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办公室工作的浅谈(共12篇)
1.对办公室工作的浅谈 篇一
对中国墓地投资的浅谈
不懂你是否知道,平潭东海陵园想要告诉大家,在中国,民政部把墓地分为“公益性墓地”和“经营性墓地”,前者是为农村村民提供遗体或骨灰安葬服务的公共墓地,后者是为城镇居民提供骨灰或遗体安葬的墓地,属于第三产业。
别以为中国只有房地产热,现在“墓地产”投资风也在一些地方刮得颇猛。一些大中城市的墓地价格都高过房价,比如京广沪的豪华墓位往往高达二三十万,只有富人才能安享,近郊一米见方的公墓墓位价格也多在四五万,中小城市能过万,而且只有二十年使用权,相比房价的确是高,幸亏,多数亡故者需要的仅仅是一小块地儿,否则真就“地下居,大不易”了。
有人戏称如今中国城里人是“活不起,死不起”,这话有点夸张,可也有事实的因子。平潭东海陵园建前有在各地参观过几个墓园,知道入口处往往就有豪华的“选位大厅”,里面陈列各式墓型设计的微缩模型,明码标价,如同楼房的售楼处,还有专门的营销人员提供咨询服务,开口能胡诌几句“环山抱水、天人合一”之类的大话,还不忘提醒你墓位的价位还在涨,要买就要赶快。当然,针对要买豪华大墓位的有钱人,还有更高级别的销售经理解析“龙、脉、砂、水、向”的风水学讲究。
虽然按政府出台的规定,凡认购墓地安葬先人的必须凭死者遗体火化证明或死亡证(复印件)办理认购手续,而且墓位不得买卖,不过即使没这些证明,也能从一些墓地经营公司买到墓位——有身份证就成,而且还可以倒卖这种“活人墓”,这就滋生了小小的“炒墓”的投机市场,让经营墓地成了“暴利生意”,引得各方纷纷进入。比如,“公益性墓地”按原来规定只能安葬本村死亡居民的骨灰或遗体,可是不少村镇私下也针对城里人出售墓位,还可以开证明说某某就是本村本地人。这只是小打小闹,更合法的方式是,有公司投资开发针对城里人的经营性墓地,他们通过种种迂回手段取得合法的“公益性墓地”,然后一边投资建设一边兜售。
被过滤广告就像中国的很多行业一样,这“暴利生意”多半也是拜政府垄断所致。一方面,政府为了防止墓地占用土地,对墓葬用地控制很严,设立经营性公墓,需由建墓单位向县级民政部门提出申请,经同级人民政府审核同意后,报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批准,要墓地经营许可证、土地使用证等相关手续,这就造成了墓地的稀缺;另一方面,政府虽然早就把公墓定位为“公共设施”,可最近二十年来各地民政部门经营的所谓公墓以及火化殡仪馆的各项收费不断高涨,成了赚钱门路,至于私人企业经营的墓地自然价格更不便宜。不过,大家可放心,平潭东海陵园还是挺人性的,收费还是很合理的。
2.对办公室工作的浅谈 篇二
1 影响会计职业道德修养的因素
会计职业道德修养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会计人员的规范和职业品质的稳定性。实现这一目的, 必须首先了解影响会计人员个体职业道德的各种因素及其内在结构, 以便会计人员有针对性地加强其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影响会计职业道德修养的因素为以下几点。
1.1 一个人道德品质
道德品质是一个人整体素质的反映, 一般都会计现在其家庭生活、公共生活和职业生活中。再其职业生活中, 会计人员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将其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坚持或延伸到其职业中, 以其来处理其职业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关系和问题, 使自己的会计职业道德带有其个人的品质特征。会计人员的道德品质是其职业道德的基础, 并决定着其职业道德的性质。
1.2 社会环境
良好的社会政治经济状况, 可以为会计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生活条件, 使其心情舒畅, 安居乐业, 在较为充裕的物质生活中追求健康向上的道德情趣和精神生活, 同时、良好的社会政治经济状况, 会带来会计职业的繁荣和发展, 使从事会计职业的人们对自己的实现, 从而产生热爱本职工作献身会计事业的巨大精神力量。会计人员再实践自己的职业道德规范时, 必须会拿职业道德做比较。当环境的反应同自己的职业道德要求相一致时, 会计人员不仅可以从中加深认识, 增强对自己的职业道德的理解, 也可以从中受到鼓励和指导, 积极地去实践和道德社会对自己的职业道德的要求。因此, 良好的社会环境, 有利于人们的自身道德修养的提高, 更有利于会计人员加强会计职业道德修养。
1.3 职业活动。
在会计人员个人的职业道德形成与发展过程中, 职业活动具有直接的决定作用。会计人员选择会计职业就意味着他愿意或必须接受会计职业价值体系和职业道德规范, 并逐步在会计职业活动中认识人与人间的道德关系以及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逐步形成自己与会计职业实践密切联系的道德心理、道德观念、道德标准和道德理想, 形成与之相适应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会计人员在其职业生活自觉遵守会计职业道德, 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质, 就是一个自我完善和自我提高的过程。会计职业活动决定会计职业道德, 体现会计职业道德强化会计职业道德。
2 提高会计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
2.1 正确认识自我
认识自我, 就是作为主体对自身的认识、对自己周围环境的认识, 职业道德修养中的自我认识, 包括对自己工作能力、工作水平的认识和职业中的人际关系能力的认识。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是人们从事职业活动的先决条件, 对自己的长处、短处和优势、劣势等, 要有客观的、全面的估价, 才能由热爱本职到干好本职。采用反省法, 从自己的工作经历和切身体会中认识自己, 提高自己责任感和使命感, 努力使自己能胜任应负的责任。采用对比法, 将自己与职业范围内的同事相互比较, 努力找自己差距和不足, 促使自己更进一步。采用兼听法, 注意倾听他人对自己的评价, 正确认识自己, 提高自己。
2.2 严格要求自己
在会计职业道德修养方面, 严格要求自己是一个具有优秀职业道德品质的重要特征。会计人员应正确认识自己的工作性质, 区分职权与特权的界限。管钱管物是会计人员的职责, 但不是会计人员的特权。会计人员只有管好单位财产的义务, 没有利用单位财产物资的权力。应经常学习有关法律、法规。把握好是非的界限, 增强自己得法律意识、确保单位会计信息质量。关注正反两方面的典型, 从他们的经验, 教训中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
2.3 学会自我约束
会计人员的自我约束涵盖了学习, 生活和工作的各个方面。自省, 从内心深处对自己所作所为进行反思和检查, 为自我完善进行人格剖析, 以纯洁心灵。自律, 会计人员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行为。自控, 会计人员对待事情能以一颗平静的心, 对各种意见、方案, 进行全面比较, 正确权衡得失。自勉, 会计人员要告诫自己继续保持振奋向上是精神状态, 努力把本职工作做的更好。
2.4 培养慎独, 既是一种道德修养方法, 又是一种很高的道德境界
3.对城市小居住空间的浅谈 篇三
关键词:城市;居住空间;分析1目前城市居民生活的现状概括
