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十一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纲要

2024-09-30

湖北省“十一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纲要(精选8篇)

1.湖北省“十一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纲要 篇一

《中国旅游业“十五”人才规划纲要》

发布时间:[2008-5-7] 阅读次数:[120]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旅游局:

为贯彻落实《中国旅游业发展“十五”计划和2015年、2020年远景目标纲要》和中央实施人才战略的要求,大力开发旅游人才资源,全面加强旅游队伍建设,为实现世界旅游强国的宏伟目标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现将我局制定的《中国旅游业“十五”人才规划纲要》下发你们,请贯彻落实。附:《中国旅游业“十五”人才规划纲要》

主题词:旅游 人才 规划 通知

抄送:中组部、人事部、国家经贸委;各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旅游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旅游局;苏州市、桂林市、黄山市旅游局

中国旅游业“十五”人才规划纲要

新世纪的第一个五年,是我国实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也是为我国旅游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的重要阶段。实施旅游人才战略,大力开发旅游人才资源,全面提高旅游队伍的素质,对于促进旅游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推动旅游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实现世界旅游强国的目标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根据中央组织部、人事部、国家经贸委等部门对“十五”期间人才建设和教育培训方面的规划要求,结合我局制定的《中国旅游业发“十五”计划和2015年、2020年远景目标纲要》,特制定《中国旅游业“十五”人才规划纲要》。

一、中国旅游人才开发的基本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九五”期间,旅游人才建设和教育培训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对促进旅游业快速发展、提高旅游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近年来,我国旅游队伍整体实力不断增强,行政领导干部队伍综合素质逐年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从业队伍规模发展较快,现有直接从业人员560万人,间接从业人员约为2800万人。与“九五”末相比,旅游行业正式职工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由17.5%上升到24.1%,拥有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增加了1倍多;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考试和认证基本形成体系,现全国经过资格认证的导游人员有13万人,取得导游员等级的2.5万人,取得旅行社经理资格和出境旅游领队资格的分别为2.5万人、0.4 万人;旅游院校建设快速发展,现每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开设旅游专业的院校,全国共计1195所(其中高等旅游院校252所,中等旅游职业学校943所),在校生达33万人,包括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专科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四个层次;旅游培训正朝规范化、制度化发展,“九五”期间,国家旅游局为地方培训了200名省市旅游局长、327名老少边穷地区地县旅游局局长和2500名旅游企业管理人员,全行业参加教育培训的职工达287万人次,企业岗前培训、上岗培训、轮岗培训等基本形成制度,并逐步走向规范化。面对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新经济时代的挑战,旅游人力资源开发也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旅游人力资源整体素质不高;旅游人力资源开发的不平衡性比较突出;旅游人力资源开发尚未形成有效的市场机制;旅游人力资源开发投入不足,创新不够等。

二、“十五”旅游人才开发的指导思想、基本目标和工作原则

(一)指导思想

“十五”期间旅游人才开发的指导思想是:旅游人才开发要坚持以邓小平人事人才理论及其旅游经济思想为指导,按照江泽民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大力实施旅游人才战略,积极探索新时期旅游人才开发的实现形式,以服从服务于旅游经济建设和旅游业发展为前提,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全面推进旅游队伍素质教育为主线,以培养高层次和短缺人才为重点,以市场为导向,把吸引、培养和用好人才作为促进旅游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切实抓紧抓好,为实现世界旅游强国提供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2.湖北省“十一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纲要 篇二

(1) 农业机械化法规建设取得重大进展。2007年7月28日, 经湖北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湖北省农业机械化促进条例》, 于10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部新条例, 突出促进, 兼顾管理, 强化服务, 给农机化事业带来新机遇。湖北省农机化发展进入了有法可依、依法促进的新时期。2006、2009年, 湖北省人民政府相继发出文件, 要求进一步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 提出农机化奋斗目标、重点和政策措施, 有力地推进了农机化发展。

(2) 农机化发展的扶持政策取得重大突破。2006—2010年, 中央及湖北省级财政累计投入农机补贴、优粮工程农机装备推进、农用航空、农机科技入户、水稻机械育插秧、油菜机械化生产和保护性耕作等方面资金18.701 8亿元, 比“十五”累计多投入7 050万元, 增长25.5倍。其中, “十一五”期间, 中央财政给湖北安排农机补贴资金16.45亿元, 省级财政安排农机补贴配套资金4 900万元和以机代牛补助资金9 575万元。5年来, 湖北农民共购置补贴机具46.9万台, 累计惠及农户38.9万户。其中, 2010年, 中央财政安排给湖北农机补贴资金7.4亿元, 比2009年增长了1.4亿元, 共补贴农机具260 667台, 其中补贴大中型拖拉机7 655台, 补贴水水稻插秧机3 231台, 补贴稻麦联合收割机6 016台, 补贴油菜籽收获机1 355台, 受益农户171 973户。在农机补贴政策带动下, 5年全省农民共投入102.51亿元购买农机。

(3) 农机化薄弱环节取得突破。“十一五”期间, 湖北省农机部门集中力量主攻水稻机械育插秧、油菜机械播收等薄弱环节, 提高粮油生产机械化水平。水稻是湖北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销量最多的粮食作物, 同时也是生产季节性最强、劳动强度最大、用工量最多的作物。湖北省农机部门采取了培训育秧和插秧机的操作能手、对农民购机实行累加补贴、办机械育插秧的试点、推行跨区机插作业等办法, 推进了机插的大面积发展。2010年全省机插秧面积已由2005年的1.67万hm2 (25万亩) 增加到33.7万hm2 (505万亩) , 稳居全国第3位。全省有京山、天门等3个县市实现了10万亩连片, 10个县市实现了万亩连片。为维护湖北省在全国油菜生产第一大省地位, 着力解决油菜生产用工量大、劳力强度大的问题, 湖北省农机部门着力在油菜机收机播上大做文章。在油菜机收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基础上, 2010年秋播时节, 省农机办重点选择25个县市, 建立油菜生产机械直播示范区, 并安排每县不少于20台油菜精量直播机的补贴, 要求完成不少于666.7 hm2 (1万亩) 的机械直播面积, 有力地推进了油菜机械直播。2010年全省油菜机收面积达到14.2万hm2 (213万亩) , 机械直播面积达到4万hm2 (60万亩) 。至此全省有25个县油菜生产已实现耕整、开沟、播栽、化肥深施、排灌、植保、收获、干燥及秸秆还田“一条龙”作业, 已探索出了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的路子。

(4) 农机管理服务体系建设取得重大突破。一是省级农机机构理顺升格。2009年9月28日, 湖北省委常委会议讨论通过, 省农机化管理办公室升格为副厅级。省农机办是此次省直机构改革中唯一机构升格的单位。此前的2008年, 省农机安全监理总站也被纳入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二是农机服务组织蓬勃发展。目前, 全省各类农机作业服务组织达到6 100个。其中, “十一五”期间全省农机专业合作社从无到有, 起步良好, 发展迅速。到2010年11月15日, 全省依法登记的农机专业合作社756个, 入社社员1.8万个, 合作社固定资产总额10.4亿元。合作社拥有各类农机具4.1万台, 其中大中型拖拉机6 700多台, 拖拉机配套农具2万多台 (套) ;联合收割机4 800多台, 插秧机3 300多台, 机具配置多以大型、高性能为主。2010年全省农机专业合作社已完成农机作业面积162.7 hm2 (2 441万亩) , 平均每个合作社服务农户的数量达1 221.2户, 合作社实现农机作业服务收入8.2亿元, 入社社员户均服务收入2.9万元, 比农机散户平均高1.1万元。目前全省农机经营户发展到近190万户。“十一五”期间, 全省农机经营户户均年收入突破1万元。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和效益提升, 农民和农机手实现双赢。

(5) 以机代牛工程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全省血防重疫区县市实施“以机代牛”、控制血吸虫病传播, 是近5年省政府承诺为群众办的10件实事之一。2006—2010年, 省财政共投入9 355万元, 给血吸虫重疫区农民按照宰杀1头病牛并落实耕田机械的农户补贴1 200元的标准进行补助。其中, 2006—2009年, 省财政投入3 120万元, 宰杀病牛26 427头, 购机19 277台, 受益农户44 480户。2010年, 省财政投入6 255万元, 在18个重疫区县推进以机代牛工程。其中, 给公安等15个县投入600万, 给江陵、监利、荆州区投入以机代牛专项资金5 655万元。2010年, 计划淘汰宰杀病牛52 126头, 其中“一区两县”宰杀47 126头病牛, 其他15个县宰杀病牛5 000头。2010年受益农户将达67 763户。2010年底, 全省可建成汉南区、东西湖区、江陵县、荆州区等4个无耕牛县、区, 122个无耕牛镇, 1 097个无耕牛村。以机代牛防治血吸虫病成效显著。以公安县陈榨村为例, 全村2 581人, 水田112.7 hm2 (1 690亩) , 以往一直采取水牛耕作, 2003年有关部门普查时发现, 该村村民血吸虫病感染率高达80%。2006年, 全村拖拉机数量达110台, 联合收割机4台, 插秧机2台, 全村使用机械下水田作业, 村民体检结果显示, 原感染血吸虫病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没有发现新感染血吸虫病的病例。汉川市刘隔镇从2006年开始大规模实施以机代牛, 成为全省首个无耕牛镇, 全镇血吸虫病感染率由5%下降到2.3%。血吸虫病感染率迅速下降, 让该镇农民展笑颜。

(6) 农机科研取得突破性进展。5年全省共研发农机新产品123项, 如油菜精少量播种机、挤奶储藏运输机、旋耕埋草机、鱼塘清淤机、投饵机、饲料加工机、喂料机、沼液沼渣抽排机、水稻直播机、工厂化育秧成套设备等。5年全省有225项农机产品上国家支持推广的农机产品目录。5年全省推广新机具72.45台, 推广了水稻、油菜、棉花、高效经济作物、设施农业和规模养殖等6项农机化综合技术。5年完成省级农机产品推广鉴定共511项, 完成省级农机新产品鉴定44项, 完成省级农机产品委托检验95项。

3.复旦十一五规划纲要 篇三

本网发布时间:2010-11-02 浏览次数:

一、“十五”成绩与当前形势

“十五”期间,全校师生员工紧紧抓住历史上难得的发展机遇,明确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和“三步走”战略,以科学研究为主导,以学科结构调整为主线,以信息化、国际化为手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队伍建设、产业化等方面取得长足进展,在总体上实现了向研究型大学的转型,为迈向下一步战略目标乃至更长远的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学校事业快速发展 “十五”期间,学校继续得到“985工程”和“211工程”的支持,总的经费收入达77亿元,比“九五”增长约80%。学校现有各类学生53 560人,比2000年增长53.7%。“十五”期间,共为社会输送普通教育本专科毕业生17 019人,授予11 561人硕士或博士学位,比“九五”分别增长26.1%和91.2%。学校现有教职工5 923人,其中教师和科研人员2 385人;院士29人(含双聘院士),长江学者54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4人,国家级高层次人才的规模居全国高校前列。“十五”期间,学校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校园拓展机遇,在校园建设上取得了历史性的飞跃。校园占地面积达3 680多亩,增加近一倍,形成了“一体两翼”的校园布局。五年中新建建筑面积43万多平方米。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取得长足进展。完整统一、信息畅通、高效稳定、安全可靠的信息化校园系统初具规模,校园网接入点近5万个。图书馆藏书总量超过450万册。

——办学水平显著提高 在2000年原复旦大学和原上海医科大学合并后,形成了文、理、医三足鼎立的学科基本格局。40个二级学科点被评为全国重点学科,16个一级学科点进入全国一级学科评估前五名。学校科研能力进一步提升,承担了多项国家重大研究任务,研究经费明显增长,取得了一批重要的研究成果。“十五”期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5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8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在第三届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评奖中,获得5项一等奖,列全国高校之首。创新人才培养成绩斐然。近五年来在国家教学成果评奖中获4项一等奖。在迄今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4次夺魁,在已经举办了七届的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评选中有36篇论文入选。学校对外交流日趋活跃,国际声誉不断提升。

——各项改革不断深化 “十五”期间,学校厉行改革,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推动各方面工作。两校合并后,积极推进实质性融合,逐步实现“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政策、统一机构、统一管理”。打通基础和临床医学教育,成立上海医学院。根据学科发展的需要,组建外文学院、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数学科学学院、微电子研究院、软件学院、神经生物学研究所、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等一批教学科研机构。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推行学分制和通识教育,建立复旦学院,酝酿自主招生改革。以建设“985工程”创新平台和基地为突破口,积极探索科研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创新。学校实施并深化岗位聘任和岗位津贴制度改革,逐步推行全员聘用合同制和人事代理制,改革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办法,大力引进优秀人才。在后勤社会化、住房货币化、学生生活园区建设以及校办产业转制等方面取得很大进展。进行校内两级管理改革试点,《复旦大学公用房管理条例》正在稳步推行。

