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共7篇)(共7篇)
1.十二五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篇一
第三十二章 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
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加快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尽快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
第一节 深化工资制度改革
按照市场机制调节、企业自主分配、平等协商确定、政府监督指导的原则,形成反映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和企业经济效益的工资决定机制和增长机制。健全工资支付保障机制。完善最低工资和工资指导线制度,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薪酬调查和信息发布制度,积极稳妥扩大工资集体协商覆盖范围。改革国有企业工资总额管理办法,加强对部分行业工资总额和工资水平的双重调控,缩小行业间工资水平差距。完善公务员工资制度。完善符合事业单位特点、体现岗位绩效和分级分类管理的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
第二节 健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分配制度
完善公开、公平、公正的公共资源出让制度,建立国有土地、海域、森林、矿产等公共资源出让收益全民共享机制,出让收益主要用于公共服务支出。扩大国有资本收益上交范围,提高上交比例,统一纳入公共财政。完善股份制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分红制度。创造条件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保障技术成果在收入分配中的应得份额。建立健全根据经营管理绩效、风险和责任确定薪酬的制度,严格规范国有企业、国有控股金融机构经营管理人员特别是高层管理人员的收入,严格控制职务消费。
第三节 加快完善再分配调节机制
加快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合理调整个人所得税税基和税率结构,提高工资薪金所得费用扣除标准,减轻中低收入者税收负担,加大对高收入者的税收调节力度。逐步建立健全财产税制度。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提高公共服务支出比重,加大社会保障投入,较大幅度提高居民转移性收入。
第四节 整顿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健全法律法规,强化政府监管,加大执法力度,加快形成公开透明、公正合理的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清理规范国有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外收入、非货币性福利等。加强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清理规范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加快收入信息监测系统建设。建立收入分配统筹协调机制。
2.十二五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篇二
问:“十二五”时期, 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质量、效益的总体情况是怎样的, 综合国力有何变化?
答: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 世界经济始终处于深度调整之中, 复苏进程曲折艰难。面对比以往更加复杂混沌的情况, 我国坚持供给管理和需求管理并重, 充分发挥规划的综合导向作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重要作用、投资消费促进政策的关键作用, 有力保障了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一是增长速度领先全球主要经济体。“十二五”前4年,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 (GDP) 年均增长8.0%, GDP总量增长到63万亿元。总体上看, 国际金融危机后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虽然从2001年~2007年的年均10.8%, 下降到2008年~2014年的年均8.8%, 速度看起来比以前有所放缓, 但这是在很高基数上实现的增长, 而且是质量效益稳步提高的增长。同时, 与其他主要经济体相比较, 我国仍然处于绝对领跑者地位。危机后, 发达国家中美国、日本、德国年均增长分别只有1.1%、0.1%、0.7%, 新兴经济体中俄罗斯、南非、巴西、印度分别也只有3.6%、3.0%、1.3%、6.9%。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为世界经济增长和复苏做出了重要贡献。今年以来,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震荡下跌, 股市汇市也出现较大幅度波动, 并在不同市场之间共振回馈, 在这样错综复杂的形势下, 上半年我国依然保持了7%的增长速度, 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约为30%。这充分说明, 中国是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源而不是风险源。
二是经济结构逐步优化升级。“十二五”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 我国经济增长的要素投入结构、需求结构、供给结构持续优化, 逐步向中高端水平迈进。从要素结构看, 由以前主要依靠劳动力数量和资本存量增长来驱动经济增长, 转变为在劳动力数量减少的前提下, 主要依靠科学技术和人力资本增长来驱动经济增长, 2014年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了53.1%。从需求结构看, 由以前主要依靠投资需求来拉动经济增长, 转变为主要依靠消费需求来拉动经济增长, 2014年消费率提高到了51.2%, 消费需求对增长的贡献率提高到了50.2%。从供给结构看, 由以前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发展来促进经济增长, 转变为主要依靠服务业发展来促进经济增长, 2014年服务业对增长的贡献率提高到了48.9%。从城乡区域结构看, 城乡间、区域间的经济发展差距正在逐步缩小。
三是综合国力稳居全球第一阵营。“十二五”以来, 我国综合国力大跨步增强, 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影响力持续提高。从经济实力看, 2014年我国GDP总量为10.4万亿美元, 占全球比例为13.4%, 牢牢占据世界第二位。从产业竞争力看, 2014年我国制造业产值占全球制造业产值份额上升至25%, 自2010年起稳居世界第一制造大国之位;在世界500种主要工业品中, 220种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位。从科技实力看, 科技经费投入规模位居世界第二位, 科技人员规模位居世界第一位。从设施看, 高速铁路营业里程、高速公路通车里程、4G网络规模、互联网用户规模均位居世界第一位。从国际竞争力看, 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自2013年起稳居世界第一位, 2014年使用外商直接投资规模首次位居世界第一位, 对外直接投资规模自2012年起稳居世界第三位, 与美国、日本的差距进一步缩小。
问: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 是我国长时期的战略任务。“十二五”以来, 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哪些进展?
答:现代产业体系是保证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的基础。“十二五”以来, 在市场倒逼和政策引领的双重作用下, 我国产业重大结构性问题得到改善, 新的增长动能逐步形成, 新旧动力有序转换, 长期发展后劲持续增强。
一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持续提高。毫不放松地抓好粮食生产, 2014年粮食产量达到1.2万亿斤, 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首个“11连增”;今年夏粮增收, 秋粮增产可期, 全年有望实现“12连增”。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得到提高, 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占比超过52%, 主要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农村土地流转率提高到30%, 家庭经营、集体经营、企业经营等多种经营方式共同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
二是工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制造业是国家间经济角力和竞争的主战场, 彰显着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近年来, 我们一手抓淘汰落后, 积极化解产能过剩矛盾;一手抓转型升级, 改善品质质量, 取得了良好成效。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智能制造开始兴起, 成为制造业的新生力量。一批拥有自主品牌和核心技术的企业脱颖而出, 带动了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基础零部件水平提高, 拉动了产业整体素质提升。
三是服务业发展保持良好势头。服务业取得大发展, 2014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到48.2%, 今年上半年进一步提高到49.5%, 自2012年起超过二产, 成为经济的最主要组成部分。在企业越来越依靠服务维持市场地位、产业越来越趋向服务引领制造的新趋势下, 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 生活性服务业有效供给不足、质量不高的问题有所改善。
四是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由新技术和新商业模式催生的新兴产业大量涌现, 经济新增长点生机显现、千枝展翠。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7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快速扩大, 占工业主营业务收入比重提高到14.8%。依托丰富的海洋生物、能源和矿产资源, 海洋生物医药、海洋电力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海洋生产总值相当于GDP的比例提高到9.4%。
问:近年来, 我国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并出台了扶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体系, 效果如何?
答:近年来, 我国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带动全面创新, 以健全教育体系培养人才, 以打造人才队伍支撑创新, 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教育链、人才链有机衔接, 促进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创新驱动。
一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培育催生发展新动力的源泉, 是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针对创业者面临的准入限制、资金需求、市场信息、技术支撑等瓶颈问题, 初步建立了“双创”扶持政策体系, 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双创”支撑平台快速发展, 市场主体开办新企业、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的速度加快。依托我国互联网规模优势和应用优势、活跃的互联网经济, 以及快速成长的互联网骨干企业, 各行各业商业模式创新层出不穷, 线上与线下结合的“双创”活动迅猛发展。
二是科技创新正在成为发展内生动力。科技创新投入大幅增长, 2014年R&D经费投入达到1.3万亿元, 占GDP比例达到2.09%, 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科技成果产出持续扩大, 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4.85件, 突破一批核心关键共性技术, 特别是超级计算、探月工程、卫星应用等重大科研项目取得新突破。
三是教育普及程度全面提高。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持续提高, 自2012年起稳定在4%以上。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发展, 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70.5%, 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2.6%, 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6.5%,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7.5%, 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规模日益扩大。促进教育公平取得成效, 学生资助政策体系逐步完善。
四是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牢固树立人才引领创新发展的理念, 最大程度地释放人才红利。科技领军人才、企业家人才、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规模快速扩大, 科技人员规模位居世界第一位。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作用逐渐增强, 人才流动制度障碍逐步破除。保障人才以知识、技术、管理、技能等创新要素参与利益分配, 以市场价值回报人才价值。
问:2013年中央召开了城镇化工作会议, 2014年出台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意味着党中央、国务院对城镇化战略的高度重视。近年来, 我国城镇化取得了哪些进展?
