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理论总结(精选8篇)
1.教学理论总结 篇一
篮球裁判理论教学的总结
篮球是一项非常健康的运动,中国的篮球普及起步虽然晚,但是这并不影响人们对篮球的喜爱甚至疯狂,篮球裁判的知识可以提升我们对篮球的认识,尊重篮球道德,追求篮球的价值,培养终身参与篮球运动的习惯和能力。同时改变了我对篮球的看法,从一无所知到被篮球吸引。
篮球裁判员应是一名主篮球裁判员和一名或两名副篮球裁判员。他们由记录台人员和技术代表协助。记录台人员应是一名记录员、一名助理记录员、一名计时员和一名24秒钟计时员。担任一场比赛的篮球裁判员不应与场上任一队有任何方式的联系。精通篮球竞赛规则及裁判方法,并能在临场比赛中准确,熟练运用,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具有组织篮球竞赛的全面工作能力。在全国篮球竞赛中能用途正、副裁判长职务,并具有担任国际比赛裁判工作水平掌握英语,熟悉英语裁判术语及规则。
篮球裁判知识讲解对篮球教学而言好比如虎添翼,我们通过具体详细的了解比赛规则,即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对篮球的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的了解和领悟会更近一步,打篮球非常讲究战术,队员之间的配合,怎样正确打球,怎样避免犯规,怎样在关键的时刻逼对方犯规等等,有了对篮球裁判知识的充分了解,才能在打球是对战术会更切实可行的想法和行动。通过篮球裁判的学习我们对篮球有了全新的认识,同样的场地同样的队员我们有了不同的感受,那种能让自己在赛场奔放的理由。
通过篮球裁判的理论学习,让我们认识到健康最重要,我的有自己的学习计划和健身计划,作为一名理工科的学生我有太多的时间是在教室,所以我将计划定在每天下午去跑步,慢跑和走步每天坚持加一圈,这样坚持下来一方面我身体素质会提升另一方面我跑步不会觉得吃力了。坚持每天早起慢走和去吃早饭的好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是走向成功必不可少的,春季锻炼,可吸入更多的氧气,改善机体新陈代谢,还能促进人体形成维生素D,春天健身要注意防寒、防风、防雾。早晨锻炼时衣服不能穿得太少,大汗淋漓时不可减得太多。春季是比较适合进行户外锻炼的季节,骑车、放风筝、等。
往往我们在课堂上学到只是一部分,理论与实践结合才是完美,虽然在课堂上我们会看到球星打球的帅气的过程,但是真正学到的东西很少,篮球裁判即是在判断球员的错误动作,我觉得如果再加入一些正式球场犯规后裁判处理这个过程的视屏就更好了,或者我们可以到室外组织同学一边指导同学们打篮球一边指出他们犯规的动作等等,这样也算是学以致用,能让同学们加深自己的印象,
2.教学理论总结 篇二
图书馆联盟是为了实现资源共享、利益互惠的目的而组织起来的, 受共同认可的协议和合同制约的图书馆联合体。它是现代信息环境下图书馆的生存模式, 也是未来图书馆的发展方向。我国图书馆联盟建设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 在国家的扶持下, 以国家项目的形式产生了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 (CALIS) 、江苏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 (JALIS) 之后, 各地区、各层次的图书馆联盟得到了飞速发展。目前, 我国图书馆联盟建设已涉及北京、浙江、上海、江苏、辽宁、山西、陕西、甘肃等多个省、市和地区, 图书馆联盟实践研究也由单纯而集中的CALIS研究扩展为各地区、各系统具体图书馆联盟的实践研究。
从建成和正在筹建的联盟来看, 我国图书馆联盟主要存在三种类型: (1) 全国性图书馆联盟。 (2) 地方性联盟。 (3) 区域性联盟。即由地理位置相邻的图书馆组成的联盟, 如北京市北三环——学院路地区高校图书馆联合体。
从发展现状看, 我国图书馆联盟建设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 (1) 地区性和区域性图书馆联盟发展较快。从建成或正在筹建的联盟看, 这两种类型的联盟占了较大比例。 (2) 高等教育系统图书馆联盟发展较为成功, 运作质量高, 发挥的作用也较大。公共图书馆联盟整体发展落后, 影响力弱, 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规模上都远远低于高教图书馆系统。 (3) 在集中型、分散型和混合型三种类型的联盟体中, 混合型联盟占据较大比例。除了少数几个集中型 (如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天津市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 、分散型 (如北京高校图书馆联合体) 联盟外, 大部分地区或区域性联盟均属于混合型联盟。 (4) 经济发达的中东部地区如北京、天津、河北等地的联盟发展较为迅速, 联盟研究内容已上升为经验总结和进一步完善阶段;而西部地区如四川、广西、甘肃、陕西等地的联盟发展相对滞后, 其探讨的内容仍停留在构建意义、必要性、设想与构思等宏观层面。
二、图书馆联盟发展的客观规律
我国图书馆联盟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 虽然取得了较大成功, 在资源共享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但由于其起步较晚, 是在边建设边总结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尚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因此, 加强联盟实践活动的理论总结, 探讨联盟发展的客观规律, 对联盟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完善的组织机构是联盟成功的基础。
图书馆联盟是以文献资源保障为基础的协作式组织, 它既不是盈利性组织, 又不具有行政职能, 可以有具体的组织实体, 也可以没有实际的组织机构。但组织机构的设置对于一个成功的联盟来说却是至关重要的, 较为成功的图书馆联盟一般都有专门的组织机构, 采用严密的运作模式。对紧密型联盟而言, 机构的设置一般呈金字塔型层级结构, 以联盟体最高决策层为权威, 分别以地区或专业门类为层次展开, 以协作成员馆为最基层, 各层次机构具有相应的管理职能与专业技能, 共同担负着维持联盟体正常运作的职责。成功联盟的组织机构一般具有两个特点: (1) 都有一个核心单位 (中心馆) , 履行对联盟发展和日常工作进行策划和协调以及联络其他联盟的职能, 保证图书馆联盟的正常运转。在联盟的组建和发展过程中, 由于各成员馆的能力、优势和对联盟的贡献不同, 往往更多地需要依靠具有资源和技术优势的核心馆的力量。这些核心单位在权威性、公正性、主动性和管理能力方面一般都优于其他成员馆, 它们在联盟的发展中发挥着核心作用。如北京大学的CALIS、浙江大学的浙江数字图书馆联盟、华南师范大学的广东网络图书馆、天津工业大学的天津高校数字图书馆、燕山大学的河北高等教育数字图书馆联盟等等。 (2) 有专职的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 在联盟发起、组织、协调和维持联盟开展的项目中发挥巨大作用。通常, 联盟的最高决策层由中心机构领导担任, 专家组成员由学术权威兼任, 各层次机构配备专职的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 负责联盟体内各方面的事务。
2. 政府资助是联盟成功的保障。
资金是联盟存在的首要条件, 也是联盟体保持稳定与连续的重要保障。图书馆联盟建设的资金主要用于电子信息资源购置和维护以及联盟的日常工作, 其资金来源是多方面的, 可以是政府专项划拨、各种行业机构的捐助、联盟成员馆自筹等等。目前, 国内图书馆联盟的建设资金基本上都是通过申报项目的方式从各级政府的主管部门获得。联盟资金投入的多少与联盟运作效果的好坏是对应的, 我国图书馆联盟的成功发展均得益于政府的资金支持, 如天津市教育局先后对天津市数字图书馆投资近1亿元;上海市教育局近3年已投资600万元建设上海市教育网络图书馆;广东省教育厅投资750万元启动广东省高校电子图书馆项目。可见, 政府资助是成功联盟的重要资金来源, 也最具稳定性和保证性, 因此要保证联盟的正常运转必须最大限度地争取政府支持。
3. 地缘关系是联盟发展的重要因素。
地缘关系和地理因素在联盟的形成和组织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定地理范围内的图书馆具有共同的管理机构、共同的社会组织结构和文化背景、共同的需求以及共同的资金来源, 可以充分利用地域上的便利, 在资源协调、联合目录、馆际互借、文献传递等方面发挥优势。因此, 地缘关系相近的图书馆在联盟建设中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联盟合作较易成功。我国典型的区域性联盟——天津市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 就是在充分考虑到这一因素的前提下组建的, 其成功实施与高效运作进一步证实了地缘关系在联盟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地缘关系是我国地区性和区域性图书馆联盟发展较快的主要原因, 也应成为今后联盟组织与建设应重点考虑的因素。
4. 良好的运行机制是联盟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运行机制是图书馆联盟为达到预期目的, 保证自身健康发展的规则和程序, 运行机制对于联盟的功能和绩效起着决定性作用。图书馆联盟的运行机制有别于传统图书馆, 要确保其有效运行, 必须遵循科学的管理机制和合理的利益平衡机制。科学的管理机制应包括以下内容: (1) 设立严密的联盟章程, 规定联盟组织机构的行政管理职能;制定成员馆所应享有的权力及应履行的义务, 使其严格按照联盟决议参与联盟各项活动。 (2) 建立良好的沟通协调渠道, 加强联盟实施过程中的日常管理, 使各成员馆保持平等、信任的沟通与协调。 (3) 建立相互信任的联盟文化, 缓解联盟内部的不确定性, 使联盟成员在和谐的氛围中友好合作。 (4) 建立项目 (包括数字图书馆各种标准建设、各种数据库建设等) 评估体系, 以反馈、纠正和控制项目的实现。 (5) 重视对联盟效果的综合评价, 做好反馈和检讨工作, 以对联盟进行适当的调整, 使其朝着联盟总体目标方向发展。用合理的利益平衡机制调节联盟成员的利益关系, 可以保证成员馆依据其投入与贡献获得相应利益, 从而激发规模大、基础条件好的图书情报机构对实现资源共享有积极性, 使联盟保持长久活力。
5. 多级化是图书馆联盟的发展方向。
费城大学图书馆馆长Steven·J·Bell指出, “参与一个大型的图书馆联盟有可能在联盟中迷失自己”, “如果有可能, 应尽可能多地参与多个联盟, 这对图书馆在策略、经济、社会、智力和文化方面的发展都有好处”。多级化是未来图书馆联盟发展的主要特征。加入图书馆联盟不是目的, 而是作为满足不同需要的手段, 图书馆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参加多个规模不同的联盟, 可以共享不同的功能, 在文献资源建设和服务方面得到互补和优惠。我国图书馆联盟在多级化方面已经有所尝试, 如华南理工大学图书馆既是广州石牌地区六校协作组的中心馆, 又是广东省高校电子图书馆的成员;河北农业大学既是河北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的成员馆, 又是驻保高校文献资源共享联盟的成员。
摘要:本文通过实践分析, 揭示了我国图书馆联盟建设的主要特征以及联盟发展的客观规律。
关键词:图书馆联盟,资源共享,实践,总结
参考文献
[1]郑邦坤.四川图书馆联盟构建意义及策略研究[J].现代情报, 2007 (1) .
