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心得体会

2024-09-20

生态文明心得体会(精选13篇)

1.生态文明心得体会 篇一

生态文明建设心得体会范文两篇

篇一

美丽中国的关键是“美”,是让人民看到自然之美、社会之美、人心之美。建设美丽中国,我们既要“金山、银山、幸福山”,又要“山美、水美、人更美”。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这些重要论述为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规划了蓝图,也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根本遵循。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大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谈到环境保护问题时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生动形象表达了我们党和政府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要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建设美丽中国,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提高公民生态意识,树立生态红线观念。生态意识是生态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如果缺乏生态意识的支撑,人们的生态文明观念淡薄,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就不能从根本上得到遏止。可以说,公民生态意识的缺乏是现代生态悲剧的一个深层次的根源。因此,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培育公民的生态意识。一方面要通过公益广告或者组织志愿者进行宣传科学生态知识,另一方面要营造科普氛围。鼓励公民要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在日常生活中要有环保意识,提高个人修养。

正确处理经济与环保关系,推进绿色发展。经济产业良好发展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原动力。在当前背景下,要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加强节能减排。一方面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资源利用率。另一方面要发展循环经济,做好垃圾处理和再利用。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循环经济的本质是生态经济,把“资源—产品—废物排放”的单向模式转化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环式模式。这种模式既可以减少废物的排放,又实现了循环利用,将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融会贯通。

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加大生态监督力度。环境保护监管工作涉及到多个部门众多领域,需要相关部门之间通力合作,形成综合执法合力,才能确保该项工作顺利进行。加大监管力度,对于不遵守法律、破坏生态文明的行为,要增加处罚力度。同时还应鼓励公众及社会媒体对环保工作进行监督。要借助新闻网络平台,创新监管形式,实行“在线实时监督环保”的新举措,为环保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建设生态文明,作为现实生活中的普通人,首先应该从我做起。当看到洗手间的水龙头在滴水时,是不是能够举手关上呢?当电池用完后能否分类收藏处理而不是随手扔掉呢?当购物时能否自觉不使用超薄塑料袋呢?一件件小事虽然都很不起眼,但却体现我们究竟具备了多少环保意识。我认为首要的就是要在全民族树立起环保意识,具体地说就是树立资源意识,生存意识。要让大家都认识到,保护环境与资源和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保护环境不仅是关乎子孙后代的千秋大业,而且已经直接关系到人类社会今天的生存!不能抱着环保多我一人少我一人差别不大的思想,也不能对保护环境有任何松懈和怕麻烦的思想。政府部门对环境保护固然负有重要的责任,而每个单位,每个企业,每个人对此更是承担了更为直接、更为具体的责任。只要我们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大家共同努力,持之以恒,就一定能为社会、也为自己留下一片碧水蓝天。

全社会应该认识到: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保护生态环境,是一项长期必须坚持的伟大工程,关系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中华民族发展的长远利益,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没有别的选择。必须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加大力度,攻坚克难,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你我共同参与。

美丽中国,是我们未来的目标和希望。生态文明,是托起美丽中国的强有力的臂膀。然而,一棵树好栽,而一片森林则不易培育。生态文明重在建设,难在坚持。让我们携起手来,汇聚每一个人的努力,将生态意识融入到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环节,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保护环境,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托起一个山明水秀、天朗气清的美丽中国。

篇二

如今,“绿色”成为时尚,绿色食品、绿色发展…。我们须意识到,全球恶化的生态环境形势已不是单纯的科学技术就可挽救的,要靠政策、靠政治,更要靠全社会觉悟的生态道德文化观。否则,如何拯救“濒临失衡的地球”。通过对十八大报告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深入学习,结合保护区工作,就生态文明中的生态道德教育谈点体会。

加强生态道德教育,作为一名老师,我认为认为要以“绿色通道”中特殊先行的“绿”来为生态道德教育开道。

一、生态道德教育意识的“绿”

人类对社会的依赖性与其对自然的依赖性,构成了自己生存与发展的两个相辅相成的方面。生态的破坏、环境的污染、沙尘暴、雾霾天气、经济发展中的透支等现象,并非主要出自科学上的无知或技术上的缺失,而是与人们的道德水平直接相关。确立新型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是生态道德这一触及人类的道德规范的必然要求。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的德育教育特别是学校德育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围绕如何处理自己与他人、集体、社会、国家的关系而展开,相对忽略了如何处理人与自然,包括人类与其他生命之间关系的教育,没有把生态道德教育作为其中的重点来进行。针对目前我国生态道德教育的现状,提高全民对生态道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很是必要。

二、生态道德教育制度的“绿”

学校在“生态教育”的统领下,用生态教育思想关注每一位孩子,关注孩子的每一个方面。学校通过建立并完善相关的制度将生态道德教育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及管理结为一体,利用制度来约束学生的行为,促进学生形成节约资源、爱护环境的意识,从外部环境促进学生把接受的生态教育内化为自己所认可的价值观,再外化为学生的生态行为。

三、生态道德教育目标的“绿”

生态道德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要使其目标得以实现,就必须选择和运用与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相适应的方法和途径。生态道德意识教育的目的,在于使生态道德思想转化为人们的生态道德实践,并且使其真正成为公民的一种素质,其中,开展自然价值和生态美意识的教育,进行绿色消费和适度消费意识的教育,以及实施生态保护和生态创造意识的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几个方面。从生态道德规范教育的作用来看,主要在于使人们尊重生命、尊重生态系统和生态过程,正确处理控制人口与合理消费、适度发展与维护生态平衡、消除贫困与反对奢侈之间的相互关系。只有持续、有效地提高人的生态道德素质,才能使人拥有保护自然和生命的道德意识、道德能力与道德习惯,才能自觉遵循保护生态环境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四、生态教育行动的“绿”

生态道德教育最根本的是帮助人们树立绿色的消费理念,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可持续的消费方式。学校要让同学们从利用身边的废物做起,从而提高资源的使用率。在手工制作中,要引导同学利用废弃物制作精致的小作品。

五、生态道德教育心灵的“绿”

在进行生态道德教育时,要通过继承传统美德教育的合理内核,通过创设情景、诱发道德体验、引导反思等方式,以心理体验的形式促进德行的生成和发展,比单纯的说教或灌输要更有效。学校的“环境爱护,从我做起”活动让学生走进大自然,感悟大自然,欣赏大自然,培养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感与欣赏之情,来消除人与自然对抗的情绪,从而积极地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努力营造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环境,培养起人与自然积极健康的生态道德情感。学校通过各种途径:如环保讲座、知识竞赛、征文等来传授生态和环保知识,并注重校园的绿色环境和绿色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接受绿色环保教育的氛围。还要通过组织学生野外实地参观考察及在“地球日”“爱鸟周”“世界环境日”等特殊日子里参加校内外环保宣传和环保行动等方式开展环境教育。

六、国家生态安全教育中的“绿”

