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工作安排

2024-08-26

农村工作安排(精选8篇)

1.农村工作安排 篇一

最近州委召开了七届三次全委(扩大)会议,就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及今年的经济工作做了全面的安排部署,并决定召开自治州农业和农村工作会议,专门安排农村工作。会议结束后,紧接着又召开了州人大十届五次会议和州政协八届五次会议。这些会议确定了自治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明确了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任务,为做好今年各项工作奠定了基础。自治州农业和农村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和分析我州当前的农业和农村工作形势,安排和部署今年的农业和农村工作,表彰奖励棉花高产攻关和科技“双放”的先进集体和个人。通过这次会议,进一步统一各级干部的思想,明确今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目标、任务和措施,坚定信心,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开创我州农村工作的新局面。

下面,我就做好今年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正确分析和认识我州当前的农业和农村工作形势

2001年,全州各级党委、政府坚持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的首位,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中心,以调整优化农村经济结构为主线,以科技为动力,继续坚持放开、放手、放活的原则,在农村工作中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在全州各级干部和各族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新的发展,农业生产在遭受持续低温、大风、干旱等自然灾害情况下,取得了较好收成。一年来,继续加大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力度,特色高效农业发展步伐加快,为农民增收奠定了基础。特色林果业呈现快速发展势头,畜牧业生产得到较快发展,特色林果业和农区畜牧业成为农民收入新的增长点。以乡镇企业为主的农村二、三产业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各类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产值和效益均有不同程度增长。扶贫工作收效显著,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农牧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有了很大改善。水利基本建设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农田水利建设取得一定成效。组织实施了抢救孔雀河下游生态植被工程,圆满完成了向塔河下游输水任务。科技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中的作用日益重要,科技攻关成效显著。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农业生产力水平进一步提高,农牧民生活进一步改善。预计全州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较上年增加170元,达到2742元。在抓好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同时,在农牧区广泛开展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教育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农村各级干部贯彻执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有力地加强了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组织建设。乡镇换届选举工作进展顺利。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收效显著,乡镇领导班子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增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有力地打击了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势力和“法轮功”邪教组织。农村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农民安居乐业,社会风气及农村治安状况已明显好转,为农村经济发

展、农民增收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上述工作任务是在国际政治经济局势风云变幻,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步伐加快,农产品价格低迷,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完成的,是各级党委、政府强化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领导,全力以赴做好各项工作的结果;是各级干部群众同心同德、齐心协力,克服各种困难和不利因素的结果;是“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深入人心,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保护和调动,农村改革向纵深推进,农村科技和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的结果。在此,我向奋战在农牧业生产第一线的各级干部、广大群众、科技工作者致以诚挚的问候和衷心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应当看到,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后,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仍然是农民收入增长困难,主要原因是农业基础地位薄弱,产业化程度低,二、三产业发展慢,产业结构单一,这些影响农民增收的长期性、根本性因素尚未消除。特别是入世后给我们带来了很多需要深入研究和思考的新课题。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更深地融入世界经济,推动中国经济在21世纪迅速发展,大幅度提高中国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战略措施。从长远看,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是有利的。我们必须从这个高度来把握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重大战略意义。一是入世有利于我州农业比较优势的充分发挥和农业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发展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二是有利于改变农产品出口的国际环境,扩大优势农产品的出口,我州一些特色农产品有望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三是有利于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高效特色种植业、林果业、养殖业,发展农产品的加工贮运保鲜业,拉长延伸农业产业链,从整体上提高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四是有利于吸引国外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推进农业现代化。五是有利于加快建立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和国家对农业的保护支持体系,带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完善。

同时,入世也给我国农业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我们要密切关注形势的发展变化,把困难估计的严重一些,把应对方案准备的更充分一些,使今后的经济发展建立在扎实可靠的基础之上。从近期看,农业可能受到较大的冲击,农民增收难度更大。由于国际市场农产品的成本和价格较低,我州农业经营规模小,生产成本相对较高,尤其是粮食、棉花等土地密集型的大宗农产品生产会受到较大冲击;而有比较优势的一些特色优质农产品尚未形成规模,科技含量低,质量不高,市场竞争力弱,这些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影响农民增收。另外,还应当看到,扶贫工作任务还十分艰巨。按照扶贫工作新的标准和要求,我州人均收入820元以下的贫困人口为59869人,约占农村收益分配人口的1/6,对全州农民年均增收300元增加了难度。虽然科技兴农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总体上我州农业科技含量低,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农业种子工程建设依然薄弱,一些特色农产品的技术研究和推广工作相对滞后,与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不相适应。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引导和服务,也是入世后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有相当一部分农民市场意识、效益意识、竞争意识不强,收入渠道单一,市场开拓能力弱。在入世后,大部分农民由于受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的限制,发展高效益的农产品生产,和国际农产品市场接轨的难度更大。并且由于受

市场和自然因素双重风险,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带有一定的盲目性,从而影响了收入稳定增长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对于加入世贸组织后造成的冲击和影响力,各级干部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既要看到入世带来的竞争压力和严峻的形势,又要看到我州加快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以及在特色农业资源开发方面的巨大潜力,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沉着应对,趋利避害,努力完成今年农村经济工作的各项任务。

二、坚定不移地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根据自治州第七次党代会提出的发展战略,要将我州建成富裕、文明、稳定、祥和的“华夏第一州”,归结到一点就是要体现“民富州强”。“富民”,就是要尽快让全州各族人民过上富裕文明的生活,这是我们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强州”,最根本的就是要加快由资源大州向经济大州,进而向经济强州的转变,这是我们实现富民目标的根本途径。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认真组织实施好自治州第七次党代会确定的“建好一个中心城市,依托两大优势,夯实三个基础,转换四大资源,培育五大支柱产业,实现六个突破”的发展战略。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州经济工作的重点。围绕“富民强州”这一中心,全面推进新时期的农业和农村工作,要坚定不移地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促进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增加农民收入,不仅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生活改善和农村社会稳定,而

且关系到扩大内需方针的落实,关系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各级党委要高度重视这个问题,把增加农民收入、保持农村稳定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放在整个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多予,就是要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扩大退耕还林规模,直接增加农民收入。少取,就是要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让农民休养生息。放活,就

是要认真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把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根据这一指导思想,今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中心,坚定不移地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以努力建设特色种植业、林果业、畜牧业三大支柱产业为目标,进一步加大科技兴农力度,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建设,坚持走产业化经营和可持续发展路子,实现农产品质量有明显提高,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增强,经济效益更加显著。主要任务和经济指标是: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前提下,实现棉花单产的新突破,全州平均单产突破120公斤;畜牧业在农民人均增收中贡献份额达30%以上;以香梨、杏、葡萄为主的经济林面积增加14万亩以上,农村人均纯收入突破3000元。

(一)继续加快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在大力发展特色农

业上取得新突破。

州委七届三次全委(扩大)会议提出,要把“特色产业化”、“产业特色化”和“特色产业规模化”作为提升传统产业,发展现代产业的途径,这一点,尤其适合于我州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要通过产业结构的“三化”把“人无我有”的特色产品发展成为富民强县、强州的大产业;使棉花、果业、奶业、番茄、麻黄、甘草种植等尽可能地体现“特色”,并以特色增值;努力把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形成规模和产业优势。通过“三化”赋予种植业、畜牧业、林果业新的内

涵,使之经营集约化、管理现代化、布局区域化和生产专业化。

1、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进一步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种植业结构单一,抵御自然和市场风险的能力不强,这是影响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原因。针对这一问题,加快种植业结构调整,总的思路是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前提下,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棉花和其他各类特色经济作物,实现农民收入的多渠道、多元化。(1)稳定粮食生产。粮食是事关国计民生的特殊商品,务必予以高度重视。从产销情况分

析,我州小麦、玉米等大宗粮食作物主要满足州内供应及农民自食自用,粮食生产以自给型为主。由于我州距内地较远,运输费用较高,预计入世后进口粮食不会给我州粮食生产造成大的冲击。另外,多年来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不能依靠进口粮食来解决吃饭问题。粮食一旦出问题,就不是简单的经济问题了,就会动摇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对此,决不能掉以轻心。一定要稳定粮食生产,坚持县市供求基本平衡,保证完成国家定购任务和农民基本口粮。在粮食生产上,坚持依靠科技,提高单产,提高品质,提高效益的原则,加大优质高产新品种的推广力度,夺取粮食丰收。(2)继续大力发展棉花生产,为农民增收奠定基础。中国入世后,由于受进口关税配额的影响,棉花价格将进一步和国际市场接轨。但因为近几年我州棉花价格调整幅度较大,总体上和国际棉价差距较少,而且我州发展的洁白型优质棉花在国际国内市场仍具有一定的竞争力。棉花作为我州富民强州的一大支柱产业,已经在体制转轨过程中,经受了国际国内市场的考验,应该坚定把这一产业做大做强的信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必须继续坚持提高品质,提高单产,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方针。在棉花生产布局上,巩固提高高产棉区,主攻中产棉区。同时,对北四县的一些低产棉区要坚决退出。(3)以市场为导向,放手发展有市场、效益好的其他各类经济作物。发展甘草、麻黄生产,不仅经济效益好,有利于农民增收,而且有效地保护了生态环境,具有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各地要把建设甘草、麻黄生产基地作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的一个新兴产业来抓,力争使全州在发展甘草和麻黄上取得新突破。甜菜、工业番茄要按厂家需要组织生产,实行订单农业。积极扩大复播面积,大力推广间作套种,立体种植技术,提高复播指数。各地要根据区域优势,突出特色,积极发展色素辣椒、小茴香等各类经济作物,形成一定规模,做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初步形成一乡一品或几乡一品的格局。

