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治疆建设法治新疆(10篇)
1.依法治疆建设法治新疆 篇一
《2016年新疆网络学法用法必学内容》
第三章 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疆建设法治新疆的意见
练习答案
成绩:76分 回答正确:30题 回答错误:9题 练习时长:5分钟
1.(单选题)下列关于新疆自治区党委推进依法治疆进程的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A.2001年以来,自治区党委提出“反暴力、讲法治、讲秩序”,结合新疆社会治理、维护稳定、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等需要,出台了一批具有新疆特色、符合新疆实际的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 B.坚持依法严厉打击暴力恐怖等严重犯罪活动,坚决维护国家根本利益和各族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C.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依法妥善处理各类矛盾纠纷和涉及不同民族间的问题
D.创新社会治理,在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重点要素管控、涉法涉诉信访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管用有效的措施
正确答案:A
用户选择:D 2.(单选题)下列关于全面推进新疆自治区政务公开的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A.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推进决策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但执行不公开
B.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依据权力清单,向社会全面公开政府职能、法律依据、实施主体、职责权限、管理流程、监督方式等事项
C.重点推进财政预算、公共资源配置、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社会公益事业建设等领域的政府信息公开
D.规范政府服务行为,将政府服务行为纳入行政电子监察,加快服务型政府、透明型政府建设 正确答案:A
用户选择:A 3.(单选题)《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疆建设法治新疆的意见》要求,应逐步实现人民陪审员()。A.人民陪审员不再审理法律适用,只参与审理事实认定 B.人民陪审员不再审理法律适用,不再审理事实认定 C.人民陪审员不再审理法律适用,只参与给予审理意见
D.人民陪审员不再参与审理事实认定,只参与给予审理意见
正确答案:A
用户选择:C 4.(单选题)根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疆建设法治新疆的意见》的要求,新疆自治区应强化公安执法管理,全面推行刑事案件法制部门()管理、侦查办案与监督管理分离等机制。A.“统一审核、分别出口” B.“分别审核、分别出口” C.“统一审核、统一出口” D.“分别审核、统一出口” 正确答案:C
用户选择:A 5.(单选题)下列关于健全新疆自治区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和内部监督制约机制的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A.建立健全司法机关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只有在特殊情况下司法人员才可私自接触当事人及律师制度
B.完善主审法官、合议庭办案机制和办案责任制、责任终身制、错案责任倒查制 C.健全法院院长、庭长审判管理机制和审判监督机制,改革审判委员会制度
D.建立法官、检察官员额制度、司法机关不同人员分类管理制度和法官、检察官选任制度 正确答案:A
用户选择:A 6.(单选题)新疆自治区应加大各族群众参与司法的保障力度,实现人民陪审员倍增计划,拓宽人民陪审员选任渠道和范围,确保基层群众所占比例不低于新增人民陪审员的()。A.四分之三 B.二分之一 C.三分之一 D.三分之二
正确答案:D
用户选择:C 7.(单选题)下列关于新疆自治区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为全面推进依法治疆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和人才保障采取的措施错误的一项是()。A.建设高素质法治专门队伍,要把政治坚强摆在首位 B.抓住领导班子建设这个关键,突出政绩标准
C.注重选拔在反分裂斗争实践中经受锻炼和考验的法治人才
D.把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的人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 正确答案:B
用户选择:B 8.(单选题)根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疆建设法治新疆的意见》的要求,如何扎实推进新疆自治区法治专门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
A.探索建立从具备全日制法学专科以上学历的毕业生中优先录取法治专门人才的体制机制 B.即使是法学专业毕业的硕士、博士也禁止免笔试直接进入面试
C.执行法律职业准入制度,认真实施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制度,除特殊情况外,不具备职业资格,不得进入法治专门队伍执法执业
D.加快建立符合职业特点的法治人员管理制度,完善职业保障体系,建立法官、检察官、人民警察专业职务序列及工作制度
正确答案:D
用户选择:D 9.(单选题)下列关于加强新疆自治区法治文化建设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发挥新媒体法治宣传“主阵地”作用
B.加大公益普法宣传力度,提高普法的针对性、时效性,使法治宣传走进千家万户 C.开展“反暴力、讲法治、讲秩序”宣传教育
D.充分利用各种有效载体,大力营造全社会学法、知法、守法、尊法、信法、用法的良好氛围。正确答案:A
用户选择:A 10.(单选题)根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疆建设法治新疆的意见》的要求,下列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疆建设法治新疆可采取的措施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紧紧围绕法治社会建设推进依法治疆,着力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B.坚持立足国家规定,提高地方立法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C.紧紧围绕平安新疆建设推进依法治疆,全力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 D.紧紧围绕法治环境建设推进依法治疆,加快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 正确答案:B
用户选择:B
成绩:76分 回答正确:30题 回答错误:9题 练习时长:5分钟
11.(单选题)新疆自治区应切实加强律师队伍思想政治建设,把拥护党的领导、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作为律师从业的基本要求,着力构建()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律师队伍。A.专业律师、自学律师 B.公职律师、自学律师
C.社会律师、公职律师、公司律师 D.社会律师、执业律师 正确答案:C
用户选择:C 12.(单选题)《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疆建设法治新疆的意见》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对法治宣传工作的领导,按照()的原则,进一步落实各级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和企事业单位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责任。
A.“谁管理、谁普法,谁用权、谁普法” B.“谁参与、谁普法”
C.“谁执法、谁普法,谁管理、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谁用工、谁普法” D.“谁用法、谁普法” 正确答案:C
用户选择:C 13.(多选题)根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疆建设法治新疆的意见》的要求,紧紧围绕平安新疆建设推进依法治疆,全力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可采取的措施有()。A.依法严厉打击“三股势力” B.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 C.依法保障和促进民族团结 D.依法整治“三非”问题
正确答案:ABCD
用户选择:ABCD 14.(多选题)如何紧紧围绕法治环境建设推进依法治疆,加快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A.加强生态文明法治保障
B.依法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C.健全促进经济发展的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营造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 D.推进企业依法经营
正确答案:ABCD
用户选择:ABCD 15.(多选题)新疆法治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A.有的领导干部法治意识不强,认为新疆情况特殊复杂,严格依法办事束缚手脚
B.一些党员干部特别是一些领导干部法治能力不足,不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改革发展、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
C.在一些重点领域立法仍然不健全,环境保护、社会治理、整治“三非”、打击极端、反恐维稳等领域有些方面无法可依
D.有的立法不能紧扣新疆实际和需要,针对性、操作性不强
E.有的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依然存在,选择性执法、简单粗暴执法等现象时有发生,群众对执法司法不公和腐败问题反映突出