——党建工作扎实推进 2001年9月学校召开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和基本任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得到坚持和完善。党委坚持议大事、定方向、抓全局,集中力量研究办学方向、规划、战略等重大问题,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五年中,党委先后召开党风廉政建设干部大会、统战工作会议、学生工作会议、干部工作会议、德育工作会议等,加强和推动党的各方面重要工作。在教职工中,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医德医风建设,开展“转变机关作风年”活动。学校先后荣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和“全国文明单位”称号。在党委的领导下,民主办学得到积极推进,校务公开步入正轨。2005年10月起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对学校党建和全局工作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百年校庆圆满成功 经过三年多的筹备,按照“庆典为体,学术为魂”的宗旨,精彩、圆满地组织了建校100周年庆祝活动。通过编纂校史、修建校史馆、恢复老校歌、讨论“复旦精神”等,弘扬学校的优良传统。通过广大师生员工、海内外校友和社会各界人士的热烈响应和广泛参与,汇聚人心,振奋精神。复旦的校庆,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关注,在社会上也引起强烈的反响,极大地提升了学校在国内外的影响和声誉。

在“十五”实现向研究型大学转型的基础上,“十一五”期间学校将进入“三步走”战略完成第一步、迈出第二步的关键阶段,不仅要保持第一步的发展势头,更重要的是要为第三步的冲刺提供强劲的动力。在这个承前启后的攻坚阶段,我们面临着十分艰巨的任务。

——党和国家对复旦大学提出更高的要求 党的十六大提出,本世纪的头二十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期。为紧紧抓住和切实用好这个战略机遇期,党中央提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使命。复旦大学要遵循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百年校庆贺信中提出的要求,努力建设“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社会主义综合性大学”,努力成为基础研究和高技术前沿领域原始性创新的重要源头,理论创新和文化创新的重要力量,汇聚优秀创新人才的重要平台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

——国家和地方的重大战略提供发展的机遇 国家“十一五”规划把科技与教育作为发展的重点。全国科技大会后颁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部署了一系列重点领域、重大专项以及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计划。复旦大学要抓住机遇,在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中占据应有的份额。2010年世界博览会将在上海举行,上海正以此为契机,加快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的建设,增强城市国际竞争力,努力实现“四个率先”。复旦大学要结合学科优势,积极、主动地介入,在科教兴市战略中显示应有的力量。

——国内外高等教育的竞争仍然相当激烈 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聚焦到争创世界一流大学的竞争,国内大学在争创一流的道路上更是你追我赶。广大人民群众对高质量的高等教育也有着旺盛的需求和很高的期望。复旦大学必须加倍努力,抢抓机遇,求得更快的发展。

面对新的形势,全校师生要进一步明确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增强使命意识和危机意识,弘扬“爱国奉献、学术独立、海纳百川、追求卓越”的光荣传统,团结一心,扎实工作,以创新精神和一流业绩,开创学校新的百年辉煌。

二、“十一五”指导思想与奋斗目标

“十一五”期间,复旦大学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内涵发展之路,着眼于提高学校的综合实力,即培养创新人才的能力、科技创新的能力、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的能力,争取达到亚洲大学前列的水平,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打下坚实的基础。今后五年学校工作的主要目标是:

——进一步突出重点,凝炼方向,集中优势建设好“985工程”创新平台、基地,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上争取有重大突破。

——紧密结合国家发展战略和上海市科教兴市战略,在科技、文化、医疗卫生等方面积极回应社会不断增长的需求,为经济社会和地方发展做出更为积极、更为显著的贡献。

——保持办学核心层学生规模的基本稳定,重在优化结构,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坚持引进与培养并重,进一步做好人才引进、师资补充、中青年骨干培养等方面工作,大力扩展国家级高层次人才规模,形成一支规模合理、结构优化、富有创新能力的师资队伍。

——加快推进国际化战略,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同世界一流大学、学术机构的合作和竞争,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声誉和国际影响。

——根据事业发展的要求和学术活动的规律,进一步推进制度建设和创新,积极探索建立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内部管理体制,全面提高管理水平,促进学校的高效管理和良性运转。

——基本建成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环境优美、人文气息浓郁、学术交流便利、富有复旦特色的现代大学校园。

实现上述目标的指导方针是:

——以坚持内涵发展为主导原则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加坚定地走内涵发展的道路。内涵发展也是发展,是更深刻、更坚实、可持续的发展。要妥善地处理好改革、发展、管理的关系,坚持改革,积极发展,加强管理,厉行节约,切实提高办学的效益和水平。

——以增强综合实力为发展主线 根据内涵发展的要求,着力于学校综合实力的增强,在师资力量、培养高质量人才的能力、科学研究的水准、体制机制的活力以及优良传统和社会声誉等方面再上新的台阶。——以争取重大突破为主攻方向 结合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瞄准世界学科前沿,进一步凝炼学科方向,集中资源、集中优势,在若干学科领域或研究方向上争取重大突破,形成向世界一流大学冲击的强劲势头,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贡献。

三、任务与举措

1.巩固优势,集成交叉,进一步完善研究型大学学科体系 在“十五”期间基本完成学科结构调整的基础上,紧紧围绕“若干学科率先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的战略目标,巩固优势,突出重点,加强交叉,适当拓展,促进若干学科高峰的崛起,带动学科整体水平的提升。

——进一步加强国家重点学科建设,充分发挥重点学科在学校学科建设中的核心、示范和引领作用。巩固现有的国家重点学科,进一步瞄准国际先进水平,向世界一流学科迈进,为国家和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支持和发展具有一定基础和水平的学科,争取成为国家重点学科;继续保持国家重点学科数在全国高校前列的位置;以“十一五”“211工程”建设为依托,通过以重点学科为核心的学科项目建设,加强优势学科,发展新的学科生长点,增强学科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使若干学科达到亚洲大学前列。

——继承和发扬我校人文学科的优良传统,进一步加强社会科学学科建设,拓宽视野,促进交叉,形成学科新特色,保持在国内高校中的领先地位,提升国际影响力。

——巩固数学、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等基础学科的已有优势,加强学科交叉,加强与高技术领域的结合,占领学科发展的制高点;根据已有基础和学科发展交叉融合的趋势,创造条件,适当拓展,完善基础学科结构,增强基础学科的整体实力。

——加快推进生物医学领域的学科建设和发展,加强医学学科与其他学科、医学领域各学科之间的交叉和渗透,深化融合,构建现代医学学科体系,巩固医学学科在国内的领先优势,为建设一流医学学科打下坚实基础。——按照高水平、综合化的要求,进一步完善研究型大学学科体系。结合国家和上海市在新材料、信息、能源、环境等领域的重大发展战略及学科的现有基础,积极发展高起点、有特色的工程技术学科;建设精干的艺术、教育学科,鼓励新兴优势学科的生长,营造良好的学科生态。

2.集中力量,重点跨越,提升学校科研核心竞争力

面向世界学术前沿,紧密结合国家、地方重大战略和规划,以“985工程”科技创新平台和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为重点,建设学校科研创新体系,提升学校科研核心竞争力,争取获得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重大研究成果。

——认真贯彻全国科技大会精神,高度重视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和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结合国家及地方的战略需求,主动适应国家科技创新体制和政策的变化,积极争取承担更多重大和重点的科研项目,学校科研经费增长率超过“985工程”同类学校的平均水平,到“十一五”末全校科研经费超过10亿元。

——进一步构建和完善符合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需求的科研创新体系和组织结构。以重大科学问题为核心,集中相关的优势学科,整合多方面的优质资源,重点推进“985工程”科技创新平台和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建设,筹建国家实验室,组织大体量、高水平的科研创新团队,全力争取重大科研突破;继续支持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建设和发展,争取在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中实现突破;继续鼓励学科交叉研究和自由探索式研究,保持和发挥基础研究的优势,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构建与国际接轨的学术评价体系,持续产生高水平的研究成果。2-3个主要基础学科能持续地在国际顶尖学术刊物上发表系列研究论文,多数学科在各专业领域高层次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的比例稳定增长;保持近年来在争取国家级科技成果奖项方面的良好势头,积极争取国家级一等奖;学校的专利申请量和批准量在全国同类高校中处于领先地位;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争取产生一批重大学术文化成果和决策咨询成果。

3.深化融合,提高水平,加快综合性大学医科发展 顺应现代医学发展趋势,充分发挥学校学科综合的优势,深化实质性融合和学科交叉,支持附属医院的建设和发展,积极探索在综合性大学中发展医科的新路,加快促进医学教育、科研和医疗水平的提高。

——进一步完善学校的医科管理体制,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多学科的优势,推进学科交叉和融合,通过体制机制的调整,促进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结合,促进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与预防医学、公共卫生学、药学、护理学等的结合,促进医科与校内其他学科、尤其是生命科学的结合。

——以生物医学、脑科学“985工程”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为依托,大力加强临床医学、基础医学、预防医学等的学科建设以及与生命科学等相关学科的交叉结合,加强与校外有关科研院所的战略合作,积极参与徐汇生命科学园区的建设,使复旦成为国家最重要的生物医学研究中心之一。

——积极争取卫生部、教育部和上海市政府的支持,加强对附属医院的管理和指导,鼓励和支持附属医院进一步强化医疗、教学和科研的结合,鼓励和支持附属医院在出色完成基本医疗服务任务的基础上,巩固学科领先地位,引领医学发展,不断提高医疗水平,构建亚洲一流的医学诊治中心。

4.夯实基础,强化创新,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控制学生规模,进一步提高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育教学质量,坚持德育为先,强化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扎实推进通识教育和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国家和社会源源不断地输送栋梁之才和领袖人物。

——以德育为核心,大力推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发展,给予学生更多自主学习、个性发展、感知学术前沿以及进行科学研究、社会实践、国际交流的机会,强化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努力建立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长效机制。

——积极探索本科招生自主选拔录取改革,加强复旦学院建设,扎实推进通识教育,通过强化通识教育带动本科专业教育的改革,夯实学生知识和素质基础,鼓励本科生参加科研活动,以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为契机全面提高本科教学水平。——继续大力推进课程建设,不断推进本科生课程总量建设,使课程资源达到5 000门次/年、3 000门/年以上水平,提高小班教学和个性化教育的开课能力,建设一批国家精品课程、优秀通识教育课程、双语课程和国际课程;改进研究生课程教学方式、方法,加强精品课程、交叉选修课程和精品教材的建设,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课程和教学体系。

——深化研究生教育和教学改革,加大研究生自主招生改革的力度,调整和优化研究生结构,推进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制定和落实弹性学制培养标准,完善淘汰制,推动实施博士生资格考试制度;大力推进博士生导师制度改革,建立更多产学研相结合的研究生培养基地;继续办好博士生论坛;国家级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奖数量保持全国高校前三位。

——保持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含网络教育)在校生规模的基本稳定,加强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加强质量监控体系的建设。在规范办学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社会优质资源,积极拓展大学后继续教育和培训。

——进一步改善教学基础设施,利用校园整体布局调整的契机,完成物理、化学、电子、生物、医学等基础实验教学场所的改建或搬迁,重视和加强教学楼、专业教学实验室、学生文艺体育活动场所建设。

5.充实梯队,增强实力,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

坚持以人为本,积极稳妥地推进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在进一步加强优秀人才引进和师资队伍补充工作的同时,高度重视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不断提高师资队伍和管理、技术队伍的整体水平。

——加快扩充师资队伍,“十一五”末全校专任教师和研究人员达到3 200人左右,其中60%以上具有博士学位;保持实验技术和行政管理队伍规模基本稳定,充实实验技术骨干,优化管理队伍结构。

——以“985工程”创新平台和基地建设为主体,紧紧围绕学科发展和院系发展需求,积极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战略。以全时引进为主,适当控制分时引进,在五年内引进约300名校聘关键岗位以上的人才,其中海外引进约占70%。汇聚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顶尖人才和创新团队,大力引进具有发展潜力的青年人才。

——推进院士计划,积极做好“长江学者”的推荐聘任工作,有效实施和完善“复旦大学特聘教授方案”,大大扩展国际化、国家级高层次人才规模,产生一批具有国际声誉的知名学者。

——进一步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切实关心青年教师的事业发展和生活。抓紧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中青年学术骨干,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优秀人才梯队;加大教学、科研、管理队伍国际化培养的力度。

——结合国家事业单位改革,深化学校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建立社会化、国际化的人才遴选评价机制,进一步完善岗位聘任制度,继续推进高级职务聘任改革,鼓励灵活多样的用工方式,注重分类管理。进一步做好博士后工作,到2010年在站博士后达800人左右。

6.抓住机遇,积极开拓,加强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 紧密结合国家、地方发展战略,进一步探索学校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互动更为直接的切入点和更为有效的体制机制,为服务上海、服务全国做出更为直接、有力的贡献,在服务的同时争取更多的发展资源,加快学校自身的发展。

——建立司职国内协作的专门机构和队伍,在主动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方面有效加强学校整体的组织运作。

——高度重视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围绕国家和上海“十一五”重点发展领域,开展学科布局与创新平台建设。建立一批与重点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研究平台、工程技术中心、校企联合实验室和中试基地,加强国防军工科研工作,逐步形成一支从事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开发队伍。