2、加快畜牧业发展步伐。近年来,我们虽然加大了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但主要精力还是放在种植业上,通过种植业结构调整弥补了农产品价格下跌的不利影响,但农民收入没有出现大幅度增长,针对这一问题,各地正在积极加快畜牧业和林果业发展。从现在的情况看,结构调整确实已经到了一个关键时期,究竟朝哪个方向走,第一位的任务就是要统一思想认识,一定要把观念转过来,如果我们的眼睛还是盯在种植业一颗树上,年复一年种下去,传统的思想观念转变不过来,产业结构不能进一步的调整优化,农民收入大幅度增长的目标也很难实现。从结构调整情况看,一些特色农产品在部分乡、镇、村和农户中是可以铺开的,但要想覆盖全县、甚至全州,则很难做到。但是,我们从种植业向畜牧业方向的调整是可以覆盖全州的,在这方面,我们既有广阔的空间,又有广阔的市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畜产品消费量就越大,畜牧业上去了,还可以搞深加工,可以多次增值,畜产品市场永远不会出现供大于求。要转变把畜牧业作为农村副业的观念,放手发展。从资源优势来看,我州发展畜牧业生产和出口有较大的潜力;从价格上看,入世后我州各类畜产品的优势明显;从品质上看,由于畜牧业以天然草场为基础,畜产品普遍具有无公害、无污染的特点,可以作为绿色食品打入国际国内市场;从市场看,畜产品最大的市场是中国,国内市场容量大。因此,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州可以充分利用有利的国际国内市场环境,促进畜牧业生产的大发展。要稳定发展草原畜牧业,依托牧区,加快发展农区和城效畜牧业。奶业产业化是发展农区畜牧业,实现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的经济增长点。要采取切实措施,大力抓好奶业产业化经营,积极扶持“三宇”、“大华”等龙头企业,提高商品率、产出率,使之尽快形成良好的发展态势。“三宇”、“大华”等企业要发挥龙头带动作用,不断扩大规模,提高产品深加工能力,推动畜牧业产业化发展。农区畜牧业要继

续坚持千家万户养畜育肥和集中建设养殖小区相结合,大力扶持养殖大户发展,进一步完善养殖小区服务体系建设,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路子。要按照市场需求,加快畜种结构调整,突出抓好细毛羊、肉羊、奶牛、肉牛养殖业发展。进一步加快品种改良步伐,大力引进培养优良品种,提高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草原畜牧业以牧民定居、半定居为重点,抓住国家加强生态环境建设、退耕还林还草的机遇,加快各类优质牧草基地建设,力争今年全州牧区基本实现定居和半定居。要积极创造条件,大力推广冬羔和早春羔生产,提高畜牧业经济效益和牧民收入。要继续深化牧区改革,尚未实行牲畜作价归户责任制的部分乡、场,要全面推行牲畜折价归户责任制,进一步完善草场承包责任制,大力发展家庭牧场,实现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的转变。州委、州人民政府决定,今年给畜牧业300万元财政贴息政策不变,重点是扶持优良畜种的引进和品种改良工作。

3、大力发展林果业。林果业生产属于劳动力资源密集型产业,中国入世后,林果业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形势。从机遇方面讲,国际国内市场对水果的需求量大。我州水果品种多样,只要能有效地提高产品质量,就能利用入世的契机,走向更加广阔的空间。从挑战方面讲,入世后水果关税有较大幅度下降,进口水果质量上乘,价格降低,必然对我州林果业生产形成新的压力。在新的形势下,我们要进一步发挥自身优势,按照州委第七次党代会提出的总体思路,把特色林果业建成农村经济的一个重要支柱产业。作为我州特色林果业的龙头企业,库尔勒香梨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挂牌上市,这标志着以库尔勒香梨为代表的特色产业的竞争优势正在形成,要紧紧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充分利用国家有关政策,加快香梨生产、加工、储运、包装的一体化经营,带动全州乃至全疆林果业的发展。要坚持扩大面积和提高品质并举,以提高品质为主的方针,加快林果业基地建设,重点抓好

100万亩香梨、10万亩葡萄、10万亩轮南杏、10万亩干果等优质特色林果业发展。葡萄基地建设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依托龙头企业,以发展高档酿酒葡萄为主,鲜食葡萄的品种和面积要根据市场需求组织生产,防止一哄而上,盲目发展,引导葡萄种植业健康发展。林果业生产要突出解决好推广科学化管理、先进的模式化栽培技术的问题。通过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加强引导,提高农户的技术水平。加强种

苗基地建设,确保优质苗木组织供应。要抓好林果业营销队伍建设,使我州优质特色果品走出州门、国门,实现货畅其流、产销两旺。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切实抓好林业生态建设,以加快实施“三北”防护林建设四期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野生动植物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林业产业基地建设五大工程为重点,同时,切实抓好绿色通道建设和塔河生态治理工程建设。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加快林纸一体化项目实施。各县市和有关部门要抓紧有关项目的申报工作。州财政从今年起每年拿出100 万元做为项目前期费用。各县要相应投入一定的财力,做好前期工作。

(二)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发展以乡镇企业为主的农村二、三产业。

加快发展以乡镇企业为主的农村二、三产业是实施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在农民收入上,我州二、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2001年我州第一产业在农民收入中的比重为73.1%,二、三产业在农民增收的170元中仅有16.72元。从发展角度看,我州与内地先进地区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二、三产业上。进入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农村工作的着力点不能仅

仅局限于第一产业。要实现农业现代化,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实现农民收入的多元化,必须对新形势下发展农村二、三产业要有新的认识、新的定位,要站在战略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乡镇企业在农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千方百计实现乡镇企业的大发展,大提高。为了加快特色产业发展,我州拿出了600万元财政贴息资金,乡镇企业要抓住这一机遇,调整工作

思路,立足于发展大农业,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增加就业这一中心任务,加快结构调整,以推进农业产业化为重点,立足当地资源优势,突出特色提高附加值,大力发展农副产品的加工、贮藏、保鲜、流通等行业。同时,继续调整产品结构,加快发展传统产业,积极发展商贸、旅游、服务等产业,引导乡镇企业集中连片发展,和小城镇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工商、税务、金融等各有关部门要大力扶持乡镇企业发展,多关心、多支持,对发展巴州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安排劳动力就业、上交税金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和个人,给予大张旗鼓地表彰和奖励。

(三)继续加快以农田水利为中心的农村基本建设。

加快我州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必须加强以水利为中心的农业基础建设。抓好西尼尔水库、开都河第一分水枢纽南北干渠、库塔干渠、焉耆水源地等重点项目建设,增强水资源的调控能力。塔里木河综合治理项目要抓紧进行。各县市和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各级财政要拿出一定资金做为项目前期费用。同时水利部门要尽快制定多渠道筹集项目前期费用的实施办法。坚持

节水和增水相结合,以节水为主的方针,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抓好以渠道防渗为主的工程性节水,大力推广喷灌、滴灌、低压管灌等先进的节水技术。今年从水费上缴资金中切出一块,作为渠道防渗、水利建筑物配套的以奖代补资金。同时,原高标准节水贴息办法不变。针对农田水利建设资金筹措难,投劳逐年减少的问题,水利建设要坚持多渠道筹集资金,正确处理好减轻农民负担和农田水利建设的关系。继续坚持谁建谁管谁受益的原则。在农村税费改革做出新的规定之前,绝不能忽视水利建设投入,要通过村民大会一事一议这一合法有效的方式,把水利建设生产性投入变为群众自觉自愿的行动,在农牧区掀起大搞水利建设的热潮。在这一问题上关键是要掌握好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和取之有度的政策原则,绝不能加重农民负担。要管好用好政策规定的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加强对农民的宣传教育和动员工作。严禁让农民以资代劳等违反政策的行为出现。继续加快水管制度改革,推行“配水四到户”工作,让农民用上明白水、放心水,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农业节本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

