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相关证书

2024-09-21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相关证书(共16篇)(共16篇)

1.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相关证书 篇一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涉及到的七个证书

一..报关员资格证书(国家统一承认,较难考,通过率约10%,含金量高,持证上岗)

报关员是指经海关注册,代表所属企业向海关办理进出口货物报关纳税等事务的人员。

主考机构:国家海关总署。

考试性质:国家报关从业人员岗位资格考试。

报考条件:具有高中毕业或中专毕业及以上学历。

考试时间:每年11月份。一年一次

报名时间:每年5月份。网报

考试内容:海关报关实务、国际贸易实务、实用报关英语。

证书效用:考试合格者可获得国家海关总署颁发的《报关员资格证书》,该证书在全国范围内有效,有效期为3年。

点评: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快速发展,为报关从业人员提供了巨大的就业空间。据相关行业协会推测,未来几年内,就业市场对报关员的需求将有数十倍的增长。为维护我国对外贸易的正常秩序,保证海关监管任务的完成,国家对报关从业人员有准入资格条件限制。因此,要成为报关员,须先过考试关。据了解,报关员资格考试难度较大,全国的平均考试合格率仅为8%。上海地区为12%。物以稀为贵,因此报关员证书的含金量相当高。

二.报检员资格证书(持证上岗,最好与报关一起考)

报检员是指在外贸企业、代理报检企业等企业和机构中专业从事出入境检验检疫报检业务的人员。

主考机构: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考试性质:国家报检从业人员岗位资格考试。

报考条件:具有高中毕业或中专毕业以上学历,同时具有一定的英语基础。考试时间:每年4月和10月左右,一年两次,上半年是自理的,下半年是代理的.自理是指在一般的进出口企业里工作要考的证书,是指企业自身有产品,自己报检,种类单一所以只能报限定企业的。代理就是说在专业的报检行里工作.报检范围比较宽,属于职业报检范围,各种产品都可以报。下半年的较难,选择那个要看你最终的工作单位了。

报名时间:考试前1个月,网报。

考试内容:检验检疫有关法律、报检业务基础、基础英语知识。

证书效用:考试合格者可获得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发的《报检员资格证书》,该证书全国通用,是从事报检工作的上岗证明。

点评:最近几年,上海的外贸业务量飞速增长,每年的报检货物量已达到70多万批。随着外贸量的骤增,对持证报检员的需求不断增大。据了解,目前上海地区从事报检业务的企业已达数千家,对报检员的需求接近3万名。虽然报检员的职业前景大好,但进入门槛较高。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有关规定,2005年6月30日之前,未获得报检员资格证书的人员将不得从事报检业务。因此,今后要想捧报检员的“金饭碗”,必须先参加专业考试。

三.国际贸易单证员证书(较易考,且市场需求大)

单证员的工作就是负责国际贸易中运输、海关、商检等环节各种单证的管理和操作。

主考机构:上海市对外经济贸易教育培训中心。

证书性质:上海地区国际贸易单证从业人员岗位资格考试。

报考条件:具有高中以上学历。

考试时间: 6月左右,一年一次。

报名时间:2~4月,网报。

考试内容:该考试包括国际贸易单证操作实务、外经贸英语函电两部分,其中国际贸易单证操作实务又包含国际贸易实务和单证操作实务两部分。

证书效用:考试合格者可获得由上海市对外经济贸易教育培训中心颁发的《国际贸易单证员证书》,可作为上岗凭证。此外,该证书项目被列入“上海市紧缺人才系列工程”,考试合格者还可申办上海“紧缺人才证书”。

点评:在国际贸易实施过程中,合同、定单、报关、报检、运输、仓储、银行、保险等各个环节,无一不是通过各种单据凭证来维持。因此,外贸企业对单证员的需求较大,据预测,未来5年,上海单证员缺口在12万左右。由于单证员操作技能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外贸业务结汇的时效和成败,从业要求较高,而上海现有的20多万名从业人员中,持专业证书的不到10%。因此,具有单证员证书者成为就业市场上的“抢手货”,月薪一般在5000元(上海)左右。此外,国际贸易单证操作技能是每个从事外贸业务工作者必备的基本功,大学生进入外贸、外资企业从事外贸工作,一般都从单证操作员做起,因此,求职前最好先考张单证员证书。

四. 全国外贸跟单员证书(含金量不高,一般用不到)

商务跟单是指以客户订单为依据来落实订单,主要工作是在企业流程运作过程中,以客户定单为依据,跟踪产品(服务)运作流向并督促定单落实的专业人员。主考机构: 中国商业企业管理协会

考试性质: 商务跟单员从业人员岗位资格考试

考试时间: 每年5和11月(不太确定)

报名时间:6~9月(第二次)

报考条件:具有高中(包括中专、技术、职校)学历以上,且有志于从事外贸跟单工作的在职和求职人员以及在校生均可参加

考试内容:考试分两科,即:外贸跟单基础理论(含英语),外贸跟单操作实务(含英语)

证书效用: 中国商业企业管理协会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全国范围内有效 点评:我国加入WTO后,已逐步向国内企业开放时出口权,目前出口类企业的发展进入一个高速飞跃期,外贸经营的兴旺使得外贸业务的跟单员岗位人才紧缺,全国商贸业务技术资格考评委员会从2005年起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跟单员职业资格培训认证工作。

五.外贸业务员证书

外贸业务员是从事对外贸易业务的销售人员。

主考机构:

考试性质:国家外贸业务从业人员岗位资格考试。

考试时间:一次5月底6月初,一次12月左右

考试内容:《外贸业务理论与实务》《外贸业务员英语》

六.国际货运代理员证书

国际货运代理员的工作是接受进出口货物发货人、收货人的委托,为其办理国际货物运输及相关业务。

主考机构:国家商务部。

考试性质:国家货代从业人员岗位资格考试。

报考条件:具有高中以上学历,有一定的国际货运代理实践经验,或已接受国际货运代理业务培训的人员。

考试时间:每年9月份。

报名时间:每年5、6月份。

考试内容:考试包括国际货代业务和国际货代专业英语两部分,其中国际货代业务包含国际货运代理基础知识、国际海上货运代理理论与实务、国际航空货运代理理论与实务、国际多式联运与现代物流理论与实务等内容。

证书效用:考试合格者可获得由国家商务部颁发的《国际货运代理从业人员资格证书》,全国通用,有效期为5年。

点评:上海现有货代企业2000多家,随着上海加紧建设大小洋山深水港,力争在两年内成为全球第二大集装箱港,货代业的发展前景广阔,货代企业数量将快速增加,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将水涨船高。根据国家外经贸部的有关计划,为规范国际货运代理行业的操作流程和提高从业人员业务水平,2005年后将在国际货代行业推行持证上岗制度。对现从事货代工作者来说,要想保住饭碗,必须考张国际货运代理员证书;而对打算进入这一领域的人士来说,该证书更是入行的“敲门砖”。

七.外销员从业资格证书

外销员是指在具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从事进出口贸易活动的工作人员,是我国外贸行业的中坚力量。

主考机构:国家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国家人事部。

考试性质:国家外销从业人员职业资格考试。

报考条件:具备中专以上学历,国际商务专业中专在校生和其他专业大专、大学本科在校生也可报名。

考试时间:每年9月份。

报名时间:每年6月份。

考试内容:包括外贸综合业务、外经贸英语函电和外经贸英语口语三部分。取得原外经贸部颁发的《外销员资格证书》(在有效期内)的人员可免试外经贸外语。证书效用:考试合格者可获得国家商务部和人事部联合颁发的《国际商务从业资格证书》,该证书全国通用,是外经贸从业人员上岗和从事进出口业务的必备条件。

点评:入世后,我国外贸经营权由审批制改为登记制,准入门槛降低后,具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将大幅增加,对外贸人才的需求也会相应增加。特别是作为外贸企业业务主干力量的外销员,需求增势更为明显。外销员职业前景看好,相关证书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去年国家有关部门向社会开放外销员资格考试,凡有志于从事外销业务的各类人士,包括在校大学生均可报名参加。今后,外销员证书将像注册会计证书、公务员证书一样,成为考证市场的大热门。另据了解,具有外销员证书者还有一项优势,在外经贸部招聘我国驻外大使馆经济商务处工作人员时会被优先考虑。

2.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相关证书 篇二

1 目前我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我校和海南省各外贸公司、外企、国际航运公司、商业银行国际结算部、保险公司国际业务部等各类主要涉外机构缺乏沟通, 不太了解目前外贸人才的实际需求状况。缺乏校企合作, 校外实训基地几乎没有, 缺乏海南外贸企业知名人士和进出口相关部门领导的支持。

国际贸易包括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随着我国加入WTO, 在货物贸易保持快速发展的同时, 服务贸易在我国的影响与日俱增, 但发展服务贸易我们并不具备人力资本的比较优势。长期以来, 我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教学局限于“货物贸易”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 这与我国国际服务贸易人才需求紧迫性要求极不适应, 而海南要建设成为一流的国际旅游岛, 更需要大量精通国际服务贸易的人才。

因此, 为了使我校培养的外贸人才更符合社会的需要, 实现培养模式与市场的对接, 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势在必行。

2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模式改革的措施

对专业教学方式、方法、手段、运行机制和校园文化建设进行归纳总结、分析评价和创新。主要包括五方面:

2.1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规划与改革

2.1.1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创新研究

加强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积极吸纳校外实训基地或企业知名人士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 力争在课程体系的构建和有效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实施的有效联动上形成亮点、创建特色。

2.1.2 重构能力———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与建设

由能力与课程体系、教育活动作业体系、教育保障体系三部分构成。特别要研究国际服务贸易。

2.1.3 设计实施性教学计划

2.1.4 重构教育活动作业体系

由学校和用人单位共同实施全过程教育, 从制订教学计划、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毕业指导、就业后辅导各个环节都由双方协同完成。

2.1.5 加强教育保障体系

包括人力资源 (团队建设) 、后勤保障、基础管理三个方面的保障。

2.2 管理和评估———质量控制体系规划与改革

2.2.1 教学组织与管理

在能力模块课程体系内, 依据“理实一体教学、校内任务仿真设计式教学、校外实操实习教学”指导思想, 建立基于信息共享空间的小组式教学组织模式。

具体由主讲教师划分任务模块, 设计课程实施方案, 运用“资讯、决策、设计、计划、实施、检查评价”六步骤组织教学。教学地点包括教室、图书馆IC、实习实验室、业务现场等。

校内任务仿真实习项目模拟方式在校内实习实验室、图书馆IC等地点完成。

校外实操实习通过在相关机构实践, 完成实际项目组织教学。

2.2.2 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包括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1) 形成性评价:在学习过程中, 以任务设计式方式检查学生对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掌握情况。分阶段、单元进行考核评价。

2) 诊断性评价:针对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评价, 并制订修正方案。

3) 总结性评价:在学习 (阶段单元) 结束后, 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评价。

2.2.3 考核方法

加强考核模式的研究与改革, 针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及课程的特点, 改革考核方式、方法, 做到开卷考试与闭卷考试相结合、期末考试与平时考查相结合、理论考试与实践操作考核相结合, 形成各具特色的考核体系。