——实施专利与技术转移战略,组织好重要项目的技术成果的专利申请,推进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建设;建立新型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建设好技术转移中心,形成技术转移的新模式和新机制。

——坚持以现代企业制度的规范运作和社会化操作机制,强化研发基地-孵化基地-产业基地的有机链接,进一步完善和健全复旦科技园区的全方位服务功能,以创新理念和思路不断提高学校高科技企业内涵,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发挥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强大优势,建设高水平的思想库和辐射先进文化的基地,为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道德指引和公共政策咨询;围绕金融、物流、文化、传媒、医疗卫生、国际交流等领域,为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和国际化大都市建设服务,为上海2010年世界博览会做贡献。

——深化“三区融合、联动发展”,进一步加强区、校合作,增强相关城区知识创新活力,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精神文明创建中发挥更大作用。

——搭建平台,创造机会,鼓励和引导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志愿者活动、创业等形式,学以致用,服务社会。

7.提高层次,扩大影响,继续推进学校国际化进程

充分利用百年校庆后国际交流的有利时机,加快学校的国际化进程,积极拓展规模,注重提高层次,着力于推进高水平的国际科研合作和国际化办学,全面增强学校的国际影响力。

——继续增进与国外著名大学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办好有影响的重要国际学术会议,继续推动国际合作平台建设;加强与国外一流大学与学术机构、跨国公司、国际组织和国外基金的科研合作;举办一批高水平、有影响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积极营造校园国际化氛围,继续增加外语教学的语种数量,办好英文网页、宣传资料和学术刊物,提高师生的国际交往能力;进一步拓展学生对外交流,“十一五”末每年赴境外学习交流的在校学生达到1 500名左右。

——发展高水平的留学生教育,稳步拓展留学生规模,优化生源结构,显著提高外国留学生攻读研究生学位的比例;筹建复旦国际学院,开设一批以英语授课的基础课程和高级研修课程,提高留学生教育的层次和质量。

——发挥学校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优势,争取国家支持,进一步推进与国外著名大学合作在海外建立孔子学院,推广中国文化,树立复旦的国际形象。8.合理规划,注重效益,建设信息化生态化校园

按照“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环境优美,人文气息浓郁,学术交流便利,富有复旦特色”的要求,科学组织规划,分步实施建设,基本建成信息化、生态化的现代大学校园。

——进一步完善校园建设总体规划和各校区规划,根据多校区不同功能定位进行配套建设,调整、安排好院、系、所(科研平台、基地)坐落。

——继续推进江湾新校区和张江校区的建设,根据需要适当安排老校区的改修建工作。在江湾新校区建设一批学生宿舍和青年教师公寓,做好二期建设规划并付诸实施;完成张江校区二期规划和建设。

——以改革的思路,多渠道、多模式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和社会资源,着力解决学生公寓、青年教师公寓以及引进人才的住房和生活配套问题。

——适应多校区办学和管理的需要,构建高水平的智能化城域网实施平台,继续推进网络基础、安全管理、应用系统等方面的建设,提高信息化校园的服务管理水平。

——突出学校的人文文化底蕴和氛围,充分结合校园自然景观,进一步做好绿化工作和人文景观建设,营建更加优美的校园环境。

9.激发活力,提高效率,切实提高学校管理水平

结合学校的改革和发展,进一步改善校内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强科学管理,激发办学活力,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管理效率,以高水平的管理促进高水平大学的建设。

——认真研究现代大学的管理体制,进一步探索和推进校、院(系)两级管理,充分调动院系办学的积极性,增强院系的活力;着力解决多校区管理问题,形成科学、高效、便捷的管理制度。

——按照建设节约型学校的要求,增强节约意识,建立相关机制,强化节约能源的管理规则,力争到“十一五”末学校单位建筑面积的资源消耗按可比价格比“十五”末降低20%。——深化学校土地、公用房、大型仪器等资源配置、管理的改革,推行资源配置与产出效益相挂钩的激励措施,规范管理,促进共享,厉行节约,提高效益。

——切实加强和改进校部机关的工作,改革和完善体制机制,加强人员培训和队伍建设,转变作风,提高效率,增强服务意识,推行科学管理。

——继续推进后勤改革,进一步提高专业管理水平和专业服务质量,提升后勤保障功能,构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良好氛围。

10.立足长效,把握方向,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巩固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建立、健全先进性建设长效机制,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政治保证。

——严格党内组织生活,规范党内生活制度,继续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完善议事规则和决策制度,发挥党组织在院系和附属医院中的政治核心作用;继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逐步推进党务公开,建立校、院系两级党内、校内情况通报制度;充分发挥党组织对教职员工党员的教育作用,加强党员学习培训,坚持党课制度,办好各级各类党校,推进“学生党员成长计划”。

——结合两级管理改革,配强、配好院系和医院的党政班子;加大对青年干部的教育、培养和选拔力度,充分利用党校平台,开展干部培训,改进培训方式,丰富培训内容;启动新一轮干部轮岗、挂职锻炼计划,积极主动、有计划地向社会输送干部;继续推进“人才工程预备队”工作,有计划地加强学生工作干部队伍和学生骨干的培养;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考核措施,坚持和完善领导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的制度,加强对基层工作的分类指导。

——全面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精神,抓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和辅导员队伍建设这两个关键环节,以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为中心,推进新一轮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优化辅导员队伍结构,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落实青年教师必须担任辅导员或导师两年的规定;切实发挥研究生导师研究生德育工作首要负责人作用;继续探索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完善大学生创业资助体系,落实经济困难学生“双助”计划,成立全校性的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心。

——促进校园民主,建设和谐校园。严格依法治校,推进校、院(系)两级教代会制度建设和校务公开工作,充分发挥校务、学术、学位委员会等组织以及专家教授的作用,加强工会、共青团和妇委会等群众团体的各级组织建设,畅通学生参与民主办学的渠道;做好统战工作,加强党外后备干部培养选拔,做好宗教、侨务及对台工作;巩固百年校庆的文化建设成果,加强多校区校园文化的整体性建设,切实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和医德医风建设,大力繁荣学生社团,活跃校园文化,维护学校良好形象;全方位关心青年教师,做好离退休工作,帮助有困难群众,落实稳定和安全工作责任制,增强应急情况处理能力,努力构建和谐校园。

11.团结务实,鼓励创新,营造建设一流大学的文化氛围 继承和弘扬百年复旦的精神传统,结合自主创新、争创一流的时代任务和要求,倡导团结务实、艰苦奋斗的作风,培育学校特有的思想内涵和文化品格,铸就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复旦之魂。

——利用校史资源和多种有效方式,继续对广大师生开展系统的爱国荣校教育,使“爱国奉献、学术独立、海纳百川、追求卓越”的复旦精神深入人心,真正成为复旦人的鲜明气质和坚定信念。

——继续推进人事管理、科研评价与奖励制度改革,优化学术环境和人才成长环境,加强对科学精神和创新成果的宣传,增加并进一步组织好各学科及跨学科的学术论坛和学术沙龙,形成鼓励探索、宽容失败、敢于冒尖、甘于寂寞的创新文化氛围。

——完善教学评估机制,鼓励教师改善教学方式,增加互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形成既注重知识传授、又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课堂环境;支持并引导学生继续积极参与学术科技创新活动和社会实践,办好学术类学生社团,形成学生自主学习创新的氛围,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成长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加强平台(基地)建设和教学科研活动中的团队合作,在成果评价和资源配置上处理好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和合作者(包括学生)的关系,努力建设各学科之间、同事之间、师生之间团结合作、协力攻关的团队文化。

4.湖北省“十一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纲要 篇四

发布时间:2009-04-22

“十一五”时期(2005年—2010年)是无锡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时期,是无锡转入工业化后期和跨入实现基本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也是工业发展迈上新台阶的关键时期。

《无锡市“十一五”工业发展规划纲要》是根据《中共无锡市委关于制定无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无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的,主要阐明工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发展重点和政策取向,是未来五年无锡工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政府依法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编制和实施各类规划、计划以及制定相关政策的重要依据,是全市工业领域经济活动的行动纲领。

一、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

(一)“十五”回顾

“十五”期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探索走新型工业化路子,以体制和技术创新为动力,以结构调整为主线,营造优良发展环境,积极抢抓发展机遇,着力破解发展难题,工业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提前实现了“十五”计划确定的目标,在全市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主导作用,在全国大中型城市中保持了领先地位,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主导作用有效发挥。2005年,全部工业增加值1587亿元,全部工业总产值6970亿元,分别年递增20.3%和19.6%;工业增加值占GDP的56.6%,提升了4.2个百分点,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体地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353.1亿元,年递增26.9%;工业总产值5720.3亿元,产品销售收入5657.4亿元,在全国大中型城市中保持第7位;工业经济综合效益指数达到186.4%,实现了增长速度和经济效益的同步提升,在全市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主导作用。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2005年,全市人均GDP达到7724美元(户籍人口),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98.2%,霍夫曼系数为0.386,显示着无锡经济发展实现了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的升级。电子信息、机电一体化及汽车、新材料、高档纺织及服装、生物医药五大制造业基地销售收入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63.6%。形成了精密机械、成套设备、汽车零部件、集成电路、电子元器件、高档家电、特钢及制品、精细化工、高档纺织及服装、生物工程、新医药等一批优势行业和产品。

技术进步不断加快。2005年,全市拥有企业“一站二中心”累计达到了65家,其中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42家、博士后创业中心5家、企业博士后工作站18家,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初步形成;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33.4%;“十五”期间,全市累计工业投入2458.5亿元,为“九五”期间的3.5倍,产业技术水平明显提高。

外资民资快速发展。“十五”期间,全市累计到位注册外资112.7亿美元,2005年外贸出口总值达到155.5亿美元;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全市出口总额的40.9%,外商投资企业成为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全市累计拥有国家批准境外投资项目115个,其中境外加工贸易项目26个,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2005年,全市私营个体经济完成工业总产值3602.2亿元,年均递增42.96%,民营企业成为工业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企业竞争力明显增强。2005年营业收入超50亿元的企业(集团)达到19家,其中达到300亿元、100亿元的企业(集团)分别达1家、11家,形成了一批规模大、竞争力强的企业(集团)。品牌战略初显成效,拥有“小天鹅”、“红豆”、“阳光”、“双良”、“新世纪”5个全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17个,国家免检产品32个,省名牌产品124个,省著名商标167件。拥有境内外上市企业32家,累计募集资金178亿元,企业融资能力增强。

经过“十五”时期的努力,工业经济发展为全市实现“两个率先”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同时,仍然出现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不够快,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够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够快;产业布局不合理,集约化程度不够高,资源消耗水平偏高,体制机制还不能适应发展的要求,这些矛盾和问题需要在今后发展中重点加以解决。

(二)面临形势

“十一五”期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将迈入工业化与城市化、国际化互动并进的新阶段,工业发展将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的新环境。一是经济全球化将向纵深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的加快,我国与世界经济联系和影响的加深,国际环境对工业经济发展总体有利。二是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上海国际性中心功能的增强,江苏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为无锡工业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三是无锡跨入了实现基本现代化的发展新阶段,进入了工业化后期,产业结构的演进升级,相关领域配套能力的增强,市场经济体制和公共服务功能的不断完善,为工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尤其是一大批优秀人才、先进技术和优势企业,将为工业发展提供不竭的活力和动力,为工业在国内、省内领先地位的巩固和提升,为工业实现持续较快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同时,无锡工业发展也面临着许多制约因素和严峻挑战。一是世界经济中不稳定、不确定因素的增多,各国围绕资源、市场、技术和人才的竞争更加激烈,工业领域呈现国际化分工和竞争的新格局;二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升级中仍然存在一些不相适应的矛盾和困难,国内先进城市发挥各自优势、竞相发展,对无锡工业发展增加了新的压力;三是我市土地、能源等资源相对匮乏,高层次人才不足,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转变,产业结构层次偏低,资源消耗水平偏高,产业布局分散以及生产型服务业滞后等。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坚持走无锡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着力解决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不失时机地应对挑战,适应新环境与条件,使全市工业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

二、指导思想、发展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业发展全局,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全市到2010年实现“两个确保”和高起点高标准建设“五个中心”、打造“五个名城”的总目标,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转变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体制机制活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构建“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支柱产业为支撑,经济技术水平国内领先,国际竞争力强”的现代工业体系,使工业经济发展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为全市实现基本现代化目标作新贡献。

(二)发展原则

1.坚持又快又好发展原则。以市场为导向,营造优良发展环境,促使经济增长方式由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向消费与投资、内需与外需协调拉动转变,引领工业经济实现又快又好发展。

2.坚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原则。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推动发展,促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资源投入带动向主要依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带动转变,实现工业经济集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3.坚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原则。依靠科技进步,增强自主发展能力,调整产业结构,促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资金和物质要素投入带动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人力资本带动转变,实现工业技术水平的升级。

4.坚持深化改革和开放原则。充分调动和发挥市场主体的作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增强市场竞争力。

5.坚持政策导向和规划控制原则。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加强产业政策和区域政策的导向和控制,构建统筹协调发展的机制,促使全市各地区工业经济实现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发展。

