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嫌疑人x的献身》(共9篇)
1.我读《嫌疑人x的献身》 篇一
推理小说《嫌疑人X的献身》,几乎是我一口气读完的,在阅读过程中,紧凑的布局,紧张的情节以及波澜起伏的悬念几乎令我无暇呼吸。
打开小说的第一页,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幅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景象:一个高中数学老师、他在上班的路上、沿途的废品回收站、便当店等等。如果不是在东野圭君的笔下出现这一切,那么这些普通的事物,也只能是平平常常的景物描写,除了交待交待环境以外别无他用。但在《嫌疑人X的献身》当中,随着情节的逐渐深入,简单的东西会变得越来越复杂,乍一看不相干的事物也会与情节逐渐产生联系,并且最终变得密不可分。当读者终于绞尽脑汁,或是由作者的引领下,在震惊之余,满心欢喜的得出一个明显的结论,或是猜到足以说服自己的谜底时,却完全被东野圭君这个家伙给骗了。
作为一部推理小说,能把故事中的谜题设置得如同一道高难度数学题,应该可以算是登峰造极的地步了,同时,这么做的难度也可想而知。东野圭君先生就像明知这一点,而非要挑战一番一样,偏要在故事中展现一位数学家与一位物理学家的巅峰之战。先不说这需要多少理科方面的常识以及何止高度缜密的思维,单凭这一勇攀高峰的精神以及作为推理小说家所特有的魄力,就足以令人折服。
对于人物的刻画,东野圭君可谓是惜墨如金,生怕有一点累述。文字虽少但却足够给人物一个标志性的描述,比如对小说的主角石神的描写,只用了“圆脸”两个字。而且在线索中,这个圆脸的特征恰恰引起了另外一个主角——石神的对头汤川的注意。人物的外貌描写可多可少,在某些作品中,对人物的描写可以用到整整一页纸,但读到后来,依然记不清这个人的样子。这就充分的说明一点,文字描写再形象,也不可能像还原照片一样。所以,与其大张旗鼓的对人物进行外貌描写,不如抓住几个显著的特点,在读者心中“立竿见影”,过目不忘。我觉得东野圭君对这一点的把握恰到好处。
小说的结尾不仅令人惊叹,也让人多少有些遗憾。这种遗憾主要来自对书中人物的同情,不过在同情的同时,也能看出作者对事物因果关系的一种客观理解,即杀人偿命,天经地义。但是这种因果关系又透露着作者对主角的推捧,其中也不乏用警察的失败作为衬托。
2.《嫌疑人x的献身》小说简介 篇二
小说中故事发生的背景是在日本的20世纪90年代。20世纪90年代的日本,有着“失去的十年”之称,经济停滞,人情冷漠,人们对未来感到迷茫,内心缺乏安全感。
虽然20世纪90年代的日本经济停滞,社会冷漠,但这时却有一种东西正在前进、上升,那就是女性意识。随着日本不断推进的民主化和世界第三次妇女运动思潮的影响,日本女性的自我意识开始苏醒,女性问题为社会所广泛关注。这一时期的女性,与以前相比已有了很大的改变,她们不管是在生活上还是在精神上都不再依附于男性,成为独立的社会人,她们在夫妻关系、家庭地位和社会生活中都要求与男性平起平坐。但是,正是由于这种诉求,给女性的生存造成了新的困境,遭到了男性社会的强烈反对。东野圭昔紧贴这一社会现实,将这一时期的女性犯罪的根源归结于男性社会。
3.读《嫌疑人X的献身》有感 篇三
一、理性思考的人特征是:观察力和感受力强,头脑清晰,冷静,重视逻辑思考
