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英语写作课程开发策略研究与实践
1.体验式英语写作课程开发策略研究与实践 篇一
国内外职业英语课程发展现状
国际上, VESL (Vocational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 是职业英语课程模式的一种, 是英语国家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为解决来自非英语国家移民就业的语言问题, 把英语作为第二语言而开设的一门课程。
VESL以岗位需求为依据, 以职业技能为核心, 其教学理念、教学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都是为母语为非英语的学生能够在工作场合用英语完成具体工作服务的, 使学生能够用英语按照工作过程完成工作任务, 从而实现在工作岗位上完成程序化的操作, 达到“能用英语在工作中做事”的标准, 同时具备在工作场合与雇主、同事和客户交流所必需的英语语言能力。这些对我国高职职业英语课程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是我国高职职业英语课程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由于受传统英语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影响, 我国整体上的职业英语课程还停留在以语言体系为依据, 以听、说、读、写的英语语言能力为主要培养目标的课程模式上, 忽视了职业能力的培养。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虽然具备一定的语言技能, 但在某种程度上, 其岗位能力还不足以应对日益变化的职业要求。因此, 以职业教育为基本特征的高职课程应该进行深入的开发和建设。当然, 由于文化背景、语言环境、师资力量、教学条件、管理体制等多方面存在差异, 完全照搬VESL模式在中国也不现实, 这就需要高职职业英语课程建设在吸收国际先进经验的同时, 注重本土化发展, 开发设计适合本国发展状况的新型职业英语课程。这就需要从教学理念、教学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到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课程模式的全面改革和创新, 开发出适应高职教育大发展要求的新的课程模式。
高职职业英语“上班式”课程的开发
高职职业英语“上班式”课程是在借鉴国内外职业教育的先进经验基础上开发出来, 符合语言习得过程基本规律, 适应职业能力发展, 运用双语进行专家式指导、“上班式”学习、研究式工作、竞赛式考核的课程体系。
课程开发小组在下企业实践和调研后, 集中对实践和调研成果进行分析, 了解岗位需求、确定教学目标。通过分析专业领域 (Profession) 的工作岗位 (Position) 的工作过程 (Procedure) 、确定典型工作任务 (Practice) , 提炼工作要领 (Point) , 设计出经过双语化教学加工的实践演练 (Performance) 教学项目。在这样的“6P”模式基础上, 开发职业英语“上班式”课程教材、建设校内“上班式”实训场馆、创建仿真工作环境、整合教学资源库、采用双语教学方法, 建立企业化考核评测系统。
例如, 在“外贸英语‘上班式’课程”的开发过程中, 教学管理部门联合相关院系和外贸企业, 聘请语言专家、外贸企业专家、一线高职教师共同组成课程开发小组。课程开发小组深入国有大型外贸集团公司, 外资企业、民营小型外贸公司、物流运输公司等企业, 与企业管理人员、进出口业务员、单证员等座谈。同时, 在企业许可的情况下, 小组成员参与某些工作流程获得外贸企业的一手资料。
课程开发小组秉承以学生为主体, “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理念来开发“外贸英语‘上班式’课程”。以外贸行业 (Profession) 的进出口业务员的岗位 (Position) 需求为依据, 确定以“学生能够熟悉外贸企业环境, 了解岗位工作要求, 运用国际商务沟通技巧, 独立完成外贸业务的职业化操作”为教学目标。并根据外贸工作流程 (Procedure) , 确定客户开发、进口业务、出口业务等典型工作任务 (Practice) , 并由高职一线教师和语言专家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衡量任务的难易程度, 提炼出实用、标准、难易适中的语言点 (Point) , 设计出综合的实战演练 (Performance) 教学项目, 编纂“外贸英语‘上班式’课程”教材, 建设仿真实训室模拟上班环境, 进行双语任务式教学, 增加学生的语言环境体验和真实职业体验。同时, 定期聘请外贸企业专家和语言专家进行岗位培训和语言培训, 并定时组织学生分批到外贸企业实践。最后, 运用语言评测与企业化考核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考核学生的语言能力、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高职职业英语“上班式”课程的实践
高职职业英语“上班式”课程的课堂实践应该以语言教学法的对比研究为理论基础, 以岗位划分多个教学模块, 模拟真实上班环境, 设计真实工作情境, 进行职业技能训练、双语训练和跨文化训练。教师应该带领学生熟悉职业岗位涉及的多个环节, 用双语实践演练的方法, 从笔头到口头, 从阅读到听力, 进行全方位的立体化训练。
高职职业英语“上班式”课程具有实用性、职业性、任务性、开放性和真实性。