(三)发展目标

“十一五”期间,工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在若干行业和地区形成一批产业规模大、创新能力强、技术水平和附加值高、全国领先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巩固和提升无锡工业在全国、全省的领先地位,建设国际先进制造技术中心,打造最适宜投资创业的工商名城。

综合实力增强。工业经济保持高水平较快发展,保持在全市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在国内、省内的地位进一步提升。预测到2010年,全市工业增加值达到3350亿元以上,工业总产值1.5万亿元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27万元以上。

产业结构优化。实施“5321”产业发展工程,大力发展五大支柱产业,培育壮大三个先导产业,培育形成20个优势产业群和100个优势企业群及产品群,形成一批支撑经济发展的功能性产业。

科技进步加快。建成一批企业技术中心和研发机构,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在若干领域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和名优品牌产品。2010年,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4%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44%以上。

集约化水平提高。打造一批发展动力足、市场竞争力强的“工业航母”和“专、精、特”中小企业群体。2010年,全市形成营业收入超百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18家,形成超10亿元的企业(集团)100家。提高工业集约化水平,到2010年,省级以上开发区工业投资强度达到250万元/亩以上。

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发展循环经济,加强企业人才培养。到2010年,全市单位GDP综合能耗比“十五”期末下降20%以上,单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比“十五”期末下降20.8%以上。完成企业中高层管理人才“136”培养工程。

三、发展重点和政策取向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营造优良环境,提供政策支持,引领工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快推进技术进步,加快提升国际化水平,着力调整工业布局,着力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水平,着力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着力增强经济活力动力,增强工业经济综合实力,使无锡工业实现由大变强。

(一)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

瞄准未来产业发展方向,按照“集约化、特色化、高新化、信息化”的发展要求,以培育支撑经济发展的功能性产业和打造“太湖硅谷”、“太湖液晶谷”、“太湖药谷”为重点,实施“5321”产业发展工程,调整工业结构,提高优势产业比重,促使工业加速向高新技术为主的先进制造业升级。

1.鼓励发展五大支柱产业。鼓励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机械及装备、汽车及零部件和高档纺织及服装五大产业,增强对全市经济的支撑和带动作用。

(1)电子信息产业。以打造“太湖硅谷”和建设“太湖液晶谷”为重点,构建集芯片设计、加工制造、封装测试的微电子产业链,以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项目为龙头,建成国际一流、国内先进的集成电路产业集群,建成国内微电子重要基地;主攻液晶屏和液晶模块,大力发展移动液晶,将无锡建设成为国内重要的液晶产业基地。

(2)新材料产业。以特色冶金、精细化工等产业为基础,重点发展新型复合材料、功能性高分子材料、新型陶瓷材料、特钢及制品、精细化学品、纳米材料、光通信材料、稀土材料及系列产品、新电子磁性材料等领域产品,大力发展节能环保、循环高效、资源可再生利用的新型材料,实现产品结构向特种材料、新型材料方向调整,将无锡建设成为国内具有专业特色的新材料产业基地。

(3)机械装备产业。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发展总成(成套)产品为重点,促进机械制造业向先进机械制造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机光电一体化方向提升。培育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研发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培育形成一批具有系统设计、系统集成和工程总承包能力的专业工程公司;培育形成一批高新产品群和著名品牌产品,形成若干具有特色、知名度高的机械装备制造业基地。

(4)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以加强与国内外著名汽车制造大型企业的合资合作为重点,加快实施轿车生产规模化、客车生产系列化、专用车生产特色化、关键汽车零部件国际化“四化”战略,巩固提升汽车零部件产业优势,把无锡建设成为江苏汽车工业和全国客车及汽车零部件的制造基地和配套中心。

(5)高档纺织及服装产业。以高档纺织和品牌服装为龙头,重点发展高档棉纺和精纺呢绒、绿色纺织品、化纤仿真面料、高档色织布和服装等制成品,推进纺织产业集群发展,把无锡建成全国新型面料和高档服装的研究开发中心、生产制造中心、展示推广中心、批发集散中心、信息发布中心,保持无锡纺织业在国内领先水平,实现由纺织大市向纺织强市的提升。

2.培育壮大三大先导产业。实施新兴产业培育战略,以环保、新能源、生物医药三大产业为重点,在科技水平高、市场潜力大、发展前景广的领域,培育形成一批新兴产业,促使加速发展成为先导产业。

(1)环保产业。加大环保产业和循环经济发展政策扶持,重点建设宜兴环科新城等环保产业基地;大力推进生态环保产业发展和循环型工业示范园区、示范企业建设;鼓励应用先进环保技术,发展高端产品,促进环保产业和循环经济实现量的扩张和质的提升。

(2)新能源产业。紧跟国际先进潮流,积极研发和引进新能源技术,开发新能源产品,加大资本和技术投入,支持骨干龙头企业加快发展,促进光伏(太阳能等)、生物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等新能源产业实现快速发展。

(3)生物医药产业。以打造“太湖药谷”为重点,加大生物与新医药产业的研发力度,重点发展中药业、化学制剂业、高端医学中间体、化学原料药业、现代生物业和医疗器械业等行业,提供产业聚集发展条件,促使生物工程、新特药产业扩大规模、提高水平,将无锡建设成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生物医药产业科研成果产业化基地和生产制造基地。

3.培育形成20个产业集群。以国家级、省级开发区和市工业集中区为依托,引导产业集群发展,促进形成产业关联和集聚效应。2010年,培育形成销售收入超1000亿元、超500亿元、超100亿元三层次的产业集群,促进形成一批竞争力强的产业链。

(1)集成电路及设计产业集群。以无锡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和蠡园经济开发区、锡山经济开发区、江阴经济开发区为重点。

(2)液晶产业集群。以无锡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重点。

(3)计算机和电子元器件产业集群。以无锡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蠡园、锡山、江阴经济开发区为重点。

(4)新型家电产业集群。以无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锡山东港工业园为重点。

(5)特色冶金材料产业集群。以江阴经济开发区、惠山玉祁和钱桥工业集中区为重点。

(6)新型包装材料产业集群。以江阴申达工业园、无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锡山经济开发区为重点。

(7)新型陶瓷制品产业集群。以宜兴丁蜀工业集中区、宜兴国家环保科技工业园为重点。

(8)精细化工产业集群。以宜兴官林、周铁工业集中区和江阴经济开发区澄南、月城工业园为重点。

(9)成套设备产业集群。以无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滨湖经济开发区,惠山洛社、堰桥工业集中区和江阴经济开发区美加工业园为重点。

(10)精密机械产业集群。以无锡蠡园经济开发区、南长扬名高新技术工业园、锡山鹅湖机光电工业园为重点。

(11)电线电缆产业集群。以宜兴官林工业园、高塍工业集中区为重点。

(12)汽车产业集群。以惠山汽车工业园、锡山安镇新世纪工业园、马山科技工业园为重点。

(13)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以无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锡山、惠山、滨湖经济开发区,江阴经济开发区周庄工业园为重点。

(14)高档棉纺产业集群。以无锡纺织出口工业园,惠山前洲、宜兴宜城工业园为重点。

(15)精纺呢绒产业集群。以江阴新桥毛纺工业园、无锡纺织出口工业园为重点。

(16)服装产业集群。以锡山东港红豆、江阴新桥毛纺服装工业园为重点。

(17)特色化纤产业集群。以江阴经济开发区周庄、霞客工业园,锡山安镇工业集中区和宜兴新建工业园为重点。

(18)环保产业群。以宜兴国家环保科技工业园、鹅湖机光电工业园为重点。

(19)新能源产业集群。以无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宜兴诸桥工业园为重点。

(20)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以无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惠山生命科技园、马山生物工业园为重点。

4.大力培育100个优势企业群及产品群。鼓励企业实施品牌和技术标准战略,加大科研投入、产品开发和市场拓展力度,培育形成一批支撑发展的大型企业(集团)和一批无锡名优产品。

(1)大力培育大型企业(集团)。引导和鼓励企业做强做大、做专做精,提高企业组织程度,促使企业由单体生产经营向集团化、专业化、集群化的升级。鼓励大型企业(集团)等优势企业与中小企业加强经济技术联系,在研究开发、技术改造、生产经营和资本运作等多方面加强合作,构建生产联合体、科技和营销联盟。2010年,全市营业收入超10亿元企业(集团)达到120家,其中营业收入超500亿元大型企业(集团)1家,营业收入超200亿元大型企业(集团)10家,营业收入超100亿元大型企业(集团)18家,营业收入超50亿元企业(集团)35家。

(2)积极实施品牌发展战略。以产品销售名列国内前三名的名优产品为基础,以品牌效应开拓市场,增强核心竞争力,培育形成100个名优产品群,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国内领先的无锡品牌产品。积极引导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建立质量认证和环境管理体系;支持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和品牌产品,通过自主专利技术、知识产权、商标和品牌等途径赢得竞争优势。

5.着力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强产业发展导向,引导和促进产业结构调整,限制和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促使制造业在更高起点、更新领域快速发展。

(1)调整和优化提升产业结构。加强产业政策和规划导向,鼓励和支持资金和技术投向高新技术产业,促使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成为全市规模最大的产业;促使机械制造业向先进机械装备及机电一体化的提升,促使汽车零部件产业向整车和关键零部件升级;促使冶金和化工等产业转向特种材料、新型材料、节能环保和可再生新材料领域升级;促使纺织产业发展成为品质优、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集聚效应显著的中国纺织产业基地。紧跟国际产业发展潮流,提供政策支持超前培育,应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发展新兴产业和高端产品,促使环保、新能源、生物医药三大新兴产业实现量的扩张和质的提升,加速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化水平。

(2)限制和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根据国家产业政策,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限制不符合行业准入条件和产业政策的生产能力、工艺技术、装备和产品。对污染环境、影响人们生活质量,与现代化城乡建设不相适应的行业实施投资准入地域限制,促使在专业化集中区生产,促使采用高新技术、先进技术进行更新改造。加强对高物耗、高能耗、高危险行业的投资控制和运行监管,加强环境保护、质量监督、安全监察等行政执法力度,淘汰不符合产业政策和严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工艺技术、装备和产品,压缩过剩生产能力,促使小化工、小冶金、小电镀、小印染、小建材等行业加速淘汰,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水平。

(二)着力调整工业布局

立足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按照“一体两翼、七区一体”和“区域特色化”的要求,根据区位条件、产业基础和功能布局,加强工业布局规划和投资控制,引导各地区产业合理布局,实施地区差别化发展战略,引导和推进集约化发展。

1.加强工业布局规划和控制。按照全市“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适度开发和禁止开发等四类主体功能区”的空间布局要求,根据各地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发展潜力,鼓励发展特色产业,培育产业集群,提高园区的产业集中度、单位面积投资强度和产出水平。

(1)无锡市中心城区。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都市型工业。鼓励发展“总部经济”和“楼宇经济”,设立企业(集团)总部和研发中心等功能机构,形成与城市化相适应的都市工业。

(2)无锡新区。按照“建设国际制造业高地”的定位,充分利用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基础,以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和新加坡工业园为主要集聚地,重点发展集成电路、大型液晶、汽车零部件及总成和硬磁盘驱动器、新型电子元器件、新型数码电子、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进一步提升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地位。

(3)锡山区。借助紧靠新区和中心城区的区位优势,利用现有机械、纺织、电子工业较好的基础条件,结合市区工业布局调整,以锡山经济开发区和东港及红豆工业园、安镇新世纪工业园等工业集中区为主要集聚地,重点发展以高特纺织与服装、精密机械与汽车(摩托车)、电子信息与新材料等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

(4)惠山区。借助交通条件优越、连接江阴的区位优势,利用冶金、机械、化工、纺织业和物流基础条件,抓住工业北移的机遇,以惠山经济开发区和钱桥、洛社、前洲、玉祁等工业集聚区为主要集聚地,重点发展以特色冶金及制品、机械及汽车零部件、生物医药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

(5)滨湖区。按照建设无锡新城和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布局定位,以滨湖经济开发区为主要集聚地,重点发展专用机械设备制造业;在蠡园经济开发区内重点发展无污染、低能耗、高科技的电子信息及软件设计业;在马山地区重点发展循环型、无污染的生物医药等产业。

(6)江阴市。按照全国县域经济排头兵定位,充分利用35公里长江深水岸线、锡澄经济走廊等有利条件,抓住江苏沿江开发机遇,以江阴经济开发区和周庄、华西、新桥、申港、青阳等重点工业集中区为主要集聚地,做大做强新材料、特色冶金、高档纺织、机械制造和新能源、化工产业,加快提升区域合作和经济国际化水平。

(7)宜兴市。按照全国县域经济第一方阵的定位,充分利用区域面积大、工业发展潜力大的有利条件,以国家环保科技园、新建工业园和市工业集中区为主要集聚地,提升特色产业群的综合竞争力,重点发展电线电缆、环保设备、化纤纺织、服装服饰、陶瓷制品、精细化工、机械制造、新型化肥等八大优势产业,积极培育新材料、新能源、环保设备等高新技术产业。

