾铃着急地问:“丁奇,今天怎么了?到处都是参天大树?”

“反正不能上课了。“丁奇皱着眉头一把拉着贾铃。“走,我们去调查一下!”

他们来到学校的一棵大树边,贾铃大叫起来:“快看,这树皮上有个记号,好像是我种的那棵树!怎么?一夜之间变这么大?而且它的枝叶还在不断地长!”

“我看看,哎哟!”丁奇:窿忙跑过来看,却被什么东西绊了一跤,他拾起来一看,是昨天放在小树下的增长灵的瓶子。

“增长灵……”丁奇看着这个小瓶子,又看了一眼还在不停生长的大树,讷讷地说:“增长灵可以让植物超速生长,难道……”他连忙往家跑去,贾铃也尾随其后。

丁奇的爷爷万能博士正在实验室里,他是幻想城的大发明家。万能博士不停地拿起药剂往一个烧杯里倒,不时地闻一闻,忽然他端起烧杯,兴奋地说:“哈哈!应该成功了!我去把增长灵拿出来试试!”可是他找遍了整个实验室,也没找到。

“咦,我发明的增长灵到哪儿去了?”万能博士正在窗台上找,一枝正在生长的树枝不偏不倚,正好打在他头上。

“哎哟!我窗外不是一棵小树吗?怎么一夜之间长这么大……”说到这里,万能博士惊恐地张大了嘴,“糟!一定出事了!”他急匆匆地向门外冲去。

“砰!”万能博士正好与跑得满头大汗的丁奇撞个满怀。

万能博士大喊:“快让开,我有重要的事……”

丁奇也焦急地说:“爷爷,我的事也十万火急啊!”他把那个小瓶子放到万能博士眼前。

万能博士吃惊地拿过小瓶子,严肃地说:“这个增长灵是我刚研制出来的新药,可以加速植物生长,但经过试验发现它不能控制植物细胞分裂,有巨大的副作用。你怎么拿到的?”

丁奇连忙解释:“是贾铃的宠物狗斑点衔来的,我们本想做好事,没想到……”随后赶来的贾铃也抱歉地低下了头。

万能博士打断他的话:“谢天谢地!我刚好研究出了控制素,它可以中和增长灵。”

“太好了!爷爷,我们来帮您吧!”丁奇和贾铃跟着万能博士走进实验室。

第二天,丁奇和贾铃发动同学们把控制素滴在疯长的大树根部,“原始森林”很快不见了,天空重新露了出来,幻想城又沐浴在灿烂的阳光中……

12.作为奇观电影的灾难片 篇十二

周宪先生认为:“所谓奇观, 就是非同一般的具有强烈视觉吸引力的影像和画面, 或是借助高科技电影手段创造出来的奇幻影像和画面及其所产生的独特视觉效果。”2奇观电影, 简言之就是那种画面或影像的表达具有极强的视觉震撼和冲击的电影。奇观电影最大的特色就是文本中奇观的呈现, 而且很多时候奇观的呈现往往游离于叙事之外而获得了相对独立的审美价值, 灾难片尤甚。周宪先生把电影的奇观分为几大类:第一位动作奇观, 即是由人体动作所构成的各种惊险场面和过程;第二为身体奇观, 即是电影当中作为观看对象本身的身体呈现和展示;第三为速度

被逐的路上, 居然还在想着曾经的甜蜜……

维度3.痛苦回忆:车过淇水, 水花无情地打湿车帷, 回忆再度将我淹没。自从嫁给你, 忍受了多少的贫苦酸辛。干不完的活, 挨不完的打骂, 无处诉说的悲凉……只能默默咽下苦涩的泪水。

维度4.今时感慨:车过淇水, 一切都已成为过去。说什么白头到老, 到老了还不是只剩下哀怨;说什么海誓山盟, 到头来还不是说散就散!淇水滔滔尚有岸, 沼泽漫漫亦有边, 我的痛苦缘何就无边无际、无休无止?罢罢罢, 既然恩断义绝, 不想也罢……

