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推进新农村建设交流材料(精选6篇)
1.乡镇推进新农村建设交流材料 篇一
新农村建设乡镇培训班交流材料 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宗别立镇——陶道尔格
我是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宗别立镇镇长陶道尔格,很高兴和大家交流和分享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工作经验。我简单介绍一下我镇开展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工作情况,请各位多提宝贵意见。
我镇基本情况:
宗别立镇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端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境内,贺兰山东麓,南与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接壤,是以农牧业为基础、煤炭采掘加工为主体的工业镇,是全区煤炭资源富集区之一。境内矿产资源丰富,有无烟煤、烟煤、石灰石、陶土、云母、铁、铜等,其中无烟煤探明储量3.8亿吨,烟煤储量达4.2亿吨,煤炭资源按目前的开采能力预计可开采50-100年。我镇路、电、讯等基础设施健全,已初步形成以乌—巴一级公路为轴,以张—查公路、乌—石高速公路、银—汝铁路、乌—吉铁路为补充的交通网络,全镇公路四通八达、十分便利。我镇西至盟旗政府所在地巴彦浩特78公里,东至乌海市54公里,南至石嘴山市56公里。分别与包(包头)兰(兰州)乌海西站、西大滩站,乌(乌达站)吉(吉兰太)本井站及110国道相连,是盟旗无烟煤、烟煤、畜产品等资源输出和外来商品输入的必经之路。乌巴光缆横穿境内,应用光缆入盟旗政府所在地巴彦浩特、国际国内电话、传真均可直通,移动、联通无线数字信号覆盖全境。宗别立镇气候条件为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干旱少雨,风大沙多,冬寒夏热,四季气候特征明显,昼夜温差大,雨季
1多集中在七、八、九月。年降雨量为200多毫米。
全镇总面积2024.4平方公里,总人口2.4万人,其中农牧业人口3483人,蒙、回等少数民族3279人,流动人口8000余人,全镇辖6个社区居委会和6个嘎查、一所中心卫生院。目前入住镇区的民营企业99家,个体工商户457户。2010年全镇生产总值59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57亿元,占生产总值的96.6%。财政收入7.2亿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7684元。
主要做法:
我们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牧区建设的要求,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
一是立足实际,推进重点产业,提升综合实力。
我镇是一个主要依托煤炭资源进行生产、加工增值的工业城镇,全镇财政收入90%以上来源于煤炭企业,因此强力推进以煤炭为主的重点工业项目建设,不断优化工业经济结构,提升本镇综合实力保障了新农村新牧区建设资金后盾。
二是积极宣传,深入发动。通过舆论宣传、典型示范、行政推动等各种办法,力求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深刻内涵,着力解决农牧业生产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
三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减负政策,提高农牧民收入。健全农牧民负担监测、信访、举报、检查、监督管理制度,严格执行“一事一议”筹资筹劳项目的审核、审批和管理,确保减负政策落到实处。
四是精心策划启动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工作。
--巩固农牧经济,保障民生。加强监管农资质量及实施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使、全镇粮料产量由68万公斤提高到97万公斤,增长了42.6%;实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禁牧政策及以草定畜牲畜等措施保护草原生态的同时为保障牧民生活质量不下降每年落实企业400万元资金解决三个嘎查退耕农牧民的养老保险;为改善牧民生存生活环境成功实施了下田和塔塔沟400多牧民整体搬迁和启动了矿区棚户区改造项目;相继建成60座沼气池、20户游牧民定居、190户农牧民危房改造工程;先后投资1000余万元完成街道、给排水设施、公路、防尘墙等建设任务;投资1000余万元建设农牧业服务中心、接待处、园林公园等项目;投资1000余万元建设嘎查社区办公场所、高压输变电线路、人畜饮水工程等。每年举办实用技术培训、“三下乡”等活动,累计转移富余劳动力1000余人,进城务工人员达860人,外输劳动力400人,安臵下岗职工21人。
--发展第三产业,提高了农牧民收入。抓住工业经济发展的机遇,迅速壮大了第三产业,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农牧民自主创业,目前辖区内个体工商户达到了457家。有三个嘎查相继成立农畜产品销售、汽车运输协会,农牧民收入不断提高。随着农牧家游数量的增加和档次提升,本地羊肉、土鸡品牌效应有所扩大,旅游收入逐年增加。
--扎实开展“五五普法”工作,增强人民群众的法律维权意识。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有效防治重特大事故发生。严厉打击偷挖盗采违法犯罪,依法取缔土炼焦、非法采砂采煤等行为。组建应急救援队伍体系,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发生。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全面落实“两免一补”政策,进一步巩固“两基达标”成果,适龄儿童入学率始终保持在100%。
--加强疫病防控工作,全面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修缮中心卫生院大楼,改善了医疗条件。,目前参合农牧民数达到了3687人,参合率达到95%以上。通过了镇政府每年为农牧民承担30元医疗保险金的制度并了落实为农牧民免费体检。
--筹建文化体育活动中心,丰富群众性文体活动。协调筹措资金新建、扩建党员活动场所6个;社区档案室6个;草原书屋6个;安装调试卫星接收器162套;建成广播电视转播塔1座。
今后发展思路:
一、坚持以现代农牧业为主攻方向,积极争取涉农涉牧项目,加强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牧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巩固传统农牧业的同时,引导农牧民通过多种形式依法流转土地、草场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增强农牧业发展后劲。通过党员干部带头创业、能人大户示范创业等形式,鼓励自主创业、合作创业,不断拓宽致富渠道。加强动物疫情防控,防止重大动物疫情发生。积极引导发展农畜产品行业协会和农牧民经纪人队伍,从根本上解决农畜产品卖难问题。结合游牧民定居、移民扩镇、棚户区改造、整村推进、危房改造等项目设施,投资建设牧民新村,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二、实施好嘎查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保障各种政策性补贴足额发放到位;加大农牧民实用技术和技能培训力度,提高农民致富能力;进一步落实就业扶持政
