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镇交通规划

2025-01-12

小城镇交通规划(共10篇)

1.小城镇交通规划 篇一

小城镇交通特征研究

前言

小城镇因为规模较小,其交通问题未能够引起重视,而小城镇大部分依赖于过境公路发展,在社会经济发展和机动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其用地形态布局和交通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一般而言,城市越大,与外界的联系越多,区内交通、区际交通越多,过境交通较少;相反,城市越小,对外的联系越弱,区内与区际交通越少,而过境交通量越大。根据统计,一般100万人以上城市,过境交通只占1%-9%,50-100万人的城市,过境交通占8%-14%,10-50万人的城市,过境交通占12%-28%,2-10万人的城镇,过境交通占14%-47%,而2万人以下的小城镇,过境交通高达60%以上。本文从小城镇现状布局与交通问题入手,分析了小城镇过境公路穿城布局的成因及正负效应,对小城镇交通问题特征、交通方式特征作出初步研究,并分析了小城镇布局以及交通发展趋势。1 过境公路穿城布局的历史成因及其正负效应

1.1 成因分析

过境公路穿城在我国的城镇当中具有很大的普遍性,由此影响到城镇的布局和发展;穿心式布局的形成有着深刻的社会经济原因,主要是: 1)与我国长时期较低的机动化水平相适应

建国后到80年代中叶,我国的交通运输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根本上改变了旧中国交通线数量少、质量差、运力低的状况,初步形成了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等现代运输方式组成的综合运输网络;以广泛分布在中华大地的公路为例,从“一五”到“六五”期间,技术水平和质量大大提高,铺装公路比重由1952年的43.6%上升为1985年的79.6%,1-4级公路占总里程的64.4%,并且高速公路的建设业已开始。汽车工业的发展为公路运输提供了有力的支撑,1985年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321万辆。虽然如此,由于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计划经济体制等的制约,汽车作为运输的主力军大多发生在城市之间,为二、三产业服务,广大乡村及小城镇地区长期处于低机动化的运输阶段,畜力车、机动三轮车、拖拉机是地方运输的主力,速度慢,运输效率低。在低机动化阶段,城镇发展依赖于公路,沿路展开,许多市场干脆紧贴马路,熙熙攘攘的人群更增添市场的热烈气氛,在机动化程度较低的情况下,对交通的干扰还没有明显凸现。

2)长期存在以路兴商、以路兴镇思想

交通对城镇发展的带动和促进作用大大刺激了地方政府的积极性,“要致富,先修路”,修路架桥被看作是地方经济发展的标志;一旦公路建成,两侧地段则成为最有价值的地方,“要先富,去占路”,以路兴商、以路兴镇,占路搞经营,成为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法宝。地方政府着眼于眼前的利益,往往要求公路部门在选线时选在从镇中心穿过,而不是只打擦边球,“镇镇通公路”的建设结果是镇镇穿公路。在城镇发展的初期,机动化的程度比较低,过境公路穿城确实为城镇带来了工商业的繁荣,为当地经济的发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础。有统计资料表明,我国建制镇90%以上是过境公路穿城的布局,中小城市也有许多是由过境公路穿城布局发展而来,而非公路穿城的乡镇大多比较落后和偏僻。随着社会经济和机动化的发展,公路穿城带来的问题越来越严重。1.2 穿心式布局的正负效应

所谓正效应,是指穿心式布局在一定时期对城镇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并且过境公路穿城的城镇发展快于其他地区,而用地布局与交通的矛盾则发生在可容忍的范围,未对城镇的发展造成大的影响。所谓负效应,是指随着机动化的发展,用地和交通的矛盾将越来越突出,沿路布局造成的外部成本大大上升,对城镇进一步的发展带来的制约作用超过促进作用。一般来讲,随着机动化程度的提高,正效应逐步下降,负效应渐渐上升;当负效应达到或者超过正效应的时候,就应当考虑过境公路外迁。

正效应:

对上海金山320国道沿线的枫泾、兴塔、朱泾与同区域内非过境公路沿线的吕巷、松隐、钱圩的比较,经济总量突出,镇区规模大,人均GDP水平高,二、三产的比重较高。如表3所示,上海与浙江交界处的枫泾,1995年GDP总量为26516万元,人均6628元,而松隐的GDP总量为10132万元,人均为4112元;枫泾的一二三产的结构为29:56.8:14.3,二产远远高出一产,而松隐的三产结构为40.6:45.5:13.8,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相差不大。320国道沿线的朱泾、兴塔,从镇区规模和经济总量上来看也比较大,钱圩工业也比较发达,人均收入较高,是由于靠近金山石化的缘故。

表1 GDP(万元)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产业结构 朱泾镇***140.2830.4770.240 枫泾镇***7790.2900.5680.143 兴塔镇***4012060.3670.5530.080 吕巷镇***840.3800.5040.116 松隐镇10***14030.4060.4550.138 钱圩镇***780.2230.6500.127

负效应:

然而,也应当看到,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机动化程度的提高,过境公路穿城所带来的边际效益下降,而过境交通与用地布局的矛盾则显得突出,对城镇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以永嘉县瓯北镇为例,老104国道穿越,其社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许多工厂企业在老104两侧呈带形分布;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国道日益拥挤,过境交通与城镇布局的矛盾凸现出来,不得已只能将国道外迁,而将原穿城部分改造为内部干道。

过境公路穿城的负效应还体现在对城镇内部道路系统的影响上,下面将结合城镇现状调查中

凸现的问题进一步展开论述。2 小城镇道路系统现状 2.1 道路网现状问题特征 1)密度较高,但干支结构不尽合理 一般小城镇只有干支两套道路系统,而由于历史形成的原因,大多数城镇仅仅有一两条穿城干道,其它道路相对狭窄;在发展过程中,支路间距不均匀,有的间距几十米,有的间距数百米,造成道路系统的先天失调。许多地段是先建房,后通路,造成道路开辟的随意性和无序性,曲折、错位的小路多,机动车难以通行。

而今城镇道路建设又出现贪大求洋的倾向,新建或者改造的道路不管实际需要如何,一律采取干道的做法,宽宽荡荡,而旧的道路依然狭窄、拥挤,形成旧城条条是支路,新区路路是

干道的局面。

2)除了少数道路外,大多路况较差,不能适应机动化的发展

在低机动化时期,城镇机动交通以机动三轮车、拖拉机以及少量小型货车为主,车型小,速度慢,运量低;对道路的要求不高,在城乡所有道路上均可通行;而进入机动化时期,随着经济的发展,货运汽车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车辆速度快、车型大、运量高,对道路的要求也大大提高,城镇旧有的道路难以满足。还有许多道路桥梁的瓶颈,车辆难以通过。速度的提高打破了城镇原来的节奏,交通危险性增加;运量增大,旧有路面难以承载,造成道路的严重破坏。

3)缺乏管理,道路资源被侵占现象严重

主要表现在:

市场、商店侵占。如前所述,城镇的原始积累和发展源自过境公路的带动作用,而这种作用又具体表现为兴办市场、沿路开店。马路市场、马路商店侵占道路资源,并不是说市场、商店直接占路,而是指沿路修建的市场、商店因为缺乏规划和管理,紧贴道路,没有自己的车辆和人流疏散场地设施,结果进出市场、商店的人车均拥挤在道路上,造成交通堵塞。北方城镇每逢集市的日子,这种状况非常明显。更有一些临时性的违章搭建建筑,伸出路面,直

接侵占了道路空间。

马路摊贩侵占。摊贩占路现象大中小城市均有,类型以小商品、副食品、小吃、水果、修理摊为主。城镇因为过境公路穿城、过往人员杂、管理的力度小等原因,因而现象要比大中城市严重的多。摊贩一般占用人行道,导致行人通行的不便,甚至被挤到车行道上去,严重阻碍了交通,并且带来事故;在没有人行道的道路和穿城公路上则沿路摆放,有的搭建摊位的竹竿、木棍之类甚至伸出路面,形成路障,给往来车辆带来事故隐患,也危及摊贩本人的安

全。

停车、行人侵占。由于停车场地少,管理力度小,车辆乱停乱放也侵占了大量道路资源。机动车停车占用车行道、人行道,非机动车停车占用人行道,在车辆多的路段更为突出,造成道路有效使用路面减少。行人侵占则表现为交通意识差,有人行道不走,或者不靠路边行走,而在路中间荡来荡去,对来往的车辆视而不见,对身前身后的鸣笛声充耳不闻,阻碍车辆通

行,带来事故隐患。2.2 道路设施现状问题 1)静态交通设施匮乏

停车场地少。尤其是沿路布置的市场,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没有配建的停车场地,汽车、三轮车、板车、自行车乱停乱放,占路停靠,带来事故隐患。