正确答案:ABCD
用户选择:ABCDE 16.(多选题)健全完善新疆自治区依法维权机制可采取的措施有()。A.加强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健全行政调解工作机制
B.建立健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矛盾预警机制、利益表达机制、协商沟通机制、救济救助机制,畅通群众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法律渠道
C.健全区、地(州、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五级社会矛盾滚动排查化解机制,完善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有机衔接、相互协调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D.积极推进阳光信访,把信访纳入法治化轨道 正确答案:ABCD
用户选择:ABCD 17.(多选题)下列关于依法治疆的重要意义的说法准确的有()。A.只有依法治疆才能真正提高新疆执法人员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 B.依法治疆是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本质要求 C.依法治疆是实现新疆各族群众根本利益的客观需要 D.依法治疆是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 正确答案:BCD
用户选择:ABCD 18.(多选题)根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疆建设法治新疆的意见》的要求,如何整治新疆自治区“三非”(非法宗教活动、非法宗教宣传品、非法宗教网络传播)问题?()A.深入治理非法宗教宣传品,防范非法宗教网络传播,建立联合审查、信息反馈等机制
B.依法查处和取缔地下讲经学经活动,禁止公共场所做礼拜等非法宗教活动
C.加强对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娱乐休闲、文艺作品等重点领域的监管,深入整治非法出版物特别是宗教类非法出版物,严厉打击制作、贩卖、存储、传播涉暴涉恐非法宣传品的行为 D.关闭一切疑似涉“三非”的聊天室、音视频网站等 正确答案:ABC
用户选择:ABC 19.(多选题)根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疆建设法治新疆的意见》的要求,新疆自治区应把()立法工作重点。A.打击暴力恐怖活动 B.遏制宗教极端思想渗透 C.环境治理
D.促进民族团结和宗教和谐
正确答案:ABD
用户选择:ABD 20.(多选题)全面推进依法治疆的指导思想包括()。
A.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这个总目标,坚持“依法治疆、团结稳疆、长期建疆”,坚持“反暴力、讲法治、讲秩序”
B.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四中全会、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C.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D.坚决维护宪法法律权威,依法维护人民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国家安全和新疆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团结和宗教和谐,为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的社会主义新疆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正确答案:ABCD
用户选择:ABCD 成绩:76分 回答正确:30题 回答错误:9题 练习时长:5分钟 21.(多选题)根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疆建设法治新疆的意见》的要求,新疆自治区应健全()问责方式和程序。A.停职检查 B.责令辞职 C.责令公开道歉
D.引咎辞职
正确答案:ABCD
用户选择:ABCD 22.(多选题)全面推进依法治疆的基本原则有()。A.必须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 B.必须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C.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D.必须坚持“反暴力、讲法治、讲秩序” 正确答案:ABCD
用户选择:ABCD 23.(判断题)新疆法治建设虽然取得明显成效,但同党中央要求相比、同各族群众期待相比、同新疆改革发展稳定需要相比、同新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相比,还有许多差距和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用户选择:对
24.(判断题)实现依法治疆总目标,必须按照党中央《决定》的要求,在“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的总原则下,充分结合新疆实际,走符合新疆区情特点的法治建设道路。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用户选择:对
25.(判断题)新疆自治区为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应确保各级各类干部进修或培训班中法治课时要占总课时的10%—15%。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用户选择:错
26.(判断题)必须强化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是全面推进依法治疆应坚持的基本原则。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用户选择:对
27.(判断题)严格执行罚缴分离和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严禁收费罚没收入同部门利益直接或者变相挂钩是新疆自治区强化对行政权力制约和监督的重要措施。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用户选择:对
28.(判断题)新疆自治区对因违法违纪被开除公职的司法人员、吊销执业证书的律师、公证员和司法鉴定人员,终身禁止从事法律职业。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用户选择:对
29.(判断题)新疆区情复杂,多民族、多宗教,文化多样、利益多元,现代社会发育程度相对较低,尤其是反分裂、反恐怖斗争形势严峻,正处于“三期叠加”的特殊时期。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用户选择:对
30.(判断题)为全面推进新疆自治区政务公开,应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完善新闻发布和新闻发言人制度。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用户选择:对
成绩:76分 回答正确:30题 回答错误:9题 练习时长:5分钟
31.(判断题)根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疆建设法治新疆的意见》的要求,加强宗教事务管理应坚持“保护合法、严惩一切非法、极端活动”原则。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用户选择:对
32.(判断题)为优化新疆自治区司法职权配置,新疆自治区法院受理案件应变立案审查制为立案登记制。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用户选择:对
33.(判断题)根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疆建设法治新疆的意见》的要求,为健全完善新疆依法维权机制,应积极推动在基层法院设立人民调解室或工作窗口的“诉调对接”机制建设,加强人民调解在基层派出所“治调对接”的有机衔接。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用户选择:对
34.(判断题)新疆自治区抓好以青少年、妇女、流动人口、企业职工、工商经营户为重点的法治宣传教育,健全法治宣传教育机制。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用户选择:对 35.(判断题)《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疆建设法治新疆的意见》要求,应支持检察机关依法行使监督权力,加强对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的法律监督。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用户选择:对
36.(判断题)《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疆建设法治新疆的意见》要求,全疆法院要加快推进审判流程公开、裁判文书公开和当事人信息公开三大平台建设。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用户选择:对
37.(判断题)新疆部分社会成员“信教不信法”、“教大于法”的意识浓厚,学法尊法信法守法用法意识不强,法治权威没有真正树立是现时期新疆法治建设存在的问题。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用户选择:对
38.(判断题)《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疆建设法治新疆的意见》要求,新疆自治区各级党委政府要支持兵团依法履行职能,管理内部行政、司法事务,建立健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法治保障机制,有效推进兵团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用户选择:对
39.(判断题)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兵团法治建设是依法治疆的重要内容。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用户选择:对
2.依法治疆建设法治新疆 篇二
关键词:依法治校,校园,法治文化,建设
0 引言