对我国目前城市居民的生活现状进行调查,城市居民对其现在的生活现状的满意程度总体上保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我国目前社会的各个群体中已经产生了相对的剥夺感,制约了我国改革开放的社会承受能力。而剥夺感是指人们在主管上否定的心理感受,产生的原因是人们对自我的期望和现实生活中的差距。然而城市小居住空间作为人们在城市生活下去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本次的调查结果表明,我国目前城市社区中的居民满意度还是很高的,只是有轻微的不满,但是这制约了我国改革的社会承受力的构成。依据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理论,这种轻微的不满是个人发展所必需的,因为人的需求是在不断地提升的,人无法得到满足。在一定范围内的不满可以促进个人努力拼搏和学习,使其不断发展和促进社会进步。[1]调查显示,有极少数的城市居民对于现在的满意度很低。例如,南昌市和临川区的居民对于当前的现状有很大的不满意。个人的期望和现实的差距越大,不满意的程度就越高。而南昌市的居民对未来抱有很高的期望;临川区由于工业公司经营的不是很好,居民的收入普遍不高,甚至有下降的趋势,使其对未来没有足够的信心;马勇和黄莹在其编著的文献中就对城市居住小空间的概念和内容做了具体的划分,使人们更加地了解城市小居住空间。这些会阻碍我国改革的发展,当地发展必须高度重视。
2城市小居住空间的环境理论
适合人们居住的前提是环境、人文以及经济,这三者缺少了一个都不可以。人们居住的城市需要符合的指标是经济发展的程度、社会和谐的程度、文化底蕴的程度、生活方便快捷的程度、景观怡人的程度及公共环境安全的程度。一个城市是否适合人们居住,我们首先需要对其发展的总体经济水平和投资的环境进行评价,然后是对城市保存的历史文化遗产的数量、质量以及人文资源和发展的水平进行评价。最后是对城市所处的地理环境和城市的外貌,即城市建筑给人第一的直观建筑空间感受和环境景观的特色以及享用度和建筑的风格。也就是说有机建筑设计中的空间、环境以及建筑的风格可以直接决定一座城市的外貌和对人的吸引力,如山西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景观,吸引了很多的人去参观和投资,使其近几年来成为我国几大重要经济城市之一。当然,我们还需要考虑这座城市的基础设施的发展水平。此外,还应将城市的规模、管理水平、和谐程度以及对外来人口的包容性等包括进来。
3城市小居住空间对市民的生活有怎样的影响
在传统的社会中,人们都以一种远亲不如近邻来描述对社区共同生活的期待,但是在现代这个变迁迅速的时代中,尤其是现代文明敏感区和比较前沿的城市,居民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都和过去相差很大,给邻里关系带来了重大的挑战。原本和谐的邻里关系正处于一个疏远和平淡的阶段,而且变得越来越冷漠和淡薄,使邻里关系变得陌生化。
4如何提升城市小居住空间的生活质量
在现代的生活中,人们既需要私人生活的空间又需要一定的公共生活空间。我国目前大多数城市的新型社区中,已经对空间的私密性有了很好的保障,但是却缺乏公共空间。公共空间不仅可以增进邻里关系,而且还可以适应人们的生活娱乐和休闲活动的需求,这是很好的办法。因此,城市相关的规划部门和设计师应该对小区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建筑,通过改善空间和外部的环境,为社区居民创造合适的活动机会,增加邻里间的相互认识和人际交往机会,这些可以保证解决邻里关系陌生化困境的物质条件。根据我国城市空间的现状,在对小区进行规划和设计时,应该因地制宜地建造一些公共服务设施基础,尤其是和休闲娱乐设施和体育设施等相关的硬件设施。同时,在设计楼房建筑时也应该进行优化,以此来增强空间的融合和贯穿,增加邻里之间的交流机会,消除邻里之间的疏远和淡薄感。
5未来的发展方向
人们居住的空间从大的方面来说就是指整个城市,而从小的方面讲就是指居住的小区。人们居住的空间可以分为外部空间和内部空间。外部空间和建筑的内部空间是相互联系的,可以影响人们居住品质的高低。对城市而言,居住小区的环境和风格就是内部空间,可以影响到城市的形象。[2]因此,在对适合人们居住的城市进行建造时,应该注重居住小区的规划建设。居住的环境包涵城市这个大区域的环境和居住小区的区域环境。城市大区域环境主要体现出一座城市的外貌和文化的内涵;小区域环境主要是体现居住小区的特色和个性。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地提高,在未来的发展中,人们会提高对居住建筑的品质。未来居住空间的设计方向:(1)未来的住宅应该是以人为本的。人作为住宅的使用主体,在社会进步和文明程度提高的情况下,人们会更加注重住宅的舒适度和安全性,对小型建筑物的合理性和居住小区的规划观念以及环境景观的人性化提出了更高的需要,即在对建筑物进行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建筑物的人文性,体现对人的关怀,这就对设计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未来的住宅应该具有原生态的气息。住宅作为居住环境的一部分,会和人们所处的生态小环境产生联系。在对住宅进行设计时,要将其和周围的环境相适应,融入环境中,让居住小区成为一个生态的净地。(3)未来的住宅应该是健康绿色的,能够在社会发展中可持续发展。我们可以生存的地球仅有一个,所以我们必须保护好地球的资源和环境,而我国大力倡导创建节约型社会的目的就在于此。在设计住宅时,需要注意节约能源、节约水资源、节约地能以及节约材料,如生活用水可以用来浇树、浇花;在燃烧资源的过程中,总有一些材料没有完全的燃烧,可以应用更好的燃烧方法完全的烧尽材料。这是因为这些资源中有大部分是不可再生的。绿色的建筑和可持续发展是未来让建筑和当时所处的环境相符合,能够有效地回收循环利用周围的资源。(4)未来住宅的发展方向应该是高智能和高科技。住宅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利于提高住宅建设的质量和人们生活的水平,保证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不会给国家造成损失。现如今是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们应该更好地利用科学技术,使其服务于住宅建设是当前我们的目标和职责。智能化是未來住宅不可缺少的部分,智能化的安防系统和智能化的通讯与管理系统等,将使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方便快捷。
6结束语
居住空间和人们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它的变化可以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现状。同时也是城市发展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我们不仅要注意当前的情况,还需要依据实际的情况调整自己的尺度和标准,以此来创建合理的空间,使各种资源都带优化配置。为了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城市的相关部门和设计师应该尽量提高城市的外貌、人文环境以及自然环境,让人们生活的更加方便和舒适。参考文献:
[1] 程正方.现代管理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213.
