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国式的管理行为》有感

2024-12-07

读《中国式的管理行为》有感(共17篇)

1.读《中国式的管理行为》有感 篇一

我在百度上搜索了一下,看到了网友推荐的经济类书籍——《中国式管理》。随后到图书馆借阅了曾仕强的《中国式管理》。看完本书后深有感触。接下来和大家分享以下自己的体会。

世界经济的发展以西方国家为主导,而他们似乎都在说中国人没信仰,甚至质疑中国企业能否长期、健康地发展。其实,他们并不了解中国人,中国人不是没有信仰,而是早已渗入血液,留下了几千年的烙印。一些西方学者认为,只有西方基督教伦理文化背景下的理性契约精神,才是商品经济的文化根基。然而,20世纪70年代日本的腾飞,80年代亚洲四小龙的崛起和今日中国的振兴,似乎都已经无声地向他们的观点提出了质疑和挑战,并向世界证明成功的管理并不是专属于西方,成功的理念更不是只有一种。

日本的迅速腾飞让世人知道了日式管理,而中国现在正处于振兴期,中国式管理将如何自处?我们一直强调“见贤思齐”,而“贤”似乎必然地指向了西方,于是我们引进了西方的资金、技术,同时也吸收了他们的管理思想、理论和方法。而这些是否符合中国国情,能否有效地推进中国的发展?现实似乎给出了一个不是很满意的答案,国外屡试不爽的管理方法,当移植到中国时,却产生不了预期的效果,竟是方法错了还是中国人已经病入膏肓?而《中国式管理》恰是给我们点亮了一个火把,让我们看清身边懵懂的表象,它将植于中国人血液的民族性剖析给世人,让我们懂得从另一个角度去解读中国文化。

中国式管理,是指以中国管理哲学来妥善运用西方现代管理科学,并充分考虑中国人的文化传统以及心理行为特性,以达成更为良好的管理效果。中国式管理强调管理就是修己安人的历程。中国式管理以“安人”为最终目的,主张从个人的修身做起,然后才有资格来从事管理,而事业只是修身、齐家、治国的实际演练。接下来我从“中国人的小团体”、“中国的德治”、“内方外圆”、“安人之道”、“文化战略”几个方面谈谈我的感受。

日本人的小团体让人们会自然联想到集团主义,而中国的小团体则可能让人们联想到本位主义、朋党之争和内耗。那究竟是小团体错了,还是中国人错了,或者说它们本身就是一对矛盾体?在我看来谁都没错,我不赞成将人和小团体隔离开,用严格的制度进行约束。中国人的小团体象征着我们美好的友谊代表着彼此之间的交流,少年时的玩伴、青年时的知心朋友,这些都是我们难以割舍的,这就是我们的生活,从小的生活环境,没必要舍弃。从好的方面来说,中国人的小团体也可以是工作的润滑剂,它利于工作顺利地开展,特别是有新的变革政策时,往往先通过自己的小团体来推广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实,日本同样也存在着小团体,否则便不会出现团队精神,只不过日本把小团体划归到整个公司,而中国则是出现了内耗和挖墙角。小团体本身并不是什么缺陷,与欧美企业相比,小团体让企业更具有人性。当然,小团体的存在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中国企业在制定决策时,可能由于小团体的存在致使一些行之有效的策略难以展开或者说需要花费更多的成本。这在当今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下,无疑给企业生存发展带来巨大的压力。但积极的方面在于,能让决策者保持清晰的头脑防止专断的产生,这对于一个成长中的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在多变的时局下,小团体可以帮助企业克服急功近利,保证企业健康发展。所以,小团体本身没错,关键是如何利用,特别是中国的管理者,一定加以合理的掌控,一方面要协调好各方利益,避免内耗的出现,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推动企业健康的发展;另一方面要对小团体进行合理控制,不能让其肆意发展影响到企业的稳定。

对人的管理,中国强调“德治”;日本重视“人治”;美国突出“法治”。日本在管理中重视人的价值取向,组织会把员工视为大家庭中的一员给以照顾,实行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美国在管理中更加重视法律规章和制度的完善,以雇佣合同和契约来规范约束劳资双方的行为。但这些成功的管理方式都已经暴露出自身的缺陷:日本终身雇佣制,给企业带来巨大的负担,特别是在日本经济处于低迷期的现今,这给企业的复苏带来很大的困难和包袱,同时年功序列给企业新鲜血液的注入带来巨大阻碍,新老员工思想的摩擦,新观念、新思维难以得到重视,这大大挫伤了新进员工的斗志和积极性。而美国的“法治”则带来了劳资对立的局面,而且西方的管理思想强调以一次的成败论英雄,更多的渗透了功利的性质,正是因为缺乏人性化管理,才使得美国企业在出现危机时企业和员工难以做到同舟共济。而中国,自古以来主张“修己安人”,强调以道德教化,寓人治于法治。不可否认,中国的人治存在着一定得缺陷,比如说“裙带”关系浓厚,导致有法难依,特别是对家族企业来说,随着自身的不断发展壮大,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如何规避人治,如何贯彻实施行之有效的规范准则,一旦处理不好则可能给企业带来灭顶之灾。所以,人治是值得我们警醒的,但尽管如此,也不必在人治和法治中独尊其一,而应该寓人治于法治,也就是说不应单纯地将绩效作为衡量员工的标准,而应同时考虑到现实情况,允许有缓和和变通的存在让企业更具人性。如何做到寓人治于法治,对中国企业来说一方面要不断地加强管理制度建设,加强立法和执法工作, 节制官僚作风,修正不正常的本位主义,推动企业由经验管理迈上科学管理的快车道。另一方面,作为辅助,要让人治充分发挥其特殊功能,让企业更和谐、健康。

中国人是不是真的没有准则?当然有,那就是“内方外圆”,“方”是自己的价值标准,中国人的“方”不会棱角地暴露在世人面前,因为中国人讲究“息事宁人”,于是用“圆”作为“方”的保护层。“圆”是一种处事的态度,凡事只要不触及“方”,就应以“圆”收场,这是中国人的处世的态度。

中国人讲求“相互主义”,“别人敬我一尺,我敬别人一丈”,也不会主动去表达自己的想法,于是西方会觉得这是一种对公司和企业不负责任的表现,认为中国人敷衍、没有准则、缺乏人性。其实不然,中国人注重情分,注重关系的融洽,并不是自己没有想法,而是更重视谈话的场合和沟通的方式。如果西方企业能领会到这点,也许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每个人的“方”在“圆”中占的比重是不同的,也就是说每个人诉求的价值是不一样的,但中国人却有一把共同的标尺——尊重、平等,“内方外圆”也恰是中国人的美好期待。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投资的热土,然而不少跨国企业却出现了不少的困扰:如何招纳优秀人才?如何留住人才?面临着录用和留住人才的双重压力。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曾说过:“狼非常有个性。有的狼一直在帮助其他的狼,有的懒散,有的喜欢到处游荡,有些则不与其他的狼来往。即使在同一狼群中,你也会看到不一样的个性。”这些特征整合成狼性,构成狼群强大的竞争力和适应变化的生存能力。狼的这种分工给我们的启示是,企业要招纳优秀的人才,首先要尊重人才的个性,容忍他们的棱角,这样才会对人才有吸引力,同样也会为企业创造出活力。中国人不喜欢被条条框框束缚,中国人更需要舞台,更需要梦想,所以招纳人才应首先给他们希望,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价值,让他们看到美好的未来。至于留住人才,离不开激励制度。中国人没归属感、不安分、跳槽率高,我觉得这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同样企业也要找下自己的原因,比如说,是不是真的从人才自身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例如,在中国的日企,中高层管理者清一色日本人,同等职务的中国员工和日籍员工,工资待遇区别很大,尤其是不同升迁的制度更是打击到中国员工的士气,而这些管理理念与日本本土企业所宣扬的平等、信赖和追求个人价值都大相径庭。不可否认,日企能给中国员工提供安定的工作,优于国内的工作条件,但中国员工的职业生涯局却不容乐观,而中国人恰是把自己职业生涯的发展当作养家糊口和尊严的象征,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安定,更重要的是成就和认可。日企一方面是要求中国员工像日本本土员工那样忠诚但同时却忽略中国员工的切身利益,跳槽也许就在所难免了。所以,成熟的管理应以本土化作为基石,立足本土,建立相适应的激励制度满足人才需求,这样才能留住人才,使企业走得远走得稳。

企业的文化是基于本国的文化传统同时与经济发展水平有着密切关系。民族的文化是企业文化的摇篮,会对该地区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产生深远的影响,甚至影响到该地区的企业管理方式和方法。世界各国在长期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同时也造就了各具特色的企业文化。20世纪80年代初,日本持续多年的高速增长引起了全世界的瞩目,支撑经济高速增长的关键是企业的竞争力,而企业竞争力的提升恰是基于他们特有的企业文化、本土的文化。现今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式的管理理念正在逐步地成熟完善,也正在接受着世界的检验。我们相信现代的、先进的企业管理与企业文化不再是西方的专利,中国同样会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经营模式,只要中国凸显自身文化,努力培育出中国特色企业文化,中国式管理便会越走越远。

阅读完《中国式管理》后,我发现当我们用西方的视角来看中国文化时,会发现中国文化存在着很多缺点与不足。但是,我们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历史和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正在形成一种“中国模式”。时间和历史正在和将会证明“中国式管理”的魅力。我相信《中国式管理》会给处于困惑中的管理层带来新的启示和发展思路,同时也希望,中国式管理与国学同步发展,创造出被世界所认可的中国式管理。

作者姓名及简介:曾仕强,中国式管理大师,全球华人中国式管理第一人,被称为“中国式管理之父”,现任台湾智慧大学校长,台湾交通大学教授,台湾兴国管理学院校长;曾仕强学历:英国牛津大学管理哲学荣誉 博士、英国莱斯特大学管理哲学博士、美国杜鲁门大学行政管理硕士、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教育学学士;著有《胡雪岩的启示》、《易经的奥秘》、《家庭教育》、《孙子兵法与人力自动化》等。《中国是管理》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08-01

2.读《中国式的管理行为》有感 篇二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和经济改革的进展, 企业管理逐渐成为人们最为关注的领域之一。在过去的30年里, 因我国企业管理理论缺乏, 国外的企业管理理论被人们如饥似渴地引入国内。在日本企业的管理理论和经验轰轰烈烈地风行于中国大地一个时期后, 美国的企业管理理论又更系统更深入地引入中国的高校和企业, 此外还有德国、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的企业管理理论。这些管理理论对我国企业的管理实践起到了极大的指导作用, 提升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管理是由人对人、财、物、组织、技术、市场、信息、文化等资源进行优化配置, 其中“人”是管理的核心要素。而人是有差异的, 不同国家的人, 民族、历史、传统、文化、习惯不同, 其所处的地理、资源、气候等自然环境也不同, 这些肯定会影响人们的管理理念、管理习惯、管理方式, 形成管理理论的差异。我国在借鉴国外企业管理理论和经验的同时, 应研究具有本国特点的企业管理理论和经验, 这已成为许多国内学者的共识。现在有些学者在探讨和讲授“中国式管理”, 就反映出这种共识和需要。

在一定意义上说, 理论是对客观实践的规律性所进行的提炼和升华。企业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其理论更是源于企业的实践。中国特色的企业管理理论应源于企业的实践。但许多有意研究中国特色企业管理理论的学者, 却困于企业实践经验的缺乏。

刘鹏凯董事长在管理企业中, 善思善行, 艰辛探索, 把多年的经验和思考凝结成20多万字的著作, 归纳出独具特色的25种管理方法, 是他管理经验的结晶。《心力管理》这本书不仅为我国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也为学者们研究中国特色的企业管理理论贡献了丰富的养料。