依法治校缘自江泽民同志在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是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必然要求,是教育事业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推进教育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自2003年7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依法治校工作的若干意见》后,各高校开始加大力度对依法治校理念的宣传,逐步将依法治校的理念付诸于学校的教育管理之中。
1 依法治校的含义
依法治校是党中央提出的依法治国方针在教育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是教育的三大组成部分,作为作为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社会组织和机构,学校是实施教育的主要阵地。要想对学校的管理工作有所加强,最要紧在于实行依法治校,它是依法治教的关键,也是其能够顺利进行的一个切入点和突破口。因此对依法治校所展开的实践和理论研究具有极其深远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何为“依法治校”?教育部原部长陈至立同志在全国教育法制工作会议上的报告《全国推进依法治教,开创21世纪教育振兴的新局面》中强调指出:“依法治校,就是要在依法理顺政府与学校的关系、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的基础上,实现学校管理与运行机制的制度化、规范化,形成政府宏观管理,学校依法按照章程自主办学,依法接受监督的新格局。”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来理解依法治校之“法”,专指有关学校的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是狭义上的理解,而广义的“法”则并不仅指这些,还包括《宪法》中有关学校教育的内容,一些与学校教育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及规范性文件,甚至会设计到其它各部门法如刑法、民法、行政法等。在依照《宪法》和专门专门规范教育事项的特别法律法规的基础上,依靠教育主管部门的教育规章和高校自身的管理制度进行管理,是高校实行依法治校的宗旨。依法治校的“治”,强调的是管理而不是管制,要在管理中能动地开展依法治学、治教,实现管理和服务的统一,而不是纯粹的运用法律来对学校进行管治。就其本质而言,高校的依法治校实行的并非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的治理,而是高校领导者按照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来维护学校和师生的权益,与此同时,全体体师生员工也要依据据法律法规和校纪校规来实现自我行为的约束[1]。
2 依法治校的必要性
2.1 实行依法治校,有利于推动教育行政部门进一步转变职能
实行依法治校,把教育管理和办学活动纳入法治轨道,有利于推动教育行政部门进一步转变职能,严格依法办事。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党在十五大提出的治国方略。当今世界,经济迅速发展,国际国内形势要求我们一切必须依国际惯例,遵守共同的规则,我们的法制建设必然要和国际接轨,依法办事,依法治理。这就要求我国的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高等学校,也必须依照国际惯例,遵守共同的办事规则,严格依法办事。
2.2 实行依法治校,有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国民素质
学校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实行依法治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并具有现代法律知识的社会主义高素质人才,进一步提高全民素质。
而依法治校的目标就是,增强教育行政部门的法治意识,最终使得行政管理工作能够依法进行;在学校能够实现依法决策、民主参与、自我管理、自主办学的工作机制同时能够保证学校的各项制度得到落实;教师和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通过各种完善的救济渠道来得到保障,使学校的育人环境最为优良;有利于保证贯彻果实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保证教育的公平性、办学方向的正确性,同时营造出一个良好的法制环境方便学校的教育改革与发展。
实行依法治校,有利于学校完成自身任务,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国民素质有很大帮助。
2.3 实行依法治校,有利于保障各方的合法权益
教育教学活动,要按照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制度来开展,学生的人格要得到尊重,合法权益应得到维护,学校的育人环境要符合法治精神,学校管理者以及教师的法律素质应该得到不断的提高,学校依法处理各种关系的能力应不断进步,这些就是实行依法治校的基本要求。依法治校实行的关键是,要依法理顺政府与学校的关系,使学校办学的自主权能够得到落实,在此基础上对学校的各项民主管理制度进行完善,使得学校的管理与运行能够真正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从而依法保障学校、教师、学生的合法权益。
2.4 实行依法治校,有利于运用法律手段调整、规范和解决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促进校园法治文化建设
实行依法治校,从根本上改变以个别领导干部的意志而转移的人治现象,在校园里,不管是行政领导,还是一般教师,或是学生,都必须共同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的规章制度。《高等教育法》《教育法》《教师法》以及正在修订的学生申诉制度,都是调整高等院校的主要法律。通过结合教育形式有目的的组织一定的报告会,从而深化法律教育的内容,同时再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中将法制教育融入其中,使学生在接受管理的同时,对法制教育有所了解,以增强其自觉性。通过以上手段可以使法律意识深入人心,有利于促进校园法治文化建设。
3 高校依法治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管理者以行政手段代替法律手段实施管理
由国家行政管理部门对教育实行统一管理是一直以来的管理方式,依靠政策、文件和规定,行政管理部门实现了对教育的管理,而学校又以此来进行内部管理,逐渐形成了行政式管理模式。即使目前已处于依法治校的转型期,依靠法律手段来治理学校的方法仍然得不到有效运用,高校管理者仍习惯于依赖行政手段。一些官本思想严重的高校管理者,在管理学校事务时无法做到公开化、民主化,根本无法尊重和保障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与监督的权利。而“家长式”管理模式是他们惯常采用的手段,过分强调学生应尽的义务,重视学生的服从性,却不顾及他们行使权利的空间。法律、法规因为以上种种做法而形同虚设,严重背离依法治校的初衷,学校管理也因之混乱,无法实现学校的健康成长。因此,这是一种阻碍依法治校进程的管理模式[2]。
3.2 高校师生缺乏法律意识,维权缺乏有效的救济途径
高校师生长期行政式的管理使师生员工早已习惯于按文件、听指示的方式办事,对于有关高校的法律,有关自身切身利益相关的法律、规章有哪些,我看没有一个人能完全说出来,即便自己的权利受到侵害,也不知道怎样去维护,通过怎样的途径去救济。有些教师认为,学生到了学校就要听教师的话,服从管理,稍有不从就以违规处理,这些都有可能侵犯学生的个人权利。
4 推进高校依法治校的措施
4.1 高校应与高教行政主管部门对应,成立政策研究与发展规划办公室
其主要职能是根据国际国内的有关法律、法规,制定和完善学校规章制度,依据最新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制定学校的长远计划与发展规划。熟悉各种法律,代表学校进行法律应诉,解决学校与社会、学校与教师、学校与学生的各种纠纷,同时也是学校的法律顾问和广大师生员工的法律咨询机构。
4.2 增强管理者的法律意识,提高依法治校的自觉性
目前高校一些管理者法律意识不强,行使管理权主观性较大,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和监督制度,提高管理者的法律意识,使其充分认识到依法治校重要性和必要性,自学遵守法律,依照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进行管理和处理各项事务。只有高校管理者的法律意识增强,利用法律进行管理学校,才能真正促进依法治校,建设法治校园。
4.3 努力提高广大师生的法律素质
依法治校的基础就是要不断增强广大师生员工的法制观念,提高师生员工的法律素质,形成学法用法,遵纪守法和依法办事的风气。为了达到这种要求,可以不定时在高校进行普法教育、法制宣传或法律讲座,还可以进行法律知识调查和抽奖活动,从而达到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法律素质。
广大师生的法律意识以及法律素质,是依法治校得以实行的关键,而法制教育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广大师生的法律意识和素质。因此,结合原有的普法成果,以四五普法为契机进行法制教育的大力宣传,使广大师生包括学校领导者甚至家长在内都能够积极投身于投身于学法、知法、守法、用法和护法的活动。根据学习者不同的年龄阶段与知识水平,将教育方面的法律及相关案例作为指教内容,从而使得法律知识读本能够适合不同的阶层。而在这一过程中,最应关注的应该是学生这一特殊群体,依照邓小平同志所提出的,法制教育要从娃娃抓起的号召,应在中小学教学计划中收纳入法制教育的内容,并在教学大纲中添加法制课,对教材进行统一编写,使法制课的教学量得到保证,最终实现法制教育的课堂化,同时配备专业的法制教师,使教育实现连续性和系统性,真正实现计划、课时、教材、师资“四落实”。
4.4 加强法律监督,完善监督制度
学校要依据法律法规制定和完善学校章程,经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后,作为学校办学活动的重要依据。要根据法律和国家的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学校教育教学制度,保障国家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实。加强法律监督是推进依法治校的重要机制,只有对执法者进行有效的监督,才能保证法律、法规的顺利执行,同时对违反有关法律法规者进行责任追究和惩罚,提升法律的权威性,为推进依法治校提供法制保障。
参考文献
[1]郑智文.依法治校与和谐校园建设.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8,24(12).
[2]李景义,郑云娟.高等学校依法治校中的问题及对策.教育探索.2009,(07).