(四)大力实施科教兴农战略。

当前农业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对农产品的需求出现了高质量、高档次、多样化的趋势。特别是加入世贸后,提高农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的竞争力,实质上取决于农牧民素质和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产品质量低、科技含量低、市场开拓力不强是当前我州农业存在的普遍问题,只有依靠科技,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逐步转入到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上来,才能提高我州农产品的竞争力,才能适应加入世贸组织后的市场竞争。当前,要以普及和推广先进实用技术为重点,积极引进和应用农业的高新技术,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和示范点。要大力推广良种和高产、优质、高效的栽培技术,开展粮棉和各类经济作物的高产攻关。在今年的棉花生产上,要大面积推广“中棉35”等优良品种,推广棉花高密度栽培技术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大力开展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加快新陆中8号的扩繁工作,力争明年基本实现我州棉花品种的更新换代。继续开展棉花高产攻关活动,对棉花高产攻关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进行奖励。通过高产攻关,力争单产120公斤以上的优质棉达60万亩,其中150公斤以上达30万亩。今后,特色林果业要走提高质量、提高品质、提高效益的路子,大力推广先进栽培技术和老果园改造技术。畜牧业生产要抓好牲畜品种改良和科学饲养管理技术的推广。乡镇企业要加快技术进步,增强企业活力。要因地制宜积极推广高效节水技术、农业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在种子工程建设上,要加快新品种的引进和推广,加强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加快新机具引进、研制、改造和推广工作,进一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力推行节本增效工程。加强气象现代化建设,抓好气象预测、预报和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州上决定从财政划拨一定数量的经费作为人工影响天气经费和新农机具的引进、研制、示范、推广补贴。为了把科技双放工作进一步引向深入,州委、州政府决定,今后两年继续实行放活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部门、放活农业科技人员的政策,原州委(1999)5号文件的基本政策不变,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修改、补充、完善。今后,科技双放工作要逐步由无偿服务向有偿服务转变,进一步推动农业科研体制改革和科技兴农工作,为广大农业科技人才提供一个锻练自己、增长才干的宝贵机会。

(五)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业产业化是把千家万户分散经营的小生产纳入社会化大生产、大市场,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解决好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问题的有效途径,是提高农业整体素质和效益的根本出路。要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力争实现新的突破。农业产业化经营要与发展多种经济成份相结合,与发展乡镇企业相结合,与实施名牌战略相结合,与搞活农产品流通相结合。要通过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的规模

化、集约化、专业化生产,做大做强特色产业,使之上规模、上水平、增效益,形成一批优势名牌产品。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关键是要培植有实力的龙头企业,变一家一户的小生产和分散经营为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企业化管理。发展龙头企业要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在”,“谁有实力谁当龙头,谁是龙头扶持谁”的原则,鼓励国有、集体、混合所有制、民营、外资企业进入农业开发领域,全州尽快培育一批规模大、起点高、辐射力强、机制灵活的龙头企业。重点是通过突出特色、扶优扶强的手段,加快龙头企业发展。在香梨产业化建设上,要抓好香梨股份公司的运行管理,加快香梨深加工的研究和开发,尽快形成一定规模的加工能力,确保我州香梨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积极扶持罗布淖尔纺织集团,使之成为新疆重要的纺织基地。同时加快供销社的改革,逐步形成棉花销售的龙头企业。积极扶持屯河集团,把我州建成新疆最大的优质番茄生产加工基地。要以焉耆三宇公司、库尔勒大华公司为龙头,带动周边农户发展奶牛养殖。依托新天国际股份有限公司,加快我州10万亩葡萄基地建设。以博湖县蓝翔公司为龙头,增加科技和资金投入,建成新疆重要的水产养殖加工生产基地。

三、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揽全局,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

1、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认真落实党的农村政策,切实减轻农民负担。首先要坚定不移地稳定家庭承包经营和统分结合的基本经营制度,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充分尊重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切实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不被侵犯。党的农村政策核心是落实土地承包政策,要依法加强农业承包合同管理,提高合同兑现率。第二,切实抓好减轻农民负担工作。坚决落实村提留、乡统筹一定三年不变和“八个禁止”等减轻农民负担的政策。农民负担监管部门每年要在上半年和下半年各检查一次,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查处。要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使农民正确区分合理负担和不合理负担的界限。对于农村各种乱集资、乱摊派、乱罚款以及让农民出钱出物的各种形式的达标升级和检查评比活动,要坚决予以取消。今后除计划生育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进行检查评比外,其他各部门不得到农村进行达标升级和

各种形式的检查评比活动,确需进行检查评比的活动,必须经过县市党委和政府批准。第三,要认真执行粮棉收购政策,推进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对签定产销合同或订单的农产品,既要满足加工、收购企业的需要和利益,更要保护农民的收益。第四,各行各业要切实强化为农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想方设法增加农民收入,少索取,少扰民,大力提倡调查研究之风,多为群众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困难,多做好事和实事。要认真学习借鉴其他地区税费改革的成功经验,做好税费改革的试点工作。第五,切实抓好扶贫工作,实行扶贫到村入户,坚持开发式扶贫,增强贫困地区、贫困户的自我发展能力。

2、认真搞好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教活动,促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去年,在村级和州直国有农牧场开展的“三个代表”学教活动,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普遍欢迎。各级党组织要继续抓好这项工作,把学习教育活动不断引向深入。要以贯彻落实六中全会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为契机,深入开展创建“五个好”村党支部、“六个好”乡镇党委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活动。在学习教育活动中,要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保持农村稳定为主题,以改进村干部作风为重点,以干部受到教育、农民得到实惠为基本要求,努力提高农村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认真解决村级组织存在的突出问题,积极维护农牧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加强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建立常抓不懈的工作机制,不断巩固和扩大学习教育活动的成果。广大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要通过“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进一步增

强政治敏锐性,旗帜鲜明地反对民族分裂主义和非法宗教活动。同时,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增强开拓创新意识,努力提高市场经济条件下做好农村经济工作的本领。

3、加强党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领导,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农业是安天下的产业,是关联全社会的产业。各级党政和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做好新时期农村工作的重大意义,增强服务意识,采取切实措施,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始终坚持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首位,始终坚持做到抓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力度不减,始终坚持各行各业大力支援农业的作风不变。贯彻落实“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加强和改进党对农

村工作的领导,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切实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其核心是解决好各级干部在思想上同农民群众感情问题和对农民的认识问题。当前要特别强调在干部中加强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教育,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和虚报浮夸。要正确估计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民富裕程度,既要对上负责,更要对下负责。在各项工作中不唯书、不唯上、坚持实事求是和因地制宜原则,反对

本本主义和照抄照搬,在农村办各种事情,都要做到量力而行,珍惜民力。要把乡镇干部从迎来送往、应付检查评比等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帮助农民调整结构,搞好信息和技术服务上来。各级领导干部深入农村,要轻车简从,不得层层陪同。要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现场办公,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要切实抓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促进(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查看)农村两个文明建设健康发展。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保持农村社会稳定。适应市场经济的新形势,改进工作方法,善于发现和推广先进经验,把一般号召和具体指导结合起来,突出工作重点,做到层层抓典型,建设一批具有较高生产水平,农牧民增产增收、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的强乡(镇)、强村,起到典型引路,带动全局的作用,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同志们,在新的一年里,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意义重大,任务艰巨,我们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坚定信心,扎实工作,开拓进取,奋发有为,以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六大召开。

2.农村工作安排 篇二

中央指导2012年农村工作的文件, 紧紧围绕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这个中心任务, 突出强调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这个重要支撑, 既抓住了发展要害、回应了基层关切、兼顾了当前长远, 又在保持政策连续性基础上丰富发展了新时期党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体系。2012年突出抓农业科技, 抓住了现代农业的根本出路, 必将为我国农业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持续加大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 持续加大国家固定资产投资对农业农村投入, 持续加大农业科技投入, 确保增量和比例均有提高。要下大力气抓好粮食生产和菜篮子产品供应, 继续开展粮食稳定增产行动, 加大粮食生产补贴力度, 加快推进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种养, 确保粮食生产不滑坡、菜篮子产品供应不断档、农产品价格不大起大落。

继续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实现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基本覆盖农业大县, 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全覆盖,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覆盖到国家确定的牧区半牧区县 (市旗) 。加快改善农村民生, 着力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 进一步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水平和政策补贴标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 实现农村新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 着力提高贫困地区特别是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自主发展能力。不断深化农村改革, 大力推动农村文化建设, 中央、省、市三级加快设立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 保证一定数量的中央转移支付资金用于乡镇和村文化建设。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

推进农村科技创新势在必行、意义重大, 务必集中力量、抓紧部署。要坚持产业需求导向, 从农民的实际需要出发;同时, 要着眼长远, 超前部署农业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 力争在世界农业科技前沿领域占有重要位置。必须大力强化农技推广服务, 解决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 提高农业科技含量。打破部门、区域、单位和学科界限, 建立健全协同创新机制。大幅度提高农业科技投入强度, 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社会资金投入农业科技。

