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2024-06-27

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精选17篇)

1.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篇一

让评价关注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

“立足过程,促进发展”,集中体现了新一轮课程改革在评价改革方面的取向。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档案袋评价”突出了语文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从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评价,全面考察了学生的语文作文素养;同时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档案袋评价”及关注了结果的评价,又重视了过程的评价,将形成性评价与综合性评价相结合,有效地培养学生积极地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品质。

但要真正实施起来,势必会使师生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同时作文教学的“档案袋评价”在一个学生的成长中能否有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要考虑的因素还很多。

我目前在教学中尚未使用“档案袋评价”,但在今后的教学中会尝试使用。通过“档案袋评价”达到总结、反思、改进的目的。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活动中,教师要善于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情感体验,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真正实现“评价”的教育功能。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树立自信,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这一评价目标。

2.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篇二

也许是现在科技进步了, 人人都有智能手机、电脑等现代化工具。没有为了资料去图书馆或书店查询的热情, 坐在电脑前, 登录网络搜索就得到了。由于方法越来越简单, 学生们就变得越来越慵懒, 不再看书, 不再去书店买书, 更不知道图书馆在哪里了。

对于丰富的媒介, 教师应对学生正确引导, 让学生在浏览网页、观看视频的同时具有目的性, 并与教学内容和要求紧密结合, 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比如一门学科开始前, 第一节课教师先不要急于讲授教学内容, 而是应对学生分析学习这门课的目的、意义。很多时候学生并不是十分了解所学专业, 或者知之甚少。教师应当从专业内容、教学目标、社会应用领域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讲解, 让学生在学习之前有宏观认识, 为学生树立学习目标, 制定学习计划, 学生做到心中有数, 才能学好这门课程。

在介绍完成之后, 教师要留作业, 作业就是让学生自主查找相关专业资料, 通过学生自主寻找资料的过程, 使学生加深对专业的了解, 进一步深入理解教学目的。只有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 让学生切身参与到学习中来, 做好思想上的准备, 才能让即将展开的教学得以顺利进行, 学生才能够真正地进入学习状态, 并在学习过程中有所收获。

二、针对教育对象的不同特质, 采用全员参与的探究学习, 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现在的学生普遍比较懒惰, 缺少主动性, 只愿意等现成的。现在的学生不愿去思考, 急于得到答案, 然后去记住答案。由于缺少思维过程, 这样即使得到答案, 但很快又忘记了。限于模仿, 创意能力越来越缺乏。不能将教师传授的教学内容、知识点进行举一反三, 这样学知识是不能牢固的。

专业课程, 涵盖了多种学科。除了要在专业技术方面掌握多种软件的操作之外, 更要具备良好的艺术修养, 既要有好的创意, 又要通过技术手段呈现, 是综合能力很强的专业。

实现创意的表现手段是多种多样的, 在这里没有固定的模式, 只要求结果精彩。不像1加1等于2, 一种结果是可以有多种方法来实现的。一个人每次做的不尽相同, 几个人做一个案例, 结果也不尽相同。评判标准是只要具有好的创意, 完美的构图、色彩等美术要素, 同时具备完整性即是好作品。完成好的作品, 技术的实现并不是最难的, 难就难在创意上。创意从哪里来呢? 他来自知识的积累, 也是在个体智慧的碰撞中得以产生。

在制作过程中,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 每个小组由5、6名成员组成, 一个小组共同完成一个作品, 大家一起探讨, 在探讨过程中, 对每一个建议或想法深入研究, 最后敲定一个可行性方案。这个方案由于是学生们自己想出来并通过的, 比教师硬性的规定更符合学生的制作心理, 制作起来每个人都具有很大的热情。组与组之间的竞争, 更是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都争着把自己的想法通过技术手段表现出来。通过探究, 学生们会发现一些问题, 由于他们的想法海阔天空, 这些问题在课堂上老师没有讲到, 怎么办? 首先, 学生们自己研究解决方法, 看看用老师讲到的知识是否可以触类旁通。其次, 有的学生自己就去查找相关资源来进行解决, 这也正是教师要达到的教学目的。如果以上两种方法还没有解决, 这时, 教师就要不失时机地进行过程评价了。

三、过程性评价是通过对各种在探究过程中形成的阶段性成果的评价, 最后给出正确结论

通常的讲授法, 填压式的教学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的教学了。现在的学生在课堂上出人出耳朵, 好像讲的知识都听进去了, 懂了, 但其实没走心, 回头问一下, 什么都不知。教师在前面讲得非常辛苦, 但结果远不尽人意, 达不到教学目标, 教学效果不好。一名好的教师, 应该注意到这一点, 那怎样学生才能对教师讲解的内容记忆深刻呢, 那就是课堂一定要互动起来。学生自己参与进来, 那么不论是讨论的过程, 哪怕是学生错误的结论, 都会使学生记忆深刻, 教师再实时地进行评价, 进而给出正确结果, 这样学生就会牢牢记住, 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教学效果非常好。

教师在教授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 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 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当学生在探究中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时, 教师应积极帮助学生分析问题所在, 找到解决方案。学生在困扰时, 通过查找也不能得以解决的问题, 被老师一语道破, 问题迎刃而解, 学生会豁然开朗, 原来还可以这样, 问什么我们没想到呢。通过一个问题的解决, 学生学习到了思考的技巧, 不是没有解决的问题, 是没有找对方法。从而, 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模式, 激发了再创作的欲望。使得学习由被动式变为主动式。教师不失时机地进行拓展分析, 将知识延伸, 学生们既学到了知识, 又拓展了思维。这是传统课堂填鸭式教学不能达到的教学效果。由于问题是在思考中出现, 并得以解决, 学生对掌握的知识环节印象深刻, 不必死记硬背就牢记于心了, 达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在2013年国家技能大赛的集训中, 我对于参加集训的学生应用了自主学习, 探究学习, 过程性评价的教学方法,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首先我为参加集训的学生制定好总目标和阶段目标。目标的实现靠学生自主学习来实现, 学生通过探究学习, 将阶段成果反馈, 我给出评价, 指出优缺点, 学生再完善。这样反复进行, 最终学生通过市赛选拔, 省赛选拔, 获得代表全省参加国赛的资格, 并在国赛中获得优异成绩。目前获奖的学生都去北京的中国知名企业从事相关专业工作并深造。我为他们的成绩自豪, 更让我欣慰的是在教学过程中, 我帮助他们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 让他们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激发了他们自主学习的欲望, 在探究中拓展了思维, 在获得成就中树立了自信心, 明确了什么是自己要的, 并为之去努力。

综上, 自主学习, 探究学习, 过程性评价是目前行之有效的科学的教学手段, 他以坚实的专业技术, 丰富的教学资源为支撑, 使学习者主动参与, 教师实时进行评价拓展, 能够在教学中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摘要:以学生为主体, 有利于学生的能力培养、职业素养形成和职业生涯发展, 使学生掌握必备的理论知识和熟练的职业技能。在教学过程中要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生自主学习、学生探究学习、教师进行过程性评价的教学方法, 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在学习过程中建立自信, 获得成就感。

关键词:自主,探究,评价,激发,自信,人生观,成就感

参考文献

[1]高强.影视动画实例详解:3ds Max和After Effects综合应用.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06.

3.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篇三

由此可见,评价的改革是十分必要的。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对数学学习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由于学生个体所处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因此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过程及结果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为使所有的学生都能树立自信心,教师有必要对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进行评价。

过程评价是指对学生的参与程度、理解程度等整个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建立评价目标,为过程评价提供依据

作为教师应具有以学生为本的意识,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目的,确保评价的准确性、科学性、具体性和可测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具体目标的不同和各自发展的需要,应该强调评价的诊断功能和促进功能,更注重学生的发展过程,把重点放在学生自身的纵向评价上,强调学生自己今天与昨天比,明天与今天比,着重于学生个体成绩和素质的增值。使学生真正体验到自己的变化、成长和进步,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具体目标制订可按学段进行。第一学段过程评价目标可定为:考察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是否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第二学段评价的目标可定为:能否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是否愿意与同伴交流各自的想法,是否能够清晰地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等。

二、采用多种评价形式,注重过程评价

学生的学习过程在多元空间和连续时间内进行的,过程评价的方式必然也是多样化的。过程评价的方式可根据需要选择如下几种方式,实施时还需将它们有机结合起来。

1当堂观察。在课堂观察时,教师不仅应关注学生知识、技能掌握的情况,而且应关注学生的其他方面,主要有:①观察学生知识技能掌握的情况;②观察学生是否认真(听讲、作业);③观察学生是否积极(举手发言、提出问题并询问、讨论与交流、阅读课外读物)。④观察学生是否自信(提出和别人不同的问题,大胆尝试并表达自己的相法);⑤观察学生是否善于与人合作(听别人意见、积极表达自己的意见)。⑥观察学生思维的条理性(解决问题的过程清楚、做事有计划);⑦观察学生思维的创造性(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独立思考)。当学生回答提问或进行练习时,通过当堂观察,教师便能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从而做出积极反馈,给予鼓励和强化,错误的给予指异与矫正。

2成长记录袋。在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时,可以采取建立成长记录袋的方式,反映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和进一步历程,帮助他们总结学习情况,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在成长记录袋中收录反映学习进步的重要资料,如自己特有的解题方法、最满意的作业,印象最深的学习体验,发现的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对解决问题的反思,单元知识总结,典型的错题记录,自我评价或他人评价等等。

3口试、面试和笔试相结合。注重学习过程的评价,要彻底改革考试制度,彻底改变以一张试卷和分数评价学生和老师的做法。可由原来单一的笔试改为口试、面试、笔试相结合。口试的主要内容是“说”。即说课题思路、说算理、说公式的推导等。面试笔试的主要内容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和解题能力的理解及掌握情况。笔试的内容要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结合,难易程度与学生的实际吻合,要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愿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题目的形式要多样活泼,可设计一些开放性题目,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

4自评,生生互评,师生互评等相结合。要建立由家长、学生、老师为主体的多元评价体系。教学中不断的指导学生开展自我评价,相互评价,不断地进行自我判断与自我分析,通过自身努力,提高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在学生相互评价的过程中,增强学生取长补短、相互学习的能力。同时,多主体参与评价不仅增加了评价的客观性和全面性,而且促进了学生积极反思和改进的积极性,同时加强了师生、同伴、亲子的互动和联系。