3.依法行政与法治政府建设 篇三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作出了战略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确定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法治政府建设的方向、目标、任务和措施,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的纲领性文献,是我国法治建设的里程碑,是我们党依法执政、依法治国的里程碑。
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召开,也进一步明确了新形势下文化法治建设的方向目标、重点任务和基本遵循,为文化系统依法行政、依法治文指明了方向。全会提出,要建立健全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遵循文化发展规律、有利于激发文化发展活力、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文化法律制度;要制定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要制定文化产业促进法,把行之有效的文化经济政策法定化,健全促进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的制度规范。
一、加强文化法治建设的重要意义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政党的精神旗帜。纵览当今世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当前,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改革触及的深层次矛盾越来越多,社会思想意识更加多元多样多变,特别是近年来主流价值观受到大众文化解构,巩固壮大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思想舆论的任务更加艰巨。以互联网和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科技迅猛发展,为文化的创造和传播提供了更广泛的空间、更便捷的渠道,也对依法行政、依法治文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二、我国文化法制建设存在的问题
我国文化法治建设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粗到细、从分散到体系的发展过程,在文化立法、执法监督、转变政府职能等方面取得了可喜进展,积累了宝贵经验。但是,我国文化法治建设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一是在文化法规体系建设方面,文化立法层次仍然较低,文化领域法律很少,大部分为法规和规章;文化建设各领域立法不平衡,现行文化立法主要集中在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市场管理方面,其他领域的立法较少;文化领域至今没有一部统领全局的基础性法律。二是在文化执法方面,相比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文化市场,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法律保障显得仍不充分。这让执法的有效性受到影响,文化市场监管工作变得更复杂艰巨,与文化执法面临的重要任务及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队伍承担的重大责任不相适应。三是专业化的文化法治队伍数量太少。据统计,全国只有40%的省级文化部门设有法规处或政策法规处,在政府职能转变的大背景下,难以满足文化发展对政策法规工作的需求。
三、推进汉阳文化法制建设的建议 1.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一是全面推行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制度,进一步简政放权。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项目,减少审批环节,缩减审批时限,优化审批流程。二是动态跟踪规范性文件的实际执行情况,坚持立改废并举,及时修改、废止不符合工作实际的规范性文件,并做好规范性文件实施后的评估工作。三是深入推进全国文化市场技术监管与服务平台的上线运行工作,进一步规范平台使用,初步实现审批数据和执法数据实时共享,提升我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技术监管能力。四是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严格执行《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完善例行发布、应急发布、政策解读等机制,主动、及时、准确公开有关政府信息,特别是公共文化服务等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群众关注热点问题的公开。
2.继续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
与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相适应,规范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的职能,保证文化市场综合执法职能界定准确、完整,确保事后监管能落实到位。大力提升执法水平,加强执法队伍法治理念、法治素质建设,增强法制意识和纪律意识,规范执法行为,加强文化市场综合监管,提升文化综合执法水平,做到程序公开、严格执法、文明执法、公正执法,进一步提高公信力和满意度。
3.健全文化产业发展政策体系
我国对文化性质、功能及作用的认识起步较晚,对于文化以产业形态发挥作用的认识尤为滞后,因此造成我国文化产业政策体系尚未建立,而地方性的扶持政策则更为缺乏。近年来,我区文化产业发展成绩显著,文化产业总量持续增长,文化产业结构体系逐步健全。但是与其他区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目前,大型文化产业园汉口有8家,武昌有11家,我区仅有2家,存在数量小、规模小、产业结构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等问题。针对现状,我区还需要加大力度积极赶超,才能实现“文化汉阳”的目标,为实现汉阳全面崛起提供强大的文化支撑。作为文化行政管理部门来说,必须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主动作为,勇于担当,积极争取区委、区政府的重视,积极争取区发改委、财政局、商务旅游局、教育局等部门的支持与配合,积极推动出台文化产业土地、财政支持、出口、金融等方面的政策,主动为文化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4.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
以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为宣传核心,在文化系统组织“文化法学名家”系列讲座,对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进行深入解读。做好“六五”普法宣传教育总结工作,认真组织实施普法工作,严格落实行政机关“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加强对文化市场管理服务对象的法制宣传教育,改变管理服务方式,提高法制意识。引导创作一批弘扬依法治国、法治精神的文艺作品,在全社会宣传营造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良好氛围。通过培训、办刊、建立平台等多种方式,培养文化系统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的法治思维,培养遵纪守法、依法办事的荣誉感和使命感,提高学法用法能力。将是否具有法治思维、能否做到依法行政和推进法治建设能力作为考察干部重要方面。加强依法行政理论研究和法制信息报送工作。
4.坚持依法治村 促进民主法治建设 篇四
青坪村紧邻泥高乡,是全乡的北大门。全村辖6个中心组,21个村民组,共24平方公里,共有752户,总人口2923人。耕地面积7167.8亩,全为旱地,山林627亩,道德公路穿村而过,家家户户通上了电。村有一个党总支,下设3个党支部,6个党小组,共62名党员。有五保户21户,低保户154户。,全村以农业生产为主导,2009年全村农民年人均纯收入1250元。
近年来,我村坚持以服务群众为目标,以人民满意为标准,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深入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不断完善村民自治制度,保证农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维护社会安定稳定,加快推进全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实现了在加强党的领导下实行自治,在自治过程中规范民主,在扩大民主上加快发展的总体目标。在县司法局、民政局及乡有关领导的帮助下,在村党总支的领导下,全体村干部与广大党员、群众的密切配合下,青坪村在民主管理、依法治村工作上取得了突出成绩,先后被评为“五好”村党支部、泥高乡先进基层党组织、泥高乡优秀村班子,2009年全乡综合考核第一名。现将我村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工作总结如下:
一、切实加强领导,统一思想认识
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关于扩大基层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创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方式。为了加强这项工作的领导,村多次召开村“两委”班子会议,组织村干部反复学习党的十五大提出的依法治国方略,及中央、省、市、县关于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的相关文件。村委会将此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及时成立了以村党总支书记为组长,村委会主任为副组长,村两委委员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并落实组长负总责,副组长具体抓,其他成员分工负责的工作责任,切实地做到开展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活动认识到位,组织到位,责任到位。
二、深入学习,加强法制教育,提高村干部的民主管理能力和村民的法治意识。
为了确保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领导小组多次组织党员、群众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法律法规进行学习,采取有效措施实施普法规划和每年的普法计划,通过举办培训班、发放宣传资料、开展法律咨询、法制宣传栏等形式,向村民宣传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通过多种形式的普法宣传,提高了村民的法律意识和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使大家认识到“民主管理、依
法治村”的重要性,同时提高村干部的民主管理能力。
三、健全规章制度,依法治理各项事务
建立健全各项制度,才能使依法治村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平铺村在开展依法治村、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的实践中,主要抓好了以下几方面的建设工作:
(一)健全和完善了以“四民主两公开”为主要内容的村级组织管理制度。
一是健全党支部、村委会按期换届选举制度,保证了选举工作严格依法进行。村“两委”干部的换届选举工作,严格按照《选举法》,实行差额选举和无记名投票的方法,选举结果当场公布,充分体现了村民的心愿。
二是建立和健全了以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为主要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做到了凡是村里的大事,尤其是与村民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都提交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按多数人的意见作出决定。
三是建立健全了以《青坪村村民自治章程》和《青坪村村规民约》为主要内容的民主管理制度。制定的《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都报乡审查备案,坚持了合法性、针对性、全面性、可操作性和民主性的原则,明确村民的权利和义务,村各类组织之间的关系和工作程序,以及经济管理、社会治安、村风民俗、婚姻家庭、计划生育等方面的要求。使村管理做到行之有规、处之有据,实现村民和村委会