答:新型城镇化是消费需求的倍增器、投资需求的加速器, 是稳增长与调结构的黄金结合点。2013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以来, 特别是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出台后, 我国围绕与新型城镇化相关的人、地、钱等多个领域, 出台了一批重大政策文件, 启动了2个省和62个城市 (镇) 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 城镇化进入速度与质量同步提升的新阶段。今年, 围绕解决好“三个1亿人”问题, 重点实施了“一融双新”工程, 在农民工融入城镇、新生中小城市培育、新型城市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新进展。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加快, 24个省份出台了户籍制度改革方案, 2014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了54.8%, 以城镇为主的人口分布格局已经形成。城镇化布局与形态不断优化, 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东部3大城市群继续发挥引领作用, 成渝、长江中游等中西部城市群加快发展。
问:近年来, 我国启动实施了“三大战略”。到目前为止, 取得了哪些进展?
答:去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 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三大战略”。目前, 相关规划已在陆续出台, 政策也在逐步落地。实施“一带一路”战略, 推进与沿线国家的政策沟通、设施连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人文相通, 正在带动国内相关地区的经济增长。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启动一批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示范项目, 交通一体化快速推进, 产业升级转移有序进行。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 编制了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 沿江综合运输大通道支撑作用凸显, 上中下游要素流动性增强、产业分工协作更为紧密。
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决定。这几年来, 改革的总体方向是什么?
答:改革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源。“十二五”以来, 我国坚持改革方向不动摇, 抓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改革举措, 行政、财税、金融、价格、投资、国企、科技、开放、城乡、民生领域改革取得新进展。特别是,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决定后, 一批带有顶层设计性质的改革方案相继出台, 一批具有标志性、关键性、引领性的改革举措陆续推出, 一些多年想改未改的重要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为经济社会发展释放了大量制度红利。经济体制改革对其他方面改革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传导作用, 抓住经济体制改革这个“牛鼻子”, 可以促进其他领域深层次矛盾的化解, 促进其他领域改革的协同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 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各有千秋, 但不是对立的关系, 而是优势互补、各扬所长、相辅相成的统一关系。“十二五”以来, 一方面, 从更大的广度和深度推进市场化改革, 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 推动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 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另一方面, 更好地发挥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的作用, 加强市场监管, 维护市场秩序, 弥补市场失灵。
问:“十二五”以来, 我国对外贸易与投资取得了哪些新的成绩?
答:“十二五”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 我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 打造横贯东中西、联结南北方的对外经济走廊, 努力培育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特别是,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共建“一带一路”战略构想, 把“一带一路”战略作为开放的总抓手和新引擎, 助推了我国外向型经济水平稳步提升。
一是对外贸易结构持续优化。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往来, 稳定出口、增加进口, 努力保持我国的国际市场份额。2014年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4.3万亿美元。出口产品技术含量明显提升, 初级产品出口额占比下降到4.8%。贸易主体格局更趋合理, 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额占比下降到46.5%, 民营企业进出口额占比提高到36.4%。
二是对外资的吸引力持续保持。坚持“3个不会变”:中国利用外资的政策不会变, 对外商投资企业合法权益的保障不会变, 为各国企业在华投资兴业提供更好服务的方向不会变。2014年我国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1196亿美元, 首次位居世界第一位。今年前8个月, 新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数同比增长10.7%, 终止投资的企业数同比下降22.4%, 这“一升一降”表明我国仍是世界上最具吸引力的投资目的地之一。
3.十二五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篇三
【关键词】航运;经济增长;市场周期;关系分析
航运市场是包括船舶运输、船舶制造、港口等在内相关的产业链市场。航运市场是一个贸易派生市场,而贸易发展水平取决于经济需求,因此航运周期是与经济周期紧密相连的。航运市场的波动是由需求和供给两方面相互作用形成的。航运需求直接受经济增长、国内外贸易发展影响,而航运供给自身却带有很多特点,二者相互作用,导致航运周期波动。
1经济增长与航运业关系实证分析
从供给角度看,经济增长促进航运业发展,航运业的发展也促进一国的经济增长。但经济增长对航运业的影响更大些,从全球GDP、海运贸易量与海运贸易量增速关系和我国经济增长对港口吞吐量的影响看,经济增长与航运业的关系是正相关关系。
1.1全球GDP与海运量的关系
有关数据显示,在最近5年,全球GDP每增长1%,全球集装箱贸易量相应增长约2.8%。在中国,集装箱贸易量的增长速度较之GDP增长速度甚至更高,GDP每增加1%,集装箱贸易量就会增长约3.5%(见图1)。
图1全球GDP、海运贸易量与海运贸易量增速关系
可见,世界经济的影响对海运贸易量的影响有一种放大作用,即世界海运贸易量增速的变化幅度要远远大于世界经济增速的变化。因此从一定意义上来说,经济发展状况决定航运周期的长短。
1.2我国经济增长与港口吞吐量的关系
2001—2009的9年间,我国GDP年均增长率为9.27%,港口全年完成货物吞吐量年均增长率为13.99%,也就是经济增长每提高1%,可拉动全国港口全年完成货物吞吐量增长率约1.5倍(见表1)。但我们也看到,港口货物吞吐量对GDP的变化非常敏感,当GDP增长率低于平均增长率(9.2%)时,2008和2009年,我国港口货物吞吐量随即大幅下降(2009年为 €Ha1.6%,见图2)。
表1全国港口吞吐量与GDP及其总值
图2全国港口吞吐量同比增长率与GDP关系及变化趋势
再从产业细分角度看,1996—2009年14年间,我国第一、第二产业GDP增长率和对外贸易额增长率对沿海主要港口货物的增长率影响分别是1.02倍和0.68倍(根据表2计算),也就是我国第一、第二产业GDP增长对沿海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影响更大。而港口运输(包括内贸和外贸)同时还包括国际远洋运输、沿海运输和内河运输,扣除内贸运输以及内河运输吞吐量,外贸对港口货物吞吐量的贡献率为68%(见表2)。
表2我国第一、第二产业GDP增长、对外贸易与沿海港口吞吐量统计(1996—2009年)
图3沿海港口吞吐量增长率与我国第一、第二产业GDP增长率和对外贸易增长率的关系