三、正确呈现评价结果

在呈现评价结果时,应实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具体地说,第一学段应采取定性描述的方式呈现,第二学段应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呈现,以定性描述为主,定量评价可采用等级制的方式。定性描述采用评语形式。评语可以补充等级的不足。教师为每个学生写的评语要针对性强、具体,尽量使用鼓励性的语言,客观、全面地描述学生的状况,充分肯定其进步和发展,使评语有利于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明确自己努力的方面。

4.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篇四

毕业论文

理解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需经历复杂的心理过程,论文发表是1种艰苦的认识活动。不少学生虽然具有良好的智力和优越的学习条件,但由于学习毅力差,贪玩、怕苦、畏难,难以取得很好的学业成绩,有的甚至成为后进生。而有的学生虽然智力1般,学习环境也不好,却凭着顽强的学习毅力,取得良好甚至优异的学业成绩。由此可见,顽强的学习毅力是学生取得学业成功的重要因素。学习毅力是指学生自觉地确定学习目标,有意识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学习行为,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学习目标的心理过程。顽强的学习毅力不但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和创造能力。

1、首先注意培养学生的良好意志品质,让学生具有学习毅力上的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坚持性。1.加强学习目的性教育,增强学生毅力培养的内动力。1个人的志向愿望越是远大,他的行动毅力就越是持久。要培养顽强的学习毅力,就要树立学习的抱负,把当前的学习行为与自己的未来、国家的未来联系起来,并经常在意念上进行强化。明确数学学习目的,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内动力。为此,教师应有意识地通过各种渠道,加强对学生的学习目的性教育,教育学生从小立志。2、树立榜样,诱导学生学习毅力的自觉培养。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可用古今中外数学家坚忍不拔地追求真真理的事迹去激励学生,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如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在研究圆周率上所取得的杰出成就;阿基米德面对罗马士兵的利剑临死前还高喊:“不要动我的(几何)图!”还注意让学生在自己生活的圈子里找1个特别有毅力的同学,暗暗地将他(她)作为自己的榜样,处处去模仿之。使学生懂得没有学习的坚强意志和顽强毅力,是不可能攀登科学的高峰的。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责任心,把学习目的、动机转化为意志力量。

3、创设疑难情景,让学生在磨砺中培养学习毅力。学习毅力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靠我们从小的磨砺、锻炼而来的。教学中,教师应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和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创设适当的疑难情景,磨练学生的意志。在此过程中,还要注意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和鼓励,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磨练自己的意志行为,让学生排除干扰,持之以恒,克服惰性,不怕困难,不怕失败,从中增强克服困难的自信心,锻炼自身的学习毅力。

2、要注意教给学生自我调节、自我监控的方法。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肯定会受到许多诱惑和干扰,学生只有排除内部和外界的干扰与引诱,才能实现学习目标。教师要帮助学生逐渐摆脱外部学习控制条件的依赖,形成内在控制的力量。学生学习毅力的自我调节、自我监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坚定信心,产生毅力。学生只要对自己的学业充满信心,就会努力奋斗,不顾暂时遇到的困难、挫折和失败。他会积极地克服困难,战胜失败,若信心不足,遇到困难、挫折和失败,就很容易退缩。

2、强化愿望,产生毅力。愿望是学生学习的出发点。愿望有强有弱,弱小的愿望很容易为生活的风浪所熄灭,行动没有毅力。强烈的愿望则能抵挡生活的风浪,没有什么风浪可以熄灭它们,除非生命结束。“生命不息,冲锋不止”,“舍得1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这些都是强烈的愿望。顽强的毅力是与强烈的愿望联系在1起的。要学生产生极大的学习毅力,必须有强烈的成功愿望。

3、运用语言调节,产生毅力。即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学生以言语进行自我调节、自我激励。如做作业时,恰好有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学生可以大声对自己说:“我1定要完成作业!”解答题目遇到困难时,可以自我激励“我1定能解答出来!”

3、要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以促进学习毅力的提升。在日常的生活中,1旦良好的习惯成为潜意识的东西,那么,1切将出乎于心,出乎于自然。毅力是习惯的结果。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使学生不必付出太大的意志努力就能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明确目的要求,反复训练,使学生在完成任务、克服困难与缺点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锻炼自身的意志品质。

1、学会活动的条理性和计划性,让学生获得毅力。只有学生对自己的目标制定出行动计划,他们才会按照计划行动。有了计划,学生就知道自己该先干什么,后干什么,在什么时间干什么事情。做到心中有数,有条不紊。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对自己学习有信心、有毅力。

2、发挥环境的熏陶作用,让学生获得学习毅力。学校领导、教师要致力于建设良好的校风、学风,鼓励学生向学习努力的同学看齐,抑制环境的不良影响。让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做事坚持到底的精神与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对孩子的学习应严要求,多勉励,少申斥,创设和谐的家庭学习气氛。有条件的话,学习环境要尽可能安排得清静,并尽力回避干扰源。学习时,桌面上乱78糟,或者学习环境喧闹、杂乱,都能成为心思不专的原因。对于那些在体力项目中能表现出坚强意志和顽强毅力的学生,应诱导他们把意志力迁移到脑力劳动中,激起学习上的好胜心,把他们在这些活动中对目标的不懈追求迁移到学习目标上,把坚韧性、持久性和自制力用在学习活动中。

3、依靠积极行动自我努力,获得顽强的学习毅力。学习犹如登山,不要为眼前的高山所吓倒,唯1可能做的事情是在选择好登山路经之后,就立即行动,只有行动才能缩短攀登者与山顶的距离。多走1步,就会多1份信心,就会多产生1份毅力。许多老师和家长在学生学习上遇到困难时马上就给予帮助,这对培养毅力不利。应该是为学生创造自我努力,自我解决问题的机会。当孩子请求帮助时,可适当地拒绝或延期提供学习帮助。回答是“你再想想看。”“等会我再回答”等。老师还要教会孩子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检查、自我肯定、自我监督和自我鼓励,以此来保证将学习毅力行动坚持始终。

5.生数学学习过程评价的实践与探索 篇五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的改革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广大教师积极投入这场改革,不断完善测评制度,《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在实施新课程实验的同时,本人作了以下实践与探索。

一、小组评价,培养合作精神

课堂既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又是学生合作学习的良好环境。然而,课堂中的评价却能促使课堂中学生之间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互动,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它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竞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例如,我在课堂上常采用分组评价的方式促进合作,也就是对每个学习小组的各个方面(如:纪律、回答问题、提出问题,合作交流、作业完成等)进行评价,评价时采用分值形式,先给各组一个基础分,在每节课上对于各组的评价项目进行不定时的量化。教师适时创设教学情境,根据教学内容,开展教学游戏、比赛,通过“猜谜语”、“送信”、“夺红旗”、“接力赛”、“对口令”等形式,以促进小组合作、协作完成。对学有困难的学生,只要由本组同学帮助后能完成也给加分。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也为学有困难的学生提供了成功的机会,树立了学习的自信心和集体荣誉感。

二、个人评价,培养创新精神

个人评价是根据个体内差异法进行评价。个体内差异法是将评价对象――学生自身为参照点的一种评价方法。她是将评价对象的现在与过去进行比较,或者将评价对象的.若干侧面进行比较。评价时充分考虑了评价者的个性差异,因而更合符学生的实际。这有利用学生自身潜能的发挥;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特别是发散思维的形成与发展;有利于求知欲、好奇心及成功感的形成。并不会给评价者造成过重的心理压力,有利于学生树立自信心和自尊心、自豪感,有利于形成丰富的想象力,有利于形成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从而不断地投入到新的创造活动中去。如:对学困生稍有进步就鼓励他:“今天你又进步了,谁说你不行,我看你就是很棒,只是一点点不会,只要你大胆地问老师或同学,多想一想,一定能行。”在鼓励的同时,教师要帮助他找出不会的原因和解决的办法。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要巧设障碍,让他们感到“跳一跳才能摘到桃子”,对学生有奇思妙想、精彩的发言,教师要细心呵护他们的创新意识。例如在复习20以内的数时,请学生给1~20这些数分类,教师估计学生会有两种不同的分法:一是按位数分,1~9是一位数,10~20是两位数;另一种是按单数、双数分。但出乎意料的是有一位学生把1、2、3、6、7、8、9分为一类,其余为一类。问他分类的标准,原来他是按书写笔画来分的(非常有创意!)。这时教师要“狠狠”地表扬:“你真是一个学习能手!”、“老师真佩服你”、“未来的科学家就在你们中间”等,虽然只是简简单单的评价,但对学生来说却无疑是给他们注入了催化剂。其次,教师要善于在课堂气氛比较尴尬的时候,作出一些另类的评价,例如,在一次课堂上,遇到了一个比较难的问题,经过几次启发可举手的同学还是不多,这时某学生举手回答问题,却卡了壳,教师这时侯千万不要随意请他坐下,更不要进行批评。便说:老师为你这次勇敢的举手、大胆发言感到高兴,敢于举手发言就值得大家学习!只要这样长期坚持对学生个人作好评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作业评价,规范学习行为

三、作业评价,规范学习行为

作业是学生巩固知识、学习数学、发展思维的一项经常性的实践活动,也是师生教与学信息反馈的一个窗口。同时,作业也是激发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规范学生学习行为的有效途径之一。本人从事教学工作以来,一贯注重学生的作业评价特别是在参加区“测评创新”课题以来,不断探索测评的新路子。在作业评价方面:1、尽量做到课堂作业当面批改,及时反馈信息2、布置作业有层次(对学有余力的学生鼓励完成星号题),不采用量化形式,因那样会使有困难的学生永远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失去学习信心;3、我采用分层次、写批语、画符号的方式,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例如:我将不同层次的学生分为三个大组(根据学习情况,自愿报名),取名为“努力组”,“拼搏组”,“求异组”。努力组的学生能完成基础作业并正确、书写工整得优(☆)、良(△)、合格(○)。关于学生作业中有错误的我一般不划“w”,而是划“v”,自觉改正后再划(√ )。学生计算时出现的粗心,我将在旁边写上“真可惜!”、“细心一点”,如果是应用题错,我将在旁边划上“?”,如果作业书写不好的我就批上“请你写好一点行吗?”;如果能用不同的方法解答应用题,我便写上“真聪明”、“真能干”、“真不错”或奖励一个“☆”等。这样的评价学生感到很满意,他们看见了批语就会更努力,主动地完成作业。如果看见“?”就会主动地问老师、同学或主动改正,发现提示性批语就自觉的写好。得到表扬鼓励批语,会寻求新的解题方法。所以作业评价能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规范学习行为。