策,鼓励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或向第三产业转移。抓好以养老、医疗、城乡低保、住房等为重点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抓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基层文化阵地、广播电视“村村通”及“草原书屋”等公共文化服务管理,整顿规范文化市场。以文明嘎查社区创建为抓手,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化文明村镇创建。大力发展群众体育事业,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积极争取实施农牧区卫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改善基层卫生服务条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使群众参保率达到并保持在100%。加强食品药品安全和卫生监督执法,保证群众用药安全。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积极开展人口出生缺陷干预工程,实行免费婚前医学检查,推进优生优育。坚持开展全镇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从根本上消除脏、乱、差现象,切实改善集镇人居环境。
三、认真落实《阿左旗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的十条优惠政策》,鼓励劳动者结合宗别立的实际自主创业,利用红旗水库、浩依勒呼都沟等自然条件发展农牧家游。在企业聚集地和居民集中区发展商贸物流和餐饮服务业,引导矿区城乡居民向生活条件好的地区搬迁转移。不断提高第三产业比重。落实 “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争取实施呼鲁斯太地区农贸市场建设,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
谢谢大礼
2.乡镇推进新农村建设交流材料 篇二
一、坚持农村群众文化建设不放松
要做好乡镇农村文化建设, 首先应该对农村群众文化建设有起码的坚持精神, 做到始终不放松。关于农村群众文化建设, 可以首先从对新型农村文化室的建设入手。新型农村文化室不仅具有建设、指导农村文化活动的功能, 还能对文化市场进行管理, 是乡镇文化的另一种延伸。新型农村文化室, 是三个文明建设活动的中心, 乡镇新农村必须要注意对农村文化室的创建。但从各方面的实践经验来看, 要办好新型农村文化室仅仅依靠村委会自己的力量是比较困难的。在对新型农村文化室创办的过程中, 可以对以下几点措施加以采用:
(一) 加强对新型农村文化室的规划。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 农村文化建设在规划上多年来都比较滞后。针对这种情况, 各乡镇在对中心村的各项基本建设进行规划时, 必须不能忽略的是, 做好经济文化和谐统一的规划蓝图。做好了规划后, 必须要严格按照规划建设文化室, 而不能只做表面工作。只有在规划的基础上对文化室建设不断充实完善, 才能促进文化室更好更快地完成和投入工作。
(二) 城乡联合起来开办农村文化室。
城镇的发展毕竟比农村要好, 从城镇在各方面的能力和经验来看, 他们对农村文化室建设都能给予更好的支持。所以在建设农村文化工作室时可以与城镇结合起来, 实行“一帮一”活动, 与城镇单位挂钩起来, 由城镇专业人员指导其建设。从财力、人力和智力上来说, 城乡联办都是一个办好农村文化室更快捷和可行的办法。
(三) 在创建过程中和创建投入中要对人才进行广泛吸纳。
农村文化室在创建完成后应该对当地各行各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各种文艺骨干等人才加以聘请, 切莫使文化工作室成为一个空架子。只有齐集了各方人才才能给农村文化建设带来强大生命力, 吸引广大农村群众投入到文化建设中。
二、坚持农村群众文化建设新思路
在对乡镇新农村文化进行建设中, 除了要创建好的新型农村文化工作室外, 还应该坚持农村群众文化建设新思路, 顺应当前时代新潮流。
(一) 在乡镇新农村的文化建设工作上, 应该做到文化知
识、思想道德和政策法规等各方面的全面融合, 将乡镇的文化建设与文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要做好这项工作, 乡镇必须要对当地农民的各种实际要求进行了解和满足, 向当地农民普及当前科学文化政策法规, 加强引导当地农民学习科学文化的念头, 引导广大农民对文化活动的热衷和参与。
(二) 对乡镇民俗文化加以重视和发展。
我国文化包含的内容很多, 传统文化中以民俗文化为主, 作为我国文化的一部分, 乡镇在对新农村文化进行建设的过程中, 应该重视当地的民俗活动。农村文化活动只有更接近当地农村和农民, 才能引发农民的热情。对秧歌, 戏曲, 手工制作等民间民俗文化应该大力支持发掘和发展, 这一策略不仅是造福广大农民, 也是对我国民俗文化的挖掘和抢救。对乡镇的一些具有商业价值的民俗文化应该进行适当的开发, 一来能对民间艺人的就业问题进行解决, 二来能够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
(三) 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文化建设新思路积极进行探索。
“政府补贴, 企业赞助, 文化管理, 社会参与”是经过各地发展验证的值得进行推行的新农村文化建设模式, 将当地民间艺术发展为当地的特色产业之一, 推动当地的旅游业发展。
三、开创农村群众文化建设新局面
农村群众文化具有自身的特性, 其特性中不仅包括广泛性和多样性, 还包括时代性。要搞好乡镇新农村文化建设, 除了以上几点外, 还应该对农村群众文化建设新局面进行开创。农村文化建设应该摒弃过去徒有一个文化室的发展模式, 积极创办多样性的新农村文化风貌。对乡镇书室、音像社、影视放映室以及球室和棋牌馆等都应该投入建设, 对农村群众创办商业性的文体产业应该大力支持, 对农民当前文化消费需求尽量加以满足, 形成更加生动活泼的多种层次、多种形式和多种所有制办文化的居民啊, 打破仅仅依靠国家置办文体的长期格局。
乡镇在文化建设中还应该对农民“看电影难、看书难、看戏难”问题进行着力解决, 对农村光电的投入力度进行加强, 对农村电影放映队加以组织。为新农村创办更多的娱乐、休闲场所, 并提高其使用率, 对农民文化建设和参与的热情加以提高。此外, 在建设过程中必须加强党的领导, 这也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取得各项成就的成功经验, 自然也适用于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各级党委政府必须抓好新农村文化建设指标, 提高自身的实际业绩。尤其是文化部门必须要提高工作效率, 加强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领导和管理, 给乡镇新农村的文化建设做好表率, 提供各种资金和技术等支持。
新时期乡镇新农村文化建设与我国广大农村千家万户的根本利益有直接而重要的关系, 各部门必须要提高对其的重视程度。其建设必须要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八大精神指导下进行, 对科学发展观进行树立和坚持, 将乡镇新农村文化建设放到重要和突出的位置, 摒弃各种错误思想, 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同时, 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进行提高。
参考文献
[1]李豫闽.艺术文化学[M].福州: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 2005.