4.离婚标准的浅谈 篇四
浅谈离婚标准
离婚是指夫妻双方依法定的条件和程序解除婚姻关系的法律行为。离婚标准就是规定配偶间解除夫妻关系,所必须具备的条件与行为方式的总称。我国的婚姻法对于离婚做了如下规定:《第三十一条》男女双方自愿离婚的,准予离婚。双方必须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婚姻登记机关查明双方确实是自愿并对子女和财产问题已有适当处理时,发给离婚证。《第三十二条 》男女一方要求离婚的,可由有关部门进行调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准予离婚:
(一)重婚或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
(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
(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的;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的;
(五)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出离婚诉讼的,应准予离婚。
“感情破裂说”的不足
从上面的法条我们可以看到我国对于离婚的一个标准那就是“感情破裂”说。但是“感情破裂”的离婚标准在现在的社会生活中有许多的问题:(1)感情破裂的离婚标准忽视了婚姻的伦理性,没有完全反映婚姻的本质属性。婚姻的 本质是什么呢?马克思主义认为,婚姻是两性 结合的社会形式。婚姻不仅具有 自然属性,更重要的在于它的社会属性。婚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它是家庭的基础。只有有了婚姻才能组成一个家庭,进而在婚姻当事人与其他 家庭成员之间形成一系列的权利义务关系。所以,只要婚姻关系存在,即使夫妻之间已无感情或感情破裂,双方也应该履行法律规定的婚姻义务。只有这种婚姻关系破裂了,才会导致相关权利义务的解除。(2)感情破裂的离婚原则超越了我国现阶段的社会状况。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提出:“男女互相爱慕是缔结婚姻的唯一动机,只有继续保持爱情的婚姻是合乎道德的。”同时又指出了“普遍实现这种爱情婚姻所需的社会条件在消灭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消灭了私有制,男女两性的社会地位完全平等,家庭职能全面社会化,从而将一起经济顾虑消除,婚姻自由才能充分、完全的实现。”而就我国目前的状况来看,我国虽然在法律上规定了男女平等,但我们应当承认在事实上还存在许多的不平等。虽然妇女地位 已有很大的提高,但从其经济收入上来看,与男人的还是相差甚远,尤其在农村,这一问题更加突出。(3)以感情为原则,范围太窄。从社会实践来看,人们在结婚的时候并不全是感情的事,它要包括很多因素在内,比如:现在的人大多都比较现实,是否要和对方结婚,有些人还要考虑一下对方的家庭条件 ;另外有的人还会考虑到学历、工作等等。然而在离婚是我们却只注重感情,只以感情是否破裂为标准,这是不科学的。婚姻中不能没有感情,而感情不是婚姻的全部。(4)结婚是以两性结合并共同生活为表现,但离婚却可能以性生活、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孩子问题、人际关系,夫妻间认识事物的差异等方面因素为原因。由于感情问题 属于精神生活范畴,加上夫妻间事物的隐蔽性及夫妻关系 的特殊性,感情破裂与否很难审查,首先,导致当事人 提供
证据困难,因为用民事诉讼证明要求证明感情 问题,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无法提供精神生活,内心感受方面感情破裂的证据,只能通过诉说生活细节来反映,而生活细节并不能直接准确地证明情感问题。其次法官对感情破裂与否也不好把握,感情是在长时间的交往中形成 的,法律将完全由当事人内心感知的感情问题,交由素昧平生的法官在几小时的庭审中做出判断,不免有强人所难 之嫌。作为审理离婚案件的法官,对感情破裂与否的认识 只能通过庭审中的察言观色,从当事人神态语句中感悟感 情好坏的信息,实际最终判决离与不离的主要依据得源于当事人的离婚态度。对离婚态度坚决的,一般会判决离 婚。所以最终离与不离全在于法官对当事人离婚态度的认识,法官可以对所谓的感情破裂作任意解释,导致判决书上同样的事实认定却产生了不同的判决结果。
离婚标准的建议
一个好的离婚标准对于构建我国的和谐社会有着积极的作用,我认为一个号的离婚标准应该有一下几个作用:
l、指引功能
婚姻就是为了“公示”,结婚是为了对外公示已经确立的婚姻关系,离婚是为了对外公示已经终止了婚姻关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国度,离婚的法定条件和效力均有所不同,而通过制度规范可以起到告知的作用,使一国之公民可以预知在何种情况下可以通过何种途径离婚,离婚后将承担何种法律后果,以及对自己及其对方和子女将产生何种影响,并以此指弓I、规范自己的行为。这是由离婚法的指引功能、评价功能、预测功能、强制功能所决定的。同时,由于离婚不仅对双方当事人的身份关系、财产关系产生一系列效力,且将对利害关系人和第三人产生影响,因而,法定的离婚程序就具有了公示性和公信力,使当事人的身份关系清晰明确。结婚程序的目的在于对外公示夫妻身份关系的确立,离婚程序的目的就在于对外公示了某一夫妻关系的解除,从而具有对外和向当事人明示了他们可以为和不得为一些行为的效力.
2、救济功能
离婚标准的规定,可以说是明确了婚姻不幸者可以获得救济的条件,当出现 或满足此情况时,婚姻不幸者可以请求离婚,从而解除婚姻不幸的痛苦。婚姻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个体之结合,无论双方结合的途径如何,都有可能发生婚后因各种原因与情形而无法共同生活的状况,离婚就是为那些已无法共同生活的配偶提供救济的途径,使他们能够从不幸的婚姻中解脱出来,重新获得婚姻的自由。即使在禁止离婚的欧洲中世纪,也为婚姻不幸者提供了婚姻无效制度、别居制度以为救济。正如中国老一辈法学家马起先生在‘中国革命与婚姻家庭》中所说;在巩固婚姻关系的前提下,实行离婚自由,它们两者之间并不矛盾,而正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因为在爱情基础上建立起来夫妻生活关系,也不会是永远不发生矛盾和永久不发生变化的。生活不断发展,客观条件在变化,主观思想感情也在交化,夫妻间的矛盾也必然不断地出现,由于有些人不会正确处理矛盾,使在夫妻共同生活中发生的矛盾恶化,假使达到无法继续维持下去的程度,就不仅使当事人处于痛苦境地,同时也会影响社会生产及子女的利益。因此,实行离婚自由,并不是破坏家庭关系,而是对婚姻不幸者的帮助。
3、维护婚姻的功能
离婚标准的规定从另一个角度分析,是限制了夫妻双方或单方草率离婚行为。因为,只有符合法律规定的离婚标准要求,才有离婚的效力,没有达到法律
规定的离婚标准,提出的离婚要求就不可能达到解除婚姻的目的。进而促使夫妻双方 慎重对待婚姻特别是离婚,从而有利于维护婚姻的稳定。在保障离婚自由的前提下维护社会最基本的单位——家庭的稳定,也是离婚法永恒的使命。现行各国的离婚法总的来说是既要确保离婚自由,又要保证当事人的离婚不是出于轻率和冲动,引导已婚者愿意为婚姻投入,践行他们在缔结婚姻时作出的一生一世、贫贱不移,终生相守的承诺。良好的离婚法的基本任务除解除婚姻纽带外还包括巩固婚姻关系,它能够并且应该确保离婚并非太容易,以引导当事人努力使婚姻成功尤其是克服暂时的困难,它也能够确保为和解提供鼓励措施,而且程序不应该成为阻碍和解的障碍。如果婚姻已无可挽回地破裂,则应该允许解除法律上的纽带,而且应该为它提供一个体面的丧礼,即在安葬时应该确保对所有的当事人(包括子女和配偶)都公平,并只引起最小的尴尬和屈辱。我国历次婚姻法的修改总的指导思想也是“即要保障离婚自由,也要防止轻率离婚。”
4、解除和确认身份关系功能
