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成瘾诊断治疗标准(共8篇)
1.网络成瘾诊断治疗标准 篇一
青少年网络成瘾心理药物联合治疗
目的探讨在综合医院开放式心理病房实施药物结合心理疗法治疗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疗效.方法临床上使用药物结合心理疗法治疗青少年网络成癔30例患者,对其治疗前后疗效资料进行分析.HAMA、SCL-90对治疗前后疗效进行评定.结果积极治疗(2周及8周)结束时网络成瘾者组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焦虑症状测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随防1年时,SCL-90的9个相关因子中,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敌对、偏执6个因子分存在明显差异,网络成瘾者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药物结合开放式心理病房住院心理疗法治疗青少年网络成瘾患者有较好的疗效和预防复发的作用.
作 者:林志雄 邹晓波 谢博 律东 林举达 作者单位:524001,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刊 名: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ISTIC英文刊名:NERVOUS DISEASES AND MENTAL HEALTH年,卷(期):6(2)分类号:B84关键词:青少年网络成瘾 开放式心理病房 心理治疗
2.网络成瘾诊断治疗标准 篇二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网络成瘾患者100例。按照干预、治疗方法的差异将患者分为5组, 每组20例。分别为心理治疗组、行为治疗组、家庭治疗组、药物治疗组与综合治疗组。心理治疗组男16例、女4例, 患者平均年龄为 (17.8±2.4) 岁;行为治疗组男15例、女5例, 患者平均年龄为 (18.2±2.7) 岁;家庭治疗组男15例、女5例, 患者平均年龄为 (17.8±3.2) 岁;药物治疗组男15例、女5例, 患者平均年龄为 (17.8±2.8) 岁;综合治疗组男16例、女4例, 患者平均年龄为 (18.0±2.4) 岁。五组患者在一般临床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方法。心理治疗组:不要打骂、怒斥患者, 而应给予其劝慰、鼓励。经常性的向患者讲解沉迷于网络的利弊, 使其逐渐认识到沉迷于网络的危害。而后经常性的说出网络成瘾的危害, 逐渐消除抵抗、叛逆的情绪[2]。行为治疗组:鼓励多参与一些外界训练。逐渐通过活动代替患者对于网络的沉迷, 使其戒除网络成瘾的习惯。并督促患者能够长期保持积极的行为, 多与他人接触, 受到他人良好行为习惯的影响。家庭治疗组:该种治疗方法需要患者家属共同努力, 在家庭生活中, 多与孩子进行交流沟通。孩子父母需先进行自我检讨, 了解自身的不足之处, 而后再慢慢教导患者, 如何正确释放自身的压力, 戒除网络成瘾的习惯。药物治疗组:该组内患者主要以药物进行治疗, 详情如下:帕罗西汀进行治疗, 每天10 mg, 晨起服用。丁螺环酮, 每天15 mg, 分3次服用。中药汤剂“戒网饮”125 m L, 分2次服用。综合治疗组:将以上治疗方法相结合, 给予患者相应的治疗。本次治疗共维持16周。
1.3评价标准: (1) 网络成瘾测评量表:该表共有26条测定内容, 每条0~4分, 得分越高, 成瘾度越重。 (2) 总体表现测评评分:该表共有24条测定内容, 每条0~5分, 得分越高, 表示患者的网瘾戒除效果越好。
1.4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7.0进行分析处理, 计量资料均数±标准差表示, 组内治疗前后比较采用t检验, 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 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网络成瘾评分对比:每组患者在经过相应的干预后, 其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经过方差分析, 在治疗前, 网络成瘾评分对比组间无差异 (P>0.05) , 在治疗后, 以综合治疗组得分最低, 组间比较差异显著 (P<0.05) , 见表1。
2.2五组总体表现测评评分对比:每组患者在经过相应的干预、治疗后, 其总体表现测评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 (P<0.05) ;经方差分析, 五组患者在治疗前的评分相比, 组间无差异 (P>0.05) , 而在治疗后, 以综合治疗组评分最高, 组间差异显著 (P<0.05) , 见表2。
3讨论
近年来, 网络成瘾问题在临床上具有较多的治疗方法, 但如何在上述方法中选择最为之有效的方法, 具有重要意义。本次调查的5种治疗方法均具有可观的临床效果, 而患者在治疗后, 综合治疗组的网络成瘾评分最低, 总体表现测评评分最高, 效果理想。目前, 临床上对于网络成瘾本身是不是一种心理精神疾病尚未明确, 但本次调查结果表明, 经药物治疗网络成瘾可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总之, 虽目前临床上的各种治疗方法对于网络成瘾可获得较好的疗效, 但目前以综合治疗最为有效, 因此笔者建议以综合治疗法作为网络成瘾的主要治疗方法。
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干预、治疗方式对网络成瘾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网络成瘾患者100例, 按照干预、治疗方式的差异对其做分组处理, 并分为心理治疗组、行为治疗组、家庭治疗组、药物治疗组及综合治疗组, 每组20例。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 各组患者治疗后症状评分均获得了明显的改善 (P<0.05) ;经方差分析, 网络成瘾评分与总体表现测评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对于网络成瘾患者, 以综合治疗效果最佳, 临床上可进行推广使用。
关键词:网络成瘾,干预,治疗,临床疗效,对照研究
参考文献
[1]杨永信, 吴绍兰, 任广来, 等.不同干预、治疗方式对网络成瘾临床疗效的对照研究[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009, 18 (3) :242-245.
3.治疗网络成瘾,请别走入误区 篇三
曾经流行一种说法:网络成瘾是精神病。这种说法在流传甚广。有的人甚至误认为网络成瘾是精神病,犯了法也不用负法律责任。其实,人们所说的“精神病”,是指精神分裂症等重性精神疾病。精神病患者对现实失去辨别能力,需要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来治疗精神症状。但网络成瘾者是有辨别能力的,抗精神病药物不能解决他们的问题,只能缓解冲动和攻击行为。
目前认为,网络成瘾是一种行为障碍,属于精神(心理)障碍的一种。人类的精神活动由认知活动、情感活动、意志行为活动所组成,当这些方面发生改变,造成本人或家庭痛苦,影响了个体的社会功能,则称为精神障碍。例如智力发育落后属于认知方面的精神障碍,抑郁症主要是情感障碍,儿童多动症则是行为障碍。
另外,电击治疗网瘾是行为治疗方法中的一种,叫做厌恶治疗。其理论基础是:每当不良行为(网络成瘾)出现时即予以惩罚(电击),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训练后,不良行为就和不愉快体验建立起了条件反射。因此,每当患者想做出不良的行为时,便会出现厌恶体验;为了避免这种不愉快的体验,患者只有放弃原有的不适当行为,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但是,厌恶治疗有较多缺点。其引起的行为改变是暂时的,而且不稳固,因为条件反射形成以后如果不再强化即会出现消退。另一方面,这种疗法副作用明显,可引起不良的情绪反应,患者可对治疗者产生对抗。因此,本疗法已经愈来愈不被人们所选用。
对于网络过度使用的问题,主要是设法改变青少年的不良行为。必要时可求助于儿童心理咨询师或儿童精神卫生专家,并接受心理治疗、行为治疗、认知治疗等方法。
上网成瘾有哪些征兆
研究发现,长期沉迷于网上,会导致青少年出现行为改变,认知、情感也受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认知功能受损:网络成瘾青少年常感到注意力不集中,学习能力下降,长此以往出现推理、逻辑思维能力降低。
* 情绪烦躁、焦虑、抑郁:患者不上网时精神不振,感到烦恼、焦虑不安,好发脾气,觉得生活中毫无其他乐趣可言。严重者悲观、消极、丧失自信和自尊、缺乏兴趣和动机,甚至产生自杀念头和行为。
* 意志行为改变:患者丧失了对学习、生活的进取,只顾一时上网的快乐,不考虑未来,这是个人意志减退。行为方面表现孤僻、冷漠,不愿意与人交往。当上网行为受到阻止时,冲动失控,可打骂父母、砸东西、离家出走。甚至有的人为了筹措上网的资金道德失范、行为越轨。
4.拒绝网络成瘾主题班会 篇四
一、背景
在今天网络普及的背景下,电脑和手机已经走入了平常人的生活当中,包括我们的青少年,由于青少年的性格还没定型,自制力还不够,所以有很多的青少年在接触网络后不能克制,产生了网瘾或者有网瘾的倾向,随着社会的进步,青少年面对的诱惑比以前大大增多。所以对青少年的思想教育也尤为必要。