3.读《感动中国人物》有感 篇三

最近,我读了《感动中国人物》这本书,书中的有许多人物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意志坚强的张海迪,忠于职守的叶欣,人间天使邰丽华,执着的王顺友,栽树英雄马永顺……其中,最让我感动的就是残疾人邰丽华了。

邰丽华2岁时因高烧注射链霉素而意外失去了听力。5岁时,她爱上了舞蹈,被一位舞蹈老师看中,考查她跳《雀之灵》,对于没有专业舞蹈基础的她来讲,这是一次严峻的挑战。劈腿不到位,提腿不精确,手的姿势不协调,老师很不满意。邰丽华没有迷茫、气馁,对着镜子,不分昼夜,练了一遍又一遍,连她自己都记不清练了多少遍重复的动作。正因为她的执着和努力,她成了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团长。

说到邰丽华,我想到了自己。有一次,我无意间听到一位姐姐弹了一首古筝曲《渔舟唱晚》,那优美的旋律在我耳旁萦绕。我希望自己也能弹奏这样的曲子。就这样,我走上了漫漫学古筝之路。起初的我,带着浓厚的兴趣,坚持每天练习老师布置的曲子,两年下来,已通过了四级考试。可是,学的时间越长,曲子的难度也就越大,一首曲子一弹就是五分钟,有的甚至十分钟。慢慢地,我开始有打退堂鼓的想法。接下来的日子,每天的练琴在妈妈的催促下才完成,弹了几分钟以后就躺在床上休息一会儿,还经常找借口作业太多就不弹了。

与邰丽华相比,我真的很惭愧。有这样一句名言:“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不花时间,不勤奋练习,哪能取得成功。我以后一定要像邰丽华那样勤学苦练,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勇往直前,勇攀高峰。

江苏省海门市通源小学三(2)班

4.读组织行为学有感 篇四

每个成功的领导之所以能成为一个出色的领导,应该和其组织领导能力相关。如何成为一个合格出色的管理者应该学习组织行为学。

也有人说,座位一个企业的领导者,在没有学习组织行为学之前总感觉自己有什么地方是欠缺的,但是,在学完组织行为学之后呢,自己就觉得在有很多方面,特别在组织员工去完成某项指点目标时候有了底气。更有信心。

那么如何成为这样一个能成为五星级的领导者。

我觉得应该在l了解人性,在一次两次实际工作中去观察各个员工办事能力。工作态度,以及工作的积极性,那么一个人是很想去投身工作的花很容易就看出这人对什么事情都很在,很想参与其中,甚至会主动到管理人跟前去要求工作,对于这种人,那么你若是一个出色的领导者,应该多注意给予鼓励,并以此为例子,在其他工作人员面前给予表扬,这样有力调动其他员工的积极性,当然啊,这种是为提高其他员工的工作兴趣而做的表扬,不可以太过头,应该在表扬的同时也应该指出她出新的错误,同时又要给予其她的人一定的鼓励,这样一来不仅被表扬的嗯知道自己不可以过于孤傲,应该在提高自己的能力,另一方面,其他人也会认为自己还有很多锻炼的机会,还有好多机会然领导提携。

5.读《美丽的中国》有感 篇五

最近,班主任老师送给我一本书——《美丽的中国》,书名一下子吸引了我的眼球,我如饥似渴地读了起来。这本书向我们介绍了生命的由来,美丽的家园,哭泣的地球,最后呼吁全人类守望美好,呼唤绿色文明。

读了第一章——《生命之间》,我明白了生命是由蛋白质和核酸这两大主要成分相互作用,最终形成了具有原始新陈代谢作用,能繁殖的原始生命。刚开始,地球上形成了单细胞生物,经过十五多亿年的演变,细胞出现了细胞核,这是生物界演化过程中的重大事件,使多细胞生物的出现成为可能。就这样,从无机物到有机物,从有机化合物到有机生命体,生命的起源何等艰难!读到这儿,我感受到大自然培育生命是多么的不容易,生命何等珍贵!

当我阅读第二章——《美丽的家园》时,不禁感慨万千:中国美丽的自然风光实在是太多了!瞧!东北大兴安岭的大森林,云南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内蒙古的大草原,贵州黄果树的瀑布„„我还欣赏了名山,五岳名山魏然耸立,秀丽的黄山,幽静的峨眉山,烟雾缭绕的庐山一样令人流连忘返„„举世闻名的古迹更是数不胜数,长城、故宫、莫高窟、布达拉宫„„祖国的锦绣河山处处令人神往!就谈我的家乡东台吧!春天,万物苏醒,芳草茵茵;夏天,树木葱茏,花儿怒放。秋天,庄稼地毫不吝啬地向人们呈上了大自然的礼物——雪白的棉花、金黄的稻谷、饱满的玉米和大豆„„“东台大米”被运往五湖四海;冬天,银装素裹,我的家乡显得格外宁静,格外安详。我爱

我美丽的家园!

当读到第三章——《哭泣的地球》时,我惊呆了!由于人类无节制开采和恣意破坏:破坏环境,破坏植被,破坏食物链,生态失去平衡。如今,美丽的家园已经伤痕累累,中国成了一个生态灾难多发的国家,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气候变坏、洪水泛滥„„地震、台风、海啸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那是地球在流泪,在咆哮„„人类啊,你们必须学会和大自然和谐相处了。”读到这儿,我的脸腾地一下红了,因为我也曾经让地球妈妈“流过泪”。记得那是一个春暖花开的季节,我约了好朋友一起去广场爬树。当时正值桃花盛开的季节,我们每人选择了一棵桃树,蹭,蹭,蹭,直往上爬去,花儿洒落了一地,树皮也被蹭破了一大片,而我们却乐在其中„„现在回忆起这件事真是后悔莫及。

“山清水秀但贫穷落后不是美丽中国,强大富裕而环境污染,同样也不是美丽中国。”如果我们每个人都从身边的“一百件小事”做起,“人人参与,创建绿色家园”,美丽中国一定就在不远的前方。

简评:

小作者的这篇读后感,让人看了颇有收获,优点有三:

一、观点鲜明。每一段开头先陈述观点,然后引用书籍内容,又巧妙地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来陈述自己的观点。

二、感染力较强。文章以感受开头,以感受结尾,这样前后照应,首尾连贯,同时又使文章主题回环复沓。

三、语言朴实。朴实的语言含义却很深刻,耐人寻味。

指导老师:纪秀春

6.读《中国式的管理行为》有感 篇六

我刚拿到这本书时,就被书本封面上的的“中国梦”这三个字所吸引。大家都知道“中国梦”最早是由习主席提出来的。而中国梦中的意义对于我们青少年来说,就如同建筑房屋时的拼接砖瓦一样,“中国梦”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同的房屋,我们的祖祖辈辈已经将房屋的地基打好,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如何将这些砖瓦一般相互结合,最终形成了用我们共同勤劳的双手托起伟大的“中国梦”。

书中总共有五个单元,十三课时,其中我最喜欢的是‘人文中国’和‘美丽中国’。在‘人文中国’的第一课所讲诉的故事是中国人与瑞典人的海上丝绸之路的使者“哥德堡号”轮船。从古至今,“海上丝绸之路”一直都促进着国内文明与国外文明的内涵与发展。并使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等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曾一度产生了全球性的狂热追捧。

说道中国文明,书中就必不可少地提到了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这四大发明,不禁使人们感叹到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推动作用。除此以外,中华文明在医学、思想方面、典章制度、农业以及商品经济和世界文明中都有着对世界文明无可厚非的巨大贡献。然而这些中华瑰宝都需要我们青少年来传承下去。

看到这些无一不增添了我对对国家的信任与依赖并且油然而生了对祖国的自豪感。感叹祖国灿烂文明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感叹祖国人民的巨大凝聚力;感叹祖国美丽多娇的大好江山。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竟折腰。”啊,我们的祖国拥有着独一无二的壮美河山,在第七课时中,我看到了魅力无限的风景,领略到了我们所拥有的祖国是那样的令人喜爱,是那样的令人割舍不下,是那样的重如千斤。那些个图片让我的心情不自禁地汹涌澎湃。

在这页的故事中,作者描述的是他在飞机上俯瞰黄河时,对过去环境带来的文明变迁的感慨和当下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渺小的遗憾和对未来的防护林的无限期盼。我是多么的希望三北防护林的第五期工程等够顺顺利利地建成,多么地盼望着“中国绿色长城”能够越来越茂盛。

7.读《中国新闻社会史》有感 篇七

对于这部书, 作者枕典席文孜孜趷趷, 用力之勤恐怕在其所著诸书中最为突出。该书第一版即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版, 与最新一版插图本第二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版) 的差异之大是一目了然的。除了图片、排版、文字校对等编辑事务的精益求精, 除了对史料的挖掘增补、锦上添花, 除了作者一贯的晓畅通达而典雅剀到的叙事风格……笔者关心的则是增补史料之外, 删除了什么?为什么删除?并且除了这些删除和增补外, 什么才是这本书真正的意义所在?或者说, 作者以搏虎之力而擒羊, 究竟背后有何深意?因为, 如果仅仅把《中国新闻社会史》看做一本叙事生动的新闻史教科书, 想来对于花了如许精力的作者而言, 是并不能满意的, 也是不客观的。虽然作者自己说:“严格说来, 本书既不是专著, 也不是教材, 而是一部根据授课内容记录整理的讲稿。”事实上, 真正的课堂讲授和将讲授内容写成文字, 其实是两种工作。正如利科所说:“‘写’把‘说’的偶然性去掉了。”显然, 作者这么用心去做这本书, 绝不简单地只是为了在众多新闻史教材中再添一种选择。因此, 不管这个文本是学术专著, 还是教材, 或者两者都不是, 都无关紧要, 文本本身的独特性是什么, 它存在的意义才是我们所要探讨和追问的。也因此, 对于这个“既非专著又非教材”的独特文本, 这篇“读书所感”同样既不会是一篇非常学术性的问题讨论, 虽然毫无疑问会涉及学术性的话题;也不会是一种非常感性化的好恶表白, 虽然不可避免地会有主观的判断。所以, 毋宁说这篇阅读感想, 正是一个读者与该文本所进行的午夜倾谈式的对话。

我们首先要问的是, 从这部书的第一版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版, 以下简称上交大版) 到插图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7月版, 以下简称插图版) , 再到最新出版的插图版第二版 (以下简称插图第二版) , 到底哪些内容被删除了?或者至少说在目录上被删除了?对于一个诠释者而言, 删除的恰恰是最值得注意的东西之一。按照诠释学派的观点, 一个文本产生以后, 文本的生产者对文本的诠释并不天然具有权威性。多重的解读可能会揭示原文本更多连作者都没有想到的意义。那么在这个视野里, 我们可以认为, 该文本其实是三个独立而又相关的文本。因为每一个文本都有其历史阐释的意义。不能简单地将它看成一个文本的修订完善。如果将它们合起来读, 并作简单比较, 会得到与分别读每一个版本不同的体会。庶几可以体味作者这一写作过程中的心境变迁。

从上交大版到插图版, 再到插图第二版, 变化最大的有两章, 一章是“范式嬗变:横看成岭侧成峰”, 一章是“文化政治:放眼全球谈新闻”。“范式嬗变”在上交大版中作为专门的一章, 到插图版就没有了这一章而是被隐入文中, 但同时插图版比上交大版中多了一篇代为序言的论文“‘新新闻史’:关于新闻史研究的一点设想”, 以及“文化政治”这一章;而插图版到插图第二版又将这篇代序和“文化政治”这一章也都隐去, 内容散入文中。这显隐之间有什么秘密?难道仅仅是编辑技术上的原因吗?至少笔者的解读是否定的。目录可以说是一本书的骨架, 目录的变动就意味着书的结构的调整。对于这种结构的调整, 除了叙事学角度的思考之外, 笔者更关注的是其历史哲学角度的意义。

