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到象征手法的作文

2024-11-02

用到象征手法的作文(11篇)

1.用到象征手法的作文 篇一

每次上课之前,前排的一个同学,总是从粉笔盒中拿出两支粉笔放在讲桌上,我问:为什么不把粉笔全拿到讲桌上来?她说:同学总是拿着粉笔扔来扔去,太浪费了。这是你们班主任交给你们的工作吗?不是,是我们自愿的。她说。我被这一回答感动了。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不知从何时起,这种美德却被我们淡化了。且不说社会上的讲排场、摆阔气屡见不鲜,就是学校这方净土,浪费现象也随处可见:忘记关掉的水龙头细水长流;空无一人的寝室灯火通明;没吃几口的饭菜被扔入垃圾桶中更有的学生穿衣追求名牌与时尚;吃饭讲究好友饭店相聚;手机、MP3、电子词典已成为高中生随身携带的三大件这些浪费现象都警告我们:重拾勤俭节约美德势在必行,建设节约型校园势在必行。

首先,人人要树立勤俭节约的观念。古人曾说: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这些耳熟能详的至理名言,是他们生活经验的总结,是我们行动的指导。其次,勤俭节约要从每个人自身做起,从细节做起。滔滔江水源于细流,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生活的细节中处处体现节约,如随手关灯、关掉水龙头、珍惜粮食,我们就应尽己所能节约每一点资源。只要我们每一个人善于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性地节约,不断发现新的节约方法,并适时地加以推广,在我们的不懈的努力下,建设节约型校园指日可待。

2.用到象征手法的作文 篇二

自古以来, 象征就是文学艺术的一种表现手法。《呼啸山庄》的一个独特之处就在于它在艺术表现方法上使用了许多象征手法, 而且这种手法的运用, 是与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相联系的。在小说中, 艾米莉运用象征手法把神秘、荒凉、广袤的自然环境与复杂、矛盾、痛苦的人物内心世界近乎完美地结合起来, 表现了她所朦胧认识到的普遍理念, 具有深刻的哲理内容。《呼啸山庄》中摄人心魄、并列纷呈的意象是其魅力所在之一。艾米莉用多种意象去描绘人物的精神和内心世界, 这些意象的含义是丰富的、复杂的、深邃的。意象的营造和象征手法的运用很好地刻画了人物、表现了主题, 开拓了小说表现手法的新领域。

“呼啸山庄”和“画眉山庄”

“呼啸山庄”和“画眉山庄”分别象征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和力量。“呼啸山庄”是暴风雨的象征, 是超凡之爱的精神家园;“画眉山庄”则是静谧的象征, 是人间之爱的世俗天堂。两个山庄构成了“动”与“静”的强烈对照。

主人公希刺克厉夫和凯瑟琳居住的呼啸山庄暴露于大自然的风吹雨淋之中, 是野情激情的居所。希刺克厉夫是极端化的拜伦式英雄, 残忍与忧伤同时集聚在他的身上。他使人想起悬崖荆棘、严冬寒风、石楠荒地和野狼。自始至终, 他都和自然界中粗野的一面联系在一起, 体现着原始的天性。画眉山庄如同它的名字一样是宁静、和谐的, 其主人林惇是文雅、友善、体面的, 是文明社会的代表, 也体现着社会的世俗性。希刺克厉夫和林惇不仅象征着两种对立的自然力, 还外化了人性的冲突。希刺克厉夫象征人性深处某种神秘而不可抗拒的原始力量, 某种隔离的、非社会化的因素, 这种力量拒绝受到人为的道德文明的压抑, 而与自然界中的力量息息相通。林惇则是社会文明、道德和规范的象征。当两种截然相反的力量相遇时, 冲突是不可避免的。

在凯瑟琳决定嫁给林惇的那个晚上, 她对耐莉说:“在这里, 在这里!”一只手捶她的前额, 一只手捶胸:“在凡是灵魂存在的地方———在我的灵魂里, 而且在我的心里, 我感到我是错了!”她的心灵告诉她, 画眉山庄不是她的天堂, 有希刺克厉夫的荒原才是她真正的天堂。“我只是说天堂并不是像我的家。我就哭得很伤心, 要回到尘世上来。而天使们大为愤怒, 就把我扔到呼啸山庄的草原了。我就在那儿醒过来, 高兴得直哭。”

她对希刺克厉夫的爱情充满着狂热和激情, 呼啸山庄在她心目中是原始的、狂野的、超越一切的爱的象征, 是灵魂的归所。她背弃希刺克厉夫而嫁给林惇就意味着她背叛了自由的原始天性, 只能从此遭受痛苦和悔恨。她在临终之前, 扑到窗前, 顶着呼啸的北风凝望着朦胧的黑暗中那根本看不到的呼啸山庄, 渴望回到老家, 渴望呼吸到从呼啸山庄吹过来的风。尽管出于世俗性她选择了画眉山庄的林惇, 但画眉山庄对于她只是一个金丝鸟笼, 像牢狱一般束缚了她自由奔放的心灵:“使我最厌烦的到底还是这个破碎的牢狱, 我不愿被关在这儿。我多想躲避到那个愉快的世界里, 永远在那儿;不是泪眼模糊地看到它, 不是在痛楚的心境中渴望着它;可是真得跟它在一起, 在它里面。”

离开了呼啸山庄, 离开了希刺克厉夫, 迷失了自我的凯瑟琳便陷入无尽的孤寂之中, 灵魂不再完整。她注定要为自己的双重背叛行为付出双倍的代价。她不仅在临产的当晚死去, 甚至在死后她的鬼魂也不得重返呼啸山庄, 只能成为游荡在旷野上的孤魂野鬼。

艾米莉认为最强大的激情就是与恋人在精神上的完全认同与合一。凯瑟琳和林惇的不能相容也意味着人性中最强大的激情是无法被道德化、文明化的。

“凯瑟琳·林惇”和“凯瑟琳·恩萧”

艾米莉在《呼啸山庄》中不仅刻画了凯瑟琳与希刺克厉夫之间超自然的巨大激情, 还探讨了“爱与人性”的关系, 强调了其必然性。小说中第二代人物的名字全是第一代的重复, 如小凯瑟琳、小林惇。更富有意义的是, 小凯瑟琳和哈里顿结婚之后, 她的全名即是“凯瑟琳·恩萧”, 而这恰恰是她母亲未出嫁时的闺名。这象征着两种自然力冲突后达到的平静和谐, 就像自然界中所有的循环过程一样。

凯瑟琳的爱是希刺克厉夫在人间唯一的安慰, 是他生存下去的精神支柱, 因此失去了爱的希刺克厉夫, 人性便不可避免地走向了扭曲, 他彻底变成了一个复仇者。凯瑟琳死后, 他更变成了一个偏执狂的悲剧人物, 自我憎恨, 永远地、无助地哀悼一份永远失去的“爱”。然而《呼啸山庄》了不起之处就在于它将这一病态的、复杂的个人情感转化为了它的对立面小凯瑟琳和哈里顿之间那阳光明媚的、不那么强烈而又那么友好的、温柔的爱。在得到两个山庄后, 希刺克厉夫得到的不是满足而是失落。看到小凯瑟琳和哈里顿相爱之后, 一个无所不在的思想缠绕着他:在哈里顿身上他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和不朽的恋情, “是的, 哈里顿的模样是我那不朽的爱情的幻影;也使我想保持我的权力的那些疯狂的努力, 我的堕落, 我的骄傲, 我的幸福, 以及我的悲痛的幻影……”

年青一代的相爱使希刺克厉夫逐渐明白复仇给他带来的成功是多么空虚, 这更使他迫切地希望自己能同凯瑟琳永远在一起。他放下了复仇的手, 追随爱人而去, 人性的光辉重新照耀大地。原始的本性演化为宽容, 毫不妥协的激情转变为成年人的爱与婚姻。这也暗示人们, 生命是一个周而复始、循环不已的过程, 生命最终会得到一个圆满的结局。在《呼啸山庄》里, 人性因“爱”而扭曲, 又由“爱”而回归。下一代的恋人们不会住在呼啸山庄, 而是住在更为高雅的画眉山庄, 他们张开双臂, 去拥抱外面的世界和一个崭新的时代。小凯瑟琳与哈里顿之间的爱情是凯瑟琳与希刺克厉夫的原始之爱和凯瑟琳与林惇的世俗之爱的融合与延续, 这爱的延续, 象征着人类美好的希望和前景, 既富有象征意义又富有实际意义。

可以看出, 大量象征性的表现手法的恰当运用, 使小说的细节既具有靠近现实的写实意义, 又具有高于现实境界的象征意义, 使得作品内涵更加丰富、寓意更加深刻。

神秘的象征性意象

神秘作为一种美学特征, 在《呼啸山庄》中有多种表现形式, 渗透于小说文本中贯穿始终的象征性意象便是其中之一。通过对荒原、迷路的孩子、窗户等意象的营造, 艾米莉把笔触深入到了人物灵魂的深层空间, 揭示了人物内心的悲痛和人生的残酷。

荒原。荒原是《呼啸山庄》中最基本、最典型也最富有意蕴的原始意象。艾米莉崇拜大自然, 她把对旷野风暴的感受融合在了《呼啸山庄》的意象结构中。她紧紧扣住大自然中的原始意象, 以诗人敏锐独特的想象, 营造出一种既真实又荒诞、既狂热又冷酷的奇异氛围。

艾米莉把她的人物的命运建基在自然荒原与精神荒原的整体背景上, 使蛮荒的景色与喷发的激情、狂风暴雨的气候与人物命运紧密相联。凯瑟琳死后, 孤魂在荒野上游荡、徘徊, 久久不肯离去, 给故事平添了一份诡秘与怪异。

