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7年美国宪法教案(精选5篇)
1.1787年美国宪法教案 篇一
http://百万试卷免费下载
《美国1787年宪法》说课稿
说课人:梁超
[课题说明]
本课课题来源于人民版 “历史必修一”专题七的第二节,适用于高中一年级。
一、教材分析
美国1787宪法是近代世界第一部成文宪法,将启蒙思想与美国实际相结合,它不仅为美国200年来由小变大、由弱变强奠定了制度上的基础,也深刻影响了世界文明的进程。
二、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高一学生的实际状况分析,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宪法出台的背景,知道:1787宪法的主要内容、特点及作用。
能够结合1787宪法出台的背景和主要内容, 了解美国联邦制的结构特点。对比美国的总统制和英国君主立宪制在权利结构、有无君主、总统与首相的产生方法等方面的不同,从而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和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3)过程与方法
1.通过历史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概括美国1787年宪法的特点。
2.采用合作探究法,探讨1787年宪法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3.运用比较法、分析法、问题探究法去研究美国总统制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787年宪法所蕴涵的大量民主因素都是与美国人民、民主派人士的斗争分不开的。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和为进步事业而努力奋斗的信念。
三、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
1.对美国1787年宪法中“分权与制衡”的理解与掌握
2.对美国1787年宪法的评价
难点:
1.对美国1787年宪法中“分权与制衡”的理解与掌握
2.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和美国的民主共和制的比较
四、学情分析
本课涉及1787年宪法的内容、原则、作用,还涉及总统制、邦联制、联邦制、共和制等政治概念,由于学生缺乏系统的世界近现代史的知识体系和相关的政治学科知识,给本课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但是,由于美国在当今世界的特殊的政治、经济地位,学生对美国的历史及现状都是挺感兴趣的,经过一段时间对高中历史的学习,对事物的理解、分析、概括以及比较能力等都有所提高,这为本节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五、教法与学法
http://百万试卷免费下载
http://百万试卷免费下载
教学方法:互动教学法:教师课前准备制作本课多媒体课件,增强教学内容的直观性、生动性。搜集相关课件制作资料(美国“白宫”、“国会”、“联邦法院”的外观图片等),力争再现历史,为学生创设历史学习情境。
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自学一部分教材上编写得较详细的内容,对于重难点我采用了小组探究法和角色扮演法,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主动参与、大胆质疑、创新等思维,使学生的智能和认识水平都得到发展。
学法指导:引导学生采用阅读法、归纳法、讨论法、比较法等多种学习方法
六、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国家,综合国力强大。但对于真正的美国主流精英人士来说,他们的国家最值得为之骄傲的不是其庞大的物质财富、领先世界的科技和教育以及无与伦比的军事力量,而是创造这一切的机制。这种机制用通俗的话来讲就是它的治国之道。而这种机制的建立则源于本课所讲的内容美国1787年宪法。
2、学生活动与过程:
为年轻的美国看病:结合本节课的第一框题《年轻美国的窘境》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自学课文,从而得出美国1787年宪法诞生的背景,(呈现政治、经济、债务与安全四问题)。
开药房:学生合作探究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并思考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得出病因是:美国的邦联体制,使美国中央政府的权力大大削弱。
药方是:制定1787年宪法,改变国家政治体制,加强中央政府权力。
3、师生共同学习:美国开国者们的方案
引用史料,结合三权分立示意图来理解制约与平衡的意思。
引导学生列表来比较美国总统制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4、阅读“从邦联到联邦”的内容,概括联邦制的实际效果,引导学生客观的评价1787年宪法
