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尾炎病人的护理(精选14篇)
1.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篇一
写教案 急性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一、1、授课题目 :第十九章 急性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2、授课对象 :护理本科
3、授课方式 :讲授 4.、学时数
:两个学时 5.、使用教材:外科护理学 第四版
6、具体目标 :说出急性阑尾炎的病因、病理
叙述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表现和诊断
说出急性阑尾炎的治疗原则
简述几种特殊阑尾炎的特点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不同类型病人进行护理评估及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7重点
: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表现、护理评估、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几种特殊类型的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特点 8难点
急性阑尾炎的病理生理、鉴别诊断 二.教学过程
题目
第十九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内容
:第一节 急性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首先
1、引入新课:大家来回忆下解剖课上学的阑尾的解剖位置,阑尾为盲肠后内侧的蚓状盲管,属淋巴免疫器官。阑尾炎是由多种自身肠菌所致的阑尾化脓性感染。急性阑尾炎属于最常见的急腹症,好发于青壮年。急性阑尾炎是外科最常见的疾病,居各种急腹症的首位。下面将简要介绍一下急性阑尾炎的病因及其临床症状,以及在术后护理工作中的几点体会。
2/ 阑尾的解剖生理概要
3.讲述急性阑尾炎的病因:
4、急性阑尾炎的病理生理: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坏
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阑尾周围脓肿
急性阑尾炎的转归
5、急性阑尾炎的常见症状和体征
(1)常见症状
1)转移性右下腹痛 2)胃肠道反应 3)全身反应
(2)体征
1)右下腹压痛 2)腹膜刺激征 3)右下腹包快
6、特殊类型的阑尾炎的临床特点
讲授方法2、3主要通过复习阑尾的解剖知识讲解 4.5主要通过阑尾的解剖
生理 病理知识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症状体征 6通过举例引导学生鉴别不同类型的急性阑尾炎的不同表现
其次
处理原则
包括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为主
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
影像学检查 再次
护理评估
包括术前评估和术后评估
常见护理诊断
疼痛
潜在并发症
制定护理目标
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重点掌握潜在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护理评价
健康教育 教授方法
通过临床个案举例,自己在医院期间所遇到的个案病人的临床表现及护理体验,从而让学生有个更直观的了解和把握
三.课堂总结
急性阑尾炎是阑尾发生的急性炎症反应,是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好发于青壮年,大家一定要重点掌握急性阑尾炎的病因 临床表现,从而采取正确的健康教育预防措施,进而能够正确的进行护理评估对术后患者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四.课后作业
选择题
1.下列哪种因素是急性阑尾炎的最常见发病因素()
A.细菌入侵 B.胃肠道疾病C阑尾腔受粪石压迫缺血D阑尾管腔阻塞
认知分级:识记
2、急性阑尾炎的转移性右下腹疼痛多开始于()
A脐下B右下腹C左下腹D上腹部
认知分级:识记
填空题
1、急性阑尾炎的的四种病理类型()()()()
认知分级:识记
2、急性阑尾炎术后潜在并发症()()
认知分级:识记 改错题
1、持续性剧烈腹痛多提示阑尾炎可能转发至化脓性炎症
认知分级:识记
2、妊娠急性阑尾炎多表现为压痛点上移,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明显
认知分级:识记 简答题
1、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认知分级:识记
2、说出几种特殊类型的阑尾炎的特点
认知分级:领会
论述题
1、阑尾切除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什么?应采取什么护理措施?
认知分级:领会
2、女性,26岁,已婚,腹痛,腹泻,发热、呕吐20小时,于2007年3月12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24小时,在路边餐馆吃饭,半天后,出现腹部不适,呈阵发性并伴有恶心,自服654—2等对症治疗,未见好转,并出现呕吐胃内容物,发热并腹泻数次,稀便,无脓血,体温37—38.5摄氏度,来我院急诊,查便常规阴性,按“急性胃肠炎”予颠茄、黄连素类等治疗,晚间,腹痛加重,伴发热,体温38.6摄氏度,腹痛由腹部移至右下腹,仍有腹泻,夜里再来就诊,查血象21×109/升,急收入院。(1)初步诊断及依据
(2)根据病历,给出相应的护理诊断(3)针对病人,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 认知分级:应用
课后作业也即是出题目的那道作业
2.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篇二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8年8月—2011年8月我院行外科手术治疗高龄阑尾炎伴糖尿病病人16例, 男9例, 女7例;年龄65岁~83岁, 平均72.7岁;均有糖尿病史, 但无糖尿病并发症, 空腹手术前实验室检查血糖在16mmol/L以上;腹部不适有隐痛, 闭孔实验和腰大肌实验均呈阳性;病人恶心并食欲减退, 但无转移性右下腹疼痛, 无压痛和反跳痛;经X线检查、穿孔以及结合临床表现均确诊为阑尾炎;均行外科手术治疗。
1.2 结果
经积极治疗与精心护理, 16例病人均痊愈出院。
2 护理
2.1 术前心理护理
高龄病人手术本来风险就大, 若病人再有糖尿病史, 风险则更大, 术后并发症多。因此进行及时、有效的心理护理非常重要[2]。一般老年病人不愿意麻烦他人、比较固执、内心也较孤独。因此, 护士应耐心向病人解释并进行相关宣传教育, 让病人了解糖尿病相关医学知识、对医生技术有信心、对术后康复要有希望, 以达到配合手术治疗的目的。指导病人围术期控制饮食, 解释糖尿病是慢性病、术后并发症较多, 控制饮食有助于控制糖尿病以及术后的康复。消除病人对手术的恐惧心理、与病人及家属进行交流, 介绍以前同样病例康复情况, 帮助病人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使病人明白只有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才能更好地康复。通过术前心理护理, 16例病人均积极配合治疗。
2.2 加强腹部观察, 监测生命体征
老年人血管退行性变且供血不足[3], 加之糖尿病病人的抵抗力弱, 导致阑尾炎发生穿孔以及坏死的几率较大。老年病人症状及体征不明显、反应力也下降、定位不准确以及对疼痛敏感度下降。因此, 必须严密检查腹部体征, 结合X线检查, 以及时发现并发症并进行相应处理。本组16例病人虽均无压痛、反跳痛以及转移性右下腹疼痛, 但是均发生穿孔。因此加强病人腹部观察非常必要。观察腹部及生命体征变化并及时进行治疗, 以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促进病人早日康复出院, 减轻病人痛苦。
2.3 控制血糖, 预防酮症酸中毒
2.3.1 饮食控制
(1) 禁食。阑尾炎伴糖尿病病人, 手术以及术后如果未排气, 必须禁食。对围术期病人应控制饮食并在医生指导下注射胰岛素或静脉输注葡萄糖。麻醉作用消失以及禁食导致病人对胰岛素产生抑制作用, 发生低血糖反应。本组16例病人均采用静脉输注胰岛素方法, 并控制输注速度, 达到预防发生低血糖反应的效果。 (2) 饮食护理。病人术后待胃肠功能恢复后可进食流质饮食并逐渐过渡到普通膳食。进食一些维生素丰富、容易消化的食物, 根据病人病情可适当进食糖类和蛋白质。应按时、定量进食, 在餐前半小时注射胰岛素[4]。
2.3.2 控制血糖
(1) 术前血糖控制。术前做好血糖、尿糖检查。根据病人病情, 给予长、中、短效胰岛素, 以降低血糖。餐前半小时注射胰岛素, 待空腹血糖控制在7mmol/L~11mmol/L再进行手术。 (2) 术后血糖检测。病人术后5d内每天检测血糖, 同时根据病人血糖高低而调整胰岛素用量。术后3d随时检测血糖变化, 以免意外发生;3d后餐前1h检查血糖, 控制血糖在一定范围以内[5]。
2.4 用药护理
老年病人机体功能减退、抵抗力下降、容易感染、手术并发症多。因此在术前应早期联合大量静脉注射抗生素, 以有效预防感染发生。手术引流导致大量水分、电解质丢失, 因此在术后应给予补液 (根据心肺功能情况决定补液量) 。必要时, 可根据病人病情静脉给予维生素和营养药, 以提高病人抗病能力[6]。
2.5 加强无菌操作
病人术后易感染, 应严格无菌操作, 每日定期更换引流袋, 强化无菌操作。13例病人在术后3d内拔出引流管, 3例在术后7d内拔出引流管。
2.6 强化基础护理
老年病人术后并发症多。因此应强化基础护理, 鼓励病人坚持下床活动;定期帮助病人翻身、叩背, 防止肺部感染;保持床单清洁, 防止发生压疮。
2讨论
虽然高龄阑尾炎伴糖尿病病人手术风险大、并发症多, 但是只要医务人员严格按照上述操作进行治疗并精心护理, 就可将风险降低到最低水平, 使病人早日康复。如果病人按照我们的指导去做, 术后康复效果会更满意。高龄病人手术本来风险就大, 若病人再有糖尿病史, 则风险更大、术后并发症也多。因此, 加强高龄阑尾炎伴糖尿病病人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护理, 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摘要:[目的]总结高龄阑尾炎伴糖尿病病人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护理。[方法]对16例高龄阑尾炎伴糖尿病病人行外科手术治疗, 同时加强术前心理护理、加强腹部观察、监测生命体征、控制血糖、用药护理、无菌操作及强化基础护理等。[结果]16例病人均痊愈出院。[结论]加强高龄阑尾炎伴糖尿病病人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护理, 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关键词:阑尾炎,糖尿病,高龄,外科手术,护理
参考文献
[1]朱春风.老年急性阑尾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 2011, 9 (6) :313-314.
[2]Sheu BF, Chiu TF, Chen JC, et al.Risk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per-forated appendicitis in elderly patients presenting with signs and symptoms of acute appendicitis[J].ANZ Journal of Surgery, 2007, 77 (8) :662-666.
[3]Liu CC, Yen DH, Lu CLet al.Acute urinary retention in the elder-ly:An unusual presentation of appendicitis with a high perforation risk[J].Gerontology, 2002, 48 (6) :387-391.