警察草薙:具备了超强的观察力,有一定的逻辑思考能力,目标性强,办案认真,也为更理性的汤川学提供了很多有利的信息。第一次探访嫌疑者的家,观察到墙上的羽毛球拍,以及石神的帝国大学毕业背景;能够扑捉到对方眼神和脸色表情的轻微变化,并且善于抓住线索,认真仔细地追查。与人攀谈时,善于用计谋获得实情,比如与工藤的`谈话获得了“有人因为暗恋靖子每天来便当店”的宝贵信息。
汤川学:理工科高才生,物理系的副教授,是高思维,超理性的高人。单凭听说靖子出示电影票存根的动作就提示草薙,如果这个嫌疑人是凶手的话,那警察可有苦头吃了。而且他善于扑捉很多细微的情节,并准确地理性推理。理由是,凭借石神无意识地对着玻璃门感叹自己变老,敏感自己的外貌状况,以及意外在便当店遇到工藤与靖子见面时脸上不易觉察的嫉妒表情,最早推断出石神是深深爱上靖子了。最后,通过草薙获得的石神的出勤表,再次证实自己对石神各种计划的推理,并揭开全部骗局。
石神:被称为数学天才的人物,高中数学教师,同样是高思维,超理性的高人。得知靖子杀了前夫,冷静和快速地理性思考,让他在短时间内设计出天衣无缝的骗局,并付诸于行动,还包括指点靖子母女的行为和与警察交谈的口供,让人深深佩服他思维的强大和高效。他熟练运用逻辑思考行事,正如汤川学说的那样,只要是符合逻辑的,再残酷的事情他都能做得出来。当时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完美符合他的逻辑的,连他最后的自首都在当初的周密计划当中。
二、感性是理性的天敌
警察岸谷:一个富有爱心和同情心的警察,从他的办案行为中,看得出他比较感性,这也是阻碍他理性思考和逻辑推理的障碍,所以他是很“嫩”的警察。
靖子:一个普通的妇女,因为缺乏理性思考,所以会有遇人不淑,两次婚姻都非常失败,尤其是第二次的失败,造就了让自己痛不欲生的折磨和苦难。尽管如此,她仍然没有学会理性思考,在与工藤的交往中,她仍然活在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幻想中,在朦胧中享受内心里片刻短暂的欢乐;就在她身边的最好的爱,她却视而不见,而周围的人都看得出来,她确是最没有感觉的那一个;最初石神在设计整个布局之始,详细问过她所有的信息,她却遗漏了便当屋其他人对石神的评价这一重要信息,导致石神最后被迫施行自己的自首计划。这样的女性很可悲,自己一手造就了自己的不幸,并且祸及身边的人,包括有良心,单纯的女儿自杀,以及深爱自己的石神不惜牺牲自己的名誉,前途和自由来保护她。
石神:一个被教授评价为难得的数学天才,才华横溢,不可多得的旷世奇才,只因为对一个妇女的感情,而甘愿牺牲自己的一切,为她涉险,挺身而出,保护她。从人生的意义上讲,他的做法很可惜,自己那么理性和有智慧,却在无形中,被一个感性糊涂的女人所掌控,失去了自我,心甘情愿地去杀人和设计完美骗局,连敬佩和了解他的汤川学都不愿意相信,也替他惋惜;从人性的角度讲,他又是伟大的人,因为他可以把爱藏得那么深,为了爱做那么大的牺牲。在书中,最初设定骗局时,靖子缺乏理性思维,没有如实说出店里的其他人对石神的感觉,导致石神对此点的疏忽,这是他百虑一疏的不足,让他不得不打出最后的“王牌”来补救,用理性来弥补感性带来的失误;而且最后的结局并不是他想要的,再一次展示了感性击败理性的讽刺画面。
三、人性中的惯性思维和惯性行为
问题:数学问题,自己想出答案和确认别人的答案是否正确,哪一个更容易。
我的回答是自己想出答案更容易,因为自己的思考会有无限可能,角度也很灵活,因为灵活所以才轻松,没有任何局限,精力比较容易集中在目标上。而确定别人的答案相对比较难,理由是很容易顺着别人的解题思路走而陷入雷同的方式和局限里,会产生自身无法完全证明自身的困境,精力消耗大,而且容易在过程中迷失自己的终极目标。