5、学生自学两党制的雏形的内容,了解美国两党制发展的历程。
七、教学反思
http://百万试卷免费下载
2.1787年美国宪法教案 篇二
自21世纪初以来, 世界各国相关机构均从理论和实践上试图确立规范的核心素养框架, 以迎接信息时代的挑战。“当前, 世界共同追求的核心素养即协作、交往、批判性思维与创造性, 即“4C’”[1]。有关研究者结合目前信息化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的特征, 同时立足于我国传统特色文化“立德树人”为代表的儒家文化, 提出我国学生应具备的“核心素养”:“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起来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人格品质与关键能力。”[2]无论以哪种方式界定, “核心素养”都是工业时代到信息时代带来的巨大转变, 培养符合时代发展的人才, 要求教育目标从基本技能3R—读写算向核心素养4C转变。
核心素养的实施要求跨学科、跨教育阶段, 但并不否定学科素养, 学科素养与核心素养的关系应为融合与发展。历史学科不像自然科学那样受太多科学与理性的束缚, 但有其更为独特的学科特点。薛佳龙先生将其归纳为史政性、史趣性、史忆性、史证性、史变性、史鉴性六大特质[3]。鉴于此, 对于历史教学的目标要求也与其他学科不尽相同。对此, 赵亚夫认为历史课程中的知识与能力应该别与其他学科分为:陈述性知识;规范性知识;方法性知识;价值性知识[4]以及判断能力, 理解能力, 反思能力[5]。历史学科的知识与能力相互交融, 共同实现于教学方法和过程之中, 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历史人文情感上的升华。
在问题情境中借助问题解决的实践培育起来, 可以公式“知识+实践=素养”要求具备一定的知识并表示[6]。打破原有教学中的碎片化教学及灌输式教学, 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老师作为学生建构知识的引导者, 把教材当做问题情境的资料, 与之对话, 与老师一同以专家的身份结合个人知识帮助学生进行知识构建, 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基础上, 学会表达知识, 运用知识, 感悟知识, 在探索过程中实现真实性学习和愉快式学习。
本文尝试利用问题教学法和主题教学法, 实现问题情境搭建的同时把握课标基础知识, 结合课程环节实现核心素养的形成。关于问题教学法, 自古希腊苏格拉底的产婆式设问起, 一直没有标准的定义, 近代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五步教学法”:困难———问题———假设———验证———结论”将问题教学法格式化, 模式化[7]。其运用于教学之中, 笔者认为就是教师或学生根据一定的情境提出问题, 再由老师或学生解决问题, 从而获取课程知识的教学方法。对于问题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有以下几点认识:
1.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主题, 搭建课程框架, 避免被问题的发散性思维所误导而脱离教学大纲, 并结合主题教学法共同实施。
2.构建历史问题情境, 利用多种工具和资料搭建, 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索, 在问题中学习知识, 表达知识, 运用知识。老师作为知识构建的“促进者”[2]。
3.完善提问语言与方式, 问题与活动相结合, 但不流于“活动主义”。
二、课程设计
本文以人民版中学历史教材《美国1787年宪法》一课为例, 介绍以问题教学法为主的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问题导入。
问题一:面对如此复杂的政体世界, 美国如何选择?
过程:播放视频, 18世纪末各国的政治体制及发展情况介绍。构建情境, 以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设置子问题:
为何不仿照英国君主立宪, 成为下一个“日不落”帝国呢?
过程:构建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思考, 讨论得出:国家的国情 (国体) 影响政体。连接有关多媒体, 介绍当时美国国情。
第二环节:为“自由”而来。
问题一:美国式资产阶级民主起源何处?
过程:用史料构建五月花号事件以及《五月花条约》。情境介绍:五月花号是一群逃避宗教迫害的人不远千里在新大陆开拓新生活。同时设问:“这群人最渴望的是什么?”老师启发学生在问题中思考, 引导学生了解北美大陆人民的最初理想———自由民主。
第三环节:为“自由”而战。
问题一:最初的理想———当时当地人民的自由和民主是否得以实现?
过程:史料构建问题情境, 介绍印花税———“自由”受限。并设置子问题:
(1) 北美殖民地人民在这种情况下会怎么做呢?
过程:学生结合之前的学习内容, 老师列出历史事件时间轴, 得出“独立战争, 以及《独立宣言》———自由民主的呼唤”的答案。
(2) 如何实现这份来之不易的北美殖民地人民的自由和民主呢?