[2]王凤娥.甘肃高校图书馆联盟建设思考[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07 (9) .
[3]张西亚.陕西高校图书馆联盟建设思路与任务[J].情报杂志, 2005 (1) .
3.教学理论总结 篇三
京交会由商务部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自2012年起举行,是世界上第一个专门为服务贸易搭建的综合性国际交易平台。本届京交会将继续坚持“国家级、国际性、综合型”服务贸易交易平台的定位。秉承“务实、合作、诚信、俭朴”的办会理念,坚持“以服务客商为本、以交易洽谈为核心”,紧紧围绕“服务贸易:价值提升新引擎”的主题,举行了峰会、专业大会、推介洽谈、综合展示、主题日活动、权威发布6类活动,涵盖服务贸易35个专题,共举办148场次活动,包括开馆仪式1场次、全球服务论坛·北京峰会9场次、专业大会8场次、主题日活动20场次、推介洽谈101场次、签约发布5场次、权威发布4场次。
会展交易团是京交会商务服务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商务部服务贸易和商贸服务业司的委托,经京交会组委会办公室批准,会展交易团由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商务部流通产业促进中心、通用国际广告展览公司、北京新展国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和国家会议中心共同承办。会展理论探讨与成果成交展示属于会展交易团的主要内容,会展理论探讨包括中国国际会展业发展大会、中国品牌展会圆桌会、出展论坛、中国会展业权威信息发布会与项目签约仪式;成果成交展示包括会展行业展览展示、会展交易团推介洽谈会。
聚焦行业理论发布成果总结引领行业趋势
行业理论宣讲(中国国际会展业发展大会)
中国国际会展业发展大会围绕“国际服务贸易与会展产业价值”的主题,由商务部服务贸易和商贸服务业司副司长吕继坚主持。商务部部长助理、党组成员仇鸿出席大会并做题为“加快职能转变,激发市场活力,推动中国会展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主旨发言。国际展览业协会(uFI)2013年度全球主席陈先进、杭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张建庭、法兰克福展览总公司董事会成员鲍思丰(stephan Buurma)、博闻公司首席执行官林伟德(David Levin)、国家会议中心总经理刘海莹和台湾贸易中心副秘书长叶明水等6位嘉宾分别就各自理论进行演讲。
商务部部长助理、党组成员仇鸿同志肯定了我国会展业发展取得的成绩,并指出我国会展行业规模持续增加,市场结构逐步优化,办展主体成多元化发展,专业展成为行业主流等向好趋势。同时,她还强调目前的会展业还存在许多不足,行业基础仍然薄弱,具有实力的办展主体数量还不多,国际化市场化有待提高,品牌展会少,国际竞争力不强。就商务部下一步的工作,她表示着重加强行业总体规划,夯实行业发展基础;转变政府职能,营造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最后,她认为中国会展业发展前景广阔,应该鼓励开展广泛和深入的国际交流,支持国外先进会展企业加大对中国的投资和技术转让,引导有条件的中国自主品牌展会走出国门。
国际展览业协会(UFI)2013年度全球主席陈先进以“把握国际发展新趋势,打造中国展览升级版”为题,从经济贸易展览会在全球展览业依然占主导地位、经济贸易展览的新趋势、能力建设是打造展览“升级版”的关键等三方面诠释此次大会的主题。杭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张建庭则选择主推中国杭州西湖国际博览会,以“提升会展价值,推动经济发展”为题,介绍杭州本地的特色展会,阐述杭州城市的地方优势。法兰克福展览总公司董事会成员鲍思丰(Stephan Buurma)、博闻公司首席执行官林伟德(David Levin)两位国际友人主要介绍各自公司的优势以及在中国办展的经验,形成的规模效应等。国家会议中心总经理刘海莹以“提高会展业平台价值,助推服务贸易发展”为题,对国际经济趋势进行把控,国际经济竞争核心将从货物贸易转向服务贸易,服务贸易将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点。台湾贸易中心副秘书长叶明水以“会展产业创造之商机与效益”为先导,讲到了邀请洽谈参展商、台湾会展卡、营销展览推广、新媒体结合、研发新展、绿色会展、电子化会展、展览服务科技化、两岸合作建议、两岸组团参展、两岸人才培养等方面。
权威报告发布(中国会展业权威信息发布会)
中国会展业权威信息发布会作为京交会四个权威发布会的其中重要一项,共吸引22家国内外主流媒体和会展行业媒体。商务部服务贸易和商贸服务业司处长舒寰、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陈泽炎、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蓝皮书课题组组长过聚荣出席并发布了《全国会展产业政策法规白皮书2012》、《2012年中国展览数据统计报告》、《中国会展经济发展报告2012》。通过上述信息,可以清晰地了解到我国会展业发展的最新形势和最新数据,对会展业的发展前景和存在问题也做出深入的观察和分析,对以后会展业作出决策提供详实的文本及数据依据。
会展权威信息发布会结束后,在商务部领导的见证下,北京市延庆县人民政府、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在现场完成了延庆县人民政府与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项目的签约,Sudanese FreeZones&Markets Co.Ltd(苏丹自由贸易展览中心)、北京辉煌魅力国际商务会展有限公司完成了苏丹系列展览会合作项目的签约。
探讨行业趋势(会展交易团出展论坛)
我国出国展览工作近年得到快速发展。据统计,2012年出展项目1536个,年增长11.2%;展出面积69.26万平米,增长14.5%;参展公司47703家,增长18.6%。出国展览数量呈平稳上升趋势,展览的贸易性、专业性有所加强,国际化程度得到提高。以“中国展览业走出去”为主题的出展论坛,邀请境内外的8位会展业领导和专家代表分别从就出国出境办展的思路方针、政策趋势、市场特征、实例分析等问题进行了多角度深入阐述。探讨会展业出展企业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商务部服务贸易和商贸服务业司副司长吕继坚指出,出国办展不仅是企业拓展市场、参与国际竞争的有效途径,同时也对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具有积极意义。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我国展览会“走出去”项目规模有所扩大,数量和质量逐步提高,办展范围逐步扩大,出国办展总体态势良好。
nlc202309032132
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会长袁再青表示,在我国会展业发展过程中,出展活动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会展业的国际化,既包括把国外的要素引入到国内,也包括推动国内的会展活动“走出去”,这是建设会展强国的必由之路。
但我国出国办展也存在一些不足。我国出展企业对国外相关政策、法规了解不够,对国外市场调研不充分,盲目办展情况时有发生,部分在国外办的展会品牌影响力不强,专业化、国际化程度还不高,中国会展业“走出去”任重道远。
中国贸促会相关人士介绍,目前,中国出国展呈现五大特征:一是出国展数量和规模呈平稳上升态势;二是出国展目标市场呈现由欧美传统市场向新兴国家市场转移的趋势;三是出国展涉及的产业,呈现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转移的趋势;四是参加国际专业贸易展仍占出国展的主流,自主品牌展览效果有待进一步提升;五是出国展的办展主体范围不断扩大,呈现多元化趋势。
随即,来自贸促会、行业协会、外企知名展览公司、国内组展公司的6位资深代表就“海外自主品牌展会发展之路与国际专业观众的有效组织”进行了90分钟的论坛分析探讨。期间,现场的会展行业媒体和与会代表就自己关心的出国办展问题向论坛嘉宾积极提问,现场气氛热烈。
行业特色展览展示企业对接推介洽谈
会展业展览展示,突出环保特色(会展板块展览展示区)
展览展示板块搭建设计独特、造型新颖、展示手段丰富多样的特装展位,展位大量使用了新材料,突出了“环保、节能”的主题。在整个“京交会”展区,各个板块林立,展览展示手段丰富多彩,亮点突出,搭建效果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展览展示一层展区除会展板块中心展区共计有9家单位参展。有针对性地覆盖了整个会展行业领域各个环节的代表单位参展。如法兰克福展览(上海)有限公司(全球知名展览企业)、UBM博文中国所属美通社(会展等行业推广及新闻发布)、无锡会展办(会展城市)、点意空间国际展览集团(中国知名展览公司)、德展集团有限公司(会展搭建及材料供应商)、北京新展国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中国知名会展业传媒)等。推介有序进行,洽谈安排合理(会展交易团推介会、洽谈会)
会展交易团推介会吸引了大量海内外城市、会展场馆、品牌会展项目、供应商及媒体参加。期间,举办了会展城市推介会、会展项目推介会和会展企业推介会共10场,并吸引了大量专业观众。推介单位利用活动期间高品质客户资源、丰富且相对集中的时机,通过多媒体展示、主题演讲及问答互动等方式进行推广,无锡会展业发展办公室的许女士告诉记者,无锡会展办来京参加京交会,首先是想借助京交会的平台,对无锡会展以及无锡城市宣传推广。让更多的会展业同仁了解无锡会展业的发展,无锡的会展环境,相关的政策措施,以及独特的区位优势。作为地方政府部门对展会同样也会做很多方面的考量,比如是否与当地产业相结合,是否符合当地的产业导向,是否利于城市建设等等。
会展服务对接洽谈会,洽谈会设置了项目洽谈区、人才信息发布区和设计作品展示区。共有33个洽谈席,其中有6个国外驻华使馆、2个会展管理部门、6个会展场馆和19家会展企业。洽谈席位上设洽谈桌椅,同时交易团会务组统一免费为洽谈单位制作喷绘、展板,方便洽谈嘉宾以面对面的形式展开便捷的对接洽谈;人才信息发布区设置了15块人才招聘展示板,来自北京、天津、成都、太原等地的会展企业展示了对人才招聘的相关需求;设计作品展示区以展示“全国商业服务业职业技能竞赛陈列展览设计员竞赛”和“全国商科院校技能大赛会展专业竞赛”的优秀作品,展现国内最前沿的设计水平。