成员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
四是健全和完善了以村务、财务公开和民主评议党员干部等为主要内容的民主监督制度,使村干部各项管理行为置于广大群众的监督之下。
(二)健全完善了保障监督机制。
一是建立了村民主监督小组。村民主监督小组成员由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选举产生,向全体村民负责。具体负责监督和检查村级财务,村民自治章程及其它各项制度的执行情况,并负责创建活动管理、监督和考评工作。二是建立民主监督平台,增加村务管理工作的透明度。村建立了村务公开栏,研究关系村民切身利益的大事,定期向群众公布村里的重大事项和群众关心的财务收支、宅基地使用等,受理群众对村里工作的建议、意见及有关违法违纪的举报,保证村干部依法行政、依法处理村务。
四、扎实推进创建活动,促进了农村基层社会稳定
村开展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活动以来,由于领导工作到位,措施得力,创建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是进一步巩固村级班子。通过开展创建活动,村干部民主议事,依法办事的意识明显增强,干事业谋发展的能力进一步提高,村党支部和村委会,村其他组织进一步理顺,基本达到了以党支部为核心,以村委会和经济组织为依托,其他村级各类组织相互配合的工作格局。村“两委”较好地
坚持了民主议事和依法办事制度,对重大项目的决策都经过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在群众中树立了较高的威信。
二是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通过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既保障了村民的民主权利,又规范了村干部的行为,消除了干部之间的隔阂,党群、干群关系得到改善,过去村干部觉得棘手的一些问题得到圆满解决。如农村土地、宅基地的纠纷问题,过去一直困绕着村干部,在开展创建活动中,村干部依法行政的能力提高了,村民学法用法的积极性提高了,遇事找法的意识增强了,既减轻了村干部的负担,又密切了干群关系。
三是进一步规范村级管理。在创建活动中,建立和健全一整套民主管理制度,实现了农村经济和社会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照章办事已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的习惯。
四是村风民风好转,社会秩序进一步稳定。通过深入开展法德教育和综合整治,全村的社会治安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人民内部矛盾纠纷调处及时,做到一般纠纷不出村,哪里发生、哪里调节,矛盾调处率达100%,杜绝了越级上访或群体性上访事件。利用矛盾纠纷调解时机,以案说法,进行现场法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法制意识和法制观念。在乡综绐办的指导下,加强与刑释解教人员的联系,不定期与其进行谈话,帮助他们改过自新,早日融入社会。在全村的共同
努力下,村风民风得到好转,社会稳定的局面正在逐步形成。
五是进一步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通过完善民主制度,实行村民自治,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村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由于决策透明、科学,经营规范、管理民主,促进了村经济快速发展,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比上年同期增长9.7%。
5.依法治疆建设法治新疆 篇五
——2008年6月12日辽源日报社撰稿
市委常委、副市长 李森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推进依法行政”,这是全面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重要举措。为保证这一重要精神的落实,进一步加快和谐辽源建设,今年上半年,市委、市政府先后召开了全市整治和建设经济发展软环境、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工作会议,取得了初步成效。为了深化对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市委、市政府要求的理解和落实,我也借此机会谈谈对法治政府建设问题的粗浅认识。
一、我国法治政府建设的客观现实
探索建立法治政府、责任政府和服务政府是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内在要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个人体会:一是政府活动空间发生了深刻变化。随着国门的打开,我们的各级政府的活动空间正在不断地开放和拓展,全方位地开展社会或社区之间、政府与政府之间、国与国政府之间的交往与合作,而交往和合作的重要前提之一,就是交往和合作双方相关法律和话语体系的趋同性,俗话说要符合国际惯例和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二是政府的责任性质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国正处在一个由传统农业社会、臣民社会向现代社会、公民社会转型的过程当中。政府的权力实质上已经上升为按照国家意志的政治委托和公民的民主意愿,来行使管理公共事务的职责。三是政府治理方式发生了深刻变革。实践证明,仅仅单纯依靠国家力量来管理和控制一切的执政方式,既力不从心,也没有必要,必须要建立新的社会治理体系,重视非政府力量,逐步实现由权利政治向公益政治的过渡。另外,来自国内外各方面的政治诉求和民主诉求越来越强烈。这些因素都需要我们通过各方面的改革,尤其是行政体制改革给予回应和适应。
二、我国法治政府的建设实践
法治政府是指政府在行政过程中时刻受到法律的约束和支配。它强调的不只是国家通过法律来控制社会,而且也强调国家本身受法律的支配。强调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反对特权的存在。法治政府主要有4个标志:行政权利法定化;行政程序公开化;行政执法规范化;法律监督体制化。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建设法治政府的实践历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起步阶段(1978年改革开放-1989年)。中国为重建和发展行政法制做了一系列的工作,主要表现为:第一,恢复原有法制,解决行政领域无法可依的问题。第二,制定新宪法,确定行政法制的宗旨和发展方向。第三,改革政府机构,转变政府职能。第四,确立行政立法制度,健全行政法制。第五,建立行政司法制度,保障公正行政。我们党继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1984年明确提出“从依政策办事,逐步转变为既要依政策办事,又要依法律办事”。
——发展阶段(1989年-1997年党的十五大)。我国的依法行政建设朝着更高更新阶段发展,主要表现在:第一,《行政诉讼法》的颁行,正式确立了“民告官”的行政诉讼制度,为行政权的行使,提供了有效的外部监督制约机制。第二,《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的颁行,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标志着我国的人事管理开始步入法治化轨道。第三,《国家赔偿法》的颁行,落实了行政侵权的国家赔偿责任。第四,《行政监察法》、《行政复议法》的颁行,为行政权的行使,设定了内部监督制约机制。第五,《行政处罚法》的颁行,较好地解决了对行政处罚行为的程序制约问题,较好地体现了现代民主法治的精神和原则,对保障处罚权的合法公正行使,防止处罚权的滥用,保护公民、组织的合法权益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也为我国的行政程序立法积累了经验。第六,行政管理领域众多法律、法规和规章的颁行,为行
政管理活动的进行提供了法律依据,设定了行为规则。第七,明确提出了依法行政的原则。1993年,第八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正式以政府文件的形式确定了依法行政的原则。明确提出:“各级政府都要依法行政,严格依法办事。一切公职人员都要带头学法懂法,做执法守法的模范。” 1996年第八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通过的《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及关于<纲要>报告的决议》进一步将依法行政,依法治国,建立法治国家作为国家的治国方针。为了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迫切需要,推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进程,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正式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治国方略确定下来。
——完善阶段(1998年-至今)。1998年全国人大九届一次会议审议、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中指出:“这次国务院机构改革的原则是: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企分开;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调整政府组织结构,实行精兵简政;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调整政府部门的职责权限,明确划分部门之间职责分工,完善行政运行机制;按照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要求,加强行政体系的法制建设。” 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载入宪法。作为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法行政也取得了明显进展。1999年11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决定》(国发〔1999〕23号),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加强制度建设,严格行政执法,强化行政执法监督,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党的十六大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并明确提出“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推进依法行政”。2003年《行政许可法》的颁布,是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史上的又一座里程碑。该法是继《行政诉讼法》及《行政处罚法》后我国行政法制建设领域又—部极其重要的法律,其对于规范行政许可的设定和实施,保护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将会发挥重要的作用。为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和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执政为民,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于2004年制定和颁布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把20多年来我国依法行政的基本经验确认为制度,全面确立了我国未来10年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行动纲领。这是对国务院1999年颁布的《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决定》的深化、细化和发展,是在我国现行法律框架内对依法行政制度的发展和完善。
总之,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依法行政基本上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转变,进展速度较快,成效显著,主要体现为:政府从主要依政策、命令行政转为依法行政;政府与公民的关系从简单的命令与服从到“民”可以告“官”;行政侵权责任从“落实政策”到可以要求国家赔偿;人事行政管理从实行传统的干部管理到建立与推行公务员制度;政府及其公务员从只是“管理者与监督者”到亦是“被监督者与责任承担者”;对行政权的控制从只注重实体制约到同时注重程序规范。
三、当前我国法治政府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些年来,我国各级政府在法治化进程中虽然取得了公认的成就,但也存在不少问题: 一是一些行政机构及其公务人员依法办事的意识和能力不够强。普法工作强化了老百姓的法律意识,干部的意识还没有强化起来,“黑头(法律)不如红头(文件)、红头不如白头(批示)、白头不如口头(电话)”等现象还存在。更有甚者,有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以权代法、以权压法等现象还时有发生。