没有了凯瑟琳的呼啸山庄对于希刺克厉夫来说那就是地狱。这时的山庄呈现一派荒凉可怕的景象:六只大小不同、年龄不一的恶魔般的狗露出白亮的尖牙……而山庄里的人脸上都是冷若冰霜, 整个山庄充斥着精神上的抑郁气氛。这个冷酷的世界比外在自然的荒原更加令人不堪忍受。与作为荒原的呼啸山庄外在的自然环境相对应, 呼啸山庄内在的环境简直是人为的荒原, 是精神的荒原、人性的荒原。此时的“荒原”已不仅是自然的荒原, 更是心灵荒原的投射。

本该富有生机的呼啸山庄, 沦落到了比荒原更加无情、严酷、令人不堪的地步, 变成了人性的荒原。更具有神秘意味的是, 希刺克厉夫在一个雨夜神秘死去, 死后, 他与凯瑟琳的灵魂出没在荒野上。广袤的荒野也象征了人类灵魂中野性自由的一面, 将凯瑟琳和希刺克厉夫的死亡置于意象化的荒原背景中, 达到了“言之不尽”的艺术效果。艾米莉以荒原作为象征来表达她心中和人物心中巨大的激情和痛苦, 使我们不仅不会为鬼魂的缠绕游荡而恐惧, 反而感到这一切具有异乎寻常的艺术力量。

迷路的孩子。迷路的孩子的意象暗示了凯瑟琳自我失落的痛苦。凯瑟琳第一次出现是洛克伍德梦中一个无家可归的游魂、一个迷路的孩子。呼啸山庄远离尘世, 纯净而野性。正是在这里, 凯瑟琳和希刺克厉夫在压制下不屈地生长。他们经常一大早跑到旷野上, 在那里待上一整天, 这已成为他们的主要娱乐方式。他们对饱含刚劲、野性和激情的荒原旷野有着狂热的迷恋。在精神上他们已成为两个不可分开的统一体。对凯瑟琳来说, 选择埃德加·林惇就是选择了与自己的另一个自我在精神上的分离, 意味着她背弃了深层的自我, 从此便只能遭受自我失落的痛苦。她渴望回到家中, 渴望与恋人在精神上的完全认同与合一, 在对方中找到“自我”。甚至在高烧时, 她都渴望在狂风之夜飞过石楠荒地, 回到幼时的家中。因此失去自我的凯瑟琳犹如一只迷途的羔羊、一个无家可归的孩子, 只能承受流浪、漂泊之苦。

由于艾米莉笔下的人物往往是宇宙力量的象征, 这种自我的失落与找寻, 在深层意义上也意味着人在广袤宇宙中找不到自己位置的精神流放感, 与恋人精神合一的渴望也是对回返到自己的渴望。凯瑟琳对自己本性的背弃可以说是书中一切悲剧的起源。

窗户。窗的意象在《呼啸山庄》中贯穿始终, 有着不可抹煞的作用。窗户虽然能够开启, 但大多数情况下起着一种阻隔、封闭的作用。艾米莉正是利用“窗”的这一功能, 赋予了它多重的象征意味。最明显的是, 窗是阻隔凯瑟琳和希刺克厉夫的阴阳之界。凯瑟琳死后, 希刺克厉夫成了一个灵魂不全的人, 他坚信凯瑟琳的灵魂还没有安息, 还在荒原上等待着、呼唤着自己。整整20年, 凯瑟琳不散的阴魂折磨着、呼唤着希刺克厉夫, 日日夜夜, 从没间断。“让我进去!让我进去!”声声凄厉的呼喊把希刺克厉夫引到了窗边。这里, 窗的诡秘就在于:现已消失于“世界”的凯瑟琳能够通过她和人间分隔开来的透明薄片向里张望, 能够抓窗玻璃, 却不能到“里面来”, 而希刺克厉夫虽然硬是把窗子打开, 朝着夜色号啕, 却不能到“外面去”。一窗之隔, 却意味着生与死的巨大距离, 遥不可及。“窗”外的凯瑟琳在等待着他、召唤着他, 那才是他的天堂。临死前“窗”不时地出现在小说中:“他拿起他的刀叉, 正要开始吃, 忽然又转念了。他把刀叉放在桌上, 对着窗热切地望着, 然后站起来出去了。”在他死去的那个夜晚下着大雨:“可真是, 倾盆大雨一直下到天亮。在我清晨绕屋散步时, 我看到主人的窗子开着摆来摆去, 雨都直接打进去了。”

在小说中艾米莉以其诗性的笔触, 创造出了丰富而深刻的众多意象。放荡不羁的意象与受难监禁的意象并列纷呈, 表达出了艾米莉想表达的关于生死、关于人类强烈情感的许多内容, 深化了小说的思想内涵, 丰富了小说的艺术表现手法, 极大地增添了《呼啸山庄》的艺术感染力。

摘要:在《呼啸山庄》中, 艾米莉用巨大的激情刻画了希刺克厉夫和凯瑟琳之间的强烈情感, 特别是小说运用了大量象征手法, 很好地揭示了人性的冲突, 深化了小说的主题。本文着重从文本分析的角度出发, 赏析探讨小说在艺术表现手法方面独特的象征创新。

关键词:《呼啸山庄》,象征,意象

参考文献

[1].艾米莉.勃朗特著, 杨苡译:《呼啸山庄》, 南京:译林出版社, 1990年版。

[2].乔伊斯.卡罗尔.欧茨著, 徐颖果译:《直言不讳:观点和评论》, 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6年版。

[3].阎国忠:《美是上帝的名字》,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3年版。

[4].王佐良、周几良:《英国20世纪文学史》,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6年版。

3.用到象征手法的作文 篇三

关键词:《太阳照样升起》;象征手法;海明威

海明威用笔为读者创造出了一个个充满暴力且残酷的世界。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海明威的作品始终都充满了文学魅力与艺术魅力。海明威的作品从一定角度去看,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他的诸多作品是彰显艺术与经验的经典,更是现代主义残酷风格的典型,大部分文学艺术都被海明威的这种现代主义的残酷与无情所打动。海明威相当一部分作品都归功于象征手法的运用,并能够使之经久流传。本文以《太阳照样升起》中的象征手法为主线,从人物、标题以及交通工具这三方面对海明威的这部作品进行深入的探讨与分析。

一、象征性的人物

从某种角度去分析,《太阳照常升起》是海明威个人生活经历的一种再现。故事的男主人公杰克也是战争年代的受害者,从杰克的身上读者能够发现作者的影子可以说是随处可见。杰克原本是美国的一名记者,却因在战争中受到重伤而丧失了性能力,因此,尽管其内心深处对爱情非常渴望,但却无法得到真正的爱情。同时,杰克和海明威本身一样,也患有重度失眠,所以,总是对黑夜的降临无比畏惧。小说故事中详细描写了男主人公杰克与其朋友们整天寻欢作乐以及追寻刺激的情况。从表面上看,他们好像生活的很开心,其实每个人的内心都季度的空虚与孤独。布莱特作为小说的女主人公,不仅在战争中失去了自己的爱人,而且也失去了其曾经所依赖的传统价值观。她开始留与男性一样的发式,带男人的毡帽,与男人们放纵的酗酒与调情,寻求着各种刺激,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忘却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痛苦。杰克有位名叫罗伯特.科恩的朋友,是一名作家,他认为自己是一个极具浪漫主义情怀的英雄,并开始追求女主人公布莱特,当失恋的时候,他无法面对残酷的现实,便去寻找斗牛士进行决斗。科恩其实是传统道德规范的代表,他最终的失败也象征着传统美国道德观念的彻底破碎以及理想的毁灭。[1]

杰克既是《太阳照常升起》中的主人公,也是故事的叙述者。其在战争中造成的残疾,让他更本无法像正常人一样去生活,这给他的精神带来了巨大的打击。和其他人一样,喝酒也成为他摆脱痛苦的一种方式。海明威的目的是通过杰克的行为举动去证明,无论这些人如何挣扎,痛苦和悲哀不但不会减少反而逐渐增加,不管如何逃避都无济于事,甚至适得其反。杰克就是美国“迷茫一代”的象征与缩影,战争给他们带来的不仅是身体上的痛苦,更是精神上的摧残与折磨。

二、象征性的标题

《太阳照常升起》这个标题的象征意义也非常丰富,其主要引用于《旧约全书.传道书》中的一句话,其意思就是指世间万物都是虚幻的存在。从中可以看出,海明威深受虚无主义思想的影响。对海明威来说,世界大战对他们那一代所信奉的传统信仰带来了巨大冲击。他们在战争中浴血奋斗,无数次的与死亡擦肩而过,但战争结束后他们却无法融入社会,因此,从内心深处对现实以及对人生迷惘不已。小说中的男主人公杰克在性能力方面的丧失,本质上也是对那个年代的年轻人在精神上无比绝望的象征。这些人内心世界一片荒凉,每天的生活都毫无意义,就如同在一个没有一丝希望的世界中生活一样。[2]

然而海明威并非是一个彻底的悲观主义者,他有着自己的信念和希望,他想告诉读者真理,也想帮助大众树立希望与信念,从标题来看,就能够一清二楚作者的用意。因为太阳照样升起,一方面是自然规律所致,另一方面则是为了证明人类无论遭受到怎样的不幸与痛苦,依然不能自暴自弃,而要向太阳一样,充满希望的生活下去。就像故事的男主人公杰克,虽然充满痛苦的生活着,但他就像海明威一样,并为对生活彻底的绝望,尽管其没办法爱自己所爱的人,但并未因此而气馁,反而表现出一种强大的绝望之中的勇气,能够在无比痛苦之中面对人生,进而从容的面对人生的悲苦与欢乐。海明威也没有彻底的绝望,而是将希望传给了下一代。