[4]杨铁凡, 肖国毅.老年阑尾炎伴糖尿病56例治疗体会[J].医学临床研究, 2002, 19 (3) :218-219.
[5]何新明.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探讨[J].重庆医学, 2011, 40 (22) :2262-2263.
3.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篇三
【关键词】健康教育;老年;急性阑尾炎;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6-0110-02
急性阑尾炎为临床常见性急腹症,临床症状主要有恶心、呕吐及右下腹疼痛,大多患者会出现白细胞及嗜中性粒细胞升高。对于急性阑尾炎患者临床上一般采用手术治疗,但是老年患者因为年龄较高,身体组织器官功能衰退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所以,加强围术期护理干预对于提高手术效果具有重要价值。健康教育是通过系统的教育活动,提高患者对自身病情、健康行为及生活方式等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有效促进患者康复[1]。我院近年来对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加强健康教育,效果比较理想,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在2014年1月~2015年3月期间共收治110例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55例患者,其中男24例,女21例;年龄为61~83岁,平均年龄为(69.4±1.2)岁;发病至入院时间为1~8h,平均时间为(5.2±0.6)h。观察组55例患者,其中男27例,女18例;年龄为63~82岁,平均年龄为(70.2±1.4)岁;发病至入院时间为3~9h,平均时间为(5.5±0.9)h。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主要包括:对患者病情变化进行密切监测,对患者的心电图、血压等情况进行定期检查,一旦發现异常应立刻报告医生,并协助进行处理。保持病房干净、整洁,保持适当的温度及湿度。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手术依从性。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具体措施如下:
①入院宣传教育:在患者入院之后,护理人员应积极向患者介绍主管医生、护理人员及病区的相关情况,更好的消除患者对陌生环境的不适感及恐惧感。
②术前健康教育:手术之前向患者详细介绍相关检查、麻醉方法、手术方法、预后效果等,指导患者进行咳痰、呼吸及咳嗽训练,嘱患者术前禁食。
③术后健康教育:手术后指导患者保持有效体位,在生命体征平稳之后,嘱患者保持保持半卧位,从而进行有效引流。指导患者进行腹式深呼吸,缓解伤口疼痛。在患者生命体征平稳之后,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促进肠胃蠕动,以免引起肠粘连、深静脉栓塞等并发症。在患者肠胃蠕动恢复、排气正常之后,嘱患者进食流食,然后逐步过渡到普通食物。
1.3观察指标
①对比两组患者的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②以汉密尔顿量表(HAMA)、焦虑自评量表(SAS)及视觉模拟量尺(VAS)对两组患者术后的疼痛情况、焦虑及抑郁情绪进行评价[2]。
1.4统计学处理
将所得数据录入SPSS22.0软件包处理分析,对计数资料以X2检验,以例数百分比的形式表示,对计量资料t检验,以X±S的形式表示,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
观察组排气时间为(8.3±1.2)天,住院时间为(10.2±1.6)天,对照组排气时间为(14.6±2.3)天,住院时间为(17.6±2.5)天。观察组的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疼痛及焦虑、抑郁评分
观察组的VAS、HAMA及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如表1所示。
3讨论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医疗水平不断提高,新型的护理模式要求护理人员不但要提供专业基础护理,还要进行精神及心理方面的护理,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率。研究指出[3],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及治疗的认识,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工作,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急性阑尾炎为临床常见性急腹症,具有起病急、疼痛剧烈、病情发展快等特点,患者容易出现焦虑、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再加上患者缺乏专业知识,无法全面了解病情,容易过分担心,而术后翻身、咳嗽等活动会增加腹内压,加剧切口疼痛,上述因素均会对患者恢复造成不利影响。
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排气时间为、住院时间为(8.3±1.2)天、(10.2±1.6)天,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4.6±2.3)天、(17.6±2.5)天(P<0.05),提示对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可有效缩短患者的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促进患者预后。除此之外,观察组的VAS、HAMA及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对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及不良情绪。
总之,对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促进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袁爽英. 急性阑尾炎术后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8):358-359
[2]李雪红,王亚丽.健康教育干预在老年急性阑尾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4,9(27):94-95
4.烧伤病人的护理 篇四
德兴市人民医院 占永红
引 言
常见的烧伤可分为四类:(1)热力烧伤,包括火焰、炽热金属所致的烧伤,也包括各种热液,蒸气所致的烫伤最常见。(2)化学烧伤,常见的强酸、强碱、糜烂性气体均引起化学烧伤。(3)电烧伤,常指由电力所致的烧伤,包括电弧烧伤及电接触损伤。电接触损伤,致残率及死亡率很高,是破坏性最大的烧伤。(4)放射性烧伤,由射线所致烧伤,战时与核武器有关,平时与放疗有关。
一院前急救措施
现场处置原则是:冲、脱、泡、盖、送。即:烧伤的现场急救:(1)迅速脱离热源,脱去燃烧衣物或被热液浸渍的衣服,尽快灭火。(2)他人帮助灭火,可用身边不易燃的材料扑打或隔绝灭火。(3)冷水冲洗:在病人能耐受情况可下可使用15℃左右自来水,能坚持20min左右更好,可迅速降温,减轻烧伤深度,清洁创面,减轻疼痛。(4)切忌烧伤后奔跑呼救,易导致烧伤的加重及引起呼吸道的烧伤。(5)烧伤创面不要特殊处理,切不可涂有颜色药物及鸡蛋清、香油等,以免影响烧伤创面和深度的观察,莫涂油膏,免得增加入院后清创的困难,保留水泡皮,不要撕去腐皮,只要外裹一层敷料或被单即可,避免转送医院途中感染。(6)可使用镇静止痛药物,有效预防休克的发生。(7)电接触烧伤急救关键是切断电源。切记在切断电源情况下与伤员接触。(8)烧伤病人经现场急救后,应迅速送至附近的医院就诊,切记不要延误时间,以免丧失救治病人最佳时机。
1.火焰烧伤
伤员身上燃烧着的衣服如果难以脱下来,可卧倒在地滚压灭火,或用水浇灭火焰。切勿带火奔跑或用手拍打,因为可能使得火借风势越烧越旺,使手被烧伤和导致呼吸道烧伤。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烟雾吸入导致窒息或中毒。冲:用清水冲洗烧伤创面;脱:边冲边用轻柔的动作脱掉烧伤者的外衣,如果衣服粘住皮肉,不能强扯,可以用剪刀剪开;泡:用冷水浸泡创面;包:用干净的布单、衣物覆盖伤处;送:尽快送到具有救治烧伤经验的医院进行治疗。
2.热水烫伤
被开水烫伤后,最为简单有效的急救就是用大量的流水持续冲洗降温,持续20min左右,让患处温度与周边正常皮肤温度一致。在冲洗的过程中应该注意流水冲力不应过大,不要将烫伤后的水泡造成破溃。如有衣物,在降温后给以剪除,不要强行剥离,以免撕破水泡。经过上述简单处理后,可以一边使用冰袋冷敷创面止痛,一边快速送到医院就诊。
3.电击烧伤
电击烧伤最大的危险是体内烧伤,当发现有人触电时,应按以下步骤进行急救:先将电源切断,再用绝缘体将电源移开,不要直接用手接触触电者。在潮湿的地方,救护人要穿绝缘胶鞋和戴绝缘手套或站在干燥木板上以保护自身安全。如伤员心跳、呼吸停止,应立即施行心肺复苏术,并拨打120呼叫救护车,不要轻易放弃,直到医生、护士到来为止。局部烧伤病人应马上降温,然后就地取材进行创面的简易包扎,再送医院救治。
4.热油烫伤
被热油烫到时应立即用柔软的棉布轻轻擦去溅到的油,再用干净毛巾沾冷水湿敷烫伤处,不要将烫伤水泡撕破,去除热油的方法是用冷水外敷伤处或用冷水冲洗烫伤处,这样做的目的是起降温作用,可以减轻疼痛和减轻烫伤的深度。
5.化学烧伤
(1)与热力烧伤急救原则相同之处,立即脱去被致伤因素浸质的衣服,并迅速用大量清水长时间冲洗。忌涂油膏和甲紫、红汞等有色药物。(2)若现场有条件创面可用中和剂。强酸烧伤可用5%碳酸氢钠或食用碱水冲洗;强碱烧伤可选弱酸或食醋冲洗。注意的是,酸碱中和反应时亦会产热,需冷水冲洗。(3)头面部化学烧伤时需注意眼睛是否有烧伤:伴有眼睛烧伤时应先冲洗眼睛。面部烧伤时在冲洗面部时要保护好眼睛,不要使冲洗液流入眼内。(4)生石灰烧伤应首先移去体表石灰粉残留物后再冲洗,以防石灰与水反应过程产生热量加重烧伤。(5)磷烧伤者应先用干布擦掉磷颗粒后,用大量冷水冲洗,也可用1%硫酸铜溶液进行擦洗,再用5%碳酸氢钠溶液冲洗中和的磷酸。禁用油脂,防止磷溶解在油脂中被吸收引起中毒。