交通站场少。许多小城镇没有专门的车站、维修站等场地,公交、小巴、出租车等沿路停放待客、争抢客源,造成交通秩序混乱;门店式的维修点更是占路经营,待修的车辆沿路摆放,严重阻碍交通。

2)路灯、绿化、交通标志牌等附属设施不足

林奇在《城市的印象》一书中描述道:“一个可识别的城市就是它的区域、道路、标志易于识别并且组成整体图形的城市”,“道路„„是大多数人印象中占控制地位的因素,„„其它环境要素沿着它布置并与它相联系”。而在小城镇建成区环境当中,道路普遍缺乏路灯、绿化等附属设施,交通标志牌设置的也很少,千街一面,千镇一面,缺乏特色和识别性,对道路交通的使用者也非常的不利。在某镇的现状调查中,由于没有指示牌,我们的调查人员常常误入死胡同,并造成多人调查工作的重复。

2.3 解决问题的对策

在新一轮总体规划中结合城镇用地布局,配合公路部门,将过境路外迁。

结合镇区改造,理顺道路系统。

道路建设要遵循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遵守规范,不能只搞形象工程。

规划建设中配建停车场地和交通站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道路设施。小城镇交通方式特征研究 3.1 现状交通方式特征

小城镇作为城乡过渡的一种实体空间,其用地空间布局与城市相比存在一定差别,居民出行交通方式也有自己的特点。一般来讲,小城镇用地规模小,用地混合度较高,居民出行距离短,出行方式以步行、自行车、摩托车为主,在城镇内部的出行中,步行占一半以上,自行车、摩托车出行占30-40%,公共交通比例不到10%。在镇域的出行中,以公共交通和私人摩托车为主。据对上海郊区城镇的调查表明,居民日常出行中,步行方式比例高达35-40%,自行车占25-30%,摩托车占15-25%,公共交通在日常出行中所占比例较低,而在长距离出

行中才有优势。

人对各种交通方式的需求主要有:经济性、连续性、独立性、快速性、舒适性、安全性等,而不同的交通方式可以满足人们不同的出行需求。

1)步行。步行以人自身的行走来完成在空间的位移,是城镇居民最普遍的出行方式,其特点是路线受自我控制,活动比较自由,与其他交通方式的相互干扰较少,具有一定的独立性,除了消耗体力外,不产生其它成本,适合短距离的出行。缺点是体力消耗较大,受天气影响大。居住在步行范围内(即15分钟或1公里以内)基本上是不乘车的。随着出行距离加大,愿意步行的人就逐渐减少,到一定距离后,因步行时间太长或体力消耗太多,而以车代步。2)自行车。自行车是我国城乡最普遍的交通工具,其优点主要有:体积小,机动灵活,可以实现门到门的连续性交通;价格便宜,简单易学,能够大量普及;以人力驱动,无污染,是名副其实的“绿色交通”;出行距离适中,适合于居民日常出行的距离范围。缺点是受体力、气候、地形条件制约比较大。我国的自行车交通比较发达,自行车代步的出行距离,幅度也较大,从1公里到10公里左右,一般3-4公里范围内的自行车交通更为普遍。我国是生产和拥有自行车最多的国家,是一个自行车王国,产量和拥有量都占世界的首位。参考一下国外发达国家的情况,许多国家尽管以小汽车交通为主,但拥有自行车为数亦不少,如芬兰3.5人1辆,比利时3.1人1辆,瑞士3.1人1辆,美国2.9人1辆,日本2.6人1辆,瑞典2.3人1辆,西德2.4人1辆,丹麦2.2人1辆,荷兰1.6人1辆,自行车短程交通在汽车拥有量很大,小汽车为主要交通工具的国家也是不容忽视的,而在我国还将长期存

在,发挥重要作用。

3)摩托车。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和购买力的提高,摩托车在城镇迅猛增长。与自行车相比,摩托车以燃油作动力,省力、舒适;出行速度快,省时;同时又具有机动、灵活的特点;价格适中,城镇工薪阶层消费得起。其缺点是产生的噪音、废气等对环境有比较大的污染,较难控制,不适宜于少年儿童以及老年人等弱势人群。

4)公共交通。公共交通运送速度,在城市的市区约为15-16公里/小时,郊区城镇约为20公里/小时,比较舒适和安全,出行费用也不高,适宜于城镇中长距离的出行以及弱势人群使用。缺点是不够机动灵活,不能够实现门到门,需与步行、自行车等方式结合。在小城镇中,公共交通一般作为远距离出行,如到县城,到其它城市,其它乡镇以及由镇到通公共交通的村,而在城镇内部出行中使用比较少。

3.2 交通方式构成发展趋势 1)交通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居民出行方式选择的因素很多。如出行时间的长短、出行者的年龄、公共交通发达的程度及服务水平和票价、道路交通状况;自行车拥有量、地形、天气、季节等等都能使之发生

变化。

社会经济的发展,收入水平的提高,城镇的形态生长和机动化的发展,是从更深层意义上影响居民出行选择的因素。以收入水平为例,研究表明,随着收入的提高,对交通快速性、舒适性、安全性的要求越高,而对经济性的要求则降低;对上海小城镇有关调查显示,随着收入的提高,居民出行中步行、自行车出行比例降低,而摩托车、出租车(人力三轮车、小汽车)的比例上升,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2000元时,小汽车出行不到1%,而人均月收入超过2500元时,小汽车出行超过5.2%;在休闲娱乐出行中,从人均收入500到2500元,步行比例由58.7%下降为27.5%,而摩托车由11%上升为22.5%,小汽车上升为11.8%。

2)发展趋势

城镇的扩展、收入水平的提高、机动化的发展,将对居民出行产生深刻的影响,城镇主要交

通方式未来将产生以下变化:

步行出行的比例将有所下降,向购物、休闲集中,向老年人群集中。

随着经济和机动化的发展,自行车出行的比例将有所下降,并且向老年以及弱势人群集中,中青年部分向机动化转化。

摩托车若无政策限制,一定时期内还将有比较快的增长,尤其对于镇际和镇域的出行,增长集中在那些工作在城镇,而居住不在此的中青年人群。

小汽车将逐步进入家庭,但近期增长有限,原因仍然是收入水平的限制。

随着城镇规模的扩大和镇域经济发展以及联系的加强,公共交通的比例将有所上升,镇域和镇际私人经营车辆增长快,须加强政策引导。结语

如前所述,当前对于小城镇的交通问题并没有足够的重视。城镇是动态发展的,问题小不等于没有问题,现在的小问题遗留下去,会变成将来的大问题。在参与小城镇规划调查研究的过程中,对其交通普遍特征有所把握,是进行小城镇总体规划的必要环节。

2.小城镇交通规划 篇二

关键词:小城镇,小城镇概念,交通系统特征,公交线网优化指标

0引言

城镇化是我国发展规划中的重中之重, 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 交通系统的发展始终是非常关键的、甚至制约城镇发展步伐和城镇生活, 目前国内的研究多集中在大中城市的交通系统上, 对小城镇的交通系统关注严重不足, 然而要看到实际情况是, 不仅仅是大中城市正面临着亟需解决的交通问题, 小城市也将面临因经济发展而带来的交通供需问题, 这就迫切需要详细分析、完善、优化小城镇交通系统, 为解决小城镇交通问题提供助力。

笔者界定了小城镇系统的概念, 并旨在通过对小城镇系统交通特征的分析, 重点在小城镇社会经济水平、土地利用特征、居民出行特征、公交需求特征和供给特征, 力图使小城镇交通系统布局合理、结构清晰、功能完善;科学合理地对有限的小城镇土地和道路交通基础设施以及社会公共服务设施进行统筹配置, 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满足小城镇交通出行日益增长的需求。因此, 对小城镇交通系统及公交的研究, 具有非常迫切的实践意义。

1小城镇系统概念

对小城镇概念的界定是研究小城镇交通系统特征的前提。由于现阶段对小城镇的定义尚未形成统一概念, 也没有明文规定, 各部门和学术界对小城镇的定义有多种理解, 小城镇的概念呈现多样化。例如, 统计部门明确规定:小城镇一般指建制镇;而建设部制定的《城镇规划标准》将“集镇” 与“小城镇”视为相同;发改委则把小城市和小城镇视为同一范畴。笔者对小城镇范畴可定义为: 人口聚集到一定程度, 且非农业人口占到大多数, 二、三产业是其主要经济支柱, 城市基本功能及基础设施初具规模, 在县域内处于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或次中心区域的区域[1]。