2.引导和推进集约化发展。遵循“规划导向、企业为主、政策支持、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原则,调整工业布局,引导项目集约投入,建设特色工业园区,培育产业集群,提高聚集效应,构建优势产业链,促使工业集约化、特色化发展。

(1)加快调整工业布局。加强规划导向和政策推动的力度,推进工业企业“退城(镇)入园”,引进一批高新技术项目和产业链龙头项目,搬迁改造一批污染企业、淘汰退出一批劣势企业、支持发展一批优势企业,使分散在城乡的工业企业向产业关联的工业园区集中,重工业、新材料产业向沿江集中,加工制造业向专业特色园区集中。2010年,市区“三类”重点工业企业完成“退城入园”工作,分阶段启动实施乡镇工业企业“搬迁入园”工作,引导工业企业在国家、省级开发区和市工业集中区集约发展。

(2)加快建设特色工业园区。以省级以上开发区、市级重点开放园区和工业集中区为主要载体,结合产业布局规划,建成一批专业化特色工业园区。鼓励工业园区和工业集中区建设园区主导产业发展所需的供能、环保、物流及通关等配套设施,形成协作配套、技术创新体系等功能,为产业集群发展和增加比较优势提供条件,促进提升专业化水平。

(3)着力培育优势产业链。实施政策导向,引导和促进产业集中投入、企业集聚发展、生产相互联系。鼓励企业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发展与主导产业配套的相关产业,提高产业配套能力,构建低成本、高效率的供应链、生产链和价值链。积极培育产业特色强、配套能力强、集约水平高的开发区、工业园和工业集中区,形成特色产业集群。2010年,培育形成集成电路、液晶显示、数字家电、汽车关键零部件、高档纺织及服装、新能源等产业链。

(三)加快推进技术进步

围绕建设国际先进制造技术中心总目标,优化创新体制机制,激发创新内在动力,着力构建工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强科技投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工业结构调整、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全面升级。

1.加快建设科技创新体系。着力构建以产业为龙头、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营造激励和鼓励创新的社会环境和体制环境,建设创新载体,培育创新源,构建创新链,为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跃升提供支撑。

(1)鼓励建设研究开发机构。鼓励建立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中心、博士后工作站等研发机构;鼓励各地区和特色工业园区建设区域(行业)研究开发平台和技术服务平台;鼓励国内外大公司、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在无锡建立研发机构。在电子信息、机械装备、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和环保等高新技术领域,建设一批国家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后工作站。2010年,全市国家级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达到35家。围绕先进制造技术前沿,努力在IC、液晶、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等若干重点领域掌握一批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增强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2)着力建设科技创新园区。加快建设无锡国防科技创新园、无锡(国家)工业设计园、信息产业园等科技创新载体,着力建设高新技术产品中试基地。围绕促进研发成果转化目标,巩固提升汽车电喷系统产品、集成电路及ASIC芯片、新型家用电器产品、新材料及制品、先进医疗设备等15个中试基地;新建纳米材料与器件、嵌入式软件、新型加工装备、生物、绿色燃料等一批中试基地。到2010年,全市形成20家以上高新技术产品中试基地。

2.鼓励和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走开放式工业技术进步之路,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和产学研联合创新,把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作为自主创新的突破口,鼓励和支持集成创新,着力培育原始创新能力;鼓励和支持企业科技投入,攻克掌握关键技术,大力实施技术改造,提升工业技术水平,实现由加工制造为主向自主创新为主的提升。

(1)全力攻克掌握关键技术。鼓励企业研发关键技术,形成自主核心技术,开发新产品新工艺,支持一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在电子信息、新材料、重大装备、汽车关键零部件、新能源、环保、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取得一批具有应用前景的重大创新成果,掌握一批核心技术、关键技术、专利发明和自主研发品牌,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水平。争取在100纳米以下集成电路设计和制造技术、高密度新型封装技术、半导体照明技术的开发与应用、高效太阳能电池开发技术,新传感器件及MEMS器件开发设计技术、现代物流装备关键技术、数字化医疗设备关键技术,清洁能源汽车关键技术、高效环保动力电池,高性能结构材料、特种功能材料、新一代微电子、光电子材料技术,生物发酵技术、生物保鲜技术、合成类和生物类创新药物研制技术等领域取得新突破。

(2)引导和支持实施技术改造。鼓励企业运用信息技术、节能降耗等高新技术和采用国内外先进设备和工艺实施企业技术改造,提高重大技术装备水平,加快产业高新技术化步伐,淘汰高消耗、高能耗、高污染、高危险和技术落后的产品和装备,推进工业由产业链的低端向中高端升级,提高生产效率、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切实加强工业用地投资强度、投入产出和节能降耗的导向和控制,发展集约型工业。“十一五”期间,工业投入总量增长速度高于工业经济增长速度,技术改造投资占工业投资的比重达到50%以上。

(3)引导企业加快信息化步伐。组织实施信息化示范工程,引导和支持企业运用信息技术整合资源、再造业务流程、建设营销网络,提高生产效率和应变能力;加快行业(区域)公共技术和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为中小企业和科技人员创新活动提供平台。

(4)切实增加科技投入力度。加大政府对工业科技的投入,完善科技创新多元化投入机制。建立与财政收入相应增长的工业科技投入机制,提高政府科技经费支出中工业科技支出的比重,重点支持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和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对重大科技攻关、科技成果产业化、中国名牌产品和驰名商标给予财政贴息、资助等政策支持。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企业技术改造项目,给予进口设备免税、国产设备投资抵免企业所得税和地方财政贴息政策支持。

(四)着力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水平

坚持节约优先和环保优先的原则,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地、节能、节水、节材、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全面建设资源节约型工业,保障工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1.加强资源利用管理。加强法规制度建设,制定差别化政策,强化行政执法力度,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1)提高工业用地水平。加快推进工业布局调整,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加强工业园区和分行业工业用地投资强度的导向,提高工业用地集约化水平。

(2)加强能源节约管理。广泛开展节能宣传,提高全民节约用能意识。积极引导调整产业结构,引导优化企业用能结构。严格实施高耗能企业和项目的准入制度,强制淘汰能耗高、物耗大、污染重的落后工艺和设备,加强电力、煤炭、钢铁、石化等重点耗能行业和年能耗5000吨标准煤以上企业的节能降耗监督管理。

(3)加强用水节约管理。鼓励开发节水技术和产品,推广使用节水工艺和设备,至2010年,工业用水重复率提高5个百分点。

(4)加强原材料节约管理。鼓励使用新材料、再生材料,加强金属材料、木材、水泥等材料的节约代用,加强重点行业原材料消耗管理,推广节约材料的工艺技术。

2.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从企业、园区、社会三个层次,大力推行“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循环发展模式,加快推动循环型企业和生态园区建设,研究制定促进循环经济发展、鼓励节地节能节水节材的政策,建设绿色工业。

(1)引导和推进循环经济试点。推进产业园区资源利用的中循环。引导不同产业通过产业链的延伸和耦合,实现资源在不同企业之间和不同产业之间的充分利用,建立起以二次资源的再利用和再循环的机制,提高废弃物利用水平。实施50个循环经济试点企业和50项重点产品、项目,促进建成10个循环产业链;分类指导和推进建设8家循环型工业园区,30家循环型企业。促进开发区、工业集中区企业开展ISO14000环境体系认证,建成8家循环经济工业园。

(2)全面推行清洁生产。推进企业内部资源利用的小循环,形成“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生产模式,促进工业污染防治从末端治理向污染预防的转变,对纳入强制清洁生产审核范围的企业加强管理,积极引导企业开展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环境标志产品和其他绿色认证,增强产品的环境竞争力。至2010年,全市1000家以上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

(五)加快提升国际化水平

加快融入世界经济、接轨国际的步伐,增强区域经济互补互动,增加制造业的区域合作,形成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发展的新格局。

(1)高质量引进外资。营造优良投资环境,抓住国际制造业继续向中国转移的机遇,借助上海的窗口和平台功能,积极吸引外商投资;大力引进产业链长、带动效应强的龙头项目,着力构筑工业外资高地,使无锡成为国际大公司的生产、出口基地,促进由生产基地向区域性研发、采购、营销基地的提升。

(2)高水平扩大出口。引导企业优化产品结构,支持和促进机电产品、电子信息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引导出口企业调整市场结构,着力巩固美、日、欧市场,大力拓展东欧、中东和东盟自由贸易区市场,积极开辟南美、非洲、印度等市场;引导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进入跨国公司全球生产营销体系,把加工制造的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促使出口总额增长速度高于销售收入增长速度,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分别达到65%和45%。

(3)加快“走出去”步伐。鼓励国内市场竞争度强的企业到境外办厂,带动成熟技术、产品和设备的输出;鼓励成熟行业转移型项目投向东南亚、非洲等国家,资源开发型项目投向澳洲和南美等国家,出口带动项目投向欧盟、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鼓励同行企业相对集中建办境外工业园区,通过在国外建办研发中心、产品分拨中心、国际采购网络,提高企业融入国际的水平。

(六)着力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充分利用各地区产业专业特长和比较优势,鼓励加强区域合作,实现区域优势互补和互动发展。

(1)鼓励区域经济互动发展。按照区域和城乡统筹发展和“区域特色化”的要求,积极引导和推进各地区经济合作,提升全市的整体优势。鼓励在中心城区建设企业(集团)总部和研究开发、经营销售等功能机构,发挥总部经济的核心带动作用;支持江阴工业发展由量的扩展向质的提升,巩固全国百强县前列地位;支持宜兴工业实现质和量的并举发展,巩固提升在全国县域经济第一方阵的地位;加强推进锡山、惠山、滨湖、新区和崇安、南长、北塘等地区工业经济的协调互动发展,提升全市工业综合实力。

(2)鼓励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为主、市场运作的原则,着力为各类要素无障碍流通提供服务,通过产业链共延、资本共融、品牌共创、研发体系共享和开发区共建,积极参与长三角乃至全国的区域经济合作,加快与上海经济接轨,实现优势互补、区域互动,提高区域综合竞争力积极借助上海的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四个中心”功能以及进出口通关功能,大力发展出口产品,扩大海外用,增加对外贸易,提升工业国际化水平。以全省实施沿江开发为契机,参与苏锡常都市圈建设,加强与苏北等地区的区域合作,引导和鼓励劳动密集型、资源消耗型纺织、化工等行业,通过企业搬迁或组建跨地区集团、共建产业园区等方式,向苏北等资源原产地、经济相对落后地区有序转移,实现区域协调统筹发展。

(七)着力增强经济活力动力

优化体制机制,建设民营工业最佳成长区,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大力培养企业人才队伍,积极培育行业中介组织,激发增强经济活力和发展动力。

(1)建设民营工业最佳成长区。以创新制度,营造环境,激发民营经济增添活力动力。鼓励本地和吸引外地民间资本投资工业;鼓励民间资本向高新技术、向吸纳高素质劳动力的工业领域投资;鼓励掌握知识、技术、专利的科技人员,与风险投资基金、各类社会资本结合,形成生产要素的融合机制,创办科技型民营企业,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新技术、新产品,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使民营经济成为工业经济的主体,使无锡成为全省民营经济最佳成长区。

(2)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以股份制为主要实现形式,积极探索新型经济组织新模式,实现投资主体和产权的多元化;建立产权合理流动机制,推动产业资本向国民经济重要行业和发展潜力大的领域集中,增强产业资本的投资效益;鼓励企业资本经营,积极为企业上市提供业务指导和政策支持,构造充满活力的市场竞争主体。引导企业制度创新。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内部管理制度,形成有效的公司法人治理机构和经营管理制度,促进企业完善经营机制和增强活动动力,提高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实现工业发展模式的创新。

(3)大力培养企业人才队伍。创建“学习型企业”,不断提高企业人才素质,组织实施全市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136”培育工程,锻炼和造就100名优秀企业家;培养和造就300名企业中高层后备人才;培育和造就600名职业经理人才,培养一支处于行业领先地位、有影响力的企业家队伍。组织开展职业经理人任职资格培训与认证工作,引导和鼓励企业培养一大批管理能力强、技术水平高的专业化人才队伍。实施企业“三百工程”,建立和完善无锡市百名优秀企业家、百强企业、百佳企业表彰奖励制度,鼓励企业建立优秀科技人员、优秀员工表彰奖励制度,激励和调动企业人才的积极性,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生产经营水平和劳动生产率,增强企业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4)积极培育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鼓励和支持培育市场化运作、行为规范、符合WTO规则的行业协会,切实加强引导和规范,促进形成行业自律、行业代表、行业服务和行业协调等功能,发挥行业协会服务企业、联系政府的纽带和桥梁作用;鼓励发展为企业提供信息咨询、培训、经纪、法律等各种服务的中介组织,形成种类齐全、独立公正、运作规范的中介服务体系,为工业经济发展提供更好服务。

四、经济调节和实施机制

转变政府职能,切实增强经济调节功能,建立和完善规划实施机制,积极发挥政府规划的调控指导作用,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供制度保障。