很明显, “车过淇水”的那一瞬间, 就是《氓》赖以叙事的“原点”。几度回忆、几度感慨, 均触发于这一原点, 如同生长其上的枝蔓;时空的流转、故事的演进, 始终维系于“我”之心绪, 看不出心理变化之外的物理长度。

与此相似, 《邶风·谷风》也是对弃妇心理的“摹仿”, 其叙事原点, 也是被逐的路上;从婉言相劝、恳请挽留到被“薄送我畿”、若有所悟, 从追述自己勤勉持家、救助邻里到恩爱成仇、终将被逐, 时空流转与故事演进始终凝结于复杂的心绪之上。再如《豳风·东山》, 以“我徂东山, 慆慆不归。我来自东, 零雨其濛”贯穿全篇, 营造了一个细雨蒙蒙、独行旷野的“归途”意象, 也为故事的展开创设了一个叙事原点。首章之对奇观, 即是电影中人或机械的运动速度呈现的奇观;第四为场面奇观, 即是影片中的各种场景和环境。包括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虚拟景观。上述这一系列“奇观”的归纳和总结, 在灾难片当中均有充分的表达。

首先是动作奇观。以好莱坞为代表的类型片, 虽然每一种类型均具有其区别于其他类型的独特范式和鲜明特征, 但是不同类型之间往往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 出现了类型的融合与杂糅。灾难片与动作片的杂糅是最为常见的, 而动作片又以动作的展示见长, 由此, 灾难片中也就有了动作奇观。灾难片往往表现出这样的类型范式:灾难来临, 英雄拯救。每一部灾难片中均活跃着一个或几个具有超人本领的英雄, 在危难之中担当起拯救人类或者家人的重任, 而英雄人物的拯救行为又依赖与一定的动作来完成, 因此, 灾难片中有动作奇观就不足为奇了。好莱坞灾难片《空军一号》 (1997) 中, 越战军人出身的总统为了拯救自己的妻儿以及飞机上的工作人员, 与恐怖分子斗智斗勇, 其中的枪战、打斗以及片尾高空缆绳滑行施救的过程, 动作的展示惊心动魄, 极大地刺激了观众的神经。

其次是身体奇观。从理论渊源上追溯, “身体奇观”的表述最早当属劳拉·穆尔维, 她是从女性身体被观看这个角度进行阐释的。在《视觉快感与叙事电影》一文中作者这样写道:“决定性的男性注视将其幻想投射到女性形象上, 后者因而被赋予了风格。在她们传统的表现癖角色中, 女人同时被观看和展示, 为了强烈的视觉和色情冲击力, 她们的出现被编码, 以便能够说他们包含待观看性。被当作性欲对象展示的女人是色情景观的主旋律……主流电影巧妙地将景观与叙事结合起来 (然而, 请注意在音乐歌舞表演中, 剧情流动是如何打断的。) 。正常叙事影片里, 女人的在场是不可或缺的景观要素, 不过, 她的视觉在场往往不利于故事情节的发展, 往往在色情注视的瞬间冻结了色情流动。”3这里, 影片中的女性是作为男性色情观看的对象出场的,

行军生活的悲苦回忆, 二章之对眼前景象的破败感触和即时再现, 三章之对妻子盼归的深切假想, 末章之对新婚之日的温暖回味, 都滋生于“我” (一个从军多年、解甲归田的士兵) 之内心, 没有跳出“归途”这一现实的叙事原点。

又如《王风·黍离》, 以“途径镐京”为叙事原点, 景由“彼稷之苗”、“彼稷之穗”到“彼稷之实”, 恍惚之间仿佛穿越了浩浩时空;情由“中心摇摇”、“中心如醉”到“中心如噎”, 在不知不觉中步步深入, 在虚的景物变换和实的情感滋长过程中展开叙事, 时间之推移、空间之转换, 最终只是心理之微妙变化。这些作品, 无疑都从不同程度体现了原点叙事的特征。

参考文献:

[1]白承锡.《诗经》之心理描写新探.第六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年.