游民:他们的生活犹如上了发条的时钟一样,分毫不差地过着单调的生活。这是表面的迹象。而实际上,他们是一群没有固定工作,没有固定居所,没有家人的无业游民。他们没有职业、居所、家人这些隐形时钟的限制,而实际上,他们永远也摆脱不了其他事物的操控,比如自身的生物钟,个人的习惯等等。其实,所有的人都一样,都受着隐形的惯性思维来操控着自己的惯性行为。
警察的办案操作方式:永远是以证据为主,展开调查和侦破。证据既是线索,也是推断的依据,对确凿的证据就推理出确凿的事实,对无法确定的线索就永远穷追不舍,证据和事实相符就可以得出定论。而书中的汤川学就是打破这种惯性思维,逆向思考之后,不进入线索设定的陷阱里,才能更清晰地开清骗局。
对自己的启示:
1、世界上没有无用的齿轮,只有齿轮自身能决定自己的用途
这句话我理解的是,每个人来到世上都有自己的使命,只有自己为自己负责,努力去发现和完成自己的使命,人生才会有意义。通过在清一新教育里的学习,我确立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即努力提升自己的精神品质,并积极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感受,帮助到其他人快乐成长和找到他们的人生意义。我会努力做好自我修行,并实现自己的目标。
2、做思维严谨清晰,能够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尊重事实,善于活用理性思考的人
用理性思考努力克服自身的感性障碍,用崇高的精神追求抵制对物质,外在表象和体貌的追求。明白身体不过是灵魂暂住的躯壳,当生命走到终点,能够永恒存在的,不再是一身的血肉,而是内在的灵魂。因此,精神品质的高低才是自己灵魂最有价值的资粮。积极与可以帮助自己提升精神品质的伙伴交往;远离那些感性、不断制造麻烦的人;抓紧一切时间努力提升自己的精神品质,不虚耗在物质享受和感性烦恼中;阅读理性思考和逻辑推理类的书籍,努力发现和探求事物的本源,锻炼自己的思考和推理能力。
3、通过武道练习,克服惯性思维
4.嫌疑人X的献身的读书笔记 篇四
对于内容不再赘述,仅仅说一下我的感受。
一个人竟能爱一个人到如此地步,放弃自由也在所不惜。或者说在石神看来终生监禁并不可怕因为他有数学做陪伴。他对敬子的爱不是出于道德绑架,只是希望她幸福,这种人少见,所以当我看到这种人时也为之感动。
但敬子终究没能像石神希望的那样生活,或许是良心谴责吧,如果不做声的继续生活就会陷入永无止境的痛苦之中,或许她这么做是自私的,可谁不是呢?
美里的自杀也是因为承载着太多压力而她只是个孩子。
汤川与石神的关系说来也让人羡慕,是对手也是知己,毕竟高处不胜寒,能理解石神的也就只有这个人了,可以感到他也是痛苦的,面对真相究竟该怎么选择即便是天才也很为难。
总的来说故事就是故事,正因为在现实中见不到才让人感动。
无论出于什么原因,犯罪是要付出代价的,包括白夜行的故事结尾亮司的死和本书两个凶手双双被捕,都在警示我们,再聪明的人也会犯错。
书名中的X应该是石神也是靖子,作者从题目就已经暗示,而我却到最后才发现。
5.嫌疑人X的献身观后感 篇五
《红手指》与《嫌疑犯X的献身》在叙事上相似,都是从没有计划的杀人的开始,在毁尸灭迹中发展,到警察盘问中达到高潮,到最后罪犯心理奔溃而结束。所不同的是,《红手指》更加重要的是刻画了亲情的存在,无论是母子的情感还是父亲对儿子不争气的感情,而《嫌疑犯X的献身》更现实东野奎吾对犯案手法的炫耀,极具感官的刺激,警察无论怎么判论都是对案件外围的敲打,根本没有看到真正的本质。