从图3可看出:在时间序列上,我国第一、第二产业经济增长率较航运市场提前波动,而航运市场波动滞后于世界经济周期和本国经济增长的波动。从波动幅度看,沿海港口吞吐量增长率波动幅度远远大于第一、第二产业GDP增长率。从港口和外贸增长关系看,在时间序列上二者几乎同步,但沿海港口吞吐量增长率波动幅度小于对外贸易额增长率波动幅度。
2航运市场周期及其特点
航运市场周期波动之所以滞后于经济增长的变化,是因为从供给角度看,船舶供给的价格弹性很弱,由于一艘船舶的造船周期一般为2~3年,它的增加和减少均有明显的滞后性,因此使得航运市场周期与经济发展周期有所不同,存在一定的独特性。
2.1航运市场周期
对航运市场周期的研究较为权威的是英国的STOPFORD博士。他把航运市场变化周期分为长周期、短周期和季节性周期等3种类型。航运市场长周期和经济长周期是吻合的,一般为60年左右;短周期的长度不固定,大约为5~10年;季节性周期往往不到1年。
2.2航运市场周期特点
典型的航运市场短周期一般经历4个阶段:市场谷底、市场回复、市场高峰和市场衰退,每一个阶段均有其相对固定的特征。
(1)市场谷底阶段。降低航速成为普遍现象,部分船舶运价降至营运成本以下,并出现闲置船舶;由于缺乏流动资金和银行贷款,部分船舶所有人廉价变卖船舶;新船市场萧条,拆船市场兴旺。
(2)市场恢复阶段。市场供需趋于平衡;运价升至绝大部分船舶的营运成本以上,闲置船舶减少;二手船价格上升;虽然不确定因素仍然存在,但市场信心有所恢复;市场有时出现虚假或暂时恢复,数次波动后才真正恢复。
(3)市场高峰阶段。船舶供给不足,修船、拆船被尽量推迟,船舶航速被尽量提高;运价为营运成本的2~3倍甚至更高;5年船龄旧船与新船同价;银行热衷于造船贷款,船厂订单爆满,新船价格升高,交船期延长到3~4年,拆船市场萧条。
(4)市场衰退阶段。船舶供过于求,运价下跌;即期市场出现船舶在主要港口待货现象;开始有船舶减速;二手船交易量减少。
根据STOPFORD的研究,干散货航运市场在1741—2007年的267年间共经历21次周期变化。这些周期的平均长度为10.4年,其中:6个周期持续时间超过15年,6个周期持续10~15年,9个周期持续3~7年。这21个周期的标准偏差为4.9。
如果把4个周期阶段分为2个时段(恢复和高峰阶段为市场上升时段,衰退与谷底阶段为市场下降时段),那么对这21个周期而言,平均上升时段的长度为3.9年,标准偏差为2.1;平均下降时段长度为6.8年,标准偏差为3.4。航运市场处于低潮期的时间比处于高涨期的时间长74%。也就是说,如果一个航运周期为8年的话,则有3年为市场高潮期,5年为市场低潮期。航运周期上升时段长度的稳定性较强,下降时段长度变化和市场周期长度变化的不确定性较强。
总之,通过航运市场的变动可以发现,航运市场周期性变动且遵守一定的规律:从世界经济形势的景气→航运需求,航运需求增加→运费上升;运费上升→船舶制造发展,运力增加→运力供过于求→运价下降;运价下降→资本市场使得运力减少。
3“十二五”时期我国应对航运周期的对策
在制定我国航运周期对策时,首先需了解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并根据航运周期与世界经济增长的关系及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制定相应对策。
3.1“十二五”时期世界经济发展趋势
“十二五”时期,世界经济将在调整中逐步恢复增长,世界经济增长率总体上呈现前低后高的走势。从以往世界经济的增长趋势和波动规律看,曾经的全球金融危机不会改变世界经济长期增长趋势,世界经济仍将逐步回升到过去多年的年均增长水平。预计2011年,世界经济将增长3.2%,2012年将增长3.8%,从2013年开始恢复4%的正常增长。“十二五”时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长率仍有可能达到3.8%左右,高于1991—2007年3.5%的年均增长率。
“十二五”时期,国际贸易和跨国直接投资将再趋活跃,重新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预测国际贸易的年均增长率将恢复到5%~7%的正常水平,全球商品和服务贸易占世界生产总值的比重继续维持在25%~30%之间,全球贸易失衡状况有望缓解。
3.2航运业发展的未来形势
世界海运贸易依赖于世界经济增长。特别是随着新型亚洲国家特别是中国和印度的制造业的出口复苏,航运需求将上涨,将实现从持续复苏到正常需求的平滑过渡。中国沿海贸易将继续增长,其对干散货航运的影响也将越来越大。最近,我国政府出台计划,将在未来十年内投资亿元人民币发展内河航运。这些都对我国把握今后的航运发展方向和政策有积极意义。
3.3航运业发展对策
(1)根据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航运发展规律,制定符合航运经济发展市场规律的前瞻性规划和政策。
虽然全球经济开始复苏,已进入“后危机时代”,但由于航运业的滞后性,其复苏和稳定增长还将面临许多挑战,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还很多,加上近两年船舶运力交付集中,运力过剩不可避免,因此航运市场在短期内仍将处于低位运行,全球航运企业将面临严峻的考验。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政府对航运业应进行前瞻性指导,如适时推出扶植和引导航运发展政策,在财政政策、税收政策、船籍登记制度和金融制度等方面进行创新。
(2)政府应在航运经济周期尚处于复苏过程中,整合船舶制造、港口规划和船舶运输资源,合理安排运力供应,并寻找航运经济新的增长点,如大力发展海洋工程市场、发展低碳船型等。
(3)为行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调整运力结构。企业和社会组织应加强行业内的沟通协调,创建完善的行业自律机制;积极争取多方支持,减轻行业发展负担。
(4)加速老旧船报废。为缓解市场供求矛盾、加快运力结构调整,建议政府以供求矛盾较为突出的干散货船队为重点,加快淘汰老旧船舶,加速推进船型标准化。建立海运发展基金,对提前报废老旧船并购置标准船型新船的企业给予适当补贴,以既推进运力结构调整,又拉动内需。
(5)强化航运企业管理,控制成本。航运企业应把管理创新作为转变经营方式、提高管理效率的重要内容,不断强化运输组织和管理,走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发展道路。应加快航运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和国际航运电子商务系统建设,在联盟航线、运力封存、拆解老旧船舶等方面形成共识、加大力度。
(6)企业在船舶投资方面,应顺应未来经济复苏的趋势,在船舶低价时合理购置市场所需的船型船舶,以在未来航运市场上升时有充足的船舶运力,获得运力竞争优势。
(7)行业发展资本先行,航运业发展需要金融的大力支持。由于世界经济周期尚处于复苏初期,航运周期也处于低谷,BDI指数尚处于相对低点,从投融资角度看,主要应考虑:
①通过加大对国外船舶所有人的融资支持力度,实现为我国船厂完成现有订单和争取新订单的目标。同时,加大对国内船舶所有人的支持力度,重点开拓国内大中型航运企业和地方企业客户,支持国船国造。
②继续加大对骨干船厂的融资支持,严格筛选项目,做到“有保有压”,重点支持高技术含量的项目;开辟“中国因素”贷款,将涉及提升国家能源产业、船舶产业竞争力、国家能源交通安全合作等领域纳入信贷支持范畴;积极带动国内商业银行以银团保函、银团贷款方式开展业务,扩大针对国外船舶所有人的买方信贷项下的付款保函业务。
③推进船舶企业并购贷款和出口船舶基地建设贷款,支持大型骨干企业进行兼并重组,培育大企业、大集团,完成船舶企业的规模建设,提高产业集中度和整体实力。
④继续推进新船型新技术研发贷款,对VLCC和LNG船、LPG船、海洋工程装备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项目以及船用关键设备的研发和制造给予重点支持,促进企业产品结构调整,提高船舶行业的技术水平。
⑤巩固传统融资业务,开拓新的金融工具。在完善发展传统的项目贷款、船舶抵押贷款、保函、出口信贷、贸易融资和银团贷款、船舶按揭、船舶融资租赁、并购贷款以及为企业上市、发行企业债、股权置换等提供投资银行服务和财务顾问服务等外,继续开发适应我国船舶企业融资的新产品。推动科技创新,发展绿色经济,支持企业跨境经营以及发展网上交易等新型服务业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更好地发挥信用融资、证券、信托、理财、租赁、担保、网商银行等各类金融服务的资产配置和融资服务功能。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健全金融市场的登记、托管、交易和清算系统。拓宽保险服务领域,积极发展责任保险、信用保险,探索发展巨灾保险,创新保险营销服务方式,规范发展保险中介市场,推进再保险市场建设,建立健全保险服务体系。拓宽服务业企业融资渠道,支持符合条件的服务业企业上市融资和发行债券。
⑥防范系统性风险,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因人民币汇率波动带来的影响。由于中国船厂大部分手持订单是以美元计价的,如果人民币长期连续升值,将给我国的造船企业造成严重不利影响。
⑦鼓励航运企业、金融机构加入船舶投资行列。目前,全球航运金融化趋势明显,随着各国竞相执行新一轮的超宽松货币政策,全球流动性过剩进一步加剧。流动性因素与运力供求因素一同影响并操纵着航运市场的变化。根据以往的规律,流动性过剩必然带来包括投资银行、基金等金融机构蜂拥进入航运及航运期货市场中,进行套期保值或短期套利。因此,国家应鼓励航运企业、金融机构加入到船舶投资行列,以在航运周期低谷时投资船舶,规避航运周期高峰时船舶投资成本加大的风险。
参考文献:
[1] [瑞典]马硕.航运市场周期理论与当今干散货航运市场变化[J].水运管理,2009,31(11):1-5.