三、象征性的交通工具

海明威在《太阳照样升起》这部作品中,描述杰克及其朋友们的飘荡生活过程中,出租车作为一种现代化的交通工具无数次的出现在读者眼前。在作品中,出租车并非就是简单的一种交通工具,而是被作者赋予了深刻的象征意义。在故事的开篇部分,主人公杰克就是在出租车内偶遇了一位妓女,而面对这名妓女的挑逗与调情,杰克只能无奈的说出自己在战争中致残的情况。同样是在出租车内,尽管杰克将布莱特紧紧的抱在怀中,却依然无奈的抱怨自己干不成事。包括小说的后半部分,故事的女主人公布莱特反复的乘坐出租车,好像出租车就是她生活中无法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直至故事的结尾,杰克和布莱特再次在马德里的一辆出租车内相会。[3]

从一定程度去理解,出租车在这部小说中不仅仅是一种交通工具,更是作者将不同的故事情节串联在一起的一个重要线索,故事中的出租车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无数次的出现,其实就是杰克这一群人四处飘荡、没有目标、漫无目的生活的暗示,同时也是作者对杰克一代年轻人了无生趣的生活但又无可奈何的现状的象征,具有丰富的、深刻的意义。

总而言之,海明威在作品《太阳照常升起》中对冰山原则与象征主义手法的运用,对这部作品的成功与经典做出了功不可没的贡献。尤其对海明威象征主义手法的认识与了解,更能够促进我们对其作品的品读与理解,把握海明威的创作主题,领悟其在作品中所要表达的内涵与思想,倾听其在作品中所发出的反对战争的呐喊声。可以说,《太阳照常升起》這部阐述“迷茫一代”的不朽作品,是对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美国社会的真实揭露与反映。

【参考文献】

[1]陈汤龙.浅谈《太阳照样升起》中的冰山原则与象征手法[J].文化教育2011,(05)

[2]池青.海明威研究中的“象征主义”问题[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4)

[3]汪艾文.从人物形象看《太阳照样升起》主题的揭示[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1)

4.月亮象征手法的作文 篇四

月亮象征手法的作文

入夜,繁星点点,灯光迷离,银星与灯光链接在一起,分不清哪是星河哪是灯海。

远处一座座拔地而起的山峰,有的像巨人,有的似骆驼,有的骏马,形态各异。群山的后面是黑天鹅绒似的夜幕,一群小星星一闪一闪的,像天堂传来的灯火,又像是天使的眼眸,漂亮迷人。就像一件纯黑的衣服上镶着许多闪亮的纽扣。

我爱仰望星空,思接千载,神游八荒,这颗颗星辰,就如那些伟人,永生而且发光,留给人的是思索和真理。

童年时幼稚的我最喜欢躲在奶奶的怀抱中数天上的星星,一颗.两颗.三颗.四颗.........可总是数不清,我埋怨星星为什么总跟我捉迷藏。此时星星还是一动不动的镶在夜空上,那么悠远.那么洁净.但是夜空下却早已物是人非。

突然一道清冷的光线将我深深吸引,顺着光望去。那是怎样的一道风景啊!一轮圆月镶嵌在山与山的交界处,宛如一尊白玉雕就的仙女,美得使人落泪,圣洁得使人下跪。整个画面给人凄清欲绝.无限空阔的特殊感觉,既使人想到“高处不胜寒”,有使人想到“空照秦淮”的种种意境。明月离我那样近,仿佛张开双臂就可以抱住它。明月,奇伟.瑰丽,大放异彩,使那些镶嵌在天空中的星星顿时失去了光彩;明月,纯洁.无瑕,把自己皎洁的光无私地献给万物。一片白纱似的云儿从月上轻轻拂过,这时的月亮,仿佛是个靓丽的少女,拿着一块青纱遮遮掩掩,时时流露出羞涩之美。我闭上双眼,感受着它所散发发浓浓诗意,不得不感叹,这真是天的创造的神奇,自然造就的魅力。

我记得曾经看过一本书叫《宇宙的孤儿》,上面有这样一段话:“每个人都是茫茫无际的宇宙里,沙砾般渺小的孤儿。因为我们都是宇宙的孤儿,因为我们都是零零散散生地到这个世上,然后零零散散地死去的.孤儿,所以我们不努力去让自己发光,就会被宇宙的黑暗吞噬,就会消失的无影无踪。”

因为孤独,所以才需要朋友,需要一个集体,陪着自己一同走下去。

但是不管哪一个班级.集体,不管关系有多好.多密切,最后都是免不了一散,都会成为过去,成为记忆。只有曾经快乐过的记忆,才是真正伴随一个人一生的伴侣-------其实,说到底,是孤独的吧。

仰望着夜空,就像压在头顶上一样的.使人窒息的黑暗。

在这个无限膨胀茫茫无际的宇宙里,地球,显得像一颗沙砾一样微不足道。这颗蓝色的“沙砾”上,有六十亿个人。我们每一个人------对地球来说,同样像一颗最渺小的沙砾一样微不足道。想到这儿,忽然觉得头上的夜空变得如此黑暗,如此无垠,如此残酷。天空中那些或明或暗的星星,它们正在努力让自己发出最耀眼的光芒,它们也不想被宇宙的黑暗所吞噬吧!

其实我也明白。

在最困难的时候,只能靠自己。

有句俗语:“求人不如求己。”我非常赞同这句话。

虽然不知道明天会有多么巨大的困难等着我们,

但是我相信在我们不断成长与探索中,

未来正一点点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我相信当拼搏的双臂收拢时,

5.运用象征手法作文 篇五

作为文学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象征是指借助某一具体事物的形象,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它的特点是利用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某种类似,使被象征物的某一内容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有的作品的艺术形象,甚至会用象征手法表现出来。

象征是一种艺术手法,它和比喻修辞手法有相似之处。正如比喻要求喻体和被喻事物之间要有某种相似的特点一样,象征也要求象征之物与被象征之物之间有某种相似的特点,从而可以让人引起由此及彼的联想。不过,比喻属于修辞范围,它可比喻抽象的事物,也可比喻具体的事物;而象征则属于艺术手法,它与构思相关,属写作构思技巧,而不只是语言加工问题。象征一般都用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或思想感情,也就是说,它是通过某一具体形象表现出一种更为深远的含意,让读者自己去意会,从而让读者获得美的享受。这是一种隐晦、含蓄而又能使读者产生体会愉悦的美感的技巧。

作为构思现代技巧之一,象征手法的作用有哪些呢?

一、主题升华。

升华主题,是写作过程中丰富和深化主旨内涵,提高主旨意义的重要一环。唐代孙樵在《与友人论文书》中说:“辞必高然后为奇,意必深然后为工。”只有主题深刻,才能揭示事物的本质,才能引导读者领略美的旨趣。象征手法就是通过相似联想,把写作内容从自然界引申到人类社会生活中来,用原先所写的那些特点来象征某种精神品质或性格,从而把主题思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如茅盾的散文《白杨礼赞》就是很好的一例。文章先极力表现白杨树“正直”、“朴质”、“倔强挺立”、“努力向上”的特点,然后通过相似联想,把对白杨树的描写赞扬引申到北方农民身上,进而用白杨树来象征我们民族的一种可贵的“精神和意志”。这样,就通过象征的手法,把对白杨树的赞美变成了对一种民族“精神和意志”的赞美,至此,主题也就升华到了一个崇高的境界。

二、含蓄现美。

象征和含蓄是分不开的。象征给予人们的启示意义,不在于形象本身,而在于形象所暗示是意义,即黑格尔所说的“象征所要使人意识到的却不是它本身那样一个具体的个别事物,而是它所暗示的普遍性的意义”。比如描写和平鸽,作者用意不在鸽子本身,而在于它所暗示的和平的意义。含蓄,富有暗示性、朦胧性和多义性,意在言外,能给读者留下广阔的联想和想象空间。

那么,在什么情况下适宜用象征手法呢?

一种情况是,生活里有些事情比较复杂而又有深刻的意义,但一时又不易讲清楚,这时不妨用象征手法。比如,陶铸的《松树的风格》,作者以松树为象征,通过它要求于人的甚少而贡献给人的很多这一特点,生动地阐明了共产主义的高尚风格。文章深入浅出,寄意深远。

还有一种情况是,由于种种原因,有些意思不便明说,于是便采用象征手法。如鲁迅的小说《药》,结尾处写到夏瑜坟上的花圈,就是作者当时不直说的内容:虽然夏瑜死了,但自有怀念他的同志会接替他把斗争继续下去。夏瑜坟上添个花圈,象征革命的力量是扼杀不了的。这是鲁迅有意识地“听将令”的结果。

由此可见,作文构思技巧中的象征能深入浅出地表达精深的意蕴,常常能收到饶有意味的审美效果。学会运用象征手法,能使你的文章意味深长。

那运用象征有哪些要求呢?

