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个人角度看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精选13篇)
1.从个人角度看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 篇一
从职业角度看语文教师的角色定位
教师要教书育人,要为人师表,从职业角度的层面看,注定了这种职业的特殊性,即与其他职业的一个最大的不同点,就在于教师本身要用自己的思想、知识和言行,通过示范的方式去直接影响服务对象。教师本人言谈的谦和,举止的端庄,仪表的朴素整洁等各方面都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最直观、最直接、最有说服力的模范,是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所以我们要在新课改背景下找到、找准语文教师的角色定位,圆满而高质量地完成自己教书育人的工作任务。语文是一门工具学科,是交流思想、传承文明的工具,同时也是学习其它学科的工具,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人文性,在学生所有的求学阶段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小学生的头脑几乎还处在知识空白期,但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都很强,语文教学此时的任务就是传授基本知识,引导他们学会思维,让他们接受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同时一些高尚思想、基本道德的教育也几乎是语文开始,所以语文教育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主要在传道授业,为学生奠基美好人生。
基于此,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听、说、读、写的教学实践活动中,一定要确保正确、清晰、严密。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对语文教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师必须具有鲜活的源源不断的长流之水才能不断地滋润求知若渴的孩子们的心田。因此,语文教师,应树立重视培训,不断“充电”,终身学习的从业理念,多渠道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更新知识结构,充实自己的文化底蕴,扎扎实实地提高业务水平。
未来教育呼唤高素质教师,未来语文教学呼唤高素质语文教师。所以,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师不但要具备过硬的语文专业知识,而且还要有良好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只有具有良好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才能激趣导入,环环相扣,游刃有余,才能将一节平淡的语文课讲得鲜活生动,扣人心弦,让学生经久不忘,真正享受学习的乐趣,真正步入知识的殿堂。
2.从文学境界的角度看广告心理诉求 篇二
[关键词] 广告文学诗境文境市场营销企业大众传媒
广告一词,来源于拉丁文“Adventure”,英语的含义是“Advertising”,意思是引起注意、进行诱导。广告以促销为目标,以大众媒体为介质,以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艺术性地表现出来,广告的实质是信息的传播与沟通。企业产品或服务能否被顾客接受和认可,关键取决于信息传播效果的好坏。一则好的广告,必然带来好的销售。而一个成功的广告,在于积极地利用有针对性的心理诉求。广告心理诉求主要包括知觉诉求、情感诉求、理性诉求、观念诉求。
一、境界的设立,可以强化广告诉求的情感诉求
境界,是华夏文学鉴赏评判的一个美学标准,发端于唐初,盛唐之后开始全面形成,至清王国维集境界论之大成。境界由文境和诗境组成。文境,即文章的境界,是文学创作所精心构筑的一个独特的深层世界。是相对于诗境而言的。文境和诗境都是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但诗境尚虚,文境征实。诗境强调大胆想象和夸张,也允许虚构与概括,追求避实求虚的空灵,常给人以“水中之月,镜中之花”的美感,即所谓“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间也”。而文境相对来说是趋近于实的。
一个成功的广告,在于积极地利用有针对性的诉求,所谓广告的情感诉求,是指利用富有人情味的各种表现手法,诉诸人的感情进行激发,即“以情动人”,使受众与广告产生情感共鸣,从而诱发人们的购买动机。运用文学诗境、文景的写作手法,以亲切柔和的画面、自然流畅的语言、老实诚恳的诉说,更能强化让人从中受到启发和感触,从而左右人的情绪,使人们靠近它并对其产生好感,最后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达到促销的目的。
比如,美国凯兹(KEDS)童鞋广告,“像母亲的手一样柔软舒适”,一双鲜活敦实的儿童小脚,置放在年轻母亲的手心里,呈现了一种生命和稚嫩之美,让人感动,具有极大的视觉冲击力。母亲和婴儿可以说是人類情感世界的主角,看到由他们鲜活的手脚构成的画面,其美感、怜爱之情油然而生。
这样的广告,使商品具有特殊的意义,商品不再是简单的商品,而是代表着一种感情,就像玫瑰花代表着情人之间的爱一样。这不但有利于企业销售自己的商品,而且也为消费者提供了表达感情的方式。
二、文学诗境、文境有利于强化广告的知觉诉求
知觉诉求,就是以直接或间接的事物形态,如商品的品质、功能、品牌等,借助视觉引导等表现手法,直接诉诸人的感觉器官,通过感官刺激,形成对诉求对象的知觉反应和印象,从而激发人们的购买动机。
例如:第45届国际广告节影视项金狮奖广告作品SONY游戏站《微不足道的厨师篇》的情节是:在一家高级典雅的餐厅里,一位厨师正在准备制作薄饼和鱼子酱。美食准备完毕,突然,厨师用手指在鼻孔内挖出一块污物,在食指与拇指之间揉成一团,小心地把它加在鱼子酱上,上面又放了菠萝的嫩枝。一个侍者把这盘“美食”端走了。接下来,这个厨师又在炸一块牛排。他将牛排盛到盘子里,不紧不慢地走下楼梯来到工作人员洗手间。他蹲下来,在马桶的内沿里用牛排抹了一圈后,重新回到厨房,将土豆和青菜放在旁边,在上面摆了枝香菜。然后厨师为他的正菜准备着油煎鸡蛋薄饼。他倒了一杯白兰地,用它漱了漱口,又将它吐在薄饼上。之后,他点燃一根火柴,让甜点上升起一团火焰。字幕:请待在家里吧。这一则广告则是典型的诗境手法运用。片中厨师的一个个动作无为令人作呕,使您想忘都忘不掉,如果你正在用餐的话,一定会放下手中的碗筷,心中大骂:什么广告。当然,这则广告不是有关食品的,而是SONY游戏台的广告。它在劝你,不要随便出去吃饭,又有什么可以消遣呢?那就待在家里打游戏吧。这种诗境所特有的大胆想象和夸张,以虚构和概括的方法,追求避实求虚的空灵,“以情动人”,达到了左右人的情绪,从而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三、文学境界创作手法,能够强化广告的理性诉求
广告的理性诉求是以商品或服务的功能、利益或相关属性为诉求重点的一种广告诉求方式。这种广告说理性强,常常利用可靠的数据揭示商品或服务的特点,以获得广告受众的理性承认。它既能给受众传授一定商品或服务的知识,提高其判断商品或服务的能力,又会激起人们的兴趣,从而提高广告激动的经济效益。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劝诱诉求、告白诉求。
例如:第45届国际广告节影视项金狮奖广告作品“禁止砍伐森林”的公益广告:一片森林,一棵已被砍倒的树。镜头缓缓拉近,直到看见树干内表示树林年龄的年轮。一个箭头指向靠近中心的年轮:“拿破仑出生。”镜头后拉,指着较外圈的年轮:“凡高出生。”再指向较外的年轮:“爱因斯坦出生。”在接近树木最后两圈年轮上,我们读到:“砍倒这棵树的那个该死的家伙出生”。“STOPDEFORESTATION”(禁止砍伐森林)。这一广告以描写具体的、真实的客观景象的趋近于实的创造手法,着力于实境的艺术创造,把年龄与历史名人、人类文明联系在一起,非常巧妙地告诉我们自然是人类的生存家园,文明的传承。如果支撑文明的这棵历史巨树被砍倒了,那么人类也就不复存在。这种文境的手法,使人感到“真力弥漫,万象在旁”,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给人以“如见其形,如临其境”的艺术美感。
广告不仅是营销的工具,更是一门艺术。有效的广告必须借助于精彩纷呈的画面效果和其他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艺术地表现出来,才能充分发挥其告知、劝导和提醒的作用,实现企业通过商品和服务来满足顾客需要,或者说实现企业的市场价值。文学艺术的境界创作手法能够在创造幽默形象和幽默意境的基础上,使广告作品呈现一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
3.从精神动力学角度看饮食与心理 篇三
饮食作为任何生物最基本的一种生存本能,也是人类生命早期最突出的主题,它包括食物和进食两个部分。因此它不仅具有基础性的生物学意义,同时也具有深刻的心理学的意义。
来源:精神分析佛洛依德
1、引言
精神动力学是由弗洛伊德所创立的精神分析理论学派的基础和核心概念,主要用以解释人类各种精神功能和精神活动之间发展、变化及相互作用的过程。例如意识与潜意识之间的相互关系,本我、自我及超我之问冲突的产生,本能欲望的增强或减弱、滞留或释放,冲突及应对冲突而形成的各种心理防御机制等,因而精神动力学也被称为深层心理学。而且它认为越是在个体生命早期发展中突出的主题,围绕其形成的心理需求特征和精神地貌形态对个体的影响越是深远,因此精神动力学的决定论使其具有某种达尔文主义的色彩。
饮食作为任何生物最基本的一种生存本能,也是人类生命早期最突出的主题,它包括食物和进食两个部分。因此它不仅具有基础性的生物学意义,同时也具有深刻的心理学的意义。婴儿吸吮妈妈的乳房,是他与世界之间产生的最原始和最基本的一个联系,也是最重要的一个联系。在这个过程中,婴儿不仅得到了食物的满足,而且获得了一种口腔快感。这个看似简单实则重大的联系,与人类一些最基本的心理需求和心理功能密切相关,如安全感、控制感、依恋关系及自尊感等。因此食物不仅是能量的来源,也是快乐的来源。同时饮食还具有社会文化的意义和功能,如提供文化认同和归属感等。本文拟从精神动力学的视角来谈谈饮食习惯、饮食行为、饮食文化等与个体的心理及人格特征之间的关系。
2、饮食、情绪和性格
在精神动力学的视野和框架下,摄食行为不简单是一个物质能量流动的过程,它还具有丰富的心理学涵义。在人的心理活动和心理需求中,有许多与“象征性摄食”相关的主题如:攫取、占有、控制、吞并、吸纳、依赖等等。那么是否可以从一个人的饮食习惯和饮食行为的特征来预测一个人的情绪和精神状态及特征呢?