要把国家生态安全作为生态道德教育的重点。全球环境的变化,国民生产、生活方式的状况,跨越国境的污染,生物的入侵以及军事冲突等,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国家的生态安全。如今我国面临着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为严峻的生态安全问题,如果对国家生态安全不及时予以高度重视并采取相应的严厉措施,就会给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带来难以预料的负面影响。因此,我们一方面要积极建立国家生态安全预警与防范体系,改变经济增长和资源利用方式,开展国家生态安全的国际合作,形成区域性和全球性的生态补偿机制,实施环境战略影响的评价等;另一方面,要把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相关举措作为全民生态道德教育的重点,并且通过各种现代传媒对有关案例适时加以披露,使人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的极端重要性,对一切导致生态恶化现象的危害性引起高度警觉,进而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化为全体国民的自觉行动。

保护区应充分发挥生态科普教育基地的作用,以学校为主阵地;积极有效地开展生态道德教育,引导人们运用科学理性和道德规范来指导、约束自己的需要,提升公民的绿色发展理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协调发展。

2.生态文明心得体会 篇二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公民意识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也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 必须从战略上来审视和谋划, 抓住根本、突出重点, 有的放矢、扎实推进。

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方式对其生态环境具有决定性影响, 有什么样的经济发展方式就会有什么样的生态环境。可以说, 经济发展方式落后和粗放是造成生态环境危机的重要根源,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减少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的关键举措。经济发展方式不转变, 建设生态文明就会成为一句空话。近年来, 我国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进行了积极努力, 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也有一些地方和部门态度不坚决、措施不得力,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步伐不够快, 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没有得到根本扭转。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 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必须按照这一要求, 以更大力气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能耗, 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加快推进生态环境科技创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必须依靠和发挥科技的力量。大力推进生态环境科技创新, 一方面可以为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产生活方式提供技术支撑, 另一方面可以更加有效地治理污染、保护环境。应通过大力开发和广泛应用清洁生产技术、清洁能源、先进工艺设备,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尽量减少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排放, 从源头上解决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问题。对于已经造成的污染和破坏, 应通过开发和应用净化、改造、恢复等技术进行治理、修复和补偿, 特别是着力治理大气、水、土壤污染;同时,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技术和工艺设备, 切实搞好废物和垃圾的分类处理、循环利用。

加快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 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生态文明建设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 生态文明制度同样涉及方方面面。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 当务之急是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 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逐步走上规范化、法律化、制度化轨道。应加快建立健全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 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建立健全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同时, 加大执法检查力度, 严格落实环境责任追究制度, 严惩环境违法行为。

加快树立生态文明理念。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要使人民群众积极参加生态文明建设, 就必须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 面对资源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 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这就要求我们改变过去以人类自身利益为中心、不顾自然承载力而任意开发利用自然的观念和做法, 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 切实增强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 形成合理的生产生活方式, 把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落实到行动上和实践中。

二、让“生态文明”成为全民共识

生态文明建设要成为政府的自觉行动。生态环境是稀缺资源, 也是生产力。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 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生态文明建设要创新顶层设计, 需要一系列有效措施、制度来支撑, 这其中, 增加生态文明在考核评价中的权重, 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 显得尤为重要。

生态文明建设要严格责任追究制。全社会要健全“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使用谁付费”的制度, 加大对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的惩处力度。要破除传统工业化、城市化的路径依赖, 坚持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探索一条生态低碳、统筹协调、永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之路。

生态文明建设要推动全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任重道远, 是一项艰巨、长期的系统工程, 需要全民参与。如果不能在群众中树立全面、科学的生态文明意识, 不能形成健康的生态文明生活方式, 再多的“红头文件”都形同虚设。要把生态文明教育贯穿于国民教育的全过程, 一年又一年, 一代又一代人地抓, 使生态文明理念默化于心、潜化于行, 从而转化成为全民的道德自我控制力和约束力。

3.生态文明和生态自觉 篇三

中共十八大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形势分析是科学的,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近些年来的确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依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面临着越来越突出的资源环境制约,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迫切,生态环境、资源能源状况不容乐观。

生态文明要求我们以尽可能少的资源环境代价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但目前,我国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尚面临着不少障碍,具有一定难度,这里既涉及到体制机制方面的原因,更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处的国情有关。我国目前所处阶段的诸多特点,不允许我们走发达国家过去的老路,必须探索中国特色发展之路。

其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产业分工加快重组,国际产业结构不断调整,我国由于经济整体素质不高,在国际产业链中,处于不利的分工地位。我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与竞争中,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缺少世界知名品牌,出口商品中贴牌产品居多,不得不依靠廉价劳动力比较优势换来微薄的利润,成为低端产品的“世界工厂”,承受随之而来的资源、环境代价。

其二,我国进入工业化中期,特点是“重化工业”加速发展,导致资源能源消费增加。先期实现工业化的国家,如英国、美国、日本大都走过一条大量消耗资源能源、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前车之鉴,我国已实行新型工业化政策,要走出一条有别于先期工业化国家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主义新路。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重视重化工业的层次提升和节能减排的结构调整与技术进步,避免少数地方盲目发展和引进重化工业中的高能耗、高污染项目,造成资源能源的双重压力。

其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求工业化与城镇化同时并举。西方发达国家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工业化与城镇化之间是有一段间隔的。但我们根据中国国情,需要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不可偏废。

其四,政府职能的改革与市场经济的完善。如何配置资源合理利用能源,减少环境污染既是政府的职能,也是市场经济完善的表征之一,应避免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并存的现象。我们过去实行计划经济,认为计划经济能够有力地解决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随着计划经济色彩的逐渐淡化,政府职能的转变成为改革中的重要问题,要努力建设服务型、法治型、廉政型政府。同时,不能过于迷信市场,市场并非万能的,它对自动配置资源、合理利用能源的调节是有限的,因此,必须要对市场经济加以引导和完善。

因此,要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任务仍然艰巨,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会一帆风顺,但这条道路的方向是正确的,必须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中共十八大第一次提出“生态文明新时代”的概念,这是将生态文明提升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特定高度,要求我们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新时代。为此,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发展道路。这条道路的实质就是要实现“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可循环、高效益、可持续”的发展。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加大节能减排、环境保护、提高能效力度,加强传统产业的改造和提升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当前,需要着重抓好四个基本任务:一是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这是解决我国国土空间开发中存在问题的根本途径,也是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任务。二是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坚持把节约放在优先地位,通过多种手段切实节约能源资源,同时加强对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三是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四是加强相关制度建设。创新管理体制机制,税收、生态补偿、绿色贸易等政策,加强环境保护的立法与执法,建立科学的政绩考核体系和干部考核标准。建设生态文明,进入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光靠科学技术、经济手段是不够的,还必须提升对生态文明理念的觉悟,改变人对自然、对生态的认识。

(摘自本书序言)

《循环经济与绿色发展》

作者:冯之浚

出版:浙江教育出版社

冯之浚

国务院参事,国家软科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十届全国人大环资委副主任,中华文化学院副院长,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战略研究与发展路径》

作者:冯之浚

出版:浙江教育出版社

战略研究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领域,是软科学重要的组成部分。战略研究被用于政治、经济和社会各个领域,被赋予重要意义。本书通过理论篇、部门篇和区域篇三部分为发展“出主意、想办法”。

《决策研究与软科学》

作者:冯之浚

出版:浙江教育出版社

软科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在推进科技发展、经济转型、社会进步,协调科学与技术、科学与社会、科学与人文关系,促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功能和作用。