2.2.4 成果质量:以能否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为标准

构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包括合标性、适用性等指标。创新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吸纳社会及用人单位参与对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 构建校内考核、社会反馈及用人单位共同参与评价的有效机制。

2.3 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2.3.1 建立基于信息共享空间的教学组织模式

建立全过程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的信息共享空间。

2.3.2 教学方式:运用谈话式、讲授式、实践活动式等教学方式。

2.3.3 专业理论课教学方法

参观法、讨论法、讲授法、启发式、发现式、实习作业法、设计法、研究法、现场示范教学、模拟教学法等。

2.3.4 专业实践课教学方法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改革, 创新实践教学管理模式。

1) 进一步争取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对学院的支持, 建立共同参与的机制。选准专业项目, 按照学校出场地、企业出设备的模式, 建设既与学校教学组织相协调, 又与企业生产研发相配套;既能供学院专业教学需要, 又能满足企业服务社会需要的合作机制建设, 最终实现共建、共享、共赢的目的。

2) 结合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实际, 以专业或专业群为组织单元, 以实用操作技能为载体, 开展专业技能训练与比赛活动, 力争在培养专业技能人才上形成特色。

3) 开展任务式、模拟实习式、现场运作等教学方法。

2.3.5 公共基础课教学方法

讲授法、启发式、谈话法、读书指导法、演示法、讨论法等。

2.4 运行机制与保障

2.4.1 组织机构

1) 教学组织机构

2) 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3) 专家咨询委员会

2.4.2 教学组织与管理运行机制

1) 教学管理制度

2)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2.4.3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

1) 组建专家委员会

2) 校企双方相互兼职

3) 聘请企业有关专家为特聘教授

2.4.4 建立全过程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的信息共享空间。

2.5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校园文化建设

2.5.1 加强学生素质拓展的体系研究, 构建新的第二课堂活动载体

加强校园文化内涵建设的研究, 举办国际经济与贸易竞赛, 创建以专业为背景的报刊橱窗文化、楼道文化和寝室文化特色, 培育学生独立的创新意识和组织策划能力, 让学生在紧张的课程中感受到轻松的专业文化熏陶。

研究和创新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内容, 并作为学生的素质拓展体系, 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记入学生的必修学分。

2.5.2发挥专业优势, 创立专业实践平台

在举办“校园文化节”活动的基础上, 不断总结经验, 丰富活动内容, 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参与其中。

从服务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视角, 结合调查研究, 对专业教学、运行机制和校园文化进行归纳总结、分析评价和创新。重构能力———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与建设, 由专业能力-专业课程和综合素质-公共课程两部分组成, 特别要研究国际服务贸易。在设计实施性教学计划、重构教育活动作业体系上, 从制订教学计划、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毕业指导、就业后辅导各个环节都由学校和外贸企业等涉外单位双方协同完成, 从而达到改革目标。创新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吸纳海南外经贸相关主管部门及外贸企业等涉外单位参与对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 构建校内考核、社会反馈及相关单位共同参与评价的有效机制。

重视校园文化内涵建设的研究, 创建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背景的报刊橱窗文化、楼道文化和寝室文化特色, 举办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知识竞赛, 培育学生独立的创新意识和组织策划能力, 让学生在紧张的课程中感受到轻松的专业文化熏陶。作为学生的素质拓展体系, 创立专业实践平台。

摘要:基于国际服务贸易迅猛发展和海南省大力建设“国际旅游岛”的背景下, 针对海口经济学院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 并根据调查中师生反映的意见以及在教学过程中的经验总结, 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培养模式提出了一些建议, 实现培养模式与市场的对接。

关键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服务贸易,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王涛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改革[J].大学教育科学, 2008 (5) .

3.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建设的思考 篇三

关键词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建设;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09-0073-02

Thinking on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and Trade//Yuan Lingling

Abstract It is the tasks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 and trade professional to train future international trade talents. However, the current talents training mode doesn’t adapt to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specialized talented person’s demand for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roblems of international economy and the trade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of international economy and the trade and puts forward the author’s advice.

Key words international economic and trade;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teaching reform

Author’s address Economic School, Beijing Wuzi University, Beijing, China 101149

1 前言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北京物资学院较早开设的专业之一,2004年该专业就被列为校级重点专业建设规划。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肩负着培养未来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重任。但是,目前的人才培养模式不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对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需求,需要对传统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进行升级改造,形成以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和综合能力为主线的培养体系。

2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在课程设置上,偏重理论教学,忽视实际操作

从事国际商务活动,尤其是国际间货物的买卖,其工作的最大特点是要求商务人员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必须具有很强的实际工作能力。但多年来,国际与贸易专业课程设置上,过分强调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实践教学,没能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结果只能是纸上谈兵,无法做到学以致用。

2.2 对学生外语能力培养注重不够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主要培养涉外人才,而熟练的外语运用能力已成为国际贸易从业人员的必备素质之一。但是,在专业培养中,对外语重视不够。外语课程设置少,并且教学过程中主要是中文授课,学生很不习惯用英语思维与操作。特别是学生缺乏练习口语的环境。

2.3 实训基地建设没有落实到位

加强实践教学,培养教育学生的应用能力,必须有能够满足技能训练要求的场所。目前,各高校都在进行国际贸易实务模拟实验室建设,利用教学软件,进行基本技术技能的训练。但是,很难建立较为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顶岗实习和毕业实践等提供集中实训环节。

2.4 缺乏双师型教师

目前,从事国际贸易教学的教师大部分由高校应届毕业生而进入教育领域,他们具备较高的学历,但是普遍缺乏外贸企业的工作经历,对国际贸易的理论和操作、国际惯例、法律法规的理解还停留在课本上,满足不了职业教育的需要。由于物资学院没有出台对实验教学优惠的政策,教师从事实验教学的积极性不高。由于教学、科研工作量考核等因素影响,任课教师与实践接触的机会少。

2.5 教学计划没有考虑职业能力

目前本科教学依然强调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更没有把培养职业能力作为教学目标。实践教学也只是通过模拟软件,使学生了解国际贸易的主要流程,没有体现国际贸易专门人才技能要求。建立适应职业技能要求的教学体系,成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建议的重要任务之一。

3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建设的建议

3.1 确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以往的教学以理论教学为主,忽视实践教学,因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没有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近年来的教学工作总结,结合其他院校的经验,确立国际贸易实务模拟、国际结算模拟、外贸单证课、国际贸易运输模拟、报关模拟和报检模拟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完备的实验课体系。

3.2 将职业技能纳入培养方案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进出口报关、涉外贸易、国际结算、外贸单证、涉外商务代理、英语翻译等国际商务业务,具体就业岗位包括单证员、报关员、外销员、外贸跟单员、报检员、国际货代员、国际结算员和外语翻译员,而这些岗位大部分需要职业资格证书。帮助学生毕业时获得一种专业技能或职业资格证书,对学生未来就业有极大益处。因此,在培养方案制定中,考虑到学生获取证书的考试要求,增加相应的课程。针对学生参加报关员考试的现状,在调整教学计划时,增加商品归类基础和报关员考试辅导两门选修课。

3.3 注重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

对于外贸人员来说,不仅要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还必须会运用英语与外商交流、谈判及书写传真、信函等。如果专业英语知识掌握不好,就很难胜任工作,甚至会影响业务的顺利进行。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应开设专业英语、外贸口语、外贸英语函电和外贸英语谈判等课程,培养出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和扎实的专业知识的外贸专业人才。同时,在科学实验过程中,进行双语教学,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与操作的习惯。

3.4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实验教学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实验队伍的结构与素质。实验教学发展趋势是多学科渗透、资源共享,进行综合技能实践,因此,建立科研开发的核心基地,建设一支稳定高素质的实验队伍尤为重要。

通过有计划地安排青年教师到外贸企事业单位进行挂职锻炼,支持教师参与产学研结合、专业实践能力培训等措施,提高教师自身的技能水平。同时聘请既有工作实践经验又有较扎实理论基础的企业人员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对学生进行实际指导,并解答学生的疑惑。

3.5 拓展校外实习基地

高校国际贸易专业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是当前必须面对的紧迫问题。校外实训基地能为学生提供真实战场,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与行业、企业密切合作,学校能够更好地了解企业的用人需求,明确教学改革的重点,使教学内容与当前企业的用人需求更好地相适应。学生在企业真实的工作情景中,应用所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增强实战经验。

参考文献

[1]李明扬.以就业为导向的国际贸易专业教学改革措施刍议[J].经济研究导刊,2010(23):246-247.

[2]卢仁祥.上海电机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建设构想[J].经济研究导刊,2010(23):244-245.

[3]李晓美.现代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建设研究[J].经济管理者,2012(2):373.

4.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简介 篇四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突出实践教学和应用技能的训练,强调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质,掌握必须的经济、法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具备外贸实务操作、报关、报检、跟单、货代等专业主要能力和技能,以及人际沟通、谈判、管理等方面的辅助能力的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毕业后主要面向中小型外贸公司、有进出口权的企事业单位,从事单证员、助理外销员、报关员、报检员等具体工作,也可应聘营销、策划、管理等相关岗位工作。

二、培养规格要求

(一)就业岗位群

1、从事外贸企业一线操作工作,如制单、跟单、报关、报检

2、从事与进出口业务相关的工作,如货代、储运

3、从事与外贸相关的辅助工作,如助理谈判、助理外销

4、其他相关工作,如营销员、电子商务员、物流员

(二)毕业生应获取的职业资格证书

单证员或报关员、报检员、货代员

(三)毕业生应具备的能力结构

以英语作为工作语言进行一般商务活动;

具有识别、审核、缮制英文单证的能力;

具有根据外贸单证正确填制报关报检单、按照正确程序报关、报检能力; 具有根据客户委托安排、办理国际运输与储运的能力;

具有初步的外贸谈判、外销能力;

(四)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结构

1.具有本专业专科层次相当的政治理论水平和基础文化知识;

2.具有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达到全国计算机等级二级测试水平;

3.具有较高的英语水平,达到国家三级水平;

4.熟悉世界经济地理、商品学、国际金融、销售公关、国际商务谈判、法学基础等专业基础知识;

5.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与就业 篇五

首先,英语能力。在我看来这点是最为重要的,语言是一切的前提,没有英语作为基石,在多的知识,能力都无用武之地。国际贸易,前提就是国际间的交流互通。因此如果真正想从事国贸事业,起码得商务英语中级以上,如果条件允许,可以选择学校提供的2+2模式,最后毕业的时候可以拿到两所学校的毕业证跟学位证。

其次,交流能力。英语只是交流的工具,而贸易,关键在于谈判。一般学校里会经常举办一些活动,例如商务谈判、辩论大赛什等,多参加活动对于口才的帮助很大。同时你也能够结识一些跟你志同道合而又有能力的朋友,现如今的社会,团队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一个人不可能完成所有的工作,得靠你的团队。总之,好的交际能力在这个社会必不可少。