自私,人之常情。无论是孝还是爱,只要自己关心的事情或人没有安危,就可以牺牲别人的一切。绍夫宁可牺牲年迈的母亲而不愿让年轻的孩子进监狱,石神宁可杀死路边的流浪汉而不愿心中的女神受到法律的制裁,人性的丑恶展现的淋漓精致。
如果不是主流的社会价值观约束的话,石神到最后的结局应该不是这样。我觉得,石神的牺牲是为了心中的女神可以和女儿更好的生活的下去,对于石神,进监狱并不是最差的打算吧,他可以在监狱中专心的完成为完成的数学研究。在《嫌疑犯X献身》中不单单描述了一个案件,还对当前的体制问题做了批判,这些不单单是在日本存在,在我国也是存在的。作为了一普通的数学学者,希望得到的是专心研究的时间,而不是大量的虚伪的行政工作。女人的脆弱的情感,反而破坏了石神的所有的安排,让他所作的一切付之一炬。
孝,百善为先也。但是在有前途的年轻人面前,年迈的奶奶还是选择了检举这条路,这也许是日本的特殊价值观,在中国也许无论怎么讨厌自己孙子的奶奶也会为自己的孙子去撒这个慌。但是在《红手指》的情节中有一个很大的破绽,既然爷爷的老年痴呆可以从医学上看出脑萎缩,那奶奶的老年痴呆为什么不能从医学上看到呢?如果可以看出没有脑萎缩的话就可以知道奶奶其实并没有真正的痴呆。。。扯远了。。。红手指一书案情简单,但是更加突出的人性的描写,一个从小生长在畸形家庭中的小孩,到最后竟然对自己杀了人都没有什么特殊感觉,实在可怕至极。家庭教育应该得到重视,当然这也是为了突出了小说的艺术性吧,
看了两本东野圭吾的书,从嫌疑犯的角度去看案情的发展,从杀了人开始去叙事,着实让我眼前一亮。相比于神探夏洛克或者是名侦探柯南之类的,从正义的眼光去寻找真相,东野的小说让人对杀人凶手也有了一丝同情。不是出于万不得已,没有人会做出那种伤天害理的事情,人性本善,任何精密的案情都会有一个最简单的动机。
最后不得不说福尔摩斯和这个剧情比起来还是稍显逊色,可能是东西方的文化的差异吧,东方的人作案,更加喜欢的是设局,而西方的科学更加喜欢是从细节出发去拼凑出案件的真相。虽然两个作品的角度不同,但是,可以看到的是,要做到完美的作案,还是需要很高的智商。。。精密的观察,严谨的推演,大胆的假设,都是学习乃至生活中不可缺少的!!
关文章:
1.《嫌疑人X的献身》读后感:被我们所遗忘的人
2.《嫌疑人X的献身》观后感:夜深啦,聊半毛钱的电影
3.我读《嫌疑人x的献身》
4.作家东野圭吾嫌疑人X的献身语录
5.嫌疑人X的献身经典台词
6.嫌疑人X的献身读后感 篇六
情节一直在推动,就像浪花接二连三拍打着粗糙的礁石,在内心激起三层浪,愈演愈烈,而身体有时被某种能量贯穿。
母女二人误杀后听从安排,掩人耳目,最后幡然醒悟而忏悔;调查官草S好奇敏锐,逮住一丝漏洞就迅速进行职业调查;助手岸谷等人毫无保留地相信母女;物理教授汤川对好友三分欣赏七分痛惜,破解出真相后,不理解好友牺牲的意义何在;而数学天才石神炮制出一个精妙绝伦的障眼法,用极其隐晦的方式,守护自己孤独岁月里突然降临的那束光。
每个角色面对杀人案件表现的态度不一。当事人或害怕忧虑,或冷静淡定,局外人或质疑好奇,或同情痛惜。就算是全然置身于事外的我也不例外,在读的过程中,很长一段时间秉承着母女二人甚是无辜的执拗观点,总之每个人都会有各自的看法。
只是我想,任何一个选择无不来自个体的羁绊,理智和情感碰撞,命运的海洋起起伏伏。人们对事实进行掩饰或者试图触碰,真相究竟是越来越近,还是背道而驰?
不禁想问,案件的真相,永远都是最重要且唯一需要追求的事情吗?