我们应该暂时不考虑书中展现出来的精巧叙事的能力、文采飞扬的表达和旁征博引的学识, 因为这是作者一贯的风格。那么, 这样看时就会发现:该书第一版即上交大版的亮点是“范式嬗变”这一章的内容, 应该说它是作者对新闻史写作的一个很重要的贡献。因为作者在这一章里将新史学的观点引入到新闻史的写作中, 区别了三种范式下的历史叙事, 即:革命化范式、现代化范式和民族国家范式。并将这三种范式在新闻史中各自的特点总结为:“革命化范式突出舆论动员、宣传引导, 现代化范式强调新闻自由、思想启蒙, 民族国家范式讲究国家认同、专业主义等。”且对这三种范式主导的新闻史各自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反思, 可惜由于每个章节的篇幅所限, 反思并没有得到深入。对于上交大版而言, 民族国家范式似乎是其所依从的范式, 以此来将自己区别于一般“教科书”新闻史和官方新闻史所具有的革命化范式的倾向, 以及一般“公共知识分子”新闻史和“自由派”新闻史所具有的现代化范式的态度。但是作者此刻同时也在思考和忧虑的是, 这三个范式的共同特点都是西方的线性历史观。如何才能“真正把中国传统自身的特性纳入考察视野”?而这也正是插图版将要做的工作。

在讨论插图版之前, 需要指出, 在笔者看来, 这三种范式的划分, 本身是有一定问题的, 如果不说是“范式”而说是叙事、方式、修辞等, 可能更妥当。因为按照库恩所谓的“范式”概念, 这三种“范式”只能算是两种范式:政治化范式与非政治化范式。因为无论是“革命化‘范式’” (毋宁称为革命史“范式”) 还是“现代化‘范式’”都是一种政治化范式。正如书中所概括的“革命化范式强调宣传, 现代化范式突出自由, 民族国家范式讲究认同”。宣传与自由、革命与改良 (现代化) 、救亡与启蒙都是政治化范式。而民族国家范式, 其实质就是国家化范式, 是非意识形态化、非政治化范式。因此这三种范式 (叙事) 的前两种是政治立场相反的政治化叙事, 但它们的相反相争正合了库恩范式的定义:观点不同却遵循同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反映在新闻史的范式上就是政治立场。前两种“范式”虽然政治立场相左, 但都一定是有政治立场的, 这是前提。然而民族国家范式 (这个名称也许换成国家化范式更妥当) 在本质上其实是取消政治立场的, 在国家认同和国家利益之前, 没有政治上的善恶。不过, 在分析新闻史的叙事时, 用这三种“范式”来归纳, 显然要比用政治化与非政治化范式来归纳要清晰很多。只不过范式这个词用得不够准确。但是在范式已经被滥用得失去原意的情况下, 就权且继续沿用“范式”这个词吧。

插图版的问世, 表明作者多少意识到了上述问题的存在, 而且并不满意于依从本质上是非政治化的“民族国家范式”的新闻史叙事, 因为可以看得出文本的内容的确是有比较鲜明的政治立场的。因而, 很自然地, 本来就已经有很大意义创新的“范式革命”的一章在这里却被大刀阔斧地芟除, 将内容化入第五章内。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版本中, 添加了论文“‘新新闻史’:关于新闻史研究的一点设想”代序, 通过这篇论文明确提出了这个插图版的书写目标是:社会史范式与叙事学方法相结合。将社会史范式引入新闻史写作, 无疑也是一项值得注意的创新。而这种引入才使得这本书的题名《中国新闻社会史》真正具有了社会史的意味, 这是上交大版所不具有的。更重要的变化出现在插图版的第六章, 即“文化政治:放眼全球谈新闻”这一章。将文化政治作为一章, 是很醒目而且具有深意的。对于没有政治立场的新闻史叙事, 即非政治化的“民族国家范式”的新闻史叙事, 作者在这个版本中也刻意想要避免受其影响。因而, 特意添加了文化政治这一章。在这一章里, 着重讨论了去政治化的现代政治社会中, 如何重塑政治的、文化的权力与信心。抵抗这种名义上非政治化、本质上政治化, 正是插图版的意指所向。而这种将政治 (文化政治) 的重要性以书中专门一章的形式, 更显示了作者对这个问题尤其的关注与忧虑。寄希望于激起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以此通过争取“文化领导权”来转换西方的线性历史观对当代中国历史叙事的宰制。

但是出人意料的是插图第二版的目录中竟又取消了序言和文化政治这一章, 而将原先的“风雨苍黄”和“红日初升”两章经增补各分为上中下三章。乍一看目录, 作者似乎将自己的立场取消了, 采取了非政治化的叙事模式。然而, 细读之后才发现, 在全书的各个角落, 似乎都回响着一种犹如呢喃独语的声音, 一刻也不停地激发着读者去思考, 什么是中国历史, 什么是中国文化, 中国虽经数千年的沧桑沉浮却始终“其命维新”的原因何在。在阅读中, 读者如果不自我提醒一下, 几乎会忘了这是一本新闻史学的论著。就像是通过一位名叫“新闻”的导游来阅读中国历史, 尤其是中国近现代史, 来阅读中国社会, 来阅读中国历史上不同时代的社会生活状况和奇闻逸事。这本插图第二版, 在完全延续了插图版以社会史的范式与叙事学的方法来写作的特色之外, 又增加了一种特色, 那就是历史/政治观的进一步“内在化”, 然而却是一种一目了然的内在化。将政治观与历史哲学观, 用叙事学的方法, 春秋笔法的论述, 蕴涵在更容易让现在的年轻读者们接受的文本中, 使得他们在获取技术知识的同时也得到了价值判断的能力。这样, 就不难理解, 为什么那篇代序被删除了, 因为社会史范式的提出, 是与政治史范式相对应的。政治史范式从上到下的视角、关注历史趋势与总体结构, 与之相反, 社会史范式则关注从下到上的视角, 关注历史细节与个体经验。然而, 可以看出, 虽然在文本中一位位具体新闻人的个体经验鲜活地表现了出来, 一个个独特而重要的文本重新得到展示, 但《中国新闻社会史》仍然是一部从上到下的历史论述, 这里新闻史的解读仍然没有脱离试图对结构变迁的把握和描述, 因而严格意义上来说, 它并不是一个社会史范式的论著。因而将这篇代序言删去, 也许就出于这种考虑。但是社会范式的影响仍然是巨大的, 整体观与通史观使得文本自身具有了单纯政治史范式的论著所不具有的独特魅力, 那就是在描述历史迁演的同时, 展示了一幅活生生的历史社会画卷。作者一再引用钱穆所言对历史的“温情与敬意”, 在这一文本庶几得到了作者个体性的实践。

插图第二版同时被删除的文化政治这一章, 事实上其核心观点早已化为青烟散入字海。虽然没有独立成为章节, 但是对于文化政治的关注, 对于文化领导权的争取, 对于文化自觉的激发, 对于文化自信的培养, 书中比比皆是, 甚至大段的表述也随处可见。因而要不要这专门的一章其实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如何能将其本质得到传达, 所谓得鱼而忘筌, 得意而忘言, 此之谓欤?因而, 序言和文化政治这一章的取消并非一种非政治化的表现, 而是出于一种修辞学的思考。从非政治化到再政治化, 再下一步如何走?再政治化的方式分两种, 一种也许可以用施特劳斯所说的“显白的教诲”来作比喻, 施特劳斯常常引用伏尔泰的一句话:“勇者的天命就是将他的所思所想自由地表白出来。”这种直白的表达是坚决而明确的, 如阳光一样烛照人心。另一种也许可以用歌德所说的“音韵袅袅”来作比喻, 歌德有咏月诗曰:“你洒入丛林与河谷/静默而迷朦的清晖/而我的灵魂/化为清光把你追随。”这种让人不知不觉的温和, 如月光一样润泽灵魂。这两种方式, 这本书似乎都有所采用, 但是更多的时候是以歌德的月光式体现出来。

因而, 也许我们可以作一个不恰当的概括, 《中国新闻社会史》的文本所体现出来的符号实践, 实际上反映了一个文本自身成长的历程:由对新闻史普遍存在的两种政治化 (革命化与现代化) 的现状不满意, 而产生了一个非政治化倾向的文本 (民族国家范式的上交大版) ;继而由于对上交大版的非政治化倾向的不满意和对“为什么不能政治化”问题的再度思考, 文本转向了“新新闻史”的实践 (插图版) , 即社会史的范式加上叙事学的方法, 然而社会史的范式不足以容纳文本的政治哲学与历史哲学的视野, 因而“文化政治”这一章便自然 (政治哲学意义上的) 而突兀 (文学与史学叙事意义上的) 地出现了, 文本再度政治化, 以一种“直白的”方式;然而在政治化仍然被庸俗地理解为官方的, “文化大革命”式的, 意识形态化的, 宣传的, 愚民的 (或者将与之相反的自由主义政治化理解为启蒙的、客观的、真实的) , 而非政治化与政治化的界线已经模糊不清的时候, 伏尔泰式的勇者是无助的, 而且关键不在无助而在无效, 因而, 序言与文化政治这一章又自然 (文学与史学叙事意义上的) 地消失了, 不, 毋宁说是换了一种存在的方式, 以一种更具史学修辞特征, 而更有自信的方式存在着了。因而这个文本的独特性与重要性恰恰体现在这个似乎不重要的目录———结构的变迁之中, 以自身的成长和变动来实践了作者本身的政治哲学与历史哲学 (插图第二版) 。然而作者的思想究竟如何, 只能用王维的一句诗来描述了:暗入商山路, 樵人不可知。

对话总是有可能出现三类情况, 意见不合的争论, 相见恨晚的畅谈, 以及各说各话的二人独白。笔者学力尚浅, 又强作解人, 无疑是不能具有与该文本争论或畅谈的资格和能力的, 也许这篇读后, 仅仅只是一种独白。但这种独白也是一种解释, 它至少说明了文本对笔者的言说引起了笔者对它的一种言说, 这种言说的存在是由于文本的存在, 即便对于文本而言是不相干的, 它们二者之间也事实必然地联系在了一起。

(作者为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

8.读《中国式的管理行为》有感 篇八

1 引言

随着资本市场的深入发展与繁荣,盈余在财务报表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促使一些企业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蓄意粉饰报表,虚构盈余,导致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日益普遍,且在信息传递不对称、尚未成熟的中国市场表现尤为严重。这种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涉及范围广泛,严重影响会计信息真实性,极大地打击了投资者信心,扰乱了资本市场秩序,阻碍了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中国早期的银广夏、蓝田股份事件到近期的南京高科、华锐风电事件都是盈余管理行为恶果的有力印证。因此,构建科学有效的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识别模型,对于政府管理部门、投资主体有效应对与防范会计舞弊,促进证券市场交易的公平与规范,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然而,迄今为止,已有学者运用单尾检验法、描述性统计方法、logistic回归模型以及贝叶斯判别分析、神经网络等人工智能模型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进行识别。虽然这些方法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推广能力,被实务界广泛应用,但都存在着前提条件过于苛刻,维数灾难等问题。为了克服以上模型所存在的不足,vapnik等根据统计学理论提出了一种支持向量机的方法来进行模式识别,它是建立在VC维理论和结构风险最小化原理上基础上的一种人工智能方法,能够有效的克服小样本、高维模式、非线性等识别问题,具有良好的学习能力。因此,本文引入SVM模型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进行识别研究。

此外,上市公司数据之间高度相关,需要通过降维技术对指标进行约减。在多元统计分析中,因子分析是主成分分析的进一步发展,它不是对原有变量进行取舍,而是对原有变量信息重新组合,形成公共因子,既充分考虑了各财务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又有效解决了由于数据之间高相关性特征而引起的信息冗余问题。因此,本文在构建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识别模型的指标体系后,将进一步运用因子分析方法方法对特征指标进行筛选,从而提高模型的学习能力和泛化能力,以期能够进一步提升模型对盈余管理识别的准确性。

