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兴趣教育”论文

2024-07-16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兴趣教育”论文(精选16篇)

1.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兴趣教育”论文 篇一

一、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是创新教育的前提。

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使学生感到安全的、宽容的和有利于其自主发展的学习环境, 使学生减少焦虑, 不怕出现语言错误, 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现代心理学认为:学生只有在民主、平等的教育氛围中才能迸发出想象与创新的火花。在教学中常给每一个学生以展示自己才能和水平的机会, 还特别创造条件, 给后进生发表意见的机会。允许学生犯错误, 给他们改正错误的机会。还引导学生相互尊重、相互关心, 这样学生的身心得到了解放, 能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去创造。

二、激发学生自主参与是创新教育的关键

教师的职责主要不在于“教”, 而在于指导学生“学”。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是优化教育的重要原则。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需要教”, “不教是为了养成学生有一辈子自学的能力。”因此指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真正变“教”为“导”是创新教育的关键所在。在教学过程中我常采取这种教学方法, 首先让学生自读课文, 谈谈自己的看法, 提出疑难问题, 让全体学生一起动脑解决问题。然后教师提出问题, 让学生独立思考。最后让学生向教师质疑, 教师引导学生找出答案.这样会起到更好教学效果.

三、筛选问题激发课堂兴趣

学生在课堂上难免会提出五花八门的甚至教师意想不到的问题。教师就要从学生的问题中找到突破口和学生一起共同归纳、综合、筛选出有共性, 最符合教材要求, 最富有求异、创新的问题来进行探讨。捕捉即逝的智慧火花, 激励他们的学习兴趣, 启迪他们的思维达到开发潜能的目的。筛选问题的过程是学生多思善疑的过程, 是学生综合运用已学知识, 迁移能力培养的过程。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了解学生的需要, 引导学生去思考、去作知识归纳综合, 如果这一步处理得当,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就得到充分调动, 新知识和重点, 难点也能较好地得到解决。

四、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 却无要疑。学到此时方是进步。”让学生自是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和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必要方法之一。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去选择、去感悟, 并提出问题。但由于年龄特征, 学科或教材特点的不同, 教师要进行必要的自学引导和有效的思维点拨, 对学生的质疑要充分地肯定, 以维护其自尊心与自人信心。教师首先要肯定学生的提问, 然后让学生继续学习交流, 结合上下文, 以及其他学科知识理解, 尽量让学生在互学、互教、互议中自己解决问题, 尽管不是很正确, 化费的时间更长, 但比教师直接告之以标准答案有价值。

作为教师一定要善于保护学生高昂的学习情绪, 保护学生显露出来的创造意识, 做到善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并驱使学生认真观察周围世界, 注意学生的新鲜直接感受, 即灵感爆发式的领悟和理解, 积极肯定学生不拘一格的创新见解, 让他们燃烧起创造思维的熊熊烈焰。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更要有责任心和神圣感, 打破“师道尊严”的圣框。学生是否发挥学习主体作用与教师的态度密切相关。一般学生总喜欢笑口常开、和蔼可亲、幽默善导、宽容赏识的良师, 而心底里拒绝神情严肃、心胸狭隘、苛刻责备、讽刺挖苦的教师, 所以教师更新理念, 改变角色非常重要。学生的学习大部分是在课堂上度过的, “课堂教学是主渠道”。我们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树立正确的教育对象观, 摆正自己与学生的关系, 放下架子, 放松面孔, 创造和谐融合的课堂气氛, 以民主、平等的态度面向全体学生, 用真情实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让课堂成为学生表演的大舞台, 教师只起点拨引导的作用。新时代提出的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学生在积极学习的过程中, 开动脑筋, 学会学习。只有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才能逐渐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各方面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成为时代需要的合格人才。

摘要:当今世界知识更新速度很快, 培养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是推动历史前进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学生学习的性质应当由传授性、继承性转变为探索性、创新性.做为语文教师应重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他们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学方法上, 不仅研究教法, 而且要研究学法, 以便真正实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2.初中语文课堂教育中的兴趣学习 篇二

【关键词】兴趣启智;兴趣;教育延伸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一、课前兴趣启智

课前兴趣启智是学生在课程学习之前教师对学生进行的启发行为,由这种启智行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促进学生学习。

(一)课前兴趣启智的多样性

我们看到,一些年轻的、刚步入教学的语文教师,特别是刚毕业的大学生,他们往往喜欢在课前对学生们进行启发式的预习,让同学们留有悬念,进而讲解课程。他们认为,初中生基本上都有了一般的阅读与写作能力,所以兴趣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最好方法。这些教师也大都是刚进入教学活动,所以他们有足够多的热情去耐心地做课前启智。当然,这种方式也收效颇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最好方法也就莫过于在课前启智,但教师与教师间的方式又有不同,尤其是教学多年的老教师,他们更多的是在课前置疑,在课堂中用老练的教学手段再去解答学生们的疑问,从而达到教学效果。这些都是课前启智的多样性表现,也更值得我们去关注,去探索。

(二)课前启智使用的随意性

对于课前启智,每个教师有每个教师独到的方法和手段,每个教师也有自己的见解,所以在课前启智方面这种方法就显得有些随意,而这种随意则表现在教师们占用时间长短、启智深度高低、比例大小上。有的语文教师在新课开始前,常常根据课程难易来决定课前启智的使用。难了多讲,容易了就少讲,对于课程中所出现的重点、难点着重点拨,所以教学课前启智的随意性较大。

二、课堂兴趣教育教学的有效使用策略

兴趣教育教学方式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学习中促进学习、提高能力的手段,有效的兴趣教育教学,能够使得语文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判断兴趣教育教学方式的最好依据就是:兴趣教育在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有效运用。所以还是要以学生为主体,激发他们的兴趣,灵活运用,促进学生学习发展。

(一)基础性兴趣激发

这主要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难度较低、问题较为普遍的时候,教师以一种大众性的普及方式为主,通过简单举例,或者设置疑问的方式来完成这种基础性的兴趣激发。古人说:“疑者,觉悟之机也”。也就是说,在教学活动中,要激发他们的兴趣,要尽量去打破学生们的头脑思维,从而促使他们从新的方面进行思考。这种激疑问难的引导方法,不仅可以使学生辩证地分析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又可以唤起学习语文的兴趣。这些基础性的兴趣启发为学生下一步的学习与提高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也可以说,只有在这些兴趣激发的基础之上,学生才能从事认真阅读,进一步理解,才能形成新的认知能力,培养与提高世界观、人生观。

(二)兴趣促使学生进一步学习

初中语文教学的兴趣教育也可以说是一个不断去扩散的、全方位的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智力活动。往往我们学习的过程也可以说是知识的不断扩散、激发学生求知兴趣的智力活动过程。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我们选择兴趣促使学生学习的过程是由已知的知识进行延伸,然后挑战新的兴趣,进而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因为这本身就是一种创造力。

课堂上老师通过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创造。比如我们在上课的时候经常会讲到好几个相似的例子,然后通过启发,让同学们自己领会其中的缘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好,我们可以通过他们不同的爱好将不同的文本读物介绍给他们,用多种方式对他们进行点拨。

三、课后兴趣教育的延伸

传统的教育方式一般是老师在课堂上将所要教授的知识讲给学生们,并且大都是老师讲一节课学生学一节课,在这样的语文教学课堂上我们往往发现学生是一个被动的主体,对于教师的滔滔不绝似乎学生们并不是太投入,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时间长了,就有些僵化,自学能力也会下降。所以我们在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走出被动,顺着兴趣教育的延伸方向,提高自学能力,强化学习。有的语文教师在课堂教育后不给学生布置作业,对课后的练习也较少讲解,这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语文教育教学内容并不是太难,课后的练习内容几乎在课堂上都会涉及相关的讲解;二是初中生几乎人人手里都有《语文教材全解》《点拨》等教科书辅导材料,其中都有教材答案详解,所以这些初中语文教师觉得没有必要再去讲解,就算讲了学生也不听,干脆不讲。还有些语文教师在课后兴趣练习时,只选择一些客观题目,一律放过大量的实践活动类题目,比如深度阅读与写作。正因为客观题目简单易讲,主观题一时半刻讲不清楚,所以才有了这样的片面性。但问题就在这里。这个时候的初中生,兴趣培养和自制能力才刚刚开始有些固定,部分教师不闻不问的教育教学方式会使得他们更加不关心语文课程,不关心课前课后的学习,造成的后果就是语文教材课后练习在教学操作中的缺失。

所以我们要在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中做到课后兴趣教育,用这样的方法延伸语文教育教学的长度,拓展学生们知识与思维方式的宽度。用旧的知识新的思维吸引学生,倡导学生学会总结发现,并主动地进行语文文本的深度阅读与写作,这样既能使学生的学习变成主动方式,还能提高学生们的自我发现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他们所面临的一些问题。使得原本看似枯燥的课堂变得生动起来,使得语文教育教学充满乐趣,师生间能够互动交流的科目。

四、结语

能够发现学生的兴趣,并能够抓住这种兴趣及时地引导他们学习,并产生这种学习兴趣是最好的方式。但作为一个初中语文老师,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能够在学习上学会主动去探索,在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方面深入思考,课后全面完善与反思,这样既能够相辅相成,又能够相互制约,形成一个良好的兴趣学习的氛围,灵活教学,找到初中语文教育教学新的突破口,将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3.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兴趣教育”论文 篇三

一、情感教育所透露出的内涵

情感教育是以心灵上情感共鸣为前提条件,以情感交流为主要方式,是当前学校教育的一种全新教学模式,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又一次创新。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仅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情绪以及信念,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出了以往以学习成绩为衡量学生标准这一错误的做法。换一种方式说,情感教育是完整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少了其会影响整体发展。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体现,致力于培养情、智全面发展的人才,避免“高分低能”现象发生,为认知和情感这两个重要方面有效结合起来提供前提条件。

二、情感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重要性的体现

情感教育最初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对语文产生兴趣,为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奠定理论基础。例如,在《大堰河――我的保姆》这篇文章中,看似一些不起眼的字眼,但在朗诵过程中还是会被其中所透露的情感深深吸引。因此教学者就应该在这个基础之上,对这篇文章产生的知识背景进行深刻解析,对当时作者深处在怎样的.社会背景下进行创作得到了解,通过教学者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语文诗歌朗诵,从而表达作品的主旨,作品中透露的情感来培养学生的思想情操,让学生充分领悟到语言文字所赋予文章的魅力,这在一定基础之上就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对语文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最终为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提供理论基础,情感教育的重要性也就得到凸显。

教学的最终受益者是学生,高中阶段学生情感丰富,对新鲜事物接受能力强,认知能力和判断能力也随着对社会认知能力不断的加深,而语文作为所有学科中最为基本的学科,学好语文知识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其他学科。语文集诗歌、散文、小说等为一体,教材设定就是为了满足学生各方面的需要,例如,《诗经》《我有一个梦想》使得学生对各种文化都有深刻了解,而这些也最容易引起情感共鸣,使得学生能够与作品中透露的情感进行有效融合,给自身不一样的情感体验,创造出一个属于自身的情感世界,既提升学习效率,使自身情感方面又有一个质的飞跃。