[2] 关昊.干散货国际航运市场及其波动周期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9.
[3] SAND P.航运经济解析[J].中国远洋航务,2010(11):56- 59.
[3] 吴江.论中国经济周期理论研究的发展[J].商业时代,2008(15):7-8.
[4] 宋玉华,吴聃.从国际经济周期理论到世界经济周期理论[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6(3):23-30.
4.十二五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篇四
民族地区的发展,需要在坚持市场导向、科技支撑和环境保护这三个大前提下进行合理开发。在民族地区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发挥城市对民族经济的支撑拉动作用,建立新型工业化机制,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将民族资源转换成经济资源,用非工业化模式实现跨越式发展,扩大资本市场上的直接融资,这不仅直接关系到民族经济是否能够获得持续健康的成长,也关系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的发展。
一、“十一五”期间是我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最快的五年
我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历来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十一五”期间,中央加大了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力度,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重点支持和大力倾斜,极大地推动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的快速全面发展。这五年是我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最快、变化最大、各族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许多地方的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综合经济实力显著提高。
1. 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人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这几年,国家在民族地区兴建了一大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并投入使用,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的交通、通信条件和生态环境,也给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深刻影响。如2006年7月被称为“天路”的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后,第二年西藏自治区接待游客数量就比上年增加了15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4 8亿元,比上年增长73.3%,占到全区G D P的1 4%左右。短短一年间,青藏铁路本身所带来的大量人流物流,都给藏区带来广泛而巨大的发展效益。
2. 经济结构不断调整、优化,特色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
在民族地区产业结构比中,农牧业比重明显下降,工业比重显著上升,经济发展的后劲进一步增强。同时,各民族地区还逐渐建立起独具地方特色和资源优势的产业,并不断发展壮大。如新疆的石油、天然气产量分居全国第三位和第一位,棉花产量居于全国首位;内蒙古的乳业和羊绒制品产量多年稳居全国第一;而旅游业则已成为西藏、云南、新疆、广西等省区的支柱产业。
3. 社会建设扎实推进,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
以人才建设为例,“十一五”期间,国家出台了针对少数民族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专项培养政策,在新疆、西藏开展少数民族科技骨干特殊培养工作,实施“青海三江源人才培养工程”等等,这些政策举措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操作性,“含金量”也很高,为加快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此外,“十一五”期间,我国民族地区还大力建设生态环境,全国生态建设规划的重点地区和重点工程绝大多数都在民族地区实施。国家加大了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力度,在民族地区实施退牧还草、天然林保护等重大生态工程,使局部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森林覆盖率明显提高。
二、我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当前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1. 产业结构不合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些民族地区的特色经济逐步形成,如内蒙古呼(呼和浩特)、包(包头)、鄂(鄂尔多斯)地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和宁夏“沿黄经济带”等逐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产业链和关联密切的产业群,对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良好的带动作用。但整体来讲,民族地区的经济结构不合理,虽然利用资源优势成为了能源和原材料基地,但是第三产业及配套建设跟不上去,服务业的支撑力度也相对较小。许多地区还是停留在靠天吃饭、坐吃资源的层面上。而缺乏资源的地区,特别是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没有动力,后劲就更谈不上了。
民族地区的经济结构可以这样概括:第一,民族地区工业化水平比较低,企业规模小、产值低。2008年民族自治地方的工业总产值为25922亿元,只占全国工业总产值507488亿元的5.1%;第二,产业内部结构失衡,低层次的交通运输、餐饮服务、批发零售等占较大比重,而较高层次的金融保险、房地产、文教卫生服务、科研与综合技术服务等不够发达,所占比重过低,第三产业的低层次化不仅影响了产业本身以及工业的持续发展,也影响到城市经济结构的变迁、城市的综合实力水平和现代化进程;第三,就业结构不合理,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口所占比重较高,但第三产业所占GDP的比重却不高,说明了第三产业经济的效率低下、市场和消费能力不足。
从总体水平看,民族地区资源密集型工业的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由于重工业的产业关联效应比较弱,对其他产业增长的拉动作用不大。而且重工业中低级加工业占的份额较大,以价格较低的基础性工业产品为主,所以结构效益差。此外,民族地区的国有经济比重很高,不少国有企业机制转型迟缓,所有制结构不合理,经营陷入困境。这些因素是造成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缺乏动力的重要原因。
2. 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任务仍很艰巨。
民族地区的发展,需要在坚持市场导向、科技支撑和环境保护的前提下,合理有序适度开发,提高民族地区自然资源的价值贡献,增强市场竞争力。
民族地区多为我国环境脆弱区,许多地方限制开发,甚至禁止开发,未来经济发展既面临资源与环境的约束,又面临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必须具备的智力、信息资源、开发性技术、基础设施、生产和生活环境等基础条件和准入门槛缺位的约束。除此之外,少数民族企业的社会关注度缺位,也是造成少数民族企业发展动力不足的因素之一。国家缺乏面向少数民族企业的专司部门,政策环境缺位。
如上所述,我国民族地区的产业结构本身不合理,又面临着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大趋势,,為
所以民族地区长期以来形成的现状和经济结构,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可以说,调结构、转方式对第一类资源型企业来说,面临着很大的挑战。民族地区拥有占全国50%以上的农村贫困人口,但人均生产总值、人均收入却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由于民族地区基础设施条件较为薄弱,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亟待加强。因此,当前对民族地区扶贫开发、促进发展的任务仍很艰巨。
3. 城市经济结构不合理,缺乏核心竞争力。
这是多年来困扰和成为制约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长期以来,民族企业基本集中在城市里,但当前我国民族地区的城市经济内部结构失衡,低端的交通运输、餐饮服务、批发零售等所占比重较大,而高端的金融保险、房地产、文教卫生服务、科研和综合技术服务等不够发达,所占比重过低。第三产业的低层次化不仅影响了产业本身以及工业的持续发展,也影响到城市经济结构的变迁、城市的综合实力水平和现代化进程。
受我国自然环境、经济基础以及既往经济政策等诸多因素影响,近二十年来虽然一些民族地区城市的经济特色逐步形成,比如内蒙古呼包鄂三角地区、北部湾经济区等,形成了比较有特色的产业链和关联比较密切的产业群。但客观上讲,民族地区城市的经济结构至今仍然存在很大的问题:首先,民族地区城市工业化水平偏低,企业规模较小,产值较低。其次,整个产业内部结构层次偏低,交通运输、餐饮服务、批发零售等低端行业占有较大比重,而高端的产业或行业,如金融保险、房地产、文教、科教与综合技术服务等尚不发达,发展相对滞后。再次,民族地区城市第三产业发展缓慢,缺乏内生动力,三产经济效率、效益低下,消费市场发育成长乏力,制约了其他产业的发展和城市经济结构的调整、变迁乃至城市综合实力提升等。
4. 边境贸易多处于边民贸易层次上。
我国有20多个民族跨境而居,他们与相邻国的民族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和民族感情,他们与周边国家的边境民族进行贸易,开展边民互市和民间的友好往来,互通有无,调剂余缺,这也是民族贸易的一个特殊性。由于双方边民相互交往频繁,他们对各种商品的需求信息了解较多,这就有利于有关方面及时掌握情况,指导和影响本地区的生产部门为市场提供需求量大、销路广的商品,以扩大出口,发展当地经济,促进边境贸易的繁荣兴旺,在资源开发和商品贸易方面为双方的交往牵线搭桥。但是民族地区的边境贸易现在多数还停留在边民贸易这样一种民间交往的层面。
三、把握“十二五”规划实施机遇,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加快经济转变方式的攻坚时期。今年是“十二五”规划实施的开局之年,我国民族地区应充分把握这一战略发展机遇,深入贯彻“十二五”规划指导思想,坚持发展的原则,更好地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1.