6.大面积烧伤
应用干净床单或被单覆盖,急速送医院治疗。如离医院较远,为防止休克,可给受伤者口服镇痛药物和饮淡盐水等(有颅脑外伤或重度呼吸道烧伤时,禁用吗啡)。一般以多次少量饮水为宜,如发生呕吐、腹胀等现象,应停止口服药物和禁食水。对创面最好不作任何处理,为防止创面继续污染,避免加重感染和加深创面,应立即用大块纱布、清洁的衣服、被单等给予简单包扎。手足烧伤时,应将各个指、趾分开包扎,以防粘连。
二、住院后护理
病人入院后只有完善的消毒隔离措施和全面的治疗及护理对烧伤病人预后起到至关重要作用。
1.护理措施
(1)心理护理:针对烧伤患者的病情特点及心理状态、思想活动,积极做好心理护理。(2)对新入院患者根据病情应给予清洁正常皮肤、理发(颜面烧伤者)、备皮(腹部、会阴、双下肢烧伤者),同时帮助患者清洗伤口周围血迹。(3)对卧床患者可用热水擦洗正常皮肤,每日1次。(4)严密观察体温、脉搏、呼吸、心率、心律和呼吸频率、深度变化,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师,配合抢救。(5)晨、晚间护理:严重烧伤患者做好晨间和餐后的口腔护理,头面部无烧伤的患者协助其漱口、刷牙,健康皮肤清洁每日1次,口腔护理,早、晚各1次。穿宽松、柔软的衣服。(6)褥疮护理:防止褥疮的发生,按时翻身,骨突处避免受压,保持床单位干燥、平整,潮湿时应及时更换。
2.烧伤休克期(渗出期)护理
(1)病室保持安静,治疗和护理应集中进行,减少对患者的刺激。因休克期患者水分从创面蒸发,热量大量丧失,出现寒战时,应做好保暖,室温保持在32℃~34℃之间。(2)严密观察体温、脉搏、呼吸、神志、尿量、尿色的变化,观察末梢循环、烦躁和口渴症状有无改善。(3)有头、面、颈部烧伤,吸入性损伤未行气管切开者需密切观察呼吸,应备好气管切开的一切用物。(4)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如穿刺失败,应立即行深静脉穿刺插管或作静脉切开置管,快速输入液体,补充血容量,确保输液通畅,根据24h总量及病情需要,安排补液,做到晶、胶体交替输入。补液成分:胶体、晶体、水分三种液体交替输入,防止较长一段时间内输入一种液体。补液原则:先晶后胶,先盐后糖,先浓后淡,先快后慢;见尿补钾,见酸补碱,见惊补钙,无效补镁。(5)留置导尿,准确记录每小时出入水量,观察尿的色、质、量,有血红蛋白尿和沉淀出现,应通知医师,及时处理,防止急性肾小管坏死。在导尿管通畅的情况下,成人尿量应高于30ml/h,儿童15ml/h,婴幼儿10ml/h左右,可根据尿量调节输液的速度和种类。当发现少尿或无尿时,应先检查导尿管的位置,有否堵塞、脱出,检查时需注意无菌操作。导尿管无异常时应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6)患者出现烦躁和口渴时,表明血容量不足,应及时调整补液种类和补液速度,应阻止患者不断喝水的要求,否则可能造成体液低渗,引起脑水肿或胃肠道功能紊乱,恶心呕吐、急性胃扩张等。如疼痛引起,在血容量充足的情况下可应用冬眠药物,密切观察呼吸、心率,禁忌翻身和搬动。大面积烧伤患者休克期应禁食,如无特殊变化,在第3天开始可给予少量饮水,以后根据情况给予少量流质、半流质饮食等。(7)注意保护创面,休克患者四肢应适当约束,保持创面干燥,避免污染。(8)对有心力衰竭、呼吸道烧伤、老年人或小儿,在补液时须特别注意速度,匆过快,防止短时期内大量水分输入,造成肺水肿发生。(9)高热、昏迷、抽搐,多见于小儿,尤其有头面部深度烧伤者,要加强观察,及时处理。
3.烧伤吸收期护理
烧伤48~72h后,创面以渗出为主逐渐转化为吸收为主,创面及组织中的毒素和坏死组织分解产物入血,引起中毒症状,出现高热、脉快、神志恍惚、谵妄。白细胞下降,机体抵抗力下降,细菌很容易繁殖而引起感染。可通过观察有无:(1)寒战、高热;(2)脉搏、心率加快、血压下降;(3)意识障碍;(4)创面恶化;(5)应急性溃疡;(6)腹胀和麻痹性肠梗阻;(7)出血性胃炎;(8)急性胃扩张;应及时行血液培养,根据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了解有无脓毒症或菌血症及消化道并发症。
4.烧伤营养期(恢复期)护理
(1)向患者解释饮食对烧伤治疗的重要性,同时需了解患者以前的饮食嗜好、习惯,以往的胃肠消化功能,应科学的、合理的安排营养。(2)尽量鼓励患者口服食物,合理安排进食与翻身的时间,减少餐前治疗,同时给予选择易消化的高蛋白饮食,饮食需色、香、味俱全以增加患者的食欲。(3)除一日三餐主食外,可根据患者全身营养状况,餐间给予牛奶、鸡蛋、豆浆、水果等,尽可能做到少食多餐。(4)进食困难(口唇部、口腔黏膜烧伤)、食欲差及昏迷患者可给予鼻饲,选择适合的胃管,插入后给予固定,做好鼻饲常规护理,同时应做到分次少量缓慢灌入。注意营养液的温度,并防止鼻饲管阻塞和滑脱。(5)静脉营养可影响食欲和胃肠功能,宜安排在晚上输入。营养液应现配现用。中途不宜调换或营养液中加入其他药物,输入速度应缓慢以便机体能有效利用。(6)静脉营养时应加强巡回,防止高渗营养液外渗引起局部组织高渗性坏死。(7)观察患者对营养物的耐受性,配合医生做好患者营养评估,每周测体重,为及时调整营养摄入量提供信息及依据。
三、病房环境要求
病房环境应整洁、空气新鲜,布局合理,便于抢救,减少交叉感染,室温28℃~32℃,湿度60%~70%。重症烧伤,暴露疗法除外。每日中午紫外线消毒1次,时间为1h。轻患病室根据气候,决定开窗通风时间,每日开窗2次,每次30min;病人换药后开窗通风30min。
1.人员入室要求
入室应戴口罩、帽子,接触患者前应洗净双手,医务人员以穿短袖衫、套裤为宜,接触大面积烧伤患者时,须特别注意无菌操作。本病房医务人员入病房应换隔离工作服、工作鞋,戴好帽子,外出时穿外出服并换鞋。其他科室人员入病房应穿一次性鞋套,同时尽量减少人员流动,预防感染。严格探视制度,家属一律在外走廊从窗外探视患者。轻患病室严格规定探视时间及人数,通过限制人员流动达到减少污染的目的。病室陪护人员须穿隔离衣。进行护理、操作和接触患者前后要洗手。
2.病房物品要求
(1)听诊器、血压计、血糖仪等公用物品应每周擦拭1次;听诊器头每次接触患者后均应擦拭消毒;血压计袖带应浸泡消毒后清洗,晾干备用。(2)体温表一人一固定一消毒,每位患者用后放置在固定的容器中,容器内放500mg/L含氯的消毒液浸泡(每日更换1次)。体温表在患者不用后应做终末消毒。(3)呼吸机、雾化器、吸氧装置及吸引装置等应固定使用,每周擦拭1次并随用随擦。(4)负压吸引器、湿化瓶及各种仪器的管路用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每周2次。(5)床旁桌、床栏、床旁椅等家具至少每日擦拭1次,毛巾擦后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清洗晾干。(6)床单位应一床一套,湿式清扫;患者创面下方应铺高压灭菌的大棉垫或一次性中单。如潮湿应及时更换。(7)患者使用一次性便器,专人专用,不得交叉重复使用。便器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
3.病房地面要求
病室每日至少拖地2次,拖把专用。地面、墙壁被污染需及时清理干净;每次大换药后即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拖地;换药时严禁进行清洁卫生;特殊污染物如血迹、呕吐物、分泌物、排泄物,要用消毒液擦拭。
结束语
烧伤患者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是常见的意外伤害,我们只有掌握了烧伤的常识和正确处理烧伤的知识及全面的护理措施,就能使更多的烧伤患者早日康复痊愈。
参考文献
5.烧伤病人的护理 篇五
面对烧伤,及时的进行治疗是远远不够的,根据烧伤面积的大小和症状的轻重,临床将烧伤分为了不同的级别,越是严重的烧伤患者,在治疗的时候越是需要注意做好相关的护理。具体烧伤病人的护理措施具体如下:
(1)保证充足睡眠。
(2)注意预防压疮,对经常受压的部位,每日用50%乙醇按摩。
(3)防止交叉感染,用消毒水清洗地板及家具。
(4)烧伤后体位护理指导。前胸部或面部烧伤应取仰卧位,病情允许时可取半卧位;背臀部烧伤宜取俯卧位;会阴部烧伤应将两腿分开外展;四肢环形烧伤,须将远端抬高;躯干环形烧伤,应每3―6小时翻身1次。
(5)饮食护理,宜进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食物。烧伤早期,如火热伤津的患者,可给予烧伤饮料,每次100一200ml,每天5―6次。还可用鲜芦根、鲜仓斜、银花煎水代茶;鼻
饲营养包括清流食、混合奶、要素饮食,开始时每日200一400m1清流食,以后逐渐加量,毒热炽盛的患者,饮食应清淡,要少量多餐,可选择牛奶、鸡蛋、豆腐、瘦肉芍食物;邪退正虚的患者,要照顾饮食习惯,做到饮食多样化,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的饮食。
(6)加强功能锻炼,要每天坚持.不能间断,防止瘫痕萎缩、畸形。
(7)按医嘱选择适当时期进行整形术。
6.骨科病人的术后护理 篇六
王婷
(宁夏银川国龙医院骨科 银川 750004)[摘要] 目的 综述骨科病人术后常见的症状的护理方法 方法 广泛查阅有关骨科病人术后相关文献并进行综述。结果 采取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及护理程序的临床技术,解决好骨科病人术后出现的疼痛,便秘,异常心理问题等症状,对于术后病人有重要意义结论 高质量的骨科术后护理是病人机体迅速康复的保证。
[关键词]骨科病人;护理技术;术后疼痛
手术是骨科疾病主要的治疗手段,骨科病人术后常见表现包括疼痛,便秘,异常心理问题等症状,病人大多起病急,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以及相关的疾病知识,住院期间需要协助其生活护理及培养自理能力,本文通过对近年来骨科病人术后相关文献的研究,阐述相应术后症状发生的影响因素,护理对策及其取得的良好的临床效果,表明了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及护理程序的临床应用, 高质量的骨科术后护理是病人机体迅速康复的保证。1术后疼痛
疼痛是机体对损伤组织或潜在的损伤产生的一种不愉快的反应,是一种复杂的生理心理活动,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1]。镇痛是临床常见的医疗方式,对术后镇痛的高度重视是近十年来麻醉学和外科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的观念更新。患者对于术后镇痛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良好的术后镇痛护理方式成为重要的医学议题。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和医学模式的变化.整体化和个性化镇痛护理成为镇痛护理的新模式回[2]。