《生态文明与生态自觉》

主编:谢振华、冯之浚

出版:浙江教育出版社

4.学习生态文明建设心得体会 篇四

如今,“绿色”成为时尚,绿色食品、绿色发展„。我们须意识到,全球恶化的生态环境形势已不是单纯的科学技术就可挽救的,要靠政策、靠政治,更要靠全社会觉悟的生态道德文化观。否则,如何拯救“濒临失衡的地球”。通过对十八大报告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深入学习,结合保护区工作,就生态文明中的生态道德教育谈点体会。

加强生态道德教育,作为一名老师,我认为认为要以“绿色通道”中特殊先行的“绿”来为生态道德教育开道。

一 是生态道德教育意识的“绿”

人类对社会的依赖性与其对自然的依赖性,构成了自己生存与发展的两个相辅相成的方面。生态的破坏、环境的污染、沙尘暴、雾霾天气、经济发展中的透支等现象,并非主要出自科学上的无知或技术上的缺失,而是与人们的道德水平直接相关。确立新型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是生态道德这一触及人类的道德规范的必然要求。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的德育教育特别是学校德育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围绕如何处理自己与他人、集体、社会、国家的关系而展开,相对忽略了如何处理人与自然,包括人类与其他生命之间关系的教育,没有把生态道德教育作为其中的重点来进行。针对目前我国生态道德教育的现状,提高全民对生态道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很是必要。

二是生态道德教育制度的“绿” 学校在“生态教育”的统领下,用生态教育思想关注每一位孩子,关注孩子的每一个方面。学校通过建立并完善相关的制度将生态道德教育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及管理结为一体,利用制度来约束学生的行为,促进学生形成节约资源、爱护环境的意识,从外部环境促进学生把接受的生态教育内化为自己所认可的价值观,再外化为学生的生态行为。

三是生态道德教育目标的“绿”

生态道德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要使其目标得以实现,就必须选择和运用与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相适应的方法和途径。生态道德意识教育的目的,在于使生态道德思想转化为人们的生态道德实践,并且使其真正成为公民的一种素质,其中,开展自然价值和生态美意识的教育,进行绿色消费和适度消费意识的教育,以及实施生态保护和生态创造意识的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几个方面。从生态道德规范教育的作用来看,主要在于使人们尊重生命、尊重生态系统和生态过程,正确处理控制人口与合理消费、适度发展与维护生态平衡、消除贫困与反对奢侈之间的相互关系。只有持续、有效地提高人的生态道德素质,才能使人拥有保护自然和生命的道德意识、道德能力与道德习惯,才能自觉遵循保护生态环境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四是生态教育行动的“绿”

生态道德教育最根本的是帮助人们树立绿色的消费理念,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可持续的消费方式。学校要让同学们从利用身边的废物做起,从而提高资源的使用率。在手工制作中,要引导同学利用废弃物制作精致的小作品。

五是生态道德教育心灵的“绿”

在进行生态道德教育时,要通过继承传统美德教育的合理内核,通过创设情景、诱发道德体验、引导反思等方式,以心理体验的形式促进德行的生成和发展,比单纯的说教或灌输要更有效。学校的“环境爱护,从我做起”活动让学生走进大自然,感悟大自然,欣赏大自然,培养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感与欣赏之情,来消除人与自然对抗的情绪,从而积极地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努力营造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环境,培养起人与自然积极健康的生态道德情感。学校通过各种途径:如环保讲座、知识竞赛、征文等来传授生态和环保知识,并注重校园的绿色环境和绿色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接受绿色环保教育的氛围。还要通过组织学生野外实地参观考察及在“地球日”“爱鸟周”“世界环境日”等特殊日子里参加校内外环保宣传和环保行动等方式开展环境教育。

六是国家生态安全教育中的“绿”

要把国家生态安全作为生态道德教育的重点。全球环境的变化,国民生产、生活方式的状况,跨越国境的污染,生物的入侵以及军事冲突等,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国家的生态安全。如今我国面临着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为严峻的生态安全问题,如果对国家生态安全不及时予以高度重视并采取相应的严厉措施,就会给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带来难以预料的负面影响。因此,我们一方面要积极建立国家生态安全预警与防范体系,改变经济增长和资源利用方式,开展国家生态安全的国际合作,形成区域性和全球性的生态补偿机制,实施环境战略影响的评价等;另一方面,要把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相关举措作为全民生态道德教育的重点,并且通过各种现代传媒对有关案例适时加以披露,使人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的极端重要性,对一切导致生态恶化现象的危害性引起高度警觉,进而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化为全体国民的自觉行动。

保护区应充分发挥生态科普教育基地的作用,以学校为主阵地;积极有效地开展生态道德教育,引导人们运用科学理性和道德规范来指导、约束自己的需要,提升公民的绿色发展理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协调发展。

学习生态文明建设心得体会

(2015——2016学第一学期)

马迎春

5.加强政治生态文明建设心得体会 篇五

作者:蒋云波 时间:2015-12-26 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强党的建设,必须营造一个良好的从政环境,也就是要有一个好的政治生态。此后在多个重要场合都有阐述。这表明,净化政治生态已经成为管党治党的一个重大目标,清明的政治生态是治国理政必须的健康环境。

政治生态是政治发展环境的反映,是一个地方政治生活的现状,是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的综合体现。自然生态相对政治生态,如果说前者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后者则关系到人们的精神健康。自然环境的破坏,会给人类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害,甚至爆发疾病流行,给子孙后代发育与健康会带来严重影响,对全球生态环境都会产生影响。而相对的政治生态,更是事关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事关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一个地方,政治生态遭到破坏,腐败就不可避免,就会滋生和蔓延,个别人的作风问题,影响是一小片;而一个地方政治生态遭到破坏,就会影响一大片。它往往造成当地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退化。然而,要全面净化、重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是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是我们党决心下大气力解决的问题,也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

下面结合我个人的学习情况谈几点体会:

一、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正确的政治方向是优化政治生态的最根本要素。有了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生态环境建设就有了明确的目标。如果政治方向不明,政治生态环境建设就会无所适从,建设政治生态环境的具体操作也就会茫无头绪。所以,作为党员干部,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二、要牢记宗旨,坚定信念。

这是优化政治生态的核心要素。加强政治生态环境建设,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尤其是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优化政治生态环境建设,首先要加强党的领导,要通过具体的制度规定与方法措施,把党的领导,包括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落到实处。同时要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特别是宗旨与信念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只有坚定共产主义信念,行动上才不会迷失航向。如果我们的党员干部都能认认真真地履行党的宗旨,都能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的政治生态环境建设才是有效的,才能得到人民的理解、拥护与支持。

三、要加强作风建设。

这是优化政治生态环境建设成效的标志性要素。政治生态环境建设的成效是以各方面作风体现出来的。它既可以体现在学风上,也可以体现在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等各个方面,如果一个地方的各行各业、各种组织的各方面作风都表现优良,就说明了这个地方的政治生态环境建设是好的或是比较好的。如果一个地方的各行各业、各种组织的各方面作风都表现得不尽如人意,或是有的作风不尽如人意,则说明了这个地方的政治生态环境建设的任务还比较艰巨。