6.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篇六

我们可以说教师是学生生活中最重要的人。学生每天大部分时间都是和教师在一起或在教师的影响或支配下度过的。上课总是面带微笑、对学生少批评多鼓励、课后能主动和学生聊天,知识渊博、性格开朗、很会开导人、具有幽默感的老师通常都是较受学生欢迎的。实践表明教师高尚的人格,良好的行为习惯,热爱学生的态度,渊博的知识,出众的口才,大方的形象,最能感染和鼓舞学生。要成为教学上成功的教师就要在课堂上是严师,课后是朋友,是兄弟姐妹,真正做到像对待弟弟妹妹那样关心他们的生活学习和交往中的困难,以自己人格和情感的力量吸引学生,使学生喜欢上自己所授的科目和课堂教学,为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2重视开展科技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在工作中我们必须千方百计,想方设法开展科技活动,没有条件的要创造条件。通过教师的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利用现有的条件想方设法开展科技活动。如开讲座,介绍化学发展史上的名人;利用多媒体教室,放映一些与化学有关的影视作品;开展介绍学法的讲座,以提高学习化学知识的效率;开展猜化学谜语,化学魔术等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增长知识等.实践表明,通过开展一系列有针对性的,趣味性的,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一方面使同学们增长知识,另一方面也使学生对化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提高了学生学化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学生提供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随着各种形式的课外活动的开展,学生的知识面得到增长,知识视野也开阔了,学习方法也得到重视,因而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得到提高.实践表明,通过开展一系列有针对性的趣味性的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都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增长知识。

3改变教学模式营造活跃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高中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具有好奇、勇于探索的个性,乐意接受新事物,容易吸收新知识。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都采用多媒体教学,改变多年来使用粉笔和教鞭的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软件中丰富多彩、引人入胜的视频图像,优美动听的音乐,色彩鲜艳的图片,生动活泼的文本文件,都是能吸引学生听看动手和思考问题的兴奋点,对这些因素加以综合应用加上教师的及时讲解可以大大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4发挥实验的魅力,培养学习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而且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利用好实验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培养各项能力。化学实验是维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纽带,是学生产生学习化学兴趣的源泉。在教学过成中我们要尽可能的创造条件多开设实验让学生亲身参与实验,从中获得知识并激发学习的兴趣。通过有趣生动的实验,可以诱发学生的灵感,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兴趣。在课堂上尽量安排一些有趣生动的实验,如:学到氨气的性质时,可以做“空中生烟”的实验,用两根玻璃棒分别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玻璃棒互相靠近,出现“空中生烟”的奇景,教师可引导学生在感叹这一实验现象的同时,思考为什么出现这样的景象?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欲望。再比如说当学到乙醇的时候还可以再做“烧不坏的手帕”。学生的注意力分有意识注意和无意识注意,通过有趣的实验能把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他们知道知识的重要性和将来面临的挑战,增强学好化学的信心。

7.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篇七

一、关注学生自主评价摸清认知思维动向

将教学评价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在自我评价的过程中不断活化认知感悟,使得他们对自身学习有更为全面深刻的体验。结合学生学习认知不同,多给他们自我评价机会,能有效摸清他们的语言学习认知思维,更好地调整教学对策。

指导学生自我评价,多给他们创设宽松、自由、民主的情境,鼓励他们大胆尝试和主动评价。例如,在《牛津高中英语》(Advance with English)模块三Unit 3 Back to the past的“Reading B Lost civilizations”教学中,可建议学生在整体阅读感知的基础上,结合“Reading A”习题完成情况,引导学生就“What did the author want to tell us?”的理解感知进行评价,根据文章中的相关有效信息进行自我评价。在此基础上,可要求学生围绕“What do the human should do for lost civiliza-tions?”和“Which information do you read from the article?”等问题完成情况进行自由表述,让他们在自我调整的过程中有所收获和发现。

学生自我评价运用,使得学生在享有更多支配权和表达权的基础上,更利于他们有针对性总结英语学习过程。在指导过程中,教师应帮学生明确相应的自我评价参照标准,针对阅读感知、表达交流、情感体验等方面多予以指导,帮助他们形成一定的评价认知体系。关注学生的自我评价描述,引导他们有针对性地就相关问题进行表达,帮助他们剖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指导相应的对策。

二、重视学生群体点评了解认知共性问题

多给学生小组评价的机会,让他们在互评的过程中能够相互学习和借鉴,帮助他们形成更为全面的感知。通过相互点评,能使得学生在充分了解自己学习情况下,更利于他们学习交流。教师针对小组点评中的共性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小组点评模式运用,更能够使得学生不断深化感知,在彼此学习过程中获得有效的方法。例如,在模块七Unit 2 Fitfor life的“Reading Two life-saving medicines”教学评价中,可围绕学生任务探究,像“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Aspirinand Penicillin?”和“Why did the people need Aspirin and Peni-cillin at that moment?”等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帮助他们在主动调整阅读交流策略中更加全面理解表达主旨内容。建议学生就语言表达、认知思维、情感价值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鼓励他们就存在的共性问题提出相应的解答策略。

指导学生进行小组评价,引导他们在围绕相应的学习内容进行主动评价时,结合小组成员的学习不同特点,鼓励他们相互评价,形成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针对学生在评价中发现的问题,鼓励小组成员尝试共同探究,让他们在相互协作的过程中形成团结协作的精神。针对学生在评价中发现的问题,教师可根据情况予以讲解,让学生在准确灵活使用规则的基础上,避免再次发生此类问题。

三、肯定学生出色表现鼓励增强学习自信

多找学生的闪光点和进步,肯定他们的出色之处,更能增强他们学习信心。运用激励评价方式,能使得学生在更为亲切和谐的学习氛围中主动展示自己的才华。

按照学生的学习能力差异,运用发展的眼光来肯定学生,多给他们表扬语言,让他们从教师的话语中找到自信。多给学生欣赏的眼神和鼓掌称赞等肢体性语言,让他们在不断受到激励的过程中增强认知体验。多给学生搭建展示的平台,让他们在自由展示和积极交流的基础上获得更多的感悟,帮助他们不断增强内在学习动力。

教师的激励和肯定,能使得学生在学习中不再感到紧张,而是在积极展现中获得更大的进步。针对学生的进步,教师应多认可,鼓励他们能够在自由展示的过程中增强学习的自我效能感。

如上所述,基于学生英语学习认知过程中的自我评价、合作评价以及激励评价,使得学生在充分了解自己学习思维过程中有效发现问题,并能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予以修正。以评价学生学习过程为载体,更能够使得他们在深化感知体验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英语表达综合运用技能,满足英语学习发展需要。

摘要:本文就高中英语过程评价中多样化模式运用作探析,阐释自主评价、合作评价及激励评价堆积或学生英语学习激情与潜能的促进作用。围绕学生英语学习认知过程,关注其学习认知思维和语言表达运用,突出激励引导与协作互动,有效弥补学生的认知不足。探讨过程评价运用能使得学生在多语言表达过程中主动总结反思,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8.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篇八

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时段无外乎课堂内和课堂外,因此,上述粗细两线的评价应围绕这两时段而展开。

课堂内的数学学习过程评价应从细微处入手,通过巧编系列题,观察小学生听课时的反应、互动情况,对解题速度的快慢、方法的独特和多样性等方面进行记录,然后汇总成图表。从最后的图表中不仅能看出每生各周的课堂表现,而且能反映出一个阶段内的变化情况,推断小学生不同侧面的数学能力大小。

1.变题法

无论在课堂练习还是单元测试中,都应尽量减少只呈现结果的题型,多一些能凸显思维过程的系列题、开放题,然后分小步评价。有时可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适当的变化题型,使题目有一定梯度,能体现进程性、开放性,留下思维痕迹;有时适当地抛几个具有一定难度的、有探索价值和研究价值的问题给学生。通过反馈,教师就可深层次把握学生数学思考与发展水平,发现具有数学天赋的学生。

[案例一]

原问题:一个自然数,如果它顺着数和倒着数都一样,则称这个数为“回文数”,问:1-6位的回文数共有多少个?

改编的问题:(1)1—9是回文数吗?

(2)1-3位的回文数有多少个?

(3)ln位回文数的个数能用n公式表示吗?

评注:本来“一棍子就打死”的题,改编成上述系列题情形就不一样了,有的可能会回答(1)(2),有的可能会回答(1)(2)(3),个别的全能回答,这样教师就能做出正确的不同层次的评价。

2.洞察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表情,从中了解他们的喜好、困惑及思考问题的方式,比较全方位地把握学生的过程表现。

[案例二]

有一堆不超过10颗的糖,若3颗3颗数之则余1颗,2颗2颗数之也余1颗,问这堆糖有多少颗?(二年级题)

学生1:因为9=3+3+3,8=2+2+2+2,所以8、9不是所求答案,而7=3+3+1,7=2+2+2+1,所以这堆糖应有7颗糖。学生2:因为7÷3=2…1,7÷2=3…1,所以7就是所求答案。

评注:两种方法都对,但学生1的思维更具原始味,更应该是二年级同学所具有的,因为二年级还未学过除法运算。

3.报告法

自我报告法就是学生用写作的方式表达他们对数学的理解,反映数学思考的过程和体验,发表自己的论点,也可以说是“写作活动”形式的数学学习。

[案例三]

我与妈妈两人的合理安排

今天早晨,我和妈妈起床晚了些,已经到6点55分,平时我6点就起床了。这下我可急了,万一迟到了怎么办?妈妈也着急坏了。突然,我想起了数学兴趣课学过的统筹安排。这下有救啦!我想,早上我们要刷牙、洗脸、叠被子、梳头发、买牛奶、热牛奶、吃饭。我们何不分工协作:买牛奶(叠被子)→刷牙、洗脸(热牛奶)→吃饭(梳头)→上学,括号里的事得由妈妈做。想到这儿,我不禁欢呼起来。妈妈问我为什么快迟到了还高兴,我便把自己的计划告诉了她。妈妈说:“你真聪明。”这时,已经7点了,我和妈妈就分头工作。我一路小跑去买牛奶,妈妈就帮我叠被子,为了赶时间,我一回到家,就去刷牙、洗脸,妈妈呢?不用说了,当然去热牛奶了呗!我飞快地洗脸,简直就是往脸上抹了一把水,但有啥办法呢?接着,我便狼吞虎咽地吃起饭来(从来没有过)。妈妈也是个性急的人,这一急,把我的辫子梳得不像样。我边吃饭,妈妈边给我梳头,那感觉特别扭,但也只好忍一忍了。做好这一切赶紧去上学。啊!终于在7点40分到了学校。我那怦怦跳的心这才落了地,愉快地走进校园。但我怎么也忘不了统筹安排,要知道,没有它助我一臂之力,我早就会被老师罚“站岗”喽!啊!看起来,数学知识也是十分重要的,数学是我们的朋友。