2.1、饮食口味
从一个人饮食的口味偏好,可以推测一个人的情绪状态和情绪特征。如饮食偏重口味的人相较于偏清淡口味的人,情绪活跃程度较高,情感体验更强烈,情绪的平衡性更弱。生活的经验也告诉我们,当一个人处于较高的应激水平时,他的口味会不自觉地加重,会更倾向于选择麻辣辛等重口味的饮食。对甜食的渴求在很多情况下,似乎是对性需求的一种象征性满足。有研究表明,食用甜品所引发的神经生化反应与女性性高潮时的神经反应具有很大的类似,这是否可以解释生活中女性比男性更倾向于选择甜品来缓解焦虑和体验愉悦感?体形较胖的女性比纤瘦的女性也更倾向于喜食甜食,这也许和她们现实生活中更缺乏性需求的满足有关。另外,我们从一些具有地缘性饮食的口味特征,也可以看出饮食与个体情绪和性格特征之间关系的端倪。如在我国的川、湘、渝、赣等地区,人们喜好辛辣口味的食物,故多盛产“辣妹子”“川妹子”等“辣不怕”性格特征的人群。虽然个体的饮食习惯和性格特征之间的交互关系机制尚未得到科学的实证,但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关是不言而喻的。
2.2、偏食行为
饮食习惯中的偏食行为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预测个体某种人格特质的倾向性。对某种或某类食物坚决地、不合常理地拒绝,往往提示个体人格中的强迫影像:行为方式的刻板、内心世界的僵化缺乏弹性、某些仪式性的观念和行为、对秩序偏执的追求及相对应的对失序的过分恐惧、严厉的“超我”下对人对己的苛刻等。当然对某一个特别事物的癖好或拒绝,也可能意味着个体的成长过程中存在着与偏食对象或者其象征物相关的特殊心理事件。因为食物的多重象征性,对食物的选择风格可以被高度看做是个体建立关系的模型。与偏食相反,有一类所谓“吃百家饭”“吃香喝辣”的人,这种人对食物的开放性态度往往也体现在他们生活的其他方面,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多表现得豪爽、开放和适应,在行为方面也具有更多的创新性,敢于突破自己,突破常规思维,生活态度也较积极。
2.3、进食速度
一个人的进食速度可以预测其焦虑水平。进食快速的人往往在行为的其他方面也表现出一致的特征,如:走路快、说话的语速快、工作的进度快等,而且这类人往往对等待缺乏耐心,对不确定和模糊的情境不能容忍。他们往往容易对别人的“慢”表达不满和愤怒,在人际交往中也表现出控制和支配的特征。从精神动力学的角度来看这种行为特征,倾向于追溯至个体早期阶段的喂养方式和母亲的神经特征来解释。往往是因为母亲对孩子的需求没有及时地予以回应、互相矛盾或没有预期的情感表达以及母亲自身的强势和神经质等,都会使得孩子无法在安全依恋的抱持背景下建立其自身的安全感、自恋、信任等健康心理的基石,从而对其在以后的分离‐个体化过程中产生一系列的影响。同理,一个吃饭时过于磨蹭、三心二意的人,也会在其他方面表现出这种拖沓、纠缠不清、被动的特征,这可能和其早期的喂养过程中被忽视或者重要抚养人的缺席有关。有意思的是,无论是进食速度过快或过慢的人,饮食的规律性都比较差,即使是有些人因为客观原因如工作要求等使得他们无法按时规律地进餐,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看,这是他们潜意识中对“无预期”事件的强迫性重复,或是对“偏执‐分裂”的固着。
2.4、不良饮食嗜好
特殊的饮食成瘾如吸烟和酗酒,可以预测个体的亲密关系质量。大量的研究表明,烟瘾和酒瘾等行为障碍和恶劣的家庭人际关系具有高度的相关。据此可以推测吸烟和饮酒行为是个体对无法充分满足的情感需求和亲密需求的病理性补偿。根据弗洛伊德的人格心理发展阶段理论,对吸烟和饮酒过度依赖是个体心理发展中口唇期固着和停滞的表现,固着和停滞就意味着需求未被充分满足,或由于母亲缺乏帮助孩子升华的能力,使孩子无法顺利完成其在每个发展阶段特定的发展任务。而口唇期的发展任务就是建立安全感、信任感和良好的依恋关系。如果发展受阻,这个影响会迁延至后面的发展阶段,影响其后的心理能力和心理品质培养,如自我控制、自我认同、自尊感等。
3、进食障碍的精神动力学解释
进食障碍主要包括神经性厌食(AN)和神经性贪食(BN)两大综合征,好发于14-20岁的年轻女性[1]。对于进食障碍的病因,不同的理论有不同的看法。心理动力理论认为进食障碍是儿童早期未解决冲突的反映,认知行为理论认为进食障碍是关于体形与外表的错误观念的产物,家庭系统理论认为负性的家庭环境同进食障碍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已有的临床经验和研究表明进食障碍的病因,涉及到社会、家庭、个人以及生理等多个方面[2]。那从精神动力学的角度来看,进食障碍的病人试图解决的是什么冲突呢?进食障碍的病人在人格层面体现出哪些倾向性呢?这里分别从进食障碍病人的几个突出症状表现来谈谈。
3.1、体相障碍
无论神经性厌食或神经性贪食,都存在对自身体重和形体过分的病态的关注[3]。尤其是患有AN的病人,过分的节食行为已经使她们的体重远远低于正常体重,但她们仍然认为自己胖。这种体相障碍预示着她们对保持瘦小体形的一种偏执性的追求,这传递了她们拒绝长大的潜意识信息。
3.2、闭经
因为节食引起的内分泌系统紊乱,会导致许多AN女性病人产生闭经的症状。月经作为女性成熟的标志性事件,对女性的性身份认同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而AN病人的闭经症状则象是在宣示:“我讨厌那件事,我拒绝被当成一个真正的女人”,这是女性缺乏对自己性别身份认同的象征性表达。
3.3、拒食
AN病人对食物的敌视和拒绝,则更像是象征性地表达对家庭的忠诚和反叛。它能平稳家庭系统,它可能是向父母求助的一种方式,能够表达力量,能阻止自杀冲动,转化性压力,从关系中游离开来,延迟成长,减轻分离焦虑,能使人感到自己的独特性[4]。
3.4、暴食和呕吐
与AN病人不同,患有BN的病人则多表现出对食物的一种非常矛盾的需求和态度。她们会采取暴食后又诱导呕吐的方式来表达和处理她们的情绪问题,而且在临床治疗中她们比AN病人更多地报告无助、绝望等情绪[5],进食障碍的病人伴随有情感障碍的比率较高,一些研究者甚至认为进食障碍是情感障碍的一种变式[6]。这种对食物既需要又拒绝的矛盾态度,和鲍尔比的矛盾型依恋在其内部心理机制上有着一致的地方,而在其生物形态上更类似于一种饱和性抑制的反应过程。对食物的餍足行为下面压抑着强烈的愤怒和攻击,而暴摄和呕吐则更像是把病人内心深处这些无法处理的强烈情绪加以外化,以致于他们希望通过控制饮食来控制自己的愤怒和缺陷。
3.5、攻击性
有研究认为,进攻性特质是饮食障碍病人最重要的精神病理内核。进攻性特质大多来自于家庭关系和模式的扭曲和儿童时期的经历,表现为敌意、易激惹、易怒,不能自我保护,不能正常表达愤怒等等,这些都是AN和BN病人常见的精神症状。BN病人的易怒特质表现为对遭遇挫折忍耐力低,不能控制冲动,将敌意投向他人,而AN病人则表现为自我保护不良,常将敌意投向自己[7]。
3.6、共病人格障碍
有对饮食障碍的病因学研究认为进食障碍的人格总体特征为依赖,缺乏自主和对自身和以上外在个体领域的混淆。Anderluh在回顾性的研究中发现,强迫人格特质是影响进食障碍易感性的一个遗传因素,对进食障碍今后的发展有较高的预测值,两者间呈很强的剂量反应关系。以往的研究认为AN是强迫性的,而BN是冲动性的,并假设这两个症状是一个连续体的极,Anderluh 认为两者并没有在强迫特质上表现出体系上的不同。并且进食障碍恢复之后,强迫特质仍然存在[8],这主要体现在饮食障碍病人的完美主义倾向上。也有的研究者认为饮食障碍病人的人格一般是完整的,而且非常有韧性。对大多精神障碍来说,并发厌食症状是不多见的。
3.7、与饮食有关的躯体疾病
有一些心理障碍躯体化的症状如吞咽困难,还有直接的躯体疾病如食道癌,胃癌等,都直接和饮食相关。这些症状和疾病似乎都是一种隐喻,好像是在表达:“我实在是吃不消了。”“我受够了”这样的信息。
有一种人格类型的划分将这类人群称之为“癌症型人格”,即所谓“C型人格”。C型人格的病人多性格内向、敏感、压抑自己的情绪流露和表达、避免任何可能的冲突,他们往往看似无比随和实际内心充满压抑的冲突和愤怒。病人最后多把这种强烈的愤怒指向自身,企图用对进食这种生存本能的拒绝来杀死自己。
4、饮食文化中的心理意义
饮食文化和其他文化一样,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文化本身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功能,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是身份认同的功能。同时文化也不断地塑造着个体和种族的未来面貌,饮食文化也是如此。
就像中西方文明的显著差异一样,中国的饮食文化也和西方具有很大的不同。相较于后者而言,中国的饮食文化内涵更加丰富和复杂,不仅在烹饪方法上体现出繁复高超的技艺水平,在餐饮的器物制造和使用上也显示出农业文明高度发展的成熟特征。早在先秦时期,孔子就曾提出“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君子远庖厨”等有关饮食“兹事体大”的言论。同样的意味也体现在中国特色的招呼用语“你吃过饭了吗?”之中。这是饮食文化对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渗透效应,一个人在饮食方面的表现直接体现了他的生活水平、道德修养和社会身份地位。因此另一方面人们也会用一些与饮食相关的话诸如 “脑满肠肥”、“酒囊饭袋”、“大腹便便”等来对一个人实施道德上的批判。
在一些宗教信仰比如佛教里,也通过对饮食的一些禁忌来革除和回避世俗欲望的诱惑,从而达到精神修行上的清明和升华。在佛教的某些教义中,有些食物如“五荤八素”被当做是人的欲望象征或是刺激人的欲望的“恶源”。这种欲望和精神的二元对立性从最初的修行方式选择逐渐演变成僵硬刻板的戒规戒条,饮食在其中也被逐渐地异化和歧化。同样在基督教中,人类的“原罪”也始于对食物欲望的屈服而致。这些禁忌和“原罪”感是否起源于人类早期恶劣的生存环境和资源匮乏之下,对食物和资源的分配实施的某种潜意识的制度设计?随着生存条件的改善,这些禁忌也逐渐松动,如后来佛教传播到中国后逐步分化,其中一支与中国本土的道家结合而形成禅宗,他们的教徒公开宣扬 “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的论点,至此欲望与精神的对立性才逐渐消弭。
