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调研报告如何写(精选10篇)
1.工作调研报告如何写 篇一
如何写好督察工作报告
包含以下要素:
1、为什么去:督导什么?
2、谁去:带队领导,参与部门;
3、督导方式:听汇报、查资料、看现场、进行座谈;
4、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被督导单位前期已经做了什么,正在做什么,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下一步将要做什么。
5、提出自己的结论和意见。
写报告是机关工作人员的基本功,写好督察工作报告更是我们每一位督察工作人员最基本的业务素质之一。要想写出高质量的报告,需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长期的实践积累,同时也需要掌握一些方式方法。这里,结合督察工作特点,简要谈谈督察工作报告的基本要求和几种主要报告的写法,与大家交流。
一、督察工作报告的基本要求
督察工作报告是督察公文的一种,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询问、提出意见或者建议,属上行文,一般产生于事后和事情过程中。概括而言,撰写督察工作报告有以下要求:
(一)事实清楚。无论是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还是答复询问、提出建议,都是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之上,因此,深入调查、摸清实情,掌握丰富、翔实、确凿、准确的第一手材料,是完成高质量、高水平督察工作报告的前提保证。许多人文字水平和业务基础都不差,但一提笔写报告,就感觉无从下手,或顾虑重重,这实际上是情况不明导致缺乏信心的表现。在某种意义上说,督察工作报告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查”出来的,不深入调查是绝对写不出好报告的。
(二)分析透彻。对于调查获得的大量直接和间接材料,要做认真细致的分析研究,也就是进行一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客观分析和理性探究工作,揭示出事物的本来面目和内在规律性,得出正确的结论。切忌不加分析地堆砌材料。要透过现象洞察事物的本质并非易事,需要大量的知识积累,需要熟悉实际情况,也需要求真务实、追求真理的精神。
(三)结构合理。结构是报告的外在表现形式,形式服务于内容,好的形式会使内容得到充分、恰当的表达。文字大师总是驾御文章结构的高手。报告一般由标题和正文两部分组成。标题格式,一种是规范化的,基本格式为“关于××××的报告”;另一种是自由式的,包括陈述式、正副题结合使用等,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正文一般分前言、主体、结尾三部分,要根据反映事项的量的大小及复杂程度而定。督察工作报告的结构应当不拘一格,但也不是毫无规则可言,这个问题后面会展开来谈。
(四)陈述严谨。报告的总体结构安排合理后,接下来就是如何把要汇报的工作、反映的情况、提出的建议等清晰、准确、有条理地陈述出来,以使阅读者迅速准确地理解报告的内容。无论哪一类督察工作报告,都是由观点(结论)和论据(事实)组成的,都要求观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有力。要做到这一点,陈述首先必须具有逻辑性。由论据(事实)到观点(结论),无论是通过什么途径(如归纳、演绎、类比等)连接起来的,都要有严密的逻辑关系。严格而言,论据(事实)之间也是具有内在逻辑一致性的,它们或正或反、或先或后从不同视角、不同部分论证观点(结论)的正确性。报告陈述多采用由观点(结论)到论据(事实)的论证方式,这一点是与思维过程往往不同的。其次要有层次性和连贯性。越是复杂、综合的报告,越要注重层次性。需要表达的观点和讲述的事例要集中陈述,切忌在整篇报告或段落中出现重复。同样,陈述问题要一个一个依次进行,不能跳跃,也不能突然中断,要保持陈述的连贯性。
(五)用词准确。象其他公文一样,督察工作报告首先要求文风朴实、准确易懂。好的报告在行文造句时总是深入浅出的。能用专业用语不用非专业用语,能用概念确切、成熟的用语不用语义含混、生涩的用语。盲目追求用词的华丽、新颖,故意把简单事物用复杂词语来表达,把浅显道理说得云山雾罩、玄妙艰深,实际上是文风浮躁、功底不深的表现。其次,用词要精练。能用简单句不用复杂句,能用一句话说清楚的不用两句话,尽量避免出现多余的字词。第三,要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正确表达数字和计量单位。
(六)思想纯正。这一条似乎是撰写报告之外的要求,但实质上是密不可分的,甚至是根本的要求。任何报告都是人的主观的产物,作者的立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报告的主题和观点,也影响到报告论
据或案例的选取。思想立场比写作技巧更重要。“不是我有才能,而是我有感情”(巴金)。撰写督察工作报告必须有明确的思想观念,并将此思想观念鲜明地贯穿始终,如果三心二意、患得患失,想要自圆其说都很困难,更不要说能写出好报告了。
二、几种主要报告的写法
根据督察工作实践,可将督察工作报告分为综合性报告、专题性报告和回复性报告3大类。
(一)综合性报告
综合性报告是将一段时间的全面工作或一项综合性工作的各个方面汇总起来写成的报告。它在内容上具有综合性、全面性、总结性。如全国土地执法百日行动总结评估报告、耕地保护目标责任督察报告、土地利用计划执行情况督察报告等就属于此类报告。综合性报告要注意反映工作全貌,体现总体情况,同时也要注意抓住重点,突出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注意报告的层次性,各部分详略要得当,以观点统领材料并串起主要方面工作。
综合性报告的前言即开头部分,要开宗明义,概括说明工作的目的、依据、组织、进展、总体成效等情况,点明主旨。主体部分作为报告的核心,要阐明工作的主要情况、主要做法和经验、总体效果和存在的问题、下一步工作的打算等,分段加以表述,内容上力求既翔实又简明,方式上叙议结合,尽量用数据和材料说话,减少空泛议论。结尾部分说明主体中没有提到的希望、要求、建议等,以及附带材料如专题报告、典型材料、统计图表等,最后可写“请审示”或“特此报告”等语结束报告。
(二)专题性报告
专题性报告是针对某一问题、某个事件或某项工作写成的报告,在内容上具有专一性,在形式上具有多样性。这也是督察工作中经常遇到的一类报告,督察工作的各个环节,如监督、检查、审核、调研等,都要求撰写专题性报告。
专题性报告是一事一报,要紧扣主题,切忌在同一报告中反映几件各不相干的事项和问题,但对于报告事项本身的逻辑性、完整性、条理性等也有较高要求。各类专题性报告的总体结构相似,但在具体内容和写法上有所差异。
1.揭露问题类报告。主要用于揭露重大典型性问题或趋势性、倾向性问题。两者都要在深入调查、分清事实的基础上撰写报告,其中揭露重大典型个案的问题不仅要有确凿的事实,还要弄清问题的性质、责任,提出处理问题的具体意见或建议;揭露趋势性、倾向性的问题,则要有足够的案例支持,提出对策性意见或建议。为了强化对阅读者的吸引和提示作用,报告标题和前言部分可用概括、提问、结论等方式直接点明问题事实及其范围、程度,以及发现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报告主体部分一般采用“问题——原因——意见或建议”式结构。对于“问题”,可根据需要陈述其主要事实、性质和危害程度;对于“原因”,可以在阐明直接原因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其根源。
2.反映情况类报告。主要用于反映某一地区、某一领域或某项工作的基本面貌,常用于向上级报告工作和反映实际情况。这类报告与综合类报告相似,只是内容上相对单
一、更具针对性一些。报告的标题,一般要点明是关于什么地区、什么事项或什么工作的报告。前言部分,一般是扼要说明报告的缘由、目的、依据、时间、地点以及工作范围、方式等等情况。主体部分,多采用“基本情况——主要成效——存在问题——意见或建议”式结构。反映情况类报告重在报告客观事实,可以加入适当的分析内容以帮助理解,但不宜过多展开,以免搞成“研究报告”。
3.总结经验类报告。主要用于对先进典型进行分析研究,提炼出成功的经验和好的做法,以供其他地区借鉴和推广。这类报告也必须在深入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撰写。报告的标题一般应直接反映主题,前言部分一般要概述主要成绩、基本经验,以引起阅读者的兴趣和重视。报告主体部分多采用“主要成效——具体做法——经验体会——推广建议”式结构。与反映情况类报告不同的是,总结经验类报告不仅要陈述主要事实及其效果,而且要进一步展开阐明其具体做法,深入挖掘其价值所在,以促进经验的推广。如存在不足,也要在讲完经验后一并提出,以便扩大应用时改进。结尾要与前言相呼应,进一步归纳全文、强调主旨,并展望应用前景。
4.反映新生事物类报告。主要是用于评价和反映新生事物,并对支持和帮助新生事物的健康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与一般的总结经验类报告不同的是,这类报告要突出说明新生事物的“新”,不仅要说明新生事物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还要指出其产生和发展的背景和动
因;不仅要说明新生事物自身的价值,还要与旧事物相比较说明其特点和优势;不仅要说明新生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有利因素,还要指出其发展中面临的矛盾、困难和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对新生事物的发展前景进行预测和展望,并提出支持和改进的意见和建议。报告主体部分多采用“背景(或动因)——基本做法——主要成效(或优点)——可能的制约(或不足)——意见和建议”式结构。
5.研究探讨类报告。主要用于研究探讨某项政策或工作,提出方案、程序、对策和措施。这类报告具有几个鲜明的特点:一是工作的探索性或非先验性。无论是针对某个现实问题或某项中心工作,都没有现成经验,或只有局部、零星经验,因此都具有探究性质。二是研讨的广泛性。往往要广泛收集资料,并征求各方面的意见。三是论证的系统性。由于没有现成经验和路子,所以要对有利条件与不利因素、机遇与风险、成本与收益等进行系统分析,并作多方案比较和论证。研讨类报告的结构宜根据问题和工作的广泛性与复杂性灵活确定,一般包括问题(任务)的提出、理论和实践分析、待选方案及其可行性论证、保障措施等部分。
(三)回复性报告
回复性报告是根据上级机关或领导人的查询、提问作出的答复报告。
回复性报告的结构与前两种报告大体相同,对观点和材料的真实性、准确性、逻辑性也有同样要求。由于是直接根据上级机关或领导的查询、提问作出的,回复性报告在突出针对性的同时,对时效性有更高的要求。
以上所述是我多年来从事相关工作的一些体会,是写好督察工作报告的基本要求。掌握这些基本要求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还在于多动手、多实践。
2.工作调研报告如何写 篇二
一、要准确获知报告的阅读对象
财务报告的形式应该根据报告使用者而定, 绝不能千篇一律。为此, 财务人员应该将财务报告的阅读对象细化。财务部门领导作为专业人士, 对报告应力求专业化;对于非财务部门, 报告应该以通俗易懂为主。
二、充分领会阅读者所需要的信息
当前, 许多财务分析人士都能够以很高的效率完成分析任务, 但使用者面对几十页财务报告却找不到自己所需信息, 问题出在哪呢?笔者认为一份高质量的财务分析报告的先决条件是财务分析人员与使用者的良好沟通, 捕获使用者“真正需要了解的信息”。这也正是许多财务人员素质欠缺所在, “重技术, 轻目的”, 过多注重很快给出一个数字量化的结果, 而不去认真思考该数字是否真正有效地回答了报告阅读者所提出的问题。因此, 分析前的沟通至关重要, 给使用者“提出真正问题的机会”。