1.1疼痛的正确评估 评估方法: 临床上通常使用文字描述评分法(VSD)是把一直线等分成5份,每个点表示不同的疼痛程度:0无疼;:1:微疼;2:中度疼痛;3:重度疼痛;4:剧痛.让患者根据自己所感受到的疼痛程度在直线上标出相应的位置全面的评估疼痛应从患者的自我报告生理行为方面来综合评估,要掌握疼痛管理的有关知识技能,评估疼痛的时间部位性质规律及伴随的症状和诱因,观察疼痛过程中患者的表情动作声音以及饮食睡眠情况 客观准确评估疼痛程度,采取相应的治疗护理措施,让患者的疼痛及时得到缓解。
1.2疼痛的护理措施
1.2.1心理护理 疼痛能增加不良的情绪,良好的心理护理能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护士要主动与患者进行一对一的沟通,耐心向患者介绍疾病发生的原因及特点,讲解有 关疼痛的知识,在交谈中让患者感到可依赖和信任,同时倾听患者的主诉,认可其疼痛感受 在治疗护理患者时,动作准确轻柔,避免粗暴,尽量减少疼痛刺激,多陪伴患者,稳定其情绪,尽量满足患者需求,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患者心理生理处于最佳状态,以提高患者疼痛阈值。
1.2.2对症护理(1)炎症性疼痛: 按医嘱予以消炎消肿止痛等治疗,若炎症已成脓肿时,要及时切开排脓或冲洗,同时应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2)创伤引起的疼痛: 其特点是受伤部位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移动时疼痛加剧,要及时进行外固定,限制活动,减轻疼痛,如四肢发生骨折时,要正确实施牵引或石膏外固定,并予以抬高患肢,可得到缓解。(2)组织急性缺血引起的疼痛:立即查找导致缺血的原因,及时处理,如牵引不当,石膏外固定过紧所致的肢体水肿神经功能受损甚至骨筋膜室综合征应立即解除外固定物及包扎过紧的绷带,调整牵引装置,必要时作切开减压,及时改善组织缺
氧缺血而减轻疼痛。(3)神经性疼痛: 掌握患者的疼痛特点,帮助患者取舒适的体位,根据不同的病因予以消炎营养神经止痛治疗的同时,配合理疗康复治疗,解除神经压迫,治疗效果较佳。
1.2.3止痛措施(1)物理疗法: 应用冷热疗法减轻肢体局部疼痛,如组织急性扭伤,应先用冷敷,伤后方可用热敷,要掌握其适应证和禁忌证。(2)药物镇痛: 此法是解除疼痛的重要措施,通常采取预防性用药,口服塞来昔布0.2g,每12h一次。1.2.4合理用药 尽量早用止痛药 控制疼痛的有效方法是及早使用止痛药物,预防疼痛的发生或防止它的加重 在应用止痛药物的同时,也可应用非药物止痛方法,如身体松弛疗法、音乐疗法分散注意力等,这不仅能提高止痛效果,而且使止痛药的用药 量减少,有效时间延长 麻醉药是术后止痛药的主要药物 患者往往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麻醉药易上瘾药物的副作用大以及会延迟切口愈合而拒绝使用,护士应耐心解释,让患者改变观念,解除其不必要的顾虑,顺利配合治疗。2.术后便秘
便秘是指大便滞留肠内时间过久,导致大便干硬、排便困难或3 d未排大便者[3]。是骨科卧床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一般为50%-70%,也有报道认为发生率为 90.7%[4],便秘的发生给患者的进食、睡眠及康复带来诸多不利影响。2.1引起便秘的相关因素
2.1.1卧床因素 体位可影响消化系统动力,立位或半卧位有助于排空胃内容物[5],只有饭后走动的患者,进食才能引起直肠或结肠的集团运动,而患者长时间的卧床是导致便秘的主要原因。骨科卧床患者多为下肢骨折、脊柱骨折、骨盆骨折,由于创伤和手术的原因,患者卧床时间长,活动受限,加上使用镇痛泵,使患者肠粘膜应激性减弱,肠蠕动反射功能障碍,而引起便秘,有文献将此种便秘称为张力减退性便秘[6]。2.1.2心理因素 骨科患者大部分为外伤所致,患者无思想准备,突然受到创伤,产生焦虑、恐惧、悲观失望的心理,引起肾上腺素分泌,交感神经兴奋,迷走神经受抑,使胃肠道动力功能减弱,导致横结肠以下肠管发生痉挛,粪便通过困难,并伴有阵发性腹痛,这些症状反过来又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互为因果,从而引起便秘,有文献将在此种情况下发生的便秘称为紧张性便秘[6]。
2.1.3排便习惯及环境的改变 对于绝大多数的人来说排便是有规律的,并必须在固定的场所进行,而对于骨科患者而言,大部分患者均是急诊入院,未做床上排便训练,加上术后制动时间较长,排便方式发生改变,大多数人不习惯在床上排便,为了减少排便次数而减少饮食及水的摄入,从而抑制正常的便意,产生便秘。
2.1.4术后进食时间 术后进食时间是骨科卧床患者发生便秘的重要危险因素,有的患者及个别医护人员误认为术后由于麻醉作用的影响,早进食患者易发生腹胀,因此进食、进水时间应在6 h的基础上再度推后,从而影响了患者的食欲与胃肠功能的恢复。2.1.5饮食种类不合理 有文献报道,食物的容量、颗粒大小、形状、渗透压、热卡及组成成分的不同,对消化系统的动力有不同的影响。适当的容量可刺激近端胃壁松驰,远端胃壁蠕动,与体液等渗的液体排空最快,脂肪类食物可严重影响胃排空,纤维素丰富的食物有助于增加胃动力,预防便秘的发生。骨折或骨科手术后,人们受一般的饮食观念影响,家属过多的给患者进食一些高蛋白、高脂肪、较油腻的汤类,注重肉食类 及蛋奶类食物的摄人而忽略了蔬菜水果的摄人,从而加重了 胃肠道的负担,使患者出现便秘。
2.1.6知识缺乏 许多患者及家属认为便秘是习以为常的事情,对便秘发生的原因及产生的不良后果缺乏了解。有调查表明,只有7.2%的患者比较了解便秘的相关知识。2.1.7神经因素 脊椎骨折、骨盆骨折患者,骨折累及到神经,导致胃肠功能失调,肠
蠕动减慢或消失,排便无力,从而导致便秘。
2.1.8疼痛因素 创伤、疾病的初始原因或手术,对患者都是一种不同程度的损伤,身体任何部位受到严重创伤产生疼痛时,胃肠道的蠕动和吸收都将受到抑制,从而产生便秘。骨科卧床患者大部是经历了创伤或手术的患者。
2.1.9药物因素 骨折后患者应用的某些药物常有引起胃肠道不良反应的毒副作用,如环丙沙星、氟奎诺酮类药物等,导致患者胃肠功能紊乱,引起便秘[7]。吗啡类止痛药物的中枢抑制作用使大脑对正常排便反射引起的感觉刺激反应迟钝而导致便秘 2.2骨科卧床患者便秘的护理对策 2.2.1加强心理护理,减轻紧张情绪 骨折作为一种严重的心理刺激来源,对患者及家属的心理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及时给予心理护理十分必要。对于长期卧床的骨科患者,护士要对其发生便秘的可能性进行及时评估,对患者的感受、经历要表示同情,对患者的生活给予照顾及帮助,为患者创造良好的排便环境,避免抑制排便,使患者认识到调整生理节奏、稳重情绪,可以消除不良症状。
2.2.2注意术后饮食恢复的时间 术后早期进食是预防骨科卧床患者发生便秘的关键。按照早期手术每天所需的能量计算,每天供主食量为150-250g[8],如果术后
绪悲观、抑郁、失望、自卑、痛苦,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14]。3.1.4当病人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痛苦煎熬之后,不得不承认伤残的事实,病人会产生依赖性,认为伤残就不能独立生活,一切事情都需要依赖他人的帮助和替代,不肯
进行艰苦的康复锻炼,缺乏独立生活的信心[14]。3.2心理康复的护理方法
3.2.1护士的个人修养 护士要有良好的语言能力和技巧和和蔼可亲的态度,饱满的精神面貌,娴熟、精湛的护理操作技术,它不但可以 提高病人的情绪,而且还可增加病人康复的自信心。
3.2.2科学的康复手段 对病人进行有关康复知识教育,帮助病人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自己的伤、病、残程度,树立实事求是、力所能及的生活目标。及时有效地指导病人进行肢体的功能锻炼,以促进骨质愈合,减少和避免肌肉萎缩、骨质疏松、关节僵硬等并发症的发生。
3.2.3把心理护理渗透到临床的治疗工作中去 骨科病人的各项操作,如换药、复位、肌注、静脉注射、手术等都会增加病人的许多痛苦,加上生活不便、伤口疼痛,会使病、害怕接受治疗,尤其是长时间连续的静脉滴注,使他们更加难以忍受。因此,护士要与患者多谈心,多交流,使病人了解治疗的目的、意义。同时在操作过程中动作必须轻柔、熟练、细致,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动作,减少病人的痛苦,取得病人的主动配合。
3.2.4尊重病人的人格 对待畸形、残疾者,不可鄙视。护理中不可表现出厌烦、嫌弃、反感或采取生硬的态度。要耐心解释、劝说,和他们聊天,谈家庭、孩子、生活、理想,介绍有成就的伤残人事迹,使他们消除自卑情绪,敢于面对现实,参加社会活动,感觉到自己可以和正常人一样,甚至超过正常人,以获得平等的权利和地位。
3.2.5善于观察病人的心理状态:每个病人都会因疾病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心理状态,同一种疾病也会因病人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心理状态。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要经常深入病房与病人交谈,通过语言交流来掌握他们的内心活动及需求,从每个病人的具体情况出发,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同时提供实际帮助。对情绪和表现反常的病人要加强警惕,千万不可忽视,以防发生意外事故。3.2.6应用表扬和鼓励的方法促进心理康复:当病人进入肢体康复训练时,护士应给予耐心的指导,对训练中笨拙的动作不可指责,不要急躁,应循序渐进,多给予鼓励、表扬,对每一次微小的进步都应及时给予肯定,这样就能消除或减轻病人的心理障碍,打消顾虑,增加自信心,从而使病人在一种平静的心态下获得良好的康复效果。4.结论
采取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及护理程序的临床技术,解决好骨科病人术后出现的疼痛,便秘,异常心理问题等症状,调动病人积极的心理因素,提高病人的情绪,主动投入到肢体康复训练中,将可能发生的致残率降低到最低限度,使病人早日重返社会,自食其力,成为能服务社会的人,是骨科术后治疗和护理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陈广秀.胸腰椎前路的手术护理配合[J].中国医药导刊2009,11(5):835-836.