据目前统计数据显示,会展项目对接洽谈会共有33家国内外会展机构参加,会期共约见洽谈单位454家,参展单位表示今年洽谈效果很好,三分之一的参展单位明确表示将预定明年洽谈席位。
4.教学理论总结 篇四
呼唤有智慧的教育,培养有个性的学生,已经成为当今我国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如何从根本上革除我国传统教育中重知识传授、轻智慧养成的弊病,如何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彰显学生的个性,使拥有不同天资和强项的学生都能够得到最适合其自身特质的充分发展,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始终是教育领域中备受瞩目的核心命题。我们设想通过《多元智能理论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的课题研究能更好地探索这一核心命题。
一、选定该课题的理论依据和客观背景:
理论依据: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的内涵和意义给予的启发。本课题正是基于霍德华·加德纳(H · Gardner)提出的重大理论成果“多元智能”而构建的。鉴此国内外研究的现状,为避免“多元智能”研究出现“星星点点、各自为战、自我封闭”的无序状态,加强“多元智能”研究工作的整体规划、分工合作和结构优化,我们集聚一批骨干教师,通过合理安排或重组课程结构和教材内容,构建多样化的学生“多元智能”教育模式和课堂教学策略,以获得学生多元智能的充分发展。
加德纳只是告诉我们应该换一种思路来理解智能,至于实践领域中如何操作和实施,并将这些操作和实施提升到理论层面予以审视,他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这固然为创造力的发挥留出了无限空间。通过这样一个丰富多样又没有既定答案的探索过程,不断发展的多元智能应用领域将有广阔的美好前景。
客观背景:多元智能理论是扬长补短提高素质的有效途径 长期以来我们都以传统的观念来看待学生的智力水平,把智力主要限于语言和数理逻辑能力方面,以传统的智力观为基础的智力测验和考试,也主要集中在语言表达和数理推断方面。一般学生的语数外成绩好,我们就会说他是个好学生,反之就不能称为是个好学生。以这样的标准来评判我们学生的话,那么在我们学校就读的大部分学生都可以被扣上后进生的帽子。我们周边有多所声誉较好的民办和公办初级中学,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来我校就读的学生相对都是就近入学、学习基础比较困难的学生。毫无疑问用传统的理念来看待我们的学生,指导我们的管理行为、教学行为,只能带来恶性循环,老师教得苦,学生学得累,而且收效甚微。
我们认为,发展“多元智能”的理念,尊重每一个学生的自然个性和公平地看待全体学生,最后必能评估个別学生的成就,并发展学生的潜能,从而重建学生的自信和学习兴趣,最终达到个人全面的改进和发展。同时我们注意到:发展“多元智能”的理念,不可忽略“木桶理论”,学生智能不看最高,而看最矮,本课题研究是“扬长补短”,而不是“扬长避短”,在扬长的同时,促进学生弱势的发展。当然,既扬长又不避短,是一种理想的教育境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对一些特殊学生,进行个性化的特殊教育。这一课题的开展有利于打破我校传统教学的格局,启发教师符合中国素质教育要求的具有校本特色的学生“多元智能”的教学策略;有利于开发学生学习实力、综合智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提升大批教师的综合素质和科研能力;有助于结合新课程改革,构建学校学生“多元智能”发展的“多元化”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引进“洋理论”搞“本土化”的多元智能开发的现实意义最终在于:促进基础教育主动适应现实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丰富的内容与巧妙的方法 该课题的研究试图解决人们最关心的话题:在今后的25年之内,学生将需要什么样的知识和能力呢?21世纪他们需要什么样的技能?有什么能够对他们今后的人生有所帮助的妙计良策吗?未来学家认为21世纪的学生需要更强的交际能力,包括口头表达能力、听力、写作能力和更高水平的思维能力,这些技能将使他们变得极具判断力和创造力。他们同时还需要一些其他的技能,诸如终身学习以及获取、搜集和组织信息的能力。另外,他们还需要自我管理的能力,自我激励的心态,从而对自我有一个明确而健康的自我认识,需要高度的自我责任感以确保他们能够健康成长。有了这些技能,他们在与他人共同解决问题时将会显得更富有合作精神。21世纪的学生不仅需要掌握上述全部的技能,他们还需要会运用,并且愿意用一些富有创造性的方式去使用新的技术。
加德纳经过研究发现每个人有九种不同的智能和特质: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自省智能、人际关系智能、音乐智能、自然观察智能和存在智能。每个人都同时拥有这九项智能,只是九项智能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程度组合存在,使得每个人的智能都有各自的特点。大多数人的智能只要给予适当的激励、机会和引导,加上个体本身的努力,可以得到更好的相应的发展,同时各种智能的发展又是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的。
我们以美国霍德华·加德纳提出的重大理论成果“多元智能”为理论依据,以学校为视角,以 “多元智能”教学与评价为主体,以课题组织为“纽带”,坚持“为多元智能而教,通过多元智能来教”的研究原则,通过运用 “整体规划、分科实验、整合推广”的干预策略,为我校“多元智能”教育构建模式,创设有利的“支撑系统”,使学生的多元智能、创新意识及个性潜能都得到最大的发展。在研究中,我们采取运用多元智能创设情境的方法。如,以知识背景创设激趣增智的情景,以形体动作创设激趣增智的情景,以视觉形象创设激趣增智的情景,以交流互动创设激趣增智的情景,以多元重组创设激趣增智的情景,以热点新闻创设激趣增智的情景。
三、课题实践带来的可喜成果与深刻反思
1、巧用多元智能妙得多元智能
如,数学教师教学中巧妙利用了视觉空间智能开发学生数理逻辑智能。在圆柱体,圆锥体的教学中,以前我们老师总是责怪学生把表面积的公式与体积公式相混淆。现在老师在教学时让学生亲手感知了这些公式的推导,课前让学生准备好自制的模型,上课时先让学生自己设计如何完成测试表面积和体积的任务,然后选出可行的,并进行验证。这样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了这一知识与技能。
2、创设智能情境有效互动激趣
借助多元智能创设课堂学习情境,使课堂教学模式发生了变化。
3、扬个性之长促综合素质提高
. 多元智能理论的科学运用,促进教育行为的转变:平等对待每个学生,帮助学生扬长补短。面对这种情况,老师、家长都很着急,这样下去,他将来的发展肯定要受到影响。在多元智能理论这个理念的支持下,我们任课老师互相协调,想尽办法开发他的语言智能,上课时经常有目的地让他介绍解题思路,经常让他谈自己的想法,发表自己的看法;平时经常有意识的找他聊天,让他谈自己的感受并坚持写随笔。渐渐地他对语文产生了兴趣,面对现实,他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偏科的严重性,由此又带动了他对英语的学习,现在他的各科成绩比较均衡,期中考试语文、英语都达到八十分以上。
这样的案例在我们学校比比皆是。老师们不再抱怨,而是接受学生的现状,仔细分析每一位学生的情况,并对症下药地实施个别教育,使得学生的优势智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弱势智能也因此得到挖掘、补偿和发展。
总之我们老师都积极尝试利用多元智能理论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让他们体会成功的喜悦。课堂更有活力了,教学更富创意了,学生更为聪明了,发展也更为全面了。
4、课题研究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通过课题研究老师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水平都有了长足的进步,课题推动了我们学校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骨干教师、高学历教师、高职称教师逐渐增多,撰写并获奖发表的论文增多了,一批优秀教师脱颖而出。教师队伍得到加强。
今后,我们将一如既往地深入进行《多元智能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这一课题研究,在原有的基础上围绕课题健全多元评价机制和评价标准,促进师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此外,我们还将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多元智能理论依托的各类课型、课堂教育教学模式的研究,使得这一课题最终能取得操作性更强的成果,建立师生成长档案,跟踪探索教书育人规律。
《多元智能理论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验总结
三年一班
董丽丽
5.大学体育理论总结 篇五
感觉很荣幸的是在2014年我考入了中国矿业大学体育学院。经过一年的认真学习,努力奋斗。参加基于DPSIR框架的南京青奥会对江苏青少年影响等两个项目结题,参与《构建大型体育场馆可持续性发展的共赢体系研究》《大型体育赛审计研究》项目的申请。任何伟大的研究都源于实践,都基于对大量事实的研究。学习是充满思想的劳动,真正意义上的学习是必定能更新观念、促进反思,修正行为,增强底蕴在课题工作中我认为:
一、把握脉搏,选准课题。