总而言之,情感教育既是服务于语文教学,也是对传统教学方式创新,是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作为教学者应该在这方面引起高度重视,摒弃以往用学习成绩来衡量学生的错误认识,用情感教育的方式促使教学质量的提升,同时也更好地为社会提供综合性强的人才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李姝丽,樊彩霞。浅谈如何培养学生学科情感[J].科技信息,(26)。

4.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兴趣教育”论文 篇四

(一)组织教学

十几年来,我们班经常有外省市老师来听课,刚接新班时,学生不习惯,有时我和学生在舞台上,台下坐满了听众,学生难免精神紧张,注意力不集中,显然要上好课,先得组织教学消除学生紧张的心理。课前三分钟,我喜欢分别用六种方法组织教学:

1.集体唱一支歌

要求唱歌的时候身体坐直,目视前方的黑板,看黑板中缝的中点,将中点看成彩电,唱哪首歌,就意想彩电里正放映那首歌曲的录像带,然后再感觉自己全身心溶进了歌词所描绘的境界。这样入静入境地全身心唱歌,课堂气氛立即就轻松了,同学们甚至会忘记了是在舞台上上公开课。

2.集体朗诵

有时我问学生:“大家愿意朗诵吗?最喜欢朗诵哪篇文章?朗诵诗也行!”“朗诵陈毅的《梅岭三章》。”“可以。”“朗诵《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吧!”“也行。”于是我说,“请全班同学起立,身子站直、头要正,请各自再调整一下表情,就像演员演出一样,好,预备,起!”全体同学铿锵有力地朗诵,显然容易振作士气。

3.口头作文

正式讲课前,我喜欢请学生口头作文。我随意出一个题目,如《从二青会辽宁获72枚金牌想到的》、《我国入关的利与弊》、《租让土地的得与失》、《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打法》。听完题目,学生们稍加思索,便站在自己的位置,六嘴八舌他说自己的文章。有多大劲使多大劲,用不着担心打分少,也用不着怕别人批评,个性得到最充分的解放。

4.气功冥想

也有时课前我用引导学生做气功冥想的方法组织教学。请同学们起立,两脚分开,与肩等宽,俩脚平行,背直、头正,微闭双目,以目视鼻,以鼻对口,以口向心。然后意想丹田之处有一朵莲花盛开着,浑身放松,若感觉深呼吸舒服,则深呼吸。这样一来,学生很容易排除与课堂无关的思绪。冥想则是引导学生闭双目,意想自己像一片云,飘向空中,然后变成一轮月,俯瞰地球这个直径比月亮大两倍的浅蓝色的星体,再想自己是一颗星在广阔的宇宙空间遨游,这时再看地球只是光亮极弱的一颗小星星,所谓“处天外遥望地球很小,居体内细察心域极宽”。这样个人的得失进退荣辱恩怨就很容易变小,自然就从紧张状态中解脱出来了。

5.再现自己最辉煌的时刻

也有时课前三分钟,我请每位同学让时光倒流,意念上走回当年自己最成功、最辉煌、效率最高的时刻感受那时内心深处的愉快感、自豪感,使之扩大,使之迁移到今天的学习生活中来。

6.扮演杰出人物的角色

有时课前我请每位同学扮演自己最崇敬的那位伟人或杰出的人物,意想自己的音容笑貌,举手投足,为人处世都和那位杰出的人物一样。许多学生这样想了两三分钟,就觉得自己浑身充满了上进的勇气和战胜困难的力量。我们管这种做法叫做“精神充电”。

经过课前组织教学,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境,迎来了即将开始的语文课。

(二)设计导语

导语设计得好,也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一堂课有个良好的开端。

如讲《周总理,你在哪里》这课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有这样一个人,全中国人民都觉得他是自己的亲人和朋友;他博学多才,对国防外交、教科文卫、工农商兵各个行业各个领域都给予及时具体的指导;他精力过人,在全国各地党委政府被夺权,公检法被砸烂,用心

爱心

专心

军队被严重冲击的情况下,他力撑危局,事无巨细都亲自处理;他廉洁一生,无儿无女无遗产,联合国破例为他的逝世降半旗致哀。”这样全班同学的情绪很快沉浸在对周总理的怀念中,学习这课的兴趣更浓了。

《论语六则》这课书的导语我这样说:“火之光,电之光,能照亮世间的道路,思想之光,能照亮人的精神世界。谁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家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了全世界最伟大的十位思想家,例如牛顿、哥白尼„„谁知道这十位思想家谁排在第一位?他就是我们中国的孔夫子。”这么一说,学生们学《论语六则》的兴趣便浓了一些。

好的导语像磁石,能把人们分散的注意力一下子聚拢过来。

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

(三)设计板书

我平时讲课板书少。板书是为了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加深理解教材。以下五种板书形式、容易激发学生兴趣。

1.字体变化

如讲议论文我喜欢用仿宋体或黑体美术字写课题;讲说明文则喜欢用楷书或魏碑体写课题;讲记叙文用行书;文言文则大多用隶书写课题。我写得认真仔细,学生便也极认真地看,有的还边看边模仿,同学们感觉汉字千变万化、奥妙无穷,激发了听课兴趣,也激发了学生练书法的兴趣。

2.故意写错字

板书时故意写错一两个字,既提高了学生发现错误的能力,又使爱写错别字的同学引以为戒。比如:我写《爱莲说》板书时,故意将作者周敦颐的名字写成周孰颐,一时间下面议论纷纷,爱溜号的同学也仔细观察这两个字。趁此机会,我请同学们给改错,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也有时,写板书时,我便将难写的字、易错的字,干脆空着不写,然后请爱写错别字的同学到前面去填空,激发了学生改错别字的兴趣。

3.变换表述形式

提炼教材内容时,尽可能不只用横行续写这一种形式,而应经常变换形式,或用表格式,或用网络式,或用金字塔式,或用树式。如:表述语文知识结构,我爱用树式;进行单元教材总结,就大多采用表格式;总结汉语知识,就用网络式。

4.图表、图画式

如讲《第比利斯地下印刷所》、《人民英雄纪念碑》、《雄伟的人民大会堂》等文章时,我尽可能用画图表的方式,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对文章理解得更透彻。也有的文章、诗词,为了使学生明白,我随手画一幅简笔画。讲古代以山之阳,水之阴为南,山之阴,水之阳为北时,学生不好理解。我便随手画一座高山,山下有一条大河。山河的南面画一轮红日。学生一看,马上理解了,能见到阳光的是山的南面和水的北岸坡,所以山南水北为阳,反之亦然,学生觉得很有趣。

5.请学生写板书

请学生写板书,或归纳课文内容,或写段意,比老师一个人一堂课独占黑板,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板书是一门艺术,一门学问,钻进去,我觉得教书多了一分乐趣,学生也感觉上课多了一分乐趣。

(四)注意教态

教师的表情、姿态、手势都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兴趣。倘教师没精打采,昏昏欲睡,怎么要求学生兴致勃勃呢?这些年来,校内校外的工作压力较大,也有一些麻烦事,不管这些麻烦事多么多,我也告诫自己不能把这些不愉快的情绪带入课堂。课堂应该是乐园,教者应该

用心

爱心

专心

是愉快、乐观、积极、进取、热情、真挚、满怀信心的。我经常告诫自己:今天要比昨天教得更好,这样便在极累的时候也能振作精神,精力充沛。

虽然课堂有时也要有紧张的竞争,甚至需要教师严厉,但那必须是基于对学生真诚爱护而产生的严厉,决不允许教师把在别处带来的不愉快的感情拿到课堂上渲泄。

我总想,教师的教态不仅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影响到教者本身的讲课兴趣。那些喜欢研究表情、姿态、手势的教师,大多对上课抱有浓厚的兴趣,觉得上课本身就是一种享受。

(五)说话语音变化

一句话有一百种说法,同一句活,会说的人让人听了笑起来;不会说的,让人听了跳起来。富于变化的语音显然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语音变化可以从五方面入手。

1.调整音量

大音量容易引起学生注意,有时在大音量讲儿句之后,再用小音量,学生反倒更感兴趣。有时我讲课,讲到精要之处时,便问学生:“老师是小声讲好,还是大声讲好呢?”学生纷纷要求小声讲。于是我便用极小的音量讲,学生纷纷伸颈,侧目,全神贯注地听,我便用较小的力气,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调整音调

同一句话可以用A、B、C、D、E、F、G等不同音调说出来。有的教师讲课调值较高,但音量不大,很好听,叫做高音教学。有的教师说话调值尽管低,但音量大,听起来浑厚有力,叫做低音教学。如果调值高,音量再大,听久了容易使人疲劳。反过来,调值低、音量再小,同样使人感觉有气无力。我讲课时,经常根据教材内容、学生实际,甚至自己的身体状况变换语调。

3.调整语速

说话速度的变化也影响到学生的兴趣。有时我讲话速度极慢,以引起学生对所讲内容的重视,也有时一连串排比句子说得极快,同样也是引起学生的注意。《陋室铭》这篇课文,在快而不乱的前提下,可以用12秒钟读下来,在慢而不断的前提下,可以用92秒读下来,两者相差八倍之多,但都具有不同的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学生也好,老师也好,其实都喜欢听别人抑扬顿挫的讲话,喜欢听别人疏密相间的发音。

4.以情感人

音量、音调、语速的变化能影响人的兴趣,但这些都是声音的形,而不是声音的神,声音的神的变化才具有更大的感染人的力量。什么是声音的神呢?就是说话的感情。比如:“要与人为善。”这句话,就可以用喜怒哀乐、热情、冷漠、挚爱、厌恶等几十种不同的感情说出来,感情不同,产生的效果当然不同。我经常要求自己用不同的感情去读同一段文章,经过比较,选择那种符合文章实际的感情,去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

5.进入角色

同一句话,不同身份职业,不同文化层次,不同性格品质的人说起来,会千差万别。我读课文,读课外读物时,尽力使自己进入角色,这样做,自然激发了学生听的兴趣。

说话也是一门艺术,一门学问。谁都能说话,但说得好却不容易。说好了,别人高兴,自己愉快,说得不好,别人心烦,自己也别扭。要说好话,就得研究音量、音调、语速、音情,并进入适当的角色,这样便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六)引导想象

课要上得有趣,引导学生想象课文内容也是一种办法。即:力求把单调的文字符号变成生动形象的画面,在大脑的荧光屏上放映出来。

一般情况下,我引导学生将文字变成图画有这样四步要求。勾勒出形态,染上色彩,使画面动起来,让画面更鲜艳、更逼真。以张志和《渔歌子》的前两句“西塞山前白鸳飞,桃

用心

爱心

专心

花流水蹶鱼肥”为例。教这首词的时候,我说:“这是一首景物描写极成功的词,我们应该认真品味,在大脑的荧光屏上放映。”有的同学闭上了眼睛,一般情况下,闭眼的效果要好得多。

1.勾勒形态

请同学们先在脑子里放映西塞山、白鸳、桃花、流水、蹶鱼的轮廓。

2.染上色彩

请把黑白电视变成彩电,看谁脑子里画面更鲜艳美丽。学生们说脑子里出现了青色的山,粉红色的桃花,碧清的流水。

3.使画面动起来

白鹭在山前自由自在地飞来飞去,水在小溪中叮咚流淌,欢快跳跃的蹶鱼则不时跃出溪流汇积而成的深潭„„

4.使画面更细致、更逼莫

同学们还可以在大脑中放几个特写镜头:白鹭身上洁白细密的羽毛;鲜艳的桃花上带着花粉的花蕊„„

不只写景的文章、诗词能变成图象放出来,状物的、写人的都可以引导学生这样做。用特写镜头再现少年闰土那明亮、聪明的眼睛,红润的脸膛;中年闰土那黯淡无光的眼神,那布满皱纹的脸。形态色彩越逼真,学生受到的教育就越深刻。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之中