通过离婚,解除了夫妻之间的身份关系,夫妻之间原有的身份间的权利义务 关系全部解除,同时,相互扶养、共同财产,相互继承等附随的财产上的权利义 务关系也将全部消灭。因此,离婚,不仅确认夫妻间解除了身份关系,还将改变 财产关系,离婚法必然要采取相应措施以确保合理地调整夫妻间的财产利益,公平地分割财产,对此进行分割确认,使得他们自己和他们的孩子以及第三人明确 个自的财产,能够获得经济支持。离婚的同时,还将确认父母与子女问的身份关 系,并对离婚后子女的法定监护人。子女的抚养费用、给付方式及父母对子女的 探望权利作出明确规定。而以上关系的最终确定,取决于离婚的时间,什么时间 离婚,也决定了以上关系的内容。从这个角度讲,法律规定的离婚标准给予当事 离婚标准研究人和社会以预期性的衡量。使当事人、第三人或社会对此有一个明确性的认识和预见。
总而言之从现代各国婚姻立法的现状来看,把 “婚姻关系破裂”确立为离婚标准是一种趋势。如 :1970美国统一结婚离婚法,将 “婚姻无可挽回的破裂”确立为离婚标准。1969年英国离婚法修正案的表述是 “婚姻关系无可挽回的破裂”。另外,澳大利亚,前苏联及罗马尼亚 也有 此规定。将 “婚姻关系破裂”确立为离婚标准。理由如下(1)以此为标准更能反映婚姻的全貌。众所周知,夫妻关系包括精神关系、物质关系和性关系。“感情交流只是夫妻生活的内容,它 并不等于也不能代替构成婚姻关系的另外两 个方面,因此也不能囊括所有导致夫妻离异的 因素。”所以,离婚的标准不仅要考虑主观方 面的原因,还要考虑客观方面的原因,或者一方不能进行性行为而导致婚姻关系破裂的,也可判决离婚。(2)“从法律用语的科学性和严谨性来看,‘婚姻关系’是一个法律名词,婚姻关系是一 种用法律调整和确认的社会关系,应使之真正纳入法律调整和确认的范围。” 因此在离婚标 准的问题上,使用婚姻关系比使用感情破裂更 具 有科学性。(3)从婚姻的本质来看,结婚这一法律行为 使得夫妻双方建立了婚姻关系,从而夫妻之间 的权利义务关系就应受到法律的调整,而离婚 就是为了调整解除这种关系,所以判决离婚的 法定理由应以婚姻关系已破裂为前提。另外,如果在离婚标准这一环节上,我们突然采用感 情破裂的标准,那么从整个法律体系上来讲是 欠妥,是不科学的,在一部法律条文里,我们应 当保持法律用语的前后一致性。(4)从我国的司法实践来看,婚姻关系是一 种法律关系,双方的权利义务都是具体的、相 应的、离婚的法定条件更应
具有明确性和可 操作性,这样能杜绝审判人员的主观臆断,增 加执法的透明度,也可提高法院的判案效率,更好的解决当事人离婚的问题。而我们现在 采用的感情破裂的离婚标准过于抽象,感情是什么,我们具体想一想,它看不见,摸不到,可以说没有办法掌握。(5)关于离婚标准的立法模式 “新 《婚姻法 》对判决离婚的法定情形,应仅仅视为列举”那么,判断离婚的理由 到底是应该采用概括式的表述,还是采用列举 式的表述呢?笔者认为列举式表述为最佳选择,即既有列举,又有概括。这样做既概括了概括式的过于抽象的缺点,又避免了列举式难以穷尽所有理由的不足。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人民的生活水平也随之提高目前的离婚标准在如今快速发展的今天已经出现了不足。我国采用此标准也是符合国际立法的 趋势的。由前述我们已经知道,国际上已有许多国家采用了此标准。众所周知,任何一个国家的立法,它的最主要的依据是它的国情,这 一 点不容置疑。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世界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这就要求我们在立法 方面也要力争同国际接轨,一个国家能否成为 国际统一市场的一 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国的法律环境。我国逐渐采用“婚姻关系破裂”确立为离婚标准是一种趋势。我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婚姻关系破裂”将成为新的离婚标准。
参考资料:
《婚姻法第三十一条》
《婚姻法第三十二条》
《婚姻法司法解释》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北京:人民出版社
【2】《列宁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3】宋鹏丽.试论现行判决离婚的法定标准 .北大法掉信息
【4】陈苇主编.外国婚姻家庭法比较研究.群众出版杜 .2006年版 .
【5】晏生山.判决离婚标准研究—— 以美、英、德、法 四国立法为借鉴.2005
5.个人对顺丰公司运营的浅解 篇五
顺丰,一家迅速发展的国内民营快递公司,何以短短十几年在国内受到消费者的好评与信赖,以下从公司的运营去简要分析一番。
我,在公司工作近2年,从进公司到基层岗位再到基层管理,公司的基层的点点滴滴深深的触动着我。顺丰运营个人见解:业务员正常的收派件以及紧密相联的基层管理有效结合,就形成了基本的原形,这就好像人的血液。业务员出去收件和派件只是基本的工作,长期以躬身的服务和态度去对待,而赢来客户对顺丰的口碑和服务的信赖与尊重,再加上分点部管理有效的结合与实施,从后勤上全额提供业务员最基础的保障(包括物质保障和精神保障),就以形成公司的第一前线基地----顺丰分点部,紧紧说这些可能以为顺丰公司的运营太简单了,其实不以为然,营运部则是公司的心脏,掌握着公司运营的一切,通过长期有效的运营机制和从上而下的监督机制去很好的运营着分点部的日常工作与管理,实现上面方向性和任务性的有效完成。营运部的运营机制有很多,比如,分点部营运质量的核定与考核、分点部工作场所的形象和日常工作的如何有效开展。细化的来说,分点部营运质量包括:点部的服务类就是服务质量如何、点部的操作类(其中操作类指引制度中有体现)、点部的损坏类、点部的对快件的遗失概率、点部的时效类是否有效执行,包括点部巴枪达成率如何和巴枪正确使用和实施,还有的是业务员的正常收派件是否及时和有效(包括收件率如何和派件率如何、是否超时收派件),这些,紧紧涉及是分点部的营运质量,其他重要的运营机制还有很多。对于运营监督机制也有很多,如,业务员业务奖惩制度、分点部运营质量排名机制、分点部摄像与监控实施制度、分点部人员人事与岗位变更制度,等等。说到营运部,就应该说说旗下的两大部门:培训组和输单组。培训组是营运知识培训和有效的监督部门,执行着公司的各项制度,其中也包括新制度,从而为营运部有力开展和实施制度做铺垫;输单组掌握着公司实在的资源—面单,是有效运营的关键,一切的运营和开展都离不开这小小的实质的纸质—顺丰运单,通过顺丰运单不仅仅可以实现查询和了解状态功能,而且还起着监控分点部的运营质量和客户对公司的满意度如何的话题。
6.减后的浅谈事实推定待发表 篇六
内容摘要:事实推定作为一种颇具特色的司法证明方法,有其存在的诉讼价值,它在民事诉讼中所起的作用是一般证据证明所不能代替的。事实推定是司法者根据一定的经验法则,由已知的基础事实推论出与之相关的诉讼中需要证明的另一事实是否存在的方法。这一推定事实可作为认定案情的根据,允许对其进行反驳,但证明责任规则一旦根据法律要件分类说形成后,就不会转移,在事实推定中转移的只是主观上的提供证据的责任,以缓解当事人的证明困境。
关键词:事实推定举证责任反证
随着我国民事诉讼中追求“客观真实”的诉讼观念的转变以及证明责任理论引入我国立法,民事推定制度在我国也逐渐有了生存空间。实践中法官也开始用推定来解决缺乏证据支持的真伪不明的案件,这在不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前提下,对于缓解司法实践中某些特殊情形下的证明困境,提高诉讼效率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司法实践中如何运用推定这一制度来分配当事人之间的证明责任,推定的适用如何体现公平,是我们必须首先理清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诉讼中适用事实推定的必要性