继续加快转变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特色产业,加强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提高民族地区的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我国民族地区经济产业平稳较快、科学有效地可持续发展。
产业结构调整是“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主线。“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我国民族地区占整个国土面积的64%,资源非常丰富,可以进行深入挖掘。但目前民族地区的产业结构存在生产力布局和产业结构不合理、不能适应市场需求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可以对地区资源进行保护性开发,将其转化为经济资源、实现快速发展的有利条件。但是,民族地区的产业发展不能盲目工业化,而应该根据当地情况,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发挥该地区的比较优势,建立特色产业、特色经济,开发新兴产业,在坚持市场导向、科技支撑和环境保护这三个大前提下进行合理适度开发,构建新型工业化机制,以此来提高民族地区自然资源的价值贡献,增强市场竞争力。
前几年到西藏调研时,在一个仅有三万多人的小县里,我们很惊讶地看到两个产品分成两个批次进入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区,即藏纸和藏香,它们都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里的技艺。当时我们就想,能否把这两个东西开发成为经济资源,并把它们做大做强?我们认为是可能的。因为在西方世界,特别是欧美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外宾和游客,对中国这类技艺独特、特色鲜明的传统产品,尤其是这种进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产品是相当感兴趣的。如果我们能够把握这类民族特色和资源优势进行合理有效的开发,一定有很大的发展前景,也一定可以做好做大,并做出成效和影响来。
类似于这样的产品和资源,在全国少数民族地区其实还有很多。开发这类资源既不会对当地的生态资源和环境造成破坏,又可以通过资金、人才、技术,特别是管理体系的引进,把它做大做强,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甚至还有可能加深民族文化的影响力。如果能够结合当地的特点,把这类历史悠久、独具特色的民族资源,用现代化的管理方式和服务手段,更好地把它们转化为更强大的经济体系和经济资源的话,那它将不仅仅造福于这个民族地区,将更加有力地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延续和发展。
2. 把握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机遇,打破行政区划的分割,加强民族地区区域间经济交流对话、协作开发,实现共同发展。
“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和完善跨区域合作机制,消除市场壁垒,促进要素流动,引导产业有序转移。我国不少民族地区位于多省交界的边缘性地区,以往正是由于它们作为“边区”的地理和行政因素,对“内”与本省、市、区内其他地区的经济交流与来往不够充分,对“外”则又相对闭塞,开放不够,导致发展水平比较落后。如今我们恰恰需要利用这种“边区”特点,变劣势为优势,打破行政分割,加强同地区区域合作,实现共同发展。
以湘西武陵山为例,湖南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一直是我会十分关心的内容,尤其是关于湘西武陵山民族地区发展的情况,这是我们民族贸易促进会最近调研的一个重点课题。
武陵山民族地区位于鄂、湘、渝、黔四省交界处,包括四省52个县级行政单位,面积约12.7万平方公里,人口约2300万人,有汉、土家、苗、侗、仡佬等30多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约占该地区总人口的60%。武陵山民族地区自然环境优美,资源丰富,但由于历史、地理等原因,经济社会发展一直比较滞后,是全国重点帮扶的贫困片区之一。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武陵山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与自身相比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还很大,而且有逐步扩大的趋势。武陵山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仍还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困难和问题。
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改变这些状况,加快武陵山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就十分需要当地各州、地、县打破行政分割,切实加强彼此协作,建设大交通,构造大市场,开发大产业,实行大教育,充分发挥整个武陵山民族地区的各项资源优势,整合开发,统筹规划,统筹发展,从而发展成为更具竞争优势和鲜明特色的大湘西。
推进跨区域合作机制,是建立市场经济新体制、建立区域内统一开放市场体系的客观要求,也是推动地区规划联动、产业联动、市场联动、交通联动、政策法规联动,发挥各州县的比较优势,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推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实现整个武陵山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共同发展的有效途径。武陵山民族地区只有加强内部协作,加快资源整合、政策整合、产业整合,才能形成区域特色经济和区域整体竞争优势,并为全国跨省集中连片的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起到典型的示范作用。
3. 把握国家大力投资、政策优惠、创建和提供多种支援帮扶条件的良好机遇,积极走出去、引进来,进一步加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十二五”规划提出要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引导投资进一步向民生和社会事业、生态环保、资源节约等领域倾斜,并更多投向中西部地区。同时坚持把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放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优先位置,给予特殊政策支持。并加大支持西藏、新疆和其他民族地区发展力度,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在如此优厚的政策扶持和宽松的投资政策下,将会更有利于民族地区引进资金、项目、技术、人才等各种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也更有利于民族地区各项事业的开发和建设,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我会近期的另一个调研课题就是关于湖北省“616”对口支援工程的考察。“616”工程是湖北省委、省政府为支持民族县、地区加快发展而实施的一项重大举措。它的主要内涵就是:由1位省委、省政府领导牵头,省直6个单位(4个省直厅局、一所高校或科研院所、一家大型企业)参与,对口支援一个民族县(市),每年至少办成6件较大的实事。这项工程从2006年启动实施以来,湖北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在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广泛良好的成效,也使得整个湖北省民族工作社会化、人本化程度空前提高,当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提速。
如今,湖北的“616”工程仍在大力实施,它已经成为我国民族工作的一个重要品牌。在当前“十二五”规划实施的机遇下,我们相信他们还会把这个工程做得更大更响,湖北的少数民族地区也将会取得更快更好的发展。“616”工程借政府之力,聚社会之能,把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进行科学“分解”和“转移”,并在此过程中建立起一个关于民族工作的社会协作机制,搭建起良好的工作平台,从而推进了民族工作社会化。“616”工程的这一创新做法,对于我们致力于“发展民族产业,繁荣民族贸易,促进民族团结,振兴民族经济”的中国民族贸易促进会而言,这是一个很好的参考和借鉴。
4. 在民族地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这是“十二五”规划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我国很多民族地区的自然环境十分优美,旅游资源、生态资源也比较丰富。但同时也是一个个环境脆弱区。以往对这些地区的开发大多以竭泽而渔式的开发方式,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忽视保护生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当地生态建设造成极大破坏,导致现在产生了很多矛盾和问题。
目前,我国民族地区水土流失、荒(石)漠化现象比较严重,自然灾害频发,这给民族地区的人民生产生活、经济社会发展都造成了一定的困扰和阻碍。所以我们认为,在民族地区搞建设,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尤为重要。在未来大力开发和建设民族地区的进程中,我们必须坚持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才能保证经济社会积极有效、长足稳定的发展和进步。