9.提高数学课堂学生学习评价 篇九

莫琼奋200722442207数本(4)班

摘 要:针对目前教育的课堂学生评价存在的问题,本文主要从数学课堂学生评价入手,把衡量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性评价引进课堂, 使评价的全面性、公正性、客观性落到实处,真正体现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为了为一位学生的发展”。

关键字:课堂评价;学生评价;数学.引言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虽然广大教师在不断转变课堂评价理念、但是,在学生升学率的压力下,往往具体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着“穿新鞋走老路”“评价理念与评价实践脱节”“评价模式单一化”等现象。[1]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多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因此,提高学生课堂学习评价,有助于学生活动最充分的、最合理的教育与发展,促使每位学生都能主动地、积极地表现自己,使他们各自不同的潜能得到相应的发展。

一、当前中学数学课堂学生评价方面存在的一些弊端:

课堂教学时学生学习的主渠道,课堂上的学习评价是教学过程汇总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内容。但是,教师对学生课堂学习过程的评价存在以下误区:①评价内容片面,重视对学习结果的评价,不重视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②评价方式单一化;③评价的作用不大,大部分教师习惯于用定量的方式去评价学生学习,缺乏定性的方法评价,把评价看成是结果,不重视引导学生进行反思。[2]

二、学生课堂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方法与策略

(1)观察法

课堂观察是一种科学的观察方法,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它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观察。它是指研究者或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如眼、耳等)及有辅助工具(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等),直接或间接(只要是直接)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作相应研究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3]教师通过自己

眼睛和自己的经验可以看出学生在课堂中是否在听课,在课堂上做什么,对教师所讲的内容是否理解,是否喜欢或积极参加课堂上的讨论活动等等。通过观察法,教师适当地利用学生无意注意的规律让学生提高听课的注意精神,另外,教师可以看到学生在课堂上除了听课之外又喜欢干些什么,兴趣爱好是什么,接受能力如何。这样教师可以适当地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制定一个满足学生学习兴趣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数学课堂学生效果。

(2)学生自我评价方式

新课程改革提倡把主权还给学生。成功的魏书生老师曾经培养学生之间互相评改作业与试卷取得很好的效果。同样的道理,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是加强学生自我肯定,找出问题的有效做法,更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自我监督、自我调节的有效途径。有时候,老师给一道练习题目,让学生在黑板上做,学生的眼睛是雪亮的,并且解法又不一样,想法不一样,让学生去评价,去改正确实是会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好方法,这种也从侧面利用头脑风暴法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通过学生自己的评价,增进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了解和理解,易于形成积极、友好、平等和民主的评价关系,促进学生不断地改进和发展。

(3)评价标准的多维性

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每个人都同时有九种智力,只是九种智力都各具特色,在每个人的身上以不同的形式存在。教师应以积极、热切的态度,认为每个都是独特的、热切的态度,认为每个都是独特的、出色的。教师应从多角度来评价、观察和接纳学生,寻找和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①评价目标的多维性。多一把尺子就多一批好学生,学生的发展是多方面的。教师评价学生要从学生态度、学习方法、实现目标程度、学生学习的进步程度和创造力等多方面进行评价。评价内容要综合化,既要重视基础知识方面的评价,又要重视知识以外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尤其是创新、探究、合作、实践。

②评价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在评价过程中评价目标的确定要体现差异性。在教学中,教师都用同一目标要求全班每一个学生,结果是学困生掌握不了,优等生吃不饱。因此教师在确定评价目标时要根据学生接受能力差异情况,要体现不同层次的评价目标。

(4)数学成长记录袋的评价方式

有一些学生,在正规评价方式中由于焦虑不能正常地发挥他们的数学水平;有一些学生,他们的思维方式趋于深思型的那一种,对数学的思考往往比冲动型的学生慢,但对问题的解答相对来说更全面和准确,但正规测验或课堂练习严格规定的时间限制也使他们不能很好地发挥;还有一些学生更擅长动手实践,正规测试中的纸笔形式也不能对他们进行全面、正确的评估。通过成长记录袋的形式,不仅有助于我们收集到学生这方面的信息,保证评价的全面行和科学,是更多的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而且他本身也为多元化和多样化的评价体系提供了以合法化的评价方式。

成长记录袋的目的是搜集用来描述学生在一个特定区域、特定阶段内的努力、进步、或成就。成长记录袋分成三类:①每节数学课就派一位学生登记好每节课学生的表现,包括回答问题、交流、讨论、做题、讲话等。这样让学生自己管理,培养学生独立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管理能力。②教师登记好每一节数学课的学生表现。③学生日记,日记可以记下学生的数学课的感受、数学课的看法、学习的效果和反思等等。

结束

教学过程是师生的互动过程,数学课堂评价过程也是多元素和全面、互动的过程,它能帮助学生清楚地认识自我,提高自信心,促进其健康发展。对学生课堂数学过程的评价,是对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的主要形式。评价方式是多种多样地,没有统一标准,也无固定模式,重要的是学生提高数学学习兴趣和促进其潜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汪吉明,中小学学生评价技巧集粹[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12

10.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篇十

高中物理新课程的课程目标注重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具体目标就是学习物理核心概念,掌握物理学研究的基本技能;培养科学探究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由此可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高中物理教学的核心目标之一,新课程理念是不仅关注物理知识的理解和物理基本技能的掌握,而且关注学生学习物理的过程和方法,因此学生学习物理的过程是高中物理课程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主要途径。

一、科学素养的界定

科学素养是指:具备并使用科学、数学和技术学知识做出有关个人和社会的重要决策。(美国2061中提到)高中物理课程中的科学素养包括:物理知识与技能、物理方法、物理能力、物理思想和物理科学品质。

二、关注学生学习物理的过程,培养高中学生的科学素养。

高中物理学习的过程是一个教师与学生互动交流,对物理学进行认识的过程,因此关注学生物理学习的每一过程,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每一位高中物理教师的崇高使命。如何做到关注学生学习物理的过程,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呢?

1、关注学生参与物理课堂教学的过程,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新课程强调学生要成为学习的主体,应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和物理学习的全过程中去,养成认真观察实验,认真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并同时不断提出自己的疑问的学习习惯。高效率的物理教学必然是通过课堂教学内容和物理问题达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学生通过独立思考逐步内化和领悟物理实质,学生能够自主地去学习和研究物理。所以我们应关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物理的过程,充分利用物理内容不失时机培养学生各种思维能力。例(1)一个原长为L的轻质弹簧竖直悬挂着。今将一质量为m的物体挂在弹簧的下端,用手托住物体将它缓慢放下,并使物体最终静止在平衡位置。问在此过程中,系统的机械能如何变化?此问题看起来很简单,学生很难入手,于是我们发动学生讨论,观察演示实验,把它和不用手托进行比较从而得出结论。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功和能的关系,什么力做功改变动能,什么力做功改变机械能。如何理顺它们之间的关系?怎样去思考?用什么方法?如果我们能够关注学生课堂学习的认识过程、反思过程和总结提高过程,研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障碍及成因,就能适时地帮助学生提高思维能力。

2、关注学生分析物理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物理实际问题的过程,就是学生将所学物理知识内化提高物理能力的一个过程。关注学生解决物理问题的过程,引导学生如何独立思考,应用正确的思想方法,遵循物理内在规律,选取最合理而高效的手段来解决物理问题,这个过程对培养学生物理能力和物理思想至关重要。要解决一个物理问题就必须理清物理过程和物理情景,通过分析和判断确定用什么物理规律来解决,因此物理问题要按照合理的顺序来分析。第一步是边审题边画草图边标出关键词,把数据标在图中相应位置,分析物理过程还原物理情景,关注每一个细节和隐含条件。第二步是选定研究对象,对它进行受力分析,根据物理过程分析、受力分析以及问题特点确定要选用的物理规律。第三步选定物理状态或过程,根据物理规律列方程或方程组,将物理问题变为数学问题。第四步解方程并加以讨论,从数学问题仍回到物理来理解方程的根的物理意义。一般来说一个物理过程(或一个物理状态)对应一种物理规律就可以列出一个方程。例(2)质量为m的小球被系在轻绳一端,在竖直平面内做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运动过程中小球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设某一时刻小球通过轨道的最低点,此时绳子的张力为7mg,此后小球继续做圆周运动,经过半个圆周恰能通过最高点,1

则在此过程中小球克服空气阻力所做的功为多大?此物理问题涉及两个状态一个过程,根据两个物理状态的受力情况可以列出两个合力等于向心力方程,再根据动能定理列一个物理过程的方程,三个方程联立即可。关注学生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过程,了解学生学习物理时的困惑,引导学生高效而规范地分析物理问题,帮助学生掌握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的基本方法,有助于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

3、关注学生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科学品质。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新课程将科学探究引入学生学习物理的过程中,让学生模仿和经历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领悟科学家探究自然规律时的思想和方法,使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中获得一种新的学习体验。

①关注学生提出物理问题、从猜想到假设的过程,培养学生思维品质和问题意识。

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教师创设物理情景-引出矛盾与困惑,由学生(或老师)提出问题,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从猜想到科学假设这一过程,学生要经过大量的反思与辨析,其间要用到许多思维方法:如直觉思维,类比思维、归纳思维等。同时要能够进行分析、推理、判断和演绎。如果教师能够关注学生的分析过程和思维过程,适时加以引导、激励和归纳学生的思维品质和问题意识都能得到较大的提高。比如实验探究加速度与什么因素有关?学生猜想它与力、质量、速度、物体的形状和体积等因素有关,如何从一般猜想发展到科学猜想需要教师适度而有效的引导(追问、点拔、实验和推理等),学生的思考与判断。关注这些过程比得出结论更为重要。

②、关注学生设计实验的过程,培养学生敢于创新的精神。

科学探究的核心是物理实验设计的思想方法,因此我们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学习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实验方法:如微小量放大法、替代法、比较法、转换测量对象法等。同时要关注和思考每一个物理实验的设计思想。科学探究过程中要大胆地设计实验,教师要关注学生设计的过程以及全班的比较、分析和判断,鼓励学生的创新设计,引导学生体会各种实验设计的思想,比较各种实验设计的优劣。通过实验设计锻炼学生思维品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比如要测定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学生设计了近十种实验方案,经过分析和比较,同学们对实验设计思想有了深刻的认识:要敢于创新,敢为人先。