二、目的在班级上出现了比较多的同学依赖网络,甚至有些同学沉迷网络,影响了学习和生活,这次的主题班会帮助同学们认清网络给人们带来的利和弊,引导同学们养成健康的上网习惯,从根本上杜绝网瘾,预防网瘾。
三、班会对象:全体同学
四、班会地点:A幢教学楼505
五、班会时间::2018.5.8
六、班会准备
(一)事先和同学们说明班会主题,在会上明确告知与会的同学们本次班级班会的主题和具体要探讨的内容。分成4——5人一小组,由一名组长收集每个组员每天上网的时间,最长的同学在班会中进行发言,说说自己平时上网的内容。
(二)班会班会前的准备小组分工,每个小组总结一下网络的利与弊,小组准备好发言的问题。
七、班会流程设计
(一)给同学们看有关于网络成瘾的视频和事例,吸引同学们的注意。
大一新生上网20多分钟后死亡 患病在先致猝死
荆楚网消息(楚天都市报)(记者叶宁通讯员高翔)一名大一新生上网突然昏迷,抢救无效死亡。江夏警方昨宣布调查结果:死者系因病猝死。
本月5日晚,武汉商贸学院美术系大一学生宋某在江夏区流芳街瑞吉网吧上网,20多分钟后,宋某一头倒在键盘上,虽经全力抢救,仍不治身亡。
江夏警方的调查报告显示:死者家住洪山区建设乡。事发前几天,宋某曾告诉他人自己胸口疼,并于次日请假休息。警方综合多方信息初步断定,宋某系因病猝死。目前,出事的网吧已恢复营业。
记者昨日就此采访了武大中南医院精神科专家黄怀钧。他说,导致猝死的原因很多,但多数是由心脏性疾病引起。一般来说,上网者会受到光线、疲劳、饥饿等因素的刺激,可能导致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心跳暂停,缺血,而引发其他疾病,导致猝死。
(二)让同学们按小组列出网络的利与弊(事先准备好)
1.普遍必然性。现在知识经济的时代,信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膨胀和爆炸,未来的世界是网络的世界,我们要能更快地适应这个高科技的社会,要具有从外界迅速、及时获取有效科学信息的能力,具有传播科学信息的能力,这就是科学素质。而因特网恰恰适应了这个要求。
2.实用经济性。在网络上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你可以从网络中最快地查找学习资料,可以学会更多课堂外的知识,并灵活地运用课内知识,促进思维的发展,培养自己的创造力。上网还可以超越时空和经济的制约,在网上接受教育,有什么问题,你也尽可以随时通过E-mail请教老师。而且互联网上的交互式学习、丰富的三维图形展示、语言解说等多媒体内容,使得学习变得轻松、有趣,这是任何教科书都不可能具备的。
3、方便快捷性。网络的存在为我们大大的节省了时间,提供了方便。比如:我们能够通过网络观看体育比赛的直播;我们能够通过网络方便的联系到亲友;我们可以在网上随时下载自己需要的学习资料;我们可以在网上买到自己喜欢的物品;我们可以通过网络报名和查询考试分数。网络,给信息带来了强大而有力的传播途径,并且大大缩短了信息发布和接收的时间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在信息产业高度发展,并且人们对于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多的今天。网络成了最好的传播媒体。
但是,网络给我们带来种种好处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弊端。
首先,网络的迅速发展,带来了许多前所未有的问题。一些不良网站应运而生。这些不健康的网站腐蚀着青少年的思想,对青少年的成长极为不利,给社会造成了不安定的隐患。
其次,网络拉来了人与人的距离,也带来了人与人之间的许多纷争。网络使人与人之间的正常交流变少了,特别有一些青少年成天沉溺于网络,与同学们的交流很少,久而久之,就会变的沉默寡言,没有活力,更有甚者还会造成学生的心理问题;另一方面,对于网络,政府出台的政策不够完善,所以有许多关于知识产权的问题在源源不断地产生。又如我们在网络游戏中所拥有的帐户,有时会被非法盗用,这其实也是一种刑事责任,但是我们却常常因为找不到偷窃者而使事情不了了之。
最后,网络带给人们的不仅是思想上无形的伤害,对于健康也造成不可忽视的伤害。在电视上我们就曾经多次看到这样的报道:某某青少年由于上网玩游戏时间过长,造成下身忽然瘫痪、不能动弹,严重的还有休克昏迷的例子。由于电脑对于人体的辐射,如果人长时间地坐在电脑前不活动,就极容易造成种种难以预期的身体上的伤害。最显着的就是对于视力的损害。经数据统计,从事长时间电脑工作的人总体视力是比很少接触电脑的人的视力差很多的。
(三)进行总结,对同学们进行提问,多少天上一次网,一次上多久给出一套测试题测测大家有没有网瘾。
1、你认为网络上环境是否宽松
A 很宽松 B 较宽松 C 一般宽松 D 不够宽松 E 非常不宽松
2、你上网通常做什么
A 与亲朋好友联系 B 获得信息,学习知识 C 在线聊天,娱乐休闲,玩网络游戏 D 网上购物,制作网页 E 调节情绪,发展兴趣
3、中学生对网上交往中的他人形象的评价
A 言行情绪化,哗众取宠 B 网上的人不容易了解 C 网上的人不能信任 D 网上的人卑鄙、虚伪、无聊 E 网上的人友善、崇高、真诚、有趣、容易了解
4、中学生对网上交往中的自我形象的评价
A 热情的、责任心强的 B 冷淡、责任心差 C 言语和气、得体 D 言语粗俗、无聊 E 可以信任的、上进的、有效率的5、你是否在网上主动帮助过别人
A 是 B 否
6、你是否在网上友善的对待别人
A 是 B 否
7、你在网上是否是诚实和守信用的A 是 B 否
8、你在网上会做出哪些平时不出现或很少出现的行为
9、网络对自己产生了什么影响
A 改善了人际交往 B 改变了自己的思维方式 C 改变了自己的行为方式 D 使自己受到了好的影响 E 使自己受到了负面影响
(四)网络成瘾的内在原因
1、网络本身的吸引力对网络成瘾的影响。电脑网络容易使学生对其产生交往依赖。网络是体现时代的重要标志,网络的自由性、虚拟性、交互性、便捷性对学生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容易使学生网络成瘾。网络的超时空性为学生扩大了交往面,同时导致网络交友上瘾;网络游戏的虚拟性、实事性和交互性是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主要原因。
2、中专生的自身原因也使他们容易网络成瘾。首先,中专生的自制能力比较差,他们的认知和行为常常不能协调一致,知行脱节,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但就是不这么做;其次,中专生生活单调,对网络充满了好奇,也喜欢寻求刺激;最后,有很多大学生上网是为了逃避现实和生活中的困难,宣泄紧张和压抑的情绪。中专生的心理发展还没有成熟,当他们的目标和现实不能统一的时候,他们因为社会支持和外在帮助不足,容易产生消极的情绪,通过玩游戏,上网来释放自己压抑的心情。
(五)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网络观
1、让同学们树立一个观念:网络是学习工具,不是娱乐工具。网络的存在是为了让我们获得很多的知识,了解更多的事件,而不是让我们娱乐、玩耍和放纵的。
2、使同学们学会正确的选择:科技无罪,选择权在人类自己的手上,网络带给我们的善与恶、美与丑都完全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大学生应该在平时丰富自己的校园文化生活、培养自己的多种兴趣爱好,把自己引导到虚拟和现实相结合的正常轨道上来。
(六)用理论和典型例子说明网瘾的危害性,提供给同学们一些健康的生活方式,拟出一份健康上网时间表供同学们做参考,引导大家积极面对网瘾和预防网瘾。
5.青少年网络成瘾分析 篇五
摘要: “网络成瘾”又称“互联网成瘾综合征”,英文简称为lAD(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照世界卫生组织定义,所谓网络成瘾综合征(IAD),是指由于过度地使用网络而导致的一种慢性或周期性的着迷状态,并产生难以抗拒的再度使用的欲望。同时会出现增加使用时间、耐受性提高和戒断反应等现象 [1]。网络成瘾作为一种随网络技术而不断发展的新问题,不断为更多的人知晓。关于网络成瘾对青少年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及网络成瘾的心理社会因素的研究引起了众多研究者的注意。本综述旨在阐述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心理和社会成因成因分析。
关键词:青少年 网络成瘾 成因分析 心理 社会
1.青少年网络成瘾的主要症状表现
IAD的基本症状是上网时间失控,心理和行为活动基本为上网这一活动所支配,行为不能自拔,一旦缺少网络生活时,身心就会出现异常反应。网络成瘾的躯体症状常表现出双手颤抖、疲乏无力、腰酸背痛、血压升高、视力下降、手发冷发热、植物性神经紊乱等;心理症状表现为情绪不稳、情绪低落、心慌、记忆减退、心情抑郁、待人冷漠、行为古怪、无所适从,欲罢不能,患者可以不吃饭、不睡觉,但是不能不上网,显然这些行为特征都属于一种心理病理行为。
2.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成因分析
2.1 心理因素是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内在基础
行为主义曾以经典的刺激—反应公式统治美国心理学长达半个世纪之久,行为主义强调个体行为是由外在环境决定的,否认意识及心理的存在。随着认知主义的兴起行为主义的没落,研究者越来越重视个体的内在认知因素对行为的中介影响作用。对于网络成瘾而言,绝不能仅仅地认为是外在网络刺激导致网络成瘾,我们更应该看到个体内在的心理因素对网络成瘾的影响,个体的人格特征、认知和情绪、应对方式都会对网瘾的形成产生广泛的影响。2.1.1不良人格特征