二是制度建设还不能完全达到行政管理的需要,有些亟需规范的领域或方面还无法可依,尤其是规范政府共同行为的法律、法规还很少。如,北京密云县“2·05”特大伤亡事故,依据的是《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国务院和北京市的关于重大安全行政责任事故追究的相关规定。令人可喜的是,我国第一部关于安全生产领域的政纪处
分方面的部门规章《安全生产领域违法违纪行为政绩处分暂行规定》的出台,为这方面的问责提供了依据。
三是在行政执法方面,重复执法,交叉执法,多头执法,乱执法,执法效率低下的问题还比较严重。这与立法职责边界不清有很大关系。由于我国行政管理体制在改革过程中、政府职能在转变过程中和复杂的历史因素,在“三定”方案中,部门之间职责交叉不少。对同一个事项,在不同部门的“三定”方案中都有负责管理或者指导的规定,每个部门都以此为依据在立法过程中争夺管理权,并尽量缩小其他部门的管理领域。有的该管的不管,管了又管不好,如小广告问题、摆摊设点问题等成为大多城市的顽症。
四是缺少强有力地行政内部监督。目前,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制约机制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或是没有真正发挥作用,或是还不够完善。已有的一些监督制度还没有很好的运作起来。尤其是行政机关的内部监督更是乏力,缺少刚性,致使一些违法或不当的执法行为得不到及时纠正,违法乱纪的行政执法人员得不到责任追究。这是当前不能做到依法行政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五是部门利益化倾向问题突出。“权力部门化,部门利益化,利益法制化”,是当前一些地方依法行政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在行政立法方面,一些行政管理部门在起草法规和规章中,总是力图将那些有利于本部门的行政管理办法法制化,对管理相对人设置义务多,赋予权力少;对行政执法机关设置权力多,规定义务少;重视法律规范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制裁,忽视法律规范对社会和公民的引导、服务功能。在行政执法方面,个别地方、部门或个别执法人员在执法中,往往以利益为重,有利的就执行,不利的就不执行,严重的侵害了百姓的合法权益和公共利益,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部门利益的干扰,已成为一些地方立法质量不高、执法难以推进的重要原因。
这些问题的存在,主要由于以下几方面原因:
1、新旧体制转轨影响了法治政府建设的进程。我国的改革开放是一个新旧体制彼消此长的渐进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两种体制都在发挥作用,又都不能发挥作用的现象。新旧体制这种共生共存、同时运转的局面,既产生很大的摩擦和冲突,又会在政府权力运行和责任设定上造成空隙,使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呈现出暂时和局部的管理无序,造成法律空洞。
2、政府推进型改革模式对行政权力过度依赖,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人治的管理方式。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在总体上是一种政府推进型改革,大量的改革举措主要靠行政权力来推动。在法律意识尚没有变成公务员队伍自觉行动的时候,政府的工作很大程度上还是靠传统的管理方式来推动,这必然会造成对行政权力的滥用,造成一段时间在观念和制度设计上放松了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和制约。
3、法治政府生长发育的现代土壤还不够肥沃。现代意义上的法治作为一种治国方式、社会控制模式以及价值系统是西方民主政治的产物,这对一个有着漫长封建社会历史的国家,确实有一个理解、消化和吸收的过程。其实,法治政府中很多东西,我们至今也没有弄清楚。我们一些官员当中,现代民主意识和法治意识谈薄,潜意识中还存有“官贵民贱”的残余思想、“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管理信条;老百姓的“民不与官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弱民心态,都是这种现象表现。现在不可胜数的皇帝戏、清官戏,都是这种历史无意识的体现。
四、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建立法治政府机制的核心问题就是权力均衡,主要包括政府内部的权力平衡和政府与公民社会的权利平衡,二者不可偏废。建立法治政府,有以下几方面对策和建议:
1、建立健全行政决策机制。首先要依法决策,科学合理地界定各级政府及其各部门的行政决策权,完善政府内部决策规则,重大决策要进行合法性论证。其次要科学决策,实行公众
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定相结合,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决策事项以及专业性较强的决策事项,应当事先组织专家进行必要的可行性论证,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应事先向社会公布。
2、建立和完善行政监督机制。该机制主要包括:立法监督,各级人民政府应当自觉接受同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司法监督,对人民法院受理的的行政案件,要积极应辩,对判决结果要自觉遵守;备案监督,依法保送,政府法制机关要严格审查,有错必纠。
3、建立法律法规审修机制。及时清理和修改与市场经济体制和世贸组织规则不相符、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相适应的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该修改的修改,该废止的废止,消除地方立法清理工作滞后现象,保证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
4、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矫正机制。切实做好行政复议、行政赔偿和行政诉讼等工作,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行为的矫正机制。一是要加强对国家的《行政复议法》、《国家赔偿法》和《行政诉讼法》宣传教育力度,结合“普法”活动,广泛宣传国家的行政复议法、国家赔偿法和行政诉讼法及其相关的法律知识,提高社会各方面尤其是广大人民群众对三部法律的重要性的认识。二是要依据行政复议法、国家赔偿法和行政诉讼法,建立健全行政复议制度、行政赔偿制度和行政诉讼制度,从而为行政执法行为的矫正机制营造制度保障。三是要从现阶段各地区的具体实际出发,切实为行政复议法、国家赔偿法和行政诉讼法的实施创造有利的物质条件和工作环境,继续深化体制改革,改变现行管理体制,实现行政复议组织和行政审判机关在人、财、物等方面的独立,使之能够依法、公正和独立地行使行政复议权和行政审判权,严格依法监督行政执法机关依法行政,努力保证办案质量,切实保障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5、建立健全公务员培养教育机制。通过长期规范的岗前教育培训,使得各级领导干部、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能力的增强,善于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依法妥善处理各种社会矛盾。
6.依法治疆建设法治新疆 篇六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日臻完善,烟草行业如何才能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为加强法制烟草建设创造良好环境?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就有关举措浅谈自己的一些观点。
提高行政管理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能力。首先,全面推行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提高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能力。在学法制度建设方面,领导干部要通过召开读书会、参加专题研讨班等形式,带头学习与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其次,建立依法行政情况考察和法律知识测试制度。对拟任单位或部门领导职务的干部,要考察他们掌握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和依法行政的情况,作为任职考核的主要内容之一。再次,实行专卖行政执法和法制工作人员法律法规知识考试制度。拟从事专卖行政执法和法制工作的人员,必须参加由省局(公司)统一组织的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并经考试合格取得相应资格方能上岗。最后,完善行政执法和生产经营人员学法制度。要有计划地组织行政执法和生产经营人员学习有关法律法规知识,并将培训成绩作为任职晋升的依据之一。
完善决策机制,提高依法决策水平。建立健全行政决策机制,科学合理地界定行政决策权,对相应的权限、程序、时限、公布形式等作出规定并公开发布;完善重大行政决策听取意见和听证制度,广泛听取、充分吸收各方面意见;完善行政决策风险评估机制,对事关行业发展和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事项,要进行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和可控性评估;坚持重大行政决策的合法性审查制度和重大行政
决策集体决定制度,未经合法性审查或经审查不合法的,不得提交有关会议讨论;建立重大行政决策实施情况评估制度,定期对决策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反馈,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利益相关方和社会公众对决策实施的意见和建议,全面评估决策执行效果。
提高规范性文件运行质量。首先,完善规范性文件制定制度,确保规范性文件的制定严格遵守法定权限和程序,符合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其次,完善规范性文件发布制度,凡涉及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规范性文件,必须通过政府公报、政府网站、新闻媒体等向社会公布,便于相关利益方查询、下载,未经公布的规范性文件,不得作为行政管理的依据。再次,完善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规范性文件应当在规定期限内报同级政府法制部门和上级单位备案审查,做到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切实维护法制统一和政令畅通。最后,健全规范性文件定期清理制度,定期对已公开发布的规范性文件进行清理,对不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与上位法相抵触或相互之间不协调的规范性文件,要及时修改或废止,并向社会公布相关情况。
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一是严格依法履行职责。要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善于用法律手段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要更加重视执法管理向执法服务的转变,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要加大行政执法力度,依法查处造假、售假等涉烟违法案件,维护国家利益和消费者利益。二是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要强化程序意识,细化执法流程,规范
取证活动,保障执法程序的公正性。要完善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制度,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执法案卷评查、质量考核、满意度测评等工作。要完善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基准制度,科学合理地细化、量化自由裁量权并完善适用规则,通过制定严格的约束机制规范自由裁量权的行使。三是完善行政执法体制和机制。继续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加快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明确各级烟草专卖部门行政执法权限,推进综合执法,减少执法层级,提高基层执法能力,切实解决多头执法、重复执法、执法缺位和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要改进和创新执法方式,坚持管理与服务并重、处置与疏导相结合,充分发挥行政指导、行政协调的作用,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此外,还要通过加强投诉网络建设、建立行政执法监督员制度等措施,不断完善行政执法监督体制和机制。