最极致的数学家如石神者,有着凭借数学下的逻辑来解释世界的信仰,却困顿于卑微的现实。他毫无留恋地一度想自杀了结,那一刻突然门铃响了,那是扭转命运的门铃,门外有两双流转的明眸凝视着他。她们的欢声笑语飞进了石神内心的一潭死水,荡漾出幸福。别人眼中的牺牲,对他来说是报恩,是守护,是深入骨髓的爱。
正如他人所说,天才需要孤独,有时也需要爱。
全书最后的一个场景印象深刻,当时靖子知晓真相后,去见石神最后一面,跪倒着直道对不起,石神嘶吼着,仿佛正呕出灵魂。
这哭声里融汇了多少感情?有知道靖子发现自己感情的喜悦,守护母女幸福愿望破灭的悲伤,对于所犯罪行的忏悔,以及母女二人温存回忆浮现的甜蜜,几种感情交织缠绕,成就了一份复杂隐忍的爱。
有些真相注定是要小心翼翼深埋心底的,因为答案揭晓的那一刻,也是灰飞烟灭的开始。
最后受小说的启发,我想谈谈自私。想起我们老师上课时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说假设每个决策主体都是理性人,追求的目标都是利益最大化。本质上,理性和自私存在很多交集的地方。在我看来,自私是普遍现象,自私的边界分别是道德和法律。
妈妈靖子是自私的,在自身道德审判和辜负石神苦心之间,选择了前者让自己心安;女儿同样如此,寄希望于割腕来结束道德的拷问;而汤川明明清楚把真相道明,挚友的一番心血终将付诸东流,母女也不会得到知道真相带来的幸福,仍迫切地指出;而石神,他从一开始就考虑到最后干脆舍己保护母女,末尾也这样做了,他的爱我们会认为是无私的,可是表达爱的过程中是另一个生命的陨落,这又该如何评判和审视呢?
书里的一句话多次提及,这个世上没有无用的齿轮,也只有齿轮本身能决定自己的用途。齿轮旋转中,少不了命运的挣扎。
每个人或多或少存在各自的羁绊,所谓放弃一切都要坚守的东西。某种意义上,每个人都是自私的,在命运的十字路口做出抉择,对错与否,自在人心。
7.嫌疑人x的献身读书心得800字 篇七
数学家石神,在自己的心上人花冈靖子杀死了自己的前夫之后,用自己的天才大脑策划了一个近似完美的不在场证明,使警察无论怎样调查,都只能在案件的周边打转,越深入,越无法进入案件的核心。可是石神为了完成这样一个不在场证明,石神在靖子杀害前夫的第二天,自己亲手犯下了另一桩杀人案,他勒死了一名流浪汉,毁容,烧掉指纹,从而成功隐瞒了死者的身份。
在看到最后的真相时,不禁倒吸一口凉气。我在意的,不是为了自己的心上人,石神作出了多么巨大的牺牲,而是石神为了完成自己的计划,不惜把一个人的生命当作是棋子。绳子一勒,一个人鲜活的生命就从绳间流走,转瞬即逝,沦为另一个人棋局中的棋子。这时,我质问着,一个人生命的意义何在?人与人之间,生命真的是平等的吗?命运也真的是公平的吗?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多像流浪汉一样的人。他们生活在社会的底层,有的还是在最美丽的青春岁月,但他们整天无所事事,抽烟、喝酒、打群架,做着没有前途的工作,却像杀马特一样游荡在街头。这些人,可以说对社会毫无贡献,甚至对社会有害。可他们依旧存在着,为什么?或许,我和石神的观点会有些相同,这样的人,活着没有什么意义,创造不出任何价值,不如死了算了,但这个社会不会允许无意义的事存在,这让我很矛盾。
社会中,还有一些人,他们即使很努力,如一些善良的农民工、理发店的打工仔,还有一些职校的学生,白天上课,晚上出来送外卖,但他们的生活并没有很大的转机。我同情着他们,甚至在心里敬佩着他们。我也质疑着,命运给每个人的,读书笔记确实是不平等的。拿我自己来说,我曾在那些昏暗的地方遇到一些善良的人,他们谦虚谨慎、待人和善,与他们所处的环境截然不同。恰恰相反,在实验班,有许多自命不凡、狂妄自大的人。两者差别如此之大,但他们所拥有的条件使他们的人生道路完全不同。
到这时,觉得不是在认真思考,而是在胡思乱想。我朝前翻着书,突然间看到一句话我走马观花漏掉的话。汤月在识破石神的计划后对石神说:“这个世上没有无用的齿轮,也只有齿轮才能决定自己的用途。”这与石神的态度完全相反,“那流浪汉,到底为何而活,就算死了,也没有人会注意到,没有人会察觉,更不会有人感到难过。”
现在,我有点渐渐明白:社会这一台巨大的机器,每个人都是其中的一个齿轮,但我们无权去决定其他齿轮的用途或意义,其用途或意义,只能交由这个社会。我们或许觉得其他齿轮的存在毫无意义,但同样也身在机器上的我们,不可能去抹杀掉所有我们眼中无意义的齿轮,社会需要他们,这样这个社会才能平衡。确实,有些人对整个社会的发展微不足道,而有些人对其至关重要,但这并没有公平和不平可言。
因为公平和不平就是硬币的两面,你不可能抹掉其中一面,弹指一瞬间,上下翻动的是生活。
点评:据说,斯大林最喜欢的口头禅之一就是“齿轮”。这是人自身的异化,还是政治的异化?如果,从这个层面去思考个体与社会的关系,我们会不会有新的发现?我们真的无路可逃?我们的救赎之路何在?