一般讲课时我不精雕细刻,从不逐句逐段地分析,但决不意味着好的段落不引导学生去仔细品味。讲到文章的妙处,我不仅让学生把文字变成画面,而且力求将学生导人情境之中。

如讲《菜园小记》,我说:“咱们学这课书都要体验劳动乐趣,品尝田园乐趣。”“怎么体验呀?”先请同学们看书,看书之后,先在大脑中放映菜园的图象。这图象越来越鲜艳,越来越逼真,好像不是平面的,而是立体的,不是在我们的脑子里,而是在我们的周围。一行行果树下面是一片片的菜园,我们就站在菜园里,站在畦垄上,前后左右是嫩绿的菜苗,空气中飘来泥土的芳香,花的芳香,香菜的芳香。我问:“踩上畦垄了吗?”学生们闭着眼睛,笑眯眯他说:“踩上了!”“闻到土香、花香、菜香了吗?”悟性好的同学可以回忆起土香、花香、菜香的味道。于是便答:“闻到了!”“那么我们开始间苗吧!”于是同学们弯下身子去间苗。一时间课堂充满了欢乐的气氛。同学们在这种身临其境的想象感知过程中,品尝到了田园乐趣,深深理解了文章的中心。

还有一种进人情境的方式是操作。例如:我讲《活板》一文时,问大家能不能准备一套工具,假设是活字印刷的铁板、铁范、字模。学生们犹豫了一下,回答说:“能!”“那么就请大家每人准备一套模拟教具。”于是同学们有的将课本夹子当铁板,用纸条折叠成铁范;有的用橡皮、有的用瓶盖、有的用铅笔刀做印模。教具准备好了,我们就照教材所写的印刷过程,假设自己是印刷工人,一步一步地照着操作,既增强了学习兴趣,又加深了对教材的理解。引导学生进人情境,激发了学习兴趣,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还有利于培养学生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的品质。

(八)请学生猜测教师

请学生猜测老师容易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我想,一位教师要教给学生一些常规性的学法,帮学生制订一些语文学习规矩、计划、制度,在大的方面使学生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老规矩可遵守,在大的方面让学生猜得透。但在具体教法的运用上,在一些小的技术,技巧问题上,又应该让学生猜不透,越猜得半透不透的,学生越愿猜,越猜学习兴趣越浓,与老师感情越近,对老师理解得越深。

用心

爱心

专心 4

有一次,十几座城市的300多位老师到我们班听课,我讲的是《核舟记》。遵照学生意见,翻译时先易后难。最后剩下船头一段,因这段人物位置关系不太好理解,翻译效率可能不高。我就说:“老师想了一个好办法,用这个办法,大家很容易理解课文。谁能猜一猜,老师想的是什么办法?”我刚说完,一位同学就举手抢答:“老师一定是想找三名同学,分别扮演苏东坡、鲁直、佛印,让他们照课文内容去表演自己的角色,他们边做、老师边指导,大家看书纠正,难点就解决了!”我一听很高兴,问:“你猜得大对了,你怎么知道老师这样想?”他说:“我上课时经常猜老师今天又能用什么好办法讲,猜得多了,猜的能力就强了。”

请学生猜猜老师,能激发学习兴趣,能拉近师生心与心的距离,还能有利于增强学生理解他人的能力。

(九)适当用一点班级用语

我们班有一些班级用语,什么“小马蹄坑”啦,“边角余料”啦,什么“一百年”、“后三节”、“三角”等等。一说这些话,只有我们班同学明白。还有一些同学带有褒义的绰号,我在上课时,都适当地用一点,调节一下课堂气氛。

有时,我发现一些同学又沉闷了,便出两道题,说:“这两道题,不许积极发言的同学答,大家说谁回答呢?”同学们推荐说:“一百年回答!”谁是“一百年”呢,就是那几位不爱发言的同学,大家管他们叫“昏睡百年”。经常出点题,专门请这些同学回答,时间久了,他也就不“昏睡百年”了。

有的同学长得聪明伶俐,很像聪明的一休,同学们给他起个绰号叫“一休”。我在语文课堂上也便这样称呼:“请一休同学到前面来做题。”

还有一些班级用语,使用之后,容易引起学生兴趣,并且增进师生的感情,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和同学们的上进心。

(十)请学生说、读、写

学生上语文课要进行四种实践活动:听、说、读。写。这样才能增长四种能力,如果教师把课堂变成讲堂,只是一讲到底,最终效果一般不大好。因为学生失去了说、读、写的实践机会。广大“第三世界”学校的学生,许多人有意注意力持续不了45分钟,特别是中下等学生,听得大多,失去了练习、消化理解的机会,时间长了,债越欠越多,上课就会越来越没兴趣。

我常想,上课时,只解放学生的耳朵,却堵住他们的嘴,捆住他们的手,由教师唱独角戏,实在是费力不讨好。尽可能让学生说,让学生读,让学生写,这样做学生的学习兴趣浓。

比如板书学习重点,一般是我写,偶尔有几次请学生写,同学们关注学习重点的兴趣就浓一些。如果请几名同学同时写,学生的兴趣就更浓一些。

读课文,教师范读是一种形式,学生朗读、范读、齐读、分组读、分角色读同样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学习形式。考虑到学生有意注意持续的时间,不断变换讲课形式,学生就能从上课到下课始终有较浓的学习兴趣。

我讲课有个习惯:教师不替学生讲学生自己能讲清楚的问题,不替学生做学生自己能做的事。

(十一)组织学习竞争

课堂上适当组织竞赛也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有效方法。竞赛可以定时间而不定任务,也可定任务而不限时间。

如讲《岳阳楼记》,我们搞竞赛看谁默写得快,就限定一分钟时间,从第二段开始默写,看谁写得多,我刚说完“开始”,大家就全身心投入竞赛之中,比赛结果,除三名同学外,大部分人一分钟都写了40多字,还有15名同学超过了50字。

用心

爱心

专心 5

讲《面人郎》,有的段落,大家感觉很好,尽管教材没要求背诵,但同学们愿背一背,那好,就来个一分钟背诵比赛,能背多少算多少,结果一分钟时间,同学们都背了60字以上,最快的同学背下来120多字的一段话。

也有时候,竞赛定量不定时,本篇课文四个解词,看谁背得最快,45秒钟时,第一位同学举手表示背完了,90秒钟最后一位同学也会背了。

即使在盛夏高温的日子里,并且正值疲劳的下午3点钟上课,一听说开展学习竞赛,学生们的精神也为之一振,忘记了炎热,忘记了疲劳,全心身地投入竞赛之中。

一节课有一两次乃至三四次短时间的竞赛,使课堂波澜起伏,使学生的思维有张有弛,激发了学生上课的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还增强了学生的竞争意识。

(十二)多和学生商量

语文课怎么上更符合学生的实际,这就要多和学生商量,商量商量,符合学生实际了,学生上语文课的兴趣就浓。

我经过和学生商量,确定了语文课的六个步骤“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

具体到某一个步骤我也经常和学生商量,听取学生的意见。如:《出师表》这篇课文,定向时,是确定四项任务,还是三项,五项或更多,先进同学完成几项任务,后进同学完成几项,三言两语,七嘴八舌,一两分钟时间,使我由拿不准主意变得了解了学生的需要,学生们也明确了自己要完成的任务。学生自学、讨论时,我也参加某个讨论组,商量哪些问题是难点,有没有必要答疑。这样到课堂第四个步骤时,我就做到了心中有数,第五步自测哪几道重点题,我也常和学生商量,有时干脆请几名同学各出一道自测题。自结也不是每次都八股式地非找一名同学总结不可,有时征求学生意见看有无总结的必要,大部分同学认为某节课没必要总结时则不总结。

我学会了教语文课,最主要不是从书本上,而是在和学生共同商量中学会的。学生们教给我许多书本上没写的知识,学生们告诉我许多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在师生商量的过程中,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增强了学生做课堂主人的责任感,义务感。

(十三)施加喜欢上课的意念

我引导学生练气功,面对学习、锻炼、劳动各项任务,都施加一个喜欢的意念、快乐的意念,时间长了,人的潜意识就会发生变化,厌恶劳动,害怕锻炼,躲避学习的个别学生也常常变得喜欢劳动,愿意锻炼,热爱学习了。

每天课前,课中,课后都要引导学生施加一个我喜欢上课,上课很快乐的意念,时间久了,意识与潜意识之间就能配合协调,潜意识就会编制出喜欢上课,上课很快乐的程序,从而使学生的观念发生深刻的变化,学生上语文课的兴趣当然会越来越浓。

课堂虽小,钻研进去,便会发现,这里面有着广阔的天地,有无穷无尽的学问,当然也就有无穷无尽的研究乐趣。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当然不只上述十三种,我只是刚入激发学生兴趣的科研之门,前面还有更广阔、更迷人、更深奥的天地在吸引着我,我得加快脚步往前探索。

用心

爱心

5.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兴趣教育”论文 篇五

摘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是要把教学大纲对学生学习学科知识的要求,转变为学生求知的欲望。以良好契机为抓手,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课堂上的教学。

关键词:物理教学,兴趣,价值,实践

引言: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整合构成了物理新课程的目标框架,体现了新课程的价值追求。但是多年来,我们在教育教学中过多的强调了智力因素,而忽略了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显然与新课程的目标背道而驰。所以,迎合新课程改革,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习兴趣已经成为教育教学中的当务之急。为此如何激发学习动机成为当今教育界研究的热点[1]。归根结底,任何学习动机的激发都是为了调动学习兴趣,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所有努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本文以“兴趣”这一重要心理因素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在教育教学、自主学习中的重要价值。同时展开实践研究,整合教学环节,完善学习兴趣的培养,实施物理新课程的教学目标。

一、物理教学中的“兴趣”理念

兴趣是个体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并在其中产生积极情绪体验的心理倾向。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的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的倾向。兴趣是一种具有浓厚情感的志趣活动,它可以使人集中精力去获得知识,并创造性地完成当前的活动。美国著名华人学者丁肇中教授就曾经深有感触地说:“任何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是要看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有没有兴趣,换句话说,也就是有没有事业心,这不能有任何强迫。”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研究的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真理和规律。物理学是在众多好奇心极强的物理奇才、众多对物理学痴迷的物理学家的毕生努力下,发展、壮大、再创新、再服务于世界。由此可见,学好物理学,学科兴趣是一个重要、必要因素。只有对物理学萌生了浓厚的兴趣和探知欲望,才可能全方位调动心智,去磨砺、仿制物理学真谛的发现、发展过程,从而取得非凡的成就。因此,很多明智的教师采用“以物说理”的教学方法来讲授物理课。[2]“兴趣”在物理学中的地位可见一斑!