笔者所研究的是小城镇交通系统, 研究的范围主要指具有建制镇类似特征的镇区、镇域, 以及所处的城镇体系[2]。与笔者所研究的小城镇有关的其他名词术语定义见表1。

对小城镇系统概念的明确界定, 是研究小城镇交通系统的前提和基础, 笔者正是基于这些概念, 对小城镇的社会经济、人口、土地利用等与交通系统的相互作用进行分析阐述。

2小城镇特征分析

小城镇在人口规模、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土地利用与大中城市有着明显的区别, 这些区别导致小城镇交通系统包括道路网、居民出行特征、公交线网等指标与大中城市不同。

1) 人口规模与城镇化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小城镇的发展。部分经济发达的小城镇吸引了大量流动人口前来务工、经商、求学和定居, 导致外来人口规模远大于本地人口, 如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小城镇, 外来人口远多于本地人口已为常态。在实际操作中, 小城镇人口规模按照镇区常住人口总量来衡量。我国小城镇现状人口规模有两大特点:人口规模较小 (见表2) 和东西地域差异大, 见图1。

实际情况显示, 当小城镇常住人口规模达到2万人时, 城镇化进程就开始进入加速发展阶段, 小城镇的集聚效应逐步进入形成阶段;当小城镇人口规模达到约3万人时, 为了节约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 促进集聚效益和规模效益, 就应该配备科学合理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当小城镇人口达到5万人时, 小城镇的发展就进入了良性运转状态, 已经体现出小城市的功能特性了。

2) 小城镇存在明显的地域经济差异性[3]。 经济发达小城镇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 西部地区小城镇无论在数量和密度以及经济规模上都落后于东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主要以人均纯收入衡量, 结合地域差异性, 小城镇经济水平可分为表3所列3个等级。

3) 小城镇的布局。一般来说根据自身特点, 有5种形式[4]:方格型城镇、同心圆城镇、直线型城镇、星形城镇、中心城加卫星城的星群型城镇及综合这几种类型的混合型城镇。对应与每一种用地布局, 都有其适应的情况及待改进的地方。我国小城镇的用地多是集中式布局, 但个别镇区由于地形、岸线、资源等的影响, 以及现状条件的制约, 发展成为相对几种的组团式布局, 见图2。

研究表明, 土地利用类型决定了当地的交通结构, 而交通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又决定了交通系统的需求、供给和交通量的时空分布。研究表明小城镇用地布局对交通系统的作用主要有2种形式:1小城镇用地布局引导交通布局;2小城镇土地利用决定出行方式。

总之, 小城镇用地布局是城镇交通需求的根源, 它决定了城镇的交通发生源、交通需求量和交通方式结构, 从客观上制约了城镇交通的结构、功能和发展规则。同时, 城市交通系统的发展也制约着小城镇的土地利用布局, 二者相互制约, 相互促进, 共同发展。

3小城镇交通系统特性

3.1小城镇道路网特征

1) 不同于大中城市, 小城镇的道路网要有适宜的空间尺度, 常见类型见图3, 有 “窄而密”和 “宽而疏”2种。这2种各有功能适用性, 小城镇路网应与小城镇规模相适合, 不能追求大广场阔马路[5]。

2) 小城镇道路网要与城镇的生活模式相适应, 既能满足交通功能, 还要注意满足交往需求, 并能与沿街的建筑功能相适应;1功能复合化, 营造人性化的小城镇内部通道空间, 如将生活工作设施设置在支路上;2空间结构整合化, 构筑方便、系统、丰富和整体的小城镇交通、空间和景观网络。

3) 小城镇生活区内外道路之间要有安全、顺畅的转换。

总之, 考虑小城镇土地利用及用地布局、自身发展定位, 因地制宜采用适合自己的道路系统。

3.2居民出行特征

不同于大中城市, 小城镇居民出行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3.2.1出行强度

据统计资料表明, 小城镇居民出行率普遍高于大中城市, 且出行率同城市规模成反比[6]。见表4。

次/d

受到当地土地利用、功能布局、道路交通条件的制约, 研究表明小城镇居民出行距离多在1~5 km。在此距离内公共交通是1个很有优势的出行方式, 如果加以引导, 会很好的促进小城镇公共交通发展[7]。同样, 出行耗时受到居民出行距离和出行交通方式的制约, 小城镇居民出行时间也会比大中城市短, 研究表明出行时间集中在10~ 40min的占90%以上[8]。如上所述, 小城镇和大中城市不同, 用地规模小、居民出行距离短、出行耗时短、出行费用也低。

3.2.2出行方式构成

小城镇居民出行与大中城市相比, 有着自己的特点, 小城镇各种出行方式中, 自行车和摩托车比例较高, 而在沿海小城镇中, 选择私家车出行比例呈上升态势, 见表5[9], 给整个道路系统带来很大压力。

%

3.2.3出行目的

根据居民出行调查分析, 对比中小城市与大城市的出行目的对比上发现, 在高峰小时中小城市的回程比例比较高, 见表6, 解决中小城市通勤的交通需求, 就可以在非常大的程度上解决中小城市的交通矛盾。

据统计资料显示, 小城镇居民出行时间和大城市具有相似的高峰时段[9]。但不同的是小城镇的高峰时段有4个:早高峰、午前高峰、午后高峰、 晚高峰。

3.3小城镇公交需求及供给特征

受社会经济水平、管理控制政策和道路交通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小城镇公交发展状况远不能满足交通需求, 服务水平也远不如大中城市。

同时, 小城镇和大中城市不同, 用地规模小、 居民出行距离短、出行耗时短、出行次数少、出行费用也低。依据对浙江平阳县水头镇5 750户居民出行需求调查, 调查结果表明:有61.5%的家庭表示在未来3年内计划购买交通工具, 其中36.62%有购买小汽车的意愿。表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小汽车保有量的增加, 未来小城镇的道路网和停车系统面临很大的压力, 小城镇对公共交通的需求将持续快速上涨。

据统计资料表明, 受此影响, 小城镇居民选择公共交通的出行比例比大中城市要低, 一般不到10%。实际调查显示 (见图4) , 影响居民选择公共交通出行的最主要因素是换乘次数、出行时间和出行距离。

首先, 换乘次数直接反映了居民完成1次出行的效率, 若换乘次数过多, 公交的便捷性弱, 依据转移曲线公交的出行分担会下降, 意味着小城镇居民会选择更加便捷的交通方式如电动车、摩托车乃至私人小汽车等交通方式。其次, 公交出行时间也直接影响居民交通方式的选择;公交出行时间包括4部分:到达公交站点所需时间、候车时间、换乘时间、车辆行驶时间。若公交绕行多、 运行慢、准点率差都会使选择公交出行的居民减少。最后, 与大中城市相比, 小城镇出行距离短, 不存在常见的“最后1km”的换乘问题;但是若公交站点、公交线网密度的设置不能满足居民换乘的需求, 步行上车和下车到达目的地的距离过长, 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居民对公交的选择。

综合以上对小城镇交通系统及公交现状特征的分析, 我国小城镇要有一个良好的交通环境, 首要要从根本上规划1个适合自身条件的交通系统, 明确小城镇交通系统的各个基本特征:社会经济水平、土地利用特征、居民出行特征、公交需求特征和供给特征;其次在满足小城镇自身多样化发展的需求基础上, 对交通系统的问题进行详细的科学研究。

4小城镇公交线网优化评价指标

要解决小城镇的交通问题, 发展小城镇公交是最佳手段之一, 其首要任务就是科学合理地布设小城镇公交线网;未来我国小城镇公交线网的规划应该是既能符合我国国情, 又能因地制宜, 满足小城镇自身多样化发展的需求[10]。这就需要对小城镇公交线网规划问题进行详细的科学研究。笔者从小城镇公交线网优化指标上入手, 综合目前研究现状[11], 给出相关指标的参考值。

考虑线网的综合效益及其制约因素, 笔者选定小城镇公交线网的评价指标为线路总长度、线网密度、站点覆盖率、非直线系数、线路重复系数[12]。

4.1公交线路长度

公交线路长度过长或者过短都会影响居民出行方式的选择, 过长使得运营时间过长、沿线客流分布不均, 削弱公交竞争力;线路过短, 则乘客数过少, 公交运营效益不佳, 因此公交线路需要1个合适的范围[13], 一般用居民单程最大出行时间控制法来确定:

式中:v为公交车的平均营运车速, km/h;tmax为城市95%居民单程出行时间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 (以下简称《规范》) 中建议中小城市95%居民单程出行时间为35min, 考虑小城镇居民出行强度特征, 这一数值应更小;每条公交线路长度一般在10~15km, 郊区公交一般在30km以内。