对于很多教师来说,进行教育科研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不知道从何下手,找不到合适的研究课题。实际上,教师们要研究的课题俯拾即是,问题即课题。因此,老师们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就应该是要研究的课题。课题的选择不仅要考虑是否适合自身的客观条件、知识水平、业务能力,还要考虑是否有价值有创新。因此我们应选择直接性的、探索性的或反思性的课题进行研究。如我园的两个课题《回归幼儿世界:地方文化主题游戏活动开发的研究》和《幼儿珍爱生命启蒙教育和幼儿园保教安全管理的研究》就是针对幼儿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的。
二、大胆实践、开拓创新。
教育科研不只是让别人的思想在自己的头脑中“跑马”的过程,而是让自己的思想结合自己的教育行为得以滋养、成长、发展和成熟的过程。一是要有新思维。思维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在经营结构、政策机制、发展规模等方面尚未明确的情况下,不能“守着饭碗等饭吃”。要克服畏难情绪和消极等待思想,改变“不给政策就办不成事”的模糊认识,调整思维模式,转变行为方式,以“有为才能有位”的观念为自己注入新的动力,变被动等待为主动出击,努力去开创事业,以“主人翁”姿态做事业的推动者。二是要有新理念。要牢固树立创新发展理念,并贯穿到工作始终,以拓普效益最大化原则为指引,以需求为中心。三是要有新目标。目标是科研的灵魂,没有目标就没有前进的方向。教师的教育科学研究最好是结合一个教育行为、一组教育活动、一类教育措施逐步产生新思考,形成一篇篇有创意的札记、案例,这样教育科研就落在实处了。以此为基础形成的论文、研究报告等成果,就具有扎实的根基了。
三、观点新颖,具有价值。教研的结果,最终都将以论文的形式进行报告。要在众多的论文中脱颖而出,必须拥有新颖的观点,但又不能脱离实际,哗众取宠或随意修改结果、数据。那么,如何使自己的研究新颖呢?首先,说别人所未说。科研结束后,结果需要公布,经验需要总结,失败的教训要吸取。那些别人已经说过或者众所周知的内容,尽管与你的研究密切相关,也应该少说或不说,避免给别人“千人一面”的感觉;其次,认真处理并充分利用相关的各种材料。这些材料都是你辛苦实践所得来的,是充分证明你的论点(或结果)必不可少的证据。最后,观点(或结果)要有利用价值。利用价值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给决策和管理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议。比如主题活动的选择、幼儿园地方文化游戏的渗透等。二是能给基层工作者提供参考。你的实践结果应该具有推广价值,或观点有说服力,或可供人借鉴,使别人少走或免走弯路。
四、努力提高业务能力和专业知识水平。
良好的业务能力是完成实践、避免失误的重要前提。一个业务能力差的人,连课都上不好,还谈什么教改、教研?同样,渊博的专业知识,既是顺利完成实践的保障,也是论文写作的基础。所以,网名在认真工作的同时,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专业知识水平。遇到问题时多向老教师、老同事或者其他人虚心求教,运用别人的经验,充实自己的知识,及时修正失误。在明显感到力量不足时,要及时与别人合作,通过同事、同行、同学间的密切配合来完成选定的课题。
总之,在平时的工作中不断实践,不断探索,注重积累,积极进行研究,就一定会有所收获。
其次在社会实践中,让我们亲身参与到科研实践中去,在此我对关心和指导我们的领导、老师致谢!在这段科研实践期间,我觉得自己真的学到了很多。在此之前,我们都是学一些理论性的知识,缺乏亲自动手实践的能力,对于一个项目的开发过程也不是很了解,在大脑里也许就只是仅限于代码的编辑。而且对文献的检索、查询也不知道不知道从何下手,以前查询资料只会通过网络,现在了解到书籍的借阅也是很重要的。
通过这个学期的科研实践的学习,让自己真正的了解到开发项目的具体流程,而且明白开发一个项目,需求分析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个项目的好坏、成功与否和项目的需求分析有没弄清楚、搞明白有着最直接的关系。如果一个项目你没有把需求分析做好,你的这个项目一定不会是个成功的作品。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所以,在项目开发之前,先不要急着写代码。你应该先把项目的需求弄懂、弄好来是重要的,弄好需求之后再慢慢来写代码。要不然纵使你代码写的再怎么好也是枉然的。而且科研实践一般讲究的是自己动手能力,所以怎样找到自己需要的资料是很重要的,要学会通过各种途径去找对自己有用的信息,而不能过分的依赖老师,只有这样,才能发挥科研实践真正的意义和内在本质。科研实践也提高了自我约束的能力,因为大部分的时间安排都得靠自己,老师并不会每天去约束你,只是定时的给我们任务,所以怎样合理的安排好自己的时间也是相当重要的。汪中求先生曾经写过一本书,书的名字叫细节决定成败,这本书像我们讲述了细节在工作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注重细节。其实我们每个人都知道细节决定成败这个道理,我们都知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及小溪无以成江河,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千古明训,然而我们是否在自己的身边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以前我以为我对细节决定成败有很深的了解,我认为注重细节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我发现细节是非常重要的这句话是错的,因为细节就是一切。
这次的科研实践也让我知道了项目的开发不是一个人就能完成的,而是一个团队精诚合作。或许在此之前,很少有过跟同学一起合伙完成一个什么项目。通过这学期的科研实践,让我明白了软件项目的开发是团队之间精诚合作、相互协调共同完成项目的开发过程。在项目的开发过程中,团队成员之间要合理分配任务,增强团队合作精神。遇到什么问题相互探讨,共同攻克难关。总之,科研实践让我认识了很多,也学会了很多。我觉得这样的机会确实很有用,我们应该好好珍惜。最后我认为好的成功离不开三点: 一:带着理想努力
“多少次,迎着冷眼与嘲笑,从未有放弃过心中的理想......”这是我最喜欢的一句话,也是我一直以来的座右铭。人本平凡,因为有了理想而变得不平凡。2013年,即将大学毕业的我怀着对未来的各种美好理想与愿望愿望踏上考研的旅程,从刚进入大学的第一天起我就立志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进入更高的学府,提升自己。家人的反对,亲人的不理解并没有让这个坚强的姑娘放弃自己心中的考研梦。经过一年艰苦的努力奋斗,2014年,我终于满怀喜悦和希望进入这所有着百年历史的高等学府——中国矿业大学。我深知这是一次来之不易的机遇和挑战,我知道这只是第一步,我要做的还有很多,学好专业的理论知识,规划好这三年的深造时间,一步一个脚印的去实现自己的理想等等。只因她坚信“只要你不抛弃理想,理想也不会抛弃你”。
很荣幸在研一的时间内学习了中党与高党的课程知识,可能是耳濡目染了父亲对党的执著追求的原因,是我从小就树立了一定要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远大志向,并且一直持续到了今天。大学开始一来,我时刻的以一名中国共产党员的要求来要求自己,我深知,共产党员只有精通自身的业务,才能在群众中起到良好的模范带头作用。为此我努力学习,积极参加实践活动。经常作自我批评,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及时改正。通过不断努力,学习成绩不断上升,获得老师们的好评。在政治上,我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我一方面加强自身的政治理论学习,另一方面积极参加党委组织的活动。通过学习,加深了对党的认识和了解,也更加坚定了我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决心。与此同时,能多向周围的同志学习,从他们身上找差距,找自身的不足,不断端正入党动机,以实际行动争取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在生活中,我时时刻刻以品德至上来要求自己。无论何时何地,我都奉行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信条,并切实地遵行它:待人热情诚恳,讲求诚信。身为一名党员我必须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影响身边的人。二:勤奋中向理想前进
中国矿大有美丽的校园,有一百多年的办学历史沉淀,有超前的办学理念和良好的学风,中国矿业大学为莘莘学子们打造了施展自己才华的舞台。一百年来,中国矿大薪火相传,历经沧桑而又矢志不渝。在这里,走出二十多位两院院士,二十多位共和国的部长和省长,全国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大型煤碳企业领军人才......但这些都已成为历史,这个坚强的姑娘知道身上的担子有多重,也深知自己在这所人才辈出的百年名校里其实并不算什么。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这个坚强的姑娘第一次倔强了,“今日我以矿大为荣,明日矿大以我为荣。”她坚信这一代勤劳勇敢的矿大人不会辱没了“中国矿大”这几个字。书山有路勤做径,笨鸟先飞时未迟。
刚到矿大的那几个月我几乎都是从图书馆度过的,我的舍友也每天陪同,每次六点半准时醒,抱着一堆学习资料出去,晚上宿舍不关门不回来,每次回来不是背着理论就是抱着书看,每次我进来的时候都好像这里不是大学而是高中一般。” “没办法,大学的时候养成习惯了,现在改不了了。”我在大学时连续两年获得了校一等奖学金和二等奖学金,连续三学年学习成绩都在前列,而我们宿舍在大学里学的比现在还要刻苦。
我喜欢在书海里遨游的感觉。在历史的长河中开阔眼界,充实自己。累了眺望一下矿大美丽的风光,深呼吸一下便沉浸在了百年历史文化中。在那几个月的学习过程中,我不断升华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着受益一生的思维训练,在对自身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进行不断的反思与考量,总结出了适用于自身专业的模块学习法和立体框架学习法。扎实的学习功底与刻苦勤奋的学习方式,使我获得了不同寻常的经历与成就,虽然中间有苦有辣,但她不后悔自己的付出与坚持。