四、要切实转变思想观念和工作方式。

6.生态文明建设学习心得 篇六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这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基础,体现了更为全面的价值取向和更为深刻的生态伦理。

综观人类文明发展史,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人类依赖自然、畏惧自然再到征服自然的变化。在原始文明时期,人类本身是自然长期进化的结果,始终依存于自然。在农业文明时期,人们敬畏自然,主张顺天应时。到了工业文明时期,人们在改造自然的能力迅速增强的同时,走向了自然的对立面,宣称要战胜和征服自然。这种观念导致对自然无穷无尽的掠夺,可利用资源日益枯竭,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建设生态文明,则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指明了路径。

在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对于生态文明建设,我从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方面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一、尊重自然,就是强调自然与人出于对等状态

在我们日常生活、工作中,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不能绝对化人的主体性,也不无限夸大人对自然的超越性。人是大自然的一分子,我们日常的生活、工作都应该限制在保证自然界生态系统稳定平衡的限度之内,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协调发展。

二、顺应自然,强调人类在日常活动中要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

自然规律具有客观必然性,我们日常生活、工作都应该遵循自然规律。要尊重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经济建设则立足实际,根据自身的区位、资源等特点,选择合适的产业战略。推进产业生态化,培育天蓝、地绿、水清、景美的生态景观,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在按自然规律办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我们人类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合理有效地利用自然。

三、保护自然,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从保护的角 度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需要在一定范围内改造和利用自然,但是绝不能把自然当做随意改造的对象。自然的某些部分可以通过改造为我们所用,但另一些部分只能保持原貌,我们不能对其加以改造和破坏。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生态文明理念的核

心思想,也是现阶段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奉行的原则。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形势尚未得到根本性扭转、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和协调人与自然的关

7.生态文明心得体会 篇七

关键词:十八大,生态文明,五位一体

党的十八大准确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势, 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 并首次把“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写到了自己的旗帜上, 这一举措对于破解经济增长中的资源环境瓶颈制约, 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顺应人民群众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一、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总体布局, 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事业整体布局的科学完善, 是党发展理念和发展实践的重大创新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中逐步形成的,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不断发展的结果, 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境界。改革开放初期, 邓小平首先提出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文明”建设, 在此基础上, 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提出了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三位一体”的总布局, 从十三大到十六大我们都延续了“三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之后, 总体布局由“三位一体”扩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四位一体”。党的十七大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要求。继十七大之后, 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 并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全面战略部署。由此,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五位一体”。五位一体总布局, 增添了发展内涵新元素, 确立了发展方式新坐标, 赋予了发展品质新标准, 彰显着我们党对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顺应了人民群众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阶段, 实现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更加美化、人与自然关系更加和谐已经成为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伴随着GDP的增加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更希望拥有蓝天白云、姹紫嫣红, 拥有清澈的水源、绿色的森林。如果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遭到污染和破坏, 人类就不能诗意地栖居, 人类的健康、人的生活质量就失去了前提和保障。十八大报告从提高人的生活质量、提升幸福指数的新视角新高度出发, 提出要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 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 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建设生态文明、国富民强的美丽中国, 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 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是人民群众对未来生活的期盼, 更是中华民族的美好愿景。

三、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

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规律, 有利于解决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自进入工业文明以来, 人类创造了辉煌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 同时也带来了难以承受的资源危机、生态灾难和环境危机。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经济总量跃升世界第二, 人民生活水平整体上有了很大提高, 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人口多、底子薄, 人均资源不足, 环境承载能力有限, 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 面临着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挑战。近年来, 我国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取得积极成效, 但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没有得到根本扭转。国家环保部部长周生贤指出, 中国的环境状况是“局部有所好转, 总体尚未遏制, 形势依然严峻, 压力继续增大”。在我国, 能源利用率不高, 能源消费总量持续增加。水、大气、土壤等污染仍然严重, 天然森林减少, 草原退化, 水土流失加重, 生态系统日益脆弱。在某种程度上, 我们的发展是以破坏环境和生态为代价的, 环境受破坏的程度远远超过经济增长的速度。只有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 节约集约利用能源资源, 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才能有效破解经济增长中的资源环境瓶颈制约, 有效解决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努力走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四、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全面战略

部署, 确立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地位, 指明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现实路径

生态文明建设任重而道远, 为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 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贡献, 十八大指明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现实路径。

1.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恩格斯说, 人类在从“敬畏自然”向“征服自然”的转变中, 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 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我们应吸取传统工业文明负效应的沉痛教训、深刻反思非理性的发展观和生产、生活方式, “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 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 控制开发强度, 调整空间结构, 珍惜利用国土资源。

2. 全面促进资源节约。

节约资源是生态文明的本质特征, 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我们必须节约利用资源, 节水、节地、节能, 严守耕地保护红线, 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3. 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

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 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扩大森林、湖泊、湿地面积。加快水利建设, 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重点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 正确处理“绿”与“富”、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 既要金山银山, 又要绿水青山, 实现生态修复与经济社会发展双赢。

4. 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 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

参考文献

[1].薛建明, 《生态文明与低碳经济社会》[M],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2012

8.生态文明是一切文明的根基 篇八

相较世界发达国家。中国的工业文明不仅来得迟。而且在牺牲生态和环境方面。又基本重蹈了西方的覆辙。代价之沉重。教训之深刻。令所有关注这一历史进程的人都嗟叹不已。原因在哪里?出路在哪里?人与自然究竟应该如何相处?多年来,人们都在思考,前不久,由第十四、十五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姜春云主编的(《偿还生态欠债》一书问世。这本长达32万字的宏篇巨著,第一次站在人与自然和谐的角度。系统地对我国工业文明的进程进行了深刻的反思。集中地体现了我国多年来在保护生态和环境方面的研究成果,其权威性、科学性、创新性不言而喻。姜春云同志振聋发聩地指出:我国生态和环境现状“形势严峻。令人忧虑;生态赤字。触目惊心;偿还欠债,刻不容缓。”本文是姜春云同志为该书亲自撰写的“前言”(标题为编者所加),现刊载出来。以飨读者。本刊还将在第二期上对该书进行较为详尽的解读。

“中华民族又到了一个最危险的时候!上一次的危险是外敌入侵,中华民族用血肉之躯筑起新的长城,打败了敌人,这一次的危险则是生态、环境恶化,需要全国人民筑起宏大的绿色长城抵御之……”这是我国一位生态经济学家25年前(1982年)在一次防治沙化荒漠化研讨会上说的一段话。乍一听,这位专家似乎言重了,有危言耸听之嫌。然而,仔细琢磨,他的话着实切中要害,意味深长,并非诈言诈语。不是吗?华夏大地,沧桑跌宕,从远古渔猎采集时代,到农耕文明时代,特别是到了近现代工业化时期,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在创造辉煌经济文化奇迹的同时,对大自然的索取、掠夺实在太多了,过度了,以致自然生态系统“透支”过多,“亏空”过大,产生了巨额生态赤字、环境欠债。尽管国家和人民为治理生态、保护环境作出了很大的努力,投入了大量人财物力,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终因索取大于投入,“入不敷出”,日积月累而“债台高筑”。这也正是为什么我国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又迟迟得不到根本好转的深层次、基础性根源。恶化的生态、环境,愈来愈危及人们的身心健康,危及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危及社会的和谐稳定,并将危及子孙后代的繁衍生息。面对这样的情势,对我们国家和人民而言,“又到了一个最危险的时候”的呼喊,岂不是难能可贵、振聋发聩的警世良言?