4.2公交线网密度

公交线网密度反映出居民公交出行的便捷性, 但公交线网密度过大会造成居民换乘和步行至站点时间的增加, 削弱小城镇居民选择公交的意愿, 密度过小时会增加公交运营成本, 同时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如《规范》给出的线网密度见表7。

4.3公交站点覆盖率

公交站点覆盖率反映了居民接近公交站点、 换乘公交的便捷性;通常把公交站点看为圆心, 以步行距离为半径画圈, 此圆面积就是公交站点的服务面积;《规范》中规定公交站点覆盖率以300 m和500m为半径计算, 分别不得小于城市用地面积的50%和90%:

其计算步骤如下。

式中:γR, γmin为公交线网R的车站服务面积率和最小允许服务面积率;SR为线网R的公交车站的服务面积;S为城市用地面积。

其中:最低允许服务面积γmin规定如下:

当Rs=300, γmin取0.5;

当Rs=300, γmin取0.9。

4.4非直线系数

公交线路非直线系数通常反映了公交运营的效率, 由线路总长除以线路起终点的直线距离得到, 非直线系数受到土地利用布局和道路条件的限制, 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li为线路i的长度, km;di为线路i起终点的直线距离, km。

《规范》规定:取1.4, 一般条件下:,

4.5线路重复系数

对公交线网整体而言, 重复系数指全体公交运营线路总长与线路网长度之比;对于单条线路而言, 指该路段上设置的公交线路条数;大中城市线路重复系数在1.25~2.5, 1条道路上公交线路条数在3~5条;据统计数据显示, 小城镇公交线路重复系数实际数值要偏低, 基本上是1路1线。

4.6小城镇公交线网优化评价指标

基于上述小城镇公交线网性能评价指标, 结合小城镇实际特征, 给出部分指标的推荐值并和大中城市做对比, 见表8。

5结语及展望

小城镇交通系统尤其是公共交通上的研究是起步不久的内容, 其本身既和大中城市有着相同点, 又因为自身特点, 与大中城市交通系统存在差异;对小城镇的交通系统的研究缺少可供借鉴的数据、范本, 有许多问题尚需要作深入的、大量的工作, 需要作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1) 小城镇人口、社会经济、用地布局和交通系统的相互作用, 因为受限于小城镇的规模, 没有大中城市如此复杂, 但要真正做好小城镇交通系统的规划研究, 仍然需要考虑复杂的实际因素。

2) 小城镇公交系统如公交线网、公交枢纽、 场站种类、容量和设置需要结合道路基础设施、规划目标来系统的规划。

3) 小城镇交通系统的规划必须要结合路网建设的规划、机动车出行的发展和停车需求、行人交通的发展, 更要处理好整个交通系统的关系。

3.新时期的小城镇规划 篇三

关键词新时期;城镇;规划

中图分类号TU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1)041-0210-01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小城镇在经济结构体系中所显示的重要地位,小城镇的发展已引起各级政府的重视和社会的关注,用于指导小城镇建设和发展的城镇规划工作,同时呈现出十分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在市场逐步成熟的今天影响小城镇经济发展的因素不断涌现,并且是动态变化的,又随着城镇建设投资主体由单一向多元化发展,不可预测因素增多,对传统的城镇规划方法和理念提出了挑战。

1小城镇规划的目标

小城镇规划目标的个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规划目标、职能目标、景观目标。

1)规划目标:主要包括经济发展目标、人口目标、用地指标。经济发展目标是在现状基础上,根据自身地域范围内产业布局的调整与结构的转换,根据近年的经济增长幅度与发展前景展望,做出较为科学的规划目标预测。它是确定城镇建设发展规模的决定性因素。人口目标包括镇域范围内人口的规模预测(根据人口自然增长率与机械增长率计算)与镇区人口的规模预测(根据城市化水平、经济辐射能力作出弹性规模预测)。它是确定城镇发展规模的基本因素。用地目标是在经济目标、人口目标确定的基础上,根据省政府制定的城镇建设用地标准,划定合理的规划区。

2)职能目标:主要体现在确定城镇性质与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其功能与作用的定位,理顺村镇体系,加强小城镇服务区域范围内的中心作用,强化并完善社区建设与管理职能及服务功能(齐全的基础设施的定量配给与文化、教育、卫生、科技、信息的完善服务)。城镇中心区是城镇居民聚会的场所,是城镇个性反应的客厅,在城镇黄精的创建中站突出地位。所以应对所构成的城镇轮廓、城镇天际线、城镇的透视、街景和建设项目提出指导性规划。

3)景观目标:一个城镇给人们留下的直观印象往往是由建筑物、构筑物、街道、色彩、绿化、城镇标志等要素构成的城镇空间体系中布置得是否合理,取决于城镇规划水平。主要表现为在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上借助于山、水、田、林等自然风貌,加之以绿化、防洪、灌溉等工程改造,结合街道、建筑群体错落有致的布局,形成蓝天、碧水、绿树、五彩建筑相依相间的现代城镇立体景观,同时将自然景观与小城镇文脉相承的地方特色、人文景观协调一致。

2搞好镇域总体规划,科学安排村镇体系

镇域内不同等级的居民点,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體。镇域总体规划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搞好村镇体系规划,科学确定镇域居民点的规模等级结构和空间布局结构,尤其要合理确定中心村。按照分级配置原则,搞好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不但要确定项目建设类型,还应根据人口和经济发展水平,确定不同类型公建的建设标准和规模。镇域基础设施规划,应特别注意防止重复建设,对距离近、联系紧密的村镇,应考虑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节约投资。此外,应注意上下游相互干扰的问题。

3重视小城镇住宅建设,加强村镇旧区改造

小城镇内的住宅建设量大,占建设用地比例高。住宅建设不仅仅是解决居民住房问题,而且会影响到小城镇的建设状况和景观形象。小城镇住宅建设一般可分为:2-3层别墅式住宅和3-5层公寓式住宅。住宅建设的不同阶段,反映了小城镇的不同建设水平,对基础设施由不同的要求。应根据不同层次居民的居住要求,设计不同的户型,适应他们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近几年,村镇中由于旧区内农宅占地少,院落小,供排水设施不配套、住宅形势落后等原因,形成了大量的“空心村”、“空心镇”。不少住宅闲置起来,浪费了建设用地。在旧区改造,应针对具体情况,确定旧区用途,或复耕,或改善设施加以利用,吸引原村名回旧区居住。

4搞好乡镇工贸小区规划建设,为促进乡镇企业发展提供场所

多年来,不少乡镇企业分布在不同的村镇,“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布局散,规模小,污染大,效益差。这违反了二、三产业只有集中才能取得规模效益的规律。为解决这一问题,科采取建设工贸小区的方式,即乡镇工贸企业相对集中选址建设。由此充分利用基础设施,提高企业集聚效益。此类小区建设应注意以下问题:①建设数量上,根据不同情况,可一个乡镇相对集中建设一个;或2-3个乡镇相对集中建设一个;②选址上,应尽量选择现状条件较好的小城镇,并注意与镇区搞好功能分区;③只能上,应做到工贸结合,优势互补;④加强环境保护设施建设,搞好污染治理,与生活之间应留有一定的防护绿地。

5小城镇规划的实施与管理

小城镇规划管理的方法是指在旅行小城镇规划建设的管理职能过程中所采取的手段和措施。

1)经济方法。经济方法即用经济手段来管理的方法。经济手段也包括价格、财政、税收、信贷、工资、利润等经济杠杆和经济奖赏办法。用它们来调节小城镇利益分 配,将各类社会活动纳入城镇镇府的管理轨道。用经济方法约束人们的行为规范,现实行、普适性、可操作性强,对于加强城镇建设管理,创建文明城镇是极为有效的管理措施。

2)法律方法。法律方法实在在小城镇规划建设活动中,根据国家法律,调整城镇各个方面关系,维护规划的法律地位和尊严。我国颁布和实施了《城乡规划法》,确立了“一书两证”制度,从根本上保证了规划的实施。由于用法律条文来加以规定和实施一些比较稳定的社会关系、经济关系和较长时期运用的政策和管理制度,将科学管理内容法制化,使生产经营者树立长期的经营思想和采取长期的发展策略。因此,在城镇规划建设过程中,严格依法办事,执法必严,这是现代社会管理科学化得客观要求。

3)行政方法。在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上,必须把握行政方法的科学、适度运用,即在城镇建设过程中,建立科学的行政决策体系,进行追踪观察,及时反馈信息,掌握变化规律,提高行政方法的有效性。但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的经济体制的需要,应避免行政方法的超度使用,防止人为行政意志在城镇建设运作中的随性体现,以利于城镇建设的持续与稳定。