回良玉最后强调, 越是形势好, 越要加强领导;越是政策好, 越要强调落实。当前, 要抓紧抓好冬春农业生产, 扎实开展农田基本建设, 高度重视农业生产安全, 努力保持农产品价格合理水平, 加倍关心农村困难群体, 认真做好农村稳定工作。

3.农村工作安排 篇三

一、毫不松懈抓好主要农产品生产供给。要努力保持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信号不能变、要求不能松、支持不能减。积极推进菜篮子产品生产方式转变,大力推动菜篮子产品集约化、设施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

二、持之以恒增强农业发展支撑能力。要抓好农田水利建设,尽快改变抗灾能力弱的局面。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建成一批高产稳产基本农田,着力提高耕地的持续增产能力。抓好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能力建设,力争在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上实现重大突破,切实把加快良种培育、做大做强种业作为战略举措来抓。抓好农业机械装备建设,进一步推动我国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发展。

三、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多渠道就业。要加快城镇化步伐,拓展农民外出就业空间,把解决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在城镇就业落户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壮大县域经济,积极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加强技能培训,着力提高农民就业创业能力。

四、下大力气推进农村公共事业发展。要进一步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支持农村住房建设,加快农村电网改造升级。进一步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着力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基本医疗服务水平、公共文化体系建设水平和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推进生态建设,推动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和林业产业发展,推动草原生态建设,实施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推进农村环境治理。进一步抓好农村扶贫开发。

4.农村工作安排 篇四

今天,我们召开县委农村工作暨脱贫攻坚工作、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全省农村工作会议暨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全市农村工作会议暨脱贫攻坚工作会议精神,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两大目标任务,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抓紧抓实抓细农业生产,努力实现农业稳产保供、农民持续增收、农村和谐宜居。

刚才,xx同志就农业农村工作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艾晖同志就脱贫攻坚工作分别作了总结,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我完全赞同,希望大家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做好“三农”和脱贫攻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意义重大。受疫情影响,全县农业生产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春耕在即,农时紧迫。越是面对风险挑战,越要稳住农业,越要确保粮食和重要副食品安全。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关于全国春季农业生产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把“三农”工作摆到重中之重的位置,统筹抓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重点任务,把农业基础打得更牢,把“三农”领域短板补得更实,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提供有力支撑,确保脱贫攻坚战圆满收官,确保农村如期实现全面小康。

关于今年“三农”工作,我讲四个方面的意见:

一、对标全面小康硬任务,高质量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

确保贫困人口如期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大的硬任务,是必须首先完成的紧迫任务。我们要坚定不移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认真学习贯彻党中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最新指示要求,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克服厌战情绪和松劲心态,一鼓作气、迎难而上,不折不扣完成脱贫任务,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

要化解疫情影响不懈怠。脱贫攻坚本来就是一场硬仗,再加上这次疫情的发生,不管是扶贫产业发展,还是贫困户就业,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今年的脱贫任务更重,压力更大。我们要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脱贫攻坚,切实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因户因人精准施策,及时做好监测帮扶工作。要扎实开展疫中疫后分类预警与防范,在收入、住房、教育、医疗和饮水安全等方面全面加强监测。要强化政策扶持,突出做实产业扶贫、做稳就业扶贫、做优消费扶贫,激发脱贫动能,促进贫困群众稳定增收。当前,尤其要加强贫困户、边缘户生活状况、就业务工、产业发展等动态监测,切实加大帮扶力度,在复工复产中优先吸纳贫困人口务工就业,有效化解疫情影响风险,严防疫情影响稳定脱贫。这里我着重强调一下消费扶贫工作。县委、县政府决定从今年开始,全县所有机关食堂、县营宾馆都应与本县扶贫产品建立长期定向采购合作机制;全县所有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工会组织在使用工会经费或职工福利费采购物资时,都应采购本县扶贫产品。

要咬定脱贫目标不放松。大家一定要清楚虽然疫情防控给我们带来了影响,但脱贫攻坚的质量和层次,绝对不会因为疫情防控而降低标准。我们必须一鼓作气、乘胜追击,决不允许在最后关头“掉链子”。要紧盯“两不愁三保障”“三率一度”目标要求,坚持精准方略,确保2744户5785个贫困人口全面稳定高质量脱贫。要对未脱贫人口300以上的9个乡镇场和贫困发生率1%以上的13个重点村实行挂牌督战,集中优势兵力,统筹整合资源,补齐短板弱项,确保全面完成脱贫任务。对于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特殊贫困人口,要统筹落实好养老、医疗、低保、救助等社会保障措施,保障基本生活,实现“应保尽保”。

要解决突出问题求实效。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扎实做好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和国家脱贫成效考核发现问题、省级考核评估和暗访督导发现问题的整改落实,持续深入开展脱贫攻坚责任、政策、工作“三落实”,识别、帮扶、退出“三精准”,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和饮水安全“三保障”的全面排查和整改,确保5月底前问题整改见底清零。今年下半年,中央将对脱贫摘帽贫困县组织开展普查,全面检验脱贫攻坚成效和成色。对此,全县各乡镇场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坚持把脱贫质量摆在首位,严格落实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四个不摘”的要求,确保脱贫成果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

要巩固脱贫成果谋长远。总书记指出,对退出的贫困县、贫困村、贫困人口,要保持现有帮扶政策总体稳定,扶上马送一程。要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研究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为接续推进减贫打下基础,顺利实现扶贫工作方式,由集中作战向常态推进调整统筹预备。要对照“十四五”巩固脱贫成果规划要求,科学编制我县规划。要研究制定支持收入水平略高于建档立卡贫困户群体政策办法,贫困人口健康扶贫医疗保障政策过渡有关办法等,持续保持脱贫攻坚政策稳定。要大力宣传展示脱贫攻坚成就,深入开展扶贫扶志感恩行动,生动讲好脱贫攻坚XX故事,全方位展示XX脱贫攻坚的全面性胜利和历史性成就。要推进城镇贫困群众脱贫解困工作,确保全面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二、对标乡村振兴硬任务,高质量推动“三农”工作新发展

“三农”向好,全局主动。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决定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我们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扎扎实实推进“三农”工作,为应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要毫不动摇稳定粮食生产。总书记反复强调,中国人要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而且要装自己的粮食。要提高政治站位,大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强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落实粮食生产扶持政策措施,确保全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200万亩以上、粮食产量在16亿斤以上,巩固提升好粮油示范县成果。要严守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全年完成新建16万亩任务;至2020年底,确保全县建成64万亩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的高标准农田。

要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总书记多次指出,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从2019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来看,全国是16021元,全省是15796元,全市是14670元,而我们XX只有11661。比全市平均水平少了3009元,比全省平均水平少了4135元,比全国平均水平少了4360元。今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农民增收空间将进一步受到挤压,我们要想方设法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确保年初确定的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的目标顺利实现。要切实增加农民务工收入。在稳定并扩大外出农民工规模的基础上,加强与园区企业对接,引导鼓励本地企业吸纳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在解决好企业“用工难”的同时,促进农民就业增收。要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实施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培育行动,将符合条件的返乡创业农民工纳入一次性创业补贴范围。要扩大农产品销售渠道。鼓励农业农村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与大型超市、单位食堂产销对接,确保农产品生产流通和销售的顺畅衔接。要深入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和信息进村入户工程,继续抓好农村电商,支持供销社、邮政快递企业延伸乡村物流服务网络,推动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双向流通。

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乡村产业。发展乡村产业,只有做出特色、做出精品、做出品牌,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立足之地。要深入实施“生态鄱阳湖、绿色农产品”品牌战略,加快培育XX辣椒、芡实、稻虾和XX马家柚、XX脐橙等“独一份”“好中优”的重点品牌,创响一批“土字号”“乡字号”的特色产业品牌,让XX农特产品既产得出产得优、又卖得出卖得好。要坚持延链升级促融合,大力实施农业“接二连三”工程,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深化与科研院校的战略协作,推动江西明湖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与江西农业大学的芡实饼干、芡实醋,江南水产食品有限公司与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的河蚬精、淡水鱼加工副产物功能性无腥鱼蛋白肽,XX县伟良枫树辣椒开发有限公司与江西农业大学的辣椒酱、辣椒干等合作研发,开发“XX芡实”“XX辣椒”“XX水产”“XX马家柚”系列衍生产品,全面提高优质农产品的精深加工转化率和附加值。要继续抓好省市休闲农业示范点创建工作,培育发展一批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养生养老等新产业新业态。要实施生猪复产增养行动计划,重点抓好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年产40万头生猪养殖项目建设,强化龙头企业引领作用,带动中小养殖户恢复生产,确保年底前生猪产能全面恢复。

要不遗余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要按照总书记提出的“四好农村路”要求,进一步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逐步消除制约农村发展的交通瓶颈。今年,要确保完成县乡村道升级改造56公里,农村公路危桥改造10座/180延米的任务。要继续抓好农田水利、电网改造、乡村物流、宽带网络等影响群众生活的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要加强村级便民服务代办点建设,推动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向农村延伸。