3.乡镇新农村建设汇报材料 篇三
xxx乡是纯山区农业乡,区位偏僻,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经济基础薄弱。近年来,乡党委、政府带领全乡人民狠抓农业结构调整,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旅游事业,全乡面貌有了很大的变化。但与近郊乡镇相比,经济社会差距仍然很大。新农村建设的任务更加繁重,群众的要求更为迫切。我们将按照这次会议的要求,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目标,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建设特色农业乡、生态旅游乡,努力建成富裕、文明、和谐、优美的新xxx。
一、以路、水、学、医为重点,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搭建发展的新平台
1、加快建设交通干道、通村路、生产路互连贯通的道路网络。在交通干道建设上,打破进出xxx一条路的状况。在去年投资80万元硬化峨—沂路的基础上,今年投资100万元,硬化峨—池路,目前该工程已经动工。同时积极创造条件,尽快硬化峨—临路,形成一乡联四县的交通干线网。在通村路建设上,抓住村村通优惠政策,今年计划硬化8条共20公里的通村路,这样全乡通村路硬化率达到100%。在生产路建设上,借助国家土地整理项目和两期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近两年已经全面完成投资460万元的1.2万亩耕地的生产路网建设,共建设高标准环山路62公里。今年10月份将动工建设第三期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计划投资60万元,新修生产路14.8公里。该项目竣工后,全乡基本实现山腰生产路环绕、田间生产路遍布的生产路网。
2、建设生产用水、生活用水一体化的供水网络,解决人畜吃水难和农业用水难的问题。完善农田节水灌溉网络,近两年通过国家土地整理项目和两期农业开发项目,已投资641万元,新建扬水站16处,新建水池53个,容积9800立方,铺设pE管道30公里,节水灌溉面积达到0.8万亩。明年上半年第三期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完成后,全乡节水灌溉面积将达到1.2万亩,节水灌溉率达到90 %。加快实施“村村通自来水”工程。抓住村村通自来水的政策机遇,今年上半年,投资420万元,解决山桥等上片6个村的吃水问题。年底以前,石安峪等下部6个村通自来水,年内争取全乡实现村村通自来水,自来水入户率达到95%。
3、加快公益事业建设,提高群众生活质量。以建设寄宿制学校为抓手,加快学校布局调整。计划投资220万元的峨庄中学学生公寓已经动工,预计今年7月份竣工。明年拟动工建设投资160万元乡中心小学新教学楼。并完成5处小学及教学点的撤并,完成学校布局调整任务。以卫生院改貌、村卫生室改造为契机,切实提高乡村医疗卫生水平。今年全面完成投资90万元的乡卫生院改貌扫尾工程,切实抓好4个村卫生室的改造。按照要求,明年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并确保群众参保率达到85%,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加快敬老院建设。对去年投资50万元的新老年公寓,抓好内部设施配套,完成原住房的维修改造,形成80人的供养规模,提高五保户集中供养率。尽快启动敬老院三期工程建设。同时,利用峨庄优美的环境,积极开展对外代养,以代养促内养。
二、以建设特色农业乡、生态旅游乡为目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促进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在经济发展上主要是抓好“三二一”工程,即抓好“三大产业、两大基地、一大开发”。
1、做大做强林果、黄烟、中药材三大农业支柱产业。一是大力发展林果。今年乡党委政府拿出10万元资金,实行政策引导,建设了面积达400亩的三处高标准林果示范园,力争用三五年的时间,新发展经济林5000亩,粮经比例达到1:9。二是稳定发展黄烟。努力提高单产和质量,增加效益,今年确保黄烟面积达到6000亩,保持全市面积最大,三年内黄烟发展到8000亩。三是积极发展中药材。推广果药间作模式,引进中药材新品种,积极探索中草药荒坡种植,今年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6000亩,三年内达到8000亩。积极培育干杂果、中药材购销大户,以销售带动林果、中药材发展。
2、加强矿泉水、写生两大基地建设。目前全乡矿泉水生产、写生基地建设已形成规模,下一步的关键是规范管理,提高效益。我们将建立矿泉水和写生基地两个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规范行业行为。矿泉水要打响xxx品牌,大桶水产量由目前的350万桶,提高到500万桶,提高市场占有率,建成全市最大的矿泉水基地。同时引进资金发展小瓶水。写生基地建设主要是保护好现有写生资源,对写生价值较高资源进行划片保护,责任到人。积极探索有偿写生的路子,形成资源保护良性机制。三年内接待写生人数由目前的5万人上升到8万人,建成全省最大的写生基地。
3、加快旅游开发步伐,实现旅游开发的新突破。加强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培育,为旅游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加强现有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现有景区的规模和档次。积极发展山乡休闲游,整合利用现有接待设施,成立专门组织机构,在“五一”启动峨庄生态休闲游的基础上,做好xxx生态休闲游的文章。同时投资600万元,建设西石休闲度假村。充分利用“峨庄旅游”网站等媒介,加强对xxx旅游资源的宣传,进一步加大旅游招商力度,力争今年实现旅游发展的新突破。
三、加强自然生态环境建设,建设环境优美xxx,促进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是xxx今后发展的生命线,近期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几点:
1、坚持不懈地抓好荒山绿化。今年全面完成3100亩的上级机关、部门荒山绿化任务。坚持每年政府投资荒山绿化至少1000亩。加强对主干道的绿化美化。同时因景植绿,扩大杏花谷、梨花坡、红叶溜的面积和规模,为旅游发展打好基础。
2、加快小流域治理步伐。创造条件,争取每年治理一个小流域。今年全面完成投资120万元的纱帽流域治理,完成投资60万元的紫峪流域西石段治理。目前两项工程均已动工建设。