4)思想教育方法。将马克思注意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和现代行为科学、社会心理学等学科的的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对城镇居民进行系统、长期的教育,使其成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者。通过宣传城镇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任务,向人们展示一幅美好的发展蓝图,增强主人翁责任感。思想教育方法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与其它方法交叉配合使用,提高管理效益。

4.高起点搞好小城镇规划建设 篇四

县建设局

(2010年1月16日)

今年以来,我县小城镇建设工作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小城镇规划为切入点,以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不断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小城镇建设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促进了全县城乡一体化进程。

(一)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小城镇建设,措施得力。我县把小城镇建设作为推动本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一件大事来抓,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意见》等小城镇发展战略和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按照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设施先进、特色明显、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的要求和构建沛县中等城市的基本思路,提出了积极发展中心城市,择优培育重点中心镇的原则。从调整修编城镇体系规划入手,积极组织城镇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工作,加强了对小城镇建设的领导。

(二)以规划为龙头,科学编制小城镇规划。围绕统筹城乡发展的目标要求,坚持“适度集聚、节约用地、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积极做好小城镇村规划的编制与报批工作。完成了11个建制镇镇区总体规划修编方案的报批实施工作;配合上海同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完成4平方公里杨屯镇镇区搬迁规划、杨屯镇1平方公里修建性详细规 1

划编制及论证工作;完成龙固镇1.5平方公里控制性详细规划、沛龙公路2公里综合整治规划、龙固镇镇政府中心地块1平方公里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完成了敬安、栖山、张庄、安国、魏庙、湖西农场等镇(场)重要地段的详细规划编制工作;完成敬安商贸城地块、安国镇镇政府地块、魏庙镇小楼地块、张寨镇中心街南侧地块、朱寨镇原小学地块、朱寨镇法庭东侧地块、朱寨镇税务局南侧地块、朱寨镇小学西侧地块等项目的规划设计工作,为小城镇建设的快速推进提供了规划蓝图。

(三)以中心镇建设为重点,全面启动5个重点中心镇建设。我县采取典型引路、试点带动的工作方法,选择了龙固镇、张庄镇、敬安镇、安国镇、魏庙镇5个经济基础较好,有一定优势的镇,作为我县小城镇建设先行推进重点建设镇,实施了一批重点建设项目,带动了设施农业、房地产业等相关产业的迅速发展。5个镇共投入3.18亿元。其中投资

2.93亿元,建成住宅小区15个,建筑面积35.95万平方米;投资2955.8万元,建设了公共建设2.67万平方米;基础设施投资2452.58万元,硬化道路6.12万平方米、修铺下水管道2.65万米、安装路灯326盏、新增绿化面积1.2万平方米、新建公厕8座、购置垃圾箱252个、建设垃圾中转站5座。增强了重点中心镇区承载能力,促进了人口向城镇集聚、向非农领域转移,推进了重点中心镇建设快速健康发展。

5.基于生态优先的小城镇总体规划 篇五

摘要:利用GIS技术进行叠加,确定该区域土地生态敏感性分为三级,分别为极度敏感区、重度敏感区和中度敏感区,并将生态保护理念贯穿整个总体规划过程,在土地利用、产业发展、环境卫生等方面提出有力的规划措施。

关键词:生态,小城镇,总体规划

Abstract: by using GIS technique are united, and determine the area land ecological sensitivity is divided into level 3, were extremely MinGanOu, severe MinGanOu and moderate MinGanOu, and ecological protection concept throughout the overall planning process, land us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environmental health and make a strong planning measures.Keywords: ecological, small towns, overall planning

随着城市建设速度加快和城市建设区面积增加,生态环境的恶化在很多城市日益严重。如何有效地减小人类建设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使城市建设与自然协同演进,是各地区共同面临的课题。本文试图以沈阳市白清寨乡总体规划项目为例,探索通过规划手段,促进生态保护区周边小城镇与环境的共同发展。

一、项目介绍

沈阳白清寨乡地处沈阳市东南部苏家屯区。南与本溪市张其寨乡接壤,东与抚顺市海浪寨乡毗邻,是沈阳市城镇发展的重要区域。该乡四面环山,自然景观秀美、是市级自然保护区。地区人文景观丰富,在娱乐休闲、度假疗养等方面拥有众多资源。

近年来,白清寨乡在旅游经济的带动下,适时把握机遇,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然而在取得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诸多问题,如生态环境保护不力、建设用地缺乏拓展空间、旅游业发展缺乏长远规划、村屯环境差等。

本文在综合研究的基础上,细致梳理小城镇建设与生态环境的矛盾与问题,预测人口与用地发展规模,制定合理的发展目标,提出科学系统的总体规划策略,推动地区整体协调发展。

二、区域生态环境评价

1、自然保护区概况

白清寨市级自然保护区包含白清寨村、太平山村、邓家沟村、和顺堡村、康家山村、营盘村、康宁营村等村屯,总面积4266.7公顷。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三个功能区。

保护区气候相对湿润,年积温较高,物种资源丰富,区内的森林植被在整个沈阳市的森林生态环境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2、自然保护区环境敏感性分析

依据土地利用生态敏感性、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以及生态环境综合特征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进行土地利用生态敏感性地理空间分区,利用GIS技术进行叠加,得出的土地生态功能综合分区,确定白清寨乡土地生态敏感性分为三级,分别为极度敏感区、重度敏感区和中度敏感区。极度敏感区分布在乡域北部和东部山体和森林集中区域,约占乡域总面积的二分之一,重度敏感区主要集中在乡域南部康家山周围,中度敏感区位于区域中部现状镇区及周边。

三、基于生态导向的总体规划

1、技术支撑――基于GIS技术的模拟分析

地形条件是城市用地条件分析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山地地区更为重要。不同的地形条件对其规划布局,道路走向、线形,各种工程的建设,以及建筑的组合布置,城市的轮廓、形态等都有一定的影响。

白清寨乡为半丘陵山区,地形复杂,地势变化明显,海拔相差60米。

该项目规划运用GIS技术主要有以下三个目的:

(1)通过GIS的生态环境敏感性分析,减少建设项目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2)通过GIS地形及坡度等分析,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布置建设项目,减小建设对环境的破坏,减少工程量,节省投资。

(3)通过景观点视觉敏感度分析,控制高敏感区的土地开发和建筑物的建设密度,确定观景点、主景观节点和自然景点。

规划利用GIS技术建立了地形、高程、坡度、坡向、建设用地评价、景观点视觉敏感度等真实直观的分析模型,为土地利用、道路规划、建筑密度与高度控制、景源选择、观景点选择、景观视廊控制等规划内容提供充分的判断依据。

2、总体规划――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

规划在综合考虑区位、环境、生态承载力等因素,因地制宜地确定产业发展与用布局。

1.1土地利用规划

白清寨乡建设用地主要集中在镇区,村庄沿北沙河、沈抚线、白康线公路呈带状分布。农村居民点规模较小,分布零散,人均建设用地面积较大,土地利用效益偏低。

规划统筹考虑镇区和乡域内的发展现状、产业特色,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调整村屯宅基地与城镇建设用地比例关系,降低现状农民人均建设用地数量,最大程度减小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通过合村并点等措施,集约利用建设用地,形成结构合理,利用高效、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规划形成“一个镇区、二个组团、三个中心村”的功能布局结构。

“一个镇区”:是白清寨镇区。集中发展商贸、旅游、文化、居住等服务功能,强化对全乡和周边乡镇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

“二个组团”:考虑到作为旅游小镇,该区域的旅游开发和房地产开发需求日益明显,规划结合现状发展条件和建设条件,规划以邓家沟为核心的文化、旅游组团和后小峪度假、居住组团。

“三个中心村”:合并北部邓家沟、顺山子、窝棚沟等村屯至太平山中心村;二是合并南部营盘、尹家沟、蔡家村、迷子沟村至康家山中心村;三是合并沈丹高速公路以西的胡家沟、姚家沟两村屯至台沟中心村。撤并村庄后形成三个中心村,有效地节约了用地。

1.2产业发展引导

白清寨乡产业结构呈现三、一、二的旅游小城镇发展模式。第一产业仍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第二产业主要为农产品加工、木材加工、金属加工等;第三产业主要为旅游业及与其相关的商业服务业。

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为“把握资源优势、突出生态特色”。

(1)第一产业

在保持目前种植业基础上,进一步强化经济作物和新技术现代化的主体地位,提高科技含量和管理水平,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重点发展现代农业、观光农业,形成几个高效农业经济区,将农业发展和生态、观光旅游等新型服务业结合起来。

(2)第二产业

产业发展要严格符合建设生态乡镇的目标,严格限制水泥制品、铸造、化工等污染严重,高耗能的产业。空间上应采取集中布置,避免到处开花。

第二产业加强与种植业和旅游服务业的联系。发展农产品加工产业、中药制药等产业。结合旅游业发展旅游服务产品生产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促进地区居民就业。