2 研究方法

支持向量机的基本思想是寻找一个满足分类要求的最优超平面将两类样本分开。本文首先假定上市公司样本集为(x1,y1),…,(xn,yn),每个特征指标所对应的类别标签yi∈{-1,1},发生盈余管理行为的公司用“+1”表示,未发生盈余管理行为的公司用“-1”表示,要使得两类样本分开,则需运用SVM模型寻找一个使分类间隔δ=|g(x)|/‖ω‖最大的识别函数f(x),并满足0≤yi(ωTxi+b)-1的约束。

其次在样本线性不可分情况,此时SVM需构造一个非线性映射:Φ:x→Φ(x),使得上市公司样本在高维空间中线性可分。此外,还需在SVM原问题的约束中加入软间隔松弛变量,ζi,i=1,…,n以此避免高维空间中少数上市公司离群造成问题无解

于是,运用SVM寻找最优盈余管理识别函数问题则转化为求解以下二次型规划问题:

(1)

接下来,引入拉格朗日乘子法来求解,设0≤αi,λi,i=1,…,n,得到拉格朗日函数:

(2)

由此,通过训练算法构造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识别函数:

(3)

3 研究设计

在财务因素方面,本文根据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手段与动机,以及以往文献的研究成果列举出12个财务指标,作为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识别指标(详见表1)。

表1 12个识别盈余管理行为的财务指标

4 实证结果与分析

4.1 指标筛选

首先本文通过软件计算输入变量的KMO值与Bartlett检验值。结果显示,财务变量的KMO值大于0.5,且Bartlett球形检验的概率P值为0,表示可以进行因子分析。随后经过因子分析,本文约减出5个基本涵盖了12个财务指标的信息的主因子,较为全面地解释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体现出两类样本在财务因素上的差异性。

4.2 盈余管理行为识别模型的构建

SVM识别模型的学习性能是否优越关键在于选择的核函数,而常见的四种核函数中,RBF核函数应用最为广泛,因此,本文选用RBF核函数来构建SVM盈余管理识别模型。

接着,本文以财务指标作为输入变量对训练集进行SVM识别,得到模型的估计结果和检验结果(如表2、表3所示)。

表2 财务指标下的SVM预测结果

表3 财务指标下的SVM检验结果

由表2可知,SVM模型在盈余管理行为的识别问题上已经取得一定的分类效果,而由表3可知,SVM模型不仅有良好的学习能力,更有良好的泛化能力,能够有效地对盈余管理行为进行识别研究。

5 结论

本文以中国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因子分析方法提取出能够准确刻画盈余管理行为的财务指标,进而运用SVM模型对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进行识别研究。通过实证分析,本文得出SVM模型能够有效地识别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从而为政府管理部门以及投资主体提供宝贵决策借鉴。

[1] 陈小悦,肖星,过晓艳.配股权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J].经济研究,2000,(1):30-36.

[2] Fields,M.A.,Keys,P.Y.The Emergence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from Wall St.to Main ST.:Outside Directors,Board Diversity,Earnings Management,and Managerial Incentives to Bear Risk[J].Financial Review,2003,(1):1-3.

[3] 姚宏,李延喜,高锐.基于主成分分析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识别模型[J].管理科学,2007,(5):84-91.

[4] 姜金玲,李延喜,高锐.基于logistic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识别模型研究[J].经济管理,2008,(19-20):77-82.

[5] 李延喜,高锐,包世泽等.基于贝叶斯判别的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识别模型研究[J].预测,2007,(3):56-60.

[6] 李双杰,陈星星.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与DEA模型的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J].数理统计与管理,2013,(3):440-451.

[7] Vapnik V N.The Nature of Statistical Learning Theory[Z].1995.

[8] 宋新平,丁永生.基于最优支持向量机模型的经营失败预警研究[J].管理科学,2006,(1):115-121.

[9] 刘晓亮,丁世飞.SVM用于文本分类的适用性[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0,(6):106-108.

[10] Messod D.Beneish.The Detecting of Earnings Manipulation[J].Financial Analysis Journal,1999,(5):24-36.

9.读《伟大的中国革命》有感 篇九

题目读《伟大的中国革命》有感

作者和学号

班级

日期2012年11月18日

读《伟大的中国革命》有感

前言

这本书是以费正清视角展开的一部中国现代史。时间跨度从晚清的1800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1985年,历时185年。这185年间,中国真是发生了旷古未有的大变局:一向雄居世界之林的东方大国强国一下子变得衰老贫弱落后了;西方的坚船利炮在不觉中轰到了京都;闭关自守的国门洞开;国土几被列强瓜分;和外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绵延2000余年的封建帝制土崩瓦解;西方文化传入国内;大小起义不断爆发;体制革新社会变法;军阀混战帝制复辟;国共联合又分裂;共产党一统天下;中国成了第三世界;社会主义革命;改革开放搞活经济东方大国重新崛起等等。

书的开篇主要介绍了关于中国的基本情况,从中国的大背景出发,叙述了中国的一些情况,但毕竟此书主要是针对西方的读者,在叙述中将中西方进行对比才更加透彻,于他接下来诉说中国历史来介绍中国革命说明了理由。本书主要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 晚期的中华帝国:成长和蜕变1800年-1895

通过晚期清朝统治者的眼光看世界,中国晚清政府所面临的窘境条约签订以前的中国商业的现状,晚清政府统治下中国社会的内部危机,帝国主义的入侵以及清政府最后的“救国方针”。

这是中国屈辱史的开始,也是中国近现代革 命的萌芽和发展时期。中国自古以来就自视甚高,自命不凡,以为这个世界只有华夏和蛮夷之分,也从来不和其他国家建立对等的外交关系,我们有很多的藩国,对其使用怀柔政 策,以便“宣我圣教”,“布我威德”。我们教化那些所谓的蛮夷,以为自己功德 无量,根本没有什么公平对待别人的概念。大清帝国也是保守着这样的心态面对 大英女王的使臣马戛尔尼,于是鸦片战争的炮火轰开中国的大门,也一击击碎了 大清帝国“天朝上国”的帝国美梦。但是,直到甲午战争爆发,北洋水师全军覆 没,避战保船,中国舰队被我们轻蔑的小日本打得落花流水的时候,中国革命历 史上一个关键时刻终于来临,人们开始在这个生死存亡关头不得不面对这个沉痛 的历史事实,中国想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的革命也是必不可少的。

第二部分 晚清帝国秩序的变革1895-1911年

晚清政府统治下,对于摇摇 欲坠的清朝统治下做出的最后的尝试,戊戌变法,洋务运动,以及民间的义和团 运动,但是晚清政府的陨落是无可阻挡的现实,辛亥革命的导火索已经悄然埋下,直等到合适的机会一举炸毁清朝的百年基业。

作为晚清时期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大规模改革,洋务运动虽然做出了一定成绩,但最终却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短时间内通过大量金钱组建起来的看似 豪华的近代化军队最终也被战争无情的证明了一切不过是南柯一梦,只新其貌 而不新其心的洋务运动注定无法改变历史的走向。在封建制度已经彻底腐朽的前提下,洋务运动利用西方资本主义的某些长处来维护封建专制统治,这种手段和基础的矛盾,使洋务运动注定是不可能成功的。相对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真正涉及到了中国当时落后的最根本的原因——封建制度腐败落后。作为第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这无疑是资产阶级变革 社会制度的一次勇敢尝试。它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戊戌变法同样也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潮 流的解放。

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人中国人民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里程碑;首先辛亥结束了清王朝在中国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在中国的统治;其次宣告了封建君主专政不制度的结束和民国的建立;第三,同时辛亥革命也是一声思想解放运动,开启了思想进步和民族觉醒的大门;第四,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变化 ;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社会风气的改变和人们的精神解放;最后辛亥革命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的势力,为亚洲各国人民的革命斗争提供了范例,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第三部分 第一次中华民国时期1912-1949年

中华民国刚成立,袁世凯接掌大权,行民主之名而无民主之实,蒙古分裂了出去自成外蒙古,那些投奔新政府的官僚难改就是的恶习,中华民国的早期是名声不好的。新文化运动为中华民国的文化建设注入新鲜的活力,但是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其内在的腐朽。五四之后中国共产党成立,并在此后不断壮大,为灰暗的世界一次新选择。此后,国民革命与国民党结成统一战线迎来中国革命的新时期。国共两党之争自南昌起义之后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之后迎来了新的合作,但是分分合合,中国的两党内战于1945年后尤为激烈,但是随着最后的渡江战役,中国人民终于有了属于自己民主的共和国。

第四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1985年

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人民在真正意义上脱离了专制主义,新的国家新的开始。本书对中国当代的这一段历史进行了审慎的清理和颇具私人意味的解读。“中国革命中发生的一切,无非是回到旧帝国的结构中去,只不过有了现代化的技术 和群众的爱国主义而已。因为有了这个前提,毛泽东所需要的“新知识分子”。实际上是思想统一之后的一种社会工具,其本身并没有独立的人格可言,也正是在“中国最精贵稀少的人才丧失了活力”之后,“在这样的谴责和反知识主义气氛中”,人治的弱点已经逐渐暴露无遗。“大跃进”和“十年文革”正是个人极权 的必然结果,它们从各个方面暴露出中国仍然只是一个包着现代化外衣的传统帝国,同时也说明对于文化的改造也决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一个长期复杂的 社会工程。中国长期的封建残余并不是那么容易便从中国历史上除去的。但是如 费老所言的是传统帝国的话,这并不能让人感到赞同。中国那么多的革命烈士的 努力就被否决了。新中国成立之初乃至于现在,中国不过是在探索着这一条社会 主义的道路,其中难免的偏差是国家在变革中必经的过程,中国仍应是被称为民主的国家。

读后感

费正清是哈佛大学的终身教授,著名历史学家,也是美国最富盛名的中国问题 观察家,是个标准的“中国通”,在他的著作中绝大部分都是描写中国问题的。》中,以他自己的视角开启了中国的一部近代史,跨度从晚清的 1800 年

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 1985 年,历时 185 年。既不同于右派的解释,也不同于左派的解释,这本书只是费正清个人的真知灼见,这就使得这本书实际上具有了不同寻常的意义,这也使得费正清本身对于中国也有了不同寻常的意义。本书的开篇,他通过中西方的对比,描绘了一幅中国的蓝图,可见其对中国的了解,展开了中国革命的地理到政治的背景。他不断提到的是,当西方世界运用机械化生产工具的时候,我们的农民还在使用水犁牛耕,我们的商人还在局限的地方承受着来自官僚主义的压迫,和沉重的课税。当西方的世界 普及科学教育的时候,我们的孩子还在私塾里学习四书五经,思想在年幼的时候僵化。中国的社会封闭在自己的世界,自大的无可救药。诚如作者所言,我们的皇帝陛下宁愿接受那些次级的贡品,也不愿开通一个口岸欢迎外国的友好通商。这个时候的中国已经是空有外壳的庞大机器,大清帝 国的统治逐渐陷入自傲的境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狭隘中。

10.读中国人的气质有感 篇十

《中国人的气质》这本书是由阿瑟·史密斯所著

先说说作者 阿瑟·史密斯

阿瑟·史密斯(Arthur Henderson Smith 1845—1932),中文名明恩溥。明氏于1845年7月生于美国康涅狄格州,22岁毕业于比罗耶特大学(Beloit College)。他于1872年偕妻子来华,在天津为传教师,时年27岁。后来不久即到山东,从事传教与救灾等工作。自1880年后,他久居于恩县之庞家庄,从事于农村布道、医药、慈善、教育等事业,有25年之久。明氏的著作引起全世界的注意,尤其是《中国人德行》一书,被译成法、德、日等国文字,使他在国际上得享盛名。主要作品有《中国人的格言与谚语》(Proverbs and Common Sayings from the Chinese)、《中国人的人性》(Chinese Characteristics,另有译为:中国人德行,中国人的性情,中国人的气质,中国人的性格)、《中国的农村生活》(Village Life in China;A Study in Sociology,另有译为:中国乡村生活)、《骚动的中国》(China in Convulsion)。