[2]傅延修.先秦叙事研究——关于中国叙事传统的形成[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9年.

作者简介:

吴建新, 男, 汉族, 1973年生于甘肃武威, 现任教于酒泉职业技术学院基础教学部, 高校讲师, 文学硕士, 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

女性的身体是作为一种奇观呈现在剧中的男性角色和银幕前的男性观众面前的, 而且, 因这种身体的奇观具体呈现往往会使叙事出现暂时的中断和游离。而电影中的男性角色, 劳拉·穆尔维认为, 男性观众对他的观看表现为“认同”。因为男性观众跟男性主人公一样, 两者都把片中的女性主人公当作共同的性欲对象, 男性主人公是男性观众的银幕替身, 男性主人公对世界和女性主人公的征服都会让男性观众获得某种替代性满足。对男性观众而言, “男影星的魅力特征因而不是色情注视对象的特征, 而是在镜子面前辨认的最初时刻构想的比较完美、全面、强大的理想自我的特征。”4这里, 无论电影中的女性主人公还是男性主人公, 劳拉·穆尔维均是以男性观众的视点来审视的。回到灾难片文本中, 由于活跃着大量的男性英雄, 而且这些英雄往往极具人格魅力、充满力量和智慧, 他们有健康的身体, 过人的胆识, 在很多科幻色彩的灾难片中, 英雄人物还往往是学富五车的科学家。同时, 在很多灾难片中, 英雄拯救的对象往往包含女性:英雄的妻子或女朋友。此刻, 当银幕前的观众身为女性时, 是否会跟文本中被英雄人物拯救的女性产生“认同”, 从而将男性主人公—灾难片中的英雄当作爱慕甚至性欲的对象呢?此刻, 对灾难片中英雄人物而言, 无论是男性观众的“认同”还是女性观众的爱慕, 其实都是一种对身体奇观的审视。

再次是速度奇观。速度的呈现也是灾难片中较为常见的, 为了调动观众的情绪, 编导总是有意让灾难片中的英雄人物在拯救行动中与时间赛跑, 通过自身体力或者借助于一定的机械设备, 在致命危险来临前一秒钟脱离险境。周宪先生指出:“晚近奇观电影为了创造更具视觉刺激性的场面, 在动作类型片中发展出一种独特的以速度见长的奇观电影类型。传统叙事电影那种娓娓道来的叙事模式已不再适合于当代观众的视觉要求, ‘快看’与‘看快’构成了速度奇观的典型形态。”5这在灾难片中尤为典型, 《生死时速》 (1994) 、《2012》 (2009) 、《危情时速》 (2010) 等灾难片中, 多有这种速度奇观的呈现。

最后是场面奇观。灾难片最大的奇观呈现莫过于场面奇观。其定义中所述的“灾难性景观”即为此。灾难片中有各种灾难类别, 气象地质系列的诸如洪水、飓风、暴风雪、泥石流、雪崩、火山爆发、地震等;猛兽昆虫系列的有恐龙、鳄鱼、鲨鱼、蟒蛇、蝗虫、毒蛛以及各种变异生物等等。这些因素所致的灾难性场面是灾难片最具视觉冲击的要素。灾难片正是通过这些极具破坏性和毁灭性的灾难场面展示来营造视听震撼并以此敲打和叩问人类的心灵。一如瓦尔特·本雅明所说的“由此产生了电影的震惊效果。”6

跟所有奇观电影一样, 灾难片之所以具有“奇观”性的特征, 是“奇观社会”的产物。法国理论家居伊·德波认为:“在现代生产条件蔓延的社会中, 其整个的生活都表现为一种巨大的奇观积累。曾经直接地存在着的一切, 现在都变成了纯粹的表征。从生活各个方面分离出来的形象汇成一条共同的河流, 生活以前的那种统一性永远地失去了。现实被片面地理解, 并在新的一般性中展现为一个隔离的虚假世界, 一个纯粹的静观对象。世界形象的专门化潮流在自足的形象世界里获得了最高的表现。”7整个社会的“奇观化”倾向使得电影这种视听综合又以视觉表现为主的艺术门类出现“奇观化”成为可能, 而灾难片则把这种“奇观化”发扬到极致。