除此之外,考证也是以后就业的一个关键。例如有国际贸易单证员证书,国际货运代理员证书,外销员从业资格证书,报关员资格证书,国际商务师执业资格证书,等等。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就业前景十分广阔,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到政府对外贸易经济管理部门从事外贸管理工作,到外贸企业从事对外贸易业务及国际市场的营销工作,到国家机关、国民经济综合部门、商业部门、涉外企业、合资企业、大型工商贸易公司或企业从事贸易经济、市场营销、经营管理工作,到各大高等院校、科研单位从事教学及科研工作等。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就业前景一:市场/公关。即企业通过媒介的介绍、传播,和观众的交流、沟通和互动,在公众面前树立并强化公司的品牌形象,在市场竞争中赢得先机。而在这一系列活动安排中,专业公关是企业的好帮手,薪酬水平在2000-4000元/月不等。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就业前景二:营销人员。只要有产品和服务在出售,就会有销售的职位在招聘。对于以技术为背景的行业里面,例如电讯、软件等,销售的需求仍然会持续走高。即使在非技术领域,销售职位也一直是市场需求最旺盛的职位类别之一。

优秀的销售人员需要的素质包括:积极的进取心、坚持不懈的态度、与其他人良好沟通的技巧、给人信任度以及在商谈中营造舒适氛围的能力。没有什么销售经验的大学毕业生,如果看好一个公司的销售职位,就要尽可能多地去了解这个公司的情况,这样可以增加应聘成功的机会。不论所受教育水平如何,销售人员对他们销售产品和服务应该有综合的掌握。更重要的是,销售人员应该能够有效地把产品和服务信息与客户进行沟通。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就业前景三:行政/后勤。行政/后勤部门就是协助好上级行政领导施政行政,当好助手。关键是要为领导分忧和服好务,起到上传下达的作用。薪酬水平在2000-5000元/月不等。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就业前景四:金融/保险/投资。这一类工作内容广

泛,报酬差距较大,收入多半与业绩挂钩。不少职位的基础工资很少,因为报酬完全建立在业绩的基础上,每做成一笔生意都可以得到提成。对于工资建立在业绩上的人员来讲,压力是巨大的。但同时,回报也是巨大的。

因此,要有良好的专业知识、积极的进取心、坚持不懈的态度、与其他人良好沟通的技巧。

6.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习日志 篇六

今天下午两点,我所在的这个小组定在银杏食堂里面开会。这是我们第一次开会,通过这次碰头,我们相互认识了对方,并且留下了各自的联系方式。

在确定了我们的调研目标以后,我们便根据男生女生分了两个小组,根据各自所擅长的方面,分配了任务。女生小组负责钻石市场,男生小组负责黄金市场。大家积极讨论了过后,便各自开始了积极的准备。回了宿舍以后,女生小组组长便创建了一个QQ群,方便大家在群内讨论。

2011年6月14日

很快的,大体的计划商量出来了。大家分工后决定先进行第一个步骤——市场初步观察。地点定在春熙路的王府井。

下午六点半,小组成员全部齐聚在王府井商场的门口。这是第一次集体参观。开始大家都有些不知所措,但在明确了我们来了商场需要做什么以后,很快就有进展了。随后,我们先对本次的调查内容进行基本的资料收集及分析,找出哪些哪些是我们的调研对象。最终,大家都顺利完成此次出行的目标。

2011年6月15日

今天,小组在春熙路的仁和春天进行初步市场观察。根据昨天的经验大家的效率有了提升,提前完成任务,即收集仁和春

天里的符合我们的调研品牌。由于提前完成任务,就额外做了细分市场的调研。

女生小组负责钻石市场,了解钻石的具体的分类及各大品牌的基本风格。大家都对钻石挺感兴趣,所以做起事来效率很高。

2011年 6月16日

今天小组在学校的湖心亭开了个讨论会。首先对前几天的市场初步调研做了一个大致的分析,大家互相交流了各自的看法。然后又交换了整理好的资料,最后再进行下次的任务分配和相关的方法讨论。

通过这次的沟通和意见交换,大家在对市场有了初步了解的基础上,又有了更为恰当的方法,认识到了不足,也期待下一次进行任务时有所改进。

2011年6月19日

为了更好的解决上次开会中发现和提出的一系列问题,也为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调查市场,小组成员一致行动,再次到了王府井百货和仁和春天百货里面进行查漏补缺,尽量完善市场数据。

女生小组在前次的基础上又更深刻的了解了市场情况,尽管在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但在每个人积极的思考和行动下,问题又可以迎刃而解。这是对我们每个人的辛苦做出的肯定。

20011年6月24日

在对市场有了基本的把握后,此刻,能够得到老师的指导和建议,对我们形成系统的完善的调研报告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指导老师在了解我们的进展情况之后,便组织了小组成员一起开了一次小会,提出了一些意见与建议,同时指导我们更有效的执行和完成任务。通过我们自身的行动和老师的意见指导的对比,发现了我们思考的逻辑更应提高,这便是最好的收获。

2011年6月25日

在大家分工合作的基础上,女生小组又在各大钻石专营店及商场,进行了更深入的调研,不但要明白他们的市场情况,还要比较出他们的差异和共同点。这是相当考验能力的事情,不过通过我们齐心合力的努力,最终根据调查资料实事求是的分析整理出了我们需要的文件报告。

团队合作不仅需要互相配合工作完成任务,还需要互相鼓励,落下一个就不是团队的成功,这才最重要的。

2011年6月28日

在各小组进行实际调研后,各小组都作出了细分市场的报告,大家今天的任务就是集中讨论如何整合这些资料,使其逻辑严密,内容充实准确。

虽然大家都有自己的意见,但在通过比较分析后,我们采取了最可行实际的办法,组员的热情不减,维持了整个团队的持续前进的积极性。我想这就是好的团队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要求。

2011年6月29日

经过大家的努力,终于在今天完成了整个实习报告,大家的心情是激动的,仿佛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得到了回报。回想当初顶着烈日炎炎调研的情形,又冒着大雨也要拿回市场数据的决心,真是感慨万千。

为了让这份报告更能真实准确清晰直观的反映我们的调研结果,我们前前后后的修改格式和模板,最终敲定了报告整套任务。

2011年7月2日

我们自己按照本组做的调研报告进行模拟演练,分成两组,六人一组,即提出问题与回答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切入,检验本报告的全面性。

通过这次调研实习,更为确定了要努力提升自己社会能力的目标,提高本专业的技术技能。这次最重要的不是作出了实习的报告文件,而是在做的过程中,积累的实践经验和学习别人的优点,培养自己主动学习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

合作精神与人协调处理事物的能力,虽然这次实习没能全面的学会,但是也让我稍稍的浅尝了滋味,让我提高很多,这次实习真是受益匪浅。

7.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相关证书 篇七

一、当前我国外经贸人才需求现状

来自教育部门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 5年内, 国内拥有外贸进出口权的企业数量将达到36万家, 是现有外贸企业数量的2倍, 仅按每家新增外贸企业需要10位外贸专业人才计算, 就需要180万人, 从实务操作层面的人员到中高层管理人员, 国内外贸人才的紧缺状况都十分明显。而现在对于外贸人才的渴求不仅仅体现在量上, 更多的体现在对人才各方面素质的高要求上。

1. 专业知识和技能

外贸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是指谙熟经商之道, 从容谈判接单, 妥当订立合同, 能留住老客户, 发展新客户, 不断开辟商品购销新渠道, 扩大进出口贸易数额, 努力提高市场占有率, 这些都是最基本的能力。

2. 外语能力

英语流利也是进入进出口贸易行业的前提。目前我国大多外贸针对欧美, 流利的英语和沟通能力、了解外国人做生意的风格非常重要。同时, 随着中国与世界各国外贸合作的频繁, 懂得俄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德语、阿拉伯语及其他小语种的人才有更强的竞争力。

3. 沟通表达能力

如果说专业知识和技能是外贸人员的敲门砖, 那么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就是职业发展的推动力。在从事外贸活动中, 只有善于沟通的人才能够得到信任尊重和理解, 才能够与客户建立良好的关系, 可以说拥有了客户便是拥有了市场。

4. 信息技术能力

知识经济把国际贸易带入了一个科技信息化时代, 这使得作为新型贸易手段的电子商务成为了一种现实的要求, 同时也对外贸行业从业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 即计算机能力及敏锐的信息发现利用能力。

5. 实践经验

为尽快扩大国际业务, 许多企业尤其是新获得进出口权的公司, 选才的第一标准便是具有外贸实践经验, 但能顺利过关的应届大学生实属凤毛麟角。

由此可见, 企业所要求的经贸人员不仅要懂得国际外贸知识、国际贸易谈判规章和国际经济法律、营销技术、基本的产品专业知识, 还应具有日常生活所需的听、说、写、译的外语能力、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及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等。

二、目前大多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课程体系设置不得当, 没有突出实践性的教学特点

重理论、轻实践是中国大学教育的特点和弊端, 学生四年的大学生活, 大部分时间用在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理论的学习, 直到大四才开始真正意义上的专业应用方面的学习。由于在思想上没有摆正理论与实践课程的关系, 以致在教学计划的制订和课程设置的安排上未能摆脱普通教育课程设置的基本模式, 过分强调国际贸易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 使实践教学的学时比例达不到规定的要求。即使在教学计划中明确规定了实践教学环节, 但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也没有严格的质量监控体系和检查标准, 导致不少课程在实践教学的组织过程中, 受诸多因素影响随意变更实践教学的学时、内容和实训要求的现象较为严重。

2. 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校内外实习基地的建设有待加强

一方面, 由于近几年来各个学校的扩招, 使得学校新增加的实习设备及场地等硬件设施赶不上学生增加的速度, 最终导致很多学校的实习设备及实验场地等硬件设施仍显不足。

另一方面, 目前各高校一般在大四安排2-3个月的实习时间, 这种实习制度使学生有机会到外贸企业真正参与其贸易活动, 培养团体意识和敬业精神, 使学生在走入社会之前就能亲身去体验社会, 亲自了解社会, 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但在具体执行实习计划的过程中却存在着一些困难。首先, 实习企业难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 外贸企业担心泄露其商业经营机密, 不愿意让大量学生深入到其生产经营活动中。其次, 难以保证实习企业有能力对学生的实践环节进行指导, 有的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甚至什么具体业务也没接触到便返回了学校, 实践效果难以保证。

3. 师资不足, 教师专业水平有待提高

在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 指导教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的业务水平、实践能力、创造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但是经过调查, 我们发现很多院校的并没有足够的专业教师配备。许多老师有些是由其他专业转行而来, 缺乏专业基础知识;有些是刚刚从大学毕业的研究生、博士生, 这些刚走出校门的研究生博士生在专业理论方面基础扎实, 但缺乏教学经验, 更缺乏真实贸易岗位的实践经历, 所以在讲授实践课的时候有时连自己都力不从心。这样一来, 学生的学习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4. 学生实践意识薄弱, 对实践的重视程度不够

虽然近年来实训基地以及各学院实验室都制定了各自的关于实验室的管理办法, 但缺乏系统性, 而且质量评价体系以及相应的激励机制也不是很完善, 使得学生在模拟实习和实践教学环节中没有严格的、系统的、科学的考核办法。很多学生没有压力, 从而放松了对实践课的学习。在实践教学过程中, 如果学生没有主观能动性, 其实践效果肯定是不能令人满意的。