人格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不同人格特征的个体具有不同的心理特质,面对同样情景就会产生不同的行为。艾森克提出了人格三因素模型,包括外倾性、神经质和精神质。神经质维度对网瘾成瘾具有正向预测作用。根据艾森克的解释,神经质维度主要反应个体的情绪稳定性,得分高者常常焦虑、担忧、郁郁不乐,遇到刺激有强烈的情绪反应,以至出现不够理智的行为。具有神经质人格的个体往往人际关系较差,比较难以融入社会。当他们在现实生活中遭遇困难或挫折时,网络的虚拟性和开放性为他们逃避社会提供了空间。网络使得他们的言行不再受到社会规则的限制,他们可以任意的发泄他们的负性情绪和对他人的不满。2.1.2低认知需要
认知过程是个体对环境信息进行加工的过程。网络信息是现代人一种重要的外在环境信息。一部分个体能够正确地对待网络信息,对网络信息进行合理运用,而另一部分人则被网络信息所左右,形成网瘾。青少年时期属于后者,求知欲强,好奇心重,有着强烈的探索欲,对新事物喜欢尝试易于接受。互联网作为新生的事物,具有高科技性,以其制作精美的主页、丰富的内容、新颖无尽的刺激和魅力无穷的诱惑,能够极大的满足他们这一心理需求。青少年自身正处于身体发育和心理成熟的不平衡期,缺乏足够的甄别是非能力。另外,青少年将网络视为一种时尚,符合青少年追求时尚的个性。2.1.3生理——性需要
正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有着朦胧的性意识和性冲动.出现了强烈的了解异性的心理,而现实中的性教育基本上还处于欲说还羞的状态。网络创造的全新交友方式,为对爱情充满憧憬和追求的广大青少年提供了一个结识红颜知己的广阔空间。同时,网络色情也乘虚而人,在某种程度上也满足了青少年了解性的需要[3]。2.1.4消极情绪
情绪上的不稳定导致的闭锁性,现在的青少中独生子女居多,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尽管受到来自家庭和学校各个方面的关爱和照顾,但是他们的内心深处,却常常感觉缺乏关爱,孤独、寂寞。在现实生活中,因为各种社会角色的需要.利益的冲突,人际关系的不和谐,学习的压力等使他们不能畅快地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造成压抑的心理状态。匿名的网络恰恰给他们的精神世界营造了相对平等而自由的空闯,使情绪、情感得以真实的表现和宣泄
[4]。
2.1.5自我实现的需要 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青少年阶段的思维是“新的自我中心”。造成了自己和别人关系的歪曲认知。一是“假想的观众”。总认为自己站在舞台的中央,一是“个人的虚构”[5]。青少年时期喜欢寻求自我并力图实现自我,但方式简单且不计后果,以显示他的“勇敢和特别”。包括沉迷网络游戏中的最高统帅位置而沾沾自喜。在网络的虚构空间中,也让一些在学习生活中的失败者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2.1.6消极应对方式
拉扎鲁斯认为,应对方式是指个体不断改变认知与行为所做出的努力,从而控制那些被评价为超出个体适应能力的内部或外部的需要。个体遇到生活挫折或压力时,消极的应对方式会使其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网络游戏、交流等功能迎合了其逃避行为,从而更加依赖网络[2]。
2.2社会因素的影响
2.2.1家庭因素
家庭往往满足孩子物质需要而不是精神需要,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具体表现为:
青少年正处于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中的成人早期,此阶段发展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满足“爱与归属”的需要来获得亲密感从而克服独感。此时家庭角色分工不适当或家庭角色不健全将会导致他们的安全感缺失,IAD患者所在家庭系统中不能满足他们需要的父爱与母爱。致使他们在网络中群求情感依赖。
另外由于青少年阶段正是个体自我意识飞速发展的重要时期,需要来自于外界特别是在家庭系统中处于权威地位的父母的鼓励和认同,从而建立起成功的自我认同感,个体在面对生活中的应激事件时或是采取消极的应对方式,采取网络虚拟的空降进行逃避[6]。2.2.2学校
学生多数时间是在校生活,学校环境对学生特别是中小学生有重要影响,学生在校期间,会使学生出现诸多的适应困难,还有学习任务繁重、竞争压力大等。学校学习条件和学习方法的变化使学生难以面对眼前的压力,如不能顺应现实,就会产生自信心下降,产生强烈的自卑与嫉妒心理,所以一些学生尽力寻求逃避现实。求助于网络发泄情感。2.2.3社会因素
当今社会信息技术高速发展,无论是刚入学的小学生,还是年近半百的退休老人,对电脑都能驾轻就熟,多数家庭都配备电脑,各处的网吧随处可见且疏于管理。在为学生提供了求知的新渠道开拓了学生的视野的同时。也由于网络管理规范尚不健全,且缺乏可操作性和有效的控制手段,社会不良思潮如享乐主义、金钱至上、个人自由主义、自我为中心的生存方式等在网上泛滥,为那些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转型期的学生大开方便之门。有关网络的社会法律制度不健全,给一些制作黄色和非法网站者提供可乘之机,有些学生利用自己的高智商长时间浸泡网上制作和传播病毒、进行黑客入侵、甚至盗窃诈骗等。这样很容易让这些学生在眼花缭乱的虚拟世界中迷失自己。
3.结语
青少年网络成瘾现象已经成为社会不可忽视的问题,他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既有青少年这个年龄阶段特定的性格因素,也有家庭社会等因素的影响。为了有效缓解当前青少年网络成瘾现象,需要学校社会和家庭的共同努力,社会的有关机关加大对网络的管理,营造绿色的网络氛围,父母花更多的时间关心教导子女,及时对孩子学习生活中的问题加以引导,学校方面开展良好的网络情感教育,教会学生合理运用网络。通过学校社会家庭和青少年自己的共同努力,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将不断改善。
[参考文献]
[1] 欧居湖,青少年学生网络成瘾问题研究,西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6.1 [2] 彭桂良,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成因分析,社会发展
[3] 曲燕,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成因分析及其心理健康教育对策,八方论坛 [4] 闫贝贝,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心理成因分析,[5] 祁建梅 苟增强,青少年网络成瘾成因分析
6.网络成瘾考研英语作文 篇六
as is illustrated in the picture, a student is ecessively fond of computer game so that he can not see anything suddenly. accordingly, the fact that students being on the rise spent their spare time playing computer games such as cs has aroused great concern and should be given enough consideration. there is no doubt that its symbolic meaning that it is imperative to prevent them from indulging in cg ought to be taken seriously.
to account for the above-mentioned case, several effects arisen from cg should be put forward. to begin with ,taking to cg too much impair players’health especially eyes, just like being revealed in the picture. in addition, the growing number of students neglect their studies, idle away their time and even commit crimes thanks to cg., which is threatening situation we are unwilling to see. no better illustration of this idea can be thought than the eample as mentioned below, a student, who had wanted to play cg but had little money ,made a reckless move to waylay and rob. cg, in some sense, is just like pandora’s bo, which gives rise to some undesirable results unepectedly. therefore, no issue is as crucial to individual and national survival and prosperity as bringing cg under control in china.