4.从个人角度看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 篇四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不断提高。有了好的身体才能更好地奋斗享受,故而当下追求健康成为了全民关注的热点问题。有人说健康源于运动,有人讲健康来自心态,众说纷纭,各有各的道理,而我觉得我自己通过上大学生饮食与健康一课后,认识到其实营养饮食才对提高人的身体健康素质具有极大的作用。
为了合理论证自己的这一想法,我翻阅了很多书籍,如《中国健康调查报告》上有这样一段话“人民健康危机的核心是吃的食物并不健康。加上影响我们的环境变差。”大的环境我们个人呢一时间无能为力。但我们通过这段话可以发现我们可以从营养饮食上维护自己的健康。故营养学与健康息息相关。
合理的营养促进机体发育。合理的营养促进智力发育,合理的营养可以减少疾病。营养学对人的身体健康具有极大的影响。
我们依据营养学应当依据膳食的基本原则进行正常饮食。人体必需的40多种营养素,还有一些有益健康的 膳食成分都必须从膳食中获得,人类的食物是多种多样的,每种食物都至少可供应一种必需的营养元素,故我们应当饮食品种多样化。膳食品种多样化。既有动物性食物,又有植物性
食物。任何一种单一的食物都不能满足人体对各种营养的需要,因为每种食物都有他的营养特征,只有多种食物合理搭配起来,使其比例适当,并同时进食,才能取长补短,达到饮食营养促进健康的目的。
机体对各种营养素的需求量应有一定的比例,由于投入人体内的各种营养素之间相互配合与相互制约的关系,如果摄入某种营养超量,非但对人体无益,甚至还是有害的,如果不能保持营养元素之间的协调平衡,甚至不能保持各种营养物质内部的分配比例。机体的正常机能,就会受到不利的影响。故适量适比例的营养素的摄入有益于身体健康。
多数的食物都有潜在毒性,这是物质的一般属性,但只有在过量摄入时,才会危害身体健康,因此,膳食膳食营养素的摄入量应定在合理的范围之内,摄入量过低将产生营养缺乏症。过高将出现毒副作用,对健康不利。
大致上讲从营养学角度关注身体健料素质主要需要注重这三方面问题。一是品种多样化二是适比例饮食三是防止过量摄食。其实国家在饮食营养上为社会民众提出了很多可借之鉴。如发布的最新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就提出“1.食物多样,谷类为主。2.多吃蔬菜水果和蔬菜3常吃奶类豆类及其制品4经常吃适量的鱼禽蛋瘦肉5.食量与体力活动要平衡6.吃清淡少盐的膳食7.饮食有限量8.吃清洁卫生不变质的食物”还有我国营养学会又制定了《平衡膳食宝塔》等
等一系列从营养学角度出发关注人们身体健康素质的各种指导及方案。
我们可以根据自己身体健康状况结合营养饮食之原则及国家营养会的相关部门为社会大众提供的种种资料,进而借鉴国内外传统现代的多种营养著作为自己设计一份适合自己的饮食营养规划表,为自己的身体健康尽一份责任。
5.从象棋比赛看一个人的心理素质 篇五
去年12月27日,我校举行了教师象棋比赛,观看后,心生疑问,平时不错的,成绩却不行。有很多棋局出现了不该有的失误,下出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昏招:煮熟的鸭子又飞了,这种现象有之;拿自己的棋子送给别人吃的,有之;一步可以将死别人,反而被别人赢棋的,有之„„让人捧腹大笑,很多教师根本没有发挥出自己的水平,“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人不能跌倒在同一个地方”,但是,有的教师,偏偏就两次跌倒在同一个地方。
为什么出现这种现象呢?究其原因,就是心理素质差,不是棋艺差,也不是智商低。平时下棋,时间长短不限,下错了也可以悔棋,但是正式比赛,不能悔棋,也就是一步下错,满盘皆输,时间是限定的。部分教师把下棋的精力放到了考虑时间上,唯恐超时,不知该走哪步棋,时间快到的时候,才不得不走棋,结果随手一走,就是昏招,哪有不输的道理?这就是心理素质差!其实,认真下棋,把精力用到下棋上,时间足够,只是因为分心,所以才更觉得时间紧张。
6.从心理学的角度看班级凝聚力建设 篇六
一、问题的提出
著名教育哲学家雅思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曾这样比喻过教育的本质: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班主任作为唤醒灵魂的中坚力量,对学生品德、学习习惯的形成和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位成功的班主任应当是通过自己的品行和做事风格影响学生,同时也能够通过工作来促进自身成长的人。作为职初班主任,我尝试运用心理学知识,分析班级德育工作中的实例和相关工作方法,对自己职初近一年的工作方法和成效进行总结和反思。
二、心理学定律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的运用
【案例一】首因效应
作为班主任,在迎接学生报道的第一天,我对班级学生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希望学生在五年之中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关心他人。学生办完所有手续之后,有的家长依然坐在教室里对孩子进行叮嘱,不肯离去。当我们班级缺少四张课桌需要学生去搬桌椅时,有几位家长主动提出为孩子效劳,这时,我急忙制止,对家长讲:孩子已经长大了,请相信她们可以做到。
在心理学中,首因效应也叫“第一印象”效应。研究发现,最先的印象对他人的社会知觉会产生较强的影响,并且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根据这一心理学定律,我首先确立了几个第一:第一次与学生见面,我希望留下一个严格、严谨而又不失幽默、亲切的形象;第一次班级集中见面,我希望让她们知道在严格要求自己的同时还要关心班集体,关心同学;家长第一次提出帮助孩子,为孩子代劳一些事情时,我希望学生学会独立,自己解决问题。
委婉拒绝家长的帮助之后,我观察到有几个学生对我的举动表示赞赏,有一些家长也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不利于学生的独立性的培养,表示今后要给孩子更多锻炼的机会。
【案例二】观察学习和替代强化
在开学初,我们班制定了严格的班规班纪,班委违反双倍惩罚,班长违反三倍惩罚。某天,我早上一进教室,负责点名的学生告诉我,班长迟到了,并已经打电话给我报备过。如何处理?我没有作片刻犹豫,立刻说:三倍扣分,即使跟我讲过,迟到就是迟到,在我们班,没有人拥有特权,如果大家迟到了都打电话给我,那班规班纪将成为一纸空文。此话一出,全班学生大为惊叹。我心里窃喜,自己的教育方法奏效了。
社会学习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于1977年提出的。其中有两个关键词引起了我的关注:观察学习和替代强化。观察学习强调观察在人的行为获得中的重要作用,认为人的多数行为是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和行为的结果而学得的。替代性强化是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中的一个概念,指一种榜样替代的强化。一般说来,学习者如果看到他人成功的行为、获得奖励的行为,就会增强产生同样行为的倾向;如果看到失败的行为、受到惩罚的行为,就会削弱或抑制发生这种行为的倾向。
这次迟到事件,我惩罚的是班长一个人,但是强化的影响是整个班委会和全体学生,大家看到了班主任对纪律规范的执行力度,也感受到了作为班委应当严格要求自己。
【案例三】最近发展区理论在班主任德育工作中的运用
在学校组织的朗诵比赛和运动会中,我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班委具体分管组织,班主任定期检查,在这个过程中我不断提高要求,试图寻找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并为其搭建脚手架,必要时进行启发和协助。我提出的要求是:我们再试试,大家如果再坚持努力一下,会更好!在几次尝试之后,我发现有些学生的潜力得到了发挥。
学校组织的各项文体活动是凝聚班级向心力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在职业学校,我们培养的对象直接同社会接轨,因此能力也是学习的重要内容。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教育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
三、问题与反思
在为期两个月的工作中,我对班主任德育有了一定的认识,不断在摸索属于自己的风格和方法,以下将从“破窗效应”和“移情能力培养”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和反思。
(一)重视细节,警惕“破窗效应”
破窗效应也是一种社会心理学效应,又称为破窗理论。是指如果一座房子的窗户破了,但是没有人去理会它,那么不久之后,其他的窗户也会被人打破。有些细节性的错误,之前我看到了,没有及时处理,导致了后续的一些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只要看到就会告诉学生,让其知道细节决定成败,习惯决定成败,杜绝“破窗效应”滋生的隐患。
(二)换位思考,学会移情
移情即是设身处地地站在他人的立场,从他人的角度去体验他人的感情。我发现过度的严格要求会让学生产生依赖心理,或者与班主任产生隔阂和冲突。我准备运用移情的理论,引导学生学会站在班委和班主任的角度分析问题,从而反思自己的行为。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以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为重,积极与家长沟通交流。作为学生成长过程中领路者的我,也应当时刻以身作则,为学生的道德品质发展、纪律习惯养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
(作者单位:南京幼儿高等师范学校,南京,210000)
7.从博客的角度看网站内容的 篇七
很多站长可能都有自己的个人博客,如果是独立域名,可能会发现,自己的网站PR值升的特别快,并且ALEXA排名也上升的很快.小沈阳兰花指一点:这是为什么呢?