对于中国人的气质这本书,虽然我已经度过,但对其中深刻的意义和启示却只是停留在很肤浅的地方。其实一直以来,我们都很少地反省自己,因为当今中国所存在的社会是物质化的,急功近利化的社会,很多人都迷失了自己,渐渐地,自己就会变得麻痹了。偶尔,在一安静的时候,自己一个人沉思一下,我究竟是个怎样的人。客观地讲,自己也是一个碍于面子的人,即使自己存在着诸多不良的生活习惯,自己总会给自己找到一个合理的理由来原谅自己,比如懒惰,自私,贪婪。当今的很多人都在这个生活周期里循环着,直到老去,很少有人意识到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在为了什么,哎,或许是迫于生活的压力,很多人都在忘我的工作与付出,为了父母,为了家庭,更为了自己的生活质量。我相信中华民族是知足常乐的民族,很多人的生活要求都不高,只要求吃得饱,穿得暖,有个温暖的家和幸福的家庭,以及偶尔的旅游。我也深深地相信中华民族是一个能忍且韧的民族,总是默默地忍受着诸多的不幸,例如自然灾害和政府的税收,很少会有人肆意地去反抗,这点跟欧美人常常罢工示威游行有很大的区别。但是我们也是一个很爱面子的民族,所以我们这个民族身上固有的劣根性,我们很少去触及,我们很少去改正它,我们更很少地去批判它,理论上,中国当今的社会是一个不开放的社会,从外国人在华居住不多这点上来讲的。我们也通常只在繁华都市的闹市区和热门的旅游景点处能寻觅到外国人的身影。我们学生所学习的英语事实上也很少去跟外国人沟通,最多也或许是问路和买买东西吧。

我们应当去从外面的人哪里来审视我们自己呢?主要是通过那些从小在欧美国家长大并受过欧美国家的教育的知识分子或是传教士之类的人,他们的成年时光在中国读过很多岁月,该从他们身上去理性地寻找自己的民族身上所固有的劣根性来反思自己。我一向认为这种劣根性是我们个人发展当中所遇到的瓶颈,从而大大地阻碍了我们的发展道路,所以我们投入了如此多的精力,但却没能恰当地用在刀刃上。我想,人不是十全十美的,那么正视自己的局限,接受自己的局限,这点是应当极力肯定的。

很幸运的是,这次的毛概老师提出了读一本好书之明恩溥所著的《中国人的气质》,也算是和名著的不解之缘吧。

根据我读到的这本中国人的气质 大体分为

一 保全面子

二 节俭持家

三 勤劳刻苦

四 恪守礼仪

五 漠视时间

六 漠视精确

七 易于误解

八 拐弯抹角

九 顺而不从

十 思绪含混

十一 不紧不慢

十二 轻蔑外族

十三 缺乏公心

十四 因循守旧

十五 随遇而安

十六 生命力强

十七 能忍且韧

十八 知足常乐

十九 孝悌为先

二十 仁爱尚善

二一 缺乏同情

二二 家长里短

二三 株连守法

二四 相互猜疑

二五 缺乏诚信

二六 多元信仰

二七 中国的现实与时务

这二十七个部分

其中个人认识到且理解比较深的有 保全面子 下面就根据中国人的面子谈谈我的感受: 其实这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和两千年儒家思想的熏陶造成的一种现象,儒家思想教导人们要重视“礼、义、廉、耻”。“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既张,国乃富强”。面子,是中国人考虑最多的一个话题。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平民百姓,都知道时时处处爱面子。面子问题既然如此重要,那么,面子是到底是什么呢?翻开词典可见,“面子”原意为物体的正面、表面、外表等含意,后引申为脸面、票面等,通常被理解为名誉、声誉、威望、商誉、信誉等。在中国人日常生活中,“面子”一词的含意特别复杂,“给不给面子”有时只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中国人爱面子真可说是古今中外少有的,往往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这与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些外国朋友有时看了直摇头,叹说:不可理喻。中国有句俗话说:家丑不可外扬。说的就是中国人爱面子,遇到有损家族或家庭的不名誉之事(大而言之,甚至国内的不名誉之事,有时也被称为家丑),如子女不孝、妻子被虐待、丈夫怕老婆、女儿被人欺辱等,宁可憋在心里头,也不愿说出来,生怕别人知道了会丢面子、遭人齿笑。甚至有时都到了只要面子活受罪的程度。常听中国人在劝解家庭纠纷时,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打破门牙往肚里咽。你想想,门牙打破了都不愿让吐出来,害怕丢面子,还有什么事不能忍受的呢!真是可悲、可笑极了。中国人爱面子,有时也表现为一种气节或骨气。如: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士可杀,不可辱。爱这样的面子是可敬的。不过,中国人爱面子,通常只是爱自己、家人或朋友的面子,对人家的面子有时非但不照顾,而且故意毁损。正像有句话说的那样:好事不出门,坏事行千里。事实也确是如此:有些人无聊到以损坏别人的面子为消遣。俗话说:凡事总有个度。中国人的面子问题也是如此。曾听说一个近似荒诞的故事:一对老夫妻,几十年来从没见到红过脸,除了没孩子,也没人见过他们有什么不正常的地方。周围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他们是和睦夫妻,日子过得一定很幸福,并被作为模范夫妻称颂着。实际上,老两口从结婚时起就没同过床,感情一直无法交流。但由于双方虚荣心太强、太爱面子,谁也不愿别人知道他们夫妻间的事,更不愿带头提出离婚,就这么一拖再拖。为了面子,他们在人前强颜欢笑,背地里淌眼抹泪。这也是中国人的面子问题在作怪。何苦呢?为了面子,中国人请客,总要打肿脸充胖子,不管是请一个人还是几个人,都要满盆满碟的往上端菜,一摆就是一大桌,还口口声声地说“没菜!没菜!”;为了面子,中国人可以摔锅卖铁地去出人家的礼金,不是有句话说:人情大似债,头顶着锅儿卖。但中国人的礼数似乎也太多了点,什么结婚礼、小孩十二天礼、满月礼、抓周礼、过十岁礼、过四十礼、升学礼、参军礼、乔迁礼、过寿礼、丧礼等等,名目繁多、数不胜数,加上中国人本来就多,真是没完没了;为了面子,中国人吃了亏、上了当常常自认倒霉,唯恐别人说三道四;为了面子,中国人有时甚至可以去违法犯罪掉脑袋……中国人都知道一句话:鬼迷熟人。并不是真有什么鬼去迷惑什么人,只是打个比方而已,意思是说消费者在购买熟人的东西时经常吃亏上当,不是缺斤少两就是价钱贵了,还有就是买到次品、劣品、不合格品甚至危险品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归根结底一句话,就是因为中国人太爱面子了,宁可让人坑了,也不愿当面计较,以免让人觉得这人没涵养、没品位、没修养。熟不知,一些商人正是看准了这一点,故意蒙骗熟人,赚取昧心钱。中国的三角债令人头痛,与老总们看面子有很大关系(国企的老总更多点,反正不是自己的钱,做个顺水人情,不愿撕破脸皮得罪人);熟人之间借钱,也是看面子;以至于有些面子软的人,钱借出去了,却不好意思去要,遇到自觉点有点良心的还能早些归还,要是遇到不自觉或耍赖的人,只好吃了暗亏。中国的传销屡禁不止,其根源也是在于中国人太爱面子。谁都清楚传销是个骗人的玩意儿,且早就被国家作为违法犯罪行为坚决予以取缔,却怎么也杜绝不了,为什么?其实大家心里都明白,传销就是靠面子运转下去的,没有面子也就没有传销。靠面子?靠谁的面子?靠亲戚、朋友、同学、同事……一切熟人的面子。这么说来,我们咬牙吃了暗亏,给了别人面子,却不一定是在做好事,或许就是在协助熟人违法犯罪干坏事。呜呼!做人真难。看看人家国外是怎么做的:有时即使是到一些很富裕国家的很富裕的人家吃饭,主人也只是挑选客人喜欢(有时只是主人喜欢)的几样饭菜端上桌,并不为夸耀富有而铺张浪费。邓小平同志当年到英国访问,报纸上也只是报道撒切尔夫人拿三四样简单平常的东西招待他的。在国外经常能看到许多老外(包括一些有钱人)到饭店吃饭后,把吃不完的东西打包带走。看人家老外多实在。说真的,中国人有必要在这方面多学习国外的经验,以改掉这些虚荣爱面子讲排场的坏毛病。中国人爱面子由来已久。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有了临潼斗宝的典故;到了东晋,有了石崇和国舅斗富;到了隋朝,因为爱面子,隋炀帝命人用丝绸裹树、免费供应外国人用餐;近现代爱面子的例子也太多了,举不胜举。中国人爱面子,有些外国人又何尝不是?不信你看,在英国小说家毛姆的《午餐》中,主人公„我‟就曾因为爱面子而打肿脸充胖子,结果一顿午餐整整花去了„我‟一个月的生活费。古代日本的武士每当比武失败,就觉得极度的没面子,往往以自杀了结自己。表面上看,给不给面子是单方面即可决定的事;事实上,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任何情况下,面子总是双方面的事,给不给面子也必然是双方面的事。任何一方不管、不顾、不看对方的面子,另一方也就没有必要给面子,更没有必要受所谓面子的拘束。单方看面子,最终吃亏的总是看面子的人。吃了亏不要紧,别人还要说你笨、说你傻、说你呆。吃亏、上当并不是福,不是吗? 这样看来,现在中国人爱面子的程度早已远远超过了自尊自信自强的程度,而已经接近一种畸形的爱面子了,纵使这本书写了很久依然让我们看后唏嘘不已„„

其次,对于书中缺乏诚信的解释,我个人觉得不完全,因为中国人现在缺乏诚信的行为主要是由于市场经济的一切向“钱”看导致的,从中国人的本性来说,缺乏诚信绝对只是个别现象从一些中国古代故事来说就可证明着一点:

明朝嘉靖年间,有人在江苏清河县(今淮阴县)衙门口建了一座“状元楼”,这是为当地一位状元修建的,这位状元叫丁士美。

明朝嘉靖三十八年即公元1559年,清河县的丁士美到京城赶考。途中,一位姓刘举中见丁士美衣着寒酸,就十分看不起他,当着丁士美的面说:“瞧你那穷酸样,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你要是能中进士,我刘举人就从你跨下钻过去。”

丁士美知道那个姓刘的举人是个狂妄的人,不愿意和他费口舌,只是笑了笑。刘举人见他不说话,还以为他胆小,不敢还嘴,于是就更加放肆地嘲弄他。丁士美这个人涵养很好,也不生气,只是笑笑。

丁士美从小家境贫寒,十年寒窗苦读,已经是个才华横溢的书生了。只是他性格内向,不喜欢当众表现自己,大家都不怎么了解他,以为他只是一个懦弱的穷书生。

可是丁士美对自己很有信心,他胸有成竹地参加了当年的科举考试。在三月初的殿试时,丁士美的文章被选为“十佳”文章之一,这十篇文章被送到皇上那里去审阅。皇上看了这十篇文章,觉得都很不错,很难定论,于是就决定把这十个人召到金殿上,进行口试。丁士美声音浑厚,口才出众,当着皇上和文武百官司的面滔滔不绝地讲他的治国良策。皇上听了,龙颜大悦,当时就把丁士美定为头名状元。