三、财务分析立足点要准确
财务数据并不仅仅是通常意义上数字的简单堆砌和加总, 每一个数据背后都隐藏着一个生动的故事。财务数据只是一个中介, 它是对企业各项业务的如实反映, 故财务分析报告务必要与企业经营业务紧密结合, 只有这样才能够深刻领会财务数据背后的业务背景, 进而揭示业务进行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切忌闭门造车, 由此陷入数据陷阱, 分析结果对决策的“有用性”也就无从谈起。下面针对几个特殊类型的企业谈谈应该如何选择财务分析的立足点, 希望能对财务分析工作者有所启发。
一是外贸企业如果以会计系统为基础进行信息的收集, 就会产生时间滞后现象, 分析结果的时效性就会大打折扣, 故应以业务系统为基础进行信息采集。
二是国际会展业务不同于常规公司业务, 它的收益好坏取决于人员效率, 而非公司资产和负债的多寡, 故在进行财务分析时, 应该牢牢抓住人员效率指标, 而公司则应该预先根据员工经验、工作年限、绩效等因素评价员工效率, 最好以某一指标值的形式体现。
三是房地产行业虽然有同常规企业一样的产品, 但该行业亦有其特殊性, 房地产行业的重要信息如宏观政策、项目进度等都反映在表外, 因此财务分析工作者在进行分析时, 功夫不能仅仅用在表内, 更应该寻找会计系统之外的信息, 而这些信息可以通过与业务相关部门的沟通获得, 经过必要的加工, 才能得出所需要的信息。
由此可见, 公司不同, 其发展模式和工作重心也不同, 财务分析人员只有把握住公司业务的核心、方向和目标才能使结果正确, 有价值。
四、财务分析方法注意事项
具体到财务分析方法, 很难说哪个好哪个不好, 重要的是适合你所分析的企业、目标以及报告的使用者。而如何使你的财务分析与众不同, 写出自己的特色至关重要。在此仅介绍笔者的几点感想。
一是财务分析过程要遵循差异、原因、建议的原则。因为财务分析的本质并不是单纯的揭示问题, 而是通过对问题的深入分析, 提出建设性的解决方案, 真正起到“财务参谋”的重要作用, 故此财务分析报告的价值才能够体现。
二是有序性原则。有序性是指分析过程要遵循一定的顺序, 并不是将一百页左右的年报从第一页开始分析到最后一页, 正确的做法是:第一, 阅读分析财务报表的审计意见。对年报的整体质量有一个总体的印象, 但此时要谨记一条, 即使是无保留意见, 也不要贸然相信财务报告的公允性, 时刻保持怀疑的态度。第二, 报表的附注分析。附注分析能够帮助我们发现问题, 找到进一步分析的线索, 为下一步的分析打下基础。第三, 报表的静态分析, 目的是寻找上市公司会计报表存在的问题和风险, 或者说, 寻找调查分析的重点。第四, 报表的趋势分析, 它是对一家上市公司不同时期或不同时点的财务数据和财务指标进行分析, 寻找异动的财务数据和财务指标, 并对其形成原因进行分析。第五, 报表的同业分析。任何一家公司的实际财务状况不会严重脱离本行业的平均发展水平或发展状况, 运用比较分析, 发现严重偏离同业平均水平的财务数据或财务指标。
三是重要性原则。除了遵循上述原则外, 还要注重重要性原则。在分析人员进行分步分析时, 由于角度的不同, 会发现存在诸多问题, 即每一个分析角度都可能映射一个部门或某个费用项目, 亦可能是多个部门或费用项目。此时容易出现问题的分散化, 重点问题不突出, 而财务分析报告的使用者意在抓几个重点突出问题即可, 故财务人员在遵循顺序性原则进行分析时, 要注意每一个步骤的总结, 将问题集中化, 这样在进行下一步分析时, 就知道哪些项目是你应该注意的, 应该着重分析的。
五、分析过程中应注意的其他问题
一是对公司近期和将来经营政策要做到全面、准确的把握, 发挥财务分析报告“导航器”的作用。
二是密切关注和搜集同行业的信息资料, 多了解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外部环境的变化。不要轻易下结论, 草率的结论容易产生严重的误导。
三是财务分析报告的行文要尽量流畅、简洁精炼、避免口语化。
六、报告要有一个清晰的框架
3.如何写英语商务报告(下) 篇三
英语商务报告则是以英语语言撰写的商务报告。按种类划分,常见的有:事件调查报告(Investigative Reports)、意见调查报告(Survey Reports)、周报告(Weekly Reports)、月度报告(Monthly Reports)、进展报告(Progress Reports)、市场调查报告(Market Research Reports)、可行性研究报告(Feasibility Reports)等。尽管这些报告都有自身的特点,但它们都遵循商务英语报告的总体写作原则。上篇详尽介绍了商务英语报告写作的总体原则、写作方法、写作语气,本篇阐述的是其篇章结构和润色方法。
各构成部分写作注意事项
一般来说,商务英语报告的常见组成部分有:摘要(Executive Summary)、标题(Title)、导言(Introduction / Terms of Reference)、材料收集方法(Methodo-logy / Proceedings)、调查结果(Findings)、结论(Conclusions)、建议(Recommend-ations)、附录(Appendices)等。以下就各个部分的内容及其写作方法分别讲解。
(一)摘要(Executive Summary)
一份正式且篇幅较长的报告通常在报告的前面加上摘要。摘要一般不超过一页,是报告的导言、调查结果、结论和建议的内容总结。这部分一般是在整篇报告写好以后再写。非正式或篇幅较短的报告则无需写报告摘要。写摘要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 尽量限制段落的数量,一般可用三段式:报告的目的、报告的调查结果和结论、报告的建议。
◎ 摘要写作的时态用一般现在时,因为报告已经存在。如“This report shows...”属于正确表达,而“This report will show...”则不妥。
◎ 报告摘要中无需引用具体数据。可用
“by and large、the vast majority、only a few”等语言表达大概的数据或趋势。
(二)标题(Title)
报告的标题应尽可能概括报告的内容,因为它是整篇报告的信息浓缩,而且标题应该准确、客观,不应像报刊文章标题那样为了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而别出心裁。此外,标题应该是名词短语或动名词短语。如以下几例:“Report on Improving the Training Methods of HDC、Report on the Proposed Incentive Scheme、Report on the Adoption of Flex-time Working Systems”。
(三)导言(Introduction/ Terms of Reference)
在导言部分,应扼要地说明一下报告的写作背景和主旨。此外,还应该注明报告提交给何人、何时提交的。如果是事件调查报告应首先说明事件的经过,包括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情况叙述等。以下是导言部分写作的常见句型:
◎ The report examines/explains...
◎ The purpose of this report is to... investigate/evaluate/study...
◎ The objective of this report is to...recommend/analyze/give...
◎ The aim of this report is to...feedback/estimate/assess...
◎ Enclosed is a report about...
(四)材料收集方法(Methodology/Proceedings)
报告的这部分应说明收集信息或资料的方法和步骤。在报告中注明提供这些信息可以增强报告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尤其是意见调查报告。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报告都需要收集资料,因此,并非每一种报告都需要提供这部分内容。这部分内容在整篇报告所占篇幅较短,可以写成一个段落。以下是该部分写作的常见句型:
◎ A sample of workers was individually asked for their opinions.
◎ A questionnaire was completed by those who were surveyed in this project.
◎ The information was mainly achieved with a number of telephone calls to manufacturers.
(五)调查结果(Findings)
报告的调查结果部分是报告建议的依据,其内容应当准确无误,结构清晰,语言流畅。这部分内容的每一个段落都应当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句,一般放在段首,这样便于读者摄取这部分的信息。以下是这部分主题句写作的常见句型:
◎ The findings of the investigation indicate that...
◎ It was proposed/found/ felt/discovered that...
◎ It was generally the case that...
◎ Most people thought/suggested that...
◎ A number of people mentioned that...
◎ Several changes were put forward.
◎ Several staff members expressed the view that...
若报告中需提供图表统计数据或描述行情走势,撰写人应当熟悉这方面写作的常用句型,以下就是该方面写作的一些典型句子结构:
◎ The table/chart/graph/diagram/figure/statistics shows/describes/illustrates that...
◎ As it can be seen from the table/chart/figure...
◎ It is clear/apparent from the table/chart/graph/diagram/figure/statistics that...
◎ The number of...increased/jumped/rose suddenly/rapidly/dramatically from...to...
◎ The number of...decreased/dropped/fell greatly/significantly sharply from...to...
◎ The number of...fluctuated slowly/slightly between...to...
◎ The number of...remained steady/stable (stayed the same) between...to...
◎ There was a (very) sudden/rapid/dramatic/significant increase/jump/rise in the number of...from...to...
◎ There was a (very) sharp/steep/steady/gradual/slow/slight decrease/drop/fall in the number of...from...to...
◎The monthly profit/figures peaked in December at 10%.
◎ The monthly profit/figures reached a peak/a high (point) in December at 10%.
◎ The monthly profit/figures bottomed out in December at 10%.
