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责任心与工作效率的关系

2024-07-10

浅谈责任心与工作效率的关系(15篇)

1.浅谈责任心与工作效率的关系 篇一

文化差异与工作效率以及管理者和员工

关系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和跨国经营的蓬勃发展,各国企业的组织结构、技术方法、决策方式、控制程序已基本趋同,但不同文化背景下产生的文化差异却成为一个影响管理者管理效果的重要因素,从而给管理者的管理提供了难度。来自不同国家、民族的员工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员工的价值观、需要、态度、行为等具有相当的差异,企业内部存在的这种文化上的差异必然会引起文化冲突。同时,由于文化差异,各国的管理理念、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也不尽相同,导致企业内管理人员之间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也不断产生冲击与碰撞。

戴维.利克斯曾说过“大凡跨国公司大的失败,几乎都是仅仅因为忽视了

文化差异——基本的或微妙的理解所招致的结果。”据调查资料显示,约82%的跨国公司的失败是因为跨文化管理失败而导致的。目前约有1/3的著名跨国公司因为多元企业文化管理不善而面临内部关系紧张的状况。

一、文化与文化差异

(一)概念文化通常是指人类的全部知识和习俗的总合。文化学的奠基人

英国泰勒在1987年出版的《原始文化》一书中对文化所下的定义是:所谓文化,就其广泛的民族意义来说,是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及任何人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所有能力和习惯的复合的总体。而文化差异是指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在历史、经济、文化传统及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

(二)文化差异的产生及主要体现概括地说,所谓的“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五个

方面:

1、价值观的差异;

2、传统文化的差异;

3、宗教信仰的差异;

4、种族优越感;

5、语言和沟通障碍。

二、文化差异的影响-“文化冲突”“文化冲突”是指不同形态的文化或者文化要素之间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过程,它既指跨国企业在他国经营时与东道国的文化观念不同而产生的冲突,又包含了在一个企业内部由于员工分属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而产生的冲突。

人在企业或者在组织里的生活是基于成员之间的相互接触之上的,其行为也会被他们所处环境里的文化所影响,一个企业或组织能否有效地达到目标是和企业文化密不可分的,比如其文化是否提倡高效、迅速、节约和创新等等。文化差异所产生的文化障碍通常会对跨文化的企业并购或直接进行海外业务操作的工作带来困难,甚至会导致中小企业进入海外的失败。

在每天成千上万的日常运作中,文化差异将很容易导致相互误解、不信任以及工作效率降低等问题。

1、文化冲突影响了跨国公司管理者与当地员工之间的和谐关系,甚至产生“非理性反应”。

管理是“管”与“理”的有机统一。如果跨国公司管理者不相信工人,只

“管”他们,而不会“理”他们,就会造成管理者和职工关系的疏远和社会距离的增加,就会影响沟通,甚至造成沟通中断。管理者如果不能正确面对这种文化冲突,对职工采取情绪化的或非理性的态度,职工也会采取非理性的行动,这样,误会越多,矛盾越深,对立与冲突就成为必然,后果不堪设想。

[案例]几年前,华立集团进军美国,收购了飞利浦在美国CDMA的研发中心,华立集团第一次直接面临了美国文化的冲击。

当时最大的挑战其实在于收购后双方可能出现的文化冲突,正是这一点前些年把一些雄心勃勃在美国收购研发机构的中国企业最终打下马来。华立集团董事长汪力成承认,最开始肯定有些抵触,但现在大部分员工还是接受了。“因为我告诉他们,这是一个中国人控股的美国公司,所有的运作都将按照美国的程序,今后我们请的CEO、CTO也都会是美国人,而不是从中国派过来的。当我把这些运作计划告诉他们之后,他们都认为这是完全按照美国化的高科技公司的运作方式,像硅谷的很多高科技公司,但比美国公司更具优势的是我们有强大的中国市场做背景。”在华立集团收购的研发中心里,由一名美国员工Dannis负责CDMA核心技术的研发,汪力成为了表示对其工作的重视,按中国人的习惯,每隔两天就给他发一封电子邮件,询问工作进展。然而没过10天,该员工就向汪力成提交了辞职报告。

汪力成对此大惑不解:“我如此关心你,你为什么还提出辞职?”该员工说:“你每隔两天就发邮件给我,这说明你对我不信任;如果信任我,我会按时完成任务;如有问题,我自然会向你报告。”经过再三解释,汪力成终于与这位员工

消除了误解。此后,双方调整了沟通方式,汪力成不再发邮件,这位员工定期向汪力成做汇报。

经过这件事,汪力成明白了,购并海外公司后,最大的挑战在于如何整合双方的文化冲突。关键的问题是我们中国企业有没有能力来管理好这样一种跨地区、跨国、不同文化、不同民族员工的团队和企业,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一种挑战。

2、文化差异影响管理者的决策行为,以至于影响到工作效率。文化是对个人的价值观和行为偏好具有很大影响力的因素,由于中国和美国有着很不相同的文化底蕴,这种差异必然会体现于其管理者的决策行为之中。

[案例]文化对于决策行为的影响,通过一份对中美合资企业双方管理者进行的调查访问可以得到说明,该访问访谈了北京地区10个中美合资企业中的17位中方、14位美方高级管理者,结果显示,双方管理者对对方都持有某些偏见,这些偏见尤其体现在对对方决策风格的消极评论上,访谈的结果如下:第一,美方管理者对中方管理者决策风格的评论:(1)不作决策。他们认为在中国,员工把经理看得很高,奉为上人,所以每件事都要由大老板来决策,其他人只是需要等待指示。(2)一致决策。他们认为与美方管理者相比,中方的管理者更倾向于达成一致,倾向于分散决策的责任,而不是勇于来承担责任。第二,中方管理者对美方管理者决策风格的评论:他们认为美方管理者过于专断,不爱听取下级意见。

由于文化差异的存在,使双方管理者在涉及到决策问题时,大都感到很不愉快。

3、文化差异会造成管理者的期望目标和企业的品质追求与员工对企业目标管理系统接受程度之间的差距,影响到员工对企业使命的质疑和反感,以至于导致企业工作效率低下,市场竞争不力。

[案例]德国大众汽车是最早与我国汽车业合作的跨国集团公司。1985年,大众汽车在我国的第一家合资企业——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成立。上海大众合营初期,中德双方也经历过“小吵天天有,大吵三六九”的矛盾局面。当年,有一批冲压零部件表面有缺陷,不符合大众公司的质量标准,德国专家好不犹豫得把崭新的配件扔进报废箱。中方员工事后偷偷的捡回来,打磨后重新利用。德方专家知道以后,用榔头将这些冲压件砸坏再次扔进报废箱。中方老职工心痛不已,双方引发了激烈的争论。但是,在处理这样的矛盾时,双方并没有陷

入对抗和对峙,而是强调产品的质量的同时,更加关注“我们之间如何有互补性”,并最终达成共识。现在,严格的质量标准已经成为中德双方的自觉追求。

4、文化差异影响到企业管理者和员工之间的准确交流,交流方式不当甚至会引发冲突,导致组织关系紧张,工作无法进行。由于语言上的障碍和风俗习惯的不同,严重影响了上下级双方的准确交流,从而使产生的矛盾和冲突难以妥善解决。在美国公司,同事和同事之间、老板和下属之间以及下属和老板之间解决矛盾所使用的方式是当面对质,所有不同的意见都会在尖锐的当面对质中得到解决,对质的结果也必须是清楚明了的:一方获胜,另一方败落。败落方必须承认失败;获胜方则沾沾自喜认为对方很没“面子”。

而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大家会认为解决矛盾的好的策略是,赢家给对方留有余地,使其不至于太失脸面,否则会严重影响管理者和员工之间的关系,以至于可能在以后的工作中遭到管理者的威胁和报复。如果一个不了解中国文化的老板来领导中国企业,使用美国式解决矛盾的方式,结果会是内部对质被激化,员工的很大一部分精力将会用在议论、批评并和这种外来文化做斗争的事务中来,严重影响工作效率。

5、文化差异对企业激励内容的影响,管理者如果不了解本土文化,采取与当地文化不符合的奖励方式,便会弄巧成拙,引发不必要的争议和问题。对企业激励内容影响最大的因素,是“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防止不肯定性的迫切程度”和“男性化与女性化”。美国等国家,是个人主义程度很高的国家,所以这些国家的激励方法多从个人出发,以个人的自我实现和个人获得尊严作为激励的主要内容。第三世界国家与日本,是集体主义程度较高的国家,激励就需要着眼于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过分奖励个人往往行不通。美国倾向于男性化,所以适于把承担风险、进取获胜作为激励的内容。日本和法国虽然也倾向男性化,但是防止不肯定性的心理较强,因此分配一种无危险、很安全的工作岗位就成了激励因素。

又如:各个国家由于文化不同而导致对工资的态度和政策不同。日资企业薪酬与欧美企业相比较低,所以日企所聘用的从欧美知名企业过来的企业精英的薪酬必须得到保障,但是这又无疑会成为一件容易产生矛盾的事情,怎样说服日本员工接受这一点显得很重要。此时管理者要告诉他们这些从欧美知名企业过来的员工的价值以及市场行情,必须要有这样的沟通才能使招聘工作平稳完成,否则会引发本地员工的抗议甚至罢工。

三、如何解决文化差异所带来的文化冲突

1、解决组织跨文化冲突的三种方案

(1)凌越所谓凌越是指组织内一种文化凌驾于其他文化之上而扮演统治者的角色,组织内的决策及行为均受这种文化支配,而其他文化则被压制。该种方式的好处是能够在短时期内形成一种“统一”的组织文化,但其缺点是不利于博采众长,而且其他文化因遭到压抑而极易使其成员产生强烈的反感,最终加剧冲突。

(2)折中所谓折中是指不同文化间采取妥协与退让的方式,有意忽略回避文化差异,从而做到求同存异,以实现组织内的和谐与稳定,但这种和谐与稳定的背后往往潜伏着危机,只有当彼此之间文化差异很小时,才适应采用此法。

(3)融合所谓融合是指不同文化间在承认、重视彼此间差异的基础上,相互尊重,相互补充,相互协调,从而形成一种你我合一的全新的组织文化,这种统一的文化不仅具有较强的稳定性,而且极具“杂交”优势。

2、我国企业在参与国际经营中如何避免文化冲突(1)识别文化差异由于文化冲突是文化差异造成的,必须对文化差异进行分析识别。根据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o赫尔的观点,文化可以分为三个范畴:正式规范、非正式规范和技术规范。正式规范是人的基本价值观,判别是非的标准,它能抵抗来自外部企图改变它的强制力量,因此正式规范引起的冲突往往不易改变;非正式规范是人们的生活习惯和习俗等,由此引起的文化冲突可以通过较长时间的文化交流克服;技术规范是指人们的知识、技术、经验等,它可以通过人们技术知识的学习而获得,很容易改变。

由此看来不同规范的文化冲突所造成的文化差异和文化冲突的程度和类型是不同的。跨国公司管理者首先要识别和区分文化差异,才能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2)进行跨文化培训跨文化培训是为了加强人们对不同文化传统的反应和适应能力,促进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沟通和理解。跨文化培训的主要内容有对文化的认识、文化敏感性训练、语言学习、跨文化沟通及冲突的处理、地区环境模拟等。这种培训的目的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减轻驻外经理可能遇到的文化冲突,使之迅速适应当地环境并发挥正常作用;促进当地员工对公司经营理念及习惯做法的理解;维持组织内良好稳定的人际关系;保持企业内信息流的畅通及决策过程的效率;加强团队协作精神与公司的凝聚力。

不仅如此,跨文化培训与其他培训一样,越来越多地被用于留住企业所需要的人力资源。这是因为公司花钱或提供培训,不仅是对业绩出色的员工的激励,而且也显示了公司对员工长期发展的诚意。

(3)建立共同的经营观和公司文化通过识别文化差异和进行跨文化培训,公司员工提高了对文化的鉴别和适应能力。在对文化共性认识的基础上,根据环境的要求和公司战略发展的原则要建立起公司的共同经营观和强有力的公司文化。这一点至关重要,它有利于减少文化冲突,使得每个员工能够把自己的思想与行为同公司的经营业务和宗旨结合起来,也使子公司与母公司的结合更为紧密,同时又能在国际市场上建立起良好的声誉,增强跨国公司的文化变迁能力。

2.浅谈责任心与工作效率的关系 篇二

1 责任会计和内部控制的概念及意义

责任会计是以企业内部的各个责任中心为会计主体, 确定其在经济活动中对经营资金、成本费用以及经营成果应负的责任, 并同记录、考核、评价其业绩的会计工作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会计制度。它的核心就是把企业各个责任实体所承担的各项经济责任同会计方法有机地、紧密地结合起来, 建立各级责任中心、目标管理、差异分析、责任转账等, 利用价值形式, 进行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反馈。其最终目标是通过它来促使责任中心最大努力完成各自的任务, 从而保证企业整体目标的实现。

内部控制的内涵, 说到底其实就是控制权和经营权分离后怎样监管的问题。管理学角度上的责任会计和内部控制的结合, 体现在经济领域, 突出表现为生产经营活动控制职能对一个强有力的责任会计系统的依赖。从这一点而言, 内部控制看上去离不开责任会计;反之责任会计又有助于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内部控制的效果是否理想, 某种意义而言, 责任会计职能可以替代控制监督职责。责任会计工作与控制管理相辅相成且相互掣肘, 没有很好的内部控制系统, 责任会计职能将无从发挥, 成为花瓶和摆设, 工作质量没有保障;相反, 有了良好的责任会计监督, 它可以有效制约内部控制系统的正常运行, 防止企业腐败现象发生, 促使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2 责任会计在内部控制中的作用日益突现