再说那姓刘的举人,虽然在那一年也考中了进士,可是他看见丁士美中了状元,想起当初自己狂妄的举动,既羞愧又害怕。羞的是当时的狂傲,怕的是丁士美伺机报复。于是他请同窗好友作陪,找丁士美赔礼道歉。丁士美很客气的接待了他,而且一点儿也没有记恨他的意思,那个姓刘的进士放心的回去了,为此他十分敬佩丁士美状元的为人,于是他决定履行当初的诺言。

不久,这位姓刘的进士被派到清河县任知县。上任后,他立即让人在衙门口修了一座“状元楼”,意思是:状元住在上面,我出入衙门都要从状元身下经过。这既算是履行了当初的诺言,同时也告诉后人:做人要谦虚,比自己才能高的人有很多,不要无端地取笑别人。这个故事不仅说明了中国人信守承诺还体现了爱面子的特性。

这是一本100多年前的书,如今看看很多仿佛就是现在的写照,不得不说这个美国人还是挺了解中国人的,虽然这本书里面基本上都是讲中国人的坏话,但是很多东西还是有影子的,这本书成书于1890年,当时的中国正是弱和受外国人欺负的时候,他能写成这样我估计他对中国还是很有好感的,总的来说这本书 写的不错,前面尤其好,后面两节有点糙。据说来自连载,写文章的难道都这样,前面的仔细,后面的草草收场,是跟前面的章节比起来。能够说明中国人的品格和行为特征,可以深入了解自己出生的这个国家。

11.读《中国式的管理行为》有感 篇十一

既然季教授试图为法治建设添砖加瓦, 那么本书不乏制度设计及说理, 其中最令我感兴趣的是其对大变局下中国法治的顶层设计。既为顶层设计, 自然是指向性的, 文中给出的指向性的顶层设计即为司法的非民主化。之所以使用司法的非民主化来说明, 因为不确定司法的民主化是否直接对应的是司法的职业化。季教授也没有讲清楚, 中国法治的发展是否要走司法的职业化道路, 但是肯定不能直接走司法的民主化道路。从能动司法、“大调解”、以人民满意度作为司法评价的标准等入手, 季教授的观点是“大调解”带来的法院“零判决”导致法院的“无责任”;司法迎合群众带来司法腐败及“众愚政治”。他给出的分析路径为司法本身应当追求的是一种调整而非应然的作用, “在混淆应然和调整之后, 法律的调整功能势必因应然之争而大幅度减弱;一旦连单纯的调整问题都不能有效解决, 那么秩序本身也就呈现分崩离析之势了” (1) 。他举出的事例即南京彭宇案, 本身一个能够在规范层面上简单解决的案件, 因为加入了法律与道德之间的关系, 而导致案件的解决被牵扯到应然层面, 最终变成了一个司法疑云, 并且成为法学历史上的一个笑柄及社会道德滑坡的证明。

在季教授看来, 司法民主化就是把审判权与问题分离, 而让法院直接面对应然层面的问题, 这也是司法民主化的最大弊病。民主与司法之间是不同的, 民主就是解决“由谁做主”的问题, 而司法是为了保证法律的正当性, 如果将民主与司法对应起来, 其实是用少数人的民意来修正整体的民意, 这必将导致立法民意与司法民意的冲突, 甚至会出现审判人员为了舆论压力而违背法律。

季卫东教授从司法的目的推导出司法的行为范式, 即司法的调整行为, 也就是说司法或者说法治应当调整社会行为, 而不是树立价值。持相同态度的学者不在少数, 比如说北京大学的陈端洪教授, 其指出司法活动本身应当承担一种理性、公正的角色, “司法对民意机构的最大责任是忠实地执行法律” (2) 。我亦是如此认为, 尤其在中国当下语境下。当然, 世界上一些法院一直在争取政治上的话语权, 甚至影响整个政治进程, 最为出名的是美国的联邦最高法院, 马歇尔大法官在审判过程中不仅巧妙地避开了正面的政治冲突, 而且为联邦最高法院争取了足以抗衡立法机关及行政机关的利器———司法审查权。即使司法审查权自诞生以来, 一直存在着有违民主性的天生缺陷, 但是联邦最高法院行使司法审查权的行为与结果都被尊重及妥善地遵守, 这与联邦最高法院的大法官的政治、法律智慧、社会对法律的信仰息息相关, 而社会对法院、法律的信仰, 应当是法院严格遵守法律并公正审判带来的。然而, 现在我们国家尚缺少这种由公正审判、法院起到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作用带来的社会对法律、法院的信仰, 何谈直接由法院改变整个政治格局, 或者说由法院推动社会的改革呢?所以, 当下司法的主要作用就是严格地实施法律, 忠诚地执行法律, 独立地实施法律。

既然法律的目的是实施法律, 那么司法就应当去追求职业化而非民主化、大众化。因为一般主张的司法民主化, 即司法应当顺应司法过程中的民意诉求, 遵从民意导向。不得不说司法顺应民意能够提高对司法的一时社会接受性, 但是司法顺应民意是不符合司法的规律的, 即与司法的公正性与独立性存在紧张关系, “一个公正的———从实定法的立场看———决定并不必然与民意相一致” (3) 。如果司法严格地遵守法律, 这样却与民意不相符的话, 那么只能说法律与当下民意不相符, 这应当是议会的问题, 而不是司法的问题。而司法若弃法律于不顾, 只迎合民意, 长远来看, 司法的公正性、可预期性都将不复存在, 最终会导致民众对司法的不信任。既没有公民对法律或者司法的信仰, 再加上权力集团出于对司法改革目的的本能排斥, 还有法官本身的政治、法律智慧的匮乏, 司法改革寸步难行, 法治国家建设遥遥无期!

此外, 从另一个角度上讲, 司法与民主是不相同的两回事, 应当保持距离。首先, 司法并不是发源于民主制过程中, 在专制下依然存在司法;第二, 司法的本质是理性中立的, 而作为一种决策机制的民主注重的是个人偏向, 二者是不同的。在司法推进过程中, 以法律这种民意的体现为准绳, 体现了司法需要得到民意的支持, 但是司法与民主还是不同的, 不能用民主的方法来推行法治建设。贺卫方教授发表《不走回头路》一文, 认为中国司法改革不能走司法民主化路线, 应当推行司法职业化。张千帆教授走得更远, 他在《司法大众化是个伪命题》一文中, 直接认为本身就不存在司法的大众化, 因为在司法过程中出现的大众的声音, 其实不是大众的真正的声音, 司法大众化本身就是不存在的, 是个伪命题。即使真正存在司法民意, 最终对于司法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是权力, 权力享有者顺应了民意, 干预了司法, 也就是说司法大众化即使存在, 作用也是间接的, 而非决定性作用。

当然, 也有支持司法民主化的。陈忠林教授撰写《中国法治:应当怎样向前走》一文, 强调法律不能偏离一个社会民众普遍认同的常识、常理、常情, 因此民主化优于职业化。何兵教授在《司法民主化是个伪命题吗?》一文反击张千帆教授存在逻辑上的错误。他推出, 其一, 司法的过程本身并不存在价值选择;其二, 司法也不是民主政治的一个环节。同时又祭出西方国家的陪审制, 主张司法民主化。我认为司法的非民主化不是说司法改革、法治建设不需要公民的支持。当然需要, 而且是主要支撑, 主要指的是司法过程中应当唯法律与事实是瞻, 在公正与独立中获得民众的信仰与支持, 而法律本身就是民意的体现, 何谈司法不民主?但是无论季卫东教授、贺卫方教授还是张千帆教授, 他们的主要意图应当是反对在司法过程中顺应民意, 用民意对抗、压制法律的情形。而这几年的司法民主化提法, 的确是在司法中考虑民意的“大调解”等。至于国外的陪审制度体现司法的民主化, 我认为贺卫方教授的解答非常好, “人民陪审制……是司法进入相当专业化之后对于制度的某些缺陷的纠正, ……陪审制度是一定程度上改变过分专业的倾向”, (4) 也就是说陪审制度的确体现了司法民主化, 但是这是司法改革或者发展到一定阶段, 主要是实现了专业化以后, 为了弥补专业化的缺陷应运而生的制度。但是现阶段, 中国尚没有司法专业化的前提, 遑论建立其基础上的陪审制度。

综上所述, 在当今语境下, 中国司法改革的方向或者说是中国法治的发展方向不应当是司法民主化。当下中国的司法尚不能严格地按照法律, 独立、公正地完成调整功能, 并得到民众的信仰, 在这种情形下要求司法顺应民意, 更会加剧公民对司法的不信任, 使得司法离民主越来越远, 更何况民意可能只是被权力利用的民意, 并不是真正的民意呢。

对于很多学者所说的共同推进司法专业化与司法民主化, 这是一种完美主义者的想法, 也是中庸文化遗留的思想, 理论上我们总是追求尽善尽美, 尽管都知道这是不可行的, 除非现在我们只是将司法民主化认同为司法遵循法律这种民意的表达。

摘要:笔者阅读《大变局下的中国法治》后引发对司法民主化的思考, 通过两种不同的角度进行辩证分析, 并分析了持不同观点法学大家之间的论辩, 得出司法改革方向不应当是司法民主化。

关键词:司法民主化,法治,司法改革

注释

11季卫东.大变局下的中国法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3:37.

22 陈端洪.司法与民主:中国司法民主化及其批评[J].中外法学, 1998 (4) .

33 陈端洪.司法与民主:中国司法民主化及其批评[J].中外法学, 1998 (4) .

12.读《中国人的修养》有感 篇十二

蔡元培,字鹤卿,号孑民,近代教育家、革命家、伦理学家。其担任北京大学校长期间,提倡“兼容并包”,给中国的学术带来突变,他主张劳工神圣,由他带领去法国勤工俭学的学员当中就有周恩来、邓小平。他在北京大学团结了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等人,引入了西方革命思想,对中华民族的进步,对新中国的建立,功勋卓著。美国的哲学家、教育学家杜威曾经说过:“以一个校长的身份,而能领导那所大学对一个民族、一个时代起到转折作用的,除了蔡元培,恐怕找不出第二个。”

蔡元培所处的时代已经离我们渐渐远去了,在历史的影片中所看到的时代背影已经隔代又隔代,然而《中国人的修养》这本书所要求我们的,明显把握了历史的脉搏,早已知晓了未来社会的文明要求。这本书有三部分构成:专门给旅法化工学校教员编写的《华工学校讲义》和留德期间编写的《中学修身教程》以及蔡元培国民修养散论。不管是哪一部分,其主要旨的都是希望通过中华传统修身与西方现代公民教育观念相结合,对青年学生和社会大众的道德观进行引导,促进社会和谐。

蔡元培先生认为,做一个现代学生既要有狮子般的体力,猴子般敏捷的思维和行事方式以及饱含对国家、学术、社会责任的骆驼精神,又要“自爱”、“爱人”这种主张用朱永新先生的话说就是在当下的大众当中,有“补课”价值。

其中《中学修身教科书》一书从修己、民族、国家、职业、良心、理想、道德等方面阐述了个人在社会当中所扮演的角色及其需要履行的义务,娓娓道来。以我的理解,毋宁说是这七个方面,不如说是“理想中心论”。蔡元培先生认为:“理想与实在,永无完全符合之时,如人之夜行欲塌己影而终不能也。”这并不等于说人生的理想是永远不能到达的,在人生追求理想的过程中,有太多的变数,没有什么是既定的。最近备受热捧的电视剧《我的青春谁做主》里面有这样一段对白,“如果我一辈子穷困,你还会爱我吗?” 陆涛问,夏琳回答“如果你一辈子努力,即使穷困我也还爱你。”所以我们所能把握的仅仅是一种趋势、一种信仰而已,而非想象中那样,成功是一种水到渠成的程序。我们所做的也仅仅是为了让理想向现实无极限靠近而已。小胜靠智,大胜靠德,《中国人的修养》这本书就是要告诉你如何在成功之前先成人,如何让一个群体在过渡时候不会迷失方向。