三、对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的几点建议

1. 调整课程设置, 增加实践性课程的比重

目前许多对外贸易企业或有对外贸易业务的企业特别需要既掌握相关国际贸易专业知识又具备分析、解决国际贸易实际操作问题能力的应用型对外贸易人才。而学科系统化课程模式比较注重学科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能够为学生提供较好的科学理论基础, 但其学习内容有时候是与实践相脱节的。调整后的课程设置要突出主干课, 加强实践课。根据教育目标定位, 根据企业相应岗位的要求确定学生必备的实践能力要素和结构, 将各要素分解到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中, 构成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 并根据培养目标和实践能力素质结构要求设置实践课程模块, 从案例教学、专业技能大赛、校内模拟实习到校外实习实践, 形成校内课程实训、专业技能实训和企业实际操作实践循序渐进的实践教学环节。

2. 加强模拟实验室建设、建立稳定的校内外实训基地

实践基地建设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是进行实践教学的根本保障, 是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条件。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实践教学效果的质量和水平。国际贸易专业作为文科类专业, 在技能实训上一直以来都是个难点, 因此我们更要加强探索、实践, 形成具有鲜明特色、针对性强的外贸实训教学基地。

首先, 在校内建立仿真模拟实验基地, 分别建设外贸易英语口语及语音实验室、外贸业务模拟实验室、电子商务实训中心等。通过实训基地, 学生就可以模拟在外贸环境下作为外贸业务人员进行从合同的磋商到制单结汇整个交易过程的实践操作。

其次, 在建设校内实践基地的同时, 还可以加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对于校外实践基地, 可分为以下两种形式:一种是协议式的, 主要是外贸企业或工商企业;另一种是非协议式的, 主要是政府的一些职能部门, 如海关、检验检疫局、外管局、港务局、国税局等。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 可以让学生对即将从事的工作有比较深刻的认识, 也便于外贸企业发现和选择人才, 为学生和外贸企业驾起一座共同发展的桥梁。

3.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

搞好实践教学的另一个关键点在于建立一支完整的、具有一定实力的实践教学的师资队伍。如何切实建设好一支实践教学的师资队伍, 如何在全体教师中提高对实践教学的认识和提高实践教师的水平, 是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一方面, 可以将外贸公司的企业家、优秀业务员请进学校讲课。通过引进企业一线人员授课, 可以使他们的自身经历成为活的教材, 弥补教育中“双师型”教师的不足。另一方面, 送教师到企业实习, 可以增加专业教师的实践经验, 在以后的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 而不是与实际脱节、自成一统。

4. 技能考核与获取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劳动就业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 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国家考试制度。实施“双证”制度, 即学校要求学生毕业时必须取得学历证书和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使学生在毕业时能拿到一个或几个职业资格证书, 这样有利于学生的就业。在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过程中学生加强了系统的技术操作训练和相应的文化知识学习。这种实战演习性的操作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实践课程的学习积极性, 同时这个过程也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一次全面检验。

四、结束语

要以转变教学思想和教育观念为先导、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为宗旨, 以优化课程体系和内容为核心, 以强化实践教学为重点、以“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为关键, 建立适用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 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 培养实践型人才。

摘要:经济全球化的到来, 对高校国贸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质量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而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是关系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本文从外贸人才需求角度出发, 分析了目前高校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论述了实践教学建设和改革的内容, 提出了加强实习环节的建设与管理的措施。

关键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罗志勇, 陈昌国, 郑泽根.在实验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5 (5)

[2]王云峰.“产学研紧密结合型”办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中国农业教育, 2006 (5)

[3]祝胜凯, 刘荣梅.培养综合技能型外贸人才, 创新对外贸易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J].消费导刊, 2007 (05)

[4]朱正伟, 刘东燕.加强高校实践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 2007 (01)

8.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相关证书 篇八

关键词:国际经济与贸易实践教学应用型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虽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我国进出口业务仍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但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以下简称国贸专业)毕业生中真正从事外贸工作的却寥寥无几,出现了供需双方都无法满足的现象。进出口行业对外贸人才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国贸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他们往往不在外贸岗位就业。经济危机后,企业对于外贸人才的需求更加严格,更多的企业需求的外贸人才不仅需要掌握国贸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应具备日常交流所需的外语能力、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信息技术能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是现阶段我国高校培养仍偏重与理论教学,给予实践教学的重视不够。高校的实践教学水平不仅影响国贸专业学生的就业,而且也是衡量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指标。为了适应企业对外贸人才的需求,高校要加大实践教学的改革力度,以培养适应社会的高素质应用型外贸人才。国贸专业实践教学主要包括课堂与案例教学、考证教学与培训、实验室模拟教学、实习基地实践教学等环节。通过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结算、报关实务、货代与船务、报关实务等的教学来实现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通过商务英语、外贸函电、英语视听说等的教学来提升学生的口语能力、沟通表达能力;通过计算机课程、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等的教学来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这些都需要实践教学各个环节的完美结合,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一、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

虽然多数高等院校已经逐渐意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但许多高等院校国贸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还没有及时作出调整,仍然延续了旧的课程体系设置重视理论、忽视实践,没有把实践教学放在適当的地位, 实践教学环节所占课时比例过低。一些学校增加了实践应用性课程,提高了实践教学所占课时比例,但是开始时间通常在第六学期以后,不能很好地将实践教学贯穿于理论教学中,而且在第六学期之后学生会受到找工作、考研等一些因素的影响,很难安下心学习这些课程,这些课程的存在也变得形式化。即使部分高等院校对实践教学各个环节做出了明确规定, 但是在执行过程中由于没有严格的质量监控体系、明确的检查标准,实践教学仍然没有得到太多改善。课程体系设置是由学校主要负责的,企业很少参与到课程体系设置上来,学校与市场有一定程度的脱节,无法很好地满足企业、市场的需求。

(二)师资队伍存在两难困境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高等学校的师资队伍在质量与结构方面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学历结构和科研能力都迅速提升, 但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一些著名的院校外,国内许多院校的国贸实践教学的师资队伍的质量的改善仍然较为缓慢,陷入两难困境。具有良好教育背景的在校教师缺乏外贸实际工作经验,而具备丰富工作经验的、能讲授好国贸实践课程的潜在教师却主要分布在外贸工作第一线,很难满足高校所要求的高学历。高等学校缺乏“双师型”教师,目前高等学校的多数专业课教师大多是从学校到学校,在实践课教学中由于没有外贸工作经验,常常花费大量时间研究国贸应用软件,常常纸上谈兵,这种指导方式往往给予学生外贸工作是简单地计算机操作的错觉。对于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教师则能够将工作中的实际场景结合进来进行讲解,使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外贸中的各个环节,做到学以致用。同时要增加师资队伍中的双语教学型师资。国贸专业具备国际性特征,对教师的外语水平要求较高,同时由于在校教师往往是读写能力强、口语能力较为薄弱,双语教学遭遇瓶颈。虽然一些高等学校开设了商务英语、商务谈判等课程,但是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很少,往往是教师讲、学生听。

(三)校内实训过于简单

目前许多高等学校都购置了模拟软件,开展了国贸模式实训课,但是实训内容比较简单、缺乏系统性,一般会在贸易术语、支付方式中进行操作,大多属于简单的操作性实验。实训的课时较少,一般集中在一周到两周内,所占课时较少,学生在短时间内很难掌握所学知识。同时,校内实训过度依赖软件,大多模拟实训课中,学生只是对着电脑,进行电子邮件往来和角色扮演,进行机械化地电脑操作,与真实的商业环境存在较大差距,学生无法直接体会外贸风险对外贸带来的影响以及如何进行外贸风险防范,无法直观感受外贸流程中的税务、海关、银行、货代等部门。而且,由于经费、场地等原因,很多国贸专业的实验室通常是一个实验室、几十台电脑、各种模拟软件,缺乏国贸特色,没有仿真环境模拟,对实践教学的效果造成不利影响。

(四)校外实习存在局限性

外贸行业是实践性很强,要求学生在就业时掌握基本的基础知识以及必要的实践技能,这样校外实习就显得较为重要。但是实际校外实习所取得的效果不大。目前,许多高等学校采取了分散和集中实习结合的方式,但以分散实习为主。这主要是由于学校固定的实习基地的容纳性不够,实习岗位少而学生太多,特别是一些高等学校所处地区的外贸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很难找到固定的外贸实习基地。对于海关、商检局等外贸单位属于国家机关,很难成为实习基地,一般只能进行简单性参观。分散实习需要学生自己寻找实习企业,这样学生还面临实习企业难以寻找以及专业不对口等问题。校外实习取得理想效果需要学生在实习期间亲身体会外贸各个环节,但是在实际的实习过程中,由于业务员业务繁忙加上涉及到外贸业务的秘密性,学生只是进行简单的制单或是与外贸无关的重复性劳动。分散实习需要学生自己寻找实习企业,这样学生还面临着实习企业难找、专业不对口等困难,甚至一些同学没有进行实习,校外实习形式化。这样导致学生毕业时仍然对外贸工作环境不了解,增加了就业难度。

二、加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的对策

nlc202309011912

(一)完善课程体系设置

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是否科学是关系实践教学是否成功的关键性因素。国贸专业实践教学课程设置应该注重加强理论知识与社会需求的结合,有针对性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应用人才。适当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在总的教学计划中应不低于30%,结合学校自身情况压缩专业课程中的必修课课程课时数。同时实践教学环节应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贯穿于大学四年每个学年。在高等学校在课程设置方面要积极听取用人单位、社会的评价,教学内容职业化,鼓励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制定完善的检查标准、建立质量监控体系,保证课程体系设置中实践教学环节的执行。

(二)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提高实践教学能力

对于在校教师,鼓励教师获取国贸专业的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学校可给予适当地奖励;安排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从事外贸相关工作,教师可以与外贸业务员长期联系,以便解决实践教学中的相关问题。同时,高等院校可以适当地放松对学历的要求,积极引进“双师型”教师,注重对“双师型”教师教学及科研能力的培养,使其能够将丰富的工作經验传授给学生;高等院校还可以聘请外贸企业人员担当客座讲师或者兼职导师。

(三)突出校内实训的国贸专业特色

加强外贸实训模拟实验室建设。加大投入,购置完备的外贸模拟软件,鼓励并创造机会让学生进行实践课操作;负责校内实训的专业教师必须掌握好模拟软件的使用,同时教师以及相关软件维护员要根据国际环境的变化,及时更新信息,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感受在实际业务中国际环境变化对外贸的影响。建立仿真的外贸模拟实训中心,在实训中心设置工厂、外贸企业、货代、银行等柜台,设置商务谈判室,结合本省或本地区情况设置外贸产品展示厅,让学生进行情景模拟,突出国贸专业特色。

(四)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建立较为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做好实习基地的维护与开发。学校应该选择管理完善、实力较强的外贸企业作为实习基地,保证实习质量。对于现有实习基地,可以为其在校内设立临时办公场地,便于企业与学校的交流。实行“订单式”培养方式,根据相关企业的要求进行人才培养。由于企业与学校的经营目标不同,政府应当充当学校与外贸企业的桥梁,鼓励校企合作,设立专项基金、为相关外贸企业提供相关政策优惠,提高外贸企业的积极性,便于开发新的实习基地。不定时检查学生的实习情况、建立监督体系,保证实习学生的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翁玮.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改革[J].学术探索,2013(10):153-156.