我想可能是基于两个方面.一,内容,二,友情链接.
一,首先说内容,自己写博客,内容的原创性毋庸置疑.都是自己的东西,有人就不服气了,我的博客就不是自己的东西,他的排名不也高高的?这你可就错了,就是你转载的东西,大多人也会有种占有欲,添那么一两个字,弄成是自己的东西.并且博客的更新速率快,所以蜘蛛大哥也就忙的很.
二,友情链接.博客的外链分为两种,一是友情链接,二是转载得到的链接.友情链接大多也都是博客,所以蜘蛛大哥就跑的勤.这也就是增加蜘蛛访问率的好方法.而,转载得到的链接,就能够很大程度上增加自己的PR值.这对站长来说很重要.例如自己有了个新站,PR一直上不去,用自己的博客链接一下,上升的速度可能要快些.
今年年中,流传一个帖子,说是国内几个着名的PR7的博客,我想他们的秘诀可能就在这里.
接下来说到网站内容的原创,很多站长最头疼的可能就是这个,这比JJ起不来还可怕.我想说,没关系!不是每个人都是技术出身,你要想做原创内容,必须要低下头,静下心来.原创也就不那么可怕.我举个例子来说啊,别人是做手机技术的网站,OK,别人有技术,我没有,我勤奋一点,天道酬勤嘛.咕~~(�s�n�t)b.我把别人的技术贴子整理一下,这反过来可能就是当初hao123的思路,我没有技术,那么我可能整理别人的技术性的东西.整理以后,这就是属于自己的东西了,因为是自己辛苦整理的.还有什么设计站了,行业站了,等等,不要总想着流量,而把所有有用的东西都分开来,那样是技术站的做法,而没技术的只能从整合下手了.
你还想听嘛?且听下回分解.
8.从企业角度看物流人才的培养 篇八
摘要: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从企业实际需要出发,以需求为导向设置资源,提高师资业务水平,加大实践力度,从而保证人才的质量。
关键词:物流管理;人才;培养
基金项目:苏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课题《校企对接的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编号:130502172)
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全面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决定》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职业教育将面临最大的机遇和挑战,顺势而为,职业教育将会获得空前的发展。
一、校企对接中职业学校物流专业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物流专业作为我国新兴的专业之一,物流管理人才一直是紧缺型人才,加上物流行业的高速发展需要大量的物流专业人才,物流专业教育也得到了迅猛发展,但普遍的问题是职业教育与企业需求相脱节。一方面企业需要大量的物流管理人才,另一方面物流专业的学生不能适应物流岗位要求。笔者认为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一)教学理念落后
我校开办物流专业时间较短,在物流专业理念方面存在一定误区。办学者没有认清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的区别,而是用基础教育和学历教育的办学理念进行职业教育。殊不知,物流专业是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但我们在实际教学过程仍然只重视理论而轻视实践。许多学生对于物流管理中的各种常见车辆都搞不清楚,对于物流管理的认识还是停留在文字状态。现有的相关技能考核和实践操作基本上只能满足考试拿证的需要,并不能真正胜任企业物流岗位的实际要求。整体教学理念都是缺乏科学性,有点“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味道,没有从实际出发,进行长远规划。同时,物流专业又存在学科本位的思想,仅仅注重物流专业本身的课程,而忽略了其他知识的学习,如法律、商贸、关税等。
我国当前的物流专业教育教学过程重理论、轻实践,并没有突出职业教育实践性的特点,而是单纯为了“学”而“教”,本应该为社会物流岗位培养职业人才的物流教学活动因缺乏实践教学而与社会需求具有较大的差距。
(二)教师的业务水平和专业实践能力低
物流专业教师没有物流实践的经历,由于课程设置需要,很多教师从其他相关、相近的专业转入物流专业。半路出家的教师既不了解物流教学规律,又没有相关的实践经验,在课堂上只能是通过教材现“学”现“卖”,并没有做到给学生一滴水,教师要有一桶水。大部分物流专业教师的自身业务水平不过硬,对于物流专业知识都是一知半解的,谈何培养物流管理人才?更多的专业教师都是“嘴把式”,只会在课堂上夸夸其谈,无法给予学生真正的知识引导和技能指导,或者在技能课上对学生放任自流,这样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会怎样。关于专业教师的在职培训倒是不少,但往往也是流于形式,或者培训的数量和质量严重缩水。可以说,转变物流专业的教学理念是迫不及待的重要问题。
(三)实践环节重形式轻实效
物流是一门综合性、系统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只有同实际操作相结合,才能实现高职的培养目标,为企业输送合格的物流人才。物流专业学生没有进入企业进行足够的实践锻炼,所学的一切都是纸上谈兵。在教学环节中,教师很少通过视频等手段让学生更多地直观了解物流活动。在德国,物流专业教学活动每周的实践时间为三到四天,而我国当前的物流专业的实践一直采用最后一年实习的方式,我国的物流专业教学实践目前基本处于流于形式的状态。
物流专业的集中实践很多学校都是安排在最后一年,学校很少过问,基本都是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学校管理和教师现场指导严重不足,甚至没有。只规定几次集中的返校活动,做一些“蜻蜓点水式”的反馈。学生的离岗脱岗现象严重,有些学生的实习工作是与所学专业风马牛不相及的,有的学生嫌弃基层的物流工作又苦又累,坚持不了多久,三天两头换工作,更有甚者,有的学生一直“宅”在家中,最后托人找实习单位盖章,以完成所谓的“实习”。
(四)学生不敬业
这一点是企业最不能忍受的问题,我们的学生没有组织观念,说走人就走人的情况时有发生,经常搞得企业措手不及,而且这并不是物流专业的单独问题,几乎所有的企业都会碰到这样的事情。这种问题的出现说明我们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有责任,说白了就是没有责任意识,没有团队精神,而且自我认识不清楚,能做的事情不愿意做或者不屑去做,想做的事情又做不好或者没有能力做好。
二、企业角度看物流专业教学教育模式的构建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笔者走访了一些物流企业,采集了许多普通员工和管理人员的一些意见和建议,并结合自己长期执教物流管理教学中的心得体会汇总分析之后,得出以下几点看法,希望能对物流管理专业改革提供一份参考,能为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尽一份力。
(一)加强思想教育
教育学生首先认真做人,其次用心做事。课堂教育教学中,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做人有责任心、有担当,乐于奉献,培养对企业的忠诚度和团队精神。做事愿意吃亏、不怕吃苦、善于思考,踏实努力,不急功近利,不投机取巧。课堂教学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这是每一位为人师表的老师们的职责。笔者呼吁每一位老师都该负起这样的责任、学校管理者更应鼓励老师带着企业的理念去教学教育。这不仅要求学生自己主动做好,还需要通过学校引导全社会确立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技术、尊重创新的观念,促进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社会氛围,给予学生学习的动力和信心。
(二)以物流企业实际需要为导向设置专业课
学校要精心选择专业教材,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配备适合的专业教师来培养基本功扎实的专门人才。整合资源,按照职业任务的要求为学生做好知识和技能储备。在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拓宽知识面,以应对将来在专业领域的发展需要。把物流管理的新成果、新标准及时加以梳理总结,把过时的东西摈弃,以保证学生的专业学习与企业需要有效衔接。没有明确的专业定位,就不可能有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因此,根据市场需求和专业定位,设置专业课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设计课程内容。
(三)切实提高专业教师的业务水平
加大教育的投入,首先提高专业教师的业务水平,多创造机会让专业老师外出学习交流,经常提供各种“充电”的机会,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是高素质人才的保证,教师自身业务水平的提高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才能让学生感受到物流专业学习的快乐和趣味性。兴趣一直都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能发挥潜能。