过程:展示史料《邦联条例》———自由民主的实现方式。
第四环节:为“自由”而困。
问题一:什么是邦联?
过程:以时间为主线, 播放《大国崛起》相关视频, 让学生在视频中找到答案———松散联盟。
问题二:邦联制的美国为什么是一场灾难 (视频原话) ?
过程:结合视频和课文, 学生两两合作共同完成, 根据课文知识得出结论, 邦联政府无权导致及贸易问题, 债务问题, 安全问题。再提子问题:
(1) 问题出现的原因?
思考:邦联政府无权。
(2) 如何解决?
结论:强化中央政府权力 (课本语言) , 板书总结为当时
要求一:强化中央政府权力。
(3) 如何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
过程:提供案例, “华盛顿被建议为君主的史料”, 构建历史情境。
(4) 华盛顿为什么拒绝专制, 坚持“民主”?
过程:留给学生时间思考, 课堂讨论, 教师引导, 回归教学主题———北美殖民地人民自由民主的理想。板书总结为美国当时的第二要求坚持“民主”。
第五环节:为“自由”而议。
问题一:制宪会议在争论什么?
过程:展示美国制宪会议的激烈争论的相关史料, 创建问题情境。学生分析史料, 自我总结知识。板书总结美国当时的第三个要求———解决制宪会议中的三大争端;中央与地方;大州与小州;南方与北方。
第六环节:为“自由”而定。
问题一:1787年宪法如何实现美国当时环境下的要求以及解决制宪会议过程中的争端?
过程:以小组为单位, 根据板书问题框架, 结合课本和学习资料, 小组合作分工解决问题。然后, 小组代表分别表述美国1787年宪法如何实现以上要求, 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同时提出子问题:
(1) 如何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
过程:制定联邦制原则, 同时分析中央与地方争端的原因, 引导学生思考解决争端的方法———
妥协, 展现美国式民主政治的智慧。
(2) 如何坚持“民主”?
过程:实行三权分立, 权力分散维持平衡。
(3) 中央三者权力如何防止专权?
过程:权力之间实现制约, 达到平衡。
(4) 什么样的形状是最能实现平衡的?———三角形。
(5) 怎样体现美国中央权力的三角形形态?”
过程:学生完成三权制约平衡三角图, 老师归纳总结, 并板书实施民主的原则———权利的制约与平衡原则。
第七环节:为“自由”而变。
问题一:如何正确评价美国1787年宪法?
过程:展示板书, 小组讨论美国宪法的进步性和落后性, 并说明理由, 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然后展示马丁·路德金的史料, 最后总结美国宪法的落后性———种族歧视。
问题二:美国1787年宪法如何发展?
问题设置:展示1787年宪法关于可制定修正案和《权利法案》, 1865年废除奴隶制的史料。引导学生思考。总结:美国1787年宪法产生的背景为当时的特殊国情, 之后美国宪法随时代的变化而面临其它问题。
三、结语
本课教学设计以问题和主题教学法为主, 以时间为主要线索, 美国式自由民主道路发展为主题, 促使学生认清其资产阶级民主的本质。鉴于学生受传统教学方式影响较深, 主要互动方式在于教师提问, 学生没有主动提问, 问题教学法的运用深度不够。同时, 对于核心素养理解的层面局限于搭建历史问题框架, 而引导学生表达和运用知识不够深入。今后, 在教学和研究中应不断探索核心素养在历史教学中的实现方式。
摘要:本文试图借《美国1787年宪法》为课程改革实验对象, 以问题教学法和主题教学法为主要教学方法进行课程设计, 希望对中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完善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核心素养,问题教学法,主题教学法,《美国1787年宪法》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发展, 挑战与课题[J].全球教育展望, 2016 (1) :3-24.
[2]张华.论核心素养的内涵[J].全球教育展望, 2016 (4) :10-23.