[2]王亚新.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综述[J].管理学刊,2010(06):93-95.

[3]李艳燕.后危机时代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对外经贸,2012(9):189 -191.

[4]陈云.后危机时代国际贸易教学改革探讨[J].金融教学与研究,2012(2):76-79.

[5]潘益兴.基于能力本位的国贸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与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1(36):163 -164.

9.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难不难 篇九

1、国贸还是比较难学的,涉及数学的内容也有很多,而且很难。但不建议学这个专业主要是因为以后就业会有问题。经济学是纯理论的东西,如果以后不搞研究也不建议学。在经济类中,金融专业以及与数学有关的计量与精算的方向非常好,特别是后者,但鉴于你数学不好,这方面可能会很吃力。

经济学类考研数学是重中之重,不光如此,考上之后在硕士阶段如果数学不好想写出很优秀的论文会比较困难。如果英语好可以考虑去外语学院读跟经济有关的专业,或者去对外经贸这样的学校。

2、国贸其实还是英语比较重要,国际贸易很多都是英语专业过来的,做订单其实计算的东西不多的,如果你要考研的话没必要读国贸这个专业,读经济就可以的,经济大类其实读完研究生都差不多,不必过于执着某个专业。

10.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调查报告 篇十

[关键词]:发展前景、专业知识、技能、工作、高级专门人才、经济全球化

[摘要]: 跟着我国加人WTO,中国与世界市场接轨的轨范逐渐加速,国际经济与贸易已是我国今朝最具潜力的行业之一。越来越多的企业把目光瞄向世界市场,外贸事业呈现快速上升趋向,直接造成了对外贸人才需求的热潮。

(一)国贸专业现状分析

国际经济与贸易是运用国际经济学中的贸易理论和分析方法,研究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国际贸易政策、国际贸易实务以及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关系的一门学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贸事业高速发展。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快以及中国加入WTO后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进一步接轨,迫切需要一大批具有坚实的国际经济与贸易理论基础、熟悉国际经济贸易实务、熟练掌握外语的高级专门人才。因而随着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不断增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我国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大学生就业的整体状况并不十分理想,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学校培养的学生与社会的需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很多高等学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强,基本功较差,不适合用人单位的需要。所以对我们国贸专业的学生来说,面对这么好的发展机遇,我们必须武装自己,把自己培养成应用型人才。这样我们才可以获得机会,取得成功。

目前,我国的外贸出口额估计,未来五年具有外贸经营权的公司将在现有的基础上再增加一倍,到那时保守的估计我国将拥有36万家以上的具有外贸进出口权的公司。根据我国现有的外贸出口权的公司拥有人才的平均比例计算,我国最少还需要180万外贸专业人员。据中国报关协会预测,将需要300000名报关员从事进出口贸易报关工作。从以上数据可看出,外贸专业人员在未来3---5年中,按本科及以上30%计算,约需要50——60万本科及以上毕业生。此外,还有相当可观的在职人员未能取得相应的本科学历和从业资格证书,故生源和就业市场的规模都是十分庞大的。

(二)就业情况

目前外贸公司的业务人员需要的是通才,即要掌握对外业务洽谈、报价(含仓储、运输、保险等相关费用的计算等)、签约、履约等全过程的相关知识。而相关的需求职位还有运输、仓储、货物保险等。报关员相对比较单一,就是报关员或报关助理。而国际结算类人员相关的岗位有国际结算、跟单、审证、制单、办理结汇项下的融资等。实际上,作为文科专业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在内外贸领域各个公司的各部门都是可以就业的。

我们听过很多专家都说:国贸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主要有会计师事务所、银行、外贸公司、证券公司、期货公司、三资企业以及政府涉外经济部门等。而人民大学给出的资料也如出一辙:就业去向近年来除了到银行、证券、保险、进出口公司、民营企业等金融机构、外贸机构和公司企业外,到国内的涉外企业和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分支

机构的越来越多,如到四大国际著名会计师事务所的越来越多等。综上资料所述,国贸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前景还是比较乐观的。北京2008奥运会的开展,中国的经济运行环境必将发生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将遇到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必然发生变化,使得以前冷的专业可能会热起来,以前热的也可能会变冷。但有一种人才,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剧,随着中国与其他国家经贸往来的日益频繁,必然会备受重视。这种人才,就是熟悉国际惯例,精通外语与国际贸易规则,掌握贸易谈判知识和技巧的专业外经贸人才。但为什么近几年外经贸专业毕业生显得供过于求,前景堪忧?其实,造成外经贸类专业学生就业相对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经济大环境的影响。由于世界经济不景气因素的作用,我国的经济也受到波及,毕业生就业市场亦受影响,需求减少。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由于与经济形势联系紧密,因而人才需求相对不旺更为明显。二是从20世纪90年代起,全国各地许多高等院校纷纷上马此类专业,难免赶鸭子上架,培养出来的人才特色与针对性不明显,使得人才显得相对过剩。实际上当前我国的国际经贸人才在数量上严重不足,在业务上、素质上符合国际贸易人才条件的为数更少。部分企业与外商的交往、谈判,靠临时借用不懂专业的翻译人员。部分企业的产品出口靠代理商,使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受到一定的制约。入世后,随着我国外贸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越来越多的企业被批准直接从事对外贸易,这就要求企业的经贸人员不仅具有日常生活所需的听、说、写、译的外语能力,还应懂得国际外贸知识、国际贸易谈判规章

和国际经济法律、营销技术、基本的产品专业知识等。随着与国外贸易往来的进一步增大,大批量地培养高素质的国际经贸人才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工作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由于很多应届毕业生认为自己在跟在社会上工作了一阵的应聘者相比缺少一些实质性的工作经验,对市场认识不够深刻,担心找不到工作。但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应届毕业生接受的知识、信息更新,这点正与市场的快速变化相匹配,使应届毕业生比其它应聘者的见解更具前沿性。再者,由于应届毕业生思维还未被社会完全定格,因此本身的可塑性更强,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三)企业对大学生的要求

面对现在的社会,面对大学生越来越普遍的现象,面对下岗工人的事实。企业对我们大学生的要求也是特别的挑剔。优中选优,而相对的那些不为所知的个人素质也进入了选择之列。很多人都说大学生还不如他们公司的一名普通工人,特别强调的就是个人道德修养。有些大学生在实习单位上班时公司对他们很好,可这些大学生不是整天在他们员工那里说自己是从什么学校毕业出来的,就是故意充老大,在企业当中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其次就是工作经验,一点工作经验都没有,所学的都是一些落后几年的知识,来了还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动起来也是慢的要命。一提到适应能力,一般初、高中毕业的员工来上班,适应时间不过一个月,而大学生的适应期特别长,有些人过了两个月到要写合同了都还觉得适应不过来。

(四)我们对本专业的看法

通常来说,国际贸易专业分为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贸易实务两个部分.前者和国际金融,国际投资构成了国际经济学的三个分支.关于这个专业的发展,关键看你自己的定位。如果将来想继续深造那么重点应该放在理论尤其是前沿理论的掌握上。

11.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相关证书 篇十一

关键词:仿真 “体验型”教学模式 “诊所式”教学

一、我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验课建设现状

两年来,我一直承担商丘学院商学院开设的国际贸易实务流程这门实践课程,主要针对即将步入社会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我院在2010年建立了专门的国际贸易实验室,通过软件设立了一个仿真的涉外商务和国际贸易平台。学生通过扮演:进口商、出口商、供应商、进口地银行、出口地银行等五个不同角色进行互动式进出口贸易业务操作,并自动配有完整电子商务网站、海关、船公司、保险公司、税务局、检验检疫局等部门与各个角色交互。

通过在实验室建立仿真的国际贸易环境,让学生熟练运用交易磋商的各种技巧,掌握外贸业务流程和惯例以及体验国际贸易不同当事人的地位,從而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通过实习,使学生熟悉了外贸实务的具体操作流程,增强了感性认识,并从中进一步了解、巩固与深化已经学过的理论和方法,提高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我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验课教学改革的方向

自2001年底中国入世以来,广大企业对外贸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为了培养出高素质的外贸人才,仅有外贸业务流程模拟演练是不够的,我们要牢牢确立能力本位的“体验型”教学模式:以学生的实际能力培养为方向,以实践为中心,使学生体验外贸岗位的真实工作状态和要求,在处理实际业务的过程中完成知识的系统融合、提升专业素质和能力。

关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提高途径,大部分企业较认同的方式有:校内企业外贸活动仿真、校内外贸流程模拟实训、校外实习等。据此,我们确立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模拟实验课程的指导思想:面向企业,立足岗位;优化基础,注重素质;强化应用,突出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技术岗位型人才培养模式[1]。新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在模拟实验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安排以及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上都要以实际工作岗位的需求为导向,力争变“教师主导型”为“学生主导型”,变“要我学”为 “我要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极强的实践精神和实践操作能力,并通过综合系统的能力训练,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2]。

具体来说,除了我们已经在用的外贸业务流程模拟演练以外,还有如下两种较为可行的“体验型”教学方式:

(一)推广“诊所式”的贸易教学

“诊所式”教学要求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同时能对实践进行批判性的反思。这种教学方法不但能用于法学专业,也可以用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推广实施诊所式教学的基本方法是:第一,建立国际贸易实验室,内设业务办公区、样品陈列间和商务谈判室以及保险、报检、报关等公共服务区。第二,设立模拟公司,每一模拟公司有4名成员,分别扮演外贸业务经理、外贸业务员、外贸单证员、外贸跟单员的角色。两个不同的模拟公司彼此间互为出口公司和进口公司,建立业务关系,并依次完成价格条款、包装条款、保险及装船条款等外贸商务谈判。第三,要求学生以设立模拟公司、模拟商品展销会的形式,自主设计产品目录,完成商品的布展、现场推销和外贸业务的洽谈[3]。

贸易“诊所式”仿真教学强化了学生在真实外贸背景下的外贸英语口头表达能力和谈判技巧。由于模拟是以小组为单位,通过模拟过程中的相互帮助、相互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诊所式”课程教学好比将学生置于驾驶席,而不是乘客席。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客户访谈、客户咨询、调解和辩护角色的扮演,学会如何处理“案件”。

(二)鼓励、支持灵活多样的校外实习

模拟是为了实践服务,但毕竟不同于实践。因此,为了更好更快地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我们要直接从实践中学习。首先,就学校而言,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提升学生的外贸实战技能。如聘请外贸公司、银行国际结算部等相关人员来学校举办讲座;组织学生考察贸易实务部门,熟悉贸易实务的具体环节,写出调查报告;邀请已毕业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进行座谈,了解国际贸易实践中的做法、变化[4]。学校和企业可根据需要,适时地组织学生下到企业基层实习培训,学生就可以运用所学知识亲身体验外贸工作实践,并把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带回学校,这样就能有的放矢,更能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

其次,就学生而言,应鼓励学生通过亲戚朋友或社团组织介绍,建立起与当地外贸公司联系的桥梁,开展营销、代销、中介服务、经纪业务等创业活动,让学生较深入地了解和熟悉进出口外贸业务的流程,获得课堂上学不到的感性认识。

三、小结

国际贸易实务模拟实验课程是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单证等相关课程在实践操作方面的延伸,应用性很强。目前我院开设的国际贸易实务流程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还不够全面,必须牢牢确立能力本位的“体验型”教学模式,不断进行实验课教学改革,才能达到理论与实践的融会贯通,满足企业对外贸业务人员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张汝根.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应用型国际贸易专业人才[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7(7).