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利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教学。即要把教学大纲对学生学习学科知识的要求,转变为学生求知的欲望。一旦学生对物理学习发生了兴趣,他会自然而然发挥自主性和能动性,这些是学生刻苦钻研、勇于攻关的强大动力,由此水到渠成地展开教学是教学的至高境界,也是现代教师追求的目标。

综上所述,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学科的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物理新课程教学目标的重中之重。

二“兴趣教学法”的价值体现

(一)“兴趣教学法”使高中物理学科教学过程事半功倍 高中物理教学内容是初中物理知识的延拓和引申,也就是说学生通过初中物理的学习,已经对很多物理知识和物理现象有了感性的认识,但是这种认识限于肤浅的了解,其中的定性分析和计算、物理现象的本质,对物质世界的解析,才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点。

例如:初中物理涉及了《光的折射》一章,但是大纲要求:学生要认识到“光从空气中射入水中时一般会发生折射,折射角小于入折角”这一规律。而高中物理教学大纲明确要求学生会应用折射率公式,即对入射角、折射角的大小进行计算。即实现从定性了解到定量计算的 1 实质性过度。

再比如:对于电场、磁场,初中的教学目的只是“建立‘场’的观念”,即某些物理概念的建立。

如果教师肯用心钻研教法,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这些物理概念和感性认识,从已知的现象引导对现象的追踪,用有趣的故事导出神秘的“物理世界”,充分调动年轻人的旺盛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3]。“兴趣”教学法的引用让学生从麻木被动的“被告知”到快乐积极的“主动探究”,这也正是素质教育提倡的教学效果。

(二)“兴趣教学法”使素质教育不再是一句空话

我国的教育一贯倡行“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教育方针。何谓“高素质人才”?从某个角度讲,可以理解为具有一定理论功底,拥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全面迅速解决实际问题的人。物理学科的特点恰好具备培养以上诸素质的学科优势:强理论性、重动手能力、锻炼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那么,高中物理教学势必应该担起提高综合素质的培养重担,育才更育人,授之以渔。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指出:“21世纪的文盲不是没有知识的人,而是不懂得应该怎样学习的人”;中学新课标中也明确指出,要让学生由“学会”转变为“会学”;而“会学”的前提是要让学生对这门学科感兴趣。

借助学科优势,利用、用好“兴趣教学法”。以物理教学为载体、以新课程建设为契机、以素质教育为目标,“兴趣教学法”会使素质教育不再是一句空话。

(三)“兴趣教学法”是推进教育体制转变进程的途径之一

我国现行教育体制正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稳步推进,体现在教育目标的改革、教学过程的整合要求、高考、中考试题类型和考试模式的变化等等。但是历史的积淀、现实的问题都使得这种教育体制的转变过程需要时间,也许很长时间。但是作为教育工作者要积极投身到这项意义重大的工作中去,以其为己任,应有职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为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实施“兴趣教学法”,根本上改革教学方法,提高物理教学质量,是推进教育体制转变进程的具体体现。

众所周知,我国的中学生,尤其高中生面临的升学压力很大,加之高中物理教学内容相对较难,学生极容易陷入应试的误区,以至于产生厌学情绪,这些都将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不利于素质教育的贯彻。面临现状教师的主观努力一定程度上将决定教学效果、决定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发挥程度,因为教师把握了教学方向。那么“兴趣教学法”摒弃应试的教学方向,以其明确的目标去调动学生潜意识中的兴奋点和能动性,教学效果自然不同。从这个角度讲,“兴趣教学法”的教学出发点无形中推动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步伐。三“兴趣教学法”的教学实践

(一)教学情境——“兴趣教学法”的背景

教学情境的合理建立是教学方法得以实施的前提。将“兴趣教学法”的实践情景分为“问题情境”、“媒体情境”和“生活情境”。

“问题情境”是指与某些具体情境融合在一起的问题。将物理问题融于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中,能激起学生探求新知的积极性,促使他们全身心投入到新知学习中。

“问题情境”实践案例:在学习“变阻器”之前,教师提问:“为什么调节电视机上的某个按钮时,屏幕的画面会变明变暗、喇叭的声音会变大变小?”这些现象学生并不陌生,但要解释却有一定困难。此时,学生为了了解电视机的潜在的某些内部“零件”所起的作用,教师可以引导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新课内容,从而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想了解“新知识”的迫切的心理。

教学实践证明,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创设情境,通过提出一些与课文有关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容易激发起学习的动机,培养学习兴趣。

媒体的作用直观,作为教学导入方式很适合。

“媒体情境”实践案例:讲授《浮力》,教师运用多媒体先给同学们播放了一段中央七套《军事天地》节目介绍航母战舰,航母战舰甲板长200多米,宽4O多米可搭载2O多架各型直升机和垂直短距飞机等,舰上配备“阿斯洛克”反潜导弹、“改进海麻雀”舰空导弹、“密集阵”近程防御武器系统和97式鱼雷,还携载4挺12.7毫米重机枪等。在画面上鸣笛徐徐驶来时,把同学们带到海上航母战舰境界中,欢呼之余,问同学们它与本节有什么关系呢?至此不少同学已在纷纷

议论:这么大的船,这样重为什么能浮在海面上而不沉啊,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现象产生的呢?⋯⋯

此外,物理教师要尽量向学生介绍所学物理知识在现实生活的应用,要让学生了解自己所学的知识在现实生活中是有用的,是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而不仅仅是书本空洞乏味的理论、教条。如能够向学生找到这些物理知识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是最好不过的。不少学生厌学物理是因为觉得学了没有用,学的知识与现实生活相差太远;还有些学生虽然学得很刻苦,但因为理解不了而学不会。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在讲课时一定要尽量贴近生活,把平时看得见、摸得着的事例溶入到抽象的物理知识中来。

“生活情景”教学实践案例:“摩擦力”一节,教师提问:泥鳅不易抓住,但是把灰撒到泥鳅身上,再去抓就容易了,为什么?等等因为根据教育心理学的理论:符合人类需要和新奇的事物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老师切不可认为应用举例会耽误正课的时间而少举例,更不能认为应用举例,考试不考而不举例,这样做将不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

当然“兴趣”教学法在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的同时也给物理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拿应用举例来说,它要求物理教师有丰富的常识,要广闻博览,举出的例子要准确无误,因此,它无疑也是对物理老师综合素质的一次全面检验。

(二)课堂实验——“兴趣教学法”的重要环节 教师应尽量以实验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切物理理论都来源于物理实验,没有实验就没有物理。现今的高中物理教学对于物理实验可以说是不十分地重视,老师上新课一般不做演示实验而直接进入理论的讲解,只有到了每章章节结束才让学生做学生实验。

实验能够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研究精神的重要手段和途径。而现今的物理教学方法使学生动手能力严重削弱,学生的想象力遭到了无情的扼杀,这不利于人才的培养。因此,必须尽快改变高中物理教学的现状,让物理实验重新回到课堂。强化实验环节教学案例:复习“大气压强”,让每桌同学拿出事前准备好的一个装满水的矿泉水瓶,在其由上至下用细钉分别钉三个小孔,要求学生分别做:(1)将矿泉水瓶盖拧紧,观察三个小孔有什么现象?这说明什么问题?(2)将矿泉水瓶盖拧开,观察三个小孔又有什么现象?说明什么问题?这样既复习了大气压强的问题,又复习了液体压强的问题,同时亦让学生自己动手,提高了学习兴趣,加深了对知识的认识。但是教师在实验教学的同时,应严格学生的实验操作要求,又要放手让学生动手,教师从旁指导,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感性认识,充分体现学生的学是主体的教育规律。

实践证明,课堂物理实验是以最简单,现象最明显,实验最容易成功为最佳。[4]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观察到物理现象,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做,同时还能节约时间。以惯性现象为例,老师只需要一张小纸条,一个笔套即可加以演示。

(三)授课风格——“兴趣教学法”的贯彻保证

风趣、多变的教学风格是“兴趣教学法”得以贯彻的保证。[5]可以想象一个教学呆板的教师何以调动学生的兴趣?“一个不能感动自己的课堂,怎么感动学生?”

实践案例1:讲解绪论时,首先和学生聊聊“神五”火箭成功发射的壮举,讲讲踢足球时足 3 力的合理运用,自然推出这里面的物理知识。

实践案例2:讲大气压时,做一个魔瓶,做一些有魔力的实验,把学生带入魔法的世界.再用哈里波特的魔法学校激起学生更强烈的想象。当学生们的好奇心被激发起来以后,导入课程。

(四)教学形式——“兴趣教学法”的途径

学生好动、好玩、爱做游戏。教师如果忽视了孩子这一心理特点,让孩子像“小木头人”一样一动不动的听讲,结果会使活泼好动的孩子成了“小老头”,失去了“童心”。我们讲课时要学会挖掘教材中的游戏性。

实践案例1:讲授“力的合力”,可让两个学生抬一个学生和单独让一个学生背刚刚被抬的学生,两种不同的方法抬起同一个学生来回走动,让学生通过游戏发掘出学生用力的不同点及相同点在哪里。

实践案例2:讲“转动和平动”这二个概念,教师让两个学生各自表演单脚旋舞蹈动作中的平行移动来突出这二个概念的区别之处。

实践证明,通过对教材内容的精心处理,学生在玩中学到了物理知识,充分调动和提高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五)回馈机制——“兴趣教学法”的实施保障

学生时代的学习兴趣是他们学习过程最为珍贵、不容忽视的内部动因,引导得当,并且不断给学生以学习乐趣的体验,最后可以深化为志趣,使他们受益终身。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如能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出一些难度适中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去解决,遇到困难时,教师给予适当的帮助。当学生解决了面临的问题后,便获得了成功的满足。在实际教学中要时刻抓住学生的成功给予适时的鼓励,如巧妙的运用语言激励,对一般学生可以用“书写认真”、“解法巧妙”、“独有见解”等语言,对已获得成功的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用“你还有其他方法吗?”等。这样既使全体学生的兴趣高昂,又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切忌反复否定、指责学生,给学生带来不良的刺激。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良久。

6.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探究 篇六

目前, 教育理论界对于人文教育的概念还比较混乱, 归纳起来包括四个方面:人文精神教育、人文思维教育、人文学科教育和人文方法教育。人文教育的主要内容有:接近自然、善待自然是现代人文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手段;人文学科教育与人文实践活动相结合是人文教育的基本途径;现代人文教育的根本目标是让学生不断进步, 不断发展。结合社会实际, 笔者认为, 人文教育应该具有三层含义:

第一, 人文教育是一种传统文化教育。中国传统文化中蕴涵着许多人文话题, 充满了人文精神。这既是同一文化过去和现在联系的基础, 也是文化和文化之间建立沟通渠道的条件。人文教育就是对这一传统文化教育的升华和发展。

第二, 人文教育是发展个性, 培养健全人格的教育。教育的目的不仅要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更要满足个人身心的需要。教育的根本使命就是培养人。人文教育重视尊重人和人的个性, 提倡个性潜能的发掘和良好个性优势的发展, 主张培养真善美融合的健全人格。人文教育的理想是实现人性的完整。

第三, 人文教育具有关怀性质。人文教育体现的人文关怀包括对人生、自然、社会的关怀。人文教育应该关怀人的生存状况、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发展、关心人类的前途。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的必要性