◎ Sales witnessed a great rise/increase/drop/fall between...to...
(六)结论(Conclusions)
报告的结论部分是写报告的人在报告调查结果的基础上是对调查结果进行总结和解释。同一调查结果会因为撰写者的不同而得出不同的结论,但这部分不应当包括报告前文中没有提到的新信息。
(七)建议(Recommendations)
建议往往是商务报告写作最重要的部分。一份报告的有效程度常常取决于报告中所提建议的质量高低。建议部分的主要内容为报告撰写人在经过充分论证后认为应当采取的措施或行动。报告人有时也会描述采取措施后可能出现的后果或情形。
(八)附录(Appendices)
正式的商务报告为了增强报告的说服力或真实性往往会有一些附加材料,因其篇幅较长不宜放在报告当中,只能选择放在附录中。这部分内容可能包括图表统计数据、实验室报告、问卷调查等。当然,简短报告若无此需要则不需增加附录部分。
如何提高可读性
许多人在写完报告之后往往会遗忘或忽视报告写作的最后一个过程:对报告进行编辑排版,使之结构清晰,便于读者阅读。报告中所增加的信息或符号如同公路上路标指引司机开车一样为读者降低阅读难度,加快阅读速度,这一点对争分夺秒的商业人士来说尤为重要。以下是一些提供报告可读性的常见手段:
◎ 为报告提供小标题;
◎ 使用小段落,尽量做到每个小话题都用一个段落来阐述;
◎ 段落与段落之间空一行;
◎ 提供段落的小标题;
◎ 使用列举符号罗列具体信息;
◎ 使用星号或下划线强调重点内容。
下面为一份非正式报告的两种形式,毋庸置疑,右边经过编辑后的版本结构清晰、层次分明,内容清楚、一目了然,其格式不论是对写正式报告还是非正式报告都值得借鉴。
4.如何写调研报告 篇四
主要介绍确定选题的由来,即提出问题,也就是为什么要确定这个选题进行研究,等等。写法也没有固定的格式,作者可根据论文的结构确定如何写和写什么内容。
2.调查方法
主要介绍采取了一些什么样的调查方法。比如,观察法、访问法、问卷法、典型调查法、抽样法、数学统计法,等等。调查方法的科学性,可反映出调查结果的可信度。
3.结果分析
课题调查结束后,对调查所收集的材料要进行综合、归纳、整理,同时进行分析研究,是个什么结果,即形成理论观点。凡课题调查后都要提出一种理论观点(结论),不能只是情况罗列,没有理论观点的课题调研论文是不具有科学价值的。
4.问题讨论
课题调研后,发现了哪些问题,对每个问题要展开讨论,提出自己的看法。
5.对策方案
课题调查完成后,对所调研的课题也得出了科学的结论,但调研的任务并没有完成,还必须在结论(理论观点)的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方案,或者提出意见或建议,或者对某些问题的发展变化作出预测,等等。这是课题调研必须完成的任务。
6.结尾
课题调研论文如何结尾,也没有固定的格式,作者可根据论文结构的需要,斟酌结尾的写法与内容。
5.如何写好调研报告 篇五
先讲诗外功夫。
1.学习能力——调研的先决条件和基本功。
要做好调研工作,一个重要的前提是加强学习,如果不注意学习,提高自己,整日闭门造车,就写不出有新意、有分量的文章。
一是学习能力的培养。终身学习,在工作中学习,向周围的人学习,向对手学习,把学习当做最大的福利。
二是学习多方面知识。
一是加强理论学习。毛泽东曾说过:“感觉到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有了理论,才能把问题看透,做到入木三分,看到本质。搞调研,必须具备一定的理论功底。
二是加强政策学习。撰写调查文章必须掌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对上级部门文件、报刊作为自己必读之物,并写读书笔记,不断提高自己的政策水平和写作能力,围绕调研工作,把握工作重点,找准各项工作的疑难点和理论联系实际的结合点。
三是向领导学习。学习领导同志丰富的领导艺术和驾奴全局的能力。
四是向实践学习。在实践锻炼自己,增长知识,在实际工作中勤于思考,善于分析,找准各种问题的症结,在写调研文章时能做到有理有据,符合实际。
2.要具备思想业务能力扎实的专业知识素质
好的调研报告,是由调研人员的基本素质决定的。只有具备很宽的知识面,才能正确判断政策所涉及的不同群体的需要;才能看清复杂事物的真实面目。
恩格斯说过:如果现象和本质是统一的,任何科学都没有存在的价值了。调研人员一定要具备透过现象洞察事物本质的能力。这源于日积月累,非一朝一夕之功。
3.对真理有执着的追求,对事业有感情和敬业精神
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调研报告带有一定程度的主观性。作者所处的立场决定了报告的主题和观点,也决定了报告素材选取的倾向性。
巴金说,“不是我有才能,而是我有感情”。搞调研,一定要有为老百姓、为上级决策的强烈愿望和忠实情感。
4.要了解调研报告的基本要求
撰写调查报告要做到“新、真、快、活、强”。
“新”就是时间新近,内容上是新事,老事有新发展。
“真”就是内容必须完整真实,既要做到个别事例要真实,更要总体真实、本质真实,以及细节真实。
细节决定成败,决定文章的生动感人。
“快”时间不能拖得太长。
“活”就是语言上要生动活泼,有现场感和真切感。
“强”就是指思想性强,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特别是调查结论要符合大政方针。
5.要讲究“节令”——围绕不同时期和工作重点撰写调研文章
【例:朱总理在江苏考察关于农信社工作】2000年4月中旬,朱总理在江苏考察关于农信社工作的讲话发表后,有人紧紧围绕朱总理的重要讲话精神,撰写了一篇调研文章,题为《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农信工作?》,《金融早报》以较大篇幅刊登。
一是必须注意时间性和季节性。
二是根据上级重大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及时采集有关情况,准确地反馈国家有关政策、措施的的贯彻落实执行情况和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为各级领导提供决策服务。
6.“处处留心”身边的人和事——坚持眼勤、耳勤、腿勤、脑勤、嘴勤、笔勤。
眼勤就是要仔细观察周边的事物;耳勤是耳朵在多听,多管些有利于自己新闻消息的“闲事”;口勤是要找人多问一些对我们新闻写作有用的东西;腿勤要到基层职工群众中多了解工作和生活,获取信息;脑勤就是对自己所见所闻的各种事情要善于思考,提笔之前,要动一番脑筋,通过自己的大脑加工思考,提取有价值的东西来写;笔勤是自己所获取的材料,变成一篇有价值、有教育意义的新闻信息稿,手还得多动、多写。
写稿件时要在“超、新、深、高、广”五个字上下功夫,多反映全面性、指导性、超前性的典型事例来提高调研质量,争取采写的文章多被上级和媒体采用、推广。
7.不打无准备之仗
调查前主要应该做好三个准备:
一是明确调研目的。
搞调研首先要明确你的调研想干什么,这样被调查者才能按要求做好准备,调查者才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
笼统地说,调查研究有两大目的:
一个是指导。通过介绍经验,揭露问题,指导工作;另一个是说明和回答有争论或普遍关心的问题,澄清是非,弄清情况。
二是统筹各环节工作。
调查研究有六个环节的工作:
①选定课题→②组织调研力量→③拟定方案→④选定调研对象→⑤实施调研→⑥写出调查报告→⑦报送领导决策参考。
作为单位,通盘考虑、按部就班地抓好这7个环节的事。
作为调查人员,集中考虑好④⑤⑥环节的事就可以了。
三是确定方式方法。
传统调研有五种基本方式:普遍调查、综合调查、典型调查、对比调查和专题调查。
有五种基本方法:走访调查、开调查会、书面调查、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
实践中,大家可以根据不同的调研课题、调查对象选择不同的方式方法组合。
从机关看,调研方式主要是综合调查、典型调查和专题调查,调研方法主要是走访、开会、书面三种结合运用,其它方式方法运用较少。需要注意的是,随着网络的普及,很多调研课题都能在网上找到借鉴和启示,网络逐步成为一个便捷、高效、实用的调研手段,大家重视利用好这个载体。
8.要深入全面调查和深入思考。
我们的科长、工作人员,对于自己业务范围内的工作,要敢于面对任何人,要能够说出个子丑寅卯来。
这不是我们会不会说话、语言表达能力强不强的问题。关键是我们对工作情况还没有做到了如指掌,对工作应该怎么做,必须怎么做,心里没有底。
要做到“三实”:了解情况要实、工作要实、汇报要实。
调查,是搞好调查研究前提和基础。怎样才能搞好调查,体会有四点:
一要早动手。提前进入角色,每次下去调研之前要搜集学习与调研课题相关的资料,基本了解调研课题的概况,找出调研中需要重点了解的情况和重点剖析的问题,有时甚至事先拉出调查报告提纲、形成调查报告框架,做到带着问题下去调研,有目的地下去调研。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防止撒大网式的调研,用最短的时间获取需要的情况和资料。
二要沉下去。俗话说:“入深山采好药,临深池钓大鱼”。搞调研坐在办公室里闭门造车不行,到基层蜻蜓点水、走马观花也不行,必须扑下身子,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生活,以真心换实情、以勤奋换素材,为形成有情况、有分析、有深度的调查报告奠定基础。
三要全面听。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一件事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看会有不同结论。搞调查要全面客观,注重从历史与现实、内部与外部、领导与群众、点与面的有机结合中去把握情况,以此避免以偏概全,得到全面客观正确的结论。
6.如何写文献报告 篇六
文献研究是做一切学术研究的基本功,不会做文献研究基本上就等于不会做研究。
做文献研究必然要做文献研究报告,因为这是对文献研究结果的汇报,你的研究究竟发现了什么或得出了什么结论你都要系统地报告一下。
所以文献研究报告首先要报告你是如何进行研究设计的,或者说你的问题中心是什么,是以什么为线索开展文献研究工作的。换言之,如果你的研究线索不清楚,你就不知道你的文献找的是否合适,搜集的文献是否全面,是否具有代表性。这意味着,你必须有清楚的问题逻辑,知道你究竟需要什么。
7.如何写摘要? 篇七
摘要是以提供文献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简明、确切地记述文献重要内容的短文。其基本要素包括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有时也包括“其他”(不属于研究、研制、调查的主要目的,但就其见识和情报价值而言也是重要的信息)。编写摘要时不得简单地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要排除在本学科领域中已成常识的内容,要用第三人称的写法。应采用“对……进行了研究”、“报告了……现状”、“进行了……调查”等记述方法,不必使用“本文”、“作者”等作为主语。摘要的篇幅为200~300字;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相对应。
8.如何看懂政府工作报告 篇八
数字里的真实山东
《齐鲁周刊》:郭省长的报告提到,“十二五”期间,人均生产总值从6000美元增加到10000美元。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报告中提到,到“十三五”期间,要提前实现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又意味着什么?