生态、环境恶化,是全球性最紧迫的重大问题。据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FAO)《2007年世界森林状况》报告统计,全球目前只有不到40亿公顷的森林,覆盖了全球约30%的陆地面积。1990至2005年15年间,全球森林面积减少了3%,而且目前仍然以每年730万公顷的速度在减少。同时,全球有约2/3的国家、地球表面1/3以上的土地(超过40亿公顷)和10多亿居民遭受沙化、荒漠化的危害。由于持续扩大的荒漠化,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FAO)估计,到2020年,将约有1.35亿人面临着被迫离开家园的危险。根据世界水委员会《世界水展望》报告,全球约有1/5的人口长年饮用不洁净的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全球环境展望年鉴2006》)资料表明,全球有10多亿城市人口直接受到空气污染毒害,并导致每年约有160万-320万人过早死亡。国际有识之士警呼:“环境危机将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大、最严重的挑战。”

中国是世界上生态、环境恶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应当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对治理生态、保护环境非常重视,在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开展了大规模的植树造林、兴修水利、水土保护、防治沙化荒漠化和治理环境污染等保护与改善生态、环境的群众性活动,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兴建了大批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工程,为抵御和减轻自然灾害、保障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取得的辉煌成就,举世瞩目,毋庸置疑。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自然的,人为的,历史的,现实的),我国的生态、环境呈现了“边治理、边破坏,治理赶不上破坏”、“好转与恶化并存”的特征,以致“局部好转、整体恶化”的趋势迟迟得不到根本转变。据国家环保总局发布的《2005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我国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37.42%,每年流失表层沃土达50亿吨。这相当于全国耕地流失掉1厘米的表层沃土,丧失肥力超过全国化肥总产量。据专家测算,形成1厘米厚的土层需要100-400年,自1950年以来,全国因水土流失损失耕地达267万公顷。全国荒漠化土地占国土总面积的27.46%,沙化土地占国土总面积的18.1%。这些地带,自然生产力明显下降,经济发展缓慢,部分农牧民至今生活困难,不得温饱,其中有些人已沦为生态灾民。我国草原占国土总面积的41.7%,由于长期超载放牧,90%可利用草原程度不同地退化,产草量大幅度下降。尽管我国森林覆盖率已达到18.21%,但2005年人均森林面积只有0.1公顷,仅为世界平均0.6公顷的1/6,而每公顷的森林蓄积量、生物量及其碳储量分别只有世界平均的60.7%、42.7%、43.4%。尤其是原始天然林,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约占国土面积的4%减少到目前的1.2%。水资源短缺,污染严重。我国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居世界第121位。由于水源不足,又开发利用过度,不少江河断流、湖泊萎缩以至消失。北方地区江河断流已是普遍现象。在过去的50年间,全国消失湖泊1000多个,年均有20个湖泊干涸。同时,水体污染严重。北方一些地区、特别是城市及周边地区,几乎“有水皆污”;历史上的水乡——江南和东中部的一些地区,由于水体污染,已由“富水区”变为“贫水区”。全国有3亿多人喝不上合乎卫生标准的水。目前,我国地下水超采区遍布24个省区市,其中有50多个城市出现地面沉降。大气污染加剧。据环保部门2005年监测的全国522个城市中,仅有4.2%的城市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I级标准,56.1%的城市达到Ⅱ级标准,有39.7%的城市处于中度甚至重度污染。全国1,3的国土面积受酸雨危害。土壤污染亦呈加剧之势。生物物种锐减,目前我国受环境恶化威胁的高等植物物种,占总物种种数的15%-20%,高于世界平均10%-15%的水平。气候变暖,冰川消融,亦将给环境带来多种灾害性后果。

严峻的环境情势表明,西方国家在100多年工业化进程中逐渐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我国在20多年经济快速增长期间就集中显现出来了。其来势之猛,为害之烈,令人惊异。透过现象看本质,在生态、环境恶化表象的背后隐藏着什么呢?巨额的生态赤字!

中国的生态赤字知多少?据世界自然基金会《2006年地球生态报告》称,2003年全球人均生态足迹(即自然资源消耗量)为2.23公顷,人均生态容量为1.78公顷,人均生态赤字为0.45公顷。在173个国家和地区中,112个国家和地区存在生态赤字,4个生态盈亏平衡,57个生态盈余。中国人均生态足迹为1.6公顷,低于世界平均水

平,但由于人口数量巨大,人均生态容量为0.8公顷,生态赤字为0.8公顷,高于全球平均水平近1倍。据我国有关专家观测计算,1961—2003年,我国人均生态足迹逐渐提高,人均生态承载力则不断降低,自1978年开始进入生态赤字阶段,并呈现出逐年增加的态势。有的专家测算,“十五”期间,我国年均生态赤字约为1万亿元,总额达5万亿元以上。产生如此巨额生态赤字的主要原因,是人口剧增和粗放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导致自然资源消耗量过大,环境破坏加剧。也就是说,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靠越来越大的生态赤字、环境欠债维系。掠夺式的无序开发和资源的过度消耗,已经牺牲了太多的子孙后代的生存空间和发展机会。这是很不合理、很不公平、很不文明的,也是难以为继、不可持续的。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总揽全局,审时度势,明确提出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友好,两者协调发展、实现双赢,建设节约型社会”。这些意义重大而深远的决策,是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关系的纲领、准则和指导方针。目前,全国上下、各行各业正在贯彻落实党中央的战略决策和国务院出台的生态、环境保护举措,一个规模空前的治理和保护生存与发展环境的行动在全国范围蓬勃兴起,并开始见到实际效果,展现出生态、环境情势根本好转、步入良性循环的希望。

《偿还生态欠债——人与自然和谐探索》的课题研究,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和人与自然和谐、友好的理念,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吸取中外有关生态、环境问题研究最新成果,就我国的环境情势、生态欠债及其根源,如何看待“欠债还债”,偿还生态欠债的总体目标、任务要求、战略举措、实施途径和对策,前景预测以及应当吸取的经验教训,作了比较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探讨和论证,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破解、回答了根治生态、环境痼疾,实现经济与环境同步发展、又好又快发展所面临的种种困惑和难题,并从中获得了不少新的认识、新的理念、新的观点、新的思路和见解。研究成果集中体现在本书的12个篇目中。

生态情势篇:对我国生态、环境现状作了实事求是的评估与剖析。按照“成绩讲够、问题讲透”的原则,对全国生态、环境情势集中概括为:“成就卓著,举世瞩目;形势严峻,令人忧虑;生态赤字,触目惊心,偿还欠债,刻不容缓。”本篇在充分肯定我国生态治理、环境保护成就的基础上,以大量翔实论据资料,说明并论述了我国生态赤字的严重性、危害性,偿还生态欠债的重要性、紧迫性,借以深化对生态、环境欠债的认识,增强人们对生态欠债的认同感、负债感和还债的责任感。