③关注学生实施物理实验的过程,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关注学生进行物理实验,记录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误差分析的过程,不仅能够适时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能够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比如学生在做动能与重力势能的转化和守恒的探究实验时,发现有的小组动能的增加和重力势能的减少基本相等,有的小组相差很大,有的小组动能增加大于势能减少,教师要引导学生尊重实验事实,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4、关注应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运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新课程要求学生具备娴熟应用数学工具来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数学不仅仅是解决物理问题的工具,数学思想和思维方法对学习物理有很好的借鉴作用。关注学生应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运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要学会用数学观点来分析物理,用物理观点来应用数学,做到数学与物理的融合。许多物理题目用数学方法和观点来解决,然后又用物理观点来分析,可以达到对物理问题更加深刻的认识。例(3)一小球以初速度V0=20m/s竖直向上抛出,不计空气阻力(g=10m/s2)求小球能到达的最大高度?可以由公式y=20t-gt2从数学角度用二次函数求极值;也可以用判别式=0来解决;还可以用v-t图象来解决。如果从物理角度来看用最高点速度为0求出时间,也可以用动能全部转化为重力势能来解决。通过比较学生对物理实质理解更加深刻到位。只要做到数学思想与物理思想的融合,学生应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就会有很大的提高。

总之,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它涉及诸多的自然学科,但我们如果有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意识,我们就能培养出更多具有很高科学素养、环境意识、全球意识、参与意识和合作精神的人才。

[参考书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四大支柱》---------余文森 编 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2年9月

2、《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研修》-------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年7月

3、从猜想到假设 帮助学生形成科学假设----史硕阳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09年8期

4、高中学生物理问题意识的缺失与对策------孙福如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09年6期

5、中学物理(学科素质教育丛书)--------阎金铎

11.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篇十一

本课最大的特点是运用过程性评价表(今天的地理课我是这样上的)构建地理课堂过程性评价教学,并结合新课程理念,采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教学。从课后效果来看,应该取得了实效,学生反应积极,更容易把握地理知识和地理方法,促进地理能力的提高,利于养成地理素养。

我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主要有以下几个环节:

(一)、运用地图、表格和图片资料以及声音资料,认识西北地区的位置和人口、民族特征

用配置了歌曲的一组西北地区人文、自然景观图片引入,激发其学习兴趣,即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1、你看到和听到哪个地区的景观;2、该地区给你的最深的印象是?3、看到和听到了那些景观,请罗列?(学生在“今天的地理课我是这样上的”进行相关自我评价)

承转到位置的了解,出示“在中国地图和西北地形图”,要求学生结合地图与材料:4、描述西北地区的位置和范围;5、西北地区包括的省区。(学生在“今天的地理课我是这样上的”进行相关自我评价)

出示“该地区的人口、城市分布图”,进行合作学习:6、该区人口分布特征?7、影响该地区城市分布的区位因素有哪些?塔里木盆地城镇空间布局形态是什么?影响其形态的因素有哪些?(学生在“今天的地理课我是这样上的”进行相关自我评价)

(二)、运用综合分析法和相关录象,探究学习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和农业特点

出示“西北地区的地形图、降水量分布图和1月、7月气温分布图”,探究分析问题:8、该区有哪些地形单元,并说明地形特征?9、分析该地区气候(气温和降水)特征,并说明形成该气候特点的因素有哪些?10、分析该地区降水分布的特点及原因。11、描述天山北坡降水形成的过程。

承转到本区其他自然景观,学生分析录象和图片归纳出本地区其他特点。

先观看录象,提问:12、西北地区东部和西部农业各有何区别?13、产生这种区别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归纳主要农作物和畜种。

以自主学习方式学习:14、西北地区发展种植业有哪些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引入西北地区种植业发展条件的分析。

展示图片点出本区的主要作物。

以师生合作方式教学:15、分析本区的种植业分布区?(提示结合本区条件和种植业需水热条件较多的特征)16、若在西北地区东部大力开垦,发展种植业带来哪些影响?

最后进行总结,练习巩固检测。

课后延伸:收集相关西北地区的资料、图片,制作主题为“揭开死亡之地------塔克拉马干沙漠的神秘面纱”(学生在“今天的地理课我是这样上的”进行相关自我评价)

(三)以“今天的地理课我是这样上的”进行过程性自我评价,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地理课堂过程性评价是实施新课程的有效手段,为此本人设计了一个“今天的地理课我是这样上的”学生自我评价表格,表格的设计本人力图改变以往评价表格的枯燥和盛气凌人的风格,如:表头并不是用“某课学生自我评价表”而是用“今天的地理课我是这样上的”代替;以第一人称代替第二人称;选项的设计以鼓励性(要加油、我走神了等)的文字代替如纯粹等级性的选项(差、不及格、不认真);选项中通过设计“我有其他想法”等选项给予学生发散的空间,不束缚学生的创造力等。以此体现表格的亲和力,以符合中学生活泼、好奇的心理特征,以确保学生对评价表的接受度,表格以时间为轴,引导学生对自身课前知识准备、上课情绪、兴趣、新课学习过程、练习、课后拓展及自己对整堂课的课后反思等环节进行过程性的评价,尝试以学生的自我过程性的评价,改变长期以来上课处于被动和接受的地位,引导学生真正参与教学的各个环节,尤其是评价,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课堂;同时,以此培养学生反思精神,培养自我调控的习惯。

以下是我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所设计的课堂教学过程性评价表。

教学探索与反思:

如何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功能和如何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实施有效的过程性评价,培养学生自我反思、自我评价的态度和习惯,本人一直在关注和思考。但由于近二年都在从事高三教学工作,整天想的、忙的是如何备考,如何赶进度,在这两方面的教学实验也就懈怠了,心里总是有着一种冲动和不安,但又没有全面在高三教学工作进行实验的勇气和精力。学校为了迎接新课程改革,客观上为我提供了一次尝试的机会,虽然只是一节课,但能够把自己学习新课标以及自己在这方面的一些粗浅的想法付诸实施,能够籍此与老师们进行研讨,还是令我感到兴奋的。下面我初步对整个的准备、教学实施的过程和学生的反馈及自己的反思进行罗列:

本节课可谓尝试性的一节课,只是把自己的一些粗浅的想法付诸于实践,因此,这样一种教学方式具有一定的探索性和探讨性。目前学生还不完全适应这种方式,对过程性评价表的目的,还不十分清楚,因而,在效果上会有一些折扣。但学生表现出了新奇感,这是本人期望出现的。本人针对这一情况当即进行了解释,要求学生能真实地把自己的学习心得和实际情况记录下来,这样利于学生知识和方法的获得。

作为中学生,培养其良好的地理素养远比获得地理知识重要,一个具有较高地理素养的人,获取一般性的地理知识应该是不费吹灰之力的。因此,本节课在除了运用过程性评价表这一教学方式外,在教学方法和学习指导法上也下足了工夫。

从学生反馈回来的信息看,相当一部分同学预习过;对这节课期待程度大部分在“很期待”和“还好”两项;学生对自己的课前状态调控习惯不太理想,选“B”的较多

表中设计这一环节希望能达到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控上课前情绪,初步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情绪,教师也可明确一下学生可从哪些方面进行课前情绪的调控。

新课导入部分“欣赏声情并茂的景观图”。

学生的反应很快,普遍选“A”,也有少部分学生选“D”

本环节目的两个:1、是让学生欣赏祖国之美,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听觉能力。实际上就是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课堂关注度。这方面学生反应比较好,除极个别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大部分都比较专注,也非常热烈,设计是成功的。

学习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环境特色,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所在,因为既有知识上的难点,也有思维上的难点。所以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和学法的指导显得尤其重要。

对第4问要求学生描述地理位置特征。方法上要求学生结合图文自主学习,并把描述的情况记录下来。从学生反馈的情况看,学生普遍在找方位上会忽略一方面的内容,如只找经纬度不找相对位置和海陆位置。因此,在学习指导方法上,需指导学生构建解题模式,即:

只要学生心里有了“地理位置模式”和“心理地图”这一地理素养,在以后的学习中就不会漏了知识点。对于地理位置的描述,还可以告诉学生,在有必要时,还需描述其交通地理位置,这样就更完善了。

对第5-14问课堂上采用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和师生合作学习,以及探究性学习,并引导学生构建人口、城市分布及城市区位的解题模式、气候分析模式和地形描述等模式。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分析图表基本能达到教学目标。

其中描述天山北坡降水形成的过程,学生的表述能力还不够,语言组织存在缺陷,反映了地理过程描述的思维难度,在课堂上采用探究性的方式,以解决学生思维中的难点----逆向思维和过程描述方式的难点。根据学生的情况,在教学中,从结论“降水”往前推移,设计若干个探究性问题。如:天山北坡降水的类型是什么?水汽从哪里来?是什么动力带动水汽的输送过程?再引导学生注意语言的组织和运用。这样,学生对降水过程的描述就比较准确。

通过多媒体课件,主要采用自主学习、启发式和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分析现象和图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合作学习。在这一过程中给学生的材料较充分,留给学生思考分析的时间也较充分,对引导分析也较透彻,多媒体的形象、生动、丰富的功能得到较充分的利用,但总是隐隐觉得有不劲的地方,问题在哪里?现在想来,一方面,这一段的教学过程似乎又回到了以教师为主,学生完全被老师牵着走的传统模式,学生自我评价的促进作用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另一方面,学生对这种随着教学进度进行“一对一”的自我评价方式还不适应,需要一个引导学生逐步喜欢、适应这种教学方式的过程。在教学预设中,我也考虑到这一点,如果按过程评价表进行教学,相当于按部就班,由教师的设计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因此,在制定评价表时,增设了“我还有想法: ”、“我的疑问是”等项目。目的是为了在课堂教学中,多一点学生自己的想法,多些新的课堂生成,更有效地体现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我的初衷是过程性评价表是教师用来调控课堂教学的,在有效的调控下,给学生学习的自主,思维的自由。这样的教学,我认为对于课堂的教学有效性是十分有利的,也能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值得思考的问题是:1、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较快的适应这种学习方式?2、如何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自我评价表的制定中来,真正达到“自我”评价中去,将自我评价的功能充分的挖掘出来。