宝剑锋为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通过这段时间在矿大的学习,短短一年时间参与《“一带一路”背景下徐州汉代体育文化的挖掘与复兴》课题项目 三:理想向着绽放而行
俗话说,外来的和尚好念经,我们来自山东普通家庭的姑娘,这个刚到矿大两年的姑娘体会到这句话的含义,但我们的理想之路走得并不平坦。爱迪生说,“百分之一的天才比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更重要”但我们觉得没有那“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何谈那“百分之一”的天才。古语曰:“不经一番彻骨寒,怎得红梅傲雪中”。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在勤奋刻苦的学习中的我逐渐觉得不能一味只知道学习,应该要去丰富自己的学习生活,多彩发展,合理安排。在学姐的建议下学会了把握时间的宽度,且积极参加学院组织的各项体育,学术类活动,并在自己的努力下获得了“第二十届中国大学生网球锦标赛暨中国高校“校长杯”网球比赛裁判的资格。同时她也参与了《构建大型体育场馆可持续性发展的共赢体系研究》,《基于DPSIR框架的南京青奥会对江苏青少年》《大型体育赛审计研究》等课题项目的讨论与研究,获得了较大的成功。
总结篇
6.理论科工作总结 篇六
2006年,我们理论科围绕全区宣传思想工作的总体安排部署,坚持以服务全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为中心,高扬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紧紧抓住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和纪念唐山抗震三十周年等重点内容,按照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要求,深入开展理论武装和党员教育工作,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扎实成效。
一、抓重点,强管理,理论武装有了新突破
(一)依托网络,突出重点,理论学习在“广”字上下功夫。着眼于全区各级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素质和工作水平的提高,我们以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为重点,突出了八个专题的学习。在学习过程当中,我们努力改进学习方法,采取系统学习和突出重点内容相结合、通读原文与讨论交流相结合、集中辅导与确定中心发言人发言相结合,活化学习形式。今年以来,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以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等为重点内容,组织了5次专题理论学习。先后从中央党校等邀请专家教授来我区授课,对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重点专题作了系统辅导。
(二)抓好载体,创建平台,理论学习在“深”字上下 功夫。一是举办“丰南发展论坛”,组织开展理论上电视活动,从理论的角度为丰南的发展提供服务。我们着眼于既要解决是“什么”的问题,又解决“为什么”的问题,对理论进电视工作进行了认真研究谋划,从节目组织、节目形式、节目内容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创新,今年共播放了23期。二是组织开展专题学习教育活动。今年重点组织了三个专题的学习教育活动:首先是组织开展了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来唐山视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活动,其次是组织开展了学习《江泽民文选》活动,其三是组织开展了学习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教育活动。在活动过程中,为了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在为各地各部门及时配置各种学习参考的同时,还组织开展了各种类型的活动,如聘请专家教授为领导干部进行辅导讲座,组织召开了由乡镇党委书记、区直单位行政正职参加的“坚持更快更好发展,加快构建和谐丰南”座谈会,组织开展学习贯彻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知识答题活动、学习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理论考试,动员组织各级领导干部开展调研活动等,有力地推动了教育活动的扎实开展,为全区进一步统一思想,加快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和精神支持。三是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多年的的使我们深深地认识到,思想的解放、观念的更新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先导。丰南的发展和进步,无不得益于广大干部群众思想的不断解放,观念的不断更新。丰南要实现“更快更好 发展、加快构建和谐丰南”的目标仍将依靠全区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再解放,观念再更新。今年我们把开展以“实现更快更好发展、加快构建和谐丰南”为主题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作为了今年理论武装工作的一项重点活动,进行了认真组织和深入实施,主要体现在三个加大:一是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氛围。一方面我们以区委6号文的形式下发了意见,对全区的大讨论活动进行了总体安排部署,在客观上加大了此次活动的力度,二是加大活动密度,以活动促开展。我们把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与党员干部思想作风整顿活动紧密结合在全区科级干部中组织开展了专题讲座活动,让大家认真思考并回答参加工作为什么、在工作岗位上做点什么、将来身后留点什么。在活动中,干部党员结合自身在思想和工作中存在的种种问题积极开展调研,全区科级以上干部共累计完成调研报告712篇。在大讨论活动的第三阶段,我们组织开展了解放思想大讲座征文比赛活动,共收到征文312篇。我们进行了认真评比,共评出一等奖8名,二等奖20名,三等奖40名,其中有6篇文章在唐山市思想大讨论活动征文比赛中获奖,被评为优秀组织奖。三是加大督导力度,确保不走过场。活动开始以后,我们坚持定期调度与平时抽查相结合,加强督导检查,推动了活动的深入扎实开展。5月下旬我们成立了督导检查小组,先后深入到15个乡镇、18个重点区直单位进行了督导。9月23日听取了15个乡镇的前 期工作汇报,并对今后的工作作了安排部署。五是组织开展“理论学习调研月”活动。
8、9月份,我们组织开展了 “理论学习调研月”活动,围绕如何加强和改进理论武装工作开展了调研活动,分别撰写了《落实三三工程,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党员教育工作的难点及对策》等2篇文章,均被《思想政治工作探索》杂志转发,其中《农村党员教育工作的难点及对策》还被省委宣传部主办的《政工论坛》刊发。
为了切实减少各地各单位理论学习的盲目性,增强理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增强了服务意识和指导意识,结合形势的发展变化,及时准确地为基层提供可读性、可视性和指导性都很强的学习辅导资料。结合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学习贯彻维护遵守党章等等重点专题内容的学习,为各级党员干部提供了资料。结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学习和全区的实际,为各级党组织购买了辅导书籍、辅导光盘等,作为全区的学习辅导教材。组织编印《理论信息》,为区委中心组成员提供了新的学习的平台,今年共编发了9期。
(三)注重效果,强化督导,理论学习在“实”字上下功夫。在抓好区委中心组集中学习的同时,我们也加大了对乡、村两级中心组学习的指导检查。一是利用学习扩大会扩大覆盖 面。即利用区委中心组学习扩大会的机会,尽可能把受众面扩大。如在组织区委中心组集体学习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从中央党校聘请徐祥林教授来我区作辅导报告时,我们组织全区的科级干部集中进行收看。《理论信息》的发行对象扩大到科级干部。二是深入组织宣讲。对于重点专题内容,例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专题,我们撰写了宣讲提纲,由四大班子领导成员深入到基层单位进行宣讲。三是抓指导,定期调度。建立和完善了学习报告制度,村、乡、区三级中心组实行层层报表,逐级上报。实行领导学习笔记的调阅制度,对科级领导干部的学习笔记进行调阅,现在我们已经对15个乡镇和35个区直单位“一把手”的学习笔记进行了调阅。第三是坚持普查与抽查相结合制度。半年对科级和村级中心组理论学习进行一次普查,每月进行一次不定时间不定人员的抽查。
二、抓精品,求实效,党员教育迈上新台阶
(一)加强农村党员“双强”基地建设,推动党校建设工作再上新水平。着眼于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进一步提高执政能力,今年我们继续组织开展了“增强农村党员致富能力和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培训基地创建活动”。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我们从校舍建设、室内布置、档案管理、课程设置等方面加强了对各地各单位基层党校建设工作的指导,使党校建设工作有了新的跨越,一批高标准党校相继建起,在去年 建成5所高标准党校的基础上,今年又有大齐镇、教育局等12个单位建起了标准较高的党校。基层党校的普及率也大大提高,全区15所乡镇和18个较大系统都有了相对独立的具有一定标准的基层学党校。今年我们重点加强了对丰南镇、西葛镇和黑沿子镇等三个试点单位基层党校建设工作的指导力度,使这些基层党校在校舍建设、教学管理、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工作都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三所党校均被省委宣传部评为了全省农村党员“双强”示范基地。