5. 加强民族地区的社会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民族地区的社会建设一直比较薄弱,在科学创新、人才培养、医疗卫生条件、社会保障等方面都相对落后于发达地区,东西部的经济社会发展一直不均衡。“十二五”规划中针对这些社会现状,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出要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这就为大多处于西部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提供了良好机遇,为那里的社会建设和发展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十二五”规划实施纲要中涉及到了就业政策、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体系、医疗事业改革等很多关怀民生、加强社会建设的举措,这些积极可行的举措将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提供更好更完善的社会公共服务,促进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在积极稳妥推进各项社会事业改革的机遇下,民族地区也要进一步大力发展教育、培养人才、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引进人才资源、提升科技创新、自主研发等能力,以更好地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科学合理、平稳较快的发展。
四、未来五年间民贸会对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的工作重心
中国民族贸易促进会(以下称“民贸会”)始终以大中华的整体发展为理念,致力于推动民族产业成长壮大,促进民族经济繁荣振兴。在当前“十二五”规划实施的机遇下,未来五年间民贸会对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的工作重心将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坚持开展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调研工作。
民贸会的前身是中国民族贸易经济研究会,从那时起我们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对民族地区和企业进行考察、调研。根据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我们仍要坚持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进行考察、调研,以便更好地落实政策,把握“十二五”规划实施机遇,协助民族地区开展经济交流与合作,促进经济贸易发展。通过调研,才能更加切实准确地把握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现状和贸易发展需求,从而为地区、为企业“量体裁衣”,提供更好更适合的经济贸易服务,更加切实有效地解决其困难和问题。就像上述提到过的西藏地区、武陵山民族地区以及湖北“616”工程这几个例子,那些事实、数据以及可预见的情况或构想,其实都是在经过我们的调研分析后所掌握的内容。这些情况不但可以促使我们更好地为民族地区发展提供平台、搭建桥梁、给予服务和帮助,而且对于民贸会本身而言,这也是提升我们自身服务能力、扩大视野、促进协会建设的良好途径。
2. 继续更好地搭建各种服务平台,为民族地区经济交流、合作与发展创造条件和机会。
民贸会作为一个社团组织,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就是成为企业和政府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一方面,我们要把国家有关政策,特别是经济发展政策及时传递给企业;另一方面,把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全面、客观、真实地反映给政府,为政府制定有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创造良好环境。可以说,民贸会就是一个对民族地区和企业提供方便的服务平台。我们会针对民族地区招商引资,推进国内外一些好的、先进的管理技术、理念、人才、资金同民族地区的项目、产业结合,帮助他们尽快发展起来。也会支持少数民族地区的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为他们组织有关方面的专家和力量,帮他们把产品进行包装,从而形成品牌效应,更好的提高它的附加值。同时还会组织开展人才教育和技术培训的课程与活动,为民族地区和企业发展提供人才服务和智力支持。
3. 不仅在物质和经济方面帮扶民族地区的经贸发展,更要在人才、技术的层面提供支持,变输血为造血,使民族地区经济贸易发展摆脱依赖,真正独立起来。
这些年来,国家机构对于民族地区的发展倾注了很大的心血,无论是从人财物还是政策上,都给予了大力扶持。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以前我们都是以给钱、免税这些输血式的方式为主。可是,源源不断的输血却容易导致民族地区的政府和官员产生依赖性,安于现状,反而难以自发地积极探寻发展道路。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从整个科学发展角度来讲,我们认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还应该从输血变为造血,让他么摆脱依赖,真正独立起来。因此,在投入资金、物力的同时,我们也要更多地提供技术、人力方面的支持。对少数民族地区不仅仅是投入资金,而要通过资金的投入,进一步带动当地的产业结构,延伸产业结构链,促使它有更多的产品走出民族地区,也促使民族地区的发展逐步壮大起来。
5.十二五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篇五
按照我国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的有关法律法规,生产安全事故调查报告应包括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情况和直接经济损失,但是由于不是所有的事故调查报告都公开发布,且一些发布的事故调查报告也不包括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此外我国还没有建立起生产安全事故经济损失统计制度。因此,生产安全事故经济损失一直没有行业公认的或者统计所得的数值。
针对年度生产安全事故经济损失计算,已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文献[1]应用模糊数量理论建立了事故损失估算方法;文献[2]对我国高铁事故的经济损失进行了估算,得到高速铁路单位时间的延误损失约为普通铁路客运的6.75倍;文献[3]对生产安全事故直接经济损失抽样统计方法进行了探讨;文献[4]给出,2015年1~8月潮州市发生832起事故直接经济损失为630.14万元;文献[5]介绍,2015年甘肃省发生的4 760起生产安全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为8 670万元;文献[9]提出2002年度我国生产安全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为1 000亿元以上;文献[10]给出2004年度我国安全事故直接经济损失为2 500亿元,约占全国GDP的2%。
本文对2011-2015年度发生的、已经公布的488份生产安全死亡事故报告进行了分析,选择事故调查报告要素比较齐全、具有代表性的生产安全死亡事故219起。对219起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进行统计,计算出每死亡1人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建立基于事故死亡人数的全国生产安全死亡事故直接经济损失计算模型,根据公开发布的年度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估算年度生产安全事故直接经济损失。
1 数据来源及选择说明
我国每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30余万起,但并不是所有的事故都发布事故调查报告。为了收集具有代表性的生产安全死亡事故调查报告,开展如下工作:
第一步,对代表全国的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网站、代表中部的河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网站、代表东部发达地区的上海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网站、代表西部的贵州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网站、代表老工业地区的黑龙江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网站、代表超大城市的北京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网站和代表人口大省的四川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网站的生产安全死亡事故调查报告进行检索,检索到的事故调查报告数量如表1所示。
第二步,对检索到的事故调查报告进行分析,选出包括事故发生时间、地点、事故类型、死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发生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责任追究情况和预防对策措施等故调查报告要素相对比较全的报告。
第三步,去掉重复的和不具有代表性的事故报告。不具有代表性的事故报告是指直接经济损失特别巨大或极其少、没有直接经济损失或者死亡人数与直接经济损失极其不匹配的事故报告。如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调查报告,这起事故死亡165人,直接经济损失高达68.66亿元,如果按照死亡人员对应直接经济损失,相当于死亡1人对应的直接经济损失为4 161.2万元,这远远高于大量事故的死亡1人对应的直接经济损失,所以该起事故不具有代表性,未列入统计范围。
最终经过分析,从检索到的488份生产安全死亡事故报告中,选择出219份事故报告作为本文的基础数据,计算“十二五”期间我国生产安全死亡事故总直接经济损失。