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接受各方监督。一是加大行业信息公开力度,凡是不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信息,都应向社会主动公开。二是健全行业信息公开制度,从主动公开、依法申请公开、信息发布保密审查、信息公开考核评价等方面予以细化,实现行政权力运行的公开化、透明化。三是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依法依规开展职工代表各项活动,保障与发挥工会组织和职工代表在审议企业重大决策、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等方面的作用。四是保障和支持审计、纪检监察等部门依法独立行使监督权,对群众举报投诉、新闻媒体反映的问题,有关单位或部门要认真调查核实,及时依法做出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向社会公布,同时严格行政问责,确保有错必纠、有责必问。
7.依法治疆建设法治新疆 篇七
自从市委、市政府提出“创建法治政府”以来,我乡在围绕xxxx年中心工作的同时,高度重视依法治乡工作,全乡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各级推进法治建设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工作计划及目标要求,结合本乡常规工作目标,全方位、多渠道开展了各项法治创建工作,由于领导重视,组织到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部署上做到“三个到位”
一是:思想发动到位。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加强政法队伍思想政治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的指示精神,切实把思想统一到教育活动中来,提高对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重要性的认识,扎扎实实完成各项教育学习任务,力求取得最大的实际效果。组织全体人员召开了法治理念教育动员大会,要求全体工作人员要深刻领会上级指示精神,紧贴本职工作实际,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务求教育活动取得实际成效。
二是:组织领导到位。为了使创建活动扎实开展,取得实效,通过教育学习切实提高全体人员的执法理念和执政水平,我乡结合实际,治订下发了《老龙乡“创建法治政府”实施方案》,并立即成立了领导小组,学习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认真组织实施。
三是检查督促到位。为了保证创建法治政府的效果,提高学习质量,我们在教育整个过程中,定期对各单位集中学习情况和工作人员的学习笔记进行抽查,并将检查结果进行公布。通过严格落实检查督导,切实使教育活动做到“三到位六确保”,即学习时间、人员数量、内容深度到位,确保学习内容详实、课程安排合理、学习笔记完整、考评记录客观、心得体会真实、学习培训扎实有效。
二、方法上采用“五种形式”
在创建法治政府活动中,我们采取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专题辅导与座谈讨论相结合、理论引导与现实教育相结合的方式方法,主要采取了以下五种形式:
一是:集中学习方式。我乡实行每周一上午为全乡集中学习日,借助这一制度,我们认真组织了学法、普法教育,并请司法局的同志为我们集中上课,是我乡全体同志在理论上有了很大提升。
二是:个人自学方式。每次集中学习后我乡领导都要求每位同志都要结合集中学习的内容在认真自学,认真消化,并写出自学笔记。
三是:组织集中辅导方式。为切实帮助工作人员提高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理论的理解,我们集中组织了专题理论辅导,为全体人员作了牢固树立依法治国的理念、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理念、牢固树立公平正义的理念、牢固服务大乡的理念、牢固树立党的领导的理念的专题辅导。为更好的消化、理解专题讲课精神,各单位还组织人员进行了讨论。
四是:进行座谈交流方式。根据创建法治政府领导小组的具体部署,在每周集中学习日,我们组织了几次座谈交流,每位同志都要谈谈自己这阶段的学习心得,切要求全体人员都结合学习撰写了二千字以上的理论文章和不少于一千字的学习体会。
五是:理论教学与现实教育相结合方式。在理论教学学习中我乡还组织全乡同志学习身边的典型事例进行现实教育。
三、实践中注重“四个结合”
在实施过程中,我始终注重密切联系思想实际、密切联系规范执法行为专项整改活动实际、密切联系执法活动的实际,做到“四个结合”,真正做到通过教育增强思想素质、提高业务技能、推进实际工作的目标。
一是:与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结合起来。在组织教育学习中,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干部职工的政治思想素质,引导全体人员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八荣八耻”荣辱观,提高执法职业道德水平,增强执法为民意识。
二是:与建设服务型执法队伍结合起来。创建中,我们严格按照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要求,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执法责任治度、依法公开治度、责任追究治度、学习培训治度、效绩效能考核治度、社会监督机治和激励机治等七项治度,不断创新业务工作机治和队伍管理机治,高标准建设服务型执法工作队伍。
三是:与开展“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专项整改活动结合起来。我们坚持边教育、边改进、边建设,着力解决法律监督能力不高、执法思想与执法作风不端正等突出问题,把各项执法活动纳入规范有序的轨道,不断提高执法规范化水平,确保公正严格文明执法。
四是:与开展业务技能培训活动结合起来。我们结合创建培训在全机关开展了“学法律、学业务”竞赛活动。通过教育激发了学法热情,通过竞赛提高了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理念水平和岗位业务技能,提高了工作人员的执法水平。
8.依法治疆建设法治新疆 篇八
下试卷 本试卷共有判断题 10 道,单选题 25 道,多选题 15 道,总分 100《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分,60 分及格。
所属课程
下 倒计时 49:36
一、判断题(10 道)
1.保证宪法和法律的实施,就是保证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
正确 错误
2.伴随改革发展和民主政治的进程,完善法律体系将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长期任务。
正确 错误
3.以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对法治政府建设非常重视。
正确 错误
4.领导干部行使权力时,必须遵守合法性要求。
正确 错误
5.理论界对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及走出目前依法治国的困境等问题,都做了深刻的理论阐释。
正确 错误
6.十八大提出要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正确 错误
7.总书记的治国理政思路,依法治国贯穿其中,无论是改革还是反腐,都强调要在法治的框架下进行。
正确 错误 8.第八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宪法。
正确 错误
9.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政府维护。
正确 错误
10.我国法律体系的形成只是实现了立法工作的阶段性目标,并不意味着立法任务的终结。
正确 错误
二、单选题(25 道)
1.中国共产党能够以其独特的魅力,最后成为执政党,其中三大纪律占了很重要的地位,下面属于三大纪律的是:()。
A.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B.说话和气 C.借东西要还 D.买卖公平
2.()是依法治国的核心和关键。
A.以人为本 B.科学发展 C.以德治国 D.依法行政
3.规则在适用中具有()特点。
A.灵活性 B.分轨性 C.专一性 D.针对性 4.对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非正常上访行为,则依法予以()。
A.取缔 B.逮捕 C.打击 D.罚款
5.城管粗暴执法凸显()缺位。
A.合法性思维 B.权利义务思维 C.公平正义思维 D.责任后果思维
6.()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
A.德治 B.法制 C.人治 D.法治
7.()是党的宗旨在法治领域的具体贯彻,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
A.依法治国 B.执法为民 C.服务大局 D.党的领导
8.依法治国是()法治的路径,它与法治是根本一致的,它是通向法治的必由之路。
A.实施 B.开展 C.实现 D.预设
9.新形势下,党和国家选人用人的标准是()。
A.学历高 B.富有创新精神 C.经验丰富
D.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10.法治思维的前提和基础是()。
A.德治 B.以民为本 C.法治 D.法律
11.()提出,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
A.十七大 B.十八大 C.十八届三中全会 D.十八届四中全会
12.法的()是指法是事先而不是事后制定的,人们可以根据预制的法律预期自己的行为后果。
A.预设性 B.正义性 C.至上性 D.公开性
13.()是我国的根本大法。A.宪法 B.民法 C.刑法 D.行政法
14.(),是我们党培养干部的目标。
A.和谐发展 B.以人为本 C.任人唯贤 D.德才兼备
15.习近平在政治局第()次集体学习讲话中提到,要加大司法公开力度,回应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公开的关注和期待。
A.三 B.四 C.五 D.六
16.法治的核心是()。
A.权利的保障性与权力的制约性 B.法的存在 C.法的正义性 D.法的至上性
17.()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A.社会主义制度 B.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C.民主集中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8.社会主义改革的目的是为了()。A.更好地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B.解决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 C.建立一个好制度 D.改变我国的落后制度
19.()是世界各国通过实践总结的治国原理,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A.人治 B.法制 C.专制 D.法治
20.()强调党风廉政建设要从具体事件抓起。
A.朱德 B.邓小平 C.周恩来 D.毛泽东
21.“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这句话出自()。
A.伏尔泰 B.狄德罗 C.霍尔巴赫 D.卢梭
22.()是国家权力的主体。
A.政府 B.公务人员 C.人民群众 D.军队
23.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提出,通过十年的努力,依法行政的目标是建设()。
A.责任政府 B.法治政府 C.法制政府 D.阳光政府
24.两千七百多年前的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管仲提出了“()”的思想。
A.以法治国 B.以人治国 C.以德治国 D.以政治国
25.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
A.民主政治 B.协商民主 C.民主化 D.法治建设
三、多选题(15 道)
1.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意义主要包括()。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B.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迫切需要 C.全面深化改革的迫切需要
D.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需要