一、立意要明确。有如《白杨礼赞》、《松树的风格》等名篇一样,文章赞扬什么,或批评什么,一定要鲜明,要贯穿全文。

二、描绘要具体。只有对象征体作具体的描绘,才能使人透过“形”看到“神”,如果“形”描绘的不具体,那么所颂扬的精神和意志,就只能是抽象的开念,作者的“意”也就不能形象的表达出来。茅盾正是着力描写了白杨树的外型,从树的干、枝、叶、皮、高度等方面塑造了白杨树紧密团结力求上进的形象,并赋予人格化的内涵,才从中提炼出“倔强挺立”、“向上发展”、“不屈不挠”等性格品质,再由此联想开去,揭示主题的。

三、类比要恰当。所借之物和所咏之寓,或所借之物与所抒之情,要有紧密的内在联系,合乎情理。这就要找准类比点,展开联想。正是由于“北方的农民”、“守卫家乡的哨兵”、“华北平原上的健儿”等本体对象同样表现出了和白杨树一样的“朴实”、“坚强”、和“力求上进”、“英勇无畏”的精神,白扬树才象征了北方的抗日军民,尤其象征了“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附录:

象征手法分类解析汇总 【花木的象征意义】

花木,千姿百态,其色彩、风韵不仅给人以美感,在人们心目中还有它特定的象征意义。

1、以松柏象征坚贞。松枝傲骨峥嵘,柏树庄重肃穆,且四季长青,历严冬而不衰。《论语》赞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松与竹、梅一起,素有“岁寒三友”之称。文艺作品中,常以松柏象征坚贞不屈的英雄气概。

2、以竹象征气节。竹子挺拔秀丽,岁寒不凋,自古以来,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古人常以“玉可碎而不改其白,竹可焚而不毁其节”来比喻人的气节。

3、以梅象征坚强不屈。梅的枝干苍劲挺秀,宁折不弯,被人们用来象征刚强不屈的意志;而迎风斗雪怒放的梅花,则最先给人间透露春的气息。

4、以菊象征不畏风霜。菊花在深秋时节开放,它花期长,千姿百态,深为人们喜受。它不畏风霜的高尚品格更为人们所称道。

5、以牡丹象征富贵。牡丹花朵硕大,色泽鲜艳,它以其国色天香,雍容华贵、端妍富丽的特色,素称“花中之王”。人们视其为富贵荣华的象征。

6、以兰花象征高尚。兰花风姿素雅,花容端庄,幽香清远,历来作为高尚人格的象征。诗人屈原极爱兰花,在他不朽之作《离骚》中,多处出现咏兰的佳句。

7、以荷花象征清白。荷花花朵艳丽,清香远溢,碧叶翠盖,十分高雅。周敦颐之名篇《爱莲说》称其“出污泥而不染”,赞美荷花的高贵品格,将其视为清白、高洁的象征。

8、以折桂象征荣耀。据神话传说,月亮中有一桂花树。过去称应试及条为“蟾宫折桂”,比喻十分荣耀。福建地区的古越人还将月桂编织成“桂冠”,奉献给荣誉最高的人。

9、以桃李代表门生。人们常以“桃李满园”、“桃李满天下”来比喻某名师的门生众多。

10、以桑梓代故乡。《诗经·小雅》载:“维桑与梓,必恭敬止。”意谓家乡的桑树与梓树乃父母所栽,对它要表示尊敬。后人常以桑梓指代故乡。

11、以垂柳表示依恋。《诗经》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之句。柳与留谐音,因而古时送别友人,常折柳枝相赠,以示依恋之情。

12、以杏象征幸福。因为杏与“幸”谐音,表示“有幸”,杏与花瓶表示“祝您高中”,同时因为杏花非常美丽,常用以象征美丽的少女;杏仁则比作美女的眼睛,俗语常说“柳叶眉,杏仁眼。”

13、以桃象征长寿。桃是最常见的长寿象征,给老人祝寿便用寿桃。一些人在厅堂中常挂着一幅画有三个桃和五只蝙蝠的面,表示“三桃五福”。

14、以水仙象征来年好运。“水仙”字面意思为“水中的仙人”;由于它正好在春节(旧历年节)前后开花,又称作“年花”,因此就成为来年好运的一个合适的标志。

15、以枫叶象征鸿运。枫叶不仅至秋呈红色,有“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美丽景色,而且因为“枫”与“封”同音,故有“受封”的意思,在许多图画中,画着一头猴子栖在树上,树上有一个蜂巢(也是“封”的意思)。

【颜色的象征意义】

1、红色红色是我国文化中的基本崇尚色,它体现了中国人在精神和物质上的追求。它象征着吉祥、喜庆,如把促成他人美好婚姻的人叫“红娘”,喜庆日子要挂大红灯笼、贴红对联、红福字;男娶女嫁时贴大红“喜”字,把热闹、兴旺叫做“红火”;它也象征顺利、成功,如人的境遇很好被称为“走红”、“红极一时”,得到上司宠信的叫“红人”,分到合伙经营利润叫“分红”,给人发奖金叫“送红包”等;它还象征美丽、漂亮,如指女子盛妆为“红妆”或“红装”,把艳妆女子称为“红袖”,指女子美艳的容颜为“红颜”等。

2、白色

在中国文化中,白色与红色相反,是一个基本禁忌词,体现了中国人在物质和精神上的摈弃和厌恶。在中国古代的五方说中,西方为白虎,西方是刑天杀神,主萧杀之秋,古代常在秋季征伐不义、处死犯人。所以白色是枯竭而无血色、无生命的表现,象征死亡、凶兆。如自古以来亲人死后家属要披麻戴孝(穿白色孝服)办“白事”,要设白色灵堂,出殡时要打白幡;它也象征失败、愚蠢、无利可得,如在战争中失败的一方总是打着“白旗”表示投降,称智力低下的人为“白痴”,把出力而得不到好处或没有效果叫做“白忙”、“白费力”、“白干”等,它还象征奸邪、阴险,如“唱白脸”、“白脸”奸雄;最后,它还象征知识浅薄、没有功名,如称平民百姓为“白丁”、“白衣”、“白身”,把缺乏锻炼、阅历不深的文人称作“白面书生”等。

6.《吉姆爷》中象征手法的应用 篇六

作为20世纪最重要的英国作家之一,约瑟夫·康拉德善于运用多种现代主义手法来表现时代精神。他对象征主义手法的运用,赋予了小说深刻丰富的含义。《吉姆爷》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象征手法在小说中无处不在,运用得淋漓尽致。

象征是用“用具体的事物表现某种特殊意义”,具体到写作手法就是用具体的事物来表达另一事物或某种抽象概念和思想感情。在小说中使用了大量的象征主义手法,用具体事物或形象构成复杂的象征体系来传达或暗示他的情绪和思想。由于象征对象的复杂、多变以及内涵的不确定性,就使得他的语言在意义上也不再是单一的,而是具有模糊、暗示、多重复合的特征。通过这种整体象征与具体意象相结合的方法,康拉德给读者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增加了对小说阐释或解读的可能性。

《吉姆爷》的主人公吉姆年轻的时候是帕特纳号(Patna)的大副,是个对美好生活拥有无限憧憬的年轻人,他相信通过拼搏可以成为自己理想中描画的英雄,对自己的道德充满自信。然而他对自己道德的自负很快在现实面前触礁了,在一次出海的时候,满载乘客的轮船即将沉没,以船长为首的水手们为了生存罔顾乘客的生命拼命地去争夺仅有的救生艇逃生。吉姆开始对他们的行为很是不屑,并下定决心与乘客共患难,但是在最终决定性的时刻他没能抵挡住对死亡的恐惧,“纵身一跳”加入了其他水手行列中。这一跳带来的后果是严重的,他被吊销了航海执照。也由此背负了沉重的道德枷锁,他为了逃避舆论,逃避尘世来到远离文明的帕图桑(Patusan),融入了当地土著人的生活中。在这里他决心重新开始,并通过努力赢得了当地土著人的信任与尊敬,被尊称为“吉姆爷”。到这里似乎过往的阴霾已经消散,生活可以重新开始。但是这时候他因为自负又犯了一个失误,从而导致了他悲剧性的死亡。故事情节并不复杂,但在小说的叙述过程中作者采用了独特的象征主义手法,深化了小说的主题与内涵。

二、“吉姆爷”的象征意义

作为小说的题目及主人公的名字,康拉德赋予了他丰富的含义。吉姆(Jim)是个常见的男子名字,作为一个普通的白人水手,作者暗示吉姆只是个普通人。由此吉姆以及吉姆的经历就具有了普遍性,每个人都可能遇到吉姆曾遇到的问题,而当吉姆在朋友马洛(Marlow)和斯坦(Stein)的帮助下躲进与文明隔绝的土著人居住区帕图桑。经过种种努力获得了当地人的信仰与崇拜,并赢得了一位当地女子的爱,人人尊称他为“吉姆爷”(Lord Jim)。Lord的含义包括:一种最高级贵族封号,上帝、主人或上司别称。由此可见Lord“爷”代表着当地人民对吉姆的爱戴与尊重,甚至像一位神明一样。所以“吉姆爷”包涵了两个极端:一端是人人追求的“爷的生活”,这种生活使人们梦想权力、成功、辉煌等等;另一端是人人必须实实在在地过“吉姆生活”这种生活迫使人们面对现实、困难并做出各种选择。这两种生活既对立又统一,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人生。另一方面,尊称一个普通人吉姆为爷也包涵着讽刺,一个曾经犯下重大原则错误的人,一个有着固有性格缺陷的人成为“爷”,也暗示了吉姆的悲剧命运,最终将为这样的尊称付出生命的代价。吉姆在绝望之余,勇敢地承担了责任,自愿受罚,最终被愤怒、悲痛的首领开枪打死。选择死亡而不是再次逃避最终证明了吉姆对个人梦想以及理想的忠诚,证明了自己是个英雄,无畏而且敢于承担责任。从某种角度讲,吉姆的英雄梦终于在死亡中得到了实现。然而吉姆的死也是逃避自我的一种必然结局。因为他始终生活在幻想的世界中,妄图使现实世界适应梦想,对于自身的弱点又缺乏清醒的认识与正确的态度。所以说吉姆的死既是悲剧,又是胜利。

三、两次“纵身一跳”