1. 人文教育的人性理念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时,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文理念, 这种理念应该被渗透到高中语文教学的方方面面。这意味着在高中语文人文教育中, 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传授语文知识, 敷衍地完成工作, 学生也不能只顾着学习和考试, 不关心社会时事, 而是要真正发现高中语文学科自身的内在价值, 对学生成长与发展进行深入的思考。只有这样,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人文教育才能把握基本方向。人文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在教给学生人文知识的同时, 还要教会学生正确认识科学, 理性对待科学, 认识到为人民服务、为人类谋取幸福是科学的价值核心。

2. 高中生的学习需要

高中阶段是学生成长的重要时期, 也是学生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学生在高中时期心理变化波动大, 心理具有动荡性、不平衡性、前瞻性、进取性、自主性、闭锁性和社会性等特征。在高中阶段恰当地实施人文教育, 一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并且有助于解决他们心理的不平衡性;另一方面, 人文教育对个体主体性的尊重原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认同。人文教育提供一种理解性、开放性、体验性的教育情境, 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3. 人文教育的积极价值

学生在高中时期学习任务重、压力大, 家长的频繁催促与高度的期望使学生的思想包袱更加沉重。教师应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 将人文教育作为教学的重中之重, 丰富学生的思想, 陶冶学生的情操, 培养他们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学生可以通过这种教育更好地把我自己, 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三、高中语文教学发展人文教育的对策

1. 树立人文教育理念

我国长久以来实施的都是应试教育, 素质教育发展缓慢, 填鸭式的教学理念忽视了对学生思想和情感等方面的关注, 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健康成长。我们在实施教育改革时, 必须转变教师的传统教学理念, 树立人文教育理念, 把学生放在第一位, 向学生灌输知识的同时, 注重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感、性格等多方面的人文关怀, 倾听学生的心声, 为学生解决心理障碍。

2. 建立人文化课堂

我国的语文教学一直存在着重教师、轻学生的现象。教师严格按照教科书上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教学, 不允许学生做出任何与课堂内容无关的事情, 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 思想被机械的教科书束缚, 这极大地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与思维能力的发展。人文教育要求学校开设人文化的课堂, 鼓励学生积极发言, 勇于提问, 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另外, 学生还可以通过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等课外活动, 发展自身的创新能力。

3. 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

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要有丰富的人文知识, 具有强烈的人文精神, 关心、尊重学生, 保障学生健康成长。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制定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 及时了解学生的动态和心理变化, 鼓励学生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激发他们的创造性, 让学生全面自由地发展进步, 不受体制的约束。

7.高中语文教育中的阅读教学 篇七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8-183-01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现代心理学认为,一切思维都是从问题开始的。作为思维的驱动力,强烈的问题意识有助于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直至进行新的发现——创新。学生头脑中只有存在问题,才会主动去思考,才会有求知的愿望和要求,才会积极去学习知识,知识的获取对于他才有意义。新课程特别强调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一方面强调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把问题看作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的主线;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总之;问题意识是学生进行学习,特别是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的心理机制。新课程改革的落脚点,就是要改变课程实施中一味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就是要努力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促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发展;就是要突显发现、探索、研究等认识活动,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利于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有利于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利于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实践。

达尔文说:“方法是最有价值的知识。”要提升学生的问题意识就一定要加强方法的指导。下面,结合自己语文教学的实践,谈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一些有效方法。

一、从文章的主旨中提问

这种提问,直接指向阅读目标和要求,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并且阅读着力点集中在文本的重难点,具有很强的集中性,在阅读中起到导向作用。因为人们阅读文章时,不可能对文章中每一词语、每项内容都进行同等深度的信息加工,而是选择对文章某些部分作精细加工,对另外一些部分作粗略加工,甚至忽略不作加工。在阅读中,围绕文章的主旨内容进行质疑提问,正是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为完成阅读目标而需要深人加工的信息之上,使信息加工更有效。如阅读教学《<呐喊>自序》文章篇幅较长,理解难度较大,再加上学生对学习鲁迅的文章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教师很有必要把学生的阅读关注力聚焦到对文章的主旨性段落的品读上来。教学中,笔者通过图表迅速整理了鲁迅在少年和青年时期的“追梦行动”,随后花大力气和学生一起研讨了文章的7、8、9、10四段,就作者在文学救国的梦想破灭之后的心态、情感以及反思重点进行了质疑提问。通过对这几个揭示文章主旨的段落的交流研讨,学生能有效突破本文的难点,从而很好的理解鲁迅这一次次痛苦的选择,并不是为了自己获取更高的地位和福利,而是为了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一路的艰辛充分展示了一个伟大灵魂的高尚品格,展现了他不断追求真理、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革命精神。

二、从重点词句、语段的隐含义中提问

阅读文章总是从词语到句子,从句子到段落,一边阅读,一边把文章的各个词语、各个句子、各个段落的内容联系起来,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如果对部分语句、段落不理解或理解不透,自然影响对文章整体的理解。因此,对语句、段落的隐含义的质疑释疑,无疑是阅读的基础。‘对语句、段落的隐含义的理解,一不能离开特定的语境,二不能忽略写作的背景。切不可断章取义、望文生义。因此,在品读课文重点句段时,尤其要创造良好的教学气氛,精心设计问题情境。让学生遇到和日常生活、日常概念、科学观念等不一致的情形,产生疑问;让学生面临需要加以解释的事实,产生疑问;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提出新设想,并检验设想,进而产生疑问;引导学生在比较、对照事物和现象的过程中创设问题情境。

三、通过变换角度提问

人往往会困于思维定势,习惯于沿着常规的方向思考问题。在引导学生质疑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敢于打破常规,独辟蹊径,获取独到的见解。如《雷雨》、《项链》的阅读教学。《项链》的女主人公玛蒂尔德,一直被视作爱慕虚荣、贪图享乐的小资产阶级妇女典型,是否能摈弃阶级分析的种种偏见,发现人物性格的另一闪光面——格守信誉,自尊自强,吃苦耐劳?教师就是要在有利于培养掌生的逆向思维能力方面,引导学生进行质疑释疑,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用原有知识经验激活问题

在阅读中运用学过的知识、原有的生活体验来质疑课文,会促进更丰富的思考。如阅读《雨霖铃》,可以联想过去读过的一些送别诗句思考:同是送别,各描写的景物是什么?各表现了什么样的胸襟?各体现了怎样的风格?

语言是一种复杂的现象,同样的意思可以有不同的表达,同样的表达又可以有不同的含义,阅读文章,要善于用学生头脑中积存的知识经验激活问题,于无疑处生疑。

其实,阅读中提问的方法途径很多:从课文题目提问;从课后思考题提问;从结果追问原因;从原因问结果;从课文的表达技巧方面“提问题”:从标点符号处质疑;从文章的细节描写处质疑;从人物、景物描写处质疑;从文章的过渡质疑,从文章内容顺序处(文章思路)质疑等等,在此不一一赘述了。

总之,在高中语文的阅读教学中我们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这不仅对他们理性思考能力有帮助,还能更好地让学生理解和参透课文的精髓。这些都对我们新课改所强调的能力的培养有益。

参考文献:

[1] 李少毅.语文课程标准[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 叶秀芬.上好一堂课的22个关键要素[M].光明日报出版社.

8.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兴趣教育”论文 篇八

摘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有利于人提高学习积极性,帮助人们在学习中集中注意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兴趣是可以培养的,人在某方面的兴趣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心理体验而发生改变。我们要加强某方面的学习,就要设法提高自己对这方面的兴趣。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事物或爱好某活动的倾向,人们对感兴趣的事物总是怀着愉悦的感情去关注它、认识它、或从事它。学习兴趣是指一个人对学习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与情绪状态。学生学习有兴趣,则表现为学生总是带着喜爱的感情去学习、去认识、探索、解答疑难,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学习兴趣对学生具有定向作用、促进作用和准备作用。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经指出:“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学习兴趣的培养是帮助学生学好功课的重要措施。而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之一。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核心的新型学习方式。语文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已的兴趣、爱好和条件,从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中选择并确定语文研究专题,独立地开展研究,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这种学习方式下的学生积极主动地建构着自已的智能结构,在实践的过程中进行着丰富的感受、体验。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创造性的一种学习方式,是显现学生主动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由此可见,语文研究性学习是指在语文教学中,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学习。小学语文研究性学习是指小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探究性的方式去研读课文中的语文现象、掌握规律、获取知识,应用有关的知识去探求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它是既以课题研究为载体的学习方式,也有课文学习过程的研究性学习,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

关键词:学习兴趣 研究性学习创新意识 探究能力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核心的新型学习方式。语文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已的兴趣、爱好和条件,从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中选择并确定语文研究专题,独立地开展研究,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社会对人才评价标准也随之变化,不但要求21世纪的人才要具有渊博的知识,更需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是信息时代学校教育的核心任务,而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蔡元培曾经指出: “我们的教书,便不像注水瓶一样注满了就完事,最重要的是引导起学生读书的兴味,做教员的,不可一句一句,或一字一字都讲给学生听,最好是使学生自己去研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经说过: “学生学习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他们对学习对象采取研究的态度。”可见,研究性学习并不是只适合大学生或研究生的一种学习方式,小学生也能适时进行研究性学习。

一个国家拥有创新人才的多少,将决定经济发展的速度,也决定科技进步的程度。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新一代具有创造能力的人才。我认为,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精神应着力于学科教育,作为语文教师就应在丰富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发展学生的思维,保持他们好奇、好问的天性,在广阔的语文学习天地中,培养他们善于观察、思考的创新意识,为他们将来成为创新人才打下牢固的基础。

一、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兴趣的关键

“所谓语文研究性学习是指在语文教学中,学生主动探求问题的学习,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研读课文等语文现象,掌握规律,获取知识,调查了解社会,深入研究,应用有关知识去寻求相关原因,去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程红兵),可见,语文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学习态度,学习方式的变革是一种高层次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强调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学生的探索意识,更有利于学生从单纯的学习知识发展到“会学会学习”。它是对传统的接受性学习的革新,它着重培养的是学生的科学求实精神,独立研究的方法和能力,合作交流的精神品质。这里强调的是学生主动探求问题,这是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根本。说到主动探究,就和兴趣分不开。因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皮亚杰语),“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布鲁纳语),当一个学生对某种学习产生兴趣时,他总是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去学习、去研究。兴趣是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前提条件。怎样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呢?