要持之以恒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要把我们的农村建设好,除了基础设施要跟上,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也不能落下,让农村的生活更加便利、更加舒适、更加健康、更加幸福。要加快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新建15所乡镇中心幼儿园,解决农村学龄前儿童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要大力发展农村卫生事业,不断改善乡镇卫生院和村级卫生室服务条件,提高乡村医生医疗服务能力;加强乡村疾病预防控制队伍的建设,切实做好重大疾病和传染病防疫控制。要加强农村基层文化产品供给、文化阵地建设、文化活动开展和文化人才培养,进一步扩大乡村文化惠民工程覆盖面,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新需求。要切实加强农村社会保障,继续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经办服务水平,县域范围内要实现“一站式服务、一窗口办理、一单制结算”。加强农村低保对象的动态精准管理,合理提高低保等社会救助水平。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稳步推进农村“幸福食堂”建设,3年内实现全县行政村全覆盖,让老有所依落到实处。要扎实做好湖区渔民退捕上岸教育引导工作,谋划产业转型发展,确保渔民“洗脚上岸”后致富有出路。

要有力有序推动小集镇建设。小集镇,一头连着城市,一头连着农村,是统筹城乡发展、加快乡村振兴的“纽带”。近几年,我们通过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把城市建得很漂亮;通过秀美乡村建设,把农村许多地方也打造的很干净整洁。相比较起来,我们很多小集镇明显落伍了。当前,要把小集镇建设摆在一个更加突出的位置,按照先试点、再推开的思路,着力打造一批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特色鲜明、风格各异的小集镇,努力形成以镇带村、镇村联动的良好局面。

要坚定不移推进农业农村改革。改革是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的不竭动力。要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深入推进新一轮农业农村改革,积极破除体制机制弊端,为实现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增添新动能。要抓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认真落实好省市工作要求,确保3月底前全面完成农村集体成员身份确认工作,10月底前基本完成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要探索开展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平台建设,全面推行村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兼任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支持建立健全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人员报酬与村集体经济效益挂钩的激励机制。要抓好完善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制度改革,持续开展打击“电鱼网鸟”专项行动,严厉打击捕杀、交易、食用野生动物行为,坚决革除滥食野生动物的陋习,切实加强重大公共卫生安全风险的源头控制。

要一以贯之深化农村基层治理。农村发展离不开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要把夯实基层治理基础作为固本之策,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建立健全乡村治理体系,打造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乡村善治之路。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优化村“两委”班子,全力推行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积极拓展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新路子,千方百计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提高村级服务发展能力。全面推行村务“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工作法,切实规范村级权力运行。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抓好基层干部作风建设,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防止政策执行简单化和“一刀切”。要继续抓好村民理事会建设,鼓励致富能手、复转军人、退休公职人员加入到这个队伍中来,不断壮大村民理事会力量,引导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要大力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作用,深入开展文明村镇、“星级文明户”“五好文明家庭”创建,大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有效整治大操大办、相互攀比、天价彩礼、厚葬薄养、聚众赌博等不良风气。要深入推进平安乡村建设,加强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实体化建设,全面实施农村网格化管理,推进农村“雪亮工程”。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非法侵占农村集体资产、扶贫惠农资金和侵犯农村妇女儿童人身权利等违法犯罪行为。持续综合整治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坚决铲除滋生违法犯罪的土壤。依法管理农村宗教事务,及时制止非法宗教活动,防范邪教向农村渗透,防止封建迷信蔓延。深入推进网格化管理和服务,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

三、对标美丽宜居硬任务,高质量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色,是必须完成的硬任务、硬指标。我们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全力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由点到线、由线向面、由村向镇拓展,努力让我们的农村干干净净、漂漂亮亮、井然有序、和谐宜居。具体来说,要着力抓好以下6方面重点工作。

要着力抓好秀美乡村建设。秀美乡村建设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抓手。要坚持“精心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精美呈现”原则,按照“七网三改”要求,持之以恒抓好秀美乡村建设。今年,全县要重点抓好411个村组基础设施,瑞康旅游一级公路美丽宜居示范带,10个精美村庄和瑞洪镇、乌泥镇、杨埠镇、黄金埠镇等4个美丽宜居乡镇建设。应该说建设任务繁重,加上受新冠疫情影响,时间愈加紧迫。各乡镇场各相关单位要立即行动起来,统筹推进、加速建设,全力以赴把耽误的工期抢回来,把延后的工程抢上来,确保今年建设任务全部完成到位。要依托农村绿水青山、田园风光、乡土文化等特色资源,在开发中保护、保护中开发,积极培育一批“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美丽村庄。要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积极推进县乡农村促进会建设,建立“有制度、有标准、有经费、有人员”的管护长效机制,确保有新村更有新貌。

要着力抓好规范农民建房。经过近几年的强力管控,农民建房规范意识显著增强,农村违规建房乱象得到有效遏制,但不按规划设计建设问题还较为突出。要强化《上饶市农村居民住房建设管理条例》的贯彻执行,坚决防止未批先建、超高建房、超大建房情况发生。要严格巡查,进一步完善县乡村三级巡查工作制度,确保第一时间发现、制止、处理,将违法违规建房控制在萌芽状态。要严厉打击,乡镇(场)党委政府要理直气壮的履行监管职责,坚决打击违法违规建房行为,特别是对违规占用基本农田建房的情况,一定要坚决制止,强制拆除,决不能让非法利益得逞,让违法建设得利。要加强农民建房风貌引导,将赣派风格进行到底。还没有完成宅基地改革任务的乡镇场要继续按照“一户一宅”“多占宅基地、多缴人民币”原则,稳妥推进宅基地改革,确保年底全部完成到位。

要着力抓好生态环境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的优势和宝贵财富。要着力补齐生态环境短板,打造“高颜值”生态宜居美丽乡村,让农村变美、环境变好,让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要将农村水环境治理纳入河长制、湖长制管理,进一步压实管护责任;要全面加强农村水环境治理,对全县农村河道、坑塘、沟渠进行拉网式排查清理;要加快实施古埠镇等4个建制镇污水处理项目和黄金埠镇边山村等8个行政村的污水治理项目建设,加快启动实施覆盖全县所有乡镇场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让农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要健全完善城乡环卫“全域一体化”运行机制,全面推行垃圾清扫、清运和终端处理“全程包干”的一体化服务;要按照每140平方公里建设一座垃圾中转站的要求,在全县科学布局、合理建设16座垃圾中转站;要加快推进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设,确保10月底前投入使用,实现全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要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力度,严格执行畜禽养殖“三区”规划,加快畜禽养殖场升级改造,推动全县畜禽养殖粪污综合利用率达85%以上。

要着力抓好农村厕所革命。农村“厕所革命”关乎农民群众生活品质的改善,不仅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程,更是一项民生工程。要坚持因地制宜、集中连片、整村推进,全面完成5000户农村户改厕任务,在全县范围内彻底消灭旱厕,达到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90%以上目标;要在集中居住1000人以上的村庄和乡镇场政府所在地至少建设1所公共厕所;要加强施工质量监管和使用指导,既要把厕所建好更要让群众用好;要建立健全厕所日常保洁责任机制,推进厕所建设标准化、管理规范化,切实解决农村厕所脏臭差问题。要积极推进厕所粪污治理,加强粪液粪渣资源化利用。

要着力抓好殡改成果巩固。殡葬改革是一场打破千年思想观念的深刻变革,是用先进文化思想向几千年封建习俗的挑战,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需时刻保持警惕、加强管理。要在确保“两个100%”的同时,重点抓好公墓区建设,决不允许乱埋乱葬的现象反弹回潮。要加快推进乱葬乱埋坟墓整治工作,做到“应拆必拆、该迁必迁、可降则降、可遮则遮”,进一步革新丧葬习俗。要加强殡葬服务管理,坚持公墓公益性质,坚决制止炒作倒卖公墓或骨灰格位行为。