刘德军:6000美元意味着我们步入中等发达国家底线,10000美元意味着进入中等发达国家中的高收入国家。超过10000美元,我们就进入高等收入国家了。这些数字可以帮助我们很好缓解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焦虑”。
比2010年翻一番,这个指标代表了我们是否完成了建设小康社会任务。山东的经济总量和人均收入比起国家平均标准要高一些,假如“十三五”期间,我们都能完成翻一番,意味着山东比全国更早更高质量地进入到小康社会,意味着山东的经济发展规模和质量、人民群众的收入都高于国家标准。所以郭省长在报告里说,从今年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
《齐鲁周刊》: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十二五”期间,城镇每百户汽车由19.9辆提高到49.4辆,农村由5.4辆提高到23.6辆。您对这个数字如何评价?
刘德军:这个问题让我想起了“十五”期间,我们提出轿车进入家庭,遭到了省人大的老先生的批评:不知道天高地厚,你们收入多少,要攒多少年才能买一辆汽车?城镇百户汽车拥有量说明汽车已经不是奢侈品,而是家庭日常生活的普通交通工具。这个数字说明我们的生活质量在这一点上和国外接轨,甚至超过一般水平。
农村的汽车虽然层次低数量少,但也说明汽车在农村也进入到普通消费部分,说明农民的收入、农村的路况以及生活质量的稳步提高,说明城乡统筹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城乡差别进一步缩小。
《齐鲁周刊》:今年的报告中提到,要落实300万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待遇。今年为200万进城农民工和140万城中村、城边村原有居民办理城镇户口,落实同等公共服务。您怎么解读这一政策?
刘德军:这说明我们的城镇化的进步,从土地的城镇化到了人的城镇化,从城镇化的规模大小到质量提升。原来的城镇化,土地进来人进不来,人还是城中村、城边村状态,而现在则让这部分人真正享受到进城的待遇,享受到户籍隐含的权利和公共服务。譬如之前的农民工没户口,孩子只能上农民工学校,而现在就可以享受到同等的医疗、教育、养老、最低生活保障等等一系列权益。我们要缩小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的差距,厘清城镇居民的原有属性。政府应该加大投入,承担起这个责任来。
之前政府只扩大城的规模,现在渐渐从量的扩大转移到质的提高,转移到社会保障水平和公共服务水平的提供上来。这样一来,留守儿童等一系列问题才能得到根本解决。
民生篇幅占比远远高于其它省份
《齐鲁周刊》:曾经有这样的看法:地方政府工作报告中,经济工作大都被列为首要且主要工作,占用报告1/2甚至2/3的篇幅进行总结和部署。这个说法准确吗?
刘德军:不准确。这几年山东的政府工作报告更加注重社会、民生问题和生态文明建设以及政治文化问题,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郭省长谈民生所占据的篇幅,要远远高于其它省份。经济工作虽然重要,但篇幅越来越小。报告更为重视为群众办实事、改善民生、发展文化产业、加强社会治理等方面。
《齐鲁周刊》:政府工作报告往往会提到上年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多少亿元,同比增长百分之十几。”报告会接着讲述,上年度实现“地方财政收入多少亿元,增长百分之十几;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多少万元,增长百分之十几。”您怎么看待这些数字和比较?
刘德军:这些数字要看,也是以前报告的重中之重。GDP和财政收入受关注,是在注重规模扩张的背景下。但现在全省生产总值已达到6.3万亿,更要注重质量发展。质量发展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财政收入的结构,服务业提供的税收比重,二是人民收入增长问题。财政收入多了,人民的收入也要更多,这是分配导向的变化。山东原来费多税少,现在要税多费少,要把人民收入往上提,注重增长分配给谁、谁受益的问题。
《齐鲁周刊》:拉动GDP增长的三驾马车:消费、投资和净出口会在许多地方政府工作报告中得到展示。有人说,代表和委员们千万不要看到高增长率就叫好,关键是三驾马车要协调,健康的力量是消费拉动率高于投资,投资拉动率高于净出口,而不是相反。您怎么看?
刘德军:现在看来,这三驾马车都遇到了问题,所以国家提出要加强供给侧结构改革。投资拉动已经是过去式了,我们没有大的投资热点,它是重要方面,但不是主流。出口也受到多方面挤压,因为我们创新不够,东南亚、印度的竞争对我们影响很大,我们的机电出口还受到国外“工业再造”的影响。农产品出口也因污染等因素出口艰难。将来我们进口甚至会多于出口。所以我们下一步是通过供给侧改革,通过创新来拉动消费,从而推动经济增长。
《齐鲁周刊》:报告大都会对当地的经济结构加以说明,世界银行报告显示,高收入国家的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达70%以上,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占就业总人数的比重平均在65%以上。以此对照本地经济结构,可以大体判断当地GDP的“健康程度”。您怎么看待我省的经济结构?
刘德军:经济结构对于一定区域是有意义的,结构是否优化,服务业务比重多少和当地的交通区位、产业基础、资源禀赋有关。在小的区域,单纯的比重不能衡量结构的好坏。中央财办副主任杨伟民曾说过,产业机构对一个国家、部分省市是有意义的,对市县是没有意义的。要考虑区位资源的禀赋。在现在交通发达、信息畅通、社会分工细致的情况下,讲小的区域产业结构没有意义。一些工业城市的比重肯定和西藏等地是不同的,是不是?所以,我认为要考虑市情、县情等实际,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服务业则服务业。适合的,符合实际的,才是对的。
对山东来讲,山东是全国的缩影,代表了全国的产业结构,我们的服务业比重越来越高,说明产业结构越来越合理。从服务业的比重、结构以及就业人数情况等,足以说明我们的产业结构正在由低级向高级转化。
《齐鲁周刊》:许多地方政府工作报告风格发生了巨大变化,GDP及其派生词大量减少,改革、法治、民生、创新等词汇渐多,您怎么看待这种变化?
刘德軍:这说明我们的报告越来越平民化、通俗化、接地气,从少数人阅读的文件变成多数人行动的方案、老百姓的发展理念,越来越多地变成了政府对百姓的承诺书。政府的报告渐渐成为“我要为百姓做多少事”的集中书写。
9.如何写见习报告 篇九
一般实习报告对内容的要求并不严格,各个学校、各个学院也有不同的要求,所以我们要从大体上看的话,实习报告由三个部分构成:工作内容(你的岗位主要做什么)、实习的目的(你为什么选择了这个岗位)、实习的体会(你有什么感想)、实习的收获(在知识能力上有什么提高的地方)。这几个部分都要在你的总结中涉及到。
02采用哪种形式去组织上述内容
一般总结都是总分结构,也就是在开头综述一下大概内容,然后再详细的分条目的去写。这样可以使你的总结看上去主次清晰,结构明确,一目了然。
03写好你的前言部分
说实话,并不是每个老师都会认真的看完实习总结,大部分学校的大部分老师只是根据总结的第一印象给分,为了获得更好的分数,我们要非常注意前言部分,因为有时候只有前言部分才能决定你的得分。前言部分,主要介绍实习者本人在哪些时间进行的实习,对企业的哪些情况进行了了解,通过这次实习使自己在哪些方面得到了提高和锻炼,取得了哪些认识等等。你可以看到这些部分在下面要详细的介绍,这里只是简要的概括,你要达到的目的是前言部分看完就能了解你的整个文章。
04参考工作日志
要写好一篇实习总结,你最好在实习的时候有什么感想就及时的记录下来,这样在写总结的时候就能参考工作日志,轻易的回忆起工作时候的细节,在总结中插入细节的技巧可以使你的总结显得更加真实真诚。
05注意总结中各部分的比例
为了把握好各部分的比例,你要首先想好自己写的总结的重点是什么,一般总结中的重点可以有以下几种:自己的体会,自己的收获,对实习单位的意见建议。对于你要写的重点部分,可以列出次级列表进行更加详细的叙述。
06切记的注意事项
1、可以参考不可抄袭他人的实习总结:参考和抄袭之间的区别是,参考看的是别人的文章的形式,按照人家的形式来组织自己的内容,而抄袭就比较简单了,就是复制粘贴。一般实习报告都会得到及格以上的成绩,但是抄袭的总结一般都会不及格。
2 、态度端正:实习报告虽然不重要,但最能看出一个人对待工作的态度。把实习看作是对未来工作的预演,不要吊儿郎当,更不要在实习总结中表现出自己不端正的态度。
10.如何写外出考察报告 篇十
考察报告是指机关企事业单位派出的有关人员对有关的人和事进行实际考察之后写成的书面报告。对人的考察报告主要有选拔任用干部考察报告,干部人事考察报告,模范人物考察报告等。对事的考察报告主要有外出参观考察报告,重点项目考察报告,市场状况考察报告等。关于干部人事类考察报告的写作,各级组织人事部门有专门的规定和要求,本文不再赘述。这里仅就外出考察报告的写作谈几点意见。
一、考察报告的文体特点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名级各地公派人员的外出考察活动日渐增多。每次考察活动结束之后,考察人员往往要将考察的情况、学到的经验及受到的启示等,写成文字材料报告本单位或上级有关领导,以便借鉴外地有益的做法和经验,推动和改进本单位的工作。正因为如此,这些年外出考察报告的写作频率明显提高,而且越来越为各级领导所重视。
考察报告是机关企事业单位常用的事务公文,是一种类似于调查报告的独立的应用文体。它既不属于记叙文,也不属于论述文,有三个明显的文体特点: 一是记叙和论述兼而有之。考察报告的写作以考察活动中的所见所闻所感为基础,以客观事实为依据,通常要用一定的篇幅对考察的情况和事实加以叙述和说明,有时还需要少量的描写或抒情,需要引用一些当地的谚语、惯用语或群众议论等。在叙述情况的同时,考察报告中还要明确地表示出作者对考察对象及有关情况的看法、意见和态度;有时还要将外地的经验与本单位的情况进行简要的分析比较,提出一些评价性、结论性或启示性的意见。而这些又需要用议论的方式来表达。可见,考察报告中的记叙和论述缺一不可。
二是观点支配和统帅材料。考察报告的写作同其他应用文写作一样,写作者必须先对考察中所获取的大量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形成综合性、结论性的观点或意见,然后才能进入实际的写作状态。离开丰富的考察材料,就难以提炼报告的主题和观点;离开正确的结论和观点,同样无法准确地归纳考察的情况、事实和典型事例。在考察报告中,议论成分明显地占居着主导地位,而叙述成分只是对结论和观点起着配合作用。