(二)开展先进典型宣传,弘扬共产党员的浩然正气。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各条战线都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先进人物和事迹。总结学习宣传他们,可以为我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巨大的精神支持。为此,我们把典型宣传作为开展党员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方法,狠抓了落实。结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开展,组织开展了“时代先锋”评选宣传活动。我们和组织部、广播电视局配合,对全区各条战线的先进典型进行了认真总结,对其中的优秀人物王树华、安树康等先进人物进行了采访,并录制了专题片进行宣传,在电视上进行宣传报道,收到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三)开展有形活动,深化教育效果。我们充分利用党校这一阵地,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从而大大提高了教育效果。一是抓好农村党员冬夏两季轮训活动。我们抓住农闲季节,利用各级党校和农村党员活动室,在全区近2万名 农村党员中组织开展了轮训活动。目前,以学习贯彻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为主题的冬训工作还在组织实施之中。二是开展“党委书记讲党课”活动。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党员教育工作,4-10月我们按照上级要求组织开展了“党委书记讲党课”活动。由各地和各单位党委(党组)书记结合本地本单位干部党员的思想和工作实际亲自为干部党员上党课。为确保活动的扎实开展,我们要求基层单位要做到提前安排、提前准备、提前请示,及时反馈,我们按照反馈情况进行检查督导。三是组织开展党员教育调研活动。为了摸清当前我区党员教育工作的现状,探索行之有效的党员教育新途径,8、9月份,我们在全区分层次组织开展了调研活动。先后深入到4个乡镇、6家区直单位,采取听汇报、搞座谈、查资料、走访农户、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开展调研,掌握了一定的资料,为进一步提高党员教育活动的效果积累了经验。
三、抓队伍,重研究,思想政治研究工作有了新突破
(一)抓好政工职评工作,不断壮大思想政治研究工作队伍。政工职评工作历来是惹人瞩目的工作,为保证工职评工作的严肃性,今年我们严把了五关:一是把好动员关,凡是符合参评范围的单位和个人,力争做到家喻户晓,不留死角。二是把好政策关,真正做到符合参评的上,不符合参评条件的下,做到公正、公开、公平。三是把好调研关,在整个评审过程中,我们搞了二个层次 的调研工作:推荐阶段深入到各单位和相关管理单位就单位性质进行调研;申报阶段深入到各单位与单位“一把手”和主管领导座谈调研,查问个人档案资料,掌握参评人员自身的基本情况。四是把好审卷关,对个别人员和单位的申报卷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及时进行纠正,对不符合参评条件的人员及时进行清退,做到对工作负责,对参评人员负责。五是严把公示关,对高中初职初评合格人员情况及时进行公示,对群众有反映的人员情况及时进行调查处理。今年我区共有77名同志取得了高中初级政工职称。
7.教学理论总结 篇七
巢湖学院体育系2012级体育教育专业运用有效教学理论开展教学实践的学生。巢湖学院体育系2012级体育教育专业2个班的学生(共108人,每班54人)。将体育教育1班设为实验组,体育教育2班设为对照组。实验前先对2个班的学生进行排球起源与发展以及垫球技术理论知识进行摸底测试。
2 研究方法
2 . 1 文献资料法
查阅国内外有效教学方面的论文资料著作,了解有效教学理论前沿研究动态,以确定在体育专业排球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应用有效教学理论的可行性。
2 . 2 专家访谈法
走访了安徽工程大学、合肥学院、巢湖学院在教学方面有着丰富经验的专家和学者,向他们进行了本论文的相关咨询,并认真听取了建议。
2 . 3 实验法
2 . 3 . 1 实 验 对 象 , 时 间
实验对象:选用巢湖学院体育系2012级体育教育2个班的学生进行实验 ,分别为对 照班和实 验班 ,每个班为54人。实验时 间为3013年9月至2014年1月。
2.3.2 实 验 内 容 与 方 法
实验内容为排球理论知识,包括排球的起源和发展、排球的各项技术和战术的概念、规则和裁判法等方面的排球理论知识。实验方法为在实验前通过4个学时的学习先对2个班的学生进行排球起源与发展、垫球技术概念等方面的考试,以便得到实验前学生成绩情况。其次分班进行教学,体教1班为实验班运用有效教学。体教2班为对照班,运用传统的正常教育方法。在期末考试后收集考试结果,进行2个班的对比分析。
3 有效教学理论分析
3 . 1 有效教学理论的指导思想
有效教学并非是某种特殊的教学方法或方式,而是教师工作的一项特殊的原则,通过制定专门优化的教学方案,使教学效果最大化,取得事半功倍的结果。有效教学的过程是有目的的组织教学的过程,实施中要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学生学习情况及个体特点、结合各式各样的教学形式和方法、统一考虑教学原则,系统地组织分析、制定科学的教学过程方案。在这样的组织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只简单用一种教学方案,而是要有充分把握和信心,全面选用其他教学工作形式,选定上课计划,对学生选用最恰当的方案,保证达到在该条件下最大的教学效果[1]。
3 . 2 有效教学理论的原则
3. 2. 1 学 习 化 原 则
学习化原则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学习为中心的原则,在教学中要不断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要尽可能的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并且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3. 2. 2 主 体 化 原 则
主体化是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主体作用。在教学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主动进行讨论和学习。
3. 2. 3 最 优 化 原 则
最优化原则要求将各教学要素进行优化组合,以获得最佳的整体效益,其着眼于整体的教学系统。依照系统论的观点,教学就是在特点的教学环境中,老师和学生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根据教材内容及教学的物质条件,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共同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的复杂系统[1]。
4 实验结果与分析
4 . 1 实验前测试结果与分析
在实验前对学生成绩进行摸底考试,成绩见表1
通过对2个班的学生进行排球起源与发展,排球垫球技术理论知识进行摸底测试。
测试结果显示2个班的考试成绩(P>0.05),说明2个班在排球理论摸底考试中的结果无显著性差异,从而体现出本实验是在同等条件下进行的,保证了实验数据的可靠性。
4 . 2 实验后测试结果分析
在高校体育专业排球理论的教学中应用有效教学理论对学生理论考试成绩影响见表2
由表2的数据可知,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平均分有显著的差异。从实验的平均分以及其它数据可以看出,在体育专业排球理论的教学中应用有效教学理论,能够提高学生排球的理论知识。在教学过程中,首先教师备课准备的非常充分,在教学中十分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特意设置了有效的学习情境,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在授课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以播放影片的形式播放有关排球各 方面的内 容 ,特别是通 过观看老 女排五连 冠和新女 排2004年亚运会逆转俄罗斯夺冠的经典比赛影像提高学生学习排球的热情;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强化了目标意识,整节课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展开,从而提高了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这之后在教学中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积极尝试“先练后讲”,“先试后导”的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先是教师提出问题由学生尝试解决,最后教师再对学生的答案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正确答案。这种教学过程增加了学生自学的能力,能启发学生开动脑筋,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本次体育专业排球理论课有效教学理论的实验中,在有效教学理论的指导下,结合排球理论课的自身的特点,教师依照实践性、可操作性、激励性的原则。并且综合运用讨论试、直观、多媒体等教学法,更有利于提高学生排球理论知识。
5 结论与建议
5 . 1 结论