20世纪80年代, 内部控制结构论普遍认为, 内部控制结构实质要素主要体现在控制环境、内部审计和会计制度三个方面。学者们认为控制环境重点是包括经营指标、预算预测及利润计划、责任会计和内部审计。从这些研究结论中不难看出, 责任会计当时已经明确地被包括在内部控制中了。采取行之有效的责任会计行为, 实践证明, 可以为经营者的内部管理创造十分理想的控制环境, 并为企业的有效运行奠定坚实的前提和运行基础。

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 现代企业经济管理的需要, 1993年以后对内部控制的研究又进入了一个新时期。西方某些专家将内部控制定义为:由一个企业的董事长、管理层和其他人员实现的过程。意图是掌握财务报告的可靠性、适时的经营效果与效率、符合适用的法律和法规。而企业运行的效果如何, 生产效率实际的多少, 都要靠责任会计来实现。故此, 可以看出责任会计已作为内部控制的一个主要部分, 同时, 内部控制也为责任会计的实施提供了操作保证。

从责任会计和内部控制的发展历程中可以发现, 内部控制发展的不同时期的每个阶段, 都不同程度地反映出责任会计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两者之间互相依存, 共同生长。现代经济的迅速壮大, 现代企业组织对企业管理制度的要求日益增强, 从而更加迫切要求将二者更好地结合起来, 以加速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3 内部控制与责任会计之间相互交织、密不可分

企业的所有者与经营的管理权分离后, 要求我们必须实行内部控制。为了防止经营管理者徇私舞弊和管理中的无谓失误, 责任会计的应用, 是在各个部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 经过实际考核和监督逐步形成的。

内部控制的根本目的, 是设置责任会计这一种形式, 来有效地保护所有者的切身利益。它可以有效地监控管理者, 知道管理者的目标和行为, 防止企业出现重大经济失误, 可以适当控制管理生产行为, 并且还可以监控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正确保证责、权、利三者有机地相结合, 保证所有者权益不受影响。

4 从经济学和管理学角度看责任会计和内部控制结合

4.1 从经济学角度出发

责任会计和内部控制的结合两权分离需要权力制衡, 而实现权力制衡的基本措施就是内部控制。在现代企业经济学的理论视野中, 一个有效的公司治理系统是两权分离公司生存发展的重要前提, 控制经营者行为, 使他们的经营活动自觉追求股东财富最大化从而经理利益与股东利益的达成一致是这种系统运作的重要目标。内部控制是责任会计在经济学公司治理的基础上采取的积极且有效的措施。因此, 没有系统而强有力的内部控制, 责任会计的企业管理工具的功能也就无从谈起, 公司治理将成为白纸一张。

4.2 从管理学角度出发

管理学理论本身就包含内部控制理论, 现代企业管理就是围绕公司制探讨企业的经营管理, 其总目标就是服务于企业的成长壮大, 而内部控制则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因素。在企业的内部控制中, 发挥控制职能, 依赖于真实的信息记录, 通过记录的环节, 体现企业目标是实现的情况。尤其在企业经济活动中, 这一点更加突出, 只有依靠强大有效的责任会计系统, 才能保障控制职能发挥作用。某种意义上, 内部控制与责任会计相辅相成, 密不可分。缺少强有力的内部控制, 将导致责任会计职能范围缩小, 责任会计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 会流于形式和表面;责任会计的职能意义不大、质量降低。同样, 没有有效的责任会计, 内部控制得不到保障, 企业运行受不到约束和监督, 这样的内部控制系统将陷入混乱, 起不到管理控制职能。因此, 管理学角度上, 内部控制和责任会计联系紧密、同等重要, 需要认真对待。

5 以责任会计为基础的内部控制的实施

企业经营管理中, 责任会计的实施是一个综合且复杂的过程, 通常适合于大中型企业。企业规格高、规模大, 内部梯次管理层次多, 将责任会计应用于不同的部门, 能够有效地监管控制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 有效地考勤考绩每一个具体的生产部门, 容易及早发现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所以内部控制的实施应当分阶段、按步骤地完成。

劳动者在企业生产过程中, 在有效的工作时间内, 能为企业产生多少价值, 个体应该得到多少相应报酬, 真正实现按劳分配原则, 企业就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科学考核体系。只有引进了分级责任会计制度, 才能用信服的数据说服人。使每一个员工都明确知道自己在企业中的价值地位, 明白怎样处理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 互相帮助, 互相监督, 产生企业的凝聚力。

在内部控制的操作规程上, 首先要广泛听取员工的意见, 不能凭主观臆断定指标, 考核数据应当建立在员工的积极努力便能基本达到的前提之上;其次是严格考核操作规程, 要做到有针对性的确立, 有步骤的考核, 保证考核的公平公正公开性;最后要注意鼓励员工的创新精神, 挖掘潜力和释放能量, 对员工的创新实绩进行科学评估, 讲究诚信, 兑现诺言, 给予相应的物质和精神奖励。

为了保证企业效益的最大化, 减少投资者与经营管理者之间的不信任感, 在生产经营中, 还应当建立健全细化了的责任会计流程运作。要定期和不定期地检查测试各管理部门数据执行的真实性如何, 对检查中发现的风险问题, 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尽可能地消灭在萌芽之中。

每个生产环节的管理会计, 他们处于企业内部控制的第一线。他们了解工人, 熟悉每一道生产环节, 最容易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任何风险。对于他们反映上来的问题, 管理者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及早对问题作出符合本流程状况的正确判断, 并迅速上报高一级的管理人员, 保证工作的主动性。

综上所述, 责任会计与内部控制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尤其是现代经济的迅速发展, 从而更加迫切要求将二者更好的结合起来, 可以帮助企业提高市场的竞争力, 调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 增强企业的市场风险防范能力, 为企业的快速发展, 做大做强提供新的良好发展机制。

摘要:本文阐述了责任会计和内部控制的概念和意义, 揭示了两者之间的关系, 并从经济学和管理学角度分析了两者的结合, 最后提出了以责任会计为基础的内部控制的实施。

关键词:责任会计,内部控制,现代企业制度

参考文献

[1]吕肖冰.论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措施[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 6 (3) .

[2]COSO.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 Integrated Framew or k Executive Summary[R].2004 (12) .

[3]李云丽.企业集团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初探[J].时代金融, 2009 (1) .

3.浅谈责任心与工作效率的关系 篇三

[关键词] 经济自由;经济效率;经济法

【中图分类号】 D9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3-058-1

一、经济自由与经济效率的关系分析

从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来看,经济越自由,经济效率越高,经济自由度低,经济效率低下;反之,经济效率高低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映经济自由度的高低,二者具有一致性,偶尔的分离只是非常态。究其原因,应该归结为自由与效率在人类经济生活中的价值一致性,即有效率的自由经济生活。自由是一项人权,是人类为求得解放和发展所不断追求的基本权利,没有自由的人和社会是停滞不前的,经济效率体现为经济主体对效率的追求,是主体在自由基础上的又一次飞跃,经济主体必须先有经济自由,再通过自由行动提高经济效率,只有自由而没有效率,人和社会只会停留在原始社会。

经济自由与经济效率是一对矛盾体,有统一的一面,也有对立分离的一面。经济自由与经济效率的性质不相同,经济自由是一项基本人权,是受宪法和法律保护的,同时经济自由还关涉到一国经济的独立和发展,是国家主权的重要内容,不受他国的干涉,这些都表明经济自由具有明显的政治性和法律性。另外,经济自由常常与经济民主联合使用,更加强化了其政治属性。经济自由与政治自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般而言,人们往往是在具有了经济自由之后才进一步争取政治自由的,没有经济自由,就不值得拥有已经获得的政治自由。

经济自由与经济效率的对抗性表现为二者的经常性、局部性偏离和对立,具体体现为两种情况,一种状况为经济体的经济自由度很高,但却对应经济的低效率或无效率,典型的例子是自由资本主义后期的经济危机,一直奉行自由放任和完全竞争的自由经济政策,却产生了整体经济的无效率,这是经济自由与经济效率第一次出现背离。另一种状况是经济自由度低,却对应经济的高效率,计划经济时代的政府完全管制使得经济主体和整个社会几乎无自由可谈,但一段时间内却换来了经济效率的极大提高。现代经济学理论显示,局部的经济管制也会取得短时间的经济效率。

二、经济法在经济自由与经济效率的博弈中生存与发展

经济法的产生离不开经济自由与经济效率的相互关系及其不断的演变和发展,正是由于经济自由与经济效率的经常性背离而又无法自我修复和回归,使得经济法有了存在的必要,也为经济法积极主动地调整二者关系提供了合理性论证。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经济自由和经济效率是一对永恒的矛盾,求得二者的动态均衡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历史必然,过分偏向一方只会导致经济的波动和混乱。比如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对经济自由过分迷信,到头来的结果就是经济危机和经济的低效率,而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依旧解决不了经济的滞涨,却损害了经济自由,新自由主义的放松管制,给予经济主体经济自由又再一次引发了世界性的金融危机。

现代各国基本上都将保护经济自由和促进经济效率作为经济法的立法宗旨,我国亦是如此。经济法得益于经济自由与经济效率的关系而产生,反过来,更是以自己的不断发展完善来调整和协调经济自由与经济效率的关系,努力保持二者的动态平衡。离开了经济法的保护,经济主体的自由将得不到应有的保证,经济主体在经济活动中也会寸步难行,没有经济法的调整与干预,经济效率也不会按照经济主体的自身行动和主观意志而不断提高,完全理想化的自由经济是不可能存在的,对应的经济效率也是不可求的,现代经济形势的复杂化要求经济主体必须懂得和学会运用法律的手段来保护自己的经济权利,增加自己的经济的利益。

经济自由与经济效率背离和冲突不可避免,问题是,当经济自由与经济效率发生背离和冲突而又不能自行回归,需要经济法对之进行调整时,经济法是牺牲经济自由还是放弃经济效率,这不能一概而论。当一国经济发展比较平稳时,经济自由与经济效率之间应该保持适度的张力,这是二者关系的常态,此时并不需要法律的积极介入。而当一国经济发展停滞甚至出现了混乱时,一般应采取各种措施提高效率,必要时要限制经济自由。

因此,经济法对经济自由与经济效率进行调整的具体方式可以归结为两种,一种就是消极的保驾护航,并不积极地干预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另一种就是要通过限制经济自由来提高经济效率。那么自由能否被限制呢?罗尔斯认为,自由的优先性意味着自由只有为了自由本身才能被限制。笔者认为罗尔斯的自由正义观并不能延伸到经济学和法学领域,因为现代经济社会不容许无效率的经济自由存在,即使存在也是荒谬的和被否定的,“对于一个终日为自己及其家庭的饮食和住房问题忧心忡忡的人来说,谈论自由是没有意义的。”最起码自由是能为法律所限制的,“在一切能够接受法律支配的人类状态中,哪里没有法律,哪里就没有自由。”其实,对经济自由的干涉的原因除了自由本身以外,至少还有效率,“国家是否运用法律手段干预经济生活的依据应该是效率。”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市场机制不能有效配置资源,从而需要政府干预,以纠正资源配置的效率损失,政府干预经济或政府行动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促进效率。

参考文献:

[1]胡甲庆.反垄断法的经济逻辑[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298.

[2](英)彼得·斯坦,约翰·香德.西方社会的法律价值[M].王献平,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202.

[3]钱弘道.经济分析法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178.

[4]张千帆.宪政、法治与经济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92.

[5]张莉莉.经济法自由理念研究[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7:40.