从学生的反思来看学生普遍感觉有收获。从课堂表现来看,学生不喜欢举手发言,但整节课教学效果很好。但在鼓励学生善于表达自己,勇于表现自己方面还要下工夫。

学生虽有收获,但大多数学生没有还想了解的内容。反映学生的求知欲还没有还好的激发出来。以后的地理课堂可谓任重道远,怎样把学生的学习潜质和热情激发出来,是一个比较难的课题,如果我们的地理课堂多一点学生感兴趣的东西,可能会改观一些,也对学生的地理素养的养成有十分有利的。

参考文献:

1.王向东,袁孝亭.地理学科中的生态意识教育因素[J].课程•教材•教法,2002

12.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篇十二

一“、学习小组”在高校教学过程性评价的重要性

课堂教学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课堂教学过程是高校实现教与学的核心环节, 是教育功能实现的基本方式和依托。“学习小组”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生或群体, 为了达到共同的目的而在行动上相互配合的过程。这种教学方式是在课堂教学为基本教学组织形式的前提下, 以参与教学为目的, 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团体, 通过教师指导和带动, 配合课堂教学, 从而发挥小组的团队功能, 以提高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能力, 也更能提高教师对学生参与课堂内容的教学设计效果, 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理论与方略。“学习小组”的划分, 不仅将个体纳入特定的团体, 还使得教师对班级整体的掌控力提高, 能更好地实现课堂教学目标。

大学扩招后, 学生人数的增多和知识储备的个体差异, 使得课堂提问等传统课堂教学手段因学生回答问题的质量与参与课堂的积极性等问题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而“学习小组”的分配, 使得学生认识到, 课堂学习不仅是个人的行为, 而且关乎小组在整个班级中的重要地位, 甚至小组其他成员也会受到自己行为的影响, 使得个体行为不再仅仅是个体行为, 而是受到来自个体、团体及其他个体等多方面的制约, 以压力促动力, 从而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以推动教学过程性评价的有效实现。同时, “学习小组”也是大学课堂延伸的必要条件之一。大学课堂学习毕竟是有限的学时, 而“学习小组”的存在使得以小组为单位的大学生们可以在课下学习和准备, 在课上展示和参与, 延伸了课堂, 同时也提升了自学和其他能力。

二、发挥“学习小组”在高校教学过程性评价中作用的关键

1.科学定位小组功能。高校教学过程中, “学习小组”的功能不同于初高中, 它不仅局限于在课堂中学习具体基本的知识, 更多的是提高大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 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 提升自身能力。

2.科学划分小组。在课堂分组时, 应注意分组不能随意, 需要考虑到大学学科专业的特点、住宿范围、综合测评成绩、个体的学习积极程度等因素, 将小组成员合理搭配, 使组内协作达到最佳效果。再者, 要注意每一个小组中应有一个能积极带动大家参与的小组负责人, 以带动和激励成员, 提高成员参与课堂的效率。

3.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学生参与并不等于学生主导, 教学任务的把握和解析, 离不开教学经验丰富、知识渊博的教师。高校教师大多接受过较高层次的学习和较深层次的钻研, 对知识把握有一定的高度和深度, 再加上丰富的教学经验, 是学生所不能及的。因此, 在高校课堂教学过程中, 要发挥好“学习小组”在课堂参与中的重要作用, 必须首先发挥好教师的指导和主导作用。

4.运用科学的评价体系。教学评价是指导学生如何参与的重要手段, 评价方式是否科学直接决定是否能达到预期的参与目的。在评价学生课堂参与时, 一定要将个人的成绩与小组的成绩紧密结合, 使个人与小组的命运息息相关, 以提高个人在小组中的重要性。同时, 要将小组与小组的竞争合理化, 使之形成良性竞争, 既达到了互相促进的目的, 又不会加大小组之间的隔阂。

三、“学习小组”在高校教学过程性评价中运用的思考

大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更注重课程的成绩, 而教师更注重学生经过学习课程, 提高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所以, 要很好地将学生与教师对教学的要求和目标相统一, 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改进“学习小组”的组成方式和组合效果。

评价方式是激励“学习小组”达到预期参与和学习目标的原动力。“学习小组”能否在过程性评价教学中发挥关键的作用, 评价方式是关键因素, 应及时调整不合理的评价机制和方式, 以最大化地实现“学习小组”在高校教学课堂中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吴培森.合作型学习小组建设的策略研究[J].珠江教育论坛, 2014 (4) .

13.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篇十三

学生姓名 班级

亲爱的同学你好!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已经越来越深入。你们肯定与我一样希望自己的学习效率更高,学习效果更好!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评价对学习的效率及效果有很重要的影响,为此,我想通过此次调查,研究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评价问题。因此我希望同学们能配合我如实填写这份问卷,感谢你的支持!

1、你对小组合作学习有什么感受?

A、很有乐趣,学习效果较好

B、本组的好同学总说,我也想发言可抢不着。

C、太吵了,大多时候我喜欢自己一个人学习思考

2、你认为生物课上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是否提高了你学习生物的兴趣?

A、是 B、否 C、不清楚

3、你认为生物课上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是否提高了你学习生物的效率?

A、是 B、否 C、不清楚

4、对于每个小组提出的疑问,大多时候你们怎么处理的?

A、请其他小组介绍怎么解决

B、老师直接告诉你们正确答案

C、先筛选问题,有价值的共同讨论解决

5、当看到其他同学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我会主动热情耐心地帮助同学吗?

A、主动去帮助他 B、等他过来问我 C、不闻不问,管好自己

6、当别人的意见与您不一致时:

A、仔细听取,考虑这些意见的合理性。

B、努力找出彼此一致的地方,作出必要的让步,达成一致性意见。

C、明确地充分地表述自己的看法和理由,一定不让步.D、别人的意见总是合理的,我对自己自信心不足

7、向全班进行学习成果汇报时,你觉得什么方式最有效率?

A、小组成员每人说一点

B、谁愿意就让谁说

C、每个小组派代表说,其他成员可以补充

8、你认为你的同学在大部分情况下是否能合理地评价你们组的表现?

A、是 B、否 C、不清楚

9、你认为小组之间的相互评价的方式对你的生物学习有无促进作用?

A、是 B、否 C、不清楚

10、你认为在对其他小组评价的过程中你的能力是否得到了锻炼?

A、是 B、否 C、不清楚

11、你认为老师在课堂上对你的评价对你学习生物是否有促进作用?

A、是 B、否 C、不清楚

14.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篇十四

一、学生成为学习主题的标志有哪些?

数学教学中要想使学生学好基础知识、掌握解题技巧和思想方法,进而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不仅要靠“教”,更主要的是要靠学生“学”,在学的过程中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索,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中要提高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的,要在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上下功夫,加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增加学生的参与机会;提高学生的参与质量;培养学生的参与能力。我认为学生成为学习主体的标志有:

1.积极参与观察、操作、实验、讨论、交流等活动;

2.积极参与探索活动,通过对现象的分析、比较、运用归纳或类比等方法,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3.积极开展思维活动,积极回答的问题,对自己和他人的意见进行质疑、反思,不断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4.同学之间互帮互助,共同提高。

二、发挥评价的作用促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数学课堂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数学过程的评价,其目的在于刺激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成功教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更有效地体现评价艺术,激发学生的兴趣呢?

(一)结合问题评价,促进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发展 有疑问才有求知欲,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高涨的问题意识,是教学评价的重要目的之一。在教学中,我们要努力创设一个求知、探究的情境和氛围,激发学生探求真知的愿望和热情,激活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进而提高问题意识,促进学生在主动参与过程中得到发展。

结合问题评价,我们应更多地关注学生是否发现了问题,发现了多少问题;问题是否有思维深度;问题与情境的指向是否一致;学生是否提出了驱动性问题;等等。这样我们的评价更具针对性,更具实效性。也就是说教师要做到:创设要有新意;情境要有趣味;内容要紧扣教学主题,贴近学生的实际;形式要新颖、活泼,能够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的探究兴趣,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

(二)加强互动评价,促进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发展 课堂教学中要渗透以师生、生生、师生与教学内容、师生与媒体之间的互动为主的活动,教师要重点评价学生参与的态度、广度和深度,当然也包含学生之间的评价。学生对学生的评价,更贴近他们的现实生活,使学生更易于接受,也更能引发学生之间思维碰撞的火花。学生之间的评价,是相互的尊重,能促使他们学会倾听、学会合作,从而使他们更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而是有着自己强烈的学习愿望和参与欲望。评价让学生参与,有利于学生之间形成民主氛围,有利于形成一个竞争、好学的学习环境。所以,我在课堂中,尽量调动学生参与评价的积极性,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在此基础上,还要关注学生在问题解决中对数学研究一般过程、方法、原理等的体验,对使命感、责任感、自信心、进取心、意志、毅力等个性品质的领悟;关注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是否实现了数学思维的精细化、深刻化,知识是否得以拓展,学生的一般能力、学科能力和科学素养是否得到发展,学生的交流技能是否得到提高,等等。长此以往,学生自学能力、独立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就会有突飞猛进的发展。

(三)引导自我评价,促进学生在个性张扬过程中发展 我们培养的应是独立而有个性鲜明个体,而不是千篇一律的“学习机器”。自我评价是学生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张扬个性的有效途径,我们不但要让学生进行常规型的自我评价,更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个性,进行开放式的评价。每个孩子在兴趣、爱好、性格上都存在差异,要真正做到尊重每一个孩子,就必须给予他们更多的自由空间与选择权利。对于学生的自我评价,教师的引导作用主要表现在:告诉学生

评价的目的;帮助学生设计好评价量表;指导学生明确各项评价内容;教会学生自我评价的方法,等等。我在教学中,给学生较多的评价标准让学生自由选择符合自己的评价内容和方式。

(四)完善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在反馈提高中发展 学习过程中不断给予学生反馈评价,有助于发挥评价发展性功能,提高评价效果。学习过程评价,应侧重于评价学生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过程,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点滴进步和变化,并及时给予反馈和评价。如在解决问题时,让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思路,引导学生对其思路进行分析和评价。又如,学生对某个问题有不同的看法,也尽量给学生提供说的机会,教师再有机地做好评价。评价动手能力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思想,即书本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促进学生多种能力的综合发展。如我在教学20以内进位加法时,根据学生摆小棒的不同方法,引导学生比较哪种摆法好。通过比较评价,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评价动脑能力侧重的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评价。通过对学生的动脑能力评价,激起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开放性、多向性、流畅性、灵活性与独立性,使学生的思维进入一个较佳的灵感状态。我在评价中注重寻找学生思维的发展点、连接点、生长点,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整体思维。如学了“认识物体和图形”后,可以设计一道“用