[2]吴丹燕,陈楚琴,郭丹铃等.胸腰椎前路的手术护理配合[J].现代医院,2007.7(2):66-67.
[3]殷凯生,殷民生.实用抗感染药物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杜,2001:l.[4]黄明珠,魏泽庆.三种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对IcU分离菌株的体外抗菌作用[J].中国抗生素杂志。200I,26(4):28.
7.谈阑尾炎手术的临床护理 篇七
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 在任何年龄段都有可能发生, 发病以青壮年较为多见。临床上阑尾炎的症状主要是转移性右下腹疼痛, 按腹部有固定的压痛点, 手术切除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阑尾炎手术由于在外科中很常见, 操作也比较简单, 时间短, 一般不易引起医护人员对手术护理的重视。通过几年对阑尾炎手术的密切观察及精心护理, 体会到手术不论大小, 其护理工作都非常重要, 术前应做好手术的相关准备工作, 术后严密观察, 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可有效地减少或避免术后发生并发症, 减轻患者的痛苦, 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1 临床资料
鸡西市人民医院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共收治阑尾炎手术患者186例, 男性103例, 女性83例, 患者年龄11~63岁, 平均37岁。患者表现为转移性右下腹痛、右下腹有固定的压痛点。
2 临床护理
2.1 阑尾炎术前护理
2.1.1 密切观察患者临床症状, 听取患者主诉, 记录好腹痛的时间和频次, 如突然出现持续性剧烈腹痛、畏寒、高热等异常状况, 应及时报告主治医师进行处理。
2.1.2 术前应完善检查项目, 术前嘱患者禁食、禁水, 做好备皮等术前准备工作, 遵照医嘱仔细核对应做准备工作, 为手术顺利进行做好基础保证工作。
2.1.3 严密关注患者情绪变化, 做好疾病相关知识的宣传和教育, 控制和疏导不良因素, 及时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抑郁情绪, 根据年龄、性别等不同差异, 有针对性地向患者讲解手术基本知识, 重点讲解术中的注意事项和配合要求等, 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2.2 阑尾炎术后护理
2.2.1 体位
手术后去枕平卧6h后可取半靠位, 以减轻腹肌张力, 减少切口疼痛, 方便引流。术后可根据病情需要及患者舒适程度选择合适的体位, 还有利于切口的恢复。根据患者术时麻醉方法和部位的不同, 手术后的体位也不相同, 患者术时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方法的可采取低枕平卧位。术时采用腰椎麻醉方法的患者, 应采取去枕平卧位6~12h, 避免脑脊液外漏引起头痛。
2.2.2 观察
术后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变化, 每日定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如有异常, 查找原因及时处理, 直到病情平稳。术后如监测到脉搏加快或血压下降, 患者可能有内出血情况, 要及时察看切口, 报告医师采取必要的处理措施。鼓励患者深呼吸和有效咳嗽, 防止发生肺部感染。术后麻醉作用消失后疼痛较为严重, 可给予适量镇痛药缓解。如三日后腹部切口疼痛加重, 要及时察看伤口有无渗液、渗血等, 查明原因, 给予相应处理。如患者是老年人, 在术后要注意保暖, 经常拍背帮助咳嗽, 预防坠积性肺炎。
2.2.3 引流
阑尾炎切除术后, 如留置引流管, 要及时固定好引流管, 采取半卧位, 也可低姿半卧位, 防止引流管受压、扭曲、堵塞等, 确保引流有效通畅。同时要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流量等, 如发现腹部有明显膨胀, 引流液或渗血较多, 要及时报告主管医师, 并协助进行相应的紧急处理。患者可以下床活动时, 应指导患者将引流袋放置在膝关节以下, 便于有效引流, 可以避免炎性渗出液逆行引发切口感染。
2.2.4 活动
应指导和协助患者早期下床活动, 以刺激胃肠蠕动, 促进恢复, 避免发生肠粘连。术后24h可适当活动, 可先在床上活动肢体, 随着病情好转, 坐在床边活动, 再下地活动。尽快下地活动, 还能促进血液循环, 加速伤口愈合。
2.2.5 饮食
手术当天嘱患者禁食、禁水, 术后肠蠕动排气后, 选择易消化、营养丰富的流质食物, 随着病情好转, 进食半流质食物, 继而给予普食, 避免食用发生腹胀的豆制品、甜食等, 禁食辛辣或刺激性食物。重症患者需禁食、输液, 待肛门排气后, 方可进流食。如患者有不适感, 要立即停止进普食。正常情况下, 第2~4天可进软食再普食, 2周后基本可以达到正常饮食。
2.2.6 切口
注意观察腹部切口情况, 指导患者保持半坐位, 以减轻腹壁张力, 活动时注意保护切口, 避免牵拉, 在咳嗽排痰时用双手保护切口, 以防切口裂开。应定期更换切口敷料, 并保持切口敷料干燥。如发现切口渗血渗液多、皮肤红肿、持续疼痛并加重、体温持续升高或体温下降后又升高, 则提示切口出现感染, 应密切注意观察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进一步感染。指导患者穿着柔软衣裤, 保持清洁, 经常更换。术后予以红外线照射切口, 保持切口干燥, 如发现切口裂开、脂肪液化等情况, 应及时告知主管医师, 对症处理。
2.2.7 腹胀
多发生于术后24~72h, 主要是手术创伤和麻醉所致, 麻醉后胃肠蠕动受到抑制, 肠管暂时性麻痹, 过多气体滞留在胃肠道内不能排出, 术后一般3日内肠蠕动逐渐恢复, 肛门排气, 腹胀即可自行缓解。腹胀严重伴有阵发性绞痛, 肠鸣音亢进, 应报告主管医师酌情采取处理措施。
2.2.8 心理
患者经过手术后, 非常渴望知道自己的真实情况和手术效果, 应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 及时告知患者手术效果及恢复状况, 给予心理疏导, 消除患者的紧张、抑郁、疑虑心理, 在精神上、心理上给予鼓励和支持, 使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促进身体早日康复。
2.2.9 出院
8.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篇八
【关键词】开腹手术;急性阑尾炎;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2-0140-01
从临床方面来看,急性阑尾炎是比较常见和多发的疾病。而且在青壮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最高发病率的阶段是20~30岁。急性阑尾炎临床表现的主要特征是转移性右下腹痛[1]。与此同时还伴有呕吐、恶心和低热等症状,针对该疾病治疗最为恰当的方法就是手术切除。针对医院收治的150例急性阑尾炎,都是进行了开腹阑尾切除手术,并且针对围手术期加强护理,最终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现在汇报结果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的病例是2012年2月~2014年10月收治在本医院的15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2]。这些研究对象都是经过了详细确诊的,包括实验室检查与术后病理确诊。这些患者当中,男女患者分别有86例和64例,其平均是在(30.23±10.14)岁。全部患者均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开腹阑尾切除术。就其手术切口来看,麦氏切口和探查切口分别是97例和53例;就临床病理的类型来看,单纯性、化脓性、坏疽穿孔性的阑尾炎分别为70例、50例和30例。
1.2 护理措施:全部患者在进行手术治疗之前,都要先做好术前的心理护理和相关的准备;在进行手术之后,需要对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同时也要进行术后疼痛以及切口感染的预防护理,而且在出院时要做好出院指导。经过一系列的相关护理才能确保阑尾炎患者的手术效果。
2 结果
全部患者顺利结束手术之后,住院的时间基本在3至14天。在临床痊愈之后就出院,最终发现无术后并发症出现,进行了六个月的跟踪随访,仍未发现任何异常。
3 讨论
3.1 术前心理护理:通常情况下,手术患者都会存在比较复杂的心理反应,其中最为普遍和常见的心理障碍便是焦虑和抑郁,这经常会造成患者出现术前失眠的情况,这就会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面对各个手术患者,护理人员应当更加关心患者,并且饱含着热情和耐心;更多地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积极地交流和沟通,使其明白并且相信这一手术只是普通的常规手术,同时将很多成功的手术案例告诉他们;还可以请患者走进手术成功患者的身边,通过沟通交流,进而帮助其建立信心,相信自己的手术一定会成功。与此同时,也要将疾病知识以及手术基本知识详细地讲解给患者听,使其熟知在围手术期有哪些注意事项,从而使得患者的思想顾虑得以消除,进而使其在接受手术的时候充满积极乐观的心态,确保心理状态的良好。
3.2 术前准备:在进行手术之前,医护人员一定要将术前讨论认真做好,将一套比较详细的手术方案制定出来。讨论关于手术的危险性因素、并发症的发生及防治方法,并且将相应的应急预案制定出来;与此同时,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交流谈话,促使术前同意书的签署。在手术的前一天,下腹部及会阴部备皮,前手术前的12小时内禁止饮食,前6小时内禁止饮水。从而促使肠蠕动的减少,这对炎性反应局限也是有利的。术前借助抗生素来控制感染,对于病情要严格观察,留意生命体症发生的变化。若是有病情加重的情况,要采取急诊手术来将阑尾切除。严禁服用灌肠与泻药,从而导致阑尾穿孔。
3.3 术后常规护理:在手术之后,应该让患者放低枕头平躺,对患者的血压、脉搏每小时测量一次,接连三次测量之后达到平稳即可。若是有脉搏加快或血压下降的情况出现,就可能会发生出血,就应当对伤口进行及时地观察,并采取措施。在手术当天不能饮食和喝水。恢复肠蠕动之后的第1天就按照医嘱进食少量的流质,第2天就可以饮少量的软食。身体基本正常之后,在第3、4天就能适量地饮用普通食物。在进行手术之后的24 h,可进行轻微的活动,以便对恢复肠蠕动起到促进作用,以免发生肠粘连,并且对血液循环和伤口的愈合起到促进作用。
3.4 术后疼痛护理:术后在临床症状方面的主要表现就是疼痛。在手术之后,早期的剧烈疼痛不但会带给患者焦虑、抑郁和痛苦等不良情绪,与此同时,因为致痛和炎性介质释放的异常,还会促使原发病灶的缺氧和水肿等情况加重,会减慢蛋白质的合成,加速分解,对于伤口的愈合十分不利。针对那些特殊的老年患者,诸如患有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需要遵循医嘱,促使其按时吃止痛药,以防由于疼痛而导致血压升高。
3.5 术后切口感染护理:在进行阑尾炎切除手术之后,最为常见的并发症就是术后切口感染。其原因大多在于手术时的操作问题所引发的,诸如有异物存留、污染、血肿等,而且多是皮下感染,当然也可能是在腹膜之外。主要表现是:在术后的3到5天内,体温会出现持续升高的情况,或是呈现下降后又升高的情况,而且切口会出现局部红肿,并且疼痛会加剧,伴随有浓性渗出液,这些都表明已经发生了切口感染。处理方法:在早期就针对局部切口进行引流冲洗,并且进行定期换药,同时伴随抗生素使用。在有体温过高的情况出现时,就要进行物理和药物降温。