3、积极推广沼气池建设。沼气池建设,可以方便群众,提高生活质量,又有利于生态循环,有利于减少乱砍山林,有利于发展有机农业。目前,我们已经投资10万元,在6个村、15户进行试点。下一步逐步在全乡推广,争取建成沼气规模化乡镇。
4、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整治,建设整洁xxx。为解决村级脏、乱、差问题,我们在“五一”前对各村环境卫生进行了一次集中彻底整治,乡政府拿出专门资金成立专职队伍,配置专用车辆,各村全面发动,突击一周左右的时间,彻底清理主要道路和各村内及周边垃圾杂物,集中清运,集中处理。下一步要建立卫生保洁长效机制。各村成立卫生清洁队伍,制定卫生管理制度,乡里配备垃圾清运车,分片设垃圾集中填埋点,形成垃圾“定点运、定人管、定期运、集中埋”的运行机制。
四、加强村级基层组织建设和民风建设,建设和谐xxx、文明xxx
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建设一支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不惹事的村级干部队伍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组织基础。一是政治上严格要求。严格按照《村级组织工作规范》开展工作,实行村级重大事情民主决策,并及时报告乡党委政府。严格落实村务公开和民主议事制度,进一步明确并落实村务公开、民主议事的内容、时间、方法,形成工作习惯。不断规范农村记账服务中心运行机制,提高村帐乡管的水平。坚持做好对村主要负责人的离任审计和届前审计,促进村级工组制度化、规范化。在党员队伍建设上,优先培养考察村委会换届选举中得票较多人员。二是工作上热情帮助。对村级班子既要给压担子又不能把他们压垮。要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具体困难,对班子有战斗力、想干事、能干事的村,积极争取区领导挂包和区直部门包村,帮助他们改善生活条件,发展公益事业。对班子想干事、村级公益事业相对较好的村,安排落实强基工程,帮助发展集体经济,并确保强基工程资金发挥效益。对没有办公场所的村,积极争取政策,帮助解决无办公场所问题。对于争取到的农业开发工程和土地整理项目,尽可能的由村里负责组织实施,使他们有活干、有事干,在工作中树立威信,提高地位。三是生活上高度关心。严格落实村干部工资补贴,提高村干部待遇,对村干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及时帮助解决。同时重视解决原村干部的生活困难,使村干部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
加强民风建设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在政治上要把村民自治、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各项制度落到实处,让群众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凡是对群众的承诺和制定的优惠扶持政策,坚定不移的兑现落实。因种种历史原因,乡政府及原乡办企业拖欠的工资等,制定计划逐年偿还。乡政府组织实施的工程项目,工程款当年清算,不跨,决不出现新的拖欠。在工作决策上,不与民争利,不损害群众利益。同时把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作为党委政府决策的重点问题,把绝大多数群众的满意程度作为评判工作好坏的标准,对群众遇到的难题,乡村两级不推不拖,热情解决,对于救灾、救济及涉及到大多数群众利益的事情,力求公开、公平、公正、透明,不断培养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感,树立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
4.乡镇推进新农村建设交流材料 篇四
乡镇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2010-06-29 18:15:57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乡镇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乡镇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2)文章标题:乡镇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
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科学把握农村经济发展规律,与时俱进做好“三农”工作做出的重大决策,充分体现了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为新时期“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为推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新农村
建设不断开创新局面创造了条件。
一、农业发展现状
1、基本情况:**街道办事处辖3个管理区、17个行政村、6500多农户、农业人口23061人,总耕地面积11公顷,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亩,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7056元。
2、发展现代农业的制约因素:①耕地、淡水、生物资源相对匮乏。近几年,随着招商引资事业的蓬勃发展,先后有20余家项目在**建成投产,鹅庄管理区全部规划为市开发区,所辖土地主要用于工业项目发展;神洲生态乐园、济南鲍德冶金石灰石有限公司、**煤矿矸石热电厂等工业项目的开工建设,也占用了较多的土地资源,使辖区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相对紧张,发展现代农业的空间相对狭小。②农业基础薄 弱。**一直是传统的工业强镇,农业发展相对落后,农业生产主要以家庭承包、粗放经营为主,农业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缺乏大型农业龙头企业、特色
农业,农产品附加值低,现代农业基础比较薄弱。③农民发展现代农业的意识不强。受传统经营习惯的影响,当地村民普遍存在重工商、轻农耕的思想,有个别村的个别户甚至存在土地撂荒现象,发展现代农业的思想阻力较大。