(3)第三产业

依托优越的旅游资源和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规划细致梳理了该地区的各类旅游资源。在确立开发定位、项目选择、项目规划等方面,均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以自然山水景观格局,形成 “一核三区”空间布局结构。“一核”:即白清寨乡镇区综合服务核心;“三区”:分别是北部的自然休闲片区;中部的冒险运动片区;南部的情趣休闲片区。

1.3环境卫生规划

随着白清寨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排放日益增多,对环境影响较严重,而环卫设施建设确很薄弱。为提高全乡环境质量,减少城乡建设和人的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建立了的镇区、景区、生活组团、村庄全覆盖的环境卫生规划。

镇区设置垃圾转运站,收集、转运镇区及全镇的生活垃圾和生产垃圾。各村庄均设置垃圾收集点。实现垃圾的“户集、村收、乡运、区处理 ”一体化的垃圾处理系统,并要求做好垃圾分类和处理再利用。

景区、景点规划相应的垃圾收集点的安置和管理,同时要求加大对当地村民及游客的宣传力度,建立日垃圾清理制度,保障景区、景点的环境卫生。

结语

生态空间的构建决定了白清寨乡的功能和空间组织模式。本文一方面保障土地的集约利用,使社会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相适应,另一方面通过生态网络有机组织城市功能,保障布局空间和生态空间的连续和互补,实现区域整体效应和综合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闵婕,基于生态导向的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组织研究――以重庆市九龙坡区为例.《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04期

6.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小城镇规划 篇六

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有学者预言,中国的城市化与美国的高科技发展将是影响21世纪全球发展的两大课题。未来的20年将是中国城市化和城市高速发展的关键时期。然而,中国的国情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决定了中国的城市化必须走小城镇建设的发展道路。这是改变二元社会经济结构,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系,迎接知识经济挑战,解决“三农”问题,实现中国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党中央、国务院也给予小城镇建设以高度的重视。1998年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小城镇,大战略”的方针,2000年又提出发展小城镇是实现我国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党的十六大进一步把“加快城镇化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作为战略目标。由此可见,积极有序地发展小城镇,不仅是加快城市化进程的需要,而且已成为我国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城镇规划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建设小城镇,关键是规划。规划是龙头,它决定着小城镇发展的方向和质量。这个概念几乎人人都明白,然而,目前我国小城镇规划的基本理论体系尚未形成,基本上还是模仿大中城市的规划做法,缺乏科学和正确的理论指导,尤其是不能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去分析和把握。结果出现了规划质量不高,规划建设滞后,不切实际的问题。

1.小城镇规模小,效益差

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规划师和经济学家认为:小城镇的合理人口规模为5万人左右。而我国目前每座建制镇镇域人口规模平均在两万人左右。据统计,20世纪90年代末,在经济发达的上海市郊区(四区六县),除县城外有198个镇。镇域人口超过3万人的只有34个,2~3万人的有87个,2万人以下的有77个。可以想象,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尚且如此,其他地区小城镇的人口就更少了。过小的城镇规模起不到产业积聚、人口集中和促进第三产业发展的作用,同时又使小城镇发展缺少必要的资源腹地和人口来源,这样镇域社会经济条件对小城镇发展的支撑力不足,致使小城镇建设资金缺

乏,基础设施落后,反过来,又会阻碍下一步的建设,造成非良性循环,严重影响小城镇和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

2.基础设施及配套的服务设施,规划建设滞后

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滞后,数量不足、质量不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已成为小城镇发展的“瓶颈”和“门槛”,出现了“村不像村,镇不像镇”的现象。在基础设施中道路系统、雨水、污水排放及处理系统最为缺乏,不少小城镇垃圾遍地、污水横流。“软环境”规划建设的滞后,阻碍了小城镇的进一步发展。

3.工业布局分散,难以形成积聚效益

目前,乡镇工业布局相对于小城镇成立初期的那种“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局面来说已有所好转,但是在总体布局上仍呈现出“小集中,大分散”的特征,往往一镇(乡)一点,甚至一镇(乡)多点,总体上仍显得过于分散,难以形成积聚效益。随之又带来污染治理及监测调控的困难和治理成本的提高。此外,由于缺乏宏观区域经济分析,小城镇的规划建设还出现“盲目攀比,贪大求全”的不良倾向,导致产业经济结构雷同,区域优势发挥不充分,没有区域特色,发展后劲严重不足。为避免上述问题的出现,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小城镇规化决不能就小城镇而论小城镇,而是应该把它放在区域经济这个大背景下,重视区域经济的宏观作用,理顺关系,摆正位臵,遵循科学性和以人为本的原则来规划小城镇,充分发挥小城镇在区域经济中的应有地位和作用。

二、应充分重视区域经济的宏观作用,合理规划小城镇

(一)(一)区域规划系统中的小城镇规划

1、重视区域规划的宏观作用

作为区域实体的区域经济对小城镇规划的宏观作用是通过区域综合性规划———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城镇规划的层层指导和约束来实现的。在区域性经济的系统影响下,首先会对区域的整体规划产生影响,而区域的总体规划是总揽区域社会经济整体发展的纲领性规划,综合直辖市区域各要素的发展和空间布局,对包括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在内的各专项规划具有指导意义,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同样是在综

合规划的指导下,旨在使区域内城镇协调发展并与其它各发展要素有机结合的专项规划,是区域综合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导具体的城镇规划。

2.加强城镇体系规划城镇体系规划

实质上也是一项区域性的规划,是国土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的拟订应从区域角度进行分析研究,无论是功能结构、等级规模结构和空间布局都需要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尤其是与周边市、县的城镇取得相互协调。但目前的规划,往往存在着“就市域、论市域”的状况,未能从较大的区域范围内去研究上下左右有关城镇之间的关系问题,如市县间城镇人口与产业的积聚与辐射影响,基础设施的衔接与协调,生态环境建设的改建与优化等,这种规划有可能成为孤立区域之外的“自成体系”的规划,既不能扬长避短、反映特色,也不能解决重复建设的问题,对此应引起高度重视。

3.小城镇规划应以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为依托

“任何一个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都不能脱离开区域经济这个大背景,前者因后者而产生和发展,后者是前者发展的基础和腹地”。当前,我国的小城镇正处于由农村形态向城市形态转化的阶段,其建设和发展过程以集聚为基本特征,因此难以离开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这个基础。同时随着小城镇的逐步发展,又会通过辐射作用带动周围地区的繁荣,而周围地区的繁荣则又是小城镇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因此,小城镇的形成和发展必须与周围地区构建良性的社会经济互动关系,求得二者共存共荣。

(二)小城镇规划应遵循的原则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区域内城镇的数量和规模都会有较大的变化,经济的一体性,区域的整体性,城乡的融合性等趋势会越来越深入地影响区域内每一个城镇的发展。这就要求规划部门及时转换观念、适应形势,在区域规划和城镇规划中加强科学性,研究并解决新形势下出现的问题。

1.区域协同发展的原则

由于经济一体化会对各城镇的产业结构、投资结构、劳动力结构等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各城镇在区域内的竞争优

势和不利因素也会发生变化,这些变化会在不同程度上决定城镇发展的方向、目标和规模;经济一体化所带来的区域共同体,将使城镇之间的关系从以竞争性为主转向以协作性为主。因此,为适应经济结构的变化,“小城镇的规划布局必须着眼于有利于区域的整体发展,通过各城镇间的协作,形成综合的整体效益”。结合我国的现状,可借鉴国外的经验,充分发挥小城镇的协同作用,形成小城镇带,形成一定的产业链条,生态链条进而提高区域的整体效益。

2.区域差异性原则

不同类型的小城镇,由于区域背景不同,影响因素、发展过程、面临的问题不同,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发展方向各异,因此在规划时应因地制宜、把握时机,寻找一条适合自身的发展之路。例如,对我国中西部地区来讲,在自然条件、历史传统、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具有很大的不平衡性,因此小城镇规划要有选择性的发展那些条件好的、具有较强辐射带动作用的县域中心城镇作为区域发展的核心城镇,以此作为增长及带动周围地区的发展;对东部发达地区来讲,要重点发展县城及大城镇郊区的卫星城镇和部分基础条件好的、发展潜力大的中心镇。这样就可以形成风格各异,优势互补,特色鲜明的小城镇体系。

3.规模合理性原则

小城镇规划的核心和最终目的是为人们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因此,小城镇规划的合理规模决不等同于规模的盲目扩大,而应该是:使生态环境、社会和经济效益达到最佳状态的规模。针对我国目前东部地区小城镇分散布局的现状,可以通过减村扩镇,重点发展中心镇、中心村来推进小城镇的重组和升级,此外,针对工业布局分散的状况,可通过组建“乡镇工业园”来提高整体效益。