8.电影嫌疑人x的献身观后感 篇八
东野圭吾作为中生代推理旗帜,他凭借处女作《放学后》获江户川乱步奖,随后成为职业作家。东野圭吾理工科出身,对于诡异的骗局与超乎常人想象的手法得心应手,而他的作品因为具有诡异的案件、煽情的故事情节还不乏社会推理派的神韵等特点备受影视青睐,多部作品成功搬上银幕。
《嫌疑犯》成功之处在于高超的叙事技巧,回头看来故事还是蛮老套的,开篇直点犯罪凶手提出挑战,之后凭借简练的文笔、跌宕起伏的推展故事、巧妙的伏笔不断吸引读者观众们的眼球,最后的解谜亦是把零星的线索与伏笔重新排列组合成一个诡异的故事,让读者观众们看过大呼过瘾
影片将一部约为二十万字的原著压缩为两个点的作品,当然是去枝叶留主。电影把为文字立体化、画面化的优点有助于人们的观赏与理解而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缺少了心理描写,人物的性格形象直接通过演员表现出来立体化的同时却缺少了丰满感。影片对于两位天才的刻画搁浅于表面,开篇的通过案件来直接展现着汤川强大的思维能力、办案能力与我行我素的性格。而另位天才石神却只能通过一系列的表演去刻画人物形象,在缺少心理描写的情况下人物特点略显僵硬和单薄。
9.《嫌疑人X的献身》观后感 篇九
该作品是日本作家东野圭吾的长篇推理小说,也是他发表作品迄今被翻译成最多语言的作品。同时获得直木奖和本格推理小说大奖,创造了日本推理小说史上绝无仅有的奇迹--同时摘得“这本小说了不起”、“本格推理小说Top 10”、“周刊文艺推理小说Top 10”三大推理小说排行榜年度总冠军。
石神和靖子:痴情的爱恋与生存的拯救
石神,一位性格孤僻、寡言少语的高中数学老师,每天唯一的乐趣,就是到一间便当店买午餐,只为能默默看上一眼在里面做事的邻居靖子。他从暗恋和单相思的幻想中寄托情感满足,却极度害怕去接近。在石神的世界里,一直以来,没有对物质和情感的欲求、没有对世俗标准的追逐,只有对数学和推理的痴迷。
但正是这位拙于情感表达、在别人眼中的“怪人”,在得知靖子失手杀害前夫后,为帮助她逃避罪罚和追求幸福,不惜自己制造了另一起命案,最终计划通过自己的牺牲让这个案件画上句号,彻底与靖子撇清嫌疑。
这是一种难以理解的深情,说实话,这种疑问一直伴随着阅读的过程:面无表情的石神怎么会迸发出如此深沉的爱情?就个人起初的理解,觉得这可能是石神长期压制感情正常需求而突然找到一份情感寄托的释放爆发,那份深沉夹杂着突然释放所带来的非理性和偏执的混合。也许,只有对于这样一位缺乏生活色彩、习惯单一线条的数学家,才能如此孤注一掷地爱上一个人和不计一切的付出,最终在符合逻辑的极致推演下甘愿突破对与错、是与非的界线。石神虽然拥有着常人难以企及的智慧,但在情感交流和表达方面却又极度自卑――这种先入为主的印象让人得出石神的爱是不成熟的。即使他在自己的逻辑思维中作出自认为最纯情的表达,但爱情有她自身的轨迹和规律,如果不符合就难以得到期望的反馈。在大多数人看来,不以“得到”为目的情感付出都是失望和痛苦的,几乎不会有男人会有“牺牲自己去成全另一个男人”的念头,即使这会给心爱的女人带来幸福。
究竟什么样的邂逅,可以为之舍命不悔!