充分利用寒暑假组织专业教师参观学习进修,提供真正下车间、下企业的机会。让教师首先成为技师,才能保证对学生的技能指导得体、到位。在平时的教学期中建议把物流企业的现场操作人员或物流管理人员请到学校的实习场地来指导或者培训,组织师生一起观摩交流并体会物流管理的工作流程。
(四)在实践中求真知真本领
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强化职业教育的技术技能。
实践环节切实到位,平时的理论教学中播放相关物流企业的视频资料,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物流活动,合理利用学校的实训场地进行简单的训练。建议从二年级开始就给学生提供大量实践的机会,这点我们可以借鉴德国的物流管理专业的学习方法,他们都是前半周时间在校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后半周进行物流实践操作。当然,国情不同,在我国进入企业学习的难度很大,那就充分利用自己学校的资源,在实习场地模拟操作,还要尽量提供进企业的机会,哪怕是参观性质的也行,长见识一直比学习知识更重要。而且看到实际工作的苦和累以后更容易促进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而不要等到毕业了才知道珍惜学习的生涯,但已经没有补救的机会了。
建立物流企业与学校的深入合作关系,每学期定期派出教师到企业顶岗工作,制定严格的教师顶岗工作制度和考核制度。学生除普通教学中的实训课以为,开设学生到物流企业实地参观教学观摩课。
(五)积极推动“校企合作”,建立专业实训室,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训机会
中高职学校物流专业教育主要向社会和企业输送第一线的物流实操型人才,推动中高职物流专业教育能够走上一个新台阶,必须走“校企合作”之路。笔者认为,推动“校企合作”,之路,具体有以下几个重要作用:第一,走“校企合作”之路,依据企业为学校在专业设置、教学内容、招生层次、招生数量、技能要求等方面提供的准确信息,进行教学计划,乃至招生规模的制定,使培养出来的学生真正符合企业的需求。在教学过程中,也可邀请企业介入,由有企业家或企业中有实际经验的物流工作者组成专家委员会,参与教学计划、培养目标的制定,甚至部分由企业家等组成的客座教师还参与课程教学,使校企之间在发展目标、人才需求方面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提高人才供求的针对性、实用性和科学性。第二,物流专业教育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实操技能,增加实训课的比例,让学生在真实的现场环境中反复训练。而在当前教育投入普遍不足的情况下,仅靠学校是难以解决的,特别是物流专业,由于起步时间晚,如由学校兴办实训基地,一方面给学校带来较大的资金压力;另一方面,由于还是在学校的环境中,由教师进行实习指导,学生仍旧没有到企业一线的感觉,没有进入企业实习的情境感,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实践技能的获得。因而通过“校企合作”,建设一批关系密切、技术先进、数量足够的实训基地,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的兴趣。
另外,在创造实训机会方面,除了与企业合作,建立实训基地之外,学校应该根据自身的条件,在校内建设必要的实训场室。笔者认为,物流专业学生校内实训可分为物流软件仿真实训和物流现场模拟实训。在物流业中,物流信息化管理是物流业的发展趋势,因此作为物流专业教育,应该顺应趋势,开设相关物流信息技术的课程,购置相关的物流操作模拟软件(包括物流的3D演示软件),设立专门的实训室配置一定数量的计算机。而建立物流现场模拟实训室,则要考虑学校的财力物力。学校除了与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之外,笔者建议可以充分利用校内的资源,建立简单的实训室。例如,每个学校总务部门都有一些校内低值易耗物质,并且存放在固定的库房中,因此可以将这些物质交给物流专业的学生进行管理,由专门的实训指导老师负责监督,这样既可以为学生创造实训机会,也可以提高学校物质的管理效率和质量。另外,学校图书馆的图书管理也是学生实训的好场所。通过利用学校自身的资源,可以减少学校建立物流现场模拟实训场室的成本,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
结语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在需要、企业发展的潜在动力、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有效路径。笔者认为通过换位思考,从企业角度看物流人才的培养,尝试通过校企合作,根据物流专业岗位能力要求,完成“教学训”一体的岗位能力实践训练,培养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注重对学生以企业的理念来灌输,力争使我们的学生一上岗就受到企业的欢迎!产生积极的效应!
参考文献:
[1]张广敬.物流专业课程改革的思考.江苏教育研究,2013(7)
9.从个人角度看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 篇九
【关键词】认识 主动性 阅读兴趣 指导水平
长期以来,大部分学生都害怕写作文,视作文为大敌,一听到写作文就喊烦,作文教学在语文学科中也是一块难啃的“骨头”。为此,笔者对从心理角度上对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学生作文中的存在问题及其原因
(一)存在问题
1.觉得作文没有多大意义,缺乏写作的主动性
长期以来,大部分学生都害怕写作文,视作文为大敌,一听到写作文就喊烦。许多学生认为写作文只是语文里的一项内容,如果写不好,最多影响语言一科的成绩而已,以这样的心态看待作文,作文就变得无足轻重了。当前学生学习作文写作的主体意识是比较复杂多样的,有的强、有的较弱;有的明晰、有的模糊;有的正确、有的错误。同时,学生学习的功利思想比较严重。认为有用的就学,没用的就不学;有兴趣的就多学,没有兴趣的就少学。而在传统的写作教学中,我国的写作教学与实际应用之间存在一些错位:学生在教室里学习的写作方法技巧、内容形式与当下社会需求之间格格不入,重“理”轻“术”; 由于写作教学重“考试”轻“能力”的传统,以教师为主体的“讲课”已经成为教学的主要方式,有些教师把作文教学看成是一种纯粹的付出,一种知识的“灌输”,不讲究教学方法,不注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教师“主讲”,学生“主听”,教学效果就可想而知了。教师不了解学生的真正需求,教授的内容不受学生的欢迎,学生学习写作的主动性也就很难被调动起来了。
2.少数学生也想写好作文,但感到无从下手
但也少数学生也想写好作文,但平时没有语言方面的积累;没有深入生活,未积累丰富的作文材料,著名的作家、教育家叶圣陶说:“生活就如泉源,文章就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缺乏行之有效作文写作训练;未注意培养自己良好的写作习惯等,总感到无从下手。
3.对作文不感兴趣,甚至有厌恶情绪
学生作文需要老师的指导、帮助、点拨、评改,学生把作文交给老师看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是,如果学生写作仅仅是为了给老师看,这未免令人担忧。现实生活中就有不少学生是这样,这是学生不明确写作目的的表现。导致这样的结果,与老师的作文教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不少老师对学生作文要求太多,总是过于强调写作知识的运用,这样无形中抑制了学生思想感情的自由发展,导致学生产生厌恶作文的情绪。
(二)基本原因
1.对语文学习乃至在校学习的意义没有正确而深刻的认识
长期以来,语文学科一直是备受关注的学科,因为它一直处在一个尴尬的境地:它是母语的载体,重过千钧,它又因为学习效果不明显而无法成为高考中的拿分法宝,倍受冷落,同时,语文教学一直在改革,而教学成效却都不显著。以往的教学改革都侧重在教师、教法的改革与变化,却都忽视了学习的主人——学生,笔者则认為教学的改革应该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最基本的根据,而学生的学习心理又是起学习状态的根本所在。
同时,认为语文是单纯意义上的识字课和朗读课,就不可能从课本和文字中学会善良,学会感动,学会思考。大部分学生在语文的学习中经常会伴随一种盲目的学习状态甚至是错误的学习目的,比如是只读不记,只看不听,只想不做,还有就是为父母学,为老师学,而把自己置身事外,还有有的同学学语文只是为了应付考试等,总之,将学习语文的工具性过分的突出,而忽略了语文学习的本身,即是为了培养中华民族的情感,为了学会如何做人,也更为了自己的终身成长。
2.学生方面的原因和老师方面的原因
学生方面的原因:言语贫乏,行文时往往词不达意;其次缺乏写作素材,面对作文题目感到头脑一片空白,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或者是没有新的作文材料,来来回回总离不开车上让座位,老师带病上课等等,这些老掉牙的话题,总是写了又写,自己看了都烦,况且还要写给别人看;再有就是缺乏谋篇布局的技巧,哪怕是要写的东西如放映般一件件呈现于脑海里,却不知从何说起,如何用言语来组织材料写成文章。这种种现象,能不叫学生头疼吗?