7.青少年网络成瘾调查报告 篇七
摘要: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网络游戏越来越普及,也越来越有趣。因此得到不少青少年的青睐,有的甚至沉迷于网络游戏当中。五花八门的网络游戏给青少年带来无穷乐趣的同时也给家庭、学校甚至社会带来了忧虑。网络游戏对青少年有何好处,又有何弊处,我们应如何改善这一现象呢?做出怎样的对策?这的确值得考虑„„
关键词:
青少年
网络游戏
网络成瘾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
毫无疑问,计算机和网络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随着网络这一新兴媒体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已开始步入网络时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及人们的生活因之受到影响,整个世界也因它的出现而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网络已成为现时代的宠儿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人们可以上网聊天、上网游戏、上网搜索信息、上网购物......人们可以把上网看成一种享受,作为业余消遣的主要内容。但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这个世界带来超时空的数字化光环的同时,也夹带有污泥浊水与沉渣,有的专家将它称之为“电子海洛因”。缺乏自控能力的青少年一旦沉溺于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其求知的心智和原本善良的情感很容易被网络虚拟世界所吞噬,有的甚至还在网络的各种诱惑下,走上犯罪道路,有的甚至失去了生命和自由。然而,一桩桩血泪案例,一声声警世长钟,对青少年“网虫”们来说,是那样苍白无力。青少年迷恋网络游戏在城市中已经成了司空见惯的现象,老师和家长采取了各种措施加以压制,但有时效果不理想,甚至起到反作用。
青少年已经成为网民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在促进青少年快速成长发展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诸多不良影响,其中网络游戏成瘾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青少年是一个自我防护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都相对薄弱的群体,他们容易被色情信息、暴力游戏等不良网络内容所吸引,过分沉迷网络形成网瘾,不仅影响了自身正常的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而且给社会带来巨大危害。
目前,沉迷于网络的青少年逐年增加已成为一个全世界不得不正视的问题,各国专家学者都在探讨其原因,找寻治理之方法。
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之下我进行了对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二)研究内容
1、问卷设计
青少年沉迷于网络主要以网络游戏为主,我们从青少年是否玩网络游戏、玩网络游戏的时间、玩网络游戏的原因等方面着手,针对这几个方面分别设计了若干个问题来体现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的情况。
2、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这次调查的研究对象主要是以初中高中的青少年为主,本来计划多选几所学校进行,但是因为条件的限制,没有办法完成。所以只选择了一所高中,在所选学校中随机的选取300名学生,让他们如实填写调查问卷,但是这样的调查结果会有一定的地域局限性。
(2)问卷发放过程:按上述要求,与学校沟通好,到学校发放问卷,问卷主要以选择题为主,可以快速的填答,现场回收问卷,所以问卷基本全部有效。问卷发放过程中做到了以下两点:第一、解除调查对象的思想顾虑,保证调查结果的真实性;第二,答卷要求明确,以减少答题时发生差错。
(3)研究方法:调查主要以调查问卷进行,所以回收问卷后进行统计,得到结果是百分比形式。
二、关于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现状的概述
(一)网路游戏与网络成瘾
所谓网络游戏其实就是一般指由多名玩家通过计算机网络在虚拟的环境下对人物角色及场景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操作以达到娱乐和互动目的的游戏产品集合。网络游戏的诞生使命:“通过互联网服务中的网络游戏服务,提升全球人类生活品质”。网络游戏的诞生让人类的生活更丰富,从而促进全人类社会的进步。并且丰富了人类的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让人类的生活的品质更高,让人类的生活更快乐。然而网络游戏带个青少年的却是无数的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无法自拔。
网络成瘾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的戈登伯格提出的;而用实证的方法证实了这一现象;现在一般将网络成瘾定义为:由重复地使用网络所导致的一种慢性或周期性的着迷状态,并产生难以抗拒的再度使用的愿望,同时产生增加使用时间的张力与耐受性、克制、退瘾现象,对于上网所带来的快感会一直有生理与心理上的依赖。网络成瘾心理的生理实质是神经内分泌紊乱造成的一种以精神症状为主的临床心理亚健康状态。
(二)关于网络游戏的积极的影响
1、具有一定的教育功能。如目前在青少年学生中流行一款有趣的网络游戏,雷锋叔叔成了网络游戏主角,与以往很多网络游戏不同,艰苦朴素、乐于助人是“学雷锋”游戏的主旨。据称这是某网络公司专门制作的一款教育网络游戏,开发目的在于让当下的学生能体会到帮人的快乐感。
2、放松心情,缓解压力。游戏只是生活中的一部分,不是生活的全部。如学习累了,可以适当地玩一下网络游戏,用以调整紧张的情绪,消除疲劳。从这个角度出发,适可而止地玩网络游戏是有好处的。但是一个人就是为了玩游戏而玩游戏,以牺牲学习或工作为代价,这就不可取了,也是毫无意义的,甚至是有害的。
3、增长见识,开发智力。有趣味的智力游戏有助于开发了青少年学生的智力,在游戏中增长历史、地理、政治等方面的知识,如《三国志》等游戏让学生在轻松的游戏中认识一 些历史人物及历史故事。
4、为青少年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从原先相对狭小的物理空间进入了一个完全开放的虚拟空间,扩大了学生的人际交往层面;锻炼了社会交际能力,能够促进学生甄别现实与虚拟空间真伪的能力。
(三)关于网络游戏的不良的影响
1、产生错误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经常上网游戏的青少年会不自觉地把游戏的装备提升以及人物的级别程度当成是自己一段时间甚至是长时间的奋斗目标,任何干扰自己完成此目标的人或事都会被他所抵制和憎恶。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完全服务于游戏的目标,这样下去对青少年的身体和心理发展都是个潜在的隐患。
2、侵蚀社会的道德水准,使人格发生扭曲。大量内容低级、荒诞、赤裸裸地鼓吹利己主义、冷血拜金主义的网络游戏内容,正在对沉迷其中、正处在世界观形成关键阶段的青少年散布精神污染,使他们失去理想,失去道德感,在极端情况下,甚至失去做人的起码准则。这种“电子垃圾”和“精神毒品”,正在与学校、家长,与全社会争夺我们的青年一代。
3、损害青少年的身体健康。大量课间甚至上课时间用于上网,占用了必要的运动时间,降低了青少年的健康水准。更可怕的是,科学研究表明:沉迷于网络游戏和沉迷于物质毒品对人的神经系统的损害极其相似。当今网络游戏的内容,就是不折不扣的“精神毒品”
4、使游戏者产生学习倦怠现象,甚至荒废学业。大部分的青少年都处于学生阶段,过度上网游戏会使自己的兴趣和目标发生大的转变,本来应该以学习为主要生活方式的他们完全投入游戏,以至成绩越来越差,对学习的兴趣也降到最低,又转而在游戏中寻求自我实现来弥补现实生活中自己的不足。此种情况造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三、关于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现状的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调查结果分析
根据发放出去的调查问卷,对结果进行统计、计算,算出百分比。调查问卷共计300份,有效问卷295份,其中,明显网络游戏成瘾者27人,所占比例为9.2%;同时,有93人表现出对网络有游戏的轻度依赖,占总人数的31.5%,其他人员或多或少接触到网络游戏。另外,男性沉迷于网络游戏的人说明显高于女性。
(二)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原因
1、自控能力欠缺。青少年正处于求知欲旺盛的时期,他们对于外界的各种新鲜事物都充满了好奇。相对传统媒介而言,互联网作为一个新兴事物更能吸引他们的目光。他们在好奇心的促使下,抱着试一试、看一看的心理接触网络。但青少年正处于心理、行为上的变动期,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尚未定型,与成年人相比,其自制性和自律性较为逊色,因而他们一旦上网便难于抵制网络的诱惑,往往可能被网上层出不穷的新游戏、新技术和新信息网住。
2、网络游戏本身的诱惑。其实很多人开始玩网络游戏并不是就想上瘾的,只是随着玩得时间增长,对游戏的熟悉,并开始追求游戏带给其的成就感而变得上瘾。网络游戏最让人 难以割舍的是级别和装备,级别高装备好就可以体验打败其他人,强于其他人的快感。而好的装备和高得级别都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才能获得。很多青少年学习成绩不是很突出,家里受关注的程度不够所以造成其缺少自我效能感,在游戏里只要肯花时间就可以变得比别人强,受到别人的羡慕,这就满足了他的虚荣心也一定程度的满足了他的自我成就感。因此现实中的不得志与游戏中的疯狂几乎成了一种恶性的循环。
3、网络游戏的虚拟现实性。网络游戏之所以受到广大玩家的支持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其也有现实社会的一面。游戏其实也是由不同的玩家所组成的小社会,存在交往,合作,竞争,交易等。玩家在里面可以随意跟其他玩家交流聊天,满足了那些平日缺乏朋友关怀的人的交往需要。其次,男性玩家可以寻找女性玩家一起游戏,最终成为虚幻的网络夫妻这也促成很多现实中没有异性朋友的人痴迷于网游。同时,游戏中打出得物品可以换游戏币,而游戏币又可以兑换成人民币,有了商业的效应,又成了很多人沉迷的一个诱因。