要着力抓好居家环境整治。群众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主体,要坚持依靠群众、充分发动群众,全方位开展居家环境整治,达到房间亮化、居室净化、庭院美化、环境绿化。要围绕“人精神”,大力整治聚众赌博、封建迷信及各种违法乱纪和不文明行为。依法清除和取缔在农村从事封建迷信活动的场所,加强对参加封建迷信活动人员的教育和管理。要严厉打击捕杀、交易、食用野生动物行为,坚决革除滥食野生动物的陋习。要以疫情防控为契机,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鼓励群众讲卫生、树新风、除陋习,摒弃乱扔、乱吐、乱贴等不文明行为,引导养成健康卫生的生活习惯。要围绕“地(水)干净”,大力整治污水乱倒、垃圾乱扔、杂草丛生等问题。深入开展房前屋后的陈年垃圾、卫生死角清理行动,全面实行农户垃圾收集一户一桶制,引导村民养成污水入沟、垃圾入桶、经常清扫庭院的卫生习惯,确保房前屋后无垃圾、无杂草、无污泥、无积水。要围绕“物(车、具)整洁”,大力整治杂物乱堆、器具乱放、车辆乱停等问题。引导村民牢固树立“三要四不”意识,即:衣物要干净、房间要整洁、厨厕要卫生,电线不乱牵、衣物不乱晾、柴草(农具)不乱堆、车辆不乱停。要围绕“院绿化”,大力整治院落(围墙)破败、猪圈禽舍乱搭等问题。督促农户拆除村内侵路占道的乱搭乱建,清理有碍观瞻的坍塌破房、残垣断壁;提倡修筑有乡村特色的篱笆式简约围墙;教育村民科学利用空间,合理搭建猪圈禽舍;引导村民前庭后院栽竹植树、种花种果,绿化庭院环境,发展庭院经济。要围绕“畜(禽)规范”,大力整治禽畜乱跑、粪便乱拉等问题。引导村民家禽家畜实行圈养,畜禽粪便及时清扫。畜禽排泄物资源化利用,严禁将畜禽粪便排入河塘。

四、加强党对“三农”工作领导,确保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落到实处

办好农村的事情,关键在党。党管农村工作是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政治优势,党的领导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保证。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坚决把党管“三农”工作的要求落到实处,加快推进乡村振兴。

要压紧压实工作责任。要突出“三农”工作重中之重地位,始终坚持把乡村振兴作为“一把手工程”,进一步压实党政主要领导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形成县乡村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从我本人来讲,作为县委书记,我一定会把“三农”工作作为一项长期战略任务来抓,当好乡村振兴的“一线总指挥”。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和县农业农村局,要发挥牵头抓总、统筹协调的作用,各有关部门要各负其责,积极作为。各乡镇(场)党委书记要当好乡村振兴的“一线指挥员”,把更多精力放在“三农”工作上,推动“三农”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要加大支持保障力度。用地保障方面,这次中央一号文件对“三农”事业用地划下了很多硬杠杠,比如,明确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应优先保障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用地,新编县乡级国土空间规划应预留不少于10%的建设用地指标,重点保障乡村产业发展用地,我们要认真抓好落实,确保“三农”事业有地可用。队伍保障方面,要通过大力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和“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深度挖掘民间“土专家”“田秀才”“农博士”,为乡村振兴打造好人才储备库。科技保障方面,要进一步提升现代农业装备技术水平,大力推进水稻全程机械化和主要农作物全面机械化,力争到年底,全县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5%以上。

要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农民是农业农村发展的根本力量,是乡村振兴的建设主体和受益主体。要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的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不断激发和调动农民群众推进乡村振兴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设计政策、制定规划、确定项目时,要多听取群众的意见,多从农民角度思考问题,推动政府决策与农民期盼精准对接,把好事真正办好,让农民群众想得通、能接受、得实惠。

5.农业农村工作工作总结 篇五

这篇关于《农业农村工作工作总结范文》的文章,是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经过了风调雨顺的一年后,我们县的农业经过了一年的丰收,可以说今年的农村工作十分的顺利,这就是一直以来我们努力的成果,在不断的成长中,我们县的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同样,我们县的农村工作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相信这就是一直以来我们要做好的工作,这样的工作离我们设想的工作已经差距不是很大的,相信我们县的农村工作一定会越来越好!

一、2019年农业农村工作回顾

今年以来,各乡镇及各涉农部门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建设国际稻米城,争当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排头兵”的战略部署,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大及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一手全力以赴抓抗灾救灾,一手坚定不移抓农业发展,克服了特殊困难,顶住了特殊压力,实现了农业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三改善:

——新农村试点村快速推进。2019年纳入全县试点工作范围的自然村共100个,其中省级试点自然村74个。今年以来,我们牢固树立“战役意识”“民本意识”“平台意识”三种意识,紧扣提升试点村农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环境五种生活品质目标,突出重点,创新机制,强化措施,不断提升试点工

作的操作层面和工作水平,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今年全县共投入资金3138.32万元,截止到11月底,全县74个省级新农村建设点100%完成村庄规划;建设村内主干道107.9公里,改水3917户,改厕3319户,改房1319户,使用清洁能源1971户,其中使用沼气户数939户,使用太阳能户数832户;各试点自然村电视和电话基本普及。全县已形成“一村一品”试点村75个,其中贡米、雷竹、吊瓜、泡桐、蚕桑、无籽西瓜、蔬菜等种植类的专业村46个,生猪、龙虾、渔业、珍珠、獭兔、麻羊等养殖类的专业村15个,加工、运输、商贸、劳务、农业旅游等各类的专业村14个;试点村农民人均“一村一品”纯收入2437万元,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7.1%。

——“一大四小”工程建设强势推进。全县上下坚持以“四化“为目标,严格按照“弘扬抗冰保电精神,决战‘一大四小’工程”及“全县总动员,会战一百天,决胜十万亩,绿化我万年”的要求,以山上绿化为依托、以通道绿化为重点、以城镇绿化为突破口、以农田林网建设为支撑,不断强化领导,加大投入,广泛宣传,积极组织动员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参与造林绿化,有力地推进了我县“一大四小”工程建设。全县已完成新造林5万亩,其中补植3万亩;完成育苗1780亩,雷竹施肥1万亩,义务植树60万株。今冬明春10万亩造林任务,截止目前,已全部落实造林主体,外业规划设计全部完成,全县完成整地挖穴面积6万余亩。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万年县用水安全规划》已获县人大常委会批准;《万年县江河流域综合规划》和《万年县农田灌溉工程规划》编制工作已进入尾声,三个规划的编制,必将为我县今后争取水利项目奠定扎实基础。姚坊电排站更新改造工程全面完工,彻底解决了我县滨湖乡镇的排涝问题,这是我县水利工程建设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在6月份的防汛过程中,该工程经受住了洪水的考验,并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张家山及8座小(一)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已开工建设,完成小(二)型以上病险水库除险加固25座,解决存在农村安全饮水问题人口2.2万人,改造中低产田1.25万亩,建设标准农田5000亩,全面启动大港桥渠系加固工程。争取到齐埠圩除险加固工程等21水利设施建设项目列入国家或省相关项目笼子,项目资金将过亿元;创新水务管理机制,成立了万年县水务管理委员会,向水务一体化管理迈出了重要一步;成功组建了大禹水利投资有限公司,将有效破解水利工程建设资金瓶颈。

三稳:

——粮食作物稳定增产。通过实施粮食高产创建工程,确保了粮食主产县的地位不动摇。全县共落实水稻面积59.62万亩,较去年增加3.53亩,粮食总产量达4.77亿斤,较去年增加0.04亿斤,实现了连续五年超历史。

——畜牧水产稳步发展。全县注册养猪企业共发展到23家,成立了养猪合作社5个,建立种猪场6个(其中一级资质2个,二

级资质4个),建成万头以上规模猪场20个,年出栏100头以上的专业户196户(其中:1000头以上的有48户)。预计全年生猪出栏60.2万头,其中:供港7.3万头,分别比去年增长20.2%、25.86%;生猪产值预计可达9.3亿元,较去年增长41.3%。肉类总产量51280吨,以生猪为主的畜牧业产值达11.28亿元。全县共完成水产养殖面积65600亩,同比增长1.7%。其中珍珠养殖面积达6000亩,完成水产品产量XX0吨,同比增长37.9%,水产品总产值达到2.6亿元,同比增长30.9%。

6.农村居民进城落户工作安排意见 篇六

落户工作安排意见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市农村居民进城落户工作安排部署和市政府督办通知精神,迅速启动我县农村居民进城落户工作,确保完成今年市政府下达的3600人计划指标,现就今年农村居民进城落户工作安排如下:

一、成立工作机构,落实工作人员。一是成立领导小组。为了做好有条件的农村居民进城落户工作,县上成立了“商南县推进有条件农村居民进城落户工作领导小组”,由县政府县长任组长,常务副县长、分管农业农村工作副县长和分管公安工作副县长任副组长,县政府办、人社、发改、教体、民政、财政、国土、住建、农业、林业、卫生、计生、地税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在县人社局设立了农村居民进城落户工作办公室,各乡镇也成立了相应工作机构,搭建了推进农村居民进城落户的工作平台。为确保工作正常开展,各成员单位要确定1名分管领导和1名干部做好业务联络。二是组建实体性办公室。由县人社局牵头组建实体性办公室,设政策宣传、业务受理、资格审核、办公室等4个内设股室,办公地点设在县粮食局四楼原农保办办公室。三是抽调工作人员。从各成员单位抽-1-