4.浅谈责任心与工作效率的关系 篇四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各种能源都得到了非常大的消耗,任何的经济活动都是以能源的消费为基础的,经济要想快速的发展必须有着非常牢靠的能源供应源头。我国只有采用节约能源的措施才能实现正真意义上的节约型社会,其关键就是提高整个能源的利用效率,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本文中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研究经验,简要的探讨了我国能源利用效率和国家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供各位经济人士参考,以更好的处理我国能源的利用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能源利用效率 经济增长 分析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整个国家的能源消费也成指数关系增长,根据我国的经济能源研究所的相关研究表明,我国在能源的消费量达到100250万吨,占整个世界的百分之是以左右,在整个世界上仅仅的在美国之后,成为全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但是,相关的数据也表明我国的人均能源的消费只有0.84吨左右,这个数据占不到世界人均能源消费量1.9吨的一般。从我国整个经济的规模来讲,19我国的国内平均生产总值也就是GDP占整个世界GDP的百分之四点一左右,换算到每个人的GDP还不及日本的六十分之一,不到整个世界人均GDP的八分之一。此外,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整个经济的形式依然处于发展的阶段,这就可以肯定的预测将来我国的经济规模肯定会不断的增大。相关的专家指出,依照我国当前的总体消费能力,如果我国的经济技术水平到达美国的标准,那就意味着全世界的煤炭资源、全世界的铁矿石、全世界的钢材、全世界的水泥等等一系列的资源都不够中国使用,也许这些数据不是那么的精确,但是这在很大的程度上表明如果我国不改变现在的经济增长的模式,中国将变为整个世界的能源的黑洞,这不仅仅会影响到我国自身的发展,而且给整个世界的发展都带来非常大的影响。从当前的我国的计划经济我们可以得到在二十一世纪的钱二十年我国预定的GDP总额要相对先前的水平翻两翻,但是我们从能源的角度来看整体的能源消费只能翻一翻。这就给我们说明如果我们不能够及时的采取一系列的有效的措施,依然按照现在的形式发展下去,将会给我国的能源供应造成很大的威胁,这在很大的程度上也会给整个世界的能源供应造成很大的影响。

通过各个研究都表明要想解决当前的能源性问题,我们必须采取一定的举措,总结为四个字就是“开源节流”。所谓的“开源”就是增加加大能源的开发,加大对于能源的开发主要集中表现在加大对于现有能源的开发、新型能源的开发以及起补充作用的国外进口能源的引进等等。所谓的“节流”主要就是提高各个能源的使用效率。从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节流”的措施是既有利于现在也是对未来能源消耗的重要保证。我国只有全面的落实相关的“节流”措施,才能正真的实现节约型社会的建立,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更好的把握未来的能源消耗以及相应的经济增长,我们必须对我国现代的经济发展和能源消耗的关系进行准确的把握,然后针对现状研究一些针对性的措施来不断的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和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

一、我国的能源利用效率现状

世界上的能源利用的效率是根据能源消费原单位作为标准的,能源消费的原单位就是单位的GDP增长带来的能源消费量,简单的说就是一个单位的GDP增长所带来的能源消费量,通常情况下一个国家的这个数值越小,说明这个国家的整体能源利用效率越高,因此,这个指标在国际上被广泛的应用。

我们通过分析现有的一些资料发展,我国的整体的能源利用的效率是比较低的。从一些相关的`资料中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我国的能源消费的原单位值要远远的大于世界上的一些发达的国家,这在很大的程度上能够表明我国目前的经济增长是以消耗非常珍贵的资源为代价的,是一种能源消费性经济增长模式。但是这种情况的经济增长的方式是可以改变的,如果我们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我们可以降低能源消费原单位的数值,能够出现在保证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能源消费的不增长。如果整个国家的能源消费量降低这在很大的程度上能够给我国的环境保护带来非常大的好处,实现正真意义上的节能减排工作。

我国现在正在处于向中等发达国家前进的重要时期,整个工业的水平也正处于一个向全面工业化产业迈进的阶段,在这个重要的时期,我们必须重视经济发展和能源消耗之间的关系,切实的将两者保持在一个相对平衡的水平上。

二、我国的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之间的关系

国际上一般采用国内人民生产总值也就是GDP来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宏观经济增长的标准。因此,我们分析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分析国内的人民生产总值和能源消费之间的关系来进行。相关的资料表明我国的能源消费和国内生产总值长期以来处于一种几乎呈一种同样的态势在发展,说明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和能源的消费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不过从整体上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内生产的增加速度要大于能源消耗的增长速度。

我国在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经济的增长主要靠能源的投入来带动,进入八十年代以后,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从整体上来看整个能源的投入量呈减小的趋势。九十年代之后到现在整个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能源的利用效率也得到了非常大的改观。

三、提高我国能源利用效率的相关的策略

(一)逐步的实现对于制造业相关产业效率的提升

5.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的关系论文 篇五

摘要:在会计行业中,很多人都会把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混为一谈,不能清楚地区分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伴随着市场经济形势的发展,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经济内涵的重要性被社会广泛认同。他们是有着非常紧密联系的两个概念,但同时两者之间还有差异,责任分工不同,工作方法不同,工作程序不同,以及在服务对象、工作职责、作用上都是不一样的,为了促进会计工作的信息化、现代化发展,保证会计信息符合现代经济的发展模式,充分发挥审计和会计在现代经济管理的作用,最终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所以本文从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的内涵开始分析,然后重点探索两者之间的关系,对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行探讨,以帮助大家正确认识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的关系,最大限度地促进其发挥自己在工作中的现实意义。

6.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问题 篇六

本文对目前我国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问题的基本政策进行了探讨:分析了目前该基本政策所具有的正、负效应,提出了解决效率与公平关系问题的新思路.

作 者:黄建中 Huang Jianzhong  作者单位:中共河源市委,广东,河源,517000 刊 名:南方经济  PKU英文刊名:SOUTH CHINA ECONOMY 年,卷(期):2001 “”(4) 分类号:F046 关键词:效率   公平  协调   促进  

7.浅谈责任心与工作效率的关系 篇七

1 广东省扶贫工作面临的形势及扶贫效率问题的提出

自1985年至今,广东省GDP连续稳居全国首位20余年,对全国的经济贡献举足轻重。然而正是在这个经济发达的地方,贫富悬殊现象突出,“全国最富、最穷的地方都在广东”成为这种现象的最佳写照。据省扶贫办的统计信息显示,至2009年止,我省有农村贫困人口70万户,人数共计316万,为全省农村人口的6.14%,特别是粤东、粤北的一些地区,农业人口贫困比例高达41.2%。此外,在新时期新阶段,我省扶贫开发工作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一是贫困面仍然比较大。目前全省还有3 409个贫困村、316万贫困人口,这些贫困村自然条件恶劣,发展基础较差,脱贫的成本高、难度大。二是部分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仍有待进一步改善。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的现象较为突出。三是贫困人口与其他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四是扶贫资金投入仍然不足。这些问题的存在凸显了我省扶贫开发工作形势的严峻性。

贫困作为一种长期的、世界性的社会经济现象,在本质上主要涉及维系生存的物质可获得性和个人获得发展机会、权利的公平性等问题,因此,扶贫政策及制度的安排,根本目标就是实现公平和效率的均衡[1]。改革开发初期,广东省总体上还属于一个农业大省,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仍占全省农村总人口的40%以上,为此,多年来我省历届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例如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为减少省内的贫困人口,我省实施了治山致富、以工促农、“两大会战”、十项民心等强省惠民工程,成效卓越地实现了全省农村绝对贫困人口所占比例的突破性下降,使贫困人口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得以改善和提高。可以说,这些举措从某种程度上实现了社会的公平和效率。然而,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在过去一段时期内我省的扶贫开发工作并没有避免低效化的产生,例如扶贫工作过分依赖政府,而由政府主导的扶贫模式又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在实践中不可避免地出现资源配置不当与浪费以及扶贫低效的现象;再例如重物质建设、轻能力建设,只输血、不造血,只授贫困人口以“鱼”、不授之以“渔”等僵化、机械的扶贫措施,直接养成了被帮扶对象“等、靠、要”的惯性思维,导致贫困人口越帮越贫现象日益严重,如此大打折扣的扶贫效率反过来严重制约了社会公平的实现,使得贫富差距问题依然突出,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依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此,要建设幸福广东、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从根本上消除绝对贫困,而要消除绝对贫困则必须提高扶贫效率。

2 “双到”扶贫开发实施前农村扶贫效率逐步降低的原因

效率,从经济学意义上讲,是指人们以较少投入获取更大收益,即用多少活动实现多少目的的比例即为效率。在这里,扶贫效率则有两层涵义:一是扶贫政策措施实行后所达到的效果,即其在调节贫富差距上的效率;二是扶贫政策措施本身的运作效率,包括了扶贫资金筹集的效率、使用的效率和投资项目的效率,等等。

自改革开放至2009年,广东省委、省政府部署“规划到户、责任到人”扶贫开发战略的20多年间,广东的扶贫开发经历了生态建设、综合发展、扶贫攻坚、区域推进四个阶段,这几个阶段暴露出的共同问题是:(1)扶贫开发在认识上存在厌战和畏难情绪;(2)区域发展差距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3)长效的扶贫机制没有完全建立起来;(4)因灾因病返贫的现象时有发生;(5)贫困人口还有一定的比例,增收的难度越来越大,脱贫的难度越来越大。这说明我省扶贫开发并未达到理想的效果,扶贫政策措施在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了运作效率低、达不到预期效果的问题。我们认为,造成我省农村扶贫效率低的主要原因在于扶贫政策措施不完善,与农村实际贫困现状相脱节;扶贫模式单一、机械;扶贫重政府主导、轻贫困者主体能动性发挥等方面。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扶贫工作缺乏稳定的制度保障,责任约束存在缺失。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农村扶贫政策经历了体制改革推动式扶贫、大规模开发式扶贫、重点攻坚式扶贫和参与式扶贫开发四个阶段,在消除贫困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建设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但是,近年来我省农村扶贫政策面临了新的挑战。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体制的转轨与经济发展方式的改变导致政府推动扶贫工作出现了保障制度不稳定、责任约束存在缺失的现象。缺乏稳定的制度保障表现为:政府资金的提供难以满足社会对扶贫资金的庞大需求,政府难以协调各部门由于部门利益导致的矛盾,政府的管理过于庞大难以对扶贫资金进行有效地监督,政府官员的流动性快难以保证扶贫政策的连续性。另一方面,政府作为扶贫工作的主导者和决定者,不需要为扶贫的不良后果承担责任,可以自主地使用扶贫资金进行项目投入;另外,其行为缺乏上级政府、村民和非政府组织的监督与制度约束,加上政府本身也缺乏自我监督和约束,导致了本地政府责任约束存在严重缺失。

(2)扶贫模式单一、机械,重形式、轻实质。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省扶贫模式主要采用开发式扶贫,通过经济增长的方式来缓解贫困,实行的政策有“以工代赈”、“优惠贷款”、“项目扶贫”等[3]。传统扶贫模式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模式单一,是一种机械的经济发展战略和区域发展战略,没有创新,例如在办理信贷资金中过于繁琐的贷款申请和审批程序、苛刻的贷款担保和抵押条件常使农民望而却步,使扶贫贷款难以真正起到扶贫作用。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扶贫项目制定上越来越注重效益而非真正用于扶贫,脱离了贫困者的实际需要。扶贫项目重形式、轻实质的现象严重,扶贫者大多将扶贫工程作为政绩来完成,因而在计划实施中以帮助农民和农村企业投资生产项目及基础设施建设为重,不重视贫困者素质的提高,在“大分散、小集中”状况下,经济增长和穷人的关联度并不高。

(3)扶贫重政府主导,轻贫困者主体能动性发挥。

在扶贫开发中,贫困者是脱贫的主体,应该让贫困者参与决策的制定,充分发挥贫困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我省在反贫困政策的实施过程中,主要由政府主导,忽视了贫困者的主体能动作用,从而导致在反贫困中贫困者认为政府的事与自己无关,贫困者对政府和基层行政组织产生了依赖,使得贫困者形成了政府给钱就要、政府让干就干的思想,贫困者由于自我发展能力较弱,形成了“等、靠、要”的思维模式[3]。另外,贫困者自身没有强烈的脱贫意识,极大地制约了反贫困效率的提高。由于扶贫者很少与贫困者沟通、交流,很少倾听贫困者的声音,而是将扶贫工程强加给贫困者,贫困者根本无法参与扶贫工程的决策制定,很多工程大都远离他们的生活实际和具体需求。

3 实施“双到”扶贫开发在扶贫效率上的进步与创新

2009年,广东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正式部署了“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这标志着我省扶贫开发工作进入了集中力量消灭绝对贫困问题的新的历史阶段。这是我省坚持科学发展观,创新扶贫开发方式,增强扶贫开发能力,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和“先富帮后富、实现共同富裕”决策部署的生动体现。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这种创新模式在效率上的创新与进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突破传统工作思维,更新工作观念。

“双到”扶贫实践思路及观念的更新,一是体现在更新扶贫的工作思路。通过规划到户、责任到人,把扶贫开发工作重点下移到贫困村,把扶贫项目效益落实到贫困户;同时,发动社会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形成齐抓共管扶贫工作的良好局面。二是体现在更新扶贫开发方式。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的办法,派出得力的驻村工作队长期驻村开展帮扶工作,确保帮扶工作明确到村、帮扶项目效益到户。三是体现在更新扶贫管理办法。建立科学的扶贫瞄准机制,明确落实帮扶对象和帮扶任务,通过上墙公布和网上动态管理等办法向社会公开各个贫困村的扶持对象、帮扶计划、帮扶项目、挂点领导、驻村队员等情况,使贫困村及时改变落后面貌,让贫困户及时脱贫致富;同时建立健全“规划到户、责任到人”的帮扶考核问责机制。从效率上来说,这一点强化和完善了扶贫工作的瞄准机制,各项工作措施落实到人,帮扶更有针对性。

(2)抓重点落实处,从源头治理绝对贫困。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双到”扶贫实践抓住了贫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对于发展严重滞后的贫困村实施“整村推进”计划,通过帮扶单位帮资金、帮物资、帮技术、帮建设、帮销路,确保贫困村整体脱贫并逐步走上致富道路;对于缺乏主导产业的贫困村,实施“四个一”工程,以主导产业引导带动为突破口,通过开发一块“致富田”、修筑一条“致富渠”、修建一条“致富路”、建立一个“公司+农户”的致富机制,确保贫困村普遍收益,共同富裕;对于缺乏发展条件的贫困村,实施“异地就业”计划,通过技能培训、就业援助和人文关怀,将贫困村劳动力转移到定点企业就业,稳定收入来源,家庭人口随着就业人员逐步向城市聚集定居;对于缺乏开发资金的贫困村,实行金融扶持政策,通过金融部门的贴息贷款解决项目投资困难问题,加快资源开发步伐,形成新的发展优势。这些举措突破了过去反贫困模式的单一,有效地通过集中资金、集中项目、集中力量,突出重点建设任务,建立长效发展机制,完善后续管理措施,确保推进一个村、脱贫一个村、长远致富一个村。