15.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篇十五

关键词:挺身式跳远,教学,实验研究

新世纪以来,美国、日本、韩国等一些国家的体育学习评价价已从传统的重视分数成绩的终结性评价向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的方向发展。随着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过程性评价这一新兴的评价方式也逐渐被我国体育教育工作者所关注。本文旨在通过将过程性评价运用到中学体育教学实践中, 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教学实验, 确定过程性评价在中学蹲踞式跳远教学中的可行性,为过程性评价方法提供操作上的经验依据,并为其他体育课程制定相应的评价模式及学习评价方法提供一定的参考。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2014年9月至2012年1月,从合肥市第四十六中学初一学生中随机抽取70人作为研究对象,并设立人数相等的实验班和对照班。

1.2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教学实验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

1.3 实验方法

(1)实验对象的确定。

从合肥市第四十六中学初一学生中随机抽取70人作为研究对象,并设立人数相等的实验班和对照班;实验准备阶段并未进行前测实验,这是因为两个班学生均为初一新生,在此之前均未学习过蹲踞式跳远这一技术动作。

(2)实验内容。

面向实验班及对照班进行蹲踞式跳远的教学, 并对不同的班级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

(3)实验中各指标的确定。

根据张力为等编制的《体育科学常用心理量表评定手册》,将学习兴趣、学习动机、锻炼态度及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作为心理测试指标;将蹲踞式跳远的成绩得分作技术测试指标。

(4)实验过程。

在实验对象中随机抽取实验班和对照班各一个, 进行为期6周共计12学时的蹲踞式跳远教学。实验班在教学中使用过程性评价方法, 对照班则使用传统的终结性评价方法。两个班在学生人数、任课教师、教学内容和场地、器材上均保持一致。对实验对象在教学实验前一周内进行各指标的基础测试, 在实验课结束后进行各指标的二次测试。并在学习蹲踞式跳远的过程中对实验对象进行阶段性评价。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实验班与对照班心理指标测试结果与分析

(1)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体育学习动机水平在实验前、后的差异。

实验前(P>0.05)这表明在体育学习动机水平上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不存在差异,符合实验条件。而在实验后(P=0.028<0.05)这表明他们二者在体育学习态度水平上存在了显著差性差异。由此可见, 实验班学生在蹲踞式跳远教学过程中使用过程性评价后体育学习态度有了明显的提高。对于实验数据分析后得出:将过程性评价这种评价方式应用在蹲踞式跳远教学中, 可以做到区别对待, 使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能够发现自己的优势与进步,激发了学生的体育学习动机,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2)实验前、后在体育学习兴趣水平上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差异。

实验前(P>0.05)这表明再学习兴趣水平上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不存在差异。而实验后,(P=0.008<0.05)这表明在体育学习兴趣水平上二者有了显著性差异。由此可见,实验班学生在蹲踞式跳远教学过程中使用过程性评价后体 育学习兴 趣有了明 显的提高。分析后得出:将过程性评价这种评价方式应用在蹲踞式跳远教学中,可以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尊重学生的兴趣与爱好,促进学生自觉从事体育活动,让他们真正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这对提高蹲踞式跳远技术的教学效果和促进教学任务的完成具有重大的意义, 也为学生终身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3)实验前、后在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上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差异。

实验前(P>0.05)这表明在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水平上两个班学生在不存在差异,符合实验条件。而实验后(P=0.024<0.05)这表明在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水平上二者有了显著性差异。由此可见, 实验班学生在蹲踞式跳远教学过程中使用过程性评价后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方面有了明显的提高。运用逻辑学理论分析后得出:将过程性评价这种评价方式应用在蹲踞式跳远教学中,积极的过程性评价方式使学生能够处于积极乐观、竞争合作的氛围中,每一位学生在最大程度上感觉到被他人尊重、认可、关注,在集体学习中感受到和谐与温暖, 因此在蹲踞式跳远学习过程中主观能动性更强。

2.2、实验班与对照班健美 操技术测试成绩为经过一学期的教学实验后,两个班的成绩对照情况

从上表可知:在蹲踞式跳远这一运动技能的学习过程中,实验班学生和对照班学生的技能上存在明显的差异, 实验班的学生在使用过程性评价教学中后测试成绩远高于运用终极性评价的对照班。分析其原因可能是:过程性评价在蹲踞式跳远教学中的运用,学生对自己的体育学习状况得到及时了解并通过不断改正取得进步。同时通过对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和动机、同伴的合作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学生积极改变体育学习动机,丰富体育学习兴趣,改变了学生以往被动学习和练习的局面,减轻了学生学习压力的同时提高了蹲踞式跳远技术的提高, 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体育教学过程中过程性评价方式的运用相对于与传统评价方式的运用更具有优越性。

2.3、对现行学习评价方式学生的满意度调查结果分析

在实验结束后, 对两个组别的实验对象就所实行的评价方式与方法的满意程度分别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对照组学生对传统终结性评价方法满意度只有40.8%, 而实验组学生对过程性评价的满意率则高达76.3%。这说明了传统的注重考试成绩的终结性评价并不受对照班学生的喜爱, 而实验班所使用的注重学生个体差异性的过程性评价得到了多数以上的学生的认同。

3、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相比体育课堂中传统的总结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在中学蹲踞式跳远教学中的运用:

(1)能够动态掌握学生的学习过程,帮助教师发现和纠正学生的错误,并及时调整教学行为,提高蹲踞式跳远的教学效果;

(2)能够更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为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奠定基础;

(3)有利于在教学班级形成和谐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3.2、建议

(1)本实验是对合肥市第四十六中学初一年级学生蹲踞式跳远教学所进行的实验论证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希望在中学其他田径课程的教学中进行论证后广泛推广;

16.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篇十六

一、关注课前预习的评价——明确学习目标

预习是开展英语学习的首要环节。通过预习,学生可以初步熟悉即将学习的知识内容,发现疑惑所在,但往往学生都只是听听磁带,敷衍了事。因此,为了引起学生对预习的重视,教师针对学生的课前预习进行不同层次的评价。

例如,在教授译林版小学英语5A《Unit 5 What do they do》前,我布置预习作业的同时下发了一张评价表,请学生针对自己预习的完成情况先进行自我评价,将未解决的知识问题单独罗列出来,这样不仅使学生明确了本次预习的内容与方式,同时通过总结评价,我发现了学生们的疑惑所在---动词三单形式的变化规则。在学生的理解中,help的三单形式是helps,make的三单形式是makes,那么所谓的三单形式就只要在单词后添加“s”就可以了,为什么teach在变形时又成了添加“es”呢?还有很多学生表示,不明白为什么在“What do you do?”和“What does your father do?”中,动词的形式不一样。这些问题让我在课前更加明确了教学重、难点,也让学生明确了学习目标,听课时能更加专注。

通过开展课前预习评价,学生进一步明确了预习中该做什么,教师也了解了学生们的预习效果,以此为据进行的课堂教学设计也就更加具有针对性。

二、加强课堂学习的评价——提高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是英语学习的主体环节,对于课堂学习效果的把握是教师一大重要任务。我最喜欢的就是利用课堂学习评价的方式来追踪学生的学习感受与学习效果。

例如,在译林版小学英语3B《Unit 7 On the farm》的课堂学习的末尾,我会请全体学生回顾整堂课并回答 “Which leaning parts do you like?” “Which do you not like?”等问题,从学生的评价发现采用玩偶帮助学生记忆词汇cow,duck,apple,pear,采用实物操练句型“What are they?”“They are oranges!”这两个形式很有趣味性,很受学生的欢迎,但部分学生提出分不清is,are,a,an等词汇的搭配方法,从而让我明白了本课学习的不足之处。

通过这样的评价方式引发了教师与学生关于课堂学习过程的积极反思,学生发现了自身学习方法与学习内容中的漏洞,教师也结合学生反馈找到了教学设计当中的不足之处,之后不断改进,提高了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重视课后作业的评价——反馈教学信息

课后作业是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程度的重要反馈,了解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与结果,是教师评价的重中之重。

例如,在教授完译林版小学英语6A《Unit 8 Chinese New Year》后,我的课后作业就是要求学生模仿课本,以“My Chinese New Year”为题描述自己的春节。通过作业评价我发现大多数学生很好地完成习作,但仍有一部分学生在一些冠词、动词的使用上存在混淆,比如on Chinese New Years Eve和at Chinese New Year中,on与at的使用不明了。这确实是我在课堂教学中没有重点强调过的知识点,此后在本单元的复习环节我重点强调了“on”与“at”的用法。

通过总结分析学生在课后作业中的评价情况,教师能更快、更准地抓住学生在知识掌握中的薄弱环节。以此为基础所设计的复习活动,就能实现有的放矢,切实解决学生亟待解决的知识问题,更好地提升教学效率。

四、完善检测成效的评价——形成综合能力

测验是教师掌握学生学习状态最有效的方式,我尤其关注学生完成测验时的过程与评价。

例如,在进行4A期中测验时,我发现学生容易将elephant写成elephat,将lion写成line。为了找到出错原因,我就此请学生针对测验过程进行了自我评价与自我分析。通过评价与分析发现大多数学生不知道如何去记忆一些字母较多、发音较难的单词,他们往往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这样不仅消磨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也没得到相应的回报。此后,我及时调整教学计划,以elephant,pineapple,basketball等典型词汇为代表,为学生教授了单词记忆的巧妙方法,使学生的专项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通过对测验过程的及时评价与分析,教师不仅能了解学生在测验中的思维过程、心理状态,也能及时发现学生的薄弱环节,及时调整教学方向,从而围绕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一定的“补习”,从而提高了学生知识掌握的能力。

通过以上环节的评价,教师能够全面地掌握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接受效果,同时学生也能从评价内容中找到各阶段学习的明确要求,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都能不断地提高。因此,注重英语教学的过程性评价,为学生全面发展“保驾护航”是小学英语教学工作者必须关注的重要内容!