3、发展现代农业的有利条件:①道路畅通,交通方便。辖区内309国道横穿东西,244省道纵贯南北,驻地位于垛庄、曹范等乡镇出入市区的交通要道,即将建成通车的济莱高速路横穿**南部山区并且开有路口,明埠路、埠翟路、埠旭路以及各条乡村路网相连,交通十分方便,为人流、物流的集散创造了条件。②距中心城区近,工商业基础雄厚。**位于济南半小时经济圈内,距离明水中心城区10分钟车程,容易在信息、技术、市场、理念等方面接受大城市的辐射影响;**工商业较为发达,驻地工商个体户达到600多家,从业人员7000多人,人均收入水平较高,初步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的条件。③招商引资为发展
现代农业提供了契机。济南植物园于去年国庆节前夕建成开园,其规模和植物物种数在全省都位于前列,为发展现代农业和观光农业提供了良机;银鹭食品项目近期在**开工建设,为开发种植粮食作物,加快小杂粮、蔬菜、果树等基地
建设创造了条件。④产业结构调整为发展现代农业奠定了物质基础。随着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实现了两个转变,即由“地下企业”到“地上企业”的转变和由“黑色产业”到“绿色产业”的转变,逐渐摆脱了对煤炭产业的过度依赖,开创了生态旅游、机械加工、商品物流等产业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经济发展一直保持了25以上的增幅,为发展现代农业奠定了丰厚的物质基础。
二、发展现代农业的思路
按照强项提升、弱项突破,整体推进、全面发展的原则,重点实施六大工程,全力开启**发展现代农业的新局面。
1、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充分发挥
垛庄水库低压灌溉工程效能,维护好现有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逐渐扩大水浇地面积,稳步提高粮食总产量和亩产量。在巴漏河沿岸各村建设提水站,并修建一系列的蓄水方塘,做好雨季蓄水工作,计划5年内扩大水浇地面积6000亩,使水浇地总面积达到12870亩,占耕地面积的62。进行科学施肥测土施肥试验,大力推进一池三改工程,多施用有机肥,不断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单位土壤的产 出率,为现代农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农民增收工程。以产业调整为动力,进一步加快农民增收致富步伐。依托银鹭集团,发展订单农业2000亩。大力扶持培植金燕肉鸡深加工项目,形成年加工肉鸡10万只的规模。打造品牌农业,培育一批富有**特色的有机绿色农副产品,做大做强牛羊肉、小杂粮批发等产业。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每年新增规模养殖户10户;每年递增奶牛10头以上,争取到2011年,奶牛养殖量达到
200头的规模;建设标准化蛋鸡养殖场一处,达到每年产蛋量700吨的规模。发展庭院经济,引导农户在庭院中种植花卉、食用菌或从事小型加工业;发展劳务经济,引导农民外出务工,增加收入。
5.乡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汇报材料 篇五
乡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汇报材料--抢抓机遇率先发展科学谋划注重实效
今年以来,**镇充分利用被纳入全省“百镇千村”工程和确定为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示范镇这一契机,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的,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以产富民的路子,协调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加快建设富裕、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科学谋划,明晰思路促发展
(一)抢抓机遇,把握先发优势。近年来,**抢抓各级支农惠农的大好机遇,切实统筹城乡发展,争取国家投入和筹措资金1000多万元,先后完了方家畈等四个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工业经济发展迅速,镇域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先后被评为全省“五好乡镇党委”、“文明乡镇”、全省卫生乡镇,是**市唯一夺得全省小城镇规划建设与管理“楚天杯”的乡镇。今年,**镇被确定为全省新农村建设试点示范镇,**村被**市、**等5个村被**市确定为新农村建设试点示范村。我们在这样良好的基础上,将抓住机遇而不丧失机遇,把握先发优势,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一是抢抓总投资近亿元的国投**、**土地整理和省投**高产农田示范项目以及花庙河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落户**的大好机遇,将土地整理、高产农田、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涉及到的农户搬迁、土地平整、沟渠和道路配套建设规划与其覆盖的19个村的新农村建设规划有机结合,加快这些村的新农村建设步伐。二是抢抓党的惠农政策、各级新农村建设扶持政策的机遇,争取路、渠、“三改一建”、环境整治等多个项目资金落户**。三是抓住省“百镇千村”项目的大好机遇,加快小城镇提档升级的步伐,扩大集镇容量,增强城镇功能,提升城镇品位,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提高城镇化率水平。(二)因地制宜,科学制定发展思路。根据新农村建设要求和**的际,我镇新农村建设围绕“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大变样、十年出成果”的要求,坚持因地制宜、分步实施、整体推进的原则,经过5年的努力,逐步把**建设成为现代农业强镇、化纤纺织工业新镇、新农村建设试点示范镇。具体分四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打基础阶段,主要是抢抓国投和省投土地整理项目和高产农田项目(1亿元)以及20农业综合开发项目(600万元)机遇,加快改善农民生产、生活设施条件,从各方面按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开好头、起好步。第二阶段(-)为突出重点、试点示范阶段,在全面建设的同时,重点抓好**、方家畈、**、杨山、袁码头等12个村的试点示范工作。第三阶段(-)为全面推进阶段,在全镇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并在20全镇60%的村实现“经济发展、生活安康、设施配套、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的目标。