(3)重实际保成效,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双到”扶贫实践根据各地的资源优势和市场优势,有目的、有计划创办集农、工、商、贸于一体的多元化经营的综合性大型企业,形成区域内一个较为完善的产业经营体系,这成为了一条切实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壮大区域经济实力,使贫困地区总体进入小康的有效途径。农业产业化发展既要各级政府在政策上给予扶持,特别是在扶贫贷款上给予贴息扶助,又要有关部门在土地征用、入股开发、劳动力就业、利税分成等方面给予灵活政策,形成多元共存的新型经济实体,推动贫困地区传统产业的结构调整和升级换代,从总体上增强贫困地区的综合经济实力。

(4)加大投入力度,发动社会多方力量。

扶贫工作是一项社会性、长期性工程,要出成效,需要动员全社会方方面面的力量。一是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强对新时期扶贫工作的统一管理,围绕扶贫开发目标,把本级人力、物力、财力集中起来,有组织、有计划、有重点地对贫困村、贫困户进行有序帮扶,真正使扶贫工作成为“政治任务、部门职责、项目推进、效益到户”。二是各级党委、政府要充分调动本地区各类企业参与扶贫济困的积极性,建立健全各种激励机制,支持和鼓励本地企业采取灵活有效的办法,挖掘扶贫潜力,整合扶贫资源,形成强大的帮扶开发合力。三是各级党委、政府要努力开发省(区)外、海外扶贫济困资源,安排专门力量,采取有效方式,利用各种媒体,及时、有效、长期地做好本地区扶贫济困的宣传发动工作,争取省外、海外力量对扶贫济困工作的支持与帮助。四是各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做好对口扶贫工作,要按照中央的部署要求,通过沟通与合作,互通有无,建立经贸合作伙伴关系,使对口扶贫工作成为推动区域发展的新形式、新力量。发动多方力量实质上实现了一种力量整合机制。资金不足、力量分散是目前农村扶贫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扶贫工作单靠扶贫部门的力量是不够的,效果是有限的,因此通过开辟更多的渠道、探索不同的方式进行反贫困,能有效提高反贫困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5)明确责任主体,落实专人驻村帮扶。

“双到”扶贫实践将工作落实到专人,使村村有人帮扶,户户有人负责。这样的工作机制使驻村工作队具备了五大功能:一是宣传功能,是新时期各级党委、政府驻村开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活动的“永久牌”宣传队。二是帮扶功能,是新时期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有关部门驻村制定帮扶规划、入户落实帮扶项目的直接代表,是按时完成“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任务的可靠力量。三是协调功能,围绕实现“两到”目标,协调关系,落实政策,切实争取各种政策、各类物资和各项资金对贫困村、贫困户的重点帮扶。四是维稳功能,通过调查研究,核实情况,征求意见,制定“一村一策、一户一法”,从项目、资金、技能、医疗、低保等多种途径帮助贫困村、贫困户脱贫致富,从而从源头上化解各种信访突出问题,做到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把矛盾化解在萌芽之中,进一步巩固社会的和谐稳定。五是示范功能,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化开发、扶贫济困项目实施等,让人民群众看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充分感受社会制度的优越性,找到新农村建设的正确方向和有效途径。明确责任主体,落实专人驻村帮扶,这是“双到”扶贫工作得以在短时间内出成效的重要原因。各部门、各单位、参与扶贫的个人通过发挥各自的工作优势,从人才、资金、技术、项目、信息等各方面有效地确保了为贫困村、贫困户提供扶持,保证了扶贫任务的落实。

4 结语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经济社会的发展“既要见物又要见人”。实施“双到”扶贫开发,目的在于定点清贫,提高和改善农村贫困人口的生活水平和质量,缩小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真正实现效率与公平的统一。过去,扶贫开发工作由于目标瞄准机制不完善、反贫困模式过于单一、贫困者主体地位弱化、重物质建设轻能力建设等原因,在效率上不尽人意,“双到”扶贫通过定点帮扶、动态管理、明确任务、责任到人、加大投入、广泛动员、社会参与等部署,克服了传统的工作缺陷,实现了扶贫效率的提升。“规划到户、责任到人”,从实质上扭转了过去扶贫工作目标瞄准不准的局面,通过瞄准真正的贫困主体,实行“靶向疗法”,有效地将相关部门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资源配置到实际的扶贫工作中去,大大地提高了扶贫的效率和成效。扶贫开发“双到”实践是我省有史以来领导最重视、投入力度最大、措施最有力、效果最明显的一次大规模扶贫开发行动,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全省落实到村的扶贫开发项目和资金明显增加,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有效改善,贫困户收入稳步提高,基层组织和乡风文明建设不断加强,尤其是各帮扶单位创造性地开展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初步探索形成了区域经济协作帮扶、农业产业化帮扶、特色旅游帮扶等13种特色鲜明、行之有效的帮扶模式,扶贫开发的效率也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飞跃。下一阶段,我省在扶贫开发工作上仍需要加大推进力度,要在工作思维和模式等方面不断实现创新和突破,不断提高扶贫工作的效率,显著减少贫困。

摘要:推进扶贫开发“双到”是建设幸福广东的重要举措。过去,由于扶贫政策措施在效果控制上缺失,广东省农村扶贫效率相对低下,为此,从效率角度入手对广东省农村扶贫制度进行重新审视,深入分析扶贫工作效率低下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围绕“规划到户、责任到人”扶贫实践对比分析该扶贫模式在效率上的进步与创新,总结了“双到”扶贫工作的成效,揭示了其作用与意义。

8.浅谈责任心与工作效率的关系 篇八

关键词:员工 责任心 绩效 结构关系

作为人格中的重要维度的责任心,长期以来都作为一重要研究对象备受行为科学和管理心理学等学习领域的关注。在当前,对于责任心的相关研究也基本上都是集中在关于责任心的结构维度和绩效关系层面,而且大多数研究都是在西方文化背景下所进行的。而对于我国员工责任心与绩效结构关系的研究,必须要充分考虑到长期儒家文化的影响。基于此,本文在结合前人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责任心与绩效的结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

一、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过程中所涉及到的责任心指标设计工作,均是在结合大量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关键事件访谈法来进行。访谈结束后,对相关录音资料进行文字整理,并通过主题分析法的有效应用来分析、提炼在访谈过程中员工所表现出的责任心特性的相关内容。

1.样本研究

本次问卷调查主要针对对象为上海市企业员工,总计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73份,回收率为91%,有效份数为210份,有效率为70%。

2.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3.0和Lisre18.0相关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分析

1.员工责任心探索性因素分析

在员工责任心探索性因素的分析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参照不同项目的因素负荷值和共同度来完成。所依据的原则为:选取一些具备较高因素负荷值和共同度的项目,同时对于一些较低负荷值和共同度的项目进行删除处理;最终结合相应的主成分分析结果,按照相应原则确定了3个有效因子,同时涵盖13个小项的确定量表,如表1所示。

通过对表1相关数据的分析得出,其中因子1中的项目主要涉及到的是员工的成就追求,共包含了Q1、Q2、Q3三个项目,称之为成就去向;而因子2主要涉及到的是企业员工的主动承担责任方面,主要包含了Q8--Q13共计6个项目,将其称之为承担责任;因子3主要涉及到的是员工的主动帮助他人方面,主要包括了余下的4个项目,而且每个项目负荷均超过了0.6,将其称之为团结助人。

2.绩效的探索性分析

从绩效的探索性分析结果发现,通过因素分析得到了三因子同初期的预想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而且三个因子能够对总变异中的近60%进行科学的解释,其中每一具体子量表的内部一致性分别为0.086、0.856和0.877。结果显示,绩效中的三大因子量表也都有着一种良好的内部一致性。同我们预期的模型结构相比,转轴后因子有着较高的吻合度。

二、验证性分析

1.员工责任心验证性分析

运用LISRE18.0数据处理软件并在结合相应的探索性分析的基础上,对总计273个样本数据进行验证性分析,得到员工责任心结构模型和相应的模型的拟合指数,见图1和表2所示。

由以上数据综合报表明,由上述探索性分析所得出的员工责任心结构模型是比较理想的。

2.绩效验证性分析

运用统计软件LISRE18.0并在结合上述绩效探索性分析的基础上对总计273个样本数据进行验证性分析,得到绩效模型和拟合指数,见图2和表3所示。

由以上数据综合表明,探索性分析所获得的绩效模型也是较为理想的。

三、全模型

对于企业员工责任心的三大维度分别对于绩效水平的影响,依然可以采用相应结构方程模型的建立来进行验证;在此过程中,将责任心中三大维度看作为自变量,而绩效的三个维度则被视为因变量。

最终得出,对于绩效的三个维度,员工责任心的三个维度有着一种明显的促进性作用;其中对于任务绩效以及适应性绩效的提高,员工责任心中的成就取向维度和承担责任维度发挥出了良好的作用,而团结助人维度则对任务绩效和周边绩效作用明显。这也直接表明,基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企业员工,对于人际关系和团结合作等方面的注重,能够促使其工作绩效得以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张怡阁.企业内部责任制影响下员工责任心对工作绩效水平的影响研究[D].重庆大学,2013

[2]马冰.知识型员工责任心与工作绩效的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

[3]苏曼.国有企业员工情绪智力与工作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

9.浅谈责任心与工作效率的关系 篇九

华能长兴电厂 吴其民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同属上层建筑的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都是企业软管理方式的范畴,都在为企业的文明建设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正确把握两者关系,在改进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中探索企业文化建设的新思路,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的相互促进,是所有企业管理者都必须着力解决的问题。因此,在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中,正确认识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在含义,科学有效地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这将是关系到企业文化建设健康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正确认识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在含义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中倡导、积累、筛选与提炼形成的人本管理理论,它以企业管理哲学和企业价值观为核心,以企业最高目标、企业精神、优良作风、礼仪风俗、行为规范、标识、劳模、环境、传播网络等为主要内容,能够激发和凝聚企业员工归属感、积极性和创造性,是企业的灵魂和精神支柱。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做好各项工作的法宝,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它既要为党的政治路线和社会政治制度服务,服从于党的路线和社会制度的要求,又要通过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调动人的积极性,来推动企业生产的发展,使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得以实现。

鉴于此,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二者之间的关系如同是两个相交的圆,既有互相渗透影响的相同部分,也有本质不同独特互补的不同之处。

(一)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的相同点

1、工作目标相同。树立和强化企业精神,用价值观统一人们的思想意识,把全体员工凝聚在一起,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不断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促进生产力发展,是两者的根本目的。

2、工作对象相同。企业文化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的对象都是人,都是以人为本,做人的工作。它们以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激励人为共同出发点,着力点都在以人为本、提高员工素质上。

3、工作方向一致。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都属于意识形态范畴,都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无论是企业文化还是思想政治工作,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体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

4、工作内容相似。一是在经营行为方面,建立和坚持行为准则、企业道德,维护企业信誉,树立良好形象,遵守法律法规。二是在价值观方面,注重企业经济效益与企业社会责任感的统一,注重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三是在企业精神方面,强调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激励员工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保持旺盛的劳动热情与奉献精神。四是在培养和提高员工素质方面,促进价值观的共识来教化和影响企业员工,使之成为与企业目标、企业形象相匹配的企业成员。

5、工作途径相通。思想政治工作经常采取的一些途径,如对员工进行党和国家政策的宣传,市场经济教育、道德法制教育、形势任务教育,创建学习型企业活动,向先进学习看齐活动,开展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文化体育活动,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等等,对企业文化的宣传、养成和持续改进也几乎完全适用。

(二)企业文化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不同点。

1、范畴不同。企业文化属于管理范畴,是产生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一种新的管理理论,在本质上是经济管理问题。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属于政治理论教育范畴,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是一种政治文化。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通过有组织、有意识的教育,使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本质上属于政治工作范畴。

2、内容不同。企业文化的基本内容是根据企业内外条件选择经营哲学、确定管理信条、培养企业精神、确定企业目标、建设企业道德、树立企业形象等,具有鲜明的企业个性特征。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内容是对党员干部和全体员工进行系统的路线政策、精神文明、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形势任务教育和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道德、遵纪守法等方面的教育,同时对员工在企业具体生产工作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思想认识、情绪行为等问题进行疏通引导和有效化解,具有较强的社会共性特征。

3、主导力量不同。企业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是企业家文化,往往一些企业文化的源头,就是这个创业者文化思想的体现。而 3 思想政治工作是党对企业领导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一般说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现着党的执政能力和党建水平。

4、工作方法和过程不同。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是企业使命、理念一经确定,就要通过制度强制执行,使员工对企业观念认知高度一致,对行为准则履行高度自觉。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是全体员工,其制度和行为规范有着极强的严肃性和明确性。而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是党的统一组织领导,通过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工作体制,进行系统教育和正面引导,以增强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其要求循循善诱,耐心细致,一般不带有强制性。

5、适应范围不同。思想政治工作立足于全党思想上政治上的高度统一,具有重要的共性特征,其基本精神适用于每一个企业。企业文化是在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宏观指导下,依据企业实际形成的,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它属于本企业。

二、以企业文化建设为载体,大力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国企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发展进入关键时期,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严峻挑战,突出表现在思想政治工作对象发生了重大变化。当前,如何将不同身份、不同收入、不同文化知识、不同价值取向的员工思想意识统一起来,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面对的一项新的问题和紧迫任务。

(一)借助企业文化,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与经营生产的融合。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企业的发展,决定了企业文化建设更接近于企业经营生产。具体的企业目标,能够有 4 效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员工感到只有企业的价值实现,才能实现自身价值。