3.6 出院指导:在患者出院之后的半个月内,都是不允许进行剧烈运动的,也不能进行重体力的劳动,务必要做到劳逸结合,確保生活的规律性,同时就体育锻炼来看还需要适当增加一些;在膳食上要合理,饮食可选择一些低脂肪、高热量和高蛋白等事物,饮食不可油腻、辛辣,要少吃多餐。并且要叮嘱出院患者如有不适应及时复诊。
4结束语
在针对医院收治的150例阑尾炎切除术患者进行观察与护理之后,了解到不可有丝毫懈怠,要将其视为危重患者,切忌思想麻痹。在进行阑尾切除手术之前,需要给予患者以良好的心理护理,并且将术前准备工作做充分。在结束手术之后,要先进行常规护理,同时也要对疼痛护理和切口感染预防的护理进一步加强。最后必不可少的是进行出院指导,以便于最终促进手术效果的进一步提高,使得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几率大大降低。
参考文献:
[1] 欧阳秀亭.造影药物的临床应用及护理[J].现代护理,2007,13(5):406.
9.休克病人的心理护理 篇九
休克病人的意识是清醒的,对突然的病情变化产生不同的心理效应,如害怕、恐惧、焦虑等,这些反应与休克之间会形成负反馈的恶性循环。但是,由于病人是清醒,也就有可能接受护士给予的良好心理影响。护士要选择适当的语言来安慰病人,耐心解释有关病情变化,以稳定病人情绪,减轻病人痛苦。护士在实施抢救中,说话要细声而谨慎,举止要轻巧而文雅,工作要稳重而有秩序,以影响病人心理,使其镇定并增强信心。
(二)给病人安排安全舒适的体位
可给病人采取半坐卧位(床头抬高30°),并将下肢拾高30o,以减少腹腔器官对心肺的压迫,利于呼吸与促进冠状循环,并利于下肢静脉的回流,这样既可促进休克的恢复,又可使病人感到舒适。
(三)对病人要亲切关怀
护土要经常观察病人的脉搏、血压、呼吸及尿量等情况,并随时记录。要关怀病人,询问病人有何不适,有何要求,耐心解答提问,及时解决病人的合理要求,使病人心情舒畅,更好地配合治疗与护理。
(四)要特别观察病人的精神症状
精神症状反映了病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尤其是脑的血液灌注量与供氧量,对疾病情况的判断具有整体性意义。在轻度缺氧时,病人表现以兴奋为主,有不安、烦躁,甚至有狂躁。此期若能得以纠正缺氧,则病人的情绪、意识、行为等可恢复常态。但若是休克继续加重,则脑功能由兴奋转入抑制,表现为淡漠、迟钝与萎靡,继之为诸妄、昏迷,这是危险的信号。如果脑及其它器官的供血改善,缺氧纠正,病人的意识会随之清醒。
(五)护士应做好病人亲友或陪伴人员的安慰工作
10.长期卧床病人的护理 篇十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以及心脑血管等疾病,导致老年人长期卧床的病例越来越多。
因此,护理人员应切实做好长期卧床病人的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命质量,促进康复。我科从1月至6月共收治10例卧床大于2月的病人,通过精心护理,无并发症的发生,现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10例病人,女性3人,年龄72-80岁;男性7人,年龄71-84岁。其中帕金森2例,阿尔茨海默病3例,脑梗塞合并脑出血3例,脑梗塞2例。
2.护理
2.1压疮的预防
2.1.1保持床铺平整、清洁 床铺每日整理2-3次,保持平整无皱褶,清洁干燥。如遇尿湿,便迹应及时更换。做好患者的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做到勤洗勤更换,早晚两次给病人擦洗。
2.1.2局部皮肤防止受压 卧气垫床,每两小时翻身一次。在骨隆突处置支撑物,以减少局部受压,经常按摩骨突出处及受压部位。
2.1.3减少摩擦力和剪力 搬动患者时或使用便器时,动作宜轻柔,不可强行推、拉、拖等,用海绵圈保护肘部、足跟部等。避免长时间头部抬高大于30度,以免尾骶部、足跟部承受大压力和剪力。
2.1.4增进营养 加强饮食补充,如进食困难,予鼻饲或静脉营养支持。
2.1.5严格交接班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2坠积性肺炎的预防
保持病室温湿度适宜,减少人员探视。对于气管内分泌物粘稠不易咳出者,给予间断氧雾化吸入。每两小时翻身叩背一次,由下至上叩背。指导病人有效咳嗽,给予正确方法进行床上功能被动锻炼。
加强基础护理,防止呼吸道分泌物逆流及防止胃液反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遵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2.3泌尿系感染的预防
穿宽松透气吸湿性良好的棉布衣裤,戒除不良憋尿习惯。协助病人床上排尿,训练膀胱反射性动作。鼓励病人多饮水,并保持会阴部清洁。需长期留置导尿管的病人,妥善固定好导尿管,做好尿道口护理。
同时注意多饮水或静脉补液,保证入量充足,保持出入量平衡。认真观察尿量、颜色、性质,必要时进行膀胱冲洗,导尿管定时夹放。
2.4心理护理
长期卧床病人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甚至思维能力丧失,应24小时陪护,用肢体接触病人,使其有安全感。对焦虑、恐惧、失落甚至绝望的病人,态度和蔼、诚恳、耐心、仔细观察病人的心理反应,做好心理疏导,改善不良情绪,使情绪稳定平和。
2.5饮食护理
协助病人采取舒适的就餐体位,要细嚼慢咽,以防误吸。鼓励病人自己进食,少量多餐。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纤维素,多吃蔬菜水果,多饮水,以利大便通畅。忌辛辣、刺激性、油腻等食物。不能进食者给予鼻饲,注入营养液及流汁食物,并做好鼻饲管护理。
2.6促进肢体的功能锻炼
每日定期活动病人肢体,对偏瘫、肢体挛缩的病人,更要加强肢体活动。给病人讲解肢体活动的重要性,鼓励和帮助病人进行肢体的主动或被动锻炼。保持关节功能位置,配合推拿按摩等,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
3.小结
11.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篇十一
【关键词】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患儿;护理干预;病情观察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355-01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也是小儿急腹症常见的疾病之一,因为小儿机体的本身防御能力较成人弱,阑尾壁发育较薄,其大网膜发育尚未完全以及盲肠位置较高等情况。患儿对自身的疼痛感受描述存在一定的差异,小儿阑尾炎的症状与体征不典型,容易延误病情,所以会发生导致阑尾坏疽或者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小儿阑尾炎的病势往往会比成人的要严重,临床中很容易误诊[1],甚至会危机患儿的生命。笔者现将手术治疗112例小儿急性阑尾炎的观察与护理匯报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科手术的小儿阑尾炎的患儿97例进行分析讨论,其中男性患儿65例,女性患儿32例,年龄在4-14岁,平均年龄为7.29±2.19岁。此组患儿中单纯性阑尾炎的有66例,化脓性阑尾炎的患儿15例,坏疽性阑尾炎的患儿11例,阑尾包块或者脓肿的患儿5例。
1.2方法所有患儿经检查证实确诊为小儿急性阑尾炎,均符合阑尾炎手术的要求,进行手术治疗。
2围手术期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此组患儿均为急性发作就诊,由于不了解自身疾病,大多数患儿存在着极度不良的心理状态,如恐惧、悲观的心理反应,紧张、急躁、抑郁的心理特点等。当患儿出现腹痛、腹胀时更加重紧张与痛苦的心理。因此护理人员,要耐心的向患儿及家属说明疾病的相关知识,除了给予实施减轻和消除腹痛、腹胀的相关护理措施外,还应注意安慰患儿,根据患儿的不同心理状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关心体贴患儿,减轻和消除患儿的心理负担。鼓励患儿正确对待疾病,减少不良刺激因素刺激,使患儿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更好的配合手术治疗及护理。
2.1.2术前准备术前为患儿备皮,遵医嘱予抗炎、补液等处理。
2.2术后护理
2.2.1一般护理术后患儿安返病房,给予去枕平卧位6小时,保持呼吸道通畅,低流量吸氧,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由于患儿属于急诊手术,术前肠道准备不充分,麻醉药反应,肠功能未恢复等,术后患儿常会出现恶心呕吐症状,因此应为患儿做好护理。[2]给予心电监护,尤其是急性化脓、穿孔的患儿,术后应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防止休克发生。认真听患儿主诉,如有不适,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2.2.2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儿生命体征变化,按医嘱予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抗炎、补液等,防止发生休克。由于小儿各器官功能发育不成熟,对各种刺激反应相对不敏感,导致临床表现与病情的严重程度不相符[3],因此应密切观察患儿腹痛和腹胀的情况,注意血压和脉搏的变化。
2.2.3胃肠减压的护理此组患儿术后行胃肠减压的患儿12例,实施胃肠减压期间,减压装置必须妥善固定,防止胃管受压、扭曲、堵塞以及脱落等现象的发生。若胃液较粘稠,出现堵塞时,可以用10-20ml生理盐水进行缓慢冲洗。严格记录胃液的量、颜色、性质。密切观察患儿肠蠕动的恢复情况,当患儿肠鸣音恢复,肛门有排气排便时,按医嘱予拔除胃管。禁食期间每日行两次口腔护理,预防口腔感染的发生。
2.2.4引流管的护理此组患儿术后放置腹腔引流管的患儿10例,做好引流管的护理,保持引流管引流通畅,防止脱出、受压、打折。尤其是患儿翻身、下床时防止引流管高于切口,避免引流液逆流造成切口感染。密切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量、颜色及性状,发现异常时应及时报告医生。
2.2.5切口护理术后保持切开敷料清洁干燥,注意观察切口敷料有无渗血及渗液,如有异常应及时通知医师给予处理。
2.2.6健康指导术后鼓励患儿早期活动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患儿在术后6小时病情稳定后可取半卧位[4]早期鼓励患儿下床活动,以促进肠功能恢复,避免术后肠粘连。下床活动时应有护士或家属搀扶,根据患儿情况,逐渐增加活动量,循序渐进,避免劳累。
3体会
急性阑尾炎虽然是小儿普通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但急性时期病情比较严重,临床上容易误诊而错过最佳的手术时间,并可导致患儿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我科对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儿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明显的减少了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儿的生活质量,提高了治愈率,减轻了患儿的痛苦,最终患儿均痊愈出院。
参考文献
[1]章小蕙.浅谈阑尾炎术后护理体会[J]现代护理报,2012,11:2.