除了小说的题目,文本细节中主人公吉姆的两次“纵身一跳”,也承载了丰富的象征意义。第一次“纵身一跳”是本能的一跳,当危机突现时,吉姆经历了痛苦的抉择:“他最初的反应是想大喊,唤起所有沉睡的旅客,但却被一阵强烈的绝望感控制着,无法发出声音。”长期的英雄幻想生活使他在现实的突发事件面前无能为力,令吉姆丧失行动能力的并不是对死亡迫近的恐惧,而是对突然出现的重大责任的恐惧。当危机加剧时候,他还是未能抵抗住逃生本能的驱使,跳下了轮船。这一跳宣告了他作为海员道德的丧失。这一跳也意味着吉姆彻底毁掉了深信不疑的自我完美和实现梦想的机会。吉姆并非缺乏勇气,但却缺乏在紧急情况下保持镇定与清醒的头脑并迅速做出准确决定的能力。这一跳是求生本能的驱使,象征着人性固有弱点,人在面对危机时被本能驱使往往会做出一些脱离自己控制的行为。但它却使吉姆不得不摆脱幻想,面对一个真实的自我。这一跳也直接导致了海员执照被吊销,象征着吉姆航海事业的终结,为此,他从一个地方跑到另一个地方,频繁地更换工作。而且,来自公众的舆论压力也宣告其良好的个人形象与荣誉不复存在。对于吉姆而言,失去尊严与尊重,不啻某种象征性的死亡。

如果说吉姆人生的第一次“纵身一跳”意味着错误与失败的开始,那么他迈向帕图桑王国的“第二跳”则意味着新生活的开始。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是人都会犯错。但关键在于怎样面对过往的错误。吉姆决定正视自我,挽回尊严。表面上,从栅栏上跳过去只是一个物理动作,但在吉姆却也代表了精神上的自我跨越,即摆脱过去、重获尊严。“我的第二跳是在这儿。我得助助跑,来完成这个飞跃,但还是差一点儿。”吉姆后来这样描述当时的情景。这段话具有象征意义,它暗示了吉姆之后的命运。

在这个陌生的世界里,吉姆一边与过去的错误努力抗争,一边实现着做人的价值,在那儿,他不仅认识了他的妻子钰儿(Jewel),成为深受当地土著部落首领多拉明(Doramin)信任的顾问,他的儿子戴恩·沃里斯(Dain Waris)的好友,还被人们尊称为“吉姆爷”,恢复了自信和自尊。如果说第一跳是本能的一跳,那么第二跳就是致命的一跳。由于当地土著人的信任,吉姆的自信心不断膨胀,最终又犯了致命的错误。一次,以布朗(Brown)为首的一伙海盗上岸寻衅闹事被当地土人抓起来,吉姆出于对同为白人同胞的仁慈和宽恕,为他们求情,首领放他们回去。不料他们在回船的路上背信弃义,杀死沃里斯和其他土著人。吉姆怀着满腔悲痛,来向当地首领请罪,最后死在了多拉明的枪下。这次吉姆为了对自己的错误负责,以死赎罪,最终弥补了自己道德上的缺陷。

有评论家指出吉姆本能的第一跳象征着《圣经》中的原罪。关键时刻的跳海逃生是吉姆生的选择,同时也是荣誉的丧失、职责的背离和道德的沦丧。这与亚当的堕落非常相似。跳表示一种向下的运动。Jump(跳)是fall的同义词,而fall在英语中表示“堕落”。在《创世纪》中,正是由于亚当的堕落,人类失去了生命之树和生命之水,被发落到一个陌生和冷漠的自然界之中;《启示录》结尾处人类又重新获得了它们。面对沉船吉姆求生本能的一跳,就像亚当夏娃的堕落(fall)一样,他从理想世界跌入道德堕落的黑暗深渊,开始了他漫长的“赎罪”生涯。他在经历了心灵与苦难的“炼狱”之后,最后在肉体消亡道德“复活”中获得了“新生”。就像耶稣被称为“救世主”,即“上帝选定的人”一样,吉姆受到了帕图桑人的爱戴和拥护。吉姆是当地土著人选定的领导者,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救世主”。他逃离英国来到帕图桑岛,是一种自我流放,不但是为了赎罪,也是为了重铸自己。

也有评论指出经过两次纵身一跳最终死于土著人枪下,是一种勇敢追求真实自我完成、自我实现的过程。吉姆的这种自我实现的动力并不来自于社会的传统道德观念,而是出自他个人的良心与信仰。

参考文献

[1]徐晓雯.康拉德与《吉姆爷》[J].外国文学, 1994, (2) .

[2]康拉德.吉姆老爷[M].蒲隆, 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8.

7.话剧《我系香港人》中的象征手法 篇七

《我系香港人》在语言上,国语、英文和粤语方言相混杂,形式上,融入考试竞猜、流行歌曲等娱乐文化要素,使剧作显得港味浓郁。而剧作对香港历史沧桑的形象回顾及对现状与未来的思考,借象征手法得到了独特而有效的表达。

一.辫子与领带

《我系香港人》从第二场开始,随着人物C的叙述进入戏中戏,剧作通过C的太公太婆的生活经历,揭开了香港殖民的历史。太公太婆作为渔夫渔妇因偶然的原因来到香港,成为了香港居民。与我们在许多其他文学作品中看到的类似,大清国的老百姓在主动或被动接受新的思想和生活方式之前都要被剪掉自己脑后的一根辫子。然而在这部戏中意味深长的是,“鬼佬”军官在割去渔夫那根辫子的同时,“作为补偿”,军官送给了他一条领带,而渔夫在接受领带之后,又“将领带翻到颈后,当作辫子用”。

在这场辫子与领带的较量中,渔夫为了护住这根“pigtail”曾与军官拼命:“你想割我的辫子,我还有脸吗?我跟你拼了!”辫子曾是一些中国人心中的命根子,是受之于父母的东西,割了辫子就是要了他的命。但在辫子真正失去之后,渔夫和被割掉辫子的其他人们一样,也并没有像丢了魂一样哭天喊地。当军官给他那根代表西方文化的领带的时候,渔夫也是坦然接受,并接受了军官为他在码头找到的差事。有意思的是,渔夫竟然将这条领带当作了自己的新辫子,这说明对渔夫这一类大清国子民而言,无论他们在哪里,受谁统治,生活方式有何变化,学了多少外语,但从前的伦理纲常依旧,“鬼佬”还是“鬼佬”,对“鬼佬”的态度永远都是憎恨的。这样的认知系统和意识形态对很多人来说是很难迅速改变的。只有极少数人,掌握了成功的“诀窍”——“适应环境,把握机会”,将戴在脑后的领带慢慢转到身前,装扮好自己,跻身所谓的上流社会,成为了有名誉、有地位的香港绅士。从此,一些有着中国人面孔的人,抛弃了以辫子为身份象征的中国人的名头,逐渐变为了以领带为代表的与其宗主国意识形态相同的香港人。但身份无论如何转变,都无法改变他们的血统和面孔。在英国殖民统治下,虽然这些香港人能获得个人利益和地位,但他们必须以服从殖民统治为前提。对于统治者来说,他们仍旧是异己的低等级的人,尽管他们用的是Rank Xerox的器具,穿的是Pringle或者Burberry的衣服,用着MaryQuan的化妆品,有着与英国人一样的洋名字。但只要殖民者还在香港,香港人就不能与他们站在同一个水平线上。香港在经济上贡献再大,它仍旧还是个殖民地,自己的主权不在自己手中。因为,香港人的“领带”是英国人给的,他们的权利、荣誉与地位也都是来自于英国人。请看剧中英国官员的一番话:

“They want money? Ill give them the chance to make money, as long as they never earn more than I do. Who else can help them to improve the standard of living? They want power? Ill give them the chance to gain power, as long as they remain obedient and realize that I continue to maintain control. Anyway, where can they use their power? They want fame? Ill bestow on them honours and titles as long as they never forget that the honours, the titles, the power and the money all come from me.”

事实正是如此,香港之所以能够在世界上具有如此大的影响力,有“世界金融中心”、“购物天堂”的称誉,与英国对这块弹丸之地的充分利用大有关系。正如马克思所阐述的,在殖民地受到残酷剥削和羞辱的同时也客观上带来了先进的文化和经济的繁荣。在屈辱中繁荣,是殖民地发展历史中的重要特征。在割掉辫子让人羞辱不堪后,逐渐成为本地香港人的华人戴起英国人给的领带,在为大英帝国出力办事的同时,得到了自己想要的金钱、地位和荣誉,也逐渐迎来了香港的繁荣。

二.气球与“船”

香港在二战后得到相对的社会稳定,文明政治制度相继出台,政府不干预经济的发展,香港人渐渐从边缘走向中心,为香港的建设担当起重要角色,投身各项事业。有人潜心经营,获利良多;有人利欲熏心,把属于自己的“气球”吹到极限,最终以破产告终;有人贪得无厌,把众多产业拿在手中,结果一个都没有成功;有人联合,也有人从中破坏,也有人一事无成……剧作第五场以气球做比,堪称绝妙,舞台上以肢体默剧表演的形式将以上种种经济现象予以表现,看似游戏化的场面,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众人吹起来的气球越来越多,甚至有人拿起气筒打气,但最终,气球拼凑起来形成的只是一只小艇。小艇象征着香港这种文明发达的体制,这个稳定昌盛的社会,这个繁荣富裕的发展模式。英国政府放任香港以任何形式任何方式来吹气球,谁吹得多吹得大,谁就得到褒奖。只要不打翻这条船,你就可以在经济上为所欲为。然而其他方面呢?政治、教育等方面则都是政府“全面据守的险要阵地”,对于港人来说那是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地。这让我们联想到东南亚华人在当地的处境,他们可以为当地贡献巨大的经济效益,但无论他们如何优秀,都不能受到最高等的教育。而在香港这样经济高度发达的地方,则有更滑稽的现象,这就是第七场中的“社会分层制度表”。一个人的社会等级看起来似乎是很“公平”地分出来的,但是当一个DA型的人贴着金章出来的时候,才发现原来“有钱能使鬼推磨”;当一个人能够将气球吹得又多又大的时候,不管是什么文化程度都会受到社会、尤其是政府的青睐。而当麦理浩出场的时候,身无金章,却受到一群身上有金章的人的极力奉承,原因就在“他是‘鬼佬”!金钱至上的社会中尽管腐烂与肮脏丛生,但毕竟还有阶级对流的微弱可能,而在以人种来区分等级层次的香港,对于港人来说,则有一堵永远无法跨越的围墙。他们好不容易摆脱了从前的“边缘化”的身份,走向主流社会,试图更进一步探究自己的主体位置所在,却发现,自己从来没有走出过边缘的境地,不论蓝领还是金领,他们一直都只是为“鬼佬”吹气球、“做船”的打工仔。