以长兴电厂为例,通过企业规范管理,对基层党支部实行兼职制,部门主任兼任党支部书记,党务工作结合经济工作一并开展,有效克服了两层皮现象,从企业文化制度着手,增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此外,长兴电厂注重推动民主管理,增强职工参与意识,树立正确人才观,使得职工积极学技术、学业务、学文化,大大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这种价值取向的一致性,正是思想政治工作所要达到的目的。因此,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可以将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落实到企业的具体工作中去。

(二)借助企业文化,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感。企业文化建设具有的鲜明时代特征,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企业文化的价值首先在于它能够使全体员工得到价值认同和统一,由此形成核心竞争力。因此我们要把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常抓不懈、持之以恒。

通过对企业精神、经营理念的凝练和培育,把党的基本路线贯彻到企业各项工作中去,变成企业的具体目标和行为规范。随着企业文化的辐射和渗透,把党的理想、信念铭刻在每个员工的头脑里,融化到每个员工的血液中。尤其近几年,长兴电厂开展了“创先争优”先锋模范岗等活动,涌现出了一批批的劳模、优秀党员和技术能手。

(三)借助企业文化,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和外延。

随着企业的发展进步,员工不再把企业看作单纯谋生的劳动场所,而是实现个人价值的平台。企业文化建设倡导的企业精神、构筑的发展目标,使员工看到了企业发展的希望,不仅给思想政治工作增强了新的活力,同时也丰富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

在树立企业形象、倡导企业道德、规范员工行为中,拓展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外延,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更广阔的活动平台。长兴电厂2009年重组了职工百叶龙表演队,参加了集团公司职工文艺汇演,受到了各级领导和广大观众的充分肯定和赞扬,在股份公司“见证岁月爱在华能”活动的网络大舞台上,我们同样取得了骄人成绩,在系统内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再一次展示了长电的风采,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四)借助企业文化,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活泼多样性。企业文化建设的全员参与,增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活泼多样性。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是一个对全体员工宣传教育、广泛发动的过程。广大员工变以往教育中的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自觉实践。当他们感悟到企业所倡导的价值观和目标的正确可行时,就会自觉地团结在企业周围,为企业共同的目标而奋斗。

企业文化建设是启发员工热爱企业、关心企业、支持企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在此,长兴电厂亦有许多成功的经验,例如各类主题教育,各种寓教于乐、喜闻乐见的活动的开展,像“驾驶员技能”等技术比武活动,职工摄影、大小球类、棋牌、跑步、登山等活动,不仅活跃了企业的文化氛围,更增强了企业员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三、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保证企业文化建设健康发展 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和根本保证,建设企业文化,要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首位。只有正确认识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辩证关系,才能不断提升企业的文化内涵,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外延,把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融为一体,增强凝聚力。

我们必须坚持不懈地对员工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教育,用科学理论武装员工,坚决摒弃腐朽庸俗的世界观、价值观。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虽然在概念上有所不同,但在实际工作中却很难区分开来,二者是统一的。企业文化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力量源泉,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为谋求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形成的,并为职工所认同的一种先进群众意识,这种意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企业个性,它对企业员工具有强大的凝聚力、感召力、引导力和约束力,能增强职工对企业的信任感、自豪感和荣誉感。

作为一个企业,建设企业文化,还要着眼于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员工队伍的素质决定着企业文化建设的水平。作为发电企业,承担着国计民生的重任,多发电发好电,追求质量至上、节能减排是我们始终遵循的立身之本。按照企业发展的要求,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必须着力于营造一种凝聚人心的企业氛围,坚持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就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全过程,生产经营的难点就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难点,生产经营出现的问题,就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问题。做到制定生产经营规划时,同时制定提高职工政治思想、业务素质的规划;布臵生产任务时,把生产考核目标和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同步下达。同时要善于总 结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和教训,要以先进人物为企业员工学习的榜样,与时俱进,把党员先进性教育作为思想武器,进一步武装企业干部职工的头脑,增强企业的凝聚力,着力培养员工主人翁精神、创业精神、奉献精神。

建设企业文化,还要发挥党团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企业文化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载体,代表着企业的追求和发展方向,共产党员、共青团员作为员工队伍中的先进分子,理所当然、责无旁贷要当先锋、做表率。只有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发挥各自优势,才能共同搞好企业文化建设。

10.浅谈责任心与工作效率的关系 篇十

1 制度规范是提高效率的根本保障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所谓制度,就是指要求成员共同遵守的,按一定程序办事的规程。制度建设是办公室管理工作的灵魂,是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

首先,规范工作流程。高校办公室工作琐碎繁杂,且多突发临时性事务,常常是时间紧,任务重。如果没有健全的规则和章程,办公室工作就难免会显得随意散漫、无章可循。因此,必须通过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各项工作的程序、行为准则,明确办事的具体步骤及要求,促进高校办公室工作的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才能充分保障办公室工作协调有序、有条不紊地开展,为提升办公室工作效率提供制度保证。

其次,建立岗位责任制。岗位责任制指根据办公室各个工作岗位的工作性质和业务特点,明确规定其职责、权限,并按照规定的工作标准进行考核及奖惩而建立起来的制度。一是要科学定岗,根据工作性质、工作量的差异进行详细分解并科学合理地设置岗位,坚持需要优先的原则,坚决杜绝因人设岗的现象;二是择优聘任、按岗定人,即根据人员的综合素质、能力水平来安排与之相适应的岗位。三是将工作责任量化分工,落实到人,让每个人都各司其职,各尽其责,避免人浮于事、推诿扯皮或者缺乏人手无人负责的现象发生,同时将人力、物力资源进行最优化配置,充分调动办公室人员的积极性,优质高效地完成工作任务。四要建立有效的考评制度,即根据职责的履行和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和奖惩。

2 良好的观念意识是提高效率的思想保证

要保持工作人员持久旺盛的工作热情和较高的工作效率,仅靠规章制度是不够的,还要树立良好的观念意识去激发全体员工始终保持崇高的信念和精神,去唤起其强烈的责任感和进取心。

树立创新意识。客观形势和外部环境总是处于不断的变化与发展之中,要求办公室能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准确判断,并做出快速地反应,增强工作的可预见性、实效性以及能动性。因此,办公室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跳出经验主义的樊篱,敢于突破陈旧的观念和模式,勤于思考,勇于实践,不断在工作实践中积累经验,形成新的工作理念和思路,积极探索办公室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使办公室工作充满活力和生机。

树立和谐理念。一方面,办公室要在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总协调部的作用,协调好各种关系,争取求同存异、形成合力,从而达到减小内耗、提高成效的目的;另一方面,办公室内部的各科室各成员之间要发挥团队精神,大力营造团结协作、互相配合、和谐务实的工作局面,在既让个人才能得到充分施展的同时,充分发挥整体优势,优质高效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树立责任意识。办公室工作事务繁杂,但责任重大,可谓“办公室工作无小事”,要做好这些工作的重要前提,就是增强责任意识。办公室人员做任何事情都要秉着精益求精,负责到底的精神态度去完成,就能够确保工作顺利开展。

树立全局意识。要在全局的范围内分清轻重缓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统筹兼顾,合理安排,才能做到忙而不乱,紧张有序。做到既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又不至于“越俎代庖”,既能够熟练处理日常事务性工作,又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战略性、全局性的关键问题。

树立服务意识。办公室是联系领导和师生的桥梁,在各项工作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牢固树立全方位的服务观念,积极主动、耐心细致、严谨周到、创造性地为领导服务,为业务部门服务,在树立良好形象的同时提高办事效率,促进办公室的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3 人员素质是提高效率的基本条件

办公室工作人员素质的高低、工作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各项工作开展,办公室人员的基本素质是关系到办公室工作效率的重要问题。

可靠的政治思想素质。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觉悟、理论政策水平和较强的政治鉴别力和敏锐性,才能较好地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方向,明辨是非,沉着冷静地处理突发事件,促进其他各项能力和素质的不断提高。此外,还应该有高度的组织纪律性,遵纪守法,坚持原则,全心全意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过硬的业务素质。主要包括办文和办事两个方面。办文,就是说要有扎实的文字功底和精确到位的表达能力,能熟练准确地综合处理各种信息,然后思路清晰、内容充实、如实客观地向领导反映或向下传达。办事,就是说要有较强的综合事务的处理能力。办公室事务繁杂,牵涉面广,既要有较强的动手能力、适应能力,又要有组织协调能力,能在兼顾各方利益的基础上协调关系,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展开。另外,要具有较好的文化修养和丰富的人文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应对各种各样复杂的问题,处理好形形色色的矛盾。

良好的工作作风。一是说话办事要严谨细致。无论是处理文件、操办会务、管理档案还是处理日常事务都要做到精益求精、一丝不苟。二是要有甘于奉献精神,既不怕吃苦,又不怕吃亏,踏踏实实,任劳任怨;淡泊名利,服从大局。三是工作要雷厉风行。要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工作心态和旺盛的工作激情,准备充分、反应迅速,优质高效地完成任务。四是有良好的个人修养。为人作风正派,遇事心胸宽广,善于与他人沟通交流,能真诚礼貌、热情周到地做好各项服务工作。

4 办公自动化是提高效率的重要途径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办学规模的日益扩大,高校办公室的工作面临着多校区办学、内容日趋复杂和远程办公问题,迫切需要优化办公条件,创新工作手段,节约办公成本,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因此,办公自动化越来越成为高等院校日常管理工作不可或缺的手段。

办公自动化是应用计算机或数据处理系统代替人工来自动处理日常办公的一些事务性工作的手段,如公文管理、会议管理、提案、公共信息发布等功能,达到无纸化、远程化、智能化、节约化的办公目的。首先,计算机和数据处理系统有着人工无法比拟的信息数据处理能力,无论多么复杂巨量的信息,都能准确、快速地完成任务,从而极大提高了办公室的信息处理效率。其次,通过办公自动化系统,能保障各种规章制度、新闻简报、公告事项等信息得到广泛而迅捷地公开与传播,缩短了文件流转的时间,提高了办文办会的效率。第三,可以突破时间和地点的限制,随时随地有效地进行远程移动式和开放式办公,解决了多校区办学或出门在外等情况下信息互通的问题,加强了各单位之间的交流与联系,促进工作的顺利开展,在提升工作效力的同时,还节约了办公的成本。第四,办公自动化系统能方便快捷地收集整理意见,能准确地获取反映各项工作当前状态的信息,能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大量充分、可靠的信息。最后,办公自动化系统的信息传递方式是全方位、多层次的网络互连的模式,能在全校范围内建立统一的数据资源和标准,在各部门和个人之间实现资源共享,简化了中间管理环节,协调了各方面的工作,从而提高了管理的效率。

总之,办公效率和质量的提高是衡量一所高校综合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高校办公室工作繁复琐碎,需要从建立健全制度规范、强化思想意识、提高人员素质和优化办公条件等几个方面加强建设,才能不断提高办公质量和效率,提高服务水平,更好地服务于高校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润保,李鸣.新时期高校办公室工作理论与实践[C].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10(8):81-84.

[2]胡晓.浅论提高高校办公室工作效率[J].考试周刊,2011(12):191-192.

[3]李争光.浅谈高校办公自动化[J].长沙大学学报,2011(5):8-82.

11.浅谈责任心与工作效率的关系 篇十一

近日,又发生诸多事件,是当前室内外多种因素的综合反应和延续。原因很多,但究其根源是由于内外诸多人员没有理清楚工作“关系”和由此导致的责任问题。问题看似错综复杂,实际十分简单,也就是六方面内容:组员的任务、项目负责人的工作内容、技术主管的工作职责、项目的安排与协调、技术审核与审定、劳资待遇。

一、组员——签字确认各阶段工作时间和任务;

保质保量、完成项目负责人安排的工作任务;

存在技术问题,主动与“项目负责人”或“相关技术负责人”进行沟通;

存在项目进度与安排的矛盾,主动与“项目负责人”沟通;若协调不了,则主动向“项目安排者”沟通,最终确认项目的工作内容与时间进度。

二、项目负责人——同“甲方”沟通,负责完成项目建议书或技术合同部分,递交“所和院部”校对、审定。

同“项目安排者”沟通,确定项目各构成具体组员。

制定项目的工作框架、明确各构成组员的主要工作内容和时间安排,签字确认并递交“所部和院部”校对、审定。

负责项目主要构思,按计划组织完成各阶段成果,按时向“所和院部”相关负责人汇报工作进度和内容。

主动、按时向相关“技术负责人”递交成果,进行校对、审核和审定。

与“组员”沟通,明确各阶段修改内容和时间,组织完成最终编制成果。

存在技术问题,负责向“相关技术负责人”和“项目组员”进行沟通。

存在项目进度与安排的矛盾,主动与“项目组员”沟通;若协调不了,则陪同“项目组员”向“项目安排者”沟通,最终确认项目的工作内容与时间进度。

三、技术主管——负责校对各项目的相关专项;

担任重要项目的项目负责人。

四、项目安排者—— 同“甲方”沟通,策划项目内容、明确主要工作框架,校对项目建议书或技术合同部分。

同“项目负责人”沟通,确定项目各构成具体组员,校对项目的工作框架。

同“甲方”和“院部”沟通,明确各项目、各阶段的总体工作时间进度。

负责解决各项目间的“项目进度与人员安排”之间的矛盾。

定时召开项目安排例会,检查并协调各项目之间的工作进度;必要时,及时进行项目安排调整。

存在技术问题,负责向“相关技术负责人”和“项目负责人”进行沟通。

五、技术负责—— 依据前后内容的一致性、连贯性、逻辑性,进行设计校对;