[3]薛伟强.中学历史学科特质述论[J].历史教学, 2016 (1) :19-25.
[4]赵亚夫.历史教学目标刍议一:怎样理解知识目标[J].历史教学 (中学版) , 2007 (5) :14-18.
[5]赵亚夫.历史教学目标刍议二:怎样理解能力目标[J].历史教学 (中学版) , 2007 (6) :17-22.
[6]李子建, 宋萑.建构主义:理论的反思[J].全球教育展望, 2007 (4) :44-51.
3.1787年美国宪法教案 篇三
美国女传记作家凯瑟琳·德林克·鲍恩的《民主的奇迹:美国宪法制定的127天》是美国中学生历史课的经典读物,现在,这本书从美国来到中国。
2013年7月21日下午,在北京美术馆东街的三联韬奋图书中心地下二层,一场由上海新经典图书公司组织的沙龙正讨论得热火朝天。北京万圣书园的经营者刘苏里担任沙龙的主持人,参加沙龙的嘉宾是与沙龙主题关联度非常高的两位教授——清华大学政治学副教授刘瑜和北京大学法学教授张千帆。
之所以说美国宪法是“吵”出来的宪法,是因为在鲍恩的描写中,1787年的美国,内忧外患,危机重重,地方强而中央弱,大小州、南北州、工农州之间纷争不绝……要在此局面中制出一部通行于这片广袤土地的宪法,简直是匪夷所思的任务。齐聚费城的55位会议代表,平均年龄不到43岁,来自12个州,代表不同利益群体。在讨论期间,有人威胁,有人离场,坚定的人都曾绝望,火药味充满会议现场。
沙龙讨论刚开始,现场嘉宾在观点交锋时也显露出些许“火药味”。主持人刘苏里的声音很沉稳,同样作为研究者的他负责“控场”,也负责抛出问题,引导两位嘉宾正面“交锋”。在不同的观点中激荡思想,恐怕是在场的读者更乐于见到的场景。
刘苏里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有关书的译名。在图书出版之前,编辑曾经给他看过书稿,他曾建议编辑把“奇迹”改为“重生”或“新生”。刘瑜则认为两种叫法都可以,因为从一个比较长的历史时段看,美国这段历史可谓前无古人,她觉得书名叫奇迹也无妨。
“我不同意两种译法的任何一种。”针对刘苏里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张千帆教授在回应时抛出了相左的看法。
“我尤其反对苏里说的新生。”张千帆接着说,“如果尊重书的原名,应该是费城奇迹。”
张千帆说:“美国立宪,事后来看,它在制度建设方面确实是一个奇迹,体现在很多方面。它的这种模式是世界上从来没有过的,以前只有理论上的设想。”
华盛顿为什么没做美国的皇帝
张千帆认为美国宪法制定成功取决于一系列的社会条件,“它的这种权利格局是比较均衡的,没有一个人站起来说我就是老大我说了算,意见跟我不一致的闭嘴”。
在讨论中三人共同提到了华盛顿为什么没做美国皇帝的问题。张千帆认为“至少华盛顿是一个伟人,有人要把他推到皇帝的位置上,他自己不愿意。”
接着华盛顿的话题,刘苏里说:“最近商务印书馆要再版《华盛顿选集》,我看到确实几处提到这件事,我认为这个故事确实是真故事。从当时美国独立战争的状态,以及它的胜利,我们差不多可以说,如果华盛顿愿意做皇帝,他是可以做的,但他为什么没有做?”