[2]刘娟.关于高校国际贸易专业实验课建设的思考[N].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

[3]殷宝庆.国贸实务专业模拟实验的体验型教学模式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 2007(6).

12.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相关证书 篇十二

在现有的文献中,职业院校关于国贸专业实践教学的研究主要围绕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进行讨论,针对性更强,并且在成果数量上也比普通高校多。例如李敏( 山东外国语职业学院) “高职院校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进探索”,赖玮、王琪( 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 “提高高职学生报关员资格考试通过率的现实意义”,许彦斌( 天津对外经济贸易职业学院) “运用‘模拟公司’提高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效果”,陈楠( 江西师范大学) “高职国际贸易专业课程编制应遵循职业能力取向”。

普通高校相关研究内容比较宽泛。例如,胡心宇、熊晓亮( 武汉长江工商学院) “国贸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傅海霞( 山东轻工业学院商学院) “高校国贸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程中海、罗芳( 石河子大学) “欠发达地区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以石河子大学为例”。

二、国贸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高校毕业生呈增长趋势,就业压力日益增大,为了逐步适应市场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高校对大学生的培养模式也在不断改变。对于企业来说,他们希望尽量缩短所招聘的毕业生适应工作岗位的过程,对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工作能力要求较高,这使得高校对大学生的培养目标也随之发生转变。通过比较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以及一些省属高校国贸专业的培养目标,发现大部分高校国贸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都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

国贸专业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普遍比较重视贸易理论的教学,缺乏对国际贸易实践教学的投入,甚至不少人认为培养实践技能更多应该是职业院校或者企业做的事情。国贸专业的实践类课程一般以国际贸易实务为主,与理论类课程相比学时明显偏少。随着社会对国贸专业应用型人才需求的不断增长,国贸专业“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社会的需要,国贸实务课程的考核也需要与时俱进,改变过去单纯笔试的考核,采取多元化考核方式。

三、国贸专业实践教学中指导教师的重要作用

国贸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获得,主要通过上机模拟、参加竞赛、获得职业证书、企业实习等途径。职业资格证书主要包括报检员、外销员、跟单员、单证员、货代员、信用证专家考试等。竞赛主要有“全国大学生外贸跟单( 纺织) 职业能力大赛”和“POCIB大学生全国外贸从业能力大赛”。

学生到企业实习由于受到实习人数、公司保守商业机密等限制,往往收不到预期实践效果。另外,不少高校因受“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学思想影响,没能很好地突出知识的实用性,所以对安排学生上机模拟的重视程度不高。

当学生初次接触实践内容时,运用所学理论难以较好完成实践环节,这就需要教师进行指导。教师自身要完全把握贸易流程,熟知每个单据的填写要求,对贸易术语和结算方式的运用了然于心,才能胜任学生实践的指导工作。所以,实践教学既是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也是对教师实践技能的一种锻炼。教师在指导学生实践的过程中,教学相长,迅速提高自己的知识运用能力,向“双师型”教师转变。

青年教师是国贸专业教师的主要力量,其自身实践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国贸专业实现培养应用型人才目标的成败。但是,从事国贸专业实践教学的青年教师,大部分缺乏到外贸企业、银行、报关企业、货代企业实践锻炼的经历。因此,与其一味地抱怨企业逃避培训新员工的责任,不如从自身挖掘潜力,探索出一条学校和企业共同培养人才的双赢之路。

四、改革国贸专业实务课程考核方式

目前国贸专业实务课程的考核主要通过单一考试的方式进行,比较偏重理论内容的考核,而缺乏对实践技能的考核,因此应改革国贸专业实务课程的考核方式,采取多元化考核方式。具体来说,就是采取以取得职业资格证或取得与本学科有关的竞赛奖项来对接实务课程。

进行本门课程考核时,一方面,可将单证员、货代员、跟单员、报检员等职业资格标准所要求的知识、技能、素质分解到国贸实务课程的考核中,使考核内容更多地参考职业标准,达到“以证促教”“以证促学”的目的。另一方面,带动学生积极参加“全国大学生外贸跟单( 纺织)职业能力大赛”和“POCIB大学生全国外贸从业能力大赛”,并将历年来的竞赛内容融入到课程的考核中,使课程考核更加贴近企业及岗位技能要求,实现以技能大赛促进课程教学,达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目的。学生可以将在修课程期间考取的职业资格证书来代替本课程的考试,即“以证代考”,也可以将参加各级各类基于真实业务的外贸职业能力竞赛获取的奖项来代替考试,即“以赛代考”,形成多种形式的灵活考核运行机制。

摘要:随着社会对国贸专业应用型人才需求的不断增长,国贸专业“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社会发展对国贸人才的需求。从国贸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必要性、指导教师的重要作用、实践教学改革、课程考核改革四个方面进行探讨和分析,提出将证书和竞赛与考试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改革新思路。

13.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导论课论文 篇十三

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认识和大学四年的规划

摘要

本文包括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基本认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就业状况、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动态、本科四年的学习计划四个方面内容,具体阐述了笔者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认识和对未来学习的规划。

关键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基本介绍、就业状况、专业动态、学习规划

一、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基本认识

(一)基本概念

国际经济与贸易(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Trade 或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Trade)是一门大学专业,该专业培养能较系统地掌握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人才。培养了解中国对外贸易和当代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现状,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惯例与WTO规则,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了解主要国家与地区的对外贸易状况,能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资企业及政府机构和科研院所从事国际经济与贸易业务、管理、调研与教学科研等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的高级专门人才[1]。

(二)发展过程

国际经济与贸易类专业设置已有较长的历史。建国初期,我国部分高校就设置了国际贸易类专业,然而在我国旧经济体制之下和十年**期间,长期忽略和限制了这一领域的研究,没有重视这类人才的培养,因此外贸高级人才的培养规模较小。1979年改革开放以后,为了适应经济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需要,一些高校陆续设置了国际经济、国际商务等专业,这些专业很快成为热门,为社会提供了大量急需的人才。

而近年来随着我国外向型经济不断发展,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融入经济全球化以后,国内人才市场对涉外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我国对外经贸人才缺口更大,迫切需要一大批具有坚实的国际经济与贸易理论基础、熟悉国际贸易实务、熟练掌握外语的中高级专门人才。正是在这种需求背景下,加上国际贸易类专业办学门槛较低,一时间各地高校纷纷开设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国际贸易专业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就一直成为高校招生和就业的热门专业[2]。

(三)课程体系构成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体系主要由四大课群构成。一是经济学课群,包括政治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国际金融、财政学等。二是外贸专业英语课群包括外贸函电、外贸英语口语、商务英语写作等。三是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群包括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商法等。四是国际贸易实务操作课群包括电子商务、国际贸易实务实验等[3]。此外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和概率论等数学类科目也在国贸课程体系中有重要地位。

(四)专业学习特点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习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内外并举,对外为主。国际贸易是国与国之间进行的商品和服务交换。所以,它是以企业或国家跨国经

营、国际化发展为前提的。与国内商业研究不同,国际贸易不仅要了解我国的经贸理论、商务环境、市场状况、法律政策及贸易实务,而且要研究国际经济、国际政治、国际贸易、国际市场和国际法规,同时要考虑到具体市场国的情况[4]。由于我们身处在本国,更容易和更直观地感受和掌握我国情况,所以,对外的研究和认识就成为学习中的重点所在。其次,理论与实务并举,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国际贸易活动是科学与艺术的统一,一方面它需要深厚、渊博的理论学识为基础,从而使我们具有从事这一职业的基本功。另一方面又需要有较高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从而在复杂多变和条件各异的国际贸易实务中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立于不败之地。所以,必须从实践出发,积累知识的同时积累经验。最后,宏观与微观并举,寻求动态适应。国际贸易专业的一些课程十分宏观,如国际贸易、国际经济,有些课程又很微观,如外贸函电等。多数课程既涉及宏观的环境、理论、模式又涉及微观的方法、技巧。为此,学习这一专业就要处理好宏观与微观之间的关系,找到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使二者在动态中相适应。

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就业状况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到政府对外贸易经济管理部门从事外贸管理工作,到外贸企业从事对外贸易业务及国际市场的营销工作,到国家机关、国民经济综合部门、商业部门、涉外企业、合资企业、大型工商贸易公司或企业从事贸易经济、市场营销、经营管理工作,到各大高等院校、科研单位从事教学及科研工作等。

就业方向一:市场、公关。企业通过媒介的介绍、传播,和观众的交流、沟通和互动,在公众面前树立并强化公司的品牌形象,在市场竞争中赢得先机。而在这一系列活动安排中,专业公关是企业的好帮手。

就业方向二:营销人员。只要有产品和服务在出售,就会有销售的职位在招聘。对于以技术为背景的行业里面,例如电讯、软件等,销售的需求仍然会持续走高。即使在非技术领域,销售职位也一直是市场需求最旺盛的职位类别之一。

就业方向三:行政、后勤。行政、后勤部门就是协助好上级行政领导施政行政,当好助手。关键是要为领导分忧和服好务,起到上传下达的作用。

就业方向四:金融、保险、投资。工作内容广泛,报酬差距较大,收入多半与业绩挂钩。

就业方向五:对外贸易人员。将“世界工厂”生产的产品,销售给国外客户;为国内客户寻找国外货源;组织国际贸易货物物流等。有相当一部分外贸人员在经验成熟后,成立了属于自己的外贸公司。

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动态

进入21世纪,国际经济与贸易主要有五个发展趋势。

1、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国际贸易增速加快但发展不平衡。

2、随着国际分工不断深化,国际投资发展迅猛。

3、随着国际贸易和投资多边规则的实施,国际经济区域化和集团化更加明显。

4、随着科技进步,国际经济与贸易的领域和层次不断拓深。

5、随着政治、文化、和资源环境因素的渗透,国际经济与贸易发展的进程受到的干扰、控制和约束越来越大。

这些发展趋势有好有坏,好的要积极引导,坏的要努力克服,趋利避害,勇于迎接新的挑战。总之我们应该加强国际合作,携手打造国际经济与贸易发展的明天。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科发展同样面临着许多问题。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此专业获得很大发展,但与国外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经济全球化与市场经济的发展给它带来了新的问题。