三是语言和材料客观准确。考察报告选词平实准确,用语质朴自然,基调庄重严肃,措辞讲究分寸。它既不同于以说明为主的解说词和简介材料;也不同于描绘性情感性较浓的事件通讯或游记散文。在材料的选用上必须客观、真实、准确。报告中所引用的数据应是经过当地核实和确认的数据;报告中所列举的事例应是真实的、新鲜的、具有典型指导意义的事例,不允许使用道听途说的有水分的材料。
二、考察报告的基本结构
在外观结构上,考察报告有标题、正文和落款。标题通常由事由和文种组成。如《关于赴海南经济开发区参观考察的情况报告》。也有的标题略去事由,直书《参观考察报告》、《出国考察报告》等。落款一般写“××考察团(队、组)”,也有的在落款中标明考察人员的姓名。落款之下写年、月、日,一般不加盖公章、私章。
在正文内容的结构布局上通常分为三部分:(一)考察概况部分
这部分是考察报告的前言或序言。通常包含以下一些内容:有的重在介绍起因,简述本次考察的动因及背景,指明为什么要对某地区某项目进行考察等;有的主要简述过程,叙写本次考察的时间、地点、涉及范围及考察方法等;还有的侧重说明情况,介绍考察对象的基本情况、突出成绩、显著特点、典型经验及对其考察的意义作用等。这部分内容的写作要开门见山,简明扼要,篇幅不宜太长。(二)考察内容部分
这部分是考察报告的主体。要写出考察对象工作的指导思想、主要做法、基本经验、突出成果等。内容布局上可视情况采用纵式、横式、合式的结构安排方式。采用纵式结构的考察报告,通常有两种写法:一种是按照考察的先后顺序,自然地逐“点”叙写。即以作者的考察活动为线索,把参观的若干个单位、走访的若干个人、考查的若干个“点”串在一起去写。既要交代各“点”情况,又应突出考察重点。有时还可以对每个点侧重讲一个特色或一条经验,防止报告内容重复。另一种是按照考察对象本身发展变化的过程或时间顺序来写。这种结构方式适用于反映考察对象的情况,可将其发展过程大致划分为若干个阶段去写,然后归纳综合其做法和经验。
采用横式结构的考察报告,主要是按照考察对象的几种做法、几条经验、几点体会或认识来分别组织材料,逐项加以叙述或论述。采用这种写法要在材料的筛选分类和各个小观点的提炼上下功夫。为使叙述眉目清楚,对于各个相互并列的内容往往要分段叙写或者用小标题分隔。各段的小标题或头一句话就是小观点,它们与考察报告的主题或总观点形成“众星捧月”的格局。采用合式结构的考察报告,通常按总分式或对比式安排材料。总分式安排,就是对考察对象的情况先从总体上展现概貌,然后分述各部分内容;或者先分述各部分内容,然后从总体上加以概括和深化。对比式安排,就是将两个不同的考察对象或者将某一考察对象内部两个不同的方面进行对比;也可以将考察对象的情况与本单位的情况加以对比。通过对比区分优劣,突出考察成果,获得某种启示或借鉴。(三)收获与启示部分
这是考察人员谈收获、讲认识的部分,以议论为主。在这部分内容中,有的是对考察对象提出总的印象和看法,总结本次考察所受到的教育和启发;也有的是对考察内容从理论高度加以概括和升华,指出其具有规律性的可借鉴的东西;还有的是根据考察的情况和结论,联系本地实际,针对性地提出学习与改进工作的意见或建议。这部分内容具有结论性、启示性和参谋性,是对报告主题的深化和升华,虽不宜详写,但不可不写。
三、考察报告的写作要点
考察报告是用来反映考察情况、传达外地经验、为本单位领导的决策和工作提供参考的。因而对其材料的真实性、经验的先进性、观点的新颖性和内容的适用性有着较高的要求。写作中应着重抓好以下三个环节。
首先是考察要细。细致地、系统地观察,充分地详尽地占有材料,是考察报告写作的前提和基础。如果只是走马观花式的参观、浮光掠影式的考察或者满足于掌握考察对象准备的某些情况简介材料,那就不可能写出像样的考察报告。一般来说,考察报告的写作应具备三个条件:一是要有明确的考察目的。单位派出人员考察通常有两种动因:有的是为了打破本单位封闭保守的现状,让干部职工通过外出参观考察开扩视野,解放思想;有的是为了针对性地解决本单位改革发展中的某些关键性问题,吸取和借鉴外地的宝贵经验。对于领导者既定的考察目的,撰写人员应心领神会,并从考察目的出发,牢牢把握考察的范围与重点,有意识地收集和积累相关材料,做到考有所向,察有所获,胸中有数。二是要有相关的业务知识。确定考察目标后,考察人员应加紧做好与考察课题相关的知识准备工作。要主动熟悉和钻研与考察课题有关的理论或业务知识;学习和重温有关的方针政策与报刊资料;尽可能提前收集掌握一些与考察对象相关的史地材料或背景资料。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握考察工作的主动权。三是要有科学的考察方法。考察中除认真看资料、听讲解和实地察看外,还应采取个别走访、小型座谈、参与当地某些活动等方法,尽可能多地了解和记录第一手材料。占有材料越充分,考察报告的内容就越厚实。其次是开掘要深。考察报告的写作中有一种通病,就是过程细,内容杂,篇幅长,像是一篇考察活动的“流水账”,让人看后不得要领,甚至引起领导厌烦。这类报告的失误就在材
料的梳理和开掘上。一般来说,考察过程中所获得的认识仅仅是感性认识,其材料往往比较分散、零碎,往往只是些表面的事态,还缺乏较强的系统性和深刻性。只有对这些感性材料进行一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制作,才能飞跃到理性认识阶段,形成明确的结论和观点,提炼出报告的主题思想。实践表明,对考察材料的深度加工是写好考察报告的前提。对考察材料开掘越深,认识越准,写出的考察报告才越有参考使用价值。
最后是选材要精。有了明确的结论和观点之后,就要根据这些结论和观点来选取和组织材料。通常的做法是,先要对掌握的素材特别是例子进行分类梳理,然后将观点和例子对应起来,组合成一个个有观点、有材料的“文章块”,再把这些“文章块”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组合在一起,便是一篇完整的考察报告。可见,要使报告有深度、有分量,除了观点必须正确外,还须在选材用材特别是选用例子上下功夫。一要选用恰当的例子,防止例证不充分或观点例子“两张皮”;二要选用有代表性的例子,确保经验本身的先进性;三要选用典型的例子,体现报告内容的指导性;四要选用新颖的例子,使报告具有时代性和创造性。总之在考察材料充分的情况下,一定要坚持好中选优的原则,选取那些最能说明问题、最有说服力的例子来证明考察的结论和观点。只有观点正确,选材精当,写出的考察报告才会有质量,有分量,有较大的参考使用价值。篇二:如何写外出考察报告 如何写外出考察报告 随着改革开放及对外交流的增加,现在很多单位都采取外出考察的方式,学习借鉴先进地区、行业的经验和做法,可以说这既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反思不足、寻找差距、明确方向的过程,这对于落后地区学习先进经验,缩小与先进地区的差距无疑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将对本地、本部门的工作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考察结束后,考察方将整个外出考察过程用文字的形式表述出来就是外出考察报告。我认为,外出考察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一、引言
引言部分即平时我们写文章时所说的冒,应包括此次外出考察的目的,什么人员参加,到什么地方去,重点考察什么内容等。如本报告在引言部分所写的某县组织各乡镇、有关部门负责人赴外地就项目建设、园区建设、招商引资以及新农村建设进行实地考察,让人知道了此次外出考察的主旨所在,读起来让人一目了然。
二、被考察方工作中的主要做法及成功经验
此部分最主要的是要把被考察方工作中的与众不同之处及成功经验写出来。如本报告所写考察团的感受是当地的思想解放程度高、经济发展势头猛,改革开放力度大,令人震撼,发人深省,为什么当地发展迅速呢?仔细探究,主要做法是当地的干部群众观念新、思路活,加快发展的势头猛、气魄大,招商引资的措施硬、方法多,争先创优的状态好,劲头足。外出考察的主要目的就是学习先进地区的经验,反思自已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明确下一步的努力方向。如ⅹⅹ市各县可供借鉴的成功经验主要有:超前的思想意识造就了干大事业的大气魄,外向型的经济格局提升了发展速度,完备的发展载体奠定了腾飞的基础,永不懈怠的精神铸就了前进的动力,优越的创业环境推动了经济的跨越发展。总结经验部分是考察报告的重头戏,一定要写深,写透,写全,切忌浅尝辄止,走马观花,做表面文章,那样就达不到外出考察学习的目的,也不 可能给没有参加考察的同志以启示,这一点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三、对照先进找差距,下一步拟采取的措施
外出考察结束后下一步的主要工作就是学习人家的成功经验,并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情况,搞好结合,使之成为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反思工作、改进工作的契机,这里面就有一个如何落实的过程,即下一步怎么办、怎么干,如何加速发展的问题。外出考察的目的就是对照先进找差距,通过此次考察,该县委、县政府就找到了加快发展的方向和下一步拟采取的有效措施“六个突破”。即:在解放思想上实现新突破;在以工强县上实现新突破;在招商引资上实现新突破;在破解瓶颈上实现新突破;在新农村建设上实现新突破,在狠抓落实上求突破。
需要注意的是,外出考察报告中要选好典型事例,尽量用典型引路,事实说话,因为事实胜于雄辨,典型最具代表性。本篇考察报告中就多次例举了当地经济发展中的一些具体事例,用了大量数据来说明当地的发展态势好、速度快,效果非常直观,比泛泛的讲要生动的多,这应引起我们的注意。
附:
关于赴ⅹⅹ市学习考察情况的报告
中共ⅹⅹ县委 ⅹⅹ县人民政府
为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学习先进,查找不足,激发全县上下大干工业、大上项目的热情,6月2日至10日,我们组织各乡镇、有关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共计40余人,赴ⅹⅹ市六县(市、区)就项目建设、园区建设、招商引资以及新农村建设进行了学习考察。学习考察期间,听取了当地的经验介
绍,实地考察了工业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企业、农村。现将学习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感受ⅹⅹ,发展态势令人震撼