实验结果表明,在普通高校排球理论课教学运用有效教学理论的实验中,实验后的成绩显示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呈现出显著性差异。这表明在高校体育专业排球理论课中应用有效教学理论是可行和有效的。在教学中师生能共同参与问题的讨论,能发挥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能极大的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从传统的被动学习改为主动学习。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质量。
在高校体育专业排球理论课中应用有效教学理论,不仅优化了教学目标,还强化了教学过程,相比传统教学取得了更好的教学效果。其次在高校体育专业中应用有效教学理论,相比运用传统教学模式更容易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高校体育专业中采用有效教学理论以及对传统教学理论和继承和发展,能进一步促进学生的排球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提高。
5 . 2 建议
高校排球理论课的教师,要能熟练掌握有效教学理论,在教学过程中能根据学生的情况安排好教学内容和环节。能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增强学生自学能力。与传统教学理论不同,有效教学理论其科学性强,能把长短期教学目标结合起来,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能符合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所以建议在普通高校技术理论课中推广应用并且建议教育相关部门加以重视。
摘要:本文通过对有效教学理论在高校体育专业排球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通过对有效教学理论的概念、指导思想、原则进行归纳,对有效教学理论应用于高校体育专业排球理论课教学进行实验研究,把有效教学理论融入到高校体育专业排球理论课教学中去,丰富和发展这种理论,为高校体育专业理论课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参考。也为体育专业其它实践课的理论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8.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关系 篇八
关键词:默会知识;理论主体;实践主体
一、引言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基石和核心载体;知识是课程的内核,秉承什么样的知识论就会有什么样的课程观和教学观。每一次课程改革都是在特定的知识观的指导下展开的,课程变革的历史深刻反映知识观的变化历程。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依据就是知识观的变革。而波兰尼的默会知识理论和建构主义知识论凸显知识论中“人”在知识建构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重视主客体间的互动和对话,对正确理解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之间的辩证关系意义重大。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理论来自于实践,是对实践的高度凝练和概括,同时理论由于高度的抽象性又高于实践,指导实践;但理论必须接受实践的反复检验,才能得到不断地成长与发展,从而更好地指导实践。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理论和实践之间辩证关系的表述,对于我们科学辩证地认识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之间的关系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教学实践为教学理论提供了丰富的土壤,教学实践是教学理论的基础,是教学理论的产生根源。教学理论有待教学实践的检验、支撑、丰富与发展,没有丰富且广泛的教学实践,教学理论只会沦为空洞的理论和无聊的文字游戏。教学理论为教学实践提供了一个总体的指导原则,缺乏教学理论引领的教学实践如无头苍蝇,缺少的是理性,更多的是盲动,易误入歧途。因为,紧紧把握时代特点的教学理论可以激发和促进教学实践主体不断反思、不断试错,牢牢把握教学实践的方向,推动教学实践进一步深化。
因而,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是一种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相互滋养的关系,但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由于教学理论的本质属性和自身所具有的层次性,必然导致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鸿沟和张力。
第一,教学理论的高度抽象性决定了它与教学实践之间必然存在着一定的距离。教学理论的抽象程度越高,离教学实践之间的距离也就越远,同时教学理论对教学实践的指导作用,需要经过诸多中介因素,如思想、观念、认识水平等。
如果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之间没有这样的鸿沟与差距,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的区别与界限也就消失了,理论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可能性。因此,教学理论的高度抽象性决定教学理论必须拥有自己的理论高度,方能对教学实践有所指导。
而教学理论的概括性和抽象性是以牺牲教学实践的丰富性和情境性为代价的,忽略了众多的事实与细节,因而教学理论研究不能像自然科学那样,采用逻辑实证主义的方法简单再现和还原人类丰富甚至高度个性化的教育实践活动。
第二,教学理论的层次性导致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距离。叶澜把不同的教学理论划分为三个不同的水平层次。其一就是初级水平的教学理论,即正确描述简单再现实践本身的教学理论。通过符号化的描述使该理论区别于教学实践,从而脱离了实践主体独立存在。其二就是关于对实践进行注释的教学理论,揭示教学实践中的各种因果关系和相关性关系。其三就是旨在归结某类实践规律的教学理论,属于最高层次的理论。理论的不同层次性决定了我们不能粗暴地采用一种简单标准来衡量教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因此,不同层次的教学理论具有不同的功能和不同的指导范围,对教学理论层次认知的错误会导致对教学实践指导作用的错位。
因此,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之间必然存在着一定的鸿沟,即一定的张力,但这种张力必须是合理的、适当的。这需要理论主体对教学理论做适度的概括和抽象,同时也需要实践主体学会科学合理地借鉴教学理论,将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之间的张力控制在科学合理的范围之内,避免使二者之间出现扭曲、错位甚至是关系断裂。
二、傳统认识论下的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关系的弊病
传统客观主义认识论认为,知识是客观的,科学是知识的代表和典范,科学的使命是发现与客观实在相符合的价值中立的客观真理,只有极少数人掌握着真理,广大人民群众只是接受和传播他们所发现的真理。这必然导致客观主义认识论下的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关系是一种纯粹的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教学理论很容易被教条化,成为一种封闭的教学理论,甚至有可能把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关系演变为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
因此,针对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出现了“质疑论”和“终结论”。他们认为“‘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命题存在着认识上的偏误和逻辑前提的失限”。教学理论有高低之分,甚至正误之分,教学理论必须经过实践主体的消化吸收、创新突破,其指导作用才能得以实现。更有甚者部分学者把“指导”演变成了“控制”。因此,部分学者指出在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研究中应避免出现万能的上帝、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指令,研究者需要根除其内心深处自我欺骗式自我保护本能,同时认识到世界的多元性和复杂性,反对经典科学的本质论、还原论和因果思维方式,在教育科学领域倡导复杂的、非线性、整体性、跨学科的思维方式,避免绝对化和二元对立的错误思维。
针对教条主义和官僚作风导致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之间的指导关系演变为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 “质疑论”和“终结论”学者忧心忡忡,显示了广大学者的社会责任感,但不能抓住一点不及其余,转而“怀疑”、否认甚至“终结”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过于偏激,有因噎废食之嫌,作为有社会责任感的学者,更应该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辩证分析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之间的动态互动关系,既要承认教学理论对教学实践的重要指导作用,又要坚持两者之间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相互滋养、相互依存的关系,避免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之间出现两张皮的脱节现象。