在毫无出路的社会分层制度下,一部分香港人只能卑躬屈膝或屈意顺从地陪着“鬼佬”玩着已知结局的游戏;而另一部分人则开始反抗,他们罢工,他们暴动,他们要争取自己应该得到的待遇和权利。在寻求自己的真正身份和地位的同时,香港人也开始寻找自己的根和源。他们找到的,是祖国母亲。但今天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资本主义和商业社会中生活的香港人如何适应这个新的体制?他们感到有些惶恐和不知所措。对于97回归,有人鼓掌称庆,有人仰天哀号,有人临渴掘井,有人未雨绸缪,有人掷笔兴叹,辞归故里,有人风云际会,夜赶科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应。因为他们有人对现有社会深恶痛绝,有人则对资本主义社会提供的一切满怀感激。但社会骤变在即,一部分人心怀恐惧,想移民出国,“逃到”加拿大、澳洲、美国等经济发达、社会稳定的地方去,然而他们的子女,作为第二代土生土长的香港人,却哪里都不要去,只想留在香港,因为他对这里才有归属感。而被逼着出国留学的孩子,“以香港人的身份”去参加International Student Evening“这个神圣的聚会”的时候,他想大声唱出能够充分代表香港、代表香港人特色的一首歌,结果,他选择不是潘迪华那首流行大街小巷的《Kowloon,HongKong》,

而是一首流传甚广的中国民歌《在那遥远的地方》,正是这样一首民歌,道出了香港人的乡土情结、故国情怀。他们的成长依旧根植于中国的文化,哪怕是在全盘西化的殖民统治之下,他们的情感依然联系着“遥远地方”的大陆,在一个国际化的聚会上,他们寻到了根。

《我系香港人》创作于香港回归之前的中英谈判之际,非常敏感地写出了对97回归的前瞻,表达了自尊自信的香港人的心声。剧本最后,角色从戏中戏走到戏外,通过参加选民登记显示出他们主体意识的增强,他们相信自己才是香港的真正主人,“港人治港”才是他们真正搭上的崭新的“船”,从此唱响他们新的《香港之歌》。

8.蜡烛运用象征手法写作文 篇八

剩下的这一小截蜡烛,让我不禁联想起了我的老师。老师不仅每天要早早到校,给我们上课,辅导我们学习,回家还得备课、批改作业。老师每天都在辛勤工作,有的放弃了做家务的时间,有的牺牲了与家人的团聚,有的推却了和朋友的约会。老师把满腔的热忱和精力都投入到同学们的身上。在老师的身上不正体现出了蜡烛这种燃烧自己,照亮他人的精神吗。

老师是学生征途中的蜡烛,也永远是学生胜利的终点,而教诲则是那永远不灭的烛光,永远温暖着学生的身体,照亮着学生的心灵。

我终于明白,为什么人们喜欢把春蚕、蜡烛、粉笔用来比喻我们的老师,那是因为他们把青春献给了我们。我们要对得起蜡烛舍弃自己的生命,为我们换来光明,我们也要学会老师的谆谆教导,努力学习,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9.用到象征手法的作文 篇九

一、引言

《麦田的守望者》是美国著名作家杰罗姆・大卫・塞林格的代表作,也是其创作生涯的顶峰之作。小说出版之后,立即引起了美国青少年的喜爱,他们认为他道出了自己的心声。人们都被这个带着鸭舌帽,满嘴脏话,却心存善良的小男孩所深深吸引,塞林格也一度成为美国战后一代的代言人。他是当代美国文学中最早出现的反英雄形象,也是最早的“垮掉的一代”的代表人物之一,在各种文学评论中主人公霍尔顿常常被看作是“愤青”的同义词。实际上,在塞林格的笔下,主人公霍尔顿有一颗敏感脆弱的心,他排斥庸俗、虚伪的世道,但现实就像被放大的苍蝇的腿毛,使他不得不去适应。他既痛恨长大,却又对现实无能为力。

虽然《麦田的守望者》问世之初备受青少年追捧,但战后的美国社会却对《麦田的守望者》褒贬不一。《纽约时报》赞其为“异乎寻常的、才华横溢的处女作”,而批评则多是书中充斥大量的道德败坏、性描写和过度使用粗鄙语言等。然而,时间是最好的试金石。时至今日,《麦田里的守望者》已然成为了美国当代文学的经典之作。文学界从小说的语言运用、霍尔顿矛盾且彷徨的心理等方面从语言学、叙事学、文化学、心理学等方面加以分析和阐述,为后来研究塞林格以及这部小说提供了新鲜的养料。笔者认为,《麦田的守望者》能够成为美国文坛深受影响力的小说,其写作技巧也是不容忽视的一方面。小说运用了大量的象征手法,本文试图从象征主义入手,对《麦田的守望者》中的象征手法和意象进行分析,以使读者更加了解小说的主题,贴近这个在“悬崖”边摇摇欲坠的心灵。

二、象征主义对主题的烘托作用

(一)对成人世界的控诉

二战后,美国受到了严重的创伤,战争的破坏性和杀伤力远远超出人们的复原能力,人们的恐惧感与日俱增。青少年也没能逃脱这个时代所带来的病痛,形成了“垮掉的一代”。然而他们并没有真的“垮掉”了,而是以重铸美国社会和文化为己任,痛斥这个虚伪且不道德的世界。

在《麦田里的守望者》之前,美国文学总是将童年理想化,孩提时代永远是快乐天真的。塞林格的这部作品,使“成长”染上了一层悲剧主义色彩。霍尔顿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但他并不认为前途如康庄大道般平坦,反而强烈地感到未来残缺不全。他对虚伪的成人世界嗤之以鼻;他孤独、彷徨、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他是二战后精神受压抑的青少年的代言人。这样看来,他嘴里总“不干净”,其实是在用不雅词语来唾骂成人世界。

在这部作品中,霍林格巧妙地构造出一片麦田和陡峭的悬崖,让霍尔顿梦想成为一个保护其他小孩以免坠入悬崖的麦田守望者,有着深刻的寓意。

事实上,《麦田的守望者》这部小说题目本身就是个象征。它第一次出现是在第16章,当一个小孩在路上边走边唱《你要是在麦田里遇到了我》时,霍尔顿羡慕不已。

在第22章霍尔顿当妹妹菲碧问他最喜欢做的事时,他再次想起了罗伯特・彭斯写的诗《你要是在麦田里遇到了我》。“不管怎样,我老师在想象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几千个几万个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16岁的霍尔顿排斥成年人的世界,他的梦想就是想要做麦田里的守望者,守护着在麦田里玩耍的小孩子不致跌入悬崖。由此,麦田的象征意义显而易见。麦田是童年的象征,是孩子们玩耍的乐园,代表了小孩子纯洁的童真世界。孩子们在麦田中玩耍,很容易被高高的麦子挡住视线,看不到边缘,在麦田里失去方向。霍尔顿认为儿童是纯洁无暇的,而成人的世界里充满了虚伪与狡诈。他的理想就是成为无邪“麦田”的守望者,在孩子们靠近悬崖边时把他们拉回来,保护他们不失足跌落悬崖。

(二)对童年纯真的向往

霍尔顿虽然离经叛道,但其实内心充满着对童年时代的不舍和向往。他看透了虚伪的成人世界,越是愤恨,就越想逃离,对纯真也就越渴望。这一点无疑也从小说的象征意象中体现出了来。

同样还是在小说的第22章中,霍尔顿想要成为麦田的守望者,“我呢,就站在那混账的悬崖边。我做的就是再那儿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它捉住……”悬崖在小说中同样也被赋予了象征含义。悬崖的一边是麦田代表的童真世界,而另一端就像霍尔顿心中的成人世界一样深不可测,充满着恐怖的气息。霍尔顿害怕那些天真无邪的孩子们失足跌落崖底,最大的心愿就是成为守望麦田的人,防止小孩子跌进虚伪欺诈成人的世界。

三、象征主义对人物塑造的作用

象征主义不但对小说主题起到了烘托作用,对人物塑造也起了重要的作用。

小说中,塞林格别具匠心地把麦田、悬崖、红色猎人帽赋予了新的含义,剖析了小说主人公霍尔顿从憎恶虚伪、追求纯真到最终屈从社会现实的心理历程,揭示二战后美国青少年一代孤寂、彷徨、痛苦的内心世界。

(一)红色的猎帽

事实上,霍尔顿的名字很大程度上与“帽子”有关――在英语中“Holden”是“Hold”的过去分词。这就意味着霍尔顿想要紧紧地握住过去,也就是他少年时的纯真。一方面,虽然霍尔顿承认戴着这顶红色帽子“显得十分粗俗”,但他仍然对它爱不释手,认为它“这么戴看上去挺美”,他不屑于传统的审美,从而避开假模假式的成人世界,这足以看出霍尔顿的反叛性格。他不时要将“鸭舌帽转到脑后”,渴望暂时躲进儿童似的的纯洁中,努力远离成人的肮脏世界,甚至变成一个称职的“麦田守望者”。另一方面,现实是残酷的,面对日益浑浊的成人世界,霍尔顿无不感受到孤寂、彷徨、痛苦。尽管努力不想成为“不纯洁”的成人,他还是无能为力地滑到了“悬崖”边,无不痛苦地接受着自己已经成为成人这个事实。此时的`霍尔顿唯有正视事实,渴求他人的认可,所以他有时又选择将“那顶鸭舌帽的鸭舌转到前面”。小说的结尾,霍尔顿看妹妹菲碧玩旋转木马时也戴着这顶猎人帽,而此时他却将帽子转到了前面。亲身体验加上妹妹的变化使他意识到:现实不可扭转,每个人都得长大,无力地抓住过去是不切实际的,唯有勇敢地面对现实,放手过去,才能更好地面对以后。