ⅹⅹ市是一个农业大市,经济基础比较薄弱,但近几年来他们却取得了飞速发展,创造了落后地区迅速崛起的“ⅹⅹ现象”。考察期间,考察团所到之处,无不感受到当地涌动着发展的热潮,他们思想解放程度之高、经济发展势头之猛、改革开放力度之大,令人震撼,发人深省。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干部群众的观念新、思路活。当地之所以能够取得大发展、快发展,第一位的原因就在于这些地方的干部群众观念新、思路活,能够在纷繁复杂的大环境中找准发展定位,能够在挑战中发现和抢抓机遇,能够在不可能中发现可能,以超前的思维、崭新的理念和富有创造性的工作实现了大发展、快发展。他们的发展理念特别新,他们解决难题的办法特别多,他们推动工作开展的方式特别活,他们把人才视为第一资源的意识特别强。(例子)
二是加快发展的势头猛、气魄大。ⅹⅹ市各县(市、区)无论是工业园区的总体规模还是企业的单体规模,都气势恢弘;无论是发展速度还是发展质量,都堪称一流。(例子)
三是招商引资的措施硬、方法多。考察团参观的ⅹⅹ市几个县(市、区),都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发展的根本举措,不断创新招商思路,完善招商措施,激活招商主体,千方百计招大商、引巨资,借助外力加快了自身发展。(例子)是争先创优的状态好、劲头足。当地干部群众的精神都十分振奋,不管是党委政府的负责人,还是企业的厂长经理,都有一种不甘落后、不肯服输的劲头,都有一种居安思危、勇创一流的精神,都有一种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魄力。(例子)
二、分析ⅹⅹ,成功经验可资借鉴
从总体上讲,ⅹⅹ市各县(市、区)思想体制障碍克服得好、主体主动性调动得好、发展环境打造得好、创造性的工作开展得好,这些成功实践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 超前的思想意识,赋予了他们宏大的气魄。ⅹⅹ市各县(市、区)之所以在经济发展上保持了迅猛的势头和强大的后劲,最根本的就在于他们拥有开阔的眼界,能够敏锐的发现机遇甚至主动的创造机遇,能够动态的、创造性的解决发展中的各类难题。与他们相比,我们一些同志的思想还不够解放,有的存在唯条件、唯客观的思想,缺乏加快发展的信心;有的在工作中瞻前顾后,顾虑重重,放不开手脚,迈不开步子;有的看问题总是先看到困难,而不会在挑战中发现机遇,更谈不上创造性的利用机遇。所有这些,都是我们加快发展的障碍,是我们落后的根源,必须在今后工作中认真解决。
外向型经济格局,提升了他们发展的速度。ⅹⅹ市各县(市、区)之所以能够得到飞速发展,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都把扩大开放作为兴县的根本之策,在招商引资上招招新、招招实,在资本运营上敢探索、敢尝试,借助外力激发了内部潜力,使经济发展焕发出旺盛的活力。虽然我们也把“开放兴县”作为三大战略之一,在近年来的工作中也积累了一些招商引资经验,但实事求是的讲,相当一部分同志在这方面还是“门外汉”,思路不够宽,方法不够多。
完备的发展载体,奠定了他们腾飞的基础。“没有梧桐树,引不来金凤凰”。经济规模的扩张,离不开有效的平台和载体。ⅹⅹ市各县(市、区)都把园区建设作为拉动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规划建设了一批高标准的工业园区,以完善的设施和一流的服务,吸纳了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入区发展,形成了聚集效应,拉动了经济发展。就我县来看,近年来自己与自己比,迈出了不
小的步伐,拉出了园区的基本框架,引进培育了一批项目,但横向比较,特别是与ⅹⅹ各县(市、区)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饱满的精神状态,铸就了他们永往直前的动力。精神状态是信念,是支柱,更是一种动力。ⅹⅹ市各县(市、区)之所以能够克服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辉煌,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他们有一种永不自满、永不懈怠、永不停步的精神,有一种不向困难低头、不向挑战屈服的勇气。我们必须看到激烈竞争的严峻形势,认识到小进即退、慢进亦退的道理,不能有一点成绩就沾沾自喜。要实现大发展、快发展,就必须把精神状态调整到最佳,努力跳出本地本单位的“小圈子”,放眼全市全国的“大范围”,瞄准先进,奋起直追,以一种见贤思进、见贤思齐的雄心壮志,全身心的投入到各项工作中去,努力创造一流的业绩。优越的创业环境,实现了他们跨越发展的梦想。环境代表着形象,蕴藏着后劲,体现着实力。ⅹⅹ市各县(市、区)通过软硬环境的不断提升和整合,使单一效应的环境因素产生叠加效应、磁场效应和连锁效应,吸引了大量的人流、物流、资金流,推动了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学习ⅹⅹ市,就必须进一步树立“环境是生产力,优化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观念,把环境营造从“物”的层面提高到“人”的层面,从“干部”的层面提高到“全民”的层面,努力创造引得来、留得住、有奔头的投资环境。
三、学习ⅹⅹ,推进我县更快更好发展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考察团在感叹ⅹⅹ市六县(市、区)快速发展的同时,一致表示,要认真消化吸收考察成果,努力在结合上下功夫,在灵活运用上下功夫,真正使学习考察成为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的过程,成为反思工作、改进工作的契机,成为加快发展、实现跨越的动力,在六个方面实现新突破:
一是在解放思想上实现新突破。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就是财富。ⅹⅹ市各篇三:如何写外出考察报告 如何写外出考察报告 随着改革开放及对外交流的增加,现在很多单位都采取外出考察的方式,学习借鉴先进地区、行业的经验和做法,可以说这既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反思不足、寻找差距、明确方向的过程,这对于落后地区学习先进经验,缩小与先进地区的差距无疑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将对本地、本部门的工作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考察结束后,考察方将整个外出考察过程用文字的形式表述出来就是外出考察报告。我认为,外出考察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一、引言
引言部分即平时我们写文章时所说的冒,应包括此次外出考察的目的,什么人员参加,到什么地方去,重点考察什么内容等。如本报告在引言部分所写的某县组织各乡镇、有关部门负责人赴外地就项目建设、园区建设、招商引资以及新农村建设进行实地考察,让人知道了此次外出考察的主旨所在,读起来让人一目了然。
二、被考察方工作中的主要做法及成功经验
此部分最主要的是要把被考察方工作中的与众不同之处及成功经验写出来。如本报告所写考察团的感受是当地的思想解放程度高、经济发展势头猛,改革开放力度大,令人震撼,发人深省,为什么当地发展迅速呢?仔细探究,主要做法是当地的干部群众观念新、思路活,加快发展的势头猛、气魄大,招商引
资的措施硬、方法多,争先创优的状态好,劲头足。外出考察的主要目的就是学习先进地区的经验,反思自已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明确下一步的努力方向。如ⅹⅹ市各县可供借鉴的成功经验主要有:超前的思想意识造就了干大事业的大气魄,外向型的经济格局提升了发展速度,完备的发展载体奠定了腾飞的基础,永不懈怠的精神铸就了前进的动力,优越的创业环境推动了经济的跨越发展。总结经验部分是考察报告的重头戏,一定要写深,写透,写全,切忌浅尝辄止,走马观花,做表面文章,那样就达不到外出考察学习的目的,也不可能给没有参加考察的同志以启示,这一点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三、对照先进找差距,下一步拟采取的措施
外出考察结束后下一步的主要工作就是学习人家的成功经验,并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情况,搞好结合,使之成为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反思工作、改进工作的契机,这里面就有一个如何落实的过程,即下一步怎么办、怎么干,如何加速发展的问题。外出考察的目的就是对照先进找差距,通过此次考察,该县委、县政府就找到了加快发展的方向和下一步拟采取的有效措施“六个突破”。即:在解放思想上实现新突破;在以工强县上实现新突破;在招商引资上实现新突破;在破解瓶颈上实现新突破;在新农村建设上实现新突破,在狠抓落实上求突破。
需要注意的是,外出考察报告中要选好典型事例,尽量用典型引路,事实说话,因为事实胜于雄辨,典型最具代表性。本篇考察报告中就多次例举了当地经济 发展中的一些具体事例,用了大量数据来说明当地的发展态势好、速度快,效果非常直观,比泛泛的讲要生动的多,这应引起我们的注意。
附:
关于赴ⅹⅹ市学习考察情况的报告
中共ⅹⅹ县委 ⅹⅹ县人民政府
为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学习先进,查找不足,激发全县上下大干工业、大上项目的热情,6月2日至10日,我们组织各乡镇、有关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共计40余人,赴ⅹⅹ市六县(市、区)就项目建设、园区建设、招商引资以及新农村建设进行了学习考察。学习考察期间,听取了当地的经验介绍,实地考察了工业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企业、农村。现将学习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感受ⅹⅹ,发展态势令人震撼