2.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
A.首要任务 B.基础性工作 C.根本任务 D.全局任务
3.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各级政府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加快建设()的法治政府。
A.职能科学 B.权责法定 C.执法严明 D.公开公正
4.目前我国依法行政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表现在()。
A.有的地方、有的政府和政府部门决策不科学、不民主和不依法 B.执法不作为问题日益凸显
C.执法不重视程序、违反程序的问题较为普遍 D.一些执法人员素质、水平不高
5.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
A.优化司法职权配置 B.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
C.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 D.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
6.目前我国法治建设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有()。
A.保证宪法和法律实施的监督机制和具体制度还不健全 B.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执法司法问题还比较突出
C.一些公职人员滥用职权、失职渎职、执法犯法甚至徇私枉法严重损害国家法制权威 D.公民包括一些领导干部的宪法和法律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7.中国宪法的作用包括()。
A.健全和发展了民主政治 B.推动了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C.保障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D.促进人权事业和各项社会事业的进步
8.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包括()。
A.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B.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 C.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D.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
9.十八大报告提出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
A.法治思维 B.法律意识 C.法律体系 D.法治方式
10.规则不仅来自于“法定”,也包括“约定”,以下说法对的是:()。
A.可以用合同约定来改变、对抗法律规定 B.不得用合同约定来改变、对抗法律规定
C.对于法定的权利与义务没有必要再用契约重复约定
D.法定义务和责任是不能通过契约转让的,层层稳定责任制的签约只是明确责任而不是转移责任
11.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有()。
A.合法行政 B.合理行政 C.程序正当 D.高效便民
12.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根本的是要把()有机统一起来。A.坚持党的领导
B.人民当家做主 C.依法治国 D.社会主义制度
13.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优化司法职权配置,健全司法权力()机制。
A.分工负责 B.统一实施 C.互相配合 D.互相制约
14.总书记提出要努力推动形成()的法治环境。
A.办事依法 B.遇事找法 C.解决问题用法 D.化解矛盾靠法
15.法治思维的逻辑推理包含的维度是指()。
A.合法性思维 B.公正性思维 C.程序性思维 D.权利性思维
9.依法治疆建设法治新疆 篇九
第一,确立法治政府理念,推进政府治理理念根本转变。要牢固树立依法行政的理念,推动政府治理理念从主要依靠政策治理向依法治理转变,严格依法行使权力;从“无限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坚持法无授权不可为;从权力本位向权利本位转变,依法保障公民权利。
第二,坚持职权法定,依法规范行政权力。要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推行权力清单制度,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完善决策和执法程序制度,明确行政机关行使权力的方式、程序、责任;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
第三,健全依法决策机制,着力推进重大决策法治化。要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确定为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建立健全行政机关内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积极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依法追究重大违法决策、决策失误的法律责任。
第四,深化重点领域执法体制改革,健全行政执法体制机制。要进一步深化“大部制”改革,大力推进重点领域综合执法体制改革;深化“省管县”体制改革,完善市县两级政府行政执法管理;进一步深化经济发达镇综合执法体制改革,明确界定区县(园区)部门与镇街执法职能;严格实行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罚缴分离和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完善案件移送标准和程序,实现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无缝对接。
第五,加大重点领域执法力度,依法惩处各类违法行为。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切实维护宪法法律尊严,着力提高法律权威;加大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保护公民合法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保障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质量、环境安全、社会安全稳定等重点领域的执法力度;严格依法监督和规范执法行为,建立健全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强化行政执法人员严格依法行政的责任,健全行政执法错案责任追究机制。
10.依法治疆建设法治新疆 篇十
1、十八大提出要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正确
2、第八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宪法。
错误 3、2012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如期形成。
错误
4、总书记的治国理政思路,依法治国贯穿其中,无论是改革还是反腐,都强调要在法治的框架下进行。
正确
5、“法治中国”是“法治国家”的“升级版”。
正确
6、十六大明确提出到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错误 7、2011年3月,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的吴邦国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于2010年底如期形成。
正确 8、2013年,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各级组织部门要把能不能依法办事、遵守法律作为考察识别干部的重要条件”。
正确
9、领导干部行使权力时,必须遵守合法性要求。
正确
10、对法律心存敬畏,在处理人与事时才能心存善念。
正确
11、()提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十五大
12、()是世界各国通过实践总结的治国原理,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法治
13、()同志在改革开放初期就认为,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只能靠法治而不能靠人治。
邓小平
14、()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十六大 15、2012年十八大提出了()。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16、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总目标
17、()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法治
18、法治思维的前提和基础是()。
德治 以民为本 法治
法律
19、(),是我们党培养干部的目标。
德才兼备
20、(),即要求领导干部旗帜鲜明地站在党和人民群众一边。
政治立场
21、法治思维的逻辑推理至少包含()。
四个维度
22、“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这句话出自()。
习近平
23、政治权力的()问题,是首要解决的问题。
权属 规范性 合理性
合法性
24、对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非正常上访行为,则依法予以()。
打击
25、依法治国是()法治的路径,它与法治是根本一致的,它是通向法治的必由之路。
实施 开展 实现
预设
26、依法治国应当与()相结合。
依宪治国 依法行政
以德治国
以法治权
27、在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素中,作为依法办事中心环节的是()。
有法可依
28、解决非正常上访问题,需要坚持()最终原则,捍卫司法权威。
司法
29、()认为法治就是对法律的普遍服从,同时法律本身应该是良法。
亚里士多德
30、现阶段,稳定社会秩序,除了要不断加快发展经济之外,重中之重就是要强调()。平等 公平法治 福利
31、近代文明的发展主要分为()三个层面。
器物层面 制度层面
文化层面
32、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意义主要包括()。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迫切需要
全面深化改革的迫切需要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需要
33、实现我国和平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更好发挥法治的()作用。
引领 规范
34、十一届三中全会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做到()。
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
35、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原则包括()。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36、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包括()。
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
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
37、十八大报告提出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
法治思维 法治方式
38、总书记提出要努力推动形成()的法治环境。
办事依法 遇事找法
解决问题用法
化解矛盾靠法
39、法治思维是指运用()对问题进行分析、判断,形成决定的思想认识活动。
法律规范 法律原则
法律精神
40、中共第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总书记讲话提出:“纪检监察部门要为人民()”。
服好务 执好纪 问好责
【依法治疆建设法治新疆】推荐阅读:
建设法治政府 完善法治经济 推进依法治国08-01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试卷80分09-10
法治中国建设09-24
网络法治建设09-26
热点建设法治中国06-19
法治政府建设计划07-18
法治政府建设示范09-20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06-19
法治建设领导讲话07-31
甘孜州法治建设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