(二)电话

电话在生活中是个极其普通的东西,即使是在二战后的美国,电话对于出生于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的霍尔顿来说,也不是什么稀罕的东西。但在塞林格的巧手下,他还是赋予“电话”神秘的色彩,有着一定的象征意义。

小说中“电话”经常出现。霍尔顿常常希望能够给某个人打个电话,但每当他拿起电话时,想到每一个他能打却不可以打电话的人,就只有失望。电话本是人们用来联系、沟通感情的工具,有了电话,人们的感情得以维系。然而小说中,电话象征着霍尔顿孤独与无依,他强烈渴望与别人倾诉的心愿总是无法实现,他能逃离充满虚伪、黑暗的学校,却不能逃脱孤独。电话在刻画霍尔顿孤寂方面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小说中的电话与现实生活中的电话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塞林格用电话来反衬,使我们读者感受到了一颗痛苦、寂寞的内心。

(三)鱼和鸭子

战后的美国人生观和道德观颠覆了以往,金钱成为衡量一切万事万物的标准,人们变得唯利是图,所有这些如冷冰一样,覆盖了整个社会。人们面对这样残酷的现实,无法逃避,就像永远无法避免冬天来临一般,唯有接受,改变自己顺应堕落的社会,变得麻木不仁。他们就像中心公园里的鱼,即使天气再冷也要呆在冷冰之下,因为它们离不开赖以生存的池塘。它们有能力去适应坏天气,因为这是他们的宿命;对于战后的成人开说,他们也有能力顺应改变了的世界,因为这也是他们的宿命。由此可见,小说中的鱼象征着战后麻木不仁的美国人。

中心公园的鱼在冬天的冷冰下生存,且能找到食物。然而与鱼不同的是,鸭子对周围环境却是很敏感的,它们忍受不了冬天寒冷的气候。霍尔顿经常担心这些鸭子无法度过冷冬。霍尔顿的情形与这些鸭子很像,他生活在一个充满着尔虞我诈、自私自利的世界中,他被别人认为是不正常的,让他适应也似乎毫无可能。这时,霍尔顿就会对他自己的命运极其堪忧。显而易见,鸭子在小说中象征着脆弱的内心。

(四)具有象征意义的颜色:红色

红色是小说中出现频率最高的颜色,许多与霍尔顿有关的东西都被塞林格“染”成了红色――他最为喜爱的红色猎人帽,深爱的弟弟艾里和妹妹菲比的红色头发,简的红白相间的毛衣等等。

颜色是与其他事物联系的一个重要信号。伍蠡甫说象征是“全部声音、全部颜色、全部形式,或者是因为它们的固有的力量,或者是由于深远流长的联想,会唤起一些难以用语言说明而却优势很精确的感情”。由此看来,塞林格在小说中频繁使用红颜色,并不是一个偶然。红色在色彩学中属于暖色,它会给视网膜强烈刺激,并能对人的心理产生直接影响,让你联想到反叛,热情和危险。它象征着激烈的情感,坚持不懈地追求和强烈的欲望。这些品质在霍尔顿的身上能够充分的体现出来,他追求真理、爱和自由。在他内心深处,艾里聪明惹人喜爱,代表了真理、公正和道德,菲比纯洁善解人意,代表了孩提时的天真与纯洁,也是他丢失的童年时代的见证。同时,他们的头发都是红色的,从而也都是美好的象征。红色惹人注意,霍尔顿总爱戴着红色的猎人帽,无非是想引起他人的关注,即使堕落到了成人世界,他还是想像孩子一样,能够得到别人的重视与关心。简是小说中的另一个重要的人物,虽然她不够漂亮,但她却代表了霍尔顿心中女子的形象。在他心里,仍然依稀记得简几年前穿过的红白相间的毛衣。此时,红色是热情和活力的象征。在塞林格的笔下,简是个单纯、有活力的女孩,霍尔顿对简深深的爱恋代表了他对活力的追求。

四、结语

麦田不仅存在于儿童世界,我们大人又何不渴望一片纯真的麦田呢?在塞林格的笔下,种种象征意象如同活了一般,以一个少年童心的破碎,表达了对麦田的渴望。塞林格正是以霍尔顿的鲜血雕刻出了一个美丽的梦。

10.用到象征手法的作文 篇十

摘 要:本文通过对《一朵浮云》中主要创作技巧象征手法和精神顿悟的分析,揭露爱尔兰社会瘫痪的现状,并通过精神顿悟充分展示出20世纪上半叶都柏林人的幻灭与疏离感。这两种创作手法对人物心路历程的描述超越了传统现实主义小说的界面,使其带有浓厚的前现代主义文学色彩。

关键词:《一朵浮云》 象征 精神顿悟

詹姆斯·乔伊斯(James Joyce ,1882—1941)是爱尔兰也是西方现代主义小说主要代表作家之一。发表于1905年的《一朵浮云》是乔伊斯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中反映“成年期”的第三组小说中的第一篇。这一作者最为钟爱的短篇,较全面地体现了乔伊斯的写作特色。《一朵浮云》是一篇讨论现实生活与可能的“理想生活”之间的关系的小说。故事发生在爱尔兰首都都柏林,作者采用了“幻想——幻想破灭——顿悟”的模式,以主人公小钱德勒的地理位置为线索,描写了他从一天下午到晚上的经历与感受,表现了都柏林人的精神瘫痪、麻木不仁。本文试图通过象征和顿悟这两种艺术手法,透彻分析《一朵浮云》的深刻内涵,从而了解乔伊斯的精神实质。

一、象征手法在《一朵浮云》中的运用

象征依赖形象化的语言,用具体的形象来代表或暗示某种抽象概念和思想感情。象征手法可以实现叙述语汇的高度凝练,可以赋予平凡的、琐屑的生活素材以深厚的思想内涵。正是这样一种创作手法,使小说可以多视角地揭示人物性格特征、行为方式以及所谓“顿悟”的心路历程。乔依斯对象征的运用是多层面和立体化的,其作品中把抽象概念、主观情绪、主题思想等用具体的想象来代表或暗示,丰富了作品的层次,增强了作品的含蓄美,以有限的篇幅激起读者更为丰富的联想,暗示和启发读者走近小说的主题。

故事一开始,当小钱德勒向办公室的窗外望去,看到“晚秋夕阳的光辉洒满了草地和人行道”,“他望着这一景物,思索着人生,每当这时,他就会悲从中来。”这一描写为故事做了悲剧式的铺垫。“他感到与命运抗争是多么地徒劳啊!”到这里,读者可猜出几分,这将会是一个沉重的故事。小说的最后,“小钱德勒感到自己一脸愧色,他避开灯光躲进暗地里”,这里的黑暗预示了小钱德勒的命运:他只会生活在黑暗中,像一个幽灵,四处游荡。这些背景描写,象征性地点出了小说和《都柏林人》的主题:瘫痪、麻木、死气沉沉。正如作者本人所说:“我之所以选择都柏林为背景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因为我觉得这个城市是瘫痪的中心。”再者,文中三次出现了黄昏落日的景象。这是乔伊斯刻意营造出的凄凉氛围,字里行间流露出自然主义的悲观色彩,象征主人公最终无力摆脱生活的樊笼,只能成为一名“生活的囚徒”。

“象征”手法在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中的出现,其意义是约定俗成的,它的“能指”和“所指”之间的指代关系具有某种普遍性和确定性,一如字母“V”代表胜利,红玫瑰代表爱情,赤字代表负债。从一般意义上讲,这是一种得到普遍认同的“象征”手法,而乔伊斯在写作中的创新表现在他力图使象征意义或是歧义化。象征手法的使用使人们对《都柏林人》中的许多象征意义争论不休,有的至今还未有定论。

例如《一朵浮云》中标题的象征意义。候维瑞在《现代英国小说史》中说:“题意‘一朵浮云语出《圣经》,作为雨的前奏,对于荒芜枯竭的人生,云,哪怕是三二云絮,也象征着生活的甘霖,象征着希望与生命。”诚然,这一解释颇有道理,但《都柏林人》一书主要阐释了都柏林人精神上的瘫痪,其基调是灰色的,说一朵浮云是无力掌握自己命运的主人公的象征也能令人信服。这一现象本身说明乔依斯这一作品留下了很多的空白和空间,使其象征寓意甚为丰富,以至于难以确认其意义。

一朵浮云所呈现的多义性或可阐释性,将小说本身带入了具有巨大诠释空间的朦胧和混沌状态,其意义的确认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读者的参与。这些都带有明显的现代主义文学作品的某些特征。显然,这也是乔依斯的《一朵浮云》乃至《都柏林人》与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一个重要区别。

二、精神顿悟在《一朵浮云》中的运用

顿悟可以理解和描述为事物真谛的突现,或是世俗生活中灵光闪现的瞬间。“精神顿悟这一术语原为基督教神学术语,指上帝在人世间显灵。后被乔伊斯用于描述日常生活中世人所获得的启示……乔伊斯又把其定义为一种猝然的心领神会。”在每篇小说的结尾部分,“文中的主人公不禁豁然开朗,顿时看清了自己的窘境,并从中悟出了人生的本质”。这一觉醒时刻被乔伊斯称为“精神顿悟”,它不仅具有象征意义,而且往往构成小说的高潮。