理念先导篇:不惜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单纯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的非理性发展观,是导致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重要思想根源。本篇以科学发展观为准则,对以速度论英雄的“唯速度论”、“有水快流”的“资源无限论”、先破坏后治理的“破坏难免论”、把环保与发展对立起来的“环保包袱论”、认为现在强调环保会影响发展的“还债过早论”、只要有利可图可以不择手段的“利益至上论”等六种非理性发展观,进行了剖析、评论,并阐明了什么是正确的发展观、价值观、政绩观和如何解决发展观问题。

发展方式篇: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为特征的传统粗放的经济增长模式,是造成生态赤字、环境欠债的根本原因。只有下决心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砍掉那些“严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GDP”,代之以“低耗、高效、无公害”的新兴产业,加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能实现生态、环境状况的根本好转,实现发展与环境双赢。本篇就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包括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区域布局、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推进技术改革与创新、淘汰落后设备工艺和推行节能降耗减排、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等,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探讨、论证和阐述。

适度消费篇:奢侈、豪华、摆阔式的消费不适合中国国情,也有违社会文明,应当废止。时下这种过度、非理性消费之风正在我国迅速蔓延,其对生态、资源、环境和社会造成的不良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本篇结合实际,就为什么必须防止和纠正过度、非理性消费方式,提倡和实行适度、合理、文明的消费方式,国家、社会和公民应当如何看待消费问题以及实行合理、适度、文明消费的对策等,进行了较为系统、有深度的论证和探讨。

休养生息篇:实施自然生态休养生息战略,是一条恢复生态功能、偿还生态欠债的捷径,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总体和长远利益。本篇就如何给自然生态系统“降压减载”,为其创造必要的休养生息环境、条件,使脆弱、退化的生态功能尽快康复、强化,以及实施休养生息战略需要解决的若干实际问题,总结实践经验,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探讨,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和建议。

环保投入篇:投入不足是产生生态赤字、环境欠债的直接原因。必须把环境保护投入加大到足以尽快根本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达到良性循环的幅度。本篇就国家、企业、社会和公民应当如何看待加大生态治理、环境保护投入,投入的主体和责任、义务,投入的机制和方式等问题,进行了专门研讨和论述,提出了建议和意见。

环境政策篇:政策缺失或失当是导致资源浪费、环境恶化、生态退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篇从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出发,就政策导向应当提倡和鼓励什么、防止和克服什么以及如何建立健全良性的资源、生态、环境政策体系等问题,作了较为系统的研究、论证,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举措和建议。

人口战略篇:人口剧增、资源相对短缺,是我国出现巨额生态赤字的基础性根源。人口是分母,资源是分子,人口每增加1倍,人均资源占有就减少1/2。如何看待我国人口与生态、资源、环境的关系,如何应对我国人口增长、人口素质、人口结构、人口布局和人口教育、人口就业和人口老龄化等问题,使人口发展与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本篇皆有论证和阐述。

政绩考评篇:实行什么样的政绩考评标准和制度,对于保护还是破坏生态、环境具有关键性意义。不顾生态承载力和环境容量,片面追求GDP的过快增长,是导致生态、环境欠债的重要根源。政绩考评篇就如何建立和实行绿色GDP政绩考核评价体系,确保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同步、双赢,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可持续发展,作了较为系统的论证和阐述。明确提出,片面追求经济过快增长而导致生态退化、环境恶化、民生受到危害的发展,是不合格、不文明的发展,应当“一票否决”。

道德文化篇:生态、环境状况之优劣,是反映人们生态道德文化水准的一面镜子。我国生态、环境的恶化和负债,与人们的生态道德缺失、文化知识浅薄息息相关。本篇就加强生态道德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如何在全社会补“生态道德文化课”,提高所有公职人员和全体公民的生态道德和文化知识水平,进行专题研究、论证,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见解和意见。

环境法制篇:法律、法制是保护和优化生态、环境不可或缺的强力手段。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法律法规缺失、失当,是我国生态、环境恶化又迟迟不能根本好转的另一条重要原因。本篇在全面分析、评价我国生态、环境法制基本状况的基础上,对如何完善生态与环境立法、强化执法力度、提高执法效率等问题,作了认真研究、探讨,提出了对策、意见和建议。

前景展望篇:我国生态治理、环境保护的前景如何?这是国人热议、举世瞩目的焦点。对此,综合国家有关部门和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全面审视、估量影响生态、环境的基本因素,得出了三个结论,即:一、根本扭转我国生态与环境恶化趋势、实现良性循环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战略任务。从本世纪初算起,需要15年(到2015年),基本遏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开始整体好转;30年(到2030年),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50%的地区步入自然生态系统良性循环;50年(到2050年),全国生态、环境状况全面改善,基本实现山川秀美;100年(到2100年),巩固提高治理成果,全面实现环境优美、生态文明的总目标。二、目前我国已经具备了偿还生态欠债、根本扭转环境恶化趋势、实现发展与环境良性循环的物质技术基础和政治思想保障条件。三、生态、环境治理总体目标能否如期实现和进程的快慢,取决于全国上下、各级各行各业和广大人民群众能动作用的强弱和作为的大小。

实现美好前景,重在见诸行动。可以说,根本解决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实现华夏大地山青水碧、环境优美,是整个21世纪的事情。这是振兴中华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造福千秋万代的宏伟工程、功德工程、世纪工程,意义重大而深远,任务光荣而艰巨,前景广阔而美好。应当相信,勤劳、勇敢、智慧的中国人民,能够创造闻名世界的古代文明和当代经济奇迹,也一定能够创造辉煌的现代生态文明。

课题研究和书稿的编写,坚持以研究、探讨、回答和解决问题为中心,注重改进学风文风,强调立意的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论证的切实性、科学性、深邃性,观点的鲜明性、辩证性、创新性,文字的精准性、通俗性、生动性。课题组在这些方面是下了一番工夫的。由于生态、环境问题涉及面极其广泛,内涵极其丰富,而又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要准确无误地加以评估、预测、论证和表述,是相当困难的,加之受视野和认识的局限,所形成的文稿难免有疏漏和失当之处,尚请读者慷慨赐教,予以指正。

课题研究和书稿编写,得到了中国社科院、国家发改委、农业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国家环保总局、国家林业局、国家海洋局、国家统计局、国家保密局、新华社、新华出版社等部门和单位的大力支持,特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9.生态文明心得体会 篇九

生态文明建设的经济层面,是指所有的经济活动都要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的要求,主要包括第一、二、三产业和其他经济活动的“绿色化”、无害化以及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化。这就要求我们: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资源是有限的。要满足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就必须在全社会倡导节约资源的观念,努力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生产模式、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应大力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资源和治理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发展清洁能源和再生能源,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现代化发展战略的重要位置,并具体落实到单位、家庭、个人。实施清洁生产。清洁生产,不仅指生产过程要节约原材料、能源并减少排放物,同时也要求最大限度地减少整个生产周期对人的`健康和自然生态的损害。“预防污染”是清洁生产的本质特征,它适宜于包括工业生产在内的第一、二、三产业。传统生产是一种只强调物质生产而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改变这种生产方式,需要不断进行清洁生产意识教育,引导人们转变传统生产观念,让清洁生产的要求和方式深入人心,使采用清洁能源、预防和减少污染成为__、企业、社会的自觉意识和行为。