现代社会是一个成功学和交际学泛滥的社会。走进书店,励志书籍和交际书籍铺天盖地、“汗牛充栋”。他们能让你知道如何才能得到上司欣赏,叫你明白怎么样才能让同事喜欢你,甚至是脸皮厚、心肠黑,出卖自己的信仰,却对温良谦恭让只字不提,理由冠冕堂皇,其中一条就是:老实人吃亏。记得成龙导演的电影《新宿事件》利有这样一句台词:“日本人自己不偷东西,就以为所有人都不偷东西。”这句话里的社会风气足以让日本人引以为豪了,因为他们有足够的底气相信自己国民的社会信用和道德素质,或许他们怎么想也想不明白,人为什么会偷东西呢?自己有欺负老实人的心理,所以才害怕自己老实被别人欺负,公众对现在的很多事件的焦虑,在一定程度上恰恰就暴露出了这种“强盗逻辑”。这种担心,唯有一剂良药,那就是“合群”,“合群”一说其实是主张把个体放在社会当中来约束他的行为道德,蔡元培先生举例说:“古谚有云,‘千里不唾井’,言将有千里之行,虽不复汲此井水,而不敢唾之以妨人也。”蔡元培先生提到“孤立而自营则冻馁且或难免;合众人之力而营之,而幸福之生涯,文明之事业,始有可言。”“使合全世界之人以为群,而有无相通,休戚与共,则虽有地力较薄,天灾偶行之所,均不难于补救,而兵战、商战之惨祸,亦得绝迹于世界矣。”鄙人认为,若人人如此,则堪称“人民素质极大提高”,纵无“物质极大充足”,亦可谓大同世界。

有个笑话说,有个学生在考试时让老师去给他买面包,理由是他因为考试而没来的及吃早餐,这在17世纪的剑桥大学是被校规所支持的,第二天学生迟到,老师罚了他五倍于面包的钱,并且告诉他说,既然大家玩儿的是同一种游戏,就得遵守相同的游戏规则。中国传统儒家思想认为“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13.读《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有感 篇十三

最近,我们学习了《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这篇课文,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中国孩子深情的回忆爸爸为了维护世界和平而光荣牺牲的事迹,他向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先生痛苦叙说了战争的危害,强烈表达了自己对和平的渴望之情。

读这篇课文时,我的眼睛禁不住湿润了,尤其在读到:现在这顶蓝盔回来了,但 它是钉在爸爸的灵柩上会来的。我们如约捧着鲜花,接到的却是爸爸那覆盖着国旗的遗体。鲜花染红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表经满了凝固的血”时,使我不由得想起小作者雷利以前的幸福生活:周末他和爸爸妈妈一起到郊外郊游,一起到游乐场游玩……但是,现在爸爸却永远离开了他,再也不能陪伴他了,他以后该怎么办呢?再看看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多么和平,多么幸福呀!但是在世界的其他地方仍然还有祖战争,仍然还有许多孩子会失去亲人,失去幸福的生活,那里的孩子们多么可怜呀!我也要像小作者一样呼唤和平,代表全世界的小朋友呼吁:要和平,不要战争!那些战争的发起者们,你们不是也有亲人吗?你们也同样热爱自己的亲人,你们也希望亲人能过上幸福的生活,那就请你们停止战争吧,为亲人,为人类创造一个幸福的家园吧!

作为幸福的我们,更应该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积极做好维护团结的事,为我们的校园,为我们的家乡,为我们的祖国创造和谐,我相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一定会创造幸福,让我们一起来放飞和平鸽,让和平鸽在我们美丽的蓝天上飞翔,把和平之花洒满全世界!

读《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有感

你是否知道战争给我们带来的危害?你是否感 今天,我们学了一篇课文:《一个中受过失去亲人的痛苦?你是否……

国孩子的呼声》。写的是一个因为战争而失去父亲的孩子,向全世界呼吁:救救孩子们,要和平不要战争!让那已经能够听见脚步声的21世纪,为战争敲响丧钟,让明天的世界真正成为充满阳光、鲜花和爱的人类家园……

读了这篇课文后,我想:如果世界没有战争,那么可爱的“和平之花”将不会受到子弹的威胁。

一直以来,我认为战争并不会给世界带来多大的危害。可是,学了这篇课文,我终于懂得了战争给

世界带来的巨大的痛苦:可爱的孩子失去了父亲;妻子失去了丈夫……他们完全沉浸在巨大的痛苦中。

我通过查资料,知道了战争给人们带来了许多灾难,无论远古还是现代。古代的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战争,就给人民、军人带来了灾难,就这样人死伤无数。到了现代,美伊之战,这一场刚刚结束不久的战争,美国在这次战争中动用了先进武器,把伊拉克整个城市都炸平了,使人们的生活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看到这,我想:为什么战争会发生呢?如果没有战争,人民不是就不会这样了么?如果没有战争,那么“和平之花”还会受到子弹的威胁么?想到这,我又想起了一位老爷爷说的话:战争的脚步虽然已离中国而去,但世界的某些地方还是不太平,所以我们要维护和平,消灭战争这个可怕的敌人!老爷爷说的对!战争是人类最大的敌人!我们要消灭它!

为了世界的和平,我代表所有热爱和平的人呼吁:“我们不要战争!要和平!和平!和平!读《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有感

----周心甜

我们每个人都热爱和平,希望自己永远生活在和平、美丽、富饶的土地上,可世界上还有很多地方弥漫着战争的硝烟,读了《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我的感触很深。

这是一个中国孩子——北京二中的雷利同学给联合国秘书长先生的一封信,他的爸爸在联合国维和行动中失去了生命。雷利在信中说:我一定要像爸爸那样热爱和平,勇敢地用自己的生命保卫和平。小时候,我也像他一样,常常梦想长大了当一名军人,守卫着祖国的和平。

我不禁想起当今的伊拉克战争。美英联军仗着自己拥有的先进武器,为了自己的利益,悍然发动了战争。不知美英当局有没有想过,人民在遭受着苦难,在伊拉克儿童纯洁的心灵中种下了仇恨的种子。我看到他们拿着比自己的身体还要沉重的武器,置身于枪林弹雨之中……

每天晚上,我睡在松软的小床上,甜甜地进入梦乡的时候,他们在哪里?在做什么?也许正躺在城市的街头或偏僻农村的某个角落里,因为受冻挨饿浑身发抖;也许刚刚合上疲惫的双眼,又被隆隆的炮声惊醒……

朋友们,我们生活在一个地球上,我们的心

14.读《中国式的管理行为》有感 篇十四

(1) 文章作者具有科学发展农机化的思想, 即科学认识农机化。文章指出对于科学发展农机化的问题, 决策部门的领导和农机专家学者要熟知, 这样才能提高科学发展农机化的思想水平, 这充分说明文章作者的科学发展农机化的思想境界高、思路新。

(2) 提出了科学发展农机化的理念即发展农机化要以人为本。就是发展农机化要坚持以农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农民得利益, 这是科学发展农机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3) 文章指出了科学发展农机化的根本方法, 就是统筹协调农机化的发展, 为农机生产企指明方向, 即农机产业和装备要升级。农机企业不要有“小富则安、不求前进”的思想;要树立危机感, 要技术创新, 生产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现代农业装备。读了该文章后, 使农机工作者扩大了眼界, 增长了知识, 树立了科学发展农机化的观念, 并促使我们做科学发展农机化的忠实执行者。

2009年中央农机购置补贴资金规模达到历史新高, 农机行业面临着大好发展机遇。如何用活政策的杠杆, 推动农机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促进农业增产、农村繁荣、农民增收, 就成为摆在农机工作者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而《农业机械》2008年12A期上刊登的刘振营先生在全国农机科普先进表彰联谊会上的讲话, 为我们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借鉴。

刘振营在充分调研论证、掌握大量基层资料的基础上, 运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 对当前农机行业的发展进行深入剖析, 很多观点既切合实际, 又发人深省, 说到农机手和广大农机工作者的心坎上。如发展农机化的质量与效率, 农机化与生态文明, 农机化规模经营的形式, 出让土地后农民的生计, 农机化投入的主体等, 都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令人耳目一新。

综观刘振营的讲话, 观点鲜明, 分析透彻, 这些都得益于第一手资料的掌握。当前, 一些农机工作者存在懒惰思想和畏难情绪, 不愿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进行调研, 开展工作往往是凭空想象, 劳民伤财, 欲速则不达。有些人喜欢盯着农机化水平的百分比, 热衷于做秀、做表面文章, 而没有从根本上提升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 与现代农业的要求相距甚远。

15.读《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有感 篇十五

雷利的爸爸是一名军事观察员,在执行维护和平行动中壮烈牺牲,联合国秘书长给予了雷利的爸爸高度评价,赞扬他是“一名卓越的观察员”。

雷利一家都沉浸在失去亲人的悲痛中,久久不能自拔。在雷利的爸爸出征以前,曾经对雷利和妈妈说:“等爸爸回来一定送你一顶蓝盔”。可是,“蓝盔”回来了,却是钉在灵柩上的,雷利的爸爸嘴巴张得大大的,仿佛在喊:和平!我们要和平,不要战争!

51年前,全世界人民用生命换来了胜利,可是51年后,和平之神并没有永驻人间。在此,我要向全世界人民呼吁:我们要一个没有战争和武器的星球,我们再也不要憎恨和饥饿,再也不要无家可归。我们要共同欢笑,共同游玩,共同工作,我们是为和平,为现在的和平,永久的和平,我们大家的和平。

16.读《我的中国梦》有感 篇十六

----读《美丽中国我的中国梦》有感

读完这本书我颇有感慨,这本不厚的书使我更加了解了它---我的祖国。祖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虽然时间上看比起三大古国过犹不及,但我们的祖 国文化不断的进化、发展,一直至今中华民族创造了许多灿烂的文明,取得了无数的成就:四羊方尊、三星堆青铜人像、指南针、印刷术、造纸术、火药……给我翻开了一页又一页辉煌的篇章,祖先的智慧实在不可小觑。我梦想着自己有一天也拥有高明的才智,书写自己光辉的明天,传承祖祖辈辈世世代代不变的声音。我爱祖国美丽的汉字。她变幻出各种各样的篆、楷、隶、草、行……神奇的形体,飘逸潇洒,刚劲雄健。我爱祖国的国粹——京剧,咿咿呀呀,极富韵味,弹拉唱打,喜闻乐见。祖国的文化有形有色,富有无尽的艺术魅力,令人流连不已。

是祖先们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美丽的遗产,今日的我们有能给后人留下些什么? 随处可见的垃圾堆?散发异味的空气?楼房遍布的土地?……这怎么可以?想想自己的生存空间只有这些,怎么会不毛骨悚然?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保护环境刻不容缓,美丽中国势在必行。为此我知道了告诉周围的人们提高环保意识;尽自己所能,充分利用并节约水等各种资源、能源,真正做到低碳生活;保护各种野生动物,不随意捕杀;旅游时,除了照片、垃圾什么也不带走,除了脚印什么都不要留下。同时更应该告诉自己,时时提醒自己的一言一行,美丽自我,关心他人,乐于做自己能做的每一件事。

建设美丽中国人人有责,让我们实际行动起来,改造我们的家园,让我们的家园变成我们想象中的那样美丽,那样美好!让人们生活在更好的环境里!

明天梦不再是梦

----《我的中国梦》读后感

这是一个梦想绽放的年代,每个人都有梦想。

前几天,我带着完成任务的心态读了《我的中国梦》这本书,却被这本书里面的内容深深吸引了,我为我伟大的祖国感到骄傲!