当然, 奇观电影的出现乃至于整个社会“奇观化”的形成, 从根本上讲, 当属视觉文化时代的产物。西方文化在20世纪中后期以后, 经历了由“语言论”向“视觉化”的又一次转向, 在这样一个社会高速发展、节奏日益加快的时代, 以语言文字为中心的认知方式逐渐由视觉的或图像的所代替, 正如海德格尔所言:“世界被把握为图像了。”8这样一个时代, 视觉文化已经兴起。图像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渐明显, 语言文字的地位和力量慢慢退居其次。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充斥着大量视觉化的图形和图像。走在都市的大街小巷, 扑面而来的商业广告多以巨幅的图形和图像来传递商业和艺术理念, 图形和图像掩映下的些许文字, 很多时候也刻意通过各种夸张、变形和套色的方式使其视觉化。在其他信息传播活动中, 平面纸媒一般都尽可能用简短精炼的文字陈述事实而配以大量的图片, 充分让新闻事件的展开视觉化, 而在相同信息的传递中, 当面临纸质媒体和电视媒体的选择时, 人们多半会选择电视媒体, 因为后者更具有视觉化的特征。在艺术鉴赏领域也是一样, 今天, 生活的快节奏已使得阅读小说变成一种奢侈。很多人对经典小说文本的把握大多是通过改编以后的电影或电视剧完成的, 因为后者是以直观的视觉形象完成表述的。在这时代, “视觉因素一跃成为当代文化的核心要素, 成为创造、表征和传递意义的重要手段。在比较的意义上说我们今天越来越多地受到视觉媒介的支配, 我们的价值观、见解和信仰越来越明显地受到视觉文化强有力的影响。”9我们所生活的时代已经进入了“读图”或“看图”的时代。

在文字与图像的选择上, 受众倾向于视觉化的信息选择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看图”的直观性和当下性显然比“识字”的抽象性和不在场更具有吸引力。在文字与图像的选择上如此, 而当图像以动态方式呈现时, 观众的选择倾向性则又更加强烈。这体现于电影和电视这种“动像视听传媒”之中。周宪先生这样说道:“影像的动感超越了文字的静观特性, 提供了感性直观的当下体验, 同时也取消了观众掩卷沉思的契机。显然, 文字性的静观体验被影像动态的感性直观所取代。”10这里, 作者所阐释的是动态的影像跟静态的文字在受众接受上的差别。而实际上, 即便同样是图像, 动态的影像跟静态的图形或图片在触动受众的视神经方面同样有着巨大的差异。相对于静态的图像而言, 动态的影像更能激起主体视觉的高度警觉和关注。鲁道夫·阿恩海姆曾对此做过研究, 他说:“运动, 是视觉最容易强烈注意到的现象。一只猫或一只狗, 对自己周围那些不动的形状和色彩, 一般不会做出反应。或许是因为这些不动的事物不能给它们造成强烈的印象。但是, 当一当物体运动起来, 它们的眼睛便会马上盯住那运动的地方, 甚至会随着它的运动而运动。愈是小动物, 就愈是对运动全神贯注;其专注的程度, 就好像眼睛粘在上面了似的, 人类的眼睛同样也会受到运动的吸引。”11相反, 如果对象是静止不动的, 往往有可能会被主体的视觉感官忽略和漠视。面对一个客观对像, 知觉主体的眼睛对具有运动性特征的对象, 显现出高度自觉化的选择行为。对象只要在形体、色彩、大小、远近、速度等方面发生变化, 都会吸引知觉感官积极的反应。正是因为有着这样的特殊规定性, 即便同样具有视觉化或者图像化的特征, 动态的对象显然比静态的更受人的眼睛的青睐。这也是为什么当下报纸、杂志等平面媒体不如电影电视媒体发达的视觉心理学方面的原因。

当下的大时代已经出现“语言论”向“视觉化”的转向, 动态的影像又比静态的图像更具有视觉的吸引力, 此刻, 如果在电影画面构图、用光、场景、人物及动作的选择还有剪辑上做的更加富有形式趣味, 其吸引力又会更上一筹, 奇观电影做到了。而作为奇观电影的灾难片, 其“奇观性”尤甚。

参考文献

[1].郝建.类型电影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1.315.