事实推定又称司法上的推定或诉讼上的推定,是指法官在具体的诉讼过程中在自由心证范围内根据经验法则由某一基础事实的存在推断出作为法律要件的结论事实的存在状况。事实推定作为一种认定案件事实的证明机制,具有以下特征:首先,适用推定的前提是待证事实无法用证据证明或者证明成本过高。其次事实推定赋予法官以自由裁量权,由法官根据自己的经验法则和论理法则来做出推断。有学者指出,事实推定是法官利用已经被证明的事实即间接事实为基础,以经验法则加以认定另一事实即待证事实的情形,又称裁判上的推定。最后,事实推定影响当事人的举证活动。对推定负有利益的一方当事人改变了其证明主题,他的证明对象由结论事实转换成了基础事实,对方当事人则需要举证证明推定事实不存在。在大陆法系,与事实推定相对应的是法律推定,两者明显的区别在于法律推定是法律明文规定由基础事实推导出结论事实,法官必须适用;而事实推定则属于法官自由心证的范畴,是否适用由法官进行价值衡量与个案评价。事实推定作为一种缓减证明困境的司法证明方法,在诉讼活动中必不可少,这是由其诉讼价值所决定的。就事实推定的诉讼价值而言,综合起来,至少有以下两点:第一,有利于提高诉讼效率。由于受到时间和现有认识手段的限制,有些证据对于审理结果有重要意义,但却未能及时有效地保存下来就灭失了,或者虽有可能存在,可是要收集、查明必须付出很大代价,此时要用这些证据证明案件主要事实是不现实的,给法官裁判案件带来障碍。此时若由已被证据证明的某一基础事实去推导出待证事实,可以让法官初步准确地判断案件事实,避免诉讼陷入僵局,从而摆脱困境,达到提高诉讼效率的目的。第二,有利于当事人合理地承担举证责任。有些案件在特殊情况下,当事人可利用仅有的少量间接证据,适用事实推定,避免当事人因客观原因而招致的举证不能的败诉结果。其次,可以促使持有证据但拒绝提供的一方当事人及时向法院提交有关证据材料。②在有些案件当中,证据材料因某些原因被一方当事人掌握,而另一方碍于客观原因无法收集。适用事实推定,推断该证据对持有证据的这一方不利,可以促使其及时提交证据,尽快让事实真相大白,从而实现纠纷的迅速解决和裁判的准确公正。
综上所述,事实推定必不可少,它在民事诉讼中所起的作用是一般证据证明所不能代替的,然而由于事实推定包含太多的主观因素,且它又直接影响到双方当事人得举证负担,因此我们必须正确认识事实推定与证明责任之间的关系,确保其在司法实践中得到公正的运用。①
①
②陈荣宗,林庆苗.民事诉讼法.台北:台湾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96.齐树洁,王晖晖.证据法中的推定问题研究.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第4期.二、事实推定对证明责任的影响
在事实推定中,按照罗森贝克的法律要件分类说,对主张权利的当事人而言,权利形成规范是对其有利的实体法规范,因而应对该规范的法律要件事实负证明责任。对否认权利的相对方而言,权利妨碍规范、权利消灭规范、权利排除规范是对其有利的实体法规范,因而应对这些规范所规定的要件事实负证明责任。规范说是分配证明责任的基本学说,其分配证明责任,要把握的一个基本标准就是看该实体法规范对哪一方当事人有利,则该规范的要件事实就由该方当事人负证明责任。
(一)事实推定并未转移证明责任
在事实推定中,我们将其逻辑结构划分为三部分,即基础事实、推定事实、以及基础事实与推定事实之间的逻辑联系。对于主张适用事实推定的一方当事人而言,推定事实是对其有利的法律要件事实,所以其应对推定事实负证明责任,这种责任一旦固定下来就不会发生转移。但在具体诉讼中,让推定方直接提供证据证明该要件事实极其困难,为了缓解其这种举证困境,允许其通过证明基础事实来推导出推定事实。即当事人必须对基础事实提供证据来证明, 使法官对基础事实的真实性形成高度盖然性的心证,然后借助于日常生活经验法则相信推定事实存在的可能性大于不存在的可能性。即便因基础事实被确认而使推定事实处于假定的存在状态,证明责任亦并未就此而转移至对方当事人。这是因为,事实推定尽管是根据常态联系作出的,但事物必然联系中的偶然性使得其内容上具有不完全性和不确定性,如果事实推定能够导致举证责任的转移,使本负有举证责任的一方当事人在举证不能或举证尚不充分的条件下获得胜诉,而让对方当事人对于其不利的推定事实负证明责任,这不仅违背了法律要件分类说的基本理论,而且也不符合法的公平这一价值目标。所以在整个诉讼过程中,对推定负有利益的一方当事人始终对推定事实的存在负有证明责任,他仍有义务首先用证据证明推定事实,只有在直接证明确有困难的情况下,才可以转变证明途径,即通过事实推定法来证明推定事实。
(二)对方当事人提供反证
由于在事实推定中,对于推定事实的证明责任不会转移,始终由主张者来负担。因此对于对方当事人来说,为了防止败诉,必然要提供反证进行反驳,以动摇法官的心证,这就导致主观的提供证据的责任的转移。
法官以事实推定来认定待证事实,其心证的形成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首先,法官对作为推定基础的基础事实形成确信,然后,以此为前提,运用自由心证及经验法则推论出待证事实的真实性。对方当事人为反驳事实推定,可在事实推定过程中,在法官心证形成的两个阶段,行使三种攻击手段:其一,举证反驳基础事实,以阻止法官对基础事实形成高度盖然性的心证,这时对方只要提出反证,使基础事实陷于真伪不明,其结果便导致法官不能适用经验法则,因而无法进行事实推定。不过这是比较困难的,因为基础事实已被主张推定的一方用确实充分的证据证明其存在。其二,举证推翻推理过程。由于事实推定是根据事物之间的常态联系作出的推论,然而常态之外也有非常态,所以借助非常态来否定法官的经验法则,使得法官不能根据一般的经验法则对该案件的待证事实进行事实上的认定。其三,直接提出证据证明推定事实的不存在。只要受不利推定的一方当事人提出相反的证据,使法官对推定事实的心证发生动摇,该推定事实就已经被推翻而不能得以确认。
从上述事实推定的运行过程我们可以看出,主张推定事实效力的一方当事人始终对推定事实的真实性负有证明责任。然而在诉讼开始阶段,他要举证证明基础事实的存在,一旦得到证明,对方为防止败诉,必然要提出证据反驳这种推定以阻止法官对推定事实的确信,此时主张推定方又需就推定事实的存在进行举证。所以在整个过程中客观证明责任并未转移,但主观的举证责任却在双方当事人之间来回移动。
三、事实推定的规制
事实推定是根据经验法则,作出的一种合理假定,有时会带有或然性的成分,且它是法官自由心证之产物,不免会与案件真相不符合。因此司法实践中运用事实推定时,应当对其进行合理规制。
首先,严格限制适用事实推定的条件。只有当当事人直接用证据证明某一事实确有困难,且该事实为
2法律要件事实,对案件的审理结果有着重要影响,直接关系诉讼的成败,在这种前提下,方可主张适用事实推定。适用事实推定时,基础事实必须是用直接证据证明了的事实。另外推定的依据是经验法则,该法则为任何一个合理的人都会相信。
其次,给与对方当事人以充分的反驳机会。在程序正义日渐受到重视的今天,当事人在诉讼中的程序参与权也得到了保障。在诉讼过程中,当事人仅仅参加了诉讼还是不够的,还要求他的诉讼活动具有充分的实质性内容。诉讼在制度上以两方当事者的对抗性辩论作为基本结构,双方以对等力量展开积极的攻击防御构成程序的实质性内容。但是现实中,双方的力量总是存在差距,尤其是财力的不同,在这样的场合,法官应当行使“释明权”来帮助较弱一方当事者提出主张和证据。①在适用事实推定中,应当充分保障受推定不利一方当事人的程序参与权。
最后,法官心证公开。事实推定是法官的自由裁量行为,必然和法官个人的法学理论、个人修养等相联系。法官的自由裁量度越透明,所作判决就越能为公众所信服。进行事实推定过程中,需要一支高素质的法官将其推理过程向双方当事人公开,以便当事人及时提出反证。同时在判决书中增强说理性,法官应结合个案的具体事实进行充分的论证,要针对当事人的推定请求和反驳论点,详细的论述其思考和推理过程,以及在涉及价值判断或利益权衡的过程中如何进行取舍,最后提出肯定或者否定的理由。另外,要实行判决书公开制度,判决书的公开将会给法官以压力,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是一种动力,法官在判案时会慎用推定且严密推理,得出可靠的结论。
结语
由于通过事实推定认定案件事实只是符合盖然性占优势标准,而且“这种盖然性的大小也与案情的复杂程度、法官素质、据以作为基础事实(或称已知事实)的真实可靠程度,以及特定事物之间包涵在常态联系内部的必然性与偶然性之间相互依存关系的稳定程度不无关系”②。因此推定本身不可避免地存在局限性,除了应尽量给予因推定的适用而遭受不利后果的当事人以反驳的机会以外,更重要的是必须将其规范化、规则化。