传统型的课堂模式比较单一,靠教师的讲来传授知识。大部分的教师都会这样教学:首先,我们要审题立意,题目让我们写什么;其次,怎样选取材料;再有,怎样组织材料等等。这样教学不但教师讲着枯燥无味,学生写起来也是绞尽脑汁,仍然觉得写不出什么来;既使写出来了,也会趋于形式,缺乏真情实感。正是这样造成了作文难,学生学着难,教师教着更难。
3.对作文的现实意义尤其是长远意义没有很好地认识
很多学生认为,写作文本来就没什么太大意义,主要是为了应付考试。将来自己工作不做作家、文员、秘书,不用学习写作的,作文和自己关系不大,对作文学习不感兴趣。没用生活阅历,一些现实生活中写作重要性的实例,不能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如果不掌握写作技能,会给自己的生活、学习、工作带来很多不便。学生们对作文写作的重要性没有充分认识。
二、解决办法
学生心理上存在的这些厌恶作文的现象,直接影响了作文教学的展开,怎样摈弃这些现象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从不同方面提高学生对写好作文的意义的认识,形成写作的主动性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教师的教学活动应该是以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为前提的,否则,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往往是“受累不讨好”。要使写作教学活动受到良好的效果,首先应该了解的是学生的心理状态,他们对于这一学科的态度、兴趣、期望等,只有准确的把握这些情况,才能使教学做到有的放矢。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学生学习心理的掌握与调控也很重要,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学是否成功——过程是否顺利、是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写作伴随着人的一生,无论是学习、工作,甚至日常生活都离不开写作。因此,学好写作是极其重要的。有了这种认识,才能形成写作的主动性。
(二)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提高老师作文指导的水平
1.通过课外阅读开拓学生的视野,获得丰富的知识,培养和提高学生读写能力。
2.培养学生自觉从课外阅读文本中吸收言语养分的意识。
3.提高课外阅读的效率和方法。
4.通过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指导,从而提高老师作文指导的水平。
写作教学的最终任务是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写作水平,使其成为一名合格的写手,面对新情况、新问题能够应付自如。然而要完成这一任务,单靠教师讲解基本的写作知识和写作理论,是根本做不到的。在教学中教师还必须不断变换教学方法,不断强化和提高学生学习写作的主体意识和主动性。而这一点,对于我们的写作教学来说,恰恰是非常缺乏的。对于教学来说,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性,既是教师教育起作用的前提,更是教育的终极追求——因为,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不教,让学生成为一个有独立意识、独立能力和创造能力的个体,成为一个在人生旅程中能自觉地完善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人。
(三)以丰富多彩的形式进行作文教学和作文训练,使学生感受到写好作文的乐趣
当今信息时代的教师既要提高自身的修养,加快知识更新的速度,更要讲究教学的艺术,要设计丰富的教学方式,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组织生动而有吸引力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要熟练掌握电脑网络等新的多媒体手段,使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充满活力。
改变写作教学重“理”轻“术”、重“考试”轻“能力”的传统模式,在教学中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诱发学生作文的内驱力;开展丰富多彩的作文教学活动,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和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表达写作能力。开展多样化的写作方式,给学生以广阔的创作空间。
让学生在作文流水线进程中享受快乐,少讲要求,多予鼓励。教师应多鼓励学生把自己乐道的感兴趣的东西写出来,让内心汹涌的情感畅快地流于笔端。同时降低作文难度,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整体水平布置作文难度,尽可能布置一些学生感兴趣或较熟悉的话题,让他们感到自己有能力完成作文,有话可说,有事可写,以此来排除学生畏惧作文的心理。
让写作知识在“流水轻歌”中融入学生的心田。写作知识,是一种抽象的东西,它渗透在文章内部,能体现作者的写作思路和全文的脉络。写作知识运用得好,文章就会大大增色。作文选材不必求多,只要具有代表性就好。正所谓:“窥一斑而知全豹”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选取美文进行传授写作知识,对学生来说,既是一种美的心灵享受,也是一种美的心灵熏陶。欣赏美文,学习美文,让更完美的写作知识如“流水轻歌”般融入学生的心田,使他们的心胸也“流水轻歌”起来,在这种“流水轻歌”般的心态下作文,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担忧学生写不出好的作文呢?
参考文献:
[1] 晓苏.新世纪全国语文教师优秀论文年汇[M].深圳:珠海出版社.2003.120
[2] 晓苏.新世纪全国语文教师优秀论文年汇[M].深圳:珠海出版社.2003.117
[3] 张. 激发兴趣 领会知识 转化能力——《上海教育》载文谈语文教学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因素[J]. 语文教学通讯, 1980,(11)
作者简介:
10.从个人角度看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 篇十
从历史语法角度看《国语》的语料价值
从三个方面论述<国语>在历史语法研究中的语料价值:可用作构拟上古汉语语法系统的基本材料;可供开展跟<左传>专书语言的`比较研究;可以从中提取具有独特认识价值的语言事实.
作 者:刘利 LIU Li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100875 刊 名: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PKU CSSCI英文刊名:JOURNAL OF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 ”"(6) 分类号:H141 关键词:国语 上古 语法 语料11.从旅游角度看我国商业街的发展 篇十一
商业街的分类及特征
近年来随着商业地产的快速发展,商业街也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时期。商业地产催发了商业街的诞生,同时商业街也强力地拉动了商业地产的发展,两者相辅相成,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纵观我国商业街的发展,地域范围已从大城市扩展到了中小城市;街道长度正在从一两公里延伸到三公里甚至更长;建筑风格不仅仿古到唐朝汉朝,连西方的巴黎和威尼斯也搬上了街头;商业业态方面不仅有大型的综合业态也有独具特色的单一业态,比如茶叶街、花卉街等。可以说商业街已经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的时代。
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商业街的发展趋势也悄然发生着变化。一般认为人均年收入水平在800美元到2000美元之间时,人们的消费表现方式是一种满足消费,即追求商品品质,有休闲娱乐的动机。人均年收入在2000美元至4000美元之间,这时人们的消费表现方式是一种情感消费,即物质的消费和精神的消费。物质消费可以很容易在超市、综合商店得到很好的满足,精神消费的实现就需要商业街的一些辅助功能来实现了。根据统计资料显示,2008年我国40多个大中城市的人均年收入超过了2000美元,尤其是上海、北京和广州的人均年收入已直逼5000美元大关。可见原来的纯商业业态与消费者的需求之间已经存在差距了,商业街的发展必然要摆脱这一思路,将人们的情感消费纳入到规划范围之内。
有国内商界专家指出,我国商业街的发展大体经历了3个阶段:一是单纯的商业场所,光顾者以购物为主;二是更多体现以人为本思想,配套功能相继出现;三是成为社会活动中心,成为消费者和普通百姓休闲、娱乐的好去处。目前我国的商业街,大都在朝着第三阶段的方向发展。新商业街的打造以及旧商业街的改造都在转换思路,力求从旅游的角度出发,重视文化、人文景观的打造,把商业、旅游和文化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实现商业街的休闲化、人文化、景观化,从而从精神上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一、我国商业街的分类及特征
从旅游的角度出发,我们整体上把商业街分为城市商街和景区内商业街。城市商业街根据功能、风格和依赖资源不同,又可以分为都市现代商街、文化旅游街、时尚休闲街和其他城市特色商街。根据所在位置的不同,可将景区内商业街分为古城古镇古村落内的商业街、出入口处的商业街以及其他类型的商业街,比如主题公园内的商业街等。
(一)城市商街分类及特征
1、都市现代商街
都市现代商街,一般位于城市中的核心商圈,服务本片区乃至全国,商业价值很高,是本地市民中高端购物以及外地游客体验城市的首选。功能上,往往是集购物、休闲、文化、娱乐、旅游、餐饮、商务、住宿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商业步行街。比如北京的王府井、西单,上海的南京路。这类商业街呈现出以下几个特征:
(1)活跃指数高。都市商业街是城市商业中最活跃的区域,并日益成为城市文化和性格的主要载体和城市形象名片;(2)有文化化、休闲化和景区化趋势。商业是核心,但文化、休闲、旅游越来越被关注,且从自发、被动到自觉、主动;业态也随之向文化化和休闲化提升;基于人本的景区化(游憩化、景观化、服务化)风潮也已来临;
(3)品质化升级的要求日益强烈,呈现出商业与商务结合的趋势。
2、文化旅游街
文化旅游街由于历史原因,一般位于城市市区之内,交通便利,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往往是城市文脉的集中体现;具有较好的观光本底,与其说是街区,不如说是以街区为表现形式的、文化氛围浓郁的、外地游客必到的特色景区。如杭州的清河坊,成都的锦里。其特征如下:
(1)以观光及旅游购物休闲游客市场为主,尤其是外地游客市场;
(2)和都市商街比,租金要低,但综合效益高,旅游氛围更足,老字号众多,业态多为旅游纪念品和特产品店铺、酒吧、客栈、特色演艺场;情景化与体验化趋势明显,绝活表演众多;往往具有吸引力强的特色活动和节庆;
(3)这类街区在建设中往往涉及文化保护、挖掘展现与开发的协调,应该注重物质和非物质两个层面。
3、时尚休闲街
时尚休闲街是现代时尚休闲的主流形式(酒吧、夜店等)形成的休闲聚集结构。北京的后海、上海的新天地就属于这一类商业街。其呈现的特征如下:
(1)以城市白领,尤其是夜间休闲市场为主,吸引消费者的主要是“洋气”十足的城市休闲方式;
(2)依托和聚集是成功的关键,如区位交通条件好的“洋人”氛围、传统街区、风景区等。
4、其他城市特色商街
除上述三种类型外,还有主题型、文化创意型、游乐型、产业或行业聚集型等其他特色商街。典型的是北京的马连道和798。
(1)这类商街是由特色产业、行业及其他聚集形成的商业街,也在日益沿着文化化、休闲化、景区化升级;(2)是对城市商业的有效补充,人气较旺但租金水平相对较低,适宜在地价较低的地方打造。
(二)景区型商业街的分类及特征
景区型商业街近几年发展的很快,也呈现出了多种类型。其中,古城古镇古村落的商业街按照功能划分,可以分为观光型、集散休闲型、复合型和都市(市郊)古镇型。景区出入口处的商业街主要是依托周围的景区和身为出入口的便利地理位置发展起来的,一方面可以满足游客购物、休闲和娱乐的需求,另一方面又可以使人车分流,缓解景区周围的交通压力。
(1)古城古镇古村内的商业街及与其结合的市井生活观光和体验是这一类景区的核心载体,如平遥的明清街、阳朔的西街和丽江的大研古镇;
(2)其他景区则多依托景区人流以及相关的市口,尤其是出入口结构,形成特色休闲旅游购物街,如九寨沟的边边街;(3)观光型商业街内的业态多为餐饮和购物;集散型的则多为酒吧、餐饮和休闲娱乐;都市型既有古镇性质,又具有一定的城市文化旅游街区的性质。用旅游手法打造商业街
二、用旅游手法打造商业街
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不仅文化旅游街和景区型商业街这些与旅游有着天然契合关系的商业街在按照旅游景区的标准建设和提升,都市现代商街、时尚休闲街和其他特色商业街在竞争加剧和消费者需求日益多元化的背景下,也都呈现出文化化、休闲化和景区化的发展趋势。旅游是商业活动的催化剂,是街区品质提升的重要手段,用文化化手法对街区进行品质提升,有利于改善街区的服务质量、提高街区的环境品味、提升街区的整体档次,最终实现街区的可持续发展;景区化是指将整个商业街看成是一个景区,按照专业旅游景区的管理模式,对街区进行景区化经营管理、实施营销,内置各种休闲节点、标志性景观、街道小品、标识引导系统、交通系统、游线安排等,通过旅游六大要素的安排,丰富街区的休闲业态,提升街区的休闲氛围,为市民及游客提供良好的休憩场所;用景区标准完善基础设施,能提升街区的经营环境、基础服务设施和服务水平,增加吸引力及满意度;休闲化是指将商业街由简单的购物功能打造为融观光、消费、娱乐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体,休闲项目的设置,将有效激发街区活力,使街区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具吸引力,带来更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近几年,我国用旅游景区的标准打造商业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如:天津古文化街旅游商贸区2007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这是全国首批66家5A级旅游景区中,唯一一家开放商业街形式的旅游景区;杭州清河坊历史文化特色街区2007被国家旅游局正式评定为“国家4A级景区”,成为全国首个获得4A级景区称号的商业街区。此外,还有部分商业街从景区化提升改造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成都锦里古街就是依托于武侯祠与旅游景区结合发展起来的商业街;夫子庙特色商业街依托于夫子庙秦淮风光带景区正在创建5A景区,是城市商业街朝着景区化方向发展的一个尝试。
绿维创景经过深入系统的研究和实战经验,提出了文化休闲名街打造的“三招四式”发展模式,即从“景区化、文化化、休闲化”三个角度,“景区打造与旅游总规编制、A级景区创建、城市文化名片打造、商业业态休闲化调整”四个方面进行“文化休闲名街打造”。任何商业街区都可依据自身需求特征,运用“三招四式”模式进行品质提升和改造。
绿维创景规划设计的盐镇水街项目,就是在借鉴相关经验基础上、采用这种模式、用景区化手法打造的一次全新尝试。我们以海盐文化为主题,独创了“散点透视民俗画卷法”,运用中国国画画卷手法,将海盐的生产、运输、经营、盐民生活、盐商等海盐文化的各个方面布局于街肆;我们还运用了景区化、情境化等手法,以创新激活文化,文化带动业态、业态促进地产,突出若干核心景观和游憩节点,完善游憩方式,从而形成的一个完整的,融景观、文化体验、休闲于一体的景区化商业街,以此综合打造盐镇水街的盐文化名片。
维创景建议城市商业街以转型升级为导向,适应新社会形势下的需求,跳出商业做商业。从长远利益出发,将街区当做一个景区来全方位的打造,围绕创建计划做出策划、规划、设计和咨询服务的方案。如:超大城市的传统商业街区、文化特色街区可以打造提升为5A景区,一般特色街区可以打造提升为4A景区;中小城市的传统、文化特色商业街区通过景区化提升改造为3A景区,一般特色街区可以以1A、2A级景区为目标进行景区化升级改造。无论提升到何种级别的景区,A级景区标准只是作为商业街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提升的准绳,在实际规划中还需要结合成熟的商业元素,从更高的角度来认识和把握。商业街发展新形势
三、商业街发展的新形式
如今的人们更强调健康、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购物不只是为了物质需要,更多的是满足心理需要以及获取信息:约会,聚友,看新鲜的事物,参与社会活动,享受生活的乐趣,以缓解越来越大的生活压力。商家紧抓消费者这一心理需求,标榜自己前卫的消费意识,以强调能够满足人们复杂的购物心态以及引导健康的生活方式。这种复合的消费概念的形成是能够带动商业空间的多元化发展的。因为商家已经意识到,单一的商业业态已然不能满足购物人群的消费心理,人们更渴望的是融购物餐饮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的商场。
于是,一种创新型的特色商街横空出世。这种特色商街是国际化都市中最时尚、最具潮流的新型商业形式的尝试,往往单个项目成街、街区乃至小城,如北京的蓝色港湾和三里屯village。他们在建筑形式上讲究创意,空间形式上实现多元化,引进众多国际品牌的旗舰店和环球店,目标是建立一个融合了时尚、美食、艺术、娱乐和旅游的国际之都,让顾客既可以在户外的商业街区随心漫步,也可以享受室内餐饮和娱乐的空间,从容消闲一整天。
虽然这种街区走在时尚的前沿,人气较旺盛,但并不代表它不存在着难以克服的弊病。由于是未来态的产品,且追求高品质,投入较大,招商困难,利用率较低,目前投资这一商业形态还具有一定的市场风险。如何吸引更多外部商圈的人流前来消费,支撑起这么大的商业体量,在当前形势下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
那么这种城市休闲商业的方式到底会走向何处?会不会持久?是不是因为存在这些不利因素开发商就应该避而远之呢?会不会因为庞大的体态,而走进资金的漩涡之中呢?
12.从个人角度看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 篇十二
从概念整合理论角度看英语幽默的翻译
运用概念整合理论对英语幽默翻译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具体分析,从而得出结论:概念整合理论对于英语幽默的`翻译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
作 者:余渭深 郭丽 YU Wei-shen GUO Li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外语学院,重庆,400044刊 名: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ONGQ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年,卷(期):21(12)分类号:H059关键词:概念整合 幽默翻译 整合
13.从营销的角度看服务 篇十三
上文的服务营销是指服务行业本身需要一套行之有效并区别于商品营销的自主营销策略,这一点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已经成为不容置疑的事实,但本文的观点并非宏观意义上的“服务营销”,而是将服务本身的狭义思想放在整个营销策略上,这一定义既适合于商品业营销,当然更适用于服务业营销。
服务作为一种营销形式
服务本身在服务业一直作为一种生产方式和过程存在,很少有人能将它作为一种营销方式联想起来,然而许多曾经经典的案例都证明了,服务本身可以作为一项有效的营销方式,带动企业发展甚至是脱颖而出。
美国西南航空发展起初只有3架飞机,为3个得克萨斯州的城市提供飞行服务,而后来发展到拥有近200架波音737飞机,服务范围扩大到36个州,而且还在持续发展。所以取得如此骄人成果,主要归功于西南航空公司独特的服务定位,友好、诚意服务、价格优惠是公司的宗旨,并在准时、行李托运、顾客满意方面创造了当时国内最好的记录;优秀的服务质量成为该公司发展的最大营销优势。