增强环保产业的职业责任意识。环保产业作为专门为改善生态环境而开发提供实用技术、商品和服务的产业,不仅是一种实体、一种市场行为,而且具有十分重大的社会责任。因此,在大力发展环保产业的基础上,应进一步通过广泛开展生态环境宣传教育,不断提高环保产业单位和从业人员的生态职业责任意识。

10.生态文明心得体会 篇十

十五年前,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浙江安吉余村考察时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科学论断。随着“两山”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广大干部群众护美绿水青山,做大金山银山,不断丰富与发展经济和保护生态之间的辩证关系,各地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升级、资源高效利用,实现了环境持续改善,城乡更加均衡发展。虽然越来越多的党员干部始终把“两山”理念贯穿于所有干事创业中,很多地方也通过退耕还林、关停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等方式来践行“两山”理念,但是某些地方某些党员干部依然没有理解“两山”理念的真正含义,甚至出现“口号喊着两山理念,行动却背道而驰”。

从在福建治山治水、推动“绿色浙江”建设一直到现在,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治国理政思想之中。从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美丽中国”,将生态文明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到“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走进联合国,生态文明建设被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

在吉林梨树县,要求“一定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在宁夏贺兰县,称赞稻渔空间乡村生态观光园“水资源利用效率提高了,附加值也上来了”;在山西太原,叮嘱坚持治山、治水、治气、治城一体推进,持续用力,再现“锦绣太原城”的盛景……近期,习近平总书记每到一地考察调研,绿色发展都是一项重要内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直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坚持绿色发展,并加强城市生态环境治理,甚至将绿色发展作为国家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理念。

党员干部要记住约定的初心使命。新中国成立之初,经济萧条,百废待兴。但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制定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到改革开放后提出的“三步走”发展战略,中国奇迹般地用短短几十年走完了发达国家上百年的工业化历程。虽然中国经济有了好的转变,人民生活也有了显著提升,但是经济发展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生态环境逐步恶化,甚至有些地方的生态环境还影响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不过中国共产党并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和使命,无数共产党人从未停止实践和理论探索的脚步。无论身处哪个时期,中国共产党将保护资源环境、实现生态文明的思想一直贯穿始终,直到十五年前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才找准了方向。于是党员干部坚持以“两山论”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把理念转化为行动,把人民群众的愿景转变为现实,生态环境逐渐得到改善,往日风声鹤唳、飞鸟成群的景象又开始重现,经济也发展好了,人民生活健康也得到了保障,党员干部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党员干部要记住约定的责任担当。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新时代党员干部要在“两山论”的绿色发展战场中牢记责任与担当。“绿色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从提出到现在已经了,而这一历久弥新的理念,随着时代车轮滚滚向前,愈益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山西右玉林木绿化率从0.26%增至56%,不毛之地变成塞上绿洲,生态牧场、特色旅游鼓起村民“钱袋子”;浙江湖州坚定不移践行“绿色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铁腕治理污染、调整产业结构、擦亮“生态”招牌,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态文明建设“湖州模式”……这些成果佳绩的取得,都离不开无数党员干部在推进“两山”论的实践过程中始终牢记自己的责任与担当。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把爱交给绿水青山,建设好美丽中国。虽然在推进“两山”论的实践中,不可能一帆风顺,势必需要披荆斩棘,以更大力气啃下“硬骨头”、拔除“硬钉子”,但是只要勇于扛起绿色发展的责任,以“建功立业舍我其谁”的担当,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为后人栽树成荫,就能让一道道绿色“盆景”变“风景”。

11.生态文明心得体会 篇十一

生态文明是构成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必须树立“度”的概念,必须寻找到一个经济发展平衡的发展模式——“生态经济”发展模式。通过这个模式的发展,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得以牢固树立。实现这样一种阶段目标,即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持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陕西关中地区是我国确定的重点经济发展区,被国家列为全国重点建设的八大城市群、九大经济区和四大装备制造业基地之一,也是国家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重点扶持建设三大经济区之一。这既给关中地区的发展带来了大好机遇,同时也让关中地区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首先在外部环境上,当前生态经济发展模式正在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在我国,科学发展观的贯彻与实践,资源节约型发展道路愈加深^^心,生态经济符合人的根本利益,政府、群众有积极性,这对于关中地区实施生态经济模式,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其次,关中地区具有显见的内在优势。境内有大秦岭、渭河、引汉济渭等引水线路,有北山果林带,历史资源富集。为了改善生态环境,近年来陕西省先后出台了水污染防治条例等多项法规,渭河流域五年治理规划已获批准,绿色生态渭河建设规划也已编制完成,正在强力推动。

基于此,笔者认为,构建关中地区生态圈,其总体思路,应坚持以山塬为体,以林草为根,以水系为魂,以河流为线,以文史为镜;以秦岭、北山、渭河为骨架,以路、河、渠为轴,形成八纵(东西向)多横(南北向)的生态网络格局。坚持城市群为人规划,实现城中有林(田)、田中有城的格局。

其具体措施,一是依法严格保护秦岭生态环境。秦岭是世界著名的三大山脉之一,我国南北自然生态和气候的分界线,是长江水系和黄河水系的分水岭,也是我国珍稀野生动植物的重要分布区。把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好,是陕西关中地区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需要,也是关中区域水源涵养和保护气候环境的需要。因此,必须强化人们保护秦岭的意识,坚持保护优先,适度开发的原则。要留有足够的原生态区域支撑秦岭功能的发挥,执行最严格的矿产资源和河石资源限制开发政策;尽最大努力减少道路对资源环境的破坏。

二是切实加快渭河综合治理步伐,早日恢复其美丽的身影。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是一条历史文化长河,也是关中地区经济发展的生命之河,关中未来的经济发展如果没有渭河的呵护,将难以为继。为此,应进一步唤醒社会公众关注渭河、保护渭河的意识,并将这种意识转化为自觉行动。以政府投资主导,积极统筹各方力量,解决渭河水资源紧缺、防洪威胁严重、水质污染以及无序开发等突出问题。

12.生态文明心得体会 篇十二

生态批评 (Eco-criticism) 是在全球性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和日益深化的生态危机的语境下、在目前风起云涌的绿色运动的感召下, 在文学批评领域掀起的一股“绿色”批评浪潮。生态批评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生态危机的日益加剧。针对日益加剧的生态危机, 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迅速做出反应。生态危机的实质是人性危机, 是人们生活方式、价值取向、自然观方面的危机。正如历史学家唐纳德·武斯特 (Donald Worster) 所说:

生态批评不仅要解放大自然, 而且还倡导回归自然, 返璞归真, 还人性以自然状态, 建设人的精神生态, 从而解决人的异化问题, 提倡精神生态与自然生态的良性互动。它不仅要解构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还要建构一种以生态整体利益为宗旨的自然的、生态的、绿色的、可持续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重建一种新型的人与自然关系。

二、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中共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共鸣。可见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1. 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性。