(三)相应的措施与建议
1、优化社会网络游戏环境,加强网络法制建设,建立有效的监控系统。营造良好的社会网络游戏环境,可以有效地促进大学生正确利用好网络。国外已经开始尝试给网络用户制定行为准则,我国也开始制定类似的准则出台但尚在不断完善。互联网环境需要系统、完整的行为规范,从而减少网络游戏泛滥现象,这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多方力量齐抓共管。
2、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已运营的网络游戏的监管工作。相关主管部门除了重视游戏运营前的内容审核工作,还应当进一步加大网络游戏运营过程的审查、监管力度,对出现违法问题的游戏运营商要依法严肃处理。
3、网络游戏研发、运营企业要加强自身的社会的责任感。相关企业应当充分认识网络游戏对社会秩序,特别是对青少年成长造成的严重危害,加强自我约束。此外,网络游戏的经营者们还应当从企业的长远的发展出发,而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要加大技术研发力度,在游戏内容的新颖性、趣味性上寻求创新,以健康、高品质的游戏作品吸引更多的玩家,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四、相关成因的讨论
青少年并非人人都会沉迷于网络游戏,这要在一定的环境下、多种因素交错在一起才会产生,网络游戏就像一把双刃剑,有他好的一面,同样也会有坏的一面,我们应该抓住其特点,利用好的一面,控制其坏的一面,下面是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的相关因素。
(一)家庭的作用
家庭,作为青少年的第一课堂,其对青少年的影响教育作用是非常巨大的。家长在对待青少年上网问题上应当采取理性的态度,既要防止棒杀,也要防止捧杀这两种极端行为。美国的一些专家学者将计算机技能作为未来成功青年所必须掌握的五项基本技能之一,因为在互联网上,我们几乎可以找到涉及人类生活的所有方面的各类信息。对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的青少年来说,可以说是它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学之不完的知识宝库.对课业负担较重的 孩子们来说,适度地玩游戏不失为一种舒缓压力、开发力的好方法。由此看来,家长一方面既要避免对孩子子使用计算机的方法、网上浏览的内容不闻不问,盲目地认为孩子使用计算机是百分之百有益的想法。同时,也不能完全将网络视为洪水猛兽,简单粗暴地采取打压的方法,这样做反而会引起该年龄段青少年的反感.他们正处于自以为已经成人,要求摆脱家长管束的阶段。因此,如果单单凭借压制的手段效果也不会理想,甚至反而取得相反的结果。面对这些情况。家长应当在关心孩子身体健康的同时,也要多关心孩子的生理成长.特别是这一代独生子女们,他们由于缺乏伙伴。容易产生孤独感,感情无处宣泄,而家长们又忙于工作,只照顾到孩子的物质层面,而疏忽了也是极其重要的精神层面。面对这种与孩子沟通不畅的情况,家长可以适当地放下权威,以平等的方式与孩子多交流,去了解他们所关心的、感*趣的事物,以此为切入口,更易于与孩子沟通。并且在此过程中有意识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孩子的思想行为加以引导。同时,家长们还可利用闻暇的时间带孩子去郊外,亲近大自然或通过参与实践工作来接触社会,开阔视野,发掘培养孩子有益的兴趣爱好和高尚的情操。
(二)学校的引导与教育
目前.我国的学校教育虽然也在逐步进行改革,提倡综合的素质化教育。但是.还有许多学校仍将成绩作为衡量学生优秀与否的唯一标准.一味追求升学率,放松了对学生道德情操、综合素质的培养。这就导致了学生精神负担较重,有的甚至对学习抱对立情绪,将情感灌注到虚拟的网络世界。因此,就学技而言,学校应当在教授科学文化的同时,也要发挥好思想政治教育基地的重要作用,用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来武装学生,让他们意识到自己身上所肩负着建设祖国美好明天的主人翁意识。具体来说,学校可在课余时间安排一些装趣小组活动,鼓励学生多动手.培养独生子女们集体主义的团队合作精神。
(三)社会的关注
青少年沉迷于网络现在已经成为一项被社会广泛关注的严峻问题。国家也出台了相关法律法规,严禁在距离学校200米的范围内开设网吧,严禁来成年人进入网吧等。但是,有关法规的实施并不理想,学校附近的网吧屡禁不止,200米内没有,邪300米呢7大多数网吧经营者为了保证自己的收入,对青少年的到来也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要真正意义上地发挥好社会对青少年上网的监督功能,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一方面,国家有关部门应当进一步健全网络管理的法律法规,并且采取一些手段来保证法规的有效实施。同时,积极发挥群众舆论、媒体宣传的监督作用,如南京市发挥广大群众的力量,组织了一批退休老人作为网吧监督的志愿者,对进入网吧的青少年的年龄.以及他们浏览的内容进行监督。另外,相关产业也应当投身到这场具有深远意义的活动中,首先可以通过为游戏分级的方式,注明哪些级别的游戏只适合成人,哪些级别的游戏适用于青少年。其次,应当更多地来开发具有积极教育意义的游戏,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五、参考文献
1、陈侠,黄希庭,白纲.关于网络成瘾的心理学研究[J].心理科学进展,2003,11(3):355-359.2、顾广耀等,从网络游戏的兴盛看青少年的健康发展[J].理论科学,2010(4).218,175
3、魏爽,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原因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08(10),103—105
4、赵念东,武远明.《网上交流与游戏》[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附件:
关于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的调查问卷
近年来我国游戏产业快速发展,在给人们带来经济收益的同时,也使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根据国家数据显示,目前中学生换有网络游戏成瘾症的比例已高达14.8%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如此多的青少年真谜语网络游戏,为了弄清其原因和影响,耽搁您几分钟的宝贵时间,帮忙填一下下面的调查问卷。拜托啦,谢谢您!!
您只需要在您选择的选项上打“√”就可以了。
1、您是一位
A、小学生 B、中学生 C、大学生 D、社会青年
2、您是什么时候开始接触网络的
A、小学 B、中学 C、大学 D、工作
3、您玩网络游戏么
A、从来不玩 B、偶尔会玩 C、一直在玩
4、您对网游的印象是
A、很好玩,喜欢 B、讨厌他,浪费时间 C、无所谓,没什么感觉
5、您连续玩网络游戏的时间是多少
A、三个小时以下 B、3~6个小时 C、6~9个小时 D、更长
6、您是否因为网游而影响了生活或者学习? A、没有 B、曾经有过
7、您认为玩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的影响 A、有助于活跃思维 B、会影响学业和正常工作 C、浪费时间 D、可以开阔视野,多交朋友
E、没什么影响
8、您为什么玩网游?原因是什么?(多选)A、学习或生活压力大,玩网游消除压力 B、满足自我尊重与快感 C、生活无聊,玩网游打发时间
D、对生活中的某些想像不满,到网游中发泄 E、上瘾 F、其他
9、您认为无法防止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原因是(多选)A、青少年自控力较差,抗诱惑能力低 B、游戏太多
C、没有相关法律法规的约束
D、网络虚拟世界无法判断玩家的真实年龄 E、有的游戏可以多账号玩,无视防沉迷系统 F、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G、其他
10、您认为解决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问题的有效方法是什么?(自由书写)
8.小学高年级网络成瘾问题研究 篇八
中文标题、中文摘要、关键词-1 英文标题、英文摘要、关键词-2 前言---3
一、网络成瘾涵义----------------3
二、国内外对网络成瘾的研究现状--------------------------4
三、小学高年级学生网络成瘾个案--------------------------4
四、小学高年级学生网络成瘾的影响因素-----------------5
(一)小学高年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机制--------------5
(二)网络因素对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影响-----------------8
(三)外部环境对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影响-----------------9
五、对小学高年级网络成瘾学生的教育对策及心理干预------------------------------11
(一)学校应加强对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教育--------------11
(二)家庭环境的帮助----------11
(三)运用心理学知识,开展心理治疗与辅导-----------12
(四)社会环境的支持----------12 结束语13 参考文献----------------------------13 致谢辞15
小学高年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研究
摘要: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小学生接触网络也越来越普遍。上网能开拓视野,增长知识,但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研究分析造成小学生使用网络的不良因素,找出有效预防小学生迷恋网络的方法与途径,实现对小学生网络使用进行正确有效地导向,以促进小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关键词:网络成瘾 ;需要 ;网络吸引 ;外部环境