[2]沈晓燕,詹健.急性阑尾炎伴发肠梗阻的观察与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29):783.
[3]萧桐.探讨腹腔镜术后的常见并发症[J]现代医学杂志,2010,323(2):78.
12.急性阑尾炎的护理问题及措施 篇十二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病, 发病率居各种急腹症之首。多因阑尾管腔阻塞和细菌入侵引起, 临床上表现为右下腹疼痛、体温升高、呕吐和中性粒细胞增多等。早期治疗, 患者可在短期内恢复健康[1]。但发病初期易被误诊为胃肠炎而延误手术时机, 一旦确诊应积极手术治疗。现将急性阑尾炎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术前护理
1.1 疼痛
疼痛因阑尾炎性反应, 腹膜炎刺激所致。护理措施: (1) 心理护理, 给患者安慰; (2) 嘱其取半卧位, 可利于感染局限, 减轻感染程度; (3) 术前不可使用止痛剂, 以免掩盖病情; (4) 遵医嘱使用抗生素, 控制感染。
1.2 焦虑
护理措施: (1) 评估患者的焦虑程度及患者控制焦虑的技巧; (2) 主动介绍环境, 消除其陌生感和紧张感; (3) 解释病因、治疗方案和预后情况, 采取现身说法; (4) 与患者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 必要时陪伴患者; (5) 帮助患者认识焦虑症状, 并提醒患者及时控制。
1.3 体温过高
护理措施: (1) 测体温每4小时1次, 同时注意观察心率、呼吸、脉搏及面色; (2)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和适宜的温湿度; (3) 给予物理降温或遵医嘱给予药物降温; (4) 及时更换汗湿内衣, 并注意保暖; (5) 加强水分补充, 保持体液平衡。
1.4 体液不足
该症状与高热禁食、阑尾穿孔有关。护理措施: (1) 评估皮肤黏膜脱水征象; (2) 静脉补液, 补充营养及水分, 合理匀速安排24h液体入量; (3) 准确记录液体出入量。
1.5 知识缺乏
护理措施: (1) 告知患者及家属阑尾炎的病因及防治措施; (2) 告知手术的目的及意义; (3) 告知禁食的目的及重要性。
2术后护理
2.1 误吸
护理措施: (1) 患者去枕平卧, 头偏向一侧, 持续低流量吸氧; (2) 协助指导患者正确的进食技巧。
2.2 疼痛
护理措施: (1) 取半卧位, 可减轻腹部缝合切口的张力, 减轻疼痛, 利于引流; (2) 术后安置止痛泵, 必要时给予止痛剂; (3) 避免增加腹内压, 合理进食, 规律排便。
2.3 营养失调
营养失调为机体营养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禁食有关。护理措施: (1) 静脉补液, 补充营养和热量; (2) 提供适宜的进食环境, 保证患者充足的进食时间; (3) 肛门排气、排便后鼓励进水进食, 但应少量多餐。
2.4 体温过高
护理措施同1.3。
2.5 感染
术后感染与手术切口有关。护理措施: (1) 密切观察伤口情况, 如有渗血、渗液, 及时更换敷料; (2) 评估切口周围皮肤、黏膜是否有红、肿、热、痛等炎性反应表现; (3) 遵医嘱按时合理应用抗生素; (4) 加强无菌观念。
3小结
护理人员应据护理问题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 为患者提供及时、全面、有效的护理, 协助其尽早康复出院。
参考文献
13.急性白血病人的护理体会 篇十三
【摘 要】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人的临床护理。方法:从急性白血病人患者的生活、饮食、心理、化疗、输血、发热、出血、感染等方面探讨护理方法。结果:急性白血病患者在经过及时有效的护理和指导之后,加强了对疾病的认识,提高了对疾病的应对能力。结论:适宜的护理可减轻患者的痛苦,延长患者的生命,提高其生活质量。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3064-02
急性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异常的克隆性恶性疾病[1],其克隆中的白血病细胞失去进一步分化成熟的能力而停滞在细胞发育的不同阶段。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中,白血病细胞大量增生,积聚并浸润其他器官和组织,同时使正常造血细胞受抑制。属于国内十大高发恶性肿瘤之一。临床表现为发热、出血、感染、贫血及组织器官浸润症状。及时发现,正确治疗,尤其是重视临床中对患者的密切观察和积极护理,至关重要,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急性白血病已不再是必死的绝症,良好的护理是急性白血病人治疗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现将急性白血病人的临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入院时的护理
病人入院时由于对住院环境陌生,这时护士必须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观念,要求做到热情接待病人,向病人介绍科室主任、护士长、主管医生、责任护士。帮助病人熟悉环境,为病人提供安全、舒适的护理服务。住院期间的护理
2.1心理护理
多数患者住院后表现为忧郁、焦虑、烦躁、悲观、消极、恐惧的心理。护士应关心体贴患者和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以便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反映,并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告知长期的情绪低落会造成内环境的失衡,免疫力低下。相反积极快乐的情绪能使机体免疫力增强,抑制肿瘤细胞的增值和发展。同时帮助患者寻求社会支持系统,缺乏社会支持的个体,在应对急性应激易产生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故在开展心理护理时,社会支持系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2]。因此护理人员除了对患者直接进行心理护理外,还应积极调动亲属、朋友、同事等,使其正确引导患者认识自我,认识社会,热爱生活,钟爱生命,提高患者面对挫折的应对能力及康复能力,学会以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面对困境。
2.2出血的护理
大量呕血、便血应禁食。严密观察血压、脉搏并记录呕血及便血次数、颜色、性质、量。静脉输液结束时局部压迫止血10分钟以上,以避免皮下淤血。密切观察神志、瞳孔的变化,有无恶心、呕吐,警惕颅内出血。在进行各项护理操作时,动作应轻柔,对已发生出血的部位应用棉球或棉签压迫止血,轻度鼻出血可用棉球纱或1:1000肾上腺素浸润棉片堵塞鼻腔,重度鼻出血或后鼻道出血需用典仿纱条填塞压迫出血部位。并给予鼻部冷敷,嘱患者平卧。嘱其不要挤压,填塞不易超过72小时。
2.3预防感染的护理
2.3.1采取保护性隔离
设单人间,病室每日早晨开窗通风半小时,保持空气新鲜,避免受凉。每晚用紫外线照射半小时。每日更换消毒床单。限制探视。
2.3.2注意个人卫生
保持口腔清洁,进食前后用温水或口泰液漱口,宜用软毛刷牙,以免损伤口腔粘膜,引起出血和继发感染。保护皮肤清洁、干燥。保持大便通畅,每次大便后及睡前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预防肛周感染。
2.3.3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制度
进行各项穿刺前必须严格消毒,各种管道或伤口辅料应定时更换,以免细菌生长。
2.4发热的护理
发热时患者应卧床休息,采取舒适体位,减少机体消耗。高热者在头部、颈部俩侧腋窝及腹股沟等处可置冰袋进行降温或根据医嘱给予药物降温,禁用乙醇擦拭以防止局部血管扩张而进一步加重出血,每日测量体温4次,观察并记录体温变化及热型,如患者出现发热时应积极寻找有无感染病灶(口腔炎、咽喉炎、肺部感染、肛周感染)等,同时鼓励患者多饮水,每天饮水2000ml以上。退热时出汗,防止病人着凉,及时更换汗湿的衣裤,保持床单被套的干燥清洁。
2.5饮食的护理
合理的饮食、足够的营养,有助于提高患者对化疗的耐受性,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向患者及家属说明营养摄入的重要性,鼓励患者进食;为患者提供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食物;以半流质为主,少量多餐;尽量满足患者的饮食习惯及对食物的要求,以增加食欲;避免进食高糖、高脂、产气过多和辛辣的食物,多摄入含铁丰富的食物。