(一)切实增强经济调节功能

转变政府职能,使各级政府工业管理部门更好地发挥“经济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职能,强化法制环境和政策导向,优化行政环境和社会环境。

(1)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加强法律法规建设,进一步健全市场生产经营、安全运行的监管制度,完善行政执法、行业自律、舆论监督、群众参与“四位一体”的市场监管体系。加快产业预警体系建设,根据国家经济政策要求和国内外市场变化,及时提供政策指导,引导和推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工业结构。积极为企业应对国际贸易市场变化提供产业保护和反倾销等方面提供服务,提高工业经济抗风险能力。

(2)着力加强导向和调控。根据科学发展观和国家宏观调控的要求,建立导向指标体系,开展各地和行业发展评价活动,引导各地区、各行业及企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强工业布局规划、结构调整规划和《无锡制造业发展导向目录》、《无锡工业用地指南》、《无锡工业能效指南》等产业政策、区域政策、科技政策法规及规范的导向和控制,引导和规范企业行为,提高依法经营的水平。

(3)提供要素供给协调服务。建立工业生产要素变动信息观察制度,及时为企业提供市场变化信息;搭建银企互动平台,构建“政企银”互动对接机制,为企业生产流动资金、建设项目资金筹措提供协调服务;建立工业原料、产品物流协调服务体系,为企业提供快捷方便的运输条件,构建并完善引导和服务工业发展的行政服务体系。

(4)建立完善先进制造业引导资金。通过政府在地方财政预算中设立专户、安排资金,引导和支持工业领域的自主创新、技术改造、布局调整,开展大型企业集团、名牌产品、企业优秀管理人才培育工作,实施市级以上重大项目给予财政专项贴息或资助、银行资金协调等政策支持,对优秀成果、先进工作者给予奖励。

(二)建立完善规划实施机制

工业“十一五”规划,是全市工业领域经济活动的行动纲领,也是编制各类专项规划、建设重大项目、制定各项政策、安排计划的指南,必须创新实施机制。

(1)加强规划实施的领导。明确各项任务实施主体,落实工作责任制,建立规划实施的检查督办制度,对规划期内重大事项进行监督检查。对“十一五”规划提出的目标,分解落实到各地区和各有关部门;建立健全信息反馈制度,加强对规划实施的跟踪分析,适时调整修订规划内容,及时解决规划实施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

(2)构建分类实施机制。本规划提出的先进制造业发展的方向和任务,主要依靠市场配置资源,引导市场主体行为实现,政府工作重点是加强市场监管,确保市场机制正常发挥作用。本规划确定的调整优化工业布局、推进技术进步和区域协调发展等任务,主要通过完善市场调节机制和政策导向机制实现,政府的工作重点是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和政策环境,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和动力。本规划确定的环境保护、资源管理等方面的任务,主要依靠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并辅之以一定的经济手段予以实施。

(3)健全规划监督评估机制。按照着眼未来、实事求是和民主公开的原则,运用定量与定性的分析方法,广泛征求编制主体、实施主体以及社会各界意见,对重点专项规划的目标实现程度、任务完成情况、政策效应等方面进行评价。

5.湖北省“十一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纲要 篇五

“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科技厅(科委、科技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各有关单位:

为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的“建设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的要求,全面推动“十一五”时期我国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快速健康发展,科技部组织编制了《生产力促进中心“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行业实际情况,做好落实工作。

附件:生产力促进中心“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

科学技术部

二○○六年十一月二十七日

附件:

生产力促进中心“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

科学技术部

生产力促进中心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十五”期间,我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快速发展,初步实现了《生产力促进中心“十五”发展计划纲要》确定的组织网络化、功能社会化、服务产业化的发展目标,成为在国内外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技术创新服务机构。

“十一五”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为适应新形势下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按照《国家“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的总体部署,进一步推进生产力促进中心的持续、健康和快速发展,特制定本纲要。

一、发展现状

“十五”期间,各级政府、科技主管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积极推动生产力促进中心建设,在政策、人才和资金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加强资源集成,组织信息交流、国际合作等活动,促进各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共同发展。生产力促进中心作为科技中介机构的代表第一次被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确立了法律地

位,成为我国生产力促进事业发展的里程碑。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生产力促进中心蓬勃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成为推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一面旗帜。

生产力促进中心规模迅速扩大。截止2005年底,数量由“十五”初期的580家增加至1270家,居世界同类机构第一。从业人员达16000余人,其中学士学位以上的人员占从业人员的比例超过50%,博士、教授和专家的比例大幅度提高,生产力促进中心队伍的整体素质明显提升。

生产力促进中心体系不断完善。积极探索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新模式,有力支撑了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积极开展“西部生产力促进行动”,帮助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大力发展以大学为依托的生产力促进中心,鼓励生产力促进中心进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有效推动了生产力促进中心的机制创新。鼓励社会力量创办生产力促进中心,促进生产力促进中心的体制创新。逐步形成了投资主体和机构性质多元化的格局,构建并完善了适合我国国情的生产力促进体系。

生产力促进中心管理日趋规范。“十五”期间,科技部修订了《生产力促进中心管理办法》,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生产力促进中心发展的意见》,实施了《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绩效评价工作细则(试行)》,实现了对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动态管理。制定和贯彻生产力促进中心服务标准,完善了生产力促进中心的业务规范。全面推行生产力促进中心参加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规范了生产力促进中心的管理。

生产力促进中心已成为技术创新服务的中坚力量。截止2005年底,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实现服务收入92.3亿元,服务企业总数达9.68万家,共为企业增加销售额1078亿元、增加利税112亿元,为社会增加就业285万人。开展国际间的人员交流22391人次,引进项目1528项,引进资金29亿元。

但从整体上看,我国生产力促进中心还存在着发展不平衡、基础设施薄弱、人才队伍建设滞后、运行机制不够灵活等问题,制约了我国生产力促进中心的整体发展。

二、面临的形势

“十一五”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科技事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提出,建设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大力培育和发展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引导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向专业化、规模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发展面临着新的使命和责任。

随着中介服务机构的不断增多和壮大,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发展经历着冲击。特别是我国已经进入WTO后过渡期,国外中介机构陆续进入我国的科技服务市场,使生产力促进中心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从生产力促进中心本身的发展态势看,1200余家中心如何避免产生

同业竞争、突破“做实、做强、做大”的瓶颈、探索长期稳定的发展模式等,都是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今后五年,要充分认识加快生产力促进中心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和途径,切实解决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加快我国生产力促进体系建

三、指导方针和发展目标

1.指导方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树立科学发展观,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方针,围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为依据,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机制创新为动力,坚持质量提高与数量增长相结合,坚持重点扶持与全局带动相结合,坚持加大投入与营造环境相结合,鼓励多种模式的实践,探索分类管理和指导的途径和办法,全面推动我国生产力促进事业的发展跃上新台阶。

2.发展目标。“十一五”期间,生产力促进中心应发展成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推动力量,发展成为促进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兴旺的支撑力量,发展成为孵育中小企业成长壮大的中坚力量,发展成为引领科技中介机构创新发展的核心力量。

在继续扩大生产力促进中心规模的同时,着力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强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建设,培育若干具有较强核心竞争能力、能跻身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生产力促进中心;造就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组织、开拓能力的生产力促进中心带头人;形成若干以生产力促进中心为核心、联合其它中介机构及产学研组织共同参与的生产力促进联盟;形成服务规范、特色鲜明、开放协作的生产力促进服务体系,把生产力促进中心逐步建设成全国科技中介机构的骨干力量。

2010年,生产力促进中心总数达到2000家,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数量达到200家。扩大生产力促进中心的服务面,服务企业数量超过20万家,为企业增加销售额1000亿元、增加利税100亿元,培训人员300万人次。生产力促进中心从业人员总数达到3万人,其中具有学士学位以上的人员占从业人员总数的60%,具有大专以上学历者占从业人员总数的80%。推进国际合作工作,人员交流3万人次,引进项目2000项,引进资金100亿元。

四、主要任务

1.发展行业、专业和县(市)生产力促进中心。推动行业、专业生产力促进中心成为促进行业科技进步的有生力量。县(市)生产力促进中心达到1000家,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共同给予支持,形成“建设一个中心,扶持一个产业,壮大一域经济,致富一方百姓”的新局面。

2.进一步推进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建设。在加快现有生产力促进中心建设的同时,“十一五”期间再建设100家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按照《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绩效评价工作细则(试行)》中规定的指标,科学、客观、公正、公开和定期地进行绩效评价,实行动态管理,使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更具活力和竞争力。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绩效评价工作。

3.推进生产力促进联盟建设。围绕中小企业国际工业分包、工业设计共性技术推广等能力建设项目,进一步提高生产力促进中心的服务能力。本着自愿、协同的原则,建立以生产力促进中心为核心、其他中介机构参与、产学研相结合的服务联盟,探索发展途径和模式,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4.推动生产力促进工作与有关科技计划相结合。继续加强生产力促进工作与星火计划紧密结合,推动面向“三农”的生产力促进服务;继续加强生产力促进工作与火炬计划紧密结合,配合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二次创业,引导生产力促进中心为产业集群创新和产业升级服务;充分利用大学的人才、成果和实验设备等优势资源,加大在国家大学科技园建立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力度。面对我国进入WTO后过渡期的机遇和挑战,进一步加大为第三产业提供服务的力度。

5.加强合作与交流。进一步加强与境内外同类机构,特别是港澳台地区生产力促进中心的交流。选择有代表性的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为其创造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的机会。选派中心的领导到国外先进的中介服务机构学习考察,促进相互间的信息往来。加快国内生产力促进中心服务标准与国际接轨,增强其活力和竞争力,促进服务领域国际化。

6.加强自律,诚信服务。严格按照《生产力促进中心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快生产力促进中心发展的意见》等管理和考核各类生产力促进中心,规范服务,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开展创名牌、创精品服务,增强生产力促进中心的整体服务能力。通过调整评价导向,加强对不同所有制和不同类型的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分类管理和指导,推动生产力促进中心由他律管理向自律管理的转变。

7.加强自身人才队伍建设。创造环境,吸引、凝聚国内外优秀人才加入生产力促进中心队伍;鼓励留学回国人员创办或领办生产力促进中心,改善从业人员结构;加速形成广

纳人才、才尽其用的用人机制和尊重人才、凝聚人才的激励机制;形成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工作人员的培训机制;积极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生产力促进中心从业人员资质认定办法,逐步做到持证上岗。

五、支撑条件与保障措施

1.加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本着政府引导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原则,在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或修订过程中,进一步明确生产力促进中心的法律地位;深入研究非营利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政策与法律问题,开展生产力促进中心作为非营利机构的试点工作,为生产力促进中心营造出良好的发展环境。

2.科技部将加大对生产力促进中心的支持力度,推动生产力促进联盟体系建设,加强生产力促进中心的能力建设,打造具备国际竞争力的生产力促进中心,鼓励生产力促进中心提供公益共性服务,增强生产力促进中心服务能力和水平。

3.协调出台优惠的财税政策。积极与财政、税务等部门协调,争取对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的有关服务给予税收优惠。

4.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加强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工作集成,建设技术创新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有效实现资源共享,促进区域交流与合作。

5.充分发挥各级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的作用。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和地方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要有效集成各种资源,加强生产力促进中心之间的合作交流,推动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发展。

6.“十一五”我国物流取得长足发展 篇六

“十一五”时期, 我国物流取得了长足发展, 物流需求快速增长, 运行效率有所提高,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为保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保障作用。

一、社会物流需求快速增长, 对国民经济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

我国社会物流总额2010年预计为125万亿元, “十一五”时期将达到446万亿元, 是“十五”时期的2.8倍, 年均增长21%, 扣除价格因素, 可比增长15%左右。这一速度明显快于同期GDP的增长水平, 反映了我国物流需求仍处在较高增长期。根据测算, 2005年单位GDP对社会物流需求的系数为1∶2.6, 2009年为1∶2.8, 2010年预计达到1∶3.2, 表明目前我国每单位GDP产出需要3.2个单位的物流总额来支持, 比2005年提高了23%, 反映出物流需求对国民经济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

二、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 D P的比率稳中有降, 物流运行质量和效率有所提高

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2010年预计为7万亿元, “十一五”时期将达到27万亿元, 是“十五”时期的2.1倍, 年均增长15.6%。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稳中有降, 由2005年的18.3%下降到2010年的18%左右。与此同时, 每万元社会物流总额花费的社会物流总费用呈明显下降趋势, 由2005年的703元, 下降到2010年的560元, 表明我国物流运行质量和效率有所提高。

三、物流业增加值稳步上升

我国物流业增加值2010年预计为2.7万亿元, “十一五”时期将达到10万亿元, 是“十五”时期的2.2倍, 年均增长16.7%。物流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2005的6.6%提高到2010年的6.8%左右, 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有所增强。