参考文献
著作类:
(1)马爱萍主编:《民事诉讼法》,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2)[德]莱奥•罗森贝克著:《证明责任论》,庄敬华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
(3)刘善春、毕玉谦、郑旭著:《诉讼证据规则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
(4)张卫平:《民事诉讼:关键词展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常怡主编:《民事诉讼法学》,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
(6)李浩:《民事证明责任研究》,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论文类:
(1)王雄飞:《论事实推定和法律推定》,载《河北法学》2008年第6期
(2)裴苍龄:《再论推定》,载《法学研究》2006年第3期
(3)张永泉:《推定与举证责任比较研究》,载陈光中主编:《诉讼法理论与实践》,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李文庆:《我国民事诉讼推定制度的建构》,载《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5)张芳芳:《论民事证据制度中的事实推定》,载《学术研究》2003年第10期
(6)胡恋梅:《民事推定与证明责任之关系研究》,载《长沙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①
7.对农村信用社管理模式的浅谈 篇七
【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 管理模式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特别是面对金融业全方位对外开放的现实,农村信用社怎样适应金融全球一体化趋势,确立自己今后的发展方向,怎样确立自己在金融业中的位置,再一次成为中国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的焦点问题。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农村信用社目前的经营管理模式,虽然在现阶段表现出一定的市场适应性,但仍存在一定的弊端和不足,与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不相适应,要想在未来的竞争中站稳脚跟、加快发展,必须对现行管理模式进行改革。
1.现行管理模式的效果
1.1信贷资产方面。一是加强了市场调查,积极寻求新的信贷增长点,对市场发展前景好、效益好的企业、项目和产品积极有效投入。落实了贷款"三查"制度,增强了贷款管理的及时性,减少了贷款管理的盲目性;二是把不良贷款清收工作作为了重点工作,强化了责任管理。同时,加强了信用村镇建设和信用户评定工作,优化了信用环境,坚持服务“三农”的宗旨,大力发放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逐步提高了信贷资产质量;三是实行了贷款清收与发放责任制。落实清收不良贷款责任制,实行不良贷款的清收与个人利益挂钩,激发了职工的工作热情。同时,落实贷款质量责任追究与奖励制度,杜绝了随意发放贷款的行为。
1.2负债管理方面。争取到了一些低成本负债,如争取财政性存款、争取央行支农再贷款等,负债结构得到了调整。
1.3信贷内控和机制方面。制定完善了信贷管理制度,建立了科学的考核机制,将制度落实到每个岗位、每个环节、每项操作中,切实提高了内部管理水平。
2.现行模式存在不足
2.1经营意识不强,发展能力薄弱。长期以来,由于受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和地方政府的行政干预的制约,加上近些年来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带来的债权逃废现象频发,导致信贷资产质量较差,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不足。反映在当前的信用社经营管理上,经营意识不强,发展能力薄弱。一方面,少数信用社职工“主人翁”意识淡漠,只注重个人得失,而不关心信用社的发展,工作责任心、紧迫感和危机感欠缺。另一方面,部分职工未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缺乏营销意识和竞争意识。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基层网点的撤并,使其竞争意识更加淡化,甚至盲目乐观,信贷投入和存款组织程度远远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制约了农村信用社的发展。
2.2信贷产品单一。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号角的吹响,加快发展“三农”的呼声再次高涨,与此相适应,农村客户金融需求也随之发生变化,以存、贷款业务为主体的单一业务品种,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客户快捷化、多样化的服务需求。中间业务、消费信贷等新兴业务尚处于起步阶段,缺乏竞争能力。
2.3服务功能不全,电子业务落后。在农村金融市场,农村信用社曾经“一家独大”,但如今的市场占有率却有所下降,其原因是邮政储蓄银行和农业银行加快了农村金融市场的培育。相比之下,农村信用社不仅新产品开发能力薄弱、经营管理粗放,而且服务功能不全,电子化业务落后,制约了其进一步发展的潜力。
3.改革管理模式的建议
贷款业务是信用社的主打业务,是主要盈利来源的核心业务,更是风险集中的业务,这就要求信贷业务人员素质高、品行正。因此在人力资源配备上要给予倾斜,确保一定的数量和较高的素质。对信贷业务人员实行等级管理,不同等级办理不同档次的贷款。必须强化信贷业务的培训,使信贷人员全面掌握农村信用社信贷特点、风险要点和具体操作流程,并能严格执行。
对基层信用社经营风险管控要实行有限授权授信下的责权利挂钩办法,落实风险责任。在权限內的贷款按贷款操作流程操作,实行“包放、包收、包效益”,效益好坏以及风险大小直接与个人绩效挂钩,如出现不能按期收贷或收息,个人绩效要相应扣减,出现逾期应以工资抵扣,出现坏账就下岗收贷,出现严重风险应给予行政和经济处分等。同时,针对性地引进商业保险防范信贷风险。小额贷款项目涉及到的贷款人和投资的项目都存在较大的风险,如果要求贷款人或贷款项目进行投保,可以有效防范因发生意外伤亡和自然灾害带来的风险损失。
建立科学完善的激励约束机制。激励约束机制的中心要求是客户经理的个人收入、职务升降完全与业务量、贷款质量、贷款效益、贷款风险和客户评价挂钩,实行上不封顶,下不保底。一是权力与责任挂钩。建立经营主管人员责任追究制和风险保证金制度,在经营权限、用人权、奖惩权等方面赋予基层信用社与业务规模和责任相对等的权力。二是收入与绩效挂钩。结合辖内实际按发展与质量、客户与市场、管理与流程、组织与创新四大板块的要求,选择或增加指标,对员工业绩进行评价和奖惩。三是费用与业务挂钩。根据各基层信用社业务量的大小,保证其业务发展费用需要,合理制定业务拓展费用与业务量、信贷质量紧密相联的费用分配和考核计划,调动基层社拓展业务的积极性。四是考核与案件挂钩。凡是在业务经营中发生案件的,对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在考核评价时实行“一票否决”制,并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处罚,同时与绩效工资挂钩,杜绝各类案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中国农村金融》.
[2]《中华合作时报 》.
[3]《辽宁农村合作金融》.