1.导入激趣。俗语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课是新课学习的第一环节,精心设计这一环节,让导课做到“新、奇、异”,能快速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究兴趣。

2.赏析激趣。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多出自名家之手,文质兼美,字字珠玑、堪为典范。教学中引导学生去欣赏、去品味,不但能提高他们的鉴赏能力和语言感受能力,而且能激发学是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3.表演激趣。根据儿童形象思维占优势的心理特点,在语文课上适时设计简单的表演,既能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使每一位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学习中来,又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极大地丰富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与感受,并对语言的形象性有了切身的体验,在不经意中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4.CAL课件激趣。随着形势的发展,信息技术教育已进入我们的课堂。适时、巧妙地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能在课文与学生之间迅速搭起一座桥梁,使学生快速进入角色。多媒体课件的引入,把抽象的语言文字符号化作了一幅幅精美的图片,变成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动画形象,符合语文学习的形象思维特点,就像给学生插上了思维的翅膀,学习语文的兴趣浓了,效率高了。例如:《鯨》这篇课文的教学难点理解鯨的进化过程,我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很轻松地突破了这个难点,起到了满意的效果。我的教学设计是这样的:自读(抓住哺乳动物、环境等词语读。)—讨论(鯨为什么会变成鱼的样子呢?)—看多媒体课件(有动感的声像图:鯨的祖先→在陆地→在浅海→前肢和尾巴变成鳍的样子→后肢退化→鱼的样子)—质疑(为什么鯨的进化过程需要很长很长年代?)。5.活动激趣。语文活动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组织得法,能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保持长久的兴趣,促使他们更投入地进行语文研究性学习。语文活动形式多样,方便灵活。如:可以举办各种比赛、办班刊班报、出优秀作文集、实地参观访问、建立小记者站„„

二、有兴趣还得明思路 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核心是自主性,学生是否自主地进行学习,是衡量语文研究学习效果的重要标志。华东师大叶澜教授说:“没有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育就可能蜕变为‘训兽式’的活动。”可见,设计语文研究性学习要在“自主”二字上下工夫。我设计小语研究性学习的思路是:质疑—发现—探究。

1.诱导质疑。“学贵有疑,有疑则思,有思则进。”学生质疑的思维过程是寻找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其中,提出问题是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关键一步。因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育家顾明远曾说:“不会提问的学生不是好学生。”为此,老师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打开思路,大胆怀疑,大胆提问。语文课要注意教给提问的方法,如反问法、设问法、类比法、追问法、逆向思维法等。例⑴:抓住预习或思考练习提问。在学生预习《鱼游到了纸上》时,要求学生把可以看出那位举止特别的青年是聋哑人的语句画下来一句,围绕这句话就问:还可以从哪些句子中看出青年是聋哑人?”这样就把学生引入文章重点段的学习,很有价值。例⑵:抓住难点追问。《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四周围黑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这一句的理解是难点,要用化整为零办法追问: “黑洞洞”原指什么?现指什么?“碰壁”原指什么?现指什么?你还知道鲁迅的哪些事情?这样,学生的思维随着问题层层深入,很轻松就突破了难点。

2.引导发现。小学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关键不在于真正地“研究”什么、发明什么,而在于发现、发展什么。我们的教学过程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发现的过程。学生通过自己亲自参与、思索,去发现阅读的规律、思维的技巧,从而扩展他们学习的空间和对知识的体验,激活了学生在其他学科学习中的知识储存,达到了求知的目的。

3.指导探究。小学阶段的探究是一种非严格意义上的研究,它含有自学的意义。探究的目的在于调动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积极性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因而,教师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方法是很有必要的。小学生学语文的思维方法通常有归纳法、总结法、分析法、概括法、演绎法、推理法等。比如《惊弓之鸟》一课中更羸看见一只飞得慢、叫声很悲惨的大雁,通过分析、判断、推理,断定只拉弓不用箭就能把这只大雁射下来。

三、明思路还需要实践 语文研究性学习更重视操作实践。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语文技能,在实践中体验“语”“文”的独特魅力,在实践中发展语言能力、观察思维能力,在实践中主动进行知识探索,把知识的学习过程变为一种探索的过程、发现的过程、研究的过程。操作是:自读—自悟—互动—小结。

1.自读。语文的学习应注重自主读书,“读书百遍,其意自见”。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读,课内和课外都要留出学生读书的时间,要养成认真的习惯、动笔的习惯、使用工具书的习惯、互相交流的习惯。

2.自悟。感悟是语文学习的一大特点,是读者对文字所指从表层意义到深层内涵的认识升华,其间伴随着情感体验,感受和领悟,扩展和想象—读书不能只停留在浅层的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上,也不能只“依注解书、囫囵吞枣”。要用心去体会、去领悟、去和文章产生共鸣,去领略汉语文化的“意在不言中”、“雪上空留马行处”的无穷情趣。这种对语言的感悟能力,从小学就要开始培养。我们教师要做的就只有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和谐、民主的“探究”氛围,让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教育就是唤醒”,当学生的心灵一旦被唤醒,就能和作者的心灵相互沟通,和课文的内容发生共鸣,从而寻求精神的家园。

3.互动。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小语课堂是生与生、生与师互动的课堂。教师也应该成为学习的参与者,和学生一起研究,一起交流,一起提高。大家都把自己的学习成果带来,互相交流、相互印证、相互补充、共同完善。

4.小结。小结可以是研究心得或成果的小结,也可以是研究方法或结论的小结。小结的目的是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研究过程进行回顾,记住许多知识,掌握一些技能,学会一些思维方法„„

因此, 研究性学习是在教学改革中新提出的学习方式,它并非对其他学习方式的否定。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凸现了学生的主体,能使他们的个性、创造才能得到更好、更充分的发展,语文素养得到了全面的提高,洋溢着浓郁的人文精神,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块天地,开展研究性学习,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必将为我们举步维艰的语文教育改革注入新鲜的血液,开创语文教学的一片新的天地。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

2.苏霍姆林斯基 《给教师的建议》,人民教育出版社 , 1985年4月。3.九义实验教材人教版(1~12册)。

4.靳玉乐主编《探究教学的学习与辅导》,中国人事出版社 , 2002年8月。5.万福 于建福主编 《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中国和平出版社 2000年3月。

9.高中语文教育教学方法 篇九

良好习惯的养成是学生主动学习知识的先决条件,掌握一定的知识又是创新的先决条件。教育无小事,处处是教育,这就要求我们重视课堂的点点滴滴。

二、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

学生有了兴趣和习惯还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有坚强的毅力和顽强拼搏的精神。只有具备这种精神,学生才能在学习过程中不畏困难、迎难而上,才能激发其创新的潜意识。

三、拓宽学生学习语文的视野

教师要积极大胆引导学生走出教材,走出课堂,深入生活,深入社会,让学生潜在的创新意识得到充分的激发和释放。

10.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篇十

关健词:高中语文 情感教育 人文性

一.情感教育的内涵

情感教育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影响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以及信念,发展他们对学习、生活和周围的一切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帮助他们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和人格特征的教学方法。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亲情、爱情、友情、乡情、爱国主义、诚信等积极情感因素,对学生实施情感教育,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实施情感教育的原因

第一,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的题中之义。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特点之一。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必须坚持人文教学,挖掘教材中的情感素材,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还原“语文教学的本质”。情感教育回归课堂,打破了传统语文课堂死气沉沉的局面,语文课不再只是强调字词句段中心思想的乏味,还有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人文知识。

第二,情感教育是新课程标准的内在要求。《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教师必须严格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实施情感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人文素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感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第三,情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中,语文只是学生获取高分的一个工具,为了让学生掌握考点,语文课文被分解成字词句段等若干知识点,我们对语文的学习误入歧途,只记住了“点”,而忽视了语文教学最本质最核心的东西——情感教育。素质教育则是要纠正应试教育的偏差,把情感发展作为教育的目标之一。

三.实施情感教育的路径

第一,以先进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情感。以情境教学法创设多种情境,提高教学效果。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为授课做情绪铺垫,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课文中的情感。以音乐渲染课文情境,在讲授《再别康桥》时,教师通过多媒体播放配乐诗朗诵,华丽的词句、优美生动的画面渲染出诗人笔下的康桥美景,也把诗人饱满的情感展现的淋漓尽致。同学们沉浸在诗歌营造的意境里回味无穷。

以体验式教学方法,创设某种情境,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文中,描述了作者的坚忍不拔和永不放弃的信念。为了让学生加深理解,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了解作者的身份,通过查询作者经历的一些事例展开讨论,发现和学习作者的坚韧和执着。教师设置游戏环节,让学生蒙上眼睛扮演盲人,亲身体验盲人生活的不便和对光明的渴望。通过这种游戏体验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作者的艰辛,也告诉同学们要珍惜健康保护视力,关爱盲人等弱势群体。

角色扮演就是让学生扮演课文里的角色,以小品、话剧等形式再现课文情境,寓教于乐组织开展教学。在讲授《雷雨》一文时,教师组织学生演出话剧《雷雨》,分角色扮演剧中人物。角色扮演法将教学内容形象化、生动化,将教学过程生活化、艺术化,实现了知识性和趣味性的有机结合,让情感教育变得鲜活起来。

第二,以丰富的教学内容,培育学生情感。品读美文可以帮助学生揣摩作者的心境,领悟作品中的丰富情感。教师要从朗读的节奏、语音、语调和语速等方面指导学生阅读。在学习《沁园春长沙》一文时,教师引导学生反复品读,找出描述秋天景色的关键语句,“湘江、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展现出一副生动盎然的迷人秋色。再仔细品读,体味作者“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时,渴望“指点江山”拯救民族于危难的一腔豪情。

欣赏电视散文,加深情感教育。电视散文以优美动听的音乐,精彩美轮的画面,抑扬顿挫的诵读将作品的内容精彩呈现给观众,作者在字里行间所要表达的情感以可视化的形式展现出来,有助于加深同学们的情感教育。教师组织学生一起欣赏电视散文《荷塘月色》,朱自清笔下的夜景如行云流水般显示在屏幕上,作者的情感也体现的淋漓尽致。电视散文改变了散文晦涩抽象的形象,将散文的情感教育变成了一件非常轻松愉快的事情。

第三.以自媒体为工具,延伸课堂情感教育的空间。自媒体的兴起,给阅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碎片化时间,推送经典美文心灵鸡汤,引导学生课外阅读,将课堂情感教育的空间加以延伸。教师通过微信、微博和QQ空间等自媒体推送阅读材料,学生在阅读之后跟帖发表即兴感悟,抒发情感提升人文素养。教师在挑选阅读材料时要坚持精选原则,选取短小精悍、情感丰富的经典美文推送给学生。既要让学生的碎片化阅读便捷高效,又不至于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避免引起他们的反感。

11.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篇十一

一、高中语文教材本身是审美教育的“富矿”

语文教材的内容包罗万象,选入其中的文章,均经过精心的选编,大多具备文质兼美的特点,不仅情趣盎然、 文采飞扬,而且洋溢着流光异彩的自然美以及或温暖或崇高的社会美等,可以说一部高中语文教材,上至天文地理, 下至人文历史,无处不是充溢着美,无处不存在着审美教育的丰富资源。高中的审美教育,提高了高中生审美能力, 使得高中学生为祖国的美好河山之美所折服,为多彩的异国风情所吸引,为伟人的精神境界和人格魅力所感召,为坚贞的爱情、忠贞的友谊、温暖的亲情所感动。高中语文教材给了学生积极的审美感受和巨大的精神激励。诸如流传至今的千古名篇,王勃《滕王阁序》声情并茂、笔端含情、文辞富丽、曲调宛转;杜牧的一篇不朽之作《阿房宫赋》 凝练精妙、辞采华美,语言富有音韵的节调、韵律,声情谐美;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的柔和、舒缓的语言美,素淡朦胧、宁静和谐的意境美,丰富含蓄的感情美,高中语文教材无处不昭彰着美, 可以说高中语文教材本身是审美教育的 “富矿”。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加强审美教育

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高中生知、 情、意、行多维度发展,而高中语文的学科特点决定它从根本上担负着审美教育的责任。笔者认为,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从如下几方面来加强审美教育。