《一朵浮云》没有动人心魄的情节。因为表现“精神麻痹”这一主题并不需要曲折复杂的情节。相反,重要的是读者对顿悟的理解。人物的每一次顿悟都展示了一种道德或精神上的瘫痪。乔伊斯并没有对顿悟进行过多的点缀或说明,而是点到为止,从容收笔,作为小说的结尾不仅恰到好处,而且寓意深刻、耐人寻味。顿悟给小说的创作增添上了一层现代主义色彩。

在《一朵浮云》中正是故友加拉赫的到来为小钱德勒拉开了逃避瘫痪和追求理想的序幕,也是小钱德勒思想之“云”形成的时候。顿悟在整个故事中出现了两次,即小钱德勒产生了两次精神顿悟。

第一次是他发现他的朋友加拉赫跟他所想象的有所不同:在未见加拉赫会面之前,他的脑海中一直在不断刻画着加拉赫作为伦敦报界杰出人物的充满魅力的一面。第二次实在当与加拉赫交谈过后,小钱德勒怀着强烈的心理不平衡回到家中看到了妻子的照片,意识到了自己的境遇。对自己窘境的深刻理解随着“孩子的哭声强烈地震动着他的鼓膜”达到了高潮,只有在这一刻,他才明白他是“生活的囚徒”!这句话也是小说的点睛之笔,所以小钱德勒的“顿悟”是他困顿后的无可奈何。

精神顿悟真实地反映了人物的意识,更多关注人物在外部世界客观对应物的刺激之下突然获得的“瞬间启示”。应该说,乔依斯的“顿悟”是一种颇具个性化色彩的表现手法,它着力表现了主人公内在的个性化心理历程。而传统现实主义作品中,虽然“生活片段”的创作手法与顿悟有相似之处,但在创作理念上却相去甚远。“生活片段”只是粗略地勾勒出某一时刻所发生的一件事,它更注重描写外部事件和景物,旨在营造某种特定的气氛,它既不对人物作详尽地描述,也不关注情节的展开及其他的必然结果。

此外,如前面所提,精神顿悟与故事情节和人物行为密切相关,通常发生在人物心理变化的关键时刻,同时代表了小说真正的高潮。它作为小说的结尾恰到好处,此后的一切都不重要,因而可被视为一个“点”。从短篇小说的叙事模式来看,小说结尾有点另类。它并未像其他现实主义文学作品那样在一段属于“尾声”的文字中告诉读者一个明朗的结局,故事的结局和小钱德勒的未来隐没在充满着象征意义的文字之中。一切不再是明白和清晰可辨的,一切都处在似有似无的朦胧和混沌之中。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一朵浮云》中,乔伊斯通过运用象征和顿悟两种主要艺术表现手法,一方面既突出体现了他的创作主题——现代都柏林人的内心感受,幽默感伤、忧郁痛楚,心理上、精神上和行动上陷于瘫痪状态的现状。另一方面象征和顿悟使其与传统和经典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之间存在着若干极为重要的差别。这两种手法对人物心理历程的描述已经越过了传统现实主义文学的界面,使其带有很浓的前现代主义文学色彩,遂使乔伊斯引领当代文坛从现实主义向现代主义的转换成为可能。

参考文献:

[1]柳合勇.论意识性象征[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

[2]Virginia Woolf.“Modern Fiction”,The Norton Anthology of English Literature[M].New York:W.W.Norton, 1986.

[3]李维屏.乔伊斯的美学思想和小说艺术[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4]朱徽.中英比较诗艺[M].重庆:四川大学出版社,1996.

11.用到象征手法的作文 篇十一

整个影片的结构由三个人,三条线索互相穿插进行,但从开篇就不具有逻辑性,情节上有很多缺失的地方,而这些缺失的地方都需要观众用情绪与思考连接起来。这不是一个传统的暴力惊悚篇,影片的主旨通过影片中蕴含的象征寓意,来引发人们的思考。

一、象征的涵义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象征的涵义是用具体的食物来表现某种特殊的意义。象征是艺术创作的基本艺术手法之一,指借助于某一具体事物的外在特征,寄寓艺术家某种深邃的思想,或表达某种富有特殊意义的事理的艺术手法。

电影语言中的象征,类似于一个设置给观众的谜语,是感性与非感性的重合。艺术家通过运用象征的手法,使得所表达的与想表述的形成一种比拟,而这种比拟通常会在观众的脑中行成一种抽象的理念,会因为观众不同而理念不同。而我要探讨的是在《老无所依》中,导演是如何运用视听语言的各种手法来表现象征的。

二、运用多种视听语言手法孕育象征

(一)用人物造型、道具来演绎象征

导演科恩兄弟从一开始就用幻灯片式的镜头,把观众带入西部的荒野,一幅幅静止的画面荒蛮、凄凉得让人发怵,紧接着是由贾维尔·巴登扮演的杀手奇古出场,其外形和杀人工具都让人不寒而栗。一张类似中东人的脸,牛眼圆睁,裹尸布般的发型,暗黑色的着装,似笑非笑,这些无不令人联想到死神。另外,死神常被描绘成披着黑色斗篷手持镰刀的形象,而三次特写镜头气瓶为杀戮提供武器来源,当奇古从警车下来,提着气瓶的时候,让人觉得奇古就是一个持着气瓶罩着裹尸布的死神。当他用气瓶杀人时,就好像圣职者以十字指于教徒的前额,象征的意味表露无疑。

一系列的造型和道具布置都不仅为以后的叙事即奇古的无故的杀戮埋下铺垫,也在无形中拓展了画面的张力,制造了紧张气氛,以至于当观众之后一看到奇古,一看到气瓶就会立马绷紧神经,由此引出悬念,到底奇古会不会杀这个无辜的人等等。这些铺垫和悬念的产生都源于成功的造型所引发的象征意义。导演为什么花这这么多镜头去描述他的形象,其隐喻之心可昭。

(二)流畅叙事———融合象征

独具匠心的镜头语言,行程简练含蓄的风格。导演所孕育的象征都不是强假定性的。整部影片没有让你觉得突兀的地方,也没有不理解的地方,以往的电影表现象征总是在缺失的前提下让观众费解,而科恩兄弟则是在观众理解的基础上缺失情节来表现状态。

这种镜头叙事也非传授式的,它需要观众思维的介入,这是吸引住观众、让其精神紧绷的一个很好的手法。很多类似题材的影片,热衷于使用闪回把各个片段串联起来,而《老无所依》没有,这又是科恩兄弟的一个高明之处,他们通过具象和情境让观众产生联想,让闪回发生在观众的脑海里,而不在银幕上。举两个例子说明,一个是血迹,一个是问路人买衣服。“血迹”这个具象最早出现在猎人追逐被射伤的鹿的时候,有一个特写。而后,在旅馆外杀手射伤猎人后,也出现了血迹的特写。先是杀手跟着血迹找猎人,在猎人占据主动的时候,还是根据血迹追踪杀手。当警察赶到凶案现场,最先注意到的就是一团血迹。这个具象让观众把三条线联系在了一起,同时也隐喻着之后出现的依据血迹追踪的场面于开篇别无二致。人与人在追逐的过程中沦落为猎人和猎物的关系———杀与被杀,捕与被捕,并且角色是互换的。

另一个向路人买衣服的场景。韦恩和奇古在受伤时都曾和几个年轻人买过衣服。这充满荒诞性的场面暗示不同角色也会陷入同一境地,使用同样的解决方法。这更加说明,影片的主旨不在于塑造一个个的人,而是描摹人的群像和普世的困境。从结果来看都印证了美国社会正在步入堕落的窘境,人们盲目追求物质而忽视了人情味和人文关怀,那是一个时代的精神沦丧。

(三)交叉蒙太奇———体现象征

本片中的剪辑干净利落,暴力与恐惧随着凌厉的剪辑和音效体现得淋漓尽致。片子里长于10秒的镜头很少,但一旦出现长镜头,一定是强调荒凉或者就是积蓄爆发前的张力,而影片中真正动手的一刻,往往是猝不及防,人死后,镜头又立即转下一个故事或者支线,绝无拖沓。

而本片中人们期待的高潮部分是用交叉蒙太奇来表现的。深夜,贝尔来到已被查封的旅馆,车灯将贝尔的影子放大在墙上,一种莫名的恐惧迅速袭来,镜头快速的切换在两个人脸上,那是屋内与屋外的对峙,画面的张力由此突显,反复的切块更加深人们的悬念,观众期待一场象征着邪恶与正义的拼杀,然而影片并没有将这种气氛的较量变为真枪实弹的血拼,因为贝尔与奇古任何一方的死亡都会破坏影片一直维持的均衡态势,要么回到歌颂个人英雄主义的西部片老路,要么成为褒奖后现代主义的昆汀作品。显然,科恩兄弟做了一次完美的折中,两人都在自己意义上得到了生存,但贝尔沮丧的选择了退休,那是一种逃避的象征,而齐古则在一次车祸后竟没有动杀念,那是一种宽恕的象征。逃避和宽恕都需要勇气,前者是绝望而后者是“觉醒”,绝望与觉醒之间,两人不约而同的否定了自我,而传统的正义与杀戮也就此被颠覆。

三、结语

另外,片中多处运用光线的明暗来渲染气氛,表现情绪。特别是在塑造人物形象上,导演在构图、灯光等用了很明显的镜头做对比或,向观众阐述导演自己要表达的寓意。在摄影机运动方面,导演也是不露痕迹的用一组组的推镜头来阐释象征。

上一篇:生产成本制造费用下一篇:一年级一班感恩主题班会活动设计方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