ⅹⅹ市是一个农业大市,经济基础比较薄弱,但近几年来他们却取得了飞速发展,创造了落后地区迅速崛起的“ⅹⅹ现象”。考察期间,考察团所到之 处,无不感受到当地涌动着发展的热潮,他们思想解放程度之高、经济发展势头之猛、改革开放力度之大,令人震撼,发人深省。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干部群众的观念新、思路活。当地之所以能够取得大发展、快发展,第一位的原因就在于这些地方的干部群众观念新、思路活,能够在纷繁复杂的大环境中找准发展定位,能够在挑战中发现和抢抓机遇,能够在不可能中发现可能,以超前的思维、崭新的理念和富有创造性的工作实现了大发展、快发展。他们的发展理念特别新,他们解决难题的办法特别多,他们推动工作开展的方式特别活,他们把人才视为第一资源的意识特别强。(例子)
二是加快发展的势头猛、气魄大。ⅹⅹ市各县(市、区)无论是工业园区的总体规模还是企业的单体规模,都气势恢弘;无论是发展速度还是发展质量,都堪称一流。(例子)三是招商引资的措施硬、方法多。考察团参观的ⅹⅹ市几个县(市、区),都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发展的根本举措,不断创新招商思路,完善招商措施,激活招商主体,千方百计招大商、引巨资,借助外力加快了自身发展。(例子)是争先创优的状态好、劲头足。当地干部群众的精神都十分振奋,不管是党委政府的负责人,还是企业的厂长经理,都有一种不甘落后、不肯服输的劲头,都有一种居安思危、勇创一流的精神,都有一种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魄力。(例子)
二、分析ⅹⅹ,成功经验可资借鉴
从总体上讲,ⅹⅹ市各县(市、区)思想体制障碍克服得好、主体主动性调动得好、发展环境打造得好、创造性的工作开展得好,这些成功实践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
超前的思想意识,赋予了他们宏大的气魄。ⅹⅹ市各县(市、区)之所以在经济发展上保持了迅猛的势头和强大的后劲,最根本的就在于他们拥有开阔的眼界,能够敏锐的发现机遇甚至主动的创造机遇,能够动态的、创造性的解决发展中的各类难题。与他们相比,我们一些同志的思想还不够解放,有的存在唯条件、唯客观的思想,缺乏加快发展的信心;有的在工作中瞻前顾后,顾虑重重,放不开手脚,迈不开步子;有的看问题总是先看到困难,而不会在挑战中发现机遇,更谈不上创造性的利用机遇。所有这些,都是我们加快发展的障碍,是我们落后的根源,必须在今后工作中认真解决。
外向型经济格局,提升了他们发展的速度。ⅹⅹ市各县(市、区)之所以能够得到飞速发展,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都把扩大开放作为兴县的根本之策,在招商引资上招招新、招招实,在资本运营上敢探索、敢尝试,借助外力激发了内部潜力,使经济发展焕发出旺盛的活力。虽然我们也把“开放兴县”篇四:教你如何写考察报告
教你如何写考察报告
考察报告是指机关企事业单位派出的有关人员对有关的人和事进行实际考察之后写成的书面报告。对人的考察报告主要有选拔任用干部考察报告,干部人事考察报告,模范人物考察报告等。对事的考察报告主要有外出参观考察报告,重点项目考察报告,市场状况考察报告等。关于干部人事类考察报告的写作,各级组织人事部门有专门的规定和要求,本文不再赘述。这里仅就外出考察报告的写作谈几点意见。
一、考察报告的文体特点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名级各地公派人员的外出考察活动日渐增多。每次考察活动结束之后,考察人员往往要将考察的情况、学到的经验及受到的启示等,写成文字材料报告本单位或上级有关领导,以便借鉴外地有益的做法和经验,推动和改进本单位的工作。正因为如此,这些年外出考察报告的写作频率明显提高,而且越来越为各级领导所重视。
考察报告是机关企事业单位常用的事务公文,是一种类似于调查报告的独立的应用文体。它既不属于记叙文,也不属于论述文,有三个明显的文体特点:
一是记叙和论述兼而有之。考察报告的写作以考察活动中的所见所闻所感为基础,以客观事实为依据,通常要用一定的篇幅对考察的情况和事实加以叙述和说明,有时还需要少量的描写或抒情,需要引用一些当地的谚语、惯用语或群众议论等。在叙述情况的同时,考察报告中还要明确地表示出作者对考察对象及有关情况的看法、意见和态度;有时还要将外地的经验与本单位的情况进行简要的分析比较,提出一些评价性、结论性或启示性的意见。而这些又需要用议论的方式来表达。可见,考察报告中的记叙和论述缺一不可。
二是观点支配和统帅材料。考察报告的写作同其他应用文写作一样,写作者必须先对考察中所获取的大量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形成综合性、结论性的观点或意见,然后才能进入实际的写作状态。离开丰富的考察材料,就难以提炼报告的主题和观点;离开正确的结论和观点,同样无法准确地归纳考察的情况、事实和典型事例。在考察报告中,议论成分明显地占居着主导地位,而叙述成分只是对结论和观点起着配合作用。三是语言和材料客观准确。考察报告选词平实准确,用语质朴自然,基调庄重严肃,措辞讲究分寸。它既不同于以说明为主的解说词和简介材料;也不同于描绘性情感性较浓的事件通讯或游记散文。在材料的选用上必须客观、真实、准确。报告中所引用的数据应是经过当地核实和确认的数据;报告中所列举的事例应是真实的、新鲜的、具有典型指导意义的事例,不允许使用道听途说的有水分的材料。
二、考察报告的基本结构
在外观结构上,考察报告有标题、正文和落款。标题通常由事由和文种组成。如《关于赴海南经济开发区参观考察的情况报告》。也有的标题略去事由,直书《参观考察报告》、《出国考察报告》等。落款一般写“××考察团(队、组)”,也有的在落款中标明考察人员的姓名。落款之下写年、月、日,一般不加盖公章、私章。
在正文内容的结构布局上通常分为三部分:(一)考察概况部分
这部分是考察报告的前言或序言。通常包含以下一些内容:有的重在介绍起因,简述本次考察的动因及背景,指明为什么要对某地区某项目进行考察等;有的主要简述过程,叙写本次考察的时间、地点、涉及范围及考察方法等;还有的侧重说明情况,介绍考察对象的基本情况、突出成绩、显著特点、典型经验及对其考察的意义作用等。这部分内容的写作要开门见山,简明扼要,篇幅不宜太长。(二)考察内容部分
这部分是考察报告的主体。要写出考察对象工作的指导思想、主要做法、基本经验、突出成果等。内容布局上可视情况采用纵式、横式、合式的结构安排方式。采用纵式结构的考察报告,通常有两种写法:一种是按照考察的先后顺序,自然地逐“点”叙写。即以作者的考察活动为线索,把参观的若干个单位、走访的若干个人、考查的若干个“点”串在一起去写。既要交代各“点”情况,又应突出考察重点。有时还可以对每个点侧重讲一个特色或一条经验,防止报告内容重复。另一种是按照考察对象本身发展变化的过程或时间顺序来写。这种结构方式适用于反映考察对象的情况,可将其发展过程大致划分为若干个阶段去写,然后归纳综合其做法和经验。
采用横式结构的考察报告,主要是按照考察对象的几种做法、几条经验、几点体会或认识来分别组织材料,逐项加以叙述或论述。采用这种写法要在材料的筛选分类和各个小观点的提炼上下功夫。为使叙述眉目清楚,对于各个相互并列的内容往往要分段叙写或者用小标题分隔。各段的小标题或头一句话就是小观点,它们与考察报告的主题或总观点形成“众星捧月”的格局。采用合式结构的考察报告,通常按总分式或对比式安排材料。总分式安排,就是对考察对象的情况先从总体上展现概貌,然后分述各部分内容;或者先分述各部分内容,然后从总体上加以概括和深化。对比式安排,就是将两个不同的考察对象或者将某一考察对象内部两个不同的方面进行对比;也可以将考察对象的情况与本单位的情况加以对比。通过对比区分优劣,突出考察成果,获得某种启示或借鉴。(三)收获与启示部分
这是考察人员谈收获、讲认识的部分,以议论为主。在这部分内容中,有的是对考察对象提出总的印象和看法,总结本次考察所受到的教育和启发;也有的是对考察内容从理论高度加以概括和升华,指出其具有规律性的可借鉴的东西;还有的是根据考察的情况和结论,联系本地实际,针对性地提出学习与改进工作的意见或建议。这部分内容具有结论性、启示性和参谋性,是对报告主题的深化和升华,虽不宜详写,但不可不写。
三、考察报告的写作要点
考察报告是用来反映考察情况、传达外地经验、为本单位领导的决策和工作提供参考的。因而对其材料的真实性、经验的先进性、观点的新颖性和内容的适用性有着较高的要求。写作中应着重抓好以下三个环节。
首先是考察要细。细致地、系统地观察,充分地详尽地占有材料,是考察报告写作的前提和基础。如果只是走马观花式的参观、浮光掠影式的考察或者满足于掌握考察对象准备的某些情况简介材料,那就不可能写出像样的考察报告。一般来说,考察报告的写作应具备三个条件:一是
要有明确的考察目的。单位派出人员考察通常有两种动因:有的是为了打破本单位封闭保守的现状,让干部职工通过外出参观考察开扩视野,解放思想;有的是为了针对性地解决本单位改革发展中的某些关键性问题,吸取和借鉴外地的宝贵经验。对于领导者既定的考察目的,撰写人员应心领神会,并从考察目的出发,牢牢把握考察的范围与重点,有意识地收集和积累相关材料,做到考有所向,察有所获,胸中有数。二是要有相关的业务知识。确定考察目标后,考察人员应加紧做好与考察课题相关的知识准备工作。要主动熟悉和钻研与考察课题有关的理论或业务知识;学习和重温有关的方针政策与报刊资料;尽可能提前收集掌握一些与考察对象相关的史地材料或背景资料。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握考察工作的主动权。三是要有科学的考察方法。考察中除认真看资料、听讲解和实地察看外,还应采取个别走访、小型座谈、参与当地某些活动等方法,尽可能多地了解和记录第一手材料。占有材料越充分,考察报告的内容就越厚实。
其次是开掘要深。考察报告的写作中有一种通病,就是过程细,内容杂,篇幅长,像是一篇考察活动的“流水账”,让人看后不得要领,甚至引起领导厌烦。这类报告的失误就在材料的梳理和开掘上。一般来说,考察过程中所获得的认识仅仅是感性认识,其材料往往比较分散、零碎,往往只是些表面的事态,还缺乏较强的系统性和深刻性。只有对这些感性材料进行一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制作,才能飞跃到理性认识阶段,形成明确的结论和观点,提炼出报告的主题思想。实践表明,对考察材料的深度加工是写好考察报告的前提。对考察材料开掘越深,认识越准,写出的考察报告才越有参考使用价值。