Study of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Internet Addiction Problem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network, the primary access to the Internet more and more common.The Internet can broaden horizons, increase knowledge, but the results negative effect can not be ignored.Cause analysis of adverse factors students use the network to find effective ways to prevent students obsessed with the network and ways to achieve the correct use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to network effectively oriented to the promotion of primary health and happiness.Key words: Internet addiction ; needs; network to attract ;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前
言
21世纪,国际互联网发展进入了黄金时代,正成为人们日益依赖的现代化工具。网络以其独特的方式冲击着学生的思想意识与价值观念,更吸引了许多儿童网民的加盟。根据Morgan Stanley最新推出的2004年《中国互联网报告》和CNNIC调查结果,从网民结构上看呈现低龄化趋势,中国现阶段网民中18岁以下的网民占18.8%。[1]由此可见,学生作为知识新技术的网络拥有者和使用者,自然而然地成为使用网络的最主要人群。随着学生上网的日趋增多,互联网对儿童心理健康与发展的“双刃剑”作用也日趋明显:一方面,儿童利用网络的多元性和开放性了解外面多彩的世界,拓展学习知识,获得了快乐;另一方面,很多学生为了上网逃课的现象也越来越普遍、有的竟彻夜不归,过度沉溺于虚拟网络中不能自拔,成为“网络成瘾”的患者。
一、网络成瘾涵义
网络成瘾是一种不自主的强迫性现象,又称“互联网成瘾综合症”(InternetAddictionDisorder,简称IAD);也称“病理性网络使用”(PathologicalInternetUse,简称PIU)。最早由美国精神病医生依凡.金伯格(DR.Ivan Goldberg)于1995年提出并命名,美国心理学会随后将其正式宣布为一种心理疾病。Young把IAD定义为一种没有麻醉作用的冲动控制障碍,是一种类似于强迫性赌博的强迫行为。[2]与烟瘾、酒瘾不同,网瘾是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
[3]为冲动失控,表现为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个体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
还有学者认为网络成瘾是指个体反复过度地使用网络而导致的一种精神行为障碍,表现为对使用网络产生强烈欲望,突然停止或减少使用时出现戒断反应,同时可伴有精神及躯体症状。[4]网络成瘾行为已成为精神性成瘾行为中最为普遍突出的一类表现,有“网络海洛因”、“电子鸦片”之称,表现为对网络有心理依赖性,长时间上网可以从网上获得愉快和满足,一旦下网就会感到不舒服、烦躁等一系列不适应反应。Turkle[5]的研究表明学生过度上网交友将导致社会焦虑,在社会性影响上,缺乏面对面的社会交往(仅有线上交流的社会经验)和缺乏统一 的身份。因为他们会花费很少的时间去参与社会活动及与他人的交往,并且会以上网的方式来逃避现实生活中的烦恼与情绪问题。还自欺欺人否定上网给自己的学习和生活造成的影响。判断学生是否网络成瘾,主要是看他成瘾行为是否影响了个体自身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是否导致人际关系恶化、学习能力减弱、学习效率低下、生活质量下降。
二、国内外对网络成瘾的研究现状
网络成瘾已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并且引起了许多学者的研究兴趣,他们纷纷对网络成瘾诸多方面做了调查研究,如网络成瘾心理机制方面有罗桂华[6],他分析了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固有的人格缺陷(包括敏感、抑郁、多疑、认知能力差等)及自我同一性混乱等心理机制,还提出了一些心理矫治的措施有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开展心理治疗与辅导、社会环境的支持等;还有些学者如程亮[7]、张红英[5]等都对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机制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矫治与干预的一些措施。在网络行为特点方面有唐志红[8]的,其中分析了男性比女性更易网络成瘾、城市出生的学生比农村出生的学生更易网络成瘾、父亲职业不稳定的学生比父亲职业稳定的学生更易成瘾,此外还有研究了学生依恋性强的比依赖性弱的更易成瘾。对于网络犯罪心理特点德研究有何振忠[9]探讨了网吧、“技术崇拜”、家庭方面的因素对青少年犯罪心理的影响;还有王桂华、吴绍琪[10]也提到了网络技术对青少年犯罪造成的心理影响。在网络游戏的影响方面,主要研究了游戏的模型、角色扮演游戏的特点以及游戏对学生的吸引与影响等,并且总结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理论干预措施。目前,网络成瘾的学生比例在逐年增加,而国内外对网瘾的心理干预现有的研究仍然还处于不成熟阶段,虽然对网络成瘾解释的理论模型很多,但是对网络成瘾定义缺乏统一的界限,而且对网络成瘾诊断缺乏统一的标准;团咨作为治疗网络成瘾的重要手段因推广力度不够没有达到好的效果;有学者还提出了不到一年的网络成瘾者有70%[11]能自愈,但这一结论并没有被更多的学者所证实。
三、小学高年级学生网络成瘾个案
韩前(化名),男,小学六年级学生。身体健康,发育良好。父母工作忙,照顾孩子比较少,爸爸管教孩子又比较严,家中老人非常疼爱这个孙子。该生语数外几门功课都有过不及格现象,学习成绩在班上倒数,个别科目只有30分,性 格有点内向,但言语表达清楚,喜欢玩电脑游戏,见了电脑眼睛就发光,操作电脑灵活自如。痴迷于电脑游戏,如果不玩会出现焦虑、心慌、坐立不安等,同时还有不愿意上学或逃学等心理行为。该生自己认为:学习不好是自己笨,记不住。而且觉得老师和家长也是这么认为的,所以不想上学,想离家出走。对玩电脑游戏,他感到很过瘾,玩得很开心。如果不让他玩,会很难过,所以每天不由自主地要玩,拦也拦不住。诊断分析他是因学习不适应导致了电脑游戏痴迷。但他并不是单纯电脑网络痴迷症,只要将成功的满足感转移到非电脑游戏上,他是能改变电脑痴迷的行为的。在行为方面:针对他得到的表扬和鼓励太少的现状,运用正面奖励办法来减少对韩某玩电脑游戏的次数。因此我运用心理学方面的知识,采用了认知及行为疗法,先从玩电脑游戏这个话题入手,逐渐迁移到改变对学习的认识;认知改变以后,就进行行为轿治的辅导,通过制定具体目标和奖励的方法。通过一段时间的辅导,韩某的精神面貌有了很大的改变,上课态度认真了,也积极发言,作业完成情况有了好转,与同学关系也融洽了许多,打电脑游戏的次数逐渐减少。
四、小学高年级学生网络成瘾的影响因素
网络成瘾的原因很复杂,是成瘾个体、网络环境和外部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网络成瘾既取决于小学生自身的易感性特征,特别是小学高年级学生,他们好奇心与自主能力的增强,以及“自由”时间相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较多,而且在存在从众心理的驱使,也取决于网络的吸引和现实社会生活环境的影较多。前者是成瘾的内部原因,后者是成瘾的外部原因。
(一)小学高年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机制
1、反映身心发展方面的特点
小学生正处于身体、心理发生变化的成长时期,他们对新事物的敏感且易于接受、强烈的好奇心,尤其是小学高年级的学生,他们对事物的好奇心达到了另一高度,他们不只是对新鲜事物咨询大人一下,而是要停下来仔细的观察研究;渴望友谊和交流,但自制力较弱,再加上目前激烈的竞争环境,使他们特别需要 别人的理解、认同与支持。但在现实生活中,他们的需求有时很难得到满足,而网络以它特有的方式给人们展示了一个全新的虚拟社会,这无疑不是为小学生高年级学生提供了实现自身需求的最好舞台。当他们在这神奇的虚拟世界中第一次获得快乐与满足时,便会希望重复获得。就像韩前同学一样,由于现实生活中父母对他的关爱太少,因此为寻求关爱就经常上网,又因他自制力较弱,因此这种反复行为往往不能得到很好的控制,当达到失控的程度时就产生了网络成瘾现象。上述案例并不是一个特例,而是具有普遍性,韩前同学就是因为对网络的好奇进而痴迷而导致的网络成瘾。
2、反映认知能力方面的特点
由于小学生主要的活动是学习,再加上他们的认知能力相对较差,对复杂的社会背景和社会活动的认识还很单纯,缺乏对现实中丑恶事物的认识、了解和接触,因此没有养成对丑恶事物的防卫意识,表现出自我保护意识淡薄。特别是小学高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能力发展相对低年级学生而言是比较完善的,但是对于外界新鲜事物的诱惑还是缺乏正确的认识,看见别人在上网觉得好玩,又听到别人说好,因此就会成为盲目的追随者。
3、小学高年级学生的人格特点
网络成瘾者在人格特质方面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陷,如孤独、敏感、抑郁、脆弱、多疑、兴趣单
一、情绪不稳定、意志薄弱、自制力差、认知能力差、自我评价偏低等,具有这些特征的小学生由于不善于向别人倾诉自己遇到的问题,得不到家人或朋友的关照和帮助,而网络却给他们提供了关心与宣泄的平台,因此他们就喜欢在网络上倾注更多的精力,也就容易在网络中获得成功与快乐。于是这种在网上游刃有余与现实生活中不断遭到打击,就导致了他们更多重复上网的行为。尤其是小学高年级学生,由于他们的内向、孤独,使得他们的心声得不到很好的倾诉也得不到家人的关心,而网络却提供了这个平台让他们能获得关心与快乐。就如上述案例中韩前同学一样,由于父母工作忙缺少父母的关心又内向,因此网络就成为了他最好的“朋友”。
4、小学高年级学生的需要特点