在许多服务行业,服务工作人员仅仅把自己的服务工作当作工作来做,而并没想到自己的服务内容会为企业带来怎么样的影响——当然负责的工作人员和无可无不可的工作人员带来的价值是不一样的——而这一影响尤其在直接与顾客接触的工作人员中表现明显。类似的情形经常在产品销售型的公司发生并产生相当大的困扰,公司的市场部和营销部总是为大量流失的顾客而相互推卸责任。市场部指责营销部在面对同时出现的大量顾客,显得过于散漫和敷衍塞责、几乎没有起码的服务精神;营销部则指责市场部本身的营销定位就有问题,广告和营销活动放出去,吸引来的完全不是产品的目标顾客。而公司董事只关心财务上的支出和收入比例,相应的付出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这对董事们脆弱的心脏是相当大的打击。
如何区分清楚服务本身在营销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是一项关键性工作。在许多情况下,服务营销人员提供给顾客租用一个实体对象的机会,比如一辆汽车或酒店的一个房间,或者在短时期内雇用有劳动能力和专业技术的人,可能是一个保姆或脑外科医生。尽管购买者只对最后的结果感兴趣,但在整个服务传递过程中,服务人员对待顾客的态度会对顾客的满意程度产生影响,并很可能成为顾客下次是否光顾同一家企业的关键性因素——而这一因素往往很难在企业营销部门的调研工作中体现出来,即使有所察觉,改变这一过程也显得非常复杂艰难。
同时,许多企业将商品和服务隔离开的做法同样显得幼稚,单纯认为商品的质量和性能出类拔萃就足以称霸市场已经是老黄历了,例如家电、数码产品的售前、售后服务已经成为购买者是否最终决定购买的关键因素之一。另一方面,企业非常重视产品的渠道建设,并将之视为产品能否顺利送达顾客面前的命脉,其实渠道建设本身就是服务内容的表现形式,在就近方便的区域获得企业产品本身是服务质量的体现。然而在非自建渠道中的产品是否能在服务上略胜一筹,企业往往鞭长莫及。
总而言之,从营销的角度看待服务,已经逐渐被认可,单纯的服务是没有绿叶的红花,单纯的营销是没有阳光的土壤,只有将二者联合起来才会发挥最大优势。即使在非服务行业这一点也行的通,购买商品的顾客总是喜欢售货员的微笑真诚一点;如果飞机误点,乘客焦虑烦躁的情绪会在机场工作人员及时有效的沟通和服务上得以化解。从营销角度看待服务,本身并不高深莫测,它只要求企业在尽心尽职的基础上略施小肥,往往会收获出其不意的丰硕成果。
服务为营销的过程 1.定位
在同质化日趋严重的今天,如何让产品变的鹤立鸡群是每个企业商家绞尽脑汁的首要大事,然而产品本身的同质化是由于其特定功能所决定,要想获得鹤立鸡群的效果,最方便快捷的方式莫过于利用服务提升品质。
2006年美国西南航空公司负责数据仓库的高级总监Patrck Bolin在一次接受采访中谈到,他认为数据库非常重要,因为他们一直致力于在某种程度上为公司提供技术,利用这些技术,员工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服务于客户,而只用较少的时间去做重复性的工作。并且在稍早几年他们已经明白了这个道理,也尽力为客户开展了更多的自动化自助服务,其中包括:提供通过Internet完成登机通行证的服务;提供通过电话完成登机手续的服务;以及提供其它可以通过技术来完成控制事件的服务。就拿使用电话举例,他们能够使员工集中更多精力去帮助那些需要个性化服务的客户,比如检查旅客行李,就是个性化服务的一种。其它航空公司会更多的从能否裁员的角度看待这个问题,但是他们的角度则是通过为公司员工提供从事不同工作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精力用在满足顾客需要的服务上。
如何更好的服务顾客是每个企业必须注重的问题,美国西南航空公司通过技术化条件为顾客赢取更多提供个性化服务的机会,简单将航空看作一次飞行过程显然是不够的,如何在大的同质化竞争中争取小的特殊化优势,正是服务营销努力要做到的。正如George S.Day 在他的《Market Driven Strategy》一书中曾有的描述一样:一个企业用以赢得竞争优势的方法的多样性可以迅速击败任何通用性的原则和表面化的方法……最重要的是,一个企业必须把它自己和它的竞争者分隔开来。要取得成功,它就必须界定和推动自己成为某些特性的最佳提供者,而这些特性对于目标市场的顾客非常重要。
以上观点简单看来,就是服务为营销的首要步骤是差异化定位,世界最大的手机生产商诺基亚(NOKIA)在迎接苹果公司iPhone的挑战时,积极提供人们期待已久的网上音乐服务,正是努力缩减与苹果公司在音乐上“差异化服务”的距离。这项服务类似于苹果公司的iTunes,诺基亚的新网站将允许消费者在自己的电脑上下载歌曲,并将它们转换到手机和其他掌上音乐播放器中。尽管诺基亚目前能够提供的歌曲只有100多万首,比起苹果公司的500万首还有很大差距,但这位手机巨人在积极应对差异化服务提供者竞争时显出的气魄和努力,足以让人认识到提供差异化服务本身的营销价值。
差异化本身源于细分市场,它是由一组拥有共同特征、需求、购买行为或消费形态的购买者组成的,差异化营销定位的目的是确定能够为某一细分市场顾客提供这一细分形态内的满足。所谓“不捐细流以成大海”,通过细分市场一步步争取更多顾客人群往往是企业间竞争的优先策略。这样看来,同样是高端五星级酒店,在细分策略和服务提供上的差异,为各自在细分市场取得相应成绩也就不值得奇怪了。以功能齐备的多功能会议厅为卖点、与以特色餐厅闻名的两家酒店在提供顾客服务上是有很大区别的,而各自在细分市场上的营销形式显然会迥然不同,但二者的宗旨仍然是服务,只是定位有差异罢了。
2.组合
仅仅依靠某一个单独的细分策略生存下来的企业虽然很不容易,但它们想要发展壮大就必须面对“组合”问题,将更多的细分服务组合起来,同时保证细分特色,赢得更多顾客认可,这也是服务营销下一步必须完成的。企业必须确定的一点,是组合的相关性,试图让商务酒店接待旅行团是不切实际的要求,但这并不影响它为独自出行的旅游人士提供周到细致的住宿餐饮服务。
最著名的组合策略莫过于中国移动的资费套餐方案了,它针对不同的人群建立起不同组合品牌,如针对商务人士的“全球通”、针对普通百姓的“神州行”以及针对广大学生的“动感地带”等,尽管移动在各省(区、直辖市)的具体组合方案有不同,但其确定的标准是一致的,如“全球通”资费昂贵但能够确保全球自由通话,并享有更多商务方面的便捷服务,而“动感地带”的短信包干则是它争取学生群体的重要手段。
产品的细分组合不仅需要考虑产品本身,作为产品的顾客,往往也会成为区分组合形式的泾渭线,Christopher H.Lovelock在其《服务营销》一书中提到将顾客作为产品的一部分,顾客本身的身份、年龄段及其它相关特征都会对其产品产生一定影响,甚至看作产品的一部分,这一点在“高度接触、分享服务”的企业类别中表现尤其明显。例如酒店、影院、航空公司和零售商店等。或许很多人都会有类似的经历,一个人去看电影落座之后,发现即将放映的是一部爱情片,而周围都是一对对情侣在窃窃私语,往往个人会感觉不自在甚至尴尬,尽管这样的情绪不会阻止个人把电影看完,但此后想要一个人再看电影时,就会有所顾虑了。
所以组合的策略不仅只是将产品的细分特性考虑在内,同时需要将顾客本身作为产品组合策略的一部分纳入体系,即使顾客是通过产品所针对的顾客群体在进行评判,也不会得出与产品特性相悖的结果。由此看来,同一家高星级酒店在争取招徕更多商务人士的同时,花费相当努力希望在旅游高峰时期将空闲房间包给旅行团的做法往往会给酒店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损失。
3.成本管理
企业在出售产品或提供服务时往往只注意到自身产品销售过程中所耗费的时间、人力和产品的有形成本,却忽略了顾客在购买产品过程所耗费的时间、体力、心理成本及感官成本;在制定定价策略时则不仅要考虑产品本身的成本,还需要了解竞争者对相同产品或服务的索价。因此成本管理必须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产品本身,二是顾客,三是竞争者。
无论服务业或是制造业的产品,固定的人工成本和材料耗费在一定规模上是无法轻易改变的,有赖技术更新的成本缩减在整个行业的平均水平上看,同样无法轻易获取优势。
缩减顾客在获取产品时所耗费的成本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例如在顾客获取产品的时间和体力上,许多企业采取广泛建设产品销售渠道的方式缩减顾客可能所耗费的时间和体力,同时提供充分的售前售后服务保证顾客的满意度;而在顾客心理和感官上,保证广告和产品的切合程度显得尤其有必要,过分夸大的宣传未必能够取得应有的效果,心理上的落差会在顾客对待产品本身的信任程度上大打折扣。
对竞争者的评估同样是服务营销过程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这不仅包括同行业内相同产品的产品,同时也必须考虑产品的其他可替代品所带来的竞争局面。正如早期录象机、VCD、DVD等影象放映产品刚刚出现在市场上时,曾给影院业带来相当大的恐慌,它们认为这些盒子式的小东西可能将广大有兴趣观摩影片的顾客封锁在自家舒适的沙发椅上和电视机前。正是这一恐慌带来影院业的新一轮洗牌,许多有实力的影院公司加大力度放在影院的设备更新和更细致的有效服务上,通过服务品质的提升,给观影顾客带来家庭中无法享受到的影象和声响效果,并且在路过大商场外的影院时,让那些路过电影海报的顾客无法抗拒其独特的魅力。
服务为营销的微观策略
服务行业更需要从营销角度定位服务,如同商品制造业需要保证产品质量一样。航空业率先在同质化趋势明显的状况下开辟出联合的道路,让本身能够提供的交通里程尽可能满足顾客需求;同时在服务策略上大做文章,如便捷的机票出售、贴心的行李托运及管理、提供富有异域特色的点心和饮料等,服务上的标新立异足以为其营销策略提供坚强后盾。
国内单体酒店从一定层面上看,几乎面临着和航空业一样的发展瓶颈,地方客源饱和,企图发展其他地方客源力不从心,如同无法提供特定路线的航空公司一样。如果和其他地方单体酒店联合的话,或许能避免此类尴尬,同时扩大服务范围。
【从个人角度看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推荐阅读:
从心理学角度看安全管理论文06-15
从教师和学生角度看小学数学教学论文01-16
从营销的角度看服务10-05
从社会管理创新角度看社区警务11-05
从修辞的角度赏析语言07-12
换个角度看冬天的作文07-09
从文化的角度谈茶文化存在的意义08-19
换一个角度看投资07-20
换个角度看人生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