依据相应规范、技术标准的准确性,进行设计审核;

依据公司规定准则,进行设计审定。

在一个没有纲纪的单位也真是无奈!什么都有可能,什么又都没可能!一个全心全意为单位奉献几十年、做出卓越成绩的人会因为一两句得罪领导的话而得不到提升,相反,一个几乎没有专业素养的人、只是应为某些裙带关系可以迅速成为整个单位的技术主管。黑白几乎完全颠倒了,长年累月的艰苦付出还抵不过同领导搓几轮麻将效果明显。

在由一群小股民组成的单位里,面对着逐渐下滑的整体趋势,几乎没有一个人会考虑明天,因为没有一个人觉得他是单位的一份子,包括股份最大占有者。正是如此情况下,导致领导者总体思路混乱、个人私欲膨胀、利益争抢频繁。感觉大家都在过一天算一天,所有的事情都是“能捞则捞、能推即推、能退则退”。一发现利益、立即就要捞;一发现问题,立即就要推;一遇见矛盾,立即就要推;一有人插手,立即就要推。唉!随波逐流....吧

12.浅谈责任心与工作效率的关系 篇十二

一、从历史长期发展看,效率与公平趋向统一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告诉我们,体现公平与否的生产关系现状取决于体现效率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同时生产关系又在一定程度上反作用于生产力,两者相辅相成,辩证统一。从效率对公平的作用看,其一,效率是推动公平发展的动力。人类发展史表明,生产力的发展总是推动生产关系相应变化,物质利益原则决定着任何社会都把效率作为追求目标,并决定着相应的公平形式和公平程度。其二,效率为公平提供物质基础,使一定的公平形式得以维持。其三,效率也是衡量公平的尺度。评价一种社会制度是否公平,关键不是看它是否符合某种人为标准,而是要看它是否能带来持久的社会经济效益。长期的低效率,必然是公平的失败。从公平对效率的反作用看,效率的高低取决于实践主体、实践手段、实践对象等一系列有机因素的组合,其中最重要、最根本的是人的因素,人的行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效率的源泉。人的积极性从何而来,就其合法性和持久性而言,只能来自于社会的公平机制。社会公平的根本问题是权利与义务的平等,一个公平的社会应该按照贡献分配权利,按照权利承担义务。每个人的贡献与获得越相一致,每个人的劳动积极性就越高,从而促进社会总效率的提高。所以,没有公平的效率只能是超经济强制下的效率,这种效率不可能成为一种社会制度的稳定支柱,任何不公平、不正当的效率都是不能长久维持的,也是一些合法政府所不允许的。要获得效率,惟一能达到持久效果的途径是建立一个公平的社会制度,以最大限度地调动绝大多数人的劳动积极性。从另一方面说,没有效率的公平只能是乌托邦式的幻想,同样不能作为一种社会制度的现实基础。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两者既统一又矛盾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平可分为“市场内公平”和“市场外公平”,我们一般所说的公平指的是“市场外公平”,而忽视了“市场内公平”。“市场内公平”是与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相联系的,是指机会的平等和规则的平等。关于机会的平等,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哈耶克说:“人们在市场上应当能够自由地按照能找到的交易对手的价格进行买卖,任何人都能够应该自由生产、出售和买进任何可能生产或出售的东西,重要的是从事各种行业的机会应当在平等的条件下向一切人开放,任何人或集团通过公开或隐蔽的力量对此加以限制,均为法律所不许可。”关于规则平等是指各经济主体能机会均等地按统一的市场价格取得生产要素,能平等地承担税负,能平等地获取信息。只有在规则平等情况下,市场才能发挥配置资源的作用,使社会总投入最少,总产出最大,才能鼓励市场主体节约成本、革新技术、强化管理,努力争取利润最大化,从而推动社会生产总效率的提高。从“场内公平”角度讲,公平和效率是一致的。各个国家在市场经济初期,为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一般更重视“场内公平”。“市场外公平”是指收入分配的公平和社会福利的公平。市场经济条件下,追求效率必然要优胜劣汰,大鱼吃小鱼,加快财富的积聚和集中,使收入分配和贫富悬殊差距拉大,最终导致场外的不公平。从这一点上说,公平与效率又是矛盾的,在一段历史时期内呈反向关系。市场外的不公平靠市场本身是解决不了的,西方经济学称之“市场失灵”?要靠政府的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社会救济制度来解决。

西方经济学家对市场经济条件下两种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有很多论述。哈耶克认为,真正的平等是机会的平等,而不是收入或财产的平等。他强调市场效率,反对利用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来人为地制造平等。认为这样会影响劳动者的积极性,降低效率。他主张国家要利用立法、行政手段来创造一个自由、平等的竞争环境,来保证效率。哈耶克的观点代表了资产阶级的利益。福利经济学派代表人物庇古认为,所有权的不平等造成收入的不平等,进而引起资源配置的失调和经济运行机制的混乱,从而缺乏效率。新剑桥学派认为,收入分配与人与人的关系有关,不是纯技术性的问题,在不同的经济制度下,收入分配制度也是不同的。收入分配的悬殊,必然引起人们之间的利益冲突,不利于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因此福利经济学派和新剑桥学派都主张“公平优先”,主张用收入均等化的分配政策来促进经济增长。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奥肯认为,市场经济是一种刺激、鼓励人们提高效率的制度,只有牺牲平等这一现代文明的价值观念,才能换来效率,平等与效率不可兼得。他指出“在有些时候,为了效率就要放弃一些平等,另一些时候,为了平等,必须牺牲一些效率”。他认为在生产领域应以效率为先,只有这样才能增加社会财富,为平等的分配提供物质前提。在分配领域则应该贯彻公平原则,用政府的福利政策去缓解收入的不平等。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能够更好地协调好两者之间的关系

首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样要遵循市场经济的共同规律,要高度重视“场内公平”的建立,以达到促进效率、发展生产力的目的,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决定的。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刚刚起步的现阶段,“场内公平”有时还会受到“左”、“右”两种思潮的干扰,前者以“公平优先”为幌子,反对竞争,歧视做买卖,强调传统的平均主义,实际上是以“场外公平”来反对“场内公平”;后者以“效率优先”为大旗,认为只要把蛋糕做大,怎么都可以,不尊重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投机取巧,坑蒙拐骗,制造伪劣产品、偷税漏税、地方保护,实际上是以“效率优先”为幌子破坏“场内公平”。这里要澄清两种认识。一是追求效率产生了场外不公平,并不是说非效率就必然能实现公平。计划经济体制已被证明是非效率的,但非效率并没有带来实际上的公平,相反是带来不公平。中国改革前的劳动工资制度实行平均主义的分配,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多劳者应得而未得的那部分报酬实际上被少劳者无偿占有了,严重挫伤了劳动者的积极性,何来公平?二是也不能说不公平必然有效率。一些人错误地认为,既然公平与效率是一对矛盾体(错把场外不公平当作场内不公平),那么不平等竞争必然能带来效率。例如,政府行政部门直接参与市场经济活动,好比裁判员既吹哨又踢球,不仅挫伤市场经济主体的积极性,也直接影响效率的提高。在统购统销和物价管制政策下,工农业产品剪刀差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是农民厌农弃农、农业劳动生产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其次,要审时度势,根据实际情况,在两个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区分出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指出:“个人收入分配要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制度,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经过改革开放近28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人均GDP从1000美元向3000美元跨越的关键阶段。从国际经验看,这个阶段既是发展黄金期,又是矛盾凸显期,这一时期社会问题多发,社会结构最不稳定,有的还相当严重,比如城乡差距和贫富差距的持续扩大、社会保障机制脆弱引发的社会动荡等。据统计,2005年度12家利润超过100亿元的中央企业,其员工平均工资是全国平均工资水平的3至4倍。垄断行业的不合理高收入,使社会各阶层利益失衡,成为不利于社会和谐的一个因素。不仅仅是企业之间,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也在扩大。党中央近两年已敏感地感到,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经济和社会的主要矛盾正在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变化,“场外不公平”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已逐渐成为制约经济持续发展和影响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2006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了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问题,强调要“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使全体人民都能享受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提出“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

13.浅谈责任心与工作效率的关系 篇十三

一、二者的内涵和特点

思想政治工作是用对广大职工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 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激发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它具有以下特点: (1) 社会性。企业是一个社会组织, 它的发展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中进行, 受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和制约。当前职工的思想状况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很大, 思想政治工作本身实行社会化, 使职工成为合格的社会建设者、“四有”新人; (2) 实践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思想政治工作只有基于实践, 才能找出问题根源, 使职工的思想净化, 成为企业和社会所需人才。只有在动态的、开放的、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中, 才能真正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好; (3) 长期性和复杂性。人处于一个发展变化中, 而且人的思想状况是一个不确定因素, 它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不断变化的国内国际环境, 企业各个阶段目标, 构成了我们要坚持长期的思想政治工作, 并且给予极大的重视, 预见其复杂性。

企业文化是以企业成员共有的价值观为核心而形成的一种群众意识和群体行为规范, 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和物化的精神环境、文化氛围。这包括企业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理想信念等精神形态的心态文化, 企业的各种规章制度、公约习惯以及企业员工的行为方式和工作作风的行为文化, 企业的建筑布局、厂容厂貌、环境分析、商品包装、广告宣传等表层的外显文化三方面内容。。

二、企业文化的作用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完善, 当今社会由封闭向开放, 由传统向现代转型, 社会的各个方面发生变化。经济问题尤其是与自身利益相关的经济问题成为焦点;诚信的严重缺失;价值选择多样性与模糊性;企业转变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因而职工的自主和法律意识增强, 强调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 他们的成分复杂和知识水平差异, 这样一些变化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极大的挑战。过去的那些形式僵硬、政治性强、缺乏人情味的载体, 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 不能迎合社会潮流。如果职工不欢迎不接受, 就不能实现内化, 达不到预期目标, 也就不能推动社会和企业发展。以前曾出现了一些新的载体, 如以活动为载体, 但出现了重形式轻内容;以管理为载体, 职工感到强烈的疏离感, 重结果轻过程, 都不能增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力度。而以企业理念为核心的企业文化给思想政治工作注入活力, 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功能和整合功能。

三、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有机结合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拓宽思想政治工作的渠道。思想政治工作既是现代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又是做好企业全部工作的有力保证。任何忽视、削弱思想政治工作的观点和做法都是错误。”江泽民同志提出“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 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 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是我们的目标, 我们必须积极探索。在加强中改进, 在改进求加强, 把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企业文化源自日本企业, 并随着改革开放引入我国。“要借鉴和吸收企业文化建设的有益成果, 确立与整个社会的正确价值导向相符合的企业价值目标, 培育富有时代特征和鲜明个性的企业精神, 塑造良好的职工形象和企业形象, 使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结合更加紧密。”

14.浅谈责任心与工作效率的关系 篇十四

摘要: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党对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不断深化的过程,根据不同的历史时期我们国家的实际情况,经济发展状况等,适时的对我们国家的分配制度作出调整,这其中就包括对公平与效率关系的探讨,从效率优先到兼顾公平与效率,到最后的更加注重公平,体现了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博弈,但是究竟两者孰轻孰重,都必须放在现实的情况下,根据具体的实际来判断两者之间的关系,两者之间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关系给我们现在的社会主义建设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公平;效率;启示

一、改革开放党对公平与效率关系探讨的历史过程

1、克服平均主义,突出效率的重要性

从1978年改革开放到1987年中共十三大召开,我党对改革开放之前的计划经济时期的“吃大锅饭”的绝对平均主义和“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按劳分配原则进行了否定,坚持克服分配中的平均主义,突出效率,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1978年3月,邓小平同志在同国务院政治研究室负责同志谈话时指出“我们一定要坚持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要有奖有罚,奖罚分明。对干得好的、干的差劲的,经过考核给予不同的报酬”。在1978年12月邓小平同志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发表的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中指出“在经济政策上,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一部分人生活先好起来,就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影响左邻右舍,带动其他地区、其他单位的人们向他们学习。这样就会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地波浪式的向前发展,使全国各民族人们都能比较快的富裕起来。”之后,邓小平同志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第一次提出要克服平均主义。会议指出“公社各级经济组织必须认真执行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按照劳动的数量和质量计算报酬,克服平均主义”这些讲话和会议都没有直接提出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但是这些都明确指出了要克服建国初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平均主义,实行按劳分配,体现了效率优先的原则。

2、兼顾效率与公平

在1987年中共十三大到1992年中共十四大期间,根据我国国情的变化改变了改革初期突出效率的原则,我党提出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原则,将公平与效率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

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我国的分配政策,既要有利于善于经营的企业和诚实劳动的的个人先富起来,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要防止贫富悬殊,坚持共同富裕的方向,在促进效率提高的前提下体现社会公平。”这一提法表明,我们不仅重视效率,同时还兼顾公平实现效率与公平同步发展。之后党的十四大报告进一步指出“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兼顾效率与公平。运用包括市场在内的各种调节手段,既鼓励先进,促进效率,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防止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这就更加明确地提出了要兼顾效率与公平。

3、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从1993年的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开始到2003年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我党联系实际,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又提出效率优兼顾公平的原则,其中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依法保护合法收入,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进一步指出:“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悬殊。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发挥市场的作用,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再分配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调节差距过大的收入。”十六届三中全会又提出:“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这种原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导致片面注重效率而忽视公平,造成贫富差距,不利于我们实现共同富裕。