2.6输血的护理
急性白血病人在治疗过程中,经常需要输血液成分或输血进行支持治疗,输注应严格执行输血制度,滴入速度应先慢输注,观察15分钟,若无反应,再根据病情酌情调节滴速,再输血时应密切观察输血引起的不良反应。
2.7化疗药物不良反应及护理
2.7.1化疗药物引起的局部刺激
注意保护血管,由于化疗药物刺激性强,所以要由远端至近端有序的选择和保留静脉,防止药物外渗,静脉注化疗药时,确知针头在血管内方可推药,输注过程中密切观察穿刺部位有无红肿且注药时随时抽吸有无回血,推注药物宜慢,以减轻对血管的刺激。
2.7.2消化道反应
化疗时大多数患者均存在恶心、呕吐症状,一般认为是化学物质对延髓化学感受区刺激,反应性兴奋呕吐中枢引起[3],给患者提供色香味俱全的饮食。避免在化疗前后2 h进食,呕吐时可诅爵生姜,恶心、呕吐频繁,遵医嘱给予止吐挤。
2.7.3脱发
嘱患者不要担心,脱发是化疗药物所致,停药后数月头发就能长出新发,必要时可戴假发。
2.7.4骨髓抑制
骨髓抑制是化疗药物对人体最严重的毒性反应[4],在化疗时应检查血常规,如WBC>4×109可行化疗,同时在用药过程中,密切观察皮肤瘀斑,有无牙龈出血,有无血尿即便血等。化疗结束后需化验血常规,如WBC<4×109应用升白细胞药。健康教育
热情帮助、关心病人,认识珍惜生命的重要意义,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向患者介绍急性白血病有关知识,使之学会自我护理的技巧,应让患者按计划,按时化疗,以防复发,学会预防感染、贫血、出血等的自我护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应劳逸结合。饮食要有节制,避免生冷,少食油腻,禁忌辛辣食物,戒掉烟酒。注意保暖,避免着凉。定期复查血常规,如发现异常或病情加重时应及时就诊。体会
急性白血病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疾病,优质的护理服务对急性白血病患者是十分重要的,不仅可以抢救患者生命,还能提高患者后期治疗过程中的生存质量,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同时周到细致的护理使并发症大大减少,提高了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4.胆管结石病人的护理查房 篇十四
2013年1月3号 主查人: 黄涛 内容:胆管结石病人的护理 患者:赵军峰
主诉:腹痛,皮肤黄染,发热1周。● 病情介绍:患者赵军峰,男,37岁,已婚,系甘肃庆阳县人。患者1周前进食油腻食物后出现上腹部痛,呈胀痛,疼痛向肩背部放射,恶心、呕吐、皮肤巩膜黄染,发热,体温37.6℃。于2013年12月30日来我院就诊。● 体格检查:T:36.5℃,P:80次/分,R:20次/分,BP110/70mmHg。查体全身皮肤巩膜黄染。无皮疹、皮下出血、无肝掌、蜘蛛痣。双肺叩诊清音,双肺呼吸音清晰。心尖搏动未见异常,叩诊心浊音界无扩大,心律齐,心率80次/分。腹平坦,未见胃肠形及蠕动波,未见腹壁静脉曲张。右上腹压痛,无反跳痛。听诊肠鸣音减弱。● 辅助检查:
⑴、影像学检查:CT、MRCP、B超、腹部平片。行MRCP示:
1、肝左叶肝内胆管、肝总管及胆总管稍扩张,胆总管中段低信号,多考虑为结石。
2、所示肝内外胆管壁欠光整,炎性改变的可能。
3、胆囊缺如。
⑵、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明显升高;血清胆红素、转氨酶和碱性磷酸酶升高。尿液检查示尿胆红素升高,尿胆原降低,粪便检查示粪中尿胆原减少。
● 最后诊断:
1、胆总管结石
2、急性化脓性胆管炎
3、胆囊结石 ●胆管结石:为发生在肝、内外胆管的结石。
●分类:
⑴、根据胆管结石发病的原因,分为原发性胆管结石和继发性胆管结石。
⑵、根据结石所在部位分为肝内胆管结石和肝外胆管结石。以肝管分叉部为界以上为肝内胆管结石、以下为肝外胆管结石。肝外胆管结石根据部位又分为: ① 肝外左右肝管结石 ② 肝总管结石 ③ 胆囊结石 ④ 胆总管结石
根据分型该患者为:胆总管结石。
●病因:胆管结石的主要原因包括胆汁瘀滞、细菌感染和脂类代谢异常。肝外胆管结石的形成还与胆道内异物,如虫卵和蛔虫的尸体亦可能形成结石。
●临床表现:取决于胆道有无梗阻、感染及其程度。当结石阻塞胆道并继发感染时,可表现为典型的Charcot三联症:腹痛、寒战、高热和黄疸。
1、腹痛:发生在剑突下或右上腹,呈阵发性绞痛,或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疼痛可向右肩背部放射。其原因是结石嵌顿于胆总管下端或壶腹部,刺激胆管平滑肌,引起Oddi括约肌痉挛收缩所致。
2、寒战、高热:系胆管梗阻并继发感染后引起的全身中毒症状。多发于剧烈腹痛后,体温可达39—40℃,呈弛张热热型。
3、黄疸:系胆管梗阻后胆红素逆流入血所致。黄疸的程度取决于梗阻的程度及是否继发感染,若梗阻不完全或结石有松动,则黄疸程度轻,且呈波动性;若为完全梗阻,则黄疸呈进行性加深;病人可有尿色变黄和皮肤瘙痒等症状。
4、消化道症状:多数病人有恶心、腹胀、嗳气、厌食油腻食物等。●处理原则:取出结石,解除梗阻或狭窄,去除感染灶。
●护理诊断/问题
1、疼痛 与结石嵌顿致胆道梗阻、感染及Oddi括约肌痉挛有关。
2、体温过高 与胆管结石导致急性胆管炎有关。
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长时间发热及摄入不足有关。
4、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害 与胆管梗阻、胆盐沉积致皮肤黄疸、瘙痒有关。
5、焦虑 与对疾病知识的缺乏和对手术的未知有关
6、潜在并发症:出血、感染等。
●护理措施
1、减轻或控制疼痛 ⑴、卧床休息
⑵、禁食胃肠减压及指导病人深呼吸放松等,以缓解疼痛。
⑶、遵医嘱通过口服、注射等方式给予消炎利胆、解痉或止痛药。效果评价:病人自诉疼痛缓解
2、降低体温
⑴、遵医嘱给病人额头使用降温贴。
⑵、控制感染:遵医嘱应用足量的抗菌药,控制感染。
效果评价:测体温连续3次都为正常。
3、营养支持
⑴、在梗阻未解除前,通过胃肠外途径补充足够的热量、氨基酸、维生素、水、电解质。
⑵、在梗阻解除后,应鼓励病人进食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高维生素、低脂饮食。
效果评价:病人在住院期间得到了身体所需的营养
4、防止皮肤破损
⑴、保持皮肤清洁:可用温水擦洗皮肤,减轻瘙痒。
⑵、提供相关知识:告知病人皮肤瘙痒是由于胆汁瘀滞、胆盐沉积引起的。并嘱患者不可用手抓挠,防止抓破皮肤。效果评价:患者皮肤完整皮肤、不再瘙痒
5、焦虑
告知病人疾病的相关知识减轻焦虑。
6、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⑴、出血
①、严密观察病人有无面色苍白、脉搏细数、血压下降等表现。②、观察病人有无呕血、呕血的颜色及量、大便颜色及性状。如有以上症状应立即报告给值班医生。⑵ 感染 ①、采取合适的体位:采取半坐卧位,防止胆汁逆流引起感染。②、保持引流管的通畅:避免鼻胆管扭曲、受压和滑脱,以免胆汁引流不畅、胆管内压力升高导致胆汁渗漏和腹腔内感染。
●术前护理
1、在术前6-8h禁食水。
2、在术前告知病人疾病的相关知识减轻焦虑。
3、手术前1天准备一卷卫生纸一条干毛巾和盐酸肾上腺素1mg、山莨菪碱10mg、利多卡因胶浆7ml。以及各项检查报告。
4、手术当天用轮椅或平车将病人推至3楼介室入2室。●术后护理
1、嘱患者卧床休息6-8h,6-8h后,如没有恶心、呕吐、头晕等症状可给患者喝些温凉的开水。再观察1-2h如患者没有没有恶心、呕吐、头晕等症状,方可进食一些流质饮食。
2、监测血压 患者刚回病房立即测血压一次之后每半小时测一次,测够四小时。无异常改为每两小时测一次,测够四小时之后改为每四小时
测一次,测满二十四个小时。如有异常报告给值班医生。
3、鼻胆管的护理
⑴、患者行鼻胆管引流术返回病房后,接好引流袋。⑵、采用体外双固定来固定引流管,即鼻翼处固定加耳廓处固定的方法。
⑶、注意鼻胆管在体外的长度。
⑷、要向患者及家属说明保持引流通畅的重要性,并避免患者变更体位或下床活动时将鼻胆管拉出。
⑸、每日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性状和引流量。
⑹、引流管无胆汁引出,应调整体位,保证引流通畅。⑺、协助患者翻身时应避免拖拉引流管。●健康教育
1、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及精神高度紧张。
2、低脂饮食,忌油腻食物,宜少量多餐,避免过饱。
3、定期到医院检查。
4、如出现腹痛、发热和黄疸等症状时,应及时就诊。
护理
查房
主查人:第六轮实习生 黄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