1. 教师应在高中语文课堂里担负起审美引导者的角色

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说:“美无处不在……不是缺少美,而是我们的眼睛缺乏美的发现。”在高中语文课堂中, 教师是引导者、启发者、组织者和参与者。因此,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有必要不断引导学生去发现、感知、认识和欣赏美。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应通过充分的预设和合理的生成,挖掘并呈现作品中种种的美,从而引导学生进入审美情境,发现美并获得审美体验; 开阔审美视野并获得审美感召。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也认为:“教师应当向学生指出并揭示文艺作品中的真正的美, 要保证学生能正确理会真正的美——祖国自然的美、人物性情品质的美、生活和劳动的美。”这样做,不仅可以提高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更能激发和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实现塑造美丽心灵、完善美好人格、培养美善人格的目的。

2. 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审美资源进行审美教育

教材本身就是一座审美教育的“富矿”,开展好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就应该充分挖掘和利用高中语文教材中所蕴藏的丰富的审美资源。对于教材中的散文和诗歌,应声情并茂地范读,并要求学生抑扬顿挫地反复诵读,使其充分感知其中的节奏美、语言美,并通过评析揭开其内在意境美、精神内涵美的神秘面纱。对于教材中的小说和戏剧, 则可以通过分角色朗读或角色扮演,让学生在作品的矛盾冲突中身临其境,感叹、体味作品人物、情节、场景塑造的艺术美;通过比较阅读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进一步欣赏作品丰富而深刻的主旨美。而科普类文章,则可以引导学生透过作品去理解科学家们崇高的胸襟和神圣的信念,去感悟科学的神秘和奥妙,得到无与伦比的审美体验和精神鼓舞。

3. 活用多种教学方式,创设审美教育情境

情境教学法是在教学活动中,创设一定情境来提升教学效果和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教学方法。为达成审美教育的目标,我们有必要采用各种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创造出美的气氛环境,创设出审美教育情境。具体而言,教师既可以通过情感真挚、感情充沛的美读,激发学生欣赏作品,进入审美情境;也可以通过相对而视、娓娓而谈的对话和提问, 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品味作品的意趣, 融入作品意境;更可利用高中生具有天马行空想象力的生理特点,通过惟妙惟肖、活灵活现的生动描摹来创造审美教育情境……此外,随着现代教学科技的飞速发展,运用多媒体提供鲜明、具体、 丰富多彩的视觉画面,视听体验更能引领学生感受作品美的意境。

12.试论高中语文教学的创新教育 篇十二

传统的教学理念中,“填鸭式”教学方式是被老师所推崇的。在讲课的过程中,老师是主体。在课堂上,教师单方面地讲授知识,学生只是倾听了教师所讲授的知识。在这样的模式下,老师没有根据学生的需求来制定讲课计划,学生也没有很好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因此,改革的第一步便是教师应该摒弃旧的教学观念,真正做到以生为本,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并且教师应与学生建立正确的师生关系,课余时间多余学生沟通交流,随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

二、培养兴趣,激发创新意识

1.培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在没有兴趣的前提下去学习,那无论学习什么都将是枯燥乏味的。因此,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应该尽可能地做到通过灵活的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创新,让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高,让课堂的效率得到进一步的保障。

2.激发创新意识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的思想观念导致课堂内容着重于书本知识上,许多教师将书本辅导书上的内容当作标准答案让学生死记硬背,这样的方式对学生来说有百害而无一利。因此,当学生勇于提出新的观点时,教师应给予关注和鼓励,而不是将学生之间思维的`碰撞扼杀在摇篮里。

三、课堂和教学方式的改革

在信息化的时代,多媒体发展迅速,现在的课堂中并不缺乏多媒体的相关资源。如果教师能够很好地运用身边的多媒体资源,课堂改革便成功了一半。(www.fwsir.Com)比如,教师可以通过放与课文相关的视频来帮助学生理解,也可以通过相关的影评来帮助学生进行深度思考,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四、改革对学生的评估方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是通过试卷的方式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进行评估。但是在课程改革下,创新教育的重点不在于学生的应试能力是否得到提高,而在于学生自身有没有得到本质的发展。因此,改革后的语文教学,对学生的评估不能够千篇 一律。针对不同的学生应该有不同的评估标准。

时代在发展,信息化的社会已经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也不再仅仅是一句口号。希望通过课堂的改革,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塑造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能够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提升。

参考文献:

李乐萍。更新化学教学观念加强创新教育[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06)。

13.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兴趣教育”论文 篇十三

高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有效实施

陈朝南

摘要:情感是人非常重要的一种心理感受,良好的情感有助于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使人们端正态度,产生良好的动机。可以说,在高中时期,学生良好情感的形成,能够影响到学生的终身发展。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就显得非常关键。

关键词:高中语文;情感教学;创设情境

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来讲,一定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丰富学生的情感,美化学生的心灵。

一、因文制宜,挖掘文本情感要素

高中教材文本的选文文质兼美,蕴涵丰富的情感因素,担负着读者和作者进行双重情感交流的任务。但传统意义上的高中语文教学侧重语文知识、技能的传授学习,对文本的情感因素挖掘不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和良好情感。教师要摆脱陈旧、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多角度、多层次地挖掘教材文本中所包含的丰富情感要素,以此感染与启迪学生。教师要对教材文本各种情感要素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因势利导,启发学生跟作者进行深入的心灵对话与情感上的交流,进而使学生在感受中获得快乐,健全人格,培养美好心灵和陶冶情操。

比如,在教学《药》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组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思考和讨论小说通过哪些要素体现作品的主题和情感。学生经过讨论之后,梳理出了如下情感载体:夏瑜的革命意志和牺牲精神;华老栓一家的愚昧无知和悲惨命运;康大叔之流的凶狠残暴和贪婪狡诈;茶客们的麻木不仁和无知落后;社会环境的晦暗和压抑;坟头花环孤独和希望……进而,学生为革命者的不屈精神而感动,因反动者而愤懑,为麻木者而忧叹,为过去而深思,为未来而憧憬。课文的深刻内涵在教师引导之下深入揭示,内含的情感要素逐步呈现,学生的思想情感在教师的指导下得以激发。

尤其在富含情感要素的诗词文本中,教师对情感要素的挖掘角度更加丰富。比如,教学《沁园春・长沙》这首词的时候,品读“独立寒秋”,感悟伟岸形象;遐想“万类霜天竞自由”,领略勃勃生机;追问“谁主沉浮”,激发豪迈情怀;赏读“浪遏飞舟”,升腾舍我其谁的壮志。诗人自身形象,美好的自然景观,深刻的人文哲理等等,无不饱含充沛的情感,在教学中恰当挖掘,均有激发学生青春激情的巨大作用。

高中选修教材篇幅长、容量大,所具备的诸多情感因素更加全面。如,《中外传记作品选读》所选的人物传记,有革命家、文学家、科学家、思想家,人物类型全面,经历丰富,作品本身内涵深厚,思想深邃,情感深沉,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极佳素材。

二、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产生情感共鸣

教学活动中,灵活地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中,深入体会作品和作者的情感,并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感情,进而形成良好的心理、情感与品质。这是教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一种重要方式。

比如,教师在教学《蜀道难》的时候,可以用多媒体教学课件为学生呈现一些关于蜀道和巴蜀地区的影视资料、图片,创设浓郁的视听情境,让学生在欣赏影视资料与图片的过程中,了解这篇课文的写作背景和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而开展诵读活动,在反复品读中,创设强烈的语感情景,在语言文字中感受作品的磅礴气势、豪迈情感和深沉感叹。当学生对这篇课文的基本感情有所领会之后,创设相关的问题情境:蜀道的来历,作者如何想象?蜀道的危险通过哪些景象体现出来?诗人劝诫友人的意图是什么?……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并且要指导学生融入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当

中去,以更加深入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再比如,教师在引导赏析《故都的秋》这篇课文时,学生表演朗诵文中人物对话:“天可真凉了”“可不是吗,一阵秋雨一阵凉啦”。读出富有京韵的平平仄仄的声调,将全班同学带到了富有韵味的北方的秋天,传达出文中蕴含的“清静、悲凉”的情感,让学生心领神会。学生就在潜移默化当中将自身融入了课文当中,在课文当中去领悟和感受北平的秋天,学生将文本情境和生活情境统一起来,在文本情感当中融入了生活情感,在文本世界当中结合自身的现

实世界,文本所描述的景物变得鲜活,从而使学生跟文本进行有效的对话,在这种情境当中课堂教学变得富有生命力,学生良好的情感自然得以有效地培养。

三、迁移引申,内化学生情感体验

语文教学情感教育的价值指向是学生人格塑造。学生在语文活动中获得充分的情感体验后,还需通过各种迁移引申,把他人的情感内化为自己的情感,从而陶冶性情。如,在《荷塘月色》课文中,朱自清“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的.情感,通过荷塘、月色、树影等朦胧淡雅景象得到了含蓄深沉地表达。教学中,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深入课文情景的体验,较充分地把握作者的情感变化。教学临末,教师提出问题:朱自清坦诚而勇敢地表达了面对现实,内心的哀愁和无奈,真实袒露自己难为外人道说的心理,假设你遇见今夜的朱自清,你会对他说什么?学生思维被激活后,结合自身经验,谈出对朱自清的理解,有的赞成、有的劝告、有的质疑,借对作者的情感体验,升华自身的情感境界,内化为自身素养。

除此之外,教师指导学生结合所学习的课文,发表自己的见解与看法,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读后感想,也能够强化对学生的情感教育。

语文是非常重要的一种交际手段和工具,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然而,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教师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不重视语文的人文性,仅仅是过于重视语文的工具性。这种教学思想严重地阻碍了高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施。其实,语文教学的灵魂就是情感教育。因此,教师一定要转变观念,根据语文这门学科的特点,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通过全方位和多角度地实施情感教育,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14.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兴趣教育”论文 篇十四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人格教育,价值观念,创新发展

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句话也从另一个方面论证了语文教育对被教育对象的重要作用。对于高中学生来说,语文教育决定着他们的学习基础和发展方向,对他们学习其他学科、增进理解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新课程改革下,语文教育除了要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还要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人格魅力。因此,教师要通过多种教学策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并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内容,增进高中语文教学对学生思想内容、价值管理、审美水平的提升,这也要求广大工作者不但要对学生进行知识教育还要培养他们高尚的思想品行,充分发挥语文教育在促进学生人格修养方面的重要作用。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格教育的价值内涵

从国家教育部门颁发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可以看出,语文教育的发展主体是对学生脑力、体力、思想能力和控制能力的全面结合。高中语文能够使学生学会文学知识、体验生活中的各项情感。而反过来,作为一名拥有健全人格的学生,要深刻体会语文中蕴含的发展道理,这样,才能形成一个良性的发展循环。

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学生在成长成人的过程中面临着外因和内因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学生对周边环境产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也在动摇。教师要深刻挖掘语文教材中的思想精华,利用语文教育,用丰富的文学艺术去浸润高中生的内心世界,使他们对“人格”这一词汇的含义产生更加全面的分析,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心理能力和塑造健全人格的根本目的。

二、当前形势下高中语文人格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针对学生的“人格”教育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一)对人格教育产生忽视

众所重视,教育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综合过程,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是决定人格教育是否成功的主导因素。但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教师将高中语文教育中的“考试分值”“拿分重点”看得比较重,对语文教材中的思想深度和文化内涵的挖掘程度还不够,有的教师甚至认为“人格教育”只不过是教学理论,导致高中语文教学课堂出现了语文教学过程中“人格教育”名存实亡的局面。