四、物流相关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加快增长, 基础条件明显改善

我国物流相关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2010年预计为3万亿元左右, “十一五”时期累计可望达到10万亿元, 年均增长27%左右。随着固定资产投资加快增长, 基础条件明显改善, 为现代物流业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截至2010年, 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9.1万公里, 5年新增1.7万公里;高铁运营里程达到8300多公里, 居世界第一位, 在建高铁达1万多公里。全国公路里程达到398万公里, 五年新增63.9万公里;高速公路里程达到7.4万公里, 五年新增3.3万公里。全国内河通航里程达到12.4万公里, 五年新增和改善4181公里;沿海港口深水泊位1774个, 五年建成661个;通过能力达到55.1亿吨, 新增30亿吨。定期航班机场达到176个, 五年新增35个。物流园区 (基地) 等仓储类物流设施发展较快。截至2008年, 我国物流园区 (基地) 约为475个。货运服务、生产服务、商贸服务和综合服务等多种类型的物流园区, 通过功能集聚、资源整合, 成为供需对接、集约化运作的物流平台。仓储、配送设施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 化工危险库、液体库、冷藏库等专业化库房, 期货交割库和电子商务交割库快速发展, 自动化立体仓库大量涌现。

五、物流企业快速成长, 市场更加开放

随着我国物流业不断加快对外开放和与国际市场接轨的步伐, 物流企业快速成长, 基本上形成了由多种所有制、不同经营规模和服务模式构成的物流企业群体。一是原有的国有物流企业加快重组改制和业务转型, 由传统的运输、仓储向综合型物流企业转变;二是民营物流企业规模迅速扩大, 部分企业年业务收入超过百亿元;三是部分生产或商贸企业的物流公司, 以原有业务为基础向社会扩展, 成为专业化的物流服务提供商;四是世界知名的跨国物流企业通过并购重组等多种方式相继进入中国, 物流市场更加开放。

据2010年全国重点企业物流统计调查显示, 2009年排名前50位的企业物流业务收入共达4506亿元, 其中, 最大的物流企业年收入超过千亿元, 第50位物流企业年收入达到12.2亿元, 比2005年的3.5亿元提高2.5倍。

“十一五”时期, 我国物流虽然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 总量已有相当规模, 但粗放经营、规模扩张的增长方式没有根本改变, 物流结构还不平衡, 服务体系还不完善, 服务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7.湖北省“十一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纲要 篇七

中国观赏石协会是经民政部批准的全国性社团组织,起着联系政府与观赏石企业、事业单位和爱好者之间的纽带和桥梁作用。根据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建议,在全面分析我国观赏石文化事业发展现状和国际观赏石文化发展的未来走向,结合中国观赏石协会实际,制定中国观赏石协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

一、指导思想与原则

中国观赏石协会的一切工作和活动,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自主创新、合理继承、科学弘扬、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把弘扬赏石文化、发展壮大组织、加强交流合作、推进市场繁荣、合理开发与保护观赏石资源,摆在整个观赏石协会工作的核心地位,为观赏石的展示、展销、收藏和鉴评,提供理论依据、技术支撑和法律保障,实现中国观赏石事业的健康有序跨越式发展。

中国观赏石事业发展要坚持以下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发展壮大队伍,培育观赏石文化理念,全面提升观赏石业内人员和爱好者的政治素质、文化素质和业务素质。

——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促进中国观赏石事业可持续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坚持合理继承和自主创新,大力推动观赏石基础理论研究,形成一批重要创新成果,为中国观赏石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理论先导。

——坚持着眼当前,放眼长远。分轻重缓急地解决好当前中国观赏石业内存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增强发展后劲。

二、发展目标

中国观赏石协会“十一五”发展目标:

——把中国观赏石协会建设成具有相当规模的、运转有序的、广大会员与观赏石爱好者可以信赖的家园。

——在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框架内,制定相关技术标准和行业自律准则,以石展为重点,合理规范观赏石的展示、展览、展销、拍卖活动,坚决杜绝造假和欺骗活动,丰富文化内涵,真正做到情趣收藏、公平销售,引导观赏石市场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普及观赏石文化知识,弘扬观赏石文化,培养造就一支具有专业知识和丰富文化底蕴的观赏石队伍。

——建立观赏石鉴评标准体系,培养、造就一支文化、科学、道德素质高的鉴评师队伍。

——积极推进中外交流与合作,开展国际学术和赏石交流,扩大中国观赏石文化的国际影响,提高中国观赏石协会的地位。

三、主要任务

(一)加强观赏石基础理论研究

中国观赏石文化有数千年的发展历史,融合中国传统儒、道和佛的文化精髓,是中国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努力创建观赏石理论体系,不是上述文化一般意义上的简单的继承和弘扬,而是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化和重塑,是从内涵到外延的不断创造和更新,树立新理念。

为了扬弃 旧义,探索新知,以创新的勇气直面难题,拟在“十一五”期间,就业内亟待解决的基础理论问题,如观赏石概念、观赏石的含义、观赏石的分类、观赏石的鉴赏和观赏石的价值观及其市场的未来走向等,通过举办专题论坛、网上研讨、报刊专栏等多种形式,深入开展基础理论探索,力求形成一批创新性成果,为建立观赏石理论体系奠定基础。

(二)开展观赏石鉴评标准研究

8.山东省金融业十一五规划纲要 篇八

2010-11-24 14:57:00

“十五”以来,山东金融业发展迅速,金融组织体系、市场体系、监管体系进一步完善,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十一五”是我省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迈进的重要时期,是实现省委提出的“两个提前”目标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在经济全球化、金融一体化趋势不断增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快走向繁荣发达的大背景下,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省委“一二三四五六”的发展目标和工作思路,做大做强金融产业,提高金融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对建立发达的现代服务业,促进我省经济既快又好发展,实现建设“大而强、富而美”社会主义新山东宏伟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一、“十五”期间我省金融业发展成就显著

(一)金融组织体系基本形成,金融机构发展迅速。

目前,我省初步建立了由人民银行宏观调控,以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为主体,政策性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外资银行机构等为补充的银行组织体系;证券、期货经营和产权交易机构组成的资本市场组织体系;保险公司和保险中介机构组成的保险业组织体系。2004年末,全省共有银行类经营性机构11239家,3家政策性银行、4家国有商业银行、9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和8家外资银行在我省设立了分支机构;证券营业部和证券服务部达到174家,22家证券公司在我省设立了经营机构;保险经营机构3033家,18家保险公司在我省设立了分支机构。信托公司、财务公司、合作金融机构、邮政储蓄机构等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也在不断发展。

(二)金融业发展势头良好,实力不断壮大。

我省各类银行、证券、保险经营机构等市场主体实力不断增强,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一是银行业务迅猛发展。2004年末,全省存款余额14514亿元;贷款余额11783亿元,年均增长16.18%。票据承兑、信用证、保函等其他业务也有较大幅度增长。二是证券市场规模不断壮大。2004年末,全省共有94家公司、102只股票在境内外上市,其中境内上市公司76家、境外上市公司21家。直接融资总额累计719亿元。三是保险业务持续快速增长。全省保费收入以年均30%的速度增加,2004年达到317亿元,居全国第三位。

(三)金融创新力度不断加大,经营活力和服务功能持续增强。

我省金融机构不断增强服务意识,积极创新服务领域和服务品种。银行业务不断扩展,已从传统的存、贷、汇发展到票据承兑及贴现、回购、大额可转让存单、国债交易以及资产托管等领域。天同基金公司成功发行了国内首只标准化基金,泰信基金公司推出了我省第一只开放式基金。保险产品种类不断增加,服务水平明显提高,2004年末,人身险有3大类706个险种,财产险有12大类1181个险种,分红保险、投资连接保险、万能保险等新型人身险类产品和运输工具保险等财产险类产品发展迅速。此外,金融网络化、信息化建设取得了较大进展,服务便捷性显著增强。

(四)地方金融机构初具规模,服务经济功能逐步提高。

“十五”期间,我省地方金融机构发展迅速,资产规模和资产质量都有较大幅度提高。截至2004年末,我省共有1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9家城市商业银行、5家城市信用社、3家农村合作银行、5671家农村信用社,资产规模合计达到4598.27亿元。2003年7月,经国家批准,在烟台住房储蓄银行基础上改制成立的恒丰银行,成为第一家总部设在山东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注册在我省的证券、期货公司和中介机构14家;注册在我省的保险代理公司、保险经纪公司和保险公估公司105家;信托公司、财务公司等其他金融机构5家,资产规模合计495.58亿元。经过多年的发展,地方金融机构已经成为服务县域经济、“三农”经济、支持个体企业和中小民营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五)金融运行环境明显改善,风险防范能力不断增强。随着金融监管法制化水平的提高和金融监管力度的加大,我省初步建立了银监局、证监局和保监局组成的金融监管体系,金融安全有了明显保障。各级政府和金融监管部门坚持依法监管和发展中化解风险的原则,采取多种措施,开展整顿金融市场秩序工作,处置和化解各类风险,纠正高息揽储等不正当竞争行为,对高风险城市商业银行增资扩股及资产置换,清理整顿乱办金融机构、信托投资公司等,清理场外股票交易、证券交易中心、期货市场、证券经营机构和原有投资基金的违法违规行为,加大了对保险经营中营销员欺诈误导、非法设立机构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

(六)金融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显著提高。

一是为经济快速增长提供了强大的资金支持。2000年至2004年,各类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增长1.9倍,境内外证券市场直接融资572亿元,有力支持了地方经济发展。二是推动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我省银行业调整信贷投向,优化信贷结构,突出支持了“三农”经济、民营经济、外经外贸、高新技术等我省经济发展重点领域。我省上市公司积极实施资本运营和资产重组,为全省经济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做出了积极贡献。三是促进了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大批国有企业通过股份制改造,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四是充分发挥了社会保障功能。我省保险业在经济补偿、防灾防损、分散风险、资金融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00年至2004年,保险业累计支付赔款和给付249.3亿元,2004年末保险保障金额达到3.6万亿元。

二、我省金融业发展环境分析

“十一五”期间,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的优化,政策、法制、人文等外部环境的逐步改善,以及金融业自身改革开放的深化,我省金融业将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一)经济发展已经取得的成就为金融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十五”期间,我省经济规模和经济质量均大幅提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确立。2004年,生产总值达15490.7亿元,居全国第三位,人均生产总值为16874.4元,进出口总额达到607.8亿美元,生产总值和进出口总额分别是2000年的1.8倍和2.4倍。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1778.3亿元、8724.5亿元、4987.9亿元。经济规模的扩大、经济质量的迅速提高为金融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二)未来经济的快速平稳发展将为金融业的发展提供新的空间。“十一五”期间,我省仍将保持10%左右的年均经济增长速度,到2010年,将实现省委提出的“三阶段发展目标”的第二阶段目标,生产总值达到29000亿元;国有企业改革将获得突破性进展,国有企业的战略性改组和结构调整将基本完成;传统产业改造基本到位,高新技术产业将在工业中占据主导地位;民营经济获得长足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在此期间,企业融资方式将逐步走向完全的市场化,居民对金融服务需求的广度和深度将大大提高。从而促进金融市场结构更趋完善,规模迅速扩大。

(三)诚信山东、平安山东建设将为金融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信用、人文环境。随着“诚信山东”、“平安山东”工程建设的推进,以及建设“社会主义和谐山东”目标的逐步实现,整体社会信用环境将有质的改善,为金融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信用氛围和安全、稳定的市场环境。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了做大做强金融产业的战略目标和发展措施,各地在化解金融风险和推进金融改革过程中,积极致力于金融安全和诚信环境建设,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严厉打击各种逃废金融债务行为,将为金融业的发展营造更好的社会和人文环境。

(四)金融法制建设的日趋完善将为金融业发展提供有效的法律保障。“十五”期间,我国修订、出台了一系列新的金融法律法规,初步形成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金融法制体系。“十一五”期间,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将有更多的金融法律法规出台,地方性金融法规、规章也更趋健全,金融管理制度也会不断进行改革,金融统计信息系统等基础建设将进一步完善,这都将为金融业的加快发展提供更加有效的法律保障。

(五)金融业的改革和开放将为金融业的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和机遇。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改革将明显提高我国银行体系的经营管理水平,保险市场和证券市场改革的深化也将推动我国融资结构的完善和效率的提高。按照加入世贸组织协议,目前青岛和济南已先后开放了人民币业务,2006年底将对外全面开放金融业,这既是对金融业的挑战,也是加快发展的机遇。一方面。外资金融企业的进入,将带来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技术,完善金融业竞争格局,加快金融业自身的改革步伐和产业化进程;另一方面,金融业开放也有利于山东金融企业拓展国际市场,促进自身人才、产品、技术的全面提高。

我省金融业发展面临广阔前景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制约因素。一是整体金融实力不强,竞争力不足。“十五”期间,我省银行业存款占全国的比重一直在6%左右徘徊,银行体系的资金循环能力不高;证券市场规模较小、资产证券化率低;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也处于较低水平。二是金融资产质量不高。2004年末,全省主要银行业机构不良贷款余额全国排名第三;城市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仅为2.06%;证券公司经营业绩大幅滑坡,委托资产管理业务积聚了一定风险。三是金融业创新能力不强。金融业务和金融资产主要集中于传统的存贷款等间接融资市场,直接融资市场发展缓慢;金融工具少,业务品种单一;风险投资体系不健全。四是缺乏金融龙头企业。全国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只有恒丰银行总部设在我省,但因其实力较小,目前对整个金融产业的影响较弱;天同、齐鲁、中信万通3家证券公司虽具有全国执业资质,但都实力较弱,在同业中缺乏竞争力;至今我省没有一家法人保险公司。五是金融发展环境有待改善。社会信用体系尚不完善,金融支持政策力度不够。