4、更加注重公平,努力实现效率与公平的和谐统一

从2004年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到2012年中共十八大召开,我党根据社会中新出现的分配不公的状况,提出要更加注重公平,实现效率与公平的和谐统一,2004年9月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注重社会公平,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切实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逐步实现共同富裕”2007年,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也指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讲效率与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二、改革开放以后党对公平与效率关系的探讨过程给我们的启示

1、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5.浅谈责任心与工作效率的关系 篇十五

公平是各国政府经济活动所追求的一个共同目标。是人们从既定的概念出发对某种现象的评价。亦指一种被认为是应有的社会状况。反映社会生活中人们的权利义务、作用和地位、行为和报应之间的某种适应关系。公平观念和标准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具有时代性和阶级性。

效率是指社会资源配置中投入与产出、所费与所得的对比关系。能以最少的资源消耗取得最大的产出成果,就称之为资源配置效率高,反之,称之为效率低。

公平与效率是政府经济活动的两大基本准则,尽管公平与效率是政府经济活动所追求的目标,但要同时达到两个目标,是较为困难的,有时甚至是不可能的。即公平与效率之间存在矛盾,具有一定替代关系。有的政府财政收支,如以体现社会公平为目标,就要以牺牲部分效率为代价;若追求资源配置高效率,则就要可能扩大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公平与效率的选择,两者之间既有矛盾又有统一性。

一、联系实际的例子:

[案例1]构建和谐社会与收入分配合理化

收入分配是当前社会经济生活中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已进入分配不公平区间。又因为收入分配差距扩大是在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所以还要通过改革和发展加以具体解决。现阶段的基础性收入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社会整体的分配体系构筑原则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逐步走向共同富裕。为此就需要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制定和调整现行收入分配政策,将收入分配差距调节到社会可容忍的区间。

各国衡量收入分配差距的标准是根据国际惯例所计算的基尼系数。它的经济含义是: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不平均分配的百分比。综合各方面的资料测算,我国在1978年以前城镇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是0.16,属于绝对公平;20世纪80年代末基尼系数达到0.28;1995年达到0.39;1996年是0.42;1997年是0.43;1998年是0.46。自1999年到2000年底,基尼系数平均为0.45,已超过国际公认的0.4的警戒线。2001年至2003年基尼系数稍有回落,到2006年则升至0.496,2009年我国的基尼系数在22个亚洲国家排名第一。这标志近年来我国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已进入了分配不公平区间。

我国自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城乡居民之间的投入就一直存在较大的差距。虽然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的收入在增加,但远低于城镇居民收入的增加。城乡居民相对收入差距由1981年的2.92扩大到1995年的3.02,目前这种差距还在继续扩大,例如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只相当于城市居民的40%。这种城乡差距大大高于国际标准。国际上的城市与农村的收入比率一般低于1.5,极少超过2。统计资料显示,在我国最富有的0.4%的家庭占有70%的国民财富。可见,随着收入差距的扩大,业已出现一定程度的相对贫困现象。

导致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很多。如前所述,历史上城乡收入的差距就很大。近年来还由于以下原因加剧了此情况的发生:

1.大部分国有企业通过深化改革刚刚脱困,效益不高,下岗和失业的职工还比较多。

2.由于市场化发展不平衡,某些行业仍存在垄断强势,因而一些人收入过高。

3.国家税收杠杆调控不力,对高收入者征收个人调节税力度不够;而国家转移支付能力不足,致使在提高城镇居民住房等各项补贴的同时,对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方面出现明显滞后。

4.行政干预不当使劳动力和资本长期分别扭曲地集中于农村和城市。由于劳动力和资本缺乏统一的市场配置,在城乡经济二元结构存在的情况下,城乡经济效率差距很大,必然引起收入上的巨大反差。

在全国年均GDP增长7.2%以上的同时,还应看到不同地区和行业的增长不平衡。还有相当一部分企业效率不高,职工收入增速减缓,又由于收入差距的扩大,使近年来社会总需求相对不足。

[点评]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到底应该是效率优先呢,还是应该首先考虑公平问题,一直存在着争议。公平的概念侧重于社会人文价值判断,而效率的概念则更为强调物质成果的有效获得。追求效率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没有效率只能产生平均主义的“大锅饭”式的公平。我们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出发,形成合理解决这一问题的原则、制度和实现机制。

社会主义社会整体分配体系构筑的原则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逐步走向共同富裕。在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上,体现以下几点:

1.以生产力发展为根本出发点,必须要求效率优先。因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是加速发展生产力,“发展才是硬道理”。把效率放在优先位置,也就是把生产力的发展放在优先的位置。这样才能为有效提高综合国力和人民的收入水平提供可靠的物质保证。

2.解决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需要有多层次的社会过程,要将其放在相应的领域中作为侧重点分别加以解决。例如,在生产领域,因为它与生产力发展直接相关,就需要侧重效率优先。而在国民收入和再分配领域,则要侧重考虑解决兼顾公平的问题。还应看到,从普遍贫穷走向共同富裕的目标需要有一个较长时期的发展过程,不能超越必要的历史阶段。

3.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体现了构筑社会整体分配体系,全面合理解决收入分配问题的大思路。

为了有效地促进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的实现,还需要建立四个层次的收入分配机制:

其一,在企业层次上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这就要求积极推进企业内部分配制度的改革,完善劳动者的主体地位,确立以资产为核心的生产要素分配制度,并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其二,在市场层次上培育收入分配机制,关键是开放生产要素市场,为要素的流动、重组和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必要的体制保证。

其三,在政府层次上建立和完善国民收入再调节体系。要从社会整体利益和社会经济稳定协调发展的目标出发,维护社会必要的公平。最主要的是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同时通过税收、转移支付等手段,调节社会收入分配的差距。

其四,在社会层次上建设社会支持和社会救助体系。要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发扬扶危济困、敬老爱幼的民族优良传统。发展社会支持、社会救助的中介服务组织和机构,使之在解决公平与效率关系问题上发挥积极的作用。

[案例2]城市化过程中失地农民的权益损失及其保障

1、失地农民的产生和现状:

(1)城市化必定向农民征地,因而导致失地农民产生。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大批农民的田地被征占。据国土资源部统计,1987~2000年,全国非农建设占用耕地226.44万公顷(3395万亩),其中通过行政手段征地160万公顷(2400万亩)。这些仅是依法审批的征用数,尚没有把那些违法侵占、突破指标和一些乡村私下卖地包括在内。据统计,违法占地占合法征地的比例一般为20~30%,有的地方甚至高达80%。这意味着1987~2000年实际征占耕地数为4000万亩以上,按人均占有耕地0.8亩计算,那么建设占用耕地导致失地农民有5000万之多。按照我国目前城市化进程和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今后每年需征用农民土地280~300万亩,若按照城效农民人均占耕地0.8亩计算,就意味着每年新增加420万失地农民,十年后失地农民总数将达到1亿。由此可见,失地农民的产生是城市化进程的必然结果。(2)失地农民的现状。城市化进程中产生失地农民是正常现象,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帮助失地农民解决面临的问题,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随着我国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市场经济建设带来了企业用工方式的市场化,政府传统行之有效的失地农民安置方式逐渐失灵,于是失地农民问题开始呈现。目前对失地农民安置虽有货币补偿、就业安置、住房安置、划地安置、建立社会保险等形式,但最主要还是采取货币化安置方式。由于对失地农民货币安置只能解决失地农民近忧,难以化解远虑,从而导致部分农民失地又失业。由于我国目前大多数地方对失地农民采取以货币安置为主的“要地不要人”的城市化模式,失地农民处境艰难,他们的基本生活、就业、子女入学、养老和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问题缺乏解决的有效途径,他们的长远生计更是得不到制度保障。福州市2000年征地安置人员为例,其货币安置比例高达82%。浙江省对10个建设用地项目进行抽样调查表明,在安置的3379人中,除172人进入社会保障体系外,其余均为货币安置,其比例高达94.1%。然而,由于征地制度的缺陷和现行土地制度的缺陷,导致补偿标准过低,补偿安置费的克扣和分配使用的不合理、安置方式简单和责任不明造成农民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许多失地农民处于种田无地、上班无岗、低保无份的“三无游民”状态,有些地方的失地农民已到了面临“无路可走,无地生存”的困境。

2、失地农民权益损失分析

(1)农民所拥有的诸多权利和利益,都是附着在他们赖以安身立命的土地之上,直接或间接地与土地相关联。失去了土地也就意味着失去了他们那些与土地关联的权利和利益存在的基础和实现的条件,因而导致那些权利和利益的损害或完全流失。失地农民失去了生活保障、就业机会,失地农民失去了一项重要的财产土地。还会失去与土地相关的其他一系列权益。土地是农民集体赖以存在的物质载体,农民的诸多权利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与所拥有的土地相关。如政府对农民的技术、资金、农资等方面的支持都是以土地为基础的,失去了土地,也就失去了获得这种支持的机会。

(2)现有政策、法律的缺陷导致了失地农民应得的权益补偿受到侵害。当前,我国现行的征地补偿标准还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并且在实际征地过程中,农民权益得不到应有的保护,导致的直接恶果是农民的权益受到极大的损害。

(3)法定安置途径的缺陷,导致失地农民失去了再次就业机会。

(4)社会保障体制不完善、机制不健全,使失地农民丧失了基本的“国民”待遇。

3、体现政府的效率和公平,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的对策建设

(1)明确土地是农民神圣不可侵犯的财产,强化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和处置权。(2)合理提高征地补偿标准,保证被征地农民的生活水平不因征地而降低。(3)完善就业保障机制,妥善安排失地农民就业,保证被征地农民长远生计。

(4)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失地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机制,解决失地农民后顾之忧。(5)改革征用土地的收益分配机制,加强征地补偿安金费的监管。

[案例3]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税收理念的转变及政策的调整

我国当前的个人收入分配差距状况到底如何呢?

第一,我国个人之间的收入差距在不断扩大。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有关个人收入差距的衡量指标有基尼系数、(注:基尼系数是国际经济学界所采用的流行指标,取值在0~1之间。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基尼系数低于0.2表示收入分配绝对平均,在0.2~0.3之间表示比较平均,0.3~0.4之间表示相对合理,0.4~0.5表示差距较大,0.6以上表示差距悬殊。)收入不良指数、(注:收入不良指数是将所有人口按收入高低分成5等份,以最富有的20%人口所占的收入份额除以最低收入的20%人口所占的收入份额即可得出,主要反映贫富差距的程度。)泰尔指数和阿特金森指数等,用得较多的是基尼系数和收入不良指数。据国家统计局和人民网提供的数据,2000~2003年,我国居民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417、0.458、0.454和0.460,已经超过了0.4的国际警戒线,表示我国目前的收入差距已经很大了。另外,从基尼系数和收入不良指数的国际比较来看(世界银行编写组,2001),我国个人的收入分配差距状况,高于大多数发达国家水平,也比一些发展中国家要高。

第二,我国地区之间的居民收入水平相差较大。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01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最高的上海为5870元,最低的西藏为1404元,相差4466元,前者是后者的4.2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的也是上海,为12833元,最低的是山西,为5391元,相差7442元,前者是后者的2.4倍;各地区职工平均工资最高的还是上海,为21781元,最低的安徽为7908元,相差13873元,前者是后者的2.8倍。

第三,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2001年中国城镇居民平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2.9倍。还有人认为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大高于账面上的3:1左右,如果考虑到实际购买力和享受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水平的不同,应该是5:1,甚至是6:1(邱晓华,2002)。即使是2.9:1,中国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据国际劳工组织发表的1995年36个国家的资料,绝大多数国家的城乡人均收入比都小于1.6:1,只有3个国家超过了2:1,中国便是其中之一(李本贵,2004)。

第四,城镇内部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据马晓河(2003)对城镇居民1990年以来不同收入阶层之间收入分配情况的研究,1990年城镇最低收入户居民与最高收入户居民收入之比为1:3.22,而到2001年两个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扩大到了1:5.39,11年间最低收入户居民与最高收入户居民的收入差距扩大了将近两倍。

第五,农村内部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这一判断也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基本认同(李实、赵人伟,1999)。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农村内部的收入差距基本上是持续上升的,这一判断也得到了不少经验研究结果的支持。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我国当前个人收入分配差距较大,并呈扩大之势。

[点评]税收作为政府参与再分配的重要手段,本身也存在公平与效率的抉择问题。就税制建设本身来讲,兼顾了公平与效率的税制才是最好的。一般而言,效率型税收政策更能促进经济增长,而公平型税收政策则更有益于社会稳定。应该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税收政策取向与我国整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经济发展战略是基本一致的,但“兼顾”的结果却是“顾不到”,使我国税收政策的公平性大打折扣。改革开放走到今天,我们已开始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构建和谐社会,强调社会稳定和社会发展,相应的,治税理念也要及时转变。在“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治税理念下。税收作为国家参与再分配的有效手段和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理应在公平收入分配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税收政策和制度的调整

(1)以公平为导向优化调整税制结构

理论上,直接税和间接税的不同组合,可以形成三种类型的税制结构,即以间接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以直接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以及间接税与直接税并重的双主体税制结构。一般而言,直接税通常用以调节和解决公平收入分配问题;而间接税更能体现政府的效率目标;双主体的税制结构则致力于实现经济效率与社会公平之间的平衡。