(二)缺乏教育情感的融入

这项问题突出表现在一些有经验、有教龄的高中教师队伍中。一方面,由于他们从事教师职业的时间较长,所以部分教师对语文教育中人格教育的发展尚不了解。单纯地将语文教育建立在机械灌输上,虽然使学生在考试答题中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却使学生缺乏必要的情感融入和实践积累。同时,这样毫无情感、缺乏思想的语文教学也严重制约着高中生的成长和发展。

(三)人格教育的创新性不足

素质教育背景下,“创新”教育理念的提出是多方面的。突出表现为教师在教学方法上的创新和学生在学习方法上创新。只有懂得“怎么教”,才能让学生学会“怎么学”。但是很多教师对于人格教育的实施还是停留在单纯的“我讲你听”这一阶段,没有创设一个良好的教育情景,所以使语文教学工作中的“人性教育”出现了一定的失衡。使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形式居于表面。

三、强化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格教育的若干策略

(一)加大对人格教育的渗透力度

正所谓“为人师表”,作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想要塑造高中生的健全人格,其首要方式就是培养教师的性格魅力。首先,教师要用乐观开朗的性格和积极向上的心态影响学生,并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开发交流”的教育态度,树立独特的语文专业素养,使教师具备过硬的教学水准。从而塑造一个积极、专业、幽默、阳光的教师形象。同时,教师要在课堂上营造一个公平工作的教育环境,分别采用合作教学和小组教学的发展形式,促进高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人格魅力的塑造和培养,促使学生在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同时,积极实现团队的发展和协调能力,通过这项新颖、高效的教学理念,不断优化语文教育的课堂教学环境。

(二)提升学生对人格教育的认同

为了使学生能够从更深的层次上理解人格教育的发展深意,教师要充分利用语文教学中的教材、语言、朗诵等基础,提升学生对人格教育的认同。把促进学生人格培养蕴含在“听、说、读、写”等基本的课程中,使学生能够在文学的世界中汲取优秀的文化知识,并将外在的知识转化为内在的动力,促使学生养成积极健康的人格。

特别是在语文教学中的阅读课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从文章的表面穿透下去,由表及里、深入解读,从而增加学生对文中思想的深刻感悟,使学生的思想更加深刻,能够适应学习发展、日常交际的各项要求,以积极健康的精神面貌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

(三)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技能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高中学生已经掌握了较为全面的文学知识,所以为了提高人格教育的发展形态,教师要促使学生从单纯的理论发展中脱离开来,鼓励学生多参加一些公益性、文化性的教育活动。例如组织学生来到当地敬老院、体验尊老、敬老、爱老的传统文化美德。带领学生参观抗日战争纪念基地,从中汲取全面的情感力量,并将其转换为学生内心的发展思想,使学生更多的感受到这些生活实践中蕴含的积极能量,将学生从书本上学习到的知识从感性层次发展到理性层面,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健全人格的认识和感悟,并利用丰富的文学资源和优秀的教育任务,培养学生健全的价值取向,为青少年的发展积蓄正能量。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要对学生进行知识教育还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利用丰富的语文资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要始终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中,充分利用语文教育教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为学生的人格培养奠定扎实的基础,使他们在未来都能够成为一个有价值、有能力的人。

参考文献

15.论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篇十五

一、品味作品中的语言美

语言是表情达意的工具,是文章的第一要素。语言美应该是文学之美的首要体现,语言美是审美教育的重要方面之一。不能品味文章的语言美,其它方面的审美也就无从谈起。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注意引导学生品味作品的语言美。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描写荷花的句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将荷叶比作“亭亭的舞女的裙”,既写出了荷叶自然舒展的形态,又赋予荷叶动态美,极为贴切;将荷花比作“明珠”、“星星”、“刚出浴的美人”,既写出了荷花在淡月照耀下的晶莹之美,又写出了荷花不染纤尘高洁之美;这段文字中的比喻生动形象,优美的语言使月下美景如立体电影般投射在读者的眼前,让人陶醉不已。又如贾谊的《过秦论》,“及至始皇, 奋六世之余烈, 振长策而御宇内, 吞二周而亡诸侯, 履至尊而制六合, 执敲朴而鞭笞天下。”一连用五个排比句,写出了秦始皇消灭六国、统一天下的气势如秋风落叶,所向披靡,读起来让人感觉大气磅礴,文采飞扬,酣畅淋漓。

二、体味作品中的意境美

意境美是指作家的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美好境界和情调。欣赏作品意境美是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许多文学作品都十分注重意境美的创作,做到“意中有景,景中有意”。如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中描写“秋槐落蕊”的一段文字:“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到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作者细腻地刻画了脚踏落蕊的“一点点极细微极柔软的触觉”,扫街人留下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以及自己“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的心情。“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一种悲凉弥散开来。通过引导分析、细心品味,学生走进了一种凄美的意境之中,感受到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韵味。在心领神会之中,作品情景交融的意境美,如涓涓细流,注入学生的心灵之中。又如王维的《山居秋瞑》,这首诗用白描的手法,将“明月”、“松林”、“清泉”、“山石”等几个意象组合起来,使画面生动活泼、有动有静,同时也流露出作者热爱大自然以至留恋忘返的心情,让人感受到一种清新、宁静、平和、安恬的意境之美。

三、感知作品中的音乐美

音乐美是对诗歌的音节而言,诗歌用韵细密精巧,读起来琅琅上口,错落有致,产生一种和谐回环之美。如王勃的《滕王阁序》是一篇骈体文,全篇使用对偶,句式错落,富有音乐美。“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等句子读起来平仄相间、抑扬顿挫、节奏分明,具有一种赏心悦目的音乐美。

四、分析教材中的形象美

塑造人物形象是文艺作品的主要任务之一,形象性是文学的生命。美和形象始终是结合在一起的,离开了具体生动的形象,审美就失去了依托。如果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注意引导学生认真分析有关情节或描写,就能够体会出文学作品中的形象美。如《孔雀东南飞》中有关刘兰芝的叙述和描写:“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一个多才多艺、知书达理、勤劳能干的女性形象就栩栩如生地呈现在我们面前。然而,这么完美的女子却被焦母无理赶出家门,按照常理她应该唉声叹气、怨天尤人,但她却一反常态,精心打扮:“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铛。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她的美丽漂亮令人惊叹,她的从容坚强更让人佩服,一个真善美的刘兰芝形象就会定格在学生心中,让人久久难以忘怀。又如在《烛之武退秦师》中,作者通过“夜缒而出”的动作描写和“说服秦伯”的语言描写,一位老当益壮、智勇双全、能言善辩的烛之武形象跃然纸上,让人心驰神往。

五、挖掘文章中的人性美

人性美是对人的本性的赞美和歌颂,人性美能够起到感染学生心灵、塑造学生人格的作用。教师如果能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语文教材,就能发现人类精神的闪光点,找到典型人物身上所蕴含的人性美。如李密的名篇《陈情表》,作者先以简洁精练的语言写出自己孤苦无依和祖母对自己的养育之恩,接著以祖母病重无人照料为由表明自己无法奉诏,“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可以说是字字哀痛,声声落泪,缠绵婉恻,情意深重,感人至深。这种感天动地的至孝之情,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人性美。

16.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兴趣教育”论文 篇十六

【摘要】生活是课堂之源,高中语文教学必须贴近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体验生活、感悟生活,注重生活体验生成,让语文课堂因生活而精彩。因体验而升华,因体验而幸福,这对于激发学生学习趣味性、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实现语文教学人本化、生活化等都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一、构建生活体验课堂

生活蕴藏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语文素材,只要我们有善于观察的眼睛和勤于思考的头脑。例如,笔者在一次“美德就是幸福”的作文课上,尝试重构新的教学模式,力图使学生从现实生活中体验挖掘素材。

学生需要触动心灵的东西来激发其灵感的火花。我向学生发问:你们觉得自己幸福与否?请说明理由?问题一出,学生立刻叽叽喳喳地展开了热烈讨论,全班共60人,只有2人表示自己觉得比较幸福,20位同学觉得不幸福,其余同学都是简单随大流――生活得很平淡,无所谓幸福不幸福。结果一出,与我事先想象的结果大相径庭,因为我本想通过这个问题的回答展开对幸福表现及源泉的讨论,通过分组讨论、合作探究、教师点拨、师生共享等环节展现出多姿多彩的幸福内容,并进而归纳幸福的源泉及具体表现,可结果却显得令人心情有些沉重,这么多同学觉得没有幸福感,或者持无所谓态度,说明这已是带有一定典型性的问题。这种情况下,如何因势利导、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幸福、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就成为当务之急。

带着这些问题,我顺势改变原先的教学设想,尝试播放一段现实生活中名人与普通人日常生活片段及对幸福的看法的视频,并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1.你觉得什么样的生活才是幸福的生活?幸福表现在哪些方面?

2.视频中名人与普通人所谈到的幸福有什么共同点?

学生们的心灵之门似乎被打开了,开始敞开心扉,畅所欲言,通过各抒己见甚至是激烈的辩论,感悟到物质层面的富足并不能与幸福划等号,幸福与否关键在于心态,要不断提升自身道德境界,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幸福并不一定轰轰烈烈,现实生活中拥有的许多东西都能使我们感到幸福,幸福其实可以有多种表现,如处在和平幸福的生活环境中而不是处在战乱的颠沛流离中是一种幸福;拥有健康的体魄而不是饱受病痛的折磨就是一种幸福;将掉落在地上的垃圾放进垃圾桶是一种幸福;帮助他人解决了学习、工作、生活上的困难是一种幸福;得到父母无微不至的关爱是一种幸福;欣赏大自然美丽的景致是一种幸福;与相爱的人白头偕老是一种幸福……总而言之,现实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包含着幸福。生活中并不缺乏幸福,而是缺少发现幸福的眼睛。见时机已到,我开始让学生代表重新思考自己刚才认为不幸福的原因,确认自己是否真的不幸福?如果有人真的不幸福,你打算怎样帮助他获得幸福?师生在互动讨论中深化了对幸福的认识与理解,自然而然地生成了正确的幸福观。

二、关注动态体验生成

陶行知先生“生活及教育”的理论启示我们:生活是活生生的、实实在在的,教学源于生活,也是为了提升生活的境界。极少部分同学存在学习压力大、生活贫困等具体困难,容易使他们以偏概全,误认为自己的一切都不幸福。要想使学生走出这些认识误区,就需要各方面形成合力。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生活体验,勇敢地展示自己的真实想法,在师生、生生的讨论与争鸣中擦出智慧的火花,达到“真理越辩越明”的效果,实现情感价值观的动态生成。

三、引导体验回归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学生的认识是从实践中产生,又回归到实践中,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是一个循环往复、不断深化的过程。无论何种教学方式,包括生活体验式教育,都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只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生成后,还需要回归到生活中,实现“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信念与意志――道德行为”的转化,才有真正的现实意义。那次作文课后,我们班成立了一个“帮您幸福”社团,学生经常力所能及地帮助一些有困难的人解决生活困难、进行心理疏导等,影响力逐步扩大,效果很好。

上一篇:研究性学习活动论文下一篇:表彰通报英勇救人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