实用性体现在以“4O”作为职业英语“上班式”课程的组织方法。在“上班式”课堂上,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教学目标 (Objectives) , 进行组织安排 (Organization) , 要求学生遵循职业规范 (Obligation) 来完成任务训练内容, 并接受教师的综合评估 (Observation) 。以“外贸英语‘上班式’课程”的教学实践为例, 围绕典型工作任务设计教学项目, 每个教学项目都按照工作过程分为若干具体任务。每个具体任务由工作背景、工作任务、工作对照组成。其组织过程为, 首先学生在教师的双语指导下, 了解教学目标, 进行分组, 学习职业规范。然后在教师的帮助下, 每位学生都在外贸行业的进出口工作流程中选择一个角色, 比如出口方、进口方、相关银行、船运公司、保险公司工作人员等, 获得一个“上班式”任务。然后, 在教师的双语指导下, 学生阅读教材中提供的信息表中的工作背景 (工作环境和任务背景) 与任务表中的工作任务 (工作向导和操作指南) , 熟悉语言点。做好任务准备后, 进行第一次双语实践演练, 从教师和其他小组获取建议。阅读工作对照 (参考资料) 后, 再进行二次展示。最后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自评、互评, 经过综合评估选取较优小组成果, 提交给企业专家, 获得专业建议。这样的“上班式”课程组织实践过程简单易行, 实用有效。
职业性体现在每个教学项目都紧紧围绕工作岗位的岗位职责。“外贸英语‘上班式’课程”的工作任务都是以真实业务资料进行教学化编排、与实际业务运作过程相符。“外贸英语‘上班式’课程”还通过分批组织学生到外贸企业参观实习为学生提供现场工作体验, 能使学生较好地适应就业形势, 熟悉就业环境, 获得具体工作领域有关的语言技能, 获得真实的工作经验。同时, 聘请企业专家和语言专家提供职业规划、跨文化等方面的讲座, 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适应能力。
任务性体现在每个教学项目都是通过营造真实的上班工作情境, 组织学生完成典型工作任务, 培养学生的职业英语能力。以“外贸英语‘上班式’课程”为例, 教师组织学生按照教材的要求模拟创办外贸公司, 学生扮演创业大学生、外贸业务员、外贸企业管理人员、客户、银行职员、船运保险公司职员等, 通过商务沟通, 完成推销、询盘、发盘、还盘、下订单、签合同等具体工作任务, 并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开放性体现在“上班式”课程的评测系统是开放的, 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发挥空间。以“外贸英语‘上班式’课程”为例, 各小组在一线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评、互评, 小组之间既是竞争关系, 又是合作关系, 经过评估, 表现好的小组还可获得企业专家的专业性建议。
真实性体现在所有任务都是外贸公司等涉外企业的真实工作内容。“外贸英语‘上班式’课程”中所有的工作材料都是经过教学加工的实际进出口案例。在完成工作任务的时候, 使用双语交流, 与国内企业和部门打交道时用中文, 与国外企业和部门打交道时用英文, 符合实际工作需求。
高职职业英语“上班式”课程的课堂实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在“上班式”场景中的反复演练, 学生既能获得基本英语语言沟通技能, 又能够完成岗位工作, 真正地体会到了英语语言的交际功能, 学会了能够在恰当的场合选择组织恰当的语言表达方式。同时, 学生熟悉工作程序, 获得了职业技能和相关的职业体验, 成为“懂商务、能操作、会沟通”的高等应用型英语人才, 缩短了职业适应期, 为成功地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总之, 按照“6P”模式开发高职职业英语“上班式”课程, 不仅能够进行语言沟通和技能训练, 还可以完成相关职业培训, 是职业英语课程的发展趋势, 符合高职教育发展的要求, 能够更好地满足人才市场的需求。
摘要:根据对国内外职业英语课程发展现状的研究, 按照专业领域、工作岗位、工作过程、典型工作任务、工作要领、实战演练的“6P”模式进行高职职业英语“上班式”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在教学中体现了实用性、职业性、任务性、开放性和真实性的特点。
关键词:高职,“上班式”职业英语课程,“6P”模式
参考文献
[1]胡扬政.高职酒店英语课程改革探索与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8 (29) .
[2]胡扬政.酒店英语服务实训[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
[3]江晓东.VESL课程目标和教学模式对我国职校英语教学的启示[J].职业教育研究, 2007 (6) .
[4]陈素花.提升高职英语教学职业化的对策思考[J].教育与职业, 2008 (29) .
[5]黄恩成.高职商务英语函电课程项目导向教学模式初探[J].教育与职业, 2009 (32) .
[6]顾琪璋.论项目教学法在职业英语能力培养中的运用[J].教育与职业, 2009 (15) .
【体验式英语写作课程开发策略研究与实践】推荐阅读:
体验式教学在零售学中的实践与思考12-12
创新创业课程体验式教学设计08-28
最新探析经济法课程体验式教学01-10
德育体验式实践课教学案例—邓莉亚12-17
体验经济下上海会展传播策略研究08-10
生活中的数学,体验式教学在小学课堂的实践07-11
体验营销策略与方法06-21
体验式培训-体验式培训11-03
儿童职业体验乐园拓展与引进研究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