[2].周宪.视觉文化的转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256.

[3].陈永国.视觉文化研究读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282.

[4].陈永国.视觉文化研究读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283.

[5].周宪.论奇观电影与视觉文化[J].文艺研究, 2005.03.

[6].[德]瓦尔特·本雅明.技术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 2005.151.

[7].[法]雅克·拉康, 让·鲍德里亚.视觉文化的奇观[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58-59.

[8].[德]马丁·海德格尔.林中路[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4.91.

[9].周宪.视觉文化的转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7.

[10].周宪.视觉文化的转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9.

13.关于灾难 篇十三

1.灾难事件时有发生

2.造成灾难的原因

3.人类对待灾难的态度

When it comes to disasters, quite a lot of people believe they will come across sudden disasters in their life. To begin with, natural disasters like earthquakes, flood and draught occur now and then; in addition, diseases like Sars, cancer and tumor will attack people unexpectedly; last but not the least, car accidents, plane crashes can’t be ignored as part of disasters.

Why there are so many disasters? The reasons may go as follows: on one hand, some mysteries about nature are beyond our control and understanding; on another hand, people are careless and can’t foresee what will happen beforehand.

14.灾难,来临 篇十四

下午半节课后,突然听见了大队辅导员的紧急通知,要求大家在教室里寻找安全的地方躲避起来。同学们一点都不慌张,有的迅速躲在课桌底下,用手护着头部;有的随手掂起一本书往头上一盖,冲向墙角……先是就近避震,然后是震后的紧急疏散,随着“嘀――呜――”的警报声,同学们迅速而有序的撤离了教室,跑向操场,围成了一个大大的圆圈儿。整个过程大家秩序井然,脸上是兴奋而严肃的神情,仿佛在完成一项艰巨而神圣的使命!没有一个人慌张,也没有一个人儿戏,因为我们都明白未雨绸缪的道理-------只有做足了准备,在大灾大难面前才能从容不迫。

这次体验让我忆起了三年前的那场灾难!有多少人在这次强震中逝去了生命、失去了亲人、失去了心爱的家园!但是,三年来,人们从没有放弃希望,而是更加努力的去重建家园。大家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在不懈的努力下,你看,汶川终于有了崭新的面貌:一排排整齐划一的新楼房拔地而起;一条条笔直宽广的马路纵横交错;孩子们背上新书包,高高兴兴的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读书,还吃上了免费的营养餐呢……众人拾柴火焰高啊!在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下,如今的汶川今非昔比!这种大爱值得铭记!

灾难面前,我们经受住了考验!

15.灾难医学发展的SWOT分析 篇十五

1 优势 (Strength) 分析

1.1 灾难医学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

灾难医学是一门跨学科、综合性很强的医学科学。据了解, 全世界由于灾难死亡的人数已居世界第4位, 而对36岁以下的青年来说, 灾难造成死亡已是第1位。据统计, 现在世界平均每两秒就有1人死于灾难, 每五十秒就有1人因灾难受伤。灾难, 不仅要人命, 而且对人身心构成严重伤害, 更影响受灾家庭、社会的安定与发展, 以及全方位的灾后重建。因此, 灾难医学不仅与临床医学关系密切, 而且还与流行病学、军事医学、急救医学、社会医学、医学心理学、医学美学、医学伦理学、医学人类学等医学的分支学科以及人文社会学科有着广泛的交叉与融合。经过近40年的发展和完善, 灾难医学的发展正在经由从医学紧急救援向灾难综合预防与灾中、灾后的中长期医学的、社会的、人文的一系列系统方法与手段的防恐与干预体系并重转向[1]。从灾难医学的内涵以及发展历程和态势来看, 它是人类主动应对灾难意识程度的反映, 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