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建立了以直接税与间接税并行的新税制,并先后于1950年、1958年、1973年、1984年和1994年进行了5次重大的改革,税种设置和税制结构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税种从1952年的16个发展到2003年的25个;直接税收入所占比重从1952年的50.6%降到了2003年的25.6%,间接税收入所占比重则从49.4%上升到了74.4%;直接税收入占GDP的比率从1952年的7.3%降到2003年的4.4%,间接税收入占GDP的比率则从7.1%上升到了12.7%。应该说,我国当前以间接税为主、直接税为辅的税制结构现状是与我国经济转轨时期“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发展原则和税收征管水平的现状相辅相成的,有其合理性。但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走到今天的时候,这种税制结构的负面影响开始逐渐显现出来。由于直接税特别是累进的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障税以及遗产税和赠与税具有较强的收入再分配功能,直接税收入比重过低,尤其是来自所得税类的比重过低,必然会影响税制公平收入分配功能的正常发挥,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进程。所以,通过改革完善我国现行税制,提高我国直接税收入的比重,降低间接税收入的比重,就成了税制优化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2)完善调节个人收入分配的税收体系

a.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个人所得税

众所周知,在税收政策中,个人所得税是调节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主要手段。为了更好地发挥个人所得税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功能,提高个人所得税在税收收入总额中所占比重,应该适当地考虑家庭负担和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工资和薪金所得的税前扣除标准;创造条件,实行分类与综合相结合的计征模式;降低最高边际税率水平,减少税率级次,降低税率的累进程度。

b.尽快开征社会保障税

从公平收入分配和优化税制结构的角度看,将我国的社会保障费改为社会保障税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有利于加大征缴力度,提高征收率;也有利于降低征收成本,节省经费开支。

c.开征遗产税与赠与税

遗产税和赠与税的开征主要不是出于财政收入的考虑,而是协助个人所得税和社会保障税对当期财富流量的调节,调节存量财富的分配,防止财产过度集中,促进社会公平,因此,应该采取高起征点和高的累进税率。

d.开征房地产税

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的持续高速发展,把房地产保有环节的税收合并,开征统一规范的房地产税已是当务之急。理论上,开征房地产税不仅能够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来源,调节房地产市场的收益公平分配,也是减少房地产投机、遏制房价疯涨、减少房地产市场的非理性行为、保证房地产市场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手段。

(3)推进个人所得税征管制度改革

为了顺利推进个人所得税改革,还需要完善以下征管配套措施:

a.是在全国范围内采用纳税人单一身份证号码登记系统和支付方强制性预扣制度。可考虑将纳税人的身份证号码作为个人的永久纳税号码与社会保障号码。另外,个人在取得工资、薪金和红利、利息收入时,付款人必须从收款人那里获得其身份证号码,并为收款人预计预扣税款,因为不这样做,这笔支付款项就不会被税务局认可,从而不能作为成本或费用在收入中扣除。

b.是个人报酬的完全货币化,个人收入无论现金与否,都应在计算个人所得税时作为应税所得处理。

c.是在个人收入货币化的基础上大力推行非现金结算,加强现金管理。

d.是进一步完善储蓄存款实名制,建立银行储蓄联网制度,并建立税务网络与银行网络的对接。即税务局能够很容易地对纳税人的存款进行联网查询,输入纳税人的身份证号码,纳税人在所有银行账户的存款都会显示出来,这将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个人收入来源不透明的问题。

[案例4]:转型时期我国劳工政策在劳工权益保障方面的缺失

转型时期的劳动力市场政策体系在多大程度上保护了劳工权益?这可以从政策的覆盖范围和实施效果两个方面作出评估。

劳动合同制度是实施最久的规范劳动关系的制度,但覆盖范围主要在城镇,对乡镇企业和进城农民工还存在较大空白。截止到2000年末,全国城镇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的职工达10700万人,占同口径职工总数的95%以上;城镇私营企业从业人员有一半以上签订了劳动合同;乡村集体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的职工有2300万人。事实劳动关系大量存在,除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劳动法律意识淡漠,劳动者处于弱者地位外,也与劳动法律政策的不协调有关。例如,在劳动者处于弱者地位的条件下,强调双方协商一致,无异于赋予用人单位的单方自由。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用劳务合同代替劳动合同,以逃避承担相应的劳动法律责任。现行劳动法律政策对用人单位的用工自主权和用工形式也缺乏有效监督管理。总的来看,劳动合同在维护劳动者权益方面存在一些先天不足和设计缺陷,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劳资集体协商工资制度的实施范围和力度非常有限。据全国总工会统计,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从2001年开始推行后,截至2003年底,全国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签订工资专项集体协议的企业仅有29.31万个,覆盖职工3579万人,且这项制度的成功主要取决于一些不确定的外部条件,而不是谈判主体特别是劳工或工会一方的力量。加之目前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大量存在,故这项制度还远未成为企业工资决定的主要形式。

集体谈判制度能否发挥维护劳工权益的作用,有待制度的进一步完善。集体谈判制度已覆盖城镇相当多的企业和职工,根据劳动保障部的统计,截至2003年底,全国共签订集体合同63.5万份,涉及职工8000多万人。但目前集体谈判主要在企业一级进行,区域和行业、产业层面的集体谈判还没有法律规定,虽然近年也有一些地方对此进行尝试,但缺乏相应的法律依据。相当多的企业中存在着集体谈判和集体合同严重流于形式的现象。这表现在:一些工会和企业重签订轻协商,集体合同部分照抄法律法规的规定且不符合企业实际。由于在多数非公有制企业中工会的谈判能力有限,国家对一些国有企业的工资总额仍保持相对的控制权,因而在这些企业中工资谈判还难以真正开展。其根本原因在于谈判主体之一工会或劳工力量的薄弱,亟待通过工会内部组织体制的改革和谈判斗争手段的丰富来加以弥补。

劳动监察制度是最重要的劳动执法手段,但由于劳动执法人员的严重不足和素质低下,加上执法手段单一,且处罚力度不够,违法成本低,导致不能有效地威慑和遏制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使这项制度难以发挥应有作用。至2003年末,全国共有劳动保障监察机构3223个,配备劳动保障监察员4.3万人,其中专职监察员1.9万人,兼职监察员2.4万人。但面对全国数以万计的各类企业和2.4亿城镇劳动者,人少案多、执法不力等问题不会很快得到缓解。

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存在许多制度设计上的缺陷,已不能适应劳动关系变化和劳动争议激增的现实,亟待变革。劳动争议处理机构受理范围较窄,使相当一部分争议无法通过法律途径予以解决,加剧了劳动关系的不稳。争议处理程序复杂且衔接不畅,争议处理时间长,不利于及时有效地保护劳动者的权益。争议处理程序中的具体制度不完善,仲裁时效不仅时间短,时效的起算点不明确,导致劳动者常常超过仲裁时效,从而丧失通过仲裁和诉讼解决争议的权利。争议仲裁机构案多人少,不堪重负,致使裁决的质量难以提高。法院受理的争议案件由民事审判庭审理,往往以民事审判的思维审理劳动争议案件,容易造成仲裁和审判适用法律的不统一,不利于保护劳动者权益。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弱化,一些企业劳动争议调解组织流失或缺位,使防范劳动争议的第一道防线形同虚设。

[点评]劳工政策是指针对劳动者或劳工阶层而设立的社会政策。转型时期我国劳工政策在劳工权益保障方面存在缺失,诸如劳动合同制度对乡镇企业和进城农民工还存在较大空白;集体谈判制度的完善有待工会组织体制的改革和谈判斗争手段的丰富;劳动监察制度不能有效地威慑和遏制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存在许多制度设计上的缺陷,亟待变革,等等。劳工政策缺失的要害是从属和服务于效率优先的经济增长政策,未能体现出公平与效率的统一。应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完善劳工政策。

我国劳工政策进一步改革的原则是处理好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促进市场效率与保持规则公正以及保障企业自主用工和增进劳工权益等三者的关系,使它们都能得到均衡、协调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出以下政策改革的建议:

其一,完善劳动保障监察制度,规范监察执法行为,增强执法力度。

其二,在现阶段,调整劳动关系的主要模式宜以中央政府召集工会和雇主组织,从源头促进政劳资三方协商机制的建立完善,以出台劳动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和三方会签文件和政策等形式,调整和解决劳动关系和劳工政策中的重大问题。

其三,帮助工人组建工会,通过工会凝聚劳工的集体力量来争取自身的权益。在市场化的私营和外资企业里,劳资力量对比极为悬殊,劳工惟有依靠自身集体的力量——工会,才能争得自身权益。

其四,培育劳动关系两大主体工会和雇主的协商谈判能力,逐步形成劳资双方自主谈判,决定劳动关系事项的格局。其中,培育工会组织的自主协商谈判能力和作用至为重要。其五,完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健全多层次、多形式的劳动争议调解制度,坚持和拓展劳动仲裁工作的三方性原则,完善办案机制。同时,贯彻《法律援助条例》,推进来自工会和民间的劳动法律援助活动,培养劳工律师,为工人提供收费低廉的法律服务,让他们都能通过劳动争议仲裁和诉讼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二、个人的讨论提纲:

(一)、确定论文题目,即浅析政府经济活动中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及公平与效率的选择

(二)、简单阐述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提出为构建和谐社会,政府在经济活动中应侧重于公平的观点。

(三)、政府要协调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更好的推进改革的深入。

(四)、浅谈政府经济活动中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及公平与效率的选择

公平和效率是每个国家任何时候都要面对的问题,也是很难解决好的课题。在任何时候,公平和效率两者都不能兼得,只能兼顾。既然是兼顾就存在谁为先的选择,即公平和效率两者的均衡点偏向哪端。我认为,为了构建更为和谐的社会,政府经济活动中在公平和效率的均衡点上能够偏向公平。

毫无疑问,竞争能带来效率,强化竞争就能提高效率。但仔细研究会发现,只有公平的竞争才能真正带来效率的提高。现实中存在很多不公平的竞争,包括市场垄断、地方保护、假冒伪劣等。,恰恰让不守信者、机会主义者获利而造成最大的不公平。不仅如此,过度“血拼式”竞争带来的竞争结果的不公平,会导致社会资源的严重浪费和社会不稳定。必须考虑整个社会的和谐,提倡适度竞争。市场经济应是竞争与合作相兼容的经济,现有改革强化企业之间的竞争,使企业生产成本大大降低,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但过度的竞争费用抵消了企业的增长的效率,广告、推销、包装费用愈来愈高,企业间恶性竞争、相互拆台愈演愈烈。企业竞争费用的大幅提高,导致了企业效益的大幅下滑。进行竞争效率和竞争费用的比较必然会提出合作的要求,这就要求政府在规范市场秩序的过程中要兼顾效率和公平的原则,形成竞争与合作兼容的和谐市场秩序。

三、小组讨论后形成的提纲:

(一)政府经济与公平

公平,是各国政府经济活动所追求的一个共同目标。在经济领域,公平是和分配相联系的一个概念。公平可从两方面理解,一是生产要素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对比关系;一是社会成员对收入分配差距的心理承受能力。前者称之为经济公平,后者称之为社会公平。经济公平就要求资本、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获得利润、工资、地租等要素收入,投入与产出之间保持一个合理的比例。而社会公平则是一种价值判断,受社会文化传统、意识形态、经济发展水平、人们的经济地位等多种因素影响,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和可变性。

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政府为追求公平目标,应开展的主要工作有:

(1)为各种生产要素参与市场竞争创造公平的环境,即机会均等。

(2)贯彻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原则,使劳动的收入与所提高劳动的数量和质量相对应,多劳多得,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3)运用税收、社会保障等政策工具,将收入差距控制在社会成员心理承受能力之内。

(二)政府经济与效率

效率是指社会资源配置中投入与产出、所费与所得的对比关系。在经济学理论中,资源配置效率理想的状态是“帕累托效应”。在达到“帕累托效应”之前,如果资源配置能够在不降低其它人福利水平的条件下,使另一部分人的福利水平得到改善,称之为“帕累托改善”。资源配置效率在不同领域有其具体涵义。在社会再生产领域,企业资源配置效率高低,就是指利润的最大化。在政府部门,就是指既定资源条件下政府行政效率,即为社会提供管理和服务的水平与质量。在公共事业部门,是指如何以最少的资源消耗为社会提供科技、教育、文化、环境保护、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

政府资源配置效率,可从两个层面来理解,一是政府直接控制和掌握资源的配置效率。一是政府通过对市场和微观经济行为调节,克服市场失灵,引导全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两者在社会整体资源配置中呈相互影响、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关系。在市场经济运行中,由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凡市场能够有效运作的领域,资源配置效率问题由市场来实现,政府努力为市场运行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而在市场不能或不能有效发挥作用的领域,通过政府财政收支等活动,合理配置资源,从而提高全社会的资源配置效率。

(三)、政府经济与公平和效率的选择

公平与效率是政府经济活动的两大基本准则,但在错综复杂的经济社会关系中,政府在两者之间的选择,还需要解决一系列的问题。

1、公平与效率之间的替代关系

尽管公平与效率是政府经济活动所追求的目标,但要同时达到两个目标,是较为困难的,有时甚至是不可能的。即公平与效率之间存在矛盾,具有一定替代关系。

2、公平与效率的选择

公平与效率两者之间既有矛盾性又有统一性,政府经济决策有较大回旋余地,可形成各种不同的政策组合。

第一,公平与效率兼顾的政策选择。

第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政策选择。即政府财政收支和宏观经济管理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经济较快增长,增强整体国家经济实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为首要目标,同时注意调节社会成员收入差距,体现社会公平。这也是我国现行收入分配政策的基本指导方针。

上一篇:清明祭英烈主题征文下一篇:端午节微信公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