8.提高初中美术有效性教学的浅谈 篇八
新课改带来了全新的教学理念,对于美术课而言,如何把新的教学理念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来,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那么应该如何实施初中美术的有效教学呢?以下是本人针对如何提高初中美术有效性教学的几点认识:
一、当前美术课堂教学存在的普遍问题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美术课程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同时在美术教学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和困惑,主要表现在:1)为了追求“人文性”目标,有些教师就偏离了美术课自身的特点。
2)三维目标该如何设计?三维目标写进教案但教学效果为何并不明显也是一个突出的问题。3)教学活动生动活泼了、多媒体技术丰富多样了,但美术或教育内涵却变得有些淡薄了。4)课堂教学评价已成为常规,为何却往往流于形式,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发挥评价的作用呢。5)到底什么是好课、优质课(有效教学)的标准是什么?教师该如何打造自己的优质课呢?以上种种突显出来的问题都值得我们深思。
二、如何提高初中美术的有效性教学
(一)创新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以前总是有一些人认为美术课就是教师把范画往黑板一挂,让学生临摹就行了。于是有些人把美术课称为“图画课”。当然我们不可否认是有这么一些教师这么做,但我们不难想象长久这样下去,呆板的教学方法怎能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呢?与之相对比,美国学生学习美术,老师往往不设样板,不立模式,让学生在现实生活到内心想象的过程中自由地“构图”。其目的就是引导学生用“心”参与,真实地表现自我修改。使青少年学生的猎奇心理和自我表现心理得到满足,学习美术的兴趣就会很高。因此教师在教学内容上采取生动的教学方法(如用多媒体,开设手工制作。),使教学活动保持新颖性,从而持续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学习与教学环境的有效设计。
9.对办公室工作的浅谈 篇九
摘要:我国目前正处于总体小康想全面小康过度的阶段,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这是发展的关键时期,是改革攻坚阶段,我国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因此,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任务是非常必要的。无论是在经济、政治、文化、还是社会等各领域内的改革,都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和原则,总揽全局,使所做的一切,都能为社会的进步国家变强大做出贡献。关键字:现状,改革,发展,稳定
首先要弄清“改革、发展、稳定”是什么。发展是硬道理,是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改革的目的,是稳定的可靠保证。改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那个的强大动力,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它的决定性作用不仅仅在于解决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些重大问题,推进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还要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打下坚实的基础。稳定代表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综合实力、政治文明和民主法制的水平,是改革,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是发展的重要要求。实现稳定的根本途径在于提高综合国力,在于提高全社会的民主法制程度。感性地认识三者的关系如图: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最早是江泽民总书记在十四届五中全会闭幕式的讲话中提出来的。到今天,可以说关于“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改革是发展的动力”、“稳定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这样一些概念,已经是人尽皆知的“大道理”了。
其次,在明确了这三者的关系后,我们应该如何做呢?先看个案例:
最近以来,在老百姓的维权活动中,可以看到一个现象的出现,就是这个维权活动有走向激进的发展趋势。暴力维权的事件的不断出现,极端事件也时有产生。值得关注的是,一些
知识分子也出现了激进的发展趋向。一些人甚至讲出了“改良已经失败、革命难以避免”这样错误的激进话语。照现状,中国的经济水平已经达到了人均4000美元左右,在实践上,中国进入了政治转型期。但是从各个方面来看,不稳定的趋势还是存在的。
从这个时下的小案例看出,改革、发展与稳定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相互统一的。稳定是前提,是发展和改革的必备政治社会条件。没有稳定,就根本谈不上什么发展和改革,试想一个充满暴力,动荡不安,兵荒马乱的国家,人民会有心思去大力搞发展,搞革命吗?从中国的情况来看,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问题比如下岗失业、贫富差距、城乡差距、环境污染、公共政策危机等越来越严重,公众的权利不断受到侵犯。弱势群体的不满在增加,这些问题往往难以得到解决,这就导致了一些地方社会的不稳定。同时也显现出了改革中的纰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社会的发展。
因此,我们要进一步确立为发展而改革,以发展统领改革的思想。中国的现实和所处的国际环境不允许我们停下发展搞改革,放弃发展就是放弃改革、放弃稳定。因此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只要有利于发展,都可以利用、试验、尝试,允许存在。但是要防止演变为今后改革和发展的障碍。
另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必须实现两个带有全局性的根本改变,解决好涉及长远性、全局性的两大课题,即: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体制想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想集约型的转变,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就必须继续深化改革。对于现在还看不明白,甚至整体还无法全面推开的改革,要充分尊重群众的改革首创精神,鼓励基层大胆试验。同时,在稳定的状态下,会更加有利于解决社会中的各个问题,会促进社会的发展,是改革成效更加卓越。要在改革的过程中不断创新,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这样才能有效的把改革发展与稳定辩证的结合起来。
10.对办公室工作的浅谈 篇十
关键词 工作流技术 办公自动化 应用 发展
一、工作流技术的概述及其发展
工作流(Workflow)乃是信息技术研究领域中一个新的研究热点,其是针对平常办公活动中固有程序而提出的一个新的概念,其概念源自自动化办公范畴与生产部门,主要指的是企业业务流程中活动以及活动之间变化的一个过程,表现在具有协同办公性质的工作当中,对信息、文档文本或者任务按照相关程序进行传递、操作。概括起来说就是一种对工作进行合理衔接、处理的工作流程。
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IBM、FileNet等公司开始着力研究发展工作流技术,他们将文档、图像扫描以及结构化路由和实例跟踪等功能进行合理的结合,并针对不同的业务开发相应的业务处理软件,这便形成了工作流管理系统,是办公工作流的一个新的突破,但由于当时计算机技术发展的还不够成熟,此系统也仅仅是用来处理简单的日常工作。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工作流技术的标准化组织工作流管理联盟诞生,这标志着工作流在计算机应用研究领域中获得了自己的一席之地,于此同时更多的新的技术被整合进来,数据库、E-mail、文件系统等等都被采纳进工作流管理系统当中,这使得工作流技术成为提高企业业务处理效率、简化信息环境和实现业务流程自动化的首选的必要工具。随后开发人员又将各种不断推出的相关新技术与其进行结合,如此更能满足不同企业、部门的不同工作需求。
二、工作流技术在办公自动化中的应用
(一)工作流技术应用。
实现内部文件的传递与信息共享,并对办公过程当中某个业务环节进行独立操作,且能将办公过程中的所有环节有效的链接起来,使得一个业务环节被处理之后自动的转入到下一个业务环节当中继续进行操作,是办公自动化的主要目的,而这也是工作流技术可以解决的基本问题。
规则(Rules)、路由(Router)以及任务(Roles)是工作流技术应当遵循的原则,根据这三者英文名称的开头字母我们一般也称其为工作流技术中的3R原则。
规则:包括流向控制条件和异常处理情况,对信息的路由和路由隶属进行定义。
路由:对对象和其传递时所要经历的路劲进行定义。
任务:对工作流面向的某种事物、状态或某一工作组的具体操作进行定义。
在办公自动化系统中,工作流技术需要根据不同的事务例如编辑、查询、不同工作组之间的协同等等,来进行与之相对的响应,任何变化、操作均要以3R为基本原则来进行约束,如此方能建立起以处理事务为目的的工作流,从而实现对动态信息的组织和管理。
(二)工作流系统的应用。
工作流管理系统(Workflow Management System即:WFMS),其系统的核心就是工作流技术,工作流管理系统在办公自动化系统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应用作用,它可以任意的在不同的工作流引擎上运行,这些引擎对工作过程进行定义,与工作流的参与者(人与软件)进行相互作用,工作流管理系统是一种实现工作任务进程间协调以及协作处理的软件系统,它是应用于分布式环境之中的。在办公自动化系统当中,工作流管理系统以其自身独特的结构体系来完成业务流程所要实现的自动化目的。其结构体系如图1所示。
办公自动化的关键在于对工作流的设计,工作流可对工作进行一系列的优化,其直接影响着工作流程的可靠性、准确性以及自动化效率。其主要作用表现在以下几点:
1.有效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缩短工作处理周期。
2.有效的对传统工作方式中因随意而造成的业务流程混乱以及人为因素造成的原则性错误进行避免,充分提高工作质量。
3.有效的增强了业务更环节的处理、协作能力,从而使得业务运作更为流畅,可以显著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4.有效的为业务流程重组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分析手段。
工作流技术现在已经成为企业办公自动化管理中的一项关键技术,其为企业之经营过程提供了一个从管理到运行、分析的完整框架,因而有效的提高企业的业务处理能力以及经济效益,但从目前实际应用来看,工作流的能力还远远未达到人们所期望的水准,仍需要工作流研究人员不断的努力、研制,相信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各种相关高新技术的开发与涌现,工作流必将获得比现今更为辉煌的成果。
参考文献:
[1]赵文东.基于PDM的工作流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武汉理工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2009,(12).
[2]宋洪英.工作流技术在第三方物流企业信息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华北电力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2008,(2).
[3]张琪.工作流技术在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应用[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12).
[4]刘志明.基于工作流技术的项目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J].湖南大学:教育技术学,2009,(1).