调11人具体办公,其中:县人社局1名领导2名干部,县公安局1名领导2名干部,县国土、林业、农业、住建、教体局各1名干部,所抽调人员一律与原单位工作脱钩。各单位务必于2010年11月26日前将抽调人员名单报县农进办,所抽调人员务于29日前到县农进办上班,人员抽调到位后立即挂牌正式对外办公。各成员单位农村居民进城落户相关手续统一在党务政务大厅确定专人进行办理。

二、出台配套办法,提供政策保障。各成员单位要根据各自工作职责,进一步加强对上衔接,结合县情实际,迅速制定出具体的实施办法,建立健全推进农村居民进城落户工作政策体系,从政策机制上为农民进城落户创造条件提供便利。配套政策主要包括:一是县公安部门出台户口迁移实施办法,二是县人社部门出台就业和参加社会保险实施办法,三是县财政、国土、农业、林业等部门出台退出宅基地、承包地实施办法及补助资金发放和管理办法,四是县住建部门出台进城落户农村居民保障性住房管理办法,五是县教育局出台进城落户子女教育配套政策,六是县民政局出台进城落户民政配套政策,七是县人计局出台计划生育服务和管理实施办法,八是县卫生局出台医疗卫生服务工作实施办法,九是县地税局出台有关税收优惠政策。各成员单位务于11月

30日前制定出本部门的具体配套办法,并提交县领导小组会议讨论,报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后下发。

三、分解下达指标,明确工作任务。市上下达我县推进有条件的农村居民进城落户指导性计划3600人,县农进办要结合县情实际,按照4000人的任务,根据各乡镇农业人口总数和前期调查摸底有意愿进城落户人员分布情况,于11月30日前以县政府办文件迅速将指标分解下达到各乡镇,确保完成今年任务。

四、开展政策宣传,搞好调查摸底。县农进办要采取发放政策汇编读本、宣传提纲、电视讲话、设立宣传点、流动宣传车、广播等多种形式,从12月1日起集中1个星期时间,全方位宣传省、市、县推进农村居民进城落户工作政策措施,各乡镇也要组织干部进村入户,发放宣传资料,做好宣传动员工作,保证每个村、组有1本政策汇编读本,每户有一份宣传提纲,确保此项政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同时,以县城城区为中心,组织城关镇三个社区设立三个宣传点进行集中宣传,并组织人员全面调查掌握已在县城居住,有一定生活基础,务工经商的农村居民及随同亲属情况,把这一人群做为今年农村居民进城落户的重点,做好他们的宣传发动工作,积极为他们办理落户各种手续,让他切实享受到进城落户的各项优惠政策,从而以点带面,推动工作全面开展。

五、召开动员大会,安排部署工作。于12月上旬,以政府名义召开一次全县性的动员大会。会议的主要内容是安排部署今年农村居民进城落户工作,下达目标任务。参加人员有:县政府各工作部门、事业机构负责人,各乡镇乡镇长、劳动保障所负责人、派出所、国土所、财政所、生态中心、农技中心负责人及城关镇3个社区负责人。

六、举行发放仪式,扩大政策影响。县农进办要根据工作进展情况,周密筹划,精心组织,于12月中旬组织一次农民进城落户户口簿集中发放仪式,扩大政策影响,从而营造全社会参与、支持推进农村进城落户工作的良好舆论氛围。

七、资金保障。县财政局于11月30日前拨付县农进办开办经费10万元,随后办公、宣传资料、会议等经费再专题向县财政局打报告申请,县财政局要积极配合,及时划拨经费,为这项工作全面开展提供资金保障。

商南县推进有条件的农村居民

进城落户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7.农村工作安排 篇七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村环境,保护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 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步伐也不断加快, 农村社会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同时, 由于部分地区忽视了对农村环境的保护, 导致农业经济与农村生活发展所产生的环境恶化、耕地质量下降等现象时有发生。因此, 在新农村建设的新时期, 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

1 当前农村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农村环境卫生状况差

当前, 大部分农村地区的生产、生活垃圾处理不完善, 随意堆放、丢弃现象严重。据调查, 我国农村地区每年产生的生活垃圾, 其中绝大部分垃圾露天堆放, 严重污染空气、水体环境。同时农村缺少污水处理设施, 农村生活污水中富含大量的氮、磷等元素, 这些生活污水基本上未经过任何处理直接排放。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十分薄弱, 大部分农村地区没有专门的环境基础设施, 村庄布局较为混乱, “脏乱差”现象严重。

1.2 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大部分的农村地区承担了为城市供给水源、保持农业生产所必须的水土环境、提供自然环境的生态保育等重要生态保障功能。但很多农村地区受过度开发、环境污染等影响, 已经有一些重要的水库、林地、湿地等出现了功能下降、土地退化、林地破坏等生态环境问题。

1.3 土壤环境污染严重

近年来, 农业生产效益不断提高, 除了先进的生产技术、现代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应用外, 化肥和农药的施用是主要因素之一。但随之而来的, 是化肥和农药的施用量持续增加和利用效率低之间的矛盾也不断明显。当前, 农作物对氮肥和磷肥的利用率仅分别为25%和20%, 大量未被利用的氮素和磷素随着水土流失进入水系统和大气之中, 加剧了大气和水体的污染及富营养化。同时, 农药化肥大量施用和污水灌溉也造成了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加重。

1.4 农业面源污染严重

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来源于2个方面。

1.4.1 畜禽养殖场污水、粪便无害化处理率低, 种植养殖废物综合利用效率低

畜禽粪便的无序排放直接影响饮用水源和农业生态安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或还田率逐年提高, 但仍然存在随处堆放或就地焚烧的现象, 造成资源浪费, 地力损伤, 环境污染。

1.4.2 化肥农药施用量居高不下

化肥施用量远远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施肥结构不合理, 严重影响施肥效果。地膜污染加剧, 长期滞留在土壤中, 影响土壤结构和性状, 造成农田生态环境的破坏。

2 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的对策

2.1 加大农村环境整治污染投入

加大对农村环境保护项目和资金的投入, 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农村环保投入机制, 建立和完善政策引导机制, 制定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优惠政策, 吸引社会资金投向环境保护。上级政府和管理部门应建立专项资金, 为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改善农村环境面貌, 加强农村基础建设, 起到重要的引导和辐射作用, 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到更好的推动作用。同时, 各地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在多年专项治理的基础上和在专项治理收有初步成效的前提下, 整合有限的资金, 并吸引社会资本共同参与, 有效地建立农村环保的长效管理机制, 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发展。如, 为了推进生态乡镇村建设, 应出台一系列奖励政策, 对获得国家、省、市级生态乡镇命名的, 生态市建设专项资金分别给予资金奖励。各县 (市、区) 也应安排配套的生态建设专项资金, 促进村容村貌得到明显改善, 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生态环境得到合理保护。

2.2 加强环保制度建设

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制定环保新政策和相关要求。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政策引导, 制定鼓励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政策。建立健全一整套有关环境保护的约束与监督机制。在抓好城市防治污染的同时, 对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加以关注, 警惕城市污染企业向农村转移。整合部门资源, 明确农村环境保护的部门职责, 建立由农业、环保、建设、市政、林业、水利、国土、卫生等部门分工合作的协调机制。

2.3 加大治理力度

加快重点开展养殖污染、土壤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农村沼气建设, 以及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设施建设, 搞好农村人畜饮水工程, 保护饮用水源, 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结合生态乡镇村建设, 大力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 以村为单位建设农村污水收集管网, 因地制宜建设污水处理工程, 逐步提高农村生活污水收集率和处理率。宣传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重要性, 提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各种方法, 指导各地农村因地制宜开展生活污水处理。将农村生活垃圾的收集和处理要求列为生态乡镇村建设的基本条件, 与建设局、农办等部门联合对农村垃圾和处理进行指导。推广“户集、村收、镇 (乡) 运、县 (市、区) 处理”的模式, 结合生态乡镇村建设, 要求乡镇争取建设规范的垃圾中转站, 在用的垃圾中转站不能露天, 村居设置一定数量的垃圾桶。鼓励发展生态产业。将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结合起来, 和农民致富结合起来, 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生态农业带动当地绿色经济的发展, 并充分利用生态乡镇的优势, 大力推广农产品的生态品牌, 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2.4 加大农村环保宣传教育力度

针对农村特点, 积极探索适合农村的环保宣传方式方法。通过在村居设置小型宣传牌、户外设置大型宣传牌, 时刻提醒人们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此外, 各地环保部门还不定期地举办以环保为主题的电影下乡活动、宣传图板展活动、摄影比赛, 编印各种适合农村群众的环保教育书籍、教材, 在给农民群众带去“精神大餐”的同时, 提高、深化农村群众对环保的认识。针对青少年, 以创建“绿色学校”为主要抓手, 鼓励、指导学校根据当地环境特点、利用农村生态优势, 有特色地制定环保教育计划, 通过教育, 使孩子从小树立环保意识、增长环保知识、培养环保行为。