但,读到最后,却发现其实可能是自己低估了石神,或者准确地说是低估了东野圭吾对人性的刻画。一年前,石神准备自杀的时候,这才是故事的开始。他一度迷失了活着的意义,在一个眼里只有数学的天才,如果在领域内找不到存在的价值,对他绝对是种自我否定和打击。在这样的煎熬之下,他既感觉自己毫无留恋,也觉得没人留恋他;他没有理由寻死,也没有理由活着,但他还是选择了准备结束自己的生命,当时的他难以一直容忍现实对他高傲野心的糟蹋。但就在这时,靖子和女儿的出现让他从自杀的边缘走了出来,他那颗之前从未被任何美丽的东西吸引和感动过的心一瞬间融化了,他突然找到了活下去的留念,觉得她们的美和求解数学的美感在本质上是殊途同归的――她们好好活着本身,就是对他的拯救!
所以,石神献身无疑是出于爱而行动,但这又不只是出于爱情,强烈的感情背后是一份对美好事物的爱。靖子和女儿两人身上,寄托了石神内心里对他生命延续的希望。在他看来,对拯救最好的报恩,就是呵护好这份希望。
石神VS汤川:两位天才的别样人生与极致对决
石神和汤川,一个是百年一遇的数学奇才,一个是逻辑思考缜密的物理神探,两位天才拥有着近乎相等的智慧和野心,也都有着古怪个性,但不一样的家庭环境、人生际遇和不同的性格,让两人走上了不一样的人生道路。
石神只对数学痴迷,喜欢逻辑和推理,习惯通过推理和演算达到目的;而汤川则涉猎更为广泛,注重实验,善于从观察发现中去寻找解决办法。他们同样专注,但在此基础上,石神又更加偏执,而汤川则相对包容。
步入社会的石神不能容忍也难以理解与他价值观相冲突的现实环境,但为了生计又不得不委屈忍受,在不断地碰壁和失望中渐渐消解了激情和野心;他吞下了苦衷也放弃了抗争,接受了屈服于现实的无奈,最终他的智慧消极地让位于生存――从梦想成为献身研究的数学家到最后满足于得过且过的高中数学老师。他把自己逃离于现实外,却也失去了改造现实、展现价值的机会。人只有在现实环境中去寻求改造,而无法在自我思考中实现改造。
而汤川则专注于物理研究本身,不会用自己的价值观去苛求外部环境,也不会对物理研究不受重视而耿耿于怀。在他的理解中,既然获得了生活的安定,则必须要舍弃一定的自由;他有时也会失落,但却并不会因此失去锋芒,关键的是他在面对无奈的现实环境和无聊的人际关系带来的压力时多了几分生存的技巧,最终他的智慧在现实中有了发挥的空间――从大学、硕士、博士专心攻读物理再到留在大学继续做研究成为物理系副教授,而且运用自己的物理知识和观察推理能力帮助警察侦破案件。
旧江户川的一起杀人案件调查,两人由于立场的对立开始了一场天才之间的对决。
――“拟一个别人无法解答的问题和解开那个问题,何者更困难?”书中这个带着哲学思维的数学问题,让汤川和石神既绞尽脑汁又充满乐趣,而不管是否自愿,他们却都做出了自己的选择。“达摩”石神为了爱情,设计了一个别人难以解答的问题:采取移花接木的方法,制造另一起新的命案,通过一系列基于严谨逻辑的巧妙操作,嫁接到靖子杀害前夫的命案上,成功制造了完美的不在场证明。他以身试法,用自己聪颖过人的头脑,设下残酷并且匪夷所思的局,让警方一直在自己的掌控之中徘徊摸索,却始终无法触及案件的核心。
而“伽利略大师”汤川则为了正义,致力于解开那个超级难题:到每一个与案件有关的地点察看,不放过任何一个经不起推敲的证据,但不执迷于去证伪,而是跳出来去思考还有没有另外的可能性,他在整体的逻辑中去寻找每一个细节的合理解释,在一步步还原案件完整拼图中不断接近震撼的真相。不能证伪的并不一定必然是可靠的证据,但如果证明是唯一的可能性,即使再看似不可能那也是真相。
极致的骗局:针对自以为是的盲点
石神平时出数学考题的出发点,就是针对自以为是的盲点:看似是几何问题,其实是函数问题。而在这起命案中,这位高中数学老师延续了一贯的“出题”风格,他利用自己超强的逻辑推演能力,给警方设计了一道针对自以为是盲点的“考题”:看似是要推翻不在场证明,实质则是要发现死者的真正身份。