三、“十一五”金融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省委“一二三四五六”的发展目标和工作思路,以加快发展为主题,着眼于未来5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对金融的多层次需求,依据金融产业发展基本规律。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和对外开放,加快做大做强金融产业步伐,完善金融组织体系和市场体系,建立健全信用体系,优化环境,加强监管,防范风险,不断完善金融业的社会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金融业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提高金融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二)基本原则。

1.坚持金融和经济协调性原则,加快发展金融产业。金融是现代市场经济的核心,也是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窗口。“十一五”期间要坚持金融业优先发展原则,努力提升金融层次,尽快做大做强金融产业,达到促进整个经济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目的。

2.坚持市场导向原则,大力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坚决贯彻落实国家金融体制改革的各项决定,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增强金融体系的活力,促进金融市场有序合理竞争。正确引导金融机构内部改革,处理好改革发展与防范风险的关系,有效防范企业经营风险向金融业转嫁,保持金融稳定,提高运行效率。实现金融业可持续发展。

3.坚持开放与创新原则,不断提高金融产业竞争力。充分认识当前金融国际化趋势及其发展特点,高度重视我国全方位融入世界分工体系对金融业的影响,强化危机意识、机遇意识,勇于并善于参与国际金融竞争。全面推动金融业的观念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金融技术创新,不断开发适合我省经济发展实际的新的金融产品,以金融创新促进经济发展,以金融创新推动金融业自身的发展。

4.坚持全面发展原则,积极扶持地方金融机构。把发展地方金融机构、培植地方金融机构龙头放在优先地位,积极构建竞争力强、服务高效的地方金融机构体系,高度重视优化县域以下农村金融体系,在此基础上推动全省金融业全面发展。

5.坚持效率原则,构建服务高效的融资市场体系。以建设山东区域金融中心为重点,优化全省金融产业区域布局,并根据不同层次、不同性质融资需求,积极发展全国性金融、外资金融、地方商业金融,加大直接融资力度,构建服务高效的融资市场体系。

6.坚持以人为本原则,构建和谐社会。按照省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山东”的要求和加快发展服务业的部署,全面推进我省金融业的发展,使金融成为我省现代化社会服务体系重要组成部分,既服务于经济建设,更服务于社会发展,包括面向城乡居民、方便快捷、人性化的金融服务。

四、“十一五”金融业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十一五”期间,我省金融业通过改革、开放、创新、发展,到2010年,全省建立起种类齐全、分工清晰、定位明确、竞争充分、服务高效的金融组织架构,各类地方金融机构基本达到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运营安全、服务和效益良好的现代金融企业要求,使金融业成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国际金融发展接轨,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互补,融资和服务功能统一,对内对外区位优势明显的支柱产业。基本形成适合国内外投资者共同参与、具有国内影响力的市场体系;基本形成具有国内影响的金融控股集团、中外资金融机构共同发展的多元化的组织体系;基本形成法律法规健全、风险控制高效的监管体系;基本形成信用报告、评估、担保等功能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基本形成济南和青岛优势互补、功能互补、特色鲜明,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的山东区域金融中心。

(二)金融行业发展目标。在全社会形成金融产业的共识,保持金融产业较快发展,使其在全省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进一步提高。到2010年,全省金融产业实现增加值1370亿元(2000年价格)左右,年均增长约15%,在服务业增加值中所占比重达到12.5%左右,在全省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约为4.7%。

1.银行业。建成由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地方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合作金融机构、外资银行等构成的较为完善的银行业机构体系。2010年,全省存款规模达到 33000亿元,贷款27000亿元,年均增长15%;不良贷款率降到4%左右。

2.证券业。大力发展各类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完善区域产权、债券和票据交易市场,企业债券、企业短期融资债券和利用国际资本市场融资有较大增长,全省直接融资占企业外源性融资比重达到 30%左右。

3.保险业。建成中、外资保险公司、保险中介机构共同发展的结构合理、竞争充分的现代保险市场体系。2010年保费收入达到770亿元,年均增长16%;保险的覆盖面不断扩大,人均保费(保险密度)达到820元,保费占生产总值比重(保险深度)达到2.8%。

(三)金融机构发展目标。

1.全国性银行机构。2010年,力争使在山东的全国性银行机构的资产负债规模、资产质量和盈利状况等综合指标进入全国前3名。尽快做大做强恒丰银行,到2010年,力争使其经营规模挤身于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前六名。

2.地方商业银行和农村金融组织。深化产权改革,完善资本金补充机制,严格按照巴塞尔协议要求,高标准地发展各类地方性商业银行或农村合作银行。2010年,城市商业银行达到10家,农村商业(合作)银行达到8家。农村金融基本形成布局合理、主体多元、竞争有序和服务优良的组织体系。3.外资银行。到2010年。争取新引进外资银行10家。

4.证券机构和期货公司。努力培育法人证券公司,培植1家在国内位居前列的大型证券公司,新增证券营业部30家。争取培育1—2家规模大、实力强的期货经营机构进入全国前列。

5.保险机构。设立2—3家保险公司法人机构;进入山东的保险公司达到40家,其中外资保险公司10家以上;专业保险中介公司法人机构达到200家。

6.信托公司。努力培育3—5家资信高、规模大、在国内有影响力的信托投资公司。到2010年,信托投资规模实现1000亿元。

7.投资基金公司。积极支持发展投资基金业,重点培育风险投资基金。2010年,初步建立起以社会资金为投资主体,风险投资公司(基金)和风险基金管理公司发展协调、运作规范的风险投资体系。

8.其他金融机构和金融控股集团。规范发展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金融控股公司等具有金融性质的机构。到2010年,争取扶持起1—2家实力雄厚、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金融控股集团。

五、“十一五”金融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

实践证明,当一个地区人均生产总值超过 1000美元以后,金融产业化程度越高,产业结构就越合理,经济和社会事业就越发达。2002年,我省经济总量已超过1万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超过 1000美元,成为名副其实的经济大省。实现2010年第二个阶段的发展目标,实现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的转变,必须加快金融产业发展步伐,提高经济质量和水平。“十一五”期间,各级政府要按照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遵循金融产业发展规律,着重培植、发展金融产业。(一)突出服务意识,为金融产业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政策环境。

一是结合山东实际,制定有利于支持金融业发展的指导性政策。济南和青岛等中心城市要尽快出台有关资金补助、购房补贴、税费优惠、人才及家属安置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吸引金融机构来山东落户和发展。二是强化服务意识,提高行政效率,简化审批、注册登记手续,为金融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维护地方金融秩序,打击企业逃废金融债务的现象,保障金融资产安全。三是加强与银行、保险、证券三家监管机构之间的工作衔接和政策协调,建立长效机制,研究解决金融发展改革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四是出台面向商业银行的山东省产业发展和重点建设项目目录,加强对金融企业的引导和服务。

(二)深化金融改革,扩大对外开放。

一是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地方金融机构股份制改革步伐,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鼓励民营资本等各类社会资金参与改组改造地方金融企业。二是完善地方金融机构法人治理结构。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规范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职责,形成科学合理的制衡机制。三是加强内控制度建设。建立科学的决策体系、健全的内控制度和完善的风险管理体制,建立科学的激励约束与监督制约机制。四是提高服务意识和水平。明确市场定位和服务对象,推出各具特色的金融服务产品,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五是努力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加大金融业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积极引进来,鼓励走出去。

(三)培植金融控股集团,大力发展地方金融机构。

一是积极探索建立金融控股集团。根据我省经济发展水平和金融产业的发展状况,适时组建金融控股集团,创立山东金融品牌。二是尽快做大做强恒丰银行。通过增资扩股和股权置换等工作,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和资本金补充机制,使其成为立足山东、辐射全国、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运营安全、服务和效益良好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三是规范发展城市商业银行,培养成为主要面向中小、民营和高科技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四是整合农村信用社资源。扶持农村信用社的发展,条件具备的,争取发展成为农村合作银行。支持其在政府农业投资的引导下,采取多种方式扩大对现代农业和农户的贷款支持。五是建立新的地方金融企业。尽快组建注册地在山东的保险公司,充分发挥保险的资金融通功能,为经济建设积聚资金。根据国家政策和山东产业发展重点,争取建立山东产业投资基金公司,将社会闲散资金转化为产业资本。

(四)加快金融创新,提高金融服务功能和品质。

一是适应混业经营趋势,积极开发新业务。鼓励银行、证券、保险等机构加强业务合作,实现优势互补,积极开发新的产品和服务,增强产品的山东区域特色,提升金融业的整体服务功能。二是大力发展投资银行业务。突破证券承销包销、上市咨询辅导、收费银行服务等传统业务,积极开展投融资顾问咨询、并购重组顾问咨询、资产管理、基金管理等投资银行业务。三是围绕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突出对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的保险业务领域发展,加快发展农业保险、责任保险、健康保险、补充养老保险。

(五)构建社会信用体系,促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

一是尽快制定信用建设方面的地方性法规或政府规章。通过出台有关法规,为信用征集、调查、评价、咨询工作和信用中介机构建设提供法律依据,规范信息的披露、使用,加强监督管理,完善失信惩戒机制。二是加强统一领导。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省政府经济宏观管理部门要加强组织协调,财政、税务、工商、公安、海关、银行、保险、证券、金融服务中介机构、社会保障部门等共同参与,推进信用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三是分步实施,逐渐完善。组建商业信用和个人信用调查评估机构,坚持市场化经营、商业化运作的原则,整合现有的商业信用和个人信用资料,建立系统的企业商业信用档案和信用评级信息,分层次、分阶段地建立个人信用制度,逐步建立个人信用信息调查征集系统,探索信用信息征集、使用、维护和隐私保护等方面的运作机制。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起一个以政府信用为保障、企业信用为重点、个人信用为基础的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机制,为金融业及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夯实基础。

(六)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融资,拓宽直接融资渠道。

一是推动大中型企业上市融资。积极为企业上市创造条件,引导、帮助企业通过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充分发挥上市公司的融资平台功能,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增强再融资能力。二是鼓励和扶持中小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通过创业板市场上市融资。研究制定指导性意见,解决我省许多高新技术企业长期存在的产权界限不清、智力和技术投入无法量化等历史遗留问题,扫清上市障碍,在财税、金融等方面制定实施有利于中小企业上市的扶持政策。三是支持企业到国际资本市场融资。推动更多优质企业到国际资本市场融资,利用发行股票、债券等方式筹集海外资金。四是扩大企业债券融资。鼓励、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发行企业债券,支持和鼓励企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短期融资债券,积极争取国家政策允许我省发行市政建设债券。五是继续完善产权市场。引导现有产权交易机构根据市场化的原则,进行合理的功能划分和规范化运作。

(七)统筹经济金融发展,规划金融产业区域布局。

根据我省总体经济规划和东、中、西部经济特点,合理规划金融产业布局,培植山东区域金融中心。一是发挥济南作为全省金融资源聚集地的优势,推动全省经济、金融协调发展。进一步发挥金融监控调节枢纽的功能,完善金融监控网络,确保全省金融业安全、有序、高效运行。突出调度功能,建立以央行再贷款和再贴现、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共同组成的资金调度网络。强化金融产品的研发功能,利用业务综合优势和人才聚集优势,推进全省金融创新。二是依托青岛的区位优势和经济特色,构建外向度较高的金融功能区。突出金融组织体系的国际性,重点发展外资金融机构。结合我省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和我省作为农业大省的实际,争取国家在青岛设立期货交易场所或交割仓库,大力发展期货业务。以海尔、海信等大型企业为龙头,积极开展商业票据业务。争取建立产权交易场所,恢复产权柜台交易。

(八)保持金融稳定,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建立金融稳定协调机制是保障经济健康平稳发展的重要条件。尽快建立省政府领导下,由人民银行济南分行、各金融监管机构和省直有关部门组成的山东省金融稳定协调机制,维护金融安全,防范金融风险。一是建立信息通报制度。省政府主管部门、人民银行济南分行、各金融监管机构要建立信息沟通渠道,及时通报信息,研究解决金融业改革和发展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防范金融风险,促进金融业发展。二是建立金融监管部门与工商、税务、审计、公安、法院等部门的执法合作机制。共同打击在金融领域出现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增强监管合力,防止出现监管盲点,形成一个以政府为领导、金融监管部门为主体、有关执法部门为支撑、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的金融安全体系。三是在推进金融企业自身改革的同时,继续调整优化信贷结构,加大金融机构对其他企业金融服务的深度,从源头上加强对金融风险的控制和管理,防止新的不良贷款的产生,化解潜在的金融风险。

(九)实施人才战略,为金融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上一篇:校园捡垃圾活动实践报告下一篇:网络直报在线操作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