第四阶段(-)为深入提高阶段,努力提高全镇新农村建设水平,基本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目标。(三)实事求是,合理确定发展目标。到年,全镇社会口径工农业总产值达到28亿元以上、年均递增7.57%,其中农业产值达到5亿元、年均递增10.8%;粮食产量稳定在6.7万吨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060元,年均递增8.3%;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村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比重达到50%以上;城镇化水平达到45%以上;农村义务教育普及率达到100%以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8%以上,60%以上的村达到**市级卫生标准;100%的村级主干道达到国标规定的通达硬化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2‰以内;60%以上的村达到文明村标准;100%的村达到“民主法治村”建设标准。公共服务条件有较大改善,村容明显改观,乡风和社会治安进一步好转,民主法制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
二、精心部署,细化措施快发展
(一)规划为先,绘就城乡统筹、思想超前的农村建设新蓝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是龙头。今年初,我们按照全镇新农村建设的总体思路,高标准、高起点地绘制了**镇“十一五”期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纲要,并制订了详细的实施方案,做到规划一步到位,建设分步实施。目前,全镇23个村也拿出了符合各村实际的规划方案,经镇委、镇政府研究通过后正式实施。(二)发展为要,构筑特色鲜明、助农增收的农村经济新格局。一是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助农增收。以工业理念抓农业,依托优势农产品资源,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培育壮大关庙山米业、施杨工贸、永隆米厂、福星油脂、清明湖珍珠养殖等龙头企业,拉长产业链,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力争引进一个投资过1000万元的农副产品深加工项目。实施品牌战略,打响“九龙仙米”、**西瓜、**白鹅等农业品牌,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二是大力发展板块经济,提高农业规模经营效益助农增收。着力建设以“九龙仙米”品牌为主的.6万亩优质稻种植基地、以“双低油”为主的6万亩优质油料生产基地、以宝通农庄为龙头的6万头三元杂交猪养殖基地、以清明湖珍珠养殖场为龙头的3万亩优质水产基地、以**白鹅、土鸡养殖为龙头的100万只家禽养殖基地、以袁码头岗地开发为主的1万亩绿色林果基地,着力提高优势板块农业的规模经营效益。三是切实抓好品种改良,提高种养效益助农增收。大力发展优质畜禽养殖业,力争全镇年饲养白鹅1000只以上的户达到20户、总饲养量达到20万只,年饲养土鸡、鸭1000只以上的户达到20户、总饲养量达到80万只;大力发展优质生猪养殖,力争全镇年出栏1000头的户达到20户、总量达到8万头;大力发展优质稻种植,优质品种覆盖率达100%;大力发展优质水产,优质品种覆盖率达到80%以上。四是加大科技推广力度,依靠科技进步助农增收。重点围绕“一盏灯”、“一口池”、“一张表”、“一根针”的“四个一”工程,大力开展农业科技入户活动。力争先进实用技术入户率达到90%以上、农业综合生产成本降低15%以上、农业增长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大力推广水稻、棉花、水果、生猪等优良品种,力争全镇良种覆盖率达到100%;积极推广优质高产高效模式技术,力争高效模式种养面达到90%以上,稻鸭共育、稻田养鱼发展到亩,猪沼鱼、猪沼果等生态高效种养模式发展到5000亩。逐步构建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为农民提供更加直接的技术服务。到2010年,全镇发展3个新型农业技术服务组织,培育科技示范户1000个,辐射带动全镇90%以上农户。五是搞活二、三产业,发展非农产业助农增收。坚持工业兴镇战略不动摇,大力发展以化纤纺织、机电建材为主的的特色工业,建设好关庙山化纤纺织工业园,力争五年内全镇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达到12家,年提供税收达到1000万元以上,每年新增就业岗位500个以上。发展商业和服务业,到2010年,全镇个体工商户发展到700家,就业人员达2000人。工资性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达到40%以上。按照“民办、民管、民营、民受益”的原则,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鼓励农民自办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组织,到2010年,组建种养专业协会6个,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中介组织23个,发展经纪人800人。六是引导扶持农民外出务工经商,发展打工经济助农增收。到2010年,全镇外出务工经商人员达到10000人,打工收入达到1亿元。(三)和谐为基,打造村容整洁、安定祥和的农村居住新环境。一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把“村容整洁”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扎实稳步推进村庄整治工作,实行“五改”,即改路、改水、改厕、改房、改圈,使农村居民“走平坦路,喝干净水,用清洁灶,上卫生厕,住整洁房”。积极开展环境综合整治,使农村逐步达到“六化”标准,即道路硬化,村庄绿化,庭院净化,环境美化,生态优化,居住社区化。力争通过三年的努力,全面硬化9条主灌渠、50公里,硬化末级渠系400公里,做到能灌能排、旱涝保收;硬化通村公路64.2公里,全镇所有村通水泥公路,镇级列养公路100%硬化,逐步形成“田成方、渠成行、水电路三配套”的现代农业生产格局,农户分组集并率达60%以上,改水、改灶、改厕户达到80%以上。