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他们的兴趣、理想、价值观念等无时无刻都在发生着变化,这就导致了小学生需求的不断变化。特别是小学高年级学生,他们对新事物的敏感以及学习压力的增加,使得他们需求的增加与变化不断。然而 需求的变化又是由人的生理特点和社会性所决定的。这种需要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需要娱乐的特点
生理因素的影响和长时间处于单调的活动之中使小学生大脑疲惫,尤其是小学高年级学生大脑的疲惫,因此生理上就急需某种东西来给予刺激,以激发大脑中的“享乐区”。上网时,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大脑内部会进行化学反应刺激,释放多巴胺,从而使人产生快感。若这种刺激是经常性的,如果不加以控制的话,大脑就会强化对自身的这种化学反应,从而产生成瘾行为。
(2)需要宣泄的特点
人活着都需要宣泄,然而现实中往往又得不到适当地宣泄,而网络却给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宣泄提供了一个平台,并且大多数网络游戏与交友都是健康向上没有危险。适可而止地玩游戏与交友是放松身心的一种健康活动,当他们学习、生活压力过重时,可以通过玩游戏放松宣泄一下自己紧张压抑的情绪,但若脱离了它的合理使用极限就会形成恶性上瘾。这样就会造成人精神萎靡不振,一旦长期处于玩游戏与交友的兴奋状态时,就容易导致急躁情绪,影响正常的学习、休息。就如案例中的韩前同学由于学习成绩的下降,他感到很难受但又得不到适当的宣泄,因此网络游戏就让他得到了好的宣泄,但是由于这种宣泄没得到合理的限制,所以就造成了他的成瘾。
(3)需要应对挫折的特点
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竞争的异常激烈,使有竞争实力的小学生会客观而积极地面对现实生活,而缺乏竞争力的小学生往往会产生消极心态(如不良的人际关系、智力条件、动机冲突等)。当犹豫不决的选择时,有些小学生就会采用上网的方式来逃避现实生活,在网上寻求并获得认同与赞许。尤其是小学高年级的学生他们的竞争压力更大而且遇到挫折的机会更多,因此当他们产生消极心理时就更易用上网的方式来逃避现实,在网络上寻求认同。像上述案例中提到的韩前同学一样,学习上遇到的挫折就通过上网玩游戏来应对,最后导致了成瘾。
(4)需要交往的特点
马建清在《学生心理卫生》中将学生的人际关系心理问题归纳为以下六种情况:缺少知心朋友、与别人难以交往、与他人交往平淡、感到交往有困难、社交恐惧症、不想交往,可以看出前五类学生均有交往愿望与需求。[1]网络以其特有 的交互功能给小学生同外界相互交流、制造和使用信息资源及人际沟通提供了便利的机会,使各种人际关系类型的学生都可以在网上开展各种形式的人际交流。特别是对小学高年级学生,他们的自主能力比较强更能利用网络资源进行人际交往。
(5)需要自尊和被认同的特点
学生常被称为时代骄子,他们迫切寻求外界认可,然而“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加之同学之间竞争异常激烈,他们的自尊心经常会受到严峻的考验。一方面,他们以自我为中心,不肯向他人流露自己内心世界;另一方面,他们又迫切寻找“知音”,特别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以获得情感上的共鸣与理解。并且现代社会家庭中绝大多数都只有一个孩子,他们极端的自我,永远都感到利益的不满足,久而久之就产生了自闭与自卑。而网络却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寻求快感的平台,在这里他们得到了尊重与认同。就如案例中韩前同学,家中只有他一个 长辈有比较宠爱,父母对他照顾又少,因此他的自我为中心与无知音,学习成绩的下降,使得他在网络游戏中寻求尊重与认同。
(二)网络因素对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影响
1、有限的感知经验与丰富的资源
网络空间信息资源丰富,数量巨大庞杂,具有跨地区、分布范围广、多类型、多语种、高度共享的特点,能为小学生选择提供较大活动余地,特别是小学高年级学生,他们对知识的需求量与渴望新知识的欲望相对较大,而书本上的知识相对较陈旧且更新较慢,难以满足他们的需求;同时网络信息动态性高,信息资源瞬息万变,各种搜索引擎及检索系统使学生获得信息变得方便快捷。[1]然而网站提供的网络资源又不受任何组织或制度的控制,因此造成了网上资源的质量良莠不齐及信息的分散、无序、不规范等。而小学生在使用或处理信息的过程中,由于信息量比较大,尤其是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因为他们对信息的需求量大,因此就会大量吸收,当超出了他们自身的有效处理能力时,就会产生面对信息时的低分析决策能力和悟性压迫感的信息超载现象。
2、超时空界限、灵活和平等的地位
在现实生活中,小学生不仅是各种信息单向传递的接受者,而且还是信息接受的弱势群体。网络就像一个极为丰富的巨型超市,学生在里面可以随走随看,并且还不受空间限制,所以使学生的地位就由盲从走向乐独立平等,因此他们的 兴趣与口味就会出现更多元化的选择,这就必然会对他们产生强烈的吸引力。尤其是小学高年级的学生,由于他们的自主能力的增强,更易盲目追随,并且网络的灵活、平等、超时空性及高动态性,每天呈现的都是新鲜的信息,就能牢牢的抓住他们的好奇心。
3、人际交往方式的变化
网络的出现及广泛的使用,直接引起了小学生人际交往方式的变化,给小学生人际交往提供了特殊的空间,特别是小学高年级学生。与以前相比一是封闭性减弱了,并呈现出开放性与多元化的趋势;二是人际交往的自主性与随意性增强了;三是间接性、广泛性与多样性的出现,因为网络交流是人机互动,带有明显的间接性,这种间接性又突破了时空的局限,就决定了网络交流的广泛性;四是人际交往等级性减弱,平等性增强,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小学高年级学生追求平等的意识。然而现阶段,用于约束网络人际交往的具体行为规范还不健全,还缺乏实际的可操作性和有效地监控手段,这就容易造成人际关系的无序与失范。
4、心理补偿的体验
当今教育的改革,倡导以学生为本的人本主义教育理念还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推进。沉重的学习压力使小学生处于矛盾利益的冲突和抉择中,特别是小学高年级学生。他们在现实中找不到一种恰当的补偿的方式,这时网络以它的虚拟性、自由性刚好可以补偿他们的这种需要,可以使他们产生增强自信和自我肯定的认知和体验,因此他们就更愿意在网上花费更多的时间。
5、网络游戏的体验
网络游戏除可以给学生梦幻般的体验、颠覆虚拟与现实的角色扮演、赋予挑战感的等级层次、史诗般的故事情节和虚拟社区中的归属感与友谊等特点外,还有唯美的画面、动听的音乐、简单的操作系统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及现实世界中难以获得的平等、自由感等,牢牢吸引了大量学生玩家的兴趣,就如上述案例中韩前同学。
(三)外部环境对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影响
学生接触的外部环境主要是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因此小学高年级学生亦是如此。
1、家庭 每个人社会规范的接受、价值观念的形成、生活目标的确立、行为方式的养成、生活技能的掌握和社会角色的培养等,最初都是在家庭中完成的。[12]父母是子女的启蒙老师,家庭环境和家长的言行、品行及教育方法,对孩子的心理、品德、爱好与思想的影响至关重要。
两组城乡比较:成瘾组城市学生33(50.8%)农村32(49.2%)因P<0.021,发现来自城市的学生更易网络成瘾;同时两组父亲职业比较:成瘾组父亲职业是科教3(4.6%)工人24(36.9%)公务员1(1.6%)农民24(36.9%)自由职业3(4.6%)商人10(15.4%),发现父亲职业是工人和自由职业者的成瘾率比父亲是科教人员、公务员和农民的成瘾率更高,P<0.028。[8]因为这些父亲为生计忙于奔波而疏忽了对孩子的关心和管教,或因对子女网络行为缺乏引导和控制的能力,使孩子有更自由的空间来上网。
有的家庭父母不和,有的父母离异,有的教养方式不当,管理不上,都会导致孩子网络成隐。从成瘾组与对照组的父母教养方式比较(/X±S)可看出成瘾组的父亲的教养方式EF2(22.73±8.50)、EF3(21.19±5.61)、EF5(11.89±4.64)因子分显著高于对照组EF2(19.10±7.84),EF3(18.815±.88)、EF5(9.65±4.22)差别有显著性P<0.01;成瘾组与对照组EF1(46.98±12.70)(50.2314±.37)、EF4(11.74±3.92)(11.69±3.99)、EF 6(10.78±3.42)(10.06±3.74)因子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母亲的教养方式中,成瘾组的EM3(15.94±5.58)、EM4(17.36±7.05)因子分显著高于对照组EM3(13.36±5.81)、EM4(14.43±6.00),差别有显著性(p<0.01);EM2(35.71±9.89)因子分显著高于对照组(32.13±9.08),差别有显著性(p<0.05);成瘾组与对照组EM1(48.49±13.16)(51.36±15.15)、EM5(12.13±3.91)(11.51±3.93)因子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
2、学校
学生多数时间是在校学习,学校环境对学生特别是小学高年级学生有重要影响。学生在校期间,学生会出现诸多的适应问题,如学校学习条件和学习方法的变化使学生不能适应现实,当面对成绩比较好的群体时,自信心会严重下降,并产生强烈的自卑与嫉妒心理,因此一些学生就会产生尽力寻求逃避现实的想法。互联网作为一种全新的休闲方式,似乎成了网络成瘾者缓解抑郁的地方,夸大了他们的社会生活,使他们可以与更多的人警醒交流以缓解压力和抑郁。像韩前同学一样,由于学习上的不适应进而转移的了网络游戏上,导致了对网络游戏痴迷。
3、社会
当今社会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为适应社会多数家庭都配备电脑,并且对电脑都能驾轻就熟,各地的网吧也随处可见。这无疑为小学生提供了求知的新渠道,开拓了他们的视野。但由于网络管理规范的不健全,并且缺乏可操作性和有效地控制手段,社会的一些不良思潮在网上开始泛滥,因此为正处于发展中的小学生打开了方便之门。又因为对于网络,社会法律制度还不健全,因此给一些制作黄色和非法网战者提供了可乘之机,一些网络经营者为追逐最大利益,并没有考虑小学生认知特性而把他们排除在外,而是采用各种吸引的手段,进行不良诱导,歪曲他们的世界观及人生价值标准。小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发展的起步阶段,尤其是小学高年级学生,生活环境无疑起到重要作用。