2“十二五”期间生产安全死亡事故总直接经济损失估算模型
为了提高计算结果的可靠性,采用分年度、分事故类型计算事故死亡1人对应的直接经济损失。“十二五”期间某年度内,所选取样本案例范围内的事故死亡人数为:
式中:NDy为“十二五”期间某年度内(y年度内),所选取样本案例范围内的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人;Ny为“十二五”期间某年度内(y年度内),所选取样本案例范围内生产安全死亡事故起数,起;Ndi为“十二五”期间某年度内(y年度内),所选取样本案例范围内,第i起生产安全事故的具体死亡人数,人;y取值范围为{2011年度、2012年度、2013年度、2014年度、2015年度}。
“十二五”期间某年度内,所选取样本案例范围内的生产安全死亡事故直接经济损失为:
式中:DELy为“十二五”期间某年度内(y年度内),所选取样本案例范围内的生产安全死亡事故直接经济损失,万元;Dei为“十二五”期间某年度内(y年度内),所选取样本案例范围内,第i起生产安全死亡事故直接经济损失,万元;Ny与y的意义和取值范围参照上文。“十二五”期间某年度内(y年度内),生产安全死亡事故每死亡1人对应的直接经济损失为:
式中:NDELy为“十二五”期间第y年度生产安全死亡事故死亡1人对应的直接经济损失,万元/人。
则根据式(3)中对“十二五”期间某年度内(y年度内)生产安全死亡事故每死亡1人对应的直接经济损失,可以计算出“十二五”期间某年度内(y年度内)的生产安全死亡事故总直接经济损失为:
式中:TDELy为“十二五”期间第y年度内的生产安全死亡事故总直接经济损失,万元;TNDy为“十二五”期间第y年度的生产安全事故死亡总人数,人。
按照年度的加权“十二五”期间生产安全死亡事故总经济损失TDELYw(万元)为:
式中:y∈(2011年度,2012年度,2013年度,2014年度,2015年度)。
用上述公式将年度换为类别,可以计算出按照类别加权计算的“十二五”期间生产安全死亡事故总直接经济损失TDELCw。
不按照年度和事故类别加权的“十二五”期间生产安全死亡事故总经济损失TDELnw(万元)为:
用按照年度的加权“十二五”期间生产安全死亡事故总直接经济损失TDELYw、按照类别计算的加权“十二五”期间生产安全死亡事故总直接经济损失TDELCw与不按照年度和事故类别加权的“十二五”期间生产安全死亡事故总经济损失TDELnw的算术平均值,作为“十二五”期间死亡事故总直接经济损失TDEL(万元):
3“十二五”期间生产安全死亡事故总直接经济损失计算
按照文献[11]~[18]提供的“十二五”期间各年度的事故起数、死亡人数、事故类别,用式(1)~(5)计算出按照年度的加权“十二五”期间死亡事故的年度直接经济损失和总直接经济损失,如表2所示。
同样,可以计算出按照事故类别的加权“十二五”期间死亡事故的类别直接经济损失和总直接经济损失,如表3所示。由于收集到的可用于计算的死亡事故调查报告较少,将国家统计的事故类别进行了合并,将道路交通类、水上交通类、铁路交通类、民航飞行类合并为交通类,将工商贸其他类、农业机械类、渔业船舶类、其他类合并为其他类。
根据表2数据计算的按照年度的加权“十二五”期间死亡事故总直接经济损失为48 827 997.7万元,根据表3数据计算的按照类别的加权“十二五”期间死亡事故总直接经济损失为36 716 215.2万元,用式(6)计算不按照年度和事故类别加权的“十二五”期间死亡事故总直接经济损失为53 984 358.4万元。则我国“十二五”期间生产安全死亡事故总直接经济损失TDEL为:
即我国“十二五”期间生产安全死亡事故总直接经济损失达到4 651亿元。
4 结论
1)“十二五”期间生产安全死亡事故总直接经济损失很大。根据文献[19,20]的数据,“十二五”期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为291.89万亿元,全国财政收入为64.29万亿元,中央财政收入30.14万亿元。则“十二五”期间死亡事故总直接经济损失占国内生产总值(GDP)、全国财政收入、中央财政收入分别为0.16%、0.72%、1.54%。生产安全死亡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是很大的。
2)不同类别死亡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差别很大。从表3的数据看,危化品类死亡事故死亡1人对应的直接经济损失最多,达到422.1万元/人;交通类死亡事故死亡1人对应的直接经济损失最少,为91.8万元/人。最多与最少的死亡事故死亡1人对应直接经济损失之比为4.6∶1,即危化品类死亡事故死亡1人的直接经济损失是交通类事故死亡1人直接经济损失的4.6倍。不同事故类别如煤矿类、非煤矿山类、建筑施工类、烟花爆竹类、火灾类、其他类死亡事故死亡1人对应直接经济损失亦有较大差异,说明一些类别的事故在造成人员伤亡的同时更容易造成财产损失。此外,由于本文收集的生产安全死亡事故调查报告比较少,计算所得的死亡事故年度直接经济损失、事故类别直接经济损失还有一定的误差。
6.十二五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篇六
在墙体材料革新与建筑节能工作的推动下, 我国墙体材料发展迅速, 品种不断丰富。目前, 我国已形成了砖、板、块三大系列多品种的墙体材料产品体系。2008年全国墙体材料总产量折标砖8500亿块, 新型墙体材料比例51%, 我国墙体材料构成情况如表1, 其中, 绝大部分为砖和砌块类产品。
在技术进步方面, 我国墙体材料工业在发展节能、节地、利废、保温、隔热型的墙体材料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 成果主要集中在产品结构调整、生产装备技术水平提高以及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普及等方面。
进入新世纪以来, 我国黏土实心砖产量逐年下降;墙体材料在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装备基础上, 通过技术创新, 开发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装备技术, 如以页岩、煤矸石和粉煤灰为原料的烧结空心制品成套装备及生产技术。
从利废水平看, 我国墙体材料工业利废面广, 利废量大。粉煤灰、煤矸石、矿渣、脱硫石膏、磷石膏等工业固体废弃物都可用作新型墙体材料的生产原料;我国每年仅生产新型墙体材料就消纳工业固体废弃物2亿多吨, 相当于节约资源2亿多吨;在节约资源的同时, 也减少了因固体废物堆存而占用的土地, 并有效改善了环境质量。
在节能减排方面, 据测算2008年由于新型墙体材料较实心粘土砖年生产能耗减少超过1600万吨, 直接减少CO2排放近4200万吨, SO232万吨。
总体而言, 我国墙体材料产业仍然是先进技术与落后技术并存, 且以落后技术为主导的格局;从产品结构看, 低端烧结制品及以炉渣为轻骨料的轻质混凝土砌块类等低端产品占据主流, 而代表墙体材料发展方向的各种轻质和复合墙板所占比例极少。多数墙体材料企业规模小, 装备和技术落后, 生产方式粗放, 劳动生产率低, 生产过程资源和能源消耗大。从建筑业发展趋势看, 我国建筑产业转型, 向现代建筑业转变的步伐正在加快, 而以砖或砌块为主流的墙体材料产品体系显然不适合现代建筑业发展要求, 墙体材料工业面临转型。
二“十二五”墙体材料产业发展面临的形势
(一) 我国继续处在大规模房屋建设阶段
近年来,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人民改善居住条件的要求, 对住房的需求不断增长。近几年全国年房屋竣工面积都超过20亿平方米, 2008年达到26.03亿平方米。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到2020年我国城镇人均居住面积将达30平方米以上。初步预测, 未来30年房屋建设总量有可能达到600亿平方米左右, 我国大规模建设时期的峰值可能在2020年左右出现, 整个大规模建设时期有可能持续到2040年左右。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将继续处在大规模建设阶段, 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房屋竣工面积仍将维持在每年20亿平方米以上, 墙体材料产业发展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和巨大的市场空间。
(二) 构建“两型”社会, 推广节能建筑, 要求大力发展节能型墙体
墙体材料行业是资源、能源消耗较大的行业, 每年墙体材料生产消耗各类自然资源20多亿吨、燃煤超过1亿吨。在生产中又排放了大量的废气, 对环境造成较大的污染。但另一方面, 墙体材料产业是资源综合利用的重要行业, 目前, 每年消纳各类工业固体废弃物2亿多吨, 进一步扩大利废量仍具有潜力。
实现建筑节能的主要途径是改善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据有关部门根据统计测算2006年我国建筑能耗约占全社会总能耗的20.1% (建筑物使用能耗) , 年消耗能源折标准煤4.95亿吨, 其中墙体散热占40%左右, 门窗约占30%。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居住和工作环境的改善, 建筑能耗势必有很大的提高。因此发展节能型新型墙体材料, 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要求。
(三) 现代建筑业要求大力发展以部品化、绿色化、智能化为特点的墙材产业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实现产业升级是我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紧迫任务。传统建筑产业升级, 向现代建筑业转变是必然的发展趋势。建筑业与建材业同属一个大的产业链, 建筑业是建材产品的主要市场, 建材业是建筑业的物质基础, 同时又是建筑业的重要支撑产业, 因此, 建材产业发展必须适应现代建筑业发展的要求, 大力发展以部品化、绿色化、智能化为特点的墙材产业。
1. 部品化
走建筑工业化之路, 房屋建设由建造向工厂化制造转变, 绝大部分建筑产品通过工厂制造, 建筑施工作业由以现场湿作业为主转向现场安装为主。
2. 绿色化
——实现建筑物全生命周期对环境负荷的最低化。
——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建造节能省地型建筑。
——构建优良的室内外环境, 与自然和谐相处, 促进人体健康。
3. 智能化
——智能建筑是当代建筑技术与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有机融合的产物。