第一,国际化问题。国际化是本学科发展的必然要求。它要求学生具备国际视野和较强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国际化问题主要体现在教学国际化和学术国际化。教学国际化是基础,学术国际化是制高点。

第二,本土化问题。任何一个事物,首先必须是民族的,然后才能成为世界的。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们要更加注重民族特色。中国的国际贸易学科的发展必须立足于本国国情,彰显本国特色,才能放眼全球。

第三,市场化问题。国贸专业属于应用经济学的二级学科,培养的人才具有很强的市场适应性。但从现实情况看,我国培养的学生与市场衔接存在一些问题。

第四,融合化问题。国际贸易专业和世界经济专业分属不同的院系。财经大学在专业上划分过细,国外基本不存在国际贸易专业,也不存在世界经济专业,只有经济学类的国际经济学专业和商科类的国际商务专业。因此我们必须整合学科资源,促进其共同发展。

四、本科四年的学习计划

一位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结构一般由四个方面组成:第一是广博的经济学识的储备;第二是语言素质,特别是良好的外语功底;第三是丰富的贸易理论与实践经验的积累;第四是良好的心理素质。因此,作为一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在大学的四年学习与生活中,应围绕这四个方面,努力学习、充实自己。本人所作的具体学习计划如下:

第一,了解专业的学习、培养方向,掌握专业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第二,对自己原有的知识水平和结构进行评估,对照即将开始的专业学习,发现自己的优势、劣势,预测自身修习可能遇到的各阶段、各类型的困难;第三,拟定针对自己适应专业学习的学习计划。先制定好一年级的整体计划,经过一年的实践,待熟悉了大学的特点之后,再完善四年的整体规划。其次制定阶段性具体计划,如一个学期、一个月或一周的安排,这种计划的制定主要会根据入学后自己学习情况,适应程度,内容为学习的重点、学习时间的分配、学习方法如何调整、选择和使用什么教科书和参考书等。

第四,端正学习态度,注重学习方法。有良好的学习态度至关重要,我们要认识到作为一名大学生,刻苦勤奋、学到真才实学才是我们应该做的,而不能认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不是一门理论性特别强的学科就忽视基础知识的学习甚至浪费时间不学无术。端正了学习态度,还要掌握好的学习方法。我们要做时间的主人,充分利用时间。大学期间,除了上课、睡觉和集体活动之外,其余的时间机动性很大,科学的安排好时间对成就学业是很重要的。首先,要安排好每日的作息时间表,哪段时间做什么,安排时要根据自己的身体和用脑习惯,比如在大脑最活跃时进行英语、数学等学科的学习,疲惫时进行体育活动放松身心。总之,科学且充分地利用好时间至关重要。

第五,充分利用第一课堂,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在第一课堂上我们要做到认真且高效地听讲,充分利用好上课时间吸收核心知识。但国际贸易专业诸多课程的学习需要博览,需要实践,需要调查研究和亲身体验。所以,应开辟报刊阅读、收视广播电视、收集资料和调查研究等多途径学习的第二课堂,全方位地充实自己。

总之,在未来的四年里我会怀着一颗谦逊的心,积极乐观地生活、踏踏实实地学习,为将自己打造成优秀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而努力。

主要参考文献:

[1]国际经济与贸易百度百科[EB/OL].http://baike.baidu.com/link?url=GTm6Jw8eJKCm86EK5KiN7-RLGo3J14h2SnXRDlBiiKuDK0JuvTR_71P3Z2s0UumkOsy8xTjxysst-QGGuVAa-q,2015-11-12

[2]百度文库.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发展过程、动态、就业状况及国家机关政策[EB/OL].http://wenku.baidu.com/link?url=3Yot2UZQ587Mo-zZVtEZlPoNcIjhge6v4UTkmJOQymkBQqJR1Li4wyYAx-xCudCFFZOgYTN4fbT_40GB7N6R9gtbcOoD88qHXSbf1ODPT7S,2015-11-12

14.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习报告 篇十四

学院:管理与经济学院

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年级:2007级

姓名:XXX

学号:070803041035

实习单位:金龙精密铜管股份有限公司指导教师:彭莲珠

时间:2011.01.10—2011.02.181、联系实习单位的过程

大四第一学期刚刚走过一半,学校的各种招聘会就陆陆续续的开始了,为 了不辜负学院领导的一番心意,我们宿舍的几个同学西装革履的赶了好几场招聘会,但是到头来都是一无所获。我们的专业是学习国际经济与贸易的,知识面虽然很广,但是却有点杂而不专的味道,很多企业的职位我们看起来好像都能够胜任,但是又觉得学得不够,害怕实际操作的时候做不来,所以就放弃了。然后一些房地产销售,证券业务员,保险推销员,这些职位虽然没有多大要求,我们又觉得不太对口,专业性太弱。所以几场招聘会下来,我们也逐渐失去了参加校招聘会的冲动。由于学校的课程还没结束,我们也不能离校太远去找实习单位,所以最后就只剩下在网上投递简历了。经一个已经毕业了的师姐介绍,我知道了应届生网是一个比较好的找工作网站,于是在这个网站注册了账号,开始疯狂投简历。我所投的企业包括银行,事业单位,网络公司,饮食业公司,外贸公司等。前几天的简历投过去后都是泥牛入海,杳无音信。于是我开始在网上查找一些网上投简历的策略,针对不同的企业及其特征,修改简历内容,改变投递时间等等。功夫不负有心人,网投了一个多星期,我终于收到了两家企业的回函,要求我电话面试。一家是回家湘餐饮连锁店,另一家是河南金龙精密铜管股份有限公司。经过一番精心准备,电话面试也顺利的通过了,接下来就是选择去哪家公司。这两家公司相比较而言,回家湘的实习工资高一些,而且工作地点很近,但是却跟我的专业相去甚远,考虑到以后的发展前景,我最终还是选择了河南金龙精密铜管股份有限公司。因为这家公司是一家效益很好的外贸公司,跟我的专业正好对路,而且它这几年一直在扩展业务,需要大量人才补充,具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

2、实习单位简介

金龙铜管集团自1987年5月8日成立,历经新乡无氧铜材总厂,凯虹集团,河南金龙精密铜管股份有限公司,至2004年9月29日,金龙铜管集团(简称金龙集团)成立。金龙集团主营产品有空调与制冷行业用各类高精高效铜盘管系列产品;制冷用精密铝管,微通道铝扁管及锂动车辆铝材系列产品;锂电隔膜,锂离子动力电池及正负极材料系列产品;大功率锂动车辆系列产品;铅锌,锰,金等矿产资源系列产品等,形成了上下游与跨行业相互关联及延伸的五大支柱性产业链,供应着中国以及世界市场。目前,金龙集团以良好的经营业绩,优秀的企业文化,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精密铜管生产厂家和最具实力的科研开发创新基地,领军国际制冷精密铜管制造业,2008年集团实现销售收入160亿元,经济规模位列中国有色金属行业20强,很那工业企业十强,中国企业500强和中国制造业500强企业行列。金龙集团在国内的下属分公司遍至广东,上海,山东,重庆等等,国外则在美国,墨西哥等地都有分公司。2005年8月1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莅临金龙视察工作,2006年11月16日委员长胡邦国也来到金龙参观指导,2008年12月21日,温家宝总理到金龙重庆分公司视察指导,对金龙集团的发展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3、实习的内容及过程

2011年1月10日我正式到金龙集团人力资源部报到,经过其调配,我来 到了金龙集团外事部下辖的一个办公室开始了正式的实习生活。刚到第一天,办公室主任便给我安排了一个带班的业务员,他叫小王,湖北人,来公司2年多,人很干练,口才也好。在他的帮助下,我迅速的了解了这家公司的机构组成以及产品情况。不过前几天,上头却只是安排了一些杂活给我,因为这是公司的规矩,每一个前来实习的新员工必须在老员工的带领下首先做一段时间的杂活,以便能够快速的熟悉工作流程,尽快上手。所以第一周我基本上是在给办公室的其他老员工整理他们做出来的文件,然后拿到打印室打印,再就是把这些文件传递到有关部门或人员手里。做完一周这些琐碎的杂活,我也基本上了解了工作的流程,我开始跟小王学习网上发盘,在发盘这段时间,我深刻的认识到自己在学校所学习的知识有多么的不足。不说其他的,首当其冲的便是英语,因为金龙集团在海外有很大的市场,所以发盘,询盘都是英语交流。其中很多的专业名词,我不得不一个一个的去网上搜索,才大概明白其意思,这样无疑大大的降低了我回函的效率,而且还经常出现差错,还好有小王的指点,我才勉强能够完成任务。在发盘中我还遇到了一个专业的问题,那就是报价。那天有个客户对我们的产品很是感兴趣,并且让我们提出报价,我说,报价,这还不简单吗?公司说多少钱,我再提供个价钱,双方都磋商一下不就好了吗,菜市场卖菜不也是他们说了多少我们才买的吗?后来小王跟我说,这里的报价可不同于菜市场叫价,买菜都是现钞交易的,而外贸则大部分处理的只

是单据,而且外贸因为距离的关系,其价格随着交易条件的不同也明显不同,想想如果货送到上海跟货送到纽约,你想这两个价格会一样的吗?菜市场价格的简单是因为其约定了交易的地点和交易的条件,基本都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而国际贸易里的报价可就没那么简单了,那可是有很多专业术语的。比如:FOB就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术语,它的全称叫做FREE ON BOARD,顾名思义FREE任意,ON BOARD到船上/在船上,也就是到中国任意的一只船上,所以FOB被翻译成船上交货(……指定装运港)价,或者离岸价。虽然当时开国际贸易这门课时,我对这些知识也有所了解,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却又有很大差距,所以我需要在实习中不断的去学习。除了这两项工作,我还帮忙做过简单统计,跟单,跑单等跟外贸有关的工作,六周的实习工作下来,我觉得自己学到了很多学校学不到的知识。

4、实习经验教训总结

(1)加强锻炼苦,不光是身体上,同时心理上,精神上也要能吃苦。

(2)熟练掌握好本专业的知识。专业知识是我们从事和进行外贸工作的基础,外贸工作的高风险要求我们必须熟练地掌握好专业知识。

(3)加强英语的学习。英语作为世界语言,是我们跟客户进行交流的桥梁,因此在以后的学习中必须加强对英语的学习,同时加强口语的练习。另外还要加强商务书信以及外贸函电的写作能力,公司之间的订单及沟通,很大部分也通过传真,E-mail等形式完成,我们也要加强这方面的操作能力。

(4)加强社会实践。通过实习我发现外贸这专业是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它不光要求我们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必须具有很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因此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还必须加强社会实践,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来适应专业的要求。

(5)加强各方面素质的提高。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与其他课程内容紧密相联。应该将各门知识综合运用。比如讲到商品的品质、数量和包装内容时就应去了解商品学科的知识;讲到商品的价格时,就应去了解价格学、国际金融及货币银行学的内容;讲到国际货物运输、保险内容时,就应去了解运输学、保险学科的内容;讲到争议、违约、索赔、不可抗力等内容时,就应去了解有关法律的知识等等;外贸工作同时是一个涉外行业,因此对各方面的要求都很高,对外代表的是国家形象,因此还要必须加强自己各方面的素质修养,如社交礼仪