2.5 全面启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根据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要求, 确保在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加强乡镇环境综合整治, 为乡镇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在工作中, 要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与村庄建设规划结合起来。在制订村庄建设规划时, 把农村环境治理、清洁水源、清洁家园和农村废弃物、村庄生态化等建设内容纳入规划之中, 用规划指导环境建设;要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与绿色创建结合起来。以创建环境优美镇、生态村、绿色社区为目标, 加强村庄道路建设、绿化植被建设, 整治违章搭建, 强化垃圾分类管理和综合运用, 推行清洁能源使用, 以创建来改善农村环境质量;要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在行政村和社区中大力推广农业新技术, 建设有机绿色食品基地, 实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 大力推行清洁生产, 加大养殖业环境管理, 实施畜禽粪便综合利用, 淘汰村里小铸造、小造纸等污染环境的企业, 关闭破坏生态环境的小选矿;要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与提高村民的环境意识结合起来。利用送环保知识下乡、送环保法律法规进社区和举办环保讲座, 同时通过创建绿色学校、绿色家庭等活动, 使农民环境教育丰富多彩, 提高农民环境意识, 主动为建设家园尽职尽力。

2.6 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作用

创建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工作和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相一致的。应加强生态村、绿化村、新型示范小城镇等典型的创建工作, 树立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一批典型, 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探路, 积累经验。同时进一步加强宣传、深化认识、分类指导、加大投入, 从村组抓起, 夯实基础, 进一步深化创建工作内涵, 不断提高创建工作水平。

参考文献

[1]马小英.新农村背景下的乡村人居环境规划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 2011 (04) .

[2]杨邦杰.乡村发展:环境保护现状、问题与对策[J].中国发展, 2007 (06) .

[3]朱广庆, 王夏晖.现状与对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保护[J].环境教育, 2007 (06) .

8.农村工作安排 篇八

【关键词】农村经济;农民;基础;粮食;结构

十八大报告指出:要“精确、精准扶贫,全面惠及14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发展,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没有农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全国70%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广袤的农村,农业又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做好农村工作,提高农民素质,稳定农村社会,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全社会的稳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切实做好农村工作,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一、农业和农村经济形势变化与农业基础的地位

3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生了历史性巨变:农产品供求由长期短缺变为总量大体平衡,出现了区域性、结构性过剩,农业的发展由主要受资源约束转变为受资源和市场双重约束,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出现疏忽农业、放松农业的倾向。这就面临着一个重要问题:农业农村经济形势变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基础地位能不能变呢?和农村发生的这些积极变化,是否意味着农业基础的地位已经十分牢固?近几年发生的洪涝灾害和严重旱情以及汶川大地震,就暴露出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和生态环境不良的问题。抗灾能力低,一直是困扰农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对许多仍然是靠天吃饭的地方尤其如此。

农业是稳定民心、安定天下的产业,特别是对我们怎样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国情决定了我们稳不住农村这个大头,就会丧失把握全局的主动权,如果不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整个国民经济也不可能持续增长。现在,经济生活中困难很多,那天尤其不能出问题,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尽管农业和农村经济出现了许多新的积极的变化,但是,农业基础地位没有变,也不能变。在结构调整中,要进一步稳定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积极适应农业结果调整本身对基础设设施建设提出的新的更高的的要求,搞好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以退更换林合作社的生态环境建设和农村公共设施建设,为结构调整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良好的生产条件和更大的回旋余地。

二、粮食多与少的关系

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物资,粮食生产是农业生产的基础。这些年来,主要农产品产量稳定增长,粮食连续大丰收。与此同时,国家库存大量粮食,还要支付一定的费用,增加了财政负担,农民手中粮食也不少,出现了卖粮难(部分地区应用而生出现了订单农业)。现在的问题是粮食是不是真的太多了,粮食生产是不是真的过关了?这个问题要辩证地看。目前,粮食总量是不少,出现了供过于求的局面。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有了农产品共给充裕的有利条件,发展畜牧业、加快建设小城镇、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进行生态环境建设等,就有了条件和发展空间。但是,这个过剩是阶段性、结构性、地区性的过剩。实际上,我国粮食人均占有水平很低,品质结构矛盾还很突出,“原”字号很多,转化率低,许多优质专用产品供不应求。长远看,随着人口的增长,让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的加快,现有的粮食生产能力与多样化、优质化的市场需求,俞巨大的需求力相比,还是远远不够的,民以食为天,粮食生产如果出现反复,闹起饥荒,不仅经济工作的全局陷入被动,还势必引起社会的动荡。当然,强调不能忽视粮食生产,并不是要求不顾粮食供求形势的变化,继续意味着追求当前产量的增长,而是切实保护和稳步提高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提高质量和效益。因此,我们一定邀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切忌盲目乐观,防止出现短缺——过剩——短缺的恶性循环。要跳出这个怪圈,要居安思危,着眼长远,坚定不移地把中央关于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政策落到实处,确保农产品的有效供给,保证粮食生产和储备安全。

三、农业结构调整的广度与深度

在农产品相对过剩、市场约束增强、我国已加入世贸组织,提出实施农业及结构调整,不是仅仅解决当前产品卖难和农民增收困难的权宜之计,不是一般的适应性调整,而是要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效益,是一项关系到农业和农村经济全局和长远发展的战略性任务,是实现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步骤。这就有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进军的问题。

在不放松粮食生产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和发展特色农业,拉长农业产业化链条.两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乡镇企业、调整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与全面提高农业产品质量、加快畜牧业发展、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密不可分,相互促进。在实际工作中,绝不能简单化处理,把农业结构调整仅仅理解为“调增、调减”和多种点什么、少种点什么的问题。现在各地流行一个

政策性的口头禅,“什么赚钱就种什么”。在宏观把握上,也基本是一个套路,即注重在生产环节的品种选择上下功夫,调整粮经作物比例,而且有一哄而起的倾向。不可否认,“什么赚钱就种什么”,是对传统的指令性农业计划体制的一种突破,与“政府要求种仔么就种什么”和“我种什么就卖什么”相比,是一大进步。什么赚钱和什么不赚钱,这完全是由市场决定的。但市场的发展趋势如何?单靠经验估计和眼前销售需求是靠不住的。如果现在这种做法不改变,要不了多久,又会形成产业结构雷同、趋同,造成新的积压和买难,结果是,“你也调,我也调,调来调去卖不掉”,群众就会吃苦头。因此,结构调整中,要处理好广度和深度的关系,立足于在国民经济全局当中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站的高一些,看的远一些,发挥区域优势,因地制宜,

把市场需求与本地优势结合起来,努力实现三个转变:由单一粮食生产向同时发展多种经营转变,由一般粮食品种向优质,专用品种转变,由单纯注重产量向提高效益转变,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

四、农民自愿与政府引导

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更是农业结构调整的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农业结构调整就有了坚实的基础和不竭的动力源泉。在结构调整中,政府应该扮演什么角色?是包办代替?还是无所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千头万绪,工作对象是千家万户,各地发展又很不平衡,搞好农业结构调整,必须发挥农民和政府两个积极性,政府和农民谁也离不开谁。一方面,要尊重并切实保障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和生产经营自主权,放手发动农民群众去实践、去创造、发挥自主性,另一方面,必须加强政府的引导和服务,用政策和市场信息、去引导农民,避免盲目性。

要尊重农民的意愿,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从包产到户到发展乡镇企业,都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哪一项不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举?有些在上面觉得很难处理,一筹莫展的问题,在基层都找到了办法,找到了答案。在农业结构调整中,政府的工作,最关键的就是抓“一个基础,三个体系”即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

要把产地(如大米、菌草、蔬菜)批发市场建设作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增加投入,重点扶持,逐步形成以大型批发市场为中心,以各地的专业市场为骨干,以遍布城乡的集贸市场为基础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同时,加强市场信息网络建设,为农民群众提供价格信息、生产信息、库存信息、以及气象气候信息、中产长期市场预测,使权威性的农产品市场信息网络成为政府引导农民调整结构的重要手段。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健全劳动力转移市场,强化服务。总之,在农业结构调整中,一定不能刮风、搞大呼隆,要面向市场,依靠科技,及时总结经验,加强引导,闯出新路。

五、增加农民收入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在改革开放到96年前,农民人均收入增长了十几倍。但近几年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呈U型状,城乡收入差距有所扩大,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之一。造成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因素很多,有农产品市场供大于求,价格持续走低的问题,有农民负担沉重的问题。单靠农产品产量、提高价格、靠外延性扩张来增加农民收入,效果不明显。减轻农民负担可以实现一定程度的增收。目前,各地村提留、乡统筹都能控制在规定的限额里,但实际上乱集资、乱罚款和各种摊派不少,隐性负担不轻,甚至虚抬农民人均纯收入,强征强收,农民叫苦不迭。农民收入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在当前农民增收难度加大的情况下,减轻农民负担更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上一篇:2022、9、30我为学校增光彩演讲活动方案下一篇:民主生活会自我剖析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