中国是一个饱受了五千年风霜雨雪的国家,《我的中国梦》这本书写了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现代的科技发展:从前的中国是一个人人得而辱之的国家,没有尊严,甚至连那弱小的岛国日本也来欺负,人民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没有片刻的安宁,更没幸福可言。那时我们的中国梦,便是摆脱东亚病夫这个称号,人们能吃饱穿暖,没有更多的奢望。后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阴影里走了出来,经济改革使人民的温饱问题得到解决,接着过上了小康生活,走上了经济飞速发展的道路。这时中国的梦想就没有那么简单了,我们有了更高的追求,总书记告诉大家,现在我们要努力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五水共治这一梦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7.读《中国式的管理行为》有感 篇十七

德鲁克于1909年生于维也纳。17岁中学毕业后, 在德国汉堡大学法学系学习, 但精力主要放在社会实践上。他曾在汉堡一家出口公司任职, 撰写和发表过重要的经济学论文。后在法兰克福作过证券分析员, 在当地最大一家报社当过记者、金融专栏撰稿人和高级编辑。1931年主要凭自修获法兰克福大学公共法和国际关系博士学位。1933年因不满德国纳粹势力, 到英国伦敦担任保险公司的证券分析师。其间, 多次参加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组织的经济学讨论会。1937年移居美国。1943年, 受聘于美国著名大公司——通用汽车公司, 任顾问达三年之久。这三年工作经历对德鲁克后来成为著名管理大师有重要影响。此后五十多年, 他成为美国和全世界最著名的管理咨询专家。在西尔斯公司 (Sears) 、通用电气公司 (GE) 、美国电报电话公司 (AT&T) 、国际商用机器公司 (IBM) 、克莱斯勒公司、花旗银行、大通银行、时代集团、时代镜报等大公司、大机构任职和工作, 成为大企业和许多组织首席执行官最抢手的咨询顾问。直至90多岁仍然活跃在管理科学的教学、研究和咨询工作领域。2002年6月, 德鲁克曾获美国公民最高荣誉奖——总统自由勋章。他在著名的《哈佛商业评论》发表论文30多篇, 其中6篇获管理学论文最高奖项麦肯锡奖。德鲁克已出版主要著作40部以上, 被译成至少37种语言, 在世界一百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 销量超过1000万册。他被誉为“现代管理之父”、“大师中的大师”。

德鲁克将管理学开创为一门学科, 而40多部管理专著可谓著作等身, 年届96岁高龄仍然笔耕不辍, 以一年一本书的速度在给这个世界留下智慧和洞见。让我们把关注点转回到 《有效的管理者》本身。《有效的管理者》曾经是西方职业经理人必读的经典书籍, 这本发表于40多年前——1966年的经典作品在今天看来依然是那么的真实而适用, 那么的富有洞察力而行文流畅。现在的很多管理方面的书籍和观点看来都是发源自这本书, 在40多年前的美国, 这本书代表着智慧、洞见、预见力, 而在今天的中国, 这本书依然是那么的卓尔不凡、尽现大家风范。虽然书中的观点, 在后来者的书藉中都有或多或少的演绎, 但是, 德普克老前辈的观点仍是最深刻、最清醒的。

这本书讲的核心观点是:管理者的工作必须是卓有成效的, 而卓有成效是可以学会的。管理者的存在不是为了显示特权和不平等, 他没有光环与虚荣, 他以责任为基础, 以卓有成效为目标, 致力于带领整个组织或者团队穿过不确定性的海洋走向成功的彼岸。在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下, 每一位管理者都可能为自己能否胜任、能否有效而感到苦恼、担忧, 而德鲁克以他对管理的深刻理解给每一位管理者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忠告与建议。因此, 可以说德鲁克先生的这本书就是要教一个管理者如何学会卓有成效。

2 德鲁克的有效管理思想

2.1 有效管理的重要性

德鲁克认为, 管理者, 无论他们的工作是负责管理其他人的和自己的工作绩效, 或是只负责自己的作为专业人员的贡献, 必须要讲工作效率。因为: (1) 不管他多么聪明, 不管他在工作中用了多少才智, 也不管他花费了多少时间, 如果不能做到卓有成效, 工作就没有成绩。管理者的有效性已成为个人完成任务和取得成就的最基本要求。 (2) 管理者的效率, 往往是决定组织工作效率的最关键因素。随着管理者工作效率的日益提高, 整个组织的绩效水平也就会不断地上升。管理者自身条件的改善, 可以帮助他们自己及周围的人将眼界放得更远。 (3) 提高管理者的工作效率, 是促进现代社会经济增长的希望所在和现代社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一大保障。

2.2 一位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一般具有以下6个特征

(1) 重视目标和绩效;只做正确的事情。

(2) 一次只做一件事情, 并只做最重要的事情。

(3) 作为一名知识工作者, 他知道自己所能做出的贡献在于:创造新思想、远景和理念;他的原则是:我能作哪些贡献?为了达成整体目标, 我如何激励他人做出自己的贡献?他的目标在于提高整体的绩效。他尝试建立一个有绩效的团队;他知道每个人都有能力做出更多的贡献, 他会不断地给自己以及与其共事的人树立更远的目标, 以提高自己和他人的工作水平。

(4) 在选用高层管理者时, 他注重的是出色的绩效和正直的品格。他能敏锐地感觉到为一个关键职务选用人才, 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这种用人的决策至关重要, 必须经过相当长时间的深思熟虑。

(5) 他知道增进沟通的重要性;他有选择性地搜集所需要的信息。他知道有些事物不能被量化, 而过多的信息会导致混淆和混乱。

(6) 他只做有效的决策。

2.3 有效管理的实现途径

要做一个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 记录好自己的时间使用情况, 分析自己的时间记录, 消除不必要的时间浪费, 认识到自己最稀缺的资源是时间。

(2) 应把眼光集中在贡献上, 不仅要重视“方法”, 还要重视“目标”和“结果”。

(3) 充分发挥人的长处, 尊重自己, 也尊重他人。

(4) 要有洞察力、自立自强及勇敢精神的特征, 使其具有远大的目标、坚定的决心和献身精神。

(5) 做有效的决策。

3 如何做到时间的有效管理

德鲁克认为要做到卓有成效的管理, 首先要做的第一步, 就是记录时间的使用情况, 合理分配自己的时间。这是一件“机械性”的工作, 是大多人都知晓的事, 但许多人忽视了, 中国的企业管理者们更是无视自己的时间安排问题。有一次德鲁克询问了一个公司的董事长, 让他说说自己日常的时间安排, 这位董事长非常肯定地说出他的时间大致分布:1/3用于与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研讨业务;1/3用于接待重要客户;其余1/3则用于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德鲁克给他建议, 让他记录下自己的时间分配情况。结果发现在上述三个方面, 他几乎没有花什么时间。实际记录显示他的时间大部分都花在调度工作上, 例如处理他认识的顾客的订单, 打电话给工厂催货。问题很明显, 真正要做的事和实际所做的事相差甚远。

所以, 有效的管理者要知道, 如果要管理好自己的时间, 做到真正卓有成效, 首先应该了解自己的时间实际是怎么耗用的。

3.1 时间管理上常见的误区

(1) 忙。

一个有效把握时间的管理者并不是把千头万绪的工作, 把属于市场管辖的事情或者把属于下属做的事情都通通包揽给自己来做。所谓的管理者就应该做好“掌舵者”, 应该去分析和把握事物的方向并作出决策, 把属于市场管的事情交给市场, 做好全局调控, 把本来应该属于下属的事情交给下属去做, 做好指挥、监督的工作。但是不少管理者却事无巨细地操心、担心, 将本应下属们做的工作“抢”来做, 本应下属承担的责任“抢”来扛, 于是许多管理者就显得格外的“忙碌”。

(2) 盲。

一些管理者者不管事情的前因后果, 不管权力是否运用得当, 不管目的是否得到, 他们都会盲目地使用权力。作为一个有效的管理者者要保证权力的顺利使用, 需要考虑和分析组织内外的主客观条件, 看其是否具有可行性。没有可行性的权力驾驭都是盲目的和有害的, 二盲目的权利滥用又往往导致时间的浪费和无效。

(3) 累。

一个有效把握时间的管理者者并不是非常累的管理者, 这里的不累并不是不管, 而是放收自如, 应该学会分权, 把属于下属的事通通交给下属去完成。管理者们先要确定他们累的是不是干正确的事, 他们是不是在用正确的方法做错误的事情, 一个好的管理者, 第一是要做正确的事, 然后才需要正确地做事, 最后才把事情做好, 做一个有效而不累的管理者。

3.2 做到有效管理时间的方法

(1) 减少不必要的工作。

许多管理者都意识到了哪些事情会浪费他们的时间, 然而他们却不敢面对这个问题。他们怕因小失大, 造成错误。德鲁克认为, 事实上, 一位管理者大刀阔斧减少不必要的工作, 绝不会有太大的风险。迟疑不决的原因, 是因为人们总有一种倾向, 高估自己地位的重要性, 认为许多事非躬亲不可。

(2) 减少开会。

诚然, 在现实生活中, 对于任何组织来说, 通过开会来解决需要解决的问题, 都是必要或必须的, 这是基本常识之一。但是, 又有多少担任管理职位的人敢于承认, 浪费时间最常见的原因, 正是会议太多。而一个管理者花费在会议上的时间如果过多, 就是组织不健全的表现。如果可以试验一下, 其实很多事情不一定非得开会才能解决, 而且如果试着记录几场会议, 我们会发现现实生活中, 很多会议只有很少一部分时间讨论的内容是对组织决策有用的, 很多会议是在无效口舌之争和闲聊中度过的。

(3) 一次只做一件事情, 并只做最重要的事情。

管理者应该极为审慎地设定自己的优先顺序, 随时进行必要的检讨, 毅然决然地抛弃那些过时的任务, 或者推迟做那些次要的任务;他应该知道时间是他最为珍贵的资源, 必须极为仔细地使用它。

(4) 理清上司与下属的关系。

作为一个有效把握时间的管理者必须要分清自己与下属的关系, 因为管理者的工作职责与下属的工作职责明显不同, 下属强调的是具体问题的执行, 而管理者主要是对问题宏观方向的把握与决策, 所以一个有效把握时间的管理者应该具备战略眼光, 在许多复杂的问题中, 用科学发展观总揽全局, 驾驭全局, 突出重点, 决策和把握事物发展的方向。

4 总结

综上所述, 世上的诸多资源中, 时间是最特殊的一种资源。人们做任何事情都少不了时间, 而时间的供给恰恰又丝毫没有弹性, 不管使用者职位有多高, 需求有多大, 供给绝不可能增加。更要命的是, 这种特殊资源还完全没有替代品, 谁的时间都是1天24小时, 1小时60分钟, 没有其他东西可以替代。若不将时间管理好, 要想管理好其他事情就只是空谈。现代企业的发展竞争越来越大, 对管理的有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时间管理是管理者实现有效管理的第一步, 因此, 40多年前彼得·德鲁克提出的一系列有效管理的方法在今天仍值得我们借鉴。

摘要:“现代管理之父”德鲁克认为, 要成为有效管理者需要有效利用时间、重视贡献、善于利用人之所长、先做重要的事、做有效的事。通过总结《有效的管理者》的主要思想, 重点讨论如何将时间管理得卓有成效。

关键词:德鲁克,有效管理者,时间管理

参考文献

[1][美]彼得.F.德鲁克.有效的管理者[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88.

[2]毛彩菊.创新、适用、思辨、务实——德鲁克的“有效管理理论”及其启示[J].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7, (4) .

[3]张景平.评德鲁克的有效管理思想边疆经济与文化[J].2005, (11) .

[4]彭志强.值得“反刍”的经典好书——读卓有成效的管理者[J].中国石油企业, 2005, (9) .

上一篇:初中地理小班化教学之探索下一篇:男人跟妻子说我们离婚吧!女人竟然这样对老公说…