刘瑜比较同意张千帆的看法,她说:“虽然在当时来说,可能华盛顿手下的人想拥戴他做皇帝或者君主国王,但是当时的政治文化几乎不太可能让他做到这一点。当然,华盛顿本人也没有这方面的野心,历史上存在很多偶然,如果不是华盛顿,是别人,有可能美国要走更多的弯路。如果按照我们的思维方式来说就是一个奇迹,怎么可能赢得了战争,接下来回家种田呢?而且华盛顿喜欢种田,他确实是农夫,这是他个人的精神气质。包括这本书中讲到的,在这会议的127天,因为他是这个会议的主席,根据程序规则,主席不能发言或者表态的,所以他从头到尾这127天几乎一言不发地坐在会议里,这也是非常奇怪的事情。”
刘瑜还讲到了书中的一个细节,就是总统是否应该领工资。她说:“书中有一段讲到,当时曾经争论要不要给总统工资。因为对他们觉得如果是冲着工资来当总统,有可能会被腐化,一个人有一定的财产,再去从政,才可能不受利益的诱惑。所以当讨论要不要给总统工资时,华盛顿坐在那里极其尴尬,大家都知道他将要成为第一任总统。我们也可以看出,华盛顿的个人精神气质对于美国的走向可以说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4.1787年美国宪法教案 篇四
一、选择题
1.现任美国总统、黑人奥巴马在竞选总统时一再强调:“没有黑美国,也没有白美国,更没有红美国和蓝美国之分,只有美利坚合众国。”这句话()A.说明了美国种族歧视制度已彻底消失 B.说明了美国1787年宪法的局限性已不存在 C.体现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民主性 D.说明了总统竞选是两党之争
2.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起草人汉密尔顿曾引用孟德斯鸠的话:“假如人类没有创造出一种政体,它既具有共和政体的内在优点,又具有君主政体的对外力量,那么很可能,人类早已被迫永远生活在一人统治的政体之下了。”汉密尔顿意在说明1787年宪法应具有()①中央集权原则
②分权制衡原则 ③民主原则 ④专制主义原则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3.1787年宪法实施后,美国各州()A.仍然是主权州 B.中央权力加强
C.保持一定程度的自治地位 D.地方权力加强
4.美国1787年宪法具有巨大的反封建意义,主要是因为()A.否定了封建君主制度 B.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 C.否定了黑人奴隶制度 D.否定了殖民压迫制度
5.奥巴马历史性地当选为美国首位黑人总统,并于2009年1月20日就任第56届总统。为此,许多非洲裔选民流下了激动的热泪。奥巴马说:“这是除美国之外的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实现的梦想。”他的当选表明()①自1787年华盛顿当选为第一任总统以来,美国的选举制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②美国的民权运动取得重大胜利
③随着时代的进步,美国的种族歧视观念正逐步淡化 ④共和党候选人奥巴马的竞选主张赢得了大多数选民的支持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②③④ 6.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最高法院9名大法官,均由总统提名,并经参议院批准任命,如无失职行为,将终身任职„„这一规定()A.有利于保障法官的人身安全 B.体现了三权分立的思想 C.目的是防止高级司法人员流失 D.目的是鼓励法官忠于职守
7.在美国1787年宪法签署仪式完成后,富兰克林说:“现在,我很高兴地知道,那是日出,而不是日落。”他认为1787年宪法的签署是“日出”,对美国的前途充满信心的原因不可能是()A.这是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 B.宪法赋予联邦政府强有力的权力,有利于国家的稳固和统一 C.宪法规定实行三权分立,防止专制独裁,保障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D.宪法给予人们普遍的选举权,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法律上人人平等
8.麦迪逊说:“在设计一个由人来统治人的政府时,最大的困难在于——你必须首先使政府有能力控制被统治者;其次要强制政府控制自己。”据此,美国在制定1787年宪法时体现了以下原则()①联邦制原则 ②分权制衡原则 ③消灭奴隶制度 ④人权至上原则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9.与英国首相相比,美国总统()①没有直接立法权 ②不对国会负责 ③由选民间接选出 ④是国家元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0.下列属于1787年美国宪法组成部分有①宪法目的 ②宪法的宗旨③宪法的意义④宪法的正文部分()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1.以下哪一项美国1787年宪法不能体现()
A.分权与制衡 B.君主专制 C.民主与自由 D.三权分立 12.与大法官的任命相关的的有①总统任命 ②参议院同意 ③众议院1/2多数通过 ④联邦法院选举()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13.美国联邦政府组成有①国会 ②总统 ③联邦法院 ④人大()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14.对国会和总统之间的关系表述不正确的是()