17.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篇十七

汽车区第十四小学

杨蕾

兴趣是学习的垫脚石,兴趣是所有学习的开端。兴趣是学生发展思维的巨大推动力,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人全神贯注,积极思考,而会达到废寝忘食,欲罢不能的地步。在美术课堂中适当运用游戏于课堂教学中能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习兴趣,儿童喜欢多种形式的游戏,教师可在游戏中培养学生各方面的兴趣爱好,所谓游戏,其实很简单,比如:分成几组比赛,可以是制作,也可以是绘画,或者是模仿表演等等,只要是学生有兴趣的都可以。

教师的教学应着眼于童心的释放,鼓励儿童好奇心的张扬,如自由自在的野外写生,随心所欲的泼墨赋彩、绘声绘色的形象思维启动等,都能激发孩子们用自己的画将神奇的童心世界表现出来,使想象力得到发展。应引导学生在基于绘画主体的基础上进行大胆地合理地想象,充分发挥小学生富于幻想的天性,要用儿童的语言,天真烂漫地表现他们的内心世界,尽管每个人最后得出的结果不同,作品的风格、表现手法不同,但只要是符合艺术创作的基本规律,就应该给予肯定的鼓励,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给学生一个温馨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心理。

做到绘画基础知识,技能与陶冶美好心灵和谐发展呢?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激发学生去了解我们祖先创造的艺术文明,用审美的规律去感受和欣赏前人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的艺术文化遗产,让我们为我们的祖先骄傲和自豪,教育德为首,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把明理寓于美的形式中,借助美育的形式,来提高德育的质量,让学生在美的境界中学会做人的道理,形成高尚的思想道德观念。

我在教学中曾做一番尝试,就是把美术课与思想品德课有机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如,在描绘祖国美丽的河山,家乡的名胜古迹......进行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教育。

在学习绘画的过程中,用前人如何学习绘画,如何持之以恒等等,可以以小故事等形式,一一说给学生听,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倍受感染,在不知不觉中思想受已感染,在不知不觉中形成良好的素质。

也许只是你不经意的一句话,也许只是你随口的一句表扬就能对学生今后起到很大的引导,希望我们每一个教师都能真确对待对学生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让我们能够确实地为学生的成长做出应作的贡献。

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深化和教育教学改革力度的进一步加深,给美术教育注入了更宽泛的内涵。传统上,美术教师评价学生的美术学习,通常是通过完成美术作品来决定学生一个学期的美术学习成绩。很显然,这种“一锤定音”的评价,不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也没有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促进的作用,美术评价是美术教育一项艰巨而又具有深远意义的任务,是每个美术教育者亟待探索的问题。

文学家罗曼罗兰说:“不要只在乎事情的结果,只要曾经努力。”在小学美术教育中这句话更为适用。传统的评价往往只要求学生提供问题的答案,而对于学生是如何获得这些答案的却漠不关心,这样就会使学生只注重结论,忽视过程,只看到“现在”,看不到将来,久而久之,容易使学生形成一种似是而非的认识和习惯,限制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关注过程,就是让评价的重心逐渐的向更多地关注学生求知的过程、探究的过程和努力的过程,关注学生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以不断促进学生发展。

现今,努力的过程就是学生素质发展的过程,我们不能简单的以学生最终的作品来给学生的能力进行定位。因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特有的生长环境,个性的不同,成长环境的不同,表现出来的内在气质也就存在差异。我们应该从学生学习过程中去发现学生的绘画热情,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挖掘他们的创造力,保护孩子的个性特点。

在美术课上,尽量多的去给孩子创造更多的表现机会。例如:说的机会,演的机会,示范的机会。只要是孩子大胆的想象,哪怕提出怪异可笑的想法;孩子投入较高热情去画画,哪怕最终的效果不是太好,教师都应给予充分的肯定。欣赏每一个学生,理解每一个学生,尊重他们,赏识他们,以一名帮助者、支持者、欣赏者的身份走近学生。只有这样,孩子才能保持较高的热情,在绘画过程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同时,我还抓住学生活动中情感和行为的细微变化适时点评、适度点拨。教师的评价艺术还表现在热情的激励性上,例如,“你的感觉不错,你理解得很深刻,你很会看人,你有几分独到的见解,真棒!你想得很奇特,你的画面很有趣。”等等,教师用激励性的语言千方百计地拓宽学生自由创造的空间,让他们去发挥各自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会幻想、学会好奇,去尽情地释放生命中的创造能量。对学生的创造欲望,哪怕是一点点智慧的火花,多给他们成功的鼓励,少给他们严厉的训斥。尤其平时不爱发言的学生发言了,即使回答得不理想,也予以充分的肯定和表扬。对学生的评价应该关心的是学生学习的轨迹和改变情况,而不是最终的结果。

每个学生的身上都有巨大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成为教师评价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内容。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多给孩子自由的空间,让他们充分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美术课教学内容新、美、趣,描绘手段十分广泛,大部分客观事物都可以成为表现的对象,具有比其他造型艺术更广阔的表现题材领域。在美术课的初始阶段,高度地评价学生的参与兴趣和参与热情,有助于学生将主动参与意识贯穿教学始终。如教学《三原色》一课中,学生对两种颜色调和产生第三种颜色的情景很感兴趣,很想动手调一调。教师就应该对学生的这一学习热情报以肯定,表扬并保护学生的参与意识,鼓励学生动手尝试并不是一味的要求学生跟怎么做怎么做。这么一来,学生主体性体验会越来越强烈,主体意识越得以增强,从而使其向教学内容的深入方向发展,反过来又进一步提高学生参与整个课堂教学的积极性、自觉性。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浓厚的兴趣、好奇心可以转化为创造性思维。学生是活生生的,他们的想象丰富而有童趣——想象整个世界都是童话的:太阳会笑,植物会哭,猫和老鼠是好朋友„„美术课当中,特别是设计课中,学生的想象更能得以发挥。教师就应十分尊重,而必须充分肯定其具有合理、创新因素的部分,哪怕那一部分是极其细微的,也必须充分肯定,甚至有时可以“过分”肯定。给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让他们在轻松的氛围中去思考、去实践。他们才会充分发挥内在的潜能,展示他们自己的个性,不断的创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单单改变评价的形式,不干涉学生的想象,不打击他们的积极性是不够的,还应抓住评价的时间及机会,巧妙的根据学生“攀比”的特点,因人而异,因班而异进行评价。

爱因斯坦说过:“如果把学生的热情激发起来,那学校所规定的功课,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接受。"调动他们参与评价的积极性;从学生的角度着手,让同桌两人进行互相评价,此时他们之间的交流都比较从容自然。接着再用几周的时间让四人小组进行讨论交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是一些人不能对自己作出正确的自我评价的原因之一。当事者迷,那么就不妨用与他人相比较的方法及用自己在不同领域中取得的不同成果比较的方法鉴别一下。作为教师此时需要了解的就是他们的情绪,要让他们学会在评价中尊重他人,同时自己也能获得更多知识;表扬爱学习、肯动脑、胆子大的学生,鼓励学习有进步的学生。只有这样,教师的评价才会让学生心悦诚服,教师和学生的距离才会被拉得更近。

美术课的课堂教学评价应体现美术课程价值取向和学科特点,有利于实现学科教学目标,倡导民主、平等的教学气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教育的宗旨应放在培养有能力、有优良品质、有高素养的现代化建设适应型人才。能力强了是不是就代表什么都好了呢?我看不是的,现代社会行行色色的影响太多,失之毫厘,差之千里,要确立学生良好的素质,必须从更本抓起,要从平时的教育中进行渗透,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形成良好的品德修养。这就是我们教师所需要做的。

美育,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任务,它同素质教育中的其它形式的教育存在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共同发展的关系,提高审美教育会使学生由被动地接受思想品德教育到主动地达到心灵的境界的转化,可以提高学生对科学美的感知能力,可以达到培养学生个性,创造力的目的。可以是学生的身心健康得以完善。

在相互合作的过程中,学生学会尊重别人,学会友善待人。学会与人相处。

二、美术作业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在教师评价的环节中,有时我也采用五星评价作品的方式代替传统“优,良,合格”的等级评价方式,每个星代表作品中表现优秀的一个方面,如:智慧之星(有想法有创新精神)、进步之星(代表学生在作品表现能力上有进步)、创意最佳星(表现作品大胆,敢画能画)、唯美之星(表现作品是否是在创造美,当成一种美的享受)、速度之星(作业完成是否及时且有质量)。或者一枚“加油”印章。每颗星用不同的形状大小或者颜色表示,每一颗星都是对学生的表现做出的肯定评价,使每个学生都能星光灿烂,从而增强信心,不断提高。还可以,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每人拿一个小星星作为选票,在“参观”全班同学的作品后将小星星放到你最欣赏的作品旁,选出班级最受欢迎的作品。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件作品?等等„„美术作业评价方式的多样和新颖,是从注重创作结果向注重创作过程的美术教育观发展,使学生不断感受到美术作品评价的有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更激发学生创作欲望,促进潜能、个性、创新精神等方面的提高,使每个学生都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三、美术课堂教学多环节的评价

美术教学评价既要通过美术作业评价学生美术学习的结果,更需要通过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对其在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予以评价,突出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客观行为表现在多个方面,诸如参与意识,合作精神,操作技能,探究能力,知识水平以及交流表达能力等。我们应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综合评价。鼓励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激励学习热情,提高学习的兴趣和能力。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给美术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载体,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表现也异常活跃,有一次教学《可爱的动物》时,当叫学生模仿动物神情动作时,学生兴趣极高,踊跃参加,看着他们认真模仿的脸我也不由自主的加入他们的中间,游戏活动激起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创作热情:笨拙的黑熊、威武的狮子、灵巧的猴子„„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我面前。教师及时的鼓励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甚至模仿动物三三两两、结伙成群嬉戏、打闹。当一只只生动有趣的动物跃然纸上,组成一个动物大家族时,灿烂的笑容写满了学生的脸颊。几个“小导游”绘声绘色的讲解,使学生在兴致盎然中再度体验成功的喜悦。以上虽说是一堂课例,纵观其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每一个环节及时准确的评价对学生美术活动表现起到很大的推动效应。

探索美术评价的魅力,是一道崭新的课题,有待美术教育工作者共同去探究、实践。其强大的诊断、发展功能及内在激励作用将在美术学习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美术评价的多元化研究将更加深入,更加完善。

评价的方式的多种多样:

(1)学生以口述或文字的形式抒发自己的感想,发表看法;(2)教师为学生设计简单易行、生动有趣的问卷;

(3)学生之间交流,开展课内外作业展示及校内小型作品展览。

3、评价内容应结合美术教学的安排:

(1)学生是否有效地掌握美术知识,运用技法有创意的表达主题;

(2)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合理的表达自己的意见,能否容纳及判断他人的意见;(3)学生是否联系生活实际,学会利用各种材料,积极主动的参与动手操作;

上一篇:歉疚初三作文下一篇:2024年上半年质量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