等。

(6)善于与人沟通,保持乐观,开朗的性格,培养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因为在一个团队中工作,除了要有一个好的环境,更重要的就是要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只有跟团队内部沟通好,协调好,才能更有效率的发挥个人的才能。

5、走向社会及工作岗位的构想及展望。

15.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相关证书 篇十五

关键词:地方高校,办学定位,课程体系

中国加入WTO后, 社会对外贸人才需求逐年大幅增加,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本文简称:国贸专业) 成为热门专业。中国目前有二百多所大学设有国贸专业, 而且招生规模加大, 这使得就业形势变得十分严峻。在这种情况下, 地方高校国贸专业如何根据自己的办学定位和办学思路, 培养出具有特色、满足社会需求的外贸人才, 是急需探讨的课题。

一、地方高校国贸专业办学定位

高校类型不同, 肩负的使命也就不一样, 因此, 不同类型的高校存在着发展方向、定位问题。正确的办学定位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

我国大学的国贸专业, 按专业方向可分为3种类型: (1) 侧重于世界经济发展规律、国际贸易发展历史现状及其演变趋势的研究, 国际分工与合作的经济条件及其相互作用等理论研究, 这类专业方向主要为我国培养高层次的理论研究人才。 (2) 侧重于国际商品贸易理论及实务的研究, 培养直接从事外贸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3) 以培养综合贸易理论与实务, 以及工业技术、工业管理的对外经济贸易应用型人才为目标。

前两类人才培养任务应分别由综合性重点大学和财经类院校承担。地方高校应承担第三类人才培养任务, 即为当地培养经济建设急需的应用型外贸人才。地方高校大多是地方政府从本地区经济建设的需求出发而建立的, 所以在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上应全心全意为地方发展服务。地方高校国贸专业办学定位应体现两方面特点:一是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二是以应用型能力培养为重点。目前, 地方高校确定的办学定位不切实际, 盲目地定位于前两类, 办学模式大多沿用重点院校的办学模式, 但由于受软、硬条件的限制, 其办学效果不尽人意。

二、地方高校国贸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存在的问题

课程体系是实施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载体, 是整个教育教学的核心环节和关键。不同层次的高校, 办学定位不同, 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设置也不相同。地方高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己任, 与研究型大学相比, 它更强调实践性, 应用性和技术性, 科研开发能力不作更高的要求。但很多地方高校国贸专业在课程体系设置上未能体现这一要求, 存在一些问题。

1. 课程过于求同。

地方高校国贸专业课程体系通常是在遵循国家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 (1998年颁布) 的要求下, 参照重点大学设置的, 课程设置与重点大学区别很小, 理论课程有余, 而实践课程不足, 与地方院校国贸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不一致。其结果是专业无特色, 学生无特长。

2. 必修课过多, 选修课尤其是专业选修课过少。

多数地方高校必修课与选修课所占学分的比例为3∶1, 且选修课的范围及可选择性较小, 使得培养出的学生知识与能力过于同一, 知识面狭窄, 适应能力差, 无法满足社会的人才要求。其结果既不能满足学生的兴趣和爱好, 又限制了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出路。

3. 偏重理论教学, 忽视实际操作。

在教学过程中, 过分强调理论而忽视实际操作, 造成学生在毕业找工作时的尴尬。因为目前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的时候都明确地提出, 应聘者应该具备基本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地方高校国贸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建议

优化教学计划, 改革课程体系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基础。

1. 强化实践环节, 增加实践课的比重。

在保证实务性课程的教学, 如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函电、外贸制单.电子商务、国际商务谈判、商务英语、第二外语、外贸运输与保险等的同时, 开设模拟实验课, 例如“进出口贸易模拟实验”等。学生可以通过仿真、互动的国际商务平台, 学会用英文正确拟写外贸函电, 填制单证, 系统、规范地掌握进出口业务环节的主要操作技能。在当前学生到企业实习存在企业不愿接收等诸多困难的条件下, 模拟实验是解决问题的最有效手段。

要努力保证实践性教学环节, 如认识实习、课程设计、课程实习、毕业实习、社会调查、毕业论文、专题讲座等。同时, 组织学生自己创建功能齐全的虚拟公司。学生在老师的帮助和指导下, 对国际贸易工作进行模拟, 为毕业后创业或就业储备宝贵的实践经验。

同时增加实验课和实践课的课时, 与理论课的比例可达1∶2或更高些。

2. 压缩专业课程中必修课学时数, 增加选修课程学时数。

压缩专业课程中必修课学时数, 除专业主干课为必修外, 其他专业课程作为选修课。选修课的设置应尽可多的涵括不同专业方向, 具有广泛性和可选择性, 使学生在满足不同兴趣与爱好的同时, 实现同一专业中培养多种规格人才的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选修课中应有地方优势产品概论一类的课程, 使学生在就业前就对地方主要进出口产品有一个概括性的了解, 毕业后能更好地为地方对外贸易发展服务。

3. 加大计算机和英语课程教学。

在当今信息化的社会中, 计算机的应用已经成为一项基本的技能, 外贸企业的多数商务工作又是在网络上进行的, 计算机应用能力对地方高校国贸专业学生显得特别重要。计算机类课应以操作类课为主。

16.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相关证书 篇十六

【关键词】国际贸易;“3+1”培养模式;实践教学

一、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外贸体制的改革,越来越多的企业获得直接进出口自主权。这些情况使我国外贸企业对国际贸易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变化。熟练掌握外语而且具有外贸专业知识,尤其是有外贸行业从业经验的实用型人才成为用人单位首选。然而,目前我国很多高校在国际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从我系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就业情况看,能进入外贸行业的很少,很多学生通过了大学英语四级,甚至六级考试,但对英语的实际使用能力较差,尤其是听、说方面,很难适应国际贸易工作的需要。这就使得学校培养的学生与企业的需要存在很大差距。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重理论轻实践。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但是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制约,高校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比较薄弱。究其原因,首先,高校从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的教师大多缺乏实践经验,不能结合外贸业务的实际做法对理论知识进行讲解。其次,目前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设置中实践教学安排很少,即使有实践教学,大多也是采用模拟软件来进行,与实际业务存在很大差距。

2.课程设置存在弊端。高校各专业的课程设置基本上由通识与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等几部分构成,通识课是教育部规定的,为了注重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课程设置上求全求多,所占课时较多,而对总课时又有严格限制,这势必会挤占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学课时,使得本来就占比不多的实践教学的课时也受到影响。

3.校内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目前校内实践主要采用模拟软件进行实训和案例教学法两种方式。用模拟软件进行实训存在“重流程、轻内容”和“重流程、轻两端”的缺陷。外贸模拟软件大多让学生按照实习计划扮演进出口业务流程中的不同当事人,根据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来做具体的业务,填写相应的单据。但对单据内容的正确性却不进行审查。重视学生对进出口业务流程的掌握,却忽视了国际商务活动中非常重要的市场开拓和国际化运作的两端。采用案例教学法,能在案例讨论和分析过程中,使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并能增加对理论的运用能力。但案例教学对所用案例要求较高,必须是来自于实际外贸业务中经常碰到的实际问题,并应具有相当的代表性。这就要求教师对外贸易业务有深入的了解并且有丰富的外贸实践经验。但现实中因为种种原因符合此要求的教师很少。

4.校外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校外实习环节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校外实习主要是由学校与外经贸企业、银行、海关、商检、运输、保险等部门达成合作协议,建立较为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使学生有机会接触到与外经贸业务相关的实际操作情况。在实际的外贸经营管理中,学生可以获得丰富的第一手材料和实践经验。同时,学生也可以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有机会了解外贸实务。但是,由于前几年大部分高校都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扩招,在校学生数量急剧增多,而学校与外经贸企业以及其他相关部门建立的实习基地数目很有限,合作企业和部门能够为学生提供的实习岗位有限,据调查,一般而言企业每次愿意接收的实习学生数目不超过10人,这就造成目前校外实习基地难以为毕业生提供足够的实习岗位,这就客观上限制了实践教学在这一环节的实际效果。

二、“3+1”培养模式下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探析

在充分进行市场调研的基础上,西安培华学院对原有的培养方案进行了修订,将培养定位为职业技能型人才。基于此定位建立了“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实践能力+国家承认的职业资格证书”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并构建了“3+1”的培养模式。即学生前3年在校上课,最后一年为实践教学环节。实现理论与实践技能并重。解决以前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理论与实践并重。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对于专业课,优先选聘“双师型”教师来担任,或者请有外贸业务从业经验的老师走上进课堂,将理论知识与其实战经验相结合。另外由学校通过制度安排,将专业课教师轮流送到外贸公司挂职,掌握国际经贸企业的实际业务处理方法,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将理论与实际密切联系,提高实践教学效果。以解决专业教师缺乏实践经验的问题。

2.保证实践教学的课时。在“3+1”模式下,我们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调整,将所有的课程调到前三年学习,压缩一些通识课和专业基础课的课时,加大实践教学在整个培养方案中所占的比重。给实践教学提供时间保证。

3.强化校内实训环节,优化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训模拟软件。在“3+1”模式下,我们在第七学期集中开展为期两个月的专业实训。在原有的simtrade外贸实习平台软件的基础上,增加了国际商务谈判、外贸函电等软件。在原有模拟软件基础上,强化了学生开拓市场、建立业务关系的能力,解决了“重流程、轻两端”的问题。除了要求学生扮演不同角色,进行外贸业务流程的练习以外,还使用外贸单证教学系统,让学生根据系统提供的单证模板,练习正确填写外贸业务中常用的各种单证,从而解决了“重流程、轻内容”的问题。最终达到在实践中学习的目的。

4.强化实践环节的组织和执行力度,使校外实习能够真正落实。对于校外实践存在的问题,我们采用两种方式来解决。首先,鼓励学生动用自己的各种资源,自主联系实习单位,为以后正式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在学生实习期间,指导教师、专业教师、辅导员与学生保持联系,对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遇到的专业问题提供一定指导。其次,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建立稳固的校外实习基地。要加大对校外专业实习基地的经费投入,对实习基地、实习单位给予一定的经济补贴,保障学生能按照培养方案在实习单位进行实习和锻炼。对于确实不能联系到实习单位的同学,安排到校外实习基地参加实习。这样以来,可以解决学生太多,实习单位无法接收的问题。另外也可以保证参加实习的学生的实习效果。另外,要严格执行学校在实践教学环节的相应规范要求。对于实习要进行考核,要求学生写实习日记,上交单位对学生的实习鉴定。使校外实习真正成为实践教学的一个环节。

参考文献:

[1]白玲.世纪复合型、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天津商学院学报,2007(3).

[2]纪良纲.高校贸易经济学科改革思路[J].商业时代,2007(13).

[3]欧阳有旺,等.国际经贸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探讨[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5(12).

[4]刘春梅.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黑龙江对外经贸大学学报,2010(9).

上一篇:育红幼儿园安全管理心得体会下一篇:电力:2011热电公司总经理在务虚会议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