A.总统和外国缔结的条约必须得到众议院的批准,然后方可生效 B.总统及其内阁不向国会负责 C.总统可对国会通过的法律实行否决权
D.总统有权提名并经国会同意后任命政府高级官员,直接领导政府 15.1787年,来自北美的代表召开制宪会议的地方是()A.波士顿 B.芝加哥 C.纽约 D.费城 16.美国1787年宪法的作用不包括()A.在美国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制度 B.保障了资产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 C.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D.结束了美国的封建制度 17.美国独立战争的性质是()
A.民族战争 B.资产阶级革命 C.无产阶级革命 D.即使民族战争又是资产阶级革命 18.下列关于美国国会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
B.在职的美国联邦政府官员不得成为国会议员,参议院仪长由副总理担任 C.总统和国会都有宣战权
D.参议院由各州议会选出,众仪员由选民直接选出 19.下列关于美国参议院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参议员有各州议会选出 B.议长有副总统担任 C.参议员任期为6年
D.每三年改选其中的三分之一
二、材料阅读题
20.材料一:每一个国家有三种权力:
(一)立法权力;
(二)有关国际法事项的行政权力;
(三)有关民政法规事项的行政权力。„„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复存在了。
材料二:第一条 第一项 本宪法所授立法权,均属于由参议院与众议院组成之合众国国会。第二条 第一项 行政权属于美利坚合众国大总统,大总统之任期为四年。
第三条 第一项 合众国之立法权,属于最高法院及国会随时制定与设立之低级法院。„„
(1)材料一体现了什么样的政治观点?该观点最早是有哪一位法国启蒙思想家提出来的?
(2)材料二是出自哪一部著名的法律文献?在什么时候颁布的?(3)材料二和材料一有什么关系?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在1787年的费城制宪会议上,富兰克林一直在琢磨刻在华盛顿座椅上的太阳是日出还是日落。当他含着激动的眼泪在宪法文本上签字后,他说:“现在,我很高兴地知道,那是日出,而不是日落。”
材料2 总统乔治•布什国庆日演说:“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因为只有驯服了他们,把他们关起来,才不会害人。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
(1)依据材料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的政治体制,从走向现代文明的角度谈谈你对“日出”一词的理解。
(2)依据材料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是怎样实现把总统“关在笼子里的梦想”的?
二 美国1787年宪法
一、选择题
1.C 2.C 3.C 4.A 5.C 6.B 7.D 8.A 9.D 10.D 11.B 12.A 13.B 14.C 15.D 16.D 17.D 18.C 19.D
二、材料解析题
20.(1)三权分立;孟德斯鸠。(2)美国1787年宪法;1787年。
(3)美国1787年宪法是三权分立政治制度的最早的实践和典范。
21.(1)总统制共和制。对“日出”的理解——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宪法赋予联邦政府强有力的权力,有利于国家的稳固;联邦政府实行三权分立原则,权力之间相互制衡,防止专制独裁,保障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巩固独立战争成果,促进美国资本主义发展。
5.2015年宪法主题班会教案 篇五
一、指导思想:
全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按照“六五”普法规划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开展好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提高全体师生的宪法意识和法治观念,为促进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的提高,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法治氛围。
二、活动主题:
2015年“12.4”国家宪法日宣传活动的主题为:宪法是国家根本法.三、活动内容:
1、利用校园网(班级网站)、班级板报、宣传栏等媒体进行法制宣传,营造良好的氛围。
2、各班组织学生开展法制教育的主题班会。
3、请相关人员对学生进行法制讲座。
4、利用教职工政治学习的时间,组织全体教职工深入学习《宪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提高依法治校和实施素质教育 的 水平。
5、利用升旗时间,开展“12.4”国家宪法日升旗仪式活动。6、12月4日组织宪法晨读活动,利用晨读时间,选择宪法序言及正文中的适当章节、条款,组织学生集体朗读。
7、围绕国家宪法日主题,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等形式,营造宪法教育氛围。
8、全校范围开展征文比赛活动。