11.浅谈如何做好办公室工作 篇十一
办公室作为学校的综合协调部门,是承上启下、联系内外的枢纽。办公室工
作也是学校管理工作的方面之一,那么如何做好办公室工作呢?我个人觉得应从以下几方面予以探讨。
一、加强学习,提升个人素质
办公室人员应在内强素质、外塑形象上下功夫,在统筹兼顾、会弹钢琴上做文章,在创新服务、提升效率上求实效,落脚点是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着力点是提高个人素质。
(一)锤炼“四种”素质
一要发扬忘我工作的作风。办公室工作千头万绪,纷纭复杂,付出超量劳动是做好工作的主要保障。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做好办公室工作的精神基础和思想基础,严谨的工作作风是做好办公室工作的基本要求和根本保证。要加强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精通业务技能,做到爱岗敬业,埋头苦干,无私奉献,不计名利,不计个人得失,甘当无名英雄。
二要发扬求真务实的作风。坚持说实话、办实事,扎扎实实做事,诚诚恳恳做人,说话朴实、作风扎实、办事老实,不搞花架子,不做表面文章,凭真抓实干,求真功实绩。
三要发扬一丝不苟的作风。文秘工作要经得起推敲,事务性工作要经得起检验,临时性任务要经得起端详。坚持把每一项工作作为精品来打造,做到含糊的数据不使用,劣质的材料不出门。
四要发扬雷厉风行的作风。办公室工作人员必须牢固树立时间观念、效率观念,增强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做到当日事当日毕,急事急办,特事特办,有些事情可以缓办的缓办,有些事情可以暂时搁置不办的,先搁置,保证突出重点,把重点任务落实好,把重点要办的事办好,及时完成领导交办的工作。
二、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品质。
办公室工作既是为学校的领导服务,也是为各部门及全体师生服务的。办公室工作繁杂,小到收发报刊杂志、接待来访,大到起草文件、参与校务,其根本任务就是服务。只有把工作做到细处,时刻牢记服务意识,强化服务意识,才能将工作做得更好。除此之外,还要提高协作能力,工作头绪繁多,做好与各部门的写,互助友爱、加强配合、合作共事,才能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才能有效提升工作效率,更好地发挥出为领导服务、为基层服务的功能,才能提升办公室工作的高效性。
(一)主动接受“四种”考验
一是受得了委屈。主要是强化个人修养,提升思想成熟度。
二是经得起诱惑。摆正位置,俭德勤政,自觉修剪欲望,主动抵制诱惑,当好“服务员”。
三是耐得住寂寞。要尽心,心要静,在忙碌中体验快乐。
四是守得住秘密。树立保密意识,提升保密能力,增强保密敏感性,将保密工作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
(二)着力塑造“两种”形象
一树“老黄牛”形象。一是敬业。办公室人员必须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有高度的敬业精神,有踏踏实实的工作态度,干一行、钻一行、爱一行。二是实干。既要抬头看路,盯准目标方向,又要低头实干,靠实干取得政绩,靠实干赢得领导和同志的信任,靠实干树立良好的形象。三是诚信。要以诚信为本,操守自重,一诺千金,不说空话。四是奉献。以苦为荣,安贫乐道,真正耐得住清贫,抵得住诱惑,守得住防线。
二树“勤务员”形象。无论是想问题、办事情,还是出主意、搞协调,都要自觉做到脑勤、腿勤、口勤、手勤。脑勤,就是要多动脑,多思考,一些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和重点工作,经常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腿勤,就是对负责的每一项工作要认真抓,多跑腿,加快工作节奏,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工作落实。口勤,就是对牵涉到教师个人的人事、职称晋升等方面的问题,做好解释和说明,不厌其烦;平时工作向领导多请示、多汇报,争取支持;与同志多交流、多谈心,加强沟通。手勤,既要多办事,勤办事,会办事,又要多写多练,不断提高文字表达能力,提高以文辅政水平。
三、学会统筹安排,提高工作效率。
办公室是一个综合部门,工作琐碎繁杂,有时大事小事或临时事、紧迫性的任务会接踵而至,千头万绪,处理不好就会陷入无休止的忙乱之中所以,所以必须善于从纷繁复杂的事务中找到科学快速的处理办法。一要努力做到超前谋划。要把研究文件精神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学会理性地分析和把握事情的脉络,提高政治敏锐性;要准确掌握信息,做到心中有数;要准确领会和把握领导意图,判断事情的轻重缓急,预测事情发展中可能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并提前制定计划性解决方案,做到心中有底;要认真做好各项基础工作,并详细列出所有例行工作的时间表,提前动手,做到心中有谱,以便突出重点,落实重点,忙而不乱。二要掌握删繁就简的艺术。要遵循目标原则,多问自己在忙些什么,把与目标无关的事情抛开;要把形成特色作为工作的重点,围绕突出特色开展工作,把工作干出成效、干出特色;要大胆地借鉴先进的工作经验,为我所用。借鉴的过程就是一次思想交流的过程,可以有效地促进认识的深化和飞跃,从而使我们对工作目标、任务和要求的认识更加明确,有利于得心应手地开展工作。三是及时做好分工负责。做好分工负责,不是转移责任,也不是推诿,而是为了更好更快地完成任务,将工作落实到相关的部门和责任人身上。这样既能防止工作积压,也便于自己集中精力处理职责范围内的其他事务。
四、办公室工作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一要处理好主动和被动的关系。办公室工作有很大的被动性,这由办公室的工作特点所决定。但也不是完全处于被动的地位,关键要妥善处理好主动和被动的关系,在随意中把握有序。一是通过超前介入把握主动。在掌握常规工作周期性、季节性的基础上,及时领会上级精神,预见并超前开展有关工作,在时间及思路上把握主动权。在全面掌握本部门的基础上,准确领会主要领导思想意图,想领导之所想,想领导之未想,从浅层次的被动服务向深层次的主动服务转变,紧扣领导的思路、想法、指示等加以完善和细化。二是要通过规范化变被动为主动。主动向领导汇报工作的长计划、短安排,同时加强与上级有关部门的对接联系,增强主动工作的准确度。三是要注意总结办公室工作的规律性。办公室工作虽然头绪多,但只要善于总结,还是有规律可循。具体工作中,要按照工作性质分类应对,集中力量突破个性问题,整合力量解决共性问题。
二要处理好服从与盲从的关系。服从是无条件地执行,不找任何借口,快速认真地依从上级指令完成任务。盲从是对上级的指示、决定,在不理解其意图的情况下一味附和、一概听从、一律执行的盲目行为。办公室人员必须学会服从不盲从。一是不一味顺从。对领导的指令,必须认真贯彻执行。但在原则问题上发现问题时,一定要想方设法及时向领导坦诚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杜绝明知不对而有错不纠。二是不当面顶撞。对不合理的决策首先表示接受和服从,寻找机会另行汇报、沟通和交流。
12.《中药学》教学方法的浅谈 篇十二
简要介绍了<中药学>教学方面的一些方法,即:①善用比较法进行教学;②利用现代多媒体丰富和充实教学内容:③结合临床实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应用能力;④加强实验课程的开展,强化学生对中药的认识等,并认为通过多种方曲结合可以有效地提高<中药学>的教学质量.
作 者:于涛 张磊 付雪松 作者单位:于涛,张磊(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510120)
付雪松(广州医学院从化学院,510925)
【对办公室工作的浅谈】推荐阅读:
浅谈办公室接待工作技巧09-16
浅谈如何做好办公室接待工作07-16
浅谈如何做好政府办公室工作wqy08-20
浅谈企业办公室设计09-11
对纪检监察机关合署办公体制下如何发挥10-14
办公室秘书工作计划1与2018年办公室行政工作计划07-04
办公室工作要求07-08
办公室工作考核11-24
办公室工作与管理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