二是加快发展农村教育卫生和福利事业,保障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切实巩固“普九”成果,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加强人口和计生基础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加强镇中心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建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覆盖面达到98%;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施“福星工程”,五保户集中供养率达到98%以上。三是抓排忧解难,把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与做好群众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起来,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认真研究解决,从而化民怨、顺民气。四是加强依法治镇,避免违法行政行为的发生。五是加强信访和调解工作。充分发挥信访、人民调解等职能部门和农村老年人协会、红白理事在解决矛盾纠纷、倡导文明新风等方面的主导作用,把矛盾解决在基层。六是抓群防群治,确保社会治安长治久安。(四)文化为魂,倡导科学致富、积极向上的农村文明新风尚。一是把农民培养成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新型农民。加快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力争每年培训农民5000人次,到2010年,全镇农村干部和80%以上的农民都掌握2门以上实用技术。加强对农民的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农民学法、守法、用法的能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化农村“十星级农户”评比活动和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引导广大群众发扬传统美德、社会公德、家庭道德,争创新型农民、文明家庭、文明新村、信用户、致富能手、好公婆、好媳妇、好妯娌,倡树文明新风。二是大力发展镇村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所有村通有线电视,广播电视宽带网综合覆盖率达到95%以上。三是大力发展农村文化科技中心户。5年后全镇培育科技文化中心户500户,其中**市级50户。四是大力发扬传统文化事业。着力挖掘发展**楠管、唢呐、锣鼓、彩莲船等传统农村特色文化,每年推出1-2个农民喜闻乐见的文艺精品。(五)以人为本,建立高效运作、民主公开的农村组织建设新机制。一是加强基层组织阵地建设。经过五年努力,使全镇各村组织活动阵地建筑面积均不低于200平方米,达到“基本场所适用、基本设施完备、基本制度规范、基本功能健全”的标准,切实把村级组织阵地建成干部的服务中心、村民的活动中心和群众的议事中心。二是以深化和完善乡镇机构改革为契机,切实转变职能,理顺关系,改进作风,加强党委和村党支部的执政能力和构建和谐社会能力的建设。三是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为主题,切实增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加快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四是深入开展争创“五好乡镇党委”和“五好村党支部”活动,再创全省“五好乡镇党委”,力争3年内60%的村、5年内80%的村达到“五好村党支部”的要求。五是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全面深入开展“民主法治村”创建活动,推进民主管理,保障农民群众对新农村建设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通过依法民主选举,保障群众的民主选举权;建立村务民主议事会,保障群众的民主决策权;制订并落实《村民自治章程》,保障群众的民主管理权;抓好村务公开,保障群众的民主监督权。六是健全村“两委”工作运行机制,实行支部工作规范化、村务工作法制化、民主监督程序化。
三、周密组织,狠抓落实保发展
6.乡镇推进新农村建设交流材料 篇六
1 当前乡镇图书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乡镇图书馆是我国图书馆事业中最贴近农民的基层图书馆, 乡镇图书馆对于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只有正视问题, 才能解决问题, 更好地促进乡镇图书馆发展。那么, 当前, 乡镇图书馆发展存在哪些问题呢?
第一, 重视不够。部分领导认为农民文明程度较低, 看书对于他们来说, 是不切合实际, 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也有的认为, 农民只要种好地就可以了, 看不看书并不重要。也有的以资金不足为借口, 不重视乡镇图书馆的发展。
第二, 发展不平衡。由于各地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 文化教育事业基础也不相同, 因此各地乡镇图书馆存在着发展不平衡。经济基础较好, 基层领导较重视, 文化设施又较发达, 大多数农民又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地方, 图书馆 (室) 就办得多一些, 好一些;而经济条件较差, 或基层领导不重视, 人口少而农民文化程度又较低的地方就办得少, 办得差些。就我国东北地区来说, 乡镇图书馆寥寥无几。
第三, 经费不足。当前, 乡镇图书馆存在的最大问题是经费严重不足。应该承认镇与镇之间的经济状况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多数乡镇馆长长期以来没有固定的购书经费, 这是乡镇图书馆不能稳固的主要关健所在。由于没有购书经费, 长期不购一本新书, 图书馆的藏书变得过时、陈旧、破烂, 还谈得上什么能吸引读者, 图书馆门庭冷落。所以乡镇图书馆生存关健在于政府应有固定购书经费。由于对农村乡镇图书馆的投入极少, 甚至没有, 导致馆舍设施简陋, 位置不当。常常出现图书与读者两分离的局面。藏书建设不规范, 不少乡镇在组建图书馆时, 总是想不花钱, 所藏的书刊大多为东拼西凑地发动当地群众捐献或恳请有关单位赠送, 使图书馆成了闲置过时废旧书的收容站, 藏书质量很差, 更谈不上各类书刊比例适度。读者选择余地很小, 吸引不了读者, 影响图书馆的正常服务。