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是如何才能建立一种良性辩证关系?两者之间是单向线性关系、双向互动关系抑或中介介入关系?要确立二者之间的关系,必须认识到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关系与作为认识主体和实践主体的人密切相关,教育研究工作必须把研究重心置于研究主体和实践主体身上。
三、默会知识论和社会建构主义知识论建立起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之间的桥梁
英国哲学家迈克尔·波兰尼在对实证主义和客观主义认识论的批判基础上,提出他著名的认识论命题:我们知道的多于我们能言说的。基于此,波兰尼认为除了“显性知识”之外,还存在一种“默会知识”(tacit knowledge)。即他把人类知识分为两大类,通常所说的知识是通过用言传、书面文字、数学公式系统表述的知识,即显性知识,此外,还有一种知识是不能被语言文字、符号进行逻辑表述的,波兰尼称之为默会知识。显性知识和默会知识论两者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别,如显性知识可以通过语言、书面形式进行传播,具有公共性,可以通过正规的方式在个体之间进行传播。而默会知识则很难通过语言、书面形式或符号进行说明和传播,不具有公共性。正是由于默会知识不具有公共性,导致教学理论主体在表达教学理论时天生就有其难以完全达意的特点,同时实践主体也因默会知识的非公共性,难以准确把握教学理论的特点和实质,其结果必然导致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鸿沟。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的鸿沟不可逾越,默会知识本质上是一种理解力,是一种领会、把握、重组经验,以期达到对经验进行理性控制并最终实现顿悟的能力。这就需要研究者在具体的理论与实践环境中积极的感知世界、辨别差异和澄清事物的本质,充分发挥理论主体和实践主体 “人”的主体性地位。同时,波兰尼指出,“默会知识是自足的,而明确知识则必须依赖于被默会地理解和运用。因此,所有的知识不是默会知识就是植根于默会知识。一种完全明确的知识是不可思议的”,即知识的本质是默会的。
这从根本上颠覆了几千年以来依赖书面和口头方式进行知识和文化传承的合理性。因此,不仅要重视一定量的有意义的接受式学习,促进公共知识的体系化,同时注重公共知识通过团队工作、做中学内化为个体知识,个体知识通过类比和隐喻外显为公共知识以及通过分享、示范、做中学来实现个体知识之间的相互转化。重视实践、重视参与、融入共同体的文化历史当中,加强主客体间的互动和对话,是默会知识获得的根本途径。
继波兰尼之后的建构主义认识论是对默会知识论的继承和发展,该理论认为:知识是个体建构的,它内在与个体心灵中,而不是外在于世界中,科学是一种开创意义的高级心理活动,通过感知、理解、直觉判断,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有个人的偏好、情感,并经过个体人的认知系统和价值观念的过滤,主张知识是主体和客体在相互作用过程中主动建构的和内部生成的。
而起源于哲学和心理学的建构主义知识论是涉及哲学、认知科学、心理学和社会科学的综合性理论,是当代西方社会一种占主流地位的教学思想,对教育领域内的学习观、教学观、师生观、评估观产生了革命性的冲击。建构主义知识论是知识领域内的一场划时代的革命,是对传统知识观的扬弃和超越,强调学习者个人经验及履历和社会文化大背景的重要性,重视学习者对知识主体建构的重要性。因此,建构主义知识论强调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重合作分享,因为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不是简单的“告诉”与“被告诉”的过程。
现代建构主义流派众多,但最具代表性的大致有三大主要流派:个人建构主义、激进的建构主义和社会建构主义,而社会建构主义是在补充、发展和修正个人建构主义和激进的建构主义基础上发展起来,并逐渐成为建构主义理论的主流。
现代建构主义知识论主要源于皮亚杰(Piaget)的认知发展理论、维果斯基(Vygotsky)的社会建构理论、库恩(Kuhn)的范式理论。这些理论为建构主义理论提供了哲学基础和心理学基础。皮亚杰的认知建构主义思想认为人的认知图式是结构与建构的统一,认知图式的建构过程是通过“同化”和“顺应”而不断发展以适应新的环境的。而维果茨基社会建构理论强调社会文化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库恩的范式理论认为科学世界是主观约定的世界,“范式”并不是客观世界必然的知识。
建构主义知识论观点如下:从知识的本质上看,知识是對客观世界的一种假说、一种解释,并不是绝对真理和终极答案,知识必将随着人类认识的深化而不断改写和深化;从教学观上来看,注重整体化学习,注重大概念及情景的设定,注重跨学科能力的培养,注重问题的探究和学生的兴趣,以学生为中心;在学习观上,主张基于互动、批判性思维为主、以小组活动为主建构学生知识,主张教师与学生互动对话,帮助学生建构知识,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支持者、协商者、互动者和促进者;在评估策略上,主张评估策略多元化注重过程性评估,比如学生作品的收集和档案袋的管理等。从知识的来源和获取方式看,建构主义知识论认为知识的获得并不是通过移植而得到的,学习者也不是被动灌输的空容器或者电脑磁盘,学习者的学习是基于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建构新知识。这一观点正好与英国批判理性主义哲学家波普尔的知识观遥相呼应。波普尔在其《科学发现的逻辑》一书中提出了科学知识增长和科学发展模式的学说,科学就是在“问题—推测—证伪—问题”这种模式中无限循环前进的。
总之,建构主义知识论认为知识的获取必须通过学习者发挥主体能动作用,置身于广泛的社会文化大背景,加强与他人的交往互动,通过合作性学习来建构知识。这一观点主要从知识的主体构成(个体知识和公共知识)这一向度来理解知识的基本属性,即强调知识的个人性和社会性之间的彼此互动和相互转化。社会建构主义知识论继承和发展了波兰尼的默会知识论。二者都承认个人因素和社会因素对于知识的影响,默会知识论强调个人因素,社会建构主义知识论则强调社会文化因素。社会建构主义知识论和默会知识论都强调知识的个人性与社会性之间的互动,个体知识与公共知识之间的辩证关系,因此它在知识观上与默会知识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在传统知识论为基础的教育模式中,个体知识受到压抑,过分注重公共知识的传递。固然,公共知识在保证知识的系统化、可传递性等方面意义重大,但它过分强调知识的公共属性和客观性,而忽视乃至否认知识的个体属性,把知识仅仅看成是社会的公共产物,个体知识则被排除在外。随着现代科学知识“客观性”标准的被证伪和现代知识论中知识的“文化性”标准的提出,个体知识理论的提出显然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方面凸显了知识论中“人”在知识创新中的主体性地位,另一方面顺应了当今时代个体知识和公共知识并重的教育发展的潮流。
正如余文森所言,认识运动是一个辩证过程: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不断反复以至无穷。同理,由个体知识→公共知识→个体知识→公共知识……无限转化、提升,以至无穷。这正是人类知识产生、发展、进化的基本途径。可见,默会知识论和社会建构主义知识论更注重理论主体和实践主体的能动作用,以及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强调个体知识和公共知识之间的互动和相互转化的知识观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一脉相承的。
四、对当前课程改革的启示
总之,教学理论是理论主体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对已有的教学实践总结、提炼、提升的成果,凝聚着教學理论主体的智慧,其中必然有教学理论主体对教学实践的主观认识或者主观评价,具有自身的局限性和时代的烙印,但它作为一种体系化的教育思想会给教学实践主体以启迪;教学实践的主体必须通过自身的消化吸收、创新突破来指导教学实践,而不是简单地拿来主义。分析教学理论提出的历史背景,以及新的时代背景下该如何恰当地引入教学理论,让教学理论与时俱进,这都应成为每一位教学实践主体认真思考的问题。广大教育战线的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应尽快从传统知识观向新的知识观转型,尽快转变角色,通过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协调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之间良性循环的关系,从单纯的课程的实施者转变为课程的研究者、开发者和实施者,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
参考文献:
[1]叶澜.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160-161.
[2]彭泽平.对教育理论功能的审视和思考[J].教育研究,2002(9).
[3]Michael Polanyi. Knowing and Being[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9:144.
[4]骆长捷.试析默会知识论的辩证性内涵——兼谈默会知识论对社建构主义的影响及二者关系[D].上海:上海大学,2007:33-43.
[5]余文森.个体知识和公共知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57.
【教学理论总结】推荐阅读:
教学能手理论考试——新课程理论知识试题11-07
教师招聘教学理论07-17
新课程教学理论07-20
网络远程理论教学09-17
生成性教学理论10-25
现代课程与教学理论07-20
听学生教学理论有感09-22
教学设计理论剖析09-24
高中音乐理论教学初探10-19
网络教学环境下教学的理论基础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