五、对小学高年级网络成瘾学生的教育对策及心理干预
(一)学校应加强对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教育
许多小学生特别是小学高年级学生沉溺于上网,除网络本身具有的吸引外,他们并没真正地了解网络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因此应加强对小学高年级学生网络知识的系统教育,让他们有一个全面理性的了解。并且网络成瘾者差不多都不愿面对现实,不愿面对自我,他们最善于骗自己喜欢在梦中生活。[13]因此,学校教育孩子首先应教他们树立自己的信心,以辩证的眼光看待现实生活,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接受自我。并且还应适时地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帮助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这就要求教师要学习心理方面知识的学习,更好的对学生加以教育;学校也应加大力度对这方面的指导与管理。
(二)家庭环境的帮助
根据李涛、张兰君对学生网络成瘾倾向和父母教养关系的研究调查表明,网络成瘾的父母教养方式显示出更少的情感温暖、理解,更高的拒绝、否认和惩罚严厉。[14]因此父母应该营造良好的家庭生活环境,并与学校保持联系了解学生的情况,以促进网络成瘾学生的心理成长与成熟。并且现在出现了一种“绿色上网”,就是家长可以控制学生的上网时间,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好的控制上网时间,避免成瘾。
(三)运用心理学知识,开展心理治疗与辅导
当前研究者运用的治疗方法大致有以下七种:1.认知疗法,是美国心理学家贝克(Beck)创立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它在实践干预中运用的主要方法有认知重建、自我提醒、想象法、自我暗示等;2.行为疗法,它是以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为基础坚持效仿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它是把人的行为和外在的环境视为研究对象,主要方法有强化法、行为契约法、厌恶疗法、松弛疗法、自我管理法等;3.认知行为疗法;4.焦点解决短期疗法(SFBT),国内焦点解决短期疗法在临床上已开始应用,但相关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5.家庭干预疗法;6.团体心理辅导;7.箱庭疗法。
上述案例中对韩前的心理辅导与矫治,我运用了认知疗法和行为疗法相结合,经过一段时间后,韩前同学的情况有了好转。对于心理学知识的学习与运用,我们应采取积极的态度,学校应加强对心理学知识的普及。
(四)社会环境的支持
1、对网络文化的筛选
网络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信息库,它不仅含有财经、娱乐、学术和新闻方面的信息,还含有各种各样数量繁多的反动、暴力和色情以及其他信息混杂在里面,因此政府部门应加大力度对其进行筛选。并且还要针对小学高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开展一系列健康的校园文化、网络文化活动,努力将他们的聪明才智引导到科技创新中去,让他们在科技创造活动中陶冶情操,提升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增强学生辨别和抵制不良信息的能力。
2、对网络文化的创优
校园网络文化是一种开放性、互动性的文化,在当今信息社会对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影响既普遍又深刻。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参与,不仅能丰富网络文化,还能强化学生的网络自律意识和道德观念,而且还能提高网络的自我教育功能。
3、对网吧规范的监控
网吧的经营并未纳入治安管理范围,因此有些网吧还提供虚幻、暴力、色情等有害信息,严重影响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身心健康,甚至诱发他们违法犯罪。因此国家及有关部门应该采取有力措施,应定期和不定期的对网吧进行检查,对违规网吧要及时进行处理。只有这样才能让网吧走上健康之路,才能保障小学生的 12 健康成长。现在一些正规的网吧都限制了上网时间,若连续上网玩游戏达六小时,网络就会出现提示语让你休息以免用眼疲劳,然后自动关机,以保护上网者的健康。
结束语
本论文是针对当今社会网络成瘾的热点问题,而进行的对小学高年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研究。通过查阅资料、个案调查等方式收集相关信息,统计分析后,本文主要从下面五个方面对小学高年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进行了探讨:一是网络成瘾涵义;二是国内外网络成瘾的研究现状;三是小学高年级学生网络成瘾个案介绍;四是小学高年级学生网络成瘾的影响因素的探析;五是对小学高年级网络成瘾学生的教育对策及心理干预。通过对这一问题的分析,希望对小学高年级网络成瘾的学生有所帮助,并祝愿他们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参考文献:
[1]焦丽梅.青少年学生网络成瘾的内涵及成因分析[J].德育探索现代中小学教育,2009(3).[2]雷雳,李宏利.病理性使用互联网的界定与测量[J].心理科学进展,2003(1).[3]谢守付,李奕,姜季妍,张叶,张亮,顾广中.青少年网络成瘾心理社会因素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第17卷(1).[4]邵君.国内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心理干预综述[J].青年教育,2009(2).[5]张红英,张程桢.学生网络成瘾心理行为干预研究[J].临床心理疾病杂志,2007(2).[6]罗桂华.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机制与干预[J],教学与管理2009.1.[7]程亮.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机制及矫治[J].当代教育科学,2003.[8]唐志红.网络成瘾青少年的网络行为特点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09(7).[9]何振忠.探析青少年网络犯罪心理及预防[J].社会广角.[10]王桂华,吴绍琪.论计算机网络技术对犯罪心理学研究内容与方法的影响 13 [J].辽宁行政学校院报,2007年06期.[11]高洁,李艳梅.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与心理干预[J].宁夏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09.4.[12]陈君华,周重阳.沭阳:网警成了“香饽饽”[N].人民公安报.2006 [13]王晓燕.问题学生诊断手册[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14]李涛,张兰君.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与父母教养方式关系研究[J].心理科学.2004、27(3)
致谢辞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三年前,我怀着对未来美好的憧憬来到这里。三年后,微笑回首,一幕幕,宛在昨天。记忆的雪花翩翩起舞,思绪定格在莲花盛开的季节。挥洒过汗水,也滴落过泪花,这里有我熟悉的一切,有我热爱的一切。恍惚中,在美丽的校园中度过了我人生中最为宝贵的年华。享受漫步校园的感觉,初春温润的玉兰花,盛夏翠绿的柳条,秋天飘舞的枫叶林,还有同日一尘不染的湛蓝晴空。每个季节都绚丽多姿,三个寒暑的走过,我也深深爱上了这里。
我在这不知不觉中完成了人生中最大的一次蜕变,蜕变是需要经历过磨练,磨练可以让我们更为坚强,去勇敢面对生活中的所遇到的困难与磨练。
感谢无数次与我并肩看风景的蒋玉娥,我们一起见证着这里每一次的花开,每一寸草绿,每一片绿动斑驳的树荫,每一抹灿烂悠然的晚霞。挽臂并肩,欢声笑语,那快乐的时光,让我永生难忘。
三年,给予我的是不断丰厚的学识,是从容、自信和幸福的能力,还有珍贵的友谊。同门求学时一种缘分,大家相聚在这里,无数次结伴同游,无数次谈天说地、嬉笑怒骂,无数次在绚丽的自贡寻找快乐。曾经一样的悲欢,注定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可以共同分享许多美好的回忆。尽管就要各奔东西,但三年同窗之谊,我们会成为医生的朋友。
本论文是在指导教师冯建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冯老师以他渊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朴实无华、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对我影响深远。本论文从开题到完成,几易其稿,每一步都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倾注了老师大量的心血,再此我向冯老师表示深切的谢意与祝福。
本论文的完成也离不开其他各位老师、同学和朋友的关心与帮助。在此也要感谢梅仪新等各位老师在论文选题、开题期间所提出的宝贵的意见;感谢学校为我们建立的电子资源为本文提供了信息资源。回想整个论文的写作过程,虽有不易,却让我除去浮躁,经历了思考与启示。
曾经以为离开学校的时候不会难过,毕竟这已不是第一次离开校园。可是在写下这篇致谢词的时候,眷恋和惆怅还是涌上了心头。这三年在我的生命历程中 无疑是美丽的,它是我一辈子享受不尽的财富。
【网络成瘾诊断治疗标准】推荐阅读:
青少年网络成瘾危害10-27
心理游戏网络成瘾测试题09-14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对策12-14
关于高职院校大学生网络成瘾情况分析07-19
网络故障与诊断学习心得11-12
网络课程建设标准07-20
网络安全基础期末考察标准06-19
山东大学网络教育英语标准答案模拟题一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