第四, 定位不准确。乡镇图书馆担负着宣传党的方针政策, 传播科学文化知识, 提供信息的多种职能。其服务的主体是广大农民, 应该强调要面向大众, 服务于大众, 这是乡镇图书馆服务的宗旨, 是乡镇图书馆的生命力所在。而目前看到有相当数量的乡镇馆定点错位。而有的一些乡镇图书馆把搞创收, 作为工作的出发点, 很少考虑到如何为农民服务。这种定位上的错位, 导致图书馆作用发挥的不好。也有一定数量的乡镇馆座落在镇政府的大院里, 名为乡镇图书馆, 实为机关图书馆, 只为少数人服务, 而忘记了广大农民。
第五, 管理人员不稳定。乡镇图书馆隶属于乡镇文化站。长期来, 文化站的工作人员经常为完成乡镇政府的中心任务而奔波, 把管理乡镇图书馆从一定程度上作为业余的工作。况且, 文化站工作人员不仅要搞文化工作, 还身兼多职, 是兼职的文化员, 特别当前, 乡镇面临着机构改革, 乡镇几经撤扩并, 人员也几经变动。面临着这些问题, 文化站工作人员思想情绪不稳定, 为此, 图书馆的管理, 对外开放时间得不到保证, 也谈不上为农村读者服务, 更不要说如何规划好乡镇图书馆建设。
2 发展乡镇图书馆的意见和建议
加强农村图书馆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要求。所以, 要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契机, 努力解决乡镇图书馆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推动乡镇图书馆的发展。在乡镇图书馆建设中, 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以服务人民大众为原则, 以提高农民素质为目的, 同经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推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第一把乡镇图书馆建设目标纳入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规划之中。乡镇图书馆建设, 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内容, 要把它纳入到建设新农村的总体目标, 统一规划, 统一要求, 统一检查。把文化室、图书室等文化建设, 作为提高农民思想道德文化素质的考核内容, 作为评比文明乡镇的必备条件。各级领导要把农村图书馆建设列为乡镇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是乡镇文化设施中不可少的项目。结合文化先进乡镇的评比、检查, 促进乡镇图书馆的建设发展。
第二县级政府职能部门给予重视与支持, 从一定意义上说, 各级政府的重视程度, 决定着乡镇图书馆的发展水平。对乡镇图书馆的建设, 政府必须要明确其性质、方向、任务、体制、人员、工资、购书经费、馆舍面积等问题, 需要有明文规定, 以此来规范管理。真正做到有人过问, 有章可循, 稳定发展。
第三要加大对乡镇图书馆建设的投入力度。经济上的投入, 是乡镇图书馆发展的基础条件。要象投入教育那样来加强图书馆建设, 应以不低于当地财政收入增长的速度逐年增加投入, 实行多渠道集资兴办。在确保国家对文化的投入的同时, 鼓励乡镇企业, 社会各界以及个人投入。一是加大设施建设投入。乡镇图书馆建设用地必须纳入村镇规划;二是争取多渠道投入。农村普及图书馆, 必须改由国家包办为社会共办, 走国家、集体、个人共同办馆的道路;三是保证购书经费的投入。每年应保证投入适当的购书经费, 改变目前图书架上武侠小说多, 科技读物少;言情小说多, 政治读物少;港台格调文学多, 民族风味文学少的现象, 注重教育性、陶冶性、知识性和实用性。
第四因地制宜发展乡镇图书馆。鉴于我国不同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 南方与北方存在明显差异, 东部与西部之间也迥然不同, 乡镇图书馆发展也要因地制宜, 分类指导, 有所区别。结合实际情况, 树立创新模式多样化的思路确定多样化的办馆模式。一是建立乡镇图书馆, 由乡镇财政拨款, 确定每年购书经费、管理人员的工资额, 进行公益性服务。二是公办民助。镇政府在创办或恢复乡镇图书馆给于相当数额的资金投入和面向社会各界筹集资金增加投入, 有了良好的物资基础和馆舍条件, 按市场化运作。三是建立定点图书流通借阅服务室是指部分贫困镇、贫困乡设立服务点。由镇政府无偿提供服务馆舍, 县 (市) 区图书馆定期提供流动书刊, 进行公益性服务。四是县级馆建立区域性分馆。区域性分馆可以进行试点和偿试, 以便由当地政府无偿提供为读者服务的馆舍。五是实行县级馆和乡镇图书馆联办。县级馆和镇政府双方经过协商签订合同, 各自承担责任。
第五办出乡镇图书馆特色。创建乡镇图书馆时, 应发扬各自优势, 光大各自之长。首先要有藏书特色。任何一个图书馆都应该有自己的藏书特色, 乡镇图书馆的藏书应结合本地区经济建设需求, 结合本地区农民对科学文化以及脱贫致富要求。可以是政治、经济建设的某个方面;可以以名人、名优特产、名胜古迹为主体;可以根据民族文化、乡土风情来发掘。应经过调查研究, 有的放矢, 从实际情况出发来具体做好书刊收藏工作。不发达地区, 就应该从低文化、低水平的现实出发, 多购置一些通俗易懂的与生产、生活较为贴近的书刊;乡镇企业较为发达地区, 就应该考虑以某一类或几类技术含量较高的技术书刊为重点。还应充分考虑乡镇经济发展的需要, 以某一有发展前途的行业为重点, 形成藏书的重点和特色。其次有要服务特色。应根据各个时期的不同要求、各个地区的具体情况, 有所侧重的搞好特色服务。不发达地区, 可以针对文盲、半文盲人口多这一情况, 开展扫盲、普及文化知识的服务, 提高当地农民的文化素质。发达地区, 可以在开展信息服务工作,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上, 探索行之有效的服务方式。
第六形成合力, 保证乡镇图书馆健康发展。乡镇图书馆的经验告诉我们, 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是事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图书馆工作者敬业精神和忘我劳动是办好图书馆的关键, 只有两方面的共同努力、艰苦奋斗, 才能保证推动乡镇图书馆健康地向前发展, 给我国乡镇图书馆事业带来一派兴旺景象。
【乡镇推进新农村建设交流材料】推荐阅读:
新农村建设推进村06-18
关于全面推进乡镇规范化建设的实施意见10-17
强势推进新农村示范片建设11-08
县推进农村民主法制建设经验材料10-27
对发挥工商职能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思考10-12
乡镇 工作推进方案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