4.区域可持续发展原则

可持续发展是解决和实现区域城镇的分工协作,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地区文化的延续和长期动态发展的根本原则和最高目标。因此必须进一步强调小城镇规划的可持续性原则,加大污染控制和治理的力度,树立生态理念,走生态经济型城镇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是小城镇规划的最高目标和必然选择。

三、紧密结合转型期的社会经济特点,注重小城镇人居环境建设,把握规划弹性、突出规划个性,实现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

在知识化、信息化和国际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区域经济转向全球经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劳动力快速流动,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的格局越来越明显。小城镇在人才、信息、资金、技术等方面与大中城市相比处于明显的劣势地位,这将给小城镇的规划带来更加严峻的挑战,如何增强小城镇的竞争力将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一)注重小城镇人居环境的建设

小城镇只有通过创建优美的人居环境,完善的基础设施及相关配套的服务设施,才能吸引人才,拉动投资,小城镇的发展才会有希望和后劲。因此,小城镇规划的核心和目标应该是努力提高城镇质量,建设更加宜人的人居环境,更加适合发展经济的良好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具体来讲:

1.创造优美的人居环境。必须进一步贯彻以人为本的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总原则,在搞好环保的基础上,努力美化环境,提高小城镇的绿化水平和居民的文明素质,着力提高人居环境品质,建设兼有城市和乡村优点的“田园城镇”。

2.重视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要统筹安排规划建设现代化的综合的交通运输,信息通讯,给排水网络,以及安全可靠的供电、供气、供热和城镇防灾、减灾系统,这些方面的规划标准一定要具备超前的眼光,以避免后期重复建设和浪费等,保障小城镇经济建设的正常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二)把握规划的弹性

应对转型期的种种变化,规划工作也要与之相适应,应遵循弹性规划的原则。强调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动态性、可持续性。面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及时对各种方案、各个技术指标进行调整和修改,使规划更具合理性、可操作性。

(三)突出规划的个性和特色

7.小城镇园林绿地系统规划 篇七

(1) 城镇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 合理的园林绿地建设能使城镇保持良好的环境, 为城镇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发展空间。 (2) 良好的小城镇绿地建设能够改善城镇的空气质量和居住环境, 吸引更多的外来人口, 为城市注入进行活力。 (3) 小城镇园林绿地能够减少风沙等自然灾害对城镇的危害。

2 我国小城镇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建设现状

虽然园林绿地对小城镇的发展作用很大, 但是在我国目前的小城镇建设中, 大多数城镇规划者对城镇园林绿地重视程度不高, 他们更重视工业用地、居住用地以及道路用地规划, 园林绿地建设多是在原有城市规划的下进行, 属于一种“填充”角色, 这就造成了绿地建设的选址不适宜、绿地面积小、布局分散, 绿地保护环境的效果不明显, 生态效益低, 无法达到国家规定的城市绿地标准。

还有的小城镇建设者为了使绿地建设达标, 盲目地进行绿地建设, 既增加了绿地建设的资金压力, 同时也导致了绿地布局不合理的现象。

另外在小城镇绿地建设规划过程中, 太注重单纯构图, 没有从整体上对绿地进行规划, 不仅人工痕迹重, 而且增加了绿地建设成本。

3 小城镇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应遵循的原则

(1) 坚持乡村特色景观与城镇绿地景观相相协调的原则:一般情况下小城镇都处在乡村之中, 在城镇园林建设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保留其特有乡村景观, 使乡村景观与城镇绿地景观实现协调融合, 既能打造出独具特色的城镇绿地环境, 又能降低城镇绿地建设成本。

(2) 绿地建设与城镇地方文化特色相结合的原则:园林绿地每个小城镇都有, 要想打造特殊的小城镇绿地景观, 就需要与地方的特色文化相结合。因为每个地方的文化风俗却是不一样的, 只有在园林绿地建设过程中融入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 才能打造出独具特色的城镇环境, 让小城镇更吸引人。

(3) 绿地建设要坚持“静”的原则:对于小城镇来说, 安静舒适的环境是吸引人口入住的重要因素, 很多人因为厌倦了喧闹的城市环境, 才到搬迁到小城镇以寻求一个安静的生活环境。如果在绿地建设的过程中破坏的“静”的原则, 那么就会得不偿失。因此在城镇绿地建设的时候, 需要以绿色植物为主, 实现多层次、立体化建设布局, 提高小城镇“静”的效果。

4 小城镇园林绿地规划建设要点

(1) 小城园林镇绿地系统规划。

严禁建设区:设置严禁建设区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保护一些原有的生态环境极好地区或是一些重要的风景文化区。对于生态环境好的地区来说, 这些地区生态环境比较敏感, 被破坏后修复难度大, 为了最大限度的保证原有的生态环境, 不能进行建设活动;对于一些重要的文化景观区来说, 传统的人文景观在破坏后无法修复, 为了保证人文景观的安全, 应禁止建设活动。

限制建设区:设置限制建设区的目的是为了在小城镇的特定区域进行合理建设, 减少对环境破坏, 为其他环境提供合理的生存空间。一般在农田保护区、风景区以及一些文化景观的建设需要限制。

合适建设区:这一区域主要是适合在城镇的人口居住比较集中的地区或是工业区。在城镇人口居住集中区域人们对于园林绿地的需求较高, 需要进行大量的绿地建设;而工业区可能受到环境污染, 需要进行绿地建设就, 对环境进行净化。

(2) 小城镇园林镇绿地布局规划。

道路绿地:道路绿地建设是小城镇绿地建设的重要内容, 在对道路绿地进行布局时, 要充分利用道路的间隔空间, 在小的空间内对绿化进行合理布局, 打造一个良好的道路绿地系统;同时在交通主干道上要注意栽种一些能够起到防护降噪效果的树木, 既能达到绿化的目的, 又能提高道路的安全性。

公园绿地:主要是为城镇居民提供一个休息娱乐的场地, 同时净化居住小区的空气质量, 提高城镇绿化覆盖面积。公园绿地建设规划的过程中要注意考虑地形、人口以及建筑分布, 使其既能满足居民生活需要, 又不至于占用过多地面。

河道绿地:在一些有河道的小城镇中, 需要根据河道的走向以及沿岸建筑分布情况对河道进行绿地建设, 建立河道绿色防护带, 这样既能改善河道生态环境, 又能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不过需要注意的是, 河道绿地防护带的宽度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比如说滨河居住小区相对要宽一些 (一般在30~50m之间) , 一般性河道绿地防护带没那么宽 (一般在10~20m之间) 。

5 结语

目前我国正处在小城镇建设的高速发展期, 为了提高小城镇建设质量, 保证小城镇的生态环境, 必须加大对小城镇的园林绿地规划的重视程度, 使小城镇的经济与生态环境相协调, 促进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8.浅谈小城镇的规划与管理 篇八

关键词:必要性 土地合理利用 生态环境保护

1 规划管理的必要性

城镇是一个地区政治、经济、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的中心,是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要搞好城镇建设,便离不开规划,而规划的实施又在于管理,俗话说得好:“三分规划,七分管理”。规划是龙头,管理是关键。积极发展小城镇建设,推进农村城镇化,是合理配置资源,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战略举措。小城镇建设的作用有:小城镇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力。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农村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而乡镇企业、小城镇商业和服务业的发展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小城镇是农产品加工增值的场所和农业产业化的基地。小城镇的农产品加工较为集中,规模较大,可以形成规模效益。这些加工企业逐步发展为乡镇企业,发展为工业,实现农业向工业的转化,小城镇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小城镇的集散作用。小城镇是农村与大中城市的中间纽带。一方面,可以把农村的农副产品收集起来运往城市消费,还可能把工业用农产品原料收集起来送往城市;另一方面,农村用的日常生活用品和生产资料等也要通过小城镇进行中转和销售。

2 小城镇建设与土地合理利用。

土地是十分宝贵的资源和资产,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在小城镇的建设过程中,只有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等一系列有效措施和途径,才能做到小城镇的建设与土地合理利用两者的有机协调,为小城镇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

2.1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小城镇是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与大中城市的发展统筹考虑,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合理布局,使其协调发展。科学制定发展规划,是搞好小城镇建设的前提条件和基础工作。编写规划要坚持高起点,坚持为经济建设服务,与土地利用、环境保护、社会发展等方面的规划相协调、体现区域经济和文化特色。编写规划既要量力而行,又要尽力而为。适度超前,为小城镇今后的建设和发展留有余地。规划修订时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增强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和群众执行规划的自觉性,加大对规划执行的群众监督力度。