1.2 灾难医学拓宽医生“视野”

随着全球各种各样灾难的经常发生, 以及灾难给人类健康、生活造成越来越多的破坏和威胁, 以研究和实施灾难医学救助、最大限度地减少和挽救人的生命安全为基本目的的灾难医学越来越受到关注。这一现象提示人们, 医学的视野已经或正在超出传统的医院内行为, 而扩展到环境、生态、文化与人类身心健康相关的大医学范围;医学的功能也已经或正在从主要以提供对个体医疗诊治的单一功能扩展为提供社会公共卫生紧急决策、紧急救助、社区预防与保健的跨学科理论与实践的复合型社会功能。

2 劣势 (Weakness) 分析

2.1 灾难医学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灾难医学发展40年来, 已受到世界各国医学界的高度重视, 欧美等发达国现已相继成立全国性灾难医学学术组织和灾难医学救援中心, 并进行了广泛的理论与实践探索[2]。美国灾难医疗系统最为发达, 联邦机构还在动员现有的各种资源, 制定教育训练项目, 以应付可能面临的种种威胁。与先进国家相比, 我国无论在灾难的预防与公众教育, 还是在灾难的救援与处理机制上, 都存在明显的不足, 关键的一点是灾难医学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卫生部副部长马晓伟在第7届亚太地区灾难医学学术会议上指出:“进入新世纪以来, 灾难医学与急诊医学受到国际社会各国、各届政府和国际医学界的高度重视。这是因为随着全球经济进一步一体化、各国间的社会活动交往日趋频繁, 以及上世纪遗留下来的政治分歧、种族冲突等在本世纪日趋尖锐, 重大自然灾害、人为灾难事故也时有发生。人为灾难远的有3年前美国的‘911’事件, 近的有‘311’西班牙火车爆炸等事件, 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也触目惊心, 仅以2004年夏季台风‘云娜’为例, 影响涉及我国浙江、福建等8省市, 共造成168人死亡, 24人失踪, 受灾总人口接近2000万, 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亿。因此, 我们必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更重视灾难医学与急诊医学。”

2.2 灾难医学教育培训体系尚未建立

面对各种灾难的严重威胁和挑战, 特别是在我国经历了SARS流行之后, 很多专家学者都在考虑如何抗灾、减灾, 将灾难危害减少到最小程度。毋庸置疑, 开展灾难医学教育, 培养高素质的灾难医学救援人才是减灾的最有效手段。而我国目前尚未建立灾难医学教育培训体系。SARS事件暴发初期的情况显示了我国民众防范重大灾难的意识淡漠, 缺乏基本的防护知识, 更加突出了面向公众开展的灾难医学教育远远不够。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医学院校尚未开设灾难医学的课程, 医学生缺乏接受灾难医学知识的正规渠道;我国的继续教育体系中尚未纳入灾难医疗救援的培训项目。确立灾难医学教育的目标, 明确主要的教学内容, 以及采取的教学形式应是当务之急[3]。

2.3 灾难医学救援人才匮乏

SARS事件的爆发凸显了我国公共卫生机制、应急能力的缺陷之外, 也暴露了我国的医务人员本身缺乏对灾难医学的认识, 缺乏对传染病的疫情报告和疫情的处理方法, 缺乏有效的隔离措施和条件, 造成防护不到位。有调查显示, 医务人员对灾难医学知识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但对灾难医学的具体内容了解不深, 特别是对灾难伤病员救护方式、组织机构的特点等掌握欠佳[4]。目前我国医院的大部分医务人员都是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院型”人才, 不了解灾难的发生发展规律, 不了解灾难医学基本知识, 是很难达到有效的减灾效果的, 也不能有效阻止大瘟疫的流行, 甚至医院成了一些传染病的重要感染源 (如SARS) , 无法适应和满足社会发展和卫生事业发展对医务专业人才的需求。