21世纪最紧迫的问题很可能就是地球环境的承受力的问题。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 人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让自然屈服于人类的意愿。但是人类却忽视了地球上的自然资源的有限, 有些资源用掉一点就少一点, 再生的可能性是极小的。比如石油的资源就是不可再生的, 而水资源虽然可以通过各种途径使其再生, 但价格却是十分昂贵的。因此对自然资源的过分利用总有一天会使地球上的资源消耗殆尽, 从而最终导致大自然对人类的无情报复。因此我们更应该关注生态文明的建设及其对我们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我们就要首先反思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从自然生态的角度来反拨人类中心主义的专断和排他意识, 使人们重新树立尊重自然、爱护生态环境的理念。

2. 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首先, 生态文明是对以往文明的反思和扬弃。工业革命带来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但在西方文明为主导的发展思路之下, 大规模的无序的人类活动打破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和生态结构, 深刻影响和改变着地球生态系统的演变路径和方向, 对人类生存安全构成了极其严峻的挑战。其次, 生态文明是对现有文明的整合与重塑。生态文明是社会文明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融合的过程中的扩展与延伸, 是社会文明的生态化表现。因此, 沈阳市提出了创建北方最佳城市环境的目标, 今年将全面启动生态城市的建设。经过不懈努力, 沈阳市具有了“全国卫生城市”、“国家园林绿化城市”、全国十大“安静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等称号。此外, 沈阳被国际园艺者协会 (AIPH) 确定为2006世界园艺博览会举办城市, 这充分说明了沈阳的生态环境已经得到了世界的肯定。但是, 搞好生态建设任重而道远。

三、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策略

1. 大力加强公民素质教育, 培养生态文明意识。

提高人们生态道德修养要树立新的系统观、价值观、经济观、消费观、科技观, 营造培育全民生态道德意识的社会氛围, 还须建立完善的环保教育机制, 尤其要抓好学校教育的环节, 特别要重视青少年生态道德意识的培育和提高。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着眼校园文化建设, 为实现“美丽中国”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学校要营造良好的社会交际环境, 保持良好的社会秩序, 树立良好的学风和教, 这将提供一个和谐校园建设的坚实的人文基础。生态教育应该有一个整体的视觉, 更要重视所有的共混物的人—环境教育为和谐的整体。提高人们的生态伦理必须建立新的系统概念, 价值观、经济观、消费观、科学技术观;创建国家生态道德意识培养的社会氛围, 还应完善环境教育机制的建立, 特别要关注学校教育环节;特别是, 应注重生态道德意识的培养和青少年。因此, 学校应开设相关选修课程, 让学生了解生态学是十分必要的, 从而培养他们的生态保护意识。

2.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步伐, 产业发展须与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协调。

我们要加快形成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 使整个经济发展模式更加科学化、生态化。工业和农业应大力发展生态化, 绿色化, 实现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兴工业化和现代化农业道路。

沈阳是中国东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通和商贸中心, 也是全国的工业重镇和历史文化名城, 沈阳应该在其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众多优越条件的基础上, 对制约其发展生态旅游的不利因素给予高度重视。应加大资金投入、有序地进行开发、提高市民环保意识、完善生态旅游管理制度、搞好生态保护和建设, 使沈阳市的生态旅游真正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生态旅游是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 以保护生态环境为目的的一种新兴旅游形式, 是未来旅游行业的发展潮流。沈阳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丰富, 每年接待数以万计的游客。发展生态旅游应成为沈阳建设生态城市的一个重要方面, 它不仅能增加就业机会, 活跃地区经济, 而且能有效地保护旅游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景观, 提升城市形象和影响力, 真正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沈阳市顺应了这一潮流, 植树造林, 增加绿化面积, 改善生态环境, 全面启动生态城市的建设, 为沈阳市开展生态旅游做好充分的准备。沈阳市民将是生态旅游的直接受益者。生态旅游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沈阳世园会的主题是“我们与自然和谐共生”, 即表明了沈阳市对发展生态旅游的重视。

四、群策群力, 倡导构建新型消费模式, 共同推动沈阳市生态文明建设

一是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讲座、社区活动等多种形式积极宣传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重要意义。建立完善的公众参与机制, 充分发挥民主监督作用。引导人们应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 促进能源资源循环式利用, 形成绿色生产与绿色消费之间的良性互动, 形成“环保节约光荣、污染浪费可耻”的社会风尚, 营造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氛围。提倡新的消费模式, 能够帮助人们摆脱无止境的物质欲望追求, 引导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从而切实地把党和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 真正做到力行生态文明理念。

五、结语

生态文明的建设需要将工业化对自然的破坏以及人类回归自然寻求美和崇高的行动结合起来。生态批评不能仅停留在人与自然关系显在方面的批判, 而应将批评的视角向人的心灵深处延伸。将人与自然地关系归置到人与整个心灵世界加以对照, 树立绿色生态理念, 以构成人与自然的和谐。在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今天, 生态批评在引导人们尊重自然、热爱自然、回归自然天性、构建绿色的生活方式方面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Donald Worster.The Wealth of Nature.Oxford University Press, USA 1994:26-27.

[2]沈阳市政府.模范生态城市, 旅游观光城市[EB/OL].http://www.shenyang.gov.cn/.

[3]王秀明, 许桂兰.论中国生态旅游经济及其发展[J].旅游经济, 2006, (1) :165-166.

13.生态文明建设学习心得B 篇十三

通过参加隆昌县党校组织的生态文明建设培训课,我对生态文明建设有了新的认识,新的体会,受益颇多。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这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政策和根本方针。

发展是第一要务。而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决定着发展的脚步能走多远。进入新世纪以来,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社会矛盾凸显,我国已经到了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的新阶段。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是基本国策。资源相对短缺、环境容量有限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在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对于生态文明建设,我从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的生态文明方针方面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一、建设生态文明,就是要改变粗放型的发展方式和不合理的消费模式

因此,我们日常生活、工作中需要发扬勤俭节约的作风,从小事做起,积小为大。经济建设则将合理开发和节约利用资源放到发展全局考虑,通过开源节流、节约集约,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保障能力,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保护优先,既是改善我国生态环境的现实需要,也是现代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二、正确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建立和谐发展的长效机制

一些地区曾经不顾当地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肆意开发,导致水体或土壤严重污染,城市灰霾天气增多等。当前,急需贯彻保护优先的指导思想,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建设、自然保护与合理利用及开发、生活和生态之间的关系。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基本前提,将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作为开发建设活动的约束条件,严格环境准入,控制人为活动的不利影响。尤其是对水源涵养、水土保持、气候调节等生态功能极为重要的敏感区域,必须加强保护,建立长效机制。

三、在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中,要把利用自然能力修复生态系统放在首位

伴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很多地方对自然生态的索取大大超出了其承受能力,以致自然生态系统不堪重负、严重失衡。利用自然能力恢复是最直接、最经济、最有效的做法。大自然具有很强的恢复能力,可以依靠自然本身力量恢复已退化的生态系统。休养生息是近几年来我国水环境综合治理的指导思想,其本质就是让生态系统自然修复。我们应该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总结推广这一经验,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为子孙后代留下美好家园。

上一篇:安全培训机构管理制度下一篇:大班毕业典礼教师代表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