在“12·4”国家宪法日活动结束后,学校将2015年“12·4”国家宪法日活动情况及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因此,请各班对照本实施方案,认真组织落实有关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篇二】
教学目的:
1、使广大学生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内容。
2、使每一位同学远离本法中所列的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3、理论联系实际,防微杜渐,自省自律,弘扬正气,作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教学重点: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的法制教育让我们一起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对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对青少年一代寄予了无限的希望,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怀。国家出台诸多的法律法规以法律的形式保障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颁布和实施具有重大和深远的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一共八章。今天我们重点学习本法中的第三章;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
二、主要内容:
(一)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前兆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又有俗话说:风是雨的头。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并非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积累、渐变过程。此间必然会出现诸多前兆与信号。小错不断,大错必犯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一些青少年违法犯罪就是由于他们长期养成了不良行为,放任自己而又没有及时有利的得到矫正而发展形成的。根据常见的违法犯罪征候、迹象,根据外部表象的差异其前兆分成8类6种
1、言语:经常骂街、谈男论女、隐语黑话、好说谎话、脏话不断。
2、举止:衣帽不整、精神不振、吊儿郎当、蛮横无理、顶撞师长、爱打群架、强行索物、哥们义气、逞强跋扈、轻佻放纵、坐卧不安、行踪诡秘、大把花钱,喜怒无常。
3、结交“哥们、姐们”、口哨唤人、纸条传情、纹身标志。
4、起居:生活懒散、饭量骤减、出没无常、结群闲逛。
5、打扮:注重打扮,过度化妆、讲究发型、统一装束。
6、嗜好:抽烟喝酒、参与赌博、混迹舞场、偷阅书刊、迷恋网吧。
7、携物回家、护身器具、异性物件、书包异物。
8、学业:旷课逃学、成绩突降、考试作弊、课堂捣乱、课上睡觉。
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列出了九种不良行为:
(1)旷课、夜不归宿;(2)带管制道具;
(3)打架斗殴、辱骂他人;(4)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
(5)偷窃、故意毁坏财物;(6)参与赌博或变相赌博;
(7)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
(8)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9)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对具有以上所列不良行为的青少年如果不及时教育、其不良行为得不到有力的尽快的矫正,那不良行为的进一步发展就会导致违法犯罪,前兆就变成违法犯罪事实。
例一:湖北某缔结连发胜8起家庭被盗、商店被撬案件,现场不留痕迹,作案手法高超。经侦破,这伙神出鬼没的作案团伙是由21名13岁左右的初中学生组成。这些人有的从8、9岁就染有不良习气,但又得不到及时的教育和矫正,最终走向犯罪。例
二、北京曾处理过一个8人抢劫、流氓团伙,平均年龄不足14岁,他们在不到四个月的时间内作案15起。这8个人也都是从很小就不良习气缠身,行为不端,劣迹斑斑,又得不到及时矫正,最终也走向犯罪。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要从预防未成年人不良行为开始
1、预防不良行为要从小抓起,从现在做起。良好习惯,良好行为的养成要经过一个长期的培养训练。预防不良行为必须从小抓起;
2、预防不良行为要从具体的小事抓起。小事不小。小时不抓,就演变成大错。教育无小事;从小抓,抓小事,久而久之,形成良好习惯,使不良行为得到及时的制止和矫治,起到防微杜渐的作用,抓好两“小”,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关键环节。
二、小结:
【1787年美国宪法教案】推荐阅读:
《国家宪法日》教案09-10
学习宪法知识教案10-15
宪法宣传班会课教案09-13
一年级宪法教育教案11-11
年通过的宪法修正案08-28
2021年学习宪法主题演讲稿07-09
2020年学校国家宪法日教育活动总结12-08
2023年美国留学费用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