3 机会

(Opportunity) 分析3.1 国家正在采取一系列积极举措和对策, 推进我国灾难医学稳步发展

面对灾害、疫情、恶性突发事件给城市安全带来的严峻挑战, 中国正在采取一系列积极举措提升城市安全应急能力。如, 财政部已落实城市反恐经费3亿元, 根据进展情况, 还将及时安排经费;国务院已批准建立全国城市应急处置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 联席会议由公安部牵头, 有15个部门参加, 负责研究城市安全领域中有普遍意义或重大的问题, 交流意见, 提出举措;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于2002年4月正式成立, 目前具备了参加国内外地震紧急救援的能力, 正在加强训练, 各省尤其是地震重点监测区也正筹备建立相应的队伍;国家地震应急指挥系统已正式投入使用, 各省级地区也拟建成;“救灾紧急预案体系”建设正在全国展开, 今年, 沿主要江河及地震重点监测地区的县级以上城市要全部出台应急预案, 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演习;国务院发布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条例》规定,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 国务院设立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 由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军队有关部门组成, 国务院主管领导人担任总指挥, 负责对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

3.2 借鉴国外现代灾难的救治体制与机制, 实现我国灾难医学的跨越式发展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灾难医疗准备与行动计划在不同的国家差别很大, 这与其特定的政治、文化、地理条件以及医疗服务体系结构有关。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国外灾难医学几十年的发展经验, 结合我国医疗体制特点, 参照国外国家灾难医疗系统构建的框架和模式, 建立一个由国家卫生部、解放军后勤部卫生部、各级地方医疗卫生部门、各地区急诊中心、各大医院、基层社区卫生机构以及各级红十字会联合组成的互动和跨地区的全国性实时灾情监测和救援系统。应该将此作为中央和各级政府部门今后的一个战略性任务, 实现跨越式发展, 并尽快和国际灾难医学模式接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医学会创伤学会主任委员王正国教授在第7届亚太地区灾难医学学术会议上报告说, 近年来我国灾难医学和急诊医学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正在缩小。

4 威胁 (Threat) 分析

4.1 灾难医学救治中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矛盾突出

灾难医学紧急救治的非营利性是灾难医学实践中必须要坚持的首要医德特征[5], 其所产生的社会效益是巨大的。而灾难发生后, 经济效益的损失是无法估量的, 大量的死亡对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损失;伤残人员和传染病患者的增加使得国家、地区和家庭的医药费用大幅上涨;一旦传染病暴发流行, 其后果更为惨重;灾后的卫生防疫工作耗资巨大。因此, 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效统一” 是灾难医学救治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4.2 相关法律法规有待进一步完善

目前灾难医学救治中可依据的法律法规主要是《传染病防治法》, 以及国务院依据《传染病防治法》和相关法律的规定, 借鉴他国的经验, 在2003年5月12日颁布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以下简称《条例》) 。《条例》的制定和实施, 标志着我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一步纳入了法制轨道。但是, 为了更有效地适应当前和今后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需要, 《条例》的有些条款还需要细化, 有的规定还应该加以完善。如,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启动程序需要进一步完善;公民对突发事件的知情权有待进一步做具体规定;对传染病隔离治疗措施应提供必要的法律依据等。

参考文献

[1]赵炜, 赵美娟.从灾害医学的发展看医学的本质[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05;17 (3) :129~130.

[2]秦银河.关于建立我国灾难医疗系统的设想[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03;15 (5) :256~261.

[3]姚卫光, 徐建军, 王冬.关于构建灾难医学教育体系的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 2005;13 (5) :468.

[4]姚卫光, 艾福志.医护人员灾难医学知识调查与对策分析[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06;17 (1) :33.

上一篇:子公司安全责任书下一篇:陪伴的作文8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