最后是选材要精。有了明确的结论和观点之后,就要根据这些结论和观点来选取和组织材料。通常的做法是,先要对掌握的素材特别是例子进行分类梳理,然后将观点和例子对应起来,组合成一个个有观点、有材料的“文章块”,再把这些“文章块”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组合在一起,便是一篇完整的考察报告。可见,要使报告有深度、有分量,除了观点必须正确外,还须在选材用材特别是选用例子上下功夫。一要选用恰当的例子,防止例证不充分或观点例子“两张皮”;二要选用有代表性的例子,确保经验本身的先进性;三要选用典型的例子,体现报告内容的指导性;四要选用新颖的例子,使报告具有时代性和创造性。总之在考察材料充分的情况下,一定要坚持好中选优的原则,选取那些最能说明问题、最有说服力的例子来证明考察的结论和观点。只有观点正确,选材精当,写出的考察报告才会有质量,有分量,有较大的参考使用价值。篇五:外出考察报告范文
外出考察报告范文
关于赴××市学习考察情况的报告
中共××县委××县人民政府
为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学习先进,查找不足,激发全县上下大干工业、大上项目的热情,6月2日至10日,我们组织各乡镇、有关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共计40余人,赴××市六县(市、区)就项目建设、园区建设、招商引资以及新农村建设进行了学习考察。学习考察期间,听取了当地的经验介绍,实地考察了工业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企业、农村。现将学习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感受××,发展态势令人震撼
××市是一个农业大市,经济基础比较薄弱,但近几年来他们却取得了飞速发展,创造了落后地区迅速崛起的“××现象”。考察期间,考察团所到之处,无不感受到当地涌动着发展的热潮,他们思想解放程度之高、经济发展势头之猛、改革开放力度之大,令人震撼,发人深省。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干部群众的观念新、思路活。当地之所以能够取得大发展、快发展,第一位的原因就在于这些地方的干部群众观念新、思路活,能够在纷繁复杂的大环境中找准发展定位,能够在挑战中发现和抢抓机遇,能够在不可能中发现可能,以超前的思维、崭新的理念和富有创造性的工作实现了大发展、快发展。他们的发展理念特别新,他们解决难题的办法特别多,他们推动工作开展的方式特别活,他们把人才视为第一资源的意识特别强。(例子)
二是加快发展的势头猛、气魄大。××市各县(市、区)无论是工业园区的总体规模还是企业的单体规模,都气势恢弘;无论是发展速度还是发展质量,都堪称一流。(例子)
三是招商引资的措施硬、方法多。考察团参观的××市几个县(市、区),都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发展的根本举措,不断创新招商思路,完善招商措施,激活招商主体,千方百计招大商、引巨资,借助外力加快了自身发展。(例子)四是争先创优的状态好、劲头足。当地干部群众的精神都十分振奋,不管是党委政府的负责人,还是企业的厂长经理,都有一种不甘落后、不肯服输的劲头,都有一种居安思危、勇创一流的精神,都有一种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魄力。(例子)
二、分析××,成功经验可资借鉴 从总体上讲,××市各县(市、区)思想体制障碍克服得好、主体主动性调动得好、发展环境打造得好、创造性的工作开展得好,这些成功实践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 超前的思想意识,赋予了他们宏大的气魄。××市各县(市、区)之所以在经济发展上保持了迅猛的势头和强大的后劲,最根本的就在于他们拥有开阔的眼界,能够敏锐的发现机遇甚至主动的创造机遇,能够动态的、创造性的解决发展中的各类难题。与他们相比,我们一些同志的思想还不够解放,有的存在唯条件、唯客观的思想,缺乏加快发展的信心;有的在工作中瞻前顾后,顾虑重重,放不开手脚,迈不开步子;有的看问题总是先看到困难,而不会在挑战中发现机遇,更谈不上创造性的利用机遇。所有这些,都是我们加快发展的障碍,是我们落后的根源,必须在今后工作中认真解决。外向型经济格局,提升了他们发展的速度。××市各县(市、区)之所以能够得到飞速发展,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都把扩大开放作为兴县的根本之策,在招商引资上招招新、招招实,在资本运营上敢探索、敢尝试,借助外力激发了内部潜力,使经济发展焕发出旺盛的活力。虽然我们也把“开放兴县”作为三大战略之一,在近年来的工作中也积累了一些招商引资经验,但实事求是的讲,相当一部分同志在这方面还是“门外汉”,思路不够宽,方法不够多。
完备的发展载体,奠定了他们腾飞的基础。“没有梧桐树,引不来金凤凰”。经济规模的扩张,离不开有效的平台和载体。××市各县(市、区)都把园区建设作为拉动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规划建设了一批高标准的工业园区,以完善的设施和一流的服务,吸纳了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入区发展,形成了聚集效应,拉动了经济发展。就我县来看,近年来自己与自己比,迈出了不小的步伐,拉出了园区的基本框架,引进培育了一批项目,但横向比较,特别是与××各县(市、区)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饱满的精神状态,铸就了他们永往直前的动力。精神状态是信念,是支柱,更是一种动力。××市各县(市、区)之所以能够克服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辉煌,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他们有一种永不自满、永不懈怠、永不停步的精神,有一种不向困难低头、不向挑战屈服的勇气。我们必须看到激烈竞争的严峻形势,认识到小进即退、慢进亦退的道理,不能有一点成绩就沾沾自喜。要实现大发展、快发展,就必须把精神状态调整到最佳,努力跳出本地本单位的“小圈子”,放眼全市全国的“大范围”,瞄准先进,奋起直追,以一种见贤思进、见贤思齐的雄心壮志,全身心的投入到各项工作中去,努力创造一流的业绩。
优越的创业环境,实现了他们跨越发展的梦想。环境代表着形象,蕴藏着后劲,体现着实力。××市各县(市、区)通过软硬环境的不断提升和整合,使单一效应的环境因素产生叠加效应、磁场效应和连锁效应,吸引了大量的人流、物流、资金流,推动了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学习××市,就必须进一步树立“环境是生产力,优化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观念,把环境营造从“物”的层面提高到“人”的层面,从“干部”的层面提高到“全民”的层面,努力创造引得来、留得住、有奔头的投资环境。
三、学习××,推进我县更快更好发展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考察团在感叹××市六县(市、区)快速发展的同时,一致表示,要认真消化吸收考察成果,努力在结合上下功夫,在灵活运用上下功夫,真正使学习考察成为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的过程,成为反思工作、改进工作的契机,成为加快发展、实现跨越的动力,在六个方面实现新突破: 一是在解放思想上实现新突破。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就是财富。××市各县(市、区)的发展历程已经有力的印证了这一点。解放思想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要根据不同时期的不同情况,对客观形势有一个科学的判断和准确的把握。大家必须坚决摒弃照搬条文、自我设限的思维模式,继续坚持既定的发展思路不变,坚持抓发展的劲头不减,研究政策,灵活运作,只要有利于加快发展,就要大胆的闯、大胆的试,努力在挑战中抓机遇,在实干中求完善。
二是在以工强县上实现新突破。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工业化是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我县作为传统农业县,不论从短期还是从长远看,工业化这一课补不上,结构就难以优化,经济就很难翻身。要实现更快更好发展,就必须继续按照“全党抓经济,龙型为主线,重点抓工业,关键抓项目”的思路,坚持不懈的抓投入、上项目,不断加快工业化进程。实现以业兴企、以企兴业的良性循环。
三是在招商引资上实现新突破。××市各县(市、区)的发展实践表明,招商引资是基础薄弱地区加快发展的希望所在、出路所在。我们必须把招商引资放在基本县策的地位来认识,全力以赴跑资金、引项目。要借鉴××市的经验,抓好对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的调整充实,重点是要抓好对涉企收费项目的清理,该砍掉的坚决砍掉,对违规收费、违法施政的严肃处理。
四是在破解瓶颈上实现新突破。土地、资金等要素瓶颈能否得到有效破解,体现着领导干部的能力和水平,也决定着经济发展的成败。要学习××市各县(市、区)解决焦点、难点问题的胆识和魄力,创新思路,创新机制,在落实政策中发现新机遇,在发展实践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是在新农村建设上实现新突破。要积极借鉴××市建设新农村的经验,以繁荣农村经济为核心,以文明生态村建设为载体,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当前关键是要抓好农民增收和农村的规范化管理。在推进农民增收上,重点是要推进农村经济由以农业为主向农、工、商
多元化转变,加快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使更多的农民转变为产业工人和工商业者,不断提高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在农民收入中的比重。
【工作调研报告如何写】推荐阅读:
如何写企业调研报告07-08
如何提高办公室工作水平的调研报告11-08
如何写工作检查报告范文09-12
调研报告 浅谈如何做好规划执法管理工作11-02
如何写工作评语07-15
如何写年度工作总结指导06-19
如何写技术部工作计划09-28
调研报告怎么写09-21
个人工作职责自我鉴定如何写06-08
如何写好班主任工作计划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