2.2 集约用地,坚持土地有偿使用 我国人多地少,耕地资源尤为珍贵。必须保护农业的生产能力,特别是保护耕地。我国人均耕地不及世界人均(0.25公顷)的47。到2030年我国人口达到16亿人,但从现在起,必须占用耕地的因素相加将减少耕地2070万公顷。小城镇发展较快的地区一般是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经济发达的地区往往又是土地资源最为紧缺、耕地质量较高的地区,这些耕地资源流失了,很难靠开发后备资源来弥补。因此保护小城镇周边的耕地尤为重要。

2.3 加强规划管理 小城镇规划管理要加强宏观调控能力,充分发挥“有形的手”和“无形的手”相结合的双重调控作用,建立与市场机制相应的规划管理机制,实行以行政、经济、技术、法律等手段相结合的综合管理。要建立与土地出让、转让的市场机制相适应的规划用地管理机制。对于出让、转让的土地必须规定明确的土地使用条件,保证小城镇总体规划真正落到实处。

要建立规划实施反馈机制。为了主动、积极地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强规划对土地开发利用的及时调控能力,需要建立规划实施反馈机制,保证规划始终具有切实的指导作用。要建立规划实施的监督机构,包括:上级政府对所审批的规划实施监督机制;同级人大的监督机制;规划报批前公开展览制度和重要地区的规划实行听证制度等公众参与与监督机制。

3 小城镇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人们所共同面对的问题,由于与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已引起人们普遍关注并成为热门话题,但近些年由于人们过多地将精力放在经济建设上,而忽视了环境保护,致使污染加重。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建设呈现一派繁荣景象,全国范围内的小城镇建设也成果喜人,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不断涌现出亿元镇、小康村。

9.小城镇交通规划 篇九

信息来源:今日新津 发布日期:2013-6-7

本报讯(记者 唐建飞)为顺利推进我县一般场镇改造,6月6日,我县召开小城镇建设工作会,就我县小城镇建设推进过程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研究。县委副书记、县长王道明,县委常委、组织部长丁钰,县政协副主席熊健出席会议。

会上,安西镇、永商镇等镇乡,分别就各自镇乡小城镇建设推进情况以及下一步工作目标进行了汇报,县规划局、国土局等部门就如何进一步科学推进小城镇建设进行了指导,并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会议要求,各镇乡要围绕目标,按照规划,抓住着力重点,科学有序推进场镇改造;要发挥镇乡主体作用,相关部门作好指导,统筹推进场镇改造;要因地制宜,制定切实有效举措,合力推进场镇改造;要加大督查力度,推动场镇改造按时间节点推进。

10.小城镇交通规划 篇十

【关键词】建设规划;小城镇;城市设计;物质与人文形象

1概述:

小城镇建设规划是一项全面的、综合性的城镇建设方案。除了与小城镇的建设用地有关之外,还与小城镇的功能、空间、经济、环境和形体等因素有关,并与政府的政策导向、行政指导以及规划的长远性有关。

城市设计是以改善和提高空间环境质量为目标,尽可能地满足当地居民的心理和行为习惯,使居民获得舒适且有人情味的生活空间。通常,在镇区建设规划初期,城镇规划为城市设计提供框架和指导,城市设计为城镇建设规划创造很良好的空间和形象,使小城镇的建设规划和城市设计达到完美结合。小城镇建设规划主要是从宏观上对小城镇的用地进行规划布局,因此,小城镇建设规划的主要目的是关注小城镇的整体设计,从小城镇整体环境的改善出发,使小城镇形成良好的整体空间形象。我们从城镇整体物质形象的塑造、城镇结构关系的建构及城镇人文形象的造就等方面来探讨小城镇建设规划中的城市设计问题,进而全面完善小城镇的规划建设内容。

2小城镇整体物质形象空间的塑造

2.1小城镇的主要公共空间

小城镇通常除了街道空间外,公共的休闲空间通常非常缺乏。因此小城镇建设规划中要特别注重小城镇的公共建筑空间、广场空间、街道空间及河流绿地等空间的设计与营造。

1)城市规划设计要结合建筑的综合功能、人流活动规律以及用地的性质来形成不同功能的公共活动空间,用来满足小城镇居民多种生活活动方式的需要。建设规划不仅要考虑主要的公建设施(如商业建筑和活动中心等)布置,还要考虑小城镇的布局特征、重要的交通场站和居民的出行方式,以及城镇范围的林地、河流和山体等自然景观因素进行统一设计,同时要考虑生态环境的保护、绿地园林规划等对自然资源的影响,并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打造一个良好的自然景观空间。

2)要设计一个丰富的有层次感的小城镇空间,不仅要建立不同性质和功能的公共空间,还要建立性质相同的不同规模的空间。对于城镇的绿地建设,不仅要分类别,还要按照不同地域范围来确定,按照片区或镇区来设定;如广场的建设要考虑不同功能组成,如休闲娱乐、交通集散、集会和市政等不同内容。

2.2小城镇的实体

小城镇的实体通常是指各类构筑物和建筑物等,是小城镇整体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城镇实体,城市设计主要考虑公共建筑的整体组织布置。城镇建设重视小城镇公建的组织设计的目的是保护城镇景观,创造协调和谐的城镇形象,并控制建筑空间与实体的比例关系。城市设计首先要考虑使公共建筑布局合理,形成城镇景观的主要节点和次要节点,从而形成城镇的实体景观系统;还要对小城镇轮廓线进行控制,城镇轮廓线的关键是合理控制建筑物体量、高度和体形等,使主要因素形成城镇轮廓线的主要控制部分,这样城镇轮廓线就具有很好的清晰度,丰富了小城镇的整体空间。

3小城镇整体人文形象的塑造

3.1历史文化环境的表达

小城镇一般具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悠久的历史文化。有些地方种族群体的传统文化及其演变对城镇空间的组织和发展也产生非常大的影响,进而形成独特的城镇文化。因此,城市设计中要特别注意城镇的历史文化形态。在城市设计中:1)要强化地域文化特征,充分尊重地方文化,在小城镇景观设计的总体构架中融入这些因素,保护一切有价值的历史遗存。如居民生活方式、村落布局和民俗民风等,延续小城镇的人文特色。对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如文化遗产和文物古迹等要进行重点保护。2)要处理好小城镇的经济建设与特色文化保护之间的关系,使社会经济效益、环境保护和各项特色文化保护相结合。3)小城镇是一个动态协调发展的空间环境。历史文化特色的保护要充分反映当代城镇居民的生活,创造既有人情味,又具有时代感和个性特色的城镇风格。

3.2意义性环境的表达

小城镇的意义性是由实体要素及空间要素共同形成的一种内在文化内涵,主要由社会习俗、历史传统、思想观念、文化形态及聚居方式等影响所形成.其随着实践的推移和小城镇的发展而不断地发生变化。小城镇的意义还表现在环境方面,不仅能使环境具有强烈的安全感、可识别性和归属感,还能使其与居民的生活融成一体,使环境更加宜人。

3.3社会环境的表达

小城镇的发展与形成是社会生活的具体反映和需要。在小城镇物质形态的背后还潜藏着人与人、人与物的各种关系和关系网络。这种社会形态是经过长期的历史积累沉淀而成,能使人强烈地感受到它的存在,对居民的精神依托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并能给居民带来亲切感、安全感、邻里感、自我感、社会感和归属感。小城镇社会组织结构有地缘、血缘和宗教缘等,这种组织结构会使居民感到安全和稳定,有利于社区的安定。因此城市设计最好能保持原有的社会网络,这样既可以增加环境的舒适感,也可以产生一种内聚力和向心力,形成和谐的人文环境。

4小城镇的结构关系

城镇结构是指城镇的空间区位、形体分布特征及其组织规律,是功能要求与技术能力在空间和形体上的具体表现。城镇在经过长时间的变迁,都逐渐呈现出各自的组织关系和结构形态。城市设计在镇区建设规划中要注重小城镇形体和公共空间的关系,建立统一的整体结构。

由于受城镇用地规划、建筑寿命、环境容量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指标的影响,部分城镇结构通常存在维持原状的趋向,使小城镇的结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城市设计要充分尊重小城镇的这种原有结构,使其得到延续和保护。

城市设计必须关注城镇的结构性衰退,使各组织要素和子系统能够按照新的方式重新组合,建立新的动态平衡,维持小城镇的结构稳定。

5结语

通过对城镇人文形态、物质形态、整体结构关系的研究,探讨城市设计与城镇建设规划的关系,使小城镇建设规划的内容更加深化,更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和前瞻性。

参考文献:

上一篇:道德经读书笔记字下一篇:初中英语阅读课说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