最可疑的嫌疑人坚称有不在场证明,而那个不在场证明又看起来疑点重重,根据警方查案的思维习惯,这自然便是一个应该集中精力去攻入的方向。而其实,这是那位数学天才设下的一个陷阱,那个不在场证明看似脆弱实际却又无法推翻。他通过制造一些疑问和线索让警察自认为走在正确的路上,而其实是在导引他们跳进陷阱走上错误方向,始终也找不到真正的答案。当警察根据石神的引导自以为是地认定了命案受害者的错误身份,靖子前夫这件命案便没有了答案,警察一切寻找真凶的努力都不会有结果。这就好像一个人走上了乍看好像相连、其实绝不相交的另一条直线上,再努力走也无法到达目的。
而当汤川窥透了石神的计谋时,石神又出了一道令人震惊的“考题”:他主动自首承担杀害靖子前夫的全部罪行。令人匪夷所思的是,石神从一开始就已经准备了要用自己的献身来终结这个案件,他知道尽管自己的计划能让警方一时无法推翻靖子的不在场证明,但只要案件没有侦破,靖子就不能摆脱嫌疑,她就不得不一直在提心吊胆中生活。所以,他从一开始也就已经架构了承担罪责需要的逻辑,尸体的处理和后续的应对在符合偷梁换柱的设局要求的同时,也在铺垫着这个逻辑。当然,他这个献身的计划原本可能只是一种万不得已的选择,但汤川却让这种可能的选择成为必须的行动。
当他贬低自己为变态跟踪狂、因遭受背叛滋生怨恨的而去自首时,他的口供是那样看似毫无可疑、无懈可击,从他提供的角度出发去推敲,所有的逻辑似乎都合情合理。如果不能证明他的供词是假的,就要按照程序进行结案,而一旦结案,他又绝不会上诉,一切就会盖棺定论。
终极献身:一个无法承受的真相
石神竭力让自己所做的一切在靖子面前都展现地冷静和温柔,他只让她了解他想让她知道的事,他把真正的付出和牺牲都藏在暗处;他希望她能安心地追求幸福,让她知道自己喜欢她就够了,而绝不愿让她背负沉重的愧疚感。石神用普通人连想都想不到的壮烈牺牲保护靖子母女,就为她们能安宁地获得幸福。他把全部人生都赌进去了,却不希望让靖子发现真相。
当一个男人为了一个女人去顶罪,可以理解是这个男人对她痴情的爱,但说到底也是他自愿的选择。当那个女人对男人没有一定的爱意时,虽然会为此感动,但依然能够承受这份痛苦,而且时间会逐渐淡化愧疚。但当汤川向靖子揭露了石神用杀人这种以身试法的手段去隐藏她们两母女的罪行时,她面对是何等残酷的抉择。当她对真相一无所知的时候,仍然对幸福满怀憧憬;但当她了解事情的真相时,即使接触了幸福也无法感受到幸福,有的只能是终生的自责和不安。
当汤川看到好友石神做出那样沉重、残酷的牺牲之后,靖子却在毫不知情的幸福生活着,他看不下去,为石神感到太不值。所以,他觉得自己有义务让靖子明白石神有多爱她,他应该要把真相告诉她――但没有人能承受那样的真相。而最后,靖子女儿美里在学校割脉自杀,靖子自首,石神崩溃......
我们试着这样理解,石神对于靖子的付出和牺牲,不仅仅是个爱情故事,而是一个关于爱、生命、勇气以及竭尽一切让人幸福的故事。石神已经把自己生命的美好寄托在靖子母女身上,当剥夺了靖子母女追求幸福生活的权力,也就相当于终结了他对美好的一切期待和对生命的所有留念。当然,汤川追究并揭露事情的真相无疑是对的,但有时理论上的对并一定能带来人性上的美好。
【我读《嫌疑人x的献身》】推荐阅读:
中国版嫌疑人x的献身观后感06-22
嫌疑人申请法律援助通知书11-19
律师会见在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专用介绍信06-27
律师会见在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专用介绍信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