——智能建筑以各类信息的高效、快捷传输为特征, 向人们提供安全可靠、高效快捷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以工业设计为龙头, 融建筑部品化、绿色化、智能化等新功能于设计之中, 带动墙体材料产业向深度和广度发展。最终实现墙体材料产业与建筑工程设计施工的无缝连接, 实现以市场为导向的柔性生产方式, 为客户提供菜单式的生产、销售、安装和维护的全过程服务。
(四) 住宅产业化发展将加快推进墙体材料产业发展
随着房地产市场的规模化发展, “住宅产业化”将成为房地产业发展的趋势。为推进住宅产业化工作, 提高住宅综合品质, 国家住建部“十五”期间就提出并大力推行住宅产业化。住宅产业化的发展是墙体材料产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是国家扶植和推广的住宅开发、建设和配套服务方面的示范城市或企业。目前通过的有万科集团、远大住宅工业有限公司等十一家, 对推动我国现代墙体材料产业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 墙体材料产业的发展趋势
1. 墙材革新将逐步实现从产品结构调整到产业结构调整的转变;
2. 以集成式多功能墙体为代表的墙体产品的推广应用将成为墙体材料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3. 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 发展节能型建筑墙体, 实现低碳排放, 依然是墙体材料产业发展的主题;
4. 墙体材料产业发展将进入主要依靠自主创新和经营管理制胜的新时代;
5. 规模化、集约化、集团化将成为新阶段墙体材料产业发展的鲜明特点。
走建筑工业化道路, 形成标准化、通用化、系列化产品;墙体产品逐步向多样化、复合化、装配化、节能化、利废化、轻质化和装饰化方向发展。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柔性生产方式, 墙体生产和集成主要在工厂完成, 建筑施工作业转向现场施工现场安装为主。为客户提供菜单式的生产、销售、安装和维护的全过程服务。
四 对墙体材料产业发展的思考
(一) 发挥墙体材料产业在现代建筑业中的支撑作用
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大背景下, 建筑产业也面临着产业升级的紧迫任务, 向现代建筑业转变是必然的发展趋势。现代建筑业指适应现代建设发展要求, 以现代科学技术作支撑, 以现代建筑产品 (亦即建筑部品) 制造加工业为主体, 施工安装、装备制造以及其它配套服务业协调发展的建筑产业。建材产业是建筑业的物质基础, 是为建筑业配套服务的产业, 因此, 建材产业发展必须适应现代建筑业发展的要求。
墙体材料是建筑物的主要围护结构材料, 占建筑材料总用量70%以上, 墙体材料产业现代化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建筑业的发展水平。
墙体材料产业指以现代科学技术作支撑, 以工厂化加工集成、现场安装为主要方式生产建筑墙体的产业, 包括工业设计、产品制造、墙体集成、物流配送及安装服务等环节。墙体产品 (部品) 构成包括:
(1) 主体结构体系:钢结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
(2) 外围护体系:主材为各类复合型外墙板材、门窗。在功能上满足建筑物采光、保温、隔热、隔声等要求, 墙体产品集成尽可能同步完成建筑外立面装饰。
(3) 内隔墙体系:主材为各类复合型板材。在功能上满足建筑物隔声等要求, 墙体产品集成同步考虑强弱电输送及水、暖、通等设计要求。
(4) 其它围护结构体系:建筑楼板、屋面防水系统等
(二) 实施“三业联动”战略, 实现产业联动、标准联动、利益联动
建材加工制品产业发展以适应建筑节能和建筑现代化发展要求为出发点, 以发展现代建筑墙体材料产业 (集成式复合多功能墙体) 为龙头, 以发展各种墙板和装饰板材为重点, 配套发展墙体骨架材料、保温隔热隔音材料、防水材料、装饰材料等材料和产品, 实施墙体材料产业、建筑施工安装业、房地产业“三业联动”战略, 启动墙体材料产业的现代化进程, 最终实现产业联动、标准联动、利益联动“三动战略”。
(三) 重视建筑部品产品设计, 建立部品化通用体系
建筑工业化的逐步实施, 房屋建设将由建造向工厂化制造转变, 大部分建筑产品将通过工厂制造完成。建筑所需的构件和部品化产品需按照工业设计要求, 使其具备标准化、系列化, 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的特性, 同时建造的建筑物又要个性化、多样化, 因此要建立部品化通用体系。
1.在行业内建立部品化产品设计目录。
2.按照产品设计要求, 根据产品设计目录, 现场进行机械化施工。
3.部品化通用体系涵盖建筑物全生命周期。
(四) 推广适用技术, 建立技术支撑体系
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就是建材加工制品产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采用成熟技术、先进适用技术和高新技术, 开发、生产新产品将是我国墙体材料产业的主基调。一是推广应用产业发展中的成套技术。成套技术包括节能及新能源利用技术、成熟的生产加工技术、成熟配套安装技术、智能化技术、生态环境保障技术等。二是通过建设示范工程、示范小区等方式, 推动现代建筑墙体材料产业、节能屋面系统、多功能幕墙等建筑部品化产业发展。
在推广适用技术的基础上, 建立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在全行业中逐步建立起既有领军力量又有广泛基础, 既有分工又密切合作的“梯次型”科技体系, 推动全行业技术进步, 提高核心竞争力, 参与市场竞争。
(五) 整合行业资源, 培育实施主体
1. 鼓励规模较大、技术能力较强的构件厂调整产品结构, 更新生产线;扶持大型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延伸产业链至预制部品生产加工;支持与建筑工程相关的大型企业投资预制部品生产。
2. 鼓励传统建材企业向以住宅产业化为特点的部品生产企业转型。
3. 鼓励开发、设计、部品生产 (或预制构建企业) 、施工、物流企业和科研单位组成联合体, 或形成优势互补、实力雄厚、信誉良好的大型产业集团。
4. 大型建设施工企业或房地产开发企业延伸产业链, 发展现代墙体材料产业, 积极配套施工工程项目。
5. 鼓励地方政府扶持建设预制部品生产企业, 使生产能力适应产业化住宅建设或建筑工业化的需要。
(六) 发挥政府对行业发展推动作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政府虽然不再像计划经济时期那样作为经济发展的主体, 但对于行业发展的推动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1. 规划引导;
2. 政策鼓励;
3. 示范推进;
4. 构建标准体系;
5. 构建质量监管体系;
6. 建立能效评估机制, 实施独立第三方能效评估;
7.十二五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篇七
节能重点工程主要包括实施锅炉窑炉改造、电机系统节能、能量系统优化、余热余压利用、节约替代石油、建筑节能、绿色照明等节能改造工程, 以及节能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合同能源管理推广工程和节能能力建设工程。
到2015年, 工业锅炉、窑炉平均运行效率比2010年分别提高5个和2个百分点, 电机系统运行效率提高2~3个百分点, 新增余热余压发电能力2 000万千瓦, 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和节能改造4亿平方米以上, 夏热冬冷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5 000万平方米, 公共建筑节能改造6 000万平方米, 高效节能产品市场份额大幅度提高。“十二五”时期, 形成3亿吨标准煤的节能能力。
实施污染物减排重点工程主要包括推进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 改造提升现有设施, 强化脱氮除磷, 大力推进污泥处理处置, 加强重点流域区域污染综合治理。
到2015年, 基本实现所有县和重点建制镇具备污水处理能力, 全国新增污水日处理能力4 200万吨, 新建配套管网约16万公里, 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5%, 形成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削减能力280万吨、30万吨。实施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工程, 形成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削减能力140万吨、10万吨。实施脱硫脱硝工程, 推动燃煤电厂、钢铁行业烧结机脱硫, 形成二氧化硫削减能力277万吨;推动燃煤电厂、水泥等行业脱硝, 形成氮氧化物削减能力358万吨。
实施循环经济重点工程主要包括实施资源综合利用、废旧商品回收体系、“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再制造产业化、餐厨废弃物资源化、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示范推广等循环经济重点工程, 建设100个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80个废旧商品回收体系示范城市、50个“城市矿产”示范基地、5个再制造产业集聚区、100个城市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示范工程。
【十二五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推荐阅读:
十二五经济发展目标06-20
林业发展十二五08-31
城镇燃气发展“十二五”规划发布09-16
十二五教育发展案例10-11
乡镇十二五发展规划10-01
县级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10-27
大连市金融业发展“十二五”规划06-20
关于印发《石化和化学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通知06-25
全国农业机械化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06-28
郑州市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